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0 醫療.心臟血管
搜尋
身高
共找到
373
筆 文章
-
-
2022-07-13 醫療.骨科.復健
別延誤骨鬆治療時機 醫揭為何髖關節骨折是最危險骨折
自從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在西元2000年,定義骨質疏鬆症為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以來,台灣社會還沒有對骨鬆具備充分的認知。其實骨質疏鬆症的特徵很明確,包含骨強度變差與骨折風險提高;而骨強度由骨質密度與骨品質所決定。但是臨床診斷上,沒有辦法測定骨品質,而是根據骨質密度來判定是否確診。經過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我們用白種女性的骨量與骨折風險相關性作為平均值,訂定了一套相對性的診斷標準,即T值=(骨密度測量值—平均值)/標準差。依照低劑量X光測出來的數值,與標準相差多少,即可得知量測對象目前的骨質密度是否在正常範圍內。・正常:T=+-1・骨量偏少:T=-1~-2.5・骨質疏鬆症:>-2.5骨質健康惡化的前期,身體並不會有顯著的症狀,只能依靠定期篩檢才能看出差異、並及早治療。平時多運動,適量補充保健食品,如鈣片與維生素D,就是預防骨鬆的不二法則。長者的骨骼健康尤其隨著年歲增長,無分男女,骨骼健康便跟著惡化,長者由於活動力下降,加上多半有慢性病纏身,免疫系統通常比較虛弱,因此務必要謹慎以待。因骨質疏鬆引發的骨折隨著年紀,部位會有所不同。在統計上,台灣50歲以上的人口當中,1/3女性、 1/5 男性一生會發生一次髖骨、脊椎或手腕關節的骨折。婦女從50歲開始,容易出現停經性的骨鬆,這是第一個危險期。容易因爲施力方式不對,在提重物時,或是滑倒或絆倒時以手撐地,造成手腕的骨折。手腕的傷口範圍小、影響小、恢復快,但不可不慎,因為這是骨質密度已不如過往的警訊,這時應該開始使用鈣補充劑,或是在醫師處方之下,使用防治骨鬆或骨折的藥物。而60歲以上的長者則容易發生脊椎的壓迫性骨折。它的表現方式不若外部創傷造成的骨折那麼明顯,而是會從身高變矮、駝背,還有背部劇痛等方式悄悄上身。這是因為脊椎體的壓迫性骨折原理,為脊椎體長期受到壓迫,導致脊椎骨之間空隙縮小、軟骨破裂造成的傷害。因此發現以上症狀,請積極求診,到醫院進行骨質密度的檢查與X光診斷,盡快開始補充鈣質,以防範骨質密度的持續惡化。到了70歲則要特別注意:不論男女都可能發生「髖關節骨折」其中髖關節骨折最為危險!髖關節位於骨盆腔,是支撐身體站立、步行、各種日常活動的重要關節,可以支撐超過體重好幾倍的重量,是全身受力最重的關節。因此一旦發生髖關節的骨折,通常必須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並且需要長期的臥床照顧才能恢復。在這段期間很容易因為長期臥床而使整體健康狀況惡化,增加後續的死亡風險。平均來說,髖關節骨折患者中有1/5離世、3/5失能,只有1/5病患維持良好餘命。結語上面講了這麼多骨折的可怕後遺症,並不是為了嚇唬民眾,而是台灣人太少去注意骨質疏鬆,常誤以為年紀大了就駝背、身高倒縮是正常的,因此延誤了骨質疏鬆最佳的控制與治療時機,希望本篇文章能夠促進民眾對骨質疏鬆的認識。而防治骨鬆最好的方式就是從年輕開始存骨本。人類骨質密度最高的時間大概是30~35歲,之後以1%~3%/年的速率自然下降。在骨質開始流失之前,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並且每天補充鈣質1200毫克、維生素D800單位,這樣就能維持骨強度與肌肉量,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參考資料:2018 美國國衛院2017 台大醫院電子報吉安醫院衛教【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鄭崇佑醫師】人生最後一次的骨折!? 認識髖關節骨折】
-
2022-07-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名家觀點/善用藥袋QRcode查資訊,馬偕藥劑部主任陳智芳:藥師門診助整合
本土疫情趨緩,但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及BA.5威脅蠢動,未來疫情恐反覆發生。馬偕紀念醫院藥劑部主任陳智芳表示,疫情之下,患者憂心染疫,拒絕外出或是就醫,讓罹患心血管疾病或是有慢性病的患者,出現斷藥危機,馬偕推出「藥師門診」,藥師能客製化協助用藥整合,以及解決用藥問題的一條龍服務。用藥疑問 門診協助整合疫情對藥師而言是「非常大的挑戰」,陳智芳表示,過去患者取藥時,隨時可以詢問藥物的副作用,或是用藥方式,但疫情讓民眾不敢就醫,家中剩餘的藥物,有時忘記怎麼服用,就憑記憶用藥;或是有些民眾有重複用藥的問題,用藥後出現不適,也沒有即時提出詢問,往往會影響疾病的控制。許多長輩家中會有多款藥物,陳智芳指出,馬偕醫院發展「藥師門診」多年,不管是醫師看診時發現患者有重複用藥的情況,需要藥師介入整合,或是患者本身或是家人認為有需求,都可以直接掛號,協助整合用藥。她說,目前衛福部推動「雲端藥歷」的服務,希望從醫師開藥的時候,就能避免重複用藥的情況發生。遠距諮詢 保障用藥安全陳智芳說,疫情期間,最擔心慢性病患者或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隨意停藥」,很多長輩不願就醫,加上自覺症狀改善,常會直接停藥。她呼籲,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台灣積極推動遠距醫療,至今已經發展相對純熟,不只是馬偕醫院,各大醫療院所大多有提供服務。以馬偕為例,只需要下載馬偕醫院的App,就可以透過遠距看診,看診後的支付方式,也相當簡單,僅需要使用信用卡,沒有信用卡也能請家人或親友協助跑一趟醫院。取藥更不用擔心,目前都已釋出處方箋,遠距看診結束後,只需要持處方箋到周邊的社區藥局取藥,都能協助患者規律服用藥物,且免跑一趟醫院。她也指出,患者若請家人取藥回家,別急著把藥袋丟棄,藥袋上有QRcode,隨時可以用手機掃描一下,相關的用藥資訊就能馬上得知。居家偵測 有異狀再求醫疫情在家期間,慢性病人難免會擔心沒有定期回診,恐讓慢性病控制受到影響。陳智芳表示,慢性病人一定要定期返院追蹤,若無法到醫院就醫時,可以透過遠距醫療取代,而監測血壓、心跳等工作,也許可以用科技協助自行居家監測,一旦有異常,再向醫師求助。衛福部推動「健康存摺」,可以看到個人的用藥內容、檢驗、影像或病理檢查等各項資料。另外,馬偕遠距照護服務中心也透過完整的連結規畫,接收各項生理量測數據,包括血壓、血糖、心率、體重、腰圍、身高、心電圖參數,心電圖檔等,讓醫師能充分了解民眾居家長期量測的生理數據及紀錄,提供更精準的診斷及處方。
-
2022-07-08 養生.運動健身
5項運動幫助提升好膽固醇!沒做滿30分鐘等於白做,做越久消耗熱量越多
因為膽固醇、血脂過高來醫院門診的病人相當多,除了飲食的控制之外,醫師、營養師、衛教師等,往往會叫病人多運動,運動為什麼可以降低膽固醇跟血脂肪呢?運動達30分鐘以上,脂肪消耗量越多我們要先有一個概念,運動的強度與時間長短,會消耗身體不同的能量。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表示,剛開始運動時,身體主要是從肌肉儲存的肝醣當成能量來源,接著提取血液中的葡萄糖及肝臟的肝糖,大約運動半小時後,肝糖跟葡萄糖的量不夠時,才開始提取血液中的脂肪當成能量來源。也就是說,運動初期是以消耗醣類為主,脂肪為輔;大約持續運動半小時後,身體中的醣類開始慢慢不足之後,才以消耗脂肪為主,醣類為輔。舉例來說,開始快走時,醣類與脂肪消耗的比例大約是6:4,運動半小時後,醣類與脂肪的消耗大約是1:1,所以,運動的時間越長,脂肪消耗的量就越多。先知道這個概念後,就不難明白為什麼運動有助降低血脂肪與血膽固醇了。陳詩婷說明,運動有助增加血液循環,讓血中的脂肪轉化為能量,供應人體活動消耗,慢慢的就連肝臟儲存的脂肪及膽固醇,也會漸漸被消耗掉,從而達到降低血膽固醇與血脂肪的效果,進而全面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然而,不是所有運動都有降血脂、降膽固醇的作用,必須要是「有氧運動」才行。為什麼?因為只有在有氧的狀況下運動,輸送足夠的氧氣給細胞,才能讓肌肉組織得到充分的氧氣,從而使血液中的脂肪轉化成能量消耗,進而消耗膽固醇。已有研究顯示,有氧運動可以改善血脂肪濃度、降低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增加好的膽固醇等好處。其中,若能堅持有氧運動3個月,可降低9%總膽固醇、15%三酸甘油酯、提高好的膽固醇15%,要知道每增加1毫克好膽固醇,可降低女性3%、男性2%的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1.健走健走是不分老少、不分男女最好的運動,因為走路隨時可以進行、困難度低、安全性也高,每跨走一步,可以活動到全身高達95%的肌肉,優於其他有氧運動。其中,走路的步數與好的膽固醇數值相當密切,就有一份研究追蹤了60位女性,她們每週快走5天,每天走3公里,所有參與者好的膽固醇,約提升了至少6%。如何執行研究發現,每天走一萬步可以消耗熱量、提高心肺能力、以及提高體適能;不過我們大可不必那麼麻煩計算健走的步數,只要以理想的速度快走30分鐘,大概3000~4000步,堅持每週5天,每次半小時,即可達到降血脂、降膽固醇的效果。2、慢跑慢跑是一種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研究發現,慢跑可以提高脂解酶的活性,從而促進脂肪的氧化分解,使三酸甘油酯代謝增加、高密度膽固醇合成增加,進而達到調節血脂的作用。慢跑雖有眾多好處,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若有膝關節退化、嚴重高血壓、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冠心病等人,必須經由醫師建議後,再進行慢跑較為適合。如何執行想要藉由慢跑減脂,重點是要堅持。建議每次慢跑前先做暖身運動5分鐘,拉拉筋後,等到身體開始暖和、拉筋角度變大後,再開始慢跑。每次至少要超過20~30分鐘以上,因為運動30分鐘後,脂肪才開始被當成主要能源燃燒。而慢跑的頻率,建議每星期固定4~5天,持續3~5個月,就能漸漸看出成效。3、游泳游泳也是降低血脂肪、膽固醇很好的運動。如果你本身有骨骼關節方面的問題,譬如有膝關節退化、軟骨受傷等狀況,就很適合以游泳來當成主要的運動。因為水可使人的體重被浮力所抵銷,大大減少關節、軟骨、韌帶的運動傷害。最棒的是,游泳對於身材雕塑的效果很好,眾多身材保持很好的人,詢問之下,幾乎都有游泳的習慣。如何執行游泳的最佳時間是以每次40分鐘以上最佳,原因如同前面所談,運動剛開始能量消耗是以醣分為主,30分鐘之後,脂肪開始分解並提供能量。由於游泳強度較低,要達到減脂、降低膽固醇,建議每次至少40分鐘以上,每週至少3~5天。注意!避免飯前或飯後一小時內游泳,因為空腹游泳容易影響食慾,飯後游泳會引起消化不良、嘔吐等狀況。4、騎自行車騎自行車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有氧運動,研究發現有助降低壞的膽固醇、提升好的膽固醇。而且,騎自行車有點類似游泳,不必負擔自己的體重,膝蓋的負擔也較少,比較適合膝關節不好、年紀大的人。如何執行剛開始騎車時,最好先在平坦的地形上騎,然後漸漸增加時間,每天至少堅持30分鐘,每週5天的效果最好;當然如果身體與時間允許,還能把時間提高到每天45~60分鐘;最好是把騎車融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譬如養成騎自行車上下班。5、太極拳太極拳有助降低血壓、血脂與血膽固醇,這對難以進行強烈運動的老年人,提供了一個運動的新選擇。一份針對太極拳與對照組所做的研究,受試者平均年齡為62.1歲,平均血壓為135.5/80.5 mmHg,每次太極拳大約打 61.1分鐘,每週2.9次,共20.6週。在此期間,太極拳組收縮壓平均降低6mmHg,舒張壓降低3mmHg。如何執行每週從事太極拳3~4次,每次30分鐘以上,持續3個月以上,就能看到成效。其他像是有氧舞蹈、跳舞類的運動,也都適用於慢性疾病患者。延伸閱讀: 。健檢報告「1欄位」常出現紅字,「7食物」可以變回正常值,其中「1食材」連皮吃更有效 。別以為「瘦」就不會膽固醇過高,「2件事」沒做到位,變成「泡芙人」
-
2022-07-01 焦點.元氣新聞
7月起「脊椎骨水泥」納健保給付 一年約4300名病患受惠
健保署為提升病患醫療安全性及減少併發症,針對椎體壓迫性骨折病患接受椎體成形術時,需使用具顯影效果的低溫骨水泥,今年7月1日起將用於椎體成形術所需具顯影效果的「脊椎骨水泥」醫材納入健保給付,一年約有4300名病患受惠。 健保署表示,椎體壓迫性骨折是指脊椎骨塊或椎體塌陷造成骨折,導致嚴重疼痛、變形和身高減少,常見發生於胸、腰椎壓迫性骨折等,症狀為持續性疼痛、駝背、神經損傷,甚至呼吸困難,經常造成老人背部疼痛或變形,但若長時間臥床更易加速患者骨質流失,導致功能喪失,影響生命。 治療此類骨折目的是希望重建脊椎穩定度、減少疼痛、恢復活動能力。保守治療為臥床休息,吃止痛藥、穿背架、物理治療等,待骨折自然癒合。但若有明顯神經壓迫症狀、劇烈疼痛與無力,則建議採手術治療。健保署指出,傳統手術方式,包括實施神經減壓手術或合併脊椎融合骨釘固定術,但因多數病人已有骨質疏鬆,將鋼釘架在疏鬆骨骼上,穩固效果不佳,且手術時間較長、傷口大癒合時間久,若年紀大病人或合併有其他慢性疾病,容易產生併發症。 健保署長李伯璋說,依「骨科特材給付效益評估研究案」及醫療科技評估報告,考量臨床選用椎體成形術重建脊椎穩定度,緩解疼痛所使用的「脊椎骨水泥」,相較健保給付的骨水泥,具顯影效果、低溫黏稠度高,可減少發生併發症,對病人更具安全性,同時可減少發生再次手術或感染,縮短住院天數,特別是脊椎骨水泥針對骨質疏鬆症所造成的壓迫性脊椎椎體骨折,具臨床必需性。 李伯璋說,健保署與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及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共同努力,加速研議將脊椎骨水泥納入健保給付。並積極與廠商協調溝通下,所有廠商皆願意為民眾提供更完善的醫療照護品質貢獻一份心力,7月1日起脊椎骨水泥納入健保,每位病人最高給付6萬8000點,估計一年投入2億點預算支應,約有4300名病患受惠。 李伯璋表示,科技日新月異,新醫材種類眾多,若新醫材具臨床實證效益、可預防疾病惡化又可提升安全性、提升醫療品質或屬臨床缺口,健保署基於增進全體國民健康精神,未來將持續讓具有臨床實證效益、臨床治療必要的新醫材納入健保。
-
2022-06-30 醫療.骨科.復健
骨鬆小心!髖關節骨折死亡風險高
骨質疏鬆症是台灣常見的年長者慢性病,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資料顯示,高達近四成50歲以上女性有骨鬆問題,但大多因沒有症狀而毫無警覺,一不小心就發生骨鬆性骨折,常見發生在髖關節、脊椎和手腕等三部位,其中髖關節骨折易造成下半身行動困難,長期臥床易引起併發症,死亡風險最高。林口長庚醫院骨部脊椎科主治醫師游家偉表示,人體的骨骼生成來自成骨細胞與蝕骨細胞的交互作用,25至30歲是骨質生成的巔峰,之後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代謝趨緩,骨質生成減慢,女性停經後更會因雌激素缺乏,導致骨質快速流失,成為骨鬆高危險群。逾65歲女性 6成已骨鬆「女性超過65歲時,有60%已發生骨鬆;65歲以上男性,骨鬆比率也有三分之一。」游家偉表示,骨鬆的其他危險因子,還包括體重過輕、遺傳、父母或自己曾發生骨折,以及病患有糖尿病、甲狀腺與肝腎等疾病。游家偉指出,骨鬆可說是一種隱形殺手,因為骨鬆病患的骨質脆弱,極容易發生「骨鬆性骨折」,其中以髖關節骨折的死亡風險最高,因為病患骨折後下半身行動困難,須長期臥床,容易發生褥瘡和肺部感染等併發症,嚴重時會威脅生命。游家偉呼籲,民眾要留意自身可能的骨鬆風險,注意居家安全,慎防發生跌倒等意外,避免發生骨折。建議50歲以上的中高齡者,以及高危險族群,應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DXA)。骨鬆徵兆 生活中要注意游家偉說,一旦骨質密度測出的T值小於-2.5,即為骨鬆,可給予藥物治療,包括雙磷酸鹽類、副甲狀腺素與類保骨素等藥物,分別對蝕骨與成骨細胞各有不同作用,醫師會視病患的情況評估用藥,但最重要的是,病患一定要配合醫囑,絕不能任意中斷用藥與治療。游家偉提醒民眾,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留意骨鬆的一些徵兆。例如:發現身高比年輕時矮了4公分或更多,或是因駝背導致頭頸部與牆面間距超過3公分,即可能是骨鬆引發的脊椎軟骨退化或隱性脊椎壓迫式骨折,身體的長期慢性痠痛也可能是骨鬆的警訊,應至骨科進一步檢查。
-
2022-06-29 慢病好日子.更多慢病
慢病主題館【骨質疏鬆】骨鬆小心!髖關節骨折死亡風險高
骨質疏鬆症是台灣常見的年長者慢性病,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指引資料顯示,高達近四成以上的50歲以上女性有骨鬆問題,但許多人因為平常沒有症狀而毫無警覺,一不小心就發生骨鬆性骨折,發生部位常見於髖關節、脊椎和手腕,其中因髖關節骨折易造成下半身行動困難,長期臥床易引發併發症,死亡風險最高。林口長庚醫院骨部脊椎科主治醫師游家偉表示,人體的骨骼生成來自成骨細胞與蝕骨細胞的交互作用,25-30歲是骨質生成的巔峰,之後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代謝趨緩,骨質生成減慢,女性停經後更會因雌激素缺乏導致骨質快速流失,成為骨鬆高危險群。「女性超過65歲時,有60%已發生骨鬆,65歲以上男性,骨鬆比率也有三分之一。」游家偉表示,骨鬆的其他危險因子還包括體重過輕、遺傳、父母或自己曾發生骨折,以及病患有糖尿病、甲狀腺與肝腎等疾病。游家偉指出,骨鬆可說是一種隱形殺手,因為骨鬆病患的骨質脆弱,極容易發生「骨鬆性骨折」,其中又以髖關節骨折的死亡風險最高,因為病患骨折後下半身行動困難,須長期臥床,且易發生褥瘡和肺部感染等併發症,嚴重時會威脅生命。如果是脊椎性骨折也很棘手。游家偉解釋,因為脊椎是人體中樞,一旦骨折惡化會造成行動不便,但常有病患不以為意,只當成是腰痛背痛,臨床上就曾遇到骨折後延誤太久才治療的病患,幾乎危及生命。因此,游家偉呼籲民眾要留意自身可能的骨鬆風險,同時加強注意居家安全, 慎防發生跌倒等意外而引發骨折。他也建議50歲以上的中高年齡者,以及前述的高危險群民眾,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DXA)。他說,一旦骨質密度測出的T值小於-2.5,即為骨鬆,醫師會展開藥物治療,包括雙磷酸鹽類、副甲狀腺素與類保骨素等藥物,分別對蝕骨與成骨細胞各有不同作用,醫師會視病患的情況評估用藥,但最重要的是病患一定要配合醫囑,絕不能任意中斷用藥與治療。游家偉並提醒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骨鬆的一些癥兆。例如:發現身高比年輕時矮了4公分,甚至更多,或是因駝背導致頭頸部與牆面間距超過3公分,即可能是骨鬆引發的脊椎軟骨退化或隱性脊椎壓迫式骨折,身體的長期慢性痠痛也可能是骨鬆的警訊,應至骨科檢查。最後,游家偉呼籲骨鬆患者平時多運動和曬太陽,日常飲食中也要多多補充鈣質,例如小魚干、堅果類與深綠色蔬菜,都是豐富的含鈣食物。【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2-06-26 醫療.骨科.復健
女性過了更年期後,每3位就有1位可能因骨鬆而骨折 骨鬆中斷用藥骨折風險更高!
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IOF)指出女性過了更年期後,每3位就有1位可能因骨鬆而骨折;根據健保資料庫論文資料顯示,發生骨折後,第一年死亡率高達20%。骨鬆須長期治療及追蹤,若期間中斷治療,病患恐暴露於更高的骨折風險中。北榮內科部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君睿表示,即便數據顯示「骨鬆性骨折」的嚴重性,民眾對骨鬆的危險意識仍然十分缺乏。黃君睿補充,骨鬆初期幾乎無明顯症狀,民眾難警覺,除非病患曾發生骨折、有步行問題或比較有警覺性的驚覺身高變矮、駝背或有下背痛等警訊,才會進一步就醫。除了症狀不易警覺外,醫師們也在臨床上遇到另一項難題,就是病患即使確診,但因幾乎感受不到症狀,加上健保給付藥物條件較嚴格等原因,使得服藥遵從度不佳,進而有中斷用藥等現象發生。黃君睿說明,一旦骨鬆確診,即應開始治療,骨鬆藥物分為抑制骨質流失及促進骨質新生兩大類,常見口服藥或注射雙磷酸鹽類、副甲狀腺荷爾蒙藥物與類保骨素皮下注射。無論採取何種藥物治療方式,病患的醫囑遵從性及對腎功能的限制都是必須考量的因素。她建議,治療前都應與醫療團隊好好討論。「沒有穩定的用藥持續治療,當藥效過了,骨質繼續流失缺乏保護,發生骨折或二次骨折風險大大提高。」黃君睿提醒,骨鬆是一種慢性病,就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一樣,需要長期治療和追蹤。在治療持續兩年後,應該再進行骨質密度檢查追蹤和重新評估骨折風險,以決定是否維持現行治療或者轉換治療方式。骨鬆治療目標是為了預防骨折發生,只要治療期間沒有新發生的骨折,骨密度也無明顯下降,就算達到成功治療的目的。也有不少病患治療穩定,骨密度數值進步。為顧好骨本,邁入50歲後的熟齡族和停經後婦女,黃君睿建議於定期健檢時,進行骨密度檢測,以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作為檢測的標準,當骨質密度標準差(T值)小於-2.5為骨質疏鬆症,須就醫治療。骨質缺少者(T值)於-1至-2.5間也可搭配骨折風險評估工具(FRAX),運算出未來十年內骨折的機率,如綜合評估後主要骨折風險較高,也可考慮先進行治療。至於日常生活的飲食與型態,建議多攝取牛奶、豆製品等鈣質來源豐富的食物、負重運動訓練骨骼強度,每天外出曬太陽讓身體生成維生素D,並戒菸戒酒、預防跌倒等,及早預防遠離骨鬆。
-
2022-06-25 醫療.骨科.復健
骨質疏鬆若中斷治療 恐增加骨折風險
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IOF)指出女性過了更年期後,每3位就有1位可能因骨鬆而骨折;根據健保資料庫論文資料顯示,發生骨折後,第一年死亡率高達20%。骨鬆須長期治療及追蹤,若期間中斷治療,病患恐暴露於更高的骨折風險中。北榮內科部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君睿表示,即便數據顯示「骨鬆性骨折」的嚴重性,民眾對骨鬆的危險意識仍然十分缺乏。黃君睿補充,骨鬆初期幾乎無明顯症狀,民眾難警覺,除非病患曾發生骨折、有步行問題或比較有警覺性的驚覺身高變矮、駝背或有下背痛等警訊,才會進一步就醫。除了症狀不易警覺外,醫師們也在臨床上遇到另一項難題,就是病患即使確診,但因幾乎感受不到症狀,加上健保給付藥物條件較嚴格等原因,使得服藥遵從度不佳,進而有中斷用藥等現象發生。黃君睿說明,一旦骨鬆確診,即應開始治療,骨鬆藥物分為抑制骨質流失及促進骨質新生兩大類,常見口服藥或注射雙磷酸鹽類、副甲狀腺荷爾蒙藥物與類保骨素皮下注射。無論採取何種藥物治療方式,病患的醫囑遵從性及對腎功能的限制都是必須考量的因素。她建議,治療前都應與醫療團隊好好討論。「沒有穩定的用藥持續治療,當藥效過了,骨質繼續流失缺乏保護,發生骨折或二次骨折風險大大提高。」黃君睿提醒,骨疏是一種慢性病,就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一樣,需要長期治療和追蹤。在治療持續兩年後,應該再進行骨質密度檢查追蹤和重新評估骨折風險,以決定是否維持現行治療或者轉換治療方式。骨鬆治療目標是為了預防骨折發生,只要治療期間沒有新發生的骨折,骨密度也無明顯下降,就算達到成功治療的目的。也有不少病患治療穩定,骨密度數值進步。為顧好骨本,邁入50歲後的熟齡族和停經後婦女,黃君睿建議於定期健檢時,進行骨密度檢測,以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作為檢測的標準,當骨質密度標準差(T值)小於-2.5為骨質疏鬆症,須就醫治療。骨質缺少者(T值)於-1至-2.5間也可搭配骨折風險評估工具(FRAX),運算出未來十年內骨折的機率,如綜合評估後主要骨折風險較高,也可考慮先進行治療。 至於日常生活的飲食與型態,建議多攝取牛奶、豆製品等鈣質來源豐富的食物、負重運動訓練骨骼強度,每天外出曬太陽讓身體生成維生素D,並戒菸戒酒、預防跌倒等,及早預防遠離骨鬆。骨折風險評估工具(FRAX)https://www.sheffield.ac.uk/FRAX/tool.aspx?lang=cht
-
2022-06-24 養生.健康瘦身
90歲阿嬤減肥成網紅,YouTube衝出百萬點擊!抓住一重點,營養師孫幫糖尿病嬤健康瘦10公斤
90歲的台東阿嬤,因為太節儉吃出一身病,時常出入醫院,一年多前答應孫子營養師Sunny的減肥計畫,成功從75公斤瘦到65公斤;在紀錄短片中,自嘲身形像大象的阿嬤,聽話配合的真誠表現,感動不少人。對於祖孫一塊拍片拼健康的動機,Sunny說:「人會老會退化,懂吃、懂保養可以強健身體機能,讓精神矍鑠,減少病痛,這對資深高年級生的晚年來說最重要。」 網路上,一支「我幫阿嬤瘦下來」的YouTube影片創造了百萬點閱,影片創作者營養師Sunny黃君聖笑說:「其實這是第二次挑戰,第一次減肥是失敗了,輸給阿嬤的悲情牌。」 Sunny的阿嬤長年住在台東,有一塊菜園自給自足,非常獨立,不依賴兒孫。8、90歲的年紀,胃口還是很好,尤其愛包肉粽,一天可以吃3、4顆,因為節儉惜食,什麼都吃,臭酸也吃,拿東西給她吃也從不嫌不好吃,吃完還會跟你說:「謝謝喔」。 身高150公分的阿嬤,最胖曾胖到80公斤,有三高糖尿病、中風3次,北上就醫時就住在女兒「安媽」家裡。近年,孫子Sunny考上營養師執照,提議幫阿嬤減肥,阿嬤的反應是:「不可能啦!不可能會瘦啦!」她搞不懂,瘦下來怎麼會和健康有關?委曲地說:「別人肥沒代誌,我哪會按呢?」 聽信偏方血糖飆,乖孫出手幫減重 前年,阿嬤因為血糖過高,腳傷無法癒合,來台北就醫。Sunny趁阿嬤住在家中的3個禮拜,控制三餐份量,才減了4公斤,就被阿嬤溜了。「阿嬤看傷口好像復原了,一直吵要回台東,這裡沒有田地可以種,看她好像很可憐、很無聊的樣子,我只能順從。」 老人家的保養觀念是鄉土驚悚劇,回去後聽信偏方在傷口塗麻油,塗到蜂窩性組織炎,又沒定期吃血糖藥,一年後再送來台北,血糖值已飆到300,一度狀況危急,讓女兒安媽失眠,「那時覺得上帝要召回時不久矣。」 幸好14天後阿嬤平安出院,Sunny和安媽下定決心,「不能讓她就這樣回去,一定要幫她減重,不然又要住院了。」在半推半就下,被病體折磨到不成人形的阿嬤,總算答應配合。 熟齡減重就要「慢」,變瘦也改變心態 「理論上,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控制好熱量就會變瘦。阿嬤有糖尿病,減重要循序漸進,並監控血糖變化。」Sunny坦言,老人家年紀太大,一開始並沒把握會成功,但減重2、3個月後,醫囑血糖穩定、不用再打胰島素,後來還不用吃血糖藥,給了全家很大信心。 「減重是跑馬拉松,不是短距離衝刺,重點是長期維持。」Sunny強調,熟齡減肥要慢,要犒賞自己,因此設定每周日讓阿嬤放假,去吃火鍋、韓氏料理等她想吃的美食。 減重前,腳小小、肚子超大,自嘲像大象的阿嬤,瘦下來後讓親友驚訝讚美:「變了一個人!」 「阿嬤的改變豈止外表,還有心態。不願意接受新事物是老化的最大特徵,阿嬤變得精神好、更開朗。」像是試戴曾經反抗的助聽器,和媽媽去訂做塑身衣,「一次還訂兩件!」Sunny說。 祖孫三代當YouTuber,阿嬤出道成網紅 在安媽、Sunny安排下,祖孫三代一塊教營養當YouTuber,阿嬤的開場白是:「我是阿環小姐,又來上班了!」Sunny解釋,阿嬤年輕時開雜貨店,「阿環小姐」是客人對她的䁥稱。 雖然阿嬤知道有很多人看影片,但對「網紅」沒概念。對阿環小姐來說,拍片比較像是上班,做一件有意義的任務,才願意留在台北。 安媽透露,Sunny是阿嬤的開心果,「他拿東西給阿嬤吃時,一句歌仔戲『請了~』逗得阿嬤笑呵呵,他個性溫柔從不大小聲,反而是我當女兒的有時會大聲說話,難怪阿嬤現在說要跟他一輩子。」 「拼健康」的阿嬤如今是許多人的模範,也是Sunny的驕傲,「我常聽很多人說,我年紀大、代謝不好無法減重,我都會告訴他們,我阿嬤90歲都可以減肥成功,你還年輕,不要太快放棄。」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曾忙到要包紙尿褲上班、看到2同事暴斃立刻決定離職!意外躲過股災後,她決心過沒鬥志的生活… .一場沒有哭聲,只有爭吵聲的喪禮...4個兒子都啃老!壓垮親情的最後一根稻草:分家產.年紀愈大後才發現:過去曾奮不顧身投入、在乎、重視,一廂情願付出,終將失衡,不會有好結果
-
2022-06-24 醫療.消化系統
苗栗女長期節食後猛吃高纖蔬菜 腹脹嘔吐掛急診
苗栗一名清瘦女子長期節食維持身材,暴食大量青菜高纖食物後出現腹脹、噁心嘔吐等症狀到急診室就醫,檢查發現罹患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情況嚴重恐有胃穿孔等致死風險。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肝膽腸胃內科主任林宗賜今天分享這起案例指出,這名28歲年輕女性身高152公分,體重僅35公斤,日前到急診室就診,女子表示長期節食後暴食、大量進食青菜等高纖維食物後,出現腹脹、噁心嘔吐感強烈等不適。經腹部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後,醫師發現女子胃部及十二指腸嚴重擴張,阻塞位置在十二指腸第3部分,診斷為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林宗賜指出,女子因本身體質瘦,再加上長期節食,體內缺乏脂肪堆積,導致原本撐開主動脈與上腸繫膜動脈之間夾角處的脂肪太少,使上腸繫膜動脈缺少脂肪緩衝而直接壓迫十二指腸,造成壓迫性腸梗阻及胃排空困難,進而使病患感到不適。林宗賜表示,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是一種罕見、可能威脅生命的病症,嚴重時甚至可能會使腹壓過大,有胃穿孔等致死風險;所幸女子就醫及時,病況還不嚴重,透過藥物治療及飲食調整、少量多餐,目前症狀已獲得改善。林宗賜指出,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罹病的風險因子包括長期節食、體重銳減及慢性嘔吐患者等,若症狀不嚴重,可透過調整飲食習慣改善症狀,採少量多餐、改食用流質性食物,或將固體食物透過均質機絞碎後食用,盡量避免短時間食入大量高纖維食物,加劇症狀。醫師提醒,減肥風氣盛行,但仍應採取正確健康減重方式,規律運動、均衡飲食,身體健康才能自信又美麗。
-
2022-06-23 醫療.骨科.復健
骨鬆未積極治療,腰疼竟脊椎骨折!術後10處裂縫
韓國溫馨催淚神作「有你真好」影片中,77歲嚴重駝背的阿嬤為了省下車錢,幫孫子買東西,步履蹣跚地從市場走回家,讓許多人為之鼻酸。從醫學角度來看,該韓國阿嬤骨鬆嚴重,以致彎腰駝背,除了下背或頸椎疼痛,還容易脊椎骨折。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矯正科主任陳衍仁分享,73歲陳姓婦人多年來同樣飽受駝背之苦,睡覺時只能側躺,無法正面躺睡,認為只是老化所致,直到半年前腰部疼痛,就醫發現為脊椎骨折,才知自己骨質疏鬆,骨密度T值(T-score)為-3.3,但她並未聽從醫師建議積極治療骨鬆。日前再度骨折,症狀更為嚴重,確診為多重脊椎骨折,合併嚴重背痛,接受椎體成形手術治療,沒想到,術後一個月再度骨折,脊椎骨折多達十處,分布在胸椎跟腰椎,以致駝背加劇,甚至變形,需長期臥床,幾無生活品質可言。臨床顯示,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包括女性、老年人、有家族骨鬆病史、骨骼架構較小、性荷爾蒙低下、甲狀腺功能亢進、副甲狀腺素亢進及皮質類固醇較高等患者,其中以停經後女性最為常見。「骨鬆為沉默疾病,幾無症狀。」陳衍仁說,許多患者都是在骨折後就醫,才發現嚴重骨質疏鬆,事實上,駝背、身高變矮、背痛均為骨鬆跡象,但常誤認為老化、退化而被忽略,未能及時接受治療。陳衍仁表示,當懷疑自己有骨鬆症狀,建議要到醫院做骨質密度檢查(DXA),當T值大於-1,代表正常骨質,介於-1與-2.5為骨質缺乏,如果小於-2.5,即為骨質疏鬆,應該考慮用藥,而陳姓婦人T值為-3.3,顯示骨鬆嚴重,應該積極接受治療。目前治療骨鬆的藥物包含口服及針劑,各有其優缺點,在用藥上須考量病患的牙齒狀況、腎臟功能以及骨鬆的嚴重程度,無論使用哪一種藥物,病患都應尋求醫師的專業建議。「預防勝於治療」,陳衍仁強調,如果已經骨質疏鬆才來治療,就稍微慢了一點,應從年輕時就開始存骨本,要戒菸戒酒,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維他命D跟鈣,避免飲用過量的咖啡,配合適度的運動,且不要因為想美白,而拒曬太陽。
-
2022-06-14 醫療.心臟血管
常見「膽固醇迷思」你中幾個?醫破解:太低也非好事
現代人健康意識抬頭,已有不少人在出社會之初或是年滿三十之際,開始為自己安排人生第一次健康檢查,也由於年紀還算年輕,大多數還不需擔心重大疾病的危機,常見的項目有:身高體重、抽血檢查、胸腔X光等,其中,「抽血檢查」是最基礎、快速、簡易的一種檢查。不論老少胖瘦 膽固醇易超標營養師潘富子指出,抽血檢查結果報告中有一項不論老少胖瘦,最容易發生紅字警告就屬「膽固醇」。而膽固醇又是觀看體內血脂狀況的重要指標,若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過高,容易堆積在動脈血管壁內層造成硬化或血管阻塞,後續若不加以控制改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罹患中風的風險。血脂肪 4大指標數值現代人飲食精緻、較不注重飲食均衡,膽固醇項目總是看到滿江紅的狀況;不過也會出現總膽固醇數值在標準值內,但低密度膽固醇卻出現紅字,這樣的結果總是讓民眾看的霧煞煞。潘富子說明,體檢報告上的總膽固醇數值,則是由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乳糜粒(Chylomicron)所計算而成。膽固醇到底怎麼看,還有膽固醇其實沒有分好壞,帶您來瞭解各數值所代表意義:1、總膽固醇(CHOLESTEROL):指的是血液中的總膽固醇含量,正常數值<200 mg/dl,但不能只單看總膽固醇的數值,需要由不同的脂蛋白及血脂肪指標來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且總膽固醇過低也不好,膽固醇是製造荷爾蒙的原料,包括性荷爾蒙和抗壓荷爾蒙等。2、高密度脂蛋白(HDL-C):正常數值為男>40 mg/d,女>50 mg/d;有血管清道夫的稱呼,可幫助運送血管內的膽固醇回到肝臟,進而避免血管阻塞,因此又被稱為好的膽固醇。數值越高,對血管保護作用越大;數值越低,則可能增加心肌梗塞、動脈硬化、腦中風、高血脂等風險。3、低密度脂蛋白(LDL-C):正常數值<130 mg/dl,俗稱壞的膽固醇,事實上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中扮演將肝臟製造的膽固醇帶出肝臟給其他需要的細胞及組織利用,但一旦低密度脂蛋白過多,就很容易沉積在血管內壁中,使血管內壁越來越狹窄或血管發生硬化,引發冠狀動脈硬化及心臟疾病的機率就會相對提升。(推薦閱讀:身體無不適,就醫發現高血脂? 醫曝「1吃飯習慣」害肥油狂囤)值得一提的是,若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族群,低密度脂蛋白的標準會較嚴格。4、三酸甘油脂(TG):人體攝取油脂、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後所產生的熱量,未被消耗掉的部份會轉變成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肝臟或脂肪細胞中,作為備用能量;當體內熱量過多時則會增加三酸甘油酯的產生,則會形成內臟脂肪與皮下脂肪,導致肥胖、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正常數值應<150 mg/dl,也做為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指標之一。(推薦閱讀:三酸甘油酯太高怎麼辦?搞清楚這些事就會降下來)三低一高飲食法 維持好的膽固醇潘富子提醒,膽固醇不能只看總膽固醇數,當總膽固醇正常或低密度膽固醇偏低,還是有可能發生心血管疾病,原因就出在三酸甘油脂過高、高密度膽固醇偏低。要維持好的膽固醇水準,建議採取三低一高的飲食方式(低脂、低糖、低鹽、高纖維);並在攝取油脂時挑選好的油脂(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芥花油、橄欖油等)。延伸閱讀: ·愛吃蛋會害膽固醇飆高? 營養師曝「真正高膽固醇食物」...全脂奶也是陷阱 ·降膽固醇怎麼吃? 醫曝「最佳飲食法」:常吃麵包、炸雞腿便當要注意
-
2022-06-09 醫療.骨科.復健
坐椅子稍用力 竟腰椎骨折!3大自我簡易檢測法揪出骨鬆高風險族群
近日70多歲的陳媽媽在家稍微用力坐椅子,結果腰部頓時劇烈疼痛,直冒冷汗無法起身,緊急就醫檢查,確診是嚴重骨質疏鬆造成腰椎骨折。正常骨密度T值(T-score)標準值為大於-1,陳媽媽竟然只有-3。統計顯示,若因骨鬆導致腰椎骨折,約有四成五患者不良於行,一旦髖關節骨折,需長期臥床,並易褥瘡、泌尿道感染,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在一年內死亡,死亡率高於某些癌症。員林基督教醫院脊椎微創中心主任、骨質疏鬆專科醫師程彥博表示,由於骨鬆幾乎沒有症狀,大部分骨鬆病患都在意外骨折後才知自身骨密度極低。一般來說,骨鬆引發骨折好發於手腕、腰椎、髖關節,當骨頭質地空洞,稍微受力,就可能骨折。3大自我簡易檢測法如何自我檢測為骨鬆高風險族群?程彥博提出「駝」、「矮」、「痛」3大簡易檢測方法。駝:將後背緊貼牆壁,如後腦勺無法靠牆且距離超過3公分,就可能是骨鬆導致胸椎壓迫性骨折。矮:如果身高比年輕時減少4公分甚至更多,也是骨質嚴重流失重大警訊。痛:出現持續無法緩解的下背痛時,可能是脊椎已經無法承受自身重量,發生壓迫性骨折。如符合上述骨鬆高風險族群,建議積極就醫,接受骨密度檢測,常見的超音波測量腳踝,只宜當作初步篩檢的工具,如數據異常,建議至醫院接受「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查,躺在檢測平台約5分鐘,就可檢測出腰椎、髖關節等部位骨質密度。程彥博說,停經後婦女如測量結果骨密度T值小於或等於-2.5,就屬於骨質疏鬆,必須及早就醫,與醫師討論。若合併骨折或骨質風險評估屬高危險族群,建議積極接受藥物治療。程彥博提醒,骨質疏鬆是一個骨質長期流失的無聲疾病,藥物治療效果無法立竿見影,必須持續治療,才能達到一定成效,所以骨鬆患者切勿自行中斷藥物治療,務必持續用藥,而家中有骨鬆患者應多留意居家環境,避免浴室濕滑,並在廁所增設扶手,避免跌倒骨折,造成憾事。
-
2022-06-02 該看哪科.婦產科
長時間重訓、深蹲?婦產科醫提醒當心提肛肌發炎
●長時間重訓、深蹲,小心提肛肌發炎●主要症狀是下腹部或骨盆疼痛●長期疼痛易造成患者焦慮、憂鬱和失眠27歲劉姓女子下腹部常感覺疼痛,一咳嗽就輕微尿失禁,初次診斷為應力性尿失禁,但她未生過小孩,也沒有動過骨盆腔手術,醫師懷疑罹病原因不單純,內診才發現竟是難診斷的「提肛肌筋膜炎」。進一步問診才知原來她著迷重訓,特別是背槓深蹲,身高155公分的她,常背60公斤的重量深蹲,長時間下來,導致提肛肌發炎而不自知。健身風氣盛 筋膜炎患者增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科主任金宏諺表示,隨著健身風氣愈來愈興盛,近幾年罹患提肛肌筋膜炎的人愈來愈多,由於症狀表現常以骨盆腔疼痛為主,易被誤診是子宮、卵巢病變等問題,若服用一個月的抗生素或是超音波檢查沒有問題,就得懷疑可能是患有提肛肌筋膜炎。金宏諺指出,提肛肌筋膜炎又被稱為「骨盆底肌肉筋膜炎」,與其他部位的筋膜炎相同,舉凡有肌肉的地方都可能發生筋膜炎,最常見發生部位在足底、肩頸等處。金宏諺表示,從腹部來看,恥骨正上方的位置是子宮及卵巢,而腹股溝下方的位置則是提肛肌。當提肛肌肌肉疼痛時,病人主要的臨床症狀就是下腹部或骨盆區域疼痛,這種疼痛會輻射到大腿股骨、大腿內側、外陰部、後背尾椎等區域。影響排尿 可能頻尿、殘尿感也因為提肛肌對於排尿功能具有一定的影響,可能會出現頻尿、殘尿感、下墜感、尿道痠痛感、脹尿時下腹痠痛等狀況,有些女性則會發生尿失禁的情況。因此,許多患者初期會奔走於骨科、復健科、感染科、婦女泌尿專科等科別看診,一開始大多會被誤以為是骨盆腔發炎,或是尿道發炎。嚴重時 可採溫熱水坐浴金宏諺指出,如果長時間服用抗生素治療,症狀仍舊沒有改善,可能就要懷疑是提肛肌筋膜炎問題。過去醫界顯少提及提肛肌筋膜炎,也讓患者可能長時間被誤診,長期的疼痛,進而造成病人的焦慮、憂鬱和失眠。根據統計,超過半年以上的疼痛或泌尿道的症狀,容易引起病人的身心問題,尤其焦慮、憂鬱等精神的緊張又加重疼痛和失禁等症狀。提肛肌筋膜炎的治療方式,金宏諺表示,主要是給予肌肉鬆弛劑以及止痛藥,較為嚴重時,可採取溫熱水坐浴,由於情緒會增加提肛肌筋膜炎的嚴重度,生活作息也需要一併調整。有些患者長時間因為提肛肌筋膜炎的疼痛所苦,無法好好入睡,會與身心科醫師會診,開立安眠藥等協助舒緩症狀。發作原因 與過度用力有關金宏諺指出,提肛肌筋膜炎會反覆發作,調整作息與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治療環節。由於造成提肛肌筋膜炎與過度用力有關,像過度深蹲、過度用力排便、產後過度練習縮肛運動,或是練習核心肌群時用錯力量,都可能引發提肛肌筋膜炎,他提醒,當骨盆出現慢性疼痛時,除了考量一般的婦科疾病外,也可能是提肛肌筋膜炎惹的禍。
-
2022-05-18 新聞.長期照護
翻轉腳本/向外求援 原來家門外仍有愛
〈此專題為願景工程基金會及聯合報共同倡議〉不帶期待推開關懷協會鐵門,沒想到社工一上前關切,她放聲大哭,連自我介紹都忘了。「長照殺人」是高齡社會中家庭承受照顧壓力的極端現象。若稍微放寬標準,算入「長照家暴」,案例就更多了。那麼,國家有沒有看見照顧者的壓力?基隆市社會處處長吳挺鋒說,有,觸角卻不夠深,不夠廣。吳挺鋒指出,願意申請長照居家、喘息服務,主動尋找資源的照顧者,已是安全網上的一分子。但對毫無時間求援的照顧者來說,這些資源形同空氣,「即使據點就在兩個巷口外,也等同於不存在」,可謂是「遠在天邊,近在咫尺」,長在那,卻走不進家庭。一肩扛起好母親重擔的林心美,就是如此跌落安全網。照顧者翻轉「非我照顧不可」的人生腳本,才能免除被照顧壓垮的滑坡人生。同樣在照顧深淵走過一遭的黃慧如,則是打破困局的對照組。七十五歲的黃慧如過去驕傲叫老公「高大帥」,兩人身高差了二十公分。但當時老先生近百歲,重度失智和慢性病纏身。有次黃慧如扶著先生出浴室,兩人滑倒,她竟被先生壓到骨折。「照顧生活太落魄,我換掉手機號碼、還搬了家,不想讓任何人找到我。」黃慧如曾是美術老師,她形容獨力照顧丈夫的日子可謂「晚景淒涼」,「我真的想過,推著先生一起去讓車子撞,一起走,又怕會害到無辜的司機。」骨折後,黃慧如決定向外求援,申請長照居服員協助,「給自己最後一次機會」。當天她趁機出門就醫,菜籃裡放著一張「新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傳單,正好在幾條巷口外,還來得及回家燒晚餐。她不帶著期待推開鐵門,沒想到社工一上前關切,黃慧如放聲大哭,連自我介紹都忘了。社工建議她使用「喘息服務」,甚至第二天就把床位安排好,丈夫暫由機構照顧,讓黃慧如有時間和自己獨處。後來她才知道「很多人和我一樣硬撐,不敢把家人交出去照顧。」黃慧如開始參與家協的團體課程,學習正確照護技巧,與夥伴互相扶持。這群因愛而苦的照護者們,只有在這才得以抒發壓力。對她而言,這是近三年來第一次感受到「原來家門外仍有愛」。「原來我有資格求救。」說來簡單的一句話,黃慧如卻花了三年才領悟。走完五年照護路,先生三年半前安詳離去。他過世當天,黃慧如蹲在病榻旁,要他放心,「我會好好活下去」。這個承諾,如今都實現了。▌延伸推薦:他們是一群不一樣的殺人犯。不是天生心狠手辣,或者作奸犯科的惡徒;相反地,他們從無前科,可能是家中最有責任感的那個人,照料因病倒下的至親。「照顧殺人」數位專題報導1:看見照顧殺人「照顧殺人」數位專題報導2:解開長照枷鎖【照顧殺人】系列完整報導及後續迴響請見願景工程基金會官網
-
2022-05-17 新聞.長期照護
老老照顧…70歲顧80歲 有愛扛不住
〈此專題為願景工程基金會及聯合報共同倡議〉光是替丈夫換衣服,就被抓得全身是傷,甚至濺血。身高僅一米五的她,無力攙扶失去肌力的丈夫,兩人因此受困二樓,踏不出家門。這樣的個案在偏鄉很多,「我們沒辦法苛求他們能照顧得多好。」七十歲潘玉嬌(化名)從睡夢驚醒,黑暗中一雙大手緊掐她脖子,她近乎窒息。使出全身力氣拳打腳踢總算掙脫,衝出房門打電話向女兒求救:「妳爸爸差點掐死我!」潘玉嬌照顧失智丈夫將滿三年,這場「驚魂記」發生後,才意識到獨力照顧的極限。夫發病 性格行為大變潘玉嬌回憶,丈夫陳耀祖(化名)八十歲發病那年,先是忘記自己說的話、找不到回家的路,接著性格大變。「他真的變成不一樣的人,我心裡很害怕。」潘玉嬌說,症狀嚴重時,陳耀祖終日將自己反鎖房內,堅持不開燈,不論誰靠近,他都一拳揮去。失智症患者不只是健忘,常會合併精神行為症狀,例如妄想、怪異舉止、睡眠障礙,這些症狀才是照顧者最大壓力來源。親戚以為性格反常的陳耀祖是被鬼附身,在兩老的公寓內貼滿符咒。符咒無法改善「老老照顧」處境。潘玉嬌光是替丈夫換衣服,就被抓得全身傷,甚至濺血。身高僅一米五的潘玉嬌無力攙扶失去肌力的丈夫,兩人因此踏不出家門,一起受困在老公寓二樓。在偏鄉 老顧老逾一半「這十年,我們很常碰到『老老照顧』的案例」,台東聖母醫院承辦居服業務,護理部主任蕭燕菁表示,台東偏鄉中壯年多半離鄉工作,超過一半的居服個案都是老老照顧,「我們沒辦法苛求高齡者把伴侶照顧得多好,他們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衛福部一○六年調查,全台六十五歲以上的「高齡照顧者」比率高達三成七,其中近六成發生過失眠、痠痛、憂鬱症等情況;更有六成三長者「必須獨力照顧」親屬,無人可接手協助。蕭燕菁說,高齡者體力有限,搬動照顧對象時受傷、跌倒的風險較高。此外,高齡者記憶力較差,要記住翻身的技巧,或者「軟墊該如何擺位防止關節壓瘡」等繁瑣的照顧細節,相對困難。高齡照顧者不見得願意接受外界的協助,原因之一是「自己顧不用花錢」。目前低收入戶申請長照2.0服務,政府全額補助,但中低收入戶要自付全額的百分之五、一般戶則是百分之十六。沒收入 省錢不找幫手台北護理大學長照系教授陳正芬說,我們常以為「長照自負額」只是一點錢,就可為照顧者減壓;但研究發現,即使小錢的「自負額」,對窮人或生性儉省長者來說,都是無法接受的負擔。再者,「喘息服務應從長照給付中獨立,改變核定方法,改以照顧者的需求為優先。」陳正芬表示,喘息服務是要讓照顧者喘息,應該視照顧者的狀況而定,但前長照2.0是以被照顧者的失能等級來評定時數,很不合理。老小孩 怒氣只對家人外地工作的女兒曾提議聘外籍看護照顧爸爸,但潘玉嬌極力反對:「你爸爸會打傷別人!」直到陳耀祖那夜掐住她的脖子,她終於願意放手,請來外籍看護。請看護後,潘玉嬌終於能出門運動、與朋友相聚;陳耀祖也不曾「攻擊看護」,原來陳耀祖的怒氣只發洩在最親近家人身上。「照顧者信任看護,壓力就一定能減輕」,蕭燕菁說,照顧者與看護建立關係過程中,能找回社交,並慢慢學會「放手」。※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延伸推薦: 他們是一群不一樣的殺人犯。不是天生心狠手辣,或者作奸犯科的惡徒;相反地,他們從無前科,可能是家中最有責任感的那個人,照料因病倒下的至親。「照顧殺人」數位專題報導1:看見照顧殺人「照顧殺人」數位專題報導2:解開長照枷鎖【照顧殺人】系列完整報導及後續迴響請見願景工程基金會官網
-
2022-05-12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不喝酒就沒有脂肪肝?小心落入飲食陷阱!聰明吃、規律動,醫教4大預防秘訣
40歲的汪先生平時擔任警衛工作,因缺乏運動,近年來身形逐漸肥胖。在一次公司健康檢查的超音波檢查時,發現有中度脂肪肝,經詢問才知汪先生熱愛精緻美食、又愛喝手搖含糖飲料,所以除了體重過重之外,脂肪肝的形成與攝取過多熱量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研究指出,BMI數值越高,罹患脂肪肝機率也越高,而台灣有3∼4成人口有脂肪肝,無論男女、胖瘦、常不常喝酒,都有可能是潛在的脂肪肝患者。所以民眾應該從源頭做起,透過養成健康生活型態,做好體重控制減少肥胖,以降低脂肪肝的發生。 拒含糖高脂、多運動,改善脂肪肝 長庚醫院主治醫師盧勝男指出,常見造成脂肪肝的原因,包括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過度飲酒、糖尿病控制不良等,而上述因素可歸納為生活型態與慢性病控制。 尤其近年來國人生活型態改變,例如喜好含糖飲料、高脂肪食物,以及久坐缺乏運動等,往往導致體重增加,甚至產生脂肪肝等健康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常認為喝酒才易產生脂肪肝,其實精緻澱粉、甜點、含糖飲料等高糖飲食,也會增加脂肪肝風險。選擇食物時,最好多留意食品成分,叫外送服務,在點餐時也要注意份量,避免吃得過多。 目前脂肪肝雖無有效的治療藥物,但可以藉由控制體重、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養成健康生活型態來減輕脂肪肝。 四招遠離脂肪肝 一、認識自己的BMI BMI值計算公式:BMI=體重(公斤) /身高²(公尺²)。體重正常範圍為BMI=18.5~24 例如體重52公斤、身高155公分,其BMI為:52(公斤)/1.55² (公尺²)= 21.6,屬於正常範圍。個人可依BMI來計算每日熱量攝取量。 二、聰明吃 多吃蔬菜、全穀雜糧、多喝白開水,減少含糖飲料,或透過「我的餐盤」養成均衡飲食習慣。 1.每天早晚一杯奶2.每餐水果拳頭大3.菜比水果多一點4.飯跟蔬菜一樣多5.豆魚蛋肉一掌心6.堅果種子一茶匙 三、規律動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體重只要減輕5~10%就能改善脂肪肝程度,並減輕肝臟纖維化問題。建議每周至少150分鐘中度強度規律運動,不但能減重,更能預防復胖。 四、天天量體重 隨時監控自己的體重變化。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年紀愈大後才發現:過去曾奮不顧身投入、在乎、重視,一廂情願付出,終將失衡,不會有好結果.夫逝三年想再婚,子女怕分不到財產堅決反對!媽媽怒撕贈與契約:我會把錢花光,房子誰也不給.繳完房貸終於喘口氣,卻發現退休金一毛都沒存!粉圓妹:擁有「現金流」比房子重要
-
2022-05-0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背痛未必是肌肉筋膜問題,痛到冒冷汗恐是主動脈剝離!8種情況速就醫
背痛是日常相當常見的毛病,但未必是閃到腰等肌肉筋膜問題,嚴重也有可能是危及生命安全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或是臟器感染等。大灣健全診所家醫科王威傑醫師指出背痛主要可能,並提供一般情況可應對方法,也提醒若有察覺不對應盡早就醫,以維護生命安全。 為什麼會背痛?醫指主要3大原因。 結構性背痛:王威傑醫師表示,背痛主要可分成結構性、發炎性、臟器性三大類。結構性包括肌肉、筋膜、韌帶、脊椎等,各結構關係密不可分,一個結構出問題,其他也可能受到影響。肌肉、筋膜、韌帶常見如扭傷、拉傷、發炎等。脊椎相關如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椎間盤退化、癌症骨轉移、骨質疏鬆造成的壓迫性骨折等,其中前二者則可能背部某處脊椎呈現明顯突出,後三者可能造成脊椎塌陷,出現「矮、駝、痛」的情況。脊椎相關問題也容易有椎體敲痛的情形,也就是敲擊患部會有明顯疼痛感。 發炎性背痛:發炎性則由各類發炎性疾病所引起,如僵直性脊椎炎容易晨間僵硬,疼痛在活動之後會減緩。乾癬性關節炎患者除了出現乾癬以外,也會影響到脊椎等關節。發炎性腸道疾病,如克隆氏症、潰瘍性大腸炎等,除了腹瀉、血便以外,也會出現脊椎疼痛。骨結核則易有低燒、半夜發燒盜汗的情況。 臟器性背痛:臟器性常聽到、也常被聯想到的如腎盂腎炎,容易有發燒、噁心、嘔吐、泌尿道感染等,疼痛常見於腰部兩側。除此之外也包括泌尿道結石,疼痛於腰的兩側或轉移到腹股溝,容易出現血尿。 特別注意劇烈疼痛!要特別注意的是,主動脈剝離和心肌梗塞也可能出現背痛。主動脈從胸腔至腹腔皆有經過,不單只在胸腔,出現主動脈剝離時,會產生劇烈的疼痛,甚至嚴重到冒冷汗,疼痛在背部也有可能出現。心肌梗塞則在發生時除了胸悶胸痛外,常見也會出現心臟周圍各處的延伸性疼痛,或稱轉移性疼痛,如左肩、左臂、頸部、下巴等,背部疼痛也可能出現,和主動脈剝離一樣,痛到冒冷汗是嚴重的警訊。 背痛未必是肌肉筋膜問題,8種情況盡速就醫不要拖! 綜合上述,王威傑醫師提醒,出現背痛時可先觀察有無其他症狀出現,若出現脊椎敲擊時會痛、半夜平躺特別痛、身高變矮或駝背、晨間僵硬、單側麻木或抽痛、噁心想吐、發燒等,這類問題通常恐怕不單純是出自於肌肉或筋膜,應盡早就醫檢查。而若是出現劇烈疼痛,甚至冒冷汗,更應即刻就醫。 肌肉筋膜背痛通常一週好轉,超過四週、4種情況早檢查。 觀察背痛,民眾也常會以時間計算,對此王威傑醫師表示,症狀感受以外的觀察方向,若以時間來看,一般而言小傷通常1周就會好轉,但視情況也會有較久的時候,最久別觀察超過4週,超過建議盡早檢查為佳,包括「內科治療無效」藥物遲遲無法改善。其他像是第一次出現不明背痛但小於20歲或是大於50歲者,以及長期使用類固醇、有骨質疏鬆症、癌症病史等也都不能大意,盡早就醫為佳。 背痛怎麼辦?4招助改善!醫:貼布別超過4小時。 民眾出現背痛,最常見優先使用的如痠痛貼布,不過有時效果相當有限,對此王威傑醫師表示,痠痛貼布主要對淺層肌肉筋膜效果較佳,對於較深層或是肌肉筋膜以外的問題效果有限,甚至沒用。因此背痛出現時,民眾可先嘗試使用痠痛貼布改善,但不宜過久,視藥物有所不同,應詳細了解包裝上用藥說明,一般約4小時左右就得取下,以避免接觸性皮膚炎或過敏,若未改善也可以適度使用消炎止痛藥,藥效可透過血液傳到全身。酸痛貼布和消炎止痛藥也可以兩者一起使用,適量使用鮮少有藥物過量疑慮。另外背痛剛出現時也可以使用冰敷降低發炎反應,後幾天則用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幫助復原,並適度休息。上述為推斷是肌肉筋膜疼痛等一般疼痛的處理方式,因此建議若狀況較輕可多觀察其他症狀,較嚴重應先檢查確認,若遲未改善則盡早檢查。 《延伸閱讀》 .睡覺躺平會背痛,側躺就沒事?醫指常見2原因,4招有助改善! .閃到腰未必是扭傷!醫:3情況速就醫,5姿勢搬物避免受傷。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5-01 養生.聰明飲食
清淡就是最養生飲食法?更年期女性要適量吃紅肉
母親節吃大餐慶祝之餘,更重要的是了解媽媽日常飲食是否攝取均衡。媽媽知道六大類食物是什麼嗎?是否以為清淡就是最養生的飲食法?以下是媽媽可能缺乏的幾大重要營養元素,不妨自己先做好功課,再和媽媽一起討論並規畫三餐,用正確的觀念鞏固媽媽的健康。蛋白質夠了嗎?豆魚是優質蛋白質,但女性易缺鐵,也要適量吃紅肉。「豆魚蛋肉一掌心」,植物性蛋白擺在第一類,但更年期婦女容易缺鐵,白肉中的鐵質比較少,紅肉鐵質較多,建議蛋白質攝取比例中,多少加一點紅肉。健身族最愛的「雞胸肉」常被視為優質蛋白質,但若沒有增肌減脂需求,不建議常吃雞胸肉。另外,不少長輩認為「愛吃魚」比較健康,其中鮭魚Omega-3脂肪酸,對更年期婦女較佳,但魚類比牛、羊、豬的肉類脂肪含量少、鐵質少,飲食還需要多樣化,補充蛋白質避免吃下過多肥肉,並適時攝取優質脂肪。至於蛋白質要攝取多少才夠?國民健康署建議一般婦女,每公斤體重可攝取1至1.2g的蛋白質;更年期、老年人則每公斤攝取1.2g;懷孕、哺乳期除了基本蛋白質需求量,還需要加上10至15g蛋白質。若是體重過重,則建議用理想體重計算適合補充的蛋白質份量。【體重過重者的蛋白質攝取計算】理想體重公式:22╳身高(m)╳身高(m)舉例:身高162cm的小美,理想體重為22╳(1.62)╳(1.62)=57kg【一般人的每日蛋白質攝取計算】每公斤1g~1.2g舉例:57公斤╳(1g~1.2g)=一天攝取57g~68.4g蛋白質較佳鈣質夠了嗎?更年期婦女缺鈣,吃鈣片要配合維生素D食物。一般婦女鈣質需求一天要1000毫克,更年期婦女因鈣質流失,一天需要1200毫克。建議「每天早晚一杯低脂奶」,每杯250cc就能攝取250毫克的鈣質作為基本盤。補鈣前也應多攝取深色蔬菜、牛奶、芝麻、起士等維生素D食物,再搭配適當曬太陽及運動,幫助鈣質吸收及合成。有了足夠的維生素D之後,再吃鈣的補充劑效果才會好。市售鈣營養補充品多樣,又以碳酸鈣較為常見,但對於常吃胃乳片、胃藥的人比較不易吸收,因為鈣質在酸性條件下吸收較好,但胃酸不夠者,吃下碳酸鈣往往是過門不入。建議多於飯後服用鈣片或吃點水果幫助吸收。此外,鈣跟鐵互相競爭,吃完鈣片後不宜馬上吃高鐵食物。「胺基酸螯合鈣」和「海藻鈣」比較好吸收,民眾可視需求補充。另外「磷酸鈣」、「檸檬酸鈣」則不適合腎臟不好的媽媽吃,會增加腎臟負擔。維生素夠了嗎?維生素C穩固膠原蛋白,維生素B群降低焦慮。對於女性來說,最重要的維生素C,功用不只有美白,還能促進體內結締組織穩固,猶如在體內加強鋼筋水泥,可以多吃木瓜、芭樂等水果。有心悸問題的更年期女性則可補充鎂、鈣、鐵,改善心血管問題,避免心臟「蹦蹦跳」。若身體容易疲倦,可補充維生素B群改善焦慮失眠、穩定神經,避免焦慮緊張及鐵質流失。當體內維生素充足,有助於幫助身體合成所需的膠原蛋白,如果為了瘦身不吃飯,身體缺乏基本的六大類食物,反而把膠原蛋白燃燒掉,得不償失。纖維夠了嗎?首推牛蒡和芹菜,易脹氣、牙口差者可吃地瓜葉、莧菜。建議婦女一天攝取25g至35g的纖維素,大約4份蔬菜(每份可攝取2-4g纖維素)和3份水果(一份可攝取約2g纖維素)。此外,每餐飯裡建議有三分之一為全穀類,如燕麥、藜麥、胚芽,增加纖維含量,每天攝取未精緻澱粉可以增加8g纖維,較為充足。蔬菜中推薦牛蒡跟芹菜,每份纖維素含量高於4g,CP值最高,而牙口不好的長輩,則可以吃地瓜葉、莧菜,高纖且質地較軟、容易入口。另外,水果普遍纖維素含量較平均,除了瓜類因水分含量多,纖維較低。若要攝取纖維質,盡量不要喝果汁,或避免濾掉果渣,建議多吃原型食物。攝取纖維可以幫助穩定血糖、降低膽固醇、促進排便,但高纖食物可能讓部分長輩容易脹氣,應適量攝取。諮詢/新光醫院營養師許為捷
-
2022-04-26 失智.照顧喘息
心靈雞湯/ 罹癌又要照顧失智母親!轉個念還是能走出長照煉獄
身兼電台主持人與作家的齊萱,在56歲時發現自己罹患了子宮內膜癌,除了要面對自己生病的打擊,母親起伏不定的失智症狀況,更讓她難以招架。要同時照顧自己與他人,一路上真的困難重重,但齊萱仍然找到調適的方法,並將心路歷程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母親送我的禮物—帕金森症。二○二一年的母親節,我收到了母親送我的禮物。是的,不是我送母親禮物,而是她送我禮物——帕金森症。雖然因為帕金森症,也因為長年的壓抑,母親的表情愈來愈少, 愈來愈有這個病症獨有的「撲克臉」,但是面對她瞪大的眼睛,正面而來的:「妳不要再冒充我的女兒了,因為妳不是。」的暴怒直言,我依然有片刻的錯愕。前後加起來大約有八、九個月的時間,母親起伏不定的失智症狀之一,是忘了我是她的女兒,堅持她真正的女兒不見了。 習慣壓抑自己的她,起先還會問:「妳知道我的女兒跑到哪裡去了嗎?妳把她學得這麼像,她什麼事情妳都知道,妳可以叫她回來,把她還給我嗎?」漸漸的,她延伸出很多的可能性:失蹤了、跑掉了、躲藏了、不見了,再變成被捉了、被賣了、被殺了、被埋了..。而在比這更早之前,她先忘掉的是我身體的狀況。在我告訴她我某天必須出門,因為要回診追蹤時,她一臉茫然。面對罹癌的打擊,又要同時照顧母親。我輕聲問她:「媽媽,我去年得到癌症,還住院動手術,現在每三個月要追蹤一次,妳都知道吧?」她的茫然轉為漠然,別開臉去說:「不知道,完全不知道。」頓了一下,再回頭上上下下打量我。「妳很健康啊!看起來都好好的,哪有得什麼病?」啊!我多麼希望如此,希望自己是健康的,是好好的,是沒有得任何病的。然後我又會回想,過去除了身高體重和五十歲以後,平常拿二尖瓣脫垂導致心律不整的藥的診所,固定每半年會要我去抽一次血之外,我好像..不,不只是好像,而是幾乎沒有做過身體檢查。理由可能和一般人大同小異,當然是包括「沒事不要找事」、「不檢查沒事,檢查了一定有事」、「鴕鳥心態」、「要怎麼樣就怎麼樣,檢查出來沒得醫更慘」等等。母親若走了,我甚至可以消失。我不做身體檢查的理由,其實是因為母親。父母在,不遠遊。古有明訓;我則是母親在,不重己,或者說,無自己。從很早開始,我就發現一件對於我而言,最是日常,卻絕不正常的事:母親不快樂,我不能快樂;母親不健康,我不該健康;偏偏她很早就有三高,加上心臟等等慢性疾病,而且,自十九歲後,她似乎沒有真正快樂過。於是有一天,我發現,這句話還沒說完,若要說完,若要推到極至,應該是:母親不快樂,我不能快樂;母親不健康,我不該健康;母親若走了,我甚至可以消失。「我可以消失」這五個字一浮現,嚇壞的人是我自己。不正常。是緊接著浮現的字眼,對,不正常。而會造成這不正常想法的,會戴上這種面具過日子,到底是母親為我加上的,還是我自己的責任? 我只知道,即便得用自己的十指剝離,即便會讓一張臉血肉淋漓,都已經到了必須摘下面具的時候。摘下面具,為的是面對自己,接受自己。長照彷如煉獄,試煉著我還在追蹤期的身子,而把這煉獄轉成隧道的,是我摘下面具的決定。「情緒勒索」、「替代性配偶」、「工具人」、「冷暴力」等字眼,在自我覺醒的過程中,不斷撕裂與母親拉扯的我;但是漸漸的,我不但看到了自己體內那個不斷討好,只為了得到愛的「孩子」,也意識到了為什麼母親會要我把滿櫃子的娃娃,搬到因為起居方便,而現在與外籍看護同住的對面屋裡。二○二一年,母親七十七歲,我五十八歲,但就在她漸漸失智而可以恣意展露「原我」的時候,我才知道,不管我幾歲,她其實一直都只有、都停留在生我那年的十九歲。我的身體,還是一樣的疲累,但是我那顆支離破碎,甚至血肉模糊的心,慢慢兜攏且開始柔軟、堅定、強壯起來。理解母親的狀態,學會調適心情。原本因為長照的反覆操作,還有她失智的無能為力而怨懟,漸漸的,轉為憐惜的不捨:這是我的母親,更是一個來不及長大,就得獨自生養女兒的十九歲小女孩。以至於後來某日媽媽對著我說:「妳回來了。」就像她突然忘記我一樣,又突然記起了我,我明白這只是病情的起伏,並非痊癒,我的情緒,已經可以不再如同之前一樣,完全跟著她的喜怒哀樂走。現在的我,依然不知道隧道的盡頭在哪裡,何時我才會見到隧道那頭的光,但是,我非常清楚摘下面具,為的是面對自己,接受自己,同時,陪伴我那方式或許扭曲,情緒也許複雜,卻肯定愛我至深,永遠十九歲的母親。(本文出自日日學出版《親愛的,我在》齊萱著)
-
2022-04-19 該看哪科.兒科
小六男童身高僅127公分、骨齡才9歲 對症下藥長到170
小學六年級的男童小杰(化名)因身高只有127公分,身材矮小比同年級男生矮了一大截,經學校轉介至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小兒內分泌科門診診治,因身高遠低於標準身高曲線百分之3,預測成年身高只有157公分;身體檢查顯示第二性徵尚未出現,骨齡只有9歲,懷疑是內分泌疾病導致身材矮小,住院進行內分泌檢查,結果發現為腦下垂體生長激素缺乏所導致。因持續成長不良,經向中央健保局申請專案用藥,醫師給予小杰每日注射生長激素,再加上飲食、運動、睡眠的輔助,治療療效顯著,經由4年的治療,小杰身高從治療前的130公分進展到170公分,比遺傳身高169公分高,也逐漸恢復自信。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主任林昭旭說,矮小的認定可由下列3點觀察:1、生長曲線圖和相同性別、年齡相比低於第三百分位。2、生長速率緩慢,6歲後1年身高成長小於4公分。3、預測成年身高和父母遺傳身高相比,明顯落後。若經診斷為生長激素缺乏,經治療後有8成小孩都會達到遺傳身高,特別是在青春前治療效果最佳。因此家長要經常留意小孩的成長狀況,若有發生上述3點矮小的情形,家長該警覺帶孩子至小兒內分泌科做評估,及早診斷、及早治療,以免錯失黃金時期。林昭旭也指出,矮小症有不同成因,在初次評估時,小兒內分泌醫師需要有各方面孩童的相關資訊,除量測身高、體重外,孩童的出生狀況,包括出生周數、出生體重、出生身長;父母親的身高以及父母親小時候的發育狀況,有無發展遲緩,有無內在慢性疾病;孩童本身飲食、運動、睡眠狀況以及歷年的身高體重紀錄更是重要的資訊。若已經上小學,可向學校申請各個年級的身高體重紀錄。此外,在身體檢查方面,一定要檢查孩童的發育狀況:包括男孩的生殖器官和女孩的胸部發育程度和陰毛腋毛是否長出。小兒內分泌科醫師才能做好正確的判斷,安排相關的檢查,而非直接安排骨齡和抽血檢驗。不少家長好奇矮小的孩童都可以透過注射生長激素來長高嗎? 林昭旭強調,生長激素缺乏發生率約只有3000分之1,唯有符合生長激素治療適應症的孩童接受治療才會有療效,大部分健康孩童透過均衡充足的營養、足夠的運動,充分的睡眠和正常的生活作息,身體就能累積足夠的能量長高。林昭旭說,並非所有孩童施打生長激素都有效,不適用者反而會有反效果,也特別提醒家長更不要聽信偏方亂服成藥或保健品。
-
2022-04-12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空汙世代】肺功能檢測論壇/「吹好吹滿」才有效 肺功能檢測重品質
頭痛兩天或心臟有異樣,很多民眾都會立刻求醫,但負責呼吸功能的肺,如果出現咳、痰、喘或因缺氧而疲累,卻常被人誤認是感冒或體力不好,「過兩天就沒事」,再加上肺功能檢查不像量血壓血糖那麼方便,結果導致肺部疾病確診時,多半已是晚期且不可逆轉,為台灣帶來龐大的醫療支出。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表示,早期揪出病灶可降低長期的沉重負擔,他並提出三大策略:肺功能檢測早期篩檢、確保肺功能檢測品質、建立屬於台灣的監測數值。延伸閱讀:什麼是「肺功能檢測」? 不是照胸腔X光就夠了嗎?王鶴健說,每個人的肺功能資本不一樣,有人天生肺功能異常得好,有人先天不佳,每人一生至少應做一次肺功能檢測,建立肺功能履歷,了解自己的資本有多少,若肺功能異常,就會有警覺,減少後天傷害,再加上定期追蹤就診,即可常保肺部健康。他更建議廿到卅歲族群,先確認自身肺功能是否屬於先天異常,一旦建立肺部健康履歷,即可提升對肺疾症狀的自覺。延伸閱讀:【空汙世代】肺功能檢測論壇/專家:25歲應測肺功能 建立健康履歷一般人常以為只有透過X光、抽血或電腦斷層,才能揪出肺部病灶。王鶴健表示,其實只要做肺功能檢測,採用肺量計,透過呼出的氣流量來監測肺功能,就是診斷COPD最準確可靠的方法,也有助於評估肺部疾病的嚴重度、進展及預後。王鶴健提醒,肺功能檢測無侵入性,而且過程簡單,但負責檢測的醫事人員教育訓練很重要,一定要指導受測者「吹好吹滿」,才能確保檢測品質。延伸閱讀:【空汙世代】肺功能檢測論壇/關注肺老化 避免呼吸器相伴餘生以COPD的患者來說,當患者吸飽氣後吐出,用力呼氣的肺活量(FVC)以及用力呼氣一秒量(FEV1)的比值小於七十%時,即顯示肺有阻塞。另外,FEV1數值大於八十%代表著輕度阻塞、八十%到五十%間屬於中度、五十%到卅%屬於重度、小於卅%屬於極重度。王鶴健也指出,肺功能比值是以FVC與FEV1兩者相較,目前的比值標準是根據國外資訊,但肺功能受性別、年齡、身高、種族等因素影響,台灣應訂定屬於台灣人的標準值。延伸閱讀:【空汙世代】肺功能檢測論壇/提升存活率 專家促建跨部會單位
-
2022-04-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鼻腔深淺不重要 彰醫:採檢位置對了才能正確快篩
市售新行自行快篩劑,強調只需插入鼻腔裡2公分即可正確採檢,衛福部彰化醫院今天受贈一批新型快篩劑;院長曾孔彥說,鼻腔長度因每個人身高而異,採檢劑書面說明的深淺並不重要,戳對了位置、做對了動作,才能正確採檢。彰化縣議員陳玉姬今捐贈180份快篩劑給衛福部彰化醫院,按照使用說明書寫的,只需插入鼻內2公分即可正確檢測,準確度高,是目前最優的快篩試劑,大幅減少醫護人員自我篩檢時的不適感。「深淺不重要,位置對了才重要。」彰醫院長曾孔彥表示,中央規定快篩採檢深度為採檢棒直入鼻腔2.5公分,實際上每個人身高不同,有人2公分,有人2.3公分,有人鼻腔長度達2.5公分,從數字看正確採檢並不恰當,應該注意的是採檢棒有無達到鼻腔正確位置。曾孔彥說,採檢棒伸入鼻腔後,達到置頂部位時,會有痠痠的、想流淚的感覺,有這種不太舒服但不是疼痛的感覺代表採檢位置對了,採檢者要左10圈、右10圈轉動採檢棒沾黏病毒,自行檢測病毒ct值大於30,代表病毒傳播力較弱,ct值越小,代表傳播力愈強,此留在家裡別出門,通知醫院由專車接到醫院進一步篩檢。快篩劑準確度70%至80%,並非100%準確,民眾還是要以醫院篩檢為主。
-
2022-04-06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年輕人頭暈、頭痛頻繁發作別輕忽,恐是「高血壓危象」!2個面向控血壓
編按:12歲的阿華最近兩週內,上課時常常感覺到頭暈、頭痛,晚上睡覺睡不好的情況。本來以為是因為升學壓力過大,便不以為意。有一次上課中又發生頭暈、頭痛的症狀之後,到健康中心一量血壓,才發現血壓高達190/100mmHg,送醫被診斷為「高血壓危象」須緊急住院控制!12歲的阿華身高已經長到170公分,但體重也是高達95公斤,這樣高達32.9的BMI值,已經是歸類在「肥胖」,必須要積極控制。阿華最近兩週內,上課時常常感覺到頭暈頭痛,晚上睡覺睡不好的情況。本來以為是因為升學壓力過大,便不以為意。有一次上課中又發生頭暈、頭痛的症狀之後,到健康中心一量血壓,才發現血壓高達190/100mmHg!阿華立刻被健康中心護理師轉送到萬芳醫院急診進行緊急處理。經過醫師判斷之後,阿華被診斷為「高血壓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 )」,是指由於血壓過高,導致身體的器官造成傷害,必須住院控制血壓!經過4天住院治療,阿華的血壓相對穩定,可以出院改為用口服血壓藥控制。經過這次的事件,阿華知道了定期測量血壓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也開始更積極的體重控制,希望在減重成功之後,能夠不用再吃血壓藥了。台灣兒童、青少年高血壓人口10多年間成長一倍萬芳醫院小兒心臟科黃斯煒醫師表示,台灣兒童、青少年間高血壓人口激增已不是新聞,從2000年時每1萬名兒童中,約有2位孩子有高血壓;到了2013年時每1萬名兒童中,將近有4位兒童有高血壓,這10多年間整整成長了一倍之多。而這些兒童中,超過九成是屬於「原發性高血壓」。這種「原發性高血壓」就和大人常見的高血壓一樣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像是遺傳、飲食習慣、鹽分攝取過多、壓力、體重過重、缺乏運動等。那為什麼有些人會等到20、30歲之後才發生高血壓,有些人卻在10幾歲時就被診斷高血壓呢?體重過重是一個很大的原因!高血壓逐漸年輕化,年輕人應多注意飲食習慣近年來因為飲食西化的關係,孩子很容易就營養過剩,又愛吃一些高鹽、高油、高糖份的食物。這樣的結果導致過重或是肥胖的兒童或青少年迅速增加,而這些肥胖相關的併發症更是隨之而來,如: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高血脂或是高血壓。這些成人常聽到的慢性疾病,在兒童間已越來越常見。如不及時控制,可想而知的,這些疾病會一直跟著孩子到長大成人。也有於發生年紀太小,以長期來看,在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更高。「原發性高血壓」不是吃藥就好,減重和飲食控制是關鍵黃斯煒醫師也表示,像阿華這樣的「原發性高血壓」,並不是吃藥就好,減重和飲食控制才是最重要的!過去研究就顯示,每降低1公斤的體重,可以降低1 mmHg的血壓。而在良好的飲食控制之下,也可以降低10-12mmHg的血壓。而使用一種高血壓藥,平均只能下降8-10mmHg的血壓。因此生活習慣上的改變加上飲食上的控制,才能讓血壓控制更事半功倍!在高血壓的飲食控制上,建議要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取量,減少過多油脂的攝取。在肉類的選擇上,可以選擇魚類或是瘦肉,要避免油脂過高的肉類。另外也要減少糖分的攝取和減少含糖飲料攝取。最後,正確、規律的運動,在高血壓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同樣擁有美國國家運動醫學學會私人健身教練執照的黃斯煒醫師說,現在兒童和青少年由於升學壓力過大,平時又缺乏運動習慣,這樣多吃少運動的狀況,很容易就造成肥胖。不只有氧運動,肌力訓練也是同等重要而兒童和青少年間的運動選擇,除了像是跑步、騎腳踏車、游泳這類的有氧運動之外,肌力訓練也是同等重要。肌力訓練除了可以消耗大量熱量之外,同時也能增加肌肉量,進而讓基礎代謝率上升,讓減重更加容易!但值得一提的是,肌力訓練有一定的規則及方法,並且有受傷的危險性,從事肌力訓練時,一定要有教練正確指導,才能避免受傷,並且學到最有效率的訓練方式。高血壓在兒童和青少年間已越來越常見。不論是預防或是治療,「體重控制」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此,當孩子發生血壓偏高時,就需要儘速給兒科醫師做評估,儘早進行控制。如果已經發生高血壓的人也不需太慌張,藉由生活習慣的改變和體重控制,血壓都是有機會能下降或是回到正常的!(本文由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提供)(本文獲《健康遠見》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
-
2022-04-06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膽固醇過高一定不健康嗎?教授曝最重要的膽固醇數值
讀者楊先生在2022-3-25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有關膽固醇的問題。由於內容很長,所以我把它簡化整理如下:林教授您好,上星期健檢報告出現意料之外的紅字,我的血液膽固醇數值高達265,對此很緊張並疑惑。我今年28,身高165,體重51。三酸甘油酯是正常35,飯前血糖89和糖化血色素5.4,雖然有點多,但也在範圍內。其他數值都很OK,整張報告只有膽固醇有問題,還超過那麼多。長輩傳了這個影片(https://youtu.be/2FoxIr_XgzE)安慰我,但鑒於宋醫師在8分鐘處開始引用David Diamond的論文,實在難以相信他,甚至開始懷疑他之前所有言論。不好意思不知道是不是說了太多,請原諒我的焦慮,我其實只是想知道:1.膽固醇數值過高一定不健康嗎?2.如果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LDL和HDL之間的比率正常就好,還是LDL數值不能過高?(註:我有問過這位讀者,但他不知道他的LDL和HDL)3.若LDL超出正常範圍,如何降低呢?首先,有關宋醫師引用的David Diamond的論文,我已經在4年前發表的兩篇文章裡討論過,所以在這裡我就只重複其中的一段:「這篇論文在發表後,立刻引來心臟學及流行病學專家的撻伐。這些專家基本上是說,David Diamond的論文所採用的樣本不具代表性,而它所做統計學分析有嚴重的缺陷」。如果您想看全文,那就請點擊膽固醇越高越健康?以及膽固醇越高越健康,讀者回應。再來,這位讀者的第一個問題「膽固醇數值過高一定不健康嗎?」,其實是跟宋醫師那個影片的標題有關。宋醫師那個影片的標題是【重磅發現!世上真有這種『瘦體健康高膽固醇』的健康人?】這樣的標題對普羅大眾來說,當然是難以抗拒,但對有醫學素養的人來說,應該是可以置之一笑。膽固醇的高低本來就跟胖瘦無關,這應當是普通常識,根本不值一提。至於膽固醇過高,但卻健康,雖然有點不尋常,但卻也稱不上是什麼重大發現。畢竟,膽固醇「過高」也只不過就是會提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不是「一定」就會得心血管疾病。這就像老煙槍不見得就一定會得肺癌一樣。但是,儘管是「不一定」,您應當不至於就相信David Diamond所說的「膽固醇越高越健康」吧。讀者的第二個問題其實就等於是在問「到底是LDL值,還是LDL/HDL比率,比較重要」。有關這個問題,是有相當多的研究,但為了節省篇幅,我就只用一篇網路文章和一篇研究論文來做回答。美國的Beacon Health System 在2022-1-19發表Cholesterol ratio or non-HDL cholesterol: Which is most important?(膽固醇比率或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哪個最重要?)。它的第一句話是:「為了預測您患心臟病的風險,許多醫生現在認為確定您的非 HDL 膽固醇水平可能比計算您的膽固醇比率更有用。 又,如與您的總膽固醇水平甚至低密度脂蛋白(LDL,或『壞』)膽固醇水平相比,前述兩種選擇似乎都是更好的風險預測指標。」從這段話就可看出,就預測心臟病風險而言,「非 HDL膽固醇」是最有用,「膽固醇比率」是次之,「LDL膽固醇」是又次之,而「總膽固醇」是最不重要。所謂「非 HDL膽固醇」,就是「總膽固醇」減去「HDL膽固醇」。所謂「膽固醇比率」,就是「總膽固醇」除以「HDL膽固醇」。舉個例子,如果「總膽固醇」是200,而「HDL膽固醇」是50,那「非 HDL膽固醇」就是150,而「膽固醇比率」就是4比1。2021-4-5發表的論文:Total cholesterol/HDL-C ratio versus non-HDL-C as predictors for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 17-year follow-up study of women in southern Sweden(總膽固醇/HDL-C 與非 HDL-C 比值作為缺血性心臟病的預測指標:對瑞典南部女性的 17 年隨訪研究)。這項研究發現,就預測女性缺血性心臟病風險而言,「膽固醇比率」是比「非 HDL膽固醇」具有更高的能力,然而,「非 HDL膽固醇」是與缺血性心臟病呈線性相關,並且在臨床實踐中可能較容易計算和解釋。也就是說,「非 HDL膽固醇」可能是比較有實用的價值。讀者的第三個問題是「若LDL超出正常範圍,如何降低呢」。其實,我已經發表過好多文章討論這個問題。例如,我說過他汀類藥物是很有效,但卻有一些風險,請看美國心臟協會: 他汀類藥物益多於害以及非吃降膽固醇藥不可?。我也有說過, 健康的飲食和有恆的運動也是很有效,但不會有不良副作用,請看怎樣才能增加好膽固醇以及運動是最好的藥,能治療26種病。有興趣和有能力看科學報告的讀者也可以參考2014年的論文Differential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Resistance Training and Combined Exercise Modalities on Cholesterol and the Lipid Profile: Review, Synthesis and Recommendations(有氧運動、抗阻訓練和綜合運動方式對膽固醇和血脂的不同影響:回顧、合成和建議)。原文:高膽固醇的健康人
-
2022-04-03 養生.聰明飲食
改吃糙米飯為何血糖控制還是不佳?一圖看懂澱粉類食物如何代換
現代人講究養生,不少人常常為了該吃麵好?還是吃飯好?糾結不已。衛福部金門醫院營養科主任李嘉根表示,其實吃飯或吃麵都一樣好,最重要是吃進去的量及是否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不可只吃某一種食物或某一種食物不吃。吃起來粉粉的、有飽足感的澱粉類,都歸屬全穀雜糧類。依衛福部國健署公布的「每日飲食指南」、「食物代換表」,飯跟麵在「每日飲指南」歸類為「全穀雜糧類」,李嘉根說,一般正常成年人每日可吃1.5~4碗,依每人身高、體重、活動量等有所不同。要注意的是每日總攝取量,而不只是每餐的進食量。李嘉根說,全穀雜糧類以前稱為主食類或五穀根莖類,但這樣說民眾多半不易理解。在營養衛教時,通常會說「凡是吃起來粉粉的,且吃完有飽足感的」都是,簡單來說就是「澱粉類」。每份全穀雜糧類可提供蛋白質2公克、醣類15公克、熱量70大卡,主要功能是提供熱量而非蛋白質,做為熱量來源。所以,一般人聽到需控制體重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減少吃澱粉類、甚至不吃。「飯吃很少了,怎還瘦不下來?」多是搞不清份量與食物代換原則。李嘉根說,在營養衛教時,常聽到民眾發問:「我飯吃得很少、已經改吃糙米飯了,為什麼血糖還是控制不好?」;「我飯吃得很少,且每天運動,為什麼還是瘦不下來?」。仔細詢問飲食內容後,發現有不少NG行為,例如:1.一天只吃一碗飯,但用的是吃牛肉麵的碗。2.沒有吃白米飯,但是每餐吃超過一碗的糙米飯或是兩碗粥。3.早餐土司夾蛋或饅頭1大顆。所謂「碗」的大小,會因每個人使用習慣而不同,在食物代換表中的「碗」,簡單來說就是常見吃飯用的小碗,而不是吃牛肉麵的大碗公。到底每餐吃多少澱粉才恰當?李嘉根說,以一般成年人正常的活動量、工作量,且體重沒有特別高、也沒有特殊疾病的情況下,每人每餐約可吃7分滿到1碗飯,或是粥、麵等1.5~2碗。完全不吃澱粉,脂肪無法完全代謝,當心酮酸中毒。也有人問,可不可以完全不吃「澱粉類」?答案是不可以。李嘉根說,因為身體在脂肪代謝過程中,必需要有醣類,如果缺乏醣類,脂肪無法完全代謝而產生酮體,過多酮體會造成「酮酸中毒」,常見於糖尿病患在血糖控制不佳下,因人體無法使用體內葡萄糖,進而代謝體內脂肪做為身體的能量來源,也會發生在刻意不吃澱粉的不當減重情況下。全穀雜糧類食物口感不佳,可用漸進方式添加食用。因此,營養師最推薦吃全麥、雜糧、全穀類。全麥、全穀為整顆穀物經過加工精磨成細粉,而完整穀物包含:麩皮、胚芽、胚乳,所以富含維生素B群、維生素E、鉀、鎂、鐵、鋅、纖維等,可以有較多的飽足感。但全穀雜糧類的食物通常口感不佳,部份民眾接受度不高。建議一開始可以用一半的白米加一半的糙米或胚芽米來烹煮,慢慢再減少白米的比例。要提醒的是,如果有血磷控制問題(如腎臟病患者),不適合食用全穀雜糧類,反而建議要吃白米飯。若需控制蛋白質攝取量,就要選擇冬粉、米粉或是特殊的低蛋白米,因為它們的蛋白質含量較少。麵包族的選購建議1. 選擇真正全麥(穀)或雜糧麵包,全穀成分應佔配方總重量51%(含)以上。2. 注意營養標示中的熱量、反式脂肪含量、鈉含量。3. 原料配方越單純越佳,避免吃下過多食品添加物,如防腐劑、乳化劑等。4. 若無食品標示或營養標示時,盡量選擇無內餡、外觀無油油亮亮、無濃郁香氣、咬起來口感較差或有乾澀感的麵包。● 雖然全麥(穀)或雜糧麵包相對健康,但還是要注意進食量,避免攝取過多熱量。諮詢╱金門醫院營養科主任李嘉根
-
2022-04-02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營養師:影響肥胖的因子有7種,教你從BMI檢測自己的健康狀況
新冠肺炎(COVID-19)的疫情仍然持續中,這段時間以來疫苗接種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都關注的議題,「打了究竟有沒有效?」、「打了會增加什麼風險」之類的問題便是大家最為好奇的。先前就已經有許多研究指出,肥胖者不僅較健康人更容易罹患新冠肺炎,且演變成重症以及不良的預後機率也更高。日前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也提醒,肥胖、內臟脂肪過高者,打疫苗的效果可能會打折扣,這也讓大家開始擔心自己是否也是肥胖的體位而影響疫苗的保護力。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呼籲大眾正視肥胖對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體重過重與肥胖的盛行率為45.4%,雖然上升的趨勢較前幾年已有趨緩,但比例仍在增加中,代表「肥胖」已經是我們必須好好正視與面對的問題。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帶你認識一下什麼是肥胖?肥胖又會造成哪些問題呢?以及教你一些小撇步讓控制體重不再是難事喔!肥胖的定義首先我們要認識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WHO建議使用BMI來衡量肥胖的程度。BMI的公式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下表列出由BMI分類各種體位,在台灣,BMI介於24~27 kg/m2被定義為體重過重,27 kg/m2以上則為肥胖。範例:身高170公分,體重60公斤的人計算BMI計算:BMI=60/1.72 =20.76 (kg/m2)另外,我們也可以使用以下這些方法,來評估自己是否有肥胖的問題:• 體脂肪率體脂肪重量占身體總重的百分比,男性的正常體脂肪率為15~25%,女性則為20~30%,超過這個範圍就算是肥胖喔!• 腰圍衛福部定義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80公分者為腰圍過大,意指腹部脂肪過多,罹患代謝相關疾病的風險也會變高喔!• 腰臀比腰臀比是由腰圍除以臀圍計算得來的,這個數值更能夠初步的看出脂肪分佈的位置,因此近年來腰臀比也成為重要的參考依據。當男性腰臀比>0.9、女性>0.85時就算是異常喔! 肥胖的種類常見的肥胖依照脂肪分佈的部位不同有三種類型,而不同類型在減重時要著重的地方也不同喔!• 蘋果型蘋果型肥胖的特徵是脂肪通常堆積在腹部及腰部,主要為上半身的位置,體型就像是一顆蘋果一樣,通常男性肥胖屬於這個類型。蘋果型肥胖因為脂肪常分佈於內臟,因而容易提高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減重時應著重在「飲食控制」會更加容易喔!• 梨型梨型肥胖的特徵是脂肪通常堆積在腹部、臀部及大腿等下半身的位置,因體型類似一顆西洋梨而得名,通常女性肥胖屬於這種類型。梨型肥胖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雖不像蘋果型一樣高,但風險相較於一般人仍是比較大的,且仍會增加雙腿的負擔因此容易有靜脈屈張、關節相關的問題。而這類型的肥胖主要需要對抗「頑固脂肪」所以不容易減重,建議除了飲食控制外,最好著重在下半身的肌力訓練才更有效果喔!• 沙漏型沙漏型肥胖是蘋果型與梨型的綜合,常發生在停經後的女性身上。通常是本來就有梨型肥胖,停經後因為少了雌激素的保護,囤積脂肪的速度更快,造成上下半身都胖的狀況,內臟脂肪也增加,因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跟著增加了!沙漏型肥胖者減重時建議飲食控制與肌力訓練等運動並行,會有更好的效果呦! 影響肥胖的因子造成肥胖的原因是很複雜的,有些不單單只是熱量攝取過多的問題,可能還跟生活習慣、疾病…等等其他的原因有關係。在執行減重之前,一定要先知道造成自己肥胖的真正原因有什麼,才能正確的減重喔!• 遺傳參與人體體重調節的基因與神經因素很多都是受遺傳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常常會有「一家人都胖」的現象產生,當然這一部份也跟共同的生活習慣及環境相關,但遺傳也是決定肥胖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喔!• 飲食習慣經常過度飽食、三餐不定時、宵夜習慣、經常外食、偏食等等不佳的飲食習慣,常常會造成熱量攝取過多、營養不均,也容易造成內分泌或神經失調,進而導致肥胖喔!• 活動量(運動)活動量多寡是決定每天熱量消耗的一大因素,在同樣的飲食攝取下,久坐不動的人熱量消耗低,容易造成熱量盈餘,體重也會上升喔!另外,運動有助於增加肌肉量,進而提高基礎代謝率,讓每天消耗的熱量更提高喔!• 睡眠習慣睡眠時間不足會影響飢餓以及食慾的內分泌調節,晝夜顛倒或是習慣晚睡也會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造成脂肪堆積進而導致肥胖喔!• 疾病有許多內分泌或代謝相關的疾病都會造成肥胖,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多囊性卵巢等等,必需先改善疾病的狀況才有機會改善肥胖的問題。• 藥物有些藥物可能會影響體內的代謝系統而造成肥胖,例如:部分糖尿病藥物、類固醇等等。• 心理因素情緒及壓力因為容易影響內分泌以及個人行為,在失調的狀況下容易會導致肥胖。 肥胖可能引發的健康問題衛福部公布的109年國人十大死因的結果,其中就有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7項與肥胖有關,肥胖確實造成了許多健康上的不良影響,WHO也提出了肥胖可能會提高罹患以下疾病的風險:• 心血管疾病(主要為心臟病及中風)• 糖尿病• 肌肉骨骼疾病(特別是骨性關節炎)• 部分癌症(包括大腸癌、乳癌、肝癌、前列腺癌等等)而除了上述這些疾病之外,由於肥胖會導致體內代謝異常,進而引發一連串的健康問題,因此肥胖還有許多「併發症」,包括我們常說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或是近幾年很常聽見的「代謝症候群」,這些疾病除了跟生活型態相關,其實也都跟肥胖有著非常大的關係。有許多研究都證實,肥胖者只要能夠減輕5%~10%的體重(例如90公斤的人,減少5公斤),就能為健康帶來許多益處,也減少上述這些風險喔!此外,除了生理上的問題,肥胖可能也會導致心理上的影響,由於出現肥胖的年齡層已經越來越低,在心智都未發展成熟的孩童階段,體重過重以及肥胖的孩子可能會要承受許多同儕間歧視的眼光,甚至是到了成年後進入社會,仍有許多人因為身材問題而飽受冷嘲熱諷。種種原因讓肥胖防治成為現今非常重要的課題。 減重小撇步-成功不再是難事相信嘗試過的人一定知道,減重必需非常有恆心毅力才能成功,除此之外還須具備正確的觀念,才能「健康的瘦」。許多人往往因為沒辦法堅持下去而放棄,導致體重一直停在原地甚至復胖,這邊就來教大家一些減重小撇步,讓你的減重之路不再看不到終點喔!1.設定「可以達成」的目標及合理的速度,每週以減輕0.5~1公斤為原則較適當,並將目標階段化,達成一個階段就可以給自己一些小獎勵,提高堅持下去的動力。2.選擇適當且自己有興趣的運動,除了能夠事半功倍之外也要能持之以恆3.訂定「能夠執行的」飲食、運動計畫,太高難度或短時間內大幅度改變的計畫很容易造成執行上的困難導致失敗4.尋求專業的醫師及營養師協助制訂減重計畫及菜單,並詳細紀錄每日的飲食及運動狀況,不要使用來路不明的藥品或偏方5.食用保健食品須選擇正確且經過認證的6.飲食相關: ✓ 三餐定時定量,且不偏重任何一餐,避免宵夜及點心 ✓ 細嚼慢嚥,增加進食的時長(最好超過20分鐘) ✓ 用餐順序可以將湯、蔬菜及水果往前擺 ✓ 學習拒絕親友遞來的非計畫內食物7.在可能過度進食的時間計劃做點別的事、培養新的興趣,轉移注意力8.保持良好的心情,並避免利用進食來抒發情緒9.充足睡眠,每天睡滿7小時10.同居者、親友間的支持及肯定很重要 看完這篇文章後有沒有更認識肥胖了呢?將自己的身體保持在最好的狀態才能讓疫苗發會最好的效果喔!如果你正在被體重問題所困擾著,也可以來看看我們前面的文章:想減重?各種常見減重飲食方式,你了解多少? 由營養師帶你認識不同的減重飲食,再來搭配上面這些小撇步,一起來戰勝肥胖吧!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03-10 該看哪科.兒科
國二生肥胖 健檢有脂肪肝
13歲讀國中二年級「阿強」,身高169公分、重85公斤,BMI30中度肥胖,三餐飲食正常,因父親每年接受公司安排到醫院健檢,父親順便帶他到嘉義長庚健檢,發現有脂肪肝症狀,經醫療團隊協助飲食調理,避免衍生肝臟疾病發生。國內學齡兒童約每4人就有1人體重過重,體重過重兒童有一半以上的人容易有脂肪肝。兒科主任沈俊明說,脂肪肝是肥胖常見合併症,過去常被認為是大人才有的肝臟問題,受西化飲食習慣速食、油炸食物、手搖杯飲等影響,兒童肥胖逐漸盛行,脂肪肝與高血糖、胰島素阻抗、高血脂有關,台灣兒童脂肪肝盛行率高達14%,每7名兒童就有1人有脂肪肝症狀。沈俊明指出,脂肪肝初期病人不會有明顯不適,但隨著脂肪肝惡化成肝硬化,可能會出現食慾不振、疲勞、腹痛、腹脹等症狀,繼續惡化會出現腹水、意識混亂、嚴重時引起休克死亡,脂肪肝要靠超音波檢查與肝功能檢測篩檢,當孩童體重過重有脂肪肝,應儘早就醫治療,透過飲食控制、運動與減重,持續3到12個月,才能有效改善肝功能與組織學變化,減輕脂肪肝影響。健檢中心主任董水義說,兒童體質、免疫力等各方面發育未臻成熟,家長除提供完善生活條件、適當營養運動,更應關注兒童生長狀況。國健署提供未滿7歲兒童免費健檢,可針對生長與發展等評估檢查,提早治療。
-
2022-03-10 養生.健康瘦身
減肥老是不成功?原來犯了2大忌!中醫提醒,改善生活中6件事
現年52歲的鄭小姐,身高161公分,體重68公斤,BMI值26.2,多年來為體重過重所困擾,除了不滿意自身的體態,更因為沒有控制體重,導致罹患糖尿病,必須規律服藥控制血糖。為了控制體重,鄭小姐嘗試過許多減重方法,曾自行購買市面常見的減重膠囊,雖然暫時抑制食慾,迅速降低體重,後續卻出現心悸與手抖症狀,加上精神不濟無法正常工作,不得不停藥,結果體重非但回彈,甚至還飆升超過原本的體重。長期為了體重問題,鄭小姐生理及心理都承受極大壓力,雖然知道減重對自己的健康有益,卻不得其法,每天每餐「斤斤計較」,極力限縮攝取的食物,但體重仍只下降1~2公斤,之後就陷入停滯期。 長期久坐、錯誤飲食,上班族過重原因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李維哲指出,像鄭小姐這類體重過重的問題,往往是因為久坐工作型態,加上錯誤飲食習慣所造成。 從中醫觀點來看,長期久坐少動,加上過度節食,導致脾胃正常運化營養功能受到抑制,也影響腸道傳導,因此出現脹氣及排便不順症狀,符合中醫的「脾虛」證型。 而身體長期在飢餓狀態下,一遇壓力事件,就容易暴飲暴食,像鄭小姐雖然三餐吃得少,但常不自覺在餐間吃零食,無意間反而攝取了過多的熱量及鹽分。 李維哲說,像鄭小姐這樣的案例,必須從調理脾胃著手,中藥方面選擇茯苓及白朮健脾利濕,搭配其他理氣藥,如砂仁及厚朴,恢復脾胃的氣機,並暢通腸道傳導功能。電針方面,選取胃經的穴位,像腹部的天樞、外陵穴及下肢的足三里、豐隆穴,藉由針藥並用,重新調整脾胃運化功能。 減重6個注意事項 除了中藥及電針的醫療處置外,李維哲也提醒6項減重須注意的事項: 1、 平時減少攝取加工食物及天添加物,儘量攝取原型食物。2.、三餐正常攝取,不過度節食或不吃。3、 減量攝取水果,並選擇適當的種類,如選擇低GI值水果,蘋果或芭樂等。4、 養成每周2~3次的運動習慣,強度需達流汗微喘的程度。5、 日常或工作避免久坐超過1小時不動。6、 睡眠需足夠,避免熬夜或睡眠時間不固定。 配合中醫針藥,並調整相關飲食宜忌,鄭小姐3個月內減重7公斤,糖化血色素由6.9降為5.4,糖尿病也可以停藥。 不但恢復良好體態,更改善原有的慢性病,後續中藥減量服用,也不見復胖情形,成功健康地瘦下來。李維哲也建議,若有體重管理問題合併慢性疾病時,一定要定期到醫療院所治療追蹤。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皮膚發炎、頭髮稀疏、指甲變脆好難受!有這9個症狀,小心缺乏蛋白質,記得均衡攝取.爸爸去世,守護媽媽的是自我讚美:它不是毫無意義漂亮話,是澆灌自己心靈,讓陽光照進來.多次人工受孕仍失敗,她曾認為自己有缺損…「接受自己盡力了」體悟:挫折也是一種人生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