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璇/公投過後來看書
選後第一周,不少老病人回診眉開眼笑,因為他們投的人都上了。LGBT(泛指非異性戀者)病友更是堅強,有人說「至少知道有三百萬人站在我這邊」,也有人以國父革命失敗十次自勉,甚至有因社交畏懼就診的女孩,使出吃奶力氣在辦公室舉辦小型演講,闡述為何要修民法保障同婚,「同事的反應很好。但我必須自首,上台前,偷偷吞了一顆鎮靜劑。」
直到第二周,才遇上一位因焦慮、失眠長期就診的中年婦女,滿面愁容要我救救她兒子。
原來,婦人一直沒告訴我,她擔心工時過長沒時間交女友的獨子,高中已被迫出櫃。可十多年來,她和先生始終抱著「兒子只是沒遇到真命天女」的心情。
十月底,一向沉默的兒子宣布,要請一個月的假去「婚姻平權大平台」幫忙。不捨兒子忙到沒日沒夜,婦人主動提議,幫他上街發傳單。「其實……」婦人欲言又止,「先生要我藉機去探探,究竟是哪些人在瞎搞……」
「結果發現了什麼?」
「沒什麼,那些孩子看起來很好,很正常。還有個女孩,長得好可愛,一直鼓吹我跟她爸媽見面,加入同志父母支持團體。」婦人又陷入沉默,「我拒絕了。因為不能放棄希望。」
「什麼希望?」我明知故問。果然是結婚成家,婦人「怕兒子老了只有一個人。」
「有同性伴侶就不是一個人啦。」
「那不一樣的,外人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
望著婦人快被逼哭的臉,我不敢繼續質疑「外人只是你內心的投射」,改成「全台灣至少有三百萬個『外人』不會那樣對妳兒子」回應,並保證「支持的人一年比一年多。」
見婦人半信半疑,我決定再跟喜歡看書的她分享一個故事。名滿天下的英國醫師作家奧立佛.薩克斯(1933-2015),醫學院期間向父母出櫃,最疼愛他的母親卻說「當初不該把你生下來」。不久,27歲的薩克斯離開保守的英國,到美國發展。或許是個性拘謹怯弱,或許是成長於視同性戀為變態、罪犯,一旦發現,將受到監禁,甚至強制化學去勢(服用雌激素)的時代,就算來到相對開放的美國,薩克斯不僅長年單身,甚至在75歲前,整整35年沒有性生活。
「但他終究遇到真愛」,我頓了一下,「是個中年型男」。48歲的比爾.海耶斯是作家、攝影家,因為伴侶驟逝,傷痛欲絕,搬到紐約重建人生。幸運的薩克斯遇上他,兩人相知相惜,認真戀愛,認真生活,直到薩克斯生命最後一刻。
「妳一定不忍心,讓兒子到75歲都一個人。」我將寫有兩本書名的紙條,鄭重交給病人。
【推薦書單】
●奧立佛.薩克斯《薩克斯自傳》(原書名:勇往直前)╱天下文化出版,2016。
●比爾.海耶斯《不眠之城—奧立佛.薩克斯與我的紐約歲月》╱心靈工坊出版,2018。

吳佳璇
精神科醫師為業,自由寫作為志。曾因諸多機緣到東部離島服務三年半,得了個浪人醫師的別號。近作是《為什麼開藥容易開心難》。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用不修行的方法修行 名醫揭「走路的人」療癒祕訣
難以直視的人生陰影:糖尿病患承受的心理壓力 遠超過一般人想像
吳佳璇/他們有想過妳的人生嗎?
「如果我死了,你們會很高興吧?」當失智症醫師得了失智症 一針見血說出照顧者的兩難
吳佳璇/人性比你想像的光明
吳佳璇/生命的功課
吳佳璇/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疫情中的星兒與肯納莊園
吳佳璇/聰明活在疫情下的虛擬世界
吳佳璇/從同理心出發的安全文化
吳佳璇/你所不知道的假病患研究
吳佳璇/租一個什麼都不做的人
吳佳璇/你還是可以找人聊聊
吳佳璇/專注此刻 是生命力源源不絕的秘密
吳佳璇/數位遺產超前部署
吳佳璇/啊!沒關係啦!
吳佳璇/一位實習護生家長教我的事
吳佳璇/尋找照護的靈魂
吳佳璇/防疫心部署
吳佳璇/疫病的隨想
吳佳璇/從敗犬到俗女
吳佳璇/讓我們好好變老
吳佳璇/帶病好好過生活
吳佳璇/脫離兒子照顧黑洞
吳佳璇/老後的積極與自在
吳佳璇/比醫療選擇更重要的事
吳佳璇/傳遞生命的火焰
吳佳璇/從兩個人到一個人
吳佳璇/探觸兒虐事件的深井
吳佳璇/另類治療寶可夢
吳佳璇/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
猜你喜歡
張金堅/乳癌好發年齡,台灣竟比歐美少10歲!年輕型乳癌惡性高易轉移,留意4特徵
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楊定一/吃好、吃飽 找回代謝的靈活性
陳旺全/醫無囿於中西 救人方法愈多愈好
優照護/照顧失智家人有多難?專家照顧心法與你分享
許金川/生病不看醫師,醫師怎麼活下去?
林思偕/診間的強效安慰劑
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
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 一表幫助挑選好油
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
洪子仁/三大方向 降低確診重症與死亡率
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 這樣怎麼傳宗接代?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 不能再等
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 而非僅追求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