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0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豬肉
共找到
634
筆 文章
-
-
2021-08-12 養生.聰明飲食
煮水餃要一直加水?他嫌「麻煩」 釣出內行人曝背後真相
水餃方便又好吃,是許多人家裡冷凍庫的常備品,但會吃不一定就煮得好吃,除了有人爭議煮冷凍水餃應該放冷水或是熱水外,有在煮水餃的人肯定聽過「煮水餃要一直加水」的說法,但是有人就好奇「到底為什麼要一直加水?」,引起網友熱議。網友在PTT以「煮水餃不加水會怎樣嗎?」發文,他表示很多人煮水餃的方法都是「滾了加水,滾了加水,滾了再加水,然後水餃浮起來就好了」,但他感覺很麻煩,不能不加水一直煮嗎?就跟吃火鍋一樣,反正都還是會熟,因此想求網友解答。此文一出網友也紛紛回應「可以不加水,但要改變煮法,不然皮會破」、「皮滾到爛,裡面肉才熟」、「冷凍的沒什麼差」、「說真的我從來沒加過水,都是水滾了之後丟下去直接煮到浮起」、「轉小水就可以不用加水」、「加水,據說是讓水餃皮比較Q,但買冷凍水餃根本沒差」。有內行網友回答,他分成兩個部分,第一是「生鮮水餃」,以包豬肉的為例子,水滾之後,轉小火,把水餃丟進去,這時候看水餃多寡,例如丟10個水餃進去,水溫會下降到70度,那麼一樣維持小火慢慢滾,這時候水餃皮會慢慢糊化,裡面的內餡也會慢慢熟。依據CAS優良農產品的肉品驗證基準,豬肉的熟化溫度是72度C,也就是豬肉的中心溫度達到72度C就是熟了,如果水溫超過80度C,會過度糊化,這時後皮就會爛掉,就像煮麵一樣,煮太爛變成一坨,但是中間的豬肉餡還沒熟,所以加點水是為了讓溫度下降,別讓澱粉過度糊化,糊化就是加熱,把水分送進去澱粉結構裡面,讓結構膨潤起來。另外則是「冷凍水餃」,因為一鍋水煮滾,丟水餃下去,水會降溫,所以轉小火慢慢滾,維持大約70-75度,盡量別超過80度,如果要超過了,就加點水或是把火關小一點,讓水分進去澱粉結構,讓它膨潤,接著鍋內的溫度會慢慢讓豬肉餡到達62度以上,又不會太熱導致肉柴掉。
-
2021-08-09 養生.聰明飲食
瓠瓜 葫蘆裡賣什麼藥
「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孔子要子路別以為他如瓠仔,只能掛著,中看不中用。孔子的話,點出一個重點,除了食用,瓠仔一直也被當做賞玩之物。瓠仔(學名扁蒲,又稱瓠瓜、葫蘆、蒲仔)易保存、好料理,煮湯、炒食甚至乾曬、醃製皆宜,而且熱量低、水分多,在炎夏有助利尿消水腫,武俠小說裡的大俠,也常腰懸葫蘆「落魄江湖載酒行」,堪稱居家旅遊兩相宜。瓠仔原產印度、非洲,傳入亞洲極早,詩經「幡幡瓠葉,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嘗之」,兩千多年前不只食瓜,還吃葉,家常菜餚,傳達待客之殷、人情之濃。論語陽貨篇,懷才不遇的孔子還說「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要弟子子路別以為他如瓠仔,只能掛著,中看不中用。孔子的話,點出一個重點,除了食用,瓠仔一直也被當做賞玩之物。作家胡竹峰說,「地間的茶葉本是個俗物,經人一喝就雅了。瓜棚下的葫蘆本是個雅器,經人一吃就俗了」。葫蘆除了造型優美,諧音「福祿」更帶吉祥,中國畫家自古常以入畫,到民初吳昌碩、齊白石等集大成,還常常給自己所畫葫蘆取名「依樣」。舊諺「依樣畫葫蘆」,白石老人畫葫蘆曾題詩「萬事不如依樣好,九洲多難在新奇。」很多事,難在平凡中見新意。「葫」裡乾坤大,把老熟葫蘆的瓤掏空後曬乾可當容器,更常成為道教法寶,如「西遊記」裡銀角大王的紫金葫蘆,就讓翻個觔斗可行十萬八千里的孫悟空,只是答應一聲就被吸進葫蘆肚內,吃了不少苦頭。銀角大王的主人太上老君也是葫蘆愛用者,把它拿來當藥瓶裝仙丹。後漢書還記載,東漢道士費長房從小立志為醫,曾見一老翁,白天在街上掛一葫,走街賣藥,晚上跳入葫中睡覺,他知其異,拜師習醫,成為「懸壺濟世」的開宗祖師。後世末流,習醫不精,靠著三腳貓功夫走江湖賣藝,則是讓人不知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阿嬤曾在北投老家附近菜園種瓠仔,收成時,餐桌天天是炒瓠仔、瓠仔燉排骨湯,分送親友仍吃不完,老人家就會刨絲加絞肉包水餃,如果還有剩,終極解決方案是曬成乾或醃醬菜。如今隨著阿嬤往生,已難吃到。紅樓夢裡,劉姥姥進大觀園獲贈許多禮物,她「枵鬼假細膩」說不好意思,善解人意的平兒回說:「到年下,你只把你們曬的那個灰條菜乾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蘆條兒各種乾菜帶些來,我們這裡上上下下都愛吃。」「葫蘆條兒」就是瓠瓜乾,吃慣山珍海味的姑娘們,也不忘情瓠瓜的平淡滋味。近來利用煮湯剩下的半顆瓠仔,加上「新豬肉」、蛋絲炒成瓠仔麵,起鍋前撒點白胡椒提味,頗獲妻女好評。吃瓠仔麵據說是南部人在節氣立夏時的傳統,瓠仔剖開後白白胖胖,藉著「立夏補老父」,成就子女對父親的孝心,當然,下一句是「穀雨補老母」,以免引發家庭紛爭。前人果然有一套高明的處世哲學。莊子「逍遙遊」裡,惠子對莊子抱怨,他種出了大葫蘆,用來裝水不夠堅固,經不起提舉就破了;當作水瓢舀水,卻大得沒有裝得下它的水缸,實在大而無當。莊子聽了笑著回答說,你何不把葫蘆綁在腰上,好像一個浮球,自由自在地去漂泊呢(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無用、大用,取決於境界與創意。想起蘇東坡某次酒後返家,家童睡死了沒來開門,詩人聽著江聲,感嘆「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想要趁著月黑風靜,「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蘇大學士的詞意曠達又傷感,當時腦海裡應該浮起腰繫葫蘆、遨遊江湖的畫面吧。只是,江湖恐不由人。
-
2021-08-07 養生.抗老養生
立秋之後如何健康吃?營養科專家教你3道有藥膳功效的美味食譜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今年的立秋在8月7日。身為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意味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季即將來臨。立秋時節暑氣仍難消,但天氣總的趨勢是逐漸轉涼。飲食上建議多食粥品,少吃蔥、薑、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及油炸食品。從立秋開始,空氣逐漸變得乾燥,宜多吃滋陰潤燥、祛除濕熱、健脾胃的食物,忌食生冷。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營養科主任提供3道美味食譜,讓你在立秋時節也能吃的健康又養生。【黃豆小米粥】材料:小米、黃豆、白糖做法:1.小米、黃豆洗淨。2.鍋子放置火上,先倒適量清水用大火煮至沸騰。3.將黃豆倒入鍋中,用大火煮沸。4.再下小米,用小火慢煮。5.米煮熟後,用白糖調味即可。藥膳功效:黃豆性平、味甘,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助於化解人體暑濕之氣。小米性微溫,味甘、咸,有健脾益胃、溫補五臟的功效。黃豆富含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鉀、膳食纖維、植物甾醇、大豆異黃酮等營養物質;小米富含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及維生素B1,其中維生素B1含量居所有糧食之首,兩者合用成為一道營養豐富的主食。【白灼秋葵】材料:秋葵、大蒜、生抽、糖、精鹽和植物油做法:1.秋葵洗淨根部切除,蒜瓣製成蒜蓉備用。2.熱鍋燒水,水沸後倒入秋葵,汆燙1分鐘後撈出瀝乾。3.把生抽(淡醬油)、糖、精鹽、油放入碗中調勻。4.干鍋燒熱,下入調好的醬料和蒜蓉一起翻炒。5.出鍋後淋在秋葵表面即可。藥膳功效:秋葵口感爽滑,素有「蔬菜之王」的美稱,富含膳食纖維、多醣、咖啡因等物質,具有促排便、降血糖、降脂、抗疲勞的功效,是營養價值較高的蔬菜。秋葵好處多,但其性味偏寒,胃腸虛寒、常腹瀉者不可多食。秋葵烹飪方便,可炒食、煮食、涼拌、做湯,唯一要提醒的是,製作秋葵如需焯水,不要把秋葵先切片,這樣會損失很多營養成分,最好把秋葵洗淨後整棵焯水,撈出後再切片。【蓮藕排骨湯】材料:排骨、蓮藕、大蔥、生薑、料酒、鹽、胡椒粉、鮮香菜做法:1.豬肋排洗淨,剁成小段;蓮藕洗淨,切成滾刀塊。2.將排骨段放入沸水中汆燙,反覆撇幾次直到沒有血沫冒出,撈出瀝乾。3.將排骨段放入湯鍋,加蔥段、薑片和料酒,注入3/4鍋的溫水,蓋上鍋蓋,大火燒開,煮15分鐘。4.打開鍋蓋,放入藕塊,大火煮開後調成小火,保持微沸狀態燉煮,燉1小時。5.燉好的蓮藕排骨湯中調入鹽、胡椒粉,準備食用前放鮮香菜調味。藥膳功效:蓮藕味甘、性寒,有清熱、生津、涼血、散瘀、補脾、開胃、止瀉功效;配以具有補腎生津、解熱毒功效的豬肉,使得此道菜餚滋陰潤燥、清熱消痰、補血養顏功效明顯,尤其適宜立秋時節食用。從營養學角度看,此菜葷素搭配,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1、鐵及膳食纖維。要注意的是,豬小排脂肪含量較高,肥胖、高血脂者適量攝食。(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1-08-06 養生.聰明飲食
10顆水餃=1個便當! 「12款水餃熱量排行&暴肥搭配」曝光:第一名是大家的最愛
你喜歡吃水餃嗎?你都吃什麼口味?覺得水餃是水煮的熱量就很低?小小一顆水餃 咬著噴汁,忍不住一口接一口,不論是吃湯餃、沾醬料等,都方便又美味,不過,吃錯餃子,一不小心就踏進肥胖地雷的圈套! 水餃熱量比一比 吃飽卡路里跟著升 營養師高敏敏奉上水餃熱量排行榜:1、韭菜水餃 69kcal2、辣泡菜水餃 56kcal3、韭菜鮮蝦 55kcal4、韭黃豬肉 54kcal5、咖哩水餃 53kcal6、高麗菜鮮蝦 52kcal7、高麗菜鮮肉 50kcal8、雞肉水餃 49kcal9、玉米水餃 49kcal10、干貝水餃 49kcal11、鮮蝦水餃 48kcal12、蔬菜水餃 36kcal (以上水餃熱量為每一顆約30g之估值) ◎加一碟30g醬油熱量+27kcal 含鈉+1499mg◎加一碟30g醋熱量+11kcal 含鈉+471mg 水餃加沾醬熱量爆 這樣吃均衡又營養若再加上醬料調味,高敏敏分析,一顆水餃熱量就快高達70大卡,只要食用4顆就相當於一碗飯,食用10顆就是一個便當的熱量,且還可能有營養不均的問題。綜觀來看,搭配一盤醬油烏醋鈉含量破千毫克,高敏敏建議,水餃口味可混搭,有蔬菜的、有肉平均食物類別,或者選擇純海鮮的料優於肥絞肉,另外,男生一餐吃10顆內、女生8顆內為佳;最後,搭配一碗蔬菜湯,像是紫菜蛋花湯,不過要避免勾芡的酸辣湯、濃湯等,否則熱量、油脂會更多。最重要的是,因為現在的水餃都很夠味了,盡量不沾醬,以減少鈉含量對腎臟負擔;或是自己動手包餃子,選擇瘦的後腿肉混合多汁的蔬菜,如絲瓜、香菇等,不但少了更多油脂、多了纖維,也更健康、更均衡營養! 延伸閱讀: ·低G飲食減肥怎麼吃? 專家解密「變瘦關鍵」:少了它小心更胖 ·降膽固醇怎麼吃? 醫曝「最佳飲食法」:常吃麵包、炸雞腿便當要注意  
-
2021-07-29 養生.聰明飲食
代表日本庶民美食的拉麵是什麼?3要素不可或缺
「拉麵」是什麼?儘管拉麵的種類就像拉麵師傅一樣多,不過一碗拉麵最不可或缺的要素就是麵條、高湯與調味醬汁。.麵條:由麵粉、鹽巴、水以及小蘇打粉混合水(鹼水)而成──鹼水是拉麵麵條成色略黃、質地滑溜,而且帶有特殊氣味又能增添嚼勁的關鍵。大致而言,越是往日本西南部走,拉麵中的鹼水比例就越少,而高鹼水比重的拉麵(水中含有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小蘇打粉或碳酸氫鹽)通常比較可能會出現在日本的東部與北部。日本九州的博多拉麵與沖繩群島上的沖繩麵就不含鹼水,而東京與札幌拉麵中的鹼水含量就明顯高了許多。.湯汁:是以小火熬煮肉類、海鮮與蔬菜而成的湯,其中肉類多半來自雞肉或豬肉(尤其是豬腳、豬背肉、豬肋骨、豬蹄,有時候也會採用豬頭)。傳統東京拉麵店會捨棄豬肉,只使用雞肉熬煮湯汁,而九州拉麵店則會使用豬肉與豬骨來熬製湯汁。海鮮湯汁中含有貝類、魚乾(通常是沙丁魚或鰹魚)以及昆布。蔬菜湯汁的標準用料則是洋蔥、青蔥、薑與蒜頭,不過近來也有些店會採用日本南瓜與馬鈴薯,像是東京大井町站附近的「Ajito」,這間店甚至還在蔬菜濃湯中添加了蘋果。.調味醬汁:通常有三種選擇──鹽味、味噌或醬油──這些可以增添湯底的風味。雖然有些拉麵店拒絕使用任何調味醬汁,例如東京表參道區的「Ramen Zero Plus」,不過幾乎每位拉麵師傅都會擁有獨家研發的調味醬汁,而且醬汁的祕方就像自家湯頭的祕方一樣,絕不外傳。獨立經營的拉麵店就像其他多數小型餐飲同業一樣,也進入了掙扎求生的階段。日本有超過八萬家餐廳供應拉麵,其中約有三萬五千家專營拉麵生意。每個地區都有其專屬特色的湯頭、麵條與佐料,而且總是有新的材料組合不斷推陳出新。業界亦有拉麵店協會從中進行遊說與協調,而上百萬名拉麵店的員工都得仰賴當地居民光顧為生。拉麵店的時薪標準通常在八百到一千日圓之間,而一碗拉麵的平均售價,在一九九○年的東京為四百五十日圓,到了二○一一年則為五百九十日圓。拉麵的歷史如今,我們與歷史之間的連結不再,拉麵就成了為日本傳統魅力再發聲的工具。――媒體人暨拉麵專家,速水健朗拉麵的價格雖然不算特別便宜,但通常會在人們可以負擔的範圍之內。它在日本戰後時期的重要地位大概可與美國餐飲業中的披薩相比擬。 不論走到日本哪個地方,想找一碗拉麵來吃並非難事。正如同其他深受日本人喜愛的食物一樣,拉麵本來也是一道來自異國的料理,後來才演變成為日本道地的美食。(長崎蛋糕是源自葡萄牙的卡斯提拉磅蛋糕,咖哩飯源自英屬印度,而肉醬義大利麵則是由美國人傳進日本的義大利美食。)儘管拉麵發展史得要溯源自中國,不過這道在日本發揚光大的湯麵料理,不論其普及與受歡迎的程度,甚至成為日本人或非日本人心中象徵日本的料理,如今都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最早的時候,拉麵在日本是一道便宜、美味又能填飽肚子的中國料理。儘管拉麵的確切起源已不可考,不過拉麵的確是在一八八○年代由中國廣東一帶的移民引進日本。當時這些人主要在繁忙的橫濱港口地區當餐廳廚子,並烹煮食物供應給外國人。那時候,中國廚子主要是為了來自同鄉的工人與留學生才會端出這道湯麵料理。到了一九一○年代後,聘雇中國廚子的日本餐廳才將這道料理轉變成為美味的平日料理,而所使用的材料也與原來的中國版本有所不同,添加了像是燉豬肉、醬油與筍乾這些不同的材料。於是,不論是在地的勞工、學生或是軍人,便在此時成為這道湯麵料理的固定主顧。拉麵本身就很複雜,而談到拉麵發展史更是各說各話。這道料理在日本最常見的名稱就是「拉麵」,不過也有人以「支那麵」或「中華麵」稱之,而這兩種麵名的由來分別要回溯到一九一○與四○年代。「支那」這個名稱與日本帝國時期的用語有關,其中交雜著日本現代帝國主義(一八九五至一九四五年)期間殖民侵略與奪取疆土的歷史背景。一直到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敗給同盟國之後,「支那」這個用語才在中國政府的抗議之下不再被日本政府與主流媒體使用。然而,比起「中國」這樣帶有「中原」含意的中國中心主義用語,日本民族主義分子仍偏好使用「支那」。因此,儘管「中華麵」在戰後成為這道料理的主要名稱,其與「拉麵」一詞的交互使用也不會激起任何衝突感,但是「支那麵」仍然滿載著過去的回憶(並伴隨著政治理念上的衝突)。由此可知,僅僅是一道料理的名稱,其中亦包含了這麼多的省略、修改與糾紛,拉麵的名稱更迭,在在為日本近代史的活絡添加了幾分鮮明氣息。拉麵在日本不同地區的演變不同。在一九二○年代及三○年代快速發展的城市之中,拉麵成了現代都會生活型態興起的指標。無論是首都東京、北至札幌這樣的區域中心,還是西南福岡市的博多區,中式湯麵早已普及。這道便宜、快速並含有鹽、動物脂肪與加工製造麵粉,而且又能填飽肚子的料理,完全符合現代工業生活的結構所需,因為舊有的生活型態,諸如工作、飲食與娛樂早已被取代――正當日本於十九世紀末期與二十世紀初期工業化並且更加都會化的同時,中華料理屋與電影院逐漸取代原本城市風光中的蕎麥麵攤與源自江戶時代的傳統落語表演。如此一來,在社會經濟與政治快速變遷的時期,拉麵的製造與消費就成了構成日本現代都會勞工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拉麵的普及程度在一九二○年代及三○年代亦隨著日本都會工作人口的擴張而持續增長。然而,日本民眾享用拉麵的樂趣卻在四○年代隨著戰爭而來的物資短缺問題而消失――先是一九三七年間的中國抗日戰爭,接著是一九四一年爆發的太平洋戰爭。當戰事於一九四五年八月止戈散馬之後,別說是拉麵無從取得,所有糧食都在連年轟炸、運輸封鎖與作物歉收的情況下出現短缺,也因此開啟了長達兩年的饑荒。不過到了一九四七年美軍緊急進口小麥輸入日本之後,拉麵的生產與消費便開始大規模復甦。從美國(以及加拿大與澳洲)進口小麥的政策到了一九五二年同盟國結束占領日本之後仍然延續著,而這也為日本及其他在冷戰期間與美軍同盟的東亞國家的飲食習慣帶來了決定性的改變。拉麵文化在一九六○年代隨著營建業與重工業擴張而持續在日本全國蔓延開來,後來在八○年代因為受到領導潮流的年輕族群喜愛,並且隨著大眾媒體的曝光而受到全國矚目。各地的知名店家也自行轉型為國內旅遊景點,而為了因應那些想要一探究竟並討論拉麵湯頭優缺點的讀者需求,不計其數的電視專題、雜誌與旅遊指南也競相報導最新、最棒的調配祕方。此外,一九九四年開幕的新橫濱拉麵博物館以及相關宣傳活動,更是為拉麵成為日本國民料理打下基礎。拉麵於一九九○年代開始出口全球之後,也漸漸鞏固其在海外代表日本的地位。日本國內針對拉麵的討論則是聚焦於地區性選材、技術與專有名詞的差異,許多明星大廚及其各自的實境節目也在此時出現。在這段期間,拉麵漸漸成為日本人日常生活的象徵,也因此象徵了日本這個國家。※ 本文摘自《日本的滋味:異國勞工食品、國民料理、全球文化符碼,一部日本戰後拉麵史》。《日本的滋味:異國勞工食品、國民料理、全球文化符碼,一部日本戰後拉麵史》作者:喬治.索爾特譯者:李昕彥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21/05/26《日本的滋味:異國勞工食品、國民料理、全球文化符碼,一部日本戰後拉麵史》書封。圖/八旗文化提供
-
2021-07-25 養生.營養食譜
引菌做米糠漬 醃出自家季節風
又到稻米收割季節,是做「米糠漬」的時候。取得「米糠」相對容易,它是碾米後的「廢棄物」,也是稻榖最營養的部分,一般多被做成肥料,或是飼料。在偶然的機會從劉姐那得知「米糠漬」。查閱「米糠漬」時,正巧 「攔截」Jessical LIn從由日本購回甫出版的《米糠漬-教課書》。不懂之處,還請教了留日、宜蘭慢島生活的美虹指點迷津,頓時功力大增、火力全開,培養起米糠漬所需的「米糠床」。「米糠漬」和醃漬酸菜原理差不多,都是藉由乳酸菌發酵食材,就差在「介質」的不同,一為水,一是米糠。米糠床是用米糠加鹽水(抑制雜菌)製成,再加入蔬菜,引來乳酸菌等微生物的菌群。而同時加入的副食材如香菇、海帶、陳皮、蜜棗、辣椒、薑等,除了增添米糠床的鮮味外,也有抑制雜菌生長的作用,讓乳酸菌在「優勢環境」中繁殖。經幾天後培養出含有較大量乳酸菌等菌群的「米糠床」後,接著「埋入」要醃漬的食材(蔬菜、魚、肉皆可),發酵後的漬物(醬菜)就是米糠漬。每人餵養的食材與所在的地域、環境(菌群會有所差異),還有個人「手法」的差異,造就出獨特風味的漬物,還可當傳家之寶。相傳日本有養了兩百多年的「米糠床」,更是日本早期必備的嫁妝之一,可看出米糠漬在日本飲食文化中的深遠意義。但如果沒照顧好,就會有可怕的「臭襪子」味道。製作米糠床備料:【米糠床】米糠:水:鹽=10:8:1.3(鹽約米糠的13%)米糠:1000g水 : 800g鹽 : 130g【食材】蔬菜:高麗菜、茄子、蘿蔔、小黃瓜、胡蘿蔔或葉菜類【副食材(增味、抑菌)】乾海帶、乾香菇、乾辣椒(抑菌)、生薑適量【容器】種類:可以是夾鍊袋、塑膠或玻璃保鮮盒。大小:裝進所有食材後,要預留一半空間方便日後翻攪 。【溫度】放置的溫度一般室溫都合適(約20~30℃之間)。溫度過低,乳酸菌會減緩生長,亦可利用低溫來保存。長時間不用,可放冰箱冷藏,甚至冷凍來讓乳酸菌休眠。作法:1. 米糠下鍋小火慢炒,溫熱有微微的香氣即可,可去除些許的雜菌,降低含水量,增添米糠香氣。2. 將鹽用水溶解,混入米糠,拌勻成為基礎的米糠床。3. 將食材剪成、切成小片。4. 把食材各自分散,埋入米糠床中,並壓實米糠床排出空氣,有利厭氧的乳酸菌生長,同時抑制(好氧)雜菌。5. 壓實後,清理容器周圍壁上的米糠,避免滋生雜菌。6. 加蓋、放置在陰涼處(約25℃左右)。7. 每天充分翻攪米糠床,翻攪後要壓實,並刮淨殘留容器壁上的米糠。8. 翻攪時,也聞一下氣味的變化。三、四天之後,可嘗一下米糠是否有酸香。9. 有酸味,沒有不適的味道或臭襪子味,代表米糠床成功了。TIPS● 配合醃漬米糠漬(醬菜)的量,選擇適當大小的米糠床。● 填壓時要用力的擠壓排出空氣,如有殘留的空氣可能導致雜菌生長,影響乳酸菌的發酵。開始做米糠漬(日式醬菜)養好「米糠床」,就可開始醃漬。上午醃漬,晚上就可食用;或是晚上漬、早上吃。拌著清粥吃,呼著熱騰騰的清粥,配上「醬菜」,別有一番滋味。吃自己手做的醬菜,除味道豐美,也多了一絲的成就感。「米糠床」會隨著醃漬、餵養的次數,味道也隨之豐富,會帶有淡淡酒氣,平順多層次的酸香風味。翻動後,沾在手中「米糠床」的香氣久久不散,味道令人驚豔,帶有印象中日本醃漬醬菜(米糠漬)的風味。當季有什麼蔬菜就醃漬什麼,葷食的魚、肉也行,但需分開醃漬。米糠漬是靠「床」上的乳酸菌,把食材加以發酵,帶出每種食材特有的酸味香滋味,同時帶入米糠床的鹹味,以及添加副食材帶來的獨特風味。加入的食材、副食材與手法不同,造就了風味各異的米糠床。而所醃漬出的醬菜,都是獨特的自家風味。醃漬蔬菜食材:白蘿蔔、小松菜、茄子、小黃瓜、紅椒、黃椒、娃娃菜作法:1. 順向直切茄子、小黃瓜削去部分外皮,方便入味及美觀,再切段。2. 小松菜撒上1~2%的鹽,醃幾分鐘後擰去多餘的水分。3. 蘿蔔切條狀,娃娃菜剖半、紅椒、黃椒剖開四分切,或切成八份。4. 將備妥的蔬菜,分散完全「埋入」米糠床。壓實,並刮除容器壁上的米糠。5. 靜置陰涼處,約8~12小時,即可。6. 「挖」出醃漬的蔬菜,切小塊或小片食用。TIPS● 有些蔬菜水分較多,或有青澀味,醃漬前用鹽殺青、脫水降低水分。也可汆燙減少青澀味,避免醃漬出的醬菜帶有苦澀味。● 醃漬時間過長(24小時以上)會過鹹、比較酸。太鹹可以泡水,減少鹽分再食用,也可切成絲或切成末,當成做菜時的調味品。醃漬葷食食材:魚肉片、豬肉片作法:1. 魚、肉抹上些許的鹽,靜置10~20分後,用紙巾吸去多餘的水分。2. 完全「埋入」米糠床。壓實,並刮淨殘留容器壁上的米糠。(另備米糠床,不要與醃漬蔬菜共用。)3. 約一天或更長時間,即可「挖」出醃漬的魚、肉類。4. 醃漬好的魚、肉,要再經適當烹調(煎、煮)後再食用。米糠床的保養米糠床經過多次醃漬後,會慢慢變濕不利乳酸菌生長,得「養床」除去多餘的水分,以及適度的調整鹽分及增添「床」的風味。如長時間不醃漬,適當的保存可延續米糠床的「生命」。● 養床加入炒過的米糠,直接降低含水量。也可用黃豆,在水洗後小火翻炒,直到表面的皺紋消失,拌入米糠床,用來吸去水分。嘗一下米糠床的味道,不夠鹹或醃出的醬菜不鹹,再加適量的鹽水調整。可添加副食材,陳皮、昆布、香菇、蜜棗,乾燥的柚子皮、蘋果皮等乾貨,可增加米糠床的香氣及獨特風味,也可吸去多餘的水分。● 救床沒有妥善照顧的米糠床,滋生雜菌出現臭襪子味。先去除大半的米糠床,再混入等量或更多的米糠床基本材料(米糠:水:鹽=10:8:1.3),混合拌均,添加蔬菜、副食材等續養,比重養新的米糠床快。● 擴床醃漬後米糠床量減少了,或要增量「分床」來醃漬葷食(魚、肉)。加入米糠床的基本材料(米糠:水:鹽=10:8:1.3)擴增,太鹹可減少鹽的比例。● 保存如果短時間不用,放冰箱冷藏讓真菌「休眠」。長時間不用則放冷凍,可放半年左右。不放冰箱也可以,撲上一層鹽,完全覆蓋米糠床表面,放置在陰涼處保存,沒有冰箱就是如此保存。待要使用時,刮除表面的鹽及表層的米糠床。如果還是太鹹,可以直接加入米糠及水,降低鹽分。真菌小知識米糠床上有著各種真菌,主要有三種「乳酸菌」、「產膜酵母」和「酪酸菌」。厭氧的乳酸菌是製造米糠漬獨特風味的主要菌群;常存在表面的產膜酵母是好氧菌,會在表面產生白色的薄膜;而在底層的酪酸菌也是厭氧菌,有「臭襪子味」就是它長得太好。每天翻動米糠床,就是在抑制好氧的產膜酵母和厭氧的酪酸菌生長,讓乳酸菌在優勢的環境大量生長,成為主要的菌群。
-
2021-07-24 養生.聰明飲食
不運動,半年就減11公斤!日本料理研究家的「低醣減肥」祕密武器,竟是「●●粉」
「豆渣粉」是由製作豆腐時產生的豆腐渣脫水乾燥而成。雖然是黃豆的殘渣,但營養價值及健康效果備受矚目。編按:日本料理研究家小喵與老公結婚7年,老公胖了11公斤!故作者開始幫老公實行瘦身計畫大作戰,作法非常簡單,只是把一日三餐換成低醣減肥菜單而已,就能在半年內瘦下11.2KG。不僅體重減輕了,連尿酸值檢查也正常,腰圍更是縮小10.5cm!日本知名減重名醫工藤孝文也針對低醣飲食,告訴你重點原則。為什麼「減醣」就能減肥?確實地攝取肉和魚、蛋,不用勉強自己餓肚子這種飲食習慣只需要限制醣類的攝取,肉和魚、蛋等蛋白質的食物可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烹調方法也沒有限制。「油脂」是消耗熱量時不可或缺的要素,所以請務必與蛋白質一同積極地攝取,因此不用勉強自己餓肚子。另外,每天攝取70~130g醣類,「平穩地減少醣類的攝取」是最理想的作法。「減醣法」有助於改善、預防文明病飲食中如果攝取了太多醣,會增加飯後血液中的葡萄糖,導致血糖迅速上升。過多的葡萄糖會變成中性脂肪,這也是文明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適度地限制醣類的攝取,可控制血糖上升的速度,有助於降低中性脂肪的增加,能進一步改善、預防文明病。不會減掉肌肉,所以能維持基礎代謝如果想健康地瘦下來,重點在於提升身體的「基礎代謝量」(即日常生活即使什麼都不做也能消耗掉的熱量)。身體的肌肉量愈多,基礎代謝率就愈高。所以如果是使用節食的方式減肥,因為減掉了肌肉,導致基礎代謝跟著下降的例子屢見不鮮。低醣減肥菜單由於攝取了很多蛋白質,不容易減到肌肉量,還能夠維持基礎代謝,幫助你健康地瘦下來。還能讓皮膚及頭髮變得更漂亮「減少攝取卡路里的減肥法」是以前傳統減肥法的主流,因為很容易在減少卡路里的同時也減少了蛋白質的攝取,一旦減少蛋白質的攝取,可能會讓頭髮或皮膚變得乾燥粗糙喔。但如果是透過這個低醣減肥菜單確實地攝取蛋白質,既不會影響到皮膚或頭髮,還能在維持年輕貌美的前提下變得苗條。低醣減肥的祕密武器!豆渣粉的4大優勢我們家的低醣減肥菜單之所以能順利推行,豆渣粉功不可沒。以下為各位介紹需要一點技巧的使用方法。1.豆渣粉是豆腐的衍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豆渣粉」是由製作豆腐時產生的豆腐渣脫水乾燥而成。雖然是黃豆的殘渣,但營養價值及健康效果備受矚目。含醣量極低(100g 的含醣量約9g),富含膳食纖維,還有大量的蛋白質及胺基酸,因此是可以善用在低醣減肥菜單中的食材。直接加到沙拉醬或醬汁裡,較容易與食材合而為一。2.可以放進湯裡,也可以撒在沙拉上。不用加熱就可以直接吃豆渣粉幾乎沒味道,只有少許黃豆特有的氣味,但是混在菜裡就吃不太出來了。不用加熱就能吃,所以請先放在餐桌上,可以加在味噌湯等湯品裡,也可以撒在沙拉上或拌進優格來吃,很容易攝取。加到湯裡,藉此增加份量,提升飽足感。3.具有吸收水分會膨脹的性質,最好與水分一起吸收豆渣粉能吸收重量相當於4 ~5 倍的水分,還會在肚子裡膨脹,所以能夠得到飽足感。用來做菜的時候,沙沙的不太好吃,建議與大量的水分一起攝取。加到炒菜、涼拌菜裡,可以降低菜裡的水分,讓風味更佳。4.吃習慣以後,不妨運用在餐點中習慣加進平常吃的餐點以後,就跟麵粉或太白粉一樣,可以做成油炸的麵衣,也可以加進漢堡肉裡,用來做菜。只不過,因為不像麵粉那樣含有麩質(製造出黏性的蛋白質),粉粉地不適合做為食材的「接著劑」。所以不妨加一點太白粉,或是配合蛋使用等等,多下一點工夫。做成油炸食物的麵衣做成麵衣,炸得香香脆脆。也可以混到絞肉裡,做成漢堡排等等。兩道豆渣粉食譜:吃了不變胖的炸雞塊,高麗菜炒肉絲◎吃了不變胖的炸雞塊在豆渣粉裡加入太白粉,彌補豆腐渣特有的不易沾黏問題。吃完再過一會兒,就會覺得吃飽了。分量:1人份含醣量6.3g熱量452 kcal材料:(2 人份)雞腿肉--1 大片(約350g)、A生薑末....1 小匙,米酒、醬油各1 大匙,麻油1/2 大匙,鹽、胡椒粉各少許、B 豆渣粉3 大匙、太白粉1 大匙、炸油--適量作法:1. 以2 ~3cm 的間隔在雞肉上劃出刀痕,直至厚度的一半左右,再切成一口大小。2. 將1 和A 料放進夾鏈袋,充分揉捏入味,靜置20 分鐘左右。3. 把B 料放進大鐵盤裡,攪拌均勻。稍微瀝乾2的水分,撒上混合拌勻的兩種粉。將炸油倒進平底鍋裡達1cm 高,以中火加熱。稍微拍掉雞肉上多餘的粉,放進鍋子裡,不要一直翻動,炸4 ~5 分鐘後再翻面,繼續炸2 ~ 3 分鐘,直到另一面也炸成金黃色。如果側面白白的,也要炸出焦色。把油充分瀝乾,盛入盤中。◎高麗菜炒肉絲分量:1人份含醣量5.7g熱量301 kcal材料:(2 人份)豬肉絲--160g、鹽、胡椒粉--各適量、高麗菜--1/4 個(約300g)、豆渣粉--1 大匙、奶油--1 大匙(約12g)、柑橘醋醬油--1 又1/3 大匙、珠蔥(切成蔥花)--適量作法:1. 豬肉上撒鹽、胡椒粉各少許;用手將高麗菜撕成容易入口的大小。2. 油放入平底鍋中以中火加熱,放進豬肉拌炒,炒到豬肉變色再加入高麗菜拌炒勻,撒上豆渣粉拌勻,再以畫圓的方式倒入柑橘醋醬油,迅速快炒一下,最後以少許鹽、胡椒粉調味後即可盛入盤中,撒上蔥花。3. 等到高麗菜炒熟就可以加入豆渣粉了書籍介紹醫生保證瘦的減醣料理:不用運動也能半年瘦11公斤作者:小喵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1/06/17作者簡介知名料理研究家、料理部落客 小喵 (おにゃ)1982年出生於埼玉縣,與丈夫、長女(6歲)、長男(1歲)一家四口住在埼玉。為了經常長吁短嘆「變胖,身體變重了」的丈夫,開始烹調低醣的菜單,半年內就讓丈夫成功地瘦超過10公斤。除了以「總之很簡單,不又會對家計造成負擔」的概念在部落格發表低醣食譜外,還提供短時間就能輕鬆搞定的配菜及下酒菜的作法,因為好做又好吃而大受歡迎。榮獲2016、2018年食譜部落格大賞「酒鬼愛吃的下酒菜」部門第一名。著有三本書。おにゃの旦那が喜ぶ簡単カフェ飯と楽ウマつまみ。延伸閱讀: 「今生不再相欠,來生不要再見!」兒子被逼到跳樓,留給父母的最後一句話
-
2021-07-18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便祕其實跟年齡無關 少吃這些食物可減少發生
腸胃科最常見的毛病是便祕,根據腸胃科學會定義,每星期排便少於三次,而且糞便非常乾燥,排便困難,才能稱為便祕。發生率大約為16%,60歲以上者,發生率超過三分之一。許多人認為,隨著年齡增長,便祕不可避免,但正常健康的衰老,與便祕的風險增加並沒有關係,可是卻與個人身上基本健康狀況和所服用的藥物有關。例如,曾中風者、巴金森氏症患者和糖尿病患者,更容易便祕;服用抗炎症、降血壓藥物和麻醉藥,也可能會減緩腸壁蠕動而引起便祕。要如何避免便祕?● 不要吃未熟的香蕉和柿子。因為含有太多身體不能消化的芡粉質和單寧酸,可減慢食物在腸道中的蠕動。● 改吃糙米,避免吃白米。去殼、糠和胚芽的精製白米,會導致便祕,糙米卻可以幫助緩解便祕。● 紅肉中含有大量鐵,會導致便祕。儘管牛肉和豬肉具有蛋白質纖維,但堅韌且難以消化,增加肉類在腸道滯留時間。● 巧克力是導致便祕的食物之一;油膩的漢堡和薯條也可能導致便祕。大多數人都知道咖啡和其他含咖啡因的飲品如巧克力等,是利尿劑,容易造成脫水,但這些飲品也會使便祕惡化。摘自/美國世界日報
-
2021-07-15 養生.聰明飲食
軟嫩肉及有嚼勁的肉有何不同?該如何料理才不會又乾又柴?
科學原理 我們認為的肉大多數是骨骼肌肉組織,由蛋白質肌絲組成,為了維持肌絲彼此收縮並產生運動,這些肌絲綁在一起組成瘦且細長的肌纖維。一塊肉柔軟或強韌取決於蛋白絲的密度,以及其中含有的膠原蛋白總量。膠原蛋白由結締蛋白質組成,其功用是維繫肌肉。從肌肉取得的肉因有規律運動會比較強韌,例如肩膀或腿部的肉,肌絲會因為肌肉持續產生阻抗及運動而增長─有越多肌絲,肌肉組織就會越厚實,肉質也會越有嚼勁。來自規律運動部位的動物肉塊(如肩頸肉、梅花豬、牛胸肉),也會含有較多結締組織及膠原蛋白,讓原本就強韌的肉不好嚼。話雖如此,「強韌」用在肉類上也有點不妥,有些肉是因為沒有適當烹飪才會變硬,即肌肉纖維、結締組織及膠原蛋白沒有被分解。烤肉、含密集肌肉纖維和膠原蛋白的肉質,就需要濕潤的烹飪方式及較長的烹煮時間,像是燜燒、慢燉、蒸煮等。透過水解作用利用水(或其他液體)幫助加速肉質軟化,保持水分及與膠原蛋白等蛋白質發生反應,此過程將在燜燒及慢燉烹飪中進行。軟化過程的水分也可源於肉質本身的肉汁,大塊肉以慢火燻烤的方式,如牛胸肉及梅花豬。關鍵是保持足夠低溫,隨著膠原蛋白開始放軟最終溶解,肉就能維持濕潤口感,經過數小時烹煮,肉質產生巨大轉變,從很有嚼勁到不可思議地柔軟,肌肉組織基本上已崩解。最後一種方式,就是烹飪前用木槌將較硬的肉以物理方式破壞內含的蛋白質及肌肉組織,使其軟化。如小里脊肉這些較軟的部位,來自動物相對未充分使用的背部及腰部肌肉,因此肌肉纖維密度也較低。有些柔軟肉質也具有特別高比例的脂肪,因為源於動物生存時儲存脂肪的部位。這些部位的烹煮方式須著重於更進一步地發展風味,特別是梅納反應產出的美味褐變,例如煎封、炙烤、燒烤等乾燥高溫的烹調法。你可以這樣做 如果用對烹飪方式,任何部位都能煮出軟嫩的口感。以低溫、長時間慢煮的方式,可讓有嚼勁的肉有時間分解成美味且柔軟的口感;高溫、快速的烹煮方式,可以讓原本就軟嫩的肉質增添更多風味。※ 本文摘自《原來,食物這樣煮才好吃!》。《原來,食物這樣煮才好吃!》作者:BRYAN LE 譯者:王曼璇出版社:聯經出版出版日期:2021/06/10
-
2021-07-13 養生.聰明飲食
椰子油竟比豬油還油!牛油、奶油...11種油脂,營養師:要控制血脂、膽固醇,你該吃「這種油」
脂肪知識問答1.哪些油脂富含飽和脂肪?講到油脂,大部分人會聯想到「熱量高」、「容易」,並常常和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症等健康問題劃上等號。但事實上,脂肪是身體所需的六大營養素之一,這意味著它在人體健康維持上具有重要功能。脂肪除了提供熱量外(每公克油脂熱量為9大卡),還能提供必需脂肪酸,並且是細胞與組織的重要組成,在生理機能調整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脂肪的存在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潤滑腸道幫助排便;而儲存在我們皮下的脂肪層能提供緩衝、隔離作用,減少體熱的流失並保護內臟....所以,脂肪本身並非壞東西,現代人之所以有那麼多和脂肪有關的健康議題,如肥胖、心血管疾病或發炎性疾病等,主要是因為油脂攝取不當:油脂攝取過量,或吃錯油。所以為了兼顧美味與健康,我們有必要更了解「脂肪」這個營養素。在接下來這段時間,Stella將會帶大家認識一些有關脂肪的基本知識,首先要介紹的是在買餅乾、零食等包裝食品上一定會看到的字眼:「飽和脂肪」。但在正式進入這個話題前,還是先讓我們來互動一下,測試大家對「飽和脂肪」的認識。下面列出了5個日常生活常見的油脂: A.大豆油(即沙拉油)B.豬油C.橄欖油D.奶油E.椰子油 請問,上述5種油中,哪一種油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另外,上述油品中,哪些油脂富含「飽和脂肪」?(提示:本題為複選)認識飽和脂肪~哪些油脂富含飽和脂肪!?上面的互動練習中,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油脂為椰子油(E);而包括豬油(B)和奶油(D)都是富含飽和脂肪的油脂…你答對了嗎?回答此問題的關鍵為「富含『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在室溫下會呈固態」,所以若你具備此觀念的話,很輕鬆就能從大豆油/沙拉油、豬油、橄欖油、奶油和椰子油這五種油脂中,挑出正確答案。在對飽和脂肪有了初步概念後,接著Stella要帶大家來進一步認識飽和脂肪酸,包括其優點和缺點、常見油脂的飽和脂肪酸含量,以及誰該特別小心飽和脂肪酸的攝取、每日建議的攝取上限為多少。油脂vs脂肪酸~油脂的特性是由脂肪酸所決定!我們日常所看到的油脂,不管來自動物或植物,都是由甘油分子和脂肪酸分子所組成的酯類化合物,稱為三酸甘油酯(或稱甘油三酸酯)。若用插頭和電線來比喻,甘油就好比插頭,上面插了三條「脂肪酸」電線,所以油脂的特性,如熔點、生理功能等主要是由其組成脂肪酸所決定。脂肪酸依照雙鍵的有無,可分為飽和和不飽和脂肪酸兩種。其中,飽和脂肪酸不含雙鍵,其碳原子間全都以單鍵來鏈結。由於單鍵可隨意旋轉,讓分子較易堆疊而使排列緊密,故熔點會比較高,因此富含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在室溫下會以「固體」形式存在。解碼飽和脂肪酸~有關飽和脂肪酸的基本知識!Q1.哪些油脂富含飽和脂肪酸? 一般而言,動物性脂肪富含飽和脂肪酸(魚油例外),所以豬油、牛油等動物油在室溫下會呈固態;植物油一般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所以植物油在室溫下多半呈液體狀。椰子油是植物油中的異類,含九成以上的飽和脂肪酸,故和動物油一樣,椰子油在室溫也是以固體的形式存在。常見的油脂中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並非豬油,而是椰子油(飽和脂肪酸含量>90%);其次是奶油,其中奶油為70%、人造奶油介於57~64%間;接著是牛油的43~49%。烹調常見的動物油~豬油的飽和脂肪酸並不高,約在40%左右。欲瞭解更多詳細脂肪組成的分析請參考附圖。Q2.飽和脂肪到底是好,還是壞? 東西的好壞是相對的,所以會有優點、也會有缺點,飽和脂肪酸也是一樣。*飽和油脂的優點:較穩定、不易氧化變質,可高溫烹調構成油脂的脂肪酸依脂肪分子上是否有雙鍵分為「飽和脂肪酸」(雙鍵數目=0)和「不飽和脂肪酸」(雙鍵數目≧1)兩大類;而「不飽和脂肪酸」又因雙鍵數目的多寡而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雙鍵數目=1)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雙鍵數目≧2)之別。(參考附圖)我們常被告知油品的保存重點為避光、密封,遠離灶台或放在陰涼乾燥處…這是因為暴露在空氣和高溫下,油脂易氧化、變質。而「雙鍵」就是油脂發生氧化的主要部位,所以雙鍵含量越多的不飽和脂肪就越容易被氧化,反之沒有雙鍵的飽和脂肪則較穩定。不易被氧化意味著油脂較不易變質產生有害身體的物質,所以可避免因油脂氧化變質造成的健康危害。另外,這也意味著較能耐高溫,而可用於高溫的烹調方法。*飽和油脂的缺點:使膽固醇上升、不利心血管健康大部分的研究均指出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和心血管疾病有正相關,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則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在評估食物中膽固醇與飽和脂肪對血膽固醇的影響時,也發現飽和脂肪對血膽固醇的影響遠高於食物本身所含的膽固醇。下面是升膽固醇指數(CSI)的公式:升膽固醇指數(CSI)=「0.05×膽固醇(毫克)+1.01×飽和脂肪酸(公克)。在這個公式中,食物膽固醇的數值是x0.05來計算,而飽和脂肪酸的數值則是x1.01計算,換句話說,飽和脂肪酸對血膽固醇的影響是膽固醇的20倍。所以,有高血脂症、血膽固醇過高或心血管疾病者除留意食物膽固醇含量外,更應該關心並限制的飽和脂肪酸的攝取。Q3.飽和脂肪酸每日的建議攝取標準為何? 一般人:飽和脂肪的每日建議攝取上限為總熱量的10%,男性(70公斤、靜態工作者)每日建議攝取熱量為2,100大卡,10%為210大卡,因為每公克脂肪含9大卡熱量,故換算下來為23公克(飽和脂肪);女性和銀髮族每日建議攝取熱量為1,600大卡,10%為160大卡,換算下來則是18公克左右的飽和脂肪。心血管健康問題者: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心臟專科學院的建議,飲食中飽和脂肪宜佔總熱量5~6%,而不管是來自動物性或植物性食物的飽和脂肪都一樣不利健康。故每日的飽和脂肪酸攝取為上述的五到六成,即男性每日約11.5~13.8公克,女性約9~10.8公克。總結來說,油脂的好壞和其脂肪酸種類有關。飽和脂肪酸的優點是穩定、不易氧化變質,故可避免油脂氧化變質帶來的健康危害,適合用在煎、炒等較高溫的烹調上;缺點則是會使膽固醇上升、不利心血管健康,故不宜過量攝取。飽和脂肪的來源除了烹調用油外,還包括食物本身(如豬肉、牛肉等動物肉的脂肪部位),及餅乾、零食等加工食物。所以控制飽和脂肪酸攝取的最好方法,就是用其他植物油做為烹調用油,取代豬油、牛油和椰子油等富含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另外,在吃肉類時儘量去肥肉、挑瘦肉來吃;在購買餅乾、零食等加工食物時,別忘了看一下外包裝的營養標示,挑飽和脂肪酸含量較低的食物來買。作者簡介_Stella從事營養工作20年以上,曾任減肥中心、診所、美商公司及健康學習中心營養師,專精飲食營養、保健營養、減重等領域。 證照:中華民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考合格營養師;台北營養師公會會員。專長:減重/疾病/懷孕等營養諮詢、保健營養品諮詢、文章撰寫、訓練教材編寫、演講授課。 著作:《減肥新發現:不用算卡路里的減肥法》、《黃金比例好身材:營養師的纖體處方》、《抗病養生高免疫蛋》。 部落格:營養師Stella的減肥&營養部落格 延伸閱讀: 排出體內毒素,失智竟好轉!神經退化專家:2種廚房就有的辛香料,助身體排毒
-
2021-07-10 養生.聰明飲食
生食煮熟都美味 黃皮果盛產季行情看俏
民間俗諺說「饑吃荔枝,飽食黃甘。」黃甘又稱為黃皮果,近年台灣種植量漸多,彰化縣溪湖鎮民李添宏從警界退休後務農,5年多前試吃黃皮果,滋味令他「為之驚艷」,開始學種,到目前種有黃皮果的農場合計約5分地,面積在業界前列名茅。黃皮果每年立春前後開花,結果期長達半年,7月進入一個半月的採收期,目前市價每台斤250元至300元。今年梅雨量大集中,李添宏的果園淹水,種在地勢較低的黃皮果樹泡水逾兩天,全株死亡,幸好數量極少,絕大多數黃皮果樹熬過雨季,成串果實掛枝頭。李添宏今天表示,2013年退休回彰化,成立天美果園,原本只種無花果,後來增種檀香木,專業專家指導他和妻子陳美名,種檀香必種黃皮果,同是芸香科植物,檀香木會吸收鄰近黃皮果的養分,他和妻子到別家農場買黃皮果種苗,順便試吃黃皮果,連皮帶果肉嚼食後吞下,居然回甘,而且吐氣有香味,他當下決定黃皮果樹不但當作檀香木的營養樹,也要把果皮果當一般果樹種植。黃皮果樹的天敵是星天牛,李添宏和妻子堅持無毒有機栽培,由手巧的妻子負責抓星天牛。陳美名說,地面有樹皮碎屑,代表星天牛鑽進黃皮果的樹幹,她用鐵絲伸進洞內確定有昆蟲,噴藥後堵住洞口,有時偵察錯誤,躲在樹幹裡的星天牛產卵,孵化出的幼蟲啃食黃皮果樹幹基部內層,破壞水分和養分的疏導系統,導致黃皮果樹枯死。黃皮果樹從幼苗到結果約需7年,李添宏夫婦使用菸草等植物酵素施肥並矮化植株,黃皮果樹三年就結果。去年第一次結果不穩定,今年較正常,李添宏夫婦飼養蜜蜂授粉,結果後,為每一株果樹各搭一座小網室,以免果蠅叮食。李添宏夫婦種植有籽、無籽和雞心等品種的黃皮果,研究不同的食用方法,發現生食和當作料理食材都好吃。陳美名表示,俗語說「饑吃荔枝,飽食黃甘。」黃皮果微酸,有黏液,相傳飯後生吃可以促進消化,台灣農民把黃皮果和豬肉同滷,水果酸甜為肉汁提味,黃皮果久煮軟爛,跟滷肉同吃消除油膩感。黃皮果產自中國嶺南,唐朝文學家韓愈被貶謫廣東潮州,寫詩為好友嚴謨送行,詩中提到「戶多輸翠羽,家自種黃甘。遠勝登仙去,飛鑾不假驂。」描述桂林當天風景秀麗,水果美味,生活其中如在仙境。陳美名說,黃皮果來到台灣很適應環境,生長情形良好,可促進台灣農業收益。
-
2021-07-10 新聞.元氣新聞
菜貴豬肉也貴 全國肉品市場14日休市 調節產銷平抑肉價
國產豬肉拍賣價格在端午節前上漲到每公斤均價80元,並未節後回跌,今天逼近每公斤85元大關,中央將通知全台肉品市場本(7)月14日休市一天,一方面調節毛豬產銷,希望抑制豬價持續走揚,一方面各肉品市場同步消毒,為解封後可能產生的大量餐飲消費作好準備。彰化縣肉品市場毛豬行情從農曆春節過後緩步上升,端午節前跨過每公斤拍賣均價80元,昨天已經84.77元,市場預期還有漲價空間,近日家庭主婦買菜都忍不住抱怨「菜貴,肉也貴;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彰化縣肉品市場指出,我國開放美豬進口,消費者為了避免「踩雷」,只買台灣豬,而在地養豬農民對未來經營充滿不確定性,趁著去年底政府一連串扶助國產毛豬產業的措施,把握機會出售成豬,接下來農曆春節對毛豬需求量大增,節後農民消毒豬舍、進豬飼養,目前的毛豬供應缺口最快中秋節前補上。另一方面,家畜飼料黃小米從今年初到現在已經比去年底漲三成,農民勢必反映飼養成本,豬價在市場需求量大和飼料價格不斷升高的兩大因素夾擊下,步步走高,市場預料解封後餐館消費回歸正常,再增加國產豬肉用量,讓豬價幾乎沒回跌的空間。彰化縣肉品市場表示,中央注意到國產豬肉處於高檔近一個月,已召集全台各縣市肉品市場開會,決議本月14日將休市一天,為每天出豬踩煞車,「囤積」毛豬以緩解市場的緊迫需求;全國防疫警戒可能在本月下旬解封,毛豬交易必然熱絡,各肉品市場提前在休市當天消毒環境,做好後疫情時代的準備。
-
2021-07-09 養生.營養食譜
缺鋅易生病、感染、貧血 營養師推4類食材助補鋅
鋅對人體而言,是重要性僅次於鐵的微量礦物質,在生活當中相當常見,不過還是有部分族群會在無意中遺漏的鋅的攝取。鋅缺乏對人體影響廣泛,若有出現相關症狀建議檢視飲食為佳。 鋅參與人體各項運作,缺鋅影響相當廣泛! 嫚嫚營養師表示,鋅主要在十二指腸被人體吸收,參與各項身體運作,例如維持免疫系統、細胞正常汰換、生長正常發育、維持醣類、蛋白質、核酸的正常代謝等。 對於免疫系統相當重要的白血球,當中含有鋅,鋅缺乏時就容易有所影響,使得免疫功能下降,身體缺乏保護力,容易感冒、生病、感染等。 皮膚、味覺細胞等約每個月都會完整汰換一次,人體缺乏鋅細胞汰換的功能會受到影響,容易有味覺異常、皮膚乾燥、粗糙的情況,傷口也不易癒合,且容易出現掉髮情況。 鋅也攸關DNA合成,對於生展發育、生殖功能正常都有所影響,因此缺乏鋅者也就容易出現發育不良、性功能不成熟的情況,甚至也是不孕症的風險因子之一。 除此之外,也因鋅和DNA合成有關,影響著紅血球的製造,若人體缺乏鋅也容易出現貧血的情況,不單只有缺鐵才會貧血,貧血的原因繁多,缺鋅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鋅也有參與維生素A等營養代謝,若要從肝臟進入血液當中就需要鋅的協助,缺鋅也將導致肝脾功能功能異常。嫚嫚營養師也表示,在1961年就曾有研究人類缺鋅問題的首次報導,該報導指出一名21歲伊朗男子嚴重缺鋅,出現性成熟延遲、皮膚粗糙、肝脾腫大的問題。 常見補鋅4大類食材,黑巧克力也吃得到! 嫚嫚營養師指出,鋅在日常生活相當常見,從各種天然食材中即可攝取得到。在眾多食材當中,但是動物性來源的生物可利用率還是會比植物來源好;生蠔和牡蠣等鋅的含量最高,不過大多數的動物類食材也幾乎都看得到鋅的存在,例如牛肉、豬肉、各禽肉類、雞蛋、鯖魚等都有。而植物類則包括了洋菜、芋頭等,以及紅豆、黑豆、薏仁、芝麻、燕麥等全榖雜糧類,和南瓜子、松子、葵花子、腰果、榛果等堅果類。值得一提的是,可可含量高的黑巧克力當中也有鋅的存在。這些食材適度的攝取、維持營養均衡即可,一般而言成年男性和懷孕期的女性,每日建議補足15毫克的鋅,而未懷孕的女性則建議攝取12毫克。 5族群易缺鋅多留意,以免身體狀況出問題! 即便日常生活中鋅的來源相當多元,嫚嫚營養師還是提醒,有部分族群可能有攝取不足的情況出現,若有出現前述的症狀出現可加以檢視是否有鋅缺乏的問題。包括了年長者、純素者、十二指腸發炎或潰瘍等腸炎性疾病、酗酒者;另外,因為懷孕或哺乳期,鋅的需要量會增加,所以也需要多加注意。 嫚嫚營養師解釋,年長者因為食慾下降、咀嚼功能不佳,常會導致營養不均,包括鋅。而雖然鋅在動、植物都有,但動物性的生物可利用性較高,植物性則容易和其他植酸結合,不易釋放,影響吸收,因此純素者也容易缺鋅。十二指腸發炎者,因鋅主要在十二指腸吸收,發炎也就容易因為吸收不良有缺鋅的情況。而酗酒者常見飲食不正常、腸道的健康狀況不佳,營養素的吸收也會變差。至於懷孕、哺乳者,所需要的營養比一般人還要大,若沒有注意攝取量,也可能出現鋅缺乏。提醒這些族群都應特別留意。 《延伸閱讀》 .缺鐵易疲倦、掉髮、生病 紫菜蛋花湯等5湯品有助補鐵! .防骨鬆不能只補鈣?營養師:如蓋房不能只放磚塊。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7-06 名人.黃軒
對外送食物包裝狂噴酒精消毒?醫教你一招更安全
在一樓大廳看到有不同的家庭,對著Uber eats和Food panda送的食物包裝一直噴酒精消毒……天啊,你們不是要吃東西嗎?為什麼對食物的外包一直噴消毒酒精,你又不是吃「盒子」,也不是吃「塑膠袋」,為什麼對這些食物包裝一直噴呢?你們的熱食送到,理應馬上去享用美食吧?COVID-19病毒,仍然是飛沬傳播為主要途徑的病毒,不是經食物傳播的病毒呀。SARS-CoV-2 is therefore, not considered a foodborne virus. It remains primarily a respiratory virus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目前並沒有與食品包裝或購物袋相關傳播的COVID-19。COVID-19病毒在表面的存活?但是,一般民眾已經聽過COVID-19病毒可以在表面上存活的時間。科學確實有在幾種不同的表面上做了一些研究,看看病毒能存活多。其中一些包括常見的食物包裝材料,例如:- 塑料:COVID-19病毒可以在塑料上存活 3 到 7 天。- 紙板:COVID-19病毒可以在紙板上存活長達 24 小時。- 玻璃:COVID-19病毒可以在玻璃上存活長達 4 天。- 布:COVID-19病毒在布上最多可存活 2 天。我之前的文章已經提過,這些研究是在標準化的實驗室條件下刻意完成的結果。提醒大家,接觸到物品記得消毒洗手,而不是去消毒表面上的病毒!(Recently, data on the survival of SARS-CoV-2 on contact surfaces has been reported, but there is none on the survival of COVID-19 on food surfaces and packages.)在真實的世界中,如果病毒存在於食品包裝上,它可能的數量也非常少,而且對溫度也很敏感。更何況,COVID-19病毒在人體外不能存活。病毒需要體內豐富的「天菜」ACE2,才能活躍的存活下去。在現實的豬肉、魚肉、蔬果內,這些產品並沒有含ACE2活的細胞,你正在要吃的食物配料中,當然也不會有活的病毒,最多只可能剩下病毒屍體或死病毒殘體!(It is widely known that viruses cannot multiply in food products because they need an animal or human host to grow.)於是美國CDC都會建議在處理食品包裝時,盡可能保持安全的方式:1.從食品買回來後,可以直接從包裝中取出食物後,請遵守飯前洗手,飯後丟飯盒或包裝後,也記得洗手。「洗你的手,不是冼你的食物或包裝。」再次提醒,你要消毒的是自己的雙手,不是食物也不是食物包裝,這兩種物品(食物、包裝)不會對你咳咳飛沬傳播,你也不會拿這兩種物件去挖鼻孔,但你的手指頭肯定會反射、毫無意識去挖鼻孔的。相信我,人類有偷偷挖鼻孔的習慣⋯⋯你鼻子內才是ACE2豐富的來源,萬一真的你手摸著了活病毒,遭殃的是自己不是食品包裝,當然也不是你已經吃下的食物。2.請勿使用漂白劑、氨水、肥皂水、酒精或其他消毒劑,直接噴灑食物。3.禁漂白劑、氨水一直噴食品包裝,恐會有氯胺氣體超標疑慮。4.任何不需要的食品包裝或購物袋,可以丟棄到適當的回收桶或垃圾箱中。然後記得,一定要洗手!簡言之,食品或食品包裝傳播的COVID-19病毒的風險,經過多方研究報告顯示為超低風險的,這樣大家懂了嗎?(the overall potential risk of acquiring COVID-19 from contaminated food or food packaging appears to be very low (27–33))好好養成自己「勤洗雙手」的好習慣,而不是「勤洗食品」或「勤洗包裝」的慌亂!※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7-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老翁打疫苗後死亡 高醫院長:慢性病患病情穩定再接種
高雄7月2日出現首例接種莫德納疫苗後猝死案,小港區74歲吳姓男子有中風及糖尿病史,他2日下午接種莫德納疫苗後約15分鐘,在接種站即陷入休克緊急送醫,醫師研判需氣切,家屬不忍折磨老人家,忍痛放棄急救,老翁當天不幸過世。高雄市已將此案列入不良反應事件,提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審定。高雄防疫專家小組召集人、高醫院長鍾飲文今表示,這名老翁有中風、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要提醒慢性病者,待病情穩定再接種疫苗。吳姓老翁家屬一度質疑,疫苗接種至今已發生很多猝死案,政府沒一件承認,「接種疫苗不到半小時就出事,根本沒回家,怎可能跟疫苗沒關係?」當地里長轉述,死者妻兒非常自責,難過地說「都是我們害死他的」。高雄專家小組召集人、高醫院長鍾飲文表示,這名長輩的不幸事件,讓人難過,已通報中央,會再釐清因果關係,也提醒患慢性疾病者,待病情穩定再接種疫苗。高雄市鳳山肉品市場旗山分場爆出浮濫造冊「打黑針」,市府副祕書長郭添貴、農業局長張清榮今到鳳山肉品市場了解原委,農業局說,將清查高雄市肉品批發市場造冊情形,若查有不實會依法查辦,毋枉毋縱。高雄市衛生局表示,目前初步調查暫無特權接種問題,市場工作型態與一般機構不同,相關工作人員工作型態較特殊,與台北市「好心肝診所」情況不一樣,好心肝案是特定機構幫不符合資格的特定對象接種,衍生特權濫權爭議。鳳山農會總幹事潘建仲今天上午解釋,被爆料的蔥油餅業者是任職旗山肉品市場分切場的剝骨師傅,豬肉攤業者是進出肉品市場電宰線批發豬肉,他家屬擔任電宰線臨時工,應是外界不了解肉品市場生態,才有所誤解。農業局指出,農產批發市場從業人員與出入民眾多,農業局針對轄內15處農產批發市場從業人員分3梯次,在6月底施打疫苗,共施打5504人,施打率76.1%。「全國疫情是連動的生命共同體!」高雄市長陳其邁說,無論是微解封或防疫降級,應建立在連6天確診數降至百例,及雙北感染者都能找到源頭兩大條件下,否則無法放心調降,也要關注Delta變種病毒株是否已獲控制,屏東目前最後一起病例是6月30日,往後兩周都是觀察期。
-
2021-06-29 名人.黃軒
食物不會傳播新冠病毒 重症醫:該注意的是這件事
在去年,很多不可思議的謠言,例如在蔬果中有COVID-19病毒,在魚類中有COVID-19病毒,在肉類中有COVID-19病毒⋯⋯如果我告訴你,COVID-19病毒喜歡的天菜,不在蔬果中,不在魚類中,不在肉中,只在你個人「習慣不好,衞生不佳」的手指頭,又愛亂戴口罩的行為中……你相信嗎?COVID-19的天菜新冠病毒較易發生在人身上,究其原因,人類的呼吸系統中有新冠病毒的「特殊天菜」,稱為ACE2。我們知道,病毒一般由核酸內核與蛋白外殼構成,它們是沒有自主複製能力,沒法自力更生的。所以病毒需要侵染細胞(宿主),借宿主的核酸合成系統以及蛋白表達系統來完成複製和擴散。2020年1月21日,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對2019-nCoV(即現今的COVID-19) S-蛋白結構的模型分析,率先推測COVID-19與SARS-CoV一樣,通過人細胞表面ACE2受體的介導作用進行入侵,來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其後,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於2月3號在《Nature》發表文章,證實新型COVID-19冠狀病毒與SARS冠狀病毒使用相同的細胞受體ACE2。所以,新型COVID-19冠狀病毒,只有在體內有大量的「特殊天菜」ACE2接受器豐富的地方,才會發生致命的感染。魚市場魚體内幾乎找不到「天菜」。病毒必須依靠宿主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來感染細胞。沒有ACE2受體,病毒就無法成功進入細胞。 到目前為止,所有已知的證據都發現這種「ACE2受體大部分存在於哺乳動物中,而少存在於魚類中」。 即使魚類中找到了ACE2,已有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新冠COVID-19病毒仍無法结合魚類的ACE2,也就意味着魚類不具備結合COVID-19病毒的條件。COVID-19可以感染多種哺乳動物,但不太會感染魚類,鳥類或爬行動物。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進一步研究証實,新型COVID-19冠狀病毒可以感染多種哺乳動物,但不太感染魚類,鳥類或爬行動物。(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SARS-CoV-2 can infect a broad range of mammals, but few fish, birds or reptiles.) SARS-CoV-2 spike protein predicted to form complexes with host receptor protein orthologues from a broad range of mammals所以,「魚自然不會在體內攜帶COVID19冠狀病毒」。肉市場在去年,國外有發生幾個肉品業者的群聚感染,甚至有傳言開始出來說,豬肉會讓COVID-19病毒傳播開來。經過專家調查發現,殺肉的工作環境,有利於COVID-19持續存在,許多金屬表面、低溫和中到高的相對濕度環境可能會促進COVID-19的傳播,再加上一堆的肉屑沒有清理乾淨。擁擠的工作場所,殺豬的、賣肉的沒有戴口罩,更不會勤洗手,是主要COVID-19傳播原因。因為肉類,已經被你殺死、分屍、去汙後,𥚃面適合ACE2接受器的活體細胞已經死亡,COVID-19病毒是難以存活下去⋯⋯蔬果市場不會有COVID-19病毒,因為蔬果內根本沒有COVID-19喜歡的天菜呀!《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不是明明告訴我們,紙箱COVID-19可以存活24小時,塑膠可以存活3天嗎?1.研究,是人工故意做出來的。研究人員利用噴霧器,在密室空間內噴灑。模擬的實驗確實警示大家,不同的表面,COVID-19可以滯留不同的時間。這個研究只告知小心接觸傳播,如果我們摸到類似物體,我們得小心「接觸傳播」,「你的手可能會沾到病毒」。2.根據美國疾病防治中心的說法,這種冠狀病毒在物體表面上的生存能力很差,散播的風險很低。而且根據其他冠狀病毒SARS跟MERS的研究,這些病毒不能夠在貨品/食品上長期存活。魚類、肉類、蔬果不傳COVID-19,是人類在傳魚類有ACE2,但卻不是COVID-19喜歡的哪種口味。肉類已經被你殺死、分屍、去污後,𥚃面適合ACE2接受器的活體細胞已經死亡,COVID-19病毒是難以存活下去。蔬果不會有COVID-19病毒,因為蔬果內根本沒有COVID-19喜歡的天菜呀。傳給你病毒的不是因為你接觸過的物品/食品,(你的物品/食品,又不會對你咳嗽,飛沫傳染給你),是你自己摸完東西又不愛洗手,脫口罩時又偷挖鼻孔、揉眼睛……(人類無意識下反射作用,每小時約23次如此)自己不良衞生習慣造成的……人不老實之前中國媒體報導,【鮭魚的「砧板」,驗出弱的陽性反應。寫成是鮭魚有陽性反應】了。聳動的標題,就是以「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汚染的砧板不是新聞,感染的鮭魚才是新聞】。你問問巿場上老闆,你的砧板有病毒,他會誠實的告訴你,他不會告訴你,「我是人類,我是萬物之靈,我要承擔責任,我沒有勤洗手,我沒有戴上口罩,咳嗽時飛沫咳上砧板上」。最簡單的,就是「把責任推給已經死掉的魚類吧」!這一定是這枇貨出了問題。WHO叮嚀1.WHO:目前沒有證據人可以從食物中感染COVID-19,包括水果和蔬菜。2.WHO:冠狀病毒需要「活的動物或人類」宿主來繁殖和存活。記得,我們都叫大家「勤洗手,勤洗手,勤洗手」,「不是勤洗物品」。你要炸煮的東西,病毒早已被你高溫炸死了。(病毒温度56以上就會死了,你的油、你的水滾了,COVID-19早就死了⋯⋯)相信我,觸摸物品/食品前後,酒精消毒雙手,好過於看到你對「週邊的物品一直噴,一直噴⋯⋯」。 你周圍的物件,不會對你咳嗽飛沫傳染⋯⋯但你自己會,所以「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距」,這才是你要在意的,懂了嗎?參考資料:COVID-19 in meat and poultry facilities: a rapid review and lay media analysis黃軒醫師說:鮭魚體内,沒有COVID 19喜歡的「特殊天菜」※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6-27 養生.營養食譜
自製速食店人氣早餐 起司豬肉堡+薯餅
英式瑪芬(English Muffin)是種英國麵包,通常會切開兩半煎烤,當成早餐吃。速食店的人氣早餐豬肉起司堡就是用它做成,另外煎得香酥的薯餅也是營養美味兼具,事實上作法都不難喔!豬肉起司堡英式瑪芬材料(此分量可做4個):高筋麵粉200克、酵母粉4克、無鹽奶油10克、水(或牛奶)約120克、糖、鹽、全蛋1顆、粗玉米粉作法:1. 除了無鹽奶油和玉米粉,把其他材料加入盆中揉成團。續加入無鹽奶油揉勻,蓋上保鮮膜發酵約1.5小時。2. 麵團取出,桌上撒些麵粉續揉,分成4小團裹圓,蓋上保鮮膜再發酵半小時。3. 把小麵團略壓扁兩面沾上粗玉米粉,排放入平底鍋中。4. 開小火、鍋邊略加幾滴水蓋上鍋蓋悶煎,兩面各煎約五分鐘至微黃即可。豬肉漢堡材料:豬絞肉、洋蔥、糖、鹽、粗黑胡椒粉、乾燥的百里香葉末作法:1. 洋蔥切碎丁加入其他材料攪拌均勻。2. 續加入少許太白粉(或麵粉)將肉餡拿起往盆中摔打增加彈性。3. 將肉餡分小塊整圓,入鍋中中火煎到兩面金黃即可。組合:英式瑪芬從中間剖開將內面再下鍋乾煎一下,放上起司片、豬肉漢堡和煎熟的蛋就是營養美味的豬肉起司堡了。註:1. 如果怕麵包口感太乾可以抹上些許沙拉醬。2. 豬肉起司堡的蛋是用圓形模具煎出來的,有一點厚度,也可用錫箔紙折成長條後捲起,用釘書機固定,在圈內部抹點油,就可以煎出又厚又圓的蛋。薯餅材料:馬鈴薯、太白粉調味料:糖、鹽、黑胡椒粉作法:1. 馬鈴薯去皮切小丁,入電鍋蒸熟或加水煮熟。2. 趁熱加入糖、鹽、黑胡椒粉和太白粉(麵粉亦可)拌勻。3. 取少許馬鈴薯泥壓成橢圓餅狀,入油鍋煎至兩面金黃即可,食用時沾番茄醬更美味。註:1. 馬鈴薯可一部份搗泥一部份保持顆粒狀,吃起來較有口感。2. 塑形馬鈴薯餅時,手上可抹少許油防沾黏。
-
2021-06-23 養生.聰明飲食
提升長者免疫力 董氏基金會「吃雞補肌」設計專屬2食譜
目前國內新冠肺炎染疫致死率已超出3%,近9成死者超過60歲,研判高齡、慢性病是致死率高的主因。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指出,根據歐洲臨床營養與代謝學會(ESPEN)針對COVID-19感染者的營養管理實用指南聲明,老年人、多病共存患者、營養不良者等預後最差、死亡率較高、免疫功能較差的人;因此長者需顧好自身免疫力。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指出,若身體營養不良,將不利預防感染性疾病,應加強營養照顧,避免感染或感染後導致重症威脅生命。許惠玉提醒,老年人、多病共存患者、營養不良免疫功能較差,除應多吃蔬果、曬曬太陽,補充維生素C、D外,還要攝取充分優質蛋白質。雞肉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且相對飽和脂肪含量較低,雞胸肉去皮後幾乎不含脂肪,且雞肉的肌肉纖維較短,較豬牛羊肉容易咀嚼,對牙口不好的長輩來說,是相對友善的選擇;此外,雞肉亦含豐富「精胺酸」,有助改善血管功能、讓免疫功能正常運作。董氏基金會提供「吃雞補肌:雞肉料理及雞肉軟嫩小技巧」影片,分享2道提升長者免疫力的料理。●料理1:紅燒雞肉獅子頭許惠玉表示,銀髮族常普遍會遇到咀嚼、吞嚥等牙口能力退化問題,容易養成只吃脂肪較高的控肉、肉燥等,用雞絞肉取代豬絞肉,較豬肉攝取脂肪少。●料理2:法式雞肉煎餅許惠玉指出,一般大眾常見、常煮的雞肉料理幾乎是全雞、半雞切塊入菜,如烤雞、油雞、三杯、宮保、雞湯等,經常會吃不完,若放到隔餐吃,雞肉會越煮越硬、變韌;可將隔餐雞肉切丁,加入洋蔥、雞蛋等軟質食物,口感軟嫩、營養也加分。此外,為鼓勵民眾關心長者飲食健康,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辦理「獻給長輩的私房料理:雞與蛋食譜&故事募集比賽」,鼓勵民眾運用雞肉或雞蛋為主要食材設計料理,並描述該料理與長輩之間的親情故事,得獎者最高可獲得新台幣8000元的獎金和禮品。※「吃雞補肌:雞肉料理及雞肉軟嫩的小技巧」影片,含食材、做法:https://youtu.be/2hnD8hBnpDo
-
2021-06-17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吃得簡單又不運動 居家防疫3招預防肌少症
●30歲後每10年流失5%肌肉量,長者易肌少症上身●長者應著重優質蛋白質攝取,適量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增加肌肉量,做有氧運動與阻力訓練許多人居家防疫,吃得很簡單,飲食可能不均衡,久坐又沒運動,如此的生活作息時間一久,不僅人會發胖,年長者還容易「肌少症」上身。人一過30歲,每10年會流失5%的肌肉量,超過60歲流失會更快,加上食欲與吸收率變差,若沒有積極維持肌肉量,65歲以後,很容易罹患「肌少症」。長輩們每天應攝取每公斤體重25至30大卡的熱量,若以60公斤的長者來看,每天飲食約吃1500至1800大卡才夠。如果每天吃2至3碗飯、5至6份蛋白質(一份蛋白質為3指手指大小)、3份蔬菜(1份蔬菜約半碗熟菜量)、2份水果(1份水果為一個拳頭大小),加上烹調用油,就能滿足一天足夠的熱量。但若是熱量攝取不夠,就容易讓身體分解體內的肌肉及脂肪,加速肌肉的流失。可吃豆製品、蛋、魚及肉類年長者飲食應著重優質蛋白質攝取,例如豆製品、魚肉、雞肉、豬肉、牛肉、蛋等,每天要吃每公斤體重1至1.2克的蛋白質,才能有效阻止肌肉快速流失,而有肌少症風險的長者,更要提高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1.2至1.5克。以60公斤的長者而言,每天至少要吃3個掌心大小的蛋白質,才能攝取足夠的量,但要避免集中在某一餐,若能均勻分配在三餐,其肌肉合成作用會更好。如果長者牙口不佳,可以選擇像蒸蛋、絞肉、蒸魚、豆腐、豆漿等比較好入口的蛋白質來源。想要擁有強度的肌力,必定要有強健的骨骼,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不可少。建議長者每天要攝取1000至1200毫克的鈣質,富含鈣質的食物,例如乳製品、豆干或板豆腐、黑白芝麻、紫菜、小魚乾、蝦米、深綠色蔬菜、海帶等。曬太陽可攝取維生素D而鈣的吸收需要活性維生素D的幫忙,血液中維生素D偏低,其肌肉質量、肌肉強度表現也較差,發展為肌少症的風險高。曬太陽即可攝取維生素D,可於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日照較強的時段,在未塗抹防曬下,日曬10至15分鐘,每周進行3、4次。在飲食上,可多吃含有少量的維生素D的蛋黃、深海魚類,例如鮭魚、鮪魚,或是蕈類如香菇、木耳,蛋黃等,必要時搭配補充劑。訓練心肺功能做阻力運動研究證實,肌肉隨著年紀增加慢慢減少,要增加肌肉量,只有做「阻力運動」才有效。長者可以從事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訓練心肺功能的運動,也應搭配在家可以做的阻力訓練,像是深蹲、抬腿、抬臀等訓練,譬如用寶特瓶裝水當啞鈴練習舉重,或利用彈力帶針對肩膀、肘、大腿、膝蓋等部位進行肌力訓練。
-
2021-06-12 養生.聰明飲食
端午節如何吃粽不增重? 營養師教你健康包粽及吃粽小秘訣
隨著端午節來臨,不免俗地粽子無疑成為一種必需品,有些民眾會自己動手DIY獨家肉粽,也有些人會上網選購精美可口的粽子。每當端午節結束後,常會有民眾因為吃太多粽子而有罪惡感,進而開始執行減重計畫。 因此,我們是否能夠在端午節前做些準備,或者是選購粽子時有哪些小祕訣可以注意的呢?為了避免每年這些困擾反覆地發生,接下來就讓大家認識粽子的種類以及飲食相關注意事項,希望大家都能歡歡喜喜過端午!南北粽大比拼粽子的主要成分為糯米,依照地區不同,製作方法也會有所差異,若自己動手製作粽子,食材準備就是一門大學問。將常見的粽子包含北部粽和南部粽,以北部粽而言,製作過程需先將糯米用油炒過,再與餡料一起包入粽葉蒸熟,手法較類似油飯;南部粽則是以生糯米及餡料包入粽葉後,以水煮方式煮熟,這二者的熱量其實不相上下,主要仍需考慮內餡種類和烹調方式。即便如此,隨著每人口味差異,有些人會淋醬油、甜麵醬甚至是辣椒醬,以增添粽子的口味和香氣。若能夠在包粽前對於食材有更深一層認識,或許能夠做出一道既健康又養身的粽子。健康包粽小秘訣長久以來,傳統的粽子無疑包含糯米、鹹蛋黃、五花肉等,長輩們總說:「這三味缺一不可」,但也因為如此,不知不覺就吃下了過多澱粉、油脂及飽和脂肪酸。因此,選擇粽子材料之前,或許可以糙米、全穀米、五穀米、燕麥、薏仁、紫米、紅豆、雪蓮子等取代糯米,增添纖維質攝取;盡可能以瘦肉、清雞肉、黃豆、豆乾丁取代五花肉和鹹蛋黃,不僅可降低熱量,亦可以減少飽和脂肪酸攝取。除此之外,額外添加菇類、涼薯、竹筍、牛蒡等食材使用,一來可以減少糯米的攝取,二來可避免大快朵頤後的腹脹感。如何「選粽不增重」呢?市面上的粽子種類玲琅滿目,除了南、北粽之外,也包含粿粽、冰粽、鹼粽等等,若在外選購粽子時,要如何「選粽不增重」呢?此時,閱讀食品包裝上之營養標示儼然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營養標示上之內容除了說明該包裝所含之份量,也說明了每份粽子之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含量。而市面上常見之粽子熱量隨著種類不同而有所差異,可參考下表一。透過營養標示的判讀,你我都能成為熱量控管大師,不再為了過量攝取而產生罪惡感。如何吃粽不增重一、搭配蔬果由於粽子主要成分為糯米,而糯米屬於一種直鏈澱粉,不易消化,進食過多可能會有脹氣甚至是腸胃道不適等問題,因此建議食用粽子之餘,不忘補充蔬菜,提升纖維攝取,纖維不僅可增加飽足感,亦可避免粽子食用過量;另外,建議飯後可補充新鮮水果,可幫助消化,水果每次建議份量為一拳頭大小,也不宜過量攝取。二、少沾醬不論北部粽或南部粽而言,有些民眾習慣淋醬汁以增添粽子風味,常見的粽子沾醬包含甜辣醬、甜麵醬、醬油膏或辣椒醬等等,但是大多數醬料鈉含量偏高,因此,在食用粽子時,減少沾醬使用,享受粽子的原味,便能減少鈉攝取過多之問題。慢性病友說明端午吃粽小技巧若您本身是慢性病友,難道就不能在端午節享用粽子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囉!以下將為慢性病友說明端午吃粽小技巧!糖尿病:糖尿病友需注意粽子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建議選擇與平時飯量大小相似的粽子,盡可能以膳食纖維量較多、升糖指數較低或進食之後,血糖上升的程度較慢的五穀米或全穀米取代糯米,額外搭配蔬菜的攝取,也能一飽口福。腎臟病:腎臟病友飲食需要限制飲食蛋白質和磷攝取量,由於五穀米、全穀米其蛋白質與磷含量較一般糯米高,因此腎臟病友建議以糯米粽為主,另外也需要避免紅豆、花生、綠豆、栗子、鹹蛋黃、芝麻等高磷食材,以及限制豬肉、雞肉、豆乾、干貝、魷魚、蛋黃等高蛋白食材。痛風:痛風病友則需注意肉類和油脂攝取,研究顯示,高油高熱量飲食對於痛風病人所造成之症狀高於豆類製品攝取,因此建議痛風病友避免過量攝取肉類和油脂、避免飲酒,以預防痛風發作,此外,也需注意高尿酸食物,如蝦米、魷魚、香菇、蚵仔、五花肉,以避免尿酸過高。大飽口福後,建議可散步15-20分鐘或避免久坐,如此一來,可以減緩餐後腹脹的不適感。把握上述的小訣竅,相信大家必能成為熱量管理大師,如此一來便可吃“粽”不增重,不僅可享受端午佳節之氣氛,也可吃得既健康又營養。
-
2021-06-11 養生.聰明飲食
一餐吃2顆粽子出現噁心、嘔吐 營養師提醒慢性病要節制
50多歲患有糖尿病的王媽媽,近日午餐時都吃2顆粽子,血糖值居高不下,還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王媽媽來新營醫院營養室諮詢,經營養師詢問後判斷為粽子食用過多,造成身體的負擔。衛福部新營醫院營養師陳慧珍表示,粽子是屬於高油脂、高熱量食物,飲食過量會造成腸胃問題,食用時建議搭配蔬菜與蛋白質的食物,且要依腸胃道的健康狀況與飲食份量適量攝取。陳慧珍建議自行包粽子可把握幾個原則:1. 餡料選擇應利用少油、少鹽、少糖、少膽固醇、高纖的「四少一高」原則。2. 減少蛋黃、肥肉的使用,可利用栗子、瘦肉、雞肉、蒟蒻等來代替。3. 內餡除常見之蛋黃、豬肉、魷魚外,也可加些蔬菜如紅蘿蔔或菇類來增添風味。4. 五穀雜糧米取代糯米,不僅增加纖維含量,也可減少腸胃的負擔。5. 製作豆沙粽時,建議將紅豆連皮製作,可增加粽子的纖維質並以植物油取代豬油,減少飽和性脂肪的攝取。6. 粽子的烹調方法用水煮的較好,可將一些多餘的油煮出,熱量較低。陳慧珍提醒高血壓、腎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在吃粽子時應注意下列事項:1. 注意鹽份的攝取量,內餡的調味與沾醬,都應減少使用量。尤其是腎臟病人不可用低鈉鹽(醬油)來取代一般沾醬。2. 五穀粽的材料大都為含磷量高的食物,腎臟病人也應避免食用。3. 糖尿病人應注意主食份量的調整及代換,並應搭配青菜的攝取,以增加纖維質的含量,達到血糖控制的原則。4. 痛風患者須特別注意內餡包有魷魚、干貝、鮑魚等海鮮食材或香菇,還要注意攝取的份量,以免痛風發作。5. 高血脂病人除注意肥肉、蛋黃、海鮮等食材外,也須注意以豬油製作的甜粽內餡。6. 多喝白開水或無糖茶類。7. 適度的運動以消耗多餘熱量。最後提醒民眾粽子是糯米製品不易消化,尤其是腸胃不適者勿吃太油膩的粽子,並留意份量勿過多,以免消化不良,吃粽子時能搭配青菜與水果等多纖維食物,減少不必要的腸胃道不適症。
-
2021-06-08 養生.聰明飲食
端午將至居家健康吃 國健署:網購粽子5妙招
端午節將至,全國延長第三級防疫警戒至6月28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日表示,餐飲一律改為外帶。為讓大家能健康居家過端午,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供粽子線上聰明購小撇步、分享吃粽小技巧。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指出,市售粽子種類琳瑯滿目,較常見的有北部粽、南部粽、粿粽和甜口味粽子等,其中「北部粽」將糯米經過油的拌炒,加入較多油蔥,用油量較高;甜口味粽子則以豆沙餡最為常見,因會額外加不同量的糖及油,而有不同熱量差異。為了健康吃粽子,避免攝取過多熱量、營養攝取不均,羅素英提醒,民眾選購時要留意,吃1顆內含蛋黃、豬肉的傳統粽子,需要做3小時的家事(如掃地、拖地等),才能消耗600大卡的熱量,並要照著「我的餐盤」口訣吃,就可以吃粽不增重。疫情下需減少不必要外出,為方便民眾線上選購粽子,國健署提供以下5個妙招:●第1招:享用不過量粽子份量越大,相對熱量會越高,羅素英建議,可選擇「中」或「小」份量的粽子。並儘量作為正餐享用,不要當成點心食用,避免攝取過多熱量。●第2招:看清營養標示與成分「裡面是包什麼肉?瘦肉還是肥肉?」、「五穀米還是糯米?」羅素英表示,選購粽子時應該留意其中的成分組成,她說明,餡料可選擇油脂含量較低的豆製品、菇類、栗子或瘦肉類,取代高油脂的三層肉或五花肉,減少油脂、熱量攝取。大多數粽子都是以糯米製作,如果想要增加纖維攝取量,可以選購五榖米或糙米等製作的粽子。●第3招:少沾料少負擔羅素英透露,「單純吃,其實比較吃得到粽子的風味」,一般吃粽經常搭配醬料,如辣椒醬、甜辣醬、醬油膏等,鈉含量均較高,建議以不沾醬為佳或限量使用。吃鹼粽時,為了增加風味,常會沾砂糖、果糖或蜂蜜等,容易讓添加糖的攝取超過每日總熱量10%之建議。羅素英提醒,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食用時應更加注意。●第4招:正餐要配蔬果、餐間配牛奶堅果若將粽子作為正餐,食用時記得減量餐點中的主食、肉類及油脂類,並搭配超過半碗的蔬菜和拳頭大的水果,可攝取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又能增加飽足感。根據「我的餐盤」六大類營養原則,餐間可喝牛奶、搭配少量堅果當點心,才能補足一日所需的營養。●第5招:細嚼慢嚥避免消化不良羅素英說,糯米加上高油脂食物會延長胃腸排空時間,容易發生胃酸過多、腹脹氣等消化不良的情形,「食用時應細嚼慢嚥,適量攝取」,並且善用調整食材搭配的技巧,不要每餐吃粽子,可換不同主食,才能攝取均衡營養。她並提醒,疫情下過端午節,除要攝取均衡營養,建議每日也要從事居家運動,增加抵抗力,才能抵禦病毒侵襲。
-
2021-06-08 該看哪科.感染科
五歲女童 國內首例新型豬流感
衛福部疾管署昨晚公布國內首例的H1N2v流感病例,為一名中部五歲女童,目前已康復。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強調,此病毒不會透過食用豬肉感染,且此案為散發個案,目前沒有其他密切接觸者受感染,而且用於流感的抗病毒藥物也有效,國人不需過於擔心。莊人祥表示,今年四月該女童因為有流感輕症,從她的呼吸道檢體因為找不到次分型的A流病毒,進一步進行基因定序發現,原來是H1N2v新型流感病毒,這是國內首例的H1N2v新型流感病例。這次分離的病毒基因序列與本土過去於豬隻分離的H1N2流感病毒株最接近,但並不相同。莊人祥說,這名女童家從事禽畜養殖業,採檢飼養的豬檢體未驗出H1N2流感病毒;調查密切接觸者六名,三人有類流感症狀,經檢驗均未發現H1N2v感染。莊人祥說,經邀相關專家召開會議討論研判,本案應屬散發個案,無證據顯示有人傳人現象。
-
2021-06-04 新聞.食安拉警報
港媒驗出台5款豬肉製品含萊劑 食藥署:赴4家工廠抽驗
自今年元旦起,我國准許含萊劑進口豬肉輸台。香港文匯報抽驗於香港市售的台灣及美國輸入的8款豬肉製品,其中台灣占6款,而台灣製品有5款被驗出萊劑超標,同時還被驗出禁止使用的瘦肉精「克倫特羅」;衛福部食藥署回應,該採檢是媒體自行送驗採檢,檢驗方法恐有不同,已委請駐港外館協助了解,不過地方政府以及食藥署區管中心,都已經前往4家業者工廠稽查。香港文匯報近日在香港抽驗8款台灣及美國生產豬肉製品,其中台灣製品占6款,包含黑橋牌「德國Q脆腸」及「炭烤烤肉乾」、新東陽「豬肉乾」及「滷肉燥」、阿中丸子麻香貢丸、慶豐包餡貢丸。其中僅有黑橋牌德國Q脆腸萊劑與克倫特羅符合標準,其餘產品的萊劑超標4.4倍到11.1倍,而新東陽豬肉鬆、滷肉燥以及黑橋牌炭烤烤肉乾同時被驗出含有克倫特羅。根據食藥署統計,自元旦至6月3日,進口豬肉達2萬1637.86噸、進口其他可食部位達7754.24噸,以加拿大進口的量為最多。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組組長蔡淑貞表示,昨天接到通知後就立即聯繫廠商,目前台南市衛生局已經前往黑橋牌工廠抽驗、桃園市衛生局前往新東陽工廠,其餘兩家地方衛生局也在聯繫中。蔡淑貞表示,昨天也已與駐港外館了解此事,目前初步了解,香港文匯報委託民間單位檢驗,其檢驗方式是使用美國FDA的方式,與台灣有些許不同,將會進一步了解,不過,台灣的肉品並沒有檢驗到任何的萊劑,進口肉品檢驗也都合格。
-
2021-06-0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陳玉珍衝疾管署怒撕立院附帶決議 「陳時中不要呼攏」
立院周一通過防疫紓困振興條例修正案附帶決議,離島航站、港口設置全面快篩,但疫情指揮中心昨深夜發函撤銷相關公告。金門縣立委陳玉珍今赴疾管署,當面向衛福部長陳時中表達離島鄉親不滿,喊話陳時中「不要呼攏我們離島居民」,隨後怒撕立院通過的附帶決議,轉身進入疾管署。周一通過的附帶決議,要求前往離島各航空站與港口均設快篩站全面篩檢,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卻僅針對有症狀或過去14天有症狀者進行快篩,甚至在昨天撤銷離島三縣入境民眾全面篩檢公告。陳玉珍今天下午1時30分赴疾管署,當面向陳時中表達離島鄉親不滿,她表示,周一立法院附帶決議,通過入境離島全面篩檢,現五個機場篩檢站已經成立,有效阻擋無症狀者入境;如今指揮中心將立法院附帶決議「陽奉陰違做半套」,請不要呼嚨離島居民。離島全面快篩遭撤銷,行政院長蘇貞昌稱避免「國中有國」。陳玉珍反擊,金門人無法自由帶牛肉、豬肉雞蛋入境台灣,得到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回復「防疫需求」,難道不是國中有國嗎,難道金門人不如台灣豬?她呼籲,衛福部不要把立法院通過的附帶決議視為廢文,金門人不是次等公民,「陳時中桃園機場守不住,金門機場我幫你守還不夠嗎?」接著她怒撕附帶決議,轉頭進入疾管署找陳時中。
-
2021-05-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居家料理,教你怎麼吃增加抵抗力又健康!
疫情趨勢逐漸上升!許多人已經開始居家辦公減少外食,當然三餐也都得在家吃了,但在這疫情嚴峻情況下我們要怎麼樣挑選營養又精簡的食材,做出健康的料理呢,今天就來筆記一下吧。居家簡便料理一:豬肉片拌飯(1人份)攝取蛋白質料理,增加抵抗力!準備食材:豬肉片 150 g、生薑絲 6 cm、醬油 3 匙、酒 2 匙、味霖1大匙、米飯1碗。增強抵抗力來源:豬肉 - 多攝取肉能夠補充蛋白質,才能降低感染細菌、病毒之風險。薑絲 - 薑不但可以改善腸道健康,還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的作用,抵制身體發炎。居家簡便料理二:蝦仁飯(2人份)攝取豐富纖維素之食材!準備食材:白米2杯、劍蝦300克、韭菜3支、水2.2杯、白胡椒少許、柴魚醬油2大匙、米酒1大匙增強抵抗力來源:蝦仁-含有蛋白質、鈣、脂肪含量也較低,很適合當作主要食材。韭菜-含有蛋白質、維生素B、維生素C、胡蘿蔔素、礦物質鈣、鋅和磷,纖維素相當豐富,還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居家簡便料理三:黑木耳蛋花湯(1人份)攝取維生素食材,維持身體正常機能!準備食材:黑木耳汁500ml、玉米粒 1/2 罐、蔥1把、黑胡椒適量、水300ml、雞蛋 2 顆、鹽適量 增強抵抗力來源:黑木耳-富有維生素B2含量是米的10倍,且含豐富的膠質能夠幫助身體排泄,幫助代謝體內雜質,才能避免病菌殘留在體內。玉米-富有豐富的纖維、蛋白質、生素B6、葉酸、礦物質鎂、鋅、銅、錳等,能夠護眼、調節血糖、降膽固醇、抗癌作用。
-
2021-05-19 養生.聰明飲食
味噌薑汁豬肉便當 增強免疫力
防疫新生活怎麼吃最健康?不論是在家上班或去公司上班,不妨自煮便當料理,就可以吃得健康又安心,輕鬆度過居家防疫的難關。台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組長劉怡里特別公開一道提升免疫力料理─「味噌薑汁豬肉」,搭配一碗白飯,即是適合中午食用的營養美味便當。味噌薑汁豬肉(2人份)食材:豬肉250克、洋蔥一顆、薑一小塊、蒜頭三瓣、青蔥適量、水適量30㏄調味料:醬油一小匙、味噌0.5小匙、米酒一小匙、味醂半匙、薑末一匙作法:1.豬肉以「味噌調味料」抓一抓醃漬,再放入冰箱冷藏10至15分鐘入味。2.取一鍋放入10克油熱鍋,將洋蔥炒軟變色,再加入蒜頭和薑絲炒出香氣。3.最後加入醃好的味噌豬肉,再放入米酒一小匙、半匙味噌和少許水拌炒。4.起鍋前,放入青蔥悶熟,收汁即可。熱量:每人份約350大卡。搭配一碗白飯,總熱量630大卡。營養價值:豬肉:富含蛋白質、鐵質、維生素B1,參與三大營養素代謝,消除緊張情緒與疲勞,補充體力。洋蔥、大蒜、青蔥、薑等辛香料:富含硫化素,提供抗氧化能力,增強抵抗力,預防感冒。味噌:含大豆異黃酮,助抗氧化,促進食慾。
-
2021-05-06 養生.聰明飲食
缺鐵易疲倦、掉髮、生病!紫菜蛋花湯等5湯品,多喝有助補鐵
缺鐵是相當常見的營養不良問題,其中又以女性較為常見。當身體出現缺鐵的情況,不僅容易掉髮,身體也容易生病。想要補鐵,可從日常生活中的食材補充,搭配對的食材煮成湯,也更有助於吸收! 缺鐵不僅易掉髮,免疫下降易生病! 嫚嫚營養師指出,一般成年男性一天至少需補充10毫克的鐵,女性則為15毫克。當身體出現缺鐵的情況時,容易影響氣色,身體也容易疲倦,且也會出現掉髮的情況,甚至也會使得免疫力下降變差,容易遭受病菌感染或出現感冒的情況。提醒民眾平時就應均衡補充營養,若有自覺缺鐵,更應適度補充,特別是停經前、懷孕、哺乳期的女性,以及吃素的朋友更要多加留意。 喝湯補鐵去疲勞,食材搭配吸收好! 日常生活中其實有不少食材都有助於補鐵,嫚嫚營養師也分享幾道常見容易入手或製作的湯品,有助補鐵同時去除疲勞,搭配對的食材更有助吸收。 豬血湯常見補鐵的湯品如豬血湯,一碗就可吃到約50g的豬血,其含有14mg的血基質鐵,熱量卻僅有約15大卡左右,是個有助補鐵又少負擔的選擇。 蛤蜊湯魚貝類也是個血基質鐵相當好的攝取來源,其和豬肉、牛肉等紅肉相比,飽和脂肪酸含量更低,以魚貝類攝取,有助在補鐵的同時兼顧防範慢性病發生的風險,像是蛤蜊湯就是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紫菜蛋花湯想要補鐵,日常常見的雞蛋也是個很好的選擇,其也能提供血基質鐵,和含有非血基質鐵的紫菜搭配在一起,不僅有助補鐵,雞蛋的所含有的半胱胺酸,更可幫助促進紫菜的非血基質鐵吸收,因此也相當推薦可以將兩食材做成紫菜蛋花湯。 紅豆地瓜湯紅豆也有非血基質鐵,嫚嫚營養師推薦可和地瓜一起煮成紅豆地瓜湯,因為地瓜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C,在有澱粉包覆的情況下,煮後保留度更高,更有助紅豆的非血基鐵吸收。 紅莧菜番茄豆腐湯紅莧菜和豆腐也都是有助提供非血基質鐵的食材,嫚嫚營養師建議,可將兩者與番茄一起煮成湯,番茄也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C,在起鍋前加入番茄更有助促進鐵質吸收。 避免干擾鐵吸收,相關飲品先別喝! 適當的從天然食材中攝取營養,並搭配對的食物幫助吸收,有助補充鐵質,不過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食物會干擾鐵質吸收。嫚嫚營養師指出,像是咖啡、茶飲、牛奶等都是容易干擾鐵吸收的食物,因此不論前後,都建議最好間隔兩小時為佳。 《延伸閱讀》 .貧血要怎麼補鐵?專家:缺鐵性貧血這樣補更有利! .落髮、掉髮怎麼辦?皮膚科醫師教3招有助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5-04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平日飲食清淡 為何血中膽固醇濃度也超標?
阿茂一向飲食清淡,只是偶爾會買包鹽酥雞或炸雞排打打牙祭。某天覺得胸口不適冒冷汗,就醫檢查竟發現心臟冠狀動脈嚴重阻塞,血液中膽固醇濃度超標。他不解為何膽固醇濃度會過高?壞的膽固醇 易心血管病變血中膽固醇過多時,病人常沒有不適症狀,須透過抽血檢查,才得知體內膽固醇含量。膽固醇在全身血液循環中,以脂蛋白的形式運送,脂蛋白可分為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稱壞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俗稱好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脂蛋白會沉積在動脈的血管壁,引起血管壁發炎反應,形成動脈硬化斑塊並使血管彈性下降,若沉積過多則會使血管變狹窄,所以低密度脂蛋白是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元凶之一。油炸食物吃過量 健康受損食物是體內膽固醇的重要來源,從食物中攝取適量膽固醇是必要的,但攝取過量會造成健康損害。食物中的膽固醇來自於動植物食材、烹飪用油或加工食品等,美國心臟學會建議,每天攝取的飽和脂肪酸不超過總熱量攝取的5%,要限制牛肉、豬肉等紅肉攝取,盡量選擇脫脂或低脂乳製品,避免吃油炸食物,對心血管較為健康。建議多以不飽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酪梨、杏仁、鮭魚、橄欖油、亞麻籽等替代,來提高身體內高密度脂蛋白濃度。身體內和血液循環中的膽固醇8成是由肝臟製造,是體內主要膽固醇來源。若攝取過多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會促使肝臟製造更多的膽固醇,使血中膽固醇濃度增加。此外,不健康的生活形態,例如運動量不足、不健康飲食習慣、吸菸及肥胖,都會使身體產生較多的低密度脂蛋白。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一種由基因遺傳的疾病,帶有致病基因的家族成員身體,對於低密度脂蛋白的回收機制有缺陷,因而導致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濃度過高,常超過190mg/dL,比一般人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目前臨床上常使用的他汀類(statin)降膽固醇藥物,能減少肝臟合成低密度脂蛋白,並促進肝臟透過低密度脂蛋白受體回收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另一類藥物ezetamide,能減少腸道對於膽固醇的吸收,這兩類藥物是目前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工具,副作用相當低。近年發展針劑型新藥PCSK9抑制劑,能透過結合血液中的PCSK9此一物質,減少PCSK9造成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的分解,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回收的效能,在曾發生過心肌梗塞、接受冠狀動脈或其他動脈血管再通術、或缺血性腦中風病人,如果在使用他汀類藥物和ezetimibe之後血中低密度脂蛋白仍超過標準(135mg/dL),則應考慮使用PCSK9抑制劑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濃度,進而減少心血管疾病再次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