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5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豬肉
共找到
634
筆 文章
-
-
2022-02-07 養生.聰明飲食
豆類最好拉長時間煮!營養師:7大類食物別過量避免脹氣
●大魚大肉,小心引發腹脹、胃食道逆流、腸胃炎●菜餚烹調盡量不油炸,以蒸烤方式料理●飲食選用低脂食材,如雞肉、魚肉、豆腐等春節連假結束,大多數人今天開始恢復上班,過年期間餐餐大魚大肉,陸續將有春酒餐會,小心腸胃負荷不了,進而發生腹脹、胃痛、胃食道逆流、腸胃炎等急性疾病。從春節至元宵節都是過年,耕莘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楊喬宇表示,這段期間不要暴飲暴食,隔夜菜需注意細菌孳生問題,尤其老人家抵抗力、免疫力較差,恐導致食物中毒、急性腸胃炎等問題。若長輩牙口不好、咀嚼能力差,飲食宜盡量清淡、吃絞碎食物,糯米、肉類或豆製品也勿吃過量,以免不易消化,造成腸胃負擔產生脹氣。如何減少腸胃負擔?三軍總醫院營養師林栩禎表示,平常飲食菜餚的烹調盡量不油炸,改以蒸烤方式料理,若吃火鍋鍋底以清淡為主,內容物可多放蔬菜、木耳等,盡可能少用火鍋料。豆類拉長時間煮 較好消化洋蔥、青椒類以及乾豆類、毛豆丁、毛豆仁、長豆、四季豆等,都是易產氣的食材;肉類、糯米、奶製品或炸物也易造成腹脹,楊喬宇、林栩禎皆提醒,不可吃過量,建議可以拉長豆類烹煮時間,比較好消化吸收,而不易脹氣。飯後走動 促進腸胃消化楊喬宇指出,年節期間最怕三餐不正常,餐間吃加工甜食等點心,過度刺激性食物會加重胃食道逆流、胃灼熱或胃脹氣,建議民眾不要一次吃太多、吃太油膩或吃太甜,也少喝碳酸含糖飲料,飯後建議多跟家人到戶外走動,促進腸胃道消化,可減少胃食道逆流。油煎年糕難消化 1天1塊年節常吃糕點、年糕,幾乎都是糯米製,林栩禎表示,若用油煎年糕特別難消化,過量會造成腹痛、排便不順,建議一天不要吃超過一塊,約三個手指頭合併厚度。家家必備招呼客人的點心盒,林栩禎說,應以堅果類為主,以湯匙份量計算,一人一天份量約2至3湯匙,腰果一天可吃10至15顆,建議點心盒中放置2人份堅果、約20顆開心果,吃適當堅果可刺激腸胃蠕動,助排便順暢。但不建議吃巧克力豆、糖果或餅乾、洋芋片等點心。今天上班開工,必須調回正常飲食作息。林栩禎指出,飲食可選用低脂食材,包括雞肉、魚肉、豆腐等蛋白質,避免攝取過多豬肉、牛肉等動物性脂肪,一餐中至少攝取兩種蔬菜,亦可補充益生菌,搭配清淡飲食,「養」好腸胃道。
-
2022-02-06 養生.營養食譜
冬吃蘿蔔加點薑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師開藥方」,冬天是蘿蔔盛產期,我燉蘿蔔湯時會加點老薑,不只中和蘿蔔的寒涼,更能提味。蘿蔔原產地多說源自中國,古埃及也有記載。在中國,先叫「蘆葩」,後稱萊菔、蘆菔等名,最後才叫蘿蔔。唐代《新修本草》裡說「江北、河北、秦、晉最多」,到了宋代,就「南北通有」了。台灣習慣稱蘿蔔為「菜頭」,王禮陽在《台灣果菜誌》認為可能因為有大的地下塊莖供作蔬菜之用,而稱「菜頭」。這個稱號除了具象,發音也與台語「采頭」相近,因此喜慶吉事必備菜頭祭拜,選舉場合也會送上「好采頭」。蘿蔔與胡(紅)蘿蔔不同,蘿蔔是十字花科,有白蘿蔔、青蘿蔔、櫻桃蘿蔔等品種,胡蘿蔔屬繖形科,原產西南亞,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指它「元時始自胡地來,氣味微似蘿蔔,故名。」蘿蔔外形「肥擱短」,常用來嘲笑矮胖之人,汪曾祺則說它「一年到頭都有,可生食、煮食、醃製。蘿蔔所惠於中國人者亦大矣」。《本草綱目》也代為抱屈,表示蘿蔔「可生可熟,可菹可醬,可豉可醋,可糖可臘可飯,乃蔬中之最有利益者,而古人不深詳之」,難怪對岸作家二毛形容蘿蔔是「大眾情人」。古埃及的蘿蔔多是奴隸在吃,但我們的蘿蔔可是能夠上得了國宴。香港食家蔡瀾自詡拿手菜是蘿蔔瑤柱(干貝)湯,取干貝、大塊蘿蔔、一小塊豬肉腱同燉,湯頭鮮美無比,但要留意火不能滾,要燉,湯才會清澈。「傅培梅時間」示範過干貝蘿蔔盅,也做過干貝蘿蔔球,賣相更佳。食安專家譚敦慈提醒,干貝不能和紅、白蘿蔔一起煮,因干貝是含胺類食物,蘿蔔則施以氮肥,硝酸鹽含量較多,一起烹調容易形成亞硝胺,但有一招能破解,用水先燙過蘿蔔就能去除硝酸鹽,即可安心搭配干貝或其他海鮮。台中小山西館梁老闆「廢物利用」,白蘿蔔皮醃漬成小菜,腹飽食之,消氣解脹。蘿蔔葉也可取代芥菜,製成「雪裡紅」。蘿蔔變化多,切絲可製蘿蔔糕、蘿蔔絲餅,林文月《飲膳札記》記下她融合娘家台式蘿蔔糕和夫家潮洲式蘿蔔糕的作法,「我喜歡在年節慶日重複母親往昔的動作,於那動作情景間,回憶某種溫馨難忘的滋味。」每年初二回娘家,岳母端上大盤煎蘿蔔糕,沾上醬油膏,總被數十名子孫搶食一空,不是蘿蔔糕多麼美味,是親情讓人雀躍。蘿蔔曬乾成菜脯,煎菜脯蛋、煮陳年菜脯雞湯,都是家常美味,只是好的老菜脯愈來愈難求。蘿蔔也可生吃,我數年前赴泰山,路邊小販賣著切成開花狀的水果蘿蔔,導遊說當地人習慣當水果般生吃,買來嘗鮮,微辣清甜,但吃不慣。台灣人吃生蘿蔔,多是吃生魚片時用蘿蔔絲去味,讓味覺歸零,以便品嘗下一道美食,或切片搭著烏魚子吃,用蘿蔔的清淡襯托烏魚子的濃郁鹹鮮。有陣子常和警界好友林怡和消夜,寒夜裡,居酒屋的關東煮道地,我獨愛大根煮,簡單的滋味,最讓人回味,單純的友誼,更讓人珍惜。高雄友人王秀芬在冬初寄來美濃白玉蘿蔔,質地細緻,不用削皮即可直接料理。劉克襄說,美濃地區在菸葉式微後,在二期稻作採收後的中秋試種引自日本的小蘿蔔,沒想到悄然長出自己的個性,徹底展現脆嫩又帶甜的風味。梁實秋寫過《蘿蔔湯的啟示》,說他吃過一鍋排骨蘿蔔湯,「排骨酥爛而未成渣,蘿蔔煮透而未變泥,湯呢?熱、濃、香、稠,大家都吃得直吧嗒嘴」,問秘訣是「多放排骨,少加蘿蔔少加水」,讓他聯想到文章要「做到言中有物,不令人覺得淡而無味……少說廢話,這便是祕訣,和湯裡少加蘿蔔少加水是一個道理。」但是,廢話少說後,怎麼說出好話、有用的話,似乎又是一個難題。
-
2022-02-05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三高、糖尿病「這些食物」別再往嘴裡塞!遵守8大原則防病發
每到農曆年節是全家團圓的重要時刻,當然也少不了各式各樣的年節食品及美味佳餚,而美食當前,總難抵擋美食的誘惑,常常一不小心就會飲食失控。國人三高盛行率高 多與飲食有關根據國健署2017至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資料,18歲以上國人三高盛行率,每4人有1人為高血壓(26.76%)、每4人有1人為高血脂(25.6%)、每10人有1人為高血糖(11.05%)。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指出,不論是高血壓、高血脂或是高血糖問題的背後形成原因多數的人都與飲食習慣不良相關;長期攝取過多的鹽份恐造成血壓過高,飲食中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可能會造成高血脂,而攝取過多精緻食物且日常所吃入的熱量遠高於消耗,進而造成肥胖,導致人體的胰島素代謝出現問題,則會容易引發糖尿病。 三高飲食要注意 年節這樣吃顧健康潘富子也提出,若有三高問題者,春節期間在飲食上可把握以下健康飲食原則:1、盡量採「低油、低糖、高纖、均衡」原則,三餐份量要控制,勿因愛吃特定菜就暴飲暴食。2、年節零食、甜點淺嚐即可,避免血糖起伏過大及攝取過多熱量。3、多以食物原形入菜,多用蘿蔔、海帶、洋蔥提味,避免添加過多含鈉量高的調味料。4、高血壓族群少吃醃製食物、高鹽份的食品或零食,如:鹹豬肉、醬油瓜子、鱈魚絲等。5、有糖尿病者要注意年糕、紅龜粿等各式粿類、湯圓及其他米製品甜點皆屬主食類(即醣類),勾芡料理及水果攝取,都會影響血糖的升高。6、烹煮方式盡量以「清蒸、水煮、烘烤」取代紅燒、糖醋與油炸等方式,以減少脂肪及糖類攝取。7、圍爐吃火鍋時,少吃各式餃類加工品,湯底建議盡量以清水代替高湯,並少喝湯(因久煮後,湯內含油、鹽份、普林等較高)。8、飲酒勿過量建議男性每日喝酒不超過2罐330毫升啤酒(約20g純酒精),女性則不超過1罐啤酒(約10g純酒精)。 居家規律運動 避免肥胖找上門近期新冠疫情因Omicron傳染力強,本土疫情延燒不停。開心過年之餘,也要注意防疫及維持健康生活,也因防疫有不少民眾在年假期間選擇在家,潘富子提醒,居家時間變長,可別忘了規律運動,別讓自己過了一個新年,也肥了一圈。延伸閱讀: ·如何降三高?降三高飲食怎麼吃? 專家授「控制5招」:隱藏高危險群要注意 ·降膽固醇怎麼吃? 醫曝「最佳飲食法」:常吃麵包、炸雞腿便當要注意
-
2022-02-03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過了30歲肌肉每10年流失3至8% 專家教預防肌少症最有效方法
人過了30歲後,肌肉質量每10年流失3至8%,若沒有正視肌少症問題,隨著年紀增長,常見肌肉量下降、骨質疏鬆、體重減輕等狀況發生,跌倒、骨折及罹患代謝疾病機率增高,活動力也急速下降。建議多從事快走、慢跑、登山、游泳等有氧運動外,也應該做阻力訓練來強化大腿肌、臀肌的肌力,預防肌少症上身。「阻力訓練和飲食均衡」,是預防肌少症最有效方式。阻力訓練是透過外在阻力,讓肌肉進行收縮時,肌肉纖維感受到張力,可刺激荷爾蒙生成,提升神經傳導能力,促使肌肉生長訊號刺激骨骼肌裡蛋白質合成;同時要補充優質蛋白質,如蛋、魚、雞肉、豆製品、牛肉、豬肉等,若腎功能正常,建議一天每公斤體重攝取1至1.2克蛋白質。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阻力訓練,不需要太大空間,只要利用彈力帶、啞鈴、寶特瓶,或是自身的體重,都可以達到阻力訓練的目標。中老年人進行阻力運動時,3大注意事項:一、如患有慢性病,務必徵詢過您的醫師後,在了解疾病的影響下,安全規律運動。二、若從來沒接受過阻力訓練,建議先尋求專業醫師及治療師的協助,制定個人化運動計畫。三、建議每周運動3次、每次30分鐘、運動後心跳達130下,持續6個月。中老年人2大居家運動1.死蟲式1. 平躺在瑜伽墊上,雙手向上方延伸,與身體保持垂直,雙腿屈膝讓大腿和小腿呈90度,腳尖向內勾。2. 右手向頭頂方向延伸,盡量讓大拇指輕碰地面,左腳同時向前延伸,腳跟不落地,右腳和左手保持不動,保持1至2秒後,回到起始姿勢,每次做8至12下,每天3組,並換邊訓練。功效:適合中高齡民眾,有助改善下背痛、增強核心肌群,以保護脊椎。2.後腳抬高蹲1. 站在椅子前方約1至2步距離,將後腳腳板放在長椅上,重心放在前腳上,保持上半身微微前傾,將臀部稍微往後往下蹲。2. 接著吸氣臀部往下坐並短暫停留,吐氣時往上,過程中保持身軀穩定,每次做8至12下,每天3組,並換邊訓練。功效:後腿抬高可增加前腳臀腿的刺激,適合踝關節活動度不足的民眾,對爬樓梯、跑步、走路的肌力都有幫助。
-
2022-02-02 養生.聰明飲食
富含魚或肉的蛋白質 醫師告訴你帶骨肉和帶骨魚煮湯有哪些健康效果
大骨湯養顏美容,更能維持健康!香港是全世界最長壽的地區,香港人之所以長壽,全是因為他們經常喝雞湯。在中醫觀念裡,花時間慢慢燉煮的雞湯十分滋養。其實不只是雞湯,利用帶骨肉和帶骨魚熬煮成的湯稱為「大骨湯」(bone broth), 許多美國的運動選手和女明星都愛喝,可以養顏美容、維持健康。不瞞各位, 我從兩三年前就在喝加入帶骨食材與蔬菜,用料豐富的大骨湯。這款抗病蔬菜湯富含魚或肉的蛋白質、蔬菜的食物纖維,還有水溶性成分等,都是現代人缺乏的重要營養素。骨頭內釋出的明膠也具有調理腸黏膜的功效。明膠內含的膠原蛋白可以強健骨骼與肌腱,維持年輕的肌膚與髮質,還能改善皺紋和鬆弛,可說是名符其實的營養湯品。食材鮮味完全溶入大骨湯中,作法簡單又美味。一起來喝對身體最好的抗病蔬菜湯吧!棒棒腿雞肉富含蛋白質、維他命A 等營養素,可溫暖身體,是很好消化吸收的食材之一。將雞中翅切成兩半,方便食用。排骨豬肉內的蛋白質,其胺基酸比例佳,不妨有效利用。排骨富含維他命B1,能迅速將醣類轉換成熱量,對消除疲勞也有效。名人也愛喝的美容湯!什麼是大骨湯?減肥期間也適合飲用喝大骨湯不會攝取過多熱量,還能喝到維持健康必需的營養素,即使正在執行減醣計畫,或需要瘦身的朋友,也能安心飲用。一碗就能喝到各種營養素可以喝到平常飲食不容易攝取的鉀、磷、鈣、鎂等各種維他命和礦物質,讓人不容易感到疲倦。還能改善「腸漏症」「腸漏症」是一種腸道屏障出現空隙的疾病,大骨湯有助於改善腸漏症。湯中富含膠原蛋白打造美麗肌膚大骨會釋放出豐富的膠原蛋白,可以美容養顏、強化髮質。大骨湯是家喻戶曉的傳統湯品,指的是將帶骨肉和蔬菜一起燉煮的湯。原理和香港的雞湯相同,此外,日本人自古習慣將切除魚肉後剩下的魚骨和碎肉煮成「魚骨湯」,同樣含有豐富營養價值。魚骨[鯛魚、紅金眼鯛、鰤魚等]鯛魚、紅金眼鯛、鰤魚等都是很適合煮魚骨湯的食材,切除魚身的魚肉後,將魚骨和碎肉部分下鍋燉煮,可充分釋出魚骨的養分和鮮味。魚骨很便宜,各位不妨多喝。青背魚[鯖魚、沙丁魚、秋刀魚、竹筴魚]最大特色是除了可攝取骨頭裡的有效成分之外,還富含DHA、EPA 等不飽和脂肪酸。DHA 有助於減少膽固醇與中性脂肪;EPA則能淨化血液。※ 本文摘自《免疫權威醫師每天都喝的抗病蔬菜湯:5種食材就能做!每天一碗,喝出最強免疫力》。《免疫權威醫師每天都喝的抗病蔬菜湯:5種食材就能做!每天一碗,喝出最強免疫力》作者:藤田紘一郎 譯者:游韻馨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30
-
2022-02-02 該看哪科.中醫
中醫:年菜宜吃清淡 避免太燥熱
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60歲以上長者常有多重慢性病,但春節圍爐大魚大肉,對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人卻是健康危機。中醫師表示,春節圍爐食材要清淡一點、分量少一點,降低慢性病人疾病惡化風險,才可健康過好年。吃火鍋注意湯底、食材中醫師吳明珠說,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人身體長期慢性發炎,屬濕熱體質,國人春節喜歡圍爐吃火鍋,因此須注意湯底、食材及調味料的使用。像麻辣鍋、薑母鴨等湯底屬燥熱性質,就不宜放入過量人參等燥熱中藥材,避免影響慢性病人病情。慢性病人專屬火鍋食材,可加入大黃瓜、大白菜、絲瓜等寒性食材,但須加入一些薑絲,去除瓜類及大白菜的寒性,吃得清淡一點,而牛肉、豬肉等肉量不宜過多,應少吃內臟等高油脂食物,因火鍋鈉、普林含量高,病友應少喝湯,以防血壓、血糖飆升。調味料應少放醬油、沙茶醬,避免醬料過鹹,可放入茴香、香菜、少許辣椒增加香氣。年節吃飯時間要早一點 慢性病人年節吃飯時間要早一點,不要吃完馬上睡覺,如此很容易在睡覺時,血糖飆高、發胖。吳明珠指出,慢性病人在家可以用菊花3錢、桑葉3錢熬煮茶飲,一天約喝2000cc,以代謝體內濕熱。至於花生、開心果、瓜子、牛肉乾、豬肉乾等燥熱零食,容易引起濕疹、口乾舌燥等,不宜過量。若慢性病人年菜真的吃太多,造成腸胃不適,吳明珠建議,可以飲用「消脹潤腸茶」,材料為羅漢果1顆、山楂2錢、桑葉3錢、茵陳蒿3錢、決明子5錢,做法是將藥材略洗,加水1000cc煮沸後,轉小火煮15分鐘,代茶飲用,具有消脹、去油膩、潤腸、清腹等功效。中醫師陳潮宗說,健康年菜可用何首烏或當歸燉雞湯,何首烏、當歸是很好的抗氧化、抗老化中藥材,具有降血脂、增強免疫力等作用。
-
2022-01-30 名人.林靜芸
為何不吃肉類、海鮮,膽固醇仍高?名醫破解飽和脂肪迷思
我從小不吃肉,肥肉、雞皮、內臟完全不碰,海產也少吃。所以母親每天給我吃一個蛋,最懷念是後院母雞剛下的蛋,蓋在熱騰騰的白飯上,淋一點醬油,攪拌之後真的是每粒飯都香噴噴。我還喜歡吃荷包蛋、滷蛋、白煮蛋、蒸蛋、煎蛋、蛋包飯等等。母親常說蛋可以孵出小雞,養分很夠。求學時期我的身高在班上數一數二,真該感謝我聰明的母親。直到35歲時,體檢發現我的膽固醇偏高,檢討起來唯一可能是蛋吃太多。我從此開始戒蛋並增加運動,奇怪的是膽固醇仍隨著年齡緩慢升高。更氣人的是外子嗜食肉類,他的膽固醇數字卻很漂亮,身為心臟外科醫師的外子疼我,常安慰說:「膽固醇稍高沒關係,我替病人作開心手術,膽固醇高的生存率比較高。」又說「有回替餐餐吃肥豬肉的80歲病人開心臟,手術時特別仔細檢查血管,居然沒有鈣化,也沒有狹窄,血管很健康。」外子努力想告訴我,吃蛋吃肉沒關係,我卻認為是他自己愛吃,講的話不可靠。而且教科書寫得很清楚,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愈高,血管壁中脂肪堆積的程度愈高,因之動脈硬化得到冠心病或中風的危險就愈高。50歲之後,我為了健康的理由,開始吃肉。外子的話果然沒錯,我的膽固醇不受影響。美國2015年臨床營養學雜誌追踪二萬名每周吃數顆蛋的人20年(其中有一位每天吃23顆蛋),並沒有增加心肌梗塞或是血管疾病的風險。2016年美國國家飲食指引去除每日不應攝取多於300毫克膽固醇的限制。一個雞蛋大約250毫克的膽固醇,其中較多高密度脂蛋白(好膽固醇),而且蛋黃的卵磷脂可以溶解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美國取消食用雞蛋會引發高膽固醇心血管疾病的說法,我在「戒蛋」30年後重新吃蛋,早餐一杯牛奶加一個荷包蛋,充分感受補充營養的幸福。至於我的高膽固醇「禍首」是什麼呢?原來體內的膽固醇80%是身體自行合成,與食用膽固醇無關(所以吃什麼食物會增加膽固醇,人與人的差異很大)。而一般原則,人體膽固醇增加是吃太多飽和脂肪及人造反式脂肪。所謂飽和脂肪,簡單的說就是室溫呈固態的油,包括椰子油、棕櫚油、植物奶油、酥油等等,富含飽和脂肪的食物包括蛋糕、餅乾、麵包、甜點、乳酪、冰淇淋、椰奶、巧克力和處理過的肉,例如臘腸等等。美國飲食指引建議食物盡量烤、煮、蒸、水煮或涼拌,不要炸或煎,吃肉時去掉肥油,或是將肉燉煮,享受烘焙食品時避免油酥類。仔細研讀之後,我恍然大悟。我一向強調簡單生活,早餐經常是菠蘿麵包或烤吐司塗植物奶油(為避免高膽固醇,以植物奶油替代牛油,結果踩到地雷)、咖啡加奶精(含反式脂肪)。加上生性不喜浪費,家裏快過期的甜點,我一定負責吃掉,因此吃下不少酥皮食物。找到解答之後,我的高膽固醇總算控制下來。英國建議成年人每天飽和脂肪攝取男性不應超過30克,女性不應超過20克。一般人總把飽和脂肪、膽固醇,與肉類、海產連在一起,較少懷疑甜點、蛋糕。相信與我一樣不喜吃葷卻有高膽固醇困擾的人很多,謹以此篇經驗與讀者分享。
-
2022-01-22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野營簡單煮!紅黃椒野菇起司烘蛋
天氣冷,野營時早餐能吃些甚麼?「柯式野生活」教大家一鍋就能完成的紅黃椒野菇起司烘蛋,能夠吃得美味營養,又簡單省事!近年來露營、野營成為很多人的休閒娛樂,「柯式野生活」透過影片,帶大家看一般人不曾到過的地方,拍攝登山、溯溪等短紀錄片,也教學許多野營料理,讓戶外活動增添樂趣,不是只能吃泡麵。紅黃椒野菇起司烘蛋需要準備的材料有紅黃椒、蘑菇、2顆蛋、起司絲、調味料、麵包,步驟也很簡單,大家下次去戶外野營時也能試試,一起看影片學起來!想了解更多關於野營、登山的飲食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讓你吃得美味又飽足!完整影片柯式野生活IG延伸閱讀冬天不想吃生菜?五星主廚3分鐘教你做溫沙拉!用豆腐代替飯 1分鐘學會豬肉豆腐丼「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1-21 養生.聰明飲食
這7種食材、營養素主宰身體核心溫度!營養師最推這道家常菜
你可能不知道,食物中的營養素主宰著身體的核心溫度,只要吃進正確的營養素,冬天不用穿得厚重、像個不倒翁,也能由內而外暖起來。 近來天氣轉涼,讓人一到戶外不免瑟瑟發抖。其實人類是恆溫動物,若體溫低、手腳冰冷,表示身體裡缺乏相應的營養支持,不足以維持體內核心溫度,只要補充對的營養素,身體的能量充足,守得住核心溫度,就能不怕冷。 哪些營養素可以提升核心溫度呢?臺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想讓身體由內而外暖起來,可在食物中添加新鮮的辛香料,舉例來說,咖哩就是很好的保暖料理,裡面含有薑黃素,又多會加入洋蔥進去炒,更搭配了飯(澱粉)、肉(蛋白質)等食物所含的營養素,就能暖起來,只是,咖哩飯的熱量稍高要留心。 補血暖身─鐵質 除了先天性的貧血之外,女性因每月的生理期失血,很容易造成血紅素不足的貧血,缺血時,攜帶氧氣的紅血球減少,血液循環下降,血中的含氧量偏低,當然容易感覺寒冷,劉怡里建議,若沒有其他慢性疾病,月經來時吃2 至3 次低脂紅肉,例如:牛腱、里肌肉等補鐵,能很快改善,或是攝取含鐵量高的蔬菜,餐後搭配維生素C 高的水果,都有助於鐵的補充。 補身熱血─薑辣素 薑母鴨、熱薑茶都是冬天常見的菜色,吃了加入薑的料理後,會感覺到全身血液活絡起來,身體自然暖和。薑吃起來有辛辣口感,就是薑辣素的作用,它能適度促進血液循環,讓腸胃和內臟器官活絡,也是超強的抗自由基食物,對抗體內發炎有一定的效益。 合成肌肉─蛋白質 蛋白質是身體非常重要的成分之一,舉凡肌肉、指甲、頭髮、皮膚和內臟,都需要蛋白質的組成。 缺乏蛋白質者通常會怕冷、臉色差、掉髮、皮膚枯槁、肌肉量少,而蛋白質的食物產熱效應最快,所以可選擇海鮮、低脂動物性蛋白質和豆類等補充,尤其吃藥膳補品時,可用魚肉、雞肉代替豬肉,減少脂肪和熱量的攝取,而痛風、腎臟病等患者,則要切記蛋白質不可以攝取過多。 抗氧活血─硫化素 蔥蒜有非常特殊的味道,是因為其中富含硫化素所致,除了有抗氧化的功效外,也能促進新陳代謝、刺激身體汗腺。 辛香料中的大蒜、洋蔥、青蔥、青蒜,或花椰菜、高麗菜等及其他十字花科植物都富含硫化素,但很容易揮發,且硫化素溶於水、加熱也容易散失,蔬菜不宜烹煮過久,大蒜和洋蔥可以磨碎加進菜餚裡,若只拿來爆香而沒有吃進去,是攝取不到硫化素的。 促進代謝─辣椒素 在台灣,不管走到哪,麻辣火鍋、麻辣鴨血都是冬天的熱門美食!辣椒功效來源來自於辣椒素,俗稱的唐辛子,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甚至幫助脂肪燃燒。 不過,劉怡里提醒,若要達到保暖功效,必須食用辣椒本身才能攝取到辣椒素,或是切碎放進料理食用也可,唯獨胃食道逆流、胃潰瘍、食道灼傷等消化器官疾病者不適合吃辣。至於民眾最愛的麻辣鍋等再加工品,吃下的辣椒素所剩無幾外,多搭配高油重鹹的料理方式,反而增加身體負擔。 增加能量─澱粉 許多女性為了愛美而積極減重,熱量不足的情況下,也會讓身體覺得寒冷。 劉怡里提醒,碳水化合物能轉變成葡萄糖,是身體很重要的熱量和能量來源,讓身體有產熱效應,從中醫的角度看,就是能夠「補中益氣」的養分,如果不喜歡吃白米飯,或擔心熱量太高,可吃南瓜、地瓜和山藥等根莖類,同時滿足高纖和身體溫暖的營養需求。 殺菌護心─蒜素 大蒜的氣味非常濃厚,有人喜歡也有人厭惡,就是其中的蒜素成分所致,蒜素除了有殺菌效果,也富含硫化物及辛辣口感,會刺激身體感到些微灼熱及刺痛,促進血液和代謝循環,而且,在心血管好發期的冬日,蒜素還能降低膽固醇的合成,是保護心臟的好營養素。●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27歲打工討生活,被笑「明星竟然端盤子」...許傑輝:我不是最耀眼,但可以是最努力的.最好的友誼並非要聯繫頻繁!不以利益為目的的關心,對成年人來說很難得、要珍惜.98歲豐興林文貴辭世》365天只休息2天、天天騎車巡廠!堅信「別人教我兒子,比我教得好」
-
2022-01-16 養生.人生智慧
退休生活是什麼模樣?裴偉:閱讀、種花、下廚…就是現在日常,出書傳承美味緊繫父子情
你們家用什麼方式過年? 資深媒體人裴偉說:「好好吃飯。」裴偉的兒時記憶裡,父親很重視節慶,每個節日都有應景食物,尤其是過年,爸爸會在一個月前布局—肉先抹料風乾、帶米請手藝好的社區老阿嬤蒸年糕……,每年春節前,裴偉就會想起:要張羅年菜了、要蒸年糕了,自然而然氣氛來了,年也來了。餐桌維繫了家庭,食物創造了屬於家的儀式。後來裴偉成為父親,過年的方式就是「全家團聚好好吃飯」,「我們家過年不會出國玩,一定在家裡。」新年之外的尋常日子,全家人周末也有默契地一起吃飯—每到周末,裴偉會親自下廚,外宿的兩個兒子會回家,吃爸爸的料理。嘗盡百味 才懂人間有味是清歡裴偉懂吃愛吃,從小跟著爸爸吃,初入媒體當記者跑休閒產業路線,到各飯店試菜還胖了25公斤,如今,他成為寫食譜也用饗宴記錄故事的人。從年幼至今,裴偉對食物的熱情沒有改變,但是對「味道」的體會卻不同了。年輕的裴偉追求新奇事物,喜歡嘗試各種味道,例如他的原生家庭是不吃辣的山東人,但他有段時間會刻意吃很多辣的食物,在味覺上獵豔,追求極致。「但年紀大了後,我喜歡返璞歸真,愛吃每種食物應有的、原本的味道。」裴偉想起年輕時當記者,許多仕紳宴客並不追求高級食材,但求每道食物如何發揮最好的味道。他接著舉例分享豬肉的每個部位要如何料理才會釋放最好的味道,說起新的粵菜餐廳「朧粵」的「粥水芥菜百合」如何讓米粥、芥菜與百合的味道恰到好處,還有台菜名店「明福」的「鮑魚糯米雞」的湯汁,因糯米菁華釋放而稠滑圓潤……。「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裴偉念了蘇東坡的詞來說明他的人生狀態—尋常的飲茶、時令的野菜,都是簡單且易得的尋常食材,但也似乎到了人生某個階段,才會理解這清淡的歡愉原來是人間最美味。媒體人出書 滿足一家人口味裴偉是媒體界名人,過去他以《壹週刊》前社長、《鏡週刊》創辦人身分被認識,去年他出版了《裴社長廚房手記》一書,大家開始注意裴偉不只是個強悍媒體的負責人,還可能是個願意為家人烹煮、有耐心把繁複的菜做出來的父親,「工作以外」的他因此被認識。「很多人都是這樣的,白天做著各自的工作,回到家想好好做一道菜跟家人分享,滿足也在於家人喜歡你做的菜。這和職場上的滿足不同。」裴偉一開始是為太太做月子餐、為兒子磨嬰兒泥,後來爸爸的燴海參、哥哥的滷牛腱、岳母的乾煸秋蟹、媽媽愛吃的雞粒烏魚子蛋炒飯、為愛妻料理的什錦菜、兒子點的石鍋拌飯和春捲,都是裴家餐桌菜。周周教做菜 心訣撇步全都有這些家常菜會成為食譜書,起於兩年前,兩個兒子可能要出國念書,裴偉問:「國外餐廳很貴,買食材自己做比較便宜,要不要跟爸爸學做菜?」於是開始每周六下午的「烹飪課」。單純想要傳給孩子「吃的技藝」,意外喚起了他生命裡「吃的記憶」。例如教「香煎鱸鰻」那次,裴偉聊起父親帶年幼的他去抓鱸鰻,父子在天未亮時拿手電筒照溪裡的鱸鰻洞穴,用魚叉叉起遇到強光便停住不動的鱸鰻。他想起在基隆暖暖生活的日子,那時的暖暖是青石街道,很美,又說起,「你們媽媽是那邊的老師」分享了年輕時追求太太的故事。菜裡皆故事 兒時滋味漸交棒「為人父母總是很少聊自己的事,這時就會很自然地分享這些故事。」每周的烹飪課創造了過去沒有過的父子時光,兒子也因此認識未曾謀面的祖父以及那個還是孩子的父親。後來兒子沒出國念書,但父子烹飪課卻還持續,至今已做超過150道菜,每道菜都在創造新的父子時光、創造關於味道的記憶。閱讀、種花、下廚… 退休藍圖 就是現在日常退休生活是什麼模樣?「會和現在很像。」裴偉沒有遲疑:「我是個不把工作帶回家,和家人不談工作,在家也不想工作的人。」在家,他閱讀、聽音樂,每天種花、每周下廚為家人料理。裴偉年輕時看達爾文傳記,有個段落影響他至今。達爾文喜歡拉小提琴,天分也好,年輕時曾想當小提琴家,後來他選擇投入科學,把喜愛的小提琴暫時放下。達爾文在年老接受訪問時提到,自己曾經是個喜愛拉小提琴的人,但當人生走到最後里程,功成名就時重拾小提琴,「我已經忘記怎麼拉了。」「我很年輕時讀他的傳記就提醒自己」裴偉說起達爾文的遺憾停了一秒,加重語氣:「永、遠,不要把你曾經拿起的東西放下來。」對裴偉來說,人生是繁花滿路的旅途,雖然每個人總是有某些成就要追求、某個目的地要前去,但在往目的地前進的同時,也不要忘記路途上的美景。
-
2022-01-13 養生.聰明飲食
餐餐紅肉可能危害健康 改吃人造肉就安全無虞嗎?
▌夠安全嗎?人造肉和我們在家中少量製作,拿去小農市集販賣的家常菜可說是天差地別,人造肉沒有這麼精緻,你能想像在小農市集的摺疊桌上看到一小塊標價一千美金的雞肉嗎?人造肉公司要做的是讓產品直接從實驗室進入量產階段,試著把成本壓低以便吸引大量的顧客,只賣給有錢人還不夠,但是在成本「夠低」,以讓一般人負擔得起,甚至比廉價牛肉還更便宜之前,人造肉還是只能待在有錢人的餐桌一段時間。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人造肉公司必須發展一套前所未見、可以擴張的生產系統,並且大幅降低這項劃時代產品的生產成本。雖然我們距離在超市大量販售人造肉肯定還要一段時間,數間美國公司已聯手建立了「肉品、家禽、海鮮創新聯盟」(Alliance for Meat, Poultry and Seafood Innovation),來幫助人造肉產業的發展,成員包括曼菲斯肉品、Just、Fork & Goode、Finless Foods、BlueNalu、Aremys Foods、New Age Meats。由於該組織的目標是促進美國的相關法令鬆綁,因此目前只限美國公司加入,不過前提是要先繳得出五萬美金的入會費。法令限制可說是人造肉產品上市前的頭幾號阻礙,其他阻礙還包括消費者接受度和培養基,食科新創公司甚至會在產品完成研發之前,就開始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打交道,這幾乎已成了普遍現象,同時也是執法機關想要的結果,不過這些協商通常都是閉門會議。獲得法律許可非常重要,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包括監督、檢驗、命名、標示等不同層面,管轄權也相當複雜,美國農業部負責監管肉品,包括牛肉、雞肉、羊肉、豬肉,以及食品標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則監管其他所有事務,包括魚類,但不包含鯰魚就是了。這表示人造肉公司必須在兩個以難合作出名的主管機關間奔波,此外,雖然還沒正式拍板定案,但美國農業部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目前計畫共同擔負監督責任,瓦萊提注意到:「他們了解這是食品產業科技化的一大機會。」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會負責管理科學和魚類的部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則負責在上市前檢驗除了魚類之外的產品。另外,美國農業部進行例行食品抽檢的經驗相當豐富,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並沒有,等到人造肉的生產隨著巨大的生物反應器無止境地繁殖數以兆計的細胞如火如荼展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可能只會一時興起過去看看情況而已,這對消費者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不少圈內人都覺得一旦美國批准人造肉,世界各國也都會跟進,有些人則認為其他食品法規比較寬鬆的國家或地區,像是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可能會是最方便的突破點。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來說,檢查潛在的細菌、病毒及其他生物媒介感染非常重要,但身為一個預算捉襟見肘的政府機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有辦法一一拜訪這些食品工廠,並對相關科技有透徹的認識,以便評估嗎?烏爾加夫特表示:「除非你有一座完全無菌的設施,還有一間清潔室,而且生物反應器是由機器人操作,不然總是會有遭到汙染的風險。」不過這其實也有些好處,像是高度精密的生物反應器可以即時檢查,甚至可以使用遠端評鑑,因為所有資料都存在雲端,相較之下,工業化農場通常戒備森嚴,而且肉品包裝場的職業安全,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爆發的許多醜聞,可說每況愈下。我們總覺得有很多保護措施,包括法律和實際層面,但是這些措施到底去哪了?就連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負責監督醫療用組織培養的專家,也將發展中的食品級肉類監管視為棘手議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消保官傑瑞米亞.法沙諾(Jeremiah Fasano)便表示,即便傳統肉類和人造肉很像,仍有其他安全疑慮需要考量,像是不同的次級原料,也就是促進細胞生長的特定化學物質,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代謝物,包括中間產品、副產品、細胞「呼吸」完剩下的物質等,生長中的活體細胞會產生各種代謝物,法沙諾表示:「我覺得如果說生物製程比較複雜,那也是非常合理的。」另一位抱持相同看法的專家則是北卡羅來納州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的禽類科技教授保羅.莫茲賈克(Paul Mozdziak)博士,他提及擴大規模的挑戰,和烏爾加夫特的擔憂類似:「(實驗室)傳遞過程的每個程序,都有可能受到汙染、包括細菌、微生物、病毒等。」從此處便可看出抗生素的強大誘惑,抗生素是工業化農業遭受劇烈抨擊的原因,而且許多專家都認為抗生素對全球健康帶來的傷害,甚至遠超氣候變遷。雖然高科技環境的安全程序力求滴水不漏,但其實很大程度還是取決於員工細心與否,莫茲賈克表示:「在細胞培育過程中,大部分的汙染都來自人員,某個人在某個程序上出錯,而且通常非常難追蹤。」除了汙染外,還有另一個值得深思的議題,因為這些細胞都是自行繁殖,但當複製的量大到數以兆計,就有可能產生基因變異,雖然不是一定會發生,但還是有風險。在二○二○年的《億萬商機人造肉》(Billion Dollar Burger)一書中,馬克.波斯特便告訴作者蔡斯.帕迪(Chase Purdy)這是一個有可能出現的「風險」,DNA每經過一次複製都「可能產生基因變異」,這會產生不穩定的細胞,同時成為新創公司量產人造肉時的挑戰,雖然他們聲稱吃下這些基因變異的細胞,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但我們還是不要輕忽比較好。然而,各式巨大的災難,仍可能會讓我們接受人造肉,而暫時忽略食安疑慮、病毒感染、「科學怪食」等種種擔憂。二○○一年,英國爆發的口蹄疫造成超過六百萬隻牛羊遭到撲殺及火化,二○一九年非洲豬瘟襲擊中國,撲殺的豬隻數量為世界之最,二○一九年底,新冠肺炎先在中國爆發,接著快速散播至世界各地,據傳這種病毒的源頭來自當地的肉品市場,許多人則怪罪我們持續剝削脆弱的生態系統,貪婪取用土地畜養牲畜以供食用。二○二○年即將結束,新冠肺炎仍迫使我們只能待在家中,生活的樣貌也永遠改變。人造肉不像醃漬物一樣可以在自家廚房中DIY,我們在乎我們吃的食物已經遠超我們的理解了嗎?我們全部改吃豆腐或天貝會比較好嗎?頻繁攝取紅肉很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有些研究甚至指出工業化牛肉中含有的血基質可能致癌,雖然天然放牧牛肉含有不同的血基質,但也沒有相關研究佐證其對人體的影響。天天吃人造肉會對我們的身體帶來相同的傷害嗎?還是科學家可以成功改造細胞,降低其中的飽和脂肪及膽固醇?還有好多好多問題可以問。※ 本文摘自《「矽谷製造」的漢堡肉?科技食物狂熱的真相與代價》。《「矽谷製造」的漢堡肉?科技食物狂熱的真相與代價》作者:拉里莎.津貝洛夫 譯者:楊詠翔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1/11/11
-
2022-01-12 養生.聰明飲食
腰果、開心果、瓜子都上榜 營養師揭10大最肥零食
年節飲食擔心熱量超標,如何健康吃?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統整常見的年菜、過年零嘴熱量,公開十大年菜、零食的熱量。聯青診所營養師李珮誼提醒,過年飲食應多留意自己的攝取量,針對熱量高的菜餚或零嘴盡量有節制的吃。李珮誼強調,吃年夜飯等正餐時,多攝取蔬菜、蛋白質等食物,像醬炒綜合菇、芹菜炒雞丁、高麗菜炒蛋等都是很好的選擇,可提升飽足感,正餐有吃飽,就不容易再吃零食。許多人喜愛吃花生糖、豬肉乾等,都是熱量非常高的零嘴,李珮誼指出,1顆或1片熱量就高達100大卡,吃3顆或3片下肚,就約等於1碗飯的熱量,不可輕忽。建議可選擇食用熱量較低的蒟蒻條、堅果類,但提醒吃零食時勿直接把大包裝拿在手上,可以拿個小碟子抓好一份要吃的量,就不會攝取過多熱量。
-
2021-12-31 養生.聰明飲食
外食族照過來 便利商店也能減重?!一日三餐菜單大解密
你是三餐老是在外的外食族嗎?想減重卻覺得計算熱量是件燒腦的事情,因此作罷嗎?便利商店選擇多,掌握幾個原則,注意營養標示,選擇正確的食物,減重也能兼具美味與營養。不妨參考下列菜單,讓你省時又方便。早餐(熱量400-450 kcal):1.御飯糰(雙蔬鮪魚207 kcal、雞肉飯 206 kcal) +無糖豆漿183 kcal(450毫升)。2.三明治(鮪魚雙蛋拚 275 kcal、照燒雞糖沁蛋 230 kcal) +中杯拿鐵166 kcal。3.起司豬肉堡加蛋 281 kcal+低脂鮮乳129 kcal(290毫升)。午餐(熱量550-600kcal):1.帕瑪森烤雞生義大利麵 544 kcal+一日野菜(萵苣沙拉) 51 kcal。2.香草烤雞雞腿薑黃飯 468 kcal+一日野菜(八種蔬菜溫沙拉)89 kcal。3.滿漢大餐酸菜牛肉拌麵 500 kcal+一日野菜(凱薩沙拉)62 kcal。飯後飲品可選擇無糖茶點心-水果(熱量60-100kcal):蘋果一顆,約60-100 kcal。半顆芭樂,約80 -100 kcal。晚餐(熱量320-400 kcal):1.關東煮(佃煮杏鮑菇14 kcal+鮮香菇 11 kcal+手工高麗菜捲 57 kcal+白蘿蔔 8 kcal+海鮮丸 62 k-cal+關東煮春雨 80 kcal)+舒迷雞胸肉136 kcal。2.繽紛鮮蔬烤雞便當332 kcal+茶葉蛋75 kcal。3.凱薩風味雞肉蔬菜捲297 kcal+蒸地瓜(100g/約120 kcal)。牛奶這樣喝,詳情看這裡...https://bit.ly/3E0gNdn
-
2021-12-05 養生.運動天地
有片!就愛低卡高蛋白 1分鐘學滑蛋鯛魚豆腐電鍋餐
正在減肥的你,每當看著琳瑯滿目的美食,是不是常會內心戲爆發,總有「這個吃下去會很胖」、「今天不吃晚餐了」的想法出現呢?這次教你1分鐘做出色香味俱全的「滑蛋鯛魚豆腐」,讓你吃下去零負擔!鯛魚有消除疲勞、促進血液循環,還有降低高血壓發生的好處,今天的「滑蛋鯛魚豆腐」兼具低卡及豐富的蛋白質,只要一個電鍋就搞定!如果擔心外食的隱形熱量,不妨試試這道料理,而在蒸煮滑蛋的過程中,如果想要有更明顯的滑蛋效果,蛋液不用打得太均勻,保留一點蛋白拿去蒸會更好看唷!準備食材:豆腐半盒、鯛魚一整片、洋蔥半顆、雞蛋2~3顆、金針菇一半、蔥適量、蒜適量、醬油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運飲食的影片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讓你吃得營養又健康! 延伸閱讀用豆腐代替飯 1分鐘學會豬肉豆腐丼1分鐘番茄雞肉球 讓你吃肉肉長肌肌「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12-02 新聞.食安拉警報
買年貨注意 常見農藥殘留
因疫情悶了一整年,終於要迎來喜氣洋洋的春節。不過,衛福部食藥署提醒,選購年貨、食材時,要注意包裝是否完整、顏色不過於鮮豔等,蔬果買回家時,須充分清洗再烹煮。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副主任蔡佳芬表示,去年初稽查年貨大街販售食品,以農藥殘留不合格的食品最多,分別是竹笙、花椒和葉菜類,提醒民眾購買時要留意。明年1月31日是除夕夜,食藥署於11月中旬啟動「111年度春節複合式專案」至12月底,針對食品製造端、年貨販售端和年菜餐廳,稽查是否確實做好食品業者登錄、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食品添加物使用和產品標示;尤其在豬肉選用,不論是台灣豬還是荷蘭豬等一定要如實標示。蔡佳芬指出,購買年貨、食材時,應選擇信譽良好的商店,購買有完整包裝標示的產品,也要注意是否顏色過於鮮豔或有怪異的味道,例如金針菇若太白或有酸味,恐使用過量漂白劑,香腸出油嚴重,可能因為保色劑使用過量。蔡佳芬也提醒,購賣蔬果回家後,應以流動清水先浸泡再沖洗、截切;水果則以水沖洗後,再去皮食用。
-
2021-12-01 新聞.食安拉警報
年節將至 食藥署提醒「這三樣」食材最容易農藥超標
因為疫情悶了一整年,終於要迎來喜氣洋洋的春節。不過,衛福部食藥署提醒,選購年貨、食材時要注意包裝是否完整、顏色不過於鮮豔等,且蔬果回家時須充分清洗再烹煮。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副主任蔡佳芬舉今年初稽查為例,年貨大街等販售端以農藥殘留不合格的食品最多,前三名分別是竹笙、花椒和葉菜類,民眾購買時要特別留意。因應明年1月31日就是除夕夜,食藥署於11月中旬啟動「111年度春節複合式專案」至12月底,針對食品製造端、年貨販售端和年菜餐廳,稽查是否確實做好食品業者登錄、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食品添加物使用和產品標示;尤其在豬肉選用,不論是台灣豬還是荷蘭豬等一定要如實標示。南區管理中心科長呂昀儒表示,除了相關食品登錄情形,也將針對蔬果的農藥殘留、重金屬以及動物用藥殘留等,以及餐廳的年菜食材效期、食材來源進行抽查,並加強防疫宣導。不過,由於各地食材不同,將由地方衛生局評估當季容易違規的食品訂定高風險產品,加強抽查。蔡佳芬則表示,今年初針對販售端,如年貨大街、食品商行的稽查,抽驗1780件,共有42件不合格、裁罰共166萬元。她表示,年貨大街和食品商行等產品販售項目多,其中以蔬果農藥殘留不合格24件最多、裁罰129萬元,前三名分別為竹笙、花椒、葉菜類;重金屬殘留超標11件居次,其中以菇類最多。蔡佳芬提醒,購買年貨、食材時應選擇信譽良好的商店,並選擇有完整包裝標示的產品購買。另外,也要注意是否顏色過於鮮艷或是有奇異的味道,例如金針菇若太白或有酸味,恐使用過量漂白劑,香腸出油嚴重也可能因為保色劑使用過量。她也提醒,購賣蔬果回家後,建議以流動清水先浸泡再沖洗、截切;水果則以水沖洗後,再去皮食用。
-
2021-11-27 養生.運動天地
有片!冬天不想吃生菜?五星主廚3分鐘教你做溫沙拉!
許多要減肥的人常常都會選擇吃沙拉,但現在天氣變冷了,總想吃些溫熱的食物怎麼辦?讓五星飯店主廚「張威展」來教你,新手也能簡單上手的「迷迭香烤腿排溫沙拉」。溫沙拉做法大致就是在沙拉的基礎下,加入溫熱的醬汁或食材,讓溫度更好入口,與一般口感冰涼的生菜沙拉最大的不同,在於溫沙拉從主食到蔬菜都是熟食。這次的準備食材有水果甜椒、節瓜、鴻禧菇、杏鮑菇、去骨雞腿排、黃檸檬,作法只要一個氣炸鍋就能搞定,快來看影片一起做!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飲食的影片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讓你吃飽零負擔!YT:這邊看FB:這邊看完整影片:這邊看延伸閱讀:健身必吃!低醣雞胸肉的4種料理用豆腐代替飯 1分鐘學會豬肉豆腐丼「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11-26 養生.聰明飲食
植物肉比鮮肉健康?營養師解析兩者差異:小心隱藏的2大陷阱
你所吃下去的肉不是動物肉做的? 近期聽到未來肉、植物肉、超越肉、人造肉,這些所指的都是在說這種藉由人工技術從植物(黃豆或豌豆)萃取植物蛋白組合而成的肉品,除了吃起來的口感、味道讓人分不出真假肉差別,最令人驚奇的是在煎煮過程,因有添加甜菜萃取物還可有如肉汁般的溢出的效果!未來肉是什麼? 影響人體健康與否?從製造成份來看,以豌豆、甜菜根、椰子油等食材研發製成,外加又有名人背書,標榜健康、環保又加上彈性素食的飲食風潮,這也是為何未來肉在歐美引起熱潮。但這種經由人工技術方式組合成肉,乍聽之下是加工食品,難免會令人感覺較不健康,這樣的食物吃下去對人體是否健康?膳食纖維豐富 添加鐵質防貧血、疲倦營養師潘富子從成分分析,從圖表上可看出未來肉品因使用豌豆植物蛋白來製作,其成分不含動物激素、無膽固醇、無反式脂肪,可直接避免讓人體吸收部分較不好的營養;膳食纖維含量較鮮肉高,也還比半碗煮熟的高麗菜高 ,膳食纖維可增加餐後飽足感和幫助腸胃蠕動刺激消化。另外,添加了鐵質,鐵含量也較新鮮瘦肉高,鐵質能協助製造紅血球,有助於預防缺鐵性貧血導致的頭暈、發冷和疲倦等症狀。(推薦閱讀:貧血分3種類型!頭暈、臉慘白要補鐵嗎? 醫警告「1情況」小心吃到肝硬化)飽和脂肪及鈉含量高 攝取過量恐致健康風險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未來肉的飽和脂肪及鈉含量較高,依照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飽和脂肪的攝取量應低於總熱量的10%,長期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容易增加血栓、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風險;衛福部建議成年人每天鈉攝取量最好不要超過2400毫克。(推薦閱讀:吃太鹹小心傷腎、傷心! 「6大陷阱食物」吃起來不鹹但都藏高鈉)潘富子指出,未來肉目前所推出的產品以漢堡排、肉腸、絞肉型態無法直接生食,在料理過程及食用時就要記得避免再添加過多調味劑;長期攝取過多的鈉,已有不少研究證實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動脈硬化、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有正相關性。整體來說,未來肉可作為素食者一項不錯的選擇;但對葷食者而言,若想吃肉還是建議以原型肉品做為優先考量會較為健康。延伸閱讀: ·肉片出現金綠光還能吃嗎? 食藥署授「簡易分辨是否變質」:3異狀快丟 ·愛吃牛肉、豬肉易罹大腸癌? 醫爆「超雷4習慣」當心短命
-
2021-11-26 新聞.食安拉警報
政院:萊劑美牛開放9年 含微量萊劑39.3%僅1件超標
年底四大公投倒數,「反萊豬」案同意度仍最高。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晚間發布新聞稿表示,從2012年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牛肉後,多年來持續監測並抽樣牛豬肉品,今年1月以來,7401批牛肉檢驗491批,僅1批檢驗出超標萊劑,都已銷毀;193批含微量萊劑,只占39.3%。至於美國豬肉受理報驗有263批,檢驗合格率100%,食安辦特別強調,「每一批」都不含微量萊劑。食安辦表示,自2012年以國際標準開放含乙型受體素(萊克多巴胺)牛肉進口後,為維護國人食用肉品之衛生安全,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與地方政府衛生局多年來持續就後市場進口與國產監測及牛、豬肉品監測及抽樣,並進行乙型受體素(含萊克多巴胺)檢驗,以確保市售牛、豬肉產品符合我國動物用藥殘留標準。後市場及邊境肉品監測是政府例行工作項目,多年來持續進行。食安辦統計,邊境檢驗部分,美國牛肉2021年1月至11月22日受理報驗計7401批,檢驗491批,1批檢出「超標」萊克多巴胺,案內產品均已退運銷毀,合格率99.8%;其中193批「仍」含微量萊劑,佔檢驗批39.3%,美國豬肉同時間受理報驗計263批,檢驗263批,合格率100%,且「每一批」均不含微量萊劑。2021年1至10月間,在各販售通路及製造端共計抽驗2029件牛肉,包括國產51件、進口1978件中,有1件進口牛肉檢出超標之萊克多巴胺,案內產品已立即下架回收並全數銷毀;其中412件含微量萊劑。另抽驗5966件豬肉,包括國產4247件、進口1719件,合格率100%,萊劑殘留比例為0%。依據食藥署豬肉儀表板,2021年1月至11月24日進口豬肉量僅佔臺灣總量11%,其中美國豬肉進口1,779公噸,只佔0.3%。為強化肉品安全,食藥署已加強邊境管制抽批查驗,並於市面流通產品進行擴大抽驗,確保國人食用肉品安全。行政院強調,中央部會將持續與地方政府衛生局執行市售肉品抽驗,並定期向大眾公布檢驗結果,以確保食品安全,讓消費者可以安心選購。
-
2021-11-24 新聞.元氣新聞
將萊劑比喻保健食品 陳時中:真正的意思還是要問主委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日前接受民進黨Podcast節目「耳朵出遊不出油」訪問表示,「給豬吃萊克多巴胺,好比是人平常吃三餐外,還是會吃一些保健食品」引發爭議。衛福部部長陳時中今天到立法院參與會議前,被外界詢問對陳吉仲說法是否恰當。陳時中表示,有看了一下相關的報導,陳吉仲應該是比喻「豬吃這個(萊劑多巴胺) 和人吃這個(維他命)」做一個類比,但還是要問一下主委,「他(陳吉仲)真正的意思是怎樣」。陳吉仲將萊劑比喻為保健食品,引發外界譁然。陳吉仲昨天深夜也在臉書貼出訪問逐字稿,解釋他沒有說過萊劑是人類的保健食品,以避免後續相關類比造成誤解,未來也會在進行政策說明時力求表達更加精確。
-
2021-11-21 養生.聰明飲食
趙少康「6碗豬肝湯萊劑超標」 毒理專家:終於說對1句話
中廣董事長趙少康日前在公投電視意見發表會指稱,「一天喝6碗豬肝湯,萊劑殘留劑量就會超標,許多孕婦可能坐月子時,都會被婆婆逼著喝下,就會超量」,引發爭議。毒理專家今在臉書認同此說法,「他終於說對一句話了」,但也表示吃豬肝沒問題,「關鍵在食用量」,孕婦每周食用以75至85公克為佳。趙少康在公投電視意見發表會上指出,一天喝6碗豬肝湯,萊劑殘留就會超標,許多孕婦可能坐月子時會被婆婆逼喝,不少網友表示「這應該是惡婆婆的問題」。趙少康昨則反擊,婆婆願意關心媳婦、要她進補,當然是好婆婆,怎麼會叫媳婦喝湯就是惡婆婆?毒理專家、中原大學生科系副教授招名威今表示,趙少康說有醫師說喝6大碗豬肝湯對孕婦不好,「很好,終於說對一句話了」,確實吃6大碗豬肝湯族群來說不好,但不好的原因「不是因為萊劑會不會超標,而是因為肝臟本身負責解毒,除了富含營養物外,可能也含其它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招名威說明,豬肝是豬體內最大解毒器官,各類有毒代謝產物都會經過肝臟,雖說只要豬是健康的,肝臟理論上也是健康的,就能把毒素排出去,減少毒素累積含量。豬肝富含維生素A及微量元素鐵、鋅、銅,且鮮嫩釋口,但食用前要確定,該豬隻本身是否健康,是否病死豬或其他豬隻會有的疾病。肝臟是處理毒素的地方,相較其他器官來說,肝臟的負擔和藥物殘留確實會多一點,但豬肝也是補充鐵及維生素A等營養素的優質選擇,「吃6碗有沒有可能會讓鐵和維生素A過量,對健康不利?結論是,『吃豬肝沒問題,但食用量是關鍵』」。他指出,根據醫學報導,成年人及嬰幼而都可放心吃,每周不要超過2次,嬰幼兒每次不超過20公克、成年人包含孕婦每周食用以75至85公克為佳,「請不要為了補血,就大量吃豬肝,甚至每一頓都吃,這是錯誤的」,這依然有維生素A、重金屬、膽固醇及動物藥物攝入過量的風險,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
2021-11-21 養生.營養食譜
露營杯料理 走入山林的簡單美味
「Sierra cup」名稱源自於美國自然保護團體「山巒俱樂部」的會員證,指的是兼具調理工具和容器的「露營杯」。單人露營杯重量只有約100公克,可以做出1人份料理。只要一個露營杯及便利食材,就有助於露營裝備輕量化,還能烹煮熱騰騰的美食。美乃滋炒玉米竹輪材料:竹輪2根、美乃滋適量、玉米粒1小包(3大匙)作法:1. 先把竹輪切成適口大小。將平底鍋專用鋁箔紙鋪進露營杯內。2. 倒入美乃滋,開中火,再放入竹輪和玉米粒,拌炒至飄出香味即完成。●竹輪、魚板等食材,也可用其他魚漿製品取代,同樣好吃。另,雖然市面也有販售無加鹽調味的玉米粒,但含鹽的玉米粒在烹調上會比較方便。若覺得味道還不夠,可再加點鹽作調整。蒸茄子豬肉捲材料:高麗菜(或大白菜)1∼2片、小茄子1條、豬五花片6片、喜歡的調味料(柚子醋、鹽、梅乾等)適量作法:1.高麗菜切成2cm寬,再把切好的菜葉疊起來塞進露營杯裡。茄子去蒂頭切成6等分,用豬五花片捲起來。2.注入1cm高的水至露營杯內,擺入6組包著茄子的豬五花片,分成2層。3.以另一個露營杯當鍋蓋,蓋上後加熱。4.煮沸後,轉中火,再加熱7∼8分鐘。等豬五花完全熟透,加入喜歡的調味料,即可享用。● 只要有2個相同尺寸的露營杯,就能挑戰做出分量十足的蒸煮料理;當然,也能直接使用露營杯專屬的杯蓋即可。另補充,處理茄子時,只要注意是否能配合露營杯的大小就好。海苔粉奶油馬鈴薯材料:小馬鈴薯1個、奶油適量、鹽或胡椒適量、海苔粉適量作法:1. 馬鈴薯切成6∼7mm的半圓形,放入杯內,再倒入可淹過食材的水量,開火水煮。2. 等竹筷可戳過馬鈴薯後,瀝掉水分,加入奶油和鹽(或胡椒)調味。3. 最後,撒上海苔粉,即可享用。蛋包飯材料:米1/2杯、小洋蔥1/10個(切碎末)、培根片(切細絲)1片、蛋1個、番茄醬1又1/2大匙、奶油、鹽、黑胡椒皆適量作法:1. 將吸飽水的米放入露營杯,倒水(分量外)到200ml的刻度,再擺上洋蔥末和培根絲,開火。煮沸後,轉小火,用筷子攪拌。2. 把平底鍋專用鋁箔紙鋪在步驟1上面,倒入打散的蛋液。蛋稍微凝固後,反覆翻面,等整體呈現半熟狀態之後,連同鋁箔紙一起移開。3. 持續用筷子攪拌米飯,再轉超小火慢慢加熱,等米飯的水分蒸發掉後再關火。4. 加入番茄醬、奶油、鹽和黑胡椒。整體拌勻後,蓋上鍋蓋,燜5∼10分鐘。5. 倒上步驟2的蛋,淋上番茄醬(份量外),即可完成。● 在鋁箔紙內加熱的蛋液,會從邊緣開始凝固,輕柔地從蛋凝固的地方翻面,小心不要弄破鋁箔紙。
-
2021-11-21 養生.聰明飲食
火鍋吃到飽熱量近3000大卡,吃上一頓需跑83圈操場!專家教4招吃出健康
入冬以來,氣溫漸低,許多人揪團嗑鍋,肉片、海鮮、冰淇淋等吃到飽,大受歡迎,不過,專家計算,一頓吃到飽火鍋熱量高達2,800大卡,超過一般上班族一整天所需熱量,吃上一頓,可得跑上83圈操場,才能消耗這一餐多餘的熱量。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組長林莉茹指出,親友一同吃鍋,暖胃又暖心,但一不小心,就可能吃太多,如果1個月吃上幾次,攝取過多熱量,腰圍可能就會明顯變粗。 吃到飽火鍋熱量近3,000大卡林莉茹組長說,火鍋食材、配料及飲料,看似豐富可口,但卻潛藏著陷阱,例如沙茶醬、五花肉片,以及蛋餃、貢丸等加工火鍋料等食物,熱量超高,加上含糖飲料及各式甜點,一餐下來,熱量很難低於1,000大卡。如果是吃到飽,則熱量更為驚人,許多人認為吃越多、越划算,能拿盡量拿,盤子有如小山,估計一餐恐攝取到近2,800大卡,約莫10碗白飯熱量,遠超過成年人中餐或晚餐的建議熱量600~800大卡,甚至超過一整天熱量1,800大卡。火鍋也能吃出健康事實上,吃火鍋也能吃出健康:1.首先,建議比平常吃更多當季新鮮蔬菜及各式菇類,攝取膳食纖維,幫助排便及維持腸道健康。此外,南瓜、芋頭等根莖類及雜糧類食物,等同於白飯,應該有所節制。2.攝取蛋白質食物,應該講究順序,先吃豆類製品,其次為魚類、海鮮類及蛋類,最後才吃肉片。在選擇肉片時,以白肉為主,可多點雞肉、鴨肉,少吃牛肉、豬肉、鴨肉,並選擇里肌肉等脂肪含量較低的部位,至於五花肉片則盡量少碰。3.吃到飽火鍋餐廳常以知名且昂貴的冰淇淋作為號召,許多人即使吃得很撐,也要挖上幾球,熱量當然破表。林莉茹組長建議,以水果取代甜點,蛋糕、冰淇淋則淺嚐即止。4.湯頭選擇也是健康嗑鍋的一大重點,建議以昆布湯取代高熱量、高脂肪及高鈉含量的麻辣湯。至於配料部分,多用蔥、薑、蒜及香菜來提味,少沾沙茶醬、豆瓣醬、胡麻醬等調味料。林莉茹組長強調,如果沒有節制,一餐吃到飽火鍋熱量可能高達2,800大卡,比正常一餐量600~800大卡高出不少,如果每週都吃一頓吃到飽火鍋,變胖在所難免,提醒民眾,享用火鍋之際,應該懂得聰明吃,才不用事後痛苦減肥。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1-11-19 養生.聰明飲食
防骨鬆、骨折別只補鈣、喝牛奶!營養師指6關鍵助防範
隨年紀增長,不少人會開始關注骨質疏鬆、骨折問題,許多人認為每天補充高鈣食品就不會骨鬆,其實不然。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莊譓馨營養師表示,防範骨鬆除了補鈣,其他營養也得均衡攝取,日常生活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 國人普遍鈣質不足,影響骨鬆、骨折發生率! 莊譓馨營養師表示,骨鬆早期並無明顯症狀,因此常被忽略,患者往往是在骨折後才發現。且骨鬆並非年長者特有的問題,人體骨質在20歲左右達到顛峰後,三十歲開始便會以0.1-1%的速度逐漸流失,更年期的女性流失更快。而與骨骼息息相關的鈣質,具國健署調查發現,6歲以下的幼童約有6成鈣質不足,其他年齡層更高達9成以上,顯見國人長期鈣質不足,這不單影響發育,也影響成年、長者發生骨質疏鬆症的機率。 防骨鬆別只補鈣、喝牛奶,營養師:6關鍵更助防範! 莊譓馨營養師建議,一般人每日鈣質攝取量為1000毫克,青少年則需1200毫克,不過飲食通常僅能攝取到一半的量,因此不足之處建議可透過營養品補充。 相信許多人會納悶,「明明每天都有喝牛奶、補鈣,為什麼還有骨鬆問題?」,對此莊譓馨營養師表示,即便天天喝牛奶、補充高鈣食品,一樣會有骨鬆的可能,原因在於補充量不等於吸收量,鈣在小腸當中吸收率最多約為30%。因此除了補充鈣,日常也要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維生素K、礦物質-鎂,以助鈣質吸收。而補充鈣後也可以喝點醋、檸檬水、維他命C等,在酸性環境中更有助鈣質吸收。像是優酪乳的鈣質,就比一般牛奶容易來得吸收。 另外,民眾在補鈣時也可以注意時間,莊譓馨營養師表示,營養學中公認最佳的補鈣時間在「夜間」,因為入睡後人體會分泌生長激素,有助於留住鈣質,且鈣質也具有安定神經的效果,和鎂一起搭配,不僅更有助補鈣,也有助於良好的睡眠品質。也建議若有吃宵夜習慣的民眾,可以選擇優格,除了補鈣也能補充蛋白質,不過切記,炸物、高油脂、高醣、碳酸飲料等食物,會影響鈣吸收,建議避免。 也提醒民眾,補鈣僅是幫助延緩骨鬆,並無法完全逆轉,日常運動、飲食、作息也很重要,運動方面可透過肌力運動增加骨密度,如重訓、跑步、快走、跳舞、騎單車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補鈣食材大公開!防骨鬆別只知道喝牛奶! 補鈣防範骨鬆,飲食上除了喝牛奶外,莊譓馨營養師也分享各類含鈣的食材,提供民眾作參考,當中以奶類製品、豆類製品、堅果、小魚乾、芝麻、綠色蔬菜等為主要來源。 奶類:奶類除了牛奶以外,每100公克鈣含量大於200毫克的食材包括奶粉、羊乳片、乳酪,在50-200毫克的則有鮮奶、保久乳、優酪乳。 水產類:水產類每100公克鈣含量大於200毫克的食材,包括了小魚乾、蝦米、鮭魚鬆等,介於50-200毫克的則有文蛤、魚鬆、干貝、蝦仁,而小於50毫克的有鮭魚、鯖魚、小捲、明蝦。 豆、蛋、肉類:至於豆、蛋、肉類,在每100公克鈣含量大於200毫克的食材有凍豆腐、豆干、豆皮等,50-200毫克有蛋類、豆腐、紅豆、綠豆、黃豆,而豆漿、毛豆、牛肉、鴨肉、雞肉、豬肉等則小於50毫克。 蔬菜類:除此之外蔬菜類也吃得到鈣,鈣含量在每100公克大於200毫克的食材,包含了髮菜、海帶乾、芥蘭、高麗菜乾、梅乾菜,介於50-200毫克的則有香菇、紫菜、海帶、菠菜、空心菜、地瓜葉、深綠色蔬菜,而小於50毫克的有苦瓜、茄子、筍子、黃豆芽、洋蔥、龍鬚菜。 其他:其他食材也包括了每100公克鈣含量大於200毫克的黑芝麻、山粉圓、無花果,50-200毫克的則有白芝麻、蓮子、開心果,腰果、南瓜子、葵瓜子小於50毫克。 《延伸閱讀》 .跌倒骨折才發現是骨鬆?醫師教面對骨鬆三關鍵! .肌少症易骨鬆、三高、退化性關節炎,久坐少動要注意!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1-17 養生.聰明飲食
珍奶加雞排、啤酒加炸雞小心誘發痛風! 營養師曝「飲食禁忌」
高尿酸是造成痛風的原因,尿酸是普林的代謝物,所以過去被認為吃太多高普林的食物,所以身體代謝不了,血液濃度高,最後沉積成關節結晶發炎,造成痛風。不過現在發現飲食是痛風的因素30%,另外70%成因是身體代謝機能。然而營養師朱瑞君點破迷思,她認為在過去的飲食原則裡,都著重避開高普林食物,但朱瑞君出具新加坡權威調查顯示,吃素食的人痛風發作機率比葷食者高,所以後續的研究發現,高普林食物不一定會造成痛風,有些蔬菜、植物來源蛋白,其實可以放心吃,不用限制,例如黃豆、菇類、蘆筍等,重點是要側重食物種類的選擇。常見NG痛風食物1.酒精:啤酒、紅酒、威士忌2.內臟類:豬肝、腰子、腸類等3.海鮮類:蝦、蟹、魚等4.含糖飲料:雖然不是高普林,但會造成增加痛風的狀況5.肉類:動物來源的蛋白質少吃、濃縮高湯也是禁忌。肉類例如牛肉、羊肉、豬肉、雞肉、肉乾、魚乾,還有肉湯、雞精等。6.高油脂飲食,油、煎、炸類,或例如現在流行的生酮飲食,對一些有痛風的人,可能在飲食時造成身體不適,但也有研究發現,如果能夠熬過脂肪大量代謝期,後面吃生酮飲食會紓緩,但朱瑞君認為,這還是會讓痛風的人感到不舒服。 NG痛風飲食組合1.麻油雞:雞湯+油+酒2.啤酒加炸雞:油+動物性蛋白+酒精3.珍奶加雞排:含糖+油脂+雞肉4.白酒燒蛤蠣:酒+海鮮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記者 梁少珊)延伸閱讀: ·常吃火鍋小心誘發痛風! 醫揭「代謝異常關鍵」 :愛喝湯先踩雷 ·吃鍋進補小心鈉含量比熱量可怕! 「5口味湯底排行」:第1看起來很清 
-
2021-11-14 養生.聰明飲食
追蹤10萬人的三年研究:嗜吃紅肉恐提高中風機率
愈來愈多研究顯示,食用大量紅肉或加工肉品,可能增加中風機率,但經常使用橄欖油烹飪則會降低風險。一項追蹤10萬人長達三年的研究顯示,高脂肪飲食不是問題,重點在吃進的脂肪種類。研究人員發現,食用紅肉或加工肉品最多的人,罹患中風的機率比吃最少的人高16%;而從乳製品(例如奶油和起司)中攝取多數脂肪的人,風險並沒有增加;經常用橄欖油、玉米油和大豆油烹飪的人,比攝取最少這類脂肪的人,中風機率低12%。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首席研究員王峰雷博士說,研究結果顯示,在預防包括中風在內的心血管疾病,脂肪類型和不同食物來源的脂肪,比吃多少脂肪總量更重要。專家長期以來一直警告,雖然牛肉、羊肉和豬肉等紅肉是蛋白質和維生素的良好來源,但食用過多也可能對健康構成威脅,紅肉中大量的飽和脂肪會增加壞膽固醇指數。英國國民保建署(NHS)建議,成年人每天吃紅肉或加工肉不應超過70克——大約相當於兩片培根或一根香腸。研究人員表示,此研究是第一個全面分析食用不同類型脂肪如何影響中風風險的研究。但這項研究是觀察性,目前尚無法確認脂肪攝取與中風風險之間的因果關係。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
-
2021-11-12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倦怠沒食慾、吃少卻易胖? 中醫「補捨體流」各有食補良方
健康是現代人非常關心的問題,有時即使沒生什麼大病,也還是會有疲勞、失眠等等的問題纏身。最近日本就有中醫師,以中醫的角度分析,該怎麼靠飲食改善身體狀況。根據日本媒體「日刊SPA!」報導,開設「藥石花房 幸福藥局」的中醫院長幸井俊高認為,靠著維持身體健康,讓體內環境達成平衡,是讓自然恢復力增加的不二法門,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器官退化,更需要多加留意。因此在中醫裡,認為平常時吃東西與生活習慣就非常重要,基本概念與西醫「頭痛醫頭」的有所區別。幸井指出,中醫把人分為「補捨流調」四大體質。身體內的必要營養不夠為「補」、體內容易積留過多養分為「捨」、身體循環能力差為「流」、自律神經和內分泌容易失調等為「調」。幸井分析這四種不同的體質,容易出現以下症狀,並且可以透過攝取什麼飲食改善:「補」症狀:食慾不振、吃得少卻容易胖等等適合食物:蕃薯、番茄、豆腐、波菜、豬肉、深色蔬菜「捨」症狀:倦怠感、身體腫脹、便秘、想吐等等適合食物:蘿蔔、豆芽菜、牛蒡、海藻類、瓜類、夏季蔬菜「流」症狀:心情憂鬱、頭有刺痛感等等適合食物:洋蔥、小白菜、蚵仔、青魚類、香氣良好的蔬菜、海藻類「調」症狀:體質冷、頻尿、容易淺眠等等。適合食物:黑豆、山藥、花椰菜、核桃、栗子、鮭魚、蝦、雞肉
-
2021-11-12 養生.運動天地
有片!超夯的「酪梨減醣餐」 1分鐘上手的甩肉聖品
想減肥的你,還在思考早餐、下午茶怎麼吃?今天教你做一道超簡單的酪梨番茄蛋吐司,快速解決你空虛的肚子,兼具健康美味!酪梨是超強減肥聖品,含有蛋白質、膳食纖維及維生素A、C、E,及豐富的礦物質,有促進消化、改善心血管及降膽固醇的功效,今天用1分鐘的時間,教你製作酪梨番茄蛋吐司,製作過程簡單,吃起來清爽零負擔,配上濃濃的番茄及洋蔥香,讓整體風味更上一層樓!準備食材:酪梨一顆、番茄一顆、洋蔥半顆、雞蛋兩顆、吐司、黑胡椒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飲食的影片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讓你吃飽零負擔! 延伸閱讀用豆腐代替飯 1分鐘學會豬肉豆腐丼1分鐘番茄雞肉球 吃肉肉長肌肌!「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11-10 養生.聰明飲食
維持健康第一道長城 營養師5方法促腸道蠕動不便秘
腸道問題是萬病之源!過去認為腸道的功能就像垃圾車,僅把人體代謝的廢棄物運到垃圾場丟掉;如今許多研究發現,腸道並不是人體運作的末端,而是維持人體健康的第一道長城。因為七成的免疫細胞住在腸道,他們的防禦力,決定了身體是否能阻擋壞細胞或微生物進駐,因此,一旦便祕,腸道菌種失衡,就可能造成全身從頭到腳的問題。醫學定義三天以上沒有排便,稱為便祕。我們一天最理想的排便次數,建議維持每天一到三次,才能及時將堆積在腸道廢棄物排出。到底怎麼吃,才能維持腸保健康?改善便祕5方法1、吃夠膳食纖維一天至少要吃25克膳食纖維,才能刺激大腸壁肌肉蠕動,將糞便推出去。尤其是水溶性膳食纖維,每一公克可增加糞便容積20倍,因為其具有吸水、保水、澎潤的作用,使糞便變得柔軟容易排出。只要天天五蔬果(三份蔬菜兩份水果,每份蔬菜為煮熟半碗的量;每份水果一個拳頭大),三餐中有一餐的主食是吃全榖雜糧(1碗全穀類米飯所含纖維量相當於1份蔬菜),如糙米飯、芋頭、地瓜、南瓜等,就能輕鬆達到一天25克膳食纖維。2、水分喝足膳食纖維攝取很足夠還是便祕,可能水喝太少,導致腸道潤腸的作用不夠。人體每天的基礎補水量,可依照體重計算,每公斤應補充35至40㏄的水分才足夠。3、一餐吃流質有便祕問題的人,代表腸道蠕動的力量不足。如果在消化食物時就使用過多能量,腸道將沒有足夠的能量進行解毒跟清掃的動作,為了節省腸道的能量,建議一天至少有一餐吃流質,在早餐或晚餐,可喝五穀豆漿、煮熟的蔬果汁,也可以是熬製的湯品。4、減少吃紅肉如果為糞便黏膩覺得排不乾淨,代表身體的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過量,特別是豬肉、牛肉、羊肉等比較不好消化的紅肉,建議先減少肉類攝取,同時補充鳳梨酵素,幫助蛋白質消化;還有要增加纖維及水分的攝取,如葉菜類、花椰菜、高麗菜等,幫助洗刷黏住腸道的殘便。5、吃益生菌、喝梅子汁可吃含有益生菌的食物,改善腸道菌叢生態,搭配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有助腸道蠕動;嚴重便祕的人,可以適量飲用梅子汁、黑棗汁、決明子茶、蘆薈汁、洋車前子等有輕瀉作用的食物,因這些食物屬性寒涼,不建議長期食用。若上述建議仍無法改善便祕時,可詢問醫師是否使用藥物來幫助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