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惠風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預防醫學委員會主委、新光醫院心臟科醫師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洪惠風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預防醫學委員會主委、新光醫院心臟科醫師
「他胸口會痛。」
初次見面,坐著輪椅進來的病人,由太太轉述著症狀。
「是哪一種的痛呢?」我轉向病人詢問。
症狀是非常主觀的,卻也是診斷疾病非常重要的線索。如果病人說胸口感覺悶悶的,壓迫的,像石頭壓在胸口,每次一分到十五分,走路爬坡就更厲害,休息就能緩解,那麼就像是典型的心絞痛;要是難受的感覺是燒燒的,會上下跑,躺下來或吃飽飯就比較嚴重,坐起來會比較舒服,持續幾分鐘,吃短效的胃藥就會緩解,就像是胃酸逆流;要是難受的感覺是銳利的,像閃電般一秒鐘就過去,侷限在半邊,就像是神經痛;要是感覺是整片痠痠的,沒有過胸部的正中線,移動手部或是轉動身體就便厲害,持續好幾個小時,甚至摸得到痛點,就像是肌肉痛了……但這些,都要靠病人描述出自己的感受,家屬是沒有辦法代為轉述的。
綁綁、匝匝、堵堵、糟糟、甸甸、憋憋、悶悶、縮縮、漲漲、緊緊、壓壓、幽幽……常常代表著不同的疾病,或是一種疾病的不同嚴重程度。醫師一定要仔細聆聽、體會,如果細節不見了,很可能會錯失幫助我們正確做出診斷的線索。
如果病人覺得自己胸坎匝匝,狹心症的機會可能只有一半;但是如果他用綁綁來形容,就很像是狹心症了;而如果病人說他感覺糟糟的話,就要考慮是食道胃酸逆流。
「他從中風之後就不會說話了,不太能表達意見。」
家屬給了讓我失望的答案,這樣的話,我就不會聽到症狀的細節描述,也不容易知道確切的持續時間、誘發因子……。
問了家屬關於他的情況,過一會兒,不死心的我又轉向病人:「你是哪裡難受?」
病人一如家屬預測的看著我沒有開口,但卻伸出手往中間一比,他的手掌像內張開,中指的指尖壓向左胸的一個點,我觀察到病人只用一根手指頭比,沒用整個手掌!看到這個手勢,我幾乎要歡呼起來,因為單單這個手勢,就訴說了很多細節,代表他是那個點局部的不舒服。教科書上說,如果難受的地方能夠用一跟手指頭比出來,就常常是胸部肌肉的疼痛。我再問了些問題,壓了壓痛點,做了些檢查,就開了止痛劑跟肌肉鬆弛劑給病人,我有很大的把握能解決問題。
病人常會用手勢輔助描繪症狀,許多人嘴巴說著「心臟」疼痛,手卻比向乳房的位置。在尼泊爾義診時,許多病人說自己「心臟」不舒服,壓了會痛,手卻比著上腹部。
要是病人說自己胸口難過,同時手掌在胸部迅速的上下揮舞,常常暗示他的症狀會上下跑,那麼診斷要偏向胃食道逆流;要是病人的手掌張開,不動的壓在胸口正中央,常說的是胸口整片壓迫的難受,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機會就很高;要是病人伸出一根手指頭,比著一個點,就常常是肌肉肌腱疼痛;要是抓著半邊胸口,沒過中線,要先想肌肉痛……但要注意的是,當然不可以單單靠這些,還是有非常多非常多的例外狀況。
在茱莉亞羅勃茲主演的電影「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中,有一段描述義大利人說話時比手畫腳的情節,引人發噱。台灣人說話雖然沒那麼誇張,卻也常會用手勢輔助話語的不易表達之處,如果沒解讀到這段肢體語言,其實是蠻可惜的。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