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7 名人.洪惠風
搜尋
穿戴裝置
共找到
45
筆 文章
-
-
2024-09-30 醫療.心臟血管
追蹤身體健康狀況的重要步驟 簡單2方法教你輕鬆測量心跳
測量心跳是追蹤身體健康情況的重要步驟,但智慧手表等「監視」裝置可能徒增焦慮,也不見得都準確,醫生教我們2個簡單的自然測量法:頸動脈脈搏測量1.先找到氣管。氣管在頸部中央,手指沿著頸部氣管上下觸摸,可以感覺到隆起點。2.用兩根指頭(食指和中指)從下巴往下水平移動,不要左右輪流觸摸,一邊測完再測另一邊。3.輕壓氣管兩側,你會感到脈搏跳動,這就是你的心跳。4.數數看15秒鐘跳了幾次。這時候可用計時器,或有秒針的手表。5.所得次數乘以四,這就是你每分鐘心跳的次數。橈動脈脈搏測量1.手掌向上朝天平放。2.找到橈骨或腕骨所在。就是拇指骨和手臂骨交口的硬結點。3.用兩指(食指和中指)稍微朝手臂中央輕壓,不要超過中線,兩指維持在手掌外第一道脘紋上。4.輕按手脘紋路,你就會感覺出脈搏跳動,這就是你的心跳。5.輕數15秒跳動的次數,可用計時器或有秒針的手表。6.所得次數乘以四,就是你每分鐘心跳次數。為什麼要學會自然計算、測量心跳的方法?因為研究發現,心跳追蹤器、智慧型手表等現代化工具,不見得對每個心臟病患者都是上選。美國心臟協會最近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穿戴裝置可能提升焦慮、過度跟蹤症狀、讓患者更加倚賴健保資源。對心房纖維性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也就是心律不整的患者,靠穿戴裝置測量心跳反而會讓患者更加關注症狀,更加擔心治療的情況。該研究報告指出,約有五分之一穿戴測量心跳裝置的人,看到心律不整的通知後,會產生激烈的害怕和焦慮,心臟健康教練組織創辦人暨執行長米契爾(Hannah Mitchell)說,穿戴裝置有時候不可靠也不準確,因此,用自然測量法測量心跳很要緊。「兩相對照,也會讓你更加放心。」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9-02 名人.陳亮恭
陳亮恭/周末戰士集中運動 健康成效不減
運動對健康的好處無庸置疑,不過,運動總是知易行難,特別是上班族在忙碌的生活中,達成建議的每周5天、每天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即略喘但不辛苦的運動強度,如健走與騎自行車等,也並非隨手拈來的事情。國外研究發現,有些人努力在每周1到2天內,完成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被稱為「周末戰士」(weekend warrior),研究也發現,「周末戰士」的健康效益不比天天運動的人差,但多數研究的運動量都採用問卷紀錄,不免可能有所偏誤。青壯年工作忙 假日補運動課「自然.老化(Nature Aging)」發表的最新論文,給了大家一個可行的建議,該研究使用英國生物資料庫7萬5千餘人的資料,結合穿戴裝置的運動量測與健康資料,將研究者的運動狀況分為3組,第1組為每周不到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的人,第2組為「周末戰士」(一周中等強度運動超過150分鐘,且一半以上運動量集中在1或2天內),第3組則是天天運動,且一周累計150分鐘以上運動的人。後續追蹤其健康狀況發現,「周末戰士」後續發生失智、中風、巴金森氏症、憂鬱症、焦慮症等問題都和天天運動的人相似。美國哈佛大學麻州總醫院心血管中心也在去年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發表,「周末戰士」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與天天運動的人沒有差別。顯然,以一周運動量為基礎,青壯年若因工作無法天天運動,假日就是補運動課的最佳時刻。長者少量運動 也比不運動好對於衰弱長者而言,一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也並非一蹴可幾,難道無法達到就乾脆直接放棄嗎?當然不是。早在2011年,國衛院溫啟邦教授便在「刺胳針(Lancet)」發表,以8年追蹤約42萬名成年人,發現一周只要從事92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每天有15分鐘運動,就能夠降低14%的死亡風險,整體可增加3歲的餘命。顯然,即使少量運動也比不運動為佳。不過,每周90分鐘或每天15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應該是最低的有效量,不能再少了,在這個基礎上,每天若能再增加15分鐘運動,還可以進一步降低死亡風險。多元複雜運動 比重複動作佳為了在運動時同步強化腦力,多元而複雜的運動比單純重複動作的運動好,每個人更需要依照自己的健康狀況開始運動,中等強度運動是略喘但非上氣不接下氣的運動強度,每個人的體能不一,相同運動不見得有相同感受,依照個體差異,根據體能狀況運動,逐漸提升時間與強度,好處便會逐步顯現。總結來說,有個簡單原則可以概括中高齡民眾運動的作法:有動比不動好、多動比少動好、多元比單調好,依照個人狀況循序漸進加量加強為首要原則。
-
2024-08-07 醫療.心臟血管
沒喝咖啡也心悸?心臟「這樣跳」要注意,醫教花10秒檢測心律
明明沒怎樣,心臟卻激烈的蹦蹦跳?小心,高血壓、服用某些藥物,更甚至有些人在減重的過程中,喝水過量或喝水不足,都有可能讓你心悸、心律不整!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的主治醫師、臺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黃群耀醫師告訴大家心悸是什麼。心悸、心律不整是什麼?心悸是指「感覺到」心臟在跳動,並且感覺到這種跳動很奇怪,是一種症狀的描述。一般來說,我們並不會明顯感覺到心臟的跳動,因此如果有這樣的感覺,可能就是心悸的症狀。 但在某些情況下這樣的感覺是正常的,如在緊張、焦慮、興奮或者心跳加速的情況下,就會感覺到心悸。但是,如果心悸出現在非正常的情況下,如過胖、自律神經失調、藥物副作用、心跳速度過慢(一分鐘低於50下)、脫水、心律不整或其他潛在的疾病,就需要特別留意。 而心律不整是一種診斷,心悸可能是由心律不整,或以外其他的原因造成。但心律不整不只心悸,還可能有其他症狀發生。當心律不整發生時,通常是因為心臟內出現了一些異常的放電點,或者是電路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導致心臟跳動過快、過慢或不規則。這些異常的放電點或迴路通常受到自律神經的過度刺激,特別是交感神經過度活躍的情況下,導致心律不整的發生。怎麼樣算是心悸?如中醫診脈一樣,按壓手腕的脈搏,就可以感受到心跳的節奏,這是一種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練習的技巧。且相較於頸動脈,手腕的脈搏也更為安全(頸動脈過度用力按壓,恐有動脈硬化、中風風險)。平時,也可嘗試穿戴裝置,可幫助更好地監測心跳,及早發現心律不整的情況。 心率的計算與觀測按壓脈搏後觀察10秒或20秒內跳的次數,再乘以6或3就可知道自己的心跳數。如10秒內跳了10次,10×6= 60bpm(次/每分鐘),就屬於正常的靜止心率。除了心跳量,也要留意心跳的速度是否規則。 若在平靜的情況下,心跳超過100次/分鐘,又出現頭暈、胸悶、喘息等現象,可能就需要及時就醫。 大多數情況下,心悸都是良性的,因此不必過度擔心。但,約有5%~10%到可能是不良反應,如心律不整。要特別的是,「心室頻脈」可能佔了1%左右,而這樣的情況可能導致致命的後果。 心室頻脈是什麼?心室頻脈(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是一種嚴重的心臟問題,可以導致心跳失常,甚至導致昏倒或死亡。通常是由於心跳過快造成的。在運動時,我們的心跳速度可能達到每分鐘150~160次。但,無激烈運動時心跳速度卻達到每分鐘200次甚至更多,心臟可能就無法正常收縮,這樣就會導致心臟輸出量的不足,進而影響到其他器官和大腦的氧氣供應,造成身體功能的衰竭。 心室頻脈較容易出現在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肌梗塞病史、心臟出現結疤,或者家族中有心臟相關疾病的遺傳史的人身上。如何避免、預防心悸?除了留意自身的體重、生活方式及睡眠品質外,飲食中的咖啡或茶就是一些需要避免的刺激性飲品,或者可以考慮選擇低咖啡因的飲食。在藥物方面,也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甲狀腺素」的使用是一個常見的例子,甲狀腺素是一種影響身體代謝的激素,它能夠加快心跳、提高情緒,甚至引起手抖等症狀。有些減重藥物中含有甲狀腺素,這可能導致類似甲狀腺亢進的現象,使心跳加快。雖然這些藥物確實可以增加代謝,但過快的心跳對於心臟來說並不健康,一旦心臟無法承受這種速度,可能會導致心臟休克。 因此,當發現使用藥物後心跳加速時,應及時向醫生諮詢。如果出現心跳加速的不良反應,應該盡快監測心跳並儘早就醫,以免拖延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延伸閱讀: 一直拉肚子怎麼辦?6警訊快就醫!一表區分急性和慢性腹瀉,教你7型態大便分類法
-
2024-07-05 焦點.元氣新聞
台大遠距照護 下肢動脈患者保住腳
下肢動脈血管疾病因血管阻塞,恐導致患者截肢,亦可能合併冠狀動脈硬化、腦中風等疾病,5年存活率僅20%。台大醫院研究發現,若患者接受即時同步遠距照護,可使心血管疾病得到較好控制,病人發生腦中風的機率顯著下降,已被寫入美國心臟學會5月甫公布的下肢動脈血管疾病照護指引。該照護指引中,引用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李任光2021年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的論文,將遠距照護列於此類病人標準治療。指引中提到,鑑於下肢動脈血管疾病患者的複雜性與多重共病,常導致重大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此類患者特別需要長期追蹤與治療,而遠距照護可提供患者完整且即時的全人照顧,彌補目前居家照護不足。李任光表示,除避免患者截肢之外,下肢動脈血管疾病,容易併發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急重症情況,遠距醫療患者可藉由院方提供的心電圖系統等在家監測生理數值,並結合人工智慧,病人拍攝傷口上傳,即可判讀病情。李任光曾收治一位83歲男性,發生周邊血管疾病,導致腳趾壞死,原本必須由膝蓋以下截肢,患者加入遠距照護後,由團隊提供完整、即時照護資訊,最終僅腳趾遭截肢,患者心存感激說,「感謝醫療團隊幫我留著一隻腳。」台大醫院遠距照護中心以累積14年、近7000患者數據研究發現,接受遠距照護的下肢動脈疾病患者,截肢率自18%降至10%、死亡率從29%降至14%,平均住院天數減少一半,病患照護滿意度則由95.7%提升至97.5%。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遠距醫療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提供醫療照護服務,在新冠疫情期間大出風頭,而台大醫院早在14年前即成立遠距醫療照護中心,藉由穿戴裝置、即時傳輸等科技設備,優化醫療照護流程,提升病人健康,而對於病人來說,這更是形同虛擬病房的良方。
-
2024-06-01 醫療.泌尿腎臟
從陰莖看健康!國外泌尿科醫師建議「男性每天自我檢查小弟弟」,出現5種狀況快就醫
女性常被宣導可以自我檢測乳房是否有硬塊來預防乳癌,現在泌尿科醫師也開始呼籲男性自我檢查陰莖,因為陰莖是男性身體健康的重要窗口,一些被忽略的小變化可能是癌症或糖尿病的前兆。男性的陰莖出現5狀況快就醫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澳洲的泌尿科醫師懷特(Peter White)說,陰莖的健康不只有器官外表,更是全身健康的反射,男人定期檢視陰莖,可以在罹患致命疾病前發現問題,他提出若出現時應就醫的五項陰莖異常。1.陰莖出現白色斑塊:陰莖若出現白色斑塊,可能罹患硬化萎縮性苔蘚(Lichen Sclerosus),30至50歲的男人中,平均10位有1位會得到這種疾病,患者會有皮膚搔癢,性行為時會疼痛。2.45歲以前射精量減少:男性隨著年齡增長,射精量減少是正常的,但若此現象發生在45歲以前,就可能有問題了,那可能暗示睪固酮濃度下降,而睪固酮是男性主要的性激素。3.陰莖是否有難聞氣味:還要注意的警訊是陰莖是否有難聞氣味,那可能是因為清潔不夠周全讓死掉的皮膚細胞和細菌堆積,可能導致龜頭炎(balantitis),讓龜頭發炎長紅斑。4.一天沒有尿到該次數6至7次:懷特說,男人平均一天小便6至7次,但研究顯示四分之三的男性因為水分攝取不足,一天沒有尿到該次數,這可能導致罹患腎臟疾病的風險。5.陰莖彎曲的角度接近直角:最後是陰莖彎曲的角度,通常陰莖會有一定角度的彎曲,但若彎到接近直角,就可能是罹患佩洛尼氏病(Peyronie’s Disease),這種疾病是因為陰莖海綿體白膜發生病變而局部產生硬塊,導致陰莖勃起時會彎曲、疼痛甚至功能障礙,治療方式是穿戴裝置來矯正角度。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早睡增死亡風險?胸腔重症科醫曝真相!每天「睡滿x小時」更長壽.研究長壽之道20年!長壽專家培養出5健康習慣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26 癌症.抗癌新知
PatientsForce照伴隨:術後再入院率與日步行量相關
根據近年國際期刊發表的研究,證實患者手術後步行量的減少,與再入院率成正相關。此研究收集了215位平均年齡63歲的患者,透過出院後行動裝置的監控,能準確預測到手術後病人,出院後連續兩日,每日行走量(步數)若減少一半以上,病人再次入院的可能性很高,此預測方式的準確率大约是9成,顯示了監測患者的日常活動量對出院後照護的重要性。前北榮心臟內外專科病房資深護理長丁玉芝表示,出院後病人的持續照護是目前醫療照護的痛點,儘管病人與家屬盡力遵循出院時提供的指導,但因缺乏持續的監測和專業建議,使得大部分患者的康復之路充滿了不確定性。提供新醫藥福利及病人支持計畫管理服務的采鋐健康整合集團今日提出了一種PatientsForce照伴隨心血管照護計畫,採用的模式是搭配國際原廠Garmin的健康監測手錶,將數據整合到一個數位照護平台中,由專業照護師通過監看從健康穿戴裝置收集的指標數據,為病人提供個人化的康復計劃和生活方式建議。這種個人化的照護有助提高病人的康復效率,也增強了病人的自信心。同時,結合遠程照護服務的醫療專業人員支援,通過生活化的LINE@訊息APP,病人可以方便地與醫師,藥師,營養師及復健師等專業團隊進行諮詢或就診安排。丁玉芝護理師表示,這種創新的居家照護模式不僅為病人及家屬提供了更加安心、高效的康復伴隨照護,也為醫療專業人員提供了一種新的工具,幫助他們能實現持續性的康復管理計畫,並提高病人醫囑遵循度,讓持續照護能從醫院延伸至個人,提供可負擔且明確目的之照護服務,透過與醫療機構更緊密的資訊整合,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目的。
-
2024-01-14 退休力.健康準備
避免衰弱,預防三高還不夠!醫籲存三力:肌肉、骨骼、神經力
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科技協力 讓病患在家接受醫療服務數據導向、驅動的健康長壽服務、策略,已經默默發生在我們人生當中。現在透過生物醫學數據,可仰賴人工智慧跟數位科技演算整合解讀,例如現在糖尿病檢測必須驗血糖,說不定不久的將來,我們可用數位生物指標,透過行動數據預測,「你八成是個糖尿病患」。醫療精神和原則沒有變,但工具大不相同,醫療和照護免不了還是手工業,怎麼樣與科技業協作,得到最好的成果。2017年經濟學人雜誌曾經預測,未來的醫院應該長得像機場塔台,醫院變小,服務外展,病患盡量在家裡跟社區就可以得到醫療服務,不是集中到醫療院所。原因之一是目前人力不是那麼充分,原因之二在疫情時得到最大彰顯,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時,全部都集中到醫院會造成很大的挑戰跟困難。但要達成這個目的,需仰賴非常多技術。未來醫師就像塔台控制員,在遠端看著病患的相關資料與數據,有各種預測,有些派遣團隊到家裡、極重症必須要立刻到醫院,從病患生病到康復的過程衍生的各項數據,提供服務。醫師基於專業知識,提供治療結果的預測,人工智慧演算法也是如此。未來在醫院健檢,可能會加上日常生活中穿戴裝置上的各項數據,醫院根據演算法告知,你的心肌梗塞風險25%,雖然沒有立即性風險,但要考慮看醫師;可能在另外一個人身上,最近生活作息不好,風險升高,得到的建議是需要立刻就醫。未來很多決策不全然只靠醫師個人經驗,例如全民健保資料庫裡的就醫資料與診斷、各種個人生活的內容跟量測,叫做數位生物指標,不單純記錄走路步數,還包括活動類型,可以預測未來一年失能或失智的風險,透過睡眠狀態預測憂鬱的風險,利用心率預測未來心肌梗塞的風險。以前為了提升照顧品質,醫界建立臨床路徑,透過過去實證基礎,告訴大家病人入院後的SOP,改善治療成果。現在加入數位科技跟大數據演算,未來醫療體系進行健康管理,可以把資料回饋提供生活建議,乃至於疾病的治療跟診斷過程。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預防衰弱病 才能換來生活品質我的職場有三階段,第一階段是2005年成為最年輕的國家代表隊隊醫,第二階段是五年走了100個偏鄉,發現台灣富足生活的背後,還有很多人需要照顧;第三個階段是現在,我的使命是想用運動醫學幫助大家,有一個不痛能動、不要吃止痛藥,不要被過度開刀的生活。我想用照顧運動員的方式,用科技幫助每個人更健康。在舊思維裡,預防生活習慣病,也就是三高,就能阻止老人失能。但新思維認為,我們要預防老年症,像肌肉萎縮、營養不良、骨質疏鬆、憂鬱、失智、大小便失禁、兩腿無力、牙齒跟口腔不健康。簡單的講,就是要聽得到、吃得到、吞得下去、拉得出來,這些最基本的能力,是真正讓我們享受生活品質的重要關鍵。老年衰弱不是疾病,是一個狀態。我們有了衰弱症,一些意外發生後,就會影響健康,導致跌倒、骨折、住院,因失能入住機構等。老人衰弱症是可以預防的,要預防關節炎、骨質疏鬆或肌少症,從現在開始有三件事情可以做,就是存三力,肌肉力、骨骼力和神經力。怎麼存呢?主要是營養和運動。但走路、散步等有氧運動無法長肌肉,許多老人家每天走一萬步,自認運動量足夠,但一不小心就摔跤,原因就在於肌肉量不足。如果想維持或增加肌肉,必須透過重訓,並達到累喘等狀態。運動要注意,每個人狀態、年齡、體重和共病都不同。所以第一要檢測,再來是要做對的運動,第三是運動一定要有效,第四個是能夠追蹤,追蹤才知道有效可以繼續做,沒效就要做調整,第五個很重要,運動一定要有後援,也就是說當痛、受傷的時候怎麼辦。目前可透過「姿勢分析儀」、「智能重訓」、「穿戴式裝置」等科技,瞭解身體機能,檢測肌力,讓醫師、物理治療師等專業人員開出最佳運動處方,提升效能,並持續追蹤,減少受傷機率。熟齡人的運動跟年輕人不同,一是不再年輕,二是我們有很多退化疼痛的問題,三是心血管肌肉能力跟年輕人不同。以前說「頭過身就過」,對我們來說,現在是「頭過身不會過」。做對運動很重要,保住我們的肌肉力、骨骼力和神經力。更多相關資訊,請點擊「以防萬一,活到100歲 2023退休力論壇」
-
2023-12-05 名人.精華區
數位醫療專法還在等 恐失發展先機
2023醫療科技展剛落幕,總統蔡英文致詞提出「台灣有信心能成為全球數位醫療轉型基地」。數位醫療發展的全球趨勢已非可逆,行政與立法部門應盡速制定數位醫療法規,在科技快速發展的同時,透過法令確保產業發展與數位安全,保障國人權益。綜觀各國推動數位醫療,美國2022年修訂法律,授權藥物管理局(FDA)可針對機器學習型醫療軟體變更審查模式,確保數位健康技術和應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時根據「資料自由法」保護民眾數據隱私;德國早於2019年制定「數位醫療應用法」,促進數位醫療產品保險給付。日本、新加坡 放寬遠距醫療亞洲當屬新加坡發展最快,2018年開啟數位醫療監理沙盒,並於2021年修訂「醫療服務法」,開放遠距與行動醫療;日本則在疫情後大幅開放遠距醫療及藥師遠端諮詢服務。國內於2021年修正「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時,已納入再生醫療、精準醫療以及數位醫療等領域,但目的是藉由租稅優惠等經營誘因,促進產業發展,不涉及產業監管等其他法制完備。個資需完善規範 應訂定專法也就是說,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重點在「引導資源投入」,其他攸關產業發展,如獎勵補助、政府投入、監管、民眾權益等,有待其他法規補足。這也是即便「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已納入再生醫療,政院今年仍通過衛福部所提「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草案、就是為了完備相關法令。同理,數位醫療也有其特殊性,參考「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於2021年修訂時,法條說明「先進國家及數位療法聯盟等對數位醫療範圍界定,包含行動醫療、健康資訊科技、穿戴裝置、遠距照護與遠距醫療,個人化醫療。不僅與傳統醫療具異質性,且涵蓋面向多元,尤其個人健康資訊極具機敏性,從使用、管理、監督到救濟,皆需要完善規範,有必要比照再生醫療,訂定專法處理。對於數位醫療而言,真正瓶頸在於市場准入。數位醫療,或者說數位健康產品,有許多用於健康促進或疾病預防,其效益有賴數據佐證,但在未能證明其效益前,卻又難以進入醫療健康市場,形成類似「沒有工作經驗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就沒有工作經驗」的輪迴。鼓勵新創投入 政府還在規畫過去幾年,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數次提出,政府應導入「沙盒」概念,讓新興數位醫療產品能夠有驗證場域,並鼓勵新創業者投入。政府雖已著手相關規畫,需三至五年才能付諸實踐,恐喪失數位醫療發展契機。制定數位醫療法條,大家最擔心個資安全保護不夠完善。配合「健保資料庫釋憲案」後法規修正,或許可藉此全面盤點,改善目前在個人資料保護與利用上未竟之處。數位醫療法令必須建立在個人資料與資通安全的前提,確保數據使用基於周全保障與制度,讓健全的個資保護與資通安全法規成為數位醫療基礎。
-
2023-12-03 退休力.健康準備
2023退休力論壇/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藉由「數據驅動、數據演算」 打造精準健康服務
健康長壽已經開始以「數據導向、驅動」「事實上,從數據導向、驅動的健康長壽服務、策略,已經默默發生…」在聯合報、元氣網舉辦的「以防萬一,活到一百歲」2023退休力論壇中,由台北榮民總醫院所經營的關渡醫院院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特聘教授陳亮恭以「數據驅動的精準健康長壽」為題進行演講。他舉例,同樣到醫院驗孕,當醫院發出懷孕確認簡訊服務時,過去可能只有制式通知形式,但未來,透過數據趨動,可能根據驗孕者的婚姻狀態、與母親的感情等,而有「恭喜妳懷孕了,來趕快告訴媽媽!」或「恭喜妳懷孕了,千萬不要告訴媽媽!」等差異,陳亮恭幽默比喻,引起現場參與民眾會心一笑。陳亮恭解釋,目前的生物醫學數據通知,已可經由過去行為資料進行建議,如果延伸至醫療領域,像癌症病患要不要開刀、要不要化療等,過去,多以醫師專業知識進行預測、建議,但未來做醫療計畫決策時,不僅只倚賴醫師專業考量、抽血數量,可能也含括病患健檢數據、基因資料等,還有穿戴裝置上所收集的各項數據,或像運動習慣、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也都納入數據演算,進而得到更精準的建議、結論。全美頂尖醫院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合作,期待醫療能夠「精準預測」陳亮恭說,關渡醫院正與全美頂尖智慧醫療醫院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合作,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雖然是大型醫學中心,近年來也逐漸將服務觸角延伸至社區,希望透過大數據分析、演算,做到精準預測,並及時做好應變措施,假設已經透過各項風險評估、數據演算,預測到有民眾可能早上十點發生心肌梗塞,期待上午九點五十分,救護車就先到病患家中等待、早一步搶救生命,而這是最理想狀態。在關渡醫院,智慧醫療的運用,更是廣泛。以該院團隊所照護的失智症長輩為例,藉由該院引進的智慧人臉辨識系統,醫療團隊可以事先了解當天失智症長輩的情緒狀況、身心狀態,當發現長輩狀況不太對勁,從臉部表情觀察出長輩可能有情緒有失控跡象,就可以事先介入關心,並進行後續行動,這樣,才不會等長輩上課、與人互動時大發脾氣,才措手不及。陳亮恭也鼓勵大家多運用這些資訊,並運用這些資訊守護自身、家人健康,也希望透過這些最新科技,在醫療照護上,可達到「以數據驅動、以人為本」目標。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2-02 退休力.健康準備
2023退休力/復健權威林頌凱:透過AI找到腿痠原因
為了推廣衛教時,更具說服力,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總要求自已時刻挺胸、不能駝背,但在AI姿勢測試系統的檢測下,卻是原形畢露,原來自己早有烏龜頸,頸椎前傾達15度,而這也種下腰椎骨刺、經常腿痠的病因。穿戴裝置 把運動變更有趣也更事半功倍林頌凱表示,從運動醫學來看「退休五力」,健康力實屬重要,在新科技輔助下,可讓運動達到事半功倍效果,改善肌少症、退化性關節炎等症狀。如能善用智慧型穿戴裝置(運動手表、手環),除了把運動變更有趣,並可更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及肌肉耐力。林頌凱使用運動手表多年, 他認為好處多多,首先記錄每天走路步數,每天睡覺前打開程式,看看一整天走了多少步,理想為日行萬步,八千步則為低標。此外,穿戴裝置可掌握心跳速率、血氧濃度等生理跡象,達到更有效率的運動,只要多次嘗試,就可知道自己從事哪些有氧運動可讓心跳速率維持在有效區間,並持續十分鐘以上。運動手表等穿戴裝置也可用來監測睡眠品質,睡覺時戴在手腕,偵測身體動作、心率變化,藉以計算出睡眠時間,以及熟睡期占比,即使準確度無法達到百分之百,但也可作為參考用。林頌凱建議,為人子女者幫長輩挑選運動手表、手環,調大螢幕字體,並讓長者學會操作,最重要的是,能與自己的手機連線,一旦老人家心跳急遽加速,或發生意外,可在第一時間收到通知。AI姿勢測試系統 更精確掌握身體異常程度除了智慧型穿戴裝置,最近國內陸續引進先進檢測儀器,林頌凱表示,透過AI姿勢測試系統,從前後左右各拍一張照片,配合兩個簡單動作,就清楚解析頸椎、腰椎、骨盆、膝蓋,以及筋膜、肌肉群等身體各部位結構,透過數字、顏色,掌握異常程度。林頌凱說,身為復健科醫師,總時刻提醒自己,必須挺胸,不管坐著、站著,應姿勢正確,在儀器檢測後,才知一直以來的挺胸均為假象,實際上腹部跑了出來,且頸部往前傾斜十五度,屬於典型烏龜頸,頸椎、腰椎也歪斜,正是造成骨刺主因。因長期姿勢錯誤,頸椎、脊椎、腰椎等不正,連帶骨盆腔也受影響,核心肌群施力失當,在代償作用下,大腿肌肉錯誤發力,以致腿痠,難以久站。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林頌凱表示,有了烏龜頸,如持續放任頸椎傾斜,時間一久,可能全身「壞了了」,相當可怕。透過AI姿勢測試系統,除了病因,也提供好幾組正確居家運動,另委請物理治療師調整及放鬆頸部、腰部及大腿等多處過度緊繃的筋膜及肌肉群,痠痛症狀獲得大幅改善。來測你的退休力》https://health.udn.com/health/retire/index【延伸閱讀】.2023退休力/退休準備分數平均57.7分 連三年不及格.2023退休力/誤認這些習慣能養生 台灣人高齡卻不健康.2023退休力/既用行動支付也用載具!75歲醫師作家劉秀枝:別阻止我學新東西的機會(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1-05 醫療.骨科.復健
避免肌少症也要注意肌肉負荷 專科醫指在重訓時應注意3大要素
上了年紀,更不能忽視肌肉的重要性。長庚醫院復健部部長裴育晟表示,從事彈力繩、深蹲等肌肉阻力或重訓,除可改善心肺功能,還可預防或延緩失智。在肌肉重訓時注意「力量」、「呼吸」及「速度」3大要素,尋求專業人員協助,並根據自己的體力與狀態進行調整,才能有效增加肌肉存款,避免晚年肌少症找上門。台灣中高齡者肌力多不足,從走路開始仍有增肌效果。據國健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統計,2018至2020年,台灣65歲以上高齡者肌少症盛行率,男女平均為34.1%。其中男性為31.9%,女性則為36.1%,顯示肌肉存款對健康的重要性。若為80歲以上男性,出現肌少問題則遠高於女性,盛行率分別為55.9%及38.4%。人體部位中,小腿多為肌肉,脂肪含量較少,因此若男性小腿圍小於34公分,女性小腿圍小於33公分,就要小心肌少症上身。一般認為有氧運動對增加肌肉沒有幫助,但裴育晟指出,有氧運動並非全然對增加肌肉無益。主因台灣中高齡者普遍肌力及肌耐力不足,若能先以走路方式運動,仍可達到增加肌肉的效果,對促進心肺健康的效用也是無庸置疑。他說,討論增肌,普遍是希望能額外增加重訓,讓整體運動效果變得更好。一天先走8000至1萬步,再慢慢加入重量訓練。裴育晟表示,肌肉訓練除了增加肌力、改善心肺功能,也有機會預防或減緩失智,而對中高齡者最佳的運動組合則是「心肺運動加上重訓」。高齡者若平常沒有什麼運動習慣,建議先以走路開始,待行有餘力後再進行重訓。他強調,傳統復健醫學三要項為「做什麼」、「做多久」、「每周做幾次」。以高齡者最常做的走路散步來看,也可有強度之分,「不只要走,還要注意要走多少」,現在高齡者多半配有穿戴裝置可記錄,建議一天至少8000至1萬步左右。重量訓練隨年齡下修,高強度調整為低強度。相較於飛輪、走路、有氧舞蹈等有氧運動,讓肌肉受力的「阻力訓練」,或使用啞鈴或槓鈴的重量訓練,對增肌才較有幫助。裴育晟指出,一旦執行阻力訓練,肌肉在做「厭氧」運動時承受力量,才會知道自己要變化及維持肌力。他說,對高齡者來說可在跑步、爬山、走路等有氧運動之餘,加入一些深蹲、核心肌群訓練、彈力繩或重訓的內容,組合成一個「套餐」,幫助增加肌肉量。裴育晟表示,民眾可以完成的重量訓練,隨年紀增長勢必會產生變化。如中年人至65歲,普遍仍能承受槓鈴、壺鈴或啞鈴等一般重訓,但年齡不斷增加後,肌肉老化恐難以負荷,可調整啞鈴等重量,或改為使用彈力繩,或從事皮拉提斯及訓練下背及臀部的「橋式運動」等。重訓的本質不變,但從原本的高強度變為低強度。重訓不受傷,強度不超過6分,憋氣不超過5秒。每個人的老化速度不同,裴育晟強調,了解自己的體力很重要,做訓練時不要硬撐。中高齡者在肌力重訓上應注意「力量」、「呼吸」及「速度」3大要素。1.力量自覺強度1至10分中,若達6分,則應停止或減輕重量避免受傷。2.呼吸高齡者心肺功能衰退,最擔心「為出力而憋氣」,重訓時不應憋氣超過5秒鐘,降低對心肺及血液循環動力的影響。3.速度高齡者肌力與延展度較差,若動作太快可能增加受傷或退化風險,在暖身時須花費較長時間,動作也須放慢。裴育晟說他在門診看診時,也會教導高齡者做簡單重訓,但高齡者無論體力或耐力都與年輕族群不同,重量訓練因有其危險性,若有意從事,應有治療師、教練或醫師等專業人員指導,除了安全考量,訓練起來也比較有效。他說,雖然重量訓練既專業又複雜,但只要能夠學會,就能體會到重訓的好處。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6-18 醫療.心臟血管
只要患過心房顫動,中風風險就大幅上升!危險因子及預防方式一次看
「醫師,我的手錶有偵測到心房顫動耶!請問這是代表什麼意思呢?」王伯伯掏出手機打開心電圖紀錄。「你有感到不舒服嗎?」醫師問。「有時候會覺得心悸,有點頭暈。」王伯伯想了想,憂心地問,「聽說心房顫動會中風,接下來該怎麼辦?」穿戴裝置愈來愈普及,經常都有民眾因為被偵測到心房顫動而就醫。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廖英傑醫師解釋,我們的心臟有心房跟心室,心房顫動是心房出現很多不正常的放電,使心房無法正常收縮,並影響到心室收縮的速率。正常時,心房只有一個點在放電,刺激心臟肌肉收縮。廖英傑醫師指出,如果心房同時有多個點在放電,便沒辦法正常收縮,造成心房裡的血液流動較差,而有可能形成血栓。當血栓隨著血液流出心臟,便可能塞住血管,造成腦中風〔1〕、心肌梗塞〔2〕、腸中風〔3〕、肢體中風 〔4〕等嚴重併發症。「心房顫動的症狀差異很大,每個病人都不太一樣。」廖英傑醫師說,「可能完全沒有感覺,也可能感到胸口悶、心跳快、疲倦、頭暈目眩、喘不過氣〔5〕。甚至有些患者只要心房顫動發作,就很不舒服,而需要到急診室。」心房顫動的可能原因很多,年齡是很重要的因素。廖英傑醫師說,高血壓、抽菸、肥胖、心衰竭、心血管疾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都跟心房顫動有關係〔6〕。只要有心房顫動,無論是持續發作,或是偶爾發作,都會提高中風的風險。廖英傑醫師說,即使是以前有發作,現在控制很好,心房都沒有再亂跳的病人,中風機會還是偏高。所以一旦發作過心房顫動,就必須用預防中風的角度來思考,接受適當的治療。預防中風是最重要的治療目標!心房顫動最重要的治療目標就是預防中風,無論現在是否有心房顫動,或是心房顫動發作頻率的高低,都必須要預防中風。當中風的風險偏高,就建議使用抗凝血劑來做治療〔7〕。廖英傑醫師說,「因為年紀大的患者較多,所以大部分心房顫動的病患,都建議要吃抗凝血劑,來預防中風的發生。」廖英傑醫師指出:「曾經有患者在接受心房顫動的治療後,就很少發作,患者便自己把抗凝血劑停掉,結果停藥之後沒多久就中風了。病患一直說他很後悔,不應該自己停藥,但是已經無法挽回。」另一個治療目標是讓心房顫動盡量不要發作,降低發作頻率,提升患者生活品質。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共病、心臟功能等狀況,選擇合適的抗心律不整藥物,以協助患者恢復正常心律,或考慮電燒治療、冷凍消融術。現階段也有副作用相對低的抗心律不整藥物,心房顫動患者要依照指示按時服用,不要擅自增加、減少劑量。廖英傑醫師說:「有任何想法都要主動跟醫師溝通,千萬別領了藥不吃,卻又不敢講,而陷入惡性循環。」「我們都會一再提醒患者,服藥過程中若有不舒服的狀況,要回診跟醫師討論。」廖英傑醫師說,「很多狀況不見得和藥物有關,擅自停藥既無法解決問題,還會增加許多危險。醫師會先釐清狀況,再評估是否需要調整藥物。」貼心小提醒心房顫動的發生與心房組織退化有關,可能造成心悸、胸悶、頭暈、無力、喘不過氣等症狀,但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廖英傑醫師提醒,即使心房顫動不常發作,中風的風險仍然持續存在。當患者一旦發生過心房顫動,就必須考慮中風的預防。在使用抗凝血劑或抗心律不整藥物時,如果有任何問題,都要與醫師討論,擅自停藥會非常危險喔!參考資料:1. Alshehri AM. Stroke in atrial fibrillation: Review of risk stratification and preventive therapy. J Family Community Med. 2019;26(2):92-97.2. Violi F, Soliman EZ, Pignatelli P, Pastori D.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ppraisal of Pathophysiologic Mechanisms. J Am Heart Assoc. 2016;5(5):e003347. Published 2016 May 20.3. Bala M, Kashuk J, Moore EE, et al. 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 guidelines of the World Society of Emergency Surgery. World J Emerg Surg. 2017;12:38. Published 2017 Aug 7.4. Spanos K, Athanasoulas A, Argyriou C, Vassilopoulos I, Giannoukas AD. Acute limb ischemia and anticoa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history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t Angiol. 2016;35(5):510-515.5.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Atrial Fibrillation6.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Atrial Fibrillation7. Komen JJ, Pottegård A, Mantel-Teeuwisse AK, et al. Oral anticoagulant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t low stroke risk: a multicentre observational study. Eur Heart J. 2022;43(37):3528-3538.原文:
-
2023-03-31 醫聲.慢病防治
腎病防治/第二箭 三大衛教 早篩早治更減碳
在腎臟病治療領域,透析治療(俗稱洗腎)常需耗費大量水資源、耗材,碳足跡排量也不少,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推廣「綠色腎臟」觀念,對廣大民眾來說,避免透析資源耗用的解決方法,就是及早發現腎臟疾病及早治療,避免進入透析階段;同時,台灣腎臟醫學會針對三P(Public、Physicians、Patients)族群,也就是根據公共大眾、醫師與病患等三大族群提供不同衛教方法,從預防行為改變,真正落實醫療永續。對於「醫療永續概念如何應用於改善慢性腎臟病管理問題?」等議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一般醫學內科主任、台灣腎臟醫學會慢性腎病防治整合委員會主委蔡宜純提出三大主張,包括推動各年齡層的腎病防治教育課程進而減少對慢性腎臟病患者歧視、完善慢性腎臟病培訓及教育並加強跨科共照管理、運用紅綠燈表格幫助患者監測自身腎功能,以及提供慢性腎臟病患者及家屬多樣化相關教育訓練等,社會更應提供充足資源及即時關懷,都是可行解方。吳麥斯表示,「面對不同科別,我們會非常努力持續對談。」他補充,透析病患歷經許多的困難與挑戰,會經歷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才會進入末期腎病,不少病人早在過程中離世,能活下來洗腎者可說是「上帝的選民」,接受透析治療,是病患求生必要療程,被迫耗費龐大資源,並非他們的錯,而是整體醫療問題。台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任洪思群則指出,由於透析治療需要使用較多的能源、水、消耗品,加上病患多需要重複接受治療,碳足跡高,並透過預防慢性腎病,希望減緩這樣的現象。洪思群表示,近年來,英國正展開「綠能腎臟計畫」,從基礎設施改造、過程創新到照護模式創新,每一環節都環環相扣,很值得學習。吳麥斯也建議,政府應針對「永續及前瞻能源」、「低碳、減碳」、「循環」、「社會科學」等領域實施對應政策,醫院藥物、醫材的碳排放量調查、減量管理或像智慧永續醫療的推動、永續健康飲食的開發、穿戴裝置與智慧衣的開發等,都是可行策略,若以醫院為場域,落實「淨零綠生活」目標,對整體環境,將能帶來更正面的影響。
-
2023-01-28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顱顏重建專家」陳建宗助林志穎臉部重建 想挑戰變臉手術
「顱顏重建專家」陳建宗去年七月出任林口長庚醫院院長一職,立刻碰上藝人林志穎駕特斯拉自撞,造成臉、手多處骨折,他所領軍的手術團隊用低侵襲方式讓林志穎的傷口更小。陳建宗說,長庚醫院過去成功完成單臂、雙臂移植等高難度重建手術,未來準備挑戰「全臉移植手術」(俗稱變臉),技術已經就緒,就等待有需求患者。2014年高雄長庚醫院完成全亞洲第一例「異體單臂移植手術」,2016年再為中山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王致遠接上雙臂,完成全台首例「異體雙臂移植手術」。陳建宗表示,無論是從顱顏、整形外科訓練等,長庚每年訓練大量的學生、醫師手術技能,移植後成功率極高,今年長庚預計啟用「長庚手術技能訓練暨研發中心」成為亞洲第一個專門訓練手術技能的訓練中心,引進國外分割大體提供醫師練習。長庚移植手術在國際上具領先地位,陳建宗說,自從完成異體雙臂移植手術後,一直希望能嘗試「變臉手術」,國外目前已經有成功案例,長庚希望能成為亞洲第一個完成變臉手術的醫院。細胞療法+智慧醫療 林口長庚發展重頭戲衛福部設置特管辦法後,台灣細胞療法發展快速,陳建宗表示,長庚擁有最高等級的P3實驗室,可以發展細胞療法治療,長庚有一整套的服務。近期長庚正準備「再次」取得最高等級的電子病歷HIMSS EMRAM系統,陳建宗說,該系統是從前端的掛號系統結合後端的治療處置,如果患者戴上穿戴裝置結合24小時心電圖,可隨時傳遞數據,住院患者可以透過電子監測,監控點滴、換藥時間,手術室中的各種血流及生命偵測等,讓林口長庚真正成為一家智慧醫院。疫後的長庚醫院 感控、病床調配更升級去年台灣解封,走向與新冠病毒共存之路,疫情期間避免院內感染,疫情指揮中心要求設置專責病房,提升院內感控,減少探病、陪病,人員出入都有規定限制。陳建宗指出,疫情讓長庚醫院短時間內學習如何快速調控病房,從原本匡列小區域到設置專責病房專區,現在隨時都能把院內的病床調控到最高三成的比例作為專責病床。陳建宗說,疫情期間大幅減少探病與陪病的制度,帶來高度的「感控紅利」,但對東方人而言卻沒了情感。雖然很希望限制探病陪病的制度可以繼續留下,但如果沒有以「法」來做強制規定,恢復探病陪病制度是必然的。因疫情衍伸出的視訊診療,也期待可以更精進,陳建宗說,醫學還是需要透過觸診以及理學檢查協助診斷。養生祕訣/戒糖和甜點 下班前走8000步「醫師應該是最不注重身體健康的人。」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陳建宗笑說,他沒有特殊的養生之道,而是盡可能讓生活簡單,平時沒有太多的運動習慣,但林口長庚院區幅員廣大,每天光在院內走來走去,下班前就能走8000到9000步,加上有時回家會撥空找老婆外出散步,聊天走路隨便就30分鐘,每天的運動量就夠了。陳建宗從擔任外科醫師開始,就培養「秒睡」技能,隨時都要準備好體力、隨時動刀,有時早餐才剛吃完,就得進手術室動10幾個小時手術,高度專注的過程,腦袋沒時間反應餓,等到下刀都已經是晚餐時間,導致一天只吃早餐與晚餐。接下行政職後,他比較有時間吃飯,盡可能吃三餐,但一天吃兩餐的習慣已奠定,午餐如果沒有非常餓,通常會喝一點咖啡,吃餅乾充飢。過去喝咖啡喜歡加糖和奶精,但受到喝純黑咖啡的太太影響,跟著她喝一陣子,也愈來愈習慣,漸漸就戒了糖跟甜點。接下行政職後,陳建宗把生活作息調整到盡可能規律,每天都固定在清晨5點半起床,吃完早餐就開車到林口長庚上班,7點前抵達醫院,如果早上沒有會議,會運用早上最清醒的頭腦,處理需要動腦的事情,像看論文、編審文章等。「我的情緒起伏不大。」陳建宗說,行政事務繁雜,讓他學習怎麼有效運用時間,避免所有事情都混著一起來,壓力也跟著來。「規律」是他避免壓力的最高原則,只要事情能按部就班執行與完成,壓力就減少許多,當有突發狀況時,才有力氣能臨機應變、專心反應。陳建宗小檔案● 年齡:62歲● 專長:內視鏡顏面拉皮及削骨手術、正顎手術、鼻整形手術、眼袋手術、雙眼皮手術、體脂肪移植手術、顏面微整形● 現職:林口長庚醫院院長、林口長庚整形外科臨床教授、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常務監事、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常務監事●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林口長庚醫院執行副院長基隆長庚醫院院長國際美容外科醫學會(ISAPS)台灣代表台灣顱顏醫學會理事長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美國德州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整形外科研究員給病人的一句話● 提高自我健康意識,無論年齡層都應定期健康檢查
-
2022-11-13 癌症.肺癌
每天吸髒空氣會不會得肺癌?醫揭冬季空氣品質比夏天差3原因
「這幾日東北季風南下,下週PM2.5、PM10皆飆高!」看到新聞這樣寫,總是心驚驚,擔心自己健康受到危害,而不敢出門嗎?事實上,長期暴露在空氣汙染的環境中確實是肺癌的危險因子,但做好基本的自我防護,也能杜絕疾病纏身哦!何謂「空氣汙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1],空氣汙染為任何會改變大氣自然特性的汙染,可以是化學、物理或生物性質的。以成分來說,他是固體微粒、液滴、氣體等物質所形成的複雜混合物,來源分成人為燃燒各種燃料而形成的,如工廠或交通工具排放之廢棄等,或是天然產生的,如沙漠中的沙塵、火山活動等。空氣汙染對人體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不但會影響呼吸系統,造成喉嚨乾癢、咳嗽、氣喘等,也會影響眼睛的黏膜、心血管系統、甚至有可能造成腸胃道疾病。隨著工業發展、城市的開發,空氣汙染逐漸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了解自己身處環境的空氣品質、如何保護自己的健康,是我們現在需要學習的!如何評估空氣汙染?世界衛生組織會訂定建議的汙染物濃度做為各國、各地區的參考標準,期望藉由降低空氣汙染,增進人民的健康。根據WHO的世界空氣品質指南(2021版)[2],PM10、PM2.5、二氧化氮(NO2)、臭氧(O3)、二氧化硫(SO2)及一氧化氮(CO)濃度為六項用來評估空氣汙染的指標(AQI, Air Quality Index)。而這六種物質也是在空氣汙染中佔比較大的成分。・PM2.5、PM10是什麼?懸浮顆粒 (Particulate matter)泛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顆粒或液滴。粒徑10微米的顆粒物稱為PM10;粒徑2.5微米的顆粒物稱為PM2.5。這兩類物質都可以被人體吸入,沈積在呼吸道、肺臟等。PM2.5傾向沈積在肺臟深部;而PM10主要沈積在較大的支氣管中。這些物質沈積在肺臟表面就可能引起組織破損、發炎等,進一步引起呼吸道疾病。・其他空氣汙染物?-二氧化氮(NO2)為空氣中的氮或燃料中的氮化物經由燃燒作用氧化而成,紅棕色、有刺激性臭味,對眼睛、呼吸道皆有刺激性。-一氧化氮(CO)主要來自汽機車排放之廢氣,為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燒所產生,無色、無味,易和血紅素結合以降低氧氣的運輸能力,導致暈眩、昏迷等現象。-二氧化硫(SO2)主要來自火山、燃料中的硫經由燃燒作用氧化而成,無色、有刺激性臭味,對呼吸道黏膜具刺激性,長期暴露可能產生上呼吸道症狀。和二氧化氮同為酸雨的來源。-臭氧(O3)為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紫外線進行光化學反應後所產生的衍生性汙染物,無色、有特殊性臭味,有強氧化性,可對眼睛、呼吸道造成強烈刺激性。台灣空汙現況根據瑞士空氣清淨科技公司IQAir所發布的「2021全球空氣品質報告 (2021 World Air Quality Report)」[3],在接受評比的117個國家之中,台灣排在第57位,在亞洲落後於第26位的日本、第44位的新加坡及第55位的香港。在首都(共107個)的評比中,台北排在第38位,在亞洲落後於第21位的日本。台灣的空汙在不同季節、不同時間會有程度上的差異。以季節來說,冬季的空氣品質普遍比夏天差,可歸咎於三個原因:・境外汙染物:北京、天津、及整個中國東部沿岸的汙染物隨著東北季風的吹拂引入台灣。・東北季風背風面:由於中央山脈的阻隔,使得台灣西半部位於東北季風背風面,空氣流通較少,造成汙染物擴散不易,進而堆積。・混合層高度較低:冬天對流較差、大氣中的混合層較低,不易將汙染物往垂直方向擴散。而以時間來說,在一天當中,早晨7-9點及傍晚5-9點是空氣汙染較嚴重的時候,主要和都市生活作息相關,這兩個時間點不但是上下班的尖峰時刻,也是人們用餐的時段,交通工具與餐廳油煙排放所帶來的戶外空氣汙染不容小覷。行政院環保署有建立一個即時空氣品質監測網[4],透過中央、地方、大型事業、特殊性工業區的測站,即時更新台灣各地的空氣品質。指標有AQI (Air Quality Index,空氣品質指標)、PM2.5、PM10、O3(臭氧)及O3(8h),民眾可以隨時上網關心自己周邊環境的空氣品質,以便做相應的防範。空汙與肺癌「每天吸入髒空氣,會不會造成肺癌啊?」「沒有吸菸的人,為什麼也會得肺癌呢?」你也有這樣的疑問嗎?在肺癌的風險因子中,吸菸是最重要的,大部分的肺癌患者為吸菸者,僅有約15-25%肺癌患者終其一生未吸過菸[5]。在台灣,90%以上的女性肺癌患者都是不吸菸的[6],那又是為何得到癌症呢?讓我們來看看肺癌的風險因子到底有哪些,而空汙和肺癌又有什麼樣的關聯?肺癌的風險因子有:吸菸(包括二手菸)、致癌物質暴露(如:亞硝酸胺、多環芳香烴、放射線、石綿、鎳金屬、鎘金屬等),肺部慢性發炎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等)、基因遺傳、長期油煙暴露、空氣汙染等[7]。其中油煙暴露與長期的空氣汙染便是台灣女性肺癌患者的常見致病因素。那空氣汙染究竟如何造成肺癌呢?研究顯示[8],當空氣汙染物(如PM2.5等)進入到人體呼吸道時,會促進已突變的呼吸道細胞轉變成類似癌症幹細胞的狀態。另外,空氣汙染物會刺激巨噬細胞聚集到呼吸道,釋放特定細胞激素、引起發炎反應,也會使突變的呼吸道細胞增生。這些反應最終就可能促成癌症的發生。如何防範空汙對人體的影響「在汙染的環境中,要怎麼保護自己和他人?」空氣汙染是全民的議題,在政府端,可以鼓勵民眾使用電動車、避免使用柴油車輛、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等;在民眾端,只要從身邊著手,便可以大幅減低空汙對人體的影響哦!那要怎麼做呢?・室外防護配戴口罩是最簡單且最有效率防範汙染物進入呼吸道的方式,但根據不同需求,需要配戴不同類型的口罩。不是所有場合都應該配戴醫療口罩,一般醫用口罩主要是防飛沫傳染病,對PM2.5的防堵效果約只有30-70%。那要如何選用口罩呢?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建議[9],當民眾在道路上騎乘機車或腳踏車時,建議佩戴「附加活性碳拋棄式防塵口罩」(符合CNS14756);當戶外PM2.5濃度偏高時,建議佩戴「防霾(PM2.5)口罩」(符合CNS15980)。而一般醫用口罩適用於醫療院所,N95口罩則適用於傳染病流行期。此外,民眾也可配戴「穿戴式空氣品質監測器」隨時監測周遭環境的空氣品質,或使用手機與智慧穿戴裝置的空氣品質監測app。若偵測到空氣品質不佳,可即時配戴適當的口罩、並避免戶外活動,以防止空汙對健康的危害。・室內防護民眾通常只注意到室外的空氣汙染,但事實上,人體所受到空汙的影響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室內,諸如烹飪所產生的油煙、拜拜的焚香、室內的芳香劑及清潔劑、新裝潢的油漆等。這些東西離我們最近,卻也最容易被我們忽略。那要如何防護呢?最簡單的做法就是開空調、空氣清淨機等,維持居家空氣的流通及潔淨。並確保在烹飪時,開啟抽油煙機,正確用法是:開火前3分鐘到關火後10分鐘,切記不可做完菜立刻關閉抽油煙機,因為油煙中的PM2.5含量很高,料理完最好等個5-10分鐘再關閉。另外,烹飪時也可配戴防油煙的口罩,阻擋油煙的吸入。結語肺癌在世界及台灣的十大癌症中,發生率第二、死亡率第一,且近年來發生率有持續上升的趨勢。若想遠離肺癌,除了要預防菸、致癌物質的暴露外,防止空氣汙染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台灣即將進入空汙嚴重的季節(秋冬),民眾要注意外出時避開空汙高峰、配戴適當口罩;室內在生活起居空間善用空氣清淨機與循環空調、抽油煙機等。自己的健康自己守護,杜絕疾病纏身!參考資料:[1] 世界衛生組織 (2022.10.31)[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1). WHO global air quality guidelines: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and PM10), ozone, nitrogen dioxide, sulfur dioxide and carbon monoxide: executive summar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SBN: 9789240034228[3] IQAir. (2021). World Air Quality Report: Region and City PM2.5 Ranking.[4] 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 (2022.10.31)[5] Cheng ES, Weber M, Steinberg J, Yu XQ. Lung cancer risk in never-smokers: An overview of environmental and genetic factors. Chin J Cancer Res. 2021;33(5):548-562. doi:10.21147/j.issn.1000-9604.2021.05.02[6] Ko YC, Lee CH, Chen MJ, et al. Risk factors for primary lung cancer among non-smoking women in Taiwan. Int J Epidemiol. 1997;26(1):24-31. doi:10.1093/ije/26.1.24[7] Malhotra J, Malvezzi M, Negri E, La Vecchia C, Boffetta P. Risk factors for lung cancer worldwide. Eur Respir J. 2016;48(3):889-902. doi:10.1183/13993003.00359-2016[8] Swanton C, et al.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an Actionable Inflammatory Axis for Air Pollution Indu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owards Molecular Cancer Prevention. ESMO Congress 2022, LBA 1[9]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面對空污,民眾該如何選配適合的口罩? (2022.11.01)【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李佳穎醫師】秋冬慎防空污致癌!談肺癌與空氣品質關聯】
-
2022-09-15 焦點.焦點
心臟亂跳 快做這件事! 醫警告,可能心房顫動或快中風了
台灣每年有三萬人腦中風,近期藝人納豆、余天、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都驚傳中風,可怕的是,許多人之前毫無癥兆,後來才發現導因自心房顫動,心臟科醫療權威群直指,心房顫動會增加腦中風、死亡、失智風險,應盡快將單一導程心電圖納入既有健檢項目,揪出心房顫動高風險因子。立法院厚生會昨天由秘書長、立委吳玉琴、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號召國內心臟、神經內科等醫學專家群共同成立「預防心房顫動與腦中風委員會」,醫界權威以及與會的國健署、健保署專家均認同,心房顫動引發中風所產生的照護成本高,如能篩檢心房顫動,可及早治療,且發現心房顫動患者,現在也有新型抗凝血藥物有效預防腦中風,是值得投資的方向。吳玉琴表示,將與預防心房顫動與腦中風委員會繼續督促此事,討論配套、篩檢經費來源後,拉高層級至行政院,儘速促成國家政策成形。什麼是心房顫動?台北榮總醫師、陽明交通大學內科學科副教授趙子凡表示,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整,常見的症狀有心悸、虛弱、頭暈和呼吸困難,分為陣發式心房顫動和持續型心房顫動等類型,但共同點都是「幾乎沒有症狀」或是症狀輕微,許多人不知自己就是患者。七種人要小心心房顫動另外,心律醫學會資料指出,有七類人常是心房顫動的高風險族群:一、高齡長者二、高血壓三、心衰竭四、糖尿病五、甲狀腺機能亢進六、其他還有肺部疾病,例如慢性肺阻塞(COPD)、肺氣腫等;酗酒、咖啡因等興奮劑,香菸;極度緊張或疲勞期間也可能導致心房顫動。七、家族遺傳研究顯示,有三成病患無症狀,五成的人屬於心房顫動偶發。他提醒,不要以為沒有症狀就不危險,根據研究,不管有沒有心房顫動,中風率、出血率、死亡率都是一樣高的。以台灣盛行率來估算,約有三十萬人是心房顫動患者,且年齡越高,風險越高,超過65歲,約近5%是心房顫動患者;超過八十歲者,有一成機率患有心房顫動,導致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三到五倍,失智風險增加。陳適安是國際心臟權威,兩年前即率團隊在宜蘭縣、嘉義縣、基隆市等縣市進行心房顫動社區篩檢,利用簡易且成本較低的單一導程心電圖篩檢,30秒就能完成檢測,經由專科醫師判讀後就能確診民眾是否為心房顫動患者,後續由衛生局轉介治療,三縣市共有23572位民眾篩檢,其中揪出患有心房顫動者就有278位,後續獲得追蹤治療。宜蘭縣衛生局長徐迺維也是心臟科醫師,他形容,心房顫動疾病是心臟科的最後一個對手,但因新科技的進展,檢測可以和診斷結合,且台灣的社區篩檢能量很高,期待與中央政府攜手合作。護理師背景的嘉義縣衛生局長趙紋華則表示,嘉義縣18鄉投入心房顫動篩檢,過程中也讓民眾看見自己的心跳曲線,會更有感。心血管疾病是嬰兒潮新興疾病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認為政府應該要投入支持心房顫動篩檢,預防腦中風,因台灣的嬰兒潮世代已大量進入高齡,引發的心血管疾病將是新興問題,提醒應當及早因應對國家的衝擊。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心律醫學會理事長溫明賢也認為,台灣快要進入超高齡社會,心房顫動人口會逐年增加,台灣在穿戴裝置有優異的研發能力,用於提早篩檢心房顫動,預防腦中風是相當有經濟效益。患有心房顫動者,目前的藥物治療有新型口服抗凝血劑與傳統華法林,與會委員、醫師群指出,已有研究顯示新型口服抗凝血劑使用方便,降低重大出血和腦出血風險,但現行健保給付條件需符合五項中的一項,分別是1.曾發生中風或全身性栓塞2.左心室射出分率小於40%3.有症狀的心臟衰竭:收案前依紐約心臟協會衰竭功能分級為第二級或以上4.75歲(含)以上5.介於65歲至74歲且合併有糖尿病、高血壓或冠狀動脈疾病新型抗凝血劑可預防腦中風 健保給付應研議放寬陳適安建議,新型口服抗凝血劑的健保給付條件應與「2020年歐洲心臟學會心房顫動治療指引」和「2021年亞太心律醫學會心房顫動中風預防共識」接軌,建議 65歲至74歲,沒有糖尿病、高血壓或冠狀動脈疾病共病者,或65歲以下,且有以上共病者,應接受口服抗凝血劑為最優先的治療選擇,預防腦中風。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曹玄明認為,國家應考量五、六十歲中壯年族群有很大的貢獻能力,如能及早預防中風失能,可大幅降低社會損失。厚生會「預防心房顫動與腦中風委員會」提出三大主張:一、心房顫動篩檢應考慮納入國家政策,特別是結合和成人健檢。二、健保給付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標準應與國家治療指引接軌。三、單一導程心電圖列入健保給付項目。參與委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洪淑惠指出,聯合報身為媒體,近一年已深入12個縣市消防體系倡議腦中風救護,但更往預防端來看,民眾對於心房顫動症狀、與腦中風風險之間的關聯,認知度恐怕不足,她要為民眾發問,心房顫動篩檢在短短30秒一定抓得到嗎?和現有心電圖有何不同?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國健署對心房顫動的民眾識能提升責無旁貸,希望委員會能如佐以更大型的實證資料,包括評估篩檢費用、配套措施,做成政策建議;健保署醫審藥材組組長連恆榮則透露,最近健保署正在評估是否下修給付新型抗凝血劑至五十歲,且患有共病者,但也須小心民眾因心房顫動無症狀,拿了藥卻不服用,導致浪費。做對六件事,可防心房顫動:1. 規律生活、充足睡眠與休息。2. 控制情緒、舒緩壓力3. 適量運動,不宜久坐易造成下肢靜脈栓塞。每隔一小時起身走動,改善下半身血液循環。4. 定時、定量飲食,避免油膩、口味過重、生冷食物。避免抽菸、過量濃茶、咖啡及過量飲酒。5. 遵守醫師指示的用藥劑量、定時服藥,自我觀察用藥後反應,回診時與醫師討論。6. 定期檢查應每天固定時間測量脈搏、血壓並記錄。(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延伸閱讀>>>腦中風前兆有哪些?這些症狀快打119,救命關鍵一次看!
-
2022-07-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名家觀點/AI介入救心 中國附醫副院長張坤正:善用遠距 心梗患者及時救治
心血管疾病位居我國十大死因第二位,疫情期間讓許多民眾不敢就醫,未能定時用藥,造成心血管疾病患者暴露於高死亡風險中。醫療體系因疫情進入「遠距元年」,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長期發展遠距醫療,與台中市、南投縣合作設立「中台灣AI救心網」,於救護車上安裝微型的十二導程心電圖,及早在救護車上判斷是否為心肌梗塞,診斷率接近100%,爭取到院後治療的時間。送醫關鍵時刻急救 降低猝死風險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包含中風、心肌梗塞、心房顫動、心律不整等,而心肌梗塞猝死率高,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高達三到六成。目前所有的醫學中心都有辦法在患者送到醫院後(Door to Balloon Time,D2B),於90分鐘內打通血栓,但患者從出現症狀到醫院這段時間(Symptom to Door Time,S2D)往往才是決戰關鍵。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系副院長、心臟血管系主任張坤正表示,根據調查,台灣S2D的時間平均為二小時,時間長到患者在送醫途中就可能猝死。除了要增加衛教,讓民眾多察覺心肌梗塞的症狀以外,當患者一搭上救護車,就能馬上介入診斷,等於能有效縮短S2D的時間。救護車導入AI輔助 診斷率近100%張坤正表示,疫情期間,從去年七月起,中國附醫與台中市政府以及南投縣總計14處消防分隊合作,於救護車上導入「AI輔助診斷急性心肌梗塞系統」,安裝簡易操作的十二導程心電圖裝置。只要這14處消防分隊接送的患者,主訴有胸痛,或懷疑可能是急性心血管疾病,救護車上的救護員就能使用該系統,讓心電圖偵測患者,同時將資訊上傳讓AI全天候即時判讀。張坤正表示,去年七月至今已經上傳362張心電圖,服務275位患者,其中10位成功在救護車上就診斷出急性心肌梗塞,診斷率近100%,當患者一抵達醫院,就能馬上進行心導管手術,使得發現到治療的時間更縮短。遠距醫療發展 偏鄉病患方便就醫張坤正表示,遠距醫療並非一蹴可幾,中國附醫長期關注偏鄉山地醫療,在南投信義鄉負責整合醫療20餘年,並於信義鄉無醫村「地利村」設立門診部,導入遠距診療以及遠距影像的傳輸,地利村的患者只要在當地戴上穿戴裝置,搭配遠距會診平台,中國附醫的醫師就能透過平台協助診斷。中國附醫長期發展遠距的過程中,也讓治療不再僅限於醫院,而是透過遠距擴展至各處,也有不少國外的患者透過遠距諮詢。他表示,新冠肺炎又稱為COVID-19,今年已是2022年,疫情已蔓延超過二年,疫情發展的過程中,台灣的遠距醫療發展得更加蓬勃,疫情威脅到國人的健康,部分病人「不敢外出就醫」,成為醫療隱憂。張坤正說,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若不幸染疫,臨床上會看見患者容易出現重症,呼籲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千萬別隨意停藥,若需要使用抗病毒藥物的時候,需要與醫師討論,作適當的藥物調整,若真的因為心理害怕因素不敢就醫,遠距醫療都能及時協助,以避免延宕就醫時機。
-
2022-05-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名家觀點/新冠病毒入侵… 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AI揪心房顫動護心腦
無論在何種狀況之下,總感覺心臟常處於「小鹿亂撞」的情況,恐怕是「心房顫動」的症狀。國際心臟內科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適安表示,心房顫動是造成中風的風險之一,常等到中風後才發現過去原來有心房顫動的情形。近年台中榮總與嘉義縣政府聯手,透過AI設備篩檢2.5萬名長輩,篩出的近500人中有多達三分之一從來都不曉得自己有心房顫動。心房顫動 很難自我察覺陳適安表示,心房顫動是心律不整的一種,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一,隨年齡愈大發生率愈高,但它最可怕的是患者很難自我察覺。因此,三年前台北及台中榮總即開始配合國健署,選定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的地區,針對65歲以上長者展開心房顫動的篩檢,其中包含嘉義縣衛生局。陳適安提到,中榮於嘉義縣篩檢2.5萬名65歲以上的長者,有417人顯示異常,而這些異常的民眾中,有三分之一不曉得自己患有心房顫動,如果沒有即時就醫,再次表現可能就會直接發生中風。他也說,透過篩檢即時給予新型口服抗凝血劑,能幫助降低日後發生中風的機率,因此篩檢對於早期察覺心房顫動以及預防中風,存在著很大的意義。穿戴裝置 協助揪病灶近年篩檢碰上疫情,也因此推進醫療端在遠距醫療及AI設備協助的研究,陳適安表示,心房顫動的監測可以透過具有快捷性與便利性的穿戴裝置,一旦患者被監測到有心房顫動,為避免中風的發生,透過國內積極推動的遠距醫療,都能馬上給予治療指引,特別是醫療資源不足的偏鄉,遠距可以給予最大量能的協助。他也說,目前中榮在中區相關榮家及分院設置5G傳輸線,將病患生理數據及影像遠端即時傳輸至台中榮總醫療中心,協助縮短民眾到院就醫的時間與距離。陳適安提醒,心房顫動的患者,發生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五到六倍,若曾經有心臟不適的長輩,可以考慮透過穿戴式裝置,或主動詢問醫院是否有提供智慧型的監測服務,即時揪出自己是否為心房顫動的患者,避免後續心房顫動可能引發中風。一旦中風,自身可能需面臨因失能造成長期臥床、衝擊家庭經濟等狀況。新冠病患 合併心律不整陳適安表示,全球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從不少國家的案例看得到,有一定比例的新冠肺炎患者合併有心律不整。主要是新冠病毒透過ACE2受體入侵人體,而ACE2受體不僅遍及在肺部,也分布於心臟、血管。日本曾發表一篇研究,就證實新冠患者與心律不整之間的關係。陳適安團隊引用其內容,提供給國內醫界參考。他表示,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有部分會與抗心律不整的藥物產生交互作用,目的除了提醒以外,也希望醫界在用藥上能格外注意。專家小叮嚀疫情改變健康生活,建議民眾可以多於日常了解並善加使用穿戴式裝置,隨時監測自身與家人的各項身體數值,當出現異樣時也應立即前往醫院進一步檢查。有醫療需求或使用慢性處方藥的患者也應保持定時用藥、規律回診的習慣,不要因為新冠病毒而讓中風有機可乘。
-
2022-04-08 失智.新手照顧
外出旅遊/掌握出遊要點,帶失智長輩出門旅遊不再是難事
有多久沒帶爸媽出遊了呢?世界上最艱難的旅程,莫過於帶家人去旅行,被從頭嫌到尾心好累!其實只要掌握「主角是爸媽」,加入他們的喜好就搞定一大半。帶長輩出遊大不易,帶患有失智症的長輩,更要考慮身體狀況、精神行為、飲食安排以及順應各種需求與情緒,行前列好教戰守則才能玩得更盡興。規劃孝親小旅行 有哪些讓人頭痛的問題回憶小時候去過的遊樂園、風景區、森林遊樂區等景點,都是父母親悉心規劃、在一旁照顧陪伴,長大後想反饋帶爸媽出遊,為什麼變得好難?衛福部桃園醫院腦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江俊宜分享經驗,成年人的想法主觀強烈,也因抱持著「美好幻想」忽略現實狀況,孝親之旅成了一路吵架的鬧劇。而爸媽若患有失智症,一起出遊須注意更多食衣住行要點,減少不適當的脫序行為。【帶失智長輩出遊的5大注意事項】・把握「慢」及「用心」原則,不趕行程、事先探勘・選擇高齡友善的景點,方便規劃串起無障礙行程・依天氣狀況準備出遊物品,因應雨天和氣溫變化・善加利用穿戴裝置,監測身體狀況並掌握行蹤・跟醫師討論用藥問題,開安神藥物幫助睡眠掌握出遊三要素:天時、地利、人和古語有云,想成功完成一件事,要天時、地利、人和 才可發揮最大加乘作用,江俊宜說帶失智長輩出遊也是!首先是天氣佳,陰雨溼滑影響行動不便,灰濛濛的天色也容易讓人心情鬱悶,天一暗就開始焦躁不安、吵著要回家。失智症患者因為認知能力逐漸退化,很容易因為外在環境變化而情緒躁動,當天色昏暗或室內燈光不足,常出現「黃昏症候群」,增加照顧難度 。出遊若遇天氣不好,可考慮改換室內景點,例如博物館、美術館、觀光工廠等,寬敞動線和多元展品帶來溫馨感受,同時緩解照顧者的壓力。地利則是考慮長輩的體力和行動力 ,以「失智友善旅遊」為主軸,安排無障礙車輛、無障礙飯店,包括餐廳也要先查詢適合長輩牙口的菜色。面對豐盛的美食,長輩若是「看得到,吃不到」,心情也會受到影響;江俊宜提醒注意均衡飲食與充足水分,要定時引導上廁所,降低「因為忘記上廁所,不小心漏尿」的窘境。在人和方面,帶失智長輩出門要「輪流陪伴出遊」 ,家人相互支援、隨時有一人陪著,讓長輩感覺到關懷有愛,照顧者也不用獨自承擔情緒壓力而疲憊崩潰。如何更省事帶失智長輩出遊同行除了天時、地利、人和,江俊宜強調從食衣住行育樂六大面向規畫旅遊注意事項,大多數失智長者平日生活作息規律,外出要控制好「環境變動」因素,防止在不熟悉的環境中因緊張而情緒暴走或跌倒受傷。◎食:先預訂餐廳,詢問是否有適合熟齡長輩咀嚼吞嚥的料理,避免讓失智者自己吃糊食的孤獨感。◎衣:選擇穿脫方便的衣褲鞋襪,多準備一套衣服替換;季節交替早晚溫差大,攜帶外套禦寒保暖。◎住:可搜尋符合「高齡友善旅館認證」的旅宿,提供防滑、防跌的貼心設備,多了安全防護。◎行:除了攜帶日常行動輔具,可租借電動輪椅讓長者保留體力玩樂,行程先從短程規劃開始。◎育:適度安排爸媽去過的景點或經典遊樂區,用懷舊治療幫助失智長輩的認知刺激,喚醒記憶。◎樂:安排景點宜少不宜多,縮短拉車時間多定點停留;4至6月、10至12月氣候宜人,最適合出遊。◎其他:記得多補充水分,同時要定時引導上廁所,江俊宜建議2小時一次,減少依賴尿布的羞恥心。「出門的意義比玩樂還要大!」江俊宜觀察經常走出戶外的失智長輩,精神症狀明顯降低,尤其家人陪伴出門曬太陽,有助於穩定情緒,也增加了與人交際的刺激,有機會減緩惡化。如何讓失智長輩玩得安心又開心,是照護一大課題,行前可和主治醫師討論,是否調整用藥或增加安定藥物,另做好旅途中的注意事項,一圓全家外出走走的美夢。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2-01-2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癲癇竟然是心律不整引發 老翁發作還好醫師發現不一樣
70歲男子沒有癲癇病史,最近因肺炎住院,卻突然抽搐昏迷,轉急診後有兩次發作,醫師發現患者短暫昏迷醒來之後意識馬上恢復正常,與一般癲癇醒來後仍會有意識混亂的情況不一樣,經過心電圖檢查,確定是因為心律不整而引發的癲癇,經過裝置心臟節律器後,目前已經沒有再發作。心律不整也會引發癲癇?!台南新樓醫院急診科醫師林士豪表示,這種情況並不常見,往往是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一旦被當成一般的癲癇治療,可能會延誤病情,最嚴重可能猝死,還是要多注意。患者平日有高血壓病史,長期服用高血壓藥物,最近住院後,突然意識不清合併四肢抽搐,轉到新樓醫院急診,又再發生兩次癲癇,經醫師診斷為病竇症候群引起的亞當斯-斯托克斯症候群(Adams-Stokes syndrome)。林士豪表示,亞當斯-斯托克斯症候群是指嚴重心律不整引起的暈厥症狀,當心搏過速或過緩時,由於心室輸出的血量下降,輸送到全身的血流量不足,導致大腦暫時性缺血,可能會突然出現心悸、胸悶、眩暈、抽搐或暈厥等症狀,一開始持續時間很短,病患可能不以為意,但若沒正確診斷及治療,嚴重者甚至會猝死。他表示,許多心律不整的患者,有時也會出現抽搐、昏倒等情況,乍看很像癲癇;所以遇有不明原因的癲癇,經檢查後腦波並無異常時,醫師和家屬都應提高警覺,及早做各種心電圖判定。林士豪説,心律不整有些是心搏過速,可能為心房顫動或心室頻脈等造成;而心搏過緩則可能是高度房室傳導阻斷或病竇症候群等。長期服用高血壓藥物,也可能造成心跳變慢,通常停藥之後狀況會變好。該症候群臨床診斷不易,患者求診當下也不一定會發現,有時須透過24小時心電圖診斷。最近智慧型穿戴裝置流行,也可利用這些裝置偵測而提醒就診。心律不整依類型有不同治療方式,如藥物控制、心導管電燒、心臟節律器或是體內自動去顫器等。林醫師再次提醒,若自身或親友偶有心悸、胸悶、眩暈、抽搐或暈厥等症狀,或是測量心跳超過每分鐘150下或低於每分鐘50下,建議盡速就醫。
-
2022-01-1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比心電圖更快速 醫療級App一分鐘可偵測心房顫動
送禮,也需送健康。近幾年來,許多子女送長輩禮物時,常會挑選健康手環、智慧手表,除了可以當計步器,還可統計消耗多少熱量,測量血壓、心跳,甚至製成心電圖,瞭解心房顫動風險。穿戴裝置要緊貼脈搏 數據才準新竹台大醫院分院心血管中心主任林廷澤表示,使用這類穿戴式裝備量測生理跡象時,一定要讓手環、手表的背面緊貼著手腕肌膚、脈搏,處於良好接觸下,相關數據才會精準可信。林廷澤說,曾有一名使用智慧手環的長者進入診間後,神情焦慮,拿出各種監測數據,焦急地問著「我心臟是不是出了問題?」仔細問診後,才知他智慧手環並未緊貼著手腕,中間還有空隙,難怪心跳血壓等數值超乎異常。除了智慧型穿戴式裝置之外,台大醫院與敦捷光電合作,推出亞洲第一個通過食藥署核可的醫療級心房顫動偵測App「愛心鏡」,只要食指按在手機鏡頭上,只需一分鐘,就可以得知結果。心房顫動早治療 降低中風風險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陳文鍾表示,心房顫動是成年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提高中風、心臟衰竭和死亡等風險,若能及早用藥治療,可降低64%中風風險、減少21%心臟衰竭和死亡的機率。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林亮宇說,「心房就像是引擎」,如果心房組織異常、電流亂竄,就無法做出正常的同步收縮,心臟收縮效率變差,血流不順暢,增加血栓、腦中風等機率。臨床顯示,相較一般人,心房顫動患者死亡風險高出兩到三倍,心臟衰竭及中風風險則為五到八倍。林亮宇指出,想要確診心房顫動,常需接受24小時心電圖,必須在醫院住上一晚。相較之下,「愛心鏡」App方便許多,只要具有照相功能的手機下載App,不需額外花錢購買其他穿戴裝置。林廷澤表示,這項技術是經由照光偵測血液體積的變化,一個波形周期就代表一次心跳,監測時,先將手機放在桌上,再把手指放在鏡頭上,平放靜置一分鐘,就可得知「規律」或「不規律」,如果手指好好按壓在鏡頭上,則會顯示「訊號不佳」,需再重測。臨床試驗顯示,250到300名受試者使用「愛心鏡」App,對照心電圖驗證,具有高達95%的敏感度及特異性,成為全國第一個通過食藥署核可的醫療級心房顫動偵測App。愛心鏡檢測 發現心跳不規律林廷澤說,一名68歲男性高血壓患者去年自覺常有心悸,以為太累或貧血,但就醫時檢查結果卻顯示正常。透過「愛心鏡」App規律檢測,終於發現在某些時間心跳確實不規律,進一步安排24小時貼片檢查,確診心房顫動,須持續服用抗凝血劑。林廷澤說,以往心臟疾病患者必須至醫院接受檢查,才能確診,現在智慧手機、穿戴式裝備普及,進入每一個人生活中,建議中老年人學習如何正確使用這類3C科技產品,不用進醫院,就可掌握自身呼吸、心跳、心電圖、睡眠品質等數值,進而提早發現罹病徵兆。
-
2022-01-03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天氣變化大心臟亂跳勿輕忽 心房顫動電燒治療技術再升級
看到心儀的人心臟蹦蹦跳,這種「小鹿亂撞」戀愛的感覺,若太頻繁及不規則的出現,恐怕就不是心動而是心律不整,而其中又以心房顫動最為常見。 ● 心臟蹦蹦跳非心動的感覺,恐是心律不整● 電燒治療再升級 北榮引新技術助提升治療精準度● 邁入高齡化應注意心律不整 及早治療提升老年生活品質台灣約有35萬人有心房顫動,其中約有兩成因症狀不明顯而被忽略,不僅長久下來可能會造成心臟衰竭,中風風險更是常人的5倍,死亡風險則為2倍。而究竟要怎麼發現是否有心房顫動呢?台北榮總心律不整治療暨研究中心主任羅力瑋表示心房顫動最初可能會出現不規則的心跳。不規則的心跳有些人會在喝咖啡或飲酒時更明顯,或是在天氣變化或睡眠不足也容易出現,但卻並非所有人都會因此感到不適,有些人會因為喘及胸悶就診,但也有部分症狀不明顯的患者得經由健檢或常規的心電圖檢查才發現,卻早已成了慢性心房顫動患者。羅力瑋主任表示過去就曾遇到一名症狀不明顯的心房顫動患者,過去以為自己心跳很正常,直到接受電燒療法治療後才跟醫師說,「原來這才是正常心跳」,原來患者一直把不規則心跳當成是正常狀況。心房顫動是心房細胞老化造成不正常放電,在左心房與肺靜脈交接處有四個放電點,在治療上用高溫的能量來燒灼放電處,就是電燒療法,其中台北榮總團隊電燒療法於陳適安教授帶領下,已累計5,000例病例,經驗極為豐富,並和國際接軌,隨時交流電燒治療上的最新科技與治療方式。羅力瑋解釋,早年國際上一直認為左心房與肺靜脈交接處只有四個放電點,但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教授認為,東方人還有非肺靜脈的不正常放電病灶,後來證實台灣人約有四成患者還有其他的放電點,因此,十餘年前在電燒時,就會在手術當中再尋找其他放電區域,不僅使電燒治療更進一步,更因此被國際稱為「台北方法」。於這十餘年來,陳適安教授更在台北榮總打造目前這個堅強的電生理團隊,為台灣心律不整的患者提供國際性的優質治療。而近年電燒手術的輔助系統也持續升級,使成功率再提高1成,羅力瑋指出,傳統的電燒,在將電燒導管放入心臟中異常放電病灶燒灼時,會搭配X光照射及3D定位系統,現在則將心臟內超音波探頭搭配電燒導管進到心房病灶處,再搭配3D定位系統及高密度診斷導管,使醫師可以更快更精準的執行電燒,也能減少X光的輻射線照射,不僅使成功率已達8到9成,更降低民眾對輻射的擔憂。最後,羅力瑋表示由於心房顫動平均發病年紀為70歲,且隨著年紀發生率愈高,80歲長者約有2成的機會,尤其台灣邁入老人國,未來患者將愈來愈多,也提醒民眾近期醫療科技進步,也有越來越多的穿戴裝置,若是發現心跳不規律或出現異常,應提高警覺盡早就診,在疾病更嚴重前及早燒除後患,讓自己有個品質良好的老年生活。
-
2021-12-28 新聞.元氣新聞
科技部扶植生醫產業 建構精準健康體系
台灣106年開始推動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今年為促進國人健康,更著手推動精準健康戰略產業,導入人工智慧、物聯網、5G、穿戴裝置等新科技,「將精準醫療擴大延伸為精準健康」。科技部表示,藉由國內生醫及資通訊產業強強聯手,將共同建構台灣成為精準健康與科技防疫的標竿國家,同時也吸引民間藥廠等企業協助,增加生醫產業競爭力。中央3部合作 4年投資95億台灣精準健康戰略產業發展方案為科技部、衛福部及經濟部共同合作,預計四年投資台幣95億元,並制定完善精準健康生態體系、扶植精準健康產業鏈、接軌國際布局全球共三大策略,以及國家級生醫資料庫、精準健康產品及服務、精準防疫產品、前瞻生物製劑研發及製造、拓展國際生醫商機等五項具體措施,帶領台灣生醫產業創新前進。8醫學中心資料 生醫打好底科技部生命科學研究發展司司長陳鴻震說,國家級生醫資料庫整合台大、北榮等八家醫學中心,蒐集患者電子病歷、影像檢查等資料,為台灣生醫打好基礎,「相關資料含金量很高,有利發展AI學習」,但制定公版參與者同意書非常困難,須兼顧維護個資、公眾利益及產業發展,最後也會考量成立第三方公正單位發揮監督角色。生醫產業條例 立院通過科技部也鼓勵老師、學生創業,如育苗計畫、科研創業計畫的萌芽及拔尖案,並引進美國史丹佛大學的培訓模式及資源,推動生醫與醫材轉譯加值人才培訓計畫(SPARK)鼓勵創新,目前台灣已連續獲選為全球四大超級創新國,並帶領國內新創公司到全球各地醫療展推廣創造商機。陳鴻震表示,台灣製藥、醫療器材、應用生技、健康福祉等生技產業,去年底營業額已高達6400多億元,如今透過資安技術、穿戴裝置、區塊鏈、雲端運算、感測技術等數位科技加速創新,且「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已順利於立法院通過,將精準醫療、數位醫療、再生醫療也納入租稅優惠範圍,有助推升精準健康戰略產業的未來發展。
-
2021-10-04 名人.精華區
張德明/亞馬遜介入健康照護的省思
2021年9月18日在MDLinx上閱讀了一篇報導,標題是亞馬遜正如何吹皺健康照護的一池春水。毫無疑問,世界級的大科技公司在各領域中不斷狩獵著目標,以科技為本,強力染指各行各業,野心不僅跨界而且完全無界。企業擴展與專業維護間的拉扯格外發人深省。渴望先立不敗之地再ㄧ鎚定江山的攻伐,當然就都朝著人類的不可或缺前進。食衣住行育樂是簡單的思考方向,總是圍繞著人類生活轉。電動車,這個代替人類行走少汙染的快腿,就是這個概念下鮮明的例子;另一個令高科技垂涎欲滴的應該就是健康照護。沒人能否認健康的重要性,和電動車不同的在於,後者還勉強可以大眾捷運甚至走路取代;但沒有健康即失去一切,人終其一生無法斷離,也無從取代。健康是乘法的概念,健康歸零,一切也就歸零。健康照護領域提供了無限的挑戰和機會,大科技業莫不津津有味的垂涎欲滴,因為不但有利可圖,且可順勢轉型,引領風潮,幫助人類,若成功直可謂名利雙收。亞馬遜Amazon是全球科技巨人之一,當然不會錯過健康照護這塊領域,多管齊下的大舉介入也就理所當然。眾所周知,由於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視訊成為上班、上課、會議的主流,醫療也被迫改變風貌。以美國波士頓著名的哈佛醫學院教學醫院:布里根暨婦女醫院為例(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20、11),門診的遠距醫療(telemedicine)使用,已由疫情前的不及1%突然衝破70%,雖然是非常時期,也不禁讓人認真思考,如果再回到過去正常時期,到底可由遠距醫療解決的門診應該佔多少比例,到底多少病人是需要擠到醫院來排隊就診。這種醫療行為與醫療需求的改變,勢必影響到後續醫護人力、醫院建築、醫療設備、醫療資訊、甚至保險的給付與分配。事實上,醫、病雙方乃至醫院、政府單位都應預做思考規劃。遠距醫療的優點在及時、在隔空,缺點當然就是少了人與人的接觸。因此,2019年亞馬遜眼光精準的率先提供了其西雅圖員工面對面的健康照護(In-person health care)的服務,以一個科技公司,能跳脫僅加強遠距服務的馬步,而有人文素養的涉入另一藍海,不得不肅然起敬,當然也許基本上仍是其手握的大數據在說話在引領。藉由所謂的亞馬遜照顧(Amazon Care)計劃,提供直接的醫護遞送服務(direct-care delivery service),他們並預劃於2022年擴及至包括費城、波士頓、亞特蘭大、丹佛、芝加哥、休士頓、邁阿密、紐約、洛杉磯等16個美國主要城市,可謂風起雲湧,當然如此一來即需要更多的專業醫護投入。這些人力是專職或兼職?誰是老闆?發生醫療糾紛誰負責?如何像商品一樣有品管?如何保護隱私?當然就衍生許多目前還看不清楚或尚未面對的問題。亞馬遜過去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線上零售商,但如今不但延續霸業,更已成為強大的後勤物流、雲端技術、和資料分析的公司。它的介入作為一定是看到了什麼樣的機會和需求。亞馬遜早已跳過起初仍需借重且無法掌控的中間轉運商,藉由其龐大的後台大數據,不但可依喜好,提供個人化的商品推薦和優惠,也可規劃最快速的路徑,讓貨物盡快送到消費者手中。這個成功的經驗讓他們可輕而易舉的轉手運用到健康照顧提供迅捷服務。過去傳統的遠距醫療,似乎仍停留在方便性高的一種點綴性時尚,美國某些地區的特定會員已可於全日任何時間,在一分鐘內得到醫療協助,唯多僅能提供來自遠方不熟識醫師的一次性診視(one-off visit) ;在台灣,則可能仍必須在特定時段內為之,並僅提供簡單診療。坦白說,救急救遠尚可,但若長此以往,總似隔靴搔癢的就是那樣遙不可及難以信賴的感覺。亞馬遜一定有鑑於此,必須將「人與快速」結合,乃組織各個在地的醫師和護理人員,為會員提供成熟的居家照顧,一旦會員提出要求,即可得到熟悉臉孔快遞式的(UPS)醫療協助。雖然遠距醫療和家庭訪視都已行之多年,但亞馬遜的優勢更在於其後台大數據、快速通路、龐大資源、和無遠弗屆的延展性。尤有甚者,遠距監控系統也是亞馬遜的技術專長,而Alexa voice智慧聲控語音助理(美國市占率最高)、健康穿戴裝置,都是整個群組的重要夥伴,編織成健康照護的綿密天網。單就處方藥物而言,2018年起,亞馬遜已有送藥到府服務,並隨附清楚的用藥說明。亞馬遜最自豪的當然是其後台的大數據資料管理和分析,因此可規劃會員更全面的健康諮詢和建議,包括飲食內容、維他命攝取、甚至非處方藥物等買ㄧ送多的加值服務。但即使面對充滿能量與野心的巨人,健康照顧仍然因其複雜性與多變性而難以輕易被一種方式顛覆。因為醫療最重要的是安全、有效、與實證,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即以科技公司最引以為傲的數據資料,包括藥物推薦的內容,因常來自教科書或藥廠仿單,可能會有過時或過頭的問題,亞馬遜等科技公司也因此需要不斷修正、更新、警示和緊張,畢竟人命關天。或許未來科技的進步會超出目前的想像,當下人工智慧在醫療的發展即已令我們驚嘆不已,但這些變化都值得這一代或下一代的醫者省思,並像科技公司一樣做出改變或轉型,嘗試如何運用科技進一步強化專業與醫病關係,才能在未來醫療中扮演主機的角色,而不只是顆螺絲釘,因為若仍像部冰冷老機器一樣的看診,自然終被機器取代,更千萬別像Uber Eats一樣的成為Uber Doctors在大街小巷中穿梭趕場。
-
2021-09-29 新聞.長期照護
避免晚年失能、失智 名醫教你一招逆轉身智衰退症
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與榮陽團隊發現,「身智衰退症(PCDS)」可作為早期偵測不健康老化的指標,如何避免走向晚年失能、失智?陳亮恭認為並不困難,研究發現,平日無暇運動,假日可以「補運動課」,建議50歲後應養成「平均」日行7千步習慣的基本目標,但只要開始,就算已高齡75歲,也不嫌遲。聽到可偵測不健康老化徵兆,許多人想要知道應接受那些檢查。陳亮恭請大家不要著急,較簡易與可行的診斷方法尚待建立,但避免老化,有些經研究證實有效的措施可先落實於生活,只要開始,腦細胞便可盡量維持健康,愈早投資,「CP值」愈高。研究針對全國各地千餘位平均年齡約75歲有PCDS徵兆者,透過高強度多元運動、認知訓練、營養教育與慢病管理等策略積極介入,持續一年後,長者運動能力與認知功能明顯進步,甚至憂鬱情緒與營養狀況都顯著改善。陳亮恭強調,這些介入活動,除了強度也強調多元性,運動涵蓋有氧、肌力和平衡等訓練,只要願意出來活動與互動,就值得鼓勵,但為了有效達成健康長壽的目的,一旦開始就要逐步提升強度與複雜度,這些生活習慣的介入,愈年輕開始,效果愈好。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族群,平時忙於工作與家庭,假日才能擠出時間。陳亮恭指出,根據針對青壯年使用穿戴裝置進行研究,證實「假日補課」有很好效果,只要做到平均日行7千步,就有預防未來活動功能衰退的效果,雖然是計算步數,連上肢的握力也可以改善。反過來說,平日忙碌缺少運動者,若假日都拿來補眠休息,是未來身心功能衰退的高風險群。他建議,凡事起頭難,但養成習慣便有機會持之以恆,即使因為生活限制無法天天運動,先從假日補運動課開始,也是CP值很高的做法。
-
2021-09-29 養生.運動天地
逆轉不健康老化原來並不難 名醫建議從日均七千步做起
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與榮陽團隊發現,「身智衰退症(PCDS)」可做為早期偵測不健康老化的指標,如何避免走向晚年失能、失智一途?陳亮恭表示,其實並不困難,研究發現,平日無暇運動,假日可以「補運動課」,建議五十歲後應養成「平均」日行七千步習慣的基本目標,但只要開始,就算已經高齡七十五歲,也不嫌遲。聽到可偵測不健康老化徵兆,許多人想要知道應該接受那些檢查,陳亮恭請大家不要著急,較簡易與可行的診斷方法尚待建立,但避免老化,有些經研究證實有效的措施可先落實於生活,只要開始,腦細胞便可盡量維持健康,愈早投資,「CP值」愈高。研究針對全國各地千餘位平均年齡約七十五歲有PCDS徵兆者,透過高強度的多元運動、認知訓練、營養教育與慢病管理等策略積極介入,持續一年後,長者的運動能力與認知功能有明顯進步,甚至憂鬱情緒與營養狀況都顯著改善。陳亮恭強調,這些介入活動除了強度也強調多元性,運動涵蓋有氧、肌力和平衡等訓練,只要開始,永不嫌晚,只要願意出來活動與互動,就值得鼓勵,但為了追求有效達成健康長壽的目的,一旦開始就要逐步提升強度與複雜度,而這些生活習慣的介入愈年輕開始效果愈好。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族群,平時忙於工作與家庭,假日才能擠出時間運動,陳亮恭指出,根據針對青壯年使用穿戴裝置進行研究,證實「假日補課」有很好效果,整體而言,只要做到平均日行七千步就有預防未來活動功能衰退的效果,雖然是計算步數,連上肢的握力也可以改善。反過來說,平日忙碌缺少運動者,若假日時間都拿來補眠休息,是未來身心功能衰退的高風險群,他建議,凡事起頭難,但養成習慣便有機會持之以恆,若平日不運動,假日又是沙發馬鈴薯,不僅體能活動會退步,認知功能的衰退也會加速,即使因為生活限制無法天天運動,先從假日補運動課開始也是CP值很高的做法。PCDS有那些早期徵兆?陳亮恭指出,目前要建立精確診斷還不甚方便,但有幾個重要的表徵:一、是活動力減退,例如原本走路速度和同事差不多,最近跟不上同事腳步;原本扭開瓶蓋不成問題,現在有困難。二、高階認知功能退步,對原本擅長的事務力不從心,抽象思考能力下降,多工處理事務容易混亂。三、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容易算錯錢、走錯路等。陳亮恭指出,出現上述警訊,必須開始從事兼顧體力與腦力的鍛鍊,持續衰退者應考慮就醫。
-
2021-08-23 名人.陳亮恭
陳亮恭/國人不健康壽命延長 預防失能失智要趁早
內政部統計國人平均壽命再創新高,平均餘命延長代表台灣整體社會的穩定發展。柏林圍牆倒塌前,東西德人民同文同種且居住環境類似,唯一差異是社會制度,兩德統一前,東德人民壽命比西德少10歲,而兩德統一後的20年間,東德人民壽命快速跟上西德,顯見國民平均壽命與國家整體社會及經濟發展的密切關聯。而台灣持續的長壽現象與社會的成就有關,是相當令人欣慰的現象。國人長壽 並未伴隨健康然而,先前政府公布國人不健康壽命時間持續延長,顯見國人的長壽並不是伴隨著健康前行,國人持續擴大的失能與國際趨勢走向相反,我國健康照護體系有多重困境與轉型挑戰,但國民自我健康意識與預防失能、失智的作為需要更積極。雖然每個人都有各自關注的健康議題,從已開發國家的宏觀思維,壓縮失能與失智對人生的困擾是絕對必要,且必須從每日生活習慣做起。平日沒運動 假日可補上運動除了活動筋骨的概念之外,必須顧及強度、頻率與複雜度,我們對於老後生活的目標愈積極,運動時這三項就缺一不可。但上班族如何有效運動?我們新近透過穿戴裝置研究發現,每天持續穩定運動當然最好,但若平日工作忙碌而無暇運動,假日補運動的效果很好,可以大幅拉近與每日運動族的差距,反之,假日若只拿來補眠,未來衰退程度更為明顯。多元挑戰與持續學習的腦力訓練很重要,生活必須不斷的學習,研究發現持續上班有助減少失智風險,推測是與上班期間持續因應各種挑戰與人際互動有關,所以,從年輕時養成持續學習的心態,即使退休也不能耍廢,反而要更積極為自己補上多元學習的人生功課。人際關係 從年輕時培養就整體而言,健檢、疫苗、避免危險行為等預防保健作為具有高度效益,人生總有難以預見的旦夕禍福,這些預防保健行為能預防或早期發現疾病,早期介入也能免於後續長期的病痛困擾,更是必須定期執行的功課。人生晚年最大的支持系統可能不是家人,而是朋友與社會支持體系,而這樣的人際關係需要從年輕時培養,與不同年齡層與背景的人交友,在社會互動中建立面對老化的心理韌性,及正向樂觀的心態,也是每個人一生的功課。兼顧所有疾病 做健康管理中年過後不免或多或少有各種慢性病,慢性病的重點在於控制,慢性病的數量可能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此時需要兼顧所有疾病的觀點,建立一個整合式的管理策略,畢竟老後生活需要各種器官系統良好的協同運作,不是僅靠單一器官就能擁有生活品質,必須與醫師建立良好夥伴關係,以全人觀點從事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
2021-06-12 醫聲.院長講堂
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積極運用人工智慧 推動心房顫動篩檢
全球治療心房顫動權威陳適安今年一月接任台中榮總院長,力邀小兒心臟科國際權威傅雲慶接任副院長,並發展智慧醫療,在前幾任院長奠定的基礎下,堅持愛心、品質、創新、當責,善用科技平台,負起國家級醫學中心健康守護者社會責任,打造愛心、暖心醫院,立足大肚山,照顧民眾健康。快速應變建構負壓病床最近雙北疫情嚴峻,醫療量能相當吃緊,陳適安於5月22日接獲衛福部指示,即開始承接北部重症新冠病患的治療任務,短短72小時建構一百多張負壓病床,全力支援;也協助台中市政府建置快篩站,完成東海大學等篩檢案,守望台中疫情。陳適安表示,疫情來得太急,必須快速做出應變,台中榮總反應迅速。 陳適安在台北榮總率領的醫療團隊以心房顫動電燒手術獨步全球,被美國心律醫學會稱為「台北方法(Taipei Approach)」。他不藏私,帶領台灣心律醫學臨床及學術研究、迄今訓練逾500位世界各地的心律不整專科醫師,協助超過20個國家發展心房顫動電燒手術,促進跨國研究、減少心律不整治療差距。救病患解除「心頭之患」他說,選擇心臟內科,主要是興趣,心臟內科牽涉生理學,但用邏輯思考、判斷,就可以解除病患「心頭之患」,甚至救命,他喜歡透過邏輯思考的科學。此外,大數據、人工智慧及雲端運算等進展已為醫療體系帶來重大變革。治療心律不整病患,也從疾病治療,進步到針對高風險病人篩檢預防。陳適安與嘉義縣政府衛生局聯手專家,結合AI科技推動「全嘉心房顫動大篩檢」已滿周年,共篩檢出233位心房顫動患者,經轉診治療後,可望將5年內中風發生率降低64%。強調團隊合作互相協調陳適安說,從醫就是要幫病患解除現有病痛,除了生理疾病,還要幫患者心理建設,如果只是一天到晚要求病患吃藥、開刀,病患心裡也會想「這樣真的有效嗎?」他鼓勵年輕醫師在各專科領域涉獵,印證在高齡社會;高齡病人雖常有心臟問題,但也會合併其他病症,所以主專科要熟悉,次專科也要了解, 而且現在醫療不是單打獨鬥,強調團隊合作,各職類醫療人員互相協調、尊重。台中榮總團隊積極推展人工智慧運用於醫療領域,今年3月與致力推廣智慧醫療的廣達電腦合作。廣達電腦是陳適安過去在北榮推動智慧醫療的老戰友,未來導入智慧醫院與智慧病房、醫療穿戴裝置、遠距醫療網、遠距居家健康照護、人工智慧醫療等應用。設置藝廊營造人文氣息陳適安上任後,也利用台中榮總醫療大樓連通走廊,設置「中榮藝廊」。他說,台中榮總以病人為中心,致力醫療進步,也重視醫院人文與藝術氣息營造,運用醫院空間營造人文藝術角落,希望打造暖心醫療場域,拉近病人與醫院的距離。陳適安小檔案年齡:61歲出生地:嘉義巿專長:心房顫動電燒手術現職:台中榮總院長、亞太心律醫學會官方雜誌主編、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兼任教授、台北榮總心臟內科兼任主治醫師學歷:高雄醫學院醫學士給病人的一句話遇到任何疾病,正向態度去面對它
-
2021-03-08 名人.精華區
閻雲/疫情後省思 深化醫界、資通訊界合作
以COVID-19疫情為契機,醫界與資通訊界之間的跨域合作,意外踏出令人欣喜的一大步。醫界自2000年基因解密以來,精準醫療得以開啟,藉由基因資訊指導個人化用藥與治療;同時也藉由健康大數據分析,再升級到精準健康。穿戴裝置 無法成為醫材在資通訊領域,電腦裝置日益輕便,雲端運算能力日益強大,足以鉅細靡遺地蒐集數據(data),轉化成資訊(information),再轉化成決策(decision)。業者從電腦(computer)發展出高速運算能力(computing),進一步樹立處理海量資訊的資訊學(informatics)。光纖、WiFi與5G等資訊傳輸技術突飛猛進,使大數據分析更兼具精準與速度。兩領域若能攜手前進,必然相得益彰,但實際上仍有障礙待克服。舉例來說,受到法規限制,測量心跳、睡眠等生理數據的穿戴裝置無法成為醫材,為醫界所用。大部分醫界人士對人工智慧分析仍感疑慮,在臨床上運用躊躇不前。疫情來襲 攜手面對新挑戰正當跨領域合作進展陷入瓶頸之際,適逢COVID-19疫情來襲,各國紛紛採取鎖國封城等隔離措施,迫使雙方不得不重新攜手面對新時局的挑戰。原本不少人認為看診須面對面,加上擔心雲端傳輸可能洩漏個資,對遠距醫療敬而遠之。然而因應疫情實施遠端醫療,居家隔離的民眾獲得寶貴的看病機會,對於面對螢幕看診不再抗拒。線上會診 需配套健保給付過去在醫院要召集醫師會診費時費力,疫情期間更是如此。如今透過線上會診系統,腦神經科醫師可在半小時內與放射科、病理科醫師連線,一同判讀雲端病例影像,直接聽取病人陳述後做出處置結論。如此不僅醫師受惠,病人也省下各科轉診時間,目前需配套的是健保的支持與給付。過去醫學中心不信任社區醫院與醫師,臨床試驗病人皆須親自到醫學中心服藥。如今因應疫情隔離需要,病人可拍攝服用藥物照片上傳雲端,填寫線上問卷,或到醫學中心指定的門診中心在指定醫師指導下服藥,即完成臨床試驗。醫學中心的洗腎病人因應疫情,也可彈性配合到社區洗腎中心,這一切讓醫界往分級醫療的理想更進一步。醫學倫理、法律責任仍待解決當然,醫界與資通訊產業之間仍有醫學倫理與法律上責任歸屬的課題,待疫情過後解決。疫情終將過去,但我們應從疫情中記取教訓,醫界應寬容面對新科技對醫療的幫助,資通訊界應尊重每一條通過臨床試驗的醫學準則,雙方去小異得大同,路才會愈走愈寬,才能為將來未知的新疫情做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