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一到嘴邊就忘是大腦衰退?3原因導致「舌尖現象」
和熟人在路上偶遇,你卻突然記不起來人家叫什麼;排練了無數次的演講稿,臨到現場大腦卻一片空白;和朋友聊著天,突然腦袋一卡,「咦,我剛剛想說啥來著?」
這種「話到嘴邊就忘了」的經歷,你肯定也有過。有人擔心,這是大腦衰退的徵兆。
到底是什麼「偷」走了你的記憶力?聽聽專家是怎麼解釋的。
什麼是「舌尖現象」?
這種話到嘴邊卻想不起來、說不出來的現象,心理學上稱為「暫時性失憶」,又叫「舌尖現象」(the tip of tongue phenomenon,簡稱TOT),是日常生活中一種普遍的現象。
「舌尖現象」是一種提取記憶失敗的現象,最早由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提出。
如果形像地表達這種感受,就好像某件東西落在家裡,並且你確定這件東西在家裡,但怎麼找都無法找到。
在心理學上,「舌尖現象」指的並非是某物本身消失,也就是說信息並非沒有儲存在大腦,而是找到某物的記憶路徑(或線索)突然中斷,以至於你知道它存在,但不知道這種東西在哪裡。
3個原因導致「舌尖現象」
大腦暫時性失憶,這其實是大腦對記憶內容暫時性抑制造成的,這種抑制的影響因素有很多,突然忘事的常見原因有3個。
1.睡眠不足
2015年美國的《睡眠雜誌》曾做過一項小規模研究,結果顯示,與每晚睡夠8小時的男性相比,每晚只睡4個小時會讓男性在壓力情況下更有可能出現記憶受損。
失眠很容易引起健忘,讓人在關鍵時刻「掉鍊子」。10分鐘的小睡就能有效恢復認知功能,提高思索能力並鞏固記憶。
2.慢性焦慮
憂慮會使人的思緒處於一種飄忽不定的狀態,這種狀態能干擾人的注意力,妨礙記憶。
適當的室外活動和優質的興趣愛好可以很好地緩解焦慮。如果你常為「突然忘事」所擾,可以去戶外散散步。
3.信息過載
我們的大腦在一段時間內只能處理一定數量的信息,過多的刺激會降低它的處理速度。
現在社交媒體發展迅速,人的大腦接收到的信息越來越多,遠超過它能處理的範圍,這就容易導致分心、注意力渙散、新記憶難以鞏固等。
如果你想提高記憶力,就不要強迫大腦同時處理3件以上的事情,也不要期望自己能記住所有細節,讓大腦減輕點負擔。
學4招克服「舌尖現象」
「舌尖現象」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頻率變高,同時,這種現象的高頻率也和腦損傷、腦部疾病有關。
那麼如何克服這種現象呢?不妨聽聽以下4個建議。
平常心接受
如果偶爾出現「舌尖現象」,不必過於擔心,雖然它可能是大腦老化的象徵,但你需要接受的是,隨著年齡增長,這種現象發生是必然的。
如果以平常心接受,反而可以降低內心的壓力,從而減少「舌尖現象」。
記憶要有系統性
記憶也是講究策略的,如果記憶力變差,可能是你的記憶路徑中斷導致你記不起來。
長時間不去接觸一些事物,就會忘記。比如很多工作了幾年的人,長時間不接觸英文,反而連很多初中單詞都不認識了。
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就應該去複習、記筆記,加深記憶。
培養人際關係處理能力
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最好不要給自己添加一些不必要的壓力,這樣有利於身心健康,記憶力也會增強。
同時,減壓的作用對記憶力的改善也很明顯,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培養人際關係處理能力,廣交朋友也不失為一個手段。
調動大腦的積極性
日本曾做過這樣的實驗,讓一些老年人經常做一些語文、數學等題目,以此來活化大腦,調動大腦的積極性。
生活中,年輕人也可以嘗試做一些腦部智力鍛煉,調動大腦的活躍性,保持腦部年輕。
本文轉自生命時報微信(ID:LT0385)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骨頭痛像「被卡車撞到」是疫苗後遺症?別把疼痛合理化,當心副作用是乳癌復發!
頭部陣陣抽痛,右耳聽不清楚… 竟是中耳炎引起! 醫師詳解4原因
防疫新思維該怎麼做?專家傳授7方法建構抗病毒的環境,跟著節氣吃4種抗疫食補
不抽菸會罹肺癌?空汙、油煙、家族病史也是罹癌因子 低劑量CT篩檢及早發現病灶,減死亡風險!
打玻尿酸能捐血嗎?最近做過健檢能捐嗎?專家解析可捐及不適合捐的情況
為何人在放空時反而常能出現絕妙想法?大腦3種模式,「離線網路」時做的工作最有趣
老年族群必看!主動脈瓣膜狹窄嚴重恐猝死 醫:新型生物瓣膜可望突破使用年限
動脈硬化會引起耳鳴?醫:若壓迫到聽神經或腦幹,引起「陣發性聽覺症候群」
巴戈胰臟癌逝/五年存活率不到5% 為何胰臟癌成無聲殺手?
下腹悶痛半年 拉肚子血便…35歲罹早發性大腸直腸癌
感冒頭眩暈,原來併發中耳炎 醫:4個原因引起, 老人、三高者眩暈小心中風!
良性腫瘤甲狀腺結節會惡化嗎? 醫:治療方式有3種選擇,但沒有口服藥
聞不到香味,吃不出食物好壞? 醫:當心「嗅覺失靈」可能是疾病警訊!
82歲阿嬤切除甲狀腺腫瘤! 透過「精準麻醉」 術後恢復較快、不會惡心嘔吐
聽見「啵啵啵」,當心是搏動性耳鳴! 醫:發生原因有4種,這些方法可診斷治療
拔牙、植牙後,常聞到腥臭味跟鼻涕倒流咳嗽 當心罹患「齒源性鼻竇炎」
長期倦怠、夜晚盜汗、體重減輕,別輕忽! 當心罹「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70歲婦人切膽囊卻術後腸粘連,接受三次腹壁修補術還是沒治好! 醫師靠「這招」讓她減少疝氣復發
苦等第二劑卻一直打不到,擔心疫苗保護失效? 研究顯示「這種疫苗」第一劑效力撐最久!
什麼是暈針?當「暈針」發生時如何處理、如何避免暈針的發生
惱人耳鳴,戴助聽器可有效緩解! 醫師詳解耳鳴的種類
運動傷害先冰敷? 當心適得其反,阻礙肌肉自體修復傷口難癒!
新藥須經審核 才能臨床試驗
「惱人的果蠅」揭開人類遺傳學研究 孵育出多位諾貝爾獎得主與科學家
呼吸困難要當心! 醫:4類疾病為常見症狀,重則有生命威脅
導管置換主動脈瓣膜 健保有條件全額給付
CAR-T療法須申請 要價不菲
透過CAR-T細胞治療「救自己」,生出抗癌解藥 並非所有癌症都適合!
眼壓不高為何也有青光眼? 眼科醫師教你如何早期診斷
天氣一變就頭痛 竟是鼻竇炎惹禍!
猜你喜歡
慟!朱俐靜積極對抗乳癌2年 家人證實病逝
獨/換肝名醫陳堯俐出走彰基 轉戰中台灣這家醫院
重症醫列3點證明「猴痘已加速進化」! 揭8個感染徵兆:發燒先出現
預防猴痘感染,衣服到底該怎麼洗?美CDC有指引
猴痘結痂後還會傳染!專家點名「3種人」危險性高 發燒、頭痛、冒紅疹當心
貓咪動不動就咬人怎麼辦?貓行為諮商師:4招方法有效改善貓咪愛咬人行為
行動力不再靈活?營養師:用羅望果、薑黃保養舒適行動力
1顆普拿疼殘留體內5年?藥師建議「服止痛藥5不原則」
被小黑蚊叮癢又腫!醫授3招自救:這時段最容易成目標
康復者宣言/防疫好習慣 同住家人沒被我傳染
貓咪亂尿尿怎麼辦?別再說是在報復主人了!貓行為諮商師:貓亂尿原因、解決方法指南一次看
中國大陸「猴頭菇」連續3周不合格 食用油又檢出致癌物
超噁男友「內褲重複穿、垃圾爬滿蟲」 她崩潰喊:愛不下去
新冠邊境仍管制 疾管署照提醒猴痘44個高風險國
染猴痘怎麼洗衣服? 羅一鈞:不混洗、一般洗衣精即可
穩定血糖,再打肺炎疫苗?! 錯,慎防致命肺炎入侵,高危糖友宜先接種疫苗再控糖
剷肉甩油 享瘦妙招/運動+飲食控制 父子健康瘦
首例猴痘個案狀況良好 9接觸者皆無症狀
3類降血脂處方藥恐傷肝胰 食藥署要求加註警語
服用事前避孕藥就不用戴保險套?長期吃易得乳癌? 破解「7大QA」...10類人不適用
老婆確診後性慾變強讓他嚇到 網歪樓留言:少子化有救了
健保部分負擔何時上路? 陳時中:目前沒有考慮
康復者宣言/夫妻確診 感受人情關懷
該不該送親人去安養院?會比在家裡好嗎?身為長期照護者該扮演什麼角色
台灣芒果在澳門驗出新冠病毒 食藥署長:很不合理
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要吃藥一輩子嗎? 營養師教你透過飲食與運動有機會停藥
生活中培養健康好習慣,可延長壽命!日研究:有慢性問題者也有效
剷肉甩油 享瘦妙招/夏天走步道 流汗又瘦身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吃辣就血便竟是大腸癌末期!不菸不酒愛運動卻罹癌,原來是忽視這個重要因子
防猴痘不建議大量接種 台灣優先施打3對象
天熱吃少流汗還沒瘦!營養師揭「夏季比冬季容易胖」四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