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藥明明乖乖吃,控制也越來越穩,怎麼還喘到不行又胸悶?一名85歲老太太,有高血壓問題長達20年,經規律用藥後血壓逐漸正常,近半年來卻常常走一下下就喘吁吁,原以為是正常老化,直到一次突然昏倒送醫,才發現心臟的主動脈瓣膜狹窄程度已剩不到一公分,再不處理恐引發狹心症、心臟衰竭甚至猝死可能。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部副主任黃啟宏表示,主動脈由3個瓣葉所組成,在人體循環系統中扮演心臟血流通往全身的大門,與常聽到的主動脈剝離多因血壓突然急速竄高的成因不同,主瓣膜狹窄除了天生結構外,一般是隨年齡增長鈣化進而狹窄,就像年久失修的厚重門板,開口愈來愈小,心臟能輸出的血液就愈來愈少,許多症狀也伴隨而來。
一般來說,70歲後就開始要注意主動脈瓣膜狹窄的老化問題,80歲之後的發生率約3%至5%,黃啟宏表示,有三高症狀的老年人可能會加速狹窄其惡化,按照國際標準按程度不同,老太太狹窄程度不到1公分,已屬於重度。
黃啟宏表示,多數病人在輕度狹窄時並沒有異狀,隨著狹窄越來越厲害,就會出現呼吸困難、頭昏、暈厥、心絞痛等不適,嚴重甚至導致心臟衰竭,個案中的老太太,血壓曾高達160-170 mmHg,規律用藥穩定控制下來,藥越吃卻越喘,這已就不大對勁,「昏倒」就是主動脈瓣膜狹窄相當嚴重的警訊,一錯過治療時間,會大幅縮短餘命甚至猝死。
術後的老太太不適症狀明顯改善,並可外出輕鬆步行200-300公尺,黃啟宏說,若發現家中有高血壓病人血壓逐漸正常,卻出現很喘、胸悶痛、呼吸困難、頭昏、暈厥等症狀時,請提高警覺就醫,只需透過心臟超音波就能研判主動脈結構性的嚴重程度提早做出預防。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