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緩「工作倦怠」的 3 個方法:為生活增加幾個重心
身心耗竭感
不只身體累,心也很累。下班後或週末你什麼事情都不想做,甚至被憂鬱感、無力感籠罩著,失去了活力和生命力。
犬儒主義
犬儒主義用現在流行的話講,就是「厭世」。除了工作,你對於生活中的很多面向都感到不滿,認為世界不公、社會黑暗,對自我的感覺也不良好。就好像自己是受害者,而周圍的一切是加害者一樣。
工作效能變低
除了生產力、工作效率變低外,你可能還常常犯一些平常不太會犯的小錯,就好像容易當機的電腦一樣,效能不如以往。
導致工作倦怠的因素有很多,也許是工作量超載、自主性太低,或者在金錢或心理上都沒有足夠的回饋感。如果離開現在的工作環境不是你現在的選擇,可以參考以下小技巧,來改善工作倦怠的症狀。
1. 生活中不能只有工作
在投資股票時,我們會把資金分配在不同標的來分散風險,同理,我們的生活重心,也不該重壓在工作上面,即使工作占了我們生活中一大半的時間。
你可以培養其他興趣,例如做甜點、衝浪、學理財,從其他事物得到的正向回饋和情緒,也會間接影響到平常的工作狀態。
2. 找到你的社會支持系統
其實你的身體,已經內建了因應壓力的內在機制,這個機制與人際交流有關。科學研究發現,壓力促使神經傳導物質 催產素(又稱抱抱賀爾蒙)的分泌,調節我們的社交本能,讓我們更傾向去向身邊的人尋求幫助和安慰。
因此,感到工作倦怠時不妨找家人、朋友聊一聊,就算他們無法給你什麼實用的建議,有會讓你意識到自己並不是孤軍奮戰,身旁其實有很多人在支持著你。
3. 為自己設定微小且具體的目標
「控制感」是影響我們內在動力的關鍵因素,如果你的工作只是為了做而做,或者只是為了滿足他人,久而久之你會開始感到無力。因此,如果想要喚起動力,就為自己設定小小的目標吧!這個目標並不是老闆給你的 KPI,而是你真心想完成的事,例如在會議上多說三句話,完成一個個小小的目標會刺激大腦的回饋系統,讓你有開心的感受。
參考資料:
1.《Lifehack》:Tired of Life? 6 Easy Tips to Press the ‘Refresh’ Button
2.《Healthline》:9 Strategies for Boosting Motivation When You’re Depressed
※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愛穿全黑除了代表會隱藏「真實的自己」,更透露內心的某種渴望

VidaOrange生活報橘
Vida 來自於西班牙文的「生活」,「Viva la Vida」就是「活在當下」。
美好生活就是當下的「人際愛情、親子相處、美麗保養、健康養身、處事智慧、美學品味」的排列組合。
VidaOrange生活報橘:https://buzzorange.com/vidaorange/
VidaOrange生活報橘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vidaorange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結婚50年,點一碗麵來吃就是最棒慶祝!陶傳正:把每一天過好,人生就沒遺憾
中年人多不缺錢不缺時間,但對錢很沒安全感!他們6年有400天坐船遊列國:趁健康錢用力花
70歲變百萬點閱料理youtuber!王培仁:人生不要苛求自己,60分就很不錯囉
IBM女副總的「不犧牲」哲學 完美演繹女性如何在職場和家庭取得平衡
45歲零退休金離職,年賺14%!前金融業高層林茂昌: 一個投資秘訣讓你勝過專業人士
女人40更有自信美!明星藝人指定彩妝師:做4件事扔4樣東西,讓第二人生有新生命!
從國家外交到婆媳相處都適用!錢復夫人田玲玲:一份對的禮物,可以化干戈為玉帛
面對老年只有一個大原則!55歲方文琳:獨立變老,是我對女兒的體貼
年領股利200萬!謝士英45歲後的傻瓜投資法:只要會乘法,3年帳戶數字變5倍
一個人住的自在美好!彭樹君:獨處是人生必經功課,練習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
找到自己的「最適老樣」!王偉忠:熟年的快樂,來自掌聲與失落都要承擔
熱愛毛小孩、結緣守護導盲犬!余湘第二人生「利他」擺第一,目標做到90歲
退休力大調查回響/退休後不想過得比現在差?中信銀專家有解
有錢有孩子,仍可能孤獨死?命案現場清潔師盧拉拉:少囤物品,多積緣分
退休比上班快樂10倍!前嘉裕西服總經理,靠5大練習面向、1萬小時法則建構退休美夢
退休力大調查回響/腦科學專家張立鴻:為心靈力加分 高齡者三種表現完勝年輕人
退休力大調查回響/王儷玲長照經驗談 應作預防式退休準備
一個家不用特別空出房間等孩子回來!蔡穎卿:「空巢期後,才是二人戀愛的開始」
大家都搞錯了!「高情商」不代表讓大家都喜歡你...蔡康永的「情商課」:學習接受「有人受傷」的人際關係
退休後最好的工作!簡文仁:練好下半身就可以樂活下半生
退休力健康指標大解密/退休後的健康能量 儲備好了嗎?
退休力健康指標大解密/生命終點預作安排 善終是自己的權利
退休力健康指標大解密/健腦長肌 專家建議你這樣吃
退休力健康指標大解密/到底健檢應該從幾歲開始?
退休不只遊山玩水!陳亮恭:也要避免退休後「報復性養生」
重訓增肌75歲前都有機會!看影片自學?專家提醒一事
規畫下半場/想安心退休 必防4變數
首份退休力指標 逾萬人填答
我的退休金大計/戴國榮 退休生活靠勞退、以房養老補醫療
規畫下半場/台灣首份退休力指標 三天逾萬人搶答
猜你喜歡
保溫杯可以裝咖啡嗎? 醫:4點事項須注意!
吃燕麥減肥,一天該吃多少?專家告訴你過量下場
運動開始得越早收穫就越大!醫:退化是有選擇的
強化免疫力,維生素D怎麼補? 專家曝「3捷徑」每天都能做
如何避免過熟水煮蛋?大廚忘了說的雞蛋料理祕訣
省電燈泡用久會汞中毒?毒物專家揭真相...「1動作」超危險
空汙不只傷呼吸道 營養師:多吃這些有助降低損害
你吃的土魠魚羹是什麼魚?不同魚種價差可高達3倍
省到一條內褲穿20年的侯昌明,年過半百突想通,花百萬全家暢遊義大利!中年樂活靠4個小秘訣
魚眼清澈不代表一定新鮮?海鮮專家教3步驟挑鮮魚
影/保健食品你吃對了嗎? 高醫營養部揭3大NG行為
促進消化又能健身 陳淑麗教你2招在家就能做的瑜珈
食物掉地上3秒內撿起來仍可吃嗎?科學家幫你解惑
愛吃半熟蛋、微帶血的肉? 小心沙門氏菌!「1動作」阻斷感染途徑
比雞腿、雞心熱量還低!你知道你吃的雞胗是什麼
空汙紅色警示 中醫師:吃這3類食物抗身體發炎
提神吃什麼?營養師點名5食物:調節神經促進大腦血流
低碳減重出現落髮、抽筋副作用?專家直指2大原因
上坡好喘?調整身體姿勢、學會呼吸技巧,爬山、健行更輕鬆!
為何煮麵容易出現「撲鍋」現象?簡單一招可避免
每晚抬腿抬心酸?6個腹肌鍛鍊動作你可能一直做錯
要防肌少症,只吃蛋白質根本沒效!日研究證實:加上這3種營養素才能長肌肉
在體內停留時間超乎想像!專家曝咖啡因過量下場
退化和老化大不同!專家提醒:逆轉退化該這樣做
中藥藥效比西藥慢?只能養身不能治病?中醫師說分明
日本同步配方 全新合利他命「金」強效錠 有效改善末梢發麻
今晚我想來點… 吃優格的7大好處1次告訴你!
用「最強呼吸法」啟動身體免疫力!日醫學博士教你5分鐘「呼吸肌伸展操」,靠體內「天選肌肉」提升肺功能
24節氣「雨水」潮濕,皮膚過敏者當心!多吃這些深綠色蔬菜養肝
萬惡消夜會造成肥胖!餓得受不了,深夜點心如何聰明吃?
大年初四迎財神!觸犯「禁忌」小心窮整年 訣竅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