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6 醫療.泌尿腎臟
搜尋
腎友
共找到
151
筆 文章
-
-
2022-12-14 醫療.泌尿腎臟
血液透析再調整 腎友重拾穩定生活
腎友的治療需求,會隨著不同階段的變化,漸進調整治療模式。75歲孫先生是一名老鳥血液透析腎友,熱愛運動的他,定期騎單車到院洗腎。回想透析初期,嚴重併發症干擾生活,經醫療團隊調整治療模式並遵醫囑後日漸好轉,未料,20餘年後,近來透析後的疲憊感增強,經醫師評估再次調整治療模式,症狀改善了,又騎起單車四處旅遊。● 血液透析需漸進式調整治療模式● 新一代透析術提升大的中分子毒素清除率● 減少透析併發症,往高品質透析生活邁進透析治療長達23年的孫先生,因受併發症所苦,20多年前轉院至台南懷仁內科診所由醫師陳瑩州負責診治。陳瑩州說,透析完後血壓高、頭痛到吃不了晚餐,至少要歷經24小時才會稍微緩解,經調整治療模式,孫先生兩個月內體力恢復,重拾熱愛的單車運動。只不過近來又因兩手腕隧道症候群,評估後再次調整治療,採用新一代血液透析術後,症狀改善,重拾穩定生活。透析治療 長期會產生併發症血液透析治療好比馬拉松競賽,每治療到一個階段,需要評估腎友的適應情況並進行調整,改善透析併發症,往更高品質的透析生活邁進。陳瑩州解釋,漸進式調整血液透析治療模式,初期會提供低通透透析膜的人工腎臟,待腎友適應體內尿毒素改變的過程後,便可以使用高通透透析膜,清除小分子尿毒素外,也能清除更多的中分子毒素。不過,隨著腎友接受透析治療時間愈長,會產生不同的長期併發症。由於傳統高通透透析膜對大的中分子清除有限,當大的中分子於體內長期累積便會產生慢性併發症,腎友易感到疲倦、出現不寧腿症候群、搔癢症等症狀,此時又需要再度檢視調整治療模式。病況不同 量身打造治療模式「我們診所人工腎臟的使用是以病人為導向,即使只有一名病患需要,還是會引進。」懷仁內科診所主任粘錫榮說,人工腎臟透析膜的分類依照通透性、分子大小清除能力、材質與結構等有所不同,在實際使用上,醫師會聽取腎友的反饋、透析後的科學數據,替腎友量身打造治療模式,院內也提供多元化的種類,來支應不同腎友型態和類型。血液檢查 適時發現潛藏問題血液透析的人工腎臟透析膜也不斷推陳出新,粘錫榮說,孫先生調整使用的新型高階人工腎臟採「中截留透析膜」,相比傳統透析膜能更完整地清除大的中分子毒素,減少腎友透析後的不適感,同時有機會改善部分腎友因長期透析而有的併發症。院內也有電解質分析儀,能透過血液檢查即刻產出檢驗報告,如安養院長期臥床的腎友,檢驗才發現鈣離子過高,導致病患意識不清、食欲不佳;高血鉀則會危及心臟機能等,即時了解這些問題後,調整治療方式與適時再度給予醫囑與衛教導入,才能持續提高腎友透析生活品質。血液透析是場持久耐力賽,陳瑩州建議,除了調整治療方式外,透析腎友應適當飲食、運動,每日量體重,控制進食與飲水量,調適透析的心情,以維持透析生活好體力。
-
2022-11-22 醫療.泌尿腎臟
流感來襲憂感染 慢性腎臟病患防護有一套
●流感大年恐報到,慢性腎臟病患做好自我防護●遠離流感,醫師鼓勵接種疫苗●醫病共決最適合的治療選擇,在家洗腎另有雲端共享功能入冬之際,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解封、國門重啟,恐迎來流感大年。長者、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腎臟病、透析腎友等除做好自我防護外,醫師也呼籲積極接種流感疫苗,降低社區感染風險。對於即將步入洗腎階段的末期腎臟病患,若選擇需要定期到醫療院所的血液透析,交通往返,外出移動難免曝露風險,應做好防護措施。若選擇方便居家照護的腹膜透析,醫療團隊透過雲端監測守護病患,無須頻繁到醫院,但也應注意外出時的自我防護。慢性腎臟病與透析腎友應積極接種流感疫苗並因應不同的透析模式,做好自我防護。製表/黃安琪Infogram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近3年,全民養成戴口罩、維持社交安全距離等習慣,流感疫情順勢下降,人們減少了接受免疫刺激的機會,形成「免疫負債」。防疫措施解禁後,流感病毒將捲土重來,免疫系統開始還債,外界預估,本流感季可能大爆發,而連續2年未出現的流感重症死亡病例,已在上月中旬首現死亡個案。臺大醫院綜合診療部血液透析科主任姜至剛醫師說,免疫力較低的慢性腎臟病患應積極接種流感疫苗。當出現感冒症狀,如發燒、呼吸道症狀等,除新冠肺炎之外,也需聯想到可能是流感,建議尚未接種流感疫苗的病患積極接種,勤洗手、戴口罩、經常使用酒精消毒,延續新冠肺炎的防疫作法來對付流感病毒。針對即將進入洗腎階段的病患,更應積極接種流感疫苗並因應不同的透析模式,做好自我防護,不必過於擔心。姜至剛說,腎臟替代療法有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兩種方式。血液透析需定期到醫療院所,一周三次、每次約4小時,且有額外的交通往返,外出移動難免曝露風險;另一種選擇是腹膜透析,方便居家自我照護,分為「手動洗」與「機器洗」。機器洗已發展到可每日自動遠端傳輸數據,經由雲端共享資料,醫療團隊能透過數據,及時掌握病患在家的透析效能及狀況。「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病患的生活型態的透析治療模式。」姜至剛說,醫療團隊與病患會透過醫病共享決策,讓病患了解兩種透析的進行方式,提供評估表格,依據病患現況、生活型態、自由度需求等等來評估,與病患討論後,由病患決定透析方式。血液透析需定期到醫療院所,一周三次,外出移動難免曝露風險,若選擇腹膜透析,腎友無須頻繁到醫院,但也應注意外出時的自我防護。製表/黃安琪Infogram
-
2022-11-15 醫療.泌尿腎臟
腎移植前透析品質維持好 助腎友復歸生活
從洗腎到幸運換腎,又因病毒感染再度洗腎,現年36歲吳小姐仍樂觀看待人生,即使定期血液透析,但仍兼兩份工作,還進修上課,開設臉書互助社團陪伴其他腎友,對她來說,「洗腎已不是生命中的檻,而是看見新世界的墊腳石。」2008年,吳小姐就讀二技時,新生健檢報告發現腎功能異常,當時年輕不以為意,不料半年後,因呼吸道感染反覆發燒,畏光腳腫、泡泡尿,到大醫院抽血檢查,醫師診斷為「急性腎衰竭」,必須緊急洗腎。這麼年輕洗腎,對全家人來說,難以置信。因年紀輕對洗腎資訊不了解,恐懼人生的突變,拒絕接受洗腎,逃離醫院。吳小姐說,那段時間爸媽帶著尋訪密醫,試過各種偏方、中草藥,結果導致更嚴重的免疫低下攻擊,還長了帶狀性皰疹(俗稱皮蛇),曾一天吞下多達90顆密醫的藥丸,最後因延遲洗腎,體內累積過多毒素,慢性腎衰竭導致腦部不正常放電,睡覺時癲癇發作被送至急診,緊急插管洗腎。「我要洗腎一輩子嗎?」吳小姐醒來後問著護理師,當時她才23歲,因為延遲洗腎,水腫、體重增加20多公斤,雙臂腫脹難以上針以致黑青,加上癲癇發作時家人不熟悉處置用湯匙塞嘴,嘴巴周圍縫了10幾針,當初拒絕專業判斷洗腎,導致現在如今在最辛苦的狀況下開始洗腎人生。當時的腎臟科醫師對家人說,「不要因為一個器官損害,讓身體所有器官都泡在毒素裡面」,這讓吳小姐最終接受事實,每周進行三次血液透析,六年等待後,她幸運配對到適合的腎臟,遠離洗腎人生。 不過,換腎後第三年,因自體腎絲球腎炎免疫系統關係,陸續出現慢性排斥症狀,期間內做過50次血漿過濾術想搶救不可逆的慢性排斥。110年更因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免疫力過低造成病毒、泌尿道感染,大量病毒攻擊,導致新腎臟喪失排毒功能。入院時因肺腺蟲感染,血氧掉到54%、肌酸酐標到16(正常值0.6-12)。相較於第一次的拒絕面對,這次她入院時主動請求醫師洗腎,避免再度發生第一次的毒素太高引發癲癇,她笑著回憶,這是第一次醒著時這麼接近死亡。在2472天的移植旅程後二度洗腎,她表示沒有任何遺憾,也領悟到「洗腎是為了活著,但活著不是只為了洗腎」。 現在,她每周一、五洗腎,兩份工作,且進修心理諮商與心靈課程,偶爾兼差到國小代課、塔羅牌占卜師,剩餘時間經營臉書粉絲專頁、腎友社團,主動了解透析相關資訊,並將自我經驗分享給大眾,生活愉快、充實。 台灣基層透析協會秘書長、益康診所院長曾國憲表示,透析治療的目的在於協助病患持續就業、就學,與腎病共存共好。每年台灣成功配對的腎臟移植個案約300例至400例,儘管機率不高,但曾國憲仍鼓勵腎友,不要放棄希望,透析也得將自己的身體照顧好,等待期間多關注自己的生活品質,減少透析不適症狀,期待像吳小姐經過適合的治療模式,回到工作崗位與復歸生活的患者可以更多,腎友們預先做好準備,讓身體更強大,迎接腎臟移植的到來。 傳統洗腎常出現抽筋、搔癢、食慾降低等副作用,吳小姐說,4個小時血液透析就像是一趟長泳,結束後飢餓、疲勞、無力,在改用新型人工腎臟後,情況好轉,皮膚不再暗沈,思緒也變得比較清晰,「眼睛像是被擦亮的感覺」。 曾國憲表示,曾收治一名腹膜透析治療的男性腎友,身形高瘦,接受透析治療後,因腹膜問題食慾和原先相差很多,最糟糕時只能吃得下2顆水餃,後續轉做血液透析,經年累月,透析的副作用也開始浮現,皮膚極度搔癢,難以入眠,幾乎無生活品質可言,在用能更有效清除中大分子的新型人工腎臟後,透析後體力恢復時間縮短,大幅減少搔癢症狀,食慾增加,身體狀況良好,正排隊等候腎臟移植。吳小姐想對大家鼓勵:「生病不需要躲在角落被憐憫及悲傷,想要獲得尊重必須讓自己強大起來,生病只是人生一小部分。沒有人能看不起你,除非自己放棄自己,如果你走過人生最絕望,要感謝自己從來沒放棄過自己。」
-
2022-11-08 醫療.泌尿腎臟
「多囊腎」一人得病,全家都要做超音波檢查!長期有腰痛、血尿問題要當心
1名48歲男性是蛙人部隊退伍,十分注重養生,日前腹部明顯隆起,更因腰痛、高燒、血尿及血壓高看急診。腎臟超音波檢查發現,他的腎臟腫成3倍大,外觀宛如「一整串葡萄」,確診是多囊腎作祟,所幸投藥後症狀大幅緩解。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任周哲毅說,患者到院時的「腎絲球過濾率」(腎功能分數)只有50分,同時合併有高血壓、蛋白尿等症狀,整顆腎臟已被7、8顆囊腫撐到約三倍大,確認是「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簡稱多囊腎,也稱做葡萄腎)引起,若不盡快治療,恐會引發肝囊腫、顱內動脈瘤、腎衰竭、心臟瓣膜疾病等併發症。多囊腎是顯性遺傳疾病 一人得病,全家都要做超音波檢查他說,多囊腎是顯性遺傳疾病,患病機率約1/1000-2500左右,只要爸媽有一人得病,罹病機率就是50%。由於患者的腎臟會不停長出貌似水泡的「囊腫」,囊腫內則會充滿囊液,有時可能是清澈的純水尿液,也可能是出血或膿瘍,隨時可能會破裂造成感染,且這些不斷長大的囊腫也會持續損害腎臟功能,久而久之就會導致洗腎。周哲毅說,據統計,多囊腎患者未來約有1/4至1/2須接受洗腎,但因疾病進展十分緩慢,即使在胎兒期即存在,約末16至18歲時才會開始出現少量且小顆水泡。不過,年輕人常無感覺而錯過治療黃金時段,直到50至60歲時,逐漸因腰痛、腹痛、血尿、多尿、頭痛、高血壓、腸胃不適等原因就醫確診,讓許多剛步入中年的民眾面對難以接受的結果。他說,所幸目前健保已開始有條件給付治療多囊腎新藥,藉此抑制囊腫增長、減緩腎功能惡化速度,前述患者經緊急投藥後,症狀便大幅改善,且腎功能維持穩定,至於非健保給付範圍的腎友也能諮詢醫師意見,評估是否透過投藥延緩腎功能衰竭、減輕疼痛、血尿或尿路感染等症狀。周哲毅提醒,多囊腎患者的腎功能掉分比一般民眾來得快,也就是會更快進入洗腎,因此強烈建議「一人得病,全家都要做超音波檢查」,若本身長期有腰痛、血尿問題,不妨盡快到醫院就診檢查。
-
2022-11-01 醫療.泌尿腎臟
配合作息洗腎 破除腹膜透析3迷思
透析腎友須常至醫療院所洗腎,尤其新冠疫情期間有高染疫風險,因此在家執行腹膜透析的洗腎方式成為新解方。但是腎友常陷於不知如何選擇、憂心不易操作、擔心感染腹膜炎等三大迷思,腎臟科權威醫師、台北醫學大學新國民醫院院長許永和一次解析給你聽,讓洗腎人生更自由。工作不必停擺Q1.一位80歲行動不便老太太,每周洗腎3次,兒子都須請假帶她去醫院,老媽媽看他這樣辛苦,很擔心他的工作怎麼辦?許多腎友開始洗腎人生後,面臨該選擇血液透析或是腹膜透析的洗腎方式。若採「洗血」的血液透析方式,必須每周到醫院3次、接受一次4小時的血液透析。若採「洗肚子」的腹膜透析進行居家洗腎,則可依個人作息調整,每天換液4、5次,1次半小時左右,除了不適感較少外,也比較方便。像開店的老闆、計程車司機的腎友,可利用工作空檔或找地方自行操作洗腎,不僅具有隱私,工作也不必因此停擺,保有生活自主權。睡眠中可進行Q2.年長者大多會視力不好、手抖、記性差,做腹膜透析很怕會出差錯,這樣可以做嗎?有別於醫護人員協助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是由腎友自行操作,的確有不少人擔心操作困難,或年事已高而難以處理。事實上,腹膜透析過程十分簡單,甚至連輕度中風、視障者也可能勝任,若是以全自動腹膜透析機器代行,睡眠中也可進行腹膜透析。在完成導管植管手術二周內,醫護人員會反覆教導操作流程,並在每月回診時進行衛教。此外,部分全自動腹膜透析機器還設有遠距病患管理系統,即時回傳分析數據,讓醫護人員掌握病人居家治療情況,主動提供進一步的照護建議,研究顯示,此模式降低39%住院風險及54%住院天數。風險降至最低Q3.腹膜透析容易感染腹膜炎,或是洗不乾淨嗎?選擇腹膜透析的腎友難免擔心一時的疏漏感染腹膜炎。根據最新「2021年台灣腎病年報」,近5年腹膜炎發生率呈下降趨勢,為全亞洲最低,台灣現在腹膜透析在衛教、病情監控做得很好,操作時注意衛生清潔以及透析液的儲放環境等,腹膜炎的風險已經可以降至最低及獲得及時治療,腎友可不用為此擔心。至於毒素清洗乾淨與否,也是腎友關注的重點之一。血液透析每周在透析中心僅進行12小時的透析,腹膜透析除了免除必須前往透析中心之外,每天24小時幾乎都在進行透析,「連續性地洗,效果可比血液透析。」因此腎友可依照生活型態及工作所需,選擇腹膜透析做為往後長期的洗腎方式。腹膜透析治療有良好的臨床治療成效,腎友可多搜尋相關衛教資訊來選擇透析模式,同時改善病患落實執行及家庭支持,都有助增加實際洗腎成效。破除迷思後,腎友能更加了解不同的治療選擇,操作方便的腹膜透析可為需要長年洗腎的腎友開啟另一條自由之路。
-
2022-10-31 醫療.骨科.復健
洗腎多年卻突然變得肌無力 醫揭為什麼洗腎病患更該運動
68歲的蔡先生洗腎多年,不知何時開始,覺得爬樓梯容易喘,原本想說這是因為長期洗腎,而不以為意。最近發現坐在椅子上站起來變得費力,抹布也擰不乾,如此情況已經影響日常活動。直到回診腎臟科時向醫師提出此問題,被轉介至復健科,接受客製化運動訓練和營養建議之後,經過半年以上的訓練,蔡先生感受到上述的狀況有所改善。第三~五期慢性腎病病人全台灣盛行率11.6%,大約200萬,其中接受透析治療人數大約有9萬人。腎病患者因多重慢性病及坐式生活導致體能欠佳,甚至肌少症或衰弱症,雖然已有明確醫學證據顯示運動訓練的好處,可惜接受規則運動訓練者,少之又少,其中主要原因是沒有意識到生活型態有需要調整,以及沒有時間,尤其是血液透析病人到醫院洗腎占用了多數時間。運動即是藥,好處是多方面的,已經有大量明確的研究顯示,結構化的運動,除了改善肌力和心肺耐力,也可以改善三高(血糖、血壓、血脂),肥胖,還能促進正面的情緒,減少全身的慢性發炎,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減少跌倒風險和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對於慢性腎病友來說,更是可以提升腎絲球過濾率,運動時的流汗還可以讓洗腎病友放寬水分的攝取量。許多人認為平日的勞動就是運動,其實兩者是不同的;也常有許多病友認為散步即是運動,但強度太低的運動,無法提高體適能。有效的運動訓練,需要針對目標,進行適當強度、頻率、時間和類型,對症下藥方有效果。醫療照護理想上是由多領域團隊提供,包括:腎臟科醫師、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個案管理師及營養師。腎臟科醫師帶領透析治療團隊,給予透析病患高品質的透析治療,視病患需要轉介給復健科。復健科醫師須了解疾病史,評估活動功能、骨骼肌肉狀況等,一般會安排運動心肺功能測試、等速肌力測試、體組成分析等,透過以上檢測了解運動風險,開立運動處方。物理治療師進行個別化的訓練方案,包括有氧和阻力,很衰弱的病人則先以功能性訓練為主。營養師門診進行營養評估及衛教。個案管理師定期關懷,確保醫療遵從性,發覺患者問題盡快解決。雖然運動好處很多,但如果出現胸悶痛、喘、水腫、暈眩、體力短時間內明顯退步等,表示身體可能有不好的變化,請先暫停運動,並詢問您的醫師。針對慢性腎病病友,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土城長庚醫院)的經驗是,經由腎臟科和復健科等多科合作,導入生活型態介入,包括運動和營養諮詢,結構化運動採用環狀訓練,包括定功率腳踏車、踏步車、上下肢訓練機及核心訓練機等,阻力訓練機採等速設計,減少訓練中受傷的機率。對於血液透析病友,也考量洗腎時間,和病友討論適當的介入方案。傳統建議的非洗腎日到院訓練,病人天天跑醫院常覺得不方便,因此遵從性低;另外,洗腎中運動的缺點則是僅能進行下半身運動,上肢以及結構化的運動訓練難以執行。因此我們研擬不同的介入模式,例如,下午進行血液透析之腎友,可於當日上午到復健室接受復健;另針對不方便到院訓練之患者,提供居家訓練模式。訓練3個月之後,再安排檢測,如沒有進步,須尋找原因並調整訓練方式。有效、安全,並且可以滿足每位病友的生活習慣的介入方式,才能產生最好的效果,讓洗腎者又健美又健康。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本文轉載自台灣復健醫學會,原文網址:動起來! 創造豐「腎」人生)
-
2022-10-29 醫療.泌尿腎臟
腎友確診日記五/腹膜透析者確診,告訴你莫納皮拉韋使用狀況,居家隔離垃圾、衣物該如何處理
這一波Omicron疫情來勢洶洶,腹膜透析腎友雖然不必經常出入醫院,但由於疾病影響,免疫力較低,染疫及重症風險也比較高,因此需要加強疫苗接種。但目前的疫苗對於防止Omicron感染的效果比較差,主要在降低住院重症風險,因此就算腎友疫苗打好打滿,還是有確診的可能。這一陣子,相信許多腎友也都多少有著擔心可能染疫的不安情緒,因此中華民國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特別邀請一位熱心的確診腎友分享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哦!【註】作者確診日為5/14,相關資訊以最新公佈政策為準哦!--------------------------------------------腹膜透析腎友確診日記 之五(完結篇)【莫納皮拉韋使用狀況】藥物適用對象是具有重症風險的患者,並且必須在發病五日內未達重症者投放,我大約已經在第四天才取得藥物,藥物也是每人限定一次的療程,所以也沒什麼好考慮的時間,就開始按時服用。膠囊如圖示,外觀有那麼一點像拿百磷,根據醫院給的藥指引,藥劑是可以單獨吞食或與食物混用,另外也提供方便對吞食膠囊困難的患者,可以拆解錠劑泡製混合液的指引。由於每次服用間隔12小時,所以第一次用藥千萬留意時間,別選到一個可能是在就寢的接續用藥時間點。我自己是抓在上午10點跟晚上10點服藥,直接四顆膠囊分次吞服,而我的病程最嚴重的階段,也剛好就大概在這幾天處於比較高頻率的咳嗽與多痰,所以也說不準是症狀本來就輕,或是抗病毒的藥物有發揮抵禦免於重症的作用。用藥指引中提到可能副作用包含腹瀉、噁心、暈眩,我個人對噁心稍微有感,連帶對於食慾稍微有些影響,在藥物服用完畢後也逐漸恢復正常。【垃圾處理】成功取得專用處方藥大概就是初期較具難度的挑戰,接下來就是日復一日規律的休養、按時用藥,以及防疫隔離日常,會逐漸形成習慣進而駕輕就熟。不過由於足不出戶的緣故,也開始要來面對生活垃圾與替換衣物的問題。在最早期的垃圾處理方針,是要聯絡村里幹事或是居住地清潔隊後,將垃圾確實密封且表面消毒後,在指定時間約定放置門口,由專責的人員收取。慎重其事,我透過地方防疫專線轉介到地區清潔隊詢問,因應疫情發展快速相關規定也進行更新,我所在地清潔隊表示確實密封與消毒後,可與一般居家垃圾一同處理。手邊資源充足的狀況下,多套了兩三層垃圾袋,並且打包完成用酒精噴灑消毒表面,最後簡單做了一個小把手,方便家人拿取,也順利完成垃圾清理。【衣物處理】而衣物清理的部分,根據指引建議不與家人衣物混洗,也因此我最早的計畫是解隔離之後,把所有衣物一併帶回台北處理。但最後評估要帶的行李必須減量,所以也只好從必要的衣物,先委請家人單獨清洗一次。做這決定之前,也有參考近期天候較為穩定,盥洗後的衣物得以獲得充分日照消毒,加上隔離的浴室內,有很早以前就購置的紫外線消毒燈,方便在不使用衛浴設備時,簡單對衣物進行表面消毒。所以就把適量的衣服消毒後,放進也完成過表面消毒的箱子裡,請家人在做好充分防護的前提下協助清洗。【防疫關懷包】由於之前實在沒有身邊親友走過確診流程,本來一直幻想以為,會有專人來訪視評估居家隔離可行與否,進而順便提供關懷包之類的,後來也是自行應變找到答案。所在縣市使用得來速的機制,由委託者攜帶確診者的證件正本或是影本,就可以快速領取。另外,隔離地的關懷包亦同時提供同住者快篩領取,而且在認定上感覺為了便民較為寬鬆,除非是同住領取超過4人份,需要提供電話以便日後查核外,跟據家母領取的經驗,出示身分證後告知同住者為兩人,就直接拿到關懷包與同住者的快篩了。基本上關懷包最初設立目的,應該是要幫助確診者挺過隔離初期,無法及時準備食物、乾糧、生活必需品的緊急備援物資。但以現況來說,大多上述需求也有替代的外送平台或是鄰里服務系統可以提供必要協助,加上各都市在面對案例暴增的時間點有所不同,所以我覺得也不用特別去比較哪個都市提供的速度或是關懷包內容如何,就當是地方政府的關懷心意即可。【解隔準備】在最後的倒數兩天,除了隔離日常外,也逐步開始整理生活環境,除了浴室的周邊消毒,也把房間內常接觸的書桌、床位、地板,慢慢排程進行清潔與消毒作業,行李也都盡量收納到行李箱、整理箱中,方便完整密封、表面消毒與安全搬運。交通部份,針對確診者第八天起的自主健康管理,到底允許怎麼樣程度的外出與人際互動,我實在很難找到一個明確的準則,特別是我的工作需求,有搭乘高鐵往返各都市的需求,實在不想造成防疫上困擾或造成周邊的人增加染疫風險。於是我跟所屬的地方衛生局諮詢,直接詢問我能否在第八天(自主管理第一天),直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返回台北住處。對方只能回答「建議在離峰時段使用大眾運輸,盡量減少與不特定對象接觸機會。」嗯…,在我來看既沒有不行,也沒有完全無顧慮使用,感覺就是第八天起就是自行判斷的良心防疫。考量之後工作的行程,很像不太容易避免在人多的時候使用各種大眾運輸,加上需要帶回台北的行李偏多,只好協調家裡的自小客車,決定自己開車北返。【後記】由於在家隔離獲得非常充分的支援,加上公司也給予相當適切的安排,特別調整勤務可以讓我在家上班,感覺上只是當了一個禮拜的宅男,對於解隔期滿來臨沒有特別的感受。但我也確實因為活動減少,感覺體能、肌力有些許退化。回想起來確實有因為呼吸道不適的關係,除了平常工作久坐外、會有點抗拒簡單運動維持日常的基礎消耗,所以隔離期間整體熱量攝取較平常低,體重有因此下降2公斤左右。解隔當天,甚至覺得平常爬上爬下的樓梯,有那麼點陌生的負擔。所以會建議隔離期間,還是要培養在家能簡單維持體能的活動,幫助自己維持作息與體能的正常。另外,我個人的症狀,在咳嗽與痰多的狀況較為顯著,即使是快篩陰性、確診後的1個月都還是受到影響,特別是在晚上或是在空調過於乾燥的環境,會比較容易刺激喉嚨的不適感。在對症用藥的部分,醫師也都是按照確診第一次的門診處方持續投藥,大約到接近1.5個月起,上述症狀才逐漸消失。另外在確診的第二天,剛好在腎臟病友群組裡,有位病友的媽媽遇到了病友快篩陽性不知該如何是好的狀況,趁著自己也剛經歷過無頭蒼蠅的摸索階段,就私訊對方提供必要的資訊協助。在問答來回的過程中,真的可以感受到愈是在資訊發達的現在,不管是城鄉或是年齡的差距,無形間都在加劇數位落差的存在,特別是在本土案例激增的現實下,更多時候需要確診者或親屬靠自己找答案。所以對於年長者、或是沒有習慣使用數位平台、智慧型手機的民眾來說,從確診到通報乃至後續取得必要醫療與生活資源,以符合正確防疫規範的前提下進行合法隔離,可能會是頗具難度的挑戰。所以,經過自己確診的歷程,更能清楚並且同理確診者或同住者的心境,也真心認為,在沒有感染風險的疑慮下,能力範圍內主動給予確診者關懷,並提供其協助,在這個較為嚴峻的時刻裡,是非常必要的互助行為。也因此期望透過自身經驗,能夠讓同為腎臟病友,在遇到類似狀況時可以有所參考,也祝福大家能夠平安的挺過邁向共存的過渡時期。【延伸資訊】📌透析腎友取得新冠肺炎口服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注意事項fb.com/7730624490344198📌腹膜透析腎友確診日記之一 👉 fb.com/5038008519587896之二 👉 fb.com/5040836505971764之三 👉 fb.com/5060589207329827之四 👉 fb.com/5062372730484808(本文內容由中華民國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粉絲專頁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2-08-01 養生.聰明飲食
芒果有毒、荔枝上火、西瓜性寒?專家教怎麼吃水果消暑才健康
面對炎熱的夏季許多民眾會吃水果消暑,不過有些水果的特性也讓部分民眾產生困惑,包含芒果有毒、荔枝吃了上火、西瓜性寒等民間流傳的說法。對此,花蓮慈濟醫院營養科組長林惠敏為大家逐一解析、分享該怎麼吃才健康。芒果富含高熱量、高營養 這三類人要注意「份量」針對過去大家會覺得芒果有毒的原因,林惠敏解釋,芒果是棲宿科植物,它的樹枝的汁液帶有間苯二酚類、漆酚,當摘下芒果時汁液會殘留在外皮,有些人會對汁液過敏,碰了之後皮膚會有過敏反應導致皮膚有紅腫發癢的狀況,因此覺得芒果對皮膚不好;有些人則對芒果過敏,食用後會跟人體的e型免疫球蛋白結合並產生組織胺,出現蕁麻疹的反應。不過,上述都不是造成芒果有毒性的原因,林惠敏強調,在營養學角度上,芒果在水果界是熱量相當高的水果,以甜度最高的愛文芒果來說,吃一顆200克的愛文,就可以攝取190大卡的熱量。此外,芒果的維生素A營養含量很高,可以促進人體上皮組織的完整度、皮膚的完整性、提升免疫功能並避免一些病毒感染風險;吃一顆芒果也可以攝取到大概40~50毫克的維生素C,對保養皮膚是有好處的。芒果適合需要增加體重、成長、發育的民眾,林惠敏提醒,若是食慾不好虛弱的長者、成長發育中的幼兒或青壯年期,一次吃一顆芒果都是適合的會比食用一些飲料、甜點的熱量都低,還可以獲取更多營養素。不過, 糖尿病患者、三酸甘油酯過高、BMI超過27以上的肥胖病患則需要控制數量。荔枝不宜吃太多 6顆即可補充40~50毫克維生素C林惠敏指出,在西方營養學上面沒有「上火」這個說法,荔枝屬於比較溫熱的食物,熱量也是高的,只要吃6顆荔枝就可以吃到80大卡。民眾通常購買荔枝時普遍會一次選購2至5斤,加上荔枝很好入口,導致容易攝取過量。荔枝的維生素C很高,只要吃6顆荔枝就可以補充40到50毫克的維生素C,林惠敏補充,荔枝的鎂離子含量也較其他水果高,適合大量運動後補充電解質、心臟疾病以及虛弱的長者。此外,荔枝也能保護人體細胞,避免身體氧化。林惠敏也提醒,荔枝、芒果一樣都屬於高熱量的水果,所以糖尿病、肥胖、高3酸甘油酯血等患者要控制份量;已經在洗腎的腎友們,若要控制鉀離子的病人也不能吃太多。西瓜為「高升糖」水果 糖尿病患者可食用「靠近白色的果肉」西瓜的水分含量非常高,100公克的西瓜只有46大卡的熱量,林惠敏建議,一次的份量用家中的食用碗盛,大概在180克到190克左右。西瓜有個很特別的成份「瓜氨酸」可以在運動過後放鬆血管、降低血壓,適合運動員、大量運動後補充水分、鉀離子,並攝取瓜氨酸讓肌肉得到舒緩。此外,西瓜的中的茄紅素也有保護攝護腺癌、心臟血管的安全與功能性。林惠敏也提醒,西瓜也是高升糖食物,夏季天氣炎熱很多糖尿病友容易服用西瓜過量,建議病友們吃西瓜時吃越靠近白色的部分,糖分就沒那麼高,不要去吃到中間最甜的部分。最後,林惠敏呼籲,夏天天氣炎熱,夏季水果甜度都偏高,加上水果在收採完後沒有拿去冰箱冰會繼續成熟,導致夏季時民眾容易攝取水果過量,提醒民眾要注意水果保存切勿一次過量攝取。(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水果放冰箱延長保存期限?很多人做錯了 營養師曝「這5種」放冰箱照樣壞 ·水果愈甜熱量愈高? 營養師公布「夏季水果TOP15熱量排行」...西瓜竟墊底
-
2022-06-30 養生.聰明飲食
愈臭愈好吃?榴槤「4大意想不到好處」曝 1類人別狂嗑
你喜歡有東南亞水果之王之稱的榴槤嗎?很多人一聞到就臭得逃離現場、但有些人卻被香到流口水,為什麼榴槤會有獨特又超重的味道?榴槤特殊味 來自揮發性含硫化合物營養師高敏敏說,其實榴槤的特殊味道是來自不同的揮發性含硫化合物,像是酯、醇類、酸等,通常榴槤發出味道,就表示熟了。不過,撇開榴槤的重味道,其實適量吃榴槤真的超營養!榴槤營養價值豐富 腎友當心鉀含量以每100g的營養價值來說,其熱量127kcal偏高,建議要注意「攝取量」,一次吃一個小飯碗或一顆拳頭的量就好(約50g);碳水化合物29.7g;膳食纖維3.2g,幫助腸蠕動,使排便順暢;鉀459mg可以排出多餘的鈉,還能利尿消水腫、調節高血壓,但比較要注意的是,榴槤含鉀量偏高,高敏敏建議,腎臟病病友要控制攝取量。維生素C+葉酸 補足人體所需此外,維生素C含量約44.3mg,不只增強保護力、對抗壓力,更是參與體內膠原蛋白的合成,能改善缺鐵貧血,以及縮短傷口修復時間,且有138μg葉酸,是製造紅血球的重要角色,也是孕媽咪必備的營養之ㄧ。榴槤好處多 抗氧、助代謝1.富含抗氧化成分:中和體內自由基、延緩老化2.助排便、助開胃:膳食纖維幫助順暢,刺激消化液的分泌3.對心血管有益:鉀使血管放鬆,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4.備孕必備營養:葉酸、鐵幫助補血,減緩疲勞延伸閱讀: ·水果爛一小塊削掉再吃? 營養師揪「隱藏陷阱」:小心罹3種癌機率飆 ·水果放冰箱延長保存期限?很多人做錯了 營養師曝「這5種」放冰箱照樣壞 
-
2022-06-26 慢病好日子.更多慢病
慢病主題館【骨質疏鬆】糖友、腎友、免疫疾病患者 也要小心骨鬆危機及早檢測骨密度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慢性疾病,醫師提醒,女性停經之後的骨質會快速流失,老年時的骨質可能失去一半,而糖尿病、慢性腎病,自體免疫等疾病患者,也是骨鬆高危險群,不可不慎。失去雌激素保護,停經後婦女骨質快速流失。陽明大學附設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馮尚文表示,人體的骨質由造骨細胞及蝕骨細胞調控,骨鬆是因骨骼的質或量變差,易發生骨折。人體骨量從青春期開始快速成長累積,30歲左右達到巔峰,據國健署資料統計,中年以後骨質每年約減少0.3%至0.5%,而女性的雌激素會抑制蝕骨細胞的活性,降低骨質破壞與吸收,因此女性停經後失去雌激素保護,骨質流失的速度會加劇,故停經後婦女須更加留意骨鬆的發生。第一型糖尿病、腎臟病、紅斑性狼瘡等,都是高危險群。另外,部分慢性病如糖尿病、慢性腎臟病也會帶來次發性骨鬆。馮尚文說,第一型糖尿病人因為胰島素和IGF-1等荷爾蒙缺乏,導致造骨細胞功能受損,造成骨鬆。再加上第一型糖尿病在青少年時期發病,來不及累積足夠骨量。內科學誌顯示,30至40歲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骨質不足和骨鬆的比例是對照組的兩倍。慢性腎臟病也會導致骨鬆,主要因為鈣和磷的代謝異常、維生素D缺乏、繼發性副甲狀腺功能亢進,腎臟國際醫學期刊指出,洗腎病人的骨折風險約為正常人的四倍。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因有多項共病,且長期使用類固醇,也易發生骨鬆。紅斑性狼瘡及類風濕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發炎性細胞激素上升,引起蝕骨細胞活性增加,也會造成骨質流失,骨密下降;再加上使用類固醇藥物,同樣會造成骨鬆。次發性骨鬆患者,先治療好慢性病,才能改善骨鬆。針對以上這些慢性病衍生的次發性骨鬆患者,馮尚文表示,應轉介至次專科,如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風濕免疫科等,先治療原本的病因,才能大幅改善後續引發的骨鬆,但仍不能忽略骨鬆可能帶來的風險。針對已有骨鬆風險因子者,馮尚文建議可主動去醫院做骨密度檢測(DXA),並利用FRAX(骨折風險評估工具)計算未來十年之髖骨骨折或主要骨鬆性骨折風險。若為高風險者,就要直接以藥物預防及治療。目前骨鬆藥物包含口服和針劑,一旦確診骨鬆,病患應積極接受治療,不可隨意停藥,避免發生骨鬆性骨折後造成的併發症風險,甚至可能導致死亡。而在生活習慣上,建議民眾自年輕時培養規律運動的習慣,同時戒菸酒,飲食上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提前存好骨本,降低骨鬆風險。骨折風險評估工具(FRAX)https://www.sheffield.ac.uk/FRAX/tool.aspx?lang=cht【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2-06-1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腎友確診日記二/腹膜透析者確診,通報1922釐清3問題 教你怎拿隔離通知書、視訊看診拿莫納皮拉韋
這一波Omicron疫情來勢洶洶,每日確診破萬例已超過一個月了。腹膜透析腎友雖然不必經常出入醫院,但由於疾病影響,免疫力較低,染疫及重症風險也比較高,因此需要加強疫苗接種。但目前的疫苗對於防止Omicron感染的效果比較差,主要在降低住院重症風險,因此就算腎友疫苗打好打滿,還是有確診的可能。這一陣子,相信許多腎友也都多少有著擔心可能染疫的不安情緒,因此中華民國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特別邀請一位熱心的確診腎友分享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哦!【註】作者確診日為5/14,相關資訊以最新公佈政策為準哦!延伸閱讀:腎友確診日記/剛打完第四劑…喉嚨不適竟確診!腹膜透析腎友確診,告訴你怎麼隔離怎麼視訊拿藥--------------------------------------------腹膜透析腎友確診日記之三5/15(日)大約凌晨2:00引流不順被機器警示音叫醒,又因為前日非常早就寢,大半夜精神甚好…就順便看一下健保快易通。可能當時所在城市的檢驗量能充足,約莫12小時就看到⚠PCR檢測陽性⚠好的,感覺又更睡不著了。根據手上找到的資料,想到一些不太確定的問題,索性就拿起桌上的紙筆先條列式寫下來。心裡盤算著:不知道大半夜,1922好不好打?反正也睡不著,不如就來試試看到底有多難打。索性就一邊繼續用電腦爬文找答案,一邊電話撥1922掛在旁邊等接聽。等待時間共計15分鐘。比心理預期還快就有人接聽。釐清了幾個問題:1️⃣ 腹膜透析患者,現行防疫措施,會有強制集中檢疫的處置嗎?☎️1922答:目前若情況不危急、症狀沒有轉趨嚴重的趨勢(呼吸衰竭或衰竭、臉、指甲、耳朵及嘴唇的顏色不正常且皮膚濕冷或急性意識改變),居隔條件允許下,應該就地居家照護即可。2️⃣ 確認確診者7+7與接觸者適用3+4,個別的第0日認定。☎️1922答:以我的案例來計算:以【確診者PCR 採檢日】為起始日第0天,隔離起訖為5/15(日)-5/21(六)24:00。若是3+4對象:在沒有轉為確診的前提下,都是以【與確診者最後一次接觸】為起始日第0天起算。舉例來說,我5/13(五)從台北南下前,有跟太太一起出門,該日返家若未與同住雙親碰面,反而在5/14(六)開門與雙親接觸,則太太的居隔起迄為5/14(六)-5/16(一)、雙親的居隔起迄為5/15(日)-5/17(二)。3️⃣ 若真的有轉中重症的趨勢,要如何有效求助。☎️1922答:除了自行撥打119之外,還可以聯絡地方衛生局,協助安排後送,但後送的準則與作業細項,必須按隔離所屬地方政府的規定與安排,1922客服強調,以上回答只能以中央現行辦法做方向性的說明。重點的問題問完,還順便請教了如何用健保快易通內連結到法傳通報系統。天亮後按照自己的接觸史回報親密接觸者,當時的法傳系統,應該是自行回報的親密接觸者【身分證字號】與【最後接觸日】,作為3+4起訖時間依據,按實際情況填寫後,逐一告知通報對象他們必須配合3+4的起迄時間。✅總結起來,趕在快篩陽當天火速前往PCR,是很非常正確的決定。由於PCR結果在5/15(日)出爐,自己的7+7和太太的3+4都是,是以較早的日程起算,特別是太太3+4部分,只有隔離第3天耽誤到一個上班日,算是不幸中的大幸。😷身體症狀部分,體溫在這天已經穩定低於37度,雖然喉嚨沒有惡化到非常不適的程度,但咳嗽頻率顯著提高,過程中也都有較不易咳出的痰,以我的病程來說,上述兩項症狀最明顯且難纏。由於預先安排的視訊門診在週一下午,所以手邊剛好只有普拿疼可以針對咽喉痛控制,其他能做的就是好好吃飯休息。5/16(一)【電子隔離通知書】一早就收到【電子隔離通知書】發送系統簡訊連結,系統預設開啟密碼是確診者身分證後六碼。雖然基於個資保護聲明,頁面說明該連結3日後會失效,如果有下載或是列印需求,要在收到訊息的3日內完成,但我後來有試過,連結到六月都還沒有失效。******腹膜透析腎友確診日記之四5/16(一) 續【新冠視訊門診】這也是確診隔離後的第一個上班日,剛好就用電子隔離通知書向公司人事正式告假。接著就是腹膜透析和新冠兩個門診分別在上午與下午,一整天就在一連串安排視訊看診的準備跟聯繫,後續與醫師視訊看診,以及聯絡領藥的細節中度過。🩺新冠門診醫生最後開了三種藥給我,除了針對顯著症狀的止咳與化痰藥物外,最後一樣就是適用於透析患者的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當時抗病毒藥物確實只能在醫院領取,且因為這類型藥物都是緊急授權,所以領藥還得先簽署【病人治療同意書】,加上抗病毒藥物在【發病五日內】投藥較為有效。因此不可能等解隔離才自己去領取,剛好同住家人次日即可外出,便委由家人攜帶所需證件依領藥編號到醫院指定地點領藥。⚠️【定位飄移】相信大家都有看過類似的新聞,明明都沒有外出,卻收到離開居隔位置的警告簡訊。在傍晚第一次收到,但就跟它內文呈現一般,除了單方面的恐嚇之外,好像也不需要特別做什麼事。👮晚上就接到陌生來電,是所在隔離地分局派出所的員警,簡單說明就是國家機器透過警政系統,來看看我有沒有好好待在隔離位置。在這裡必須向基層員警致敬,由於我隔離位置在四樓,本來員警只需要我開窗戶跟他揮揮手,證明我在家就好。但無奈我房間隔著公區域的樓梯才能開窗,員警居然二話不說直接爬上四樓到我房門前確認。試想每天都幾千、幾萬個人在確診,定位亂跑的人一定也不是少數,去看確診者在不在家,還要實際面對確診者,以上絕非警察原有的工作內容,更不用說在這過程中必須承擔的高風險。但話說回來,我隔離期間也曾經有過和我家同樣路段門牌號碼的外縣市員警,打電話來確認我人在哪裡、這地址沒有四樓之類的問題。這明顯是法傳系統或是跟警政、戶政系統勾稽時,部分地址資料不完整所致。但至少向兩個打來確認所在位置的單位說明解釋後,我個隔離七天裡,還是收到超25封的警告簡訊,雖然後面也都沒有警察再來確認,但不免還是會讓人感到困擾。5/17(二)💊【莫納皮拉韋】在家人的協助下拿到前一日門診的處方藥,止咳化痰藥是針對個人症狀,重點還是在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一人份藥物直接給一整罐40顆,每一人份的療程,參考疾管署的說明,每次服用800毫克(每顆膠囊200毫克,服用4顆),每日2次、連續服用5天,期間不能自行停藥,避免病毒清除率受影響。⚠️由於國內現在常用兩款抗病毒藥物都只有緊急授權,所以醫生開藥前頗為謹慎,一方面有告知Molnupiravir臨床經驗有限,使用後還是有可能會發生先前使用時未曾通報的嚴重與非預期的不良事件外,同時也會確定患者自身的用藥意願,而不是領來放家裡當平安符的。(待續…)【延伸資訊】居家照護注意事項,參考護師公會全聯會製作的懶人包:fb.com/7730624490344198(本文內容由中華民國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粉絲專頁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2-06-1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腎友確診日記/剛打完第四劑…喉嚨不適竟確診!腹膜透析腎友確診,告訴你怎麼隔離怎麼視訊拿藥
這一波Omicron疫情來勢洶洶,每日確診破萬例已超過一個月了。腹膜透析腎友雖然不必經常出入醫院,但由於疾病影響,免疫力較低,染疫及重症風險也比較高,因此需要加強疫苗接種。但目前的疫苗對於防止Omicron感染的效果比較差,主要在降低住院重症風險,因此就算腎友疫苗打好打滿,還是有確診的可能。這一陣子,相信許多腎友也都多少有著擔心可能染疫的不安情緒,因此中華民國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特別邀請一位熱心的確診腎友分享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哦!【註】作者確診日為5/14,相關資訊以最新公佈政策為準哦!--------------------------------------------腹膜透析腎友確診日記之一前言:寫在個人7+7的最後一天,雖然國內疫情的近期發展已進入高原期,可能相較於10天前,許多中央地方不同調跟快速滾動修正,加上各種自主應變的資訊混亂,目前事發先後順序與隔離限制,應該大眾普遍認知清楚許多。但有鑑於腎友遇到需要考量的困難點,還是與一般民眾有所差距,本文以【腹膜透析患者】的確診歷程作為經驗分享,提供給有需要的朋友們參考。5/13(五)腹膜回診醫院安排第四劑注射門診,加上周末預定至台南出差,週五中午抵達高雄,並於下午安排第四劑疫苗注射。結束後返家休息,晚上晚餐後開始略有畏寒、疲勞感,推測與疫苗作用有關,提早上機休息。5/14(六)09:00起床時尚未結束療程,但除了疫苗導致的身體微熱與注射部位輕微腫痛外,發現吞嚥口水喉嚨有奇怪的感覺,雖不至於腫痛,但就是覺得有明顯不正常,馬上確認疫苗的注射須知,同時綜合網路上可找到的資訊判斷,喉嚨不適可能與打疫苗無直接關係。當下還沒與機器分離,因此開始盤算到底要不要自行快篩確認。客觀條件:1.我自己一人住在自家四樓,父母住在三樓,目前也都沒與同住家人接觸。若真有萬一,家人也許在沒有被影響的狀況下,可以支援。2.有獨立的衛浴,萬一不幸確診,應該可以因應隔離。3.立刻檢查藥水庫存。→若可居家照護:使用機器庫存,安全→若不可居家照護,須集中檢疫或住院:手洗庫存,愛多尼爾略為不足,但利用2.5%,足以應變到透析主護上班日。4.這趟出來本來就是要連續9天差旅,換洗衣物、日常用藥、傷口護理的材料都有備足。5.工作安排:非常不安也完全未知,但若不篩,整天都用不安的心情在工作。但由於喉嚨的狀況,各方客觀資訊都顯示跟疫苗關係不大,若直接跨出門,首當其衝會是雙親。綜合考量下,決定執行快篩。10:30 快篩陽性馬上衝去把房門鎖上,避免雙親直接進房。由於在此之前,身邊沒有親友走過確診、隔離甚至是進入匡列的程序,完全不知道隔離天數怎麼算、領藥怎麼辦、哪天可以復工回去上班、移動能不能搭高鐵、洗腎者會不會強制移送去集中檢疫所隔離、還有腹膜透析門診剛好在下個星期怎麼辦…100個問題瞬間噴出,慌張了有一會兒。******腹膜透析腎友確診日記之二這個時間點在假日,所以我沒辦法向透析主護尋求建議與協助,完全要靠自己應變。所以先想到同住雙親最少會經歷3+4,決定先跟家母聯繫。剛好正在外購物中的家母,在我簡短說明後,也隨即意識到會被關家裡3-7天,馬上把缺乏的物資一次購足後匆匆返家。再來,不確定感染來源,但前一天跟週五上午與太太確實有超過15分鐘無口罩的接觸,所以也聯繫在台北的太太,確定沒有症狀或不適後,立即做至少要3+4的準備,並且進行快篩(所幸為陰性)。接著聯繫工作主管,說明快篩陽性,下週外務差勤都必須應變。人事主管也希望透過隔離通知書來定義隔離的起迄時間。所以看起來,我必須先自行取得確診的事實,按現行規定(如有更新規定則以指揮中心公告為準),有【PCR確診】及【快篩陽+視訊門診透過醫生判斷後確診】,以上兩個途徑,會正式進入CDC隔離程序,也才會接到法傳系統要求填寫回報接觸者、以及後續的隔離通知書,告知隔離起訖日期、相關規定。本來以為可以用「快篩陽+視訊門診」的方式確診進而拿到隔離通知,甚至拿到處方藥。但無奈我用了政府狂推的「健康益友app」,實在找不到週六有營業且在我住處附近的診所,所以決定改尋求「PCR」這條路。接著開始找所在地高雄的車來速篩檢站資料,並且致電1999確認免預約,就把自己快篩陽的卡閘收進透明塑膠袋中,交代家人把和樓梯相通的門關好後,就自行驅車前往車來速。13:10抵達高雄車來速,由於正在下大雨,並沒有等太久,前後不到10分鐘就完成採檢返家休息。回到家之後,把家用車內部盡可能全面的酒精消毒後,關回房間裡才開始比較冷靜思考接下來的事情安排。當下具體症狀開始有些咳嗽,鼻水的症狀產生,額溫都在36.8-37.0徘徊。●居家生活部分:先交代家人,在門口打一張【小桌子】,餐點跟必需品都在這邊遞交。避免食器傳遞造成感染,盛裝餐點以【免洗餐盤、碗】為主,我在房間內清洗完畢後分類收納,解隔再處理。餐點以能吃飽為前提,【盡量不留廚餘跟剩菜】,若有,集中放【小袋子密封】暫時放在對外窗台。家裡沒有囤瓶裝水的習慣,所以飲用水準備一個【廣口水瓶】,有需要添加時,再電話通知家人拿水壺上來,直接【無接觸】倒入瓶中。由於房間空間充足,有把握垃圾不外出,替換衣物也都先集中收納在房內。●醫療需求部分:【新冠門診】推測除了症狀緩解用藥之外,洗腎患者可能會預先投放防重症藥物。但稍早爬文發現,腎臟功能不全的確診者會建議預先投放的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似乎不會是一般診所、藥局可以取得,所以我就決定以醫院視訊門診優先考量。剛好發現自己腹膜所屬院區在下周第一個上班日下午,還有可預約時段,馬上就掛好視訊門診。【腹膜透析門診】原訂在5/16(一)上午,由於去年三級警戒時,已嘗試使用視訊門診,所以就把自己的掛號改成視訊門診,並準備週一一早就跟主護先電話說明。關於新冠視訊門診部分,陸續爬文發現,門診時都會要求出示健保卡與陽性卡閘,心裡一驚想說下午驗PCR時已經在車來速丟棄,正當想再戳一劑之前,想到PCR陽性的通知,應該也可以作為確診依據,就決定靜待PCR結果。一個半天各種資訊的消化與應變及執行後,轉眼間已經接近傍晚,感覺在PCR結果出爐以前,已經沒有其他非現在做不可的事情,於是就快速盥洗,接上機器後把晚餐吃完,早早就寢休息了。(待續…)【延伸資訊】居家照護注意事項,參考護師公會全聯會製作的懶人包:fb.com/7730624490344198(本文內容由中華民國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粉絲專頁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2-06-08 醫療.泌尿腎臟
避免群聚染疫 在家洗腎增加
●透析腎友染疫風險高,在家洗腎可避免感染●經皮植管術後當天可透析,節省治療準備時間●腎友確診應主動告知衛生單位,以利安排洗腎場所「需要定期透析的媽媽確診了,怎麼辦?」「如果確診,還能去診所洗腎嗎?」全台洗腎人口近10萬人,許多腎友確診新冠肺炎後擔心無法到洗腎室進行透析治療,怕被拒於門外。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腎臟科主治醫師黎思源表示,當前各醫療院所與透析診所陸續做出調整配套方式,幫助病友治療不間斷,為降低染疫風險,居家透析治療亦是可能解套的方式之一。腎友免疫力弱 較易感染透析腎友免疫力弱,是染疫後引發重症的高危險族群。為了持續治療以維持生命,血液透析腎友必須到洗腎室接受每周三次、每次四小時的洗腎治療,群聚會是一個不容易克服的難題。北部大醫院及洗腎中心曾統計透析人口感染新冠肺炎比率為11%,與5月25日統計全台染疫人口約6.2%相比,透析人口染疫率明顯高出不少,不難想見腎友們的焦慮。免疫力低下的族群,最好減少群聚以避免感染。透析治療方式可分為兩種:血液透析俗稱「洗血」,是將血液引流到體外機器快速移除血中毒素,兩天進行一次,病患一周需到院透析三次;另一種透析方式為居家腹膜透析,俗稱「洗肚子」,透過腹部的導管輸進乾淨的透析液進行治療,可在家自行操作,每月回診一次。腹膜透析 可結合雲端監控黎思源指出,近來選擇在家洗腎的病患愈來愈多,除可歸因為疫情間減少群聚外,也因新的經皮植管技術成熟,大幅縮短透析前的準備期,可迅速開始治療。台北榮總統計過去一年來照顧的洗腎病患,發現腹膜透析病患較前一年增加約三成。義大利在Delta病毒期間統計資料也顯示,腹膜透析的感染率較低,約為血液透析的一半。以往腹膜透析病患須先進行全身麻醉的傳統植管手術,建置洗腎管路,復原二周後才能開始透析治療;近年新的經皮植管技術,植管完當天就能開始透析,相比血液透析建置管路後需2個月等待血管養成,經皮植管「隨裝隨用」,大幅縮短等待期。近來腹膜透析也結合雲端管理系統,自動記錄病患在家透析時的生理數值,如引流量、透析時間是否足夠等,讓醫護端能同步管理病患的治療情形,有問題立刻聯繫。尿毒症像近視眼 不必悲觀台灣人受舊觀念影響,普遍認為一旦洗腎,人生從此就是黑白的。也是透析腎友家屬的黎思源表示,尿毒症就像近視眼,可以用醫療科技回到接近正常的生活,腎友不必抱持太過負面想法。血液透析治療就像戴眼鏡矯正視力,雖然吃麵眼鏡會起霧,鼻梁會產生壓痕,但仍可正常上班工作;腹膜透析則像戴隱形眼鏡,雖需要保持乾淨,但會比戴傳統眼鏡更具彈性,對生活作息影響更小。換腎像近視雷視手術,短期有比較大的風險,長期的預後最好。確診要洗腎 多安排原診所受疫情影響,有報導指出確診腎友洗腎遭拒等狀況出現,即便當前政府及醫療端已為腎友們做好準備,不少腎友仍擔心確診後恐成為新聞中的主角。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政策規定,血液透析病患一旦確診,原則上會以在原透析診所透析為主,或可轉介衛生局媒合專責醫院。黎思源說,大部分醫療院所量能足夠提供原地透析,隨著疫情發展嚴重,各醫院及透析診所也發展出因應方式,如為確診的透析病患加開病房當作機動的洗腎室。黎思源建議,腎友確診後應主動告知原透析診所或衛生單位,以便安排透析場所,也呼籲透析治療的腎友,出入密集場所時配戴N95口罩。
-
2022-05-25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高齡社會居家透析 生活品質不NG
台灣將迎向超高齡社會,熟齡族更重視自我生活型態,也同時影響其醫療選擇。「引人入腎」Podcaster、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腹膜透析主任林軒任發現,熟齡腎友不再圍繞兒女而居,已開始規畫晚年圓夢,因此當進入透析選擇時,能否自立生活變成重要的考慮。根據腎臟年報最新統計,2018年新增12346名透析病患當中,男性平均年齡65.7歲、女性69.4歲,且熟齡族趨勢愈來愈明顯。在家腹膜透析 行程較自主「有些熟齡腎友還想出去泡茶,到處開車趴趴走。」在林軒任的診間,愈來愈多非典型的熟齡腎友出現。像有一名70多歲男性病患,選擇腹膜透析後,照樣登山,享受「自主假期」;另一名80多歲女性病患,要在北部和中部的兩個兒子家輪流居住,不宜一直更換洗腎醫院,便選擇腹膜透析,保有北上南下的生活自主性,兩個兒子既能維持工作也能照顧媽媽。林軒任指出,有些熟齡腎友覺得待在家裡比較開心,會選擇學習如何在家操作腹膜透析,若家中有外籍看護,多學一個透析換液技能並不難。部分住在長照機構的年長腎友,因機構內沒有洗腎室,需外送到特定的院所洗腎,腹膜透析是一個解套的方式。選治療方式 關乎生活型態林軒任說,慢性腎臟病分為五期,當病程進入第四、五期末期腎臟病前期時,他會向病友溝通三種治療方式,分別為換腎、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洗腎後想要怎麼樣的生活型態,包括能否自我照護、繼續工作、有自主的假期,或與照顧者達成共同期待的生活樣貌,都是腎友在選擇透析治療方式時會考慮的。血液透析俗稱「洗血」,是將血液引流到體外的機器,移除血液裡的毒素,每周到醫院或透析診所三次,一次四小時。腹膜透析俗稱「洗肚子」,是透過腹部的導管輸入乾淨的透析液進行治療,可在家自己操作,一天換液三到五次慢慢移除體內毒素,對心血管負擔較小,每月回診一次即可。換腎雖為首要推薦選項,但腎臟來源是最大的問題。居家腹膜透析與居家血液透析均稱為「居家透析」,在美國、香港等國的施行比例較台灣普遍,也逐漸受到重視,目前國內選擇居家透析的病患以腹膜透析為主,隨著高齡趨勢帶來居家醫療的觀念,居家透析政策與配套措施開始被慎重討論。決策權在病友 為自己負責林軒任觀察,還是有很多腎友對居家腹膜透析不太了解,透過好的醫病共享決策,病人能在醫師充分告知資訊下,了解各種治療方式,並擁有決策權,而非完全聽從醫師建議,他說:「病人可以自己選擇透析方式,相對的也要為健康負起責任」。「洗腎不是人生的終點。」林軒任接觸許多腎友後有感而發,在洗腎方式多元化之後,增加病患對自我生活和醫療的主控權,因此,「洗腎雖不是件太快樂的事,但把它當成每天都要吃藥一樣,當自己可以決定生活的一些事情後,洗腎就不再是可怕的事。」延伸閱讀:Podcast節目「引人入腎」
-
2022-05-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腎臟病能吃清冠一號嗎?使用新冠口服藥有無禁忌?醫詳解腎臟病患染Omicron該怎麼辦
最近COVID-Omicron造成的疫情快速升溫,本土單日新增案例突破8萬5千例,累積確診人數達到98萬1千多例,累積死亡數為1176例。在疫苗施打方面,第1和第2劑施打人數已超過80%以上,第三劑達到63%以上,而第四劑也從5月16日開打,三天來也施打了1000多劑。近期在為多囊腎腎友進行健康講座時,常被問到是不是該打第四劑疫苗注射?清冠一號在慢性腎臟病族群是否可以使用?當多囊腎病患者檢驗PCR陽性時,服用口服抗病毒藥有無禁忌症?還有在居家隔離期間要如何做好身心靈的調適?針對這些常見的問題,在本文來為大家解惑!慢性腎臟病族群是不是該打第四劑新冠疫苗?首先關於第四劑疫苗的注射,也稱作第二劑追加劑,目前可以選擇的疫苗包含莫德納(Moderna)疫苗半劑量、BNT疫苗全劑量、蛋白質次單元之高端疫苗和尚待原廠進口的Novavax疫苗全劑量。若在先前劑次接種出現不良反應,對前述疫苗產生過敏者,才可接種AZ疫苗。政府公告能夠接種第四劑的對象,是18歲以上免疫功能低下且病情穩定者,包含有8類族群,洗腎患者名列其中,其他對象為一年內曾經或正在進行免疫抑制的癌症患者、器官移植或幹細胞移植患者、HIV陽性患者、正接受高度免疫抑制藥物者、6個月內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者,和其他經醫師評估可以接種者。由於在2021年7月醫學報導曾指出施打mRNA疫苗(如Moderna和BNT)曾經出現個案有副作用,發生腎絲球腎炎和腎病症候群的狀況,因此有透析腎友會擔心疫苗不安全而不敢接受第四劑注射。其實根據文獻的報告,這類個案在施打Moderna第一劑時引發T細胞的免疫反應,身體出現水腫且出現重度蛋白尿,後來給予適當的類固醇治療後,可以將T細胞的免疫反應壓制下來,蛋白尿、身體水腫和腎功能異常狀況都有改善,這位病人在施打第二劑時仍使用口服類固醇藥物,注射後並沒有加重身體不良反應。目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第三劑和第四劑的注射時間間隔為滿五個月,我們建議腎友不必過度憂慮疫苗副作用,若身體有不適症狀,可以與您的主治醫師先討論過,確定是在病情穩定下再接受第四劑疫苗。慢性腎臟病族群是否可以使用清冠一號?其次對於清冠一號的中藥方使用,經詢問中醫方面的專家,提到在藥方內並無馬兜鈴酸成分,以腎毒性的角度來看,這個藥方並無傷腎的疑慮。對於慢性腎臟病(英文稱CKD)第4和第5期的病人,平時衛教時多提到要小心不要吃高鉀的食物,而清冠一號的藥方若遵照中醫師指示使用,在目前的臨床觀察並未造成CKD病友的高血鉀狀況。目前中醫師建議清冠一號對於PCR確診陽性的病人,用法為每日20gm,服用10天份。由於清冠一號在台灣有8家中藥廠製造,包裝大小份量不同,大包裝(10gm/包)是一天分2次服用,小包裝(5gm/包)是一天分四次服用。由於該藥方偏寒性,因此有些人會出現輕度緩瀉的情況,可以視訊問診詢問中醫師如何調整劑量。在這裡我要再次強調,清冠一號是一個中藥方,絕對不是保養的藥飲。因此若沒有快篩或PCR陽性者,就當作保養品來食用,這樣是非常不適合的做法。另外,我們也在報紙上看到清冠二號的臨床試驗,它算是清冠一號的加強版,其中有所謂「金銀花」的成分,這個成分用來抗病毒的效果非常好。但請大家注意,清冠二號還未上市,若自行購買來服用的話,恐怕是把自己當作白老鼠,這也是我身為腎臟科醫師不樂意看見的情況,目前還是希望大家要遵照中醫師的醫囑,請大家以清冠一號為主。多囊腎病患者確診服用口服抗病毒藥有無禁忌症?現在有兩種抗病毒藥:輝瑞藥廠的「Paxlovid (帕克斯洛維德) 」和默沙東藥廠的「Molnupiravir(莫納皮拉韋)」,對於PCR確診的慢性腎臟病友來說,若腎絲球過濾率是在60 ml/min以上,便可以使用Paxlovid。但若腎絲球過濾率小於30ml/min以下,相當於CKD第4期的情況,便不能夠使用Paxlovid,而是要使用Molnupiravir。使用Paxlovid要注意會與許多藥物出現交互作用,另外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禁忌症,若是肝功能異常,達到嚴重肝硬化(C期)的程度,也不能夠使用這款藥物。在目前國外臨床試驗報告中,Paxlovid的治療效果很好,對於減緩病人重症住院的效果可以達到89%以上,而Molnupiravir則沒有那麼好的效果但是,Molnupiravir的好處則是可以使用在腎功能較差的病人身上。因此,對於慢性腎臟病的病人,像是CKD第四期及第五期,或是透析的病人,若是可以吃口服藥的話,我們會建議服用Molnupiravir這款藥物。慢性腎臟病友居家隔離期間如何做好身心靈調適?目前疫情這麼嚴峻,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腎友已經快篩或PCR陽性,需要接受居家隔離的情況,也發現有些腎友會出現與家人分開的心理惶恐,因此強化腎友在隔離期間的身心靈之保健其實有其重要性。我在此分享台中榮總提出的「COVID-19病人心理健康策略建議」,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辨識災難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相關危險因子,了解之前罹患精神疾病包括焦慮和憂鬱症,不該輕易中斷藥物。要持續給予社交支持,基本上可以透過視訊軟體進行遠距溝通,比如在與精神科醫師在做視訊診療時,醫師會注意到病人的情緒波動,察覺對方是否處在急性壓力負荷的狀況。電子產品可應用於療養院、護理之家、醫院及監獄中,以維持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針對受影響的病人、家人和一般大眾使用電子產品及相關應用提供心理諮商,也要避免出現網路成癮的情況,重要的是透過電子產品增加溝通而不是掉入虛擬的世界。最後對於病人額外的生活壓力,能夠協助其紓壓,可以提供「正念減壓」這些自我調適的方法。狄更斯在雙城記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也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也是一個懷疑的時期。」我們對於COVID-Omicron病毒越了解,備足該有的抗病毒藥物,不憂不懼遵從醫囑,也對於免疫低下的穩定族群,要鼓勵第四劑疫苗的施打,讓我們摯愛的親人,可以得到最佳防護,相信在各界一起努力下,我們能夠走過疫情海嘯,讓國民生活逐步回到常軌!
-
2022-05-19 醫療.泌尿腎臟
腎友不再暗沉 洗出亮麗人生
●清除體內發炎因子,減少血管傷害●新一代中截留透析膜可提高較大中分子毒素清除率●延緩透析併發症發生,腎友可如正常人生活如果你對洗腎病人還停留在精神不好、看起來皮膚暗沉又乾的印象,那你可能要改觀了。南部一間透析診所中,時常傳出腎友中氣十足、愉快的歌聲,「在我們診所裡,血液透析腎友不只是洗得久,洗得精神奕奕、活力十足的大有人在呢!」高雄長清診所主治醫師楊清評開心的說。>>>延伸閱讀:長期透析皮膚癢 可以怎麼改善?楊清評表示,長清診所在地深耕20年,院內透析超過10幾、20年的腎友非常多。一位90歲以上的長青級腎友,已經洗腎10多年,精神狀態良好,皮膚比一般老人白皙,外貌甚至比兒子更年輕,完全沒有印象中洗腎患者又黑又乾的老態。但長清診所是如何顛覆外界對洗腎患者的印象呢?楊清評解釋,血液透析的一個重要關鍵,是「人工腎臟」,從過去的天然纖維素膜進化到高生物相容性人工合成膜,從低透量膜轉換成以高透量膜為主流,高透量膜除了清除小分子尿毒素外,可以清除更多中分子毒素。但目前高透量膜對於較大的中分子毒素清除率還是有限,當較大的中分子毒素仍持續在體內累積時,長期仍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慢性發炎、骨頭疼痛、搔癢、食欲不佳、營養不良、貧血、疲倦等症狀。最新人工腎臟 減少併發症隨著科技發展,人工腎臟透析膜已有跨時代的進步,最新的「延展性血液透析術」使用的人工腎臟,已進階至新一代中截留透析膜,相較於高透量膜,大大提高較大中分子毒素清除率,更可減少長期血液透析的併發症。延展性透析術 降低疲勞感楊清評醫師提及一位洗腎五年的女性腎友,在接受「延展性血液透析術」後,透析中的血壓更穩定,透析後食慾變好、精神體力更佳,毫無疲勞感,曾經一個晚上把一星期的家事都做完了。另一名洗腎10幾年的男性腎友,改用「延展性血液透析術」一年多後,除了生活品質提升,夫妻生活也愈來愈幸福,對於調整透析治療模式十分滿意。他推測,新一代「延展性血液透析術」的中截留透析膜,能將體內較大的中分子毒素清除,包含肌球蛋白、瘦素、發炎因子等,進而降低疲勞感、改善食欲、減少血管傷害,增進生理機能,讓腎友擁有與正常人一樣的生活品質。高標透析液 杜絕毒素殘留由於血液透析原理是讓血液中的毒素及廢物,經由人工腎臟半透膜擴散至透析液,隨著透析液排出體外,而超過濾的作用也能將血液中過多的水份排出體外。楊清評說,透析用液十分重要,因使用高透量膜或中截留透析膜會有透析液逆過濾的情況發生,而診所在設立之初,即採用歐洲原裝進口的熱消雙RO與無毒消毒劑,並以歐盟規格配置透析用液,完全杜絕微生物孳生及毒素殘留,同時顧慮到病人安全與環境永續性,唯有採取最高標準,才能讓血液透析腎友獲得良好透析品質,活得長也要活得好。醫療莫過於讓患者改善不適,進而使人愈來愈健康,就末期腎臟病患者,除了例行的透析治療外,更需要同時關注因長期透析對日常生活帶來的影響,而好的醫療團隊甚為關鍵。楊清評醫師也指出,為了追蹤這群腎友的狀況,以長清診所為例,聘請專屬營養師,針對腎友個別狀況,適時提供飲食上的建議,這對患者而言是最實際的。資深護理團隊長期透過不同方式,如隨時打電話關心患者,和家屬溝通建立良好醫病關係,了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狀態,也能適時調整治療方針及團隊介入提升腎友的生活品質。【推薦臉書粉絲專頁】透析洗腎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從治療、共病、副作用、照護、生活、食衣住行...等,需要了解的知識非常多。為了提供腎友及照護者正確的透析資訊,社團法人台灣基層透析協會於2021年成立《腎生不息 腎友透析週記》,與大家一同守護健康。立即關注 【腎生不息-腎友透析週記】粉絲專頁
-
2022-05-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口服藥領用問題出在流程不順 醫師:腎友領藥尤其麻煩
疫情從年初爆發至今,已超過四十七萬人確診,截至前天,口服抗病毒藥物僅開出近四千人份,許多患者發病超過五天後才取得藥物,不僅患者難拿藥,連診所醫師想為洗腎者領藥也碰壁。專家警示,藥物採購量應根據高風險對象總數和染疫率進行高、低推估,以廿萬名僅能服用默沙東口服藥腎友為例,若染疫率一成,至少得買兩萬人份,現庫存卻只剩三千七百多人份,恐增染疫後中重症風險。口服抗病毒藥物領用條件不嚴苛,醫師指問題出在流程不順。北市某洗腎診所王醫師表示,腎友領藥很麻煩,以默沙東為例,僅醫院有,每家醫院分得六十多人份,而腎友確診只能吃默沙東,醫院又不接受外院的處方箋,導致診所開藥處處碰壁,他足足花了五天,才搞懂流程,找到願釋出藥物的醫院,順利開藥。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黃尚志表示,腎功能低於三成但還沒洗腎的人大約有十萬人,已經洗腎大約有九萬多人,這些人是重症高風險,而且只能吃默沙東。如果保守估計染疫率只有一成,起碼也要買個兩萬人份的藥。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副教授李建璋表示,防疫成績斐然的紐西蘭有兩成人口感染,以此推估台灣可能會有四五○萬人感染。應分析台灣本土病例當中,重症高風險者所占的比率,四五○萬人乘上這個比率,就是應準備口服藥量。
-
2022-05-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獨/確診腎友用藥5天倒數 診所醫打聽5天終於找到門路
「萬事問臉書:雙北透析病患PCR陽性確診在家居隔,如何取得Molnupiravir?」這是台北市某洗腎診所王醫師5月7日在自己臉書粉專的發文。之後幾乎每一天,王醫師幾乎都在為這件事煩惱,經常在臉書問問題、或是提供自己四處打聽、得來不易的小進度。5月11日中午接到記者致電時,王醫師才鬆一口氣說「終於問到一家醫院可以領藥,我今天就要去拿!」慢性腎病是新冠肺炎高風險因子,患者應於5天內服用抗病毒口服藥,以預防重症,但腎功能較差的病人只能選擇默沙東口服藥(Molnupiravir,莫納皮拉韋),不能服用藥品交互作用較多的輝瑞口服藥。安養機構只能管灌的長者,也因為輝瑞口服藥不適合磨粉,只能吃默沙東,指揮中心採購輝瑞藥廠口服藥共70萬人份、默沙東口服藥5000人份。「很多洗腎診所醫師都不知道默沙東要怎麼領,都在自己研究」王醫師表示,因為醫師能看到的,也只有疾管署公開的那些資訊,資訊太多了,「但就是沒有一個清楚的流程圖。」他說,這幾天好像瞎子摸象,會在臉書上貼文,也是因為多方打聽都碰壁,很希望能如果有知道門路的人看到了,可以私訊告訴他。腎友確診輕症會採居家照護,這不是應該有核心藥局送藥嗎?他首先打聽哪邊的核心藥局有默沙東。打聽的結果是「莫納皮拉韋並未釋出至社區核心藥局,僅少數醫院有存藥,但是依法規,醫院無法接受外來之處方箋。」意思是,就算他為病人開了默沙東口服藥的處方箋,病人也無法去這些有藥的醫院領藥。既然藥只有醫院有,醫院豈有不給病人藥的道理?王醫師不死心,上網查雙北配有默沙東口服藥的醫院名單,無奈地想,好吧,大不了眾家診所醫師分頭一家一家打電話問。他也上網求救「剛致電某醫學中心藥劑部,得到的答案是目前無法接受外面的處方簽。請問有雙北有哪家醫院的藥劑部可接受外面的處方箋?」5月9日一大早,王醫師像是向上天祈禱般寫下「5/9天氣晴。診所小王醫師還在努力研究如何幫病患開立Molnupiravir。」同一天,他也彷彿向記者許願般寫下「防疫記者會提問:莫納皮拉韋並未釋出至社區核心藥局,僅少數醫院有存藥,而依法規醫院無法接受外來之處方簽,導致確診居家照護之病患,即使有處方簽也難以取得藥物。請問上述問題該如何解決?」當天聯合報記者將王醫師的問題帶到指揮中心記者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3800人份默沙東口服藥,目前只有醫院有,每醫院60至70人份,未來會配到各藥局去。現階段還是需要跨院所、跨藥局領用,也就是醫院對醫院、或跟診所對醫院,由醫師去領藥回來,才能發給自己病人。「要運氣很好,找到一家醫院藥還沒用完,而且願意讓診所醫師來領。」王醫師說,5月10日,他打電話問到了台北市某龍頭醫學中心,得到的回應依舊是不開放領藥,理由是「無此流程」。他再打電話去新北某醫院,該院承辦人雖說可開放領藥,但還是要請王醫師自行打電話去問疾管署詳細辦理事宜,「疾管署的電話就是萬年忙線中。」「終於問清楚了!準備好病人名冊、切結書這些文,今天就要去拿藥!」5月11日中午,面對記者致電詢問,王醫師語氣輕鬆,彷彿卸下重擔。他說,多虧了許多洗腎專科醫師都在努力探尋、在群組中交流進度,才能夠讓好結果來得加快一些。王醫師表示,自己照顧的洗腎病人當中,現在就有5到6人快篩陽性,正在等PCR結果。他希望在等他們PCR結果出來之前,就搞懂這些流程,「PCR陽性結果一出來,我就可以讓流程接下去,不會斷」,之後確診的病人,也可以順暢領藥服藥。眼前的問題解決了,但還有隱憂。王醫師表示,台灣洗腎病人就有7、8萬人,加上管灌病人也不適合吃輝瑞,只能吃默沙東,但只買了5000人份,「現在就怕藥不夠啦。」
-
2022-05-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輕症血液透析病人改居家照護 由衛生局安排洗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今發文給全國縣市政府和醫學會,宣布調整輕重症分流收治原則,原規定一率由醫院收治的血液透析病人,即起若屬輕症或無症狀,將由衛生局安排居家照護,並於指定透析院所接受透析。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經過這段期間的經驗,無症狀與輕症確診者的血液透析患者在住院期間都無特別狀況,因此修正輕重症分流收治原則,無症狀或輕症的確診腎友洗腎時才需要到醫院或診所,其他時間可居家照護。本身也有血液透析經驗的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理事長吳鴻來表示,輕症或無症狀確診的血液透析患者有很多也不想住院,希望將珍貴的醫療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會願意配合新制。不過,腎友的身體面對感染的抵抗力較弱,最怕病況惡化沒能及時處理,或是去急診被退貨,希望相關單位能提供通暢而且即時的就醫聯繫管道、腎友確診後自我照顧的衛教資訊,以及口服抗病毒藥相關的藥品交互作用諮詢。台大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姜至剛表示,台灣大約有九萬名透析病人,如果當中有一成確診且全收住院,對於醫療量能負擔也有點重。在國外,洗腎病人確診之後,還是會由原來的院所去照顧,可以將確診的透析病人集中在特定的時段,與其他透析病人區隔開來,姜至剛建議,病人對於確診病情有任何疑問,可以趁回院所洗腎的時候,諮詢醫師、請醫師評估。腎友居家照護時,應每天自行測量心跳、血壓、呼吸、體溫,如果有數值異於平常,或呼吸喘、血氧降低等現象,可透過居家照護相關管道,尋求醫療專業的評估和介入。
-
2022-04-21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新一代血液透析 改善疲憊感、翻轉生活
●延展性血液透析術,為腎友「充電」●生活品質測量是腎友長期存活重要指標●調整透析模式,縮短體力恢復時間「先前洗腎完就像被強迫關機,疲倦到斷電、打瞌睡,開車常出車禍。」48歲的陳先生從事科技軟體業,兩年多前開始血液透析治療,每到洗腎日除了透析四小時,其餘的時間只能用來補眠,一周等於有三天的時間都被蒸發,嚴重影響生活、工作。調整治療模式 洗腎後上工一年後經轉診至台北透析診所,調整治療模式,採用延展性血液透析術至今一年多,每次在診所洗腎時都用筆記型電腦遠距工作,透析後也可以像擁有「勁量電池」般立即上工,透析不再是時間小偷,翻轉他的洗腎人生。台北透析診所院長李孟鴻表示,在血液透析腎友中陳先生並不是特例,像他一樣深受透析後疲憊之苦的患者不少。他分享英國腎臟協會(RA, The Renal Association)在2019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對腎友最困擾的透析症狀,排名第一就是虛弱疲憊,接續是活動力喪失、疼痛、失眠、搔癢、食欲不振等症狀。腎友活力愈好 存活率亦高李孟鴻說,這項調查結果顯示了長期血液透析的腎友心聲,真正困擾腎友的不只是醫師眼中的血液檢查數據、透析共病症、住院率等,腎友更在乎的是疾病對生活中帶來的限制或影響,例如與日常相關的瑣事,透析後的體力恢復、精神狀態,體力能否獨立生活、實現家庭生活、工作能力、移動旅行等,而腎友的透析生活品質QoL(Quality of Life)測量是重要指標,當腎友的活力愈好,長期存活率亦有正向相關。陳先生正值壯年,有更高維持生活品質的需求,李孟鴻說,2021年一項最新發表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顯示,使用新一代延展性血液透析術,對透析後恢復時間有顯著的幫助。因此當陳先生來求助時,經評估患者生理數據並充分溝通後,調整採用新的治療模式,改善疲憊感,縮短透析後恢復時間。新法改善皮膚癢、不寧腿李孟鴻解釋,此種治療術可以提升血液中大的中分子毒素清除率,除有助於縮短透析後恢復時間,對減少皮膚搔癢、不寧腿等症狀有明顯助益,改善洗腎共病症,亦能降低住院率,減少後續醫療負擔。無論腎友是中壯年或是高齡,對增進透析生活品質、縮短疲勞恢復時間,都有正向幫助的連鎖反應。李孟鴻說,血液透析腎友的症狀困擾常會依個人感受而不同,文獻統計,超過80%以上的病患都深受三個甚至更多的症狀困擾,因此最佳治療模式都必須透過醫病間良好的互動,深入了解再規畫個人化治療。數位醫療 追蹤居家生理以李孟鴻的腎臟照護團隊來說,除了透析時的各項專業醫療配備,還搭配數位醫療科技,即時追蹤腎友居家生理參數,快速調整治療計畫,「我們照顧的不只是洗腎當下的四個小時,還有腎友透析外的生活日常。」陳先生感受很深,「我很鼓勵其他腎友跟我一樣,為自己健康負責,有不舒服的症狀,就主動了解可以怎麼解決,經濟能力所及範圍內,有沒有更好的治療模式可以嘗試,改善生活品質,畢竟生命只有一回。」
-
2022-03-15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台美居家透析論壇/美國經驗 提供以人為本透析選擇
隨著人口老化,末期腎臟病已是許多國家的重要健康與經濟議題,美國近年積極推動改革,結合醫師、機構與患者,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讓腎病患者對居家透析有更多的了解與選擇,以提高照護效益,改善生活品質。美國在台協會商務組副組長葛梁安代表美國在台協會(AIT)出席「台美居家透析政策交流論壇」論壇時表示,腎臟病是全球健康議題,台美末期腎臟疾病患者逐漸增加,應該盡速找出可降低成本,並改善病患生活的方案。延伸閱讀:疫情助攻 居家透析新契機美國聯邦醫療保險和補助服務中心(CMS)、醫療保險及醫療補助創新中心(CMMI)副署長兼主任Elizabeth Fowler表示,美國有78萬名末期腎臟病患,2018年美國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的支出高達4900萬美元,政府致力讓患者有更多更好的治療對策。美國聯邦醫療保險和補助服務中心、醫療照護及醫療補助創新中心部門組長Tom Duvall透過視訊分享美國推動居家透析的政策和經驗,他強調,許多末期腎臟病患者對於疾病的認知不足,有必須想出有效的預防方法。延伸閱讀:數位轉型 提升腎友自我照護能力Tom Duvall表示,在美國約有三成末期腎臟病患者在確診前不知道自己患病,除了讓腎臟病友積極就醫,有效治療之外,還應該讓患者了解自己是可以有哪些治療選擇。例如,到了必須透析階段時,應選擇血液透析,或是腹膜透析?要在醫院透析,還是居家透析?各有哪些利弊。政府及醫界應該思考合適、且符合患者需求的透析模式。延伸閱讀:創新模式 在家洗腎也能視訊聊天至於台灣,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將逐步放寬糖尿病新藥的給付標準,讓臨床醫師願意多開這類藥物,延後患者洗腎時機。李伯璋表示,腎臟移植應是末期腎臟病患者的最佳選擇,患者術後五年存活率逾九成,大幅提升生活品質。為了增加誘因,將提高腎臟移植手術點值,藉此鼓勵醫院及外科醫師。延伸閱讀:做對的選擇 去想去的地方延伸閱讀:洗腎照常工作 自信奔向勝利人生
-
2022-03-15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台美居家透析論壇/創新模式 在家洗腎也能視訊聊天
「陳太太,恭喜恭喜,媳婦生了兒子,可以抱金孫了。」上午洗腎中心有如社區據點,洗腎病患像是好友般地聚會聊天,分享心情,抒發鬱悶,要是誰突然沒到,大夥還會透過社交群組,關心近況。在台美居家透析政策交流論壇中,政大財政學系教授、台灣健康經濟學會理事長連賢明說,台灣洗腎費用驚人,二十年來,健保積極抑制洗腎費用的成長,鼓勵病友考慮居家腹膜透析,但從資料看來,近九成病友仍然選擇血液透析。延伸閱讀:疫情助攻 居家透析新契機連賢明點了兩大關鍵,一為「台灣血透太便利了!」,洗腎中心林立,病友可以輕鬆走至隔壁或巷口的醫療院所做血液透析,護理人員全程照護,相較之下「自己在家做腹膜透析反而麻煩」。延伸閱讀:美國經驗 提供以人為本透析選擇 另一為「洗腎隱然成為社交活動」,連賢明表示,每次血透雖要花上三四小時,但一旁病友有著相同疾病和經驗,很容易培養出感情。洗腎中心現況大致分為三大時段,場景氛圍大不相同。早上洗腎病友多屬於社交型,醫護人員說,一周固定來三次,每次三四個小時,洗久了,病患都成為好朋友。相較之下,下午洗腎病友通常年紀較大一些,場景安靜多了,大都一邊半躺著血液透析,一邊打瞌睡、閉目養神。到了晚間,洗腎患者以中壯年、上班族為主,有人休息,有人看著手機追劇、打手遊,有些則打開筆電、平版,繼續工作。延伸閱讀:數位轉型 提升腎友自我照護能力對此,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認為,居家透析也能想像創新模式,讓病友也能藉由視訊聊天達到相同的社交功能。過去兩年,受到疫情影響,許多年長者更熟悉手機、平板電腦等操作界面,或許可改變洗腎社交的習慣,還能減少感染風險。延伸閱讀:做對的選擇 去想去的地方延伸閱讀:洗腎照常工作 自信奔向勝利人生
-
2022-03-15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台美居家透析論壇/疫情助攻 居家透析新契機
台灣已經成為洗腎王國,在洗腎盛行率及每年新增洗腎人數,均位居世界各國之冠,如未能有效防治,洗腎人口即將突破十萬大關。為提高末期腎病患者的生活品質,降低健保支出,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美國在台協會攜手召開「台美居家透析政策交流論壇」,與會學者專家建議,政府應盡速擬定新式支付方案,提供誘因,讓醫療院所願意投入腹膜透析,民眾了解自己擁有多元治療的選擇。延伸閱讀:美國經驗 提供以人為本透析選擇與會專家還指出,疫情促使遠距模式神速開展,現在該是檢視居家醫療政策的時機。台灣人口快速老化,因慢性病醫療、長期照護帶來的財務負擔只會更嚴峻,勞動力不足,如何讓民眾願意擔負更多自我照護的責任,降低醫護負擔以及染疫風險,國家應通盤考量人力、物力、財政、科技導入等面向,明定醫療給付政策,輔導醫護團隊遵循,多方共同來降低國家在洗腎費用的負擔。近十萬人洗腎 占健保總額一成聯合報執行董事項國寧致詞時表示,感謝美國在台協會在醫療及衛生等領域,與台灣緊密交流。聯合報長年關注聯合國二 ○三○永續發展目標(SDGs),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促成對話是改變的開始」,希望透過經驗分享,嘉惠更多腎臟病友。聯合報將善盡媒體責任,為讀者的健康發聲。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說,慢性腎臟疾病嚴重威脅國人健康,如未能及時治療,到了末期,就需透析,除影響個人生活品質,也讓健保承受極大的負擔,二○二一年全台透析病友達九點五萬人,二 ○二二年健保編列四三 ○億元預算,用來支付相關費用。健保署署長、成功大學醫學院外科教授李伯璋以「提升腎臟病人照護品質與面臨透析費用持續增加之挑戰」為題,發表專題演說,他表示,自己當住院醫師時,一年約兩萬三千多人,現在當了署長,去年洗腎人口竟逼近十萬大關,多達九點五萬人。李伯璋說,慢性腎臟疾病位居健保支出的第一名,約有十分之一健保總額用來支付透析費用,而洗腎人數增加幅度始終高於一般醫療支出的成長率,「如何減少洗腎人口,這將是很大的挑戰」。近年來,健保及相關學會積極推廣腹膜透析,但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仍有差距,以二 ○二一年為例,血液透析人數八萬八千兩百九十七人,但腹膜透析僅六千五百五十一人。二 ○二○年血液透析八萬六千五百五十二人,腹膜透析六千五百四十八人。專家盼提高腹膜透析點值給付李伯璋說,在台推廣居家透析(腹膜透析)是一大挑戰,健保總額體系下,部分醫療院所「衝量」,從經營角度,血液透析有持續收入。因院方添購設備,聘請醫護人力,為固定支出,須考量回本。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說,照健保支付度,幫患者做一次血液透析,可獲約三千八百點值,每周三次計算,一整年下來,保守估計,醫療院所約可獲取五、六十萬元。相較之下,腹膜透析的健保支付較少,一個月支付八千多點,一年申請十二次,換算下來,一年還不到十萬,差不多只有血液透析的六分之一。「居家透析已經成為一種氛圍。」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吳麥斯說,受到新冠疫情衝擊,在家上班、居家醫療成為一種趨勢,其中也包括居家透析。建議腎臟科醫師在面對不得不洗腎的患者時,應詳細告知相關訊息,讓病人思考後做出選擇。延伸閱讀:創新模式 在家洗腎也能視訊聊天政大財政學系教授、台灣健康經濟學會理事長連賢明建議,健保署擬定新的支付制度,並制訂配套措施,藉此逐步提高腹膜透析比率,希望五年內能將占比從一成拉至一成五。台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主任吳明儒指出,希望健保支付制度能提出足夠的誘因,提高腹膜透析的點值給付,讓醫院聘請個管師,提供充分衛教資訊。立委林靜儀認為,疫情開啟台灣推展居家透析契機,此時應落實分級醫療,醫學中心執行急症洗腎,讓病患回到基層醫療;另鼓勵家醫科、內科醫師投入腹膜透析,將醫療行為納入居家醫療照護。醫病共決助病人多元治療選擇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表示,洗腎是等待腎臟移植之前的不得不的選項,希望臨床醫師能夠提供「多元選項」,在病人面臨透析抉擇時,做好醫病溝通、醫病共享決策(SDM)。政府可用小型試辦計畫來驗證成果,未來實施會更具信心。成大醫院內科部副部主任宋俊明持同看法,因為醫師只要多講一句「有風險」,就可能影響病患的治療決定,因此臨床醫師要謹慎評估患者的病情、生活習慣及背景,做好醫病溝通。對於學者們各項建議,李伯璋表示,除了擬定新的支付標準,還將推廣洗腎前的醫病共享決策模式,醫師應提供足夠的訊息,讓病人了解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的優缺點,擁有多元選擇的權利。延伸閱讀:數位轉型 提升腎友的自我照護能力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表示,透過這次論壇希望促動居家透析試辦計畫,甚至成立跨部會工作小組,提升慢性腎臟病治療、照護品質。延伸閱讀:做對的選擇 去想去的地方延伸閱讀:洗腎照常工作 自信奔向勝利人生
-
2022-03-03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洗腎患者不寧腿 腳抖麻癢險出車禍
●抽血透析數值正常也要注意,長期毒素累積恐產生併發症●一站式洗腎照護,提高預後生活品質●提高較大的中分子清除率,擁有透析好感生活「洗腎後還能活多久?是不是有很多副作用?洗腎就等於沒有生活品質嗎?」初進入洗腎的腎友有各式各樣的擔心,台中大業診所院長陳鎮銘醫師表示,曾有一名36歲女性,因患有先天糖尿病造成慢性腎臟病而進入洗腎,初期整個人體力狀況很差,經過醫療團隊評估調整,與個案管理師每周即時監控各項透析數據,依照她的腎臟狀況及時給予調整並排解不適,搭配親友心理支持,現在不僅成功回歸社會,生活品質也增加,陳鎮銘醫師表示:「洗腎不是一個人的事,是一群人的事」。陳鎮銘醫師說明,不只初入洗腎的腎友,長期透析更需要注意透析及生活品質,一名血液透析多年的物流司機,有時出現透析併發症「不寧腿」,又癢又麻就像雙腳爬滿螞蟻,發作時根本坐不住,腳不停抖動,造成他失眠,併發心情焦慮。有次工作時,因不寧腿與失眠造成精神不濟還錯過交流道,差點發生危險事故,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直到與醫師透過醫病共享決策方式討論後,除提供適合的飲食與生活衛教調整外,亦即時調整透析處方,採用新一代的延展性血液透析術,提高較大的中分子毒素清除率,改善不寧腿問題,生活回歸正軌。針對長期透析的腎友,陳鎮銘醫師說明,洗腎有二大重點,水分與毒素的清除,洗腎之後如果水分太多,會造成心臟衰竭;洗得太乾則會讓患者不舒服。除可以透過照X光與心臟超音波,確定水分的控制,也可在每月透析時的固定抽血,釐清前後的毒素清除率,一旦異常就即時調整。陳鎮銘醫師表示,現代洗腎中心使用的血液透析人工腎臟,對於移除小分子與中分子尿毒素都有一定水準,但人工腎臟還是不比人類的腎臟,進入血液透析後大約5到10年的腎友,即便每次抽血數值正常,也不能因此鬆懈。目前許多專業地區透析診所,都開始提供整合的一站式血液透析服務。大業診所已建置完整一站式服務,透過醫師、護理師、營養師、個案管理師、藥師組成的醫療團隊,整合腎友血液透析中的病情及生理變化資訊,即時監控並調整治療方案,大幅減少血液透析過程帶來的不適感與長期併發症。隨著醫療發展,透析生涯達20至30年的大有人在,腎友們追求的不只是洗得乾淨、減少併發症,更開始追求洗得有生活品質,擁有工作和生活並進的「透析好感生活」。目前已有新一代的延展性血液透析術,搭配使用之人工腎臟透析膜有較大的孔徑,可將較大的中分子毒素清除得更乾淨。陳鎮銘醫師強調,長期洗腎多少都會面臨到副作用的問題,建議腎友即時向醫療團隊諮商討論,經由團隊各專業成員與共享決策討論,都能即時改善副作用,千萬不能因為害怕併發症而不洗腎,進入透析後若有相關併發症,也要即時尋求醫療團隊的協助,尋求改善方案。除了併發症外,高齡腎友還有共病問題,陳鎮銘醫師說,透析診所與大型醫院血液透析中心的不同,就是能仔細觀察到患者的狀況。以大業診所來說,醫護比符合標準之外,近七成護理師資歷達十年以上,醫護人員能叫出每位腎友的名字,也十分了解每位腎友透析後的生活狀況,另外亦有專任個管師與營養師,每半年做一次營養諮詢評估,視病猶親,讓腎友感到安心
-
2021-12-14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震顫感消失代表血流受阻 醫提醒洗腎廔管阻塞3警訊
50多歲的黃太太已有20多年的血液透析經驗,長期使用人工血管洗腎,由於自身免疫力不好,人工血管經常出現感染而移除,後來只能仰賴長期性雙腔導管。「因為經常發生阻塞、狹窄、感染等問題,讓患者相當困擾。」聯新國際醫院心臟血管外科翁世憲醫師表示,「如果狀況許可時,一般會建議使用自體廔管。經過門診血管超音波詳細檢查,我們在她的上臂內側找到一條狀況較好的靜脈血管,能夠進行自體動靜脈廔管手術。但是那條血管位置較深,需做階段性手術,先做第一次廔管吻合手術,等廔管成熟後再進行血管轉位術,將動靜脈廔管移至較表淺的位置,方便透析使用。」做完第一次手術後,自體廔管逐漸成熟,但是在進行血管轉位術之前,黃太太臉部發生異常浮腫的情況,翁世憲醫師回憶,檢查起來是因為先前的雙腔導管,導致中央靜脈嚴重狹窄,而讓靜脈血液無法順利回流,進而造成臉部浮腫。「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們利用血管介入手術,擴張中央靜脈,並放置血管支架,」翁世憲醫師說,「術後,臉部浮腫的情況便漸漸消失,後續也順利完成血管轉位術,如今已經可以使用自體廔管洗腎。」洗腎血管通路比一比常見的血液透析通路分為三種:自體廔管、人工血管與雙腔導管。醫師會依據患者血管品質以及身體狀態,選擇適合的血管通路進行血液透析。雙腔靜脈導管分為暫時性及長期性,患者進行緊急透析時植入暫時性雙腔導管,由頸部或鼠蹊部進入,部分導管留置在體外,需格外留意導管感染的可能性。翁世憲醫師指出,等待動靜脈廔管成熟期間或無法做廔管的患者便得使用長期性雙腔導管,但不建議長期置放,長期性雙腔導管可能會導致中央靜脈狹窄或阻塞,以至於影響血流。「若患者的動靜脈品質允許,會建議優先考慮自體廔管或人工血管。」翁世憲醫師解釋,由自體動、靜脈吻合的自體廔管,雖然需要花較久時間才能使血管成熟,但手術後的血管較不易阻塞,且使用年限比較久。若患者較年輕,自身血管品質較佳,會建議優先選擇自體廔管進行血液透析。人工血管在裝置二至四周後就能使用,但較容易形成血塊並阻塞,且人工血管是人工植入物,感染的風險較高。翁世憲醫師說,人工血管的使用年限較短,需反覆手術。若患者較為年長,訓練血管成熟的機會不大的情況下,無法進行自體廔管手術,才會考慮人工血管。洗腎廔管狹窄或阻塞,這些症狀是警訊!翁世憲醫師說,做完洗腎廔管後,平時要注意幾個重點。用手觸摸時,震顫感消失:正常動靜脈廔管的血流較強,輕輕觸摸時,會有震顫感,當震顫感消失,代表血流受阻。用聽診器聽時,呼呼聲消失:正常動靜脈廔管,使用聽診器可聽到「呼呼」的血流聲,若聲音消失,表示血管可能狹窄或是阻塞。兩側手臂不對稱腫大:當靜脈狹窄,血液就會塞車,堵在肢體近心端處,而造成肢體或臉部腫脹,甚至不易止血。 無法下針:動靜脈廔管若阻塞或狹窄造成血塊堆積,會讓醫護人員較難打針、或下針無回血。血液透析時流速變慢:通過血液透析的數據可以觀察患者的血流速度是否異常。靜脈壓力升高:流回心臟的靜脈血流受阻,便會導致靜脈壓力上升、不易止血。翁世憲醫師提醒,「如果傷口持續滲血,或出現紅、腫、熱、痛等狀況,請立刻就醫!」及早治療,搶通洗腎廔管! 當洗腎廔管阻塞或狹窄時,一般會優先以血管腔室血栓清除術及氣球擴張術治療,翁世憲醫師接著說,若洗腎廔管的阻塞、狹窄情況過於嚴重,才會考慮開刀處理。「醫師會先清除血管腔室內的血栓,然後將導管通過狹窄的位置,利用氣球擴張將其血管撐開,讓狹窄的血管恢復正常管徑以恢復血流順暢。」翁世憲醫師補充,「若在做完數次氣球擴張術後,洗腎廔管仍反覆發生狹窄,便可以考慮在血管狹窄處置放血管支架、塗藥氣球或補強手術,延長再次狹窄的時間。」桃園地區血液透析中心的整合照護模式「洗腎廔管對患者非常重要,最怕的就是突然塞住。」翁世憲醫師說,「在桃園地區,聯新國際醫院跟大部分血液透析中心都有合作,即使不是在同一間醫院就診,腎友的洗腎廔管若臨時塞住,無法及時返回原醫院處理,其他血液透析中心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安排治療,將血管打通。」建議腎友平時要定期至心臟血管外科門診追蹤,用超音波來檢查洗腎廔管的狀況,若發現血管狹窄,便能提前安排治療,使用導管氣球擴張,來維持洗腎廔管的暢通,有助減少臨時阻塞的狀況發生。「若是有突發狀況,腎友也能透過血管個管師、用LINE聯繫。」翁世憲醫師說,「我們盡量在第一時間解決腎友的問題,避免影響到後續血液透析的排程。」貼心小提醒做完洗腎廔管手術後,腎友要好好照顧,翁世憲醫師叮嚀,請務必戒菸、禁止提重物、不要穿戴緊身衣物或飾品、睡覺時請勿壓迫手臂、記得常做握球練習促使自體廔管成熟。建議要定期回診追蹤,確保洗腎廔管的暢通!原文:
-
2021-12-09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長期洗腎要注意血磷值數值 偏高易導致死亡風險
一位60歲女性洗腎4年,並定期追蹤甲狀腺結節,對高磷食物忌口,但近兩年抽血報告顯示血磷值偏高,副甲狀腺機能亢進,且副甲狀腺數值為正常值近3倍,雖花了近10萬元治療,但指數仍超高達1000pg/ml,醫師後來為她進行「副甲狀腺射頻消融術」終於改善長期問題。烏日林新醫院影像醫學科主任蔡仲明表示,洗腎患者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血鈣濃度、血磷濃度、鈣磷乘積和副甲狀腺素(PTH)濃度,這4項指標都與死亡率相關,且有超過一半的腎病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千萬不能輕忽。他說,血磷值太高會造成低血鈣,刺激副甲狀腺增生,分泌副甲狀腺素,把骨頭中的鈣釋放出來到血液中。除了會造成容易骨折之外,也可能發生全身心血管壁鈣化,進而引發腦中風 、心肌梗塞,另外也會有皮膚搔癢、不寧腿等症狀。腎友只要抽血檢查發現副甲狀腺超過800 pg/ml或鈣磷乘積大於70,務必要接受治療。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傳統治療包括限磷飲食、藥物治療,但無法長期有效控制副甲狀腺機能亢進。有些患者會選擇酒精注射,但缺點是需要多次注射,導致容易沾黏,增加之後開刀的困難度,且過量注射酒精有可能會損害喉返神經。另外如果選擇接受傳統副甲狀腺手術,則會增加聲音沙啞、出血、傷口感染的併發症風險。新型微創的副甲狀腺射頻消融術,可以把消融針插入甲狀腺結節內,利用熱能讓組織凝固性壞死;好處是手術時間短,大約只需一小時、不需要住院,隔天就能正常上班,而且手術傷口無痕跡,減少手術傷害喉返神經的喉嚨沙啞無聲風險。因為能改善鈣磷不平衡,不用再長期服用昂貴的降磷藥,除了可以幫助副甲狀腺數值恢復正常,也是治療良性甲狀腺結節腫大的新選擇。他說,患者手術後,半年來副甲狀腺跟血中鈣磷的數值都恢復正常,讓她可以繼續安心洗腎。蔡仲明建議,洗腎患者如果有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問題,可積極配合醫師治療接受新型手術,避免造成血管鈣化和骨折,帶來更大的健康危機。
-
2021-12-01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我的家人洗腎了 我可以「捐腎」給他嗎?
由於人口的老化與慢性疾病的盛行,慢性腎臟病的患者逐年增加。在慢性腎臟病照護團隊的努力之下,仍有相當多的病人,進入到第五期的腎臟病,而被主治醫師告知,需要有接受透析洗腎治療的心理準備。在這時候如果能接受腎臟移植,就有機會不用進入洗腎的階段。我想能夠不用洗腎,會是很多腎友的願望!事實上,不論是台灣或是世界各國的治療建議,都將腎臟移植列為最理想的腎臟替代療法,能夠帶給腎友最好的生活品質與治療效果。台灣的腎臟移植有兩種來源在台灣,腎臟移植包括親屬移植與大愛捐贈兩個來源。目前在法規的限定下,需要開始接受透析治療的腎友,才能登記進入大愛移植的等候名單。但是親屬移植則沒有這樣的限制,無論是透析多年的腎友、或者是還沒進入透析的慢性腎臟病患者,都能夠接受醫療團隊的評估,有機會不用洗腎而直接換腎。縱觀世界各國,對於活體捐贈的來源,具有不同的限制。有些歐美國家民情開放,同意進行親朋好友之間的腎臟移植,而不限制需要實際的血緣關係。甚至有利他大愛的腎臟捐贈者,並不在意自己捐出的腎臟是給誰,只前能夠改變他人的一生,以成就自身靈性的完整。在台灣考量風俗民情之下,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對捐贈者加以設限,受移植者必須為捐贈者五親等以內之血親或配偶。對於捐贈者的資格法界學界仍持續滾動檢討是否放寬,但目前在腎臟移植仍未進一步開放。縱有關係密切的姻親(公公、婆婆、岳父、岳母等),目前在台灣仍無法進行活體移植。除此之外,配偶之間的器官移植,目前要求需結婚滿兩年或是生有子女。除非是結婚滿一年後才被診斷腎衰竭需要移植,則不受到結婚滿兩年的限制。如果有意願捐腎給腎臟病的家人,為了保護捐贈者的健康福祇,需要經過醫療團隊一連串的詳細評估,才會經由醫院的臨床倫理委員會審核,以確保捐贈者不會因為移植而受到傷害。在台灣,捐贈者需要年滿二十歲,並且出具書面同意書同意捐贈,同時包括最近親屬二人以上的書面證明。在醫院由社工師與捐贈者會談,充份了解釐清捐贈者的意願,謹慎思考後再進行知情同意。台灣的腎臟移植,基本上都是無償、沒有對價關係的,因此需要仔細確認,不能有一絲勉強。捐贈者需長期進行腎功能的追蹤在保護捐贈者的前提下,對於捐贈者的健康,有著特別高的要求。兩個腎臟的功能原則上都需要正常,以確保移植後能夠獨立擔負捐贈者、受贈者的正常腎臟生理功能。尿液檢查也需要都正常,不能有血尿、糖尿、蛋白尿,也不宜有反覆泌尿道結石的病史。實務上會請捐贈者收集二十四小時小便,以計算肌酸酐廓清率與尿蛋白量。同時不能有困難控制的高血壓、不能有糖尿病,或影響健康的其他慢性疾病,心肺功能正常,因此需要由醫師詳細評估。一旦病人順利通過評估,在手術的進行上,通常使用腹腔鏡手術進行取腎,傷口小、復原快。大部份的捐贈者,長期在身體健康上並無明險影響,單側的腎臟會逐漸代償增加功能,大約在術後兩週,就可恢復到原先的70%左右,長期經過三到六個月,進一步上升到75-85%的功能。為確保捐贈者的健康,術後需長期進行腎功能的追蹤,並配合健康的生活型態,避免過度鹽份、蛋白質攝取,減輕腎臟工作負擔。不論是大愛腎臟移植或是親屬腎臟移植,都能夠給慢性腎臟病腎友,帶來全新的生活。其中親屬移植的長期預後,又比大愛移植來的更為出色。因此在慢性腎臟病的照顧歷程上,醫師與病人、病家的共享決策,一齊討論腎臟移植的可能性,相信能為腎友帶來更多的治療選擇。
-
2021-11-25 慢病好日子.更多慢病
慢病主題館【治療】巧克藥師:服用西藥多留意 中西藥地雷搭配禁忌多
日常服用西藥時,可能與我們吃的食物、或常見中藥材產生交互作用,不僅可能會造成藥性減弱、過量,甚至是藥物中毒,嚴重時恐危及生命!且一次服用兩種以上的藥物,就有可能產生藥物交互作用。延伸閱讀:小藥師健康營養資訊/亂吃綜合維他命 小心更傷腎!【減少藥物吸收】西藥:抗生素中主要抗菌的成分四環黴素 (Tetracyclines)和奎諾酮類抗生素(Quinolones),會與金屬離子鈣、鎂、鋁、鐵結合,產生藥動學交互作用而形成難溶性的螯合物,減少吸收,等於藥物沒有功效。因此,應與下列中藥錯開服藥時間:*中藥:石膏、牡蠣、龍骨、海螵蛸、石決明、滑石、代赭石。*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的失眠、心神不寧的的「龍骨牡蠣湯」,富含碳酸鈣,若與抗生素同時一起服用,會導致中西藥都失去療效。【增加出血風險】西藥:抗凝血劑 (Anticoagulant)與抗血栓藥(Antiplatelet)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凝固,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口服抗凝血劑來「通血路」,以免血栓阻塞血管。當與活血化瘀類的中藥併用時,就會增加內出血風險。*活血化瘀中藥:當歸、丹參、紅花、山楂、三七、益母草、赤芍、丹皮、川芎、桃仁、人參、柴胡。*用在預防與治療心絞痛的丹參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因此正在服用Warfarin類抗凝血藥物的急性期中風患者與心肌梗塞等疾病患者,應避免同時服用丹參中藥材,以防止出血反應發生。【增加低血糖風險】四神湯裡的芡實、茯苓和山藥,都有降血糖功效,糖尿病患應避免同時吃降血糖藥與四神湯,因為併服時可能會增強降血糖的效用,造成低血糖昏倒甚至休克情況。【增強呼吸抑制】西藥:嗎啡、止咳劑類,如可待因(Codeine)、右美沙芬(Dextromethophan)是通過中樞神經系統的咳嗽中樞的抑制作用,若併用中藥的鎮咳藥可能會加重呼吸抑制甚至死亡。*中藥鎮咳劑:枇杷葉、苦杏仁、桃仁、白果(前四者皆含有氰苷)、川貝、前胡、桔梗、桑白皮、半夏、罌粟殼、白果。【增強橫紋肌溶解】西藥:史達汀降膽固醇藥(Statins)、Fibrate類降三酸甘油脂藥,與紅麴中藥處方藥-壽美降脂(LipoCol Forte)產生藥動學代謝交互作用,使得降血脂藥物在血中濃度上升,而加重肌肉痠痛的副作用,嚴重將導致橫紋肌溶解,甚至急性腎衰竭的危險。【增強類固醇副作用】甘草中含有甘草酸,與抗發炎藥物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作用相近,併服等於加重類固醇的效果,也同樣增強副作用。且皮質類固醇會降低人體內的鉀,而甘草也會降低鉀的量,若同時服用,則可能會讓身體內的鉀過低,引發多重疾病,須多加注意。 參考資料:1.UpToDate Lexi-Interact™ Online2.Fish DN (2001). "Fluoroquinolone Adverse Effects and Drug Interactions". Pharmacotherapy. 21 (10 Suppl): 253S–272S. doi:10.1592/phco.21.16.253S.33993. PMID 11642691. S2CID 296174553.Herb-drug interactions: a literature review.Drugs. 2005; 65(9):1239-82. 4.Cardiovascular pharmacotherapy and herbal medicines: the risk of drug interaction.Int J Cardiol. 2005; 98(1):1-14. 5.中西藥交互作用查詢 - 衛生福利部服務網站 6.中西藥交互作用資訊網 本文經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臉書社團】慢病好日子社團招募新成員啦!社團主要討論各種慢性疾病,透過文章、影片、圖片、課程及病友故事分享,提供醫療知識及互助鼓勵。🔔加入臉書社團🔔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 【延伸閱讀】-喝茶可控制血糖?中醫師建議3種適合糖尿病患的茶飲-影響血糖的食物放後面…掌握5原則 糖友照樣嗑大餐-防疫在家不能運動?腎友在家自我運動和穴道按摩增加抵抗力!【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11-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巧克藥師:約20%新冠患者症狀出現皮膚紅疹?
你知道新冠肺炎症狀也可能出現在皮膚嗎?根據美國與英國的皮膚醫學刊指出,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可能會有「新冠皮疹」,讓患者可以觀察到自己的皮疹,且出現的時間較長,能輔助新冠病毒診斷率,減少傳播風險。皮疹雖然只能作為輔助診斷,但卻可作為民眾自主觀察、提高警覺的症狀。如果發現自己曾有接觸史,再加上身上出現「不明紅疹」,並合併有發燒、腹瀉、乾咳等症狀,就須馬上就醫。輕症者,例如有手腳指凍瘡樣病灶,則須通知14-21天內接觸的人。延伸閱讀:慢性病患打新冠疫苗 醫師:不需停藥以下為幾種可能是新冠皮疹的症狀:【蕁麻疹】膨起的紅疹通常持續五天左右。若排除皮膚病史、且無因食物引起過敏,卻又常出異常的蕁麻疹(Urticaria)及上呼吸道症狀,就須特別警覺!【水泡】小顆的、大多同一時期出現的水泡(Vesicular),並分布在軀幹或四肢。水泡病灶通常出現在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疾病的早期。【網狀青斑】網狀青斑(Livedo reticularis)大約6%患者是這種病灶,呈現暗紅色或紫色的網狀斑紋,且可能在四肢或臀部。這類患者通常「病情比較嚴重」,大多是「老人」,伴有凝血功能異常或血管病變,幾乎100%都要住院,且預後較差。要注意和一般正常人(例如年輕女性或小孩)生理性的大理石狀皮斑(cutis marmorata)做區分。【瘀斑】皮膚上出現瘀斑(Petechial),會有一顆顆紅紅紫色的瘀點。【麻疹樣】麻疹樣(Morbilliform)大多在軀幹。和麻疹的紅疹很像、也和其他的病毒疹很像(例如 HIV或登革熱),也像藥物引起的疹子,因此叫麻疹樣。【腳趾凍瘡樣】肢端缺血(Acral ischemia)在手指或腳趾(比較常在腳趾)會有紅色或紫色的疹子,有時趾頭會水腫,也可能有水泡。通常會痛。一般持續14天左右。大約20%患者是凍瘡樣病灶。比較特別的就是這種紅疹,通常患者是小孩或年輕人、且發生在疾病的尾聲。網路上有大量的照片,在GOOGLE圖片輸入關鍵字-新冠腳趾(Covidtoes)就會出現很多參考照片。-----[同場加映]:我疑似有新冠肺炎紅疹怎麼辦?※有其他症狀(發燒、乾咳、腹、咽喉痛)+皮膚紅----->急診(並告知高度風險)※無其他症狀+皮膚紅疹+可能接觸史----->急診※無其他症狀+皮膚紅疹+無接觸史----->皮膚科門診※無其他症狀+以前有麻疹、最近又發作+無接觸史----->皮膚科門診※無其他症狀+以前有麻疹、最近又發作+有接觸史----->自主居家隔離,觀察是否有其他症狀※無其他症狀+凍瘡樣趾----->自主居家隔離,通知可能接觸過的人參考資料:1.‘COVID Toes': Mysterious Skin Condition Could be Linked to Coronavirus, Derms Say2.Manalo, I. F., Smith, M. K., Cheeley, J., & Jacobs, R. (2020). A dermatologic manifestation of COVID-19: Transient livedo reticular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83(2). https://doi.org/10.1016/j.jaad.2020.04.018本文經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臉書社團】慢病好日子社團招募新成員啦!社團主要討論各種慢性疾病,透過文章、影片、圖片、課程及病友故事分享,提供醫療知識及互助鼓勵。🔔加入臉書社團🔔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 【延伸閱讀】-頭暈、手腳無力是低血糖還是中風?2招辨識急性中風症狀-Johnny游/五個融合運動及鍛鍊的步驟 在家也能輕鬆對抗疾病-防疫在家不能運動?腎友在家自我運動和穴道按摩增加抵抗力!【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