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惠風/葉克膜的先驅--稻荷神
大英博物館前館長尼爾.麥葛瑞格著《Living with the Gods》(未有中文版,暫譯《與眾神共處》)書中279頁有張圖片,是個全身塗成金色的日本神像,祂左手托著一個心臟,右手握著一柄寶劍,騎在一隻狐狸身上,前方還有兩隻狐狸,左方那隻口中還叼著榖倉的鑰匙,這是個一尺高,十九世紀的大英博物館館藏家庭稻荷神社。
稻荷神社是日本最多的神社,二十世紀初的台北西門紅樓邊,也有過它的存在,觀光客愛去的京都伏見稻荷大社是總本社,它們都奉祀著日本神道的稻荷神。
稻荷神總是與狐狸一起出現,有一說是因為狐狸能吃掉危害稻米的老鼠,也有一說是狐狸尾巴像成熟的稻穗,不管怎樣,狐狸在日本成了保佑五榖豐收的農業神明,隨著時代也是工商業的豐饒之神。自中世紀起,狐狸有時是稻荷神的使者,有時卻是二者合一成了狐仙,日本輕小說漫畫跟動畫常把祂幻化成現代的版本。
但這個大英博物館的稻荷神為什麼會一手托著心臟,一手拿寶劍呢?其實這代表日本神道與外來宗教的融合,在6世紀開始傳入日本的佛教密宗中,有個形象為騎著白狐狸的美麗天女,左手握能滿足世間的一切願的摩尼寶珠,右手持能以智慧斬斷貪嗔痴三毒的三鈷劍。隨著時間過去,這兩個跟狐狸有關的神祇在日本逐漸合而為一,成了獨特的稻荷神。
這個名為荼吉尼Dakini的佛教神祇,本來是一群吃人心的惡鬼,佛經大疏十曰:「人欲死者去六月即知之,知已,以術取其心,雖取其心然有法術,要以餘物代之。此人命亦不終,至合死時方壞也。」就是說在人過世六個月前,荼吉尼就知道了,他會施法術把心臟取走吃掉,再用其他物品取代心臟的功能(葉克膜?人工心臟?),被取走心臟的人直到六個月後陽壽盡了才會死掉。
他們這些行徑被毘盧遮那佛知道了,決定出手,變身大黑神,祂在曠野中在身上塗灰作法,把荼吉尼們給找來,我把佛經內容轉換成想像中的對話是這樣的:
「你們吃人,我就吃你們,一報還一報。」大黑神威脅要把荼吉尼們給吃了。
「好啦好啦,以後不敢了,可是有個問題。」
「什麼問題?」
「我們不吃人心,沒肉吃,就會餓死活不下去。」
「嗯,也對,那麼你們等人斷氣後再來吃他們的心臟好了。」
「可是當人過世時,其他藥叉就會知道,會來搶食。」
「不然這樣,我們用咒法在6個月前先預約這顆心臟,等人過世後就取得優先食用權,他們就無法來搶了。」荼吉尼們答應了,臣服於大黑神,也成了佛教的神祇,形象變成了騎著白狐狸的美麗天女。
兩個狐狸神祇在日本習合成了書中一手寶劍一手心臟的稻荷神。每當我手中握著稻荷狐狸大神愛吃的豆皮壽司時,總覺得自己像是荼吉尼,一口一口吃下了心臟。
故事有些恐怖,但最讓我著迷的,是荼吉尼取出心臟的法術,他們用「餘物」讓人在沒有心臟的狀況下存活六個月,這個「餘物」不就是葉克膜的先驅嗎?當然稻荷神,在我想像中,也成了「狐工心臟」的創始者。

洪惠風
新光醫院教研部副主任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洪惠風/忽高忽低的血壓
洪惠風/錢幣上的偽醫學
洪惠風/60-80歲國人 適當的血壓數值是多少?
洪惠風/幸福人與薛西弗斯
洪惠風/考場、考試 與台灣最早的官方醫療機構
洪惠風/WFH to MFH 自我監測的潮流
洪惠風/俯臥 血氧 COVID-19
洪惠風/產出10個諾貝爾獎的替代役----黃扁帽醫師科學家
洪惠風/火星人的起源 來自於翻譯錯誤
洪惠風/價值三百萬,刻著護理師姓名的銀幣
洪惠風/三小、梅杜莎、心臟、食人族
洪惠風/病歷的起源,來自於VIP的醫療糾紛?
洪惠風/睡眠與血壓
洪惠風/臺海海戰真正發生過的「用銀子砸人」的故事
洪惠風/手勢與心臟病
洪惠風/空氣汙染 帶壞心血管
洪惠風/盛裝病人教我的Carpe diem
洪惠風/這病毒好毒,不要進來!
洪惠風/該放支架嗎?
洪惠風/沒放進嘴巴的藥物 是不可能有療效的
洪惠風/希臘神祇也承擔不起的長照
洪惠風/小南門外的鼠疫研究
洪惠風/飲食、運動、體重中間目標與終極好處
洪惠風/手錶與心臟病
洪惠風/睡眠債與談判
洪惠風/病史本土化,不是病歷中文化
洪惠風/選舉與心臟
洪惠風/年紀越大 血壓就該越高嗎?
洪惠風/23世紀的醫療
猜你喜歡
楊定一/吃好、吃飽 找回代謝的靈活性
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 一表幫助挑選好油
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
洪子仁/三大方向 降低確診重症與死亡率
許金川/生病不看醫師,醫師怎麼活下去?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
林思偕/診間的強效安慰劑
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
優照護/照顧失智家人有多難?專家照顧心法與你分享
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 不能再等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 這樣怎麼傳宗接代?
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 而非僅追求獲利
許金川/病毒來勢洶洶,要治標或治本?
閻雲/美建構藥品供應鏈給台灣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