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失智/ 失智

失智人口突破 33 萬 華泰銀行基金會推公益講座助民眾掌握早期警訊

健康講座活動11月15日由陳達夫醫師主講、全民健康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教授,華泰商業銀行傅瑞媛總經理及基金會丁金聲執行長等貴賓共同參與 圖/華泰商業銀行提供
健康講座活動11月15日由陳達夫醫師主講、全民健康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教授,華泰商業銀行傅瑞媛總經理及基金會丁金聲執行長等貴賓共同參與 圖/華泰商業銀行提供

臺灣已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議題成為國人日益關注的重要健康風險。為提升大眾對失智症的認識,華泰銀行文教公益基金會與全民健康基金會於 114 年 11 月 15 日(六)共同主辦,並由華泰商業銀行、全聯福利中心、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協辦:《明日的記憶—失智症》健康講座,邀請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陳達夫醫師主講,現場民眾參與踴躍,反應十分熱烈。

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113年底全臺失智人口已達 33 萬人,盛行率高達 7.99%。隨著高齡人口持續成長,預估至 120 年失智人口將突破 47 萬人,130 年更可能超過 68 萬人。在這樣的社會變遷下,華泰銀行文教公益基金會長期關心失智症與銀髮健康議題,期待透過持續性的健康教育活動,協助民眾強化自我照護與疾病預防意識。

本次講座中,陳達夫醫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從多個面向完整解析失智症:失智症是「神經認知障礙」(Neurocognitive Disorder)不同於一般老年健忘,失智症屬於影響學習、記憶、語言與感知能力的認知退化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失智症並非高齡者限定,65歲以下族群也可能罹患,因此更應及早辨識症狀。其中退化性失智症:以阿茲海默症最為常見;血管型失智症:與慢性疾病、生活習慣(如三高)密切相關。初期症狀常被誤認為一般健忘,但若已影響語言表達、判斷力或日常生活功能,便是重要警訊,應儘速就醫。

失智症與大腦中類澱粉蛋白及 Tau 蛋白異常堆積有關,長期累積會造成神經細胞受損,引發認知能力退化。陳醫師強調,維持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積極社交互動、良好作息習慣及穩定控制慢性疾病,是目前公認最能預防與延緩失智的有效方式,並呼籲民眾日常即應落實,以達到「預防重於治療」的目標。

🤝 深耕公益 · 連結資源 · 守護銀髮健康

華泰銀行文教公益基金會表示,未來將持續與醫療單位合作,推動更多貼近民眾需求的健康教育與公益活動。基金會將秉持「以人為本」的精神,深耕在地、關懷弱勢、推動健康促進,與社會共同打造友善的銀髮環境。

失智症 高齡社會 退化 蛋白 教育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udn x WaCare 獨家線上課程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