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2 名人.楊定一
搜尋
繪畫
共找到
153
筆 文章
-
-
2023-10-20 活動.活動最前線
《彩繪希望》盼用繪畫助癌友及家屬走過治療、邁向康復
癌症不代表絕症,但治療過程的辛苦及心理的恐懼,常常影響病友的治療意願與治療成效。自2006年參考國外經驗,癌症希望基金會基金會在台灣開啟了「彩繪希望」比賽,也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矚目,9屆以來共有1,333張參賽作品。基金會舉辦繪畫比賽多年,透過繪畫,帶給病友心理上的調適,在畫作中看到病友、陪伴家屬的希望,也透過畫筆,把他們這段歷程表達出來。第10屆「彩繪希望」邀請癌友、家屬及醫療團隊拿起畫筆參賽,將您在抗癌路上的心情與感受,拿起畫筆用色彩表達,無論是黎明前的黑暗、負重登上的高峰、割捨不下的思念或是重新出發的步伐,都歡迎你用筆畫下來,用行動來鼓舞與「癌」奮鬥的您我,明天雖然晴雨未知,但我們已出發在希望的路上!《活動詳情》⏰收件時間即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以郵戳為憑)👉參賽資格1.罹癌病友(需檢附相關證明文件)2.癌症病患親友3.醫療團隊(醫師、護士、社工、志工等醫療從業人員)※以上組別參賽者限台澎金馬地區居民🖌️繪畫主題以「揮灑生命畫筆的光與熱」為精神創作,內容不限,人物、景物、事物皆可,並附上作品名稱及100字內(含標點符號)的作品說明。🎨作品規格限定繪畫平面作品,需手繪創作,風格不限(如油畫、水墨、版畫、水彩、素描、粉蠟彩等),不得以多格漫畫、剪貼、裱框、電繪、攝影、平面雕塑等形式參賽,亦不接受立體作品,作品尺寸須小於60.5X50公分。📭收件方式線上填妥google報名表,並將參賽規則同意書、個人資料告知書、診斷證明(癌症病友組限定)等相關報名文件,連同實體作品寄至癌症希望基金會「第10屆彩繪希望收」(10058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46號3樓之2)🏆獎項分癌症病友、病患親友及醫療團隊三組,每組選取前三名及佳作五名。第一名:獎金20,000元、獎座。第二名:獎金10,000元、獎座。第三名:獎金5,000元、獎座。佳作:獎座。※凡未得獎之參賽者皆頒感謝狀乙式活動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oAirLSEaRXZmVy6bA更多活詳情請至癌症希望基金會官網→https://reurl.cc/XmRN4e或電洽:(02)3322-6287分機 122林先生
-
2023-10-14 性愛.性福教戰
愛情消失了?醫激推12招不易分手秘訣,提醒男生愛愛完「必做1事」別只想睡
有沒有常聽說:「男男女女,相處一陣子,就冷掉了?」、「男男女女,相處一陣子,就吵架了?」、「男男女女,相處一陣子,就無新鮮感了?」生理荷爾蒙反應 見3要點重症醫師黃軒表示,其實這些都是因為我們身體內,一些生理荷爾蒙的反應造成的,並簡單介紹兩種例子,讓大家比較容易明白。熱戀時,你需要的荷爾蒙叫:神經成長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而之後要持續維持另一半良好關係,你需要的荷爾蒙叫:催產素(Oxytocin)。A、神經成長因子神經成長因子(NGF)在戀愛初期會大量釋放,使人感到愉悅和興奮。然而,這種狀態通常持續一年左右(12個月-24個月),然後NGF水平會回歸正常,意味著浪漫愛情的強度會減淡。這是一種自然的生理過程,不代表「愛情就消失了」;相反,這是一個轉變的階段,讓戀人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信任對方。B、超過一年後,你(妳)需要的,你要只是多一點的「擁抱和鼓勵」通常在大腦分泌的物質NGF,不會超過於一年的時間,但此時如果雙方的關係想要繼續維持的話,接下來你需要的荷爾蒙叫催產素(Oxytocin)。催產素(Oxytocin)儲存在並由腦下垂體釋放,在性高潮時進入血液。催產素常被稱為「愛情荷爾蒙」或「擁抱荷爾蒙」,因為它促進信任、同理心、親密感和社會連結。所以男女關係,相互擁抱以及依偎,將會促使催產激素(oxytocin)大幅提升,這就是所謂的「依偎激素」。大腦通常在此時會釋放大量的催產激素。C、催產素被許多人稱為「愛情荷爾蒙」,在人類情感和生理功能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從加深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繫到調節生理過程,催產素的影響深遠。提升體內催產素 12個日常小方法黃軒分享一些有效提升體內催產素方法建議,說穿了,其實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夫妻相處之道:1、身體接觸:無論是擁抱、親吻還是撫摸,這些親密的身體接觸都能促使催產素上升。特別是在男性中,與所愛之人的接觸會釋放更多的催產素。(抱抱,真的很重要)2、正面語言:受到他人的讚美和肯定,會使人感到被愛和被尊重。此時,催產素的釋放會加快,幫助增強這種正面情感。(不要吵架、負面語言攻擊)3、真誠傾聽: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和被接受。細心地聆聽他人,放下手中的手機和其他干擾,會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從而提高催產素的分泌。(多聽聽彼此的心聲)4、開懷大笑:無論是嬉戲的孩子還是成年人之間的玩笑,笑容和笑聲都能快速地提高催產素。此外,笑容有著神奇的傳染力,它能夠引發更多的正面情感。(記得常常彼此都帶著微笑,而不是以為另一半的出現,是不用微笑看著他的)5、冥想和祈禱:定期的冥想或祈禱不僅能夠放鬆心靈,也能夠平衡體內的荷爾蒙,使催產素得到合理的釋放。(彼此之間,需要安靜的時間和空間)6、規律的運動:適量的運動能夠帶來良好的心情和生理效益,其中之一就是增加催產素的分泌。走路、瑜伽等輕型運動同樣有效。(夫妻一起做運動)7、允許自己哭泣:哭泣是情感的一種宣洩方式。當情感得到宣洩,壓抑的情感得到釋放,身體也會分泌更多的催產素,幫助我們回到平靜的狀態。(哭泣泛淚,那只是傾訢感覺受,不是代表脆弱)8、無私的給予:無論是物質上的給予還是情感上的分享,慷慨的給予總能帶來深厚的快樂和滿足,從而促使催產素的釋放。(彼此之間,是不需計較,誰付出的比較多)9、發揮創意:進行創作活動,如繪畫、手工、寫作等,不僅可以讓人放鬆心情,還可以刺激大腦中與催產素有關的部分,促進其釋放。(夫婦之間,也是要有surprised 驚喜時刻)10、養寵物:與寵物的互動和接觸會帶來許多的樂趣和親密感,也能夠迅速地提高體內的催產素(竉物。是不錯的療癒效果)11、做一些呼吸練習:如深呼吸、正念呼吸或瑜伽呼吸。這些練習可以放鬆身心,減少壓力激素,增加催產素和其他快樂激素的分泌。12、看一些感人或有趣的影片:如小寶寶、小動物或小喜劇片段。這些影片可以引起正向的情感反應,激發催產素和其他神經遞質的釋放。 催產素維持彼此天長地久 男性與女性分泌時機不同催產素(Oxytocin),是一種奇妙的荷爾蒙,它在人類的身體和情感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透過上述方法,我們可以自主地調節自己的催產素水平,從而促進身心健康和人際關係的和諧。但有趣的是,男性與女性分泌的催產激素時機不同,親密行為後,女生達到高潮後,需要的是男生的擁抱,而男生高潮後,只想睡覺。黃軒提醒,男人啊!記得多抱抱你的愛人啊,不要一直想睡覺而已呀!那個激情的荷爾蒙叫神經成長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非常不長久,非常不可靠,這樣,懂了和你的另一半的生活相處了嗎?延伸閱讀:.結婚久了不想做愛?醫曝影響男女性慾降低原因,3方法助改善.一天可以打幾次手槍?射精幾次會出血?專家解惑自慰常見的5迷思.潮吹是尿?女性也會射精!專家解密真相,出現「1狀況」要就醫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9-1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房裡的小小藝術家
【編者按】:繼上個月一所教學醫院附設兒童醫院的安寧團隊介紹醫師、護理師與社工師的工作,本週由該團隊的兒童友善醫療音樂治療師、藝術治療師與舞蹈動作治療師各自寫出他們為病童以及家屬所做的治療,並分享他們由這種工作所獲得的成就感。→音樂治療師的分享這幾篇文章最珍貴的地方是讓我們領會到醫療的目的並不是只有診斷、用藥或開刀達到治癒,而是安寧團隊有一群非醫療人員可以利用音樂、藝術與舞蹈使這些無法治癒的病童與心力交瘁的家屬得到紓解而展現笑容。2020年是我第一次與新發病、六歲的小怡相約在病房進行藝術治療,那天她剛做完十五天的化療,有著靦腆且少話的小怡,向我展示獨自創作送給媽媽的折紙花束和手工誌作的色紙日記本,不難感受到她對創作的高度熱愛,小小年紀展現豐富的創造力,且非常得獨力完成的精緻作品,雖然小怡因生病無法上學,但一拿到學校的送來新作業本,相當認真的學寫字也決不馬虎。持續穩定陪伴小怡每周一次的病房藝術治療一段時間,也觀察到小怡每次接受例行性人工血管的消毒或換針,以及因化療副作用破壞口腔粘膜避免不了的清創,都會讓她放聲大哭而滿臉淚珠,看了真令人不捨。但也發現小怡在治療後馬上收拾起情緒,自發挑選藝術材料進行創作,開始進入她的第三空間(The Third Place),也就是英國兒童心理治療大師溫尼考特(D. W. Winnicott)所提出的論點,將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恐懼與衝突,透過創作安撫與爬梳自己,來回穿梭於現實與幻想的過渡空間中,產生情緒的調節,達到內在主觀世界與外在現實環境的整合,也因此讓小怡在創作歷程中慢慢的產生內在的力量與資源,去面對每次困難的治療與身體的不適。然而照顧小怡的媽媽,也因長期不捨小怡接受醫療處遇時,面臨的疼痛與害怕。小怡病情一但有變動常導致無法在預定的時間出院,或是出院後因為發高燒隔天又再度緊急入院,加上住在半開放式的病房空間,小怡媽媽容易受到醫療環境的影響,例如不捨其他病童的哭泣、家屬們的擔憂、醫療的緊急狀況,或是耳聞他床的病童離世,都深刻的牽動著小怡媽媽不安的情緒。在有次的藝術治療中,媽媽拿起小怡的眼鏡作品,我邀請媽媽戴並探問媽媽:「看見什麼?」媽媽掉下眼淚說著:「我希望一家人能像以前可以到公園野餐。」而日後小怡媽媽發現自己開始容易失眠,生活上缺乏自理的動力,也沒有其他特別的興趣,大部分的時間心情感到低落且容易哭泣,而我也避開小怡,獨自與媽媽協談。然而小怡媽媽希望自己盡快好起來才能好好照顧小怡,若發現自己的狀況沒有改善,又陷入自責的循環裡,有病識感的小怡媽媽開始求助於身心科且要求住院,這段時間小怡則改由外婆照顧,小怡也從創作中表達對媽媽的思念與期待媽媽出院的日子到來。我在一次探訪住院中的小怡媽媽,那是一個陽光和煦的下午,日光透過玻璃斜射在長廊上,小怡媽媽的精神看起來很好,微笑說著:「可以暫時放下戒備的心情和回應生活瑣事,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後,小怡媽媽再度回到照顧者的角色,記得那個月剛好是母親節,小怡繪製有一個大大的愛心包圍著小熊媽媽,而小熊則在外面守護著,我也為母女拍下這難能可貴的一刻。 治療邁入今年的第四年,小怡只要固定回門診進行治療,有時也因例行性的檢查或是感染需要住院,小怡終於回到日夜盼望的學校,同儕互動和課業學習都適應的不錯,喜歡的藝術創作與手作也延伸到日常,在爸媽上班時可以藉此陪伴自己。 幾次回院的創作中,乖巧的小怡有別以往的安靜,主動與我聊天,繪畫起感謝友善醫療團隊的成員,且自許未來也成為一名藝術治療師。有次看到我制服上印有「藝術治療師」的別針,小怡一時興創作起別針,表示一枚給自己,一枚送給我,有著一雙巧手的小怡,在黏土別針上用心鑲進彩色的小珠子,在紙片上寫下對我的謝謝,放置於文具小膠囊中,再用黏土包覆起來,固定於別針的背後。這枚別具意義的紫色別針,連結著彼此的陪伴,以及自我的期待,更多的是藝術帶給小怡經驗到當面對困難時,可以透過藝術創作展現掌控感與我能感。兒童生病對家庭是一件重大事件,而對於治療期程較長的病童,家庭需要投入更多的心力與資源,除了著重於病童的心理支持之外,對於主要照顧者全程的陪伴,也極需特別協助與心理支持。藝術治療的介入能減低病童在住院時的焦慮與不安,透過藝術的非口語特性協助兒童與青少年能以藝術表達自己,藝術治療師也能藉由個案的創作歷程進行評估,降低防衛減低病童的情緒焦慮並適應醫療環境,增進醫病關係,提升醫療品質。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9-10 焦點.長期照護
張慶光/幫長輩打造一座忘齡遊樂園
小朋友有迪士尼樂園,為什麼沒有人幫長輩建一個遊樂園?我們想的都是蓋照護中心,好像老了只能被照護,連想要放縱一下都沒有地方可去。其實不管年紀多大,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小孩。以前有一部電影「一路玩到掛」,電影中兩位癌末主角來日無多,他們寫下臨終前一定要完成的願望清單,就包含跳傘、開賽車等大家普遍認為不適合年長者的活動。你不會因為變老而不能玩,但是一旦你停止玩樂,那長不大的小孩就會快速老去。在現實世界裡,日本有一家連鎖的日照中心打造了一個讓長輩可以天天來「賭博」的遊樂場。這家日照中心名字就叫Las Vegas,跟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一樣。內部裝潢也盡量做到如賭場的華麗氛圍,其至讓照護人員穿著如賭場荷官的制服,只是他們只能使用玩具紙鈔。不過,可別以為他們就放任老人沉迷於牌桌上。事實上除了每天早上、下午各有一場約一小時的賭博時間外,其餘時間則安排了肢體運動、腦部激活訓練、口腔護理等課程。每天還會結算成績,頒發當日賭王、賭后證書。這樣每天周而復始的排程,長輩不僅動腦又動手,甚至全身都運動到,大家一起玩也不會感到寂寞無聊。這家日照中心由於大受日本長者歡迎,因此在極短時間內開了21家,讓傳統的日照中心有了新樣貌。現在有很多大學瀕臨倒閉,甚至已退場不再招生,校園荒廢甚是可惜,有沒有辦法將其重新改造成老人的忘憂忘齡樂園呢?體育場館可以改造成適合長輩運動的訓練場地,除了基本的重訓讓肌肉不流失,也可以增設一些緩和運動場館如瑜伽、太極教室,讓長輩肢體律動活化;游泳池可以部份改成水療池,幫助老年人減輕肌肉和關節疼痛。保健室做為日常例行健檢的地方,並且及時上傳檢測資料做長期追蹤。這些都屬健康促進層次。在文化心靈層次,教室除了部份保留做為教學場域外,也可部份改成藝術工作室,讓老年人嘗試繪畫、雕刻、陶藝等創意活動。禮堂可以保留並規畫藝文活動,如懷舊電影播放、老歌演唱會,甚至提供老年人展現才華和參與表演的機會,讓其一圓站上舞台的明星夢。而圖書館則可定期舉辧講座和課程,滿足長輩知識和學習的需求。在此忘齡遊樂園有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讓長輩維持社交活動。因此,可以考慮比照日本的Las Vegas日照中心,將部份教室改造成博奕空間,讓原本在公園下棋的長輩有更舒適的空間,甚至打打衛生麻將也未嘗不可,這些活動不僅活化長輩的頭腦,也讓長輩在此找到交誼的夥伴。另外,校園內的餐廳可提供長輩健康餐食,甚至舉辦烹飪課程和營養工作坊,教導老年人健康的飲食習慣。而部份校園也可規劃樂齡農場,讓長輩種植蔬菜和草藥,參與園藝療癒活動。最後,學生宿舍可改裝成long stay住宿空間,若有多所大學改造成功,甚至可串連起來變成長輩候鳥式居住的選項,可以度假的心情長住,而不是二天一夜進香團式的旅遊。打造忘齡遊樂園成為老年人重新追求夢想、建立友誼、保持活力和擁有愉快生活的地方,讓他們在晚年過上有意義和充實的生活,也許那時長照將不再成為困擾我們的課題。
-
2023-07-26 醫療.腦部.神經
好萊塢巨星布魯斯威利因「失語症」而息影,「3原因」易引起,把握黃金治療期多數能恢復
好萊塢巨星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因罹患「失語症」於2022年宣布退出影壇,震驚全球。布魯斯威利的友人在他宣布息影後,曾對外透露,布魯斯威利早在五年前就開始不對勁,不僅變得沈默,也無法順暢與人溝通。40多歲洪洪騎車被一輛轎車撞上,頭部撞上路邊護欄,不只全身挫傷,頭部也出血瘀傷,送醫急救,住院醒來後,她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住院前3周,僅能呢喃發出「嗯啊」聲音,被判定罹患「失語症」。原來是她的腦部嚴重瘀血,壓迫到語言區,經語言治療師積極協助,住院第4周,她才從呢喃聲到只能講一句話,再恢復可正常聊天。引起失語症的原因有哪些?常見造成失語症原因,北醫附醫復健部語言治療師葉雅文說,以外傷、墜樓、中風最多,主要是腦部出血或組織壓迫到語言區所致,只要把握三個月的黃金治療期,多數都能恢復到過去功能的9成以上。葉雅文表示,失語症並不少見,當大腦左側半球,即負責語言功能的區域,受到損傷或生病時,溝通能力就會受到影響,很多患者是「聽說讀寫」功能都同時消失,只是語言是每天都在使用,容易最早被發現。臨床上,較容易碰到中風引發失語症的患者,當醫師評估患者說話變慢,或是家屬反應溝通異常等,語言治療師就會介入評估:【失語症類型】●患者聊天出現答非所問,屬於「理解型失語症」。●患者表達出現有口難言,屬於「表達型失語症」。●描述情緒或物品時詞不達意,或用詞不精確,屬於「命名型或表達型失語症」。●評估患者閱讀狀況,如果無法識字,則屬於「失讀症」。●無法寫字或是用文字表達,屬於「失寫症」。失語症的病人會恢復嗎?如何治療或復健?葉雅文說,洪洪是她協助治療的案例中,進展速度最快的,通常外傷的患者,壓迫到腦部的瘀血退去,大多可恢復語言功能;如果是腦中風患者,很難在住院的一個月期間內,透過復健就能達到恢復語言功能的效果,通常需要三個月,並且後續要持續復健才能維持效果。葉雅文指出,不管大腦有沒有受傷,如果長時間未受到刺激,語言功能、閱讀功能、寫作功能都會變差,更何況是腦部受過傷者,更需要反覆訓練,增加刺激。腦中風患者出院後,若轉院,可由下一家醫院的復健科銜接復健計畫,如果返家休息,則是可以透過居家復健練習,維持復健強度。居家復健並不是每一項都需要做,而是針對患者喜歡的項目,例如有些人不愛唱歌,就改採跟讀或是模仿影片說話的方式復健,一般長輩若擔心自己退化,也能透過居家復健練習,增加腦部訓練的機會。失語症病人居家復健練習:1. 聽熟悉的音樂,增加對於語言的專注度及興趣2. 跟著音樂或影片唱歌(最好有字幕),提升開口的動機3. 繪畫上色,加強聽覺理解、練習顏色命名4. 外出採購,挑選購物清單中的物品,增加語言理解力5. 穿衣搭配,學習聽從簡單指令並加強詞彙的表達6. 書寫生活紀錄,有助於訊息統整,並練習書寫7. 玩牌或麻將,訓練數字辨識、符號配對及計算能力8. 看報紙、新聞或雜誌,加強閱讀理解及訊息整合9. 看菜單、賣場DM,增加圖片命名、閱讀能力及聽覺理解能力10. 根據短文進行抄寫或電腦打字,提升詞彙提取、拼音能力11. 整理物品,根據外觀、顏色、用途等特徵練習分門別類資料來源/北醫附醫復健部語言治療師葉雅文 列表/陳雨鑫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7-24 寵物.照顧指南
「老公會背叛我,但我的狗不會」毛小孩驟逝 她憂鬱暴瘦15公斤!寵物過世假有可能嗎?
許多人視寵物狗貓為家人,寵物過世時,許多飼主痛不欲生,更陷入憂鬱。精神科醫師表示,人與人疏離,寵物狗貓成為最親近的對象,當寵物過世,痛苦程度有時已超過疏遠的家人,精神科門診曾有飼主爲寵物狗安樂死或承受狗被毒殺、年邁死亡等,感到內心痛苦、難過哭泣、吃不下、睡不好,甚至尋求自殺。快樂心靈診所院長、精神科醫師陳豐偉說,很多人平時透過網路與人溝通,但下班後很少社交,每天與寵物狗貓相處、吐露心聲,有些飼主養寵物十幾年,就像拉拔小孩長大,當寵物過世,常感到痛苦。這類患者在診間分為兩種,一原本病情穩定的憂鬱症、焦慮症病人,寵物過世使病情加重,幾乎每個月都會遇到。另沒有精神病病史的人,寵物過世後仍會覺得悲傷,但就醫較少,一個月平均不到一人。「老公會背叛我,但我的狗不會」 寵物意外死亡對飼主衝擊大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曾收治一名四十多歲獨居的單身女性,養了一隻吉娃娃,但吉娃娃不幸車禍全身癱瘓,不得已決定安樂死,為陪伴愛犬走完最後一程,女子隨側見證愛犬接受安樂死。但愛犬過世後,女子總是不自主哭泣、不願意出門,只待在家看著愛犬的照片,後續出現失眠、食慾不振、情緒低落,甚至試圖自殺。楊聰財說,問診發現,女子自認是害死愛犬的劊子手,導致強大情緒壓力,症狀持續長達三個月,暴瘦十五公斤,確診為重度憂鬱症。經藥物、認知行為治療,並透過親友陪伴,經一年治療病情才好轉。飼主要走過悲傷,除尋求家人、朋友支持及專業心理輔導外,也可製作繪畫、墓碑等寵物紀念品,或是舉辦一個儀式釋放悲傷,並允許自己在這段時間經歷情緒的起伏。「老公會背叛我,但我的狗不會,十分忠誠。」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說,診間一名女子如此形容她的狗,談到狗時總是深深的想念。門診還有民眾的狗在戶外誤食含毒食物,被人「毒殺」,但始終無法找到犯人,飼主充滿憤怒,久久不能平復。若寵物離世是生病、年老等已預見情況,飼主心理衝擊較小,但是,意外死亡對飼主心理很大的衝擊,恐引起病態性哀傷。在不銹鋼診台上躺著不動的毛小孩,是家人、親人另一名男飼主抱著一隻哈士奇衝進動物醫院,大喊著「趕快救救我的狗兒子」,獸醫師檢查後為中暑引發急性腎衰竭,經緊急搶救,打了強心針,還是回天乏術。聽聞寵物死訊時,飼主抱著狗狗癱軟身體,嚎啕大哭。新北市獸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蔡志鴻表示,動物醫院經常上演著類似場景,安慰開導飼主,也成為獸醫師的日常工作之一。蔡志鴻表示,如何讓毛小孩的爸媽釋懷、接受死亡,的確是一門學問,獸醫系養成課程中應開設這類生死學課程,讓獸醫師在關鍵時刻扮演心靈導師。因為對許多飼主來說,在不銹鋼診台上躺著不動的毛小孩,那是家人、親人,那種朝夕相處、陪伴互動,一旦離世,那種撕心裂肺的痛楚,絕非外人所能感受。寵物喪假/狗貓離世飼主如何請假? 勞動部說話了【記者沈能元、鄒尚謙、葉冠妤、編譯羅方妤/台北即時報導】許多人視寵物為家人,毛小孩離世,許多飼主痛不欲生,陷入憂鬱、失去生存意識等情緒,處理毛小孩後事也是心力交瘁,但目前各國針對「寵物過世假」沒有相關法規,就有精神科醫師表示,企業、雇主於准予寵物過世的休假上,應更有彈性,政府也應多關注「寵物友善」議題,讓飼主可以送毛小孩最後一程,紓解心理的悲傷。快樂心靈診所院長、精神科醫師陳豐偉指出,當寵物過世,有三分之一飼主會難過半年,約二成的飼主會經歷如同親近家人過世的痛苦。目前在歐美國家,寵物過世假已是熱門議題。「寵物過世,主管不准假,引發員工請願、網路串連,在美國已經發生好幾次。」陳豐偉說,但目前還沒有國家把寵物過世假寫入法規,主因是醫療業、服務業恐怕受不了這樣的衝擊。即使法規沒有,但企業主管要能理解,社會快速變遷,許多人放棄傳統的結婚與生育小孩的人生,這時寵物貓狗就取代了伴侶或小孩心靈陪伴、互相依附的角色。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美國加州舊金山金普頓酒店和餐廳提供員工3天寵物過世假。酒店創辦人金普頓自1981年起就一直帶著自己飼養的邊境牧羊犬工作,也鼓勵員工和客戶帶寵物來酒店,還提供員工寵物保險和過世假。美國亞歷桑納州鳳凰城就業律師西弗斯曾研究過寵物過世假議題,指出家事假法律沒有提供員工關於寵物生病或過世的休假。一些雇主則想知道如何劃定寵物過世假界線,如果給寵物狗過世的員工休假,那另一位員工的寵物魚過世,要不要讓他休假。有生理假也該有心理假 「寵物過世假」應更有彈性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家銘說,社會進步,目前依「性別工作平等法」已有「生理假」,近期部分大學也設立「心理假」,對於寵物過世假應更有彈性。以往依不同假別,如病假需要醫師診斷書,事假需要理由,但現在許多假別已經不需要任何理由,企業、雇主應該尊重員工請假的權益。張家銘說,寵物離世在許多人感情上等同家人離世,雖然寵物過世假在假別上很難由政府制定,但企業主應重視員工的心理,請假應該給予更多的彈性,不應一概而論。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說,許多人與寵物親密如同家人,平時陪伴著飼主日常生活,提供情感支持和快樂,當寵物過世後,對飼主的影響可以是非常深遠的,飼主面臨的壓力指數,相當於親密家人或配偶死亡的程度,可能經歷強烈的悲傷和失落感,這種憂鬱情緒因人而異,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陳豐偉說,當員工為寵物過世哀傷時,主管應盡可能以事、病假通融,或協助調班,讓員工走過悲痛期。勉強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的員工來工作,反而更容易出錯,對公司也沒好處。也有少數員工會在寵物過世後陷入憂鬱、全身乏力、失去生存的意志,連來工作都有困難。這時會需要主管與同事支持,協助難過的飼主走出來,不要一直陷落在寵物過世的陰霾裡。美國公司「寵物友善」政策吸引年輕人應徵陳豐偉說,美國因年輕人不想返回工作造成缺工潮,所以愈來愈多公司推出「寵物友善」政策吸引年輕人應徵,讓員工可以在工作時有寵物陪伴,在寵物過世時可以請假,寵物要就醫可以調班。少數美國公司也明文規定,當寵物過世可以請1至3天假,或短暫改彈性工作、在家工作,以便員工處理寵物過世的事情。寵物過世假是值得台灣注意的議題。陳豐偉表示,寵物過世假應由各公司自己訂定,至少當員工提出這樣的要求時,社會大眾要能夠同理,不要覺得這種想法很奇怪。勞動部:目前社會沒共識,仍建議請事假或特休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表示,對寵物有深厚感情的人來說,寵物不只是寵物,可能已經是家中的一份子,一旦寵物離世,確實會感到哀傷。不過,到目前為止,關於寵物喪假這個議題,各國目前沒有這樣的規定,社會上各界也沒有共識。勞動部建議,若是有請假的需求,可以先運用目前有的事假或特別休假來處理。★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18 養生.抗老養生
學會與老化後的身體共處 葉金川:老後生活安排必要2件事
沒有疾病的「健康」是老年生活的目的嗎?當然不是!年紀大了,難免有毛病,體能也衰退,退休後要能與老化後的身體共處,依然過得有活力,才是我們要追求的生活目標!因此年老後的生活安排一定要包括2件事……「健康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安寧狀態。」這是世界衛生組織在1948年提出的「健康」定義。多年以來,我們認定的「健康」一直依循著這個概念,但年紀漸長後,我有了不同的想法,我認為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概念是個理想;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許多疾病已經可以預防、也可以治療,然而,並非所有疾病都能防範與避免。尤其是上了年紀,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慢性病、及面臨身體各功能的衰退,我們都需要學習與疾病共處、跟衰老共活!健康不是生活的目的完全沒有疾病的「健康」是生活的最終目的嗎?當然不是!年紀大了,都會視茫茫、髮蒼蒼、齒牙動搖,難免有小毛病,體能也衰退,要能夠與老化後的身體狀況共處,依然過得有活力,才應該是我們要追求的生活目標!要達到活力生活,除了身體健康外,心靈自由也是必要的。因此我們需要去規劃、學習,有動機和有毅力,讓自己享受生活,每一天充滿希望、快樂與活力。所以,退休年老後的生活安排一定要包括:有戶外活動嗜好,不論是什麼樣的運動都可以,但要是戶外活動,並且與社會有所連結;另一個是靜態嗜好活動,不論是繪畫、插花、琴棋書畫……,重要的是戶外與室內嗜好,兩者必須兼有且持續,才能真正享受活力生活的趣味。(延伸閱讀:別等肌少症、骨鬆才補救 延緩衰弱和防治疾病一樣重要)最健康的阿嬤我的太太張媚在50歲之後開始自己的第二人生,正值孩子長大離家,生活重心順位也因此從工作、家庭調整為自己的健康與生活。有一次,她覺得生為台灣人,一生之中應該要攀登過一次玉山!她原來其實有在運動,只是不是定期定量的習慣,因此我建議她先練習走我們家後面的小山,每天走5公里,逐漸增加到走10公里。訓練一個月後,她當日來回、花了十小時多就完成單攻玉山。她相當有成就感,同時也能享受登高望遠的壯麗美景,自此之後就養成健行、登山的習慣。今年一月,我和她到紐西蘭自助旅行,一個月內我們走遍都市、郊區、海濱、國家公園的步道,合計走了快300公里,她絲毫沒有顯現疲累的感覺。(延伸閱讀:七十歲的背包客)我的小兒子因為工作關係有時候無法照顧孩子,想請我太太幫忙照顧幾天,還曾因此「遊說」我太太說:「媽媽,妳是我看過最健康的老人!」太太跟我說:「我70歲了,要我幫忙看孫子,救急可以,要長期照顧孫子,門都沒有!」脱胎換骨登大霸我有一群山友,經常相約登山,因為每個人的體能狀況不同,往往會分成三組:A組是完登組,B組目標則是爬一半折返,而C組是只參加登完山後的聚餐。一位以前在醫政處工作的同僚陳美蓉原本都是參加B組,中年之後,她想要改變,所以先參加健身房的有氧舞蹈課程,體能增進之後,登山她已經可以參加A組了,前一陣子,她還完登大霸尖山,當成自己的60歲生日禮物。她的故事因此也激勵了她的幾個姊妹淘,原本都沒有運動習慣的,開始相約訓練,以登上百岳的閂山、鈴鳴山為目標。癌後登山重生楊德嘉是我的一位多年好友,他在70歲時罹患攝護腺癌,經開刀治療後,體能衰退、元氣大傷,他原本只待在埔里家中寫書法、畫國畫,我建議他多到戶外走走,藉此恢復體力。因此,他開始走步道,因緣際會認識了一位老山友,對方帶著他探訪了南投各式各樣的步道。(延伸閱讀:攝護腺癌術後健走登山復健 拿回身心主導權)持續走了五年,他因此走出心得,還開始寫文章分享自己走過的步道,向大眾介紹適合老人、全家健行,兩、三小時就可以走完的「樂齡步道」。最近他更跨越居住的縣市,開始走台中、彰化地區的步道了。此外,為了讓文章吸引人,他也開始學拍照,希望文圖並茂的呈現方式,增加閱讀性。(延伸閱讀:樂齡健走養生 私推中台灣3條適合老人 親子遊的森林步道)自行車勇闖花東慈濟大學前公衛系主任蕭正光教授,多年前我認識他的時候,50多歲的他並沒有運動習慣。有一回,我邀他和我們一群車友們一起從太魯閣長春祠騎到天祥,路程大約17公里上坡,ㄧ般來說,我們大約騎一小時就會到達天祥晶英酒店前的廣場休息、喝咖啡,但是那次我們騎到那裏,又等了三十分鐘後,他才終於出現,車友們就開他玩笑,怎麼年紀不算大、還騎這麼慢。他因此發憤圖強,找兒子一起每周練騎。最近和他碰面時,他說,剛完成了洄瀾自行車挑戰賽,在24小時內騎完300公里,換言之,平均一小時至少要騎15公里,速度不但要快,也只能短暫休息。真沒想到,十年前被嘲笑騎車太慢的他,現在已經成為自行車高手。(延伸閱讀:有慢性病的銀髮族,可以做哪些運動?)七十歲開始全球六大馬幾年前我在走我家後山崇德街的步道時,結識了跑馬拉松的知名好手林觀芝,他是退休後開始跑步而跑出興趣,很積極參與國內各大馬拉松賽事。(延伸閱讀:跑步跑出「鐵腿」?DIY按壓穴道來緩解)他70歲的時候,他的女兒看到爸爸這麼喜歡跑馬拉松,就資助他參加國外的馬拉松比賽。他第一次到國外參賽後,更著迷參與賽事,因此每年都報名參加國際性的馬拉松,到75歲時已經取得象徵馬拉松甜甜圈的世界六大馬拉松獎牌了。他今年已經78歲,在國內各大賽事仍可見到他身影。(延伸閱讀:想參加馬拉松,如何自我訓練?) ㄧ年半完成小百岳我以前的同事,前健保局局長戴桂英在65歲時退休,當時她的運動嗜好主要是登山,也完成許多座百岳。她先生相當熱衷跑馬拉松,因此鼓勵她一起陪跑。從陪跑5公里開始,她逐漸增加跑步距離,經過了五、六年,原本只能參加親子組、健走組的她,變成完成了100個半馬,並且參加過20、30場全程馬拉松,而且還經常獲獎。幾年前,她先生完成百岳之後,想要挑戰完登台灣小百岳,邀她一起參加,自此開始他們跑遍台灣各地、甚至到金門、馬祖、澎湖、蘭嶼等地爬郊山,很有毅力與鬥志,花了一年半時間達成完登小百岳的目標。問她,接下來的目標呢?她說:「就再完登一次小百岳吧!」(延伸閱讀:50歲後爬山,怎麼避免上下坡吃力?)活力樂齡 人人做得到上述分享的都是我身邊朋友的真實故事,他們都不是什麼體育好手,多是從40、50、60歲才開始接觸戶外運動,因為不同的動機像是樂趣、生病後要復健、覺得自己太弱要雪恥、或自覺要保持體力而開始運動,加上有同伴的引導,進而成為能持久、終生的興趣。所以,我們不能只把「健康」當作目的,它只是一種手段,最終應該是要過著享受能走、能跑、能騎、能划……,擁有樂在其中的嗜好、有品質的生活。不論是否有身體健康問題或生活上的其他困難,不需要是天選之人、也不需要具備特殊才華,只要願意開始學習、有意志與毅力,追求活力生活,人人都做得到!(延伸閱讀:倒退走舒緩退化性關節炎?醫師更建議4項改善膝痛的運動)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6-11 養生.抗老養生
與老化奮戰最後機會!專家:70歲養成的習慣將解救以後的人生
為了健康度過長期的老年時光,最重要的關鍵取決於80歲之後是否也能保有健康的大腦功能。同時,70歲時所具備的運動能力要如何繼續維持下去,也是很重要的一環。70歲的生活方式,大幅左右80歲後的人生。關鍵就在於70歲的生活方式。75歲之前就罹患失智症或需要別人照護的比率尚不到一成,只要沒有意外受傷,或罹患重大疾病,應該就可以過著跟中高齡時相去不遠的生活。只要在這段人生最後的活躍期好好努力過日子,無論是身體或大腦都能常保年輕,而且還可以延後自己需要別人照護的時刻到來。為了順利迎接健康的80歲人生,70幾歲的這段時期可說是非常重要。現在由於抗老醫學的進步一日千里,即使到了70歲依然能維持跟以往年輕時相差無幾的外貌。但是,這頂多只能維持到80歲左右。只要一過了80歲,每個人都一定會變老,因為人類不可能完全停止老化。「百歲人生」就在我們的眼前,我認為今後的「老化」應該可以區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70幾歲時「與老化奮戰的時期」,第二個階段則是80歲之後「坦然接受老化的時期」。80歲後應坦然接受老化,拚命對抗只會帶來挫折。無論再怎麼抵擋老化,進入80歲之後,每個人都必須得接受老化的到來。要是永無止境地追求年輕、拚命對抗老化,最後只會備感挫折而已。到了80歲或超過85歲之後,日常生活中需要受到別人幫忙的事情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多。這個時候,就應該坦然接受自己已經老去的事實。大家不需要在過了80歲後就對於衰老的自己感到失望、厭惡「老化」。不如反過來想,自己並沒有因為重病而殞命,也沒有遭逢意外才能好好安享天年,現在才得以面對老化這件事。另一方面,在70幾歲的這個階段則還是充滿活力,還可以持續對抗老化的時期。在70幾歲這個階段為了活得健康有活力而付出努力,還是能獲得一定的效果,我認為這樣的努力很有意義。不過,如果你希望到了80歲依然可以常保健康活力,維持生活品質,身體能在某種程度內自由活動,頭腦也維持清晰,70歲就是尚且能與老化奮戰的最後機會。這段期間內每一天所付出的努力,都會大幅左右你80歲之後的人生。不讓自己喪失活動能力,盡可能避免「意願降低」。過了70歲後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繼續使用身體、大腦及目前所擁有的能力。只要在70幾歲這個階段有意識地持續運用自身能力,到了八、九十歲後,便能延後需要別人照護的時刻到來。首先,為了不讓自己喪失活動能力,一定要盡可能避免「意願降低」,並活化額葉及男性荷爾蒙。在維持行動意願的同時,對於70歲長者而言,「養成習慣」持續運用自身能力也非常重要。為什麼對於70歲長者而言,「養成習慣」非常重要呢?因為大多數人都會在70歲左右正式從工作場合宣告退休。如果一個人有在工作,就算只是例行公事,身體也不得不進行各種活動,但要是一旦退休之後,就沒有理由繼續活動身體、運用大腦了。也就是說,如果在這個階段沒有刻意養成習慣活動身體、運用大腦,就沒辦法再持續使用運動及大腦功能了。在70歲養成的「習慣」,將會解救以後的人生。此外,過了70歲後養成習慣之所以重要的原因還有一項,那就是在70幾歲開始從事的習慣,過了80歲後也能持續下去,對往後的一輩子都能有所助益。舉例來說,如果在70幾歲時有刻意每天出門走路,養成散步的習慣,到了80歲後也能繼續維持下去。如果在70幾歲時能下定決心要游泳或爬山並養成習慣,那麼這樣的人即使到了80歲,應該也能保有一定的體力。之後就算沒辦法再繼續爬山,也可以找到其他活動取代爬山,光是這樣就肯定能一輩子持續活動身體。不只是運動,像是觀賞舞台劇、繪畫、下棋、吟賞俳句等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若能在70幾歲時養成習慣積極參與,過了80歲之後也幾乎不會突然中斷這些活動。要是在70幾歲時什麼都沒做,到了80歲後要再培養新習慣可說是難上加難。因為身體功能在70歲時就會開始下滑,想要從事新事物的意願也會更加低落。正因為如此,一定要趁著身體功能與行動意願還接近以往時,養成新的好習慣。只要在這個階段意識到養成新的好習慣,就能讓自己到了80歲後也能保有健康活力。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21 焦點.健康知識+
吃銀杏補腦抗失智?多看綠色植物能護眼?醫揭關鍵重點
「吃銀杏能增強記憶力、延緩失智?多看綠色植物真的能護眼嗎?」隨著網路科技發達,若民眾遇到疑難雜症,只要關鍵字一搜就出現應有盡有的答案為大家解惑,而網路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醫療資訊,這些深植人心的觀念,又都是正確的消息嗎?以下醫師親自解答2大「常見醫療迷思」,以及提醒真正該注意的重點。 民眾常見誤信醫療迷思,事小倒是對自己身體無害頂多沒什麼功效,但萬一事大當心連自己健康都賠進去!若想做好身體保健,護腦護眼預防退化,其實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做起,比起吃進許多健康食品更重要。吃銀杏能增強記憶力、延緩失智? 曾幾何時,只要開始忘東忘西、記性不好時,難免會聽到旁人說「該吃銀杏了!」不過吃銀杏真的能預防記憶力衰退嗎?萬芳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黃怡臻表示,據國內外研究皆指出,銀杏果實或是銀杏葉萃取物,尚未被證實有減緩癡呆及強化記憶力等效用。 她說明,銀杏葉萃取物雖然可以促進神經細胞增生以及抗血栓、氧化的作用,但是用於認知功能改善和預防退化並沒實質幫助,因此銀杏葉萃取物只能說是保健食品,若病人需要延緩失智症,仍要借助相關藥物緩解。而銀杏葉萃取物在台灣被列為處方用藥,只有銀杏果可添加在食品裡,但無法單獨使用,不過民眾仍可在國外旅遊時購入含有銀杏葉營養補充品,黃怡臻提醒,民眾如果想購買銀杏葉萃取物保健食品時,應先和醫師討論避免和其他藥物重複或交互作用。 最後她也建議,預防失智症可以從日常生活做起,飲食上盡少攝取太油膩和糖分的食物,維持規律作息,定期安排休閒活動如,閱讀、繪畫、散步、跳舞,與人社交等習慣,從事可增進腦力的運動,促進大腦血液循環,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多看綠色植物真的能護眼嗎? 現代人生活習慣幾乎長時間與3C產品為伍,久而久之對眼睛的傷害甚劇,因此流傳許多護眼小秘訣,其中多看綠色植物能舒緩眼睛疲勞最為常見,不過真有其事嗎?萬芳醫院眼科醫師江明璇表示,眼睛和綠色的關聯性,其實可以從「可見光」說起。 她指出,在所有電磁波中,波長介於380~750奈米(nm)之間稱為可見光,人類所看到的七彩光譜就在這個區間。人眼睛最敏感的波長是555奈米,對應到正好是綠色的波段,因此人在看綠色物體時,綠色的光波波長較短,容易對焦,所以睫狀肌和水晶體會處於較為放鬆的狀態。 不過江明璇強調,若要達到舒緩眼睛的效果,「距離」才是更重要的方式。她舉例,近處的綠色植物和遠方的天際線,後者可以調解眼睛肌肉到遠端,幫助睫狀肌恢復彈性,因此綠色不全然能舒緩疲勞和預防近視,仍要適時讓眼睛休息搭配遠眺才是護眼的小撇步。江明璇分享「護眼方法6招」,提醒民眾不妨適度調整原先用眼習慣,愛護眼睛從生活小細節開始做起: 護眼6招小叮嚀 .用眼30分鐘休息5~10分鐘 .適時望向遠方,有助於睫狀肌放鬆 .增加戶外活動時間之餘,別忘記眼睛也要做好防曬(戴帽子、太陽眼鏡皆可) .不在暗滑手機;手機及電腦螢幕亮度設定不要過度刺眼或太暗 .每年定期至眼科作視力檢查 .均衡飲食、正常作息,多吃含葉黃素、玉米黃素的食物,如:大部分的深綠色及黃色蔬果(綠花椰菜、菠菜、南瓜、玉米、奇異果等)【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0290.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21 退休力.自在獨立
退休後如何不成為另一半及家人累贅?楊聰財:備好「4老」
70多歲的吳伯伯,60歲從職場退休後,常獨自一人到處旅遊,早年與妻子離婚的他,常換女友,平時最喜歡的娛樂就是到舞廳「蹦D」(即去跳迪斯可),但夜深人靜時常感寂寞,一想到兒女都有歸屬,常覺得不甘心,認為他們擁有的一切都是他給予的,現在也該回饋,因此,他沒事就找兒女碴,經常引爆家庭衝突,原以為退休後生活可溫馨美滿,沒想到卻成了家庭中的不定時炸彈。情緒勒索、過度追求娛樂…退休卻成「最討厭的長輩」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台灣進入高齡社會,沒有足夠的認知就退休的人,比比皆是,成為兒女嘴中最討厭的長輩。不管是情緒勒索,還是過度追求娛樂,背後都是這群退休後的人們失去生活重心的表現,對周邊人的要求,都是他們找尋生活重心的浮木。退休等於是人生的重大轉捩點,不過,許多人認為退休等於享清福的開始。楊聰財說,有太多人沒有認清退休應該要先做好準備,反而每天期待退休的到來,退休後的前半年通常都是快樂且無憂的,等到半年過後,各種課題才會接踵而來。楊聰財認為,退休是人生轉捩點中「最具挑戰性」的變化,過往面對生活的變動,學生時期的失戀、考試挫敗、家庭失和等,都有機會可以轉移注意力,不去正視問題本身。屏除受教育的時間,職場算是人們花費最多時間的場域,包括婚姻有問題也可以逃到工作,工作常是逃避問題的避難所,而退休則是逃避工作的最終站,工作上的不滿意,都推到「等到退休後就沒事了」。(責任編輯:葉姿岑)如果過去人生的生活重心,是用「逃避」的方式面對,並高度期待退休將會有美好世界的方式面對退休,一定會面臨到退休後失去生活重心的難題。楊聰財說,退休後若情緒開始焦慮,或空虛寂寞感導致憂鬱都是警訊。有些人會情緒勒索兒女沒事找碴、有些人開始管另外一半、有些人捻花惹草無節制追求欲望、有些人則懶散在家只懂得看電視,長期下來,都會增加憂鬱症發生的機率。退休準備:老友、老本、老狗、老伴避免下半輩子成為「討人厭的老人」,楊聰財認為,得先找到退休後的生活重心,思考過去在職場上的競爭感,是不是自己喜歡的,退休後能夠捨棄這種競爭嗎?如果不能捨棄,退休後可以從哪些地方獲得?如繼續擔任公司顧問,或嘗試做其他的工作,如果討厭工作,可以靜下心找尋退休後可培養的興趣,或找尋新的挑戰,如跑馬拉松、烹飪、繪畫、一人旅遊等。楊聰財表示,退休後的人生不可能在退休那一天就變得完美,未來的每一天是奠定在今天與過去,要有好的退休生活,得提早準備,包括金錢、健康、人際關係、心靈滿足及自我成長等面向,與任何的人生階段都相同。尤其退休後的人際關係非常重要,很多人退休後就變成「老宅男/女」,待在家不出門,久了生活就會變得狹隘,也會增加失智症的發生。楊聰財的友人,有人退休後,積極參與擔任志工,活出不一樣的生活方式,也有些人追求年輕時沒有辦法完成的夢想,如組樂團等。這些都需要提早規畫,如果等到退休後,才發現生活不如想像中的美好,又沒有察覺並做出改變,常常就會成為家人的拖油瓶,被討厭的老人。
-
2023-04-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書寫反思與感恩,帶來更快樂的生活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回應過去數週有關臨床醫學的教與學的文章。一位一般醫學住院醫師因為看到過去他指導過的醫學生追憶他們共同照顧過的病人,有感而發寫出他對這位已經過世的病人的祝福。兩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臨床資深醫師分別寫出他們為何鼓勵醫學生書寫他們照顧病人的心得。一位引述心理學文獻,闡述由書寫反思、感謝之後可以使學員油然而生感恩之情,而帶來更快樂的生活。一位引述「敘事醫學」的醫學教育文獻,強調在臨床醫學的學習階段,養成「專注」、「書寫」與「建立醫病密切關係」是訓練醫學生成為良醫的好方法。延伸閱讀:醫病平台/Bon Voyage,祝您順風多年來引導實習醫學生、實習醫師與住院醫師討論並反思人文方面在醫療照顧的角色,我們會注意到學員的個性、溝通能力,與病人及家屬的特徵,相互交映。我們也會建議學員把照顧病人的經驗寫下來,寫的過程中會有回響,也有新的整理、分析,並發現未想過的看法。但是,有的學員會覺得有壓力,在百忙中再加新的功課,對將來醫學生涯、實際臨床工作及病人照顧上,真的會有幫助嗎?我們倡導「做中學」,但這過程中,他們真能找到人生的價值與樂趣嗎?張同學的文章在這方面有些回應。他對藝術(繪畫)、舞台有興趣,他寫這兩篇很生動的文章,剪接一幕幕的場景,道出故事的主角(病人)的內心感受,加上他自己的感動,如畫、如詩。他有所學習,病人與家屬也有感受關心。他也心存感恩。在第一篇文章「那些捨不得離開的愛」中,他與同事互動時會回想「(過去)照顧(病人)的點滴」,也會去想到病人過世後,「他的妻子過得如何?」。能夠在反思中,領會「放下總是很難的吧」,也會回想:「我想像著那又哭又笑的面容,只但願那些捨不得離開的愛都能保有溫暖,讓分隔人世與天國的人們記得彼此的存在,來生再聚。」他的另一篇文章,描繪出一位末期癌症病人在「她最脆弱的時候」,還是很「頑皮」幽默,並維持她身為一位手作娃娃老師的身分,也喜歡畫畫;他引導她在住院時運用色鉛筆。他也記起自己曾與病人分享,各人都有面對恐懼和徬徨的時刻。病人也回應:「我們都在面對人生的難題呢。」病人也因此更能深一層回憶她傷心的生病過程,有所療癒。張同學最後要「謝謝那些愛與勇氣們,讓我們在成長的路上變成更好的人」。他最後表達他對病人的感謝。也樂意分享他這些珍貴的臨床經驗。我們常鼓勵學生能反思,探索病人與自己的內心,從中提升自己。這學習要花時問,會有壓力。孔子要人「三思而後行」,曾子也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層層的心力付出,如何尋得樂趣?有很多心理學上的研究,發現感恩與真實的快樂有直接的關係。有一個研究,由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勞勃·艾蒙斯博士(Dr. Robert A. Emmons)與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大學的麥克·馬可拉博士(Michael E. McCullough)主持,他們要三群受試者每週書寫一個特別的題目:第一群書寫在這週中覺得要感謝的事;第二群書寫這週中每天叫人煩躁的人或事;第三群則書寫這週中影響他們的事,不論正面或負面。十週後,第一群受試者變得更樂觀,覺得日子好過多了。最有名的研究是正向心理學的主導者,美國賓州大學的馬丁·賽利斯曼教授(Martin E. P. Seligman)的研究,他要受試者做各種回憶。有一週他指定受試者寫下自己要感謝但從未表達謝意的信,並親自把這信交給要感謝的人。結果,參加此研究者的快樂指數立即大幅上升,而這情緒的改善維持了一個月以上。我們期許這些醫學生、實習醫師與住院醫師們,將來在漫長的醫學生涯中,不忘對病人及周遭的人、事常帶感恩。如此雖然有辛勞,但也有成長,更有持久的身心健康與快樂。
-
2023-04-05 養生.抗老養生
變老不用害怕!老年醫學專家教你如何預約一個優雅的老年生活
您是否害怕「變老」?其實,老化,並不是以年齡來做判定。因為每個人老化的速度,會受到基因、環境、生活方式等因素影響,同樣年齡,有人生龍活虎,也有人老態龍鍾。既然年齡增長無可避免,無論您現在幾歲,都可以先預約一個優雅的老年生活。內政部統計顯示,110年台灣人平均壽命為80.86歲,以法定退休年齡65歲來看,多數人在退休後還有很多寶貴且充餘的時間可運用,因此,從生活中找到新的意義與重心極為重要。首先,在平時休閒活動中,建議每個人從年輕時就開始培養自己的喜好與興趣,在健康狀況允許下,持續這項休閒活動。到了退休後,有充裕時間可以培養更多嗜好,無論是動態的運動、爬山、旅遊,還是靜態的閱讀、繪畫、養寵物、宗教活動等,廣泛地接觸學習,可為生活帶來挑戰、樂趣與成就感。老人家最好的活動就是「運動」,運動的好處非常多,包括:讓身體機能更好、控制或預防三高、減緩肌肉量的流失、增進身體的柔軟度及平衡感、降低跌倒風險等,若有同好一起運動,不但有助於運動習慣的持續,更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激發快樂荷爾蒙,使身心更健康。有時老人家說:「都這麼老了,學這些做什麼?」過去我們容易被既定的「實用」或「有用」的價值觀框架限制,但其實大腦需要不斷接受新事物刺激,透過學習及練習,激發出更多正能量,而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成就感,往往超越原本以為的價值,對於身心都有正面影響,只要願意勇敢跨出腳步,便能擁抱終身學習。年齡從來都不是限制,沒有什麼是老年人適合或不適合的活動。一位健康的老年人,年輕時可以做的活動,到年老時照樣可以做。曾有位喜歡打高爾夫球的老奶奶,因膝蓋疼痛而無法繼續打球,但因為她不願放棄自己的興趣,在換了人工膝關節後,經過休養與調適,讓她又可以揮桿打高爾夫球了。倘若喜歡爬山的人,當腳力無法負荷時,建議可考慮改為和緩的平地健行或騎腳踏車等,讓腳的負擔較小,並隨健康狀態做調整。如果年輕時沒有什麼休閒娛樂的人,在退休後可以慢慢去開發尋找新的人生目標。尤其3C時代來臨,建議長輩們能與時俱進學習使用電腦或手機,不僅不會造成身體負擔,也可以幫助用腦學習,增進人際間的互動,助益相當大。預約一個優雅的老年生活,最重要的就是心態,保持正向的人生觀、多方面學習,自己活得快樂最重要。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01 醫聲.罕見疾病
龐貝氏症新治療降施打頻率 助病童快樂求學就業
小小身軀穿梭家中廚房,幫母親一起下廚炒菜。就像任何一位國小學童,11歲的姍郁白天上學讀書,下了課就幫忙家務。她還說,最喜歡打棒球和唱歌。很難想像,姍郁出生時即確診嬰兒型龐貝氏症;在接受第二代新治療前,姍郁一週只能上學四天—每週必須騰出一天的時間,回診施打第一代治療藥物,且隨年紀增長,療效越來越有限。 出生即確診龐貝氏症 原有治療療效隨年紀漸減 姍郁出生時哭聲細小、異於常人,醫師當即判斷與心臟問題有關。經抽血檢查,確診為龐貝氏症。姍郁母親說,聽到醫師宣判從未聽過的病名,實在措手不及,「心裡想說,該怎麼辦?」好在龐貝氏症第一代治療已在2005年通過罕見疾病用藥認定,並納入健保。然而,姍郁上學後,第一代治療的限制也逐漸顯現。 「上學的時候很容易疲倦想睡,念課文、劃重點的時候,都跟不上大家。」姍郁童言童語地說。母親則表示,第一代治療使用多年後,觀察到姍郁體力維持時間明顯縮短,每天昏昏欲睡,出門一、二小時就發睏,上學時間亦無法接受物理治療、職能治療作為輔助。後來在醫師建議下,改為每週回診治療。 然而,每週回診一次不僅在體力改善方面成效有限,還讓姍郁面臨同學的質疑,「為什麼常常不來上學?她都跑去哪裡了?」母親說,由於每週五天的學習剩下四天,學業方面也落後同儕。 龐貝氏症第二代治療藥物今年四月納入健保,可用於六個月以上的龐貝氏症病友。使用第二代治療後,母親觀察到姍郁體力變好、較有精神,一整天在外活動也沒問題,睡覺更安穩一點,也會幫忙做家事、搬重物,「其實姍郁很有力量,治療過後,可以幫忙提重物,還會協助處理家事。」看著姍郁體力恢復,母親甚感欣慰,也期待未來姍郁學業成績能夠提升,並慢慢學會自理生活。 姍郁的主治醫師、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暨小兒部主治醫師簡穎秀表示,龐貝氏症是酵素缺乏所致,患者因體內肝醣無法分解、堆積於肌肉中,造成肌肉細胞死亡或受損;心臟肥大、四肢無力及退化,係龐貝氏症常見症狀。 醫:第二代龐貝氏症治療強化吸收效率、增肝醣清除能力 簡穎秀指出,酵素補充治療是龐貝氏症的治療武器,分為第一代與第二代治療,兩代治療機轉相同,惟第二代治療吸收效率較佳,故患者轉用新療法後,使用劑量降低仍可維持相同治療成效;使用第二代治療清除肝醣能力亦有所提升。 此外,簡穎秀說,使用第一代治療時因藥效無法維持,患者需每週回診治療;第二代治療僅需兩週施打一次,大幅減少患者日常生活上的不便。她指出,不少患者表示,使用第二代治療後,走路跌倒次數減少,疲憊感也降低,更有力量面對生活。 龐貝氏症又可分為嬰兒型、晚發型,其遺傳模式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若父母均為帶因者,其子女有四分之一的機率會罹患龐貝氏症。晚發型病友小捷,十四歲時因背部疼痛就醫,確診龐貝氏症。 因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小捷的病情獲得控制,還在大學時爭取遠赴日本美術名校就讀。旅日初期,重大傷病審核手續仍在進行。為了不讓肌肉因治療延後而再度退化,小捷每二週回台治療。為了降低返台對學習及生活的影響,她一下飛機便奔赴醫院,約八小時的治療時間結束後,在機場附近的膠囊旅館窩上一晚,就匆匆搭機回日本。 晚發型龐貝氏症病友小捷 及時治療還赴日求學 有如針線般來回的生活,維持了數月,直到取得在日本接受治療及藥物給付的許可。對於喜愛藝術的小捷而言,罕病的枷鎖不足為懼,她要透過繪畫替自己的人生上色。如今,24歲的小捷已學成歸國、就業,個人網頁上一幅幅電繪作品,相當專業成熟。她呼籲病友及早接受治療:「當代醫療已可預知罹病後的病程進展,希望龐貝氏症的病童,都能夠趁肌肉尚未衰退的時候趕快接受治療。」 病團:第二代新治療改善生活品質,病童長大將貢獻社會 台灣龐貝氏症協會理事長鄧慧娟表示,目前台灣龐貝氏症患者全台共約九十人,且均已開始用藥。她表示,受惠於新生兒篩檢制度,嬰兒型龐貝氏症患者出生後,一經篩檢即可用藥,避免患者面臨肌肉退化。鄧慧娟表示,患者均期待第二代新治療能夠改善生活品質,讓病童順利成長,未來更有機會貢獻社會。健保署則指出,對於龐貝氏症患者而言,新型藥品確實能夠改善生活品質,也深感其生命不能重來,承諾對於癌症、罕病患者,健保署將「盡量給他們最好的機會。」MAT-TW-2300211-1.0-03/2023
-
2023-03-26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讓植物陪伴你
八年前父親失智確診,我為他報名參加延緩退化的瑞智學堂,開始不時帶回各種作品--------有時是八開大小的蠟筆畫或水彩畫(見圖),有時則是手工裝飾的小盆栽、押花點綴的相框,或是用紅豆、黃豆、綠豆等不同顏色、觸感的豆子層層填入長型玻璃罐--------隨手擱家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可愛裝飾。父親上學時間我必須工作,無緣觀察他手作時的反應,但我明白,這些活動無非是運用藝術治療及園藝治療的原理,透過繪畫與植物的生命力,還有植物帶來的五感刺激,改善與調和病人的身、心、靈。近二十年來,台灣的園藝治療廣泛運用於失智、安寧、精神照護等醫療場域,以及社區長照、特殊教育和矯正機構。由於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一片葉子、一個盆栽,都可做為啟動心靈綠廊道的密碼,通往內心的高山流水,亦可說是「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植物雖不會說話,但也不會拒絕任何人,各個族群都可以透過植物連結,帶出個人的情志。即便是監獄裡刺龍刺虎的受刑人,都可能因為母親節前夕園療課程的一朵康乃馨,觸動深層的情緒。現代人生活,有越來越集中都市水泥叢林的傾向,初聞園藝治療,常反射性問治療師:像我這樣的黑手指,種什麼死什麼,如何從植物得到療癒?聰明的讀者,其實已從前文發現,園藝治療不僅止於栽種植物。但人們基於喜愛,加上銷售人員極盡鼓吹能事,確實常從花店、花市帶回各式各樣的盆栽,毫不考慮居住處所通風、日照等物理條件。韓國植物學家申惠雨就提醒這些所謂的「黑手指」,市售盆栽幾乎都長在水土不服的環境中,因為它們多是來自熱帶,甚至沙漠地區的原生植物,由於葉片美麗,被包裝成觀葉植物販售。一頭熱買回家,加上欠缺植物基礎知識,就可能發生例如日照不足生長遲緩,甚至冬天把植物放在陽台凍死的悲劇。不甘於植物分類學博士的學院角色,申惠雨在首爾一處社區複合文化空間,開設了「植物諮商室」,歡迎社區大小朋友前來,聊任何有關植物的事。她整理對話,發現談話的主題常常朝向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例如生活中的煩惱分享與尋找人生答案。申惠雨不諱言,前來諮商的社區鄰居認識了植物,她卻從形形色色的諮商者身上學到人生。不同於一般心理諮商,談話之餘,植物學家會安排一段一起觀察植物的時間,我相信許多「心內話」,就是透過植物,在這段難以形諸筆墨的時間形成「超展開」,像是因為採集,植物學家在原生地見過美麗的植物,決定不在家裡養植物,因為她不想身心受到栽種植物的束縛。不過,歷經三年的新冠疫情,許多植物愛好者,甚至專業的園藝治療師都發現,無論是農場或陽台上栽種的保健植物或野草,甚至是向陽的案前擺上數個盆栽,都是進入心靈、通往自然的綠廊道。進一步運用花供、食養等生活中的小小儀式,人與自然,不知不覺間恢復默契,心便安住下來。「以前,感覺我在照顧植物,疫情中,卻是植物接住了我」,這是台灣園藝治療開拓者黃盛璘老師的肺腑之言。【延伸讀物】《園療師的青草生活360度》一卷文化╱2022《鄰居的植物諮商室》先覺文化╱2023
-
2022-11-29 失智.大腦健康
失智症只能預防和延緩 專家曝最能降低患病風險的3大類活動
●多從事休閒活動,可降低17%失智風險●認知活動有助延緩退化,降低23%失智風險●跳舞、打乒乓球等複合式活動,具運動、訓練反應能力、與人互動效果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目前失智症人口已逾30萬人,96%是65歲以上長者,因此預防失智、延緩失智惡化刻不容緩。一篇刊登在八月美國神經學會雜誌的研究顯示,從事休閒活動可以降低17%失智風險,其中以認知活動效果最佳,可降低23%失智風險;體育活動、社交活動分別降低17%及7%的失智風險。國內專家推薦,可從事跳舞、打乒乓球、玩大型撲克牌等有伴又兼具認知或體能的活動,一起化妝也很棒,只要長輩有興趣、能帶來滿足感,就是好活動。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暨銀光學苑主任袁瑋表示,即使年紀大了,腦神經仍有可塑性,就像鍛鍊肌肉一樣,腦神經連結會「用進廢退」,因此認知活動有助延緩退化。運動可以改善代謝症候群、減少心血管風險、增加腦神經營養因子,這些都能保護大腦,減少血管性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發生的風險。人若孤單容易憂鬱,袁瑋指出,長期的壓力和憂鬱對於腦部有害,會造成海馬迴萎縮,海馬迴正是調控情緒和記憶力的重要部位。因此,透過社交活動支持情緒、降低憂鬱和壓力,對大腦有保護作用,可以降低失智風險。台灣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衛福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表示,失智症是漸進性的神經疾病,無法恢復,只能預防疾病、延緩惡化,非藥物治療非常重要。只要長輩願意動,不論是認知、運動、互動都好,目標就是讓他盡量多做喜歡的活動。相較於跑步、看電視這類較被動單純的活動,袁瑋特別推薦複合式的活動,例如跳舞和打乒乓球,不止有運動效果,還能訓練反應能力,也能與人互動;與朋友相約打麻將也優於打線上麻將;參加課程學習編織、烹飪、插花、樂器演奏也是好選擇,這些活動的認知複雜度比較高,還能兼顧社交、娛樂性和成就感。市面上桌遊琳瑯滿目,張自強特別推薦大型撲克牌。大張撲克牌比較好拿,圖和字也比較大,長輩看到這麼大張的牌,通常都很有新鮮感、躍躍欲試。撲克牌成本低、玩法變化多,不論是接龍、分類、配對、加總、比大小、心臟病,規則都不複雜,長輩能玩得很開心、有成就感。大賣場的DM也很好用。張自強說,把DM剪下來,可以讓長輩玩虛擬購物的遊戲,比方說每人有500元額度,分組去買東西,看看買東西誰能買最多;DM上豐富的圖片,剪下來留著,可以讓長輩玩拼貼遊戲、做美術創作。如果長輩近期的事情記不得,但較久遠的記憶還清楚,可以加強懷舊元素,例如年輕時的照片、老歌,讓長輩講故事、唱歌,從事傳統節慶活動,這些都不用花大錢,就有很好的效果。可以發揮創意的方式很多,但找出長輩喜歡的活動最重要。張自強曾引進日本的「化妝療法」,請了講師來,發給失智阿嬤每人一個化妝包,結果阿嬤們打開化妝包就開始動作,根本不需要講師教,就化得不亦樂乎,反應非常熱烈。袁瑋提醒,家人知道多活動有好處,難免敦促長輩要去做,但長輩可能因為退化或情緒等問題,很難踏出第一步,需要家人幫忙,就像幫孩子準備上幼兒園那樣。例如幫他找課程、找伴、陪他搭車、陪他去幾次,這些都能提高長輩穩定參與活動的機會。哪些是防失智的好休閒活動?認知活動:閱讀、寫作、繪畫、插花、化妝、編織、唱歌、玩桌遊、演奏樂器、製作工藝品。體育活動:散步、跑步、游泳、打球、跳舞、瑜伽、騎腳踏車、使用健身器材。社交活動:涉及與他人溝通的活動。例如參與課程、加入俱樂部、志願服務、探望親友、參加宗教活動。
-
2022-11-24 失智.像極了失智
退休後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醫師提醒注意失智症早期症狀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彭詩惟今天說,失智症早期常見症狀是短期記憶力衰退,但與「健忘」不同。健忘者經提示可能會想起來,但失智症者存取記憶的地方已壞掉,難再想起。民眾從生活習慣和社交活動著手,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會,打造幸福的老年生活。退休後漸漸感到力不從心彭詩惟為70多歲王姓婦人看診,主訴退休後漸漸感到力不從心,連最喜愛的書法、繪畫也興致缺缺。家人近一兩年也發現她記憶力似乎大不如前,所以才來看診。經過安排心智功能檢查及一系列評估後,確定王姓婦人罹患阿茲海默症。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持續攀升彭詩惟說,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65歲以上人口,每13人有1名失智者,80歲以上提高到5人有1人失智,因為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未來台灣失智症人口將持續攀升。失智症以阿茲海默症為大宗,另外還有血管性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及頭部外傷、腦腫瘤等因素導致。阿茲海默失智症雖然不可逆,但可依醫師評估及需求使用藥物「乙醯膽鹼酶抑制劑」、「NMDA受體拮抗劑」,延緩阿茲海默症退化的速度,也可嘗試懷舊治療、音樂治療、藝術治療或認知訓練。失智症早期最常見症狀為短期記憶力衰退彭詩惟表示,失智症早期最常見症狀為短期記憶力衰退,比如說常常忘記東西放在哪裡,重複詢問相同的內容,與別人約好的聚會,或才剛講過的事情也會不記得。其他可能症狀包括對原本勝任的事漸漸感到力不從心,言語表達困難,判斷力減弱,出門會害怕迷路或個性改變等等。國際權威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2020年研究顯示,改善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可望延緩或降低40%以上的失智症發生率。彭詩惟說,改善作法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控制,加上生活型態調整,如戒菸、控制飲酒、多運動、避免肥胖,同時保持心情愉快,學習新事物等等。從生活習慣和社交活動著手,大大降低罹患失智症機會彭詩惟提醒民眾從生活習慣和社交活動著手,就能大大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會,例如參加社團、當志工、保持愉快心情與健康飲食。民眾也可參加政府或民間團體辦理的相關講座和活動,或是閱讀相關書籍、參加線上課程,提前了解失智症。發現身邊親友出現失智症早期症狀,請儘速就醫讓醫師評估及診治。
-
2022-11-0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三寶爺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偏鄉小鎮的醫者心聲」。一位年輕的醫師來稿,敘述在小鎮照顧兩位老病人,在他們過世前後與病人及家屬互動的溫馨故事。感動之餘,我們邀請一位關心致力於故鄉的醫療服務與改善社區環境長達四十多年的醫界典範分享他的一則感人故事,以及一位中生代醫師分享他由台北轉到台東的心路歷程。希望這三篇文章不只可以感動更多的醫界同仁以及政府單位了解偏鄉小鎮的醫療需求,更能建議培育醫學系公費生的教育單位,鼓勵醫學院提供機會讓學生有機會了解這些捨棄大都市的誘惑,默默行醫助人之典範的內心世界。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類小鎮的晚輩醫師——最純樸的醫病關係三寶爺,93歲,高高瘦瘦,喜歡騎單車在南部炙熱的陽光下,到田裡工作或到新港街面閒逛,皮膚被曬得黧黑,雙肩看似挑著一付人生重擔,背被壓得有點駝,但眼睛不時流露出不服輸的眼神;他罹患心律不整症,有時心跳太慢引起胸悶,心臟血液輸出不足而暈厥,長期在另一所醫院心臟科拿藥治療,只有小感冒或小外傷時才會到我診所,並不算是我的老病患。我跟他結緣,大約二年多前開始。2019年,在新港開業近40年的我,看到政府的長照2.0,只照顧能到據點,卻忽略行動不便獨居在家,但真正需要被照顧的長者,於是將本來作為苗圃,供新港文教基金會義工社區綠美化的綠園,改成「新港素園」,建構包括失能、失智老人、身心障礙及新住民等需求導向的社區照護據點。九年前,三寶爺的太太過世後獨居在家,在台中市大學當教授的二兒子,看到他心跳過慢引發胸悶愈來愈嚴重,加上聽力每況愈下,馬路上騎單車聽不見後面啦叭聲太危險,想申請外籍看護工,但是,三寶爺自認好手好腳,從小節省慣了,死也不肯,沒有辦法,上網找到新港素園,我才和三寶爺結此緣份。「新港素園」佔地大約400坪,類似喘息服務的照顧方式,以戶外活動為主,另外,附設養雞及自然農園,可在參與及懷舊中,活化記憶並體驗生命的樂趣;素園位處新港街面,走路、坐電動車或推輪椅皆可到,目前大約照護三十多位長者,最老的100歲,平均有83歲,坐輪椅者來約有七、八位。我之所以成立素園,是因為很多鄉下長者花錢掛健保門診時(比到藥房買感冒藥還貴)常常要求打針或吃藥,若沒有,好像白看了!既然如此,我想引進英國公醫體系「社會處方簽」的概念,針對藥物治療效果有限的疾病:像老化、失智、肌少症、失眠、焦慮、找不出原因的頭痛等等,多花點時間説服他們參與素園的活動,在團體內一起學習、運動、聊天、唱歌、繪畫中,產生「well-being」的感覺,其實是比「味素藥」更有療效。三寶爺住在街面外的村莊,距離素園十公里左右,自己騎腳踏車來回是不可能,又不願意花這筆交通費,最後由他兒子串連素園秘書謊稱政府會派車接送,才解決這問題。從此,三寶爺開始二年來,每天準時到素園「上課」的日子!由於素園的「同學」年紀相仿,臉部皺紋一樣,視、聴及手腳活動力彼此差不多,若帶的老師及陪伴的志工撒撒嬌,很快可以把老同學們圈在一起;但三寶爺的聽力實在太差,反應不來,一開始大部分時間都呆坐一旁;我發現了這癥結,請志工一對一幫忙,才慢慢跟上來。三寶爺參加過八二三炮戰,問他當時的戰況,他臉部本來低垂、縮在一起的皺紋及眉頭,一下子舒展開,眼睛也亮了起來,打開話匣子滔滔不絕地訴說當年的戰況,他總稱自己命大,沒有戰死,但也埋怨政府虧待他們這群真正用生命保護台灣的老兵。三寶爺的心臟跳動一直很不好,上課時偶而發作:四肢冰冷無力,嘴唇變黑,頭部垂下不動,志工很緊張通知我趕快去素園照顧,他總是說不要緊,我已服了藥,等等就會好;醫院醫師建議裝心臟節律器,但他總以為自己吉人天相,能活過八二三炮戰的人,當然不必為了一個小小心臓病再花孩子的錢;他也很能忍,在家跌倒摔斷腕關節,隔天照常「上課」,卻獨坐角落靜靜不動,沒有喊痛,也不吵別人,志工注意到情形不對通知我,發現腕關節已經骨折、腫脹且變形,才送醫院進一步治療。就這樣,在素園的二年多,是他太太過世後人生最自在的日子,每天早上11點左右我到素園和這群老同學打招呼時,大家有說有笑,三寶爺看到我還會主動跟我打招呼,若沒有話題,提到八二三炮戰,他馬上精神百倍。據他當教授的兒子後來回憶,這是三寶爺人生最快樂的一段時光。四個月前的早上,那天太陽比較大,起床後吃完早餐,照常和鄰居談笑,然後獨自到院子拔草,暈倒。發現時,已經沒有痛苦的離開世界了!算起來,三寶爺應該是第五位在「新港素園」「修課」到人生最後幾天的長輩!阿彌陀佛!
-
2022-11-06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用感恩包容一切 穩重面對新的正常
這幾年,世界發生了許多變化。不光是COVID-19疫情突發的混亂,以及全球進入後疫情時代的挑戰,人心、經濟和社會環境早已累積龐大的變化壓力,各種不確定與劇烈摩擦,幾乎沒人能夠躲開。在這樣的時刻,面對千變萬化的挑戰,除了像我在《療癒的飲食與斷食》談到的健康體質需要培養代謝靈活性,我們的心態也需要重新設定,穩重面對新的正常,迎接世界全新的面貌。正因如此,我連續三年透過網路鼓勵全球幾萬名朋友,透過觀念徹底的轉變,一路從身體健康進入心靈的平衡,再將這平衡帶回健康與生活。每天從呼吸、運動、心的提醒,點點滴滴轉化生命每一個角落。從他們的心得與分享,我知道許多朋友已經能從瞬間帶來的外在變化轉回到自己,並透過一種友善、關懷、寬厚而清醒的態度,隨時活出內心的力量與光明。用這種清醒的友善、關懷和寬厚面對自己、面對人生,也自然活出感恩心。16年來,我請長庚生技的同仁再忙都要推廣感恩的活動,今年更新增了「感恩日記」的項目,除了獎勵藝術創作,也支持大家隨時留下感恩的印記。每年都有上萬名朋友參與這項活動,今年也一樣,從幼兒園、中小學生、各年齡層的社會人士、有身心障礙的大小朋友都透過寫作、繪畫、影片以豐富的色彩和感情記下對身邊人事物的愛與感謝、向防疫工作人員致敬及對大自然滋養生命的感念。這麼做,也只是希望幫助更多朋友透過行動、記錄和反思,從身到心再由心到身,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甚至成為一種天性。感恩的心能讓人生處境徹底轉變,這正是在現今動盪的時代,你我最需要做的功課。我們隨時懂得從責備轉向感恩,既為自己的感受、念頭和情緒爭取到一個舒展和釋放的空間,也對身邊的人事物表達最高的肯定和尊重,讓所有的善意和用心得到安放。一個人培養感恩的習慣,即使外在世界千變萬化,仍然可以優雅包容每個經驗,讓一切自己存在,欣賞每個瞬間的美好。看待一切都順眼,而自然用最平和、最圓滿的方式和周遭互動,活得自在,活得快樂,活得平安。
-
2022-10-19 醫聲.癌症防治
可以認命不能認輸!30歲癌友藝術家 攜手企業開啟對「畫」
「你可以認命,但不能認輸,生病後還是可以選擇未來的人生…」走過死亡幽谷的抗癌畫家阿布,在20歲時就罹患惡性的骨肉瘤,第一人生就此死去了。10年後,她精彩的站在自己想要的舞台上,最近她跟行動基因舉辦「希望與約定」畫展,還結合癌症希望基金會舉辦的第九屆彩繪希望之得獎畫作一同展覽,透過聯合畫展讓更多人看見癌友的畫與話。阿布是一位10年前罹患骨肉瘤的癌患,曾在大學時間休學治療,在這段長達一年的治療期間,低潮、憂鬱襲擊而來,但在親友們的幫助下,有了夢想有了目標,「我是被朋友們推著往前進,他們給了我期盼,給了我目標,我才能藉由畫作療癒身心,讓心情平靜。」原本對繪畫有興趣的阿布,在生病期間才開始藝術創作這段期間的畫作,她將朋友們化身為動物主角,有高中好友像頭獅子強大又溫柔的陪伴,也有像牛一般勤奮認真的守護自己,阿布利用畫訴說著自己在生病中,朋友拉她一把有多重要。這次的畫展中除了有生病期間的畫作,也有與行動基因合作過程中,從衛教師團隊那兒得知很多家屬及病友的心聲,這也是她創作的來源,有個生病的小病友就像條尼莫,把治療當做是在珊瑚礁中闖關,仍是在花花世界中充滿生機。行動基因執行長陳華鍵指出,我們基因檢測的公司,衛教團隊在接觸病友及家屬的過程中有太多故事了,而阿布經過十年的抗癌歷程,對癌友們來說是個鼓舞,因此我們與阿布合作,希望將這些故事用畫作呈現出來,撫慰癌友及家屬的心。之前阿布與行動基因已先進行卡片義賣及額外募款,總共籌得43萬元,分別捐給麥當勞叔叔之家及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而此次聯合畫展除了阿布的藝術創作外,也結合癌症希望基金會舉辦的第九屆彩繪希望之得獎畫作一同展覽,透過聯合畫展讓更多人看見癌友的畫與話。陳華鍵指出,任何事都要化行動來執行,我們加強研發,也進行醫療教育,在癌患及家屬部份希望能在心靈上給他們更多的支持。而「希望與約定」在台北捷運中山站藝廊展出,展期從2022年10月3日至10月27日。台北捷運中山站藝廊展出結束後,11月將回阿布的母校花蓮東華大學進行展出,並計畫至北中南的學術單位藝廊持續巡迴。
-
2022-10-08 退休力.自在獨立
第二人生追求成就感、第三人生追求意義感!丁菱娟54歲華麗轉身,找回喜歡的自己
「我覺得人生上半場的第二人生追求的是成就感,到了中場之後的第三人生所要追求的是意義感,就算是工作我也不要以賺錢為目的,而是思考有沒有意義」,影響力品牌學院、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丁菱娟,在其人生高峰期54歲時離開董事長職位,創立新事業,華麗轉身的她,從寫作到集結成書、從演講到輔導創業,將54歲以後的自己當成一個很大的實驗劇場。回想中年時期的「改變」,丁菱娟說,應是源於自己害怕沒法再學習成長吧。「我覺得當時的自己有點位高權重,當董事長十多年、有很棒的團隊、創造不錯的佳績,但我發現內心反而覺得沒有挑戰性,也覺得慢慢需要把舞台讓給年輕人,因此覺得有點揮灑不起來了」。自在生活 不想再為錢做事丁菱娟表示,人大約在50歲時會想很多事情,當時的她思考著,這樣的日子還可以過多久,自己總有一天會退下來,同時也愈來愈懷疑大家尊敬的是自己的頭銜或是個人,「我覺得繼續留在原來的位置,成長的空間會愈來愈小」,有了這樣的想法後,丁菱娟開始規畫並有意識地培養接班人。重視生活儀式感的丁菱娟,在54歲時為自己辦了一場告別人生上半場的演唱會,開啟第三人生。丁菱娟是在離開職場後才問自己想要做什麼事情,「我不想再過朝九晚五的日子,不想再為錢做事」,聽到心底聲音的她,開始盤點還有什麼想做但沒做的事,「除了吃喝玩樂,我還是要有一點工作,只是工作性質不像以前那麼緊張,我希望把人生的自主性抓回來,所以我開始寫作。」丁菱娟發覺透過寫作獲得了很大的力量,除了讓心情穩定下來,也可以落下思考,過程中有助於自己釐清很多事情,「後來出了書《享受吧!50後的第三人生》,其實就是我離開職場後,在沒有職銜光環下,實驗如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開心創作 每年挑戰3任務丁菱娟每一年會給自己三項任務,包括:完成一本書、挑戰一項運動、選擇一處自己喜歡的地方或國家待上一個月,好好感受生活。受到疫情影響,今年的運動與出國任務,也做了些調整。丁菱娟為自己安排了很酷的爵士鼓學習,同時為新創立的影響力品牌學院,新建了一個「CEO品牌體驗俱樂部」的社團。「除了上課,我想帶領大家用體驗的方式,去看看台灣很多很棒的品牌,以及他們的品牌故事,在生活中體驗美學經驗」。如今的丁菱娟,有意識地持續做著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生活過得緊湊而開心。身為暢銷作家、專欄作者,同時也是創業家、創業導師,生活實驗者,她經常在媒體上分享職場工作的觀點,以及活出自我的期許,影響許多年輕人及熟齡人士。她說:「我喜歡一直創作,做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自我突破的過程很開心,做自己喜歡又擅長且可以實踐的事情,一步步築夢踏實、完成自己當初想要改變的改變,我很享受這個過程。」中年改變第一步 了解自己要什麼【聯合報/文/何雅玲】「找到自己、找回喜歡的自己」,是中年很重要的一個命題,而心態則是改變的第一步,談到中年困境與再就業,丁菱娟以自身的經歷與觀察分享,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將心態擺好、有所取捨,有意識地累積自己,有勇氣的踏出第一步,不管成功與否,至少讓自己不留遺憾。人到中年,想「找回自己」的這份心情,其實是強烈的,只是被隱藏了而已。丁菱娟覺得到了中年會比較有自信、體驗也較多,想做自己但沒有勇氣踏出那一步有些可惜。當然,願意踏出那一步的人,有成功也有失敗,但至少人生不會有遺憾,如果想要改變,就要有意識地累積並行動,不要等到無力改變才後悔。如果你還在第二人生,不管還在職、想轉業或被退休,丁菱娟建議多發展自己的第二興趣,不論未來是否可以成為生財器具,至少在生活上會有一些改變。以前的丁菱娟,為了工作每天加班,捨棄了歌唱、畫畫等興趣,連親子關係都有點緊張,「後來我驚覺不能如此,我要去把我喜歡的那個丁菱娟找回來」,她說:「我重新找回我的興趣,我的生命出現了改變,工作時想到即將到來的繪畫課程,那個愉悅的心情讓工作效率更好,沉浸在畫畫時也忘卻煩人瑣事,自己也變成比較有趣的人。」
-
2022-10-08 養生.心理學解密
痛失親人的悲傷,如何渡過? 專家:7招助你面對痛苦走出喪慟期
人們在失去心愛的人之後,面對喪慟的方式各不相同。有人會沉浸在痛苦和其他各種情緒中,有人會盡量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以免被那些排山倒海而來的情緒所淹沒。兩者都沒有錯。事實上,兩者都有其必要。我們無法馬上就走出喪慟,也無法長期承受如此深重的痛苦,而不讓自己喘口氣。然而,我們若不允許自己去感受那種痛苦,就無法走出喪慟。因此,我們要做的是:有時允許自己去感受那種痛苦,有時則去做一些能安慰我們並轉移我們的注意力的事,以便暫時喘一口氣,並為自己的身心充電(Stroebe & Schut, 1999)。我們該如何渡過心愛之人過世後,這段傷心難過、茫然無措而且往往混亂失序的喪慟期?威廉.華爾頓(William Worden,2011)認為在喪慟期間,我們可以做四件事:1.設法接受心愛之人已經離世的事實。2.設法處理自己的喪慟情緒。3.設法適應心愛之人已經不在的環境。4.設法以新的方式與逝者保持連結,同時過好現在的生活。因此,在這段期間,你有必要讓自己好好感受那些情緒。有時那些情緒會不由分說的自動湧現,但你也可以透過主動的方式(例如:觀看一個裝滿昔日回憶的盒子,或造訪逝者的紀念碑)去體會。這樣你才可以將內心的情緒流露出來,並透過談話、寫作或哭泣等方式表達。當你感覺自己需要抽離時,不妨把注意力轉移到某件可以減輕壓力反應的事物上,你也可以使用一些方法讓自己的心神安定下來。至於該怎麼做,並沒有一定的公式,因為每一個人、每一段關係都不一樣,所以喪慟期間的狀況也各不相同。最重要的是你要找到安全的辦法,讓自己在喪慟的情緒過後得以恢復元氣。如果我們在心愛之人過世後,表現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絕不允許自己哀傷,可能會導致幾個問題。其中之一便是,我們需要不斷地努力才能保持這副模樣,為此我們只好讓自己忙個不停,擔心自己萬一停下來,就會被那些情緒所淹沒。於是,我們就會逐漸陷入一個困境。首先,我們會因此無法休息。其次,當那種痛苦太過劇烈時,我們用來壓抑痛苦的手段,可能會傷害到自己以及我們的人際關係。這是因為如果我們和自己的某種情緒失去了連結,就會和所有的情緒都失去連結。一、感受所有的情緒在喪慟期,你要允許自己有各式各樣的感受。包括:絕望、憤怒、困惑,甚至也包括喜悅。心情好的時候,就微笑吧。你可以享受溫暖的陽光照在臉上的感覺,聽別人講笑話時也可以放聲大笑。這都沒有關係。要允許自己再次享受生活。剛開始時你可能會有一些罪惡感,這很正常。但正如你要允許自己感受痛苦,你也要讓自己偶爾開心一下。兩者都很重要。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就能學會一如往常的過日子。這並不代表我們忘了逝者,因為我們和他們之間的愛與連結永遠不會消失。二、每天邁出一小步不要小看每天一小步的力量。如果你連每天站起來洗臉都有困難,那麼就把每天早上洗臉設為你現在的目標。一次只設定一個目標,做自己能夠做到的事,然後再設法往前進。三、不要有任何期待如果你期待自己在喪慟期應該有什麼感受、表現出什麼行為,或應該多久就回復正常,只會讓自己更加難受。我們之所以會有這些期待,是因為過去人們都把有關喪慟的種種,當成一個禁忌話題,從不加以談論。而因為有了這些期待,許多處於喪慟期的人都以為自己不太正常、做得不對,或認為自己太過軟弱,並深感孤獨。所幸有幾位學者在這方面做了開創性的研究,使我們更加瞭解喪慟是怎麼一回事,並知道如何幫助自己渡過這段時期。事實上,我們在喪慟期間所產生的種種感受以及情緒上的起起伏伏,都是正常的現象。由於過去人們都避而不談這方面的問題,才會使我們擔心自己是否做得不對。事實上,我們應該採取一個對自己更有幫助的做法,那便是:疼惜自己,並懷著善意與他人建立連結,讓自己能夠毫無顧慮地表達內心的感受。四、找信任的人表達感受表達感受有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人會很想訴說,有些人則既不願意開口,也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如果你想訴說心中的感受,可以找某個你信得過的人,和他們聊聊。如果你擔心這樣會造成別人的負擔,讓對方覺得不勝其煩(你會有這樣的顧慮是很正常的),不妨直接向他們表明。對方如果是你的好朋友,就會告訴你他們可以做到什麼程度。如果你開不了口,可以用寫的。不管你想到什麼、有什麼情緒,都可以寫下來。這樣可以幫助你釐清想法和感受。唯有設法處理這些痛苦的感受,我們才能走出喪慟。有些人會透過繪畫、音樂、運動或寫詩等形式來表達。無論哪一種方法,只要能讓你安全地發洩並表達自己心中的痛苦,都值得嘗試。如果你不知道該從何著手,就先從你最先想到、過去曾經對你有用、或者你感到好奇的方式開始。如果你沒有治療師從旁指導,為你守住情緒的界限,你便可以透過這類方式來宣洩、並表達自己心中的情緒。有時你要去感受那些情緒、有時則要克制、有時你要面對、有時則要掉過頭去,以便讓身心得以休息。因此,如果你想發洩和表達那些痛苦的情緒,要先建置好安全網,讓自己得以恢復正常。五、記住逝者,繼續生活當你想起已逝之人就感到痛苦,但過著沒有他們的生活同樣也感到痛苦時,可能覺得兩者似乎彼此衝突。也就是說:你一方面需要應付生活中接踵而來的各種責任與義務,但另一方面,只要某個記憶片段在你腦海中浮現,就會讓你無法承受。你希望自己能照舊生活,但也想和他們保持連結,不想將他們遺忘。但隨著時間過去,你會發現這兩種需求其實可以並行不悖。你可以刻意撥時間為逝者舉行紀念儀式,讓你們之間的關係得以延續,另一方面也可以每天活在當下,為自己的未來努力。要走出喪慟,最重要的就是面對自己的情緒,允許自己去感受那種痛苦,並設法安慰自己、支持自己,然後再放下那些痛苦,接受現狀,照舊生活,並設法讓自己疲憊的身心,能夠得到休息與滋養(Samuel, 2017)六、帶著傷痛成長因失去摯愛而造成的傷痛是無法痊癒的。我們不希望忘記自己所愛的人,想讓他們永遠留存在我們的記憶中,並且感受到我們和他們之間的連結,因此這樣的傷痛永遠不會減輕或消失,但是我們可以帶著這樣的傷痛努力生活(Rando, 1993)。許多人在接受心理治療時,都發現這樣的概念對他們頗有幫助。儘管逝者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仍然像過去一樣重要,因此我們還是會因為失去他們而感到痛苦,但我們可以將他們放在心中,讓自己帶著那份傷痛成長,並創造一個有意義、有目標的人生。你可以設法懷念逝者,持續感受你們彼此之間的連結,同時也繼續生活。你將會發現:痛苦與喜悅、絕望與意義,都是生命的一部份,而且你有能力活下去,也能自己走出痛苦的深淵,繼續前行。七、尋求專家協助尋求諮商師或治療師的協助,並不代表你面對喪慟的方式有什麼問題。要渡過這段痛苦的時期,我們都需要他人的協助,但並非每個人都有一個可以信賴或吐露心事的對象。這時,你不妨尋求心理師的協助。他們都受過專業的訓練。你可以放心地向他們傾吐你的痛苦,而他們也會給你一些可靠的協助。他們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的情況,並運用一些技巧協助你安全地渡過喪慟期。同時他們也會讓你對喪慟期間可能面臨的狀況,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並且聆聽你的心聲。他們不會像別人那樣評斷你、給你建議,或試圖為你解決問題。他們知道人必須面對喪慟期間的痛苦才能走出來,而他們的職責就是和你一起渡過這段時期,並且在你需要的時候給你一些指引。哀悼逝者如何走出傷痛Tip:●要面對痛苦才能走出喪慟。●我們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摯愛之人已經不在的日子。●即使逝者的形體已經消逝,我們仍必須設法與他們保持連結。●唯有接受摯愛已逝的事實,我們才能繼續從事那些對我們來說很重要的工作。在喪慟期間,無論你有什麼感受,都是正常的。●只要一次邁出一小步,不斷前進,情況就會有所改變。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社《為什麼沒人告訴過我》
-
2022-09-10 養生.人生智慧
成人一定學得比孩子慢?5個心態與技巧讓熟齡學習事半功倍
編按:不學習,身心老得更快!54歲的美國獨立撰稿人湯姆‧范德比爾特受到女兒的刺激,決定花一年的時間學習雜耍、唱歌、下棋、衝浪、畫畫等5件和他的職涯無關的技能。雖然沒有變成大師,卻讓他久違的感受到學習的喜悅,彷彿一次大腦的高強度訓練。該如何為自己規劃一趟熟齡學習之旅?長大成人以後,有多久沒感受從零開始,學會一件事的喜悅?54歲的美國獨立撰稿人湯姆‧范德比爾特(Tom Vanderbilt),是《連線》雜誌、《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雜誌》等知名報刊的特約記者。工作多年的他,專業能力早已極為成熟。正因如此,他少有機會可以回歸「菜鳥」身分,去學習自己全然陌生的新技能。幾年前,他的女兒出生。看著嬰兒逐漸長大,從站立、行走、說話,以飛快的速度學會許多全新的技能,像是游泳、下棋。身為父親的他,也重新思考「學習」的意義。他決定為自己規劃一年的學習之旅,學會5項有點門檻的技能:下西洋棋、唱歌、衝浪、畫畫、雜耍。這些技能對湯姆的職涯並無直接幫助、很難帶來收入,甚至讓他顯得笨手笨腳──他曾在衝浪時弄丟結婚戒指2次、下棋輸給8歲小孩。一年過後,他並沒有變成棋藝大師或聲樂家,卻從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深刻的喜悅。無論在任何年紀,學習都像魔法般,能讓一個人的生命煥然一新。成人一定學得比孩子慢?無關年紀,找到動機與環境才是關鍵展開這趟學習之旅前,范德比爾特和多數人一樣,擔心自己的年紀會成為學習的阻礙。他在記錄學習歷程的新書《學以自用》(Beginners)中提到,「我的大腦皮質厚度每年都在萎縮。」然而,看著女兒的成長,他開始思索成人學習者與孩子的差異。同樣面對一個全然陌生的領域,為什麼孩子可能學得更快、更好?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孩子有強烈的動機和合適的學習環境,大人則未必如此。他以幼兒為例,學站、學走、學說話,都是生存所需的必要技能。而周遭的大人,包括家長、老師,都會盡可能地鼓勵孩子學習。哪怕只是最小程度的進步,都值得給予掌聲。就算失敗,大人們也會認為:「他們只是孩子,下一次會更好。」然而,成人早已習得生存所需的各項基本技能,學習不再是生命中迫切的任務。范德比爾特以學第二外語為例,「如果把人丟到異國街頭,而且只給100美金,你學會外語的速度一定比舒服坐在家中沙發上來得快。」再者,成人遠比孩子害怕失敗。范德比爾特曾造訪紐約大學的嬰兒行動實驗室。研究人員發現,幼兒在學習走路的過程中,一小時內的跌倒次數可以多達70次。但這些寶寶並不挫折,馬上就能起身繼續往前走。相反的,若成人在學習的第1個小時就失敗70次,很可能會大大降低繼續學習的意願。不僅如此,成人的生活忙碌,能夠花在學習的時間有限。范德比爾特就坦言,雖然他喜歡下棋,卻無法一天花12~13小時研讀棋譜、與人對戰。不像孩子的生活單純,可以全心投入學習。成人怎麼把新東西學好?5個心態與技巧,讓學習事半功倍儘管成人學習可能碰上前述的各項阻礙,范德比爾特仍從自身的學習歷程中,歸納出幾個讓學習更快樂、更有效率的秘訣:1. 不要給自己壓力,OK就很好在這個強調結果、追求成功的時代,人們往往難以接受自己「不夠好」。范德比爾特舉例,英文中「業餘者」(dilettante)這個詞帶有貶抑,其實這個字的義大利詞源「dilettare」,本意是使人愉快的作為──不論結果好壞,學習本身都會讓人快樂。「我們太害怕學一項新事物,卻只有『OK』的程度。」他提到,給自己太多壓力、希望達到完美頂尖的境界,是學習之路上很大的阻礙。他把自己定位為徹底的初學者,反而能夠輕鬆看待錯誤,不被羞恥感絆倒。2. 訂小目標,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在訂定學習目標時,范德比爾特並沒有太大的野心。能實現遠大的目標固然激勵人心,但未能達標的失落感也同樣強烈。他給自己設下幾個不會太難的里程碑,例如雜耍時,先從丟2個球開始,進步到3個球,再來4個球。最終,他還是無法像專業雜耍師一樣,同時丟5個球。但是他並不會感到過度沮喪。選擇自己真心感興趣的領域學習,即使最終表現普通,過程仍充滿樂趣。3. 保持好奇心,搜集資料並紀錄成人學習者的一大優勢,是擁有類推、連結和蒐集資料的成熟能力。范德比爾特提到,他在學習衝浪時,不只是優閒度過在海邊的時光,還會注意到海鳥的遷移模式、對海洋學產生興趣。這些都是過往他未曾想過自己會感興趣的題目。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學習,便會開啟更多扇門。范德比爾特也提到紀錄的重要。他習慣準備一本 Moleskine 筆記本,或者打開電腦的word檔,寫下自己習得的知識。眼見為憑,將抽象的資訊化為實體文字,才能真正根植在我們的腦海中。4. 不只和專家學習,也向同為新手的同儕學習范德比爾特觀察,在學習旅程中,同儕的角色和老師同樣重要。專家固然擁有頂尖的技藝,但他們可能早已忘記當初碰到的關卡,不見得能從新手的角度,設身處地給予建議。相對的,同學的回饋,或許可能切中初學者當下的盲點。他舉例,在畫畫課上,曾有同學告訴他,換支鉛筆,畫面的陰影表現會更好。「如果我是跟現代達文西一起上課,我可能無法理解他在幹嘛,因為他的程度超出我太多。」5. 不心急,成人或許學得慢但學得深范德比爾特指出,孩子雖然學習速度較快,但成人擁有較多學習經驗,能以過往的經驗架構消化新習得的知識,也擅長擬定不同的策略。例如他和女兒下棋時,剛開局時,反應快的女兒通常會占上風。但只要棋局時間拉長,身為大人的他在耐性、策略、評估對手心態等面向都略勝一籌。這也解釋了為何在許多專業運動競賽中,早慧的青少年選手總是令人驚豔,但大多要等到20、30歲才會奪冠。學習的能力,也需要時間熟成。50歲後更該為自己而學!學習是大腦與心靈的最好運動范德比爾特觀察,許多人心中都有一串心願清單,卻遲遲沒有行動。例如,影集《后翼棄兵》讓不少人認識西洋棋的魅力。但是,當他勸劇迷們試試西洋棋時,他們總會說,「我沒有時間。」人們願意花10個小時看完一部影集,卻不願意花同樣的時間學棋。「只追劇不學習,是不會變成大師的。」經歷了為自己學習的一年,范德比爾特不諱言,自己只是在幾個不相關的領域,達到中等的程度。然而,在這個績效掛帥的時代,人們總是太擔心成果的好壞,失去享受過程的能力。到頭來,學習似乎變成另一種讓人喘不過氣的工作。其實,回歸初學者的心情,每一次的學習,都是對大腦最好的高強度訓練。它能喚醒沉睡的能力、開拓我們的視野。范德比爾特提到,在繪畫課過後,他開始留意許多過往忽略的生活細節。例如車廂引擎蓋上流轉的街景細節、橘子皮的質地紋路等。就像嬰兒踏出的每一步,學習能帶領身為成人的我們抵達從未到過的地方,成為自己更好的版本。任何時候,都是開始學習最好的時候!資料來源/New York Times、The Guardian、Chose to Thing原文:工作那麼久,該為自己而學了!54歲美國記者:用一年,找回菜鳥般笨笨但快樂的自己
-
2022-09-01 癌症.癌友故事
乳癌病友蕎安病中學畫! 如今成藝術治療師,開啟第二人生
抗癌之路艱辛難行,但繪畫可療癒身心,乳癌病友蕎安抗癌期間決心學作畫,從慣用憂鬱的藍色到用色繽紛明亮,如今成為一名藝術治療師,為別人帶來正向能量與希望。癌症希望基金會創辦「彩繪希望」活動,今年第9屆收件數突破以往,215幅參賽作品挑出29件獲獎,今天起在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南杏藝廊展至9月30日,乳癌病友蕎安因為繪畫開啟第二人生,從病人的身分變成助人的藝術治療講師。蕎安過去是馬拉松跑者,長年參與比賽,2016年參加日本明古屋女子馬拉松前,意外發覺罹患乳癌,之後對生命有不同的體悟,從小就愛畫畫的她,因工作忙碌一直沒能正統學習,這次決定用有限的生命學習繪畫,弭補缺憾。她報名了油畫班,作品獲得定,工作的Pizza店借她的畫作展示,有顧客甚至想出價買,有次高醫員工在Pizza店看到她的畫作,進而得知她是名乳癌患者,於是邀請擔任醫院築夢中心老師,指導思覺失調病患透過繪畫進行藝術治療。蕎安透露,剛罹癌時她的畫多數是深藍色調,這一年顏色轉變明亮,也透過繪畫幫助別人。高醫院長鍾飲文說,醫院坐落在十全跟自由路口,象徵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照顧,也希望病人和家屬免於病痛,得到身心靈上的自由富足,期許這次繪畫展覽能給予病人持續抗癌的勇氣。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則表示,基金會舉辦繪畫比賽多年,透過繪畫,有病友獲得心理調適,也記錄下抗癌歷程。中秋節將至,大同醫院院長傅尹志也準備健康點心禮盒贈送給癌症病友,收到的禮盒的病友們都開心不已,紛表示院方讓人很窩心。
-
2022-08-28 失智.大腦健康
打麻將能預防失智症嗎?專科醫師教你正確的預防方式
隨著人口老化,國內失智症人數逐年增加。醫師表示,失智雖無法治癒,但如能早期發現,能延緩病況惡化;另外也可透過飲食、運動等方式預防失智症的發生。忘東忘西就是失智?須從記憶、能力和精神個性判別。一般人想到失智,最常聯想到的症狀就是「記性變差」。但是人一忙起來,往往出現忘東忘西的現象,而早期失智的症狀也容易被誤以為只是一般的老化現象。究竟如何分辨只是單純記性差還是失智?新光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子洋表示,主要可從三個面向來判斷,包括記憶、能力和精神個性。劉子洋說,記憶力衰退最常見是丟捷運卡、忘記鑰匙等,雖然都是小小的事件,但如果不斷重複發生,可能就是警訊。但失智是長期緩慢退化的疾病,很難定義一周或是一個月內發生「忘東忘西」的頻率,因此可以搭配能力和精神個性出現變化加以判斷。而能力變化通常依據患者本身擁有的技能來判斷,例如原本很有理財頭腦的人,一再出現算錯錢、搞錯金額的狀況;或是原本駕駛能力很好的人,開車和停車空間感變差,都可能是失智的前兆。另外,個性改變,如原本脾氣很好卻變得常常發怒,也需要注意,早期就醫、治療。女性患者多於男性?相關研究仍不明確。依據健保統計資料,110年失智症病人總就醫人數,男性11萬7,897人、女性17萬9,100人;新診斷的失智症就醫人數則為男性2萬1,598人、女性3萬669人;女性人數都多於男性。劉子洋表示,對於失智症發生的原因有很多說法,確實有些研究會比較男女人數差異的原因,但針對荷爾蒙治療的研究並未看出顯著差異,因此未針對性別進行疾病預防。國泰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廖品雯則表示,失智症發生的原因尚不明確,但失智症是漸進式而非突發的病症。而且雖然發生原因不明確,但許多研究仍指出,少動腦、缺乏運動、三高等血管相關問題、聽力退化、年齡、遺傳等,都是可能的危險因子。依個人興趣找動腦方式,不必非得學打麻將。而40歲後腦部就會開始退化,必須趁早養成良好的運動和飲食習慣,尤其若家中有失智症病史者,更要「超前部署」預防。廖品雯表示,如果能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包括正常睡眠、規律運動、控制三高問題等,確實能夠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另外,維持社交、動腦的活動,主動學習新知也有助於預防失智症。不過針對坊間常說「打麻將」可以預防失智症的說法,廖品雯說,促進大腦活動的方式很多,每個人的興趣、個性不同,「不是只有打麻將可以預防」。若為了預防失智而逼迫他人從事不喜歡的活動,反而會造成壓力等反效果。多運動、學新知、地中海飲食,都要「持續」才有效果。最好的方式是依據個人的興趣,從事唱歌、看書、繪畫、寫書法,甚至打電動、手遊都是很不錯的方法。但廖品雯提醒,看電視是「被動」吸收資訊,和繪畫、打電動等「主動」產出的活動不同,不是好的預防方式。除了運動、主動吸取新知外,劉子洋也表示,研究發現採用「地中海飲食」的人較不易罹患失智症,因此普遍認為此類飲食方式有預防效果。劉紫陽說,地中海飲食以五穀類作為主要澱粉來源,多食用新鮮蔬果,並搭配橄欖油、堅果、深海魚類等油脂和蛋白質。而不論是運動、飲食或是吸收新知等活動,最重要的是培養並「維持」,才能有預防效果。
-
2022-07-28 名人.陳亮恭
陳亮恭/梅花不提前世繡
日本和菓子職人水上力,被英國權威美食指南《Where Chefs Eat》評為全世界頂尖五名廚師,連以馬卡龍為傲的巴黎點心師傅,也評論水上力的和菓子令再好的馬卡龍都味同嚼蠟。水上力出身和菓子世家,從小耳濡目染在麵粉堆與和菓子模具中長大。他獨立外出學藝,在京都和名古屋的老店學藝五年,然後在東京開設「一幸庵」,一九七七年至今,七十四歲的水上力依舊不懈地開創和菓子的各種可能。和菓子在日本過去稱為「菓子」,古代日本人將天然水果或果實加工食用,如柿乾、果乾或米團等。而今日和菓子的起源則是一千多年前從唐朝傳入的「唐菓子」,根據《倭名類聚抄》記載,當時有八種以米捏製而成的「唐菓子」,分別為梅枝、桃枝、餲餬、桂心、黏臍、饆饠、鎚子、團喜以及果餅十四種。唐菓子當時單純作為祭神所用的祭品,並未成為通俗的甜點。唐菓子之後,陸續有各種點心的製作方式傳入日本,增加和菓子的種類。鎌倉時代,從宋朝學法返國的僧人帶進羊羹、饅頭類食品以及茶苗,也帶回「喝茶配茶點」的習慣,逐漸形成日本以和菓子搭配茶道的文化。經過長年的調整,和菓子逐漸發展為日本的特色甜點,除了材料與造型的變化外,大小也從原來的掌心大變為一口可食的尺寸。由於葡萄牙人將西方特色的點心帶入日本,為凸顯與歐洲糕點的區別,明治時代正式將日本傳統的「菓子」稱為「和菓子」,將外來的甜點稱為「洋菓子」,以彰顯日本獨特的糕點文化。由於和菓子向來是搭配茶道使用的點心,味道多半較為甜膩,但水上力卻不這樣想,他認為和菓子應具有更多的美學意義,可以發展為餐桌上的主角。水上力將和菓子發展為不依附抹茶而存在的餐點,不僅結合四季變化做出美不勝收的和菓子,更可結合西方繪畫、建築藝術創作日本風味的和菓子,更將和菓子的調味進行修正,使之成為獨特的存在,而非附屬於茶道,現代和菓子已然超越唐宋傳入日本時的意涵,成為日本文化的一環。如同許多日本職人與藝術家,水上力的人生持續工作與創作,沒有追求退休享受人生的思考,一幸庵的水上力如此、浮世繪的葛飾北齋如此、數寄屋橋次郎本店的小野二郎亦是如此。在他們眼中工作與生活融為一體,追求極致的藝術,而此等嚴肅的追求形塑了生活的一切。雖然不是所有人都必須如同這幾位一般,確實放下光環並找到生命的新價值是必要的轉換,只提當年勇或是前世繡的人,在尋求老後生命階段的存在感與認同,也或許是未能重建個人在此生命階段的重心,需要外界更多的關注與理解。不同生命階段具有角色差異,角色轉換間或許不全是個人選擇,但持續在角色階段間開展人生意義正是生命的價值。透過當年勇與前世繡雖然肯定了過去的自己,但徹底放下過往光環而開創新人生意義,才是生命持續前行的動力。「好漢不提當年勇,梅花不提前世繡」是種提醒,也是種期勉;活在當下感受生命與生活的一切,放下執念與過去的眷戀,為自己找出前行的意義,活出一個具有色彩的明日,年齡增長或人生階段角色轉換的違和感便會不經意的消逝,無須仰賴過去光環而自我肯定。(作者為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
-
2022-05-27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確診者圖文日記/我以為我可以隨時接受闔眼 確診後才明白「生命是個變數」
作者/Angel.上班族兼職直播主(17直播的才藝繪畫主播 ID: 天使不會飛)IG:A9.0107這次的圖文日誌是我邊直播邊畫出來的,平常的興趣是繪畫。我以為我可以隨時接受闔眼,但確診之後我才真正的了解自己,其實我想活著的同時也害怕後遺症,怕自己變成親友的負擔和困擾。原來自己的求生欲比我以為的樣子還要高,確診讓我更明白生命是個變數,我沒有太多的時間活在後悔和不快樂,我能做只有把眼前的事情做好,現在做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會幫助我去擁抱更快樂的以後,現在開始愛自己,希望還不算太遲。確診圖文日記 【加入Line社群】「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以上內容由「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群友Angel.提供,感謝眾病友及居隔者提供自己的真實經驗及感受。也歡迎有需要的朋友,一起加入。
-
2022-05-20 新聞.健康知識+
科學實證「午睡」有3個好處:提升記憶力、還能降低這種疾病的罹患風險
隨著天氣漸漸變熱,待在有冷氣的舒服辦公室工作一整個早上後,你可能會感到有點想睡覺,卻又因為擔心午睡會影響到工作進度,一直與揮之不去的睡意對抗。美國睡眠專家 Jeff Rodgers 指出,其實,午睡片刻不僅可以為你帶來充足的休息,還能讓你的大腦變得更加敏銳又專注,讓你的工作表現變得更好。VidaOrange 生活報橘編輯為你整理了 3 個科學實證午睡的好處,下次吃完午餐如果還是覺得很想睡覺,也許可以選擇進行片刻的休息,讓你更有精神地面對下午的挑戰。什麼時候午睡最好?美國睡眠專家 Jeff Rodgers 表示,如果沒有在正確的時間進行午睡,或是睡太多的話,其實也會影響到午睡對大腦帶來的好處。因此,他建議想要試著透過午睡來增加工作動力的你,可以在每天的下午 1 點~下午 3 點之間小睡片刻,並嘗試將睡眠時間控制在 30 分鐘~90 分鐘之間,將會帶給你對大腦和身體最有益,同時也不會影響到夜晚睡眠的良好午睡時光。「在小睡 30 分鐘後醒來,可以確保你處於睡眠週期的早期階段,醒來時不會感到昏昏沉沉。」他在接受外媒《Healthline》的訪問時這麼說。午睡的好處 1:幫助提升記憶力根據一則刊登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的研究指出,中午時間小睡 30 到 90 分鐘的人,比起不睡或是小睡超過 90 分鐘的人擁有更好的「單詞喚回」能力(Word Recall),而這是良好記憶力的一種標誌;而該項研究也發現,擁有小睡習慣的人更擅長繪畫,這是大腦擁有良好認知力的另一個評判標準。另外,一份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則指出,午睡有助於「感知學習」(Perceptual Learning) 和「情景記憶」(Episodic Memory),對於幫助大腦記憶有很大的益處。午睡的好處 2:降低 48% 罹患心臟病的機率在對 3,400 多名 35 至 75 歲的人進行了五年多的追蹤後,瑞士洛桑大學的研究發現,那些每週睡一次或兩次,每次 30 分鐘到 1 小時的人,比起完全不睡午覺的人,減少了 48% 罹患心臟病、中風或是心臟衰竭的機率,因此,偶爾進行短暫片刻的午睡,或許有助於降低你罹患心臟相關疾病的機率。午睡的好處 3:讓你更有創造力一則刊登在國際期刊《Science Daily》的研究指出,午睡片刻能夠讓你變得更有創造力,這是因為你的大腦右側可能會在午休的時候產生「心理火花」(Mental Spark),腦細胞數會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停地進行放電,有助於重新激活和儲存記憶,讓你的大腦變得更有創造力。如果,你最近覺得在工作的時候腦袋似乎有點卡卡的,想法有點枯竭的話,也許可以試試看小睡片刻。參考資料:1.《CNN》:5 reasons you should take a nap2.《Healthline》:Your Complete Guide to Taking the Best Nap of Your Life※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大腦高效休息法】科學實證「午睡」的3個好處:提升記憶力、更有創造力⋯⋯
-
2022-05-19 養生.人生智慧
無聊的老後生活是可怕的毒藥!薇薇夫人:老後的自由,別被無聊荒廢
▌老後的自由,別被無聊荒廢旅居美國的朋友傳LINE來說:「怎麼辦?快無聊死了,哪裡都不能去。我家從來沒這麼乾淨過,能擦的能洗的都讓我擦洗過了,工作也因為疫情暫停了,整天關在家裡,簡直像在監獄!」我回:「有人關在監獄還能寫出一本書呢,妳叫什麼,自己找事做呀!」 「過勞死」和「無聊死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前者死的是生命,後者死的是精神。前者讓人悲嘆,後者讓人無奈。過勞死大部分不會發生在老人身上吧?人類社會從來也沒公平過,一生勞累至死的人其境況讓人無言,對他們來說「無聊」兩個字也是神話。 而「無聊死了」是年輕人喊的,老人的無聊是「高深莫測」的。一位朋友自己已年過六十了,婆婆八十幾歲,除了高血壓和膝蓋不良行走外,這位老人家整天坐在椅子上,看什麼都不順眼,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無聊」。 聽朋友說老太太年輕時手巧得很,繡花、織毛線,什麼花樣一學就會。逐漸地,這些都被時代淘汰了,老人覺得無用武之地,心中會有失落的氣憤吧! 很多人會把自己的「功夫」讓別人欣賞或使用,覺得那才是功夫的「價值」,其實老了以後,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取悅自己。老了以後自己最重要,八十二歲得諾貝爾獎的加拿大女作家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說:「這世界上沒有什麼好怕的,只要顧好你自己就好了。」這「顧好」一定要包括身心靈全部在內。年輕人叫無聊是間歇性的,生活在追趕著他們,他們不可能一直無聊。老了以後如果無聊就是可怕的毒藥,一點一點地侵蝕心靈。因為有太多的自由、太多的時間,沒什麼事追趕著他們去做,我愈老愈逐漸體會到了。看書、繪畫都是自己喜歡做的,沒人要求。你整天什麼都不幹也沒人催趕、沒人要求。 ▌玩興趣、手藝,去做、去完成就滿足 在智利長大的女作家伊莎貝.阿言德(Isabel Allende)說:「現在也不是因藝術靈感而作畫,而是為了不要提早死於無聊。」換句話說就是你可以玩藝術,不是為了展覽或賣畫。我自己玩,正在學如何把壓克力顏料「倒」成一幅畫,成果意外有趣。前些時孩子們傳來一幅杏黃秋葉的照片,色彩特別亮豔,孩子說用手機加了一點工,我一學會興致大發,立刻到附近池邊拍照加工。果然池水變得更加鮮藍,草特別翠綠,天特別亮麗,孩子們捧場:「媽媽這麼快就學會了真聰明!」 那位手巧的老太太如果能發揮古老的剪紙藝術,把成品貼在一個大本子上,若干年後說不定成了傳家之寶,那就是要手巧才辦得到。其實很多老人是有功夫的,有位朋友送我一條手工魚,色彩斑斕、兩眼有神,美極了。可有什麼「實用」呢?只有收到的人開心(卻並不保證每人都喜歡),但是去做、去完成,對她就是一種滿足,做的過程就殺掉很多無聊的時間。還有一位朋友送我一罐自製的嫩薑,哇!我從沒吃過這麼嫩的薑,一根根像黃玉纖指般,一點渣都嚼不出來。想想動手做的過程一定是繁複的,選薑、剝皮、調味……她總是打扮得清爽雅致,淡妝神采奕奕。老後有得是時間,願意做的人就利用大把的時間讓無聊不侵蝕自己,包括把自己收拾得美美的,自己看了滿意就不無聊。這些看起來無聊的小事,就殺掉了生活中的無聊。 美國作家亞莫爾.托歐斯在《莫斯科紳士(A Gentleman in Moscow)》書中,寫一個俄國老貴族被十月革命打入一家飯店做領班,但做得很帶勁,因為他說:「無聊可是老年諸多苦難之一!」※ 本文摘自《九十挺立,繼續舞向終點:薇薇夫人自備快樂的不老晚年》。《九十挺立,繼續舞向終點:薇薇夫人自備快樂的不老晚年》作者:樂茝軍 (薇薇夫人)出版社:天下生活出版日期:2022/03/30
-
2022-03-1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回首四十載與命運拔河的歲月,展望未來自閉兒被關注的社會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自閉症」。一位特教老師分享自己如何照顧兩位自閉症子女的經驗與期待;一位自閉症孩子的母親分享自己與一些家長共同組成病人團體,開啟與公部門斡旋的的各種心得;台大醫院宋維村醫師以多年研究、教學與照護這種病人的經驗,寫出這篇幫忙社會大眾以及醫療團隊更了解「自閉症」的文章。希望他們的共同努力,可以使促使社會大眾更了解過去以為「可望不可即」的「星星兒」,並給予支持。【延伸閱讀:醫病平台/一個特教媽與兩個自閉症孩子的故事】【延伸閱讀:醫病平台/自閉症是神經發展多樣性的表現】1945年中日戰爭結束,稍有能力的家庭想方設法送子接受教育,窮困家庭的優秀青年大都考上免繳學費的師範學校,而有心智障礙或感官障礙者幾乎進不了學校大門,家有障礙者的父母為顧及顏面會盡量隱藏而不被發現,有的甚至用籠子關了起來,有的就任其四處流浪被兒童追逐、戲謔。左鄰右舍偶有人竊竊私語,卻沒人會同情或關心,在當年的價值觀真的是一件不名譽的事。1981年一個先天有障礙的自閉兒闖入我的世界。他的眼睛不看人不理人,無言無語成天沉迷於旋轉的物品,一副與世隔絕的怪樣子,我無法面對一個有障礙的孩子,只能怪天怪地怪自己前世是否造了孽?佛徒說:是「因果報應」公公說:「祈求神明保佑,孩子會變好。」老公說:「大隻雞慢啼。」不管怎麼說我總是心亂如麻,終日以淚洗面,負面的情緒更沾滿了哀傷的心靈,理智告訴我孩子無辜,我也無辜。1983年從醫學寶典看到「早期發現,早期療育,預後良好」的立論依據,才兩歲就送進日托中心接受訓練,天天等待奇蹟出現,但日子一天天過也看不到進展;要駕馭一個小小孩只不過是吃喝拉撒、開口說說話、學學生活本能,但孩子的障礙程度卻難以突破,有天負責的老師建議我北上至台大醫院日間病房,幸運地得到由宋醫師給的一帖良藥:「馬上要一對一的密集訓練。」不到半年光景就看到一線曙光,光只是開口說話的動機,就足以讓家人雀躍不已。俗語說「同病相憐」,這可是一群與命運拔河的家長最好的解藥。1989年我與大高雄地區幾位求助無門的家長組成「高雄市自閉症協進會」,開啟與公部門斡旋的途徑,跟隨宋醫師倡議將自閉症納入「殘障福利法」,並緊跟劉俠女士倡議立法增加社福預算而撬開社會福利大門的經歷。義務教育的普及並未嘉惠身心障礙者,尤其是伴隨情緒障礙的自閉兒。我兒得力於宋醫師的輔導評估可進普通班,在融合的教育環境,費心改變老師的觀念,指引老師如何帶領學生幫助自閉兒。當年的自閉症學生猶如燙手山芋,從普通班丟到特殊班;特殊班丟到啟智學校。家長團體洽借學校場地辦理特殊教育或親職溝通講座時,亦遭學校高層的奚落,對自閉症家庭的不友善,讓自閉症家庭遭受第二次的傷害。老師害怕自閉症學生也是情有可原,高雄市教育局基於實情,特別委託家長團體培訓自閉症種子老師,歷經三個階段後也成立自閉症資源班,教學問題逐漸有解,俟特教法修法納入自閉症類,後來才有普遍的師資。自閉兒的行為模式千奇百怪。椅子沒排好,他會去排整齊或者你翹腳他會走過去把腳扳好,是好意但會嚇到別人;有的會直盯著喜歡的對象傻笑(常常不會分歐巴桑或小姐)引起他人的不舒服,口語表達不足的可能緊貼或依著對方,拉小手或熊抱。還有的聽了廣告詞喜歡上成人紙尿褲,趁機跑進安養中心拿幾塊紙尿褲塞進背包而被當成現行犯處理。前年有位在外工作自閉症青年看到女生亮晶晶的鞋子,因為喜歡而俯身觸摸,當下被懷疑性騷擾,女生就糾眾毆打他。一般人對自閉症者認識不足,無法理解行為背後的意義,而其特殊癖好所衍生的行為問題造成社會事件者屢見不鮮。即便星星兒的世界難以企及,仍不乏經由教育、家庭、社會合力而融合成功的例子。住屏東的小文,剛入學在座位上半分鐘都待不了,普通班老師招架不住,屢次抗議校方的安排,心理處於歇斯底里的狀態,經過團體出面溝通輔導後,老師調整接納的心態,再由專業老師的介入,家長的努力陪伴。小文的轉變讓老師刮目相看,如今小文已是小有名氣的藝術家。自閉症者因先天上大腦神經系統損傷,好像被鎖進了密閉的空間,為了打破那道牆,為人父母者莫不竭盡所能,耗盡財力、物力、精力,堪稱無所不用其極,還經常幻想著,有一天能翻轉命運,可是等啊等啊,無法等到那一天的到來,因而開始未雨綢繆在西元2000年集資成立「星星兒社會福利基金會」,針對自閉症者的成年後的人生,希望孩子未來有尊嚴的過好每一天。三十多年來在倡議路上,見證政府在身心障礙政策上的修正蛻變。從早療評估系統、特殊教育個別化合併融合教育的方向、社會福利多元化服務的安置模式、職訓及就業方案的促進,種種為身心障礙者量身訂造的政策,對障礙者的助益顯而易見,且有目共睹。唯獨對自閉症者特殊障礙特質,尚未發展特別解決方案。近十年來,陸續接觸離開教育體制的成人自閉症者,空有就業能力卻未能融入就業市場,多數還殘存情緒行為困擾而不易被雇主接納;如果與其他身障者相較,自閉症者成功的就業率真是少之又少。職訓局如能有一至二年的職訓課程,針對自閉症特質而設計擘劃,其實會創造有潛能的自閉症者的就業機會。桃園有家科技大廠晉用十多位高功能自閉症者,負責影印機的品管工作,另聘兩位諮商心理師就近輔導,結果為企業創造極佳的業績。有些自閉症者擁有天賦異稟的音樂、繪畫才能,經過家長組織,數十年有家長陪伴的努力學習,已經培養出稍有自食其力的技能,勞政單位應支持以非典型就業的模式,給予支持性就業輔導的人力,但現況是沒有支持系統,無法減輕家長的負擔。一直很納悶為什麼歷經二十幾年從早療、特殊教育、社會福利的雕琢,仍無法讓大部分的自閉症者有更穩定的情緒及具備融入社會的條件,這或許是老師專業工作人員及家長要深入探討的課題。台灣已加入「國際身心障礙權利公約(CRPD)」,公約的目的是要保證身心障礙者跟其他人一樣,有相同的權利。身為家長莫不期待,我們的社會大眾都能秉持平等的人權概念,讓子女能生活在不被歧視的社會。而實際上伴有嚴重情緒行為的自閉症者,在尋找安置機構往往都碰一鼻子灰,所以期許政府正視自閉症及其家庭困境,成立情緒行為中心或中途之家,並投入自閉症相關研究。無論如何,我們期盼社會大眾對這群星星兒有更多的認識、關懷與接納。很多父母真正擔憂的是「自己老了、走了」,孩子還能在社區自由自在的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