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0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搜尋
血壓
共找到
4675
筆 文章
-
-
2021-04-10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男性勃起障礙勿亂服壯陽藥 恐導致症狀惡化、危害健康
為了挽救「性福」又不敢就醫,許多男性常購買不明來源壯陽藥,反而導致症狀惡化甚至危害健康。南投醫院泌尿外科醫師李昇平醫師說,造成男性勃起障礙的因素相當複雜,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壓力、抽菸、藥物或是賀爾蒙等多種問題導致,只要不避諱就醫,經醫師對症治療,還是可改善性功能障礙。勃起功能障礙是男性難以啟齒的問題,但不避諱就醫,在醫療人員評估討論,依個別狀況治療後,可以大幅改善。南投陳姓退休公務員因為無法維持勃起,原本安慰自己年邁打算就此放棄性生活,但在妻子的鼓勵下,至南投醫院接受線性震波治療療程,已恢復幸福美滿的夫妻生活。南投醫院引進線性震波治療,非侵入性的治療,利用低能量的震波來促進血管新生,幫助血液循環,改善血流量與流速,進而增加勃起功能與硬度。通常療程是每周一次,持續六周,依據患者的體質與病況而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目前該治療尚未納入健保給付。關於勃起功能障礙,李昇平鼓勵民眾不要害怕就醫,在經由專業醫師評估與治療後,往往可以得到理想的改善方式。除了接受治療,三高等慢性病穩定控制,戒菸酒等危險因子、搭配減重、規律運動,養成良好的生活型態都是提升性福重要的關鍵。
-
2021-04-10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血壓正常卻很喘 主動脈瓣膜狹窄不到1公分
按時服用高血壓藥,血壓控制穩定,怎麼會喘到不行又胸悶?小心主動脈瓣膜狹窄,如果輕忽沒治療,容易進展為重度狹窄,有猝死的風險。一名85歲老太太,有高血壓長達20年,經規律用藥後血壓逐漸正常,近半年來常常走一下就喘吁吁,甚至胸悶、呼吸困難,以為是正常老化,直到突然昏倒送醫,才發現心臟的主動脈瓣膜狹窄程度已剩不到一公分,檢查確診為「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再不處理恐引發狹心症、心臟衰竭,甚至有猝死可能。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部副主任黃啟宏表示,主動脈瓣膜由3個瓣葉所組成,在人體循環系統中扮演心臟血流通往全身的大門。主動脈瓣膜狹窄,除了天生結構異常外,會隨年齡增長鈣化進而狹窄,心臟能輸出的血液就愈來愈少,許多症狀也伴隨而來。一般來說,70歲後就要注意主動脈瓣膜狹窄的老化問題,80歲之後的發生率約3%至5%。黃啟宏指出,有三高問題的老年人,可能會加速主動脈瓣膜狹窄惡化。多數病人在輕度狹窄時並沒有異狀,隨著狹窄愈來愈厲害,就會出現呼吸困難、頭昏、暈厥、心絞痛等不適症狀,嚴重甚至導致心臟衰竭。根據國際標準,這位老太太主動脈瓣膜狹窄程度剩不到1公分,已經屬於重度狹窄。黃啟宏表示,她的血壓曾高達160至170mmHg,規律用藥穩定控制,未料,近半年來走路不到50公尺很喘,這就不大對勁,「昏倒」即是主動脈瓣膜狹窄嚴重的警訊,一旦錯過治療時間,會大幅縮短餘命,甚至猝死。老太太接受免開心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TAVI)」,手術順利,一周後即出院,術後不適症狀明顯改善,並可外出輕鬆步行200至300公尺。黃啟宏說,TAVI適合高風險患者,例如高齡、合併症多,接受手術的風險太高。但對於身體狀況較好的年輕人來說,手術還是最完整的治療方法。
-
2021-04-09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大部分人都做錯
43歲張先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因工作長期應酬聚餐,兩年前體重達到130公斤時,眼睛腫脹、視物模糊扭曲,診斷為長期血糖過高導致視網膜初期病變,若嚴重恐失明。血糖控制不良+罹病時間 易致視網膜病變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郭建志醫師表示,正常醣化血色素為4.7至5.6,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罹患時間長短有關,再加上有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的危險因子,視網膜病變更加惡化,因此,做好適當的體重管理與控制血糖是相輔相成的。有效控制體重 惟量是問為上策現今許多藥品主打抑制食慾、增加代謝和促進排便,這都是短期成效,若要維持長期健康,除了少吃高熱量食物,低熱量的食物也不能吃多,掌握「惟量是問」的關鍵,讓自己在用餐時能明確知道每一餐的總量及熱量;外食族購買超商食物時,可參考外包裝標示熱量,每日所需熱量的評估要考量自己工作耗用的體力多寡,避免因為攝取不足導致頭暈等狀況。糖尿病飲食順序 這樣吃才正確針對糖尿病,不少人都認為「先吃肉,再喝湯,飯後一盤水果剛剛好」,對此,郭建志指出,中醫治糖尿病分上消、中消、下消三階段,指的就是多渴、多食、多尿,這3多症狀處理好,達到滋陰補腎,血糖就會穩定;建議改變飲食順序,先吃低熱量水果,再喝湯,先吃肉再吃菜,吃完飯感覺8分飽就是剛剛好。良好觀念+規律作息 比藥物調整更管用而不分中藥西藥,只要能控制血糖、體重下降就是好藥嗎?郭建志說明,控制血糖要從生活飲食與運動調整最佳,若僅是透過任何藥物的幫助,沒有良好的觀念與生活作息,一時的瘦只會換來更久的胖,畢竟肥肉債不是一天造成的,建議要搭配醫囑、均衡飲食、少吃多運動。三餐份量不固定 小心身體會反撲此外,許多人因為要吃大餐,認為少吃這餐的份量,挪到下一餐吃並不會胖?郭建志強調,三餐不固定、暴飲暴食是無法控制血糖,後果還可能會導致更胖、注意力不集中、餓了容易生氣,建議要定時定量,吃少量澱粉、大量青菜,少吃精緻醣類或加糖,例如汽水、珍奶、蛋糕、麵包、餅乾、泡麵、鍋貼、甜食,以及油炸高脂肥肉、動物外皮與高膽固醇類的東坡肉、雞皮、炸雞排、炒花枝。高纖蔬果不能取代正餐 掌握攝取量是關鍵水果含有高纖維,用來代替正餐也不會胖?郭建志透露,鳳梨、芒果、蕃薯、南瓜、山藥等瓜果蔬菜,因為香甜、含糖量高,也不能一次吃幾顆當作正餐,應該要均衡飲食搭配,食物多搭配吃高纖低熱量的蔬菜類,或吃芭樂、火龍果、蕃茄等低熱量且有飽足感的水果類;掌控每一餐攝取的總量、熱量。延伸閱讀: ·愛吃甜食、油炸物易得糖尿病? 醫揭「關鍵原因」:小心還會傳給下一代 ·不甜的水果不會影響血糖可以多吃? 含糖量其實沒差!這些無糖食物也是陷阱 
-
2021-04-09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高血壓越控制越喘?8旬嬤主瓣膜狹窄剩不到1公分險喪命
高血壓藥明明乖乖吃,控制也越來越穩,怎麼還喘到不行又胸悶?一名85歲老太太,有高血壓問題長達20年,經規律用藥後血壓逐漸正常,近半年來卻常常走一下下就喘吁吁,原以為是正常老化,直到一次突然昏倒送醫,才發現心臟的主動脈瓣膜狹窄程度已剩不到一公分,再不處理恐引發狹心症、心臟衰竭甚至猝死可能。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部副主任黃啟宏表示,主動脈由3個瓣葉所組成,在人體循環系統中扮演心臟血流通往全身的大門,與常聽到的主動脈剝離多因血壓突然急速竄高的成因不同,主瓣膜狹窄除了天生結構外,一般是隨年齡增長鈣化進而狹窄,就像年久失修的厚重門板,開口愈來愈小,心臟能輸出的血液就愈來愈少,許多症狀也伴隨而來。一般來說,70歲後就開始要注意主動脈瓣膜狹窄的老化問題,80歲之後的發生率約3%至5%,黃啟宏表示,有三高症狀的老年人可能會加速狹窄其惡化,按照國際標準按程度不同,老太太狹窄程度不到1公分,已屬於重度。黃啟宏表示,多數病人在輕度狹窄時並沒有異狀,隨著狹窄越來越厲害,就會出現呼吸困難、頭昏、暈厥、心絞痛等不適,嚴重甚至導致心臟衰竭,個案中的老太太,血壓曾高達160-170 mmHg,規律用藥穩定控制下來,藥越吃卻越喘,這已就不大對勁,「昏倒」就是主動脈瓣膜狹窄相當嚴重的警訊,一錯過治療時間,會大幅縮短餘命甚至猝死。術後的老太太不適症狀明顯改善,並可外出輕鬆步行200-300公尺,黃啟宏說,若發現家中有高血壓病人血壓逐漸正常,卻出現很喘、胸悶痛、呼吸困難、頭昏、暈厥等症狀時,請提高警覺就醫,只需透過心臟超音波就能研判主動脈結構性的嚴重程度提早做出預防。
-
2021-04-09 新聞.用藥停看聽
痠痛吃肌肉鬆弛劑有效?藥師解析5種常用藥,副作用大不同
因運動導致肌肉痠痛、關節扭傷、肌腱發炎,或因搬運重物姿勢不良閃到腰,或是長期壓力大肌肉緊繃、久坐辦公肩頸僵硬等情形,至復健科或骨科就診時,醫生多會開立「肌肉鬆弛劑」,來緩解疼痛。 但,你知道嗎?當痠痛找上門,過度服用肌肉鬆弛劑,小心會讓肌肉「鬆」過頭!食品藥物管理署於《藥物食品安全週報》中,邀請鄰家藥師甘誼文為大家進一步說明,讓民眾更了解「肌肉鬆弛劑」。 肌肉鬆弛劑是解痠痛萬用藥?小心藥物副作用 甘誼文表示,「肌肉鬆弛劑」是可讓肌肉放鬆的藥物,透過干擾神經肌肉末端的神經傳導,減輕肌肉緊張痙攣、過度反射所引起的疼痛、僵硬和緊繃不適,讓過度使用的肌肉得以休息。 在服用肌肉鬆弛劑之後,肌肉會呈現放鬆無力的狀態,精神也容易產生疲倦嗜睡、視線模糊、反射運動能力下降及專注力降低等情況。此時,在行動上一定要特別注意,不可掉以輕心,別不小心發生意外。 5種常見肌肉鬆弛劑,副作用大不同 甘誼文指出,肌肉鬆弛劑不只一種,醫師在診斷病人酸痛的成因與部位後,會開立不同的肌肉鬆弛劑。每一種肌肉鬆弛劑的機制、注意事項與副作用都不相同。她特別以下5種常見的肌肉鬆弛劑,為民眾做進一步說明。 1. Baclofen 常用的中樞性肌肉鬆弛劑,結構近似於神經傳導物質GABA,能抑制脊髓反射,使緊張或痙攣的肌肉得到鬆弛。因此,Baclofen的適應症限於脊髓和大腦疾病或損傷引起的肌肉痙攣。 常見副作用有疲勞、短暫性昏睡、肌無力,可能有呼吸困難或頭暈的狀況。長期連續使用Baclofen後,若突然停藥可能產生躁動不安、精神混亂、錯亂幻覺、譫妄,甚至癲癇的情形,若有神經疾病相關病史者需特別小心。 2. Chlorzoxazone 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肌肉鬆弛劑,不會影響正常肌肉的功能,對腦幹也幾乎不產生作用,因此對精神、神經、呼吸、循環系統等正常生理機能的影響較少。 主要可減輕骨骼肌痙攣、急性肌肉疼痛,對於肌肉緊張、神經肌肉異常收縮等都有幫助。服用這個藥物時,可能會導致排出橘紅色的尿液,此為正常現象不用太過擔心。 3. Tizanidine 是中樞型肌肉鬆弛劑,除了肌肉鬆弛的作用,亦有中樞鎮痛效果。主要抑制脊髓中樞的興奮型神經傳導物質NMDA的訊號,對於肌肉痙攣的疼痛及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痙攣的症狀都有幫助。 甘誼文提醒,Tizanidine可能造成低血壓、頭暈眼花的副作用,若同時使用其他降血壓的慢性病藥物,應主動告知醫師。 4. Mephenoxalone 藉由阻斷神經傳導及抑制骨骼肌肉反射的方式,進而達到放鬆肌肉並緩解痙攣的效果,主要可減緩由脊髓或肌肉痙攣引起的疼痛,針對大部分肌肉疼痛、僵硬不適的狀況都能有效緩解,恢復正常的生活機能。 除了作為肌肉鬆弛劑,也有緩和神經、放鬆精神效果,能改善精神緊張、神經質、神經焦慮的症狀,可作為輕度抗焦慮及精神安定劑處方。 需注意相關交互作用,例如酒精、部分鎮靜安眠類藥物、抗組織胺藥物,可能會加重嗜睡、倦怠、無力等副作用,不可同時服用。服用後如有昏昏欲睡情形,請勿駕駛或動用機械等。 5. Tolperisone 主要用於緩解脊髓損傷、外傷術後、腦中風後遺症、腦性麻痺、多發性硬化症及其他疾病等引起的肌肉痙攣及緊張。此藥物有強烈的酸苦味,服用時要「整粒吞服」,若剝半或咬碎可能會造成舌頭痲痺的不適感,請服用者特別留意。 甘誼文提醒,肌肉鬆弛劑可有效減緩肌肉痠痛,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小覷。記得要遵照醫師處方,安全服藥,才能在不傷害身體的情況下,達成有效的治療。
-
2021-04-09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體重破百直腸科名醫陪兒路跑甩肉20公斤 病患以為看錯醫師
「妳掛錯科了吧,不是這個醫師啦。」一名癌後一年追蹤一次的老太太,對著媳婦質疑再三。我是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建志,五年前開始減重,用了一年半時間,破百體重甩掉了20公斤,前後判若兩人,在門診中常有病人懷疑掛錯醫師。減重的動機很單純。2016年,要升小一的兒子央求我陪他完成1公里的路跑,1公里看似短程,但我長期過重、膝蓋在大學時又受傷開過刀,一上跑步機才跑300公尺,就喘到受不了。心律不整 靠服藥改善其實,兒子還沒許願的前一年,我就因一場莫名嚴重的心律不整,警覺到自己也是人,也會變病人,當時心顫到會心慌,住院做了各種影像檢查,找不到問題,最後靠著持續服藥控制病情。出院後,一位愛路跑的好友建議多運動,「來跑步吧!」我直覺怎麼可能,但也動起「等我體重減輕一點好了」念頭,因工作忙,決定先從「吃少」下手,結果半年下來根本沒效,常在挨餓,餓起來脾氣更差。兒子短短1公里的號召,竟成為我一路靠運動減重的支撐。由於騎飛輪對膝蓋的傷害僅次於游泳,社區樓下正好有兩台,符合不用出門也能動的懶性,但第一次節食減重失敗,這次信心也不是很足夠,僅小聲的跟自己說「每天騎30分鐘就好」,三個月若沒效再說吧。用App天天記錄體重,不管再忙都會去騎,才一個月,體重竟然掉了5公斤,耐受力也變好了,因此騎飛輪時間拉長到45分鐘,看著體重數字節節下降,開始期待運動,成為工作以外的重心。減重期間,不再少吃或不吃,而是調整飲食內容與作息,現在大幅降低碳水化合物攝取,晚上七點半後不再飲食,直到隔天早上六點多早餐,雖然沒有「168」,卻戒除消夜習慣。建肌力 舉啞鈴做伏地挺身瘦下來的過程,脂肪沒了,皮都皺鬆了,開始建立肌力,讓肉長出來才能撐起皮膚,在周一到周五,每天利用早上送完小孩上學後的短短10至15分鐘做核心運動,像仰臥起坐10個、伏地挺身10個、棒式10個,啞鈴舉幾下,周六、日休息,逐漸感覺肌肉變結實,腰痠背痛問題也減緩。2017年底,身體狀況都準備好似的,不僅陪兒子完成路跑,還可以跑到10公里。現在假日常跟太太帶小孩爬郊山,走走戶外,對我來說,這在以前是天方夜譚!找回健康 脾氣也變好了運動減重讓我找回健康,心律不整的藥從三顆、兩顆到停藥,血壓從130毫米汞柱降為110毫米汞柱,脾氣變好,不那麼急躁,過去睡覺打呼得很嚴重,現在消失了,睡眠品質更好。我的運動時間不長但穩定,符合333原則(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30分鐘、每次心跳超過130下),我常建議朋友,不能把體重設定看得過度壓力,應從小目標達成開始,才容易成功,並內化為生活日常的設定,如果很勉強的做到,一定維持不久。我的體質像老爸,但後天才是造成肥胖主因,大學重考那年壓力超大,不動又愛吃,就來到96公斤,後來醫師訓練期間直接破百,長達13年,「過重」不能怪爸媽,自己責任比較大。我兒子好像也有肥胖體質,但現在我跟太太盯著他,要求建立良好生活型態,包括:不喝含糖飲料、三餐定時定量、多運動。「好的生活習慣被建立,絕對離譜不到哪裡去。」陳建志小檔案現職:和信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年齡:49歲學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專長:大腸直腸癌症手術大腸直腸內視鏡手術(腹腔鏡微創手術)肛門疾病及相關手術大腸內視鏡檢查大腸直腸癌症家族史相關諮詢興趣:爬山經歷:NewYork-Presbyterian Hospital Weill Cornell Medical Center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及北榮外科部住院醫師、總醫師
-
2021-04-08 養生.聰明飲食
喝咖啡助減重?胃食道逆流?一張圖看懂咖啡常見迷思!
現代人幾乎每天早上都要來一杯咖啡,咖啡對人體的影響也越來越受重視。有人說喝咖啡會骨質疏鬆、胃食道逆流、心血管疾病,甚至有人說喝咖啡會致癌,這些是真的嗎?喝咖啡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就讓我們一次弄懂咖啡的迷思。 根據美國標準,咖啡因每日建議攝取量成人不超過400毫克(台灣為300毫克)、孕婦為200毫克、12歲以上青少年為100毫克,未滿12歲孩童則不宜攝取。 人體吸收咖啡因的速度很快,喝咖啡後15分鐘到2小時是體內咖啡因濃度的高峰,也是提神效果最好的時候。除了提神之外,咖啡因還有輔助止痛的效果,這也是有些止痛藥會添加咖啡因的原因。 咖啡因過量會對人體造成一些壞處,成人每日攝取超過400毫克,可能會焦慮、失眠。短時間內攝取超過1200毫克會出現亢奮、思緒跳躍等更嚴重的精神異常,超過10000毫克可能致死。喝咖啡要喝到咖啡因中毒致死其實非常困難,換算起來需要在短時間內喝75杯以上的咖啡,事實上致死個案大多是服用過量的濃縮咖啡因藥丸或藥粉所致。另外,如果孕婦每日攝取超過200毫克,可能會引發子宮胎盤血管收縮,進而導致胎兒低體重或流產。 有長期喝咖啡習慣的人,突然停止不喝可能會出現「咖啡因戒斷」。患者會頭痛、疲倦、心情鬱悶、精神無法集中,這些不舒服會在停止喝咖啡後一至二天後達到高峰,之後持續二至九天。對於想戒咖啡的人,建議透過逐漸減量的方式來降低戒斷的不適。 很多人擔心喝咖啡會造成心血管疾病,但研究顯示並非如此。剛開始喝咖啡的人血壓會輕微上升,但是長期喝咖啡後血壓會逐漸降回原本的水平,也就是說喝咖啡並不會導致高血壓。另外,研究顯示長期喝無濾渣咖啡(法式濾壓壺、土耳其咖啡)會導致低密度膽固醇上升,進而引發心血管疾病。不過台灣民眾常喝的咖啡大多會濾渣,因此不會有這個問題。甚至每天適量攝取3到5個咖啡杯的咖啡,還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風險。 另外,很多人也擔心喝咖啡會造成胃食道逆流和骨質疏鬆。針對胃食道逆流,近期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喝咖啡並不會提高胃食道逆流的風險。早期認為咖啡豆富含草酸會抑制鈣質吸收,進而引發骨質疏鬆。不過咖啡豆泡成咖啡後,草酸含量並不高,大約只有紅茶的1/5、高麗菜的1/100、菠菜的1/1000,因此喝咖啡導致的鈣質流失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 前陣子,咖啡致癌的議題也被廣泛討論。事實上,咖啡不僅不會增加癌症的風險,甚至常喝咖啡的人罹患皮膚癌、乳癌、前列腺癌的風險會輕微下降,而罹患子宮內膜癌和肝癌的風險更會明顯下降。咖啡對人體其他器官也有很多好處,咖啡可以保護肝臟降低肝指數、減少肝硬化、降低膽結石與腎結石的風險,更可以有效減少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機率。 近來研究還發現咖啡因具有控制體重的潛力,因為咖啡因會抑制食慾、提高基礎代謝率,長期攝取咖啡因的人較不易增加體重。不過很多市售的咖啡或能量飲料會添加糖分、奶油等高熱量的成分,所以建議想要控制體重的人慎選咖啡因來源,而黑咖啡就是很好的選項。 過去很多民眾擔心喝咖啡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顯示,適度喝咖啡(每日3到5個咖啡杯)不但不會引發心血管疾病、胃食道逆流等疾病,甚至還可以帶來一些好處。如果本來就有喝咖啡的習慣,不需為了健康因素特地改掉。民眾反而需要注意每日咖啡因攝取量,光一杯特大杯美式咖啡的咖啡因就超過200毫克,如果再喝可樂、提神飲料就很容易超標。總歸一句老話,所有的食物都應該適量攝取,過與不及對人體都不好。 《延伸閱讀》 .喝咖啡配B群更提神?專家:加速B群代謝 .喝咖啡有助對抗自由基?營養師教這樣咖啡更健康
-
2021-04-08 新聞.用藥停看聽
3種老人常用藥 服用不當反危險
根據統計,在台灣65歲以上長者,高達五成有三種以上共病,使用多重藥物的機率與種類逐年上升。馬偕醫院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周曉慧指出,最常見的老人不當用藥,分別是胃藥、安眠藥、高血壓藥等三種藥物。這些藥物若未正確用藥,不但會適得其反,還可能引發跌倒、骨折等意外危險。以胃藥來說,周曉慧表示,老年人年紀越大,體內的胃酸相對降低,然而,不少長輩可能有「吃藥傷胃」迷思,經常自行服用胃藥。一位70多歲的婆婆是慢性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照過胃鏡指數正常,但一感覺胃脹不舒服,就服用含氫離子幫浦阻斷劑的強效胃藥,這種胃藥可強效抑制胃酸,但吃過多會讓消化系統變弱,建議停藥換成消化酵素後,她的症狀就獲得緩解。安眠藥也是老人家常見用藥,周曉慧發現,65歲以上門診患者,一半以上曾服用或長期使用安眠藥,值得注意的是,效果愈快愈好的安眠藥,副作用也可能愈多,最常見老年人吃了安眠藥,半夜起來尿尿時意識不清跌倒,骨鬆者還會發生骨折。老人失眠原因很多,可能合併失智、憂鬱、巴金森,或年紀大退黑激素不足等問題,各有不同的用藥,不能只以安眠藥通盤解決。周曉慧建議,吃安眠藥需搭配正確生活作息,讓生理分辨白天、晚上才行,否則真正的睡眠好處沒有得到,吃到後來反影響睡眠周期。台灣的高血壓盛行率高達四分之一,高血壓用藥頗多。周曉慧說,許多長者常吃降血壓藥卻沒有天天量血壓,曾有一位阿公吃到頭好暈,一量血壓才知道血壓降太多,她呼籲,慢性病藥不可能跟一輩子,高血壓用藥要記得搭配量測血壓。
-
2021-04-08 失智.像極了失智
他們恩愛30年,現在卻吵到要離婚!醫:5個常見病癥,恐是早發失智合併妄想
陳小姐的爸媽,過去30年感情都很好,但最近卻吵到快要離婚!原因是55歲的爸爸,最近老是懷疑媽媽有「小王」,叫媽媽去死,媽媽不甘心被誣賴,氣到要離婚。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醫師陳羿行說,陳先生是早發性失智合併嫉妒妄想,必須透過藥物及家人支持重整家庭。 陳小姐說,父母結縭30年,一直都很恩愛,她出嫁後也很放心娘家,不料這1年來,爸爸變得煩躁不安、易怒,不喜歡社交活動,提早退休後窩在家裡;媽媽白天要工作,還有其他社交活動。 5個常見失智合併妄想病癥1、煩躁不安2、易怒3、不喜歡社交活動4、記憶力退化,對時間和地點產生障礙5、對人的辨識出問題,引發不安全感 就醫發現記憶力達失智程度 爸爸對媽媽屢有抱怨沒有按時下班返家,媽媽不想理他,近幾個月爸爸卻變本加厲,竟然懷疑媽媽外面有「小王」,自己結婚戒指不見了,也誣賴是媽媽送給「小王」了,情緒動輒失控,一再以言語暴力要媽媽去死,指責媽媽萬死也不足以謝罪,媽媽無法再忍受,氣到要離婚。 兄弟姊妹看到父母吵到要離婚,硬拖著爸爸就醫,醫師發現他的記憶力已達失智程度,並合併嫉妒妄想,讓大家瞠目結舌,他們認為爸爸才55歲,怎麼可能失智? 陳羿行說,失智症大部分發生在65歲之後,年齡越大比率越高,在65歲之前就發病,稱之為早發性失智症,和先天體質或遺傳有關,並不常見。 無暴力傾向採藥物穩定情緒 失智症者因為記憶力退化,對時間和地點產生障礙,對人的辨識也出問題,引發不安全感,造成妄想等,在臨床上最常見的是被偷竊的妄想,懷疑東西被身邊的人偷走,其實是失智忘記東西放哪裡;其次是被害妄想,懷疑被下毒或被監視,沒有安全感。 而懷疑另一半不忠的情況是嫉妒妄想,通常是長期酒癮造成性功能障礙,與配偶伴侶性事不和諧產生懷疑,是酒精性精神病,但失智症也可能併發嫉妒妄想,陳小姐的父親情況就屬這種。 陳男沒有暴力傾向,經由藥物治療,穩定其情緒,而臨床上還有些個案更嚴重,懷疑另一半外遇並習慣毆打對方,這種就必須住院治療。 早發性失智症影響家庭甚鉅 陳羿行表示,一般而言,安享天年的老年人失智妄想,還比較能讓家人接受,如果是早發性失智症患者,由於年紀較輕,行動通常自如,有的還是家計主要來源,家人通常都無法接受,整個家庭生活層面都會受嚴重衝擊。 陳羿行強調,這類個案除了透過精神穩定的藥物去改善妄想情況,修補伴侶關係,也需要重整支持系統,家人要叮囑用藥,多加關心陪伴,也應為患者辦理重大傷病卡以減免醫療費用,及申請身心障礙鑑定以取得社會資源。 預防或延緩失智症的方法*要增加大腦保護因子,包括多動腦、多運動、均衡飲食、多社會互動、維持健康體重 *要減少危險因子,包括要預防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避免頭部外傷、不抽菸、遠離憂鬱。●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中年後肌肉下降、體脂肪持續增加!把握4原則,增肌減脂並行、讓你慢老超有活力.桌球CP婚變》坐月子被江宏傑笑臉圓爆哭...福原愛:每一次爆哭的過程,我學會了說出心事.「黃豆」會致乳癌?研究證實:愛吃這2種飲食才真的玩命
-
2021-04-08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痛風不能吃豆類製品?醫:限錯飲食對控制尿酸沒用!真正不能吃的是這些
痛風和俗稱尿酸高的高尿酸血症(簡稱高尿酸),在臺灣十分常見,可惜的是,一般人並沒有因此而瞭解得更正確,反而誤解不少。對容易伴隨代謝症候群出現的高尿酸與痛風,如果能正確了解、控制達標,除了可以阻止痛風關節炎爆發,更能協助控制血壓、減少動脈硬化及腎臟損傷,避免未來心肌梗塞、腦中風及腎功能受損的風險。臺灣是世界痛風之島民眾雖時常聽到痛風和尿酸高,卻不一定真的知道它們在臺灣到底有多普遍。以Dr. Smith 2010年發表的研究,過去西方世界以為痛風最普遍的紐西蘭毛利人族群(成人6.4%)、比起臺灣原住民的高尿酸盛行率11.7%,實在是小巫見大巫。劉秋松教授2003發表的研究顯示卑南族最不受其他生活習慣影響的兒童中、同樣有極高的高尿酸血症,其中男童29.5%、女童40.2%有高尿酸。臺灣痛風及高尿酸血症診治指引中也指出,臺灣一般成年人中有70.2%、原住民中有90.2%出現血中尿酸超過6.0 mg/dL,遠高於世界一般不到40%的比例。 因此,臺灣是名符其實的世界痛風之島!痛風一定要限制飲食嗎?其實對病患而言,用藥最重要;但不良飲食習慣是超級豬隊友!血中尿酸的正常值約在7 mg/dL左右,超過9 mg/dL的民眾,未來很高比例就會發作痛風;如果能持續控制在低於6 mg/dL以下(有痛風石病患在6 mg/dL以下),未來痛風發作風險會明顯下降,這時就稱為治療達標。眾多的臨床研究結果都顯示,雖然最嚴格、具有潛在造成營養不良可能的無普林(尿酸原料)飲食控制,也只能把血尿酸值下降1gm/dL左右。以「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2016年診治指引」建議:血尿酸值9以上才可能直接開始用藥,只靠飲食要達標的機會實在渺茫,而且比起把一天一次規則用藥就可以輕鬆把尿酸下降3-4 mg/dL以上,飲食影響其實不是太大。但是幾乎每位醫師都有經驗,民眾回診最關切的都是那些不能吃的飲食問題。除了不希望長期用藥的期待,因為不良飲食習慣確實是「成事不足、敗事大大有餘」的痛風控制豬隊友。合宜的飲水量對預防痛風發作最有效其中容易忽視的、就是最簡單的水;由於經尿液排出是體內尿酸最主要的排除路徑。研究顯示,在心肺腎功能正常的病患,除進食外、每日應有1500 cc以上的飲水,就能有效減少急性痛風、和尿路結石的發作。波士頓大學醫學院醫學系Neogi T.教授2009年發表的研究即顯示,每日飲水超過1920 cc的痛風病患可減少當日46%痛風發作機會,約略相當於把血尿酸值由8.5降到6mg/dL的程度。所以在身體健康許可下、尤其是流汗多排擠了尿液量的時候,合宜的飲水量是最簡單直接的預防痛風發作方式。根據「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2016年診治指引」,具有不良飲食習慣、真的會容易發作痛風:◎攝取較多肉類的人比攝取較少肉類的人高出約41%會罹患痛風。◎攝取較多海鮮的人比攝取較少海鮮的人高出約 51%會罹患痛風。◎每天喝355ml啤酒的人比不喝酒的人高出約 49%會罹患痛風。(1瓶易開罐約330ml。)◎每天喝44ml烈酒的人罹患痛風的風險增加15%。(1杯烈酒杯約35-70ml。)其中酒類的風險和一般人想像不太一樣,雖然攝取酒精總量越高確實越增加痛風發作,但是不是只有酒類含酒精濃度問題,酒的種類影響可能更大。來自UnderwoodM.教授2009年發表於英國醫學會期刊(BMJ)的研究顯示,釀造酒比蒸餾酒更加容易引發痛風。其中飲用啤酒確實是風險最高,增加了2.5倍急性發作風險、其次才是如威士忌、伏特加等酒精度高的蒸餾烈酒約增加1.6倍,至於香檳等所謂薄酒,在正常飲酒量時、其實未增加痛風發作風險。高湯、火鍋鍋底、蜆精才更要小心豆類在那裡?...別不該限的拼命限,不必禁吃豆類製品啦。不幸的是,錯誤的痛風飲食觀念真的無處不在,限錯了飲食更對控制尿酸沒用。臺灣尿酸高的民眾常會禁吃豆類製品,就是典型的「不用限、卻怕到不敢吃」的最好例證。只依照傳統的所謂高普林食物去避免食用其實並不正確。依據2004年發表於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研究顯示,攝取包括豆類、蘆筍的所謂植物類高普林食物,並不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但紅肉及內臟的肉類、海產類,則確實會增加痛風發作。合併食用高油脂食物,也會增加發作風險。但最麻煩的並不是蝦蟹等膽固醇含量高的水產食物,反而蚌蛤類的貝類食物才最高。烹煮方式也有影響,與煎炸等方式較無關聯,反而是熬成高湯(如肉類海鮮火鍋鍋底、純植物性食材鍋底則尚未有定論)、或如蜆精般的萃取,由於液態化的快速吸收,反而更快速提高血中尿酸,增加發作風險。高果糖含糖飲料超毋湯現代飲食裡最容易被忽略、卻真正對尿酸痛風衝擊最大的,更是糖尿病友需要嚴格注意的,反而是「果糖」!由於常溫下呈液態、而且糖度高,果糖比蔗糖更容易應用於食品加工、特別在飲料類、加工食品中更為風行。在手搖飲料極風行又炎熱的臺灣,大量果糖常隨著含糖飲料被快速攝入,隨即轉為血中的尿酸,由於短期波動快,果糖很容易誘發痛風發作。由公元2000年起一系列的研究,在在指向飲食中添加由玉米澱粉轉化的高果糖糖漿,尤其是化糖飲料,會明顯增加痛風發作。2014年哈佛醫學院Roddy E及Choi HK兩位教授發表的綜合文獻回顧分析顯示,由於容易飲用更大量,含糖飲料增加痛風發作風險倍數為 RR1.62-2.39與過去熟知的啤酒 RR2.51誘發發作風險近似,所以痛風或高尿酸血症病友真的要格外留意。果糖攝取另一個問題是不容易讓大腦感到吃飽,似乎有第二個胃的無限暢飲,更容易過量攝取,加重脂肪肝、痛風發作、及心血管風險。3大方式減少痛風發作Choi HK教授領導的哈佛醫學院團隊的一項大型研究,透過追蹤長達26年近4.5萬名尚未發作過痛風的美國男性,分析生活方式改善因素對預防未來痛風發作的效力,研究成果2020年11月24日發表於《JAMA Network Open》期刊,發現可透過體重控制、高度遵循健康飲食原則、不飲酒三大方式,減少高達7成(69%)未來痛風發作的風險。其中體重控制最具成效,三大方式的目標分別是:1. 體重控制 : 將身體質量指數(BMI)控制在正常範圍的低於25。但是即使BMI只能在25-29.9 之間,只要也同時控制酒精及遵循健康飲食原則,依然可減少60% 未來發作痛風風險。2.酒精攝取 : 不常態性飲酒,酒精攝入量越低越好,最好是零酒精。3.健康飲食原則 : 高度遵從得舒(DASH)飲食原則,就是以低脂、低鹽、低糖,提供均衡營養。避免過多精製或再製食物以減少精製糖、過量鹽、和飽和脂肪 ( 包含反式脂肪 ) 的攝取,以少油的瘦肉、家禽、魚類、豆類作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並均衡攝入蔬果、乳製品、穀物、堅果。痛風不痛、遠離代謝症候群總結以上所述,痛風、高尿酸血症病友,打破飲食迷思是趕走痛風治療豬隊友的好辦法。配合用藥,定期檢測尿酸值與腎功能,與營養師、醫師一起建立正確的觀念,足量飲水、少果糖、減少啤酒烈酒、減少紅肉內臟貝類食物,多增加低脂、高纖的健康原型食物。更重要的是控制體重在BMI至少30以下(最好是25以下),更能讓痛風不痛、遠離代謝症候群、活的更健康!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本文經臺中榮民總醫院授權刊登,摘錄自中榮醫訊月刊電子報第275期)
-
2021-04-08 養生.聰明飲食
身體缺鈣全寫在外表!營養師傳授補鈣、健骨吃法
你缺鈣嗎?根據國健署的調查發現,在台灣有高達「99.8%」的成人,每日乳品建議攝取量沒有達標到1.5杯!不過,鈣質不足除了喝牛奶外,阻擋內憂外患怎麼做呢?缺鈣警訊 疲倦、抽筋、失眠最常見營養師高敏敏在其臉書提到,若是常容易感到疲倦、抽筋、指甲易斷、身體小問題不斷、睡不好、失眠,甚至是憂鬱,就有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正在告訴你「缺鈣」了,務必重視才行。(推薦閱讀:便祕、缺鈣還有遺傳都會讓小腹微凸! 營養師揭「3個飲食自救法」:吃很重要)傷骨4行為 多數人無意間正在做另外,高敏敏更指出4項不少人常會犯的傷骨行為,第一項就是「不喝牛奶」,因牛奶或乳製品均含有豐富鈣質,攝取過少會缺鈣;第二項為「久坐不動」,此舉容易讓肌肉與韌帶退化。而骨頭在生長的時候,會根據骨頭承受的重量,來決定要長得多堅固,若「無運動習慣」則無法讓吃到身體裡的鈣質,轉化成骨質;最後一項則是「不愛曬太陽」,高敏敏說,曬太陽主要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作用之一就是促進鈣吸收,所以千萬別怕曬。(推薦閱讀:乳糖不耐症狂拉肚子怎麼辦? 小心會遺傳!教你日常幾招緩解不適)地雷飲食 當心骨質正悄悄流失在飲食方面,也需格外注意,避免骨質流失。高敏敏指出,若是飲酒過量會使骨密度降低,而愛喝碳酸飲料,磷濃度升高,易使骨鈣釋出,習慣吃重鹹、重口味,則因高鈉,也會增加鈣質流失機會;此外,咖啡因過量也會導致鈣質流失的元兇。(推薦閱讀:喝大骨湯補鈣? 別傻了!運動、曬太陽還要多吃這些食物)缺鈣傷骨 這樣吃補回來鈣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礦物質之一,除了維持骨骼健康,也可以穩定血壓、調解分泌、傳遞正確神經訊息。高敏敏強調,每天吃2份乳製品,是天然補鈣的基礎,如牛奶、起司、優格、優酪乳、乳酪都是不錯的選擇,然而,補鈣並不只侷限於喝牛奶,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像是芭樂、奇異果、小番茄,也能促進腸道對鈣質吸收。另外,豆製品含鈣量相當高,且大豆異黃酮亦能促進骨合成,推薦食物為豆乾、豆漿;值得一提的是,堅果種子中的黑芝麻,每100克就有1456mg鈣,可撒在白飯、加入牛奶中攝取,其他像是花生﹑核桃﹑腰果﹑松子﹑瓜子﹑杏仁果﹑開心果等,都是不錯的補鈣聖品。(推薦閱讀:喝可樂會骨質疏鬆? 鈣質流失元凶找到了!2種人超危險)少量多次吃 一次大量攝取恐無效高敏敏提醒,每日1000mg鈣質應分散在各餐,一次吃高劑量的鈣,反而會降低吸收率,應遵從「少量多次吃」原則,才有助於鈣質吸收。延伸閱讀: ·長期補鈣卻不見效果? 忽略這1件事等於白吃了 ·「矮、駝、痛」小心骨質正悄悄流失! 醫師教日常如何自我察覺骨鬆
-
2021-04-07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降低動脈硬化 基因治療防猝死
位居十大死因第二位的心血管疾病,將有新治療利器!北榮與陽明交大、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C)研究團隊發現,信使核糖核酸(mRNA)甲基化,是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的重要機轉。團隊透過抑制甲基化轉移酶的基因治療,可讓斑塊明顯減少五成以上,未來三高、穩定性心絞痛患者在傳統治療上搭配此療法,可望治標又治本,進而預防猝死、中風發生。據統計,動脈粥狀硬化引發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已占國人十大死因約達27.5%,僅次於第一名癌症的28.6%。造成動脈硬化的來源,是血液中的斑塊長年累積使得內皮細胞受損,但初期病徵不明顯,一旦斑塊破裂引發血栓,會造成猝死或中風。北榮醫學研究部主任邱士華表示,心血管疾病常會突然發生,但若能瞭解動脈粥狀硬化的生理機轉,就能避免發生這些措手不及的遺憾。為此,團隊花了五年時間透過老鼠實驗,找到mRNA在動脈硬化一開始扮演的重要作用,被餵食高膽固醇的老鼠當體內血液斑塊逐漸形成,其mRNA會出現甲基化影響修飾功能,造成發炎或正常組織的產生,倘若注入抑制甲基化轉移酶來改變基因表現,斑塊明顯可減少五至七成。該研究於今年二月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北榮實證醫學中心主任鄭浩民表示,傳統治療冠狀動脈,多以藥物如阿斯匹靈降低血壓,或介入性修復如氣球擴張、裝置支架治療,更嚴重則採行繞道手術。但許多研究證實,裝置支架只是改善症狀,並不會降低死亡率,唯有減少斑塊,才是根本。台灣高血壓盛行率高達四分之一,未來這些患者除了藥物或手術介入治療,再搭配此療法,才有可能讓斑塊真正消失。此研究預計五年後進入人體試驗,不排除以基因檢測的健檢方式,篩出有甲基化的mRNA基因,提前做好精準預防。邱士華指出,mRNA是DNA形成的前段,研究發現,哺乳類體內有七、八成的mRNA可能都會甲基化,是多種重大疾病發生的開端,北榮將持續擴大領域投入研究,讓這一類基因療法在臨床治療上,有更精準的工具可以運用。
-
2021-04-07 養生.運動健身
慢病主題館【運動】Johnny游:天氣冷身體冷吱吱 暖身行為前停、看、聽
天氣冷颼颼,身體可不能冷冰冰。氣溫驟降的天氣,我們都很希望洗個熱水澡、窩在棉被裡、抱著電暖爐,但這些暖身行為,可不能想做就做,小心中風找上你! 每年連續低溫都讓猝死案例暴增,大多都是心血管、中風導致,年齡層從老年到青壯年都有,建議大家在做這些事情前「停、看、聽」。 延伸閱讀:腎臟危機解密!四大暗示別忽視 洗澡前、離開被窩前、出門前,停!劇烈快速的氣溫變化,容易讓體內血流異常。洗澡時,記得水溫別太高,先讓身體先適應,再逐步調整溫度,且切勿低頭過久,避免造成暈眩、跌倒。浴室溼滑的環境容易滑倒,而凌晨起床離開被窩也別衝太快,離開床的溫度差加上速度,非常容易讓血管產生不適應的漲縮。掀開棉被後,可稍作停留,並做些許伸展動作,讓身體稍微適應後再起床! 健康檢查、家族病史,看!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小中風(TIA)等,都是中風的危險因子。健康檢查報告出來時,低密度膽固醇過高、血壓異常、血脂過高、BMI過高、抽菸等,都是警訊要小心。若有「突然失去意識」的現象,像是坐在沙發、躺椅上,突然睡著或突然「斷線」,幾分鐘之後醒來等狀況,不見得是太累「睡著」,有可能是小中風(短暫腦部缺血)導致瞬間斷線、說話不清、昏厥過去。若有上述類似症狀,就須盡快到醫院檢查。 身體的不正常狀況,留意仔細聽!天氣冷,室內門窗通常緊閉,空氣不流通問題造成的溫差現象,也容易讓身體出問題。這時,除了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外,也須注意聆聽身體的狀況,一旦有頭暈、呼吸困難、暈眩,或聽到呼吸開始變得急促,甚至感受到心跳加速、心悸等狀況,就需要進行更加一步的檢查。天氣冷、隨時注意身體狀況,小中風預防及早發現不是難事,更可維持健康的生活! 【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臉書社團🔔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 【延伸閱讀】 -營養食畫RD.Chiu/風靡全球的綠拿鐵竟會造成這些症狀!-莊昕悅營養師/營養師教你在家輕鬆做低蛋白點心-如何慢養肌力?美國運動醫學會推薦4種運動對抗肌少症【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1-04-06 名人.黃軒
為什麼遺憾常發生在假日?醫曝可預防的假日心臟症候群
假日,是很開心的時間,但不是人人如此的,這個是我們急重症醫療人員最淸楚的。每當救護車靠近醫院,我們心中充滿了不確定性,來的可能只是小事一樁,也更可能是我不願見到家人告訴我:「他是圍爐暈的⋯⋯」、「他是開心和大家吃團圓飯,而不省人事⋯⋯」⋯⋯你們知道無常、打擊最大的遺憾,就是發生在假日的嗎?當你看到,那些人驚慌中,你很想告訴大家:「小心假日心臟症候群」,而這種病,明明就是可以預防的,只因為假日了,個人解放了,毫無顧忌了,大家都舉起酒杯歡暢,其實有些人的身體,是不能有如此行為的!尤其明顯在過年假日,沒有禁忌下的暢飲,是最容易出事的!這種因為酒,引起心律不整,我們專業叫心房顫動這樣的心律不整,會引發了腦中風、腸中風,或心肌梗塞,我們通稱這些為「假日心臟症候群」,帶來的併發症例如從此以後,肢體癱瘓、什至從此以後,就是離開人間了⋯⋯你説,怎麼不令人感到心碎了⋯⋯尤其在假日歡樂氣氛洋溢時刻!酒精和心房顫動 根據14篇文章研究,收超過130,820位受試者 : 研究人員比較了喜歡喝酒和少喝酒者,其發生心房顫動的風險喜歡喝酒的族群,其定義為男性每天超過2份女性每天1份以上,或不論男女性每天都超過1.5份以上研究人員發現:1.一個人酒喝得越多,發生心房顫動的風險就越高。2.具體來說,每多喝1份標準量的酒,含10公克的酒精,發生心房顫動的風險就增加8%。3.相較於喝最少酒的受試者,喝最多酒者發生心房顫動風險增加50%。另一研究更具體的發現:每天飲酒量超過6罐啤酒以上之酒精含量者,其發生心房顫動之機會,為每天飲酒量低於一罐啤酒酒精含量者的2倍以上。假日心臟症候群的併發症通常這些喜歡喝酒的族群,心律不整的發生時間常是在假日,在大量喝酒之後,所以飲酒,引起的心律不整,也就被稱為【假日心臟症候群】,接下來引起的腦中風和心肌梗塞,其發生猝死之機率增高起來。1.心房顫動和中風心房顫動易引發「血塊剝落」,流入心室,便會隨著血流送進主動脈,再流入腦部血管的血塊,造成阻塞,這就是「缺血性腦中風」。罹患腦中風的患者中,其實心房顫動中風引起的死亡機會更是高達【五倍】可惜的是,很多人都輕忽心房顫動,直到中風時才發現問題出在心房顫動。2.心房顫動和心肌梗塞由於心房顫動跳動不規則,心房內「容易產生血栓」,血栓如果離開心臟跑到冠狀動脈血管,便會造成阻塞發生心肌梗塞。心房顫動引發心肌梗塞的機率是正常人的【2倍】什麽叫1份標準量的酒?通常以一罐啤酒,做為一個標準杯。酒精克數計算公式:https://bloodac.0123456789.tw/酒的 c.c.數 × 酒精百分比 × 0.785(酒精密度) 如果 1 罐 350 c.c.的啤酒,酒精含量 4.5% 350×0.045×0.785=12.4 克酒精※男性:每天不超過 20 克酒精※女性:每天不超過 10 克酒精如何避免假日心臟症候群?1.禁喝酒過量記得:男性每天不超過 2 罐(700 c.c.) 4.5%的啤酒女性每天不超過 1 罐(350 c.c.) 4.5%的啤酒大部分(63%)假日心臟症候群發都會「發生在65歲以前」的人這些人以為自己身體不錯,又是過年過節,過假日的,開心的大暢飲酒精過量,所以避免假日心臟症候群,最好的方式就是:禁喝酒太多了!假日不喝酒,因為放假,大家都會解禁,心態放鬆太多了,大家都以為不會發生?其實我卻常常在加護病房,卻听聼到的是「怎麼會這樣?」、「剛剛還有説有笑的?」⋯⋯其實假日放肆喝酒,是一種危險行為2.禁吃到飽,吃到撐又吃又喝,尤其大吃大喝或是吃到飽,又喝太多酒,又喝大量咖啡因飲料🥤⋯⋯這些刺激的飲食,都是激發心房顫動的很好的因子。3.禁熬夜研究指出,又熬夜、又大吃、又大喝酒、交感神經會過度活性,心血管平滑肌細胞內鈣離子上升,使心血管,對升壓物質的敏感度增加、例如:抽烟的尼古丁增加,或酒精、或咖啡因增加,造成【心律不整】增加。有研究發現熬夜放長假每天只睡4小時的人,相較於睡滿8小時的人,其血壓會高出許多,因此容易罹患【心臟猝死】方面的疾病。總之,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假日最享受,最安全的健康行為。你以為不可能發生嗎?醫學証據,酒精飲料,是假日心臟症候群,引發的主要原因,再加上過年或休假期間,「又猛吃,猛熬夜,不運動」,如果真的發生假日心臟症候群,傷了是你自己的身體,害的是家人情緒,陷入焦慮,恐慌無助⋯⋯這幾天,已經幾個病人,幾個家庭,都陷入假日心臟症候群的受害名單列當中⋯⋯只是大家平常都會有一個心態 : 喝酒有事,都是別人有事,但是死神,郤不是如此思考的呀⋯⋯剛剛病人家屬還在問:我爸爸怎麼會這樣?他什麼時候會醒過來?答案就是很殘酷:【喝酒過量】,誘發假日心臟症候群而併發心臟停止,經急救後目前意識仍昏迷,不能醒過來⋯⋯「早一點阻止你爸爸喝酒,就不會有今日的事了」⋯⋯父母親生我出來,我又怎忍心用「暴食暴飲,喝酒過量、抽煙熬夜」,把父母給我的健康身體,在假日中毀掉呢?况且毀的是家庭,而不只是你個人的身體而已※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4-06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全台九萬人正在洗腎!日常一方式加速排除尿毒素
腎臟是負責排毒的器官,透過運動流汗,可以加速排除尿毒素,長期規律的運動更能維持血壓的穩定。臺灣目前洗腎人數約九萬多人,有近12%國人患有慢性腎衰竭,不論洗腎病人的發生率與盛行率長期以來都是世界第一,而且每年新增加洗腎病人數仍有八至九千人。腎病者下肢循環不佳 運動可促進血液流動花蓮慈濟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智賢醫師指出,腎病患者的下肢循環通常不是很好,血液容易堆積在雙腳造成腫脹,若是有持續的運動習慣,可以促進下半身血液回流。養成良好運動習慣 守護腎臟健康「運動就是身體的一種補藥。」花蓮慈院的黃意雯物理治療師和楊子儀物理治療師分享在家利用椅子、彈力帶等道具,訓練上、下肢的肌力和肌耐力的方法,強調守護腎臟健康並不難,只要日常生活養成均衡飲食的好習慣,再加上運動,就可以提升生活品質,降低罹患慢性腎臟疾病的風險。出現疑似腎臟異常 應立即就醫有保障針對民眾常發問關於蛋白尿和腎臟水泡等問題,王智賢醫師特別提醒,每個人的體質跟健康狀況不同,建議大家若發現腎臟出現異常症狀,一定要到合格的醫療院所就醫,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
-
2021-04-05 新聞.健康知識+
冷空氣襲台早晚溫差大 醫:過敏者、長者注意事項
清明連假天氣晴朗、溫度普遍較高,中央氣象局提醒,近日乍暖還寒,且未來一周天氣變化大,兩波冷空氣一乾一濕將先後抵台,中醫師建議,一日冷熱溫差大,年長者衣著應採洋蔥式穿法,方便調控體感溫度,如清晨外出應加外套,中午氣溫炎熱應脫掉,另飲食也不要太油膩;患有氣喘、鼻炎等過敏族群可以溫水洗臉,減少刺激,外出應配戴口罩,減少冷熱變化,避免產生過敏等不適症狀。氣溫由暖轉涼,連假穿短袖的日子要結束了,再加上未來一周天氣變化大,室內和室外溫差恐相差10度以上,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未來每日溫度變化大,年長者與過敏族群應隨時注意保暖。陳潮宗說,長者溫度調控能力較差,目前氣溫沒有降到10度以下,仍可以外出,但因一日溫差大,應採洋蔥式穿法、挑選「有鈕扣」的衣物,方便穿脫衣物、適應天氣,如清晨出門天氣涼,應著外套保暖,中午氣溫炎熱,可脫掉外套。當溫差過大時,血管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陳潮宗表示,飲食上,長者勿吃過度油膩的食物,以防止血管阻塞,能降低溫度驟降、血管收縮時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溫差變化大好發氣喘、鼻炎等疾病,陳潮宗表示,過敏族群起床後可以溫水洗臉,避免刺激,早上外出應配戴口罩、穿背心,做好保暖。最後,陳潮宗補充,長者平時可以培養運動習慣,增加耐受溫度變化的能力,八段錦屬於溫和運動,長者可以每周運動3至4次,每次30至40分鐘,強身健體。
-
2021-04-05 養生.聰明飲食
最好的藥是你的食物 3種飲食法、10大好食物活化大腦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57期 文/郭岳潭 食物和腦細胞存在微妙關係?地中海飲食可防失智。吃哪些食物(營養素)可以活化大腦?營養素如卵磷脂、DHA、膽素、菸鹼酸、肌醇、維生素B群、植化素、β-胡蘿蔔素……;食物如綠花椰菜、鮭魚、鮪魚、蝦子、黃豆、綠茶、巧克力、咖哩、紅酒等。「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最好的藥是你的食物,最好的食物就是你的藥」。近來興起的營養醫學提倡,透過飲食中的營養素,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與預防醫學觀念不謀而合。食物與身體健康有關,好的飲食習慣更有益大腦細胞。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居家照護營養師、私人家庭營養師程涵宇指出,飲食可以保持頭腦敏銳,並減少嚴重記憶力減退的風險,日常的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都會影響大腦的功能,以及思考、認知、記憶力、處理訊息的能力。3種飲食有益大腦健康根據美國心臟協會一項追蹤長達25年的研究發現,不良飲食習慣的人,容易罹患高血壓、高血糖及膽固醇略高,到了40~50多歲時,往往有較低的認知、思考及推理能力,顯示平日飲食確實會影響大腦的功能。程涵宇說明,健康的飲食就是指均衡飲食,選擇脂肪含量較低,而蔬菜及水果含量較高的食物,可以幫助減少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儘管目前飲食及認知功能的研究有限,但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得舒飲食(DASH Diet),以及麥得飲食(MIND Diet),都可以保護大腦功能,有助於降低大腦退化的風險。1.地中海飲食源自於1940~1950年代的環地中海地區及國家,包括:希臘、義大利南部及西班牙的傳統飲食型態。根據研究顯示,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糖尿病發生率、改善血糖及減少癌症風險,對於活化腦力、延緩失智有益。飲食特色為每天攝取大量蔬果、使用橄欖油、搭配香草與辛香料調味、天然乳製品、堅果,每星期攝取至少2次魚貝類與豆類,以及2~3次蛋及家禽類,減少及避免攝取紅肉、加工肉品、甜點,以及適量攝取紅酒。攝取大量蔬果、堅果,能夠補充足量的抗氧化營養素,例如:維生素C及維生素E,避免大腦細胞受到自由基破壞,攝取魚貝類與豆類可以保持血管暢通,有助於大腦血管健康,以及避免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可以降低失智症風險。2.得舒飲食DASH Diet的原文為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也就是可以預防高血壓的飲食方式。研究也證實,得舒飲食有助於血壓控制,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益於保護心臟。飲食特色為高纖維、高鉀、高鈣、高鎂、低脂、低飽和脂肪的飲食方式,選用全榖雜糧取代精緻米飯與麵包,每天攝取5份蔬菜及5份水果,每天攝取低脂乳品、乳製品或高鈣食物,選用豆製品、魚及低脂肉品,並減少食用紅肉及內臟,選用液態植物油,天天一湯匙堅果。3.麥得飲食結合得舒飲食及地中海飲食的一種飲食型態,又稱為「心智飲食」,主要是學者為了針對腦部老化進行研究,所設計出來的飲食型態,結果顯示,可以改善老人認知功能或延緩認知退化。飲食特色為10大益腦食物,包括:綠色葉菜類、其他蔬菜類、堅果類、莓果類、豆類、全穀類、魚類、家禽類、橄欖油、紅酒,以及避免7種傷腦食物,包括:紅肉、奶油及人造奶油、起士、糕點甜點、油炸及速食食品。10大好食物活化大腦01沙丁魚、鮭魚營養素:Omega-3脂肪酸功效:大腦中約有60%由脂肪組成,其中一半是Omega-3脂肪酸,用來構建大腦及腦神經細胞,對於學習力及記憶力至關重要。高脂魚類是Omega-3的豐富來源,有助於增強記憶力、改善情緒,以及保護大腦、減緩大腦功能提早退化及智力下降,並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研究顯示,經常吃魚的人,大腦中有更多的灰質神經細胞,可以幫助增進思考、記憶及穩定情緒,而缺乏足夠Omega-3脂肪酸的人,容易有學習障礙及憂鬱症。02咖啡營養素:咖啡因及抗氧化成分功效:咖啡中的咖啡因具有高濃度的抗氧化劑,對大腦有多重正面影響,可以使大腦保持警覺性、調節血清素改善負面情緒、幫助集中注意力,以及降低退化性神經系統疾病的風險,例如:阿茲海默症及帕金森氏症。03藍莓營養素:花青素功效:藍莓含有抗氧化的花青素,是一種具有抗發炎及抗氧化作用的植化素。根據研究發現,藍莓可以增進大腦細胞之間的訊息傳遞,改善記憶力及延緩短期記憶力的喪失,同時能降低大腦退化。04薑黃營養素:薑黃素功效:薑黃中的薑黃素是高抗氧化劑及高抗發炎的活性成分,根據研究證實,可以通過血腦屏障,有效滋養大腦細胞,具有保護大腦的益處。薑黃素可以促進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幫助活化大腦細胞,增進記憶力及降低智力退化,並有助於清除大腦的澱粉樣斑塊,預防及改善阿茲海默症;薑黃素也可以增強5-羥色胺及多巴胺,幫助調節情緒、改善憂鬱症狀。05花椰菜營養素:維生素K、芥子油苷及酚類功效:花椰菜含有多種強大的抗氧化劑及抗發炎作用的化合物,脂溶性維生素K有助於鞘脂的形成,也就是組成大腦細胞中的重要脂肪之一,有助於保護大腦功能,以及增進記憶力,芥子油苷及酚類等抗氧化成分,可以避免自由基傷害大腦組織。06黑巧克力營養素:類黃酮、咖啡因、表兒茶素功效:黑巧克力含有多種抗氧化功能的植化素,幫助促進大腦功能,尤其是增強學習力及記憶力,有助於減緩與年齡有關的智力下降,以及改善憂鬱情緒。根據研究顯示,經常吃巧克力的人,記憶力及心理健康的表現,高於較少吃巧克力的人。07堅果營養素:維生素E功效:堅果中含有多種可以增強大腦活力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E,健康脂肪及植化素,對於大腦健康有益處,維生素E可以保護大腦細胞免受自由基破壞,有助於減緩智力下降。根據研究顯示,多吃堅果可以提高認知能力及增進記憶力,預防阿茲海默症等退化性神經疾病;也有研究發現,吃堅果可以改善心臟健康,擁有健康的心臟與健康的大腦,具有正面的相關性,尤其核桃含有Omega-3脂肪酸,更有益心臟及大腦的健康。08橘子營養素:維生素C功效:橘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可以幫助保護大腦,免於受到自由基損害腦細胞的傷害。研究發現,吃足量的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以預防認知功能下降及阿茲海默症,建議每天只要吃一顆中等大小的橘子,就能獲得一整天所需的維生素C。09雞蛋營養素:維生素B群、膽鹼功效:大腦健康與維生素B6及B12、葉酸、膽鹼有關,雞蛋是維生素B群及膽鹼的豐富來源,對於大腦的正常功能、發育及調節情緒都非常重要。維生素B群在大腦健康中具有多種作用,有助於減緩老年人智力衰退及認知功能下降的進程,其中維生素B12參與合成大腦化學物質,缺乏維生素B12及葉酸,容易罹患失智症及憂鬱症。蛋黃富含的膽鹼,是一種重要的微量營養素,負責產生乙醯膽鹼的神經傳導物質,有助於增進記憶力及調節情緒。10綠茶營養素:咖啡因、L-茶胺酸、多酚功效:綠茶與咖啡,都是有益大腦的絕佳飲料,富含的咖啡因可以提升大腦活性、增強大腦功能,增進記憶力及注意力。L-茶胺酸可以通過血腦屏障,增加大腦神經傳導物質GABA的活性,不但可以保護大腦,還可以增加大腦中α波的頻率,透過抵銷咖啡因的刺激作用,有助於減輕焦慮,以及幫助放鬆身心、改善疲勞。另外,綠茶富含抗氧化劑多酚,可以保護大腦免受精神衰弱,並降低退化性失智症及帕金森氏症的風險。傷腦的7種壞食物1.含糖飲料常見的含糖飲料,包括:果汁、汽水、運動飲料、能量飲料等。許多含糖飲料的主要成分是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由55%的果糖及45%的葡萄糖組成,攝取過多會導致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動脈硬化,引起腦部炎症並損害記憶力、學習力,增加失智症的風險。2.精製碳水化合物精製碳水化合物,例如:白飯、白麵條、白吐司,大量食用會導致血糖及胰島素快速上升。研究證實,高升糖指數及高升糖負荷食物,會損害大腦的功能及降低記憶力。3.反式脂肪反式脂肪也稱為「氫化植物油」,常見有起酥油、人造奶油、糖霜,經常用於蛋糕及餅乾中,大量攝取容易造成大腦容量降低、認知能力及記憶力下降,並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風險。4.高度加工食物高度加工的食物添加大量的糖及脂肪,例如:薯片、爆米花、泡麵調味包及即食食品,這些食物通常熱量高且營養成分低,會減少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產生,對大腦健康有負面影響,容易增加大腦發炎,並降低學習力、損害記憶力,造成認知功能下降。5.阿斯巴甜阿斯巴甜為一種人造甜味劑,成分有苯丙氨酸、甲醇及天冬氨酸,常用於許多軟性飲料及無糖產品中。食用過多的阿斯巴甜,可能破壞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增加大腦炎症及氧化,也容易影響學習及產生負面情緒。6.酒精適度飲酒可能對健康產生正面影響,但過量飲酒則會導致記憶力減退、行為改變、睡眠中斷,以及負面情緒。長期過量飲酒則會損害大腦,導致大腦體積減少、記憶力減退,酗酒者經常缺乏維生素B1,也容易產生腦病變。7.高汞重金屬魚  大型魚類如鯊魚、旗魚及鮪魚,容易有高汞重金屬的情形,汞是一種神經毒性元素,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及大腦神經傳導,導致大腦功能受損,以及破壞大腦發育,建議孕婦及兒童應該特別避免。延伸閱讀: 。魚油護心、補腦、抗發炎!一天吃多少? 食藥署給正解 。健忘、走路不穩恐非正常老化! 留意失智症警訊免惡化
-
2021-04-05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睡不好服用安眠藥,精神卻愈來愈差? 專科醫揭「關鍵原因」:小心留後遺症
1名82歲的阿嬤,有糖尿病、高血壓的病史,平時都有按時服用慢性病藥物。前(2019)年中風後,左側肢體乏力,目前持續復健中,生活起居大部分可以自理。兩個禮拜前,阿嬤因為左側腰部長疼痛性的疹子,被醫師診斷帶狀皰疹,即俗稱的皮蛇。但自從疹子長出來後,阿嬤因為疹子疼痛,晚上都睡不好,且胃口也變差。漸漸的,阿嬤精神越來越差,晚上常常睡不著,白天卻又很嗜睡,開始有點胡言亂語,有時候還認不得人。起初家人不以為意,某天早上,外勞發現阿嬤尿失禁躺在床上,叫不醒,因此緊急送至奇美醫學中心急診就醫。最後被確診為譫妄症。精神越來越差被診斷譫妄症 安眠藥竟是致病因子來到奇美醫學中心後,急診醫學部暨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殿和詳細地評估病人,給病人抽血、驗尿、做頭部電腦斷層,病人因為食慾不佳造成嚴重的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且有尿道感染而造成失禁,頭部電腦斷層排除腦出血或大範圍中風。因此,陳醫師判斷阿嬤的精神狀況的改變,是因為有譫妄症的發生。確診譫妄症後,醫師給予適當抗生素治療尿道感染,補充水份及電解質,並將病人收治住院治療。在急診觀察室待床期間,藥師檢視病人的藥物,發現因為阿嬤最近晚上睡眠不好,因此服用了安眠藥,亦是引發譫妄症的原因之一。護理師衛教家屬及看護,詳細地解說譫妄症發生的原因,並告訴他們,多給阿嬤強調現在的人、事、時、地、物,並補充足夠的水份及營養,小心上下床避免跌倒等。入住奇美醫院整合醫療中心後,老年醫學科主任蔡岡廷接續急診的治療,繼續投以抗生素治療尿道感染,抗病毒藥物及適當的止痛來改善帶狀皰疹帶來的不適。並按照藥師的建議,把容易造成譫妄症的安眠藥剔除,同時會診營養師,針對每日的飲食給予建議及調整,會診復健部物理治療師,每天替阿嬤做肌力的運動,及早復健避免功能衰退,最後,出院前蔡主任替阿嬤安排居家訪視,免去行動不便的阿嬤回來醫院就診。在經過醫療中心團隊的整合治療和家屬、看護的悉心照護之下,阿嬤的譫妄症得已改善,也沒有因為得病而失去原有機能,精神狀況也恢復如初。高齡長者是譫妄症高危險族群 未處理得當恐留後遺症陳殿和說明,譫妄症是指注意力及急性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症候群。其病程特徵為急性發作且時好時壞,並具有暫時性及可恢復性。臨床上,常常碰到高齡病人突然精神混亂、日夜顛倒、產生幻覺、失去定向感,如:認不得人、失去時間概念、不知身處何方,這很可能疑似為譫妄症發生!而譫妄症是1種常見的老年病症候群,但在臨床上常被忽略。無論任何場所(住院、急診、機構或居家)的高齡病人,均可能發生譫妄症,嚴重時可造成生命危險。譫妄症的發生都是急性發作,但沒有處理得當亦能變成慢性的,甚至是造成永久的後遺症。譫妄症容易被忽略 病人照護啟用跨團隊照護模式陳殿和指出,高齡病人往往都有多重的慢性病,加上突發性的急性病作為誘發因子,就會造成譫妄症發生。急診醫師必須先治療這些引起譫妄症的急性病,並要致力於找出譫妄症的危險因子,例如:潛在不適當潛在用藥、疼痛問題、脫水、營養不足、睡眠障礙等。因此,照顧譫妄症的病人是跨團隊的照護模式。陳殿和強調,譫妄症是1個容易被忽略的疾病,不單是一般民眾對這個疾病的認知不夠,往往醫療人員也輕忽這個疾病,甚至低估它的發生率。因此醫療人員在臨床上照顧高齡病人時應有高度的警覺性,才能早期診斷譫妄症,並給予適切的治療。另外,還有很重要的1環是病人的家屬,在急診等床期間,護理師會給家屬詳細的衛教,讓家屬理解譫妄症的發病原因及治療的方向,協助病人如廁、協助肌力的復健、適當的提示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陪伴與照顧,卻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久住加護病房小心「譫妄症」上身! 醫曝原因及警訊 ·吃安眠藥仍失眠怎麼辦? 精神科醫師給「加藥or減藥」建議
-
2021-04-05 該看哪科.耳鼻喉
快測量頸圍!男性>43、女性>38公分小心罹一疾病
每個人不分性別、種族、階級都需要睡眠,然而全球卻有20億人口有睡眠障礙。睡覺打呼不只擾人清夢,還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睡覺時氧氣吸入不足,血氧量太低會造成白天精神不佳,睡不飽脾氣暴躁、專注力下降、反應變慢,長期還會造成心血管及新陳代謝疾病,睡不好很可能會引發致命危機。頸圍過粗、打呼、肥胖 都可能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睡覺時打呼的問題很普遍,許多人都以為習慣就好,事實上極有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男性多於女性,好發於40歲以上、BMI>27、鼻息肉、鼻中膈彎曲、下巴後縮、扁桃腺肥大者,楊聰財醫師提醒,肥胖者因呼吸道狹窄,更容易打呼,民眾可以測量自己頸圍,男性>43公分、女性>38公分都為高危險群。睡眠檢查不用非到大醫院 身心科、耳鼻喉科診所也行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在睡覺時會發生上呼吸道反覆性塌陷,堵住呼吸道造成呼吸變淺且需要費力,也就是打呼,嚴重恐會造成氣道完全堵塞,引發窒息致命危機。一般人面對打呼,想到的多半是需要至大醫院的睡眠中心過夜,才能得到種種數據,多半會覺得麻煩而選擇不去治療。楊聰財醫師表示,其實可先至住家附近診所檢查,不一定非要到大醫院。由於睡眠呼吸中止症容易造成睡眠障礙,睡不飽更容易有情緒問題,如焦慮、注意力下降、情緒低落暴躁、判斷力變差,因此很多人在未察覺病因前也會至身心科就醫。楊醫師說明,除了精神症狀之外,男性患者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3倍,還會引發高血壓、心臟衰竭、胃食道逆流、性功能障礙等,應就醫妥善治療。打呼問題先測柏林問卷 輕度患者側睡枕可解套輕度患者可使用側睡枕、並保持側躺,避免呼吸道往後塌陷,就能明顯改善打呼;中度患者一般會使用非侵入性治療,佩戴陽壓呼吸器,若是重度患者,則必須至大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甚至開刀。但楊聰財醫師提醒,開刀手術屬於侵入式治療,也有復發的可能。民眾或枕邊人若有打呼問題,可以先做「柏林問卷」,總得分大於2分就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建議盡速治療。畢竟睡眠為人類健康的基礎,不要過度依賴藥物、提神飲品,楊聰財醫師建議睡好覺、避百病。(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睡覺會打呼是5大疾病高危險群! 中年男性、更年期後女性要注意 ·每5個人就有1人會失眠! 4常見原因你是哪一種?
-
2021-04-04 該看哪科.兒科
「小時候胖長大一定胖」 醫教3招遠離肥胖慢性病
4月4日兒童節,中壢天晟醫院纖體天成體重管理與代謝手術中心主任徐光漢提醒,國內有14.6%國小學童、16.9%國中生有肥胖問題,而「小時候胖,長大一定胖」,代謝性疾病還有可能找上門,建議青少年要養成健康飲食、多運動及充足睡眠的習慣,父母也要阻止孩童過度放縱,才能減少將來的慢性病問題。徐光漢表示,肥胖孩童除少數是受基因影響,大多是因為攝取過多熱量及糖類食物造成,由於胰島素過度分泌,小朋友常愈吃愈餓,惡性循環加上兒童自制力相對較低,肥胖問題就會隨之而來。徐光漢提醒,肥胖會誘發高血壓、高血脂、葡萄糖不耐症、糖尿病、氣喘、膽結石、胃食道逆流等疾病;肥胖兒童也常會因同儕壓力,容易遭受語言及肢體霸凌,或因對自我身材不滿,引發精神焦慮、憂鬱、暴食或厭食等問題。徐光漢指出,防治肥胖可從3個重點著手,第一,多喝水、均衡飲食、拒絕零食;第二,培養運動習慣,每日至少60分鐘中重度活動、避免久坐和晚睡及熬夜;第三,若身體質量指數(BMI值)大於24,應至兒科檢查與治療,及早解決肥胖問題,才能恢復正常的身體發育。
-
2021-04-03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喝綠茶、咖啡改善中風早逝風險? 醫:須定期服藥回診
咖啡與茶能提神,也有研究指出定期飲用咖啡與綠茶可降低心臟疾病與中風患者早逝風險,有民眾認為,是不是每天飲用咖啡跟綠茶就可以改善症狀?醫師表示,不添加糖、牛奶咖啡與綠茶或許可預防,但心血管疾病患者應控制血糖血壓血脂、規律運動、定期服藥、定期返診追蹤,才能穩定控制病情。南投醫院心導管中心主任嚴元鴻說,最近有心肌梗塞或心血管病患詢問,是否可以採每天喝無糖、無奶的綠茶或咖啡,藉以改善心臟病、中風患者早逝風險。原來是今年2月美國《中風(Strock)》期刊,刊登研究報告指出,日本收集了4萬6213名40至79歲參與者的生活、飲食及病史,並追蹤約18.5年。研究結果發現在不加奶、不加糖及不過量前提下,喝茶可以降低中風與心肌梗塞病人的死亡率,喝咖啡則可以降低心肌梗塞病人的死亡率。中風病患與沒有喝綠茶習慣的參與者相比,每周喝1至6杯以上綠茶的人,早逝風險降低了27%;每天喝7杯以上的早逝風險則降低了62%,對於曾經罹患心肌梗塞的患者,研究團隊發現飲用綠茶也有相似上述的效果。而曾罹患心肌梗塞的患者每周喝1杯以上咖啡的人,早逝風險也降低了22%。嚴元鴻說,這篇研究只是針對數據進行觀察性研究,攝取無糖無奶的咖啡與綠茶可能可以預防死亡風險,但他說,罹患心肌梗塞患者,以及高度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風險的患者,仍應戒菸、控制血糖血壓血脂、規律運動、遵從醫囑、定期服藥、定期返診追蹤,來降低復發及死亡的機率。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也說,有消化性潰瘍或腸胃道出血等嚴重症狀的民眾,建議避免喝茶及咖啡,以免導致病情加重。
-
2021-04-03 養生.聰明飲食
茹素就能餓死癌細胞?專家提點正確做法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人人聞癌色變。癌症之所以難治,其中關鍵就是腫瘤細胞會誘導周圍血管新生,除壯大自己,還趁機轉移。因此,許多抗癌藥的治療原理,都是透過抑制血管新生,避免癌轉移,甚至餓死癌細胞。臺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表示,許多致癌原因均與飲食西化、攝取過多動物性脂肪與動物性蛋白有關。而美國最新保健概念,即建議三餐吃蔬果,能有效改善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糖尿病,並發揮減重、抗老化等作用。 吃素拯救環境還能抗癌?外科醫師這樣說余政展指出,醫學研究發現,當癌變細胞成長到原子筆尖大小,就會開始「接水電」,透過血管不斷增生以提供癌細胞養分,進而攻城掠地。而抗癌藥「血管新生抑制劑」能抑制癌細胞血管新生,讓癌細胞營養不良而凋零。而三餐多吃蔬食就是最好的抗癌藥,能讓癌細胞「斷水斷電」,提升人體免疫力。他進一步說明:「其實抑制癌細胞血管新生的作用,本來就存在很多蔬果的營養素成份」。余政展表示,例如,大豆裡的大豆異黃酮、葡萄的白藜蘆醇、蕃茄有茄紅素、綠茶有兒茶素等;另外,蔬果中的纖維質也是體內好菌成長的關鍵,可以改善胃腸菌叢,提升健康。以前的觀念認為胃腸道只負責消化,但現在已經改觀。最新的醫療研究顯示,胃腸道裡還有很多神經系統,因而有「人體第二大腦」之稱,攸關身體的代謝與免疫系統。胃腸道是人體與外界交流最密切的器官系統,攤平表面積可達到足球場那麼大,而醫學研究證明,選擇正確的食物可以治療很多病症,搭配蔬食能減輕甚至治好症狀;反之如果每天吃得不正確,對人體健康影響很大。素食最讓人擔心的是「不吃肉會沒有體力」。但余政展以自身為例說明,他茹素已經30多年,而外科醫師工作讓他必須長時間站立手術,不但沒有發生過體力不足的狀況,反而更能集中精神。營養師提醒,茹素癌友的蛋白質攝取建議營養師許嘉芸於「台灣癌症基金會」官網撰寫〈治療中的癌症病友應減少肉類攝取,改吃素或生機飲食?〉一文中提醒,癌症病友由於體內組織蛋白容易流失,加上在治療期間需要蛋白質提供體內組織修復、重建,必須攝取足夠熱量、蛋白質以維持體重及避免蛋白質消耗。蛋白質可分為動物性及植物性。許嘉芸於文中提到,動物性蛋白質較完整,稱為「完全蛋白質」,可提供人體較齊全的必需胺基酸、吸收率也較高,如乳製品、魚類、全蛋、肉類。而植物性蛋白質所含的必需胺基酸較不足,為「不完全蛋白質」,人體吸收率也較差,使營養價值受限,其中,蔬菜的蛋白質含量極少,水果類則不含蛋白質。因此,適當攝取動物性蛋白質,可以補足植物性蛋白質的不足。許嘉芸建議癌友不需要刻意改茹素,均衡攝取多種食物,才能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態。若癌友本身為素食者,則必須要注意食物的多元性,並透過不同食物搭配,讓蛋白質攝取更完整,不捨棄奶類、蛋類等,才能攝取到足夠的營養。 諮詢專家/臺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 余政展
-
2021-04-03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容易怕冷又怕熱恐是糖尿病徵兆! 身體「3個非典型症狀」也要注意
48歲男性曾服用抗糖尿病的藥物治療,後來覺得沒什麼症狀,便自行停藥。最近幾個星期,只要天氣熱時就很不舒服,身體活動增加時覺得自己快要中暑了,有補充許多水分仍覺得口渴,尿量也多,但卻不太流汗;進入有冷氣的地方,若溫度調得稍低,便容易覺得寒冷,想加件衣服,就醫檢查發現,已罹患糖尿病。疾病影響對環境溫度感受 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有些疾病會影響患者對環境溫度的感受,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會造成怕熱,甲狀腺功能減低會怕冷,而糖尿病可能導致怕熱又怕冷。何一成進一步補充,糖尿病的典型症狀為吃多、喝多、尿多和體重下降,但有些人的症狀並不明顯,或是沒有典型症狀,反而是對溫度感受和以往不同、身體黏膜發炎、傷口不易好等。 糖尿病置之不理 恐誘發多重慢性併發症血糖與環境溫度感受有何關聯?何一成解釋,血糖代謝長期異常,會使神經與血管功能受到損害,在熱的環境中,皮膚血管不易舒張散熱,排汗量也低,因此怕熱;在冷的環境中,皮膚血管不易收縮保熱,也不易靠脂肪產熱而怕冷。然而,糖尿病未積極治療,可能誘發許多慢性併發症,如心肌梗塞、腦中風、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尿毒症、神經病變等,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糖尿病高風險族群 留意血壓變化、日常飲食要顧好何一成指出,曾檢驗出空腹血糖、糖化血色素偏高的情況;年齡大於40歲;體重過重;一等親內有罹患糖尿病;有妊娠糖尿病史或曾生過體重大於4.1公斤嬰兒的母親;高血脂患者;高血壓患者;平常缺乏運動者,都屬於糖尿病的高風險族群,平時更需留意血糖的變化。糖尿病者日常要注意飲食控制,何一成提醒,澱粉類與糖攝取不過量,足量的纖維質,適量的肉類與脂肪;戒菸、少喝酒;過重者適當減重;並養成運動習慣,運動可增加胰島素對細胞的作用,改善血糖代謝,建議進行中強度的運動,如快走、慢跑、伸展體操、游泳等,逐漸增加運動的強度及量,避免運動傷害,倘同時患有其他疾病,在運動前應先與相關醫師討論,以確保安全。 延伸閱讀: ·愛吃甜食、油炸物易得糖尿病? 醫揭「關鍵原因」:小心還會傳給下一代 ·糖尿病打胰島素表示變嚴重了?長期使用傷肝腎? 沒這回事!醫師列3個需使用情況
-
2021-04-03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如何讓大腦得到高效休息 腦神經科醫師給出這個建議
有時候放假就想在家睡到自然醒,但是常常即使睡滿 8 小時,起床後還是覺得身心很疲累;或是放假時就想懶在沙發上看劇看整天,收假的時候大腦卻還是覺得很緊繃。不過只要起身出門,走到大自然裡就覺得無比放鬆,這是為什麼?《VidaOrange 生活報橘》特別專訪腦神經科醫師鄭淳予,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帶你了解你的大腦是如何運作,讓自己在休假時真的能「好好放鬆、好好充電」。《VidaOrange 生活報橘》主編戴相文(以下簡稱戴):曾聽很多人說過,「旅行」有一種「治癒自己」的效果,比如說看到海或走進山裡,就有一種釋放壓力、理清思緒的感受,請問這是否有什麼腦神經科學的實證根據?腦神經科醫師鄭淳予(以下簡稱鄭): 基本上,走進大自然的好處非常非常的多,我們就先從大家最重視的一件事:就是「我們是不是真的能『放鬆』跟『充電』」來看。以腦科學面來定義「放鬆」的話,至少是「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要平衡,我們的自律神經包含交感和副交感,交感神經是屬於「戰鬥系統」,那副交感神經就是屬於「放鬆系統」,平常在日常生活中,自律神經會像蹺蹺板,在體內協同作用。但是我們現在多半的時候是交感神經非常旺盛,壓力賀爾蒙非常的高。有時候放完假回來還是覺得非常累,很可能就是因為放假的時候,身體還一直處於戰鬥狀態,比如說你在休假的過程中,做的事情如果還是讓自己的大腦都在轉,比如說像追劇的時候劇情常常會讓人蠻緊張的。走進去山林裡面,呼吸就會慢下來以「副交感神經」的放鬆作用來說,日本做了很多研究,例如日本人很重視「森林浴」這件事,他們的研究發現很有趣,他們讓受試者身上穿一些裝置,可以測量心跳、血壓、呼吸等等,然後讓受試者走進去山林裡面,他們確實發現,這些人的副交感神經的活性是提升的, 所以當走進大自然的時候,我們往往會發現,我們的呼吸會慢下來、會放深,然後血壓會降一點點,我們不會那麼緊繃,然後心跳也會稍微舒緩一點點。戴:是森林裡的什麼元素帶起身體的這些放鬆反應?鄭: 有些人認為是「大自然的聲音」,有些人認為是「大自然的氣味」,有些人甚至只要吸或聞一些森林或木頭的味道,發現也會有一些好的作用,有些人還做了一些研究,只是讓人看森林的畫面就會有作用。戴:走進大自然裡,有什麼大腦的特定區域會變化嗎?鄭: 大腦最累的時候,就是一直在思考,或者可以說是「鑽牛角尖」——在醫學上有一個專有名詞叫「Rumination 反芻」。反芻往往是影響人變憂鬱的前身,例如停不下來的一直思考「為什麼會這樣?」有時候躺在床上的反芻,是一直想很久以前發生的事情,「為什麼那個人說了那句話?」「為什麼他這樣做?」其實明明事情都過了,還是一直去繼續思考那個因跟果。經歷「反芻」的時候是一個叫做「大腦膝下前額葉皮質區」的腦區在活躍,有一個很有趣的實驗是, 他們讓一群人走「自然景觀」的路線,讓另外一群人走「都市」的主要幹道,就發現接近大自然的那群人,他反芻腦區的活性是降低很多的 ,所以當我們在接近大自然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會稍微停止反芻的狀態,這就是大腦很重要的「充電」來源,當我們停止大腦一直耗損的時候,就是大腦真正充電的時候。不然就好像螢幕關機,但是電腦的核心一直在轉,那就很像是一個「偽放假」,放了假沒有在工作,但其實大腦是沒有在休息的。還有另一個實驗是,讓本身有憂鬱的傾向,或正在經歷某一些憂鬱的狀態的人們走進大自然裡, 他們短期的記憶力都會變好,會增加大腦的專注和記憶。戴:請問鄭醫師休假時喜歡去哪裡接近大自然?鄭: 以我來說,最方便的就是在台北,台北有很多非常棒的親山步道,規劃得都非常好,我自己最喜歡的是「芝山岩」,這裡可以說是一個秘境,他其實沒有被列在台北市的親山步道裡面,高度海拔可能只有五、六十公尺,走起來不累,但是你走到頂時,你可以眺望整個台北市地盆,是一個生態非常豐富的地方,你走進去,真的會以為走進森林裡了,有非常茂密的樹跟植物,是很特別的一個地方。※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休息不對,反而更累】專訪腦神經科醫師鄭淳予:想讓大腦高效休息,就走進森林裡
-
2021-04-02 養生.聰明飲食
潤餅草仔粿熱量超過一碗飯 營養師:4大族群要少吃
清明節是所謂的「寒食節」,民俗上會吃冷食,如草仔粿、紅龜粿及潤餅來應景,台中榮總埔里分院營養科主任陳瓊瑩指出,這些清明節應景美食,如果不注意分量及內餡,很容易掉進紅燈飲食的陷阱,熱量超標影響健康。吃一塊粿,比吃一碗白米飯熱量高營養科師陳瓊瑩說,草仔粿、紅龜粿屬於高油脂高熱量食物,一塊120克的粿,熱量約360卡以上,比吃了滿滿一碗白米飯的熱量還高。從食材上來說,粿皮是由糯米、糖、油做成,其中的糯米屬於支鏈澱粉,黏性較強,不易消化。避免消化不良、血糖上升 這些族群要少吃另一應景的潤餅,由於它的內餡以炒過的蔬菜為主,再額外添加餡料如紅槽肉、肥肉、加工製品香腸、油麵及花生粉與糖粉,組合成了高油高糖的食物,吃一個等於吃進半個便當,得慢跑2小時才能消耗掉;這些清明美食切忌大量食用草仔粿、紅龜粿,對有吞嚥、消化能力不佳或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三高)的民眾需特別留意,才可避免消化不良、血糖上升的風險。營養師陳瓊瑩建議,潤餅餅皮挑選以富含膳食纖維的全麥餅皮,蔬菜多選擇低GI的高麗菜、豆芽菜、木耳、紅蘿蔔,烹飪方式以清蒸或川燙代替油炒,選擇瘦肉、雞胸肉、蛋絲或是豆干絲,不要用花生糖粉;同時呼籲粿類傳統小吃可取代下一餐正餐的主食,但避免拿來當成兩餐之間的點心外,或分成數塊與他人分享,以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
-
2021-04-0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院裡不可或缺的存在! 美國麻醉科醫師照顧新冠肺炎病人的內心世界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麻醉科醫師的內心世界」。麻醉科醫師的工作不只對社會大眾,對其他醫療團隊成員也都相當神秘。第一篇文章來自年輕的麻醉科醫師介紹這項專業;第二篇來自曾經擔任「麻醉風暴」醫療總顧問的麻醉科醫師以台灣經歷SARS的背景寫出這篇文章;第三篇來自一位美國麻醉科醫師友人與編者分享她在美國照顧新冠肺炎病人的衝擊下,寫出對麻醉科醫師生涯的諸多感觸。事實上本週的主題就是因為這位美國友人的文章引起我們之間的討論,非常高興她欣然同意我們轉載這篇發表於史丹佛大學醫院刊物的文章,並附上一位外科醫師的中譯。這也是「醫病平台」首次轉載英文原作與中譯的嘗試。我是個不可或缺的工作者。我從未理解自己有多麼不可或缺,也未曾如此描述自己,直到冠狀病毒大流行。數百萬計的人們因為居家隔離的規定而無法出門工作,然而我必須如此:我是個麻醉科醫師。當我穿越檢疫站,與其他不可或缺的工作者走入醫院時,我想起了我的單親媽媽在我與姐姐小時候所灌輸給我們的觀念。當我們在一片漆黑中,無法付出電費時,她說:「不想過這種日子的話,就好好接受教育。」我們從未無家可歸或飢腸轆轆,然而我們的公寓狀況並不好——牆壁滿是坑洞、在樓下的女子被強暴後加裝在後窗外的鐵桿。我的母親並未向房東抱怨,她教我們:「絕不要開口求援,世界不是為了救你而存在的。」若我沒有足夠的錢買公車票,我也不曾開口祈求他人施捨。從小,我便靠著裝信和當保姆賺錢。另一方面,我亦有著難以置信的多采多姿豐富童年。我的母親是一位服裝設計師,因此我曾在排演時從劇院的舞台側面觀賞過《厭世者》(莫里哀)。我也鍾情圖書館。雖然我害怕圖書館員,但那是一個放學後能夠安全待著的地方。安全,是除了賺得溫飽之外另一個我反覆學習的人生課題。在家裡,我與姊姊會將從圖書館借來的書在地上排成一列,假裝一越過便會落入深淵。但我們知道—或至少相信—那深淵並不存在當我的母親說「受教育吧」,我聽從了。我進入了一所傑出的公立高中,整個費城最優秀的孩子都來就讀的重點學校。大學時,我獲得了全額獎學金攻讀生化。我原本預計進攻博士學位,然而,在某個暑假工讀時,我認識了一位博士後研究員,他已到達我認知裡的教育巔峰。他告訴我,明年他將失業。這讓我大吃一驚。從那刻起,我知道我必須尋找新方向,找個能永遠不愁沒工作的領域。同一年稍晚,當我行經宿舍外某個據說要成為《愛情故事》的電影拍攝場景時,我忽然頓悟了。每個人都會生病,即使是愛情故事的女主角艾里‧麥克洛也一樣。若我成為醫生,我總會有工作的。發現新大陸啦!當然,在面試醫學院時,我無法明說我的動機。就算我再熱愛科學,我知道促使我選擇這條路的原因是我知道我永遠有工作。時間快轉過數十年醫學院與麻醉生涯。雖然承擔著壓力造成的心理健康風險以及無數種有點小傷殘就能讓麻醉科醫師一無是處,但我每天都有著安全又保固的工作(媽,你一定很驕傲!)如今,這份工作的安全性也變了。穿上加強防護的個人裝備,我檢視這些在我將進行的呼吸道處置時(這使得病毒更加容易傳播)保護我的堡壘。我短淺而費力的在N95口罩和面罩裡用嘴呼吸,在不透氣層與雙層手套的重重阻礙下緩慢的移動我的四肢,彷彿月球漫步。我大聲地請護理師離開房間,而有時我必須扯開嗓門才能讓呼吸治療師聽到。我俯視著驚恐—或極度驚恐—的病人。我是他們最後一個見到的人,在我給予麻藥並在在他們聲帶之間放入一根塑膠管子之前。「我要給你一種會很想睡覺的藥」我說,「也會從氣管內管給你幫助你呼吸的藥。」「我們會好好照顧你的。」這些話,在情非得已的大吼下顯得格外苛刻。回首過往,我才了解,在愛滋、SARS、MERS和伊波拉病毒的疫情下,我曾經是個不可或缺的工作者。但因為我所居住的地方、不多的暴露狀況,以及這些病毒的傳播方式,我並不像現在一樣總是恐懼相伴。自古以來就有著飛機機長與麻醉科醫生的類比;我們將起飛和著陸和麻醉的各個階段相比。這樣的比喻是有好處的——這也是為何原本為機師訓練而設計的模擬與溝通訓練,現在已成為麻醉教育的標準程序。不過,兩者之間有個相當大的差異:假如墜機,機師也難逃一劫;而麻醉要是出了錯,只有病人會死去。當大聲的急診呼叫從天而降時,作為新冠肺炎呼吸道小組成員的我,在抵達急診前抓起我們裝在專屬行李箱裡的工具、回覆小組成員的簡訊、並戴好我的N95口罩和護目鏡—剩下的器具必須在病人候診區外先包覆並檢查好—我深切的感受到(幾乎是全身上下的每個細胞都感受到),如今一切都變了。在新冠肺炎的肆虐下,我有可能會死。若我把病毒帶回家,可能會害死我摯愛的人。這,就像是一場緩慢,卻無可避免的飛機失事。疫情中的某天,一位比我年輕的同事(事實上現在所有人都比我年輕)來找我。他告訴我自己的心跳快到每分鐘130下,但除此之外沒有不舒服。他的體溫、心律、血氧、和血壓都沒事。我告訴他:「沒事的,回家、喝點水然後好好休息。我會照顧你的病人。」他回家後心跳便恢復正常了。這是焦慮,不是病毒。這種焦慮程度在新冠肺炎爆發之前從未發生在他身上。不只是病毒威脅著我們,恐懼也是。直到現在,我還未認真思考過成為不可或缺的工作者的危險。但是我的母親讓我擁有應付大量壓力的餘裕。她教會我我是被愛的。也許,看著她獨自撐過這一切,她教會我不要重蹈她的覆轍。她教會我活到老學到老,而我從同事身上學到向他人尋求幫助這一點,是我人生中最無價的一課。示弱無妨,告訴賣公車票的老師自己沒有足夠的錢也無妨。我從這次疫情學到的是:我們榮辱與共。我們都是被需要的。在這世界上我們並不孤單。此外,開口求援—尤其你是個不可或缺工作者時—絕對是件不可或缺的事。ESSENTIAL (By Audrey Shafer)I am an essential worker. I just didn’t realize how essential I was, and never would have described myself that way, until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Millions cannot go to work due to shelter-at-home rules, but I have to: I’m an anesthesiologist. As I pass through the checkpoint to enter the hospital with other essential workers, I am reminded of what my single-parent mother instilled in my sister and me when we were little. While we sat in the dark, unable to pay the electricity bill, she said: “If you don’t want to live like this, get an education.”We were never homeless or hungry, but the apartment was also not well maintained, with holes in the plaster, and bars on the back windows after the woman who lived on the floor below us was raped. My mother never complained to the landlord – she taught us “Never ask for help, the world is not here to help you.” If I didn’t have enough money for a packet of bus tokens, I was not to ask anyone for a handout. At a young age, I stuffed envelopes and babysat to earn money.On the other hand, I had an unbelievably rich childhood – my mother was a costume designer and I sawThe Misanthrope and Endgame from the wings of the theater during dress rehearsals. I also loved the library. Even though I was afraid of librarians, the library was a safe place to go after school, and safety, besides a livable wage, was another lesson drilled into me. At home, my sister and I played a game with our library books, placing them along the floor and pretending that if you stepped off them, you sank into a watery abyss. But we knew, or at least we believed, the abyss wasn’t real.When my mom said get an education, I listened. I went to an outstanding public high school – a magnet school that drew the brightest kids from all over Philadelphia. I attended college on full financial aid and majored in biochemistry. I planned to get a Ph.D. but during a summer work-study job, I met a post-doc – someone who already had achieved what I was convinced was the pinnacle of education. He told me he didn’t have a job the next year. This blew my mind. In that moment, I knew I needed to seek a new direction, something where I could always have a job.Later that year, I had an epiphany while walking outside my dorm at a site rumored to be a film location for Love (‘means never having to say you’re sorry’) Story. Everyone gets sick, even Ali MacGraw’s character. If I became a physician, I’d always have a job. Eureka! Of course, in medical school interviews, I couldn’t come clean about my reasons. As much as I loved science, I knew I had chosen this path because I felt I would always be employed.Yet, at medical school, something changed. Love happened in an unlikely setting. I felt strangely fatigued during my anesthesiology elective, but enjoyed the people and culture of this hidden part of medicine. Delirious and febrile from mononucleosis-induced hepatitis, which I did not initially know I had, I fell deeply in love with the quirky, fulfilling specialty of anesthesiology.Fast forward through decades of academic anesthesiology practice – and, despite risks to mental health from stress and the myriad ways in which a minor disability could render the anesthesiologist useless, I had (you’d be proud, mom!) a safe and secure job every day of my life. But the job and its safety have changed.Donning enhanced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I check the barriers protecting me as an anesthesiologist during and after the airway procedures I will perform - procedures which make the virus even more contagious. I mouth breathe, pant really, in my N95 mask and hood, and, encumbered by impermeable layers and double gloves, move my limbs slowly as if I was in a phony moon landing scenario. I loudly ask the nurse to leave the room; sometimes I have to shout to be heard by the respiratory therapist. I look down at my frightened or too-far-gone-to-be-frightened patient. I’m the last person they will see before I push sedatives and place a plastic tube between their vocal cords. “I’m giving you medicine to make you very sleepy,” I say. “Medicine to put in a breathing tube to help you breathe. We will take good care of you.” It sounds harsh because I have to speak so loudly.I understand, retrospectively, I was an essential worker through HIV/AIDS, SARS, MERS and Ebola. But because of where I live, my limited exposure, and how these diseases are transmitted, I never felt the fear that is my steady companion now.There is a longstanding analogy involving airline pilots and anesthesiologists, which compares take-off, flight, and landing to stages of an anesthetic. There are benefits to the analogy – it’s why simul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raining, developed for pilots, is now standard in anesthesiology education.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though: if the plane goes down, the pilot dies too; but if the anesthetic goes awry, only the patient dies.As another overhead code call to the emergency room blares, and I, on the COVID airway team, grab equipment we pack in wheeled suitcases, respond to texts from team members, and don my N95 and eye protection before hitting the ER – the rest of the equipment will need to be donned and checked outside the patient bay – I realize, almost cellularly, that things are different now. With COVID-19, I could die. Or I could cause my loved ones to die if I bring the virus home. It would be like a slow but inevitable plane crash. A younger colleague (and now they are all younger) came up to me one pandemic day. He said his heart rate was 130 but he otherwise felt fine. His temperature, heart rhythm, oxygen saturation, and blood pressure were fine. I told him, “It’s okay, go home, drink some water and relax. I’ll do your case.” He went home and his heart rate normalized. It was anxiety, not virus. This level of anxiety would have never happened to him pre-COVID. It’s not just the virus that threatens all of us, it’s also the fear.Until now, I hadn’t truly thought about the danger of being an essential worker. But my mom equipped me to deal with enormous stress. Taught me I was loved. And maybe, in watching her go it alone for so many years, taught me to live a life different than hers. She taught me to be a lifelong learner, and what I learned from my colleague, to seek help from others, is one of the most valuable lessons of my life. It’s okay to be vulnerable, it’s okay to tell the teacher selling bus tokens you don’t have enough money.What I learned in the pandemic is this: we are all in this together. We are all needed. None of us is alone in this world. And asking for help, especially if you are an essential worker, is, ultimately, the essential thing to do.Audrey Shafer, MD, is a Stanford Professor of Anesthesiology, Perioperative and Pain medicine, the Director of the Medicine and the Muse program and the Co-Director of the Biomedical Ethics and Medical Humanities Scholarly Concentration. She is an anesthesiologist at the Veterans Affairs Palo Alto Health Care System. (原文出自https://med.stanford.edu/anesthesia/community/arts-and-anesthesia-soiree/covid-19-highlights.html)
-
2021-04-02 新聞.杏林.診間
專業觀點/不讓家人陷入抉擇 一起接受諮商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社工師劉心慈:預立醫療諮商,挑戰不小。社工師有個稱為「Pre-ACP」的工作,就是在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前預做準備。我經常在這個過程中,半輕鬆卻也堅定地對有意願的人說:「家人有誰最不支持你做這個預立醫囑?請把他帶來。」唯有讓想法南轅北轍的家人,直接在諮商門診面對與討論,在醫療團隊陪伴下,澄清法律或梳理不捨情緒,才能充分溝通,了解彼此心中真實的關心與想法,這是預立醫療諮商門診中最重要的工作。許多人說:「家人不接受,我難道不能自己簽?我不是有主張自己生命的權利?」病人自主權利法通過後,的確可以由自己主張,但家人的參與,卻讓生命大事從預立到執行都更臻完備。透過更多家人參與,一起探索彼此的信念與價值,關心或擔心,吐露與坦誠情感,這值得花時間、金錢,好好思索與暢談。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身心科醫師莊永毓:多數人不希望在生命末期經過漫長痛苦才結束生命,但可惜當我們病重時,常常是意識昏沉,無法表達意願,如果昏迷、植物人、極重度失智症,更是如此。目前臨床由家人代為決定,但除非病人事前就清楚明確交代意願,否則家人陷入兩難。理智上,知道維生醫療及人工營養只是維持呼吸、血壓、心跳,不可能讓病人再好起來了,應該讓病人順其自然離開。但情感上無法做出這樣的決定,因為停掉維生醫療或人工營養,就好像是自己殺死了病人。不少家屬選擇維持醫療,但看著病人受折磨,內心矛盾也無法消除。病人自主權利法因此誕生,讓我們在意識清楚時,預先表達選擇,不讓家人陷入抉擇的困難。但以台灣民情,家人往往對醫療決策有重大影響力,預立醫療決定諮商時,希望至少有一位二等親陪同。有個媽媽帶著兒女一同前來,女兒對媽媽的選擇十分了解與贊同,兒子大為反對。他說如果到時候媽媽真的維生醫療與人工營養都不要,他會覺得自己沒有盡力,也怕親戚朋友覺得他不孝。這就是為何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要有親人一起,不論當時是否達到共識,諮商開啟溝通對話,讓家人們有機會了解彼此想法。生得健康、老得快樂或許可以操之在我,但病得短暫、死得乾脆,變數很多,若未預先準備,不一定能達到。很佩服賴先生與他的家人,能夠參加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進而完成預立醫療決定,未來一定可以生死自在。
-
2021-04-02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肚子痛發生在各部位的原因不一樣 醫教分辨不同部位的腹痛
肚子的範圍包含食道下半部、胃、十二指腸、小腸、大腸、肝臟、膽囊,胰臟及部份的泌尿及生殖系統,只要上述器官有任何發炎或其他原因都可能造成肚子痛。除了常見急性腸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食道逆流外,還可能依部位不同,有可能發生膽結石、膽囊炎、腹部主動脈瘤剝離、急性闌尾炎等原因,以下為臺北榮民總醫院李偉強醫師解說不同部位的腹痛:一、右上腹部疼痛:如:膽結石、膽囊炎、急性肝炎、肋膜炎等1. 膽結石合併急性膽囊炎:膽囊發炎引起的腹痛很容易與胃痛搞混,膽囊疼痛偏右上腹,容易發生在飯後2-3小時,膽囊收縮會產生脹痛,甚至延伸右側肩膀、右肩胛部位反射痛。嚴重時會合併小便黃、眼睛黃、皮膚黃,大便顏色灰白等,高度懷疑有膽管阻塞。2. 酒精性肝炎:長期酗血及喝酒過量都可能造成酒精性肝炎,引起右上腹脹痛。二、左上腹劇痛:如:胃潰瘍、胃炎、急性胰臟炎、尿管結石、肋膜炎等胰臟位於胃的後方,急性胰臟炎疼痛與胃痛相似,不容易診斷,嚴重時會有生命危險,千萬不可輕忽。胰臟炎好發於有膽結石或總膽管結石病史、長期酗酒之人,其疼痛常是持續且強烈,必須使用嗎啡類的止痛劑才能緩解。疼痛常反射至背後,病人常會彎腰曲膝以減輕痛感,站不直也躺不平,這是因為胰臟位於後腹腔的緣故,也因此常伴隨噁心或嘔吐的症狀。三、右下腹嚴重與急性疼痛:如:盲腸炎、大腸憩室炎等1.急性闌尾炎(盲腸炎):各種症狀都有可能,通常伴有發燒、發冷的現象,典型者有轉移痛,其由肚臍上方轉移至右下腹痛,其疼痛感約在4~6小時後達到高峰,在咳嗽或移動時會加劇痛感。2.大腸憩室炎:大腸憩室是指腸子表層凹陷的坑洞狀結構,當凹陷處被糞石填滿時,容易引起發炎甚至於形成膿瘍,嚴重可能出現大腸穿孔,進而引發腹膜炎、腸阻塞或是廔管。大腸憩室炎相當常見,腹部的左、右兩側都有可能,臨床上台灣人較常見於右側升結腸部位。3.腎結石、尿路結石或膀胱結石:結石痛好發於半夜,因爲水份較少,若有急性下腹部刺痛、小便劇烈疼痛、血尿等,痛到無法站立,需懷疑尿路結石造成尿路系統阻塞,合併腎水腫及後背痛。四、肚臍周圍疼痛:如:急性腸炎、腹部主動脈瘤剝離、缺血性腸炎等1. 腹內器官都有可能引起肚臍四周的疼痛,但以小腸的可能性最大,因肚臍周圍是小腸,常見於急性腸炎,以合併有腹瀉表現 2. 長期便秘習慣者,如老人及部份年輕女性,因為宿便累積造成腸阻塞及疼痛。3. 若合併有背部疼痛時,急性胰臟炎或腹部主動脈瘤剝離、缺血性腸炎等需特別小心。李醫師補充,主動脈剝離不一定發生在胸部,也可能發生在腹部主動脈,除了冒冷汗,如有血壓下降、心跳加速等現象,可能為血管問題,應盡速送急診。五、女性下腹部疼痛:如:經痛、卵巢囊腫破裂、卵巢蒂扭轉、子宮內膜易位、骨盆腔炎等1. 有些女性在月經期間會出現下腹疼痛的情況,常會問到會隨周期而反覆發作。2. 育齡女性如果出現突然的下腹部疼痛,可能原因有卵巢囊腫破裂、卵巢蒂扭轉、子宮內膜易位症、骨盆腔炎等病症。肚子痛原因多,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肚子痛,李偉強醫師提醒,如果腹痛難以停止,出現無法緩解的疼痛,依據自我評估重點,觀察相關症狀,並提供醫師正確訊息,應儘速就醫治療。
-
2021-04-01 該看哪科.血液.淋巴
常感到寒冷、疲倦可能是貧血…7種不同類型貧血這樣改善
當沒有足夠的健康紅血球攜帶氧氣進入人體器官時,就會發生貧血,因此,貧血的人經常會感到寒冷、疲倦或虛弱的症狀。依據病因不同,貧血可分為7種,包括:缺鐵性貧血、巨紅血球母細胞貧血、地中海貧血、出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鐮狀細胞性貧血、溶血性貧血。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在此針對7種不同類型貧血,分享七種改善方法。1. 缺鐵性貧血改善法:補充鐵劑或攝取含鐵飲食飲食中常見的含鐵食材包括:雞肉、牛肝、牛肉、羊肉、豬肉、蛤、沙丁魚、蝦、牡蠣、扁豆、紅豆、南瓜、南瓜種子、菠菜、葡萄乾、蛋。2. 巨紅血球母細胞貧血(惡性貧血)改善法:補充維生素B12、葉酸製劑或飲食攝取i. 飲食中常見的含維生素B12食材包括:羊肉、牛肉、豬肉、雞肉、火雞、金槍魚、鮭魚、天然低脂優格、牛奶、奶酪、豆漿、奶酪。ii. 飲食中常見的含維生素葉酸食材包括:扁豆、黑豆、鷹嘴豆、菠菜、牛肝、佛手瓜、萵苣、花椰菜、蘆筍、蔥、草莓、橘子、奇異果、木瓜。3. 地中海貧血改善法:補充葉酸、鐵螯合劑,或輸血、骨髓移植地中海貧血的人建議均衡飲食,包括蛋白質、穀物、水果和蔬菜,對於非輸血性地中海貧血患者,須注意飲食中避免攝入大量鐵;對於接受鐵螯合劑療法的輸血患者,則不需要低鐵飲食。食用食物:雞蛋、優格、花生醬、堅果、奶酪。需適量食用的食物(鐵含量較高):牛肉、羊肉、豬肉、肝臟、生蠔。4. 出血性貧血改善法:補充鐵、維生素B12、葉酸i. 含鐵食物包括:紅肉、深綠色多葉蔬菜、堅果、肝臟、海鮮、鐵質強化穀物、麥片、菠菜、扁豆。ii. 含維生素B12食物包括:魚、牛肝、蛤蜊、肉、家禽、蛋、其他乳製品。iii. 含葉酸食物包括:牛肝、扁豆、菠菜、白腰豆、蘆筍、蛋。5. 再生障礙性貧血改善法:以輸血或骨髓移植治療、補充鐵、維生素B12、葉酸、維生素Ci. 含鐵食物包括:菠菜和其他深綠葉蔬菜、豆腐、豌豆、扁豆、鷹嘴豆、葡萄乾、鐵強化穀物和麵包。ii. 含維生素B12食物包括:牛肉、豬肝、禽肉、魚肉、雞蛋、乳製品。iii. 含葉酸食物包括:菠菜和其他深綠葉蔬菜、牛肝、蛋、香蕉、橙。iv. 含維生素C食物包括:橙、葡萄柚、橘子、奇異果、草莓、哈密瓜、綠花椰菜、辣椒、番茄、菠菜。6. 鐮狀細胞性貧血改善法:飲食均衡i. 穀物含有葉酸,可幫助身體會產生新的紅血球,並富含維生素B、鎂和硒,可以幫助增強免疫系統,例如:全麥麵包、米、麵食。ii. 蔬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纖維、葉酸等,有助於防止感染、治癒傷口、保持眼睛和皮膚健康,例如:菠菜、胡蘿蔔、綠花椰菜、番茄、綠豆。iii. 水果含有維生素、礦物質、纖維,例如:蘋果、橙、香蕉、葡萄、奇異果、李子、桃子。iv. 牛奶含有鈣、維生素D、蛋白質、鉀,有助於骨骼健康。v. 肉和豆類含有蛋白質、鋅、鐵、omega-3,有助於維持能量和生長,omega-3可幫助減輕炎症,例如:雞肉、豬肉、魚、牛肉、堅果、種子、豌豆等。vi. 油脂含omega-3和維生素E,具有減輕炎症、抗氧化等作用,例如:橄欖(油)、玉米油、堅果。7. 溶血性貧血改善法:服用藥物、骨髓或幹細胞移植、生活調整i. 盡量休息:溶血性貧血會較疲勞。ii. 攝取各種健康食物:水果、蔬菜、全麥麵包、低脂乳製品、豆類、瘦肉、魚。iii. 依照指示攝取液體:應喝多少液體或哪種液體適合,液體包括水、果汁、牛奶。iv. 依照指示進行運動: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運動計劃,有助於降低血壓,改善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