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照護/家有失智症患者,該如何佈置?掌握4要點,輕鬆打造失智友善居住環境
👉失智照顧手把手教學,更多需要知道的都在這▶
與失智症患者同住,想打造失智友善環境,專家建議空間改造前先了解失智症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再著手改造空間,以確保失智症患者安全,讓照顧者安心,同時又保有正常生活機能,讓失智症患者維持自主能力。
總有一天,我們都要面對家人甚至是自己的老化、照護問題,其中最令人憂心的,就屬認知功能退化的失智症。身為照顧者,除了慢慢熟悉各種照護技巧,還要學習調適壓力,避免負面情緒累積成憂鬱症。24小時同處於居家空間,打造安全又保有舒適獨立的環境有助於彼此溝通,互動更愉快!
空間規劃師徐宛菱建議,應先了解失智症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記憶力喪失、情緒起伏大、失去自理能力,這些都是認知功能出現障礙。所以空間改造也要從認知功能著手,直接對應五感活化、空間動線,藉由符合失智友善居住環境建立規律正常的作息,減輕日常照顧負擔。(推薦課程:家有輕度失智症患者,該怎麼同住照顧又保有獨立空間最舒適?)
善用環境布置小物,營造熟悉感
失智症患者最怕空間混亂,因為大腦定向感受損,出門容易迷路,在家裡也會迷失方向。國人照顧失智長輩,最常見的方式是輪流跟不同兒女住,徐宛菱建議若不得已做分配照顧安排,一定要營造熟悉、親切的感覺。例如布置得像原來的住處,礙於空間大小因素,也可以打造一處看報紙、做家事的角落,熟悉=安全感,就不會一直吵著「要回家」!
居家空間布置除了營造熟悉感,還要掌握安全動線,移除不必要的擺設與雜物,可運用對比顏色區分不同區域。有些失智症患者無法區分臥室、浴廁、廚房,可以在門口貼上顯眼辨識圖片,進一步引導與訓練,在家安心自在生活。有些日照機構會在大門口擺設書架或改成拉門設計,避免患者看到門就想立刻打開出去,減少走失的機會。
受疾病影響,失智症患者一過黃昏容易出現精神症狀,即俗稱的「黃昏症候群」,利用光照能增加長輩睡眠品質,降低激躁行為。明亮光線有助於辨識時空,徐宛菱分享燈光布局安排原理,室內仿自然光線的情境最佳。白天多讓室內保持明亮,促進交感神經作用;傍晚將燈光換成溫暖黃光,幫助好眠入睡。記得打開走廊和廁所的燈光,避免如廁時跌倒。
最後,掌握順暢、簡單、安全的「無障礙」設計規範,可增加扶手、止滑條預防跌倒。動線淨空也有助於減輕照顧者的壓迫感,例如拆除浴缸增加空間,洗澡不再侷促受限。徐宛菱提醒,磁磚、鏡子、玻璃等反光材質容易造成失智症患者視幻覺,引起恐慌與不安全感。多選用單一的自然素色,在醒目位置擺上日曆、時鐘,隨時提示時間現實感,養成日常生活習慣。
💡陪你一起照顧失智家屬,更多實用資訊點此▶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飲食照護/失智者不吃東西是因為「吞嚥困難」?症狀跡象、照顧技巧一次學會
生活照護/失智長輩睡不著?用運動改善日夜顛倒
生活照護/與失智者溝通像在對牛彈琴?善用「5技巧」讓互動變順暢
生活照護/失智症和腦霧一樣嗎?症狀差異、日常警訊、照護技巧,以及如何預防改善,看這一篇就夠!
生活照護/失智者吵著「要回家」怎麼辦?溝通需掌握「三不」與「三意」
生活照護/失智了怎麼吃飯、穿衣?「食衣住行4大重點」照顧者要知道
延緩退化/失能者沒照顧好,可能更惡化!「日常照護10技巧」預防再次發生
外出旅遊/掌握出遊要點,帶失智長輩出門旅遊不再是難事
生活照護/善用新科技,照顧長者更省力
生活照護/如何面對阿嬤失智身體臭?媽媽這一句話,她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選擇
精神行為/失智者年後情緒不穩 當心黃昏症候群
外出旅遊/帶失智長者出遊 防疫也要防走失
生活照護/失智者過年 注意作息別亂了套
生活照護/與長者相處 努力傾聽有時比分享話語更重要
生活照護/銀髮族4大保暖要訣 注意溫差及電器使用安全
生活照護/防疫少外出 失智長者認知、社交功能下降
生活照護/專家:認識失智症 學習與長輩共處
初臨失智/長輩失智症狀嚴重嗎?6原則,教你如何長期追蹤、判斷嚴重度
生活照護/失智長輩白天嗜睡夜間躁動,如何改善睡眠障礙?
生活照護/失智長輩不戴口罩怎麼辦?台灣失智症協會:用7招破解
飲食照護/長者水喝太少恐出現認知障礙 醫師說明該喝多少水
飲食照護/長者精神恍惚、日夜顛倒竟是水喝太少 醫建議這樣做
飲食照護/讓長輩好好吃頓飯 中醫教你穴位按摩、藥食同源
生活照護/更年期女性,容易頻尿?醫師建議3習慣,遠離泌尿道感染
生活照護/長照常見問題 如何讓長輩能舒適洗澡?
精神行為/你可能不知道:失智症患者的長期記憶有時比正常人還好
初臨失智/兵荒馬亂新手照護期 最需要知識分享
外出旅遊/過年帶失智長輩出遊 安心玩有技巧
生活照護/一直問失智者「我是誰」、「他是誰」? 6個NG行為別再做了
生活照護/暖暖包當調理包 失智長者誤食鐵砂
猜你喜歡
提早識別失智症高風險患者 研究揭肌肉量與認知功能關聯性
美國醫學會期刊最新研究:握力強弱與失智症風險有關
膽固醇愈低真的愈好嗎? 秀傳研究:反而倍數增加失智風險
走路變慢可能是失智症前兆 專家授1招扭轉大腦萎縮
送失智媽進養護中心 牛湄湄人生最難過的14天
飲食照護/失智者不吃東西是因為「吞嚥困難」?症狀跡象、照顧技巧一次學會
讓失智母親好好洗澡 是最大成就
照顧者的煎熬 該送失智父母到安養院嗎?
睡到自然醒是最幸福?研究揭睡眠超過這時間可能提升失智症風險
預防飲食/油有害健康已是過時觀念!多攝取「這幾種」對大腦有益
生活照護/失智長輩睡不著?用運動改善日夜顛倒
失智警訊/重複問題、情緒轉變、頻問你是誰...家屬從這些行為發現失智前兆
認知彈性能力 靈活補腦
失智警訊/記憶力變差、詞不達意就是失智?10項真實「失智症症狀」大公開
照護資源/臺中長照APP 讓長照服務零死角
生活照護/與失智者溝通像在對牛彈琴?善用「5技巧」讓互動變順暢
點亮年輕失智者的生命故事!Young記憶會館,年輕失智者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