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31 醫療.耳鼻喉
搜尋
邱宜君
共找到
3358
筆 文章
-
-
2022-07-3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DNR推動超過20年 家屬多正面看待
台灣於二○○○年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立法後,賦予國人臨終時可以選擇拒絕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DNR),但疫情之下,簽署DNR似乎不這麼單純,反而像極了醫師的保命符。過去的年代,死亡是你我絕口不提的話題,超過廿年DNR的推動,家屬對DNR多持正面態度。八十幾歲老媽媽,原本是住在家裡、身體衰弱臥床的,因為確診送到台大醫院急診。當醫院評估要不要插管,幾位家屬子女都很猶豫,決策遇到困難,但後來發現原來母親簽過DNR,他們很感謝母親曾經做過這個意願表達,他們也了解母親想法和個性特質,就轉而支持母親的意願。在醫院期間,老媽媽剛好住在開設於台大家醫科的專責病房,當治療進展出現瓶頸,緩和醫療團隊就在尊重她意願的前提下,幫助她改善減少確診帶來的不舒服,例如痰多、呼吸喘等,盡量舒適。緩和醫療團隊會透過電話和視訊去克服家屬不在場的問題、取得家屬的共識。當時老媽媽已半昏迷,她的一位女兒自己雖然沒有確診,仍自願到專責病房照顧、陪伴母親。台大醫學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蔡兆勳走進病房查房時,就會聽見女兒播放聖歌給母親聽,女兒說,因為媽媽是虔誠的基督徒,聖樂聲對他來說很重要,雖然已無法治療,母親聽到音樂聲仍會有一些反應。女兒陪伴大約一周後,老媽媽平靜地離開了。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血液與腫瘤內科資深主治醫師陳鵬宇表示,日前收治一名近八十歲、晚期肺癌的男性確診者,才住院,就喘個不停,預估只能撐上一兩天,本人及家屬均同意不插管、不電擊,希望走時沒有痛苦。該個案女兒為比丘尼,希望父親死後祝念八小時,但礙於法規,必須立即處理大體。院方通融下,她身穿隔離衣、戴N95口罩,進到安寧病房,完成臨終陪伴,父親安詳離世。
-
2022-07-3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下避紛爭 DNR二修處置標準
去年雙北疫情大爆發,七、八百人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去年七月初,分析致死原因中就曾提及有一成七死者簽署DNR,簽署狀況偏高。今年五月迄今累計破八千人死亡,達三成六死者簽署DNR,簽署率約去年的一倍。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二度於疫情期間修正DNR處置標準,擬定臨床指引減少紛爭。DNR是讓確診者安寧好走,還是成為恐怖的死亡號角?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在去年七月六日的防疫記者會上表示,五月十一日到七月四日六二二人死亡,其中約一成七簽署DNR,「但裡面有相當比例可以救得回來」,此話一出引發第一線醫師反彈,張上淳二度道歉。聯合報元氣中心自去年六、七月起即陸續接到多名醫護人員、專家陳述意見,除了對新冠患者的高致死率感到不解,有人直指確診者簽署DNR的時機和情境,有檢討的必要。北市聯醫和平院區一位不具名的資深護理師抱怨,高層積極推廣安寧緩和理念,疫情嚴峻、醫療量能吃緊之際,還要求主動詢問患者「若病情惡化時,是否放棄插管?」簽署攸關生死,竟讓病人得在短短卅分鐘內決定。「爭吵無濟於事,過猶不及的醫療都是錯的,問題是如何拿捏才是正確的?」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台大醫學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蔡兆勳說,關鍵在醫師正確診斷、治療、評估預後,除非判斷末期,否則該插管還是得插管。國內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立法推手、成功大學名譽教授趙可式表示,如有二位專科醫師綜合評估病人年齡、多重共病、病情嚴重程度等,認為現代醫學難以救治且無法避免近期死亡,當然可建議簽署DNR。若無上述先決條件,只是單純染疫,就應積極救治,不應在此時讓確診者簽名。為此,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從去年七月迄今二度修正「疫情期間DNR處置標準」,擬定臨床指引,以期安寧好走,減少紛爭。蔡兆勳說,站在醫學會立場須強調「正確的事應怎麼做」,去年八月公布「台灣新冠肺炎安寧緩和醫療建議手冊第一版」。今年染疫死亡個案較多,許多確診者不在安寧病房過世,為讓沒有接受過緩和醫療訓練的醫護人員有所依循,預計八月中旬完成第二版(簡易版),重點在隔離病人照顧、過世病人家屬照顧、兒童照顧、居家醫療等層面。兒童照顧部分,蔡兆勳表示,今年兒童染疫重症已有上百人,且有廿多名幼兒死亡,如何降低不必要的醫療處置,減輕病童痛苦,並減少家屬悲傷過度,為重要的課題。隔離病人方面,今年確診數逼近五百萬,中症、重症患者均破萬,多需住院隔離,因此有必要擬定指引,作為第一線醫護照顧時的依據。▍延伸閱讀:搭上疫情順風車?DNR簽署率翻倍 護理師曝院內殘酷真相
-
2022-07-3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8千死 36%簽DNR恐是致死率高原因之一
Omicron疫情爆發至今,累計死亡人數昨突破八千人,達八○四○人。分析國內致死率高原因,除高齡者染疫後多為重症,治療難度增加外,國內多名專家、醫師認為,DNR占比偏高也是原因之一。去年指揮中心分析死亡原因,有百分之十七點八簽署DNR,本報分析今年死亡案例數,簽署DNR比率已達百分之卅六點四。所謂的DNR(Do-Not-Resuscitate),即拒絕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指揮中心自五月六日起公布死亡個案說明圖卡中,在不施行心肺復甦術的案例以淺藍色字體註記DNR,疫情嚴峻之際,每天圖卡幾乎均一片藍字。到底有多少死亡案例簽署DNR?指揮中心並未提供數據,本報自行統計今年五月六日至七月卅日,總計八○二三名死亡個案,二九一九人簽署DNR,占百分之卅六點四。DNR死亡個案 五成八年逾八十進一步分析簽署DNR死亡個案,女性占四成、男性六成;年齡分布,年逾八十者占最高,為百分之五十八點二。而九成九以上簽署DNR的死者與共病纏身,年長者以癌症、慢性腎病、中風、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肝硬化、神經系統疾病等,較為常見;青壯年則以癌症、慢性腎病、神經系統疾病等居多。統計顯示,僅廿二名簽署DNR確診死者無任何慢性病或其他共病,占比百分之○點七,最年輕無共病死者僅卅多歲。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在死亡確診個案中,逾三成六簽署DNR,比率偏高,這可能是導致台灣致死率高的原因之一,如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去年七月所說的「有些人其實是可以救得回來的」。DNR占比高 與機構住民有關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長蔡兆勳認為,看數據確實會給人負面聯想,今年DNR占比偏高,應與機構住民染疫率高有關。機構住民體弱、常住院,入住機構時,多會被問是否要簽署DNR,也可能有部分是背後的各種因素,造成DNR應用時機不恰當所致,「但現在回頭講都是傷害。」放棄急救插管的紅線應該畫到哪?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新冠專責病房負責人陳鵬宇表示,臨床判斷標準為有無機會拔管及肺部功能,若狀況極差,估插管後兩周無法拔管,須氣切裝呼吸管,傾向不插管急救、不電擊。中暑合併新冠 染疫死亡第二例本土昨新增二萬一二七三例、境外移入二二八例,死亡六十例。死亡案例中,出現國內第二例中暑合併新冠肺炎案例,四十多歲男性,廿一日反覆高燒至四十點九度,廿四日死亡。昨新增一五六例中重症,其中為兒童重症,是一名九歲男童染MIS─C。
-
2022-07-3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DNR 1/36.4%死亡案例簽DNR 放棄急救紅線在哪?
Omicron疫情爆發至今,累計死亡人數昨突破8千人,達8040人。分析國內致死率高原因,除高齡者染疫後多為重症,治療難度增加外,國內多名專家、醫師認為,DNR占比偏高也是原因之一。去年指揮中心分析死亡原因,有1成7簽署DNR,本報分析今年死亡案例數,簽署DNR比率已達3成6。DNR(Do-Not-Resuscitate),即拒絕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指揮中心自5月6日起公布死亡個案說明圖卡中,在不施行心肺復甦術的案例以淺藍色字體註記DNR,疫情嚴峻之際,每天圖卡幾乎均一片藍字。到底有多少死亡案例簽署DNR?指揮中心並未提供數據,本報自行統計今年5月6日至7月30日,總計8023名死亡個案,其中2919人簽署DNR,占比達36.4%。 自今年5月6日到7月29日,公布7963名死亡個案,其中2902人簽署DNR,占比約36.4%。這些個案當中,大約58.2%逾80歲、60到79歲有32.7%、50多歲5.8%、20到49歲3.1%、有0.2%在20歲以下,其中女性占4成、男性達6成。簽署DNR者大多有共病,長者常見癌症、慢性腎病、中風、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肝硬化、神經系統疾病等;青壯年常見癌症、慢性腎病、神經系統疾病等。但也有22個人沒有任何慢性病或其他共病,達0.7%。進一步分析其年齡,90多歲女性有6位、90多歲男性一位、80多歲男性5位、80多歲女性一位、70多歲男性兩位、70多歲女性一位、60多歲男性3位、60多歲女性一位、40多歲女性一位,還有一位男性僅30多歲。簽與不簽 放棄急救的紅線應該畫到那裡? 去年7月6日,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曾在疫情記者會公布數據,當時雙北疫情大爆發,去年5月11日到7月4日共675人死亡,其中兩成簽署DNR,他曾說,「拒絕急救」個案是死亡率較高的原因之一,但隨即引發渲然大波,讓他於隔日公開致歉。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在死亡確診個案中,逾三成六簽署DNR,比率偏高,這可能是導致台灣致死率高的原因之一,如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去年所說的「有些人其實是可以救得回來的」。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認為,養護中心住民染疫致死率偏高,另一個主因為許多住民在住進機構時,就簽署了DNR同意書,一般來說,比率高達四五成,也就是一旦病情危急,就拒絕緊急處置,在染疫後,即使病危,只能「在地收治」,不會轉送大型醫院緊急搶救。DNR數據偏高 醫學會:確實可能是在不當時機推動所致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科主任蔡兆勳認為,光看數據占比,確實給人負面聯想,但今年DNR占比高,應與機構住民染疫率高有關。機構住民大部分抵抗力弱或經常住院,入住時幾乎都會例行詢問,如果病情發生不好的變化,是否需要送醫急救。現在民眾比較能接受善終觀念,大都會認為不要這樣折騰,希望可以選擇機構或家中過世。 再者,確診住院,家屬不能陪病,確實減少有以往家屬意見不合、臨陣推翻DNR的情況。國內累計近9千名確診死亡個案,蔡兆勳說,「確實可能有部分是基於各種原因,造成DNR應用時機不恰當所致,但現在回頭講,都是傷害了。」為此,從去年7月迄今,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兩度修正疫情期間DNR處置標準,擬定臨床指引。去年8月公布「台灣新冠肺炎安寧緩和醫療建議手冊第一版」,預計8月中旬則將發表第二版簡易版。
-
2022-07-3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DNR 6/DNR推動多年 家屬不用再決定親人生死
台灣於2000年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立法後,賦予國人臨終時可以選擇拒絕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DNR),但疫情之下,簽署DNR似乎不這麼單純,反而像極了醫師的保命符。過去的年代,死亡是你我絕口不提的話題,超過20年DNR的推動,家屬對DNR多持正面態度。80幾歲老媽媽,原本是住在家裡、身體衰弱臥床的,因為確診送來台大醫院急診。當醫院評估要不要插管,幾位家屬子女都很猶豫,決策上遇到困難,但後來發現原來母親簽過DNR,他們很感謝母親曾經做過這個意願表達,他們也了解母親想法和個性特質,就轉而支持母親的意願。 在醫院期間,老媽媽剛好住在開設於家醫科的專責病房,當治療進展出現瓶頸,緩和醫療團隊就在尊重他意願的前提下,幫助她改善減少確診帶來的不舒服,例如痰多、呼吸喘等,盡量舒適。緩和醫療團隊會透過電話和視訊去克服家屬不在場的問題、取得家屬的共識。 當時老媽媽已經半昏迷,家屬都知道母親已經走到生命的最後了。她的一位女兒自己雖然沒有確診,仍自願到專責病房來照顧、陪伴母親。台大醫學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蔡兆勳走進病房查房時,就會聽見女兒播放聖歌給母親聽,女兒說,因為媽媽是虔誠的基督徒,聖樂聲對他來說很重要,雖然已無法治療,母親聽到音樂聲仍會有一些反應。女兒陪伴大約一周後,老媽媽平靜地離開了。 緩和醫療團隊會告知病人的狀況,讓家屬放心家人有得到好的照顧和關懷、減少忐忑慌亂的心情,醫療團隊也會透過視訊或聲音影像,安排親人做最後的道別。由非確診家屬陪伴確診者走完最後一程,在台大家醫科專責病房已經有過幾例,剛好都是女性衰弱長輩,來陪伴的也都是女兒,這位老媽媽是最近半個月的例子。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血液與腫瘤內科資深主治醫師陳鵬宇表示,這2、3個月來,他所負責的專責病房共十幾名重症個案簽署DNR,在先前溝通過程中,都告知家屬「這不是放棄、放生,不會直接送殯儀館。」仍會提供該給的氧氣、抗生素、止痛藥等治療。日前收治一名近80歲、晚期肺癌的男性確診者,才住院,就喘個不停,預估只能撐上12天,本人及家屬均同意不插管、不電擊,希望走時沒有痛苦。 該個案女兒為比丘尼,急忙趕至醫院,希望父親死後祝念8小時,但礙於法規,必須立即處理大體。在院方通融下,她身穿隔離衣、戴N95口罩,進到安寧病房,完成臨終陪伴,父親安詳離世。陳鵬宇說,簽署DNR,不光只是為了讓當事人善終好走,也是讓家人沒有遺憾。
-
2022-07-3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DNR 2/消彌爭議 安寧緩和醫學學會兩度修正疫情DNR處置標準
去年雙北疫情大爆發,700到800人死亡,期間北市聯合醫院仍力推DNR,引發爭議。今年更加嚴峻,4月迄今累積近8000多人死亡,其中3成多簽署DNR。為此,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兩度修正疫情期間DNR處置標準,擬定臨床指引,減少紛爭。「爭吵無濟於事,過猶不及的醫療都是錯的,問題是,如何拿捏才是正確的?」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台大醫學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蔡兆勳說,關鍵在於醫師如何診斷、治療、評估預後,除非判斷為末期,否則該插管還是要插管。蔡兆勳指出,疫情期間簽署「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仍為預立概念,仍須先與病人及家屬充分溝通、討論,而非病人一到醫院即要求簽署,或簽署後,醫師不再進行心肺復甦術(CPR),這均為錯誤作法及觀念,如果病人可以救治,醫師也不會放棄救治機會。國內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立法推手、成功大學譽教授趙可式表示,疫情期間第一線的醫療人仰馬翻、兵荒馬亂,難以進行相關教育訓練,不能苛責醫護人員。至於在疫情期間,急診醫護讓病人簽署DNR,這是否恰當?趙可式表示,如果兩位專科醫師綜合評估病人年齡、多重共病、病情嚴重程度等,認為現代醫學難以救治且無法避免近期死亡,當然可以建議病人或家屬簽署DNR;但若無上述先決條件,只是單純染疫,就應積極救治,不應在這個時間點拿出DNR單子給確診者簽名。對於國內8000到9000名確診死亡個案,蔡兆勳說,「確實可能有部分是基於各種原因,造成DNR應用時機不恰當所致,但現在回頭講,都是傷害了。」新冠肺炎屬於新興傳染疾病,一開始需要很多嘗試性質的治療,邊走、邊觀察病情走向,如何幫助病人不要受苦到最後一刻,確實是一大難題。站在醫學會立場,希望強調「正確的事應怎麼做」,為此,去年8月公布「台灣新冠肺炎安寧緩和醫療建議手冊第一版」,由於今年染疫死亡個案較多,許多確診者不在安寧病房過世,為讓其他病房、未有緩和醫療訓練背景的醫護人員有所依循,預計8月中旬完成第二版簡易版,重點在於隔離病人照顧、過世病人家屬照顧、兒童照顧、居家醫療等層面。在兒童照顧部分,蔡兆勳說,去年雙北疫情幾乎沒有兒童死亡個案,但今年兒童染疫重症已經破百,且已20多名幼兒死亡,如何降低不必要的醫療處置,減輕病童痛苦,並減少家屬悲傷過度,這是重大課題。在隔離病人方面,今年確診人數逼近500萬大關,中症、重症患者也已經破萬,均需住院隔離,因此,有必要擬定相關指引,作為第一線醫護人員照顧時的參考依據。
-
2022-07-29 醫聲.肝病清除
嬤定期追蹤 C肝家族首位治癒者
70多歲阿嬤獨居在苗栗苑裡鎮內區的山上,她的丈夫和三個孩子都因肝病離世,為避免觸及傷痛,也罹患肝炎的她對疾病一直置之不理。去年苑裡衛生所人員登門拜訪,耐心勸她接受免費篩檢和藥物治療,阿嬤深受感動,耐心吃藥、定期到李綜合醫院追蹤,翻轉命運,成家中第一個「C肝治癒者」。苗栗苑裡鎮、台中后里區、雲林元長鄉、嘉義縣義竹鄉、高雄市梓官鄉,是台灣C型肝炎潛勢風險等級最高的五個偏遠鄉鎮,又以苑裡鎮是重中之重。苗栗縣衛生局長張蕊仙表示,靠山的十個里有六里C肝盛行率逾20%,每五人就有一人罹患C肝。肝病學術防治基金會過去三年多與當地衛生所、醫院、村里長聯手,主動把病人找出來。苑裡衛生所主任劉星照指出,2019年到今年三月底共篩檢6629人,找到369人有C肝病毒在身,其中334人願意加入治療計畫,包括這名阿嬤。李綜合醫院總裁李順安說,苑裡是他的家鄉,他有生之年,要把C肝對鄉親的損害降到最低。肝基會總執行長、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楊培銘表示,苑裡鎮十個里篩檢涵蓋率約五到六成,現在目標是先在未篩數最少的石鎮里、蕉埔里執行「微根除計畫」,再慢慢拓展到其他里。希望最終幫助所有尚未做過B、C型肝炎篩檢的45至79歲民眾,都取得妥善的檢查和治療,讓苑裡從C肝高風險地區除名。楊培銘表示,台灣目標2025年40萬名C肝人口80%完成治療,目前還有25萬人要找出來。截至今年六月,已有14萬人接受治療,剩下11萬人的缺口,要是再不加快腳步,2025年恐怕很難達標。楊培銘提醒,治癒代表身上驗不到病毒,但血中C肝抗體仍會存在10到20年。如果民眾完成治療後,健康檢查抽血看到有C肝抗體,也不需要驚慌、以為沒有治好,只要病毒量不存在,那仍然是「完治」。
-
2022-07-28 醫療.消化系統
終結肝苦人的漫長等待 淡水馬偕成功為確診者移植肝臟
64歲的潘先生,4年前就已經達到肝硬化最嚴重等級,想要積極保命,唯一選擇就是接受肝臟移植。不過,潘先生「等肝」的命運相當坎坷,過去2年已經3次錯失機會,今年3月一度病危,5月好不容易等到肝臟,卻在手術當天確診新冠肺炎。淡水馬偕紀念醫院肝臟醫學中心不忍心讓他再次苦等,團隊17人決定著全套防護裝備完成8小時手術,潘先生終於結束漫長等待,帶著「新肝寶貝」出院回家。收治潘先生的淡水馬偕紀念醫院肝臟醫學中心主任林俊昌表示,國人肝臟移植平均要等687天,再錯過真的不知要等到何時。考量病人已接種三劑疫苗,確診時Ct值超過30,症狀僅輕微咳嗽,而且對於治療態度積極,醫療團隊與病家討論後,決定在淡水馬偕樓獨立手術區域執行肝臟移植手術。這次手術共動員團隊17人,全員「戒慎不恐懼」,穿著全套防護衣、遵守所有防疫規範,歷時8小時順利完成手術。術後病人轉至負壓隔離加護病房,除了要服用移植後的抗排斥藥物,也要會同感染科醫師搭配新冠肺炎抗病毒藥物治療。病人在術後第7天就恢復良好,順利轉至一般單人病房,觀察肝功能及其他抽血數值均正常,腹水及黃疸都消失,在一般病房住院一周就出院返家。林俊昌說,接受肝臟移植的病人需遵從醫囑,按時服用抗排斥藥物。此外,為降低感染風險,應避免出入人多場合,不可以生食,不能養寵物,同時也要注意睡眠、保持正常生活作息,定期返院門診追蹤,才能與「新肝寶貝」長久相伴。
-
2022-07-28 醫療.消化系統
肝病家族七旬阿嬤翻轉命運 苗栗苑裡目標「C肝微根除」
70多歲的阿嬤獨居在苗栗苑裡鎮內區的山上,前後數百公尺內都沒有其他人家。阿嬤的丈夫和三個孩子,都因肝病離世,她自知有肝炎,為避免觸及傷痛,一直置之不理。去年苑裡衛生所登門拜訪,傾聽她的經歷、耐心勸她接受免費的篩檢和藥物治療。面對難得的關心,感動終於勝過抗拒,阿嬤耐心吃完藥、定期搭專車到李綜合醫院追蹤,確認自己已翻轉命運,成為家中第一個「C肝治癒者」。苗栗縣苑裡鎮、台中市后里區、雲林縣元長鄉、嘉義縣義竹鄉、高雄市梓官鄉,是台灣C型肝炎潛勢風險等級最高的5個偏遠鄉鎮,又以苑裡鎮是重中之重。苗栗縣衛生局局長張蕊仙表示,尤其是靠山的內區,10個里就有6個里C肝盛行率超過20%,平均每5人就有1人罹患C型肝炎。肝病學術防治基金會(肝基會)過去3年多與當地衛生所、醫院、村里長聯手,加班無數小時打電話、走遍家家戶戶苦口婆心宣導,主動把病人找出來。苗栗苑裡李綜合醫院總裁李順安說,苑裡是他的家鄉,他在此服務43年,得知苑裡是全台灣五個C肝重災區的第一名,他就下定決心,有生之年要全力以赴,把C肝對於鄉親的損害降低到最低。苑裡衛生所主任、醫事檢驗師劉星照表示,每問10個人,大約只有6、7個人會願意篩檢,剩下4成多數是早已適應醫療資源缺乏,全然不在意健康相關問題。2019年到今年3月底共篩檢6629人,找到369人有C肝病毒在身,其中334人願意加入治療計畫,就包括這名阿嬤。肝基會總執行長、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楊培銘表示,經過這些年努力,苑裡鎮10個里的篩檢涵蓋率大約在5到6成,現在目標是先在未篩數最少的石鎮里、蕉埔里執行「微根除計畫」,再慢慢拓展到其他里。希望最終幫助所有尚未做過B、C型肝炎篩檢的45至79歲民眾,都取得妥善的檢查和治療,讓苑裡從C肝高風險地區除名。楊培銘表示,國家訂下的目標,是2025年全國40萬名C肝人口要有80%已接受治療,扣除健保給付C肝新藥前就完成治療的8萬人,還有25萬人要找出來。截至今年6月,已經有14萬人接受治療,剩下11萬人的缺口,要是再不加快腳步,2025年恐怕很難達標。楊培銘表示,面對醫療機構難以配合、民眾不願主動出來治療等重重關卡,肝基會不會放棄,將繼續設法了解民眾不願出門的原因、持續募款鼓勵醫療機構積極治療病人、提供偏鄉民眾醫療補助、交通費補助,盼能提升C肝民眾的就醫率與治療率。楊培銘也提醒,治癒代表身上驗不到病毒,但血中C肝抗體仍會存在10到20年。如果民眾完成治療後,健康檢查抽血看到有C肝抗體,也不需要驚慌、以為沒有治好,只要病毒量不存在,那仍然是「完治」。
-
2022-07-28 失智.大腦健康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 有助改善失智
80、90歲失智長者,認知功能表現能逆轉嗎?台大醫院研究證實,年老的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病患,透過微創「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TAVR)」,可顯著改善神經認知功能,一成患者在治療一年後不再被診斷為失智症。此研究成果獲國際老年醫學期刊「老化(Aging US)」刊登。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TAVR團隊於2015年針對156位平均82歲的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病患,進行TAVR術前、術後3個月及1年安排神經認知功能測試的研究。研究結果發現,年老病患在術後神經學(包含巴氏量表)及多項認知功能的測試均有顯著的進步,且神經認知功能的進步均持續到術後一年。其中發揮關鍵作用的TAVR風險遠低於傳統心臟手術,去年二月起納入健保給付,符合條件的病人不再自費100萬元。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茂欣指出,台灣65歲以上長者約18%有輕微認知障礙,其中8%可診斷為失智症,平均每13人就有1人失智,80歲以上更達到每5人就有1人。失智症成因約10%是因為曾發生腦中風或有心臟方面的疾病,例如主動脈瓣膜狹窄。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陳文鍾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是老年人常見的退化性瓣膜疾病,隨狹窄程度加劇,病患可能會胸悶、昏倒、出現心臟衰竭症狀,例如喘、水腫等,也會導致腦部血液灌流下降,進而損害神經認知功能。臨床研究顯示,有26%的鬱血性心臟衰竭患者會發生神經認知障礙症狀。林茂欣表示,TAVR是近年來針對老年病患發展的微創瓣膜治療手術,手術過程無需使用傳統開心手術的體外循環機,術後的傷口亦僅在一側的鼠蹊部約0.5公分大小,大幅減少年老病患手術過程的風險與不適。過去國內外研究均證實,TAVR可以顯著增加心輸出量及腦部的血液流量,對於長者安全性高。台大醫院研究則發現,長者在TAVR術後,除了心臟和腦部血流改善,連頭腦都變靈光。術前有39.1%病人簡短智能測驗結果小於26分,符合失智症診斷標準,術後1年有3成病人進步3分以上,僅剩27.7%小於26分,代表約1成患者可以不再被診斷為失智症。巴氏量表原本只有90分上下,術後1年也進步超過95分,顯示神經認知功能的進步帶來生活獨立性的改善,且持續到術後1年。台大心理系主任周泰立的岳父就受惠其中。周泰立表示,岳父5、6年前被診斷為輕度失智症,2年多前89歲時發現主動脈瓣膜狹窄,當時喘得很厲害,雙腳都水腫,到台大接受TAVR治療後,很快就出院了,返家完全不喘、走路很有精神,回到社區日照中心,反應速度進步很多。
-
2022-07-28 失智.大腦健康
重磅研究造假風波 學者:阿茲海默研究4大瓶頸不變
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近期揭露,2006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雙城校區,神經科學家萊斯內(Sylvain Lesné)於國際知名期刊《自然》刊登、轟動一時的阿茲海默症研究結果,疑似造假,震撼全球學術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召開線上記者會說明其影響,兩位學者都認為此事不足以撼動最重要的基礎假說,失智症研究和治療的四大瓶頸仍在、危險因子一樣很多;不過,對於又傳抄襲風暴的台灣學界來說,值得引以為鑒。陽明交通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副教授鄭菡若表示,現在調查報告還沒出來,沒人知道到底是真是假,但就算是假,上千篇研究奠定阿茲海默症最重要的「類澱粉假說」也未受影響。中央研究院基因體中心研究員陳韻如表示,這篇研究沒有撼動整個學界的研究,卻會重創一個人的聲譽,若證實造假,研究第一作者的學術生涯可說是全毀了,還要面臨未知的求償和懲罰。希望台灣年輕學者引以為鑒、嚴肅看待科學求真的精神,建立好的素養,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鄭菡若表示,其他學術單位近10年從這篇問題論文衍生的研究發表,只有20到30篇,當中也有報告說無法做出相同結果,包括阿茲海默研究圈聲譽卓著的哈佛學者,就發表了兩篇。因此,這篇研究雖於2006年造成轟動,後來已逐漸退燒,「要不是這個新聞出來,我都已經快要忘記它了。」無論此研究有沒有造假,都不會改變阿茲海默症的治療面臨的四大瓶頸。陳韻如表示,首先是現在並沒有什麼有效的藥物,學界都認同早期偵測很重要,但誰能在10年前就偵測到一個完全正常的人之後會發病呢?早在無症狀、行為正常的時候,類澱粉就已經在堆積,等症狀出現而就醫時,腦中病癥幾乎都已經完成了。第二個瓶頸是神經細胞不會再生,死了就死了,愈死愈多,就會開始影響周遭的神經細胞傳導,導致一區一區接連發生不可逆的崩壞。第三個瓶頸是,藥物該如何通透到人腦?就算在小鼠做得到,但遇上有血腦障壁的人腦,又是困難重重。鄭菡若表示,第四個瓶頸是病人共病特別多,個體差異大且複雜,是動物實驗難以模擬的。因此即便發現了有潛力的藥物,收案上萬人,可能只對某些人有用、對某些人沒用。該如何找出對藥物有反應的人?是不是要鎖定某些基因型別,還是要排除某些共病?這些都還需要很多臨床研究去找答案。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很多,最近因為疫情,又多了一個潛在可能,就是「長新冠」。陳韻如表示,阿茲海默症已知的重要危險因子是糖尿病,糖尿病病患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機率高很多,高膽固醇者也比較容易失智。過去研究發現皰疹病毒感染可能透過影響腦部發炎反應,提高失智風險,新冠疫情正導致大量人口面臨「長新冠」後遺症,是否也埋下失智隱憂?值得密切觀察。該如何遠離失智風險,陳韻如表示,活用大腦很重要,而且這與教育程度並無明顯相關性,只要能經常處於比較多元的環境,刺激不同腦區工作,對於延緩大腦老化是非常有幫助的。應鼓勵長者多嘗試新事物,多社交、與人交談,都是過去國際研究大會上被學者推薦為非常有效的方式。
-
2022-07-27 醫療.心臟血管
這手術助高齡長輩逆轉失智!台大醫院新研究登國際期刊
高齡80、90多歲的失智長者,認知功能表現還能逆轉進步嗎?台大醫院與156位平均82歲、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的長輩合作,用5年時間去證實這是可能的,其中1成患者在治療一年後不再被診斷為失智症,研究成果獲得頂尖國際期刊《Aging US》接受刊登。其中發揮關鍵作用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TAVR)」風險遠低於傳統心臟手術,去年二月起也開始獲得健保給付,符合條件的病人不再需要自費100萬以上。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茂欣指出,台灣65歲以上長者約18%有輕微認知障礙者,其中8%可診斷為失智症,平均每13人就有1人失智,80歲以上更達到每5人就有1人。失智症成因大約有10%是因為曾發生腦中風或有心臟方面的疾病,例如主動脈瓣膜狹窄。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陳文鍾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是老年人常見的退化性瓣膜疾病,隨狹窄程度加劇,病患可能會胸悶、昏倒、出現心臟衰竭症狀,例如喘、水腫等,也會導致腦部血液灌流下降,進而損害神經認知功能。臨床研究顯示,有26%的鬱血性心臟衰竭患者會發生神經認知障礙的症狀。林茂欣表示,TAVR是近年來針對老年病患發展的微創瓣膜治療手術,手術過程無需使用傳統開心手術的體外循環機,術後的傷口亦僅在一側的鼠蹊部約0.5公分大小,大大減少了年老病患手術過程的風險與不適。過去國內外研究均證實TAVR可以顯著增加心輸出量及腦部的血液流量,對於長者安全性高,因此去年2月起健保也納入給付,患者不再需要自費100多萬。台大醫院注意到,長者在TAVR術後除了心臟和腦部血流改善,連頭腦都變靈光,這很令人振奮,因為現有藥物或神經認知訓練,多半也只能延緩症狀惡化,無法逆轉失智。因此,台大醫院自2015年開始進行研究計畫,完整追蹤156位平均82歲長者在術後3個月、術後1年的認知功能表現。結果發現,術前有39.1%病人簡短智能測驗結果小於26分,符合失智症診斷標準,術後一年有3成病人進步3分上,僅剩27.7%小於26分,代表約有1成患者可以不再被診斷為失智症。巴氏量表原本只有90分上下,術後一年也進步到超過95分,顯示神經認知功能的進步帶來生活獨立性的改善,且均持續到術後1年。台灣大學心理系主任周泰立自己的岳父就受惠其中。周泰立表示,岳父5、6年前被診斷為輕度失智症,2年多前89歲高齡時發現主動脈瓣膜狹窄,當時喘的很厲害,雙腳都水腫,在其他醫院短暫住院後,被告知該院無法處理,建議轉院到台大。周泰立說,岳父到台大醫院接受TAVR治療後,不但很快就出院了,回到家完全不喘、走路很有精神。岳父術後數學能力也大有進步,原本外出買東西,找錢會找很久,或是沒辦法找錢回來,後來找錢變很快而且數字正確。岳父回到社區日照中心,負責認知功能訓練的老師也告訴家屬,他的反應速度進步很多。台大醫院心臟外科主任許榮彬表示,過去就知道TAVR可以改善心腦血流,也不需要使用體外循環,免除體外循環過程有細小微粒跑到腦部、造成腦損傷的風險,這次研究更證實它可以增進神經認知功能表現,可說是是世界獨有的重要發現。林茂欣建議,家有失智長者,可留意是否有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的問題,因為失智的症狀可能比心臟衰竭的症狀更早出現。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處理,有助於幫助長者遠離失智惡化和心臟衰竭的威脅。
-
2022-07-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另一波BA.5疫情海嘯將至?學者估:大約在8月中下旬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南部一名船廠工作人員衍生家庭與職場群聚,共有12人陽性,很可能為台灣本土首次出現BA.5變異株的群聚。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今表示,台灣疫情面臨另外一波海嘯,最新消息顯示,南部社區可能有BA.5群聚感染大約12人,這是一個星星之火,如何讓他不要燎原,希望能夠集思廣益。台大醫院今召開記者會,邀請學者探討新型亞變種BA.4、BA.5威脅。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根據國際疫情推估,變異株佔比從20到40%,大約需要26天,40到60%需要11天,加起來大約就是37天,按此推估,台灣可能在8月中到8月底,BA.4、BA.5變異株才會達到影響比較顯著的流行規模。陳秀熙指出,要是變異株沒有流行,8月中或許可降低到單日1萬例以下,但如果流行起來,單日可能仍有1到2萬例,至多約3萬左右,但要強調的是,仍以無症狀和輕症佔絕大多數。台灣免疫防火牆已經築起,自然感染加上追加劑的保護力已經達到7成,只要繼續於致力於「疫情減害+幸福生活」雙軌防疫即可。陳秀熙強調,BA.4、BA.5很容易可以檢測出來,絕大多數都是無症狀和輕症,雖然Omicron家族的變異株傳播方式多元,擁有1傳12的高傳播力,BA.4、BA.5傳播力也強,但是嚴重度沒有改變。至於境外解封,陳秀熙表示,台灣身為少數還沒有BA.5本土疫情的國家,一向採取高規格邊境防疫,本土疫情的發生,勢必會影響到邊境解封的腳步。不過,根據各國經驗,變異株佔比至少要到50%才會有顯著的影響。各國BA.4、BA.5都已高達7成以上的情況下,民眾大量感染後,大部分國家都有自然保護力,台灣也可以跟上腳步,與國際接軌。陳秀熙說,台灣邊境從3+4改成0+7的時程,應搭配著新常態生活的腳步,其中醫療量能的釋出是一大重要因素。另外,也需要搭配疫苗護照、幼兒接種疫苗和高風險群持續施打追加劑,善用抗病毒藥物除了預防重症,也能減少傳播。「醫療量能要恢復正常,不容易」陳秀熙分析,如果能把法定傳染病類別從第五類改為第四類,可帶動民眾端和醫療供給端,朝常態化方向前進。改列第四類之後,改以定點的哨兵式監測,取代現有的全面監測,這將幫助現在仍因疫情而有諱疾忌醫心理的民眾,漸漸回到醫療院所照顧好自己的慢性病和癌症。至於醫療供給端,陳秀熙說,按照目前法定的隔離措施,醫療院所很容易面臨人力短缺的衝擊,「知道執政者一直有在調節,但可能要更有效率一些。」高嘉宏表示,醫院立場就是全力配合傳染病相關規定,雖然目前中央要求的專責病房開設比例已經降低到5%,但台大醫院收治確診者的數量還是遠超過這比例。還好醫護人員疫苗接種比例高、自我防護做得好,目前沒有醫護人員因為照顧確診者而染疫。醫護人員都期待幾個月後可能問世的次世代疫苗,幫助正常醫療服務推動,減少超額死亡。
-
2022-07-26 癌症.抗癌新知
怕染疫 成人癌篩年減120萬人次
疫情期間許多民眾擔心染疫而不敢就醫,連公費癌症篩檢也受到影響,110年公費四癌症篩檢人次比疫情前一年(108年)減少119萬人次,國健署推估,至少5400名癌前病變、1100名癌症病患未被發現,署長吳昭軍提醒,符合公費癌症篩檢者務必受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遠離癌症威脅。「疫情已趨緩,但癌症沒有消失,該做的癌篩都要做!」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秘書長邱瀚模說,這一兩年許多人並未規律接受大腸鏡檢查,有人「腫瘤被養得更大」。研究顯示,即便沒腸癌家族史,不做任何篩檢,每15個人就會有1人大腸癌,潛在人數可觀。邱瀚模指出,糞便潛血報告如為陽性,就有5%機率大腸癌,要是後續不做大腸鏡,也不治療,死亡率增加6成,「拖愈久、死亡率愈高。」體積較大的大腸息肉如不處理,6到9個月就可能癌化,一年後大腸癌風險高出兩倍。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表示,定期接受乳房攝影,可發現早期乳癌鈣化點,減少40%晚期乳癌、減少41%乳癌死亡率;但許多女性都看到「名人女歌手罹癌」,才想到要篩檢。建議中年女性一年做乳房攝影、隔年做乳房超音波,接替檢查,就能早期發現腫瘤。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黄建霈說,子宮頸抹片檢查成效很好,如為早期,只需簡單局部手術,一期也還有機會保留子宮。要是確診時已經到了晚期,手術範圍較大,可能傷害到膀胱等周邊器官,術後常需裝上尿袋,使用軟便劑或灌腸。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癌症篩檢可為健保省錢,也可減少生產力損失,推估每年推廣成人癌症公費篩檢,至少可為國家省下150億元,等於花1元賺5元,非常划算的投資。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早期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的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一旦到了晚期,只剩不到2、3成。建議民眾上網查詢「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查詢網站」,就近至相關醫療院所接受檢查。
-
2022-07-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染疫高燒腦炎 3歲女童3天亡
昨新增一萬六九二一例本土個案,為四月卅日以來最低。另增八十一例中重症、五十三例死亡,其中一名身體健康的三歲女童於發病三天後死亡,死因為腦炎合併心肺衰竭。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該名三歲女童無慢性病史,七月廿一日高燒、快篩確診,廿二日持續高燒至四十一點一度,急診搶救時,女童意識改變,電腦斷層發現疑似腦炎,接著又有呼吸窘迫症狀,緊急插管,住進加護病房,廿三日搶救不治。中重症個案新增一例「兒童孩童多炎症症候群」(MIS-C),羅一鈞說,個案為四歲男童,無慢性病史,六月十三日確診,七月十六日出現發燒、喉嚨痛、食欲下降,住院期間出現結膜紅、草莓舌、四肢末梢紅腫、血壓偏低,為典型MIS-C症狀,仍住院觀察。近來幼兒疫苗打氣不佳,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已請地方多安排夜間、假日等時段接種;另針對六十五歲以上民眾或五十五歲以上原住民,提供五百元施打獎勵措施,該獎勵到月底不再延長。
-
2022-07-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次世代疫苗要來了? 指揮中心曝最新進度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升溫,BA.4、BA.5變異株疫情來勢洶洶,台灣本土也出現疑似首波BA.5社區群聚事件。根據外國研究,現有的疫苗對BA.4、BA.5保護力降低,需次世代疫苗才能更有效抵禦。指揮中心今公布最新莫德納、BNT次世代疫苗的採購進度。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組長周志浩表示,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先前就已簽約,今年預計到貨的2000萬劑,合約內就有要求,如果次世代疫苗生產出來、可以供應,只要取得我國食藥署許可就可以很快進來。BNT次世代疫苗部分,周志浩說明,BNT公司還沒有提交審查到任何國家,指揮中心會密切注意進度,會依照試驗結果的施打族群、人數、間隔再行決定要進口多少疫苗。幼兒疫苗部分,指揮官王必勝則說,幼兒BNT指揮中心正在積極採購引進,但目前幼兒莫德納已經準備好,鼓勵先行施打,施打間隔4到8周,只需兩劑,最快1個月就能得到完整防護;BNT要施打三劑才有完整保護力,第1、2要間隔3周,第2、3劑則要間隔8周,要快3個月才有完整保護力。王必勝表示,兒童確診個案中,小於6歲的嬰幼兒重症比例佔超過6成,又預期BA.5變異株可能會再起一波疫情,因此建議現在施打期間,家長可以盡快帶小孩去施打站或醫療院所施打,以加強幼兒保護力。
-
2022-07-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又見BA.5社區感染國內威脅大? 王必勝:持續監測
國內又增一例Omicron新亞型變異株BA.5的社區感染個案,且疑似為社區傳播事件。對於社區造成的威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也還需要接觸者病毒定序才能知道進入社區的狀況,目前仍以監測為主。至於邊境開放速度,還要等幼兒疫苗接種有一定的覆蓋率才會進一步開放今天新增一例南部船廠人員,檢出BA.5,個案家庭接觸者兩人陽性、職場接觸者118人中有10人陽性,除兩人為先前確診過的個案,8例為新通報確診。由於目前台灣社區疫情還在流行,因此還需要進行定序,不排除家庭和職場群聚感染。對於變異株對於社區威脅性,王必勝說,會針對PCR陽性者進行定序,看變異株進入社區的狀況。而口罩等防疫措施,室外當然傳播風險較小,但若有近距離接觸或長時間拿下口罩聊天或是擁擠處,仍有感染風險,還是要戴好口罩。至於邊境是否開放太快,王必勝說,專家意見都會參考,不過要先觀察國際BA.4、BA.5的疫情發展,以及幼兒疫苗覆蓋率,才會進一步開放。王必勝也表示,若有新一波變異株疫情,雖然有重複感染機率但較少,因此未曾感染過的民眾被感染機率較大。
-
2022-07-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家長太忙幼兒莫德納打氣不佳 指揮中心:安排夜間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自今年7月21日起,開放6個月以上、5歲以下嬰幼童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但打氣似乎不高。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由於嬰幼兒要由爸媽帶去接種,不像成年人可以直接到接種站排隊,因此,希望各縣市衛生局安排夜間、假日接種,錯開上班時間。莊人祥表示,幼兒莫德納疫苗在周末累計接種了4萬4894人次,佔5.6%,比開打首日來得多,主要是因為嬰幼兒要由父母帶去接種,跟一般成年人可以直接到接種站排隊不一樣。莊人祥建議,各縣市衛生局可進行安排,讓有醫療院所可以提供夜間、假日接種,目前全台有13縣市提供服務,請家長多加利用。指揮官王必勝則說,目前監測施打情形,發現各縣市都有不錯的安排,施打站也都很舒適,鼓勵家長多多利用。至於幼兒疫苗覆蓋率需達多少,才能進一步鬆綁?王必勝表示,因為是新的施打群,所以沒有設定一定目標,指揮中心會先觀察施打狀況,疫苗絕對夠,施打流程、場地也順暢,會再觀察幾天,看情況評估。
-
2022-07-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只剩6天到7月31日! 打疫苗領500元政策不再延長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先前為鼓勵民眾施打新冠肺炎疫苗,提供500元額度的獎勵措施,給尚未打滿疫苗的65歲以上民眾或55歲以上原住民,政策先前延長至7月31日。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宣佈,考量疫苗覆蓋率第一劑已達9成,快篩也充足,因此政策不再延長,民眾可把握最後6天儘速前往施打。為持續鼓勵長者接種,指揮中心幾度延長打疫苗送500元衛教品,及每人2劑快篩試劑政策,讓各地方政府提供給尚未打滿疫苗的65歲以上民眾或55歲以上原住民,目前延長實施至7月31日為止。莊人祥今日防疫記者會上宣佈,原本指揮中心提供65歲以上民眾,施打任何劑次都有500元衛教品和2劑快篩,現在確定實施到7月31日為止,不會再延長。莊人祥說明,因為符合施打間隔民眾都已經接種差不多,覆蓋率達9成,快篩存量也充足,因此決定不再延長;也提醒想要領取500元跟快篩的符合資格民眾,距離政策結束還有6天時間,可儘快把握機會,透過CDC網頁到疫苗接種資訊橫幅,就可以在covid-19疫苗一網通查詢到各縣市接種院所,可以看到各類疫苗有哪些醫院診所可以施打。指揮中心也公布最新疫苗施打狀況,莊人祥說明,周末2天有8.1萬疫苗接種人次,第一劑覆蓋率來到91.7%、第二劑85.7%、第三劑71.2%,第四劑則打到6%。
-
2022-07-25 醫療.感染科
猴痘列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疾管署:全球僅五死
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將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疾管署長周志浩今於指揮中心疫情記者會上表示,猴痘傳播對象有局限性,且目前全球只有五例死亡,皆發生於非洲,國人無須過於恐慌。周志浩表示,依據疾管署搜集的資料,7月24日已經有1萬6914例確診,以歐洲35國及美洲17國最多。國內共11通報病例,兩例境外移入確診,其中一人已出院,接觸者皆無症狀,一例住院中。周志浩說,國內已針對猴痘進行相關防治工作,目前主要傳播對象有侷限性,主要是親密肢體接觸者較可能傳染,但也不能排除飛沫和環境等。提醒國人,尤其是到國外流行地區者應該要避免和不特定人士較親密的肢體接觸,返國時如果有發燒、皮膚紅疹或水泡與膿皰等,一定要告訴檢疫人員。不過周志浩表示,目前全球僅五例死亡,皆都在非洲,其他區域症狀相對輕微,但提醒仍要注意防範。
-
2022-07-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BA.5再增2例本土 南部船廠疑出現社區傳播
變異株BA.5再增二例本土個案,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其中一例個案與接機有關,但另一例為不明感染源的社區感染個案,為南部船廠人員,接觸者另有10人新確診,疑為社區傳播事件。目前國內Omicron亞型變異株累計檢出9例,皆為BA.5,其中7例與接機有關、2例為社區感染。羅一鈞表示,上周定序174例,包括120個本土、54境外。新增兩例BA.5本土個案,其中一例為50多歲男性,為南部船廠人員,曾接種三劑疫苗。5月18日曾經確診新冠,7月13日再度出現咳嗽、喉嚨痛、肌肉痠痛等症狀,快篩陽性,Ct值為17,研判為重複感染。個案三名家人,一人陰性、兩人陽性,Ct值皆為20左右。個案職場匡列118人,一人在國外、一人無法採檢,其餘116人,106陰性、10人陽性;其中8人為新確診,其中Ct值小於30共7例,尚待定序,其餘二人曾在五月及七月確診,Ct值超過30。初步研判為家庭及職場群聚感染,指揮中心已請國際港埠主管機關要求相關業者加強落實登輪等作業防護清消,並積極催種相關人員第二次追加劑疫苗接種。另一例本土個案為60多歲男性,7月5日至機場接送兩名德國入境家人,其中一人機場採檢陽性確診。個案列接觸者PCR採檢陰性,採「〇加七」隔離措施;後因家人定序為BA.5,因此個案與另一名入境家人再次採檢為陽性,兩人定序也都為BA.5。目前三名個案皆已隔離期滿,個案接觸者共12人,二人陽性,但Ct值大於35,且於五、六月確診過,研判暫無社區傳播情形。至於境外移入個案中新增八例Omicron BA.4及38例Omicron BA.5,個案分別為23例男性、23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29日至7月16日。其中檢出Omicron BA.4個案分別自德國及印度各2例,泰國、日本、英國及荷蘭各1例移入;檢出Omicron BA.5個案分別自德國及泰國各5例,美國、日本及韓國各4例,越南、法國及荷蘭各3例,新加坡及英國各2例、菲律賓、義大利及巴西各1例移入。羅一鈞表示,境外偵測情形87%為亞型變異株,顯示國際流行持續攀升有完全取代BA.2的趨勢,來源國以美國、德國、法國、新加坡、英國為主,BA.5則多來自於德國、泰國。截至目前國內累計檢出416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其中BA.4為62例及BA.5為354例;另累計9例本土確定病例,均為BA.5亞型。目前重複感染完成定序共245例,其中2例為BA.5,其餘243例均為BA.2。
-
2022-07-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冠增兒童腦炎死亡個案 3歲女童發病三天後亡
新冠肺炎今天新增81例中重症、53例死亡。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天新增一例兒童死亡個案,三歲女童,發病三天後死亡,死因為腦炎合併心肺衰竭。死亡個案年齡介於小於五歲至90多歲,48例具慢性病史、35例未完整接種三劑疫苗、30人超過歲以上。今年以來中重症累2萬271例,其中7796例死亡。羅一鈞表示,新增一名兒童腦炎死亡個案,為三歲女童,無慢性病史。7月21日發高燒、快篩確診,22日持續高燒至41.1度緊急送醫。個案出現意識改變,經電腦斷層發現疑似腦炎,後來又出現呼吸窘迫症狀,緊急插管住進加護病房,給予降腦壓、類固醇等藥物治療,23日病況惡化搶救不治,死因為腦炎合併心肺衰竭。另外,中重症包括36例中症、45例重症。其中包括一例兒童MIS-C個案,為四歲男童,無慢性病史。6月13日曾確診新冠,7月16日開始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症狀,且食慾下降;7月19日至急診,醫師懷疑為MIS-C收住加護病房。住院期間出現結膜紅、草莓舌、四肢末梢紅腫、血壓偏低等症狀,7月20日起給予免疫球蛋白等藥物治療,目前症狀好轉,持續住院觀察。目前12歲以下兒童重症個案累計為118例,包含腦炎25例、肺炎19例、敗血症3例、哮吼8例、心肌炎1例、MIS-C53例、共病3例,到院前死亡6例;死亡個案維持25例。
-
2022-07-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新增1萬6921本土個案 確診數再度降兩萬例以下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趨緩,本土個案再探兩萬例以下。今天新增本土個案1萬6921例,是4月30日以來最低;另增境外個案206例、死亡個案53例。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境外移入個案增加呼應國際疫情上升的趨勢。今日新增例本土病例為7981例男性,8931例女性,9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955例),台中市(2,051例),桃園市(1,847例),高雄市(1,767例),台北市(1,727例),台南市(1,380例),彰化縣(830例),新竹縣(479例),苗栗縣(478例),屏東縣(452例),雲林縣(439例),宜蘭縣(361例),嘉義縣(337例),新竹市(336例),南投縣(324例),花蓮縣(309例),基隆市(237例),嘉義市(182例),台東縣(171例),金門縣(125例),澎湖縣(118例),連江縣(16例)。今日新增5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9例男性、24例女性,年齡介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48例具慢性病史、35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6月1日至7月22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18日至7月23日。今日新增206例境外移入個案中,111例男性,9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越南(5例)、泰國(3例)、美國(2例)、澳大利亞及菲律賓(各1例),另194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6月24日至7月24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44萬7707例確診,分別為1萬8667例境外移入,442萬8986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649例死亡病例,其中8634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936例、台北市1,008例、台中市840例、高雄市784例、台南市664例、桃園市647例、彰化縣508例、屏東縣355例、雲林縣255例、南投縣248例、基隆市204例、苗栗縣188例、嘉義縣182例、宜蘭縣172例、花蓮縣146例、嘉義市137例、新竹縣132例、台東縣116例、新竹市83例、澎湖縣18例、金門縣1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7-25 癌症.抗癌新知
四癌篩檢量還在谷底 肺癌篩檢25天僅千人且集中北部
疫情期間就醫障礙增加、民眾諱疾忌醫,國健署公布去年(2021年)四癌症篩檢量比疫情前一年(2019年)減少23.4%,今年7月也僅比去年同期多3.6%,減幅還有2成沒補回來,只能靠下半年衝刺。今年7月1日開跑的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截至至25日上午9時止僅1032人利用,且近半數集中於北部(478人),中部和南部各251、274人,東部僅29人。為鼓勵民眾踴躍參與癌篩,國健署署長吳昭軍今邀請4大醫學會代表、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一同出面呼籲「疫情已趨緩,但癌症沒有消失」,符合5種公費癌症篩檢條件的民眾,應趕快出來篩檢,出來篩檢。「很多人拿著兩年前糞便潛血陽性報告,卻不來做大腸鏡。欠的債該還了!」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秘書長邱瀚模表示,疫情期間人們有「錯誤的安全感」,但實際上,疫情結束也不會順便帶走癌症,反而會因為這兩年「很多事情沒有做」,腫瘤被養得更大。邱瀚模指出,即便沒家族史,若不做任何篩檢,每15個人就會有1人大腸癌,潛在人數可觀。邱瀚模指出,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就有5%機會會大腸癌,要是後續不做大腸鏡也不治療,死亡率增加6成,拖愈久、死亡率愈高。如果腸子裡有一顆大息肉,不處理,6到9個月就可能癌化,一年後大腸癌機會變兩倍;要是已有早期大腸癌,不處理,半年到一年就會進展到更後面的癌症期別。「疫情已經不同,有疫苗、有抗病毒藥物,看到癌症機率數字,還要不要賭?我想大家心理有數。」「乳癌不是摸出來的,是照出來的!」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表示,乳房攝影才看得到乳癌早期的鈣化點,可減少40%晚期乳癌、減少41%乳癌死亡率。可惜民眾常要等到「女歌手罹癌」,來做篩檢的人才忽然增加。「癌症篩檢不能靠名人罹癌去提醒,」他建議婦女可用「生日」自我提醒,一年做攝影、一年做超音波,接替進行就有很好的效果;子女也不要只是送媽媽生日蛋糕而已,要帶媽媽去做乳癌篩檢。「戴口罩加重鴕鳥心態、疫情嚴峻時有些醫師不願檢查口腔,這兩個因素導致口腔癌篩檢量減少幅度達5成,是四癌篩檢中最嚴重的。」頭頸部腫瘤醫學會常務理事呂宜興表示,疫情這兩年多因為外出都要戴口罩,會加重病人鴕鳥心態,原本口腔癌中晚期才診斷比例已經高達一半,現在又出現上升趨勢。呂宜興表示,早期口腔癌有得用雷射手術、口內手術就可處理好,晚期可能涉及大範圍切除、骨骼皮瓣的重建和復健,吞嚥和語言功能都會受影響,也有較高風險受到職場歧視。他提醒30歲以上長期有菸、酒、嚼檳習慣者,口內出現腫瘤或潰瘍2周不能癒合者,都應趕快出來做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黄建霈表示,子宮頸抹片檢查成效很好,早期只要簡單局部手術,一期也還有機會保留子宮。如果拖到很晚才發現,手術範圍較大,可能傷害到膀胱等周邊器官,術後可能需要長期裝尿袋、吃軟便劑或灌腸。目前台灣子宮頸癌發生率已從20幾年前的10萬分之30降低到8,但距離10萬分之4的根除目標還有一段路要努力。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癌症篩檢不僅可為健保省錢,也可減少生產力損失,推估4癌篩檢做1年,就可以為國家省下150億元,等於是花1元賺5元,是非常划算的投資,但反過來說,如果沒做好,未來就會面臨損失。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早期大腸癌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第4期則不到2成;子宮頸抹片發現病變者,有97.9%是子宮頸癌前病變及早期(0-1期),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口腔癌晚期個案存活率不到4成。乳癌第0期及第1期5年存活率逾94%,第4期僅約35%。第1期肺癌之5年存活率約9成,但第4期5年存活率就僅剩1成。建議民眾可透過「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查詢網站」查詢就近有參與公費癌篩的院所,也可直接詢問醫療院所或衛生局。*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查詢網*五癌篩檢資格:乳癌:45-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大腸癌:50-7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子宮頸癌:30歲以上婦女,每3年應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口腔癌: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之民眾、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之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肺癌:符合下列兩條件之一(1)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2)重度吸菸史: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者,每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
-
2022-07-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BA.4、BA.5 來勢洶洶 施打第4劑? 學者看法分歧
指揮中心宣布,明起五十歲以上民眾可打第四劑疫苗,對此,專家學者看法不一。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陳立昇表示,國外研究證實高齡及機構住民接種第四劑可減少五成死亡風險,並減緩染疫後的「長新冠」症狀;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則認為,以現有疫苗來打第四劑,幫助不大。陳立昇表示,打疫苗為全球公認預防變異株侵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瑞典分析長照機構住民及八十歲以上長者的接種效益,結果發現,相較於接種三劑,接種四劑這一組更能預防死亡,效益達二成七至五成四。台大公衛研究團隊成員、醫師廖思涵說,接種疫苗能預防重症,也可有效減緩染疫後的「長新冠」症狀,例如虛弱、疲勞、嗅覺失調、呼吸短促、味覺失調、頭痛、睡眠障礙等。英國研究發現,接種一劑新冠疫苗可減緩百分之十三「長新冠」症狀,接種兩劑可再多減緩百分之九風險。義大利研究則顯示,接種兩劑以上可有效減少八成四「長新冠」機率。但根據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六十五歲以上民眾和機構住民第四劑接種率均偏低,均僅二成多。不過,中區指揮官、中國附醫副院長黃高彬推估台灣約在九、十月將再現疫情高峰,但目前的新冠疫苗係針對原始株研發,對於Omicron變異株的防護力並不高,台灣不用急著催打第四劑。黃立民也說,以現有疫苗打第四劑,花錢花人力,但幫助有限,期盼次世代疫苗早日抵台,但過程中應有不少民眾重複感染,建議繼續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
2022-07-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學者:恐疫拒醫 台灣超額死亡嚴重
近幾月,單月死亡人數持續增加,但指揮中心避談疫情期間間接致死的「超額死亡」。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說,台灣超額死亡率從五月的一成八上升到六月的四成三,而六月超額死亡人數中,僅六成三與新冠有關,其餘三成七是受疫情影響間接死亡,主要為癌友及慢性病患者未能持續回診,接受治療。台北醫學大學教授嚴明芳指出,疫情爆發的前五年,消化道惡性腫瘤門診就醫人數逐年上升,但疫情爆發後,就診人數持續下滑,比預期減少一成。高雄醫學大學公衛學者今年發表一項相關研究,顯示與疫情前一年同期相較,疫情後期子宮頸癌、乳腺癌、結直腸癌等篩檢量平均下降一成五到四成,而口腔癌篩查量更是下降五成之多。嚴明芳提醒,兩年半來許多民眾暫緩癌篩,加上醫療可近性降低,以致提高癌症病人死亡風險。以大腸癌篩檢為例,排程延誤半年到兩年,晚期癌症風險可增加二到四成,死亡率增加至三成,「延遲愈久,風險愈高。」「台灣正面臨超額死亡的嚴重問題。」陳秀熙說,疫情延燒時間超過預期,耽誤年長癌症患者和慢性病友的照護,如果持續醫療緊縮、人力短缺、民眾就醫恐懼,超額死亡將居高不下。指揮官王必勝說,各國疫情時間不同,尖峰或盛行率較高時,死亡相對數字較高,例如台灣最近一個月死亡人數當然較高,建議要看長期;至於醫療量能緊縮,前陣子確診人數較高,醫療利用率較高,指揮中心謹慎調控,現在疫情趨緩,希望醫療服務逐漸回到原來狀況。
-
2022-07-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明起50歲以上可打第4劑 201萬人符合資格
本土疫情昨天新增二萬六九四三例本土個案、一○二例中重症案例、五十七人死亡,另有二五三例境外移入個案;為降低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對社區的衝擊,指揮官王必勝宣布,明天提供五十歲以上成人接種第四劑疫苗,六個月至五歲嬰幼兒則從今天起接種莫德納疫苗。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預測,八月中旬約有四成國內確診者感染BA.4、BA.5等變異株,一旦占比攀升至五成五以上,則單日確診數可能升至三點五萬至四萬人;對此王必勝說,「當然有可能」,但無法預估疫情再起的時間點,至於確診數,則要視實際狀況才能應證。因應新型變異株可能對國內造成的威脅,指揮中心擴大第四劑疫苗接種對象至五十歲以上成人,資格為與第一次追加劑(第三劑)間隔五個月以上,確診者則建議在感染三個月之後再接種。符合資格者達兩百零一萬人。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符合資格者可依各地方政府公布方式,洽詢合約院所接種時間,或先上網預約;再者,不論先前接種劑次廠牌,第二次追加劑(第四劑)可接種莫德納、Novavax、高端或BNT,等於四選一,就看各縣市存量。「台灣現在面臨的大問題仍是超額死亡,隨著疫情時間拉長到兩年半,確實耽誤到年長者癌症和慢性病的照護。」陳秀熙說,本土疫情雖持續下降,超額死亡議題嚴重,今年五月台灣超額死亡率為一成八,六月上升到四成三,近一步分析,六成三超額死亡個案來自新冠肺炎致死,三成七則是受到疫情影響,而間接死亡。昨新增本土病例為一萬二五七七例男性、一萬四三五○例女性、十六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五歲至九十多歲以上;另新增死亡個案五十七例、中重症一○二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昨最年輕死亡個案為四十多歲女性,本身患有風濕免疫疾病,未接種疫苗,數日咳嗽未就醫,七月十七日於家中猝死,死因為肺炎併呼吸衰竭。今年以來中重症累計一萬九四七四例,其中七四六五例死亡。另位廿多歲女性感染後,父母雙雙確診,但醫護高度懷疑該個案為群聚感染的指標人物,不過因病毒量太低,無法成功定序,不會列入新增BA.5名單中。
-
2022-07-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變異株叩關 學者憂:長者及機構第4劑接種率僅1-2成
新冠病毒變異株BA.2本土大流行才趨緩,又面臨最新主流變異株BA.4、BA.5再次席捲全球、叩關邊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預估8月以後才可能釀成另一波流行。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陳立昇指出,目前台灣65歲以上長者第四劑接種率僅22%,長照機構住民更低,只有11%,應鼓勵施打。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建議,可比照韓國,將第四劑接種年齡下修至50歲,疫情再起時可望減少重症死亡。陳立昇表示,「打疫苗」仍是公認預防BA.4、BA.5侵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瑞典針對長照機構住民及80歲以上老人,分析接受第四劑的效益,結果發現,相較於接種三劑,接種四劑更能預防死亡,效益達27至54%。目前台灣開放八類人可接種第四劑,包括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18歲以上免疫不全或低下但病情穩定者、接種3劑滿5個月的醫事人員、機場港埠工作人員、居家檢疫工作人員、機構與社福照護工作人員、航空機組員。陳秀熙研究團隊成員范僑芯指出,為了減少變異株流行對脆弱族群的衝擊,歐盟已將第四劑施打年齡從80歲下修到60歲,韓國也把第四劑從60歲下修到50歲。陳秀熙表示,台灣可能也要考慮下修到50歲目前可能做出的疫苗決策,以預防中重症產生生命損失。陳秀熙研究團隊成員、醫師廖思涵表示,接種疫苗不但能預防重症,也被證實可有效減緩染疫後的長新冠症狀,例如虛弱、疲勞、嗅覺失調、呼吸短促、味覺失調、頭痛、睡眠障礙等。英國研究發現,接種1劑可減緩13%長新冠症狀,接種2劑還可再多減緩9%症狀發生。義大利研究也顯示,接種2劑以上可有效減少84%發生長新冠的風險。
-
2022-07-20 焦點.元氣新聞
超額死亡有證據!癌症就醫篩檢縮水、在家死亡增加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日前僅憑猜測,就將去年的超額死亡數歸因於低溫和老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則持續以《經濟學人》推估的超額死亡數,強調大多仍為新冠直接致死。無論衛福部或指揮中心,都未曾好好面對過疫情間接致死的超額死亡,今被媒體媒體斥為「人禍」。疫情導致的間接死亡真不存在嗎?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研究團隊鍥而不捨,連續第四周透過直播分析實證,呼籲重視。光是消化道惡性腫瘤如大腸癌,就診人數逐年上升的趨勢在近兩年已消失,反而一降再降,已縮水近1,另有研究發現四癌篩檢量縮水15%到50%。大腸癌篩檢延遲0.5到2年,死亡率就會增加3成,拖愈久、風險愈高。台北醫學大學教授嚴明芳指出,2016年到2019年健保資料中「消化道惡性腫瘤門診利用率」就醫人數,從19.8萬人成長到21.6萬人,逐年上升。若無疫情影響,2020年和2021年預期人數應成長到22.2萬人22.8萬人,但實際人數連年下滑,2020年只有21.7萬人(減少2%),2021年更低,只有21萬人(減少8%)。「疫情兩年來,很多人暫緩了原有的疾病預防策略,醫療可近性也降低,整體導致癌症病人暴露在於更高的死亡風險。」嚴明芳提醒,根據過去2021年發表的本土研究,如果「大腸直腸癌糞便潛血篩檢」排程延遲0.5至2年,會使晚期大腸癌的風險增加25至39%,大腸癌死亡率也會增加26至30%,延遲篩檢時間越長,晚期大腸癌及大腸癌死亡的風險就越高。記者另找到一篇高雄醫學大學公衛系學者今年2月發表於國際期刊的研究顯示,台灣引以為傲的「宮頸癌、乳腺癌、結直腸癌、口腔癌」四癌篩檢,相較於疫情前一年同期,2020年1到4月疫情期間宮頸癌、乳腺癌、結直腸癌篩查平均下降了15%到40%,口腔癌篩查更是下降50%。在家死亡的癌症病人增加,也是疫情下超額死亡的特徵。嚴明芳指出,秘魯研究顯示,在2020年封城期間,癌症死亡個案中有高達58%是在家中病故,若以2017至2019年計算癌症個案的背景死亡率,2020年疫情造成癌症超額死亡達17%。嚴明芳提醒,各項防疫措施都會增加醫療系統的壓力,秘魯的經驗顯示,要有配套措施減少醫療利用限制對癌症患者的衝擊,政府也應積極定期監測「晚期癌症」的「發生」及「死亡」,才能提醒決策者及時調整防疫措施。「台灣現在面臨的大問題仍是超額死亡,隨著疫情時間拉長到兩年半,確實耽誤到年長者癌症和慢性病的照護。」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推估,台灣超額死亡率已經從5月的18%上升到6月的43%,6月超額死亡人數有63%來自新冠致死,高達37%來自受疫情影響的間接死亡。如果什麼都不做,推估7月有28%超額死亡,8月仍有22%。陳秀熙呼籲政府、醫療供給者、民眾,都不能繼續再一昧以新冠肺炎為主軸,也要搭配癌症和慢性病照護。如果醫療緊縮、人力短缺、就醫恐懼這些現象持續,超額死亡將難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