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3 癌症.肝癌
搜尋
超音波檢查
共找到
601
筆 文章
-
-
2023-08-12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肝指數不正常,快換老公了?」
某日,突然傳來一個簡訊。「肝指數GOT 56、GPT 75,是不是快要換老公了?」「好可怕,換老公又不是換皮包。」我突然想起來以前電影謀殺親夫謀財的情節,心裡一陣毛骨悚然。仔細一看,原來是愛開玩笑的女性友人傳來的,她是問老公肝功能不正常要不要緊。正常人的肝指數GOT 、GPT(正式名稱AST、ALT)約在35以下,如果只有GOT高,GPT不高,可能是由於肌肉來的,例如走路走太多或肌肉運動過度引起的,因為肌肉內只有GOT,沒有GPT。如果兩者都高,表示可能是肝細胞發炎所引起。只是像這位女士的老公肝指數高一點點,如果膽紅素也不高,超音波檢查肝臟也正常,那可能是肝臟發炎了,例如有B、C肝,或B型肝炎引起的,但發炎不厲害。也有可能是藥物引起的,例如消炎止痛藥或抗生素或健康食品引起的。如果沒有B、C肝,也沒有服用各種藥物,超音波又有明確的脂肪肝,那可能就是脂肪積在肝臟內引起肝細胞發炎壞死,醫學上稱為脂肪性肝炎。如果有喝酒的習慣,酒喝多了,肝細胞也會發炎壞死,但指數不會很高。如果肝指數輕微升高,r-GT(酒精酵素)也高,但未酗酒,同時又有自體免疫的症狀,例如早上起來手關節緊痛,有乾眼症、口乾舌燥等,那可能是自體免疫引起的肝發炎,如果不及早治療,可能會引起肝硬化,但對生命的影響可能要一、二十年後。還有一種就是B型肝炎在發作,不理它,B肝病毒繼續繁殖,肝指數愈來愈高,如果不及早用抗病毒藥物,可能會引發猛爆性肝炎甚至因而致命。看肝指數猶如看八字,看八字要有相關的陰陽五行等易經知識或其他天賦,看肝指數也是要有醫學專業知識,才能判生死,才能告知可否有換老公的機會。總而言之,亂世之中,了解正確的保肝知識,知己知彼,不只可以防小人,知道何時可以換老公,也才能擁有彩色的人生。●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3-08-09 醫療.消化系統
不只男生會得!彎腰、咳嗽、提重物下面痛,小心是「這疾病」!症狀、成因、治療一文看
女性腹股溝疝氣2,345人,比例約8.23%,而且大部分為20歲以上的女性(1,651人),佔70.40%20歲林小姐,近幾個禮拜來發現右腹股溝有凸出物,偶爾會隱隱作痛,但躺下來時會消失,站太久或用力的時候又很明顯。由於問題反覆,造成生活上的不適,更擔心是否長了腫瘤,到泌尿外科就醫後,初步理學檢查發現右腹股溝疑似有一顆小雞蛋從體內往外凸,躺下去即消失的情形,經過超音波檢查後確診為「腹股溝疝氣」。後來林小姐接受了腹腔鏡疝氣修補術,由於手術傷口小又不太疼痛,當天晚上就下床活動,隔天就順利出院回家休養。一周後回診檢視手術傷口癒合良好,同時腹股溝的膨出物已不見,也不會感到不舒服,總算解了心頭之患。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才揚指出,女性腹股溝疝氣比起男性來說的確比較少見,由於有症狀卻摸不到的腹股溝疝氣往往都很難被診斷。因此容易被忽略。終其一生,50位女性當中會有1位會有腹股溝疝氣,相反的男生則是5位當中會有1位。根據2021年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年報統計資料顯示,腹股溝疝氣就醫人數為28,481人,其中女性2,345人,比例約8.23%,而且大部分為20歲以上的女性(1,651人),佔70.40%。什麼是腹股溝疝氣?根據博愛疝氣專科醫院衛教文章,「腹股溝疝氣」俗稱「脫腸」,是部分內臟(最多是小腸)經腹壁肌肉或筋膜的破洞或缺損向外不正常凸出的現象。腹壁肌肉的缺損若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在出生前自行閉合,就會有腹股溝疝氣,大部分的腹股溝疝氣都是這樣發生的。成人疝氣有90%都是腹股溝疝氣,是最常見的一種疝氣,而且男性罹患的機率比女性高出許多。 而腹股溝疝氣依照成因及結構,分為「間接型腹股溝疝氣」及「直接型腹股溝疝氣」。一般腹股溝疝氣摸起來像個圓形的腫塊,而且有可能會疼痛或有灼熱感。疝氣需要經過好幾個禮拜或好幾個月才會形成,或突然在舉重物、咳嗽、用力或大笑之後發生。腹股溝疝氣不會自行癒合,一定要用手術治療。腹股溝疝氣的發生率?林才揚醫師表示,女性的腹股溝有圓韌帶,其功能是固定子宮,但當有一處的弱點產生時,腹腔內的結構或器官就會透過這縫隙鑽出腹壁外而造成凸起,就是所謂的「疝氣」。比起男生的腹股溝的精索來得細,所以比較不會有東西凸出去,也因此女性的腹股溝疝氣較少見,不像男生的腹股溝疝氣是因為經常提重物或長期腹內壓過高所致。女性腹股溝疝氣的危險因子目前還不明確。有些研究指出有家族史或頑固性便祕的女性會有比較高的發生率,不過多運動可以減少疝氣的發生。1、 各人種發生比例不同,黑人約10%,黃種人約7%,白人約5%。2、 在台灣,8%的70歲以上男性罹患腹股溝疝氣。3、 在台灣,嬰幼兒、青少年的發生率是7%,且男女發生的比例相近。4、 在台灣,成年人罹患腹股溝疝氣的男女比約為9:15、 屍體解剖顯示人類的腹股溝疝氣罹患率約17%,只是有人終生都不會發作。(以上數據為博愛疝氣專科醫院30年7萬例的統計結果)腹股溝疝氣的原因?間接型(先天性)腹股溝疝氣:男生在出生前,睪丸會從腹壁上的腹股溝孔道下降至陰囊定位,因此留下腹股溝環,若這管道沒有閉鎖而呈開放狀態殘留下來,將造成腹腔和腹壁、乃至陰囊間有一個相連的通道(疝氣袋),因此腹腔內的器官如腸子或網膜等可藉由這個通道進到腹壁,造成腹壁突出,甚至進到陰囊,引起陰囊腫大,這疝氣袋多與腹腔相通,腹水也會流至疝氣袋中,所以常會合併陰囊積水,嬰幼兒、兒童、青少年、青年(25歲前)絕大多數為「間接型疝氣」。女生腹股溝疝氣95%為間接型腹股溝疝氣,成因類似男性間接型腹股溝疝氣,疝氣袋由腹腔延伸到腹壁並走在圓韌帶的旁邊,造成腹股溝處鼓起。直接型(後天性)腹股溝疝氣:腹股溝區是腹壁先天性最薄弱的區域,老化更易導致腹股溝內環鬆弛、腹股溝處的腹壁薄弱或缺損,加上導致腹壓增加的狀況或疾病(如心臟衰竭及肺氣腫而長期咳嗽、攝護腺肥大須用力解小便、便秘或肝硬化引起的腹水等),使腹腔內容器官鼓突造成,多發生在中老年男性。臨床上亦有間接型和直接型同時發生者,約佔成人0.5%左右,稱pantaloon型。腹股溝疝氣有什麼症狀?1、小兒疝氣症狀:小孩不會適當表達症狀,全依賴父母的警覺性。新生兒和小孩會因出生時有先天性的疝氣袋而罹患腹股溝疝氣。有的小孩只是比較會哭鬧,但常是父母親在為小孩換尿片或洗澡時,才發現腹股溝有隆起或陰囊鼓脹造成陰囊兩邊不等大;有時是當小孩哭泣、咳嗽、劇烈運動或大便用力時,才能見到腹股溝或陰囊有明顯的鼓脹,但安靜平躺或一覺醒來後,又消失不見了,若發現以上症狀,應盡速就醫診斷。2、成人疝氣症狀:在恥骨任一邊有膨出物,在鼓起部分有灼燒、疼痛感,而且有水腫的情況。在鼠蹊部有疼痛或不適,彎腰、咳嗽或提東西時不適感會加劇,鼠蹊部有牽拉痛或沈重感。有時,當腸子下降到陰囊,男性患者會在睪丸四周的陰囊部位感到疼痛腫脹。女生的疝氣症狀較不明顯,常被忽略。大部分的疝氣鼓起都可推回去,推不回去的就可能變成嵌頓性疝氣。3、老年疝氣症狀:老年疝氣比較特殊,多由老年人體質衰弱造成,脫出的器官以小腸居多,因此摸起來感覺柔軟,退回去時常會伴有咕嚕咕嚕的雜音,而大腸、闌尾、大網膜等亦可能脫出。老年疝氣發生後,老年人還會出現腹痛、腹脹、便秘、抵抗力減弱、營養不良、消化不良等症狀。如何診斷腹股溝疝氣?透過體檢可以檢查出是否有疝氣,醫生可能會詢問症狀並檢查鼠蹊部有無突起。在站立的時候,也許看得到疝氣的腫脹部位,若不明顯時則平躺於檢查台上,以食指的掌面觸摸腹股溝,因存在疝氣袋,會有如絲質手套相摩擦的感覺。腹股溝疝氣如何治療?林才揚表示,女性的腹股溝疝氣無論有沒有症狀,一般都會建議手術治療,因為女性皮下脂肪較男性厚,時常無感,而且股疝氣的併發症也較高,時常在手術時發現。將近一半的女性會因此而接受緊急手術。手術方法不外乎是傳統手術或微創腹腔鏡手術,腹腔鏡手術又可以分成單孔或三孔的做法,加上人工網膜的固定可以讓弱點更加牢靠,減少疝氣的復發。疝氣不會自行閉合,必須手術才能根治,若沒有不適合手術的狀況存在,應盡早手術治療。治療疝氣的手術稱為「疝氣修補術」,麻醉方式可分為局部、半身或全身麻醉。小孩腹股溝疝氣在治療上較直接型疝氣單純,不需修補腹壁;傷口位於腹股溝處,靠近腹腔將這個管狀通道綁紮起來,並去除疝氣袋即可。成人腹股溝疝氣的手術方式除了剝離疝氣袋外,尚需同時做腹股溝後壁的修補手術。手術方法有「曾氏疝氣手術法」、「組織縫合法」、「人工網膜(無張力法)」、「腹腔鏡疝氣修補術」。術後提重物、激烈運動須注意林才揚建議,手術後可下床活動來促進復原及恢復體力。傷口周圍或鼠蹊部有瘀青是可能發生的正常現象。咳嗽或打噴嚏時也不必太擔心,只須用手摀著鼠蹊部和傷口就可以減少疼痛感。後續建議至少休養1個月後,才能提重物和進行一些較激烈的運動。女性疝氣真的比較少見,因此在診斷上往往都會比較困難。多數腹股溝疝氣不會有立即危險,不過一旦發生嵌頓性疝氣,就可能會造成腸子缺血性壞死,容易引發敗血症危及生命安全。有鼠蹊部不適的女性,若已排除泌尿道感染的問題後,就有必要到醫院安排超音波來排除疝氣的問題。延伸閱讀:.肚子餓胃痛、吃飽胃會痛?4招分辨胃食道逆流、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不只小男生才會得! 便秘咳嗽大笑 都得小心這個病.長期便秘肚子痛竟成腹膜炎!肚子一壓就痛 腹膜炎觸診有2特點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05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掛哪一科?掛兩顆?」
門診櫃台小姐:「請問你掛哪一科?」病人:「我要看兩顆!」櫃台人員:「一次只能掛一科喔!」病人:「那先掛右邊那一顆好了,那一顆較痛!」病人一急,牛頭不對馬嘴,是常有的事。下面那兩顆是男人的重要器官,男性荷爾蒙製造的工廠,古代皇帝為了避免太監亂來,所以要叫太監去勢,不僅那根要拔除,會引起男性欲望的兩顆也要割除,以現代眼光來看是非常不人道的。話說那兩顆蛋蛋雖然不大,毛病也不多,但也會引起睪丸發炎,引起疼痛,通常兩個蛋蛋一起來,所以要看兩顆,此外,那兩顆也會惡化長癌症出來,所幸這種發生率極低。在台灣成年人,尤其男性而言,最可怕的是肝臟長了一顆或兩顆或更多顆的腫瘤。由於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因此通常不管長了幾顆,初期中期都沒有症狀,等到有症狀都是肝癌很大了,引起黃疸或體重減輕或腹痛之時,此時找醫師就來不及了。至於下面那兩顆就好多了,因為那兩顆孤懸在下面,男性或別人都可摸得到,它發炎了會疼痛,長了東西握在手掌心,就能自摸摸得到,可以及時發現及早治療,這也許是上帝創造人類時,考慮它在繁衍後代的重要性而特別如此設計的。沒有下面那兩顆,人還可以存活,沒有了男性荷爾蒙,還可以打針補充。可是人類沒有肝臟就沒有生命。肝臟體積之所以那麼大,就是因為它是人體內最大的化學工廠,擔任解毒、製造蛋白質、製造凝血因子等重大功能。肝臟壞了,雖然有人工肝臟可代替維持一部分功能,但只能維持兩個星期左右,要靠肝臟移植才能擔當所有功能,維持生命。因此,對所有國人而言,定期抽血檢驗肝臟功能是否正常,定期做超音波檢查,每年「超」一次,就好比男生每天洗澡自摸那兩顆一樣都是很重要的。●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3-07-28 醫療.消化系統
急性胰臟炎痛起來要人命!常見5危險因子,原因不明可能是壺腹癌或胰臟癌
42歲李先生愛喝酒,他自詡年輕力壯,喝再多也不怕,經常飲酒過量。某晚他突然感到噁心嘔吐並劇烈腹痛,猛烈襲來的疼痛感讓他招架不住,忍不住在地上打滾哀嚎,緊急就醫確診急性胰臟炎。有這次痛到快沒命的經驗,嚇得李先生決定戒酒。胰臟兼具內、外分泌功能胰臟位於上腹部的深處,在胃的後面、腰椎脊柱前方,屬於後腹膜器官。胰臟右側頭部與十二指腸相鄰接、左側尾部貼近於脾臟,是人體唯一同時具備「內分泌」與「外分泌」功能的器官。 內分泌是指製造出來的物質分泌到血液裡面而循環到全身。其中,分泌胰島素是胰臟最重要的內分泌功能。胰島素是體內調控血液中葡萄糖濃度最重要的荷爾蒙,如果胰島素分泌量不足,血糖濃度就會升高而導致糖尿病。 外分泌是指製造出來的物質經由胰管而到小腸。胰臟的外分泌功能也與健康息息相關,其外分泌組織每天約製造1公升的胰液,內含能夠分解醣類、蛋白質及脂肪的消化酵素,經由胰管送至十二指腸,幫助食物由大分子分解為小分子,利於消化吸收。一旦胰臟的外分泌功能出問題,就會造成消化不良、脂肪便、體重減輕等症狀。 急性胰臟炎痛起來要人命胰臟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胰臟平時是沈默器官,但當急性胰臟炎發作時,症狀多半又急又猛,讓人難以招架,會有劇烈上腹部疼痛強烈襲擊,疼痛感可能延伸至後背,伴隨噁心嘔吐、痛到冒冷汗或發燒的情形,嚴重者甚至會引發低血壓、腎衰竭、呼吸衰竭等併發症。 急性胰臟炎是胰臟受到本身分泌的酵素分解所導致的炎症反應,造成的原因包括以下幾類,最常見的兩大類原因是「膽道結石」以及「飲酒過量」。 1 膽道結石:胰管的下緣會與總膽管下緣會合,當總膽管結石或是膽結石掉落至總膽管,就可能會刺激胰管或影響胰管引流,而引發急性胰臟炎。2 飲酒過量:酒精代謝物會造成胰臟毒性,進而引發急性胰臟炎。3 血脂代謝異常:高血脂可能誘發急性胰臟炎,一旦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大於500mg/dL(正常值小於150mg/dL),便可能引發急性胰臟炎,可能是由於過量的脂肪酸傷害胰臟細胞,導致細胞壞死、胰臟發炎。4 腫瘤:胰臟或胰臟附近器官長腫瘤,造成胰管阻塞,誘發急性胰臟炎。5 其它原因:先天基因變異或某些藥物、病毒感染引發。 如何確診急性胰臟炎?急性胰臟炎的診斷主要是依據以下3點,包括:1. 症狀:急性胰臟炎有典型腹痛症狀,呈現急性上腹痛,伴隨噁心嘔吐或想吐的感覺;多數病人描述躺下會更痛,坐起來身體往前彎時,疼痛感比較緩和。2. 抽血檢查:抽血檢測「胰臟酵素」,即血中的澱粉酶、脂肪酶指數。正常的血清澱粉酶(Amylase)約為23~85U/L,血清脂肪酶(Lipase)約為0~180U/L,當這兩個數據大於正常值3倍以上,就高度支持急性胰臟炎的可能性。3. 影像檢查:大多數的病人在就醫時呈現上面兩個條件,就已能判斷為急性胰臟炎。若是擔心有其它病症之可能性,或病人發病到就醫已有一段時間,抽血檢查胰臟酵素指數已經開始下降導致難以確診,就需要影像檢查,可借助電腦斷層(CT)或磁振造影(MRI)進一步發現胰臟發炎的證據與表現。 多數患者藉由支持性療法可痊癒少數發炎嚴重有生命危險當確診為急性胰臟炎,就要立即展開治療,減緩其發炎反應。初期會採取支持性療法,給予大量點滴輸液,有助於改善發炎症狀。病人疼痛太厲害的話也會給予止痛藥物。臨床上發現,約三分之二的急性胰臟炎病人症狀都屬輕微,經由支持性療法再休息幾天就會逐步康復。 不過約有三分之一的急性胰臟炎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可能誘發強烈發炎反應,血液中發炎物質大量釋放,易導致全身炎症反應綜合症,甚至可能引發急性腎衰竭、低血壓休克或急性心肺衰竭等多重器官衰竭。 除全身性的併發症之外,嚴重的胰臟發炎還可能造成胰臟局部壞死,形成壞死胰臟組織或液體堆積,可能進一步造成持續發炎、疼痛加劇及感染等併發症,甚至可能會增加死亡風險。當有這些併發症而病情藉由支持性療法無法改善時,必須進一步採取體內引流或是體外引流,並依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措施。 不明原因的急性胰臟炎,小心癌症作祟!急性胰臟炎若能找出病因還可鬆口氣,比較需要擔心的反而是不知原因的急性胰臟炎。曾有急性胰臟炎患者做了電腦斷層掃描檢查也沒有查出明確原因, 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是罹患了早期十二指腸乳頭(壺腹)癌或是胰臟癌。「事出必有因」,特別是年紀大、無菸酒病史、也沒有膽道結石的急性胰臟炎患者更要注意,有少部分急性胰臟炎最後查出病因是胰臟或胰臟周邊腫瘤壓迫所造成。如果腫瘤很小,一般的影像檢查不見得能發現,很可能失去早期治療契機。對於病因不明的急性胰臟炎患者,可考慮加做內視鏡超音波檢查。研究發現,小於2公分的胰臟癌有近3成在電腦斷層影像上難以發現,但內視鏡超音波檢查可以揪出較小的腫瘤,即便是1公分左右的胰臟癌,90%以上都看得到,有較高的敏感度。 內視鏡超音波的設備有兩大類、三種:1. 細徑超音波探頭2. 扁型掃描內視鏡超音波3. 環狀掃描內視鏡超音波慢性胰臟炎又是怎麼回事?曾經得過急性胰臟炎,要小心發展為慢性胰臟炎後遺症。所謂的慢性胰臟炎指的是胰臟組織有慢性發炎合併正常胰臟組織喪失或纖維化等不可逆的損傷,最常見的原因是飲酒過量、多次急性胰臟炎發作,或是嚴重的急性胰臟炎之後的後遺症。 慢性胰臟炎的常見症狀包括腹痛和體重減輕,且由於胰臟功能受損,內、外分泌功能不足,也可能有糖尿病或是脂肪便、營養不良等併發症,最終更可能導致胰臟癌。研究已證實,慢性胰臟炎患者罹患胰臟癌的風險較高,不可不慎。 臨床上診斷慢性胰臟炎最主要的方法為影像學檢查,包括X光、超音波、電腦斷層(CT)或磁振造影(MRI)。如果看到胰臟有鈣化點,或胰管不規則擴張,或者胰管內有結石等現象,就可判斷為慢性胰臟炎。慢性胰臟炎 長期抗戰當患者確診「慢性胰臟炎」,形同宣告病程進入長期抗戰。慢性胰臟炎病人最棘手的問題就是腹部疼痛,隨著病情加劇,疼痛程度及時間都會拉長,長期慢性腹痛需要長時間使用止痛藥,甚至需要用到嗎啡才能止痛,對患者來說痛苦不堪。 另外因為消化功能不良造成的脂肪便及體重減輕,也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必須給予口服酵素補充,幫助食物消化吸收,讓病人的體重能夠穩定回升。有些患者合併有糖尿病,則需要長期監控血糖並且用藥控制。 慢性胰臟炎以內科治療為主,然而有些病情嚴重的病患需要外科治療。例如以內科治療方式都無法獲得良好改善的嚴重疼痛;或病人因慢性胰臟炎造成膽管或十二指腸狹窄而引發黃疸或進食困難,就可能需要外科手術治療。 胰臟怕菸酒 早日戒除為佳要免於慢性胰臟炎的危害,首重阻斷惡源!「胰臟怕菸酒」,酒精會造成胰臟發炎、抽菸則會使慢性胰臟炎病程加快,因此戒菸戒酒是第一步;其次就是找出是否還有其它原因,例如若是因血脂過高造成胰臟炎,就須好好控制血中三酸甘油酯濃度;若有膽囊或膽管的結石則應去除結石,才能避免一再刺激胰臟導致發炎,也才是控制及改善病情的根本之道。疑惑解除補給站Q:胰臟炎發作時需要禁食嗎?A:以往認為急性胰臟炎時要嚴格禁食,讓胰臟好好休息,但近年來的最新研究發現,進食可減少發生感染性併發症的機率,因此急性胰臟炎患者如果有胃口也吃得下,可早點開始進食以加快復原。當然若是急性胰臟炎症狀尚處嚴重而有噁心嘔吐、嚴重疼痛,或是需要進行影像檢查或內視鏡檢查治療因此需空腹時,仍需要暫時禁食。 Q:曾經得過急性胰臟炎,日常保養要注意什麼?A:除了少部份急性胰臟炎患者因為厲害的發炎反應誘發器官衰竭,或是胰臟部分壞死而留下嚴重後遺症,或演變為慢性胰臟炎,大部分病人治療後都可以痊癒、如常生活,沒有什麼特別禁忌。只要針對引發急性胰臟炎的原因妥善治療或控制,維持健康生活型態、遠離菸酒,就可以保護胰臟,不必刻意進補或補充營養。 Q:媒體報導,好萊塢明星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為詮釋戲中角色短時間內瘦身12公斤,卻因此罹患急性胰臟炎而住院治療。真的會這樣嗎?A:這位明星的急性胰臟炎是否確實因減重引起,我們不得而知,不過,短時間內快速減重會導致膽汁的膽固醇濃度上升,激烈的節食會導致膽囊收縮減少,因而增加形成膽道結石的機會,而膽道結石正是引發急性胰臟炎的主要危險因子。因此減重最好循序漸進,避免採用激烈手法。【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雜誌》第96期(2021-10-13出版),原文連結 】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2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生,你比我更懂我的女兒嗎?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病人的不滿」。一位白內障病人因為接受眼科手術後未能達到預期效果而寫出他心中的遺憾,尤其是對這位眼科醫師回應的態度頗有微詞。→想看本文一位眼科醫師以客觀超然的態度說出他的看法,認為醫師在這種情況下,尤其需要避免「防衛性的回應」,以避免火上加油,並且指出當下業績效率掛帥的醫療院所,醫師應該反躬自問虛心檢討。→想看本文一位長年在美國行醫的醫師,介紹一部以真人實事的醫療悲劇為主題的電影,以及自己親人在美國發生不良醫療效果的自省,對醫病衝突有更深入的剖析。希望醫病雙方都能從這種「不良事件」虛心檢討,使台灣的醫病關係更上一層樓。醫學的灰色地帶Take Care of Maya是剛剛發行的一個罕見疾病病例的記錄影片。Maya 9歲的時候,在一次嚴重的氣喘病發作過後,開始出現四肢有如刀割的疼痛,以及肌肉無力的症狀。Maya的父母帶著她四處求醫都不見成效。Maya的爸爸是退休的消防隊員(一般美國的消防隊員都有完善的急救訓練,醫療常識是高過平常百姓的)。媽媽是個護士,在她自己努力搜尋後,覺得 Maya的症狀符合一個罕見疾病叫做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CRPS),夫婦倆帶著Maya去看一位對於這個疾病有權威的麻醉科醫師 Anthony Kirkpatrick 。這位醫師認定Maya是患了這個病,開始給她 ketamine—一個麻醉科的常用藥—但是效果不顯著。Dr. Kirkpatrick接下來建議 Maya的父母帶她到墨西哥去接受超高劑量 ketamine誘發昏迷的治療。Dr. Kirkpatrick 告訴他們這樣的治療是有些死亡的風險,也不能保證有效,但還是鼓勵他們嘗試。Maya 在墨西哥的醫院接受了這樣的治療,在加護病房裡度過大約一週的昏迷狀態,靠著氣管插管和呼吸器維生。當治療結束,Maya 酥醒後,一開始看不出來治療是否有成效。回到美國後,因為Dr. Kirkpatrick的診所不接受Maya的醫療保險,將她轉介給另一位醫師,繼續給Maya 開高劑量的ketamine。影片裡説是Maya在這樣的治療下,病情有好轉,也恢復了接近正常的作息。幾個月後,有一天Maya忽然發生嚴重的腹痛。Maya的媽媽不在家。她的爸爸眼看著她一直喊痛,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就決定帶她去兒童醫院的急診就醫。在開車去醫院的路上,他打電話通知了Maya的媽媽到醫院去會合。這是Maya第一次到這個有名的兒童醫院就醫,所以醫院完全不清楚她過去的病史。Maya的媽媽認定她的腹痛是CRPS復發造成的,要求醫師給 Maya高劑量的 ketamine,醫師認為她的要求不合理(劑量遠超出安全範圍)。雙方僵持不下,Maya住院了,依照醫院醫師的想法治療,但是Maya的媽媽認為 Maya一點也沒有改善,繼續堅持要醫院給Maya使用高劑量的ketamine。因為屢次與醫院衝突,醫院的一個調查受虐兒童的專科醫師來看會診,判定Maya 的病痛是被她媽媽暗示牽引所致(Munchausen by proxy)。當兒童懷疑有家虐的狀況時,法律的規定是政府接管小孩的監護,父母不再擁有為孩子做任何決定的權利。Maya的媽媽被限制不能去醫院探訪Maya。爸爸去探訪時,也不能談任何有關治療的話題。Maya總共在醫院的監管下過了三個月,包括萬聖節、感恩節、聖誕節和她11歲的生日。她的父母請了律師控告醫院,希望能把Maya接回家。出庭的當天,Maya 對法官提出兩個訴求,希望法官能聽她自己説明她的狀況,另一個訴求是讓她能擁抱媽媽一下。不幸的是法官認為這個案子還在爭議中,拒絕了這兩個訴求。不久過後,Maya的媽媽在家裡的車庫上吊自殺,遺書裡説她選擇自盡是因為再也不能忍受與Maya分離,而且被視為罪犯的痛苦。這樣慘烈的結局既令人震驚扼腕,也絕不是醫院所能預料到的悲劇。這個記錄片是從Maya和她家人的角度出發來報導這個事件,相信多數人的直接觀感是認為醫院是整個事件的罪魁禍首;我自己身為醫事從業人員,心裡則有很多的疑問。這個案子其實充滿了許多醫學的灰色地帶,值得進一步的思考。權威的醫師或醫院不一定都有不容質疑的診斷與治療建議Maya 9歲時發生的病,是不是肯定是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 ?小孩子發高燒,扁桃腺紅腫發炎,喉嚨拭檢證實有鏈球桿菌,可以確診扁桃腺感染;治療是使用對鏈球桿菌有效的抗生素;病人也會在預期的時間內好轉,恢復健康。許多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是黑白分明,沒有爭議的。有一些疾病是醫學上還不瞭解的,既不知致病原因,也不知發病的機制,因此也很難發展出有效的治療。有時候,某些醫學權威提出一些見解,就被當成肯定的看法。這樣的疾病診斷常常靠排除掉其他可能性來做成結論的。CRPS的診斷是沒有任何特定的檢驗能確認的,而是靠著排除其他可能性來做判斷。Maya的疾病的確是不尋常的;在去看 Dr. Kirkpatrick 之前,她已經看了很多其他的醫生,既沒有得到一個確定的診斷,所嘗試過的用藥也都沒有幫忙。當Dr. Kirkpatrick告訴他們這個診斷,相信對Maya一家人而言是久旱逢甘霖,加上Dr. Kirkpatrick提供他們一個帶著他個人權威的治療方案,可能也給Maya的父母一種定心感。Maya 在接受高劑量ketamine注射之後,病情似乎也有好轉,難怪他們完全認定這個診斷,以及使用高劑量ketamine注射的必要性。我在網路上進一步找尋這個案子的來龍去脈時,發現Dr. Kirkpatrick 經營一個CRPS的特別門診,專門給病人做高劑量ketamine注射。因為Maya每三至四週就要連續四天的治療,自費負擔是一萬元美金,超出了他們的經濟能力,才轉到另一位Dr. Kirkpatrick介紹的醫師那裡去繼續治療。Dr. Kirkpatrick 第一次看到Maya時,因為她已經看了很多其他醫師,也做了很多檢查治療,我可以了解他不需要再做任何檢查,而憑著他的經驗做出CRPS的診斷。問題是一個經營CRPS特別門診的醫師會不會有不管什麼病看起來都像CRPS呢?畢竟很多病的症狀可以很類似,疾病的自染發展過程也可能自己慢慢痊癒。兒童醫院與Maya媽媽的衝突Maya剛剛到兒童醫院是因為腹痛去就醫的。當然腹痛的原因形形色色,需要檢查才能判斷,以便做適當的治療,但是Maya的媽媽阻擋醫事人員給Maya做腹部超音波檢查,只是強烈地要求高劑量ketamine注射;這是種下雙方敵峙的原因。溝通破裂的情況下,容易懷疑對方的動機,才會造成醫院向政府機構報告家虐的可能性。Maya的媽媽也許有「你比我更懂我的女兒嗎?」令醫護人員反感的態度,後來醫院拿法律來制約處罰Maya的媽媽,造成她尋死,反過來處罰醫院與醫師的悲劇。遇到不如預期的醫療結果時,醫病雙方如何創造最好的結局怪老子先生白內障手術後,視力不得改善,他當然有理由提出他的失望與不滿,而治療的醫師似乎有惱羞成怒之嫌,將結果歸咎於與他無關的原因。我的婆婆在美國有兩次嚴重的術後併發症;雖然經歷了很多困難,最後也化險為夷,沒有任何長期的後遺症。第一次是心臟冠狀動脉置換術,手術後第一天晚上,因為語言不通,她沒有遵從醫囑,夜裡自己下床去上廁所,造成大腿摘取靜脈的傷口裂開,又因為術後例行的抗凝血劑治療,在大腿肌肉層裡形成很大的血腫,遅遅無法消退,幾週後,又動了一次手術清除血塊,之後,身體才慢慢康復。這個事件不是醫院或醫護人員的過錯,我們也感激原來的心血管醫師團隊及後來的一般外科團隊的照顧。婆婆手術前因為心臟狀況不好,總是走不動路,氣接不上來;術後,總算也能享受與家人出遊的喜樂。第二次手術併發症是白內障摘除術。她另一個眼睛的白內障是在台灣開刀的,術後視力立刻好轉。第二次白內障在美國住家附近的眼科診所手術,但是術後視力反而變差。這位眼科醫師一直密集的觀查及治療都沒有成效,建議婆婆要去舉世聞名的麻省眼耳鼻喉科醫院看眼角膜專科的醫師。所有後續的會診與治療,都在這位醫師的協助與指導下完成。婆婆接受角膜移植,視力也完全恢復正常。結語我從怪老子先生的故事,聯想到婆婆的故事,再加上Maya家庭的悲劇,心裡有許多感慨。多少醫病之間的對峙是因為溝通態度不良所致?醫護人員總是希望病人有最好的醫療結果,但是,醫護人員不是神,當醫療結果不如理想時,醫病雙方更要加強溝通合作,才能彌補缺陷,得到不幸中的大幸結局。★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7-21 醫聲.肝病清除
在台42年 日商部長退休捐手提儀器助台灣消滅肝病
長年關心台灣肝病預防的日本佳能醫療公司醫療部長加藤秀次今年將退休,他知道肝基會發起環島腹部超音波檢查行動,特地自掏腰包致贈手提式超音波儀器,重量僅1.2公斤,方便帶到偏鄉,為更多人篩檢服務。加藤秀次與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結識42年,肝基會回贈感謝狀,許金川盛讚加藤善舉為台灣消滅肝病做出貢獻,也象徵台日堅定的情誼。偏鄉醫療大福音!新型檢測儀器輕便攜帶肝基會表示,傳統腹部超音波機器重達25公斤,大小如同行李箱,光是搬運移動就相當困難,而這台手提式儀器,重量只有1.2公斤,斜背方式能輕鬆替民眾檢查,此外,儀器的解析度與血流敏感度也格外清晰,對於遠赴偏鄉進行檢查是一大利器。退休前送給台灣的禮物 感謝台灣消滅肝炎的付出說著一口流利中文的加藤秀次,大學時期曾來台交流,回顧這42年在台工作,了解到台灣在B、C肝炎防治這塊的用心,也牽起和許金川及台灣肝病醫療專家們的淵源,近期參訪肝基會時,發現替全台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使用的仍是笨重、舊型儀器,因此,趁著退休之際購買了新型的檢查工具,期盼能替台灣肝病篩檢盡一份心。「台灣是我第二個故鄉。」加藤秀次說,他曾去過印度、香港派駐,唯獨台灣民眾的熱情、食物深深吸引他,笑說退休之後還是會回來台灣玩、見見老友,「但這次不是工作了!」許金川說,40年前在台大替民眾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雖然資源有限,但只要開口,加藤秀次二話不說都會給予大力協助,因此結緣,如今一路走來成立基金會,好友退休仍不忘替台灣消滅肝病盡力,「以個人力量捐贈,心中有愛。」40歲以上一定要做!台灣串連24醫院的免費的腹部超音波檢查肝基會呼籲,B、C肝炎帶原者或40歲以上民眾至少每半年到一年接受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基金會也從2021年開始推動免費的腹部超音波檢查,至今已有三年,共同參與的醫療院所愈來愈多,今年串聯全台24家醫院,在7月23日早上同步提供符合條件的民眾免費篩檢,期盼喚起國人對肝病的重視。
-
2023-07-19 醫療.消化系統
哪些人是肝癌、胰臟癌與膽囊癌的高風險族群?一次了解三種癌症的關聯性!
「肝、膽、胰」是有情有義的好鄰居,他們正常功能環環相扣,缺一不可,當其中一個器官出問題,另外兩個也會遭殃。三個器官的「個性」也很像,就算得了嚴重疾病,早期都沒症狀,是「沉默三兄弟」,只能靠定期健檢來照顧保養。肝有問題全身易出血 可能致命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朱光恩表示,肝臟具有排毒、分泌膽汁、合成白蛋白和凝血因子四大功能。人吃進食物後,要經過消化道吸收,再進入肝臟做第一次過濾,把毒物攔截下來。肝細胞會分泌膽汁,順著膽管進到膽囊,膽囊是膽汁倉庫,每當有食物入口,就會神經性的反射告訴膽囊「有食物來了,趕快收縮,擠出膽汁。」膽汁進入十二指腸,有助於將油脂分解,成為腸胃道可吸收的小分子養分。朱光恩表示,肝臟所分泌的白蛋白,與體內水分平衡有關。當營養狀況不好或肝功能不佳,白蛋白就會降低,水分就會排不出去,出現雙腿積水、肋膜積水、腹水等症狀。許多重要的凝血因子是由肝臟合成的,因此,肝功能不好、肝硬化的病人易缺乏凝血因子,導致全身容易出血,如果出血發生在腦部、消化道,可能有致命危險。胰臟癌轉移 膽管、肝臟首當其衝朱光恩表示,胰臟主要功能在消化,胰臟所分泌的胰液富含消化酵素,在腸道中幫助食物的分解和吸收;另一重要功能是分泌胰島素,藉此穩定血糖,如果胰臟無法正常分泌胰島素,會形成糖尿病,必須要靠藥物或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肝臟、胰臟、膽囊和膽管,其中一個不好,另外兩個也不會好到哪裡去。」朱光恩說, 如果胰臟癌長得很大,癌細胞轉移出去,膽管和肝臟會首當其衝,侵犯膽管會導致阻塞,膽汁無法順利流進消化道,人會出現黃疸症狀。也會導致肝的四大功能變差,進而引起身體積水、容易出血等問題。若肝腫瘤長很大,則會侵犯膽和胰。一顆結石在膽囊長期摩擦、造成發炎,誰都不知道哪天會磨出癌細胞,變成膽囊癌,再牽連到肝和胰。等到有症狀 多半已錯過開刀時機朱光恩表示,這三個器官最要命的問題,就是他們罹癌時都很沉默,容易錯過早期診斷的時機,等到出現黃疸、食欲不振、腹痛、不明原因暴瘦、極度倦怠等症狀,才會發現肝膽胰可能出問題。肝癌沒有感覺,等到病人察覺到有黃疸,已經是很嚴重的臨床表現。癌王胰臟癌早期也沒症狀,等到侵犯到周邊神經,病人感到劇烈疼痛時,多半已錯過能開刀切除腫瘤的時機。朱光恩表示,照顧肝膽胰不二法門,是每年定期做一次抽血及腹部超音波檢查。抽血主要是針對功能變化,可以看肝功能指數、癌症指數、發炎指數、肝炎病毒的病毒量等,腹部超音波則是看結構的變化,有助及早發現腫瘤,如果發現得早,可能開刀就能切乾淨,之後定期追蹤就好,連一顆化療藥都不用吃。【每年須定期健檢高風險群】:*脂肪肝者*B肝或C肝帶原者*酗酒或酒精性肝炎病史者*膽結石者*抽菸者*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肥胖者
-
2023-07-16 醫療.耳鼻喉
又痛又暈!偏頭痛又眩暈該怎麼辦?認識偏頭痛性眩暈症:留意眩暈方向
在眩暈門診中,大約有半數患者苦於偏頭痛,其中80%,其實是罹患了前庭性偏頭痛 (vestibular migraine),也就是偏頭痛性眩暈症(migrainous vertigo)。這類患者本身具有偏頭痛性體質,因為偏頭痛,衍生眩暈症,意即眩暈症是偏頭痛所引起的,造成又痛又暈的困境。那麼,偏頭痛為何會引起眩暈症?・前庭神經核功能失調偏頭痛準備發作時,電位波動起自腦幹,向上通過位於橋腦及延腦交界處時,使前庭神經核功能失調,無法調控(抑制)同側前庭神經,大量內耳前庭訊息向上傳進大腦,患者感到眩暈,通常眩暈發作會早於頭痛發作。最後,某半側頭痛時,患者會自覺身體也向該側旋轉。・前庭神經麻痺若是腦幹電位波動並未通過前庭神經核,而是通過近端前庭神經,也就是前庭神經剛進入腦幹,尚未到達前庭神經核之段落,使該處麻痺,該側內耳前庭覺無法有效地輸入腦幹,兩側前庭覺輸入不對稱,患者感到眩暈,通常眩暈發作會早於頭痛。最後,某半側頭痛時,患者自覺身體會向沒有頭痛的另一側旋轉。・內耳水腫偏頭痛發作時,血液中出現大量的降血鈣素相關基因胜肽激素(CGRP),目的在於擴張腦血管,若經由基底動脈、前下小腦動脈及迷路動脈進入內耳,內耳血流大增,動脈管壁擴張,血管通透性大增,大量水分進入膜性半規管,內耳水腫,內淋巴液比重變輕,橢圓囊及球囊內耳石斑,比重相對較重,向下壓迫帶有平衡感知器的纖毛,或者,半規管根部壺腹內頂帽,也因比重相對較重而扭曲,引發大量前庭訊號,傳入腦幹,患者感到眩暈,通常眩暈會跟頭痛一起發作。最後,某半側頭痛時,患者自覺身體也向該側旋轉。讀者若同時罹患眩暈及頭痛,就醫前,請先留意自身病症的發作順序、疼痛部位以及眩暈的旋轉方向。就醫時,詳細地告知醫師,可做為診斷疾病時的參考。偏頭痛性眩暈症,因疾病起自偏頭痛,宜先找出偏頭痛之誘因,考慮是否為上呼吸道感染、睡眠週期改變、腦缺血、肩頸痠痛、顳顎關節痛、中耳炎、食物中毒、藥物過敏…所致,加以治療或預防。由於腦幹中風也會出現頭痛及眩暈,類似偏頭痛性眩暈症,有類似病症者,宜先正確就醫,莫盲目服用止暈及止痛藥。是否會引起梅尼爾氏症/病?梅尼爾症病不等於梅尼爾氏症,前者只是後者的一個病因。若偏頭痛發作時,不僅引發眩暈,若連耳蝸神經核或腦幹內聽覺神經路徑都受到影響,就會同時出現聽障或耳鳴,稱之為「偏頭痛性梅尼爾氏症(migraine with Meniere's syndrome)」。若內耳水腫時,耳蝸內柯蒂氏器上的聽毛,跟蓋膜間發生位移,產生聽覺訊號,患者感到耳鳴,稱之為「偏頭痛性梅尼爾氏病(migraine with Meniere's disease)」。《延伸閱讀》 .又暈眩又頭痛?醫指3種人易出現,改善不能只吃藥! .常眩暈可能血栓、中風警訊?醫指共同風險,盡早超音波檢查!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16 名人.林頌凱
網球肘要多久才會好?名醫曝網球肘的關鍵復健祕訣及好發族群
「林醫師,我沒有打網球,為什麼會得網球肘?」不少手肘疼痛的患者來看我門診,一聽到我說這是網球肘,常常會這樣問我。臨床學名為「肱骨外上髁炎」,由於是打網球常見的運動傷害,因此有「網球肘」的俗稱。所謂的肱骨外上髁炎,是上臂的骨骼稱作「肱骨」,在其下端手肘關節外側處即是「肱骨外上髁」,這是屬於肌腱與骨骼的銜接點,翹手腕或手指抓握物品時的肌群源頭、肌肉的附著點。故對於需要用手出力,尤其應用到手腕和手指的強力動作之工作者,發生高爾夫球肘的機率較高。任何年齡、任何族群都可能發生網球肘,舉凡使用球拍的運動(網球、羽毛球、乒乓球)、需要手腕用力的活動(騎車、工作、釣魚、重量訓練)都是好發族群。一旦此處的肌肉、肌腱或韌帶損傷,如屬初期症狀,好好休息就能讓撕裂傷自行癒合。但在未癒合的狀況下,手腕重覆施力,過度拉扯肌肉,就很容易淪於再次撕裂的惡性循環。不僅手肘產生局部痠痛,若因此肌腱退化、肌力變弱,可能連習以為常的掃地、切剁、抓握等的簡單動作都做不出來。如果病因是來自於做家事、帶小孩、工作或運動就更不容易好了,因為連休息的機會都沒有。針對網球肘的診斷,首先確認患者的神經和韌帶有沒有受傷,並從患者疼痛位置、疼痛性質與發生情況等的病史詢問,以及手部動作的身體檢查,做進一步判斷。如在超音波檢查下,我們經常能清楚的看見患部有微小的撕裂傷。大部分的急性傷害患者當下會痛到受不了,但在休息、冰敷、口服消炎止痛藥物和物理復健的基本配套治療,約一到三周可恢復。此外,我更建議的復健祕訣是,患者在不產生疼痛的前提下,做肘關節的關節活動度運動,並學習肘部肌肉的伸展與肌力訓練運動。因為網球肘是反覆動作形成的肌腱損傷,受傷後的肌腱承重能力將受影響,經由運動治療能循序漸進的找回肌肉力量,只是依舊必須改善使用習慣或運動技巧才得以避免再發作。利用儀器治療包含熱療、短波、超音波、電療,能止痛及幫助血液循環、組織癒合。如欲縮短治療時間或屬慢性網球肘的患者,進一步的選項可考慮:增生療法:以高濃度葡萄糖或PRP注射治療,在修復受損肌腱有不錯的效果。但增生療法非一次見效,需要的療程較長。乾針療法:近似針灸,但有別於中醫扎針在穴道處,西醫的乾針療法是扎針在患處的激痛點,藉由刺激肌肉使其跳動,達到放鬆軟組織的效果。體外震波治療:利用震波能量來治療受傷的組織,能刺激組織修復,且有鬆開沾黏組織的作用。高分子玻尿酸治療:利用專門治療肌腱韌帶的玻尿酸,在超音波導引下打在撕裂的肌腱上,可以包覆受傷組織,讓組織更快修復。如果搭配PRP會有更好的效果。90%以上的網球肘藉由上述的運動和治療都可以順利恢復。至於少於10%那些怎麼醫都醫不好的網球肘,很有可能伴隨肘關節病變或頸神經壓迫,治療時一定要再多考慮手肘以外的原因。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16 醫療.消化系統
胃也會抽筋!胃痙攣怎麼辦?可以吃什麼?胃痙攣症狀及飲食建議一次看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壓力大,胃是消化器官,易受情緒影響,一旦情緒緊張、焦慮便可能出現胃痙攣症狀。胃痙攣是什麼?胃也會抽筋?胃痙攣俗稱「胃抽筋」,指的是胃部不適的症狀表現而非一種疾病。造成胃痙攣的原因眾多,有可能是胃發炎、胃潰瘍、日常飲食、心因性壓力甚至癌症等,疼痛時間可能持續數分鐘或數天。由於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壓力大,胃是消化器官,易受情緒影響,一旦情緒緊張、焦慮便可能出現胃痙攣症狀,不可不慎。胃痙攣俗稱胃抽筋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解釋,胃痙攣(Gastrospasm)不是疾病而是形容臨床症狀或感覺的通用術語。胃痙攣是指在腹腔發生鋒利、間歇性收縮或疼痛不適的感覺,之所以胃部會有如「抽筋」般的感覺是因為迷走神經受刺激,造成腹腔平滑肌不自主收縮而產生肌肉抽蓄。 不少人工作壓力大,生活步調快速,都有胃部疼痛的情況,由於精神情緒經常處於緊繃狀態,總覺得胃痛忍一下或吃胃乳、胃藥就好。不過,有時候以為自己是胃痛,其實是胃痙攣引起的疼痛感。胃痙攣原因胃痙攣可能的原因眾多,任何腹腔器官問題或疾病,都可能有胃絞痛的狀況發生,甚至有些靠近腹腔但腹腔外器官的問題,也可能出現胃絞痛,如肺部下葉、腎臟、膀胱、子宮或卵巢等疾病。所以胃痙攣發作,不一定表示是胃的問題、消化道疾病。胃痙攣常見原因,可歸類於以下幾種:1.飲食不當生冷、油膩、酸辣食物都可能刺激胃部,造成胃部絞痛。不規律飲食、暴飲暴食,也會造成胃酸分泌增加、胃部發炎,以至於胃黏膜對疼痛忍受度降低,更容易發生胃痙攣。2.菸酒刺激長期抽菸會降低胃腸血流和前列腺素生成,導致腸胃道分泌粘液能力減弱,胃部保護力變差,只要稍微酸辣食物刺激,便導致劇烈疼痛;過度飲酒也會影響腸胃道分泌。3.藥物影響控制高血壓的鈣離子阻斷劑、治療肺氣腫的氣管擴張藥物等,可能影響腸胃道蠕動,由於胃排空能力減弱,容易造成胃部發炎,以及關節炎等長期服用止痛藥物之患者,容易破壞胃黏膜,胃痙攣發生機率便有可能提升。4.婦科疾病流產、子宮內膜異位症、經痛、卵巢囊腫、骨盆腔發炎、泌尿道感染等,也可能誘發胃痙攣。5.情緒壓力壓力大、情緒緊張、焦慮,容易引起胃部收縮,嚴重者便會引起胃痙攣。6.肝膽腸胃疾病腸胃炎、胃發炎、胃潰瘍、腸躁症、便秘、闌尾炎、腸阻塞、大腸癌、肝炎、肝硬化、肝衰竭、膽結石、膽囊炎、胰臟炎等,都有可能引起胃部收縮、出現疼痛。胃痙攣症狀胃痙攣痛起來是一陣陣地疼痛,可能發生局部疼痛(如下腹部、或上腹部胃的位置)或整個腹部疼痛,並時常伴隨噁心、嘔吐等症狀。根據不同的病因,胃痙攣可能伴隨其它症狀,主要可區分為消化道症狀、非消化道症狀兩大類: .消化道症狀噁心嘔吐、打嗝腹脹、食慾不振、消化不良、放屁、排便習慣改變、腹瀉、腸臑動增加等。.非消化道症狀發燒及冷顫、類似感冒症狀、不尋常陰道出血、不尋常陰道分泌物或月經過期等。 胃痙攣多久會好?怎麼緩解疼痛?根據引起胃痙攣的病因不同,疼痛時間可能持續數分鐘或數小時甚至數天不等,如女性生理期,胃痙攣便可能持續數天。如果連續或週期性發生胃痙攣,則可能與大腸癌相關,建議至腸胃科進行檢查。如果胃痙攣伴隨下列症狀,可能危及生命,需緊急就醫:黑便或血便、呼吸困難、頭暈、意識改變、嗜睡虛弱、發高燒、吐鮮血或咖啡色物質、皮膚及眼白變黃(黃疸)、腹部有搏動性腫塊、嚴重腹痛或腹脹等。由於胃痙攣多為急發性劇烈疼痛,多半民眾會選擇掛急診,急診醫師多會先施打副交感神經抑制劑,以放鬆平滑肌舒緩症狀,並讓其臥床休息或局部熱敷,再建議至腸胃科門診進一步檢查,有需要時,腸胃科醫師會建議「胃鏡檢查」或「腹部超音波檢查」確認病因。胃痙攣發作時,建議先讓胃休息,不要進食並喝溫開水,若疼痛程度尚可忍耐,在家可先側躺並熱敷腹部,放鬆身體有助緩減疼痛感。馬偕紀念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高晧宇也表示,胃痙攣有兩個方法可以緩解疼痛:.側臥、熱敷:整個人縮起來側臥,並在疼痛處熱敷。.按壓穴道:按壓位在膝蓋外側上緣兩寸(三橫指)的梁丘穴。胃痙攣發作時,建議先側躺並熱敷腹部,放鬆身體有助緩減疼痛感。胃痙攣可以吃什麼?情緒放鬆降低發作頻率調整飲食習慣,有助降低胃痙攣發生率。刺激性食物如過酸、辛辣、油膩、冰冷、精緻糕點等食物要避免,以及糯米類如湯圓、粽子、飯糰等,因不易消化會在胃中長時間停留,會造成胃酸分泌增加建議酌量食用。以下提供減少胃痙攣發生的三種方法:1.調整飲食選擇簡單、好消化食物如蔬果類,料理方式採取清蒸汆燙,不油炸、避免大量醬料之料理。高晧宇醫師建議,胃痙攣患者平時可多吃秋葵、生薑、山藥養胃,以及細嚼慢嚥,每一口飯建議咀嚼15至20下,吃飽飯後先走10至15分鐘,有助減少胃痙攣發作。胃痙攣患者避免辛辣食物等刺激性食物,可降低胃痙攣發生頻率。2.情緒放鬆減輕壓力來源,不加班、睡眠充足,保持心情愉悅,避免情緒緊繃。戶外踏青、健行都是抒壓的好方式,心情放鬆、戒菸、戒酒,維持生活好習慣便能降低胃痙攣發作頻率。3.藥物、補品謹慎使用藥物、補品別亂吃。如果有長期服用止痛藥需求,最好諮詢腸胃科醫師,甚至安排胃鏡檢查。胃痙攣2大QAQ、胃痙攣,可以吃止痛藥緩解嗎?A:《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解釋,胃痙攣發作時,不建議吃止痛藥。若有胃炎、胃潰瘍等胃部疾病,服用止痛藥更傷胃。建議側躺休息、局部熱敷、就醫治療才有效。 Q、吃辣會吃到胃痙攣?A:辛辣食物會刺激胃部黏膜,甚至造成胃黏膜受傷。當食物或胃酸刺激傷口,會造成胃部收縮引起胃痙攣。參考資料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胃也會抽筋?胃痙攣讓你劇痛 2方法緊急緩解 延伸閱讀:.便秘按肚子!中醫教你按「14個護腸胃穴道」緩解不適、改善脾胃功能.「胃脹氣、胃潰瘍、胃食道逆流」哪些人是高危險群?有這些症狀要當心.胃食道逆流、腸躁症...7種「常見腸胃道問題NG食物」大公開!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15 養生.聰明飲食
葉酸是什麼?為什麼孕婦要補充?營養師推薦富含葉酸的好「孕」食物
伴隨著嬰兒的呱呱墜地,初為人父人母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在迎接新生命到來之前,懷孕是女性生命中一段相當特別的歷程,寶寶的生長發育完全依賴母體,是兩者最親密的時刻。為了能讓腹中胎兒健康的成長,許多準媽咪們可說是煞費苦心,想辦法讓寶寶獲取到足夠的營養。相信你一定聽過葉酸是對孕婦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但你知道嗎?根據106-109年的國民營養調查中指出,每十個育齡婦女中就有一人有葉酸缺乏的情形!為了能讓媽媽及寶寶都能強壯健康,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Sean就要來和大家一起認識葉酸!葉酸的功能葉酸(Folate),又稱為維他命B9,由此可知它是維他命B群的成員之一,同時也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它參與了人體內細胞分裂、DNA合成、紅血球生長成熟…等重要功能,若身體缺乏葉酸,則無法正常生成新細胞及血球,將導致免疫功能下降、貧血、腹瀉的諸多症狀。至於葉酸對寶寶及媽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於葉酸能夠幫助胎兒正常發育及生長。葉酸的補充在懷孕初期甚至是備孕期就非常關鍵!因為胎兒神經管的生長與閉合在受孕後的第三周至第四周時就會完成,許多婦女甚至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懷有身孕!若在懷孕初期葉酸就發生缺乏,則很可能造成胎兒腦及脊髓等先天性神經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自發性流產、早產、出生體重過輕等情形,孕媽咪則容易出現疲倦、情緒低落、暈眩、貧血等症狀。所以要特別注意飲食中的葉酸是否足夠。懷孕期間該吃多少葉酸?懷孕婦女因為需要顧及胎兒的健康成長,營養素的需求量通常都會比一般人較多一些,葉酸當然也不例外。至於每日葉酸的需要量,我們可以根據衛福部所發布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來執行每一天的飲食計畫,育齡婦女每日建議攝取400微克葉酸;備孕婦女則宜在受孕前一個月至整個懷孕期間;每日攝取600微克的葉酸;正在哺乳的婦女則建議每日攝取500微克的葉酸,以供自身與胎兒所需。【PrimePlus小學堂劃重點】高葉酸食物「助」你好「孕」現在我們知道了葉酸的功能,也知道了每天要吃的量,但是究竟要吃什麼才能補到足夠的葉酸呢?根據成分分析,葉酸主要存在於蔬菜類、全榖根莖類、豆魚蛋肉類、堅果與種子類及水果類這五類食物中,接下來Sean將從這五類食物中,幫各位找出富含葉酸的食材!一、蔬菜類葉酸,顧名思義即可了解它存在於菜葉當中。其中又以菠菜葉、紅莧菜、韭菜的葉酸含量較為豐富,每100克的蔬菜中分別含有232微克、210微克、158微克的葉酸。如果你是屬於素食族群,就可以多多利用。二、全穀根莖類葉酸含量豐富的全榖根莖以鷹嘴豆、綠豆、小麥胚芽為主,每100克的它們分別含有742.1微克、414.6微克、329.3微克的葉酸。值得注意的點在於,鷹嘴豆和綠豆因為澱粉含量高,食用時要注意適量!三、豆魚蛋肉類這類食物中富含葉酸的有:黑豆、豬肝、蛋黃等食物,每100克的食材中分別含有721微克、677.6微克、160.2微克的葉酸。在這邊要提醒大家的是,除了黑豆以外,豬肝及蛋黃所含的脂肪都比較高,食用上需適量,不宜過多,以免吃下太多熱量而造成體重過度上升。四、堅果與種子類堅果類食物本身的葉酸含量也很可觀,例如葵瓜子、南瓜子、栗子,每 100g 就分別含有 272.5 微克、213.0 微克、59.9微克的葉酸。考量市售許多堅果類產品都有調味,所以建議盡量選用原味堅果,避免攝取到過多的鈉或其他添加物。除此之外,堅果類的食物都含有較高的油脂及熱量,所以也不宜過度食用。五、水果類葉酸含量較高的水果有:草莓、芭樂、木瓜,每100克中分別含有微克、82.8微克、55.6微克、47.3微克。但水果本身含有較高的糖份,在攝取水果的同時,也需要注意量的控制,以免造成血糖不好控制喔!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頭好壯壯,而充足的營養是必不可少的。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進入工商社會以後,生活步調逐漸變快的情況下,能夠吃到均衡營養一餐的機會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少,Sean的朋友就是一個例子,明明已經是個孕婦卻仍然要每天加班導致沒辦法好好吃飯!對於這些日常飲食中可能發生攝取不足的族群,其實也可以考慮信賴的保健食品廠商所研發的天然來源葉酸補充品,並在專業婦產科醫師的指導下使用,給媽咪及寶寶最無負擔的營養。另外,我國政府為增進母嬰健康,已於110年7月1日起,將免費產檢增加至14次,並新增妊娠糖尿病篩檢、貧血檢驗與2次一般超音波檢查,準媽咪們都可以多加利用喔!Sean在這裡祝準媽咪們的家庭幸福和樂又美滿! 延伸閱讀:.高血壓是沉默殺手!把握得舒飲食5原則+居家量測722法則.晚上睡覺膝蓋痛醒怎麼辦?3解方助你擊退「痛風」,3類食物要慎選.糖尿病怎麼有效控糖?專家曝扭轉關鍵時刻,「3撇步+9種食物」幫你控制血糖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14 焦點.元氣新聞
秀傳50周年/黃明和總裁視病猶親引進超音波 從診斷到治療的突破性發展
「超音波被視為醫師的第三隻眼睛也被稱為視診器」秀傳醫療體系成立50周年,7月8日秀傳醫療體系與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一同舉行學術研討會。彰化秀傳紀念醫院醫療執行長、胃腸肝膽科醫師陳建華表示,秀傳50周年與超音波學會一同舉辦研討會,與秀傳醫療體系總裁黃明和是最早引進超音波器材的先驅有關,從引進超音波運用診斷肝內結石,再到引進內視鏡超音波、氣管內超音波、對比劑超音波,並發展使用超音波海扶刀、醫薩刀,幫助患者在傷害最小的狀況下,獲得最佳的醫療效果。心疼肝內結石患者 黃明和當起引進超音波領頭羊黃明和總裁從台大醫學系畢業後,於台大外科接受訓練,一路到開業的過程中,他看見台灣許多民眾飽受肝病之苦,特別是肝內結石的患者。肝內結石是亞洲人特有的疾病,不只難以診斷也難處理,長期不理會將演變成膽管癌,治療後又容易復發,反覆難以根治,成為許多醫師心目中的疑難雜症。黃明和總裁為了要醫治這些難治的肝內結石患者,即使當時是一位資金不足的開業醫師,也花大錢引進超音波器材,後來也成為國內最早引進腹部超音波、膽道內視鏡利用免開刀的方式治療膽結石。在現代,超音波診斷運用廣泛,是醫界一步步摸索研究出的結果,所有消化道疾病,上消化道、食道、十二指腸、大腸等現在都能透過超音波觀察,再從消化道一路到膽管、肝臟、胰臟、氣管、肺臟、心臟、乳房等非消化道系統也都能被仔細觀察。超音波儀器大多都是大型需要安裝在醫院內,黃明和總裁當年積極照顧偏鄉弱勢族群,引進手提式超音波,可以讓醫師可隨身攜帶,前往偏鄉替患者診斷治療。早期的手提超音波多被利用於軍陣醫學,也因為方便且比較不受空間限制,讓醫界接受度愈來愈高,引進的醫療院所也跟著增加,幫助更多運送不便的患者,同樣也能獲得更精準的診斷與治療。超音波不只是診斷利器 也是手術治療新生代工具超音波發展快速,現在已分為診斷型超音波、治療型超音波。秀傳醫療體系也是最早開始使用「治療型超音波」,如醫薩刀,於2017年引進台灣。醫薩刀又名「超音波消蝕手術」,利用超音波聚焦時會具有能量,可針對病灶產生熱能,該手術方式最大的優勢是不像一般手術,皮膚會出現傷口,而是直接透過超音波聚焦,讓患者少去開刀後,傷口復原的時間。超音波產生不同的熱能治療不同的癌種,有不同的名稱,如治療子宮肌瘤被稱為「海扶刀」、運用在攝護腺癌則稱為「海福刀」、運用在巴金森氏症改善手抖症狀等,則被稱為「醫薩刀」。目前秀傳醫院在醫薩刀治療腦部神經領域愈來愈廣,不只有巴金森氏症,臨床試驗中也證實對癲癇、舞蹈症具有幫助,目前也正參與跨國性的臨床試驗,讓適應症可以更廣,造福更多患者。秀傳醫院近年再引進對比劑超音波,這是一種在血管內注射含微小氣泡顯影劑,再透過超音波觀察病灶內血管供應型態的一種追蹤檢查疾病的方式。對比劑超音波對肝臟、胰臟的檢查或身體各部位腫瘤都利於找到非常細緻的病變,對比劑可以讓血管的偵測更為明顯,不只沒有輻射性且安全,肝腎功能不佳的病人也可接受檢查。對比劑超音波也被利用於心臟功能和心肌血管灌注的評估。秀傳醫院也曾經最早引進對比劑並免費供各大醫院做早期臨床試驗使用。推廣超音波認證 讓超音波使用更廣泛陳建華表示,黃明和總裁不只是為了秀傳醫療體系,引進超音波醫療器材,是為了全台灣人的健康,他在擔任超音波醫學會理事長期間,將超音波運用更為廣泛,推廣超音波使用更視為是他的責任。黃明和總裁現在也相當重視超音波的教育,不僅限於醫師,而希望擴及到護理同仁,連打針、氣管內管插管或各部位體液引流都可以運用超音波輔助,患者也能減少被傷害的風險。目前醫師已經有「超音波認證」,但希望未來透過秀傳醫療體系的努力,可以讓超音波使用的認證,推廣到更多的族群,讓超音波使用更為廣闊。陳建華醫師小檔案● 現任:秀傳紀念醫院彰化院區醫療執行長秀傳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學經歷:秀傳紀念醫院院長秀傳紀念醫院醫療副院長秀傳紀念醫院內科部部主任、消化系內科主任秀傳紀念醫院消化系內科主治醫師、超音波檢查室主任前台中榮總內科專科醫師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碩士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教育部部定副教授● 專長:內視鏡超音波腹部超音波及治療一般胃腸肝膽科疾病
-
2023-07-10 醫療.泌尿腎臟
他肌肉疼痛竟差點要洗腎 醫師曝3大警訊當心是橫紋肌溶解症
肌肉疼痛平時常見,但有時未必僅是單純的運動傷害,若出現其他合併症狀也得小心可能是橫紋肌溶解症,嚴重可能傷及腎臟、甚至危及性命。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指出警訊症狀以及常見原因,提醒民眾留意。肌肉痠痛貼藥膏沒有用?小心是橫紋肌溶解症!什麼橫紋肌?顏宗海醫師首先說明,橫紋肌是包覆在骨骼上的肌肉,主要功能是收縮並產生力量,包括四肢等處活動的肌肉。當受到各項因素影響,就有可能出現橫紋肌溶解症,肌肉組織逐漸溶解、崩壞。為什麼會發生橫紋肌溶解症?橫紋肌溶解症的原因可包含先天的基因遺傳疾病和後天的因素,後天的致病原因包含了重訓、馬拉松等過度運動,高溫所造成的熱傷害,肌肉受到車禍、撞擊等嚴重創傷,低血鉀及低血磷所引起的電解質不平衡,以及不當使用藥物、毒品、酒精等。另外,病毒感染、電擊、缺血、惡性高燒等也都可能造成橫紋肌溶解症。橫紋肌溶解症3大警訊:顏宗海醫師指出,橫紋肌溶解症發生時,因肌肉開始受損,患部常見癱軟無力,視情況也容易出現疼痛,甚至劇烈疼痛,程度較輕時可能如運動傷害般的痠痛,嚴重時則可如持續性的抽筋一般,因此也常讓患者誤以為是運動傷害或抽筋。也因為非一般單純的肌肉拉傷,橫紋肌溶解症持續進行,使用酸痛貼布等並不會有所改善。此外,也因為肌肉當中紅色的肌紅蛋白開始釋出、進入至血液,身體為了代謝,肌紅蛋白會經由腎臟排出,因此患者的尿液會開始變成深紅色、深褐色、有如可樂般的顏色。未改善恐腎衰竭、甚至致死:須注意的是,即便這些肌紅蛋白可從尿液代謝,卻也對腎臟具有腎毒性,若橫紋肌溶解症持續未改善,肌紅蛋白居高不下,接下來就有可能進入到腎衰竭,腎臟受損,尿液也將會開始減少。若再持續未改善,就可能發生高血鉀症、高血磷症,出現心律不整,進而危及生命安全。疾病進展時間視個人情況有所不同,通常是橫紋肌溶解症發生後半日至3日左右。他鐵腿幾日後痛到冒冷汗,經急診確診橫紋肌溶解症!日前一名案例,進行兩個小時的球賽,期間也有進行補水,返家後當日大腿開始出現肌肉痠痛,隔日開始雙腿前後左右不斷出現抽筋情況,並且癱軟無力難以行走,起初以為僅是一般運動傷害的「鐵腿」不以為意,僅買痠痛貼布、吃止痛藥。不過遲未見到有所改善。到了第三日,已經開始嚴重到連蹲坐馬桶時雙腳都劇烈疼痛,且痛倒在牆上冒冷汗。前往復健科診所檢查,經問診想起確實也出現了深紅色尿液,緊急轉診至急診,抽血檢查肌紅蛋白已超標,判定為橫紋肌溶解症。經兩日住院觀察及治療才恢復穩定。據醫師了解及推測,可能就是因為一次進行兩小時比賽,對平常僅競走運動的案例太過劇烈,當日又沒有補充到所需水量,因此出現橫紋肌溶解症。好在案例情況還算輕微,雖腎臟已有些受損,但還不至於洗腎,也未危及到性命,可待日後康復。橫紋肌溶解症針對原因治療,補充大量水分也是改善關鍵!顏宗海醫師表示,橫紋肌溶解症檢查過程一般會透過抽血、驗尿等了解肌紅蛋白數值。若確診為橫紋肌溶解症,後續也可能視情況安排心電圖檢查是否有心律不整、X光檢查看有無出現心肺影響、以及超音波檢查看是否有腎臟受損。治療方面,醫師會針對造成橫紋肌溶解症的原因來治療,先將致病原因釐清並排除,一般會以大量的點滴補充生理食鹽水,並在治療期間臥床休養、鼓勵病患多喝水,並矯正電解質的異常,使電解質恢復平衡、增加排尿量來排出體內的肌紅蛋白。期間醫師也會要求患者紀錄尿量,觀察病人是否進入到腎衰竭狀態而少尿,若出現嚴重腎衰竭合併尿毒症的症狀,病人可能就會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療。顏宗海醫師提醒,當發現肌肉異常疼痛、無力,尿液又呈現深紅色時,就建議盡速前往腎臟科或急診進行檢查,以防橫紋肌溶解症,確保健康及生命安全。《延伸閱讀》 .從7種尿液看健康,顏色變化、泡泡多、有螞蟻一次詳解! .尿量變少留意4情況!腎臟科顏宗海:小心高血鈉、腎衰竭。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08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醫師說「燒燒就好!」病人嚇得半死,為什麼?
病人得了肝腫瘤來求診,醫師看了超音波及電腦斷層,對病人說:「別緊張,才一公分而已,燒燒就好!」想不到病人及家屬一臉蒼白,嚇得半死:「燒燒就好?難道是沒救了嗎?要直接送去『燒』了?」醫師大概看多了,職業病,沒跟病人及家屬說清楚什麼是燒燒就好,一般人聽到「燒燒」,就聯想到極樂世界,已經沒救了。由於超音波普及化,許多肝腫瘤得以早期發現。例如有B肝或C肝,只要定期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即使肝臟不幸長了腫瘤,通常發現的腫瘤在三公分以下。這種肝癌,醫學上稱為小型肝癌,在以前,只有手術切除一個方法才能根除,但近20、30年前發展的電燒方法,就是用電燒針刺入腫瘤部位通電產生高溫,將腫瘤燒死。據統計,治療效果與手術切除效果不相上下,因此,除非位置特別有困難,例如在大血管或膽管或心血管旁,否則住院二、三天,在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指引下直接以高溫燒死腫瘤,將腫瘤燒成灰,是最好的根除方法。當然,也有人使用低溫(即冷凍療法)將腫瘤凍死,但通常效果不如高溫熱死。但電燒療法或冷凍療法要腫瘤能完全壞死,最好大小在三公分以下,如果三公分以上,通常完全壞死的機率就降低了許多,或者如果已侵入到血管或蔓延出去也就不適合了。不管如何,凡我全國民眾,如果有B、C肝,一定要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即使長了腫瘤,才能及時處理,化險為夷,也不會擔心醫師是講沒救了,直接要阿彌陀佛送去燒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3-07-02 醫療.消化系統
合庫金董事長林謙浩因猛爆性肝炎過世!爆肝會引起猛爆性肝炎?一次了解成因、症狀與預防
編按:合庫金董事長林謙浩於7月2日過世,外傳林謙浩因身體健康因素凌晨病故,疑似猛爆性肝炎發作,上周前往榮總住院治療,今天凌晨不治,享年64歲。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陳堯俐說,猛爆性肝炎好發原因為病毒性或酒精性肝炎,其中又以病毒性肝炎中的B型肝炎最為常見,再加上感染、壓力等外在因素,造成肝炎急性發作,這時往往只能「聽天由命」,或依病情需要立即啟動換肝程序。陳堯俐指出,猛爆性肝炎患者常已有慢性肝病,此時肝功能不佳,再加上感染、壓力、勞累或未定期服藥等外在因素,造成急性發作,症狀有黃疸、肝指數飆高。若猛爆性肝炎患者年齡較輕,肝功能還能支撐,病情是來得快、去的快,但年逾60歲患者,肝功能長期不佳,一旦出現大風暴,可能就無法承受,一次就倒了。● B肝患者為猛爆性肝炎的高危險族群● 應注意倦怠、疲累等症狀 延誤治療死亡率高達3至5成● 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應定期檢查肝功能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常有人說累到「爆肝」,但肝臟真的會爆裂嗎?醫師表示,所謂爆肝應該是不容易,而是B肝、C肝等患者受到工作過勞、壓力大等誘發因素,造成肝臟細胞大量壞死,出現肝功能異常、急性肝衰竭症狀,而引發的猛爆性肝炎,平時應著重規律運動,適時紓解壓力和保持正常生活作息,預防猛爆性肝炎。猛爆性肝炎是什麼?引起猛爆性的原因有哪些國泰醫院消化內科超音波檢查室主任胡瑞庭說,正規猛爆性肝炎的定義,應該是沒有肝炎病史,但受到某些因素突然罹患肝炎,而出現黃疸等症狀,並於8周內出現肝昏迷,即是肝性腦病變情形,這在國內並不常見,主因是國內B肝、C肝患者多,因此多是亞急性的猛爆性肝炎,其中又以B肝造成的猛爆性肝炎為大宗。「俗話說病從口入,如服用含有乙醯氨酚等成分的藥物,或中藥偏方,或有酒癮等,都可能引起猛爆性肝炎。」台北榮總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蘇建維也說,國內最常見的致病因素,仍是受到A、B、C型等肝炎病毒感染,其中確實以B型肝炎最為常見。蘇建維說,B肝引起猛爆性肝炎分為兩類:1.一是民眾帶有B肝卻常不自知,當身體疲累造成體內病毒活化,病情急性發作,此類患者年齡為20至50多歲。2.另一族群是肝炎患者經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但停藥後卻忘記追蹤,病情再次發作。胡瑞庭則在臨床上曾收治服用抗黴菌藥物引發猛爆性肝炎的案例,為一名女性服用抗黴菌藥物治療黴菌,第一次治療沒有出現異常,隨後再次服藥,就出現猛爆性肝炎,還差一點死亡,目前臨床上所使用的抗黴菌藥物,毒性愈來愈低,此類案例已不常見。此外,來路不明的草藥也一定要多注意,尤其是已有肝炎、肝硬化患者,務必不要服用,避免引發猛爆性肝炎。至於一般人常說「工作過勞、壓力過大容易引發猛爆性肝炎」,蘇建維說,這些都是誘發因素,還是要患者帶有肝炎、未定期追蹤、服用來路不明藥物等情況,才可能引起猛爆性肝炎。肝功能失調導致全身出現問題 最嚴重肝昏迷蘇建維說,肝臟功能分為合成營養、代謝及排毒,如吃東西後,食物營養經腸胃道吸收,再由肝臟轉化成對身體有用的物質,而肝臟也負責代謝,將身體不需要的毒素排出體外,一旦肝臟幹細胞大量壞死後,肝臟即失去功能,猛爆性肝炎常見症狀有下肢水腫、腹水、黃疸、皮膚出血、肝昏迷等,甚至使免疫力變差,增加感染機會,進而引發敗血症。蘇建維說,如肝功能失調時,體內膽汁排謝、代謝困難,而出現皮膚、眼睛等變黃的黃疸症狀,另肝功能失調無法製造白蛋白等蛋白質,當血液中蛋白質不足滲透壓改變,就會引起下肢水腫、腹水,而肝功能失調也會讓肝臟無法製造凝血因子,容易引發體內出血,甚至無法排除體內阿摩尼亞毒素。此時將陷入肝昏迷,肝昏迷又稱肝性腦病變,症狀為記憶力變差,並對人、事、時、地、物的判別能力減弱,隨著病程進展而出現意識型態改變,陷入昏迷。猛爆性肝炎治療方面,蘇建維說,可使用抗病毒藥物,同時針對症狀治療,如補充白蛋白等,若病情嚴重還需進行肝臟移植評估,因延誤治療死亡率高達3至5成。預防猛爆性肝炎 從這些事做起如何預防猛爆性肝炎?胡瑞庭表示,應先進行檢查了解自己有無罹患B肝或C肝,是否屬於高風險族群,目前政府針對45至79歲民眾,終生提供一次免費檢查B、C肝服務,可以多加利用。蘇建維提醒,民眾平時應避免服用來路不明的藥品,同時戒菸、戒酒,平時則要規律運動,適時紓解壓力及保持正常生活作息,雖然「熬夜傷肝」說法,目前於醫學尚無實證,但生活作息正常應可保持免疫系統完整性,對於避免肝功能失調應有幫忙。一旦出現倦怠、疲累、胃口不佳等症狀,應速就醫檢查,針對有B、C肝炎病史或酒癮等,應定期抽血、超音波檢查,及早發現肝功能指數是否有異常,便免日後出現肝癌或肝硬化。一般慢性肝炎病史患者應每6個月檢查一次,已有肝硬化者應每3至4個月檢查一次。(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01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你MeToo了嗎?我MeTwo、MeThree,要不要緊?」
老張被MeToo了。老王打電話去安慰他:「不要難過,一下子就風平浪靜,我比你更慘!」老張:「怎麼說?」老王:「你是MeToo,有『小心肝』,我是Metwo,MeThree!」老張:「MeThree?」老王:「對啊!你只有『小心肝』曝光,我有B肝,還有脂肪肝!不是MeThree是什麼?一輩子都要捶心肝呢!」這一陣子,MeToo一語成為疫苗之後最流行的傳染病,MeToo令人傷心傷感情,但通常過一陣子總會雲消霧散。但有了MeTwo,有了B肝,一輩子要擔心,會不會演變為肝硬化、肝癌,或者亂服用來路不明的偏方、保健食品,就可能引發B肝急性發作,甚至變成猛爆性肝炎,這些風險一輩子都要注意,除了定期抽血驗肝功能以外,更要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以免肝癌上身而不自覺。此外,如果有了MeThree,有了脂肪肝,對健康也是一個警惕。脂肪肝顧名思義,是肝臟堆積了過多的脂肪,超音波看起來油膩膩的,表示人體攝取過多的熱量,以脂肪的方式存在肝臟。有些人肝指數正常,有些人則引起肝細胞發炎,醫學上稱為脂肪性肝炎,嚴重者會進行到肝硬化,甚至少數人形成肝癌。還好,脂肪肝大多可逆的,除非它引起的肝纖維化、肝硬化很厲害,否則控制飲食、控制熱量、多運動,大多可以翻轉回來。只是脂肪肝一般人不太重視,事實上也是健康的一大警訊,因為多餘的脂肪存在肝內,也會存在心血管、腦血管,引起動脈硬化、腦血管硬化,造成來日心肌梗塞或腦中風之惡果。總之,MeToo之風有如颱風過境,造成的影響通常是一時的,但MeTwo、MeThree對健康的影響是一輩子的,受傷的心也許可以慢慢康復,但受傷的肉身—B肝、脂肪肝都會影響人的壽命,一輩子不可不慎。●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3-06-30 醫療.消化系統
健檢肝臟發現血管瘤!肝血管瘤會變成肝癌嗎?醫師建議這樣處理
Q:健檢時醫師說有肝腫瘤,又說只是良性血管瘤,什麼是血管瘤?為何又稱為腫瘤?A:在醫學上,當局部組織出現異常增生時通稱為腫瘤,因此聽到身上有腫瘤不需太過擔心,腫瘤不等於癌症。肝臟內可能出現多種良性的腫瘤,包含肝血管瘤、肝臟囊腫、局部結節性增生、肝臟腺瘤⋯等。血管瘤是肝臟內血管不正常增生所形成的腫瘤,是肝臟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根據文獻,血管瘤的發生率可高達2~20%。任何年紀的人都可能出現血管瘤,其中以30~50歲的女性最常被發現有血管瘤。大部分的血管瘤體積小,也不會造成任何症狀,通常是健康檢查或是因其他原因做腹部影像學檢查時意外發現。當血管瘤大於10公分時,可能產生腹痛、噁心嘔吐或容易有飽足感等症狀。在嬰兒身上若有大型血管瘤,可能出現凝血功能障礙,稱為Kasabach–Merritt症候群。Q:肝血管瘤除了做超音波檢查,還要做什麼檢查確認嗎?A:典型的肝血管瘤在超音波下是均質、高回音性、有明顯邊界的病灶,但若患者是中重度脂肪肝,肝臟照起來很白,肝血管瘤相較之下就可能看起來像是陰影。小於2公分的血管瘤,只要每6個月到醫院以超音波追蹤檢查即可。但若它變大,或是超過2公分,醫師覺得必要時,會安排第二種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或是磁振造影檢查。雖然超音波檢查已相當精準,當無法百分之百確診時,仍需要藉助其他影像協助診斷。電腦斷層與核磁造影可更清楚瞭解腫瘤內血流分布狀況,可更確定腫瘤的性質。Q:肝血管瘤會變成肝癌嗎?需要做什麼追蹤?A:一般來說,肝臟的血管瘤是良性的,不會變成肝癌(惡性腫瘤)。但由於惡性腫瘤的多變性,早期的惡性腫瘤可能與良性腫瘤較難以區分,因此當發現肝血管瘤時,仍建議每6個月到醫院以超音波追蹤檢查,主要是為了追蹤腫瘤的大小,惡性腫瘤通常會隨時間逐漸變大,即使第一時間誤判腫瘤的類型,超音波追蹤時仍可以及早發現問題,仍有較高機會接受根除性手術及治療。Q:原本肝血管瘤只有兩顆,後來做超音波檢查又多兩顆,為何會這樣?A:肝血管瘤發生的原因尚不明確,在國外有一些理論被提出來,可能是出生就有一些缺陷瘤或異位的組織細胞。多數的人只會有單一顆血管瘤,但約10%的人可能出現不只一顆。有些人會隨著年紀增長,血管瘤的數目跟著增加,從原本肝臟裡只有一個血管瘤,後來變成兩個、三個甚至更多。Q:肝血管瘤會變大嗎?大到什麼程度需要手術處理?A:肝血管瘤除了數目會增加外,血管瘤的體積也有1/10機率會變大,生長速度為平均18個月體積長大兩倍,但通常長到某一個程度就會停止生長,可能是受荷爾蒙的影響,研究發現,懷孕跟使用女性荷爾蒙時較常發現體積的增長。由於血管瘤是良性的病灶,多數僅需定期超音波追蹤,不需要接受治療。少數需治療的血管瘤是因為其造成肝臟或其他器官的壓迫,影響了正常的生理機能,才需藉由手術來改善,醫師不會以血管瘤大小決定手術時機。另外,在嬰兒身上出現前面提過的Kasabach–Merritt症候群時,也應接受治療。【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雜誌》第99期(2022-07-12出版),原文連結 】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26 癌症.飲食與癌症
子宮內膜癌患者不能吃豆類食品?醫師建議每日攝取黃豆量
子宮內膜癌患者不能吃豆類食品是真的嗎?一位五十多歲停經後婦女,2022年於本院做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報告結果「意義不明的非典型鱗狀細胞 (ASCUS) 」,婦產科醫師建議進一步檢查。在陰道超音波檢查中發現子宮內膜長瘜肉,3月中旬患者接受子宮瘜肉切除,病理報告「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醫師仍不放心。於4月安排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手術後的病理報告竟然為「子宮內膜癌」,為求慎重起見,於是再安排輔助性放射線治療。前些日子,這位病人跑來問我:「賴醫師,朋友告訴我不能吃豆類食品,是真的嗎?」我回答:「妳當然可以吃囉!黃豆、豆腐、豆漿還有其他豆製品都是很好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我接著說:「喔!我知道妳是擔心裡面的大豆異黃酮是嗎?」,病人 …。女性荷爾蒙與癌症關連性與女性荷爾蒙(雌激素)相關聯的癌症有乳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雌激素會刺激這些含有荷爾蒙受體細胞的生長,使女人出現第二性徵,包括:胸部更豐滿、皮膚有彈力、人變得青春美麗、懷孕生小孩 …)。當然,雌激素也可能會刺激正常細胞癌化現象;或者促進患者的癌細胞再度增生,導致日後癌症復發或轉移情況發生。大豆異黃酮是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的化學結構與功能類似女性雌激素,故稱為「植物雌激素」,不同於「動物雌激素」(即在自己體內製造或動物產生的雌激素)。大豆異黃酮是「弱雌激素」作用,不會有細胞癌化情況發生,有許多大型臨床試驗都支持這個論點,所以不用害怕雌激素的副作用。對於停經後婦女,因體內雌激素減少,容易造成鈣質流失,導致骨質疏鬆;因此許多醫師及營養師都建議停經後婦女應該多喝豆漿和豆製品。 每天要攝取多少豆類食品才夠?根據許多醫學文獻發表:『建議每天攝取大豆蛋白25公克或大豆異黃酮40~80毫克』。 若以大豆異黃酮含量占黃豆 0.2%,則每日需攝取黃豆量 = 50 ÷ 0.2% = 25000 毫克 = 25 公克 = 豆漿 1.5 杯 = 傳統豆腐 5 格 = 嫩豆腐3/4盒 = 小豆干 1.5 片。這是約略計算值,癌友們可以自行增減量或選擇自己喜歡的豆類製品,重要的是『持之以恆,以竟其功』。每日需攝取黃豆量(擇一) 每日需攝取黃豆量 = 50 ÷ 0.2% = 25000 毫克 = 25 公克 =豆漿 1.5 杯=傳統豆腐 5 格=嫩豆腐3/4盒=小豆干 1.5 片(本文出自《腫瘤科賴易成醫師手札》粉絲團,非經同意請勿轉載)(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23 醫聲.領袖開講
雨後彩虹 白袍良醫/罹癌別檢討自己,可能是運氣不好!吳敏綺分享乳癌日記鼓勵癌友
「雖然得癌症可能是運氣不好,但現在回想起來我的運氣還算不錯。」綺顏診所院長、皮膚科醫師吳敏綺說,做乳房攝影當天,天氣正好,剛好收到衛生單位簡訊通知,家裡附近有乳房攝影車,熱愛運動的她就騎腳踏車前往,當時什麼症狀都沒有,卻因此早期發現及早處置。健檢沒追蹤 乳房攝影發現異狀吳敏綺坦言,其實在前一次健檢時已發現乳房有鈣化點,需要追蹤,但因為無症狀,因此輕忽而沒有定期追蹤。她是在2021年春節前做乳房攝影,沒多久就接到通知有異狀,很心急地託人去拿檢查報告,大年初二請在醫院工作的親戚幫忙看報告,再經由乳房穿刺檢測初步得知是乳癌第一期。考量先生在長庚醫院任職,吳敏綺於是轉往長庚醫院就醫且確診罹患乳癌,進而接受達文西機器手臂乳房全切除手術以及自體游離皮瓣乳房重建手術。「從被診斷乳癌到開刀的時間很短暫,當時幾乎每天睡前都在哭。」吳敏綺憶及那段時光仍不禁泛淚。她說,直到決定開刀到那刻,才比較安心。手術後,必須住進加護病房三天,吳敏綺說,那時非常痛苦,不只傷口大,人更難以完全躺平,甚至出現全身麻醉後的幻覺,感覺整個人都要掉到床裡面,現在想起來仍心有餘悸。術後追加標靶治療 如今穩定控制然而,術後的病理報告卻證實,她罹患乳癌第二期,因此還必須接受標靶化療,歷經14次的抗體藥物複合體T-DM1治療,期間一度因副作用血小板低下問題嚴重而暫停,完成療程時已是2022年中旬。但這不是治療的終點,為控制乳癌癌細胞,目前吳敏綺仍要吃抗荷爾蒙藥物Tamoxifen,並且每3個月回診一次。Tamoxifen有其副作用,可能會造成子宮內膜增生或是其他病變,因此她須定期到婦產科做超音波檢查,現今屬於穩定控制階段,「希望一切順利」。吳敏綺是一個閒不下來的人,術後一個月就回到診所看診,但減少看診時間,術後兩個月便開始去海裡游泳,也漸漸重拾熱愛的跑步,甚至挑戰鐵人三項「半鐵」。她說,生病之後,更重視生活以及工作間的平衡,一方面不讓自己太累,另一方面再次擁抱原本熱衷的事物。家人是支持力量 看診更具同理心「現在我對事情看得更開,不像以前總要求完美、給自己太大壓力,有些不重要的事情也不會往心裡去,更重視與家人的相處。」吳敏綺說,在治療期間,家人是重要的支持力量,不只是實質上的照護,更在情緒低落時陪伴她。她與先生、兒女有不少共同興趣,會一起上山下海、運動、旅遊等,生病後更把握時間去基隆游泳、坪林種茶,盡量不讓原本的生活受到影響。吳敏綺很願意分享生病罹癌的經驗,並且把她的治療過程變成乳癌日記公開在網路上,「希望有一樣疾病的人看到後,可以得到一些安慰,甚至是鼓勵。」她說,有求診的病人是因為看到她的抗癌日記而來,並且在看診的過程跟她分享自己的故事。她經歷生病之後,在看診時也變得更有同理心,有不少病人不只體諒她生病,還會來關心她的狀況。有些人生病後會檢討自己是不是什麼地方做錯了,或是飲食哪裡沒有做對。吳敏綺認為,癌症沒有絕對的成因,可能就是運氣不好,因此,不需要去改變原本的飲食或是生活方式,「我就要按照原本想做的事情去做,甚至要過得更精彩!」吳敏綺小檔案●現職:綺顏診所院長、皮膚科醫師●年齡:56歲●罹患疾病:乳癌第二期●發病時間:2021年初●症狀:無症狀●治療方式:乳房全切除、自體皮瓣重建乳房手術、T-DM1標靶治療、抗荷爾蒙藥物Tamoxifen●想告訴病友的一句話:不用檢討自己做錯什麼事,或是什麼原因造成得癌症,要把原本的生活過得更精彩。(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15 焦點.元氣新聞
卵子一去不復返!時光機也救不回老化的卵子!醫師籲:及早檢查AMH值掌握妳的生育力
晚婚晚育已是目前社會趨勢,不少女星在臉書分享已加入「凍卵」行列,為求延長生育年齡,今年起桃園市和新竹市也率先開放凍卵補助,盼增加懷孕率,降低少子化危機。面對是否要凍卵前,很多女性選擇先上網做功課,關於凍卵的討論也不少,例如「我該凍卵嗎?」「凍了卵就一定可以當媽媽?」「凍卵會不會傷身?」針對網路上常聽到的女性凍卵10大迷思,udn邀請社團法人台灣凍卵協會理事李怡萱醫師,提出正確解答,並呼籲女性定期了解自身卵巢狀況,掌握未來生育力。Q1:AMH是什麼?為什麼很多人都說凍卵前要檢測AMH指數?A: AMH全名為Anti-Müllerian Hormone,中文名稱為抗穆勒氏管荷爾蒙,是一種醣類蛋白,主要由卵巢小濾泡分泌,本身卵巢小濾泡數目愈多,血液中測得的AMH濃度愈高。臨床上主要透過AMH數值判斷「卵子庫存量」,而不是卵子品質。AMH的正常值跟年齡成反比,隨著年齡增長,AMH值會持續下降,卵子一去不復返,若有生育計畫,建議一年一測AMH,若有危機及早凍卵。有生育計畫的女性,即使沒有凍卵的規劃,透過一年一次抽血檢驗AMH值及超音波檢查,持續掌握自己的卵子狀況,更能完善後續生涯及生育規畫。Q2:凍卵的方式是什麼?取卵手術、打排卵針會傷害到卵巢嗎?A:凍卵是預存健康卵子的一項技術。正常生理狀況下,女性每個月會排出一顆成熟卵子,其他未成熟的卵子將會萎縮流失,而凍卵技術是透過口服及注射型的排卵藥物,誘導增加排卵數量,使原本會萎縮流失掉的卵子能夠一起長大成熟,再由取卵手術將卵子取出冷凍保存。很多人擔心施打排卵藥物會造成癌症或是傷害身體,然而凍卵的療程僅約14天,並非長期使用排卵藥物,且藥物能自行被人體代謝,不會對身體造成顯著影響,目前也沒有任何研究顯示,施打排卵針或是服用排卵藥與卵巢癌相關。取卵手術是一種無外傷傷口且復原快速,不需要住院的手術方法。取卵過程會採舒眠麻醉,醫師會在陰道超音波導引下,確認濾泡位置,並用取卵針至卵巢取出卵子。手術的過程僅留下針孔般傷口,很快就可以自行癒合。Q3:凍卵療程會有併發症或是後遺症嗎?A:取卵手術,除了麻醉本身具有風險,術後約有2‰-6‰的機率(依個體狀況及院所不同其數據有所差異),可能會有內出血,感染,膀胱受傷等併發症。另外打排卵針可能會出現「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如腹脹、腹部輕度到中度疼痛、體重增加、噁心嘔吐、腹瀉等,但是這些不適症狀都是短暫的,通常在2到7天內可逐漸改善。Q4:取卵手術只要做一次嗎?凍卵過,未來還可以繼續凍卵嗎?A:隨著年齡增長,卵子的數量、品質也會逐漸下降;所以醫師會依據年齡建議需要凍卵的數量:● 小於35歲:建議數量10到15顆● 35歲到38:建議數量15到20顆● 39歲到40歲:建議20到30顆● 41歲以上:建議30到40顆每次凍卵療程,最後能取出的卵子數量並不一定可以一次到位,因此若要達到建議目標卵子數,根據個人的卵巢庫存量,執行取卵手術的次數也可能不同。舉例而言,AMH高而且年輕的女性可能一次就能取足夠顆數,相反的AMH低且高齡的女性,可能需要多次手術才能達到目標。凍卵並沒有年齡的限制,只要未來有生育打算,在卵巢功能尚可前都能施行,建議凍卵前先與醫師討論,醫師會依據每個人的條件,給予個別建議。Q5:凍卵後,保證可以生出寶寶嗎?即使50歲以後更年期,還可以用嗎?A:凍卵屬於試管嬰兒療程的前半段,未來如果打算要生育就需進入試管嬰兒療程,將原預先冷凍的卵子解凍後與先生的精子受精成為胚胎,再將胚胎植入子宮著床,即完成試管嬰兒療程。影響胚胎著床成功率的原因很多,且女性年齡愈大,發生流產、死胎、胎兒染色體異常的機率高,懷孕期間也容易增加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等妊娠合併症風險。即使有凍卵,有生育打算的女性也建議盡早懷孕。至於卵子的使用規定,依照現行台灣人工生殖法,並沒有規定使用者的年齡,需使用預存的卵子,必須要有婚姻關係,才能進行試管嬰兒療程。子宮的條件也得納入考量,不過在現今醫療技術的協助下,不一定更年期後就完全不能使用。Q6:取卵前,需要養大卵子或是看中醫調理身體嗎?A:卵子生長有一定的規律性跟時間性,所謂的養卵最重要的還是建議正常生活作息、均衡飲食。因每個人狀況不盡相同,建議可先到門診檢查,根據檢查結果有需要醫師會建議適合的營養品補充。臨床上常見女性自行服用含有荷爾蒙的營養品,結果照超音波發現卵巢長了水瘤,反而影響療程。故建議補充營養品前或需中醫診療養卵前,應與醫師充分討論。Q7:傳統「以形補形」的概念,可以運用在補卵上嗎?多吃蛋可以讓卵子品質加強?A:強化卵子品質,以維持正常生活作息為最高指導原則。其中「地中海飲食」法來說,簡單、清淡、以及富含豐富的營養素,以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橄欖油)好油為主,攝取大量多元新鮮蔬果,蛋白質以白肉取代紅肉,澱粉則以未精製全穀類作為主要來源,並非僅是「以形補形」的概念,而是均衡飲食才能養出品質較佳的卵子。Q8:凍卵價格大約是多少?能凍多久?A:台灣目前凍卵手術費用平均約在10萬到12萬,取卵後,每年需支付凍卵保存費。依照國健署規定,冷凍卵子或是冷凍精子,並沒有冷凍保存的使用期限,只要滿10年,採取書面申請繼續延長冷凍時間即可,但是胚胎則有冷凍保存10年之限制。Q9:取出冷凍的卵子、胚胎,會與新鮮的卵子、胚胎一樣嗎?A:目前的冷凍技術是將卵子、精子、胚胎放置在攝氏負196度的液態氮之穩定冷凍環境中,解凍的卵子、精子或胚胎,與新鮮的生殖細胞狀態幾乎沒有差異。根據臨床觀察,若年齡小於35歲凍卵的女性,其使用解凍卵子與新鮮卵子的懷孕率,差異不大。Q10:如何選擇有保障的生殖機構?A:婦產科醫師需要取得「人工生殖機構施術醫師」資格才能施行取卵、凍卵、試管療程等醫療處置,除此之外建議評估該機構的試管嬰兒成功率、醫師口碑、胚胎師資歷及生殖實驗室環境設備等,經驗愈豐富的醫療團隊才能讓未來的試管嬰兒療程更輕鬆順利。另外,機構的生殖實驗室是否具備: 「24小時環控系統」,嚴格監測溫度、溼度、壓力、落塵微粒、VOC等,避免生殖細胞耗損,且環控系統能即時連線管理員即時調整誤差;「不斷電系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確保所有的生殖實驗室設備能夠24小時供電不受任何影響;選擇高端嚴謹且具有高規格硬體設備的生殖機構,能夠讓妳的卵子安全保存在高品質的環境;經驗豐富的胚胎師,能夠有穩定熟練的胚胎操作技術,精準判斷胚胎之能力,提高試管嬰兒懷孕率。「生育自主」是每個女性都擁有的權力,透過社團法人台灣凍卵協會(TEFA)協辦的 「凍住卵實力, 幸福妳定義」台北首場公益講座超過百位女力共同參與,講座中除了推廣凍卵正確知識與觀念,也解析凍卵迷思,讓大家更加了解凍卵療程。李怡萱醫師也透過本次講座再次呼籲女性,自知才能自主,檢測AMH是了解自己生殖健康的第一步,後續若想凍卵,14天,即可擁有幸福的不同樣貌。TEFA未來將持續在全台各地舉辦一系列公益衛教講座,與生殖醫學專科醫師共同推廣一年一檢AMH,TEFA陪妳定義未來幸福,掌握自己的健康。更多凍卵相關新知與資源請參考:https://tefa-egg.com/
-
2023-06-1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療天堂」的隨想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療暴力」。一位關心台灣醫療的社會人士,回顧自己幾十年前因為腦瘤到美國開刀,親身經歷到美國醫療昂貴的可怕,而看到最近一位美國醫生在台灣就醫之後,盛讚台灣醫療的物美價廉,以及台灣剛發生的因為拿不到巴氏量表的病人家屬對醫師施暴,而為台灣醫師深表不平。一位具有安寧緩合醫療專長的臨床醫師對這種醫療暴力也深有所感,寫出他透過友人協助解讀相關法律的規定,分享了醫院中適當措施與訓練所能達到的影響。一位身兼第一線的臨床醫師及醫學人文教師,曾專修法律,並在醫學院教授困難醫病溝通醫情境與衝突管理多年,提出面對醫療暴力事件,可以參考預防醫學的模式,發展出「醫療暴力三段五級」。近日閱完「醫病平台誠懇的向醫學院校師生邀稿」,感觸良多。原文連結台灣今日的醫病關係,己非早期農業社會那麽的純樸。如今,社會的醫療纠紛四起,誠如賴 醫師文中所述:有醫學院畢業,即將加入醫療志業的醫學生,後悔走上行醫之路,這是社會要面對極其嚴粛的問題。賴醫師和幾位有識之士,於2016年6月1日成立「醫病平台」,期能在醫界及社會大眾有彼此溝通的園地,藉以改善醫師及病人之間的和諧。如今我己進入坐七望八的耄耋之年,面對醫師的次數不少,基於對醫師的信任程度,個人偏愛到大型醫院就診,幸運的是家族及工作關係,認識不少醫師。我就醫時,總秉持做個和醫師合作的病人。因此,在台灣就醫方面,很少有困擾發生。我看完賴醫師誠懇的向醫學院校師生邀稿乙文,深深感覺作者的用心良苦,尤其在看過許多醫學生、實習醫師及住院醫師等年輕醫師在「醫病平台」上發表的許多文章中,感受到這些未來將承擔醫療重任的生力軍,均具備同情心、傾聽、溝通、醫學倫理、判斷性思維……等做為醫師所應具備的特質。台灣的醫療環境,在環球比較之下,應該是座醫療的天堂。今天在YouTube的影片中,看到一位美國醫師來台灣因肩膀抬不起來,在高雄某醫院就診的經驗。影片中,這位美國醫師當場掛骨科門診,很快的應診,醫師診查後,要他去照X光,接著做超音波檢查,爾後注射一劑,整個醫療過程才一小時左右,依此位美國醫師預估如此療程,在美國至少要花費美金15,000至20,000元左右。令這位美國醫師不可置信的是:他這次看診的費用是新台幣2,500元,折合美金才82元;而在美國要預約一位專科醫師的看診,至少也要二個月以上,在台灣的病人,有耐性等專科醫師診治要等二個月以上嗎?恐怕衛福部長甚或總統都得下台。我個人曾有美國的就醫經驗,簡述於下:我於2003年3月赴美探親之前,在台灣的馬偕醫院,診斷出聽神經長了一個3.5公分的腫瘤,帶著醫師的診斷資料赴美,以為三個月返台後,再在台灣進行腫瘤切除手術。到美國後,在美接待的親友,是大學附設醫院的神經內科醫師,當即將我的診斷資料交她審閱,希她提供第二意見。没想到她當即回說:上週,她的工作團隊(神經外科、耳鼻喉科及她三人小組) 才順利幫一個病人完成相同的聽神經腫瘤切除手術。當時,我除了左耳聽力不佳外,並無重大症狀,但聽神經腫瘤己經長到3.5公分大,怕很快的壓迫到中樞神經,醫師建議及早切除。當年在美,我沒有醫療保險,知道美國的手術治療費用昂貴。因此,當時,唯一的考慮是返台後,再進行手術。萬萬沒想到,當時台灣發生了SARS,情况愈來愈嚴重,各醫院的開刀房均關閉。焦急之餘,經電話徵詢一位在台灣的神經內科教授好友,好友建議因腦部手術,精密度較高,如經濟情况許可,不妨在美就醫。加上家人既知己有順利成功手術的前例,決定不惜花費,堅持在美就醫。4月第一次見到神經外科及耳鼻喉科的二位主刀的外籍醫科後,開刀日期排在二個月後的六月。今年6月是我施行手術後的20週年,想到20年前經過十個小時的手術過程,我是在病床上被麻醉,昏迷不知,但依家人事後的描述,我在早上8點自己輕步走入手術房,至夜深手術室外,只剩陪同我的家人,我應是最後完成手術的人,家人的焦慮可想而知。這20年來的每一天,都是上天重新賦給我的新生命。因此,每天一早醒來,我就會以感恩之心,迎接平凡的每一天。儘管如此,新生命的代價,是當年以美金七萬多元換來的,當然是非常值得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感激當年診治的醫師們及我的家人,沒有他們,就沒有今日之我。此次來美探親,聽聞幾位最近才施行過手術的此地友人,敘述她們痛苦的就醫過程,感覺台灣真是醫療的天堂,台灣人應該知福、惜福才是。可惜的是,午餐後,看到台灣電視的二則新聞:其一、為了過號,婦人咆哮台大驗血處。其二、三總醫師拒應病人要求開立巴氏量表,竟然在醫院中遭病人家屬毆打。真是無法無天,匪夷所思!政府除了譴責對醫護人員的暴力外,真是無法可管嗎?醫病之間的互動及和諧,是雙方能散發來自內心的大愛,診治的醫師成為良醫的條件在己辭世的肝病權威陳定信教授出版的「堅定信念」一書內有專門的章節,對有志從醫的青少年、在學的醫學生、住院醫師們,都是值得當做邁向醫學志業的良好指引。至於病人方面,要先體認台灣的醫療體制,連美國醫師在台灣的親自體驗而覺得是不可思議的醫療天堂,在健保制度庇護之下,國人是要懂得珍惜。有病時,做一位和醫師合作的病人,得到醫療的照護而康復者,對醫療人員的辛苦及敬業的付出,要心懷感恩,醫病關係的和諧才是醫療天堂的真義。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6-10 寵物.寵物疾病
你的1年等於毛孩5~7年!貓狗忍痛不會說,定期健檢很重要!貓狗健檢項目、費用一次看
有些飼主可能會想:「為什麼狗狗、貓咪也需要做健康檢查?」平常看起來好好的,應該很健康吧!但平時沒狀況,真的就是沒生病嗎?由於狗貓的平均壽命約人類的1/5~1/7,也就是說,同樣經過一年,毛孩的身體相當於人類的身體經過5~7年的變化,退化程度當然更快。因此,飼主一年帶毛孩做一次健檢,其實等同於人類5~7年檢查一次。再來是狗狗、貓咪無法說話來明確表達牠們的感受,耐痛程度又高(尤其是貓咪),飼主也非專業人士;當牠們的身體出現問題時,飼主很容易不小心忽略了牠們發出的求救訊號。因此,唯有定期帶毛孩做健檢,才是有效確保牠們身體及健康狀況最好的方式,也是飼主負責任的表現。狗狗篇狗狗健檢項目有哪些?狗狗完整的健檢通常會有問診、基本理學檢查做初步評估,再進一步則可能依需求做血液檢查、超音波檢查等。此外,還有血壓、心電圖、尿液檢查及特定傳染病檢查等。‧問診:如相關病史、飲食狀況、排便尿狀況、疫苗施打、居住環境等‧基本理學檢查:如體重、體溫、血壓、視診、聽診及觸診等‧血液檢查:內容包含總血球計數(評估發炎反應凝血功能,是否有貧血)、血清生化檢查(確認肝臟、腎臟、胰臟等器官是否健康)、寄生蟲檢驗(檢查看有無心絲蟲、艾利希體、焦蟲等)、內分泌檢驗(觀察如甲狀腺素等數值)等。‧影像學檢查:如X光、超音波等。檢查骨骼型態是否完整、軟組織是否有病變、胸腹腔內是否有異常的團塊或結石等。‧其他檢查:糞檢、尿檢等。狗狗多久要健檢一次?中華民國獸醫內科醫學會理事長、杜瑪動物醫院院長鍾昇樺醫師指出,「絕育時、3歲(青壯期)、5~7歲(熟齡期)」時建議可以為家中寵物安排檢查,但以飼主經濟狀況不同,頻次與檢查項目可以有所不同。除了這3個時間點外,「7~10歲」建議一年或一年半一次、「10~12歲」建議一年內一次、「12歲以上」則依疾病需求規劃。狗狗健檢費用多少?根據臺北市獸醫師公會開業會員(獸醫診療機構)診療費用標準顯示,根據健檢完整度,價位上千至萬元都有,每間醫院價位不一,但類似單一項目落差不會太大。貓咪篇貓咪的健檢項目有哪些?多久做一次?貓咪善於忍痛,觀察日常行為僅能看出部分病症,定期施做詳細的健康檢查有助早期發現並預防,年輕貓咪平均1~2年做一次即可,老年貓則因甲狀腺亢進、腎衰竭、心臟病發生率較高,建議半年就要做一次健檢。貓健檢費用依項目不同,千元至上萬元不等,一般健檢項目如下:‧基礎問診‧理學檢查‧血液生化檢驗‧尿液檢查‧糞便檢查‧X光影像檢查‧超音波影像檢查‧內分泌檢驗‧血壓測量‧心電圖年輕貓健檢項目可以血液檢查為主,由於貓咪好發肥厚性心肌病,建議4歲以上的貓咪除了血檢,可加做X光片以利觀察心臟大小前後變化,老年貓則需要的項目較多,進階檢驗項目,可依據獸醫師判斷,若有需求再進行。貓咪健檢費用多少?健康檢查依項目多寡不同,費用可能落在數千元至上萬元不等。 延伸閱讀:.帶著愛犬去旅行/長腫瘤被宣告剩2年壽命,主人帶環島留下美好回憶.愛貓族超車狗派!獸醫師提醒品種貓常見疾病與預防.品種犬常見7大遺傳疾病 專家告訴你該如何照護及預防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05 醫療.消化系統
長期便秘肚子痛竟成腹膜炎!肚子一壓就痛 腹膜炎觸診有2特點
偶而會看到這樣的新聞報導:有民眾原本只是單純肚子痛,拖了幾天就醫,卻被診斷為腹膜炎,還危及生命!腹膜炎是什麼樣的情況呢?70歲的王先生因右下腹部持續疼痛數天而就醫,他感覺有點熱熱的,也有噁心感,他告知醫師平時即有便秘的問題,醫師觸診時發現腹部有明顯的壓痛與反彈痛,推論王先生不單純是便秘,還可能已經產生腹膜炎!於是安排電腦斷層檢查,果然發現他的升結腸憩室發炎,合併有局部膿瘍產生。長期便秘、腸腔壓力大的人,大腸容易產生憩室,當糞石卡在其中就可能產生憩室發炎,一旦拖太久,憩室破裂併發廣泛性腹膜炎,甚至需要緊急手術治療!腹膜(peritoneum)是覆蓋在腹腔跟大部分內臟表面的一層薄膜,有豐富的微血管分佈;覆蓋於臟器表面的腹膜則稱為「臟層腹膜」;內襯於腹壁和橫膈下表面的腹膜稱為「壁層腹膜」;臟層與壁層之間的空腔就叫「腹膜腔」。腹膜有固定、防禦、吸收的功能腹膜對臟器具有支持固定的作用,比如腸繫膜就是將腸管連至後腹壁的雙層腹膜反摺結構,讓小腸可以懸吊在腹腔中,不會因為人類直立行走而掉入骨盆腔,也不易因為蠕動導致扭結。腸繫膜中還含有供給腸道的血管、神經等。腹膜也有防禦的功能,比如由從胃大彎和十二指腸近端,向下覆蓋到小腸前方,再反摺至橫結腸的四層腹膜稱為大網膜,內含豐富的血管和淋巴,其間有許多巨噬細胞,若細菌跑到腹腔臟器,大網膜的巨噬細胞會移動過去,把感染源包裹、吞噬及吸收,侷限住感染使無法蔓延;當腸道穿孔時,大網膜也會包裹住破孔,避免惡化。腹膜還有吸收的功能,臨床上利用這個特性做醫療用途,比如替水腦症病患進行腦室腹腔分流術,把過多的腦脊髓液引流到腹膜腔,這些液體會被腹膜吸收掉。然而當腹腔內的器官出現病變,如罹患肝硬化、腎病、癌症等,體液不正常的滲出腹膜腔,無法吸收,就形成腹水。對於需要洗腎的患者來說,腹膜還可以做為透析的半透膜,經由植入導管將透析液灌入腹腔,進行體內的毒素及水分交換,這種腹膜透析法讓洗腎可以居家執行。腹膜炎之成因腹膜藏在腹腔內,平時可說沒什麼「存在感」,一旦發炎,疼痛指數可能會「破表」。腹膜為什麼會發炎呢?可從原發性(自發性)和續發性(次發性)兩類來談,各有不同成因。(一)原發性腹膜炎常發生於肝硬化合併腹水患者找不到初始感染源或刺激來源的稱為「原發性腹膜炎」,其中最常見的叫做「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常見於肝硬化合併腹水的患者。少數腎病症候群合併蛋白尿、腹水者,也可能發生。這類患者腸子浸泡於腹水中,使腸內菌轉移至血液循環和腹水的風險增加,醫學上稱為細菌轉位(Bacterial translocation),又因嚴重肝病,先天免疫所需的補體製造減少,吞噬球系統無法正常發揮作用,細菌轉位帶來的細菌無法被清除,進而產生腹膜炎。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復發率很高,7成病患在一年內會復發,是肝硬化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國內研究報導,肝硬化併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患者,第一個月死亡率有24.2%、3年內死亡率高達66.5%。反覆產生腹膜炎也反映肝病在惡化,有時需要及早考慮肝臟移植。肝硬化病人也易併發胃食道靜脈瘤,破裂時細菌可能藉由破口進入體循環。所以在腸胃道出血時,醫生也會開立預防性抗生素來避免細菌轉位造成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二)續發性腹膜炎為其他疾病引起續發性腹膜炎多半是某一疾病的併發症,也就是某初始病灶未即時處理,進展到後期引發腹膜炎。例如文中一開始提到的大腸憩室炎引發腹膜炎的案例。又如膽囊發炎患者,原本只是右上腹局部悶痛,當進展到膽囊腫脹化膿破裂,刺激到壁層腹膜時,痛感會變得明顯而劇烈;甚至發炎擴及腹部4個象限,變成廣泛性腹膜炎。續發性腹膜炎原因可歸納為以下3種:1-感染引起腹膜炎。腹膜腔理論上是無菌的狀態,但是當腹內臟器有急性穿孔與破裂,比如闌尾炎併發穿孔或大腸腫瘤破裂等,導致大量腸內細菌突破腸壁的防禦跑到腹膜腔,就會釀成發炎。細菌侵入也可能來自外在環境,比如車禍時飛濺的玻璃意外刺進腹部,細菌可能藉此突破壁層腹膜的防禦而進入腹腔。又如接受腹膜透析的病患,因為需要先植入一個永久性導管,進行灌入透析液再引流出來的動作,如果消毒不完全,也可能成為細菌侵入的管道,造成腹膜炎。2-化學性刺激腹膜引起發炎。如不應出現在腹膜腔的胃酸、膽汁、胰液、尿液、血液等體液,意外進入腹膜腔,造成的化學性刺激。例如胃潰瘍穿孔導致胃酸流出;或是女性卵巢的巧克力囊腫破裂,裡面的經血跑到腹膜腔,造成急性炎症反應。3-物理性刺激造成腹膜發炎。例如手術後紗布意外留置體內,無菌的紗布雖然不會造成細菌感染,但是個無法被人體吸收的異物,會持續性刺激腹膜。大網膜會移行過去將其包裹,逐漸纖維化。腹痛為主要症狀 觸診會有反彈痛 腹膜炎引起的症狀主要是急性腹痛和發燒,其餘腹脹、噁心想吐、食慾不振、疲憊都有可能。因不具特異性,醫師對這類患者必定會做觸診,若有兩個特點就會高度懷疑是腹膜炎:(一)觸診時,腹壁僵硬得像塊木板,不像平常軟軟的。(二)觸壓痛點後放開,會出現反彈痛,也就是手放開的一瞬間會覺得特別痛。但並非每個病患都有反彈痛等明顯的表現,比如老年人或免疫力低落的人,甚至不會出現腹膜刺激的現象,這時就有賴臨床醫師的高度懷疑和細心檢查。若懷疑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抽取腹水送生化檢查、細胞成份分析及細菌培養是必要的。若懷疑續發性腹膜炎,有顯影的腹部電腦斷層對於找出腹部感染源很有幫助,影響的範圍多廣、是否形成膿瘍或體內是否有積液等清清楚楚,對於治療的選擇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若病況危急,判斷為廣泛性腹膜炎者,也可能直接開刀進去探查。優先給予抗生素治療治療腹膜炎跟感染症一樣,首先要根據細菌最可能的來源,快速且及時地給予經驗性抗生素。例如腸道穿孔所引起的腹膜炎多半是有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陽性菌、厭氧菌等混合菌株的感染;若是腹膜透析引起,從導管外帶進來最可能是表皮菌;一開始通常先用廣效的抗生素,才能對付這些菌種。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是細菌轉位後單一菌種在腹腔內複製後導致的感染,待細菌培養結果出來後,要儘早調整成專對此一菌種的抗生素,因肝硬化患者免疫力已經很低,若還用廣效性抗生素,會連好菌也一併除掉,對健康更不利。多數續發性腹膜炎的病人還需要外科介入來進行感染源控制,如移除腫脹的闌尾、破裂的膽囊、壞死的腸子。如果病人疼痛侷限在一、兩個象限內,為局部腹膜炎,有時腹腔鏡或經皮引流膿瘍即可。但病人若呈現廣泛性腹膜刺激反應,可能就要考慮進行剖腹探查切除初始病灶,並移除腹腔內的血液、消化液、糞便、化膿物質等。腹膜炎是否致命因人而異,一般健康沒有特殊疾病的人,若是因其他病灶併發急性腹膜炎,及時就醫治療,致死率小於10%;但年紀很大或有很多共病者,或腹膜炎發生超過48小時都沒有處理,可能進展成嚴重敗血症,死亡率高達40%。避免小病拖成腹膜炎 別輕忽腹痛要如何避免小病拖成腹膜炎?首先,有腹痛不適還是要就醫檢查,不要輕忽疼痛感,或自己當醫師買止痛藥來吃,以免消化性潰瘍進展到腸胃穿孔;或急性膽囊炎進展到膽囊破裂;或普通腹壁疝氣進展到箝閉性疝氣,造成腸阻塞、腸壞死等。若是屬於腹膜炎高危險群的腹膜透析病患,決定建立管路前要和醫師好好討論,確認有辦法實施正確的換液動作和環境準備,以免這樣的洗腎選擇變成併發腹膜炎的危險因子。本身有慢性B、C型肝炎患者則要定期追蹤,每6個月進行肝指數檢驗以及腹部超音波檢查,在適合的時間點儘早用藥,避免肝纖維化走向肝硬化,也就能避免肝硬化併發腹水產生,成為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高危險群。【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雜誌》第94期(2021-04-15出版),原文連結 】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03 癌症.其他癌症
網紅謊稱罹患「癌王」抗癌三年!醫打臉:胰臟癌存活率低,難撐超過1年
IG網紅「麵包包」慌稱自己罹患癌胰臟癌,在社群上多次發表抗癌歷程,長達三年。然而胰臟癌,因為難以偵測,被認為是「癌王」,醫師坦言除非是很早期就發現,否則很難撐超過一年。胰臟癌常被誤以為是胃痛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朱光恩表示,胰臟有兩個重要功能,一個是分泌胰液,可以幫助食物消化,若缺乏胰液消化吸收會出現狀況;另一個是分泌可以控制血糖的胰島素,若是分泌不足可能產生糖尿病,進而引發洗腎或是攻擊周邊血管,甚至導致截肢。「可以把胰臟想像成毛毛蟲,腫瘤發生在頭部、頸部跟發生在體部、尾部會影響的就會有差別」,朱光恩說,因為胰臟的頭部跟膽管、膽囊、肝臟很接近,發生在頭部、頸部可能會賭注膽管,變成阻塞性黃疸,讓鞏膜、皮膚都變黃。若是發生在體部、尾部,雖然通常不會出現黃疸,但因為胰臟周邊的神經傳導豐富,很常會出現腹痛的狀況,不少病人常誤以為是胃痛。被發先通常為時已晚 胰臟癌難預防 朱光恩表示,胰臟癌被認為是癌王,因為其位置難以發現,一般超音波檢查很難看到,腫瘤大到可以被發先通常為時已晚。胰臟癌難預防,有經驗的超音波師或許可以清楚看到胰臟,有時為了清楚看見,會採用多喝水把胃撐開的方式來看到胰臟;若有疑似跡象可以再來做電腦斷層等更高階檢測。仍有疑慮還可以做「內視鏡超音波」使用探頭就近觀察,甚至直接穿刺來做病理化驗。若是要透過手術治療,複雜程度也會跟腫瘤位置有關,朱光恩說,若是在尾部、體部可能只要開刀拿掉即可,若是在頭部、尾部處理起來會複雜很多,甚至有可能要把整個胰臟拿掉。但他也說,不是所有個案都可以透過處理,手術後也可能需要持續化療。胰臟癌存活率相當低 五年存活率僅約兩成國泰醫院消化內科醫師陳信佑指出,胰臟癌跟其他癌症不同,很難用「期數」來區分,通常是用能否進行手術區分,因為胰臟附近器官、血管多,如果有浸潤狀況就難做手術,若是不能做切除手術的話,存活率相當低,多不超過六個月;即使可以透過手術切除,五年的存活率有僅約兩成。朱光恩也說,除非是很早期發現胰臟癌,不然通常病人很難撐超過一年,並且期間生活品質極差,病人過得很辛苦。他呼籲,民眾及早發現治療,危險族群如三高、抽菸、酗酒或是出現不明原因腹痛、體重突然下降、食慾不振、腹脹、黃疸等症狀要特別留心,「定期檢查才是預防癌症的不二法門」。延伸閱讀:.網紅假冒罹癌3年!健身照、化療記錄全作假 愛裝病恐是「這疾病」.IG抗癌網紅認假冒罹癌3年!病團遺憾:多年倡議遭自私破壞.黃豆到底防癌還是致癌?網友最關心10大防癌食物清單一次看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30 癌症.胃癌
為何有人只要切一點,有人卻要切胃、切淋巴? 詳解胃癌腫瘤分類與治療方式
前言在台灣全國十大癌症的發生率之中,胃癌佔據了第十名的位置,2021年台灣十大癌症死因更排名第八!經常困擾國人的胃潰瘍亦是胃癌的高風險族群,不容忽視。下文將會介紹胃癌的危險因子、分類、並談論胃癌的治療。危險因子胃癌好發於以下患者:1. 反覆胃潰瘍:長期反覆的胃潰瘍時,胃部受傷後需要上皮細胞再生來修復黏膜,反覆地細胞再生時容易出現基因突變而導致細胞癌化,癌化的細胞會不受控制的快速分裂,最終產生腫瘤。2.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是造成胃部發炎與胃潰瘍常見的原因,長期感染與反覆發炎皆會增加癌症的風險。可以藉由吹氣檢查或血清抗體測定法、碳-13尿素呼氣試驗、胃鏡取樣檢查等檢查,來得知有無感染,近年來由於抗生素治療的進步提升了幽門桿菌的治癒率,也間接減少了胃癌的發生率。3. 黏膜腸上皮化生、慢性萎縮性胃炎:兩者皆為胃部慢性發炎後容易出現的疾病。黏膜腸上皮化生可以在病理切片上看到原本胃部的上皮組織變成異常的小腸上皮組織;而慢性萎縮性胃炎則以黏膜層增厚與腺體萎縮為表現。兩者皆可以視為胃癌的癌前病變。4. 曾切除胃瘜肉:胃部瘜肉雖然為一良性腫瘤,但曾經診斷胃部瘜肉的病患比一般人有更高的胃癌發生率,因此切除後也需要定期的追蹤才能早期診斷與治療。胃癌的症狀胃癌通常不具特異性的症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上腹部不適、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等表現;若腫瘤導致消化道阻塞時,會以上腹部悶脹感做為表現,嚴重阻塞時甚至會持續嘔吐;腫瘤產生腹腔內轉移時也可能出現腹脹及腹水,或是腫瘤引起的慢性出血,也可能會讓病患出現貧血的症狀。在胃部的腫瘤有許多種類,會依照病理切片的結果來進行分類,包含胃腺癌、腸胃道基質瘤 (GIST)、胃淋巴瘤、胃惡性肉瘤,下段將會介紹其中最常發生的胃腺癌,以及容易被搞混的腸胃道基質瘤 (GIST)。胃腺癌胃腺癌是最常見的胃部惡性腫瘤,占了所有胃癌的九成。病程的演進為癌化細胞從胃壁內側的黏膜層長出,逐漸往下侵襲到黏膜下層、肌肉層、胃壁外側。疾病中期則不僅只侷限在胃部,而會繼續往外向周圍的淋巴結進行轉移。晚期癌細胞則會轉移至其他遠處器官,常見部位包含肝臟、肺臟、和骨頭轉移;或是造成腹膜內轉移而產生大量腹水,在女性病患也可能出現在卵巢的轉移性腫瘤。手術治療胃癌的侵襲性很高,容易藉由淋巴、腹膜、或血液轉移到其他器官。除了少數僅只侵犯到黏膜層而非黏膜下層的極早期腫瘤,有機會以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進行切除來取代外科手術;大部分腫瘤發現時已經侵犯到黏膜下層,癌細胞有機會由此層的淋巴和血管轉移出去,因此根治性胃切除手術是治療胃癌最重要的方法。腫瘤生長部位會影響手術切除的範圍,可以將胃分成三等份,若腫瘤長在上三分之一處,則需要切除全部的胃;若腫瘤長在中或下三分之一處,則可以進行只切70~80%的遠端胃部的亞全切手術,由於經研究發現這些病人進行胃部全切或亞全切手術在併發症和存活率皆沒有差異。除了切除胃部之外,手術時也需要同時進行充分的淋巴結廓清,來移除可能已經受到腫瘤侵犯的周邊淋巴結,並得到正確的疾病分期,以利後續治療的進行。淋巴結廓清的範圍包含胃周圍的淋巴結,到附近血管的周邊淋巴結都需要切除並化驗。胃部切除之後為了讓病人後續能正常地以口進食,會進行消化道的重建,將小腸重新接上剩餘的胃部(次全胃切除患者),或直接向上接到食道(全胃切除患者),術後休息幾天即可以開始從流質食物開始嘗試恢復進食。腸胃道基質瘤(GIST)除了胃腺癌之外,腸胃道基質瘤(GIST)也是胃部腫瘤可能的診斷之一。全世界的發生率為每年百萬分之10~15,但臺灣屬於高發生率的地區,為每年百萬分之19~22。病患常見的症狀包含腹痛和腸胃道出血,這些症狀往往沒有特異性,早期病人可能沒有任何症狀而從檢查中意外發現。診斷腸胃道基質瘤需要進行胃鏡檢查,或搭配內視鏡超音波檢查,並針對可疑的病灶進行切片取樣,才能透過病理化驗來診斷。腸胃道基質瘤的癌化細胞從腸胃壁中間的肌肉層所長出,不像胃腺癌是從胃壁內側黏膜層所生長出來。胃部和小腸為最常好發的部位,但也可能生長於任何一段消化道之中。雖然和胃腺癌相比,腸胃道基質瘤較不容易直接侵襲周圍組織或淋巴,但仍然有遠端轉移的可能性。藉由手術進行腫瘤和胃部的切除是治癒腸胃道基質瘤的唯一方式,但由於其不易侵襲的特性,手術過程中不需要進行淋巴結廓清,切除的範圍也較胃腺癌小。除了傳統的開腹手術之外,也可以和醫師討論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的可行性,不僅降低手術過程的傷害,術後恢復也會比較快。對於不能手術的病患或已經有遠端轉移的腸胃道基質瘤,則可以使用標靶藥物來進行全身性的治療。Imatinib即為治療成年人無法手術切除或轉移的惡性胃腸道基質瘤的第一線標靶藥物。縱使腫瘤已經由手術完全切除,若醫師評估有高復發風險,也會建議在手術後繼續吃標靶藥物來避免復發。胃癌預後根據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提出的資料,胃癌病人在接受根除性切除手術與淋巴結廓清之後的五年存活率,會依照癌症的分期有所不同。第一期胃癌的五年存活率為88~93%;第二期胃癌的五年存活率為68~82%;然而,第三期的五年存活率僅為18~54%,而平均存活期則約為33個月。由此可知癌症惡化程度與分期會影響胃癌存活期之長短,若能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則有延長存活期的可能性。因此,建議本文提及的胃癌高風險因子族群定期接受胃鏡檢查,如此一來,當發現有可疑病灶時,可以盡早進行切片診斷,除了有機會以內視鏡切除來進行手術之外,早期診斷進行適當的治療亦會大大決定了胃癌的預後與存活期。參考資料:1.109年癌症統計報告、衛福部110年死因統計結果暨分析新聞稿2.Ilic, Milena, and Irena Ilic. “Epidemiology of stomach cance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vol. 28,12 (2022): 1187-1203. doi:10.3748/wjg.v28.i12.11873.Marsh AM, Buicko JL. Gastric Resection. [Updated 2022 Jul 25].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3 Jan-. 4.Gouzi JL, Huguier M, Fagniez PL, et al. Total versus subtotal gastrectomy for adenocarcinoma of the gastric antrum. A French prospective controlled study. Ann Surg. 1989;209(2):162-166. doi:10.1097/00000658-198902000-000055.Søreide, K., Sandvik, O. M., Søreide, J. A., Giljaca, V., Jureckova, A., & Bulusu, V. R. (2016). Global epidemiology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s (GIST):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ies. Cancer epidemiology, 40, 39–46. 6.Ajani JA, In H, Sano T, et al. Stomach. In: 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 8th ed, Amin MB (Ed), AJCC, Chicago 2017. p.203.【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黃俊銘醫師】為什麼有人只要切一點、有人卻要切胃切淋巴? 談胃癌腫瘤分類與治療方式不同】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20 醫療.婦產科
凍卵要花多少錢?有年齡限制嗎?有政府補助嗎?凍卵流程、費用及副作用一次看
冷凍卵子,俗稱「凍卵」。卵子取出後,將卵子保存在-196℃液態氮內,待想要生育時再解凍,以進行人工受孕或試管嬰兒療程。台灣晚婚現象普及,平均生育年齡也隨之上升,依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為31.09歲,其中生育年齡為35歲以上者更達23.5%。不少女性為了日後生孕做準備,選擇凍卵,台灣女星林志玲、劉品言也曾公開表示做過凍卵。本篇將帶您了解凍卵流程、費用及凍卵副作用和常見問題等。凍卵療程3流程冷凍卵子,俗稱「凍卵」。卵子取出後,將卵子保存在-196℃液態氮內,待想要生育時再解凍,以進行人工受孕或試管嬰兒療程。根據《茂盛醫院生殖中心》說明,凍卵療程可細分為3個流程,分別為凍卵前檢察、凍卵療程追蹤及取卵凍存,整個療程需2-3周時間。‧流程1:凍卵前檢查凍卵前要做抽血(卵巢庫存量指標AMH、FSH濾泡刺激激素)、超音波(卵巢濾泡顆數評估)兩項檢查,以確認卵巢功能是否正常。若卵巢庫存量指標(AMH) 大於 2、濾泡刺激激素(FSH)小於 10,卵巢功能就算正常。經醫師評估後,就可進入凍卵療程。●卵巢庫存量AMH指數:AMH <2 (ng/ml)卵巢衰退、2≤AMH≥5(ng/ml)正常、AMH >5 (ng/ml)多囊性卵巢。‧流程2:凍卵療程追蹤月經來朝第1~3天到院,施打排卵針,並進行抽血及陰道超音波檢查。待月經第8~9天時,需回院追蹤濾泡及確認取卵時程,期間配合藥物誘導排卵。‧流程3、取卵凍存濾泡成熟時,施打破卵針,並於約36小時內到院進行取卵。取卵過程大約10分鐘,為避免不適,需做全身性麻醉。取出卵子保存於-196°C液態氮桶內。凍卵費用要多少錢?實際凍卵費用依個人用藥情況有所差異,每家生殖中心收費規定也不太相同,凍卵費用包含:門診掛號費、AMH檢測費、荷爾蒙檢查費、傳染性疾病檢查費、陰道超音波檢查費、排卵針劑、冷凍卵子材料費,花費大約落至8-10萬。其中,卵子冷凍保存費每年約8千至一萬。若要解凍卵子進行試管療程,費用大約為10萬至15萬元不等。政府有凍卵補助嗎?目前「單純凍卵」不在政府補助範圍內,僅部分縣市提供補助,如桃園市、新竹市(尚未上路)。桃園市凍卵營養金補助為促進婦女生育意願,維護女性權益,桃園市推出「凍卵營養金補助」,補助對象為設籍桃園市30歲至40歲女性民眾,於112年1月1日起,在桃園市政府衛生局合約之9家衛生福利部許可人工生殖機構進行冷凍卵子療程,補助營養金1萬元及第2年與第3年保存金各6,000元,合計最高總額為22,000元。桃園市推出「凍卵營養金補助」,補助對象為設籍桃園市30歲至40歲女性民眾,至指定醫療院所進行凍卵,可申請補助營養金1萬元及第2年與第3年保存金各6,000元,合計最高總額為22,000元。(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新竹市「祝妳好孕」凍卵補助預計母親節上路根據《新竹市政府》表示,補助分為2個項目,預計母親節上路:1. AMH檢測補助對象為112年1月1日前設籍於竹市25至40歲的女性,為卵巢功能做健康檢查名額2,000免費1次的AMH抽血檢測、抽血檢測每人補助1000元。2.凍卵補助編列每年1000名為補助對象,一生一次最高2萬元凍卵補助及每年2000元、最多5年的凍卵保存管理費,獲補助之女性最高可獲31,000元的補助費用。哪些人需要凍卵?凍幾顆卵才夠?台灣晚生現象越來越普及,為了日後生孕做準備,建議30~35歲若無生育規劃,先做凍卵才能將其效益最大化,根據《國泰醫院》指出,經由年紀及評估卵巢庫存量指標AMH,可在療程前估算會取到幾顆卵。如卵數不夠,則會建議二次凍卵,並且年紀越大,需要二次取卵的可能性也會上升。年齡評估取卵數:‧小於35歲:取10顆‧35~40歲:取15~20顆‧40 歲以上:取20~30顆 台灣晚生現象越來越普及,為了日後生孕做準備,建議30~35歲若無生育規劃,先做凍卵才能將其效益最大化。以下族群可盡早考慮凍卵:1. 35歲後尚無生育規劃之女性2. 卵巢早衰患者3. 有抽菸習慣4. 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5. 曾動過卵巢手術6. 月經週期變短
-
2023-05-14 醫聲.醫聲要聞
生育政策缺一角 立委:應補助凍卵
盧小姐在媽媽的支持下決定凍卵,因為媽媽非常想抱孫,年約42歲的她至今單身,一心想趁著卵子品質還好時先凍著,以防萬一,至於何時使用,她目前沒有想法。盧小姐告訴中央社記者,印象中剛好看到國外藝人凍卵報導,想到自己生理期不是很穩定,和媽媽提到凍卵時得到了支持,因為媽媽非常希望趕快抱孫,任何手段都願意嘗試,整個凍卵過程沒有任何心理掙扎。盧小姐把凍存的卵子暱稱為「蛋蛋」,她指出,打排卵針時,使用的針數越多、收費越高,取卵又是另外一筆費用,「蛋蛋」每年的冷凍保存費則像是「保護費」,而且還漲價。盧小姐知道,如果這輩子都不結婚卻想要小孩,是不行的,因為目前法令規定,要做試管嬰兒,配偶欄必須有名字,「蛋蛋拿不回來、更不曉得要拿到哪去,這不夠友善,若都不結婚,保護費要一直付嗎?」Kelly(化名)的情況是39歲切除子宮肌瘤,當時單身的她擔心影響生育,決定先凍卵,凍卵給她把孩子生回來的機會。時間回到2021年,即使數十萬元的凍卵費用需要自己承擔,Kelly依然決定凍卵,為以後能當媽媽留下一點保障。隔年Kelly和男友步入婚姻,婚後1年解凍卵子,做了試管嬰兒,成功懷上一對雙胞胎。Kelly曾經開刀切除肌瘤,子宮受過傷,多胞胎可能增加負擔,但好不容易有了寶寶,實在捨不得減胎,她沉浸喜悅中,準備迎接王子公主與愛的結晶過著幸福快樂日子,沒想到孕期第22週早產,雙胞胎沒能留住。傷心欲絕的Kelly花了快1年調適。今年,她勇敢踏進診間要把孩子生回來。醫師這次只植入1個胚胎,年過40歲的Kelly再度懷孕,目前第10週,回診時在診間做超音波檢查聽到寶寶心跳聲,她激動地聽著,還錄音留念,特別珍惜得來不易的寶貝。目前桃園市提供30歲至40歲市民凍卵營養金新台幣1萬元、第2年與第3年保存金各6000元,金額最高為2萬2000元;新竹市提供25至40歲女性卵巢功能抽血檢驗2000名及凍卵療程1000名,合計最高3萬1000元。高虹安今年39歲未婚,日前她在凍卵補助啟動記者會中表示,女性在人生有許多重要決定,生育規劃與現實環境無法兩全下,推出符合時代趨勢的友善政策,包括卵巢功能檢測、凍卵療程及凍卵管理費,鼓勵民眾生育。同樣未婚的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呼籲,國家應補助年輕女性凍卵,現在是想生的生不出來,能生的不想生,高齡化生育在台灣已是常態,這是生育政策很大的問題,讓年輕女性提早有凍卵觀念,凍卵費用高,政府能拋磚引玉,撥經費補助,對單身女性是誘因,以後不管幾歲生小孩,總能有一個機會。凍卵,不只是單身女子、也是同婚女性的選擇,高嘉瑜告訴中央社記者,是否進一步開放到同性伴侶,必須評估社會共識,可以再溝通,初步希望開放單身女性。她認為,過去傳統觀念認為家庭一定要有爸爸、媽媽,這觀念可能越來越不符合社會常態。
-
2023-05-13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做完超音波,心裡感覺不舒服」怎麼回事?
診間。「醫師,那天你安排我去做超音波,感覺好像被強暴!」病人一臉氣憤的說。「到底怎麼回事?」我不解的問他。「一躺上,醫師叫我自己把衣服卸下,看也不看我一眼。做完,丟了兩張衛生紙給我,叫我自己擦,問他也不回答,感覺非常不舒服!」病人的投訴有其道理,醫師年輕時常只學醫療技術,忘了病人是人,除了肉身之外有感受,也要與病人互動,忘了基本的禮貌與親切的態度,這是目前醫療制度下醫療速食文化下的一個副作用。如果病人是醫師自己的家人或好朋友,也許檢查醫師的態度就會不一樣了,這是人性的缺點,任何一種行業都容易有這個缺失,以前是公家機關的辦事人員特別有這種毛病,近年來已大幅改善,在醫界,醫療人員對求診的病人特別容易有這種態度浮現出來。超音波是現代醫學必備工具,尤其腹部超音波的角色可以說是腹部的聽診器,比聽診器之於心及肺疾病診斷上的功能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心臟不好會小鹿亂撞、會胸口悶、會胸痛、會氣喘如牛、會臉色蒼白、會冒冷汗,甚至突然倒地不起。肺不好會咳嗽、會胸悶、會咳血。得了肺癌早期不知不覺,到了末期會喘、會咳血、會瘦,等到這些症狀都出來,通常是肺癌末期。至於肝臟,號稱是沉默的器官,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只有表面有痛覺神經。此外,肝臟可以切掉四分之三,人都還可以正常活動,照常運動。肝臟會發炎、會肝硬化,甚至會發生肝癌。猛爆性肝炎厲害會致人於死地。肝硬化末期,人會昏迷、會吐血。肝癌末期,人會消瘦、臉會變黃、肚子會大因有腹水,最後會肝昏迷而往生。而超音波是診斷肝有沒有纖維化、有沒有硬化或長肝癌最好最方便的工具,尤其是B、C肝的病人更是要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就像車子一定要每半年到監理處體檢一次一樣。超音波的探頭就像理髮師手上的剃頭刀一樣,人人可拿,人人可做,髮型漂不漂亮需要經驗,而超音波做得準不準確,有無經驗、有無訓練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讓病友有感,知道服務的對象是有人性的人,而不是機器,換句話說,除了醫術之外,更要有同理心,可惜健保不給付同理心,而同理心也不好量化,也因為醫師也是「人」,其人性的缺點就容易浮現出來,而讓病人有被強暴的感覺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3-05-12 醫療.消化系統
皮膚偏黃、尿尿變黃就是黃疸嗎,如何區別?醫師分析黃疸背後可能的疾病及合併症狀
陳先生最近感覺食慾較差,平常可以吃完一客牛排,卻變得只能吃幾口,而且還會噁心想吐,愈來愈疲倦。他擔心再這樣下去影響工作,於是去診所就醫,醫師一看他臉色黃黃的,懷疑有黃疸,果然抽血結果顯示膽紅素和肝發炎指數都很高,趕緊幫他轉到醫院急診,醫師告知差一點就是猛爆性肝炎了!黃疸是一種症狀,代表身體可能出了某些問題而引發。之所以會有黃疸,是因為血液裡面積存的膽紅素過多,導致眼睛鞏膜(眼白)或皮膚會呈現黃色,尿液也可能會呈現茶褐色。皮膚變黃就是黃疸?不過,光是皮膚看起來黃黃的,不一定就是黃疸,例如有些人喜歡吃胡蘿蔔,如果某段時間攝取的量較多,胡蘿蔔色素沈積在皮膚上,可能出現暫時性的皮膚變黃,尤其是手掌或腳底的皮膚更明顯。如果是食物引起的皮膚變黃,眼白不會跟著變黃,可作為區別黃疸的重要指標。皮膚偏黃除了可能與食物有關,因為東方人皮膚原本就偏黃,再加上日曬或熬夜,更容易呈現深褐色,因此,皮膚偏黃並非黃疸的較佳辨別方法。黃疸通常一開始會先出現尿液呈現茶褐色,接著是眼白(鞏膜)呈現黃色、黃褐色,而當皮膚明顯變黃時,代表黃疸指數已相當高。所以當發現尿液或眼白變黃時,千萬不能忽略此警訊,應趕緊就醫檢查。 各項檢查揪出黃疸病因提到黃疸,一般人會先想到是不是罹患了肝病,確實有可能,不過,引發黃疸的原因還有很多,臨床上除了抽血檢測總膽紅素外,也會輔以其他指標、各項影像學檢查、身體理學檢查以及詳細詢問症狀及病史,一一排除病因。膽紅素是血液中紅血球代謝後的產物,在還沒有進入肝臟前為「間接型膽紅素」,或稱為「未結合型膽紅素」,這些膽紅素會隨血流進入肝臟,經過肝臟代謝作用後,變成了「直接型膽紅素」或稱「結合型膽紅素」,接著排入膽道,最後經由總膽管排入腸道,隨糞便排泄出去。如果這段過程中出問題,膽紅素無法順利排出體外,便會在體內引發黃疸。因此,如果要探究引起黃疸的原因,就必須了解是直接型膽紅素高或間接型膽紅素過高所引起。先驗總膽紅素數值臨床上,醫師通常會先安排抽血,檢驗病人血液中的總膽紅素是否偏高,再進一步分析黃疸是屬於直接型或間接型膽紅素偏高。一般來說,總膽紅素的正常值應小於1.2mg/dl,如果加驗直接型膽紅素,正常值應小於0.4mg/dl,間接型膽紅素則應介於0.2mg/dl到0.8mg/dl。如果數值異常,可能原因如下:一、間接型膽紅素較高:主因是膽紅素製造太多了,為何會製造太多?大多因為感染或某些藥物引起溶血,或溶血性疾病等,最常見的是溶血性貧血,因患者的紅血球遭破壞,間接型膽紅素大量排入血液中,雖然患者的肝功能正常,但因為量太大,無法迅速將膽紅素排除,因而引發黃疸。此外,間接型膽紅素在形成直接型膽紅素的過程中,需要靠一些酵素的幫忙,若身體缺乏某些酵素,也有可能導致間接型膽紅素過高,而酵素的缺乏多半與先天性疾病有關,這些情況通常在病人年輕時就已發生。二、直接型膽紅素較高:直接型膽紅素過高的原因,最常見的是因為嚴重肝炎使得肝細胞受損,當肝細胞受損時,膽紅素無法順利排出,會逆流進入血液中,膽紅素便會升高。此外,若膽道因結石或腫瘤引起膽道阻塞,膽紅素排泄也會受影響,均會造成黃疸。可能引起黃疸症狀的疾病在病史詢問方面,則是先了解病人是否有服用哪些藥物,是否有B、C型肝炎或飲酒過量、發燒、體重減輕、食慾不佳等問題。尤其黃疸與肝臟疾病息息相關,如果本身為B、C型肝炎患者,要確認是否為肝炎引發的黃疸,可抽血檢驗肝發炎指數AST(GOT)、ALT(GPT)是否偏高,必要時也檢驗血小板等數值,以釐清是否為嚴重肝炎或肝硬化所引起的黃疸。此外,總膽管結石卡住膽汁流往腸胃道的路徑時,也會合併有黃疸、發燒或腹痛等症狀。若合併有體重減輕或發燒,也有可能是胰臟癌、膽管癌及肝癌等腫瘤引起的阻塞性黃疸,可透過腹部超音波檢查,了解膽道系統是否擴張,若已有擴張現象,便需進一步做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檢查。此外,抽血檢驗鹼性磷酸?(ALP)及丙麩氨轉??(γ-GT)等膽道指數,也可做為診斷評估工具。此外,因為黃疸發生的原因不同,也會合併不同的症狀出現,例如病毒性肝炎會合併全身倦怠、噁心、食慾不振,然後才出現黃疸;膽道結石則可能合併感染、發燒、右上腹疼痛;膽管癌或胰臟癌等癌症,則會出現黃疸且合併明顯的體重減輕,不過,通常病人不會有急性劇烈的腹痛。不論引發黃疸的原因為何,一旦出現這些症狀,都不能輕忽,應立即就醫。多數的黃疸均能找出原因,若常見引發黃疸的原因均已一一排除,則需進一步評估是否為罕見的代謝性疾病所引發。此外,若還是找不到原因,必要時需以肝臟切片釐清,例如有病患可能是長期使用某些中草藥或使用抗生素引發黃疸,若是藥物引起,在肝細胞病理型態上有其特殊表現,可根據肝切片的病理報告來釐清。針對疾病治療才能消除黃疸由於黃疸的背後是某些疾病所引發的症狀,因此,要治療黃疸,最重要的是找出疾病,並加以治療。以病毒性肝炎引發的黃疸來說,需由醫師評估使用抗病毒藥物來加以控制,針對疾病問題,對症下藥,黃疸現象才能跟著改善。以膽道阻塞為例,若有總膽管結石,可透過膽胰內視鏡取出結石。而針對癌症所引起的膽道阻塞,若臨床上合併膽道感染,手術前要先讓病人的黃疸數值降至正常值,可經由內視鏡或經皮穿肝以細管引流,之後再評估是否能接受化學治療或腫瘤切除手術。 疑惑解除補給站Q:黃疸時小便的顏色比較黃,與吃維他命B群引起的尿液顏色變黃,如何區別?A:如果是黃疸,只要上廁所時都能觀察到尿液持續性偏黃,且呈茶褐色,不會一下正常,一下又變得很黃。而服用維他命B群所產生的尿液變黃,通常是在服用B群後的幾小時發生,且尿液黃而透亮,並非茶褐色。【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雜誌》第100期(2022-10-15出版),原文連結 】 (責任編輯:葉姿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