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2 癌症.抗癌新知
搜尋
陳碧珠
共找到
266
筆 文章
-
-
2021-04-18 醫療.整形美容
長斑是皮膚老化的開始 醫師教你如何微整形不顯老
一名退休老師,過去一年因疫情無法出國,乾脆把旅遊的錢省下來做皮秒雷射除老人斑,還打了肉毒桿菌,改善魚尾紋、法令紋,整個人煥然一新,年輕好幾歲。後來老公也跟著進廠保養,夫妻倆互看變年輕的臉,心情跟著大好。皮膚科醫師表示,退休熟齡族夯微整,已是疫情下的醫美新寵。新光醫院耳鼻喉科、醫學美容中心醫師邱昱勳表示,比起年輕人較敢於接受動刀整形,40、50歲後的熟齡族,對微整形接受度相對較高。尤其隨著年紀漸長,動刀需考量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可能造成的風險,相對的,微整形比較沒有恢復期的問題,單純、簡單許多。TOP1 除斑皮膚老化從長斑開始,「雷射除斑」詢問度第一。醫學科技進步,微整形項目琳瑯滿目,但其實都不脫雷射、肉毒、玻尿酸三大項。國泰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醫學美容中心主任蒲啟明表示,當歲月開始在臉上留下痕跡,「長斑」通常是皮膚老化的開始,雷射除斑是目前熟齡族詢問度第一名的療程。隨著儀器推陳出新,雷射種類五花八門,光看名稱常不知從何選起。更常見坊間用「幾堂一組」的誘人包套吸引民眾。蒲啟明表示,除斑的雷射療程因波長不同,治療目標並不一樣,建議民眾要找專業的皮膚科醫師先行評估,才能了解適合自己膚況的品項。一般來說,比較淺的斑或只是想改善皮膚暗沉,脈衝光就有不錯的效果;若有痘疤則可施打飛梭雷射;若是較深層的顴骨斑或肝斑,可以試試目前較新穎的皮秒雷射,反黑率較低。但醫師提醒,不管用哪一種雷射除斑,「清潔、保濕、防曬」絕對是雷射術後必做的三大配合。TOP2 除皺最在意「三八紋」,施打肉毒桿菌、玻尿酸可改善。除了長斑,隨著年紀的增加,臉上膠原蛋白流失、組織彈性鬆弛,「皺紋」也是所有女性老化過程最害怕面對的問題,「三八紋」更是熟齡族在意的紋路。邱昱勳表示,所謂「三八紋」就是指淚溝、法令紋和嘴角的木偶紋,從臉部上到下,剛好呈現三個八字形。紋路一深就容易顯老,若要解決這樣的困擾,可按照皺紋嚴重程度施打肉毒桿菌或注射玻尿酸,兩者的差別在於動態紋或靜態紋。動態紋是做出表情、肌肉收縮時才會出現;但皮膚老化後,即使沒有做表情,皺紋也會存在,就是靜態紋。當三八紋是動態紋時,可透過肉毒桿菌改善,機轉在於肉毒桿菌可阻斷神經與肌肉之間的連結,進而導致肌肉麻痺達到除皺效果。如果紋路上的膠原蛋白大量流失造成凹陷,就得施打玻尿酸進行填充。另外,抬頭紋、魚尾紋,還有明明沒生氣卻看起來兇巴巴的皺眉紋,這些紋路初期也可透過肉毒改善,若太嚴重就用玻尿酸填補。一旦臉皮過於鬆弛,也有熟齡女性在預算許可的前提下,施打音波拉皮或電波拉皮,透過熱效應刺激臉部膠原蛋白重組,達到臉部緊實的目的。整形是條不歸路?醫師破解迷思:微整失效後 不會變更老無論是除斑、改善紋路或拉提,這些都是效益快、花費相對低的投資。邱昱勳說,很多人稱微整形為午休美容,意思是不需要恢復期,但他提醒仍要尋求專業合格經驗的醫師操作,以免微整變「危整」。譬如玻尿酸注射,原本想打出蘋果肌,若劑量不當小心變成麵包超人;若額頭注射過量,小心變成「南極仙翁」;鼻子的山根也常常傳出玻尿酸施打過量,外擴變成「阿凡達」。預期的心態也很重要,邱昱勳表示,老化是自然的過程,永遠凍齡不可能,「適度的減齡」才是健康想法。因此建議循序漸進做該做的事情,不要因為廣告就心動,有些人年紀輕輕就作音波拉提,雖說歡喜甘願沒有不好,卻不見得是必須。有些人擔心微整是一條不歸路,一旦沒有持續做,就會打回原形、甚至更老?蒲啟明笑著表示,這是微整族的迷思,事實上,不做之後,頂多恢復原來的樣子,你只是忘了自己原本該老的樣子,不可能突然間變老。
-
2021-04-18 醫療.整形美容
長期配戴隱形眼鏡害你老!醫曝臉部顯老3關鍵部位
年紀一大,相對不敢承擔整形手術帶來的侵入式風險,但「無疤痕去眼袋、眼瞼下垂、自體脂肪補脂」這三類整形,因為不用動大刀、手術時間短、恢復期不長、效果比微整持久,近年來逐漸被勇於嘗試的熟齡族接受。惟整形外科醫師提醒,術前充分溝通、術後保養配合,才能提升手術滿意度。顯老關鍵1 眼瞼下垂新技術解決術後眼睛閉合不全問題。振興醫院美容特別門診主任、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杜隆成表示,人臉的老化,眼睛周圍最明顯,「眼神」第一個說話,最常出現的狀況是:明明睡很飽,看起來還是好累。一般來說,眼睛周圍老化多因上眼瞼下垂和眼袋增生造成。以上眼瞼為例,當睫毛根部曲線蓋住眼珠子約1.5mm,通常是最好看且很有精神的狀態。一旦眼部提眼肌逐漸和眼瞼板分離,簡單來說就是眼睛張開沒辦法到位,外觀就會造成眼瞼下垂,顯得很累睡不飽的感覺。杜隆成表示,人的眼睛一天張開閉合高達兩、三萬次,提眼肌和瞼板作用久了一定會慢慢鬆弛。老化是一個因素,但若不當使用或過度使用,如長期配戴隱形眼鏡、因過敏常揉眼睛,也會加速眼瞼下垂。傳統對於重度眼瞼下垂的「上額肌懸吊」手術,是利用額頭肌去提拉眼睛,容易有眼睛閉合不全及提拉眼瞼張開不到位的困擾。六年前,杜隆成所領導的醫療團隊研究眼睛解剖學的構造,透過結膜切口內開方式,不經過外面閉眼功能的眼輪閘肌、處理下垂的眼瞼,大幅減少眼睛閉合不全的副作用。杜隆城表示,這項手術時間約一小時,跟傳統手術相比,恢復期從三個月縮短至兩、三個禮拜,傷口小於一公分。因為更接近眼睛張開閉眼的自然生理功能,至今已有一千多位眼瞼下垂的民眾接受這項新創手術,年紀最大的是80多歲的老婆婆,眼瞼嚴重下垂影響視線,透過手術恢復光明。顯老關鍵2 眼袋伴隨淚溝內開割眼袋取出脂肪,可填補淚溝。「割眼袋」也是接受度漸高的回春術。國泰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醫學美容中心主任蒲啟明表示,眼袋手術分內開、外開,基本原則是,若皮膚沒有過度鬆弛,就可用內開;反之需要拉皮則建議外開。無論哪一種方式,都是局部麻醉,手術時間約1.5小時,恢復期7-10天。值得注意的是,中年後的眼袋常會伴隨淚溝,常有人怕動刀,只用玻尿酸充填淚溝、不割眼袋。蒲啟明說,這樣的作法反而會凸顯眼袋,顯得更老。臨床上,割眼袋滿意度頗高,只是能維持多久,端看你怎麼保養,愛追劇、看手機都會讓眼袋提早出現。杜隆成則表示,現在眼袋盡量內開,以減少術後眼瞼外翻的風險。若還有眼皮鬆弛的現象,可以透過下眼瞼外側的小提拉修皮改善。眼袋形成是脂肪過多、筋膜鬆弛,內開取出脂肪後還能填補淚溝,一次解決兩個問題。顯老關鍵3 臉部凹陷使用自體脂肪,補膠原蛋白流失的臉頰、額頭。顏面因老化引發的結構問題,常見的有額頭、夫妻宮凹陷,令人看來無精打采;臉頰、下巴隨膠原蛋白流失,形成了苦命臉。新光醫院耳鼻喉科、醫學美容中心醫師邱昱勳表示,這類回春除了肉毒、玻尿酸等微整形,俗稱「垃圾變黃金」的自體脂肪補脂也是一個選項。杜隆成表示,透過補脂可讓臉看起來比較立體。脂肪多從肚子或後腰抽取,也有人從外側大腿抽取,拿來填補臉部凹陷處。脂肪移植後即使有一部分脂肪會自行吸收,還是有部分的脂肪細胞會存留下來,而且裡面有幹細胞持續作用,不少人的膚況因此轉佳,甚至不必用太多的化妝品就可以讓皮膚亮白。不過,不是補上脂肪臉上澎澎就好看,醫師的專業技術經驗非常重要,像額頭顏面等,如何讓脂肪移植施打後,臉不會有浮浮的感覺,就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術。回春年齡有限 過度幻想恐破滅美感相當主觀,邱昱勳表示,對整形手術不滿意,有時不見得完全是施術者的問題。就像穿衣服,同一件衣服穿在不同的人 身上,效果不見得相同,如何避免落差,充分溝通相當重要。今年底,新光與國內IT大廠合作將推出3D模擬軟體,讓另外一個自己彷彿站在面前,可以更清楚知道整形的立體角度,讓需求者客觀感受結果。他並提醒,除了術前要讓客戶明白可能的副作用,對熟齡族來說,整形目的多半是回春,跟同齡比,能年輕個十來歲就是凍齡,若要年輕個廿、卅歲,恐怕就是過度美好的幻想。
-
2021-04-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湊人開瓶打AZ疫苗 醫護「叩客」壓力大
AZ疫苗到貨卅一萬多劑,開打至今累積接種三萬多劑,只打了一成。由於AZ疫苗每瓶可供十人施打,為有效運用得來不易的疫苗,各醫院為湊滿十人來接種,門診執行人員自嘲成了「叩客妹」、「接線生」,不少醫護大喊痛苦。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天指出,已放寬疫苗「開瓶」人數,即日起,湊足八人即可開打。一位醫院人員透露,AZ疫苗開放非醫事人員接種後,手機上的醫院工作群組每天響個不停,同事必須隨時待命,新冠疫苗門診湊足十人就必須上班,六小時內協助完成疫苗施打;如果湊不足,尚未接種疫苗的醫院行政人員就被徵詢「要不要打?」希望湊齊人數。某醫學中心主管表示,近一個月來,負責新冠疫苗門診的同仁為了湊齊十人,每天打電話的次數比打疫苗的次數還多。首先,得叮囑預約民眾到診,最怕當天「棄標」,只要有人臨時說不來,當天接種計畫就要改變,必須要立刻打電話請人來,否則其餘九人又得延期,「擇期重湊」。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規模不大的醫院,「湊人」壓力相對嚴重,專家諮詢小組曾建議放寬「開瓶人數」,希望效期內讓疫苗施打完畢。振興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明政也表示,如果因為有人臨時未到不敢開瓶,其餘九人就得回家,無形中更降低接種意願。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建議,應盡速開放更多順位接種。「已不需要湊滿十人才開打。」莊人祥表示,最近已向各醫院說明,疫苗施打開瓶數已從「湊十」改為「湊八」,醫院一天若僅開一瓶,至少要有八人接種,若開瓶超過一瓶,當天最後一瓶至少要有六人接種。莊人祥表示,目前醫院回報每瓶可接種人數平均十點六到十點七人,現在調整開瓶人數,是可接受範圍。截至十六日為止,AZ疫苗累計接種三萬兩千三百八十九劑。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出席台中家扶基金會自強母親表揚,各界關切台灣何時能有其他疫苗或自選疫苗?陳時中表示,「疫苗進來時程會跟大家講,現在無法完全掌握」。針對外界批評防疫下半場一塌糊塗,陳時中表示,有具體建議都虛心受教。
-
2021-04-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周五接種潮再現 昨單日接種數達2234人
AZ疫苗自3月22日起接種,目前以累積3萬2039人次,昨日單日接種人數為2234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先前指出,周五施打率都會比較好。目前接種數最高的一天為4月9日,同樣也是周五為2577人。目前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總計有328人,莊人祥表示,目前即使是被歸類為嚴重不良反應者,現在都恢復良好。莊人祥表示,AZ疫苗接種的打氣,受到不良事件影響,特別是大腦罕見靜脈竇血栓事件,目前有些專家建議可以擴大施打的點,增加接種率,事實上,並不是很多人想打打不到,所以現在開更多的點,只會讓更多人無法湊齊。至於是否加速擴大接種的順位,莊人祥表示,一直都在評估中,後續會有一些配套在進行規劃,也會觀察下周三起自費疫苗接種的情形為何。
-
2021-04-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免湊足10人開瓶 莊人祥:6人就可以了
AZ疫苗接種打氣冷,不少專家建議「開瓶人數」應下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其實沒有一定要揪到10個人啦,大概6個人就可以了,中央沒有規定醫院一定要滿10人才能打,目前規定為如果當天只開一瓶,至少要有8人;當天的最後一瓶,至少要有6人,該措施近日已向各地衛生局說明,指揮中心目前有設下耗損瓶數,助接種率提高。近期不少醫院為了湊滿10人才能協助符合資格者接種AZ疫苗,莊人祥今表示,並沒有要求醫院一定要湊滿10人才開打,就算沒有湊足人施打,也不會被罰,目前最新的規定為,若當天僅開一瓶,至少要打8人,若當天開一瓶以上,當天的最後一瓶可以僅提供6人施打。莊人祥表示,目前每瓶接種的平均人數為10.6人到10.7人,目前調整開瓶施打人數,是可接受的耗損範圍。
-
2021-04-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接種數破3萬 自費疫苗下周一10時起可預約
AZ公費疫苗14日起擴大至第四順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昨新增接種人數為1542人,目前累計接種人數達到3萬039人,新增的不良反應通報總計有12件,12件都是非嚴重的不良反應通報;另,指揮中心也21日起開放給自費疫苗接種,預約則是自19日、即下周一的早上10時以後,有出國必要的民眾可以開始預約。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自費疫苗接種點,總計有31家旅遊門診辦理,目前有關這些自費疫苗接種時間、診次、收費訊息已經請這31家務必在本周日下午公布在該醫院官網,在4月19日下周一的10時以後起,只要有出國必要民眾都可以開始預約莊人祥表示,目前初步安排公費疫苗與自費疫苗集中施打,主要是AZ疫苗開瓶後需要六小時內用完畢,這些醫院也有公費疫苗門診,所以最後可能會共同開診集中接種,就由醫院個自行安排。自費疫苗的費用,目前定出醫學中心上限為600元,區域醫院550元,地區醫院500元,主要收費包括掛號、診察等費用,免收疫苗成本。公費疫苗則是收掛號費而已,每家醫院從50到200元出頭不等。
-
2021-04-16 癌症.攝護腺癌
揪「老男人癌」轉移元凶 國衛院領先全球發現攝護腺癌ROR2基因作祟
位居國內男性第三大癌症的攝護腺癌,又稱老男人癌,40年來罹患率逐年上升,最怕轉移到骨頭提高死亡率,現在被揪出轉移元凶了。國衛院研究團隊領先全球發現:「ROR2」基因可有效阻斷轉移作用,未來透過臨床實驗將以小分子藥物精準送進腫瘤細胞,為攝護腺患者做好轉移風險把關,推估80%攝護腺癌患者有此需求。國衛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褚志斌表示,攝護腺癌是全世界第三大癌症,北美、歐洲、南非、澳洲盛行率高於台灣4-5倍,然而,隨著台灣人口老化以及飲食西化,該疾病已跟女性乳癌一樣,近40年罹患率一直上升,平均每11個國人罹癌者,就有一個是攝護腺癌,年紀越大罹患率越高,65歲以上,罹患率2-3成,超過80歲盛行率更高達50-60%。罹患攝護腺癌名人包括:知名作家李敖、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前監察院院長王建煊。褚志斌表示,攝護腺癌跟乳癌的形成過程都需要賀爾蒙,也是目前主流療法,不幸的是,癌患接受賀爾蒙治療後的失敗率也不低,1至3年復發率高達95%以上,一旦復發,到了第四期最容易轉移到骨頭、肝臟,平均中位存活約剩兩年,即使復發過程仍有藥物可抑制雄激素受體,延長病患壽命,但往往在幾個月後會產生抗藥性。為了及早介入控制攝護腺癌的轉移風險,褚志斌帶領博士後研究員曾仁志及研發團隊投入研究,終於揪出攝護腺癌轉移骨頭的機轉,團隊發現,攝護腺的癌細胞並不喜歡人體內的「ROR2基因」,只要活化該基因量,就可以有效抑制攝護腺癌轉移與侵襲。諸多臨床檢體、細胞以及動物實驗數據回饋,體內ROR2表現量高,存活率高,復發比率降低;而正常攝護腺上皮細胞的ROR2表現量高,也會抑制轉移。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也發現,ROR2雖對攝護腺癌、大腸癌有抑制轉移作用,但乳癌、胰臟癌反而會提升轉移機率,褚志斌因此表示,未來將利用用奈米科技,以小分子藥物「精準」送進腫瘤。國衛院也透過先前研究指出,肉桂、蜂膠等天然物也存有ROR2基因,含量僅1-2%,褚志斌說,不建議民眾服用,需投入臨床實驗做成合成純藥錠為佳。這套研究係利用國衛院的Mirco-Western Array系統,解開ROR2受體如何調控攝護腺癌轉移機轉,褚志斌表示,該系統全球唯二,另外一套在紐約,目前也已提供大專院校以及國內生技公司進行試驗。
-
2021-04-13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北榮智慧AI即時預判心衰竭 9萬名洗腎病友福音
台灣每年洗腎人口高達9萬多名,洗腎密度全球第一,為減少洗腎過程心衰竭風險,北榮與電腦軟體公司共同開發「 AI即時血液透析」預判系統,可即時回報洗腎病友的心衰竭風險,準確率高達90%,還能立即抓出病友最適乾體重,誤差率大幅降低80%,洗腎品質效率提升之外,還能減少住院機會與死亡風險。北榮內科部主任唐德成表示,台灣洗腎病人一半為糖尿病患者,其他像是高血壓、心室肥大等共病,都會造成洗腎過程的併發症風險,病友平均一個月要洗腎13次,一次4小時,以往乾體重預測多從0.2%-0.3%逐漸微調,常常得耗時2至3個月,或等到病人抽筋、掉血壓才介入也「通常太遲」,臨床上,每年洗腎國人約有五成是因心衰竭而死亡,洗腎前兩、三個月死亡的機率往往最高,才會想開發此一模組先做預判。北榮腎臟科主治醫師歐朔明表示,兩年前,北榮就曾針對透析病人四小時的洗腎過程可能增加的負擔以無紙化作業先輸入電腦,但護理人員還是得花上半小時手抄病人的病理參數,這套與賽仕(SAS)開發的偵測系統,係用健保資料庫當基底,即時接受病友高達200組生理數值,以「心衰竭+乾體重」兩大模型進行回饋,還可透過即時監控讓護理人員巡視時間從平均30分鐘明顯縮短至3分鐘,可有多餘心力照護病患透析併發症與即時處置。所謂乾體重,是指洗腎病人身上沒有蓄積水份,沒有四肢水腫及肺水腫,且平常血壓正常時的體重,也就是醫師幫洗腎患者所設定的「最適當」的洗腎後體重。唐德成說,以往經驗療法,乾體重誤差平均可達200公克,現在透過這套系統,誤差可降低到只有40g,錯誤率下降了80%,病友洗腎效率品質得以大幅提升,一名73歲的腎友原本心臟就不太好,去年洗腎回到家常不到一周就喘吁吁得住院,每次調整乾體重就花了一、兩周,對病人家人負擔都非常大,這位病友透過AI模組找到每次乾體重最適數字後,今年就沒有再住院了。這套系統開發完成後,將透過技轉取得醫材進入臨床實驗後送食藥署,預計2、3年後正式導入應用,未來會再加上影像識別,降低洗腎可能引發的肺積水風險,更希望供給其他醫院或透析院所共享資源。
-
2021-04-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 2577人接種單日新高
AZ疫苗接種累計達二萬四四五○人,前天單日接種人數二五七七人,創上月廿二日開打以來新高;第二批自COVAX採購的十九點九二萬劑AZ疫苗,預計本月十四日完成檢驗封緘並配送,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由於這批疫苗有效期限至五月底,配送後會請醫療院所優先使用。AZ疫苗明擴大接種對象,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將去部立桃園醫院帶頭接種,疾管署長周志浩及莊人祥也會安排陸續接種;地方縣市首長至今約有十人表態接種,雙北市長柯文哲及侯友宜及台中市長盧秀燕等預計在明天挽袖獻出手臂。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感謝各縣市首長願意出來帶頭打疫苗,到貨的AZ疫苗約卅一萬劑,將撥出一萬劑提供自費施打,適用對象及時間、地點、價格將於本周公布。將與勞動部討論核定疫苗假。莊人祥說,自費疫苗與公費疫苗都採「預約制」,每瓶AZ疫苗可供十人接種,為有效使用疫苗,擬讓公費施打對象與自費對象,可湊足人數一起施打。若疫苗沒打完如何處理?陳時中說,會盡量想辦法打完,也可能展延疫苗有效期,各疫苗廠安定性試驗時間都不夠,現在安定性試驗拉長,有效期也可望拉長。至於台商是否列入自費疫苗的對象?陳時中說,若有需求都不會排除。前天單日新增通報不良反應案件達十四件,其中一件為疑似嚴重不良反應,其他為非嚴重事件。疑似嚴重不良反應案例為未滿廿歲女性,接種後出現胸悶、發燒、發冷症狀,與先前發生瘀斑的廿多歲男性,皆為年輕族群。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年輕人若曾感染過腺病毒,接種後反應會較為強烈,觀察國際間接種AZ疫苗反應,也多是年輕人反應較大,建議卅歲以下族群改打其他品牌疫苗。我國昨新增兩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為廿多歲印尼籍男性漁工(案一○五六)及廿多歲菲律賓籍女性移工(案一○五七),兩人皆是在檢疫期滿後採檢後確診。
-
2021-04-11 癌症.抗癌新知
你累了嗎?高達92%癌患因治癌而出現癌疲憊
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治療方法日新月異,但調查指出,92%癌友最難熬過「癌疲憊」,尤其末期病友,癌疲憊是抗癌過程中的大魔王,有三成中重度癌疲憊癌友因此放棄正規治療,影響預後。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於2015年針對1207名癌症病人,進行「癌因性疲憊症流行病學調查」,高達92%癌症病患有癌因性疲憊症(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但把這種困擾告知醫師的比率僅56%,透過量表評估發現,四分之一癌友已達中重度等級。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馬偕兼任主治醫師謝瑞坤表示,許多癌友把化療過程的累視為理所當然,極少主動或無法清楚向醫護人員描述此一困擾,導致疾病很容易遭忽略,進而影響疲憊評估與治療處置。不同於一般的疲倦,癌疲憊是持續且主觀的疲憊或耗竭感,與日常活動無關,無法透過休息、睡眠緩解,嚴重時,連坐著、躺著甚至整日臥床都會感到疲憊。謝瑞坤說明,癌因性疲憊症成因有二,癌症本身以及癌症治療過程,通常,一、二期別的癌友的癌疲憊是癌症本身造成,較為輕微,但到了三、四期,癌疲憊加重,一旦發作,將面臨失眠、疼痛、食欲不振、憂鬱等,一名院長級醫師因大腸癌三期,預計接受12次化療,但做完第二次就因癌疲想直接放棄。「癌疲憊是可以治療的」,謝瑞坤建議,為癌疲憊所苦的癌患,可根據「癌因性疲憊症治療指引」,接受「非藥物」和「藥物」處置,門診患者可於每次回診時評估,量尺以0至10分,0分是完全無疲憊,1到3分是輕度疲憊,可以採取運動、營養飲食、睡眠衛生因應或預防,若出現4分以上的中重度疲憊,建議藥物治療。一名52歲的婦人,五年前乳癌曾抗癌成功,去年回診癌細胞復發,同時合併骨轉移和肝轉移,確診為癌症四期,治療過程自述不管睡多久都相當疲憊,生活品質大受影響,經評估屬中重程度後給予藥物,體力後來恢復得以繼續治療,現在腫瘤縮小獲得控制,也能繼續上班。台北長庚醫院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科主任游啟昌說,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癌因性疲憊症列為疾病,我國醫護界也合力編撰完成「癌因性疲憊症臨床治療指引」,讓癌疲憊漸漸受到外界重視,後期的癌症治療因更需要長期抗戰,要預先讓病人知道各種副作用,並告知是「可處理的」,有助於提升病患信心,在抗癌路上堅持到底。
-
2021-04-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二批AZ疫苗效期只到5月底 莊人祥:14日後先打第二批
接種AZ疫苗人數,昨突破歷來最高,目前我國到貨31多萬劑的AZ疫苗,第二批自COVAX採購的19.92萬劑,預計本月14日完成檢驗封緘,礙於這19.92萬劑的有效日期比第一批還短,僅到5月3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14日開始配發後,會先優先請醫療院所施打第二批的AZ疫苗,讓疫苗有效使用。目前接種人數已達到2萬4450人,後續將釋出1萬劑提供給自費使用,莊人祥表示,由於到貨的疫苗有限,接種的順位不會在現有的疫苗數量下,一次全面開放,因此31多萬劑的AZ疫苗的規畫接種,仍以一、二、三順位接種來規畫,並視情況,擴充到第四類,不會一下子擴充到十類。
-
2021-04-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疑似施打AZ產生嚴重不良反應 未滿20歲女發燒住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說明最新AZ疫苗接種人數,昨天單日新增2577人,為開打以來接種人數最高的一次,由於回補66人的統計,截至目前為止有2萬4450人接種;昨天新增通報不良反應事件有14件,其中1件為疑似嚴重不良反應事件、13件為非嚴重不良反應事件。疑似嚴重不良事件通報對象為未滿20歲的女性,接種後出現胸悶、發燒、發冷症狀,因此住院接受治療,目前症狀皆已緩解出院。莊人祥表示,目前AZ疫苗適用接種18歲以上成人,該名產生疑似嚴重不良反應者,年齡接近20歲,目前狀況已經好轉;他表示,昨天公布的20多歲男性與今天公布的未滿20歲女性,雖然都屬於「年輕族群」,但是接種後產生不良反應,不一定與疫苗有關,像是昨天公布的20多歲男性,後續已經驗證是感染其他病毒引起的連續發燒症狀,排除與疫苗有關。
-
2021-04-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擴大接種 防疫五月天力挺「統統都會打」
AZ疫苗下周起擴大接種順位,第二、第三順位對象,皆可預約接種;防疫五月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以及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在3月22日開打時就已獻出手臂,副指揮官陳宗彥、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也將在4月12日於部立桃園醫院帶頭接種;發言人莊人祥說「我也會打」,但不會在周一接種,會再找一天接種,避免媒體們太忙。莊人祥表示,陳宗彥以及長羅一鈞都會去部桃施打,屆時也會有兩名防疫醫師也會過去。因為有第二類、第三類,所以地方警消人員、國籍航空,也有十個縣市的首長也會願意施打,指揮中心非常感謝他們。
-
2021-04-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自費也得湊10人才能打? 莊人祥:不排除公自費一起打
AZ疫苗下周起擴大接種對象,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出席活動時,下周將公布「自費疫苗」適用對象以及費用、施打地點等,初步規畫釋出一萬劑;不過,AZ疫苗每開一瓶可施打10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對於自費疫苗的施打,與公費疫苗相同,須採「預約制」,目前也在研議公費、自費疫苗的可以湊在一起施打,讓人數可以足額接種。莊人祥表示,自費疫苗的數量,昨天是對外說明為釋出5000到1萬劑左右,今天陳時中所說的1萬劑也在此範圍中,自費疫苗的費用,也與昨天所說的相同,還是要有掛號費、檢驗費、疫苗採購費用等,不過皆在研議中,指揮中心會調查幾家醫院,最後再提供價格給各位參考。
-
2021-04-10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血壓正常卻很喘 主動脈瓣膜狹窄不到1公分
按時服用高血壓藥,血壓控制穩定,怎麼會喘到不行又胸悶?小心主動脈瓣膜狹窄,如果輕忽沒治療,容易進展為重度狹窄,有猝死的風險。一名85歲老太太,有高血壓長達20年,經規律用藥後血壓逐漸正常,近半年來常常走一下就喘吁吁,甚至胸悶、呼吸困難,以為是正常老化,直到突然昏倒送醫,才發現心臟的主動脈瓣膜狹窄程度已剩不到一公分,檢查確診為「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再不處理恐引發狹心症、心臟衰竭,甚至有猝死可能。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部副主任黃啟宏表示,主動脈瓣膜由3個瓣葉所組成,在人體循環系統中扮演心臟血流通往全身的大門。主動脈瓣膜狹窄,除了天生結構異常外,會隨年齡增長鈣化進而狹窄,心臟能輸出的血液就愈來愈少,許多症狀也伴隨而來。一般來說,70歲後就要注意主動脈瓣膜狹窄的老化問題,80歲之後的發生率約3%至5%。黃啟宏指出,有三高問題的老年人,可能會加速主動脈瓣膜狹窄惡化。多數病人在輕度狹窄時並沒有異狀,隨著狹窄愈來愈厲害,就會出現呼吸困難、頭昏、暈厥、心絞痛等不適症狀,嚴重甚至導致心臟衰竭。根據國際標準,這位老太太主動脈瓣膜狹窄程度剩不到1公分,已經屬於重度狹窄。黃啟宏表示,她的血壓曾高達160至170mmHg,規律用藥穩定控制,未料,近半年來走路不到50公尺很喘,這就不大對勁,「昏倒」即是主動脈瓣膜狹窄嚴重的警訊,一旦錯過治療時間,會大幅縮短餘命,甚至猝死。老太太接受免開心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TAVI)」,手術順利,一周後即出院,術後不適症狀明顯改善,並可外出輕鬆步行200至300公尺。黃啟宏說,TAVI適合高風險患者,例如高齡、合併症多,接受手術的風險太高。但對於身體狀況較好的年輕人來說,手術還是最完整的治療方法。
-
2021-04-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自費接種 最快4月底開放
AZ疫苗下周擴大第二、三類接種對象,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取得接種資格,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及台中市長盧秀燕等皆宣布將於下周一(十二日)上午接種疫苗。另外,AZ疫苗最快四月底開放自費接種,目前研議收疫苗處理成本一六○元,但民眾需另付疫苗採購費、掛號費、檢查費、診斷證明費等。為加速AZ疫苗接種速度,指揮中心日前指出,最快四月底開放有出國需求者自費接種,可望釋出五千至一萬劑。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公費疫苗提供自費施打並非首次,過去都不收疫苗處理成本費,僅收掛號費、審查費及證明費等,AZ疫苗朝這方向研議。待收費、施打點等準備事項確定後,就可宣布開放民眾自費開打疫苗時程,預計一周後公布。到底AZ疫苗每劑多少錢?莊人祥表示,這與疫苗採購費用有關,還要考量運輸成本,整體費用確認後將再對外公布。至於醫院掛號費、診察費、治療處理費(注射費)或藥事服務費、接種證明書費用等,依各家醫院規定而不同。柯文哲排定下周一赴聯合醫院和平院區施打,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說,願接種AZ疫苗,期待更多防疫人員施打,增強保護力。盧秀燕也同樣在下周一接種,希望起帶頭作用,讓市民安心;台南市長黃偉哲則說,將在十六日施打疫苗。累計至昨天為止,共兩萬一千八百七人接種AZ疫苗,昨新增一件疑似嚴重不良反應,歸類為「其他」,是一名廿多歲男性接種後出現發燒、頭痛等症狀,急診就醫後症狀緩解。莊人祥說,發燒屬常見副作用,但因連續性發燒,再加上赴急診,現行認定疑似嚴重不良反應標準相對寬鬆,因此將此案列入。歐洲藥品管理局將血栓事件列為AZ疫苗極為罕見副作用,莊人祥說,我決議繼續施打,但「加大警語」提醒,滾動檢討。對於地方首長表態接種,莊人祥表示,擴大接種以「自願」方式鼓勵,並未要求地方首長一定要打,但若地方首長帶頭接種,指揮中心非常感激。
-
2021-04-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自費新冠疫苗最快1周內釋出 「這筆費用」免收
AZ新冠疫苗自12日下周一起擴大第二、第三類人員施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同步評估自費市場,以滿足商旅、留學生出國需求,自費價格到底要收多少也引來關注,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對此表示,目前朝向不收疫苗的成本費,至於掛號費、檢查費以及施打證明費另收,不同醫院訂價差別不會太大。莊人祥表示,下周一起,擴大施打第二、第三類之後,將積極評估自費需求,公費疫苗提供自費施打並不是第一次,先前像是腦炎、小兒麻痺疫苗,原本都是常規的接種疫苗,因為民眾有旅遊國要求,也會將這樣的公費疫苗轉成自費施打,按照過去作法,民眾會到醫院設置的旅遊醫學門診接種,施打時,不會收取疫苗成本費,但收掛號費、檢查費、施打證明費則要另收,未來,新冠疫苗若轉到自費市場,也會有這幾筆費用,大致是往這個方向。至於自費疫苗何時到位?莊人祥表示,以前自費疫苗都是舖到各家醫院的旅遊醫學門診,現在新冠疫苗也是朝這方向,但到底要哪幾個點,還要再做最後確定,當然希望越快準越好,希望可以在一周內宣布。
-
2021-04-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莊人祥感謝願打疫苗地方首長 莫德納5月到貨時程不變
我國到貨的新冠肺炎疫苗,品牌為AZ疫苗,打氣至今仍舊低迷,最新的統計數字為已接種2萬1807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下周一擴大施打對象,其中包含地方縣市首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擴大接種仍以「自願」方式鼓勵接種,並未要求地方首長「一定」要打,不過他說若地方首長願意帶頭接種,指揮中心會非常感激。截至目前為止,我國前後到貨31萬多劑AZ疫苗,礙於國際間頻頻傳出接種AZ疫苗後產生的不良反應,以及保護力與其他品牌相比相對低,導致打氣不佳,莊人祥表示,目前仍鼓勵接種,下周也將會擴大施打,昨公布新增的一例接種後出現「瘀青」反應的民眾,他澄清並不是血栓,症狀就是瘀青。而我國向藥廠直接購買的505萬劑的莫德納疫苗,莊人祥表示,目前到貨的時程仍維持再5月,並沒有任何異動。
-
2021-04-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護照縮短檢疫時間 莊人祥:各國說的比做的多一點
台帛旅遊泡泡後繼無力,參與首發團的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今對外表示,希望能縮短檢疫時間,或是推出專屬於旅遊的「旅遊泡泡」,同時也應該要推出「疫苗護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很多國家都有在講疫苗護照,但是看起來多數都是「說的比做的多一點」,我國目前都有在慢慢做,但也希望推出的版本不要與各國相差太多。台帛旅遊泡泡首發團於4月1日出發、4月4日返台,返台後需進行自主健康管理,並於第五天到第七天採檢,即4月9日到11日,今天也是採檢的第一天;莊人祥表示,整體的採檢結果需要到11日才會有完整的結果。莊人祥表示,我國目前也正在研究疫苗護照,現階段在國內施打完新冠疫苗後,會給予疫苗施打證明,是一張小卡,不過現在所謂的疫苗護照都希望是「數位」方式呈現。他指出,全球各單位都有自己希望的一套做法,如世界衛生組織有提出一套、IATA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也有,不同組織都有各自版本,也導致出現不同版本的情況。目前台帛旅遊泡泡成行,我國也有試圖用此方法加速通關,只是要採用哪個標準,不只是我國,全世界都還沒有個定案,若採用某個版本,只是跟帛琉或某國可以通,但其他不一定能通。莊人祥說,所以現在各國都是「說的比做的多一點」,台灣現在則是慢慢在做,不過仍需要全世界統一的交換格式,這也是目前最大問題,怎麼呈現資訊跟其他國家交換。
-
2021-04-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新冠疫苗後連續發燒 20歲男列「其他疑似嚴重不良反應」
新冠疫苗持續開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說明,昨新增1687人接種,並回補先前未計算的45人,截至目前為止累計有2萬1807人接種,昨新增1例其他疑似嚴重不良反應、3例非嚴重不良反應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新增通報的其他疑似嚴重不良事件者,為一名20多歲的男性,接種後出現發燒、頭痛等症狀,赴急診就醫後,目前症狀已經緩解。莊人祥說,該名男子接種後的反應,雖然為發燒,屬於常見的副作用,但是他是「連續性的發燒」,再加上赴急診就醫,且現行認定疑似嚴重不良反應的標準相對寬鬆,因此將此案列入「其他疑似嚴重不良反應」。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將血栓事件列為AZ疫苗的極為罕見副作用,我國昨決議繼續施打;莊人祥表示,各國對於EMA以及英國建議30歲以下的民眾改打非AZ品牌的疫苗,各國的做法不一。莊人祥表示,目前加拿大則建議50歲以下不要打,澳洲政府則是未明確說明是不是小組來實施;其實,英國雖建議30歲以下改打其他疫苗,但英國其實MHRA醫院管理機構也不建議要限縮年齡。莊人祥表示,我國的做法其實就是「加大警語」提醒,也會持續密切注意這個議題,持續進行滾動檢討。民眾決定是否要施打,建議還是跟醫師再評估討論風險後再接種。
-
2021-04-09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高血壓越控制越喘?8旬嬤主瓣膜狹窄剩不到1公分險喪命
高血壓藥明明乖乖吃,控制也越來越穩,怎麼還喘到不行又胸悶?一名85歲老太太,有高血壓問題長達20年,經規律用藥後血壓逐漸正常,近半年來卻常常走一下下就喘吁吁,原以為是正常老化,直到一次突然昏倒送醫,才發現心臟的主動脈瓣膜狹窄程度已剩不到一公分,再不處理恐引發狹心症、心臟衰竭甚至猝死可能。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部副主任黃啟宏表示,主動脈由3個瓣葉所組成,在人體循環系統中扮演心臟血流通往全身的大門,與常聽到的主動脈剝離多因血壓突然急速竄高的成因不同,主瓣膜狹窄除了天生結構外,一般是隨年齡增長鈣化進而狹窄,就像年久失修的厚重門板,開口愈來愈小,心臟能輸出的血液就愈來愈少,許多症狀也伴隨而來。一般來說,70歲後就開始要注意主動脈瓣膜狹窄的老化問題,80歲之後的發生率約3%至5%,黃啟宏表示,有三高症狀的老年人可能會加速狹窄其惡化,按照國際標準按程度不同,老太太狹窄程度不到1公分,已屬於重度。黃啟宏表示,多數病人在輕度狹窄時並沒有異狀,隨著狹窄越來越厲害,就會出現呼吸困難、頭昏、暈厥、心絞痛等不適,嚴重甚至導致心臟衰竭,個案中的老太太,血壓曾高達160-170 mmHg,規律用藥穩定控制下來,藥越吃卻越喘,這已就不大對勁,「昏倒」就是主動脈瓣膜狹窄相當嚴重的警訊,一錯過治療時間,會大幅縮短餘命甚至猝死。術後的老太太不適症狀明顯改善,並可外出輕鬆步行200-300公尺,黃啟宏說,若發現家中有高血壓病人血壓逐漸正常,卻出現很喘、胸悶痛、呼吸困難、頭昏、暈厥等症狀時,請提高警覺就醫,只需透過心臟超音波就能研判主動脈結構性的嚴重程度提早做出預防。
-
2021-04-09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體重破百直腸科名醫陪兒路跑甩肉20公斤 病患以為看錯醫師
「妳掛錯科了吧,不是這個醫師啦。」一名癌後一年追蹤一次的老太太,對著媳婦質疑再三。我是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建志,五年前開始減重,用了一年半時間,破百體重甩掉了20公斤,前後判若兩人,在門診中常有病人懷疑掛錯醫師。減重的動機很單純。2016年,要升小一的兒子央求我陪他完成1公里的路跑,1公里看似短程,但我長期過重、膝蓋在大學時又受傷開過刀,一上跑步機才跑300公尺,就喘到受不了。心律不整 靠服藥改善其實,兒子還沒許願的前一年,我就因一場莫名嚴重的心律不整,警覺到自己也是人,也會變病人,當時心顫到會心慌,住院做了各種影像檢查,找不到問題,最後靠著持續服藥控制病情。出院後,一位愛路跑的好友建議多運動,「來跑步吧!」我直覺怎麼可能,但也動起「等我體重減輕一點好了」念頭,因工作忙,決定先從「吃少」下手,結果半年下來根本沒效,常在挨餓,餓起來脾氣更差。兒子短短1公里的號召,竟成為我一路靠運動減重的支撐。由於騎飛輪對膝蓋的傷害僅次於游泳,社區樓下正好有兩台,符合不用出門也能動的懶性,但第一次節食減重失敗,這次信心也不是很足夠,僅小聲的跟自己說「每天騎30分鐘就好」,三個月若沒效再說吧。用App天天記錄體重,不管再忙都會去騎,才一個月,體重竟然掉了5公斤,耐受力也變好了,因此騎飛輪時間拉長到45分鐘,看著體重數字節節下降,開始期待運動,成為工作以外的重心。減重期間,不再少吃或不吃,而是調整飲食內容與作息,現在大幅降低碳水化合物攝取,晚上七點半後不再飲食,直到隔天早上六點多早餐,雖然沒有「168」,卻戒除消夜習慣。建肌力 舉啞鈴做伏地挺身瘦下來的過程,脂肪沒了,皮都皺鬆了,開始建立肌力,讓肉長出來才能撐起皮膚,在周一到周五,每天利用早上送完小孩上學後的短短10至15分鐘做核心運動,像仰臥起坐10個、伏地挺身10個、棒式10個,啞鈴舉幾下,周六、日休息,逐漸感覺肌肉變結實,腰痠背痛問題也減緩。2017年底,身體狀況都準備好似的,不僅陪兒子完成路跑,還可以跑到10公里。現在假日常跟太太帶小孩爬郊山,走走戶外,對我來說,這在以前是天方夜譚!找回健康 脾氣也變好了運動減重讓我找回健康,心律不整的藥從三顆、兩顆到停藥,血壓從130毫米汞柱降為110毫米汞柱,脾氣變好,不那麼急躁,過去睡覺打呼得很嚴重,現在消失了,睡眠品質更好。我的運動時間不長但穩定,符合333原則(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30分鐘、每次心跳超過130下),我常建議朋友,不能把體重設定看得過度壓力,應從小目標達成開始,才容易成功,並內化為生活日常的設定,如果很勉強的做到,一定維持不久。我的體質像老爸,但後天才是造成肥胖主因,大學重考那年壓力超大,不動又愛吃,就來到96公斤,後來醫師訓練期間直接破百,長達13年,「過重」不能怪爸媽,自己責任比較大。我兒子好像也有肥胖體質,但現在我跟太太盯著他,要求建立良好生活型態,包括:不喝含糖飲料、三餐定時定量、多運動。「好的生活習慣被建立,絕對離譜不到哪裡去。」陳建志小檔案現職:和信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年齡:49歲學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專長:大腸直腸癌症手術大腸直腸內視鏡手術(腹腔鏡微創手術)肛門疾病及相關手術大腸內視鏡檢查大腸直腸癌症家族史相關諮詢興趣:爬山經歷:NewYork-Presbyterian Hospital Weill Cornell Medical Center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及北榮外科部住院醫師、總醫師
-
2021-04-08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心臟長出果凍瘤全身亂竄 22歲女突腦中風栓塞北榮搶命
撲通撲通的心臟不但會長出腫瘤,更要小心一種像果凍狀的黏液瘤,會甩來甩去隨著血液竄到身體各處,若跑進腦部引發猝死。一名22歲的陳小姐,就因為這顆不定時炸彈,某天凌晨突然腦中風、雙腿下肢缺血、脾、腎等多處野栓塞,所幸經北榮團隊在24小時內成功搶回一命,還得以保留所有器官,免於截肢風險。北榮心臟外科醫師郭姿廷表示,陳小姐是去年11月2日凌晨5點半,右半邊突然無法動彈被送來急診,發現他右手連輕微擺動、抓握都沒力氣時,即使才22歲,仍研判為急性缺血腦中風,會診放射科馬上取出血栓,以侵入方式將腦部塞住的血栓拉出讓血管疏通。但沒想到患者後來又出現蒼白、疼痛、冰冷、麻痺,下肢雙腳竟然沒有脈搏,趕緊透過電腦斷層查看全身血管,看到少數腫瘤塞住下肢造成血液阻斷,過了膝蓋以下就沒有血流,個案在如此短暫時間出現多種症狀,非常不尋常,團隊進一步透過心臟超音波終於找到凶手,陳小姐左心房內竟有一個質地鬆散的腫瘤正隨著心跳甩來甩去,有點像果凍狀,其中的小碎片甩得非常厲害時,就隨血流漂到身體四處引發栓塞。心臟黏液瘤因為像果凍般的,質地非常鬆散,郭姿廷醫師研判陳小姐的黏液瘤約6-7公分大,常出現在左右心房中間隔板,還會像葡萄一樣有個蒂頭,一定要切除減少復發風險,粗估復發率5-10%。郭姿廷說,心臟黏液瘤雖是良性,卻是心臟最常見的腫瘤,國內好發率0.03%-0.1%,女大於男,常見30-60歲,到目前為止,心臟黏液瘤仍沒有辦法用基因檢測也無危險因子得以控制,就是一個突發性的狀況,大部分病人都是以不典型症狀被找到這顆不定時炸彈,常出現在左心房,腫瘤越大多伴隨心悸、倦怠、喘、發燒,嚴重則有肺水腫或心臟衰竭,若發現太晚,小碎片跑進腦部也有猝死可能。郭姿廷並說,因心臟黏液瘤導致周邊動脈栓塞的發生率30%,像陳小姐這樣身體多處栓塞的狀況相當罕見,運氣更不好的是,當下肢動脈阻塞手術順利完成,雙腳血流恢復紅潤後,卻出現「再灌流症侯群」,雙腳轉為腫脹,造成腔室症侯群壓迫動脈血流,所幸會診整形快科進行筋膜切開術釋放雙腿壓力,經數周換藥、復健已能行走自如。北榮急診部醫師李怡姿說,一般的中風主要分為腦梗塞以及腦出血,但小於45歲,特別是小於30歲的年輕型腦中風,要特別注意罕見問題造成,如主動脈剝離、自體免疫疾病,或像陳小姐這種心臟黏液瘤,其中,心臟引發的缺血性腦中風來源佔了15-35%。北榮神經放射科主任羅兆寶則提醒,不同器官對於栓塞造成的缺血忍受度不同,但當家中有人出現急性缺血性中風,以腦部時間最短來看,一定要在三小時內就醫,以免造成難以挽回的後遺症。
-
2021-04-08 新聞.用藥停看聽
3種老人常用藥 服用不當反危險
根據統計,在台灣65歲以上長者,高達五成有三種以上共病,使用多重藥物的機率與種類逐年上升。馬偕醫院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周曉慧指出,最常見的老人不當用藥,分別是胃藥、安眠藥、高血壓藥等三種藥物。這些藥物若未正確用藥,不但會適得其反,還可能引發跌倒、骨折等意外危險。以胃藥來說,周曉慧表示,老年人年紀越大,體內的胃酸相對降低,然而,不少長輩可能有「吃藥傷胃」迷思,經常自行服用胃藥。一位70多歲的婆婆是慢性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照過胃鏡指數正常,但一感覺胃脹不舒服,就服用含氫離子幫浦阻斷劑的強效胃藥,這種胃藥可強效抑制胃酸,但吃過多會讓消化系統變弱,建議停藥換成消化酵素後,她的症狀就獲得緩解。安眠藥也是老人家常見用藥,周曉慧發現,65歲以上門診患者,一半以上曾服用或長期使用安眠藥,值得注意的是,效果愈快愈好的安眠藥,副作用也可能愈多,最常見老年人吃了安眠藥,半夜起來尿尿時意識不清跌倒,骨鬆者還會發生骨折。老人失眠原因很多,可能合併失智、憂鬱、巴金森,或年紀大退黑激素不足等問題,各有不同的用藥,不能只以安眠藥通盤解決。周曉慧建議,吃安眠藥需搭配正確生活作息,讓生理分辨白天、晚上才行,否則真正的睡眠好處沒有得到,吃到後來反影響睡眠周期。台灣的高血壓盛行率高達四分之一,高血壓用藥頗多。周曉慧說,許多長者常吃降血壓藥卻沒有天天量血壓,曾有一位阿公吃到頭好暈,一量血壓才知道血壓降太多,她呼籲,慢性病藥不可能跟一輩子,高血壓用藥要記得搭配量測血壓。
-
2021-04-07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降低動脈硬化 基因治療防猝死
位居十大死因第二位的心血管疾病,將有新治療利器!北榮與陽明交大、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C)研究團隊發現,信使核糖核酸(mRNA)甲基化,是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的重要機轉。團隊透過抑制甲基化轉移酶的基因治療,可讓斑塊明顯減少五成以上,未來三高、穩定性心絞痛患者在傳統治療上搭配此療法,可望治標又治本,進而預防猝死、中風發生。據統計,動脈粥狀硬化引發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已占國人十大死因約達27.5%,僅次於第一名癌症的28.6%。造成動脈硬化的來源,是血液中的斑塊長年累積使得內皮細胞受損,但初期病徵不明顯,一旦斑塊破裂引發血栓,會造成猝死或中風。北榮醫學研究部主任邱士華表示,心血管疾病常會突然發生,但若能瞭解動脈粥狀硬化的生理機轉,就能避免發生這些措手不及的遺憾。為此,團隊花了五年時間透過老鼠實驗,找到mRNA在動脈硬化一開始扮演的重要作用,被餵食高膽固醇的老鼠當體內血液斑塊逐漸形成,其mRNA會出現甲基化影響修飾功能,造成發炎或正常組織的產生,倘若注入抑制甲基化轉移酶來改變基因表現,斑塊明顯可減少五至七成。該研究於今年二月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北榮實證醫學中心主任鄭浩民表示,傳統治療冠狀動脈,多以藥物如阿斯匹靈降低血壓,或介入性修復如氣球擴張、裝置支架治療,更嚴重則採行繞道手術。但許多研究證實,裝置支架只是改善症狀,並不會降低死亡率,唯有減少斑塊,才是根本。台灣高血壓盛行率高達四分之一,未來這些患者除了藥物或手術介入治療,再搭配此療法,才有可能讓斑塊真正消失。此研究預計五年後進入人體試驗,不排除以基因檢測的健檢方式,篩出有甲基化的mRNA基因,提前做好精準預防。邱士華指出,mRNA是DNA形成的前段,研究發現,哺乳類體內有七、八成的mRNA可能都會甲基化,是多種重大疾病發生的開端,北榮將持續擴大領域投入研究,讓這一類基因療法在臨床治療上,有更精準的工具可以運用。
-
2021-04-07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北市調查 逾8成國高中生睡不夠 恐易憂鬱
調查指出,台北市有高達84.5%的國高中生周間平均睡不到8小時,小學生睡不到9小時也有33.4%。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指出,睡不夠的學童容易有情緒行為困擾及過動傾向,青少年則容易出現憂鬱焦慮,建議父母應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喚醒孩子前15至20分鐘先拉開窗簾,周末補眠不要過頭等。調查由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楊建銘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醫師張詠森合作,在2018至2020年針對北市1萬多名學齡前兒童、4317名國小學童,以及3625位國高中學生的睡眠狀況進行統計。楊建銘表示,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建議,6至12歲的國小兒童周間平均睡眠應在9至11小時,13至18歲青少年要睡8至9小時,但台灣兒少睡眠時數多低於該基金會建議,尤其台北市等都會區的小孩課業壓力與日常休閒的平衡不足。隨年齡增長,睡眠缺乏更嚴重,學齡前兒童原本有80.5%符合建議,到國小只剩下65.1%,國高中生只剩下15.4%,高達45.7%國高中生睡眠過少,亦即睡不到7小時。研究進一步發現,過敏症狀及3C產品使用,影響兒童青少年的睡眠品質,若有氣喘夜咳、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症狀者,較難以入睡,入睡後容易醒來,白天也比較容易疲倦;若睡前一小時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產品,睡眠時間較少,白天也容易嗜睡。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建議,父母應及早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包括透過鬧鐘,給予15至20分鐘的緩衝期提醒收心;收書包做好就寢前準備;也可以自製「睡覺暫停卡」,藉由行為獎賞制度,減少抗拒上床的行為。也可善用生理機轉,喚醒孩子前15至20分鐘先拉開窗簾,讓陽光灑入房間,藉由光線對褪黑激素的抑制達到喚醒功效;周末補眠不要過頭。
-
2021-04-06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別小看PTSD 太魯閣號事件 醫師:這三類是高危險群
台鐵太魯閣號出軌重大事故造成50死、逾200人輕重傷,精神科師表示,事發至今第四天,生還旅客、家屬、一線救災醫護人員這三類族群恐有程度不等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呼籲若已有三天以上的嚴重失眠務必就醫,以免慢性化後影響復原效果。北榮精神部主治醫師周元華表示,太魯閣號事件的發生,會發生創傷後壓力症侯群的族群有三類,除了火車上的生還旅客之外,家屬、現場救難的醫護人員都會因為與一線人員、現場接觸,生活上出現了突發緊急的極端狀況,造成心理上不小壓力。周元華並解釋,所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跟一般焦慮恐慌不同,像一般人遭逢親屬過世雖會悲傷難過,但慢慢地都可會隨時間逐漸復原,然而,若是極端事件造成的恐慌,即使沒有受傷,若晚上噩夢連連,白天還會一直想到事件發生的畫面,這就是很典型的PTSD。發生創傷後壓力群可分急性跟慢性,事件發生的前二、三天就是急性期,周元華建議,若超過三天以上沒有睡好,影響生理還無法工作,一定要就醫,再不處理可能會慢性化,屆時,失眠、焦慮、憂鬱等復原會比想像中困難且複雜,這是因為正常的焦慮、憂鬱在生物學上,多屬於自律神經造成的興奮,但PTSD則因壓力過大破壞人體內的內分泌系統,「腎上腺素反而是掉下來了。」國外資料顯示,遇到極端重大事件如地震、戰爭導致的PTSD盛行率,三個月內高達能達60%,周元華特別提醒,事件的相關人員都是高危險群,但他們不會覺察,嚴重者可能還會自殺。
-
2021-04-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2批19.9萬劑AZ疫苗 今抵台
第二批新冠疫苗來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晚宣布,於COVAX採購的首批AZ疫苗十九點九二萬劑,今天上午將由華航運抵台灣。指揮中心陳時中表示,這批疫苗原先預定最快二月底抵台,因全球疫苗供應短缺及配送作業而延遲,由於效期比首批疫苗還短,將縮短觀察期,加速開放第二類、第三類對象接種。我國自COVAX採購新冠疫苗總計四七六萬劑,其中一○二萬劑為AZ疫苗,今將送抵其中的十九點九二萬劑。陳時中表示,其餘的三七四萬劑疫苗,我選擇輝瑞/BNT、嬌生以及諾瓦瓦克斯,希望維持疫苗的多樣性,至於這三種品牌各取得多少劑量?COVAX還在分配。今天抵台的疫苗與前一批一樣出自南韓廠,由COVAX集中到荷蘭阿姆斯特丹再運送到各國,疾管署長周志浩表示,在我方要求下,由國籍航空公司華航負責運送。陳時中表示,本批疫苗完成通關程序後,將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檢驗封緘作業,由於和前一批一樣都是韓國生產疫苗,預計作業時間將更快。不過,今抵台疫苗效期比第一批還短,日前宣布自四月六日起擴大接種對象,讓第一順位的所有醫事人員皆可施打,符合資格者約四十三萬人,原預計接種後觀察十天決定是否往下開放順位,礙於效期壓力,將會縮短觀察期為一至二天,盡速讓更多族群接種,讓疫苗「物盡其用」。指揮中心統計,截至四月二日為止,總計一萬七○五六人接種AZ疫苗,其中以高雄市接種數最高,累計有三○五五人,其次為台北市總計二九四四人、台中市有二三○○人、桃園市二○六四人、新北市一八八六人。風險等級一接種率為百分十三點七、風險等級二為百分之五點八五。接種不良反應通報總計六十三件,五十五件為非嚴重不良反應,八件為疑似嚴重疫苗接種不良反應。我國昨新增六名境外移入案例,分別為三名菲籍移工以及三名印尼漁工,皆是檢疫期滿,自費採檢確診,目前我國已累計有一○四五名確診案例。
-
2021-04-04 新聞.元氣新聞
太魯閣號出軌/談事故救援 陳時中談傷況兩極現場立即檢傷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晚上六點半臨時舉行記者會,宣布獲配Covax的AZ疫苗19.92萬劑,此時正逢台鐵太魯閣失事事件發生第二天,陳時中特地在記者會召開前率領周志浩、莊人祥在現場默哀一分鐘,之後表示:「這真是一個非常慘痛的教訓」。陳時中先前已陪同總統蔡英文到花蓮災難現場視察災情,他表示,這次傷況非常兩極,特定區域的傷害非常嚴重,像第八節車廂,死亡人數非常多,有些屍體甚至支離破碎,但另一邊就差很多。不過,衛福部這邊有四家急救重責醫院,負責此次傷患的後送就醫處置,陳時中表以肯定,經過幾次大量傷患的演練,他認為這次醫療與救災體系的連結相對比較好,地檢所、檢察官之間的連結也很好多,「有較大的進步」,現場醫師快速在一線就做好檢傷分類,並給予緊急醫療上的指導。由於檢傷分類在第一線扮演重要關鍵,若處理不好就後送,容易造成醫療上的量能負擔,陳時中認為這次檢傷分流有效率,讓負責的四家醫院在處置上有秩序很多,如此一來,重傷患者可以立即時獲得優先治療,醫院的病房、ICU也充分就序,比上次進步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