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5 醫療.腦部.神經
搜尋
腰圍
共找到
300
筆 文章
-
-
2022-09-18 養生.健康瘦身
胖這裡中風、癌症威脅增 一張圖看懂脂肪囤積部位健康風險
過多的體脂肪會危害健康,眾所周知,但越來越多證據顯示,不同部位的脂肪對健康的危害程度並不相同。被女性視為大敵、影響美觀的「橘皮組織」,其實是較無害的皮下脂肪;至於男性常見圓滾滾的啤酒肚,則是對健康危害甚大的內臟脂肪,可能引起各種慢性病,如心臟病與脂肪肝。皮下脂肪是一種不穩定的脂肪,位於皮膚下方,導致脂肪團形成擠壓到真皮,多數囤積在大腿和臀部,形成所謂「梨形身材」,雖然有礙美觀,但實際的危害最小。內臟脂肪通常是啤酒肚的成因,也就是所謂「蘋果形身材」,這種脂肪在肌肉與腹部器官之間形成堅硬內層,一般認為它會將化學物質和激素釋放入血液而導致炎症。最近有一項研究總結了兩者的風險差異,相較於皮下脂肪,內臟脂肪含量多的人,罹患心衰竭的風險多出三分之一。德克薩斯大學研究人員針對2399名70至79歲的人,進行12年的追蹤,結果顯示肌肉內的脂肪具有發炎性。臀腿脂肪/對健康的威脅★這是女性最討厭的脂肪囤積部位,但事實上是危害最小的皮下脂肪。除了其位置遠離重要器官,研究顯示,與腹部脂肪相比,儲存在腿部的脂肪有超過100個基因差異,因而使其危害較小。2010年一項研究指出,下半身體重增加,會導致體內製造更多脂肪細胞;而腹部肥胖則會造成脂肪細胞膨脹,當脂肪細胞變得太大,會開始將脂肪酸洩漏到血液中,對身體造成毒害。胸部脂肪/對健康的威脅★★★大胸圍可能是肥胖的象徵,而肥胖本身就是許多疾病的危險因素。但哈佛大學在2008年,針對9萬多名20多歲女性進行的研究發現,D罩杯女性在中年罹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是同齡A罩杯女性的三倍,即使她們的BMI在正常範圍。2012年另一項研究指出,較大的乳房可能代表這些女性更傾向於出現危險的內臟脂肪。頸部脂肪/對健康的威脅★★★★研究顯示,頸圍愈大,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愈高。頸部脂肪多,代表上半身的脂肪也多,而使游離脂肪酸進入血液,增加罹患心臟病風險。頸部肥胖也容易阻塞呼吸道,影響睡眠,妨礙器官休息和再生,增加心臟壓力。《美國心臟健康雜誌》最近一項研究發現,與BMI等傳統指數相比,女性頸圍超過14英寸(35.56公分),男性頸圍超過17英寸(48.18)公分,有較高的心臟病風險。腹部周圍脂肪/對健康的威脅★★★★★這是最危險的脂肪類型,會增加心臟病、中風、癌症、第二型糖尿病和失智症風險,因為此處的脂肪圍繞著體內重要器官。2019年針對160萬名女性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BMI(身體質量指數)正常但腹部凸出(腰臀比高於0.85)的女性,相較於腰部較細的同齡女性,死亡機率高出44%。而他們罹患心臟病和癌症的機率,甚至高於那些BMI值界定為肥胖、但腹部相對較小的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現腹部脂肪(啤酒肚),一般認為,女性雌激素可以保護她們遠離腹部肥胖,雌激素會將脂肪儲存在臀部和大腿中。如何降低危險脂肪堆積?一旦脂肪囤積在體內,就無法針對內臟脂肪或皮下脂肪來瘦身。但進行整體減重、減少體脂肪,有助於降低上述疾病風險。1. 研究指出,體內更多的鈣和維生素D含量,與較少的內臟脂肪相關。建議多吃綠葉蔬菜、豆腐、魚、優格和牛奶等乳製品。2. 將飽和脂肪(多存在肥厚的紅肉中)換成橄欖油、花生、菜籽油、酪梨和堅果等單元不飽和脂肪,可以預防肌肉內的脂肪堆積。3. 一項研究指出,每周進行兩到四次中度運動,一次至少30分鐘,能讓內臟脂肪的堆積率下降7%,包括快走、騎單車、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
-
2022-09-11 醫療.新陳代謝
5大危險因子 小心代謝症候群
衛福部國健署公布的最新國人十大死因統計中,去年有超過一半國人死因屬慢性疾病造成,其中糖尿病位居第五名,有1萬1450位病患死亡,年增率高達一成一。而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有半數男性、三分之一女性和四分之一兒童有過重或肥胖的情形,蟬聯多年「亞洲胖胖國」冠軍寶座。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日前共同舉辦「慢病好日子」互動沙龍講座,邀請專家進行衛教,帶領民眾了解代謝症候群的影響及預防。也透過生活中簡單的飲食改變,簡單控制血糖,成為自己身體的主人。縮腰 控制好慢性病 當自己身體的主人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收縮壓大於等於130,舒張壓大於等於85;HDL-C好的膽固醇太少;三酸甘油脂超過150;空腹血糖大於等於100。以上五項危險因子中,若中三項,就可以判定為代謝症候群。國健署指出,代謝症候群是可預防、可治療的疾病,若不及早檢查治療,將比一般人增加6倍罹患糖尿病風險、4倍高血壓風險、3倍高血脂風險、2倍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成為慢性病患者。要遠離代謝症候群,就得妥善做好體重管理,有三件事必須做好:「控制飲食、規律運動、生活習慣」。「控制飲食是決勝點。」護理師曾文莉表示,在體重管理上,飲食控制佔了七成、規律運動則佔三成。她表示,「餐餐七分飽」是相當重要的口訣,同時,因為進食一口飯需要20分鐘後才傳輸到大腦中樞,因此「細嚼慢嚥」便能減少過量進食情形。現代人工作繁忙,不太有時間運動,曾文莉建議,初期開始運動的時候可以「簡單做、找個伴」,現在也推行運動531,一周五次、每次30分鐘、心跳每分鐘110下。最好的方式就是「把運動融入生活」,像是:爬樓梯、倒垃圾等等,慢慢來、不求快,以漸進方式提高活動量、基礎代謝率。生活作息對體重影響甚深,曾文莉說,「吃得好、睡得好,體重才會好。」睡眠時間會影響荷爾蒙分泌,若睡眠不足將減少瘦體素、增加飢餓素分泌,激素失衡造成過量進食,最終都會反應在體重上。因此每天盡量睡足七小時,保持生活作息規律,若容易被尿意中斷睡眠,就要控制睡前的飲水量。最後,曾文莉提醒,「減重不在求快,而是持之以恆;體重控制是一輩子,絕不是一陣子。」最健康的減重,建議每周減0.5公斤為目標,1個月目標則設定在2至3公斤即可。延伸閱讀:規律服藥、定時測血糖 最好的健康投資
-
2022-09-07 養生.聰明飲食
烤肉一餐2千大卡 爬7次101才能消耗
中秋佳節將至,除了月餅之外,市售肉盤、海鮮等烤肉食材成為熱門商品。不過,衛福部國健署提醒,一頓烤肉大餐熱量高達2000大卡,得爬7次101大樓才能消耗,而一顆蛋黃酥熱量約250至280大卡,得運動40分鐘才能消耗掉,歡度中秋時,務必要忌口,以免腰圍肥一圈。國健署調查18到64歲國人六大類食物攝取現況,結果發現,國人攝取過多豆魚蛋肉類食物,但乳品、蔬菜、水果、堅果種子類卻嚴重不足,尤其蔬菜類每日建議攝取份數為3到5份,實際攝取份數卻不足3份;水果類每日建議2到3.5份,實際攝取卻不足2份。研究實證顯示,每日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能減少15至30%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第2型糖尿病及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每天攝取約90克全穀雜糧(約1碗),降低15%罹患高血壓風險。多攝取全穀及未精製雜糧,可增強免疫力、維持腸道健康。國健署與農糧署、淡水將捷金鬱金香酒店等昨合辦「中秋野餐趣 幸福柚健康」記者會,教導民眾如何運用當令在地及全穀雜糧等食材製作柚香沙拉、柚香五穀米堡、柚香奶酪、檸檬鮮果柚子茶等輕食,除了攝取豐富膳食纖維,還能獲取各種營養素,例如,穀類含維生素B1、鎂,有助維持能量正常代謝、促進新陳代謝。以一份柚香五穀米堡為例,內含五穀米40克、柚子肉160克、柚子皮3克、馬鈴薯20克、牛肝菌菇6克、乾香菇2克、山蘿蔔葉40克、紅蔥頭2克、腰果5克等,膳食纖維約含7.1克,可達成人一日所需四分之一。使用五穀米取代白米,內餡加牛肝菌菇、柚子增添風味,配合新鮮蔬菜,營養滿分。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吃一餐烤肉,約增加2000大卡,需要爬7次101大樓才可彌補,此外一顆蛋黃酥熱量約250至280卡,吃完後要運動40分鐘才能消耗。建議民眾多吃中秋應景的柚子,攝取維生素C、膳食纖維、鉀及多種礦物質等營養素,還可促進腸道蠕動。不過,為了避免交互作用,高血壓及腎臟疾病患者應避免食用柚子。
-
2022-09-07 養生.聰明飲食
楊丞琳「在台灣沒吃過什麼海鮮」惹議!吃海鮮助減重、心腦都健康,但4壞處也要避免
藝人楊丞琳在大陸上節目時講出「在台灣沒吃過什麼海鮮」一番話,引起台灣網友炸鍋。姑且不論哪種海鮮,也不管價格多少、吃不吃得起,我們還是少點口水戰,多吃點海鮮,因為比起肉類,海鮮熱量低,且富含蛋白質和omega-3脂肪酸,更有許多微量營養素,這些好處都更甚肉類。吃海鮮4益處海鮮類其實包含很多,如各種魚類、蝦、蟹、貝類,透抽、小管等…都是我們常吃的海鮮。根據健康網站《healthline》報導指出,海鮮的營養價值高,對腰圍、大腦、心臟和免疫系統都有益處。1.有助減肥海鮮熱量低,又富含蛋白質,想瘦身的人多吃海鮮,不但可獲取足夠的蛋白質,又能達成控制體重的目標。尤其海鮮類含豐富omega-3脂肪酸含量,魚類最多DHA、EPA,吃了更能讓人有飽足感又有助於減肥。2.促進心臟健康海鮮富含可以促進心臟健康的營養物質,包括 omega-3 脂肪酸和維生素 B12。omega-3具有抗發炎作用,也有助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潘懷宗也曾在《元氣網》專欄撰文(預防心臟病 不可不知的13種營養素)指出,例如魚油富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像是為人熟知的EPA與DHA,可以幫助減少體內LDL(壞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除了可以保護心血管,預防心臟病外,Omega3必需脂肪酸還有抗發炎、促進大腦細胞發育、提升視力,減緩退化,甚至有預防並治療憂鬱症的功效。3.促進大腦健康海鮮富含的營養素對大腦健康也很重要。一些研究指出,血液中維生素 B12及omega-3 不足,會造成兒童大腦發育問題,也可能危害成人大腦功能。補充維生素 B12 和 omega-3 脂肪酸則可以促進大腦健康。一項針對 168 名患有輕度精神障礙的老年人的研究發現,與血液中 omega-3 脂肪酸水平較低的人相比,維生素 B 減緩了血液中 omega-3 脂肪酸水平較高的人腦部問題的進展。20可信來源)。4.富含免疫增強營養素海鮮也有增強免疫力的鋅,尤其是貝類,包括牡蠣、蛤蜊、龍蝦和螃蟹等。鋅對於發育構成身體免疫防禦的細胞是必需的,還可以作為抗氧化劑,防止炎症損傷。經常吃貝類海鮮可以改善你的鋅含量和整體免疫功能。海鮮吃多4壞處不過海鮮吃太多,也是有壞處的。1.重金屬積累深海大型魚類位在食物鏈高階,體內容易累積重金屬汙染物。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曾受訪指出,甲基汞具神經毒性,以50公斤的人而言,一般建議,鮪魚、旗魚、鯊魚、油魚、鯨魚等深海魚的每周食用量別超過80公克,相當於半個手掌大;懷孕婦女與嬰幼兒則不建議食用,否則可能影響孩子的腦部發育。營養師宋明樺則建議,最好就是淡水魚和深海魚輪流攝取,魚皮、魚卵等部位,能不吃就盡量不吃, 可將重金屬殘留的風險降到最低。2.寄生蟲傳染病吃到受污染的海鮮,可能導致傳染病。近年來海洋污染情況愈來愈嚴重,如重金屬、塑膠等各種垃圾充斥,海底生物吃了這些垃圾,而人們又捕撈了受污染的魚獲,生物鏈最後,人們把自己製造的污染也吃下肚了。此外,有些食物中毒也可能是由從環境中獲得的細菌、病毒或寄生蟲引起的,病原體在未正確冷藏的海鮮中大量繁殖,如果沒有妥善儲存,就可能遭受污染。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幼童、老年人和免疫系統不佳的人,吃了就可能感染,預防方法是確實煮熟再食用。3.過敏反應海鮮好吃,但對海鮮過敏的人也不少,而且通從吃下食物幾分鐘到幾小時內就會發生。根據台北醫學大學院附設醫院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林子閔、張棋楨在《聯合報》撰文指出,過敏發作頻率及嚴重度因人而異,輕者皮膚蕁麻疹、濕疹、或者鼻癢、打噴嚏、流鼻水,重者引發氣喘,更嚴重的引起上呼吸道水腫阻塞,如嘴唇、舌頭、喉嚨腫而造成呼吸困難及休克,有致命危險。也有腸胃過敏,症狀為噁心、嘔吐、胃痙攣及腹瀉;過敏發生在神經系統會有偏頭痛。4.膽固醇飆高?許多人怕海鮮吃多會有膽固醇過高的危險。事實上,海鮮的膽固醇含量雖比肉還高,但它的飽和脂肪較少,只要少吃海鮮頭部、內臟或卵黃,就能大幅降低膽固醇攝取。例如吃魚肉不吃魚皮或內臟,蝦蟹食用前去掉集中膽固醇的頭部及卵黃。海鮮內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吃了反而可降低血中的壞膽固醇。【資料來源】.海鮮過敏埋危機 吃、嗅、觸都會引發.怕膽固醇太高,不吃海鮮就對了?營養師:錯誤觀念.吃魚怕重金屬下肚?營養師:2部位能不吃就別吃.《healthline》Is Seafood Healthy? Types, Nutrition, Benefits, and Risks
-
2022-09-06 醫療.新陳代謝
只喝珍奶不喝水,「器官泡在糖水裡」!醫師調整這樣吃,3個月控血糖
67歲的陳先生經營玩具批發,過去身體不錯,還常拜訪客戶跑業務;但近3個月來他體重快速減輕,也時常感到疲倦、嗜睡,甚至因頭暈而無力工作,只好提前退休交棒給兒子。陳先生前往醫院求診,經過一系列評估檢查後,發現外表看似健康的他,其實已是三高患者,其糖化血色素高達13.7,比正常值應小於5.7高出許多,因此是嚴重糖尿病病友。 安南醫院家醫科醫師吳雅琦表示,陳先生出去見客戶都是隨手買珍珠奶茶不喝水,早餐蛋餅配有糖豆漿,攝取糖份過多,因此開出的治療方案,就是先在生活習慣方面做改變,不到3個月時間就控制糖化血色素值在6.5以下,再度恢復氣色紅潤、精氣神十足的狀態。 1.平常喝的珍珠奶茶,改成無糖茶或礦泉水。2.早餐從原先的蛋餅搭有糖豆漿,改成無糖豆漿搭燕麥。3.午、晚餐改半碗飯及多蔬菜、蛋白質攝取,水果量維持每日兩個拳頭量。4.每日運動1小時。5.積極藥物治療。 吳雅琦指出,隨著國人飲食日漸西化,加上台灣天氣炎熱與手搖飲料店盛行,常見人手一杯有糖手搖飲或加料飲料,解渴同時卻可能因此攝取過多糖份。除此之外,台灣是水果天堂,四季盛產的水果甜度都相當高,稍不注意就會攝取過多糖分。而糖尿病就好比隱形殺手,雖不會立刻造成身體不適,卻會潛移默化地讓全身器官傷害。 「想像看看,當人體所有神經和血管及器官泡在糖水裡,隨著時間增加當然會逐漸壞掉,有症狀時可能都已是三多一少狀況。」吳雅琦解釋,嚴重高血糖的「三多一少」症狀,是指多吃、多喝、多尿及體重快速降少,甚至可能還會造成手腳麻木及視力模糊。 吳雅琦建議,民眾平常要養成量血壓習慣,有血糖問題的病人更要在家自我監測血糖。40歲以上民眾每3年可以做一次國民健康署所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檢查,包含身高、體重、腰圍、血壓、血糖、肝腎、血脂及尿液功能檢查,並搭配四癌篩檢—子宮抹片、乳房篩檢、糞便篩檢及口腔篩檢,才能提早預防,及早發現身體異狀與治療,避免讓器官受到損傷,持續保有良好生活品質。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她罹精神病、善忘,卻60多歲看起來像30歲!擁有忘記智慧,活在自己快樂裡,好過活在別人眼裡.認識死亡,有助了解人活在世上的意義!面對生命終站5大要點:不爭不奪、多施多捨,永保赤子之心 .「一輩子跟活死人沒兩樣!」他聽爸爸話當公務員,臨終卻抱憾…子女成年後,接納與欣賞就夠了
-
2022-08-21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主題館【糖尿病】台灣蟬聯「亞洲胖胖國」冠軍寶座 護理師:做到這3件事告別肥胖
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有半數男性、三分之一女性和四分之一兒童有過重或肥胖的情形,蟬聯多年「亞洲胖胖國」冠軍的寶座。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今舉辦「慢病好日子」講座活動,透過專家詳細清晰的衛教,帶給民眾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的正確觀念,並以簡單好實踐預防保健方式,讓預防勝於治療。護理師曾文莉表示,男生腰圍超過90公分、女生超過80公分,收縮壓大於等於130、舒張壓大於等於85、HDL-C好的膽固醇太少、三酸甘油脂超過150、空腹血糖大於等於100,5項危險因子中,若中3項,就可以判定為代謝性症候群。國健署指出,代謝症候群是可預防也可治療的疾病,若不及早檢查治療,將比一般人增加6倍罹患糖尿病風險、4倍高血壓風險、3倍高血脂風險、2倍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變成慢性病病人。民眾若想要遠離代謝症候群,妥善做好體重管理,曾文莉指出,現代人餐餐老是在外,太常吃高熱量食物就容易造成肥胖,建議有3件事必須做好:「控制飲食、規律運動、生活習慣」。在控制飲食實踐上,曾文莉表示,湯麵優於乾麵,因乾麵會淋醬汁,全部吃下肚熱量恐高達500至650大卡,湯麵則在100大卡上下;小菜不要加「醬油膏」,避免鈉含量超標導致水腫;湯品選擇上「少勾芡」,像是蛋花湯熱量40大卡,羹湯類則高達420卡,整整相差了十倍。現代人工作繁忙,不太有時間運動,曾文莉建議,初期開始運動的時候 可以「簡單做,找個伴」,現在也推行運動531,一周五次、每次30分鐘、心跳每分鐘110下。最好的方式就是「把運動融入生活」,像是:爬樓梯、倒垃圾等等,慢慢來、不求快,以漸進方式提高活動量、基礎代謝率為主。「控制飲食是決勝點。」曾文莉表示,在體重管理上,飲食控制佔了7成、規律運動則佔3成。她表示,「餐餐7分飽」是相當重要的口訣,同時,因為進食一口飯需要20分鐘後才傳輸到大腦中樞,因此「細嚼慢嚥」相當重要。生活作息也至關重要,曾文莉說,「吃得好、睡得好,體重才會好。」睡眠時間會影響賀爾蒙的分泌,睡眠不足會減少瘦體素、增加飢餓素分泌,造成激素失衡,過量進食造成肥胖。因此睡眠上,盡量每天睡足7小時,保持生活作息的規律及睡眠充足,若容易被尿意中斷睡眠,就要控制睡前的飲水量。曾文莉提醒,「減重不在求快,而是持之以恆;體重控制是一輩子,絕不是只有一陣子。」最健康的減重,建議每周減0.5公斤為目標,1個月目標則設定在2至3公斤即可。元氣網主編林又旻昨天也在講座分享親身經歷,年紀輕輕的他在20幾歲時就被診斷痛風,痛到無法走路,尿酸指數高達13。母親因此相當擔憂,認為兒子年紀輕輕就痛風,未來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但經過飲食控制後,現在尿酸指數已降到8了。「自己去年又檢出高血壓。」林又旻自曝,自己現在要更加注重飲食習慣,「湯品」要少喝,因為湯很容易加太多鹽,可能使鈉攝取過量等。林又旻表示,因為自己的經驗,希望讓元氣網成為民眾可以獲得正確醫療保健知識的網站,進而成為自己身體的主人。元氣網致力成為健康知識的傳遞者,用大家聽得懂的語言,讓更多人可以接收正確健康知識,元氣網也是目前全台內容最多元、詳盡的健康網站,希望元氣網成為民眾健康生活中的好夥伴,和大家一起愈來愈健康。元氣網:https://health.udn.com/health/index【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2-08-03 醫療.消化系統
發現脂肪肝怎麼辦?如何改善與治療?脂肪肝放著不理當心肝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肝特徵就是肝細胞中的脂肪過多,而不是因酒精造成的。肝臟含有一些脂肪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超過5%的肝臟重量是脂肪,就定義為脂肪肝(脂肪變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分為兩種:1.單純性脂肪肝:表示肝臟中有脂肪,但很少或肝臟幾乎沒有發炎或肝細胞受到損傷。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臟中除了脂肪外,同時還伴隨肝炎(即肝臟腫脹或炎症)和肝細胞損傷。炎症和肝細胞損傷可導致肝臟纖維化。哪些條件下容易患非酒精性脂肪肝:1.體重超重或肥胖2.患有第2型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3.血液中的脂肪含量異常,包括三酸甘油酯、“壞”(LDL)膽固醇太高或“好”(HDL)膽固醇太低4.有代謝症候群,診斷患有代謝症候群,下列條件必須符合任何三個:(1)腹部肥胖:男性的腰圍≧90cm(35吋)、女性腰圍≧80cm(31吋)(2) 血壓偏高: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5mmHg,或是服用醫師處方高血壓治療藥物(3)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100mg/dL,或是服用醫師處方治療糖尿病藥物(4)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150mg/dL,或是服用醫師處方降三酸甘油酯藥物(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男性年長者、本身患有第2型糖尿病、高血壓、停經後婦女、肥胖、脂肪集中在腰部、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更可能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纖維化和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發炎的肝臟會開始結疤,過程稱為纖維化。如果不及時治療,疤痕組織將繼續取代健康的肝組織,導致肝硬化。大約2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會在幾年(通常是幾十年)內發展為肝硬化。有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藥物嗎?目前FDA還沒有批准的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藥物。有一些替代療法可能會有所幫助,雖然尚未證實可以治愈非酒精性脂肪肝。1.咖啡:在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患者的研究中,喝咖啡的人比喝很少或不喝咖啡的人的肝損傷要小。含咖啡因的咖啡可降低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在內的多種肝臟疾病發生肝纖維化的風險。研究顯示,需要每天喝兩杯以上才能獲得這效果。2.維生素 E:一種抗氧化劑,透過減少或中和炎症造成的損害。一些研究顯示,補充維生素E可能有助於因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導致的肝損傷。上述替代療法因未經科學實證,所以補充之前要先與醫師討論!俗話說,肝不好,人生是黑白的,除了在飲食上需要特別注意,避開肝臟の地雷飲食,醫說:肝臟照護健康2攻略........https://bit.ly/3nSOrvS
-
2022-08-02 醫療.新陳代謝
40歲以上6成腰圍過粗 小心代謝症候群
台灣中年發福又有代謝症候群的人超過6成!據衛福部國健署最新成人健檢資料顯示,40歲以上的國人,逾六成有腰圍過粗問題,且患有代謝症候群,進而容易引起三高慢性疾病的發生。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量腰圍」是有效預防代謝症候群的方法。吳建遠指出,根據2021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一半以上是慢性疾病,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等,這些疾病有共通的危險因子為「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加「二害」(腰圍過粗、好膽固醇不足),只要符合三項以上,即是罹患了代謝症候群。4成5民眾 逾一年沒量腰圍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許惠恒說,腰圍失控,不僅可能引起三高慢性疾病上身,更可能使醫療支出大增。為了能夠及早預防或控制代謝症候群,最簡易的方法就是量測腰圍。但根據基金會2022代謝症候群認知調查發現,4成5民眾超過一年沒有量測腰圍。國健署107年健康促進調查(HPSS)也有類似結果,18歲以上民眾對於「腰圍過大較容易得到代謝症候群」有高達7成5的正確認知率,但有近5成超過半年沒有量腰圍,甚至近1成5從未量過腰圍,顯示民眾擁有足夠的健康識能,但沒有落實量測腰圍。許惠恒指出,腰圍過粗也就是腹部肥胖,代表內臟脂肪囤積,容易引起體內慢性發炎反應,導致血糖、血脂、血壓三高異常,出現所謂「代謝症候群」。罹患代謝症候群的人,未來得到「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率,為無代謝症候群者的六、四、三、二倍。國健署長吳昭軍提醒,民眾應養成定期量測腰圍,並記錄與追蹤其數值變化的習慣,且成年男性腰圍要保持在90公分以下、女性要保持在80公分以下,同時強調採行健康生活型態的重要性,如體重控制、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等,才能掌握健康與優質生活。
-
2022-08-01 醫療.新陳代謝
年過不惑腰圍過粗 罹糖尿病機率恐大增6倍
國健署根據109年資料顯示,40歲以上接受成人預防保健的國人,超過6成腰圍過粗,同時患有代謝症候群。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最新國人十大死因中,「三高加二害」更是重點危險因子,因此希望推廣國人定期量側腰圍,隨時監測身體狀況。吳建遠表示,根據2021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有一半以上是慢性疾病,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等,這些疾病有共通的危險因子「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加「二害」(腰圍過粗、好膽固醇不足),只要符合三項以上,就是罹患了代謝症候群。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許惠恒則說,根據基金會2022代謝症候群認知調查發現,有4成5的民眾超過一年沒有量測腰圍。但腰圍失控不僅可能引起三高慢性病上身,更可能使醫療支出大增。因此,為能及早預防或控制代謝症候群,最簡易的方法就是量測腰圍。許惠恒也指出,腰圍過粗(腹部肥胖)代表內臟脂肪囤積,易引起體內慢性發炎反應,導致血糖、血脂、血壓三高異常,是謂「代謝症候群」。罹患代謝症候群的人,未來得到「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率為無代謝症候群者之6、4、3、2倍。因此,為響應「89量腰日」,加深民眾對健康腰圍「男性應小於90公分,女性應小於80公分」的印象,國健署、健保署與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共同舉辦「量腰存健康」記者會,邀請22縣市首長、明星響應量腰;同時也邀請民眾利用「健保快易通APP」的「健康存摺」功能,只要記錄上傳腰圍量測的數值,前1.5萬位完成者可獲得購物抵用金,且期間所有完成者可參與抽獎活動,詳細資訊可上財團法人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官網查詢。
-
2022-07-21 養生.聰明飲食
吃太鹹真的會變胖!1圖看「害你莫名胖食物」 餛飩、雞絲麵都在內
你家中有存放零食的習慣嗎?或是小朋友喜歡吃零食?嫚嫚營養師提醒,零食的問題除了熱量高之外,鈉含量也高,容易養成重口味習慣,而重口味也可以說是胖子味覺! 鹽/鈉攝入量高 肥胖風險跟著增加根據國外18個研究,約6萬5千人的薈萃分析發現,飲食中鹽/鈉攝入量高的族群與低鹽/鈉攝入量的祖群相比,BMI會顯著性增加1.24 kg/m2,腰圍也顯著性增加4.75 cm;英國國家飲食與營養調查也顯示,飲食每增加1g鹽的攝取,成人會增加26%肥胖風險,兒童則會增加28%肥胖風險。吃太鹹導致肥胖 3大原因1.重鹹的食物,會驅使口渴反應,促進液體攝入,容易喝下更多含糖飲料。2.重鹹味食物通常也含有大量脂肪和熱量。3.重鹹食物通常更可口,會讓人食慾大開越吃越多。 5類食物 鈉很多1.加工肉品:尤其是會加入硝酸鈉的火腿/培根/熱狗/香腸,以及臘肉、魚/肉鬆、肉乾、貢丸、火鍋料、雞塊、漢堡肉。2.醃漬食物:榨菜、酸菜、菜圃、筍乾、鹹蛋、豆腐乳、吻仔魚、蜜餞。3.即食食品:沖泡濃湯、泡麵、罐頭、洋芋片。4.烘焙食品:經常需要使用小蘇打粉(碳酸氫鈉)的麵包、蛋糕、餅乾、糕餅。5.常見小吃:鹹酥雞、滷味、麵線、雞絲麵、蔥油餅、鍋燒意麵、油麵、牛肉麵、餛飩、水餃、鍋貼、燴飯、羹類、速食、燒烤、火鍋、多醬料類的食物。 日常減鈉 可以這樣做1.注意看標示:每100公克或毫升食物中,鈉含量超過600 mg 即為高鈉食物。2.飲食少加工:減少食用加工食物及多醬料類食物,盡量以天然新鮮食物為主。3.烹調鹽減量:可改以味道強烈食材取代用鹽及調味料,像是蔥、薑、蒜、韭菜、胡椒、辣椒、香菜、枸杞、番茄、檸檬、八角、義式香料等。 留意新高血壓標準 避免心血管疾病上身嫚嫚營養師提醒,飲食中的鈉攝取過多,包含鹽(氯化鈉)、硝酸鈉、小蘇打粉(碳酸氫鈉),除了體重難控制,也容易罹患高血壓,並且增加心臟病及中風的風險;台灣高血壓學會及心臟學會,也在今年5月正式引用新的高血壓標準130/80 mmHg,希望大家也能多注意血壓狀況,預防心血管疾病;建議可以從飲食開始減鈉,幫助減重、控血壓!延伸閱讀: ·吃太鹹小心傷腎、傷心! 「6大陷阱食物」吃起來不鹹但都藏高鈉 ·不吃鹽就不會攝取過多鈉含量? 跟鹹不鹹無關!破解7常見鈉含量迷思
-
2022-07-19 醫療.心臟血管
高血壓患者容易有糖尿病、高血脂嗎?醫曝皆因2大壞習慣導致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互為「共病」,臨床上,許多病患容易同時罹患三高疾病,大部分原因與現代人不良的飲食習慣及缺乏運動的生活習慣有關;但多數人通常等到症狀出現時,才會發現血壓、血糖、膽固醇已經偏高或過高,或是健康檢查時才被診斷出來。3高導致血管壁硬化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表示,根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症的病人,發生高血壓的關聯性比較高;但罹患高血壓的人,不一定會有糖尿病、高血脂症的問題,且因果關係比較難以界定,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血糖及膽固醇過高,會導致血管壁硬化,造成血壓飆升。門診中,就有不少病患因為頭暈、頭脹就醫,一量發現血壓很高,抽血又發現血糖、膽固醇都偏高,以為是高血壓導致糖尿病、高血脂症。事實上,由於大多數病患可能是先前就已經患有高血糖、高膽固醇的問題,導致慢性血管壁硬化,但是,身體沒有出現不適症狀才沒有發現,直到血管硬化情況越來越嚴重,才出現高血壓的症狀。頭脹、酸痛恐高血壓徵兆,嚴重會危及生命陳玠宇說明,大多數的高血壓病患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最典型的症狀就是病人會經常感覺到頭暈、頭脹脹的,有些病人還會伴隨肩頸酸痛,或是肩頸僵硬的問題,可能會以為是最近身體比較疲勞;另外,還有的病人則出現走路會喘、胸悶、心悸、視力模糊、噁心嘔吐等非典型症狀,此時通常代表血壓已經飆高。高血壓對身體的傷害可分為「慢性危及性」及「立即危及性」,如果高血壓病情非常嚴重,更可能造成胸悶、胸痛、沒有活動也會喘,都是因為高血壓導致器官受傷所致,例如冠狀動脈心臟病,就是心血管發生缺血、缺氧,胸悶、胸痛的情形也會越來越嚴重。當血壓飆高到一定程度,甚至可能出現立即性的危害,引發腎衰竭、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或是腦中風,出現眼歪嘴斜、單側肢體麻痺無力、昏迷等症狀。延伸閱讀: 。4種人要注意!!高血壓可能隨時找上你,這族群3個就有1人血壓高 。約1/5中風患者都有「1問題」,男女腰圍最好維持在「2數字」內,才能降低罹病風險
-
2022-07-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陳時中誇吳秀梅韌性強 稱沒累死三軍「只累死一鈞」
衛生福利部於今上午10時舉行部長交接典禮,卸任部長陳時中致詞時劈頭就說「請大家惠賜一票」,然後細細感謝每個部會司署這五年來與他共同努力的貢獻,並且特別點名兩個人,食藥署署長吳秀梅和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陳時中大讚吳秀梅「韌性很夠」,因為「一般一個食品案件要換一個署長,兩個就要換一個部長,目前都還沒。」陳時中說,吳秀梅無論美牛和日本食品都處理得很好,無奈「莫須有的攻擊非常的多。」至於羅一鈞,陳時中說,有報章批評他領導有問題,好像「將帥無能,累死三軍」,但他要鄭重澄清,在疾管署「我沒有累死三軍,只有累死『一鈞』」,但一鈞也沒有抱怨很多。陳時中說,這五年多來訂了8部法律,修訂90部法律共300多條條文的增修,都在同仁專業下完成,證實是「有政府會做事,而且做對的事。」健保署成功調整一次費率、一次部分負擔。至於國健署的業務,陳時中也以身作則表達支持,「目前」已成功戒菸,接下來他要努力將腰圍減到90公分以下,已達成「腰圍八九十健康常維持」的目標。
-
2022-07-13 醫療.腦部.神經
辨識腦中風 專家教4重點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驚傳出血性腦中風送醫急救。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國防醫學院教育長李俊泰表示,腦中風是突發事件,民眾警覺性、敏感度十分重要,大家應謹記「微笑、舉手、說你好、眼球偏移」口訣,可以及早辨識腦中風患者,避免延誤治療。腦中風分兩類,八成是梗塞型,二成是出血型,李俊泰說,觀察中風症狀,可透過FAST辨識,F是臉部(Face)表情不對稱,出現嘴角歪斜現象,也就是能否正常微笑;A是單側手臂無力下垂(Arm),也就是舉手測試;S是說話口齒不清(Speech),說「你好」加以辨識,加上觀察眼球有無向右或向左單側偏移;T是記下時間(Time)立即就醫。遠離腦中風 要做到五件事為遠離腦中風,李俊泰指出,一輩子要做到五件事,分別是控制三高、維持運動習慣、戒菸、男性腰圍不超過90公分,女性不超過80公分、了解有無心房顫動,有腦中風家族史的人尤須提高警覺。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說,不論是出血型或梗塞型腦中風的危險因子,高血壓都是關鍵因素,而高血壓好發於40、50歲以上民眾,如果未好好控制血壓,容易在腦血管壁旁形成微小的動脈瘤或血管阻塞、狹窄,進而引發腦中風。甄瑞興提醒,民眾每天要定時量血壓,注意收縮壓應維持在130毫米汞柱、舒張壓80毫米汞柱。除量測血壓外,飲食宜清淡,如此可降低血壓3至5毫米汞柱,同時也要維持心情平靜,不要暴怒,盡量避免搬重物,以免血壓飆高。
-
2022-07-12 醫療.心臟血管
遠離腦中風傷害 專家教你一句口訣及這輩子要做的5件事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昨驚傳出血性腦中風送醫急救。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國防醫學院教育長李俊泰說,腦中風都是突發事件,民眾警覺性、敏感度十分重要,為盡速辨識腦中風,民眾應謹記「微笑、舉手、說你好、眼球偏移」口訣,目前學會也全國走透透,教導消防隊急救人員可以及早辨識中風患者,避免延誤治療。李俊泰說,腦中風分為兩類,8成是梗塞型,2成是出血型,如果是梗塞型中風,可以立即使用血栓溶解劑治療。因此,搶救時間十分重要。李俊泰說,觀察中風症狀可透過FAST,F是臉部(Face)表情不對稱,若出現嘴角歪斜現象,也就是能否正常微笑。A是單側手臂無力下垂(Arm),也就是舉手測試,S是說話口齒不清(Speech),說句簡單的「你好」加以辨識,並再加上觀察眼球有無向右或向左單側偏移,T是記下時間(Time)立即就醫。為遠離腦中風,李俊泰說,這一輩子要做到的5件事,第一、控制三高,第二、維持運動習慣,第三、戒菸,第四、男性腰圍不可超過90公分,女性不可超過80公分,第五、了解有無心房顫動,最後是有腦中風家族史應須提高警覺。目前腦中風幾乎已無夏、冬之分,大家應是每天都要注意,小小心心過日子。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說,不論是出血型或梗塞型腦中風的危險因子,高血壓都是關鍵因素,而高血壓好發於40、50歲以上民眾,如果未好好控制血壓,容易在腦血管壁旁形成微小的動脈瘤或血管阻塞、狹窄,進而引發腦中風。甄瑞興表示,已開發國家民眾的腦中風患者不多,主因就是民眾有好好控制血壓,但開發中國家民眾常不注意控制血壓,導致中風機會增加,提醒民眾每天要定時量血壓,注意收縮壓應維持在130毫米汞柱、舒張壓80毫米汞柱。甄瑞興提醒,除量測血壓外,平時飲食口味應吃得清淡,如此可降低血壓3至5毫米汞柱,同時也要維持心情平靜,不要暴怒,盡量避免搬重物,避免血壓飆高。
-
2022-07-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名家觀點/善用藥袋QRcode查資訊,馬偕藥劑部主任陳智芳:藥師門診助整合
本土疫情趨緩,但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及BA.5威脅蠢動,未來疫情恐反覆發生。馬偕紀念醫院藥劑部主任陳智芳表示,疫情之下,患者憂心染疫,拒絕外出或是就醫,讓罹患心血管疾病或是有慢性病的患者,出現斷藥危機,馬偕推出「藥師門診」,藥師能客製化協助用藥整合,以及解決用藥問題的一條龍服務。用藥疑問 門診協助整合疫情對藥師而言是「非常大的挑戰」,陳智芳表示,過去患者取藥時,隨時可以詢問藥物的副作用,或是用藥方式,但疫情讓民眾不敢就醫,家中剩餘的藥物,有時忘記怎麼服用,就憑記憶用藥;或是有些民眾有重複用藥的問題,用藥後出現不適,也沒有即時提出詢問,往往會影響疾病的控制。許多長輩家中會有多款藥物,陳智芳指出,馬偕醫院發展「藥師門診」多年,不管是醫師看診時發現患者有重複用藥的情況,需要藥師介入整合,或是患者本身或是家人認為有需求,都可以直接掛號,協助整合用藥。她說,目前衛福部推動「雲端藥歷」的服務,希望從醫師開藥的時候,就能避免重複用藥的情況發生。遠距諮詢 保障用藥安全陳智芳說,疫情期間,最擔心慢性病患者或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隨意停藥」,很多長輩不願就醫,加上自覺症狀改善,常會直接停藥。她呼籲,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台灣積極推動遠距醫療,至今已經發展相對純熟,不只是馬偕醫院,各大醫療院所大多有提供服務。以馬偕為例,只需要下載馬偕醫院的App,就可以透過遠距看診,看診後的支付方式,也相當簡單,僅需要使用信用卡,沒有信用卡也能請家人或親友協助跑一趟醫院。取藥更不用擔心,目前都已釋出處方箋,遠距看診結束後,只需要持處方箋到周邊的社區藥局取藥,都能協助患者規律服用藥物,且免跑一趟醫院。她也指出,患者若請家人取藥回家,別急著把藥袋丟棄,藥袋上有QRcode,隨時可以用手機掃描一下,相關的用藥資訊就能馬上得知。居家偵測 有異狀再求醫疫情在家期間,慢性病人難免會擔心沒有定期回診,恐讓慢性病控制受到影響。陳智芳表示,慢性病人一定要定期返院追蹤,若無法到醫院就醫時,可以透過遠距醫療取代,而監測血壓、心跳等工作,也許可以用科技協助自行居家監測,一旦有異常,再向醫師求助。衛福部推動「健康存摺」,可以看到個人的用藥內容、檢驗、影像或病理檢查等各項資料。另外,馬偕遠距照護服務中心也透過完整的連結規畫,接收各項生理量測數據,包括血壓、血糖、心率、體重、腰圍、身高、心電圖參數,心電圖檔等,讓醫師能充分了解民眾居家長期量測的生理數據及紀錄,提供更精準的診斷及處方。
-
2022-07-02 養生.人生智慧
熟齡族如何穿出「減齡穿搭」? 專家教你掌握輪廓線,不靠遮也能有腰身
夏天到了,迎接穿短袖的季節,很多上了年紀的熟齡族,自認身材不如以往,穿著也逐漸不再講究,誤觸顯老、顯胖的雷區也不自知。資深穿搭顧問劉為麟透露,「心如果年輕,人就不會老」,抱著開放的心,透過穿搭改造,不用整形也可以讓一個人的氣質、氣場大不同。衣服天天都在穿,為什麼還要學?劉為麟表示,穿著打扮是給人的第一印象,也直接顯示出整個人的精氣神,如果搭配得宜,不僅看起來有元氣,更能顯瘦又年輕。擁有8年以上穿搭經驗的她發現,很多人都「穿錯衣服」,因為不瞭解自己的身材與氣質屬性,常常掩蓋了自己的優點、彰顯了缺點。掌握「輪廓線」視覺顯瘦舉例來說,不少熟齡族都是偏蘋果形身材,屬於四肢纖細、腰圍不明顯、肩和臀寬度接近,很多人想掩蓋身材,選擇穿寬鬆、暗色系衣服,反而更顯胖、沒精神。劉為麟說,其實要破解以上問題,重點是掌握身材的「輪廓線」,可以選合身但不貼身,具垂墜感的材質,搭配腰帶凸顯「腰線」;或下身選擇A字設計的裙子,都能從視覺上達到顯瘦效果。劉為麟認為,不論年齡、性別,都不應該放棄打扮自己的權利,只要掌握適合自己的風格和穿搭屬性,不僅看起來更年輕,也可以帶來好心情。
-
2022-06-26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吃好、吃飽 找回代謝的靈活性
這兩三年來,COVID-19一直是全世界健康議題的焦點,相關的公共衛生辯論也是熱門話題。但很少人注意到肥胖、代謝異常、慢性病體質正是影響患者發展成需要住院的中重症、甚至提高死亡風險最主要的共病因子。一般人通常認為只要到了某個年齡,就逃不了體重和腰圍增加、體力和活力衰退、血壓、血脂肪、血糖指數不良的命運。然而,這幾十年來,代謝異常的問題越來越普遍,年齡層也不斷下降,說明這些狀況與年齡增加無關,而是可以從生活習慣著手,讓自己從不健康的狀態跳出來。我們這些年來仔細觀察,很容易看到一個矛盾現象「愈想吃得健康、卻愈不健康」。許多朋友飲食講究低脂、高蛋白,但落實在生活步調過快、過度依賴加工食品的現實生活中,卻反而吃成了高糖、高碳水化合物、不斷刺激胰島素分泌的飲食。許多朋友不知道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刺激細胞取得營養和熱量,降血糖只是附帶效果。也因為認知裡缺少這一塊拼圖,自然避不開以低脂飲食減重、卻愈減愈無精打釆、到最後根本瘦不下來的陷阱,更別說精神和注意力還會隨著用餐前後血糖高低而跟著震盪起伏。也有些過重的朋友會自嘲意志力薄弱,根本沒想過是「低脂健康」飲食讓身體缺乏精力、不想動,減重失敗只是必然結果。此外,一般人在沒有急迫減重需求下,多半吃的比身體消耗的多,從早餐、點心、零嘴到消夜沒停過。頻繁進食讓消化道和內分泌都沒機會休息。身體沒有休息淨化的空檔,讓現代人幾乎都有發炎和過敏問題,而糖尿病、心臟病和癌症發生率也很難降下來。現代人的主要健康問題可以說都是吃出來的。如果希望有效地調整飲食,首先要對飲食和內分泌的關係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並敞開心胸一一實驗以下「吃好、吃飽」的減醣健康飲食原則。遠離只要加熱三、五分鐘就能吃的過度加工食品,飲食以天然的原型食物為主。別忘了綠色蔬菜,無論從植化素、微量元素和腸道健康來看,這都是一個人追求健康最好的飲食選擇。在飲食調整的時候,關鍵並不是控制熱量,而是在減醣的同時要懂得採用熱量密度足夠的食物,例如好的飽和脂肪。足夠的飲食脂肪就像一種天然的保護,一方面讓身體習慣吃少少就能得到滿足感,也同時在重新設定飲食的內分泌和神經迴路,讓身心遠離愈吃愈容易餓的匱乏循環。建立一個容易滿足的飲食迴路後,就算是偶而沒時間進食,也不會讓血糖不穩定。接下來我會建議少吃一餐或兩餐,讓身體不進食的時間夠長,而能刺激體內自我修復的療癒和淨化機制。這可以說是預防慢性病的關鍵。當然,要具體執行有效的飲食調整,還有許多細節要談。我也在《療癒的飲食與斷食》用許多親身經歷幫助讀者理解飲食調整的重點,用最輕鬆、最不費力、最滿足的方式──吃好、吃飽,將代謝和體質問題徹底扭轉。要活得幸福,大可不必被動等待疾病發生,或任由自己承受各種後遺症,現在就可以主動投入健康和快樂的生活習慣。敞開心胸親自驗證習氣轉變的結果。全面改變飲食、運動,懂得壓力和心情管理,接下來把自己交給身體的療癒力,把代謝的靈活性找回來,讓生命恢復它本來不費力的健康、歡喜和正常。
-
2022-06-19 養生.健康瘦身
瘦子最容易忽略的身體警訊!外表纖細、腰側卻一直有肥肉……這些食物都是地雷
26歲的謝小姐跟大部分女生一樣,重視外表也很注意自己的體重數字,為了保持苗條身材,一直以來都不吃正餐,餓了就吃簡單的餅乾、糖果、蛋糕,以為量少就可以不變胖,看似纖細的她,肚子、腰側的肥肉始終擺脫不了,為解決疑惑她預約了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健檢及營養諮詢,透過肝脂肪定量分析磁振造影檢查及高解析度超音波檢查,發現自己竟然有中度脂肪肝。精緻糖攝取過量,小心甜蜜陷阱近年來國人飲食逐漸西化,膳食中精緻的碳水化合物,特別是「果糖」的攝取量提高,增加民眾肥胖和糖尿病的發生率。果糖其實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路上隨處販售的手搖飲料、麵包店的餅乾糕點、超商裡的含糖飲料、果汁等,店家使用蔗糖、蜂蜜、高果糖玉米糖漿等,成分內都含果糖,皆屬於精緻糖類。 人體透過肝臟來代謝果糖,代謝過程中產生「腺嘌呤」,也稱為普林,最後才代謝為尿酸。因此,攝取過多精緻糖,會讓身體尿酸過高,研究也證實尿酸高容易促進炎症、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等。飲食中攝取大量「果糖」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提高胰島素阻抗,增加糖尿病的發生率。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種緩慢進展的疾病,肝臟細胞因過多脂肪堆積,導致肝臟發炎、肝細胞纖維化,最後導致肝硬化。目前沒有最佳的治療方式,造成脂肪肝的原因可能是肥胖、血液中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高,或是血壓血糖高等,患者若不調整飲食或生活作息,以上風險因素,可能變成個體問題,就不單只是脂肪肝而已! 脂肪肝你不可不重視 罹患脂肪肝就是肝臟亮紅燈的警訊!有研究指出九成的肥胖者都有脂肪肝,瘦子也有1/10的機率患有脂肪肝。脂肪肝雖沒有症狀也沒有立即危險,但一旦單純脂肪肝進入到肝臟發炎階段,就可能步入「肝病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 在台灣每2~3人就有脂肪肝及肝指數過高,每年超過一萬人死於肝癌、肝硬化及肝炎。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依每人每天熱量攝取2000大卡計算,精緻糖熱量不可超過每日總熱量攝取的10%(即200大卡),換算糖量即不可超過50公克。維持健康均衡飲食,盡量選擇天然無加工食物,良好生活習慣,每周運動150~300分鐘,並養成定期做健康檢查的習慣才是保養身體及預防疾病的最好方法。作者簡介_ 劉馥萱 營養師劉馥萱 營養師專長:預防醫學保健、營養衛教、健康講座 、體重管理、體質調理現職: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營養師學歷:台北實踐大學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經歷:中華民國專技高考合格營養師 中華民國肥胖專科體重管理營養師 萬芳醫院復健部減重門診營養師 宏遠國際餐飲股份有限公司文昌國小駐校營養師 立康興業股份有限公司體重管理營養師延伸閱讀: 便利商店最熱賣的「2種飲料」,更年期的妳絕對不要喝!避免盜汗、失眠...中醫師公開食療法
-
2022-06-10 醫療.腦部.神經
35歲中風,跡象就藏在「嘴角」!年輕型腦中風越來越多,3大警訊快檢查
「醫生你別跟我開玩笑了,我才35歲耶!中風不是老了才有可能發生嗎?」 邱先生一臉驚訝的問醫師,看著自己腦部透過零輻射磁振造影(MRI)結果,腦部有局部梗塞。 看起來就是個陽光大男孩的邱先生,目前在外商公司擔任業務經理,時常為了業績與客戶搏感情應酬抽菸喝酒,其餘下班後生活也是多采多姿;喜歡音樂的他,還會與朋友組團玩音樂,週末更是不得閒,到處與朋友開趴狂歡。 邱先生平時身體沒有什麼太大病痛,只有偶爾覺得肩頸痠痛、偶爾頭暈,以為只是因為工作太累而不以為意,無意中發現最近與朋友出遊歡樂合照中的自己,微笑時臉部表情有點不對勁,左邊嘴角顯得僵硬笑不開,便前來檢查,透過腦部MRI檢查,結果令他相當震驚。 「我的人生道路還很長,還好提早發現!我無法想像中風後沒辦法自由行走,一定會非常痛苦!」幸好警覺性高及有健康檢查的觀念,讓他提早發現逃離中風危機。 腦中風好發於60歲以上中高齡族群,終生的發生率是1/6,但近年來年輕型腦中風個案越來越多,45歲以下中風人數更是逐年上升。 根據衛福部公布107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4位,共奪走11,520條寶貴性命。中風後往往會帶來的失能後遺症,為中風者帶來生活上的不便,後續持續就醫也會造成照顧者及家庭經濟的沉重負擔。 三高族群(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發生腦中風的風險,分別是非三高者的2.5倍。遠離腦中風,除了改善三高及戒除不良生活習慣,如抽菸喝酒、無運動習慣、肥胖、熬夜等,若出現手腳無力、面部表情不對稱、長期暈眩等,就應提高警覺性並安排檢查幫助自己提早發現,可透過腦部零輻射磁振造影(MRI),判斷是否潛藏中風跡象。 若血脂、膽固醇、血壓、內臟脂肪都在標準範圍、但有家族腦心血管病史,就更需要每年定期安排腦部檢查,千萬不可自恃年輕就忽略潛藏危機,中風是可預防及治療的,及早發現避免急性中風猝死危機。 國民健康署提醒,大部分的中風是可以藉由健康的飲食與生活型態、治療積極控制三高來預防的,請把握以下原則,就能降低罹患中風之風險: 一、掌握三高關鍵控制數字:將三高數值控制在血壓<140/90mmHg、醣化血色素<7%、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00mg/dl。 二、選擇健康飲食:掌握三少二多原則,即少調味品、低油脂、少加工食品、多蔬果、多高纖。 三、養成規律運動:維持每週五次(或至少3次)、每次30分鐘。 四、維持健康體重: BMI維持在18.5 ~ 24之間,腰圍男性小於90公分,女性小於80公分。 五、拒絕菸酒危害:直接吸菸或被動吸入二手菸、過度飲酒,都會增加罹患中風的風險。 六、定期健康檢查 作者簡介_錢政平 副院長 專長:神經放射線、放射診斷科現職: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副院長學歷:臺灣大學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臺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陽明大學醫學系經歷:中心診所醫院心盛影像中心 主任醫師臺北榮總放射線部 特約主治醫師臺南奇美醫院 兼任主治醫師臺北榮總放射線部研究醫師放射線及神經放射線專科醫師延伸閱讀: 「發炎」就是大腦病變的開始!聽手機、吃麵包...劉博仁醫師點名「6大促發炎習慣」你可能天天都在做
-
2022-06-05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哪些人容易發生?醫師詳解代謝症候群症狀、如何避免及緩解
「代謝症候群」其實是指一連串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集合,使一個人發生心臟病、中風跟糖尿病的機率提升。類似的名稱還有 :X綜合症、胰島素阻抗症候群,或代謝不良症候群。根據美國一項統計,每五位美國人就有一位有代謝症候群,統計還發現,有代謝症候群的人數隨年齡增長,到了60~70多歲的族群中,甚至有超過40%的人具有代謝症候群。而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的資料,不及早治療代謝症候群將比一般人增加6倍得到糖尿病的風險、4倍高血壓風險、3倍高血脂風險、2倍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成為慢性病病人,可千萬不能大意。什麼樣的人通常有代謝症候群・中心肥胖(腹部或腰圍有大量脂肪累積)・有糖尿病,或家中有顯著的糖尿病家族病史。・有明顯的胰島素阻抗症候群症狀,如黑色棘皮症(患處常出現在皮膚皺摺處,像是頸部、腋下與腹股溝/大腿內側。患處皮膚會變得暗沉,摸起來粗糙,外觀有如天鵝絨般,有時還會帶有異味,別人看見很容易誤會是皮膚洗不乾淨。)為什麼會發生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實際原因在科學上還不明瞭,但可以猜想的是,很多代謝症候群的定義都跟胰島素阻抗有很大關係。胰島素阻抗的意思,是身體對同樣劑量的胰島素已經不像過往一樣敏感,即胰島素沒有辦法有效率地扮演好調控血糖與三酸甘油脂的角色。胰島素阻抗則和基因、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生活習慣包含飲食、運動程度,以及睡眠週期…等各層面皆有可能造成影響。代謝症候群的病生理機轉目前普遍的共識與脂肪細胞分泌一種叫做TNF-alpha的發炎因子有關。血中的TNF-alpha增加會誘發身體各細胞的發炎反應,造成大範圍的身體胰島素阻抗而引發代謝症候群。國外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主要是固定在小鼠每日食物中,持續放入33%的葡萄糖來觀察代謝症候群的引發機制,觀察到的現象包含第一步會造成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上升,促進小鼠周圍脂肪產生,最終造成胰島素阻抗。除了在小鼠上觀察到脂肪細胞增加外,也有觀察到發炎細胞的增生,使科學家推測與身體的慢性發炎應有很大的關係。在過去的實驗中,身體的慢性發炎也被證實與高血壓、血管粥狀硬化與糖尿病有關。代謝症候群的症狀跟其他疾病的定義不一樣,代謝症候群比較像是一連串的身體風險因子集合而成的疾病,用以預防病人發展後續更嚴重的身體疾病。因此通常病人得到代謝症候群是沒有不舒服的症狀,然而不持續做治療的話,就會像文章一開始所述,會逐漸演變成更嚴重的疾病,造成病人身體不適。也因為沒有什麼特定的不適,使這樣的疾病讓很多人忽略。若看完以下代謝症候群定義,仍然不確定自己是否患有代謝症候群,建議讓專業醫師評估,做相對簡單的檢查,如血壓、血脂與血糖等。代謝症候群的定義代謝症候群判定標準為:(1)腹部肥胖:男性的腰圍≧90cm(35吋)、女性腰圍≧80cm(31吋)。(2)血壓偏高: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5mmHg,或是服用醫師處方高血壓治療藥物。(3)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100mg/dL,或是服用醫師處方治療糖尿病藥物。(4)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150mg/dL,或是服用醫師處方降三酸甘油酯藥物。(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男 性
-
2022-05-30 養生.聰明飲食
多量少餐較好還是少量多餐較佳?教授揭最健康的飲食法
讀者Rick 2022-4-23在限時飲食減肥法的最新研究,有效嗎?的回應欄裡留言:「我一直有一個限時飲食與胰島素阻抗關係的迷思,希望教授能指點一下。一些研究顯示限時飲食能縮短身體分泌胰島素時間,從而改善血糖。但主流醫生建議血糖高或有胰島素阻抗人士應該少食多餐,避免因進食大餐導致血糖飆升。我的迷思是少食多餐是否會令身體整天無間斷分泌胰島素,更不利控制血糖。有胰島素阻抗或前期糖尿病人士,究竟應該限時飲食還是少食多餐(當然假設是整天相同食量)?還是兩者並沒有抵觸?煩請教授指點」這位讀者可能有點誤會,所以我需要先解釋一下「限時飲食」和「少食多餐」。「限時飲食」的意思是,限定在每天的某一段時間裡完成當天的食物攝取,而最通常的時段是早上8點到下午4點之間。在這段時間裡,食物攝取的次數並沒有受到限制。也就是說,同量的食物,你可以在幾分鐘裡一次全部吃完,也可以在8小時裡一直吃個不停,直到全部吃完為止。「少食多餐」也叫做「少量多餐」,而意思是,把一天要攝取的同量食物分成多次來完成。例如把通常的每天三餐改成四餐、五餐、六餐等等等(食物種類和總量不變)。最常被科學研究採納的是每天六餐(跟每天兩餐做比較)。從讀者Rick對於血糖及胰島素的描述可以看得出,他是把「限時飲食」誤以為是「多量少餐」,所以才會想跟「少量多餐」做比較。(註:雖然「限時飲食」的確有可能是「多量少餐」)關於「多量少餐」和「少量多餐」對健康的影響,研究論文其實還算是蠻多的。但問題是,不同的研究會有不同的設計,例如接受檢測的人可能是胖的、瘦的、老的、年輕的、糖尿病的等等等,而檢測的項目可能是體重、腰圍、血糖、胰島素、脂肪酸等等等。所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研究的結論是曾經被重複驗證過的。而也就因為這樣,到底是「多量少餐」較好,還是「少量多餐」較佳,目前的情況是公說有理,婆說也有理。我們來看在PubMed裡最新的三篇相關論文:2021-12-13:Hypocaloric diet with lower meal frequency did not affect weight loss, body composition and insulin responsiveness, but improved lipid profile: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低進餐頻率的低熱量飲食不影響體重減輕、身體成分和胰島素反應,但改善了血脂:一項隨機臨床試驗)。結論:每天不同進餐頻率的低熱量飲食不會改變體重減輕、身體成分或胰島素反應。2019-9-6:Effect of Short-Term Increase in Meal Frequency on Glucose Metabolism in Individuals with Normal Glucose Tolerance or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A Randomized Crossover Clinical Trial(短期增加進餐頻率對葡萄糖耐量正常或空腹葡萄糖受損個體的葡萄糖代謝的影響:一項隨機交叉臨床試驗)。結論:較高的進餐頻率可能會增加胰高血糖素樣肽 1 的分泌並改善胰島素的分泌。2017-4-3:The effect of meal frequency in a reduced-energy regimen on the gastrointestinal and appetite hormon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randomised crossover study(減少能量方案中進餐頻率對 2 型糖尿病患者胃腸道和食慾激素的影響:一項隨機交叉研究)。結論:對於低熱量飲食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早餐和午餐吃得更多可能比白天吃六頓小餐更有效率。從這三篇論文的結論就可看出,少量多餐對健康的影響,可以是中性的(沒有影響),也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美國心臟協會在2017年發表Meal Timing and Frequency: Implication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進餐時間和頻率:對心血管疾病預防的影響:美國心臟協會的科學聲明)。它的文摘的最後幾句是:「不規律的飲食似乎不利於心臟健康。有意識地進食並注意進食時間和頻率,可能會導致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臟代謝風險因素管理」。至於「多量少餐」或「少量多餐」,它認為並無好壞之分,而是應該根據個人的情況(例如工作時間)來做選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在2018-3-13發表Ask the Doctors – Are 6 small meals a day better than 3 big ones?(問醫生 – 每天 6 小餐比 3 大餐好嗎?)。它說:「重要的是總卡洛里和營養質量,而不是進餐次數。無論您決定每天吃多少餐,請務必將卡洛里限制在健康水平。加工食品、精製糖和含糖軟飲料是空的,甚至是危險的卡洛里,所以要避開。瘦肉蛋白、蔬菜(特別是綠葉蔬菜)和新鮮水果是健康飲食的基石。我們知道你以前聽過,但我們再說一遍:為了保持身體健康的最佳機會,記得要運動。」所以,還是那句老話:均衡飲食,有恆運動。原文:少量多餐較健康嗎
-
2022-05-20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四肢瘦但肚子卻很大?醫:當心是隱性肥胖,做好5招擊退內臟脂肪
坐下來之後,肚子總是會有一圈,糾纏多年的「腹」能量嗎?如果你也是小腹較突出的朋友,要注意內臟脂肪含量是否較高,不過如果沒有明顯的外觀特徵,該怎麼知道自己是否為隱性肥胖「泡芙人」的一員呢?原來這就是隱性肥胖陳志銜醫師分享,隱性肥胖就是看起來不胖,體重與體脂也在正常範圍,內臟脂肪卻偏高,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腹部肥胖即是內臟脂肪堆積的現象,透過以下兩個方式,進行自我檢測,就能替自己和家人檢查隱性肥胖是否已找上身。◎量腰圍:成年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腰圍>80CM◎腰臀比:成腰圍除以臀圍,成年男性腰臀比例>0.9,女性則是>0.8隱性肥胖會對健康造成什麼危害?除了會造成水桶腰或脂肪肝,還會擠壓腸胃、影響消化而導致便秘,陳志銜醫師也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留意自己是否有隱性肥胖的跡象,千萬別覺得只是肚子變大一點,體重還不算重,就對過高的內臟脂肪掉以輕心,一般成人正常內臟脂肪指數約為1~9,10~14 就是肥胖,15 以上則屬於非常危險的跡象,各位朋友們要特別注意。因為嚴重的隱性肥胖也會造成代謝疾病,例如: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代謝症候群病症,同時也是中風及心臟病等高危險群。擊退內臟脂肪,跟著醫師這樣做1.攝取維生素與纖維含量高的食物、新鮮蔬菜2.攝取好消化的蛋白質:蛋、魚、豆漿、雞肉3.以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取代飽和脂肪酸高動物油4.減少攝取飲料、加工食品、紅肉5.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量無論是要選擇控制飲食,還是規律運動來降低內臟脂肪,都可以透過專業醫療團隊,幫助你找出引起內臟脂肪堆積的原因,避免操之過急不適合自己的步調,往真正健康的路上前進。
-
2022-05-01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母親節送不只要送禮給媽媽 先懂她的健康關鍵數字
在準備送媽媽禮物之前,你了解媽媽的健康狀態嗎?媽媽幾公斤?腰圍多少?血糖血壓正常嗎?三餐內容都吃些什麼?是否攝取足夠的蛋白質?關心媽媽的健康,不是買個禮物送給她就算達成任務,在回家吃飯的時候、在一起散步的時候,都可以是了解媽媽健康狀態的機會。元氣周報今天帶你關心四件事,把關媽媽的健康。血壓標準值:收縮壓140/舒張壓90 (mmHg)以下(不同疾病、年齡會有不同標準)醫師叮嚀:民眾在健檢或就醫當下量測的血壓通常稱為「診間血壓」。由於血壓易受到心理、前一天生活作息及外界環境影響,較容易偏高且波動較大,此時的正常值應落在140/90mmHg以內。建議回到家中及身心放鬆的地點,早晚自行測量一個月,觀察血壓變化,正常值應為135/85mmHg以內。若為糖尿病、慢性腎病患者,應控制在130/80mmHg內,醫師會根據不同疾病、設定不同血壓標準。若血壓長期處於高點易引起腦中風、心梗塞、冠狀動脈硬化等。血糖/糖化血色素空腹(飯前)血糖:標準值70~100mg/dL糖化血色素:標準值5.7%以下慢性病患者不超過8.5%醫師叮嚀:一般血糖測量可了解一段時間的血糖波動,正常「飯前標準值」落在70~100mg/dL。而測量「糖化血色素」可了解2到3個月內的血糖平均值,一般標準值落在5.7%以內;而罹患糖尿病、癌症末期、低血糖、年紀大或器官衰竭者,糖化血色素會稍微放寬,但不應超過8.5%。若經過量測發現糖化血色素超過8.5%,就醫當下也會判斷是否要立即給藥或者三個月後抽血追蹤。腰圍、BMI女性:腰圍80cm以內、BMI值18.5~2465歲以上長輩:建議正常BMI值 22.5~26較佳醫師叮嚀:根據老人醫學的定義,體重不能過輕,但如果因上了年紀有代謝問題,一定需要觀察長時間的BMI值變化。舉例,若65歲長者BMI值25以上,如果過去有肥胖代謝問題,但因運動逐步從27、28降到25,進行刻意減重,仍然屬於健康範圍。若以前BMI值只有20,但近期出現暴飲暴食,導致BMI值增加到25,小心胰島素功能退化而出現糖尿病。如果長輩有其他代謝疾病,BMI值會建議控制在24以下較佳。膽固醇總膽固醇:應小於200mg/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小於130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能保護心血管,男性應大於40mg/dl,女性應大於50mg/dl三酸甘油脂:應小於150mg/dl醫師叮嚀: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避免引起血管壁窄化、硬化等阻塞風險;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能保護心血管。三酸甘油脂若高達200mg/dl,對於心血管疾病及胰島素阻抗產生壓力,心肌梗塞跟糖尿病風險也會增高。骨質密度正常骨質密度:T值大於-1.0 骨質密度缺乏:T值- 1.0 ~ -2.5骨質疏鬆:T值小於-2.5醫師叮嚀:醫師建議量測骨質基礎紀錄的時間約51歲至55歲左右,此時為婦女停經時間。由於停經後,骨質流失速度會增加3倍以上,建議停經後需做一次骨質密度基礎紀錄,往後每隔三到五年檢查一次即可。可藉此了解骨質密度是否流失過快,可以增加維生素D及鈣質補充,減少骨質流失。這些檢查也要做乳房超音波如果一、二親等沒有乳癌家族史,建議45歲以上每兩年做一次乳房攝影檢查,45歲以前可每年做超音波檢查。若有乳癌家族史,可提早至40歲前進行超音波檢查及乳房攝影檢查,並根據檢查結果呈現的陰影、腫塊大小和形態進行後續追蹤,或做核磁共振檢查。子宮頸抹片只要有性行為就應該做子宮抹片檢查。衛福部補助「四癌篩檢」中,30歲以上婦女可每年檢查一次;30歲以下婦女則可每兩年篩檢一次;而性行為較早、有不明分泌物出現,則建議每年檢查一次。即便是65歲以上長輩少有行房,同樣可以篩檢,有異常情況需要回門診追蹤。高年齡層必做篩檢70歲至75歲的長者要多加注意癌症篩檢,至少國人前三名癌症「肺癌、肝癌、腸癌」一定要檢查,如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大腸內視鏡篩檢、肝臟腹部超音波等。此外,有慢性病及血管鈣化風險,可考慮高階心血管篩檢,如冠狀動脈攝影及腦部核磁共振。諮詢/新光醫院健檢中心家醫科醫師柳朋馳
-
2022-04-15 養生.聰明飲食
好想吃鹹酥雞怎麼辦?鹹酥雞熱量表全圖解,5技巧聰明吃減負擔
鹹酥雞是許多人宵夜、點心的美食清單之一,但林雨薇營養師提醒,油炸過後的鹹酥雞,是「吸滿油」的食材且熱量爆高,吃太多不只很快就會發胖,還會增加脂肪在肝臟囤積的機會,延伸後續可能的急慢性疾病發生,甚至提高罹癌風險。衛福部國建署發布,「國人膳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成年男性每日熱量建議2400大卡,成年女性每日熱量建議1900大卡,而這些熱量通常是平均分配在我們的早午晚三餐及點心中,能幫助我們維持日常身體活動,生理代謝所需體力。鹹酥雞熱量表全圖解!營養師教你這樣挑減負擔提醒愛吃鹹酥雞的朋友們,鹹酥雞的高油、高鈉又高熱量,若經常食用不僅過多的熱量很可能會轉變成脂肪,囤積在手臂、腰圍、腹部、臀部。另外,還會增加肝臟脂肪囤積,也可能延伸後續急慢性疾病,甚至提高罹癌風險。這次營養師整理列出鹹酥雞攤常見選項清單,並將所有品項依照熱量分成三類,供各位參考,查查看你究竟把多少熱量吃下肚?是不是光吃鹹酥雞,熱量就逼近我們一日所需的熱量了呢?第1類 》300kcal以上(建議選1種,不宜過多)雞排-622kcal三角骨-587kcal 鹹酥雞-312kcal 雞米花-351kcal 百頁豆腐-497kcal雞蛋豆腐-321kcal 豆干*3-342kcal 炸豆包-316kcal 銀絲卷-352kcal 第2類 》300-160kcal(建議適量選1-2種,加工食品不宜多)小熱狗*3-298kcal 雞肉香腸*3-297kcal 小肉豆-219kcal 地瓜條-295kcal 薯條-248kcal 魷魚-270kcal 雞皮-268kcal 七里香-249kcal 貢丸*3-236kcal 花枝丸*3-215kcal 湯圓-247kcal 甜不辣*2-248kcal 米血-290kcal 糯米腸-218kcal 芋頭簽-198kcal 魚板*1-186kcal 雞心-163kcal 柳葉魚*3-255kcal 第3類 》160大卡以下(熱量最低組,但蔬菜吸油力強,吃多更危害腸道及心血管健康)雞胗-108kcal 雞脖子*2-130kcal 四季豆-131kcal 玉米筍-136kcal 杏鮑菇-145kcal 青花菜-150kcal 青椒-140kcal 別小看鹹酥雞熱量!每週只吃一次連續一個月就胖1公斤稍微看一下,如果你點了1片雞排(622kcal)+1份百頁豆腐(497kcal)+1份炸銀絲卷(352kcal)+1份地瓜條(295kcal)+1串七里香(249kcal),熱量共2015kcal,就超過一個成年女性整日的1900大卡熱量攝取了。如果將白天早中晚餐吃的熱量算進去,整日的熱量更是大幅爆表,這也難怪油炸鹹酥雞吃多,會讓體重直線上升!營養師初步估算,假使你一次吃完上面的鹹酥雞,而且每週只吃一次就好,連續吃一個月,你的體重很可能就會增加1公斤!(1950*4=8060大卡,理論上:身體每攝取7700大卡會增加1公斤體重)這還不包含你吃鹹酥雞配的飲料,若加上飲料,吃到的熱量就不只這樣囉。每次站在鹹酥雞攤前,面對琳瑯滿目的食材,是不是總讓你食慾大開,一不小心就愈點愈多呢?林耘彤攝圖/每次站在鹹酥雞攤前,面對琳瑯滿目的食材,是不是總讓你食慾大開,一不小心就愈點愈多呢?林耘彤攝好想吃鹹酥雞怎麼辦?5個簡單技巧減少身體負擔也因此鹹酥雞被大家視為讓減肥破功的罪魁禍首之一,不過人難免有嘴饞的時候,如果真的很想吃鹹酥雞,不妨可以試試以下5個簡單又實用的小技巧,來幫助減少熱量攝取、降低身體負擔:1. 使用餐巾紙吸附可見油脂在食物入口前我們可以再讓自己吃到更少不好的回鍋油。使用餐巾紙趁墊鹹酥雞以外,吃之前我們可以再以紙巾按壓炸物,特別是在炸物起鍋一段時間後,食物表面容易泛油光,此時用紙巾吸附食物油脂,更能減少油量的過度攝取,減少熱量吃得比較健康,也更不容易長胖。2. 胡椒鹽減半許多鹹酥雞攤商灑胡椒鹽相當大方豪邁,想當然食物吃起來更香,口味比較重,但也會把食材原始風味掩蓋,更可能吃到過量的鹽。造成血管及腎臟負擔。3. 補充一份水果(約1飯碗份量)首選芭樂、柳丁、奇異果、鳳梨等維生素C的水果搭配使用,不僅抗氧化減少油炸油可能產生的自由基氧化反應,水果本身含有分解脂肪的酵素,能幫助腸道分解油脂,避免大量油炸食物引起胃悶腹脹,影響消化機能。4. 不吃油炸蔬菜,改吃沙拉均衡一下通常一份100g蔬菜熱量約20-35大卡左右,蔬菜油炸脫去水份,讓蔬菜口感脆口,愈嚼愈香,油炸蔬菜吸附油脂能力比肉類高,讓你在吃的過程完全不感覺油膩的同時,又因為卻不知已經吃進不少油脂,舉例:汆燙青花菜(100g)熱量僅28大卡,經過油炸後,原本低熱量高纖的青花菜,瞬間熱量整整多出5倍。不僅如此,高溫烹煮後的蔬菜,原本蔬菜原有的植物營養素也跟著減少,所以建議吃鹹酥雞時,除點肉類、豆製品及少量加工製品以外,盡量不吃油炸蔬菜,改以生菜搭配鹹酥雞一起吃。5. 補充魚油或亞麻仁油吃油炸食物會吃到較多ω-6型式脂肪酸,攝取太多ω-6脂肪酸會引起身體發炎反應,長期處於發炎狀態下,特別容易引起3高代謝疾病,也可能導致中風、癱瘓等後果。所以如果你晚餐或消夜吃鹹酥雞這類炸物,建議補充能抑制ω-6脂肪酸作用的脂肪酸ω-3型式脂肪酸,ω-3脂肪酸主要存在海鮮魚類,及部分植物性食物。可簡單吃一手掌心大鯖魚、鮭魚或者直接補充魚油軟膠囊都是很好方法,對於素食者而言,則可選擇亞麻仁油、芥花油做為補充ω-3型式脂肪酸來源。提醒大家~享受美食當前~還是留意選擇好點的吃法,當然能夠管住嘴,就盡量不吃吧!如果真的還是很想吃,那就找人一起共享美食,或選擇2-3種喜歡的種類吃,千萬別一次點太多,每樣都吃一點,淺嚐享用每種口味的鹹酥雞是比較好的吃法。更多內容請至【臉書粉絲團:林雨薇 營養師】/【Instagram:林雨薇 營養師】(本文獲《健康遠見》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
-
2022-04-02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營養師:影響肥胖的因子有7種,教你從BMI檢測自己的健康狀況
新冠肺炎(COVID-19)的疫情仍然持續中,這段時間以來疫苗接種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都關注的議題,「打了究竟有沒有效?」、「打了會增加什麼風險」之類的問題便是大家最為好奇的。先前就已經有許多研究指出,肥胖者不僅較健康人更容易罹患新冠肺炎,且演變成重症以及不良的預後機率也更高。日前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也提醒,肥胖、內臟脂肪過高者,打疫苗的效果可能會打折扣,這也讓大家開始擔心自己是否也是肥胖的體位而影響疫苗的保護力。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呼籲大眾正視肥胖對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體重過重與肥胖的盛行率為45.4%,雖然上升的趨勢較前幾年已有趨緩,但比例仍在增加中,代表「肥胖」已經是我們必須好好正視與面對的問題。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帶你認識一下什麼是肥胖?肥胖又會造成哪些問題呢?以及教你一些小撇步讓控制體重不再是難事喔!肥胖的定義首先我們要認識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WHO建議使用BMI來衡量肥胖的程度。BMI的公式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下表列出由BMI分類各種體位,在台灣,BMI介於24~27 kg/m2被定義為體重過重,27 kg/m2以上則為肥胖。範例:身高170公分,體重60公斤的人計算BMI計算:BMI=60/1.72 =20.76 (kg/m2)另外,我們也可以使用以下這些方法,來評估自己是否有肥胖的問題:• 體脂肪率體脂肪重量占身體總重的百分比,男性的正常體脂肪率為15~25%,女性則為20~30%,超過這個範圍就算是肥胖喔!• 腰圍衛福部定義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80公分者為腰圍過大,意指腹部脂肪過多,罹患代謝相關疾病的風險也會變高喔!• 腰臀比腰臀比是由腰圍除以臀圍計算得來的,這個數值更能夠初步的看出脂肪分佈的位置,因此近年來腰臀比也成為重要的參考依據。當男性腰臀比>0.9、女性>0.85時就算是異常喔! 肥胖的種類常見的肥胖依照脂肪分佈的部位不同有三種類型,而不同類型在減重時要著重的地方也不同喔!• 蘋果型蘋果型肥胖的特徵是脂肪通常堆積在腹部及腰部,主要為上半身的位置,體型就像是一顆蘋果一樣,通常男性肥胖屬於這個類型。蘋果型肥胖因為脂肪常分佈於內臟,因而容易提高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減重時應著重在「飲食控制」會更加容易喔!• 梨型梨型肥胖的特徵是脂肪通常堆積在腹部、臀部及大腿等下半身的位置,因體型類似一顆西洋梨而得名,通常女性肥胖屬於這種類型。梨型肥胖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雖不像蘋果型一樣高,但風險相較於一般人仍是比較大的,且仍會增加雙腿的負擔因此容易有靜脈屈張、關節相關的問題。而這類型的肥胖主要需要對抗「頑固脂肪」所以不容易減重,建議除了飲食控制外,最好著重在下半身的肌力訓練才更有效果喔!• 沙漏型沙漏型肥胖是蘋果型與梨型的綜合,常發生在停經後的女性身上。通常是本來就有梨型肥胖,停經後因為少了雌激素的保護,囤積脂肪的速度更快,造成上下半身都胖的狀況,內臟脂肪也增加,因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跟著增加了!沙漏型肥胖者減重時建議飲食控制與肌力訓練等運動並行,會有更好的效果呦! 影響肥胖的因子造成肥胖的原因是很複雜的,有些不單單只是熱量攝取過多的問題,可能還跟生活習慣、疾病…等等其他的原因有關係。在執行減重之前,一定要先知道造成自己肥胖的真正原因有什麼,才能正確的減重喔!• 遺傳參與人體體重調節的基因與神經因素很多都是受遺傳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常常會有「一家人都胖」的現象產生,當然這一部份也跟共同的生活習慣及環境相關,但遺傳也是決定肥胖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喔!• 飲食習慣經常過度飽食、三餐不定時、宵夜習慣、經常外食、偏食等等不佳的飲食習慣,常常會造成熱量攝取過多、營養不均,也容易造成內分泌或神經失調,進而導致肥胖喔!• 活動量(運動)活動量多寡是決定每天熱量消耗的一大因素,在同樣的飲食攝取下,久坐不動的人熱量消耗低,容易造成熱量盈餘,體重也會上升喔!另外,運動有助於增加肌肉量,進而提高基礎代謝率,讓每天消耗的熱量更提高喔!• 睡眠習慣睡眠時間不足會影響飢餓以及食慾的內分泌調節,晝夜顛倒或是習慣晚睡也會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造成脂肪堆積進而導致肥胖喔!• 疾病有許多內分泌或代謝相關的疾病都會造成肥胖,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多囊性卵巢等等,必需先改善疾病的狀況才有機會改善肥胖的問題。• 藥物有些藥物可能會影響體內的代謝系統而造成肥胖,例如:部分糖尿病藥物、類固醇等等。• 心理因素情緒及壓力因為容易影響內分泌以及個人行為,在失調的狀況下容易會導致肥胖。 肥胖可能引發的健康問題衛福部公布的109年國人十大死因的結果,其中就有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7項與肥胖有關,肥胖確實造成了許多健康上的不良影響,WHO也提出了肥胖可能會提高罹患以下疾病的風險:• 心血管疾病(主要為心臟病及中風)• 糖尿病• 肌肉骨骼疾病(特別是骨性關節炎)• 部分癌症(包括大腸癌、乳癌、肝癌、前列腺癌等等)而除了上述這些疾病之外,由於肥胖會導致體內代謝異常,進而引發一連串的健康問題,因此肥胖還有許多「併發症」,包括我們常說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或是近幾年很常聽見的「代謝症候群」,這些疾病除了跟生活型態相關,其實也都跟肥胖有著非常大的關係。有許多研究都證實,肥胖者只要能夠減輕5%~10%的體重(例如90公斤的人,減少5公斤),就能為健康帶來許多益處,也減少上述這些風險喔!此外,除了生理上的問題,肥胖可能也會導致心理上的影響,由於出現肥胖的年齡層已經越來越低,在心智都未發展成熟的孩童階段,體重過重以及肥胖的孩子可能會要承受許多同儕間歧視的眼光,甚至是到了成年後進入社會,仍有許多人因為身材問題而飽受冷嘲熱諷。種種原因讓肥胖防治成為現今非常重要的課題。 減重小撇步-成功不再是難事相信嘗試過的人一定知道,減重必需非常有恆心毅力才能成功,除此之外還須具備正確的觀念,才能「健康的瘦」。許多人往往因為沒辦法堅持下去而放棄,導致體重一直停在原地甚至復胖,這邊就來教大家一些減重小撇步,讓你的減重之路不再看不到終點喔!1.設定「可以達成」的目標及合理的速度,每週以減輕0.5~1公斤為原則較適當,並將目標階段化,達成一個階段就可以給自己一些小獎勵,提高堅持下去的動力。2.選擇適當且自己有興趣的運動,除了能夠事半功倍之外也要能持之以恆3.訂定「能夠執行的」飲食、運動計畫,太高難度或短時間內大幅度改變的計畫很容易造成執行上的困難導致失敗4.尋求專業的醫師及營養師協助制訂減重計畫及菜單,並詳細紀錄每日的飲食及運動狀況,不要使用來路不明的藥品或偏方5.食用保健食品須選擇正確且經過認證的6.飲食相關: ✓ 三餐定時定量,且不偏重任何一餐,避免宵夜及點心 ✓ 細嚼慢嚥,增加進食的時長(最好超過20分鐘) ✓ 用餐順序可以將湯、蔬菜及水果往前擺 ✓ 學習拒絕親友遞來的非計畫內食物7.在可能過度進食的時間計劃做點別的事、培養新的興趣,轉移注意力8.保持良好的心情,並避免利用進食來抒發情緒9.充足睡眠,每天睡滿7小時10.同居者、親友間的支持及肯定很重要 看完這篇文章後有沒有更認識肥胖了呢?將自己的身體保持在最好的狀態才能讓疫苗發會最好的效果喔!如果你正在被體重問題所困擾著,也可以來看看我們前面的文章:想減重?各種常見減重飲食方式,你了解多少? 由營養師帶你認識不同的減重飲食,再來搭配上面這些小撇步,一起來戰勝肥胖吧!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03-28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不是所有息肉都和大腸癌有關 醫師詳解哪些息肉才需要切除
許多人檢查出有大腸息肉、或是糞便潛血驗出陽性,就以為自己罹患了大腸癌。實際上,大腸息肉並不少見,而且未必所有的大腸息肉都和大腸癌有關。簡單來說,大腸息肉就是位在腸壁黏膜上、向管腔突起的凸出物,大部分是無症狀的,但有可能造成出血或潰瘍,也有演變成癌症的可能性。本文將會就一些較常見的大腸息肉,簡單介紹。發炎性息肉 (Inflammatory Polyps)發炎性息肉是大腸黏膜在管腔中的非腫瘤性突起,由間質組織和上皮組織及發炎細胞組成。1.發炎性偽息肉 (Inflammatory pseudopolyps)偽息肉通常是由因發炎(例如潰瘍性腸炎 Ulcerative colitis、克隆氏症 Crohn’s disease等)而生的黏膜潰瘍和再生所造成。型態上,偽息肉是殘存的腸道黏膜伴隨周邊受發炎影響而凹陷的組織,大小通常在2cm以內,可能為有蒂 (pedunculated)或廣基 (sessile)型。在發炎性大腸疾病的患者身上,偽息肉通常會呈現絲狀、散佈在受影響的腸道中。發炎性偽息肉並不會轉變成贅生瘤(neoplasms),一般認為癌化的可能性低。除非已經造成如出血或阻塞等症狀,否則不需要針對偽息肉治療,而是要治療造成發炎的潛在疾病。2.脫垂型發炎性息肉 (Prolapse type inflammatory polyp)脫垂型之發炎性息肉是由腸道蠕動引發的創傷,造成大腸黏膜牽引、變形、扭曲而成。無症狀的患者不需要治療,如果產生症狀或已經有症狀,則可以大腸內視鏡將息肉切除。廣基型鋸齒狀病灶 (Sessile Serrated Lesions)是一群具有不同程度惡性潛質的異質性息肉總稱,包含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s) 、廣基型鋸齒狀息肉(sessile serrated polyps)、傳統鋸齒狀腺瘤(traditional serrated adenomas)。1.增生性息肉 (Hyperplastic polyps)增生性息肉是大腸最常見的非贅生性(non-neoplastic)息肉,外觀呈現小結節狀或類息肉狀,大小不超過5mm並且大多在直腸發現。增生性息肉是由正常細胞組成,不會表現出分化異常(dysplasia),並可在組織切片中觀察到息肉底部有鋸齒狀(serrated, saw tooth)的圖樣。在大腸內視鏡檢查到增生性息肉時,除非有出血或阻塞的症狀,定期追蹤即可。2.廣基型鋸齒狀息肉及傳統鋸齒狀腺瘤(Sessile serrated polyps, SSPs & Traditional serrated adenomas, TSA)SSPs (同Sessile serrated adenoma, SSA)較常見於升結腸或橫結腸,這種息肉有較為平滑的表面,時常被黏液覆蓋。在顯微鏡下,可能有分化異常(dysplasia)的跡象。TSAs則較常出現在直腸,可能為有蒂型或廣基型,呈現廣泛但輕微的分化異常(dysplasia)。SSPs在臨床上的處置和腺瘤息肉相似,都建議要完全切除,並且由於其廣基型(sessile)邊界不明確的特性,為了確保能夠切除乾淨,需要一些特別的治療方式。證據顯示如果有遺漏或是不完全切除,會大幅提升大腸癌的風險。錯構瘤息肉 (Hamartomatous polyps)錯構瘤息肉是由正常組織組成,卻以錯誤的結構排列。1.幼年性息肉 (Juvenile polyps)幼年性息肉是由黏膜固有層和擴張的囊腺(cystic glands)組成的錯構瘤病灶,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在10歲以下孩童比較常見,通常是偶發性的,並不增加將來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幼年息肉最常發生在直腸,無症狀的患者不需要治療,但若造成下消化道出血,或是息肉脫垂到肛門口外時,則需要將之切除。2.皮傑氏息肉 (Peutz-Jeghers polyps)皮傑氏息肉是由腺性上皮(glandular epithelium)形成的錯構瘤病灶,顯微鏡下可觀察到呈現分岔(arborizing)狀的平滑肌細胞。皮傑氏息肉通常和肇因於皮傑氏症候群(Peutz-Jeghers syndrome, PJS)。皮傑氏息肉通常是良性的,但可能會產生症狀或發生惡性變化,因此建議切除。PJS患者相較於正常人,罹患胃、小腸、大腸等消化道癌症或其他非消化器官之癌症(如乳癌)的風險都有上升。腺瘤息肉 (Adenomatous polyps)腺瘤息肉較常發生在男性,是大腸最常見的贅生性息肉(neoplastic polyps),占所有大腸息肉的三分之二。統計指出,罹患有腺瘤息肉的人約有30%到50%,同時間腸子裡還另有至少一顆腺瘤。1.風險因子年齡是大腸腺瘤的一項重要的危險因子,也和腺瘤內部的分化異常(dysplasia)之程度有關。在大腸癌篩檢之研究中發現,50歲族群之腺瘤盛行率大約在25%到30%之間, 而70歲族群之腺瘤盛行率達到50%,反觀20到30歲之間的年輕族群之腺瘤盛行率僅1%到4%而已。BMI(身體質量指數)也和大腸息肉有關。每增加5單位,罹患腺瘤性息肉之風險便提升19%。而在BMI或是腰圍之外,腹部肥胖程度(以腹部臟器脂肪組織容積作為指標)可以更精準的預測罹患大腸腺瘤之風險。除此之外,缺乏運動也是一種風險因子。2.臨床特徵腺瘤通常是無症狀的,通常都是在糞便潛血檢查時被篩檢出來。大部分的小腺瘤息肉長得很慢(每年長0.5mm),而且只有少數(不到5%)會在7至10年間轉變為癌症。較晚期的腺瘤(嚴重分化異常、大於10mm、或有組織學上的絨毛成分)則有較高的風險演化成癌症。3.處置腺瘤應該被完整切除。小於2mm的小腺瘤可以用切片夾(biopsy forceps)切除,大一點的可能要用到內視鏡電刀圈(snare resection),如果是較大的廣基型(sessile)息肉則可能要分批切除(piecemeal resection);假如腺瘤有更深層的侵犯的跡象,則需要進行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或是手術切除該腸段及周圍淋巴循環,必要時也需要其他輔助治療(化療、放療等)糞便潛血檢查,早期診斷大腸癌主要是由大腸內的腺瘤息肉癌化而成,早期並無症狀,但若能透過篩檢而早期發現並早期治療,將腺瘤息肉切除,存活率可達90%以上,為治癒率相當高的癌症,根據研究,每一至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就能降低18%~33%的大腸癌死亡率。現在政府有提供50歲以上之民眾每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如果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建議及早就醫,以評估是否需要安排大腸鏡等進一步檢查或治療。參考資料:1.Macrae et al. Overview of colon polyps. UpToDate.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overview-of-colon-polyps2.Zbuk KM, Eng C. Hamartomatous polyposis syndromes. Nat Clin Prac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7; 4:492.3.Guarinos C, Sánchez-Fortún C, Rodríguez-Soler M, et al. Clinical subtypes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serrated polyposis syndrome.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3; 11:705.4.Edelstein DL, Axilbund JE, Hylind LM, et al. Serrated polyposis: rapid and relentless development of colorectal neoplasia. Gut 2013; 62:404.5.Wieszczy P, Kaminski MF, Franczyk R, et al. Colorect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After Removal of Adenomas During Screening Colonoscopies. Gastroenterology 2020; 158:875.6.He X, Hang D, Wu K, et al. Long-term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After Removal of Conventional Adenomas and Serrated Polyps. Gastroenterology 2020; 158:852.【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盧柏文醫師】淺談大腸息肉】
-
2022-03-16 養生.健康瘦身
肥胖不僅是慢性病!醫曝十大死因有8項與肥胖有關
近一半成人有肥胖問題!腰圍控制同樣重要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 2016年18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過重者超過19億人,其中肥胖者超過6.5億人,表示肥胖已成全球重要的公衛議題。根據國民健康署的定義,18歲以上成人身體質量指數(BMI) ≧24為「過重」,BMI≧27則為「肥胖」。 2016-2019年台灣成人過重及肥胖的比率高達47.9%,有近一半成人有體重的問題,而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盛行率也高達11.21%,以上數據皆顯示台灣過重與肥胖盛行率仍有改善空間。除了BMI,腰圍也是健康體態重要的一項指標,根據國健署定義,腹部肥胖為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0cm,這間接反映內臟脂肪的堆積,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導致血液三酸甘油脂濃度增加、血糖升高,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風險將上升。十大死因有8項與肥胖有關!新冠肺炎死亡率比一般人更高 台灣肥胖醫學會林文元理事長表示,肥胖是一種慢性病,不只會造成體能衰退,還可能會導致各種代謝、婦科方面的疾病。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病還包括第二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退化性關節炎、癌症、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症、非酒精性脂肪肝、不孕症、胃食道逆流等。而臺灣國人十大死因中有八項與肥胖相關,包括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導致醫療費用與社會成本的提升。不僅如此,肥胖還會增加罹患新冠肺炎時的重症風險,住院率更是正常體重者的三倍,且肥胖住院者較健康體位住院者多2倍死亡率! ACT體重管理 改善肥胖遠離慢性病 因此,台灣肥胖醫學會呼應2022世界肥胖日主題「全民皆須行動(Everybody Needs to Act)」,提出體重管理的「ACT」三個行動方案: Accompany陪伴與支持:過重及肥胖者需要同理與陪伴,以長久支撐減重之決心,更需要專業醫療協助。小從周邊親友,大至整體社會,都應以支持代替歧視,給予減重者陪伴和幫助。 Calories 輕卡管理:有效率的減重計畫,應搭配熱量計算及適當的營養調配,加上適度的運動來消耗卡路里,達到健康體重的範圍。 Training 體重管理與全民學習:針對民眾端,透過國健署健康99網站等資源,幫助民眾打造良好的生活習慣一起追求健康體態;醫護端由台灣肥胖醫學會對專業人員進行體重管理相關醫學講座,從基層到醫學中心,讓醫護人員可以透過各種管道幫助與支持民眾進行體重管理。 改善肥胖問題,刻不容緩!健康體態的維持不僅帶來更亮麗自信的自己,更是遠離慢性病的關鍵。國健署也呼籲無論是自己或親友在面對肥胖問題時,應以更正面、積極的方式,並於需要時勇於尋求專業醫療團隊協助,希望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行動來改變全球最嚴峻的健康問題。 《延伸閱讀》 .肥胖罹癌風險僅次於抽菸!醫舉肝癌3部曲,趁早調整生活可逆轉。 .真實案例!從118公斤到46公斤,減重營養師分享成功4原則。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3-10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三高沒控好恐釀第四高「高腎壓」,甚至洗腎!血壓新標準改用「居家血壓」
國內近十萬洗腎人口,成年人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達12%,卻有九成的腎臟病患者不自知。醫師提醒,「三高」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是慢性腎臟病危險因子,若沒適當控制,恐釀「高腎壓」第四高,損害腎功能甚至洗腎,呼籲民眾定期驗尿、驗血,監控腎功能。高血壓會影響腎臟病,不同以往用「門診血壓」做診斷及治療標準,今年五月台灣領先全球,改用「居家血壓」列入診斷,除了增加居家血壓數據,也將血壓標準改為130/80mmHg。據調查,患有三高的民眾,五年內罹患腎臟病機率,是非三高患者的一至二倍。除了三高,慢性腎臟病常見風險因子還包括過重、肥胖、腰圍過粗等。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黃尚志表示,腎臟負責代謝,當大量血液通過腎臟,血管內壓力上升,導致腎壓(腎絲球內壓)過高,若三高控制不佳,恐加重腎臟負荷。腎臟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吳麥斯比喻腎臟是「汙水處理廠」,汙水過量、含太多廢物導致故障,釀成高腎壓。慢性腎臟病初期症狀不明顯,患者林先生12年前因疲憊、有泡泡尿,健檢才確診慢性腎臟病第三期,當時腎絲球數量不斷下降,配合治療才延緩腎功能惡化。糖尿病學會理事長理事長黃建寧表示,「高腎壓」會影響腎絲球過濾率,因壓力過高、腎絲球「破洞」,導致許多尿蛋白跑進尿液中,加速腎衰竭,甚至引起胰島素阻抗,導致心臟衰竭等。台灣高血壓學會教育委員會主委鄭浩民表示,腎絲球過濾率會隨年齡和高血壓加速衰退,控制血壓也能減緩心衰竭。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驗尿、驗血可檢驗腎功能,政府提供40至64歲民眾每三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一次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可及早察覺慢性腎臟病及三高。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詹鼎正指出,老人家腎功能差,都怕洗腎,只要三高控制好,無需過度擔憂。
-
2022-03-09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3高以外還有第4高 「慢性腎臟病」不控制恐淪洗腎族
台灣洗腎人口近10萬人,據統計,台灣每8位成人有1人發生腎臟病變,20歲以上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達12%,卻有超過9成的腎臟病患者不自知。醫師提醒,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子,若沒有適時控制與治療,恐導致「高腎壓」損害腎臟、影響腎功能甚至洗腎,應定期驗尿、驗血,監控腎功能。慢性腎臟病常見風險因子,包括過重、肥胖、腰圍過粗、血壓、血糖或血脂過高等。根據國健署統計,40歲以上民眾近2成、約195萬人腎功能異常,血糖過高者更高達3成。根據三高調查,有三高的民眾5年內罹患腎臟病機率,是非三高患者的1至2倍。另外,19歲以上腎臟病患者,比起非罹患三高的腎臟病患,盛行率多達3至4倍。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黃尚志表示,慢性腎臟病容易伴隨許多併發症,需留意第四高「腎高壓」,當大量血液通過腎臟時,血管內壓力上升,形成腎壓(腎絲球內壓),若血壓、血糖、血脂控制不佳,腎臟代謝功能負荷加重,恐導致腎壓過高,造成腎損傷。腎臟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吳麥斯比喻,腎臟如同「環保局污水處理廠」,若流入的污水過量,含有太多廢物,導致污水處理廠故障,就會出現「高腎壓」。尤其慢性腎臟病症狀起初多不明顯,民眾對於疾病知識不足,等到第1、2期慢性腎臟病時,出現蛋白尿等才知,若早期發現、控制,仍有機會逆轉。像是病患林先生,12年前突然感到疲憊、有泡泡尿,到雙和醫院進行健檢,才發現是慢性腎臟病第3期,醫師當時警告他已是初期腎臟病,腎絲球數量不斷下降,他配合醫囑治療,調整生活型態,後續恢復良好,順利延緩腎功能惡化。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說,糖尿病患者中有3成是慢性腎臟病,其中45至48%的洗腎患者有高血糖問題。「高腎壓」會影響腎絲球過濾率(GFR),若腎絲球「破洞」,更多的尿蛋白溢出跑到尿裡,恐加速腎衰竭,甚至引起胰島素阻抗,導致心臟衰竭等。台灣高血壓學會教育委員會主委鄭浩民表示,腎絲球過濾率可反應腎功能,會隨老化而衰退,正常人每年會減少0.8至1.0ml/min/1.73m2,高血壓患者每年恐減少5ml/min/1.73m2,衰退速度更快,若腎絲球過濾率每分鐘低於60cc恐需洗腎,可控制血壓恢復正常標準。鄭浩民指出,據統計,腎臟病患血壓控制在120/80mmHg內,可減緩25%心衰竭發生機率。今年5月台灣高血壓學會將正式下修高血壓標準至130/80mmHg,且將居家血壓標準「722」作為臨床檢驗標準,包括連續7天量測、早晚各量1次、每次量2遍間隔2分鐘取平均值。另也可遵照高血壓治療指引的「S-ABCDE原則」,包括低鹽、減酒、減重、戒菸、飲食調整、運動,控制血壓預防慢性病。我國人口逐漸老化,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詹鼎正指出,老年人腎功能較差,更擔心要「洗腎」,不敢吃鹽、吃蛋白質,導致身體更加虛弱。他提醒,必要維生素仍需攝取,就算檢驗出慢性腎臟病第3期,只要將血糖、血壓、血脂控制好無需過度擔心。根據統計,老人死亡率最低族群,身體質量指數(BMI)介於27至30,因此不建議老人家過瘦。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驗尿及抽血檢查是判斷腎臟健康的重要治標,國健署提供40至64歲民眾每3年1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以利國人及早察覺慢性腎臟病及三高。國內現有227家腎臟病健康促進機構,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信彰表示,第一線家庭醫師是最快可發現民眾腎功能異常,包括三高控制,不過度吃蛋白質及非類固醇的止痛藥還有來路不明的中藥等,避免加劇腎功能異常。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表示,現在是多重慢性病時代,期盼今年有更多基層院所加入守護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