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搜尋
肺炎
共找到
13167
筆 文章
-
-
2020-02-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抗疫…「親愛的,我們分房睡吧」 小心…分了就回不去了
新冠肺炎疫情攪得人心慌慌,專家建議的防疫之道當中,多了一項夫妻分房睡,讓人大嘆病毒竟能破壞夫妻感情;但醫界認為,這項建議很中肯,也與提升免疫力吻合。夫妻分房睡的理由百百種,有的夫妻感情變淡、逃避性事需索無度,不少是另一半打鼾、半夜踢腿等,甚至因作息不同、習慣不同而分房睡,彼此不打擾;沒想到現在又多了一項「防疫」的理由。醫師:若想辦事 記得先量體溫新竹市東元綜合醫院家醫科醫師黃彗倫說,防疫期間,夫妻分床或分房,性慾不會因此消失,考量防疫安全,非常時期「能忍則忍、共體時艱」;若真的「性致」來了忍不住,那就「辦事前量體溫」,確保對方沒有發燒,如果有感冒、上呼吸道症狀,還是戒急用忍,保護彼此,才能愛得更長久。因應疫情,大陸啟動防疫大作戰,流行「做好隔離三字經」,內容是「護自己,愛家庭;分室住,勿親近;分餐吃,有距離;勤洗手,多通風;常消毒,講衛生……其中「分室住,勿親近」講的就是分房睡。分房抗疫有用嗎 要看生活作息…夫妻分房睡,有助防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林文元認為,以病毒傳染風險來說,距離帶原者2公尺以內,持續15分鐘以上,因近距離接觸,加上飛沫傳染,易增加感染風險。夫妻分房睡,某種程度確有助於降低病毒傳染機率,特別是夫妻當中有人常要出差彗應酬、接觸不特定人群等,分房睡可築起防疫的第一道防線。 ; ;醫師黃彗倫表示,最近台灣確實有夫妻互相感染的案例,若是夫妻彼此工作領域差異大,接觸的人重疊性低,且通勤方式又不同,分床或分房睡的確可以減少感染機率;如果是共同開店或在同家公司上班,就沒有必要特別分床、分房睡。分房後 都說睡眠品質變好了台中市精神科醫師林本堂說,睡眠是百藥之王,換言之,有充足、品質好的睡眠,身體的免疫力自然提升,有較好抗疫病的本錢;夫妻若因分房睡而能改善睡眠品質,不失為一種選擇。他表示,在臨床經驗發現,很多失眠的患者抱怨,受不了另一半打鼾聲、睡夢時拳打腳踢等,被吵到睡不著;也有夫妻彼此干擾,都受不了對方鼾聲,搶著先睡,後睡者則因打呼聲睜眼到天明。這些患者經過建議分房睡或分床睡,多數都反映睡眠品質明顯提升,感覺神清氣爽,脾氣不再那麼暴躁、抱怨變少,工作也變得專注。夫妻分床或分房睡理由很多,有的彼此上班時間不一樣,一個上白班,一個值大夜,或經常要加班應酬,回來妻兒早已入睡;有的是家裡有嬰幼兒,丈夫怕吵,睡不好就會影響明天的上班品質,要求分房睡;甚至也有夫妻睡前習慣看電視,有人必須關燈暗濛濛才睡得著,對方習慣若不同,乾脆分房睡,彼此不打擾。李姓上班族就認為,夫妻生活習慣大不同是分房睡最好的理由,他很淺眠,有一絲光線、一丁點聲響就睡不著,不像老婆沾枕即眠,還要求要開燈、開音樂一整晚才有安全感,但對他夜夜都是折磨;他鼓起勇氣提議分房睡,沒想到老婆也贊成,還吐槽他打鼾聲很大聲,忍他很久,分房睡剛好。分房後 2/3夫妻認影響親密關係英國媒體曾報導床墊公司的調查,顯示1/6的伴侶選擇分床睡,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再愛對方,而是受到一方打鼻鼾、不停轉身等打擾自己入睡的因素影響,選擇分床睡的目的是渴望睡個好覺。不過,結果有2/3分床及分房睡的夫妻認為影響彼此的親密關係。主張不要分房睡的專家認為,分房睡後,雙方肢體接觸的時間一定減少,甚至做愛的頻率也會降低,親密接觸、性行為次數一路走下坡,一定會影響夫妻感情。也有專家相譏,如果連同床共枕,容忍對方打鼾、踢腿、半夜開燈起來上廁所都不願意,最好不要結婚。林本堂醫師認為,分房睡最大的好處是,對難以入眠的失眠一族,減少睡眠期被干擾,睡眠品質變好,身體獲充足的休息,恢復腦力、體力,增加免疫力;至於夫妻分床或分房,並不會影響親密行為,可以先做愛做的事再分房、分床睡,感情更甜蜜。
-
2020-02-1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糖友買不到酒精棉片 護理師PO網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民眾除了搶口罩,也搶酒精、酒精棉片,台中市一名護理師在臉書PO文,有糖尿病患(糖友)向她反映,急著用酒精棉片消毒傷口卻買不到,連酒精也搶不到。台中市食藥處呼籲,「酒精棉片不是拿來環境消毒的」,應留給糖尿病患者及其他醫療需要的使用。台中市食藥處強調,防疫要落實勤洗手,生病戴口罩就醫或在家休息,居家環境消毒可把95%酒精稀釋到75%,或稀釋含氯漂白水;在藥用酒精部分,衛生局也將藥用酒精廠商名單提供給各醫院及醫師公會,並請廠商優先讓醫療機構購買。網友表示,「拜託大家不要搶這東西,它很小張,是病人打針在用的」、「拿酒精棉片來消毒環境真的滿浪費的,也一點都不需要!」、「這是打針用的喔,我媽媽有糖尿病,每天都要用2片」、「用肥皂勤洗手,肯定比買酒精棉片還有用的」。台中市衛生局說明,居家環境消毒,可把95%酒精稀釋到75%,做法是用4次量米杯或養樂多瓶裝95%酒精,加入1次的量米杯或養樂多瓶的純水,倒入寶特瓶使用,75%濃度的酒精無需稀釋,就能直接噴灑或塗抹使用。另含氯漂白水(次氯酸鈉濃度5%)與水以1:100比率稀釋,作法相當簡單,取100cc漂白水,約1瓶養樂多容量,加入10公升清水中,攪拌均勻後,就能作為消毒使用。
-
2020-02-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超級傳播者具有特殊體質?黃立民這麼說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已有多起「超級傳播者(Super-spreader)」,例如英國第三名確診案例,他前往新加坡開會遭感染後,至少與四例英國確診病例、五例法國確診病例等有關。疫情最怕出現超級傳播者,雖然這並非他們的錯,台大小兒部主任暨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說,超級傳播者對病毒傳播有重要的影響。抗煞醫住港飯店 一晚16名房客感染二○○三年SARS疫情時,已罹患SARS的廣州醫師劉劍倫參與抗煞活動後,出現肺炎症狀,他自行服藥後狀況好轉,月底帶著太太赴港參與婚宴,留宿九龍維景酒店一晚,卻讓飯店內十六名房客感染,繼而造成周邊醫院院內感染、社區感染,SARS也在此時被傳播到加拿大、越南、新加坡、美國、英國等地。病毒可能藉著超級傳播者傳布,細菌也是,最著名的例子是「傷寒瑪麗」,她從事廚師工作,由於服務地點持續出現傷寒患者,被發現是超級傳播者,當時人們沒有健康帶原者的觀念,把傷寒的罪名全冠在瑪麗身上,媒體披露她的姓名,最終她被隔離廿六年,餘生幾乎都在隔離病房度過。超級傳播者 百名患者出現一、兩位黃立民說,疾病感染人數愈多,超級傳播者出現機率就愈高,雖未有實際調查,推估一百名患者中,大約會出現一到兩位超級傳播者。超級傳播者是指體內病毒量極高的疾病帶原者,一般疾病帶原者最多可傳染四人,超級傳播者至少能傳播給十人以上。英國倫敦帝國學院日前發表的新冠肺炎研究曾指出,每一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平均可傳染給二點六人,只要超過平均值,就屬於超級傳播者。超級傳播者體質特殊?錯誤觀念許多民眾多認為超級傳播者具有「特殊體質」,不但沒有症狀且傳播力強,儼然是看不見的未爆彈,黃立民強調「這是錯誤觀念」,無論是細菌或是病毒,不會挑長相,也不是看感覺,一旦身體皮膚加上免疫力有破口,就會入侵人體。超級傳播者並不是人人皆是「無症狀感染」,許多案例是「醫療誤判」所致,將輕微的症狀誤認為其他的疾病,任疾病帶原者隨意穿梭醫院、社區,接觸的人一旦增加,傳染人數就會高於平均值,而被視為超級傳播者。醫療誤判 傳播者趴趴走成防疫漏洞黃立民說,無症狀的超級傳播者之所以令人害怕,「他們多數是防疫漏洞的產物」,預防超級傳播者出現,應該要重視患者所有症狀,謹慎處理,秉持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的心態,才能避免超級傳播者出現。一般民眾能做的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前往醫院,有發燒、呼吸道症狀,應立即就醫,別自認是小病,就不妥善處理;醫療人員則應該要視所有有症狀的患者,當作超級傳播者,謹慎診斷及面對。
-
2020-02-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健康一點靈/防疫 勤洗手最佳 乾洗手為輔
新冠病毒疫情威脅,手部清潔也是重要課題。乾洗手商品種類五花八門,該怎麼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主任、感染科醫師顏慕庸表示,勤洗手仍是最好的方式,若出門在外洗手不便,可利用乾洗手,有助消毒、抗菌的乾洗手成分會含有次氯酸、70%左右的酒精,選購時可特別注意。「平時就要做好手部清潔。」顏慕庸表示,民眾外出按電梯、拿現金等東摸西碰,手很可能沾染細菌、病毒,回家後若未先洗手,就會在家中擴散,特別是抱小孩、吃東西等之前,務必要先洗手。顏慕庸說,肥皂洗手主要透過物理方式除去病毒、細菌,正確洗手效果不輸酒精、乾洗手。洗手時,先將雙手沖溼,抹肥皂搓揉起泡後,徹底清潔手心手背、手指、指縫及指甲縫等,搓揉約20秒,再以水洗淨,最後用乾淨毛巾擦乾或風乾。要特別留意的是,關水龍頭前要先洗淨,才不會白洗了。至於乾洗手,顏慕庸說,好處是出門在外,沒地方洗手時能降低感染風險。依成分,主要分酒精、次氯酸兩大類,都是透過化學方式破壞病毒、細菌,成分單純的次氯酸水及濃度75%的酒精水的消毒殺菌效果,可能會比添加芳香、黏液等的乾洗手好一些,部分乾洗手商品酒精濃度降到50%,也會影響殺菌效果。民眾買回濃度95%的酒精,可加入蒸餾水,以3比1比例調配成消毒用酒精。但顏慕庸說,酒精揮發性高、乾燥快,可能造成皮膚乾燥,對於腸病毒、諾羅病毒等,因外層有無脂質蛋白質外殼,親脂性酒精起不了作用。近來很紅的次氯酸水,顏慕庸說,是含氯、微酸性電解水,對腸病毒、諾羅病毒等有效,可用來擦拭物品消毒。但不管是哪種乾洗手,不該過度依賴,最好還是勤「溼洗手」。
-
2020-02-1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居家檢疫小病怎就醫領藥 中央將商對策
台中市日前有一名居家檢疫個案因皮膚病請家人代為到診所拿藥,但因非本人,診所醫師無法看診、開藥,最後只能改到藥局買藥膏塗抹。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說,目前僅慢性處方箋或緊急用藥方能委由他人代為領取,輕症則無法代為領藥,已向中央請示如何因應;健保署18日將邀集各縣市共商對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2月6日起,自中港澳入境旅客須居家檢疫14天,期間均由民政體系每天關懷1次,且不得外出,違者會被重罰;與確診個案有接觸者,須居家隔離14天。台中市這名居家檢疫個案被通報外出,追查發現此人患皮膚病,請家人代為到診所拿藥,診所醫師以持卡者非本人,拒絕看診、開藥,最後該個案只好改到藥局自行購買藥膏塗抹。曾梓展說,目前針對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個案部份,慢性處方箋或緊急用藥可委由他人代為領取,輕症則無法代為領藥,也有縣市已整合醫院針對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個案提供視訊看診,再由家屬代為掛號、取藥,但因作法不一,健保署將於18日邀集各縣市共商對策,擬定一套標準作業程序。
-
2020-02-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血漿治療多個選擇 非100%有效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15日表示,從目前的救治情況來看,該院累計治癒出院率已超過43%;對於康復後的新冠肺炎患者體內有大量的抗體可以對抗病毒,有專家呼籲康復患者出院後積極捐獻血漿,他指出,血漿治療並非100%有效,只是給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多一個選擇。武漢金銀潭醫院是這次武漢市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院,自2019年12月29日收治7名不明肺炎患者以來,已收治了超過1500名新冠肺炎患者,且大部分為重症和危重症。第一財經日報報導,張定宇指出,進來金銀潭醫院的絕大多數都是重症,有個別從社區轉來的輕症患者,「在出院患者中,最大年紀的是2月5日治癒出院的一名90歲的患者。」對於高齡患者的治療,張定宇表示,一方面是早診早治,這是所有疾病的一個治療原則,另一方面是在診療過程中要積極控制原發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高齡患者合併高血壓,糖尿病並不可怕,這名90歲的患者,恰好就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也很順利的康復出院。」近期採集康復期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漿,用於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成為新的希望,2月8日,第一例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抗體治療,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進行,該院9例重症患者接受該項治療,3份血清提供給外院重症患者治療。從該院重症患者治療情況看,患者接受治療12至24小時後,血氧飽和度明顯上升,主要指標明顯下降,淋巴細胞比例上升,重點指標全面向好,臨床身體徵狀和症狀均開始好轉。張定宇認為,血漿治療只是一個嘗試,希望能夠對患者有用,「目前給有些重症病人使用之後,看上去早期有一些效果還不錯,但是對危重症病人的治療效果怎麼用,還有待評價。」不過張定宇還是希望,透過血漿治療能給這些新冠肺炎患者有一個更多的選擇,「就像給患者一根竹竿,把他們從水裡面救上來。」張定宇提醒,並不是說康復者血漿治療這個東西肯定100%就有效,如果這個東西100%有效,那新冠肺炎這個病就不那麼可怕了。
-
2020-02-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陸專家警告:血漿療法有風險 宣稱療效還太早
中國近期援引抗SARS經驗,為武漢肺炎重症病患注射康復者血漿,宣稱患者接受治療後,症狀明顯好轉;但專家警告,這類療法仍存在人體排斥等風險,雖值得研究,但宣稱具有療效還太早。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俗稱武漢肺炎)迄今未開發出有效的治療藥物。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13日在湖北省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表示,康復患者體內有大量的綜合抗體對抗病毒,醫院正在開展康復病人恢復期血漿的輸入,目前已顯示出初步效果。據新京報報導,這種特殊免疫血漿製品是由康復者捐獻、含高效價病毒特異性抗體的血漿,經過病毒滅活處理,並對抗2019冠狀病毒中和抗體、多重病原微生物檢測後製備而成,用於危重患者的治療。不過,報導引述多名臨床醫學專家、合理用藥專家及業內人士表示,這種療法雖然原理上可行,值得探索,但存在風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此時對外宣稱這是有效治療方法,為時太早。中國資深疫苗專家陶黎納指出,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爆發期間,也曾嘗試過使用康復者的血清進行治療,但對於治療效果,沒有明確文獻佐證。他表示,每個康復者體內產生的抗體量並非同等水準,「如果抗體量不足,使用後可能會產生不良效果。如果抗體量過多,也會產生浪費」,其中還有很多研究要做。北京宣武醫院血液科主任蘇力則表示,過去在治療B型肝炎、愛滋病(AIDS)等疾病時,也曾嘗試過這種方法,但幾乎沒有成功案例。「有時,就算體內有了抗體也不一定會有效,因為還會遇到很多抗體清除不了的東西,這就是人為何還會因病死亡的原因」。他也提到,別人的抗體進入自身後,並不會一直存活,而且「自身免疫系統是否會產生對抗外來抗體的抗體等,還有很多複雜的問題需要實驗證明」。一名疫苗製劑業界人士也坦言,這種方法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是對重症患者的一種嘗試,普通患者並不需要和建議使用」。另外,在輸入治癒者血清的同時,是否會將病毒一同輸入,仍然未知。
-
2020-02-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買口罩又增通路 16日起衛生所也能買
新冠肺炎疫情延續,我國推行口罩實名制購買後,仍有部分民眾反映買不到,主要是部分藥局假日沒有開,實在買不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從16日起,全台303處衛生所也可以買到實名制口罩。指揮中心說明規定,與先前一樣,每張健保卡每次可購買2片口罩,售價10元,每隔7天後,才能重新再購買。於前次購買日再加7日才可以再購買,舉例而言2月16日購買2片,下次需至2月23日後才可再買,以此類推。另外,為分散購買人潮,身分證字號末碼雙號者可於每週二、四、六購買,單號者可於每週一、三、五購買,週日則不限定身分證字號,開放全民皆可購買,並強調0為雙號。兒童口罩僅限12歲以下「民國97年(含)後出生者,不分月、日」兒童健保卡購買,13歲以上健保卡僅能購買成人型口罩;持上述12歲以下兒童健保卡的民眾,可以依需求擇一選擇購買成人型口罩或兒童口罩。每人每次限代持一張健保卡受託購買(如自己不購買,每次仍僅可代持一張健保卡),並依前開說明一至四規定購買。而未具健保加保資格之外籍人士,得以居留證,比照上述規定購買。
-
2020-02-1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看到李文亮去世前口罩戴法 台灣醫師超心酸
新冠肺炎吹哨者李文亮去世,引發中國內部極大的迴響,台灣醫師發現李文亮生前的照片,在N95口罩那之外又加了一層一般口罩,與一般的認知的防疫形式不同,不禁為他艱難的景況感到難過萬分。國內一名醫師在臉書上指出:SARS期間,台大醫院收治大量SARS病患。當時發言人陳明豐教授(後來接任院長),接受記者訪問時,戴著N95口罩,外加一個一般外科口罩。有一個記者問:「現在口罩這麼珍貴,發言人您戴兩個口罩,會不會太奢侈了?」陳明豐教授說:「記者要多用功,我昨天才講過的,N95外放1個一般外科口罩,可以過濾掉許多大的顆粒,一般口罩天天換,可以讓缺乏的N95口罩多延長使用期限。」一週前過世的武漢肺炎(COVID-19)吹哨者 – 李文亮醫師,去世前的照片流出,他卻是一般口罩放在N95之內。很多醫師質疑過這樣使用的正確性,我也有同樣的疑問。後來想了想,李醫師身在重災區,不可能沒有這個常識。最可能的原因,是這個N95口罩已經用了很久,但那裡早已經沒有新的N95口罩補充,他又不忍丟棄,為了怕N95用久了已經沒有效果,所以內層再加了一個稍微新的外科口罩,期望增加保護效果。想來讓人心酸。這名醫師並在臉書上表示,台灣到目前疫情都還在控制當中,而且口罩在採用實名制之後,已經減少混亂的情況,都要感謝台灣政府的魄力。許多醫護人員也在網上留言回應,為李文亮的去世感到不捨,「真的心酸~一個好人就這樣犧牲了」、「沒N95可換 真是鼻酸」、「我猜他臉上的N95是已經用了很久」也有醫護人員注意到大過很多醺都像李文一樣的方式戴口罩,可能真的是N95口罩不夠用。
-
2020-02-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病毒是生化武器?美權威學者:完全找不到證據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之際,社群媒體也爆出許多陰謀論,包括病毒是中國研究機構創造的產物。世衛組織特別警告疫情爆發假新聞的「訊息傳染病」(info-demic)。美國一位權威學者如今也表示,完全找不出病毒是人工改造的證據。《金融時報》報導,之前有印度學者在網路公開研究,聲稱病毒基因組的片段插入點和愛滋病毒有著「異乎尋常的相似度」。這篇論文未定稿、未經同儕審查,隨後自行撤回,但已催生出網路謠言,聲稱新冠肺炎疫情起於中國科學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武漢P4實驗室)基因改造的病毒外洩。對此,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的福瑞德哈金森腫瘤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計畫主持人、專門研究病毒演化的貝德福博士(Dr. Trevor Bedford)強調,「我們找不到任何一絲基因改造的證據,(病毒)突變完全符合自然演化」。貝德福博士指出,該篇論文「在許多層面都是錯的」,新冠病毒和愛滋病毒僅共享極短的基因定序,這在自然界其他有機體中也存在,「在生命之樹中不斷重複」。貝德福也不認為人類會從蛇類和魚類感染新冠病毒,他指最有可能的情況,是20至70年前蝙蝠將病毒傳染給另外一種哺乳動物,而這個目前未確認的中間宿主,再於2019年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傳染給第一個人類宿主。中國疾管中心和復旦大學1月釋出新冠肺炎基因組後,貝德福博士率領的全球協作計畫就持續進行分析。他說,當今一名患者體內病毒的遺傳密碼有著3萬個生化符號,通常僅有約5個不同,這更像是隨機變化,沒有跡象指向病毒會因此變更強或更具傳染力。貝德福博士表示,比對過不同患者的病毒和了解突變率後,就可以推估目前的總確診數目,結果更近似傳統的流行病學,估計新冠肺炎總感染數上看20萬,和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傳染病專家佛格森(Neil Ferguson)團隊已公布的數字相符,但他不願預測未來的發展。
-
2020-02-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重複使用 專家提醒絶對別用酒精和微波爐
武漢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升溫,口罩需求量大,坊間提供許多可重複使用的方法,但專家提醒,不可以用酒精消毒口罩,也不能用微波爐,都會減損口罩的防䕶能力。至於空氣是否會傳染,專家表示,這是可以經由實驗得知的,應該盡快進行相關實驗。台灣不織布公會網站最近刊登過濾專家謝克勤的文章曾服務於美國3M數年,離開3M後,成立了一個獨立過濾實驗室,近10數年,在中國上海從事篩檢程式研發和生產的工作。他指出,口罩濾材上有靜電,藉以增加濾材的過濾效果,曾將10多種市場上的靜電棉(包括用在口罩上的熔噴濾材)做過實驗,經過2年的實際評估發現有的材料2到3個月後,靜電就消失了30到90%,但有些材料,2年後,靜電效果的降低只有1到5%。好的靜電棉材料,甚至可以維持10到15年,靜電的效果只消失5%。口罩存放的環境,溫度和濕度不宜太高。溫濕度對靜電棉都有影響的,尤其是溫度濕度都高的地方,靜電消失的很快。他表示,看到電視上有人用微波爐來消毒口罩,那會讓口罩的效率降低的。他並表示,酒精是口罩靜電棉的天敵,在實驗室裡做靜電棉實驗,如要消除靜電棉濾材中的靜電,看看不加電的效率時,就是用酒精去除纖維上的靜電。酒精和酒精揮發的氣體都會降低口罩的過濾效率,千萬不可將酒精噴在口罩上。醫務人員尤其應該注意,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中,使用酒精的頻率和所處的環境中酒精氣體的濃度都是較高的,如口罩供應充足,應注意更換,即使是N95 的口罩也一樣。同時一般醫用口罩與更高階口罩防護效果差很多,謝克勤表示,有時看到電視上救治冠狀病毒肺炎病人的醫生,只帶普通的醫用平面口罩,很替他們擔心,因為除了效率較低,平面口罩的密封性也很差,更加重了危險性。他還提到,最近傳出吃火鍋會增加傳染新冠肺炎的機率,不少專家們在辯論冠狀病毒是否會以氣溶膠的形式傳播,與其辯論病毒是否氣溶膠化,不如儘快做些實驗去驗證,這些實驗的結果一般都可以很快得知的。如在醫療機構和病房裡採集空氣中氣溶膠,經過培養,並計算病毒的數量就可得知。如果病毒的氣溶膠化被證實了,防護的方法,尤其是對醫務人員的防護,肯定是要升級的。當然,病毒一旦變成氣溶膠後,病毒的生命不是無限的,而是會在一定時間範圍內死亡的。但為了小心起見,在室外,當疫情還沒有完全消失之前,最好還是戴口罩!其它的防護品,如空氣濾清器,使用得當,也可以大大的減輕冠狀病毒以氣溶膠的方式傳播的危險,實驗顯示,一個中型的空氣濾清器,在一個密閉的空間裡,可以在20到30分鐘內,將一個25平方米房間內氣溶膠的濃度,降低90%以上(所有粒徑 > .02 微米的氣溶膠 )。
-
2020-02-1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看著運屍車把兒子載走 老婦哭喊「我兒啊」悲痛跳腳
武漢身為新冠肺炎(COVID-19)的重災區,疫情發展情況持續受到全球各地的關注。近日在社群媒體Twitter上流傳一段影片,一名母親眼睜睜看著死去的兒子被抬上搬運車離去,老婦人淒厲的哭喊聲讓聽到的民眾心都碎了。儘管無法從影片中確認該名患者是否因感染新冠肺炎離世,搬運屍體的工作人員將使用過後的手套隨手扔在路邊垃圾桶的舉動,仍受網友質疑處理不當。影片一開始,就伴隨著遠方陣陣的哭喊聲,4名身穿防護衣的工作人員抬著一具遺體從民宅中走出來。接著一名老婦人也跟著出來,目送兒子遺體被抬上搬運車的她,放聲哭喊「我兒啊」,情緒崩潰、不斷跺腳的畫面讓旁人看了都十分不捨。影片的拍攝者似乎是同社區的住戶,從高處目睹這一幕,僅低聲說了一句「完了」。他將這段影片Po在Twitter上,並提到「外界對武漢知之甚少,此時此刻,必須將武漢真實的情況告訴世人。救助車已經改裝成運屍車,而這輛車裡面已經塞滿了屍體。」網友看了紛紛留言表示,「這哭聲聽了心裡真不舒服」、「肝腸寸斷」、「很了很久,實在揪心」。不過影片中一名身穿防護衣的工作人員,在搬運完遺體後,將使用過的手套隨手扔在路邊垃圾桶的舉動,受到不少網友質疑:「手套就這樣扔在垃圾桶裡?不用消毒處理嗎?」。儘管無法從影片中確認,該名患者是否因感染新冠肺炎離世,但當地正值疫情高峰期,各地確診案例亦直線攀升,人心惶惶,哪怕是一個小動作都會引起民眾恐慌。外界對武漢知之甚少,此時此刻,必須將武漢真實的情況告訴世人。救助車已經改裝成運屍車,而這輛車裡面已經塞滿了了屍體。 pic.twitter.com/iUx5OXDKdV— 閻國民 (@mr_yan_vip) February 11, 2020
-
2020-02-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疫情何時結束?柯文哲:問我專業意見6個月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2日宣布邊境規定必須符合「國人優先」原則,撤回不具本國國籍陸配子女入境相關規定,此舉被指控違反國際兒童公約。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上午受訪表示,其實他覺得陸配子女還是小事,更大的是有幾十萬台商在大陸,要怎麼處理才適當,恐怕比這個更頭痛。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上午出席陽明山花季開幕記者會,面對疫情發展,疫情中心撤回陸配子女入境相關規定,柯文哲表示,就防疫角度來講,這數目還是比較少,目前台灣還沒有社區感染,要怎麼防堵,這是公衛上的挑戰,到現在為止,台灣表現非常好。面對媒體不斷追問對中央做法的看法適當嗎?柯文哲對記者說,「你要去問陳時中啊,怎麼會問我?」同時,日本疫情擴大,台日旅遊頻繁,如何防疫?柯文哲表示,按照科學數據,中國大陸三級全面禁止,日本已被升級成一級防護地區,破口有在變大,專業問題專業解決,也不能呼籲大家少去日本,只能說去過日本要自主管理,出門要戴口罩,當然執行上有時候會有困難,相信疫情持續擴大的話旅遊警示會再升級。他指出,因為日本今年要辦奧運,猜首相安倍現在一定非常焦慮,台灣講的是旅遊,他們在煩惱東京奧運的籌辦,日本這段時間整個防疫動作會加強。至於疫情衝擊觀光旅遊,柯文哲說,台灣目前還沒有社區感染,心理層面的威脅大於實質意義,市府已開始做演習,重建要等事情過去,再提出紓困方案,目前市府已把當年SARS版本拿出來當範本確認,並依照中央標準調整,還是要等事情過後又會有一個完整的報告與紓困方案。記者問,疫情大概到何時結束?柯文哲說,你問我專業意見,是6個月。
-
2020-02-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每年流感死萬人、新冠肺炎危害沒流感大,為何會這麼緊張?
在全球關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之時,美國疾控中心公佈了一組數據:2019-2020流感季已致1萬人死亡,190萬人患病,18萬人住院,預測此次流感季中將會有210萬人中招。從客觀事實來講,流感是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大的威脅,為什麼人們卻如此緊張新型冠狀病毒呢?就連美國總統川普幾乎每天都會就新型冠狀病毒發表推文。新型冠狀病毒因為未知,所以人們恐懼流感被稱為流行性感冒,但卻與普通感冒關係甚遠。流感是由一類特殊的流感病毒(包括A型和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相比普通感冒,它的致病源不同,因此也就具有更強的傳染性和更高的致死率。所謂的流感季,一般是指從每年9月到次年5月之間的時間,當前正是其高發時期。流感病毒和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都屬於可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毒。對於流感病毒,科學家已經研究了數十年,對流感的治療手段、發病症狀以及可能的流感暴發季節都有著充足的了解。相比之下,我們對SARS-CoV-2的了解卻很少,因為它是一種全新的病毒。目前SARS-CoV-2的潛伏期、傳播途徑、症狀、嚴重程度和致死率,我們還在進一步深入了解。綜合現有研究的判斷,SARS-CoV-2感染的致死率約在1%~3%之間,遠高於流感。不過,隨著疫情的進一步發展,這一數字還可能發生變化。人們恐懼的源頭主要還是因為未知。流感病毒和新型冠狀病毒傳染力不同此次新冠疫情蔓延迅速的一項重要原因,就是SARS-CoV-2傳染能力很強。科學家常常用“基本傳染數”(R0)來評估病毒傳播的難易程度。通俗地說,就是評估一名感染了某種傳染病的患者,平均能夠傳染給多少人。R0值越高,這種傳染病的傳染能力越強。根據報導,流感病毒的R0值約為1.3。而對於SARS-CoV-2的R0,根據目前的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R0值約為2.2~3.77,具體值還不能確定。而且每種疾病的R0並不是一個固定的,不同地區會不一樣。目前看來它的傳染能力是高於流感病毒的。新型冠狀病毒目前暫無特效藥物和疫苗對於流感,很多人都知道,有疫苗,有完整的治療方案,有較為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包括奧司他韋,扎那米韋和帕拉米韋等。而針對COVID-19的特效藥和疫苗仍在研製和尋找中。雖然有些藥物體外實驗體現出潛力。但距離藥物通過臨床測試上市,同樣需要一段時間。結語無論是流感還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都建議大家勤洗手、少出門、戴口罩、勤消毒、多通風。作者簡介:藥師方健,大陸三甲醫院副主任藥師,原文取自《搜狐網》
-
2020-02-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新冠肺炎吃什麼提高免疫力?營養師推這些食物不能少
新冠肺炎持續延燒,醫療院所站在防疫第一線,也提高警覺,彰化員榮醫療體系近日開始使用熱顯像儀量體溫,可快速篩檢出進出醫院發燒的民眾,工作人員發現,儀器對溫度敏感,民眾帶熱食、熱飲進入可能誤判,仍有人員在場進一步量額溫;營養師也建議靠飲食提高免疫力,可多攝取有殺菌功能的大蒜。員榮醫療體系醫療副院長涂川洲說,進出醫院的人多,若一一量額溫影響動線也會耽誤時間,設置紅外線熱顯像儀,方便偵測體溫,民眾體溫過高熱顯像儀會發出警示聲響,醫院人員會再做二次人工測量,藉此快速篩檢、雙層確認,減輕人員負荷,若發現有疑似新冠肺炎感染機率的民眾,會請他們到急診進一步做檢查。但熱顯像儀對溫度相當靈敏,連熱食、熱飲都不放過,若是民眾攜帶便當或是熱飲,儀器也會大叫,員工也說,門口進出車輛的引擎溫度也容易被偵測到,熱顯像儀要避開車道,才不會造成誤判。面對疫情威脅,除了要做好外部防護,營養師也建議提升免疫力,二林基督教醫院營養師張慈玲說,人體含70%以上的水分,喝足夠的水才能提高身體的代謝率,也可以多攝取有殺菌功能的大蒜,大蒜裡的硫化合物可以提高T細胞及巨噬細胞的活性,同時也會增加自然殺手細胞的數目,每天2到3顆的大蒜或是半顆洋蔥,都能達到殺菌功用。除此之外,全穀雜糧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與礦物質,人體需藥大量的B群提供細胞行氧化還原作用,也跟維持細胞黏膜健康及製造抗體有關,也鼓勵多攝取「多種顏色」的蔬菜水果,紅、橘或黃色蔬菜,如紅蘿蔔、紅黃甜椒等,含有大量β胡蘿蔔素,進入人體後會轉換成維生素A,維持黏膜細胞健康,強化免疫第一道防線維持抗體與T細胞的正常功能。張慈玲也說,菇類裡的多醣體被證實具調節、提升免疫功能的作用,能提高人體巨噬細胞吞噬細菌的能力,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例如芭樂、柑橘類則能刺激身體製造干擾素來破壞病毒,也能幫助膠原蛋白生成,讓細胞間更緊密,減少細菌及病毒入侵機會。
-
2020-02-15 名人.蘇一峰
蘇一峰/對比日本 為何台灣擁有這麼多負壓隔離病房?
最近有一個大家關注的消息是, 武漢肺炎持續在日本造成問題,但是日本國內目前只有1800床負壓隔離病房!日本的厚生勞動省表示:「如果疫情大爆發,日本醫院的負壓隔離病房不夠時,將會允許病患住進普通病房」。許多民眾就會開始覺得不解,日本不也是醫療先進國家,為何人口有1.2億卻只配置1800床負壓隔離病房,而台灣2300萬人口是日本的5分之1,卻配置1100床的負壓隔離病房呢?蘇醫師來告訴大家答案,除了台灣醫療實力在世界本來就是數一數二,會有這麼多的隔離病房還有一個原因是,台灣的肺結核個案是日本的三倍。這些負壓隔離病房平常的功用,大部分是給肺結核隔離病人所使用,而這些病人平時就是胸腔醫護團隊照顧治療。台灣擁有全世界最棒的醫療團隊!只要全民大家一起珍惜保護、幾十年來好不容易才建立起的醫療系統,一定能打贏這場防疫戰爭!本圖文經蘇一峰醫師授權轉載
-
2020-02-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顯微鏡下的新冠病毒 王冠外表一如其名
美國國家過敏與感染疾病研究所落磯山實驗室(NIAID-RML)14日釋出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的新影像。該設施的病毒學實驗室(Laboratory of Virology)上周首度收到病毒樣本,加入全球對抗新冠肺炎的行列。根據部落格貼文,專家11日利用掃描和穿透式電子顯微鏡產製出影像後,再交給視覺醫學藝術部門進行數位強化,並指7張影像和2012年出現的MERS病毒及2002年的原始SARS病毒相似。貼文指出,這並不讓人意外,因為冠狀病毒表面的尖狀物貌似國王的王冠,才會用拉丁語的「王冠」(Corona)命名,絕大多數的冠狀病毒外型也都像是王冠。
-
2020-02-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商家送「次氯酸水」搶翻天 教授解析其消毒效果
我日前發表《精油抗武漢病毒,讀者回應》。在結尾我有說:「無可爭議的事實是,絕對沒有任何人體或動物試驗的證據顯示用鼻子嗅精油就可以抗流感,抗武漢肺炎。至於用精油來殺空氣中的病毒,我建議您還不如用次氯酸水噴霧就好,既便宜又有效(我猜它的效果應該是會比精油好)」。所以,有幾位讀者就立刻來問我關於次氯酸水是否安全,濃度應當是多少等等。有關次氯酸水,我曾在去年10月發表的水神霧化機裡說:「次氯酸水(hypochlorous acid-containing water)是一種氯化水(chlorinated water)。漂白水也是一種氯化水,但它通常是含有次氯酸鈉(sodium hypochlorite)。只要不是吃進肚子,氯化水一般來說是安全的。畢竟,游泳池裡的水就是氯化水。只不過,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氯化水還是會有安全的疑慮,例如下面這三篇論文。還有,也許大家有聽過《過度衛生的環境可能不利於小孩子免疫系統的發展與成熟》。所以,是否有必要在家裡用次氯酸水來消滅微生物,是讀者自己需要思考和選擇的」。也就是說,我對於一般家庭使用次氯酸水的必要性,是持保留的態度。但是,由於現在武漢病毒搞得人心惶惶,所以我才會說可以考慮用次氯酸水來殺空氣中的病毒。果不其然,我文章發表的隔天就有這麼一則報導:「一起防疫!85度C免費送「次氯酸水」,幫大家一起維護環境安全」。 市面上有許多次氯酸水產品,包括一些較昂貴的霧化機。但由於我沒有使用過這些產品的經驗,也不知道相關產品資訊的可信度,所以無法給建議。至於有關次氯酸水的有效濃度,我請大家參考Evaluation of sprayed hypochlorous acid solutions for their virucidal activity against avian influenza virus through in vitro experiments(通過體外實驗評估噴霧的次氯酸溶液對禽流感病毒的殺病毒活性)。我把這篇論文摘要裡的重點翻譯如下:將次氯酸溶液直接噴在人造絲片上的病毒上10秒鐘時,100和200ppm的溶液可以在噴灑後立即滅活禽流感病毒,而50 ppm的溶液至少需要3分鐘的接觸時間。 在間接噴霧形式下,200ppm溶液在接觸後10分鐘內滅活了禽流感病毒,而50ppm和100 ppm則不能將其滅活。也就是說,所謂的有效濃度是視情況而定。但一般來說,100ppm是較常用的。85度C送的就是100ppm。原文:武漢病毒恐慌,次氯酸水
-
2020-02-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網購到過期7年口罩…過期口罩能不能防新冠肺炎?
華人在網上買到過期七年口罩,擔心若捐贈給中國武漢抗疫一線醫院醫師,讓他們在戴上過期口罩有可能發生病毒侵入,導致生命危險。然而過期口罩是否真的不能用,目前網上有醫師表示,在防疫缺乏口罩的非常時期,過期口罩並非一定不能使用。洛杉磯縣衛生局專家12日表示,這些口罩因無法確定賣方儲存環境,是否有病菌進入,不認為它們到了中國武漢醫院,能夠非常有效抵禦新冠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洛杉磯縣衛生局工業高級衛生師(Industrial High Hygienist )皮爾斯(Francis Pierce )表示,普通環境比如日常清理庭院、環境清潔,過期口罩可以使用,但特殊環境需要慎重考慮。鑑於購買者從網上商家購買的口罩,過期時間已有七年,且無法確定商家儲存這些口罩的環境,也無法確定是否有病菌進入。所以這些口罩若到了中國武漢,以當地是一個非常特殊環境,無法確定過期口罩可以有效抵禦新冠病毒,尤其是保護醫院抗疫情第一線醫師生命安全。根據媒體引用台灣一家醫院副院長的說法,他根據醫院感染科醫師專家解釋,指出雖然口罩寫有保存期限,但口罩其實比較沒有過期問題,尤其在防疫時期,口罩缺貨且急需使用,原則上只要沒有被污染過、沒有破損破洞、沒有受潮,都可以使用。南加華裔中西醫藥博士柳江華則說,若無法確定過期口罩儲存環境,如是否有適合溫度,同時也無法對過期口罩檢驗,因此若將這些已經過期多年口罩,捐獻到抗疫前線中國武漢醫院,很不妥當。河濱縣資深鄭醫師表示,若口罩等防病菌物資很缺乏,戴過的口罩也可以重複使用,甚至可以利用雨衣來避免病菌感染。物資緊張,戴上過期口罩,也總比不戴口罩,任病毒侵入好一些,或者為增強預防效果也可以戴兩個口罩。所謂這些已經過期口罩,要在不得已情況下才可以使用。
-
2020-02-15 新聞.科普好健康
傳染病命名學問大 新冠肺炎怎麼來的?
中國武漢爆發不明原因肺炎,禍首確認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之前曾有人預測,世界衛生組織(WHO)會不會比照同樣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把這個新疾病命名為「武漢呼吸症候群冠種病毒感染症」?結果,病毒國際命名委員會將病毒正式命名為「SARS-CoV-2」,世界衛生組織也宣布新冠肺炎的正式名稱為「COVID-19」,CO代表冠狀,VI代表病毒,D代表疾病。傳染病命名難離政治文化因素疫情集中於中國武漢,名稱卻如此「去中國化」。許多媒體朋友問我,人類傳染病的命名是否也有政治因素?其實歷史上諸多傳染病的命名,一直離不開政治文化因素,某些帶有國家、區域、動物名稱的命名,也曾引起許多的國家和人民抗議,甚至導致無辜動物遭受不必要的撲殺,也容易讓人誤以為疫情僅限於某些區域。傳染病命名受政治波及的例子,最知名可說是1918年H1N1流感。當時全世界五億人感染,其中五千萬到一億人死亡,被稱為「西班牙流感」。因為當時正值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各國為避免打擊士氣,封鎖流感疫情相關新聞。西班牙當時未參戰,而且國王也得到了流感,各國便趁機把這次疫情命名為「西班牙流感」。病名汙名化惹議一旦通用很難改曾經抗議命名未果的傳染病,還有「退伍軍人症」。1976年夏天,美國退伍軍人在費城辦聚會,釀成221人肺炎、34人死亡,後來美國疾管中心確認是會場水源受病原菌汙染所致,命名為退伍軍人菌。美國退伍軍人相關團體曾抗議,但傳染病名稱一旦通用就很難更改。近年因傳染病或病原命名引起抗議,並且受到正面回應的,有兩個例子。2013年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提到有種超級細菌可能造成全球性威脅,研究人員因部分感染者有印度旅遊史,將之命名為「新德里一型」,引發印度公衛醫學專家群起震怒砲轟,雜誌編輯公開道歉。MERS-CoV改變全球命名原則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的出現,則是改變全球命名原則的關鍵。2012年9月出現全球第一例後,因個案大都曾去過中東,WHO以「中東」命名。中東多國高度不滿,向WHO抗議,WHO遂於2015年公布疾病命名新原則,希望最大程度地減少疾病命名對國家、經濟、人民和動物的不必要負面影響。檢驗技術不發達的年代,很多疾病的命名會帶入最早發現的國家、最早發現的科學家名字或國籍。例如,日本腦炎是因最早於在日本分離出病原體、德國麻疹是由德國醫師區辨出疹特殊性、伊波拉病毒最早發生於西非剛果的伊波拉河流域;挪威的漢生醫師發現導致痲瘋病的痲瘋桿菌,因此痲瘋病又稱為漢生病。現在檢驗技術已經進步、快速許多,就可以直接以病毒本身的性質來命名。以這次的冠狀病毒為例,8小時可完成廣泛的冠狀病毒核酸檢測,一天可以做出基因定序。WHO這次根據病毒的類別和發現年分來為新冠肺炎病毒命名,可謂相當精確,亦避免了不必要的困擾。
-
2020-02-15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預防新冠肺炎 中醫能助免疫力
擔心免疫力不足,無法因應新冠肺炎,許多民眾求助中醫。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表示將輔助西醫協助感染患者,另呼籲民眾在非常時期,善用中醫的「預防醫學」完善自身的免疫力。衛福部中醫藥司則指出,健康者維持生活作息,近期盡可能降低前往醫療院所的機會。中醫師公會全聯會表示,中醫師也能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給予協助,包含在防護裝備充足的前提下,可協助西醫,提供中西醫整合醫療,提升患者的康復能力,減輕病毒帶來的症狀。民眾若是因疫情嚴峻出現焦慮、恐慌、憂鬱情緒,也可透過中醫達到紓解壓力的效果,中醫藥強項在於防範未然,重於事前預防,民眾也能善用中醫「預防醫學」的特色,透過中醫師「個別化」的診察,完善自身的免疫能力,降低病毒的侵害。衛福部中醫藥司長黃怡超表示,以防疫角度,呼籲健康民眾近期不要到人口密集處,也降低出入醫療院所的機率,健康民眾最好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體虛、老年人較有補氣需求。
-
2020-02-15 科別.感染科
別只關心新冠肺炎!2種傳染病悄悄孳生 家有寶寶更危險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成全國關注焦點,台灣目前共18例確診,此時老牌傳染病也悄悄報到。高雄市衛生局昨天公布新增1例傷寒本土確定病例,為30餘歲菲律賓籍男性;國內截至2月13日傷寒確定病例共2例,1例為本土個案,1名為境外移入病例,境外移入感染國家為印尼。另外,衛福部疾管署昨天也公布國內今年首例百日咳確定個案,他是一名居住北部、年紀40多歲的男子,去年12月底曾至深圳洽公,2月11日確診。所幸目前已痊癒,且同住接觸者3人無疑似症狀。高雄市衛生局疾管處長何惠彬表示,傷寒預防方法包括食物徹底煮熟、不吃生食、飲用水煮沸或使用瓶裝礦泉水,飯前便後以肥皂確實洗手,才能有效避免感染。要前往傷寒流行疫區旅遊、經商或探親的民眾,可考慮接種疫苗。疾管署表示,百日咳成人患者很少出現併發症,嬰幼兒患者症狀通常較嚴重,特別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是重症高危險群,可能引起肺炎、抽搐、腦病變、腦出血或死亡,接種疫苗是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菲男確診傷寒 研判本土感染國內確診今年首例本土傷寒病例,這名菲律賓籍男性患者去年2月回菲律賓9天,返台後未再出國,研判應是在國內遭到感染,因此歸為「本土」確定病例。他在今年1月21日開始出現頭痛不適症狀,31日因發燒及持續頭痛就醫檢查;為查明病因於2月6日再度就醫,住院並採血檢驗,10日由血液檢體檢驗結果為傷寒陽性。目前他的症狀改善且已經出院,同住接觸者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進一步調查個案飲食史及接觸史,以釐清可能感染來源。•腸胃道傳染病 不淨飲食惹禍疾管署說,傷寒為腸胃道傳染病,潛伏期平均為8至14天,最長60天,傳染途徑主要為食用未煮熟、遭受病患或帶菌者糞便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貝類、水果、蔬菜皆可能遭受汙染成為傳染媒介,而帶菌者在處理食物時,也可能會汙染食品。另外,蒼蠅可能散布病菌於食品中,為傳播媒介之一。感染傷寒或副傷寒後會出現持續性發燒、頭痛、不適、厭食、腹痛、相對性心律減慢、脾臟腫大、身軀出現紅疹、咳嗽、便秘或腹瀉、淋巴腫大等。傷寒若不治療,可能會造成小腸出血或穿孔。國內至2月13日傷寒確定病例共2例,雖然都是零星案例,但傷寒是法定傳染病,不可掉以輕心。•百日咳像感冒 打疫苗才保險國內今年首例百日咳確定個案,男性患者1月10日從中國深圳返台後,在30日出現咳嗽有痰,至多家診所就醫未改善,2月5日至醫院採檢通報,11日確診。疾管署表示,透過飛沫傳染的百日咳,無論有無發病都具有高度傳染力。這個疾病的感染症狀是持續咳嗽超過2周,且伴隨鼻炎、打噴嚏、輕微發燒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主要感染族群 過半是嬰幼兒另外家庭群聚中感染源多為照顧者或同住者,建議懷孕婦女、嬰兒照顧者可自費接種一劑疫苗,以降低嬰幼兒感染機會。如果發現自身或家人出現疑似症狀,應戴上口罩盡速就醫,並按醫師指示確實完成治療,以免造成傳染。疾管署監測資料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同期的百日咳病例數分別為1例、2例、2例、4例,每年累計病例數為17至34例。其中,高達56%是3個月以下、未達接種疫苗年齡或僅接種第一劑疫苗的嬰兒,26%是20歲以上成人。
-
2020-02-1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吃好、睡好、心態好」新冠肺炎感染者談戰勝病魔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明確要求,對所有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要做到「應收盡收」,但在疫情爆發初期因醫療資源有限,不少患者無法入院接受治療。大陸央視14日就報導三名因此回家居家隔離的患者,三人大約在10多天後都自行痊癒了。或許是為降低大陸民眾對新冠肺炎的恐懼,傳遞「正能量」,央視14日播出這則特別的報導,包括新華網等媒體也紛紛轉載。據央視報導,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武漢一名急診科護士賈娜也不幸被感染。確診後,她開始居家隔離,並通過微博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賈娜覺得新型冠狀病毒也許並沒那麼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傳染性。賈娜說,「我一個人在家不出門,不會傳給別人,切斷了傳播途徑。接下來,就是我和病毒的抗爭了。」隔離期間,賈娜聽從醫生的囑咐:「吃好、睡好、心態好。」她始終保持積極、理智的心態,堅持按時吃飯、規律作息,並按時服藥。生病期間,她的同事們每天買來肉和菜放在門口。經過11天居家隔離後再次複檢,賈娜的檢驗結果已由陽轉陰,CT也顯示肺部恢復正常。另一名在家隔離後自行痊癒的患者是武漢同濟醫院心內科醫生周寧。周寧1月21日出現發燒、乏力、眩暈、腹瀉等症狀,他判斷自己可能感染新冠肺炎。經過一系列初步檢查,並諮詢呼吸科醫生後,周寧也進行居家隔離。回家後,周寧杜絕和父母一切近距離接觸,睡覺戴口罩、關房門、監測體溫、臥床休息。經過多日隔離,周寧最終也痊癒了,但他呼籲一般民眾,還是要提高警惕,加強防護,千萬不要有僥倖心理。周寧表示,如果沒有心腦腎肺等重要器官疾病,在沒有明顯呼吸困難的情況下,只是單純的發燒、乏力、咳嗽、腹瀉,他推薦居家隔離治療。周寧說,休息、加強補充營養和多喝水非常重要。不過,如果藥物治療無效,依然高燒不退,就必須及時回醫院複診。武漢另一名44歲女性,1月16日出現持續發燒、乏力,並伴有間斷咳嗽等症狀,經醫院檢查,判斷為高度疑似新冠肺炎。但當時病患已經驟增,在沒有床位的情況下,她選擇居家隔離。這名職業為律師的胡姓女子,回家後按時服藥,並常喝雞湯補充營養。在發燒十多天後,1月28日,她終於退燒並逐漸停止咳嗽。2月2日,胡姓女子到醫院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康復後,她也分享自己的經歷,希望鼓勵更多人戰勝病毒。
-
2020-02-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抽菸與染新冠肺炎有關 台大醫籲快戒菸
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延燒,台大家醫科醫師郭斐然說,研究顯示,吸菸者較容易感染新冠肺炎。若要對抗新冠肺炎,應盡快戒菸。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郭斐然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表示,有論文以肺部細胞資料庫分析顯示,抽菸者比沒抽菸者的肺部細胞有較多的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ACE2)受體,此受體與感染新冠肺炎或SARS息息相關,代表吸菸者比較容易感染新冠肺炎。郭斐然說,之前已有一大型的整合型研究,涵蓋46萬人的社區研究資料顯示,抽菸者罹患肺炎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倍。抽菸者比較容易感染新冠肺炎並非特例。要對抗新冠肺炎,應盡快戒菸。世界衛生組織(WHO)2月11日將新冠肺炎定名為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0-02-1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居家檢疫卻搞失聯!惡意留業者客服電話 北市今公布3人姓名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台北市傳出有5名居家檢疫者失聯,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下午表示,其中3人從香港入境,填寫的聯絡電話是中華電信客服電話,地址都是武昌街,北市府認定填寫不實,惡意失聯,公布3人姓名,分別是陳寶珠(女)、張君諾(男)、張龍華(男),這3人確認都非台灣人。黃珊珊指出,3人是2月8號入境,從香港入境,他填具的地點都是萬華區武昌街的地址,他們3位確定非本國人,推斷國籍關係應該香港人,目前都已經透過警方協尋,但2月8號到現在都沒有辦法聯絡上,最後公布他們的姓名,3人都非台灣人。黃珊珊說,3人應該是故意填寫了不確實的電話聯絡方式。至於找到後的處置方式,是否建議驅逐出境之類,黃珊珊說,因為現在的傳染病防治法只有給北市公布姓名的權利,那後續的作業,可能會有使公務員登載不實或其他的相關的法令的違法情事。3人若是違反傳染病防治法,會依法開罰,這3人還是北市處罰的對象,有沒有境管等處置,職責是內政部,這要請示中央。黃珊珊說,這是目前為止,北市第一次公布姓名的案例,因為真的找不到,大家都盡全力了。黃珊珊也說,還有一事比較麻煩,因中央沒有規定得很清楚,因只能公布姓名,但可能同一姓名的有很多人,希望能夠公布的項目再具體一點,例如入境的時間、填具的相關的地點,最後中央同意公布,但單純公布姓名沒有用,可能同名的有幾十人,甚至年齡也不能公布,但希望不要波及無辜的人。由於連照片也不能公布,黃珊珊說,這也請示過,市府也很困擾,因為同一個姓名,可能不是同一年紀,五十幾歲還是二十幾歲,但是目前為止,能公布的都是中央給的項目,其實他們的國籍,目前也是不知的。
-
2020-02-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早早訂的日本行程該如期去嗎?聽聽醫師怎麼抉擇
日本一向是台灣人最愛去的旅遊國度,3月也即將進入日本賞櫻旅遊旺季,不少人早早就訂了行程,現在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高,不知到底該取消行程,還是照去?日本從14日出現4起病例近期都沒有中國旅遊史、也沒有與確診病例近距離接觸,疑似已爆發社區感染,因此台灣宣布提升日本旅遊疫情建議升為第一級注意(Watch),日本政府也宣布,從今(14日)開始,若飛機或船上出現明確新冠肺炎感染者,則乘客皆不得入境,需待在醫療機構直至測試結果出爐為止。現在一堆人在糾結,已經訂了的行程,到底該不該如期前往?網路上一些醫師給出建議。本身也是日本旅遊愛好者的知名麻醉醫師邱豑慶今也在其臉書《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PO文指出,如果這個問題問他個人意願,我會說:『先不要』,他也說明先不要的5個理由:1.機艙是個密閉空間。2.如果你在國外被傳染,或是被隔離,你負擔得起國外的住院費用嗎?你真的要在國外被隔離,和被治療嗎?3.如果你在國外被隔離14天不能上班,損失有沒有比幾天的飯店錢和機票錢還貴?4.如果你是親子出遊,回國時你被隔離了不准入境,但你孩子沒有。或是反過來,你都有備案嗎?5.日本爆發社區感染的機率很高,日本沒有在SARS吃過苦頭,所以這波疫情的防疫,真的只能說他們太輕忽了,應變也很緩慢。同樣的問題,兒科醫師楊為傑也在其臉書《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發表相同意見,他認為「機率很低,但是風險不低。」如果從某國回來宣布需居家檢疫/隔離14天,這時將無法上班,而就算返回工作崗位,也將受到同事害怕關切的壓力。另一情況是入境或登機時就被擋,要你就地隔離,如果你又帶著小孩,將更為不便。觀察日本至今(14日)的病例數,已出現死亡1例,與香港、菲律賓同列中國境外出現的死亡病例的國家。取消不去,將損失金錢;但去了也可能有無法預測的風險,最終的決定還是在於個人,當然風險也只能個人承擔!
-
2020-02-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出現第四代病例 專家憂防控難度加大
新冠肺炎已在中國重慶、湖南等地出現第四代病例,其中湖南一名男子一人傳給17人,最後兩例感染者即為第四代病例。專家說,這顯示傳染鏈條延長,防控難度進一步加大。世界衛生組織(WHO)2月11日已將新冠肺炎定名為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綜合重慶日報和騰訊網報導,據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截至13日零時,重慶累計報告確診病例518例,死亡3例,新增病例中除了第三代感染病例明顯增加,更首次出現2起第四代感染病例。出現第四代感染病代表病毒在第一例感染者後,出現3次人際間的病毒傳播。報導說,要證明病毒具備持續人傳人能力,至少需要出現三代以上的人際傳播。這次新冠病毒傳播的第一代感染者是指在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內的感染者;第二代感染者是被第一代感染者傳染的武漢人或去過武漢的外地人。第三代感染者本身沒去過武漢,但被離開武漢的人士傳染;第四代感染者則是中國各地受第三代感染者傳染的患者。湖南就出現一名感染者傳染給17人的例子。這名楊姓男性患者1月10日前往武漢探親,自稱期間接觸過有類似感冒症狀者;1月14日回到湖南的當晚曾與友人暢聊40分鐘,15日雖有頭痛和低燒現象,但還是赴宴和宵夜,16日症狀加重,20日就診,23日確診。楊男確診後,疾控專家對與他的密切接觸者進行了追蹤和流行病學調查。這些密切接觸者共352人,涉及2省3市10個縣區,最後確認了17例病例,其中包括曾與楊男直接接觸的第三代感染者,以及再經由第三代病例傳染的第四代患者。專家擔心,這次疫情傳染鏈條延長,將使疫情防控難度進一步加大。湖北省是這次疫情重災區,為防止第二、三代傳播,當地十堰市張灣區12日晚間宣布實施「戰時管制」,區內所有樓棟實施全封閉管理,非必要人員不得進出,居民生活物資由政府配送。
-
2020-02-1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非新冠肺炎診斷書能開嗎?醫師:不可能!發燒別趴趴走
前立委林靜儀醫師今天在臉書PO文,「不要去醫院叫醫師開奇怪的診斷書!」指有學校要求發燒學生要醫師證明「非流感或新冠肺炎」才能上課;也有公司要求員工開「無感新冠肺炎」證明去上班,她認為,新型冠狀病毒的診斷必須跑RT-PCR和做斷層掃描確診,請不要浪費醫療資源。台中市衛生局長、耳喉鼻科醫師曾梓展說,醫師僅能針對症狀開立「症狀、研判病因」,不可能開立「非流感或新冠肺炎」診斷證明。以新冠肺炎為例,有潛伏期,且需要檢驗確診,更不可能開立;他建議,民眾若發燒等不適,請戴上口罩盡速就醫、居家休息,不應去上班、上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民眾平時應養成肥皂勤洗手、避免觸摸眼鼻口,及做好咳嗽禮節。自中港澳入境者,應配合落實居家檢疫14天不能擅自外出,一旦發現違反規定,最高可罰15萬元。居家檢疫期間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可主動與當地里長或地方衛生單位連繫,並依指示戴口罩儘速就醫,就醫時請務必告知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TOCC),以及時診斷通報。相關資訊可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或至疾管署網站(https://www.cdc.gov.tw)查詢。曾梓展建議,民眾平時應做好勤洗手,就醫戴口罩防疫,若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應盡速就醫;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缺氧、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流感危險徵兆,更應盡速至大醫院看診,依醫師指示使用流感抗病毒藥劑,詳情可上台中市衛生局網站查詢 。
-
2020-02-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肺炎疫情未歇 消保處:電影院、KTV防疫措施待加強
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各級學校延後開學,不少電影院及KTV成為年輕人偏好的娛樂場所。但,根據消保處日前派員赴電影院及KTV場所瞭解發現,部分業者防疫措施有待加強,特別是電影院均未主動採取主動為消費者消毒清潔雙手及量測體溫的措施,僅部分KTV有主動為消費者消毒清潔雙手及量測體溫。消保處並指出,KTV場所大多有公告疫情宣導資訊,但電影院則大多未於現場公告。同時,電影院及KTV也多未公告營業場所的環境清潔消毒情形。消保處表示,目前最重要的防疫措施就是要量測體温、勤洗手,及必要時配戴口罩。由於KTV的特性,以及口罩數量有限下,為落實防疫工作,消保處建議電影院及KTV業者。宜主動於消費者入場前,為其消毒清潔雙手及量測體温,或引導未消毒清潔雙手者,至酒精消毒液、乾洗手液或手部消毒機等擺放處清潔雙手。且使用酒精消毒液或手部消毒機時,勿讓孩童自行使用,以避免酒精噴散至眼睛,或在父母指導下使用。且每日全館均有消毒清潔,另備有75%酒精消毒液,供消費者利用。同時也應加強現場工作人員的健康管理。每間包廂出清後,均再進行消毒作業;麥克風等器材設備,皆使用酒精消毒 ,尤其KTV場所。此外,KTV和電影院業者也應加強自身健康管理,常量體温,遇有發燒、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可通報「1922」防疫專線,並及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