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3 癌症.肺癌
搜尋
醫病溝通
共找到
150
筆 文章
-
-
2021-12-30 該看哪科.皮膚
打COVID-19疫苗 恐誘發乾癬發作
冬天是乾癬好發季節,2/3乾癬患者在冬天病灶會變嚴重,此外,因乾癬屬免疫系統失衡疾病,疫苗也會誘發乾癬發作;皮膚科醫師表示,自施打COVID-19疫苗以來,門診中因打疫苗惡化或新生的乾癬病患有增加趨勢,推測可能是COVID-19疫苗的免疫增強方式較強,使原本控制良好的乾癬或潛在乾癬體質被誘發,不過儘管有此顧慮,醫師還是建議應接種疫苗。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台大醫院皮膚科主任蔡呈芳表示,一名六十多歲女性在打完COVID-19疫苗後,身上起疹子,原本以為是皮膚過敏,不過她的妹妹因小時候患過乾癬,直覺是乾癬病灶,催促姊姊就醫,結果證實的確是疫苗誘發乾癬體質發作。蔡呈芳說,像這類的患者並不少見,之前澎湖一名七旬乾癬患者,在打完莫德納後全身皮膚潰爛,已通過藥害救濟;而這類發作,通常在打完疫苗的二到四天內出現,治療期約三個月以上。臺大醫院一名檢驗師本來使用生物製劑,乾癬控制良好,結果打完疫苗後手掌、腳掌大發作,差點因此不符健保給付規定。不過儘管COVID-19疫苗有可能誘發乾癬,醫師仍建議接種疫苗,只是需要針對染疫風險、疾病狀況進行綜合評估,正在使用生物製劑的患者也不用擔心疫苗影響療效。而冬季是乾癬好發季節,門診病患大幅增加,皮膚科醫學會攜手台灣乾癬協會,推出4種醫病共享決策工具,包含生物製劑說明衛教單張、治療衛教工具書與兩支衛教影片,幫助乾癬患者主動瞭解治療目標與多元治療方式,與醫師共同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案,有機會達到病灶「清零」的最佳治療目標。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暨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醫師呼籲,因門診時間有限,患者就醫前可充分運用四大工具,掌握「看完整、問明白、聽建議」看診三步驟,事前做好功課,門診即可進行高效率醫病溝通。
-
2021-12-1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你怎麼知道有病人自主權利法?」 不動勇士簽署預立醫療決定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非常高興邀請到國內遺傳疾病大師林秀娟教授介紹他們的團隊。這是一門需要專精的學問、耐心的修養以及多元合作(醫師、護理師、諮詢師、個管師、社工師等)的臨床專科。林教授是國內這方面頂尖的小兒科醫師,她以深入淺出的文筆勾勒出遺傳疾病病人家屬的種種遭遇,需要團隊各種不同成員的合作。她並邀請兩位罕見疾病個管師分別敘述一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病人,已經癱瘓臥床,氣切使用呼吸器多年,還同意團隊拍攝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宣傳影片,藉由他的故事幫助及鼓勵更多其他病友,以及一對罹患亨丁頓氏舞蹈症的母子以及家中唯一健康的父親剛被發現得到癌症,而呼籲積極協助這種不幸的病人與家屬取得所需要的醫療及社會資源,並讓他們看見社會上溫暖的一道曙光。 我們團隊,包括醫師、社工師、護理師及個管師,要去拜訪的個案非常特殊唷! 阿杰今年30歲,診斷是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已經癱瘓臥床,氣切使用呼吸器好幾年了。經罕病個管師聯繫得知他有意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於是團隊到宅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 一進到個案家中,看到他身穿乾淨的白色T恤及帥氣牛仔褲,房間擺滿可愛的公仔,床邊還放置電腦設備,小杰微笑打招呼說:「謝謝您們來看我!」我驚訝又好奇,阿!不是氣切裝了呼吸器嗎?怎麼說話還如此清楚有條理,小杰解釋說他特地花了很多功夫去學習發聲。他從小就不會走路,也沒上過一天學校,全在家靠網路自學,目前幫助教會工作,協助發行專刊及審稿。小杰娓娓敘述他的生命故事:「有記憶以來我覺得自己只是不能走路,媽媽把我照顧的非常好,生活起居沒有太大影響。後來聽父母說才知道自己曾被醫生判定只能活到兩歲。小時候被家人帶在身邊,到處求神問卜,接受各種民俗療法,也曾被算命說我上輩子做壞事之類的。直到19歲有一天突然胸痛送醫,醒來時發現我全身插滿管子,在加護病房住了40幾天,接受了氣切手術。出院回家後,每天一睜開眼,就只能望著天花板和四面牆壁發呆。幸好教會的朋友來看我,讓我藉著信仰能『走出來』。「你怎麼知道有病人自主權利法?」「在那次住加護病房後我與家人溝通,希望未來能走得有尊嚴,於是在家人支持陪伴下我簽署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最近在網路看到『病人自主權利法』已經上路,希望可以了解,這是為了我媽媽,我怕她到時候又捨不得放我走。」真是令人敬佩的勇士!小杰雖然沒有受過學校教育,但他的思維談吐成熟及縝密,他希望可以為先安排好自己的未來,除了顧慮家人,熱心善良的他還同意我們團隊拍攝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宣傳影片,藉由他的故事幫助及鼓勵更多其他病友。他的影片可以連接youtube。
-
2021-11-25 新聞.元氣新聞
化解醫糾就像在當偵探 42組醫護、社工、律師獲獎
疫情期間醫療現場壓力大、醫病情緒緊張,第一線衝突也時有所聞。三軍總醫院家醫科醫師王志嘉指出,在疫情期間人與人之間有所隔閡,病患進出醫院限制多,難以表達照顧需求,加上醫護人員穿著隔離衣,雙方在溝通上得更花上心力。他說,面對疫情無奈,民眾在情緒上也有所緊繃,例如民眾在病房隔離多時想要逃脫,與醫護人員爆發口角,或是家屬要探病受阻而投訴,「即時衝突事件增加,但未必會演變成醫療糾紛個案。」改透過LINE視訊等方式,能夠舒緩病人入住院及家屬壓力。然而身為醫學中心,在疫情期間仍面臨人力吃緊,必須同時兼顧確診個案照顧、快篩團隊及打疫苗小組等三方人力拉扯,加上面對疫情等不確定的身心壓力,仍需要建立完善的醫病關懷機制。衛生福利部首次舉辦「醫療事故關懷服務頒獎」,共收件78件推薦,共計有20組個人獎、14組團體獎及8組公務獎,獲獎人員更包含社工師、醫師、律師、調解委員等,致力推動醫病和解,投入醫療爭議事件,降低醫病溝通落差。王志嘉同時具有醫學及法學背景,於三總擔任醫療糾紛小組委員,與衛生局、地方及高等法院擔任調解委員,獲得個人組特優殊榮。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疫情期間,調解會場的桌上都有隔板,會讓雙方在溝通過程有些隔閡,但最終慶幸能化解醫病雙方的衝突。王志嘉列舉,促成和解關鍵有三點,需要明白病人的心理情緒並讓對方得到舒緩,情緒好了才來談事,第二要縮小醫病雙方對於事實認知,第三個是明白病人的內心需求,「當事者發生醫療糾紛時,往往內心混亂不明,需要當偵探幫忙抽絲剝繭,才能有可能化解干戈。」醫事司長劉越萍表示,首次舉辦醫療事故關懷表揚,能夠讓最前線的醫護和病患在第一時間能夠得到對話、理解和人心的救治,就能大大提升醫病關係及治療品質。疫情期間,病人及家屬在能夠預期醫療受限制的狀況下,只能無奈接受,但演變成醫病糾紛,往往是在「無預警」底下發生。同為這次獲獎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和院區社工師王春雅指出,每家醫院也都有建立自己的關懷模式,例如由社工師擔任病患與醫院溝通的橋樑,能夠破除對立與心結,正因為疫情加深了院內及院外的溝通,更應該要把需求跟資源整合好。她說,好比疫情期間院內,住院探病有限制一人陪病,但針對臨終患者或需要召開家庭決策會議,往往重擔落在單一老伴身上,經醫院討論後會願意採取彈性作法,只要能夠建立關懷力,增加醫病信任關係,就能減少衝突與憾事發生。
-
2021-11-1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換個方式跟病人溝通 變成可以聊天的朋友
【編者按】這星期收集了一位年逾八十,回國已經二十幾年,仍舊認真照顧病人、教導醫學後進、關心醫療大環境的醫界前輩,最近三個月來在疫情下,在台灣、短期回美探親、剛回國所陸續寫出的三篇文章。希望以他年輕時長期在美國教學醫院行醫以及回國服務多年的經驗,冷眼旁觀台灣的醫療,以及回顧過去在美國、台灣照顧病人的一些想法,希望可以引起國人省思,我們更歡迎醫界更多的回應。名人來掛我的門診看病我在紐約的醫學院工作時 ,有一位當地的病人來掛我的門診看病,當其他的同事看到這位「有點名氣」的病人掛我的門診時都有點驚訝。這位病人在紐約開了一家很出名的酒莊,同時也有自己的葡萄園及釀酒廠。因為他的經商環境,在當地的媒體也會報導這位有點名氣的「名人」資訊,所以當這位「名人」要來當我的病人,有些同事很警訝。當這位名人來門診時,我也直接問他什麼人介紹來的。談話中,他告訴我説他曾經看過很多在紐約的名醫,大多都是各醫學大學的名敎授,這些名醫都是很出名的肝膽腸胃科大師。原來這位「名人」是因為喝了很多酒而引起肝臟功能的異常,因為這種問題是飲用酒精引起,解決這問題的最佳方法是戒酒。這位「名人」是賣酒又釀酒的人,加上自己從來的創業就在這方面很成功,所以過去的醫師們出自專業的角度去處理這位病人的問題,要他戒酒來緩解生理上的問題也是正確的。這位病人還想另外找一位不是大師級的醫生照顧他的身體健康。當這位病人告訴我他過去的就醫經驗時,我就很敏銳的發現,如果我跟其他「大師級」醫師來同樣的話來回應他的問題,這位病人也會再換另一位醫生來以安慰身心上的矛盾。我就改變了詞句,談了他最內行的「酒」的歷史,及社會上需要及存在的事實,也順便強調每人對酒精的反應、吸收量的不同,對身心有不同的影響。跟病人變成可聊天的朋友我認為對一位酒精飲料有習慣性「需求」的人,要一下子戒酒是不可能也不容易,所以用討價還價的方式勸說減量。如此一來,我們建立了相當不錯的醫病關係,也變成可以聊天的朋友,每逢年節,他都會寄送整箱的美酒來作禮物。一般的醫病關係,尤其在傳統的環境,醫護人員多少站在權威的立場,發號施令式的向「被動」及「弱勢」的就醫者用比較多的專業詞句說明病情及治療計劃。尤其在亞洲社會,病人及家屬也相當尊重專業,而以似懂非懂的心態面對醫療的建議。這種情況,相信在病人求診於「醫學中心」,尤其面對「專家」、「主任」級等大名醫的情況下更常見。人與人之間,如果面對面的溝通,多少會「見面三分情」,也許較容易建立好的溝通及信任。目前因爲有冠狀病毒的流行,很多醫療作業改為網路視訊服務,如果在醫病關係已經建立好了,或許醫師與病人之間的溝通還是可以維持。但對於初診或求診是追求第二意見的時候,少了「面對面」的溝通,是否會有不足或缺乏安全感及信任的缺點,值得探討。
-
2021-10-2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護理師參與醫學生臨床教學的經驗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如何幫助實習醫學生成為好醫師」。一位剛畢業的醫師回顧學生時代因為缺乏經驗,慘遭病人家屬下逐客令,他非常感激當時一位護理師及時伸出援手化解僵局,而學到如何做好醫病關係;這位當年幫忙他的護理師也應邀分享她當年如何催化這位醫學生「蛹化成蝶的成功蛻變」;一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資深醫師分享他對培育良醫的心得,也特別強調除了住院醫師在這方面的重要性以外,他也希望教學醫院的護理師也能以他們豐富的臨床經驗,幫忙實習醫學生的成長。在我的三十年護理生涯中,曾教導過許多實習生。在到目前工作的醫院之前,接觸的都是護理學生。有的聰明伶俐,有的勤奮,有的很會讀書但無法學以致用,有的很會做事但是一說到念書、考試就頭大,有些只求過關,甚至有人指望我能眼不見、耳不聽,直接給及格分數以順利取得畢業證書,還有學生跟我說他只求畢業文憑,畢業之後沒有要從事護理工作,想要我放他一馬。為了不讓這些學生空手而回,日子又不會覺得太過挫敗,更希望他們能不排斥或恐懼護理工作,並能學以致用,往往讓我挖空心思以對。擔任專科護理師之後幾乎不用帶護理學生了。由於教學病房的存在,我接觸了實習醫學生。在教學病房裡,主治醫師教導實習醫學生如何搜尋資料及身體評估來確立臨床問題,如何將學理運用在臨床上來解決問題,如何邏輯思考、書寫病歷、開立醫囑,如何評估治療成效等。雖然專科護理師無法像主治醫師給予實習醫學生在醫師養成過程中指引學習的道路,畢竟我們專科護理師對醫院電腦操作、行政措施及病房常規等人事物較為熟悉,在住院醫師不足的情況下,專科護理師被要求輪流進駐教學病房協助主治醫師照顧病人。由於專科護理師主要為工作取向,而實習醫學生為學習取向,雖然我們照顧相同的病人,基本上我們是各自去看病人的。因工作需要,我們專科護理師會向實習醫學生介紹一些常規,像是電腦系統操作,哪些情況要打電話,如何尋找護理師等。實習醫學生們真的非常優秀,大部分都是一教就懂,立刻上手。只是剛從學校出來的實習醫學生也和實習護理師一樣,對臨床病人充滿了好奇與惶恐,剛開始有些人會和同學一起去看病人,有時也會依個人需求拜託專科護理師陪同探視病人或示範如何收集資料。實習醫學生晨間匯報病人狀況時,主治醫師會詢問專科護理師是否有所補充,以此來激勵他們更加努力及詳盡。有些實習醫學生報告數日仍不得要領時,我也會偷偷提醒他們報告個案格式和邏輯,以減少他們的挫敗感。蔡博宇是前年我進教學病房碰到的實習醫學生,他讀書工作都很認真。記得某天晚上臨睡前接到他打來的電話,電話中先是抱歉對我的打擾,然後告知他與病人會談中先是觸及家人敏感地帶,被其父母拒絕談及病人女兒的話題,之後基於自己蒐集資料完成病歷的需求,忽略了訪談時間過長,以及忽略了病人出現的疲憊、咳嗽以及疼痛等不適需要及時處置,造成病人父母下了逐客令,甚至要求不准再出現。其實,這些是剛到臨床的實習生常犯的問題。我當時只能安慰他,讓他別太難過,跟他說在下次要以病人狀況為主,自己蒐集資料為輔,畢竟病人住院是為了醫療需求,要先解決病人需求,之後再找時間和機會完成收集資料,尤其是當病人不舒服的時候,詢問方式就要簡潔,甚至要數次訪談或改為詢問家人來完成資料收集。我知道他擔心病歷無法完成,允諾隔天上班時幫他收集他未完成的資料,讓他順利完成病歷寫作。知道他的挫敗感很重、很難過,所以詢問他是否要繼續照顧這位病人,而他很勇敢地說想繼續看看。基於病人父親介意會談時間過長,我跟他討論後決定隔天一起去探視病人,然後由我當主要發言人。隔天早上我們進去後,我先問病人是否狀況有改善,之後跟病人及家屬解釋教學病房目的是協助實習醫學生將來能成為一位正式的主治醫師的過程,說明此實習醫學生認真有餘、經驗不足,很抱歉實習醫學生過於心急,讓病人不舒服,保證之後會避免類似情況發生,並詢問之後是否可以讓蔡博宇跟我一起去探視病人。之後幾天蔡博宇要進去探訪病人之前都會與我會合,漸漸病人不舒服狀況獲得控制後,有些檢查就在經過家人和病人同意下讓蔡博宇陪同,慢慢地蔡博宇就自己找機會單獨前去探視病人。這個克服挫折的過程很不容易,我也忍不住要為蔡博宇喝采,他的關心和努力終於融化了這一家人,也很開心能陪著蔡博宇走過這一小段哭哭笑笑的日子。在工作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祝福所有的實習生都能堅強的克服自己身心各方面的難關,順順利利地走向職業的道路。
-
2021-10-1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羽化成醫師的醫學生:因缺乏經驗慘遭病人家屬下逐客令,而學到如何做好醫病關係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如何幫助實習醫學生成為好醫師」。一位剛畢業的醫師回顧學生時代因為缺乏經驗,慘遭病人家屬下逐客令,他非常感激當時一位護理師及時伸出援手化解僵局,而學到如何做好醫病關係;這位當年幫忙他的護理師也應邀分享她當年如何催化這位醫學生「蛹化成蝶的成功蛻變」;一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資深醫師分享他對培育良醫的心得,也特別強調除了住院醫師在這方面的重要性以外,他也希望教學醫院的護理師也能以他們豐富的臨床經驗,幫忙實習醫學生的成長。慶幸初入臨床即遇見這個家庭,好好挫一挫這名五年級醫學生(clerk)的銳氣,如今即將從醫學院畢業,接受「畢業後」(PGY)訓練,終於下定決心好好把故事寫下來。「那天,我覺得自己什麼事情都做得很差勁,在休息室裡頭坐著哭,晚上十點猶豫許久還是拿起公務機播給NP(專科護理師)學姊,那種不知所措的窘境,幸好早早就經歷。」回首來時路,當初的光景依舊歷歷在目。「41歲女性,原居英國,久咳不癒,懷疑肺癌,父母與腫瘤科醫師認識,剛從英國回來,要做非常多檢查進行確診以及分期,有人想負責嗎?」憑著已在大學醫院一般內科接過兩、三名病人的經驗,我自告奮勇晚上留下來負責這名病人。晚上我走入病房打聲招呼,與病人和其母相談甚歡,過程中還於電話中和弟媳說明未來幾天安排的檢查,讓遠在英國的先生及其他家人了解目前的醫治情形,我深知clerk的身份不能對病家進行病解,所以關於病情告知我直接建議家屬趁主治醫師查房時撥越洋電話一併聽病解。電話掛掉後,整個氣氛有些不大對勁,病人的父親進來了,然我不以為意地繼續跟病人問著病史,結果問沒有幾句,病人父親直指我們缺乏記錄造成過多人詢問,於是我退而求其次轉而向父母問病史,問到家族史時,當我問到案弟有沒有結婚,然後多問了一句有沒有孩子,這一句話挑動了爸爸的神經,他劈頭嚴厲質問我:「這個很重要嗎?」為了化解尷尬,我仍從喉頭迸出文字慢慢向父親解釋,那眼神裡的殺氣才消了一些些。雖然主要問的是父母,病人偶爾還是會補充幾句,結果就在我接著問上一兩句後,病人突然間咳了起來,一聲聲咳嗽響徹了父親心頭的鐘,晃的撕心裂肺,我與同學被憤怒地驅逐:「好了好了不能再問了!她都咳嗽咳成這樣,你們趕快走吧,不准再來了!」匆忙之際,迸出什麼樣的道歉詞都不奇怪,留下了殘缺的病史詢問以及零進度的身體診察。回到護理站,同行以及埋首打病歷的同學給了我不少意見,這時我才發現自己焦急完成任務的心似乎造成病人及家屬一些傷害,違背Do No Harm的天條。回到休息室後,我有些擔心隔天查房的狀況,混亂的思緒使病歷變得支離破碎,怎麼也打不完整。看了看手錶,我深怕自己的不禮貌明日殃及NP學姊,於是晚間十點左右鼓起勇氣播出電話,我一邊闡述被方才場面震懾的經過,一邊流淚,更覺得自己做得很爛,話筒另一頭的學姊默默地聽我説完,接著關心我是不是很挫折或不太敢負責這名病人……確實,當下我的信心的確受大了大大打擊。先前六週的訓練,與病人的相處都十分圓融且溫暖舒服,這是我第一次被病家掃地出門,然而這也令我反思:「或許我應該更早離開?或許我應該再精簡一點?」 「或許我以為輕鬆的聊天,在病人父親眼中卻是廢話,更妨礙了休息時間……」仔細一想,當天病人晚飯其實還剩下一些沒吃完,且病人已經做了兩個大檢查,身心俱疲,此外嚴重的肋膜積水造成講話會喘,並且時不時會咳嗽,這樣的狀況實在不適合久久問診。父親方面的情緒應當也十分複雜,全力栽培孩子到國外公司擔任商業經理,此時卻被宣判得了癌症,心中必定滿是焦急,但是病人母親已為此悲痛哭泣,一家之主的矜持使其必須嚴肅地表現堅強。雖然僅是猜測,但慌張跟經驗不足的我,冷靜下來後才能好好替病人多想一些……後來我與學姊討論出一個折衷方案,訪視病人我都與學姊一同前往減少打擾病家次數,而在學姊陪同之下,我也能完整而無壓力做完每日身體診察及問診,病人父親也不會嚴肅對待。經過了一連串檢查,病人為右下肺肺腺癌肺內轉移,並有多處肺外轉移(肝臟、骨、腎上腺、腎臟),後來申請新藥crizotinib進行標靶治療,住院過程也接受肋膜穿刺引流胸水緩解喘的症狀,慢慢地她能走出病房繞著護理站散步,慢慢地父親對我的態度逐漸軟化,開始跟我有一些日常對話。病人住院已近兩週,各式檢查及治療方向也告一段落,那天我發現病人去散步了,我有禮貌地詢問父母是否能陪病人一起散步聊聊,而他們也同意了。我們在長廊上談了許多跟病情無關的事情,她說她好想回去陪孩子,最近女兒在英國參加科展,之前只要有比賽總是由她陪同,現在連要看先生與孩子都只能透過視訊。她也反問我是哪裡人?醫學系辛苦嗎?為什麼選醫學系?這些日常對談在初入病房那天看來是多麼遙不可及,如今我們在午後暖陽的沐浴下談笑著,我慶幸自己當初沒有放棄負責這名病人,才讓枝芽蔓過牆,開了花。離開這醫院前,我又翻了她近期回診的病歷,多出來的腦部影像檢查即使報告還沒出爐,我也能從中嗅出一些不尋常之處。謝謝您帶給我的考驗以及成長,也希望您能好好的陪伴身旁的親人,面對病人時我不僅在知識方面需要努力,許多臨床上的應對及體諒都得繼續磨鍊,期許自己畢業接受PGY訓練後,能在忙碌之餘好好面對交到自己手上的病人。「生命的脆弱,值得我們好好呵護;生命的堅強,等待久了也會看見的吧!」
-
2021-10-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多數高齡者不希望以醫療科技維持生命!尊重生命末期照護選擇是份愛的禮物
【編者按】這星期有三位不同背景的專家學者應邀回應幾週前在「醫病平台」專欄發表的文章「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一位在醫院負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身心科醫師、一位大學醫院老年醫學專科醫師以及一位當年推動台灣「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前立法委員,分別寫出他們對生命末期的深入看法。我們誠懇地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社會大眾與醫界同仁對這議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歡迎有更多對這方面的繼續探討。一個新觀念要能讓社會接受,就是要經過多面向、充分的、深入的討論,才可能有深遠的影響。就如羅醫師所說,期盼大家的努力能鼓勵高齡者本身、高齡者的家屬,以及臨床工作人員,主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之討論,並簽署相關預立醫療決定,以便能獲得符合其心願的照護與治療方式,有機會提供高齡者這份珍貴與愛的禮物。台灣步入高齡多死社會台灣人口老化迅速,依2018年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在2026年將超過20%,進入超高齡社會,成為世界高齡化最快速的國家之一。另2018年2月,台灣第一次死亡高過出生人數,65歲以上老年人口在總死亡人數所占比率已達到72%,步入「高齡多死社會」。高齡者較年輕人有較高比例的多重共病與功能退化,造成照護議題複雜化、預期生存餘命較短、高齡非癌症病人末期病況診斷及預測皆較困難、家庭照護與社會負擔影響時間較長,死亡原因也與中壯年族群不同。由於老化造成生理的健康儲留力降低,高齡者面對各種疾病甚至死亡,都更加脆弱;同時,高齡者接受各種侵入性與非侵入性治療時,容易導致不良反應或醫源性傷害,即使積極治療疾病,要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也非常不易。此外,整個案家將面對維生醫療與延命措施導入後,長期失能依賴所相伴而來的照顧負擔,不但降低高齡病人的生活品質,亦會增加家屬照護壓力,與焦慮憂鬱等情緒。多數高齡者不希望以醫療科技維持生命雖然研究指出,面對嚴重疾病與後續維生治療選擇時,多數高齡者並不希望以醫療科技維持生命,反而偏向維持個人獨立舒適,以及能與親人相處的照護方式。但目前以醫療科技掛帥的臨床環境之下,高齡病人遭遇嚴重病況時,常被直接導入各種維生醫療與延命措施,過程缺乏充分的照護選擇與目標之討論。醫療人員也較少主動邀請高齡病人與家屬參與照護目標與照護計畫的討論,造成高齡長者生命末期的照護,往往無法符合其實際需求與偏好。老年醫學制定照護計畫與目標時需考量高齡者偏好、疾病軌跡與預期餘命衰弱失能與多重共病的高齡長者,由於預後的預測困難,且病程很長,好壞變化每人表現不一,醫療人員面對這樣的不確定性,在擬定照護目標與照護計畫時,面臨相當大的挑戰。因此老年醫學強調在每次就醫制定照護計畫時,應及早與高齡長者進行照護目標的討論,且討論過程最重要的是要考慮高齡長者本身的生命「價值觀」與「照護偏好」,來進行決策。討論過程須同時考量的重點為:一、目前此疾病是否有針對高齡者制定的臨床指引?二、此高齡者預期餘命為何?三、多重共病的疾病嚴重度為何? 四、此高齡者的身體活動功能與認知功能為何?透過評估上述要點後,與高齡者與家屬進行溝通,規劃出符合個案需求與偏好的照護目標後,再進行為高齡者量身訂作之照護計畫的制定。以醫病共享決策模式針對進食營養措施之選擇進行溝通討論賴教授在110年8月醫病平台上以教授父親的故事,傳達其身為醫者與為人子,因文化上對於預先討論生命末期照護選擇的忌諱,無法得知其父對於管灌飲食與維生醫療之生命價值觀與選擇偏好,在父親過世多年後體認到,當事人對「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的看法,應該遠比家人活過百歲的紀錄來得重要,因而自問: 「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文獻指出,高齡衰弱病人在病程末期體重減輕與食慾變差是無可避免的情況,同時身體對於營養與水分的需求會下降,就算進食量減少也不會感覺不舒服。若勉強病人進食,不但無法延長生命,反而可能會降低生活品質。Chernoff在2006年的研究中發現,當高齡衰弱病人因飲食量減少而進行經皮內視鏡胃造廔術(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簡稱 PEG)來提供管灌飲食後,術後一個月後死亡率,末期失智症病人是54%,沒有失智症的病人是28%;術後一年後死亡率,末期失智症病人是90%,沒有失智症的病人是63%。而根據考科藍2021年最新一篇系統性回顧文獻指出,相較於其他由口促進飲食的方式,給予末期失智症個案管灌營養(enteral tube feeding),不但無法增加存活率、改善生活品質、營養指標、減輕疼痛,也無法減輕照顧者憂鬱焦慮的情緒。因此,醫療專業人員應與病人與家屬共同討論不同營養攝取方式的利弊得失,若高齡病人不願意接受管灌飲食時,可鼓勵家屬經由細心手工餵食(careful hand feeding)外,選擇病人喜歡的食物,以及用著重進食以外的不同方式,來表達對病人的關心。當然,在生命末期慢慢減少營養的攝取時,死亡也會逐漸到來,但這是生命自然死亡的過程,不是餓死,也絕不是殺害。預先討論生命末期治療目標與選擇幫助提升照護品質預立醫療照護計畫(Advance care planning)是一個讓病人與其親友以及醫療團隊進行溝通討論,了解各種治療以及預後,再根據自己價值觀表達心願,建立照護目標,並對於未來想要或不想要的醫療照護方式進行決策的過程。實證指出,預立醫療照護計畫能有效的促進醫病溝通,幫助病人得到想要的醫療照護方式,提升生命末期的品質,減少病人與家屬的壓力、焦慮、憂鬱,並增加滿意度,且能降低生命末期醫療照護成本。衰弱失能與多重共病的高齡病人,很少有能夠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溝通的機會。國外的研究指出,僅約2至29%的衰弱高齡者曾與醫療照護人員進行生命末期相關的討論,太晚進行討論或根本沒有討論,會造成病人生活品質的下降、家屬的焦慮困擾、不必要的住院、不必要地延長死亡過程、病人對醫療體系的不信任、醫師的過勞與醫療費用增加等負面影響。尊重高齡者生命末期照護選擇是一份珍貴與愛的禮物筆者有幸以老年醫學角度針對「對老年人生命終點如何做得適可而止,使生者無憾,死者安詳」此議題撰文進行回應。過去台大團隊的研究讓我們理解,無論是腎臟科醫師、腎友、一般民眾與醫護團隊,皆認為善終指的是沒有身體上的痛苦,以及能自然的死亡。老年緩和醫學將善終視為完整生命的一部份,因此倡議每位臨床專業人員應善用每一次臨床上與高齡者接觸的機會,即早進行生命末期照護目標與照護偏好之討論。期盼本文能鼓勵高齡者本身、高齡者的家屬,以及臨床工作人員,主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之討論,並簽署相關預立醫療決定,以便能獲得符合其心願的照護與治療方式,有機會提供高齡者這份珍貴與愛的禮物。
-
2021-10-05 新聞.元氣新聞
整合醫學團隊治病 北市聯醫、台大醫師跨院遠距會診
68歲李阿姨小腿忽然腫脹疼痛,罹患了蜂窩性組織炎,前往長期看診的台大醫院就醫,必須住院做抗生素治療,但得等四天才有病床,為了可以即時獲得治療,在她同意下,台大醫院幫李阿姨轉診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住院,透過跨院遠距通訊診療,兩院醫師在李阿姨做超音波檢查的同時討論最佳的治療方法。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高齡化社會的患者大都有多重共病,該院整合醫學科在住院期間是以病人為中心進行整合醫療,病人不再需要「五天跑五個科」。十月起,台大醫院將專長於整合醫學制度與床邊即時超音波的醫師許甯傑,借調至市聯醫中興院區擔任整合醫學科主任,進一步推動雙向合作模式。台大醫院整合醫學科主任王宗道指出,整合醫學科由主治醫師24小時值班,和住院醫師和專科護理師形成「主責團隊」,隨時可即時處理病人狀況。病人出院前也可以轉銜個管師、出院準備護理師等,並將強化與其他醫院的橫向連結,導入遠距精神。其中「即時超音波」這項技術,可謂是「新世紀的聽診器」。「未來的醫療趨勢,將不再是一對一,而是透過科技的進步,由整個團隊去診治病人。」許甯傑說,科技進步,即時超音波可以把檢查資訊做遠端分享,不但降低依賴操作者經驗、專科別等限制,也能讓多位醫師一邊做檢查、一邊討論病情,病人也可以得到跨科團隊的即時回饋。王宗道指出,目前觀察民眾對於轉院和視訊會診的接受度,大概只有兩到三成,仍有待提升,努力的關鍵在於「醫病溝通要讓民眾安心」。
-
2021-10-04 新聞.元氣新聞
科技縮短醫病距離 在市聯醫住院也有台大醫師診療
68歲的李阿姨有天小腿忽然腫脹疼痛,診所判斷是蜂窩性組織炎,建議她去長期回診的台大醫院。台大急診建議要住院做抗生素治療,但要有病床,可能得等上四天。為了讓李阿姨可以即時獲得治療,在當事人同意下,台大醫院將李阿姨轉診到市聯醫中興院區住院,透過跨院遠距通訊診療,兩院醫師在李阿姨做超音波檢查的同時討論,實現高效率的全人醫療。跨院遠距通訊診療的服務模式,台大醫院和市聯醫中興院區已經行之有年。台大醫院統計,2017年起,從台大醫院出院轉銜到社區住院的就有650人次,以市聯醫中興院區為大宗;在台大急診經初步評估穩定後轉至社區住院的也有2748人次,其中超過四成(1112人次)都是轉到市聯醫中興院區。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高齡化社會的患者大都有多重共病,台大醫院整合醫學科在住院期間就是以病人為中心,病人不再需要「五天跑五個科」。十月起,台大醫院將專長於整合醫學制度與床邊即時超音波的醫師許甯傑,借調至市聯醫中興院區擔任整合醫學科主任,進一步推動雙向合作模式。台大醫院整合醫學科主任王宗道表示,整合醫學科是2009年由台大創傷醫學部前主任柯文哲成立,2017年正式隸屬於內科部,目前有71個病床,10位主治醫師、22位專科護理師。王宗道表示,整合醫學科由主治醫師24小時值班,和住院醫師和專科護理師形成「主責團隊」,隨時可即時處理病人狀況,且與次專科照護並行不悖。病人出院前也可以轉銜個管師、出院準備護理師等,現在將強化與其他醫院的橫向連結,並導入遠距精神。其中「即時超音波」這項技術,可謂是「新世紀的聽診器」,而許甯傑就是這方面的專家。「未來的醫療趨勢,將不再是一對一,而是透過科技的進步,由整個團隊去診治病人。」許甯傑表示,過去床邊檢查聽診器或傳統超音波,都很難分享檢查的過程資訊,但隨著科技進步,即時超音波可以把檢查資訊做遠端分享,不但大大降低依賴操作者經驗、專科別等限制,也能讓多位醫師一邊做檢查、一邊討論病情,病人也可以得到跨科團隊的即時回饋。奠定遠距照護中心主任基礎的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何奕倫表示,台大醫院遠距照護中心的強項,包括最完整的視訊系統、完善的資訊加密系統,還有24小時隨時值班的醫師和個管師,提供不間斷的服務。未來有許主任在中興啟動整合,將「雲端病房」概念帶去中興,兩邊都以病人為中心,真正可做到「數位傳千里,雲端共嬋娟。」王宗道表示,目前觀察起來,民眾對於轉院和視訊會診的接受度,大概只有兩到三成,仍有待提升,努力的關鍵在於醫病溝通要讓民眾安心。
-
2021-09-2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原本以為我只還剩下三個月可以活... 胃癌病人的笑傲生死一線間
【編者按】這星期我們難得的收到了三篇來自不同背景的醫師寫出他們「跨越醫病之間的高牆」的經驗。一位在美國行醫多年的癌症專家寫出與一位老年癌末病人溫馨的互動,悟出「讓我們珍惜活著的每一天」。另一位醫師因為遇到相當有主見、不容易與醫護人員溝通的病人,使他想到「為什麼不考慮誠心接納,順著病人的主張來進行,再加上持續耐心和關懷,設法探索他的內心世界?」。最後一位醫師生病後,自己注意到身體變化,提醒醫療團隊考慮其他可能性,同時也要避免妄作推斷,誤導主治醫師或醫療團隊,才能做一個稱職的病人。心裡一直掛念著一位很有個性的病人,是昨天住院進來的。今天我想到他晚一點就要出院回歸山林,搭了電梯就上樓。他太太曾說,他的個性有一份執拗,不可理喻,有時甚至無法預測。踏入病房前,我心裡真有點擔心半年多沒見面,沒先問一下就去看,會不會不妥?進房拉開床簾,見他在冷氣房裡還打著赤膊躺著,我笑著問他說,方便來看你一下嗎?他說沒問題的。看今天他還開心,我就安心坐了下來。先問他做標靶有沒有不舒服,他說沒有。他緊接著很感恩地說他的腫瘤好像真的都沒有了;之前瘦到53公斤,現在體重已經回到從前的61公斤,命好像真是的撿回來了。他描述了一下內科專家們看到影像和胃鏡當下的驚訝到說不出話的表情,直說他真的還好沒去開刀。 記憶回到了九個多月前,那時候術前放化療剛做完,初步評估是局部消得不錯。雖然有一顆肝轉移,但也都燒灼處理過,其他沒再看到有問題。當時趁勝追擊,應該是要開刀了。外科醫師說,這種情況「不開很可惜!」。 發病年齡才47歲,在內科醫師也有共識的情況之下,雖然病人曾經希望胃不要全切,我們還是一路鼓勵他去開,要「盡量拿乾淨」。幾週後,外科醫師突然跟我說,病人住進來,護理人員兩次打不上留置針他就整個翻臉。喊著不開,竟就自動出院了“!「從來沒見過病人是這個樣子的!」聽得出來真的好委屈,他甚至表示,就算這個病人哪一天又回來想再要開,他也不敢接。之後他乖乖回到放腫,讓我補了幾次放療。如我預期,病人放療完一次都沒再回來放腫追蹤。他雖然有在血腫醫師那邊做標靶,卻做不化療。其實我們最怕是他發起性來就來個甚麼都不做,任意偏離既定的治療規劃,使原本可以期待的治療勝算變得蕩然無存。因此突然主動去找他時我還有點真擔心。不過病人今天心情算好,他侃侃而談。自然就說到在外科的逃院風波,臉上還是露出無辜的表情,再次分辨說,「連續打兩次針都沒打上,我那時候的感覺就是刀開下去就一定完蛋! 」。聽他這樣說完,我能確定他並不怪罪病房的護理人員讓他白挨兩針,狀況比較像是病人在恐慌時失控的反應。真的是還好後續病人腫瘤消得順利,放療過後的一個多月他再做胃鏡,原來的地方只剩下一點潰瘍,切片也沒看到癌細胞。最近的斷層也看不出明顯的腫瘤。他跟他家人對能有這局面都非常感恩,他說:「我原本以為我只還剩下三個月可以活。」想到初診斷時他問我還能活多久,我曾當面慢慢地翻開書本,指著存活曲線,對應他的狀況,說活一年的機會約一半。加上醫藥進步,結果或許會更好一點。記得他聽完回了我一句話,「就是還有一年的意思?」我只能回以苦笑。事業如日中天的男人,聽到是罹患少見型態的胃癌加上肝轉移,箇中驚駭誰能完全了解?這驚慌對後續決策的影響真大!縱使我慢條斯理地說明,他收到的訊息竟還有如此落差。我問他說:「我們從開始治療到現在多久了?」他回答:「約快一年了。」說到這裡,我們停住,彼此相視,笑了一下。我接著說,現在各種跡象顯示狀況是比預期來得好,或許更長更棒的控制可以期待。至於沒開刀有沒有影響,我也只能提醒說:「癌症病人的治療成果要看很多人治療下來的統計分析才有辦法分出高下。你所特別經歷到的,是你個人的經驗。我覺得你可以感謝上帝!」在科學訓練下,我面對癌症病人時總是想著能有甚麼醫學實證。好的實證醫療加上最積極的支持配合,可以預期病人治療的整體結果會較好。有好的結果,醫師與團隊也比較能夠去面對評鑑壓力。雖然病人曾經拒絕過我們所謂的「最佳策略」,現在他卻活生生在我面前跟我對話,眼前看得出他至少活得好且久,我們就一起感恩與惜福吧!有時候真的想那麼多,事情進展就會更順利嗎?畢竟病人有自己對選項的偏好,也有主張自己身體的終極權利!記得老師教過,每個病人的親身際遇都是獨一無二的;而已經發生的,意義上都已經不再是機率問題。如果我們一直停留在一開始的怎麼做會有多少的機率會有什麼後果,然後還塞一堆統計數字給他,為什麼不考慮誠心接納,順著病人的主張來進行,再加上持續耐心和關懷再去設法探索他的內心世界?這樣子會不會比較好?真的求上帝使我們心更有智慧!我問他在山上種茶不是很辛苦嗎?他說:「都交代兒子處理,我只負責出一支嘴」。感覺上人生重擔也差不多都能卸下,要無事一身輕了。轉眼主護過來說出院辦好了,人家要回到海拔1500公尺的山上老家過日子。我是有點羨慕他,但真的還是不敢再多聊,只能深深祝福他。
-
2021-09-18 該看哪科.皮膚
抗異大作戰/異位性皮膚炎癢到受不了?ADCT測驗用數字快速掌握病情
抗異大作戰講座第四場「ADCT測驗 很懂我的癢」精彩回顧 https://lihi1.cc/oEGpp 異位性皮膚炎常讓患者不適,但到底不適到何種程度,醫師往往很難判讀。皮膚科醫師建議患者定期進行ADCT評量,經由量化後的數據,醫病雙方溝通更順暢,並提升醫師問診效率及對病情的掌握,更能讓患者參與治療的討論,同時考量皮膚症狀、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一起為患者創造更好的人生。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與元氣網主辦「異起改變 抗異大作戰」系列直播講座,第四場「ADCT測驗 很懂我的癢」由童綜合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邱瑩明、護理師江宥筑主講。 量化數字 增進醫病溝通 治療更有效 ADCT是給患者的評量問卷,邱瑩明表示,異膚會造成紅疹、搔癢等症狀,帶來生活困擾,但病人到底多癢、對生活的干擾到何種程度,醫師無從得知或難以拿捏,因此必須透過ADCT,讓患者回答題目,以量化的數字表達。邱瑩明表示,ADCT 分數在7分以上時,就代表症狀較嚴重,0至2分則顯示症狀大幅改善,醫師透過分數可清楚掌握患者症狀和改善情形。邱瑩明說,每位患者的個性和表達方式不同,自述症狀時易讓醫師困擾,甚至造成溝通上的誤會;很多病友說話含蓄,門診時會說「現在感覺比較好」,但到底多好很難理解,另有些患者表達方式較誇張,常說「感覺非常癢」、「更癢了」,而究竟多癢也很難判定,醫病之間難免出現溝通誤會。例如邱瑩明遇過一位患者回診時自述「病情比較好」,但他看了患者的ADCT才發現對方從原本的9分大幅降低到3分,「豈止是比較好,根本已是非常好」。也有患者門診時自述「好很多」,醫師以為不需更新治療方式,但其實他的ADCT分數雖自之前的20分降至8分,但仍算中重度,仍須調整藥物加強控制。邱瑩明強調, 這正是ADCT的最大意義和優點,讓醫師可以更精準的調整治療方針,進而一步步改善患者的病情,最後達到0分並不難。養成習慣 每周做一次ADCT異膚患者每次看診前,最好先進行ADCT量表,問診時主動告知醫師自己的量表分數。邱瑩明更建議患者把ADCT當成習慣,每次門診之後,每周紀錄ADCT分數直到下次看診,且看診時帶著列印的量表和醫師一起討論分數變化,即可清楚知道目前的治療方式是否適合,進而討論接下來的治療方式。透過ADCT的監測和調整治療方針後,異膚患者病情大幅改善,不再是夢想。邱瑩明說,部分患者因為短期內看不到效果便放棄治療,導致病情惡化,非常可惜,其實透過密切追蹤ADCT,調整治療方針,「最後絕對有機會達到0分」。護理師江宥筑也說,異膚患者因為皮膚問題,常有心理壓力,人際關係易退縮,建議透過填寫ADCT,可詳細掌握治療階段的變化,醫護人員也會分析每個題目的分數,提出適合的建議。她日前便遇到一位十幾歲的中重度學生患者,心理壓力大,常不自覺地拔頭髮,兩鬢頭髮明顯稀疏,也因為癢到睡不著,半夜都在玩線上遊戲,還會用吹風機吹皮膚,舒緩癢感,導致病灶更惡化。今年5月門診時,江宥筑鼓勵這名學生患者改善作息,以免因睡眠不足而降低免疫力,造成異膚病情更嚴重;她同時建議他培養新的興趣,轉移注意力,也叮嚀他填寫ADCT,讓醫護人員掌握病情和生活改善程度。8月回診時,他的頭髮已重新長出來,病情和生活品質也好轉不少。與異膚和平共處 飲食運動多留意異膚是慢性病,患者要盡量與其和平共處。江宥筑說,例如有時患者進行過敏源測試,發現某些食物測出數值較高,但之前吃該項食物卻沒問題,這時她會建議患者不妨少量食用,不必過度排斥。此外,很多患者一流汗就會皮膚發癢,運動時穿著吸濕排汗的衣服也會癢,她建議患者勿因此排斥運動,只要在外出運動時多帶一件衣服,運動完馬上更換,讓皮膚保持通風乾燥即可。●加入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社團,掌握最新節目動態●ADCT小測驗:簡單回答6個問題,幫助異友掌控病情●抗異大作戰直播講座活動訊息
-
2021-09-1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矛頭指向埃及個案「妻子喊冤」! 陳時中籲勿獵巫
國內今日本土案例零確診,幼兒園仍維持27例個案,其中有20例檢驗出Delta變異株,包含裝修工夫妻兩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幼兒園確診案件匡列2984人,其中有陽性檢驗22人陽性外,其他2001例都是陰性,另有961人檢驗中。針對板橋社區大樓目前可能感染源之一的案16160為埃及爸,其同住妻兒及一同返台的親哥、表哥也確診,然而因基因定序未完全出爐,太太喊冤認為是「欲加之罪」。陳時中指出,境外移入個案基因定序尚未出來,只是針對個案的發病時間和相對可能性進行報告,但所有判定都要等資訊到齊才能判斷,呼籲「希望大家不要獵巫,反而增加疫調困難,對於防疫沒有幫助。」媒體問,埃及個案,其太太也不解,未被告知採檢採檢血液會被如何運用、且居住樓層為何能被公開,表示「他們熱愛台灣,卻仍像熱臉貼冷屁股。」對此,陳時中也表示,「請不要有這樣感覺,希望大家不要獵巫。」因指揮中心資訊發布很快,民眾也期待資訊能即時宣布,「剛剛我們基因定序結果也今天講,類似會有時間差的問題」。對於埃及個案的血液採檢聯繫造成誤會,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組長羅一鈞指出,目前有跟醫療團隊進行聯繫,有些檢驗是醫院做、有的實驗室做,因在雙方言上會有隔閡在,所以醫病溝通上會有點不清楚,會改善溝通方式。針對埃及爸判定為境外移入,外界質疑同班機乘客是否也有確診,進行回溯。羅一鈞指出,針對入境者都會檢疫14天並檢驗,包含同班機旅客也會,目前該案只有這位個案中的兩名親戚確診,另外一名個案是期滿採檢是Ct36,沒辦法定序,但研判並非在飛機上感染。至於埃及爸的兩位親戚,是否有後續基因定序及血清結果出爐,可望改判本土。他表示,後續要看抗體變化情況,目前研判兩人是近期感染,但少數是感染輕微,並不會馬上產生抗體,所以會觀察抗體綜合研判。陳時中表示,目前仍屬於初判,除了PCR外也要搭配抗體才知道。
-
2021-08-2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你的情況很不樂觀,請做好心理準備」該如實把病情告知病患,還是只告知家屬?
【編者按】醫學教育大師奧斯勒教授曾說「學醫不看書就像沒有航海圖在茫茫大海上漂流,然而只看書不看病人就像卻從未出海航行。」(He who studies medicine without books sails an uncharted sea, but he who studies medicine without patients does not go to sea at all.)台灣醫學教育的困境是社會大眾對於醫學生參與自己或家人的照護還是有些心理上的障礙。「醫病平台」本週就以「年輕醫師與醫學生照護病人的學習心得」為主題,讓我們聆聽一位剛畢業的醫師與兩位五年級醫學生參與照護病人時想到些什麼,學到些什麼,了解這些經驗對他們將來的行醫會產生怎麼樣的影響。我們衷心希望作者的努力可以產生共鳴,導致更多社會大眾的積極參與醫學教育。唯有臨床醫護人員的投入以及病人、家屬的幫忙,我們才能培育更多更好的年輕醫師與醫學生,將來我們的子女生病時才能有更好的醫療照護。早晨,我在護理站瀏覽病人的資料,看起來昨晚沒發生什麼事,今天順利完成內視鏡手術後,腹痛好幾天的他應該可以舒緩一些,雖然這個手術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卻是目前醫療上能夠給予他最大的幫助了。病人目前的狀況比前幾天改善很多,算是鬼門關前繞了一圈又回來,更別說這次入院前一個禮拜他才因為相同的腹痛進來,那時候還一度送進加護病房,零零總總的治療過程,都暗示著家屬和病人情況很不樂觀,原主治醫師甚至在更早之前就和照顧他的小兒子討論過是否要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o not resuscitate, DNR)」的同意書,小兒子那時候表示需要時間和其他家人討論,而這個議題從那時起就延宕至今。但是今天還有另一個異於平常之處,正是月初輪換教學醫師的時候!一個禮拜前班表出來後,我就四處打聽這位老師的教學風格:老師在查房前,自己會先看過病人的狀況,打好病程紀錄,再聽醫學生的報告,就連今天是換團隊的第一天也是如此,她不僅清楚病人,也知道我們對病人的掌握程度。進病房前,老師和我以及主責的專科護理師確認,待會要跟病人再提一次DNR的簽署,考量到伯伯的情況,有可能會跟上次住院一樣需要送到加護病房,到時候身邊只有小兒子,所有的決定壓在他的身上,危急時刻怕他做出後悔的決定,因此希望可以開門見山的和伯伯好好溝通。病房內,老師不疾不徐的自我介紹,伯伯沒有太多的訝異,畢竟昨天上一個主責醫師就有解釋過今天會是新的教學醫師來照顧他,與此同時,我注意到一向在醫師來查房的時候,總是會全神貫注聆聽的小兒子,異常的在看自己的手機,似乎沒有打算參與今天的查房,而此刻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伯伯身上;一開始,伯伯還看著老師,後來他微傾的頭漸漸轉正,雙眼變得濕潤,眨著眼睛看向天花板,他突然語帶哽咽的說:「是,我都知道。」帶著越來越濃的哭腔,伯伯說著他的決心,過去曾經發生過嚴重事故的他,認為自己的這條命是撿來的,他沒有任何依戀,只求最後離開的時候可以平穩的走。病房內所有的醫護人員都在不小的尷尬之中,我們都沒有預期到伯伯會有這麼大的情緒波動,在大家靜靜聽著伯伯的自白時,我看見老師慢慢側身坐到伯伯的床沿,握著伯伯的手細細聆聽,正當老師準備要開口回應的時候,一旁的小兒子終於開口:「你怎麼可以現在跟病人說這些?之前的醫師都是請家屬到外面才講,你現在在他要做手術之前講這些,不就會讓他的情緒影響到等下要做的手術了嗎?」冷漠的口氣,讓原本已經凝結的空氣更加雪上加霜,老師抬頭問了專科護理師:「有說不能跟病人解釋嗎?」她搖搖頭;一旁的我,腦中飛快的翻著所有畫面,但完全沒有家屬曾經說過不要告知伯伯的印象。伯伯這時說:「沒關係,這些我都知道,這是我的身體,現在發生什麼事我最清楚。」小兒子也沒再多說什麼,頭一低,注意力又回到自己的手機;伯伯的眼淚早已潰堤,接下來收尾的十分鐘對我來說彷彿一世紀那樣漫長,碎得徹底的醫病關係,已經沒有修復的可能,只能在表面蓋個布,盡速撤離。這是我第一次在醫療現場看到毀壞的醫病關係,事後反覆回想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昨天前主責醫師也有跟病人解釋今天要進行的手術對他來說稍微有點風險,但是實際說到是否要簽署DNR時,確實是請小兒子到外面才說。住院期間,原主治醫師也來看過伯伯,我在一旁清楚地聽到醫師在小兒子面前問伯伯:「你知道自己的情況嗎?」伯伯灑脫的說知道。這次住院的主責護理師和伯伯一個禮拜前住院的時候是同一個人,她都是在病房內和伯伯以及小兒子解釋病況,並沒有特意迴避。我心裡不禁開始思索,那麼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我們該怎麼辦?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一句虛無縹緲的團隊溝通不良能夠概括解釋,最具體地問題癥結點在於――病情解釋要到怎麼樣的程度才算清楚?伯伯、小兒子,或是主治醫師三人心裡各自忖度,到底另外兩個人知道了多少,又或者不知道了多少的情況,一定要換了醫師在不知情之下狠狠地被揭開才能夠打破僵局嗎?從伯伯的情況來看,前主責醫師有向病人告知治療的風險,原主治醫師也有確認病人知道現況,但是那樣的程度足夠了嗎?從病人肯定的回答,大家各自得到想要的答案,看起來一片祥和,不過細究就可以發現誰都沒有戳破什麼,每個人還是可以活在自己的理想中:家屬以為病人只知道部分、醫護人員完成告知義務。反過來說,如果所謂完善的病情告知是要在每次面臨風險的時刻,對末期病人時時提醒「你的情況很不樂觀,請做好心理準備」如此完美、如此正確,如此沒有人性的溫度,想必也不會是理想中最好的解決之道。語言的侷限注定讓病情解釋沒有完美的時候,分寸拿捏也有賴於深厚的關係基礎,但臨床上真能每次都這麼幸運地等到病人、家屬和醫護人員建立好關係,才發生需要作出抉擇的關鍵時刻嗎?在一個行之有年、每個月都在進行的教學醫師輪換制度中,都會出現溝通的困難,那麼我們真的很難期望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現實中,每個人都能在一片混沌之中做出最正確的選擇。我第一個接觸到的困境讓我認識了如此令人挫敗卻又充滿挑戰性的醫療場域,這無關乎一位醫者的知識是否淵博,又或者技術是否高超,這是最純粹的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相互流動:我看見了你,我感受到了你,我希望你一切安好,我希望幫助你做出符合你希望的決定,每一位醫者都期盼能夠在一段錯縱複雜的關係中,滿足所有人的願望。我承認這是一個烏托邦式的口號,回到我們的故事,這些話看起來一文不值,然而真實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灰色地帶令我們煎熬,但也能帶給我們希望,就像走入婚姻不是愛情的終點,所有的關係都要雙方的努力才能維持,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讀者,糾結的並不是找到誰該為整件事情負責,因為每個牽涉其中的人都有責任,能夠為每一次的醫病溝通付出心力,一起創造最圓滿的互信互任,就是我們能從這個故事裡學到最寶貴的一課。
-
2021-08-08 新聞.健康知識+
手術後出現噁心嘔吐症狀 醫病溝通風險評估可預防
新竹一名38歲林小姐因右乳腫塊預計進行乳房手術,但過去曾在接受手術後出現嘔吐不適的症狀,擔心此次手術又會發生,焦慮詢問處理方式;醫師表示,可與醫師討論了解是否屬於術後噁心、嘔吐的高風險族群,醫師透過衡量術後噁心嘔吐危險因子及運用病人術後噁心嘔吐的風險評分,採取預防措施,降低病人術後不適感。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麻醉科醫師吳佳靜表示,根據文獻記載,若無事前預防措施,約3成病患在接受全身麻醉後會發生術後噁心嘔吐。目前研究顯示術後噁心嘔吐與多種周邊和中樞神經賀爾蒙路徑調節作用相關,臨床研究也觀察到3大因素有較高的術後噁心嘔吐發生率。病人因素,較容易發生術後噁心嘔吐的族群有年輕人、女性、不抽菸者、平時容易暈車、暈船或過去手術有發生噁心嘔吐病史者;麻醉因素,手術麻醉過程中使用到的吸入性麻醉劑或鴉片類藥物;以及手術因素,接受特定手術的病人,如腹部或婦科手術,噁心嘔吐的比例至少有五成。吳佳靜說,對低度風險族群,一般不需要特別預防措施;中度風險族群,可採取單一藥物來預防,通常為手術開始前麻醉誘導時給予皮質類固醇藥物;高度風險族群文獻上則建議採取多重模式治療方式預防,除了使用皮質類固醇,手術結束前給予適當藥物,對預防術後噁心嘔吐常有良好效果。此外,手術術式若能以區域麻醉方式進行,盡量不選擇全身麻醉,若需要進行全身麻醉,可考慮採用全靜脈麻醉,術後疼痛控制若操作許可,可選擇區域神經止痛取代或降低傳統鴉片類藥物止痛劑量,都有助於降低術後噁心、嘔吐發生率。
-
2021-06-1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看見需要,所以陪伴」——醫院裡的社工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院社工人員的角色」。透過醫學生教學定期舉辦「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才發現台灣醫學教育以及一般民眾普遍對醫院社工人員的工作缺乏認識。非常高興本週能邀請醫院社會服務室蘇主任介紹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的工作,並由兩位社工同仁分別介紹她們如何幫忙病人與家屬,紓解因疾病而遭受的社會心理以及經濟的壓力。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使醫病雙方更了解這些在醫院默默助人的「無名英雄」。「你好!我是醫院的社工師」「這麼年輕就來當『志工』……」 「妳一定很有愛心!」 「妳是政府派來醫院的?」 「妳的工作很輕鬆耶,來聊天就有薪水領……」 「我的經濟沒有問題,不需要社工師。」這些回應,都是在病人、家屬還不認識社工師時,會有想法或回應。社工不是志工,社工是有給職的專業人員,必須就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甚至得參加國家考試,得到社會工作師的資格;在工作中運用相關的理論、實務的知識來助人,並不是因為有愛心就能成為社工師;超過100床以上的醫院,都需要有專職社工師的人力配置,我們是醫院的員工,是醫院希望在治療病人的過程中,幫助病人解決因疾病而產生的家庭、社會問題的專業人員,在訪視過程中顯得日常的對話,其實都是我們在瞭解病人的問題、資源、支持系統的過程。社工師不只協助經濟困難的病人,面對疾病過程中,情緒難以調適,不知道如何因應疾病這個程咬金造成的生活改變,很擔心疾病跟治療,但不知道如何跟家人或醫師開口,這些時候,社工師都可以幫忙。社會工作隨著不同的工作對象、族群或場域,發展出不同的社會工作專業,而我在醫院擔任社工師,選擇的正是「醫務社會工作」。常說生、老、病、死,「生、病、死」這三個過程,多數都需要醫院的參與,所以在醫院工作,社工師的工作對象幾乎沒有年齡、性別的限制,他們的共通點是病人,健康狀態受到短期、長期影響的人,社工師協助這些病人解決因疾病而產生的社會、心理、家庭問題。醫務社工師到底在做什麼呢?在醫院找社工師幫忙,第一個想到的是資源問題,沒有錢找社工、沒有人顧找社工,不管是人力、物力的缺乏不足,都會希望藉由社工師連結資源的能力,解決病人的問題,社工師必須進行評估,確認病人是否符合社會資源提供的條件,也需要了解病人的問題,協助病人與家庭看見問題,有改變的方法,幫助他們順利地完成治療。隨著癌症治療的進步,存活率的提升,除了預備死亡,更需要了解治療的過程,如何配合治療,治療結束後的生活調整,更有人開始思考人生的優先性,這些議題都是社工師可以陪著病人與家屬討論的,每個人都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碰到壓力或危機時,有時會轉不過來,社工師可以看見病人的能力,接納、包容病人的狀態,給予支持與協助,陪伴病人接受疾病與治療。社工師並不是單打獨鬥的,合作是社工師重要的特質與能力。我們與病人、家屬合作,也與醫療團隊合作,幫助醫療團隊了解病人及家屬的擔憂,讓團隊成員知道如何協助病人與家屬,當病人不瞭解病情說明,不好意思詢問醫師時,或是有錯誤的理解時,社工師都會把這些狀況傳達給醫療團隊,讓團隊可以再次說明,也可以幫助聯繫家庭會議,把病人及重要家人約來與醫師見面,讓醫師一次向病人、家屬說明,病醫之間有共識、有信任感,就能一起合作完成治療病人自主意識抬頭,爭取自己的權利,醫院也鼓勵病人可以表達不滿意,社工師經常參與病人醫療申訴的處理過程,幫助醫病溝通。在處理過程中,發現這些申訴很多都是不清楚、不了解而產生的誤解,進行申訴並不是想要攻擊醫師、醫院,只是想要了解為什麼,沒有人喜歡被投訴,一定會不開心,但如果把申訴看成一個溝通不良的結果,重新學習,再次好好的說明、傾聽、溝通,醫病之間如果能共同化解誤解,一定可以再次合作。社工師在做什麼?核心精神是幫助艱苦人,不只是幫助生活艱苦的人,也幫助心肝頭艱苦的人。曾經有位很沉默的家屬在病人過世後,寫了一張卡片給我,謝謝我對病人的陪伴,也謝謝我在加護病房外對他的陪伴,他說當時雖然他沒說什麼,但內心充滿感激,有時只是一個動作,也許只是一句話,都會對病人、家屬產生很大的作用,希望我們可以讓這份愛繼續在醫院流傳。因為看見需要,所以陪伴。
-
2021-06-1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調整飲食+治療不中斷 與IBD和平共存兩關鍵
11歲的林小妹熱愛打排球,是名運動好手,但沒想到年紀輕輕的她,不僅經常便祕,且連續一到兩個月排出血便,嚇壞父母。經醫院檢查疑似為發炎性腸道疾病,隨後確診為克隆氏症,接受治療與進行飲食調整後,林小妹重回最愛的排球場、參加童軍團,她也鼓勵病友堅持治療、與病共存。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社團法人腸治久安協會及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舉辦「IBD發炎性腸道疾病線上衛教講座」,四名來自大腸直腸科、肝膽胃腸科、兒童腸胃科、營養科領域的專家,以及病友林小妹偕同父親線上分享從症狀、治療、生活及飲食面剖析發炎性腸道疾病。常見成人患者延遲確診,未及時治療罹癌風險增。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可分為兩種,分別為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亞東紀念醫院肝膽胃腸科專任主治醫師鍾承軒表示,據統計,國內患者的發生率與盛行率皆逐年增加,以每年4%至5%的比率上升,其中不乏兒童及較為年輕的患者。台大兒童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吳嘉峯說,其實18到20歲前確診的兒童病患不在少數,約占總病例數的10%至20%。常見一些成人患者其實早在18歲前就有症狀,卻延遲確診。若未即時治療,發炎持續將使病情愈來愈嚴重。鍾承軒表示,病患可能發生臨床上最不樂見的腸胃道出血、穿孔、廔管、惡性腫瘤等併發症。台北榮總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春吉更強調,較年輕的病患或持續發炎、合併有原發性硬化膽道炎的患者存在較高癌病變的風險,統計於診斷後七年間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將開始線性增加。三大類藥物治療,盡可能避免手術,影響生活品質。臨床上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分為三大類,首先會以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等傳統藥物治療,當症狀變嚴重而難以獲得緩解時,會開始以生物製劑治療,近五到十年間亦有較新型的生物製劑,可降低白血球發炎的反應。之後如發生併發症才會評估進行手術,如腸道切除重建、廔管切除引流等手術。林春吉表示,對藥物治療無明顯效果的病患,採取手術治療被視為最後的手段,包含緊急手術及非緊急手術。過往曾統計患有潰瘍性結腸炎有60%的病患需要緊急手術,由於術後恐影響未來預後及生活品質,臨床的治療目標之一,就是盡可能避免緊急手術。依期別調整飲食,戒菸降低復發率。除及時診斷、穩定服用藥物之外,要讓疾病獲得良好控制,降低併發症風險,飲食調整也是重要的一環。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副主任蔡一賢說,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營養治療方針會隨疾病嚴重度、治療方式、併發症而改變,可分為急性發炎期、引導緩解期及維持緩解期,且治療也分藥物或手術,當病患發生貧血、腹瀉等併發症時菜單也會不同,應諮詢專業營養師進行個別評估及建議。蔡一賢說明,急性發炎初期會先暫時性禁食,之後以均衡飲食為原則採取低渣或高蛋白飲食,但要注意避免個人食物過敏原,不食用油炸、油煎等烹調方式料理的食物,如荷包蛋、油豆腐等,盡量選擇去皮、去筋的瘦肉、魚肉,且要降低纖維的含量,避免纖維多的蔬果及全穀類和其製品,包含竹筍、奇異果、番茄、糙米、燕麥、玉米、芋頭等。當進入疾病緩解期會逐漸放寬限制,增加纖維質到正常標準的攝取量,原則上仍要視個人腸胃耐受性調整,記錄會導致腸胃敏感的食物品項,當病患治療產生貧血可選擇富含鐵質、維生素C等食物預防,也建議癮君子戒菸,有助疾病控制並降低克隆氏症的復發率。發炎性腸道疾病跟高血壓一樣,是必須規律治療的慢性病。吳嘉峯說,固定服藥治療才能控制疾病,仰賴醫病溝通及病患本身須了解疾病,能否讓病患回歸正常生活是最終治療目標。林春吉亦建議病友,在發病八到十二年之後定期進行大腸癌檢測,預防癌病變。
-
2021-05-30 名人.林思偕
林思偕/你還好嗎?
「你還好嗎?」這是我看診例行的開場白。聲音聽起來有點遙遠。這也難怪。我穿著隔離衣,戴著手套、口罩、護目鏡。看起來有點嚇人。這病人遵守醫囑回診。在這樣的時節,有點「風雨故人來」的況味。他反過頭來問我:「醫師,你呢?你還好嗎?」原本喧嘩的候診室,最近安靜許多。病人稀稀落落,戴著口罩,棲息在隔得遠遠的座位上。他們一離開座位,護理師立刻拿酒精噴灑。疫情嚴峻,醫師不好當,擔心病人安危,還要小心自己不被感染。我心裡想,不好,一點也不好。如果戰線延長下去,醫學變成「遠距」,就更不好了。在重重消毒的玻璃窗後,躺著大量乏人問津的病人,接著維生管線,安靜地看不出,是在康復中,還是瀕死。醫師、護理師、呼吸治療師在房間中穿梭,裹著密不透風的防護設備,誰也認不得誰。最悲哀的是病人,沒有人聽得到他最後的話語。臨終前無手可握,只能孤獨的死去…… 病人說話了:「醫師,你最近是不是很操勞?一定要好好保護自己。」聽了這話,我眼眶有點泛紅。只好向他坦承,遭逢巨變,最近作息確實不正常,順便吐吐苦水,交換一些生活經驗。此刻的大家,對未來有深深的不確定感,沒人能夠告訴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回到正常的生活。「還好吧。我覺得沒那麼嚴重啦。你是醫師,你比我懂。」他說。「在這個非常時期,你的抵抗力弱,還是少出門。我會多開一個月的連續處方箋。」我答。「其實你可以試點維他命加上每天慢走8000步。」他又說。我們就這樣閒聊起來,他給了許多自我健康照顧的建言。我們相談甚歡。在醫院以外的世界,在街上碰上鄰居,或雜貨店員問我:「你好嗎?」我會禮貌性的回答:「很好啊!」「 還過得去吧!」……我絕不會告訴他我真的好不好。但在診間裡聽到病人說 : 「 你還好嗎?」憐惜之情溢於言表,我總忍不住把自己委屈的人生和盤托出。一條介於醫病之間的專業界線消失了。我感受到一種溫暖的連結。「放寬心點,不要老皺眉頭,人生有時候需要Take a break。」病人說。高中時讀過王安石寫的一篇文章:「遊褒禪山記」。其中提到遊山洞:「……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醫師的形象要求我冷靜堅強。這是一句膽怯、保守、掃興的話。但確實有時候我感覺自己在硬撐,好像處於「撞牆期」,看診的欲望只剩「星星之火」,已經快要被澆熄。這時最好的處方是:把視線移開電腦螢幕,給病人全然的專注,傾聽並一起凝視苦痛。你如果好奇一點,多問幾句,關心的不只是病人的「檢查報告」,而是他「整個人」,你會發現,病人不只是一堆症狀的組合。久而久之,病人眼中的你也不會只是一堆知識與技能的組合,他會反過來關心你這個「人」,會問:「醫師,你還好嗎?」
-
2021-05-1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病關係如果有「第三者」會如何?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有關台灣急速「老化」的社會,不能忽視的老人照顧問題。蔡哲雄教授以醫師的立場呼籲,我們需要一套規劃維護身心機能衰退的老人,希望社會各界人共同努力訂出一套更完整的保護措施。曾道雄教授以本身童年時代照顧年邁祖母的感人回憶,期盼政府盡速制定出完善的長照政策。長照政策學者郭慈安教授則提出一些數據支持這種長照計畫的必要性,同時介紹這幾年快速老化與長照政策的同時推動下,其實身旁多了各種「新家人」參加老人的守護,給大家帶來一些遠景。最近的報紙刊登一些病患或老人就醫,在看護、長照、而引發出來的兄弟、及其他家人甚至與本土或外籍看護人員間,因為在照顧的溝通或照顧的內容、分工上意見不同引發出衝突或是不愉快摩擦的事件。在台灣這類的問題在將來年老人口及家庭結構快速改變。會有更多的體力、意識退化的人口增加,延伸出來照顧這些人的人口也會增加。台灣的家庭結構因受整體社會、經濟,在過去二、三十年間有了很大的改變。少子時代造成家庭成員的改變,子女更獨立,也改變傳統的大家庭相互近距離交流及關懷。因此延伸出來照顧年長的長輩或體能衰退「病人」的需求會因社會人力資源結構改變。負責醫療及財務及關懷,傳統上由「子女」負責。人口老化的趨勢在開發社會是殘酷的現實,家庭支持的力量及財力因為社會變遷而調整的家庭結構改變了傳統照顧年長的長輩的模式。年邁的雙親在就醫上引發出來的醫病關係也引伸出很多的變化。近年來,台灣老年人口的照顧很多都依賴外籍人士來幫忙。這種情況引發出許多醫病關係的問題。外僱人員除了要照顧日常生活外,對於身心健康的維護也多少會被照顧者依賴。醫療看護過程的點點滴滳,從就醫給藥、身體清潔,基本衞生的維持及需求也很多轉由非病人家屬或「法律上認同的關係的家人」幫忙。親人的直接參與或外籍看護人員來參與,全由直系親屬負責有變得更少趨勢。在就醫過程中,病人身心健康的描述及溝通,除非有家屬在,不然醫病關係就多少有些隔閡。尤其是有「多子多孫」由家人「輪值」的家庭,有更多醫病溝通的問題。從醫護人員的角度來說,照護「有病」或「身心」不能自主的人,需要醫藥、生理看護的人,有家人幫助,或是有受過訓練的人員執行是合理的。尤其是給藥時藥物、劑量的確認等更須正確。但是執行這些工作的人員都不是家人的話,如何確認這些看護人員給藥的安全,值得大家深思。在快速轉型及改變的社會,醫病關係從醫護人員與病人及病人家屬之外,又多了第三者介入的社會,尤其是「第三者」——外籍看護人員的參與,許多溝通、生活習慣、宗教觀念不同衍生出的誤解,影響照顧安全問題及摩擦也多少可以在媒體上看到。台灣雖在硬體方面對照顧老人有一些改善,例如日照中心或長照機構建立了法規,但是要緩解少子化及高齡化社會的社會安全制度,需定期檢討修正。從老人照顧的社會保險,到本地看護人員的培訓。除了討論老人福利及安寧老人照顧政策,培訓本土看護人員可以改善溝通及互信,也可以增加一些就業的機會。過去台灣的長輩為了期望下一輩的孩子有「出息」,很多家庭的長者都勤儉一輩子送孩子們出國留學,等到孩子學成、出人頭地之後,很多都留在他鄉就業。一旦年長的長輩體力身體、智能需要他人的幫忙時,「孝順的子女」不能「晨昏定省」。的確很多兒女們輪值回來照顧長者,因「身不由己」而不能親自奉侍也值得同情。但有些人會出「意見」或「主張」表示關心,或是遙控、出主意來批判在家親自奉侍長者的其他家人或「外勞」,甚至參與照顧的醫護人員。家人間在照顧年邁父母有上述的問題時,如果又要跟其他醫護人員溝通,更容易產生溝通不良的狀況。逐漸「老化」的台灣社會,如何有一套維護身心機能衰退弱者的規劃,需要社會各界人士檢討修訂出一套更完整的保護措施。
-
2021-04-18 名人.林靜芸
林靜芸/每個人都應該準備一張給醫院的自傳
醫療機構還不普及的年代,社區裡的醫師負責照顧一家三代,彼此互相熟悉。醫院制度化之後,醫療人員不再會知道病人是單親媽媽、女作業員,或是女教授。診療的重點改以器官及組織為主角,過程倉促,常被批評沒有人性。有些時候,病人想要談論症狀,但只見醫師忙著打電腦,讓病人「說重點」。這種速食醫療,可能治標不治本,無法直搗疾病的核心。陳阿嬤長期看骨科主任的門診,每回總是抱怨醫師用的藥沒效,醫院給的是假藥。她的膝關節愈來愈不行,晚上會痛到睡不著,她還會說「不想活了」。但阿嬤的X光檢查顯示,膝蓋還堪用,理學檢查膝蓋功能也還好。主任無法理解阿嬤的抱怨。護士還在病歷註記阿媽是「奧客」,讓各個部門警戒。主任有一回到小吃店用餐,無意間瞄到蹲在地上洗碗的陳阿嬤。打聽才知,76歲的阿嬤獨居,為了養活自己,每天蹲著洗碗四小時。主任忽然感到愧疚,原來阿嬤是累到不想活。作為阿嬤的醫師,他居然一直不知道這樣的狀況。小林42歲,房屋仲介,他常覺得心悸、胸痛,有時嚴重到胸部像被石塊壓住,無法呼吸,需要掛急診。他作過所有心臟的檢查,醫師說冠狀動脈有輕微鈣化,還不需要治療。小林不放心,跑了很多家醫院,看了很多醫師也吃了很多藥,都沒有見效。直到一個醫師問他:「你到底在擔心什麼?」小林才回憶起自己從小與祖父母相依為命,小學四年級某一天及六年級的某一天上課時,他分別被通知祖父及祖母猝死,這個事件在小林的心底造成巨大的創傷。醫師告訴他,現代醫學只要定期檢查,冠狀動脈疾病可以預防,小林才解開了深藏心中的疑惑與憂傷,症狀不藥而癒。隨著醫學分工日益專業化,醫師看病時間愈來愈短。當然,台灣的健保制度使這問題更加劇,一個醫師一個診次如果有90個病人掛號,每人平均只能看2分鐘。所以,很多專家開始推薦口述醫療,讓病人有機會充分口述自己的症狀,或是更進一步帶份事先準備好的自傳來看門診。美國緬因州新英格蘭大學醫院路易士醫師的調查,醫師如果能夠與病人討論病情,病人會因有參與感,增加治療的信任度。而且會因受到鼓舞,較願意聽從指導與醫師合作。不但會在生活上配合醫師要求的改善措施,也較喜歡返診。更重要的發現是,能邀請病人說出人生的醫師較有成就感,對自己的生涯滿意度較高,較少過勞,醫師自殺率較低。推倡口述醫學的人,主張醫療人員慢下來,深呼吸,以同理的耳朵,用心聆聽。建議病人也可考慮準備一份自傳(內容應讓醫師能在有限的門診時間讀完)。有溝通有回應的人際關係原就可以減少壓力與焦慮,在診間依然。所以,為了你自己好,開始與醫療人員建立關係,讓生活中的症狀整個被包裹起來了解並治療,我們都知道組織有膿須排膿。心裡有事易導致生病,那就必須把故事講出來,疾病才能得到醫治。如果你的醫師門診病人太多,沒空聽你長長口述,準備一份自傳去自我介紹吧!
-
2021-03-21 醫聲.癌症防治
肺癌/2021癌症論壇:肺癌接力治療 要靠基因檢測
導致肺癌的突變基因型態多樣,鎖定特定基因才能精準用藥,以國內人數最多的EGFR突變肺腺癌病患來說,臨床證實,善用「接力治療」策略,於第二代標靶藥物治療失效後,銜接第三代標靶藥物治療,能成功替病患續命,延緩癌症死亡時鐘,讓晚期肺癌的治療逐漸走向慢性病化,與癌共處。確定基因型態,才能選對標靶藥物。不少初確診晚期肺癌的病患常提出疑問:「為什麼要做基因檢測?」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暨內科部副部長‧肺癌團隊召集人長王金洲說,肺癌的致病基因多樣,包括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ROS1、BRAF等,確定基因型態之後,治療才能選擇相對應的標靶藥物。國內以EGFR基因突變的肺癌病患人數最多,約占整體的六成。在第一線治療中,除第一、二代標靶藥物已納入健保給付外,第三代標靶藥物亦於去年開放給付予部分符合條件的病患使用。因此,「如何選擇標靶藥物?」成為病患的下一道難題。王金洲說,第一線治療選擇,眼光要看得遠,才能盡可能爭取較長的存活期,延續生命。晚期肺癌須正確接力用藥,爭取較長存活期。臨床研究證實,在亞洲族群當中,具EGFR基因突變的晚期肺癌病患,於第一線治療採用第二代標靶藥物,待抗藥性出現後,再次進行基因型態分析,有六成以上的病患檢測帶有T790M基因突變,可進一步接力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延緩進入化療,保有生活品質,整體存活期將近4年。而第一線治療就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相關研究指出,在亞洲肺癌病患身上,可看到的整體存活期為37.1個月;不過,在歐美族群病患身上,卻呈現較長的整體存活時間,顯示標靶治療可能存在種族之間的差異。王金洲說,晚期肺癌接力治療是近年發展的概念,隨著藥物推陳出新,病患應與醫師詳盡溝通,依基因檢測結果正確接力用藥,討論最佳治療組合,延續生機。給癌友的一句話:醫病溝通,討論最佳治療組合,延續生機。
-
2021-03-1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Remote OSCE——疫情時代下的醫學教育再思考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應用高科技於醫療教學的努力」。我們非常高興慈濟醫院首先寄來他們在武漢肺炎的疫情下,如何以虛擬實境的科技進行人文主題的教學努力;接著我們邀請到台北醫學院分享不需要實際接觸到病人的「虛擬實境」之各種教學應用,並詳細說明其優缺點;以及台大醫學院介紹對醫學系五年級,小組試辦利用這種科技進行遠距教學性質的評核。我們很高興能有這三篇文章讓大家了解在疫情嚴峻情況下,台灣的醫學教育團隊用心良苦地利用科技化工具加強醫學生的臨床能力,也希望社會大眾能體會醫學教育團隊如此努力加強醫學生臨床能力的用心,讓病人與家屬可以放心讓醫學生參與病人的照護,這樣我們才能有源源不絕的有經驗的好醫師加入行列。2020年全球在COVID-19疫情下,所有社會日常運轉皆受疾病肆虐影響,遠距教學成為趨勢,醫學院的課程也首當其衝。世界各國的醫學教育家在防疫政策下,替醫學系學生設計了各式各樣的遠距課程,大致可歸類為以下三部分:聽講、標準化病人互動、與臨床診療團隊小組會議。考量到COVID-19防疫,為確保社交安全距離、參與者的安全與節省時間成本,在2020年疫情嚴峻情況下,我們對醫學系五年級小組討論的同學試辦了遠距OSCE(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能測驗,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進行教學性質的評核。我們的遠距OSCE,以「告知壞消習」的連鎖站情境,搭配視訊軟體進行,標準化病人是有實際到場的,但我們嘗試建立不碰面的進行方式,在不同的診間,以視訊軟體通訊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與評核的目標則是核心臨床素養,包括病史詢問、身體檢查、解決問題、決策、諮詢、溝通技巧、專業態度等,如同傳統OSCE,仍保留在遠距評量標準內。我們的遠距OSCE有四個連鎖站:病史詢問、身體檢查、醫病溝通與衛教、臨床處置。測驗過程中,透過標準化檢核清單設計、配合適當的口頭提示,使線上醫病面談流程更為順暢。學生根據指示並判斷情境,將自認合適的身體檢查步驟及策略口語化。學生的表現評分標準也與傳統OSCE無異,但包含直接與病人互動的部分則加入權重計算,以因應考試虛擬化造成的限制。試後所有參與者也再透過視訊會議方式,進行回饋、經驗分享與討論,與會者普遍認為,遠距OSCE有許多優點則有「平台操作簡單」、「事前反覆演練平台操作」、「醫病間有效率的溝通」、「線上評估受試者表現對標準化病人而言較方便」、「線上對話演出對標準化病人而言較不會緊張、有助標準化演出」」等,使大部分的參與者樂觀認為:遠距OSCE測驗成效是可與面對面OSCE相比擬。遠距OSCE也有些限制,如「被SP特別標註的受試者,監考者無法即時觀察其表現」,應該可以透過視訊軟體的功能提升,一位監考者只看一組醫病對話,並能同時看到雙方視訊畫面來解決。俗語說:「見面三分情」,視訊問診讓參與者間少了實質面對面對談的機會,會不會在無形中也減少了人與人間互動的溫度呢?這部分有待我們思考與討論。而身體檢查的部分以視訊方式來將檢查策略口語化,老師與學生們則認為與實際面對面的進行方式,落差仍舊很大,這部分我們也期望在未來運用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 MR)技術,結合現實影像與虛擬影像,創造一個新的3D影像視野,透過物理實體與數位物件的即時互動,以提升數位物件的擬真感,相較於虛擬實境技術(Virtual Reality, VR )以及在虛擬影像中加入實體互動功能的擴增實境技術(Augmented Reality, AR),MR 技術結合了VR與AR,更注重虛擬、真實世界與使用者的真實互動,相信可以為未來的Virtual OSCE帶來突破與創新。同理心與互相關懷一直是醫學教育的一大重點,這也是標準化病人訓練中,我們最渴望、最迫切想傳遞給學生的應用力,而我們如何利用科技化工具協助再度呈現溫暖與關懷,正是疫情下醫學教育最艱難的考驗。在疫情時代下,醫學教育大量運用虛擬科技的同時,期盼我們也能同步思考台灣的醫療與醫病照護能不能再多些科技化、線上化的運用與執行,期待大家共創一個更美好、更完善、更有溫度的網路醫療世代。
-
2021-03-1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後疫情時代的虛擬實境全人醫療教學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應用高科技於醫療教學的努力」。我們非常高興慈濟醫院首先寄來他們在武漢肺炎的疫情下,如何以虛擬實境的科技進行人文主題的教學努力;接著我們邀請到台北醫學院分享不需要實際接觸到病人的「虛擬實境」之各種教學應用,並詳細說明其優缺點;以及台大醫學院介紹對醫學系五年級,小組試辦利用這種科技進行遠距教學性質的評核。我們很高興能有這三篇文章讓大家了解在疫情嚴峻情況下,台灣的醫學教育團隊用心良苦地利用科技化工具加強醫學生的臨床能力,也希望社會大眾能體會醫學教育團隊如此努力加強醫學生臨床能力的用心,讓病人與家屬可以放心讓醫學生參與病人的照護,這樣我們才能有源源不絕的有經驗的好醫師加入行列。近十年來,隨著頭戴式顯示器的規格持續提升與相關應用商品化,有越來越多的人得以高解析度、高沈浸感的方式來體驗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被廣泛應用在遊戲、商務、醫療跟教育,醫學教育也受到這類科技轉化。在解剖學、影像判讀、外科手術或各類臨床技術上,都能看到虛擬實境的開發應用。虛擬實境可搭配視覺、聽覺及震動回饋等,讓學員有不同以往的學習經驗,對能以360度呈現的解剖構造及技術操作有更快速的認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到全世界,在諸多國家一線臨床人力吃緊,很多教學活動不能如常舉行,且有防疫維持社交距離的考量。虛擬實境教學能讓學員可以彷彿身歷其境、重複地體驗學習,且不增加染疫風險,在醫學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更為提升。在台灣疫情狀況未明、仍有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的時候,台北慈濟醫院(以下稱本院)便與外部廠商合作,在國內率先引進讓學員模擬穿脫防護衣、為疑似新冠肺炎病人採檢的虛擬實境教學,學員可以先熟悉流程、有比較高的自信心來執行相關技術,便是一個虛擬實境應用於臨床教學很好的範例。不過,隨著虛擬實境教學在各大醫學院校逐漸普遍,無論是台灣或國際的臨床教師,都對虛擬實境這樣的科技應用在醫學教育時,過度偏重臨床技術的訓練卻缺少醫學人文的內涵,而有所反省。如果我們預期未來虛擬實境教學的比例會越來越高,甚至在疫情爆發時會取代更多臨床教學活動,在教案開發的方向上就需要有所調整,讓學員能夠從中學習到身為醫者該有的人文關懷與專業素養。早期我們就注意到虛擬實境教學有重技術、輕人文的現象,因此在教案題材的選取上便回歸到「以人為本、尊重生命」的精神。這一年來,在本院教學部及院內合作單位的支持下,我們以全人醫療為主題,陸續製作了三個虛擬實境教案。這三個教案主題分別是:強化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認識的「預立醫療決定」、注重醫病溝通技巧養成的「溝通不要踩地雷」、展現全人關懷膚慰病家的「陪你走一段:遺體護理怎麼做」。以下我將逐一介紹這些教案內容有何特別之處。「預立醫療決定」是國內首個訓練醫護人員病主法核心識能的虛擬實境教案。病主法上路才剛要滿兩年,簽訂預立醫療決定的病人逐漸增加,也陸續有病人進到執行拒絕醫療的階段。然而,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對病主法普遍認識不深,在重要的臨床決策點上恐有未能依照法律及病人意願執行之虞。學員反應傳統上講解法條的課程與臨床實務有一段距離,因此我們設計了近乎真實的情境。在教案劇情的安排上,納入常見的急診跟病房場景,以及疾病末期、不可逆昏迷等特定臨床條件,讓學員能夠從中體驗緊急或重大狀況下,綜合醫學專業、法律倫理、病家期待等考量,練習做出最適切的判斷。學員若做出不適切的選擇,也會跳轉出錯誤劇情或解釋說明,加深學員對該學習要點的印象。第二部教案「溝通不要踩地雷」是以大家熟悉的臨床情境,也就是病患看完診領藥,來訓練藥師對民眾進行具同理心的溝通,並於面對衝突時能處置得宜。學員若未能辨識病人需求,善用溝通技巧,則可能引起更大的衝突。教案納入醫事人員不一定有機會遇到、逼真而有情緒張力的情境,如病人對櫃檯咆哮或投擲物品,讓學員學習到各項實用的溝通與應對原則。第三部教案「陪你走一段:遺體護理怎麼做」則是細膩呈現護理師與團隊成員在病人往生後,安撫哀傷的家屬,並為病人撤管、擦澡、更衣直到鞠躬送行。教案中提點學員一些照護上的貼心細節,包括言語關懷或肢體膚慰,讓病人在生命的最後一段能被有溫度的對待,對未曾有過遺體護理經驗的新進人員尤其有助益。這些教案都有考量到該教學主題學習機會的稀缺性、實作發生錯誤的高風險跟營造臨場感的必要性,讓虛擬實境成為格外合適且具成本考量的教學方法。比起單純操作醫療技術,要做虛擬實境的人文主題教學相對困難,因此我們納入各種教學理論來做設計,來確保學員在逼真的體驗中產生學習成效。這些教案執行後,初步評估的結果令人滿意。這三個教案,從以病人為中心做出臨床決策,對患者展現同理心及妥善溝通,到對往生者身體力行愛與關懷,在各面向上補足學員對人文與專業素養認識的不足,構成本院虛擬實境全人醫療教學的三部曲。期待這類教案的開發成功能對台灣醫學教育有拋磚引玉之效:各大院校投入資源開發虛擬實境教案時,能同時充實技術與人文的學習主題,讓未來的醫師、醫事人員能對實踐全人醫療有更明確而深刻的認識。
-
2021-03-03 養生.健康瘦身
國健署:國人肥胖症每5人約有1人 醫師透露減重要點
最新108年國人十大死因中,至少七項與肥胖有關,且國民健康署最新數據顯示,國人每5人就有1人有肥胖問題。專家表示,逾8成肥胖症患者認為肥胖可以靠自身努力解決,通常不會主動尋求臨床醫師的協助,但其實醫療專業人員介入成效佳,可請教家庭醫學科、內科、新陳代謝科醫師協助減重,臨床減重計畫以3至6個月為原則,每個月約減重1至2公斤,讓患者「務實減重」,循序漸進並能達成目標。根據最新的「國民營養調查2016-2019年」,已有近半(47.97%)成年人有體重超標(BMI>24)問題,其中,更有兩成人口有肥胖(BMI>27)問題,代表平均5位成人中,就1位有肥胖問題。肥胖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為一種慢性疾病,且會引起諸多毛病,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楊宜青指出,在108年國人十大死因中,糖尿病、腦血管疾病、癌症、高血壓性疾病、心臟疾病、腎炎及腎臟病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均與肥胖有關。另國外研究顯示,肥胖患者相較於體重健康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超過7倍。另國外跨五洲肥胖管理認知研究有14502名肥胖者、2785名醫師參與,亞洲國家包含日本、南韓。楊宜青表示,該研究結果顯示,逾8成肥胖症患者認為肥胖可以靠自身努力解決,認為少吃、多動、持之以恆就可以成功減重,通常不會主動尋求臨床醫師的協助,但其實醫療專業人員協助減重成效佳,可請教家庭醫學科、內科、新陳代謝科醫師。台灣肥胖醫學會秘書長張皓翔指出,臨床門診不乏遇到民眾訂定誇張減重計畫,希望一次減重20公斤等;一般醫師訂定減重計畫以3至6個月為原則,擔心時間拉太長,患者會疲勞,目標下降5至10%體重,每個月約減重1至2公斤,讓患者「務實減重」,循序漸進並能達成目標。張皓翔說,其實吃進去的能量少於人體消耗的能量,體重自然就會下降,若沒有,可能是有控制飲食慾望、製作低熱量飲食有困難等問題,就要引進其他支援,如提供食物選擇方式,必要時會開立抑制食慾藥物,但減重治療仍以「非藥物治療」為先,讓患者健康吃、聰明動、天天量體重。明日3月4日為世界肥胖日,今年主題為EVERY BODY needs EVERYBODY,有「每個人都需要每個人支持」之意,國民健康署代理署長賈淑麗表示,「健康體位」是國人健康的基石,希望大眾對肥胖控制抱有正面的態度,營造支持性環境,讓患者在減重路上不再孤單。●體重控制友善看診環境:診間「停、看、聽」三步驟,醫護主動關心,患者不再害羞詢問。1.「停」確認:患者進入診間坐上診療椅之前先停一停,先測量身高體重,確認體位BMI值。2.「看」關懷:醫護人員看診時發現BMI值超標病患,主動關懷患者的體重控制狀況。3.「聽」支持:傾聽患者對於體重控制的想法,對患者嘗試體重控制意願表達支持,開啟醫病溝通、交流體重控制的觀念,協助患者改善生活環境,提高體重控制行動力。●「肥胖100問+」小冊: https://www.hpa.gov.tw/Pages/EBook.aspx?nodeid=4087
-
2021-01-31 該看哪科.婦產科
為什麼政府要鼓勵自然產?健保給付與剖腹產相同
迎接新生的喜悅之際,準媽媽也要面臨生產的忐忑。自然產或剖腹產?哪一個對產婦有利?只有醫病良好的溝通,才能做出最好的選擇。本期「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從全國孕婦生產數據統計,探討近年的生產趨勢,提供即將迎接新生兒的家庭參考。經過數個月的孕育,小寶寶終於來到母親懷抱,這動人的一刻,是許多醫師不畏辛勞投入產科的原動力,身為移植外科專科醫師的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也曾經親身體驗。李伯璋在實習醫師受訓時期,前幾個月在八堵礦工醫院實習,當時也接生了好幾次,自然產、剖腹產都有。當時帶他學習的婦產科醫師還曾經力勸他留下來擔任婦產科住院醫師,只是李伯璋當時已屬意走外科。現代人生育少、更看重生產品質、捨得花錢。「婦產科和移植外科有個相似之處,是願意把兩個生命都交在醫師的手中。」李伯璋說,這樣的醫病關係特別的緊密,個案都期望看到醫師的行醫態度是慎重、負責的。生孩子這件事,對於整個家族來說都是很大的生命轉變,加上現代人越生越少,對於生產經驗的要求提高,通常也會更加捨得花錢。李伯璋分析,為了滿足產家的期待和需求,現在有很多診所從產檢、生產到坐月子,都設計了一條龍的服務,也有高規格的設備、親切的服務、專長的技術,會到這些診所生產的人,大多數經濟能力也比較好。李伯璋也聽說自己的朋友抱孫子,從生產到坐月子的花費都不便宜,但是大家都捨得花。自然產優於剖腹產,醫病溝通更顯重要。李伯璋表示,理想上,自然產是比剖腹產更好,但現實上卻看到剖腹產還是會以一定比率發生。理論和現實的落差,可能就是與這些社會經濟因素有關,或許也有受到某些社會風潮的影響,現在的產婦意見比較多,但醫師與產婦之間就和所有醫病關係一樣,也有資訊不對等的問題,所以很難說剖腹產的結果是出於哪一方的主動或意願。為了鼓勵自然產,健保給付上已將自然產的給付調高到與剖腹產相同,為了不鼓勵自行要求剖腹產,非自行要求剖腹產的給付也比自行要求的高。非自行要求剖腹產給付三萬六千到三萬七千點,自行要求剖腹產僅給付一萬五千多點,其餘的差額,是民眾要根據各縣市衛生局核定的收費標準去自行負擔,以兼顧健保負擔公平和使用者付費的精神。生產的健保給付雖是包裹式給付,以避免做越多給付越多的現象,但如果是多胞胎,或產婦有其他健康照顧需要,也可以另外向健保署申請給付。生產安全性提升,多元產科專業人員投入。李伯璋表示,雖然每個生產過程都有很多風險和不確定性,不過在現代醫學的進步之下,無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相關風險都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可控,產前檢查也能越來越準確地了解胎兒狀況,生產的安全性一直在提升。生產的人力也從過去年代有助產士接生,到後來助產士漸漸失去傳承,轉變為由醫師接生。但最近也開始有一些年輕助產士投入接生,未來不論是在都會或偏鄉,對民眾的生產服務上,都期待有更多元的產科專業人員投入。產婦的產檢是由國健署支應,生產則是由健保署給付,醫界常提到給付不合理,但產婦也搞不清楚哪一塊是誰給付。對此,李伯璋表示,以人為中心的整合服務、給予專業人員合理的給付,一直是他在健保署努力推動的方向,比較好的技術和藥物,例如更安全的安胎藥或催生藥,健保署都抱持很願意評估和討論的態度;給需要的人最好的治療,也是健保署一貫的目標。年輕世代多能接受「使用者付費」和「負擔公平」李伯璋表示,現在年輕世代是主要承擔健保財務的族群,對於「使用者付費」和「負擔公平」都很能接受。年輕世代資訊使用能力較高,透過廣泛使用健康存摺,對於自己所使用的醫療服務也越來越具有成本意識。加上年輕人自主意識更強,有更高的意願參與醫病共享決策的過程,不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相信都有助於朝向減少不必要醫療行為、促進合理報償、提升服務品質等好的方向前進。※完整專題》健保大數據/自然產或剖腹產 準媽媽準備好了嗎?※剖腹產人次10大醫療院所排行,請點此
-
2021-01-11 名人.李伯璋
李伯璋/負擔公平 改變不必要的醫療行為
為兼顧財務平衡及保障弱勢,衛福部長陳時中將健保費率由4.69%提高至5.17%,89萬名企業主負擔年增193億元,政府支出年增230億元,原本接受政府全額補助約126萬民眾,保費仍由政府負擔。但這樣的保費收入依然無法平衡持續成長的醫療費用支出,必須有財務管理配套,善用大家付出的健保資源。重大傷病時 就發現健保可貴健保財務概念是每年有醫療支出總額,醫療行為以點數給付,醫療院所若一味衝醫療服務量或開立藥物,當醫療點數超出總額愈多,點值就愈低,大家操作同一醫療行為,拿到的現金就變少。醫學倫理是醫療行為的基石,但唯有與醫界、民眾一起「務實面對人性」來溝通管理,才能讓醫界繼續快樂地提供優質服務。台灣健保是社會福利或保險,在學界與醫界各有論述,部分民眾沒有就醫需求時,對每月繳交的保費或補充保費覺得貴,但當自己或親人重大傷病時,就會發現健保真的幫了很大的忙。給需治療的病人 最好的藥物從107年至109年,健保署在專家協助下,收載55種癌症新藥,涵蓋16種癌別,年藥費支出128億元,預估每年逾8000名病友受益;收載罕見疾病用藥20種,年藥費支出約16億元,超過千名病友受益;B型肝炎,年藥費支出約35億元,每年約9萬名病友受益;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支出累積約202億元,超過11萬名病友受益。這些疾病對病人與家人造成身體與精神的痛,如何獲得最好醫療的財務壓力,只有當事人才刻骨銘心,讓真正需要治療的病人有最好的藥物,是健保署的態度與目標。使用者付費 避免惡性循環解構門診醫療費用,醫療人員勞務收入「診察費」只占17.7%,且占率逐年下降、「藥費」27.2%、「檢驗檢查」12.5%,占率逐年上升,顯然許多資源被不用勞力與專業知識的機器及藥品賺走,這個生態一直惡性循環,健保署和醫界必須嚴肅面對。陳時中部長提出三大改革方向,1.減少浪費:藉由雲端系統促進醫療資源分享,抑制醫療資源不當耗用。2.負擔公平:檢討就醫部分負擔與檢討旅外國人權利義務。3.提升品質:整合公共衛生體系,涵蓋預防、醫療到生命末期的安寧照護。「使用者付費」相當於「負擔公平」,應該會比較符合真正承擔健保財務的年輕世代想法。藉由以價制量來提高民眾成本意識,透過醫病溝通共同面對健保資源過度使用。藥品部分負擔 可能稍微調升藥品部分負擔的上限天花板可能從現行200元調升至讓民眾「稍微有感」的金額;檢驗檢查過去未收部分負擔,未來也可能依照級距訂定收費;納入討論的方案可能還有恢復收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藥品部分負擔、重大傷病取消免部分負擔等。「使用者付費」不是為了增加健保財務收入,而是改變民眾及醫師不必要的醫療行為,醫護人員對病人醫療照護時間寬裕了,品質自然提高,也有助醫護人員得到合理報酬,洗刷「血汗醫院」之名。保障弱勢 期待對話尋求共識健保署一定積極主動保障弱勢族群權益,也期待透過社會對話尋求共識,找出其他可能需要幫助的弱勢族群。每個人都有可能生病,如何有效保護國人健康是政府團隊的責任,我們一起為維護健保永續而努力。
-
2020-12-19 醫聲.院長講堂
養生祕訣/楊志新正常作息、按時吃飯 主張個體化健檢
台大癌醫中心醫院(台大癌醫)院長楊志新說,自己沒有特別養生之道,只有「正常作息、正常三餐、不喝酒」三點,並且會做醫院安排的例行健檢。他認為,理想的健檢應該是個體化的精準健檢,這將是台大癌醫希望發展的健檢模式。很多醫師一大早就要開會,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但到了醫院公務繁重,一忙起來就不吃午餐。楊志新打趣說,可以不吃午餐的醫師或許胃比較好,但他不會刻意這樣做,他都會按時吃三餐,除了不喝酒,並沒有其他特殊飲食習慣,也不挑食,醫院餐廳有什麼就吃什麼。楊志新指出,年輕時值班就得熬夜,是沒辦法的事,即便已是資深主治醫師,他不會刻意早睡,但也不會常熬夜,幾點睡覺就是隨興而為。「可能是隸屬於內科,不像外科那樣固定清早八點就要開會,比較沒有早起的壓力。」每年做一次台大醫院安排的全身健檢,楊志新對於健康檢查頗有想法。他認為,現在的健檢太過於制式化,每年重複做,其實並非必要,健檢應該要「個體化」,這也是以後台大癌醫要做的。例如,若家族裡一堆人都有心血管疾病、膽固醇高等,他就需要多做心血管方面檢查;如果沒有家族史,或許可以兩、三年檢查一次。畢竟健檢是非健保的個人醫療花費,如果每年做一大堆不需要年年做的檢查,只是浪費錢而已,最重要的東西可能反而沒做到。實踐個體化的預防和治療,勢必要更細膩的醫病溝通。楊志新說,癌症治療變得越來越複雜,現在有效治療這麼多,類似藥物也有很多種,選哪一種牽涉到預算、副作用、回診頻率,每個人的需求都不太一樣。其實過去20幾年來,楊志新團隊始終抱持的原則,是盡可能幫助人了解這是一個複雜的狀況,有幾種不同的做法,再與病人一起做決策。
-
2020-12-1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以人為中心的實證醫病共同決策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臨床醫師做醫療決策時的面面觀。陳醫師分享他在長期照顧一位年老內科病人所面臨的家屬與病人不同意見的困難,劉醫師以他在急診處的經驗,發現更多的挑戰是在急救復甦之後,才開始的如何在倫理上扮演病人權利的最後防線。而最後兩位學者醫師共同由這幾十年來「實證醫學」以及最近「醫病共同決策」的興起,寫出「實證醫病共同決策」的倡議與展望。希望這幾篇文章可以使醫病雙方更了解醫療決策的各種困難,並鼓勵社會大眾主動與親友討論個人對生命末期的看法,以避免在緊要生死關頭時,因為家人不了解,而引起意見紛爭,並過度使用沒有必要的醫療,而延長病人的痛苦與親友日後的後悔。「實證醫學」與「醫病共同決策」的興起近年來,在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潮流的推波助瀾之下,許多歐美國家將實證醫學結合民眾健康識能與醫病溝通,促進醫療決策的「共同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作為未來健康照護政策的主要目標。希望臨床醫療照護可以將病人偏好和期待整合,以制定符合病人偏好、需求與價值的臨床健康照護服務,藉以促進民眾自我健康照護、提昇醫療服務的有效利用、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成本支出、並增進醫療品質與照護成效。「醫病共同決策」的定義一開始,「醫病共同決策」這個名詞是為促進醫病相互尊重與溝通而提出的,它包括以下三個要素:(1)有醫療團隊和病人或家屬的雙方共同參與,(2)醫療人員提出各種不同診療處置方案之實證資料,病人或家屬提出個人偏好和價值觀,並且彼此交換資訊和討論,以及(3)經過充分詳盡地醫病之溝通和討論後,共同達成對病患目前狀況最佳並可行之治療選項,是一個兼具知識、溝通和尊重三個元素的良好溝通與決策過程。因此,醫病共同決策強調讓病人一起共同參與醫療決策的決定過程,藉由醫療人員將實證醫學證據以去學術化的語言,讓醫病雙方共同商討合適的治療選項或檢查項目間的利弊得失,並考慮個人之價值偏好與需求,因而由醫師與病人一同產生的「實證醫病共同決策」。「實證醫病共同決策」以人為中心然而,正因為不同病人的特質與價值偏好可能不同,而每一位病人對於不同的臨床決策也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看法與抉擇,所以病人是否可以有效的參與和投入正是醫病共同決策的主要關鍵因素。舉例來說,對一位年輕病人的治療而言,相較於治療所需花費的成本負擔,治療所帶來的生活品質與生命價值是更為重要的考量因素;然而,若是一位年老衰弱的輕度糖尿病病人,其治療負擔、生活品質或功能角色等,便是該治療更為重要的臨床決策考量因素。由此可知,過去著重在的醫師單方面決定的父權權威醫療模式,並非最理想以人為中心的醫療決策制度。「實證醫病共同決策」的實踐「實證醫病共同決策」的實踐步驟,一般是由提供專業諮詢的醫師,以符合病人健康識能程度的白話易懂的文字或圖案,說明醫學實證中關於適合此病人臨床選項的利益和風險,病人則分享個人的偏好和價值,透過反覆聆聽和仔細溝通每一種可獲得的臨床選擇的價值偏好和其相對優缺點,達成醫療決策共識後,共同決定並承擔結果,進而達成「實證健康照護」中「醫病共同決策」的徹底實踐與終極目標。尤其現代醫療中仍存有許多未知領域的醫療不確定性,「實證醫病共同決策」不僅可以減少臨床專業人員給予病人排斥或困難遵循照護內容的機會,反而透過醫病彼此互相溝通過程,更可以降低病人對臨床健康照護介入成效過高期待或低估其害處之落差,讓民眾可以在充分了解的情形之下,明智選擇(Choosing Wisely)以減少不必要的診斷檢查或不需要的低效益治療,並在醫療專業人員的充分完全告知與溝通之下,病人可以權衡利弊做出最適合自身狀況的選擇,進而大幅降低現今台灣醫療上過度診斷治療或醫療資源浪費情形。「實證醫病共同決策」的倡議與展望過去台灣在「實證醫學」上的推動成效已有不錯的成效,近年來更積極推動「以人為中心的實證醫病共同決策」溝通模式,特別是對於目前尚無明確之實證治療指引、治療好壞處權衡取決於不同個人的價值考量、高風險嚴重的疾病、需長期配合的治療或藥物等情境,更是需要民眾觀點的參與,一同來進行以實證為基礎的醫病溝通模式。近幾年,醫策會積極鼓勵醫療機構推行醫病共同決策並建置醫病共同決策平台、推動導入決策輔助工具、辦理醫病溝通模式教育訓練,來提升醫療人員與民眾的溝通效益;國健署亦致力於民眾健康識能的賦能與衛生教育的倡議,期能兼顧專業與民眾需求。因此,專業醫療人員將更能強化實證的依據及運用淺白語言的引導,促進醫病溝通、提昇醫療品質並落實臨床實際效益。最後,我們也要在此呼籲民眾:下次在您就醫時,請別忘記大膽的說出心中的疑問或擔憂,可以找機會跟醫護人員請教:我的選擇有哪些?這些選擇的優點跟風險是什麼?我可以在哪裡得到幫助,才能做出最合適的選擇?讓醫生知道您的需要,才能確實增進醫病溝通與提昇醫療品質,真正實踐「以人為中心的實證醫病共同決策」之全人照護新境界。
-
2020-12-11 新聞.元氣新聞
高醫獲認證為南台灣第一家穆斯林友善醫療中心
全台約有30萬穆斯林人口,高雄即約5千人,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超前部署,打造穆斯林專屬祈禱室、廁所,及30多國語言雙向即時語音翻譯APP,展現友善醫療誠意,成為南台灣第一家通過穆斯林友善醫院認證的醫學中心。高醫今早舉行穆斯林友善醫院認授證暨友善設施啟用儀式,包括衛福部國際合作組、高雄清真寺、文藻外語大學及巴勒克清真產業公司等代表出席見證。呼應政府新南向政策,衛福部在北中南三地選定穆斯林友善示範醫院,擁有豐富國際醫療經驗的高醫雀屏中選,院方在啟川大樓打造兩間男女獨立祈禱室及穆斯林友善廁所,供穆斯林教徒禮拜前淨身之用。其中祈禱室內有印尼文、阿拉伯文及中文可蘭經,禮拜毯及麥加方向標示,讓前來就醫的穆斯林教徒皆可使用,除此22樓國際醫療病房 並設置穆斯林友善病房,備有專屬備餐空間及 餐具。高醫院長鍾飲文表示,全台目前約30萬穆斯林人口,高雄每年約5千人,高醫成為南台灣第一家穆斯林認證的醫學中心,除提供軟硬體設施外,也與文藻大學合作開發能提供30國語言的語音服務,能進行導覽與翻譯,提供穆斯林族群更友善的服務。高雄清真寺教長陳永武則說,有很多穆斯林移工在高雄深耕落地,聽到高醫有此「創舉」,十分高興。穆斯林每到一處就是要找禮拜的地方,萬萬想不到來高醫,有像回到家的感覺,很窩心。高醫為穆斯林民眾開發的「高醫即時就醫通」智慧聊天機器人,包括環境實境指引導覽,讓初到高醫的穆斯林不會迷路,另提供高市穆斯林友善餐廳名單及訂餐服務,此外提供30國語言翻譯服務,讓醫病溝通不再有距離。
-
2020-12-08 新聞.元氣新聞
醫材極端值竟變建議售價 醫改會:七成品項直接漲到頂
健保署原訂定八大類差額醫材收費天花板,引發醫界反彈後,改由醫學會訂定極端值為上限,健保署並承諾會公佈漲價歷程,不過後續未公開。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自行調查比價網上531個差額醫材品項,結果發現半數都漲價,高達67.7%漲價品項直接漲到極端值,其餘三成漲價品項也趨近於極端值,極端值儼然變成「建議售價」,呼籲健保署應說明。另外,真正用過比價網的民眾僅5%;調查也發現民眾最想知道的事情是自費醫材到底哪裡好,醫改會呼籲衛福部應苦民所苦,修正現有醫病共享決策機制的不足,保障民眾知情權。醫改會在健保署9月公布相關政策之後開始分析,11月完成531個品項的價格變動情形。醫改會執行長王梅影指出,半數品項(54%)提高價格,漲價品項中近七成(67.6%)直接提高到極端值,另外三成也是直接趨近於極端值,代表極端值已經變成建議售價。其中一家醫院之人工髖關節,價格從1萬1960元直接漲到4萬2200元,漲幅高達252%,使用率第二高的塗藥支架和生物瓣膜也是漲價多、降價少,支架漲價39項、降價36項;瓣膜漲價29項、降價14項。王梅影表示,健保署九月曾說要公佈漲價歷程,後來卻跳票,結果靠民間團體自己調查,才釐清有上述情形,這其實是政府責任,呼籲健保署應善盡說明義務。另外,醫改會針對533名近三年曾經自費就醫的民眾進行調查也發現,健保署和醫學會雖然立意良善,設計了比價網和極端值,希望民眾不要多花冤枉錢,但民眾根本不買單,就算醫材定價風波被媒體熱烈報導,僅5%民眾曾經用過。另外,雖然各界常提到私人保險有助民眾負擔自費,醫改會調查發現,只有不到一成民眾,因為私人保險給付而選擇自費,反而有近一半(47.8%)民眾因自費醫療費用造成自己和家人的經濟負擔。對於同醫材在不同醫院的費用比較,民眾並不那麼感興趣,民眾優先考量的其實是自費品項是否適合自己?自費到底哪裡比健保更好?預估收費金額是多少?自費品項的副作用和風險?自費同意書的內容是什麼意思?台灣病友聯盟常務理事吳鴻來表示,沒人希望手術失敗,病人最在乎的未必是價錢,反而更想知道如何做出對自己比較好的決定。現在坊間自費醫材同意書,有的是太過簡略,連中文品名都沒有,另外則是有些太過專業,密密麻麻的專業術語,民眾根本看不懂。吳鴻來指出,很多需要考慮差額醫材的病人,是在緊急就醫、措手不及之下要做決定,沒有時間可以查閱資料,結果長久下來病人習慣被動接受,不扮演更主動的角色,這非常可惜,其實很多醫病溝通的誤會是可以避免的。呼籲民眾也要積極了解醫療的不確定性,政府也應該更積極教育民眾如何看病,促成良好的醫病溝通、共享決策的機制。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表示,健保署應確實查核比價網資料的真確性,並且提出醫材比價網極端值訂定的「影響評估」,例如這次漲價多的是哪些品項、哪些層級的醫院、幅度是否合理,如果使用量大或是病人多的公立醫院,應該要進一步商榷和討論漲價的合理性。劉淑瓊也建議,健保署應該、逐步將自費或差額使用率高、符合效益的項目逐步納入健保給付,才能真正促進民眾使用新醫療科技、減輕治療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