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慶順教授(科學的養生保健站長)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林慶順教授(科學的養生保健站長)
聽健康
讀者Jack Liu在2023-11-1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
「教授您好,請問年長者牙保留齒數量,跟他們的記憶認知能力,是有因果關係的嗎?很多牙醫引用論文都說有。如果有,是指真牙的數量,還是假牙植牙也能維持其記憶認知能力?換句話說,其實是因為牙齒夠正常咀嚼功能,才能刺激大腦嗎?牙齒夠卻常吃軟質不太咀嚼的食物,就無法刺激大腦? 重點在於咀嚼的動作嗎? 謝謝您」
第一篇報導「牙齒數量和認知功能之間的關聯性」的研究論文是2003年發表的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mastication in elderly females(老年女性認知功能與咀嚼功能的關係)。幾項動物研究表明,老年受試者咀嚼功能下降與認知障礙之間存在關聯性。本研究對 44 名患有失智症的女性和 44 名未患失智症的女性調查了這種關係。認知正常受試者的牙齒數量顯著高於認知障礙受試者。此外,認知正常受試者的最大咬合力、咬合接觸面積和咀嚼評分均顯著高於認知障礙受試者。 這些結果顯示老年人的咀嚼功能與認知狀態有關。
雖然這項研究的目標是「咀嚼功能和認知功能之間的關聯性」,但它卻也發現「牙齒越少認知功能越差」。四年後,才開始有兩篇論文是專注於「牙齒數量和認知功能之間的關聯性」:
Natural teeth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humans(人類的天然牙齒和認知功能)。在動物研究中發現牙齒狀況和認知能力之間的關係。我們比較了1,351 名擁有天然牙齒的參與者和487 名無牙頜參與者。結果表明,功能性天然牙齒與老年人相對保留的認知功能有關。
Tooth loss, dementia and neuropathology in the Nun study(Nun研究中的缺牙、失智症和神經病理學)。Nun研究是一項關於老化和阿茲海默症的縱向研究,而參與者的年齡為75 歲至98 歲。我們分析了144名參與者的牙科記錄和認知評估數據以及其中118名參與者死亡後的神經病理學結果。我們得到的結論是:牙齒最少的參與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最高。
有關「假牙、植牙是否能維持認知能力」,2021年發表的一篇論文有明確的答案: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n Tooth Loss With the Risk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Dementia(缺牙與認知障礙及失智症風險的劑量反應統合分析)。統合分析納入 14 項研究,包括 34,074 名參與者和 4689 名認知功能減退的病例。牙齒脫落較多的參與者發生認知障礙的風險高出 1.48 倍,被診斷出患有失智症的風險高出 1.28 倍;然而,對於使用假牙的參與者來說,這種關聯並不顯著。劑量反應分析中納入了八項研究,而結果是,每多一顆牙齒脫落,認知障礙的相對風險就會增加 0.014,失智症的相對風險就會增加 0.011。
有關「保留牙齒數量與維持記憶和認知能力是否有因果關係」,目前唯一的證據是來自一篇2022年發表的動物實驗論文:
Tooth Loss Induces Memory Impairment and Glial Activation in Young Wild-Type Mice(牙齒缺失會導致年輕野生型小鼠的記憶損傷和神經膠質激活)。兩個月大的野生型小鼠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失牙組。失牙組拔除兩側上顎臼齒,對照組則不拔牙。拔牙兩個月後,我們進行了一項新穎的物體辨識測試來評估記憶功能。結論:年輕野生型小鼠缺牙會減弱神經元活性,降低突觸蛋白水平,並引起錐體神經元流失,最終導致記憶障礙。
2023年發表的一篇人體研究論文也發現「牙齒缺失與大腦灰質體積較小有關聯性」:
Tooth loss and regional grey matter volume(缺牙和區域灰質體積)。380 名平均年齡68歲,未患失智症的男性和女性接受了牙科檢查並進行了大腦核磁共振磁振掃描。儘管不能證明因果關係,但牙齒缺失與大腦區域灰質體積降低相關的發現也許可以解釋牙齒缺失與認知能力下降之間的關聯性。
從這幾篇論文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推理(假設):缺牙會導致咀嚼功能下降,而咀嚼功能下降會導致大腦灰質萎縮,從而導致認知功能下降。
責任編輯:辜子桓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