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3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搜尋
遺傳
共找到
1501
筆 文章
-
-
2022-01-13 癌症.肺癌
出現咳嗽、聲音嘶啞、胸痛,是肺癌嗎?一次了解肺癌的症狀、治療、如何預防及飲食建議
肺癌已成國病,據統計,台灣每年肺癌新發病例約有1萬3000多名,平均每40分鐘就有一人罹患,近萬人死於肺癌,比大腸癌、子宮頸癌、乳癌、攝護腺癌及胃癌死亡人數總合還多。醫療進步,早期肺癌透過手術切除等治療,有非常好的預後;晚期肺癌雖棘手,但也有許多藥物能延長存活期。誰是肺癌患者高危險群?如何預防肺癌、早期發現?有哪些治療方式?肺癌可能有哪些症狀?肺癌症狀與生長的位置有關,鱗狀上皮癌與小細胞癌常生長在肺中央的位置,會因為腫瘤壓迫或侵犯食道,造成吞嚥困難,及影響喉返神經,造成聲帶麻痺而聲音沙啞,或壓迫上腔靜脈,引起肩膀、頸和臉部水腫;而腺癌腫瘤易侵犯心包膜,造成心包填塞,導致心律不整和心臟衰竭。成大醫院血液腫瘤醫學部主任蘇五洲表示,不同腫瘤生長位置並不絕對,普遍的症狀就是咳嗽、咳血、胸痛、喘鳴及氣促等,全身症狀則有厭食、體重減輕、虛弱、疲倦。1.咳嗽是最容易聯想到的肺癌症狀,研究指出65%的肺癌病患都有持續咳嗽的問題。2.喘鳴聲哮喘也可能是氣道中的腫瘤阻塞引起。當氣道阻塞或狹窄,空氣通過時便會發出喘鳴聲。3.胸部疼痛胸壁有許多神經纖維末梢,當肺癌侵入胸壁會引起相當嚴重的疼痛。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報告,這種情況可能會因深呼吸、咳嗽或笑而變得更糟。然而,胸痛也可能只是過度咳嗽的副作用,慢性咳嗽會拉傷肌肉。4.聲音嘶啞嘶啞、粗而微弱的聲音,也可能是肺癌另一個指標。喉返神經位在氣管和食道之間,在主動脈之下。它連接到喉部(裡面有聲帶),如果腫瘤壓在這個神經上,可能會引起麻痺。這意味聲帶不會閉合,聲帶閉合才能咳嗽、唱歌和說話。聲音嘶啞也可能是聲帶癌的症狀,這也與吸菸有關。5.呼吸短促呼吸不順暢代表可能存在阻塞,例如,肺部腫瘤阻止足夠的空氣進入。但也可能代表肺部和胸壁間液體積聚。這種情況發生在癌症侵襲淋巴和靜脈結構時,導致液體無法順利排出胸腔而積聚。這被稱為「胸腔積液」,會感覺肺部沒有足夠的空氣,因為液體擠壓,肺部無法擴張。6.多發性肺炎肺炎多次發作是個警訊,當腫瘤阻斷肺部較小的氣道時,它為細菌繁殖創造了溫床,這可能導致感染。7.眼睛下垂、腫脹肺癌也可能導致幾種與肺無關的綜合症狀。長在肺部頂端的腫瘤可能會壓迫眼睛和臉部神經,造成一側眼睛的眼瞼下垂、瞳孔縮小,及臉上半部一側的額頭血流及汗流異常。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報告,壓在上腔靜脈上的腫瘤可能會造成臉、頸部、手臂和上胸部腫脹,以及頭痛和頭暈。8.肺癌轉移後常見症狀肺癌最容易轉移到腦、骨及肝,腦部轉移最常見的症狀是意識模糊或平衡感喪失;骨骼或脊椎轉移最明顯是疼痛、神經壓迫導致的下肢麻痺等;肝轉移有時會有黃疸和肋下疼痛,但大部分沒症狀。肺癌有哪些致病因子?肺癌是吸菸者常見的疾病,但不代表不吸菸就不會罹患。事實上,這個致命疾病在非吸菸者身上發生的機率正在增加:一項來自歐洲針對2170名肺癌患者的研究,從2008年到2016年,非吸菸者發展為肺癌的頻率增加了一倍多。美國癌症協會估計,年度肺癌死亡患者,多達20%是從未吸菸者。1.吸菸 80%肺癌患者有吸菸經驗。吸紙菸比吸雪茄危險性高;紙菸與雪茄都吸者,比不吸者高10倍。2.二手菸 5%肺癌患者曾暴露二手菸環境,吸二手菸比不吸者的肺癌風險高1.2至1.8倍。3.廚房油煙50%女性肺癌與油煙暴露有關,油煙冒出後再炒、煎的危險性高出2倍。衛福部資料顯示,過去針對台灣非吸菸女性族群罹患肺癌之研究,煮食時未使用抽油煙機之女性,罹肺癌風險較有使用者風險高8.3倍。4.空氣汙染空氣汙染的影響已實證對人類具致癌性,其主要組成成分「懸浮微粒(PM)」也被個別評估一併列為第一級致癌物,長期暴露在空汙環境將增加肺癌的風險。5.特殊職場或居家環境暴露衛福部資料顯示,長期暴露在某些重金屬物質(如鉻、鎘、砷等)、柴油引擎廢氣或石綿環境下工作的族群,有較高罹患肺癌的危險性。另外,某些建築特殊石材,有少部份具輻射及氡氣放射氣體,吸入氡氣量過高亦增加肺癌的風險。6.肺癌家族病史研究發現,肺癌與家族史有潛在關係,肺癌病患的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得肺癌的風險比沒有家族史者高。7.其他曾有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等肺部疾病病史者,肺癌發生率較高,種族、性別、結婚狀況及遺傳等也有關係。不過近年不吸菸女性罹患肺癌的機率也很高,如何在罹癌之前就找出這些高風險族群相當重要。由國衛院名譽研究員熊昭、張憶壽與中研院楊泮池院士、陳建仁院士、GELAC研究群及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 (NCI) 等相關研究專家共同提出一個台灣不吸菸女性肺癌風險預測模型,運用六個風險因子,包括年齡(Age)、身體質量指數(BMI)、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教育程度(Education)、家族史(Family History)、有無易感基因(Gene)的A、B、C、E、F、G來預測罹患肺癌之風險。不吸菸的女性只要在網站輸入這六項危險因子,就可以知道自己罹患肺癌的風險有多高,進而及早提高警覺。>>台灣不吸菸女性之肺癌風險計算器肺癌的分類◎小細胞肺癌(約占12%~15%)‧與吸菸有密切關係‧男性患者居多‧有快速分裂、早期擴散的特性。‧病患的預後比非小細胞肺癌病患差。◎非小細胞肺癌(約占80%以上)‧肺腺癌:佔非小細胞肺癌的50%,好發於非吸菸女性。‧鱗狀細胞癌:男性常見肺癌類型,與抽菸有關。‧大細胞癌:雖生長速度較緩慢,但常有早期轉移的現象。肺癌診斷方式【非侵入性檢查】1.胸部X光檢查:偵測肺癌最基本的工具,但腫瘤必須大於1公分以上,才有機會被發現,對早期診斷較無幫助。2.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找出早期肺癌的利器,但檢查價格高,有輻射暴露疑慮以及偽陽性高等問題,易引起民眾不必要恐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是否適用肺癌篩檢,國內一直未有定論,主要是台灣肺癌患者以肺腺癌為主,與吸菸較無直接關係,且LDCT存有偽陽性,可能使良性結節遭誤判,讓受檢者挨不必要的刀。但根據衛福部「LDCT掃描篩檢台灣不吸菸肺癌高危險群」最新結果,發現的確有助找出早期肺癌,國健署已著手與醫界研擬擴大適用對象。台大醫院前副院長王明鉅認為,罹患肺癌原因還沒完全被找到,有些女性沒抽菸、沒燒香、沒下廚仍罹癌,建議40歲以上成人,尤其婦女,如從未做過低劑量電腦斷層,至少應做一次,2至3年再做一次,即使僅發現結節,醫師都有臨床指引,為每個人做出適當醫療決策。【侵入性檢查】支氣管鏡:若病灶長在肺部中央、大氣管分布處,需由支氣管鏡配合氣管內超音波獲得檢體。手術切片:若腫瘤小於1公分,難以抽取,需透過外科手術取得檢體。肺癌的分期與治療‧第一期和第二期:治療方針主要是手術切除。‧第三期:除了手術,也有放射線和化學治療同步治療,再加上免疫治療。‧第四期:占所有肺癌病友的一半左右,治療選擇有標靶治療、化學治療和免疫治療。肺癌的手術方式肺癌的手術方式粗分兩大類,傳統開胸手術及微創手術,微創手術分為胸腔鏡、達文西機器手臂,三種手術術式,術後的復發率及存活率大致相當。1.傳統開胸手術→適用嚴重沾黏、胸壁侵犯等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外科禚靖教授表示,手術大多是針對早期肺癌的患者,較晚期如三A期肺癌,則須先進行前導性化療或化放療(Induction Chemotherapy),再進行手術。傳統開胸手術主要是針對胸腔內已嚴重沾黏,或廣泛性縱膈腔、胸壁侵犯的患者,才會建議該術式,傷口大約20到30公分,肋骨必須撐開。禚靖解釋,手術後,須待傷口復元,住院天數長,約10天以上,且疼痛指數高。若摒除嚴重沾黏、廣泛性縱膈腔、胸壁侵犯等情形,一般都可以採取胸腔鏡手術切除。2.胸腔鏡手術→降低疼痛 縮短住院時間目前台灣以胸腔鏡為主流,至少八成以上的肺癌手術,都是使用胸腔鏡。禚靖解釋,胸腔鏡手術是將內視鏡及器械經過1至3的切口中處理病灶,患者若嚴重沾黏,沒有空間操作胸腔鏡,且容易在手術過程中發生出血、肺部破裂等問題。不過,隨著技術的精進,胸腔鏡也能切除部分較晚期的肺癌病灶。禚靖說,胸腔鏡手術的特色在於無須將肋骨撐開,因此大幅降低了術後疼痛,傷口小、術後的外觀影響少,連帶也縮短了住院時間,一般健保也有給付,僅有部分耗材可能需要自費。雖然胸腔鏡是目前治療肺癌的手術主流,但胸腔鏡的技巧性高,外科醫師必需經過相當的訓練,以確保能安全有效率地執行肺癌切除手術。3.達文西機械手臂→提高切除靈活、精準度隨著科技進步,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胸腔鏡手術在執行肺癌切除時,提供了絕佳的高解析度、三維放大的手術視野,及更高的靈活與精準度,除結合傳統胸腔鏡傷口小的特點外,更有出血較少、更安全等優勢。執行肺癌手術時,必需合併進行淋巴結切除,禚靖說,近年有報告顯示,以達文西手術執行肺癌切除時,淋巴結的清除率似乎優於傳統胸腔鏡手術。但達文西手術主要的限制就是「太貴」,目前並未有健保給付。禚靖說,肺癌手術方式的選擇應由胸腔外科醫師與患者及家屬共同討論後決定,良好的醫病溝通,幫助患者選擇最合適的手術方式。晚期肺癌的治療標靶藥物、化療、免疫藥物 延長存活期十幾年前,晚期肺癌患者幾乎都無法活過一年,近幾年,抗癌武器越來越多,包括化療、標靶藥物、免疫療法,大部分晚期患者都能夠存活一年以上。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李岡遠指出,許多癌友一聽到化療,就覺得頭皮發麻,心生畏懼,事實上,目前化療藥物精進不少,副作用小,療效更好,病友無須擔心。臨床觀察,約有一成肺癌患者無法使用標靶藥物、免疫療法,僅剩化療可用,高雄榮總胸腔內科主任王金洲解釋,這群癌友沒有特定基因變異,所以無法使用標靶藥物,在免疫生物標誌的表現量又低,所以僅能使用化療。李岡遠說,對於大部分晚期肺癌病友來說,化療絕非首選,基因如有突變、免疫生物標誌表現量超過50%,就會依情況使用標靶藥物或免疫藥物。如果標靶藥物產生抗藥性,這時才會考慮化療,或自費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僅能使用化療的晚期肺癌患者處境較差,除了用藥沒得選之外,連治療反應率也較差,僅約兩成;如果適用免疫療法,則有效率達四成五;要是基因變異,使用標靶藥物,則有效率更可超過六成。針對晚期肺癌病人用藥,李岡遠提出三大評估指標,分別為精準的檢測報告、病人生理狀況(能否承受化療副作用)以及經濟狀況,如果經濟能力一般,通常以健保給付用藥為優先考量,如果經濟許可,或由商業保險支付,則會考慮自費於第一線使用免疫藥物。但免疫藥物過於昂貴,如果作為第一線藥物,須更加謹慎。李岡遠說,目前僅有兩個免疫療法藥物可用於第一線,其中一個藥物無須考慮生物標誌表現量,但須加上化療、血管新增抑制劑,每月藥費驚人,恐需20、30萬元,絕非一般家庭所能負擔。肺癌患者的飲食建議【這些不要吃】營養師賀智瑢表示,對於肺癌病人而言,治療前需攝取足夠營養、增強免疫力、維持體重,以提高身體對治療的耐受力與完成率。且因多數的肺癌患者都有過瘦的問題,術後則要在控制體脂肪的情況下增加體重。然而,體重是評估營養不良的重要指標,若1個月內體重下降超過5%,就是個警訊。賀智瑢說,肺癌患者若有咳嗽、痰黏稠的問題,切忌刺激性食物,且一定要禁菸、禁酒,下列食物也不宜:1.寒涼食物:避免食用屬性偏寒涼的白蘿蔔、瓜類與柑橘類等寒涼食物。2.油炸加工品:不能吃油炸、醃製類等難以消化、容易致癌的加工品。3.刺激性食物:像是辣椒、薑、蔥、生蒜、胡椒等,因容易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等症狀。4.生食:病患若白血球過低時,身體免疫力自然降低,這時也該避免吃泡菜、生菜沙拉、生魚片等生食,避免食物遭細菌汙染,因此食物應該煮熟、水果削皮後再吃。【請你這樣吃】1.六大類食物 都應該攝取賀智瑢表示,營養諮詢門診時,病人最常問要吃什麼?其實什麼都可以吃,多樣化的均衡飲食是提供完整營養最好的來源。換句話說,五穀根莖類、奶類、魚肉豆蛋類、蔬菜、水果、油脂等六大類基本食物都應該攝取。治療期間病友還可多攝取高熱量、高蛋白的黃豆、奶製品等,足夠的熱量則能維持體重,打好治療癌症的基礎。2.補充魚油 Omega-3可抗發炎醫師建議,治療中的病患可多補充含有DHA的魚油,因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發炎的效果,能減緩發炎反應,且補充因癌症而減少的維生素A、C、B2、B6與葉酸。遠離肺癌,你能做的事1.遠離菸害,拒絕一手菸、二手菸、三手菸。2. 習慣做飯的家庭主婦要使用排油煙機、保持廚房通風。3.多吃蔬果、多運動提高自身抵抗力。國外研究發現,吃蔬果可降低四成以上罹癌。4.隨時注意空氣品質,空汙來時務必戴口罩、少出門。諮詢╱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本文不提供合作單位轉載)
-
2022-01-09 新聞.元氣新聞
加速FAP健保給付?李伯璋:合理藥價才能造福更多病友
日前健保署共擬會議未同意將罕病FAP新藥納入健保給付,部分病友抱怨,「明明有藥可用,為何不給付?難道眼睜睜看我們癱瘓、死去!」。不過,加速FAP罕藥健保給付倡議一案在前兩天通過「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連署門檻,這又燃起病友一絲希望。「當然失望呀,但也沒辦法!」FAP病友聯誼會會長梁廷吉說,得知健保署共擬會議並未將罕病FAP新藥納入健保給付,病友團體LINE群組上引起熱烈討論,之前沒藥可用,人生無望,現在新藥問世,卻無力負擔,心裡更是煎熬。「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FAP)」為罕見遺傳疾病,梁廷吉以親姐姐為例,約在十年前發病,花了快一年時間才確診,但當時無藥可治,發病後不到三年,人就沒了。近幾年來,已有新藥,臨床效果顯著,但藥價貴得嚇人,一般家庭無法負擔。梁廷吉表示,這又是另一種折磨,不少病友乾脆放棄人生,家族成員得知基因異常,將於中年發病,於是另一半分手,不婚不育。健保署共擬會議否決提案,理由是健保財務困境,FAP藥物昂貴,一個病友一年藥費超過千萬,如一下子給付六、七十人,就得支出六、七億元,將排擠到其他新藥。但梁廷吉希望政府能與廠商協商且逐步開放給付,起碼讓病友有個支撐活下去的希望。對於加速FAP罕藥健保給付一案通過「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連署門檻,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對於病友失望,可以感同身受,如果可以的話,當然希望每個罕病患者都可以接受治療,延緩病情惡化,但該藥物過於昂貴,實在難以一下子挪出好幾億元,提供給付。李伯璋表示,目前藥費支出已占健保總額近三成,且逐年增加,不少人戲稱「健保主要用在買藥」,由於癌症新藥費用昂貴,嚴重排擠到其他常用藥物,據統計,國內約有5600多項藥品藥價低到離譜,一顆健保價僅在1.5至5元之間,確實影響治療效果。為了讓FAP病友盡快可以使用新藥,李伯璋表示,將積極與廠商溝通,雙方議價,如能調降藥價至一個合理的價格,當然可以加快給付腳步,並造福更多罕見疾病患者。
-
2022-01-08 新聞.杏林.診間
「神不會擲骰子」 多數疾病有跡可循!30歲男幾次昏倒、貧血嚴重,被發現有鼻咽癌
一名三十餘歲的男子,幾年前曾經因為短暫意識不清,被診所懷疑是癲癇症而轉到我門診就醫。神經科疾病很重要的線索是患者的主訴與病史。簡單來說,「患者是為了甚麼問題或症狀來就醫的?」從病史詢問中得推敲很多疾病,再一一去排除或印證。然而,儘管我安排抽血及檢查,他卻沒再回診,也沒去做檢查。「先生緣,主人福」。在醫學中心裡,這種就醫型態的患者屢見不鮮。也許是台灣就醫太便宜且方便,隨時有空才來即可;又或者是他們自覺目前症狀還不夠嚴重吧!我也只能隨緣,無法強求。 兩年之後,某天他突然又出現在我門診。陪同前來的是他母親,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婦。皮膚蠟黃 建議驗血我瞄一眼舊病歷,好奇的問他說,最近怎麼又跑回來?有甚麼新狀況嗎?他說,他平時是開車在高速公路南來北往的快遞貨運司機。某天他在整理貨物時忽然昏倒,沒目擊者,不確定是否有抽搐;幸虧那時不是在開車。真的,幸虧出現症狀時不是在開車!尤其聽他描述工作性質,每星期有三天需載貨南下,當天即需北返;有時還輪夜班。我初步估算,一個月得開上兩三千公里的路途啊!不禁聯想到三天兩頭的高速公路車禍案件。他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無論是駕車自撞或撞到他人,都不是開玩笑的。陣發性的意識不清,在神經科門診或急診就醫者並不算少。在嘗試請患者回想發生前幾秒是否出現哪些狀況後,最常見且需要考慮的兩個原因是昏厥與癲癇。前者可能是慢性疾病、突發的心律不整(心臟出現擾流)、或血管狹窄導致暫時缺血等等;而癲癇就是腦部不正常漏電,不見得一定要出現肢體抽搐。但臨床上較困難的一點是,有時做了許多檢查,卻都無具體結論。這時就得決定是否再等一陣子?或是當患者症狀反覆發生時,針對最可能的診斷先嘗試治療看看。如果發生次數從此減少了,搞不好就是那個原因。他有抽菸及飲酒,睡眠也不正常。我重新幫他做了神經學評估,與兩年前一樣毫無異狀。不過我注意到他的皮膚呈現奇怪的蠟黃色,這是舊病歷上沒描述的。那種膚色我說不上來,應該懷疑有黃疸或貧血?這些徵象雖然不一定跟陣發性意識喪失有關,但綜合他的可能病因,仍建議驗血、安排長時間腦波與長時間心律檢查;但患者以工作太忙而推辭了。為了養家 拚死工作這時坐在後面,靦腆的母親突然開口了。她說前兩天曾經目睹患者在吃飯時失去意識,但很快就醒過來;上個月也有一次發現患者在住家附近昏倒。此外她覺得患者變瘦了,似乎營養不好。她加入幫腔:「好啦,你就照醫師吩咐,做檢查看看吧!」患者與母親同住,哥哥嫂嫂另住他處;兄嫂不負責照顧母親。他每天拚死拚活,就是為了養家活口。雖然清官難斷家務事,我也沒時間在看診時完全搞懂家人之間的互動,但是感覺上經濟重擔就在患者身上。或許「以工作為重」是他的心思,這應該也是他都抽不出時間、直到現在才勉強被母親押來看病的主因。眼見患者拒絕,母親急著向我說:「醫生,請你幫助我兒子。」語氣竟是哽咽。即使沒有母親的請託,我這回也得再嘗試勸說他一次的。不僅是於心不忍、更是醫者本份。人無論在甚麼環境下失去意識,都是一件危險的事。再說如果他暈倒了,甚至開車發生意外,後續的醫療、法律問題是誰要承擔?這位患者或許覺得,他有自己選擇喜歡過的生活方式的權利,這是他的身體,只要不犯法,沒人有權力強制他就範。就跟許多四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痛風)患者飲食毫不忌口一樣,那是他的自由;我也同意這論點。只是當他與其他人的生活有所連結,一旦發生狀況時就不再僅僅他一個人的事了。我說:「我了解工作對你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你倒下了,母親要怎麼辦?把自己身體顧好,不要讓長輩操心才是真正的孝順。」血紅素5.6 門診少見在母親與我的親情與道德雙重攻勢之下,他勉為其難的同意來做檢查。下次回診,他的腦波顯示正常、心跳雖偏快卻沒有心律不整;最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血紅素居然只有5.6!其他血球也不正常。我嚇一跳!內科醫師當久,有時候光靠「看相」就可以看出一點眉目:比方說病床上的患者呼吸費力到頸部肌肉緊繃,大概沒多久就呼吸衰竭了;走進診間求醫的人步態僵硬,面無表情,可能是帕金森氏症候群之類的疾病等等。這位患者我雖然覺得他必定有些問題,卻沒料到貧血嚴重至此,而且居然還毫無不適的正常生活。我試著用淡定、白話的口吻向患者與母親解釋,這樣嚴重的貧血狀態我在門診極少見到。保險起見,我再度釐清了病史,沒有任何腸胃道發炎或出血跡象;那麼最可能原因是罹患了某種嚴重疾病,導致造血功能異常。我強烈建議他先去找血液科。他感到錯愕,但仍不願意接受事實;母親則是憂心忡忡。不到一個月後,他又再一次昏倒而被送進醫院,這次在住院期間完整檢查後,赫然發現有鼻咽癌,而且鼻腔與顱底部分區域已經受到侵蝕。他出院後再度來我門診。但他講話、吞嚥仍是正常,沒有任何線索會讓我聯想到鼻咽癌。他告訴我,要辭去工作了。他住基隆,據說老家附近山明水秀,適合休養;他要在基隆長庚專心治療,並且多陪伴母親了。我想他終於覺悟了!母親一定很欣慰。被診斷出癌症雖是個打擊,卻終於找出一個大禍害。母親從頭到尾緊握他的手,不停向我道謝;但我其實沒幫上甚麼忙。我補充說,台灣治療鼻咽癌的水準是世界一流的。前馬來西亞羽球名將「李宗偉」,就是經人介紹而特地到長庚醫院來就醫的,而治療效果也不錯。雖說每個人的病情不同,但新科技總是能夠帶來新希望,不用太悲觀。預防疾病 多關心健康「神不會擲骰子!」是愛因斯坦的名言。這句話後來被各自解讀,有人認為宇宙運行自有定律,按著軌跡走;卻也有人覺得許多事件是隨機而不可預測,神對人是公平的。當今醫療上確實可見許多基因相關、或仍找不到線索的罕見疾病,無藥可治,讓人感嘆天意難測;也許可預見的未來,會發現所有疾病都是「命運」(出生即註定),再努力也沒用也說不定。但我仍然相信,絕大部分的疾病都是有跡可循的。每個人從小到大的個性、習慣、工作,各個環節都可能對未來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許多疾病的出現甚至惡化,往往就是不適當的飲食方式、生活型態、環境衛生或就醫態度等綜合因素造成的。根植於遺傳或基因突變的病症固然難以預防,但吾人要打破既定的疾病輪迴,提升自己生命品質,還是得多關心自己健康,並且參酌醫療經驗才行。
-
2022-01-06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開車突覺無力、視線模糊!貨車司機糖尿病引腎病變,視力快不保
●體重快速增加,應做血糖檢測,飲食控制不可少●社區醫療建立篩檢防火牆,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早發生、併發症風險高,正確用藥保護器官55歲志豪罹患糖尿病多年,某日駕駛貨車突然身體疲倦、無力,視線變模糊,緊急就醫,竟診斷出嚴重的腎病變,視力也快保不住。馬偕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資深主治醫師莊世旻表示,糖尿病是許多慢性病的源頭,若不好好控制,常同時引起心血管病變、眼病變、腎病變或神經病變。「器官保護」是血糖控制的最新觀念,目前有些新型的口服藥物不只有降血糖功能,對於心臟或腎臟等器官也有一定的保護效果。到社區篩檢 找出危險群淡水馬偕社區醫學中心團隊長年深入社區,提供專業醫療服務,及早篩檢出高危險族群,有機會避免或延緩糖尿病發生,即便確診糖尿病,也能迅速受到共同照護網的團隊治療。鼓勵新確診的糖友在罹病最初就充分了解糖尿病,積極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用藥方式,定時定量用藥外,並調整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降低引起其他併發症的風險。莊世旻說,糖尿病的分類有很多,占比達90%的第二型糖尿病被喻為「無聲殺手」,與家族遺傳、肥胖、飲食和代謝症候群等息息相關。體重控制不良、脂肪組織過多導致胰島素阻抗,胰島細胞需要分泌更多胰島素來控制血糖,長久容易造成分泌胰島素功能失衡,最終造成血液中的糖分過高,這些高血糖的表現也常會合併高血壓或高血脂等症狀。糖友控制好 有機會緩解「及早控制好致病的危險因子,糖尿病有機會緩解甚至逆轉。」莊世旻表示,許多人罹患糖尿病卻不自知,淡水馬偕主動前進社區篩檢,一旦抓出空腹血糖或糖化血色素高於標準值的前期糖友,將協助減重、飲食控制,改善胰島細胞的敏感度。莊世旻提醒,糖尿病控制不只是一個人的任務,家庭成員的配合也很重要。醫院會舉辦健康日活動宣導衛教,經常看到年紀較長的糖友,會帶著家人一起參與衛教講座,讓同為高危險族群的親友也能更了解疾病,一同幫助糖友改變日常的飲食與生活習慣,讓疾病獲得良好控制。啟動共照網 為病友規畫若確診為糖尿病,醫院將啟動共照網團隊介入治療,因應病友的實際狀況規畫療程。「照護網是由醫師、衛教師與營養師等組成的跨專科團隊,會花很多時間了解糖友的飲食、生活習慣與工作型態。」莊世旻分享,當時團隊深入了解貨車駕駛志豪的生活,發現最大問題是工作無法定時定餐,常自行改變服用藥物的時間和次數,血糖長期波動之下同時引起了腎臟和眼睛病變。經過飲食及藥物調整,才將血糖穩定下來。莊世旻強調,近年老年糖尿病人口逐年增加,老人家共病問題多,容易有低血糖症狀,如:暈眩、盜汗、譫妄、意識改變,目前也有較不易引發低血糖的新型口服藥物,能幫助提升糖尿病的服藥遵從性,同時藥物、飲食和運動多管齊下,糖友仍可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
2022-01-04 養生.運動健身
你要健康地老化還是患病狀態的延長?哈佛教授揭關鍵3大因素
▌患病狀態延長或壓縮我念高中時,學校規定我們必須選修健康教育來取代一學期的體育課。在這堂課裡,我們不用攀繩或打籃球,而是去到學校體育館下一間昏暗的教室,然後有一位肥胖而臉色紅潤的老師在走道走來走去,拇指塞在吊帶底下,大聲教授健康知識。我不記得他說了什麼內容或忠告,只記得他宣稱能從耳垂看出我們有沒有吸大麻,而且90 %的吸菸者會得肺癌死掉。有個自作聰明的朋友(是我朋友,真的不是我)問道是不是得到肺癌的人最後一定都會死掉,老師大吼道不是,只有90 %會死掉。後來有一天我們去上課,代課老師說我們的健康教育老師死於心臟病發作,他的死無意中又給我們上了一課。我們都會死於某種原因,即使是經常活動、飲食適度,十分注意健康的人也一樣。事實上,儘管知道應該運動,像川普這樣不運動的人現在也比以前活得更久、更健康。為了評估這個難題,我們先仔細觀察死亡和患病間的機率關係。大多數狀況下,與老化有關的統計數字集中在生命年限,而沒考慮到健康年限(健康良好沒疾病的時間)。要同時考慮生命年限和健康年限有個不錯的方法是以時間為X軸,功能能力(健康狀況的測定方法)為Y軸畫出圖形,如圖28 。健康的人儘管偶爾短暫生病,但大多數時候的功能能力接近百分之百。接著在某個時候,與年齡有關的衰老出現,功能能力因嚴重疾病而下降,最後造成死亡。千萬代以來,一般狩獵採集者若沒有夭折,健康年限和生命年限看起來大概和圖28 的上圖差不多。這張圖的依據是針對狩獵採集者進行的醫學調查,這些人大多死於呼吸和傳染病、暴力和意外,長期慢性非傳染疾病發生率相當低。這些資料顯示,年紀較長的狩獵採集者約有三分之二在死亡前仍擁有高功能能力,處在患病狀態的不多,大多數的人在七十多歲時仍然如此。因此他們的健康年限和生命年限相仿。從圖28 的下圖可以看出,公衛和醫療科學的進步對健康年限和生命年限的影響有好有壞。壞消息是雖然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都有長足進步,但現在許多人罹患慢性非傳染疾病,在死亡前有多年患病狀態。在醫學術語中,這段死亡前的長期患病狀態稱為「患病狀態延長」(extension of morbidity)。在西方族群中,許多人長期患病,最後死於心臟病、第二型糖尿病、阿茲海默症和慢性呼吸疾病,許多人還有退化性關節炎,以及越來越多的自體免疫疾病。美國六十五歲以上的民眾至少有五分之一健康狀況普通或差。儘管患病率這麼高,我們活得還是比農耕祖先久得多,也比狩獵採集祖先久一點。二○一八年美國平均壽命是七十八歲,接近一百年前的兩倍之多。更多人活得更久,但大多死於慢性疾病而非傳染病。這種延長患病期間的改變被稱為「流行病學轉變」(epidemiological transition),通常被視為醫學進步。沒有在年輕時罹患天花而迅速死亡,而是在年老時緩慢地死於心臟病,不算是幸運嗎?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我的上一本書《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提到,現在許多使我們緩慢死亡的疾病是不匹配疾病,原因是人體難以適應現代環境條件或適應不足,包括吸菸、肥胖和身體活動不足。雖然這些疾病經常發生在中年,所以被歸類為老化疾病,但並非年齡所致,也不該視為老化的必然結果。很多人活到老年並未罹患這些疾病,這類疾病也很少侵襲年長的狩獵採集者以及生活在自足社會中的許多老人。如果許多人所謂的老化疾病是可以預防的,那麼生命結束時的緩慢折磨也就可以避免。史丹福大學醫學教授詹姆斯.弗里斯(James Fries)在一項著名研究中指出,預防藥物可藉由壓縮患病期間,協助人類活得更健康、更久。弗里斯起先依據他的主張進行大規模研究,測定兩千三百多名賓州大學校友的生命年限、失能和三項疾病風險因素(高血壓、吸菸和缺乏運動)。可以想見,風險因素超過兩個的校友之死亡年齡,比僅有零或一個風險因素的校友早三.六至三.九年。更重要的是,他們死亡前的失能期間多出五.八至八.三年。簡單說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患病狀態的影響是死亡的兩倍。弗里斯的患病期間壓縮模型(參見圖28 下圖)有助於我們思考身體活動對老化的影響。簡而言之,針對導致現代工業化西方社會大多數民眾死亡的主要疾病而言,長期缺乏身體活動、吸菸和體脂肪過高,是影響罹患機率與時間的三大因素。雖然美國民眾的死亡證明上有三分之二的死因是心臟病、癌症或中風,但這些疾病更基本的原因大多是吸菸、肥胖和缺乏身體活動。缺乏活動的人通常過重,有時還會吸菸,所以很難判定身體活動本身對患病狀態和死亡的影響。史丹福跑者研究的目的就是想瞭解這點,該項研究的主持人還是弗里斯。一九八四年,他和學生開始研究五百多名業餘跑團成員以及四百多位健康但缺乏身體活動的對照組。當時這些研究對象都超過五十歲,健康良好,很少人吸菸,沒有人酗酒,也沒有人肥胖。其後二十一年,弗里斯等人耐心地記錄每位研究對象的身體活動習慣、每年進行一次失能問卷調查,測定行走、穿衣和進行日常活動的能力,有人死亡時還會記錄死亡年度和死因。弗里斯等人必須等待二十年才能知道結果,但我在圖29 中就已經總結了結果,這些結果值得仔細研究。上圖是跑者和非跑者在給定年度生存機率與時間的關係。下圖是失能與時間的關係。從圖中可以看出,健康的非跑者死亡率的提高速度高於跑者,研究結束時、在給定年度死亡的機率超過跑者的三倍。就死因而言,非跑者死於心臟病的機率超過跑者兩倍,死於癌症的機率是兩倍,死於神經性疾病的機率超過三倍。此外,非跑者死於肺炎等感染的機率超過十倍。同樣重要的是,下圖中的失能分數指出,非跑者的功能能力流失速率是跑者的兩倍。研究結束時,非跑者的失能分數超過跑者兩倍,代表就這方面而言,跑者的身體大約年輕十五年。總而言之,跑步可以壓縮患病狀態,進而延長生命。希波克拉提斯應該預測得到,針對身體活動對患病狀態和死亡的影響所進行的其他研究,結果也大致相同。不過,這不表示身體活動就確定是青春泉源,而且別忘了它本身無法預防老化,進而延後死亡。但身體活動確實可引發許多機制,阻止衰老和預防許多隨時間導致死亡的慢性疾病,提高年紀漸長時維持健康的機率。這個推理帶出三項十分重要的結論,協助我們解釋為什麼川普不愛運動又過重,但沒有年紀輕輕就死掉。首先也是最基本的,我舉出的死亡和患病狀態統計數字都是機率。飲食適度和運動不保證長壽和健康良好,而只能是降低患病的風險。依據相同概念,吸菸者罹患肺癌的風險較高,體態不佳或肥胖者比較容易罹患心臟病或糖尿病,但也有很多人沒有罹病。第二,醫療進步正在改變患病狀態和死亡的關係。糖尿病、心臟病和某些癌症已不是不治之症,而能以維持血糖、減少有害膽固醇、降低血壓和對抗突變細胞的藥物治療或控制多年。以川普的例子而言,他據說正常的血壓和膽固醇值,可能代表他服用的藥物降低了這些風險因素。 最後,許多複雜的環境和遺傳因素可能影響罹患某種疾病的機率,因此難以釐清因果關係。雙胞胎研究發現,活到八十歲的長壽只有20 %可歸因於基因。然而我們如果活到那個年紀,基因在判定我們是否能成為百歲人瑞時扮演的角色就會越發重要。不過,這不表示基因在疾病中扮演的角色不重要。遺傳變異影響許多種慢性疾病,例如冠狀動脈疾病、心律不整、第二型糖尿病、發炎性腸道疾病和阿茲海默症等。在這些疾病中,基因負責裝上子彈,但扣下扳機的是環境。此外,大多數這些疾病背後的基因通常很少,影響也很小。我可能遺傳了幾百個提高心臟病機率的基因,但每個基因對我得病的貢獻微乎其微。醫療科學讓我們在年紀漸長時維持活力已有長足的進步,但實際上說來,年紀漸長時維持健康的最佳建議幾百年來一直沒有改變:不要吸菸、避免肥胖、飲食適度,當然也要經常活動。※ 本文摘自《天生不愛動: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天生不愛動: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作者:丹尼爾.李伯曼 譯者:甘錫安出版社:鷹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28
-
2022-01-03 該看哪科.婦產科
試管嬰兒「多」未必好 研究:1~2個胚胎成功率最高
2007年上路的《人工生殖法》限制最多植入4個胚胎,但民眾花大錢求子,總希望一次成功,常選擇植入多顆以提高成功率。最新出爐本土人工生殖研究卻發現,植三或四個胚胎,流產或死產風險增加一到三成。學者建議政府,當本土證據再累積,結合國際趨勢,可考慮下修現行胚胎限制,並提高單胚胎植入補助。本土研究證實:植入數下降,懷孕勝算增35%、活產提高32%。研究分析「立法限制胚胎植入數」的前後各五年,高達8萬3264筆試管嬰兒(IVF)資料,發現2002年平均每療程植入約4個胚胎,2007年立法設限後,2012年平均仍有約3個。校正多項因素後發現,立法限制加上技術進步,植入數下降的療程成效甚至更好,懷孕勝算增加35%,活產勝算也提高32%。研究也發現,植入1至2個胚胎,流產或死產風險相似,但植入3到4個胚胎會顯著提高失敗風險。此研究由陽明交通大學公衛所教授鄧宗業指導,去年10月發表在《台灣衛誌》。研究第一作者、婦產科醫師虞希正表示,台灣人工生殖資料庫只公布到2016年,他於另一項研究中分析2010到2016年10萬4015筆IVF資料,結果也顯示,無論何年齡層,植入1到2個胚胎有最佳活產勝算,40歲以上植入更多胚胎,反而折損活產勝算。這是非常重要的訊息,已於今年六月刊登在《美國生殖與遺傳學期刊》。植入太多胚胎,反而可能危害最健康的一個。虞希正表示,過去觀念認為多放胚胎能提高懷孕機會,但若看死產或流產,就會發現植入太多胚胎,反而可能危害其中最健康的那一個,不僅對活產沒幫助,也不利母嬰健康。再者,已有很多新技術有助提升單胚胎成功率,例如2013年開放的「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篩查(PGS/PGD)」,可事先挑出異常胚胎。不過此技術價格高達數十萬元,求診者負擔沉重,能否真正大幅提高活產或母嬰健康也仍待佐證。上述研究破除多胚胎迷思,也與現行補助方案相符。國健署去年七月公布人工生殖補助方案規定,35歲以下只能植入一個,36歲至44歲以下最多植入2個,不符規定就無法獲得最高10萬元的補助。反觀《人工生殖法》仍規定最多可植入4個,台灣生殖醫學會2016年的指引則建議,38歲以上最多可植入3到4個,除非是高活產機率者或胚胎已通過遺傳篩檢確認者,建議植入一個即可。虞希正表示,希望更新近年資料後,有更多研究反覆驗證上述結果,並探討新一代生殖技術的效果,更有助現行指引及政策調整。醫師觀點胚胎雖減少 提升中獎率有技巧現行「人工生殖法」規定,最多只能植入四顆卵子,國泰醫院生殖中心主任賴宗炫表示,雖減少植入胚胎,但可透過胚胎培養和精算植入期來增加「中獎率」。賴宗炫表示,過去因考量女性隨年齡增長,卵子質量變低,因此採取多植入胚胎的方式增加懷孕率;但植入太多,也容易有多胞胎的風險。多胞胎在產前歸類為高危險妊娠,不僅媽媽容易發生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等併發症外,寶寶也容易早產,更可能因太早破水而流產。因此歐美、日本等地都以「生出單一活產健康的嬰兒」為最高目標,盡量減少多胞胎。賴宗炫說,過去我國試管嬰兒的多胞胎比率約25%,現在大約23%,未來希望能降到15%以下,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勢必要減少胚胎植入數。雖然減少胚胎植入數後,懷孕率略下降約3%至5%,但仍有很多方法可以增加「中獎率」。首要策略是先將胚胎在體外養到囊胚再植入,著床率較高,便可減少植入數。有些女性可能因年齡較長或是其他因素,只能取到兩、三顆卵,可從卵子的型態、發育及受精、分裂的時間點來挑選質量較好的胚胎。若是卵數多,也可利用著床前染色體分析(PGTA),確認染色體正常再植入胚胎。另外,透過計算自然周期、藥物和排卵針等,也能引出成熟、品質較好的卵子。有些女性的子宮環境不利於懷孕,可搭配黃體素等藥物調整,或以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ERA)找出最佳著床期,提高懷孕成功率。國健署婦幼組組長林宜靜表示,站在母嬰安全的立場,胚胎確實不能植入太多。今年七月起,國健署擴大人工生殖補助,將觀察實施情形,累積更多資料,並持續邀請學者專家討論相關規範修訂或增加補助。
-
2022-01-01 養生.聰明飲食
要吃蛋,就要連蛋黃一起吃!怕膽固醇過高、心血管疾病?醫師破迷思
雞蛋是CP值極高的食物,不過雞蛋會否帶來健康隱憂的議題在全球已辯論多年,包括膽固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風險。那怎麼吃蛋、吃多少蛋對身體最理想呢?一天吃幾顆蛋才好?雞蛋對身體有什麼影響?以營養成份來看,雞蛋含有大量的微量營養素如鎂、鉀、鈣、銅、鐵、錳、鋅、膽鹼等,及大量維生素B群、維生素A、E和K及抗氧化劑如葉黃素,可減少氧化自由基生成,有保護心血管效果。專長為肥胖醫學、腸道微菌研究和代謝疾病的醫師王姿允指出,根據《美國臨床營養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攝取適量富含磷脂醯膽鹼的食物如雞蛋,可能有助於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延伸閱讀:防失智,「吃雞蛋」就可以做到!日本神經科醫師教你:10元就能吃到的「抗失智飲食」許多人擔心膽固醇過高,避開蛋黃只吃蛋白,營養師林世航表示,其實影響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最大的因素是吃進去的「飽和脂肪酸」,例如五花肉、培根、奶精、烹調用豬油等。而蛋黃有70%是不飽和脂肪酸,包括可抗發炎的omega-3 ,而雞蛋所含飽和脂肪一顆只有1.6克,相較於100cc的全脂牛奶,飽和脂肪則有2.5克。吉安醫院醫療副院長、家醫科主治醫師鄭崇佑表示,一般人每天膽固醇攝取上限為300毫克,而一顆雞蛋的膽固醇含量則約為260毫克,因此適量吃雞蛋是沒有問題的,應該避免含酥油糕點、內臟和油炸食物。而且比起飲食,基因遺傳、缺乏運動及大量菸酒才是膽固醇過高的元凶。王姿允提醒,烹調方式比食材更關鍵,不管是蛋或肉,用水煮、清蒸、乾煎、無油氣炸或烤等無油方式料理,都可以降低飽和脂肪的攝取。她提供全蛋的攝取建議如下:全蛋的攝取建議1. 奶蛋素者、唯一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就是雞蛋→一天吃兩顆蛋2. 可控制一天的瘦肉加低脂魚類攝取量小於150克者→天天一顆全蛋3. 無肉不歡或愛吃油炸零食者,飽和脂肪動不動就會爆表→2-3天一顆蛋延伸閱讀:一個星期最好吃超過4顆蛋!細胞分子營養學專家:7個有科學根據的健腦飲食近年研究顯示蛋的攝取與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和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較不具關聯性,加上蛋所含的營養豐富,所以國健署公布107年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中也調整「蛋」在蛋白質食物來源的順序,由「豆>魚>肉>蛋類」修正為「豆>魚>蛋>肉類」。有40年醫學研究經驗的前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教授林慶順建議,雞蛋可適量食用(取決於整體飲食形態),且要吃就連蛋黃一起吃,因為所有對健康有益的元素都在其中,如果有疑慮就少吃,但不要完全丟棄蛋黃。雞蛋怎麼吃最好?水煮蛋綠綠的怎麼辦?由於蛋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與好的油脂,飽足感較佳,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整合醫學診所家醫科醫師顏佐樺指出,早上吃蛋是不錯的選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營養師鍾頡表示,較需要注意的是茶葉蛋因有浸泡滷汁,所以鈉含量較高;煎蛋則要注意油量。另外,因生蛋白中含有白素,會阻礙人體對生物素的利用與吸收,營養師黃曉彤提醒,比起消化吸收率為30%~50%的生雞蛋,熟雞蛋則接近99%,更符合人體所需。延伸閱讀:營養吸收率居然可以差到50%以上!台大營養講師:雞蛋,最建議這樣吃熱量低又營養的水煮蛋是民眾早餐和飲食控制的常見選擇,不過水煮蛋難剝殼或剝殼後看到綠綠的也成為許多人的困擾。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張正明解釋,水煮蛋容易剝殼與否,關鍵在於蛋殼兩層內膜的老化狀況,而氣室就存在於兩層膜之間,因此越新鮮的蛋殼會越難剝。至於雞蛋水煮去殼後,偶爾會發現蛋黃和蛋白接觸面呈現灰綠色,這是因為蛋在加熱時,蛋白中蛋白質的含硫胺基酸生成硫化物,與蛋黃的鐵反應生成硫化亞鐵,屬於正常現象。雞蛋買回來到底要不要洗?你可能聽過人家說蛋殼有層保護膜,洗過的蛋保存期限會變短,對此張正明說明,雞蛋剛被生下來時表面會覆蓋一層「角質層」,具有保護功能,但大約只能維持 12 至 24 小時,而民眾買到的雞蛋通常都已是產蛋後 2 天以上,保護層可能已不再有功能。因此,張正明表示若購買「洗選蛋」就不需清洗後保存,若購買散裝蛋,可能會有沙門氏桿菌汙染風險,因此應該要清洗再保存,且洗蛋要用「溫水」才能藉由熱脹將蛋殼的汙物推出洗淨,用冷水反而會使髒污被吸進蛋裡。他也提醒,洗蛋不可用浸泡的方式,必須用「流水」。不過,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則建議烹煮前再洗雞蛋,因為用水清洗若不徹底或洗後乾燥不完全反而會增加衛生安全風險。因此若購買常溫的散裝蛋,應先用乾布擦掉雞蛋表面粉塵再放入冰箱,同時避免接觸冰箱中其他食物,以減少食材與雞蛋表面髒污交叉汙染。資料來源:.【錯誤】網傳「水煮蛋讓你遠離中風,修復肝功能」?.一天只能吃1顆蛋? 專業醫師破除吃蛋迷思.【鄭崇佑醫師】膽固醇過高都是吃蛋惹的禍?破除數值迷思和了解如何改善.膽固醇太高,不吃海鮮就對了嗎?.【部分錯誤】雞蛋買回家別傻傻這樣放冰箱裏?秒變毒蛋?誤導描述.聽說吃蛋對心血管健康有害,所以最好不要吃?.食安小資訊:破除雞蛋的迷思延伸閱讀: 「媽媽今天不在家...」每天遲到被處罰也總是笑笑的孩子,沒遲到的那天為何哭了?
-
2021-12-31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黃達夫膽結石引起腹膜炎 鬼門關前走一遭!
口述/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董事兼院長黃達夫因為膽結石,前年我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我會定期做健檢,前年體檢發現膽囊有沙,不久後出現短暫的黃疸,於是決定開刀切除膽囊。十幾年前,在美國杜克大學開了腦部手術,開刀的前一晚,醫院為我施打一劑標準劑量的預防癲癇藥物靜脈注射劑,結果血壓急速下降,緊急處理後才穩定下來。同時發現我對麻醉藥很敏感,這對手術團隊是一項考驗。兩顆結石堵住總膽管出口沒想到,除了體質較敏感外,我的體內構造竟然與一般人不一樣。本來因膽囊結石,醫師照著標準作業流程,進行膽囊切除手術,並順利出院。但卻在一周後的例行晨會中,我突然腹部劇痛,幾乎走不出會議室,同事們用輪椅將我送到急症處理室。劇烈的疼痛,讓我沒辦法做任何檢查,止痛的麻醉藥也用到很高的劑量。直到第二天,做檢查才發現,原來是膽道先天異位,兩顆結石堵住總膽管出口,導致我先前切除膽囊的接口裂開,而引起腹膜炎,只好再回醫院開刀房處理。對抗生素過敏引起休克在準備手術前的檢查過程中,又引發吸入性肺炎,因此過程非常驚險。手術前後也發現,我幾乎對所有抗生素都過敏,不是出疹子、全身紅腫、發癢,就是呼吸困難、引起休克。平常我都鼓勵病人盡早下床走動,才能快速復原。但我當時既沒食欲也沒有力氣下床,因此在不得已情況下,醫療團隊開了院內常給癌症病人使用、刺激食欲的處方。腎上腺素分泌嚴重不足但處方對我沒有助益,情況還更差。檢查才發現,這個刺激食欲的藥物,壓抑了我的腦下垂體功能,導致腎上腺素的分泌嚴重不足,這是一個罕見的副作用。也因為我的情況,不久後醫院內的醫師接到一名從醫學中心轉來的小兒病人,體力很差。這名病人當時也在使用刺激食欲的藥物,他停藥後,精力就恢復了。這次生病的經驗,讓我再次體會到,過去我常説的,「病人是最好的老師」。我自己當病人,教了我自己及院內的醫師,了解了這款藥物罕見的副作用。也讓我對醫院內的醫療團隊更具信心。我的病程充滿挑戰,我用肉身考驗他們搶救急重症病人的能力,他們不但通過了我出的困難考題,還戰戰兢兢地把我照顧好了,「我可以很放心地交棒了!」平常我沒有特別的養生之道,只是遵循一般醫界的建議,均衡飲食、不抽菸、不酗酒、不喝糖水。●醫學辭典 膽結石膽結石依生長部位不同分為膽囊結石和膽道結石,主要成因是膽汁濃縮成結晶,就變成結石。但因濃縮的成分為膽固醇、膽色素、鈣質、蛋白質以及少量脂肪酸等,也會有不同的結石種類,主要和先天體質有關,不過常吃高熱量、高膽固醇食物者、家族遺傳、肥胖、糖尿病患者,是膽結石的危險族群。膽結石不一定要拿掉,如果健檢發現有膽結石只需要定期追蹤,若擔心復發風險或已有症狀,先處理膽道結石,再處理膽囊結石。諮詢醫師╱書田診所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邱展賢●黃達夫小檔案現職:●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董事兼院長●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董事長●美國杜克大學內科教授專長:●癌症預防●內科學及血液腫瘤學等經歷:●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醫學教育論壇召集人●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美國癌症學會癌症預防●診斷及治療委員會評議委員及主席●美國杜克大學癌症中心臨床主任
-
2021-12-30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濕冷咳嗽以為感冒 竟是氣喘發作
冷氣團一波波來襲,天氣濕冷,鄭先生下班頂著風雨騎車,回家後咳嗽不止,咳到深夜無法入睡,呼吸急促幾乎快喘不過氣,就醫檢查發現氣喘發作,且合併黴漿菌感染,經住院治療才獲得改善。預防氣喘發作,建議可從強化體質、避免過敏原、用藥控制3方面著手。20歲鄭先生原以為只是感冒風寒引起咳嗽,沒想到竟是氣喘發作。聯新國際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謝國洲指出,氣喘是「支氣管的過敏病症」,主要症狀有咳嗽、胸悶、呼吸伴隨咻咻的喘鳴聲、呼吸困難等,以慢性咳嗽最為常見,卻容易被誤認是感冒、空氣汙染,或胃食道逆流引起的喉嚨不適。氣喘與氣候、體質有關,謝國洲表示,氣喘患者對溫度敏感,在清晨和深夜會咳得比較厲害,也常合併其他的過敏疾病,例如鼻過敏、眼睛過敏。如咳嗽超過2周以上,建議到醫院做氣喘檢查。氣喘好發於冬季濕冷天氣,特別是早晚的低溫與溫差大都容易誘發,而氣喘的風險因子還包括塵蟎、黴菌、空氣汙染、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或是對特定食物過敏,以及肥胖、遺傳等。根據國外研究,成年型氣喘以女性居多,可能與吸入廚房油煙及打掃時的揚塵有關。謝國洲指出,氣喘症狀不難控制,平時沒症狀不表示已經痊癒,仍應積極治療,全球罹患嚴重難治的氣喘病人不到2成,超過8成以上的病人只要調整生活與環境,搭配藥物就可以控制。預防氣喘,應避免肥胖、適度運動,強健抵抗力,經醫師評估後也可以中醫三伏貼、三九貼調理體質;並注意居家整潔,改善潮濕環境,遠離廚房油煙、粉塵等。
-
2021-12-30 新聞.健康知識+
過的是一種借來的生活 病毒到底算不算「活著」?
▌半活著「伯克並不打算宣稱這些生物體還活著,但這些生物相當活躍,它們算是『半活著』。」二○二○年春天,郊狼白天在舊金山的街道上漫步,一群山羊接管了威爾斯的某個小鎮,胡狼在特拉維夫的都會公園裡徘徊。而在威尼斯,有大批鸕鶿突然湧入運河裡追逐魚群,加拿大雁護送小雁沿著拉斯維加斯大道中間搖擺走著,路過關門中的萬寶龍鋼筆專賣店和芬迪手提包專賣店。由於某一種生物,也就是人類,閉門不出,讓生物界發生了一種奇特的擴張現象。這種幾十億人進入禁閉狀態長達幾個月的情況,被科學家稱為「人類停滯期」。對於幸運的人來說,最大的挑戰便是無聊;而對不幸的人來說,失業、飢餓和其他災難就在眼前。對於最不幸的人來說,得了這種病會讓他們發高燒、乾咳到發抖。某些病人在晚上抖得很厲害,以致牙齒發顫。有五分之四的患者在家中熬過了這場病,但有五分之一的人住進了醫院。某些人的肺部變成膿液和發炎肆虐下的荒蕪之地,幾十萬人死亡。紐約市的死亡情況,甚至必須靠挖土機在哈特島挖出長深溝,才有足夠地方掩埋大量棺材。這種新的肺炎於二○一九年底在中國武漢市首次發現。幾週內中國的研究人員便分離出將所有病例關聯在一起的微觀線索,也就是一種病毒。二月時,病毒學家正式將它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他們也分析了病毒基因並重建了突變紀錄史,追蹤到這種冠狀病毒可能起源於蝙蝠。許多感染人類的其他危險病毒也來自於蝙蝠,這種冠狀病毒以某種方式發展出適應性,讓自己可以在人體內部蓬勃發展。咳嗽或甚至大呼一口氣,就能把包含病毒的飛沫散布到空氣中,隨時準備好攻擊那些搭乘同一輛公車,共享同一張餐桌,或在同一座教堂祈禱的人,讓他們吸入病毒。這種病毒可以在門把、長椅或其他表面上存活幾小時或幾天之久。一旦人們以手沾到這些病毒,又不經意地擦眼睛或擦鼻子時,就會讓病毒展開進入「新宿主」的旅程。該病毒表面的蛋白質,可以抓附在呼吸道裡某些特定細胞表面的蛋白質上。病毒的膜可以打開這些細胞,把自己的基因倒入細胞內部。它們用的是和人類細胞建構蛋白質相同的遺傳密碼,結果細胞便會將病毒的基因當成自己的基因,為它們編碼蛋白質,讓細胞裡充滿可以進行新感染作業的病毒蛋白。它們還會阻止細胞進行自我維持所需的各種作業,因此細胞會乖乖聽話,不斷製造出新病毒。細胞製作出這種病毒基因的新拷貝後,便將它們包裹在布滿新蛋白的膜中。然後新病毒會聚集成氣泡狀,遷移到受感染細胞的邊緣後,溢出細胞,繼續把幾百萬個新病毒帶進呼吸道裡。對大多數病患來說,當病毒仍在鼻腔和咽喉中進行大量複製時,免疫系統就已得到人體「被入侵」的訊息。於是人體免疫系統開始進行防禦,學習如何使用抗體進行精準攻擊,阻止病毒繼續感染新細胞。不過這些病毒的基因本身懂得狡猾迴避的方法,懂得如何直接關閉被入侵細胞的警報系統。在某些人體內,在病毒大量繁殖向下入侵肺部的緊急狀況下,由於免疫系統發現已經無法以外科手術般的精準度攻擊病毒,只好改為「全面攻擊」。方法便是往各個方向噴出有毒化合物來對抗病毒。最後,病患慢慢淹死在自己的免疫系統所創造出來的毒海裡。如果新型冠狀病毒都讓病患快速變成重症狀態,這場戰鬥可能會容易一點。因為人們生重病時,可以立刻讓他們住進隔離病房。然而新型冠狀病毒卻是悄悄潛伏在宿主身上幾天,然後才出現最初症狀。受感染的人依舊過著日常生活,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繁殖病毒且呼出成團的感染雲。這些人可能在飯店吃午餐或在客服中心工作,也可能在太平洋航行的遊輪上扶著欄杆。一旦感染周圍的人後,某些宿主會出現感染症狀,但其他染病者並未出現症狀。感染到新冠肺炎的無症狀病人可能會離開武漢。某些人穿越整個中國,回到老家與家人一起慶祝農曆新年,飛機也把受感染的乘客載送到歐洲和其他地區。病毒也因散布繁殖而產生變異,出現了不同基因特徵標記的新譜系。科學家藉由這些變種病毒,重建了病毒在國家和城市間移動的途徑。有些國家的病情控制得很好,有些國家則由於貧窮的限制或有錢人的傲慢而飽受病毒摧殘。很難想像到會有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對人類世界造成嚴重打擊的事物。也很難想有什麼東西比病毒更會複製,在短短幾個月內,利用別的物種複製出成千上萬的自己。儘管如此,仍有許多科學家會說新型冠狀病毒「不算活著」,不該進入名為「生命」的私人俱樂部中。幾千年來,人們只能透過病毒造成的死亡和破壞來瞭解病毒。醫生為它們取了疾病的名稱,如天花、狂犬病和流行性感冒。十七世紀, 范雷文霍克用顯微鏡觀察水滴,發現了細菌和其他微小的奇特物種, 但他看不到身形更小的病毒。兩個世紀後,當科學家終於發現病毒時, 也並未真正認清它們。十九世紀末,歐洲少數幾位科學家研究了一種被稱為「菸草嵌紋病」的菸草作物疾病。它會使植株發育不良,葉面上也會覆蓋著斑點。科學家在水中搗爛了一片染病的葉子,然後把混合液體注入健康植株中,觀察到它們也會生病。但當他們在混合液中尋找病原體時,卻找不到細菌或真菌。因此它被認定一定是完全不同的東西。荷蘭科學家拜耶林克(Martinus Beijerinck)利用陶瓷過濾器,把染病菸草植株葉子搗碎的液體加以過濾。因為陶瓷的毛細孔很小,任何細菌都無法穿透,因此過濾後只剩下清澈的液體。他把這些清澈液體注射到新植株中,疾病也繼續傳染。拜耶林克得出結論,菸草植株裡面有一些「看不到」的東西在繁殖。一八九八年,他用一種古老的毒素名稱將這種東西命名為「病毒」(virus)。病毒學家繼續找到會導致狂犬病、流行性感冒、小兒麻痺症和許多其他可怕疾病的病毒。有些病毒會感染特定種類的動物,有些病毒只會感染植物。生物學家也發現了「噬菌體」,也就是只會感染細菌的病毒。最後,噬菌體就成為人類有史以來看到的第一種病毒。一九三○年代,工程師製造出威力強大的電子顯微鏡,引起世人對病毒世界的關注。透過電子顯微鏡可以看到噬菌體位於細菌宿主的上方,它們的身體看起來像是一種晶體,下半身鑲嵌了像腿一般的細線。其他病毒有的看起來像蛇,有的看起來像足球。新型冠狀病毒屬於冠狀病毒,以其表面蛋白質的冠狀突起而得名。它們會讓病毒學家想起日蝕時才可能見到的太陽外圍「日冕」暈光。在此同時,生化學家也將病毒分解為分子組成。他們從拜耶林克的菸草嵌紋病毒開始觀察,發現病毒具有與人類相同的胺基酸,可以組建蛋白質。但在這些蛋白質裡,生化學家找不到人類細胞用在代謝上的任何酶。亦即病毒根本不必進食或生長,舊病毒也不會生下新病毒,至少不會直接產生新病毒。被病毒寄附的宿主細胞是以自己的胺基酸、鹼和糖,接受病毒的指令來組裝病毒。也就是說新產生的病毒,都是宿主細胞本身分子的重新組合。對於尋找生命定義的生物學家來說,病毒確實令人頭疼。他們無法完全剔除病毒的存在,因為病毒顯然具有生命中的某些特徵,但又缺乏其他特徵。如果事實證明病毒是像「巴希比爾斯」或「放射性生物」這樣的海市蜃樓,就不必太過擔心。不過科學家對病毒的研究越多,就越能證明它們真實存在,然而病毒的本質也更令人困惑了。「當有人問我這種可以通過過濾器的病毒,到底是活的?還是死的?」英國病毒學家皮里埃(Norman Pirie)在一九三七年寫道:「我想唯一明智的答案就是『我不知道』。我們知道病毒能做很多事,也有很多事做不到,如果有某些委員會能將『生命』一詞做出定義的話,我會試試看病毒到底能不能符合定義。」皮里埃和其他病毒學家繼續研究病毒的分子本質。許多病毒的外殼是由蛋白質所製成,還有一些病毒具有脂質包膜。在病毒內部包含了基因束及將它們結合在一起的蛋白質,不過它們沒有自己的ATP 來協助反應。病毒外部帶有一層毛茸茸的糖霜狀蛋白,這些蛋白質通常精確地符合宿主細胞表面上的蛋白質。因此這種類似開鎖的方式是病毒感染的第一步,它必須像鎖的鑰匙一樣配合準確。這也就是為什麼病毒會對感染的物種具有選擇性,及為何它們入侵某些類型的細胞而跳過其他細胞的原因。一旦進入細胞後,病毒的外殼(或外膜)就會破裂,傳入病毒本身所帶的基因。如果基因的複製是生命的關鍵,那麼病毒當然應該算是活的。有些病毒的基因編碼為DNA,使用的是和我們遺傳相同的四個字母。被感染的細胞將會讀取該病毒的DNA,並生成RNA 分子,然後將其轉變為病毒的蛋白質。但皮里埃和其他病毒學家發現有許多病毒已簡化了這種轉化過程。一九三○年代,皮里埃發現菸草嵌紋病毒的基因不是DNA 而是RNA。後來的研究證明他是對的,而且發現許多其他病毒都使用RNA 作為基因,包括新型冠狀病毒也是。當這些RNA 病毒入侵細胞時,它們的基因就直接轉譯成蛋白質。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讓病毒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使人類生病。目前只有在病毒身上,才能找到這種特別的生化現象。無論病毒使用DNA 或RNA 來編碼基因,都只需要一點點病毒就能得逞。人類帶有兩萬個蛋白質編碼基因,使全球經濟陷入谷底的新型冠狀病毒只有二十九個。每當新型冠狀病毒入侵人體呼吸道中的某個細胞時,製造出來的幾百萬個新病毒全都來自這二十九個基因。通常形式都相同,不過偶爾也會有些錯誤發生。病毒的突變類似我們熟悉的其他生命形式。事實上,病毒的突變率遠高於人類、植物甚至細菌。我們的細胞內含有一組校對機制,負責檢查新的DNA 序列是否有錯,還會把大多數錯誤駁回,進行修復。大部分病毒不會進行任何校對,但特殊的新型冠狀病毒和其他冠狀病毒除外,它們帶有原始校對蛋白的基因。雖然它們的變異速度不如其他病毒,但它們突變的速度仍比人類快上幾千倍。這些突變可能會讓病毒失效,讓它們無法入侵其他細胞或綁架細胞的生產機制,還有許多突變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區別。也可能有一小部分突變,能讓該病毒比其他共同競爭細胞原料的病毒更具競爭優勢。例如這種突變可能加快複製所需時間,也可能使突變病毒在免疫系統的雷達上無法察覺,當然後面這些病毒都會得到天擇的青睞。對病毒的現代研究已證明病毒具有另一種重要的生命特徵:演化。例如它們可以發展出對病毒藥物的抗藥性,它們也能進化為從一種寄主物種擴散到另一個物種。在NASA 的生命定義中,演化帶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與會者喬伊斯認為病毒的演化,並不足以彌補它們不是「自我維持的化學系統」的事實。因為病毒是把自己寄託在寄主細胞的化學系統內,且只有在寄主細胞內部才能進化。「根據目前的有效定義,病毒並不能通過這一關。」喬伊斯在接受《天體生物學雜誌》(Astrobiology Magazine)採訪時宣布。 不過,病毒也有自己的捍衛者。從二○一一年開始,法國科學家福泰爾(Patrick Forterre)提出了一系列主張病毒「活著」的論點。他說:「至少在某些時刻是活著的。」對福泰爾而言,細胞是生命的基本特徵。當病毒入侵時,被侵入的細胞等於有效成為病毒基因的延伸。福泰爾將這種細胞稱為病毒 胞。「正常細胞的夢想是產生兩個細胞,而病毒細胞的夢想是產生幾百個或更多的病毒細胞。」他在二○一六年寫道。 福泰爾並未贏得太多病毒學家的支持。有兩位學者羅培茲—賈西雅(Puri_cación López-García)和莫雷拉(David Moreira)稱他的論點「與邏輯無關」,其他人則把這種病毒胞的存在當作一種詩意的認可。不過病毒很快就無法如他所想像地那樣活著,當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建立現代分類系統時,他們斷然宣稱「病毒不是活生物體」。「因為它們過的是一種借來的生活。」一位委員會成員解釋。不過,這真的有點奇怪。人們可以把病毒逐出生命的殿堂,卻讓它們掛在自己家的門口,因為那裡擠滿了病毒。一公升海水裡所含的病毒數量,就比地球上所有人類都多,挖一勺汙泥裡的數量也大致一樣。如果我們能計算出地球上所有病毒的數量,病毒將遠遠超過每種基於細胞的生命加起來的總數,且可能多上十倍。病毒的多樣性也相當驚人。某些病毒學家估計,地球上可能有數兆種病毒。每當病毒學家發現新病毒時,通常都是還沒人發現過的病毒譜系。舉個例子,當鳥類學家發現一種新鳥類時,他們會感到相當興奮。現在請各位想像一下這種「首次發現新鳥種」的喜悅,這就是身為病毒學家的日常。我們是否可以把這些「生物多樣性」從生命裡排除?放棄這些病毒,意謂著我們必須低估病毒與生命生態網間的綿密纏繞情形。無論是殺死珊瑚礁,或消滅肺裡的假單胞菌來治療囊腫性纖維化,都是在一片屠殺中對抗獵食者。然而,病毒還會與許多宿主保持著和平的關係。健康人類的身體裡擁有幾兆病毒,也就是所謂的「病毒組」(virome)。大多數會感染人體這個「微生物組」裡的幾兆個細菌、真菌和其他單細胞。某些研究也顯示,病毒可以讓這些微生物組保持平衡,有助於維持人體健康。※ 本文摘自《生命的一百種定義:原來還可以這樣活著,探索生物與非生物的邊界》。《生命的一百種定義:原來還可以這樣活著,探索生物與非生物的邊界》作者:卡爾.齊默譯者:吳國慶出版社:鷹出版 出版日期:2021/09/01
-
2021-12-29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冬季溼冷好發氣喘造成原因多 咳嗽超過2周要小心
冷氣團接連報到天氣濕冷,鄭先生下班頂著風雨騎車,回家後咳嗽不止,咳到深夜無法入睡,而且呼吸急促幾乎快喘不過氣,經檢查發現是氣喘發作,合併黴漿菌感染,住院治療後獲得改善;醫師也提醒預防氣喘可從強化體質、避免過敏原、用藥控制3方面著手。20歲鄭先生原以為只是感冒風寒引起,沒想到竟是氣喘,聯新國際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謝國洲指出,氣喘可說是「支氣管的過敏病症」,主要症狀有咳嗽、胸悶、呼吸伴隨咻咻的喘鳴聲、呼吸困難等,以慢性咳嗽最為常見,卻容易被誤認是感冒、空氣汙染,或胃食道逆流引起的喉嚨不適。謝國洲表示,氣喘與氣候、體質有關,對溫度敏感,在清晨和深夜會咳得比較厲害,也常合併其他過敏,例鼻子、眼睛過敏。胃食道逆流引起的咳嗽則與飲食及生活習慣有關,如咳嗽超過2周以上,建議到醫院做氣喘檢查。氣喘好發於冬季濕冷天氣,特別是早晚的低溫與溫差大都容易誘發,而氣喘的風險因子還包括塵蟎、黴菌、空氣汙染、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或是對特定食物過敏,以及肥胖、遺傳等。根據國外研究,成年型氣喘以女性居多,可能與吸入廚房油煙及打掃時的揚塵有關。謝國洲指出,氣喘症狀不難控制,平時沒症狀不表示已經痊癒,仍應積極治療,全球罹患嚴重難治的氣喘病人不到2成,超過8成以上的病人只要調整生活與環境,搭配藥物就可以控制。預防氣喘應避免肥胖適度運動,強健抵抗力,經醫師評估後也可以中醫三伏貼、三九貼調理體質;注意居家整潔,改善潮濕環境,遠離廚房油煙、粉塵等,也可上網自行測驗線上e-ACT氣喘控制評量(https://tinyurl.com/48may2yv)。
-
2021-12-28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為何主動脈剝離如此致命?醫師曝原因及預防方法
新冠肺炎疫苗開打以來,傳出數起接種後因主動脈剝離而猝死的個案,引發民眾關注。據媒體報導,醫界認為主動脈剝離和疫苗接種在學理上並無關聯性,只是有時序相關。到底主動脈剝離為什麼如此致命?有方法可預防嗎?主動脈剝離分A、B型 A型死亡率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李穎灝指出,主動脈是身體最大的動脈,心臟打出血液後,透過主動脈將血液輸送全身各處。主動脈剝離依發病位置,分為A、B型,狀如拐杖的主動脈,上行部分稱為升主動脈,轉彎部分是主動脈弓,下行部分則為降主動脈。剝離位置影響到升主動脈的屬於A型,未影響升主動脈的則為B型;A型容易產心臟相關的併發症,死亡率較B型高,若未緊急手術,發病48小時內致死率可高達50%。(推薦閱讀: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破裂、主動脈瘤不一樣! 完整解析三者區別)典型主動脈剝離症狀 撕裂般的劇痛典型的主動脈剝離症狀,在血管裂開時,會產生像刀割、肌肉撕裂般的劇痛,疼痛的表現往往是發作就達到最高,甚至是一輩子都沒有過的劇痛;心肌梗塞一般則是像重物壓迫的悶痛,且可能有下巴或左肩的轉移痛。主動脈剝離發生在升主動脈,通常以胸痛表現,若在降主動脈則會表現下背痛。李穎灝表示,這些疼痛症狀和打疫苗產生的全身痠痛大不相同,但若剛好發生在打疫苗後,病人可能難以分辨,誤以為是打疫苗所引發。(推薦閱讀:主動脈剝離48小時內會死亡! 教你看懂5大危險警示症狀)主動脈剝離影響器官 常見症狀表現一次看除了劇痛外,主動脈剝離也可能因血流受阻影響其他器官。在心臟,可能出現心包膜填塞、心肌梗塞;在腦部,可能導致意識不清、中風等;在腸道,可能導致腸缺血,造成腹痛;甚至可能影響到下肢,腳也會痛。因此,主動脈剝離有「偉大的模仿者」之稱,可能以各種症狀來表現。(推薦閱讀:為什麼會主動脈剝離?會遺傳嗎? 心臟外科醫師統整急性致死主因)50-70歲易好發 高危險族群當心據研究,主動脈剝離發生率每年每10萬人約有3人,以臺灣人口估算,一年約600多人發生主動脈剝離,並不常見,以50歲至70歲最易發生。危險因子主要是各種導致血管脆弱的疾病,包含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控制不佳,以及有抽菸習慣等。另外,有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如馬凡氏症候群),或是藥物濫用(如古柯鹼),也可能影響血管健康。(推薦閱讀:主動脈剝離9成都因高血壓引起! 專家教你辨識急性心血管疾病8徵兆)預防主動脈剝離 保持血管健康這樣做預防之道就是要遠離危險因子,保持血管健康。李穎灝強調,主動脈剝離病人約7成有高血壓,因此平時需控制好三高及慢性病,若有遺傳性疾病,更要提高警覺,平日養成運動習慣,生活規律,已有高血壓的人,可從事有氧運動、球類運動,如需做重量訓練(如舉重),建議諮詢醫生或專業教練。延伸閱讀: ·你是主動脈剝離高危險群嗎? 醫揭「奪命過程」:完全無預兆 ·3生活習慣藏主動脈剝離地雷! 心臟血管外科告訴你為什麼短短時間內就會死亡
-
2021-12-25 養生.家庭婚姻
小S曾愛攀比,當媽後大轉變:絕對不拿孩子做比較,面對差異只有全力支持與鼓勵!
說到小S的女兒,你最有印象的是哪一位?相信許多人都對小女兒「許老三」印象最深刻,因為她遺傳媽媽大喇喇、搞笑和古靈精怪的個性,鮮明的性格讓許多人記得她。而小小年紀的她卻有著早熟的個性,不僅放話要開一間店賺錢,也會問媽媽「幾歲才可以拿名牌包」,讓小S趁機對她給會教育「包包,不會讓妳的人格變更好」。 因為孩子,小S放下攀比心 在podcast節目《老娘的老娘》中,小S和媽媽聊起「攀比心」,她率先承認,自己以前很喜歡跟別人比較,但自從當了媽媽之後,彷彿是內建「愛孩子」的技能,讓她從來沒有把孩子當成比較的對象。不管是三個女兒間,又或是孩子和同儕間,小S從未比較過「你為什麼就不能像誰誰誰一樣功課那麼好?」是她從未和孩子說過的話。她強調「因為我覺得我的小孩永遠是最獨特的,在我的心目中,她們每一個都是寶貝。」她更舉例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女兒很會畫畫,她一定會力挺到底說:「GOOD!妳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支持許老三創業夢,趁機教育:凡事節儉是美德 也正因為無條件的支持孩子的夢想,小S分享到「曾有一次許老三和她說想當『老闆』,連怎樣開店、找房子、繳稅的細節都討論一輪。」專業到讓小S跟她說改天找會計師與她詳談如何。 而許老三也進一步說到自己之所以會想要開店,是為了可以賺錢,然後買一個很大的房子,並且要一個人住。小S無奈表示,自己平常明明都很節儉,豈料女兒和她完全相反。結果一番言論被S媽媽吐槽太過約束,認為小S節儉過度。 但小S則解釋,自己不是約束,而是認為用不到的東西不要亂買,她更提到,曾被許老三問「媽媽我要到幾歲才可以拿名牌包?」小S則回答「妳覺得妳拿這個包包之後,妳整個人格會因為這個包包而變得更好嗎?」 孩子在還小的時候,價值觀的建立基本上都是靠父母給予,也許進入學校或多或少會被同儕所影響,但如何引導與導正,取決於父母如何溝通。許老三在9歲的年紀,能有早熟的創業想法,也許跟我們家的孩子一樣,天馬行空卻又純真可愛,家長給予的正向鼓勵,可以鼓勵孩子大膽發夢。 但在追求物質名利上仍屬懞懂,可以如同小S一樣,反問孩子這些物質可以讓他現在的生活獲得怎樣的不同,再用孩子的答案,給予適當的反饋,在一問一答中,可以訓練孩子的獨立思考,也讓親子之間更加了解。※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小S曾愛攀比,當媽後大轉變:絕對不拿孩子做比較,面對差異,只有全力支持與鼓勵!※更多文章請見媽媽寶寶,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1-12-24 新聞.元氣新聞
經期出血量大被忽略 活38年才知罹類血友病
月經量大,又腹痛難忍?小心類血友病作祟!造成凝血功能異常的疾病,除了廣為人知的血友病外,其實類血友病才是盛行率最高的遺傳性出血疾病,至今卻仍被大眾所忽略。類血友病因日常症狀不明顯,容易被輕忽,患者若遭遇意外造成傷口大出血,輕者部位腫脹、疼痛,重則貧血昏厥,更可能危及生命!多年任職醫院護理師的徐小姐(化名),以為自身月經出血量大,僅是遺傳的體質問題,直到手指的關節常出現莫名腫脹,甚至疼痛到無法動彈,就診諮詢後才發現家族有遺傳性類血友病病史,也因此救了很多親戚一命!八成患者未被診斷 血流不止要多加留意類血友病是患者類血友病因子不足或功能缺乏導致凝血異常,目前全台預估有2萬3千位類血友病患者,僅有3百多人被註記在重大傷病卡上,等於超過八成的患者仍未被確診。類血友病的初期症狀輕微、不易被診斷、患者因此難有病識感,多有延遲就醫等問題。徐小姐自小月經量大、經期持續超過一周,多年依賴婦科藥物控制,卻因拿取電話的小動作,導致手指關節大面積瘀青。童綜合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錢新南主任表示,類血友病的症狀大多不明顯,因此不易被診斷,且診斷需精確的特殊檢查,相當考驗每間醫院的設備、人力和經驗,因此,多半患者都會花費多年輾轉在不同科別尋找答案,最終才到血液科確診。類血友病男女病患比例相當 線上自我評估表助早日診斷類血友病與血友病成因不同,類血友病屬於非性聯遺傳,患者男女比例相近,為女性最常見之止血異常疾病。類血友病患常見症狀為日常性黏膜出血,如瘀青、流鼻血、牙齦出血等,一般的小傷口猶如水龍頭般、不斷出血;然而,女性在經期、懷孕期間和分娩後引起的出血量會增多,也因此有比較明顯的症狀可被診斷。童綜合醫院血友病暨罕病中心王俐婷個管師強調,如徐小姐這樣有知識背景的醫界同仁,都會忽略很多身體的小狀況,生活了38年才被診斷類血友病,更何況是ㄧ般民眾要自行確診。錢新南主任也呼籲,不論性別、年齡,如發現自身有慣性、無緣由出血問題時,可先透過線上自我評估表進行自我檢測,並立即就診尋求血液科醫師的幫助,其實類血友病的人生並不可怕,及早診斷,意外來的時候會可能會救你一命!
-
2021-12-23 該看哪科.眼部
白內障不治療可能失明!白內障手術後會復發嗎?
視力模糊、畏光,眼睛發現問題前往就醫,被告知有白內障、需要開刀,當下往往讓人錯愕又緊張。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眼科部曾柏宸醫師表示,白內障是個非常常見的眼部疾病,手術可一勞永逸,怕的是因錯誤觀念延誤治療,嚴重也會造成失明。 白內障普及,60歲達8成,老化、高度近視皆是風險。 曾柏宸醫師表示,白內障盛行率高,不過大多屬於良性,成因主要與年齡有關,是個眼部水晶體的正常老化現象,如長白髮一般,若簡單的形容,就如相機的鏡頭髒了或出現雜質。從統計上來看,老化性白內障族群50歲以上就約有60%,60歲以上可達80%,70歲以上就約有90%。而從手術來看,75歲以上就約有八成接受過白內障手術治療。 除了老化以外,5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也是個重要的風險因子,此族群出現白內障,往往也更容易出現近視度數急速飆升的情況,例如半年內近視度數從500度直接升到900、1000度,差異相當明顯。除此之外,慢性疾病如三高、腎臟病也會有所影響,特別是糖尿病,相當於水晶體長期「泡在糖水中」,代謝受到影響,也容易引起白內障。另外抽菸、使用類固醇藥物、長期受到強光刺激、或眼部曾受到創傷的族群也需留意,特別提醒3C族群也包含在其中,雖不至強烈傷害,但長期、長時間、沒日沒夜的使用,對眼部而言不光是近視,也是個慢性傷害,與白內障逐漸年輕化的趨勢息息相關。其他相對少見的包括了遺傳、或是媽媽懷孕得上德國麻疹,皰疹病毒影響到胎兒等先天性白內障。白內障不只視力惡化,醫:不治療一樣可能失明! 曾柏宸醫師指出,白內障常兩眼都會出現,大多視力模糊、看不清楚、顏色對比變差、炫光、畏光等,但不至於有疼痛、痠澀等實際的不適感。不過,若是有白內障卻遲遲未妥善治療、延誤就醫,白內障成熟時也可能引起青光眼等眼部併發症,就有可能出現疼痛,甚至嚴重可能使得眼部神經壞死導致失明。而白內障雖為眼部的疾病,但影響也相當廣泛,視力受影響,也可能造成各種生活不便或發生危險,白內障的年齡層普遍有骨密度較低的情況,若發生跌倒容易骨折,便有可能久臥於床。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研究指出,視力受損與情緒障礙、心理疾病、腦部退化息息相關,若遲未治療恐怕也會有所影響,正如灰暗的空間容易讓人心理生病一樣,不可忽視。另也有研究顯示白內障手術治療後可以明顯地降低失智症的風險。 醫師也分享,日前就有位白內障患者,一眼開完刀後,另一眼也出現白內障,但因對開刀有著錯誤的認知及恐懼,想要拖久一點再進行另一眼的手術,結果延誤治療,尚未手術的眼睛後來不幸因為白內障過熟發生急性青光眼發作,且眼部神經壞死導致無法手術,導致最後一眼失明。 提醒民眾,若有發現視力有日漸變差、影響到生活或行動安全受到影響等就盡早檢查,且越早越好,不宜自行多加多觀察。若確診白內障應趁早妥善治療,以避免不可逆之視力損傷。 白內障手術成功率高嗎?安全嗎?會復發嗎? 曾柏宸醫師指出,白內障的治療方式包括了藥水的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藥物治療效果目前相當有限,日後還是會逐漸惡化,而手術治療更換人工水晶體,技術隨著醫學發展持續進步,現在已經達到相當成熟的階段。 有別於以往需要白內障成熟才建議動手術,現在只要有明顯的視力影響,即便是早期也可以接受治療。其安全性高、成功機率高,99%可順利完成手術。一般而言會建議先進行一眼,待該眼穩定後進行另一眼,以避免同時治療雙眼時,術後暫時包紮雙眼時影響生活。手術通常約10分鐘左右即可完成,術後第一天通常會包紮靜養,第二天便可以明顯感受到視力恢復,後續會越來越清晰。換上人工的水晶體穩定度高可以使用一輩子,一勞永逸根治白內障,相較之下比較需要操心的,會是在術後保養。 白內障術後要注意什麼?醫:避免進水、出力是重點 曾柏宸醫師表示,白內障術後一至兩周最需注意的,就是避免該眼接觸到生水,以免發生感染,洗頭、洗澡時就需要多留意確實閉好眼睛或換個姿勢。另外,換上人工水晶體後也需時間穩定,在這之間也應盡量避免搬重物、出力、包括上廁所大號時也避免過度用力,也不宜彎腰過低等情況,以免人工水晶體出現位移等不良情況。除此之外,也需留意避免碰撞,不過通常術後會讓病人使用護目鏡、眼罩等,因此日常多留意即可。《延伸閱讀》 .視力模糊、變形、黑點早檢查!醫:慎防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釀失明。 .眼痛前中後代表什麼?如何改善?眼醫詳解:3情況速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2-22 醫聲.癌症防治
精準醫療基因諮詢/醫困擾 得到壞結果 8成不知怎面對
癌症精準治療須透過基因檢測確認是否有相對應的標靶藥物,甚至預測是否可能發生其他癌症。不過不是每位癌患都願做基因檢測,醫師表示,即使基因突變有對應藥物,也可能受限於適應症無法使用;而有些家族遺傳基因已知和癌症高度相關,但國內現階段對於預防性切除還沒有共識,檢測結果反而可能造成患者恐慌、醫師困擾。台北長庚乳房外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郭玟伶表示,長庚與台大醫院曾進行問卷研究,針對乳癌患者或是家屬,先完成基因檢測的說明與諮詢後,詢問「哪些問題可能會構成檢測的困難」約卅%的患者礙於「費用」,約八十%表示「得知結果後不知該怎麼面對」。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曾令民表示,癌患基因檢測後,若藥物適應症僅侷限在某些癌種,那適應症外使用是否要給付,必須審慎考量。衛福部次長石崇良也舉例,乳癌患者若檢測出肺癌突變基因,照理說要使用肺癌藥物,但該藥物的適應症是肺癌不是乳癌,這就屬於適應症外使用,這就是個人化醫療要面對的問題。至於家族性癌症遺傳基因檢測,台大醫院外科部暨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黃俊升認為,醫師和民眾都還沒做好準備,他舉例一位卅多歲的「健康人」因家族乳癌做基因檢測,結果發現帶有突變基因想切除兩側乳房。黃俊升一度懷疑她是否在正常心理狀態下做決定,過去甚至會轉介精神科協助確定精神狀態;他也有一位朋友的母親卵巢癌後又胰臟癌,但胰臟並不像乳房可以預防性切除,就算知道基因突變又怎樣。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長趙祖怡則認為,知道基因突變後能做的是密切追蹤,他曾有一位女病患,廿九歲罹患乳癌、卅六歲肺癌、卅七歲時腎癌、四十一歲顱底癌,正因定期監測,在癌症一發生就治療,所以幸運存活。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教授主治醫師俞志誠也說,曾有患者帶有BRCA1基因,罹患乳癌十五年後又胰臟癌,也曾有人得乳癌後又罹患黏液肉瘤,檢測發現帶有TLE1基因突變,若能及早發現帶有突變基因,應可做預防性介入。
-
2021-12-22 醫聲.癌症防治
精準醫療基因諮詢/揪出癌基因 國內推遺傳諮詢師
精準醫療透過基因檢測,助癌症患者精準投藥,但基因檢測結果出爐,除了提供選擇藥物的資訊外,還可能揭露自己帶有遺傳性基因突變,可能有第二癌症的風險,即使未發生癌變,也讓患者不知所措。聯合報健康事部與台灣乳房醫學會十二月一日共同舉辦「精準醫療基因諮詢」專家會議,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將推動「癌症基因遺傳諮詢師」協助癌友解讀報告,規畫治療計畫。協助用藥諮詢、治療規畫國內基因檢測的執行,以癌症患者選擇藥物前執行最多。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曾令民表示,遺傳諮詢師的角色可以協助用藥諮詢,或是治療規畫等。只是國內雖然有遺傳諮詢師,但缺乏癌症專業,台灣應該要建立相關制度,增加癌症領域的訓練。林口長庚婦癌科主治醫師周宏學表示,台灣目前的遺傳諮詢師沒有國家認證,是由民間的兩大團體,包含社團法人台灣遺傳諮詢學會以及中華民國人類遺傳學會,辦理遺傳諮詢師甄審認證,完成後頒發證書。周宏學表示,目前遺傳諮詢師訓練的內容,多著重在產前檢查、小兒遺傳疾病等,缺乏「癌症」領域專長。而目前能提供癌症遺傳諮詢的醫師不到二十人,人力嚴重不足。乳癌及卵巢癌 考慮先示範石崇良表示,目前遺傳性乳癌及卵巢的基因檢測國外研究相對豐富,能使用的藥物也多元,他認為,國內可以先推動「癌症遺傳諮詢師」,從遺傳性乳癌及卵巢癌先行示範,之後再一步步擴及其他癌別。石崇良表示,癌症基因檢測項目多元,有些檢測項目必須要先完成諮詢後才能進行檢測,有時甚至需要告知患者,一旦檢測出帶有特定的癌症基因,家族也可能帶有相同基因,需要整個家族一起檢測,諮詢的時機,後續還有待討論。報告解讀 必須是在醫院做由於癌症遺傳諮詢會牽涉到治療端,石崇良表示,基因檢測需是在LDTs(實驗室開發檢測與服務)核准的實驗室進行檢測,但報告的解讀及運用則必須是在醫院做,因為醫師會從醫學倫理出發,以病人考量為重點。石崇良表示,成立癌症的遺傳諮詢師是很好開始,甚至可以納入國健署的癌症診療品質認證裡,目前傾向採取團隊中,需要設有「癌症遺傳諮詢師」的職位,這部份需再規畫受訓課程及人員的背景資料等,會再與相關團體討論凝聚共識。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顧問級主治醫師陳訓徹表示,在乳房醫學會下之台灣遺傳性乳癌卵巢癌聯盟(THBOCC)正在教育醫師怎麼開始做基因檢測,並針對乳癌預防性切除凝聚共識,於十二月廿一日對外公布,提升醫師對於基因檢測的能力。
-
2021-12-22 醫聲.癌症防治
精準醫療基因諮詢/缺人才 癌症遺傳諮詢國內僅18人
目前無論是健保給付時需要的抗癌藥物伴隨式檢測或想要自費進行基因檢驗,相關的醫療訊息讓民眾都「無從問起」。因為,台灣專業的癌症遺傳諮詢醫師只有十八人,國內也無相關認證系統,因此培養及認證更多癌症遺傳諮詢師或醫師,有其必要性。台北長庚乳房外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郭玟伶表示,基因篩檢結果出爐,患者需要面對治療,還得思考家族是否需要預防罹癌等。多數醫師無法第一時間解釋,此時就需要「遺傳諮詢師」,幫助患者解說、規畫療程,這也是台灣精準醫療,缺乏的一塊。林口長庚婦癌科主治醫師周宏學指出,台灣目前遺傳諮詢都著重在產前檢查及小兒遺傳疾病,癌症遺傳基因諮詢比較少,並沒有認可的證照及國家考試項目,目前是由社團法人台灣遺傳諮詢學會及中華民國人類遺傳學會等民間團體共同主辦「遺傳諮詢師甄審認證」並由學會頒發證書。參加認證前需自行具備三百小時臨床實習及一百小時實驗室實習。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曾令民認為,授課內容仍舊是著重在「遺傳」,進行教學的也大多是專業領域在罕病的醫師,缺乏對於癌症專業,或許可以考慮複製國外的課程及經驗,醫學會來辧理授課都可行,強化遺傳諮詢師於癌症精準醫療上的角色。周宏學認為,以國際研究最多的遺傳性乳癌及卵巢癌症候群(Hereditary breast–ovarian cancer syndromes,HBOC)為例,每年有多達一千五百位到一千六百位新診斷的卵巢癌及一萬五千位到一萬六千位新診斷乳癌者需要諮詢,但全台只有不到二十位癌症遺傳諮詢醫師,專門開設提供民眾訊息的諮詢門診更少。癌症遺傳諮詢人員要具備相關知識,長庚醫紀念醫師一般外科及乳房外師顧問級主治醫師陳訓徹建議,可讓醫院個管師接受諮詢師訓練,一個諮詢師針對單一癌種就好,醫師則是擔任督導角色,這樣人力補足才夠快。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俞志誠指出,目前癌症的基因遺傳諮詢制度以日本最嚴謹,歐美則是先做諮詢再決定基因檢測範圍,這部分也需要政府介入規範。日本至今已有兩百三十位遺傳諮詢師,因此,醫界建議要先將建立培訓系統,把受訓規格列出來,諮詢人員可以先從相關癌別的專業醫師開始,之後再擴及其他醫療人員,而最終是希望可以建立認證系統。
-
2021-12-20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天冷進補慎防心肌梗塞 醫提醒4情境留意溫差變化
天冷之際民眾特別關注心肌梗塞,不過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提醒,防範心肌梗塞除了留意天冷以外,也要注意溫差變化,以免在不知不覺當中誤踩了心肌梗塞地雷,像是近日民眾天冷進補,就容易暴露於風險當中。 天冷易釀心肌梗塞,相關風險年輕人也要注意! 郭志東醫師表示,形成心肌梗塞最主要的關鍵,在於血管受到阻塞,例如心房顫動等心臟疾病者易產生血塊、血栓堵住血管,高血脂患者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慢慢堵住血管;或是血管因收縮而狹窄進而阻塞,例如本次所討論因氣溫變化所引起。兩項因素也可能同時存在,風險自然也會增加,相關風險族群除了不可避免的老化、家族遺傳,也包括了三高、糖尿病族群等慢性疾病及心臟疾病族群,以及飲食重口味、高油、高糖、高鹽、不喝水等飲食不正常者,或是沒有運動習慣、抽菸酗酒等生活型態不佳者,這些族群都需特別留意,也包括年輕族群。 4情境慎防心肌梗塞,天冷、溫差過大都要注意! 心肌梗塞的形成關鍵不只在於天冷,也包括溫差。郭志東醫師表示,天冷確實是個使得血管容易收縮,進而形成心肌梗塞的的主要關鍵,但民眾也要注意「身體已經暖和,環境溫度卻依舊寒冷」這樣溫差過大的情況。例如以冬季進補來說,民眾吃完薑母鴨、麻油雞等補物,身體熱已經感到暖和,血管處於放鬆狀態,出店家後天冷、風吹,血管便可能急速收縮,使得心肌梗塞的機率增加。 同樣的道理,像是洗澡進浴室前後、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天冷泡溫泉等,也都很有可能處於這般溫差過大的情況。因此提醒民眾留意,建議天冷進補後一樣穿著外套注意保暖;進浴室前可以先放個熱水讓浴室暖和後再入內,並在洗完澡後先穿好衣服再出浴室;睡覺前可先放件外套在床旁邊,以便半夜起床上廁所、早上起床時可穿著;泡溫泉起身後也建議以浴巾、外套等保暖,避免直接赤裸身體回更衣室,如此便可大幅降低因為溫差產生的心肌梗塞風險。當然,上述4種情況僅是舉例參考,最重要的是避免溫差過大。 留意心肌梗塞危險徵兆:胸悶、胸痛、延伸性疼痛! 預防勝於治療,但若真的碰上心肌梗塞的情況,民眾也得知道危機正在進行,必須盡早就醫治療,以免憾事發生。郭志東醫師指出,心肌梗塞最明顯的症狀如胸悶、胸痛,其疼痛的感覺並非刺痛,而是偏向於有如受到重壓、喘不過氣的悶痛感,並且也可能出現延伸至左肩、左背、左手,甚至是下脖子、下顎、牙齦等的延伸性疼痛,這些延伸性疼痛感受則偏向於麻痛感。除此之外也會出現呼吸困難,而在這樣極度不適、具生命危險的情況下,也會出現冒冷汗的症狀。醫師表示,人在正常情況下並不會冒冷汗,通常會冒冷汗已代表身體情況危急、觸動了交感神經,是為重要的警訊,代表當前狀況非比尋常,務必要提高警覺,如遇上述這些症狀應即刻就醫,以避免輕忽、觀察過久而導致憾事發生。 《延伸閱讀》 .簡單防範天冷6疾病風險!醫:睡覺放件外套助防心肌梗塞。 .癌症、三高、糖尿病別亂進補!中醫:「先調後補」免得越補越大洞。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2-20 名人.精華區
邱弘毅/大數據資料庫 打造個人化精準健康
九○年代,國內的公共流行病研究仍屬古典方式,多以環境暴露、抽菸、喝酒等外在因素作為研究方向,到了一九五四年,當時盛行於台灣西南沿海的烏腳病,是因為濱海地區民眾飲用大量含砷井水造成的慢性砷中毒。但研究人員們也開始思考,為何同區域中,有人較為嚴重,甚至引發癌症,有人則較不受影響,剛剛問世的分子醫學揭開了初步的解答,在類似的環境中,因為個人遺傳特質不同,代謝環境汙染物的能力也不同,導致在不同人們身上,有不同層次的疾病發展。不同的人處於相同環境,會有不同的差別反應,個體差異性逐漸成為公共衛生顯學,也就是精準健康時代的起點。早年,科學家對基因的認識仍少,大數據成為最好的工具,健保一九九五年開辦,雖累積國人疾病資訊,成為極為珍貴的大數據來源,但是仍缺乏個人生活因子的資料,因此還缺了一塊拼圖。國人中風圖像 提供新思維北醫曾進行一項台灣中風病人登錄系統研究,共集結國內卅九家醫院、三萬多筆中風病人的資料,合併健保資料庫,成為全亞洲最大規模的中風病患資料分析,從而清楚地描繪出國人中風的圖像,並提供臨床治療的新思維。例如,對缺血性中風病患要施打血栓溶解素,趕緊打通血管,以降低預後失能、半身不遂的機率。而根據國內的資料,送醫到治療的所需時間,從二到四個小時都有。建議要「盡快」施打血栓溶解素,到底要多快呢?根據研究後,若是能對中風病患,從出門到下針有效控制在三小時內,可以改善中風病患的預後。透過醫界努力,把握住黃金三小時,國內中風病患從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名,下降到第四名。如今,健保資料庫愈來愈成熟,大數據提供巨型研究的資料分析來源,可將病人分群,近一步研究,若能遵循治療規範,與未遵循治療規範的預後差別。目前,更著手分析,中風病患是失智高危險群,且有突發的高血糖,從AI影像判斷,可能與腦部栓塞的位置有關,將持續研究討論,以降低中風病患失能的風險。國衛院建構精準健康平台國衛院是健康政策智庫,健康群體科學研究所已著手建構全齡精準健康平台,以大數據資料庫形塑預防、預測、診斷、治療、照顧的個人化精準健康。使用統計模式估算出危險因子,設定疾病管理目標,例如糖尿病血糖控制到何程度,可以降低多少併發症等,進而作為健保給付政策的建言,從而降低國人周產期死亡、生長遲緩、兒虐意外死亡、青少年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腎臟病、中風、失能等,減少損失國人平均餘命,延長健康餘命。健保資源應用於購買健康戰後嬰兒潮正在老去,且新醫療科技發展快速,而健保資源有限,健保總額轉眼就會破兆,可以付健保費的人變少,花費的人變多,因此收入與支出的差距會愈來愈大,唯有將資源用於「購買健康」,鼓勵醫院發展核心醫療,治療時納入精準健康,並鼓勵論質計酬,讓需求控制在成長範圍內,達到健保與民眾雙贏。
-
2021-12-19 寵物.寵物疾病
糖尿病、關節炎和皮膚過敏 寵物名列前茅三大毛病
歲末年終,冬天感又增添不少,美國寵物食品協會獸醫師、劍橋動物醫院院長翁浚岳提醒,最近氣溫變冷,再加上耶誕佳節、春節假期即將到來,毛小孩容易因不當飲食導致疾病惡化,糖尿病、關節炎和皮膚過敏正是名列前茅的三大「毛」病。翁浚岳指出,狗狗罹患糖尿病、關節炎的成因不同,但共同的風險因子就是「過胖」。所幸,這些「毛」病都可以透過調整日常飲食、慎選處方飼料改善症狀。糖尿病-追蹤檢查 控制體重首先是糖尿病。翁浚岳指出,狗狗糖尿病和人一樣,分為第一型、第二型,其中因遺傳或是疾病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的第一型糖尿病較多見,較常出現在中小型犬雪納瑞、西施、臘腸、吉娃娃等品種,第二型則是因過度肥胖造成胰島素抗性所導致,這也是在貓咪身上最常出現的類型。但無論哪一種類型,可能都必須靠施打胰島素治療的方式來控制。狗狗罹患糖尿病的初期症狀不明顯,健康檢查時也難以用單一次血糖檢測判定,這時可以利用「果糖胺」檢測,因為果糖胺可以代表三周左右的平均血糖值,或檢查尿液是否出現尿糖的反應。此外主人可以觀察狗狗是否有三多-「吃多、喝多、尿多」現象,有時還會發現狗狗尿液附近出現螞蟻蹤跡時,就要小心狗狗可能已有糖尿病上身。狗狗一旦罹患糖尿病,就是主人挑戰的開始,除了藥物治療,狗狗需控制體重,避免與主人共食;另外可選擇低脂、高纖或是糖尿病專用的處方飼料,協助控制病情。關節炎-調整飲食 避免跳躍另一個「毛」病是關節炎,隨狗狗的年齡變老,關節會退化,過胖也會使得關節炎變得惡化。翁浚岳表示,狗狗罹患關節炎時會出現走路姿勢歪扭、不穩,活動力變差等症狀,就像「阿婆走路」。如狗狗已罹患關節炎,應避免從高處跳上跳下等動作,建議可選用含葡萄糖胺、魚油(Omega3)等成分的處方飼料,從日常飲食調整做起。在翁浚岳豐富的門診經驗當中,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隻23公斤「重量十足」的雪納瑞,因過度肥胖同時罹患糖尿病和關節炎,在他治療建議下好不容易減下5公斤。他提醒狗狗若罹患糖尿病,往後還容易有高血壓、腎臟病等共病,必須終其一生與其抗戰,最好從日常飲食就能節制,並且挑選相關病症專用的飼料保養。皮膚過敏-改善環境 慎選食物狗狗在冬季好發的「毛」病還有皮膚過敏問題。翁浚岳指出,誘發狗狗皮膚過敏原通常有三大原因,分別是外在環境變化,例如花粉等刺激;塵蟎、跳蚤等蟲害,以及食物過敏,導致狗狗皮膚不斷搔癢、起紅疹等外觀變化。要找到皮膚過敏原不容易,如導致狗狗過敏常見的過敏原來源就是食物,主人須運用「食物排除法」,逐一替換可能導致過敏的食物,觀察過敏現象是否再發生,同時選擇水解蛋白配方或低過敏原處方飼料,也有助於改善皮膚過敏。PFI美國寵物食物協會建議飼主,毛小孩若在飲食或行為發生異常時,首先還是需尋求專業獸醫師的諮詢,以免延誤黃金治療時間;依據寵物不同的需求,為牠挑選有保證、信譽的品牌飼料商,慎選質與量。更多寵物健康資訊請上:PFI 粉絲團zh-tw.facebook.com/PFI.TWPFI 官方網站www.petfoodinstitute.org/Pet Food Institute 美國寵物食品協會 關心您的寵物健康
-
2021-12-19 新聞.健康知識+
肚子大怎麼消?營養師曝4種大肚類型如何改善
根據國健署統計,國人身體質量指數(BMI)為肥胖的人口比例逐年攀升,大約每五人就有一人屬於肥胖範圍,而且肥胖人口有年輕化趨勢,肥胖也容易造成代謝症候群,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而低頭看一下自己的肚子,你的肚子是哪一種呢?▲鮪魚肚特徵:肥肥軟軟、坐下會分兩層、全身偏肉。原因:多因每天大魚大肉、無肉不歡、少吃蔬果所致。建議:每天蔬果579、肉不超過1.5個手掌大小、改變飲食觀念。▲小腹肚特徵:常出現在女生,肚臍以下腹部凸起,穿緊身裙特別明顯。原因:可能便秘、常久坐不動、經期不順、愛喝冰品等。建議:多吃蔬果、多喝水、多活動、注重經期前中後的調理。 (推薦閱讀:女性更年期後腹部愈來愈胖? 5個肚子變胖的後遺症要小心) ▲啤酒肚:特徵:全身不一定胖,但肚子圓滾滾,尤其男生較明顯。原因:常喝酒過量、吃加工食物、飲食重口味。建議:飲酒適量就好、不吃太重鹹、吃食物原型、飲料改無糖。(推薦閱讀:一半台人喝酒會臉紅! 醫警告「酒精不耐症警訊」:罹癌率增) ▲壓力肚特徵:體重一直往上增加,尤其肚子連帶腰間贅肉整圈脂肪肥胖;有時會克制不了食慾跟心情。原因:壓力賀爾蒙刺激,造成食慾上升、脂肪囤積等反應。建議:去渡個假放鬆心情、或假日給自己放空48小時,建議早睡早起、不熬夜、補充鈣、鎂、色胺酸食物放鬆心情、運動調整壓力賀爾蒙。 (推薦閱讀:一片黑巧克力熱量比蛋糕高! 營養師揪「致胖陷阱」:小心愈吃愈沮喪) 營養師高敏敏分享,測量腰圍能判斷腹部肥胖程度,更是反映內臟脂肪的堆積、判斷心血管疾病風險高低的重要指標。快拿出皮尺量一量 :男性腰圍大於等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0公分,就代表腰圍過粗!建議對症下藥,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希望大家的肚子愈來愈平坦,人人都擁有滿意的曲線及健康。延伸閱讀: ·便祕、缺鈣還有遺傳都會讓小腹微凸! 營養師揭「3個飲食自救法」:吃很重要 ·瘦小腹不是少吃就有用! 6個懶人必學的小秘訣
-
2021-12-18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陳松勇病逝/血糖控制不佳致多重病變!糖尿病四大初期症狀是警訊
金馬影帝陳松勇今下午3時許,病逝桃園長庚安寧病房,享壽80歲。陳松勇長年飽受糖尿病之苦,疑血糖控制不佳,導致中風、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等,病逝前曾發生急性腎衰竭、急性呼吸衰竭。台灣約有23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桃園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嘉鴻表示,近年有明顯年輕化的趨勢,若出現「吃多」、「尿多」、「喝多」且「體重不明原因減輕」,三多一少症狀,就必須要注意是糖尿病警訊。林嘉鴻表示,糖尿病分為第一型與第二型,台灣的糖尿病患者約有九成都屬於第二型。造成糖尿病的主因為胰島素分泌功能異常,導致血糖增加,血管長期泡在糖水中,將會影響心血管健康,以及器官的負擔,如肝腎等。常見導致胰島素功能異常的原因,如肥胖、飲食時間不正常等,家族遺傳也屬於高風險之一。林嘉鴻表示,台灣人飲食西化,喜歡吃高糖、高脂肪食物,過去糖尿病多發生在40歲以上,近年明顯已經降至40歲以下,20幾歲或是10幾歲的患者都有。糖尿病的發生,通常都是「後知後覺」,血糖的變化並不會立即產生反應,即使出現症狀也難以被察覺。初期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吃多、尿多、喝多、體重不明原因減輕,當這四大症狀出現時,建議盡速就醫,避免糖尿病引發的共病出現後,才開始就診。林嘉鴻表示,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最常見的共病,如視網膜病變引發失明、腎臟病變需要洗腎、心臟病變導致心肌梗塞、中風等。嚴重者也可能導致器官衰竭,不時胃出血、胃潰瘍等。林嘉鴻表示,糖尿病是必須要長期抗戰的慢性病,若能及早發現,可以透過運動控制體重,或是藥物、胰島素的幫助,讓血糖維持穩定,避免血管病變或是其餘併發症的出現。如果血糖看心情控制,對身體將會是極大的負擔,病發症隨時都可能影響生命。林嘉鴻提醒,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民眾,要特別注意飲食、生活習慣,以及定期檢查,別等到症狀出現再調整。其餘一般民眾也建議減少吃高脂肪、高糖的食物,維持運動,避免疾病上身。
-
2021-12-1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愛不罕見——點亮生命新曙光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非常高興邀請到國內遺傳疾病大師林秀娟教授介紹他們的團隊。這是一門需要專精的學問、耐心的修養以及多元合作(醫師、護理師、諮詢師、個管師、社工師等)的臨床專科。林教授是國內這方面頂尖的小兒科醫師,她以深入淺出的文筆勾勒出遺傳疾病病人家屬的種種遭遇,需要團隊各種不同成員的合作。她並邀請兩位罕見疾病個管師分別敘述一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病人,已經癱瘓臥床,氣切使用呼吸器多年,還同意團隊拍攝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宣傳影片,藉由他的故事幫助及鼓勵更多其他病友,以及一對罹患亨丁頓氏舞蹈症的母子以及家中唯一健康的父親剛被發現得到癌症,而呼籲積極協助這種不幸的病人與家屬取得所需要的醫療及社會資源,並讓他們看見社會上溫暖的一道曙光。 我國於民國89年2月公布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是全球第五個立法保障孤兒疾病孤兒藥的先進國家,依據該法罕見疾病定義盛行率為1/10,000以下,至今政府公告罕見疾病種類共有232種。由於罕見疾病種類繁多,各類疾病照護需求差異很大,需有結合各層面團隊的整合服務,以全人關懷之角度,以個案管理模式提供罕見疾病病人與其家屬充分之疾病資訊及心理支持,並提供照護諮詢及生育關懷等服務。因此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106年底起在全台展開罕見疾病照護計畫,並設置罕見疾病個案管理師,依病友需求連結各項醫療或社會資源,協調相關單位提供協助。目前全台有十五家大醫院承接此計畫,前不久本院辦理罕病照護經驗分享會,主持人林秀娟醫師請各家醫院個管師提出特殊個案跟其他夥伴分享,我想到我們照護團隊這幾年來持續關懷的一位罹患亨丁頓氏舞蹈症的女士阿雲姨。該病為是一種家族顯性遺傳疾病,肇因於第四對染色體內DNA(去氧核醣核酸)基質之CAG三核 酸重複序列過度擴張,造成腦部神經細胞持續退化,造成不能控制的抖動,患者會有不自主動作,末期則會智能減退、精神障礙、身體機能退化致死亡。 阿雲姨住在偏遠的海邊,我們到宅訪視時發現他們一家三口擠在非常簡陋的破舊磚房,阿雲姨和先生阿強伯的兒子原本是家中唯一的勞動人口,不幸他也罹患該病,全家人僅靠身障生活津貼補助度日。然而老天爺給的考驗似乎沒有停止,阿強伯不久前也被診斷出癌症末期了,讓這個脆弱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個管師居中連結各種醫療照護以及社會福利資源,除了醫療長照服務之外,還有社會局、罕見疾病基金會及宗教慈善團體等福利資源,暫時緩解燃眉之急。 在我剛開始擔任罕見疾病個案管理時,常感嘆人生怎麼會有這麼多黑暗面,反而是病友們教我如何正向看待及勇敢面對命運的挑戰。就像我安慰阿強伯說您辛苦了,照護家人同時也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阿強伯總是堅強樂觀的對我說,他還可以撐住,事情遇到了就去解決,也或許正因為這股堅強的毅力支撐著他努力抗癌,還照顧妻兒。病友們的生命故事常常感動我們罕見疾病照護團隊,也激勵我們應該更再接再厲,除了積極協助他們取得所需要的醫療及社會資源外,更讓他們處於黑暗時可以看見社會上溫暖的一道曙光。
-
2021-12-17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血壓高原來腎功能也有問題 「多囊腎」早治療延緩洗腎
血壓一直很高、不穩定,原來是腎功能也有問題了!一位50歲男病患因腹部脹痛被診斷出原來是「多囊腎」,腎臟已有很多水泡,員榮醫院腎臟內科醫師王奕中說,「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疾病,經常會合併有高血壓、尿蛋白症狀,早期對症下藥,才能避免腎功能提早惡化到洗腎的地步。這名50歲男病患平常血壓就高,因腹部脹痛,先看肝膽腸胃科,經超音波檢查發現不僅肝臟水泡多,連同腎臟也有很多大大小小水泡,經轉診至員榮醫院員生院區腎臟內科確診為「多囊腎」。王奕中說,多囊性腎臟病是最常見的遺傳性腎臟病,約每四百至一千個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此病,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統計,台灣約有2.4%病人因多囊腎造成腎衰竭而需要透析治療(洗腎)。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疾病,若家族無人有此病,自身卻有,也可能是基因突變,患者大多於40歲左右開始發病,王奕中說,致病基因主要有兩型,第一類型PKD-1基因,約有85%的病人是屬於第一類型,患者平均 55歲會達到末期腎臟疾病;第二類型為PKD-2 基因,約 15%的病人屬於第二類型,患者病程較緩慢,大概65歲左右開始進入腎衰竭狀態,需要長期透析治療。多囊腎病患常會腰痛和血尿,王奕中說,有些患者也會出現尿路結石,病人也常有高血壓,高血壓也是造成病人腎臟惡化的重要因素,同時也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還有尿蛋白也是造成腎功能惡化的因素之一,所以治療多囊腎,常使用ACEI或ARB降血壓藥物來控制血壓,及治療尿蛋白。王奕中說,近年已有治療多囊腎患者新藥,並納入健保給付,可以延緩多囊腎進展,同時減少腎臟囊腫帶來的疼痛、降低血尿的發生率,並有效減緩進入洗腎的時程。
-
2021-12-17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簡單4招消滅壞的膽固醇!助防中風、心肌梗塞、失智症、腎衰竭
防範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血壓、血糖、血脂等健康都相當重要,其中如何消滅與高血脂關係密切的「膽固醇」受到相當高的關注,對此國泰醫院心臟內科張釗監醫師指出關鍵,並提供建議針對關鍵進行改善! 膽固醇有好有壞,不是越低越好! 張釗監醫師首先釐清,民眾平常所討論的、想降下的膽固醇,從醫學觀點來看指得是「低密度膽固醇」,膽固醇可分為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三種,低密度膽固醇就是所謂的「壞的膽固醇」,其密度低、體積小,容易滲入血管壁內於血管堆積、造成阻塞,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風險之一。高密度膽固醇則是「好的膽固醇」,密度高、體積較大,是所謂的血管清道夫,有助清除壞的膽固醇,幫助維持血管健康。因此膽固醇並非越低越好,而是要降得對。 壞的膽固醇影響廣泛,不只有中風、心肌梗塞!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肥胖者易有高血脂、壞膽固醇較高的問題,但其實瘦的人也可能會,醫師認為其最主要的關鍵風險不在體態胖瘦,胖往往只是附帶的影響,除了體態更要注意家族遺傳、飲食習慣、運動習慣、代謝疾病等,瘦的人也要注意。 另外,民眾對於高血脂、壞的膽固醇一事,較常聯想到的疾病就是中風、心肌梗塞,但其實影響的不僅有如此。醫師表示,壞的膽固醇長年堆積,堵住心血管就成了心肌梗塞,堵住腦血管容易形成中風,而同樣是腦血管阻塞、腦部血流受阻,失智症的風險自然也會上升,也就是所謂的「血管性失智症」。而若是塞住腎臟血管,就容易引起腎衰竭,下肢血管阻塞就容易形成間歇性跛行,正如民眾常聽到的血栓相似,壞的膽固醇堵在哪裡,身體就壞在哪裡。 簡單4招消滅壞膽固醇,讓身體、血管保持健康! 張釗監醫師表示,要消滅壞的膽固醇可從飲食、運動、及生活作息著手。飲食方面,許多民眾認為蛋不能多吃,容易形成膽固醇,但其實這類食物性膽固醇,對人體的影響並不大,合理範圍一天吃1~2顆蛋是沒問題的,真正影響的是讓體內生成壞膽固醇的「壞油」,如油炸等垃圾食物,以及過多的動物性油脂,特別是紅肉。因此建議,平時應多攝取蔬果,盡量避免油炸類食物,肉類以白肉為主,並攝取「好油」,地中海飲食綜合上述,是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在運動方面,張釗監醫師表示,運動可有助於好的膽固醇增加,血管清道夫增加,自然更有助清除壞的膽固醇。建議民眾平時可視身體耐受程度選擇適合自己的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單車、跳繩、開合跳等,若不想這麼累,快走、競走也是很好的選擇。另外也可以進行無氧運動,如簡單的舉啞鈴、仰臥起坐等,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交替進行,更有幫助。 生活習慣上,除了多喝水有助促進血液循環,也建議抽菸、酗酒能避免則避免,兩者皆是各種常見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各種生活習慣調整,也都間接影響著身體機能,日久便可發現身體日漸健康,血管健康也能保持或恢復。 《延伸閱讀》 .酪梨高油脂卻能降膽固醇?營養師:還有利保護心血管、降血糖、防癌 .高血脂不是胖的人才會有!醫教4點觀察,防範中風、心肌梗塞。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2-1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你怎麼知道有病人自主權利法?」 不動勇士簽署預立醫療決定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非常高興邀請到國內遺傳疾病大師林秀娟教授介紹他們的團隊。這是一門需要專精的學問、耐心的修養以及多元合作(醫師、護理師、諮詢師、個管師、社工師等)的臨床專科。林教授是國內這方面頂尖的小兒科醫師,她以深入淺出的文筆勾勒出遺傳疾病病人家屬的種種遭遇,需要團隊各種不同成員的合作。她並邀請兩位罕見疾病個管師分別敘述一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病人,已經癱瘓臥床,氣切使用呼吸器多年,還同意團隊拍攝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宣傳影片,藉由他的故事幫助及鼓勵更多其他病友,以及一對罹患亨丁頓氏舞蹈症的母子以及家中唯一健康的父親剛被發現得到癌症,而呼籲積極協助這種不幸的病人與家屬取得所需要的醫療及社會資源,並讓他們看見社會上溫暖的一道曙光。 我們團隊,包括醫師、社工師、護理師及個管師,要去拜訪的個案非常特殊唷! 阿杰今年30歲,診斷是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已經癱瘓臥床,氣切使用呼吸器好幾年了。經罕病個管師聯繫得知他有意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於是團隊到宅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 一進到個案家中,看到他身穿乾淨的白色T恤及帥氣牛仔褲,房間擺滿可愛的公仔,床邊還放置電腦設備,小杰微笑打招呼說:「謝謝您們來看我!」我驚訝又好奇,阿!不是氣切裝了呼吸器嗎?怎麼說話還如此清楚有條理,小杰解釋說他特地花了很多功夫去學習發聲。他從小就不會走路,也沒上過一天學校,全在家靠網路自學,目前幫助教會工作,協助發行專刊及審稿。小杰娓娓敘述他的生命故事:「有記憶以來我覺得自己只是不能走路,媽媽把我照顧的非常好,生活起居沒有太大影響。後來聽父母說才知道自己曾被醫生判定只能活到兩歲。小時候被家人帶在身邊,到處求神問卜,接受各種民俗療法,也曾被算命說我上輩子做壞事之類的。直到19歲有一天突然胸痛送醫,醒來時發現我全身插滿管子,在加護病房住了40幾天,接受了氣切手術。出院回家後,每天一睜開眼,就只能望著天花板和四面牆壁發呆。幸好教會的朋友來看我,讓我藉著信仰能『走出來』。「你怎麼知道有病人自主權利法?」「在那次住加護病房後我與家人溝通,希望未來能走得有尊嚴,於是在家人支持陪伴下我簽署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最近在網路看到『病人自主權利法』已經上路,希望可以了解,這是為了我媽媽,我怕她到時候又捨不得放我走。」真是令人敬佩的勇士!小杰雖然沒有受過學校教育,但他的思維談吐成熟及縝密,他希望可以為先安排好自己的未來,除了顧慮家人,熱心善良的他還同意我們團隊拍攝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宣傳影片,藉由他的故事幫助及鼓勵更多其他病友。他的影片可以連接youtube。
-
2021-12-15 癌症.頭頸癌
《寄生上流》朴素丹年僅30歲罹甲狀腺乳突癌! 醫揭「7危險徵兆」:幾乎都是女性
根據媒體報導飾演電影《寄生上流》中富二代女兒美術老師,表現亮眼的南韓演員朴素丹,於12/13由所屬經紀公司發出官方聲明,指出朴素丹在前些日子在定期健檢發現病灶且被診斷罹患甲狀腺乳突癌,年僅30歲的她目前已進行相關治療手術並休養中,震驚所有喜愛她的粉絲。 甲狀腺癌好發女性 甲狀腺結節5%藏癌 根據衛福部統計2018年台灣癌症發生率統計,甲狀腺癌在十大癌症發生率排行位居第七名,為內分泌系統常見的癌症,且較前年發現個案數有上升趨勢。進一步分析性別資料,甲狀腺癌並未進入男性癌症發生排行前十名,卻在女性十大癌症發生排名第四名,顯示甲狀腺癌較好發於女性。 放射診斷科沈彥君主任醫師說明,甲狀腺結節在超音波檢查中其實相當常見且多為良性,但切勿因此掉以輕心,因為其中約有5%結節可能藏有癌細胞。 甲狀腺癌乳突癌最常見 早期診斷預後佳 朴素丹所罹患且佔大多數的甲狀腺癌乳突癌(佔八成以上,好發於20至45歲女性),其次為濾泡癌(近一成,好發於40至50歲年齡層),這兩種類型的甲狀腺癌,若能在疾病早期就診斷出來並且接受治療,預後都相對其他癌症要好,10年存活率可達90~95%,但若發現較晚,癌細胞往往已經由淋巴或血液轉移到其他組織器官,第四期10年存活率僅約50%。沈彥君指出,甲狀腺的篩檢評估除了理學檢查的視診及觸診,最重要且檢查方法方便快速的影像檢查是甲狀腺超音波,且不具放射線,可清楚檢視每個角落,找出可疑的結節,搭配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提高癌症診斷率;此外,超音波還可評估鄰近的淋巴結是否有異常或轉移的可能,做為後續專科醫師治療方針的參考。 甲狀腺癌早期無不適 脖子出現腫塊、疼痛快就醫誘發甲狀腺癌的主要風險因子除了遺傳及輻射暴露,其它原因尚不明。沈彥君提醒,甲狀腺癌在早期大多無明顯不適,單靠症狀相當難以察覺,需定期以超音波檢查才有機會早期診斷;當出現脖子有局部腫大或腫塊、頸部疼痛、吞嚥困難、持續性咳嗽、聲音沙啞、呼吸困難等,應立即就醫安排檢查。延伸閱讀: ·脖子變粗恐是「甲狀腺結節」上身! 醫曝「3大致病因」:有家族史風險↑ ·甲狀腺低下吃藥會瘦嗎?須終身服藥? 新陳代謝科醫師解答 
-
2021-12-14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避免洗腎吃清淡一點就好?醫:日常8風險都要留意
現代飲食不少人偏好重口味,隨著健康意識抬頭,也常聽到彼此勸戒「不要吃太鹹,小心洗腎」,對此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醫師提醒,雖然避免重口味、防範洗腎是好事,但對於腎臟健康需留意的不單單只有偏鹹的飲食。 5大常見洗腎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占兩名! 顏宗海醫師首先說明,飲食習慣偏鹹,雖然確實會增加洗腎的風險,但並不是直接的影響,之所以民眾口耳相傳「吃太鹹小心洗腎」,最主要的因素在於,這般飲食習慣容易引起高血壓,而有此飲食習慣者,也常見整體飲食狀態不佳的問題,也容易引起糖尿病,兩者皆在常見的洗腎風險名單中,是容易引起腎臟病變的風險族群。 醫師指出,洗腎的風險族群當中,糖尿病和高血壓就占了兩名,其他也包括了腎絲球腎炎、腎結石、多囊性腎病等,這些疾病和遺傳也有所關聯,不過多半也包括了後天的飲食影響,如高血壓和糖尿病,若本身就有家族史又不控制飲食,風險自然就更高。避免洗腎吃淡一點就好?醫:日常8風險都要留意。 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壓、高血糖及糖尿病、高血脂,三高彼此環環相扣,得一者也會容易得另外兩者,這些疾病的常見的共同風險,除了家族遺傳和飲食偏鹹,也包括了鮮少運動、不常喝水、身材肥胖、不吃蔬果等,且也不單只會引起三高及糖尿病。換言之,若要防範洗腎,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問題,而不單只著重在飲食口味。另外,若是引起高血壓及糖尿病等疾病,又不控制或未妥善治療,接下來就可能引起腎臟病變及其他併發症,恐怕就離洗腎的日子不遠。醫師提醒,飲食較為清淡是少了一個風險,但若飲食清淡卻暴飲暴食等,踩著上述其他的地雷,一樣有風險。 慢性病吃藥久了會洗腎?醫:不吃藥才會! 顏宗海醫師也特別提醒,面對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不少患者治療較為消極,認為藥吃多、吃久了會洗腎,這其實是個相當嚴重的錯誤觀念。以糖尿病來說,遵照醫囑、定期回診、妥善用藥、控制病情,可降低併發症發生的可能性;反之,若控制不佳,接下來就有可能引起各項併發症,當中包括腦血管病變、心血管病變、眼部病變、末梢血管病變等,腎病變也在其中,不吃藥、自行停藥等才是導致洗腎的重要風險因素。 值得關注的是,消極治療的患者,往往還是會想辦法自救,常見就從不明管道、親友建議等使用偏方、以民俗療法等方式自行治療,這恐怕不只延誤治療,還存在著原料不明等各種不可控的因素,恐引起傷腎、傷肝等各種其他問題,讓病情雪上加霜。上述兩者都是大忌,提醒患者應格外留意。 防洗腎關鍵不只在口味,3大方向更有助防範! 顏宗海醫師提醒,雖然現在醫療技術發達,洗腎不代表人生就黑白或者鐵定往生,邊洗腎邊出國玩、正常上班、生活的大有人在,但畢竟能避免則避免,防範的重點就不單僅限於自己是否吃的清淡,也包括了解相關疾病、留意生活各項風險,以及若真的出現疾病也要遵照醫囑妥善控制,如此才是真正有助避免洗腎最好的方式。 《延伸閱讀》 .如何避免進入洗腎人生?醫:糖尿病、四高一定要按時吃藥 .腰痛是腎臟病嗎?會洗腎嗎?醫:留意症狀,4種人最容易洗腎!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