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第二劑
共找到
1391
筆 文章
-
-
2022-07-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只剩6天到7月31日! 打疫苗領500元政策不再延長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先前為鼓勵民眾施打新冠肺炎疫苗,提供500元額度的獎勵措施,給尚未打滿疫苗的65歲以上民眾或55歲以上原住民,政策先前延長至7月31日。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宣佈,考量疫苗覆蓋率第一劑已達9成,快篩也充足,因此政策不再延長,民眾可把握最後6天儘速前往施打。為持續鼓勵長者接種,指揮中心幾度延長打疫苗送500元衛教品,及每人2劑快篩試劑政策,讓各地方政府提供給尚未打滿疫苗的65歲以上民眾或55歲以上原住民,目前延長實施至7月31日為止。莊人祥今日防疫記者會上宣佈,原本指揮中心提供65歲以上民眾,施打任何劑次都有500元衛教品和2劑快篩,現在確定實施到7月31日為止,不會再延長。莊人祥說明,因為符合施打間隔民眾都已經接種差不多,覆蓋率達9成,快篩存量也充足,因此決定不再延長;也提醒想要領取500元跟快篩的符合資格民眾,距離政策結束還有6天時間,可儘快把握機會,透過CDC網頁到疫苗接種資訊橫幅,就可以在covid-19疫苗一網通查詢到各縣市接種院所,可以看到各類疫苗有哪些醫院診所可以施打。指揮中心也公布最新疫苗施打狀況,莊人祥說明,周末2天有8.1萬疫苗接種人次,第一劑覆蓋率來到91.7%、第二劑85.7%、第三劑71.2%,第四劑則打到6%。
-
2022-07-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美國總統拜登打了疫苗仍確診 「接種2劑疫苗的人免疫力比未接種的人低」可信嗎?
我在六天前(2022-7-18)發表打第四劑,還是等Omicron BA.5疫苗,讀者Yaoho昨天在回應欄留言:「教授你好:請問教授,最近一些反疫苗人士拿著這篇研究表明接種2劑疫苗的人在8個月後免疫力會比未接種的人來的低,這有可能嗎?」讀者Yaoho說的沒錯,這篇論文是被反疫苗人士大量引用和轉傳。例如福斯新聞的名嘴Tucker Carlson 三天前(2022-7-21)就引用它來嘲諷拜登總統(因為他打了四劑疫苗還確診),請看Biden’s COVID-19 positive test steps on vaccine message(拜登的新冠確診踐踏疫苗信息)(註:有關Tucker Carlson,請看我發表的紅光睾丸療法,名嘴推薦)這篇論文是2022-6-5發表在Virology Journal(病毒學期刊),標題是Adverse effects of COVID-19 vaccines and measures to prevent them(新冠疫苗的副作用和預防措施)。但是,其實它不能算是論文,因為它只是日本醫生Kenji Yamamoto寫給編輯的一封信。也就是說,它就只是一篇抒發個人意見的通訊文章。不幸的是,這位醫生的意見是與科學背道而馳。這封信在一開頭就說:「最近,《柳葉刀》(The Lancet)發表了一項關於新冠疫苗有效性和免疫力隨時間減弱的研究。研究表明,接種兩劑新冠疫苗8個月後,接種者的免疫功能低於未接種者。這些發現在老年人和已有疾病的個體中更為明顯。根據歐洲藥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的建議,頻繁的新冠疫苗加強注射可能會對免疫反應產生不利影響,並且可能對預防新冠肺炎不可行。」這封信在結尾說:「作為一項安全措施,應停止進一步加強劑疫苗接種。」有關歐洲藥品管理局的建議,這封信引用的是該局在2021-9-1發表的Interim public health considerations for the provision of additional COVID-19 vaccine doses(提供額外 新冠疫苗劑量的臨時公共衛生考慮)。可是,這份文件裡卻完全沒有「頻繁的新冠疫苗加強注射可能會對免疫反應產生不利影響,並且可能對預防新冠肺炎不可行」這樣的說法。事實上,它的重點摘要裡有一條是「需要清楚地概述和比較可能的加強劑量的益處和風險:好處可能包括增加對嚴重疾病、輕度至中度疾病、新冠後疾病(通常稱為“長期 新冠”)、新冠病毒感染和病毒傳播的保護。 風險包括可能的安全問題和公共衛生影響(例如對疫苗信心和接納的影響、疫苗的全球供應)。」至於《柳葉刀》發表的研究,這封信引用的是2022-2-26發表的Risk of infection, hospitalisation, and death up to 9 months after a second dose of COVID-19 vaccine: a retrospective, total population cohort study in Sweden(第二劑新冠疫苗後長達 9 個月的感染、住院和死亡風險:瑞典的一項回顧性總人群隊列研究)。這篇論文的三位作者是瑞典Umea大學的兩位教授(Peter Nordstrom和Anna Nordstrom)以及他們的博士班研究生Marcel Ballin。他們研究結果的重點是:⚫在 108 天的中位隨訪期間,27 918 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其中的6147 人是接種過疫苗 ,而另外21 771 人則未接種過疫苗。⚫在 124 天的中位隨訪期間,接種過疫苗的那一組人裡面有 277 例新冠肺炎住院或死亡,未接種過疫苗的那一組人裡面則有 825 例。這篇論文的結論是:這些結果加強了以證據為基礎的理由來施打作為加強劑的第三劑疫苗。這個瑞典的研究團隊又在2022-7-13在《柳葉刀》發表Effectiveness of a fourth dose of mRNA COVID-19 vaccine against all-cause mortality in long-term care facility residents and in the oldest old: A nationwide,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Sweden(第四劑 mRNA 新冠疫苗對長期護理機構居民和最年長老人全因死亡率的有效性:瑞典的一項全國性回顧性隊列研究)。它的結論是:「與第三劑相比,在 Omicron 時代接種的第四劑 mRNA 新冠疫苗與長期護理機構居民和最年長老人的全因死亡風險降低有關。 這些發現表明,即使在 Omicron 變體出現之後,第四劑疫苗也可以防止最年長和最虛弱的人過早死亡。」由此可見,那位日本醫生雖然引用了歐洲藥品管理局的建議以及《柳葉刀》發表的研究,但是他的詮釋卻是與原文完全背道而馳。反對疫苗是個人選擇,無可厚非,但用如此卑劣的手段來宣導個人理念/企圖改變他人理念,則是可恥。原文:接種2劑疫苗的人免疫力比未接種的人低?
-
2022-07-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幼兒開放2天1.5萬人接種 輝瑞幼兒疫苗進度曝光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自今年7月21日起,開放6個月以上、5歲以下嬰幼童接種莫德納疫苗第一劑。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昨日全台共有1萬4322名嬰幼兒接種莫德納疫苗。累計目前全台共有1萬5692名五歲以下幼童完成第一劑接種。國內疫苗接種情況,莊人祥表示,昨日共11萬3605人接種。國內疫苗涵蓋率第一劑91.6%、第二劑85.7%、追加劑71.1%。莊人祥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嬰幼兒莫德納因為前天起配送、接種,部分縣市於周五前才配到疫苗,有些縣市現在尚未開始接種,各縣市都有各自規畫。據統計,7月22日當日接種嬰幼兒莫德納疫苗,接種人數排名為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台北市;目前接種2天以來總計人數,排名為新北市、台中市、台北市、高雄市。莊人祥說,台北市及高雄市順序交換,因台北市比高雄市早一天接種。針對嬰幼兒輝瑞疫苗簽約進度?莊人祥表示,廠商已經完成補件,目前仍與廠商簽約中,還不能確定簽約時間,指揮中心會盡快完成。
-
2022-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鼓勵機構、長者接種 指揮中心:月底前有獎勵500元
指揮中心今天宣布第四劑疫苗接種對象擴大至50歲以上,但上午公衛學院直播提到,65歲以上長者第四劑接種率僅22%,長照機構住民更低,只有11%。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希望符合資格者,能夠盡快接種追加劑第二劑,增加自己保護力,機構部分也會和機構通知,鼓勵機構長者完成接種。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是使用第一次接種人數計算,至於符合資格者的接種率還要計算;根據指揮中心統計,65歲以上第四劑接種率為25.1%。而到七月底前,都有500元的接種獎勵機制,希望民眾多加利用。而針對7月22日起,50歲以上確診民眾的第四劑疫苗間隔期,莊人祥表示,一是和前一劑接種需間隔五個月,二是確診過後有要間隔三個月,兩個條件都要滿足才可接種。另針對美國研究,感染新冠肺炎後會增加帶狀皰疹感染風險。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長新冠根據世衛定義,感染新冠後三個月至六個月內,發生各式器官系統症狀,但必須要排除其他診斷。而帶狀皰疹是病毒引發病症,嚴格說不算長新冠,因為這是特有疾病診斷。羅一鈞表示,國外看到感染新冠肺炎後感染帶狀皰疹的情形比未確診者高,可能是因為罹患新冠肺炎後影響免疫系統,而帶狀疱疹是因壓力大、免疫系統較弱而容易發作,研究起來可能因這幾轉導致,可能不跟長新冠有關是本來有的疾病。
-
2022-07-1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165例 72染疫歿 40多歲女確診當天亡 增2童中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中重症案例165例,死亡案例72例。其中最年輕的死亡個案,為一名40多歲女性,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該名個案有精神疾病,沒有接種疫苗,於7月13日當天發病,當天死亡,至於是否就醫、用藥,因無後續詳細疫調未能得知。莊人祥表示,國內今年已累計418萬4399例本土個案,其中中重症1萬9055例,7520例死亡。目前輕症、無症狀比例為99.55%。莊人祥說,今日新增72例死亡個案中,有65人有癌症重大疾病或慢性病史,52人沒打三劑疫苗,47人年齡超過80歲。今新增2例未滿10歲兒童中症。莊人祥表示,昨天疫苗接種5萬6778人次,目前國內疫苗涵蓋率第一劑91.43%、第二劑85.43%,第三劑(追加劑)70.84%。
-
2022-07-1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首例本土社區BA.5感染源從哪來? 羅一鈞曝這2途徑
國內首例社區感染Omicron BA.5本土個案,為北部一名20多歲女性,今年5月中旬曾確診並康復,同住家人分別在7月初確診,該個案7月5日出現流鼻水等症狀,7月6日快篩陽、到醫院進行PCR採檢確診,經過定序為BA.5。目前掌握密切接觸者5人,包括1友人、4同事,目前皆快篩陰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該案為重複感染,最有可能被同住家人感染,但也不排除是職場感染。指揮中心說,北部20多歲女性已接種3劑疫苗,近半年無出入境紀錄,曾於今年5月中旬確診並康復,本次因同住家人分別於7月3日、7月5日確診,個案亦於7月5日出現流鼻水等症狀,7月6日快篩陽性,並至醫院進行PCR採檢,後續定序結果為Omicron BA.5。目前該名個案及確診家人皆已隔離期滿,已掌握密切接觸者5人,包括1友人、4同事,均快篩陰性,衛生局已安排PCR採檢。羅一鈞表示,該名個案符合3個月內重複感染定義,不過第一次5月份確診時,因為沒有PCR,沒有留下檢體,因當時國內沒有本土BA.5,個案當時應該感染BA.2.3.7,不會都是BA.5。羅一鈞表示,目前該案的父母及姊姊都已經解隔離,但衛生局還是請父母去PCR採檢,若為陽性Ct值低的情況,會將檢體再送實驗室定序。此應為家庭群聚,指標個案目前針對一位長輩,7月1日時出現發燒、頭痛症狀,有工作社區接觸史,目前採取職場監測同事狀況,但過去沒有人曾確診過,若有症狀會採檢,目前尚無進一步檢驗結果,無法得知是否疫情往外擴。羅一鈞表示,近期國外一項最新研究指出,若曾感染過BA.1、BA.2,3個月內會有八成保護力,針對感染BA.4、BA.5會有較高保護力,降低71%至79%的感染機率。羅一鈞表示,先前沒有確診的人,感染機率相較已確診的人來得更高,尤其長輩、小孩感染後,導致重症或腦炎機率高,長者還有很多人沒打第二劑、第三劑,小朋友疫苗最近才剛開打,這一波疫苗鼓勵幼兒及長者盡快打滿,未確診過的人盡快施打第三劑,符合第四劑者盡快接種,因應BA.5社區流行做準備。羅一鈞表示,該案7月5日發病症狀僅有流鼻水,5月確診時沒有說有無症狀,根據國外研究,第二次感染相對輕微,日本研究室指出感染BA.5疑似肺炎機率增加,對於我國來說,不會因為BA.5要針對重症治療,現在的抗病毒藥物仍依有重症狀況來使用。羅一鈞表示,該案及家人都沒有出國史,該案目前為高度懷疑BA.5群聚,會以高規格採檢匡列作為,來進行後續基因定序,確認是否為BA.5。該案目前看來,優先懷疑最有可能被同住家人感染,不過現在也針對職場同事採檢,因此不能排除是職場所致。羅一鈞表示,由於該案有職場接觸、社區活動史,感染途徑為何,仍需進一步監視了解,但不會做擴大匡列採檢,以現在的防治作為,不會恢復到之前模式,有採檢不一定會就隔離,現在還是認為是社區感染的事件,但還不知道是職場還是哪裡社區導致。
-
2022-07-15 醫聲.醫聲要聞
染疫兒童的大魔王 專家籲避免MIS-C威脅 快接種疫苗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燒不完,每天萬人確診幾乎已成為常態。其中雖孩童感染新冠肺炎多為輕症,但因台灣地區持續發現少數兒童後續出現「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症狀,據統計孩童染疫後出現MIS-C的比例約萬分之一,且好發於12歲以下兒童,死亡率1至2%且會造成身體重要器官損傷,因此如何積極預防症狀發生及掌握發病徵兆快速就醫,是目前後疫情時代與病毒共存前提下,父母不得不知的重要課題。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邱政洵表示,MIS-C目前發生原因不明,可能跟感染新冠病毒後免疫系統不正常調控或自我抗體攻擊等因素有關,造成全身性發炎反應。他說,由於預防MIS-C的最好方法就是避免感染新冠病毒,而接種疫苗則是防範新冠肺炎感染的首選方式,尤其在疫情持續傳播的情況下,打疫苗的整體好處仍遠遠大於疫苗接種風險及副作用,呼籲5歲以上幼童儘速施打疫苗,才能遠離MIS-C威脅。MIS-C發生在染疫後 出現突發性發燒、出疹應提升警覺「孩童確診新冠肺炎康復後的1週到2個月內,容易出現突發性發燒、全身性發炎的MIS-C症狀。」邱政洵說,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並非出現在新冠病毒急性感染期間,而是出現在染疫康復後的全身性多系統發炎,它好發於6到12歲孩童。他說,雖然國外MIS-C的發生率不高,僅萬分之1至萬分之3而已,但死亡率仍有1%到2%,因此家長須提高警覺,儘管孩子感染新冠病毒大多屬於輕症,一旦疫後出現高燒或皮膚及嘴唇長疹子、眼睛出血、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症狀,或活動力突然下降,這些都是MIS-C症狀警訊,建議應立刻就醫治療。口服抗病毒藥僅適用12歲以上民眾 切勿任意幫兒童加藥值得一提的是,針對65歲以上老人或65歲以下12類高風險族群,健保已有給付口服抗病毒藥物,臨床研究證實只要患者在確診5天內服用抗病毒藥物,能大幅降低近9成新冠重症及死亡風險。不過,部分民眾異想天開,想把抗病毒藥物分與幼童服用,以降低新冠染疫康復得到MIS-C風險。邱政洵說,MIS-C是全身性發炎反應,並非針對新冠染疫的急性感染期,而口服抗病毒藥物是用來對付新冠病毒,非用來治療全身性多系統發炎,因此治療MIS-C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根本沒效,必須改用「抗發炎藥」才是真正對症下藥。他說,況且,目前口服抗病毒藥物的適用對象並不包括12歲以下孩童,因此家長千萬別擅自主張幫孩子「加藥」,以免用藥不成反傷身。預防MIS-C首要為施打疫苗 面對疫情戒慎不恐懼邱政洵也說,預防MIS-C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感染新冠肺炎,而避免新冠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施打疫苗,尤其國內目前已開放5到12歲孩童接種第二劑新冠疫苗,在國內COVID-19疫情仍未趨緩,考量染疫恐怕容易併發重症與死亡風險的前提下,接種疫苗的好處仍遠大於接種副作用與不良反應風險,尤其孩童染疫出現腦炎死亡威脅更不容小覷,因此接種疫苗、勤洗手、戴口罩及養成個人良好衛生習慣,仍是防範病毒入侵的不二法門。 (本報導為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系列衛教)
-
2022-07-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童打新冠疫苗 可防7成重症
台灣這波COVID-19 Omicron BA2變異株帶來的疫情造成社區流行,各年齡層族群皆受到感染與影響。不同於疫情初期,當時兒童感染病例少於5%,但Omicron當道後,兒童病例大量增加至20%至25%,即使青少年及成人已接種二劑或三劑新冠疫苗,仍然無法完全避免被感染。兒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可減少感染機會、降低併發症或重症與死亡危險,七月下旬,六個月至五歲族群即納入疫苗接種對象,補足幾近全齡接種的最後一塊拼圖。指揮中心六月初於六都設立七個兒童大型疫苗接種站,台中榮總與科博館立即動員,五天為6452人接種疫苗,人數居冠,呵護國家幼苗當仁不讓。兒童莫德納、BNT 心肌炎風險小兒童接種mRNA新冠疫苗對預防Omicron,大約有三至四成效果,但預防重症效果可達70%以上,持續超過六個月。目前兒童可接種莫德納和BNT兩種mRNA疫苗,應該選擇哪一種?兒童莫德納與BNT疫苗並無絕對優劣,心肌炎風險小,皆可考處接種。兩種mRNA疫苗的副作用多為輕度至中度,約一至三日內可緩解。注射部位反應六至九成,多屬輕微;倦怠、頭痛約二至六成,通常較常發生在第二劑;發燒在第一劑小於10%,第二劑20%至39%,多數小於攝氏38.5度,反應較青少年和成人族群輕微,產生心肌炎和心包膜炎機率明顯低於青少年。接種三劑 避免死亡最重要方法目前接種的疫苗針對原始武漢株病毒製作,預防感染效果不理想,但接種三劑疫苗,仍公認是避免重症、死亡及預防病毒感染散播最重要的方法。以社會的防疫觀點,可降低疾病防治措施,如停課對於兒童受教權及生理、心理發育的影響,且減少疫情傳播至家人或其他年齡層民眾的機會。今年兒童感染新冠病毒人數和比率明顯增加,常為家庭或學校,包括幼兒園、小學或安親班群聚,雖然症狀大多輕微短暫,如突發性高燒、咳嗽、嘔吐、食欲差、活力降,通常約二至三天,在住院或症狀治療後很快緩解,但父母仍非常焦慮。併發症、MIS-C 家長仍應注意另外,也有不容忽略的併發症,如哮吼、熱性痙攣、腦炎、類流感的肌痠痛與倦怠及少數的肺炎及敗血症等,及無法預期的後續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PIMS-TS/MIS-C)或長新冠症候群(Long COVID),所以仍應注意。至於疫苗以外的預防保健,包括均衡飲食、多種營養,多補充水分,可額外補充維他命,注意個人清潔衛生消毒,如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在公共場所、人潮處、餐廳等公共活動區域接觸介面,注意疫情時期的感冒症狀,並自我隔離,避免散播給他人。萬一孩子受到感染,可服用症狀治療藥物,如止痛退燒藥、綜合感冒藥與化痰劑等、多補充水分、維他命及清冠一號。應注意危險徵候,如持續性發燒、活力差、睡不好、吃不下、喘咳、意識不佳,出現這些狀況時,建議至兒科急診評估及處置。
-
2022-07-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台中新增4030例 市府提醒注意接機防疫措施
台中市今天新增4030例本土個案,副市長令狐榮達在疫情線上記者會表示, 相較上周同日確診個案降幅18.91%,台中疫情逐漸步入平原期,但提醒市民仍務必記住防疫四要訣,包含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維持手部清潔和完整接種疫苗。令狐榮達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示警,國內累計出現4例本土確定病例,研判都在接機時感染機率較高,提醒市民接送入境親友務必遵守防疫措施,包括接送者接種滿三劑疫苗優先、戴口罩手套、親友上車前消毒手部、鞋底和行李、車內適度開窗通風、避免交談碰觸,以及接送完畢消毒全車內外。他說,BA.4和BA.5傳播力強,後續須嚴密監測,接種疫苗可降低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呼籲民眾儘速接種,提高自身保護力。令狐榮達說,台中市65歲以上第4劑疫苗施打人數累計17萬2801人,覆蓋率41.91%,仍居六都第一。65歲以上長輩只要施打疫苗都可獲得中央獎勵的500元禮券和2劑快篩試劑,7月底前都可領取獎勵,有接種意願的長輩可盡速預約施打。台中市5至11歲兒童疫苗施打情形,他說,第一劑覆蓋率80.21%,第二劑覆蓋率38.85%,台中校園集中接種雖預計施打至7月15日。目前疫苗存量充裕,醫療院所仍會持續提供預約服務,家長可評估孩子的情況,自行選擇時間向醫療院所預約。
-
2022-07-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再次跌破3萬例 降幅慢
本土案例昨再次跌破三萬例,新增二萬八○二八例本土案例、一○七境外移入案例、九十四例死亡。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本土案例持續在二萬到三萬例間起伏不定,下降速度比預期慢,原預估七月中到七月底本土案例能降至一萬例,但近期機率不高,推估八月才能評估是否鬆綁「口罩令」。昨新增一九六例中重症,其中包含一例兒童特殊重症,為八歲女童,曾施打一劑疫苗,疑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目前治療中。國內兒童重症累計九十三例,其中廿二例死亡,MIS-C卅四例。昨新增九十四例死亡案例,最年輕為一名卅多歲男性,為機構住民。Novavax疫苗前天開始接種,首日接種一九五二人次。國內疫苗涵概率第一劑九成一、第二劑八成五、第三劑七成。
-
2022-07-0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30多歲男染疫口吐白沫亡 8歲女童MIS-C住ICU治療中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中重症個案196例,包括中症129例、重症67例,以及死亡案例新增94例。其中最年輕死亡個案,為一名30多歲男性,曾施打3劑疫苗,本身有神經系統疾病等慢性疾病,染疫後不幸過世,死因為肺炎合併呼吸衰竭。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國內今年至7月8日,累積本土病例共399萬5969例,中重症累計1萬7852例,其中6700例死亡。輕症無症狀比例為99.56%。今新增死亡94例中,有91人有癌症等重大疾病或慢性病史,其中63人未打滿三劑疫苗,51人年齡超過80歲。今新增最年輕死亡個案,為一名30多歲男性,莊人祥表示,該名個案本身有神經系統疾病,有施打三劑疫苗,為機構住民,6月20日於機構內全體快篩陽性,立刻使用莫納皮拉韋抗病毒藥物,但7月1日開始意識不清、口吐白沫、血氧降低,當日即送急診,後來診斷肺炎併呼吸衰竭,後續到負壓隔離病房治療,7月4日病逝。莊人祥表示,今新增一例兒童特殊重症,為一名8歲女童,本身沒有慢性病史,曾施打1劑疫苗,6月10日曾確診新冠肺炎,6月30日起發燒三天,合併咳嗽、鼻塞、流鼻水,7月3日急診檢查疑似黴漿菌感染,合併脫水,住院治療後,發現血小板減少、發炎指數升高,且心臟酵素升高,懷疑是MIS-C,因此7月5日轉加護病房,使用免疫球蛋白及類固醇藥物,病況持續改善中。國內兒童重症93例,其中死亡22例,MIS-C共34例。針對昨日疫苗接種,莊人祥表示,昨施打8萬8612人次,昨日Novavax疫苗接種第一天共1952人次,目前國內疫苗涵蓋率第一劑91.37%、第二劑85.06%、追加劑70.58%。
-
2022-07-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專家建議 口罩改高風險區佩戴
昨新冠本土案例增三萬一三六四例,疫情逐漸降溫,但仍受BA.4及BA.5變異株威脅,使口罩措施鬆綁還得再等等。國際研究第二劑疫苗覆蓋率破八成,可僅維持在室內戴口罩,國內專家也建議,未來口罩令可改採軟性需求,僅在高風險場所佩戴。昨新增一O五例死亡。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死亡個案中最年輕為卅多歲男性,打過三劑疫苗,確診當天住院,隔天心跳停止,急救無效死亡,死因為敗血性休克合併胃潰瘍出血。新增二四三例中重症個案,包括兩名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說,口罩令仍有其必要性,從研究顯示,口罩令已可改為「軟性」需求,並限縮在重點高風險場域,如大眾運輸、公共集會、脆弱族群密集場域如醫院及長照機構,或有未接種疫苗者在場時。
-
2022-07-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口罩還要戴多久?美研究:疫苗達標後室內再戴2到10周
天氣愈來愈熱,出門戴口罩才幾分鐘就滿臉大汗,到底還要戴多久呢?美國紐約市立大學今年4月發表於《Lancet Public Health》,當接種二劑以上覆蓋率達到80%,如果美國人每天願意多花1.25美元,在室內再戴口罩2到10周,可減少14.6億美元社會成本、減少6.29萬病例、13.8萬次住院、1.6萬人死亡。覆蓋率在夏天達標,口罩令延長期可以較短,冬天則要長一些。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報告的最新數據,台灣目前第二劑覆蓋率已經達到84.47%,第三季覆蓋率也高達70.45%,是否距離解放口罩的日子不遠了呢?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疫苗、藥物、口罩」這三者是非常重要的防疫手段,在不同的疫情階段,扮演著不同比重的角色。台灣人民過去兩年半始終努力落實口罩防疫文明,對於防疫的貢獻非常大,特別是早期疫苗和藥物還不普及時。他也正以本土數據推估台灣口罩文明的成本效益、推估適合鬆綁時機,很快就會發表結果。陳秀熙表示,台灣疫情高峰不如美國嚴重,進入地方流行時感染率會比較高,引此NPI開放速度可能要比較保守一些。不過他認為,戴口罩令已應可改為「軟性」,限縮在重點高風險場域就好,例如大眾運輸工具、公共集會場合、脆弱族群較密集之場所(例如醫院及長照機構),或有未接種疫苗者在場時。陳秀熙表示,過去常常提醒大家戴口罩,看似老生常談,其實非常關鍵,台灣若不是有值得引以為傲的口罩防疫文明,本土疫情結果恐怕會更慘。因為口罩可以一次預防多種傳染病的總體效果,還能減少頻繁停課停工的帶來的社會損失。美國這篇研究顯示,不論二劑以上疫苗目標覆蓋率是70%、80%、90%,達標後再延長室內口罩令2至10周,都有非常高的成本效益。比方說,若美國實現90%覆蓋率,模擬顯示,延長室內口罩令將避免130億美元的社會成本、24億美元的第三方支付者成本(包括醫療費用與生產力損失),還能減少629萬病例、免去13.6萬次住院和1.6萬人死亡。即使疫苗功效為90%,使用口罩仍能提供額外價值,包括避免170億美元社會成本、10億美元第三方支付者成本,以及193萬的病例。即使100%有症狀者都被隔離,使用口罩仍可節省359.7萬美元社會成本和575.9億美元第三方支付者成本,避免了162萬例病例和3950人死亡。陳秀熙表示,「疫苗、藥物、口罩」這三者是非常重要的防疫手段,在不同的疫情階段,扮演著不同比重的角色。台灣人民過去兩年半始終努力落實口罩防疫文明,對於防疫的貢獻非常大,特別是早期疫苗和藥物還不普及時。現在疫苗和藥物已經普及,口罩還不能完全放掉,但已經可以將規定從「硬性」改成「軟性」。
-
2022-07-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Novavax疫苗將開打 適用對象、不良反應一次看
各縣市近期預約、7月開打的疫苗,Novavax即將加入疫苗施打廠牌選擇。《元氣網》整理Novavax疫苗施打適用對象及相關注意事項。適用對象Novavax (Nuvaxovid)是含佐劑 Matrix-M 之 SARS-CoV-2 重組棘蛋白的疫苗之蛋白質次單元疫苗,提供18歲以上成人,第一、二劑基礎劑;基礎加強劑;第一次、第二次追加劑接種。可與其他廠牌交替使用。用法用量施打兩劑,每劑0.5毫升(含5微克的SARS-CoV-2棘蛋白)。間隔時間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 (ACIP) 建議接種間隔為至少 4 週(28 天)。.以本疫苗接種基礎加強劑,與第二劑間隔至少4 週(28 天)。.如為追加劑接種,與前一劑次間隔至少 12 週 (84 天 ),接種第二次追加劑,則與第一次追加劑間隔至少 5 個月 (150 天 )。接種注意事項1、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先前接種本項疫苗劑次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不予接種。2、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3、接種 Novavax COVID-19 疫苗後有罕見心肌炎或心包膜炎不良事件的通報案件,歐盟與澳洲於Novavax 疫苗上市後持續監測罕見心肌炎或心包膜炎之不良事件。目前 Novavax 疫苗接種與心肌炎或心包膜炎之間,尚未確定是否有因果關係。不良反應在18歲以上成人的臨床試驗中,受試者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注射部位壓痛、注射部位疼痛、疲勞、肌痛、頭痛、全身無力、關節痛和噁心或嘔吐,不良反應的嚴重程度通常為輕度至中度。(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管署)
-
2022-07-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國內現首例BA.5 專家曝這時疫情再起:單日5萬例甚至更高
國內今新增4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BA.5確定病例,分別為2例本土個案及2例境外移入,源自從美國返台的1家3口,傳播給機場接送的2名家人,接機過程緊戴口罩、車窗緊閉、未進食,可能是在車程中造成病毒傳播。專家表示,即使戴口罩也難防BA.5在同一空間傳播,不過感染機率較低、症狀也可能較輕微,建議民眾仍要做好防疫措施,以及接種疫苗。感染科權威、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相較國內現在流行OmicronBA.2變異株,BA.4、BA.5亞型變異株的差異主要在「免疫逃脫」,目前新冠疫苗皆以原始株研發,保護力也有落差,疫苗預防BA.4及BA.5保護力,比起防範BA.1「落差八倍」,比預防BA.2則差四到六倍,疫苗抗體效果會逐漸變差。黃立民表示,國內疫情剛過高峰,台灣至少還有「一個月蜜月期」,即便BA.5可能會在台灣傳播,但這段時間不容易大規模傳,因為近期確診的人數不少,剛接種疫苗的也不少,民眾抗體「免疫防火牆」或多或少可以「擋一下」,七月大流行BA.5機會較小,可能到八月中後機會較高,屆時免疫防火牆變弱,BA.5開始爆發「回到單日五萬例也不是不可能,更高我不敢講」。至於感染BA.5後症狀表現會有何不同,黃立民表示,先前病毒研究提及,感染BA.5臨床上觀察病毒感染肺部細胞,往下造成下呼吸道症狀,觀察到出現「肺炎」症狀較多,但只有一篇研究有上述論點,沒有看到其他學者廣泛討論,也有可能不見得是這樣。全程戴口罩依舊感染BA.5,黃立民表示,所有新冠病毒都可以在同一個房間,只要大家長時間在一起「就可以傳染」,即便戴一般口罩、不把口罩拿下來,還是會傳染,就算改善通風也無法防止,世界各國都有觀察到此問題。若戴口罩等NPI(非藥物介入措施)措施也防不住BA.5,目前還有其他可行作法?黃立民指出,感染BA.5還是機率及嚴重程度問題,脫口罩的人很快會感染,有戴口罩的人就比較晚得到,且就算得了症狀也較輕微,不能說NPI措施完全有效,但還是有些好處,就像施打疫苗不能防止不感染新冠病毒,但可以預防重症。不過黃立民提醒,就算NPI措施仍有一定效果,「但問題是沒有人要做」,近期風景區、餐廳都是人,大家已經不想再用NPI手段防疫,大家想要恢復正常生活,政府就算加嚴NPI措施也沒好處,因為民眾順從度只會越來越低。他表示,國內防範BA.5目前靠社區免疫防火牆,以及未來盡快接種次世代疫苗,基本上每個人都要接種次世代疫苗,「尤其要出國的人都要打,別到國外生病了,會很不舒服」。近期兒童陸續接種第二劑、幼兒將要接種第一劑,是否憂心國內BA.5感染兒童及嬰幼兒造成危害?黃立民表示,不前仍不清楚BA.5對兒童危害,因為過去專家認為,幼兒感染新冠肺炎狀況還好,結果台灣幼兒問題一堆,相較美國幼兒沒有那麼嚴重,是否存在人種及基因差異,只有病毒傳了才知道,不能直言BA.5感染幼兒是否嚴重,但仍建議小孩接種疫苗,仍有保護效果。黃立民提醒,雖我國出現首例BA.5,但可以看到有些國家流行BA.4、有些國家流行BA.5,未來BA.4、BA.5出現流行都有可能,我們不要忘記防範BA.4。
-
2022-07-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QA整理包/幼兒莫德納21日開打 常見副作用有哪些?會引發心肌炎嗎?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45萬劑幼兒莫德納疫苗於7月6日上午抵台,預計7月21日起分送至各縣市,屆時將提供6個月至5歲幼兒接種。幼兒疫苗劑量到接種部位都和成人不同,也有家長擔心副作用,「聯合新聞網」整理了8個QA,一次解答。Q1:幼兒施打疫苗安全嗎?A:台大醫師李秉穎指出,幼兒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遠高於流感等其他疾病,新冠肺炎對幼兒的危害也高於流感,因此建議幼兒接種疫苗防止中重症,且幼兒接種疫苗的整體效益大於風險。Q2:幼兒施打疫苗的劑量及間隔為何?A:食藥署表示,經整體評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並考量國內緊急公共衛生需求,與會專家建議核准莫德納疫苗緊急使用授權,可適用於6個月至5歲兒童的基礎接種,施打兩劑,每劑0.25ml(含25微克的mRNA),施打間隔28天。Q3:幼兒施打莫德納疫苗的接種位置?A:指揮中心表示,接種部位建議未滿2歲的嬰幼童接種大腿前外側股外側肌、2歲以上幼童則接種在非慣用手的上臂三角肌。台大醫師李秉穎解釋,由於幼兒手臂皮膚較薄,因此2歲以下就建議打在大腿外側,2歲以上由於手臂三角肌比較肥厚,即可打在手臂,而染疫幼兒則建議間隔3個月後再接種疫苗。Q4:接種疫苗後常見的副作用有哪些?A:6個月至5歲幼兒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如躁動哭鬧、接種部位疼痛、嗜睡、食慾不振、發燒、注射部位紅斑及腫脹等。如出現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速就醫釐清病因。Q5:接種疫苗後出現副作用時,要如何通報?A:指揮中心表示,接種後可透過接種單位提供的QR code掃描加入Taiwan V-Watch疫苗接種-健康回報,協助家長關注子女皆種後狀況,提升對新冠疫苗安全性監測、相關官宦照護及因應效率。Q6:幼兒接種疫苗後會引發心肌炎/心包膜炎嗎?症狀有哪些?A:李秉穎表示,心肌炎是指心臟肌肉發炎,心包膜炎是包圍心臟周圍的纖維組織發炎,這兩個情況可以單獨或同時發生。通常極少數個案發生在接種後14天內,較常發生在接種第二劑之後以及年輕男性身上。因此如果接種疫苗後28天內出現心肌、心包膜炎症狀,如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如心跳不規則、跳拍或顫動、運動耐受不良,如走步路就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暈厥、呼吸急促,應立即就醫。Q7:幼兒曾確診過,可以接種疫苗嗎? A:通常狀況下幼兒染疫並痊癒後,指揮中心建議仍可依時程接種新冠疫苗,不過由於感染新冠肺炎後在短期內會降低再次感染的風險,如確診孩童有意願接種疫苗,建議可自發病日或確診日(無症狀感染者)起計算,「至少間隔3個月」後,再接種新冠疫苗。Q8:幼兒莫德納疫苗和一般莫德納疫苗有何不同?A: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此次到貨的新版莫德納疫苗為50毫克包裝,是先前莫德納100毫克的半劑量,而給6個月至5歲幼兒施打為25毫克,因此新疫苗每劑可提供2名幼兒施打。
-
2022-07-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59.04萬劑兒童BNT上午抵台 效期到今年底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表示,第四批採購BNT兒童劑型疫苗59.04萬劑,於今日上午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再提供給5-11歲兒童接種基礎劑使用,含第二劑,及尚未接種第一劑者,如確診後已間隔3個月者接種。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明,本批效期至今年12月30日,今年採購的兒童劑型疫苗已全數到貨,共計220.32萬劑,分別為首批5月16日77.76萬劑、第二批5月30日33.12萬劑、第三批6月20日50.4萬劑及本批59.04萬劑。指揮中心指出,已於今年4月28日與香港復星公司及德國BioNTech公司簽署COVID-19疫苗供應合約,並與美國Pfizer公司及德國BioNTech公司簽署兒童疫苗補充合約,預定供應220萬劑兒童劑型及180萬劑成人劑型疫苗做為基礎劑、基礎加強劑或追加劑使用,並視需求擴充400萬劑成人劑型疫苗,以因應新冠肺炎變異病毒株之威脅。莫德納幼兒疫苗部分,莊人祥表示,7月初會到貨,7月中下旬會推動,整體規畫沒有改變,如果上飛機就會跟各位報告,上次未公布就是因為還沒沒上飛機。
-
2022-07-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燒42度、休克搶救無效 1歲童死亡…兒童死亡累計21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最新疫情狀況,中症99例、重症68。兒童新增2例重症、1例死亡,死亡為1歲女童。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該死亡女童無慢性病,6月28日持續高燒到42度,7月1日嚴重低血壓休克,投入升壓劑等治療無效死亡。羅一鈞說明,今日死亡的1歲女童沒有慢性病史,6月28日開始有持續高燒,41~42度,6月29日出現抽搐、嘴發紫緊急送至急診,照X光後有肺炎症狀,在急診快篩陽確診。因懷疑抽搐是併發腦炎,所以插管住加護病有使用瑞德熹偉、免疫球蛋白、類固醇、降腦壓藥、免疫調節劑進行治療。但在7月1日出現嚴重低血壓休克,對升壓劑等治療無效死亡。兒童重症部份,羅一鈞表示,1例為3歲男童MIS-C個案,本身無慢性病史,在6月2日確診、6月27日開始持續發燒、6月30日出現紅疹、眼睛紅、步態不穩狀況;7月1日送至急診,檢查發現發炎指數及肝指數升高,懷疑MIS-C住院,目前使用免疫球蛋白、類固醇等藥物,住院後持續發燒及心臟酵素增高;7月3日至加護病房觀察,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救治中,未脫離險境。 另一例為4歲女童,羅一鈞說明,該案本身有慢性心肺疾病、長期使用呼吸器,6月29日在家發燒、氧氣下降送至急診,PCR陽性確診、X光顯示左側肺炎。因肺炎併呼吸窘迫收治加護病房,使用瑞德西韋、高流量氧氣治療。目前病況穩定,在加護病房治療中。羅一鈞表示,目前全台兒童重症累計83例、死亡21例,MIS-C有26例、腦炎 22例、肺炎16例、哮吼8例、到院前死6例、敗血症3例、共病2例。醫療量能部份,全國空床率來到55%。羅一鈞說明,專責和隔離病房開設總數下降到12000多床,之前13000多床,但隨著收治確診數下降每週都會做各區專責調整,針對中區南區高頻區500床以上醫院已從20%下修到15%,200-499床下修到10總床數會愈來愈少,是放出來給非新冠住院運用。同時指揮中心也公布周末的疫苗施打狀況,共51831人次,第一劑覆蓋率來到91.33%、第二劑84.08%、第三劑70.34%。
-
2022-07-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333 死亡+96僅6人無慢病 中症+7未滿10歲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333例中重症個案,死亡個案96例,今日死亡個案年齡均為40歲以上。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死亡96人中,有90人有癌症等重大疾病或慢性病史,61人未打滿三劑疫苗,50人年齡超過80歲。莊人祥表示,今年1月1日至7月1日,本土個案累計377萬3671例,其中中重症16337例,死亡6015例。目前輕症無症狀比例99.56%。今新增333例中重症,中症小於10歲新增7例、10至19歲新增1例。今日圖表中,中症新增4例,重症減少4例,分別為20多歲、50多歲、70多歲、80多歲等四名個案。莊人祥說,應非病況改變,而是同仁於先歸類錯誤,經調整後歸為中症。國內目前少年重症累計有9例,包括肺炎6例、心肌炎1例、MIS-C 1例,共病1例(車禍外傷),其中4人死亡,3人染肺炎且有慢性病史,另一位是心肌炎。兒童重症累計78例,包含MIS-C有23例、腦炎21例、肺炎15例、哮吼8例、到院前死亡6例、敗血症3例、共病2例。莊人祥表示,昨日疫苗接種共8萬7689人次,國內疫苗涵蓋率第一劑91.32%、第二劑83.97%、追加劑70.30%。抗病毒口服藥物使用部分,7月1日輝瑞Paxlovid使用4192份、Molnupiravir共901份,總計使用5093份;總計使用輝瑞Paxlovid共26萬6017份、Molnupiravir用了6萬3759份,總計使用32萬9776份。
-
2022-07-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8歲女童接種BNT第二劑 三天後昏倒家中搶救不治
桃園一名8歲女童本月27日突然在家昏倒失去生命跡象,送醫裝上葉克膜搶救,29日仍宣告不治。據了解,女童24日曾接種BNT第2劑,之後就在家休息,是否與疫苗有關,衛生與司法單位都在了解中。
-
2022-06-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幼兒莫德納延遲抵台 兒童出現氣喘等6症狀快就醫
指揮中心日前宣布,6個月到5歲幼兒的莫德納疫苗已通過食藥署的EUA,ACIP會議也已通過建議接種二劑基礎劑,間隔四至八周以上。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來幼兒疫苗明天上午要抵台,但有些簡單文件問題有所延遲。不過已請各地政府準備幼兒接種站規畫。針對幼兒接種疫苗,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建議經醫師評估後6個月至5歲幼童接種莫德納疫苗接種,接種兩劑基礎劑,每劑須接種0.25ml,含25pgmRNA。接種部位原則建議未滿2歲的嬰幼童接種大腿前外側股外側肌、2歲以上幼童則接種在非慣用手的上臂三角肌。由於曾經染疫,短期內再次感染的風險可能降低,因此建議確診者自發病日或就診日起至少間隔三個月後再接種。李秉穎說,國外研究,五歲以下打疫苗比成人不良反應較低,6個月至5歲幼兒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如躁動哭鬧、接種部位疼痛、嗜睡、食慾不振、發燒、注射部位紅斑及腫脹等。如出現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速就醫釐清病因。另外,接種mRNA疫苗常見不良反應中,較擔心的嚴重不良反應是心肌炎。李秉穎表示,心肌炎是指心臟肌肉發炎,心包膜炎是包圍心臟周圍的纖維組織發炎,這兩個情況可以單獨或同時發生。通常極少數個案發生在接種後14天內,較常發生在接種第二劑之後以及年輕男性身上。因此如果接種疫苗後28天內出現心肌、心包膜炎症狀,如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如心跳不規則、跳拍或顫動、運動耐受不良,如走步路就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暈厥、呼吸急促,應立即就醫。不過李秉穎表示,評估後mRNA疫苗用於年輕族群的整體臨床效益仍大於其風險。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將與各地政府共同推動幼兒疫苗接種,請安排指定醫療院所。因為考慮幼兒需要家人陪伴施打,但有些民眾上班時間困難,因此將彈性於夜間、假日開設。他表示,接下來也非常熱,場地也要考量空曠、通風、防曬防雨。將請地方政府視所轄量能安排幼兒園或托嬰中心接種,提升可近性。根據ACIP專家會議通過的建議,6個月至5歲幼兒莫德納疫苗施打2劑基礎劑,施打間隔為4至8周以上;5至11歲兒童疫苗方面,建議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且病情穩定者建議接種基礎加強劑,在第二劑間隔28天後接種,對於完整接種基礎劑對象,建議於滿5個月後,接種追加劑。
-
2022-06-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CIP通過2劑隔4至8周 6月至5歲幼兒可打莫德納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昨天決議通過六個月至五歲幼兒接種莫德納疫苗,兩劑接種間隔四至八周,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國內仍處於社區流行階段,專家建議幼兒應接種莫德納疫苗以降低重症死亡風險;至於五至十一歲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病況穩定者,完整接種第一、第二劑基礎劑滿五個月,應接種同廠牌追加劑(第三劑)。此外,七月一日起,免費提供零至六歲幼兒第二輪免費快篩,民國一○四年九月二日(含)以後出生者,家長可持其健保卡至快篩實名制販售點免費領取五劑。現尚無健保卡或後續出生的孩子,只要拿到健保卡都可以領。成人疫苗部分,ACIP專家建議,機場港埠、居家檢疫、航空機組、社福機構等工作人員第一次追加劑(第三劑)接種滿五個月,可接種第二次追加劑(第四劑);此外,次單位蛋白疫苗「諾瓦瓦克斯」可與其他廠牌疫苗交替,用於各劑次接種。莊人祥表示,之前開放六十五歲以上民眾、十八歲以上免疫不全或低下者接種第二次追加劑(第四劑),從即日起,可能接觸病人的高風險工作人員,也可依自身意願接種第四劑。專家考量感染後接種間隔延長,可誘發更多免疫保護力、降低重複感染機率,建議可自發病日或無症狀確診日起算,滿三個月且急性症狀過後,即可接種下一個疫苗劑次。莊人祥說,如果確診後還不滿五個月,符合「工作需要或性質導致感染風險增加」、「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全導致感染風險增加」、「入境其他國家時需查核接種紀錄」等三種情況,經醫師評估適合,仍可接種疫苗。針對五到十一歲兒童,莊人祥表示,先前專家僅建議接種兩劑基礎劑(第一劑、第二劑),這次進一步建議免疫力較弱的兒童應追加接種一劑基礎加強劑;一般兒童完整接種兩劑基礎劑滿五個月也應接種第三劑。不過,專家尚未建議兒童混打,仍建議以同廠牌完成基礎加強劑和追加劑。
-
2022-06-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兒童疫苗指引通過 建議0-6歲幼兒打2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6個月到5歲幼兒的莫德納疫苗已通過食藥署的EUA,7月中下旬有望開打。今日指揮中心疫情記者會上,發言人莊人祥表示,ACIP已通過建議,6個月至5歲幼兒建議接種2劑基礎劑,間隔4-8週以上。根據ACIP專家會議通過的建議,6個月至5歲幼兒莫德納疫苗施打2劑基礎劑,施打間隔為4-8週以上;5-11歲兒童疫苗方面,建議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且病情穩定者建議接種基礎加強劑,在第二劑間隔28天後接種,對於完整接種基礎劑對象,建議於滿5個月(150天)後,接種追加劑。第2次追加劑部份,即一般民眾的第4劑疫苗接種建議,建議機場港埠、居家檢疫、航空機組員及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都可以接種第2次追加劑,建議間隔5個月以上,不論先前是否確診過新冠肺炎,建議確診者可自發病日,無症狀感染者則依確診日起算,3個月後且急性症狀過後,再完整進行COVID-19疫苗接種。指揮中心表示,確診者若已無急性症狀且符合解隔條件,如符合下列情型,經醫師評估適宜接種後,完成未完成之COVID-19疫苗劑次:1.因工作需求、工作性質等原因導致感染風險可能增加2.免疫力/免疫功能低下導致感染風險增加3.因應入境其他國家時疫苗接種紀錄查核之需此外,指揮中心也公布Novavax疫苗的施打指引,建議使用於18歲以上民眾接種基礎劑、基礎加強劑,及第1次第2次追加劑,可混打。Novavax實際到貨時間,發言人莊人祥表示,6月底會有消息;莫德納兒童疫苗則是7月初就可能到貨。莊人祥也說明,今天ACIP會議只針對莫德納做出接種建議,BNT疫苗是否能是打0-5歲幼童部份,只有提供給美國FDA,各國目前都沒拿到相關資料。
-
2022-06-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童感染Omicron增5倍 引發MIS-C、腦炎外還可能中風
國內5至11歲兒童疫苗第二劑於6月22日起,間隔4至8周即可接種,指揮中心ACIP專家會議近期將開會討論6個月至5歲幼兒施打疫苗,最快預計7月中旬開打。專家表示,相較過去,近期Omicron疫請升溫,美國研究觀察,兒童感染Omicron機率增加5倍,因此各國皆建議兒童接種疫苗利大於弊。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長、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昨於「全心守護婦幼,預控即時行動」研討會中分享,先前各國觀察,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多屬輕症,且施打疫苗效果不如預期,因此曾有一段時間針對兒童是否施打疫苗頗有爭議。呂俊毅表示,但兒童感染後仍有可能引發重症,最怕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問題,包含腦炎、感染後引起血管變化如發炎、狹窄甚至中風,便開始就疫苗施打是否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副作用及感染,兩者利弊做討論。呂俊毅指出,近期Omicron疫情於各國流行,美國發現兒童感染機率增加5倍,許多醫院遇到大量兒童病患住院,不像去年疫情流行期間鮮少兒童患者感染、住院,甚至演變重症。根據過去臨床試驗結果,12至15歲青少年接種輝瑞BNT疫苗的保護力為百分百,而5至11歲兒童接種後產生保護力與青少年類似,高達90%。而疫苗上市後真實世界數據顯示,面對具有免疫逃脫的Omicron,青少年接種輝瑞BNT,疫苗保護力降到40%,幾乎很難預防感染輕症,但對重症防護仍有70至80%。另一研究則涵蓋5至11歲兒童數據,施打疫苗後保護力僅剩6、7成。呂俊毅表示,總體而言,青少年、兒童無論施打莫德納或輝瑞BNT,對於Omicron預防感染保護力雖不到5成,但預防重症仍維持8成,在Omicron仍然流行期間,非常值得打疫苗。家長憂心孩子施打疫苗後產生副作用,尤其接種mRNA疫苗後容易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等。呂俊毅表示,其好發族群為15、16歲青少年,以第二劑最多,接種後2、3天至1周內,會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喘、心悸等症狀,大多無需治療,休息數日可自行恢復,也沒有留下後遺症。呂俊毅表示,兒童接種疫苗產生副作用機率小,相較青少年較屬高風險。但不打疫苗者,染疫後一樣會有心肌炎,甚至引發其他風險,在分析染疫風險及疫苗副作用利弊下,因此美國CDC強力建議兒童、青少年施打疫苗。呂俊毅指出,去年台灣疫情控制好,兒童疫苗接種另當別論,但今年防疫政策走向與病毒共存,加上Omicron流行,兒童感染雖多輕症,但仍有重症,如引發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腦炎、缺血性中風、哮吼甚至長新冠風險,建議兒童應施打疫苗,降低感染及重症風險。
-
2022-06-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增325例、151人病歿 30多歲女乳癌染疫8天死亡
國內今新增325例新冠肺炎中重症個案,包括181例中症、144例重症,新增151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最年輕死亡個案為30多歲女,本身有乳癌病史,染疫後出現肺炎且癌症轉移,不幸死亡。莊人祥表示,今年至6月24日共累計1萬4522例中重症案例,5267例死亡案例,目前輕症無症狀案例占比99.58%。今新增151例死亡案例,其中140人有癌症等重大疾病或慢性病史,96人沒有打滿三劑疫苗,80人年齡超過80歲。針對今日最年輕死亡個案,莊人祥表示,這名30多歲女性,本身有乳癌病史,沒有施打任何疫苗,於6月4日採檢陽性確診,6月12日死亡,死因主要為新冠肺炎及乳癌轉移。另外一名60多歲女性,本身有肥胖等慢性疾病,BMI超過30,6月11日因肺炎、腎衰竭等到急診就醫,6月12日確診陽性,院方立刻給予瑞德西韋等藥物,但治療後仍未好轉,6月20日不幸死亡,死因為肺炎併呼吸衰竭。昨疫苗接種共有11萬1645人次,目前國內疫苗涵蓋率第一劑91.24%,第二劑82.98%,追加劑69.9%。昨日確診數約4.5萬,今日降至4萬初,莊人祥說,每周二、三新增病例數較多,周五、六、日、一會降低,預估近日單日確診數約在3、4萬左右。
-
2022-06-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第二劑莫德納 童疑出現心肌炎
高雄一名八歲男童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疫苗,兩天後疑出現心肌炎,住進加護病房,家屬質疑與縮短疫苗施打間隔可能有關。指揮中心表示,兒童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疫苗出現心肌炎案例,目前通報僅此一例,ACIP委員會已進行討論,高雄男童已康復出院,專家認為接種疫苗仍利大於弊。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莫德納及BNT疫苗屬mRNA疫苗,對年輕男性及男童較易好發心肌炎,國內目前五至十一歲兒童接種第一劑莫德納或BNT疫苗,約接種一百萬劑,共通報兩例心肌炎個案,至於第二劑疫苗,此名八歲男童為通報首例,後續還要經全國藥品不良反應通報中心研判。高市衛生局昨表示,此案已向中央通報為不良反應事件,男童不適是否與疫苗有關,須由中央判定。
-
2022-06-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逾百萬名孩童已打1劑疫苗 指揮中心:2男童出現心肌炎
國內5月起開放5至11歲兒童接種新冠疫苗,包括莫德納及輝瑞BNT疫苗,近日也開放間隔4到8周後可接種第二劑。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兒童疫苗第一劑已接種超過100萬劑,目前有2例心肌炎,近日剛開始開放兒童第二劑施打,有1例心肌炎個案,今日將會通報。莊人祥表示,莫德納、BNT疫苗接種後,較年輕的男性皆屬於心肌炎好發族群,包括目前通報2例皆是男性。至於高雄一名8歲男童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疫苗後,疑似出現心肌炎等不良反應,收治於高雄長庚醫院。莊人祥說,此例個案今會通報,該案屬於輕症已康復出院。莊人祥表示,美國先前統計,男性接種疫苗發生心肌炎機率,第一劑為每百萬劑分之0.2出現,第二劑為每百萬分之2.6人。台灣則為百萬分之1.8,男性發生機率較高。莊人祥表示,目前還在社區流行階段,希望兒童施打疫苗後避免感染、出現重症死亡風險,ACIP委員會也會針對施打疫苗議題討論,施打疫苗仍是利大於弊,專家會揭露相關資訊,讓家長評估了解目前現狀。媒體詢問,住宿機構今年至今已有3萬多人染疫,6月13日至19日增加139人死亡,致死率2.2%,是否相較他國更高?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根據國外資料,英國長照機構染疫致死率約5%,香港6%,現在無論各種機構,都希望可做例行性快篩,及早找出病人,及早給藥,降低重症及死亡。陳時中表示,新冠造成世界各國高疫情,若要比較各種特別族群的風險,包括年齡等需要統計、校正,否則相對意義較低。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這波Omicron疫情觀察他國長照機構致死率,英國5.5%,香港6.9%,疫情發生時間點比我國早,且投藥及疫苗涵蓋率不同,基礎點不同,其染疫致死率約5到7%左右。羅一鈞表示,針對機構住民近一周300多個死亡案例分析,平均年齡為80多歲,若看中重症、致死率,我國一般國人80歲年齡層致死率約2.47%,與機構致死率2.2%是相當的,雖與全年齡層比較高,但機構死亡個案中約58%都是80歲以上,不適合用全年齡層比較,因全年齡死亡個案20至50歲最多,平均下來恐讓致死率下降。若以致死率來看,70歲以上年齡層占多數。
-
2022-06-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5歲以下何時能打莫德納? 莊人祥:7月中是最晚目標
國內5至11歲兒童疫苗第二劑自6月22日起開放施打,針對最新兒童疫苗接種狀況,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昨日接種輝瑞兒童疫苗第二劑1378人,莫德納第二劑3萬6609人。至於6個月到5歲幼兒施打疫苗,6月底將會由專家會議討論。先前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6月下旬至7月初安排校園接種,指揮中心22日將21日到貨的50萬劑BNT兒童疫苗以及先前的剩餘量共55萬劑,撥配給地方政府使用。食藥署已通過6個月至5歲的兒童莫德納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EUA),莊人祥表示,ACIP專家會議應該會在下周三前確認開會時間,會在六月底之前,會針對0到5歲兒童接種先討論,另外是否要讓5至11歲兒童接種第三劑,會考慮是否要再討論。針對5至11歲兒童疫苗接種率,莊人祥表示,兒童疫苗第二劑目前3萬7900多人次接種,若除以5至11歲共140幾萬人,接種率可能不是太高,因為才剛開始接種,這數據沒有什麼太大意義。食藥署已通過6個月至5歲的兒童莫德納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EUA),莊人祥表示,ACIP專家會議六月底之前,會針對0到5歲兒童接種先討論,另外是否要讓5至11歲兒童接種第三劑,會考慮是否要再討論。針對兒童疫苗到貨時間,莊人祥表示,針對5歲以下的輝瑞和莫德納疫苗,都是屬於新的劑型,這部分我們都在談,有關莫德納部分有規畫進貨時間,是最有可能先到貨,目前飛機位還在調整,若知道時間會說明。至於幼兒莫德納先前說目標7月中旬開打,莊說,當然愈提早愈好,七月中是最晚的目標。
-
2022-06-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機構住民染疫致死率達2.2% 專家:最困難時期尚未度過
昨天新增五萬六三三九例本土個案,相較於前天三萬五五九六人,暴增兩萬多人,指揮中心代理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推估本周單日新增個案數應可降至五萬例以下。確診人數雖逐日下降,但「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A)備受關注,昨天公布最新統計顯示,住宿機構住民自四月一日至六月十九日共七五四人死亡,致死率達百分之二點二。台大醫學院急診醫學科臨床教授李建璋指出 ,國內確診人數逐日下降,但確診後二至十二周可能產生MIS-A個案,致死率高達一成,比MIS-C高出許多。羅一鈞表示,國內已接獲二例疑似MIS-A個案通報,初判後不符美國通用病例定義。指揮中心昨公布最新住宿式機構住民疫情概況,累計染疫機構數一四九四家,九千多名工作人員,以及三萬四九四二名住民染疫,自四月一日至六月十九日共七五四人死亡,致死率達百分之二點二,較上周的百分之二點○略微增加。機構住民死亡率偏高,致死率超過整體國人的十幾倍,羅一鈞表示,住民送醫後死亡數目屬於落後指標,會晚於疫情反映,不過,住民投藥率已達八成九,可降低重症及死亡風險。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秘書長余志松表示,近一周全台機構增四五二二人染疫,累計三萬四九四名住民染疫,約占所有機構住民兩成,「感染可能一波接一波,對機構來說最困難時期尚未度過。」余志松說,醫院看護人力不足,廿四小時照顧染疫長輩,已經喊價到日薪一萬元,住院十幾天就需花上十幾萬元看護費,部分機構住民家屬經濟困難,無法承擔看護費用,除增加專責病房護理師照護壓力,少了拍痰等照護,也可能提高重症風險,種種因素形成惡性循環。有醫師預估,當全台染疫人口達一成七(三九○萬人)時,單日確診數有望掉到萬例以下,可望在兩周後達標。對此,羅一鈞說,「個人沒這麼樂觀」,因近幾星期周末人流持續增加,加上隨天氣轉熱,民眾戴好口罩情況不佳。新增個案分布依然以中南部為主,最多為台中市八三四一例,其次為高雄市八○四八例、新北市六八七八例、台南市五五二七例、彰化縣四六二五例。昨新增一一五例死亡個案、二○九例中重症個案,死亡個案為六十九例男性、四十六例女性,年齡介於卅多歲至九十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其中一〇七例具慢性病史、七十二例未接種三劑疫苗、五十四人超過八十歲以上。在中重症個案中,再增兩例兒童,均為肺炎重症,分別為四個月大男嬰、兩歲男童,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國內兒童重症已達六十五例,其中包含十二例「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案例。為降低兒童重症及死亡風險,第二劑兒童BNT疫苗於今天開打,指揮中心統計,已有七十八萬名兒童接種過一劑BNT疫苗,羅一鈞表示,家長可自行帶接種第一劑滿四周的小朋友到合約醫療院所接種第二劑,此外,各縣市政府預定於六月下旬到七月初安排校園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