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4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部分負擔調整
共找到
65
筆 文章
-
-
2023-06-22 醫聲.健保改革
衛福部今正式公告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確定7月1日上路
健保部分負擔調整修正草案於上周五預告到期,衛福部社保司共收到5件回應,均是對內容正面建議或文字修正,對條文內容無意見。衛福部今正式公告,部分負擔新制將於7月1日上路,包括調整急診、藥品部分負擔。健保門診藥品與急診部分負擔調整新制為,門診藥品方面,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維持藥費100元以下,免收取藥品部分負擔,101元以上收取20%,最多收200元;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藥費100元以下,收取藥品部分負擔10元,101元以上收取20%,最多收300元。慢性處方箋方面,醫院開立第一次調劑,比照一般藥品處方箋需收取藥品部分負擔,第二次後調劑維持免收;為了鼓勵病情穩定的慢性病人至基層診所就診,基層診所維持免收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部分負擔,而為減輕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的經濟負擔,不論就醫院所層級,也免收部分負擔。為讓大醫院急診資源保留給急重症病人,急診部分負擔依就醫院所層級別採「定額」收費,醫學中心750元,區域醫院400元,而地區醫院和基層診所則維持收取150元;中低收入戶與身心障礙者於醫學中心收550元、區域醫院300元、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150元。健保署表示,現行法定免部分負擔民眾,如重大傷病、分娩、山地離島地區就醫,及原本由其他單位補助的低收入戶、榮民、3歲以下兒童、警察消防海巡空勤軍人、油症患者、替代役役男等對象,不受影響;另外,中低收入戶、持身心障礙證明民眾也不受這次調整影響。
-
2023-05-18 醫聲.健保改革
健保總額成長率降、部分負擔力道弱 醫界:災難的開始
衛福部正式預告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最快於7月1日上路,往後醫療費用勢必增加,民眾的荷包又要失血了。隨著高齡化社會醫療支出愈來愈高,以及昂貴的新藥、新醫材問世,健保財務已面臨嚴峻挑戰。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說,必須從提高健保總額成長率,並加大部分負擔範圍、力度,才能確保國人醫療服務、品質受到保障。「不提高健保總額成長率,將會是醫界的災難。」洪子仁說,衛福部正式預告部分負擔新制,並壓抑明年健保總額成長率,這兩件事情直指健保改革問題,後疫情時代,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提醒各國政府應增加醫療投資,也就是所謂的健保總額,以建構完善的公共衛生及醫療體制,如今台灣卻要壓低健保總額成長率,與國際趨勢背道而馳。洪子仁指出,健保總額成長率不足,影響醫療院所醫療設備更新速度,醫護人員無法加薪,造成人力流失,均影響民眾醫療品質,且新冠疫情平緩後,民眾就醫大幅增加,過去國人一年平均就醫次數為16.9次,預期往後會再向上增加,直接使健保點值被稀釋。據了解,台北地區去年第四季一點值為0.78元,今年第一季降至0.75元,並恐持續下探。至於,部分負擔原規劃是門診藥品、急診及檢驗檢查費用一併調整,現僅調整門診藥品、急診。洪子仁表示,目前看來部分負擔調整範圍縮小、力道不足,若爲台灣整體醫療發展,部分負擔範圍、力度都須加大,並將健保支付點值納入健保會討論。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說,過往健保給付範圍是針對治療疾病、外傷及生產生育等醫療,但現在健保包山包海,像是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等預防保健等,均納入健保獎勵範圍,可說健保已成為公共衛生的提款機,因此健保給付項目等應須從新審視。台灣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說,健保財務嚴峻問題,應從「開源」、「節流」思考,開源方面,依健保法規定,目前健保費率上限為6%,應要打開天花板,衛福部長薛瑞元日前也曾表示,可能會往修法方向研議,但如今政府壓低健保總額成長率,開源受到影響。另節流部分,受限健保財務,許多昂貴的新藥、新醫材無法納入給付,建議採使用者付費,可以擬定差額負擔,或由政府統一採購、壓低價格,加快引進新藥、新醫材速度,保障民眾治療不受影響。
-
2023-05-18 醫聲.健保改革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正式預告 薛瑞元:擬7月1日上路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昨正式預告,預告期為30天,將先蒐集各界意見,衛福部長薛瑞元日前表示,若外界對新制內容沒有重大修正意見,新制就會在7月1日上路。健保署表示,部分負擔調整的目的在於落實分級醫療,期待就醫分流,緩解大型醫院急診人滿為患等困境。「健保門診藥品與急診部分負擔調整方案」,門診藥品方面,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維持藥費100元以下,免收取藥品部分負擔,101元以上收取20%,最多收200元;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藥費100元以下,收取藥品部分負擔10元,101元以上收取20%,最多收300元。慢性處方箋方面,醫院開立第一次調劑,比照一般藥品處方箋需收取藥品部分負擔,第二次後調劑維持免收;為了鼓勵病情穩定的慢性病人至基層診所就診,基層診所維持免收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部分負擔,而為減輕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的經濟負擔,不論就醫院所層級,也免收部分負擔。為讓大醫院急診資源保留給急重症病人,急診部分負擔依就醫院所層級別採「定額」收費,醫學中心750元,區域醫院400元,而地區醫院和基層診所則維持收取150元;中低收入戶與身心障礙者於醫學中心收550元、區域醫院300元、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150元。以台大醫院急診為例,新制上路後,部分負擔750元,加上掛號費250元,合計1000元。健保署表示,現行法定免部分負擔的民眾,如重大傷病、分娩、山地離島地區就醫,及原本由其他單位補助的低收入戶、榮民、3歲以下兒童、警察消防海巡空勤軍人、油症患者、替代役役男等對象,不受影響;另外,中低收入戶、持身心障礙證明民眾也不受這次調整影響。
-
2023-02-16 醫聲.健保改革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最快4月上路 第一階段估影響800萬人
健保部分負擔將分為兩階段上路,門診藥費、急診部分負擔先行,最快4月上路。本報昨專訪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這是他上任近兩周來的想法,主要是門診藥費、急診部分負擔於醫院都已準備完畢,但檢驗檢查部分負擔從未收過,擔心退費等機制未健全,影響民眾醫療品質。據健保署統計,國內每年開立檢驗檢查單人數,高達近1000萬人,每年需退費人次也達190萬,如果檢驗檢查部分負擔退費機制未建立好時,醫院批價、掛號櫃台將大排長龍,「如民眾排知名拉麵店一樣」。石崇良今接受媒體聯訪指出,健保部分負擔調整原訂去年5月15日上路,但受新冠疫情影響暫緩,因當時基層診所、長照機構、洗腎中心等都滿滿確診者,包括醫療、長照、洗腎等體系全部總動員投入防疫,並站到第一線打仗,政府部門也全部投入,「真的沒有心力思考部分負擔」。依健保署規畫,門診藥費部分負擔調整,基層診所、地區醫院一般藥費部分負擔維持現狀,為藥費100元以下免收部分負擔,101元以上依級距收取,上限為200元。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藥費部分負擔則取消級距,上限調整為300元。慢性處方箋新制部分為,第一次在基層診所領取免部分負擔,但第一次若在地區醫院領取,同樣為藥費100元以下免收部分負擔,100元以上依級距收取,上限為200元。若在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藥費部分負擔上限調整為300元。而第二、第三次慢箋不論在哪個醫療層級領取都是免收部分負擔。另急診部分負擔新制上路後,輕症患者於醫學中心急診就醫,部分負擔將從現行550元調高至800元,至區域醫院就醫則從現行300元調高至600元,但重症患者於醫學中心急診就醫,部分負擔將從現行450元調降至300元,至區域醫院則從現行450元調降至300元。石崇良表示,經健保署預估,急診部分負擔新制上路後,一年將影響100萬人,其中50萬人為輕症患者會受到影響,另50萬人重症患者負擔則會減輕。藥費部分負擔的影響,在就醫行為沒有改變下,將有700萬人受到影響,但其中400多萬人一年藥費增加為200元以下,期盼改變民眾就醫行為。至於,檢驗檢查部分負擔何時上路?石崇良說,檢驗檢查部分負擔免收額度、收取費用上限及相關配套措施等,還需與醫界、醫改會、消基會等團體進一步溝通,再決定上路時間。石崇良指出,未來為降低醫院批價、掛號排隊人潮,如果電子支付可以解決問題,當然最好,但現在全國各醫院電子支付還不普及,且很多患者是高齡長者須一併考慮,「這是我比較擔心的。」因此,部分負擔不排除分階段上路,準備好的先上路。
-
2023-02-16 醫聲.健保改革
獨|石崇良:健保部分負擔擬分兩階段 第一階段4月上路
延宕已久的健保部分負擔新制,預計分兩階段上路,急診及藥費部分負擔最快四月實施,檢驗檢查部分負擔涉及退費等配套,將與醫界、醫改會、消基會等團體進一步溝通後,再決定上路時間。健保部分負擔調整原訂去年5月15日上路,但受新冠疫情影響暫緩。健保署新任署長石崇良今天接受本報專訪表示,健保部分負擔調整包括藥費、急診及檢驗檢查,於急診及藥費部分負擔調整,醫療院所已準備完畢,預計第一階段先行。但檢驗檢查部分負擔涉及退費等問題,影響層面廣,而各醫院是否都已準備好,「這是我比較擔心的。」石崇良表示,部分負擔不排除分階段上路,待檢驗檢查部分負擔的免收額度、收費上限及相關配套措施等協商完備,再行實施。石崇良指出,部分負擔調整初衷,是為達到分級醫療,讓民眾小病在基層診所看,大病才到大醫院,抑制醫療浪費,目前國人每年看病近15次,遠高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2至3倍以上,期望透過部分負擔調整,降低民眾看病次數。石崇良說,部分負擔調整初衷為達到分級醫療及抑制醫療浪費,但負擔不能過重,以免讓民眾不敢就醫,若讓民眾因貧而病,從小病變大病,並非實施原意。若部分負擔沒有上限,可能有的病人就會想說,「如果因為我生病造成家庭負擔,乾脆去死算了」。因此傾向藥費部分負擔調整先行,且基層診所、地區醫院一般藥費部分負擔維持現狀,藥費100元以下免收部分負擔,101元以上依級距收取,上限為200元;至於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新制,第一次在基層診所領取免部分負擔,但若在地區醫院領取,同樣為藥費100元以下免收部分負擔,101元以上依級距收取,上限200元。至於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藥品部分負擔,上限將調整為300元。急診部分負擔則提高輕症患者、降低急重症部分負擔,讓輕症患者不要到急診就醫。石崇良說,因檢驗檢查未曾收取部分負擔,且多數檢查在醫院執行與分級醫療關聯性不強,目前醫療院所常在檢驗檢查前就先批價,但如果民眾受病情惡化、出國等因素未回院檢查,部分負擔要如何退費?或是要改為做了檢查再收費,這要如何處理?而大醫院抽血量是很可怕的,新制若未做好規劃,醫院批價、掛號櫃台恐出現壅塞,「民眾甚至要像排知名拉麵店一樣,大排長龍。」石崇良表示,檢驗檢查部分負擔額度、收費上限及配套措施等,將再與醫界等團體溝通,為確保民眾就醫權益,傾向基層診所檢驗檢查免收部分負擔,並望透過電子支付解決收費、退費問題,但目前全國各醫院電子支付並不普及,且很多患者為高齡長者,對電子支付不熟悉,「這是我比較擔心的。」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淑瓊指出,若基層診所領藥費不收藥品部分負擔,對領藥行為有何影響、能否達成政策目標等,尚無實證基礎。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也說,健保署雖針對各級醫院每次藥費部分負擔設有天花板,但經醫改會試算,多重慢性病但無重大傷病民眾,每年累計金額仍不容小覷,若家裡有多位多重慢病患者,負擔更重。劉淑瓊說,民間團體對部分負擔新制的擔憂和意見,過去已公開表達,盼健保署回應各界意見,特別是「實證基礎」和「決策理念」,應說清楚、講明白。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說,尊重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分兩階段上路,但改革力道可能因此稍嫌薄弱,近年檢驗檢查費用於健保總額占比愈來愈高,這是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若檢驗檢查部分負擔取得共識,仍應盡速上路。他也指出,最重要的還是要透過修《健保法》,提高健保費率上限,增加政府對健保醫療投資,才是上策。健保費率明年是否調漲?石崇良說,今年費率已確定不調,往後要看上半年健保總額執行情形,下半年才會討論要不要調,「現在任何調或不得調的說法,都是射箭畫靶,太早了」,必須要有客觀資料才能說明。
-
2022-11-18 焦點.元氣新聞
明年健保費率不調漲! 薛瑞元證實安全準備金算起來夠
衛福部全民健保會明天將審議明年健保費率,衛福部長薛瑞元日前已表態不會調漲,仍將維持目前費率5.17%。薛瑞元今傍晚參加2022世界早產兒日6大樂園響應「1117一起讓愛轉動」點燈活動前受訪再度表態,明年健保費率將由健保會討論,健保安全準備金「算起來還夠」,會超過一個月,因此明天健保會討論結果,應該是明年暫不調漲。至於,部分負擔新制何時上路?薛瑞元說,部分負擔新制本來就已經公布,只是受疫情影響暫緩實施,「我想是早晚會做,是遲早的事。」健保署長李伯璋說,經過最新精算,主計總處將編列挹注健保240億元,加上基本工資調整,而部分負擔調整可望一年注入約99.9億元,讓明年健保安全準備金可以大於1個月,達1.05個月,而不調漲費率,但為健保永續經營、落實使用者付費精神,民眾從自己口袋掏出錢來的感受最深,部分負擔新制一定要上路。
-
2022-10-14 醫聲.Podcast
🎧|唐鳳親撰序文!專訪健保署長李伯璋談他的「健保改革日記3.0」
今年,全民健保政策在民眾端的滿意度,再度突破九成,無疑是滿意度最高的政策,卻也有其挑戰——在健保總額財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妥善分配資源,持續照顧偏遠、弱勢族群,避免血汗醫護的現況,同時直面昂貴的新藥新科技,在在都是考驗,顯見「改革」已經成為必然。將近七年前,一位來自台南的外科醫師,時任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院長的李伯璋,接下了健保署署長的職務。他用「一生懸命」的堅定,推動部分負擔、分級醫療兩大政策,以減少浪費為出發點,期望讓醫療資源有更有效率的分配。一步一腳印的改革歷程,李伯璋與健保署同仁,將其集結成冊,編成「走向雲端 病醫雙贏—健保改革日記」,如今已經發行3.0版本新書,該書非常驚人的,從構思到付印、上架,僅花了不到三個月時間,其中最困難的「收齊稿件」,也只花了十餘天。除了李伯璋本人親自擔任總編輯,數位發展部首任部長唐鳳,也「跨行」為該書撰寫序文。唐鳳寫道,他與健保署多年合作,從旁見證健保署「屢屢突破萬難,使命必達,展現組織堅韌精神。」🎧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曾任外科醫師40年 李伯璋:醫界快樂工作,民眾將受益「走向雲端 病醫雙贏—健保改革日記3.0」的序言中,李伯璋寫道,自己來自醫界,瞭解醫界疾苦,也一直努力扮演醫界和健保署的溝通橋樑。「從署長的角度來看,必須要照顧所有人的需要。」李伯璋笑稱,全台五萬名醫師,大家各有想法,人人都可以來當健保署長,不過在位者就必須有更宏觀、全盤的思維。事實上,李伯璋擔任外科醫師逾40年,家中還有兩個正在擔任醫師的兒子,鎮日「回饋」對健保的看法,他比任何人還要了解醫界對於健保的期待。在剛就任署長時,李伯璋曾問幕僚,醫界對健保署滿意嗎?健保署同仁以「不知道」作為回應。事實上,在百分之92.3民眾滿意度的背後,醫界對於健保的滿意程度,僅約三成。李伯璋說,在單一保險人的制度下,幾乎所有醫事人員都必須與健保簽約,他深知道,健保署作為醫界和民眾、雇主等利害關係人之間的平台,「如果能讓醫界快樂的工作,真正受益的會是民眾。」總額占比下降、點值貶值 血汗醫護現況待解健保總額被圈內人比喻為一塊「大餅」,每年由民眾、雇主與政府等共同協商,決定餅的大小,多數的醫療費用都是由此大餅支出。李伯璋說,健保給付的項目,若依照類型區分,主要包括花費近三成且逐年成長的藥費,花費約一成的檢驗檢查費用等,其餘才是歸給醫事人員的診療費與診察費,分別僅占三成五及一成七,並且正逐年下降。在健保制度中,醫事人員對病患進行醫療行為的報酬是健保「點數」,而一點可以兌換成多少錢,就與該年度醫療服務多寡與總額中配給給醫事人員診療、診察費的金額有關。李伯璋指出,在能夠支付給醫事人員的總額逐漸減少的前提下,點值就會貶值,醫事人員的收入也會下降。「對醫療人員來說,他們的付出應該要得到合理的給付。」李伯璋說,在健保總額財務有限的情況下,具體可行的作法,就是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行為,把產生的點數量控制下來,提升點值,讓醫療生態回復正常。他認為,這將可以減緩血汗醫護的現況,同時,還能讓健保經費更多挹注於「急、重、難、罕」的弱勢患者身上。為此,李伯璋在上任以來,一心投入「有感的部分負擔」與「落實分級醫療」兩大健保改革方向。「有感的部分負擔」 新制調整後健保年省近百億在《全民健康保險法》中,針對部分負擔的規定是可採取「定額制」或「定率制」,現行的制度是定額制。以藥費來說,民眾需負擔的金額最高僅為200元。李伯璋說,這會造成民眾的「零元效應」,導致醫院沙龍化、藥物的浪費等情況。健保署規劃的部分負擔改革方案中,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將改為收取藥品部分負擔20%,上限300元。李伯璋說,此新制原訂於今年五月上路,然因疫情、社會等因素推延,至今仍未執行。他直言,希望部分負擔盡快上路,每年將可為健保省下超過99億元。>>看新制部分負擔說明不過,新制部分負擔相當於要民眾在就醫時,從口袋中多掏出錢,難道不擔心民眾反彈嗎?李伯璋強調,關鍵是要讓民眾「有感」,但也不能是讓民眾難以負擔的金額,「如果收得太離譜,民眾也會受不了。」他說,相信民眾可以理解,新制部分負擔是希望病患都能得到良好的醫療品質。「健保是大家的,我一直不希望把健保財務壓力,只放在醫院、醫師身上。」李伯璋說,過去健保署擔心民眾難以接受,所以不敢要求民眾。然而,在財務越趨窘迫的今天,健保亟須民眾、雇主、醫界、政府「共同承擔責任」。李伯璋用行醫經驗比喻,由於醫學仍有其極限,醫師無法一肩扛起患者的生死,但應該要善盡告知責任,與患者建立信任關係,就能減少醫療糾紛。他回憶,過去一名患者去世之後,胞姊把妹妹所寫的日記拿給李伯璋看,患者於其中寫道,「就算不幸離世,也要死在李伯璋醫師手裡。」醫者與病人之間的互信,李伯璋希望也能存在民眾與健保之間,藉由責任的共同承擔,讓健保「越改越好」。資訊科技用於健保 加速落實分級醫療由於就醫便利性高,部分民眾就醫時習慣不論大病、小病,都前往大醫院,希望受到「名醫」的照顧,這導致分級醫療推展困難。李伯璋指出,過去推行分級醫療時,「並沒有利器,只能靠道德勸說。」他認為,透過新制部分負擔,以及資訊科技的運用,可以加速落實分級醫療。李伯璋說,如果民眾在自家附近醫院診所看診的時候,醫師可以在電腦中看到在大醫院的檢查結果,民眾就會更有意願在基層診所看診。他指出,過去要實現醫療資訊共享,需要透過燒錄光碟等方法,曠日費時。李伯璋任內在前衛福部長陳時中的支持下與中華電信合作建置光纖網路,將資訊上傳雲端,現在醫療院所不論層級大小,都能同步看到患者的就醫資訊。「診所的醫師,也曾經在醫學中心裡面受過訓練。」李伯璋說, 小診所的醫師能力並不會因為工作環境是一間「小廟」就打了折扣,民眾需要的是醫師的知識與判斷力,整合患者在大醫院使用專業設備的檢查資訊,將能加快分級醫療,這也是他推動資訊科技應用於健保的初衷。【相關文章】李伯璋/分級醫療 讓醫病雙贏破冰船比喻健保署角色 李伯璋:為健保開闢航道在「走向雲端 病醫雙贏—健保改革日記3.0」的封底,印有一艘破冰船,穿梭在廣袤的冰河上。簡短的摘要中寫道:「健保在實務上努力改革成效及服務數位轉型經驗,就像駕駛破冰船開闢安全的健保航道,祈願民眾、醫療人員與健保署能互相信任、不畏艱難,共同克服各種挑戰!」健保署這艘破冰船的「船長」,非李伯璋莫屬,一路從外科醫師、醫院院長,做到健保署長,他看過醫界「被健保壓榨」,也聽過弱勢病患為了救命用藥的疾呼。李伯璋堅定走在健保改革的路上,除了當部分負擔最有力的傳道人,也要為健保開闢出一條最可行的航道。李伯璋衷心希望,透過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讓民眾更珍惜醫療資源、讓醫事人員獲得應有報酬、讓弱勢患者延續生命,更重要的,是要回歸初衷,讓健保這把大傘,繼續為病患分擔個人難以承擔的風險。【新書介紹】https://www.mohw.gov.tw/cp-16-71893-1.html李伯璋小檔案現職: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經歷: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院長台灣移植醫學會理事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外科主任學歷:台北醫學院醫學系學士國立成功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韋麗文、林琮恩音訊剪輯:林琮恩腳本規劃:林琮恩音訊錄製:周佩怡特別感謝: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
2022-09-16 醫聲.Podcast
🎧|專訪張鴻仁:當健保保護力漸衰、重症患者有藥用不起,誰來避免國人因病而貧?
「我在推動的,是一場革命!」前中央健康保險局總經理張鴻仁,日前於臉書上連載一系列針對台灣全民健康保險制度的建言,在看似平靜的健保討論聲量中,激起波瀾。他呼籲政治人物、醫界和國人,重新正視健保財源不足的現況,導致重症患者一旦生病,就有可能陷入「明知有藥、卻用不了」的窘境。讓早已離開公職、投入生技產業的張鴻仁再度發聲的,是一篇報導:聯合報於七月與癌症希望基金會(HOPE)合作針對癌症病患付費情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近七成五癌症病友有自費情形;若是晚期癌症患者,自費超過百萬者也時有所聞。🎧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健保考量財務衝擊「限縮給付」 重症患者首當其衝或許很難想像,在擁有九成以上的滿意度,新聞報導中總以「享譽國際」形容的全民健保制度之下,竟有國人必須自己出錢,才能獲得治療,甚至因為經濟貧困而無藥可用。張鴻仁老友、健保局首任總經理葉金川日前確診罹患淋巴癌。他曾對外透露,不少治療費用是由商業保險支應。張鴻仁當時不以為意,以為只是個案、特例,「直到今年看到報導,才知道這已是通例。」當自費成為癌症患者常態,那經濟弱勢者,該怎麼辦?一位不具名的血液腫瘤科醫師曾透露,面對晚期癌症患者時,即使知道有最新的癌症治療藥物可以一試,也會考量其經濟狀況,決定是否告知。若是低收入者,就選擇不予揭露,以免患者產生一絲希望,卻又發現自己無力負擔每月可能高達數十萬的治療費用。張鴻仁直言,健保的「保護力」正逐漸下降,「快變得比全民健保開辦前還要不足,只剩下最基本的保護,當國人生了嚴重的病,健保可以給予的支持很有限。」他指出,若針對癌症等重症用藥及治療的給付不到八成,便可說是保護力不足。原因是重症的治療費用往往相當高昂,單靠民眾一己之力實在難以支撐,亟須健保保護傘協助。張鴻仁指出,廿年前健保開辦初期,多數治療都能納入保障。近年國際新藥、新治療進展飛快,然而,因為藥價昂貴,健保考量財務衝擊,針對新藥多採限縮給付,或不納入給付範圍,須要患者自費使用。張鴻仁說,不是每個人家中都有癌症患者,一般民眾因無切身經歷,看不見發生在檯面下,卻影響著一個又一個癌症病友與其家庭的故事,因此難以理解健保財源不足造成的醫療困境,這也是他堅持發聲的原因。新藥取得藥證卻不予給付 張鴻仁:應給病人最好療法「全世界只有在台灣,健保不給付食藥署核准的適應症。」張鴻仁說,既然是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經過審核,並核發藥證的藥物,代表已有科學證據、真實世界數據或實證等支持其治療效果,應予給付。張鴻仁指出,若在美國,只要是食藥署(FDA)通過的癌症治療藥物,老人保險(Medicare)必然會給予給付;若以德國為例,該國的醫療保險給付制度採取「暫行給付」,針對有成本效益疑慮的藥物,先行給付一年,再進行後續評估,決定是否納入常規給付。張鴻仁說,這些作法,為的都是「要給病人最好的療法。」健保創辦為分擔風險 節約浪費非重點有關健保財務困境的討論中,「如何節約浪費」一直是其中重點。中央健保署長李伯璋日前亦投書媒體,指出「若國人平均減少一次就診,一年即可為健保省下逾三百六十億元。」張鴻仁認同這次衛福部、健保署提出的「新制部分負擔」計畫,讓支持使用者付費的民意,可以有一次試驗的機會,但是他強調,節約並不能解決健保財務問題。「節約浪費」更不該是健保政策重點。他解釋,若真要節約浪費,從經濟學的角度,讓患者各自付費、自食其力,才可以完全避免浪費的問題。然而,若是患者罹患了癌症、罕見疾病等治療費用動輒百萬的疾病,就必須散盡家產,這就是全民健保開辦前的場景。「節約浪費到了極端的時候,就代表保護力的喪失。」張鴻仁說,全民健保屬社會保險制度,創辦原意就是希望「分擔風險」,在發生個人難以承擔的疾病風險的時候,透過「團結力量大」,讓個別患者不至於被疾病擊垮。星國醫療儲蓄帳戶:並不保障大額醫療費用20世紀初,新加坡創立「醫療儲蓄帳戶(Medisave)」,此制度類似國內勞工保險的強迫儲蓄,要求國民定期定額存入款項,且僅能用於醫療。國內部分學者認為,此制度可以減少醫療浪費、提高效率。張鴻仁指出,星國模式與台灣全民健保並無孰優孰劣,而是理念的不同:星國是「功利主義」,講求效率與經濟效益;全民健保強調風險共同分擔,其本質屬「社會主義」,兩者可說是背道而馳。醫療儲蓄帳戶的重要精神是「自己的健康自己顧」,把醫療視為個人責任,也因此並無法涵蓋、保障人民的大額醫療費用。新任衛福部長薛瑞元承諾今年底調升部分負擔,有政府官員期待藉此減少醫療浪費。張鴻仁說,部分負擔的概念是使用者付費,理念上與醫療儲蓄帳戶相近。意即在社會主義與功利主義的光譜上,更往功利主義靠近一些。至於是否真能節約浪費?他笑稱,等到新制推行之後,便可見分曉。事實上,在醫療儲蓄帳戶推出後,星國民眾在面對高額醫療費用時仍無法負擔,故該國政府又推出了由政府辦理的醫療保險(Medishield)以及當患者面臨巨額藥費,又因經濟弱勢,連醫療保險保障也無法提供支持時,可以申請使用的醫療基金(Medifund)。張鴻仁指出,星國醫療政策完善,人民獲得保障,是因為其政府「夠靈活」。在發現醫療儲蓄帳戶不足後,立刻推出兩項政策,結合成「3M」,構成三道防線,避免國民面臨無法負擔醫療費用的狀況。除了「3M」,新加坡的醫療體系還設有「差別定價制」。醫院的病床分為不同等級,費用最低的八人房「保險床」,與單人房的「頭等床」的定價差別可達數倍。除了住院舒適度不同,用藥也會不同,很類似航空公司的頭等艙與經濟艙差別。張鴻仁說,星國藉由差別定價的設計,達到劫富濟貧的效果,同時還能讓經濟狀況不佳的患者,保有基本的保障,可為台灣借鏡。商保補位有限制 無法保障經濟弱勢、先天疾病在台灣,一項新藥除通過食藥署審核,取得藥證,還須經由健保署專家會議、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即共擬會,PBRS)等討論,才決定是否納入健保,平均等待時間將近一年;費用較高的癌症新藥、罕病藥物等,耗時更長。然而,患者的生命卻未必熬得過漫長等待,故有病友團體主張,在新藥納保前,以商業保險補位健保。張鴻仁也說,商保補位健保是必然趨勢,在世界各國皆是如此,多數國家無法靠單一保險制度給予國民足夠的保障。他建議,衛福部與金管會協調,訂定醫療保險規範,且保險內容應該透明化,在維持商業競爭的前提下,保障國民權利,也能讓急需用藥的患者及早取得藥物。張鴻仁也強調,商保保單必須由政府介入把關。他建議,衛福部可列出「政府認證」的保單,供民眾投保時安心選擇。不過,張鴻仁直言,商保仍有其限制。首先,能夠負擔商保的民眾,表示其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如果連房子都買不起,哪裏有錢買保單?」此外,商保不接受帶病投保的原則,也讓天生罹患罕見疾病的患者,被排除於保障之外。張鴻仁說,應有其他配套措施「保護這群生下來就不一樣的孩子。」付一元得三元 調漲保費最公平究竟如何才能讓健保回歸避免人民因病而貧的創辦初衷?張鴻仁說,除了透過商保補位健保,以及部分負擔等策略,最重要的,還是「餅要做大」:調整保費、提高醫療費用GDP佔比。台灣醫療費用的GDP佔比約百分之6.7,在OECD國家中偏低。而醫療費用來源主要可分為政府直接編列預算支出、健保總額,以及商保給付和民眾就醫時支付的金額等。張鴻仁說,在所有財源中,調漲健保費是「最公平」的方式。張鴻仁解釋,若調漲健保費率,雖然民眾需要多支出,可是當民眾每多花一元,政府、雇主也會多支付一元,可以挹注三倍的金額到「健保大餅」。此外,台灣健保每人支付的費用,在與我國經濟發展程度相當的國家中,已相對便宜。然而,在台灣,要調整保費相當困難,除了政治問題牽涉其中,還須考量社會氛圍等。張鴻仁說,這是因為政治人物「預設」調整保費會遇到民意反彈,故他建議,「我們要告訴我們的民意代表、雇主、政治人物,說人民希望調高保費,多付一點!」「沒人希望健保倒」應正視財源不足病根「大家都希望保有健保、希望健保好,但是大家都去講它的缺點,不去重視它的根本。」張鴻仁說,沒有人希望健保倒,可是當社會不斷檢討健保制度下的醫療浪費,政治人物揣測民意對於調漲保費的不滿,就越無法解決健保財源不足的根本,導致健保「越走越沒路」。全民健保的基本理念是透過集體風險承擔,在國人面對疾病威脅的時候,成為及時雨,保障國人生命與健康。張鴻仁指出,透過調高費率,每個月多付幾百元,卻可以幫助重症患者、經濟不富裕的家庭。在健保「大缺血」的現況下,須要「全民覺醒」,共同為健保永續經營「多付一點」,才是有效解方。張鴻仁小檔案學歷:美國哈佛大學衛生行政碩士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國立陽明醫學院醫學士現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兼任教授上騰生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副理事長經歷: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中央健康保險局總經理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首任局長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韋麗文、林琮恩音訊剪輯:林琮恩剪輯協力:滾宬瑋腳本規劃:林琮恩音訊錄製:周佩怡特別感謝:上騰生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8-16 醫聲.領袖開講
專訪衛福部長薛瑞元:醫法雙修 將調部分負擔 還要推這兩項政策
前言:防疫、健保2難題 考驗衛福部長薛瑞元挾著防疫指揮官盛名,連續兩年半來占據新聞版面,陳時中可說是歷年來知名度最高的衛福部長,「阿中部長」、「鐵人指揮官」滿意度一度超過九成,但到下半場,已是毀譽參半,參選台北市長,丟給後繼者薛瑞元「防疫」、「健保」兩大爛攤子。BA.5變異株已入侵社區,未來幾周恐掀起另一波疫情高峰,將成為薛瑞元上任首要挑戰。薛瑞元雖不是防疫指揮官,但身為部長,仍須承擔實際責任,談到疫情時,他戒慎惶恐,「不敢樂觀、積極面對」,但沒有實際指揮調度之權,英雄無用武之地。至於健保,是薛瑞元須承接的另一個爛攤。儘管醫界、醫院早做好準備,部分負擔新制可準時上路,但疑似為了選舉,不想被扣分,陳時中最後決定延後實施時程,將燙手山芋留給下一任。熟悉健保財務困境的薛瑞元接受專訪時,允諾一定會在年底實施新制,不過,當了這次黑臉,不久後還需面對調漲費率的難題,到了明年,健保法定安全準備金一定低於一個月,勢必再面對調整健保費率的議題,屆時薛瑞元可能會成為首位「任內雙漲」的衛福部長。陳時中擅長「口號式」防疫,面對媒體時,總能想出絕讚吸睛的標題,如「射出三支箭」、「即將看到曙光」,博得關注及網路聲量。相較於陳時中掩不住的政治企圖心,七月十八日扶正就職的薛瑞元,顯得穩重儒雅,說起話來,邏輯精準有序,對於前任者留下的兩大考驗,相信專精醫學、法律等兩大專業領域的他,應能想出良方,逐一解決。本文重點一、部分負擔年底前上路 再調費率需要節奏感 二、傳染病防治法缺乏彈性 薛瑞元著手修法 三、砸重金未改善「生少死多」 推兒童醫療網四、周產期致死、早產、感染 列新生兒三死因部分負擔年底前上路 再調費率需要節奏感「健保部分負擔調整,今年一定上路。」健保財務是歷任衛福部長重中之重,年底安全準備金不足法定標準,原本公告5月15日上路的部分負擔新制又因疫情延後,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部分負擔新制年底前一定會實施,但若同時調整費率,「民眾可能會受不了。」計畫先展開健保法修法,納入慢性病防治及全責護理,並重新精算費率。薛瑞元自7月18日上任,在即將屆滿1個月之際接受本報專訪,暢談上任後重大政策方向及挑戰,除了健保,全民抗疫兩年多,希望傳染病防治法有更多彈性因應防疫,所以也將展開傳染病防治法修法作業;國內面臨少子女化,新生兒死亡率又偏高,搶救下一代,計畫建置兒童醫療網及兒童守護天使制度,期盼年底前可順利實施。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暫緩後,衛福部一直強調沒有實施時間表,薛瑞元首度證實年底前一定上路。對於是否還會調漲健保費率,薛瑞元表示,新冠疫情侵襲全球兩年多,改變經濟情勢,近日美國通貨膨漲等議題都可能影響台灣,必須一併考慮,「如果調整部分負擔後,再同時調整費率,民眾會受不了」。另外,薛瑞元也指出,目前健保費率已達5.17%,距離健保法規定的行政調整上限6%,只差0.83%,「早晚會面對調不動費率的問題」,往後勢必要修法,但修法不可能只修費率,必須整體考量。目前福部已組成健保修法小組,計畫將打開費率天花版,但同時將全責護理納入看護給付,並加上慢性病預防兩大方向。住院陪病是許多家庭的難題,請看護更是沈重的經濟負擔,薛瑞元表示,目前研擬醫療體系內的護佐納入全責護理,成為護理師的助手,由健保給付。雖然有人認為,護佐不屬於醫療行為,不該由健保給付,但薛瑞元認為,若是護理照顧的一部分,健保無可迴避,當不同意見爭議不下時,可透過修法解決。疾病預防依法不在健保給付範圍,但薛瑞元說,從疾病管理概念,避免病情嚴重可降低醫療支出,例如國健署及健保署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期盼推廣至所有慢性疾病。薛瑞元回想,他擔任屏東縣衛生局長時,就希望健保整合預防與治療,他還特定北上向當時的衛福部次長林奏延陳情,現在期盼透過修法確定權責,幫助更多患者。若今年調整部分負擔,明年是否就不會調整費率?薛瑞元沒有把話說死,僅說「各種可能都有。」但如果明年不調費率,待總統大選後再調,屆時調整幅度恐不小。他表示,這要看健保署如何精算,並和社會充分溝通,找到節奏感,此為下階段須處理的事情。健保接下來的三個步驟,先是部分負擔上路,再來是研議健保費率調整及「健保法」修法。薛瑞元說,健保法修法為是為了進行收入面、支出面改革,是延續的過程,在既有的道路、架構進行調整,而不是更新、重來的改革。他強調,這並非三代健保,或可稱為「二代健保精進版」,笑說「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再創出新一代健保。」傳染病防治法缺乏彈性 薛瑞元著手修法全國新冠疫情延燒兩年多,衛福部長薛瑞元長期在指揮中心協助防疫,看到目前「傳染病防治法」有所不足,為銜接明年6月30日到期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已成立修法工作小組並展開修法作業,兩大重要修法方向是讓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和隔離檢疫更有彈性。薛瑞元說,依現行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全國共22家應變醫院,可將傳染性疾病患者集中收治於專責病房,但面對Omicron疫情,發現病患遍布各地,且疫情初期重症患者多,不可能集中收治於少數醫院,加上新冠病毒與SARS不同,沒有發燒的明顯定義症狀,也完全在有傳染力之前集中收治。薛瑞元表示,即便要集中收治確診病人,還必須清空應變醫院病房,但部分應變醫院同時也是急救責任醫院,清空病房會排擠其他疾病患者的就醫需求,「這樣是行不通的」。所幸新冠疫情初期於Alpha變異株流行時,由各醫院分散收治確診病人,度過疫情衝擊,修法方向為集中與分散收治並存,因應疫情變化,可彈性處理。其次是修法調整傳染病確診病人的隔離檢疫方法及流程,薛瑞元說,如傳染病的通報時間、確診病人的隔離措施、隔離通知書發放等,將一併檢視,如Omicron疫情時,一天增加數萬例確診病人,衛生單位於行政上來不及處理,將檢討法規,「不要訂的太死」,目前疾管署已著手清點相關問題清單。民眾到底何時可以拿掉口罩?薛瑞元對此笑而不答,但他強調,「對疫情的態度是樂觀的。」目前Omicron仍不斷出現變異株,雖然可能還會有1波疫情,但國內疫情趨勢應接近香港、南韓、新加坡,目前防疫由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擔任指揮中心指揮官,相信「一切都在控制中。」砸重金未改善「生少死多」 推兒童醫療網少子女化又加上新生兒死亡率高,台灣面臨「生得少又死得多」困境,行政院去年底核定「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時,行政院長蘇貞昌曾對於台灣新生兒死亡率達千分之4.5的數據,表示「實在慚愧,不該如此」。婦產科醫師出身的衛福部長薛瑞元接受專訪時,不斷強調「我希望把兒童醫療網絡快點做好,且愈快上路愈好」、因為每個孩子都不能少。台灣新生兒千分之4.5的死亡率,高於鄰近國家日本的千分之2.5、韓國的千分之3.2。薛瑞元表示,台灣已經砸重金防治新生兒死亡,卻未見效果,死亡率仍舊偏高。分析一歲以下新生兒死亡原因,第二名與第三名都與早產有關,早產死亡的孩子,通常位處在醫療資源不足的地區,猜測是偏鄉地區的醫師,大多是照顧到沒辦法照顧才轉至大醫院,最後造成憾事。薛瑞元說,這項發現也凸顯台灣的兒童醫療照顧網,於醫療體系中出現嚴重的問題。少子化讓兒科市場變小,醫師不願投入兒科領域,願意投入的醫師,因為照顧的孩子人數變少,鮮少有處理重症經驗,環環相扣,讓台灣出現偏鄉沒兒科醫師,部分地區醫院雖然有兒科醫師,但也只剩1、2位,大多只會處理急症,不會處理重症,更遑論照顧早產兒。薛瑞元說,如果上一代的兒科、婦產科「老師傅」全部屆齡退休,台灣兒科重症將面臨空前危機。「如果再不投注資源培訓兒科重症醫師,未來想治療重症孩童可能只能往國外送」。他強調,這件事非常有可能發生。現階段除了加碼兒科醫師於健保的點數外,重點將擺在發展照顧兒童重難罕症的「核心醫院」,讓重症孩童能集中收治,增加有意投入兒科重症醫師的訓練。薛瑞元說,任內希望「加速」推動的還有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也就是「守護天使計畫」,孩子1出生就有一位專責兒科醫師負責追蹤疫苗施打、健康狀況等,追蹤的孩子一周內家長沒有回音需強制通報,一旦失聯則由社政或警政系統追蹤,這項制度希望今年年底前就能將資訊系統建置完成,並從原本部分地區的試辦計畫落實到全國。周產期致死、早產、感染 列新生兒三死因台灣2021年新生兒跌破16萬,再創新低,除了少子化帶來國安危機,新生兒死亡率高問題也迫在眉睫。國內兒科醫師認為,在現行健保制度下,應給予新生兒足夠醫療保障,確保每個行政區都要有兒童責任急救醫院;此外孕婦及家屬在孕期也要提高警覺,若出現胎動減少或陣痛疑似胎盤早剝,應儘速送急診,否則恐造成新生兒嚴重腦部傷害,甚至喪命。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表示,全世界早產率約8%至10%,但民國85年左右,台灣新生兒死亡率約千分之3.5,為提高國內醫護人員新生兒醫療照護能力,早產兒基金會特地送我國醫護赴日本著名早產兒照護的母子醫院進修,返國後擔任種子教師,新生兒死亡率也降低至千分之2.4,近年國內研究顯示,新生兒死亡率降低到千分之2.5。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名譽理事、馬偕醫院新生兒科資深主治醫師許瓊心表示,新生兒三大致死原因,包括周產期致死、早產及感染問題。以高危險妊娠孕婦生產來說,雖不是全部的新生兒都必須急救,但可能有4成的新生兒會出現非預期急救,若生產當下沒有熟悉新生兒急救的醫護在場,可能造成孩子不必要的疾病,甚至死亡。近期一名第一胎剖腹產、第二胎選擇陰道產的孕婦,在診所生產時發生子宮破裂,因診所醫師無法處理,也未事先告知家屬,導致孩子卡在陰道,緊急送醫學中心急診時,因新生兒窒息腦傷嚴重,家屬忍痛放棄,更衍生醫療糾紛。許瓊心說,這樣的狀況在國外根本不可能發生,我國這類的狀況是「可以避免」,應讓產婦安全地懷孕、安全地生產,有緊急狀況時,也要有新生兒科醫師及時處理,才能降低新生兒死亡率。許瓊心表示,近年衛福部有意做政策性調整,推動周產期轉診計畫,鼓勵診所將高危險妊娠孕婦轉往醫學中心生產,但此做法仍須更接地氣,且持續多年建立制度。此外孕婦及家屬本身也要提高警覺,近期一名孕婦前一晚突然肚子悶痛,因為已經32加5周,有早產可能,但為了等原本看診醫師上班,仍多等了1晚,隔天一早到醫院發現胎兒心跳僅剩60,緊急剖腹30分鐘後取出胎兒,仍然救不回。李宏昌指出,照顧新生兒不簡單,且早產兒可能有心臟、眼睛、肺部、腎臟等問題,都需要小兒次專科醫師處理,但因病人不多,醫院為了符合評鑑資格,有保障特殊專科醫師名額,但對醫院仍屬於「燒錢」單位,以現行來說,國家對兒科醫護是「虧待」,希望薛部長上任後,能建立每個行政區至少一家兒童責任急救醫院,讓每個孩子獲得最快速及最好的照顧。
-
2022-08-14 焦點.元氣新聞
薛瑞元專訪1/部分負擔年底前上路 再調費率需要節奏感
「健保部分負擔調整,今年一定上路。」健保財務是歷任衛福部長重中之重,年底安全準備金不足法定標準,原本公告5月15日上路的部分負擔新制又因疫情延後,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部分負擔新制年底前一定會實施,但若同時調整費率,「民眾可能會受不了。」計畫先展開健保法修法,納入慢性病防治及全責護理,並重新精算費率。薛瑞元自7月18日上任,在即將屆滿1個月之際接受本報專訪,暢談上任後重大政策方向及挑戰,除了健保,全民抗疫兩年多,希望傳染病防治法有更多彈性因應防疫,所以也將展開傳染病防治法修法作業;國內面臨少子女化,新生兒死亡率又偏高,搶救下一代,計畫建置兒童醫療網及兒童守護天使制度,期盼年底前可順利實施。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暫緩後,衛福部一直強調沒有實施時間表,薛瑞元首度證實年底前一定上路。對於是否還會調漲健保費率,薛瑞元表示,新冠疫情侵襲全球兩年多,改變經濟情勢,近日美國通貨膨漲等議題都可能影響台灣,必須一併考慮,「如果調整部分負擔後,再同時調整費率,民眾會受不了」。另外,薛瑞元也指出,目前健保費率已達5.17%,距離健保法規定的行政調整上限6%,只差0.83%,「早晚會面對調不動費率的問題」,往後勢必要修法,但修法不可能只修費率,必須整體考量。目前福部已組成健保修法小組,計畫將打開費率天花版,但同時將全責護理納入看護給付,並加上慢性病預防兩大方向。住院陪病是許多家庭的難題,請看護更是沈重的經濟負擔,薛瑞元表示,目前研擬醫療體系內的護佐納入全責護理,成為護理師的助手,由健保給付。雖然有人認為,護佐不屬於醫療行為,不該由健保給付,但薛瑞元認為,若是護理照顧的一部分,健保無可迴避,當不同意見爭議不下時,可透過修法解決。疾病預防依法不在健保給付範圍,但薛瑞元說,從疾病管理概念,避免病情嚴重可降低醫療支出,例如國健署及健保署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期盼推廣至所有慢性疾病。薛瑞元回想,他擔任屏東縣衛生局長時,就希望健保整合預防與治療,他還特定北上向當時的衛福部次長林奏延陳情,現在期盼透過修法確定權責,幫助更多患者。若今年調整部分負擔,明年是否就不會調整費率?薛瑞元沒有把話說死,僅說「各種可能都有。」但如果明年不調費率,待總統大選後再調,屆時調整幅度恐不小。他表示,這要看健保署如何精算,並和社會充分溝通,找到節奏感,此為下階段須處理的事情。健保接下來的三個步驟,先是部分負擔上路,再來是研議健保費率調整及「健保法」修法。薛瑞元說,健保法修法為是為了進行收入面、支出面改革,是延續的過程,在既有的道路、架構進行調整,而不是更新、重來的改革。他強調,這並非三代健保,或可稱為「二代健保精進版」,笑說「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再創出新一代健保。」
-
2022-07-30 焦點.元氣新聞
獨/醫界盼部分負擔調整8月1日上路 衛福部最新6字回應
健保部分負擔調整原預定5月15日上路,但受Omicron疫情影響,衛福部為避免新制上路後,影響醫療院所防疫工作,決定暫緩實施。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7月11日發函至衛福部,要求部分負擔調整應於8月1日正式上路實施。衛福部常次石崇良表示,部分負擔上路時程須考慮新冠疫情、醫療院所準備情形、民眾經濟負擔三大面向,尤其新冠疫情還在進行中,8月1日上路「真的太匆促了」。石崇良說,部分負擔調整有如「一刀兩刃」,一方面是為節制醫療浪費,另一方面則為收取部分負擔時,不可因收費過高,造成民眾就醫障礙,或讓民眾小病不看,拖到大病才看,而出現延誤治療情形,這不是大家樂見的。因此,面對部分負擔調整總是十分謹慎,但隨著環境變遷、健保財務需求因素,衛福部去年開始研議調整部分負擔,但今年受到疫情影響而暫緩實施。石崇良指出,部分負擔上路時程尚未定案,因必須考慮三大面向,第一、新冠疫情發展情形,不希望醫療院所在防疫的關鍵時期,還須同時兼顧部分負擔調整事項;第二、須觀察醫療院所準備情形,畢竟新制上路,總會出現混亂及磨合期,醫療院所應做好與民眾溝通的準備,避免於醫療行為發生許多紛擾;第三、須顧及民眾經濟負擔問題,避免造成就醫障礙。「特別是疫情尚未平息,8月1日上路真的太匆促了。」石崇良指出,觀察近期BA.4、BA.5疫情蠢蠢欲動,外界原先預估7月底、8月初,每日本土確診病例數會降至1萬例以下,但目前看來並非如此,因此,疫情發展趨勢仍是部分負擔上路時程的最大變數。石崇良說,各界對部分負擔調整已有共識,現在只是上路時機問題,須綜合評估判斷後,再來考慮上路的時間。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常務理事、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衛福部對於部分負擔上路時程應有一定的考量,協會予以體諒及尊重,但仍希望於未來在適當的時間,讓部分負擔可以盡速上路。至於,外界認為,部分負擔尚未實施原因,恐與今年底即將進行縣市長選舉有關?石崇良說,「兩者關係不大,沒有直接關係。」不過,據了解,健保部分負擔遲遲無法上路最大的因素,仍是受到年底選舉的影響,此時不希望增加民眾經濟負擔,但於選後有上路的機會,以挹注健保永續經營的動力。
-
2022-07-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最後一場衛福部務會議 陳時中: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上午向行政院長蘇貞昌請辭,目前行政院正審理辭呈,但未核准辭呈前,陳時中仍為衛福部長,並於今天下午主持最後一場部務會議。陳時中說,今天是最後一次主持部務會議,上任以來5年5個月又多幾天,時間非常長,任內獲得大家的幫助,完成許多事情,現在是換跑道的時候,當然離開會有不捨,但老話一句,「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希望透過不斷的轉換跑道,讓自己更精進。陳時中細數任內政績,如健保部分負擔調整、長照2.0、社會安全網、疫情等。陳時中說,遞出辭呈後,隨時都會走人,把握最後機會與大家相處,未來可能有機會以地方政府角色來和衛福部合作與尋求幫忙,且「他一定會和各位充分合作」,這時引來與會官員的笑聲,希望大家都高高興興。至於,部長接任人選是否就是坐在一旁的政次薛瑞元?陳時中說,這部分為行政院長的權責,應由院長來宣布,衛福部就是尊重。健保部分負擔上路時程,仍為外界關切議題,陳時中說,健保署長李伯璋對部分負擔調整帶有十分強烈的使命感,部分負擔確實非常努力討論出的一個方向,但5月15日實施時,疫情確診人數多,防疫十分緊急,為避免加重民眾負擔而延宕, 相信以李署長的使命感,部分負擔一定會做,但他已遞出辭呈是待離之人,不適合在這裡對政策三道四,大家一起努力過,這是衛福部基本態度,相信新任部長及李署長會把它做好。而任內覺得沒做好的地方?陳時中說,他希望社家署朝向改制方向,期待下一部長繼續努力,因社會署體制內對於兒童健康的保護還做得不多,雖然進行少子化、優化兒童醫療等措施,但進步不多、成效仍低,應該讓社家署的專責性更強,保障兒童健康。一旦陳時中辭呈核准後,將立即投入台北市長選戰,立委吳思瑤也於臉書PO出陳時中競選團隊發言人為立委莊瑞雄、林楚茵。
-
2022-07-14 焦點.元氣新聞
健保調漲/陳時中轉身 調漲就差最後1哩路
原定今年五月中上路的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案,因Omicron疫情爆發暫緩實施,如今疫情趨緩,衛福部長陳時中卻說「目前沒考慮」,被指是選舉考量。但再不實施,對健保財務穩定性、安全性將帶來巨大影響,明年調漲健保費率恐也勢在必行,大家荷包變薄,影響層面反而更廣。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歷經二年多討論,期間不僅陳時中與醫院、民團等多次研商,衛福部健保署也花盡心血終讓各界達成共識,國人對使用者付費概念接受度高,可說是實施時機,且蔡政府原就拍板五月十五日上路。調整案就差最後一哩路,蔡政府卻因年底選舉的「政治考量」,讓此案胎死腹中。熟悉健保的專家說,調漲部分負擔是「政府應該做的事,就要認真做」,不應顧及選票而危及健保體系。二○二○年九月,陳時中被問及參選台北市長意願時說,身上背著防疫、食安、健保三支箭,不知能否安然度過。如今陳時中確定參選台北市長,但疫情趨緩、福食通關,僅剩健保部分負擔這支箭。陳時中能否華麗轉身,是否有擔當以宏觀角度看待健保政策,盡速公布上路時程,台北市選民都在看。
-
2022-07-14 醫聲.健保改革
健保調漲部分負擔 因選舉喊卡?
衛福部長陳時中確定參選台北市長,但攸關健保永續經營的部分負擔調整方案,卻可能因年底選舉胎死腹中。為促進健保正常營運及使用者付費原則,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本周發函給衛福部,希望陳時中能盡快宣布八月起正式實施部分負擔調整。衛福部健保署長李伯璋昨受訪也說,「好的政策應要堅持」。調漲部分負擔原定五月十五日上路,但Omicron疫情爆發,為減輕民眾及醫療院所負擔,衛福部五月十二日撤銷實施公文。陳時中日前被問及部分負擔調漲何時上路,卻說「目前沒考慮」。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說,調漲健保費、部分負擔屬於高度政治議題,以往調漲時都選在非選舉年;受年底選舉影響,他認為蔡政府應不會實施部分負擔新制,為了選戰寧可拖一下。「若部分負擔,今年沒有實施,相當可惜。」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常務理事、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部分負擔調漲是為健保永續經營,落實使用者付費精神,相關討論已逾兩年,經各團體協調最後達成共識,行政院長蘇貞昌也支持。洪子仁說,部分負擔若上路,可挹注健保財務近一百億元,雖與健保總額八千億元相比,屬杯水車薪,但在落實使用者付費精神,可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醫療檢查及藥費支出;若今年未能實施,年底健保安全準備金將低於一個月,明年恐會調漲健保費率,全民又要多付保費。消基會董事胡峰賓說,「用過往相同的一鍋飯,已餵不飽所有的人」,政府應面對、認清事實,讓此新制盡快上路。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也說,健保費率調整應常態化、「該調就調」,避免大選年、行政院長換人不能漲等非理性因素,影響健保財務穩定性。李伯璋說,現在隨緣、平常心,「這不是他可決定」,但好的政策應要堅持,部分負擔採使用者付費,讓民眾更重視醫療的合理性,可減少醫療院所不實申報,以及刷健保卡換贈品等陋習。
-
2022-07-13 焦點.元氣新聞
獨/健保部分負擔上路時程未定 醫院團體盼8月1日上路
衛福部長陳時中已確定參選台北市長,但攸關健保永續經營的部分負擔何時上路,卻仍遙遙無期。健保部分負擔原定5月15日上路,但Omicron疫情爆發,為減輕民眾及醫療院所負擔,衛福部5月12日撤銷公文。但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本周一發函給陳時中,認為疫情已經趨緩,為促進健保永續經營及使用者付費原則,應依先前部分負擔調整規畫,盡速於8月1日正式實施。健保部分負擔何時上路,陳時中日前出席公開活動,被問及相關議題時坦言,「目前沒有考慮」。「如果部分負擔,今年真的沒有實施,這是相當可惜的事。」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常務理事、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部分負擔是為了促進健保永續經營,落實使用者付費精神,相關討論已超過2年,經過各團體協調與討論,最後達成共識,代表大多數的人同意調整方案,而民眾對健保滿意度高,也不樂見健保無法經營,影響醫療服務。洪子仁說,部分負擔上路後,可以達到的財務效果只有近100億元,和健保總額8000億元相比,可說是杯水車薪,但為落實使用者付費精神,且新冠疫情趨緩,即便BA.4、BA.5進入社區,也只是疫情「小反彈」,衛福部應思考部分負擔調整方案,就算是未來換了部長也應照原計畫上路,如新公告上路,相關醫院最快2周內就可籌備完成。洪子仁表示,健保資源有限,但醫療需求不斷增加,必須找到解決方法,讓健保永續經營,行政院長蘇貞昌也支持部分負擔調漲,如果今年沒有實施部分負擔,年底時健保安全準備金將低於1個月,有違「健保法」至少應維持1個月的規定,明年恐調漲健保費率及保費。消基會董事胡峰賓說,健保部分負擔因疫情暫緩實施,但疫情何時結束?沒人知道,可是健保財務可以支撐多久?試算就會知道,在部分負擔已兼顧弱勢就醫權下,現在應去面對、去認清,必須調漲部分負擔的事實,因隨著新藥、新醫療科技發展,健保支出持續增加,「現在用過往相同的一鍋飯,已經餵不飽所有的人。」不能一直暫緩。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說,今年部分負擔沒有實施是有些可惜,但各團體對部分負擔調整,還是有不同想法,畢竟調漲部分負擔後,大多數民眾都會受到影響,對於弱勢族群調漲,應有更完善的討論或配套,也有專家認為,健保費率調整應成常態化、「該調就調」,避免大選年、行政院長換人不能漲,或是一次大漲等非理性因素,影響健保財務穩定性。因此,部分負擔若不急於調整,應將相關意見充分研議後,再行討論上路時程。 將健保部分負擔調整視為健保永續經營一部分,時時念茲在茲的健保署長李伯璋說,部分負擔何時可以上路,現在是隨緣、平常心,畢竟要不要調整「不是他可以決定的」,但常有醫師反應,孩童過敏原檢測、C肝新型檢測方式、罕病或癌症用藥等都需要健保提高給付,可是受限健保經費不足,許多醫療、藥品無法給付。李伯璋說,健保永續管理不能只把壓力放在醫院、醫師,民眾也要負起責任,部分負擔是由使用者付費,每筆錢都是從民眾自己的口袋拿出來,更會重視醫療檢查、診斷、藥費是否合理,可減少醫療院所不實申報健保的情形,且以往部分醫療院所私下有刷健保卡換牙膏等贈品的行為,部分負擔上路後,民眾刷健保卡的部分負擔,說不定比牙膏價格還貴,以降低此陋習發生的機會。「好的政策應該要堅持。」李伯璋說,民眾對健保滿意度超過9成2,健保署也積極改善重複用藥、重複檢驗檢查問題,保障民眾就醫權益,為健保永續經營、增加財源,調漲部分負擔是一重要政策。
-
2022-07-13 焦點.元氣新聞
特稿/最後一支箭卡關 部分負擔調漲成陳時中「華麗轉身」遺憾
衛福部長陳時中已確定參選台北市長。還記得,2020年9月,陳時中被問及參選台北市長意願時,他說,身上背著防疫、食安、健保三支箭,還不知能不能安然度過。如今疫情趨緩、福食通關,僅剩下健保部分負擔這支箭。陳時中曾經承諾,2年內不調漲健保保費,如今支票僅剩半年效期,在卸任前,為了健保永續,應思考公布部分負擔上路時程,才能華麗轉身,不留下遺憾。攸關健保永續經營的部分負擔調整案,原定5月15日上路,但Omicron疫情爆發,陳時中決定暫緩實施。如今疫情趨緩,部分負擔調整何時上路?陳時中卻坦言「目前沒有考慮」,但再不實施,對健保財務穩定性、安全性將帶來巨大影響,明年調漲健保費率恐勢在必行,大家荷包又要變薄了。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歷經2年多討論,陳時中與醫院、民間等團體進行多次研商,健保署更是花費盡心血,讓各界取得共識,目前民眾對使用者付費概念接受度高,今年實施可說是最好時機。但民進黨基於年底選情「政治考量」,並受電價調漲、通貨膨漲、物價高漲等影響,政府竟讓部分負擔調整恐「胎死腹中」,上路遙遙無期。熟悉健保專家表示,部分負擔調漲是「政府應該做的事,就要認真做」,如果年底確定調漲費率,全民都需要交更多的健保費,對健保永續也不是辦法,政府高層不應陷於選舉心魔,如果今年不調,計畫明年再調,但又會遇到後年總統大選議題。民進黨高層有人提到「要有政權、才能落實理想」,但專家認為,調漲部分負擔真的是「只差最後一步」,陳時中應有擔當,不受選情因素,以宏觀角度看待健保政策,不讓部分負擔政策轉彎,必須盡速公布上路時程,華麗轉身,不留下絲毫遺憾。
-
2022-07-05 焦點.元氣新聞
健保部分負擔何時上路? 陳時中:目前沒有考慮
攸關國人就醫荷包的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原本預定於5月15日上路,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避免增加民眾負擔,衛福部5月12日發函註銷公告。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何時重新公告上路?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部分負擔原訂5月15日上路,但已暫停,目前尚未訂出上路時間。陳時中今參與衛福部「同心攜手對抗慢性病、代謝症候群管理起跑」活動。陳時中面對健保部分負擔調整何時重新公告上路表示,目前沒有考慮。醫界人士表示,健保部分負擔調整原訂5月15日上路,上路前5月12日喊卡,許多醫院都已完成電腦程式更新動作,如果衛福部重新公告上路,最快2周內就可籌備完成。但目前新冠疫情尚未完全趨緩,再受到7月1日調整電價、通貨膨漲、物價高漲、年底選情等因素,部分負擔是否於今年上路,仍有變數。一名熟悉健保人士表示,今年若不調整部分負擔,今年底安全準備金將不足1個月,年底勢必面臨明年調漲健保費率及保費的壓力。依健保署規畫,此次部分負擔同步調整急診、藥品、慢箋、檢驗檢查部分負擔,新制上路後,每年約可挹注健保99.9億元,年底安全準備金預計可維持1點32個月,受影響人數將近2千萬人,其中37.5萬人1年得多花3000元以上,增加負擔200元以下約6成5。依現行規定,門診藥費100元以下,免收部分負擔;100元以上依級距收取,上限200元。新制為基層院所、中醫、地區醫院藥品及第一次慢箋藥費100元以下,仍免收部分負擔,逾100元則按比率2成收取,上限200元;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按藥費2成收取,上限300元;慢箋第2次、第3次領取不收部分負擔。急診部分負擔,現行基層院所及地區醫院為150元,區域醫院300元,醫學中心則依檢傷分類收取四450元至550元。新制為基層院所及地區醫院仍為150元,但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依檢傷等級收取,重症分別收取200元及300元,輕症則收取600元及800元。檢驗檢查部分負擔為新增,基層院所、牙醫、中醫檢驗檢查1000元以下免收部分負擔,超過千元定額收取100元。地區醫院則500元以下免收,逾500元依比率收取1成,上限100元;未經轉診至區域醫院、醫學中心檢查,部分負擔上限為300元及400元。
-
2022-05-11 新聞.元氣新聞
健保部分負擔 可望延後
衛福部原訂五月十五日實施健保部分負擔修正草案,但近期本土疫情爆發,反對聲浪四起,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上午於立院受訪時表示,「相關事情在討論中」;下午在疫情記者會則說,「基本上朝向延後實施方向來做」。陳時中說,今明兩天將持續與相關團體討論,決定實施時程。衛福部四月八日公告,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新制於五月十五日正式上路,未來輕症患者未經轉診至醫學中心急診就醫,部分負擔將調高至八百元,慢性病等患者到基層院所檢驗檢查,起徵點為一千元。
-
2022-04-09 新聞.元氣新聞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 挨轟漠視弱勢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將於五月十五日上路。健保署長李伯璋說,此次調整不是為了彌補財務缺口,而是基於使用者付費,控制不必要的醫療支出。但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認為,衛福部漠視民間團體訴求,政策上路後,將持續關心經濟弱勢補助等措施,是否落實。李伯璋說,當部分負擔從零元變成要付一點點錢時,有助於更珍惜有限的健保資源,並落實分級醫療及轉診,讓大型醫院回歸照顧「急重難罕」的角色,對身強體壯較少利用醫療資源的年輕世代也不會增加經濟負擔。「對於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新制,給予嚴厲譴責。」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說,部分負擔調整研議時提出,為照顧民眾於假日、夜間有急診就醫需求時,應免收部分負擔,以及慢性病患、邊緣戶等就醫公平性訴求,衛福部均漠視。如今政策準備上路,將持續關心經濟弱勢族群的補助措施是否落實。林雅惠說,調整部分負擔是為增加民眾就醫成本意識、增加醫病溝通、減少醫療浪費,健保署應定期針對調整項目進行成效分析及檢討,並追蹤與公告相關結果,醫改會將加以監督。對於補助中低收入戶等經濟弱勢族群的部分負擔。李伯璋表示,新制上路之前將公布補助條件與辦法,預計國健署將挹注菸捐經費達三千萬至四千萬元。陽明交通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洪子仁說,健保未實施總額制度前,每年醫療支出成長率為十%至十二%,實施總額後,每年僅以三%至四%幅度成長,顯見健保總額無法因應醫療支出,建議往後健保費率調整應與健保支出連動,避免財務吃緊。
-
2022-04-09 新聞.元氣新聞
健保部分負擔 輕症大醫院急診自付800元
衛福部公告,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新制於五月十五日正式上路,此次同步調整急診、藥品、慢箋、檢驗檢查部分負擔,未來輕症患者未經轉診至醫學中心急診就醫,部分負擔將調高至八百元,慢性病等患者到基層院所檢驗檢查,新制部分負擔起徵點為一千元,逾千元需支付部分負擔一百元。年挹注健保約百億健保財務狀況緊繃,衛福部長陳時中去年宣示兩年內不調漲健保費率,今年底安全準備金將不足一個月。衛福部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新制實施後,每年約可挹注健保九十九點九億元,年底安全準備金預計可維持一點三二個月。調整藥品部分負擔影響八百九十六點二萬人,挹注金額卅九點七億元;檢驗檢查部分負擔影響九百八十一萬人,挹注金額五十八點九億元;急診部分負擔影響一百一十七萬人,挹注金額一點二億元。近兩千萬人受影響新制上路後,受影響人數近兩千萬人,其中卅七點五萬人一年得多花三千元以上,增加負擔兩百元以下有六成四八。衛福部社會保險司長商東福指出,這次公告與預告不同之處,主要將基層院所檢驗檢查起徵點,從五百元上調至一千元;其次是藥費、檢驗檢查部分負擔級距從五十元調整為一百元,方便醫院行政作業,影響民眾人數也隨之減少。此外,健保投保薪資上限調升五級預告已截止,預計可順利實施。依現行規定,門診藥費一百元以下,免收部分負擔;一百元以上依級距收取,上限二百元。新制為基層院所、中醫、地區醫院藥品及第一次慢箋藥費一百元以下,仍免收部分負擔,逾一百元則按比率兩成收取,上限兩百元;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按藥費兩成收取,上限三百元;慢箋第二次、第三次領取不收部分負擔。急診部分負擔,現行基層院所及地區醫院為一百五十元,區域醫院三百元,醫學中心則依檢傷分類收取四百五十元至五百五十元。新制為基層院所及地區醫院仍為一百五十元,但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依檢傷等級收取,重症分別收取兩百元及三百元,輕症則收取六百元及八百元。增檢查部分負擔費檢驗檢查部分負擔為新增,基層院所、牙醫、中醫檢驗檢查一千元以下免收部分負擔,超過千元定額收取一百元。地區醫院則五百元以下免收,逾五百元依比率收取一成,上限一百元;未經轉診至區域醫院、醫學中心檢查,部分負擔上限為三百元及四百元。新制上路後,如民眾未經轉診到台大醫院門診就醫,包括基本部分負擔四百廿元、掛號費一百元、藥費部分負擔上限三百元,以及檢驗檢查部分負擔上限四百元,總計達一千二百廿元。李伯璋指出,盼民眾珍惜健保資源,落實分級醫療,讓健保財務妥善運用,省下的健保費將以照顧癌症、重大傷病患者為最大目標。
-
2022-03-31 新聞.元氣新聞
基層提2修正方案 首次領慢箋應免收部分負擔
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昨預告截止,基層醫療協會提出兩項修正方案,一為檢驗檢查部分負擔起徵點由五百元上調至一千元;一為首次領取慢箋,應免收部分負擔。藥師公會全聯會則重申,對各層級醫療院所領取第二次後慢箋免費,深感失望,另有民間團體提出急診於深夜或假日時段不收取輕症病人部分負擔。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說,健保署將彙整各界意見後,最後由陳時中拍板定案。「新修正方案是希望真正落實分級醫療。」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說,盼病人從基層診所開始就醫,若病情需要,再轉診到大醫院;由於診所較少執行檢驗檢查,也少用高價藥品,建議民眾到診所領取第一次慢箋時,免部分負擔。李伯璋說,基層診所檢驗檢查部分負擔起徵點上調至一千元,不是不能討論,但希望診所將病人檢驗檢查結果上傳至雲端病歷,讓其他醫療院所避免重複檢查。
-
2022-03-31 新聞.元氣新聞
就醫將變貴 病人趕檢查省荷包
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昨預告時間截止,新制即將上路,醫師發現,部分民眾在診間主動要求做超音波或其他檢驗檢查,免得日後荷包失血。以確診病人是否心肌壞死或血管狹窄的「心肌灌注掃描」檢查為例,最高約需八千元,目前健保全額給付,未來就得多繳四百元部分負擔,如在台大就醫,連同藥價、掛號費,可能得繳一二二○元。台大醫院內科部整合醫學科主任王宗道表示,近期詢問是否可以多做檢查的患者明顯較多,對比未宣布調整部分負擔前,約增加近一成。不過,檢驗檢查醫療行為不是購物,怎可能跟百貨公司買東西一樣,「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王宗道指出,醫界支持調整部分負擔,減少醫療浪費,即使病患主動要求做檢查,醫師一定是專業角度,不浮濫開立檢查,如「心臟超音波」檢查,症狀穩定的病人只需一至兩年做一次,「心肌灌注掃描」檢查,則至少間隔兩年以上。各醫院「心臟超音波」檢查費用約三千至五千元,而「心肌灌注掃描」檢查費用約六千至八千元,以往由健保給付,但部分負擔新制上路後,就需自付部分費用,如未經轉診,徵收兩成,這兩項檢查都需自付最高上限四百元。以台大醫院來說,部分負擔未調整前,進行心臟超音波的檢查病人,僅需付門診基本負擔四百廿元,掛號費一百元,藥品部分負擔上限二百元,總計七百廿元;一旦部分負擔新制上路,新增檢驗檢查部分負擔,超音波檢查後,將收取上限四百元部分負擔,另藥品部分負擔上限調整為三百元,總費用來到一二二○元,相較未調整前多出五百元。王宗道說,如果病人提出檢查需求是不需要的,在溝通後,病人大多能接受,畢竟檢查需依醫師專業考量,於民眾健康及不浪費健保的前提下,做最有利的選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主任黃群耀說,新制上路,每次就醫若有藥費、檢驗檢查等部分負擔,總費用就會破千,民眾應該相當有感。建議各醫院提供試算公式,加強宣導,以免病患批價時,發現費用多了好幾百元,引發紛爭。
-
2022-03-30 新聞.元氣新聞
獨/檢驗檢查部分負擔調整 要求做檢查病人比率增1成
健保部分負擔調整今預告時間截至,調整新制即將上路。醫師發現,近日有民眾為省荷包,就醫時竟希望醫師多開立檢驗檢查,避免部分負擔調整上路後,檢驗檢查需支出部分負擔。台大醫院內科部整合醫學科主任王宗道說,近期觀察,此類詢問患者人數多為個位數,雖然於門診並不顯著,但對比未宣布調整部分負擔前,詢問比率約已增加5%至10%。檢驗檢查部分負擔調整在即,當有患者詢問希望多做檢查時,當然也有想過可能是這個調整所致。王宗道說,「但這都是可以理解的,因身為病人當然希望省一點。」因此他不會直接問病人,畢竟人數不多,而病人多希望進行的檢查為心臟超音波或心肌灌注掃描檢查等。王宗道說,醫界多支持調整部分負擔減少醫療浪費,因此面對病人要求,會站在不浪費健保的角度,不會浮濫開立檢查,如心臟超音波檢查,除非是真正病情需要的人,才會進行檢查,如果是症狀穩定的病人,每次檢查須間隔一至兩年,另心肌灌注掃描檢查,對於病情穩定者來說,應至少間隔兩年以上。「如果病人提出的檢查需求是不需要的,通常溝通後,病人也都能接受。」王宗道說,畢竟檢驗檢查醫療行為不是到百貨公司買東西,民眾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而是必須依醫師的專業考量,於民眾健康及不浪費健保的前提下,進行最有利的選擇。王宗道指出,心臟超音波檢查費用約3000至5000元,而當心臟病患者要確定有無心肌壞死或血管狹窄,進行的心肌灌注掃描檢查,這是種放射線的核子檢查,費用約6000至8000元,以往都是健保給付,但部分負擔上路後,民眾將需自付部分負擔。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主任黃群耀說,目前門診尚未有患者要求多做檢查,原因可能是尚未公告部分負擔調整上路時間,待正式上路後,每次就醫若有藥費、檢驗檢查部分負擔,總費用可能破千元,相信民眾對醫療費用會很有感覺。不過,即使民眾可能因為擔心檢驗檢查部分負擔調整,希望醫師多先進行檢查。但黃群耀說,醫師仍會依病人的需求及檢查的合理性進行檢查,避免檢驗檢查費用被健保署核刪。黃群耀認為,部分負擔造成醫療費用增加,目前醫院多半還沒有擬定試算公式提供給民眾或醫師,未來可能會出現很多紛爭,如治療心臟內科病人的藥物多為高價藥,如果領取藥物要多付高額的部分負擔,病人有可能會適應不良,而這些現象須待部分負擔調整上路後,才能再行觀察與擬定解決方法。
-
2022-03-30 新聞.元氣新聞
獨/健保部分負擔調整今預告截止 基層診所新提兩方案
健保部分負擔調整今預告期截至,新制何時上路?將由衛福部長陳時中拍板定案。基層醫療協會於截止日前,再提出兩項調整案,首先盼檢驗檢查部分負擔起徵點,由現行500元再次上調至1000元;其次,病人於基層診所領取第一次慢箋,應免收部分負擔。藥師公會全聯會則重申,對各層級醫療院所領取第二次後慢箋免費,深感失望。健保署表示,將彙整各界意見向陳時中面報,並由陳時中拍板定案。「如此方案是希望真正落實分級醫療。」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說,希望病人從基層診所開始就醫,如果病情有需要,再透過轉診到大醫院,而診所少做檢驗檢查,也少用高價藥品,若病人到診所領取第一次慢箋免部分負擔,也可以不需要多花錢,如此增加民眾到診所就醫意願,降低大醫院醫師、藥師的工作負擔。健保署長李伯璋說,依健保稽核發現,疫情期間,有醫療院所申報疑似新冠肺炎病人胸部X光檢查費用,但所付影像卻是腳的檢查X光影像,此為申報不實,且有高達235億點數申報健保時,沒有附任何申報資料。基層診所希望可以將檢驗檢查部分負擔上調至1000元。李伯璋說,這不是不能討論,但希望診所將病人檢驗檢查結果上傳至健保署雲端病歷,避免其他醫療院所重複檢查。林應然說,基層診所並非不願意上傳檢驗檢查報告,而是依健保署規範,基層診所每年約需花費2萬元使用相關電腦程式,且每個月還需支付維護程式等費用,「對檢驗案件數不多的診所來說,負擔真的太重了。」盼健保署應設計簡單容易使用的方案,而不須支付電腦公司高額的使用費。此外,基層診所也希望民眾第一次領取慢箋免收部分負擔。李伯璋認為,基於分級醫療與使用者付費,於診所領取第一次慢箋,仍應比照藥費部分負擔收取。此外,藥師公會全聯會昨也向衛福部發出公文重申,對各層級醫療院所領取第二次後慢箋免部分負擔,深感失望,建請政府針對慢性病人的醫療分級與解決不合理藥價差利益,擬定短、中、長期的改革政策。李伯璋說,健保署將彙整各界對調整部分負擔意見後,向陳時中面報,再由陳時中拍板定案。
-
2022-03-22 新聞.元氣新聞
回應爭議 陳時中:健保重大傷病、低收入都沒增加負擔
衛福部日前公布健保部分負擔方案,約有1454萬人受影響,預計5月前正式上路。但國民黨團今天表示,無法接受把民眾當提款機的方案,要求衛福部暫緩實施該方案。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盼健保的調整對人民影響最小又能讓制度永續,現行調整的部分負擔對於原重大傷病、低收入者,都沒有增加任何負擔。陳時中表示,健保對民眾是很重要的安全制度,財務穩定,無論費率調整或部分負擔調整,都希望對人民影響最小,又能讓健保永續。因為不希望造成經濟負擔對就醫造成障礙,因此對原來重大傷病、低收入者都沒有增加任何負擔,中低收入者若經轉診,部分負擔也會予以補助。訂定上限是為減輕負擔,希望在有費用意識下可以撙節使用。至於相關配套進度,陳時中表示,正在訂定辦法,主要方向是針對中低收入戶,可能有較多疾病、負擔較重,而這也是外界一直反映的事情。不過陳強調,若配合分級轉診到醫院看診,增加的費用會給予補助,把影響減到最低。
-
2022-03-22 新聞.元氣新聞
健保署納多項兒童治療新藥給付 調部分負擔為病人福音
健保署今公告納入多項兒童疾病治療藥物,包括兒童甲狀腺癌、膠質細胞瘤等共7項罕見實體腫瘤的創新標靶藥物;另健保放寬現行給付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高危險群的早產兒病患,其出生懷孕周數至32周;同時也放寬治療兒童黴菌、潰瘍性結腸炎用藥,預計總受惠人數近900人。健保署表示,近期部分負擔調整,即是希望讓需要新藥治療病人,有機會得到健保給付。健保署於2月17日召開「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簡稱藥物共擬會議),在醫藥界、付費者代表及病友團體共同努力下,通過多項新藥納入健保給付案和給付規定擴增案。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戴雪詠說,基於人道立場,藥廠研發新藥時,很少進行兒童臨床試驗,且兒童治療用藥的安全性與耐受性更為第一考量。針對治療兒童甲狀腺癌等罕見實體腫瘤的TRK抑制劑口服larotrectinib成分創新新藥,研究顯示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經與廠商完成協議,於今年3月1日起納入給付,預計未來5年內每年約有23名病患受惠,平均每人藥費297萬元,全年預估健保支出6800萬元。另現行健保給付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疾病高危險群的早產兒,其出生時懷孕周數小於或等於30周,依研究發現,31至32懷孕周數早產兒也同屬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住院高風險族群,因此同意將Palivizumab成分藥品放寬給付至懷孕周數為32周的早產兒,預估約有842名早產兒受惠,平均每人藥費約12萬元,全年預估健保支出4683萬元。 至於,健保現行已給付6歲以上小兒潰瘍性結腸炎,但部分病童對此藥物反應不佳,目前已有含adalimumab成分的生物製劑可以治療5歲以上中度至嚴重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的病童,但因藥品健保支付價仍高,目前僅擴增給付於5歲以上、未滿6歲病童,而6歲以上仍有其他藥品提供治療,以提升該年齡層兒童的臨床照護需求。戴雪詠說,目前用於治療成人黴菌感染的含anidulafungin成分藥品,經衛生福利部核准新增1個月以上的病童使用,預估使用人次於未來五年內每年約有31人次,平均每人藥費約2.6萬元。健保署長李伯璋說,為落實提升病患照護,針對未滿足的醫療需求,健保署致力於新藥的收載審核及協議,並合理分配各年齡層病患的醫療資源,但因健保藥品預算有限,期盼藥廠能盡速與健保署達成各項協議,包含藥價調整等。李伯璋說,最近健保署提出部分負擔調整方案,不只是為增加健保財源,而是強化民眾費用意識,進而優化就醫行為與醫病決策共享,希望民眾能共同珍惜健保資源,減少不必要醫療行為,讓真正需要新藥、新科技、新特材等治療病人有機會得到健保給付,並務實、有效率面對疾病、解除病人的痛。
-
2022-03-21 名人.李伯璋
李伯璋/調整部分負擔抑制浪費 健保才能永續
最新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上周預告,健保署秉持改革漸序、健保永續、照顧弱勢的精神,追求將健保資源提供給真正需要支持的重大傷病、癌症、罕病的民眾。衛福部長陳時中對這次改革的看法是:「增加部分負擔,強化費用意識,進而優化就醫行為與醫病決策共享,醫病關係、醫療品質的進步可期」。改革關鍵 減少不必要醫療 「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調整」對台灣醫療改革十分關鍵,期盼醫界團體與民眾以正向思維看待,共同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行為,讓新藥、新科技、新特材等有機會納入健保給付。我們常接到病友訴求,希望能擴增高價藥給付範圍、新增特材給付項目,也讓給醫療體系過低的給付能有調整空間。有些民眾屬於經濟弱勢或邊緣戶,恐無力支付部分負擔費用,我們也精算需求並籌措合適財源,規畫符合「全民健康保險經濟困難認定標準」條件的中低收入戶、失業勞工、弱勢兒童及少年等弱勢家庭,給予補助,降低就醫障礙。落實分級醫療 照顧弱勢健保愛心專戶獲得多位健保會委員大力支持,如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代表何語、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代表劉國隆、中華民國全國職業總工會代表楊芸蘋等。落實醫療平權及照顧弱勢,進而避免「因病而貧、因貧而病」,共創健保、醫療提供者與被保險人三贏。成長過程影響生命態度,身爲外科醫師、我知道必須務實、有效率面對疾病、解除病人的痛。落實分級醫療、照顧弱勢及尊重醫療專業,是執掌健保署以來的核心理念。「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方案並非紓解健保財務壓力的唯一手段,部分負擔調整而增加健保收入推估僅107.3億,但全體民眾減少一次就醫行為,就可減少健保支出378億點。慢性病到基層院所 落實分級癌症用藥、罕藥及血友病藥費占率以醫學中心逾六成為最高,C肝用藥以區域醫院41.6%最高。但以三高慢性病人來看,西醫基層藥費占率高於其他層級,約30.4%。顯示大型醫院以照顧急重難症患者為主,穩定的慢性病人已逐漸在基層院所就醫,相信佐以「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策略,將更有效落實分級醫療。從經濟學概念,當部分負擔從零元變成要付一點點錢時,就會產生所謂「零元效應」,一項物品或服務從免費變成付費,能顯著降低需求。部分負擔不用訂得太高,但不應免除,小額部分負擔在不增加民眾太多財務壓力下,應該可相當程度抑制浪費。國小課本 納入健保主題為深化未來主人翁珍惜健保,108年上學期國小五年級「南一出版社」的國語習作「孔雀錯了」、下學期「翰林出版社」的國語課本「亞洲最受讚譽的健康照護制度」,皆已納入健保主題,翰林出版社新編版本亦將加入「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觀念。國際知名出版社「Springer」預計今年五月協助出版「Digital Health Care in Taiwan-Innovations of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與世界分享台灣健保。健保永續,你我有責,「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將為台灣健保奠定永恆基礎。(本文作者為中央健康保險署長)
-
2022-03-20 新聞.元氣新聞
藉由調整部分負擔落實分級醫療?專家:態度是悲觀的
衛福部預告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包括急診、藥品、慢箋、檢驗檢查部分負擔均有所調整或新增,最快5月1日上路。衛福部表示,調整部分負擔是促進醫療資源合理使用,並有助實施分級醫療及轉診制度。但專家學者直說,調整部分負擔對分級醫療的影響應該不太明顯,態度更是悲觀的。政治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台灣健康經濟學會昨共同舉辦「部分負擔,部分調整?」研討會。衛福部社保司長商東福說,調整部分負擔的目的,外界說要避免醫療浪費,但應是要促進醫療資源合理使用,並有助實施分級醫療及轉診制度。與會專家學者、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長蔡偉德說,這次新增檢驗檢查部分負擔,健保將多收入63億元為最多,占整體增加收入約6成,也是民眾最有感的部分。經模擬計算,醫學中心未經轉診門診部分負擔為420元、檢驗檢查部分負擔上限400元,總部分負擔是820元起跳,與經轉診總部分負擔370元起跳,相差450元,但若是從區域醫院轉診醫學中心,再加上原先區域醫院門診掛號費、部分負擔等,差距更縮小至60元,對民眾誘因恐不夠強烈。蔡偉德說,若是要以部分負擔落實分級醫療,除定額的部分負擔外,再依不同的檢驗檢查等項目等,依定率收取費用,且收取的上限費用可以再拉高,如此民眾才會思考醫療費用及服務是否對等,選擇到區域或地區醫院就醫。蔡偉德說,台灣民眾就醫自由,因此必須要有機制,讓民眾依病情需要,選擇合適的醫療院所,目前健保署於不同醫療等級收取不同定額的部分負擔,讓民眾自行落實分級醫療,但不同等級醫院的醫療費用差距,無法反應民眾對醫療品質的差距,主因是民眾認知醫學中心有如百貨公司,其醫療品質及保障確實比較好,寧可多花錢也願意。蔡偉德說,若是要以部分負擔落實分級醫療,除定額的部分負擔外,再依不同的檢驗檢查等項目等,依定率收取費用,如此民眾才會思考醫療費用及服務是否對等,選擇到區域或地區醫院就醫。檢驗檢查加收部分負擔,對重大傷病患者來說,並非是完全沒有影響。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說,如果所就診的疾病與重大傷病無關,仍需支付檢驗檢查部分負擔,且許多重大傷病患的共病,醫師為照顧方便,也都還是在醫學中心看診,這也將讓病患經濟負擔增加。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周穎政說,調整部分負擔以落實分級醫療,「我的態度是悲觀的」,因門診醫療於醫院及診所是互相競爭,這部分應同時考量供給面及需求面,再從支付制度加以檢討,支持推動家庭醫師制度。這次健保部分負擔調整金額不大,依以往研究指出,新制上路後,預估3至6個月就醫需求會有所下降,但6個月後就會恢復常態。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長期來說,還是抑制難以醫療浪費。健保署長李伯璋說,經最新統計,調整部分負擔後,高達九成民眾,每人每日增加部分負擔均小於4元。分析發現,小於1元約占7成,以此累計小於2元占7成8、小於3元占8成5、小於4元約占9成,調整部分負擔是要讓民眾付費有點感覺,健保永續是全民共同的責任。
-
2022-03-18 新聞.元氣新聞
部分負擔調整擔心沒錢看醫師 經濟弱勢者不禁掉下眼淚
衛福部昨預告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民間醫改及藥師團體大感不滿。醫改會表示,對經濟邊緣戶就醫費用,衛福部應立即撥予百分之一至二的菸捐到健保署愛心帳戶,並公布申請管道,否則新制不應上路。藥師公會也重申,慢箋第二、三次調劑無論在醫療院所或藥局領取,新制都維持免費,讓分級醫療精神蕩然無存,將於14天預告期間內提出異議。「衛福部昨預告部分負擔調整後,今已接獲5、6通民眾來電,都是擔心沒錢看醫師,還有單親媽媽邊說邊掉眼淚。」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淑瓊說,基金會同仁今已接到數通民眾表達擔心就醫的電話,真的讓人不捨。一位單親媽媽來電表示,她有三高及其他疾病,自從膽囊切除後,偶爾有腹痛、噁心或拉肚子等問題需要就醫。每個月收入扣掉必要生活開銷,只剩下一千至兩千元可以過活。當她說到,自己不是低收入,也沒有重大傷病身分,當昨晚看到新聞要調漲那麼多項部分負擔時,忍不住哭了出來。此名單親媽媽很擔心自己能不能繼續看病,萬一孩子也生病,該怎麼辦?生活怎麼過下去。她希望醫改會一定要幫她這樣處境的人說話。劉淑瓊說,健保部分負擔調整後,大家多關心個人醫療費用增加,但對一個家庭來說,更是沉重經濟負擔,包括家中長輩、孩童就醫,若自己又是多重共病患者,經濟負擔倍增。衛福部長陳時中與健保會付費者代表會面時,劉淑瓊當面表達,如果民眾就醫後,就是付不出500、600元部分負擔,衛福部、醫院應如何協助。她說,看到這些經濟弱勢、甘苦人的就醫障礙心聲,真的是十分痛心。劉淑瓊說,會面時,陳時中允諾撥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的菸捐款項到健保愛心帳戶,但現在還看不到相關規畫,希望陳時中不要畫梅止渴、不要隨便說說,不負責任。提醒衛福部應清楚說明,菸捐要支出多少錢到愛心專戶,經費何時可以到位,而相關單位如何認定及申請程序為何?配套措施應都到位後,部分負擔調整才可正式上路。藥師公會今也重申,慢箋第二、三次調劑無論在各層基醫院或藥局領取都維持免費,對此,分級醫療精神蕩然無存,表達深切失望。分級醫療於健保制度是重中之重,但以收入金額計算2020年各級醫院門住診占率,醫學中心門診占52.3%,住院占47.7%,區域醫院門診占52.5%,住院占47.5%,大型醫院門住診分配明顯失衡。大型醫院擁有先進醫學技術、設備及研究量能,應集中醫治「急、重、罕、難」病患,至於慢性病患者通常病情穩定,僅需定期追蹤一次,且請領慢箋第二、三次藥品也無須進入診間,返回大醫院領藥不具任何實益,本應回歸社區醫療體系領藥。藥師公會針對預告部分負擔調整方案,將在14天預告期間內提出異議,再次呼籲健保署把握改革契機,透過制度引導及鼓勵民眾一同往分級醫療目標前進。民眾到社區藥局領藥,不僅減少舟車勞頓、返回醫院感染的機會,也能保留大醫院醫療量能給最需要的病患,且藥師也較有充足時間,一併協助檢視民眾相關用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