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2 科別.泌尿腎臟
搜尋
迷思
共找到
946
筆 文章
-
-
2020-11-11 養生.聰明飲食
三大吃雞迷思一次破解 兩招輕鬆辨別國產雞
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民眾對肉品喜愛度依序為雞(64%)、魚(59%)、豬(47%),但最常購買依序為豬(75%)、雞(73%)、魚(72%),可能因為坊間對雞肉有許多迷思,例如擔心生長激素、抗生素,怕煮不熟。董氏基金會今舉行「吃雞補肌」記者會,邀請兩位專家破解三大吃雞迷思,用兩招簡單辨別國產雞。很多人認為,雞長這麼快,是不是有施打生長激素?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陳億乘表示,白肉雞只要養35天,是品種選育的結果,何況藥劑成本很高,還要額外人力一隻一隻注射,過程容易造成雞隻窘迫或死亡,完全不符經濟效益。常有媒體報導吃炸雞導致孩子性早熟,其實主要是油炸的影響,問題不在雞肉。雞都有打抗生素,最好少吃?陳億乘表示,合法抗生素可預防雞隻生病,但飼養後期通常不會給予抗生素,會預留一周讓抗生素代謝,農政單位也會抽驗,避免殘留超標。貼骨的雞肉有血色是沒熟?陳億乘說,這種情況在白肉雞比較常見,因為雞隻的肉雖長得快,骨質相對比較不密實,屠宰烹煮過程容易發生骨裂。雞肉沒熟會呈現半透明狀,雞骨與雞肉間的血紅色並不是沒熟,而是從雞的骨髓滲出所造成。農委會畜牧處家禽生產科科長李宜謙表示,目前每年進口雞重量為21萬公噸、國產雞為36萬公噸,兩者都逐年成長,顯示隨著飲食西化、健身風氣興盛等因素,國人對於雞肉需求越來越大。李宜謙表示,進口冷凍雞肉抵達台灣至少已經過了一、兩個月,會經過反覆解凍、分裝販售之後,口感及風味會下降。國產雞肉從屠宰道上桌只要三天,口感、風味、營養都優於進口雞肉,不過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只有大約四成國人可單憑味覺分辨國產或進口雞肉。該怎麼買才不會買錯?李宜謙提醒,可以先辨認部位,因為進口雞肉大部分是分切好的雞腿雞翅。另外,也可以認明屠檢標章、CAS標章或產銷履歷。衛福部也訂定「散裝食品標示規定」,自110年1月1日起,雞肉亦需標示「原產地(國)」,未來民眾選購國產雞肉時,可認明產地台灣標示,安心享用國產雞肉。
-
2020-11-11 該看哪科.婦產科
坐月子不能洗頭?坐月子不能外出?關於月中的5大迷思,產科醫師告訴你
Q1 坐月子期間最好不要出門?是過去為了避免產後媽咪發生「產褥熱」而採取的作法。產褥熱是過去產婦在產後死亡的主要原因,過去在自然生產後,因為會陰部裂開,以前沒有縫合技術,也沒有預防細菌感染的概念,只知道要求媽媽腳夾緊、夾一個月,當然也就不可能出門。不過現在傷口縫合技術好、又有提供適當的藥劑給媽媽,只要注意術後的個人衛生,不太會有傷口發炎的問題。因為懷孕期間子宮變得很大,現在要等子宮慢慢恢復,媽咪產後可以稍微走動,幫助消化。因此,坐月子期間當然是可以出門的,但因為身體還在修復期,視體力的狀況,不要進行長時間活動即可。 Q2 坐月子不准洗頭,不然老了就知道?古時為了避免媽媽的傷口被細菌感染、發炎,所以會告誡要避免洗澡、洗頭。坐月子期間當然是可以洗澡洗頭的,建議自然產媽媽第一個星期以前二天擦操,第三天起淋浴的方式;剖腹產媽媽視傷口的情況,第一個星期以擦澡為主。而不管是自然產或剖腹產媽媽,因為傷口癒合的情況還需要多觀察,所以坐月子期間盡量避免泡澡,洗完頭也一定要吹乾,吹乾後才能走出房間外,以中醫的理論而言,是避免風邪入侵身體。Q3 有了寶寶,先生說我變冷淡了?我遇到不少媽媽在照顧新生兒期間,因為先生有需求而來詢問我:「這時候可以有性行為嗎?」我們建議爸媽在寶寶滿月之後比較適合有性行為,一方面是剛出院,媽媽產後的傷口可能會有變化,一個月後再發生性行為,傷口比較不會痛、也比較安全。另一方面是,媽媽在哺乳期間由於荷爾蒙的關係,性慾是下降的,所以會自然產生不想要跟先生「在一起」的感覺,會覺得先生很煩,都是很正常的,也聽過有些媽媽覺得先把寶寶放一邊,跟先生在旁邊「辦事情」,很奇怪啊!媽媽心裡會有一些障礙,想得比較多,就不太想跟先生有性行為這樣,如果是這種情形,我們建議可以先藉故請婆婆或親戚照顧一下寶寶,這樣跟先生才有獨處的時間,心情也會比較自在、放鬆一點。或是我們會先跟媽媽做心理衛教,告訴媽媽有這種「冷淡」的感覺是正常的。 各位爸比們,和老婆討愛愛之前,請先試著多說幾次:「來,孩子換我抱」吧! Q4 產後多久會有月經呢?產後一個月內從陰道排出的血液稱為「惡露」,並不是月經。而產後的生理期什麼時候來,和媽媽有沒有餵母乳有關,有餵母乳的媽咪,因為體內泌乳激素上升,泌乳激素具有抑制排卵的作用,所以會比較晚來月經,大約在產後2個月~1年之後才來月經都有可能。另外如果是餵寶寶「部分配方奶、部分母奶」的媽媽,泌乳激素濃度不如全母奶媽媽高,月經會比較早來一點;而餵寶寶「全配方奶」的媽媽,產後約1~2個月月經就會來了。如果產後幾次來的月經量很多,或是一個月來好幾次,明顯和產前不同時,建議媽咪們有疑問都可以就診檢查。提醒媽媽們,無論產後的第一次月經何時到來,都不代表月經來之前就不用避孕,因為只要有排卵,就有可能懷孕,如果不希望短期又懷孕,就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在產後不到半年就再度懷孕,母體可能會難以負荷,並且會增加孕期的風險,請媽咪們還是以自己和未來寶寶的身體健康為重。新手媽咪第一次照顧寶寶會特別辛苦,如果暫時沒有再次「中獎」的打算,記得做好避孕措施!Q5 生產後「狂掉頭髮」,怎麼辦?生完寶寶後大量掉頭髮的情形大約會持續半年,每天的落髮量可能有懷孕前的四倍那麼多,不過會慢慢改善,最慢在產後一年應該會恢復到孕前的落髮量。我們的頭髮是從頭皮毛囊長出的,而毛囊的生命週期是「初生期→生長期→衰退期→休止期」不斷循環,產後的大量落髮主要是因為懷孕時,血液中的動情激素濃度升高,延長了頭皮毛囊生長期的壽命,所以掉的頭髮比較少。但是因為出來混都是要還的,之前要掉的頭髮都沒有掉啊,所以當產後激素濃度大幅下降,處於生長期的毛囊快速進入衰退和休止期,一次在產後半年掉光光,媽媽誤以為自己有嚴重掉髮,但其實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大約在產後半年到一年就會通通恢復了這樣子,不必擔心,假如產後一年還是沒有改善,才需要到皮膚科就診。 作者/林坤沂、李容妙、楊雅雯、吳宗樺、張簡銘芬、彰化秀傳暨彰濱秀傳紀念醫院 整輯/黃慧玫 圖片設計/Kato 本文出處/摘錄自台灣廣廈出版《權威醫療團隊寫給妳的坐月子.新生兒照護全攻略》
-
2020-11-10 養生.聰明飲食
喝咖啡會致癌?易發心血管疾病?關於咖啡你該知道的3迷思!
許多人早晨醒腦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啜飲一杯香氣濃郁的「咖啡」,特別是上班族,沒喝到咖啡就覺得不對勁或是工作沒效率。 可是到底「咖啡」對健康是有益還是有害呢?今天,就邀請營養師莊昕悅與我們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最新的文獻,來談談關於「咖啡」對健康的3個迷思吧! 迷思1 喝咖啡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過去的研究中認為,咖啡與咖啡因有增加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莊昕悅說,但近期研究則指出,咖啡中富含上百種具生物活性的植化素,如多酚類的綠原酸(cholorogenic acid)、木酚素(lignans)、生物鹼(alkaloid: trigonelline)、類黑素(melanoidins),還有鎂、鉀和菸鹼酸等,能幫助身體降低氧化壓力、改善腸道菌叢生態、調節血糖與脂肪代謝等好處。 單純攝取萃取的咖啡因會增加血壓,但是喝咖啡本身不會影響血壓,可能跟咖啡中其他對身體有益的成分有關。 莊昕悅提到,要稍微注意的是,膽固醇的部分。未過濾的咖啡,譬如:濾壓壺煮出來的咖啡,含有一種物質稱為「二萜咖啡醇(diterpene cafestol)」,如果大量攝取未過濾咖啡會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不過研究中的大量是指每6杯以上,相信應該不多人會每天喝到這麼多。義式濃縮咖啡中也有一些咖啡醇,而滴漏式或過濾式的咖啡的咖啡醇含量相對較低。 她進一步說明,其實,適量攝取咖啡對冠狀動脈疾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風險是沒有影響的,還可能起保護作用。 迷思2 喝咖啡有助於減重? 莊昕悅表示,研究指出,咖啡中的咖啡因,具有降低食慾、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增加基礎代謝率和食物熱效應的效果,且可能與降低第二型糖尿病風險以及促進脂肪的代謝有關;研究發現,一天少量多次喝咖啡,可增加整天的能量消耗約5%,但熱量消耗因人而異,也會受到飲食和運動等影響。 她提醒,咖啡對減重的好處前提是,喝不加糖或牛奶或奶精的黑咖啡,熱量最低,只有9大卡左右。如果不喜歡喝黑咖啡可以加一些低脂鮮奶,而摩卡咖啡、焦糖瑪奇朵、三合一咖啡等,因為加入鮮奶油、奶精、巧克力醬、焦糖或香草糖漿等這類「風味」飲品就不建議了,這類型通常熱量爆表反而會讓體重增加,應盡量避免飲用! 莊昕悅呼籲,腸胃敏感的人不建議空腹喝咖啡,容易胃痛或刺激胃酸分泌或是胃食道逆流問題。喝咖啡最好時機,是吃完早餐或午餐後休息1小時再來杯黑咖啡,比較不會因為空腹喝造成腸胃不適,也不會馬上影響營養的吸收。 迷思3 喝咖啡會致癌? 咖啡與癌症的關係,數十年來爭論不休。有人認為,咖啡具抗氧化能力,能有效對抗癌症發生;有人則認為,咖啡豆在高溫烘焙過程中,釋放出的丙烯醯胺可能會致癌。事實上,咖啡不會增加癌症發生率或死亡率。 莊昕悅指出,咖啡內含上百種具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如綠原酸、奎寧酸、咖啡醇、咖啡豆醇、咖啡因、離胺酸、黃酮類化合物等抗氧化植化素的重要來源。研究顯示,即溶咖啡的抗氧化作用可能較烹煮咖啡為低。 針對丙烯醯胺來說,其在動物實驗中為致癌物;但對人體的致癌性則正具有限,而且丙烯醯胺比較多存在於高溫烘焙的洋芋片、馬鈴薯或黑糖中,咖啡相對來說少一些,而且在高溫150度以上烘焙咖啡豆時丙烯醯胺的含量反而降低一些。 莊昕悅說,不論丙烯醯胺對人體到底是什麼影響,不要經常大量攝取就好,建議均衡多元攝取不同食物來分散風險。 而研究顯示,喝咖啡可降低某些癌症發生的機率,如:肝癌、乳癌、子宮內膜癌、皮膚癌、前列腺癌的風險。 健康喝咖啡,遵循這建議 至於一天能喝幾杯咖啡?莊昕悅表示,目前衛福部食藥署建議,一日的咖啡因攝取不宜超過300毫克。若以1杯咖啡約含100毫克咖啡因推算,1日的咖啡量最多為3杯,懷孕哺乳的媽咪則建議每天不超過200毫克的咖啡因。 但因為每個人的代謝狀況和對咖啡的敏感度皆不同,容易睡不著的人建議上午喝,太晚飲用便會影響睡眠,所以需依個別狀況來調整喝的時間和喝的量。 一杯健康的好咖啡,還要注意它的保存,避免保存不當導致咖啡豆產生赭麴毒素,反而影響我們的健康。她建議,要選擇有信譽的商家,才能健康喝咖啡。
-
2020-11-09 新聞.健康知識+
淋巴按摩促排毒、新陳代謝?教授破解淋巴按摩的真相
讀者Vivian在2020-11-1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經友人的介紹認識了您的網站,讓我獲益匪淺,可以少花冤枉錢在無用的產品上。感激不盡!我有個疑問要請教您。最近我國(馬來西亞)有位網紅美女藥師在其Facebook上推薦淋巴按摩刷。號稱可以促進新陳代謝,血液循環,淋巴排毒,改善橘皮組織和水腫問題。藥師之前也有因為上傳了排毒和減肥藥迷思的影片而爆紅。之後又上傳健康迷思影片。現在卻賣起按摩刷,令我感到不解。上網谷歌了一下淋巴排毒,幾乎全部都是推廣此按摩的文章。請問教授這個是真的有效嗎?附上網址:https://fb.watch/1u7kg03RhX/ (影片在5.20開始提到淋巴按摩)讀者Vivian所說的藥師名叫Anjoe Koh許愫恩,而她的臉書的確都是在談健康、營養、瘦身、美容等議題。她有發表很多「破解迷思」的影片,但問題是她完全沒有提供科學證據,所以往往就會用一個迷思來“破解”另一個迷思。可是,普羅大眾無法分辨真偽,就會以為是學到了什麼新知識,或什麼正確的知識。上面的第一個連結打開的是這位藥師在2020-9-24發表的影片,長度約10分鐘,而它就是在破解各種健康迷思。其中有一個是〈吃飽之後馬上洗澡並不是會變胖,而是會猝死〉。這個影片有3千4百個贊、1千9百個分享和326個評論。那,我該怎麼評論呢?只能搖頭嘆氣。至於影片裡其他種種的破解迷思呢,唉!就省點力氣吧。上面的第二個連結打開的是這位藥師在2020-10-25發表的影片,長度是2分20秒,而它就是在介紹和推銷淋巴按摩刷。至於有關這款產品的種種功效,就請看上面讀者Vivian的描述吧。「淋巴按摩」是翻譯自Lymphatic Massage,但這是俗稱或簡稱。正式的醫學名詞是Lymphatic Drainage Massage(淋巴引流按摩)。此一療法大約是在200年前開始出現雛形,但要等到1930年才有一套較完整的理論基礎和施行步驟。此一療法的最主要用途是加速淋巴水腫的消退。為了防止癌細胞的擴散,腫瘤外科醫生除了會將病患的腫瘤切除之外,也會將腫瘤附近的淋巴結切除,而這就會導致該部位的周遭出現淋巴水腫。另外還有一些情況也會導致淋巴水腫,例如受傷、充血性心衰竭以及血栓。淋巴水腫會讓病患感覺不舒服、疼痛、情緒低落、行動不便等等,所以施行「淋巴按摩」就可以加速改善這些情況。但是,「淋巴按摩」是有禁忌的。例如患有充血性心衰竭的人,曾經發生過血栓或中風的人,正有細菌或病毒感染的人,患有肝病或腎臟病的人,都不可以做「淋巴按摩」。「淋巴按摩」是一種醫療行為,所以是要由有執照的「淋巴按摩療師」來施行的。但是,有生意腦筋的人很快就想到光是憑著「淋巴按摩」這個詞就可以狠狠撈一筆。什麼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淋巴排毒,改善橘皮組織,等等聽起來冠冕堂皇的養生保健術語也就應運而生。但是,想要做「淋巴按摩」就得去醫院或特定的診所或按摩院,而這畢竟是不太方便。所以,有生意腦筋的人很快就又想到可以推出家電型的「淋巴按摩刷」,而那位有生意腦筋的藥師也就很快就抓住機會,在臉書上推銷和販賣一款這種產品(請看插圖裡那個藍色圓圈)。這款產品其實也就是像一般的按摩刷一樣,而使用上也就只是在皮膚上刷一刷而已。那,這樣就能達到「淋巴按摩」嗎?有任何實驗證明嗎?要知道,一位職業的「淋巴按摩療師」是需要對淋巴系統有通盤的了解,那,一個連什麼是淋巴系統都不知道的人,就這樣胡亂刷一通,就能達到「淋巴按摩」了嗎?就算是真的能達到「淋巴按摩」,那,這樣就能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淋巴排毒,改善橘皮組織嗎?還有那個什麼排毒。一個再荒唐不過的健康迷思,這位專門在破解健康迷思的藥師,竟然還親自在散播。Heather Thuesen是一位有執照的「淋巴按摩療師」。她在兩個月前(2020-9-8)發表What Is a Lymphatic Drainage Massage and Does It Work?(什麼是淋巴引流按摩,它是否有效?)。這篇文章不但是詳細介紹了《淋巴按摩》的歷史,理論,步驟等等,也討論了它是否具有療效。她在第二段說:「除了醫療應用之外,淋巴引流按摩現在被認為可以減少橘皮組織,可以做面部/下頜的雕塑,和增強免疫系統功能。 光是在Instagram看,就有超過190,000個帖文,被吹捧為2020年頂級美容狂潮之一。」所以,既然淋巴按摩是頂級美容狂潮,也就難怪藥師會乘機推銷淋巴按摩刷了。原文:淋巴按摩刷,藥師賣的,有用嗎
-
2020-11-09 癌症.抗癌新知
癌細胞數目不到3.5億個之前,影像學通常看不到!名醫揭「關鍵這項檢查」一定得做
當癌症體積太小時,臨床醫師無從偵測、也無法取樣,當然就不會有病理診斷。在這種情況下,病人即便罹患癌症也無從知道,此即是亞臨床癌症(subclinical cancer)。但,如果一個人懷著鴕鳥心態,明知罹癌卻不去就醫,這種情況不是亞臨床癌症。亞臨床癌症的病人是不自覺有任何異常,或者是認真就醫,但無論如何就是找不到癌症。元鼎診所院長曾嶔元出版《精準醫學:早期預防癌症,破解基因迷思對症下藥》(時報出版)ㄧ書提到,一個常見的例子就是胃腸道的神經內分泌瘤,這種病人常常是出現症狀以及反覆就醫後,還要等上 7-9 年才能被確診。目前醫院的常規影像學檢查能夠偵測到的腫瘤,最小約到 0.7 公分直徑大小左右。這種大小的惡性腫瘤裡面大概有 3.5 億個癌細胞。因此,癌細胞的數目還不到 3.5 億個之前,影像學通常是看不到的,當然在這種情況下也就無法取樣作病理診斷了。換句話說,亞臨床癌症病人想要獲得確診,就無法依賴傳統的病理組織切片檢查。在這種情況下,或許可以用抽血的方法解決。目前在常規的健康檢查中所做的腫瘤指數,測的是細胞分泌的蛋白質。如果所有的癌細胞都會分泌這種蛋白質的話,那麼這種檢驗的偽陰性也就很低;如果所有的正常細胞都不會分泌這種蛋白質的話,那麼這種檢驗的偽陽性也就很低。偽陰性和偽陽性都低的方法就是臨床上有用的檢驗。可惜目前使用的腫瘤指數並不是理想的檢驗方法,害得體檢的人看到腫瘤指數出現紅字就極為緊張,到處找醫生幫他找癌症。當然也常常聽到體檢科的醫師安慰病人說:「別擔心這個紅字,我們繼續追蹤就好。」改善的方法就是增加評估的項目,以彌補既有方法的不足。RNA為基礎的檢驗缺點既然是特異性不足,那麼我們就從特異性強的指標著手。特異性最強的大概就是突變的基因了,因為正常的細胞不應該有突變的基因。反過來說,如果從抽血樣本中可以偵測到突變的基因的話,那麼就表示身體裡面有癌細胞,而且癌細胞竟然還破掉釋出突變的(癌症)基因了。以上所述從血液樣本中分析 RNA 和 DNA 來偵測癌症的方法稱為液態切片。為了說明這個新科技,在此分享一個實際案例讓大家了解液態切片的價值。曾嶔元醫師指出,2018 年歲末,有一位高階經理帶著一份體檢報告,上面記載著腫瘤指數 CA72.4 有紅字,檢驗值超過正常上限的兩倍。這位高階經理長年來應酬不斷,難免多喝點酒,偶有胃痛而且胃視鏡還曾經證實有潰瘍。雖然治療後胃潰瘍已痊癒,但是偶發的胃痛還是頗令人擔心,於是趁著健康檢查的時候特別做了腫瘤指數。體檢醫師在解說健檢報告時特別指出,CA72.4 就是胃癌的指標。這真是晴天霹靂的消息,擔心多年的胃癌終究躲不過,惡夢成真了。因此這位忐忑不安的高階經理人終於在老婆的陪同下,接受精準醫學檢查。正如同上述解釋的,醫師就開立了液態切片檢驗看看RNA 和DNA 是否異常。這位高階經理人抽完血後,就對太太說:「你也順便抽血檢查吧。」半個月後檢驗結果出來了,這位高階經理人血中沒有可偵測得到的突變基因,但是有異常的 RNA 指向曾經有過幽門桿菌的感染。多年的擔心,瞬間得到紓解。然而不幸的是,太太血中不只出現異常的RNA,連突變的致癌基因也能被偵測得到。說她不幸,還不如説她真幸運能在無意中極早偵測到癌細胞的存在。是如此的早發現,以至於在胃視鏡完全正常的情況下偵測到癌症;是如此的早發現,以至於在腫瘤指數稍高一點點的情況下偵測到癌症。所以,我們可以說這位太太:「她『現在』已有癌症了。」癌細胞在複製生長的過程中會同時出現死亡,癌細胞死亡的原因不一而足,可以是因為身體免疫力去攻擊癌細胞所導致的,也可以是單純的汰舊換新所造成的。不管什麼原因,這些死亡的癌細胞在崩解之後細胞核裡的DNA(包括突變的基因)就會流到血液中。因此我們抽取血液樣本後,測量突變 DNA 在血中的含量,就可以知道有多少癌細胞死亡及崩解。這就是液態切片的原理。在沒有醫療的干預下,我們可以假設癌細胞的死亡率是固定的。因此,液態切片測得到的突變基因越高,就表示體內的癌細胞總量越高。曾嶔元醫師說,這位太太後續採取了精準醫學的癌症預防方法後,定期測量血中突變 DNA 的含量以評估所採用的方法是否有效。經過一年的努力後,血中突變DNA 的含量終於清零測不到了。根據同樣的概念,當癌症病人打算接受某種治療方法時(不管是正規療法或者是祖傳偏方)都會急著想知道是否有效,因為沒有效的話就應該提早換其他的方法,不必浪費時間和金錢;而有效的話就不妨忍受副作用的痛苦。這時候液態切片就是一個非常合適的方法了。治療前抽一管血,治療後再抽一管血。前後比較看看血中突變 DNA 的含量是否減少,如果沒有明顯改變的話,那麼這個治療可能是無效的。每當精準醫學的檢驗結果為「測不到異常」的時候,就是一份喜悅。所以,這位太太可以說:「經過『過去』的處置後,癌症現在已經不見了。」(本文節錄自時報出版《精準醫學:早期預防癌症,破解基因迷思對症下藥》)
-
2020-11-09 新聞.健康知識+
多吃水果就健康?吃飽想睡很正常?營養師破解你的「健康」迷思
明明已經減少吃澱粉、多攝取水果,怎麼體重計上的數字還是掉不下去?明明半夜 2、3 點才睡,卻還是早上 6、7 點就自然醒,你覺得這真的是「睡飽」了嗎?VidaOrange 生活報橘這次特地專訪目前擔任《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的趙函穎營養師,請她帶我們一起來破解幾個診所患者常見的「營養迷思」,避免讓自己為健康所做的努力因為長期以來「錯誤的觀念」而白費心力!迷思一:水果是原型食物(Whole food),所以怎麼吃、怎麼健康?很多家庭都喜歡在飯後切一大盤當季的水果上桌,或是不少人為了瘦身就不吃飯、只吃水果,但是水果其實有大量果糖,而果糖也是單醣類的一種,會堆積在肝臟裡變成三酸甘油脂,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大肚子、脂肪肝!趙營養師也舉一個曾經在門診遇到的學生為例:那個學生為了減肥一天吃 10 顆芭樂,結果一週後反而胖了 3 公斤,因此,營養師建議一天吃 1 到 2 份的水果就好了,「一份是 15 公克的糖,所以芭樂一顆這麼大,1 顆就 30 公克的糖,10 顆就 300 公克,等於是手搖杯全糖的 2 倍!」 千萬不要輕忽水果的糖分。迷思二:「飲食」跟「睡眠」沒關係、固定早起的「生理時鐘」就代表睡飽了?「我的生理時鐘就是這樣,早上六點就會醒的。」真的是這樣嗎?趙營養師表示:「這不代表你的身體是不想睡的!很可能只是因為壓力、身上掛了很多責任造成的,有不少來看診的人做完飲食調整,都來跟我說:『我好久沒有睡得這麼舒服了!』。」對於那些「你叫我再睡,我也沒辦法!早上要起來幫小孩做早餐,然後晚上又要忙家事跟工作,怎麼能睡得安穩」的求診患者,趙營養師建議補充「鈣」跟「鎂」,並推薦可以從小魚乾、黑芝麻跟堅果、綠葉蔬菜中獲取。也有不少人以為就算半夜 2 點才睡,早上 6、7 點照樣自動醒來,就算想再睡也睡不著是「初老」的症狀。但就如同趙營養師所説, 要去察覺自己的身體是真的不累,還是大腦叫你不要累,並且學著去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或許有時候只是因為你太累、太壓抑而感覺不到身體想睡覺的聲音。迷思三:中午一定要睡個午覺才好?或許是孩時養成的習慣,也可能是因為每次吃完午餐後總是睡意上身,我們會覺得中午就應該要小睡一覺,但趙營養師卻不這麼認為,「我認為是因為你中午吃的東西,讓你血糖升太高了!當你吃完一個便當之後覺得好飽、好想睡,你覺得這是正常的嗎?」「真正吃完東西,你不應該覺得很累!」 這是趙營養師希望我們現代人要去反思的問題。她也提到,如果你開始「減醣」,你會發現每天第一個改善就是「精神」,因為不再有這麼多的精緻澱粉,讓你的血糖一直衝上去,又因為要消化這個血糖讓你想睡覺,「吃再多 B 群、喝再多咖啡提神都沒用!」。不過,趙營養師也特別提醒,如果不是因為吃了太多食物,而是身體真的感到疲倦,就要適時休息。看完以上 3 個迷思的專業破解,有沒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畢竟,健康可是一輩子的事情,每一個還在為身材苦惱、為生活操忙的你請務必學會好好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趙函穎營養師簡介】現任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專長為女性營養專科、減肥瘦身專科、孕期營養、兒童成長、癌症調理、個人專屬身心平衡營養菜單設計。趙函穎營養師部落格IG:@hanyingchaoFB: 趙函穎營養師的美麗方程式※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破解營養迷思】專訪趙函穎營養師:多吃水果就健康?吃飽想睡很正常?自動早起代表睡飽了?
-
2020-11-08 癌症.攝護腺癌
與攝護腺肥大相似!攝護腺癌確診逾3成已晚期 醫師教你預防之道
民眾常見迷思?所有攝護腺癌都一樣? 近年來,國內攝護腺癌發生率快速上升,2017年新增約5200位患者,與以往相比發生率大幅提升,儼然成為國人男性癌症中的隱藏殺手。雖然與其他癌症相比沒有那麼可怕,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翁竹浩醫師指出攝護腺癌未經妥善治療容易有致命危險,提醒不能因此疏忽。尤其早期攝護腺癌症狀不明顯,台灣民眾約33%確診時已是第4期。若不能及早發現,將大幅提升死亡風險。 翁竹浩醫師說明攝護腺癌除了1到4期的標準分期,還要以風險高低來區分,包含術前PSA數值、格里森分數、癌症侵犯範圍,有無遠端器官轉移,都是影響攝護腺癌預後的重要因素。翁竹浩也表示風險高不代表就是晚期,晚期通常是已經有轉移,而轉移性攝護腺可能產生骨頭、器官等遠處轉移,危險性更不可輕忽。 高風險攝護腺癌有分早晚期嗎?治療方式有差別? 翁竹浩醫師說明,一般而言低風險的攝護腺癌,在初期來說,有一種比較少見的治療方式為「積極監測」。由於攝護腺癌非常早期時,惡化速度較緩慢,可以先不進行積極治療,惟病人仍須定期回診追蹤,一旦攝護腺癌腫瘤開始出現變化,就需要及時介入控制病情。若攝護腺癌初診斷即屬中風險,可考慮接受達文西手術。擔心手術風險者,也可以選擇放射線治療合併短期荷爾蒙治療。至於診斷為高風險的攝護腺癌,則以放射線治療搭配長期荷爾蒙治療為主。 此外,轉移性攝護腺癌,即診斷就發現遠端器官轉移,傳統以荷爾蒙治療為主。翁竹浩醫師說明,轉移性攝護腺癌根據格里森分數高低、是否有多處骨轉移、內臟轉移等指標,可分為高風險與低風險。當判斷為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時,預後情形較不佳,現在可與荷爾蒙治療搭配新一代口服荷爾蒙藥,實驗證明能延長整體存活率,合併使用4.5年,相較傳統治療可增加1.5年存活時間。另有少部分患者在治療後快速惡化,癌細胞逐漸轉變為「去勢抗性攝護腺癌」,這時化療就會扮演重要角色,可能與荷爾蒙治療同時使用。 男性要注意攝護腺癌的預防之道? 翁竹浩醫師呼籲,超過55歲的男性,當有泌尿道症狀出現,就應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詳細檢查,目前攝護腺癌的預防主要以PSA(抽血)檢測、肛門指診、超音波為主,有攝護腺癌家族病史,則應提早到50歲開始每年定期檢查。由於攝護腺癌症狀與攝護腺肥大相似,會出現小便不順、頻尿、尿急、夜尿,甚至有漏尿情況,若年齡已到,建議定期檢測PSA評估風險,若太高可進一步討論是否需要切片檢查。 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是風險衡量標準,不是判斷癌症的依據。國內目前標準為4ng/ml,4以上代表罹癌風險高,需要切片檢查,而PSA標準又會因攝護腺大小、年齡發生變動。醫師表示面對攝護腺癌,除了定期檢查,還要積極治療,並定期回診追蹤,才是正確治療對策。 《延伸閱讀》 .攝護腺癌也有惡性高低之分?不治療可能失明腦轉移?黃一勝醫師:癌細胞會自給自足 .攝護腺癌骨轉移「像被老鼠啃過」!及早使用合併療法改善存活 .骨頭痛排尿困難當心「高惡性」攝護腺癌!治療攝護腺癌也要「超前部署」健保給付新福音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1-08 科別.皮膚
洗頭次數跟掉髮有關嗎?同一種洗髮精用太久髮質會變差? 錯,皮膚科醫師破解洗髮兩大迷思!
「同一種洗髮精用太久髮質會變差,甚至會掉髮禿頭?」、「每天洗頭會導致掉髮嗎?」食藥署邀請澤林毛髮診所皮膚科謝宗廷醫師幫大家破解迷思。迷思一:洗髮精要多種輪用嗎?謝宗廷醫師指出,如果平時使用洗髮精後覺得頭髮、頭皮舒適清爽,就不需買很多種洗髮精輪流使用;但如果有使用含藥品成分洗髮精,建議購買一款一般溫和洗髮精,兩者交替使用,以免太常用讓藥物產生抗藥性使效果變差。 坊間傳聞「同一種洗髮精用太久髮質會變差,甚至會掉髮禿頭」,食藥署提醒其實並非如此!謝宗廷醫師說明:洗髮精的成分不會傷害毛囊,更不可能造成毛囊萎縮甚至禿頭,如果覺得髮量日益稀疏,想換不同種類的洗髮精達到效果,是不切實際的。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在夏天出油量較大,可以選擇去油洗淨力較強的洗髮精;但到了秋冬天氣較乾冷,洗髮精就需要適時更換成較保濕,或者是中性髮質適用的,以免將頭皮洗得太乾造成頭皮緊繃,甚至因為髮質乾澀造成梳理時斷髮。迷思二:洗頭次數跟掉髮有關嗎? 洗頭頻率該怎麼樣才是正確的?謝宗廷醫師建議「一天洗一次頭就可以!」但如果是頭皮容易出油的人,一天洗兩次也可以,但建議不要用去油力太強的洗髮精,以免頭皮洗得太乾反而造成傷害。有些人不習慣天天洗頭,常覺得洗頭當天掉髮量好像很多,擔心每天洗頭導致掉髮。其實是因為每天的正常落髮量是80~100根,在洗頭、吹髮時掉得最多,如果每天洗,就每天平均掉,兩三天洗一次,就會把掉髮量集中在洗頭的時候一次掉,才會出現洗頭時掉髮較多的錯覺。最後食藥署呼籲民眾,當有頭髮或是頭皮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先諮詢皮膚科醫師,確定原因及正確的治療方式,切勿輕信洗髮精的廣告推薦,就以為可以達到效果,有時候反而會讓狀況更惡化喔!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11-06 癌症.抗癌新知
口腔細菌的大本營在舌苔 但為何專家建議別用漱口水或牙刷刷舌苔?
人身上的細菌數量大約是人體細胞數量的 1.3 倍,分布於身體各部位成一部落。主要的部位包括口腔、鼻腔、胃腸道、生殖泌尿道和皮膚。這些細菌總共有 500-1000種。生存於口腔和喉嚨的細菌約 900 種,總稱為口腔菌叢。這些細菌散布於牙齒、牙齦、舌頭和喉嚨。在牙齒表面的黏著性菌斑生物膜上有許多的細菌。此外,在牙周小袋深處也可聚集菌斑和殘渣,上面也有大量的細菌。由於有些部位(如牙齦縫隙)不會受到唾液的沖刷;有些部位(如喉嚨和舌頭)出現上皮細胞持續地剝落。所以口腔內不同部位的菌叢組成不盡相同。不過大體而言,口腔菌叢中主要的細菌包括鏈球菌、奈瑟菌、梭桿菌、普氏菌,以及其他的厭氧菌。好的細菌對身體有益,譬如有些可分解養份方便人體吸收,有些則協助製造腎上腺素、皮質醇、血清素、γ-氨基丁酸等,協助體內荷爾蒙的平衡。帕金森氏症的病人常常在其口腔和腸道出現不足量的普氏菌,這或許可以部分解釋為什麼帕金森氏症的病人腦中的多巴胺量不足之因。相反地,口腔内也有許多對健康有害的細菌,例如導致牙齦病變的具核梭桿菌、牙周病主要致病菌牙齦紫質單孢菌、導致蛀牙的變種鏈球菌、單純疱疹病毒和白色念珠菌等。眾所皆知口腔衛生不佳的人有較高的風險得到牙齦疾病。牙齦炎是牙齒表面上的菌斑引起的牙齦發炎。牙周病是一種低度而慢性的發炎。它是由致病菌引的牙齦發炎,可導致骨質流失、沾黏性喪失、牙齒鬆動甚至喪失。除非定期看牙醫,牙周病常不被人察覺,也常常不會造成不適。美國疾管局的統計,約 47% 的人有牙周病,而 65 歲以上的人約 70% 罹患牙周病。最近幾年的研究發現,口腔的細菌除了能夠引起阿茲海默症外,也和身體許多疾病有關。2005 年科學家以牙齦紫質單孢菌感染豬做實驗發現,即便沒有高膽固醇血症,反覆的菌血症也會引起冠狀動脈和主動脈粥狀硬化。有許多研究發現,在動脈的粥樣斑塊中可找到牙周病的細菌。目前有許多專家認為牙齦紫質單孢菌會促進動脈粥狀硬化的發生。美國牙周病學會也指出,牙周病患者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一倍。此外,與牙周炎有關的細菌進入血液循環會造成 C 反應蛋白的上升。C 反應蛋白是血管發炎的標記。2014 年科學家以老鼠做實驗發現,口腔感染牙齦紫質單孢菌會改變腸道菌叢,增加擬桿菌門細菌和減少厚壁菌門細菌,這種菌相的改變會導致迴腸的漏失,而產生內毒素血症和全身性的發炎。近年來有研究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有較高的機率罹患牙周病,尤其是ACPA- 陽性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由上述可知,口腔衛生和健康極為重要,不是只有造成牙周病而已。所以減少口腔的細菌滋長是非常重要的保健方式。目前已知會增加口腔細菌滋長的情況包括抽煙、用藥、基因、食物的種類、青春期和懷孕。此外,如果有牙齦炎的話,也要積極的治療治療。因為如果牙齦炎不治療的話,牙齒和牙齦中間會形成一個牙齦下小袋,其內充滿了細菌。在這種情況下幾乎不可能除掉細菌了。這是很重要的議題,因為大約一半左右的成年人都曾經罹患過牙齦炎。比上述例子更駭人聽聞的是口腔細菌「具核梭桿菌」竟然和大腸癌有關!2011 年分別有三組有科學家同時研究大腸直腸癌和遠離癌症之正常大腸組織。比較這兩組樣本的腸道菌叢後發現,大腸直腸癌的樣本有一個共同處,那就存在大量的具核梭桿菌基因。2014 年有研究發現,具核梭桿菌竟然是「穴居在」大腸癌細胞中。也就是說這些細菌住在大腸癌中,不過是在癌細胞的外面。研究發現,有一半的大腸直腸癌可找到這種細菌的存在,而且令人驚訝的是腫瘤發生肝轉移時,這種細菌也跟著出現在轉移的癌症組織中。研究人員發現,原發的大腸直腸癌和肝臟轉移癌相隔兩年,但是出現在肝臟癌組織的細菌是原先就感染在大腸癌上面的,並不是後來才感染得到的。換句話說,如果原先的大腸癌沒有感染這種細菌,那麼肝臟的轉移癌也不會有這種細菌。研究人員認為, 這種細菌顯然是隨著大腸癌一起轉移到肝臟的。這是否表示,這種細菌是大腸癌的一部分?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科學家做了一項有趣的實驗。他們把這個感染具核梭桿菌的大腸癌接種到老鼠身上,讓這個癌組織長大後,再切一小塊移植到另外一隻老鼠身上。如此重複四次,到了第四隻老鼠身上後,還是可以從這個移植的大腸癌內發現這種細菌。這細菌和癌細胞可是黏得緊啊!更有趣的是,當科學家用殺菌劑「甲硝唑(metronidazole)」治療移植的老鼠後,具核梭桿菌被殺死了,腫瘤的生長也跟著減緩了。相反地,用紅霉素當作對照組(紅霉素無法殺死具核梭桿菌),則可以發現,腫瘤的生長不受影響。顯然具核梭桿菌可提供某種大腸癌需要的東西。雖然目前還不清楚,但是具核梭桿菌的確在大腸癌的發生上扮演重要的角色。進一步分析發現,伴隨具核梭桿菌的大腸直腸癌有較高的比例出現特定的基因變化。口腔的細菌主要在哪裡?答案是舌苔。舌苔是口腔細菌的大本營。舌苔通常是白色的。有時可以變成黃色,甚至是黑色(圖5)。不管什麼顏色,舌苔基本上就是多層細菌和霉菌的組合。舌苔一旦取下來放在紗布上來看都是帶有顏色的,從淺咖啡到深咖啡都有。這是因為不同細菌有不同的顏色所造成的。口腔菌叢之間應該維持生態平衡,用漱口水消毒或使用抗生素都會破壞細菌之間的平衡,這樣會讓某些細菌成為主流。舌苔也不能夠用牙刷去刮,因為會把舌頭上面的鱗狀上皮細胞弄得粗糙,讓細菌更容易附著和生長。一旦菌落之間失去平衡,舌苔顏色會改變、出現口臭,也會有自覺性的口腔異味。密蘇里州的醫師於 2018 年 9 月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報告一個蠻嚇人的個案。一位中年女性因車禍而使用抗生素。結果不到一星期,舌頭出現黑色的舌苔。後來停用抗生素並力行口腔清潔後才恢復正常。(本文節錄自時報出版《精準醫學:早期預防癌症,破解基因迷思對症下藥》)
-
2020-11-04 癌症.抗癌新知
大多數癌症真的沒原因嗎?肥胖、維他命D不足等都可能致癌,只是你沒警覺
我們都知道癌症的發生近年來逐漸升高,國內每年新增的癌症病人數已經超過 10 萬了。我們靜下來想想,如果突變是單純隨機發生的話,那麼為什麼現今的運氣比百年前差?是不是因為我們忽略了不明顯的環境因素?以下舉幾個例子來說明。⑴ 大腸直腸癌之不明顯的環境因素• 抽煙:統計調查發現,65% 的肺癌是因為抽煙造成的,其餘的 35% 的肺癌是由隨機突變所造成的。抽煙會導致肺癌已經成為基本常識,然而抽煙能引起呼吸器官以外的癌症嗎? 2017 年南韓的科學家比較 703 位大腸直腸癌的病人和 1,406 位健康的人的差異。結果發現抽煙和大腸直腸癌的確有關係,而且這個關聯性在男性較為顯著。• 細菌:2018 年科學家發現,腸道有兩種細菌會促進大腸腫瘤的生長。這兩種細菌就是鬆脆桿菌和某一種菌株的大腸桿菌。這是一個意外的發現。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的醫師原本只是在研究鬆脆桿菌毒素,卻意外的發現,將這些細菌注入老鼠後,可以在老鼠的大腸中發現許多腫瘤。於是他們就探討:人類的大腸癌是否和細菌有關?這些科學家研究家族性大腸息肉病。他們發現從這些病患取出的息肉,上面都覆蓋著一層生物薄膜,裡面充滿兩種細菌,也就是上述的鬆脆桿菌和大腸桿菌。相反地,如果是從健康人取得的大腸組織,只有少數樣本會有這兩種細菌。這些科學家於是著手作動物實驗。他們發現若同時給於老鼠這兩種細菌的話,會產生大腸癌;但是如果只給於老鼠其中任何一種細菌的話,則很少會出現腫瘤。科學家解釋,在正常情況下,大腸腸道的表面有一層黏液,它可以阻止微生物的入侵。但是上述的這兩種細菌能夠穿越這層黏液。一但穿過了這個保護層,細菌便可以大量繁殖並且覆蓋腸道的內襯。大腸桿菌可以產生毒素傷害大腸細胞的 DNA,鬆脆桿菌則可以產生另外一種毒素,來傷害 DNA 並且造成發炎。幸好並非每一個人在大腸裡面都有這兩種細菌。如果有這兩種細菌的話,似乎是在兒童期就得到的。因為腸道菌叢從人出生後就開始形成,到一歲左右菌叢就達到成人的複雜度。醫學上早已知道鬆脆桿菌毒素會造成腹瀉,但是直到現在才發現這兩種細菌能夠協同加強腫瘤的生長。顯然,今後在大腸檢查中,如果發現有這類細菌存在的話,那麼受檢者就應該接受更加頻繁的大腸癌篩檢。⑵ 高血糖也是不明顯的環境因素• 伯特.渥克斯坦教授的研究團隊認為 77% 的胰臟癌是由隨機突變所造成的。但是台大醫院於 2015 年的統計研究報告中指出,血糖升高每增加 5.6mmol/L 就會增加14% 罹患胰臟癌的機率。中研院於 2019 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這是因為在高量葡萄糖的情況下,胰臟細胞容易出現 KRAS 基因突變。而早在 1988 年美國的科學家就發現95% 的胰臟有 KRAS 基因突變。•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在 2012 年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指出,追蹤 435,674 人長達 7.2 年後找到有 29,099 位男士和 13,355 位女性罹患癌症。從中發現在飲食中加入蔗糖會增加食道癌的風險,加入果糖則會增加小腸癌的風險。• 2017 年有一項義大利的研究報告,他們分析 578 位膀胱癌的患者,對照組是 608 位不相干疾病的急性住院病人。研究發現「升糖負荷(Glycemic Load;GL)」高的食物會增加膀胱癌的風險。研究進一步發現,蔬菜吃得少會增加「升糖負荷」對膀胱癌的風險性。• 瑞典研究團隊在 2017 年發表了一篇將近 20 年的追蹤研究。他們追蹤 4910 位參加者,從 1990 年代開始到2010 年為止,直到個案出現大腸直腸癌的診斷、死亡,或是因為移民而失去追蹤為止。這項研究發現男性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和高血糖有關係。⑶ 維他命 D 不足和癌症有關係嗎?• 維他命 D 和癌症的關聯性,最早是在 1980 年由葛倫所提出來的。他們觀察到,美國大腸癌的死亡率在日照較少的地方比較高,因而提出了「維他命 D 假說」:亦即,維他命 D 比較充足的人,有比較低的大腸癌死亡率。自從這個理論被提出來後。許多研究者就試圖研究維他命 D 和癌症的關係。從動物實驗中可以發現,維他命 D 能夠促進細胞的分化、減緩癌細胞的生長、促進細胞的凋亡,以及減少腫瘤血管的形成。臨床上觀察到的維他命 D 和癌症的關係,多半是集中在四大類癌症:大腸直腸癌、乳癌、攝護腺癌,以及胰臟癌。最近又發現維他命 D 和肝癌的發生以及治療有關。• 2014 年歐美合作研究,從 52 萬名歐洲人的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血中維他命 D 的含量過低會增加罹患肝癌的機率。• 2018 年, 日本國家癌症中心(National Cancer Center) 進行一個長達 16 年(中位數)追蹤的大規模調查,比較 3,301 位癌症病人和 4,044 位隨機挑選的人。研究發現,根據血液中維他命 D 的濃度高低把研究的人群分成四等份,那麼從數據中可以看到,最高濃度的1/4 人群比起最低濃度的1/4 人群,有較低的風險罹患癌症,大約低 22%。其中肝癌的差異尤其明顯,因為血液中有高濃度維他命 D 的那群人,罹患肝癌的風險甚至可減少 50%。根據這項研究的發現,日本國家癌症中心(National Cancer Center)的 Taiki Yamaji 説:「服用維他命 D 對許多癌症多少都有些好處。」• 2019 年中國廣州的研究發現,「經動脈導管肝臟腫瘤化學栓塞術」對維他命 D 含量過低的肝癌病人療效不佳。•癌伏妥錠因為抗藥性的關係而不用於治療肝癌,2019 年義大利的科學家發現,維他命 D 可以反轉肝癌對癌伏妥錠的抗藥性。⑷ 肥胖和癌症有關係嗎?2015 年法國有一個研究報告指出,約 3.6% 的癌症可歸因於體重過重(BMI ≧ 25kg/m2),尤其是停經後的乳癌、大腸癌和子宮內膜癌。2017 年英國科學家分析體重過重和糖尿病在癌症方面扮演的角色。這項研究收集 175 個國家的資料來分析 12 種癌症。這項英國的研究報告指出,大約 6% 的癌症歸因於體重過重(BMI ≧ 25kg/m2)和糖尿病。尤其是前者,體重過重所造成的癌症病人數是糖尿病所造成之癌症病人數的兩倍。為什麼肥胖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目前沒有確定的答案,不過醫學研究指出兩個原因。第一、發炎的白色脂肪組織有較高量的芳香環轉化酶(aromatase),而此酶會增加雌激素的生成。由於雌激素是乳腺癌症的最主要因素,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肥胖的女士有較高的機會罹患乳癌。第二、肥胖者的細胞對於胰島素的敏感性比較低,因此胰臟會製造更多的胰島素來補償功能的不足。然而,胰島素本身就是一個細胞生長激素。因此過高的胰島素自然就會刺激細胞的生長,因而增加癌症發生的機會。如果肥胖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那麼減肥是否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生?2009 年有一項回顧性的研究,比較肥胖者的癌症發生率是否會因為減肥手術而減少。研究發現 1,482 位女性做了減肥手術之後,只有 3.6% 出現癌症(大多為乳癌、子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相反地,在 3,495 位未接受減肥手術的肥胖婦女中,有 5.8% 得到癌症。2014 年,又有另外一項類似的回顧性研究。研究發現,減肥手術能夠讓婦女減少 71% 的風險罹患子宮頸癌。如果手術後還能夠維持正常的體重,那麼還可以減少罹癌風險到 81%。不過,減肥的效果沒有這麼單純。2016 年有一個有趣的科學研究。研究人員將老鼠分成兩組:一組老鼠攝取正常量的飲食,這群正常體重的老鼠當作對照組;另一組老鼠則給予大量的餵食養成肥胖的老鼠(實驗組 A)。再把一部分肥胖的老鼠改回正常的飲食量,讓牠們回復到正常的體重鼠(實驗組 B)。 研究人員再將這三組的老鼠注射等量的癌細胞,來觀察癌細胞的生長速度。正如我們所預期的是,注射到肥胖老鼠(實驗組 A)的癌細胞比注射到正常體重老鼠(對照組)的癌細胞長得還要快。但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注射到恢復正常體重的老鼠(實驗組 B)的癌細胞,還是比注射到正常體重老鼠(對照組)的癌細胞長得快,而且和注射到實驗組 A 之胖老鼠的癌細胞長得一樣快。從實驗組 A 和對照組比較來看,肥胖會促進癌細胞的生長;從實驗組 B 和對照組比較來看,顯然肥胖對癌症的影響在減重後仍然存在!目前認為肥胖會增加下列癌症的風險:停經後的乳癌、大腸直腸癌、食道腺癌、子宮內膜癌、胰臟癌、腎臟癌、甲狀腺癌、膽囊癌、肝癌、卵巢癌、賁門胃癌,以及多發性骨髓瘤。這也就難怪美國臨床癌症學會於 2014年發出警告,肥胖將超過煙草成為致癌危險因子中的第一名。從以上所舉的例子我們可以知道,很多的環境因素可以是如此的間接讓我們無從察覺,以致於都歸類成隨機因素。(本文節錄自時報出版《精準醫學:早期預防癌症,破解基因迷思對症下藥》)
-
2020-11-04 養生.聰明飲食
喝牛奶能防骨折? 一次看懂乳製品7大迷思!
文/家醫科 盧泰潤醫師 前言 近年來每隔一段時間,新聞媒體或社群網站上就會流傳「喝牛奶恐致癌」、「喝牛奶有害健康」等標題聳動的文章,導致民眾搞不清楚到底喝牛奶是好是壞。今年年初,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雜誌」將過去幾年來針對牛奶和乳製品的研究做了一份詳細的整理,讓我們對牛奶有更全面的了解。 多喝牛奶可以長高嗎? 青少年多喝牛奶確實可以長得更高,學者推論可能是牛奶富含的支鏈胺基酸能刺激生長激素分泌,進而促進身高發育。 多喝牛奶可以預防骨折嗎? 這個問題可以再細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青少年時期多喝牛奶,可以存骨本預防老年時骨折嗎?」,另一個是「成年人多喝牛奶可以預防骨折嗎?」。 首先,青少年多喝牛奶,可以存骨本預防老年時骨折嗎?研究顯示,青少年時期多喝牛奶,老年時骨盆骨折的機會反而上升,這跟我們過去的認知恰好相反。不過,不是因為牛奶對骨骼有害,而是青少年多喝牛奶會促進身高發育,而身高較高者骨盆骨折的機會本來就比較高。 再來,成年人多喝牛奶可以預防骨折嗎?研究顯示,成年人多喝牛奶的確可以增加骨密度,但是這個效果十分微小且短暫,無法降低骨折機會。 牛奶、乳製品有減重功效嗎? 全脂牛奶、起司和體重變化沒有相關,而優格較不易增加體重,可能是因為優格富含益生菌的關係。另外,有些民眾為了控制體重會選擇低脂牛奶,然而低脂牛奶比全脂牛奶及其他乳製品更會增加體重,因此不建議民眾選擇低脂牛奶來控制體重。至於為何低脂牛奶反而更容易發胖,目前原因仍不得而知。 牛奶會導致糖尿病? 先前網路瘋傳某博士停止喝牛奶後糖尿病痊癒的文章,並指控牛奶是導致糖尿病的元兇,導致很多民眾不敢喝牛奶。然而,研究顯示牛奶不僅不會導致第二型糖尿病,甚至還可以些微降低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的機會,因此不要再相信沒有根據的農場文了。 牛奶會致癌嗎? 先前網路也曾瘋傳牛奶致癌的文章,導致很多民眾因此拒喝牛奶。確實多篇研究顯示攝取較多牛奶和乳製品的人,發生乳癌、前列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機會較高。不過,牛奶和癌症之間的因果關係仍須審慎評估,目前也不認為牛奶是致癌物,所以無上述癌症病史之民眾無須因而不喝牛奶。另外,研究也發現攝取較多牛奶和乳製品的人,發生大腸癌的機會較低,可能和牛奶富含的鈣質有關。 牛奶會導致過敏嗎? 少數研究指出喝牛奶會增加孩童過敏的機會,包含濕疹、氣喘、食物過敏。最近有一篇大型研究也發現,父母有過敏病史的嬰兒,喝水解蛋白配方比喝牛奶未來發生過敏的機會較低。但是,目前僅建議食物過敏的嬰兒喝水解蛋白配方改善腸胃症狀,至於是否需要為了預防或改善嬰兒濕疹、氣喘而喝水解蛋白配方仍須審慎評估。 有機牛奶比較健康嗎? 一般牛奶可能殘留微量生長激素、抗生素或殺蟲劑,因此很多廠商以健康為訴求推出有機牛奶。然而,目前並沒有研究指出有機牛奶比一般牛奶健康。前陣子,加拿大與歐盟立法規範不可對牛隻使用生長激素,不過這是基於動保因素,而不是基於人類健康因素。 總結 牛奶可以促進身高發育、輕微降低糖尿病發生的機會,但和過敏、乳癌、前列腺癌、子宮內膜癌有關連性。我們應用中立的角度看待牛奶,不過度誇大牛奶的功效,但也不過度放大喝牛奶的風險。所有食物都應該適量攝取,過與不及對身體都不好。
-
2020-11-01 癌症.飲食與癌症
抗癌最關鍵/變瘦、好累、沒胃口 EPA改善慢性發炎
癌症病人常會覺得疲憊、沒胃口,還有人因此消瘦,其實這都是身體因癌細胞「搶食」營養而慢性發炎的警訊,若不及早改善,恐影響原訂的治療計畫。國內外研究證實,癌症病人每日攝取2克魚油(EPA)可有效降低發炎反應,讓治療計畫更順暢,是醫師的超級好助手。癌細胞愛吃糖,會掠奪身體糖分。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腫瘤外科主治醫師葉名焮指出,癌細胞愛吃糖,會從人體來掠奪糖分,甚至把體內的蛋白質及脂肪溶解並轉換為糖,而「搶糖」與「換糖」過程會引起組織的免疫反應,惡性循環下會導致身體慢性發炎,症狀就是胃口變得不好、疲憊,有的人還因此變瘦。許多民眾有一個迷思,就是以為「不吃可以餓死癌細胞」,葉名焮強調:「這是完全錯誤的,因為癌細胞完全不必靠人所吃的食物『進食』。」然而,如果持續不理癌細胞造成的慢性發炎,很有可能因免疫力問題延遲了原訂的癌症治療計畫。魚油富含EPA,研究可阻斷細胞發炎反應。能不能降低癌症造成的發炎反應呢?答案是可以的。葉名焮說,日本人很早就推廣食用深海魚油,因為他們發現可以減少身體「這裡痛、那裡痛」的問題,而細胞學研究上證實,魚油富含的脂肪酸EPA可有效阻斷細胞的發炎反應。不只是日本,歐洲曾發表一項針對胰臟癌病人化療期間攝食魚油的臨床觀察性研究,他們發現,胰臟癌病人每天補充2克魚油之後能維持治療期間的體重,提升治療後的生活品質。歐洲也曾發表另一份臨床實驗性研究,將大腸癌病人分兩組,一組人治療期間每天吃魚油,另一組不吃。實驗發現,攝食魚油的大腸癌病人,總存活率比另一組病人高。想補充魚油,光靠吃深海魚不夠。台灣也有相關的本土研究進行,不過目前尚未發表。葉名焮透露,這份研究透過癌因性疲憊量表,了解乳癌病人化前及化療後各補充1克魚油後的改變。乳癌患者經過魚油的補充後,化療後的疲憊度明顯較輕。如果癌症病人想補充魚油,靠吃深海魚就夠嗎?葉名焮認為不夠。他說,目前普遍認為癌症病人要吃到2克的魚油,才能有效緩解發炎反應,但吃1公斤的鮭魚或1.9公斤的海蝦,才可能吃到2克的魚油,「實際上很難辦到。」況且,深海魚還有重金屬問題,葉名焮說,除了吃魚,使用癌症營養補充品是他認為比較好的選擇,建議挑選大廠牌的產品較為可靠,而且市面上也方便取得。癌友每天走路運動,能維持白血球和T細胞量。除了魚油以外,葉名焮提醒癌症病人在治療期間一定要多補充高蛋白及好的脂肪,因為蛋白質和脂肪是癌症病人的能量來源,其他飲食維持均衡就好。此外,葉名焮甚至會要求自己手上治療的乳癌病人,一定要每天走路30分鐘、而且至少走2公里。原因是他曾進行小型的實驗性研究,發現每天走路運動的病人比起沒運動的病人,其白血球和T細胞量都能維持得更好。葉名焮說,病人當然可以選擇其他的運動方式,不過許多癌症病人本身運動能量較差,「行走」反而是最方便且有可能培養成習慣的運動選項。抗癌是長期抗戰,治療後不應間斷。多數癌友及家屬認為,營養補充品只需要在治療期間食用就好,但葉名焮不這麼認為,他指出,癌細胞不會只有在治療期間才從人體「搶糖」與「換糖」,加上抗癌是長期作戰,有癌細胞在治療後躲起來,藏了十幾二十年又復發。「營養補充品應成為一個預防性的手段,治療後也不應間斷,不過劑量就可不必像治療期間攝取這麼『斤斤計較』。」葉名焮說,抗癌的新觀念就是維持營養、睡眠及運動,提升生活品質之餘也有助治療計畫順利完成,達成雙贏。
-
2020-11-01 癌症.攝護腺癌
補充睾固酮對攝護腺癌有益?教授:貿然去做就悲劇了
讀者李先生在2020-10-22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Ken-d.- Berry,Md醫師,肯恩.貝里醫師在(診療間裡的伪醫學,)一書中第110頁,男性服用,,睪固酮會導致攝護腺癌,是個謊言。這個謊言的支持者是:1940年代的CharlesB.Huggins醫學博士,他只基於非常有限的研究,甚至只基於一個人接受過荷爾蒙療法的病人的研究,就認為睪固酮恐提高攝護腺癌的風險,並發表在第一期的癌症研究期刊,CancerResearch。但現在有些懶得思考的醫師,包括泌尿科醫師,支持這個說法。後來有很多大規模且嚴謹的研究,都為睪固酮補充療法和攝護腺癌風險增加沒有關聯性,。有的研究甚至認為睾固酮補充對於治療攝護腺癌有益,請問教授:對於補充睪固酮,是否會增加攝護腺癌的看法,因為我也想試試請醫師幫我補充睪固酮,但又擔心上述風險。以上看法,還請教授釋疑。感恩不盡。讀者提到的《診療間裡的偽醫學》是一本今年8月在台灣發行的書。它的副標題是〈5分鐘破解醫學謊言,有效避開要命的隱形危機〉。我看了博客來書局提供的內容簡介和推薦評語,不禁搖頭嘆息:「做賊的喊捉賊,說謊的叫打謊」。這本書的英文原版是LIES MY DOCTOR TOLD ME: Medical Myths That Can Harm Your Health(我的醫生告訴我的謊言:會傷害你健康的醫學迷思)。我在Google Books的網頁瀏覽了一下它的部分內容,在第21頁看到這麽說(翻譯):「這本書不是醫學忠告。你一定不要根據你從這本書看到的資訊而啟動,停止,或改變任何醫藥」。我想,這應該是這本書裡最誠實,也是重要的內容。如果作者是真心為大家的健康著想,那他就應該把這些話印在封面上。有關睾固酮和攝護腺癌之間的關係,雖然一開始難免是「只基於非常有限的研究」,但經過將近八十年的研究,目前的論文數目已高達三萬多篇。所以,現在還在說「只基於非常有限的研究」,實在是居心叵測。至於這本書所聲稱的「睪固酮補充療法和攝護腺癌風險增加沒有關聯性」和「睾固酮補充對於治療攝護腺癌有益」,就更是拿男人的性命開玩笑。讀者李先生在四天後(2020-10-26)寄來三頁這本書的照相,裡面有幾行他做了記號的重點,例如:「如果體內睾固酮高是攝護腺癌的風險因子,高中男生的睾固酮那麼多。應該常死於攝護腺癌。你去回想念高中的日子,有多少同學得了攝護腺癌?是不是?沒有半個!…攝護腺癌病患都是睾固酮低的老年人…如果醫生還在想這個謊言,你光憑簡單的常識,就足以對他發出嚴重的質疑。」我看了這段話,實在無法相信一個受過醫學訓練的人竟然會做出如此荒唐無稽的邏輯推理。要知道,癌細胞的形成是由於基因突變,而基因突變的機率是隨著年紀而升高,所以高中生之所以很少罹患攝護腺癌,最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基因還不常突變。而既然沒有癌細胞的形成,睾固酮當然也就不會引發攝護腺癌(何況高中生體內的睾固酮並非是從外面補充的)。反過來說,年紀大的人有較高的機率會有癌細胞的形成,而這個時候如果補充睾固酮,就會使原本緩慢生長的攝護腺癌快速增長。但很不幸的是,這位醫生的荒唐邏輯很顯然是打動了讀者李先生。而如果有人被這位醫生蠱惑而貿然去做「睪固酮補充療法」,那就更是悲劇。不管如何,我先解釋一下什麼是「睪固酮補充療法」。它的醫學術語是Testosterone Replacement Therapy,而此一術語在台灣醫學界是翻譯成「睪固酮替代療法」。不過,「替代」其實是錯誤的翻譯,因為Replacement在這裡的意思是「補回去」,也就是把失去的部分補回去。所以,把Testosterone Replacement Therapy翻譯成「睪固酮補充療法」是會比較符合此一療法的真諦。不過,由於Replacement的確是有「替代」的意思,所以已經有專家建議把這個字去掉,就直截了當地說Testosterone Therapy,既簡單又不會造成誤會。那,既然是「補充」,當然也就是在不足的情況下才需要施行。也就是說,「睪固酮補充療法」是只適用於「睪固酮不足的人」。還有,由於有大量的證據顯示睪固酮會促進攝護腺癌細胞的生長,所以施行「睪固酮補充療法」的另一個要件就是「患者沒有攝護腺癌的風險」。有關補充睪固酮到底有什麼好處,我們來看一篇兩個月前才剛發表的綜述論文Reflections on the T Trials(T試驗的反思)(註:T是Testosterone的縮寫)。這篇論文共分析了7項臨床試驗的結果,而被分析的病患對象是必須符合四個條件:(1)65歲以上,(2)確定是低性腺功能,(3)沒有可察覺的攝護腺癌高風險,(4)沒有近期發生的心腦血管事端。分析所得的結論是:睪固酮補充療法能增進性功能,活力,和骨密度,也能改善貧血,但不能提升認知功能,也可能會不利於心血管功能。所以,有意要嘗試睪固酮補充療法的人,最好是能把這些臨床試驗的結論列入考量。有鑑於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醫生給病患施行睪固酮補充療法,男科專家和醫學會紛紛發表論文提出警告或提供指導。由於論文數量龐大,我就只會把今年發表的兩篇和去年發表的四篇列舉在這篇文章的最後供大家參考。下面是這幾篇論文的共同結論:1.只有符合睪固酮缺乏症標準的男性才能接受睪固酮補充療法。2.只有經過篩選確定沒有攝護腺癌風險的男性才能接受睪固酮補充療法。3.接受睪固酮補充療法的男性需要接受仔細的實驗室監控以避免攝護腺癌的形成。從這三點結論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那本《診療間裡的偽醫學》所聲稱的「睪固酮補充療法和攝護腺癌風險增加沒有關聯性」和「睾固酮補充對於治療攝護腺癌有益」,不但是一派胡言,而且是在拿男人的性命當兒戲。下面是剛剛提到的那六篇有關「睪固酮補充療法」指導原則的論文:Testosterone replacement therapy (TRT) and prostate cancer: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with a focus on previous or active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睪固酮替代療法(TRT)和攝護腺癌:更新的系統評價,重點關注先前或活動的局部攝護腺癌)。European Academy of Andrology (EAA) guidelines on investigation, treatment and monitoring of functional hypogonadism in males: Endorsing organization: European Society of Endocrinology(歐洲男科學院(EAA)關於男性功能性性腺功能低下症的調查,治療和監測的指南:背書機構:歐洲內分泌學會)Safety of testosterone therapy in men with prostate cancer(攝護腺癌男性中睪固酮治療的安全性)Guideline of guidelines: testosterone therapy for testosterone deficiency(指南中的指南:睪固酮缺乏症的睪固酮療法)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estosterone Deficiency: Updated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Lisbon 2018 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for Sexual Medicine(睪固酮缺乏症的診斷和治療:里斯本2018年國際性醫學諮詢的最新建議)The effects of testosterone replacement therapy on the prostate: a clinical perspective(睪固酮替代療法對攝護腺的影響:臨床觀點)原文:補充睾固酮對攝護腺癌有益?
-
2020-10-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結束於疫苗問世之時?一個狀況讓新冠病毒更致命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世紀病毒COVID-19》,作者黛博拉•麥肯齊】全球大流行可能會變得多可怕?首先,一個會造成全球大流行的病原,究竟可以害人到什麼地步?這個問題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一般以為,當一個病毒學會人傳人之後,它的致命性就會降低。許多人相信致命性和傳染力之間是一種平衡關係,此強則彼弱。我們都知道,為了存活,病原體必須在宿主死亡前或免疫系統消滅它之前,就跳到另一個宿主身上,所以它不會馬上就殺死宿主,因為它需要宿主幫它傳宗接代;如果是呼吸性病毒,便是利用宿主咳嗽和打噴嚏來傳播。結果是,在演化適應人類宿主時,致病性低的病原可能會勝過致病性強的病原。不過這個說法已經被概括成一個更廣為人知的主張:新病原一開始都比較致命,因為它們還不太了解我們,但是如果它們能存活下來且廣為傳播,一定會演化得較為溫和,這樣我們才能活著繼續散布它們。這是一個廣為接受的想法。二○○五年,時值全球大流行應變準備極受重視之際,在一個地位非常高的英國智庫以此為主題的會議中,我與一位「英國內閣緊急應變小組」(Cabinet Office Briefing Room A)的前成員談論到H5N1 禽流感;這個小組是英國政府遇到緊急情況時召集的最高諮詢委員會。我問對方,如果 H5N1 蔓延全球,在已知它會造成六成感染者喪命的情況下,我們要如何做好因應準備?他直視我的雙眼,態度認真地說:「不用擔心,如果它釀成全球大流行,死亡率將會下降。這些疾病永遠會變得愈來愈輕微。」什麼,就這樣而已?二○一八年英國流感全球大流行因應計畫顯示,上述這個假設有多麼根深柢固。該計畫的設計是根據致死率百分之二點五的流感(如同一九一八年西班牙流感的致死率),以此作為「合理的最糟情況」。他們承認H5N1 禽流感的死亡率達六成,但是只表示如果H5N1 病毒變得能夠人傳人,致死率就會大幅下降。他們認為雖然「不能排除」致死率超過百分之二點五的可能性,但H5N1 全球大流行的致死率「預期應該」大約是百分之二點五。此外,他們告訴地方當局以百分之一的死亡率訂定計畫,因為不可能有更致命的病毒攻擊那麼多人。近年來的歷史紀錄不太支持這種動物疾病演化適應人類並傳播後致病力會降低的說法。想想愛滋病毒,它在感染者出現病徵之前就具有傳染力,所以如果感染者過了幾年因為缺乏治療藥物而必死無疑,對於病毒的存續來說並不成問題。如我們所見,愛滋病毒在二十世紀初襲擊人類,後來又蔓延全球,整個期間裡它的致病力並沒有降低的跡象。或者看看禽流感病毒。它在水鴨腸道裡是個無害的病毒,因為它必須讓宿主能夠四處游水,然後透過排泄物把它拉出來,才能傳到另一隻宿主身上。可是一旦到了養雞場,它常常就突變成具高度傳染性的致命病毒,因為那裡不愁沒有雞隻,而且只要一個簡單突變,它就變成「高病原性」病毒,能夠爆炸性地複製繁衍,搶在其他病毒之前就進入下一隻雞隻。讓雞隻死亡對這個病毒來說無關緊要。事實上,至少短期來說,這種突變對禽流感病毒是有利的,當任何鴨流感病毒(不只是H5N1 病毒)出現在養雞場裡,經常會發生這種突變。以此例而言,至少在雞隻身上,變得更致命對這個病毒來說是有用的。如我們在第五章所見,最令人擔憂的是有些突變使得H5N1 病毒能夠在不同哺乳動物之間傳染,而且似乎不減其致命性。在傳染力和致病力(致病嚴重程度)之間似乎沒有所謂的此強彼弱。這實在令人害怕,因為另一個具有三成死亡率的禽流感病毒H7N9,已經有五個所需突變中的三個,偶爾會在人類之間傳播,而且具有「高病原性」突變的病毒能夠在雪貂身上傳播並殺死牠們,就算只是吸入病毒。這裡顯然也沒有所謂此強彼弱的平衡。此時此刻,這種現象並未發生於新冠病毒。英國的科學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是將科學家們的評論傳送給記者的新聞平臺。二○二○年四月,英國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的病毒學家伊恩.瓊斯(Ian Jones)在該平臺上發表觀察,表示新冠病毒沒有遭遇任何特定的演化壓力。他說:「在我們付出的代價之下,這個病毒在人類族群裡殖民得相當成功,我看不出任何使它在近期內變得更致命的動力。」另一方面,這些病毒持續發生隨機突變,如果其中一個突變使某個病毒的人類傳染力變得更好,它可能會在病毒族群裡變得更多,或者以演化的說法,它是被擇汰了,因為能夠散播對病毒最為有利。在我撰寫本書之際,新冠病毒正累積著突變,在它感染四百萬人之後這並不令人意外。不過我們尚且不知是否有任何突變正實際改變新冠病毒的行為。如果真的發生了,而且突變也影響致病力,那麼由此而生的病毒可能變得更致命或更不致命,視哪種對它最有利。讓我們來打破迷思:病原體的演化並不必然表示它會變得愈來愈弱,或者致病嚴重性和傳染力之間永遠存在此消彼長的關係。令人憂心的是,有些參與全球大流行因應計畫的人並非病原演化專家,卻深信這樣的迷思。要記得,新冠病毒和人類的華爾滋才剛開始。此外,問題不只是病毒本身的表現,有些疫苗會提升它的致病力。賓州州立大學的安德魯.瑞德(Andrew Read)對幾種疾病進行過研究,包括馬立克病(Marek’s disease,一種養雞場常見的雞瘟),看看疫苖如何影響病毒的演化。他發現如果疫苖能使病毒宿主不發病,但病毒還是存活並散播著,如同中國 H5N1 家禽疫苖的作用,可能會篩選出致病力更強的病毒。事實上,病毒致命性太強的話將無法散播:致命性只能到某個程度,如果過頭了會太快殺死所有宿主,最後連自己也死光光。偶爾可能出現這樣的病毒,但是它活不了多久。然而「漏洞」(Leaky)疫苗會引發宿主的免疫反應,使病毒維持於低量,所以感染者不會死,但是病毒也不會全部被消滅。這樣的情況可能會使病毒變得特別致命,因為它們不用擔心宿主喪命的問題,而且致命性增強後的一些變化,例如能更快複製或更快入侵宿主細胞,可能有助病毒存在於接種過疫苗的宿主體內,讓它即使在宿主免疫反應下也能夠繼續存活,散播得更好一點。而假如這個病毒進入未接種疫苗的宿主體內,會比平常更為致命。接種馬立克疫苖的雞隻就發生這種情況。如果新冠疫苗有「漏洞」,那就很令人憂心了。「漏洞疫苗當然有可能會讓新冠病毒變得更致命,」瑞德告訴我,「我也看到事態發展的不同走向。」這完全取決於什麼對病毒有利。如果我們開發出有漏洞的新冠疫苗,造成一些病毒株變得更致命,結果會很麻煩。我們不可能讓每個人都接種疫苗,就算消滅天花的疫苗也不是人人都有接種。倘若具致命突變的新冠病毒在接種族群裡悄悄傳播,然後傳到了未接種的人身上,情況可能很慘。開發新冠疫苗時,必須把這一點謹記在心。這個病毒可能會在各地持續傳播,直到我們有了疫苖並且廣泛接種。這代表各國必須持續進行檢測、打斷傳播鏈以圍堵病毒擴散,否則將爆發更多大規模疫情,從而我們得繼續實施保持社交距離的策略。兩者的代價都很高,所以無論開發出什麼看來有效的疫苖,都面臨廣泛接種的壓力。
-
2020-10-29 養生.聰明飲食
罹癌還能喝咖啡嗎?纖維囊腫會不會癌變?張金堅解密咖啡與乳癌
在10月粉紅乳癌防治月的尾聲,元氣網粉絲團邀請台大外科名譽教授、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醫師喝咖啡聊乳癌防治。喜愛喝咖啡、進而鑽研咖啡的張金堅指出,很多患者在門診問他,罹癌了還能喝咖啡嗎?張金堅指出,在癌症的預防上來講都是正向的,而若已是癌患,一般而言也都是可以喝的,喝咖啡還可防止乳癌、大腸癌、肝癌的再發及降死亡率。以下整理昨天直播網友熱烈的提問及張教授的回答。Q:空腹可以喝咖啡嗎?黑咖啡還是拿鐵比較好?A:咖啡還是喝黑咖啡較好,若要加東西請加鮮奶。奶精有反式脂肪不宜,糖會增加熱量也不宜加。而早上一起床其實精神還算旺盛,也先不用急著喝,早上10點左右,或下午3點喝較佳。Q:咖啡需要加牛奶預防骨質疏鬆嗎?A:咖啡確實對鈣質的再吸收較差,因此有骨質疏鬆就建議不要喝。或者喝了咖啡一段時間後,再單獨喝鮮奶,也有助補鈣。另骨質疏鬆也需靠多曬太陽、多運動來補足。Q:請問膽結石可以喝嗎?A:有報告指出,已有膽結石,喝了就不會再變大;但是已有的膽結石是不會消失的。Q:我有胃食道逆流可以喝咖啡嗎?A:建議少喝,若要喝請飯後喝。咖啡有助腸胃蠕動、胃酸分泌,所以當你有拉肚子的情況,請不要喝;但如果便秘,喝了倒是可促進排便。Q:老人家飯後都要吃很多藥但又想喝咖啡,可以嗎?A:有些藥確實會與咖啡產生交互作用,所以建議吃藥後至少間隔半小時後再喝。但吃止痛藥又喝咖啡,反而藥效更好。Q:睡前大概幾個小時最好不要喝咖啡?喝咖啡會睡不著,怎麼喝才好?A:這因人而異,若喝了會睡不著,中午後就不要喝了。Q:淺焙的咖啡因比較少嗎?A:咖啡因約佔1.4%,不會隨烘焙減少,脂肪也不會。但蛋白質及少許糖份會隨高烘焙減少。有益處的抗氧化物及綠原酸,淺烘焙含量較高,約9.6%。重烘焙隨之減少,剩4.8%。Q:咖啡一天最多能喝多少?義式濃縮咖啡 有沒有量的限制?A:美國標準一天上限約400毫克,歐盟及台灣是300毫克。換算到杯數來看,依萃取濃度不一,取平均值,一天大約3杯為上限。而咖啡利尿,應同時多補充開水。Q:什麼人不適合喝咖啡?A:不建議喝咖啡的族群包括停經有骨質疏鬆症狀者、懷孕前半期、小孩、胃酸過多者。還有人說咖啡會心悸,其實是選到不好的咖啡豆,好的咖啡豆其實不會。對心臟不好?其實也是迷思,其實喝咖啡對心臟有好處,但有的人剛喝血壓會升高,這部份需注意。此外,還能抗癌、對糖尿病、痛風、牙周病,延緩失智都有幫助。Q:我得了乳癌還可以喝咖啡嗎?A:大原則是無害,在預防上來講都是正向的,而若已是癌患,一般而言也都是可以的,還可防止乳癌、大腸癌、肝癌的再發及降死亡率,更有報導指出大腸直腸癌第三期化療患者,喝咖啡反而有助化療療效。而喝咖啡究竟是不是較不易罹癌?依台灣的統計數據看,大腸直腸癌及鼻咽癌的發生率較有幫助。Q:不愛吃甜食,但常吃速食,罹乳癌風險高嗎?A:速食、pizza、薯條等都是高熱量食物,以及甜食,最好都要少吃。Q:如何降低乳癌罹患風險?A:飲食要均衡,不要吃剩食、隔夜菜,不要用塑膠袋裝熱食。多運動,多消耗體內脂肪就不易肥胖。光這二點就可減少40%罹癌率。另外,還要特別注意環境荷爾蒙,塑化劑、PM2.5等也都要避免,這些都可能導致乳癌發生。Q:本身有乳癌,自己的女兒需要何時開始定期追蹤?如果家裡沒有人得過乳癌,自己也有罹癌的機率嗎?A:媽媽有乳癌,當然家族罹患機率會比較高,但也不必過度緊張,例如擔心15歲就得癌,這樣反而還沒得乳癌就先焦慮得憂鬱症。較適當的規畫是20歲開始,每2至3年就醫超音波檢查,畢竟還年輕時還有月經,乳腺還很緻密,這時X光的偵測敏感度不高,常擠壓也有幅射劑量,太年輕實在沒必要硬做太多檢查,頂多35-45歲做一次,40歲以後做乳房攝影。Q:有纖維囊腫會不會變惡性?A:多數人分不清纖維腺瘤、纖維囊腫、乳癌的關係。基本上纖維腺瘤都是良性,不用擔心。停經前的纖維囊腫,也多是良性,少數有異狀可抽取組織檢查,若為非典型增生,就會有致癌可能,要特別小心。Q:如果照超音波發現陰影、照出硬塊,我該做什麼?有需要開刀嗎?A:超音波發現陰影、硬塊,需根據實際的狀況及診斷做處置,如為常見的纖維囊腫或腺瘤等良性腫瘤,通常只要定期追蹤即可;如果有乳癌懷疑時,則會安排在超音波導引下進行粗針切片檢查,如果病理確認乳癌,則要找專科醫師做進一步的治療及處理,如果確認良性,則定期追蹤即可。Q:有人說胸部摸到腫塊,不要揉,可能會讓腫瘤變大?A:胸部摸到腫塊應至一般外科或乳房外科檢查,醫師會根據實際狀況進一步檢查,確認腫塊是否為良性或惡性。Q:更年期後補充健康食品,是否需要,應注意哪些事項?A:改善更年期症狀,可以先從飲食中補充天然雌激素,可多選用黃豆類及其製品、全穀根莖、牛蒡等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有助於改善更年期不適。另外,多吃蔬果、規律運動,每天補充適量的水及並適度日曬20分鐘,有效預防骨質疏鬆也能有所幫助。如果無法改善可以依症狀請教婦產科或相關科別醫師,荷爾蒙補充療法,一定要在醫師指示下服用。Q:「丙烯醯胺」比較常出現在淺中深焙哪種咖啡豆?會否有危害?A:丙烯醯胺在烘陪過的咖啡豆中含量極少,雖然其為2A類致癌物,但對人之危害極微,應可放心,每天飲用5杯內無害。Q:不喝咖啡會頭痛,請問該怎麼辦?義式咖啡壺會對身體有害嗎?需不需要選特別的材質?A:不喝咖啡會頭痛,應可飲用咖啡,不過頭痛亦有其他原因,還是要請教醫師為宜,義式咖啡壼對身體應該無害。
-
2020-10-2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安寧共照護理師——與時間賽跑的調味家,在死亡來臨前讓病人好好說愛、好好告別!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護理師的心聲」,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三位資深護理師剖心掏肺地與大家分享他們對病人與家屬的「愛」,以及由病人或親友的病痛、甚至死亡所得到的對護理志業與人生更深一層的體認。衷心希望這真誠的「心聲」能使讀者更瞭解神聖的護理工作,讓台灣社會大眾與醫療團隊其他成員更加珍惜、尊重這些白衣天使,更希望台灣會有更多有愛心有能力的年輕人願意投入這令人尊敬的行業。面臨疾病無法治癒、身體逐漸虛弱,也許生活需要依賴他人,也許有很多計畫被迫改變,也許變化又快到出乎你的意料之外。在鋪天蓋地而來的絕望與無奈聲中,是什麼力量支撐著你在明知道盡頭就在不遠處,卻還是這麼奮力地奔跑著,希望在最後一哩路,仍可以用盡全力。看著賽道旁為你加油吶喊的家人朋友們,即使你身體已疲憊不堪、汗流浹背,卻仍然豎起大拇指比著讚,因為你不想讓他們擔心與失望,因為你知道就算是你獨自衝向終點線,他們還是會大聲的為你喝采並永遠記得有你參與的光榮時刻。這一切的努力究竟是為了什麼? 答案其實很簡單,是「愛」呀!沒錯,就是這樣如此八股的答案,卻幾乎可以用來理解任何情境中的不捨、為難、崩潰、憤怒與無法放手。每個家庭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結」,所以「解法」當然也就無法使用單一套路,無法複製先前的照護經驗,必須透過不停的傾聽與對話、訊息梳理、依循個人家庭的信念價值,才可能促成病人善終。這些就是「安寧緩和療護」的專業了,不僅要盡力地將造成病人不適的症狀控制好,還要開啟對談,無論是醫病間、病家間或是病人自己內在的窗口,透過對話傳達愛與生命價值。讓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能有心力去「感受」別人給的愛,進一步去「付出」愛給身邊的人,而我們都在這施與受的過程締造屬於當下的「圓滿」。在病人離世後,大家可以無懼地想念他,可以勇敢地悲傷,然後帶著這些愛與力量繼續好好地生活。不需去否認「難過」確實存在,我們容納與承接所有的感受,正因為「那一天」隨時可能到來,在這之前的每一刻都應該好好把握。但,這些理想情節在現實世界中並沒有這麼容易達成,關係著每個家庭的原生結構,還有多年累積的愛恨情仇;更不用說是在以抗癌與拯救生命為宗旨的醫院病房內,安寧照護就像是一個死神般的形象,非常突兀。「我們還沒有要安寧,他還想活,我會陪他努力!」這是我踏入病房還沒開口前最常聽到的話。可能是我胸前的名牌卻已經洩漏了我的底細,所以有些家人一看到我就先關上門拒絕我的拜訪,但我明明就只是想看看有沒有什麼能「幫忙」的呀!更何況我還剪了齊眉的瀏海、穿著溫暖粉紅色的制服耶!盡量讓自己看起來和善且充滿誠意。事實上讓他們害怕的不是共照護理師,而是象徵死亡將近的「安寧照護」。壞消息確實令人難以消化,但不面對並不代表壞事就不會發生。身為一名結合愛、勇氣、希望的熱血安寧共照護理師,我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先想辦法開啟那扇因不理解而深鎖的大門。當了這麼多年的鎖匠,我總算是理出一些頭緒,也造就現在的自己幾乎是擁有master key可以自由進出這些禁區。大家對於安寧長久以來的誤解,呈現出目前現今社會上的刻板印象,在許多民眾的心中(甚至在部分的醫療人員)仍存在著「安寧就是『等時間』」、「安寧就是打嗎啡」、「安寧就是醫生放棄我了」這些迷思,讓人光聽到安寧就聞之色變。不是我誇大或是推銷安寧的功效,而是我們其實都知道醫療是有極限的,但病人在醫療極限盡頭與死亡之間常常還存在著一段可長可短的歲月。我們知道疾病不會好,但心會。安寧緩和療護就是希望在死亡來臨前,減輕症狀、減少死亡恐懼與焦慮,讓每個病人可以好好說愛、好好告別。我們尊重生命的自然歷程,不延長瀕死期但也絕不縮短存活期。要照顧好病人的不舒服,是需要很縝密地診斷,並評估各個器官功能,才能給予最合適的藥物與照顧。但一開始跟一個處於十分驚嚇地家庭解釋這麼多是沒有用的,我習慣先照顧病人生理上的不舒服,並同時關心全家人當下的壓力,分次慢慢建立關係後,大部分會聊到「這段治療有多辛苦、病人有多努力」、「照顧者懷疑自己是不是沒照顧好,所以病人病情惡化」、「病人這麼努力為的是什麼」,然後會發現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時間有限,只是不知道該讓有限的時間發揮最大效益。在訪視病人之前,我必須先做足功課,完整地了解病人的診斷、治療,以及原來病房的照護計畫,好好去評估病人的病情期待符合實際病情嗎?需不需要銜接社區資源?病人還有多少時間?他未來可能會有哪些讓大家慌亂的狀況,需要提早準備嗎?病人所希望的和醫療團隊的計畫有一致嗎?他們的決定對病人來說合適嗎?也細細地去評估照顧者在體力與情緒的負荷情形,他已經多久沒好好休息了呢?其他家人在生活的改變都還適應嗎?都了解病人的病況嗎?若病人離世後,家人有沒有辦法好好照顧自己呢?而在非安寧病房裡提供安寧照護並不容易,因為不像安寧病房隨時能有心理師、宗教師協助,這些「非疾病相關」的問題也不容易動員各病房醫護團隊一起來幫忙,因為他們連本來的工作都已經做不完了呀!就是這樣「慢慢靠近」,讓整家人都習慣了我的存在,能信任我的評估與建議,也能自在地和我傾訴不容易在日常分享的各種失落,然後他們會看到彼此為自己的努力,堅信自己在對方生命中是多麼重要,而這些從他們心裡燃起的力量,是他們自己點燃的,誰也熄不了。這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在病房最幽暗的地方,悄悄滲入一點光,引著病人與他們的家人能夠有力量往前走,讓愛能超越生死地持續存在著。你說,這份工作是不是很美好?我曾經見證,幼稚園年紀的小女孩與爸爸道別,她說著爸爸看到自己當助人小天使好開心,以後她想爸爸要合掌禱告給爸爸聽;曾經,我們陪著二十出頭歲的男孩討論對維生醫療的想法、開始和父母交心,參與夢寐以求的電影展,也自己執導了一部微電影;曾經,我們陪著七八十歲的「兒女們」,討論鼻胃管適不適合過百歲的美麗失智母親,聊到媽媽以前買菜都穿旗袍;曾經,我們陪著隔天就要學測的高三考生,述說對病榻上母親的不捨,既不捨她離開,卻也不捨她持續辛苦,也陪著他去和長輩討論是否可以留在醫院陪伴最後一程……那些被仔細呵護的感受與愛,無法改變「分離」這個已經寫好的結局,但在這個過程我試著加入調味料,摻了一點「甘」味去調和其中的「苦」感。這份美麗與哀愁的工作其實也讓我體驗到五味雜陳,有時是來自資源有限的現實問題,有時是遇到理念很不相同的人,看著病人受苦自己卻無計可施真的好無助,為了要爭取更多關注常讓自己身心俱疲,我努力告訴自己這些都會值得。會值得的吧?是嗎?是吧!我遇過很多很有智慧的病人,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卻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把握每個當下,做自己覺得有價值的事、與身邊的親友都及時互相道愛,也主動和家人談論「死亡」、「希望的照護方式」,他們甚至會和我說「我這一生好滿足」,他們的生命旅程並非一帆風順,可能經歷了很多辛苦與挫折,聽著他們的生命故事我也時常跟著掉淚,被他們的勇敢與智慧所感動,然後帶著這些感動繼續照顧下一個病人,也內化成滋養我生命的重要養份。我永遠記得在高三那年,爺爺在醫院得到的溫暖照顧,成就了我念護理系、成為一名護理師的力量。我現在在做的事情也都是在為社會延續溫暖,讓這些家庭能夠持續運轉,是一個多好的良性循環,這讓我深信「愛」是能延續並且能流動的。對我來說,這樣就非常值得。
-
2020-10-28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調查/全台失智症大調查 逾半數認為失智等同正常老化
台灣失智症協會今公布「2020全台失智症大調查」,台灣九成的民眾都聽過失智症,但卻有五成二的民眾,認為失智症等於正常老化,不曉得失智症是一種疾病,也只有鮮少的民眾知道失智症會出現性格轉變、判斷力變差的失智症徵兆,顯示國人對於失智症的認識仍待加強。全台失智症患者已經超過29萬人,每年以1.7萬人的速度增加,台灣失智症協會針對全台22縣市、1470名18歲以上民眾進行電訪,了解民眾對於失智症識能、預防策略與友善態度等三大面向認知,其調查結果今天公布。調查顯示,台灣民眾對失智症的識能有高達92.6%聽過失智症,但仍有52%的民眾不知道失智症乃疾病症候群,而仍有「失智症是正常老化」的錯誤觀念。今年的調查結果若和2017年失智症大調查相比,有聽過失智症的人上升了3.1%、同意「失智症情況是正常老化」的同意程度下降了3.0%,顯示國人對於失智症,有些許進步,但仍待加強。民眾對於失智症的認識僅有簡單的認識,從受訪者的回應發現,大多數的受訪者僅知道失智症患者,會出現語言表達困難,容易把東西放置到不恰當的位置,無法完成熟悉的事物等,對於進一步的症狀,如失智症患者判斷力會變差、性格轉變等重要症狀,大多不知。對於失智症的預防,民眾大多知道可以透過運動、保護聽力降低失智症的風險,僅三成一的民眾知道地中海飲食也能降低失智機率;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調查中還顯示,民眾雖然知道運動、保護聽力可以降低失智症風險,但大多都沒辦法做到。另外,調查也發現,家有失智者的家屬不僅對於失智者較友善,也比較願意告訴他人家人罹患失智症,更同意失智者不只要家人照顧,更要帶出門。湯麗玉呼籲,家屬應分享自身經驗、成為失智友善種子,讓周遭的人更加認識失智症並友善對待失智者。
-
2020-10-25 養生.聰明飲食
愛爾蘭法院宣判Subway的潛艇堡不是麵包 背後原因跟黑心無關
日前新聞報導Subway在愛爾蘭因為爭取適用麵包作為主食可以免營業稅的規定,但是因為添加了10%的糖,因而超過當地法律規定麵包裡添加油脂、糖、改良劑等其他成分上限只能2%的規定,所以法院判定不符合麵包的定義。自古以來歐洲對麵包定義是很認真的所以嚴格來說這是一個食品標準、身分的問題,而不是說Subway有什麼造假、黑心的品質問題。但是看在台灣人眼裡,實在難以體會他們在計較什麼啊?台式麵包添加劑、油脂、調味自由多樣,很多人實在不懂歐洲為何要對麵包定義這麼嚴謹?其實這是有歷史背景的,從歷史上來看,歐洲人長期以來就是以麵包為主食,甚至還是很多平民唯一的食物,根據麵包歷史學家研究中世紀歐洲平民,可能有80%的花費是花在食物上,而食物裡又有80%是花在麵包上。而麵包的生產絕大部分是出自已經形成公會的麵包師手中,所以如果麵包出現質(摻假、等級不對)、量(重量不足)或價格的問題,那是會引起全民大動亂的。所以歐洲許多地方或時代特地會訂定麵包的專法,違反法律的麵包師可是會受到嚴刑處罰的。古代麵包與麥酒標準入法有關麵包的專法,最著名的就是英國在1266年頒布的「麵包和麥酒法令」(Assize of Bread and Ale),可見當時麵包與麥酒(啤酒)的多重要,這才值得入法,其他食物都沒有。以當時紀錄看出來不管貴族或平民,一天吃的份量也差不多,大概都是2磅的麵包加上1加侖的啤酒。在這個法律中,明確訂定七種不同的麵包等級,從標準規範最高、有錢人吃的白麵包,到參有不同穀物如燕麥、黑麥的中等麵包,一直到幾乎是麥麩做成的粗糙麵包,甚至有最窮人吃的馬麵包 (Horse Bread),這種麵包其實是用磨剩的小麥渣做的,非常考驗吃的人的牙齒與胃。而每個麵包的重量必須符合標準,偷斤減兩的麵包師會受到嚴厲處罰,所以很多麵包師寧可買12個麵包給客人13個,以免在重量上有所爭議,那時就做麵包師的打(13)跟其他人不一樣。而麵包的售價,由國家依照小麥等穀物的時價公定,這樣也可以確保麵包師有足夠的利潤。黑心麵包師遊街示眾所以在這樣明確的法律管制下,違反法律的麵包師會受到嚴格的刑罰。比如說會被綁在籬笆或木橇上,被馬拉著遊街然後送回他的麵包坊去,脖子上還要掛著他做的劣質或偷斤減兩的麵包,(實在替胖達人擔心啊,換成現代是不是要把綁在鋼管吉普車上忠孝東路走九遍呢?參見前文 )胖達人法院認證有加香精 判賠消費者538萬))。而再犯的人就會被逐出麵包師公會,再也不得做麵包。不過殺頭生意有人做,摻假的麵包仍然是層出不窮。在 1756 年倫敦的麵包事件中,經過科學家與政府調查發現,市面上充斥許多劣質麵包,這些黑心麵包裡加入明礬、骨粉、白堊等等,一方面可以增重,另一方面可以讓褐色的麵包搖身一變成為白麵包。因為古代對白麵包充滿了心理上的崇拜,認為是上流的象徵,因為白麵包的麵粉要經過精磨、層層過篩、篩掉很多麥麩,而且當時的人還認為白麵包比較營養(從現代營養學來看,當然不是這回事)。所以本來吃不起白麵包的窮人,還是會用比較便宜的價格,努力買他們原本吃不起的黑心明礬白麵包。白麵包沒有比較好的迷思然而後世才知道,白麵包並沒有比較營養,反倒是麥麩裡有很多維生素B群、纖維素與礦物質,白麵粉只是精緻澱粉而已。所以現在反倒是有錢人吃褐色的全麥麵包了。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0-10-21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國際失智症月「德曼莎計畫」 共創台灣失智友善環境
今年國際失智症月「德曼莎計畫」系列活動藉由多元的活動宣傳提升民眾重視失智者人權及營造失智友善環境,德曼莎計畫系列活動之四大主軸分別為「串聯22縣市推廣失智友善之系列活動」、「2020年國際失智症月」、「失智友善社區推廣行銷」及「失智友善職場分享會」。四大宣導目標,共創失智友善台灣台灣邁向高齡化社會,因應失智症的照護、醫療、福利等社會成本,也日益可觀。如果能提早發現失智者的病徵,擬定長期之支持性及照護計畫並連結社會資源,不但可減緩失智者退化狀況,更能減輕家庭及社會的負擔,提昇失智者及照顧者的生活品質。民眾易將失智症誤認為是普遍的老化現象,對於失智症相關的支持性資源也不甚熟悉。今年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與國民健康署攜手合作,將新穎概念及失智友善元素融入系列活動中,打破傳統宣導模式,以18-45歲年齡層之民眾為主要目標族群,提升青年人對於失智症之正確識能及友善態度,亦期望能協助其家中長者預防及延緩失能,故今年國際失智症月設定四大宣導目標,分別為「破除失智即失能的迷思」、「重新看見失智者的能力」、「減少民眾對失智者的恐懼及歧視」、「認同且支持失智者及家屬」,透過一步步的引導,倡議失智者人權及推動台灣失智友善環境。「德曼莎計畫」全台遍地開花「德曼莎計畫」系列活動是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主辦、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承辦,串連全台22縣市於6月至9月間陸續於各縣市辦理沙發講座及失智者創作展,分享失智照顧甘苦談,含嘉義市、新竹市、彰化縣、澎湖縣、雲林縣、苗栗縣等展開一連串沙發講座、失智者創作展及胖卡行動咖啡車,獲得民眾的熱情參與及熱烈迴響!擔任沙發講座主持人和講者的白婉芝女士說:「透過德曼莎計畫的系列活動能分享自身經驗幫助社會大眾,覺得很有意義實也非常開心!」除此之外,前來擔任咖啡副手的失智者,也展現熱忱、滿懷笑容的服務兌換咖啡之民眾,破除大眾對於失智即失能的迷思,並看見他們的自信笑容。協助失智者的日常生活與YouTube科普頻道「台客劇場 TKstory」網紅合作製作網路徵件競賽活動宣導影片─「奧客別來!失智咖啡廳送錯你敢罵?」,廣邀青年朋友以手機拍攝短片的手法呈現民眾與失智者間的真實溫馨互動及生活點滴,讓大眾看見失智症議題。另規劃與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渣打銀行、家樂福合作舉辦失智友善職場分享會,提供如何幫助失智者之個人財務管理;後續將與台北捷運公司和家樂福續辦分享會以及專家會議。9月國際失智症月9月21日為國際失智症日,假內湖科技園區舉辦失智者創作展及認識德曼莎─解謎體驗遊戲,即使是豔陽高照下,年輕人仍踴躍參與,累計共有135位年輕上班族參與,並兌換失智者提供之胖卡咖啡車的飲品;9月24日至25日假臺北市南港軟體園區─南軟樂活空間舉辦「2020年國際失智症月─遇見德曼莎活動」,本次活動內容精彩,讓民眾對於失智症有更深的認知,邀請失智症專家分享失智症預防等重要且實用知識,希冀透過活動引領台灣邁向「2025失智友善台灣777」(2025年,失智家庭照顧者有7成以上獲得支持和訓練、罹患失智症的人口有7成以上獲得診斷及服務,以及全國民眾有7%以上對失智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的目標。德曼莎計畫將持續辦理各項活動到10月,期望透過一般民眾、青年族群、跨領域企業與職場一同參與及關注失智症議題,不但可幫助自己家中長輩、及早預防失智的行動,更可在專業領域中發展有助於失智照顧及友善社區推動的產品,期待未來早日達到失智友善台灣的目標。延伸閱讀:【失智症十大警訊】【成功老化-銀髮族保健手冊】【失智安全居家環境宣導影片】
-
2020-10-21 科別.骨科.復健
腳痛其實該穿高跟鞋!?骨科名醫破解你一直搞錯的「6大腳痛迷思」
迷思一 氣墊鞋一定有益健康?當腳變形或有不穩定的狀況,比如腳往內傾斜或往外傾斜很嚴重,如同腰塌陷的人睡很軟的床,腰會塌陷得更厲害,腰就會更痛。鞋子也是一樣,如果腳已經內傾或外傾,當你穿更軟的鞋子時,就會內傾或外傾得更嚴重。高跟鞋一定對健康不利?有時候人人攻伐的東西不一定是壞的,而人人稱道的東西也不一定是好的,完全看情況而定。例如高跟鞋。應該大多數人都覺得高跟鞋對腳的健康不利吧!但有些患者因為後跟痛,被診斷出是後跟腱滑囊炎時,我會建議患者:短時間內先吃藥並穿有跟的鞋子。患者大多會很訝異地說,她們平常還故意穿平底鞋,都不敢穿高跟鞋,怎麼醫生給相反意見呢?因為有跟的鞋子可以暫時將壓力由後足轉移到前足,並改善跟腱與跟骨磨擦的角度,減輕症狀讓跟腱休息,反而是好的。另一方面,高跟鞋將體重的壓力由後足轉移到前足,對前足的毛病,例如拇趾外翻則相當不利。氣墊鞋是腳痛時的首選?由於廠商的強力推銷,甚至骨科醫師也推薦,氣墊鞋變成民眾腳痛時的第一選擇。其實這觀念並不一定是對的。一般的情況是:剛穿上氣墊鞋會覺得很舒服,就像躺上很軟的床一樣。但是,如果你的腳有壓力分布不均的情況時,太軟的鞋支撐性可能就不好,反而讓壓力愈大的地方愈往下沈,腳愈偏愈痛;就像背有毛病的人睡在軟床上,愈睡背愈痛一樣。當然,某些足部壓力不均的病人,會很訝異他花在氣墊鞋上的錢竟然沒有用,事實上的確如此,愈穿愈痛。但是對病人而言,甚至那也是某些骨科醫師對腳痛的建議。有些情況穿氣墊鞋的確不如穿支撐性好、夠結實而且讓腳趾有伸展空間的鞋子,才不會適得其反。當醫師那麼久,「有理說不清」的時候實在常見,有時真的很疲勞。希望民眾在碰到願意仔細說明的醫師時,能多有點耐心聽進去,而不是只想找到仙丹妙藥,這樣既中了那些「推銷員」的計,對健康也沒有幫助。迷思二 穿寬楦頭的鞋,腳就會比較舒服?未必。主要的問題在:◆鞋子如果不好看,你根本就不想穿它。◆楦頭寬,理論上可以讓腳趾頭比較好活動,可是有些鞋看似很寬,前面腳趾頭下探的空間卻不足,那也沒用。◆如果楦頭過寬,中足部固定不夠而滑動,會使人不自主地抓腳趾,反而容易造成肌腱疲勞及疼痛。迷思三 有空多踩健康步道可以養生?很多人特別相信足底按摩弄到痛對身體才好,在公園裡所謂的「健康步道」上,總可以見到一群人脫了鞋在上面猛踩,造成「台灣特有種足底筋膜炎」。其實正確的健康步道,是鋪上小型的圓形卵石,而且沒有用水泥敷著固定,絕非台灣所鋪的這種既尖又固著的石頭。如果是可以移動的卵石或砂礫,才能訓練腳趾運動,促進足部健康。迷思四 舊鞋比新鞋好穿?一般跑步運動鞋的壽命約八百公里,當鞋子磨損到一定程度,應該要換掉。磨損厲害的鞋,會令腳跟傾斜。為了珍惜舊鞋而繼續穿,腳跟就會更傾斜,可能造成問題。而運動鞋穿久變薄,它的吸震功能也會變差。其實人的適應性很高,有時讓腳自然一些,疼痛也就減輕了,如果真有問題,一定要請教醫生,就這麼簡單。迷思五 平日不運動,週末運動就夠了?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三、四十歲的中年人,年輕時可能是運動健將,但年紀大了之後,因為忙於求學、工作,便疏於運動、鍛鍊,突然有一天忙裡偷閒,便心思重溫舊夢,熊熊跑去從事激烈的競技型運動,如籃球、羽毛球......,忘記自己已經不是十幾、二十歲的少年郎,壓根沒有想到肌肉、肌腱彈力與質量都已經不能跟以前相比。結果在一次帥氣的上籃或殺球,不適當的使力或不平衡的落地後,造成跟腱暴力的拉扯,年輕時可能還可以負荷,但現在就......「啪嚓」一聲,跟腱斷裂了。國外稱呼這種現象為「週末運動員」,平常不運動,週末才心血來潮,拚命地運動。這現象提醒我們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人體的肌肉、肌腱如果要好好使用,一定要有持續的鍛鍊。此外,應常做些重量訓練,訓練肌耐力,否則平常運動量不足,肌肉不發達,卻突然做那些需要爆發力的運動,當然容易受傷。平常忙碌的現代人其實可以在家中做一些簡單的鍛鍊,如墊腳把重物舉起來,甚至跳跳舞,也是鍛鍊小腿肌肉很好的方式。此外須切記,運動前的熱身與柔軟體操必不可少。其實人的身體在過了二十五歲後就開始退化,不會再更好了,因此許多需要爆發力的頂尖運動員,二十五歲後也只好準備退休。雖然如此,還是可以靠著持續不斷的運動鍛鍊,讓身體退化得慢一點。然而畢竟年紀大了,運動是為了健康,而不是為了在美眉、兄弟面前搶面子,所以千萬不要自以為仍是當年勇而逞強。不同年紀及身體狀況,選擇不同的適當運動,才是常保健康之道。迷思六 鞋子會愈穿愈大,所以要買緊一點、小一點?如果你的腳還需要去適應鞋,表示這雙鞋子不適合你。以前鞋子的選擇性很少,所以就選比較漂亮的,然後再去適應。現在可選擇的太多了,鞋不合腳、穿了不舒服就不要買。書籍介紹書名:自己的腳痛自己救:足踝專科名醫教你遠離痛風、凍甲、腳麻、拇趾外翻、腳踝扭傷、足底筋膜炎作者:朱家宏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8/12/25作者簡介/朱家宏▌為台灣少數專精足踝外科的醫師之一,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日本奈良醫科大學足踝關節外科進修,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聖瑪麗醫院足踝外科進修。▌現任台中行健骨科診所院長、足踝醫學會常務理事。秀傳醫院、林新醫院兼任手術醫師。▌曾任台中榮總骨科主治醫師、彰化秀傳醫院足踝中心主任、東海大學講師。▌專長:足踝外科、創傷外科、下肢複雜骨折、關節重建、運動醫學。延伸閱讀: 死後不舉行葬禮,不留骨灰、不要墳地,日本人選擇「零死」的比率正在增加
-
2020-10-19 科別.腦部.神經
腦中風可預防?醫籲「三少一多」護血管
腦中風分為梗塞性及出血性 腦出血死亡率6成急救是關鍵 腦中風不但可能影響大腦功能,更是國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根據衛福部108年國人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4位,死亡人數達1萬2176人,平均每43分鐘即有1人死於腦中風。 雙和醫院中風中心主任陳龍醫師指出,腦中風分為梗塞性及出血性腦中風,研究資料顯示,高達4至5成以上的出血性腦中風患者,到院前已心跳停止、沒有血壓,來不及急救就已經死亡,尤其是腦幹出血,平均死亡率更高達6成以上。 陳龍說明,出血性腦中風是因腦血管破裂引起,常見原因包括:高血壓、蜘蛛膜下腔出血、動脈瘤破裂。一旦發生腦出血,血塊會壓迫鄰近腦組織、腦壓升高,嚴重時就會造成昏迷、死亡。認識相關症狀、立即就醫接受治療,是搶救中風患者生命的重要關鍵。 手腳無力誤以為工作疲勞 腦中風急救需要及時取栓 台灣有8成的中風為「梗塞性中風」,是血栓堵塞造成,症狀發生後經評估,應在4.5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國人對於中風徵兆「臨微不亂」──「臨」時手腳軟、「微」笑也困難、講話「不」清楚、別「亂」快送醫──的警覺性仍有不足。或是在中風發生後,誤信民俗偏方導致嚴重後遺症。 新北市消防局緊急救護科科長林士閔表示,常遇到民眾在中風徵兆發生時未計及察覺,誤以為是工作疲勞導致手腳無力、臉歪嘴斜、口齒不清。也有民眾在中風症狀發生後,自己搭計程車或開車去醫院,錯失了緊急處置的黃金時間。提醒民眾不可誤信民俗療法,自行放血、針扎手指頭、手指掐人中等,都是錯誤迷思。 預防腦中風四大生活原則 三高病人謹記定時服藥 一名67歲張姓女子,本身有慢性病史,近期因疫情未定時回診,一日忽然發生眼睛上吊並出現無意識症狀,但約10分鐘就恢復,隔天又發生頭暈、不舒適,5分鐘後就癱軟昏迷,幸好通知救護車10分鐘內送抵雙和醫院急救,順利挽回生命。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指出,雙和醫院整合鄰近醫療機構組成動脈機械取栓治療聯絡網,北起基隆、東抵宜蘭、南至桃園地區內的北台灣250萬人口,都可即時接受取栓救護。 臺北神經醫學中心杜永光院長強調,腦中風往往來得突然,讓人措手不及。除嚴重致死外,多有後遺症出現,僅十分之一的病人可恢復到原先狀態。杜永光表示,腦中風是可以預防的,只要清楚瞭解腦中風的危險因素並配合定期檢查,尊守「少油、少鹽、少菸酒、多運動」的四大生活原則,而有三高的病人務必定時服藥,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能遠離腦血管病變的威脅。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0-19 新聞.健康知識+
寶特瓶含塑化劑不能重複使用?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樣
MyGoPen(麥擱騙)網站的站長在2020-10-16用臉書寄來一個簡訊:林教授好,非常謝謝你常常幫台灣民眾解惑。台灣最近正瘋傳這則新聞和訊息,讓許多民眾紛紛恐慌詢問我們關於寶特瓶的狀況,所以想問教授是否可以協助解釋。來源是這個節目的醫師說法上面的第一個連結打開的是一篇2020-10-15發表在《鏡傳媒》的文章,標題是:寶特瓶當水壺用1年 女童「皮膚發炎流湯」生理期提早。上面的第二個連結打開的是一個2020-10-13發表在YouTube的影片,而其內容是醫療綜藝節目《醫師好辣》的一個單元。在這個45分鐘的影片裡,有兩分鐘的時間是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在講一個媽媽用寶特瓶給女兒當水壺的故事,而這個故事就是《鏡傳媒》那篇文章所報導的。洪醫師說寶特瓶如果重複使用,它裡面所含的塑化劑及重金屬「銻」就會不斷溶解出來,而女童就是因為喝了這種「加料」的白開水長達一年,才會造成皮膚發炎和生理期提早。可是,我查遍醫學文獻,就是找不到有任何相關的臨床案例。也就是說,如果洪醫師所言屬實,而他又能把這個案例趕快發表在一個稍有名氣的醫學期刊,那我們就可以再添一個《台灣之光》。能不能再添一個《台灣之光》,最關鍵的當然就是《洪醫師所言是否屬實》。所以,為了做到勿枉勿縱,我花了兩天的時間搜索和判讀相關資料。寶特瓶的《寶特》是PET的音譯,而PET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的縮寫。《塑化劑》的英文是Plasticizer,而《銻》的英文是Antimony。所以,我就是用這幾個中文和英文名詞來搜索相關資料。然後我反复比照驗證這些資料,去蕪存菁,篩選出下面這幾篇文章和它們的重點供大家參考。泛科學在2014-10-24發表PET食物容器會溶出雙酚A嗎?。它說,PET無論在原料端,或是生產過程中,都沒有添加雙酚A,所以也沒有溶出的疑慮。PET酯粒中,剩餘的銻含量大約僅在100-200ppm間,且也不是那麼容易就溶出。有關可塑劑溶出的可能性也非常低。原因在於PET瓶本身並不需要添加可塑劑,因此PET瓶基本上是非常安全、乾淨的。健康雲在2016-7-21發表寶特瓶底藏密碼 記好這口訣 就能倒滾水重複使用!。它說,網路曾傳說,阿聯酋的一名小妹妹因為連續十六個月都使用同一個寶特瓶喝飲料,竟然罹患癌症,經調查後發現,寶特瓶生產過程中不會添加塑化劑,它是安全塑膠容器。天下雜誌在2017-7-6發表裝水的寶特瓶可以重覆使用嗎?。它說,《BBC》報導,根據英國食品標準局(Food Standards Authority)與癌症研究組織(Cancer Research UK)提供的指導原則,其實重複使用便宜的寶特瓶是OK的,因為塑膠裡的化學成份不到有害標準。三立新聞在2018-8-13發表探/每天都有可能喝到 瓶裝飲料是否有塑化劑?。它說,灃食智庫-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終身特聘教授周志輝指出,寶特瓶為1號PET瓶,其實根本不會用到雙酚A,也沒有塑化劑,民眾可以不用對此感到擔心。關鍵評論在2018-12-13發表破除寶特瓶迷思:放在車內的瓶裝水不能喝?飲料沒填滿是偷工減料?。它說,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終身特聘教授周志輝提到,PET材質在製程中不會使用到塑化劑,因此民眾可不必擔心瓶裝水或飲料放在車內曝曬後會有塑化劑的溶出。新頭殼在2020-1-14發表用塑膠容器會吃到塑化劑?食藥署:避開「這5條件」就不用擔心。它說,食藥署說明,並非所有塑膠製品都含有塑化劑,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材質,如寶特瓶,就沒有必要添加塑化劑。Very Well Fit在2020-1-27發表Can I Reuse My Plastic Water Bottles?(我可以重複使用我的塑料瓶嗎?)。它說,截至2020年,尚無確鑿證據表明重複使用PET水瓶會增加化學物質滲入水中的風險。PET已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加拿大衛生部,歐洲食品安全局以及全球其他健康與安全機構批准為一次性使用和重複使用的飲料容器。PET Resin Association發表The Science Behind PET(PET後面的科學)。它說,PET不含雙酚A,鄰苯二甲酸鹽,戴奥辛(二噁英),鉛,鎘或內分泌干擾物。在最極端和不利的測試條件下,已對PET瓶裝水中的銻含量進行了大量研究。 尚未有研究在PET瓶裝水中發現有毒的量。世界各地的衛生機構已經確認,這些很小的量(平均不到1 ppb)對健康沒有影響。除了上面這些資料之外,我手中還有很多其他資料,而它們也都表示寶特瓶並不含塑化劑,也不會溶出有毒劑量的銻。所以,洪醫師所言並非屬實。原文:寶特瓶含塑化劑,會造成皮膚發炎,生理期提早?
-
2020-10-18 養生.聰明飲食
不另外加鹽不會吃進太多鈉?美國心臟協會破解7迷思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破解鹽類迷思!根據國健署指出,飲食中的鈉鹽攝取過多是血壓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減少鈉鹽的攝取,不論是一般人或是高血壓患者,都能降低血壓。而鄰近國家日本也因為大力推動民眾於飲食中減少鹽量之攝取,造成血壓下降,進而使腦中風之死亡率亦有明顯的降低。國健署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要超過2400毫克(即食鹽6克),但你真的達標了嗎?快來看看美國心臟協會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提出的7大迷思!1完全不吃鹽最健康?食鹽中鈉是控制血壓的必需營養素,也是神經和肌肉正常運作的必需營養素,因此你需要適量食鹽確保生理機能運作正常。2海鹽比食鹽的鈉還少?海鹽近年非常風行,許多人都擁抱海鹽,聲稱其鈉含量較低,比較健康。但是,海鹽不代表鈉含量就比較低,就像食鹽一樣,它通常含有40%鈉。3吃東西都不另外加鹽,所以不會吃進太多的鈉?據統計,超過75%的美國人攝取的鈉來自加工食品,而不是額外添加的食鹽。專家強調,這就是為什麼查看營養成分的標籤和份量如此重要的原因,許多食品製作過程中,已經添加了高量的鈉,不需要再另外調味,但也讓民眾不知不覺中吃盡太多的鈉。4只有食物才有高鈉的問題?事實上,一些非處方藥品含有高含量的鈉。務必仔細閱讀藥品標籤,並記住一些公司生產低鈉非處方產品,若你對鈉含量攝取有控制的需求。5不加鹽食物就沒有味道?有許多創意和豐富的調味料可以替代鹽,來幫助食物添加風味。可以嘗試使用香料、香草和柑橘來增強食物的天然風味,更加健康。6我的血壓正常,所以不必擔心吃了多少鈉?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天最好攝取少於1500毫克的食鹽。如此,即使對於那些沒有高血壓的人,減少鈉含量也會明顯抑制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高血壓風險,還可降低多鈉而引起其他疾病風險,如腎臟疾病。7我不吃太多太鹹的食物,所以我的鈉攝取量不高?小心家禽、奶酪和麵包等食品,這些食物可能含有過量的鈉,可能會增加罹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參考資料:7 Salty Sodium Myths Busted Infographic(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味精吃多會口渴? 錯怪了!真正主因其實是「它」 外食鹽份易過量! 家醫科醫師教你簡單算有無超標
-
2020-10-18 科別.骨科.復健
發現骨鬆只要多吃高鈣食物、補充鈣片?醫:錯誤觀念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骨質疏鬆症成為國人關心的重要議題。根據國民營養調查報告統計,台灣50歲以上女性骨鬆症盛行率為38.3%、男性為23.9%,且有逐年增高趨勢。鈣質是骨骼維持健康最重要的元素,缺鈣的人骨骼會變得脆弱,加上骨質疏鬆不易察覺,許多人都是骨折、受傷後才發現自己罹患骨質疏鬆症。但由於民眾對病症、鈣質攝取的了解不足,常產生許多誤解,以訛傳訛後更出現不少問題。像許多人以為平常攝取高鈣飲食就不會骨質疏鬆、吃鈣片可能造成泌尿道結石、怕骨折乾脆避免運動、葡萄糖胺補充品可以解決缺鈣問題等,這些其實都是錯誤觀念。迷思1 只要平常攝取高鈣飲食一定不會骨質疏鬆。許多人認為只要攝取高鈣飲食,像是從小就天天喝牛奶、常吃小魚乾等高鈣食品,就不會骨質疏鬆。但土城醫院骨科主任陳文鈐表示,其實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多因子疾病,並不單只有缺鈣會造成。陳文鈐表示,骨質疏鬆症主要有原發性與續發性兩類:1.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停經後骨質疏鬆症:是女性特有,通常發生在51至75歲時,女性因為停經,缺乏女性雌激素,導致蝕骨細胞增加,最後骨量流失,容易造成椎體壓迫性骨折以及遠端橈骨骨折。老年型骨質疏鬆症:人隨著年齡增加,維生素D合成下降,使腸胃鈣吸收能力下降,血鈣偏低導致副甲狀腺分泌增加,使破骨細胞活性增加,造骨細胞數目漸少,是自然老化的過程。2.續發性骨質疏鬆症若患者長時間服用大量類固醇藥物,或患有內分泌疾病包括副甲狀腺亢進、副甲狀腺亢進、生殖腺官能不足以及糖尿病,都有可能造成。這幾種問題不是攝取高鈣飲食便可解決,建議就醫,對症下藥。迷思2 鈣片吃多了,可能會造成泌尿道結石。有人以為吃鈣片可能造成泌尿道結石,陳文鈐解釋,其實泌尿道結石主因是食物中的草酸、磷酸被吸收進體內,與身體中的鈣結合為草酸鈣、磷酸鈣,接著被過濾到尿液中,才會在尿道形成結石。但攝取鈣片時,草酸、磷酸在腸胃中就會與鈣片結合,經由腸胃道從大便排出,所以攝取鈣片反而會減少泌尿道結石的可能。迷思3 缺鈣的人,可以吃葡萄糖胺補充品。葡萄糖胺其實是針對退化性膝關節的治療藥物,本身不含鈣質,但市面上有些含葡萄糖胺保健食品名稱會讓人誤以為能保護骨頭、增加體內鈣質。甚至有業者聲稱該產品能減少骨質疏鬆問題,但醫界對此說法始終存疑,多年來的研究也未顯示葡萄糖胺有此效果,健保署更在2018年10月取消對葡萄糖胺的補助。若要補充鈣質,醫師建議還是以鈣片加維他命D,會有較為顯著的效果。迷思4 發現骨鬆時,只要多吃高鈣食物、補充鈣片,不需藥物治療。許多民眾發現自己有骨質疏鬆時,會認為只要自行補充高鈣食品、鈣片、維生素就好。但陳文鈐說,其實有些嚴重骨質疏鬆的患者,已經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髖關節骨折、手腕骨折等與骨質疏鬆高度相關的問題。這類嚴重骨質疏鬆的患者光補充鈣質已來不及強化骨質,須使用特定的骨鬆藥物才能快速減少再次骨折的機率,因此需要由專業醫師診斷治療。迷思5 因為怕骨折,所以骨鬆的人最好多休息,不要運動。發現自己骨質疏鬆後,有些人擔心動作太大會發生骨折意外,便不運動,但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根據沃爾夫定律,只要持續運動,骨頭就會長得比較好,而65歲以上長者骨頭雖然無法再生長,卻能透過運動維持骨骼健康,減緩骨質流失問題。醫師建議,若膝蓋狀況良好者,可以多爬山、曬太陽;膝蓋不好的人,可以用快走、散步的方式減少骨質疏鬆的速度。但並不是所有運動都能減緩骨質疏鬆,像是游泳、騎車、划船,這些運動因為骨頭沒有承受重量訓練,所以對減緩骨質流失效果較差。
-
2020-10-16 新聞.健康知識+
吃飽後躺平可緩解腦供血不足?運動會胃下垂? 醫師解析餐後4個迷思的真相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民眾每天都做的事,飯後該如何養生,是很多人都關注的話題。相關養生建議在網上不少,有的說“飯後不能運動,否則會胃下垂”,有的說“飯後喝杯茶,提神助消化”…… 這些養生小妙招數不勝數,讓人難辨真假。最近,甚至有人提出,飯後“葛優躺”,才是餐後養生的正確姿勢。這個小妙招來自於短視頻APP抖音,相關視頻稱飯後不要站著或坐著,而應該躺著,因為飯後血液集中在胃部、大腦供血不足,只有平躺才能緩解由缺血帶來的不適。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網上盛傳的其他飯後養生小妙招靠譜嗎?飯後養生的正確姿勢又到底是什麼?針對上述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多位業內人士。迷思一:餐後平臥可緩解腦供血不足? 真相:立即躺下不利於消化“飯後'葛優躺'不可取。”青海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楊如意在看過相關視頻後,向記者解釋道,人們在剛吃過飯後,胃內充滿食物,消化機能正處於運動狀態,此時平躺會影響胃腸蠕動,不利於食物消化和吸收。另外,楊如意提示道,若飯後立即入睡,在睡眠狀態下,人體的新陳代謝率會逐漸降低,很容易使食物中的熱量轉化為脂肪,從而令人發胖。迷思二:飯後運動會造成胃下垂? 真相:適當鍛煉可促進胃腸蠕動“從正常生理角度來講,進食與運動無直接關係,餐後可以運動。” 楊如意解釋道,但需要注意的是,若在飽餐或充分進食後,立即進行劇烈運動,則可能產生如下風險:其一,由於進食後人體胃腸道過分充盈,從而引起胃腸道在腹腔內的「活動空間」變小,若此時劇烈活動,易導致相關器官在腹腔內扭轉、變形,造成腸系膜供血障礙,易引起腸壞死,此類情況常見於兒童群體;其二,進食或者飽食後,若進行劇烈運動,可能引起腹腔壓力增高,導致嘔吐,甚至引發某些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楊如意建議,飽餐之後,可適當地活動,比如散步,這樣既可以促進胃腸蠕動,也可以減輕胃食管反流的症狀。不過,雖然飯後可以適當運動,但不要馬上開始。“飯後不要急著散步。”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康復醫學科主治中醫師毛偉表示,飯後人體胃內充滿食物,馬上進行直立性活動,會增加胃部震動,加重胃負擔。尤其是有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的患者,若飯後立即活動,可能會加重病情。迷思三:餐後飲茶提神刮油?真相:茶會抑制胃、腸液分泌就“餐後飲茶提神刮油”這一說法,毛偉表示,有人認為,飯後喝一杯濃茶,能幫助排除油脂,減輕油膩感,幫助消食、減肥,但實際上飯後立即喝茶,不僅不能消食、刮油,還會抑制胃、腸液分泌,影響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易導致便秘。毛偉解釋道,茶中富含單寧酸,會影響蛋白質吸收,阻礙人體有效攝入營養;茶鹼還會抑制小腸吸收鐵元素,特別是對於一些嚴重缺鐵性貧血的患者而言,更不能過量飲茶或者喝濃茶。另外,還有很多人特別關心,餐後能否立即飲水的問題。對此,楊如意坦言,餐後立即喝水會降低人體內酶類物質的含量,且飲水會加速食物離開胃的速度,使飢餓感再次出現,不利於減肥。“此外,餐後大量喝水,還會稀釋胃液,不利於食物消化。”楊如意建議,餐後喝水時間與進餐時間,最好間隔半小時左右,同時還需要注意,要適量飲水,以免加重胃腸負擔。迷思四:飯後馬上喝優酪乳助消化?真相:兩小時後才是最佳飲用時間飯後喝水、茶都不能助消化,那喝優酪乳是否可行呢?“飯後喝優酪乳,也達不到助消化的目的。餐後不要立刻喝優酪乳,飯後兩個小時喝較為合適。”楊如意表示,只有當人體胃液的pH值較高時,才能讓優酪乳中所含乳酸菌充分生長,利於身體健康。而飯後兩小時左右,人體內胃液已被稀釋,pH值會上升到3至5,此時飲用酸奶最佳。“雖然優酪乳不宜飯後立即飲用,但它是個營養很全面的食物。優酪乳富含蛋白質、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而且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群。”楊如意補充道。不過,楊如意表示,對於減肥人群,喝優酪乳還需控制量。資料顯示,100克優酪乳熱量為72大卡,即便是脫脂優酪乳熱量也不低。對於超重人群而言,在吃早餐或午餐後,輔以優酪乳為宜,同時主食量需適當減少。“優酪乳本身含有一定熱量,飯後喝酸奶,就等於額外攝入這些熱量,天天如此,脂肪就可能悄悄上身。”楊如意提醒道。餐後養生禁忌有這些楊如意介紹道,飯後忌立即喝茶,此時喝茶會妨礙人體對蛋白質、鐵質的吸收;忌立即喝冷飲,此時喝冷飲會引起腹痛腹瀉;忌立即吸煙,此時煙中的有毒物質會比平常更容易進入人體;忌馬上洗澡、游泳,此時洗澡、游泳會減弱消化能力;忌馬上睡覺,立即入睡易導致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那麼,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真正助消化?楊如意表示,秋涼之後,晝夜溫差較大,人們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時要蓋好被子,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在飲食調養方面,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還要注意忌口,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的食物,更忌暴飲暴食;在服藥方面應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飯後服用,以防刺激胃黏膜而導致病情惡化。同時,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產生。此外,在運動方面,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身體情況,適度加強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複發,促進身心健康。“大家要養成定時定量進餐的習慣,不要吃太多澱粉含量高的食物,吃飯時要細嚼慢嚥,且心情要放鬆,飯後略作休息再開始工作,但不要立刻躺下。”楊如意提示道,少量多餐可避免胃漲或胃酸過多,胃酸過多可能會使得胃液逆流至食道,刺激食道黏膜。水果、喝湯,該飯前還飯後?另外,很多人喜歡飯後吃水果、喝湯,其實順序反了,這些東西最好在飯前吃。飯後吃水果,水果會被先吃下去的食物阻滯於胃中,使人出現脹氣、便秘等症狀,給消化功能帶來不良影響。如果將吃水果的時間提至飯前,對免疫系統有益,而飯後吃水果則沒有這種養生功效。許多人習慣吃飽飯再喝湯,而飯前喝湯可以給口腔、食管、胃、腸等食物的必經之道加點“潤滑劑”,以減少硬食物對消化道黏膜的刺激。(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10-15 科別.新陳代謝
飯後量血壓恐影響判讀!醫提醒量之前2重點、量時3重點必掌握
量測血壓可以遠離心血管疾病的遺憾,但你會量血壓嗎?有些民眾會尋求社區藥局藥師協助量測血壓及諮詢,卻常見民眾量測血壓的方式錯誤。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的建議,可分為測量前的準備事宜,以及量測中的注意事項。很多人習慣在晚飯後在家或散步到社區藥局順便測量血壓,其實在飲食後,血壓數值會稍微偏高而影響判讀。正確測量血壓「前」的準備事宜,有二大重點:一是量血壓前的半小時內,不要吃東西或飲食;二是先上廁所,因為憋尿會刺激人體交感神經興奮,而造成測量出來的血壓值呈現假象偏高,會干擾醫師或藥師對血壓變化的判讀。「開始」測量血壓時,有三大注意事項:•必須坐於椅子上且不可蹺腳,雙腳平踩在地板,讓身體輕靠著椅背。•將手臂平放在胸口的高度,衣袖挽起。•在等待血壓機運作時,不可以邊量血壓邊說話。血壓量測是自我照護,除了要遵守正確的量血壓方式,更應每天測量且記錄數值,以便醫師及藥師能夠依據長期的血壓變化做進一步判讀。高血壓患者常見的迷思,是未按醫囑吃藥。服用高血壓藥物目的,是為了避免血壓忽高忽低對血管壁造成損害,而易導致中風、主動脈剝離等心血管相關症狀。提醒千萬不可因為當天沒有感到不舒服,或是血壓測量數值正常,就不服用高血壓藥物。成功長期穩定血壓的關鍵之一,就是朋友、家人間的互相關懷,美國疾病管制局也特別將控制高血壓推廣為團隊合作,希望藉由親友間互相關心、提醒,達到長期穩定控制高血壓而遠離遺憾。
-
2020-10-15 養生.聰明飲食
膽固醇過高,最好別吃肉、只吃青菜水果?醫師破解3大迷思
膽固醇超標是許多現代人的健康隱憂,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有效控制膽固醇?一旦膽固醇過高,是不是肉類、油脂類食物完全都不能吃,只能吃青菜、水果?膽固醇愈低愈好嗎?以下由家醫科醫師說分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鄭玠豪針對以下3個常見迷思,為大家解說澄清。 迷思1:膽固醇是壞東西,愈低愈好? 膽固醇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除了提供能量外,它是體內荷爾蒙、酵素、膽酸的重要原料,也是合成維生素D、細胞膜、修復血管壁、大腦組成的重要成份。 如果沒有膽固醇,人無法存活。因此,膽固醇並不是愈低愈好。 迷思2:膽固醇有分好壞?好膽固醇(HDL)、壞膽固醇(LDL)差在哪裡? 膽固醇在人體內的運送要靠「脂蛋白」來幫忙,而這些脂蛋白有各種大小。 俗稱「好膽固醇」的HDL其實是高密度脂蛋白,負責運送血中的膽固醇回到肝臟;而俗稱「壞膽固醇」的LDL是低密度脂蛋白,將膽固醇由肝臟運出,藉血液循環運送到各個組織。 它們都是蛋白質而非膽固醇,扮演的角色就像是運送膽固醇的貨車,「貨車」的數量,是取決於「貨物」的運輸量,並不是因為這些「蛋白」導致膽固醇高。 檢查報告中的HDL、LDL的數值,是反映體內的膽固醇運輸狀況,而這些數值的高低,與個人體質、飲食、運動、壓力、遺傳性高膽固醇血症、內分泌疾病等多種原因有關聯性。 俗稱「壞膽固醇」的LDL之所以被冠上惡名,是因為許多大型研究都顯示,過高的LDL會大幅升高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俗稱「好膽固醇」的HDL能降低風險,因此才會有好與壞的說法。 至於超標的膽固醇是否需要治療或使用何種方式治療,醫師在評估後會依據每個人的不同狀況而有不同的建議。 迷思3:膽固醇過高,所以肉類、油脂類都不能吃,只能吃青菜和水果? 一個成年人平均一天的膽固醇代謝量約為1000毫克,而人體內的膽固醇70%-80%是由肝臟製造,由每日飲食攝取佔的比率僅20%-30%。 只要不是過度超量攝取膽固醇,人體是可以自行調節的,如果攝取的量不足,反而會迫使身體自行製造的量增加,增加肝臟的負擔。 因此,飲食建議還是老話一句,「均衡飲食」最重要,應均衡攝取全穀類、豆類、堅果、奶蛋、魚、蔬果…等食物,避免過多的澱粉類(飯、麵、麵包、蕃薯等)和糖的攝取,甜度高的水果也要注意,勿過量食用。 鄭玠豪提醒,任何營養素都需要適量,過多過少都會對身體有害,膽固醇也是一樣。 醫師再次強調,平日應維持均衡飲食,搭配良好的生活作息,不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或保健品。如有任何疑問,可以請教家庭醫師,由醫師提供正確的資訊,才是健康的不二法門。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頭暈目眩又胸悶心悸,恐是高血脂症頭!中醫給6+1招,快速降數值.一家人住,也有一家人的熱鬧!女兒對母親告白:一起生活,想有天你老了做菜給你吃.沒有跨不過的關卡,只有跨不過去的自己!一個人可以很好,只要我好一切都會好起來
-
2020-10-15 科別.心臟血管
頭暈會是腦供血不足嗎?醫師替你解開頭部常見的4個迷思
關於頭部的一些迷思,許多人都會有些錯誤的觀念,進而導致錯判病情而延誤就醫;有鑑於此,本篇文章由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來替大家解答4個常見的迷思問題。迷思一:頭暈就是腦供血不足嗎?頭暈不一定就是“腦供血不足”,很可能是耳石症!耳石症病人頭暈發作常由快速移動頭位誘發,如躺下、起床、在床上翻身、彎腰、站立、頭後仰等情況下出現天旋地轉,伴噁心、嘔吐、頭重腳輕、漂浮感、平衡不穩感。症狀發作時間較短暫,在保持一定位置時症狀消失,改變頭位時又可出現。耳石症是一種可治療、可自愈、易復發的疾病,症狀明顯時需要手法復位治療。迷思二:偏頭痛就一定是偏側頭痛嗎?偏頭痛不一定是偏側頭痛,偏側頭痛也不一定是偏頭痛!偏頭痛是最常見的神經血管性頭痛,多為單側頭痛,但也可以為雙側同時或交替頭痛,多為反復發作,常見誘因如勞累、睡眠過少或過多、情緒障礙、受涼等,頭痛程度多為中到重度,部分病人發病前會有畏光、閃光點、視物不清等眼部先兆。女性病人有時會與生理週期相關,嚴重時會伴有噁心、嘔吐,一般經過安靜休息後可自行緩解,必要時需要服用止痛片。但需要排除腦部其它疾病。迷思三:記憶衰退,是因為年紀大了嗎?老年人一般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記憶衰退,但必須警惕“老年癡呆”!老年癡呆是指各種原因導致老年人出現嚴重的認知功能衰退,最常見的是阿爾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癡呆,主要包括記憶力減退、言語重複或表達障礙、性格行為改變、判斷力及定向力障礙、計算力及注意力下降等,並影響到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動,如出現以上症狀需要儘早到醫院就診。迷思四:腦萎縮就是老年癡呆嗎?腦萎縮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腦神經元即腦細胞丟失或死亡所致,表現為腦組織體積縮小和重量下降。其原因包括生理性(自然老化)和病理性(疾病)兩個方面因素,前者是因為隨著年齡增大,部分腦細胞逐漸出現自然凋亡,這種過程在我們步入成年階段就開始出現了。所以生理性腦萎縮屬於生理現象,不一定會出現以記憶力明顯衰退為主的老年癡呆。本欄目由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和文匯報共同推出。(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10-10 養生.聰明飲食
碳水化合物=澱粉?為何吃對碳水化合物對健康很重要
【文、圖/摘自漫遊者文化《補充特定營養素的全植物蔬食料理》,作者高韻均, 蕭煜達】民眾普遍認為「澱粉」是減肥的最大敵人,「不碰澱粉」的減肥觀念自此開始流傳,因此也出現了許多錯誤的迷思。●迷思一 碳水化合物對健康百害而無一利?●迷思二 碳水化合物=澱粉?事實上過量攝取大量額外添加油脂、糖、鹽製作而成的「精製澱粉」,才是需要格外注意的(如:白吐司、甜麵包、泡麵、白麵條、甜甜圈等各種糕點)。規劃良好的全植物性飲食,不僅對體重管理有所幫助,且也有利於保護心血管;但當將飲食中的飽和脂肪酸以精製澱粉取代時,保護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重視碳水化合物的「質」以及烹調方式,才能協助發揮全植物性飲食對於健康層面的最大效益。可以從哪些食物攝取到碳水化合物?無論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或是美國醫學研究院(IOM),都認同並建議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來源,要由富含複合性碳水化合物的全穀類、根莖類、豆類、蔬菜、水果、堅果(含有少量的碳水化合物)以及種子來獲得。蓮根親子丼6人份材料:乾昆布20g、乾香菇40g、浸泡昆布及香菇的水600g、白色大薏仁80g、圓糙米80g、蓮藕200g、紅蘿蔔150g、牛蒡50g、初榨橄欖油10g、薑末30g調味料:白醬油60g、鹽1g、純素無酒精味醂20g、紫蘇葉10g、乾蓮子150g步驟:1.大薏仁、圓糙米洗淨,以室溫約30℃的水浸泡4 小時後,再放入冰箱冷藏浸泡8 小時以上。2.昆布、香菇洗淨泡水備用;蔬菜洗淨,蓮藕、紅蘿蔔切小丁,牛蒡去皮切絲,昆布及香菇瀝乾切小丁。3.將橄欖油倒入壓力鍋中加熱,以中火爆香薑末,再將香菇丁、牛蒡絲及紅蘿蔔丁爆炒片刻。4.接著加入瀝乾的大薏仁、糙米、昆布丁、蓮子及蓮藕丁,以及浸泡昆布及香菇的水。5.最後加入白醬油、鹽及味醂調味拌勻,蓋上鍋蓋以大火加熱,計時30 分鐘。6.煮至壓力鍋噴出蒸氣時改成小火,30 分鐘到時熄火,靜置20 分鐘後開蓋拌勻後,盛碗裝飾切絲的紫蘇葉即可。【主廚阿Q】純素無酒精味醂DIY:將羅漢果糖10g、脆梅2 顆、純水100g 混合靜置1 天以上;或者將羅漢果糖1/2 杯、水1/2 杯、米醋4 小匙、少許鹽混合拌勻,亦可替代味醂。如果家中沒有壓力鍋,也可利用電鍋烹調:作法3 ∼ 5 改在鍋中爆香拌炒和調味,接著盛入電鍋內鍋,外鍋加水3 ∼ 4 杯,蒸煮約1 小時,待電鍋跳起再燜30 分鐘即可。【素食營養師Mia】蓮子的營養成分組成澱粉含量高,100g 中約有70% 的熱量來自碳水化合物,因此雖然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中歸類在堅果種子類,但與栗子一樣,在營養學上都是可作為替換成「主食類」的食物。由於綠色的蓮子芯帶有苦味,無論是用新鮮或乾燥的蓮子(市售乾燥蓮子大多數已去芯),建議都先把芯去除,以避免苦味。這苦味來自於蓮子芯的生物鹼,對於腸道痙孿有些微的緩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