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7月27日至8月9日調降疫情警戒標準至第二級,對於三級跟二級的差別,指揮官陳時中針對適度鬆綁做出解釋。他指出,之前規定5人、10人,現在是50、100人,鬆綁地方比較多,可以開放就來開放,沒辦法全口罩的活動,則會另外規定。
陳時中說,像是漁港、漁船都開放,要維持戴口罩與距離,室內場館可以開放觀眾,可以開放會議,開放室內場館,保齡球館撞球,幼兒園、托嬰中心、補教開放,但要遵循指引,校隊返校訓練可以,民俗宗教不開放,普渡公祭可開放,都要維持社交距離在才可以。
陳時中表示,戶外空間也維持一些開放地方,大家上次反映關心的釣蝦場,開放但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漁港垂釣、出海觀光都開放,美術館、圖書館都開放,但有人流管制,表演場所有脫口罩表演,至少要跟觀眾席離3公尺以上,並採取梅花座的原則。
陳時中指出,台鐵、高鐵公共空間仍不開放飲食,會設立用餐區,用餐區要符合餐飲規定,座位間隔座,七成會有上限。旅行業開放50人以下旅行團,車上間隔座,維持遊覽車上不要唱歌,若使用麥克風,要頻繁清消、每一次都要清消,「但不是用來唱歌,是要講話的」。娃娃機、美容美體行業開放前提,以前娃娃機沒有管理者,如果要開放就要有管理者,要管制人流距離還有清消;民俗調理、美容美體,禁止密閉服務,要定期清消,等待區做出區隔,都要戴好口罩。
陳時中表示,整體規定非常多,但基本原則是一樣的,相關警戒措施還在,頒布的是一個原則性的規範,各部會可以評估跟場所的封鎖,訂定更嚴或寬鬆指引,對於相關職業場所不同,報請指揮中心同意施行,地方有疑義可以請中央解釋。
他說,若指引如果無法依照施行時,該職業場所負責單位可自擬防疫計畫報請,指引包含三、五個面向,原則可能無法全面配合等,個別原則定好,相關執行上有困難,地方可以針對疫情調整,但是對於指引有牴觸、或是不完善可以討論,中央會給予解釋,或是也可到中央討論,可以讓疑義減到最低。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