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30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肚子痛
共找到
177
筆 文章
-
-
2023-08-09 醫療.消化系統
不只男生會得!彎腰、咳嗽、提重物下面痛,小心是「這疾病」!症狀、成因、治療一文看
女性腹股溝疝氣2,345人,比例約8.23%,而且大部分為20歲以上的女性(1,651人),佔70.40%20歲林小姐,近幾個禮拜來發現右腹股溝有凸出物,偶爾會隱隱作痛,但躺下來時會消失,站太久或用力的時候又很明顯。由於問題反覆,造成生活上的不適,更擔心是否長了腫瘤,到泌尿外科就醫後,初步理學檢查發現右腹股溝疑似有一顆小雞蛋從體內往外凸,躺下去即消失的情形,經過超音波檢查後確診為「腹股溝疝氣」。後來林小姐接受了腹腔鏡疝氣修補術,由於手術傷口小又不太疼痛,當天晚上就下床活動,隔天就順利出院回家休養。一周後回診檢視手術傷口癒合良好,同時腹股溝的膨出物已不見,也不會感到不舒服,總算解了心頭之患。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才揚指出,女性腹股溝疝氣比起男性來說的確比較少見,由於有症狀卻摸不到的腹股溝疝氣往往都很難被診斷。因此容易被忽略。終其一生,50位女性當中會有1位會有腹股溝疝氣,相反的男生則是5位當中會有1位。根據2021年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年報統計資料顯示,腹股溝疝氣就醫人數為28,481人,其中女性2,345人,比例約8.23%,而且大部分為20歲以上的女性(1,651人),佔70.40%。什麼是腹股溝疝氣?根據博愛疝氣專科醫院衛教文章,「腹股溝疝氣」俗稱「脫腸」,是部分內臟(最多是小腸)經腹壁肌肉或筋膜的破洞或缺損向外不正常凸出的現象。腹壁肌肉的缺損若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在出生前自行閉合,就會有腹股溝疝氣,大部分的腹股溝疝氣都是這樣發生的。成人疝氣有90%都是腹股溝疝氣,是最常見的一種疝氣,而且男性罹患的機率比女性高出許多。 而腹股溝疝氣依照成因及結構,分為「間接型腹股溝疝氣」及「直接型腹股溝疝氣」。一般腹股溝疝氣摸起來像個圓形的腫塊,而且有可能會疼痛或有灼熱感。疝氣需要經過好幾個禮拜或好幾個月才會形成,或突然在舉重物、咳嗽、用力或大笑之後發生。腹股溝疝氣不會自行癒合,一定要用手術治療。腹股溝疝氣的發生率?林才揚醫師表示,女性的腹股溝有圓韌帶,其功能是固定子宮,但當有一處的弱點產生時,腹腔內的結構或器官就會透過這縫隙鑽出腹壁外而造成凸起,就是所謂的「疝氣」。比起男生的腹股溝的精索來得細,所以比較不會有東西凸出去,也因此女性的腹股溝疝氣較少見,不像男生的腹股溝疝氣是因為經常提重物或長期腹內壓過高所致。女性腹股溝疝氣的危險因子目前還不明確。有些研究指出有家族史或頑固性便祕的女性會有比較高的發生率,不過多運動可以減少疝氣的發生。1、 各人種發生比例不同,黑人約10%,黃種人約7%,白人約5%。2、 在台灣,8%的70歲以上男性罹患腹股溝疝氣。3、 在台灣,嬰幼兒、青少年的發生率是7%,且男女發生的比例相近。4、 在台灣,成年人罹患腹股溝疝氣的男女比約為9:15、 屍體解剖顯示人類的腹股溝疝氣罹患率約17%,只是有人終生都不會發作。(以上數據為博愛疝氣專科醫院30年7萬例的統計結果)腹股溝疝氣的原因?間接型(先天性)腹股溝疝氣:男生在出生前,睪丸會從腹壁上的腹股溝孔道下降至陰囊定位,因此留下腹股溝環,若這管道沒有閉鎖而呈開放狀態殘留下來,將造成腹腔和腹壁、乃至陰囊間有一個相連的通道(疝氣袋),因此腹腔內的器官如腸子或網膜等可藉由這個通道進到腹壁,造成腹壁突出,甚至進到陰囊,引起陰囊腫大,這疝氣袋多與腹腔相通,腹水也會流至疝氣袋中,所以常會合併陰囊積水,嬰幼兒、兒童、青少年、青年(25歲前)絕大多數為「間接型疝氣」。女生腹股溝疝氣95%為間接型腹股溝疝氣,成因類似男性間接型腹股溝疝氣,疝氣袋由腹腔延伸到腹壁並走在圓韌帶的旁邊,造成腹股溝處鼓起。直接型(後天性)腹股溝疝氣:腹股溝區是腹壁先天性最薄弱的區域,老化更易導致腹股溝內環鬆弛、腹股溝處的腹壁薄弱或缺損,加上導致腹壓增加的狀況或疾病(如心臟衰竭及肺氣腫而長期咳嗽、攝護腺肥大須用力解小便、便秘或肝硬化引起的腹水等),使腹腔內容器官鼓突造成,多發生在中老年男性。臨床上亦有間接型和直接型同時發生者,約佔成人0.5%左右,稱pantaloon型。腹股溝疝氣有什麼症狀?1、小兒疝氣症狀:小孩不會適當表達症狀,全依賴父母的警覺性。新生兒和小孩會因出生時有先天性的疝氣袋而罹患腹股溝疝氣。有的小孩只是比較會哭鬧,但常是父母親在為小孩換尿片或洗澡時,才發現腹股溝有隆起或陰囊鼓脹造成陰囊兩邊不等大;有時是當小孩哭泣、咳嗽、劇烈運動或大便用力時,才能見到腹股溝或陰囊有明顯的鼓脹,但安靜平躺或一覺醒來後,又消失不見了,若發現以上症狀,應盡速就醫診斷。2、成人疝氣症狀:在恥骨任一邊有膨出物,在鼓起部分有灼燒、疼痛感,而且有水腫的情況。在鼠蹊部有疼痛或不適,彎腰、咳嗽或提東西時不適感會加劇,鼠蹊部有牽拉痛或沈重感。有時,當腸子下降到陰囊,男性患者會在睪丸四周的陰囊部位感到疼痛腫脹。女生的疝氣症狀較不明顯,常被忽略。大部分的疝氣鼓起都可推回去,推不回去的就可能變成嵌頓性疝氣。3、老年疝氣症狀:老年疝氣比較特殊,多由老年人體質衰弱造成,脫出的器官以小腸居多,因此摸起來感覺柔軟,退回去時常會伴有咕嚕咕嚕的雜音,而大腸、闌尾、大網膜等亦可能脫出。老年疝氣發生後,老年人還會出現腹痛、腹脹、便秘、抵抗力減弱、營養不良、消化不良等症狀。如何診斷腹股溝疝氣?透過體檢可以檢查出是否有疝氣,醫生可能會詢問症狀並檢查鼠蹊部有無突起。在站立的時候,也許看得到疝氣的腫脹部位,若不明顯時則平躺於檢查台上,以食指的掌面觸摸腹股溝,因存在疝氣袋,會有如絲質手套相摩擦的感覺。腹股溝疝氣如何治療?林才揚表示,女性的腹股溝疝氣無論有沒有症狀,一般都會建議手術治療,因為女性皮下脂肪較男性厚,時常無感,而且股疝氣的併發症也較高,時常在手術時發現。將近一半的女性會因此而接受緊急手術。手術方法不外乎是傳統手術或微創腹腔鏡手術,腹腔鏡手術又可以分成單孔或三孔的做法,加上人工網膜的固定可以讓弱點更加牢靠,減少疝氣的復發。疝氣不會自行閉合,必須手術才能根治,若沒有不適合手術的狀況存在,應盡早手術治療。治療疝氣的手術稱為「疝氣修補術」,麻醉方式可分為局部、半身或全身麻醉。小孩腹股溝疝氣在治療上較直接型疝氣單純,不需修補腹壁;傷口位於腹股溝處,靠近腹腔將這個管狀通道綁紮起來,並去除疝氣袋即可。成人腹股溝疝氣的手術方式除了剝離疝氣袋外,尚需同時做腹股溝後壁的修補手術。手術方法有「曾氏疝氣手術法」、「組織縫合法」、「人工網膜(無張力法)」、「腹腔鏡疝氣修補術」。術後提重物、激烈運動須注意林才揚建議,手術後可下床活動來促進復原及恢復體力。傷口周圍或鼠蹊部有瘀青是可能發生的正常現象。咳嗽或打噴嚏時也不必太擔心,只須用手摀著鼠蹊部和傷口就可以減少疼痛感。後續建議至少休養1個月後,才能提重物和進行一些較激烈的運動。女性疝氣真的比較少見,因此在診斷上往往都會比較困難。多數腹股溝疝氣不會有立即危險,不過一旦發生嵌頓性疝氣,就可能會造成腸子缺血性壞死,容易引發敗血症危及生命安全。有鼠蹊部不適的女性,若已排除泌尿道感染的問題後,就有必要到醫院安排超音波來排除疝氣的問題。延伸閱讀:.肚子餓胃痛、吃飽胃會痛?4招分辨胃食道逆流、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不只小男生才會得! 便秘咳嗽大笑 都得小心這個病.長期便秘肚子痛竟成腹膜炎!肚子一壓就痛 腹膜炎觸診有2特點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08 養生.聰明飲食
夏季水果/西瓜熱量低?能壯陽?吃瓜必知10件事,8個細節挑到多汁味美西瓜
養生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吃當季食材,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為您整理四季盛產的蔬果有哪些,介紹當下季節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講到夏季水果,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西瓜。原產於非洲的西瓜,又名寒瓜、夏瓜、水瓜。西瓜(Watermelon)的英文名直譯,就是水分多的甜瓜。在台灣,有大粒紅西瓜、黃心的小玉西瓜、無子西瓜及黑美人等。吃西瓜該吃紅肉還是黃肉好?中暑能吃西瓜嗎?哪些人不能吃?吃西瓜的重點一次看!Q:黃肉西瓜、紅西瓜 哪個比較營養?開業中醫師長陳旺全曾受訪指出,西瓜性寒、味甘,能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因為水分含量多,吃西瓜還能利小便、降血壓,以及解酒。在傳統醫學上,西瓜又有「天然白虎湯」之稱,能用來緩解發炎性的發燒,像是扁桃腺炎、咽喉腫痛等,口角發炎的人也很適合吃西瓜。中暑後吃西瓜,則有退熱降溫的功效。而台灣的西瓜品種很多,許多人也常有疑問,吃西瓜該吃紅肉還是黃肉好?其實紅肉跟黃肉,各有不同營養價值。紅西瓜富含茄紅素、β胡蘿蔔素及維生素A,具有抗氧化、防癌功效;黃西瓜雖也有,含量相對少了點。一般人較熟知番茄茄紅素含量高,往往不知紅西瓜含量也頗為豐富,若以β胡蘿蔔素及維生素A為例,紅西瓜明顯高於柳丁,比起木瓜也毫不遜色。紅西瓜:含有維生素A、Beta胡蘿蔔素與茄紅素,具有抗氧化、防癌功效,還能保護眼睛粘膜健康。黃西瓜:含有瓜氨酸,攝入後能夠產生精氨酸。Q:吃西瓜可以壯陽?衛福部食藥闢謠專區資料指出,西瓜中含有瓜胺酸(citrulline),瓜胺酸具有擴張血管的功能,但相關作用機轉仍在科學研究階段。目前西瓜的壯陽效果尚不確定,且食用量的多寡亦有待研究,建議有勃起障礙的患者應適時諮詢專業醫師,勿聽信偏方而延誤就醫時機。新光醫院營養師廖淑芬也指出,黃西瓜含有瓜氨酸,攝入後能夠產生精氨酸,但還要考慮西瓜中瓜氨酸的含量和民眾吃下肚的量,未必真具有壯陽功效。Q:西瓜的維生素C含量很豐富?維生素C部分,西瓜含量不如一般人想像那樣突出,100公克的西瓜,只有8毫克維生素C。且含量最多的並非紅、黃色果肉,而是介於它跟西瓜皮之間的白色果肉,以及西瓜子。Q:聽說西瓜含水很多,熱量是不是相對比較低呢?西瓜含水量高達93%左右,每100公克去皮西瓜,熱量約35大卡,不算是高熱量水果。但要注意的是,一般人愛吃清涼西瓜解渴,一片接一片,很容易在不知不覺間食用過量,飯後來個三、四片就接近百大卡,攝取的熱量往往不如想像中低。Q:西瓜那麼甜,升糖指數是不是很高?用甜度來判斷升糖指數(GI值)並不完全正確,有些水果甜度高,GI值卻不高,關鍵在於膳食纖維。例如蘋果、芭樂,有足量膳食纖維當緩衝,吃來甜蜜卻不刺激血糖飆升。反觀西瓜,膳食纖維不多,通過腸胃,馬上提高血糖、刺激胰島素分泌,糖尿病人應控制食用量。誰不適合吃太多西瓜?1.體質虛寒、胃腸不好、胃腸潰瘍患者要避免吃西瓜。拉肚子、水瀉症狀者也應暫停食用。2.剛生產完的婦女、手術後患者也不宜多吃。3.西瓜雖不算高鉀水果,但三片下肚,鉀攝取量就有300毫克,需控制鉀攝取的腎臟病患尤其要留意,喝西瓜汁的量更要嚴格。4.西瓜糖分稍高,糖尿病患也要控制食用量。一次以三片(300公克)為限,每日最多可吃兩回。5.頻尿的老人家:西瓜也具有利尿作用,吃多了晚上起床上廁所機會高,會影響睡眠品質,建議少吃或選擇在白天食用。Q:為何空腹不宜吃西瓜?台灣有句俗話,「半暝吃西瓜反症」。主要是因為空腹吃下太多的西瓜,容易夜半肚子痛,起床拉肚子。西瓜屬性寒涼,對腸胃功能弱、體質虛寒的人來說,空腹食用,容易腸胃不適。頻尿的人要避免太晚吃西瓜,免得尿意不斷,影響睡眠。就營養吸收來說,茄紅素或維生素A都要靠油脂烹調提高吸收率,因此飯後吃西瓜比空腹吃好。Q:買西瓜怎麼挑1.頭尾兩端大小要一致。2.瓜頭果梗彎曲品質較優。3.瓜蒂略凹,成熟度較佳。4.瓜皮顏色綠亮,風味更好。5.底部愈黃愈美味。6.西瓜直條斑紋間隔要寬,橫斑紋要密,表示西瓜生長狀況良好,成熟度足夠。7.摸瓜臍,西瓜果臍窄小緊縮,甜度與口感較佳。8.聽瓜聲,一手握住瓜尾,另一手輕拍西瓜腰部,若聲音沉悶且有震動感,表示已成熟,水分充足。Q:西瓜如何保存?買回家後一定要放進冰箱嗎?很多人西瓜一買回來便往冰箱丟,認為冰箱可以延長保鮮期。事實上,西瓜這類熱帶水果,並不適合存放冰箱,有研究顯示,室溫有助西瓜熟成,提高茄紅素等抗氧化成分,低溫則可能破壞其營養素。且西瓜含水量多,長時間冷藏會使水分蒸發,影響口感。建議買西瓜時別貪多,吃多少、買多少。美國曾有研究發現,攝氏21度室溫及通風處有助西瓜熟成,還能提高茄紅素、β胡蘿蔔素含量。不過現在天氣熱,西瓜一定要冷藏保存才不會壞掉。建議若一次吃不完,應以保鮮膜、保鮮盒包覆再放入冰箱,避免冰箱內生熟食交互汙染,造成腸胃不適。Q:市售藥品「西瓜霜」,是西瓜做的嗎?頗富盛名的西瓜霜,也是西瓜產物之一。西瓜霜原料的確是來自西瓜,但並不是西瓜果肉製造,而是西瓜皮。西瓜皮長時間放置後,會出現像發霉般的白色霜狀粉末,取下後就是最古早的西瓜霜,能清涼、解熱。而現代西瓜霜,還另外添加其他中藥材,用來治療牙齦腫痛、口腔炎等問題。【資料來源】.衛福部食藥闢謠專區.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07-13 養生.聰明飲食
吃辣能抗癌、降低膽固醇,讓你更長壽!辣椒對身體的好處壞處一次看
你喜歡吃辣嗎?很多人都有吃辣椒的習慣、無辣不歡,享受著味蕾和身體開始渴望燃燒的快感。尤其是在酷熱的夏天,許多人會因為太熱而沒有胃口不想吃東西,這時「吃辣」可以促進食欲、開胃下飯,還可以預防中暑。到底吃辣對身體健康是有益還是有害?一起來看看辣椒的好處與壞處。辣椒的營養價值辣椒是一種營養極為豐富的蔬菜,具有很高的藥用及食用價值,紅辣椒富含辣椒紅素、大量維生素C、維生素A、胡蘿蔔素、硒元素、維生素B群,檸檬酸、菸酸、鉀、纖維鐵、鎂等。且紅辣椒中的維生素C含量是蔬菜當中最高的,100公克辣椒的維生素C含量高達144毫克,是番茄的10倍,且辣椒中的胡蘿蔔素含量也是一般蔬菜的2~4倍,僅比胡蘿蔔低一些,是一種非常好的防癌食品。辣椒的辣度怎麼判斷?辣椒含有豐富營養素,辛辣來源是「辣椒素」,全世界有不同的辣椒品種,包含台灣栽種的青、紅辣椒辣度不盡相同。而「史高維爾指標」是目前世界上用以衡量辛辣程的方法,測量出的辣度則以「史高維爾辛辣單位」(Scoville Heat Unit,簡稱SHU),數值愈高表示愈辣。測量辣椒內的辣椒素含量指標,測量方法是將一單位的被測物溶解到糖水中,再交給品評員品評,逐步地增加糖水量,直到辣味再也沒有辦法被嚐出,而這時糖水量的總和就是被測物的史高維爾辣度單位。但在台灣則有不同的方式計算辣度。辣椒對身體的7種好處根據世界日報報導,適量吃辣有益身體健康。辣椒所含的辣椒素及植化素,具有抗肥胖、抗氧化、抗發炎、改善血管疾病、和抗癌的效用。吃辣雖然有諸多好處,但有4種人應避免吃辣,容易上火的體質、胃潰瘍、咽喉發炎、皮膚炎,恐對身體造成負擔及不好的後果。以下是辣椒的7大益處:1.促進血液循環:吃辣時辣椒的辣椒素會刺激你的神經增加血液流動。1993年「美國生理學期刊」發表一項老鼠研究曾獲證明,顯示辣椒促進血液循環,可能有助高血壓患者。2.有助防癌:研究顯示辣椒素也具防癌作用。研究員證明辣椒素阻止攝護腺腫瘤生長,可能有助預防攝護腺癌。「抗癌研究」期刊1997年報導,科學家讓倉鼠吃菸草以助長肺癌,然後一群倉鼠也吃辣椒素,另一群倉鼠則吃安慰劑。結果吃辣椒素的倉鼠,肺部腫瘤長較少,顯示辣椒可能也有助預防肺癌。3.降低膽固醇:辣椒能改善心臟和循環系統健康的另一方式,是調節膽固醇水平。「歐洲營養學期刊」2013年刊登的研究顯示,在吃高膽固醇飲食的倉鼠身上,辣椒素能降低膽固醇,改善脂蛋白。辣椒素具有減少膽固醇吸收的作用,讓過多膽固醇從體內排除。這顯示對於保持健康的膽固醇水平,辣椒可能有其功用。4.改善消化:在傳統醫學,辛辣香料被當作消化刺激物使用,以治療消化疾病。2010年「應用生理學、營養學與代謝學」期刊發表的研究,審視辣椒素對腸胃抗氧化酵素活動的影響。研究發現,辣椒素改善這些抗氧化酵素的功能,證明辣椒素可促進消化,保護腸胃。5.排毒:辣椒中含有多種抗氧化、維生素的成分,如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K、維生素C、維生素B群等,能幫助排掉身體的自由基,達到排毒功效。6.使人心情愉快:根據美國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辣椒素能激發人體口腔內的「疼痛感受器」,繼而向大腦發出一種信號,使大腦分泌出一種讓人感覺良好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不僅能緩和辣味帶給人的刺激,而且能有效改善人的情緒使心情愉悅。7.長壽:辛辣食物可能與長壽有關,一項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發現,每隔一、兩天就吃辣的人,提早死於癌症、心臟病或呼吸問題的風險,低於很少吃辣的人。辣椒對身體的3種壞處1.肚子痛、腹瀉:讓辣椒具有刺激性和灼熱感的主要成分「辣椒素」,會對胃壁或腸道造成刺激,此時身體為了保護自己免受潛在傷害,便會加速蠕動把辣椒素排出,因此會導致肚子痛腹瀉。2.心血管疾病:通常辣的食物都偏比較重口味,吃得太鹹時會攝取過多的鈉,造成體內鈉離子濃度增高,使血管中的水分也會相對增加,導致血管壁壓力大增,連帶影響高血壓的發生,甚至動脈硬化、中風等。3.影響認知:一項刊登在《Nutrients》期刊的研究發現,辛辣飲食可能影響認知功能,辣椒對年長者的認知有不良的影響。不過該研究是第一項針對辣椒攝取量與認知功能之間關聯的長期性研究,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3方法教你怎麽樣吃辣不傷身體1.不要空腹吃辣最好不要空腹或第一口就吃辣,讓空腹的腸道黏膜直接接觸辛辣,不僅會產生灼熱感,也會增加胃液分泌造成不適。如果已經胃潰瘍或胃發炎就該少吃辣,其它像是生大蒜、生洋蔥等辛辣食物,都已證實會增加胃食道逆流的機率。2.吃完腸胃不適,表示過量請根據自己的體質情況有選擇性地吃辣,若吃完發現自己腸胃不適、便秘等,就代表吃過量。吃太多辣會造成神經末梢感覺麻痺,以後會愈吃愈辣、無辣不歡,長期吃辣的人,較容易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且吃辣過量會產生「熱」,導致便秘、皮膚搔癢。3.多喝水吃辣時建議搭配水、牛奶、酸梅湯等,除了可以緩解舌頭麻辣的感覺,還可以清除辣椒殘留在口中的異味。適量吃辣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可抗癌、抗肥胖、抗氧化、抗發炎、改善血管疾病,不過吃之前還是要評估自身體質是否適合吃辣,否則對身體造成負擔。延伸閱讀:.吃拉麵「辣到腹痛送醫」! 醫:吃辣好處多,但這4種人應避免吃辣.罹癌絕不是運氣不好!營養師傳授不易得癌症的7種飲食原則.「抗老」怎麼吃?專家點出7個好習慣+10大抗老化食物越吃越年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04 焦點.元氣新聞
7月1日健保部分負擔上路,糖尿病患持慢箋領藥,怎麼領比較省?健保署提醒5重點
7月1日有多項新制上路,其中健保藥費、急診部分負擔調整與民眾就醫息息相關,另擴大2項幼童治療健保給付。健保部分負擔開始實施後,至診所、醫院就醫會增加多少費用?《元氣網》為您整理。7月1日上路七項醫療新制.清冠一號7月1日起不再公費補助。防疫補償延長申請期限,可申請至114年6月底。.衛福部調高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原入住老福機構、護理之家等7類機構,年度累計達90天以上,且稅率級距未達20%以上之住民,每人每年最高補助6萬元,自112年起,對長照需要等級達4級以上之住民,調增補助為每人每年12萬元且取消排富規定,並於7月1日起開始受理申請。.針對未滿18歲的聽損患者,7月1日放寬人工電子耳給付由原本的單側擴大至雙側,1組電子耳給付價格約新台幣57萬元。.7月1日起全額給付得用於患有支氣管肺發育不全且困難拔管的1歲以下嬰兒「橫膈膜電位導管」,早產兒及新生兒使用的「邁柯唯」橫膈膜電位導管。.腸病毒71型自費國產疫苗,最快7月開打。.人工生殖補助申請期限自7月1日起有條件放寬補助申請期限,不孕夫妻可因遭逢天災或有不可歸責事由,申請展延核准診療期間,補助費用申請期限修正放寬為核准診療期間起6個月內,也就是申請日起1年又6個月。.健保門診藥品與急診部分負擔調整方案,7月1日正式實施。健保門診藥品與急診部分負擔調整詳細收費健保門診藥品與急診部分負擔調整後,去基層診所或去醫學中心就醫費用會差多少,是一般民眾最大的疑問。以下就分級醫療院所的藥品收費及急診費用詳述差別。基層診所/地區醫院/中醫就醫一般藥品藥費100元以下,免收取藥品部分負擔;101元以上收取20%,最多收200元。慢性處方箋.診所:維持免收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部分負擔。.地區醫院:開立第一次調劑,比照一般藥品處方箋需收取藥品部分負擔;第二次後調劑維持免收。急診收費.地區醫院和基層診所維持收取150元【案例一】感冒去家裡附近「診所」就診,藥品費用實際為530,部分負擔後需付100元。→不變【案例二】有糖尿病的阿嬤固定去「家裡附近診所藥局」,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第2次調劑拿藥,藥品費用實際為960元,舊制需付20%比率的藥費180元,新制慢箋第2次後免收。→藥費省了180元區域醫院/醫學中心就醫一般藥品藥費100元以下,收取藥品部分負擔10元;101元以上收取20%,最多收300元。慢性處方箋開立第一次調劑,比照一般藥品處方箋需收取藥品部分負擔;第二次後調劑維持免收。急診收費.醫學中心調高為750元.區域醫院調高為400元【案例三】帶6歲支氣管炎孩子去「區域醫院門診」就診,藥品費用實際為1230,部分負擔後你需支付240元。→藥費多了40元【案例四】突然肚子痛去「醫學中心急診」,檢傷分類為第五級,舊制收費550元,7月1日後則收費750元,你必須多付200元。再加上拿藥,若藥費為550元,則需收取部分負擔100元。總計750元+100元=850元。→急診多付200元【案例五】有糖尿病的阿嬤固定去「醫學中心」回診拿藥,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第1次調劑拿藥,藥品費用實際為960元,部分費擔後需付180元→藥費多了180元弱勢族群就醫現行法定免部分負擔的民眾,如重大傷病、分娩、山地離島地區就醫,及原本由其他單位補助的低收入戶、榮民、三歲以下兒童、警察消防海巡空勤軍人、油症患者、替代役役男等對象,不受影響。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等弱勢族群,不論就醫院所層級,均按照基層診所收費方式收取。一般藥品藥費100元以下,免收取藥品部分負擔;101元以上收取20%,最多收200元。慢性處方箋維持免收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部分負擔。急診收費.醫學中心應負擔費用 550 元.區域醫院應負擔費用 300 元.地區醫院及基層醫療單位應負擔費用 150 元與現行收費差多少錢延伸資訊/藥品收費詳細級距延伸資訊/「分級醫療」怎麼分?我國醫療院所的層級,按照衛生福利部分類,目前分為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各層級醫院負有不同的照護任務與角色,醫學中心擔負有研究、教學以及急重症病患的治療照護,其他層級醫院則另擔負有任務及功能。》分級查詢部分負擔新制5項重點:1. 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門診藥品部分負擔上限調高,最多收取300元,較原先增加100元。2. 醫院開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第1次調劑要收取藥品部分負擔,金額比照一般藥品處方箋需收費,第2次以後調劑維持免收;基層診所則維持過去作法免收。3. 中低收入者及身心障礙者,不論就醫院所層級,藥品部分負擔均不調整,維持過去按照基層診所收費方式收取。4. 民眾到大型醫院急診,會依醫院層級別採定額方式收取,醫學中心調為750元(增加200至300元)、區域醫院調為400元(增加100元),地區醫院和基層診所維持過去不變,收取150元;中低收入者與身心障礙者於醫學中心收取550元、區域醫院300元、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150元。5. 現行法定免部分負擔的民眾權益均不受影響,如重大傷病、分娩、山地離島地區就醫,及原本由其他單位補助的低收入戶、無職榮民及遺眷、3歲以下兒童、警察消防海巡空勤軍人、油症患者、替代役役男等對象均不受新制影響。(更多部分負擔相關資訊可至健保署全球資訊網「部分負擔」專區,或撥打健保署諮詢專線︰0800-030-598,手機請改撥02-4128-678洽詢。)【參考資料】.衛福部.行政院公報.7月醫藥新制 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擴大幼童2項給付.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 7月1日正式實施
-
2023-06-20 醫療.消化系統
一緊張就肚子痛想大便?6招改善腸躁症,4症狀早就醫防腸癌!
許多人在緊張、生氣、焦慮、焦躁等情緒上來的時候,便會想要上大號,或是出現腹脹、腹痛、腹瀉等排便型態改變,這很有可能是腸躁症正在作怪。國泰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鍾鴻鼎建議這樣的族群平時可多從生活調整進行改善,必要時醫療協助,並注意其他相關症狀以防腸癌。一緊張就肚子痛、想大便?醫指腸躁症診斷4症狀! 鍾鴻鼎醫師表示,身體機能與自律神經息息相關,腸道也包含在其中,許多人情緒上來時便會有想上廁所的衝動,這是人之常情。 不過腸躁症的患者是在情緒上來、腸道受到交感神經刺激時,就會出現腹痛、腹脹等問題,腹痛是必要的診斷症狀,排便模式則可能出現型態改變,包括腹瀉或乾硬糞便呈現,也可能次數增加,並也有可能放屁不斷。這樣的情況持續達三個月即為腸躁症,若僅是如考試、面試等壓力較大時出現一兩個禮拜,這樣的情況則未達診斷標準。 腸躁症雖然常見,又以50歲以下女性偏多,不過確切原因還有待研究,目前較多醫學研究認為主要和遺傳、家族史有關,自律神經失調、身心科方面疾病、情緒、壓力則是誘發因子。而本身原本沒有腸躁症的民眾,也有可能因長時間壓力影響腸道,使得腸道的菌叢出現改變,進而引起腸躁症。 治療腸躁症腸道、心理一起治!醫教6招生活調整有助改善。 鍾鴻鼎醫師表示,腸躁症目前認為主要與遺傳有關,尚無根治方法,治療方面,腸道會以患者的表現症狀進行以改善,並建議從也心理治療雙管齊下,可尋消化內科、腸胃科、身心科等相關科別尋求醫療協助。 日常生活除了改善壓力之外,飲食也與腸道息息相關,建議腸躁症患者盡量避免油炸、高糖、加工食品、辣物等刺激性食物,以及花椰菜、高麗菜、豆製品等高產氣的食材,以免增加腸道負擔。另外,若本身也有乳糖不耐症的患者,也建議避免牛奶,可以植物優格等取代乳製品攝取。飲食習慣也建議細嚼慢嚥,以利腸道吸收,也減少吞氣造成腹脹的機率。另外,日常培養運動習慣、適度的運動,也可以培養腸道良好的蠕動。 排便改變是腸躁症?還是大腸癌?兩者易混淆,4症狀盡早就醫! 鍾鴻鼎醫師也提醒,腸躁症雖然據目前研究不會有增加大腸癌等其他腸道疾病的風險,但是腸躁症和大腸癌一樣都會有出現排便習慣改變的症狀。換句話說,若有出現長時間排便習慣改變的族群,也得提高警覺不是腸躁症而是大腸癌的可能性,建議先盡早檢查排除腸癌可能,並注意日常是否有容易疲勞、頭暈等貧血症狀,以及不明體重減輕,這些都是腸癌的不明顯症狀,而若是出現血便更是應盡快就醫,以利防範大腸癌。 《延伸閱讀》 .是腸躁症還是大腸癌?醫:合併貧血、頭暈等症狀速就醫 .全民抓腸癌2檢查超重要!醫:血紅素濃度高更要提高警覺。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14 養生.家庭婚姻
經痛回房休息遭婆婆酸「不就流點血」 媳婦一招反擊!5方法解決婆媳問題
不少女性都有經痛的經驗,疼痛程度可能跟飲食、體質有關。然而近日有女網友透露,自己因為生理痛回房間休息,卻聽到婆婆偷偷跟老公抱怨:「不就流點血,有什麼好痛好裝的」,讓她超傻眼,不過沒過幾天也找到機會反擊,讓網友們直呼「太帥了!」經痛回房休息遭婆婆酸 人妻一招反擊原PO在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發文表示,之前生理期第一天剛好回婆家,因為吃完飯不舒服就回房間休息,卻聽到婆婆在客廳悉悉窣窣地問老公,「你老婆當自己是新娘喔,躲在房間不出來幹嘛?」而老公解釋原因後,婆婆居然酸回,「不就流點血,有什麼好痛好裝的?」然而原PO也不是省油的燈,過了幾天再度回婆家,剛好只剩她與婆婆兩人,對方表示自己牙齒痛到流血,「我也只能冷眼淡淡地回:『不就流點血,有什麼好痛好裝的』,然後轉身回房間當我的新娘子」。她也在文末HashTag:「聽婆婆的話」、「為老不尊為幼不敬」、「婆婆怎麼說媳婦就怎麼學」。對此,網友們紛紛表示,「妳讓我心裡不舒服,我就加倍讓妳更不爽」、「婆婆都覺得媳婦要像無敵鐵金剛一樣強壯,這樣才能當好傭人」、「女人何苦為難女人,看吧,現世報馬上來了 」、「我婆婆如果知道我肚子痛,一定會去找藥或是趕快叫我老公載我去醫院,妳那婆婆很討人厭」、「每個人生理期本來就不一樣,我以前同事還可以啃冰塊,我是痛到可以升天昏倒的那種,也常常被人說有那麼嚴重嗎」。面對婆媳問題的5種解決方法面對婆婆酸言酸語的婆媳問題,以下是5種方法可以考慮使用:1.保持冷靜:面對婆婆的酸言酸語,保持冷靜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被情緒左右,避免情緒激動或爭吵。保持冷靜可以讓你更好地思考應對策略,並避免事情升級。2.善意溝通:試著與婆婆進行善意的溝通。選擇合適的時機,表達你的感受和觀點,並傾聽婆婆的意見。重要的是以尊重和理解的態度進行溝通,希望能夠解釋自己的處境和感受,並尋求婆婆的理解。3.設立界限:在面對婆婆的酸言酸語時,設立適當的界限是必要的。明確表明你的需求和期望,並表達出尊重自己的立場。不要容許婆婆的話語傷害到你,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尊嚴和權益。4.尋求伴侶支持:與你的伴侶溝通,讓他明白你對於婆婆的酸言酸語感到不舒服。尋求伴侶的支持和理解,讓他意識到需要在婆婆面前維護你的權益和尊重。共同面對問題,並尋找解決方案。5.尋求外部支援:如果情況無法改善或變得更加困難,考慮尋求外部支援。婚姻輔導師或家庭輔導專業人士可以提供專業建議和指導,幫助你處理婆媳關係的困難。也可以尋找婆媳問題的支持性社群或朋友圈,分享經驗並獲得情感支持。重要的是要記住,每個家庭和婆媳關係都是獨特的,解決問題需要時間和耐心。婆媳之間的衝突並不罕見,但透過了解這些方法,我希望你能夠找到適合你自己的方式來處理婆媳關係中的酸言酸語問題。記住,與婆婆的關係需要互相尊重、溝通和妥協,並且需要時間來建立和改善。保持冷靜、善意溝通、設立界限、尋求伴侶支持和尋求外部支援都是可以幫助你處理這種困難情況的方法。祝你能夠找到和婆婆建立良好關係的方式,共同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如果你需要進一步的建議或支持,請隨時提問。延伸閱讀:.被婆婆嫌穿著醜!媳婦一句話反嗆眾人叫好「大快人心」.媳婦最想要婆婆人選!韓影后尹汝貞:「不喜歡就不見面,幹嘛製造婆媳對立」.婆婆只對媳婦暗示「小孩帶父母出國」媳1招反擊被讚爆!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05 醫療.消化系統
長期便秘肚子痛竟成腹膜炎!肚子一壓就痛 腹膜炎觸診有2特點
偶而會看到這樣的新聞報導:有民眾原本只是單純肚子痛,拖了幾天就醫,卻被診斷為腹膜炎,還危及生命!腹膜炎是什麼樣的情況呢?70歲的王先生因右下腹部持續疼痛數天而就醫,他感覺有點熱熱的,也有噁心感,他告知醫師平時即有便秘的問題,醫師觸診時發現腹部有明顯的壓痛與反彈痛,推論王先生不單純是便秘,還可能已經產生腹膜炎!於是安排電腦斷層檢查,果然發現他的升結腸憩室發炎,合併有局部膿瘍產生。長期便秘、腸腔壓力大的人,大腸容易產生憩室,當糞石卡在其中就可能產生憩室發炎,一旦拖太久,憩室破裂併發廣泛性腹膜炎,甚至需要緊急手術治療!腹膜(peritoneum)是覆蓋在腹腔跟大部分內臟表面的一層薄膜,有豐富的微血管分佈;覆蓋於臟器表面的腹膜則稱為「臟層腹膜」;內襯於腹壁和橫膈下表面的腹膜稱為「壁層腹膜」;臟層與壁層之間的空腔就叫「腹膜腔」。腹膜有固定、防禦、吸收的功能腹膜對臟器具有支持固定的作用,比如腸繫膜就是將腸管連至後腹壁的雙層腹膜反摺結構,讓小腸可以懸吊在腹腔中,不會因為人類直立行走而掉入骨盆腔,也不易因為蠕動導致扭結。腸繫膜中還含有供給腸道的血管、神經等。腹膜也有防禦的功能,比如由從胃大彎和十二指腸近端,向下覆蓋到小腸前方,再反摺至橫結腸的四層腹膜稱為大網膜,內含豐富的血管和淋巴,其間有許多巨噬細胞,若細菌跑到腹腔臟器,大網膜的巨噬細胞會移動過去,把感染源包裹、吞噬及吸收,侷限住感染使無法蔓延;當腸道穿孔時,大網膜也會包裹住破孔,避免惡化。腹膜還有吸收的功能,臨床上利用這個特性做醫療用途,比如替水腦症病患進行腦室腹腔分流術,把過多的腦脊髓液引流到腹膜腔,這些液體會被腹膜吸收掉。然而當腹腔內的器官出現病變,如罹患肝硬化、腎病、癌症等,體液不正常的滲出腹膜腔,無法吸收,就形成腹水。對於需要洗腎的患者來說,腹膜還可以做為透析的半透膜,經由植入導管將透析液灌入腹腔,進行體內的毒素及水分交換,這種腹膜透析法讓洗腎可以居家執行。腹膜炎之成因腹膜藏在腹腔內,平時可說沒什麼「存在感」,一旦發炎,疼痛指數可能會「破表」。腹膜為什麼會發炎呢?可從原發性(自發性)和續發性(次發性)兩類來談,各有不同成因。(一)原發性腹膜炎常發生於肝硬化合併腹水患者找不到初始感染源或刺激來源的稱為「原發性腹膜炎」,其中最常見的叫做「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常見於肝硬化合併腹水的患者。少數腎病症候群合併蛋白尿、腹水者,也可能發生。這類患者腸子浸泡於腹水中,使腸內菌轉移至血液循環和腹水的風險增加,醫學上稱為細菌轉位(Bacterial translocation),又因嚴重肝病,先天免疫所需的補體製造減少,吞噬球系統無法正常發揮作用,細菌轉位帶來的細菌無法被清除,進而產生腹膜炎。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復發率很高,7成病患在一年內會復發,是肝硬化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國內研究報導,肝硬化併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患者,第一個月死亡率有24.2%、3年內死亡率高達66.5%。反覆產生腹膜炎也反映肝病在惡化,有時需要及早考慮肝臟移植。肝硬化病人也易併發胃食道靜脈瘤,破裂時細菌可能藉由破口進入體循環。所以在腸胃道出血時,醫生也會開立預防性抗生素來避免細菌轉位造成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二)續發性腹膜炎為其他疾病引起續發性腹膜炎多半是某一疾病的併發症,也就是某初始病灶未即時處理,進展到後期引發腹膜炎。例如文中一開始提到的大腸憩室炎引發腹膜炎的案例。又如膽囊發炎患者,原本只是右上腹局部悶痛,當進展到膽囊腫脹化膿破裂,刺激到壁層腹膜時,痛感會變得明顯而劇烈;甚至發炎擴及腹部4個象限,變成廣泛性腹膜炎。續發性腹膜炎原因可歸納為以下3種:1-感染引起腹膜炎。腹膜腔理論上是無菌的狀態,但是當腹內臟器有急性穿孔與破裂,比如闌尾炎併發穿孔或大腸腫瘤破裂等,導致大量腸內細菌突破腸壁的防禦跑到腹膜腔,就會釀成發炎。細菌侵入也可能來自外在環境,比如車禍時飛濺的玻璃意外刺進腹部,細菌可能藉此突破壁層腹膜的防禦而進入腹腔。又如接受腹膜透析的病患,因為需要先植入一個永久性導管,進行灌入透析液再引流出來的動作,如果消毒不完全,也可能成為細菌侵入的管道,造成腹膜炎。2-化學性刺激腹膜引起發炎。如不應出現在腹膜腔的胃酸、膽汁、胰液、尿液、血液等體液,意外進入腹膜腔,造成的化學性刺激。例如胃潰瘍穿孔導致胃酸流出;或是女性卵巢的巧克力囊腫破裂,裡面的經血跑到腹膜腔,造成急性炎症反應。3-物理性刺激造成腹膜發炎。例如手術後紗布意外留置體內,無菌的紗布雖然不會造成細菌感染,但是個無法被人體吸收的異物,會持續性刺激腹膜。大網膜會移行過去將其包裹,逐漸纖維化。腹痛為主要症狀 觸診會有反彈痛 腹膜炎引起的症狀主要是急性腹痛和發燒,其餘腹脹、噁心想吐、食慾不振、疲憊都有可能。因不具特異性,醫師對這類患者必定會做觸診,若有兩個特點就會高度懷疑是腹膜炎:(一)觸診時,腹壁僵硬得像塊木板,不像平常軟軟的。(二)觸壓痛點後放開,會出現反彈痛,也就是手放開的一瞬間會覺得特別痛。但並非每個病患都有反彈痛等明顯的表現,比如老年人或免疫力低落的人,甚至不會出現腹膜刺激的現象,這時就有賴臨床醫師的高度懷疑和細心檢查。若懷疑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抽取腹水送生化檢查、細胞成份分析及細菌培養是必要的。若懷疑續發性腹膜炎,有顯影的腹部電腦斷層對於找出腹部感染源很有幫助,影響的範圍多廣、是否形成膿瘍或體內是否有積液等清清楚楚,對於治療的選擇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若病況危急,判斷為廣泛性腹膜炎者,也可能直接開刀進去探查。優先給予抗生素治療治療腹膜炎跟感染症一樣,首先要根據細菌最可能的來源,快速且及時地給予經驗性抗生素。例如腸道穿孔所引起的腹膜炎多半是有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陽性菌、厭氧菌等混合菌株的感染;若是腹膜透析引起,從導管外帶進來最可能是表皮菌;一開始通常先用廣效的抗生素,才能對付這些菌種。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是細菌轉位後單一菌種在腹腔內複製後導致的感染,待細菌培養結果出來後,要儘早調整成專對此一菌種的抗生素,因肝硬化患者免疫力已經很低,若還用廣效性抗生素,會連好菌也一併除掉,對健康更不利。多數續發性腹膜炎的病人還需要外科介入來進行感染源控制,如移除腫脹的闌尾、破裂的膽囊、壞死的腸子。如果病人疼痛侷限在一、兩個象限內,為局部腹膜炎,有時腹腔鏡或經皮引流膿瘍即可。但病人若呈現廣泛性腹膜刺激反應,可能就要考慮進行剖腹探查切除初始病灶,並移除腹腔內的血液、消化液、糞便、化膿物質等。腹膜炎是否致命因人而異,一般健康沒有特殊疾病的人,若是因其他病灶併發急性腹膜炎,及時就醫治療,致死率小於10%;但年紀很大或有很多共病者,或腹膜炎發生超過48小時都沒有處理,可能進展成嚴重敗血症,死亡率高達40%。避免小病拖成腹膜炎 別輕忽腹痛要如何避免小病拖成腹膜炎?首先,有腹痛不適還是要就醫檢查,不要輕忽疼痛感,或自己當醫師買止痛藥來吃,以免消化性潰瘍進展到腸胃穿孔;或急性膽囊炎進展到膽囊破裂;或普通腹壁疝氣進展到箝閉性疝氣,造成腸阻塞、腸壞死等。若是屬於腹膜炎高危險群的腹膜透析病患,決定建立管路前要和醫師好好討論,確認有辦法實施正確的換液動作和環境準備,以免這樣的洗腎選擇變成併發腹膜炎的危險因子。本身有慢性B、C型肝炎患者則要定期追蹤,每6個月進行肝指數檢驗以及腹部超音波檢查,在適合的時間點儘早用藥,避免肝纖維化走向肝硬化,也就能避免肝硬化併發腹水產生,成為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高危險群。【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雜誌》第94期(2021-04-15出版),原文連結 】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03 養生.聰明飲食
10道鳳梨製品DIY食譜,鳳梨盛產做起來慢慢享用!5族群慎食
最近鳳梨盛產,價格便宜又好吃。不過鳳梨一次吃太多,也可能會有一些問題。因此如果可以將便宜買回來的鳳梨加工處理,例如做成果醬或冰棒,就可以慢慢吃,又可以吃到不同風味的鳳梨製品,一舉兩得。鳳梨營養豐富,還有天然消化成分「鳳梨酵素」根據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顯示,鳳梨有豐富的維生素A、C、B1、B2、B6與菸鹼酸等,還有鈣、鎂、鉀等礦物質與纖維質。每100公克鳳梨(以金鑽鳳梨為例),熱量50卡、碳水化合物13.2克、膳食纖維1.1克。鳳梨還有一種天然的消化成分「鳳梨酵素」,能分解蛋白質,幫助消化、促進食欲。與木瓜一樣,適合飯後食用。但有些人對鳳梨酵素過敏,吃完覺得嘴巴刺刺澀澀麻麻的,就是所謂「咬舌頭」。其實只要先用攝氏50、60度的水或鹽水浸泡,或直接在鳳梨上抹點鹽巴,就可以避免過敏反應。另外也有少數人可能會出現肚子痛、皮膚搔癢等症狀,璽悅中醫診所院長羅珮琳指出,過敏體質的人要特別留意,有濕疹的人最好暫時不要吃。5族群謹慎食用鳳梨國健署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水果攝取量為每日2至4份,即使鳳梨是很營養的水果,但過量攝取仍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天晟醫院纖體天成體重管理與代謝手術中心營養師梁嘉麟曾受訪提醒,尤其糖尿病族群一天以攝取2份水果為宜,腎病族群食用時應盡量以原型為主,避免食用鳳梨果乾、鳳梨汁,有胃炎或者是胃潰瘍者也應避免空腹食用,以防加重病情。1.糖尿病族群一天以攝取2份水果為宜。2.腎病族群食用時應盡量以原型為主,避免食用鳳梨果乾、鳳梨汁。3.有胃炎或胃潰瘍者應避免空腹食用。4.胃寒、寒咳、虛咳者,不宜生食或生飲鳳梨汁,宜煎煮後食用。5.過敏體質者、有濕疹的人應謹慎食用。鳳梨很適合入菜,台式料理就有許多菜色用鳳梨當食材。且鳳梨酵素有助於分解蛋白質,很適合跟肉類一起烹煮,讓肉類變得更軟嫩,較好消化吸收。以下整理10道以鳳梨加工的製品及料理,甜、鹹都有,你想吃哪一道?(食譜資料來源:臉書粉絲專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臉書粉絲專頁「譚敦慈」等)10道鳳梨食譜DIY甜點鳳梨果粒醬【做法】清洗完鳳梨並切丁,將1kg果肉與400g砂糖倒入鍋中,以小火煮出水分後,再轉大火慢慢熬煮,並同時攪拌,煮至1/2時加入100~150 cc檸檬汁,熬煮到漸漸收乾為果醬狀,盛裝至乾淨容器內放涼即可。【注意】過程中注意攪拌,以免鍋底燒焦。鳳梨果粒茶【做法】清洗完將鳳梨切細丁,並使用100度熱水,川燙鳳梨丁30秒,再將川燙完的鳳梨丁放入果乾機中以60度,烘乾18-24小時,烘乾完成後放入棉布袋或茶包袋進行封口包裝,最後將250ml熱水倒入茶壺浸泡3分鐘,好喝的鳳梨果粒茶完成 !鳳梨冰果棒【做法】清洗後將鳳梨切成長矩形狀(厚度1.5cm),插入竹筷後,並滾水殺菁20秒(去除鳳梨酵素的咬舌),放進冰箱冷凍3-4小時,成品像水果冰磚一樣,冰冰口感的鳳梨果肉,好吃又簡單 !【注意】不可切太細,不然竹筷插進去時會裂開。鳳梨果乾片【做法】洗淨去皮後,將鳳梨切片(厚度約1~2 cm) ,並用滾水殺菁10-20秒,將鳳梨片瀝乾,最後用果乾機烘烤55度至60度,至少24小時(厚薄度增減烘烤時間;果片越薄則烘烤時間越短;相反的果片越厚則烘烤時間越長),收乾為止即完成。鳳梨冰沙【做法】涼爽的冰沙只需將鳳梨洗淨後切片或切丁,將果肉們放進果汁機,並加入蜂蜜2大匙,碎冰1杯(150cc),打成冰沙狀即完成 !台式料理鳳梨炒雞丁【材料】鳳梨心、雞胸肉、毛豆【做法】將鳳梨心、雞胸肉切丁,鍋中放少許油下雞丁炒至變色再加上毛豆炒熟後加入鳳梨丁拌炒放鹽、黑胡椒調味即可。鳳梨魚【材料】白肉魚、鳳梨、薑片【做法】鳳梨切塊、薑片放鍋中加水煮沸,再放白肉魚(如虱目魚柳、鱸魚)煮熟放鹽調味即可鳳梨滷肉【材料】梅花肉、鳳梨、醬油、蠔油、酒【做法】滷肉加鳳梨可以讓肉質軟嫩,鳳梨也可以減少或取代糖鳳梨炒飯【材料】鳳梨丁、毛豆、紅蘿蔔丁、雞絲皆1小碗、日式醬油、胡椒適量、冷飯4碗【做法】鍋子熱油後,冷飯先下鍋炒開,加入日式醬油調味。接著放入鳳梨丁、毛豆、紅蘿蔔丁、雞絲,一起與飯拌炒到熟。起鍋前可加點胡椒調味。【注意】如果想吃得更豐盛,可以打個蛋,就是營養均衡的鳳梨蛋炒飯。鳳梨苦瓜雞【材料】雞肉半隻、苦瓜一條切塊、生鳳梨半顆切塊、醃製鳳梨醬少許、薑片少許。【做法】雞肉川燙去腥後,燙渦水煮滾將所有材料放入煮至熟透,在依喜好調味即可。【參考資料】.農委會-農業主題館鳳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臉書粉絲專頁.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消化不良、便秘很困擾?吃鳳梨就可改善!這些人吃之前要留意.鳳梨不僅是水果!譚敦慈教你鳳梨保存及入菜料理
-
2023-04-27 癌症.抗癌新知
慢性發炎致百病!4關鍵影響免疫細胞、脂肪病變
癌症就是慢性發炎所產生的疾病,癌症的產生就是各種生活變化、藥、環境汙染這些,最主要的還是影響到你基因的表現,那為什麼會影響,其中就是發炎的機轉。 發炎有2種身體上的發炎有兩種:急性發炎與慢性發炎急性發炎打到、撞到或是被刀子劃傷皮膚,皮膚劃傷後會痛,再來會腫起來,之後會發紅,以上情況就是紅、熱、腫、痛四個變化,但是像這種發炎,過幾天之後就會慢慢消失。而在這個過程中,會有細胞的浸潤,像是嗜中性球會進入發炎的地方,它會去把一些雜質吞掉,排除掉,清理乾淨後就會消失。慢性發炎體內發炎相關的細胞激素太高,持續的發炎使自由基不斷製造,以皮膚來說,皮下組織受到破壞,就會造成蟹足腫,對於內臟來說就是慢性的發炎,可能會常常肚子痛之類的問題。但是有些病人,可能身體的因素,本身有肥胖、高血壓、高血脂或是生活壓力大,平常這些慢性問題,會讓機轉沒辦法恢復,就會變成慢性的影響,造成巨噬細胞開始作用,進而破壞體內細胞。急性發炎容易變成慢性發炎各種化學刺激,毒素等都是屬於急性的發炎,撞傷、割傷、流感病毒大部分屬於短暫的發炎,過了就好了,可能完全沒有感覺、沒有後遺症。如果有後遺症就是走向慢性發炎,所以當民眾有急性感染後,要注意症狀是不是都完全消失了。 最近遇到得過新冠肺炎的病人,過了一兩個月居然有氣喘問題,他說本來沒有氣喘也沒有咳嗽的,怎麼肺炎確診後卻一直好不了,他來找我的時候,發現他氣管的發炎已經變成慢性的,勢必走向氣喘的治療,如果好好地調理還是有機會恢復的,總比沒有處理好,如果沒有處理,將來可能連走路都有困難。 所以在生活當中如果遇到急性發炎問題,留意事後會不會有慢性發炎的變化。通常生病超過一個禮拜,就要去找合適的醫師,做抽血檢查,做進一步的諮詢討論。所以在此給大家一個觀念,就是有持續的症狀要馬上去處理。慢性發炎會有哪些影響1.免疫細胞的浸潤身體處於長期慢性發炎時,會引起免疫系統的異常,並且釋放出過多的巨噬細胞、白血球可能因此去攻擊正常的細胞,而使免疫失衡。2.細胞激素就像是新冠最主要的原因是細胞激素風暴,因為這個細胞激素風暴才會造成肺部ARDS,成人呼吸窘迫症候群,這類型死亡率很高。3.自由基自由基就是不成對電子的原子,因為不成對他會到處去攻擊氧分子,形成超氧,就會開始攻擊細胞膜。自由基是對身體全面的影響,SOD產生過氧化氫,過氧化氫需要三個機轉才能代謝,過氧化氫碰到鐵、銅這些會產生更敏感的OH-氫氧自由基,對於身體的傷害更大。此外,過氧化氫跟一氧化氮結合形成過氧化氮,則會影響氣管的收縮。4.脂肪的病變身上會有DHA,如果我們這個量夠的話,在急性發炎發炎的時候,DHA、EPA都會轉成有利因子,對抗處理慢性發炎,它會把原本急性浸潤的細胞擋掉以後,讓細胞慢慢恢復過來,整個發炎會停下來,所以油的攝取就很重要,如果平常的油攝取的不對或是不夠,那在急性期就沒辦法恢復。長期鼻塞、打噴嚏流鼻水,關節痛、自體免疫疾病這些,這些都屬於慢性的發炎、慢性發炎都有一定的處理步驟,針對你的原因去處理,你才會好。 脂肪攝取3關鍵 都會造成慢性發炎跟肝有關的疾病,像是B型肝炎、C型肝炎、脂肪肝,時間一長可能會造成肝癌。人類乳突狀病毒感染造成子宮頸癌。EB病毒會造成鼻咽癌。常常胃食道逆流,造成食道慢性發炎,導致食道癌發生,這些都是屬於慢性發炎的病變致癌的狀況。因此要特別留意。還要跟大家提幾個新概念:第一是脂肪攝取量過高。以前都認為不好的脂肪才會影響,現在認為不是這樣,當你攝取的脂肪過高的時候,會影響腸道菌種的改變,就產生有毒物質,對肝與血液都不好。第二是攝取的脂肪類型不好,會產生慢性發炎、影響血糖的代謝。第三是避免脂肪累積太多,肥胖者要注意,因為脂肪本身就會引起發炎機轉。在此強調高脂肪的比例或是不好的脂肪,將造成發炎的連鎖效應,所以將來在抗癌的預防上,要避免大魚大肉、注意吃下去的脂肪,尤其是炸雞,看到很多新聞報導說有國中生每天吃炸雞,才12、13歲就得到大腸癌,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驗證。
-
2023-04-21 癌症.其他癌症
上吐下瀉不是諾羅,竟是膽囊癌!「3器官」罹癌沒什麼症狀,注意腹痛位置
肚子痛是很多人常會遇到的症狀,上吐下瀉也可能讓人以為只是吃壞肚子,或是諾羅病毒。不過有醫師分享病例指出,有患者嚴重上吐下瀉掛急診,一檢查赫然發現膽囊有腫瘤,且膽囊癌已轉移至淋巴、肝臟、腹膜。禾馨民權內科診所胃腸肝膽科醫師林相宏在臉書分享一病例。65歲女性平時沒有什麼不舒服,但好一段時間右上腹部會感到一點疼痛,不過也不常發生。一次因為嚴重上吐下瀉掛急診,經斷層掃描赫然發現膽囊有腫瘤,更不幸的是膽囊癌已轉移至淋巴、肝臟、腹膜。腫瘤牽扯到「肝、膽、胰臟」 往往沒什麼症狀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介紹,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儲存膽汁,膽汁則可以幫助油脂食物的消化,膽囊癌非常少見,大部份的膽囊癌在發現時都已很難治療處理,若是膽囊癌已到末期,也無法將膽囊切除治療。林相宏也提醒,凡是腫瘤牽扯到「肝、膽、胰臟」的,往往都沒有什麼症狀,不容易早期診斷,預防上需從危險因子和症狀留意。若有相關症狀務必盡快就醫,高風險族群也要定期受檢。膽囊癌7大危險因子.膽結石:只有小於1%膽結石演變成膽囊癌;結石如果造成膽囊慢性發炎或是很大(大於 3 公分),就會升高膽囊癌的機率。.膽囊息肉:息肉大於1公分建議要預防性摘除膽囊。.家族史.抽菸.女性.肥胖 .老年(資料來源:臉書粉絲專頁《胰臟醫師 林相宏 禾馨民權內科診所》)膽囊癌有哪些症狀?右上腹脹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黃疸高燒右上腹腫塊腹水》看詳細元氣網疾病百科/膽囊癌我有膽結石,該手術清除嗎?膽結石是膽囊癌的危險因素之一,但不是所有膽結石都會演變成癌,多數還只是小問題。不過如果發現有膽結石,一般最多的疑問還是在於需要動手術清除嗎?台中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余政展曾受訪表示,「右上腹疼痛」是膽結石的典型症狀,有時也會轉移到背部。很多人症狀是上腹悶痛,誤以為是胃痛,其實是膽在痛。有症狀的病人會建議手術,因為一旦已有疼痛,易發生急性膽囊炎、急性膽管炎、急性胰臟炎等嚴重併發症。但如果膽結石很多又很小,即便沒症狀也會建議處理,因為小石頭掉出來也有引起膽管炎、胰臟炎的風險。肚子痛勿輕忽 注意頻率、位置此外,還有另一個重點要注意,平常很多人都有肚子痛的經驗,肚子痛可能只是一般的腸胃小毛病,也可能是大病的徵狀之一。肚子痛最好能詳述頻率、痛的位置、痛的感覺等,可讓醫師更快判斷出什麼病。上腸痛可能是胃、胰臟、十二指腸,而右上腹痛則可能是膽囊、肝臟問題。【延伸閱讀】肚子痛到底哪裡出問題?痛到什麼情況該就醫?【資料來源】.臉書粉絲專頁《胰臟醫師 林相宏 禾馨民權內科診所》· 到底要不要開刀?切除膽囊後不能吃油?醫詳解如何應對膽結石
-
2023-04-19 醫療.精神.身心
失眠、多疑可能是思覺失調症發病警訊!自行停藥易復發 一治療可望解套
震驚社會的鐵路殺警案、小燈泡案,使精神疾病照護成為近年我國政策關注重點。為幫助思覺失調症病友穩定控制疾病,衛福部健保署連續2年編列長效針劑專款27億元,用於精神疾病治療,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陳亮妤表示,計畫施行後,長效針劑使用比例從不到30%增至54%,幾乎是2倍快速成長,此外國衛院研究顯示,使用長效針劑後,預防患者再住院比例高達25%。思覺失調症病友缺乏「病識感」 自行減藥易復發阿正(化名)是一名思覺失調症患者,大學時開始出現幻聽,後續卻變為被追殺,時常睡夢中被嚇醒,不敢睡覺,總在公園待到天亮才回家,但他不覺得自己生病,認為是外界干擾,爸爸認為他「走火入魔」,不得已只好報警,將阿正強制送醫治療。治療初期,阿正使用口服藥與第一代長效針劑,住院期間病況穩定,但出院後又開始幻聽,甚至走在路上感覺別人打擾、觸碰與毆打他,因此他時常一邊走一邊雙手亂揮。隨著醫藥進展,阿正使用新一代長效針劑治療,迄今超過一年,幻聽改善顯著,「原來聽不到聲音是這麼安靜!」阿正從不相信醫療、不相信自己的大腦生病,到一步步跟著醫療團隊規律用藥、回診,現在在規律治療下,也回歸職場,在教會從事清潔工作,他如今回想,坦承以前自行減藥的行為是不對的,未來會充分相信醫師的治療指示,也會定期打針。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主任楊蕙年表示,不同於身體其他器官生病如骨折、肚子痛容易被察覺,思覺失調症起因於大腦生病,病友常常不知道自己生病,缺乏「病識感」,家屬若不曉得如何求助,通常會耽誤及早診斷與治療的時機。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醫師陳泰宇表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嚴重、慢性,會造成思考能力與知覺功能失調的精神疾病,研究統計大約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首次發病年齡多在15至20歲,男女比例相當。且研究統計,思覺失調症等病友因缺乏病識感,首次發病後平均將近1年半才就醫,耽誤搶救大腦功能的時機。專注力變差、失眠、多疑…思覺失調症發病前警訊陳泰宇提醒,當患者發病前的數月至數年前,可能出現工作和社交能力減退、思考、記憶、專注力變差、失眠、多疑、甚至幻覺、妄想症狀,甚至還會容易情緒悲傷、憂鬱、易怒不定,都可能是思覺失調症發病前驅的警訊,需盡早就醫做進一步診斷。思覺失調症四大類警訊症狀正性症狀:幻覺、妄想、語無倫次、躁動不安、思想紊亂。負性症狀:情感淡漠、動機缺乏、社交退縮。認知症狀:注意力低、記憶力差、執行力低、判斷力差。情感症狀:莫名焦慮、莫名緊張、莫名恐懼、情緒穩定度差。思覺失調症自行減藥易復發 及早使用長效針劑穩病情陳泰宇表示,治療思覺失調症之所以困難,根據研究資料顯示,約有59%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在第一年用藥順從性較差,症狀容易復發,光是停藥10天,疾病復發導致重新再入院機率就提升2成,若停藥1個月,疾病復發再入院機率高達3至4成。陳泰宇說,思覺失調症過去被污名「卡到髒東西」、「中邪」,病人生病第一時間不是被帶到醫院,而是帶到宮廟祭改,導致延誤治療,近年在健保支持下,思覺失調患者可以及早使用長效針劑,血液中至少保持3至6個月抗精神病藥物濃度,即可穩定病情,減少疾病復發,降低社會醫療資源支出,家人也不會一天到晚追問「有沒有吃藥」,減少彼此衝突。陳亮妤表示,早期台灣思覺失調症患者使用長效針劑比例僅10%,近年國內外已有許多研究,針對使用長效針劑後,降低思覺失調症病人再住院、再自殺及壽命延長比例。新冠疫情期間,我國思覺失調症患者經核定使用長效針劑比例,從不到30%增加至54%,在疫情期間許多病房關閉情況下,使用率還能增加超過半數已相當不錯。陳亮妤表示,部分病人對長效針劑帶有偏見,會認為是「被打針」,甚至戲稱長效針劑是「乖乖針」,且長效針劑昂貴過去沒有健保給付,病人反而比較願意吃藥,看似較具有主動性,但患者有時忘記吃藥,斷藥容易造成疾病復發;如今長效針劑透過健保專款專用,提供病人除了口服藥以外多一項選擇,也無需擔心負擔高額藥費,醫師也能放心開藥,讓病人維持體內一定藥物濃度,穩定病況。陳亮妤表示,無論一代或二代長效針劑,目前皆有健保給付,根據國外資料,使用長效針劑治療思覺失調症,可預防約15至25%再住院比例,我國國衛院最新調查也發現,可下降患者20至25%再住院比例。不過施打長效針劑,主要是抑制幻聽、妄想等脫離現實症狀不再復發,但仍有部分焦慮、失眠等副作用,患者仍應定期回診追蹤,必要時搭配口服藥。心理健康前司長諶立中表示,近兩年推動長效針劑計畫,讓病友獲得更好照顧品質,接近國際水準,更貼近人民及社會需要。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楊斯年表示,北投分院除了守護國軍健康,發展軍陣精神醫療以外,也積極強化社區精神醫療照護,包括大台北居民心理健康照護,擴及北市12個行政區、新北17個行政區,整合資源外並積極找出潛在病友,給予全面照護。★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18 養生.聰明飲食
葉菜類最好當餐吃完!放超過8小時衍生3問題:對身體沒好處
網路謠傳隔夜菜會致癌,主要是擔心蔬菜中的硝酸鹽在人體內合成致癌的亞硝胺,但因天然食物中的硝酸鹽濃度低,於人體合成的亞硝胺量並不足以產生癌化現象,何況目前也未有證據證實蔬菜的硝酸鹽與癌症的相關性。不建議常吃隔夜菜不過,亞東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戴珊如還是不建議常吃隔夜菜,尤其葉菜類硝酸鹽含量相對較高,瓜果或根莖類蔬菜較少,且食物中硝酸鹽含量與季節、產地、施肥(用氮肥會使硝酸鹽濃度增加)等因素相關,慶幸的是,硝酸鹽溶於水,蔬菜經烹煮、汆燙過後可除去五成以上的硝酸鹽,但隨著存放時間變長,如隔夜或超過8小時以上,硝酸鹽將再度增加,所以,葉菜類應當餐吃完。此外,有些民眾擔心葉菜與富含「胺」的海鮮共同烹煮會產生亞硝胺,其實不需過度緊張,因為未有證據證實會致癌,且多食用抗氧化食物,例如: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芭樂、奇異果、柑橘類等,就能幫助身體化解亞硝胺。易營養流失、食物安全問題很多人認為隔夜菜是指晚餐吃剩放到第二天,其實只要放置時間久一點,超過8小時或10小時以上,都要小心有食物安全疑慮,並非一定要隔一晚。至於吃隔夜菜最擔心問題包括:■營養流失:雖無致癌疑慮,仍需注意營養流失的問題,食物經烹調後存放一段時間,首當其衝的是,水溶性維生素B、維生素C濃度會逐漸減少,但碳水化合物、脂質、蛋白質及礦物質含量,則不會因隔夜或存放太久而降低。■食物安全問題:前端衛生方面若未好好處理,之後儲存時間越久,細菌就越容易繁衍,萬一食物中出現致病菌,食用後可能引起腹痛、腹瀉等食物中毒現象,例如:海鮮、貝類存放不當,擔心會感染腸炎弧菌;蛋可能有沙門氏菌污染風險;肉類、豆類或生菜沙拉,則可能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疑慮。食物被致病菌污染產生食物中毒的關鍵,例如熟食被生食污染,且未立即食用完畢,經過一段時間細菌繁衍越來越多,產生毒素,便出現中毒現象,引發肚子痛、腹瀉、噁心、嘔吐、發燒、頭痛、身體虛弱等症狀,厲害時會出現血便,而嚴重食物中毒也可能危害到生命,不可輕忽。■口感變差:隔夜菜再復熱,口感一定會變差,例如肉類會越煮越老,海鮮類復熱後會縮小變硬,葉菜類則會變黃、變爛,都不如現煮的美味。延伸閱讀: 。熱油爆炒青菜恐害營養跑光! 專家讚「4烹調方式」營養保留更多:微波加熱也上榜 。吃生菜沙拉較健康? 專家曝「8種蔬菜煮熟」更營養:紅蘿蔔、番茄上榜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24 焦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父母離世、椎間盤突出、骨刺折磨 洪啟庭一度陷憂鬱:身心復元靠自己
大約4年多前,我幫洗腎、臥床的父親換藥時,一彎腰就覺得下背痛到不行,原以為只是勞累筋膜痛,找復健科醫師打針治療但沒用,照X光赫然發現,腰椎第3至第5節椎間盤突出,合併神經壓迫,且「長骨刺」。當醫師20多年,從沒想到自己也成了病人。我的專長是治療飛蚊症、視網膜等眼疾,透過檢查儀器看診或動手術時常需前傾、彎身,有時更需半蹲,經年累月下,讓脊椎處於壓迫狀態。日日看診百人 久了身體抗議我平日看診100多人,為替他們詳細檢查,有時一個病人會花半小時以上,下診還排時間教書、做研究、發表論文,每天工作到很晚,一坐在電腦桌前就廢寢忘食,長期下來,身體開始「抗議」。醫師就愛自行診斷,我以為自己不會生病,儘管身體出現警訊,都當成勞累不以為意,其實醫師也是人,疾病有一天一樣會找上門。3、4年前開始下背痛時,我直覺是筋膜出問題,打打針就能消除,起初挨針,疼痛確實緩解,因此只要一痛我就去打針,最高紀錄一次打了20多針。回鄉照顧父親 使力姿勢不當兩年多前,父親洗腎又罹大腸癌,我回屏東照顧他,工作與家庭兩頭燒,外籍看護不在時,就自行幫父親搬移身體,也許使力姿勢不對,下背痛毛病如影隨形,以前打一次針可撐一個月,卻變成撐一周,再降成3天,替病人上刀前我怕撐不住,總是是打了針再上。前年檢查確診椎間盤突出、長骨刺、坐骨神經痛,仍忙得沒時間處理,去年3、4月左腳一路麻到腳底,接著換右腳,常痛到沒辦法坐,得由助理準備軟墊,我警覺再不開刀可能不行,儘管動手術風險不低,但因疼痛已無法忍受,只能選擇治療,卻也撐到7月底父親告別式結束,我馬上向高醫副院長林志隆求治。照X光發現,我的幾節腰椎像大樓坍塌且已沾黏,身高矮了3公分,再晚兩周開刀,可能得終身坐輪椅。林副院長原本為我施行微創手術,灌骨泥後需用達文西手臂將神經剝離,但劃刀約10公分後發現狀況複雜,中途改為傳統刀,共開了11個小時,術後我原需臥床休養,偏偏輕微失智的母親疑因丈夫過世,生活失去重心,中秋節鬧肚子痛送醫通腸,凌晨2點突然呼吸困難須插管,最終撒手人寰。我因開刀還待復元,又碰上父母親接連離世,身心劇痛,一度陷入憂鬱,晚上看著天花板睡不著,需吃安眠藥,那段期間最怕夜晚來臨,是我的人生最低潮。過去我沒日沒夜工作,發明很多治療飛蚊症的藥,也常獲邀到世界各國演講,堪稱人生勝利組,突然間健康出問題,父母在3個月內相繼離世,一下子從天堂墜落低谷。經歷這一連串重擊,我體悟到身心復元仍要靠自己。病後轉化心境 對病人同理心以前一坐下來工作,我就忘了休息,其實久坐是造成疾病的原因,平日打電腦不注意姿勢,眼睛與螢幕沒保持適當距離,長時間彎腰前傾,沒起身舒展筋骨,都成了壓垮健康的最後一根稻草。而父母雙雙離世,確實是我莫大的傷痛,但我學著轉化心境,見到洗腎或行動不便病人,便多付出一分關心,對患者更能以同理心對待。醫學辭典/椎間盤突出指的是椎間盤破裂、垂脫、突出,椎間盤一旦因為體重過重或其他壓力造成纖維環撕裂,當中的髓核物質洩漏形成椎間盤突出,若刺激到附近的神經,就可能導致手腳疼痛、麻木或虛弱。下背部的椎間盤突出易引起坐骨神經痛,因神經受壓迫後引發疼痛、灼熱、刺痛和麻木等感覺,從臀部放射到腿部或足部,病因包括自然退化、過度勞損、外來傷害、長期姿勢不良等,有時可能因為運動導致椎間盤破裂。據醫學統計,男、女好發比例約4:1,其中40至60歲男性是高危險群。洪啟庭小檔案現職:達特楊眼科聯盟執行長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大仁科技大學製藥研究所藥理碩士●中山大學EMBA碩士●中山醫大生化微生物免疫研究所哲學博士●日本東京醫大視網膜研究員專長:●飛蚊症治療、白內障手術、視網膜各種疾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中風●眼科中草藥治療及諮詢經歷:●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國軍高雄總醫院眼科主任、教學研究部主任●國防部軍醫局醫務計畫處副處長●左營海軍總醫院副院長●日本防衛醫科大學眼科學客座教授●大仁科技大學藥學系副教授(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2-15 醫療.婦產科
愛愛太激烈被撞破!女黃體破裂血狂滴衝急診 醫驚:血流滿肚子,肝都泡在裡面
昨(14日)天是情人節,在燈光美氣氛佳的情調下,情侶難免都會有進一步的親密行為。不過,婦產科專科醫師張宇琪就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上周才收治了可能是「激情過後」急診患者,她因愛愛後腹部爆痛掛急診,診斷發現血流滿肚,一天出血量破千毫升,肝臟都泡在血裡!讓醫師捏把冷汗的是,該病患竟拖了一天還自行搭高鐵北上,萬一途中休克就糟糕了,還好手術後撿回一命!元氣網疾病百科>>>卵巢囊腫破裂愛愛太激烈被撞破 腹腔鏡微創手術止血昨日,婦產科專科醫師張宇琪在臉書粉絲團上分享最近收治的案例,上禮拜下班才剛回到家不久,馬上就接到急診室電話,連忙再趕回醫院;有位妙齡女子因腹痛求醫,經診斷發現女子腹腔積血,血已流滿肚子,且陳舊性暗黑色血塊+新鮮性紅色血流不止。張宇琪醫師推測,疑似右側黃體破裂導致內出血,血液一秒一滴流到腹腔,一天的出血量累積到1440ml,導致肝臟都泡在血裡面!當下情況危急,張宇琪醫師緊急安排腹腔鏡微創手術,先找出血點電燒止血,再用止血Tissel覆蓋住加速止血修復,以恢復卵巢完整性、避免破壞太多卵巢組織;畢竟她年輕尚未生育,仍需要卵巢的荷爾蒙及排卵功能,一陣忙亂後終於順利結束。張宇琪醫師透露,這名患者剛開始是感到腹部疼痛,但沒有太在意,拖了一天覺得越來越不妙,才在高雄初步就醫,發現事情大條後患者竟自行搭高鐵北上求醫,讓醫師直呼太危險,是拿生命開玩笑,高雄到台北這段路程太久,萬一途中休克就糟糕了,內出血最嚴重可能導致出血性休克死亡!親密行為下腹不適 可能是黃體破裂張宇琪醫師提醒,若女性在親密行為/劇烈運動後,下腹部有不適,而感覺一直持續的話,記得盡速到婦產科檢查,有可能是黃體破裂。黃體破裂偶爾會在親密行為或激烈運動後發生,如果狀況很輕微身體會自然慢慢自體吸收並修復,但若嚴重破裂嚴重就必須靠外力止血了。張宇琪也叮囑情侶/夫妻們,請記得溫柔對待伴侶,進行安全性行為,祝大家過得健康快樂又性福。延伸閱讀:做愛後肚子痛是太激烈?恐黃體囊腫破裂!6種人最危險
-
2023-02-15 醫療.耳鼻喉
喉嚨有痰咳不出來怎麼辦?遠離卡痰之苦,4方法有效排痰
許多人都有喉嚨卡痰的經驗,一口痰上不來又下不去,引人想咳嗽,卻又咳不出來,非常惱人。台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護理師楊美嬌說,深呼吸、多下床活動身體,可有效幫助肺部擴張、痰液排出,善用蒸氣溫敷、拍痰、姿位引流技巧也有助排痰;飲食生活上,應多喝溫開水,避開冰、甜、刺激性飲食,注重頸部保暖等。楊美嬌表示,長期抽菸、胃食道逆流、鼻涕倒流、空氣汙染,會導致有些人平常就有痰,常覺得喉嚨癢,如果發現痰液質地或顏色有變化,就要提高警覺。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常在痰液中看到血絲,背後可能是肺結核、肺癌等疾病,必須盡速就醫檢查診斷。從痰的顏色看疾病1.上呼吸道感染者:通常是黃色痰,感染初期到中期痰液偏黏稠;後期進入痊癒階段,痰液會變稀、變透明。2.老菸槍或是塵肺症的人:因肺部有沉積物,例如灰塵、尼古丁、焦油,痰的顏色會偏灰黑,或焦油色、咖啡色。3.肺炎鏈球菌感染者:痰液通常是鐵鏽色。4.綠膿桿菌感染者:痰液是綠色,還會有特殊的氣味。卡痰咳不出來,處理4方法方法1:抽痰楊美嬌說,病房裡常有病人卡痰咳到無法睡覺、肚子痛,還是咳不出來,這時可以抽痰,大部分病人抽完痰後會舒服很多;有些病人咳到血氧都掉了,一口痰仍咳不出來,臉色發青,真的是「咳到快死了」,這時候會直接抽痰,趕快暢通病人的呼吸。方法2:排痰除了抽痰,更要幫助病人排痰,首先鼓勵病人下床。楊美嬌強調,長期臥床會導致肺部擴張不好、纖毛活動不佳,容易積痰,久了就可能會變成肺炎。要避免走到這一步,必須增加肺部擴張,最簡單方法是深呼吸、多下床活動,咳嗽會變得有效率。●深呼吸作法:先做兩次深呼吸,第三次吸氣後先憋氣,身體前傾,雙手掌按在肚子上,手往下壓的同時,用力咳一聲。方法3:蒸氣溫敷化痰如果痰液比較黏稠,服用化痰藥會有幫助,在家可以用溫毛巾做蒸氣溫敷來輔助。楊美嬌說,卡痰比較嚴重的人可能6小時就做一次,一般人8到12小時做一次,建議早上起床時做一次蒸氣溫敷,因為經過一夜的鼻涕倒流和痰液堆積,通常早上卡痰感會比較嚴重,晚上睡前再做一次,有助一夜好眠。●蒸氣溫敷作法:1.取一條小毛巾泡在溫熱水中,水溫與洗澡水類似,再將多餘水分擰掉。2.將溫毛巾輕掩口鼻,呼吸潮濕的熱氣,約10到15分鐘即可。3.做完後,可以嘗試深呼吸、咳嗽。方法4:拍痰和姿位引流針對活動力比較不好,甚至是臥床的病人,拍痰和姿位引流就很重要。楊美嬌指出,先做拍痰,兩邊拍完之後,可以開始做姿位引流,也就是將身體靜止在有助於痰液往外移動的姿勢一段時間。要注意的是,拍痰和姿位引流的時間,一定要在「飯前一小時或飯後兩小時」,以免導致嘔吐。●拍痰作法:1.手掌弓起呈現杯狀,甩動手腕,垂直身體方向由上往下拍,將手掌中空氣的震動傳導到身體,正確拍痰聲是有空氣的「波波波」。2.拍痰時請病人側躺,拍背部和體側有肋骨的部位,避開脊椎,一邊拍5到10分鐘、至少200下即可。●姿位引流作法:1.請病人趴著,在腹部墊著枕頭,讓上半身傾斜,維持這個姿勢約5到10分鐘。2.再坐起來,嘗試深呼吸、咳嗽。避免卡痰,喝溫開水、不吃冰及甜食避免卡痰,楊美嬌表示,容易有痰的人,要常喝溫開水,可以讓痰液不要過於黏稠、更容易咳出來。飲食要避免冰的、刺激性的食物,例如有咖啡因的飲料,會讓人更想咳嗽;盡量不要吃甜食、喝含糖飲,因為甜的食物會讓痰更黏稠,更難咳出來。
-
2023-02-03 醫療.一般外科
名嘴蔡玉真自曝已切膽囊!什麼情況需切除膽囊?名醫經驗分享「無膽之人」怎麼吃
電視名嘴、資深媒體人蔡玉真在臉書發文自曝宣布加入「無膽聯盟」,表示自己因膽囊長息肉,已進行息肉與膽囊的切除,並宣布從此不再參與任何談話性節目談政治。為何需要切除膽囊?膽囊息肉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資料介紹,膽囊息肉是指膽囊內壁黏膜上突起的增生組織,在超音波影像上,呈小結節狀或乳頭狀隆起物,多數病患沒有不適感,通常在例行健檢或是膽結石術後才發現膽囊息肉。可分為良性或惡性病變,大部分的膽囊息肉為良性病變,部分尺寸較大的息肉可能是惡性腫瘤。》看詳細現任臺大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新竹臺大分院外科部主任何明志曾接受《好心肝會刊》訪問表示,如果膽息肉小於1公分,看起來不像惡性,也沒有症狀,建議6至12個月追蹤一次超音波即可。如已有症狀、或息肉超過1公分、或合併有膽結石或原發性膽道硬化症的病人,以及合併其他惡性膽息肉的危險因子如膽囊鈣化、單一息肉、息肉底部沒有細柄、有糖尿病者,或是追蹤起來息肉有愈來愈大趨勢者,則會建議切除膽囊,避免癌化。膽結石還有一種常見需切除膽囊的原因是膽結石,膽結石沒辦法只把石頭挑掉,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當膽結石出現輕症的疼痛症狀時,就建議將膽囊切除,否則膽結石後續造成的影響將遠大於初期的症狀,放太久也可能癌變,膽囊癌的發生率雖然低,但也值得注意。也有些人會一直忍,若已痛到無法忍受才就醫,往往已經是急性膽囊炎,也必須立刻開刀切除膽囊。急性膽囊炎腹痛是很常見的症狀,但有時可能不止是普通肚子痛。國軍桃園總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楊大緯分析,臨床上通常是有一個局部症狀、加一個全身性變化會懷疑是膽囊炎,局部症狀可能會有上腹痛,甚至有些人會痛到背後去;而全身性變化就是可能會發燒,或安排抽血檢查白血球發炎指數高等,這樣就會懷疑是急性膽囊炎,須安排影像學檢查,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囊沒了會怎樣?不能吃油?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儲存膽汁、輔助消化功能,尤其高油膩食物更需要膽汁幫助消化。有些患者會有疑慮,擔心膽囊切除後,不能吃油膩食物、油炸物?台北榮總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石宜銘曾接受《聯合報》訪問表示,膽囊切除了,膽道還在,而且膽道有彈性,可略為擴張,取代膽囊儲存膽汁的功能。只有少數病人術後吃油膩會拉肚子,絕大多數都可以恢復正常飲食。台中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兼任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也表示,少數人沒了膽囊,吃太油會腹瀉,但這是因人而異。如果不放心,可以慢慢調適,觀察吃不同食物的身體反應。不過不管是否會造成不適,不要吃太油也是較為健康的飲食習慣。「無膽之人」怎麼吃?胃腸肝膽權威、秀傳醫院創辦人黃明和自己也因急性膽囊炎摘除膽囊,他曾受訪分享術後及日常飲食。.術後:飲食應清淡,以免膽汁分泌不及,但3到6個月後飲食就可恢復正常。.日常:除了不要太油膩,其他都與一般人飲食無異,少量多餐就好。不太吃澱粉,早上吃個蛋、水果沙拉、優酪乳,中午多吃蔬菜。【資料來源】.到底要不要開刀?切除膽囊後不能吃油?醫詳解如何應對膽結石.膽出問題可能是4種疾病,其中這2種惡性高!.腹痛恐是急性膽囊炎 醫師提醒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健保大數據/膽結石切除膽囊 沒必要使用達文西手術.名醫與疾病的對話/膽道專家爆膽囊炎 急返台微創動刀
-
2023-01-28 醫療.精神.身心
過年長假將進入尾聲,連假後憂鬱嗎?醫:當心是「假期後症候群」作祟
您是否曾經,在放完長假後,反而更加疲倦的上班呢?長假之後,在精神科的門診,往往會出現各種睡眠、情緒與適應問題。在有許多人稱他為連假症候群,這並不是正式診斷,但卻是廣為困擾。台灣已邁入已開發國家,經濟發展快速,大部分的人往往都相當努力工作,忽略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長期身心壓力問題。需注意的是,長期忽略健康生活的大家,即使到了放連假的時候,也無法真正讓休假有健康生活,進一步獲得健康的身心。過去農業社會,大多數的人生活的節奏相當固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著節氣改變工作內容。另外,在社會文化面,所接觸的人事物變化不大,不會有太多的意外。這些穩定,讓身體、情緒,都能以一個適當的節奏接受變化。但在快速都市化的台灣社會,平日多在超時工作,事情緊湊,多變的生活壓力,往往若放了長假,會用狂歡的模式:如強調大吃大喝、通宵打麻將電動等各種過於刺激的方法享受。假期結束,接回快節奏的生活,緊湊的生活步調,身心接受到的生活壓力突然高升,搭配油膩的大魚大肉、熬夜歡唱的身體疲勞,脆弱的身體,更容易迸發身心適應困難,進而迸發焦慮、緊張與失眠各種問題。如何讓自己健康生活、健康睡眠呢?心與身體的關係,是持續互相影響的。舉例來說,肚子痛的時候,心情會不好。明天要工作面試,今晚會睡不好。這類例子不勝枚舉。若能好好利用這身心影響的特色,大家就可以用許多非藥物的方法,讓自己的身心狀況調整成健康模式,進而避免連假症候群。調整自己的身體、心情處在合適的生活模式,其實並不難,只是常常被現代人忽略。如何讓自己健康生活、健康睡眠呢?有些方法是在收假前幾天可以做的。第一點,可以先注意生活的規律,人的大腦有日夜作息,身體也有相對應的身體記憶。規律穩定的作息,讓外在的生活內容,慢慢地提醒身體與大腦的記憶,讓身心狀態調整到較為和諧的步調後,情緒與睡眠也會較為穩定。所以大家可以在最後幾天,循序漸進的加上一些輕量的工作安排,如上午花半小時整理未來一週的工作行事曆、下午陪孩子清點開學的功課與採買1小時等。用一種溫柔的方法,提醒身體、心靈要逐漸調整成上班的模式。避免突發性一次性接受太多工作壓力。第二點,適度的有氧與放鬆運動,讓身體肌肉回復到不緊繃的程度。其實過度的熬夜、長途開車、身處熱鬧的百貨公司或年貨大街、暴飲暴食,都是對身體會造成壓力的。我們可以輕量的運動並伸展,讓肌肉適當的放鬆,最後一兩天食物較為清淡,避免重油重鹹,讓身體處在一種自在的狀態,也進一步會讓心情放鬆。心理健康的面向除了上述的方法外,關於心理健康的面向,還有一些方法可以跟改善。首先是想像練習,藉由想像與規劃開工後二、三天的工作內容,可以有效降低不確定產生的焦慮感,強化可以控制好自己生活的自信,避免開工的手忙腳亂造成壓力遽升,近一步造成情緒不適。另外,適當的腹式呼吸技巧,從腹部帶動呼吸,讓自己因熬夜、狂歡的過度興奮降低,也可以避免開工後忙亂的壓力爆表。為了降低從假期轉換到工作的不適感,也可以幫自己或開工的家人,在開工前幾天適當的安排獎勵的行程或禮物。在剛開工的忙亂,給予自己適當的打氣,也會讓不適的情緒減少。健康生活、健康睡眠,對於連假症候群的身心不適,是相當重要的。但實作起來都是知易行難的事情。這時候我們可以跟家人安排行程時,連假的最後一、二天,要將行程排得比較鬆一點,避免讓自己在最後幾天在狂塞車、狂歡後的疲倦、避免去人多群聚的百貨公司。可以在近郊的公園散步,或是與家人吃點清淡卻溫暖的餐。藉由比較慢的生活節奏,前述的各種健康生活技巧,就比較有機會納入討論。進而改善連假結束前後的焦慮與身心不適,希望大家在長假之後,又有健康開心的一年。
-
2023-01-11 醫療.兒科
諾羅病毒上吐下瀉好發季到 兒童感染3症狀恐脫水
諾羅病毒流行期到,上吐下瀉是常見症狀。小兒科醫師提醒,家長照顧感染諾羅的兒童時注意,尿量減少、精神反應不佳、哭鬧眼淚減少3徵兆恐已脫水,病程中適度補充水分很重要。8歲的阿傑日前出現噁心、嘔吐和肚子痛症狀,就診時體溫37.6度,檢查顯示腸音偏快合併上腹壓痛,醫師詢問病史發現爸爸和媽媽在2、3天前也有類似症狀,伴隨腹瀉,懷疑是諾羅病毒感染。每年11月至隔年3月,台灣就會出現許多和阿傑一家類似的情況。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蘇軏今天透過新聞稿說明,諾羅病毒沒有疫苗防疫,傳染力很強,容易引發群聚感染,大人與小孩都可能罹患,有時候會誤以為是食物中毒,目前沒有特別的抗病毒藥物能使用。蘇軏進一步解釋,對於疑似感染諾羅病毒者會以支持性療法為主,不過諾羅病毒可能造成嚴重嘔吐及腹瀉,導致體液流失,在病程中要注意水分和電解質的補充,本身有慢性病或者是年紀較小的兒童要特別小心是否出現脫水症狀,如尿量明顯減少、精神反應不佳、哭鬧時眼淚減少等。蘇軏說,受到諾羅病毒感染,經過12到72小時潛伏期後會出現症狀,多數在1到3天內會好轉,常見症狀有噁心、嘔吐、腹瀉、腹痛,也可能合併發燒、頭痛等。常見感染途徑,包含摸到病毒污染物體再觸碰自己的眼、口、鼻、眼睛黏膜等,因此,手部衛生是防感染關鍵之一。蘇軏提醒,由於酒精性消毒劑對諾羅病毒效果不佳,患者接觸過的環境及器物表面建議以稀釋過的漂白水消毒,在接觸患者後、用餐前、如廁後也務必用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千萬不要因為天冷而隨便洗手,更強調只要家中有病人就建議盡量避免共食。另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及吸入患者的嘔吐物、排泄物產生的飛沫也可能被感染。避免透過飛沫傳染,接觸患者或是在處理其嘔吐物、排泄物時應配戴口罩。研究指出,有些患者即使症狀緩解,散播病毒的能力仍可以持續長達2週。
-
2023-01-11 醫療.感染科
一家3口嘔吐拉肚子「不是食物中毒」 感染病毒傳播力持續「長達2周」
冬季小心諾羅病毒流行!8歲的阿傑(化名)日前半夜開始出現噁心、噁吐、肚子痛,早上由家人帶至門診檢查,體溫37.6度微發燒,經檢查顯示腸音偏快合併上腹壓痛,詢問病史才知,阿傑的爸媽在這2、3天前也有類似症狀,且伴隨腹瀉,懷疑是諾羅病毒感染,醫師提醒,經過藥物治療後,仍要注意勤洗手、加強個人衛生習慣,避免病毒持續傳播。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蘇軏指出,諾羅病毒流行期為每年11月至隔年3月,傳染力很強,大人與小孩都可能罹患,易引發群聚感染,容易會誤以為是食物中毒。常見感染途徑,包括吃到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摸到被病毒污染的物體,再觸碰到自己的眼、口、鼻、眼睛黏膜,以及吸入患者的嘔吐物、排泄物產生的飛沫。蘇軏表示,若受到感染,在經過12到72小時的潛伏期後便會出現症狀,多數在1到3天內便會好轉,常見症狀有噁心、嘔吐、腹瀉、腹痛,也可能合併發燒、頭痛、肌肉酸痛等。在臨床上,醫師會依照患者年齡、症狀、接觸史、理學檢查等做出判斷,因沒有特別抗病毒藥物使用,不一定會將糞便送實驗室檢驗。蘇軏指出,感染諾羅病毒患者,目前會以支持性療法為主,給予症狀緩解藥物,不過患者因為嚴重嘔吐、腹瀉,會造成體液流失,建議病程中要注意補充水分、電解質,本身有慢性病、年紀較小兒童要特別注意脫水症狀,如尿量明顯減少、精神反應不佳、哭鬧時眼淚減少等,同時會特別衛教以避免交叉傳染。蘇軏說,民眾常用的酒精性消毒劑,對諾羅病毒效果不佳,患者接觸過的環境、器物表面,建議以稀釋過的漂白水消毒,在接觸患者後、用餐前、如廁後也務必用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為避免透過飛沫傳染,接觸患者或是在處理其嘔吐物、排泄物時應配戴口罩。研究指出,有些患者即使症狀緩解,散播病毒的能力仍可以持續長達2週,因此只要家中有病人,要持續注意衛生習慣,並盡量避免與其共食。蘇軏提醒,諾羅病毒引起的急性腸胃炎傳染力很強,且目前沒有疫苗,因此平時要養成勤洗手習慣,特別是流行期的冬季,千萬不要因為天冷而隨便洗手,要確實的用肥皂或洗手乳把手洗乾淨,同時注意食品、環境衛生,務必將食物煮熟後再食用,另外感染者也要避免處理餐點,以免病毒汙染食物進而傳染給其他人。
-
2023-01-01 醫療.消化系統
肚子痛、腹瀉怎麼辦?痛到什麼程度該就醫?緩解方式一次看
幾乎每個人都曾有過腹痛或腹瀉的經歷,在大多數時候,腹痛或腹瀉並不嚴重並且會自行解決。不過如果你的腹痛或腹瀉持續或變嚴重,請務必就醫。什麼是腹痛?腹痛是腹部區域任何部位的不適,位置大概在肋骨和骨盆之間。我們經常將腹痛稱為胃痛,但腹部疼痛也可能來自其他消化系統中的器官,腹部外層像是皮膚、肌肉處也可能出現疼痛。有時你感覺到的腹部疼痛可能來自其他部位,例如胸部、骨盆或背部。腹痛有幾種類型,具體取決於疼痛開始的速度和持續的時間: ‧急性疼痛會持續數小時或數天,並可能伴有其他症狀。‧慢性疼痛持續時間更長——從幾周到幾個月或更長時間——而且可能來來去去。‧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性疼痛會變得更糟,並且通常會伴有其他症狀。什麼是腹瀉?大便都是你生活中的常規部分,然而有時這種將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會發生變化。當出現稀便或水樣大便時,稱為腹瀉。當腹瀉時,你可能需要急著跑去洗手間,這可能比平時更頻繁。你可能還會感到腹脹、下腹部絞痛,有時還會感到噁心。有幾種不同的方法可以對腹瀉進行分類,這些類型的腹瀉包括:‧急性腹瀉:最常見的急性腹瀉是持續一到兩天的鬆散水樣腹瀉。這種類型不需要治療,通常幾天後就會消失。‧持續性腹瀉:這種類型的腹瀉通常會持續數週,時間大約在兩到四個星期。‧慢性腹瀉:持續超過四個星期,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有規律地來來去去的腹瀉稱為慢性腹瀉。發生腹痛的可能原因?腹痛大多數原因是暫時的,並不嚴重。它們可能與消化、月經或病毒的傳播有關。例如:消化問題,進食後腹痛可能是由於:‧消化不良。‧脹氣痛。‧便秘。‧腹瀉。‧食物過敏和不耐受。‧食物中毒。發炎,器官受到刺激或感染會導致暫時性炎症,例如:‧病毒性腸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食道逆流 (GERD)。‧尿路感染 (UTI)。‧女性月經週期如果你有子宮,可能會因以下原因偶爾感到疼痛:‧月經來潮。‧排卵痛。另外,一般人出現腹痛症狀,常直覺聯想是否腹部器官出了問題,但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是腹部以外的器官引起,甚至也有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下圖為腹痛位置及相關器官示意圖。發生腹瀉的可能原因?腹瀉時可能出現的症狀會有所不同,具體取決於腹瀉的輕重程度以及腹瀉的原因。嚴重的腹瀉與需要治療的疾病之間存在聯繫。腹瀉時你可能會出現所有這些症狀,也可能只會出現其中的一些症狀。腹瀉的主要症狀是稀便或水樣便。輕度腹瀉的其他症狀包括:‧腹脹或痙攣。‧強烈而迫切地需要排便。‧噁心(胃部不適)。如果有嚴重的腹瀉,你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發燒。體重下降。脫水。嚴重的疼痛。嘔吐。糞便帶血。嚴重的腹瀉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大多數自限性腹瀉的病因通常無法確定。腹瀉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腸道的病毒(病毒性腸胃炎),感染通常持續幾天,有時稱為腸道流感。其他可能導致腹瀉的原因包括:‧細菌感染。‧其他微生物和預先形成的毒素感染。‧吃擾亂消化系統的食物。‧對某些食物過敏和不耐受(乳糜瀉或乳糖不耐受)。‧藥物。‧放射治療。‧食物吸收不良。如何緩解腹痛?腹痛的原因和治療方法多種多樣。某些情況,如膽結石或闌尾炎,可能需要手術。其他的例如潰瘍或感染,可以通過藥物緩解。有時你可能正經歷一場腸胃炎或腎結石疼痛,直到它過去。如果你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您的腹痛,那麼找出原因很重要,尤其是當它不會自行消失時。請記住,即使是輕微的病例也可能很嚴重。然而,如果你非常清楚你的腹痛與消化有關,可以嘗試以下方式緩解:‧腸道休息。停止進食,或只吃餅乾或香蕉等易於消化的食物。‧補水。多喝水或補水配方。‧熱療。試試用溫水瓶或泡個澡。‧家庭療法。試試甘草補氣,生薑治消化不良,或薄荷幫助放鬆腸道肌肉。如何緩解腹瀉?當你患有急性腹瀉時,你通常可以在不需要任何藥物的情況下進行緩解,包括:‧多喝水和其他電解質平衡的液體(如稀釋和無果肉果汁、肉湯、運動飲料和不含咖啡因的蘇打水)。確保全天補充水分,每次腹瀉時,你的身體都會流失水分。通過多喝額外的液體,可以確保身體免於脫水。‧改變飲食。與其選擇油膩、高脂肪或油炸食品,不如選擇 BRAT 飲食法:B:香蕉。R:米飯(白米飯)。A:蘋果。T:吐司(白麵包)。‧減少咖啡因攝入。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和飲料可能有輕微的通便作用,這會使你的腹瀉惡化。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飲料包括咖啡、無糖汽水、濃茶/綠茶,甚至巧克力。‧避免讓你脹氣的食物和飲料。如果你因腹瀉而感到胃部痙攣,那麼減少引起脹氣的食物可能會有所幫助。這些可能包括豆類、捲心菜、抱子甘藍、啤酒和碳酸飲料。有時,乳糖不耐症也會讓你腹瀉。這通常是暫時的,這意味著在腹瀉消失之前,需要避免食用含有乳糖(乳製品)的食物。腹痛何時該就醫?如果你的疼痛無法解釋、持續或嚴重,或者你受傷或懷孕,請務必就醫。此外,如果你的疼痛伴有以下任何症狀,請立即就醫:‧持續發燒。‧持續噁心或嘔吐。‧糞便、尿液或嘔吐物中帶血。‧腹部腫脹並且碰觸會疼痛。‧黃疸(眼睛和皮膚發黃)。‧身體任何其他部位疼痛。‧呼吸急促或症狀隨著勞累而加重。腹瀉何時該就醫?在大多數情況下,你可以在家緩解輕度和無併發症的腹瀉。通過使用次水楊酸鉍等非處方產品,通常很快會好轉。然而,如果你的腹瀉是由感染或寄生蟲引起的,你需要去就醫進行治療。如果你有以下任何症狀,請立即就醫:‧腹瀉中帶血或黑色柏油樣大便‧高燒(38度以上)或持續超過24小時。‧腹瀉持續超過2天。‧噁心或嘔吐使你無法飲用液體來補充丟失的水份。‧腹部(尤其是右下腹)或後端劇烈疼痛。‧從國外回來後腹瀉。【參考資料】‧克里夫藍診所:Abdominal Pain‧WebMD:Abdominal Pain‧克里夫藍診所:Diarrhea‧WebMD:Diarrhea‧元氣網:肚子痛到底哪裡出問題?痛到什麼情況該就醫?‧元氣網:疾病百科腹瀉
-
2023-01-01 養生.抗老養生
50歲才養成運動習慣 新北市長侯友宜揭維持標準體重20年祕訣
新科縣市長上任,公務馬不停蹄。許多民眾好奇,市政忙碌之餘,縣市首長如何打造鋼鐵般的體質,對抗接踵而來的壓力?今天我們邀請六都市長開出自己的養生紓壓帖,也讓市民學學他們耐操的祕訣。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年滿65歲,身體仍相當健壯。連假日都行程滿檔的他,有自己一套養生方法。侯友宜表示,保持健康的關鍵,就是每天維持運動習慣、勤喝水及規律生活,最重要的是三餐正常、保持清淡飲食,這樣不只身體好,連體重都能控制。40歲前忙於辦案,50歲後才養成運動習慣。許多人都以為侯友宜受過警察訓練,體力一定很好。但他說,那都已經是數十年前的事情,不會因為早年做過許多訓練,就能一直維持好體力到現在。侯友宜表示,40歲前幾乎每天都忙於辦案,自然沒有空檔運動。但後來逐漸發現身體健康重要性,加上到了五、六十歲後,改任警大校長、新北市副市長、新北市長後,終於比較有一點「時間分配權」,就開始養成運動習慣,並依照年齡、身體狀況,一路從游泳改成跑步到現在的快走,唯一不變的就是每天一定保留時間運動。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運動,做好暖身很重要。侯友宜說,早上五點多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運動」,平均每天快走一個小時,達到一定的運動量;晚餐後也會在辦公室走廊散步,促進消化。而且他在快走的同時,還會看聯合報等報章雜誌,也想藉此告訴大家「運動與工作是可以兼顧的」,每個人都可以尋找自己適合的方式。二十多年來,侯友宜就靠運動把體重維持在70公斤。他在1989年時是84公斤,後來因為長期運動,降到70公斤,他說,只要勤走、勤動,人人都能保持良好的體態。侯友宜也強調運動暖身的重要性,他在50歲時擔任警大校長時,曾因為練習「護身倒法」而受傷,這時才發現運動暖身的重要。建議大家在運動前都要做好暖身準備,避免留下一輩子的舊傷。年輕吃飯搶快吃到胃潰瘍,現在三餐清淡簡單吃。至於如何吃得健康?侯友宜笑說,他年輕的時候不懂事,加上工作關係,經常只能吃油膩膩的便當,且還吃得相當趕,「如果1000人同時吃飯,我吃完時,可能還有990人還在吃。」連他妻子都開玩笑:「跟你吃飯不划算,我才剛開始吃,你就吃完了,陪你吃快又會肚子痛。」侯友宜說,那些都是年輕工作時養成的壞習慣,後來還因此胃潰瘍,吃壞身體。侯友宜現在的三餐相當清淡,早餐就是吃麵包、香蕉、堅果、優格、蘋果;午餐是蔬菜及簡單的肉品,少碰油;晚餐就是麵食、青菜、蔬菜湯,簡單吃吃。愛好食物偶可破戒,減少應酬、打包控制食量。不過侯友宜也提到,每個人都會有愛好的食物,像他就喜歡吃蛋、豬肉,所以偶爾還是會吃豬腳或蛋,重點在於如何烹調,像是水煮蛋、水煮豬腳就相對健康。朋友結婚時也會小酌,只要有所克制即可,否則若什麼都不能碰,人生該有多無趣。而身為首長應酬難免,侯友宜說他其實不太應酬,若真有必要參加時,也會控量,吃不完的就帶回家,給家人食用或隔日盡早微波吃掉,不會浪費食物。養生最推薦每天大量喝水 最棒的保健食品新北市長侯友宜直到現在都保持健壯體態,除了長期維持規律運動習慣,還有一個關鍵,就是每天喝「足量的水」。侯友宜說,他平常也會吃保健食品,不過主要都是別人送的,像是魚油、澎大海等,相信多少都有保護作用,不過自己不太會買太多保健藥品,主要還是靠喝水維持健康。他每天早上會喝2000cc的水,下午、晚上再喝1000cc,偶爾會喝點茶及咖啡,其他飲料就不太喝,對他來說,最好的保健食品就「水」。現在世界各國許多首長官邸都會養寵物,外界好奇侯友宜是否也有養毛小孩?他笑說,女兒養了一隻小白狗,相當可愛,家人忙的時候,他就會幫忙把屎把尿。小狗很聽話也可愛,自己也會陪他玩、摸摸他,相當療癒。侯友宜小檔案● 年齡:65歲● 興趣:看棒球、畫畫、看書● 最喜歡的運動:游泳→跑步→快走,隨年齡、身體狀況調整。● 給讀者的養生一句話:運動與工作可以兼顧,每個人都可以尋找自己適合的方式。
-
2022-12-13 醫療.消化系統
肝也會結石? 南投七旬翁腹痛就醫查出「肝結石」
南投一名劉姓男子因上腹疼痛,且痛感延伸到背部,就醫後發現並非單純肚子痛,而是「肝結石」,後續透過內視鏡膽管攝影取出結石,並放置支架,接著由外科醫師採取3D腹腔鏡肝及膽囊切除手術,術後恢復良好,不到一周就順利出院。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民眾經常聽到腎結石、膽結石,但鮮少聽到肝也會結石,該名劉姓患者近七旬因肚子痛急診就醫,醫師察覺其黃疸、尿液顏色變深,發現不太對勁,進一步安排相關檢查,查出其肝內膽管結石合併總膽管及膽囊結石。肝膽腸胃科醫師黃耀光說,「肝內膽管結石」即「肝結石」,就是肝臟內的膽管有結石產生,結石恐導致膽管系統內的膽汁流速減緩或阻塞,手術前,先施行內視鏡膽管攝影(ERCP)取出膽管結石,並放置支架撐開膽管,以利膽汁暢通。而在清除結石後,由外科醫師彭正明、黃信傑接手進行3D腹腔鏡肝或膽囊切除手術時,因先前已透過ERCP取出結石,手術時就無須劃開膽管,裝置引流管,彭、黃便使用3D立體腹腔鏡為病患切除左側肝臟占全部肝臟的35%及切除膽囊。彭正明說,相較傳統腹腔鏡手術,3D立體腹腔鏡能提供手術醫師更清楚的影像視野,手術處理精準度高,增加手術安全性,傷口也比傳統開腹手術小,僅需在腹部開三到四個小傷口,降低術後疼痛,患者恢復速度也更快。南投醫院則提醒,肝結石的成因較複雜,當膽管狹窄、腫瘤、感染或與個人體質及飲食習慣等皆可能導致結石,症狀則有發燒、上腹痛、噁心、嘔吐、黃疸等,沒即時處理恐引發膽道癌,若有類似症狀,應盡速就醫,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
2022-12-02 焦點.元氣新聞
日男星渡邊徹驚傳敗血症過世!錯誤飲食觀導致糖尿病、心臟病、腎臟病纏身
媒體報導,曾演出《向太陽怒吼》的日本男星渡邊徹驚傳敗血症過世,經紀公司已發出訃聞,證實他在11月28日不敵病魔,享年61歲。他11月20日因為發燒、肚子痛等症狀送醫,原本診斷出是細菌性腸胃炎,但症狀逐日惡化,短短8天撒手人寰。腸胃炎可以粗分成兩種,「細菌性腸胃炎」跟「病毒性腸胃炎」。飲食不潔所引起的腸胃炎,屬於細菌性腸胃炎。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邱偉哲在《亞東醫訊》撰文指出,細菌性腸胃炎以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弧菌為常見致病菌。此外,細菌性腸胃炎可能引發腸黏膜嚴重發炎,如出現血便或黏液便的情況一定要盡速就醫。一般腸胃炎傳染途徑多為糞口傳染,經由吃下含有病菌的食物或水所引起,所以飯前洗手很重要。腸胃炎初期,如果沒有脫水症狀如口乾、小便減少、小便顏色深、心跳過快,可以嘗試先禁食幾個小時讓腸胃休息。其實渡邊徹的病史洋洋灑灑,大半生都在與病魔博鬥,近年更常因多病退出舞台。渡邊徹的病,多與不正常的飲食習慣大有關係。據日媒報導,年輕時的渡邊徹是個大胃王,每天攝入6,000卡路里的熱量,卻因此在30歲時就罹患糖尿病。他曾重複且快速節食,但多次反彈。2012年被診斷為缺血性心臟病,也動過手術。當時原本決心開始養生,後來卻被發現偷偷繼續大吃大喝。2013年因胰腺炎住院。去年四月接受了主動脈瓣狹窄手術,還因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腎功能衰竭每週接受3次透析。【資料來源】.感染腸胃炎8天竟變敗血症!61歲日男星不敵病魔驟逝.大吃大喝急性腸胃炎 醫師教這樣吃喝好得快.日媒報導:渡邊徹逝世,享年61歲
-
2022-11-27 醫療.消化系統
沒吃宵夜睡不著?小心「這病」害你愈晚愈餓 醫:真的餓吃鹹好過吃甜
都要睡覺了,卻老是覺得肚子餓得無法睡,明明大家都說睡前吃消夜會胖,可是沒吃飽就是睡不著,到底怎麼回事?睡前非吃消夜 小心胃部疾病每到睡前就非吃消夜才能睡的人,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邱展賢說,要特別注意是否有消化性潰瘍問題,因為通常到晚上會感覺餓,排除當天吃得太少的因素外,通常是發育中的孩子容易餓;而成年人吃過晚餐,睡前卻餓到睡不著,通常是胃酸分泌過多導致,因為食物快速消化讓肚子容易餓,通常這種情形,可能有胃發炎或十二指腸潰瘍的問題。靠吃緩解不適 應盡速就醫釐清病因由於胃酸過多讓人餓得慌,所以很多人睡前非得吃消夜不可,靠著食物中和掉胃酸之後,才會覺得舒服。邱展賢提醒,很多消化性潰瘍的人,靠著吃東西中和胃酸,減緩症狀掩蓋問題,但是,胃酸持續不正常造成的消化性潰瘍仍持續進行;一直存在的潰瘍可能因天氣或壓力等問題,突然發生胃出血、腸胃穿孔等危險,所以,如果總是在晚上餓醒或睡前不吃就無法入睡,最好要先排除消化性潰瘍的問題。選鹹食物為優先 這些東西少吃若當體重已經變成健康問題,因為「餓了就痛」是消化性潰瘍的症狀,在食物的選擇上,邱展賢建議,最好選「鹹」的食物,盡量少吃甜口味的食物,而像湯圓等糯米類不易消化的食物也不建議,尤其是有胃食道逆流的人。此外,如果沒有乳糖不耐症,牛奶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但不要選擇加糖的調味乳,否則也會促進胃酸,誘發腸子脹氣;最重要的一點是,消夜最多只能吃到6分飽,睡前1小時要吃完,吃完也不要馬上躺下來。延伸閱讀: ·每天喝「1飲料」恐害胃潰瘍! 醫激推「8樣顧腸胃食物」:屎色偏黑別不當一回事 ·常肚子痛是「胃炎、胃潰瘍、胃食道逆流」? 1圖秒辨...右上是肝膽發炎
-
2022-10-21 癌症.大腸直腸癌
金馬獎動作特技指導朱科豐病逝!大腸癌早期無症狀,最可預防的癌症靠2種篩檢方法
去年以《叱咤風雲》獲得金馬最佳動作設計獎的知名資深動作特技指導朱科豐,昨日(10/20)傳出因病逝世,享年53歲,文化部臉書今(21日)發文緬懷他對臺灣影視產業的貢獻,而朱科豐也在他個人臉書預發文表示,自己已經不帶著病痛離開,「要到另外一個地方了」,令許多網友不捨。朱科豐臉書昨(20日)晚間發布一則貼文,表示當大家看到這篇發文時,自己已經不帶著病痛離開,更說「要到另外一個地方了」,並形容「我現在要開車前往下一個地方了,你們知道我很會開車的! 這次單程旅行去的地方比較遠。」此外,他更提到希望朋友能多照顧他的家人,「套用最常在片場說的一句話就是辛苦了,現在不辛苦了!放心!」令許多網友不捨,朋友們紛留言祝「小朱哥」一路好走。朱科豐早在2020年10月1日就PO文透露,自己因每天腹痛及拉血便,檢查發現罹患大腸癌4期。事實上,大腸癌長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許多名人都因大腸癌病逝,今年8月21日,年僅39歲的余天女兒、藝人余苑綺也因直腸癌病逝。許多人以為,血便一定是大腸癌,其實大便有血不一定是腸癌造成,而大腸癌也不見得一定會有血便。大腸癌因不同期別,以及腫瘤生長的位置不同,症狀不盡相同。台灣大腸直腸癌篩檢計畫主持人、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秘書長邱瀚模醫師曾接受《聯合報》訪問指出,大腸癌0期、1期幾乎無症狀,2期、3期症狀才會出現。如果腫瘤長在遠端大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因是大腸後半段,大便水分慢慢被吸乾、成形,容易產生摩擦,也距離肛門較近,容易看到流血,以及阻塞造成肚子痛、大便出不來症狀。若腫瘤長在近端大腸(升結腸和橫結腸),屬於大腸前半段,這時大便水份量仍高,不會出現阻塞等症狀,除非腫瘤大到流血,導致貧血、頭暈、走路會喘等,才透過檢查發現大腸癌,不過這時多半已3期、4期。近年來,大腸直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國健署提醒國人應及早開始定期進行大腸癌篩檢,包括糞便潛血檢查、大腸鏡檢查,若糞便潛血呈陽性,應在3個月至半年內做大腸鏡檢查。目前國民健康署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國健署提醒,符合資格者只要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即可篩檢。大腸癌可說是最可預防的癌症類型之一,透過每2年1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早期癌5年存活率超過9成。而除了大腸癌篩檢外,國健署提供免費的四癌篩檢,包括乳癌、大腸癌、子宮頸癌以及口腔癌,主要是這四種癌症及早治療能獲得非常好的治療效果。不過近二年因新冠疫情,連帶也使四癌篩檢率下降,台灣癌症基金會也提醒民眾,數據顯示「癌症將離我們愈來愈近」。國健署免費四癌篩檢1. 乳房X光攝影檢查:45-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2. 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婦女,建議每3年1次。3. 糞便潛血檢查:50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4. 口腔黏膜檢查: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者、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每2年1次。
-
2022-10-02 醫療.消化系統
如何分辨肚子痛是胃在痛?專科醫教你簡單分辨胃炎、胃潰瘍、胃食道逆流
喝完酒、吃完大餐,馬上就開始胃痛,痛到只能躺在床上、吃不下,翻來覆去難以緩解,只好塞幾顆藥房買的胃藥應急,雖然吃了以後覺得症狀舒緩很多,但可能仍潛藏許多隱憂!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系副教授級主治醫師李柏賢表示,肚子痛不一定就是胃發炎,由於腹部內有許多臟器,不同部位的疼痛代表不同的器官,而胃痛的位置為腹部左上方、偏中間,另外,胃炎、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的疼痛呈現方式不盡相同,醫師教你如何正確判斷胃痛! 腹部範圍大 每一個部位疼痛的原因大不同胃痛當下,該如何釐清「肚子痛是不是真的胃在痛」?首先,李柏賢醫師表示,患者常喊胃在痛,但不一定是真的胃痛!因為腹中有許多臟器,而胃則位在腹部左上角、偏中間地帶,如果是腹部右上角疼痛,則是肝、膽為主,有可能膽管阻塞、膽囊發炎等,如是腹部右下角,則是盲腸、卵巢,左下則是卵巢等婦科相關的問題(如下圖示)。「我們希望患者能夠辨識到自己腹痛的位置,千萬別誤以為每一種肚子痛都是因為胃部而起。」 ▲一圖看懂腹部位置代表的器官。圖/Dr.Le李柏賢醫師粉絲專頁) 痛感不一樣!教你判斷「胃炎、胃潰瘍、胃食道逆流」若真的確認痛點是胃部,李柏賢表示,有可能是急性胃炎、胃潰瘍、胃食道逆流,三種疾病的症狀不盡相同,教你如何判斷: 急性胃炎:通常於吃刺激性的食物後,如:麻辣火鍋、烈酒,引發疼痛。「這種疼痛通常都會很明確知道是在某一事件之後引起的,大多患者都是吃了某些食物之後,突然感覺胃痛,痛個一天、半天,直到吃藥之後才緩解,這類大多都是因為急性胃炎。」 胃潰瘍:胃部持續性的悶痛,且吃了食物之後症狀會加重。 胃食道逆流:當胃酸逆流至食道,刺激神經,也會造成疼痛,其疼痛位置通常位在腹部中間,並伴隨胸口灼熱、口中有酸氣味、喉嚨癢癢會想咳嗽。 一路痛到「背」也痛?!可能是十二指腸潰瘍、胰臟炎也有些人,除了胃痛,還會一路痛到「背部」,對此,李柏賢醫師表示,「這通常是十二指腸潰瘍,或急性胰臟炎,因為胃部並非後腹腔的器官,胃痛通常只會在前側。」不過,民眾千萬不要認為「只是單純的胃痛、發炎,就只吃胃藥應急,卻忽略有時可能是胃癌所引發的胃潰瘍而導致胃痛。」因此,建議民眾有不舒服,務必要就醫,由專業醫師診斷,對症下藥,否則病情一拖,使得狀況惡化才尋求治療,只會花上更大力氣,卻不一定有良好的預後,相當可惜。 【延伸閱讀】胃食道逆流怎麼辦? 掌握三招遠離腸胃不適「腸」做篩檢才平安 揪出「潛血」保健康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5230
-
2022-10-01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肚子痛,檢查發現是肝癌末期引起!醫:平日做好肝臟檢驗,出現警訊要留意
戰地真實故事。幾十年前,金門馬祖還是戰地,阿兵哥有家歸不得,為了紓解阿兵哥的壓力與生理需求,有關單位設了俗稱「軍中樂園」的「八三一」,假日阿兵哥可合法買票排隊進場紓壓。話說有一次,一個近60歲的士官長進入房間,一小時後完事才出來,在外排隊的阿兵哥發飆了:「年紀那麼大了,還玩那麼久!」士官長很無奈的說:「姑娘的收音機壞了,我花了50分鐘幫她修理,跟她辦事的時間不到10分鐘啊!」許多準備工作是意想不到的,但不知情的人會誤解。國父孫中山先生就曾說過一個水電工幫人修理自來水漏水的事,花10分鐘不到,可是要價不菲,主人不能理解。這位水電工悠悠地說:「我動手雖然只花一點時間,可是我要花多少時間及精力才有這份本事!」一般人都知道,有事找律師是按時收費的,一進律師辦公室,費用就要開始起跳的,這是知識的代價,可是一般人不了解,也因此,不管醫師多麼有經驗,花了多少時間,如果看了病沒有處置或開藥,一般人認為是不需付費的,即使目前健保給付的診療費也是很低的。話說回來,有一天有一位先生突然肚子痛了,痛不欲生,去求醫,一檢查才發現是肝癌末期破裂出血引起的肚子痛。通常一般人很難了解,怎麼一個肚子痛,背後真相竟然是如此。真相是這個病人可能有B肝、C肝;或者沒有了B肝帶原,有了抗體;或者C肝已經治療好,以為安了,但不知肝臟可能已經有了纖維化或肝硬化,所以肝癌會不知不覺冒了出來,但因為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加上只要有四分之一的正常肝臟還在,人就感覺很健康,等到肝癌很大了,體力漸弱,小便黃,或破掉了導致肚子痛求醫才發現,事情就大條了。因此,吸收正確的醫療保健知識,做好肝臟檢驗包括抽血驗肝功能、胎兒蛋白及每年至少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才能避免這些不幸。換句話說,對保肝而言,每年至少「超」一次,全民「超」起來,是保有好心肝的基本條件。了解事情的真相,才不會誤會排隊等那麼久,同樣的用在身體保健方面也是很重要,才不會有一天病發了,才懊惱說怎麼會是這樣,那時候事情就大條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2-09-26 養生.運動健身
跑步突然肚子痛是吃太飽惹的禍?專家曝真相及預防方法
為了追趕公車,小美(化名)馬上快速奔跑起來,但跑到一半,肚子卻開始感到疼痛,而且痛在上腹!這樣的狀況很多人都有經驗,有人認為是「剛剛吃太多」,還有人說是「橫膈膜抽筋」,還有網友搞笑回應「以為是肚子裡的賽咧滾」,究竟真相是什麼?家庭醫學科醫師闕壯理表示,其實真正原因「實際上要複雜得多」。誰最容易跑步引發腹痛呢?跑步到跑到一半肚子痛的情況,闕壯理指出,其實有個專業術語,稱之為「運動相關的暫時性腹痛」(Exercise-related transient abdominal pain,ETAP),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生:一、年輕人比較會痛根據研究統計,小於20歲的人有77%都痛過,反之,超過40歲的人只有40%痛過。疼痛的頻率、嚴重度、性別等等都沒有統計差異,結論就是ETAP是年輕人常見的毛病。二、任何人都有可能雖然有運動習慣的人發生比例比較低,然而ETAP在專業的運動員身上仍會發生,身材精壯結實的人也會發生。有人統計運動強度的影響,然而並不明顯。三、統計結果容易誘發ETAP的運動和「身軀的延展」有關。統計下來,壓倒性第一名是跑步,再來是游泳、腳踏車。 運動前飲用「高濃度的液體」也容易誘發,譬如太甜的飲料或是太鹹的湯。ETAP原來和「這原因有關」闕壯理說明,從2000年開始有許多針對運動相關的暫時性腹痛的研究,其中的理論包括,橫膈膜缺血(Diaphragmatic Ischemia)、內臟韌帶的機械壓力(Mechanical Stress on the Visceral Ligaments)、腸胃道干擾(Gastrointestinal Disturbances)、肌肉抽筋(Muscular Cramp)、內側弓狀韌帶症候群(Median Arcuate Ligament Syndrome)、神經痛(Neurogenic Pain)。然而,上述這些理論仍不足以證明是否和ETAP有絕對關係,闕壯理表示,「接著有個理論出現了:壁層腹膜的刺激(Irritation of the parietal peritoneum),乃因壁層腹膜受到摩擦,造成的疼痛性質、易誘發的運動屬性、飲食影響等等都和ETAP吻合,可以說是目前有根據的理論。」,而腹膜是保護內臟的膜,可以分為內層的臟層(visceral)和外層的壁層(parietal)要怎麼預防和治療呢?面對這樣的腹痛,也有辦法可以解決,闕壯理說明,「運動前2小時避免大量飲食」,尤其是高濃度的液體,可以選擇小份量且定時的方式進食;鍛鍊核心肌群以及增加身體素質皆有幫助。如果在運動時發作,建議停下運動、深呼吸、揉壓疼痛的部位,但「很可惜這也只是經驗談,因為目前沒有專門的治療方式。」,闕壯理坦言,「運動相關的暫時性腹痛就是一個生活中的小毛病,很少人因此就醫,或是說根本沒有。補充一點小知識,讓你和跑友多一個新話題,還不賴吧?」(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健走會讓小腿變粗? 醫揪「常見錯誤」:走來走去不算運動 ·吃飯前後腹痛恐是消化性潰瘍! 小心「7個示警症狀」:狂打嗝也上榜
-
2022-09-22 焦點.元氣新聞
謝哲青罹心肌炎暴瘦10公斤!肚子痛、呼吸急促…心肌炎症狀千變萬化,嚴重恐心臟衰竭
謝哲青今出席無線耳機活動,他今年以「出發吧!鐵三角」和「青春愛讀書」分別入圍生活風格節目及兒少節目主持人獎,他日前時因為罹患心肌炎,整個人暴瘦10公斤,他透露當初以為只是遭逢母喪,心情不好導致胸悶,後來才發現是心臟出問題,好在經過調養,如今身體狀況已經恢復得差不多,體重也有回升。他說今年入圍的都是好友,實力都很堅強,但只要能入圍就是肯定,他透露去年「青春愛讀書」的製作人突然因為心肌梗塞病倒,而製作人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看到他拿下主持人獎,「當時製作人在電視台開會開到一半突然倒下,心臟停止30分鐘,還好有救回來,現在已經退休休養。」因此他希望能為製作人圓夢,不過他對外景節目也有很深的感情,一樣期待能被肯定。他透露去年金鐘公布入圍,當時人在高速公路上還出了車禍,「我們被聯結車撞,差點翻車,還好人沒事,所以我對拍『鐵三角』有很多回憶。」他去年剛好犯太歲,「鐵三角」開拍第一集碰上太魯閣事故,接著宣布三級警戒,他又遭逢母喪,節目為他停拍一陣子,因此今年「鐵三角」入圍,也讓他感慨萬千。而他今露面瘦了一大圈,他透露是因為罹患心肌炎,「我4月到5月的時候,根本沒辦法睡覺,那時候母喪接近1年,我以為是心情不好所以胸悶,結果檢查才發現是心臟的問題。」後來他漸漸恢復,體重也回來了2公斤,直呼健康真的很重要。肚子痛、呼吸急促…心肌炎症狀千變萬化,嚴重恐心臟衰竭【元氣網整理】心肌炎是指心臟肌肉發炎,原因主要為病毒感染(腸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也可能因其他原因(如免疫反應、細菌感染)引起心肌發炎反應。心肌發炎可能導致心臟收縮能力減弱,甚至心臟的跳動受影響而使心輸出量減少,嚴重者導致心臟衰竭,有死亡的風險。臨床上以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見。心肌炎臨床表現千變萬化,可從輕微的胸口不舒服、肚子痛、呼吸急促、臉色蒼白冒冷汗、心律不整(包括異常加快或減慢)、頭暈、疲倦、到突發性昏倒、多重器官衰竭甚至猝死。》疾病百科/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