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3 新聞.杏林.診間
搜尋
走路
共找到
1685
筆 文章
-
-
2021-08-13 該看哪科.耳鼻喉
我的經驗/莫名頭暈怎麼辦? 建議去看「這一科」可快速診斷出是否有「暈眩症」
「暈眩症」該看哪一科第一次去看神經內科,是因為晨起伸了一個懶腰,忽然間天旋地轉無法起身。以為躺躺就好,但不動則已,一動又天旋地轉,隨之嘔吐,完全無法起床。外子去藥房求助,買了幾粒止暈藥,吃下後不久,暈眩情況稍微好轉。當晚睡得不錯,第二天起來,就像沒事人一樣,又可如常生活。可是暈暈乎乎的感覺就此常伴隨著我,有時走在路上還有歪斜不穩的現象。再次發作是在餐廳裡,暈眩忽然而至,當時無法站起,更別說自己走路了,外子只好將我半扶半拖回到家中。吃了藥,休息一會兒,又像個沒事人。這樣反反覆覆,心知身體一定哪裡出了狀況。但該看哪一科?有人說看耳鼻喉科,也有人說看神經內科,上網再查查,決定去找神經內科醫師看看。醫師判斷應該是內耳不平衡所致,但也說不出所以。只開了止暈止吐的藥物,三個月後減少暈吐藥物,但增加一種促進腦部血液循環的藥物。然而,吃了半年,暈暈乎乎的感覺仍然伴隨。再次回診,請醫師檢查膽固醇(因有家族史),的確膽固醇偏高需要吃藥,以為找到病因,但吃了一年藥,那暈乎感覺仍揮之不去。有一天耳內忽然怪聲發作,趕緊回醫院檢查。換了一個醫師,開立了耳內循環藥物,吃了三天,那纏身已久的暈乎感覺居然離我而去。此時,我要求醫師停止使用腦部循環藥物,看看是不是耳內循環藥物發揮作用,讓我安定身心。果不其然,到現在暈乎感覺不再回來。我平時注意醫藥與養生常識的積累,身體會跟你說話,我們要常常觀察自身狀況。很幸運地,我找到了一位不亂給藥、願意聽意見,與我討論病情的好醫師。何謂「暈眩症」「暈眩症」也可稱為「眩暈症」,如果出現頭暈症狀時,建議可先至耳鼻喉科看診,可以快速診斷出是否有暈眩症,才能進一步檢查是否為聽覺神經及平衡神經造成的暈眩問題。暈眩症,大多是內耳不平衡問題造成的,看診時醫師會詢問病人症狀及病史,例如看東西、房間是否會天旋地轉,或感覺到腦部在晃動,以及發生頻率、持續時間長短等,再進一步進行檢查才會確診。「耳石脫落症」及「前庭神經發炎」是暈眩症常見的發生原因,兩者也會合併發生。耳石脫落症的典型症狀,常會突然一陣天旋地轉,有時平躺在床上翻個身、起床時,就會頭暈,甚至有惡心、嘔吐感覺;前庭神經發炎則會影響平衡神經,像嚴重感冒病毒入侵、免疫力下降等,都會造成前庭神經發炎,產生頭暈、耳鳴、走路不穩等症狀。耳石脫落症屬於結構性問題,可以採取耳石復位術治療,幾天後即可好轉;前庭神經發炎則應多休息,使用末梢神經藥物治療,約一至二周即可痊癒。諮詢/振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張智惠
-
2021-08-1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感恩夫妻白頭偕老 陳榮基的莫非定律:太太永遠是對的!
【編者按】旅居國外多年的作家朋友張至璋寄來email,敘述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回台「避難」一段時間,回到美國與也是作家的夫人夏祖麗因為嚴重時差,而彼此擔心老伴「昏睡不醒」的真情流露。感動之餘,忍不住鼓勵他分享老人快樂的生活。接著又邀請兩對「老夫老婦」分享他們的故事:一篇來自醫界神鵰俠侶的醫師陳榮基與護理前輩周照芳、一篇來自名作家黃春明與林美音夫婦。也許有人會以為這好像與「醫病平台」的主題有點差距,但事實上有智慧的老人可以跨過「健康」與「疾病」的鴻溝,見證生命的奇妙:雖然「老而無病」可望不可及,但「老而快樂」卻是這些智慧老人享受到的生命。人,要生為一家人,無法自己選擇。但是能夠結為夫妻,則要靠緣分及兩人的努力,而能夠白頭偕老,共組圓滿的家庭,除了需要彼此相親相愛,更需要互信互諒,彼此容忍。我在兒童時期,初一十五隨慈母禮拜新竹市內大小廟宇,母親茹素念佛,讓我在佛教的家庭長大。我的同修照芳,在幼兒園時就常隨祖母聆聽台灣首位以台語(閩南語)弘法的斌宗法師講經,小學時每週末在家廟(證善堂)聆聽印順法師講經,週日早晨還送早餐供養印順導師,比我更早有殊勝的佛緣。我們兩人都在新竹師範附屬小學(竹師附小)就學,我早她兩屆。高梓校長實施地方自治教育,班級稱為里。五六年級時,我擔任節儉里里長(班長),照芳擔任忠孝里里長。我六年級時,獲選為模範生,並被推選為市長。所以照芳對我有些印象。我們的訓導主任林戊堃老師是照芳的舅舅。附小畢業,我進入省立新竹中學(竹中)念書,接受辛志平校長的五育並重教誨,前後六年。照芳的父親周炳煌醫師在新竹市西門街開業,是桃竹苗的兒科名醫。他擔任竹中校醫。也為我們上衛生健康的課。記得有一次他問同學們如果有小蟲跑進耳朵內,要如何處理?我舉手回答:「灌水。」他說:「對,不過更好是灌麻醉藥水。」我們兩個人都留下印象。我在竹中有優異的學業表現,最後在高三畢業第一名保送台大醫學院,周校醫也留有印象。我進入台大醫學院醫科當學生,後來照芳也進入醫學院護理系就讀。醫學院有新竹學生的校友會,每年會有聚會。周醫師也常來參加校友會的聚餐。我就更有機會與周醫師及他的千金照芳見面。新竹同鄉在台北聚會,倍感親切。1964年八月,我們兩人同時畢業。照芳的舅舅,林戊堃老師突然想到我這位小學的學生,就找雙方家長提親,促成了我們的姻緣。照芳進入醫學院護理系當助教,並到神經精神科病房兼任護理師工作。1965年我服完兵役回到台大醫院神經精神科擔任住院醫師。終於在竹中辛志平校長證婚及附小高梓校長祝福下,讓我們兩人締結良緣,共組新家庭。我們兩人都在台大醫院上班,小孩子出生後,幸好我的慈母北來與我們同住,照顧整個家庭。感恩照芳白天辛苦工作,下班回來還幫忙家務,忙著炊煮葷素兩種的晚餐。孝順婆婆,婆婆也很疼愛媳婦。1970年照芳遠赴美國匹茲堡大學護理研究所進修。次年榮基也去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神經科進修,照芳轉到威大護理研究所繼續進修。我們一齊在風光明媚的麥迪森城度過春夏美麗的涼快日子,也度過冰雪封城的嚴冬。冬天在宿舍內火爐旁享受冰淇淋的美味,欣賞窗外的雪景!受到精神科主任Milton Miller教授及神經科主任Francis Forster教授及眾多師長同學的照顧。學成先後回國,繼續投入醫院及醫學院繁忙的工作,榮基擔任神經科及生理學科雙聘教授、神經科主任及台大醫院副院長;照芳擔任醫學院護理系副教授、醫院護理部主任等重任。1997年我們兩人受邀到台北縣三峽參與創辦恩主公醫院,擔任正副院長,每天早出晚歸。感恩三個小孩在奶奶照顧下都很乖巧,自動自發。從來都不需要父母費心管教。考大學時,我勉勵他們:「大學很多,我們家在新生南路一段,坐落在四段的台灣大學,爸爸媽媽都念過,很不錯,如果你們能夠考上,每天可以走路或搭公車上學,不必住宿舍。」感謝他們姊弟三人都進入台大,減少我們兩老的經濟負擔。在小兒台大農工研究所畢業時,我們一家還與外公合照了一張都帶方帽子從台大畢業的全家福照片。 一路走來,在共同的佛教氛圍中,彼此互敬互愛,互相鼓勵,互相幫助,互相包容。兩人也常一起聽經聞法,護持道場。很幸運將近一甲子的婚姻生活都很平順;感恩一路走來,受到眾多善知識的引導與護持,我們兩老都已年過八十,還算健康,還能繼續笑看天下大小事,享受淡泊滿足的生活!陳榮基的莫非定律(Murphy’s Law):太太永遠是對的!
-
2021-08-10 養生.運動天地
65歲才開始健身!日本最高齡90歲健身教練瀧島未香:如何靠運動讓身體年輕30歲?
編按:培養運動習慣,無論從幾歲開始都不遲!日本有位已經90歲的瀧島未香奶奶,從65歲開始運動,不只成功瘦下15公斤,更就此愛上健身,並在87歲成為日本最高齡的健身教練,且受到不少學生的歡迎。她說:「無論年齡,我覺得只要去做,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以前從來沒運動過,現在已經來不及了......」如果抱持著這樣的想法,那麼今(2021)年已經90歲的日本奶奶瀧島未香的故事,或許可以給你一點鼓勵。從65歲開始運動,並且在87歲成為專業健身教練,她的親身經驗,可說是「年齡不過是數字」的最佳證明。為了瘦下來開始運動 就此愛上健身瀧島未香在65歲時開始運動,動機則來自丈夫不經意的一句話。「當時我的體型已經不只是『有點胖』的程度,褲子的尺寸也比現在大了一倍,但卻不願意承認。直到有一次先生看著我說:妳好像又胖了⋯⋯我心想這樣下去不行!就決定參加健身房開始運動。」過去幾十年從來沒運動過的瀧島未香,開始鍛練之後效果驚人,5年內成功減去15公斤。此後她除了繼續保持運動習慣,更在79歲時開始接觸健身重訓,並接受一對一的指導課程。如此過了8年之後,瀧島未香的指導教練中澤決定邀請她加入專業健身教練的行列,「未香女士除了本身非常熱愛訓練之外,也很善於和別人聊天,我覺得她非常適合擔任教練的工作。」受到疫情影響,現在她每個月會開一次60分鐘的線上課程,學生從40歲到60歲都有,課程內容則包括她自己設計的體操以及各種肢體訓練動作。令人驚訝的健康與活力,讓她本身就是一位極具說服力的健身教練,活潑開朗的教學風格,也十分受到學生喜愛。瀧島未香的健身操示範影片,充滿活力的模樣不禁讓人由衷佩服!早餐前健走、慢跑2小時 任何時候都保持端正姿勢瀧島未香的每一天大概會是這樣安排:她每天只需約4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清晨4點起床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先健走4公里之後、再慢跑3公里,最後再倒著走1公里,以上約莫花2個小時完成。完成熱身之後,早上7點吃早餐,內容大多是一份鮭魚或竹筴魚,配上納豆、雞蛋、豆腐和泡菜或漬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發酵食物,營養均衡。而納豆是其中少不了的必備食物。餐後她會開始做掃除、洗衣等家事,有時也做一些簡單的伸展操。即使是坐在客廳看電視,她也會維持著收小腹、挺直背脊的姿勢。在家裡走路的時候則會保持踮著腳尖的習慣。「聽起來好像很困難,但是因為做了之後對身體的效果很好,自然而然就能養成習慣。」吃一根香蕉和優格當作午餐之後,她會開始這天的肌肉訓練或是課程。即使沒有安排教練指導的日子,她也一定會自發性地至少運動2小時。經過一天的活動後,晚餐則是頗為豐盛。經常吃的料理包括有加了雞肉和各式蔬菜的湯,既美味也達到營養均衡。因為有充分運動,偶爾想吃一塊蛋糕之類的甜食也無須忍耐。晚餐之後則是完全屬於自己的個人時間。有時她會研究當天的訓練課程,或是學習如何操作電腦、手機,甚至是學習英文,度過充實而豐富的一整天。成效卓著!健康檢查身體年齡降低到50、60歲去(2020)年她接受精密的健康檢查,結果包括血管硬度、器官機能和血壓、心跳等各項指標狀態都十分良好,整體身體機能更相當於大約50、60歲左右的人,讓醫生難掩驚訝。「原本只是想要瘦下來而開始健身,瘦下來了之後就想要擁有像外國人一樣好看的臀部,接著是希望背部練出線條,然後不知不覺就變成健身教練⋯⋯我完全沒想像過這樣的人生。」有天她收到一個陌生網友的留言:「原本心情覺得很低落、很想死,但因為看到您充滿活力的樣子,好像有了活下去的勇氣。」「如果我的例子能夠帶給其他人元氣和力量的話,那我很想走遍全日本,跟更多人介紹運動健身的好處。即使只是看我運動也沒關係,如果會覺得心動的話,或許就有想要嘗試的可能。」她笑說:「我的目標是能夠當健身教練到100歲!」沒錯,無論是運動或是任何想做的事,開始都不嫌晚!資料來源/nippon.com、美ST 1 2原文:65歲才開始健身!日本最高齡90歲健身教練瀧島未香:如何靠運動讓身體年輕30歲?
-
2021-08-10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居家防疫反讓關節受傷害 復健科醫授減輕疼痛指南
居家防疫2個月以來,民眾的戶外活動減少,復健科門診的傷患卻不減反增,復健科醫師顏子訓指出,疫情爆發至今,多數上班族居家辦公,幾乎整天坐在電腦桌前,辦公結束又接著追劇或看運動賽事,長期久坐導致許多人腰痛、下背痛接踵而來因此前來診所治療,青壯年以椎間盤突出症狀居多,中老年人則多為腰椎小面關節炎。長時間久站、久坐、姿勢不良 易造成椎間盤突出顏子訓醫師表示,脊椎的結構中,前端椎體之間有避震作用的「椎間盤」,後方有上下關節凸,兩兩銜接構成的「小面關節」,兩者都是支撐身體活動的重要部分。若長時間久站、久坐、姿勢不良都很容易導致磨損,造成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或者小面關節退化發炎等狀況發生,兩者常見的症狀都是腰部和下背疼痛,若神經受到壓迫,還可能導致走路無力。於年紀稍長、閃到腰 治療以整脊術為主顏子訓醫師說明,針對椎間盤突出的患者,保守性治療有牽引治療、徒手治療和運動治療。牽引治療較適合椎間盤內層的髓核突出患者,常見於年輕人,疼痛感是逐漸增加而非急性;徒手治療適合椎間盤外層的纖維環突出患者,常見於年紀稍長或因搬重物閃到腰的人,治療時會以整脊術(manipulation)讓突出的椎間盤復位;運動治療是由專業的物理治療師指導運動,幫助患者的椎間盤復位。而小面關節位在脊椎後方,左右各一,像是兩扇門可以開闔,當身體前彎時,小面關節打開,後仰時則閉闔。至於腰椎小面關節炎是屬於較深層的關節退化、發炎,通常會先給予這類患者深層熱療,如微波或短波治療。通常小面關節退化的病患多合併單側關節錯位(多數為某一邊的門關不上),所以需用關節鬆動術與快扳法使錯位的小面關節對位,讓小面關節逐漸恢復正常狀態。若採用保守治療,病情仍沒有緩解,則考慮以注射治療如類固醇、PRP、PLT治療或手術方式改善。保持基本運動 避免居家防疫傷害近期「居家防疫傷害」多為久站或久坐造成的,通常屬於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患者。為避免關節損傷退化,顏子訓醫師建議,目前疫情警戒已降至2級,民眾可以保持基本外出活動,在遵守防疫規範的情況下,1個星期至少保持2到3次運動,散步、騎腳踏車等,都能大幅降低疼痛發生的情況,若是正在治療的患者,則須配合復健科醫師指導,做專屬的運動治療。(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打噴嚏後腰痠小心椎弓斷裂! 簡易「1動作」自我測試是否中招 ·腰痠背痛都是睡姿不良害的! 仰睡、臥睡、趴睡哪一種好?
-
2021-08-09 養生.運動天地
肌力訓練到底該怎麼做?教練教你掌握4大動作模式
肌肉、肌力存在的根本原因,即是拿來支持我們完成生活中各項動作,讓我們可以「好好生活」。在上一篇文章當中,我們提到肌力訓練的兩大必備元素之一「多元的動作模式」,而這些多元的動作練習,都希望最終都能被好好應用到生活當中,我們稱此為訓練的「功能性」,即代表能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的能力。訓練的目的,在於維持日常行動的能力仔細觀察,我們每天一睜開眼睛,生活中所有的行為都是由動作構成。回顧一下你早上起床的生活片段,從床上翻身起來,會經過將自己身體從床上「推」起來的動作。走到盥洗的浴室時,會有「單腳要支撐身體、輪流跨步向前」的走路動作。從馬桶上站起來,就是雙腳從「蹲坐再到站起」的動作(有好多前天練習完深蹲,結果隔天蹲馬桶都有點痛苦的人們可以作證)。能拉開家裡的厚重大門,代表完成了一個「拉」的動作。這些都是我們平常不足掛齒的動作,但對於已經有肌少症現象,肌力已經很弱的我阿公來說,卻是重重任務。每到阿公生日,爸爸會載全家去他最愛的「喫茶趣」餐廳一起吃飯。當爸爸載我們到目的地,看著阿公,拄著拐杖從車子後座中緩慢下車,再到坐定在飯桌前,其實是一件驚心動魄,對全部人來說都要小心翼翼的過程。下車,是任務一。阿公要從後座中坐低的位置,一腳先踏出車門外,再到雙腳站直在車外的姿勢。我看著他會先伸出拐杖的一端,立足地面,幫助等會兒能將自己的身體撐出車門外。但若身體力氣不夠,總很怕他會再次跌坐回後座當中。踏上店門口的五個台階,是任務二。下車後,我們小心盯著阿公每一步伐是否能單腳踩穩,踏上台階,再將自己的身體往上登高一階,再一階,最後來到店門口。拉開店門,是任務三。阿公的手扶上門把,有時我會覺得,時間是否有暫停一秒?門的重量,好像跟他的力氣在拔河。最後,阿公獲勝,拉開門,我們後來能在餐桌上好好吃一頓他的生日大餐。阿公失去的,其實不是肌肉量,也不是足夠的肌力,他真正失去的,是好好完成各項「動作」的能力。這就是訓練的「功能性」意義。利用訓練來增長肌力,其實也只是一種手段。我們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讓你在日常生活中,能把所有動作做得更好、更有力,訓練最重要的意義莫過於如此。四大功能性動作模式肌肉從來就不會單獨工作。每個動作的產生都需要許多肌肉分工合作,互相協調才能完成,只要在多元的動作模式之下,逐漸增加負荷,就能全方位地刺激肌肉,帶來良好訓練效果。因此,若我們能從「功能性」出發,以「練習各項動作模式」的角度看待訓練,而非採用「局部肌肉鍛鍊」的思維,才能給我們最正確、有效的肌力訓練成果。本書的肌力訓練計畫,皆是由動作模式所構成,分類為四大類:→以下半身來說,歸類成「雙腳蹲站」、「單腳」這兩大類型。→以上半身來說,則可區分為「推」、「拉」這兩大類型。接下來,我們會針對四大類動作模式來做介紹,並告訴你每一種動作模式,對身體所帶來的意義。一、雙腳蹲站深蹲就是一個最經典的「雙腳蹲站」(Bend-and-lift)訓練動作。這個形式最簡單的日常生活應用,就是從椅子、低的馬桶上站起來,若能正確練習此動作模式,將學會如何運用臀肌、大腿肌群來完成動作,進而能減輕膝蓋的負擔。除此之外,這個動作模式更具功能性的運用,包含了蹲下「將地板重物提起來」的動作元素。舉凡在辦公室要幫忙抬起飲水機的大桶飲用水,或把一箱重物從地板上抬起,都會需要經過此動作模式,若能良好掌握,則可以正確從低處拿起重物,減少因為發力錯誤而閃到腰、甚至椎間盤突出的狀況。二、單腳動作單腳動作(Single leg)其實是日常生活裡更容易出現的下半身動作模式,更具有功能性,但卻是大部分人最容易忽略的訓練形式。舉例來說,「弓箭步」就是其中一個經典的單腳訓練動作,應用之處非常廣。從最簡單形式的走路,再到爬樓梯、登山,我們都會經過單腳撐地,身體轉換重心,不停輪流跨步前進的過程。就連跑步、騎單車等有氧運動,也是單腳輪流發力。而且對於有肌少症風險的長輩來說,單腳動作更是不可或缺的元素。相較於雙腳蹲站,單腳的動作牽涉到「不對稱」的站立姿勢,更需要身體的平衡與穩定。許多年長者多加鍛鍊後,就發現,單腳站立穿褲子再也不是難事了!因此,也務必在自己的訓練中,加入大量的單腳動作元素,才是完整的下半身鍛鍊。三、推許多人會反應自己的上半身力量偏弱,尤以女性族群為主。確實,下半身需要支撐身體的整體重量,相比起來,上半身的確負重較少,也因此力量較弱。但若全身要均衡發展,上半身的動作模式便不可或缺。而「推」(Push)的動作,就是重要的上半身動作模式之一。最經典的訓練動作即是「伏地挺身」,主要訓練到的肌群是胸肌及手臂肌群,也會有人把這項「推」的訓練,定義為「胸肌」的鍛鍊。舉凡推門、將身體從床上推坐起來,甚至將重重的行李箱放到高處,也是往上「推」的動作模式應用。新聞上不乏聽到跌到在地後,無法自己再站起來的長輩,除了顯示下肢肌力不足,其實還缺乏了將自己的身體撐地,再推起的上半身力量。四、拉有「推」,就會有反向的「拉」(Pull),這是上半身訓練的另一項經典動作模式。男性當兵時的「拉單槓」(也就是引體向上)就是經典的「拉」動作模式,要將自己的體重,拉到超過單槓。主要訓練到的肌群是背肌,因此,也可以把此訓練定義為「背肌」的鍛鍊。在生活中,從拉門,到將一個很重的袋子從地上提起來,其實都有牽涉到拉的力氣。在專項運動中,舉凡攀岩、拔河等都有大量拉的動作,且因為是背肌的訓練,各種跟揮拍擊球相關的運動,也需要好好鍛鍊此動作模式。若能將「拉」的動作模式練習好,也能改善駝背等不良姿勢,並且避免身體經常性聳肩的壞習慣,改善肩部容易緊繃的情形。以四大模式進行的訓練,益處多多以「練好各種動作」的概念出發,即使是較年輕、抗老迫切度還不高的族群,就算帶著不同的目標而想要嘗試肌力訓練,也都能為我們帶來最好效果。優點一:能最好地幫你打造體態許多年輕族群,經常是因為體態開始有點「走樣」而開始想要積極鍛鍊,身材確實是許多人的明確動力。(老實說,這也是我剛開始進行肌力訓練的原因啊!)「如何練翹臀」、「如何將胸膛變得厚實」、「如何雕塑手臂曲線」都是大家經常關注的重點,但只要專注於訓練好各項動作模式,自然可以達成你想要的體態雕塑效果。舉例來說,如果勤練「雙腳」、「單腳」等下肢的訓練動作,長久鍛鍊下來,自然能加強臀腿的線條,不會有屁股太扁塌、大腿內側鬆弛的感覺。而男性族群更常在意是否有壯碩、厚挺的上半身體態,但只要多加練習上肢的各種「推」、「拉」動作,並且訓練出越來越大的力量,肌肉量自然增加,能像衣架子般撐起襯衫、T 恤。在開始訓練以來,我未曾想過要特別加強何處的線條,我只著眼於想將動作做得更好,甚至是重量表現能有所突破,而這樣鍛鍊下來,我也確實達成了自己理想的體態。因此,不需在意怎麼強化個別肌群,只要利用訓練各項「動作模式」的角度出發,你想要的體態,就會是你辛苦鍛鍊的贈禮。優點二:協助傷後的身體復原受傷後所喪失的身體能力,其實就是良好做出各種動作的能力。若你曾不幸受傷過,希望復原到身體能力無恙的族群,若只著眼於單一局部肌肉的鍛鍊,或只用單一的動作練習,也不一定保證身體能良好復原,因此務必要從相關的動作模式上去思考。如果你是經常爬山但受膝蓋痛所苦的族群,僅只是坐在椅子上,抬抬小腿刺激大腿前側的肌群很可能不夠。多練習單腳的動作形式,了解如何在動作中減低膝蓋的負擔,並且正確利用臀部、大腿幫助發力,才能真的讓你免受膝傷所苦。如果你曾經五十肩,只是練習手指頭往上爬牆,強迫自己手往上抬舉可能還不夠,所有跟肩關節活動有關的動作你都該練習,舉凡上半身的推、拉,都會有牽涉到肩關節的活動,多多練習並改善動作品質,才是對症下藥的解方。優點三:能精進其他運動的表現絕大多數的運動員,都會在特定技巧的專項訓練之外,加入肌力訓練,不是著重在哪一個肌群能夠被練大,而是著重在相關的動作模式做不做得好。因此,把各項動作模式練好,就是在幫你的身體打下扎實基礎,能帶給你其他各式運動的良好表現!舉凡各項球類運動、長跑、登山等,甚至是瑜伽,都可以從注重功能性的肌力訓練當從中獲得益處。即使你不是刻意訓練某項運動的相關動作模式,它也會在無形間,帶給你全面性的進步。我曾有學生說她在衝浪時,面對大浪要不停快速滑水的能力變強了,從衝浪板上將自己推起,並站在板上的力量變得更穩。曾有學生說網球變厲害了,揮拍擊球更強而有力。就連我自己,在多年的肌力訓練之後,當我重拾當年跳舞的興趣,也覺得身體素質較當年要好上許多。你發現了嗎?肌力訓練雖然在講求延緩肌力流失、增加肌肉量,但我們並不著眼於各種「肌肉」,例如臀肌、背肌、胸肌,反而是著眼於「動作模式」,包含雙腳蹲站、單腳動作、推、拉。以「動作」來看待肌力訓練是一種整體性的思維,只看「肌肉」如何增大卻是一種局部性的思維。因此,從功能性的動作模式出發,能給你更正確、有效的肌力訓練!※ 本文摘自《珍珍教練的40+50+60+增肌慢老重訓課》。《珍珍教練的40+50+60+增肌慢老重訓課》作者:珍珍教練(施怡如)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1/04/29《珍珍教練的40+50+60+增肌慢老重訓課》書封。圖/采實文化提供
-
2021-08-08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爸爸節「觀心」長輩健康 累、喘、腫 心臟衰竭典型症狀
50多歲的王先生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且長期吸菸,某天因肺水腫喘不過氣被送到急診,發現早有心肌梗塞卻未察覺,已造成心臟肥大且演變成慢性心臟衰竭。服藥治療後症狀獲得控制,經八個月穩定治療心臟逐漸恢復正常大小,重拾正常生活。男性多屬收縮型,女性多因高血壓造成舒張型心衰竭。心臟衰竭是常見慢性疾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陳鴻毅表示,臨床上男、女表現不同,男性罹患心臟衰竭最常見的原因為「缺血性心臟病」,就是大眾熟知的心絞痛、心肌梗塞、冠狀動脈心臟病等,五成以上屬於收縮型心臟衰竭;而女性多因高血壓造成舒張型心臟衰竭,此外心律不整、瓣膜性心臟病、心肌病變等也是常見的主因。陳鴻毅解釋,心臟就像幫浦,會不斷地收縮及放鬆供應人體全身血液,收縮型心臟衰竭是因血液打出去的力道不足,當器官接收不到充分的血氧,在長期缺血的情況下會產生慢性腎衰竭、肝腫大等併發症;舒張型心臟衰竭則是血液難填充回流至心臟,易造成喘、下肢水腫等症狀。延緩心臟衰竭惡化,從戒菸酒及控制三高開始。「累、喘、腫」為心臟衰竭三大典型症狀,共有四階段病程,從初期生活正常到逐漸走路或從事費力工作時會感到力不從心,到了第四期會連靜止不活動、躺在床上都感到氣喘吁吁,而下肢水腫是最常出現的症狀,部分病患會在短時間內急性惡化。陳鴻毅說,男性吸菸及飲酒比率較女性高,延緩心臟衰竭惡化從戒菸酒及控制三高開始,飲食少油、少鹽及少水,並搭配適量運動,單周3到4次,每次30分鐘內,心跳勿超過130下。鹽分攝取每日應控制在5公克,水分攝取則視個人排汗及排水量而定,建議每日飲水量約一千至兩千毫升,並搭配體重監測,如一周下來體重多出2到3公斤,代表體內水分代謝出現狀況需特別留意。有心血管疾病及家族史、吸菸史、三高、肥胖為心臟衰竭高危險群,控制慢性疾病、維持良好生活有助降低風險因子,預防心臟衰竭。陳鴻毅最後提醒,今天是父親節,建議大眾須「觀心」家中長輩是否有累喘腫等症狀,若有相關症狀則盡早就醫及治療。近年心臟衰竭照護與治療漸趨成熟,目前也有最新的雙重機轉藥物可使用,只要患者定期回診、規律服藥,症狀便可以穩定控制,並維持生活品質。心臟衰竭護心七招1.飲食少油、少鹽2.適當運動3.戒菸、戒酒4.控制三高慢性疾病5.規律量體重6.季節轉換注意保暖,避免溫差過大7.規律服藥治療資料來源╱陳鴻毅製表╱黃安琪本衛教文章由台灣諾華協助刊登
-
2021-08-08 寵物.照顧指南
寵物知識+/8/8是國際貓咪日 2021最強人氣品種貓是哪位?
8月8日是父親節,也是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設立的「國際貓咪日」,日本寵物網站pepy調查500多位有養貓的飼主,最喜歡的貓咪品種是哪種,個性外向的美國短毛貓獲選為第一名。獲得最高票的是是美國短毛貓,得票比例27.5%。美短是源於美國的品種,最常見的是銀色的毛加上黑色漩渦狀的紋路,也有其他多樣化的毛色。美短好奇心旺盛,較不怕生,如此調皮好玩的個性相當受歡迎。有過飼養美短的飼主表示,牠們個性溫和、友善、喜歡撒嬌,會記得飼主的手,叫牠名字就會跑過來,相當聰明。獲得第二名的貓品種為曼赤肯,得票比例16.5%。名字的由來是「嬌小」、「孩子」,特徵是短腿,小碎步的走路姿態相當可愛,社交性強且愛玩,是好相處的貓。飼養曼赤肯的飼主表示,雖然腿短仍賣力地跑動和玩耍,非常討人喜歡,幼童般的臉孔也相當可愛。第三名是波斯貓,得票比例12.1%。蓬鬆又華麗的長毛是波斯貓的最大特徵,個性穩定悠哉,有人稱牠為「貓國王」。波斯貓喜歡和人保持距離,不愛被抱或太過於親近。養波斯貓的飼主表示,華麗的毛髮看了感覺很耀眼,撫摸起來相當療癒。⭐️「寵物健康我守護」徵文邀稿中 賺獎金6000元幫毛孩加菜!陪你在家度過苦悶疫情的毛小孩,歡迎來分享牠的健康小故事!來信需附上寵物簡歷與照片,不僅有高額獎金,還有udn文創精美授權贈品等著你喔!(點擊上圖瞭解更多活動詳情)活動截止日為8/24(二),歡迎踴躍投稿!
-
2021-08-06 養生.運動天地
為什麼走路、爬山都不算肌力訓練?教練曝2大關鍵
「爸爸,你穿著藍白拖從南京東路五段慢步到二段,順道去吃福勝亭的炸豬排飯,最後走回家,雖然有達到走萬步,但這不算是腿部的肌力訓練啦!」「我已經有多走動了,這樣不算練到腿力嗎?」爸爸很驚訝,他以為這樣的運動量,對他來說很夠了。走路是一項非常好的活動,但它並不是肌力訓練,也無法取代肌力訓練。從某一年開始,爸爸養成了晚上去附近國小走操場,或者是藉由外出吃晚餐的機會,完成「每日走萬步」的習慣(但都穿著令人感到很消極的藍白拖啊!)。不只爸爸,在我過往演講的經驗當中,也常有民眾表示每天會進行至少30 ∼ 60 分鐘的走路活動,部分族群則利用上下班的通勤時間,多多騎Ubike 增加每日活動量,也些人會在假日登山,進行慢跑。這些都是培養運動習慣非常好的方式。當時的爸爸,願意有這樣的習慣改變,已非常值得鼓勵!相比於長期只採取「坐著」的生活型態,能多多進行這類型的活動,就代表你是已經踏上運動之路的人。然而,若我們在對抗的是隨著年齡下滑的肌力流失、因為長期坐式生活而鮮少鍛鍊的身體能力,甚至是改善身材線條較不緊實的鬆垮感,走路、常見的慢跑、腳踏車等等運動,都無法取代肌力訓練。肌力訓練的兩大重點真正有效果的肌力訓練,一定要包含兩大重要元素:①足夠的阻力負荷②多元的動作模式讓我們用這兩大要素,檢視為何走路,甚至是腳踏車、慢跑等運動,無法取代肌力訓練,無法最好地增加腿力呢?重點一:足夠的阻力負荷肌力成長需經歷「破壞」➜「修復」➜「成長」的過程,若要有效增長肌力,則一定要透過足夠的阻力,給予肌肉微破壞的效果,才能促使肌肉產生適應、變強的現象。走路走路對於腿部的刺激並不大。對於久未活動的人,走路有可能在一開始造成腿部肌肉痠痛,但很快身體就會適應此強度,接下來,走路的強度便低到不足以再產生新的刺激。當刺激不夠,就不會繼續激起「破壞➜ 修復➜ 成長」的正向成長循環。當身體的正成長不夠,便無法敵過年齡增加所帶來的負向衰退速度。也因此,走路雖然是一項很好的活動,但並不足以帶來好的肌力成長效果,甚至連「維持」都會有點難度。然而,肌力訓練的好處在於,給予身體的負荷刺激能不停調整,因此不會產生停滯的現象。當身體適應之後,我們可以透過更換動作、改變拿取的重量、或操作更多次數來給身體新的刺激。*註:此圖為示意,肌力的成長並不是一條無限增長的直線,長期來看,會漸趨緩和。慢跑、腳踏車等類型的運動許多人會好奇,腳踏車、跑步,甚至是飛輪、登山等活動,也很容易造成「腳痠」,難道對於腿部沒有鍛鍊效果嗎?當然可以,初期還是能增長部分肌力,但長期來看,效果還是有限。且這類型運動與肌力訓練強調的重點不同。跑步、飛輪等活動,通常是有節律的操作一種動作,不停反覆、持續長時間進行,可達三十分鐘以上或數小時。當身體需要進行這樣長時間的活動時,就會大量動用到氧氣的交換來為身體製造能量(「有氧運動」因而得名),讓我們有辦法持續下去。身體需要繼續適應的,反而是持續不斷交換氧氣的心肺能力。也因此,這類型運動更強調「心肺適能」的提升。然而,正因為講究長時間的持續性,對於肌肉的「重量刺激」則不足。舉例來說,慢跑一分鐘可以跑大約150 步,這樣重複的跑步動作,雖然也有運用到下肢肌肉,但只要控制自己的身體即可,並未有額外負荷。當一開始肌肉的耐力不足,自身的體重確實就能對於腿部產生刺激,並帶來肌肉增長。但很快身體又會再產生適應,自身體重不足以造成新刺激,一樣對於肌力增長的效果不彰。肌力訓練則完全是另一種作法。肌力訓練經常使用額外的器材當作阻力,既然負荷夠重,能持續的時間(或能操作的次數)就相對減少。整體動作時間,大約只會持續一分鐘到兩分鐘(視不同動作、重量而定),間隔適當的簡短休息後,再次進行訓練,以此重複的循環來刺激肌肉生長。因此,肌力訓練與心肺適能運動,重點不同,並不能互相替代。後者因為操作上與設備準備上都較簡單,是一般人較常進行的,肌力訓練卻是大家較常忽略,需要好好學習的運動項目。重點二:多元的動作模式肌力訓練並不只關乎重量負荷,多元的動作模式,更是其中一大重點。現代人身體能力退化的最大元兇,在於我們長期只維持單一「坐著」的動作姿勢,肌力訓練便會藉由各項不同的動作模式練習,來補足這些缺口。辦公室久坐、滑手機的姿勢,與常常看電視、盯電腦追YouTube的坐式生活型態,不只讓我們的下半身肌肉群缺乏活動、上半身常處在駝背狀態,也造成我們的關節活動很少,明明手臂應該能高舉過頭,身體卻甚少完整運用,明明髖關節有很大的活動角度,卻經常只是靜態坐於辦公桌前。因此,肌力訓練透過多元的動作訓練,帶來走路、心肺適能所無法取代的好處:1.能有意識地進行全身性的訓練就像爸爸的藍白拖緩步行走,其實只稍稍顧到了下半身,幾乎沒有上半身肌群的參與。對他來說,上半身最大的動作挑戰,應該是斜躺在沙發上時,手要往上搆到檯燈開關的瞬間吧!而相比於大多數的心肺適能運動是重複單一動作,完整的肌力訓練,就會藉由多種不同的動作模式,有意識地進行全身鍛鍊。上半身會有各種方向的推、拉等變化,下半身則有雙腳的深蹲、單腳的弓箭步等形式,讓你身體每一個部位均能參與,得到刺激。2.能訓練到較完整的關節動作在肌力訓練當中,我們需要做出越完整的動作幅度越好,透過越完整的關節活動範圍,則肌肉的牽拉就會越多,給予肌肉的刺激就會更大,訓練效果才會更好。倘若僅只是走路,輕輕抬腿就可以持續前進,關節的活動很少,反觀一種訓練動作「弓箭步」,同樣是跨步,但卻需要跨大步,髖關節就需要更大的活動範圍,且每一步還要把大腿蹲到平行地面,再努力站起來。相較於走路,弓箭步對於腿部的訓練效果更佳。而以上肢來說,許多上了年紀的族群,都會出現肩關節僵化、手抬舉不順的狀況。如果能即早開始進行肌力訓練,並且在動作練習中,盡量將關節動作放大,「滾石不生苔」,身體各部位才真能活動無礙,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從走萬步,到走弓箭步後來,爸爸沒再從南京東路五段慢慢走到二段。這段三公里的緩步距離,換成了在健身房裡,利用弓箭步走大約十五公尺的距離。不但如此,雙手還要各握著八公斤的重量。利用弓箭步走十五公尺是一回合,他被要求走四回合,每一回合之間,會休息一分半到兩分鐘。結束四回合的訓練之後,還需要進行深蹲等其他腿部的訓練。爸爸曾經爬到腰痠背痛的東眼山,其實是他已經持續有進行慢步活動之後的事了。但開始進行肌力訓練之後,後來我們全家去爬了貢寮的桃源谷步道,我沒再聽他喊過累,他也沒有再主動要求休息。綜合上述兩大重點原則,「足夠的負荷阻力」與「多元的動作模式」,才是更有效的肌力訓練,也真正為爸爸帶來身體素質的改善。※ 本文摘自《珍珍教練的40+50+60+增肌慢老重訓課》。《珍珍教練的40+50+60+增肌慢老重訓課》作者:珍珍教練(施怡如)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1/04/29《珍珍教練的40+50+60+增肌慢老重訓課》書封。圖/采實文化提供
-
2021-08-05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膝蓋痛未必是退化性關節炎 醫教做2運動保養膝關節
●年輕族群膝蓋痛,大都不是關節炎●疫情下膝蓋痛患者增加●預防膝蓋痛,可做肌力訓練、伸展運動許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家,都有膝關節退化引起膝蓋痛困擾,最近也有不少青壯年族群因膝蓋疼痛而就醫。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渝仁表示,疫情期間很多人居家辦公,可能受限於工作空間小、坐姿不良,兩個多月下來,紛紛出現膝蓋疼痛不適。建議應及早開始保養膝關節,慎防逐漸惡化為退化性關節炎。坐地板上工作 膝蓋易不適陳渝仁指出,近期門診發現,反映會膝蓋痛的青壯年患者愈來愈多。原來是許多人居家辦公卻沒有足夠工作空間,常將筆電放在床上、人坐在地板上工作,坐姿不良,不只拉扯到腰部引起腰痛,也會影響膝蓋肌腱,導致膝蓋不適。引發膝蓋痛的原因很多,包括久坐、久站、姿勢不良、扁平足、髂脛束症候群,或是運動傷害引起膝蓋前後十字韌帶受傷、內側副韌帶扭傷等。年長者的膝蓋痛,往往是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引起的,也就是隨著年紀增長,年長者的膝蓋軟骨持續磨損,導致骨頭與骨頭直接摩擦,進一步產生發炎疼痛的現象,這是膝關節長年累月勞損而引起的疾病。長時間負重 也會膝蓋痛「年輕族群的膝蓋痛,大都不是關節炎所致。」陳渝仁說,50歲以下者且沒有長期從事粗重工作者,若膝蓋疼痛,發生退化性關節炎的機率很低,很多是因長時間負重過度,超出肌腱所能承受的負擔而引起膝蓋疼痛。許多喜愛騎單車族群、跑步運動族群,或是盤腿坐者,容易引起「髂脛束症候群」,也就是膝蓋外側疼痛;而喜愛打籃球、羽球等競技型運動者,則常發生前後十字韌帶受傷引起膝蓋痛。疼痛反覆發生 就應就診姿勢不良、一日久站10小時以上的人,也容易讓膝蓋內側副韌帶扭傷;扁平足的人因內側足弓塌陷,較難緩解地面的衝擊力,會影響正常的走路姿勢,也走不久、跑不快,膝蓋痛、腰痛也隨之而來。陳渝仁提醒,當膝蓋疼痛1周未見好轉,反覆發生,建議應至骨科或復健科就診,以釐清是膝蓋問題,還是合併腳踝、髖部受傷等其他疾病。
-
2021-08-04 失智.失智100問
走失問題/如何鼓勵長輩外出活動又不怕走失?
隨著台灣疫情爆發,專家學者開始向一般民眾說明社區清0機會渺茫,在這後疫情時代,我們勢必要學習怎麼跟新冠病毒一同生活下去。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新冠病毒會一變再變,打完疫苗也不一定能避免感染病毒,因此,未來幾年實聯制或記錄足跡可能仍將伴隨你我的生活。醫師指出失智老人持續無法與外界互動恐加重老人失智、失能風險,所以後疫情時代怎麼鼓勵長輩外出活動,又能讓長輩有效記錄自己的足跡呢?讓長輩配戴定位手錶一定是最智慧的一個選擇,但市面上有那麼多定位手錶,到底哪一款手錶最適合陪伴長輩度過後疫情時代呢?分享給大家於數位防疫時代,如何挑選適合長輩與失智老人的智慧定位手錶,有四大關鍵功能:1.室內外精準定位室外定位是定位手錶必備功能,如果長輩今天去了日照中心、超級市場或地方廟宇,沒有室內定位功能,您從歷史軌跡記錄來看,會以為長輩只是走路經過,但長輩可能進入建築物跟朋友聊天泡茶或試吃產品,因此,我們需像myAngel御守錶有室內外精準定位功能,才能保護家人的健康。2.雲端軌跡自動上傳有用過GPS運動手錶的朋友一定有經驗,很多GPS手錶必須透過藍芽將運動紀錄或定位資訊傳到手機;如果手機沒有隨身攜帶,手錶資料就沒辦法即時上傳雲端,遠端的家人就無法隨時同步觀看定位等資訊。但長輩出門怎麼可能隨時隨地攜帶手機呢?所以myAngel御守錶具備免插SIM卡內建網路的功能,讓長輩無論有沒有攜帶手機,手錶本身都能精確地將軌跡紀錄自行上傳。3.長效待機老一輩的人常常忘東忘西,所以有可能會發生智慧手錶快沒電、或已經沒電卻一直戴著,等到緊急事件發生才發現手錶已沒電,絕對會懊惱不已,手錶已無法派上用途。所以待機時間一定要跟myAngel御守錶一樣可長達5~7天,對照護者來說會更安心、更方便許多,不怕突發狀況而措手不及。4.走路步數紀錄最後想提醒所有的朋友,健康的身體才能延緩老化,適度的運動才能對抗長輩失智風險,因此,一定要注意長輩的運動情形。推薦定位手錶可挑選有走路計步功能,此外同時要有內建網路,這樣我們可透過手機App遠端掌握長輩每天走路步數,方便關心與提醒他們多多活動,幫助長輩在疫情的干擾下,健健康康做到數位防疫。在疫情嚴峻的現在,大家一起用數位防疫守護失智老人,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全民一起將防疫缺口防堵起來,才能確保病毒不會入侵你我的生活,推薦大家購買一隻適合失智長輩的myAngel御守錶守護家人。
-
2021-08-04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停課不停學 翹著二郎腿視訊上課壓迫腓神經變跛腳
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近日為一名國中生診治莫名跛腳,追問之下,原來病人習慣翹腳的坐姿,COVIN-19防疫第三級警戒期間全國停課不停學,他在家視訊上課都翹著二郎腿,老師看不見所以不會糾正,長時間坐姿不正導致他的右腓神經傳導失常,產生「垂足」症狀,走路時跛行。14歲朱姓國中生半個月前右腳腳踝突然呈現「垂足」狀態,無法抬起,自行揉捏肌肉和踝都沒改善,他的父母懷疑是否罹患少年型中風等神經疾病,日前到員林醫院就診。朱姓國中生走進診間時一跛一跛,員生醫院經神經內科主任葉宗勲仔細診察,初步臆斷很可能是「右腓神經」的問題,因此詢問他停課不停學期間,一天坐在電腦前大概多久,朱姓國中生回答「都超過10小時」,葉宗勳又問「你都翹腳喔?」朱姓國中生的父親在一旁代為回答「對,他習慣坐著的時候翹腳。」「俗語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葉宗勳今天表示,朱姓國中生因為短時期內長時間改變坐姿,翹腳導致腓骨骨頭受到壓迫,使得「腓神經」傳導失常,呈現垂足 (drop foot)症狀,無法自行抬起腳板,行走時腳底板拖地。造成垂足的原因,大致分為中樞型和週型。中樞型誘發原因常見於腦中風、脊髓損傷 、腦腫瘤、頭部外傷、多發性硬化症等疾病,週邊型則有腰椎神經損傷 、腓神經損傷、肌肉創傷等因素造成。姿勢不良是導致年輕人腓神經損傷的最常見原因,停課不停學期間,學生在家線上學習,長時間上網久坐,坐姿不良或沒定時起來活動,在家乏人糾正不良坐姿和提醒運動一下,就容易產生背痛或坐骨神經痛等症狀。葉宗勳說,只要確定診斷病因,早期對症下藥及矯正姿勢大多可恢復正常,防疫期間家長應留意孩子線上學習時間,除了不時提醒「坐有坐相」,也要讓孩子適度休息,活動筋骨,眼睛眺望遠方,避免發生「疫情線上學習症候群」。
-
2021-08-02 醫療.巴金森病
圖表/不只手抖、慢動作 憂鬱也潛藏巴金森病風險
●巴金森病初期和晚期是憂鬱症出現的雙峰時間。●巴金森病程進展較快、易焦慮、曾有憂鬱症病史、女性病患,罹患憂鬱症風險也較高。●憂鬱巴金森病友的表現多是身體逐漸退化,擔心拖累家人或感到人生無望。憂鬱的巴金森病 新冠肺炎疫情稍緩,但民眾仍須謹慎防疫。根據國際臨床與健康心理學雜誌統計,自2020年1月1日疫情爆發後,全球憂鬱症的發病率與2017年相比高出近7倍;但除此之外,憂鬱也與腦神經疾病相關,尤其是巴金森病,這群病患也希望有好心情,但源於大腦的病變讓他們不由自主地憂鬱起來。靜止時手部顫抖、肢體僵硬及動作緩慢是巴金森病三大典型的動作障礙症狀,但疾病也會影響腦部正常功能,引起異常的精神表現,稱為器質性精神病,憂鬱症便是病友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統計盛行率高達四成三。部分病患會在尚未出現動作障礙時就感到悶悶不樂,憂鬱成為巴金森病的前驅症狀,也會在病程中後期出現,令病友個性大變。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召集人、神經部主任吳瑞美表示,國外學者曾進行深入研究,發現在社區裡的巴金森病患中,約有7.7%符合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III)的重度憂鬱診斷標準,再進一步依程度區分,中重度憂鬱占5.1%、而有45.5%的症狀屬於輕度憂鬱。巴金森病造成憂鬱症好發時間點,吳瑞美說,在病程中可看到「雙峰」分布,分別在剛確診及病程的中後階段,但較為特殊的一點,會有部分病友在尚未確診前就出現憂鬱傾向,與其病理特性有關。會發生憂鬱的時間點在疾病的第三期階段,此時病友會出現步態異常,平衡感變差,走路駝背、脖子前傾等姿勢改變,對藥物的反應出現減退現象。當更多的多巴胺神經細胞缺乏,也會影響人體對外界喜、怒、哀、樂的反應,因而變得憂鬱。另一群病友則會在剛確診巴金森病時,因對疾病的不能接受,加上需長期服藥,對五十多歲正值事業黃金期,或六十多歲正要開始享受退休生活的病友來說,他們開始怨天尤人、鬱鬱寡歡。吳瑞美鼓勵病友,保有正確的疾病觀念,調整生活型態、多運動,規律服藥等,在疾病初期的前六年,甚至十年,多數的病人能維持獨立生活的良好狀態。若要確定巴金森病友是否罹患憂鬱症,醫師會透過看診時病患的主訴,情緒表現、肢體語言、家屬透露出的訊息等,再搭配量表的輔助診斷區分嚴重程度,並照會精神科共同治療與照護。隨著憂鬱程度不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吳瑞美表示,輕度憂鬱透過心理諮商、家人支持有機會改變現況;中度以上的憂鬱症便須透過藥物治療,如施以增加腦部血清素等抗憂鬱藥物,或某些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除能改善運動功能外,也能改善憂鬱情緒,當重度憂鬱症對精神科藥物效果反應不佳時,則會考慮採取電擊治療。吳瑞美說,雖然憂鬱症不一定會發生,但可以防患未然,尤其是有較高風險的病友,建議打造友善的外在環境,如參與社交團體、運動以及調整生活型態。一般民眾可透過巴金森自我檢測量表,或在家進行簡易的巴金森手指操,便有機會提早發現疑似症狀,及早至神經內科就診,用藥治療延緩失能。 >>>快來看影片測測看,手指開合速度是否有變化?每月8號自我檢測巴金森病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N3RxMMnbko&t=12s【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8-01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眼球偏向一邊、說話不清楚 大血管阻塞型中風危險性高
Q:阿公與兒女同住,這幾天阿公常喊手沒力、頭有點脹,家人以為只是高血壓影響不以為意,某天早上阿公無法從床上起身、話講不清楚,兒女已經出門上班了,現場剩老伴和外籍看護也無法分辨是什麼症狀,這時該怎麼辦?腦中風名列國人十大死因前四名,民眾未及時警覺腦中風徵兆,可能錯失黃金救援時間。新竹縣政府消防局緊急救護教官李均祈表示,除了因民眾警覺性不足延誤送醫的情況外,救護員也常碰到長輩誤把偏方當急救,反讓患者更不適。他曾遇過一名70歲阿嬤急性腦中風,阿公竟拿針扎阿嬤手指「放血」;或是有擦綠油精、按摩人中、亂餵心臟病或降血糖藥物等錯誤行為,既無助於急救處置,還可能引發感染風險,增加救護員現場評估難度。聯合報與台灣腦中風學會共同合作急性腦中風教育課程,由神經科專科醫師至消防分隊分享,提供救護員更快速判斷腦中風祕訣。李均祈說目前使用的評量表為FAST辛辛那提,課程中醫師提供更多項到院前腦中風評量表,針對急性腦中風,較容易失能的大血管阻塞特性加以說明,包括半側肢體或面部嚴重癱瘓、眼球偏向一邊、失語症等,因為治療大血管中風有特定的治療醫院,若救護員有機會盡速辨識出來,就能提高送往正確醫院的機會。李均祈說,不少民眾曾出現小中風,沒有及早發現、健康檢查追蹤,都是到二次中風才不得已送醫,他建議民眾平時應多注意身體異狀、提高警覺,排除腦中風帶來致命風險。【教官小叮嚀】李均祈/新竹縣政府消防局緊急救護教官曾出現頭部腫脹、肢體無力等情況,民眾需自我警覺,可能有小中風危機,應定期健檢追蹤。若長輩有異常身體不適,家人應盡快撥打119,把握黃金救援時間。【醫師開講】身體異狀、提高警覺 留意腦中風帶來致命風險大血管阻塞腦中風,拖延1小時老3.6歲。國軍桃園總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明華說,中風患者中以缺血性腦中風佔大宗,其中屬大血管阻塞最危險。致病原因區分二類,血管粥狀動脈硬化血栓栓塞及他處血栓栓塞(常見為心房顫動導致),根據國外學者研究,大血管阻塞若未及時處理,1分鐘將有190萬神經元壞死、12公里長神經纖維受損,拖延1小時相當於老3.6歲。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內科主任尹居浩則表示,大血管阻塞有特定的送醫治療醫院,若能於第一時間辨識出可能的中風型態,可以多爭取治療的時間。另外,中風患者有時症狀不典型,透過神經功能評估,如喊叫病患、觀察眼睛位置、嘴型是否歪斜,捏手腳是否有反應,是否有口齒不清,異常喉音或吞嚥困難等,亦可作為救護員到院前評估。他也提醒,民眾要多注意俗稱的中風前兆(暫時性腦缺血),也會出現突發性單側肢體無力、感覺異常或麻木,也有可能暈眩、步態不穩,但發生時間較短且較輕微,容易被民眾忽略,錯失及早治療避免惡化的機會。眼球偏一邊為大血管阻塞特性,需考慮取栓手術。尹居浩課程中說明,第一線救護員多使用FAST量表評估,若碰到病患如四肢無力、頭暈等不典型症狀,較難精準判別。他說,針對非典型症狀,可透過另一種評量表BEFAST評估,增加B(平衡)身體步態平衡和E(眼睛)視野缺損、複視或眼球偏向一邊等徵兆,有助於救護員二次理學檢查。陳明華說明據統計,FAST可篩出85%腦中風病患,BEFAST可增加到95%,提高急性腦中風篩選通報率。及時於黃金3-4.5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治療,有三成病患會有良好預後,如符合GFAST(眼睛邊斜一側+FAST)大血管阻塞特性,除施打血栓溶解劑治療外,應接續接受動脈血栓移除手術,可再額外增加三成病患可回復至良好預後。年長者條件允許,還是可接受血栓溶解劑治療。陳明華曾收治一個案,高齡97歲的余奶奶有高血壓、心房顫動及巴金森病,平時有輕微姿勢性頭暈症狀,但仍可自行走路不需攙扶,當日與家人外出散步時,突然頭暈發作、手腳無力難站立,家人警覺心高立刻送醫,經診斷為急性後腦循環腦梗塞,到院1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治療,入住加護病房2天後轉到普通病房後續復健治療,現在已能站立、步行到廁所,住院僅12天順利出院。他表示,余奶奶能成功救治原因是及時於發病黃金3小時內送至醫院,醫療團隊在1小時內給予治療,減少失能,大幅提升病人生活品質。陳明華強調1次中風就會增加10倍二次中風風險,民眾應保持警覺,有中風徵兆就立刻就醫,及時治療減少中風失能。透過課程,讓緊急救護員於第一時間,更能熟悉運用中風評估量表如FAST、BEFAST、GAST辨識出急性腦中風,快速通報可處置醫院,縮短就醫處置時間,及時搶救患者,減少中風失能程度,減少個人、家庭及社會經濟負擔。
-
2021-07-31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新冠肺炎頭痛和一般頭痛哪不同?
時好時壞的「頭痛」是許多中高齡者常見的毛病,有時吃止痛藥或休息幾天又沒事。行醫40年的台北仁濟院院長李龍騰提醒,頭痛是許多疾病的警訊,可能是新冠肺炎、腦中風、腦瘤破裂等前兆,若未及時治療,恐危及性命。牢記頭痛伴隨徵狀李龍騰醫師說,引起頭痛原因很多,像是重症的疾病,如新冠肺炎、腦中風、血管瘤破裂,這類疾病既嚴重又讓人措手不及;也可能是找不到確切原因的偏頭痛和緊張性頭痛,這類疾病的威脅性相對不大。在新冠疫情期間,中高齡民眾應合併其他徵狀綜合判斷,才不會每天提心吊膽。談到新冠肺炎引發的頭痛,主要因呼吸道受病毒感染,症狀類似感冒易遭誤判。李龍騰指出,只有單一頭痛,通常不是新冠肺炎,但同時有發燒、鼻塞、流鼻水、喉嚨痛、呼吸困難等症狀,就要提高警覺。由於徵狀很像流感,一般人不容易分辨,疫情下應盡快請醫師檢查,是否新冠病毒所引起。三高病史更要警惕一般情況下的頭痛,最需擔心的是來自腦中風、腦瘤破裂的警訊。李龍騰說,若中高齡者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病史,頭痛發作時,血壓忽高忽低、走路不穩,就要懷疑腦中風,盡快就醫,做腦血管攝影判斷是否出血或栓塞。李龍騰分享實際案例,有位知名政治人物曾打電話來,說自己頭痛、疲憊,但稍作休息後感覺無大礙,過一小時又不舒服送來急診,此時一隻手已舉不起來,立即做腦血管攝影,發現是腦血管栓塞,經緊急處置後無大礙,再遲一點就醫可能造成半身不遂。他提醒中高齡者若頭痛發作時,除了特別要留意血壓,也要注意四肢運作狀況。不過,有些頭痛可能是無害的,像是頸部、肩部、上背部肌肉過度緊張,導致肌肉緊繃、發炎,形成慢性頭痛。通常透過改善睡眠、按摩、釋放生活壓力等方式,都能改善症狀。學習正確醫療知識李龍騰透露,每當看到錯誤的醫療資訊流傳,就擔心民眾誤信而延誤就醫,總想跳出來以正視聽。因此,《橘世代》獨家邀請李龍騰舉辦「院長的中高齡健康課」線上影音課程,整理長者常見的頭痛、胸痛、體重減輕、視力減退等症狀的起因,並提出治療與保養建議。想要照顧好自己與長輩健康,就從學習正確醫療知識開始。報名課程同時享有100堂健身影音課、150篇理財攻略、25篇以上主廚設計營養菜單,報名請電洽02-7721-6909按2。
-
2021-07-31 養生.家庭婚姻
「因為旅行,我才深刻感受到媽媽一天天在變老...」旅遊作家分享如何帶媽媽去旅行
你最喜歡的旅行形式是什麼?跟團?自由行?你最偏好的旅伴是誰?朋友?伴侶?孩子或父母?林果與姊姊、媽媽3人,過去10年來結伴自由行,對她們來說,世界上最棒的旅伴就是家人。年過70 果媽仍屬行動派林果,出過3本旅遊書,第三本書的共同作者果媽,是個年過70仍跟著女兒到世界各地遊玩的行動長輩,也是個上市場買菜記得要蔥、多花10元都斤斤計較的地方媽媽,卻願意為了出去玩花上幾十萬都不心疼。過去好幾年,她們曾在天未亮的日本市集享用老闆招待剛上岸的軟絲、曾因旅日時住了沒有熱水的老屋每天去大眾澡池、曾置身黃山和九曲河如仙境的美景、曾在歐洲旅遊合作度過每一天、合力躲扒手。問起難忘旅程,林果和果媽回憶似水不斷湧流。印象最深刻的是10年前去歐洲玩了3個月。那是林果第二次帶媽媽自由行,習慣一個人旅行的她,並沒有認真思考帶著年逾60的媽媽和自己出去玩的不同,網路上諄諄提醒帶長輩出遊禁忌——時間不宜太長、目的地不宜太遠、氣候不宜太冷、文化差距不宜太大——這段旅程全部都有。那次旅行,果媽因為吃住不習慣、走路時間長,吃了不少苦。母女3人常常吵架。行程滿滿 老媽發飆受虐待姊妹倆為了值回票價,安排了滿滿行程,體力負荷帶來疲憊,讓果媽在巴黎行時爆發:「從早餐到現在下午4點多了,一直走,不吃午餐也沒有休息,想餓死我啊,都沒有在顧我,虐待我……(以下省略兩千字)」發怒完她宣告:「我要有休假日!」於是她們調整行程,多數時間團體行動,但有幾天各自單飛,姊妹探訪喜歡的景點,媽媽在民宿休息,洗衣、煮飯,過居家生活。兩姊妹玩了一天回到民宿還有媽媽煮的晚餐可吃。「但她們吃完飯又衝出去,凱旋門去了3次。」果媽好氣又好笑。出遊吵架 熱情溝通快狠準吵得最嚴重的是耶誕節在德國慕尼黑那晚,吵完後,3人冷戰一句話都不說,媽媽日記寫著:「我就是笨、就是傻,才會被騙出來旅行,下次再也不會了。」但事後回想,3個人怎麼也想不起來當初到底是為了什麼事情吵架。旅行期間幾乎24小時在一起,頻繁的互動致使更多摩擦產生,但緊密的生活也讓她們學習如何吵架——必須吵得快狠準,成為一種有效率的「熱情的溝通」。「如果媽媽不發飆,我不會知道原來她那麼在意。」林果意識到,吵架大多源自不理解,她沒想過,沒熱水洗澡、睡通舖、抓緊時間玩不休息……,這些對她而言「旅行的日常」,對媽媽卻是衝擊與折磨。享受慢遊 家務也要重分配歐洲旅遊之後,母女三人出去玩變得很順暢。「因為我的世界終於有了她們!」林果大笑,一起旅行讓林果有機會關懷媽媽的需求,努力當個成熟的女兒。幾年下來,轉變了親子間旅行的步調,2年前,林果帶70歲的媽媽爬黃山,一般人2個小時腳程的山路,她們慢遊了5、6個小時,林果還在山上訂了舒適且附早餐的飯店,讓媽媽覺得此行是「最好玩的一次」。旅行養成的溝通習慣,果媽也聰明地用在尋常生活裡。回台灣後,果媽發現旅行時精明能幹、有條不紊的兩姊妹全部打回原形,鬆散過活。某個周末,她在一整天出門採買食材、煮三餐、收拾廚房後不滿地說:「為什麼出去旅行要3個人分工,回家就都我在做?」經過這次「熱情的溝通」,現在煮飯、之前的採買、之後的收拾都是3個人分著做。彼此依賴 感受媽媽在變老林果認為,旅行不僅讓人忘記不重要的事,也會提醒你某些重要的事。「因為旅行,我才深刻感受到媽媽一天天在變老。」果媽從60歲玩到70幾歲,林果每次都深刻感受到媽媽逐日老去,61歲時一起遊歐洲,媽媽幾乎什麼行動都同步,但現在,雖然還是一起出去玩,但走太遠、站太久、太冷太熱太餓太渴,都是媽媽身體的極大負擔。「我不喜歡『孝親旅行』的說法,旅伴應該是夥伴關係,彼此靠近、依賴、分享。」旅行創造了母女3人的獨特回憶、帶來理解、創造平等的關係,重新認識了最親密的家人。3種情境 讓長輩有參與感情境1 點餐時長輩會說:「你們點就好!」解讀:密密麻麻菜單,不但看起來吃力,也難以做決定,但是研究菜單也是一種樂趣,不妨縮小範圍,請長輩點一道他最愛的料理。你可以這樣說:「你負責點一道魚。」情境2 爬山行程時心裡擔心:「怕媽媽走不動,帶支登山杖吧!」解讀:長輩會覺得拿枴杖顯老,但其實登山時無論年紀,有登山杖會好走得多。你可以這樣說:「我覺得我需要登山杖,保護我的膝蓋,要不要也順便幫你準備一支?」情境3 入住登記時常發生情況:負責行程的人在辦入住登記,其他家人站在一旁乾等。你可以這樣做:先找位置讓長輩坐下來,想辦法取得房卡,讓其他人先進房間休息、整理。吃飽住好 長輩需求也納入1.天氣:舒適的春季秋季最適合。夏天易中暑,冬天需保暖,而且愈冷愈會想上廁所。2.住得好:可以好好休息、洗澡、睡覺的地方,會成為旅途的避風港。3.吃得飽:規畫時要為長輩的需求做些功課,讓他覺得有被看重。4.時間:靈活安排,團體行程也能穿插獨自行動時間,各取所需。
-
2021-07-29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打噴嚏後腰痠小心椎弓斷裂 簡易1動作測試是否中招
就讀高中的鄭同學,平常熱愛游泳,每天都會下水練習,參加校隊的他,也是比賽的常勝軍。某天發現只要腰背挺直,下背出現有微微的疼痛,原先不以為意,想說休息幾天應該就會好,但反覆持續好一陣子,後來,甚至連輕輕地打個噴嚏,腰部也會有酸酸的感覺,最後嚴重到無法跟上校隊的訓練,趕快去做進一步檢查,發現原來是腰部的椎弓斷裂並伴隨脊椎滑脫,這才找出造成他一直疼痛的原因。運動選手經由物理治療 成功重返球隊並贏得金牌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李亭妤表示,由於同學本身還是運動選手的身分,透過物理治療的專業介入,在一段時間的休息及症狀處理後,其實身體已經沒有感到不舒服。但他的目標是希望之後還能回到賽場上,而且還要預防這個舊傷不要復發,影響到比賽。因此,配合他的狀況,治療師根據物理治療的評估和觀察,幫他制定了一份個別的治療訓練內容。李亭妤醫師說明,因為脊椎的結構不穩定,首先,要幫他建立好腹內壓,讓脊椎旁的小肌肉知道如何保護脊椎不要受傷。針對身體的弱項肌群做強化,讓他重新學習用「正確的方法」來使用身體及優化身體的控制能力,在接受一次次的物理治療,成功地建立起好的核心來執行出理想的動作。經過處理之後,鄭同學慢慢地可以增加運動強度,順利的銜接到校隊的常規訓練,最後也去參加了比賽。何謂椎弓解離? 常被誤認為閃到腰而延誤治療李亭妤醫師說,椎弓解離常見於運動員或是經常需要彎腰、搬重物的人,長時間或是在多次、重覆性高的動作,在活動當中產生壓力擠壓到腰椎,累積下來便容易在脊椎比較脆弱的椎弓部,因為承受不了壓力便斷裂,一開始痛,很容易以為是「閃到腰」或被當成純粹的下背痛,因為最常聽到的症狀就是腰痛或是背很緊繃;但漸漸延伸到臀部和大腿後側都會僵硬,若不趕快好好治療,更嚴重一點的甚至會伴隨滑脫,可能就會有其他神經症狀,像是:臀部感到酸痛或刺痛、腳會麻、走路下肢無力…等等情形。當脊椎呈現不穩定的狀態,一定會造成日常生活困擾,在活動當中,身體卻無法任意地彎腰、蹲下或伸直;當想咳嗽、打噴嚏時,這些動作都會迫使得脊椎承擔更多的壓力,更容易引發不適感,嚴重一點的人甚至睡不好覺,白天自然精神就差,需要倚靠藥物的介入才能好好的放鬆。可先自行做簡單的小測試,單腳站立,接著身體往後仰,伸展到最大角度,當伸展的時候會產生疼痛,即為陽性反應。李亭妤醫師提到,除了根據個案主訴的臨床症狀之外,還必須搭配影像檢查,來評估脊椎的狀態,像在X光片可看到,典型蘇格蘭狗狗斷頸的形狀(Scotty dog sign),透過臨床表現與影像呈現做結合,更清楚的掌握個案脊椎的情況。椎弓解離除手術外 保守透過物理治療也可改善症狀依據嚴重程度,除了靠手術之外,椎弓解離也可選擇保守治療,透過物理治療可以有下列幾種方式:1.症狀緩解:透過熱敷,對於緊繃的肌肉群達到放鬆,增加組織循環及代謝;使用不同的儀器治療達到降低疼痛和消炎、舒緩組織僵硬。2.徒手治療:經由身體評估和測試,針對特定部位及組織做手法處理,調整身體張力或恢復組織彈性。3.運動治療:為了避免舊傷復發,必須加強訓練核心肌群,有良好的腹內壓才可以保護脊椎;有足夠的肌肉力量,才能維持脊椎的穩定度,整合肢體協調性,當提升身體的能力,就可以避免再次受傷的風險。(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莫名上背痛...竟是胃炎「轉移痛」所致! 醫解析「轉移痛與肌肉痠痛差異」 ·現代人通病!腰痠背痛應冰敷還是熱敷? 復健科醫師揭「正確使用時機」
-
2021-07-25 名人.洪惠風
洪惠風/WFH to MFH 自我監測的潮流
大學同學送我一支電動牙刷,看起來高貴實用,我沒看說明書就用起了這支電動牙刷,但用著用著,卻發現這支牙刷跟以前的電動牙刷不太一樣,它沒多久就會震動一下,嘴巴裡還滿是牙膏時,我研究了起來,發現它每30秒就會激動一次,到兩分鐘時會用力震動,還傳個笑臉……突然間我明白了,這是支智慧牙刷,它要我刷牙時上下左右四個象限各刷30秒,到兩分鐘時就會給我拍拍手,給個笑臉鼓勵。用了沒幾次,我就發現自己刷牙總是虎頭蛇尾,最先的30秒還沒刷完時間就到了,可是到最後30秒總覺怎麼刷了那麼久牙刷還沒給我鼓掌。要是沒這個牙刷,我還真不知道自己刷牙的壞習慣是前認真、後敷衍,總是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非常聽從牙醫的指示。人實在很奇怪,總是渴望別人的掌聲,在改正之後,就連被牙刷的罐頭式笑臉稱讚,也覺得很高興。在Netflix「教宗的承繼」電影中,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的本篤十六世,為了滿足計步器步數的要求,常常邊走邊談正事;許多類型智慧型手機手錶或手環,也總是提醒我們每天走路步數是否達到要求,活動、站立、運動的時間是否足夠,深層睡眠是否充足;讀書軟體也會提醒今天讀書時間是否達到……當達到要求時,機器就會給個鼓勵的話語,要我們再接再厲;沒達到要求時就好言相勸,從不會疾言厲色酸言酸語,給我們難堪;當連續目標達成,還會發個也不知道有什麼作用的徽章勳章,說些好話,讓我們得意一下。也許這些指標就像是管理學上的KPI(關鍵績效指標)吧,當儀器幫助我們控制好指標,就能讓我們管理好生活,讓自己更健康。疫情嚴重時怕交互感染,醫院大廳的血壓計收了起來,其實在醫療器材普及的今日台灣,家中血壓遠比醫院門診的血壓重要。因為有人清晨血壓高,有人下午高;有人睡前高,有人平日高、假日低;有人冬天高、夏天低;也有人一頭痛就血壓高,有人血壓一高就頭痛;有人頭暈不舒服引起血壓高,有人血壓高引起頭暈不舒服;有人吃了豆腐乳、羊肉爐、喝了湯就血壓高,有人吃了止痛藥就血壓高……這些都靠自我量測才能理出頭緒。也有原本控制良好的血壓突然降低,立即就醫才發現是胃出血引起的,或是敗血症讓血壓下降,甚至是無痛性心肌梗塞引起的血壓降低。血壓高高低低起起伏伏,要是光依據醫院三個月測量一次的血壓就調整藥物,未免決定得太過草率武斷,台灣高血壓學會跟心臟學會在2020年提出了一個家中測量血壓的共識,建議722法則,一周連續7天,早晚各兩次平均,一般人家中血壓應小於135/85,還有許多疾病的病人建議要小於130/80。血糖的監測也是一樣,除了家中血糖監測外,還有皮下植入的持續監測。家中血氧監測,更能告訴我們許多隱藏的狀態,避免無症狀缺氧發生的憾事。還有些家用的心律監測,告訴我們是否有心律不整的發生。疫情來襲後,在家工作WFH成了世界的趨勢;但從身體照顧的角度,許多家中的醫療器材可以幫助我們,甚至於督促我們,對自己的身體做更好的監控。我認為只需要把WFH的W翻轉過來變成M,monitor from home,MFH,就能代表這個未來健康方面的自我監測潮流。
-
2021-07-25 名人.林靜芸
早上運動較好?研究:晚上運動改善高血脂更有效
最近因三級警戒不准聚餐,讓我想念起參加過的晚宴。晚宴是很吸晴的活動,可以展示服裝、認識朋友、享受美食,還能品嘗美酒。很多成功企業家在商場上的人脈,都是來自晚宴的累積。但對賓客來說,有些晚宴是可怕的:太晚開始或太晚結束;菜色太豐盛或是太貧乏;應邀致詞的人講太長;或是被安排在陌生而且無言的桌次。廖董被公認是最佳晚宴主人,他把請客吃飯當成頭等正事。賓客會被提醒應提前五分鐘抵達,晚餐六點半準時開始,菜色、酒單和服務俱屬上乘。每次的晚宴都有主題,我參加過的有介紹河洛語的美麗、歌劇講解等等。由於講者就在同桌共餐,大家都會專注聆聽,還能提問討論。晚宴在八點結束主題,之後半個鐘頭是連誼,到了八點半菜全上完,只剩甜點。廖董會與每個賓客道別,理由是他住天母,必須走路回家,要提早離席。現場賓客有的人隔天有事,就也早走,有的意猶未盡,留下來續杯,這種行程安排對每個人來說都很輕鬆。廖董生意作很大,自己有車有司機,我之前想不懂他為什麼不讓司機加班載他回家。我認識廖董超過十年,他是位美食家,身材卻維持得很年輕,經常穿Polo衫,配窄褲管的低腰褲。體力也很好,逢連續假期常爬山,挑戰百岳。最近我讀一篇文章,提到油膩食物造成的肥胖、高血脂等新陳代謝問題,並比較早上運動與晚上運動的效益。其中提到,晚上運動對於降低血脂肪、控制第二型糖尿病,還有縮小腹比較有效。讀及此處,我才突然領悟廖董晚宴的巧妙之處。廖董既能和朋友一起享受美食,還以聽演講來控制食量,又以準時結束不吃甜點,保證自己不過量,最後以走路回家來消耗熱量,也難怪他總能保持身材。這幾年運動盛行,大家都知道早上運動有助晚上好眠;而晚上運動反因情緒高亢,妨礙入睡。但是最新的研究指出,高強度的訓練除外,晚上的運動其實可以幫助深層睡眠。喜歡吃油膩食物的人,如果有高血脂的問題,晚上的運動可能比早上有效。今年五月澳洲基督大學在糖尿病期刊發表實驗報告,讓受試者吃高脂飲食五天之後,再檢驗其血脂肪及心血管健康。之後分成三組,繼續高脂飲食,但是第一組每天早上六點半運動,第二組每天晚上六點半運動,第三組不運動。五天之後再驗指數。結果發現早上運動組與不動組一樣血脂沒有下降,而晚上運動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甚至血糖曲線、心血管健康度都改善了。我們的身體有個時鐘,除了讓我們出國旅行產生「時差」,其實飢餓感、肌力、嗜睡度,甚至細胞再生等等,都與生理時鐘有關。生理時鐘自有校正機制,出國的時差如果依照當地時間生活(日照、進食、睡眠)就比較快調整。至於晚上運動可能因晚上血糖較穩定,肌力較強,體溫較高等等因素,改善新陳代謝疾病的效果較好。指導這項研究的挪威專家認為,無論何時運動都能增強體力,不是說早上運動不好,但是晚上運動可以逆轉高脂食物的不良代謝,對於愛吃油膩大餐的人是較好的選擇。
-
2021-07-23 新聞.元氣新聞
失智症權威醫師失智老母安詳辭世 跪床前唱歌道別道謝
74歲嘉義縣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曹汶龍醫師,照顧92歲失智老母親,為老母親獻唱,說笑逗趣,母子親情互動影音,感動網友,讚賞他是「現代老萊子」,昨晚他的老母親安祥辭世,他跪母親床前,含淚唱母親生前愛聽的「小小羊兒要回家」,道別、道謝!影音貼臉書,感動親友學生網友們,紛紛留言「曹奶奶平安回天國,功德圓滿,請曹爸節哀保重。」曹汶龍說,母親走了!昨天下午有名「曹奶奶粉絲」送來一束美麗玫瑰花。她說粉紅色玫瑰最能配合奶奶氣質,開朗可愛。6六點叫母親起床吃晚餐。她坐床邊聊天,看護阿蒂蹲著身子給母親穿上紅襪套。「母親看著她說:壞蛋。我在旁打趣說:我是好蛋。母親看著我笑一笑。我們協助她用四腳枴走路。」她一直想自主,不想麻煩別人。走了4、5步,她的腿突然軟了,呼吸急促。「我們立刻抱她上床。她已經叫不醒了。我檢查她頸動脈,沒有摸到脈衝。立刻做CPR。同時叫佩筠(吾妻)打119。10餘分鐘後醫療急救人員到家,替換我繼續CPR。5、6分鐘後發現沒有呼吸,心電圖檢查已經平了,沒有訊號。母親就睡自己床上安祥走了。「我把粉紅色玫瑰花圍放母親身邊。為她禱告。母親是基督徒、山東省汶上縣人,回天國與父親相聚,我跪母親身旁為她唱她最喜歡的歌:小小羊兒要回家。」感謝母親用身教將他們5個小孩教養得知書達禮,用善心照顧家人,做好人善待朋友。曹汶龍是失智症權威醫師,照護失智老母親,常在臉書貼與老母親互動影片,用醫護「身教」教民眾如何照護失智長輩。曹汶龍說,失智無法延緩,面對失智長輩要如照顧小孩,表情柔和,「你對他笑,他就對你笑」,讓失智長輩活得尊嚴快樂。
-
2021-07-22 該看哪科.罕見疾病
全球5分鐘1人罹多發性硬化症 馬桶女孩憂染疫罕病惡化
全台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已超過2000名,今年30歲的「馬桶女孩」姜藥師也是病友,15歲那年騎腳踏車時,發現左腳卡在車鍊竟毫無感覺,並於18歲確診,與病魔抗戰12年間長期使用免疫藥物。在新冠疫情下,害怕染疫風險增高,雖有機會優先接種疫苗,但仍擔心疫苗引發的免疫反應,可能與原有藥物相牴觸。所幸專業醫師告訴她,病友可以施打疫苗,但盡量安排在免疫藥物施打的間隔區間,建議可以先和醫師討論。全球每5分鐘即有1人罹患多發性硬化症,20至40歲女性發生比例最高,甚至比男性多出兩至三倍。台灣神經學學會秘書長鄔定宇說,人類原本中樞神經纖維覆蓋一層神經髓鞘,但多發性硬化症患者自身免疫系統異常,自體抗體開始攻擊、破壞髓鞘。他提醒,多發性硬化症臨床表現有很多症狀,多為突發性神經學症狀,常見包含有眼睛視力模糊、手腳笨拙無力、步態不穩、大小便問題等,若維持一段時間,就有就診的必要。成大醫院神經部醫師孫苑庭則說,多發的意思是,時間、空間多發,第一次發病通常是臨床單一的症候群,發病到確診時間,通常需要兩年半。病友姜藥師在15歲騎腳踏車上學途中,發現自己吃力踩腳踏車卻停滯不前,才發現左腳竟卡在車鍊中卻毫無感覺。她表示,自此之後,左腳走路顛簸無力、右腳則偶而失去觸覺,症狀時好時壞,在18歲時即確診為多發性硬化症。因疾病需經常至廁所報到,姜藥師因此笑稱自己為「馬桶女孩」,印象中有次下班回家,20分鐘的車程都在便溺,回家後在廁所痛哭許久,情緒平復後,發現爸媽早已協助將衣物、機車清洗乾淨,讓她感到很安心,更有力量面對病魔,並鼓勵病友,病情控制的好都可以正常生活。近期姜藥師面臨疫苗接種問題,怕與免疫治療相牴觸,擔心自身染疫機率是否更高?孫苑庭指出,多發性硬化症與一般人相比,染疫機率並沒有增加,但少部分接受B細胞免疫治療的患者,染疫後重症率會提高,危險因子包含年紀、共病與神經學缺損嚴重,尤其是擅自停藥的人,新冠重症及死亡風險高於定期治療者的兩倍。孫苑庭說,接種新冠疫苗不會影響病況,除滅毒活性不建議施打外,現行國際上的新冠疫苗都可以接種,惟二線免疫治療恐影響疫苗效力,因此建議患者,疫苗注射時盡量安排在免疫藥物施打的間隔區間,並與主治醫師討論。
-
2021-07-22 慢病好日子.腦中風
慢病主題館【腦中風】中風復健路漫長 3招選對足踝輔具助行走
●中風復健可多利用政府長照服務資源協助●復健循序漸進,避免疼痛發炎●挑輔具跟選鞋子一樣,一定要合腳 腦中風之友「要認真」(化名)因先天性腦動靜脈畸形引起風濕免疫症的抗磷脂質症候群,最後導致肺栓塞,緊急送醫開刀,調養許久,才重回校園。時隔一年,在學校突然頭痛、胸悶緊急送醫,又發生第二次中風,人生遭受重大打擊,他仍樂觀面對、努力復健。恢復行走能力是中風患者最大心願。「要認真」與同樣歷經中風之苦的父親接受「慢病好日子」邀請,與物理治療師及甲類評估人員李晋宇一起直播,諮詢專家有關足踝輔具的使用要點,避免復健操之過急或姿勢錯誤而受傷。不同階段用不同輔具李晋宇提到,中風復健可分為前中後期的處理,包括從醫院回到家裡的社區銜接,每個階段都需要運用不同輔具,協助照顧者減輕負擔、患者恢復自信。「出院回家先會面臨轉移位的搬動問題,再來是穿脫衣的洗澡、如廁等生活起居,考驗彼此的耐心。」建議可多利用政府長照服務資源,包括輔具租借及照顧者喘息服務。針對中風之友最在意的行走復健,李晋宇強調,一定要循序漸進,針對身體狀況評估選用足踝護具,先穩定站立、再行走,慢慢訓練行走目標距離,後續再進階訓練上下樓梯。復健計畫可諮詢個案管理師進行專業評估,要特別注意的是,動作進行不可太過勉強,若步態不正確,走路很累,也會引發疼痛及膝關節退化問題。復健之路漫長,選對足踝輔具有助於支撐更好的生活。台灣義肢裝具學會理事鍾以俊分享挑選注意事項,「垂足主要分為張力型、無力型,前者是因為肌肉張力過高,後者沒有辦法將腳底板抬起來。」張力型垂足需要使用活動式的足踝輔具,無力型垂足要先把腳固定好、不要垂下,防止行走訓練時因垂足拖地而跌倒。穿戴適合輔具增自信鍾以俊解說,穿戴適合自己的足踝輔具復健,可以建立患者自信,「挑輔具跟選鞋子一樣,一定要合腳,且要能止滑、支撐足部。」經過高溫熱塑的足踝護具沒有止滑功能,不能直接穿出門,必須搭配吸汗和保暖的襪子,尤其中風病人血液循環差,更要慎選襪子。最外層再加上功能鞋,注意鞋頭寬、後跟硬、方便穿脫、有適當曲度輔助垂足等。平時訓練腳踝動作「千萬不要怕依賴輔具,尤其是疾病造成的行動不便,藉由科技輔助矯正姿勢,能避免其他部位受傷。」鍾以俊建議,除了穿戴輔具之外,平時也要多訓練腳踝的動作,控制腳踝的運動,以治療師、個管師的評估判斷為主,在不受傷的前提下,一天一天更進步。【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07-22 醫療.泌尿腎臟
腳中風分四等級 醫:膝蓋以下沒感覺是警訊
●腳中風是動脈裡血栓滯留或血管阻塞,阻斷血液循環●腳中風會有疼痛、麻木、感覺異常、脈搏消失、蒼白症狀●適度運動可增加血液循環,可避免腳中風上身台灣多數腎友常合併有糖尿病,這類患者最怕洗腎洗到截肢、失明。導致截肢最常見的原因就是「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疾病」,俗稱「腳中風」。根據統計,每4位腎友就有1人有腳中風症狀,三總洗腎室護理長徐碧秀表示,其實腳中風是可以避免的,平時做好腳部保暖的保養,隨時注意腳的知覺變化,及早呼救,就能避免腳中風發生,甚至演變成需要截肢的情形。泡溫泉 腳感覺不到熱罹患糖尿病長達30年,且已洗腎近一年半的陳又菱說,她的腳就像廣告描述「阿嬤你的腳怎麼沒感覺?」的狀況,發現腳失去知覺是某次在海邊踏浪時,腳跨在石頭上日光浴,一小時回家後,整隻腳起水泡,破了好大一個洞,醫師說,「妳的腳嚴重燒燙傷」,她才驚覺腳的神經末梢都已經沒有感覺了。在此之前,她的腳早已有些異狀,像泡溫泉時,腳不太感覺到熱,得用手測水溫,原以為是洗腎或糖尿病正常的反應,卻不曉得這完全是腳中風的症狀。腳中風警訊 分四等級徐碧秀說,腳中風並不是因為腎臟不好或洗腎洗太久所致,而是台灣的腎友幾乎都有合併慢性病,最常見是糖尿病和高血壓,這兩種疾病都會造成血管硬化、彈性變差,血管被堵住,血液就無法流到末梢,久而久之就會出現麻痛感,長期照顧不好就可能導致截肢。腳中風會出現疼痛、麻木、感覺異常、脈搏消失、蒼白等症狀,徐碧秀說,這些症狀都是腳中風的警訊。腳中風分四個等級,從輕到重,最輕微僅是偶爾會有腳麻、腳痛症狀,再來就是會出現間歇性跛行,即走路會麻痛,不過休息後症狀會消失,後續是有麻痛感即使休息也不會恢復,最嚴重是不小心弄出傷口,傷口難以恢復,慢慢發黑也沒有及時就醫,就可能會截肢,有些患者則是長期血液無法進到末梢,腳指頭出現潰爛,這也是重大警訊。
-
2021-07-20 新聞.長期照護
防疫宅在家 小心肌少症找上門
疫情期間,宅在家中活動量減少,小心肌少症找上門!豐原醫院復健科為了協助被疫情與心情困住的長者對抗肌少症,並增進長者的肌力與免疫力來對抗各種病毒,透過遠距視訊的方式,教民眾在家就能做正確、合適的運動與肌力訓練。豐原醫院指出,年過40歲之後,若不保持運動,肌肉的質量平均每10年會減少8%,年過70歲之後每10年會減少15%。肌少症不只是肌肉數量減少、肌力減弱,還會影響長者的行動能力增加失能風險、容易跌倒與骨折、降低生活自理能力、身體代謝緩慢等健康問題,也會增加認知功能障礙、生病機率與死亡率。根據美國的研究,肌力也可增進免疫力,規律運動者就算染上了新冠肺炎,重症與死亡的比例顯著低於不運動者。豐原醫院家醫科主任張敬仁表示,若生活中走路速度變慢、毛巾擰不乾、坐姿起身需要撐扶手才起得來、爬一個樓梯就覺得吃力、一年內跌倒2次以上、沒刻意減肥的情況下,半年內體重下降5%,這可能就是肌少症的徵兆,若有以上症狀可尋求家醫科或復健科醫師做評估,並安排進一步的運動訓練。張敬仁說,要避免肌少症,肌肉訓練、營養補充與休息恢復三者缺一不可,也要戒掉抽菸喝酒的壞習慣;許多人都只想選擇輕鬆的營養補充與休息,但別忘了缺少肌力訓練,過多的營養與休息只會長脂肪。張敬仁提到,透過運動與肌力訓練可促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血壓、減少糖尿病風險、增強免疫力、促進腦內啡分泌而達到止痛,並減少壓力、燃燒脂肪生成肌肉、減少腦細胞死亡,更有增進腦部協調、活化腦部、增進記憶力與心智能力等優點。肌少症帶來的影響,不只是病人本身的失能,也會拖累身邊的家人,因此鼓勵長輩與家人一起訓練。
-
2021-07-17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肌少成疾 中醫師徐琬瀅:可用握力、走路檢視肌少症
衛福部中醫科陳琬瀅醫師表示,隨著社會進步,產業轉型,人類的生活逐漸由勞動轉變為久站、久坐的型態,疾病的型態也由單純的發炎損傷,開始混合了各種肌肉流失、僵硬等,輕則痠軟、疼痛,重則可能失能、影響代謝及內分泌。陳琬瀅指出,一般肌少症的診斷是以雙能量X光或是生物阻抗分析儀測量,若是想要簡單地初步判斷,可以用握力、走路速度來看。若是男性握力小於26公斤,女性握力小於18公斤,表示上肢肌力或肌肉量不足;下肢肌力則以走行100公尺是否超過兩分鐘來判斷。目前西醫在肌少症的方面主要以營養及運動訓練的方式,營養方面建議攝取富含蛋白質及維生素D的食物,如黃豆、花生、牛肉、鮭魚、鮪魚或是補充魚油等;另建議每天日曬15分鐘,並鼓勵多從事戶外活動,增加人體轉換維生素D。運動方面以阻力訓練為主,可使用阻力帶、啞鈴等輔助,若伴隨有體脂肪過高等現象,需同時加上有氧的運動,可以先從快走、爬樓梯等開始,再漸漸增加速度。陳琬瀅說,以中醫的角度來看肌少症,多歸為虛勞、萎症的範疇,多數可使用升提益氣的藥物,但臨床仍須依據肌少症產生的原因,以及因肌少症造成的結果,分成虛症及虛實夾雜兩大類,並依據個人的體質狀況加減用藥及劑量,有相關需求,建議還是向專業中醫師諮詢開立中藥服用。
-
2021-07-17 養生.聰明飲食
65歲陳美鳳食量驚人好身材! 全靠「養生8祕訣」
陳美鳳日前剛過65歲生日,擁有凍齡美貌、傲人身材的她,連外國人都驚豔,去年還登上英國每日郵報。她分享「養生8祕訣」,保有一顆年輕的心、常保運動習慣,即使食量驚人照樣瘦。陳美鳳平日愛泡湯,認為泡湯能放鬆心情、幫助睡眠,「睡得好就是最好的美容」。睡前她還會在床頭擺上裝溫水的保溫杯,半夜口渴可補充水分;起床前則會在床上抬腿踩空中輪車,維持臀部、大腿小腿纖細都有不錯效果。陳美鳳不忌口,食量還很驚人,和朋友約吃飯,面對滿滿一桌菜,仍堅持點一碗白飯,整碗吃光光,出外景時,也會把便當嗑光。她雖吃得多但吃得清淡,不吃油炸類、再製品,以新鮮魚肉、蔬果為主。早餐吃最多,菜單多是地瓜、燕窩、帶皮蘋果1顆,無論喝湯或煎肉,偶爾會加1~2片薑暖胃。她最常做的運動就是走路和騎腳踏車,常一走就是3小時,若無法出門,就在家做瑜伽伸展筋骨。另外,也偶爾和好友結伴旅遊。陳美鳳的保養「養生又養心」,享受不老的幸福。
-
2021-07-14 該看哪科.罕見疾病
3歲李小妹戴呼吸器推著氧氣鋼瓶 生命小鬥士苦等換肺
3歲李小妹可以走路、講話和弟弟玩遊戲,鼻孔兩端掛著兩根氧氣管,體重不到10公斤小小身軀每天卻要推著20公尺的呼吸器和氧氣鋼瓶生活。中國醫大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林鴻志說,李姓女童出生後即診斷罹患罕見的先天基因異常「先天表面張力素蛋白質的製造缺乏」造成呼吸窘迫,必須仰賴藥物治療,無法脫離呼吸器,將來要換肺,才能像其他人一樣正常呼吸。林鴻志說,李小妹38周出生,2800公克,出生後還沒見到媽媽,就因呼吸困難,住進加護病房,肺部一直沒能完全撐開,插管治療,拔管失敗後,剛滿月就轉診到中國醫大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住院七天,嘗試拔管成功,一個月後,仍然無法脫離呼吸器。林鴻志說明,醫師採用二代基因定序檢查,發現李小妹是罕見的先天基因異常,先天表面張力素蛋白質製造缺乏,造成呼吸困難,只能靠藥物幫忙,身體瘦弱,體重不到10公斤,只有同齡標準體重的3%,每天24小時與居家型的呼吸器和氧氣鋼瓶為伍。家長照顧上只能小心謹慎貼身跟隨,非常費神。李小妹鼻下人中必須貼人工皮,減少長期配戴呼吸器磨破皮膚;有時多吃一點東西或是撞到呼吸器而哭鬧時,就會面臨呼吸困難的緊張情況,甚至幾次因為感染併發肺炎差點病危,幸好新生兒科和兒童胸腔科團隊悉心照顧後,把她從鬼門關救了回來。李小妹太小換肺困難,要熬到青春期,才能有換肺的機會。林鴻志說,呼吸窘迫症候群和肺部構造發育未成熟及肺部表面張力素缺乏有關。在妊娠23到32週出生的早產兒,約20到80%會發生,在34到36周時,肺細胞會分泌足量的表面張力素到肺泡腔中,表面張力素可以降低表面張力,避免肺膨脹不全,如果肺部膨脹不全,就像氣球吹不起,導致肺泡塌陷,無法進行氣體交換,血氧過低,呼吸窘迫。
-
2021-07-12 失智.非藥物治療
預防運動/失智症病患無法外出 物理治療師示範6居家運動
失智症病患長期居家無法外出,又因疫情無法前往失智據點活動,新竹台大分院復健部物理治療師楊榮真指出,目前沒有特效藥預防延緩失智、失能,運動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並整理、示範6個居家運動,可確實維持失智症病患下肢肌力,有效降低跌倒風險,在家期間也可以安全有效率地運動。楊榮真指出,這六個動作分別為「躺姿雙腿彎曲抬臀運動、躺姿大腿伸直抬高、坐姿直膝抬小腿、坐姿大腿輪流上提抬高左右輪流(好像坐姿走路)、站姿腳尖踮起放下(雙手扶著增加安全感)、站姿坐下起立重複練習。」建議每日3回,每回做10下,每下停約5秒,可依能力不同調整次數。楊榮真說,據內政部統計資料推估,2019年底台灣失智人口已逾29萬人,且快速增加中。雖然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批准阿茲海默症新藥上市,雖能降低腦中類澱粉蛋白堆積,可能有助減緩認知退化,卻不會治癒阿茲海默症,且每人每年費用約為5.6萬美元(約台幣155萬元),所費不貲,國內目前也尚未引進此藥。運動是眾所皆知最有效預防延緩失智、失能的方法之一,規律運動可促進大腦血液循環、維持體能;提醒民眾無時無刻仍需陪伴家中失智長者維持適當運動,避免身體功能快速退化,並注意規律作息、均衡飲食,盡量增加白天的活動量。楊榮真建議,失智長者可嘗試站著看電視、廣告時間才坐下休息;提醒患者自己走去廚房倒水喝,水分足可增加排尿次數、相對增加行走距離;維持日常生活功能,包括刷牙、洗臉、洗澡、洗頭、擰毛巾、吹頭髮、穿脫衣物、鞋襪;協助簡單的家務,如盆栽澆水、掃地、晾衣服、洗碗等;也可全家一起玩桌遊,增進互動。
-
2021-07-10 新聞.元氣新聞
醫奉獎得主 李松青跨海替資收婦救腿 歷時5個月今出院
高雄市年近60歲從事資源回收的婦人今年初不慎被回收的鋼琴蓋砸斷左小腿,雖然緊急接回斷腿,但巨大傷口潰爛爆裂,慘不忍睹。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骨科醫師李松青替她進行非侵入性震波治療並做局部皮瓣手術,疫情期間心繫她傷勢,特從澎湖申請跨海來高雄替她診治。長達5個月馬拉松式治療,讓她免於截肢,今天並拆線歡喜出院。曾獲第25屆醫療奉獻獎醫師李松青平時在澎湖開業,每兩周來高雄看診。婦人在今年春節期間壓砸傷骨折,經由醫院啟動緊急醫療進行固定手術,術發現皮瓣漸進式壞死,再會診李松青醫師處理傷口。當時她的左小腿遭重壓傷及組織神經,術後長達20多公分的傷口潰爛滲出黃色組織液。李松青表示,婦人因術前撞擊傷及術後皮瓣缺血性壞死,導致固定患肢的鋼板暴露,如不慎感染引起敗血症,可能還需截肢。李松青為此除替婦人清創,也使用震波治療處理傷口,密集使用水介質震波幫婦人療傷,以震波能促進血管新生,讓傷口的表皮生長進而癒合,他說,震波也能產生不同的血管性跟骨原性的生長因子,刺激骨頭的癒合。最後輔以局部皮瓣覆蓋輔助厚皮植皮手術,多管齊下,保住婦人的左小腿不致截肢。資收婦人的療程長達5個月,碰巧遇上三級警戒,在疫情險峻的時刻,李松青仍固定申請跨海來高雄替她診治,今天終於拆線,婦人的傷腿不僅外觀平整,走路也不必再靠助行器,醫院今天也特別準備蛋糕替她慶祝。
-
2021-07-10 醫聲.領袖開講
劉宜亷養生祕訣/騎腳踏車散心 找朋友一起運動
工作忙碌之餘,敏盛綜合醫院院長劉宜亷常會騎腳踏車到各地散心,認為「維持一定的運動、養成均衡飲食習慣以及參與社交生活」,就是最好的養生方式,無論哪項都缺一不可。劉宜亷表示,現在工作繁忙,都是走路運動,若有閒暇時間,會騎腳踏車、打高爾夫球等,重點是要找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運動,可以互相督促,才會成效加倍。他曾經從鶯歌陶瓷博物館騎腳踏車到鹿港,雖然180公里的路程很遙遠,但他直呼,「這樣才有挑戰性!」除了運動外,社交活動也不可少。劉宜亷說,無論聽音樂、運動、宗教、閱讀等都可以趁機結交好友,一邊運動也能一邊發展社交活動,大家一起分享快樂、聊聊心得,心情上會比較愉悅。飲食方面,劉宜亷沒有刻意吃維他命等營養補品,「藥食同源」,很多藥的成分來源是食物,因此在食物的選擇上會比較挑剔,尤其蛋、肉的攝取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糖分也不可攝取太多,否則體重過重,易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問題。「很多人為了照顧家中長輩的飲食,會挑選健康食材、選擇水煮、清蒸等方式料理,但天然飲食有時味道清淡,長輩會胃口不佳,易有營養不良問題。」國外研究經驗,對於胃口不佳的長輩,會給他們吃冰淇淋、喝可樂等甜食,誘發他們的食欲。劉宜亷認為,「畢竟要先讓長輩吃得下,再來管控品質,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