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8 醫療.巴金森病
搜尋
醫病溝通
共找到
149
筆 文章
-
-
2023-09-06 醫聲.慢病防治
這家醫院靠「一神招」,讓精神病人主動想打針、治療!/翻轉精障人生3
「不是病情變嚴重的人,才要打針嗎?」、「我一個月打一次針,藥效留在體內這麼久,會不會洗腎啊?」這是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社區精神科主任徐淑婷遇到精神病人及家屬對長效針劑的困惑。尤其是第一年要說服病人開始接受長效針劑時,很多人會對「打了針劑多久不用打?」、「藥效停留在體內不會怎樣嗎?」等問題充滿疑問,徐淑婷也指出,這也顯示需要提升精神疾病的識能,而給予的衛教內容,必需要能更貼近病人,包括家屬擔心針劑對身體的影響都需要納入。家人不用盯吃藥,終於放下心理負擔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在臨床上也遇到很多家屬認為,打針就是表示病情更加嚴重,但會與家屬溝通,打長效針劑後就不用一直盯著病人吃藥,可以改善病人、家屬間的互動、家庭關係。上述論點,也讓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王明鈺很有感,她說,病人及早接受長效針劑治療確實可以改善家庭關係,尤其躁鬱症病人更是需要,但少用長效針劑的原因在於,大家對疾病、藥物的衛教不夠,應該可以多利用社群或名人來宣傳。病人願為自己病情負責,較不會失聯、跑掉相對的,徐淑婷也發現,若病人對疾病認知清楚,有好的醫病共享決策(SDM),就能增加長效針劑的施打率,只要患者願意接受長效針劑,就會持續使用。而SDM執行成效很亮眼的醫療院所當中,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就是其一,該院曾經針對新病人進行SDM後,發現有8成患者可接受口服及注射針劑治療,其中5成的患者只想打長效針劑。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部資深主治醫師方俊凱指出,「由於馬偕的精神科病房床位數少,為了讓患者的病情控制更穩定,在2010年得知長效針劑可以讓患者降低住院率後,就鼓勵科內醫師使用長效針劑,當時仍看不出效果,直到兩年後被通知領取健保署獎勵金時,才知道因為馬偕紀念醫院該年有777名思覺失調症病人,後來流失率為零,代表病患都沒有跑掉、失聯,才發現長效針劑的效益。」為了讓病人對自己病情負責,在馬偕紀念醫院在2020年開始實施醫病共享決策,在詳細病情告知後,用藥決定權回到病人自主決定,無論病人選擇什麼治療方式都不進行干涉,後來也發現精神科病人都很聰明,會選擇對自己最好的治療方式。馬偕團隊用智慧,讓病患甘願接受治療方俊凱統計自己的門診病人使用長效針劑的情形,思覺失調症病人與躁鬱症病人的比例約二比三;思覺失調症病人的施打率為55%,躁鬱症病人的施打率則是45%。目前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的SDM流程已朝電子化邁進,病患在門診候診時,可用手機掃QR-Code,患者填好基本資料,進診間看診時,便可以馬上與門診醫師進行討論。方俊凱也觀察到,躁鬱症的患者非常喜歡這項電子化流程,他們會覺得在點選各項目時,就好像在打電動,且很清楚知道注射長效針劑後就比較不容易急性發作,或因急性發作遭強制住院,對病人而言,馬上可以了解所有決定背後利弊得失,因此很快就可以做好決定。只要誠懇溝通,事情總是有希望不過,方俊凱也提及電子化的系統開發很重要,有時候醫師想要進行SDM,但在摸索階段,便會花更多時間與相關執行、開發團隊溝通,若在短時間內可以發揮SDM的效果,對於系統開發團隊來說,就是最實質的鼓勵。目前台灣精神醫學會也展開全省SDM與長效針劑使用的巡迴講座,目前已進行六場,希望透過SDM與長效針劑使用的巡迴講座,讓精神科醫師與病患創造更好的醫病溝通與治療成效。【延伸閱讀】🎧|李玟逝世揭精神疾病現況 蔡長哲籲藉教育撕標籤翻轉精障人生1/百萬精神病家屬陷「旋轉門」魔咒?精神科權威提三神招解套翻轉精障人生2/精神病病患出院,家人只能剉著等?精神科權威建議「這樣做」翻轉精障人生3/這家醫院靠「一神招」,讓精神病人主動想打針、治療!翻轉精障人生4/精神病患者出院失聯,怎解?重磅級專家提「一重要建議」翻轉精障人生5/不捨思覺失調症、躁鬱症家人受苦?研究:用「這招」很有效
-
2023-08-2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臨床實習,醫學人文教育的「實踐」還是「墳墓」?
【編者按】:本週由馬偕醫學院提供「醫學人文的教與學」。一位資深的醫學教育負責人提出醫師與學生在醫院定期舉行「人文教育個案討論會」的心得,並且分享他們目前發展成每兩個月一次「全院臨床醫學人文討論會」的心得。一位長年專攻醫學人文的醫師老師提出醫學人文應該是一種持續的謙遜與敏銳的觀察,它必須對醫療本身的知識權力有所自覺,是一種由下而上且去中心化的知識產出與實踐。一位醫學系六年級學生分享他在實際的全人醫療討論會上,提出自己這組的報告內容外,也同時能聽到別的同學所負責病例的情況,讓自己有更多反思的機會。聽到更多醫師前輩們分享他們自身的經驗,能領悟到醫師們隨著醫院服務的年資增長,有可能會遇見什麼樣的問題,而學生又該如何從中調整自己的心態。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句戲謔的話背後,其實也反映了一些實際的狀況。愛情是甜蜜的、浪漫的、也是理想化的;但一旦愛情走入婚姻,它就必須面對生活現實的壓力、對方不完美的事實、和個性不同的磨擦。愛情在日復一日的消磨中,可能就慢慢消逝。這樣的過程,異曲同工地反映了許多投入醫學人文教育者心中的嘆息:「臨床是醫學人文教育的墳墓。」醫學生在學校前四年,對醫學大都懷抱熱情,也期許自己在醫病關係上能成為一位以病人為中心、有溫度、且具同理心和溝通能力的好醫師。縱使在強大的課業壓力下,醫學人文相關課程可能被學生「邊緣化」,但大多數學生還是認同這樣的核心理念和價值,這可以從每屆學生在加袍典禮中對自我的期許和表現中觀察得到。進入臨床之後,醫學生開始觀察週遭的醫療場域:健保制度下的醫療現實、醫院中的權力差距(power distance)、醫病關係緊繃下的防衛性醫療、商業利益與醫病決策的考量、負面醫療行為等,這些與學校中所認同的核心價值開始產生衝突。有的醫學生開始產生存在焦慮(existential anxiety)或專業認同(professional identity)上的焦慮;但大部分的醫學生選擇安靜地價值重塑(remodeling)以便可以適應所身處的醫療環境,避免因衝突而產生身心枯竭(burnout)。很多研究也觀察到,醫學生的同理心表現在學校醫學人文相關課程的培育下的確逐年上升,卻在進入臨床後有明顯的減損。臨床實習,理論上應該是醫學人文教育的「實踐」,但卻好像很現實地成為「墳墓」。在醫院每日的晨會中,我們有很多病例討論會議:新住院病人、特殊病例、grand round、morbidity & mortality (M&M) conference等,其中不乏精彩診斷和治療上的討論與反思,但幾乎未曾聽過在上述會議中,有疾病之外但與病人相關之心理、社會、靈性、生命信念、溝通信任上等醫學人文相關議題的討論。除為了因應醫院評鑑而有的醫法倫個案討論外,這種以「病」為中心而不以「人」為中心的討論幾乎成為醫院會議的常態。如果在一個M&M的會議上,有人提出了醫學人文的問題,那一定會令人意外且驚喜(訝?)的。試想在這樣臨床氛圍中,醫學人文在臨床實習時,恐怕會更多被「虛化」遠過於「實化」。2015年是馬偕醫學人文教育的一個里程碑,那年,我們開始了第一次的「全院臨床醫學人文討論會」。我們醫院每個月的第二個週五早上是一個月一次的「全院會議」,各科的晨會都必須暫停。在過去皆以「全院病理討論會」或特別演講作為主要內容。隨著馬偕醫學系第一、二屆學生陸續進入臨床實習,我們深深覺得醫院中這種「常態」氛圍必須要有一種立竿見影的轉變,以延續並儘可能「實化」(realization)醫學生的醫學人文教育。於是我們大膽提出了每一季一次「全院臨床醫學人文討論會」(Clinical Medical Humanities Conference, CMHC)的想法,由醫學生擔綱報告30分鐘,另外30分鐘則由與會醫學生、PGY、住院醫師、主治醫師、醫院各級長官等進行提問和討論。雖然副院長與院長支持這樣的嘗試,但大多數醫師甚至醫教部同仁都對這樣會議的未來抱持懷疑與悲觀的看法,認為以當時醫院的氛圍應該沒多久就會推動不下去;甚至很多醫師直白的表示幹嘛浪費全院共同的寶貴時間來做這件事。當然,推動這項工作的最大阻力,其實更來自擔綱報告的同學們,為此,我還特別寫了下面一段話來鼓勵同學們:同學們,平安!希望你們這半年來在各個臨床科,都有長足的進步和成長!關於大家參與意願不是很高的「全院臨床醫學人文討論會 (Clinical Medical Humanity Conference, CMHC)」,老師在這裏稍加說明。「全院臨床醫學人文討論會」主要是以「敘事醫學」 (narrative medicine) 的方式,或者更白話些-- 以說故事的方式,而不以病例報告的方式,來呈現並討論案例中的醫學人文議題。引導不由「病」的觀點,而由「人」的角度出發,關切除了疾病診斷與治療之外,更聚焦一個「人」完整的需要,包括自身人權、文化背景,及其與家人、環境、社會法律制度、資源等的微妙互動。希望藉由這樣的訓練,年輕醫師與醫學生能訓練自己更以「全人」的視野來思考所服務的每個病人、並更多以「人」的角色,走進病人的故事裡,也溶入病人的醫療過程中。至終,大家能夠愈來愈深切體認,醫療知識與技能不是醫療的全部,它甚至可能只是佔醫療的小部分。一個沒有醫學人文思維的醫師,充其量只能成為「醫匠」,而無法成為真正的「醫師」。有鑑於此,在馬偕醫學系的臨床訓練中,非常強調「臨床醫學人文」的訓練,希望大家在面對病人時「always」有醫學人文思考的習慣。所以我們開始一季一次的CMHC,由資深臨床老師挑選適合案例,帶領以醫五學生為主,組隊(8-10人)以敘事方式在會中呈現案例,並與在場同學、學長姊、並臨床醫師互動討論,之後也可在醫教部所建置之醫學人文平台上,繼續互動討論。為了讓報告能更聚焦,所有參與報告準備的同學都必須參加「敘事醫學工作坊」的訓練;在報告前必須完成與病人及相關之人的敘事訪談,並且,至少與醫學人文小組教師群經過2至3次的集體討論,以便在報告時可以更有條理的呈現以及更聚焦的討論。這樣子一步一腳印的推動,沒想到轉眼就經過了8年,共計36場全院會議,聚焦議題包括:醫病溝通、醫病主體性、健康信念、靈性照護、臨終關懷、安樂死、跨性別、污名化、社會結構失能、醫療政策、病人權利等多元議題,每場次參加人數也穩定在200至400人。「醫學人文」的實踐其實才是真正「全人醫療」的落實,有鑑於此,我們在2021年也將研討會的名稱更改為「全院全人醫療討論會」(Holistic Health Care Conference, HHCC)。在關於研討會年度的Google表單問卷中,我們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如下圖): 這樣的討論會對擔綱演講但較無臨床照護經驗的醫學生收穫相對比較少,反而對開始第一線接觸照護病人的PGY和經驗老道的主治醫師收穫最多!我們相當樂見這樣的趨勢,因為這些同仁才是真正形塑醫院氛圍的核心人物,才是影響醫學生在臨床端能落實醫學人文實踐的重要力量。I have a dream,在若干年後,在一個臨床的M&M會議上,我能看到同仁們很熱烈的討論醫學人文的議題;那時,我會回報以滿足且會心的微笑,因為我知道,那才是一個真正全人醫療時代的來臨!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8-1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悲傷和死亡
【編者按】:本週是長庚醫學系師生分享他們在醫學人文教育的教與學。這位負責醫學人文教育的臨床老師特別選擇以如何在疫情肆虐之際,分享我們應該如何教導學生「專業型塑」,並引用許多文獻提出醫病溝通需要「用心體會」、「冷靜正向」、「清楚溝通」。→想看本文一位高年級醫學生寫出她從照顧病人體會到醫者不只要了解「疾病」,但更重要的是透過用心聆聽病人、家屬的對話,才能領會病人在疾病診斷背後的情感糾結,才了解疾病對「病人」的影響,也因爲這樣的經驗,使醫學生有機會卸下害怕和病人互動的心防。→想看本文一位同年級醫學生因為見證醫師宣布病人死亡的經驗,而引起許多感觸,最後激起他一句感人肺腑的心得:「我們剛起步,要不忘秉持著對生命謙卑的態度,繼續在醫學的道路上精進鑽研、奮而不懈。」林口長庚兒童氣喘過敏風濕科教授林思楷醫師在長庚醫訊寫道「病患如詩人般,亟欲找得適切隱喻來形容自己的困境;醫者則想深耕自己的情緒韌性,以承受強大傷痛而不潰堤」。五年級踏入臨床學習後,我們這群醫療體系中最菜鳥的學生,每日工作除了累積醫學知識外就是與病人和家屬的互動中學習聆聽和溝通的技巧。在臨床學習過程中,會遇到病人康復出院令人開心的事情,也會有難過的時候。醫學生在學習生涯中也會遇到住院病人過世的經驗, 在宣判病人死亡的當下,除了要保持專業和理性,也需要對病人家屬表達同理心。我還清楚記得在一個細雨綿綿的10月下旬的晚上11點,我留在病房在指導我的PGY住院醫師旁學習。剛接完一位新病人的我正在絞盡腦汁整理剛才做的理學檢查結果和問診資訊,書寫入院病歷。這時學長走過來跟我說,「學弟,有病人expire了。你要來看一下嗎?」「好。」我馬上回答。我戰戰兢兢地跟在學長身後,走進病房,並站在病床的尾端。這時家屬已經在病房內等候了。學長依序確認病人沒有瞳孔反射,用聽診器檢查是否有呼吸和心跳,加上心電圖顯示心搏停止的一條線,說出:「病人在晚上11點20分離開,前往人生下一段路程。請家屬節哀。」昏暗的病房內非常的安靜,隔著玻璃窗戶可以看到外頭的雨毫不留情的繼續下著。在這剎那,時間彷彿被畫上了句點,空氣沈重到令人窒息。學長和我在離開前和家屬鞠躬,將最後的時光留給家屬。在這次震撼教育中,我腦海無數次的閃過自己家中長輩過世的情境。回到護理站,我默默的祈禱著,希望病人能夠放下牽掛、脫離苦海,家屬能揮別傷痛、勇往向前。雖然內心很難過,也很想哭,但是只能強忍著淚,繼續完成手邊書寫病歷的臨床工作。死亡是每一位醫師在職業生涯必須學習面對的艱難議題。縱使目前醫療維生器材日新月異,藥物發展一日千里,仍是有無法治癒之疾患。儘管昔日令人聞風喪膽的新冠肺炎疫情已趨緩許多,世界各國的經濟和民生活動也陸續回歸正常,但是疫情開始時,如海嘯般湧入醫療院所的場景在世界個大城市上演的景象猶如夢魘般揮之不去。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發人深省的一篇論文《Facing Covid-19 in Italy—Ethics, Logistics and Therapeutics on the Epidemic’s Front》描述了在義大利倫巴大區,守護在第一線的醫師需要在醫療資源匱乏情況下做出抉擇,如何配給有限的呼吸器給病人的困難。面對眼前陷入彌留的一位位病人,醫者需要承受莫大的壓力,更要在醫學專業和道德倫理之間考量,造成精神上極大的痛楚(agony)。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影下,教導學生如何面對死亡成為了醫學教育最熱門的議題。為了解決年輕醫師可能無法以理想的觀念看待死亡,醫學院很早便陸續開始引入人文(humanities)課程(醫學歷史、醫療人類學、醫學哲學、大體老師追思大會等)以及橫跨醫學、道德倫理、宗教的「生死學(Thanatology)」課程培養學生接納悲傷面對死亡的韌性。台灣擁有成熟的醫療體系,並且借鏡SARS疫情累積的防疫經驗和優良國民素質的三管齊下,我國無需面對像國外大量的死亡人數。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國外的經驗可以繼續為台灣醫學教育和醫療體系在未來面對新興疾病帶來一些啟發。對於醫學生來說世界醫師會日內瓦宣言 (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 Declaration of Geneva) 其中的兩句話「我鄭重地保證將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我將堅持對人類生命的最高尊重」猶如金科玉律,是醫者不可違背的精神。但是醫師終究還是人,面臨死亡會悲傷,心情會低落。病人的死亡不代表醫者不盡責,更不代表失敗。面對病人的家屬,年輕的醫師有時只能強忍住淚水,以保持「專業」的形象,而無處宣洩的悲傷不斷的啃噬著內心。年輕醫師彷彿遊走在鋼索上,要學會視病如親但又不能過度投入,達到完美平衡。若一不留意、心態調適不佳,可能跌入萬丈深淵。懂得適時放下,在忙碌臨床生活尋找興趣幫自己喘息也是很重要的。我們剛起步,要不忘秉持著對生命謙卑的態度,繼續在醫學的道路上精進鑽研、奮而不懈。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8-0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編者按】:本週是長庚醫學系師生分享他們在醫學人文教育的教與學。這位負責醫學人文教育的臨床老師特別選擇以如何在疫情肆虐之際,分享我們應該如何教導學生「專業型塑」,並引用許多文獻提出醫病溝通需要「用心體會」、「冷靜正向」、「清楚溝通」。→想看本文一位高年級醫學生寫出她從照顧病人體會到醫者不只要了解「疾病」,但更重要的是透過用心聆聽病人、家屬的對話,才能領會病人在疾病診斷背後的情感糾結,才了解疾病對「病人」的影響,也因爲這樣的經驗,使醫學生有機會卸下害怕和病人互動的心防。一位同年級醫學生因為見證醫師宣布病人死亡的經驗,而引起許多感觸,最後激起他一句感人肺腑的心得:「我們剛起步,要不忘秉持著對生命謙卑的態度,繼續在醫學的道路上精進鑽研、奮而不懈。」躺在病床上的,是個面色紅潤稚嫩的年輕妹妹,抱了一隻純白鴨子玩偶蹭著臉頰,要不是先瀏覽過病歷,還真看不出昨天才剛動完卵巢癌的開腹手術,病床旁立著一位爽朗的婦人,是女孩的媽媽,一聽完我的來意,熱情地說:「沒問題!妹妹來,把你經歷的故事,仔仔細細地分享一下。」自從大五進入臨床實習,莫名地害怕到床邊看病人,聽著同學分享08A阿公年輕時的英勇事蹟,23D弟弟的戀愛甘苦談,羨慕之餘,更多的是「萬一被問到不懂的知識或處置會很尷尬」的緊張情緒。每每鼓起勇氣走近,隔著床簾躊躇半天擬台詞,真正問出口的依然是那幾句:今天症狀有沒有比較好?頭還會不會痛?大小便都還好嗎?除了病人入院時的病史詢問,因為有較明確的問題可以填滿整個談話過程,住院期間,我都傾向在老師或學長姐查房時跟著一起紀錄,盡量減少和病人獨處的時間。「要怎麼問才自然?會不會顯得很不專業?」各種可能性在腦海盤踞,加深和病人互動的恐懼。這次,在敘事醫學報告的名目下,像找到正當理由般,我一邊默想著作業的要求:了解病患家庭狀態及成員間互動情形,疾病診治過程以及對病人身體心理之衝擊……一邊緩步踏進婦產科長廊盡頭的病房。於是,我得知妹妹也是大學生,念的是旅遊管理,大一時因為容易腹脹,肚子沒來由地變大,照超音波發現右側卵巢囊腫,用內視鏡拿掉後,病理報告說有惡性的發展趨勢,轉來醫學中心追蹤。妹妹平常除了上學,下課不是打工,就是回租屋處或老家休息,這次住院,是因為去年超音波看到的右側卵巢小囊泡,已經越來越大到9.8公分,CT下懷疑沾連小腸,所以要進行開腹手術切除。不幸的是:手術中冷凍切片發現是惡性,並且波及左邊卵巢,必須將兩邊輸卵管和卵巢都拿掉,生育功能無法保留。由於原本手術目標是希望可以保留一邊卵巢,所以不能生育的殘酷事實,妹妹和媽媽也是當天稍早才知道,就在我來訪不久前,著實令我有些不知所措,反倒是媽媽強忍悲傷,鎮定地跟妹妹說:「沒辦法啊,知道了就是要面對,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克服的難關。」只見妹妹無奈地聳聳肩,似乎也準備接受命運帶來的挑戰。稍微安心後,我就繼續了解這次生病對妹妹帶來:不管是家庭、感情或學業的影響。這次住院主要照顧者是媽媽,當我讚美她們感情深厚,看起來就像姐妹,媽媽還半開玩笑地說:「因為太早生了啦!年輕不懂事。」而在提到爸爸時,雖然依舊輕聲細語地,但妹妹清澈的眼眸似乎蒙上一層陰鬱:「爸爸要賺錢,養另外一個家啦……」講到這裡,媽媽暫時離開上廁所,妹妹接著提到:因為這次疾病導致不能生育,自己其實很擔心也很難過,雖然男友一直安慰她說沒關係,家裡還有哥哥可以傳宗接代,但是因為知道男方很喜歡小孩,而且男友哥哥在家中比較得寵,所以就更擔心因為不能懷孕,讓對方在家中的地位更低。一邊說,眼眶早已盈滿淚水,我趕緊抽了幾張衛生紙遞過去,這時媽媽正好回來,撞見這幕,嘆口氣道:「講一講也好,把平常不敢跟我說的都說一說吧!」詫異之下,我轉頭低聲問妹妹:「這些心事沒有和媽媽分享嗎?」妹妹搖頭表示:「其實並不習慣跟媽媽講心事,怕媽媽擔心,也怕媽媽要額外請假來照顧,況且即便和家人朋友分享了,事情也不會改變。」伴隨妹妹豆大的淚珠滑落,我緊鎖眉頭,深深感到每個相愛的彼此,都因為愛和牽絆,生了更多的顧慮:媽媽因為愛女兒,希望女兒可以在她面前暢所欲言,但是女兒卻因為不希望媽媽擔心而有所保留;男方寬慰著病中的女友不用擔心生育的問題,女生卻還是因為替對方著想而鬱悶痛苦,於是這樣層層疊疊,交雜著外人難以理清的情感,反而因為在乎而生疏了。眼見女兒不斷啜泣,媽媽嘆道:「你們繼續聊,我到外面走走。」我靜靜地坐在床緣,妹妹稍微平復後,繼續說起她是一個很不喜歡計劃被打亂的人,但這次生病,本來過關斬將面試贏得的飯店實習機會,卻因上工時程和手術撞期必須放棄,好不容易努力達成的夢想,在天降橫禍後化為烏有。我不禁暗自慚愧,常因小事鳴冤抱不平的自己,有何資格在這裡試圖開導眼前柔弱卻堅強的小女生。就這樣,搬一把病房綠色塑膠椅,揣著一顆試探的心,和一位只看過病歷、素昧平生的女孩,在某個西曬的病房,度過了婦產科最後的實習時光。午後的陽光灑進,將靠窗的這側床位照得閃閃發光,病床上的女孩下意識地將眼睛瞇成一條線,那樣地自然,沒有醫學的專業術語,也沒有未來的治療方向。我站起身,擋住女孩臉上的陽光,輕拍她的手:「之後找時間再來看妳,要好好吃飯睡覺喔!」妹妹輕快地回:「好呀~」,晶亮無邪的大眼睛眨著,臉上的淚痕乾了,看著又像是剛掀開床簾時所見,無憂無慮地模樣,讓我彷彿看了場4D電影,驟然回到現實的錯覺,拉上門簾,藏不住心中湧出的充實成就感,我恣意傻笑著走回護理站。幾步路的距離,我思考著:如果沒有這次嘗試,就可能沒有機會了解病患在疾病診斷背後的情感糾結,沒有機會卸下害怕和病人互動的心防:依然禁錮在自導自演的小劇場中,揣測病患不喜歡我的打擾,不喜歡和疾病治療無關的對談——但就如同醫學本身,會出現各種的「可能」需要排除,發現疾病真相,才能有效治療——面對心中的種種懷疑,最好的驗證方法,就是在安全無虞的條件下,採取行動。感謝那天來得恰好的暖陽,見證並參與了這場交會時互放的光亮。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8-0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口罩掩不住的人性關懷—談疫情下的醫學人文教育
【編者按】:本週是長庚醫學系師生分享他們在醫學人文教育的教與學。這位負責醫學人文教育的臨床老師特別選擇以如何在疫情肆虐之際,分享我們應該如何教導學生「專業型塑」,並引用許多文獻提出醫病溝通需要「用心體會」、「冷靜正向」、「清楚溝通」。一位高年級醫學生寫出她從照顧病人體會到醫者不只要了解「疾病」,但更重要的是透過用心聆聽病人、家屬的對話,才能領會病人在疾病診斷背後的情感糾結,才了解疾病對「病人」的影響,也因爲這樣的經驗,使醫學生有機會卸下害怕和病人互動的心防。一位同年級醫學生因為見證醫師宣布病人死亡的經驗,而引起許多感觸,最後激起他一句感人肺腑的心得:「我們剛起步,要不忘秉持著對生命謙卑的態度,繼續在醫學的道路上精進鑽研、奮而不懈。」什麼是醫學人文?謝博生教授曾提到:「醫學人文宛如整個縱向課程之靈魂,有了人文素養才能賦醫學技術知識予生機。」戴正德教授也在他的著作「新時代的醫學人文」中提到:「醫學人文簡而言之即是醫學教育及醫療生涯中,對人文素養的強調。它是一種學養也是一種態度。」醫學人文的領域是屬於跨學門的,包含了歷史、文學、藝術、哲學、人類學、社會學、宗教與神學、心理學等學門。研究領域則涵蓋健康與疾病、醫療與照護、病人經驗、醫師經驗、醫病關係等方面。醫學人文教育則是對於醫學生提供上述內容的教學,希望讓學生能更了解病人、更了解自己、更了解醫師這個職業,也能發展觀察、分析、創造、綜合、批判性思考等重要的能力。最終的目標希望能夠培養具備人文關懷的良醫,也能夠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醫療。在正值疫情高峰的2020年4月,德國的總統Frank-Walter Steinmeier發表了一個談話,當年很多言論都說這次的疫情是人類與病毒的戰爭,但他覺得疫情是人性的試煉及考驗。有人類開始就有疫情的記載,我們可以追溯到古早的年代,在聖經裡就有很多對於疫情的記載,疫情也出現在中國的甲骨文時代。就醫學文化史的觀點,發生疫情的時候,人類社會的心理反應是一個矛盾的狀態,人們會希望能夠冷靜下來,但還是會表現出恐慌,這個反應類似我們在面對壞消息的時候。想像一下當我們得知確診了COVID-19時,一開始可能會否認和懷疑,「我都有保持社交距離,也沒有到處亂跑,哪有可能確診?」;接著會有恐懼和恐慌,害怕染疫之後對於身體的危害;經過一段時間後心情上會比較能夠接受與順從,願意接受治療;再來會抱有希望但也有著不確定感;最終如果是順利痊癒自然是以高興收場,如果不幸遺留後遺症甚至死亡,就是以悲傷收場。面對疫情,我們應該教導學生「professionalformation」,我翻譯成「專業型塑」。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關注行善的原則,希望能夠灌輸勇氣與自我犧牲的想法,也要能區辨英勇與魯莽。比方說,在個人防護裝備不足的狀況下冒然去照顧確診的病人,就是魯莽而非英勇。我們也需要讓學生知道行醫時一定會遇到不可避免的風險。在照顧病人的過程中不應使病人遭受汙名,像是在疫情中曾對於特定職業與特定地區的不當標記。傳承疾病大流行的經驗很重要的,台灣之所以能把防疫做得好,多年前SARS經驗的傳承非常重要。也應灌輸學生對於病人的專業責任應大於醫師、醫學生的個人自主權,像是疫情開始時,醫護人員被限定不能出國的議題。透過以古鑑今,可以讓學生掌握可以理解的恐懼,學習負責任地管理稀缺資源,基於行善的道德義務,在不確定之下做判斷。我身為臨床醫師,近幾年有幸參與了醫學人文教學,在教學相長的氛圍中,也讓我對於醫學人文有更深入的了解。前面提到以古鑑今,在學校的課堂中,我試著在「生死學」課程中提到疫情與文字的議題。Quarantine目前指的是隔離或檢疫,是源自於義大利文Quaranta giorni,是四十天的意思,因為十四世紀威尼斯控制黑死病傳播的措施就是隔離四十天。也介紹了口罩的歷史,歷史上兩次發明防疫口罩的疫病大流行,除了西班牙流感之外,還有發生在清末民初的滿洲鼠疫。我也在課堂上撥放電影「大明劫」的一小段,呈現了吳又可醫師當年整理治療瘟疫的經驗,寫成了《瘟疫方論》的故事,他當時就用了檢傷分類與隔離的現代醫療概念。人面對急性壓力的反應,會表現在身體、行為、情緒與認知上,這是我在「醫療人類學」課程的教材,希望把這些內容呈現給同學,讓他們能夠同理病人。也從醫療人類學的觀點思考疫情下的生與死,探討剝奪臨終訣別機會所造成的影響。在「科技、醫療與社會」課程中,我介紹了確診或疑似確診的洗腎病人在疫情中曾經被當作人球的際遇。在醫院的醫學人文活動,我們透過臨床倫理討論會、醫學倫理案例討論會與敘事醫學文章寫作,則結合了臨床實境,提升醫學人文課程在學生心中的實用性。我也分享自己在疫情之中的經歷,讓學生體會在醫療實境中,需要考慮的點與兩難情境。在疫情之下,口罩難免阻隔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我們也試著引導學生學習疫情之下的醫病溝通。美國老年醫學會雜誌在2020年所刊載的一篇文章,提到在口罩之下如何和老年人溝通的議題,所提到的三個重點也很適用於疫情之下醫病的溝通。我們期待在疫情之下能做到「用心體會:透過專注與適當的語言與非語言溝通方式,與病人充分溝通」、「冷靜正向:傳達樂觀正向的概念給病人,不要讓他們因為疫情而恐慌」、「清楚溝通:透過簡單明瞭的語句、放慢的語速、可以聽得清楚的音量,達成有效溝通」。很慶幸現在嚴重的疫情已經到了尾聲,但在醫院裡因為病人安全與感染管制的考量,仍需要配戴口罩。期待疫情給我們在醫學人文方面教與學的啟發,能讓我們即使戴著口罩,也能展現我們對於人性的關懷。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8-02 慢病好日子.深度報導
慢病放大鏡【共病】防治篇2|生活習慣病 個人、家庭應負責,分享健康資訊 實踐建康永續個人SDGs
世界各國面臨慢性病年輕化威脅,國健署擬推「國家慢性病防治計畫」,希望減少慢性病死亡率,相關學會代表齊聚會議,發表共同建言,不只政府、醫院有責任,個人更要為自身健康負責。大家都知道運動與健康息息相關,但多數民眾被工作綁架生活,聯合報「慢病好日子─你離慢病有多遠?」網路調查發現,約四分之一上班族屬「窮忙族」,集中廿至四十五歲,平均年薪不到五十萬,每天工作逾八小時,可自主運用不到三小時,缺乏運動,凸顯出慢性病年輕化危機。該項網路調查共蒐集一○五四名成年人生活習慣及資本資料,超過九成七受訪者每日工作時數超過八小時,六成三有兩項以上不良習慣,但大部分並未定期接受健康檢查。職場老鳥(工作年資超過十年)的不良生活習慣比率更高,兩項以上不良習慣達到六成七,近兩成已罹患慢病,或已成慢病高風險族群。「年輕賺錢,老來養病。」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表示,慢性共病有年輕化趨勢,以往五十多歲才發病,現在愈來愈多卅多歲上班族罹患高血壓、高血糖,建議民眾從小時培養正確健康識能,養成良好運動及飲食習慣,懂得如何照顧自己。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內科教授林孟志以「肺阻塞」為例,我國肺阻塞盛行率為百分之六,罹病人數眾多,屬於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等高風險族群,然而民眾及基層診所對肺阻塞的認知不足,導致難以早期辨識,如何提高國人疾病識能,並讓共病病人提早接受篩檢,已成為重要課題。林孟志指出,許多病人因健康識能不足,在發生肺阻塞的咳、痰、喘等症狀時,以為感冒未癒,疏於治療。另有患者自行停藥,改吃中藥,有人甚至認為,服用藥物後,就可不用戒菸。為加強民眾的健康識能,王治元提出「健康存摺」觀點,健康即是財富,可以轉化為儲蓄概念,以稅務角度來看,如果存摺顯示,身體健康,很少就醫,政府應考慮予以減稅,以資鼓勵。國衛院副院長許惠恒說,慢性病是生活習慣病,全家人處在同樣的環境,易罹患相同疾病,建議從小學習正確健康識能,養成運動及健康飲食等習慣,就能大幅降低日後罹患慢性病機率。此外,成功的慢性照護模式應包括「知情的病人與家庭」、「準備好的主動團隊」,美國一項研究顯示,當家庭成員積極參與病人照護,例如醫病溝通協調,就能大幅提升照護準確與安全。【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07-19 醫療.整形美容
醫美變成腫塊臉!四步驟認明國際原廠正貨,拒成醫美白老鼠
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意外讓來路不明的醫美醫材現形。一名30歲女性接受豐唇微整,效果不錯,唇型明顯。不料,去年接種新冠疫苗後,嘴唇突然腫脹,變成香腸嘴,模樣嚇人,至皮膚科門診,醫師檢查後研判,應為疫苗誘發免疫反應,除了攻擊病毒,連帶含有雜質的玻尿酸也被視為敵人,一併處理。林亮辰皮膚專科診所院長林亮辰醫師表示,近兩三年來,歐美等國家陸續出現「香腸嘴」個案,進一步分析發現,絕大部分個案均做過豐唇微整,症狀為嘴唇腫脹發炎,反覆發作,由於是疫苗所引發的免疫反應所致,因此,治療起來格外棘手。林亮辰指出,來路不明的醫美產品常含有雜質,甚至被汙染,打入體內之後,常被視為外來物,如果免疫力下降,或是接種疫苗時,體內免疫系統可能過度活化,誘發不正常的免疫反應,除了抵禦病毒,也攻擊這些純度不夠的外來物質,也就是玻尿酸打到哪裡,就可能腫到哪。 如何避免類似事情發生?林亮辰強調,坊間出現許多來自東南亞、中國大陸等醫美微整形水貨,包括,玻尿酸、肉毒桿菌素、膠原蛋白成形劑,價格低廉,相當具有競爭力,確實吸引了少部分愛美民眾。但因成分不明、含有雜質,除了在安全性、有效性方面,充滿不確定性,也可能誘發體內過度免疫反應,造成難以預期的困擾。林亮辰建議,消費者應該選擇國際大廠所生產的注射物、填充物等醫美醫材,才能獲得保障。在治療前,應該由醫師當場拆封,一些廠商擁有原廠正貨認證措施,可以手機掃描外包裝上的QR code,辨識真偽。「慎選醫師,才能確保效果。」林亮辰說,想要做好微整形,必須先找到對的醫師,為了安全起見,務必選擇領有專科認證(如皮膚科醫學會),或參加原廠藥廠教育訓練課程,獲頒相關認證的專科醫師。林亮辰表示,他自己就擔任藥廠的種子教官,每年均會參與相關訓練課程,除了學理授課之外,並示範教學,實際操作,傳承經驗,讓年輕醫師對微整形有更正確的認知。對此,真原美診所院長林怡欣醫師相當認同,她建議,消費者務必先了解醫師是否具有專科認證,或原廠授予的技術訓練認證,並在治療前,做好醫病溝通,審慎規畫施打的部位、劑量,以及預期的效果,才能降低風險。消費者在選擇微整形療程時,該注意哪些事項?林怡欣表示,消費者需睜大眼睛,辨識真偽,不要被低價促銷手法所吸引,國際大藥廠的認證產品多數可掌握以下四大原則:一、在醫美前,留心診所是否有產品原廠認證證書,可主動提出觀看證書。二、在療程前,要求現場開封產品,這是消費者權益,若包裝上有QRcode則可透過手機掃描,確認產品真偽。三、消費者也可在廠商官網查詢是否有認證診所名單,確保診所使用產品來自原廠。四、可撥打產品廠商免付費電話,確認診所產品的最新認證狀態。林怡欣提醒,消費者不要一味地比價,只重視折扣,費用高低,而忽略醫師技術、醫材品質產品,才能確保微整形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如果醫療費用低於行情,甚至不到正常價格的一半,就應該提高警覺,不要被「買一送一」、「特價」、「週年慶」等促銷手法給迷惑,打了一些來路不明的填充物,引發感染,皮膚紅腫熱痛,甚至化膿,屆時後悔莫及。「醫美市場競爭激烈,低價促銷,價格誘人,但出了問題,原來醫師會幫忙善後嗎?」林怡欣強調,在選擇醫美療程時,不要只看費用,更應該重視「原廠醫材」、「專業及經驗豐富、擁有證照的醫師」,這些都是成本,如價格低得離譜,千萬不要嘗試,以免成為「醫美白老鼠」。醫美使用水貨或仿冒品的風險:1. 注射部位腫脹。2. 注射部位發炎化膿。3. 誘發體內過度免疫反應。如何確認是否為原廠正貨:1. 觀看診所是否有產品原廠認證證書。2. 療程前請醫師現場開封,檢視產品封裝是否完整,並掃描QRcode確認真偽。3. 檢視產品官網是否提供認證診所名單。或直接致電服務電話,了解診所認證狀態與使用產品來源。例如藥廠官方網頁查詢與免付費電話:0800-200-212,供消費者即時查詢。【資料來源】高德美大藥廠、林亮辰醫師、林怡欣醫師
-
2023-06-2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學人文教育的啟發
編者按:本週是成大醫學系分享師生對醫學人文教與學的心得。兒科老師回憶他如何與同事幫忙一位母親紓解她長久無法釋懷的嬰兒瘁死罪惡感。→想看全文兩位醫學實習生分別寫出他們從進入醫學院以來,如何由最初幾年的醫學人文課程循序漸進地學習生理、心理與社會,認識疾病、衰老與死亡,並學習與人溝通、拓廣視野、而後來到臨床實習階段他們學會與病人和家屬的互動。→想看文章相信同學們的追憶會帶給老師們教學的成就感,而全體師生對人文教育的肯定可以使畢生致力於提升醫者教養的成大醫學院創院院長黃崑巖教授含笑九泉。想以這篇文章對醫學教育界無私奉獻的前輩們致上深深的敬意,也感謝您們總是對學生抱有如家長般的愛護,並持著無限的耐心引領我們慢慢地成長。體驗醫學人文教育我們的大一大二課表和其他學校比起來算是較寬鬆的,多了許多空檔的時間去選修其他科系或是通識課程、參與社團活動。同時系上也有許多關於醫學人文的課程如習醫之道、醫學倫理、醫療專業與生死、醫療與文化等等課程,讓我們更加理解作為醫學生所要學習的除了專業醫學知識以外,還有理解一切和「人」有關的事物。那包含歷史、社會、宗教、經濟、政治、文化等如何改變人的思維和行動,進而影響他們的身、心、靈。在那懵懵懂懂的年級其實還不太能體悟所謂的醫學人文的意義和可能帶給我們的影響,只知道有好多機會和時間可以去嘗試各種新奇的事物,所以過得非常的充實快樂。白天上必修的醫學基礎課、利用習醫之道課程去體驗醫院環境的氛圍和醫病溝通;下午選修外文系和有趣的通識課程;晚上加入社團活動;週末有翹了會被當掉的必修課踏溯台南還有各式各樣的社團活動。的確,我們多了更多的選擇和探索自我的機會。實習過程中的反思在實習的過程中我們面臨情景的轉換,從教授與大講堂轉變醫護病人與醫院。也漸漸的發現,醫師的工作總是在面對人。疾病藏在人的體內,而我們要透過觀察和問診去截取重要的線索,找出答案。照顧病人時,護理人員和家屬也會提供重要的訊息。衛教時必須扮演專業醫學知識和民眾之間的橋樑,理解「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旨在讓病人得以提升自我健康意識,達到疾病的預防。而面對這些形形色色的人,該如何應對進退,這些都是很大的學問。為什麼一個病人會反覆因為同樣的問題住院?問題的根源是否是因為基因、生活形態、接觸?為什麼他們在那個當下會有那樣的情緒?如何面對家屬的疑問和不安?他們所需要,而我們能給予的是什麼?治療的挑戰是否包含未來生活品質、經濟條件等長遠的利益權衡?我們可以發現所有思考的中心都圍繞著「人」,也讓我們看到更貼近社會的一面,認識到了一直限縮在象牙塔中,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而「與人相處」這一件事情並不是能夠制式化的教育,而是要透過我們自身的體驗和與人之間的鏡像學習,再從對方的肢體語言和想法等反應去思考內化成自己的行為模式,這是一段自發性、且需要時間的社會學習過程。這時往回看,我們過去是否有餘力和空間去爭取這個學習機會,答案是肯定的。到了大學開始我們更進一步踏入獨立的旅程,而學習的方式也會應情景和需求而改變,這些都不會有人明說指導,我們必須自己體會。而加速這個學習過程的無非就是與人的相處和碰撞衝突。單純的閱讀和背誦,妄想紙上談兵就能在生活中嫻熟運用,那幾乎是天方夜譚。這時可以漸漸地發現醫學人文的課程最重要的核心,那就是「以人為本」,了解自身也了解病人。如同宗教的傳教士,若非以善為目的,僅以刻板的教條,民眾何以信服於任何話語去追逐那信仰?醫師具備了所有的專業知識,但卻缺乏對人的認識,是否能順利找到問題根源,讓病人不再因為可預防的問題反覆就醫?如果對住院中的病人僅了解症狀的改善和吃喝拉撒的變化,而忽略他們的想法、情緒表現和訴求,彷彿就是把它們當作承載疾病的容器而非當作「人」來對待,我們是否能順利解決當下和以後的問題?體悟所需要的不僅是具有啟發性的道理,非常重要的是必須和自身經驗結合。而這需要充裕的空間、時間和嘗試。人在不斷的探索與嘗試中學習溝通能力、領導能力、執行力、反應速度、判斷能力、邏輯等等都在扮演不同角色時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比如說球隊的艱辛練習需要具有領導力的隊長,善用鼓舞士氣的言語和自身的行動去感染其他球員去達到堅持不懈的狀態。系會辦理活動時需要幹部之間的密切溝通和有效的執行才能順利完成。這些軟技能的培育都在我們扮演不同角色時取得不同程度的訓練。而面對與不同科系的同學或社會人士的團隊合作當中,我們認識到的是不同的想法和做法。開始面對批評和否定,接納自己的軟弱和不足,擁抱團隊的力量,並學習開放式的思考,以問題導向去解決當下的困境。這些都必須跳脫以往自己設下的限制,跨出最困難的第一步,去投入學習。探索過程中同時也有機會重新認識自我價值和初衷,辨別自身行為是否僅單純順應社會的期待,而忽略了自己內心所嚮往的人事物?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6-1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預防醫療暴力,我們能做更多嗎?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療暴力」。一位關心台灣醫療的社會人士,回顧自己幾十年前因為腦瘤到美國開刀,親身經歷到美國醫療昂貴的可怕,而看到最近一位美國醫生在台灣就醫之後,盛讚台灣醫療的物美價廉,以及台灣剛發生的因為拿不到巴氏量表的病人家屬對醫師施暴,而為台灣醫師深表不平。→想看本文一位具有安寧緩合醫療專長的臨床醫師對這種醫療暴力也深有所感,寫出他透過友人協助解讀相關法律的規定,分享了醫院中適當措施與訓練所能達到的影響。→想看本文一位身兼第一線的臨床醫師及醫學人文教師,曾專修法律,並在醫學院教授困難醫病溝通醫情境與衝突管理多年,提出面對醫療暴力事件,可以參考預防醫學的模式,發展出「醫療暴力三段五級」。醫療暴力事件,近年來受到醫、病、法及社會共同的關注,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的醫療暴力事件,不僅成為醫事人員心中的痛,間接也造成醫學生的行醫陰影。筆者身兼第一線的臨床醫師及醫學人文教師,教授困難醫病溝通情境與衝突管理多年,對於醫療暴力事件的處置,認為跟預防醫學三段五級的模式是相通的。在現代社會,每個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是基本而重要的。發生醫療暴力事件,一定要報案,保留現場並蒐集證據(人證、物證及書證等),是目前社會普遍的共識以及醫療體系的常規。就法律面而言,醫療法(第24、106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87條)、以及刑法(第277、284條傷害罪、第304條強制罪),對於醫療暴力均有相關或適用規定。以醫療法第24條規定,警察機關有協助排除或制止的義務,涉及刑事責任時,檢察官亦會主動偵辦。若施暴者本身即為病人,在醫療上仍秉持對事不對人的態度,將疾病與醫療暴力分開處理,故一般仍會予以後續的醫療照顧,除非雙方信賴的基礎已消失殆盡。過去曾發生醫療暴力案,病人(嬰兒)的母親因在急診室等無小兒科病房住院,眼見其他晚到的病人陸續住院,與護理師理論未得到滿意答覆,憤而對護理師施暴。發生醫療暴力事件後,醫院跟病人的母親說明,係因有成年人床位,但無嬰兒床位,故無法立即入住,母親釋懷後也致歉,最後嬰兒順利入住並康復出院。醫院在完成醫療照護後仍對病人的母親提告,主要就是基於醫療有其核心價值,對病人視病猶親的同時,也必保障職場安全與職業尊嚴,不能助長暴力,故回歸每個人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基本社會規範。醫療暴力的善後,無疑地造成醫病關係緊張,也動搖醫病之間最根本的信賴關係,成為醫病雙輸的局面。如果能在醫療暴力的事發當下或有潛在風險時,即提前處置,或能達到損害控管或減災的效果。換言之,即將或發生暴力衝突的當下,盡量避免正面衝突,也不必做無謂的說明,此時的說明甚或有反效果。因此,其他現場的醫療同仁或人員,應隔開雙方當事人,協助當事人盡快離開現場,避免衝突擴大。若已有潛在攻擊行為,醫方當事人應盡量避免背對病人,保護好身體重要部位,其他同事啟動院內緊急通報按鈕(流程)或立即撥打110等措施。此外,應培養辨識醫療暴力高風險對象或前驅症狀的能力,這應是現代醫療人員的專業素養。依據台北市醫師公會提供給會員服務的資料,如有「語言武力恐嚇傾向或已發生、不理智且有非分要求、酒醉脫序、言行舉止異常、與他人有糾紛或其他可能導致人身安全顧慮、或是攜帶危險物品」等,即應提高警覺,必要時提前啟動院內機制或通報警察機關。以法律處理醫療暴力事件,是終極不得已的手段,通常只有當下或短暫的嚇阻力,故面對醫療暴力的不定時出現,故最終還是應回歸最基本的教育宣導(積極)與防身演練(消極)。教育雖然可能無法有立竿見影的成效,但仍值得吾輩努力和長期紮根。相較於醫療體系已常常教育醫學生或臨床醫事人員,如何「做一個好醫師(醫事人員)」,在病人端也應該多著力於推廣「如何做一個好病人」,特別在健保大幅提升醫療便利性的同時,教育病人不但是衛生主管機關責無旁貸的事,也必須靠醫、病與社會三方共同努力來達成。教育的重要性,固然不容懷疑,然而面對醫病衝突時,醫病雙方有時都會因一時的情緒失控,而讓醫療暴力就此發生。面對此部分,以人性的角度說,有時是無法避免的,也無法苛責,但仍應是嘗試在醫學人文教育上看看是否有些努力的空間。這部分醫方會比病方更有能力去避免與減少衝突的發生,以筆者觀點,如果醫病雙方都能了解衝突的本質,並提升心理素質,或更能從預防的角度,減少醫病衝突或醫療暴力的發生。依據「衝突理論」,衝突源自於雙方看待事情的方式不同,或是情感需要無法被滿足時的出口。衝突發生時,當事人會變得脆弱敏感,啟動心理防衛機制,把對方負面化和妖魔化,進而使雙方關係更加疏離、惡化;如果醫病雙方都沒有能力去因應衝突情境,這種負面情緒就會陷入惡性循環,使衝突擴大,一發不可收拾,是現代醫病關係的危機。但其實醫病雙方都不想要衝突,都想擺脫這種傷害狀態,如果有一方有能力去因應,情況可能就會不同,這方面的機會,醫方自是大於病方。若醫方能夠試著換位思考,同理感受、尊重想法,就有機會讓對方從防備的狀態,進入被了解、有安全感的狀態,進而有信心能解決問題,達成增能轉移(empowerment shift);防禦心降低之後,也會較願意從不同角度來看事情,產生認知轉移(cognitive shift),透過有建設性且正面的對話,讓衝突有緩解甚至化解的機會。綜上,面對醫療暴力事件,筆者提出的「醫療暴力三段五級」模式如下:初段一級:教育宣導、支持環境初段二級:情緒管理、防身演練次段三級:風險辨識、及時介入末段四級:員工關懷、處理需求末段五級:責任歸屬、法律介入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6-1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院暴力事件中,我們可以學習的幾道題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療暴力」。一位關心台灣醫療的社會人士,回顧自己幾十年前因為腦瘤到美國開刀,親身經歷到美國醫療昂貴的可怕,而看到最近一位美國醫生在台灣就醫之後,盛讚台灣醫療的物美價廉,以及台灣剛發生的因為拿不到巴氏量表的病人家屬對醫師施暴,而為台灣醫師深表不平。延伸閱讀:「醫療天堂」的隨想一位具有安寧緩合醫療專長的臨床醫師對這種醫療暴力也深有所感,寫出他透過友人協助解讀相關法律的規定,分享了醫院中適當措施與訓練所能達到的影響。一位身兼第一線的臨床醫師及醫學人文教師,曾專修法律,並在醫學院教授困難醫病溝通醫情境與衝突管理多年,提出面對醫療暴力事件,可以參考預防醫學的模式,發展出「醫療暴力三段五級」。2023年的五月間,一件醫院內暴力事件在網路上掀起不小波瀾,讓許多院裡的或是網路上的同事議論紛紛。「拿不到巴氏量表,醫師因此挨打」讓同事們忿忿不平。感謝台中童醫院吳肇鑫副院長近日曾經在事件發生不久來院演講,就講到這個議題,除了協助解讀相關法律的規定,也分享了醫院中適當措施與訓練所能達到的影響。因此我們醫療人員還是值得想一想:我們從中學到什麼?就像是自古以來每一場「臨床病理討論會CPC」那樣。第一題:醫療暴力,法律怎麼說?聽過事件影片的人,會注意到影片中那位醫師大聲喊說:「你已經違反醫療法!」我去查了一下,看看醫療法裡面,那是一條怎麼寫的法條。醫療法第二十四條 (醫療暴力防治) 醫療機構應保持環境整潔、秩序安寧,不得妨礙公共衛生及安全。 為保障就醫安全,任何人不得以強暴、脅迫、恐嚇、公然侮辱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礙醫療業務之執行。 醫療機構應採必要措施,以確保醫事人員執行醫療業務時之安全。 違反第二項規定者,警察機關應排除或制止之;如涉及刑事責任者,應移送司法機關偵辦。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通報機制,定期公告醫療機構受有第二項情事之內容及最終結果。第一百零六條違反第二十四條第二項規定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如觸犯刑事責任者,應移送司法機關辦理。毀損醫療機構或其他相類場所內關於保護生命之設備,致生危險於他人之生命、身體或健康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對於醫事人員或緊急醫療救護人員以強暴、脅迫、恐嚇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害其執行醫療或救護業務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犯前項之罪,因而致醫事人員或緊急醫療救護人員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從立法院的「立法院法律系統」可以查閱到「立法沿革」與「立法理由」,能夠同時看看每一次修法的歷程,更能從生硬的文字中讀到一些立法者的用意。感謝吳肇鑫副院長的導讀,我寫下這樣的筆記:一.立法原意:1.醫療機構應提供整潔、安寧之場所,以利於使病人早日痊癒;2.醫療機構也應避免在醫療照顧時產生危及公共衛生或人體安全問題的次生危害。我想,這是這一條立法是在民國75年制定醫療法時最原始的用意。3.但是醫療機構這樣的努力可能受其他人破壞;因此民國93年醫療法大翻修全文修正時,加進了對醫療暴力防治的條文。二.要保護的對象:1.要保護的對象,不僅是病人的安全,也包括醫護人員或陪病者等之安全;2.甚至在民國106年的修正,在罰則的第106條中也包含將「緊急醫療救護人員」一體適用。3.也保護了包括在那當下,正在接受醫療救護的病患傷患、以及所有有待醫護人員或緊急醫療救護人員去進行醫療救護的不特定對象。所以,任何人妨礙醫療機構提供這樣的安全環境,都是對公共的危害。4.順便也保護機構場所中「關於保護生命之設備」,因為損毀這些設備會「致生危險於他人之生命、身體或健康。」(第106條的罰則中宣示)三.不允許的行為:1.「任何人不得以強暴、脅迫、恐嚇、公然侮辱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礙醫療業務之執行。」因為被這樣暴力對待,受影響的不是只有這一名醫療人員,還同時影響正在受到照顧、或是等著要照顧的其他病人,所以這種行為是危害到不特定第三人的公共安全。2.即使是「公然侮辱」也會影響醫療救護人員的情緒,影響對處置的判斷。因此公然侮辱(刑法第309條)原本在刑法是告訴乃論(刑法第27章第314條),但在此就不是了。(謝謝吳肇鑫副院長的說明)3.不採取「結果犯」。在106年的修正,刪除「致生危害醫療安全或其設施」之必要條件規範。四.第三方的義務:1.醫療機構:有義務維護醫療環境與醫護人員執業安全,而且要積極改善醫病關係不對等,不然恐怕會導致醫病關係更加緊張。2.警察機關:對於這些「非法方法」有排除或制止的義務;涉刑責者移送司法機關偵辦3.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通報機制,定期公告。醫療法第24條 文字沿革五.「Read Between the Lines. 」 法條的字裡行間沒寫出來的還有:1.申訴管道:既然在醫院裡不能採用「非法之行為」來表達醫病間的爭執事件。意思也是在說:醫療機構應要建立「合法的方法」,讓醫療中出現的不滿、甚至紛爭事件有合適的管道可以申訴表達。2.醫療人員的專業表現:既然「任何人」都不得妨礙安全與安寧,這裡的「任何人」自然也包括「醫療人員」;現場的醫療人員自己不要對已經是激動情緒下的民眾去火上澆油!即使認為自己是對的、合法的、受法律保障的。這個事件影片中,醫師得理不饒人地回嗆,這名醫療人員也同樣造成「安全與安寧」的妨害。3.適當的訓練:醫療機構應採取的必要措施,除了錄影監視設備、保全警衛人員這些事發之後用得上的措施作為嚇阻之外,應該也包括給予醫療人員有足夠的適當訓練,讓醫療人員在「困難情境下的醫病對話」有足夠的對話能力,協助情緒中的對方平復情緒。這也符合是事前預防的思維。第二題:為什麼醫療人員要被要求罵不還口?關於這個「巴氏量表挨打事件」,有位同事問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在醫療場所被打,只因為沒有按照家屬的要求去開立不合規定的巴氏量表,醫療人員有需要那麼卑微地、或說高標準地審視自己在這種情境下表現是否『完美』、『無懈可擊』,否則被打就是活該嗎?這樣是否符合比例原則?」可以感受到問句中的委屈與憤怒。作為一名20年來試圖教同事們「醫病溝通」的白髮醫師,我還是寫一寫從這個案例可以學到的溝通技能。不過首先,先討論這是不是對於醫師的「高標準審視」。內科醫學會的專科醫師訓練里程碑中,第20項「能與病人與其照顧者進行有效溝通」下,「經常……在醫療上陷入對立或對抗的關係」是屬於Level 1的表現。(台灣內科醫學會,2019)所以,從內科醫學會看來,在溝通過程中不致與病人對立對抗,是「建立治療關係」的目標之前最低的標準;並不是高標準的審視。同事又問道:「請問『經常』的定義? 有一位與那個被打的醫師的同事說,他平常都不會這樣講話。所以,不論定義為何,大家心裡的標準只有『有衝突』或是「沒有』。」的確,一位平常謙謙有禮、對病人很好的醫師,也可能被惹怒而出現這樣的表現。如何簡單定義多麼經常發生,是這里程碑的「經常」?可能需要這個「里程碑計畫」的設計者來告訴這計畫中負責評分的臨床教師們。但這也點出一個重點:平常知道如何面對情緒,稍微有練習,臨時被挑戰到的時候,才有可能讓自己大腦的杏仁核(Amygdala)不要一下被點燃發怒!可以想見,已經是專科醫師的各位,可能會不服氣!沒關係,我們努力拿到專科醫師後,才是了解自己不足之處的開始,我們渴望學習用得上的知識技能,終生追求進步卓越,這是常態。第三題: 如何面對不合理的要求。這案例中的場景的開頭,猜想得到是這名家屬提出要求「寫巴氏量表」,而且是寫低於某個標準的分數;但是從這位醫師的標準來看,這個要求是不合理的;或者是不合醫院規定(例如說診治時間不夠長)或是法律的要求(例如被要求寫自己不相信的分數)。因此衝突才會產生。什麼是「不合理的要求」?對於一個醫療相關的問題,醫師有醫師的答案,而且是我們堅信正確的理由;因此,與我們相反的作法,自然就是「不合理的」。這一點不難判斷。但是問題是,這麼不合理的要求,這名家屬就這麼提出來。於是,醫師當然就要給予說明:「你所要求的是ooxx這些不合理之處」。希望經過這些「理性的說明」之後,能讓提出不合乎理性要求的人,得到理性的決定,知難而退。但是,家屬就堅持了,不願退讓、甚至接著開始生氣。我常常建議醫師同事們:當說明完「理性的知識」,「不理性的要求」還在,可以說明第二次,但是要降低使用語言的難度;如果問題還在,此時醫師就要停止「不會有效的」說明。因為對方的真正問題,很可能不是在「理性說明」能夠搆得著的範圍。我們回顧高中數學所學過的邏輯學/理則學的第一課: 醫師在許多做決策的場合,需要充分說明,得到同意才能進行侵入性檢查或手術。這「告知同意」背後的邏輯是:「如果給予足夠的理性知識」則「對方會做出理性的決定/行為」。這個因果關係的成立,應該沒有問題。同理可證:當「對方做出不理性的決定/行為」則有「不在理性層面的原因」正在干擾他的決定。所以,在說明二次之後,如果問題還在,就不要再說明第三次。要去找到對方「不在理性層面的原因」是什麼?通常就是在生理層面之外的:社會性的、心理情緒的、甚至靈性層面的需求。這樣的需求,我們如果知道的,就替他說出來;如果不知道,就問他:「你一定有你的道理,只是我不了解,你可以跟我說、讓我知道嗎?」家屬經常把真正的需求,包裝成醫療相關的內容,以便可以跟醫師討論。但因為不是真正的問題,聽起來就顯得不合理。例如:事件中不合理地「要求開巴氏量表」的這個表面問題背後,真正的需求可能是「照顧人力的需求」、「家中支持系統的薄弱」等等議題。問題是在「社心靈」層面的需求,就無法期待用「醫療資源」來填補。而一直糾結在一個不正確的「問題」上,當然不會得到正確的「答案」。第四題:如何面對病人或家屬的怒氣?這一題同上。如果醫師知道這名家屬為什麼要生氣,就幫他說出來:「你因為……所以很不爽呴;你原本想說如果能……就好了;對啦,很多家屬也會這麼覺得;有天如果是我,我可能也會這麼覺得。」這種同理性回應(Empathic response)的套公式「覆述—描述情緒(二到四字的詞+說明的短句)—說出落空的期待—接納」,我常常講。如果不知道,就問:「你這麼生氣,可以告訴我為什麼嗎?」面對病人的情緒,能幫他說出來而且給予接納,對對方是一個重要的肯定。即使當我們注意到病人有「應該要改」的部分,也要避免使用批判性語言反應(Judgemental Response)。例如「你應該要xxx這麼做!」或是「你不應該xxx這麼想!」。不管是「應該要」或是「不應該要」都是批判性的語言,只會引起衝突升溫(Escalationary Response)(Buckman 2010, 2019)為什麼需要讓病人早早離開情緒?因為情緒起來的時候,尤其出現「戰鬥或逃跑(Fight or Flight)」,表示杏仁核正在興奮;而杏仁和興奮的情形下,首先會抑制大腦前額葉的血流,因此人就無法理性思考,這時行為直接受杏仁和調控,心理學稱之為「杏仁核劫持(Amygdala Hijack)」。不讓杏仁核安靜下來,前額葉就無法處理所給的訊息。第五題:醫師被人家沒道理的發火,為什麼我們卻不能生氣?我先問一下:醫師面對病人發燒,醫師會不會生氣?「當然不會!」我想醫師們會這麼回答吧。為什麼不會?因為發燒就是身體對引起發燒的發熱源(pyrogen)所產生的反應。那麼,如果我們可以了解:怒氣,也是人體對於引起情緒震動的壓力源(stressor)的反應。更清楚地說,是杏仁核應付威脅,產生「戰鬥或逃跑」避免危難的反應。如果病人身體發燒,醫師不會生氣,那麼病人情緒發燒(aka生氣)……醫師有什麼好生氣的。這不是要求「要有醫德」、要有「無懈可擊」的聖人反應;而是期待醫師如同「對身體症狀有正確鑑別診斷、再治療」的專業精神,同時也用在「對社會心理反應,有正確的辨識,再給予回應」的一貫作法。因為,疾病對人的衝擊,不會停留在「生理」層次,一定同時衝擊到「社會、心理、靈性」層面。對心理層次的反應去生氣,不是專業人員的表現。任由杏仁核去「戰鬥或逃跑」地滿場飛揚,不是一個成年人可以自滿的狀態。第六題:難道無端被罵、被打,連說聲「委屈」都不行?答案:可以。直接說:「你這樣講,我也很委屈。」第一題說到的,不要說是被打,只要是被罵、被威脅、被公然侮辱,法律上都給醫療人員支持。(醫療法24條)所以不用怕。有同事在錄影就好。在一般的社交場合中,無端被打、被罵,反擊是正常。只是在醫療場域,法律保障醫療人員免受恐懼的同時,醫療人員可以想一想:面對這種怒氣,有沒有能化解衝突的方法。畢竟,在地雷區工作的人,光是咒罵地雷的存在,於事無補,不是嗎?在衝突一開始的時候,當醫師感到無端被罵、被酸,心裡不爽,醫師可以說的,是自己心裡真正的感受。書上在HARD就是寫如何這樣做的協定。(Buckman 2010, 2019) 前面的第一步,就是辨識,第二步就是說出情緒。提出冰山理論的薩提爾(Satir)也建議最好的回應,就是「一致性」的回應。心裡覺得委屈,就說委屈,而不是去指責或討好。當自己被罵被唸,心裡不爽,可以先掃描自己的心情,問問自己怎麼了?然後「平鋪直述in a calm tone」地說出來:「哎!你這樣講,我也覺得不舒服。」而不是反嗆:「你講這什麼話啊!」至於,醫師怎麼可能這麼平靜?因為平靜的心,比較舒服。一個人在發怒火的時候,因為是杏仁核在調控,當下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很高),其實是很舒服的,無所不能的暢快!但是狀況過去,ACTH卻久久不會下來,其實是不舒服的。看懂問題,平靜面對,理性處理,這是成年人一直要做的練習。掃描自己的情緒有人稱為「正念」練習:正眼看著自己的念頭=當下的心。醫師的回應方式,自己要精進。第七題: 醫師怎麼有辦法記住這些步驟?想想各位是如何記住ACLS(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的?不就是第一次記不住,但是要經常練習,定期回訓,以確保在緊急時刻能夠流暢的施行。每一項技能都是這樣學來的。要在困難的情境下回應,本來就不能憑藉直覺反應。因為「戰鬥或逃跑」會在每一次杏仁核感到威脅時,立馬反應出來。你可以學個正確的技能,但是一開始很笨拙,但是重複練習之後,就會熟練。你無法用錯誤的方法,期待重複做了很多年以後就變成正確的方法;經過很多年,錯誤的方法只是會變得很熟練用錯誤的方法。成大醫院的何宗憲醫師團隊已經翻譯了Dr. Robert Buckman關於醫療困境下的溝通的書。建議大家去按圖索驥,在臨床困境中練習。有一天,我們也會當家屬、當病人。希望那時我們的醫師,知道如何看我們說話,同時能從言談上給我們支持。參考資料:•立法院(2023)。立法院法律系統。醫療法。下載日期:2023.05.12。•法務部(2023)。全國法規資料庫-刑法。下載日期:2023.06.02。•台灣內科醫學會(2019)。內科專科醫師訓練里程碑。下載日期:2023.04.05 。•Buckman R.(2019)。突破醫療溝通困境-醫護人員必修的一堂課。(何宗憲等譯)。合記圖書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0)。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6-1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療天堂」的隨想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療暴力」。一位關心台灣醫療的社會人士,回顧自己幾十年前因為腦瘤到美國開刀,親身經歷到美國醫療昂貴的可怕,而看到最近一位美國醫生在台灣就醫之後,盛讚台灣醫療的物美價廉,以及台灣剛發生的因為拿不到巴氏量表的病人家屬對醫師施暴,而為台灣醫師深表不平。一位具有安寧緩合醫療專長的臨床醫師對這種醫療暴力也深有所感,寫出他透過友人協助解讀相關法律的規定,分享了醫院中適當措施與訓練所能達到的影響。一位身兼第一線的臨床醫師及醫學人文教師,曾專修法律,並在醫學院教授困難醫病溝通醫情境與衝突管理多年,提出面對醫療暴力事件,可以參考預防醫學的模式,發展出「醫療暴力三段五級」。近日閱完「醫病平台誠懇的向醫學院校師生邀稿」,感觸良多。原文連結台灣今日的醫病關係,己非早期農業社會那麽的純樸。如今,社會的醫療纠紛四起,誠如賴 醫師文中所述:有醫學院畢業,即將加入醫療志業的醫學生,後悔走上行醫之路,這是社會要面對極其嚴粛的問題。賴醫師和幾位有識之士,於2016年6月1日成立「醫病平台」,期能在醫界及社會大眾有彼此溝通的園地,藉以改善醫師及病人之間的和諧。如今我己進入坐七望八的耄耋之年,面對醫師的次數不少,基於對醫師的信任程度,個人偏愛到大型醫院就診,幸運的是家族及工作關係,認識不少醫師。我就醫時,總秉持做個和醫師合作的病人。因此,在台灣就醫方面,很少有困擾發生。我看完賴醫師誠懇的向醫學院校師生邀稿乙文,深深感覺作者的用心良苦,尤其在看過許多醫學生、實習醫師及住院醫師等年輕醫師在「醫病平台」上發表的許多文章中,感受到這些未來將承擔醫療重任的生力軍,均具備同情心、傾聽、溝通、醫學倫理、判斷性思維……等做為醫師所應具備的特質。台灣的醫療環境,在環球比較之下,應該是座醫療的天堂。今天在YouTube的影片中,看到一位美國醫師來台灣因肩膀抬不起來,在高雄某醫院就診的經驗。影片中,這位美國醫師當場掛骨科門診,很快的應診,醫師診查後,要他去照X光,接著做超音波檢查,爾後注射一劑,整個醫療過程才一小時左右,依此位美國醫師預估如此療程,在美國至少要花費美金15,000至20,000元左右。令這位美國醫師不可置信的是:他這次看診的費用是新台幣2,500元,折合美金才82元;而在美國要預約一位專科醫師的看診,至少也要二個月以上,在台灣的病人,有耐性等專科醫師診治要等二個月以上嗎?恐怕衛福部長甚或總統都得下台。我個人曾有美國的就醫經驗,簡述於下:我於2003年3月赴美探親之前,在台灣的馬偕醫院,診斷出聽神經長了一個3.5公分的腫瘤,帶著醫師的診斷資料赴美,以為三個月返台後,再在台灣進行腫瘤切除手術。到美國後,在美接待的親友,是大學附設醫院的神經內科醫師,當即將我的診斷資料交她審閱,希她提供第二意見。没想到她當即回說:上週,她的工作團隊(神經外科、耳鼻喉科及她三人小組) 才順利幫一個病人完成相同的聽神經腫瘤切除手術。當時,我除了左耳聽力不佳外,並無重大症狀,但聽神經腫瘤己經長到3.5公分大,怕很快的壓迫到中樞神經,醫師建議及早切除。當年在美,我沒有醫療保險,知道美國的手術治療費用昂貴。因此,當時,唯一的考慮是返台後,再進行手術。萬萬沒想到,當時台灣發生了SARS,情况愈來愈嚴重,各醫院的開刀房均關閉。焦急之餘,經電話徵詢一位在台灣的神經內科教授好友,好友建議因腦部手術,精密度較高,如經濟情况許可,不妨在美就醫。加上家人既知己有順利成功手術的前例,決定不惜花費,堅持在美就醫。4月第一次見到神經外科及耳鼻喉科的二位主刀的外籍醫科後,開刀日期排在二個月後的六月。今年6月是我施行手術後的20週年,想到20年前經過十個小時的手術過程,我是在病床上被麻醉,昏迷不知,但依家人事後的描述,我在早上8點自己輕步走入手術房,至夜深手術室外,只剩陪同我的家人,我應是最後完成手術的人,家人的焦慮可想而知。這20年來的每一天,都是上天重新賦給我的新生命。因此,每天一早醒來,我就會以感恩之心,迎接平凡的每一天。儘管如此,新生命的代價,是當年以美金七萬多元換來的,當然是非常值得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感激當年診治的醫師們及我的家人,沒有他們,就沒有今日之我。此次來美探親,聽聞幾位最近才施行過手術的此地友人,敘述她們痛苦的就醫過程,感覺台灣真是醫療的天堂,台灣人應該知福、惜福才是。可惜的是,午餐後,看到台灣電視的二則新聞:其一、為了過號,婦人咆哮台大驗血處。其二、三總醫師拒應病人要求開立巴氏量表,竟然在醫院中遭病人家屬毆打。真是無法無天,匪夷所思!政府除了譴責對醫護人員的暴力外,真是無法可管嗎?醫病之間的互動及和諧,是雙方能散發來自內心的大愛,診治的醫師成為良醫的條件在己辭世的肝病權威陳定信教授出版的「堅定信念」一書內有專門的章節,對有志從醫的青少年、在學的醫學生、住院醫師們,都是值得當做邁向醫學志業的良好指引。至於病人方面,要先體認台灣的醫療體制,連美國醫師在台灣的親自體驗而覺得是不可思議的醫療天堂,在健保制度庇護之下,國人是要懂得珍惜。有病時,做一位和醫師合作的病人,得到醫療的照護而康復者,對醫療人員的辛苦及敬業的付出,要心懷感恩,醫病關係的和諧才是醫療天堂的真義。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6-0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相知才能相惜,建立醫病合作新關係
編者按:本週邀請急診處、加護病房這種較有壓力、容易引起醫療爭議的工作環境的醫師們談談他們的工作。一位急診醫師敘述自己在一個白天所看到的各種急診病人與家屬的互動,以及最後幾段與同事分享的心得,道盡了急診醫師的內心世界。想看本文:5/29 急診白班的一天一位加護病房的醫師述說病人病情變化時,常會遭逢家屬無法理解或接受的困境,使他有感而發,醫病的共同敵人是「疾病」和「無常」,並不是「彼此」,而發出呼籲:請讓醫療人員把心思花在「如何救病人」上,而不是「如何不被告」。想看本文:5/31 醫病的共同敵人是疾病,不是彼此最後由兩位關心醫療爭議的作者說明時代的變遷,醫病關係已經不再是醫師希冀病人「遵從」,而是互相需要「理解」,希望能「創造支持環境,讓病人有能力成為隊友」以達到「從人出發的醫病合作關係」。數月前拜讀「醫病平台」刊出「急診處面面觀」的系列文章,分別從病人、醫師和護理師的角度來探討急診室常面臨的醫病溝通困境,面對急診的衝突現場,醫護病雖立場不同,各有各的委屈、無奈,卻能從彼此之間「認知不同」來看待衝突的原因,而努力地想藉由個人經驗和感受的分享,試圖讓對方能多理解自己一些,拉近認知的差距。這種期待被理解的心情,正是讓醫病關係走向更加人性化的關鍵。從期待遵從到期待理解 醫病關係的典範轉移傳統的醫病關係,其實不太需要病人端的「理解」,醫療端像是運籌帷幄的大家長,病人只需要把疾病交給醫師,好好「遵從」醫囑、配合治療就夠了。但是,面對日益龐雜的醫療體系、專業分工和疾病樣態,醫療端從個人自主變成團隊作戰,加上健保規範、醫院管理、專業指引、醫療糾紛陰影等種種外在因素,使得醫療行為變得更為複雜;另一方面病人端也受到資訊普及、知識水準和自我意識提高的影響,早已不能滿足於被動角色,想在醫療過程中有更多的參與和自主性。過去那種權威式、指導式的醫病關係早已無法負荷今日的醫療生態,取而代之的是較為平行的合作關係,「醫師是人不是神」的論點,指的雖是醫療的極限,但也代表著醫療端期待病家更多的理解和包容。相互理解是合作的前提,然而醫病之間最大的阻礙是既存的認知差距,不僅阻礙溝通,也限制了病人「理解」合作內容的能力。病人的理解有三個層次:最基本的理解,是能聽懂醫療人員提供的訊息,例如診斷是什麼、治療方式有哪些、手術可能有什麼風險等。第二層的理解,是消化資訊之後,有能力提出疑問、表達需要、或搜尋更多訊息。第三層的理解,則是進一步對診斷及醫療過程「知其所以然」,例如理解為什麼醫師安排X光檢查而不是斷層掃描、為什麼直到出現某特定症狀出現才能確診而不是延誤診斷,為什麼對於正在大量出血的病人不能安排馬上轉診。過去有許多研究顯示,醫療人員容易錯估病人的理解力,而傾向只說明結論,而非說明判斷的過程,或是以為病人沒問題就是懂了,樂觀假設病人應該能理解醫療行為背後的種種出發點為善的理由和考量,這種「以為病人都能理解」的錯估,就是許多醫療爭議的來源。換位思考 正視醫病認知差異相對於病家,醫療人員在醫院享有「主場優勢」,對於醫療現場的複雜分工、作業流程和規定,像呼吸一樣自然,以致於容易高估病人理解能力而忽略說明。就像急診的等候,對醫療人員是理所當然而且需要被體諒的事,但在病人不清楚檢傷運作方式、對自己病況無知,也無從得知其他病人的病況下,就容易因感受到被忽略而不安或氣憤。再者,病人所經歷的視角,和醫療人員一定不同,有時候醫療團隊在短時間內執行了評估、檢查、排除了幾個鑑別診斷,最後開出了處方,但病人只能從「看到」和「聽到」的有限事物,「腦補」拼湊整個治療過程,甚至以為「只有觀察,其他什麼都沒做!」,尤其是家屬無法看到照護情形的時候,更容易出現負向推論。有家屬因為病人進入手術室的時間比預估手術時間多了兩小時,就緊張地懷疑手術過程出了問題;也可能因加護病房限制探視,看不到也不了解醫療團隊的各種處置,而無法接受病人一天之內從相對穩定到急轉直下的變化。此外,對疾病的主觀感受和受醫療結果影響程度,更是醫病之間最大的差異,畢竟受傷哀號的、虛弱無力的、擔心腫瘤復發的、焦急等待斷層掃描報告出爐的,都不是醫療人員,病人更為關注自身病況是人之常情,但醫療現場卻往往只能讓病人處於被動的安排之下,這段期間的不安和無助,也大大限制了病人理解和體諒的能力。這些差距,都是醫病間互相理解和合作所必須跨越的鴻溝,醫療人員要跨出的那一步,是必須承認和警覺有這樣的差異存在,不能把理解視為理所當然。不過,若只仰賴或要求醫療人員同理、忍耐,或用無限上綱的告知說明來填補,或許能改變一時、改變個人,卻很難改變整個環境和系統,絕非解決問題之道。創造支持環境 讓病人有能力成為隊友事實上,要減少醫病的認知差距,從病人端的教育和建立支持機制來跨出這一步,更是大有可為。在教育方面,除了學校外,近年來,許多醫療人員透過社群媒體或是影劇作品,分享醫療人員的生活經驗與視角,讓一般民眾了解醫療業的辛酸、血汗、如何思考、如何面對困難和解決問題。在covid-19疫情期間,更有許多影音素材帶領大眾看到醫療人員也會恐懼、也有擔憂,臉上揮之不去的壓痕、隔離衣內的汗如雨下。這些經驗告訴我們,揭露醫療體系並非全知全能,讓民眾也能「知其所以然」,並不會減少信賴,反而更能凝聚醫病之間的互信;解構白色巨塔,也不代表拋棄專業,而是讓大眾更能從「人」的角度來看待醫護,也正是建立夥伴關係的第一步。此外,對病人提供即時支援機制,作為醫病之間溝通的橋樑也是有用的做法。日本在90年代後期因發生數起嚴重醫療事故,導致醫病信任危機,訴訟案件量明顯提升,日本政府自2002年起把「建立病人諮詢及投訴系統」列為促進醫療安全環境的項目之一,鼓勵醫療機構設立諮詢台,後來更以健保支持醫院設立「醫療對話促進者職位」,並在社區建立由政府管轄的公眾諮詢窗口,提供民眾醫療疑慮的諮詢及就醫安全的建議。英國的國民保健服務(NHS)則由國家出資,於醫療機構內設立病人諮詢與聯絡服務(Patient Advice and Liaison Service, PALS),扮演民眾和醫療人員之間的溝通橋樑,對病人提供諮詢服務和協助,支持病人提出疑慮,並介入協調解決。事實上,台灣也有類似的機制,例如各醫院設置的申訴窗口和關懷小組。筆者的團隊近年負責執行政府「醫療爭議關懷資源中心及諮詢專線註」的專案計畫,服務對象是疑似遇到醫療爭議的醫病當事人,兩年200多通來電中,病方占大多數,其中八成以上自覺遇到醫療爭議的個案,曾在就醫過程中存在疑慮,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在病人不問、醫師沒說、病人心裡有委屈和疑慮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就從懷疑、負向猜測,進而演變成爭議。曾有病人要求進行某項影像檢查,但醫師認為沒有必要,病人因此認為看診疏忽草率;諮詢人員透過傾聽,發現該名病人的訴求並非檢查本身,而是出自對病況的焦慮,希望找到安心的理由,因此鼓勵其向醫師具體表達擔憂,如此更能獲得準確的回應。從人出發的醫病合作關係理想的合作關係,是相互理解、信任,為治療疾病的共同目標而努力,也共同面對困難和挑戰。醫病關係的主體是人,即使雙方看待事情的角度並不一樣,但是共通點都是期待被理解、被支持,這是合作的契機。透過醫療人員的換位思考與病人端的支持賦能,相信醫病雙方有機會從相知到相惜,建立美好的醫病合作新關係。註:醫療爭議關懷資源中心網址醫病平台相關文章延伸閱讀:2/13 如果急診團隊不再省時省話2/15 急診室,不是你的便利商店2/17 急診室內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5-1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關於ChatGPT與醫病關係的幾點想法
編者按:幾週前才以ChatGPT為主題,由三位年長的醫師發表這新科技可能引起對醫病關係以及醫學教育的影響。本週我們再度以同一主題,由醫學院畢業沒幾年的年輕醫師寫出他們對人工智慧對醫療的影響。一位醫師討論「大型語言模型」對病歷書寫可能發生的影響。在目前煩忙的醫療工作中,如果能只輸入簡短正確的病史要點,而由電腦轉寫為文法通順且內容正確的住院、出院、轉院的病歷紀錄,可以改善醫療工作的效率。其他兩位醫師由另一角度探討這問題,認為這種科技的介入最大的受益者應該是普羅大眾,病人可以更容易獲得他們可以了解的醫療專業知識,讓病人在醫病關係中獲得較為平等的地位,並且因為診斷和檢驗效率的提高,而大幅降低等待時間,提高治療品質。同時,醫師也才能有時間改善與病人與家屬的互動,達到更理想的醫病關係。這三位年輕世代的醫師呼籲醫護人員、民眾和醫學生一起好好利用新技術,創造更美好的醫療環境,並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共同成長。引言本系列文章旨在深入探討人工智慧模型,特別是像ChatGPT一般的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如何改變或影響既有的醫學教育模式以及醫病關係。先前的文章透過科技面、人性面和產業面深入解析潛在問題,也透過實際與ChatGPT的問題,展現其寫作、草擬大綱與結構性問答的能力。大型語言模型是指具有10億數量級以上的自然語言處理系統,它們可以處理自然語言問答、數學推理、程式語言寫作、情感分析等多種任務。科學家發現,深度學習模型的能力並非與模型參數數量成正比,當深度學習模型的參數數量到達一定數量級,例如GPT-3的1750億或LLaMA的650億時,深度學習模型的能力會呈指數型上升,並在各種任務上表現出卓越的成長。對於大型語言模型所帶來的革命性改變,醫界持有不同的觀點。簡言之,可以用光譜來表達:在光譜的一端是ChatGPT將帶來醫療就業市場的革新,因為病人將可以從ChatGPT獲得更即時與近乎正確的答覆,提供可近的專業醫學知識;另一端則是無法改變醫病關係,反而讓診間與醫師的實際互動彌足珍貴。本文將會從科技與社會的角度切入,展示新的科技即便改變人類的行為,但仍然不會改變人類的需求;接著,本文將融匯光譜的兩端,並與您一起勾勒出未來醫病關係的新模式。你還買書嗎?淺談專業知識的解放台灣出版業產值曾達到600億元的高峰,卻在這幾年跌至180億元。人們通常歸咎於台灣人不愛看書、網路書店的興起,抑或是國家政策的失當。不過,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現象。不妨簡單地問「還翻過任何一本紙本百科全書嗎?」、「還買過一本紙本的中英文字典嗎?」或「還需要紙本的健身、園藝、食譜書籍嗎?」,答案多近否定。是的,我們有許多的閱讀動機在於解決問題,而隨著科技與網路的興起,在人手一機的時代,諸多的疑難雜症的解方在網路上俯拾皆是——是的,差不多就是一個俯拾的時間,就能從手機和電腦在網路上檢索答案。人類文明社會的成長,一部份由專業知識的解放過程所驅動:從最初部落文明中,耆老透過口耳相傳知識,到傳統社會的文書記事,到現代社會的網路檢索。隨著ChatGPT的發展,我們也許不難想像下個文明對專業知識的態度—由大型語言模型直接搜集數十篇相關新聞報導、學術論文、散文札記,並按脈絡與結構彙整其中的知識,並在遠短於俯拾的時間內答覆終端使用者。當佶屈聱牙、艱澀拗口的專業知識以平易近人、淺入深出的方式傳遞給病人,相等於醫學的專業知識的大門向大眾人民開啟,改變最多的將會是醫生與病人之間的資訊不對等。這形同於賦權(empowerment):幫助病人突破醫學專業的限制,去除原來的無力感,進而能透過增加相關知識而主動並積極地改變生活型態。大型語言模型可能取代醫生嗎?Google搜尋引擎的興起是醫學知識普及的一個顯著例子。過去,醫學專業知識常常存在於接受過醫學專業訓練的醫護人員的大腦中,或者被隱藏在厚重、陳舊的醫學教科書中,因此,對於一般民眾而言難以獲取。然而,在Google搜尋引擎問世之後,醫學知識的門戶被一聲巨響地打開了。據Google在2015年發表的報告顯示,每20個Google搜尋項目中就有一個與醫療健康相關,而如今每天有超過85億的Google搜尋次數,這意味著一天即有四億次的健康相關搜尋。近年的研究還顯示,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和成年人會在Google上尋找醫療健康資訊。就連在診間,患者提及自己的疾病及治療方案時,也不再只提及認識的醫護人員的專業建議,而是經常提及自己透過網路查詢相關資訊。這些都表明,科技的發展降低了門檻,讓專業知識得以普及,這對人們的生活和健康帶來了巨大的影響。Google尚且不能取代醫生,那大型語言模型有可能嗎?首先,我們必須意識到醫學需要問診、身體診察、血液檢查和侵入性檢查,以及各種藥物和非藥物治療方式。這些都不能單靠「豐富和全面的醫學知識」來取代,而需要使用昂貴的專業儀器和技術人員來完成。因此,單一的大型語言模型無法取代醫生,更準確地說,無法取代整個醫療過程。其次,我們需要認識到大型語言模型可能會在「病史詢問」和「根據檢查結果診斷疾病」方面達到專科醫師的水準。相比於Google作為檢索系統,大型語言模型具有自然語言處理能力,能夠記憶和統合大量的醫學專業知識,並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整合病人提供的信息,給出相應的建議或判斷。在「病史詢問」和「疾病診斷」上,AI極有可能超過99%的專科醫生,成為第一線民眾資訊的對象,或「第二位醫師」。事實上,再搭配手持式檢測設備(心電圖、超音波)、進階的電腦視覺技術等等,AI模型可能進一步配合部分的非侵入性檢查,成為居家的醫學顧問。有人可能質疑AI模型沒有實際接觸病人的經驗,因而無法做出有效的判斷,更不用說處理複雜病史、多種重大疾病集於一身的急症病人。但別忘記,大型語言模型「可以」閱讀上百本醫學專業書籍、上萬個權威醫學期刊的個案報告和數千萬個醫學影像。此外,它還能整合醫學電子數據庫,從上億筆急重症的病人的資料中學習不同治療處置對病人的影響。這種學習能力跨越了數十個專業科別、族群、國家和醫學中心,其所擁有的「經驗」是所有醫生所難以企及的。儘管如此,訓練這樣一個全能整合性的大型AI模型在近期尚屬困難,原因在於資料前處理的繁複、病人隱私的維護、商業利益的劃分、模型的可責性與跨系統軟硬體整合。但是,這樣的未來是可以預期的。屆時,醫療機構需要重新思考AI與醫師的權責設計、醫療服務的規劃、商業模式的洗牌與重新建立。讓AI成為更好的醫病溝通工具未來勢必會出現卓越的大型語言模型,在醫學知識、醫療教育上有超群的表現,甚至能在台灣醫院本地的資料上進行微調。這將大規模地挑戰既有的醫療結構。而醫療機構是否有最優秀的大型語言模型,或者將左右民眾對於醫療機構的信任程度。在民眾端,未來的大型語言模型設計上,將會引導民眾將自身的不適、副作用與疾病有系統性且全面性的表達,就像是讓實習醫生使用LQQOPERA進行問診般。(LQQOPERA是一種問診架構,透過詳細詢問部位、性質、量化、發作情形、誘發因子、惡化因子、緩解因子及伴隨症狀來了解病狀特性,進而協助鑑別診斷)。接著,引導民眾傾訴家族史、疾病史、藥物史等等相關病史,以協助醫師更深入地瞭解病人。最後,大型語言模型可以獲得非正式的個人化相關常識、鑑別診斷、健康指南以及就診建議。在醫師端,大型語言模型可以快速整理病人的主訴以及相關病史,將診間的醫療模式更專注在人本關懷、身體診察,而非搜集重要但瑣碎的病史資訊。大型語言模型可以快速地為醫師推薦可能的鑑別診斷、檢查檢驗、藥物套裝以及衛教資訊。加速整個看診流程。在醫病關係上,大型語言模型可以幫助醫師更好地瞭解病人的需求。透過用Line追蹤與提醒吃藥,衛教正確的用藥指導,避免不按時服藥、吃吃停停、未完成整個療程,增加臨床治療的困難度。在醫學教育上,導入AI,讓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醫師專注在「真實的智慧」而非「表面的知識」,讓醫學生專注在獨立思考以及臨床思維。簡言之,我們可以讓AI成為醫護人員與民眾之間的催化劑。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不是反應物也不是生成物,但是卻參與反應的過程,並且可以提升化學反應速率。在未來,我們可以想見大型語言模型將成為醫病溝通之間的催化劑,協助病人更有效地傳遞自身的需求、不適與病情;協助醫生有效地理解與追蹤病人狀況。AI參與了醫病關係,提升了醫病互動間資訊的傳遞速度,卻未取代病人或醫生的任一方。機會命運請選擇對於醫療體系而言,如何將人工智慧技術融入醫療服務、醫病關係和醫學教育中,將是影響未來發展的重要關鍵。對於科技公司而言,如何有效防止人工智慧的偏差和攻擊,避免隱私資訊的外洩,提高效率和正確性,以及快速微調以滿足病人需求,是在AI市場上取得領先地位的細節與魔鬼。在整個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中,或許,最大的受益者將是普羅大眾:降低專業知識門檻,讓病人成為醫病關係中平等的一方,真正達到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增進診斷和檢驗效率,大幅減低等待時間,並提高治療品質。醫療的本質始終是「人與身體的互動」。無論科技如何發展,基於共同探索的醫病關係仍是醫療成功的重要關鍵。讓醫護人員、民眾和醫學生一起擁抱這個挑戰,利用新技術為彼此創造更好的醫療環境,並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共同成長。延伸閱讀:3/27-醫病平台/ ChatGPT會改變醫病關係嗎?3/29-醫病平台/ ChatGPT對醫病關係的影響3/31-醫病平台/ 醫學院教授的難題——沈默的槍手: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5/8-醫病平台/大型語言模型對病歷書寫的典範轉移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4-01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黃暉庭尊重病人的選擇!推行「新起點飲食」,讓病患受完善照顧
「台安醫院是一家精緻的醫院,致力提供完善的全人照顧。」台安醫院院長黃暉庭強調,醫院積極發展「軟實力」,與國際接軌,更秉持「SHARE」精神,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品質,尤其尊重病人的選擇,塑造一種文化,多次獲得國際醫院評鑑(JCI)認證。台安醫院積極朝向「軟、硬實力」轉型台安醫院的前身為「台灣療養醫院」,1955年由美國米勒醫師來台揭幕,早年多以婦科、牙科、慢性療養服務為主,經歷多次轉型為本土醫院,目前以三高健康促進、減重門診享譽國內,並發展國際醫療服務,一路成長蛻變成小巧精緻的區域型基督教醫院。現年71歲的黃暉庭,擔任院長至今已17個年頭。他說,台安醫院是教會醫院,過去較為封閉、少與外界溝通交流,學術專業較為不足,為了讓醫院有實力站穩國際、自立自足,近十年來積極朝向「軟實力」、「硬實力」雙管齊下轉型,讓醫療品質走在最前端。推行「新起點飲食」觀念 讓病患受完善照顧在醫院轉型過程中,黃暉庭堅持使用原廠藥、捨棄利潤,大力推行「新起點飲食」觀念,使用低鹽、高纖、低油、無精製糖的食物,提供全素、蛋奶素飲食,兼顧營養並改善飲食口味;更大幅改造病房的空間設計,規畫為療癒空間,讓病患能從心理及生理得到完善且安心的照顧。台安醫院更積極參與國際醫療品質認證,讓醫護人員從設備和人員服務煥然一新,除了多次獲得國際醫院評鑑(JCI)認證外,更成為亞洲第一個加入全球最大的健康促進醫院網絡(HPH)的首家醫院,榮獲HPH健康促進卓越獎。近年台安醫院致力發展微創手術與國際特約醫療。微創手術在骨科、胃腸科、胸腔科、心臟科、泌尿科等部分患者的治療上,均有不錯成效;國際特約醫療方面,則將醫療服務觸角延伸至醫療環境缺乏的塞班島、關島、帛琉等東太平洋群島國家,協助安排心血管外科及骨科手術,提供完善的專機規畫與安心的醫療環境。醫療服務以「SHARE」為中心概念從醫40多年的黃暉庭,是胃腸肝膽科醫師,最早在馬偕醫院服務,後來至台安醫院服務,並自2006年起擔任院長。「我遇過一位懷孕的媽媽因猛爆性肝炎昏迷,家人跪在床邊祈禱哭泣,讓人格外心酸;也遇過好不容易將病人從鬼門關救回,回醫院感謝醫師的。」種種經驗都讓他更體會病人的心。在醫院管理上,黃暉庭強調,醫療服務品質以「SHARE」精神為中心概念,促進醫病共同決策及溝通。S代表Sense,了解病人的需求;H代表Help,要互相幫忙;A代表Acknowledge,能感同身受;R代表Respect,尊重病人的決定;E代表Explain,主動向病人說明。「若病人的選擇與醫師的專業有所牴觸,也要學習慢慢接受。」養生祕訣/飲食不忌口,靠冷水澡醒腦提振精神「十幾年來,一年四季我都洗冷水澡。」台安醫院院長黃暉庭有獨特的養生法,他習慣早上出門上班前、睡前各洗一次冷水澡,如果下午打球後,也會洗一次。「即便遇到寒流,也照洗不誤,我不要讓好習慣中斷。」很怕熱的黃暉庭,在十多年前的夏天,一次打球後,皮膚出現過敏、乾癢,體溫偏高的他,於是試著洗冷水澡降溫,竟讓他感到身心舒暢,從此開始洗冷水澡至今。「早上洗冷水澡可以醒腦提振精神,睡前洗則讓我睡得很安穩舒適。」黃暉庭認為,洗冷水澡的好處多,能降低新陳代謝,原本急躁的心也會冷靜下來。冬天若去泡湯,最後必定會「讓身體浸泡在冷泉裡冷卻。」就像家裡養的紅貴賓狗「阿Doudou(阿豆豆)」一樣,夏天曬太陽後,都會跑到石頭上趴一下,讓自己涼爽一下。曾打棒球、羽球、保齡球等運動的他,由於工作忙碌,運動機會變少了,現在則是抽空到醫院附近的公園跑步,或下樓走路,每兩個月會去打高爾夫球。黃暉庭很愛吃麻辣鍋,幾乎是「無辣不歡」,舉凡買外食也會交待「幫我加辣一點」,他還愛買麻辣湯底回家烹煮,加上最愛的豆腐皮、炸豆腐、炸芋頭或牛肉、魚漿、甜不辣、玉米、蔬菜等。有人問黃暉庭:「腸胃科醫師這麼愛吃辣好嗎?」他笑說,中醫理論吃辣有健胃整脾效果,辣椒含有辣椒素、維生素,如果胃健康的人,吃點微辣有益健康,也不影響排泄。但提醒有腸躁症、腸胃炎、胃潰瘍等問題的人,不適合吃重口味餐點,平常吃飯也要細嚼慢嚥,「很多年輕人吃飯太快,缺乏咀嚼,很容易腹瀉。」黃暉庭小檔案年齡:71歲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現任:台安醫院院長、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經歷:馬偕醫院內科、胃腸內科主治醫師台安醫院醫務部主任台安醫院醫務副院長專長:胃腸肝膽科一般內科消化系內視鏡檢查及治療給病人的一句話尊重患者的選擇,促進醫病溝通。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2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ChatGPT會改變醫病關係嗎?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對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影響」。一位資深內科教授由多年的臨床經驗發表他對ChatGPT應用於醫療的隱憂,如果醫病雙方沒有互信的基礎,這種科技產物是否反而會更增加猜忌而破壞醫病關係。一位兼具多重身份的學者(醫師、醫學院基礎醫學教授、電腦工程師)與具有護理背景的腦科學研究生共同從科技面、人性面、產業面探討ChatGPT對醫病關係的影響。一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臨床醫學教授由淺入深地發表ChatGPT對醫學教育與醫學研究可能造成的困擾。讓我們不得不警惕,這樣發展下去,是否會影響學生的評估(作業、報告)以及學者的研究(論文內容及其原創性)。最近報章雜誌有許多有關人工智慧產品、技術及運用的報導,這些電腦程式的軟體,可以判讀資料、分析影像,也可撰寫論文、檔案或報告等等。在醫療領域上,這些功能可以代替人工、幫忙整合許多檢驗資料,提出一些相關的診治資訊,也可提供影像資料的分析及初步的報告,這些作業是醫病互動中常在醫病溝通後的初步病情評估。最近有很多報導認為用「智慧」電腦分析也可以幫忙醫師提供鑒別診斷的能力,甚至建議治療的方式。醫師與求診病人的互動溝通,有許多在問診、分析初步檢驗結果,再評估作診斷及治療的建議。這些文書的登記及初步的判讀、建立鍳別診斷,一般來說都有明細的「演算法(algorithm)」推演。遵循人工智慧的流程分析,應當大多數的情況都可以如依據教科書的內容作初步的判斷及分析。近年診斷過程中,因科技的進步,多了許多檢驗及影像的資料輔助,而可以比過去作出更正確的分析及判讀,幫助作診斷的資料的整合,然後也因此運用這些資訊,加上大量累積的資料庫作初步的分析及訂出處理的方案,進而可以有比以往更多的建議及更精確的診斷。科技平台可以更客觀的分析學習到的資訊,也許可依累積的資料庫資料作出合理的決定。但是並不代表這些「機械」式的、反射性的作業可以取代人類的智慧。依據累積的資料及專業人員的分析及註解,可以補充「專業」反應的時效及修正人為因素、例如分心、或疲累的身心障礙引發的錯誤或認知的偏差。從另一角角度來看,一般民眾也很方便在網路上可以查到依據網路上的資料查出一些相關的病情分析、診斷及處置的建議等。對自己病情有更多的了解,也許會改善醫病互動、溝通。醫療成效是建立在互信的醫病關係下作出臨床診斷及信任的原則下進展。互相尊重的互動,才能在良好得醫病關係下達到身心的改善,如果醫病的對話因為主客觀不能建立共識,再下一歩的處置就難有進展。一般民眾對於身心不適而求診治時,多少都有些自己的想法,有時因為有心理的因素不容易表達失望而不易溝通時,或甚至有些人自己對資料的主觀成見、其他親朋好友的建議或「祝福」而偏差時,反而會增加醫病間的摩擦或誤會。當然人工智能的結構及內容的精準度及可靠性,會受到資料庫的品質而影響判斷及可靠性。當醫病雙方沒有互信的基礎時,是否反而會更增加猜忌而破壞醫病的關係。目前很多醫療作業需要靠許多檢驗及儀器檢查,在互信的關係下來判讀。如果醫病雙方都能客觀的面對這種新科技的發展,達成有共識的溝通、共同追求好醫治療效,也許可以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
2023-02-1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如果急診團隊不再省時省話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急診處的面面觀」。我們邀請病人家屬、護理師、醫師,寫出他們對這充滿緊急不安的醫療環境所觀察到的問題以及改善的意見。「懇請醫療人員不要當省話一哥一姐,多說明是很好的溝通方法,也可以安定病人及家屬的心。」 「身為護理師,如何讓病人知道我們的難處及處境也是一門學問。醫護與病人會產生衝突,常是因為彼此認知上的不同,然而要如何在不影響病人治療的前提下,與健保體制做取捨,是值得大家省思。」 「希望來診的病人,能體諒醫療團隊,有時來診量真的太多,現場非常忙碌以致難以騰出時間慢慢說明的時候,也能稍有耐心體諒及等候。」期待我們一起發揮同理心,共同營造更祥和的急診氛圍。對於急診的醫療質量,個人所能給予的評價並不高,因為醫療人員太多無法同理病人及家屬的焦慮與不安。凡是前往急診就醫,都有一定程度的不舒服、生理及心理上都急迫需要醫療團際給予檢查與治療。但經常發生的是,病人家屬焦慮著急的等待檢傷分類,再等待安排看診、檢查、治療。醫療人員則不疾不徐的按照流程進行,聰明的家屬會自己去追進度,不敢開口的就是漫長無止盡的等待。急診因為病人多,常常對病情、檢查、治療等說明都精簡了許多,尤其在簽署文件上,很容易引發爭議。愈緊急簽署文件愈多,醫療人員拿著文件,快速念過去,紙上幾處被打勾的地方,家屬被要求簽上相關資料,當下有幾位家屬聽的清楚內容呢?87歲老先生跌倒,右腿無法移動及站立,82歲的太太陪同救護車送至急診救醫,照了X-RAY,骨折需安排手術,被推到急診某床位後,2小時過去了……老先生疼痛、不安吵著要回家,家屬自己追問進度後,護理師來說要再補拍一張片子,外包人員推著病床走向X光攝影室排隊,終於輪到我們了,護理師看了看,淡淡的說,醫生沒有開CT的單子喔!耐著性子走到診間詢問,護理師同樣淡淡的說,喔!抱歉不是CT是照X光,請外包人員幫忙推著病床到X光攝影室等待。又隔了兩小時,家屬再次前往追踪進度,這次終於看到骨科醫師現身了,醫生中、英合併的向老太太說明骨折的位置及手術方式,我心理罵了醫生許久,最好80多歲的老太太懂你的英文說明,老人家做的是髖骨打骨釘的手術,醫生的中英說明後,老太太最後轉知給子女的資訊是膝蓋打骨釘。在過去的四個多小時,沒有醫生來了解情況及說明手術方式,也許病人的報告及進度,醫生只要透過電腦系統就可以了解情況,安排手術流程,但也請同理病人焦慮的心情,當面有效的溝通是有必要的。醫生說明安排開刀後近一小時,醫療人員拿了手術同意書、各種醫材自費同意書等,快速念過各種同意書抬頭後,請老太太在打勾處填上相關資料。這些文件很不友善,各一式2份或3份,沒有複寫功能,每一份都要親簽姓名、身份證字號、出生年月日、通訊地址及居住地址,老太太瞇著老花眼努力書寫時,護理師突然說,要快一點喔,上面開刀房已經在催了。接著指正家屬,你的日期填錯了,這要填民國年、這要填西元年……這些同意書的日期格式不能統一嗎?填了那麼多資料,請問急診有人核對資料內容正確性嗎?再者這些資料是否有其必要性呢?急診雖然忙碌,但同理病人、家屬不能少做,尤其受疫情影響,陪伴家屬只能一位,老人陪伴老人或小孩就醫,他們更需要醫療人員的支持,同時需要與家人溝通商議的時間。老先生子女擔心開刀麻醉的風險醫生隻字未提,大家只能將那份擔心放在心裡,恭喜老先生手術順利,不然很容易造成醫療爭議事件。良好的醫病溝通尤為重要,懇請醫療人員不要當省話一哥一姐,多說明是很好的溝通方法,也可以安定病人及家屬的心。
-
2023-02-0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看見病人的「疾病」,更要傾聽病「人」的故事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教育需要病人與家屬的幫忙」。一位醫學生敘述因為一位罹患「漸凍人」的病人與家屬願意讓老師在醫學生面前示範他的神經疾病的症狀與徵候,並說出他們「因病而苦」的心路歷程,使學生受益良多。一位醫學生寫出他們事後採訪病人與其夫人,感激他們幫忙醫學生了解疾病帶來的病痛,加深醫學生暸解病人的感受,同時病人與家屬也表示欣慰,他們的努力能「保持教育的火苗不滅,醫學之路就能繼續推進。」。一位資深教授說出臨床醫學的精闢之語:以每位病人從各自的症狀、結合生活與經驗,其實就是一個疾病的自然史,經由對話與溝通,比醫學教科書的文字敘述,更讓人印象深刻,勝讀多本教科書,而勉勵學生「視病如師」。我們一群醫學系五年級的學生擠在病房門口,心情忐忑的等待答覆,等待病人是否同意老師帶著學生到其床邊互動教學的答覆。「可能又要被拒絕了」心中閃過從大四臨床課以來,各種被拒絕的場面:只是醫學生而已,懂什麼?浪費時間;我什麼都不會,不要找我啦;叫學生去唸書比較快……的確,我們只是醫學生,遠不如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鮮少知識也沒有經驗,或許被拒絕是合理,但我們難免失落,也難以找到自己的定位。「好!」出乎意料,不到一分鐘的時間,病人就爽快答應這次的教學!黃先生患有「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在來到病房前,我們已經先看過、討論過其病歷,也學習過ALS的臨床表現、診斷與治療,但是實際與病人互動,和單看教科書是天壤之別,對我們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學習經驗:老師為我們示範如何和黃先生和黃太太互動、病史詢問、鑑別診斷,並進行神經學檢查。雖然文獻資料上有許多ALS的介紹,但臨床上每一個病人的疾病表現、病程的演進與變化都是因人而異,這樣的學習模式更實際、更令人印象深刻。但上述對我來說,並非最可貴的事。最令我珍惜的是,這樣臨床的互動使我學習除了要看見病人的「疾病」,更要看見、傾聽病「人」及其家屬的故事。每一個願意成為我們老師的病人都讓我時時刻刻心存感激與欽佩。生病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都是負面的經歷,同時也是一件極為隱私的事;因為身為醫療人員,所以才有這樣的「特權」讓初次見面的病人願意向我們訴說他們的不適與痛苦。ALS是一種罕見疾病,會大大影響病人的生活與活動,且目前為止並無有效的治療方式,相信黃先生自發病到確診,再到慢慢惡化,一路走來一定經過無數次的情緒起伏,有失落、憤怒,或是難過、否定,但最後他與太太願意成為我們的學習對象,並且能在我們這些「外人」面前侃侃而談,除了感謝與感動,更佩服他們面對疾病的勇氣和樂觀態度。在互動過程中,黃先生雖然說起話來較緩慢吃力,但仍很詳細、清楚的向我們訴說來龍去脈,在神經學檢查時,也很努力的配合;黃太太則是幾度表現出對於先生的不捨,但即使淚水在眼眶打轉,仍很正向的鼓勵黃先生,同時也勉勵我們要認真學習。關於如何面對病人和家屬的情緒,尤其是患有罕見疾病的病人,身為醫學生的我們,一開始常不知所措,也時常將病人情緒或想法投射在自己身上,但隨著經驗的累積,我逐漸了解到,感同身受是件好事,使我能同理病人的處境,更能關心到他們的身心靈,也學會要注意各種細節,像是用字遣詞、問診速度等。以黃先生為例,考量他的語速和體力,應該要更有效率的問診及檢查;設身處地去想,面對不可逆的疾病時仍然保持正面樂觀,並非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且兩人互相扶持鼓勵,身為醫療人員的我們即使醫療有限,也應該成為他們的另外一股支持的力量,應適時的稱讚、鼓勵他們的努力。「教學讓今天成為我們最有人生意義與價值的一天!」最後黃先生和太太向我們說道。但帶著滿滿收穫走出病房的我們,不禁想著,其實是因為有他們,才讓今日我們醫學生的學習不同以往,別具意義!
-
2023-02-03 焦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以為「鬼壓床」其實睡眠麻痹!名醫陳志金戴呼吸器睡覺20年
目前負責醫院加護病房裡的重症治療,可以不看門診,但仍保留睡眠中心每周一次的夜間門診,其實是我就有這個問題。晚上戴著「連續正壓呼吸器(CPAP)」睡覺,已經20年了,覺得這個問題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希望以自己的經驗提醒大家。愈睡愈累 白天精神不濟 念台大醫學院時就有症狀,在宿舍睡覺時常發生「鬼壓床」狀況,也就是睡在床上覺得自己醒了,但手腳卻無法動彈,以為宿舍「不乾淨」,後來我才知道這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之一,稱為「睡眠麻痹」。那時候我對這個疾病還不是很清楚,在準備內科專科醫師考試時,念到相關資料,發現自己的情況和教科書上描述的一模一樣,就醫後確診,由於檢測出我是重度患者,從此我開始晚上戴著呼吸器睡覺。這對我的影響與改變很大,之前總覺得愈睡愈累、白天精神不濟,因此內科專科考試低空及格,但治療兩年後,胸腔內科專科考試就考第一名。睡眠呼吸中止症 易打瞌睡 因為SARS,我選擇走胸腔內科,又因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而特別關注這個疾病。在門診中遇過很多重度患者,有一位年輕女生因為體重過重而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白天精神不濟被主管認為偷懶不認真,經常換工作,治療後她的精神改善、自信心提升,整個人都變得不一樣;另一位歷經多次車禍的患者,如果不治療,每天開車出門就會打瞌睡,需要與死神搏鬥,非常危險。門診中很多是太太陪著先生來看診,先生滿臉不情願的樣子,我也是患者能同理枕邊人的心情,都會告訴先生「你要感謝太太救你一命!」「太太不是嫌打呼吵,而是擔心你停止呼吸,關心你的健康。」有的太太聽到會委屈地流眼淚,先生也因此能更注意這個疾病。歐美日公運駕駛 須做檢則 我覺得台灣對這項疾病還不夠重視,像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會要求公共運輸的駕駛做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評估,但台灣沒有做此檢測,很多公共交通車禍新聞事件中,大家可能只關注到酒駕問題,其實也許是駕駛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卻被忽略,如果能有相關檢測,也許能避免很多憾事發生。醫學辭典/睡眠呼吸中止症因為肥胖、先天構造、年齡、遺傳或內分泌等問題,造成呼吸道狹窄阻塞,在睡眠過程中,會因為缺氧而不斷醒過來。長期除了愈睡愈累,缺氧也會造成心血管疾病、腦中風、高血壓等問題,並且白天精神不濟,引發學習工作上的困難及交通意外。以呼吸停頓10秒以上算一次,每小時停頓5到15次算輕度呼吸中止症,15到30次算中度,30次以上就是重度,可經由睡眠多項生理檢查(PSG)評估了解狀況,再以連續正壓呼吸器(CPAP)、手術或止鼾牙套、減重等治療。陳志金小檔案現職:●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奇美醫學中心睡眠中心主任●奇美醫學中心品質管理中心副主任年齡:51歲學歷:台大醫學系畢業專長:重症醫學、胸腔醫學、睡眠醫學、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醫病溝通經歷:●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台大內科兼任主治醫師●台灣急救加護醫學會常務理事●前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
-
2023-01-29 名人.劉秀枝
「沒有臥床餘生,很感恩」 退休16年的名醫教你如何做個健康又好命的老人
最近接連兩位在我當年擔任科主任時還是住院醫師的同事屆齡退休,才猛然警覺到我已退休16年,剛好是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年數。在這漫長又覺得像轉眼而過的16年「社會大學」中,除了持續寫兩個專欄文章,希望作為醫病溝通的橋樑外,75歲的我還學到了什麼?1.順應老化 珍惜目前身心狀況我覺得70歲是個分水嶺,60至70歲雖然年歲稍長,但心智與體力並不覺衰退,反而因退休或卸下責任,手上有大把時間而過得輕鬆且充實,如揪團旅遊、上各種成長課程和培養新興趣等。過了70,大小病痛逐漸出籠,甚至嚴重到必須放棄原本喜愛的活動,例如我們15位成員的小高爾夫球隊,30年來,有隊友往生,也有人因失智或其他疾病而不能再揮桿,近兩年來球隊已處於休眠狀態。讓我想到人生七十才開始──生病,也領悟到以後的日子,身體可能會不斷地出現狀況。因此,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刻,想要做的事就不要遲疑。有親友邀約聚餐或旅遊,只要時間許可就參加,但難度高的攀山涉水活動則需斟酌;如想獨處看書、寫作、散步或追劇,也很好。70歲前,以開發新興趣、新潛能為主。70歲後,則致力保持體能、集中精力,發揮自己原有的強項與興趣,成就自我。2.結交年輕朋友 替生活注入活水年過70,雙親可能往生,手足也同老,兒女則為事業打拚或是有自己的生活。同溫層的老友雖然是個舒適圈,但也不要忘了結交新朋友,才不會與社會脫軌。例如同是高爾夫球隊,另一個44位成員的球隊,雖然時有隊友退出,但也有年輕人加入,增添活力。又如我參與多年的一個女性成長團體,也不時有年輕社友加入,帶來新視野。當然,自己更不要輕易退出。3.終身學習 以科技養老腦有可塑性,用進廢退,就像重訓的訓練肌力,腦細胞也是愈用愈靈光,因此年過70即使學得慢一點,有的是時間,只要有耐心,隨時可以電腦或手機,善用各種通訊軟體,如LINE、電郵、臉書、上網或視訊等,和親朋互動,並與世界接軌。4.正面思考是最強的保護傘一位80歲好友近年因第一期乳癌接受手術後服藥,接著出現乾眼症及膝蓋退化疼痛,她感嘆:「怎麼老了才在生病!」我鼓勵她:「幸好是活到老才開始生病。」近日和畢業62年的12位小學同班同學聚餐,輪流發表感言。大多都有些病痛,有位還兩側大腿骨折,歷經手術及一年多的復健,而能慢慢走來聚餐,她說「沒有臥床餘生,很感恩」。基因、環境與機遇的影響顯而易見,例如有位同學聲如洪鐘,中氣十足,沒任何疾病,且每天健走員林的藤山步道;還有位同學動作靈活,外貌年輕,看似是我們的晚輩。但不管是當家庭主婦、努力拉拔兒孫長大、上班族或事業有成,如今都滿足、感恩,覺得自己好命,甚至會幽默自嘲。一致的志願是做個獨立自主、感恩自在的有趣老人。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
2023-01-18 癌症.癌友故事
罹癌「壞消息」怎麼說?心腫學會培訓第一線醫護接住癌友的心
「你這就是鼻咽癌…」才剛坐下不久的病患還來不及準備,醫師開口突然的一句早已讓他的心情跌到谷底,無心聽後面的治療。推動癌友心靈照護的台灣心理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鄭致道說,第一線醫護人員的心理支持,以及癌友體察自己情緒非常重要,後勤的心理諮商團隊才能隨時接應,這不僅助於後續療程,也讓生命及生活更有動力前行。被診斷罹癌後 三到五個月有輕生傾向根據統計,癌症患者被診斷罹癌後三到五個月有輕生傾向,相比一般人高達4.35倍,為此,台灣心理腫瘤醫學會和百濟神州(BeiGene)推行「『Talk About It』血液腫瘤溝通工作坊」,二到四位受訓者利用「SHARE模式」,與標準病人進行模擬演練,盼在未來運用於臨床溝通。鄭致道介紹,這套「SHARE模式」是向病患告知「壞消息」的醫病溝通技巧,取其字首英文,代表在足夠的時間之下,以平穩、循序漸進告訴患者,醫療端不是只自顧自地講述訊息,需要定期讓患者思考,並詢問其想法和反應,同理心「以問代答」解憂他表示,「以問代答」才能慢慢地引導,剖析患者內心深層憂慮,像是有位切除左乳房的患者不願將穿在身上的衣物換洗,強調是怕傷口疼痛,這時醫護人員能站在對方的情緒,以同理心詢問狀況,得知患者是擔心另一半無法接受現在的樣子,這也明白了真正的疙瘩。「體察自己的情緒很重要。」他向病人說,罹癌後會處於很大的壓力情境,所以要注意情緒起伏,能伸出手向有經驗、提供支持的人尋求協助。但也提醒,有些癌友「創傷後成長」重新找回人生意義,看似平靜樂觀,其實很容易受到挫折而再次被擊垮,更需要醫護人員細心觀察。彰化秀傳癌醫中心院長張正雄說,所謂身心靈,不會只有身體重要,這些道理也是從病人身上所學。他回憶,有位頭頸癌患者在病房內一直低頭不語,當下覺得有些問題,但不是急症而沒有留心,沒想到幾天後病人突然離世,這讓他在之後遇到不願多話、陰鬱的患者,都會上前拍拍肩關心,並環顧病房四周,拉開窗簾透點陽光。他也說,醫護人員不能主觀地認為罹癌就是導致憂鬱的主因,有位癌症患者不敢關燈睡覺,直覺性地開立安眠藥,透過諮商才了解,原來患者在罹癌前一年,家裡對面發生火災燒死了四位住戶,消防人員將屍體放在患者家門前並打著探照燈,找到失眠原因後,也不需再服用安眠藥入睡。解決病患情緒 才有下一步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則是碰到與癌友溝通時,詳盡地解說資訊,但始終在同個問題上打轉,才發現患者心亂如麻,根本無法消化訊息,「真正問題不全然在於治療,適當解決情緒才能走到下一步。」然而,臨床往往認為繼續治療帶來希望,就能解決悲傷,他說,「用化療解決情緒,不是一個最好的方法。」醫師終究的目標不是治病,而是治病之後讓患者回到原本或過更好的生活,即使有些患者無法治癒,但在看診過程中卻有好的回饋。癌友面對的不僅是情緒憂鬱,現實面的經濟迫使治療選擇有所取捨,連醫師都得評估患者經濟能力,才告知治療選項,這也是近年受關注探討的「財務毒性」。鄭致道認為,與情緒一樣,不能因為藥物昂貴而不提,這需要花時間和精力溝通。張正雄認同清楚告知病人完整資訊,醫療人員秉持專業的前提是需要回頭做功課,同時衡量本身的能力,是否有使用這項藥物的經驗。「既然是專家,就要告訴患者怎麼用藥?要花多少錢?有多少療效。」告知完後,也不要讓患者當下決定,而是將訊息帶回去再自我評估。致力培訓更多醫護人員投身這項議題的鄭致道說,癌症心理的領域仍需要被足夠看見,不管是民眾、醫療專業人員,甚至是國家政策,未來都希望透過合作持續宣導。BeiGene總經理陳益雅也說,除了提供治療腫瘤最適治療選擇之外,心靈也必需要被關心,之後也會持續推動工作坊,盼更多醫師及第一線醫療人員加入行列。
-
2023-01-0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從母親發現癌症的那一刻,醫病關係瞬間翻轉了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介紹癌症病人的心理照護。我們邀請三位台灣心理腫瘤醫學會的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分享他們的經驗。一位資深精神科醫師回憶將近20年前醫院初創「癌症心理照護」門診的經驗,並藉由一位病人的故事讓讀者了解癌症病人在這方面的需要。另一位精神科醫師以自己的母親罹患癌症之後,自己從一位執業多年的醫師,瞬間變成病人家屬,從另一個角度觀察到癌症治療中,病人與醫師互動的點點滴滴。一位心理師娓娓道出癌症心理照護已從過去安寧病房的場域推展到癌症全時程照護。近年來各癌症醫院與綜合醫院的腫瘤科、身心科或臨床心理中心陸續都有從事癌症心理照護的心理師們可提供民眾需要的心理諮詢與臨床照顧。延伸閱讀:「我得了癌症,心情不好,有誰可以幫忙我嗎?」——談心理腫瘤照護母親原以為只是吃太飽,在2016年4月1日卻發現是腹部被巨大的膽管癌佔據,第一時間聽到這個消息,彷彿是一個擦槍走火的愚人節玩笑。從那一刻起,醫病關係瞬間翻轉了,我從一位執業將近20年的醫師,馬上變成了病人家屬,開始為了母親的病情忙進忙出,在距離死亡不到兩年的期間內,從另一個角度觀察著癌症治療中,病人與醫師互動的點點滴滴。我原本就在一間品質卓越的癌症醫院擔任身心科醫師,因此省去了像一般殷切的家屬,在網路上尋尋覓覓、請託親朋好友以及徵詢不同醫院的第二意見的過程,在短短幾週內,我們就已經確認外科手術不可行,只能採用化學治療,治癒癌症不是一個選項,能夠撐多久算多久,平均存活時間就是一年上下。在這邊稍等一下,前面幾句話需要加上一些註解,才能夠呈現醫病溝通的真實面貌。「外科手術不可行,只能採用化學治療」,這前半是主治醫師有確實告知病人的,雖然我母親一聽到得了癌症,就覺得被宣判了死刑,眼淚馬上流了下來,「不能手術、可以化療」到底代表這事情有多嚴重,恐怕都沒有聽進去。但是後半「治癒癌症不是一個選項,能夠撐多久算多久,平均存活時間就是一年上下」可就只有隱約地透露給家屬,一直到最後一刻,也沒有出現在主治醫師與我母親的對話當中了。也有可能這難以消化的壞消息,醫療團隊是期待家屬在適當的時機、適當的人在場時,循循善誘讓病人逐漸知道,可能也期待作為身心科醫師的我,能夠以「專業家屬」的角色,補上情緒支持的部份。然而,對於疾病的嚴重性以及死亡難以避免,沒有徹底的在醫病溝通與告知壞消息當中被處理,終究是在疾病的末期,一舉引爆了起來。那是在母親往生前的幾週,當癌細胞已經蔓延到整個腹腔,造成肝功能衰竭、營養不良腹水積累,住在安寧病房進行疼痛控制與症狀處理,腹脹與止痛嗎啡的雙重影響,不但雙腿浮腫積水,同時解便困難,因此利尿劑與軟便劑齊上,當天果然就大量的排尿與排便,母親在不展的愁容之下,突然浮出一句話:「不用催著我排乾淨好入殮,怎麼自己家裡的醫師,也幫著醫院要人早點走。」這樣讓我們了解那一陣子,為何母親總是自己一個人悶著不說話。這是多麼天大的誤解,在治療近兩年的時間內,所有的家人無不背地裡流乾了眼淚,想盡一切希望能夠找到各種延長壽命的方法,醫院裡從腸胃科、腫瘤科、緩和醫療科以及身心科,都是盡最大的力量來幫忙,在明知這是一個對治療反應極差的癌症,還是儘量達到最好的照顧與舒適,但病人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反應?有可能是面對病情的急遽變化,病人出現了難以控制的焦慮與憂鬱,也可能是在肝功能下降之際,出現了肝性腦病變,也就是無法代謝掉的血氨,造成頭腦混沌、產生被害妄想。然而,更有可能是為了擔心病人情緒受影響,將病情與預後的討論摒除在對話之外,最後病人只能自己消化難以接受的資訊,並自己面對難以承受的情緒。只不過,這也是中國人報喜不報憂的常態。即便母親已經病入膏肓,我們安排近親來訪,估計可能是最後一面了,還是很多人強忍著悲痛,硬是擠出幾句安慰的話,像是等你好了,我們再一起出去哪裡玩之類的。事後想起來,就算當時哭出來恐怕都還比較好一些,就算大家抱在一起難過,也是同處在一個當下與存在啊,不會是相互說著好話,然而彼此心的距離越來越遠。我後來接任了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的理事長,進一步的推動由日本開發的癌症病情溝通與告知壞消息SHARE模式訓練,以及由多倫多大學Gary Rodin發展的Managing Cancer And Living Meaningfully(CALM)治療,才發現這樣的情境,每天在癌症的場域上演,太多癌症治療的專家,即便已經在這個領域醫術精湛身經百戰,仍然很不習慣好好跟病人談病情,有的太過,有的不足。太過的就是把教科書上的診斷與預後,照本宣科的講一遍,病人出現的疑問與情緒反應,就完全忽略視若無睹;不足就是挑好的講,讓病人到了最後一刻,才倉促面對自己即將到來的死亡。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成立到今不過十多年,成員人數不過200人,在癌症治療的領域仍是小眾,但是我們期待能夠發揮最大的影響力,提倡心理社會層面,必須成為癌症照顧不可或缺的一環。即便在國家癌症政策與健保給付,並未特別重視之下,仍然能夠累積足夠來自社會大眾的資源,讓專業人員都能接受足夠的訓練,能夠提供病人適當的病情溝通與情緒支持,期待大家能夠給我們更多的支持。
-
2022-12-3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一個難忘的文化衝突故事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療與文化」。一位中生代醫師長年關懷臨床醫師在台灣這多元的文化環境,是否有能力獨自面對不同文化的病人、或是陪病者。他為了達到全人照護理念之醫學教育目標,研究如何增強醫療專業人員對於不同族群文化的了解,訪談閩南、客家、高齡者及外籍人士共四個族群,蒐集不同族群在醫療場域就醫時所面臨的文化相關議題,期望未來的跨文化適能更直接讓學員接觸不同文化個案,及所謂的文化遭遇。多接觸、多了解,是消除隔閡的唯一方式。一位兼具日本父親與台東排灣族母親的血統,並受過多種文化薰陶的不分科住院醫師,說出他從自己的文化背景對台灣醫學教育的看法。他認為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理解,也就是所謂的文化敏感度,是臺灣的醫療人員需要具備的特質。一位資深醫師描述他過去親眼見證一位剛從中國來到美國的年輕醫師,在初入美國社會時,如何由文化差異引起羞辱的強烈反應,成功地轉換態度,透過對新文化的適應,最後在他的習醫之路走出一片天。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哈囉!年輕醫師,你準備好了嗎?醫療場域下PGY之文化識能探索延伸閱讀:醫病平台/qivu pai namaya ta tja qalji (排灣語:請說像我們一樣的話)最近我一直思考如何說服年輕的醫學院學生與醫師,使用病人的母語是醫病溝通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網路上看到高雄長庚醫院的肝膽科陳志弘醫師倡導我們更應該關心台灣的醫學教育,是否有能力使我們訓練出來的醫師在這多元的文化環境,有能力獨自面對不同文化的病人、或是陪病者。後來我有幸聆聽陳醫師分享他在這方面多年研究的心得之後,更讓我思考我們的醫學生、醫師真正需要的不是只有語言的能力,我們更需要的是有足夠的文化能力。我不覺回顧過去多年生活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下,看到哪些可能與醫學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卻是當我們討論「文化識能」時,非常有價值又難忘的經驗。記得1980年代當我任職於堪薩斯大學醫學院時,謙和待人的神經科主任齊格勒教授是我非常敬愛的學者。有天他家人向我請教一個文化差異引起的問題。他幾年前到中國察哈爾大學醫學院做短期的訪問教授時,受到當地神經科主任的熱情招待,而這位主任的兒子最近剛從中國某個醫學院畢業,來美國訪問。他這人十分好客,就請這年輕人住在他家。但是才幾天,他們全家人都因為這訪客一大早就口嚼大蒜,而使他們全家人都受不了。她女兒打電話向我求救,看看我有沒有可能讓他停止這全家人都受不了的蒜氣沖天。她強調說他父親一再吩咐「在不傷害他人的自尊心的條件下」,她說,我們知道這很可能是他們的「文化」,但對她們全家人來說,卻是沒有人能夠忍受的「惡習」,我一時之間也覺得很難啟齒。想不到在我還沒想出如何與這中國醫師啟口時,這非常客氣的年輕人主動問我喝不喝咖啡,我說我一天最多不超過兩杯,就問他喜歡喝嗎?想不到他搖頭說,他實在受不了主任家每個人一大早就喝咖啡,每個人一開口說話就是濃厚的咖啡味,他只好多嚼幾片他每天都少不了的大蒜,這就給了我一個大好的機會,與他談到「國際禮儀」、「入境隨俗」。這年輕人在與我深談之後,也自覺下塌於別人家裡,自己一人在美國這種很少有「蒜不離口」的家庭裡,也實在應該要收斂。我看得出這種已經幾十年來養成的習慣,要改也不容易。最後我告訴他,其實我也沒辦法說,喝咖啡是對的,嚼大蒜是錯的,這都是不同社會的文化產物,當大家都這麼做時,不做反而是被認為「怪」,但到了另一個環境,可能會剛好相反。出乎我意料的,這年輕人隔天一早就告訴我,他決定完全戒斷大蒜,讓我打從心裡佩服這年輕人的毅力。沒幾天我接到電話,主任的女兒問我,我到底對他說了些什麼,他們很高興這位年輕醫生完全戒掉大蒜,但他們都很擔心,我是不是傷了這年輕訪客的自尊心。當我告訴她,我們是怎麼討論到這問題時,他們也才舒了一口氣,最後他們家這活潑淘氣的三女兒說了一句,「事實上我才做不到戒掉咖啡的,不過我也決定不去中國了。」這種文化的差異的確是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但在當地大多數人習慣的生活型態與嗜好之下,要說是為了某種人為的因素而要做根本的改變,除非是透過武力強權的佔領,要改大眾已經根深蒂固的習慣,事實上是幾乎沒有辦法做到的。但從這點來看,日本在台灣五十年的公共衛生建設的成功,也是透過各種軟硬兼施、用心懷柔的教育,很成功地促成全民健康的改善。這年輕人後來也決定要在美國久居,由主人家搬出之後,他繼續戒斷這多年的「蒜癮」。過去因為他的味道使人避之唯恐不及,這幾個月來他的朋友也多起來,他後來也在美國考過了執照,之後申請到芝加哥附近的一個小醫院的神經內科醫院的住院醫師訓練,後來就留在美國伊利諾州開業,非常成功。
-
2022-12-2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qivu pai namaya ta tja qalji (排灣語:請說像我們一樣的話)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療與文化」。一位中生代醫師長年關懷臨床醫師在台灣這多元的文化環境,是否有能力獨自面對不同文化的病人、或是陪病者。他為了達到全人照護理念之醫學教育目標,研究如何增強醫療專業人員對於不同族群文化的了解,訪談閩南、客家、高齡者及外籍人士共四個族群,蒐集不同族群在醫療場域就醫時所面臨的文化相關議題,期望未來的跨文化適能更直接讓學員接觸不同文化個案,及所謂的文化遭遇。多接觸、多了解,是消除隔閡的唯一方式。一位兼具日本父親與台東排灣族母親的血統,並受過多種文化薰陶的不分科住院醫師,說出他從自己的文化背景對台灣醫學教育的看法。他認為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理解,也就是所謂的文化敏感度,是臺灣的醫療人員需要具備的特質。一位資深醫師描述他過去親眼見證一位剛從中國來到美國的年輕醫師,在初入美國社會時,如何由文化差異引起羞辱的強烈反應,成功地轉換態度,透過對新文化的適應,最後在他的習醫之路走出一片天。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哈囉!年輕醫師,你準備好了嗎?醫療場域下PGY之文化識能探索「文化是生活,語言是傳達文化的媒介。」不管在哪一個國家、哪一個語言,這在傳統文化的討論一定會出現的一句金言。使用這句話的狀況大部分在於「如何傳承逐漸消失的非主流文化」或「學習母語對學習文化的影響」等等的議題。然而,這句話能表達的情境遠大於傳統文化上面。假如生活是我們每個人在這世界上生活的每分每秒,那在我們不知不覺中也經歷了無數個不同的文化。我每天工作的醫療環境也不例外。美國精神科醫師、醫療人類學家Arthur Kleinman提出「生物醫學的文化」(culture of biomedicine)的概念,而以此描述生物醫學當中的科學知識與語言構成了生物醫學獨特的文化,而這文化受到主流文化的影響,因此醫療環境裡的文化在不同地區存在相異性。在美國,忌諱使用「no longer with us」來表達某人離開醫院;在日本,機會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叫做「日和見感染(日和見:ひよりみ,「觀察天氣,或處於第三者的角度觀察狀況」的意思 )」;在台灣,住院醫師在忙碌的值班時間當中會以怨恨的眼神看著同班護理師分享的一盒鳳梨酥。在此時此刻,在地球上的醫療文化受到主流文化、醫療政策、人群組合、社會背景等等因素的影響,不斷的塑造著充滿生命力的文化。換句話說,醫療人員處於在醫學特有的文化氛圍(cultural sphere)裡,(在大部分的狀況下)服務著隸屬於外在文化的病人們。在這個角度,醫療服務本身就是文化不斷衝擊的過程。每當談到「醫療文化」,我會想起學生時候的一個小故事。我大四那一年,跟就讀護理系的高中同學在線上聊天。她當時正在準備日本的國家執照考試。我好奇日本的護理師執照考考題會問什麼樣的問題,於是請她隨機選一個考古題跟我分享。她很快就傳過來一個臨床情境題,內容大約是在描述一個30多歲初次懷孕的女士,擔心生產的過程會不會有什麼意外,題目請考生從五個選項當中選出一個適當的選項安慰這一位病人。我看到選項B說:「希望妳能抱到健健康康的小寶寶。」個人當時認為此選項似乎是最有禮貌、最恰當的一句話,我朋友也說這就是官方給的正確答案。過幾天後,我把這則題目給學校就讀護理學系的朋友看,他就提到對我的選項有質疑。他說,這樣的話聽起來太客套,沒有什麼溫度感!應該是要選C:「妳這麼健康的人,小孩也是很健康的才對! 」後來在醫院上班之後深深感受,的確我在台灣接觸的眾多病人也許比較偏好醫療人員能夠給他們這樣雖然稍微粗糙但有溫度的話語。相信對眾多醫療人員而言,職場文化的特殊性多多少少有直觀的感受。而從專業的角度而言,重要的問題是「這項因素會不會影響治療的效果?」 「有沒有可靠的證據顯示文化對病人的影響?」由於文化弱勢族群(racial/ethnical minority)的健康狀態、社會經濟階層本身在世界各地區都比主流族群差,設計一個純粹針對臨床效應(clinical outcome)而證據力高的研究相當困難。然而,不少文獻顯示慢性病的指標(例如糖化血色素、血壓、身體或精神功能評估、疼痛控制)與醫病溝通品質的正相關性。這些現象,其中一個解釋的方式就是因高品質的醫病溝通而提升的就醫滿意度以及服藥遵從性。然而,優良的溝通不只是純粹在語言上面。就像我在上面分享的故事,在每個場景當中最適合的溝通方式,往往取決於醫病雙方處於的文化環境。台灣是一個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社會,從原住民到新住民、閩客、外省、外籍,不同的語言、文化一起生活在這塊土地上面。在這樣的多元性裡,文化差距引起醫病溝通上發生摩擦是想必每天都在發生。既然對病人有幫助,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理解,也就是所謂的文化敏感度,是否也是台灣島上的醫療人員需要具備的一個特質?從二十一世紀的開始,醫療上的文化敏感度是往往出現在醫療教育上面的問題。如何在短短六年的醫療教育裡面,能夠讓醫學生擁有醫療人員所需要的文化敏感度?這看來是一則討論已久的議題。個人認為文化敏感度是面向多元而量化十分困難的一個指標。每個學生對母體文化的連結與對異文化接觸的經驗都截然不同,因此難以設計萬用(one-for-all)的課程設計。事實上,文化敏感度的培養不只會發生在教育的場合裡面。在學校的醫學人文教育當中,我們接觸眾多不同類型的藝術以及社會科學領域的知識,但這些媒體能夠傳達的訊息也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它也許在課外閱讀的一本書裡面,休假跟同學去看的一部電影裡,或在公車上面剛好聊起來的那個阿嬤,任何一個人事物都有可能啟發對異文化的理解。從學生時代以來,我們醫療人員在專業知識與素養的培養上所花的時間龐大,就算在日常生活裡面也無法容易跳脫職場文化的思維。能夠支持每個醫學生、醫療人員能夠在專業學習以外的場合享受舒適圈外的生活,接觸學校、醫院外面的環境,重新體會不同類型的生活,也許會讓我們有更多文化的體驗。除了在課程上的安排以外,這些非專業領域上面的投資或支持系統,宏觀來看也許對異文化背景的醫病溝通上面會有所幫助,進一步也會有益於我們的病人。
-
2022-12-2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哈囉!年輕醫師,你準備好了嗎?醫療場域下PGY之文化識能探索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療與文化」。一位中生代醫師長年關懷臨床醫師在台灣這多元的文化環境,是否有能力獨自面對不同文化的病人、或是陪病者。他為了達到全人照護理念之醫學教育目標,研究如何增強醫療專業人員對於不同族群文化的了解,訪談閩南、客家、高齡者及外籍人士共四個族群,蒐集不同族群在醫療場域就醫時所面臨的文化相關議題,期望未來的跨文化適能更直接讓學員接觸不同文化個案,及所謂的文化遭遇。多接觸、多了解,是消除隔閡的唯一方式。一位兼具日本父親與台東排灣族母親的血統,並受過多種文化薰陶的不分科住院醫師,說出他從自己的文化背景對台灣醫學教育的看法。他認為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理解,也就是所謂的文化敏感度,是臺灣的醫療人員需要具備的特質。一位資深醫師描述他過去親眼見證一位剛從中國來到美國的年輕醫師,在初入美國社會時,如何由文化差異引起羞辱的強烈反應,成功地轉換態度,透過對新文化的適應,最後在他的習醫之路走出一片天。隨著全球化的來往,各國國內的種族文化多元性越來越豐富,臨床上面對多元文化的病人機會越來越多,我們認為對於醫師的跨文化能力的培養是越來越重要,其養成也一直是醫學教育成長很重要的一環,而至2019年始Covid-19在全球傳播,大部分的醫院為了防止人員流動造成的感染增加,有管制訪客陪同的政策沒有家屬可以協助跟病人家屬溝通,會讓臨床醫師有更多時候必須獨自面對不同文化的病人或是陪病者。我們的醫學生、醫師真的有足夠的文化能力嗎?而現階段醫學生的養成教育,最終是以OSCE考試把關,以現在的評分標準要求,醫學生對病人的了解與關心,只達最低標準的菸、酒、嚼檳榔等。再審視醫學生的醫療記錄,也都是固定病史等標準化的寫法以符合最低病歷書寫規範。至於疾病以外的人事物皆不關注,何來全人照護?臨床學習只剩下疾病治療,病歷記載只符合最低法律要求,醫病溝通又擔心被錄音錄影與醫糾,這樣的養成模式,著實令人擔憂。介入文化及新世代的教學與反思,是希望建構PGY學員對病人及家屬的文化背景及脈絡的敏感度,藉由對病人生理、心理、社會及靈性各層面的整體關注及尊重,回應病人的需求與價值,作為臨床決定的導向,並可及時啟動發揮跨領域團隊的照護,提升整體醫療品質。為了達到全人照護理念之醫學教育目標,以及增強醫療專業人員對於不同族群文化的了解,我們藉由焦點團體法訪談閩南、客家、高齡者及外籍人士共四個族群,蒐集不同族群在醫療場域就醫時所面臨的文化相關議題。依據39 位訪談,並將記錄歸納成四構面,編碼分別為:語言與溝通模式、價值觀與常規、宗教信仰及其他,研究結果將原本片段的字句重新詮釋與命名,歸納子編碼與母編碼關係如下。語言與溝通模式部分1.講母語較能貼切表達自身健康狀態,大部分受訪者皆認為使用自己的母語可以更貼切的表達身體狀況,在閩南族群及高齡族群受訪者中,以台語描述自己的病況會較國語來得貼切。2.與醫師的語言文化不同時將採通用語言溝通、比手畫腳並行方式,或者尋求家人、朋友或翻譯軟體協助翻譯,受訪者認為用自己的母語較能貼切表達身體的不適,若真的遇到不了解自身母語的醫師,就診上就會有困難。大部分受訪者無法用母語進行溝通時,會自動轉換成通用語言,如國語及英語,或是比手畫腳並行。另外也有受訪者會請家人、朋友,甚至是運用手機翻譯軟體進行翻譯。3.習慣的疾病用詞不同,溝通困難:受訪者認為除了語言習慣外,有些疾病用詞與醫師所講的醫學專有名詞不同,受試者與醫師在溝通上就會有落差,醫療人員使用過於專業的用語會使民眾無法了解確切狀況,應貼近民眾用語,以利醫病溝通。價值觀與常規部分受訪者提到閩南文化風情特別注重時辰,例如開刀住院應避免農曆七月鬼門開,女性生產時應注意孩子出生時間等,避免影響未來的運勢。宗教信仰1.宗教信仰對於病人及家屬來說是心靈上的寄託受訪者表示文化對於民眾是心靈上的寄託,醫療人員應了解傳統文化,並給予同理及尊重。2.部分醫療人員不認同傳統民俗療法。受訪者表示許多醫師相信科學證據,不認同傳統民俗療法及部分宗教信仰的處理方式,受訪者認為應尊重不同文化,病人相信醫師的專業,醫師也尊重病人的信仰,對於病人來說除了醫治疾病外,也照顧其靈性需求,達到雙重效果。其他對於醫療人員文化能力之建議及想法1.醫療人員對不同文化應有所了解,抱持同理及尊重,能增加病人對於醫師的信任感。醫療人員對於不同族群及文化了解,同理民眾想法,減少醫病間溝通不良的狀況。2.醫療人員應學習基本台語考量目前的高齡化社會,就診的高齡者將越來越多,受訪者建議年輕醫療人員除了認識不同文化外,也應學習基本台語溝通。藉由焦點團體法訪談閩南、客家、高齡者及外籍人士共四個族群,蒐集不同族群在醫療場域就醫時所面臨的文化相關議題。訪談結果顯示大部分受訪者確實在醫療場域中遇到許多缺乏文化能力之醫護人員,包含在語言溝通方面出現隔閡,病人以母語貼切的描述病情,但醫護人員並不了解;醫護人員在講解病情時使用過於艱深、非貼近病人文化背景之專有名詞,造成溝通上的困難。另外,大部分醫護人員仍以醫療處置為優先,鮮少同理、尊重病人之文化及主述,降低醫病之間的信任感。因此,我們期望未來能持續推廣跨文化議題在醫學教育的重要性,除了傳統的課堂教育以及小組討論,未來的跨文化適能也期望更直接的讓學員接觸不同文化個案,及所謂的文化遭遇(cultural encounter)。多接觸、多了解,是消除隔閡的唯一方式,若能建立起穩定且良好的醫病關係,治療的路,或許會更順遂一些。
-
2022-12-0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微光祝福——追憶我的妹妹容兒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師、護理師、家屬與病人的互動」。一位資深內科醫師因為一位病人家屬對不同醫師解釋病情產生困惑,使他深感醫師說話的藝術影響病人與家屬對病情的理解,而醫術真的是藝術(Healing art),而不是單純的科學。一位資深護理師從自己到團隊、從病人到家庭的關心,一次又一次的陪伴過程,豐富了護理師們的生命,而發現她和護理夥伴們只有一個信念,不管病人在哪裡我們都在他們的身邊,告訴他們:「我陪你,我在。」一位病人的姊姊追憶一路陪伴妹妹抗癌的過程,感受到生命其實是非常有韌性。每個生命都有它求生的本能,當有強烈求生意識時,那無窮的生命力,即便在惡劣環境下依然會用盡本能生存下去。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病溝通的藝術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我陪你,我在以往對生命的認知總覺得它是脆弱的。但一路陪伴妹妹抗癌的過程,讓我重新感受到生命其實它是非常有韌性的!每個生命都有它求生的本能,當有強烈求生意識時,那無窮的生命力,即便在惡劣環境下依然會用盡本能生存下去。回顧自發病這兩年半一路治療,人生也經歷重大轉折。妹妹一開始找不到原因的後腹疼痛,當時來來回回檢查最後意外發現腫瘤,也因無法直接確認病因,且腫瘤過大需要進行切除,最後得知是少見兒童癌症——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且期數也不太樂觀整體來看屬末期。得知當下不論家屬或病患本身是不太可能消化接受的。但我告訴自己期數不表示生命長度,僅供醫學上作為病程發展參考而已。當時我的妹妹才19歲,她還年輕不應該放棄那一點點希望,最好方式就是接受、面對、及配合專業醫療。依稀記得在南部要首次開刀的前一晚,我倆第一次姊妹一起洗澡坦誠相見,我的內心知道接下來有好長的路要奮戰,甚至需要再進行化療,深怕一直愛漂亮的妹妹打擊太大,當天晚上還先跟妹妹打預防針,胡亂聊著可能會因為治療而掉髮,也許可以考慮暫先剃掉全部的頭髮,當時妹妹懵懂的點點頭。後續跟家人評估討論,最後決定北上到癌症醫院治療,初到醫院時,陳醫師立即安排相關檢查,但報告結果是一個月前開掉的腫瘤,再次由原部位長出,甚至更大,這結果深深打擊著我,雖然查詢相關資料知道妹妹的癌症是高度惡性且復發機率高的類型,但再次被告知當下腦中不斷迴旋著:腫瘤真的有切除過嗎?家庭會議中主治陳醫師說明妹妹的治療需要跟時間賽跑,討論決定後當天就開始需要進行首次化療,計畫需進行6次高劑量化學治療,以及最後1次後自體幹細胞移植。化療當天妹妹的體重只剩下35公斤,化療過程中容兒完全沒胃口,與容兒討論後接受醫師與營養師建議,採鼻胃管灌食以加強營養,畢竟需要血球生長起來到足夠數量,才可再進行下次化療療程。此時還好當時病房護理師姊姊們,除了醫療上照護之餘,還不厭其煩的鼓勵和陪伴,常常在容兒不喜歡的化療藥袋上,罩上餐巾紙手繪的晴天娃娃,希望帶來更多陽光到容兒床旁。在這來來回回醫院和生活過程之中,更加感受到家屬陪伴、醫療團隊照護以及社會資源重要性。不論是病患、照顧者都需要有出口,也許是與其他病友或家屬間互動連結、或是家人親友支持陪伴,看似平常的對談卻能給予我和妹妹於治療期間內心安定的力量;醫院的醫療團隊除了給予容兒治療與照護,過程更會關心妹妹和我的心理情緒變化,身為照顧者的我不僅感受到團隊的關懷,社工師定期提供的社會資源如保險、健保給付、相關補助等,更我和妹妹感受到醫療團隊全方位的照顧。罹患癌症的勇士們大多會全力以赴積極面對奮戰,但有些人即使努力也未能如願控制疾病,2015年8月底如往常的入院治療,但9月中突然發生腹腔腫瘤破裂出血,容兒雖一向怕痛,但先前貼心的她,即使再不舒服也未真的出聲喊過痛,但那晚妹妹卻止不住呻吟,我心疼她因疼痛讓她無法自己,慶幸團隊立即判斷處置給予加強止痛劑並快速控制症狀。此時,我們也必須接受病程走向無法再積極治療的關卡。這一次我們都知道已不可逆轉疾病,心想那一天它終究是來了,最終我們必須面對。最後照護陪伴期間,我們也不避諱聊死亡,勇敢懂事的妳能理解我說的,為了不讓愛妳的人措手不及,妳即便沒有太多對死亡的想法,仍盡可能回答我提問相關問題。一次與護理師互動過程裡,妹妹表示她希望即使生病了還是要美美的,也希望不要痛就好。透過張醫師及陳醫師合作,先積極控制妹妹的症狀,以及當時病房護理長接洽過往病友家屬的攝影團隊,幫妹妹圓夢拍攝個人婚紗寫真集全家福(拍攝剪輯)。回想當時我的想法是病程無法再積極治療,我期望維護病患舒適和尊嚴,讓病患及家屬安心在舒適的環境和專業醫療照護中獲得寧靜和慰藉,這過程並非放棄生命,而是即使到生命盡頭我們仍擁抱希望。其實要對摯愛做到當病程已不可逆選擇最後真正放手很難,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雖理智上知道選擇症狀控制才能避免妹妹身體各方面的負擔,但過程中情感面的自己會在每個時刻,猶豫自己是不是真的為妹妹做最正確的決定。後來我慢慢知道能做的就是好好的把握珍惜當下,去做那些想很久的事,學著表達那些不敢說出口的愛。我告訴容兒:我相信生命都會有出口,只是它用不同形式呈現,逝去也會有新的開始,不管未來如何,即便那天到來,不要擔心害怕自己會被忘掉,不論如何用什麼形式存在,妳永遠都會停留在愛妳的每個人心中,我們不會忘、也不可能遺忘!而且我相信我們會一直一直愛妳直到永遠♡
-
2022-12-0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陪你,我在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師、護理師、家屬與病人的互動」。一位資深內科醫師因為一位病人家屬對不同醫師解釋病情產生困惑,使他深感醫師說話的藝術影響病人與家屬對病情的理解,而醫術真的是藝術(Healing art),而不是單純的科學。一位資深護理師從自己到團隊、從病人到家庭的關心,一次又一次的陪伴過程,豐富了護理師們的生命,而發現她和護理夥伴們只有一個信念,不管病人在哪裡我們都在他們的身邊,告訴他們:「我陪你,我在。」一位病人的姊姊追憶一路陪伴妹妹抗癌的過程,感受到生命其實是非常有韌性。每個生命都有它求生的本能,當有強烈求生意識時,那無窮的生命力,即便在惡劣環境下依然會用盡本能生存下去。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病溝通的藝術從大二護理系加冠典禮後,我真正愛上照顧病人與病人互動的感覺。畢業後的第一站是安寧病房,很多人覺得奇怪為什麼我會選擇生命末期的護理照顧,但現在回想起來,年輕的自己很著迷於與醫療團隊合作,為病人的不適症狀盡一份心力。好幾次在安寧晨會為病人發聲尋求醫師及團隊協助,透過病人一次又一次肯定的眼神與笑容,我知道即使病人的身體很虛弱,但卻散發著強烈的生命力,反而給予我無比的力量,讓我在每一個病人需要我的時刻,可以跟病人說:「我陪你,我在。」腦海中許多畫面浮現,一位離婚的末期子宮頸癌女病人,因會陰部廔管造成下體的異味,她的床邊很少有家屬。靠近母親節的某個小夜班,阿姨一個人默默側躺著背對窗戶流淚,當時的我感覺阿姨的背影好孤單,腦子沒想太多,先給了晚上九點的嗎啡止痛藥,接著下意識地繞向床的另一側,蹲下身跟阿姨四目相對,我只說了:「我陪你。」我一手握著阿姨的手,一手輕撫阿姨的背,慢慢地阿姨開口說:「我想跟我的前夫見一面。」我順著阿姨的話表示會和她的孩子聯繫,阿姨點點頭慢慢睡著,我才離開病房。母親節當天下午前夫依約來到病房,我和她的孩子把時間和空間留給他們,半小時後前夫簡單跟醫療團隊說聲謝謝從病房離開。進到病房見到阿姨輕聲地告訴我:「剛剛跟前夫說我原諒他了,說出來我好多了!謝謝你陪我。」我握著病人的手跟病人說:「阿姨,我在。」另一個令我難忘的50歲末期口腔癌病人,病人脖子上的腫瘤潰瘍傷口是我們交談連結的開始,但其實每一次換藥我都很害怕,我總害怕傷口旁不斷搏動的動脈會突然破裂大出血,於是我總是胡亂聊生活的點點滴滴,來掩蓋我的緊張。慢慢地我和大哥形成默契,除了換藥越來越順手外,我也得到大哥「換藥高手」的肯定。記得大哥過世的那天,我依約到大哥病房換藥,我們約好下一次要去空中花園散步,當時我好開心大哥終於表示要跟我分享他的願望!下午突然病房的護士鈴響起,病人太太大聲喊著:「快來……」我急忙跑到病床旁,只見到病人紗布不斷滲出大量鮮血,我一邊按病房急救鈴,一邊趕緊戴上手套拿著棉墊壓住不斷出血的部位,但鮮血不斷從我的指縫滲出,病人驚恐瞪大眼睛看著我,我俯身Hold著病人,告訴大哥:「醫師和我都在,我們都在!」我看著大哥鮮血不斷湧出,生命似乎也像沙漏一般不斷流逝,大哥慢慢慘白的臉,讓我好無助,心裡不斷向神祈禱把血止下來,所幸醫師緊急處置與輸血後病人暫時停止出血。醫師與太太談及下一次大出血的可能,也討論大出血緊急處置的策略,太太告訴醫師大哥其實想安心慢慢離開,不要再給他任何緊急處置了,但拜託醫師讓病人睡著不要害怕。2小時後,病房護士鈴又響起,太太著急喊著「又出血了」,我快跑先拿鎮定藥物及綠色布單,我和醫師一邊推車一邊戴手套,醫師先加壓止血, 我一邊注射鎮定藥物一邊鋪綠色布單,我當時好難過也很害怕,雖然心中已沙盤推演多次,但我沒想到過程中,大哥一樣望著我和太太,我請太太握著病人的手,一手加壓出血部位,一手輕撫病人的背,說著:「大哥,醫師和我都在,我們和太太一起陪你。」大哥驚恐的眼神慢慢閉上,我和太太一邊流著眼淚一邊陪著大哥到生命的盡頭。當我從菜鳥護理師轉變為兒癌病房護理長後不久,單位來了一位很愛畫彩虹的7歲女孩,她喜歡在病房中畫畫排解住院的時光,也喜歡把她的畫作送給護理師們,除了簽上她大大的姓名,也會在名字旁邊加上一道美麗的彩虹。隨著疾病復發,腫瘤不聽使喚的不斷冒出,疼痛就像核彈一般毀滅性的炸開,主治醫師為孩子加上病人自控式止痛機器(Patient control analgesia, PCA)進行疼痛控制,雖然緩解了部分疼痛,但孩子實在痛怕了,每次巡房總看著孩子緊緊握住疼痛控制按鈕不敢鬆開。隨著疾病進展孩子也越來越喘,氧氣和PCA已無法控制病人的症狀,醫師們跟媽媽說明使用鎮定藥物雖然可以暫時緩解病人的不適,但也可能增加呼吸抑制的風險,會談後媽媽表示他理解了,會和爸爸討論並決定藥物的使用時機。孩子過世前一天傍晚,媽媽按了護士鈴,打開病房看見媽媽抱著孩子,媽媽紅著眼眶說:「孩子很喘按了PCA都沒有效果,想打鎮定劑讓孩子可以好好休息。」我點點頭拍拍媽媽的肩膀說著:「好。」藥物從點滴逐漸進入孩子的身體,我跟孩子說:「媽媽抱著你喔,睡一下下!」戴著氧氣面罩的孩子虛弱地點點頭。我告訴媽媽:「我陪你到孩子睡著好嗎?」媽媽抬起頭跟我說聲:「好,謝謝你。」孩子隨著藥物作用後逐漸入睡,我也把寶貴的時間留給媽媽,但關上病房門後。我的眼淚再也止不住,我發現成為母親的自己,除了心疼病童承受疾病的痛苦,也更能感受父母即將失去孩子的傷痛。因應陪伴高風險病童的照護經驗,隔了兩年終於促成原主治醫師與安寧團隊合作治療高風險病童的團隊「守護寶貝」計畫,我們開始跟著主治醫師一起學習跟病人說「我們覺得這個治療風險很高,我們一起討論你們的想法」、「很抱歉,治療已經到極限了,我們來想辦法控制孩子的症狀好嗎?」孩子積極治療過程中,安寧主治醫師協助使用藥物控制病人的症狀,在建立信任關係後,於孩子進入安寧照顧期間無縫接軌為孩子的離開做萬全的準備,這一路的旅程有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全程全家的陪伴,讓孩子與家人知道不管甚麼狀況我們都在身旁陪伴。護理師們可以在積極治療時跟病人加油打氣,他們會在病人不喜歡看到的化療藥袋上罩上餐巾紙手繪的晴天娃娃;也可以在病人疾病無法治癒時刻,細心傾聽病人的心聲,確保病人和家人的舒適與安全,讓病人和家人知道「我們都在」。從自己到團隊、從病人到家庭的關心,我們總是為病人成功治療而歡呼,同時也陪伴受苦的病人和家庭,度過生命的幽谷。一次又一次的陪伴過程,也豐富護理師們的生命,最後我發現我和護理夥伴們只有一個信念,不管病人在哪裡我們都在他們的身邊,告訴他們:「我在。」
-
2022-12-0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病溝通的藝術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師、護理師、家屬與病人的互動」。一位資深內科醫師因為一位病人家屬對不同醫師解釋病情產生困惑,使他深感醫師說話的藝術影響病人與家屬對病情的理解,而醫術真的是藝術(Healing art),而不是單純的科學。一位資深護理師從自己到團隊、從病人到家庭的關心,一次又一次的陪伴過程,豐富了護理師們的生命,而發現她和護理夥伴們只有一個信念,不管病人在哪裡我們都在他們的身邊,告訴他們:「我陪你,我在。」一位病人的姊姊追憶一路陪伴妹妹抗癌的過程,感受到生命其實是非常有韌性。每個生命都有它求生的本能,當有強烈求生意識時,那無窮的生命力,即便在惡劣環境下依然會用盡本能生存下去。最近有一位有癌症病人的家屬來約診,主要是來釐清她的長輩就醫時由另一位「專家」説明病情的「意義」。這位病人是由本院轉診到其他醫學中心開刀再追蹤化療的癌症病人。因為病情比較嚴重,目前還在接受支持性治療。家人的支持及照顧也很用心又有耐心。這位長輩知道這個病情嚴重、預後不好,所以這位權威醫師專家很直率的建議病人及家屬:「讓病人想吃什麼就隨便,也隨性去玩。」這種說法對病情嚴重的病人來說,是間接的告訴病人「反正病情不會改善就放心去享受吧」的意思。病人本人的感受如何是另當別論。一般的病人,尤其是患了癌症的人,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體能及康復的可能性,多少都有「自知之明」。病人的家屬也會同情與不捨,更會特別的關懷病人。如果病情嚴重,病人的體力及心理會萎縮,有些人更不想麻煩子女及家人。當這位病人及子女聽到「有權威的」醫生建議這位得癌症的年老婦女可以隨性的吃喝玩樂、旅遊,這樣子的説法或許是一種鼓勵及安慰,但或許不切實際。這位病人的子女都在傳統家庭成長,也受過很好的教育,一聽到這位權威的醫生給予的建議,他們都感到不解。因為他們很清楚家人有胰臟癌,因而有消化液的分泌器官阻塞的問題,影響食物的消化,也因此營養、體力不足。他們對這位很被尊敬的醫界大師的建議感到非常疑惑,因而來找我「確認」,他們有沒有在照顧親人時「做錯了什麼」。醫病溝通上,病人及家屬們對於他人的話,尤其對醫師的説明及建議都會比較敏感。所以醫護人員在醫病溝通上的用辭造句是一種藝術,也需要磨練。過去的醫生訓練傳授臨床醫學是「Healing Art」(醫療藝術),而不是單純的「Science」(科學)。醫護人員對病人或家屬溝通解釋病情時、因為雙方之間的了解不同而有時會產生誤會。所以醫術是「Healing Art」,而不一定是「Science」。在這個案中,因為目前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可以延長有「品質」的生命,所以這位「名醫」建議是盡可能鼓勵病人去享受「餘生」。但是從病人子女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處理對這位病人有沒有正面的幫助,或許會讓病人更不舒服,也可能讓病人更痛苦而希望更早離開人世,這增加了病人家屬的心理負擔及罪惡感。說話的藝術在醫病關係上該如何拿捏,不是在課堂上可以教授或訂定出來的。在目前就醫很方便的社會,例如台灣,一般病人有時候可以同時在不同醫療機構就診,尤其是一般民眾很嚮往專科門診就醫,如果沒有一位專責的醫師協調、整合不同醫師的意見、治療方式、用藥安全,會讓一般民眾對醫療服務的建議覺得困惑、引發誤解。醫術真的是藝術(Healing art),而不是單純的科學。
-
2022-11-3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預法改變了什麼(二):爭議背後,看見受傷的醫者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療糾紛」。兩個月前有幸聽到王志嘉醫師非常精闢的演講,介紹「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醫預法)」。十分感佩王醫師的團隊在這幾年的努力,也深深覺得這與「醫病平台」希望促進醫病雙方的了解息息相關。非常高興他們百忙之中同意在醫預法即將實施前,以三篇文章有系統地介紹「面對醫糾,病家不再求助無門」、「爭議背後,看見受傷的醫者」、「先理解再調解,雙調委化解醫病心結」。希望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能夠讓醫病間對醫預法更加認識,對於未來醫病關係更加有助益。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預法改變了什麼(一):面對醫糾,病家不再求助無門醫預法,是醫療爭議或糾紛處理的第二法,也是三法中最重要的法規,歷經20餘年醫法病三方的努力,於今(111)年正式通過,該法的實施會導向以「溝通關懷調解」、「對話取代對抗」為主的醫療爭議處理機制。過去醫療爭議或糾紛發生後,多著重於病方觀點以及事件本身的處理,通常稱為醫療糾紛處理委員會或小組。近10年來,最大的轉變就是認為醫療爭議或糾紛事件,醫病雙方都受到傷害,而且也不僅事件本身的處理,尚包括心理的面向,不僅病方需要被關懷,醫方也需要被關懷。因此,自第七期醫療網(民國102–105年)將強化醫療機構處理醫療爭議事件的機制列為重點工作項目之一,「輔導醫療機構成立醫療爭議關懷小組」不僅是政策,也成為各醫療機構、衛生局督考、甚至醫院評鑑的重點項目,醫療機構對於醫療爭議事件的處理,除了延續過去對於病方事件的處理,新增關懷的內涵,同時也將醫方的關懷列入。多數的醫者(以下簡稱醫師),特別是醫師,常處在順境,在醫療場域受到長官或學長指導或責難,常常也需心情調適。當發生醫療不良結果時,醫方的身心壓力,通常於一開始辨認出不良事件就會產生,也會去思考這件事為何以及如何發生,因而陷入混亂。之後,當進一步受到病方要求說明或是責難時,通常會不自覺的陷入侵入性反思(intrusive reflections)。反思,在醫療上一般是好事,我們常會在醫療上鼓勵學生反思,用以作為醫學人文教育,並達成全人照護的目標。然而,再侵入性反思就不是好事,因為他常伴隨著自我懷疑和內疚,如在過程中我錯過何事,是否能再做得更好等,會使醫師陷入的混亂加劇,產生第二次的焦慮。再者,院方為因應醫療爭議或糾紛事件、擬定因應策略、以利後續與病方進行協商,會進行組織機構的調查,此調查程序會引起醫師第三次的焦慮,包括長期以來建立的專業形象是否因此摧毀、同事間的信賴、以及就業的焦慮等。歷經三次心理情緒的重大壓力,醫師度過此醫療爭議或糾紛事件,最可能的結果是受到事件影響勉強留在醫界繼續貢獻,但喪失行醫的初衷與熱誠;也有可能克服醫療爭議或糾紛事件後,學到經驗後因而成長更繼續前進(最為樂見);或是從此退出醫療職場(最不樂見)。因此,醫療糾紛或爭議事件後,不僅是病人受傷,大多數的醫師也都受傷,或多或少也留下後遺症,這也正是醫學人文教育可以努力的地方。醫病關係的變化,導致行醫需要更多的專業素養,如溝通能力,傳統的醫病溝通無法因應現代的醫病關係,困難醫病溝通情境已成為最基本的教學,他有助於讓困難變成不困難情境,而避免醫學生或年輕醫師過勞(burnout)以及發生潛在的醫糾。然而,當發生醫療爭議或糾紛事件時,面對受傷的醫師,最需要的就是醫師自己的「因應技巧」以及外部的「資源協助」,這些都是在醫預法通過後,未來醫學人文教育可以融入的地方。醫師的因應技巧,最基本而重要的就是必須認知與體會「衝突理論」。當醫療不良事件發生時,病方有疑慮要求醫師說明是自然的事,然而可能因此發生衝突,但病方其實也不想發生,但就發生了;當醫療不良事件發生時,醫方內心已受到雙層衝擊,當再受到病方質疑時,如果沒有能力去因應,就會變得脆弱、無力感以及失去控制,這種負面情緒,會讓醫病雙方陷入惡性循環,強化其脆弱感和自閉。面對衝突,醫病雙方當事者都想要掙脫這種的傷害性狀態,但如果醫病雙方均無能力,就會讓此衝突加劇、越陷越深,但如果一方有能力去因應,情況可能就會不同。當醫方能夠尊同理與尊重,就有機會建立力量與自信,降低防禦心,達成增能轉移(empowerment shift),也由於防禦心的降低,願意從不同角度來看事情,就會產生認知轉移(cognitive shift),透過建設性與正面的對話,讓衝突有緩解甚至化解的機會。關於「資源協助」,是醫預法第二章的重要內涵,筆者以參與台北、北區醫療網等十縣市「輔導醫療機構成立醫療爭議關懷小組」的輔導經驗以及實際訪談發現,除了各醫療機構幾乎都有的「醫學專業的支持」、「其他的面向支持」 (院內互助基金或醫責險、SOP預警機制、鼓勵員工潛在醫療爭議事件通報、加強院工訓練與教育等)外,醫師或醫者最需要的資源協助有三:一、法律專業的支持從過去處理醫療爭議事件以及質性訪談的經驗,這部分也是當事人認為最需要醫療機構或其他人協助之處,其具體內容包括:實體法上是否違反醫療常規、合理臨床專業裁量或有疏失,以及萬一進入訴訟,後續的程序會如何進行等。此外,以筆者過去的處理與訪談經驗,如將法律專業支持,與醫師當事人的個性及需求進行結合,達成法律風險分析的支持,將會更具有成效。二、關懷調解的支持醫師對於調解制度至今仍非常陌生,以及真實出現調解場景時需要的注意事項,更是壓力來源,筆者曾親自訪談接受衛生局調處的醫師親口所述提到:對於衛生局調處制度的不了解,常常成為潛在壓力與焦慮的來源,在等待調處的過程中,甚至引起二至四週的失眠。此外,真實進入調解程序時時,醫方更必須善用行醫所學及常用的醫病溝通技巧,包括察顏觀色(敏感度)、傾聽與同理心等應用。然而,由於醫師成為醫療爭議事件的當事人時,常常也會陷入情緒或主觀而不自知,故醫院醫療爭議處理人員在調處前的適時說明以及調處時的提醒,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三、心理情緒的支持「心理情緒的支持」是最困難、不容易做到、但最為重要的部分。主要是不僅涉及私密性,也需要與醫療機構有高度的信賴感,故如何建立私密性與信賴感,是「心理情緒的支持」是否能夠成功的關鍵因素,以筆者過去輔導的經驗,這部分進步最快,近幾年有發展出幾種模式,可參考如下之拙著,限於篇幅,筆者將不再贅述。本文得以完成感謝衛生福利部及藥害救濟基金會之公版簡報資料,以及部分內容引用及節錄自筆者發表於2021年11月第36卷第11期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之文章「淺談醫療爭議事件員工關懷的面向」。
-
2022-11-2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quisan ni amen timadju (排灣語:他是我們的醫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尊重病人的母語」。中山醫學大學的黃馨葆醫師寄來師生「四手聯彈」的文章,一位醫學生與老師分享自己童年時會以客語與阿嬤交談,最近在照顧一位客家老太太時,因為能用幾句客語與病人交談,獲得溫馨的回饋,黃老師也分享他從語言、傾聽與陪伴拉近醫病之間的距離。另一位醫師也分享幾十年來如何體驗到「病人的母語」在照顧病人的重要性。同時也邀請一位剛從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畢業的醫師,以他不尋常的背景(父親是日本人,母親是台東排灣族人,他成長於日本,能說日文、英文、中文,以及排灣族語,可以與台東母親的家人溝通無礙),介紹原住民看病的語言與文化。我們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醫療團隊體恤不諳華語的病人和家屬看病的辛苦,願意以尊重病人的母語為念,鼓勵醫學生多學習台灣人的話語與文化。醫病平台/師生的四手聯彈----從語言、傾聽與陪伴拉近醫病之間的距離醫病平台/醫病平台/探討「病人的母語」在醫學教育與醫療照護的重要性「 pai, makuda sun? (你到底怎麼了) 拿藥的時間還沒到你就回來看我了餒。」老先生在門前露出一個尷尬的笑容,踏進了設立在教會的簡陋式門診間。衛生所的L醫師跟每個病人的互動都很親近,看來每個都是他的老病人。在這聚落的老人家而言,在教會看病領藥就像上山顧田或打掃家裡一樣,是一種例行公事。有些病人還會帶著從山上摘回來的農作物,只是為了分享而拜訪L醫師的門診。以慢性病的控制而言,現代原鄉老人的醫療資源與市區差距不大。統計資料顯示,原住民老人的就診率跟掛診次數等同與一般住在市區的老人。換句話說,以往我們會想到的醫療可及性的問題,至少在門診看病、領藥這方面是不存在的。自從「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在2001年成立以後,如今各家醫院的巡迴醫療團隊在各鄉鎮衛生所扮演「守門人(gatekeeper)」的角色。在社區承擔常見健康問題的處理以及慢性疾病的控制,如果無法控制的疾病轉介到都會區的本院做處置。在制度上面,我國的健保制度有成功地降低「想看診但沒有地方、沒有醫師」的情形,也成功在社區建立分級醫療的模式。然而,實際在診間裡會看到的場景並不是理想中那樣美好的畫面。還記得學生時代在各個山地鄉的醫療單位跟診的過程中,發現醫病當中的溝通不良與摩擦,在原鄉是常態。在這種情況,醫師認為老人家或家屬不了解醫師治療的意圖跟邏輯,我常看到的解決方式就是請他不要再問問題回家好好吃藥。久而久之,病人就算有回診也不想跟醫師討論太多,只會請醫師開藥就離開診間。有回診領藥還算好,有些病人甚至就再也不回去門診看病了。當然每個醫師的背景跟社會文化價值觀都不同,有些病人溝通上有不順利是難免的。在少數民族的「醫療遵從性(compliance)」議題當中,低社經地位與相對應得平均教育程度的問題,往往是被視為主要的因素。那麼,已經不在於受教年齡層的老人家沒有解決醫療遵從性的好方法,只能好好聽醫師講的?我回到台東在家裡與長輩相處時,發現他們常常都不記得自己看的醫師叫什麼名字。由於自己是讀醫的背景,長輩常會把藥物從櫃子裡面拿出來,問我藥物相關的醫療問題。有一次我問其中一個老人家,有沒有在診間向醫師詢問過這些藥物在治療什麼,她回答沒有。我覺得好奇,問他為什麼不是問醫師而是問我。她回答說,「問你我的心情比較輕鬆,你會理解我在問什麼。」對長輩們而言,信賴一個新見面的醫師,請他照顧自己也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他是常駐,或是每個禮拜來到村莊看診的醫師,恐怕也不一定是病人生活的一部分。那麼,一位醫師怎麼才能夠在老人家生活裡面得到一個角色呢?原住民族的醫療遵從性不只是台灣面對的問題。不管是加拿大或紐西蘭的原住民,都普遍會看到在臨床方面發生類似的問題。目前第一線的臨床工作人員與學者認為原住民族的醫療遵從性可以用多種因素來分析,而其中最受關注就是語言。在北加拿大的質性研究裡面顯示使用母語語溝通會提升病人對疾病的理解,也同時可以促進雙向的討論。在聯合國原住民議題常設論壇(UNPFII)的報告書裡面也常見在臨床上使用病人的母語做醫病溝通的建議。既然是如此,是不是請一位翻譯人士來幫忙,是不是有比較好呢?如果他們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去了解醫師的邏輯思考,他們會不會就會聽從醫師說的話呢?聯合國原住民議題常設論壇注重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污名(stigmatization)的問題。加拿大的一篇質性研究論文有這樣的標題:「他們視我如廢料因為我是原住民(They treated me like crap and I know it was because I was Native)。」在世界各地區的研究顯示,眾多原住民族人在診間會遭遇到羞辱。在這過程當中,病人就算幸運的疾病有控制到,他們慢慢的會累積心理的創傷而陷入複雜的精神健康狀態,後續影響個人的心理健康與未來發生其他健康問題時的選擇。總而言之,當我們看到一個病人遵從性不好時,可能需要思考的不僅在語言上,在病人的主觀裡在診所裡的經驗含有什麼樣的意義,也是需要被關注的。嘗試用病人熟悉的語言也許是一個尊重病人的表現,但注重病人的主觀感受也是不可缺少。這對醫療服務者而言,也許是可以理解的道理,但在實際操作上卻還是有困難。絕大部分在台灣醫學教育體制裡面成長的我們而言,母語的順暢度還不到能夠在臨床使用的程度。當然語言還需要加強,但在語言溝通能力不足的當下,能不能成為「老人家生活的一部分」呢?一位阿嬤回到L醫師的門診,訴說最近腳水腫的狀況有變嚴重。我們透過身體診察評估病人的水分攝取量、頸靜脈鼓張與心音S4 ,的確有明顯的問題。在詳細的詢問病史之後,發現阿嬤最近沒有吃原本在吃的利尿劑。結束一套評估之後,阿嬤用中文問:「所以現在可以告訴我為什麼我的腳這麼腫嗎?」L醫師跟阿嬤微笑說:「好啊,那我教完你,你也可以告訴我水腫的排灣語怎麼說嗎?」長輩對下一個世代多種類型的「傳承、傳遞」,是排灣族文化裡面的核心價值之一。這時,我突然想到我們學生在醫院最常聽到的一個教訓:「當你照顧病人的同時,也需要從病人學習。」其實答案一直都是在醫院裡面聽到的這一句話。如果你同時擁有著照顧的這位老女士的「aljek(孩子) 」的身分。這樣,你是不是自然就會是他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