別讓口罩白戴!醫:3大NG「脫口罩」動作可能很危險
有人很認真的戴好口罩,然後,就把它脫下放在桌上!
有人脫下把它摺好放在包包裡,準備明天再用!
有戈脫下隨手揉一揉,丟到垃圾桶!
你知道,如果不知道如何「脫口罩」、如何「丟棄口罩」,口罩不只是白戴了,還可能很危險嗎?
你想想看,如果口罩真的發揮作用,幫你擋下了「有病毒的口沫」,你會怎麼處理它呢?
你如果在脫口罩的當下,去摸到了這個「口沫」,然後又用手去拿食物、挖鼻孔、揉眼睛,那麼,這個病毒就有機會入侵你的身體了!
戴著口罩,也不要去摸口罩的表面之後,再去觸摸口鼻 、揉眼睛、或是身體的其他部位!
在感染區工作的醫療人員,用畢的口罩,都會丟棄在加蓋的「感染性廢棄物」垃圾桶。注意在脫下的時候,儘量不要接觸到口罩的表面,拿著口罩的耳掛(或橡皮筋)去丟,丟完就要「馬上洗手」!
若是一般民眾到醫院去探視有潛在呼吸道傳染病的病人,也應該要比照辦理,建議醫院可以在門口提供加蓋的「感染性廢棄物」垃圾桶。(註:請發揮公德心,勿將一般垃圾丟入此桶!)
如果你自己有呼吸道症狀,一定要將脫下的口罩放進夾鏈袋內封好,再丟棄到有蓋的垃圾桶。一樣,就是丟完就馬上洗手!
如果你是健康的人,只是外出在戴口罩,沒去醫院,那就看接觸到感染性飛沫風險的可能性高或低,若高,可以將口罩反摺,放進夾鏈袋內封好,再丟棄到有蓋的垃圾桶。一樣,就是丟完就馬上洗手!
回家把口罩脫下放在桌上,那是很不好的行為!尤其家中有小孩的話,會去摸到口罩或桌面。
網路上有人在亂傳,說口罩使用後,「要剪碎」,以免被黑心商人回收去賣!千萬別相信這些假新聞!!現在你知道這樣做有多危險了吧?
記得別人的飛沫在口罩表面,生病的人,自己的口沫在內面,無論是預防別人的飛沫,或是防止自己的口沫外傳,都要把口罩戴好!如何「脫口罩」、「丟棄口罩」跟如何「戴好口罩」一樣重要!
更重要的是_要洗手!打噴嚏或者咳嗽,用手摀著口鼻以後,需要立即去洗手,以免把手上的口沫污染到其他地方。在外面(尤其是醫院)按電梯、接觸過手扶梯、樓梯的扶手、門把後,都要洗手!反正,如果不能確定的,就是再洗手!特別是在進食前,挖鼻孔前、揉眼睛前,就是要勤洗手!
「手」護你的健康!
附:戴口罩步驟
1.戴口罩前先洗手
2.將有顏色那面朝外
3.將口鼻和下巴完全罩住
4.金屬片在上,壓下與鼻樑緊貼
推薦閱讀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醫師打4劑疫苗意外發現「無症狀確診」 嘆:未來一情況會越來越多
解封後要怎麼做才能出國旅遊?出國條件、疫苗施打注意事項一次看
影/確診者「肺都快咳出來」 服這兩種抗病毒藥物改善
指揮中心4圖卡秀政績 兒童打疫苗跟投藥率都世界第一
公布「重複感染」定義 染疫1-3個月症狀惡化者即算、1個月內則不列入
快篩判讀超過15分鐘無參考價值?C線沒顏色正常嗎?醫師解答
確診數、重症數均呈現下降 7月1日啟動第三輪快篩實名制
成人MIS-A致死率是兒童3倍!一圖看懂MIS-A臨床8大症狀,出現2狀況速就醫
指揮中心估7月死亡將穩定低於百例 口罩政策維持!
長新冠咳個不停 中醫師建議按壓這個穴道可有效緩解
長新冠易導致細支氣管發炎 年輕人竟占7成
37歲女狂咳5周、侄發燒1周!竟是新冠+黴漿菌惹禍
確診死亡「3成有心血管疾病」 醫:應定期回診穩定用藥
0至6歲幼童可免費再領5劑快篩試劑 7月1日上路
公費快篩對象再擴大 社區式機構下周一至7月底發放
全台醫院放寬探病 每日1時段、同時段最多2人可探視
第3輪家用快篩實名制啟動 7月1日起可持健保卡購買
北部地區新冠疫情趨緩 指揮中心降載專責病床開設比例
快篩陰等同康復?清冠一號要吃多久?醫親揭「解隔後」必知3大QA
長新冠「腦霧」瞬間斷片,她開車開到失憶!營養師推薦這些飲食改善「類失智」
確診條件新增 莊人祥:核酸試劑快篩陽即確診
長新冠如何照護 清淡飲食少吃冰冷食物修補元氣
28歲確診女吃類清冠竟心悶、下肢水腫 解隔趕緊就醫
免疫低下族群防新冠 提高保護力新解方
血管受損!確診童指甲全變白 醫:數月後可自癒
家有確診者如何挑房避家戶感染? 醫師實際模擬這樣做
花蓮地牛翻身!居隔者「人命優先」 可戴口罩逃
男童染疫後手腳指甲全變白家長嚇壞 醫師:長新冠症狀
確診後咳嗽、易喘多久才會好?醫解答新冠後遺症康復所需天數
抗病毒藥漏吃怎麼辦?藥吃完又快篩陽還需再領藥嗎?醫師詳解新冠口服藥常見疑問
猜你喜歡
快篩陰等同康復?清冠一號要吃多久?醫親揭「解隔後」必知3大QA
本土+3.8萬例 羅一鈞:未來單日確診應都維持3萬多例
當醫師確診時/連吞口水都痛,傅雲慶靠這些克服喉嚨痛!面對Omicron「戒慎但不用恐懼」
當醫師確診時/確診當天竟不是臥床休息 婦癌權威賴鴻政染疫仍做一事避免肺部積痰
每5人就有1人中「長新冠」! 醫師:6大染疫後遺症別輕忽,教你判斷自己是否有後遺症
確診請特休不能申請補償?疫苗險只針對不良作用給付?統整容易忽略漏領的防疫補償金
高燒42度、休克搶救無效 1歲童死亡…兒童死亡累計21例
有症狀卻快篩陰?專家示警:出現2症狀就別忍 尤其是年輕族群
確診康復後又出現症狀是二次感染?感染科專家授重複感染後該怎麼辦
本土+3萬5699 境外+101 台中、新北5千多例位居一二
整理包/MIS-A、MIS-C是什麼?常見症狀、好發年齡 5大QA一次懂
醫師打4劑疫苗意外發現「無症狀確診」 嘆:未來一情況會越來越多
當醫師確診時/絕大部分確診病人是輕症 風濕免疫科醫師翁國益提醒2類人應積極就醫
當醫師確診時/服藥後病毒量卻比染疫時更高 兒科醫牛道明提醒確診者務必做到一事
確診後咳嗽、易喘多久才會好?醫解答新冠後遺症康復所需天數
疫情走緩!今增2.3萬例本土個案 死亡69例一個月來新低
家用快篩T線呈微弱紅線是確診? 感染科醫師曝這關鍵
彰化男1人確診全家中鏢 醫建議:空氣清淨機這樣放才對
如何避免下一場大流行病?比爾.蓋茲:疫苗誠可貴,但解藥更關鍵
雙雙回升!本土3萬5914例 死亡103例再破百
快篩判讀超過15分鐘無參考價值?C線沒顏色正常嗎?醫師解答
女性患長新冠機率比男性高 研究揭男女性較易出現哪些症狀
看過來!7月1日起 哪「8類族群」可打第4劑?
當醫師確診時/阮理瑛與另一半同時確診 喉嚨劇痛、失去嗅覺最震撼
確診者居家隔離垃圾怎處理?密封消毒靜置3步驟不可少
3旬男發病10天身亡、10歲童MIS-C皆未接種疫苗
當醫師確診時/「Omicron比想像中強!」胸腔科醫師李國賢染疫:喉嚨乾最痛苦,孤獨感最揪心
專家憂台疫情恐升8萬例 莊人祥:快打第4劑
傻眼!入境總量已逾2.5萬人上限 交通部:難精準控管
影/確診者「肺都快咳出來」 服這兩種抗病毒藥物改善
長新冠咳個不停 中醫師建議按壓這個穴道可有效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