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陳雨鑫
共找到
1785
筆 文章
-
-
2021-07-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施打數直追AZ疫苗!單日22萬施打量創新高
國內力拼七月底新冠疫苗覆蓋率達二成至二成五,今日指揮中心公布昨日疫苗單日接種人次達22萬人,再創3月22日開打新高。陳時中指出「疫苗打不打得快,是在於疫苗供應,要滾動一直往下開放。」強調把第一劑覆蓋率要快速建立起來,即時建立第二防線。據7月9日新冠疫苗接種數達22萬1127人次,其中AZ疫苗接種 9084人次,莫德納疫接種 21萬2043人次,截至目前為止,累計接種 335萬7000 人次,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約 13.98%。對此國內醫師提醒,現在長者疫苗施打還是太慢,應該有積極作為,是否若長輩不敢施打,可以將疫苗給年輕人打?陳時中也表示,昨天單日已經打了22萬劑,大家都在努力,不管是打疫苗到一定程度,一定個人防護也要做好,要隨時密切注意滾動檢討,並持續向下開放。另外AZ疫苗自3月22日開打以來,已接種 199萬6019人次,其中莫德納晚了三個月開打,自6月12日接種136萬0981人次,只花了一個月就快追上AZ施打數量。
-
2021-07-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結婚一延再延!指揮中心重申不宴客「但10人內可迎娶」
指揮中心昨公布各行業微解封條件,不過標準不一,各縣市也不同調。其中新人結婚想辦婚宴,自本土疫情爆發以來「一延再延」,盼能適度鬆綁,其中婚訂儀式、宴客也搞不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婚禮不宴客」是指大型宴客,如果是小型10人以下可辦理,但是現在縣市的餐廳都是維持不內用,就會有些困難。陳時中昨日也表示,地方政府可以因應疫情、民情做出判斷,沒有同不同調的問題,是讓大家有彈性運用,做出最適合地方的判斷。至於婚紗業者詢問新人拍婚紗時是否可以脫口罩?陳時中表示,只要保持距離可以,「跟新郎接個吻,我也不反對,我想雙方都會同意」。然而除了拍婚紗之外,還有新人把婚禮延期,因為三級規定不能宴客,但仍然要辦理迎娶、訂婚儀式,是否也要嚴守室內五人室外十人規範。陳時中表示,「婚禮不宴客」大型宴客,如果小型10人以下可以辦理,但是現在縣市的餐廳,都是維持不內用,會有些困難。
-
2021-07-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鬆口氣! 最強Delta變異株群聚 陳時中宣布「控制住了」
Delta變異株6月26日正式進入社區,截至今天為止,屏東Delta群聚造成17人感染,其中15人病毒基因定序為Delta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無論是秘魯祖孫群聚相關接觸者、枋寮醫院及枋山社區採檢的狀況,全部檢驗結果都是陰性,疫情已算是「控制住了」,近期還會再進行第三次枋寮醫院全院採檢,若第三次全院採檢陰性,醫院將能恢復營運。陳時中表示,關於Delta群聚案,總計有17名案例,其中15人的病毒基因定序為Delta株,為確保社區安全,匡列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684人,其中13人陽性、671人陰性,住院隔離有13人、居家隔離667人不過537人已解除隔離、自主健康管理4人。針對枋寮醫院匡列接觸狀況,自6月16日起曾赴枋寮醫院就醫者,採檢1017人,全數陰性,1017人都正在自主健康管理;6月14日曾赴枋寮醫院的陪病者或家屬,總計匡列採檢3033人,全數陰性,也都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枋寮醫院7月3日第一次院內採檢急診採檢,都是陰性,7月3日到7月5日全院採檢也為陰性,第三次全院採檢將於7月12日到7月13日進行,若全院採檢陰性,屆時將能恢復正常營運。陳時中表示,無論是在醫院或是在社區篩檢來看,疫情都在控制中,不過近期枋寮醫院還要進行第三次全院篩檢,也將持續觀察結果,不過總結來看屏東Delta群聚的案子看起來是控制住了。
-
2021-07-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日照據點恢復遙遙無期? 陳時中:7月14日討論放寬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7月13日起部分場域有條件鬆綁至7月26日,但微解封的範疇未含日照中心、失智據點,讓不少照顧者怒吼「快受不了」,國內四大照顧相關團體發起「一人一信給總統」,希望盡快開放日照及失智據點;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7月14日也是下周三將召集專家討論日照、失智據點相關的放寬程序。7月13日起開始微解封,陳時中表示,7月14日將召開會議討論「放寬程序」,目前考量的是到了7月15日,65歲以上符合疫苗接種資格長者,只要有意願接種,應該都已經接種疫苗,因應群體免疫效應,將會討論該如何開放;他也表示,對於年長者而言,他們對於疾病的抵抗力低一些,現在會參考疫苗接種狀況,只是照顧者的身心也要照顧,原本指揮中心就預計疫苗接種率達到一定程度就會開放據點。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台灣失智症協會、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昨天發起「一人一信給小英總統:全家快被照顧壓垮了!開放日照與失智據點」活動」,強調全台547間長照2.0日間照顧中心、494家失智據點,因新冠疫情防疫封鎖近2個月,2.4萬個家庭已快崩潰,呼籲政府正視照顧者的需求。
-
2021-07-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聯亞人員染疫會睡不著? 陳時中駁:不是說他們
疫苗施打頻傳特權事件,昨日指揮中心證實,國產疫苗公司高端、聯亞人員列在第二類,優先施打疫苗,指揮官陳時中更說,若他們染疫「我們會睡不著覺」,讓網友相當憤怒,認為國產疫苗員工不打自家產品,是否會讓國人沒信心?對此陳時中今說,疫苗公司是列在這裡面,他們可能要打他們公司,「我說會睡不著,是說封緘檢驗,不是疫苗公司的人,要分清楚」。蔡英文總統鼓勵國人施打疫苗,要求7月底前疫苗覆蓋率達到25%,陳時中表示,達不達得到25%要看民眾施打意願,以及疫苗數量。外界認為現在解封因應夏天鬆綁,以免秋冬無法?他說,他的意見也是一樣,但認為各國家防疫強度、疲乏要有適度拿捏,互為補足才比較好。
-
2021-07-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Covid-19通行證能當疫苗護照? 陳時中回應了
健保署昨宣佈推出COVID-19通行證,盼未來成為疫苗護照模板,國人出國出示相關內容更方便,外界關心是否成為國際疫苗護照?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健保署做的通行證,是站在服務角度,相關認證也都積極在做,資訊組都密切研議中。健保署近期積極整合「新冠病毒篩檢結果」及「預防接種資訊」,預計下周正式推出「COVID-19通行證」,未來也希望成為「疫苗護照」的模板,國人出國時能直接點開APP出具相關內容。陳時中表示,健保署做的通行證,可以列在一次性的欄位,最重要改變是附上身份證字號,願意用單位可以盡量運用,但不是公正的,已經認證的還需要手續,相關認證我們也積極在做,用健保既有或是發展其他系統,資訊組都密切研議中。未來各國邊境勢必開放,陳時中表示,將來使用名稱或國名,大家都很容易辨識,出國前也許去用一個符合國際接種證明,會符合需要,出去前詢問下當地需要什麼規格,現在沒有國際通用疫苗護照,可能要問一下規格是什麼會比較方便。陳時中說,很多國家疫情監測組,不只是台灣疫情,也會監測國外變化,不管打疫苗形成效果,或打疫苗中層次警戒指數放低,都在監測範圍中,現在看到以色列、英國有些變化,因Delta的入侵、基本防護力降低等因素影響,各方面對策也不一樣,像是英國打疫苗後,染疫人數增加,但重症死亡變少,要學習跟病毒共存。此外英國到冬天很冷,去年曾懷疑秋冬是病毒存活有利條件,就會有疫情再啟,暑假期間天氣好時可以緩衝,抗疫才做得久,有不同想法都會列入我們的參考。對於國道服務鬆綁開放內用飲食,但高公局各縣市公布不一樣,是否代表內用取消?陳時中表示,可能大家對於我們公布文字應該要更仔細看,餐飲方面很清楚,就是可以開放內用但要符合條件,各地政府可以依照需要民情等可以做一規定,各地政府認為要更緊我們也沒有意見。而影視產業開放棚內錄製節目,樂隊等最好戴口罩,若戶外拍攝是否要戴口罩?陳時中說,這是文化部主管,執行細節要跟文化部詢問,出外就戴口罩,拍攝近的時候就戴口罩,不然就社交距離,沒有就要有快篩等同意書等。
-
2021-07-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幼兒園不開家長氣炸 陳時中鬆口:有照顧困難可聯繫
國內進行將於7月13日進行三級警戒適度鬆綁,卻仍有部分行業及對象未能被納為對象。其中日照中心及幼兒園更有家長心急需要有照顧需求,壓力太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幼兒園在5月23日疫情一開始,也有相當比例的確診案例在,加上幼兒有難以區隔的狀況才暫停上課,如果有子女照顧需求,可以跟園方聯繫「人數不要多」,但現前仍無法全部開放。陳時中指出,自今年5月起,零到六歲幼童也占每週本土病例數以及其占總病例,有趨緩但比例仍高,目前三級解封適度鬆綁後,「幼兒園還是有難以區隔的狀況,提醒幼兒園防疫不易,會讓疫情不好控制。」但他也表示,在教育部公布原則底下,家人無法照顧,但幼兒園可以提供用餐等服務,有些人反映在家裡困難照顧,還是可以跟園方聯繫,「建議不要多,畢竟幼兒園還是會有群聚,現在個案數少可以稍微放鬆,但還是不能全部來開放。」至於若有困難可以跟園方反映,若是補習班可以比照辦理補,包含陪寫功課的業務。陳時中表示,「我也知道安親班的需要,但是在安親班中人數不多也沒有違背規定,相信教育部會有相關的考慮,其中牽涉不同行業別不同,由主管機關來進行。」
-
2021-07-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順序不公? 陳時中:第九類是行之有年
外界關心疫苗順位分配,其中第九類對象完全沿用流感疫苗分類,被外界懷疑是否有決策黑幕?此外微解封各地不跟進「逆時中」,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說,微解封是要設局給地方來扛責任?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九類是行之有年,要做就趕快做,「免得變動太多,設局說就多」。政委唐鳳設計「新冠疫苗預約平台」日前開放第九類、第十類民眾登記,第9類對象:18歲(含)至64歲(未滿65歲),且患有高風險疾病、罕見疾病、或重大傷病者。第10類對象:50歲(含)至64歲(未滿65歲)成人。有媒體報導,高風險慢性病項目完全沿用流感疫苗分類,陳時中表示,第九類是行之有年,若要特別修訂,每一個修訂爭議都很多,現在疫苗爭議已經很多,既然第九類行之有年,那動作就快一點,否則設局說又多了。指揮中心日前公布微解封條件,各縣市擔憂成為防疫破口,幾乎不跟進餐廳內用,呈現各縣市「逆時中」,對此,陳時中表示,各地方有各地權責,疫情第一時間升全國三級,各地方各有意見,看來也不無道理,這次我們也順應民情,給地方給予權限做這樣事情,我認為這樣很好。莫德納疫苗開打,但數量不足,許多民眾擔心四週後打不到第二劑,而AZ疫苗改到10至12週接種第二劑,是否會建議莫德納更改兩劑間隔時間?陳時中表示,第二劑會發下去,符合資格要打,以前說間隔28天以上,目前看來時間太短效果不好,不會說時間拉長減退效果。外傳美商藥廠默沙東研發新冠抗病毒口服藥,台灣是第三期臨床試驗其中一地,未來是否量產、有哪些族群可使用此藥物?陳時中表示,量產難以估計,藥物會經過大家評估價值與方便性,而這口服藥對於輕症防止重症有效果,但要經過臨床試驗驗證,我們抱持肯定,臨床試驗成效無法掌握,但對我很有吸引力是因為口服。
-
2021-07-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禁中元普渡「三級會再延?」 指揮中心回應了
國內宣布延長三級警戒至7月26日並針對國內各行業及場所適度鬆綁。但針對宗教場所有條件開放,中元普渡活動仍禁止,有宗教人士表示,今年農曆7月半的時間是國曆8月22日,目前三級警戒只延長到7月26日。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今年普渡是8月初,還有一個月時間,一直到農曆7月還有一個多月,會持續觀察疫情。有宗教人員表示,若是擔心群聚所以禁止,那改線上開直播,把供品擺好,找一位道士來誦經,現場工作人員控制在三人以內,讓信眾上網看直播普渡,「這樣是不是就可以了?」陳宗彥表示,會與縣市主管機關討論,去年中元普渡有經驗,會分享經驗給社會大眾。面對三級適度鬆綁,有民眾認為趁夏天「放鬆一下」,以免之後秋冬可能沒辦法。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防疫態度仍維持跟過去一樣,每個國家的強度與疲乏與否,都要有適當拿捏、互為補足較佳。
-
2021-07-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陳時中證實慈濟洽購BNT已獲法律文件 施打進度再加快
國人關心何時疫苗到貨充足,可以盡快施打疫苗達到群體免疫,國內團體也積極奔走。今日慈濟基金會表示已與政府完成必要法律文件簽署,對政府誠摰感恩,將努力迅速完成後續採購及捐贈疫苗的相關流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已把必要法律文件給慈濟,可以進行洽購。外界關心疫苗購買進度,其中台積電及鴻海已獲政院授權採購,慈濟持有相同意願,欲申請採購500萬劑BNT德國原廠疫苗,卻被擋在門外,今早卻宣布,已與政府完成必要法律文件簽署。陳時中說,民間購買疫苗跟政府合作購買疫苗,目前進行都算順利,目前已把必要法律文件給慈濟,可以進行洽購。除此之外,針對國內醫師現在長者疫苗施打還是太慢,應該有積極作為,是否若長輩不敢施打,可以將疫苗給年輕人打?陳時中也表示,大家都在努力,不管是打疫苗到一定程度,一定個人防護也要做好,很多事情還是要隨時密切注意滾動檢討。他指出,昨天單日已經打了22萬劑,「疫苗打不打得快,是在於疫苗供應,我有說不能一直等,要滾動一直往下開放。」強調把第一劑覆蓋率要快速建立起來,即時建立第二防線。
-
2021-07-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市3市場「聯合指揮所」解編 陳時中:疫情獲控制
北市三大果菜批發市場爆發染疫以來,今日再增一例確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目前整體疫情狀況較為改善,不管是萬大、濱江、雙園等採檢站等,陽性率約0.44,因疫情獲控制,宣布聯合指揮所即日起解編。陳時中指出,北農三市場昨日自北農一市熱區篩檢並造冊1400人,已檢驗2249人,含熱區人員、其他工作人員、攤商、外攤商及民眾自,其中1位確診。目前聯合前進指揮所自7月2日中午成立以來第9天,目前大型員工篩檢結果,自7月1日至7月3日其篩檢確診數,北農一市9人確診、北農二市2人確診、環南市場40確診。之後的7月8日至7月9日其篩檢確診數,北農一市1例、環南市場3例。數據顯示,各市場篩檢陽性率與新確診個案數大幅下降。近三日萬大(一市)、濱江(二市)、雙園(環南)等三站篩檢結果皆為陰性,顯示目前市場週邊目前並無特別感染狀況。陳時中指出,目前百分比0.44陽性率,近來7月8日至7月9日陽性率為0.08%,已經匡列321人,「整體案件比較改善,下周還有篩檢持續,前進指揮所任務已經告一段落,三市場已經受到控制,宣布聯合前進指揮所於今天解編。」
-
2021-07-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照顧者快撐不住盼日照微解封 指揮中心下午2時記者會
7月13日起部分場域有條件鬆綁,但管制條件仍舊嚴苛,各縣市政府不敢大意,多選擇「逆時中」,維持原先的三級警戒措施;但自雙北升為三級警戒後,即暫停提供服務的日照、失智據點等社區服務,長輩返家由家人協助照顧,不少家庭在人力不足狀況下,得兼顧工作、照顧老小,陷入照顧疲乏,專家也建議應適度開放照顧場所,減緩照顧壓力。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將於下午2時召開臨時記者會,由指揮官陳時中親自說明,屆時將提供直播。照顧者在疫情期間壓力倍增,昨天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台灣失智症協會、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發起「一人一信給小英總統:全家快被照顧壓垮了!開放日照與失智據點!」,指出全台有547家長照2.0日間照顧中心,494家失智據點,防疫封鎖近二個月,2.4萬家庭已經快要崩潰,照顧者的需求,在疫情期間也需要被正視。
-
2021-07-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獨/助解封後暢行無阻 健保署擬推「COVID-19通行證」
台灣疫情趨緩,確診人數已逐步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自7月13日起全國微解封至7月26日,因應未來解封後,部分區域可能要出示採檢證明或是疫苗接種證明,健保署近期積極整合「新冠病毒篩檢結果」及「預防接種資訊」,預計下周正式推出,未來也希望成為「疫苗護照」的模板,國人出國時能直接點開APP出具相關內容,不過仍須取得國際的認可,還有一段努力的空間。衛福部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國內陸續開始大量接種疫苗,未來解封的政策勢必會搭配接種情形,健保快易通能夠查詢至社區篩檢站或醫院篩檢的結果,也能查詢疫苗接種狀況,因應近期確診者不斷下降,未來降級至二級,通行管制措施可能會搭配疫苗接種或是篩檢結果,不必都仰賴三日內的陰性證明,因此推出「COVID-19通行證」。李伯璋表示,COVID-19通行證涵蓋過去篩檢結果,以及疫苗接種狀況,同時也會推出英文版,希望有機會可以當作疫苗護照使用,當然COVID-19通行證就像是國內的疫苗護照,未來各行各業要求出示相關證明時,COVID-19通行證可以是一項工具。不過作為真正的疫苗護照使用,相信還有努力的空間,得先取得國際的認同,才有辦法推行。
-
2021-07-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系統開放9、10類登記 陳時中:超過200萬人預約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即日起開放第二波「新冠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全台9至10類民眾最快可於7月16日施打新冠疫苗,目前第九類對象約387.5萬人、第十類對象約530萬,總計全台約917萬人可施打疫苗。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該系統開放至今,已經超過200萬人次,將盡快在16日開始施打。疫苗施打意願系統,即日起至7月12日17時開放全國第9、10類對象意願登記,第9類對象為18-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第10類對象為50-64歲成人。陳時中表示,疫苗登記狀況持續登記,現在已經超過200萬,一開始有說一個時間的起頭,因為現在來登記的很多,作業時間可以更充裕,開放第九類、第十類的意願登記。陳時中表示,意願登記不是排序,只是告知有多少人有意願,安排上可以更順暢,意願隨時都可以改,不是登記後就不能改,還有意願是怎樣,希望意願有多少安排起來順暢。至於外傳施打疫苗容易致癌?陳時中表示,看來這沒有一個這樣的事情,是一個謠言會誤導。
-
2021-07-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覆蓋率達12% 新增29例接種後死
隨著疫苗逐漸到貨,我國自7月1日起擴大接種至第八類對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截至7月7日共接種 289萬9997人,覆蓋率達12.12%。另,新增29例疑似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其中9例死亡。接種A疫苗,新增七例疑似接種後死亡的不良事件,為四女三男,死亡年齡為63 歲至91歲,其中五人為75歲以上長者,為疫苗接種後當日至 18 日間發生。而接種莫德納疫苗者,新增兩例疑似接種後死亡的不良事件,為兩名男性,死亡年齡為60歲至71歲,為疫苗接種後三至四日間發生。另外,新增17例疑似 AZ疫苗接種後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為12 女5男,發病年齡介於30至84歲,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 22 日間發生,包含疑似蜂窩性組織炎、急性肝炎與心臟衰竭、腦中風、蜘蛛膜下腔出血與癲癇、跌倒與硬腦膜下出血、顏面神經麻痺、低血鉀與心肌梗塞、腦膜炎等。新增三例疑似莫德納疫苗接種後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為一女二男,發病年齡介於31至74歲,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 5 日間發生,包含疑似肺炎與低血鈉,及診斷未明之心悸、右側麻木無力感等。
-
2021-07-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日113萬劑疫苗到貨 陳時中:將開放第九、十類對象
第二批日捐AZ 疫苗113萬劑已運抵台灣,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於記者會表示,「感謝大使」,會盡快給大家注射。這批疫苗將拚七天完成檢驗封緘,並將開放第九、第十類對象施打。陳時中表示,檢驗封緘會盡量努力,看七天能否完成,於7月16日配送,有可能提早或延後。但他說會跟地方政府溝通後分配,並將網第九、第十類對象開放,並依預約系統展開接種作業。但許多民眾誤以為只要「BMI≧30」即可符合第九類接種資格,而是以健保診斷碼上面的肥胖症為依據。陳時中則再次解釋,以去年1月1日至今年5月31日健保列入肥胖主診斷者為接種對象,有特殊情況可經程序說明,原則不變,不會說完全打不到。另外,也會依據年齡層往下開放,「每一個優先的人就有一個貢獻的人」,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有疏漏指揮中心會滾動式檢討,希望大家體諒。
-
2021-07-08 醫聲.數位健康
數位醫療新科技/3成新冠輕症非典症狀+隱形缺氧猝死 台大推平台救援
新冠肺炎引發的隱形缺氧以致全球猝死案例頻傳,國內也有不少居住在家中或是檢疫所民眾因隱形缺氧來不及就醫,到院前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雖緊急採購1.5萬台血氧計至收治輕症的集中檢疫所及防疫旅館旅館,但監測數值仍舊不全;台大醫院與微軟合作推出「血氧即時偵測平台」並搭配混合實境病房,運用頭盔遠端監控患者,近期將桃園的隔離病房與集中檢疫所合作,導入系統即時協助院外患者。台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李建璋表示,新冠病毒入侵人體後,除了會影響肺部,也會影響血液系統導致「微血栓」,加上發生隱形缺氧的患者,通常不會以典型症狀表現,如咳嗽、發燒,反而以非典型的症狀,如肌肉痠痛、腹瀉、噁心等,也導致患者疏忽症狀,等到意識到不適時,血氧濃度已低到危及生命。根據觀察,約有三成輕度或中度新冠肺炎患者,因隱形缺氧病情快速惡化。李建璋表示,中央目前雖然已經配發1.5萬台指尖型血氧機至集中檢疫所或是旅館,但並沒有如英國,建置血氧日記每天記錄以及說明是否有其他症狀,而是直接用LINE上傳血氧數據,沒有連貫性,若患者不幸病況嚴重需要就醫,醫師也沒辦法回顧患者的病程發展。如果患者在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中出現不適病症,還是需要護理人員訪視,沒辦法遠端會診,反而增加醫護感染的機率。鑑於種種狀況,台大在一個月內完成與微軟的合作,火速建置血氧即時監測平台,李建璋表示,該平台搭配混合實境診療方式,減少醫護人員暴露於病毒中的機會,患者病情若出現變化需要聯合專家會診時,也可以透過遠距協作讓不同專科的醫生團隊加入診斷,大幅改善疫情下的診療品質。李建璋表示,未來該系統可以擴大推廣到不同的情境,如近期大規模接種疫苗,不少長者發生疫苗接種後不良反應,都可以透過該系統做一監測,幫助即時給予醫療協助。「疫情之前,我們鼓勵人與人之間的接觸,疫情之後,你我僅剩下零接觸」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近年智慧醫療不斷在全球發展,疫情成了智慧醫療的加速器,如何讓智慧醫療能降低醫護感染的機率,又能兼顧治療照顧品質成一大課題。
-
2021-07-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陳時中:盡快開放青壯年接種
新冠肺炎疫苗於七月一日起擴大接種至第八類對象,第一梯次於七月一日配送六十四點三萬劑,昨天再撥配八十九萬多劑,共撥放一五三萬六九二○劑。行政院政委唐鳳規畫「疫苗預約系統」即將上路,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上午全國防疫會議討論預約系統,會後記者會將說明登記預約流程。年輕族群苦等疫苗,陳時中表示,希望盡快開放青壯年接種疫苗,但要看疫苗供應量,這批二百五十萬劑莫德納疫苗可涵蓋六十五歲以上、第一到第三類風險人員,接下來開放給青壯年施打。「如果真的沒人打,會拿出來往下開放,沒道理放在那裡等!」政委唐鳳研發「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陳時中表示,該預約系統採醫院預約登記制度,已與廿一縣市首長討論登記模式,今天全國防疫會議討論修正方案,先於馬祖、金門、澎湖等三離島試辦。據了解第一階段試行對象鎖定在「五十至六十四歲」,原因為具有手機網路使用能力,便於中央發配,可減少殘劑發生或疫苗不足等事。陳時中表示,將先試辦意願登記,施打順序前十類並未改變,部分細節則會滾動式檢討。【特派記者呂佳蓉、邱宜君/連線報導】媒體披露,鴻海永齡基金會、台積電已經與BNT的大中華代理商復星醫藥正式完成法律文件的簽署,BNT疫苗可望於八、九月陸續進口。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昨表示,上海復星集團是台灣獲得BNT疫苗的唯一洽購方,台灣有意願的縣市與民間機構可依照正常商業規則向該集團洽購疫苗。
-
2021-07-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疫苗+21死「莫德納佔2件」 陳時中:待釐清
本土疫情趨緩,但疫苗仍是終結疫情的重要關鍵,日前莫德納疫苗開始配發後,施打人數已超過56萬,7月3日至4日疫苗注射有21萬多人,莫德納疫苗占了21萬多人,國內更出現2例疑似接種莫德納疫苗後死亡案件,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回應,時序上還要釐清因果關係,目前言之過早。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兩天7月3日至4日疫苗注射21萬多人,其中以接種莫德納疫苗為主,有21萬多人;目前全台累積251萬8860人接種,涵蓋率已達10.52%。針對接種疫苗不良事件,莊人祥指出,7月2日至4日三天共新增72件,AZ疫苗有63件、莫德納疫苗9件。疑似接種疫苗後死亡事件共新增21件,分別是7月3日8死,4日9死、5日4死,其中有2件跟莫德納疫苗有關。指揮中心公布,7月2日至4日共新增2例新冠肺炎莫德納(Moderna)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之不良事件,為1女1男,死亡年齡為73歲至84歲間,其中1人為75歲以上長者,為疫苗接種後當日至1日間發生。另新增17例新冠肺炎AZ(AstraZeneca)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之不良事件,為4女13男,死亡年齡為42歲至95歲間,其中13人為75歲以上長者,為疫苗接種後當日至14日間發生。
-
2021-07-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公布打疫苗副作用比例 莊人祥:副作用高是年輕人
新冠肺炎疫苗7月1日起啟動大規模接種計畫,其中有不少年輕人出現發燒症狀。年輕人接種後副作用是否特別強?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第1劑年輕人副作用的發生率都比較高,就注射部位疼痛而言,18至49歲族群發生率約6成,發燒也有3至4成。他並笑道,「因此大家會開玩笑說打了副作用高就是年輕人」。針對接種第一劑後注射部位疼痛部分,莊人祥表示,18至49歲約60多%,50至64歲40%,65歲以上為20%左右。另外,發燒統計,18至49歲將近3至4成,其他約在10至20%,年輕人副作用的確比較多。
-
2021-07-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數十萬劑AZ後天到貨? 陳時中:大概也很近了
我國採購的AZ疫苗1000萬劑,目前僅到貨11.7萬劑。據傳後天將從泰國曼谷載運一批我國自行採購的AZ疫苗回台,數量約為58萬劑,但又有一說為62萬劑。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苗進來就會跟大家報告,「大概也很近了」。我國採購的疫苗,包括AZ疫苗1000萬劑、莫德納505萬劑、國產疫苗(聯亞、高端)預採購各500萬劑,另外向COVAX平台採購476萬劑。但自購AZ疫苗僅在3月來台11.7萬劑,自COVAX到貨60萬劑,另外日本捐贈124萬劑;而自購的莫德納疫苗已來台三批,共計80萬劑,美國助台250萬劑。另有消息傳出,鴻海採購的BNT疫苗最快將於一周內簽約。陳時中說,買疫苗不管政府或民間,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現在討論臆測太多,僅會干擾到進程」,有好消息一定會跟大家報告。外界也關心長輩較不親睞的AZ疫苗是否還有剩餘,可否開放給青壯年接種。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還有六萬劑的AZ提供接種第二劑者施打,地方還有11萬劑後續會逐漸擴充,都是未來施打的一部分。陳時中則表示,下一波將做意願調查,若真的沒人要打,會拿出來往下開放,「沒道理放在那裡等」。他說,第七類對象主要是需要維持生活者,由主管單位造冊。造冊原則類別是中央在定,但實際造冊是實際執行如市場的人,針對基本原則造冊,依照緩急輕重進行。有些主管單位有時會有掛一漏萬的時候,若有其他餘裕的話會,依照不同先後順序施打,「一定沒辦法做到一百分,僅能達到一定的滿意程度」。而針對第二類人員遭質疑有些單位造冊人數過多,被質疑為「特權疫苗」,外界關心指揮中心如何查核名單人員。陳時中說,指揮中心無法查核,只是根據意見訂定類別,接下來就是主管單位根據類別原則造冊,並依據配發量調整。陳時中說,「四月多訂定名單時人員相對多,因為大家都不打;但後來名單一直刪減,因為大家都要打」,與民眾對疫苗的猶疑和施打意願有關,「大家都覺得自己最重要,調整都有困難」。且6月16日便說明過第二類人員,除中央和地方官員,剩下都是第一線防疫工作人員,涵蓋從事居家檢疫關懷的村里幹事、防疫計程車司機等。
-
2021-07-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唐鳳的疫苗接種預約系統將上路 陳時中:金馬澎先試辦
新冠疫苗接種踴躍,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規畫的疫苗預約系統即將上路。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預約系統將於明天上午全國防疫會議進行討論,會後指揮中心記者會將說明登記預約流程。陳時中表示,疫苗到貨愈來愈多,將針對年齡層繼續往下施打。目前預約系統將先進行醫院預約登記,將於明天全國防疫會議討論後修正方案。由於需要行政人員協助,將安排教育訓練。並會先和金門、連江和澎湖討論,由於這三處地方規模較小,可在醫院做登記試辦。至於系統預約是否會分年紀優先順序,或是比照口罩實名制以身分證分流?陳時中表示,未來將先試辦意願登記,施打順序前十類沒有變,但有一些細節會滾動式檢討。而之前民眾接種AZ疫苗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是否可以混打莫德納疫苗?發言人莊人祥表示,6月20日ACIP委員會就已決議,若接種AZ第一劑出現症狀,通報到疾管署疫苗不良事件不良系統,便可依此證據,接種不同的疫苗完成接種。陳時中說,實施混打要得等計畫核可後執行計畫,時間不會這麼快,且執行後還要觀察才會開始來做。他說,混打這件事情不排除當國際資料非常明確時,也許會做,但國內現階段會較嚴格,請專家判斷。至於醫護人員同住者是否會納入優先施打?陳時中說,之前因醫護接種意願不高,因此連同同住者也一併納入施打,但隨疫情緊張,大部分醫護都已接種疫苗,同住者就沒有列到第七類。未來指揮中心會重新考慮,但目前沒這樣規劃。
-
2021-07-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食藥署造冊人數高出編制2倍 陳時中:編制內外都是夥伴
本土疫情未歇,國內疫苗缺乏,各地頻傳民眾搶殘劑事件。今有立委指出,指揮中心開放疫苗施打的「第二類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中,衛福部食藥署造冊人數是署內人數的兩倍,施打率高達169%,懷疑有特權疫苗之慮。今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每個機關都不是只有編制內的人,編制外人員也在工作,一樣都是工作夥伴,都列在冊中。據本報報導,國民黨立委林奕華今在立院黨團記者會上爆料,指揮中心開放施打的「第二類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其中食藥署造冊人數是署內人數的兩倍,打好打滿,施打率高達169%。林奕華表示,第二類順位是維持防疫量能之中央及地方的防疫人員,但中央一直未提供相關資料。林並指出,疾管署有850人,但疫苗造冊人數是1261名,由於疾管署有許多第一線人員,經過說明也許可以讓大家接受。林奕華進一步說明,食藥署編制僅646人,疫苗造冊人數卻有1356名,整整多了710人,已接種人數是1089人,接種率169%,質疑為何疫苗造冊人數跟編制內人員有如此大的差別?對此,陳時中表示,每個機關都不是只有編制內的人,這是列在我們第二類中央地方的防疫人員,包括邊境管制等檢驗第一線人員,編制外人員也在工作,尤其是機場,也有編制內外的人員,都是一樣的工作夥伴,都列在冊中。
-
2021-07-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夜市人距1.5米 攤商質疑怎落實
台北市夜市微解封,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表示,夜市、市場人流比上周增加百分之三至五,有些市場人潮增加百分之七、八,「雖有增加,但沒有失控。」指揮中心並頒布市場、夜市五大重點管制措施,除禁止餐飲內用、試吃、邊走邊吃,社交距離要一點五公尺。外界期盼,七月十二日微解封能鬆綁飲食規範,准許內用。陳時中表示,正擬定相關指引,等有更明確方向就會對外說明。雲林縣西螺東南夜市原定昨晚試營運,縣府考量防疫及地方意見改為「開市演練」。雲林明定六大規範,包含與中央同步的管控進出口、容留人數、採買及飲食限制與防疫措施,另參照東南夜市獨創的攤位「七星排法」,落實分流。縣長張麗善說,以目前雲林疫情評估,若近日有夜市提報告,最快本周五可微解封。雲林陳姓攤商說,一個多月沒法做生意,身心煎熬加上經濟損失快讓人喘不過氣,甚至想改行,有錢賺會比較安慰,賺多賺少則其次。台南花園夜市業者說,希望能盡快復業,若十二日仍無法解封,「很多攤商都要活不下去」,政府怎麼規定,大家就遵循。中壢觀光夜市主委鄒年炳表示,四大夜市休市是市長鄭文燦的政策,市府怎麼講,夜市就怎麼配合,只希望桃園盡速同意復業。中原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張又升說,若每人要相隔一點五公尺,不太清楚要如何落實?如果是父母帶孩子或親友來逛街,要強迫他們分開嗎?如果是排隊名店,人龍搞不好會排到隔壁攤或馬路上。台南夜市目前還是全面禁止營業,市府市場處表示,台北夜市是減攤分流,但南部夜市不是天天有,有的每周只營業一到三天,減攤分流業者意願不高。
-
2021-07-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還未解封已關不住 景點夜市人潮湧現
昨新增卅七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二例死亡個案,雙雙創下本土疫情單日新低。台北市發生多起群聚,新增確診人數超越新北市,外界憂心影響七月十二日解封?是否該考慮分區解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疫情往較好的方向走,降級方面,需考慮整體方向,基本上以全國一致為主。指揮中心還沒決定是否微解封,但很多民眾等不及,雙北自行車道也出現人潮,北海岸、合歡山、武陵等景點都出現了許多人,宜蘭從北到南的網路美食名店更出現排隊人龍,宜蘭人大聲疾呼「我都兩個月沒回宜蘭了,大家能再忍忍嗎?」市場夜市五大重點管制台北市六月廿九日起夜市微解封,昨晚各地夜市也出現排隊人潮。陳時中昨天公布市場夜市五大重點管制措施,其中包括,禁止餐飲內用、試吃、邊走邊吃,另嚴格規定容留人數總量管控,減少出入口及身分證尾數分流管制,每人至少需一點五公尺社交距離(即二點二五平方公尺面積),如以占地九千平方公尺(○點九公頃)市場、夜市為例,每小時最大可開放入場的容留人數以二千人為上限。排隊熱區應貼上膠條拉出社交距離,強制人車分流。虎林街、永春市場爆群聚北市虎林街、永春市場爆發社區群聚感染,十三戶、三十人確診,其中八戶是家庭群聚,虎林街八個里均屬熱區,北市昨早上八時到晚上八時於永吉國小執行「虎林專案」,針對里民及市場攤販進行造冊,並擴大篩檢,陳時中表示,在匡列上還需要進一步把疫調做清楚,「目前可說沒有失控」。解除隔離人數達七成九本土疫情自五月十一日爆發,迄今累積一萬三七○○人確診,其中六七六人死亡。指揮中心統計,五月十一日至七月二日已有一萬八六八人解除隔離,解除隔離人數約占確診人數的七成九。指揮中心強調,確診者於解除隔離時將拿到「解隔單」(康復證明書),若在職場或任何單位遭受不公平待遇,可提出檢舉,依照相關法規,違反者最高可處十五萬元罰鍰。昨新增三十七例本土病例,十二例男性、廿五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五歲至九十多歲,發病日介於六月十七日至七月三日。在個案分布上,以台北市十八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十一例、桃園市及彰化縣各三例、宜蘭縣二例;其中十六例為已知感染源、三例關聯不明、十八例調查中。新增二例死亡個案為案八○八九、一二五七七,分別是七十多歲女性及八十多歲男性,發病日為五月十八日及六月九日,確診日為五月三十日及六月十一日,死亡日為七月二日及六月十七日。
-
2021-07-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積電、鴻海買到疫苗? 陳時中:有結果會跟大家報告
代表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的永齡基金會與台積電,各購捐500萬劑德國BNT疫苗,傳已與復星醫藥簽署法律文件,目標是在7月完成簽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有消息有結果,就會跟大家報告。另傳出有醫院將疫苗殘劑優先給醫護新進人員,但遭質疑都是第一到三類人員,為何不能打一般疫苗而得要打殘劑?陳時中表示,優先名單裡面都可以打疫苗,「我不知道新進人員打殘劑是什麼意思」,不過殘劑要針對名單內對象或擴大對象施打,只要避免浪費都可以,沒有聽說新進人員只能打殘劑的情況。而北市針對北農和環南市場人員接種疫苗,有些員工仍反映打不到。陳時中表示,疫苗就是針對熱區加發,另外農委會和經濟部也針對市場專案中做一調度。
-
2021-07-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防疫情再起 專家促多管齊下加快布局疫苗
國際新冠肺炎疫苗大缺貨,國內洽購疫苗又姍姍來遲,為避免強勢病毒變異株釀起二波疫情,仍須超前部署次世代疫苗及第三劑疫苗。日前專家指出,國內疫苗布局依賴國外捐贈,疫苗量遠遠不足,要加快促成民間買疫苗「不要再擋」,同時國際上莫德納也完成二代疫苗二期臨床試驗,台灣國產疫苗也得同步邁進。指揮官陳時中日前指出,第三劑疫苗的背後思維,是相信「追加一劑」免疫抗體效果更好。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也表示,政府已追加編列二二四點五億元預算,要採購兩千五百萬劑「第三劑疫苗」。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表示,已有不少國家提出未來每年都要施打新冠疫苗的可能性,台灣確實需要提前布局,無論是第二代疫苗或是大量採購第三劑疫苗,又或是推出國產疫苗等,應該多管齊下。黃玉成表示,莫德納疫苗已完成二代疫苗二期試驗,也進行二合一疫苗臨床試驗,第一代疫苗加上第二代,類似小兒麻痺疫苗推出三合一疫苗的型態。莫德納第二代疫苗主要針對南非株,目前世界主流仍以英國株、Delta株為主,採購第二代疫苗須超前部署,也可能採購後發現與預估情形不同,需要國人全力支持。黃玉成說,在採購國際疫苗方面,能夠妥善布局到打滿三劑,大概都只有經濟強國,台灣難度頗高。他認為,靠別人不如靠自己,台灣目前已有兩家國產疫苗完成二期臨床並申請EUA,雖然採取免疫橋接取代三期仍有爭議,但這是國際趨勢;採購國際疫苗不應間斷,但政府對推動國產疫苗也應加把勁。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Delta變異株迫在眉睫,打第三劑疫苗可應付,但打滿兩劑也有效果,重點是「要快」,除了一類醫護及八類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盡快打完後,剩下疫苗依照各縣市人口配發下去,不應像先前數量少時慢慢打。王任賢建議開放民間買疫苗,比照台積電、鴻海或慈濟,加速爭取國際疫苗。至於國產疫苗,王任賢認為,國產疫苗近期難取得EUA,但應繼續執行計畫,或許還是可能用得上。
-
2021-07-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聯亞徵召青少年 高端募長者試驗
高端與聯亞前後完成二期臨床試驗並解盲,為了解未來是否可針對十八歲以下青少年族群及高齡長者施打,聯亞生技近期召募十二到十八歲青少年受試者五百人,昨天全數召滿,最快九月中旬完成試驗,後續不排除以六個月到十一歲為對象;高端則針對高齡長者提高疫苗劑量,展開新一波試驗召募。聯亞新冠疫苗二期試驗計畫主持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目前聯亞進行的是二期Plus的臨床計畫,針對十二到十八歲青少年,大約七月下旬開始施打第一劑,相隔廿八天施打第二劑,後續觀察廿八天,抽血確認體內抗體,整體計畫約九月中旬完成。黃高彬表示,進入臨床試驗者,臨床試驗也是採兩組對照的方式,有七分之一的機會接種到生理食鹽水。黃高彬說,國際上僅輝瑞針對十一到十八歲對象完成臨床試驗,並準備展開六個月大嬰兒到十一歲的臨床試驗,聯亞完成十二到十八歲臨床試驗後,也不排除往下繼續做。因輝瑞已進行三期臨床試驗,其針對青少年的臨床試驗完整性一定比台灣高。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臨床試驗中心主任劉明哲表示,高端近期也擬針對高齡者加重施打劑量,主要是發現在高齡長者族群,接種後體內抗體產生量低於中壯年族群,該現象不只發生在國產疫苗,因此高端之前已開始針對高齡長者召募受試。
-
2021-07-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加持打氣增!疫苗單日接種創6月15日開打以來新高
國內自6月15日實施大規模接種後,開放一至七類施打對象施打AZ疫苗,其中包含75歲以上長者,至於莫德納疫苗於7月1日開放一至九類包含孕婦等人施打,全民打氣增加!據指揮中心統計,7月2日 COVID-19 疫苗單日接種數,達18萬4393人次 ,創6月15日開打以來新高。國內截至目前為止,累計接種 223萬2145 人次,AZ疫苗接種 194萬9113 人次,莫德納疫苗接種 32萬9225 人次,COVID-19 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約 9.50%,直逼一成。至於過去疫苗爆發前,國人對疫苗施打興致缺缺,指揮中心考量疫情風險,曾於5月3日開放醫護一到三類同住家人施打疫苗,但疫苗爆發後在6月26日宣布暫緩接種。面對未來接下來有更多疫苗進來,是否考慮重新開放將一線醫護的同住家人,列為優先施打順序。目前還有外送員反應外送平台可造冊施打疫苗,卻沒有施打到。陳時中指出,有關第七類人員需要相關主管單位做列冊,有些則是跟主管單位反應並呈報上來,進行增減,有需要的話可以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