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1 癌症.其他癌症
搜尋
腦瘤
共找到
148
筆 文章
-
-
2024-10-01 焦點.元氣新聞
花蓮慈院中西醫合療 逆轉重難罕疾病
第一屆全球中醫藥醫學會聯合會學術大會日前舉行,花蓮慈濟院長林欣榮與副院長何宗融於中醫內科論壇中,以「精準AI醫療—癌症、罕病、癌症的的最後希望,沒藥找藥醫」為題,分享花蓮慈院經驗,透過中西醫精準醫療團隊,以病人的DNA、RNA去尋求合適的中草藥,中西合併解決病人問題。林欣榮表示,目前全球還沒有人以DNA、RNA去尋找精準的中草藥,這是慈濟醫療團隊目前正在推動的方向。自年初以來,到醫院尋求中西醫精準醫療的罕病病人愈來愈多,分析出疾病的性質,再從傳統中藥中尋找精準藥材,中西醫團隊合作,逆轉改善病人症狀。林欣榮指出,慈濟研發團隊自中藥當歸萃取出小分子z-BP,技轉開發的惡性腦瘤新藥,在臨床實驗上已用於治療20例腦癌患者,當歸貼片植入大腦後,藥物會釋放進入腦組織殺死癌細胞,一個月後就發現腦瘤顯著縮小。來自中國南京的夏姓患者,在當地已無藥可醫,以恩慈療法到花蓮慈院接受這這項治療,存活超過49個月。利用中西醫合療,花慈團隊逆轉巴金森病。林欣榮指出,來自香港的蔣姓病友治療前無法自行走路,必須要有人協助及使用輔具,經找出可針對病人PRKN基因缺損部分治療的中草藥甘草、兩面針(雙面刺)、當歸、銀杏,甜菊,與幹細胞療法、復健結合,這位病友的走路情況獲得大幅改善。因TTN(Titin)基因突變引起罕見肌肉疾病的Jeremy,也是香港病友。39歲的他自8年起,一開始感到肌肉無力,呼吸困難,但症狀日漸嚴重,五年前必須靠呼吸器維生。今年3月Jeremy在花蓮慈院接受中西醫精準合療,結合針灸、中草藥、內生性幹細胞、脂肪幹細胞治療以及個人化復健,三周後脫離呼吸器時間從十秒進步到兩分鐘,且雙臂從無法用力到可高高舉起,握力也明顯增加。何宗融指出,花蓮慈院中西醫合療不只在門診,在急診、在病房、在社區居家,都可會診中醫,幫助病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以證嚴上人「萬物皆是藥,有病就一定有藥醫」的原理,秉持科學實證,進行中西醫合療研發,並發展淨斯本草系列。
-
2024-09-25 醫療.眼部
眼皮跳不停跟2大原因有關 醫提醒連睡覺都在跳恐身體真有毛病
「左跳財、右跳災」民間相傳眼皮跳背後各自代表的吉凶意義,但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科主任呂大文說,如果眼皮跳動的時間太長,且嚴重影響生活,其導致的根本原因,可能真的是一場災難,最嚴重恐是「腫瘤」引起的眼皮跳動症狀,需及早就醫。呂大文表示,眼皮跳背後導致的原因,可以分為「病理性」以及「生活習慣不佳」等二大原因,臨床上最常見「病理性」原因,多數患者因不斷眼皮跳影響生活作息而就醫。50多歲的女性小倩常感覺到疲憊不適,有時會感到視力模糊,眼睛轉動吃力,近期不時會有「眼皮跳」症狀,一開始不以為意,認為應該是太累導致,但後續即使有充足的睡眠,眼皮卻愈來愈常跳動,某次眼睛還無法順利轉動,嚇得她趕緊到醫院就醫,診斷結果竟是「血管瘤」壓迫到眼睛。眼皮跳 病理性原因多元呂大文表示,導致眼皮跳的病理性原因非常多,如顏面神經血管瘤壓迫、眼瞼痙攣、眼輪匝肌亢進症或半面痙攣症等。也有少數「腦瘤」患者因為眼皮不斷跳動,進而就醫檢查發現罹患腦瘤,這類腦瘤通常是壓迫到顏面神經引起的眼皮跳動;而血管瘤則可能是眼皮周圍的血管出現腫瘤,同樣壓迫到神經引起眼皮跳動。相對於血管瘤或是腦瘤,眼瞼痙攣、眼輪匝肌亢進症或半面痙攣症更為常見。引起眼瞼痙攣的原因不明,初步認為是壓力引起,眼瞼不正常放電,且女性患者多於男性,這類患者初期會長時間眼皮跳動,後來當眼睛閉起來後會開始睜不開,過了一會兒才會恢復,眼瞼痙攣的患者,一開始會先建議多攝取鈣質,再來調整生活作息,降低生活壓力,如果仍沒有效果,會施打肉毒桿菌素改善。半面痙攣症 需開刀改善與眼瞼痙攣類似的疾病叫做半面痙攣症,半面痙攣症初期會有單邊眼皮跳,後續連臉部都會跳,並延伸到頸部等,通常是顏面神經遭壓迫導致,需開刀改善。至於眼輪匝肌亢進症,通常發生在有老花眼、乾眼症的患者身上,這類民眾為了看清楚字,通常會瞇眼,用力使用眼瞼,除了會有眼皮不斷跳動的症狀以外,患者也會因為淚腺分泌少,需要時常眨眼,也會有畏光等症狀,通常發生在中年女性身上,眼輪匝肌亢進症的治療,只要施打肉毒桿菌素即可改善。生活作息差 也會眼皮跳呂大文表示,無論是眼瞼痙攣、眼輪匝肌亢進症的患者,近年愈來愈多,推估與3C產品的過度使用有關。呼籲應減少使用手機或電腦的時間,不僅保護視力,也降低眼睛周圍肌肉緊繃,而引起疾病的機率。除了病理性的原因以外,日常生活作息如太過疲憊、熬夜、過度用眼、壓力過大等,都可能會讓眼皮跳的機率增加,建議先讓眼睛多休息,或是多攝取一些鈣質如菠菜、牛奶等,也可以補充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紅蘿蔔、南瓜、藍莓等;眼睛疲憊時,可以輕壓眼周紓壓,或用比體溫稍高一點的溫毛巾敷眼睛,增加眼周的血液循環。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9-23 醫療.中醫
當歸萃取助抗惡性腦瘤!「個人化食補」用基因定序找中藥材逆轉改善患者症狀
大眾多認為中醫藥僅作身體調養食補之用,甚至與地下電台不明偏方混淆;然而,花蓮慈濟醫院運用基因定序等先進技術,從傳統中藥中,精準尋找治療罕見疾病、癌症等疾病的藥材,逆轉並改善患者的症狀。未來,這項技術將擴展應用,針對每個人不同需求,研究個人化的「精準營養」,以及早預防疾病。中藥材 改善病人生活品質花慈院長林欣榮指出,基因定序成本降低,增加其臨床應用上的效益,例如基因定序可以發現罕見疾病腎上腺腦白質失養症(又稱腎上腺脊髓性神經病變型,Adreno-myeloneuropathy, AMN)患者缺損的關鍵基因,這種缺損導致體內脂肪錯誤堆積,進而引發大小便失禁、手腳無力等症狀。雖然目前醫療技術尚無法重建關鍵基因,但花慈正嘗試利用合適的中藥材作為食補,來增強相關基因的表現,林欣榮說,「就像地震後大樓主梁震歪,難以修復,但可透過補強其他輔助性樑柱,使大樓不致倒塌。」臨床觀察顯示,這些中藥材在短短半年內,有效緩解患者的失禁問題,甚至讓他們重拾畫畫的專長,顯著改善生活品質;相同概念也在狂牛症、漸凍症等疾病驗證。近來,許多新上市的明星藥品都取材於植物。花慈顧問張建國說,中藥材屬於多標靶治療,歷史發展悠久,安全性高,但單一中藥材內含的成分眾多,仍需利用現代工具進行分析,才能確定其作用機制、建立資料庫,找出最佳療效。當歸萃取 有助抗惡性腦瘤林欣榮舉例,在花慈副院長何宗融、張建國等人的共同努力下,發現當歸萃取物有助於對抗惡性腦瘤,進一步開發而成的小分子標靶藥物也能治療阿茲海默症,目前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傑出成果更曾刊載在權威科學期刊「神經腫瘤」;未來如能應用AI技術,將更快找到合適的藥材。除了尋找治療罕病和癌症的中藥材外,林欣榮強調,更重要的是將這項技術應用於「治病於未病」,即發展「精準營養」,當人們通過健康檢查和基因定序,發現自己有基因變異,未來可能會患上什麼疾病,就可儘早進行精準飲食調整,預防疾病,「概念如同政府目前補助有肺癌家族史的健康人,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以便及早發現肺癌。」林欣榮表示,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和費用降低,未來健檢可合併飲食建議,使更多人受益,例如慈濟已經發現包括當歸、沒藥、艾草和黨參等中藥材,具有發展成藥物或健康食品的巨大潛力;許多研究也指出,十字花科蔬菜和一些維生素可協助對抗老化和增進粒線體功能。「什麼人適合多吃或少吃哪些食物,還需進一步研究。」林欣榮相信,不久的將來,這些問題將逐漸找到答案;另外他也觀察到,許多素食者的疾病發生率較低,未來亦會將素食作為研究重點,讓大家知道吃素不僅有益健康,還能幫助延年益壽。
-
2024-08-07 醫療.腦部.神經
7成腦腫瘤切不乾淨 台大術中MRI掃雷減少重複開顱
人類腦組織柔軟、易沾黏特性,導致腦部腫瘤切除時常遇到困難,僅進行一次開顱手術,往往難以將腫瘤完全清除,必須進行第2、3次手術。台大醫院近年建置台灣首座術中磁振造影(MRI)系統,接受神經外科手術患者,於術中傷口縫合前,先進行MRI檢測,有助醫師找到沒有切除完全的腫瘤組織,於同一次手術內完成切除。外科手術最怕「切太少」,尤其開腦、脊椎手術風險較高,台大醫院副院長賴逸儒說,透過手術中即時MRI影像監測,可幫助醫師進行更精確導航,減少手術風險,提升治療準確度,對於患者治療效果及預後,有大幅助益。台大醫院啟用術中MRI系統以來,2年完成113例手術,多數為腦部腫瘤患者,5例為脊椎腫瘤患者。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賴達明說,該系統多用於病情較複雜,若手術不慎恐留下後遺症的患者,這些患者於手術中接受MRI檢測後,經主治醫師決定進行第2階段切除比率逾7成,約2成患者經MRI檢測後,認為不必繼續手術,直接縫合傷口,可見術中MRI有助發現未切除乾淨的腫瘤。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郭律庭說,腦瘤手術主要目標是最大程度切除腫瘤,同時保留患者神經功能,對於惡性度較高的膠質細胞瘤,外科手術時最大範圍切除腫瘤,與手術後的存活期間具有強烈相關性;術中MRI可協助臨床醫師,更清楚看到腫瘤切除中發生的腦部位移等變化,與殘留腫瘤的位置及大小,作為進一步切除腫瘤時的參考,減少患者再次進入手術室機率。在台大醫院首例接受術中MRI患者為44歲陳小姐,她因為視力模糊,經影像學檢測後確診腦下垂體腫瘤,該腫瘤為顱內最常見腫瘤,占顱內腫瘤10%至15%。陳小姐2013年經外科手術、放射治療後,2022年疾病復發,由他院轉至台大就醫,再次進行手術切除腫瘤,於術中接受MRI檢查後,即進行第2階段切除,術後視力改善,目前仍定期接受MRI檢查追蹤。台大醫院術中MRI,經台北市衛生局核可為自費項目,涵蓋多項檢測耗材在內,費用為10萬元。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表示,全台各醫學中心均配有複合手術室,不過多數僅配備電腦斷層設備,台大為國內首家在複合手術室同時裝設電腦斷層、MRI設備的醫學中心。
-
2024-07-3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網路慮病症
【編者按】:本週邀請兩位資深精神科醫師發表他們對時下網路資訊氾濫的環境,有些誇大其詞的醫學報導引起社會大眾疑惑、精神不安的現象。希望這兩篇文章可以幫忙安定人心。如果說精神疾病是身而為人的代價,那麼「慮病症」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我們的「智人」(Homo sapiens)先祖,因能想像未來,而能未雨綢繆,趨吉避凶。但是這豐富的想像能力,也常常成為我們煩惱的源頭。天災人禍,在所難免,但最讓我們擔心害怕的,則正是兩千五百多年前逼使釋迦牟尼拋家棄子、苦苦修行、差點餓死在菩提樹下的「老、病、死」。「生死事大,無常迅速」(註1)。我們一生難免常會看到周遭的人不久前還生龍活虎,幾天不見,居然身懷重症,藥石罔效。「為什麼會是他,為什麼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像她這樣健康的人都會忽然病倒,我不是更危險,更有可能矇矇矓矓、不知大限之將至?」頭痛是不是腦瘤引起的?爲什麼食慾不振?心跳為什麼時快時慢?為什麼有時候會覺得喘不過氣來?我們越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就越會感覺許多來來去去、無從解釋的變化。我們為此四處求醫、做種種檢查。但是檢查做多了,必然會出現一些異常的結果。這時候儘管醫療人員認為這些差異無足掛齒,我們心裡還是難免有點疙瘩。爲求萬全,有些人不免開始四處尋求能給我們清楚的答案的「神醫」。但是既然醫師不是、也不應是機器,他們的解釋自然也會有或多或少的差異。這些差異讓人更混淆、更擔心,也更常去注意身體狀況的變化。長此以往,擔心變成害怕、疑神疑鬼,影響飲食、睡眠、情緒,身體的症狀也就越來越多了。由此變成惡性循環,愈陷愈深,終至無可自拔。這樣的問題,通常稱為慮病症,古今中外,隨處可見。最出名的例子,莫如莫里哀 (Moliere;1622-1673)的《無病呻吟》(Le Malade imaginaire)。(註2)雖然還沒有客觀嚴謹的研究報告,我們不難想像,隨著網路的日趨普及,聳人聽聞、毫無實證的文章、影視報導,隨處可見,我們掉入「慮病症」的陷阱的機會,也只有越來越多。網路的資料,當然不是毫無價值。許多出名的醫學中心所製作的網站,都會提供可靠可信,「老嫗能解」的資訊。問題是即便如此,人的本性常會左右我們的注意焦點,讓我們只看到我們擔心害怕的東西。明明很多疾病非常罕見,一旦我們看到網路文章所羅列的症狀(比如疲勞、胸疼),我們很容易對號入座,越想就越害怕。這樣的病人在診間十分常見,有可能高於百分之十。他們大量消耗醫療資源,也常給繁忙的醫生帶來窮於應付的無力感。這一部分源於現代醫學與一般民眾認知的差異。當代醫學的突飛猛進,讓醫師越來越將注意力聚焦於特殊疾病的診斷,一旦病人的症狀無法用現有的醫學知識來理解時,就容易忽略病人的症狀依然存在、依然讓他們不安的事實。其實慮病症的病人也各有其不同的類型,不能一概而論。如果醫病溝通、關係良好,許多病人也還是能夠接受他們的憂慮可能與生活壓力及身心問題有關的說法,從而得到合適的治療。至於更為嚴重的慮病症患者,如果我們記得就如人生的各層面,醫學也永遠離不開「不確定性」的陰影,我們應該也會對他們對「無常」的恐懼,有比較多的理解與同情。參考資料註1:永嘉玄覺禪師(AD 665-713)參訪六祖慧能(AD 638年—713)時所說的第一句話。註2:十七世紀最出名的喜劇作家,幾乎一生都在與肺結核糾纏,但仍然創作不休。他在最後一部戲劇《無病呻吟》裡親自上陣,扮演身罹嚴重慮病症患者,在第四場公演落幕時大量咳血,不支倒地,當夜身亡。延伸閱讀2024/7/29 網路慮病症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6-06 癌症.大腸直腸癌
第3期腸癌仍能保住肛門 放療+化療+磁振刀精確治療腫瘤
一名55歲男性健檢時發現低位直腸惡性腫瘤,大腸鏡及腹部電腦斷層顯示腸道已部分阻塞,且侵犯到骨盆腔淋巴結,確診為直腸腺癌,若直接手術切除恐無法保留肛門,日後生活得靠腸造口排便。由於患者強烈希望可以保留肛門,醫師先讓腫瘤縮小再動手術,順利保留肛門,讓患者維持生活與社交品質。三軍總醫院放射物理科主任羅承翔指出,這名患者因為工作需要長途開車,確診第三期大腸腺癌,腫瘤位置離肛門口僅3公分,若進行外科手術,安全距離不足以保留肛門;但患者相當抗拒腸造口,焦慮會影響工作,因此被轉介到放射科治療。三總放射治療科主任黃文彥表示,患者接受5次骨盆腔放射治療及12周化學治療,再接受自費的磁振刀治療,治療後一周就可正常上班。在外科手術前,大腸鏡檢查發現腫瘤已消除。磁振刀即核磁共振導引放射治療,結合核磁共振影像加上強度調控放射治療技術,黃文彥表示,大部分腫瘤最清楚的影像檢查方式是核磁共振,但核磁共振的磁場會干擾放射治療,因此過去放療多以電腦斷層做影像導引。磁振刀可在放射治療時顯示腫瘤與正常組織界線、隨呼吸移動範圍,即時觀察腫瘤,確定放射線精準照射。黃文彥提到,傳統治療時照射範圍會比腫瘤略大,避免因誤差而沒有照射到腫瘤,正常組織被照射到的機會因此增加。磁振刀可減少照射範圍,降低正常組織的傷害,精確治療腫瘤,提升治療成功率。目前適用磁振刀的腫瘤包括腦瘤、頭頸癌、肺癌、乳癌、肝癌、胰臟癌、攝護腺癌、腎臟癌、或其他經評估適合的腫瘤。
-
2024-04-30 癌症.其他癌症
不必遠赴德國,《淚之女王》洪海仁罹「膠質細胞瘤」台灣就可治療!女主角頭痛、失憶…都是腦瘤常見症狀
話題韓劇《淚之女王》劇中女主角因罹患「雲狀細胞瘤」,最後結局與男主角遠赴德國治療。醫師指出,這個病應是「膠質細胞瘤」,而且台灣就可以治療,不用遠赴德國。洪海仁得的「雲狀細胞瘤」應是「膠質細胞瘤」由金秀賢、金智媛主演的韓劇《淚之女王》日前播出大結局,劇中女主角洪海仁(金智媛飾)因罹患罕病「雲狀細胞瘤」,最後與白賢祐(金秀賢飾)遠赴德國治療。土城長庚醫院副院長魏國珍表示,雲狀細胞瘤的正式醫學名稱應稱為「膠質細胞瘤」,以雲狀為名形容應是戲劇效果,要形容腫瘤飄渺、沒有界線的特質;膠質細胞瘤是最常見的腦瘤,每十萬人中約有三、四人罹病,人數不多,但並非罕見疾病,劇中所稱罕見是指其治療困難,因為腫瘤很廣泛,難以透過外科手術切除,「我看了劇中的片子,腫瘤樣態確實很困難、廣泛。」「膠質細胞瘤與正常腦組織不易區分,手術不易清除乾淨,若切太乾淨又會導致神經功能後遺症。」魏國珍表示,人體具有「血腦屏障」,藥物不易進入腦部,膠質細胞瘤不易藉由手術清除的前提下,以超音波加微氣泡方式,可打開血腦屏障,讓藥物進入腦部作用,有效控制腫瘤,讓患者不必手術。魏國珍表示,長庚醫院正進行相關臨床試驗,已進入第三期,待未來通過成為常規治療後,外國民眾也能來台治療,台灣病人也不用到外國尋求治療。腦瘤分型多 常見症狀頭痛、噁心、情緒及人格變化腦瘤分型相當多,大致可分「原發性」及「轉移性/續發性」,原發性腦瘤又有良性與惡性之分。根據魏國珍撰寫的長庚醫院「腦瘤」衛教資訊指出,原發性惡性腦瘤中將近80%為膠質瘤,源自膠細胞。一般性症狀包括頭痛、噁心、嘔吐、第六對腦神經麻痺(造成複視),這些症狀主要反映出腦瘤造成的顱內壓上升。若腫瘤阻礙腦脊髓液循環,將造成水腦症,使顱內壓上升。患者心智狀態亦可能改變,出現如失語症、記憶力減退、注意力變差、情緒或人格變化等症狀。劇中女主角洪海仁亦有出現上述多種症狀。於去年3月病逝的龍巖集團創辦人李世聰也是罹患其一種腦部惡性膠質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惡性膠質瘤的初期症狀不明顯,多數患者當發現時,腫瘤已經有相當程度大小。此疾病發生率雖較其他腫瘤來得低,但以現有治療方式如手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不易根除且容易復發,相當棘手。花蓮慈濟醫院也致力從當歸萃取物中尋求治療腦瘤的契機十多年來,花蓮慈濟新藥創新研究團隊,希望能夠幫助腦瘤病患,改善生活品質,延長病患的存活時間,致力於新藥開發研究。先是發現當歸萃取物中的成分,有助於治療惡性腦瘤;進而於2014年,以細胞的壽命記時器「端粒酶」為標靶,從中草藥篩選出HK-001,能夠高度抑制「端粒酶」活性,並讓癌細胞快速老化。經多年努力,在動物實驗中,發現當歸萃取物EF-001,可以抑制癌症免疫檢查點PD-L1,增強惡性膠質母細胞瘤免疫治療效果,也就是說EF-001可以去除PD-L1關掉T細胞的「觸手」,T細胞就可以辨認出腫瘤,進而殺死腫瘤細胞,提升免疫治療的效果。再將EF-001與生物材料聚酸酐結合,貼在病患的手術切除部位。因為手術部位還會有殘存肉眼看不見的腫瘤細胞,貼片貼在手術部位,達到局部藥物高濃度、高滲透、長時效的特性,在手術處,緩緩地釋放藥性,用以抑制腦瘤細胞的生長,且對正常細胞毒性很低,降低對其他正常腦細胞的傷害。【延伸閱讀】.「殯葬天王」龍巖集團李世聰神經膠質細胞瘤逝!醫:幾乎是惡性,8症狀要懷疑腦瘤可能.淚之女王海仁可來台治雲狀腦瘤?長庚醫師這樣說.開腦植當歸貼片 抗惡性腦膠質瘤.疾病百科/腦瘤【參考資料】.長庚紀念醫院.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4-19 醫療.皮膚
以為是疝氣...手搖飲老闆黑色素瘤大如雞蛋!健保標靶3年抗癌
年近60歲的楊先生是飲料店老闆,4年前以為腹部硬塊是疝氣,術後被告知是雞蛋大小的黑色素瘤,深入追查基因變異,所幸可健保標靶治療,3年抗癌,今年一償赴日本看櫻花的宿願。手搖飲老闆黑色素瘤大如雞蛋在花蓮開飲料店的楊先生,4年前接受膽囊切除手術,3個月後幫女兒搬大學宿舍當晚,發現下腹有硬塊,按壓後竟痛到無法走路,以為是術後提重物導致疝氣,沒想到卻被醫師告知腹部硬塊,其實是長在鼠蹊部內側、一顆雞蛋大小的黑色素瘤。對平時有運動習慣、身體健康的楊先生而言,罹癌的消息無疑是晴天霹靂,沮喪到盼著這一切都是醫師誤診。幸好因為家人鼓勵及陪同,他很快就打起精神,四處求醫,卻遲遲找不到病灶,他特地從花蓮開車到台北求救,走進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吳教恩的診間。透過健保標靶3年抗癌吳教恩今天告訴媒體,經過外科與腫瘤科醫師的追查,終於透過電腦斷層掃描發現楊先生骨盆腔內還有兩顆黑色素瘤,確診為轉移性黑色素瘤,甚至在基因檢測發現是BRAF突變類型。這種突變基因,不僅可能發生在黑色素瘤,也可能出現在肺癌、甲狀腺癌與腦瘤等癌症。吳教恩說,因為楊先生確診的黑色素瘤是BRAF基因突變,健保已有對應的標靶藥物,與醫師討論後申請用藥至今已治療3年,病況控制良好。今年第1次帶著高齡80歲的母親及女兒在母親節前一起去日本賞櫻,與家人共度抗癌後的幸福時光。對於透過基因檢測找出特定基因對症下藥的新觀念,需要透過醫師的專業觀察及病人的積極面對,才有機會共同創造良好的預後。吳教恩呼籲,隨著醫療進步,確診癌症晚期的患者千萬別放棄,透過基因檢測,找出跨癌別特定基因,還有可能有療效不錯的藥物可作為選項。據台灣癌症防治網介紹「黑色素瘤」,是發生人數最多的前10大癌症名單裡的常客「皮膚癌」之一,黑色素瘤惡性度最高,雖然發生率不高,但容易轉移、很難治療,一般的皮膚癌以老年人居多,但黑色素瘤的年齡分布從小寶寶到老年人都有可能。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12 焦點.元氣新聞
只是騎過「淺坑」 5旬骨鬆婦不耐輕震 釀壓迫性骨折
「痛呀!」50多歲的阿香(化名)日前騎車外出買菜,前方馬路有個淺淺的坑洞,她一如往常直接加速騎過,沒想到經過時的震動,下背突然一陣疼痛,返家時疼痛感已蔓延全身,痛到難以忍受,即前往急診室就醫,當下照X光卻無異狀,她只好返家休息,二周後,阿香的第一節腰椎已扁掉在X光上僅剩一半的高度,確診為骨質疏鬆引起的「壓迫性骨折」。壓迫性骨折八成與骨鬆有關 骨折後才得知自己骨鬆彰化秀傳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辛明泰,壓迫性骨折發生原因八成與骨質疏鬆有關,其餘二成源自外傷或癌症骨轉移。骨質疏鬆屬於一種隱性疾病,發生時毫無症狀常被疏忽,多數患者往往在出現壓迫性骨折後才發現自己罹患骨質疏鬆。辛明泰指出,骨質從30-35歲起隨著年齡開始流失,台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未來骨鬆盛行率將大幅提高,其餘引發骨鬆的原因包含,更年期女性、具骨鬆家族史、鈣質或維生素缺乏者、患甲狀腺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或缺乏運動者。骨鬆引起的壓迫性骨折雖會引起疼痛不適,不過不少長輩「很能忍」,辛明泰表示,曾有長輩早就因為骨鬆出現壓迫性骨折,卻一直以為自己是肌肉拉傷,忍痛忍了一到二個月,最後受不了才來就醫,脊椎從原本骨裂,已經「扁到」僅剩0.2釐米,正常一節脊椎高度為2公分。辛明泰指出,任何外在的力量都可能導致骨質疏鬆患者出現壓迫性骨折,例如打噴嚏、突然轉身或運動等。由於導致壓迫性骨折的方式千奇百怪,也讓患者難以第一時間反應已經骨折了,多數會誤以為坐太久或是拉傷,呼籲若突然感受到下背痛或胸口不明原因疼痛,應立即就醫,由醫師協助判別。壓迫性骨折重新撐開脊椎 灌骨水泥維持功能過去壓迫性骨折的治療方式,只能收治患者住院,採取「臥床」的方式,讓裂掉的骨頭「自己長出來」,而臥床三週到三個月的期間會給予止痛藥物舒緩不適,但是對於年紀大的患者而言,長時間臥床帶來的副作用太大,如肌肉萎縮、心肺功能下降、壓瘡、中風或肺栓塞等,也可能因為沒有運動,加速骨質流失。目前不太可能再採取傳統的治療方式。辛明泰表示,壓迫性骨折現在多以「微創脊椎手術」協助治療,從脊椎開兩個洞,找出被壓扁的脊椎,透過放置氣球或是醫療級千斤頂,將被壓扁的脊椎柱撐開,再放置骨水泥固定。不過,有些壓迫性骨折的患者屬於嚴重骨鬆患者,若使用千斤頂及骨水泥撐住原本壓迫的脊椎柱,卻反而因為「太硬」,後續造成鄰近上下兩節脊椎柱壓扁。壓迫性骨折手術治療後,仍須先檢測患者的骨密度,若骨質密度低於-2.5合併一節脊椎骨骨折,或是骨質密度介於-1.0到-2.5間,合併兩節脊椎骨骨折,可使用健保給付的骨質疏鬆藥物治療,也需補充鈣片,這樣可以避免術後反而造成其他脊椎椎體更嚴重的壓迫性骨折。辛明泰表示,壓迫性骨折如果壓迫到神經或脊髓,需要立即手術,延誤時間恐導致癱瘓,為避免嚴重骨鬆影響手術,呼籲國人平時要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如果是骨鬆的高風險群,如更年期女性等,建議停經後可檢測骨密度,或有家族史者,可自費做骨密度檢測,並依照醫師醫囑,調整生活作息,或是服用藥物改善骨質疏鬆。辛明泰醫師小檔案:現職:秀傳紀念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學經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彰化基督教醫院前資深主治醫師美國UCLA神經外科腦瘤脊椎手術臨床研究醫師員林基督教醫院前神經外科主任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前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台灣外科專科醫師台灣加護重症專科醫師台灣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台灣骨質疏鬆醫學會會員台灣疼痛醫學會會員台灣腦下垂體學會教育委員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腦下垂體腫瘤臨床研究醫師專長:微創脊椎經皮骨釘內固定融合手術、經皮椎體成型術(灌骨水泥)、脊椎腫瘤手術、腦內視鏡手術、下背痛、腦下垂體內視鏡手術、腦內動脈瘤手術、腦內動靜脈畸形手術、顱內腫瘤手術、頭部外傷腦出血手術、高血壓性腦出血手術、水腦症、腕隧道症候群
-
2024-03-29 醫聲.Podcast
🎧|2024癌症論壇/肝癌控制率達9成 殲滅癌細胞採用質子治療快狠準
放射線治療是癌症治療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新趨勢是發展「質子治療」和「重粒子治療」。林口長庚醫院於9年前成立質子治療中心,已有近5千人接受治療,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謝承恩指出,其中以肝癌患者占四分之一,控制率高達九成,能延長兩倍存活期。🎧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放射線是利用高能量來破壞癌細胞的DNA,傳統的X光會穿透身體,容易破壞腫瘤周遭的正常細胞,而有深水炸彈之稱的質子或重粒子,能將放射線的劑量停留在特定深處,不會繼續穿透腫瘤傷害到其他正常細胞。謝承恩指出,目前接受質子治療以肝癌患者最多,由於患者本身常有肝硬化情形,肝功能已經不好,傳統放療會傷及周遭細胞,治療後容易造成肝衰竭;另外,也因肝臟緊鄰胃、十二指腸附近,治療後出血的比例高達兩成,而質子治療發生出血的機會小於5%。腦瘤、頭頸癌、乳癌也適用 採合併療法更能控制病情另外,腦瘤、頭頸癌也位處於重要位置,質子可以減少周遭器官的傷害,以頭頸癌為例,可保留腦部、口腔、唾液腺、咽喉等,讓患者維持生活品質。有些左側乳癌患者也因腫瘤位置靠近心臟,傳統X光放療會傷及心臟,會增加未來發生心肌梗塞的機會,也較適合質子治療。在治療上也須採合併療法,謝承恩表示,有研究認為,肝癌若採取質子治療搭配免疫藥物會活化全身的免疫細胞,讓病情控制更穩定,目前林口長庚正進行臨床試驗;中晚期鼻咽癌則會搭配化療一起,可降低副作用,病人完成療程的機會也比較高。目前質子治療的費用,會依腫瘤複雜度及治療次數而異,費用約30萬至百萬間。2024年癌症論壇「Love & Care友善抗癌行動」,謝承恩受邀擔任演講者,將在論壇中分享「質子治療有效控制大型肝癌延長存活期」,有興趣的民眾歡迎報名。「友善抗癌,心願大聲說」:利用更聚焦的放射線能量治癌已成國際趨勢,有些國家甚至已列入治療指引,日韓在特定癌症已納入健保給付,期待政府可以政策上給予患者更多的幫助。更多內容請點2024癌症論壇線上策展網頁謝承恩小檔案現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學歷: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腫瘤生物學及免疫學博士長庚大學醫學系醫學士經歷: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醫師研究員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音訊剪輯:高啟書腳本撰寫:蔡怡真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
2024-03-28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中西醫整合精準醫療 抗癌雙管齊下提升療效
除了接受西醫治療外,部分癌症患者也會搭配中醫調養身體、補元氣,前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花蓮慈濟醫院顧問張建國表示,根據研究,部分中藥材的確證實有助於抗癌,但每人體質、病況不同,癌友須諮詢過醫師建議,才可同時接受中、西醫治療,以免影響治療效果。「中醫講求的個人體質等同於西醫的精準醫療。」張建國說,中醫根據身體特徵、生活習慣、環境等歸類個人體質,再依此給予合適的治療,類似西醫領域中的精準醫療,因此癌友若要透過中醫養生,也須諮詢醫師建議,避免療效產生衝突。張建國說,曾聽聞癌友間互傳蒲公英、金銀花等能治癌,但即使是同種類癌症,癌基因、基因表現不同,所需中醫治療、輔助也不同,「沒有一種中藥材適用於所有癌症患者。」 所以癌友切勿自行神農嚐百草,對所有中醫藥來者不拒。此外,張建國表示,單一中藥材內含的成分眾多,雖發展歷史悠久,安全性高,仍須如西藥般利用新工具分析,知曉藥物作用位置與機制,並建立資料庫,「但也代表中醫藥極具發展潛力,可想見中西醫間的差距會逐漸縮小。」像是花慈院長林欣榮曾帶領團隊,發現當歸萃取物有助於對抗惡性腦瘤,進一步開發而成的小分子標靶藥物也能治療阿茲海默症,目前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傑出成果更曾刊載在權威科學期刊《神經腫瘤》。張建國表示,花慈即將啟動中西醫整合精準醫學中心,透過整合中、西醫專科醫師,推出居家醫療、門診、會診、急診四大服務項目,其中包括針對難治型癌友量身設計一套最適合的療程,不僅省去癌友四處奔波的辛勞,也能一併照顧身心靈,期望能提升臨床醫療品質,嘉惠更多患者。「友善抗癌,心願大聲說」:患者的狀況會隨著治療改變,所以不只針對疾病,身心靈都要列入考慮,且藥不僅限於西藥,要讓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療。更多內容請點2024癌症論壇線上策展網頁
-
2024-03-08 焦點.元氣新聞
《七龍珠》鳥山明病逝!急性硬腦膜下血腫最快出現2症狀,不立即就醫恐命危
以「七龍珠」、「怪博士與機器娃娃」等漫畫聞名全球的日本漫畫家鳥山明傳出已於今年3月1日因急性硬腦膜下血腫(acute subdural hematoma)逝世,享壽68歲。經紀公司今(8日)才公布他的死訊,根據日本媒體引述關係人士的話說,鳥山在今年2月曾動過腦瘤手術,希望等到未發表的新作品公開,可惜未能如願。急性硬腦膜下血腫是怎麼發生的?根據《Cleveland Clinic》衛教資料指出,硬腦膜下血腫是頭部受傷後可能發生的一種靠近腦部的出血,最快出現的症狀是頭痛和言語不清等,但症狀也可能在幾天到幾個月後出現,若不馬上就醫,很可能危及生命。約有四分之一的各種頭部受傷會發生硬腦膜下血腫,另其他可能的危險因子還包括服用抗凝血劑、血友病等。高風險族群則是65歲及以上的長者和嬰兒。硬腦膜下血腫的徵兆和症狀包括:頭痛無法消失。急性硬腦膜下血腫通常很嚴重。噁心和嘔吐。言語不清(構音障礙)。你的視力發生變化。頭暈。平衡問題或行走困難。身體一側無力。硬腦膜是腦膜之一,負責覆蓋和保護大腦和脊髓有三層膜。包括:硬腦膜:最外層,最靠近頭骨。蛛網膜:中間層。軟腦膜:最靠近腦組織的內層。急性硬膜下血腫不常見 常是外傷或自發性造成【記者李青縈/台北即時報導】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副院長魏國珍表示,急性硬膜下血腫並不常見,可能是腦部血管異常或是中風;而慢性硬膜下血腫較為常見,長者年紀大,雖然剛開始出血不會有特別症狀,但可能會漸漸出現手腳無力、行動緩慢等症狀。高風險族群包含年紀大、高血壓、腎功能不好或是有糖尿病等共病也可能好發。魏國珍提醒,長者跌倒後,兩三個月血塊都有可能慢慢出來,需要特別小心。如果有早期發現在頭骨上打兩個小洞,「像開罐頭一樣」,把流血塊出來,大部分大部分預後良好。魏國珍特別提醒,老人家跌倒是高危險動作,一旦跌倒,事發後2、3個月都要密切留心,注意是否出現相關症狀,及時就醫。【資料來源】.《Cleveland Clinic》Subdural Hematoma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3-07 焦點.食安拉警報
蘇丹紅屬於3級致癌物意味著什麼?教授揭致癌風險要看這件事
讀者Kathy昨天(2024-3-5)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您好,最近台灣被蘇丹紅事件搞得人心惶惶。真心不懂,ㄧ級致癌物菸酒加工肉類可以吃,三級致癌物蘇丹紅搞得人仰馬翻。差別只在於是否事先知情不是嗎?還是說即使是不同等級的致癌物,致癌的風險卻是與級數不同?讀者Kathy所說的「ㄧ級致癌物菸酒加工肉類,三級致癌物蘇丹紅」,是根據IARC的分類。IARC是隸屬於世界衛生組織,全名是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致癌物分成4個等級(請看致癌物分類專著):1級是「確定對人類有致癌性」,共127項,包括煙草、含酒精飲料、加工肉類(香腸、火腿、培根、熱狗)、以及中國式鹹魚。2A級是「對人類有高可能致癌性」,共95項,包括牛肉、羊肉、豬肉。2B級是「對人類有低可能致癌性」,共323項,包括手機,傳統亞洲醃漬蔬菜、銀杏萃取物,蘆薈全葉萃取物、以及阿斯巴甜。3級是「無法分類」,共500項,包括蘇丹紅。從這個分類列表就可看出,備受民眾喜愛的含酒精飲料(啤酒、紅酒)以及加工肉類(香腸、培根),都是確定的致癌物,而被媒體說成是致癌物的蘇丹紅卻從未被確定是致癌物。台灣的主流媒體都把蘇丹紅說成是致癌物,例如標題寫「致癌物蘇丹紅流竄全台」。可是,儘管標題如此聳動,文中卻有這麼一段話:『目前,世界衛生組織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蘇丹紅歸類為第三級致癌物,也就是「未能分類致癌物」、「未有任何證據能分類其致癌性,證據力皆不足」。由於目前未有確切證據證實蘇丹紅對人體的毒性、致癌性、致突變性,也不具有立即毒性,因此倘若民眾吃到染有蘇丹紅的食品,也不用太過擔心。』由此可見,媒體以及一些所謂的專家總是喜歡利用IARC的分類來嚇唬老百姓,例如請看我發表的:中秋烤肉致癌,健康2.0主播散播錯誤健康資訊打手機會致癌?醫生說的使用手機,腦瘤風險飆三倍?洗澡恐致癌?所以,請您務必要了解IARC分類的用意,以免一再被這些所謂的專家嚇得人仰馬翻。IARC在2019-12-10發表IARC Monographs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Carcinogenic Hazards to Humans:Questions and Answers(IARC 關於人類致癌危害鑑定的專著:問題與回答)。其中兩個問題與回答是:問題:如何使用這些分類? IARC 可以根據這些分類執行法規嗎?回答:IARC 是一個研究組織,負責評估癌症病因的證據,但不提出健康建議。衛生和監管機構將 IARC 評估納入考慮防止接觸潛在致癌物的行動中。IARC 不建議制定法規、立法或公共衛生干預措施,這些措施仍然是各國政府和其他國際組織的責任。問題:就風險而言,分類意味著什麼?回答:此分類顯示某種物質或製劑可能導致癌症的證據強度。《IARC 專著計劃》旨在識別具有癌症危害的物質,這意味著它們有可能導致癌症。然而,該分類並不表明與給定暴露水平或環境相關的風險水平。與分配相同分類的物質或藥劑相關的癌症風險可能有很大不同,具體取決於暴露的類型和程度以及給定暴露水平下藥劑的影響程度等因素。所以,IARC分類只是「顯示某種物質或製劑可能導致癌症的證據強度」,而「不表明與給定暴露水平或環境相關的風險水平」。也就是說,一個被分類為1級致癌物的東西,它的致癌風險是要看「暴露水平或環境相關的風險水平」。例如被分類為1級致癌物的啤酒,每天喝一瓶300cc,它的致癌風險是微乎其微。但是,同樣被分類為1級致癌物的香煙,每天抽一包20根,它的致癌風險則是高到破表。所以,關於讀者Kathy所提的兩個問題,我的回答是:問題:ㄧ級致癌物菸酒加工肉類可以吃,三級致癌物蘇丹紅搞得人仰馬翻。差別只在於是否事先知情不是嗎?回答:民眾對於菸、酒、加工肉類已經習以為常,所以媒體無法炒作。反之,蘇丹紅是一夕爆紅,所以媒體就大肆渲染,硬把它說成是致癌物。問題:還是說即使是不同等級的致癌物,致癌的風險卻是與級數不同?回答:正確的說法是「即使是同等級的致癌物,致癌的風險卻是與級數不同」。註:牛肉、羊肉、豬肉是被分類為2A級致癌物,那,媒體會大肆渲染嗎?你會嚇得人仰馬翻嗎?原文:蘇丹紅風波,致癌物傻傻搞不清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2-28 焦點.元氣新聞
醫病平台/好人
【編者按】:本週是繼續各醫學院各校分享「醫學人文的教與學」的討論,這次由台大醫學院師生團隊發表。小兒科陳教授以兩則故事說出將「拒絕檢查或治療」作為對病人或家屬的標籤之前,醫者需要先學習「傾聽」與「同理」,要了解拒絕只是一時的,病家需要時間去消化與理解,考量病人與家人的心情與接受度,以及家庭的安排。同時呼籲耐心與詳盡的專業病情說明,也需要在醫療系統及健保的支持,以及病家的理性溝通中,才能長遠的繼續下去。→想看本文一位在臨床實習的醫學生寫出她在照護生死一線間的柔弱生命,所感受到的各種衝擊。一位醫學二年級學生寫出在還沒有進入臨床階段的醫學生由課堂裡的體驗,敘述自己對「醫學人文」的學習脈絡,忠實的分享這階段的學生的領會、感受和目標。希望各醫學院校對醫學人文的教與學的經驗分享,可以使台灣醫學人文教育更上一層樓。引言:本文是吳婷茹同學於兒科加護病房,參與病人照顧和解釋病情的感想與省思,藉由臨床實習的過程,看到照護生死一線間的柔弱生命,對於醫學生所產生的衝擊。「醫師たるの前提は人となるにあり。」 欲為醫者,當先為人。 高木友枝人是由什麼構成的呢?陽光、空氣、水?碳、氫、氧、氮?對我而言,人是由情緒與記憶構成的靈魂,附著在脆弱不堪的肉體上所構成,如何成為人,又是如何才能被稱為「好」,我想我將一輩子在此叩問中尋求解答。先由情緒說起,此為統合自己內在感受與外在環境的綜合表現,以文學描述情緒,常見心中五味雜陳、肚子裡面有蝴蝶等等;以科學的角度,我們透過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支援多種感知處理功能,Papez circuit描述情感與生理在迴路中互相影響協調的關係,透過大腦皮質與邊緣系統的溝通,我們得以產生情緒面對外在環境。至於記憶,人類不似電腦,能透過數據和一行行的指令,儲存往事於晶片上面,我們仍依賴複雜神秘的傳導,將篩選過的知覺轉變為短期記憶,再經由圖書館管理員一般的海馬迴(hippocampus)將短期記憶分類編碼,放置於適合的地方,於是我們可以提取、可以反思、可以經由回顧進而創造更多記憶。情緒與記憶脫離不了大腦的掌控 當大腦失去功能時,「人」該何去何從?我曾在兒童醫院加護病房遇到一位病人,他是十二歲男性,這是多麼美麗的年紀,是詩的第一章,該是永不終結的故事!然而,一次突如其來的感染誘發了腦炎,引爆一場無聲無息的衰亡,病況又快又急,從發燒躁動到昏迷無波不過數日,神經學理學檢查、腦波、核磁共振報告再再顯示器質性與功能性不可逆的損傷,就醫學的角度來說,這位弟弟已然腦死,現在躺在床上的,不過是維生機器的一部份以及親人滿滿的思念,我思考,這還是一個人嗎?但對家屬來說,哪怕是腦波圖的一個擾動,那怕只要弟弟的肺能隨著正壓呼吸器收縮擴張,他們的希望永不減退。於是弟弟從某院轉至本院,祈求著在這家醫學中心的加護病房能看見一片曙光。而現實是,經由最先進的檢驗及影像及各種比照最先進國家標準的治療下,仍無法帶來家屬想要的奇蹟答案。雖動員了大量的人力及資源搶救,生命彷彿有自己的方向,我們再也追趕不上。看著熙熙攘攘的車輛快速奔馳,而弟弟的年華永遠停止於這一刻。「沒有什麼創新療法了嗎?幹細胞移植呢?」醫師與科學家們,在醫療不可及的最前線,一直致力於治療的突破,例如幹細胞移植,目前已經於研究證實有效且於臺灣核可臨床使用的適應症包含白血病、淋巴瘤、固態瘤、血色素疾病與血液異常、先天性代謝性缺陷、免疫缺乏病變等等,幹細胞移植對於腦瘤主要應用於轉移性腦瘤,治療機制為利用培養出的內皮前驅細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重建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減低腦內發炎反應,而非長出新的神經細胞填補受傷的空白。另一方面,仍在積極發展中的領域的確很多,科學家必須了解腦部再生的自然限制包含微環境(microenvironment) 的不確定性,神經細胞的分化、發育與傳導需要結構上的支持和化學物質誘導,而在尚未進入臨床階段的實驗室研究中,科學家們試圖克服限制,利用幹細胞、生長因子、胞外體(exosomes) 和 si/miRNA等等創作出許多修復腦部的實驗,可查閱的論文固然洋洋灑灑,能應用且通過安全及有效性審查的仍非常有限,實驗或成功或失敗,無論前途茫茫,人類終歸努力航向器官再生的海洋,倘若有一天真的能透過幹細胞長出有功能的腦實質,弟弟是否就能重拾停擺的人生?最近有一部電影【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華麗頹靡的場景搭配荒誕不經的實驗與冒險,演繹出學醫者皆欲一展長才的外科夢幻世界,故事起源於一位外科醫生,他做了腦袋移植手術,讓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相連,創造出新的「人」,當生命可以掠奪可以改造,「人」的本質又該如何定義。回到腦死弟弟的處境,假想他處在電影裡頭的科幻世界,科學家能利用他自己的幹細胞重新培育出一個全新有良好功能的腦袋,然後置換掉原本因腦炎而水腫、萎縮、空洞化的腦袋,那麼弟弟能夠繼續處理情緒、能夠產生動作並且聯繫到相對應的運動單位,然而卻缺少了記憶,曾經與家人的點點滴滴隨著開顱而逸散,於是在那個假想情境裡面,身體依舊是他、外表依舊是他、腦袋依舊是他的,弟弟回來了,但他卻不再是他,生命形成最大的弔詭,這也是醫學倫理未來可能要面對的議題。現實中,於加護病房的會談室,父母持續冷靜地和重症醫師、神經科醫師討論,從病因、病況、現行治療與未來計畫,一項項抽絲剝繭,彷若這不是一場家庭會議,而是一群專家在年會上的集思廣義,我在旁觀摩記錄著這過程,在當下,我總有一股違和感,很想要理解原來家屬在聽到醫師宣判自己的孩子腦死時,竟然仍能如此自持。這份異樣的迷惑梗在心頭,終於在老師的經驗分享下找到原因。老師說:「在醫師解釋嚴重病患的病情時,每一位病患家屬的反應差異很大,有的淚流滿面,有的表情毫無反應,有的人卻是如同外人一般的冷靜討論,甚至針對某些數據或治療方式執著。但對於醫師而言,反而是看到家屬如果哭了,表現出情緒反應,表示他聽懂醫師所說的;表情意外的冷靜者,常常是家屬還是聽不進去,或仍在晴天霹靂的空白狀態。」對於家屬而言,隱藏其中的訊息有可能是: 一旦哭了,就代表病情真如醫師所言,以目前的醫療能力已無挽救之地。但他還只是個孩子呀,這對父母不懂、一時也不能接受為什麼會發生在孩子身上,因此表面上他們只能武裝起來,只要自己足夠堅強,那麼那些客觀數據、那些主觀分析都無法迫使他們接受,對於醫療專業所判斷的「無效醫療,無實證支持的療法」,仍一再再的追尋,抱持希望,醫師本著以病人為中心,希望在生命末期可以接受到緩和的醫療,不用再經歷過度醫療的辛苦,也為病家著想,不用花費無謂的金錢,然而幾經會談,最後,這位弟弟再次轉院至另一家醫院,嘗試著更多積極治療。於理,面對醫療資源的有限性,許多病患正等待著床位,已經判定腦死病人,多次轉院使用加護病房資源,似乎並不符合資源分配及倫理原則;但於情,家屬的積極度與堅強使人敬佩,並能共感他們對孩子的愛,我們醫療人員本著職責給予專業的說明及最佳處置建議,但有什麼權力讓他們放棄希望呢?在生死瞬間,醫師必須要說實話,也必須將最好及最壞的預期告知家屬,這對於家屬而言絕對是「壞消息」,但我們有什麼能力使家屬背負後悔呢?我常想著要做個好人,要慈善、要勇敢、要睿智,不過這一切都相當困難,在這些情境中,一定要說出「壞消息」的角色中,我還能當個「好人」嗎? 有太多糾纏的難題等待被釐清,而大多本身不帶解答。我認為人是由情緒、記憶與肉體所構成,或許再加上一副矛盾和一縷不確定性,我們永遠無法看見另一個選擇下的平行時空,仍能盡力選擇做個「好人」,去溝通、去理解、一起淒風苦雨披星戴月、去嘗試在個人的悲喜與社會的框架下找到可行的路,路上未必能百花齊放,但願月色溫柔,撫平行人的痛。指導老師的話:在加護病房中,日日見著一個個在平常情境看到的生死離別,盡宇宙洪荒之力拉回一個個孩子,有喜有悲,每一個故事都是生命的精粹,但也常令人心碎。我們很少有時間寫出加護病房中的每一個感動的故事,也常常因為各種事情而煩惱沮喪,但每次看到困境中堅強的家長和小孩們,就覺得自己已經很幸運,能在這裡陪著一個個小戰士奮鬥,且常常救回一個個的嶄新生命,自己受到的挫敗實在是微不足道了。此次吳同學能在加護病房的實習中,深度參與醫療層面,以及醫病溝通的全方位面貌,理解救治病患不僅是急救及重症醫療的SOP而已,面對家屬的傷痛與心情轉折,以及困難的醫療決定過程,面對「無解」的醫療現場,能以一個新鮮人的視角,反思生命的內涵,實在難能可貴。也希望家屬能理解,醫療人員有職責提供專業具實證的醫療及說明,但對於我們而言,每一次都很難,面對命懸一線的生命,我們同樣有著深刻的觸動及痛,但也因為這份有意義的工作,我們願意繼續走下去。參考資料Neurorepair and Regeneration of the Brain: A Decade of Bioscaffolds and Engineered Microtissue 延伸閱讀2/26 「甘苦人也有春天」——病人拒絕治療的背後。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2-08 焦點.元氣新聞
性早熟人數增 疫情期間增幅達17% 男性也有成長趨勢
性早熟人數年年增加,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吳貴華表示,受環境污染、壓力、檢查意識提升等多重因素影響,讓性早熟案例增加,性早熟不代表一定要接受藥物治療,但需經醫師評估,可透過調整作息、飲食、運動等,避免性早熟帶來的副作用影響未來生活。性早熟診斷標準為女性8歲前開始有胸部發育、出現陰毛、腋毛或10歲前來月經;男生9歲前開始有睪丸變大,出現陰毛、腋毛或聲音變粗變聲。據健保資料庫統計,2017年到2021年0到10歲因性早熟就醫人數,從1.4萬多人增至2.5萬多人,2020年到2021年的疫情期間,人數增幅達17.2%,其中女性人數增加超過9成。吳貴華表示,性早熟個案的比例,因為外觀容易發現,一直是女性高於男性,依過去的統計,女性發生性早熟的比例是男性的10倍以上,但近5年,男性性早熟案例也有增加趨勢。肥胖是造成性早熟關鍵原因 三大因素增早熟個案造成性早熟原因多元,可分為「飲食環境污染」、「疾病影響」、「檢查意識提升」等三大因素。最常見引起性早熟的原因以「肥胖」為主,當人體的脂肪細胞增加,脂肪細胞比較容易轉化為性賀爾蒙,讓身體提前進入到青春期。其餘被推斷可能會促使性早熟的因素,有環境污染,如塑化劑、生活壓力等。通常肥胖的孩子,骨齡可能超前一般孩子一到三歲。吳貴華表示,常見引起性早熟的疾病,有腎上腺素腫瘤、腦瘤、性腺腫瘤等,因疾病引起的性早熟,第二性徵的出現時間,大多會發生在7歲以前,較容易被察覺,不過因疾病引起的性早熟,占比例低,個案相對少。在她門診曾看過年紀最小的性早熟患者,是一位5歲8個月大的女孩,家長發現她的乳房突出就診,意外被發現是腎上腺素腫瘤引起的性早熟。其餘因素則是家長關注性早熟議題增加。吳貴華說,因少子化,以前生很多,家長大多沒有太過注意,但現在生得少,無論男女,家長關注度提高,也讓性早熟個案可以提早被發現。性早熟需及早評估 但非所有人都需針劑治療「不是所有性早熟都需要治療」吳貴華說,性早熟如果經過評估,沒有嚴重影響身高,又或是排除是疾病引起的性早熟,不需要每位患者都要使用到藥物治療,只是多數家長較容易擔心性早熟,加速生長板閉合,影響孩童成年身高。臨床上會採取「標的身高」協助觀察與評估性早熟的孩子,生長狀況是否受到影響。標的身高的計算方式為,兒子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1)/2,其數值正負7.5公分都算正常;女兒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1)/2,其數值正負6公分都算正常。而正確的推算,仍需要依靠骨齡檢查結果。吳貴華說,不少家長會不了解「測骨齡」才是預測身高的正式方式,事實上,測骨齡是要瞭解骨頭的成熟度,再透過骨齡粗估未來的身高,但並非是絕對值。經評估結果,如果性早熟已經讓孩子的生長板提前發育,且骨齡走向成熟,最終預測身高過低,在家長擔心性早熟的副作用前提下,就會建議施打抑賀爾蒙針。孩童性早熟施打抑賀爾蒙針若需要申請健保給付得先事前審查,通過比例不高,大多需要自費,有分為每個月施打的劑型與每三個月施打劑型,會依照孩子的反應觀察效果,施打抑賀爾蒙針可打到孩子骨頭生長板完全密合。不建議施打的對象是女生已經14歲、男生已經超過16歲。吳貴華醫師小檔案● 現任: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小兒加護病房主治醫師● 學經歷:陽明醫學院畢業台北榮總小兒科醫師蘇澳榮院內科醫師台中榮總小兒科主治醫師兒童急診醫學次專科醫師兒科專科醫師● 專長:一般兒科疾病、小兒新陳代謝
-
2023-11-11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林欣榮工作繁忙,曾開刀連續站38個小時!每天跑操場多吃蔬食養生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致力於幹細胞研究,推廣中西醫合療,是台灣將幹細胞成功移植在巴金森氏症患者身上的第一人。林欣榮表示,腦部受損病人能醒過來、甚至站起來是最大的挑戰。幹細胞移植 助巴金森患者林欣榮是國內治療腦部疾病的權威,就讀醫學院時認為,神經外科最有挑戰性,其中腦部醫學更是難中之難,便踏上外科醫師之路,發揮所長、貢獻能力。過去他將流產胚胎的組織植入病患腦部,讓多巴胺細胞再生,讓原本臥床、吞食困難的巴金森氏症患者逐漸改善,1、2年後不但能走、能跳,還可以爬山。腦中風與腦傷是很難救援的疾病,林欣榮表示,患者可能會昏迷,讓患者甦醒過來是最重要的事之一。他的團隊利用內神經幹細胞療法,刺激患者腦迴路重新啟動,並搭配中醫針灸醒腦開竅,經過一段時間患者醒過來、能站起來,甚至自己照顧自己,這是當今醫療科技的挑戰,也是他追求的目標。與團隊合作 研發醫療創新以前的林欣榮雖然解決很多病人的問題,卻不習慣團隊合作,直到加入慈濟醫院,與其他醫護同仁共同努力,集結大家的專長與知識,解決的問題反而更多更快,讓他有餘力做醫療創新研發。通常病患到醫院看病多是在病情最困難的時刻,情緒難免焦慮不安,「在危急的時刻會守護生命,請安心、放心交給醫療團隊,盡力做到給予最好的治療。」是林欣榮最想對病人說的一句話。近年慈濟醫院推動中西醫合療,林欣榮指出,現在社會高齡化,罹患腦部退化疾病的長者愈來愈多,西藥雖然能延緩,但易有副作用,如果能與老祖先的智慧「中草藥」、「針灸」做很好的結合,更能促進健康。林欣榮說,癌症患者治療使用中西醫合療,目前都有很好的效果,西醫也更了解中草藥效用,相信中西醫不是牴觸,而是能合作提供最好的療效,他期許「治療癌症最後的希望在花蓮慈濟」,與其他醫院一起學習。在醫院管理方面,林欣榮表示,遵循證嚴法師的座右銘「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醫護人員在戒律範圍內,用愛心照顧病患與家屬,只要有大愛,醫院一片祥和,不用特別管理,相信大家都會做得很好。曾日食一餐 開刀站38小時工作繁忙的林欣榮,過去曾一天吃一餐,開刀最長紀錄是連續站了38小時,深感健康的重要性。過去因為工作,林欣榮「日食一餐」,早餐喝水,吃幾顆維他命,午餐通常還在門診或開刀房而省略,唯一正常進食只有晚餐。「一天吃一餐的習慣,維持20多年。」到慈濟服務後,有同仁得知認為這樣不健康,中午逼著他吃,只好吃一點菜,並提醒定時吃三餐。養生秘訣/每天跑操場 多吃蔬食養生他曾經開過非常複雜的腦部刀,連續站38個小時,手術完畢後,雙腳皮下出血。由於開刀是耗費體力的工作,就需要用運動培養體能,他會每天跑操場,經常一個人就跑10公里。林欣榮學生時期是桌球校隊,常打桌球運動,現在則喜歡跑步,他認為,跑步是很好的運動,可以一個人跑,即使跑不動也能走路,有空時會參加半馬競賽,挑戰自己的心肺功能。每天清晨4時30分,林欣榮會跟師父一起吃早餐,大多吃豆漿與饅頭,再跑步1小時,迎接一天的工作。他也勉勵醫院管理高層與醫師一起跑步,在跑步過程中,不管是人跟人之間觀念的溝通,或醫療上的合作等,都能輕鬆談論,大家也可以相互鼓勵。林欣榮說,平時多吃蔬食,不要吃太多的肉;要開心,培養慈悲心,只要心態正向,整個人就會愈看愈年輕有活力,這些都是養生的祕訣。林欣榮小檔案年齡:70歲專長:幹細胞移植治療巴金森氏症、腦中風、失智症、腦退化症腦瘤、腦血管瘤、脊椎神經之疾病治療精準醫療及免疫細胞治療惡性腦瘤腦脊髓疾病的國際臨床試驗現職: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花蓮慈濟醫院院長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創新研發中心研發長美國國家發明家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院士美國醫學及生物工程學會院士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美國杜蘭大學醫院管理碩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神經外科及生理學博士經歷: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院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精神醫學中心副院長中國醫藥大學特聘教授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免疫學研究所教授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院長給病人的一句話:最危急時會守護健康與生命,請安心交給醫療團隊。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31 醫療.巴金森病
中風後要當心!4步驟揪出躲在中風後遺症下的巴金森病
每當秋冬換季時節來臨,又進入了溫差變化大的腦中風好發高峰期。60歲多歲的李奶奶在一次中風後常感覺半邊肢體使不上力,走路也稍微受到了影響,家人當作是中風帶來的後遺症,只督促奶奶多運動復健,並無多想。數月後沒想到李奶奶身體狀況更加退化,頻頻出現腳步不穩或被自己絆倒等狀況,直到再次就醫才檢查出症狀竟是因罹患了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所引起。所幸使用巴金森病藥物治療後情況便逐漸改善。STEP1知道為什麼容易混淆嘉義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運動障礙暨失智症科主治醫師謝宗達說明,不少病患中風後會出現與巴金森病相似的症狀,如:肢體僵硬、動作緩慢、步態不穩等,有些病患只將這些症狀當作是中風後的後遺症,未深入檢查或追蹤;更有歷經數年後才確診為巴金森病的個案,延誤了黃金治療期。之所以會延誤確診,謝宗達表示,有些病患的腦部可能原本就有潛在巴金森病的退化狀況,但是症狀相對輕微,沒有影響到日常生活功能常可能受到忽略。直到病患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出現階梯式逐步惡化的步態不穩、容易跌倒,就醫後透過神經內科醫師專業的病史詢問、臨床神經學檢查、搭配腦部影像斷層掃描,才判別出是典型巴金森病、血管型巴金森症候群,抑或是混合型。STEP2分清楚症狀哪裡不同中風後類似巴金森病的症狀,與典型的巴金森病確實仍有不同的地方。謝宗達說,典型的巴金森病會出現靜止型的手腳顫抖、肢體僵硬和動作緩慢症狀,且通常是不對稱,先由單側開始,病程到了中期後會步態不穩、難以維持穩定的姿勢且容易跌倒等,為典型巴金森病的病程。但中風後產生的類似巴金森病的症狀,被稱為血管型巴金森症候群,通常是歷經多次的腦中風,且中風的位置多在腦室周圍、皮質下白質及基底核附近。主要的影響範圍是下半身,也稱為下肢巴金森症候群,症狀主要為步態不穩,也會有肢體無力、痙攣、臉歪嘴斜、口齒不清等中風後遺症;而上肢不對稱的震顫、僵硬、動作緩慢等症狀則較少見。STEP3了解各別的治療方式謝宗達表示,巴金森「病」與巴金森「症候群」不同,典型的巴金森病是一種疾病;症候群則代表一群症狀,如:動作緩慢、肢體僵硬、顫抖等,這些症狀的背後產生的原因有許多種,可能是中風、藥物、感染等造成,需釐清背後造成的因素採取治療。血管型巴金森症候群治療:類似於中風,以藥物治療並搭配復健運動,以及控制中風的危險因子:如📍控制三高📍戒菸📍節制飲酒📍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控制體重📍良好的睡眠品質典型巴金森病的治療:同樣透過藥物和運動復健併行。藥物會使用兩大藥物為主,分別是左旋多巴以及多巴胺受體促效劑。值得留意的是,典型巴金森病的治療須隨時依病程和病人的狀況做劑量的調整,病人應與醫師保持密切溝通並提出自身需求。如較年輕的病人可考慮先使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讓體內藥物濃度維持穩定,避免太早使用較高劑量的左旋多巴,造成藥效波動與異動症的產生。但這類的藥物,若用在血管型巴金森症候群上,控制的程度有限。無論是巴金森病或巴金森症候群,謝宗達建議,為及早發現疑似症狀並確診,可參考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的「巴金森手指檢測」或「巴金森自我評估量表」進行檢測。中風後積極控制導致中風的因子,就能減輕日後再次中風造成的傷害,降低演變成血管性巴金森症候群的機率。STEP4巴金森病有哪些種類一次看巴金森病依不同致病原因可大致分為三類,其中又以不同致病機轉細分許多類別如下:原發性巴金森病(典型巴金森病):📍典型巴金森病:發病年齡在41歲之後。41歲以前發病稱為早發性巴金森症候群,並依發病年齡分為:📍青年型巴金森病:發病年齡在21到40歲間,青年型巴金森病與典型巴金森病症狀類似,是因大腦黑質部有路易體的存在。📍少年巴金森症候群:發病年齡在20歲之前,則是一些類似巴金森病症狀,以及許多不同病理特徵的混合,患者腦內並沒有一般巴金森病患者特有的路易體,所以叫做巴金森症候群。非典型巴金森病(又被稱為巴金森附加症候群):好發於成年人,是進行性神經礙障的一種,病程發展過程中,會造成紋狀體當中的多巴胺缺乏,而產生類似巴金森病的臨床表現,此外也有其他症狀,亦被稱為巴金森附加症候群。病人一開始可能被診斷為巴金森病,但隨著病程發展,有15%的病患會出現其他非典型的症狀。📍多發性系統退化症:症狀合併有自主神經失調,如性功能障礙、排尿困難、姿態性低血壓、平衡障礙等。📍進行性上眼神經核麻痺症:病患的眼球運動會受到限制,特別是垂直方向的運動,這類病患的進展速度較快,發病5到10年內就會臥病在床。📍大腦皮質基底核退化症:除一般巴金森病症狀外,也會現出單側肢體僵硬、大腦皮質異常的症狀。📍擴散性路易體症:有失智、憂鬱、幻覺等認知功能異常,波動起伏的意識和行動緩慢、僵硬、顫抖及自主神經障礙等巴金森病症狀。次發性巴金森病:源自於各種因素造成,包含常壓性水腦症、腦瘤、中風、藥物或感染等。📍常壓性水腦症:由於腦脊髓液的積聚,造成腦神經組織的損傷,症狀除步態不穩之外,還伴隨失智、尿失禁等,走路步距會變小,就像腳被地板黏住般,踩著碎步往前衝,症狀主要是舉步維艱,較少顫抖情形。📍腦瘤:腦瘤生長在大腦基底核附近,會壓迫到運動神經而產生類似巴金森病的運動障礙。📍中風:腦血管阻塞導致血管內血液流動受阻,會出現臉歪嘴斜、口齒不清、單側肢體無力、感覺異常等症狀。若中風位置發生在控制運動的基底核附近,症狀就會類似巴金森病,由於症狀主要發生在下肢部位,又稱為下肢巴金森症候群。📍藥物:藥物引起的巴金森病通常發生於身體的兩側,與一般典型巴金森病的單側開始不同,常見導致的藥物為抗精神病藥物及止吐藥。📍毒素及感染:像錳與其他金屬、一氧化碳及其他化合物及感染,包含愛滋病、結核病等,可能也會出現行動緩慢、僵硬、姿態不穩等巴金森病的症狀。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3-10-17 醫療.腦部.神經
男遊埃及初訪景點卻一直覺得似曾相識!竟是「這種病」所致
明明沒見過的場景卻感到似曾相似,恐怕是「腦損傷」的徵兆。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黃啟訓表示,有一名54歲個案,在出國旅遊時看到初訪的景點時不斷出現「似曾相識」的感受,過幾天又出現肢體抽搐等癲癇症狀,經檢查診斷後發現原來是「腦纖維化」病變所致。明明是新事物卻有「既視感」新冠疫情過後國人開始頻繁出國旅遊,到國外觀覽新的景象,體驗不同文化,但明明是新事物卻頻繁出現「既視感(deja vu)」。黃啟訓表示,臨床曾遇到一名54歲男性個案,最近出國埃及旅遊時,有幾次到達初次到訪的地點時卻出現一種對當地景物似曾相識的感覺,更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前世來過」。沒想到過幾天,出現「突然失神」等短暫的意識障礙,後續更出現一側肢體抽搐現象,因此前來就醫。10多年前跌倒摔到頭 可能為腦部纖維化病變肇因經安排腦波檢查發現右側大腦有異常放電現象,進一步核磁共振檢查,證實右側大腦顳葉有纖維化病變。黃啟訓說,診斷為「大腦顳葉癲癇發作」所致的「似曾相識感認知異常」,或稱為「既視感」。而經詢問病患於10多年前曾經「跌倒摔到頭」,可能為腦部纖維化病變的肇因,所幸經由抗癲癇藥物治療後,已不再出現癲癇抽搐及上述的「既視感」異常現象。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表示,既視感是一種「幻覺記憶」,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大腦顳葉內部的海馬迴功能異常所致。大腦海馬迴的功能主要是負責處理人類的短期記憶,類似電腦的記憶體,可將收的訊息暫時儲存以便快速提取。當海馬迴功能異常時,大腦的記憶系統有可能會突然發生錯誤的訊息連結,因而對初次經歷的事件產生「似曾相識」的錯覺。「既視感」若不頻繁則無大礙黃啟訓說,根據過去的一些問卷研究顯示,一般人約六成一生中至少有過一次這樣的經驗,人在極度疲勞、壓力過大,或是突然被過多不熟悉的事物圍繞的情況下,偶而也會產生極短暫的「既視感」現象,可能是當下大腦無法對突然接收到的訊息進行妥善處理,若出現不頻繁、時間不久的話並無大礙。若是「既視感」反覆出現或持續時間很久,甚至合併有意識狀態改變、肢體出現不自主異常動作等現象,很有可能就是癲癇發作所致,應盡快就醫檢查。黃啟訓說,癲癇成因眾多,頭部外傷、腦中風、腦瘤、腦部感染及遺傳性疾病等都有可能引發。但癲癇並非不治之症,倘若證實罹患癲癇症民眾也無需恐慌,配合醫師囑咐規律服藥,通常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甚至有機會痊癒。【延伸資訊】.疾病百科/癲癇症.馬偕醫院-認識癲癇(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0-06 醫療.腦部.神經
經常頭痛要小心!危險的次發性頭痛 「5觀察指標」助早期發現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時不時就頭痛,很多人擔心經常性頭痛,是否會發生腦中風?衛福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一宏表示,不用過度擔憂頭痛是中風的前兆,卻是一項健康警訊。頭痛兩大類型 9成以上為原發性頭痛頭痛分「原發性頭痛」、「次發性頭痛」兩大類型,9成以上的頭痛為原發性頭痛,其中最常見「偏頭痛」,台灣盛行率9.1%,約200萬人飽受偏頭痛之苦。原發性頭痛是單純的頭痛,常見「偏頭痛」和「緊縮性頭痛」。劉一宏說,根據台北榮總神經內科頭痛門診統計,民眾因頭痛求診最常見原因為「偏頭痛」,高達6成以上,偏頭痛是單側、中重度、脈搏般跳動的頭痛,可能會受到某些日常活動而誘發,並伴隨噁心、嘔吐、怕光、怕吵等症狀,也可能以雙側疼痛形式表現,但以單側疼痛為主;緊縮性頭痛發作時,則是整個頭部會出現僵硬、壓迫的感覺。次發性頭痛的發生,可能是因為感染、藥物、外傷、中風、腦瘤等因素引發。劉一宏指出,雖然次發性頭痛不常見,一旦診斷出來,不少是重大疾病,症狀可能非常輕微,很容易被忽略,5大觀察指標可檢查出次發性頭痛臨床診斷上有五大觀察指標,若符合其中一項,就要小心是次發性頭痛。1.伴隨症狀:頭痛合併發燒、體重減輕;或帶有一些全身系統性疾病,如癌症、免疫不全等情況引發的頭痛。2.神經學症狀:如臉歪嘴斜、單側手腳無力、意識錯亂、昏睡、癲癇等。3.發作型態:像被雷劈到、數秒之內突然痛到極點的劇烈頭痛,亦稱雷擊式頭痛。4.年紀大:年屆50歲以上的病患,過往從未有頭痛史,但突然發生了新的頭痛症狀。5.模式改變:有頭痛史但型態出現變化。例如過往整個頭同時痛起來,突然出現單一側頭痛症狀;或者原本都是悶悶脹脹的痛,突然轉變成針刺的痛感。「頭痛方式呈現的中風個案僅占少數。」劉一宏指出,要遠離相關重大疾病,若有頭痛症狀,務必適時尋求醫療協助,也可根據五大觀察指標自我判斷,及早辨識出次發性頭痛,並對症治療。頭痛吃止痛藥有風險嗎?2方式可應用在非藥物性頭痛治療?許多人頭痛就吃止痛藥,但過量使用有其風險。劉一宏表示,過度使用止痛藥,也可能造成頭痛,即為「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唯一治療方式就是停藥,並詢問醫師正確用藥的時機。在非藥物性的頭痛治療上,劉一宏建議,「規律運動」與「睡眠」,對大部分的頭痛都有幫助,從事有氧運動與瑜伽,可有效緩解壓力、伸展緊繃的筋骨;睡眠上毋須執著於睡眠時間長短,避免睡眠也成為壓力來源,反讓頭痛又找上身。(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30 醫療.百病漫談
健保大數據/高階影像檢查特色院所
CT-醫學中心No.1林口長庚醫院/高階儀器與專業團隊 提供高質量診斷結果根據健保署統計,林口長庚的CT申報量為全醫學中心第一名,111年的申報量為10萬701件。林口長庚影像診療部主任杜振豐表示,林口長庚病患人數多,CT申報量相對高於其他醫院。杜振豐表示,需要CT檢查最常見的狀況包含創傷、疑似腫瘤、疑似感染、內臟檢查、血管檢查等。據林口長庚統計,最常使用CT的前三大科別為呼吸胸腔科、血液腫瘤科、心臟血管外科;最常使用CT的疾病也對應到前三大科別,分別為肺部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杜振豐表示,CT照射具有一定的輻射量,應避免重複檢查,如果從區域醫院轉院的患者,會先請患者攜帶在他院照射的影像光碟,作為判讀參考。不過,如果醫師認為區域醫院的影像品質較差,或是患者的病情已經有變化,或是有手術的需求,會再開立CT檢查。國內常見的CT照射相對輻射劑量介於1mSv至20mSv之間。杜振豐表示,林口長庚配置的CT設備,具有更高的影像品質以及更低的輻射劑量,且配置專業團隊,如經驗豐富的放射科醫師和放射師及護理團隊,針對不同疾病有特定的檢查方法進行檢查,能夠準確評估和解讀CT影像,並提供高質量的診斷結果。CT-地區醫院No.1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術前術後持續追蹤 肺癌患者使用最多根據健保資料庫,111年全國地區醫院的電腦斷層申報量,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排名第一,達2萬5,886件。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表示,該院收治的患者多為癌症病人,需以電腦斷層追蹤病情,加上醫院服務量大,已開設逾300床,電腦斷層的使用量因此較高。陳晉興說,台大癌醫服務量大,已不是地區醫院等級,以500床為目標,目前開設床數超過300床,預計今年評鑑後要升格區域醫院。「以肺癌病人為例,台大癌醫收治的患者比總院更多,我自己就有超過千位確診肺癌的病人,且每人都要做電腦斷層。」陳晉興說,台大癌醫電腦斷層用量以肺癌病人最多,他一天看200位病人,其中約有100人要做電腦斷層。若確診肺癌,手術後半年也要持續透過電腦斷層追蹤,確認治療成效、是否復發。陳晉興指出,癌症病人的影像學診斷包括電腦斷層、核磁共振造影,兩者適用的癌別不同,電腦斷層多用於肺癌診斷,腦部、肌肉骨骼疾病則需使用核磁共振。電腦斷層雖有輻射,但具有檢測速度快、影像清楚的優點。他表示,電腦斷層的使用量提升,反應醫療診斷的歷史,技術不斷演進,提升診斷的準確率。MRI-醫學中心No.1台北榮民總醫院/檢查細緻 切面無間隙 小病灶不遺漏台北榮總111年磁振造影申報量4萬7,957件,為醫學中心第一。北榮放射線部主治醫師凌憬峯表示,主要是民眾信任北榮的醫療服務,而第一線臨床醫師也相信放射線部醫師的檢查技術,此為相互信任的因果關係。凌憬峯說,過去磁振造影檢查多用於神經與肌肉骨骼系統,目前已擴及肝膽腸胃科、婦科、泌尿科等也都大量運用。在非神經系統方面以癌症腫瘤為主,如攝護腺癌、婦癌等;而神經系統方面強項除腦瘤外,包括神經內科所屬的頭痛、失智、癲癇、腦血管疾病等。凌憬峯說,北榮採用的檢查儀器,都是該類型儀器中最好的。檢查時也追求細緻及完整,包括依患者不同病情,給予不同的檢查模式,所設定的檢查參數系列相當完整,影像解析力更好。「以往磁振造影檢查,切面與切面間若有間隙,有可能遺漏小的病灶。」凌憬峯說,北榮追求細緻檢查,如腦部、頭頸部磁振造影每個切面與切面間,透過參數的設定,可以達到沒有間隙。北榮副院長王署君為頭痛領域翹楚,頭痛檢查時多利用磁振造影,以檢查腦神經、血管,且針對不同的頭痛病患會有不同的檢查模式,進行客製化的精準檢查,均獲得良好成效。MRI-區域醫院No.2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善用核磁共振 治療脊椎病灶成績優異根據健保署統計,區域醫院磁振造影MRI使用量,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申報次數為2.2萬次,位居第二位。北醫附醫副院長魏柏立表示,北醫附醫最常使用的三大科別為神經外科、神經內科以及骨科,北醫附醫雖為區域醫院,但提供的醫療內容都以醫學中心為標竿,也讓MRI的使用較高。魏柏立表示,MRI對於軟組織、骨骼、肌肉、血管、韌帶、腫瘤等,能提供很好的影像分辨效果。北醫附醫神經外科的團隊,在治療脊椎病灶的成績優異,求診患者多,亦增加MRI的使用。而因應高齡化社會,神經內科的患者,如腦中風、失智症,以及骨科患者如膝關節退化人數愈來愈多,也同樣需要MRI的協助診斷。魏柏立表示,MRI的設備屬於「軍備競賽」項目之一,各家醫院都會依照需求汰舊換新,MRI的解析度都能符合臨床需求。不過,北醫附醫的影像醫學部十多人的團隊,提供的影像判讀服務,是讓MRI檢查能一次到位的主要原因。影像醫學部一年365天,隨時提供服務,魏柏立表示,院內的急診隨時會收到中風、嚴重外傷患者,隨時都有檢查需求,精實訓練也讓團隊成員檢查技能大幅提升。北醫附醫配合政府政策,若患者轉院前曾拍攝過MRI,則不會重複拍攝,除非有特殊情況才會再安排檢查。文╱陳雨鑫 圖╱北醫附醫提供
-
2023-07-29 焦點.科普好健康
38歲男3年前做腦瘤手術後又復發!醫師透過「這方式」精準切除惡性腦瘤
38歲的小誠頭戴棒球帽,刻意壓低帽子遮住半張臉走進診間,手中拿著院外的檢查資料,他主訴三年前曾經接受過腦瘤手術,原以為把瘤拿掉之後就會好,但最近又被檢查出腫瘤復發,已經沒有信心留在原醫院做治療,於是抱著一絲希望改到我的門診就醫。透過電腦螢幕清晰可見,一顆3公分大的腦瘤再度攻占了他的右額葉,同時從過去病歷中發現,他的額葉惡性腫瘤屬於分化不良星狀細胞瘤,也就是「第三級惡性腦瘤」,因此告訴他應盡快安排時間手術,再放下去恐怕會有生命危險。小誠面對再次的手術挑戰,難免擔心害怕,但是讓他及家屬充分了解整個治療過程,經過討論之後,他馬上同意再次接受手術。因為考量他之前已有開過刀,因此這次開顱手術以原來的傷口進行,同時依據病情決定開顱範圍。手術後經過病理檢查結果,證實小誠的腦瘤為「膠質母細胞瘤」,也就是「第四級惡性腦瘤」,屬於最惡性的腦瘤。膠質母細胞瘤 早期難發現膠質母細胞瘤初期症狀缺乏特異性,可能只有非特異性的頭痛、頭暈、記憶衰退等症狀,往往直到特異性症狀出現,如語言障礙、認知缺損、感覺異常、肢體無力、癲癇發作以及嚴重意識昏迷等,才會確診。因此,膠質母細胞瘤很難於早期發現,多數人都因症狀惡化,甚至昏迷嗜睡,緊急送醫急救,才發現罹患膠質母細胞瘤。通常腦瘤手術為了不傷及重要的神經構造,都會採用最大安全的切除方式,畢竟是人腦,很難像身體其他部位腫瘤一樣,能藉由犧牲周邊正常組織而做到更完全切除,因此,就算術中認為已經全部切除乾淨,但術後仍必須搭配放療、化療或標靶藥物治療,使疾病預後效果更好。術後放射治療 殺光癌細胞隨著醫療進步,黃螢光輔助搭配手術中顯微鏡神經功能監測,可以在手術過程中清楚分辨腫瘤與正常組織的界線位置,避免切除到正常的組織,更精準及做最大有效安全範圍切除,減少殘餘腫瘤存在,術後再做放射治療,將術中無法切乾淨或肉眼看不到的癌細胞一網打盡,預後也比較好。手術當天,透過黃螢光輔助,讓小誠腦袋中的惡性腫瘤無所遁形,二個小時之後,成功清除所有腫瘤。膠質母細胞瘤為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腦瘤,根據美國癌症協會估計,每年約有1萬3000名病人死亡。這類腫瘤好發於45至65歲男性,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發現時往往腫瘤已經有一定大小,因此,若有出現非特異性的頭痛、頭暈、記憶衰退等症狀,建議最好找專科醫師做詳細檢查,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期。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19 醫療.腦部.神經
日職棒球員28歲腦瘤逝!媽媽含淚說:「我想微笑著送他去天堂」
2023年5月中,醫師對家人說:「慎太郎應該只剩下1~2周的生命。」即使接到這個殘酷的宣告,家人們仍盡可能地支持他,一家人每天如常一起睡覺、吃飯。媽媽真奈美含淚說著:「我想微笑著送他去天堂。」、「我認為慎太郎已經做得很好了!他想活下去,他幾度好轉並康復,他真的很努力。」6月9日還慶祝了自己的28歲生日。…引述自日本維基百科及《Sponichianex》曾代表日職西軍參加台灣冬季聯盟的阪神虎隊外野手橫田慎太郎,18日凌晨因腦瘤逝世,得年28歲。他在22歲就就被檢查出患有腦瘤,樂觀力克病魔的故事為日本球迷所感念。橫田慎太郎22歲即檢查出腦瘤說起橫田慎太郎,台灣球迷可能不熟悉。他因病在日職打球的時間也不算太長,但樂觀力克病魔的故事卻為日本球迷所感念。根據日本媒體及維基百科介紹,橫田慎太郎的棒球生涯發展及病史重點如下:.2016年20歲時加入阪神虎隊.2017年因常出現頭痛等症狀,2月就被檢查出患有腦瘤並開始治療。.一度病情穩定,2018年再度回到球場上。.由於會把一顆球看成兩顆的後遺症,2019年宣布退役。從球員生活退休後回到家鄉鹿兒島,他嘗試在沒有人幫助的情況下獨自生活,開展講學、撰寫專欄等活動。.2020年7月左右以來,橫田的腿部和腰部一直感到劇烈疼痛,後續檢查發現他的脊髓也長出了腫瘤。.2022年3月發現腫瘤復發。12月,他因腦瘤失去了右眼。.2023年5月中旬被醫師判定存活期一周至兩週。6月9日度過28歲生日。7月18日5點42分因腦瘤去世,24號球衣從此高掛。腦瘤成因不明確 可能發生各年齡層腦瘤是腦組織細胞發生不正常分裂而產生之腫瘤,不論良性或惡性,只要長到一定大小,便會壓迫到腦部重要區域,造成神經功能的異常。腦瘤有10到20種類型,依來源可分為「原發性」及「轉移性/續發性」兩種。原發性亦即腫瘤於腦中自然生成,最常見的類型為膠質細胞瘤。依發生的位置以及細胞特性,可再細分為「髓母細胞瘤」、「腦膜瘤」、「腦下垂體腫瘤」、「神經鞘瘤」…等。轉移性則是由其他部位之癌症細胞轉移而來。腫瘤形成的原因目前仍不清楚,可能與遺傳、環境、物理、化學或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腦瘤可能發生於各年齡層,但好發生於3-12歲小朋友及40-70歲之成人。以橫田22歲罹患腦瘤,屬少見病例。》看完整疾病百科/腦瘤腦瘤6大警訊症狀腦瘤的症狀多元,視腫瘤生長部位不同而異。亞東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黃詩浩曾在《亞東醫訊》撰文指出,初期腫塊效應不明顯時,可能僅偶有頭痛,或依影響區塊造成偶發性的神經症狀如:1.視力聽力受損2.肢體無力3.痲痹4.行動笨拙5.步態不穩6.臉部肌肉無力或口齒不清但隨著腫瘤的體積增加或對其周圍組織的侵犯,前述症狀可能會從偶發轉而持續出現。腫瘤亦會造成腦水腫或腦組織傳電異常引發癲癇。有時也會因為阻斷腦脊髓液的循環產生水腦。中晚期更會因顱內壓升高引發劇烈頭痛,嘔吐、吞嚥困難,甚至意識障礙等神經急症。有些長在額葉的腫瘤會造成人格,行為異常,性格改變等症狀有時會被誤以為是精神方面的疾病,在臨床上並不少見。偶爾頭痛會是腦瘤嗎?而許多人最關心的是,平常偶爾都會有頭痛的症狀,該如何辨別是否為嚴重的腦瘤?現任台北榮總神經內科特約醫師蔡清標曾受訪表示,腦瘤的症狀確實容易跟其他疾病混淆,如果經常在早晨起床時就感到頭痛、日常生活中不明原因的噁心、嘔吐、視力突然改變(模糊、視野改變),或是與平日有異的精神症狀,如嗜睡、反應遲鈍、突然暴怒等,都應該儘速就醫檢查。延伸閱讀/罹患腦瘤之名人.陳立宏罹患腦癌病逝 醫:腦瘤病程兇存活期短.李敖良性腦瘤為何只剩3年命? 腦瘤良性、惡性比一比.「殯葬天王」龍巖集團李世聰神經膠質細胞瘤逝!醫:幾乎是惡性,8症狀要懷疑腦瘤可能【資料來源】.《Sponichianex》前阪神橫田慎太郎去世,年僅28歲 去年3月腦腫瘤復發.日本維基百科-橫田慎太郎.亞東醫院院訊.聯合報系新聞資料
-
2023-06-1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預防醫療暴力,我們能做更多嗎?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療暴力」。一位關心台灣醫療的社會人士,回顧自己幾十年前因為腦瘤到美國開刀,親身經歷到美國醫療昂貴的可怕,而看到最近一位美國醫生在台灣就醫之後,盛讚台灣醫療的物美價廉,以及台灣剛發生的因為拿不到巴氏量表的病人家屬對醫師施暴,而為台灣醫師深表不平。→想看本文一位具有安寧緩合醫療專長的臨床醫師對這種醫療暴力也深有所感,寫出他透過友人協助解讀相關法律的規定,分享了醫院中適當措施與訓練所能達到的影響。→想看本文一位身兼第一線的臨床醫師及醫學人文教師,曾專修法律,並在醫學院教授困難醫病溝通醫情境與衝突管理多年,提出面對醫療暴力事件,可以參考預防醫學的模式,發展出「醫療暴力三段五級」。醫療暴力事件,近年來受到醫、病、法及社會共同的關注,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的醫療暴力事件,不僅成為醫事人員心中的痛,間接也造成醫學生的行醫陰影。筆者身兼第一線的臨床醫師及醫學人文教師,教授困難醫病溝通情境與衝突管理多年,對於醫療暴力事件的處置,認為跟預防醫學三段五級的模式是相通的。在現代社會,每個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是基本而重要的。發生醫療暴力事件,一定要報案,保留現場並蒐集證據(人證、物證及書證等),是目前社會普遍的共識以及醫療體系的常規。就法律面而言,醫療法(第24、106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87條)、以及刑法(第277、284條傷害罪、第304條強制罪),對於醫療暴力均有相關或適用規定。以醫療法第24條規定,警察機關有協助排除或制止的義務,涉及刑事責任時,檢察官亦會主動偵辦。若施暴者本身即為病人,在醫療上仍秉持對事不對人的態度,將疾病與醫療暴力分開處理,故一般仍會予以後續的醫療照顧,除非雙方信賴的基礎已消失殆盡。過去曾發生醫療暴力案,病人(嬰兒)的母親因在急診室等無小兒科病房住院,眼見其他晚到的病人陸續住院,與護理師理論未得到滿意答覆,憤而對護理師施暴。發生醫療暴力事件後,醫院跟病人的母親說明,係因有成年人床位,但無嬰兒床位,故無法立即入住,母親釋懷後也致歉,最後嬰兒順利入住並康復出院。醫院在完成醫療照護後仍對病人的母親提告,主要就是基於醫療有其核心價值,對病人視病猶親的同時,也必保障職場安全與職業尊嚴,不能助長暴力,故回歸每個人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基本社會規範。醫療暴力的善後,無疑地造成醫病關係緊張,也動搖醫病之間最根本的信賴關係,成為醫病雙輸的局面。如果能在醫療暴力的事發當下或有潛在風險時,即提前處置,或能達到損害控管或減災的效果。換言之,即將或發生暴力衝突的當下,盡量避免正面衝突,也不必做無謂的說明,此時的說明甚或有反效果。因此,其他現場的醫療同仁或人員,應隔開雙方當事人,協助當事人盡快離開現場,避免衝突擴大。若已有潛在攻擊行為,醫方當事人應盡量避免背對病人,保護好身體重要部位,其他同事啟動院內緊急通報按鈕(流程)或立即撥打110等措施。此外,應培養辨識醫療暴力高風險對象或前驅症狀的能力,這應是現代醫療人員的專業素養。依據台北市醫師公會提供給會員服務的資料,如有「語言武力恐嚇傾向或已發生、不理智且有非分要求、酒醉脫序、言行舉止異常、與他人有糾紛或其他可能導致人身安全顧慮、或是攜帶危險物品」等,即應提高警覺,必要時提前啟動院內機制或通報警察機關。以法律處理醫療暴力事件,是終極不得已的手段,通常只有當下或短暫的嚇阻力,故面對醫療暴力的不定時出現,故最終還是應回歸最基本的教育宣導(積極)與防身演練(消極)。教育雖然可能無法有立竿見影的成效,但仍值得吾輩努力和長期紮根。相較於醫療體系已常常教育醫學生或臨床醫事人員,如何「做一個好醫師(醫事人員)」,在病人端也應該多著力於推廣「如何做一個好病人」,特別在健保大幅提升醫療便利性的同時,教育病人不但是衛生主管機關責無旁貸的事,也必須靠醫、病與社會三方共同努力來達成。教育的重要性,固然不容懷疑,然而面對醫病衝突時,醫病雙方有時都會因一時的情緒失控,而讓醫療暴力就此發生。面對此部分,以人性的角度說,有時是無法避免的,也無法苛責,但仍應是嘗試在醫學人文教育上看看是否有些努力的空間。這部分醫方會比病方更有能力去避免與減少衝突的發生,以筆者觀點,如果醫病雙方都能了解衝突的本質,並提升心理素質,或更能從預防的角度,減少醫病衝突或醫療暴力的發生。依據「衝突理論」,衝突源自於雙方看待事情的方式不同,或是情感需要無法被滿足時的出口。衝突發生時,當事人會變得脆弱敏感,啟動心理防衛機制,把對方負面化和妖魔化,進而使雙方關係更加疏離、惡化;如果醫病雙方都沒有能力去因應衝突情境,這種負面情緒就會陷入惡性循環,使衝突擴大,一發不可收拾,是現代醫病關係的危機。但其實醫病雙方都不想要衝突,都想擺脫這種傷害狀態,如果有一方有能力去因應,情況可能就會不同,這方面的機會,醫方自是大於病方。若醫方能夠試著換位思考,同理感受、尊重想法,就有機會讓對方從防備的狀態,進入被了解、有安全感的狀態,進而有信心能解決問題,達成增能轉移(empowerment shift);防禦心降低之後,也會較願意從不同角度來看事情,產生認知轉移(cognitive shift),透過有建設性且正面的對話,讓衝突有緩解甚至化解的機會。綜上,面對醫療暴力事件,筆者提出的「醫療暴力三段五級」模式如下:初段一級:教育宣導、支持環境初段二級:情緒管理、防身演練次段三級:風險辨識、及時介入末段四級:員工關懷、處理需求末段五級:責任歸屬、法律介入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6-1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院暴力事件中,我們可以學習的幾道題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療暴力」。一位關心台灣醫療的社會人士,回顧自己幾十年前因為腦瘤到美國開刀,親身經歷到美國醫療昂貴的可怕,而看到最近一位美國醫生在台灣就醫之後,盛讚台灣醫療的物美價廉,以及台灣剛發生的因為拿不到巴氏量表的病人家屬對醫師施暴,而為台灣醫師深表不平。延伸閱讀:「醫療天堂」的隨想一位具有安寧緩合醫療專長的臨床醫師對這種醫療暴力也深有所感,寫出他透過友人協助解讀相關法律的規定,分享了醫院中適當措施與訓練所能達到的影響。一位身兼第一線的臨床醫師及醫學人文教師,曾專修法律,並在醫學院教授困難醫病溝通醫情境與衝突管理多年,提出面對醫療暴力事件,可以參考預防醫學的模式,發展出「醫療暴力三段五級」。2023年的五月間,一件醫院內暴力事件在網路上掀起不小波瀾,讓許多院裡的或是網路上的同事議論紛紛。「拿不到巴氏量表,醫師因此挨打」讓同事們忿忿不平。感謝台中童醫院吳肇鑫副院長近日曾經在事件發生不久來院演講,就講到這個議題,除了協助解讀相關法律的規定,也分享了醫院中適當措施與訓練所能達到的影響。因此我們醫療人員還是值得想一想:我們從中學到什麼?就像是自古以來每一場「臨床病理討論會CPC」那樣。第一題:醫療暴力,法律怎麼說?聽過事件影片的人,會注意到影片中那位醫師大聲喊說:「你已經違反醫療法!」我去查了一下,看看醫療法裡面,那是一條怎麼寫的法條。醫療法第二十四條 (醫療暴力防治) 醫療機構應保持環境整潔、秩序安寧,不得妨礙公共衛生及安全。 為保障就醫安全,任何人不得以強暴、脅迫、恐嚇、公然侮辱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礙醫療業務之執行。 醫療機構應採必要措施,以確保醫事人員執行醫療業務時之安全。 違反第二項規定者,警察機關應排除或制止之;如涉及刑事責任者,應移送司法機關偵辦。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通報機制,定期公告醫療機構受有第二項情事之內容及最終結果。第一百零六條違反第二十四條第二項規定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如觸犯刑事責任者,應移送司法機關辦理。毀損醫療機構或其他相類場所內關於保護生命之設備,致生危險於他人之生命、身體或健康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對於醫事人員或緊急醫療救護人員以強暴、脅迫、恐嚇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害其執行醫療或救護業務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犯前項之罪,因而致醫事人員或緊急醫療救護人員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從立法院的「立法院法律系統」可以查閱到「立法沿革」與「立法理由」,能夠同時看看每一次修法的歷程,更能從生硬的文字中讀到一些立法者的用意。感謝吳肇鑫副院長的導讀,我寫下這樣的筆記:一.立法原意:1.醫療機構應提供整潔、安寧之場所,以利於使病人早日痊癒;2.醫療機構也應避免在醫療照顧時產生危及公共衛生或人體安全問題的次生危害。我想,這是這一條立法是在民國75年制定醫療法時最原始的用意。3.但是醫療機構這樣的努力可能受其他人破壞;因此民國93年醫療法大翻修全文修正時,加進了對醫療暴力防治的條文。二.要保護的對象:1.要保護的對象,不僅是病人的安全,也包括醫護人員或陪病者等之安全;2.甚至在民國106年的修正,在罰則的第106條中也包含將「緊急醫療救護人員」一體適用。3.也保護了包括在那當下,正在接受醫療救護的病患傷患、以及所有有待醫護人員或緊急醫療救護人員去進行醫療救護的不特定對象。所以,任何人妨礙醫療機構提供這樣的安全環境,都是對公共的危害。4.順便也保護機構場所中「關於保護生命之設備」,因為損毀這些設備會「致生危險於他人之生命、身體或健康。」(第106條的罰則中宣示)三.不允許的行為:1.「任何人不得以強暴、脅迫、恐嚇、公然侮辱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礙醫療業務之執行。」因為被這樣暴力對待,受影響的不是只有這一名醫療人員,還同時影響正在受到照顧、或是等著要照顧的其他病人,所以這種行為是危害到不特定第三人的公共安全。2.即使是「公然侮辱」也會影響醫療救護人員的情緒,影響對處置的判斷。因此公然侮辱(刑法第309條)原本在刑法是告訴乃論(刑法第27章第314條),但在此就不是了。(謝謝吳肇鑫副院長的說明)3.不採取「結果犯」。在106年的修正,刪除「致生危害醫療安全或其設施」之必要條件規範。四.第三方的義務:1.醫療機構:有義務維護醫療環境與醫護人員執業安全,而且要積極改善醫病關係不對等,不然恐怕會導致醫病關係更加緊張。2.警察機關:對於這些「非法方法」有排除或制止的義務;涉刑責者移送司法機關偵辦3.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通報機制,定期公告。醫療法第24條 文字沿革五.「Read Between the Lines. 」 法條的字裡行間沒寫出來的還有:1.申訴管道:既然在醫院裡不能採用「非法之行為」來表達醫病間的爭執事件。意思也是在說:醫療機構應要建立「合法的方法」,讓醫療中出現的不滿、甚至紛爭事件有合適的管道可以申訴表達。2.醫療人員的專業表現:既然「任何人」都不得妨礙安全與安寧,這裡的「任何人」自然也包括「醫療人員」;現場的醫療人員自己不要對已經是激動情緒下的民眾去火上澆油!即使認為自己是對的、合法的、受法律保障的。這個事件影片中,醫師得理不饒人地回嗆,這名醫療人員也同樣造成「安全與安寧」的妨害。3.適當的訓練:醫療機構應採取的必要措施,除了錄影監視設備、保全警衛人員這些事發之後用得上的措施作為嚇阻之外,應該也包括給予醫療人員有足夠的適當訓練,讓醫療人員在「困難情境下的醫病對話」有足夠的對話能力,協助情緒中的對方平復情緒。這也符合是事前預防的思維。第二題:為什麼醫療人員要被要求罵不還口?關於這個「巴氏量表挨打事件」,有位同事問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在醫療場所被打,只因為沒有按照家屬的要求去開立不合規定的巴氏量表,醫療人員有需要那麼卑微地、或說高標準地審視自己在這種情境下表現是否『完美』、『無懈可擊』,否則被打就是活該嗎?這樣是否符合比例原則?」可以感受到問句中的委屈與憤怒。作為一名20年來試圖教同事們「醫病溝通」的白髮醫師,我還是寫一寫從這個案例可以學到的溝通技能。不過首先,先討論這是不是對於醫師的「高標準審視」。內科醫學會的專科醫師訓練里程碑中,第20項「能與病人與其照顧者進行有效溝通」下,「經常……在醫療上陷入對立或對抗的關係」是屬於Level 1的表現。(台灣內科醫學會,2019)所以,從內科醫學會看來,在溝通過程中不致與病人對立對抗,是「建立治療關係」的目標之前最低的標準;並不是高標準的審視。同事又問道:「請問『經常』的定義? 有一位與那個被打的醫師的同事說,他平常都不會這樣講話。所以,不論定義為何,大家心裡的標準只有『有衝突』或是「沒有』。」的確,一位平常謙謙有禮、對病人很好的醫師,也可能被惹怒而出現這樣的表現。如何簡單定義多麼經常發生,是這里程碑的「經常」?可能需要這個「里程碑計畫」的設計者來告訴這計畫中負責評分的臨床教師們。但這也點出一個重點:平常知道如何面對情緒,稍微有練習,臨時被挑戰到的時候,才有可能讓自己大腦的杏仁核(Amygdala)不要一下被點燃發怒!可以想見,已經是專科醫師的各位,可能會不服氣!沒關係,我們努力拿到專科醫師後,才是了解自己不足之處的開始,我們渴望學習用得上的知識技能,終生追求進步卓越,這是常態。第三題: 如何面對不合理的要求。這案例中的場景的開頭,猜想得到是這名家屬提出要求「寫巴氏量表」,而且是寫低於某個標準的分數;但是從這位醫師的標準來看,這個要求是不合理的;或者是不合醫院規定(例如說診治時間不夠長)或是法律的要求(例如被要求寫自己不相信的分數)。因此衝突才會產生。什麼是「不合理的要求」?對於一個醫療相關的問題,醫師有醫師的答案,而且是我們堅信正確的理由;因此,與我們相反的作法,自然就是「不合理的」。這一點不難判斷。但是問題是,這麼不合理的要求,這名家屬就這麼提出來。於是,醫師當然就要給予說明:「你所要求的是ooxx這些不合理之處」。希望經過這些「理性的說明」之後,能讓提出不合乎理性要求的人,得到理性的決定,知難而退。但是,家屬就堅持了,不願退讓、甚至接著開始生氣。我常常建議醫師同事們:當說明完「理性的知識」,「不理性的要求」還在,可以說明第二次,但是要降低使用語言的難度;如果問題還在,此時醫師就要停止「不會有效的」說明。因為對方的真正問題,很可能不是在「理性說明」能夠搆得著的範圍。我們回顧高中數學所學過的邏輯學/理則學的第一課: 醫師在許多做決策的場合,需要充分說明,得到同意才能進行侵入性檢查或手術。這「告知同意」背後的邏輯是:「如果給予足夠的理性知識」則「對方會做出理性的決定/行為」。這個因果關係的成立,應該沒有問題。同理可證:當「對方做出不理性的決定/行為」則有「不在理性層面的原因」正在干擾他的決定。所以,在說明二次之後,如果問題還在,就不要再說明第三次。要去找到對方「不在理性層面的原因」是什麼?通常就是在生理層面之外的:社會性的、心理情緒的、甚至靈性層面的需求。這樣的需求,我們如果知道的,就替他說出來;如果不知道,就問他:「你一定有你的道理,只是我不了解,你可以跟我說、讓我知道嗎?」家屬經常把真正的需求,包裝成醫療相關的內容,以便可以跟醫師討論。但因為不是真正的問題,聽起來就顯得不合理。例如:事件中不合理地「要求開巴氏量表」的這個表面問題背後,真正的需求可能是「照顧人力的需求」、「家中支持系統的薄弱」等等議題。問題是在「社心靈」層面的需求,就無法期待用「醫療資源」來填補。而一直糾結在一個不正確的「問題」上,當然不會得到正確的「答案」。第四題:如何面對病人或家屬的怒氣?這一題同上。如果醫師知道這名家屬為什麼要生氣,就幫他說出來:「你因為……所以很不爽呴;你原本想說如果能……就好了;對啦,很多家屬也會這麼覺得;有天如果是我,我可能也會這麼覺得。」這種同理性回應(Empathic response)的套公式「覆述—描述情緒(二到四字的詞+說明的短句)—說出落空的期待—接納」,我常常講。如果不知道,就問:「你這麼生氣,可以告訴我為什麼嗎?」面對病人的情緒,能幫他說出來而且給予接納,對對方是一個重要的肯定。即使當我們注意到病人有「應該要改」的部分,也要避免使用批判性語言反應(Judgemental Response)。例如「你應該要xxx這麼做!」或是「你不應該xxx這麼想!」。不管是「應該要」或是「不應該要」都是批判性的語言,只會引起衝突升溫(Escalationary Response)(Buckman 2010, 2019)為什麼需要讓病人早早離開情緒?因為情緒起來的時候,尤其出現「戰鬥或逃跑(Fight or Flight)」,表示杏仁核正在興奮;而杏仁和興奮的情形下,首先會抑制大腦前額葉的血流,因此人就無法理性思考,這時行為直接受杏仁和調控,心理學稱之為「杏仁核劫持(Amygdala Hijack)」。不讓杏仁核安靜下來,前額葉就無法處理所給的訊息。第五題:醫師被人家沒道理的發火,為什麼我們卻不能生氣?我先問一下:醫師面對病人發燒,醫師會不會生氣?「當然不會!」我想醫師們會這麼回答吧。為什麼不會?因為發燒就是身體對引起發燒的發熱源(pyrogen)所產生的反應。那麼,如果我們可以了解:怒氣,也是人體對於引起情緒震動的壓力源(stressor)的反應。更清楚地說,是杏仁核應付威脅,產生「戰鬥或逃跑」避免危難的反應。如果病人身體發燒,醫師不會生氣,那麼病人情緒發燒(aka生氣)……醫師有什麼好生氣的。這不是要求「要有醫德」、要有「無懈可擊」的聖人反應;而是期待醫師如同「對身體症狀有正確鑑別診斷、再治療」的專業精神,同時也用在「對社會心理反應,有正確的辨識,再給予回應」的一貫作法。因為,疾病對人的衝擊,不會停留在「生理」層次,一定同時衝擊到「社會、心理、靈性」層面。對心理層次的反應去生氣,不是專業人員的表現。任由杏仁核去「戰鬥或逃跑」地滿場飛揚,不是一個成年人可以自滿的狀態。第六題:難道無端被罵、被打,連說聲「委屈」都不行?答案:可以。直接說:「你這樣講,我也很委屈。」第一題說到的,不要說是被打,只要是被罵、被威脅、被公然侮辱,法律上都給醫療人員支持。(醫療法24條)所以不用怕。有同事在錄影就好。在一般的社交場合中,無端被打、被罵,反擊是正常。只是在醫療場域,法律保障醫療人員免受恐懼的同時,醫療人員可以想一想:面對這種怒氣,有沒有能化解衝突的方法。畢竟,在地雷區工作的人,光是咒罵地雷的存在,於事無補,不是嗎?在衝突一開始的時候,當醫師感到無端被罵、被酸,心裡不爽,醫師可以說的,是自己心裡真正的感受。書上在HARD就是寫如何這樣做的協定。(Buckman 2010, 2019) 前面的第一步,就是辨識,第二步就是說出情緒。提出冰山理論的薩提爾(Satir)也建議最好的回應,就是「一致性」的回應。心裡覺得委屈,就說委屈,而不是去指責或討好。當自己被罵被唸,心裡不爽,可以先掃描自己的心情,問問自己怎麼了?然後「平鋪直述in a calm tone」地說出來:「哎!你這樣講,我也覺得不舒服。」而不是反嗆:「你講這什麼話啊!」至於,醫師怎麼可能這麼平靜?因為平靜的心,比較舒服。一個人在發怒火的時候,因為是杏仁核在調控,當下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很高),其實是很舒服的,無所不能的暢快!但是狀況過去,ACTH卻久久不會下來,其實是不舒服的。看懂問題,平靜面對,理性處理,這是成年人一直要做的練習。掃描自己的情緒有人稱為「正念」練習:正眼看著自己的念頭=當下的心。醫師的回應方式,自己要精進。第七題: 醫師怎麼有辦法記住這些步驟?想想各位是如何記住ACLS(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的?不就是第一次記不住,但是要經常練習,定期回訓,以確保在緊急時刻能夠流暢的施行。每一項技能都是這樣學來的。要在困難的情境下回應,本來就不能憑藉直覺反應。因為「戰鬥或逃跑」會在每一次杏仁核感到威脅時,立馬反應出來。你可以學個正確的技能,但是一開始很笨拙,但是重複練習之後,就會熟練。你無法用錯誤的方法,期待重複做了很多年以後就變成正確的方法;經過很多年,錯誤的方法只是會變得很熟練用錯誤的方法。成大醫院的何宗憲醫師團隊已經翻譯了Dr. Robert Buckman關於醫療困境下的溝通的書。建議大家去按圖索驥,在臨床困境中練習。有一天,我們也會當家屬、當病人。希望那時我們的醫師,知道如何看我們說話,同時能從言談上給我們支持。參考資料:•立法院(2023)。立法院法律系統。醫療法。下載日期:2023.05.12。•法務部(2023)。全國法規資料庫-刑法。下載日期:2023.06.02。•台灣內科醫學會(2019)。內科專科醫師訓練里程碑。下載日期:2023.04.05 。•Buckman R.(2019)。突破醫療溝通困境-醫護人員必修的一堂課。(何宗憲等譯)。合記圖書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0)。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6-1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療天堂」的隨想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療暴力」。一位關心台灣醫療的社會人士,回顧自己幾十年前因為腦瘤到美國開刀,親身經歷到美國醫療昂貴的可怕,而看到最近一位美國醫生在台灣就醫之後,盛讚台灣醫療的物美價廉,以及台灣剛發生的因為拿不到巴氏量表的病人家屬對醫師施暴,而為台灣醫師深表不平。一位具有安寧緩合醫療專長的臨床醫師對這種醫療暴力也深有所感,寫出他透過友人協助解讀相關法律的規定,分享了醫院中適當措施與訓練所能達到的影響。一位身兼第一線的臨床醫師及醫學人文教師,曾專修法律,並在醫學院教授困難醫病溝通醫情境與衝突管理多年,提出面對醫療暴力事件,可以參考預防醫學的模式,發展出「醫療暴力三段五級」。近日閱完「醫病平台誠懇的向醫學院校師生邀稿」,感觸良多。原文連結台灣今日的醫病關係,己非早期農業社會那麽的純樸。如今,社會的醫療纠紛四起,誠如賴 醫師文中所述:有醫學院畢業,即將加入醫療志業的醫學生,後悔走上行醫之路,這是社會要面對極其嚴粛的問題。賴醫師和幾位有識之士,於2016年6月1日成立「醫病平台」,期能在醫界及社會大眾有彼此溝通的園地,藉以改善醫師及病人之間的和諧。如今我己進入坐七望八的耄耋之年,面對醫師的次數不少,基於對醫師的信任程度,個人偏愛到大型醫院就診,幸運的是家族及工作關係,認識不少醫師。我就醫時,總秉持做個和醫師合作的病人。因此,在台灣就醫方面,很少有困擾發生。我看完賴醫師誠懇的向醫學院校師生邀稿乙文,深深感覺作者的用心良苦,尤其在看過許多醫學生、實習醫師及住院醫師等年輕醫師在「醫病平台」上發表的許多文章中,感受到這些未來將承擔醫療重任的生力軍,均具備同情心、傾聽、溝通、醫學倫理、判斷性思維……等做為醫師所應具備的特質。台灣的醫療環境,在環球比較之下,應該是座醫療的天堂。今天在YouTube的影片中,看到一位美國醫師來台灣因肩膀抬不起來,在高雄某醫院就診的經驗。影片中,這位美國醫師當場掛骨科門診,很快的應診,醫師診查後,要他去照X光,接著做超音波檢查,爾後注射一劑,整個醫療過程才一小時左右,依此位美國醫師預估如此療程,在美國至少要花費美金15,000至20,000元左右。令這位美國醫師不可置信的是:他這次看診的費用是新台幣2,500元,折合美金才82元;而在美國要預約一位專科醫師的看診,至少也要二個月以上,在台灣的病人,有耐性等專科醫師診治要等二個月以上嗎?恐怕衛福部長甚或總統都得下台。我個人曾有美國的就醫經驗,簡述於下:我於2003年3月赴美探親之前,在台灣的馬偕醫院,診斷出聽神經長了一個3.5公分的腫瘤,帶著醫師的診斷資料赴美,以為三個月返台後,再在台灣進行腫瘤切除手術。到美國後,在美接待的親友,是大學附設醫院的神經內科醫師,當即將我的診斷資料交她審閱,希她提供第二意見。没想到她當即回說:上週,她的工作團隊(神經外科、耳鼻喉科及她三人小組) 才順利幫一個病人完成相同的聽神經腫瘤切除手術。當時,我除了左耳聽力不佳外,並無重大症狀,但聽神經腫瘤己經長到3.5公分大,怕很快的壓迫到中樞神經,醫師建議及早切除。當年在美,我沒有醫療保險,知道美國的手術治療費用昂貴。因此,當時,唯一的考慮是返台後,再進行手術。萬萬沒想到,當時台灣發生了SARS,情况愈來愈嚴重,各醫院的開刀房均關閉。焦急之餘,經電話徵詢一位在台灣的神經內科教授好友,好友建議因腦部手術,精密度較高,如經濟情况許可,不妨在美就醫。加上家人既知己有順利成功手術的前例,決定不惜花費,堅持在美就醫。4月第一次見到神經外科及耳鼻喉科的二位主刀的外籍醫科後,開刀日期排在二個月後的六月。今年6月是我施行手術後的20週年,想到20年前經過十個小時的手術過程,我是在病床上被麻醉,昏迷不知,但依家人事後的描述,我在早上8點自己輕步走入手術房,至夜深手術室外,只剩陪同我的家人,我應是最後完成手術的人,家人的焦慮可想而知。這20年來的每一天,都是上天重新賦給我的新生命。因此,每天一早醒來,我就會以感恩之心,迎接平凡的每一天。儘管如此,新生命的代價,是當年以美金七萬多元換來的,當然是非常值得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感激當年診治的醫師們及我的家人,沒有他們,就沒有今日之我。此次來美探親,聽聞幾位最近才施行過手術的此地友人,敘述她們痛苦的就醫過程,感覺台灣真是醫療的天堂,台灣人應該知福、惜福才是。可惜的是,午餐後,看到台灣電視的二則新聞:其一、為了過號,婦人咆哮台大驗血處。其二、三總醫師拒應病人要求開立巴氏量表,竟然在醫院中遭病人家屬毆打。真是無法無天,匪夷所思!政府除了譴責對醫護人員的暴力外,真是無法可管嗎?醫病之間的互動及和諧,是雙方能散發來自內心的大愛,診治的醫師成為良醫的條件在己辭世的肝病權威陳定信教授出版的「堅定信念」一書內有專門的章節,對有志從醫的青少年、在學的醫學生、住院醫師們,都是值得當做邁向醫學志業的良好指引。至於病人方面,要先體認台灣的醫療體制,連美國醫師在台灣的親自體驗而覺得是不可思議的醫療天堂,在健保制度庇護之下,國人是要懂得珍惜。有病時,做一位和醫師合作的病人,得到醫療的照護而康復者,對醫療人員的辛苦及敬業的付出,要心懷感恩,醫病關係的和諧才是醫療天堂的真義。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6-03 醫療.精神.身心
錯把孫媳婦當情人、將影子看成蛇釀火災!「譫妄症」大腦需重新開機,與1疾病關係密切
譫妄症為腦部的一種非正常狀態,如果把大腦比喻成電腦,急性的故障、當機就是譫妄,通常都會需要幫大腦重新開機。韓劇《財閥家的小兒子》的爺爺在劇中突發譫妄症,不僅認不得最喜愛的小孫子,還指著說:「就是他要害我」,爺爺記憶時空錯亂,錯把孫媳婦當成情人洩漏心中祕密。66歲台中阿公由於精神狀況不穩,疑似出現幻覺,指稱看見屋內蛇影竄出,拿出高粱酒淋蛇、點火燒蛇,火勢一發不可收拾,不幸導致家中5人葬身火海。什麼是譫妄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鄭勝允表示,譫妄症是一種急性發作的精神疾病,患者分不清楚現實,跟環境互動不良,對外在刺激的反應很差,產生錯覺和幻覺、無法辨別白天夜晚,或不知自己身在何處,甚至不認得身邊親友,病程起伏時好時壞。鄭勝允曾收治一名患者張先生,沒來由一直激動哈哈大笑,甚至笑到岔氣,太太偕同家人將他緊急送醫。張太太表示,先生星期四早上出門人還好好的,晚上倒垃圾後就變了一個人;星期五中午安排張先生住院,到了星期六早上就恢復到正常狀態了。事後,鄭醫師問:「你知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患者回答:「倒完垃圾就不記得了」。譫妄症為腦部的一種非正常狀態,如果把大腦比喻成電腦,急性的故障、當機就是譫妄,通常都會需要幫大腦重新開機。譫妄並不是一種特定的疾病,而是一種急性的異常狀態,患者在手術、慢性病治療、服藥、住院後都可能發生;由於生理上的異常影響著心理運作,當生理上的異常排除或是改善後,譫妄的症狀就會減輕或消失。大部分患者在原發疾病治療後3~7天之內就會漸漸好轉,但也有少數患者要拖到一個月後,譫妄的問題才會消失。譫妄症和失智症有關聯出現譫妄代表身體正在發出警訊,初期多為暫時性且可治癒的,只要找出致病因素,大腦功能就會逐漸恢復。但如果沒有好好治療,就可能會變成失智或死亡;有研究顯示,譫妄症和失智症有一定的關聯,譫妄症可能加速失智的惡化。譫妄的好發族群鄭勝允說明,近因(precipitating factor)是大腦無法維持正常運作而當機(譫妄),常見的原因有感染、電解質不平衡、藥物太多太雜、肝腎功能異常、吃錯藥、酒精戒斷、肝腦病變。較罕見的原因則有腦瘤、中風等大腦結構受損。而遠因(predisposing factor)好發於大腦原本就不健康的人,例如腦部受過傷開過刀、中風過、失智患者、老年人、酒癮、少動腦、少運動的人。譫妄大略分成兩種型態❶激動型譫妄:比一般人表現要急躁,大笑激動、坐立不安、無法休息、過度警覺,情緒起伏大,患者會看見不存在的東西,情緒變得激動並感到害怕。此類型譫妄比較容易辨識。❷安靜型譫妄:比一般人更加安靜或遲鈍。看起來傻裡傻氣、整天躺床,遲緩呆滯、注意力較渙散、日夜顛倒、回答問題緩慢、變得不愛講話、減少自發性活動,此類型譫妄很容易被忽略,有時候會被誤認成得了憂鬱症或失智症。一名70多歲的婆婆撞到頭,此後變得安靜、不愛說話,家人以為長輩老了、失智退化了,所以不以為意。1、2年後婆婆因走路不穩、尿失禁就醫,醫師做電腦斷層才赫然發現腦水腫。醫師回推時間,應是當時撞到頭即出現腦水腫造成腦壓上升,形成安靜型譫妄;後來婆婆接受引流手術,走路不穩、尿失禁隨之改善,但腦萎縮已救不回來。鄭勝允遺憾地表示,如果當年有發現安靜型譫妄,馬上做引流手術,婆婆應該可以恢復正常狀態。譫妄的治療和預防矯正上述可能的近因,同時包括幫助患者建立定向感、減少鎮靜劑、安眠藥的使用、增進睡眠品質、調整電解質平衡及攝取充足的營養等,對患者恢復正常狀態會大有幫助。一旦發現患者出現譫妄現象,醫師會安排做一系列的檢查,以判斷可能原因。長輩通常都是感染或電解質不平衡,也有部分患者是藥吃得太多太雜,藥物使用種類繁多,並在體內產生交互作用。鄭勝允強調,調查患者的用藥紀錄是很重要的,但常是會被遺漏的關鍵,找出最近服用過哪些藥物,其中常導致譫妄的藥物種類包括安眠藥、非類固醇類消炎藥物、嗎啡類藥物,及抗巴金森氏症藥物,尤其是針劑類型的止痛藥物,常常讓患者因為疼痛去診所打止痛針後就出現譫妄現象。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其實所有藥物都有可能會產生譫妄,只是容易與否以及劑量多寡罷了。治療以矯正生理上的異常為最重要。若是感染發燒,就要儘快找出感染源,給予適當的處置或是抗生素治療;若是因為電解質不平衡,就要調整電解質;其他如代謝性酸中毒、血糖值異常、酒精戒斷、肝腦病變等,也需要相對應的專業治療。此外,治療初期由於患者可能因為譫妄而躁動無法配合,大大提高了治療的難度,因此,有可能讓患者先服用低劑量的抗精神病劑,減輕患者的症狀,家屬也能比較容易接近並幫助患者。只要矯正「生理性上的異常」,大多數的患者可以完全恢復理智,但少數原本生理病況不斷惡化的老年病患中,或原本就罹患失智症的患者,譫妄可能沒辦法完全好,而且會反覆發作。患者未來一年內,死亡率明顯提升譫妄患者對外在刺激的反應差,跟環境的互動不良。舉例來說,問一般人「現在幾點鐘?」對方如果有戴手錶就會看手錶回答,或是看手機上的時間,如果身旁什麼都沒有,會看天色是暗是亮,推敲出大約時間。反觀譫妄患者,即使戴了手錶,但不懂得用手錶看時間,也不知道可以用手機來判斷,甚至給他一根湯匙,卻不知道拿來做什麼。譫妄患者症狀會一直起起伏伏、好好壞壞,根據研究顯示,在未來一年內的死亡率會明顯提升。根據患者家屬的描述,「患者時而清楚,時而不清楚,2、3個小時清醒,2、3個小時陷入混亂」,來來回回的。譫妄經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卻很容易被忽略,及時發現、正確診斷及照顧,可矯治急性狀況,因此,當家中長輩若出現不尋常的變化,應該要及時就醫,給予適當治療。延伸閱讀:.易被忽略的老人精神疾病!譫妄與失智、老年憂鬱如何分別?.人生走到最後一段路,怎樣的照顧是對病人最大的關懷?.記憶力變差、詞不達意是失智?10真實「失智症狀」大公開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28 癌症.抗癌新知
為何永遠打不垮癌症?教授解析演化的代價及如何減少罹癌機會
我在前天(2023-5-25)發表亞麻籽抗癌?致癌?,之後有幾位讀者的回應驅使我來寫這篇文章。不過由於這些讀者的回應全文很長,所以我就只節錄重點如下:讀者1:陪伴愛妻治癌多年,…;最後很有名的主治醫師,幾乎是用擲骰子來試藥。…別再告訴自己吃啥副食品或江湖傳言吃了有效。防癌是防不住的,治癌是碰運氣的。好好地聽話~均衡飲食;用有氧操…,起居作息節奏抓穩,控制好比情緒,遠離政治話題,就可多活幾年!讀者2:我是胰臟癌三期患者,至今已一年,不是此癌症的高風險族群,…有時候真的運氣運氣。我自己的觀念是,在經濟許可範圍內尋正規治療,保持身心平衡(飲食作息運動紓壓信仰等),至於道聽途說的偏方或保健營養品就不用費心,生病苦,治療也苦,沒必要再花錢傷身。讀者3:我最近確診breast cancer DCIS-comode type,謝謝你的文章總為大家解豁,同時也給了許多安慰,我特別喜歡你曾在文章裡說到的,世事無常,我們只能盡人事聽天命,還有癌症真的太難說。我一開始被告知確診時實在不太能接受,但說真的細胞每天都在複製,很難完全不出錯,出錯趕上修正就癌變了…(註:Comedo-DCIS 是一種侵入前期的乳癌)兩位我最好的朋友,他們是夫妻,分別在2004和2019被診斷罹患腦癌。他們的腦癌是屬於不同種類的,但都是極其罕見,而且都是長在極其難治療的部位。儘管如此,他們在手術和放療之後,現在都過著正常的生活。那位太太最近把它們診斷和治療的經歷寫成中文和英文的文章,準備公諸於世。我很榮幸被她邀請修訂文稿,而也就因為如此我看到她這麼說:「看完放射科報告後的那個晚上,我心裡有個憤怒的聲音在尖叫,“什麼……又來了”! “這太不公平了,在我們夫婦身上發現兩個極其罕見的腦瘤?機會是什麼?天哪,我們到底做了什麼,才會受到這樣的處罰?” 」(註:他們夫妻是這世界上最善良的人,生活起居也非常健康)我在網站剛成立一個月時(2016-4-25)就發表了「打垮 癌症」,目的是要指出,我們永遠打不垮癌症。為什麽打不垮?我們人體大約有37兆個細胞,每個細胞的「基因體」由大約30億對的核苷酸組成,而每天約有2兆個細胞的「基因體」要全部複製一次。以人的平均壽命為70歲,那一個人的一生就會有70x365x2兆x30億的機會,「基因體」複製會出錯。用生物學術語,「錯」就是「突變」。不管是「錯」還是「突變」,聽起來都很負面。但其實不然。因為,如果「基因體」複製永不出錯,那就不會有生物演化。就是因為有「錯」,才會有演化。還有,人類的演化是受到病毒的催化,而其中之一的代價就是癌。所以,只要有人類,就會有癌。而這也說明,為什麽我們花了大量的人力與金錢,對癌的治療仍然是杯水車薪。也就是說,無需怪罪西方醫學無能,也不要輕信治癌廣告的吹噓。(註:請看治癌廣告的虛實。)我們雖然打不垮癌,但可以選擇過健康的生活,來減少得癌的機會。如果得了癌,及早切除,也有可能治愈。我在網站成立一週年時(2017-3-27)又發表了癌:為什麽是我,目的是要引用一篇剛發表在Science期刊的論文來支持我「永遠打不垮癌症」的論述。這篇論文是發表於2017-3-24,標題是Stem cell divisions, somatic mutations, cancer etiology, and cancer prevention(幹細胞分裂,體細胞突變,癌症病因學和癌症預防),作者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三位研究人員。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主任Bert Vogelstein博士)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我們需要繼續鼓勵人們避免會增加患癌症突變風險的環境因素和生活方式。 然而,由於這些隨機 DNA 複製錯誤,許多人仍會患上癌症,因此在仍然可以治愈時,更好的方法來及早檢測所有癌症是迫切需要的。」他所說的,跟我比他早了一年所說的,是大同小異:「我們雖然打不垮癌,但可以選擇過健康的生活,來減少得癌的機會。如果得了癌,及早切除,也有可能治愈。」原文:永遠打不垮,演化的代價:癌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22 焦點.元氣新聞
「質子治療之父」洪志宏63歲庫賈氏症病逝!庫賈氏症是什麼病?
畢生致力推動台灣第一座質子治療中心的「質子治療之父」、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洪志宏,3年前被診斷罹患罕病,5月8日於家中逝世,享壽63歲。遺孀李心馨表示,洪志宏的病情發展迅速,並且在3年後辭世,醫界對此表示不捨,感念洪志宏在質子治療上的勇敢先行,永遠感謝他的貢獻。洪志宏推動全台第一間質子中心成立籌備了20年、耗資逾50億,2015年11日全台第一間質子中心在洪志宏的努力下於林口長庚醫院啟用。當時洪志宏說,台灣是繼日、韓、大陸後的第四個亞洲質子治療國家。2014年9月起進行臨床試驗6位患者,分別是腦瘤、攝護腺癌、舌癌及口腔癌各1人,肝癌2人,治療狀況不錯,均未引發嚴重副作用。洪志宏2020年診斷罹患罕病庫賈氏症,今年5月8日於家中離世,今舉行告別式,醫界對於洪志宏離世,表示不捨。長庚醫院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表示,洪志宏對於長庚醫院質子中心成立的貢獻不可磨滅,是質子治療的先行者,「我們永遠懷念、感謝他的貢獻。」;也因為長庚質子中心推動得早,許多臨床案例對世界的醫療都有所貢獻。回想洪志宏推動質子中心的種種,程文俊說,「洪副的團隊相當有企圖心。」很短的時間內就把質子治療的標準化、指引建立完善,對後來國家設立質子中心也有所助益;4年前高雄長庚醫院也成立台灣第二間質子中心。前長庚決策委員主委張昭雄表示,洪志宏是台灣放射領域「開創性泰斗」,讓台灣放射治療領域站上國際最前端的地位;對於放射治療的基礎研究、深入探討都相當嚴謹,對於團隊內的醫師、護理師、治療師都無私地傳授訓練。張昭雄說,台灣從引進質子治療機、硬體建置、人員培訓,到大量治療病患,不可忽視洪志宏統御領導管理長才,更以是病如親的風範感染整個團隊。長庚決策委員會名譽主委陳昱瑞說,洪志宏領導的放射腫瘤科,不僅提升癌症治療的研究及服務,也能夠支援鄰近醫院,率團至美國、日本的質子中心參訪,進而促成台灣首座的質子中心;創辦人王永慶也時常讚賞洪志宏的報告。子女感傷:爸爸生病後才有時間與我們相處洪志宏女兒洪于婷表示,在製作爸爸告別式的文集時相當匆促,但收到的照片、文字遠比想像中多,很驚訝爸爸的生命影響那麼多人;小時候爸爸都忙於工作,相處時間不多,直到生病前一兩年,爸爸開始把重心放到家庭上,也才有機會不是因為工作與爸爸出國旅遊,但幸福的日子好快就結束了,如今,這三年眾人與爸爸已經打完這一仗了,相當感謝大家。洪志宏兒子洪偉哲則說,成長過程中,爸爸因為工作煩忙,往往很晚才回到家,跟爸爸最多相處的時間,是在電視機前面吃著媽媽做的麵,一起看政論節目;偶爾爸爸會與他單獨去吃生魚片丼飯,或挖掘新的無菜單料理餐廳,那是爸爸愛的語言,也是與爸爸獨享的回憶,至今依然清晰。妻:丈夫生病三年是在默默陪伴我李心馨緬懷當時,一開始只以為洪志宏是普通感冒後的體虛,但後續診斷出庫賈氏症,病情又發展迅速,快到沒有時間思考,短短兩周時間內,連每天通勤上班經過的圓山飯店也認不得;本來最長一年的存活時間,後來卻能夠相伴1000多個日子,照護過程中也相當痛心疾首,一度想要跟著一起走。後來突然明白,這三年是洪志宏再度默默陪伴她成長,等她準備好了才離去。認識庫賈氏症庫賈氏症為疾管署公告之第四類傳染病。這是由一種具感染性的變性蛋白質(普利昂蛋白,prion)快速增加,而造成神經細胞死亡,使大腦皮質產生空洞狀退化,大腦組織呈現海綿樣。最初在1920年代被發現,是一種罕見的神經性退化性疾病,全球年發生率約為百萬分之0.5-1。依發生病因分為四種:1、散發型2、遺傳型3、醫源型4、新型庫賈氏病 (new variant CJD,v-CJD) ,其中新型庫賈氏病與牛海綿樣腦症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即俗稱狂牛症)有高度相關。庫賈氏病發病初期會出現記憶力衰退、行為異常等類似失智症狀及步態不穩。隨著病程進展,除了上述症狀會逐漸惡化,患者的四肢與軀幹會有劇烈抽動、發生視力模糊、肢體無力、麻木感、癲癇等。末期會出現較為嚴重的痴呆;且此病在病發後,病程發展快速,大部分患者在一年內死亡,而不像老年失智症可以存活數年。(資料來源/疾管署)(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11 醫療.腦部.神經
「運動」最能延緩退化 醫籲:長照應納入巴金森氏症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巴金森氏症病友約850萬人,每年4月11日為世界巴金森日,呼籲民眾重視這項疾病。長庚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主治醫師吳逸如指出,巴金森病在台灣60歲以上民眾盛行率1%、80歲以上則達4%,只要遵從醫囑進行治療,日常生活都能與正常人無異,能達到平均壽命,但背後亟需政府、社會、病患等三方共同努力。健保110年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有7萬7千名巴金森氏症病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祖功表示,巴金森症候群當中有許多症狀,在神經內科診斷時,要判斷的臨床症狀十分多元,即使經驗豐富的醫師初診巴金森氏症的準確率也在八成五上下,一兩年後改診斷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林祖功說,部分巴金森症候群是來自「其他因素」,可能是精神科藥物、止暈止吐藥物使用後造成的腦神經傳導問題,內分泌賀爾蒙因素、中風、腦瘤或是日本腦炎也都會導致患者出現巴金森症候群的症狀,屬於次發性巴金森症,此時治療重點在於治療根本的疾病。巴金森氏症權威、神經內科醫師陸清松表示,巴金森是「症候群」,具有標準的臨床症狀,包含動作障礙症狀、非動作障礙症狀,醫師的專業就是將其診斷出來,巴金森氏症9成都是典型,但另剩下1成非典型早期無症狀,但過了三五年後,卻轉變為進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多發性神經退化症(MSA)是需要高度臨床專業經驗,也需要長期追蹤。「巴金森診斷三部曲,標準臨床症狀、標準影像判斷、對藥物有正向反應。」陸清松指出,只要滿足上述三個條件,基本上就是巴金森氏症,醫師就依照症狀考慮用藥,路易氏病表現型也是記憶力不好,類似阿茲海默症,都需要醫師專業判斷,神經內科也是相當高度專業的領域,要不斷精進才能下出最合適的診斷。陸清松指出,巴金森氏症會出現全身性的症狀,愈早診斷、治療,存活率都已比過往沒有多巴胺治療時高出許多,現在常說的「三個Lucky 7」蜜月期、波動、晚期各7年都獲得好的控制,即使60歲診斷出巴金森氏症,21年後81歲也達到平均壽命,民眾可以樂觀看待這項疾病。林祖功說,巴金森氏症是大腦黑質細胞退化,導致大腦多巴胺不足,同時連帶全身性的神經系統都有所缺乏,治療上會投以血清素、乙醯膽鹼等等藥物,但主要仍是多巴胺的補充。在治療方面,陸清松指出,最好是個人化的專業醫療,治療目的在於減少動作功能障礙,像是顫抖、動作緩慢、姿勢不穩等等,減低認知功能退化風險,同時減少副作用產生;主流藥物治療是左多巴類,搭配輔助藥物包括多巴胺促效劑、兒茶酚-0-甲基轉移酶抑制劑等,而最好的非藥物治療則是「運動」。陸清松說,健保署2021年陸續核准3項治療巴金森氏症的新藥物,包括左多巴緩釋型膠囊、第三代COM制劑、以及新一代的MAOB抑制劑,都有望改善帕金森病友現況治療的瓶頸、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提升巴金森病友的整體健康狀態,延緩病友因疾病造成的失能。「要第一時間延長蜜月期,還要避免被健保核刪。」陸清松指出,健保给付規立意良善,但給付規範可能阻礙病人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可以幫助病人的藥物可能無法在最住時機使用,或者病人出現明顯失能症狀後才有機會使用新藥,但此時疾病都已進入中晚期,效果不及早期介入好。吳逸如表示,若政府能將巴金森的照護以長照系統的模式進行,納入個管師、照護系統、家屬諮詢等等,其實巴金森病友都能夠回歸社會,持續提供勞動力,重拾正常生活;曾有病友剛好使用1966的長照服務,有人陪著運動,追蹤藥物服用,回診後的進步非常顯著,但這需要政府單位協助,與病友們一同合作。吳逸如呼籲,巴金森病友務必依照醫囑服藥,許多病患回診後藥物都仍有剩餘,對病況控制相當不好,也不要因為怕被醫師罵而謊報病況;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巫錫霖說,巴金森氏症治療需要體內維持「藥物恆定濃度」才能控制神經細胞退化,若沒辦法維持出現高低谷的濃度落差,間歇性刺激反而對神經細胞損傷更大,醫師一直都與病患站在同一陣線,務必依照醫囑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