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6 醫療.骨科.復健
搜尋
肢體功能
共找到
20
筆 文章
-
-
2024-06-13 醫療.巴金森病
確診了巴金森病 我會失能嗎!早期巴友注意「這些事」停下退化的腳步
年過七十的陳奶奶跳了一輩子國標舞,至今每週還是會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相約跳舞至少3次,每天還會抽空1小時散步。愜意的生活態度,實在讓人很難想像她竟患有會嚴重影響肢體動作的「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甚至已罹病超過10年,病程仍穩定控制在早期。台北神經醫學中心教學副院長葉篤學表示,巴金森病中期之後病情進展快速,早期患者應依照醫囑規律服藥,記錄藥效方便醫師調整用藥,並養成運動習慣,不僅能延緩病程,也有望改善肢體功能,逆轉期別。巴金森病早期會有哪些症狀?巴金森病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第二大腦神經退化疾病,國際研究指出,病友多於55至60歲間發病。葉篤學表示,巴金森病共分為五期,初期最主要的症狀為顫抖、動作遲緩、僵硬。他也分享,臨床觀察因上述症狀前來看診的病友超過半數為早期,其中因抖動就醫的病友大多仍在第一期,因察覺肢體出現遲緩、僵硬症狀就醫的則多在第二期。然而,第三期病患會開始出現平衡障礙,容易進展至第四期須輔具協助,一旦進入第五期,就需要坐輪椅或臥床,病情發展迅速,因此葉篤學表示,會希望病患將病情維持在第三期以前,更有機會透過用藥逆轉身體功能。巴金森病早期的治療方式有哪些?巴金森病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若醫師判斷症狀輕微,尚不影響生活,則會考慮暫不需用藥或使用B型單胺氧化酵素抑制劑(MAO-B Inhibitors);隨著病情發展,腦內多巴胺會減少,藥效需求也就增加,則會以直接補充多巴胺的左旋多巴(Levodopa, L-dopa)、或刺激多巴胺接收的多巴胺受體促效劑(Dopamine Receptor Agonists, DA)作為主要治療藥物。葉篤學表示,病友剛用藥時會有一段用藥蜜月期,症狀透過用藥獲得改善,生活上與一般人無異。但用藥幾年後,蜜月期過後就可能出現運動方面的併發症,如藥效減退或因多巴胺不足而「斷電」無法控制肢體,行動固僵。他也補充,若年輕發病的病友使用藥效較強劑量較高的左旋多巴,有50%在五年內會出現「異動症」,即服藥後的半小時到一小時間,身體會因瞬間獲得大量「電力」而突然不自主地全身抖動扭曲,乍看像在跳舞一般,事實上卻是令病友非常困擾的現象。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葉篤學建議,早期巴金森病患者的用藥,在70歲以上病患因對副作用的耐受程度較低,建議優先使用左旋多巴,但要注意蛋白質會影響腸胃吸收左旋多巴,所以建議飯前服用;而在70歲以下病患則建議起始使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雖然可能出現姿勢性低血壓、異常衝動等副作用,但也能避免太早出現如異動症等會為病友生活品質帶來影響的併發症。雖年齡可作為早期用藥的參考,但葉篤學補充,醫師也會視病患作息、職業與生活作息需求調整用藥。他有位在職場中擔任主管的病患,回診時反應開會時被同事或客戶看見症狀,十分尷尬,於是他透過調整藥物協助病友在工作期間能更好地控制症狀表現。他提醒,治療過程若有特殊的用藥需求都可以提出與醫師討論,並且依照醫囑用藥,配合規律運動,將巴金森病控制在早期超過十年並非不可能。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4-05-12 醫療.骨科.復健
剛睡醒勿馬上站起應放慢動作 治療師揭年長者易跌倒最大原因
長者發生跌倒,輕者挫傷、瘀青,嚴重者骨折、失能,致生活品質下降。跌倒隱藏各種風險,只是滑一跤,卻可能嚴重到需住院開刀,台灣職能治療學會副秘書長黃上育表示,老年人容易跌倒的最大主因是「肌力不足」,平常應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延緩肌肉的流失。老化因素︱肌肉流失 平衡力下降、反應變慢跌倒是老年人事故傷害第二大死因,「保命防跌」已經成為重要的健康課題,尤其步入高齡化社會,跌倒發生原因相當複雜。黃上育說,年長者跌倒的因素很多,年紀愈大愈容易跌倒,因為肌肉力量減少,走路長一點時間就覺得發抖無力,步伐也跟著不穩。其次是協調能力,平衡能力下降也是老人家跌倒的因素之一,當視力衰退異常時,會影響本體感覺和前庭功能的配合,有些人會失去立體感,難以評估自身與物品的距離。黃上育強調,年紀大了,反應能力本來就會變慢,面對突發狀況,來不及啟動身體下一個動作,加上肌肉流失,即使想跨出大腿保持平衡也覺得力不從心。「運動」是降低跌倒風險的良方,可練習深蹲、弓箭步、登階有氧,鍛鍊下肢肌肉外,同時也有助於訓練心肺功能。老年人行動不靈活易跌倒,若有骨質疏鬆會大大增加骨折風險,常見骨折處為髖部、腰椎和手腕,髖部骨折劇痛難耐,最容易帶來嚴重併發症,日常運動可以延緩身體機能退化,建議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疾病與藥物因素︱疾病影響步態 藥物也易致跌除了身體正常老化,血壓、血糖波動也會引發頭暈,讓步態不協調。黃上育說,高血壓引發頭痛、低血糖會眼花暈眩;而本身有偏頭痛病史的人,上了年紀也容易跌倒,因為痛覺影響其他感官的敏感度。另外,中風、巴金森氏症會產生運動功能障礙,身體不自覺偏移重心,才會一再跌倒。年長者要留意用藥安全,安眠藥、降血壓藥、抗憂鬱藥物會讓注意力下降、肌肉無力,服用後應休息或立即就寢,否則易增加跌倒的機率。服用慢性病藥物的長輩,就診時要請醫師協助評估用藥,避免藥物交互作用。防跌解方︱3種訓練 加強肌力、預防骨鬆1.深蹲:可強化肌力和平衡力,「長輩版深蹲」可先雙手扶著椅子,雙腿與肩同寬,慢慢蹲下、起立。2.弓箭步:一腳在前、一腳在後,扶著牆壁改變前後腳姿勢,訓練平衡感、穩定行動力。3.登階有氧:利用踏台進行有變化性的爬樓梯動作,若膝蓋、髖關節不適,可改騎單車、游泳。睡醒易跌︱放慢動作 光線要夠黃上育提醒,睡醒馬上站起來容易頭昏眼花,最容易發生跌倒意外,要放慢動作,讓體溫慢慢回升、促進血液回流。以下是剛起床容易跌倒的原因,務必提醒長輩留意:1.血糖波動大:躺床一整夜,突然坐起身,容易發生姿勢性低血壓。2.神經反應慢:大腦神經尚未完全清醒,未恢復所有的控制肢體功能。3.肌肉僵硬:睡覺姿勢錯誤,醒來關節或肌肉僵硬,身體卡卡不靈活。4.室內光線昏暗:半睡半醒起床如廁,光線昏暗、動作急被絆倒。如何降低跌倒的危險因子?1.肌力訓練:運動已被認定能有效預防跌倒,適當運動可鍛練肌肉、骨骼,保持關節靈活度,並防止骨質疏鬆。2.安全用藥:勿自行購買安眠藥,有睡眠問題或其他慢性疾病,請醫師評估用藥。將正在吃的藥單或藥袋帶去給醫師看。3.環境設計:行走動線勿堆放雜物,注意保持臥室及廁所光線充足,廁所通道加裝小夜燈。4.衛浴乾燥:使用抽風或吹風設備保持乾燥,浴室地板要加上止滑設計。5.使用輔具:選擇合適的輔具,材質勿太重,避免移動不便。請本人親自去試用,或選擇可以調整高度的枴杖或助行器。6.適當穿著:衣物要合身,褲管不過長,應穿包覆的鞋面並有防滑的鞋底。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1-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師親切控管三高!血糖、血壓、膽固醇全歸他管 從中風撿回一命
十年前,我中風了。當時,我是個拚命三郎,總是使命必達,升遷到管理階層後,工作壓力更大,長時間加班、不規律飲食和體重上升,使我身心俱疲。有一天,我感到極度疲勞,全身無力,起初以為是感冒,但後來出現認知問題,無法回答日期、姓名等基本問題。家人將我緊急送醫,確診腦出血中風,住加護病房一周才轉普通病房。像氣球洩了氣,我整個人垮下來了。健康受損,工作停止,家人也擔心受累。雖然肢體功能沒有障礙,但卻罹患「失語症」,無法講出想說的字詞,經語言治療後也無法回到從前,讓一向口才便給、舌粲蓮花的我,挫折萬分,只想躲在家裡,自暴自棄。家人無法坐視,帶我去看遠東診所新陳代謝科沈克超醫師。在仔細了解病情後,沈醫師用親切和緩的態度,幫助我照顧好自己。從此,爆表的血糖、血壓、膽固醇,全數都收歸他管理。只要血糖略升,沈醫師會笑著說:「又吃甜點,喝三合一咖啡了嗎?」「含糖飲料不能喝了,白飯減半,多吃優質蛋白質蔬菜喔。」他輕鬆關懷的態度,讓我戒掉糖飲及消夜。滿江紅的指數逐漸及格,穿不下的衣服也都能上身了。雖然腦中血塊還在,衷心感謝沈醫師耐心治療,讓我恢復信心,重新評估價值觀,逐漸找回自己,更學會珍惜健康和家人。
-
2023-09-07 活動.精彩回顧
【線上課程】幫助失智長輩體驗五感 文旦寶寶DIY增強認知
失智長輩容易陷入負面情緒、肢體功能明顯退化、或是不擅長社交互動,你知道可以透過園藝治療改善嗎?透過文旦的手作娃娃教學,針對不同的感官體驗,來刺激長輩的認知能力,進一步延緩失智失能,提高生活品質。 |哪些人適合報名?|🔎 家有失智症的照顧者🔎 尚未有失智個案的照服員🔎 已有照顧失智個案的照服員 |上課畫重點|▲上課道具:文旦一顆、有顏色的毛根、剪刀、塑膠繩一綑。(以上材料文具店皆有販售)📚 Part1:利用文旦的季節性,讓失智長輩聯想到中秋節已經來臨,透過跟文旦的第一接觸,使長者意識到時間和季節性的存在與變化,增進現實導向的機會。📚 Part2:讓長輩去碰觸文旦,刺激觸覺、嗅覺、視覺等感官,並融合失智者的興趣及過去經驗,創造出愉悅的感受。📚 Part3:讓長輩用文旦做出一個娃娃,透過手作的過程讓他們更加放鬆,當自己完成的作品在被旁人稱讚的當下,失智長輩臉上的笑容就是最真實的回饋!📝在課程開始前,歡迎各位於「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臉書粉絲團留言告訴我們,您對課程主題有什麼想了解與好奇的地方?我們在最後會有Q&A的環節,希望大家都能踴躍發言。 |講師資訊|大家好🥰🥰我是台灣多元照顧專業發展協會/秘書長何佳樺,同時也是一名園藝治療師。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見證了許多人透過園藝治療找回自己的力量和自信心,並且改善了他們的身心健康。園藝治療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方式,它可以透過觀察植物的過程,幫助人們減輕壓力、焦慮和憂鬱等情緒問題。而在園藝治療活動中,手作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手作部分可以讓參與者更加投入到活動中,並且透過手作的過程,讓他們更加放鬆和專注,並且成為他們回憶治療過程的一個重要紀念。立刻看課程👉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臉書粉絲團
-
2023-08-04 醫療.骨科.復健
痛到無法起床…急性疼痛4原因 PRICE助舒緩髖關節痛
某一天,我一早醒來,竟然發現自己左側髖關節發炎,痛到無法起床。想辦法讓自己用中風病人的起床方式,先側躺,再用手將身體慢慢撐坐起來。舉步維艱的走到廁所後,再來不管是坐下馬桶或是站起來,更是痛到撕心裂肺。臨床推理 急性疼痛四因根據臨床推理,發現造成我的髖關節急性發炎疼痛,有以下4個因素:1.睡覺姿勢不良:我自從懷孕以後,養成喜歡左邊側躺的習慣,即使是仰臥的時候,身體也習慣性的偏向左邊,再加上髖關節發炎的前一天晚上睡的比較好,下肢整晚擺在類似弓箭步的姿勢,造成骨盆的錯位及軟體組織的拉傷。2.床墊可能太軟:我睡的乳膠床墊,雖然很舒服,但是對我骨盆的支撐度可能不太夠。3.骨盆擺位不良:最近心情放輕鬆,看影片時會坐在沙發裡,造成骨盆的擺位不良。4.久坐:最近在趕一個職業輔導評量報告,每天坐在椅子上的時間太久,造成髖關節壓迫更嚴重。基於以上的臨床推理,根據急性疼痛「PRICE」處理原則,開始改變我的生活習慣。床墊增硬度 捨棄坐沙發P是Protection保護也就是保護患處免於更進一步的傷害。我把可能過軟的乳膠床墊鋪上涼墊,增加床墊的硬度;晚上睡覺時,用絲襪綁住膝蓋和腳踝(不可太緊),膝蓋中間及腳踝下方各放一個小枕頭,讓下肢保持在較適當的位置。再者,捨棄坐沙發看電視的福利,堅持坐較高較穩固的椅子,避免臀部歪斜不穩。R是Rest休息剛受傷時,不要過度運動,適當休息並盡量起來走動,不要久坐,減少髖關節壓迫的時間。冰敷三天後 幾乎不痛了I是Ice冰敷用冰塊或痠痛貼布消腫。髖關節發炎的前二天睡覺前,我貼了兩塊痠痛貼布在痛處,以減緩發炎並止痛,雖然疼痛指數從原本的8到9分降為6到7分,但還是覺得痛,效果不大。於是當我是坐姿時,我會各放一塊冰敷墊在二側大腿下面的髖關節處,每次冰敷約半小時,一天冰敷4至5次。沒想到冰敷的第一天疼痛指數由6到7分降為3到4分,冰敷三天以後,幾乎已經不會疼痛了。肢體功能也恢復95%以上。C是Compression也就是壓迫患處,可用繃帶包紮或其他東西固定患處,可消腫並免於進一步受傷。但髖關節難以包紮,所以我沒有施行。E是Elevation抬高患處盡量把受傷的肢體高於心臟,避免水腫加劇。所以那幾天我盡可能靠右側躺,不要讓左側受到壓迫,影響左側髖關節的循環。以上的PRICE原則,處理了我的髖關節急性發炎劇痛問題,給大家做參考。如果依照PRICE原則處理後,疼痛仍無法減緩或有任何不適,強烈建議盡快就醫,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免得耽誤病情。
-
2023-06-14 醫療.腦部.神經
糖尿病、膽固醇高、不運動都很危險!腦中風前大多無症狀,3跡象助判斷
腦中風8大危險因子 中3項即為高危險群腦血管疾病是國人10大死因的第5位,平均約42分鐘就有1人死亡,國健署提醒民眾,共同檢視是否有腦中風8大危險因子,包括吸菸、運動量不足、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心房顫動及腦中風家族史等,一旦符合腦中風8大危險因子的其中3項,即屬於高危險族群,應立即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科長鍾遠芳表示,導致腦中風的主因為腦部某區域血管有阻塞或破裂,無法順利供應腦部氧氣需求,而發生腦功能障礙,影響該區支配的肢體功能、語言功能或意識障礙等導致失能,並有致命的危險。且更危險的是,腦中風發生前通常無症狀,令人難以察覺。【疾病百科】缺血性腦中風【疾病百科】出血性腦中風鍾遠芳指出,近年來隨著飲食西化、生活型態、環境和壓力等因素,民眾容易攝取高油、高糖、高鹽(鈉)的食物、水分攝取不足;工作型態比較偏向久坐少動,這些原因可能增加血壓或血液中的膽固醇,讓血液黏稠、血管缺乏彈性,長期下來造成血管提早老化,增加血管病變風險。鍾遠芳表示,心房顫動也容易提高中風機率,因心房顫動會使心跳不穩定,且心跳速率過快又亂,導致心臟血液輸出量減少,增加中風風險。此外,若是家中父母、祖父母或兄弟姐妹之間有中風病史,或曾發生心肌梗塞或猝死者,自己出現中風情形的機率也會比其他人高。國健署長吳昭軍提醒,民眾應積極培養良好的生活型態與慢性病自我管理,減少因中風而導致死亡與失能的風險。判斷腦中風3跡象鍾遠芳表示,民眾可以透過「微笑、舉手、說你好」3招判斷自己或旁人是否有腦中風跡象。.「微笑」的時候,臉部兩邊不對稱.「舉手」雙手伸直時,有一隻手會垂下來.「說你好」沒辦法講得很清楚上述三個辨別方式,若有發現任一情形,請儘快撥打「119」並記錄發生的時間,把握搶救黃金時間。3招預防腦中風除了確認是否有中風家族史,可依據自身情形採取適宜的預防策略,降低罹患腦中風的風險:1.不吸菸:善用戒菸門診或撥打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等服務資源,戒除菸癮,找回健康。2.維持健康體重,避免肥胖:透過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多攝取蔬菜及高纖食物,每天進行3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之身體活動(無法一邊活動、一邊跟人輕鬆說話的程度)。另外,身體質量指數(BMI)維持在18.5到24 kg/m2,腰圍部分:男性<90公分、女性<80公分。3.監測健康數據,定期健康檢查:(1)血壓:少吃含鹽(鈉)量高的食物、調味品或加工食品,並搭配居家血壓量測722原則,「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維持血壓值≤120/80mmHg)。(2)血糖:糖尿病初期沒有明顯的症狀,如果控制不好,容易引發合併症,定期檢查才能有效預防(維持空腹血糖標準值70到99mg/dL)。(3)血脂:高血脂症狀不易觀察,建議前往醫療院所抽血檢查(維持總膽固醇<200 mg/dL、三酸甘油脂<150 mg/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30 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性>40 mg/dL、女性<50 mg/dL)。(4)心房顫動:如發生心跳不規律或不明原因胸悶、心悸,容易疲倦,應及早就醫檢查。(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17 醫療.耳鼻喉
睡8小時還覺得累?睡眠呼吸中止症3大症狀 符合2條件先做睡眠檢測
【本文重點】台灣成年族群有230萬人有呼吸中止症問題,但實際就醫人數僅23萬人,未診斷者可能超過9成以上。專家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高危人群常見的症狀包括打鼾、肥胖、睡不飽,應盡早接受檢測及治療,以避免後續併發症及增加共病危機。--by ChatGPT白天總覺得疲累、沒睡飽,加上體型肥胖的民眾,小心罹患小心呼吸中止症。一項電話民調針對512位年滿40至65歲的民眾進行訪問,男性之中,每5位即有一位有打鼾、睡不飽症狀,其中近2成更是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高風險族群,若未治療恐造成身體慢性發炎、增加共病危機,醫師提醒,如果民眾有「打鼾、肥胖、睡不飽」三種情況,應盡快就醫接受檢測及治療。突然中風、被自己打呼聲嚇醒…睡眠呼吸中止症【案例一】一名31歲的男性於北部醫院擔任警衛,身高170公分、體重90幾公斤的他,從高中時就開始打鼾,工作後長期血壓不穩定,但並未在意,某日突然發生中風,右半身全麻緊急送醫,經住院治療後病況穩定,後續於門診追蹤,檢查出重度呼吸中止症,經睡眠檢測發現,一小時曾暫停70次,遠高於正常人5次以下,後續經配戴呼吸器後,除血壓獲控制以外,肢體功能也逐步改善。【案例二】影音自媒體創作者麥先生,本身體重破百公斤,從20多歲以來就有嚴重打鼾,每次出遊都得自費睡單人房,有時還會「被自己打呼聲嚇醒」,半夜也多次夜尿,因常常睡不飽,長途開車體力不佳。經過睡眠檢測、接受呼吸器治療後,症狀改善許多。麥太太身為枕邊人,表示自己其實很淺眠,先生打呼時「塞耳塞也沒用」,被先生的打鼾聲困擾多年,經過治療改善許多,她也重獲安穩睡眠。嚴重打鼾 睡眠呼吸中止症高危群收治該名個案的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周坤達表示,「睡不好」為百病之源,若是睡眠中伴隨著嚴重打鼾,更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高風險族群。睡眠呼吸中止所引發的間歇性缺氧,會誘發內皮細胞功能異常,導致慢性發炎體質,甚至形成血栓、粥狀動脈硬化,久而久之「就像水溝一樣,年紀越大越堵越厲害」,若不盡早治療,可能造成更多共病發生。周坤達指出,呼吸中止症是許多民眾「避而不談」的問題,國外統計數據,美國成年族群全人口呼吸中止症佔比12%,推算台灣成年族群約1900萬人,約有230萬人有呼吸中止症問題,但實際就醫人數僅23萬人,代表未診斷者恐超過9成以上。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莊立邦指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為睡眠時因呼吸道肌肉放鬆、垂落或因頸部重量或結構問題,導致呼吸道狹窄,「打鼾」就是最常見的警訊。中度至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身體與癌症、大腦退化等疾病相關的發炎指數較一般人高出2至3倍,而間歇性缺氧造成的血氧飽和度降低,更可能導致大腦、心臟功能受損。一項民調針對512位年滿40至65歲的民眾電話訪問結果顯示,男性之中,每5位即有一位有「打鼾」、「睡不飽」症狀,其中又有近2成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高風險,遠超過國外數據,而男性又為女性的9倍。莊立邦建議,若有「打鼾、肥胖、睡不飽」的民眾,應盡快檢測就醫,否則睡眠呼吸中止指數(AHI)只會逐年增加。符合肥胖、白天嗜睡2條件 先做睡眠檢測莊立邦提醒,AHI檢測指標,觀察成年人一個晚上發生超過5次的呼吸事件,包括每次事件暫停呼吸10秒且氧氣濃度下降3%。除了打鼾、肥胖、睡不著以外,許多民眾獨自居住,無法得知自己有無打鼾,但是符合肥胖、白天嗜睡2條件,也可能是呼吸中止症高危險群,建議可做睡眠檢測。睡眠呼吸中止症AHI檢測AHI為睡眠中每小時無呼吸和呼吸減弱的次數:.輕度:呼吸中止指數 ≥ 5 and < 15 .中度:呼吸中止指數 ≥ 15 and ≤ 30 .重度:呼吸中止指數 > 30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 建議配戴正壓呼吸器莊立邦指出,部分民眾下巴後縮,舌頭容易往後倒,包括懸雍垂較長、扁桃腺較大等,若確診呼吸中止症,經過檢查後會評估其嚴重程度,與病人討論後續治療,以輕症呼吸中止症患者而言,經評估顳顎關節、牙齒咬合功能等,可建議配戴牙套或是小手術,若中重度呼吸中止症患者,建議配戴正壓呼吸器。女性更年期後賀爾蒙改變,呼吸道保護效果受影響,發生呼吸中止症情況會略微增加,不可不慎。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表示,睡眠問題與精神疾病也有雙向影像,白天憂鬱、焦慮比例較高的患者,晚上若呼吸中止症釀缺氧,連帶影響大腦功能不佳,加劇焦慮現象,而憂鬱症患者活動量減低,使用部分藥物又導致體重增加。過去有研究發現,使用安眠藥患者出現呼吸中止症情況增加,目前各大醫院陸續成立睡眠中心,針對這類患者皆會進行雙向治療,幫助病人提升睡眠品質。(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2-12-16 醫聲.罕見疾病
陳莉茵掛心罕病患惡夢連連 王婉諭動容:爭取用藥權利
「夢中我在掃散落一地的肢體,還有聲音還告訴我,一定要把它們拼起來」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參觀罕見疾病「先天性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特展,想起自己在創立罕病基金會時不斷重複的惡夢,不禁紅了眼眶。日前立法委員王婉諭也受邀觀展,並在立院會晤SMA患者陳俊翰。她在臉書兩度發文表達對罕見疾病患者、身障族群的關心,表示希望看見政策具體作為。SMA係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主要症狀為肌肉無力與萎縮,患者最終需要乘坐輪椅,生活難以自理。已落幕的SMA特展中,一項展品就以患者李怡潔的肢體形象作為主體,觀者能夠藉以感受失去肢體功能的難受與痛苦。陳莉茵回憶,20多年前很常夢到自己正在掃地,掃把下卻不是塵埃,而是1地的肢體。該展品可說是陳莉茵惡夢的具象化,讓她深感生命對於罕病、弱勢患者的不公。她直言,在單一保險人的全民健保體制下,罕病患者時常擔心健保是否持續給付藥物;以及在限縮給付的制度下,若病程演進,是否會失去給付資格,掉出健保大傘外。陳莉茵心疼患者時常活在恐懼中,卻無能為力。「隨著我知道、了解得越多,我卻只感到越生氣。」王婉諭在臉書貼文中表示,SMA用藥不只維持病患的生理機能,甚至決定他們生命存續與否;現行健保卻不給付這項珍貴的救命藥物,讓病友及其家人看得到卻用不到,眼睜睜走向衰亡。她也質疑,政府是否真有將錢用在刀口上。王婉諭寫道,自己將更加著力於為罕病患者爭取用藥權利,「台灣是亞洲第一個為罕病立法的國家,應該要落實當初的立法精神,重視罕病病友權益。」SMA患者陳俊翰七日和小兒麻痺患者許家榮等人共赴立院與王婉諭討論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即身權法)修法等事宜。日前本報獨家報導,陳俊翰赴美取得法學博士,並在畢業後放棄海外高薪工作,在健保不給付、無藥可用的情境下,回到台灣為病友們和障礙者爭取權益,是不折不扣的「非常律師」。「身權法因為缺乏妥善的社會溝通與對話,而屢遭詬病。未來我會在立法院內持續為罕病病友與障礙者發聲,一同來打造1個真正友善的共融社會!」王婉諭在會談後於臉書發文表示,台灣是多元、友善的環境,但是對於弱勢者提供的協助太少,甚至讓身心障礙者必須自力更生。王婉諭承諾,未來將持續在立法院替病友及障礙者爭取權益。陳俊翰則在貼文下方留言,感謝她為罕病患者、身障族群發聲,並表示「相信集合眾人的力量,一定能讓我們的社會邁向更佳(加)的友善、多元、平等、共融。」
-
2022-10-05 醫聲.罕見疾病
女兒罹肌萎症 媽媽嘆:明明有藥可用卻因健保限制而被迫等死
11歲王小妹在一歲後確診罹患罕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簡稱SMA),至今卻因健保規定病患需要「一歲內確診SMA,且年齡未滿七歲」才能接受健保給付用藥,導致她確診年齡只差健保限制數個月,加上年紀已過七歲而無藥可用,她媽媽因此心痛發出「明明有藥可用,孩子卻因健保限制而無法用藥、被迫等死」的悲嘆。王小妹兩年多前還能行走,因無法用藥,這兩年來肢體功能快速衰退,從本來可以走路退化到必須坐輪椅,因肌肉支撐力不平均,脊椎側彎也嚴重到需開刀,她媽媽求助無門,曾寫信給蔡英文總統求救,也石沉大海,只能眼睜睜看女兒受苦而無可奈何。SMA病友 飽受肌肉退化、脊椎側彎之苦根據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資訊,SMA屬於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發生機率約一萬分之一,在台灣,為發生率第二高的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SMA依發病年齡、嚴重度區分為三型:第一型為嚴重型SMA,第二型為中間型SMA,而第三型為輕度型SMA。多數病友除了因運動神經元逐漸退化而導致肌肉萎縮、麻痺,也常飽受脊椎側彎之苦,王小妹便是如此。>>看詳細疾病百科面對確診無情宣判 王小妹一家還是不放棄希望王小妹一歲多的時候,也就是約十年前,父母發現她走路頻跌倒,短短一分鐘竟跌倒兩、三次,驚覺不對勁,趕緊求助小兒神經科醫師,經檢查,王小妹確診第三型SMA,當時此病還無藥可醫,醫師直言,王小妹不會馬上面臨死亡關卡,但會持續惡化,可能終其一生坐輪椅,仰賴他人照顧。即使醫師已宣判王小妹未來命運,她的父母還是不肯放棄希望,除了帶王小妹接受民俗療法,也積極帶她復健,過程十分痛苦,王小妹還是咬牙硬撐,由於脊椎側彎也日漸嚴重,她在去(2021)年接受脊椎側彎矯正手術。原本期盼新藥問世可帶來新希望,沒想到嚴格的健保限制卻讓王小妹希望破滅,看著王小妹的肌肉力量逐漸退化,越來越多動作無法獨力完成,她媽媽除了無奈,也非常心急。SMA逾五百病友 僅41人獲健保用藥現今治療SMA選項包含脊髓內注射用藥(俗稱背針)、口服藥物與基因治療,根據最新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在111年8月罕見疾病通報個案中,SMA病患為515人(其中有87人已經過世),由於台灣上市的三種SMA治療藥物中,只有一種藥物背針獲健保給付,而給付條件很嚴格,因此從109年7月開始健保給付到111年6月,只有41人獲健保給付用藥。至於口服藥物、基因治療,則必須完全自費,且價格極其昂貴,包含王小妹等多數病童、病友都沒有用藥機會。事實上,臨床研究顯示,多數SMA病友接受脊髓內注射用藥後,運動功能與肌肉力量等皆明顯改善,而這樣的效果不僅限於一歲內確診、未滿七歲的孩子,病患即使超過七歲也能蒙受其利,因此不少年齡在臨界點的病童、病童家人希望可以用藥,避免持續惡化。台大醫院基因遺傳部主任暨小兒部主治醫師簡穎秀直言,針對SMA用藥,目前除了健保給付條件不盡合理,相較於歐美,台灣在藥物引進、用藥觀念、臨床治療思維與健保給付邏輯等,更落後五年之多,導致雖然有藥可用,但多數SMA病童、病友因健保給付因素無法用藥,且用藥規定過於僵化,導致他們只能放任病情惡化卻無可奈何。用藥限制多 「沒進步就停藥」造成病童極大壓力簡穎秀以第三型SMA為例,她說,這類病患幾乎都在一歲後發病,所以註定被排除於用藥門檻之外。此外,在用藥規定上,現行邏輯為病友用藥搭配復健療程後,肢體功能「一定」要進步,才能繼續用藥,這讓許多病童害怕只要沒進步,就得面臨停藥、死亡命運,壓力非常沉重,以SMA這種退化性疾病來說,病情通常是「沒退步,就是進步」,一旦停藥,對這些病童而言無異被判死刑。不只如此,在SMA治療領域,國外已有研究團隊嘗試針對不同類型療程的混搭進行實驗,像針劑藥物搭配口服藥物,或基因治療搭配其他療程等,但台灣的用藥規定為第一線用藥沒效,病患就沒有其他選項,而不是鼓勵找尋其他解決策略,「像癌症治療,第一線治療沒效,還可使用第二線、第三線藥物,SMA卻是第一線治療沒效,就要被迫放棄治療,這不合理吧!」簡穎秀講到這點滿是不平。SMA病友 想「藥」擁有獨立人生在訪談中,王小妹講話條理分明、反應機靈,寫一手好書法、喜歡玩遊戲、看動漫的她,希望長大後可以當律師,學習「如何不帶髒話罵人」。對王小妹的媽媽來說,她只盼望王小妹可以「好好走路」,只有健保擴增藥物給付條件,這願望才可能成真,王小妹也才能真正邁向獨立自主的人生。簡穎秀認為,討論罕見疾病健保給付議題,很多人以「藥物經濟學」角度進行分析,但罕病病患人數少,對罕病的自然病史原本研究就較少,用藥物經濟學角度看待罕病治療,並不公平,但是透過罕病治療、相關藥物研究,可讓世人對人類基因、藥物運用等有更深入的了解,許多臨床結果也有機會應用於治療其他疾病,應以更宏觀、永續的角度做評估,較為持平。罕病基金會盼:藥廠與健保署討論更好方案 造福更多病友罕見疾病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如提到,對於SMA等罕病族群,「有藥可用」為醫病共同期待,期盼藥廠與健保署討論出更好方案,除了依罕藥專款成長上限逐步增加額度,在有限資源下,也盼望可擴增更大適用範圍,讓更多病友得到照護。
-
2022-08-1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陪伴母親斷食善終的心路歷程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斷食善終」。最近出了一本新書「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的畢柳鶯醫師分享她與家人在罹患不治之症的母親要求下,如何圓滿地達到到「愛的極致是放手,瀟灑地走勝過痛苦地活」。一位頌缽師寫出家人不忍母親因為長年巴金森症的折磨而生不如死,受到畢醫師的啟發與幫忙,得以讓母親走完這段艱苦的人生。一位照顧癌症病人的放射腫瘤科醫師,透過「醫學倫理」、「病人自主權利法」、「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經驗,累積了一些陪伴不同階段病人走向生命終點,以及處理倫理困境的經驗,嘗試分析「斷食善終」之所以受到台灣社會各階層的關注的原因。【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未知死,焉知生】媽媽說過:「我希望,這輩子做到死,不要病死。」然而事與願違,可憐的媽媽在2015年被診斷出帕金森氏症。失去平衡,常常跌倒,喜歡到處趴趴走的媽媽漸漸的無法自主生活。衣食住行需要仰賴別人的幫忙。到了末期,無法清楚的表達,肢體功能退化至完全的失能,清楚的意識,靈魂被禁錮在肉身當中。潔癖的媽媽,穿尿布不舒服,抱到馬桶上坐,卻尿不出來。餵食食物無法吞嚥,刷完牙說肚子餓。流質的食物用滴管小心的餵食,還是常常嗆到。堅持尊嚴的活著,堅決不插鼻胃管。照顧媽媽的過程,聽聞爸爸摯友的太太因為癌症化療太痛苦,自行絕食七日而亡。2020年8月看到畢柳鶯醫師的網路文章,畢媽媽斷食結束生命。我在日記寫下:對於準備下車的媽媽,我準備好了嗎?媽媽天天告訴我:有個印度王子要他做功課。不斷看見往生的親人,叫我開門讓爸爸進門吃東西。媽媽多次脫肛,鬼門關前徘徊。2021年1月用感恩餐會的名義為媽媽舉辦一場生前告別式。所有親友齊聚,回顧母親的一生。媽媽有很強的生命力,我和妹妹白天工作,晚上照顧媽媽,免疫系統都出了狀況。為了不拖累我們,媽媽堅決去住安養院。住安養院期間,跟媽媽聊起斷食善終的概念,媽媽很猶豫。疫情大爆發,很長時間無法看到媽媽,我假藉送營養品偷偷溜進去看媽媽,站在門口的我聽到媽媽不停地哭泣,心如刀割。安養院的看護說:阿嬤常常哭。我知道,那是媽媽的靈魂在求救。身為一個頌缽師,透過頌缽分享幸福傳遞愛,我自問:女兒這個一輩子無法辭職的職務,我是否稱職?再讀一次「斷食善終」,我跟媽媽立了生死之約。5月1日留職停薪,接媽媽回家,孩子回來看阿嬤。幫媽媽洗澡的過程,媽媽大哭要回天家。天未亮常常是讓媽媽的哭聲叫醒,幫媽媽頌缽,減輕疼痛穩定情緒。讓媽媽吃少一點,媽媽無法言語,基於本能,會摸摸肚子表示餓,媽媽聰明了,知道我有計畫的減食,會找妹妹要東西吃。五兄妹開家庭會議,大哥說希望安樂死,但是法律跟不上社會的腳步。弟弟知道媽媽受苦很久,希望媽媽早日離苦得樂,尊重姊姊照顧的方式。二哥說:為人子女,餓死媽媽,天理不容。弟弟說:那二哥你來照顧媽媽幾天看看。天邊孝子,一個月只回來看媽媽一次。就這樣,媽媽的斷食善終,走三步退一步。我的心裡很糾結,我是愛媽媽還是愛自己?媽媽同意斷食善終,是真的嗎?還是只是想回家的權宜之計?長輩若知道我為媽媽斷食善終,會不會認為我大逆不道?妹妹是最關鍵的人,她照顧媽媽最久,媽媽是她的精神支柱,明知道斷食善終是讓媽媽離苦得樂最好的方式,但是,她捨不得。進入身心靈世界多年,我總是跟阿彌陀佛說,請幫助我,讓很多善知識及貴人在身邊。宜蘭通靈老師說:媽媽不想拖累我們,她無法自己斷食,若繼續住在安養中心,會拖更久,謝謝我為她做的一切。在我內心交戰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想到畢醫師。6月28日透過臉書聯絡到畢醫師,她在電話裡肯定我是孝順不是殘忍。答應第二天要來看媽媽。當天下午外出參加活動時,妹妹來了電話,來訪居服員說媽媽痰很多、發高燒,很可能是肺炎,最好馬上送醫院。我擔心送醫院就前功盡棄,求救畢醫師。畢醫師立刻趕來家中探視媽媽,判定完全無肺炎跡象。畢醫師帶來真正的斷食善終知識,安撫了妹妹跟我的不安,也讓媽媽的靈魂昇華到真正放下。7月1日畢醫師再一次來看媽媽,強調需完全斷食,只用棉棒給少許的水。妹妹再問媽媽:真的願意斷食善終嗎?彷彿迴光返照般,媽媽清楚的點頭示意。這一刻,我心中沈甸甸的石頭真正的放下了。7月5日上午,媽媽走完了人生路。遵從媽媽的囑咐,八小時不動身體。我們有足夠的時間,聯絡親人,舅舅們及兄弟姊妹一起為媽媽誦經,做最後的陪伴。無悔無憾!用這首我和朋友詩人姵綾合作的歌曲送給媽媽:有些話,像春風微映 你羞澀的水波蓮池有些話,彷彿雲端回應的深情一吻以及溫暖的擁抱或許 我們談論四季輪迴的生與死我們學習循著眾神的方向祝禱以及告解有些話與你說,有些事陪你做而迢迢的道路又深又遠每一站的歇息都是重新出發的開始微笑的淺灣,停泊的舟子已幫你預約,下一個身心安頓的行程祝福媽媽,自由自在的翱翔天地,沒有肉身的束縛。感恩推動斷食善終的畢柳鶯醫師!感謝先生陪媽媽在我們家終老!給努力而勇敢的妹妹以及自己掌聲!
-
2022-04-06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煮婦聞不出味道 巴金森病前兆
擁有一手好廚藝的陳媽媽,最近幾年卻不太願意進到廚房烹調三餐,原因是她的嗅覺愈來愈差,無法聞出真正味道,多次至耳鼻喉科就診,卻也找不出原因,直到去年因為手抖、走路變慢,至神經內科檢查,確診為巴金森病,這才解開嗅覺異常之謎,原來這正是巴金森病的前兆之一。台大醫院神經部巴金森暨動作障礙中心主任吳瑞美教授表示,巴金森病患者以老年為主,平均在60歲後發病,其中七成出現肢體顫抖症狀,少部分為早發型,50歲前即發病。典型症狀為動作變慢,單側手或腳出現靜止型顫抖,關節僵硬,雙腳沒力,步態緩慢,軀幹駝背。除了嗅覺變差是巴金森病的前兆之外,有些病人在凌晨二、三點惡夢連連,夢到小偷、壞人,雙方激烈打鬥,以致於揮動肢體,傷及枕邊人,或恐懼大叫,嚇醒同睡的家人。有趣的是,病人早上醒來並不記得做夢的事情,有時還會被老伴誤以為是假裝做夢,藉機半夜打人。吳瑞美說,這是典型的「動眼期行為異常」,也是巴金森病的前兆,造成病人睡眠障礙。吳瑞美提醒,如有上述嗅覺或睡眠等前驅症狀,務必至神經內科接受神經學檢查,如確診為巴金森病,在醫師評估下,選擇適合藥物,積極治療,加上規則性運動,延緩肢體功能惡化速度。在治療藥物上,由於巴金森病是神經細胞退化,大腦缺乏多巴胺神經物質,導致控制運動功能的迴路出現障礙,因此目前以「左多巴」(Levodopa)及「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Dopamine Receptor Agonists)為主,用以增加腦內多巴胺的活性,改善運動功能。吳瑞美說,「左多巴」是改善巴金森病症狀最重要、最有效的藥物,幾乎所有患者都會用到此藥,但隨著病情惡化,「左多巴」藥物療效愈來愈短,需增加服藥次數,或增加單次的劑量,以維持血中藥物濃度,保持正常的功能。例如,「左多巴」藥物用藥頻率從一天三次增至一天五次,還會出現來電、斷電等現象,運動功能時好時壞,醫學名稱為「運動波動症」,藥效不足時,病人突然處於斷電狀態,寸步難行,有如木頭人。為了解決病友用藥困境,健保署核准新劑型左多巴膠囊,透過不同藥物動力學,膠囊裡的三分之一小顆粒快速釋放,三分之二小顆粒則緩緩釋放,藉此維持穩定的藥物血中濃度,可長達五小時,大幅降低「運動波動症」頻率,減少服藥次數。吳瑞美強調,巴金森病雖是一種不可逆的神經退化疾病,但醫學進步,新藥不斷開發,巴金森病友必能逐漸走出幽谷,擁有不錯生活品質,甚至期待有朝一日能被治癒。
-
2021-12-12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30秒快速測驗,腦中風8大危險因子,你的中風警報響了沒?
一波波寒流來襲,低溫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誘發急性腦中風發作。急性腦中風來得突然、讓人措手不及,病人留下的嚴重併發症,易造成家庭及社會重大負擔。除了注意保暖、杜絕危險因子,若不幸發生腦中風,「快送醫」是影響病人預後、降低失能嚴重程度的關鍵。第一站 中風警報表30秒快速測驗 你的中風警報響了沒?台大醫院緊急醫療及災難醫學科主任謝明儒說,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民眾,發生腦中風機率比一般人高出2-3倍,含有其中二或三項,機率再加乘,三高之外,有心房顫動、抽菸、肥胖、凝血異常、生活習慣不佳及有家族病史者,也是腦中風高危險族群。謝明儒提醒,平常要注意控制危險因子。例如:定期量血壓、避免重口味、保持規律運動等,善用國健署提供的免費健檢,定期為健康把關。近年急診常見50歲以下的中風病人,大多是多油、多鹽和高糖飲食引起,一旦出現疑似腦中風徵兆,盡速撥打119送醫,爭取黃金搶救時間。第二站 辨別中風症狀微笑、舉手、說你好 快速分辨口訣一旦發生中風,掌握送醫時機非常重要,如何在第一時間發現,謝明儒強調謹記「微笑、舉手、說你好」口訣,當有臉歪嘴斜、肢體麻木無力、說話不清楚甚至失語等症狀出現時,就要提高警覺。謝明儒舉例,腦中風常見半側臉跟手腳突然發麻或暈眩無法站立,甚至是視力模糊不清,患者以為只是身體勞累,表示「休息一下就好」,等到發現不對勁時,往往病情已經惡化。謝明儒表示,一般民眾常有兩大錯誤觀念和行為,第一忽略發病徵兆:以為自己不會這麼倒楣,身體突然無力或暈眩時「休息一下就好」,錯過黃金治療時間。第二輕信民俗療法:沒有根據的指尖、耳垂放血,容易因疼痛而讓血壓更高,可能讓病情更惡化。他也提醒,發生腦中風徵兆一定要立刻打119就醫,搶快打通血管,後續配合醫師建議進行復健,達到生活自理。第三站 119救護車送醫中風徵兆不可拖 快打119腦中風發生過程非常急促,可能造成嚴重後遺症,甚至導致死亡。南投縣政府消防局高級救護技術員廖祐宏表示,接到疑似腦中風通報案例,一定會用「微笑、舉手、說你好」評估,加上量測血糖鑑別,確認是否血糖異常導致。對於腦中風評估處置,最大的挑戰是「判斷什麼時候發生?」,他曾遇過許多個案都是清晨家人叫不醒時才發現,民眾應提高警覺觀察家人身體狀況,尤其是屬於罹患腦中風的高危險群。愈早送醫打通阻塞的心血管、腦血管,有機會降低死亡率。廖祐宏說,腦中風屬於急性重症,民眾要懂得求救,善用119資源,同時尊重救護技術員的專業,第一線消防員跟救護員都保持著同理心照護患者的不適,同理心體會家屬的著急,更需要大家同理心對待,相信專業就是最大的尊重和幫助。第四站 中風治療愈短時間打通血管 效果愈好彰化基督教醫療體系中風中心執行長孫穆乾說明,過去,腦中風無藥可醫,隨著醫療科技不斷進步,缺血性腦中風的治療有了突破進展,使用靜脈血栓溶解劑或動脈取栓手術可提升良好預後。腦中風已經是可以治療的急症,出血性有些需由神經外科動手術移除血塊,缺血性則是以靜脈血栓溶解劑或導管打通阻塞的腦血管。在發病後的3小時內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成效較顯著;近年治療成效及國際研究顯示,有些個案可延長至4.5小時,但需由急診及神經科跨團隊合作評估患者狀況。若是大血管中風,還可以搭配動脈血栓移除術,在6~8小時內直接打通。若第一時間無法辨識腦中風而錯失以上急救時間,在24小時內還可以用特殊影像檢查,評估尚未壞死的腦細胞範圍,為腦中風患者爭取更多復原機會。若壞死區域太多、動脈粥狀硬化太嚴重,以及合併其他血管疾病,則不適合這項手術。孫穆乾呼籲,愈早送醫治療,愈有機會降低失能的嚴重程度。除日常遠離腦中風危險因子,孫穆乾特別提醒,若不幸發生腦中風,應把握半年的復健黃金期,盡早恢復活動力與肢體功能。更重要的是要有「預防再次中風」的觀念,除了了解自己中風的原因(如心房顫動),配合規律藥物治療控制外,更應定期至神經內科回診追蹤,維持身體健康。
-
2021-09-07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照護/看見失智者的可能 照顧者的經驗甘苦談
「自從媽媽罹患了失智症,家人更常創造讓媽媽參與討論的機會,而且在聊天過程中,我們得知媽媽在學生時代竟然還是短跑選手,實在很感恩有這段彼此陪伴、共創記憶的日子。」當失智照顧者林宜瑾走出「看見失智者的可能」失智症照護影片,現身「110年臺北市失智症照護成果發表會暨嘉年華」,分享五年來的失智照護歷程以及如何聰明運用照護資源,現場參與民眾感同身受,各共照中心攤位也相應提供進一步認識失智症以及專業諮詢等資源,迴響熱絡。國際失智症月 看見失智者的可能根據統計,國人平均壽命為81.3歲,其中臺北市名列最長壽的城市,而面對高齡所帶來的失智症風險,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積極部署失智照護資源,於本月國際失智症月舉辦「110年臺北市失智症照護成果發表會暨嘉年華」,以資源大彙整的形式讓民眾一次掌握失智照護資訊,並且現場首映「看見失智者的可能」影片,故事中的兩位主角分別是早發型的阿茲海默症患者高大哥,以及五年來維持輕度失智症的楊女士,照顧者分享如何運用共照中心資源與據點特色課程,維持失智者的能力,自立生活。其中楊女士女兒林宜瑾現身失智症照護成果發表會,分享在家人陪伴下,母親可以發揮裁縫技藝,自製服裝贏得據點同學的讚美,也讓母親更有動力參與烹飪、種花等家事。她強調讓失智者多參與決定,得到成就感,是「智立生活」很重要的關鍵。六十歲確診失智症的高大哥是中重度失智症個案,高太太在影片中分享,先生在家有能力自行穿脫衣服、繫鞋帶,平時還可以跳跳繩,這些能力都是在失智據點接受體適能課程,維持肢體功能帶來的效果。粉絲專頁留言分享心得 送好禮兩位失智照顧者在影片中還秀出不少照片,讓人看見失智者因取得適切照護資源,帶來生活的改變。如果您也願意不藏私貢獻失智照護經驗,幫助更多失智症家庭,110年9月26日起至10月8日,歡迎您上網搜尋觀看「看見失智者的可能」影片後,於「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留言分享心得至少100字,就有機會獲得《關於失智,醫生忙到沒告訴你的事》及電子咖啡券好禮。觀看完整版「看見失智者的可能」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embed/QxwUP1m7xso?rel=0 各區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與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聯絡方式,請洽詢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失智症服務網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Line官方帳號 市民如有關失智照護需求,可以手機、市話直撥1966,將有照顧管理中心專人提供申請長照相關服務或轉介資源。
-
2021-09-0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常被忽略的的隱性症狀 醫建議中風後憂鬱該怎麼辦
近年來中風佔據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五名,隨著生活型態、環境以及飲食習慣改變,還逐漸中風患者年輕化的現象,愈來愈多30-50之間的腦中風患者出現;腦中風之後肢體無力常是最顯而易見的症狀,其他合併症狀如吞嚥困難、失語症、認知障礙、感覺異常、視覺障礙等,也相對容易被觀察,但情緒議題常常是忽略的的隱性症狀,而其中「中風後憂鬱」是需要被注意的議題。許多人覺得患者因為中風後導致肢體偏癱或輕癱,讓原本可以獨立自主完成日常生活起居的人,一夕間變成需要他人協助,不管是只能臥床、需要輪椅協助等,都讓患者有失去自我的低落感,所以自然而然會導致情緒低落,只要給他們一些時間,不管是靜一靜或是大哭發洩,憂鬱的情緒就會自然消散;但其實這樣的想法並不全然適用在中風患者身上,因為有時候造成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大腦的損傷,而不只是重大壓力造成的社會因素。就讓我們透過臺北榮總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徐伯誠的文章,來認識什麼是「中風後憂鬱症」吧。中風後憂鬱的致病原因目前認為中風後憂鬱的致病原因是多種因素造成,主要包括生物因素與社會心理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是指中風後腦神經細胞的損傷相關,可能引起腦中神經傳遞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或是神經滋養因子(BDNF)缺乏,抑或是傷到腦中特定的神經迴路,也造成情緒的症狀,有研究指出特定部位的中風,如前額葉與基底核,也與中風後憂鬱有關。什麼情形容易有中風後憂鬱?中風後造成的障礙程度與發生中風後憂鬱有關,通常愈嚴重者、需要他人協助愈多者,容易造成較大的壓力;另外其他社會心理因素,例如青壯年期中風,可能要面臨長期的經濟壓力也會是潛在的因素,而社會與家庭支持系統的程度是其中的因素之一,愈缺乏支持系統的患者,產生憂鬱的比率也較高。另外,過往的人格、過去病史,例如再次中風、多重慢性病、以及曾有憂鬱症病史等,也都可能是中風後憂鬱的危險因子。何時要懷疑有中風後憂鬱?中風後的第一年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有中風後憂鬱,超過一年之後的發生率逐漸下降。因為許多患者在中風前幾個月會以住院方式進行密集的復健治療,在旁邊長時間照顧的家人或是看護對於患者的變化應該能觀察到一些變化,常見的徵兆包括情緒上表現出比以往更強烈的悲傷、變得容易哭泣、說話的頻率下降,另外也可能觀察到睡眠品質下降、活動力變差,常反應在復健治療時的表現,甚至有些家屬懷疑患者是因為不積極參與復健而造成肢體表現退步。 返家的患者不像住院的時候按表操課的復健治療,如果患者不肯出門做復健或是不願意與人社交表現,也都要懷疑有中風後憂鬱的可能性。為什麼需要特別強調中風後憂鬱?研究指出中風後憂鬱對於後續復健效果有顯著影響,造成整體功能恢復較差,提高未來醫療花費;另外對於人際社交與生活品質也有顯著影響,最嚴重反映在統計上顯示有較高的死亡率,因此中風後憂鬱是不可忽略的照護議題。如果懷疑中風後憂鬱該怎麼辦?可以有什麼樣的治療方式?如果有前述懷疑中風後憂鬱時,應該尋求醫療團隊的協助,在旁照顧的家人或是看護能提供有用的觀察,同時透過醫師端一些篩檢的問題或是量表協助診斷。目前研究指出使用服用抗憂鬱藥物調節腦中血清素、正腎上腺素或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有幫助改善憂鬱症狀,儘管不能連帶改善肢體功能的缺損,穩定服藥後可讓患者的情緒穩定,重拾復健的動力,這是對於中風患者很重要的改善。親友的陪伴支持與鼓勵也格外重要,讓患者感受到被關懷,一起面對生活的改變,慢慢調適心態與重建心靈,化解憂鬱帶來的負面的影響。面對憂鬱的患者時,醫療團隊的成員也能提供一己之力來幫忙改善,例如復健治療時可以調整訓練方式,採用一些吸引患者的方式;如果有需求時也可以透過臨床心理師協助心理諮商,協助處理情緒問題。家屬或是看護也會有情緒障礙許多家屬從一開始的初期的震驚,馬上面臨到不同時間點必須做出醫療抉擇的難題,以及後續出院或是轉院的安排,加上處理被打亂的工作與家庭生活,也可能會造成情緒障礙,最常見的障礙是憂鬱與焦慮。有研究指出,照顧時間愈長、醫療花費支出愈多,家屬的情緒障礙問題比率愈高。患者及家屬都有各自心理、生理負擔,也都需要適時的處理,尋求可近的資源協助、加入病友團體,可以聆聽過來人的建議,也都能幫忙調解自己的情緒,重建身心健康。 總結來說,中風後憂鬱並不少見,但及早發現,透過藥物治療與家人的鼓勵陪伴,給予心靈上的支持一起面對難關,對於病人與家屬來說都有正面幫助。(本文轉載自台灣復健學會,原文網址:復健提不起勁,中風後憂鬱怎麼辧?)
-
2021-03-14 科別.骨科.復健
高齡髖關節骨折一年再住院率達64.5% 醫師教你這麼做
高齡患者發生髖關節骨折後,整體治療結果皆不盡理想,文獻指出一年死亡率高達18%至39%,再住院率達64.5%,對側髖關節再骨折機率也比一般沒發生過髖關節骨折患者高出2至5倍,其他包括併發症,肢體功能及認知功能的衰退都比年輕患者差,對家庭、整體醫療照護系統及社會照護造成嚴重負擔。對於照護困難,台中榮總骨科醫師陳志輝歸納影響因素如下:一、多重用藥病人:此類病人的合併症及用藥病史複雜,病人在不可預期的狀況下發生骨折被送至急診,很難在急診短暫時間內完全掌控病人的身體狀況。此時,高齡醫學科醫師配合健保雲端藥歷,在急診當下及早介入評估,並加入麻醉團隊,在術前將病人身體狀況迅速最佳化,術後由高齡醫學醫師與骨科醫師共同組成照護團隊,分別照護合併症及骨科手術後狀況,將可以避免併發症,並減低醫療負擔。二、未落實骨質疏鬆治療:這類脆弱性骨折的病人在手術治療後,據統計僅有8.4%的病人曾接受骨質疏鬆的評估,而接受骨質疏鬆治療女性患者只有4.6%,男性更低至2.8%,若在接受髖關節骨折手術後,積極評估骨質疏鬆的狀況,並開始介入治療,將可降低再骨折機率。三、失智及術後瞻妄皆會影響手術後照護:高齡長者罹患失智症的比率很高,且多數早期失智症病人並未被確診,造成術後發生瞻妄的機率提高。而文獻報導指出,65歲以上髖關節骨折病人,有14%至24%的病人在抵達急診之後就會發生瞻妄,15%至53%的比率在術後會發生瞻妄,一旦發生瞻妄,將造成術後指導困難、臥床時間延長及相關併發症比率提高,並延長住院天數。徜若高齡整合團隊可早期進行失智的診斷及治療,將可以降低30%至50%的發生率,也可早期有效控制瞻妄情形,連帶降低住院天數與醫療費用、提升病人復健意願及避免心智功能衰退。四、未進行有效疼痛控制:未良好控制病人的術後疼痛,將影響病人復健意願,並提升臥床相關併發症,也會延長臥床時間及住院天數,但不當的疼痛藥物,亦會造成術後瞻妄。因此,從急診開始,完整且有系統的疼痛控制計畫,包括手術時麻醉方式及麻醉藥物的選擇,將可有效的避免手術後因為疼痛引起的瞻妄,增加病人積極復健的意願。五、手術時機延遲過久:手術時機延遲過久將會造成疼痛、瞻妄及臥床等不良影響,高齡髖關節骨折病人的手術若延遲超過48小時,據文獻報導其30日死亡率將提高41%,一年死亡率將提升32%,若骨折病人在抵達急診後,及早有專業團隊介入評估,術前檢查及手術排程皆優先安排,將等待時間縮短,有助於手術後的預後。而要解決上述的問題,需要多部門及多科別的合作,分別從手術技術、內科合併症的照護,疼痛控制,麻醉選擇,骨質疏鬆治療,復健指導等面相共同介入。對於想進一步了解的人,台中榮總明天有3場精彩的醫師演講,尤其歡迎50歲以上停經女性,65歲以上男性參加,現場同時提供免費骨質篩檢。地點在台中榮總門診大樓前棟2樓大廳。
-
2021-02-04 科別.腦部.神經
菲移工罹致命腦瘤視力模糊 雇主、醫齊力「拆彈」成功
菲律賓移工吉拉去年底因視力模糊、頭暈,查出罹患高度致命的「蝶骨嵴內側型腦膜瘤」,病況危急,但他擔心手術費用大,一度心情絕望。他的雇主不捨員工受苦,主動替他負擔6萬餘元醫材費用,後來由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院長許永信執刀8小時替吉拉「拆彈」成功。菲律賓駐台副代表留文克昨特別到亞大醫院表示感謝,直呼:「有台灣真好,謝謝台灣」。亞大醫院今指出,為讓吉拉能夠手術後順利且安心完成復健,許永信積極透過管道聯繫菲律賓駐台代表處,安排吉拉妻子以最速件來台,經過14天居家檢疫及7天自主健康管理,順利到院陪同後續治療,也經由院內社工師協助下,爭取社會資源補助。許永信說,蝶骨嵴內側型腦膜瘤生長於蝶骨嵴內側,常見症狀為視力減退、頭痛、癲癇等,嚴重時可能造成失明,雖是良性腫瘤,但因生長位置極為罕見,且鄰近腦部重要大血管、視神經、腦下垂體等,周邊有許多關鍵的神經血管結構,手術難度相當高。經過8小時手術,終於順利以特殊顱底手術完全切除腫瘤,不僅有效避免內頸動脈、中大腦動脈破壞出血,更完整保存第三條腦神經功能,術後無肢體功能損、失語等併發症。吉拉昨天出院,院方安排醫護團隊歡送,他的妻子聲淚俱下感謝各方援助,覺得自己和先生很幸運,能在疫情嚴峻之際,在台灣獲得完善的醫療照護,讓他們看到希望,也希望把這分愛傳承下去。吉拉的雇主廖福山說,吉拉與他們共事9年,上班 認真負責,感情如同家人一般,吉拉原本預計去年11月合約到期後,就回菲律賓定居,不再續約,豈料10月底發現視力模糊,確診為「蝶骨嵴內側型腦膜瘤」且此病治癒率不到50%,因此安排續約,並請亞大醫院積極治療。
-
2020-09-18 科別.腦部.神經
腦中風復健有黃金期 麻豆新樓醫院打造專屬團隊相助
63歲徐姓女子年因腦中風導致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BMI >40等病史,因右側肢體無力入麻豆新樓醫院急診診治。臨床評估後發現左大腦中風導致右側肢體癱瘓無法獨立行走,住院初期僅能臥床活動。腦中風病情穩定了,但完全臥床,無法自主移動,面臨半身癱瘓無法自我照顧,產生沮喪、哭泣等情緒,加入急性後期照護計畫,在「腦中風復健醫療團隊」協助下,每日規律復健運動,逐漸恢復肢體功能。麻豆新樓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創州表示,病患因肢體癱瘓失去自我照顧能力,且因臀圍較大,在院內無合適尺寸輪椅供其下床活動,更是讓病人經歷了沮喪、挫折等情緒。因目前正值COVID-19疫情期間,採購大規格輪椅需耗時多月,團隊唯恐耽誤復健黃金期,在大家幾番腦力激盪努力下,設計一張適合病人乘坐的臨時輪椅,讓病人在復健期間能有下床活動機會,使其重拾信心面對往後的生活。麻豆新樓醫院自2014年開始執行急性後期照護計畫(PAC),由神經內科主任楊創州為首,結合復健科林恆騰醫師帶領的復健團隊,組合成一支以病人為中心之中風復健跨單位醫療團隊「腦中風復健醫療團隊」。急性期病人神經症狀穩定後,可進入急性後期照護,醫療團隊會評估復健介入時機和擬定適合計畫,透過高強度密集復健運動,提供3到6周住院照護模式,目標是誘發神經功能恢復、重健病人的步態行走和運動能力、訓練日常生活自理,加強獨立性,並配合輔具彌補身體喪失功能,減輕病人失能風險。麻豆新樓醫院指出,為使腦中風病人能即時接受治療,該院醫療團隊合作訂定緊急處置流程,提升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人治療成效。2017年至今年6月期間,對於急診的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人,在中風三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比率為 6.31%,優於醫院評鑑規範比例1%。符合靜脈血栓溶解劑適應症者,排除家屬不同意施打因素外,接受注射達成比率更可達 100%。施打血栓溶解劑病人中,比較病人施打前與出院時之日常活動依賴程度(MRS),約有半數病人獲得相當程度的改善。
-
2020-08-04 科別.呼吸胸腔
李登輝吸入性肺炎致命 醫師:這5類族群要留意
98歲前總統李登輝因為喝牛奶時不慎嗆咳住院,引發吸入性肺炎;嘉義長庚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林玠模指出,吸入性肺炎好發族群,包括年紀大病人、長期臥床、慢性病、失智、中風等。肺炎是108年國人十大死因第三位,僅次於惡性腫瘤和心臟疾病。據統計,在台灣每年因吸入性肺炎過世約有5千人。究竟那些狀況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又該如何預防?老年人吞嚥功能退化,咳嗽能力不佳,加上疾病等因素,食物嗆入肺部後即容易引發吸入性肺炎。林玠模說,民眾如果吃東西特別容易咳嗽或嗆到,或者吞嚥功能不好的老人家,建議應尋求專業醫師評估。針對預防吸入性肺炎提供以下建議:如果病人可由口餵食:食物方面,準備適合食物,如較軟的食物或將食物切剪成小塊;若是吞嚥困難的病人,可準備容易吞嚥的食物,如蒸蛋、布丁、濃湯、稠稀飯、濃稠果汁等,改變食物質地的濃稠度。若有吞嚥困難者應採坐姿90度,身體微向前傾的姿勢以利吞嚥,預防嗆咳。餵食步驟:食物及餐盤以不燙手為原則,餐具可選擇容易握住粗握柄湯匙或有握把的杯子。對於肢體功能不好的病人,可利用輔具協助進食。家屬可在旁觀察病人進食的情形,給予充分的時間慢慢吃。吞嚥困難者餵食時應準確將食物放入口中,確認病人咀嚼吞下後再餵下一口,如果有嗆到情形應該立即停止餵食,確認呼吸道通暢後,再繼續進行餵食。進食過程中,隨時注意病人嘴巴周圍的清潔,並幫助病人清潔口腔及洗手。 如果吞嚥功能已嚴重退化,無法改善嗆到和預防吸入性肺炎的問題,經專業醫師評估後,會建議考慮放置鼻胃管或胃造口的方式。
-
2020-01-14 科別.腦部.神經
中壯年族群忽略三高 冬季成腦中風發病高峰
60歲的馬先生10年前從事廚師工作,平常有吸菸習慣,冬季某天上班時突然四肢無力、冒冷汗、喘不過氣,同事趕緊叫救護車送他到急診,檢查發現腦幹血管阻塞,經住院治療與癒後復建,雖肢體功能恢復9成,語言功能也正常,但因腦幹吞嚥中樞神經受損,喪失吞嚥功能,10年來只能以鼻胃管進食,也無法再當廚師了。台灣冬季溫差大,人體血管受刺激強烈收縮,血壓驟然升高,一旦超過人體適應力時,就容易誘發血管破裂、導致中風。高雄市阮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洪國瑋說,除了三高問題,壓力、經常熬夜及酗酒吸菸等不良因素,近幾年中壯年中風比例明顯增加,入冬後「爆斷腦筋」的中壯年患者更增加1成。另名54歲蜀先生是公司主管,一天工作10多小時,某天早上7點半抵達公司後,在開晨會前昏倒,到急診時身體右側手腳無力,以血栓溶劑救治後住院治療,雖在黃金3小時內就醫,但檢查發現他有三高情況,血管破裂出血傷及腦神經纖維,半癱的他努力復健半年,仍須拄著四角拐杖行動,病發後3個月更慘「被」退休,只好跟公司打退休金官司。51歲的胡先生則是操作高空吊車的司機,一上工作台就是一整天,吊車內狹窄悶熱,夏天為減少排尿次數很少喝水,冬天也常忙到忘了喝水,入冬某天早晨,他一上工作台就頭暈嘔吐,就診發現右側手腳輕微無力,電腦斷層顯示是腦血管梗塞,治療後一年努力復健,功能恢復8、9成,但復健期間也被迫辭職不續聘,為此跟公司打官司才拿到資遣費,目前只能打散工、無法從事全職工作。洪國瑋表示,出血性腦中風發病的尖峰時段,約在早上6點到中午間,正好與上述3位患者的情況相符,這群中壯年族平常身體沒有特別情況,加上生活忙碌忽略了自己的三高問題,一旦低溫、壓力、睡眠不足、菸酒等因子累積,衝擊腦血管循環,血壓飆高導致腦血管破裂或梗塞,就中風了。洪國瑋說,腦中風先兆為突然頭痛、頭暈、嘔吐、口眼歪斜、言語不清,應警覺並及時就診,當腦血管多處破裂時,則會昏倒、肢體麻木、半身無力不遂、智力障礙等表現,須盡速就醫以減輕後遺症。平時也應注意防寒保暖,適當運動與補充水分,遠離菸酒、並控制血壓、血脂、血糖和膽固醇,減少血管病變發生。語聽吞嚥治療中心副主任曾偉誠表示,腦中風時,因為控制口、咽、喉、食管的腦皮質損傷、延髓損傷、周圍神經損傷,可能造成吞嚥障礙或喪失,咀嚼肌、舌肌、咽喉、會厭部的肌肉運動困難,須借助鼻胃管餵食提供身體足夠營養,因為從鼻腔通到胃的管路,因而有「象鼻人」稱號。曾偉誠說,鼻胃管在中風急性期可維繫生命,慢性期則藉由康復、進食訓練及備餐技巧,配合治療師指導安全進食方法,可促進吞嚥功能恢復,約有8成中風患者最後可以成功移除鼻胃管。該院聽語吞嚥中心今年獲SNQ國家品質標章(醫院特色醫療組)認證,已培訓超過500名指導員,以減低置放和移除鼻胃管為目標,提高病患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