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高血壓
共找到
2912
筆 文章
-
-
2021-08-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新冠疫苗會出現「急性多發性神經炎」嗎? 專家解答
近期全台民眾仍持續在等待接種疫苗,關於疫苗接種的話題熱議不斷,有1名60歲女性在2年前注射流感疫苗後,突然感覺四肢麻痺,無法行走,緊急前往醫院就診,被醫師判定為「急性多發性神經炎」,經住院治療仍無法使力走路,需要使用輪椅代步,不免有民眾擔心,注射新冠肺炎的疫苗,是否會發生急性多發性神經炎的副作用?急性多發性神經炎 非不治之症根據目前的研究指出,BNT與莫德納均無發生類似案例,AZ在國外有極少數案例,嬌生疫苗注射後的發生機率則略高,但目前在台灣只有進口AZ與莫德納疫苗,也不曾發生過注射疫苗後出現急性多發性神經炎的案例。中醫師高資承認為,民眾無須過度擔憂,仍可放心注射新冠肺炎疫苗,且急性多發性神經炎並非不治之症,中西醫皆有不同的對症療法,該名患者歷經2個多月的日式針灸療法與西醫藥物治療後,已恢復行走能力,逐步回到以往的生活品質。急性多發性神經炎,又名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免疫反應所造成,神經周邊受到傷害,症狀從輕到嚴重都有,包含肌肉無力或呼吸困難,嚴重恐怕需要使用呼吸器維持生命機能。 發病前3周有症狀 中西醫合併治療高資承表示,這種急速惡化的周邊神經病變,在發病前3周,常見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或腹瀉等症狀,後續會發生身體的運動、感覺及自主神經系統異常,像是雙側肢體漸進式無力、疼痛、感覺異常,以及走路困難,或是出現心律不整、高血壓、顏面神經麻痺、吞嚥困難或呼吸窘迫的問題,致死率約為7.5%,即使注射流感疫苗,仍有約10萬分之1的機率罹患此症。中醫認為急性多發性神經炎屬於「痿證」,可分成4種類型,分別使用不同藥物治療:1.肺熱津傷:使用「清燥救肺湯」治療。2.溼熱痺阻:使用「四妙散」治療。3.脾胃虛弱:使用「參苓白朮散」治療。4.肝腎虧損:使用「虎潛丸」治療。此外,高資承說明,多發性神經炎所造成的肢體無力,使用針灸療法可達到很好的復健效果,在病症的急性期過後,採用復健治療搭配針灸,可使病患的肢體力量恢復、四肢麻痺減輕,並修復感覺異常。高資承建議,急性期的病患可先尋求西醫診療,透過支持性治療如症狀治療、維持心律、降血壓等,以及免疫調節治療如血漿置換術和高劑量免疫球蛋白緩解症狀,再配合中醫調理,中西醫雙管齊下,以發揮最佳治療效果。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打完疫苗手臂痠、肩膀痛!手叉腰or自然下垂哪個姿勢對? 專家解答「基本觀念」 ·緩解疫苗副作用,買不到普拿疼怎辦? 藥師曝「2種成分」都具止痛、退燒效果
-
2021-08-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解剖有2例心包填塞猝死 醫提醒「血壓高」先別打
高端接種後死亡通報中,累計接種後四例死亡案例,其中有二例經解剖初步判斷有主動脈剝離,且破裂致心包膜,引起心包膜積血填塞。心臟內科醫師指出,若發生主動脈剝離的死亡率極高,通常發生前會有胸悶、胸痛等徵兆,提醒血壓高、動脈硬化等民眾小心,若有民眾在施打疫苗前過於緊張,都會造成血管壁壓力增加,建議回家休息後隔日再打。高端疫苗接種後死亡案例,其中首例為住桃園的陸姓作家,其解剖結果於今日出爐。今日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該例為主動脈根處出現剝離,並破裂進心包膜,引起心包填塞,導致血壓降低,最後不幸因主動脈剝離合併心因性休克而過世。基隆市也有一位40多歲女性,也曾接種高端疫苗,施打完無明顯不適,但就醫前出現胸悶、頭暈、手腳麻、出汗等,就醫後於診間猝死。台大醫師及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該名女病患也有主動脈剝離,破裂致心包膜處導致積血,最後死亡。由於接種高端後死亡的四例中,有兩例死因皆為主動脈剝離引起心包積血填塞,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這兩案除了首例陸姓作家已經接剖,之後也要由法醫判定,至於基隆女性為臨床經臨床性診斷,後續也要進一步解剖,並經法醫判定。林口成庚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謝宜璋指出,主動脈是人類最大的血管,一但剝離破裂往外破裂,血管失去血液,短時間就會猝死休克,當除藝人黃鴻升也是因主動脈剝離喪命。如果剝離處是往內破裂,沿著血管裂到心包膜,則會導致積血,導致心臟失去收縮及舒張時,導致心包填塞也會喪命。他表示,通常發生前沒有什麼徵兆,但是部分民眾會有會胸悶、胸痛,或者撕裂性的痛感、背痛等,至於主動脈剝離破裂的程度,跟每個人的血管閉大小、血管壁結構有關。「主動脈剝離相較心肌梗塞少,但致死率高,發到身亡非常快速,很多馬路邊倒下的案例就是如此,如果沒有結剖,可能也不會發現。」即便送醫後,緊急手術的死亡率也高。謝宜璋提醒,要注意的族群包括年紀大,有動脈硬化風險及高血壓患者,都可能因血管壓力忽高忽低,造成血液從血管壁的微弱處破裂,宣洩壓力,另外年輕族群也可能有危險,如「馬凡氏症」者,因先天性心臟結構有問題,也可能會有主動脈剝離風險。他強調,這些族群施打疫苗時要特別小心,因為主動脈剝離很難事前偵測出來,除了回歸血壓控制外,若施打疫苗太緊張,導致血壓飆高,也會造成血管壁壓力大增,形成猝死風險。謝宜璋提醒,打疫苗盡量放輕鬆,若經量測後發現血壓太高,先回家休息,改天再打疫苗才為上策。
-
2021-08-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居家檢疫就醫怎麼辦?台中:急診醫師線上24小時諮詢
依中央防疫規定,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民眾6月27日起必須入住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很多民眾擔心入住後就醫問題。王小姐從英國返台入後入住台中居家檢疫替代所檢疫,當時因為高血壓、頭痛不舒服,加上長期服用高血壓的藥物吃完了,透過APP與急診醫師線上諮詢,醫師評估需要到醫院就醫,她打到衛生局專線,衛生局人員就立刻安排救護車到醫院看診,感謝衛生局細心安排就醫,在檢疫的14天特別感受到台灣的溫暖及醫療的便利。台中市衛生局今天說,台中市居家隔離、檢疫人數每月平均約3000人,衛生局與衛福部、社團法人急診醫學會合作,透過下載「健康益友」APP,結合24小時線上醫療諮詢、視訊診療及專人安排到院就醫等方式,提供安全就醫管道,保障居家隔離、檢疫民眾就醫權益,也降低社區感染的風險。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說明,與確診病例接觸者,必須居家隔離14天,具國外旅遊史者,入境後需居家檢疫14天,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民眾入住台中居家檢疫替代所如遇身體不適,可先運用「健康益友」APP,如有急診醫師在身旁提供專業建議;醫師評估若需視訊診療,通知衛生局協助轉介至指定的醫療機構安排視訊診療時間,評估若需直接到院就醫,則由衛生局人員聯絡專責醫院並安排就醫往返交通工具。此外,衛生局也特別製作溫馨提醒卡放入居家隔離、檢疫民眾的關護包中,宣導民眾自行下載健康益友APP,遇有身體不適時即可透過APP與線上急診醫師進行醫療諮詢,由急診醫師就民眾狀況提供就醫或繼續居家觀察等建議。
-
2021-08-25 癌症.其他癌症
9旬翁皮膚變黃暴瘦剩40公斤 胰臟癌手術順利出院
90歲張姓老翁暴瘦只剩40公斤,肌膚變黃,到台中慈濟醫院門診,經肝膽腸胃、血液腫瘤科檢查,確認罹患胰臟癌。老翁家人擔心高齡手術風險大,但老翁堅持要開刀,術前補充營養,術後再休養增加體力,已順利出院。張姓老翁是名退休公務員,短短一個月內暴瘦5公斤,但作息如常,住家社區保全發現「爺爺皮膚怎麼變黃?」家人才驚覺有異帶他到台中慈濟醫院門診。腸胃內科醫師林忠義檢查後高度懷疑是胰臟癌,轉血液腫瘤科主任李典錕進一步確認病情,再與外科部主任余政展討論治療計畫,一致決定「開刀是惟一的解決方式」。90歲高齡手術,家人皆擔憂手術風險高,老翁則堅持手術治療。余政展表示,患者胰臟腫瘤位於消化系統中樞,手術必須一次處理消化道、膽道、胰臟腺,完成3個臟器重建,手術難度非常高。為讓高齡病人的身體有更好準備,老翁先以全靜脈營養補充養分,並訓練體力一周後,才進行「胰頭十二指腸切除併胰腸吻合、膽腸吻合、胃腸吻合的消化道重建手術」,手術長達6小時,術後恢復良好,幾天就能下床,老翁住院休養後順利出院。余政展表示,胰臟癌是從胰臟細胞生長出來的惡性腫瘤,5年存活率低於5%,是各種癌症中預後最差、最兇險的癌症。早期病變時,症狀不是很明顯,且由於胰臟位在後腹腔,時常會被忽略,更不容易透過一般檢查早期診斷。余政展說,胰臟癌隨腫瘤擴大,腫瘤形成時在胰臟的部位變化,病人會陸續出現體重減輕,黃疸或上腹悶脹疼痛、背痛、嘔吐感、胃口變差、腹瀉症狀。他提醒,預防胰臟癌,除了少糖、少油、少鹽、高纖維質飲食,也要養成遠離菸、酒,並養成運動習慣,防治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也是防癌的不變法則。
-
2021-08-25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控制高血壓從量血壓開始 醫曝3個最好的量測時間點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發現,近半數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不好,有更多人不知如何控制血壓。建議在家每天應在固定時間量血壓,最好在早上起床後、吃早餐前、先休息5分鐘後再量血壓。居家量血壓時,切勿穿著太厚重的衣物,也不要運動,不要吃東西、飲酒、喝茶或喝咖啡等刺激性飲品。選擇使用手臂式血壓計,採坐姿量血壓,血壓計要放置靠近心臟,手臂與心臟要同高度,手臂放鬆,壓脈帶綁在手肘上方位置,但勿太緊或太鬆,留下可塞入2根手指的空隙。第一次量血壓左右手都量,以後固定量血壓高的那一側。血壓正常值120/80mmHg,收縮壓120mmHg、舒張壓80mmHg;若測出血壓140/90mmHg以上,可能要用藥調控血壓;若是130/85mmHg則屬高血壓前期,應積極控制飲食,不要吃太鹹,也要改變生活形態,適度的運動,可以改善血壓偏高狀況。駐診專家╱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
-
2021-08-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陸姓作家打高端隔天送醫不治 家人:他有高血壓病史
桃園市56歲陸姓網路專欄作家昨天帶兒子、女兒接種高端疫苗,今天上午卻突然失去呼吸、心跳,送醫不治。據轉述,陸的兒子、女兒表示,陸有高血壓病史,不淸楚是否跟死因有關,事發突然家人都很難過。據了解,陸的家人今天一早發現陸躺在床上,已經失去呼吸心跳,家屬上午9點22分向119報案,救護人員到場評估陸姓作家為OHCA,立即給予CPR、AED電擊、靜脈注射等急救處置,由青埔救護車送往聯新國際醫院,但最後仍回天乏術。當地里長黃連應表示,不認識這位陸姓作家,目前沒聽說其他里民打完高端疫苗身體不適,先前有部分里民打完AZ或莫德納疫苗後曾感覺不舒服,但因為出現症狀的時間距離施打已經過了好幾天,應該跟疫苗沒關係。桃園市新聞處長詹賀舜表示,陸男昨上午接種第1劑高端疫苗,現場休息無不適症狀後返家,上午9點家人發現陸姓民眾無反應,並撥打119求救,陸姓民眾於到院前死亡,市府衛生局依程序通報,並協助家屬處理後續相關事宜,此案待司法相驗。
-
2021-08-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疫苗開打/年輕面孔多 有人接種後昏倒
高端疫苗開打,各地零星傳出接種後不適案例,桃園市有三人出現疑似不良反應,卅歲外籍賽姓女子打完直接倒地,撞傷頭部、膝蓋,四十七歲畢姓男子出現高血壓、呼吸急促、暈眩等現象,曾有暈針紀錄的廿六歲王姓女子接種後昏倒;高雄也有一名廿多歲男子接種後暈眩倒地,所幸四人均無大礙,昨天都已返家。第六輪公費疫苗接種由高端疫苗登場,指揮中心放寬廿歲以上民眾皆可接種,各大接種站施打隊伍中,有許多年輕臉孔。廿一歲、還是學生的李先生說,開學倒數,有什麼疫苗就打什麼,支持國貨;廿五歲沈先生在台北榮總接種,他說陪病月餘,苦等不到疫苗,只好選擇高端。也有人留下手臂就是為了接種高端疫苗,屏東市六十歲陳婦相信國產疫苗,認為「台灣研發,應會較適合台灣人的體質」。許姓台東市民也說,相信蔡總統也不敢冒險,對高端的信心建立在政府。新竹廿三歲謝姓補習班男老師認為網路不少文章在帶風向,質疑高端效力,「總統都帶頭打,應該不需要擔心」。昨天上午有三人接種後不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於直播記者會中指出,可能因為暈針導致血壓低、心跳快,就醫觀察後無大礙,都已返家。他提醒,打針本身幾乎是沒有感覺,接種時不要太緊張,慢性病病況不穩民眾暫緩接種。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表示,高端疫苗是蛋白質疫苗,使用較傳統的技術平台,比較不會有預期外副作用。預估民眾接種高端疫苗之後,可能在兩天內出現注射部位疼痛、發燒、倦怠等常見輕微反應,症狀會隨時間自行緩解。長庚醫院副院長黃集仁表示,接種首日現場未觀察到任何不良反應,醫護人員都提醒民眾,回家後要維持正常作息,保持免疫力在最佳狀態,如果有持續發燒、顏面神經麻痺等反應,則應盡速就醫。
-
2021-08-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開打首日疑傳不適 桃園1女秒倒地、1男暈眩送醫
高端疫苗今天開打,桃園市大有國中接種站上午傳出2起疑似不良反應,其中一名外籍女子打完直接倒地,撞傷頭部、膝蓋,經休息後自行離去未就醫,另一名本國籍男子出現高血壓、呼吸急促、暈眩等現象,送醫後無大礙,自行返家。據了解,外國籍賽姓女子(30歲)上午10時許接種高端疫苗後,當場倒地不起,嚇壞現場醫護人員,但隨後便恢復意識,僅頭部與膝蓋有輕微撞傷,經休息30分鐘後便與友人自行離去,未就醫。另一位畢姓男子(47歲)上午9時許接種高端疫苗後,出現呼吸喘、血壓升高與暈眩的症狀,被送往榮民醫院,後並無大礙,已返家休息。市長鄭文燦表示,桃園市共5萬2000多人預約接種第六輪高端疫苗,其中有2萬6000人會在23日於36個社區接種站完成,其餘2萬6000人在160家醫療院所接種。
-
2021-08-23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顏面神經麻痺不是中風 醫曝易發作原因及好發族群
● 病毒感染是引起顏面神經麻痺原因● 覺察臉部異常,至神經科檢查● 提升免疫力是預防關鍵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作息不規律,免疫力變差,小心發生「顏面神經麻痺」!如果突然間臉歪嘴斜了,可別以為是中風,應立即就醫檢查診斷,一旦確診為顏面神經麻痺,接受正確治療後,康復率達8成。表情不對稱 嘴角無力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周秉松指出,顏面神經麻痺好發在季節交替之際,是一種急性的神經發炎,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見臉部表情不對稱、眼睛無法完全閉緊、嘴角無力、喝水時嘴角不自覺漏水、患側前端的味覺敏感度降低、聽覺敏感度變高,有聲音放大之感等典型症狀。周秉松表示,帶狀疱疹與單純疱疹患者、免疫力功能不佳者、生活壓力大者、作息不規律者、服用特定藥物者、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以及處在懷孕晚期或產後第1周的女性,均是顏面神經麻痺8大好發族群,必須及早預防。初期症狀輕微,民眾大多不會就醫,若觀察1至2天症狀愈趨明顯,應至神經科進行檢查。與中風症狀 並不相同由於突然間出現臉歪嘴斜,常被誤以為是中風,其實兩種疾病的症狀並不相同,周秉松說明,中風患者的症狀主要集中在臉部下半部嘴角之處,還會合併身體單側無力、走路不穩、吞嚥困難等症狀。如何診斷顏面神經麻痺?周秉松指出,一般會觀察患者的症狀、釐清病史,再做神經學理學檢查、神經傳導檢查等,少部分患者會進一步做影像學檢查,如核磁共振檢查,若仍無法確診,需確認是否為其他病因。治癒率8成 復發不常見由於顏面神經麻痺多是因病毒感染引起,周秉松說,在症狀發生後3天內,可先服用口服類固醇消炎,減少副作用,若症狀嚴重者,則會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康復率達8成。復發情形並不常見,復發機率約7%至15%,平均復發間隔10年,且由於隔了許久才復發,此時還需釐清是否是其他病因所致,如腫瘤。預防勝於治療,提升免疫力是關鍵。周秉松強調,防範罹患顏面神經麻痺,平時應養成規律作息,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避免遭病毒感染;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則應注意血壓及血糖的控制。
-
2021-08-22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個人體質是面對疾病的關鍵
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影響,絕對不會亞於戰爭。光從近代來看,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1930年代後催生美國國家衛生院的鸚鵡熱流行、2003年在東亞爆發的SARS、2012年襲捲中東的MERS及其他大大小小傳染病,對公共衛生管理帶來很大的挑戰,對社會整體也造成衝擊。這次Covid-19全球大流行,人心隨著管制、鬆綁、防疫物資、疫苗、病毒變種等因素反覆起伏。儘管疫情還看不到盡頭,但經濟和社會活動不可能長期停滯、國際交流早晚恢復,「與病毒共生存」已是我們難以迴避的未來。許多朋友希望我能分享過去從事免疫研究的經過,以及從預防醫學和全人醫學角度來談如何對抗這場全球疫情。確實,目前主流想法都是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消除病毒。然而,我還是要回到最根本的醫學常識,也就是:相較於病毒的致病力,個人的體質其實是防疫更重要的關鍵。體質,是現代的西方醫學透過代謝體學和嚴謹的統計分析也逐漸體認到的健康關鍵。許多慢性病研究都歸納出:一個人已經有的疾病(共病,comorbidity)和生活習慣,可能影響他受疾病影響的後果。此外,從免疫的角度,我也一直強調「抗發炎」的重要性。壓力、情緒和不良生活習慣都是導致慢性發炎的因子。長期發炎除導致多種慢性疾病,更會干擾人體面對病原的免疫反應。這也是一種體質。你可能會想問:一個人如果受到Covid-19病毒感染,他的結果也和體質有關嗎?答案不用我多說,任何人客觀去看大量而正規的醫療紀錄,就可以得出結論。最近,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專家分析了從Covid-19爆發以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的一年內,全美800家醫療機構數百萬名住院患者的醫療保險紀錄。研究提到,這一年來,這800間醫院共收治490萬名患者住院治療,其中55萬人因Covid-19感染而入院。光住院數字就已經反映出Covid-19對醫療系統造成的負擔,以及醫療崩潰的危險。那麼,個人的情況呢?入院的重症患者,超過九成至少有一種慢性健康問題,最常見的前三名分別是高血壓、脂肪代謝性疾病和肥胖。如果針對死亡率進一步分析,會發現肥胖帶來的風險最高,第二高則是各種焦慮和恐懼症,接下來是其他慢性病,包括已經產生併發症的糖尿病、腎臟病和各種與老化相關的神經退化疾病。從死亡率的風險因子來看,個人的壓力與情緒管理,對健康影響是不能小看的。此外,許多慢性病患者不是單一疾病,而是多重退化。研究也告訴我們:比起原本健康的感染者,患有一種慢性病的感染者的死亡風險是1.53倍;同時患有超過10種慢性病的人,感染後的死亡風險甚至接近4倍。從這些數據,再加上Covid-19感染者有極高比例是無症狀感染的事實,你可能也明白:奪去生命或讓人重症而入院的,不見得是因為病毒多麼可怕,而是──個人的體質與健康是否足以面對病毒的挑戰。多年來,我透過《真原醫》從「心」的層面出發,希望幫大家為自己建構良好體質。現在回頭看,這些努力好像是為現在的挑戰所準備似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從飲食、運動、呼吸和情緒管理著手,徹底改造體質。你,會選擇從哪一個環節開始呢?
-
2021-08-21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男人35歲,感覺沮喪、有鮪魚肚...就開始初老!泌尿科醫師告訴你:「男性更年期」的症狀有這些
男人約在35歲睪固酮達到高峰後,就逐年以約2-3%的速率降低分泌。都是費洛蒙惹的禍─ 男人也有更年期女性更年期的症狀比較明顯,例如:盜汗、潮紅、燥熱……等等,也比較廣泛被討論注意;至於男性更年期許多人是不知道、不了解的。男性其實也有更年期!臨床上很多進入更年期的男性朋友描述,自己跟過去年輕的時候有很大的不同,精神、體力變差,也變的比較沒有衝勁。其實這些都跟男性荷爾蒙—睪固酮有關。許多人都不知道,男性也有荷爾蒙,就是睪固酮。男性荷爾蒙在男性體內,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高峰期。出生前男寶寶的男性荷爾蒙會偏高一點,這是為了性別的分化;出生以後會有一段時間男生女生的性別區分不太明顯,一直到青少年期,男性荷爾蒙開始上升,第二性徵的發展逐漸明顯(例如:喉結、鬍鬚……等等)。從這個時候開始男性荷爾蒙持續上升,一直到35歲男性荷爾蒙達到最高峰。往後以2%的比率逐年下降,大約到40-50歲的時候,開始會有男性荷爾蒙不足的感覺。身材方面,中間的肌肉群因為男性荷爾蒙的不足,會出現鬆垮、鮪魚肚的現象。其他方面包括:上進心、運動力、體力、肌力、企圖心、性慾也出現降低的現象。男性更年期的輔助治療確診後,往往許多男性會去吃坊間各式各樣的補充品,希望能藉這些補充品「以形補形」,但要小心注意這些補充品中可能會添加人工合成的荷爾蒙。由於男性荷爾蒙的使用需要專業醫師的評估與監測,在使用人工合成的荷爾蒙之前,需要專業醫師先確認排除病患,是否有男性攝護腺癌的風險,這是因為男性荷爾蒙可能會促進男性攝護腺癌的惡化。男性荷爾蒙補充的多寡,是一項需要由專科醫師依據年齡、體內男性荷爾蒙的多寡等眾多因素進行衡量與控制的。過少的時候,男性的精氣神不足缺乏啟動的動力;過多的時候,又會造成暴力傾向的發生。補充劑量的拿捏,建議仍需諮詢專業醫師。在飲食方面,由於許多男性更年期病患常常合併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而高血脂病患在飲食控制上往往會刻意避開攝取油脂。而油脂又與男性荷爾蒙睪固酮的生成有關,因此均衡的飲食,不偏重或刻意減少,才是維持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當喬治克隆尼不想飛— 男性更年期美國男星喬治克隆尼在電影《型男飛行日誌》中,飾演帥氣多金的企業高幹,一年飛行322天到處出差,自由自在隨意與偶遇的美女約會,這種日子羨煞多少男性。你能想像,某一天喬治突然說「啊,我不想再飛了,更不想跟美女約會了」嗎?50歲的麥可正是像電影裡的喬治克隆尼般的外商公司高階經理,出差頻率高到每天早上醒來都得想一下自己現在到底在地球的哪個角落。飛行是他的日常,卻能從不感覺疲倦地,總是保持高昂的事業熱情與奮鬥精力;這樣的特質使得他屢屢為公司創造驚人業績,同時也大大滿足自己的成就感。不過當他來到我的診間時,模樣卻完全不會令人想起喬治克隆尼。心情低落,連開口講話都很累似的,需要我不斷引導才能進入正題。麥可覺得這1年自己整個人都變了,沒有活力不說,連過去相當自豪的戰鬥型快狠準商業決策能力也完全崩解。「不知道怎麼搞得,做事情猶猶豫豫,瞻前顧後,幾個案子都在我手上錯失良機。醫生,我心情很不好,還動不動就對人發脾氣,這完全不是以前的麥可啊!」「以前不管工作多長時間,一下班還是可以往健身房裡鑽,不練個1、2個小時不痛快。可是現在下班只想回家,不要說什麼幾公斤的重訓器材了,目前我唯一想運動的只有手指,按遙控器,身體癱在電視前動也不動。」麥可說:「才多久,以前那些結實的肌肉都不見了,肚子越來越大,褲子得重新去買,健身房懶得去,除非是可愛的客服打來,才勉強去一次。」一直打不起精神,連太太跟好友也覺得麥可怪怪的,向來以事業為重的他居然動了念頭想申請優退,感覺自己徹底變了一個人。「本來以為是年紀的關係,」麥可說:「兩個星期前開車聽廣播,正好聽到莊醫師你上節目講男性更年期的衛教,提到的勃起功能變差、性慾降低、感覺沮喪這些症狀我都有符合。因為勃起困難,所以已經1年多沒有性行為,晨勃更是早就沒有了,所以今天來找莊醫師,幫我看看我是不是遇到更年期問題了。」經過兩次抽血檢查後看出,麥可的男性荷爾蒙(睪固酮)遠遠低於建議的正常範圍,並且因為有明顯症狀,在確認並非攝護腺癌的高危險群者之後,開始進行男性荷爾蒙的補充治療。針對勃起功能障礙,則施以客製化的「雞尾酒式」療法(包括男性荷爾蒙的補充、融合醫學、分子矯正營養補充及低能量陰莖震波)。三個月後,麥可清楚感受到自己不再心情空虛徬徨,身心都重新充滿活力,也開始回到健身房運動,肚子馬上消掉不少。更年期障礙是男性非常重要的初老症狀之一,病情嚴重者不僅自己痛苦,也深深影響身邊的人,甚至造成人際關係緊張、職場表現不佳、家庭失和,有時也會伴隨著高血壓、高血糖等健康問題。為什麼說性功能障礙是男性初老指標之一呢?男人約在35歲睪固酮達到高峰後,就逐年以約2-3%的速率降低分泌,等降到某種程度,便會出現跟麥可一樣的症狀,尤其是欲望減低和勃起障礙等。所幸若能早期發現診斷,進行適當男性荷爾蒙補充,是很容易就能恢復「男子氣概」的。就像麥可回診時,低聲告訴我,上周末和太太歡度結婚十六周年,兩人擁有了「一個非常美好的夜晚」。喬治克隆尼又可以繼續進行他的型男飛行啦。書籍介紹堅持:泌尿科醫師破解攝護腺保健迷思,教你找回青春活力作者:莊豐賓、王蘭芬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1/08/03作者簡介莊豐賓:畢業於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和東吳大學法律在職專業碩士。曾任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美國克里夫蘭醫院臨床研究員。現為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三軍總醫院、台北宏恩醫院泌尿外科兼任主治醫師,莊豐賓幸福診所院長,國内知名大藥廠醫學處長。王蘭芬:畢業於東吳大學英文系,曾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當代文學研究所就讀,當過報社記者,主跑影劇和藝文新聞,曾獲第五屆「兩岸新聞報導獎」。著有小說《圖書館的女孩》、《影劇小記者的秘密日記》、《旋轉木馬嘩啦啦啦》、《夏天與甲蟲的故事》、《寂寞殺死一頭恐龍》,散文集《沒有人認識我的同學會》、《故事許願機》。延伸閱讀: 照顧中風丈夫15年後,自己也罹癌...洪雪珍看「付出強迫症」:你以為的付出,其實是為了證明自己
-
2021-08-20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中壯年5成粗腰 小心代謝症候群
防疫宅在家,長時間久坐不動,加上飲食失衡,小心「粗腰」引發代謝症候群。衛福部國健署分析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發現,台灣近5成中壯年腰圍過粗,40歲以上每10人就有3.6人有代謝症候群。55歲陳先生工作繁忙,三餐不固定外,經常暴飲暴食,BMI≧27,腰圍高達100公分,直到健檢才發現,血壓、血糖及血脂均超標,確診代謝症候群,甚至罹患多種心血管疾病。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包含腰圍過粗、血壓偏高、飯前血糖偏高、血脂異常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只要有三項以上超標,就確診代謝症候群。其中,腰圍是判定代謝症候群最簡易的指標,也是最容易超標的項目。成年男性腰圍大於等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0公分,腰圍就是過粗。魏璽倫說,「粗腰」代表腹部肥胖、內臟脂肪多,而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濃度及血糖升高,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增加。109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十大死因過半是慢性疾病,特別是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共同危險因子都與代謝症候群有關。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常務理事陳宏麟建議,40歲以上民眾應注意健康檢查報告紅字,並了解自我血壓、體重、腰圍數值,及早進行健康管理,避免慢性疾病上身。改善粗腰與代謝症候群,可以從日常生活開始。陳宏麟說,養成早晚量一次體重和血壓、一周一次量腰圍的習慣,可督促自己遠離肥胖;要有規律運動,可從健走開始,設定每天走5000步以上的目標;均衡飲食不可少,盡量吃原型食物,多喝水最好。
-
2021-08-20 新聞.健康知識+
不明顯的發炎是「症」、明顯的發炎是「病」 醫:偏高的溫度環境會導致人體的大小病痛!
在討論冷熱的問題之前,我們先要知道人體是一個恆溫的有機生物體,運作溫度保持在攝氏三十七度上下,差異約只有○.五度,我們量到的表面溫度大約比核心溫度低○.五度。 在一天當中,早晨六點左右我們的體溫最低,約是攝氏三十六.四度,而在下午五點時體溫高達約攝氏三十六.九度。所以,黃昏休息後如果活動減少,體溫就會慢慢降低。如果體溫在攝氏三十八度以上,就開始有發燒的現象,如果在攝氏三十六度以下就有體溫過低的現象。因此,身體在正常情況之下,會運用各種生理反應以保持體溫的穩定。實際上我們對冷的容忍度比熱高 人體的新陳代謝作用終日持續不斷,意思是我們身體不斷的燃燒熱量作工而發熱,因此,實際上我們對冷的容忍度比熱高。所以,氣溫只要超過攝氏三十度就會讓我們感到炎熱難耐,如果達到攝氏三十八到四十度,也就是說比體溫高二至三度,我們就很容易發生中暑或熱衰竭而危及性命。相反的,我們覺得舒適的室溫大約是攝氏十八到二十五度,這個溫度比我們的體溫低了十二度左右,這是因為我們不斷在發熱而需要涼爽,只要所處環境的溫度夠,就不需要刻意提供額外的熱源;也就是說,人體對熱的容忍度比冷的容忍度低很多。 偏高的溫度環境,對於身體不好的人影響很大在台灣的生活環境中,我們在夏天最舒適的溫度約攝氏二十三到二十六度(感覺涼),到了冬天如果室溫保持在攝氏二十到二十五度(感覺不冷),這樣是比較理想的室內溫度。以台灣的氣候來看,多數時候都在舒適的溫度以上,因為自己產生的熱已經很多,所以散熱對我們來講就更為重要。很多人很在意冷氣病這個問題,其實冷氣對於維護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設備,因為偏高的溫度環境,對於身體不好的人影響很大,所以在醫院裡、加護病房、與手術室,冷氣都很強就是這個緣故。冷氣病的產生,主要是與我們的運動不足,或冷氣清潔做得不好有關,而不是溫度冷的問題。 細胞對熱真的很敏感 人體對冷有較高的忍受度,因此喝比體溫低二十度的水,我們會感覺涼快,但是比體溫高二十度的水,也就是接近攝氏六十度的水溫,就可能有致癌的可能性。所以,即使我們喝冰箱裡攝氏五度到十度的冰開水,也不會有致癌的危險。其實,我們的細胞對熱真的很敏感。根據醫學研究,常喝熱飲如茶或咖啡的人罹患食道癌的比例偏高,這可能是喝攝氏六十度以上熱飲的習慣所使然,也有研究認為喝熱茶甚至與胃癌相關。 我們身體的發炎反應也與體溫有密切的關係,溫度高發炎強,溫度低發炎弱,所以體溫超過攝氏三十七.五度就顯示可能有問題,超過三十八度明顯是發燒。根據醫學的研究,發炎反應跟很多疾病息息相關,包括現代人常有的心血管疾病、癌症與退化,所以說減少發炎是我們保持健康與養生的關鍵因素。 人體本身就是發熱工廠 我們有多會發熱呢?一般人日常代謝的熱量需求約二千大卡以上,大都以熱的形式發散出來,相當於五十公斤的水升高四十度。一天當中,身體散發出這麼多熱,如果冷卻做得不好,身體機能就會衰退而感到疲倦,也會有食慾不振的現象,因為吃東西會產生更多的熱令人受不了。尤其,我們新陳代謝的效率只有二十五%,換句話說,有七十五%所吃進去的熱量都要以熱的形式散發出去。這麼多熱跑出來,就須要有良好的散熱能力,主要靠的就是呼吸、排汗與排尿。 呼吸跟排汗都需要消耗能量,於是又得製造更多熱。所以,過熱時與其經過皮膚來散熱或者喘氣來散熱,不如直接喝冰開水或吃冰來得有效。人們在炎夏之際,都會喜歡各種冰品冷飲,這是因為有生理需求而產生心理反應。當我們降溫之後,常常會感覺心情放鬆愉快,這是因為冰冷帶來副交感神經作用所使然。過熱效應會導致大小病痛 人體為了保持體溫的穩定有很多平衡的機制,我們的選擇並不是一面倒的保暖,或者喝溫熱水就好了,因為這麼做可能破壞我們身體的平衡機制,造成我們的生理失去應付環境變化的彈性,反而會引起很多不適的症狀 。 【過熱案例1:中暑和熱衰竭】 人在中暑的時候,會頭痛、體溫過高、噁心嘔吐、心跳過快,甚至失去意識。在這之前,如果有熱衰竭的現象,雖然意識還清楚,但是可能會有頭昏、盜汗、心跳變快,甚至抽筋的現象。 實際上,嚴重的過熱現象表現出熱衰竭或者中暑的情形,而輕度或者中度的過熱現象在初期症狀可能不明確,如果沒有注意很容易疏忽,一旦慢性化後會有各種症狀,例如口乾舌燥、頭昏腦脹、眼睛脹痛、慢性鼻塞、胃食道逆流、食慾不振、便祕、下腹脹、腰痠、皮膚或者黏膜乾澀,以及各種慢性疼痛。 【過熱案例2:女性月經過量 】 有些女性有月經過量,月經出血日數過長的現象。在我多年接觸的患者中,女性與年長者特別容易有過熱引發的自律神經失調症。他們的不舒服,時常被以為是身體虛寒來調理,結果反而引起更嚴重的症狀。這些案例給予點滴治療以補充水分,並且降低體溫之後,通常效果很好。 【過熱案例3:農作或勞動的年長者】 在鄉間從事農作或勞動的年長者,許多都有太熱或不舒服就打點滴以補充水分養分恢復疲勞的習慣,除了補充水分恢復體力之外,冷的點滴液有讓身體降溫的效果,進而恢復活力,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大城市裡的人們多數在炎熱的季節可以待在冷氣房裡,因此對於打點滴的醫療習慣不能理解。 慢性過熱,會變得又怕冷又怕熱 慢性過熱會使體質變成外冷內熱,也就是又怕冷又怕熱,這是因為身體過熱所引起的發炎反應,會造成體質流失、體力變差,因此四肢無力怕冷,但是內臟又處於過熱,因此很容易累,體力更差。大多數的家屬很驚訝,我說患者雖然看起來虛弱,其實是處於過熱發炎的狀態,必須要認真地降溫抗發炎,而且要避免過度給予溫熱。一般台灣的民間習慣,以為生病或身體虛弱怕冷就必須要給予熱補,其實在台灣的氣候裡,多數時候我們要擔心的是過熱加重發炎的副作用。 恆溫動物的身體會對溫度變化做出生理調整以適應環境,因此飲食的溫度也會產生生理作用。對多數人而言,一天當中多數時間都待在室內,身體會以室溫為基礎來運作,如果擔心喝冰開水或溫熱水對身體的影響,或是不確定該怎麼做,建議飲用室溫的涼水以保持中性的溫度效應。 不明顯的發炎是「症」、明顯的發炎是「病」 觀察百年來人類的體溫,科學家發現一般人的體溫比以前下降了一些,同時人類的壽命也比以前增長不少。除了因為醫藥的發達之外,我們體力的消耗減少,跟著發炎也減少,身體的負擔比古人輕鬆多了。 明顯的發炎反應可以從驗血實驗室檢查得知,並據此推斷疾病的原因,但是多數症狀從不舒服到癌症,絕大多數都與低度發炎有關,卻不容易從血液得到明確的答案。醫學臨床上,通常以幾個指數(如C-Reactive Protein,Rheumatoid Factor等等)概括,以解釋低度發炎的情形。 簡單的說,明顯的發炎是「病」,但是不明顯的發炎常常只有「症」。身體各處的低度發炎無法從臨床的儀器檢驗出來,只能由間接的臨床表現作判斷,例如從心率或交感神經的症狀,慢性疼痛或慢性病的存在,或者組織慢性發炎後的黏連現象去估算。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明明不舒服,到醫院做了一大堆檢查卻沒有明確的答案。 冷與熱的副作用與禁忌,知多少? 偏離標準體溫的冷或熱刺激,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冷刺激的副作用:可能引起凍傷、心跳緩慢、高血壓、咳嗽、氣喘、腹痛、腹瀉等副交感神經症狀。 •冷刺激的禁忌:手腳冰冷等失溫的狀態、寒冷環境下、高血壓、心臟病等系統性疾病;未經少量漸進測試者不宜。 •熱刺激的副作用:可能引起過熱燙傷、腫脹發炎、血栓、高血壓、低血壓、高血糖、心跳過快、心臟衰弱等交感神經症狀。 •熱刺激的禁忌:慢性疼痛、自律神經失調、心臟病、炎熱的環境下;未經少量漸進測試者不宜。※本文摘新自然主義《自律神經失調:冷處理、抗發炎》 ●講座資訊不吃藥,也能搞定自律神經!求助無門的病痛、找不到病因的這裡痛那裡痛,很多是自律神經對溫度變化的發炎反應!疼痛科權威梁恆彰醫師與楊翠蟬醫師首創,以「冷處理」改善自律神經失調、降發炎。9月5日下午2點金石堂信義店,梁恆彰醫師演講「自律神經失調:冷處理、抗發炎」,分享改善自律神經失調與各種疼痛問題的撇步。洽詢電話:(02)23925338分機16或網路報名:https://forms.gle/uSWWJUmG4PdAxE8b7
-
2021-08-19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八旬翁胸口突刺痛倒地 主動脈剝離險奪命
85歲陳姓老翁以務農維生,日前胸口突然一陣刺痛倒地,家人趕緊送台中大甲李綜合醫院急診,經檢查判斷為A型主動脈剝離併心包填血心因性休克,聯繫合作醫院台中榮總,立即在1小時內送中榮進行手術,才從鬼門關搶救回來,目前已恢復正常生活,還可以下田種菜及騎機車。大甲李綜合醫院心臟外科醫師蔡忠霖表示,陳姓老翁是典型的A型主動脈剝離,90%以上的患者會出現劇烈胸痛,且一路延伸到背部,病患會突然在幾秒內胸部有劇烈疼痛感,一旦發生必須立即送醫搶救。蔡忠霖說,陳翁是高齡患者,基本上年齡逾75歲的病患在進行心臟手術時都有50%以上的死亡風險,加上主動脈剝離是複雜性極高的手術,手術時間長達12至16小時,死亡風險更高。手術團隊協力下,完成一例危急且即時挽回性命的心臟手術。主動脈手術牽涉大血管重建,是相當複雜的手術,若是主動脈剝離嚴重者,許多病患雖手術成功,但也難以恢復原本正常生活。蔡忠霖說,陳翁高齡且有慢性病,手術本身就有極大的風險,但好在情況發現得早,且第一時間醫院急診醫護正確診斷且處置妥當,後續台中榮總接手後才可順利醫治,讓陳翁恢復正常作息。蔡忠霖說,主動脈剝離的主因是因為血液強大的衝擊力,導致血管壁被撕裂,所以當血壓愈高,衝擊力就愈強,因此誘發主動脈剝離的最危險誘因就是高血壓。主動脈剝離有時真的很難預防,基本上分兩類患者,一種是先天性疾病,通常年輕就會發病,且有家族病史,青年期就要監控血壓和主動脈大小;另一類是40至50歲以上的患者,通常與高血壓有關;因此提醒民眾若有高血壓,每日應該定時監測血壓,尤其冬天氣溫驟變時,若一旦發生胸悶、胸痛等情況,緊急送醫搶救是唯一救命機會。
-
2021-08-19 養生.聰明飲食
每個人都有25%腦中風機會 美女營養師教你這樣吃阻止血管硬化!
血管硬化與高血壓都是腦中風高風險因子,世界中風組織(WSO)統計,全球死因腦中風排位第2名,每個人的一生中有4分之1機會發生腦中風,專業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在血管真正硬化前,可以靠著飲食習慣扭轉血管健康,或減緩持續惡化,使用植物性好油、吃低脂蛋白質來源、攝取水溶性纖維等都是關鍵。80%膽固醇身體生產 20%可靠飲食控制降低高敏敏表示,身體膽固醇約70%至80%都是身體製造,遺傳占了絕大因素,其他20%至30%是經由飲食到體內,所謂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容易在血管內堆積,也會增加血管慢性發炎風險,但藉由飲食控制選擇對血管健康比較有幫助的食物,就能減少膽固醇影響,在尚未發生硬化下,血管有機會漸漸恢復健康。減少動物油多用植物堅果油 豆腐豆漿補充蛋白質高敏敏提醒,攝取油脂與膽固醇有很大關係,動物油多是飽和脂肪酸,與壞膽固醇關連非常大,很容易增加血管慢性發炎機會外,也會堆積在血管壁,烹調菜餚時最好使用植物油,橄欖油、亞麻仁油、堅果類油脂等,都可以幫助減少血液壞膽固醇,降低誘發血管傷害風險。有關蛋白質來源高敏敏也說,肉類經常是平時蛋白質來源,但紅肉(牛、豬、羊等),所含油脂都是飽和脂肪,吸收到身體內容易轉變成壞膽固醇,導致血管硬化風險上升,反觀黃豆(大豆)蛋白質含量高外,也沒有動物油脂,特別是大豆卵磷脂還可以降低壞膽固醇與總膽固醇,以黃豆替代肉類好處非常多。菇類、水藻、水果富涵水溶性膳食纖維 包覆油脂排出體外高敏敏指出,維持血管健康水溶性膳食纖維也非常重要,水溶性膳食纖維不會被人體吸收外,也會包覆油脂隨著糞便排出,加上水溶性纖維膳食纖維也會和膽汁混合,加快肝臟代謝肝臟膽固醇,對維持血液膽固醇穩定好處相當大,因此想要維持血管健康,多吃水溶性膳食纖維食物幫助非常好。高敏敏補充,菇類、水藻類、蘋果等,水溶性膳食纖維含量都很高,如果平時很少吃綠色蔬菜,菇類就是很好選擇,海帶與海菜也是蔬菜,平時多吃一些對身體也會有好處,含水量高的瓜類,例如大黃瓜,除了豐富膳食纖維,水分也非常充足,可以多吃協助維持身體健康。深海魚油降低血管慢性發炎與硬化風險 得舒飲食控制血壓同時高敏敏也提到,深海魚有助於降低血管慢性發炎,減少血管硬化風險;高敏敏解釋,血管如果有膽固醇堆積或氧化物刺激,容易慢性發炎,等於血管不斷出現小傷口,身體要不斷修補,時間一久血管就慢慢硬化,深海魚油富含EPA與DHA,可以減緩血管慢性發炎,也降阻止血管硬化風險。高敏敏特別說,綜合上述,得舒飲食就是很好的方法,希望民眾提高堅果與植物油攝取量,取代動物油脂,攝取低脂蛋白質來源,例如黃豆或魚肉,加上多吃蔬菜水果,研究發現長期執行,血管收縮壓可以降低10以上,舒張壓則降低5以上。白麵、白米飯、白糖不知不覺累積脂肪 小心酒精讓血管「卡油」另一方面高敏敏也說明,平時常見飲食習慣,必須特別小心,因為很有可能會不知不覺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例如常吃白麵、白米飯、白糖,都是精緻澱粉,很快就會被分解轉化成血糖,身體為了加快血糖吸收,會大量分泌胰島素,讓血糖趕快進入細胞,如果不能及時消耗,就會增加脂肪的堆積。高敏敏也提醒,鈉會增加血管收縮,很容易導致血壓上升;此外,酒精就是液體麵包,1c.c.熱量就有7大卡,代謝過程中也會讓血管有「卡油」機會,身體脂肪也會囤積過多。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減少鈉攝取量,酒精也不要攝取過多。多吃含鉀食物協助排鈉 西瓜、冬瓜、大黃瓜都不錯最後,高敏敏補充,多吃含鉀食物,可以幫助血管放鬆,同時排出鈉,增加鉀攝取還可以消除水腫,如果吃到重口味餐點如滷肉飯,那鈉含量高外,白飯也是精緻澱粉,多吃西瓜、冬瓜、大黃瓜等蔬果,因鉀含量豐富,可以協助鈉排出體外,香蕉則是水果中不錯的選擇,不僅富含鈉鉀,半根香蕉等於也補充半份水果。★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8-19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中壯年5成「粗腰」 小心代謝症候群上身
疫情宅在家,長時間久坐不動,小心「粗腰」引發代謝症候群。55歲陳先生工作繁忙,除了三餐不固定外,還常常暴飲暴食,不僅BMI≧27,且腰圍高達100公分,直到例行健檢才發現,血壓、血糖及血脂均超標,確診代謝症候群,甚至引發心血管相關疾病。然而,陳先生並不孤單,國健署107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分析,近5成中壯年腰圍過粗,40歲以上每10人就有3.6人有代謝症候群。什麼是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今天列舉五項,包含腰圍過粗、血壓或飯前血糖偏高、血脂異常,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上述只要「五中三」,有三項以上超標,就是確診代謝症候群,任何一項失控,即為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其中,腰圍是判定代謝症候群最簡易的指標,也是大眾最容易超標的項目。成年男性腰圍只要>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腰圍就已經過粗。魏璽倫說,「粗腰」代表腹部肥胖、內臟脂肪多,而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濃度,及血糖升高。因此,造成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增加。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國人十大死因過半是慢性疾病,特別是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共同危險因子都與代謝症候群有關。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常務理事陳宏麟建議,40歲以上民眾應注意健康檢查報告紅字,並了解自我血壓、體重、腰圍數值,及早進行健康管理,避免慢性疾病上身。健檢報告上的「紅字」常常讓人無病識感,改善粗腰與代謝症候群,其實可以從日常生活開始。陳宏麟說,養成早晚量一次體重和血壓、一周一次量腰圍的習慣,可督促自己遠離肥胖;規律運動部分,可從好上手的健走開始,每天設立5000步以上的目標;均衡飲食不可少,盡量吃原型食物,多喝水最好,若夏日想來杯飲料解渴,可選擇無糖茶飲,避免攝取過多糖分。此外,疫情期間他也發現,有代謝症候群的民眾,定期回診追蹤者少了一大半,更有人三個月後回院,已成為心血管疾病,呼籲追蹤不間斷。
-
2021-08-18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破解健康迷思/白袍高血壓 可能真變高血壓
Q:白袍高血壓會不會真的變高血壓?A:所謂心理會影響生理反應,如果病人每天在家測血壓都正常,血壓正常值120/80mmHg,收縮壓120mmHg、舒張壓80mmHg,但只有到醫院量測血壓卻不正常,即為「白袍高血壓」。隨著年紀增長、血管逐漸硬化,原本有白袍高血壓的人,也可能會變成真正的高血壓患者。若是在醫院獨立安靜空間量血壓卻血壓偏高,或是家中血壓計有效性不佳卻在醫院量測血壓高,則可能是真的高血壓,而非白袍高血壓。諮詢╱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
-
2021-08-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完AZ隔天全身水腫 新店9旬婦撐1個半月仍不治
新北市今天接獲通報2名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其中新店區1名高齡93歲老婦,6月打完AZ疫苗後隔天全身多處水腫,出現意識不清,送醫後撐1個半月仍宣告不治,總計新北打完AZ後死亡個案已累積108例。衛生局表示,該老婦有高血壓等慢性病,6月15日打完疫苗,隔天起1周出現全身多處水腫,無法進食、意識模糊,送醫後在本月4日死亡。除93歲婦人外,淡水1名身患多重慢性病的86歲老翁同樣在6月15日接種AZ疫苗,直到上周都作息正常,但昨天衛生局接獲死亡通報,目前新北打完AZ後死亡個案已有108例,莫德納則是18例。
-
2021-08-17 該看哪科.耳鼻喉
長輩重聽先檢查 評估佩戴助聽器
Q:如果老人家有重聽該怎麼辦?A:當發現長輩在家看電視、聽收音機時,聲音愈開愈大聲,或是溝通時,長輩會看對方的嘴形,以及對話時常有雞同鴨講之感,就是老人家重聽的跡象。這時應盡速至醫院釐清原因,進行聽力檢查,確認是中耳還是內耳出現問題,再評估是否需要佩戴助聽器。常見長輩發生重聽的原因,包括慢性中耳炎、膽脂瘤(又稱耳朵珍珠瘤)、長期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控制不當、內耳問題等。肇因於外耳或中耳的問題,都可靠藥物或手術解決;若是內耳感覺器官或聽覺神經出現問題所引起的重聽,是無法透過手術與藥物治療的,最好的治療即是佩戴助聽器。選購適合的助聽器時,必須考慮個人經濟狀況、生活環境及掌握機器的能力。若是單純在家使用,可能不需要聽得非常清晰,不須用到太好的助聽器,外出洽公需要聆聽清楚者,就可能要考慮使用品質較好的助聽器。許多長輩首次佩戴助聽器時會很不習慣,不太會操作機器、不適應助聽器所傳送出來的聲音,這些都是影響長輩使用效果好壞的因素。諮詢╱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邱昱勳
-
2021-08-14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時間就是腦細胞!中風發作時怎麼做?4招爭取黃金治療時間
80歲林先生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某天晚上10點多出現右側手腳無力,到凌晨兩點變得更為嚴重,被家人緊急送醫急診,診斷為左側中大腦動脈阻塞,經醫院動脈取栓小組成功取出血栓,打通了阻塞的血管,右側手腳無力改善,出院時可自理生活。腦中風不僅可能會造成死亡,更是導致失能的主要原因。受到影響的除了病人本身,也影響了飽受壓力的家庭,並造成社會的巨大損失。因此,必須積極預防腦中風的發生,提供急性腦中風有效的治療至關重要。FAST、臨微不亂 辨別中風自1996年以來,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rt-PA)治療已成為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標準治療。透過簡單的FAST辨別中風四步驟:「F」就是FACE,請患者微笑或觀察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A」 是ARM,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無力下垂;「S」是SPEECH,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當三者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就要把時間「Time」趕快送醫。此外,還有「臨微不亂」四字訣,「臨」時手腳軟、「微」笑困難、講話「不」清楚、別「亂」快送醫,在發現急性腦中風症狀時,應立即或協助他人就醫,爭取黃金治療時間。血栓溶解劑 提升三成好預後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rt-PA)治療,相對提升了三成良好功能預後的機會,且在某些條件下可將黃金治療時間從3小時延長至4.5小時。但仍然有不少病人無法接受rt-PA治療,例如發病時間超過黃金治療時間,或有注射rt-PA的禁忌症。此外,rt-PA治療對大血管阻塞的效果不佳,例如內頸動脈、中大腦動脈或基底動脈阻塞,大約只有兩成的血管打通率,遠低於其他血管阻塞的治療效果。2015年後,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治療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除了rt-PA治療外,對於前循環大血管的阻塞,若能在6至8小時加上動脈血管內取栓(EVT)治療,其效果顯著優於僅使用靜脈注射 rt-PA治療的效果,高達四至五成的病人有恢復良好的機會,能重拾獨立自主的生活。時間即腦細胞 治療分秒必爭新近發展的腦部影像提供了更精確的腦細胞血流灌流狀態,發病的時間不再是判定可以接受rt-PA或是EVT治療的唯一標準。2018年兩個大型研究顯示,藉由特殊腦部影像的篩選,分別針對6至16小時與6至24小時前循環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病人,提供緊急的EVT治療,動脈取栓組的病人預後相較於保守治療組病人,有較好的功能恢復。「時間就是腦細胞」,無論是rt-PA或EVT治療都是分秒必爭的。在發現急性腦中風症狀時,應立即打119,將病人送至可以提供rt-PA治療的醫院。若臨床醫師確診或懷疑是大血管阻塞,且在黃金治療時間內,不論是否有接受rt-PA治療,應提供EVT治療的機會。
-
2021-08-13 新聞.健康知識+
男人比女人健康自我感覺更良好 醫揭「5大保健指標」
男性在家庭、事業裡,擔負著多種角色和責任。爸爸在許多人的心中總是有一種強壯可保護家人的形象,時常忙錄於工作,卻忘了關心自己。還有一種特別的現象,不論是老、中、青任何一輩的男性,在健康方面的自我感覺良好的比率都比女性高。常常是對小病狀不在意或是覺得還能再撐一下,也不愛就醫檢視;更令人擔心的是,對健康問題有點麻木,結果小病養成大病!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整理出男性健康5大重點:腰圍、心血管疾病、肺癌、肝臟、攝護腺。男性健康重點1:腰圍從腰圍看健康,男性女性都不例外。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即為腰圍過粗。反映腹部脂肪堆積造成的腹部肥胖,也間接反映內臟脂肪的堆積,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濃度增加、血糖升高,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上升。錢政平提醒30歲以上的族群,該隨時注意自己的腰圍尺寸,更可藉由iOi身體組成分析儀,測量出精準身體組成分析(體內脂肪/肌肉重量/體重管理評估/腹部肥胖分析/內臟脂肪程度等)。男性健康重點2:心血管疾病根據衛福部「96年台灣地區20歲以上民眾三高及代謝症候群盛行率」調查發現,男性高血壓盛行率比女性高5.8%(27.2% vs 21.4%),高血糖盛行率比女性高1.2%(8.7% vs 7.5%),高膽固醇盛行率比女性高1.1% (10.7% vs 9.6%),代謝症候群盛行率比女性高0.7%(20.2% vs 19.5%)。錢政平解釋,三高發生率男高於女,是由於女性擁有的女性荷爾蒙,具保護心血管的作用,但保護作用在進入更年期後會漸漸消失。且男性大多對於外表較不在意,飲食較不忌口,導致三高容易超標,三高的檢測方式簡單又快速,只需透過血壓機測量、抽血及尿液檢查便可知道。三高的初期症狀,大多毫無感覺,必須透過檢查才會被發現。男性健康重點3:肺癌肺癌是男性癌症第1大死因,當有症狀時,如咳嗽、咳痰帶血、胸痛、呼吸困難才去找醫生,近8成已經是晚期。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使用菸草是造成癌症最重要因素。」,吸菸和肺癌有直接關係,1天抽1包菸的人,罹患肺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0倍。根據國民健康署107年「國人吸菸行為調查」顯示我國年輕男性的吸菸率,約由18歲以後逐年攀升,約至36到40歲年齡層達最高峰,每3個男性就有1個吸菸。錢政平也提醒民眾,不抽菸不等於不會發生肺癌。肺癌是國人頭號死亡癌症,如果有抽菸習慣、包括二手菸、空氣汙染、長期處在油煙、接觸化學物質的環境、曾經罹患肺結核、有肺癌家族史都該定期做肺部篩檢,也建議安排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及早發現肺癌早期病灶。男性健康重點4:肝臟肝癌沒有症狀,很難自我察覺,只能靠篩檢,但大多B肝、C肝帶原者不知道自己帶原,如果確認自己是肝炎帶原者,務必要定期檢查肝功能指數、腹部超音波,因為肝病帶原就是肝癌的高危險群。錢政平也要提醒所有的「腹爸爸」千萬要當心,脂肪肝會進展為肝硬化。有脂肪肝的患者中,約有10至20%的人會進展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約25至5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的病情會持續惡化成肝纖維化,甚至可能發展成嚴重影響肝功能的肝硬化及肝癌,就是肝病3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男性健康重點5:攝護腺癌由於早期攝護腺癌,大多數沒有顯著的症狀,如果有症狀也容易被誤認和攝護腺肥大相關,往往就醫確診時已是中後期癌症。國人男性於50歲後大約有5成機率會出現攝護腺肥大問題,且機率隨著年齡增加。也因攝護腺肥大屬良性增生,當攝護腺癌的症狀被誤認只是攝護腺肥大,就易使人掉以輕心,反而延誤及早診斷治療的時機。攝護腺癌好發於60至80歲男性,男性50歲後攝護腺癌風險快速上升,50歲後可開始每年安排血液PSA檢測或肛門指診。若PSA異常升高或肛門指診發現可疑硬塊,再進一步安排攝護腺切片或攝護腺磁振造影(MRI)檢查。最後,錢政平提醒所有男性朋友,「健康」是家庭與事業的基石,千萬別忽略定期檢視自身健康狀況!★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8-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嬰幼兒出現這些症狀,恐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速就醫!
新型冠狀病毒(簡稱新冠病毒,SARS-CoV-2)自2019年底從中國武漢爆發以來,席捲全球造成上百萬人死傷與商業社交活動停擺,已成為這兩年全世界最深刻的共同記憶。新冠肺炎的傳染模式主要藉由病人飛沫或接觸被病毒染污的物體來傳染人,但相較於過去的SARS,具有較多無症狀高傳染性的特性。對人體危害程度可輕可重,從完全無症狀的輕微感染至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需要葉克膜的嚴重肺炎重症均有。現今已知高齡、免疫系統不全或有系統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衰竭與肥胖)族群是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 心肺相關自體免疫疾病兒童最需要小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品君指出,新冠肺炎感染中,嬰幼兒染疫臨床症狀以輕中症為主,無症狀比例也高於成人;常見症狀以發燒、咳嗽、無力、肌肉痛等;但相較於成人更多特異性症狀,如食慾不振、腹瀉、嘔吐等。兒童相較於成人感染比例較低,台灣歐美新冠肺炎患者的數據顯示兒童約占2-5%。兒童重症相對比例也較低,義大利與美國致死率0.1%;重症者多為小於一歲或具有潛在病史(心臟疾病,糖尿病,肥胖,慢性呼吸道疾病),因此提醒家屬心肺相關自體免疫疾病兒童最需要小心,目前台灣尚無兒童新冠肺炎死亡案例。兒童肺部ACE2受體量明顯少於成人的其中與成人相異可能原因與新冠病毒進入人體以後,必須要依靠細胞上的ACE2受體當作侵入大門,來進入細胞內造成感染。目前醫學研究已證實,兒童肺部的ACE2受體量明顯少於成人的ACE2受體量,所以使兒童和成人相比,較不容易因為暴露到病毒而造成感染。另一可能原因兒童免疫系統尚未發展完全相較於成人也較不易後續造成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 syndrome)。 此外,兒童新冠肺炎感染源在研究指出常具有家族群聚史,在中國的數據,兒童感染者約有七成家中至少有一名感染者;而美國資料則高達91%兒童因接觸到家庭或社區感染者而染疫。因此第一線醫療人員針對具有接觸史的無症狀兒童建議要積極採檢。 新冠肺炎對於兒童的特有表現: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陳品君說,雖然兒童相較於成人為低感染率與嚴重度較輕,但近期英國和美國出現了與新冠病毒有關的非常罕見兒童炎症綜合症(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病例,引起醫學界關注。MIS-C的症狀會出現在SARS-CoV-2感染數周後,也可能發生在無症狀感染的兒童中,其臨床症狀會類似川崎氏症造成全身皮疹、結膜炎、口部粘膜發紅、腹痛、腹瀉,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心血管功能,造成急性心臟衰竭或冠狀動脈擴張。 血液檢查可能會顯示出發炎症狀升高的指標,包含C反應蛋白、紅血球沉積率和前降鈣素原。通常會涉及各種器官系統包含心臟、腎臟和神經異常。由於MIS-C會加速造成心源性休克,因此需要對兒童進行重症監護以及免疫球蛋白或類固醇治療來幫助病人改善病況。 嬰幼兒出現這些症狀,請盡速就醫如何觀察孩子有變成重症的傾向呢?陳品君表示,如果感染過程中,有發現小朋友高燒不容易退,或是燒退了,但是精神、活動力不好,或是有食慾不佳、嘔吐、腹瀉、脫水的症狀,以及呼吸困難,就是重症預兆,需要儘快就醫。此外還要留意MIS-C症狀: 持續性發燒不退身皮疹、結膜炎、口部粘膜發紅、手腳腫脹,腹痛、腹瀉等等,對於有慢性疾病患者的兒童更要小心留意。最近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增溫,最佳保護是預防新冠肺炎。為了您的家人,減少出門待在家中並請保持社交距離,外出在公共場所戴好口罩及勤洗手。
-
2021-08-13 新聞.元氣新聞
九把刀岳母主動脈剝離致死? 醫師:症狀有落差
作家九把刀的岳母打完AZ疫苗後4天不適,出現背部至頸部劇烈抽痛,合併嘔吐症狀,送醫後依然無法挽回一命。法醫高大成今天認為,這是主動脈剝離,但不排除疫苗過敏反應催化,讓體內的隱形炸彈動脈瘤爆炸。但專業醫師卻不這麼認為,因為其岳母的病症,與典型主動脈剝離症狀有落差,若依生前健檢數字來看,膽固醇過高較有可能引發心血管動脈阻塞。九把刀日前在臉書轉述,岳母疑接種AZ疫苗後死亡當日情形,她在通訊軟體裡寫下,AZ的副作用好恐怖,不僅影響食慾,背部蔓延頸部的劇烈疼痛,導致嘔吐,且吐完休息一下症狀又持續。最後她被發現倒臥在沙發,失去呼吸。九把刀的岳母年僅五十七歲,生前健康檢查結果,膽固醇329mg/d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54mg/dl 。不過,除膽固醇超標外,其他數值均正常,遺體目前已送司法解剖,高大成推測,100%是由主動脈剝離引起。但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兼科主任王宗道卻不這麼認為,他說,典型主動脈剝離症狀是劇烈的胸痛,短時間飆高的血壓讓血管瞬間撕裂,隨著血管內膜順著血流剝離,疼痛也會由前胸移到背部上方,然後移到背部下方。有患者形容,該症宛如瞬間遭電擊,像「閃電一閃而逝」。引發主動脈剝離的主因,王宗道說,第一、主動脈剝離與高血壓有關,瞬間有極大壓力將血管衝裂,其次,馬凡氏症候群患者,其身體的組成比較脆弱,先天結締組織有異樣,病人通常高高瘦瘦,手指頭很長;再來是動脈瘤患者,因血管慢慢膨脹變得脆弱,若主動脈瘤超過五公分,一定要手術處理。另AZ疫苗過敏反應催化,恐讓體內的動脈瘤破裂造成剝離風險?王宗道說,動脈瘤變大是一個慢速過程,生成時間需以月、年計算,疫苗過敏反應時間過短,動脈瘤不太可能快速成長;而血壓瞬間飆高是主動脈剝離成因之一,也不排除民眾在接種疫苗後不適,升高血壓導致剝離的極少數可能。九把刀岳母膽固醇相關數值較高,他表示,正常標準應為膽固醇不超過280mg/d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在190mg/dl以下,否則將引起心血管動脈阻塞相關疾病。
-
2021-08-13 慢病好日子.更多慢病
慢病主題館【思覺失調】思覺失調怎麼伴1|當你的思覺失調家人老了 照顧者有哪三包資源可準備?
當思覺失調患者步入中老年,照顧者年邁、去世後,如何預先為家人做準備?照顧者可參考三包資源:1.治療資源:長效針劑穩定病況、2.照顧資源:持續工作與連續照顧、3.法律資源:申請監護宣告安排財務Q:我照顧思覺失調孩子快卅年了,最近覺得自己身體愈來愈不好,很擔心自己老後,罹患思覺失調的孩子該怎麼獨立生活下去?A:可以運用三包資源,從治療資源、照顧資源、法律資源預先安排。▶家有思覺失調患者怎麼辦,8大專家獨家分享三包資源【思覺失調怎麼伴2】治療資源:思覺失調藥物治療 長效針劑副作用低 降低發病住院率【思覺失調怎麼伴3】照顧資源:心口司推心衛中心 給思覺失調患者個管式連續照顧【思覺失調怎麼伴4】法律資源:輔助宣告助照顧者安排財務 社會對話盼能完善法律保障兩年前,以思覺失調症為主題的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劇中對患者家庭「應家姊弟」細膩寫實的刻畫,讓觀眾不僅進一步了解患者的生活,也注意到照顧者的負擔和困境。過去卅年,台灣的精神醫療進步延長了思覺失調患者壽命,也衍生新的難題:當患者步入中老年,照顧者年邁、去世後,如何安置患者或幫助患者獨立生活下去?照顧者又該如何為患者跟自己預先準備、找出路?【延伸閱讀/照顧者如何照顧精神疾病家人?】多數思覺失調患者沒有結婚生子 須面臨獨自老後的生存挑戰上個月(七月)底,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共同舉辦「罩得到的治療路 照護者的出路」思覺失調專家會議,邀請台灣精神醫學會、臺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協辦,並與醫療、司法、照顧、政策等各界專家,以照顧者處境與需求出發,討論思覺失調患者將面臨的雙老照顧議題。「多數患者沒有結婚、生小孩,主要家庭支持多為父母,其他家屬與手足支持相對薄弱,他們必須面臨獨立生存的挑戰。」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李新民說,這是思覺失調與先天罕病或中老年失智患者不同之處。平均照顧17年,8成精神疾患照顧者曾失眠憂鬱據衛福部統計,無生養子女的慢性精神病患超過五成,其中與家人同住者近九成。「患者老化的共病問題,我們還沒準備好。」衛福部心口司長諶立中坦言,「照顧者是醫療照顧中失落的一塊,家屬衛教是被動的,也缺乏有效的早期介入。」思覺失調患者及家屬須面對的特殊狀況,包括該病時好時壞難預期、發病時幻聽幻覺而產生的失控行為讓照顧者和週遭人緊張害怕、社會普遍對該病認識不足而導致恐懼、汙名化和不當相處引發的安全風險,使他們需要社會支持,卻反而與社會愈離愈遠。《與惡》劇中,患者應思聰即使有工作能力及意願,卻因病情不穩定而無法順利工作、融入社會;主要照顧者應思悅面對弟弟失控、家人抗議、工作不保、伴侶退婚、社會輿論等壓力,也瀕臨崩潰。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常務理事王俸鋼指出,慢性精神病的家庭平均照顧年數為十七點三年,僅次於智能障礙者;其中近三成照顧者身心狀況不佳、近五成生活開銷困難、近六成常態擔心患者安全,近八成於照顧期間曾身體痠痛、失眠和憂鬱等,顯示照顧者也亟須被照顧。【延伸閱讀/什麼是家族治療?如何幫助思覺失調照顧者紓解壓力?】過往,社會對思覺失調和法律的討論多集中在懲罰、限制和安全風險控管上,司法精神醫學會表示,法律其實可以提供患者和家屬許多協助。例如民法中的「監護輔助宣告」讓家屬可代理患者處理照護安排、申請福利、協助財務管理等,減少患者發病時因無法妥善處理自身事務,而損失財產、資源,衝擊日後生活;刑法中的「監護處分」則能透過強制住院,讓患者與家屬免於擔憂醫藥費問題,獲得妥善治療。照顧者三包資源:患者持續接受藥物治療、法律協助、社會照顧持續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充足的經濟與法律協助、他人陪伴支持,是照顧者的三包重要資源,患者病情控制愈穩定,老老照顧的風險負擔愈低。然而穩定服用藥物是個難題。李新民表示,患者及家屬若對疾病和治療不夠瞭解,如認為患者只是憂鬱、該病可靠意志力克服、已經痊癒不需服用藥物、藥會愈吃愈嚴重等因素而主動停藥,或因外在因素,如肺炎疫情使其無法回診,該病每次復發都將使患者失去更多腦健康和社會功能,加重日後照顧負擔。另外,李新民也提醒,思覺失調患者中高齡化、抗精神藥物的副作用(包含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血脂異常等),使患者的身體健康成為未來挑戰,「保護、提升患者的身體健康,是全球迫切待解的公衛與道德議題。」※疾病百科【思覺失調】https://health.udn.com/disease/sole/232【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08-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北增1施打疫苗死亡個案 接種莫德納快1個月突沒呼吸
新北市新增1例施打疫苗後死亡個案,為一名新店68歲男性,身患癌症及高血壓,7月13日接種莫德納疫苗,7月13日至8月10日出現四肢無力及無法行走,8月11日出現無呼吸,緊急送醫不治,當天中午死亡,目前新北市通報累積統計共122例,(AZ疫苗104例、莫德納疫苗18例)。新北市衛生局表示,對於接獲疫苗施打後的不良事件通報,或民眾有疑義通報,都會將相關資料上傳疾管署通報系統,至於個案死亡原因是否與疫苗有關,由中央「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審議認定。
-
2021-08-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減腰圍減緩三高和代謝症候群,醫師曝:還會讓這種疫苗效果更好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紛擾,台灣拚疫苗覆蓋率目前已超過三成,施打年齡層也積極向下展開,其中第二輪施打的第九類高風險慢性病仍是被討論最多的族群。當中除了免疫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肌肉骨骼、生殖泌尿及肺部呼吸等疾病之外,很大一個族群就是三高慢性病如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壓、腦血管疾病等,而這也從三級警戒以來,新冠肺炎的死亡個案多數具三高慢性病史可得到證明。 內臟脂肪竟成染疫關鍵 控制不佳恐變重症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蔡克嵩指出,自全球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的2020至2021年國際醫學期刊文獻索引摘要資料庫PubMed搜尋結果來看,三高慢性病前期的代謝症候群5項指標--腰圍過大之內臟脂肪、血壓、空腹血糖、空腹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新冠肺炎的關聯性研究即高達6千多篇,其中又以血糖、肥胖指數與新冠肺炎嚴重程度最高度相關。根據國外統計,肥胖者不但罹患新冠肺炎的風險高,其重症和不良預後的機率也大幅提升,這也表現在肥胖人口較多的國家,疫情的嚴重性和死亡率比起其他國家高,顯示肥胖確為疫情傳染的關鍵。而相較BMI身體質量指數(計算體重kg/身高 比例而得),內臟脂肪囤積之腰圍大小與新冠肺炎嚴重程度更具相關性,腰圍超標者其肺部組織受損程度顯著高於腰圍正常者,表示內臟脂肪囤積過多的人其新冠肺炎疾病預後更不佳。內臟脂肪過高,也會影響疫苗效果糖尿病學會常務理事杜思德醫師表示,因代謝症候群體內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導致巨噬細胞活性降低、B細胞和T細胞的反應受損,種種因素會讓疫苗接種後反應不佳。 國外研究也顯示,腰圍過大者接種疫苗後抗體濃度較低,這是因為疫苗的作用必須要透過免疫細胞做出一系列的反應,但內臟和皮下脂肪組織所產生的促炎因子,會使免疫反應失調或免疫細胞反應降低,導致疫苗接種結果不如預期。 因此杜思德提醒,腰圍過大又有三高不佳紀錄的民眾,也就是代謝症候群患者或候選人,接種疫苗前後都要落實減腰圍消除內臟脂肪,才能在疫情中自我保護。 防疫新生活,別忘瘦腰圍遠離重症蔡克嵩表示,台灣45歲以上高達一半人口有腰圍過大、過重及肥胖問題[6](BMI在24-27 kg/m²為過重,BMI ≥27kg/m²為肥胖),建議疫情解封後,代謝症候群及肥胖族群可透過中度的有氧運動,如健走、騎自行車、游泳、慢跑抵抗發炎作用[6],飲食則以「三低一高」原則--透過低油、低糖、低鹽、高纖的飲食,控制好三高指數;同時定期量測腰圍,以遠離代謝症候群。延伸閱讀: 。更年期專胖肚子? 腰圍超過「這尺寸」,小心罹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腰圍不能憑感覺 要拿尺來量才準!
-
2021-08-12 養生.抗老養生
立秋之後出現這種“困倦”,小心是中風先兆! 別再用「秋乏」糊弄自己
大白天就呵欠連天時,不少人會覺得這是「秋乏」搞的鬼。確實偶爾的犯困無傷大雅,但是如果同時伴隨這些症狀,那就要小心中風了。立秋之後,首防「中風」雖然立秋了,可有時候天氣還是很熱,大家出汗也比較多,血容量就相對較低,換句話說,就是血液比較黏稠,血濃縮後,容易堵塞血管。而中風發生的原因,一個是血管本身的彈性,以及血管的收縮能力等出現問題,另一個則是血液本身,如血液濃度大比較黏稠,也容易堵塞血管。更何況,現如今大家都很喜歡開空調對付“秋老虎”,當室內外溫差過大時,進出房間的溫差同樣會導致我們的血管快速收縮或舒張,這也是導致中風的一個因素。這種「秋乏」很危險對於健康人來說,一到中午就哈欠連天可能是正常現象,而有“三高”病史的人,若出現打盹、乏力或是頻繁打呵欠時,就需要引起重視。根據臨床觀察,約有70%以上的中風患者發病前5~10天內會出現頻繁打盹現象,這是大腦嚴重缺氧發出的求救信號。尤其是若伴有下列症狀,請第一時間就醫:◎突然拿不穩手中拿著的東西忽然落地,並不一定是老了沒有力氣,有可能是由於腦部血栓形成後影響到手的功能。◎出現步態異常如果老年人的步態突然變化,並伴肢體麻木無力時,可能是發生中風的前兆信號。這種步態異常可能表現為下肢突然無力;與腰椎間盤突出引起下肢無力時伴有的麻木感、疼痛感不同,中風前兆引起的腿發軟,無明顯疼痛。◎舌頭歪腦供血不足時,可能出現被壓迫的舌神經功能消失,導致舌尖偏向左側或右側,說話、吹口哨漏風。◎血壓異常血壓突然持續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或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時,都可能是出現中風的先兆。◎有話說不出當血栓阻塞在“語言表達區”時,也會出現語言障礙。可能表現為口齒不清或難以把話說出來,但卻“心裡明白”,或是很難理解別人所說的話。◎突然發生眩暈眩暈是中風前兆中極為常見的症狀,可發生在腦血管病前的任何時段,尤以清晨起床時發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勞、洗澡後也易發生。特別是高血壓患者,若1~2天反復出現5次以上眩暈,發生腦出血或腦梗死的危險性增加。◎視力出問題如果血栓堵塞視神經和視皮層供血血管,會突然出現短暫性雙目失明或視物模糊等“一過性”視力障礙。一般視力問題通常出現在單側,也有可能兩隻眼都無法向左(或右)看。3個口訣幫你識別中風三高人群、抽菸者、長期喝酒者、肥胖者,一旦出現上述症狀,建議自查一下。看:看看臉的兩邊是否不對稱,出現口角歪斜。查:雙手平舉,檢查兩隻手臂是否單側無力、不能抬起。聽:請患者說話,聽聽他是否口齒不清,說不明白。如果有以上任何症狀突然發生,就要立刻撥打急救電話120。在急救車到來之前,患者應平躺或側臥,頭部歪向一邊,避免嘔吐物堵住呼吸道,不要隨便吃藥,更不要運動鍛煉,應安靜等待救援。腦中風的“幕後推手”懶:現代人偏懶,經常懶得運動以及懶得喝水,這都是導致腦中風的危險因素。長期不運動不僅會使血液循環減慢,還容易導致大腦、心臟的供血不足,增加血液粘稠度,易產生血栓,加速腦梗;不愛喝水,會加速血粘稠,產生血栓。貪:現代人偏愛一些重口味食物,如油炸、醃製類,貪吃這些食物很容易誘發血壓問題,甚至是中風。熬:不光是肉體煎熬,心靈煎熬也同樣會促進中風的發生,尤其是情緒過於激動或者壓抑時,會導致血壓升高,血管劇烈收縮,會加速心腦血管疾病發作。預防腦中風,多做5件事1.管住嘴少吃「四高」食品,即高糖、高油、高脂、高鹽。這些食物易導致膽固醇等附著於血管壁上,造成動脈硬化,導致血管不暢通。2.不熬夜長期熬夜,會使身體內激素分泌週期出現紊亂,或會增加心腦血管系統負擔。3.拒絕吸煙和二手煙煙草中有害物質易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和動脈粥樣硬化,以致形成血栓。4.多做有氧運動游泳、跳舞、騎自行車、瑜伽、打太極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即使是最簡單的健步走,持之以恆都會使血管的彈力增強。5.保持好心情不少心腦血管疾病都與情緒波動過大有關。想要血管健康,平和的心態必不可少。(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1-08-10 養生.聰明飲食
食在營養/百香果高鉀纖維多 可降血壓、助減重
百香果酸酸甜甜的滋味,是炎夏消暑的優質水果。它的膳食纖維含量高,可助消化、改善便祕,又富含維生素A、B2、C、鉀及鐵等營養素,可降血壓、維護心血管健康,還有美肌、提升代謝、減重等好效果。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指出,百香果含鉀離子高,具利水利尿作用,很適合高血壓的人食用;膳食纖維相當豐富,幫助排便順暢又助消化,對肥胖的人來說,有飽足感,可以幫助減重。百香果也是維生素A、B2、C很好的來源,有抗氧化作用,可抑制人體的發炎反應,幫助皮膚修復,增加代謝作用,有美肌效果,也具有保護視力、強健骨骼的功效。劉怡里說,百香果含鐵量不錯,吃素的人可食用補充鐵質。百香果很適合打成百香果汁飲用,還可以取代調味料,製成百香果果醬,代替美乃滋淋在生菜沙拉上的佐醬,與雞肉或鮭魚也是很搭的醬汁。劉怡里提醒,腸胃不好的老人、發炎的人、易脹氣的人則不宜多吃百香果。
-
2021-08-09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血脂超標不會有任何感覺 醫提醒全身血管都受波及
正值壯年的黃先生雖然才四十多歲,不過在幾年前便已體驗過心肌梗塞的慘痛經驗。出院之後,黃先生開始注重自己的健康,很積極與醫師配合控制高血脂的狀況。「檢查發現他屬於遺傳性高膽固醇血症的病人,膽固醇非常高,很難降下來。」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林肇鋒醫師表示,「我們希望他可以把低密度膽固醇控制在70 mg/dL以下〔1〕,所以除了口服藥物以外,也合併使用降血脂針劑,病情控制得很穩定。」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長時間在家上班,缺少運動,又經常叫外送,食物偏鹹、偏油,追劇的時候還會吃零食,黃先生的體重便逐漸上升。此外,生活作息改變之後,較容易忘記吃藥、忘記打針,而讓低密度膽固醇開始飆升。「回診抽血時發現狀況變差,我們就會進一步了解原因。」林肇鋒醫師說,「這類病人只要飲食、運動、藥物稍有鬆懈,膽固醇就容易波動,所以一定要按時回診,持續追蹤。」膽固醇過高,種類要搞懂抽血檢查膽固醇時,務必先了解膽固醇的種類。膽固醇可分成高密度膽固醇(HDL-C,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與低密度膽固醇(LDL-C,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2〕。低密度膽固醇容易黏附在血管壁上,逐漸堆積形成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將導致血管狹窄、甚至阻塞,所以低密度膽固醇被稱為「壞膽固醇」〔2〕〔3〕。林肇鋒醫師解釋,高密度膽固醇對我們身體非常重要,它可以把血液裡面過多的膽固醇運送到細胞裡,讓膽固醇不會長時間停留在血液裡,便不會沉積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斑塊,因此高密度膽固醇被稱為「好膽固醇」〔2〕。低密度膽固醇過高將對身體造成全面性影響,全身上下所有的血管都會受到波及,漸漸形成動脈粥狀硬化,林肇鋒醫師指出,大腦的動脈狹窄將導致腦中風,心臟的冠狀動脈狹窄將導致心絞痛或心肌梗塞,腎臟的動脈狹窄將導致腎臟病變,下肢的動脈狹窄將導致血液循環不足,而出現下肢冰冷、疼痛、間歇性跛行等症狀。「雖然膽固醇過高所衍生的併發症非常多,但是當血脂超標時,患者並不會有任何感覺,而容易輕忽、錯失早期治療的機會。」林肇鋒醫師說,「我們必須抽血檢驗才有辦法知道血脂的狀況,臨床上會遇到患者因為胸悶、胸痛就醫,進一步檢查才驚覺是膽固醇過高導致冠狀動脈狹窄。醫師會希望患者可以在出現併發症前就發現血脂超標,並積極控制,才能避免血管病變、產生疾病。」積極控制高血脂,才能避免併發症高血脂的危險因子包括遺傳、抽菸、過重與肥胖、不當飲食、缺乏運動等〔4〕,想要控制高血脂,必須要多管齊下。發現膽固醇過高時,一開始會採用非藥物治療,包括飲食控制、適量運動、戒菸等,林肇鋒醫師說明,「是否需要搭配藥物進行治療,一方面看血脂肪有多高,二方面要看看是否存在一些相關風險或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5〕,低密度膽固醇的治療目標會依照風險不同來調整,具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之成年人應小於100 mg/dL、孩童應小於135 mg/dL,若有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或曾經腦中風應小於100 mg/dL,若有冠狀動脈疾病應小於70 mg/dL,若有急性冠心症候群合併糖尿病應小於55 mg/dL。「高血脂藥物治療除了口服藥物,也有針劑藥物。如果使用口服藥物治療後,血脂仍然顯著異常的話,就會考慮合併使用針劑治療來控制膽固醇。」林肇鋒醫師說,「目前的針劑設計得很方便,經過醫護人員的指導後,患者可以自己在家執行皮下注射,每2-4週注射一次。」膽固醇沒能控制達標的患者,可以和醫師詳細討論,調整藥物。口服降膽固醇藥物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肌肉痠痛、肝指數上升,林肇鋒醫師分析,根據國內外的研究報告〔6〕,這些副作用的機率低,即使出現症狀,也不會太嚴重,通常在停藥或者是減輕劑量之後,就可以改善。針劑降膽固醇藥物是注射在皮下,常見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出現疼痛或紅腫。根據統計,副作用發生的機率也不高〔6〕,林肇鋒醫師說,「如果患者有反映這些狀況,我們都會進一步了解,看看是否有操作不當的地方,至於注射部位的選擇,會建議於不同部位輪流施打。經過適當的衛教與調整後,大多可以改善。」關心疫情也要當心膽固醇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的工作方式、生活型態都受到影響,宅在家的時間變多了,飲食、運動、藥物可不能鬆懈,以免血脂飆升。如果叫外送,記得挑選較健康的食材與烹調方式,林肇鋒醫師提醒,若是訂購蔬菜箱回家自己做料理,要控制油、鹽、減少調味料。煮菜時可使用大豆油、橄欖油,避免使用豬油、人造奶油。〔7〕攝取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例如燕麥、蒟蒻,有助降低壞膽固醇。追劇嘴饞時,可以用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堅果、杏仁、核桃來取代高脂、高糖、高鹽的零食。〔7〕請維持規律運動的習慣,美國心臟學會建議,成人每周至少150分鐘中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另外加上兩日中至高強度肌肉訓練運動。大家可以依照個人的身體狀況調整,以漸進方式逐步增加運動量。〔8〕膽固醇過高時,患者並沒有感覺,但日積月累下來會衍生許多併發症,林肇鋒醫師叮嚀,請務必按時服藥或搭配針劑,積極控制讓血脂達標!參考資料:1. Eur Heart J. 2020 Jan 1;41(1):111-188. doi: 10.1093/eurheartj/ehz455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rticle/41/1/111/5556353 (Figure4)2. HDL (Good), LDL (Bad)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s.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6 Nov 2020. https://www.heart.org/en/health-topics/cholesterol/hdl-good-ldl-bad-cholesterol-and-triglycerides3.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therosclerosis. 6 Nov 20204. Causes of high cholesterol.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6 Nov 2020.https://www.heart.org/en/health-topics/cholesterol/causes-of-high-cholesterol5. 2017 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http://www.tas.org.tw/index.php?action=news-detail&id=36.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0) 41, 111_1887.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Diet and Lifestyle Recommendations. AHA. 15 Aug 2017. https://www.heart.org/en/healthy-living/healthy-eating/eat-smart/nutrition-basics/aha-diet-and-lifestyle-recommendations8.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Recommendations for Physical Activity for Adults and Kids. 18 Apr 2018. https://www.heart.org/en/healthy-living/fitness/fitness-basics/aha-recs-for-physical-activity-in-adults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