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9 失智.失智100問
搜尋
社工
共找到
502
筆 文章
-
-
2022-02-07 名人.黃達夫
黃達夫/很多醫療工作 藏在健保不給付的地方
最近,媒體報導,新冠疫情讓存在感極低的感染科醫師,一躍成為電視明星。可是,記者卻發現,台灣正面臨感染科後繼無人的危機,近年來,台大、榮總的感染科每年大概只能收到一名住院醫師,而台灣最大的醫院林口長庚,甚至近六年來,只有一位新血。自健保開辦以來,因為制度設計的謬誤,我早知道,在這樣的環境下,用心、用腦診治病人的醫師會愈來愈少,但是,我萬萬沒想到,此刻,台灣醫療的崩潰,已經是現在進行式了!健保給付 多為動手項目報導中,台大副校長、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疫情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説,「嚴謹地説,要把許多感染管控的面向做得更好,應該是要更多的感染科醫師來幫忙……大部分醫院不願多聘感染科醫師的原因是,健保給付項目,以實際的操作,如超音波、內視鏡、開刀為主,感染科是『賣知識』難幫醫院賺錢。」在醫院績效支薪制度下,不能為醫院賺錢的醫師,薪水就少了!然而,病人安全的保障是任何一所醫院最起碼的責任,因此,預防院內感染是每一所醫院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所以,醫院評鑑才會有感染科醫師與病床比的標準,目的是要落實「不對病人造成傷害的醫師誓言」。醫院感控 一直捉襟見肘張上淳教授說得含蓄,要把感控做得更好,應該要更多感染科醫師。用白話文説,就是台灣醫院的感染控制,其實一直是捉襟見肘的,醫療環境一直不是很安全的。我上篇名人堂的文章說,「存活率高低,藏在病人看不到的地方。」其實很多無形無感的重要工作都藏在病人看不到的地方。譬如,當今癌症醫療的最高境界是多科整合的團體醫療,其關鍵在於多科的醫師以及相關的醫事人員,包括放射診斷科、病理科、腫瘤內科、外科、放射腫瘤科、身心科等醫師,加上臨床藥師、專科護理師、個案管理師、社工師、營養師等,總共有十來位或是更多專業人員。花時間醫療討論 像做功德各專業人員每周固定要在百忙中挪出至少一小時,聚在一起看影像檢查、看病理切片、再由全部參與者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其專業的意見,討論該周的新病人或是有新狀況的舊病人,取得共識後,再分工合作,進行治療。目的就是要為病人爭取最好的治療結果。因為健保不給付動腦的程序,所以團隊討論,等於是每一位參與者,都是花自己時間為病人做功德。精明的讀者可以算算,如果把這麽多人,每周一小時用於看門診、開刀、做內視鏡、超音波或貴重儀器如正子造影、核磁共振攝影的檢查,則不知會為自己、為醫院增加多少收入?感染科恐後繼無人 警訊!25年的健保,逐漸地,年輕的一代,看到用心、用腦照顧病人的前輩醫師的委屈,就愈來愈少願意選擇用心、用腦,處理複雜疾病的科別。如今,感染科醫師面臨後繼無人的危機,這可是一個極為巨大的警訊。
-
2022-01-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Omicron症狀恐似有似無 指揮中心分析這個症狀最多
Omicron疫情擴大,衛福部擔心兒童確診個案暴增,經委託醫策會協助,責成全台10家醫院,盤點400張病床,用於收治兒童確診個案。外界關心,Omicron感染症狀為何,目前台灣兒童染疫人數有多少,傳染速度會比Delta快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估計前50例感染Omicron出院個案,將以成人為主,從發病到解除隔離,平均中位數12天,包括兩次Ct值大於等於30,住院10至14天,平均為12天。而喉嚨痛為常見症狀,如以案17630相關患者中,有13人出現喉嚨不適,約6成有喉嚨相關症狀,不一定會痛,有時候是癢癢的,有時候疫調回想才有症狀,有時候輕微到不會有警覺心。他說,若有與確診者相同足跡的人,當出現有似有若無症狀,可以進行採檢,希望可以早期發現。另有4成沒有喉嚨痛,是以發燒等症狀呈現,不能說喉嚨痛就認定是Omicron,有可能是流鼻水、鼻塞等就像是感冒一樣的症狀為主。羅一鈞說,昨天公布的Omicronr病毒基因定序結果,其中兒童確診人數不算多,目前專責病房也有兒科醫師會診,且兒童病患多輕症或無症狀,因此照顧不複雜,但需要家人協助照顧,若在心理支持面需要協助,也會有社工等人員加以協助。目前醫療量能於照顧小朋友是夠的。羅一鈞說,現在有指定專責兒童醫院都可以協助收治,而目前社區疫情引起的小朋友個案均為輕症,尚未要動到重症資源。
-
2022-01-15 新聞.杏林.診間
會家暴的癌末病人,救不救?一個外科醫師的領悟:治病容易,治「病人」很難
下次,我再碰到這樣的情形,我要不要聽從大家的勸告,不要醫療,讓他走呢?我想,我不可能任由癌細胞奪走他的命。我認為我一定還會再幫這種人開刀。但是,我也認知到,開刀只是治療了這個病,並沒有救了這個人。救人的濫醫師「你以為你做手術很厲害,是不是?」「我們恨你!」「醫生,你不要救他。」「醫生,你假如幫他治療,你就是壞人。」「醫生,你又不差一個病人。就算做點好事,不要幫他開刀。」我看著一臉無辜,坐在我擠滿了人的診間的這個男人。他頂著一頭凌亂的捲髮,身材瘦小,穿著早該送洗的衣服,用一種求助的眼神,跟我靜靜的對望著。我們兩個人坐著,都沒講話,反而是站在周遭的人,各自發表意見。雖然是七嘴八舌,但看法卻是一致,就是──不要醫他。他是一個得到第四期下咽癌的病人。而擠進我診間的其他人,沒有一個是他的家人,全部都是在診間外的鄰居。鄰居們發現他來看病,不顧病人的隱私,他們全部都擠進來,強烈表達他們的主張。///下咽癌常常發生在抽菸、喝酒、吃檳榔的人身上,算是喉癌裡,比較不容易早期發現,但卻容易淋巴腺轉移的一種癌症。由於發現時都比較晚期,死亡率會比一般的喉癌高很多。「他的病情很嚴重,一定要住院、開刀治療。」「醫生,你不要理他。他常常路倒,睡在街頭。」「做醫生的,縱使在戰場上碰到敵人受傷,也要醫治他。更何況,他只是路倒。」我回答。「醫生,我們比你認識他。」「醫生,你不懂啦。」「醫生,你不要做濫好人。」由於腫瘤已經侵犯到食道,所以在手術中,我們必須先打開肚子,在食道與胃交接處,把食道切斷,並在食道的斷端,綁上長長的線,再把喉嚨,連同食道一起從頸部拖出來,全部切除。這時,之前在食道上綁的線,一端被拉出頸部,另一端還留在肚子,而線的中間這段,就留在食道被移除後,遺留下來的管道空隙中。再來,就是把胃分離出來,捲成一個像食道一樣,直直的管狀。把留在肚子裡的線,綁在由胃做成的管子端,像拉地下纜線般地,將長線慢慢地從頸部抽出來,讓「胃管子」隨著長線,經由原本是食道所在的空隙,從頸部被拉出來。這時候的胃,「身兼母職」,既是胃,又兼任食道。我們將「胃管子」與剩下來的喉嚨縫合,氣管造口做好後,手術順利完成。一年很快就過去,那位第四期下咽癌的病人,也就是加弟,他都按照時間,乖乖地回來複診。加弟的捲髮不再凌亂,衣服也乾淨、整齊。整體療程非常成功,讓我好不得意。///「你以為你做手術很厲害,是不是?」「我們一點都不感激你。」「我們恨你!」又再哭著補上一句「好恨你!」好不容易結束了今天的門診,正想好好地休息一下。不料突然闖進一對母女,劈頭就罵得我莫名其妙。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他們是加弟的太太與女兒。但從加弟住院手術到現在,一年多來,我從來就沒有見過加弟的家人。從她們的口中,我才知道在我面前一臉無辜且聽話的加弟,竟是一個動不動就出手打人的家暴狂。加弟開刀前,經常醉倒街頭。但加弟睡在路邊的那一段時光,卻反而是加弟家裡最寧靜、最安全的一刻。附近的鄰居們都非常同情加弟的妻子和女兒。看加弟睡在路邊,也都不報警,希望他早點醉死,讓這個家庭能夠解脫。現在加弟身體好了,又開始對家人施展他的拳腳。這時,我才明白當初為什麼他們要阻止我治療加弟的原委。加弟的妻子和女兒要求我,至少白天不能讓加弟到她們的小吃店搗蛋,否則她們連生活都會有問題。我說,我除了幫忙安排社工以及精神科醫師參與加弟的治療之外,我無法干涉加弟的生活。「你可以的。」加弟那個長得楚楚動人的女兒說。「我爸爸只有要到醫院看你的時候,行為才會正常。」「而且孽是你自己造的。」好吧,自己造孽,自己擔。那麼,我可以用什麼理由,讓加弟每天到醫院報到呢?天天來看病?健保一定會刪,不可行。打掃醫院環境?加弟會溜出去,也不可行。只有把他留在我的診間,我才能夠監控他,讓他溜不掉。可是加弟又沒有受過醫學教育,加弟留在診間裡,能夠做些什麼,又不會打擾到我們正常的醫療流程呢?我想到一個好辦法,就是讓他清洗耳鼻喉科的器械。我交代門診護理師,把所有耳鼻喉科門診使用過的器械,全部交給加弟清洗後,再送去消毒。這樣,我可以讓加弟忙不完。小吃店可以安心營運,門診小姐也樂得輕鬆,不用再加班洗器械,皆大歡喜。這妙招很管用,加弟的妻子和女兒非常滿意,甚至加弟的午飯,都是由她們小吃店送餐,不需要我來張羅。但是幾個月後,加弟開始做膩了。加弟看到我禮拜天都來醫院做動物實驗,他主動要求參與。加弟的頭腦其實是很聰明的,他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可以很快上手。架設顯微鏡,連上二氧化碳雷射,清除大白鼠的耳毛,加弟做得樣樣到位,讓我的實驗進行得非常順利。因此,當我的正牌研究助理請長假時,我毫不考慮地就叫加弟暫代。沒有想到的是,這竟然是另外一個造孽的開始。///我們的動物是養在地下室四層,加弟在那裡,已經不在我的視線範圍內了。在我面前,加弟除了請假的次數愈來愈多之外,他的表現還算中規中距,實驗也都正常進行著。更重要的是,他的家人也都沒有消息。所謂沒消息就是好消息。直到有一天,加弟的里長氣急敗壞地來找我,提到他們的大樓裡,到處都是不怕人的大白鼠。大白鼠四處亂竄,嚇死那些怕老鼠的住戶們。原來加弟在地下室,認識了一些其他也愛喝酒的朋友。禁不起誘惑,加弟又開始喝酒了。為了不讓我知道,加弟就把老鼠偷偷帶回家養。但老鼠的繁殖速度快,籠子關不了,加弟又喝茫,就讓老鼠在家裡亂跑。加弟的妻子、女兒因前一陣子安心經營小吃店,攢了一些錢,早搬出去住了。我隨里長到加弟家裡。只見大門沒關,老鼠當然可以進進出出,稱作鼠患,一點也不過分。再走進去,就看見幾個由一箱一箱的酒所疊成的床,而加弟及他的酒友們就躺在這些「酒箱床」上呼呼大睡。看到這裡,我心都涼了……///下次,我再碰到這樣的情形,我要不要聽從大家的勸告,不要醫療,讓他走呢?我想,我不可能任由癌細胞奪走他的命。我認為我一定還會再幫這種人開刀。但是,我也認知到,開刀只是治療了這個病,並沒有救了這個人。治「病」容易,治「病人」很難。這又讓我想起另一個找我開耳朵的病人。病人抱怨她開刀後,天天失眠。因為以前耳朵不好,聽不到她老公打呼。現在耳朵開刀好了,聽到鼾聲這麼大聲,太吵,睡不著……●●「人」真的很難醫喔。書籍介紹有溫度的手術刀:一個頂尖外科醫師的黑色幽默作者:陳光超出版社:寶瓶文化出版日期:2021/09/27作者簡介陳光超:‧《商業周刊》百大良醫‧榮獲「國家新創獎」及國際10多項專利‧發展電子耳(人工耳蝸)醫療技術,領先全球,不但引起國際醫學界關注,歐洲、日本及韓國等不少機構邀請演講,也成功開展國際醫療‧聯合報「元氣網」專欄作家畢業於陽明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目前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全方位聽覺健康中心副院長,以及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在專攻頭頸手術超過20年,完成的頭頸癌手術超過5000例後,2000年,他接觸電子耳,獲得「亞太人工電子醫學會」論文首獎。2004年,他開始發展電子耳醫療。2007年,經由他不斷鑽研手術技巧,發明各種鉤子,每次縮短0.5公分,直到手術開口縮小到2.5公分,且患者不用剃髮,這創下台灣醫界電子耳傷口最小的紀錄,而在2008年,他戮力研究,原本術後4星期才能開機,他卻首創術後24小時就開機,領先全球。他的出色表現,引起國際醫學界的關注。自此,歐洲、日本及韓國等不少機構邀請他去演講,他的患者更不限於台灣。2020年,他帶領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策略聯盟團隊,開發出「人工智能輔聽器」醫療技術。透過輔聽耳機,照護銀髮族以及提早預防老人失智,榮獲十七屆「國家新創獎」殊榮,另外,他個人也獲得國際10多項專利。被推薦為《商業周刊》百大良醫,也持續大力開展國際醫療,至2020年,已有超過700位海外患者,跨海來台就醫。曾經擔任亞東紀念醫院人工耳蝸中心主任;振興醫院耳鼻喉部部主任;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台北榮民總醫院耳鼻喉科總醫師、主治醫師;屏東龍泉榮民醫院住院醫師。延伸閱讀: 蔡依林「王牌經紀人」蔣哥的生命告白...面對摯愛成了植物人:「一場溺水戲,差點讓我在電影院窒息...」
-
2022-01-02 新聞.長期照護
若要納長照 學者籲給移工後援
長照浪潮來襲,許多家庭需要移工照顧長輩,但外籍看護工由勞動部管轄,隨著投入照顧長輩比率增加,許多人建議應納入長照體系。專家指出,過去由勞政單位「管理」移工,但未因長照需求結合照護技能,延伸出雇主覺得移工照顧能力不好等問題,建議進入「深水區」探討問題。目前除北市府委託學者「聘雇移工家庭安心支持計畫」,勞動部則委託致理科大教授林國榮執行「外籍家庭看護工制度在長期照顧角色與功能分析」研究,衛福部長照司委託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進行「聘僱外籍看護工家庭銜接使用長照服務計畫政策評估及執行措施」,兩部會各自投入相關研究。國北護長期照護系教授陳正芬指出,家庭看護移工值得關注,近年失智、失能長輩增加,應多探討如何幫助移工照顧長輩、連結長照服務等深水區的問題。據陳正芬進行的「聘僱移工家庭安心支持計畫」,發現六成雇主肯定移工表現,但期待移工提升照顧技巧、語言能力;外籍看護工八成為印尼籍,有照顧臥床經驗者不到半數、照顧失智者不到四分之一,僅一成五每周放假一次;移工也期待能參與中文、台語課程,有意願提升照顧技巧。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使用喘息服務的移工家庭僅一萬多,有些家庭習慣原本的照顧模式,可能是喘息服務使用率不高原因之一,目前已委託學者研究;外籍看護工若需提升照顧技巧及服務態樣,可再做政策調整。提升照護力 家總線上開課 【記者許政榆/台北報導】全台長照服務需求約七十六萬人,但多數移工與雇主對於「照顧技巧」非常苦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去年透過線上課程,由專業藥師、營養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等專業人員授課。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表示,家庭看護移工來台前雖有經過訓練,但並不清楚直接照顧個案的狀況,如是否有洗腎、糖尿病、臥床褥瘡或其他共病,照顧方式不同也複雜,包括該讓長輩吃哪種營養品、服用細節等,都需注意。籌畫線上課程的社工師吳盈瑩指出,課程包括用藥安全、營養備餐、情緒溝通與危機處理、身體照顧技巧、生活復能等。
-
2022-01-02 新聞.長期照護
誰來照顧我爸媽3-3/家總線上課程 雇主移工共享學習
全台長照服務需求約76萬人,但多數移工與雇主對於「照顧技巧」苦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去年透過線上課程,由專業藥師、營養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等專業人員授課,帶領聘僱移工家庭一起精進照顧技巧,由於台灣家庭看護多以印尼籍為主,簡報也採用雙語版呈現。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表示,家庭看護移工來台前雖有經過訓練,但並不清楚直接照顧個案的狀況,例如是否有洗腎、糖尿病、臥床褥瘡或其他共病,照顧方式不同也複雜,包括應該讓長輩吃那一種營養品、服用細節等,都需要特別注意。為讓家庭照顧者及移工看護有更好照顧品質,家總三年前即規畫課程,疫情期間以線上方式進行,共吸引五十三組家庭報名,非台北市十組,每場次平均在線四十人次,共十五組家庭連續五堂都上線參與。籌畫線上課程的社工師吳盈瑩指出,課程包括用藥安全、營養備餐、情緒溝通與危機處理、身體照顧技巧、生活復能。評估長輩用藥安全方面,因應家庭看護工有八成是印尼籍,因此把長輩藥袋翻譯成「印尼文」版,讓移工協助檢視長輩用藥,並透過線上網路平台,在家即可翻譯藥名。分享照顧技巧也能互相學習,吳盈瑩表示,課堂中講師、學員互相討論身體照顧、備餐泥、烹煮青菜等技巧,以及使用易讀、多圖「口訣式簡報」,讓家庭照顧者在照顧上能更細緻。
-
2022-01-01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登山杖放辦公室,隨時都能走!東基院長陳志成,靠北歐式健走養生
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陳志成,今天到任一周年。由於台東部地區原生家庭支援系統較弱,兒少權益受影響,他主動串連警察、學校與教會力量進行防制與宣導工作,並向衛福部申請設立「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為台東建立完善的兒少保護機制。偏差行為未及時矯正性侵兒少發生率,台東排名全國第一、花蓮第二,被媒體稱為「東部狼鄉」。陳志成說,去年元旦就任前發現,台東地區兒少遭性侵比率高,擔心東部兒少的成長過程中出了什麼問題?哪個環節必須去解決?「台東資源或許不足,但爭取資源當下,可以先做預防工作。」接任東基院長後,他即向衛福部申請設立「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陳志成說,他深入原鄉與學校校長、老師訪談,發現原鄉部落歷史的淵源,因原生家庭社經地位、經濟支援各方面不足,部分家長自信心不夠,因而酗酒,再加上部分家庭隔代教養、欠缺法律知識,發生偏差行為未被及時矯正,以致原鄉部落會發生高比率的性侵案件。找在地關顧員主動出擊「面對兒少性侵,不能只從下游醫療端來做,而是從上游教育開始。」陳志成說,兒少保護如果只是站在醫療端等它發生之後,去驗傷、去通報處置,這是善後的工作,事情已經發生之後再來處理,永遠改善不了,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公共衛生預防教育。首先將部落及社區連結教會、學校、警察系統,建立預防機制。陳志成表示,目前鎖定延平鄉的桃源、武陵及鸞山國小進行公共衛教,從學校找到一個在地的關顧員,主動出擊去跟人建立關係,取得學校、同學、部落的信任後,24小時與社工、警方及醫院連結。做好公共衛生預防教育「醫療資源不充沛下,其實有可以做的事情。」陳志成說,「預防勝於治療」,如果把公共衛生預防教育做好,其實可以減少很多醫療端的需求,東基接衛福部兒少保護計畫,目標很簡單,就是讓孩子不再受害。期望能把台東兒虐、家暴、性侵發生率降下來,從第一名變成零。院長養生秘訣/持登山杖 北歐式健走「我的養生祕訣很簡單,就是每天拿著登山杖走路。」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陳志成開心分享,他愛健走,但隨年齡增長,體力漸消退,五年前開始接觸「北歐式健走」,讓他保持身心舒暢,又能減輕膝蓋壓力負擔,延長壽命。何謂「北歐式健走」?陳志成指出,就是雙手手持健走杖或登山杖健走,運用健走杖或登山杖接觸地面的時候,靠著手部借力使力,帶動往前運動,是走路時的輔助工具,走起路來非常輕鬆,大人小孩都適合。「我每天上下班都會用登山杖走路。」陳志成說,在醫院上下樓梯、休息時都在運動,平時下班也會和太太一起到森林公園走一小時,走完心情很舒服,身體也流汗,現在如果沒有走,反而不習慣,所以把登山杖放在辦公室,隨時就能健走運動。「北歐式健走除能減輕膝蓋的壓力負擔,延長壽命,也可以透過走路,運動上半身的肩膀、手部練肌肉,下肢的肌肉也有運動到,可以訓練全身90%的肌肉。」他表示,只要有健走杖或登山杖,隨著自己身形調整適合的高度位置,就能從兩隻腳,變成四隻腳行走。陳志成強調,使用健走杖或登山杖走路,其實就跟滑雪一樣,只是左右手一前一後擺動往下蹬而已,就跟平時正常走路沒兩樣,非常容易學會,對於膝蓋不好的人來說,是再適合不過的一項養生運動。陳志成小檔案●年齡:54歲●專長:兒童一般疾病、肝膽胃腸等消化道疾病、營養和成長發育評估、流行病學、公共衛生、國際醫療●現職: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學歷: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經歷:恆春基督教醫院院長、嘉義基督教醫院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屏東基督教醫院小兒胃腸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小兒科專科醫師、台灣小兒消化學專科醫師給病人的一句話●我是來消滅病人的,衛教做得好,病人就消失。
-
2021-12-30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照服員接連猝死...專家點隱憂「慢性病管理」最常忽略
近期陸續發生照服員猝死事件,一名59歲男照服員因出血性腦中風死亡,另一位年僅33歲的女照服員因心肌梗塞離世,還留下10歲的兒子。醫師呼籲,民眾除定期健康檢查,不能忽略慢性病管理,尤其中壯年時期應「超前部署」,從健康飲食、充足睡眠做起,減少罹病或意外發生。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主任陳俊佑表示,照服員年齡約莫從30至50歲皆有,相較在養護機構的照服員需輪三班,居家照服員可以自由接案,但用餐時段相對不固定,甚至多半以外食為主,要均衡飲食不容易,運動頻率也不高,「照服員工作很辛苦,要搬病人或打掃,但那是勞動不是運動。」陳俊佑近年提倡「慢性病管理」,他表示,雖近年政府努力推各類疾病篩檢,但慢性病人數並未下降,很多年輕、中壯族長期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足等,都可能埋下慢性病隱憂,到老年就是高危險族群,呼籲應從現在開始學習認識慢性病,並改變生活型態。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高齡醫學暨一般內科主治醫師陳英仁表示,男性超過45歲、女性更年期後,皆要特別注意心血管危險因子,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肥胖、高膽固醇、腎臟功能不全、抽菸或久坐不運動等,都可能造成生命危害。陳英仁指出,健康檢查可了解自身健康狀況,沒有特殊疾病的民眾,建議30至50歲每三年一次、50至60歲每兩年一次、60歲以上需每年一次,定期監測血壓、血糖、膽固醇、血脂肪、尿酸、貧血等生理徵象,有相關家族史也要注意,另須搭配飲食、運動,才能有效健康促進。「對疾病了解,好比相知相識才會相愛!」陳英仁說,許多民眾缺乏「健康識能」,不了解糖尿病、高血壓等危險因子,或不認為自己「有病」,自然不懂如何管理疾病,呼籲民眾應多提升相關資訊,雖難避免猝死等意外發生,但透過自我健康維護,可大幅減少致命風險。近期天氣寒冷,心血管疾病患者容易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可能引發急性心肌梗塞或中風,陳英仁提醒,家中若有高齡長輩,建議起床時先穿上衣服、薄外套保暖,並多補充水分,有慢性病者需定時服藥、監測生命徵象,包括血壓、血糖、體溫及體重等。
-
2021-12-29 新聞.長期照護
長腫瘤遲不開刀「憂臥床夫沒人顧」 長照資源助喘息
63歲的秀禎10年來獨力照顧臥床的先生,去年底被檢查出腫瘤,擔心先生無人照顧而猶豫就醫,申請使用長照2.0服務後,終於能好好住院治療。透過高雄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承辦的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中心的社工引導,秀禎嘗試使用喘息服務、參與紓壓活動、支持團體,她發現:「大家都是照顧者,一起吐苦水,原來我不是最苦的那一個,讓我更珍惜當下」。鼓勵民眾善用長照資源,衛福部委託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舉辦「第5屆聰明照顧月計畫圖文徵求活動」,符合長照資格的照顧家庭,至少使用一項長照資源,如居家服務、日間照顧服務、交通接送等,皆可報名參賽。作品以「照顧計畫適切性(30%)」、「資源利用創新性(40%)」、「運用資源後的改變程度(30%)」等項目進行評選,並透過分享促進經驗交流。獲得第一名為56歲的宜蘭新住民華里,原本家人希望她離職照顧失能的先生,她仍珍惜工作機會,透過維揚診所承辦的家照據點護理師支持,善用長照資源,兼顧照顧與工作。評審團給獎原因是「長期處於照顧逆境,不向命運低頭,始終懷抱希望,抓住改變的機會」,同時評審團認為,因新住民的資訊來源及支持系統相對不足,「新住民家庭照顧者議題」值得被大眾關注。長期照顧先生的秀禎獲得第二名,接受家照服務中心協助後,過去她與先生以前經營的刻印店,現改成工作室服務老客戶,現在也加入「友善照顧商家」行列,服務客人的同時也推廣長照服務。評審團給獎原因為「打開心房、勇於嘗試,受助者成為助人者,不讓照顧擊垮」。37歲的瑋臻獲得第三名,原本在台北生活,2年前母親驟逝,不得不返回花蓮照顧失智父親,但不熟悉失智照顧,且父親病情加重,充滿負能量及憤怒感確無處可說,直到碰到門諾基金會的家照據點社工,才感覺「有人耐心聽我說,彷彿得到救贖」,他決定讓父親到失智據點接受服務,在社工鼓勵下報名且完成照服員訓練,即將投入照服員服務。評審團給獎原因是「從1對1的家庭照顧者,變成1對多的專業助人者,把照顧經驗與痛苦,變成自我成長的養分」。今年共64件作品參賽,經評審團評定擇優前3名及5名佳作接受表揚,64位參賽者平均年齡55.6歲,65歲以下佔七成七;女性占71.9%,男性占28.1%;平均照顧7.7年,照顧年數最高達35年,最少為0.5年,除了往年較多的老老照顧者,今年年輕照顧者、男性照顧者、原住民、新住民照顧者報名者都有增加趨勢,顯示家庭照顧者的多元性。衛福部自107年1月即推出「長照2.0」給付及支付新制,民眾撥打1966長照專線,經縣市照顧管理中心派員到家評估,可提供「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喘息服務」等四大類補助。而聘僱外籍看護工家庭也能申請部分項目。此次得獎作品將公布於家總「長照四包錢」網站分享聰明照顧經驗。
-
2021-12-2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改寫生命故事的腳本,成為自己的生命導演!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如何利用「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在一所醫學中心的加護病房團隊,由資深主治醫師、加護病房高階護理師、社服部社工師分別就其實作心得,深入淺出地道出他們團隊如何幫忙家屬面對疾病發展不確定性及醫療決策之困境的經驗與心得。他們透過一種「標準化」的說明,嘗試避免受個別醫師個人的喜好而左右家屬的決定,過程中也會提出一些問題詢問家屬,以確保家屬對決策項目的充分理解,同時也會收集參與決策者個別的考量,和他們所在乎的問題點。由於「醫病平台」一向不特別標示任何特殊醫院,避免落入「置入性行銷」之嫌,未能列出這家醫學中心之名,但如讀者有任何細節,可請教作者。 在重症加護病房場域中,病人因病情急遽變化、治療過程之轉變,家屬面對未來生活的不確定性,除了造成家庭功能衝擊及生活步調的改變,家屬在照顧、陪伴病人時,亦承擔許多心理負擔及壓力,如:於加護病房期間,因病況需要面對醫療決策之困境、非預期性住院,導致家庭生活的變動等。 當家屬面對疾病發展不確定性及醫療決策之困境,社工師藉由引導回顧生命歷程,醫療團隊透過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輔具工具,依據家庭價值觀、想法及偏好進行討論,以雙向溝通方式進行溝通討論,重塑認知,並達成共識。1.急性壓力期,生活失序,已偏離了之前設定的方向,無法清楚辨識地標 「我已經很盡心盡力在照顧他了,我也不希望事情變成這樣,現在大家都怪我,我真的不知道我做錯了什麼?」「看到他這麼辛苦努力的撐著,我只是不希望他那麼痛苦,為什麼大家都覺得我殘忍、無情……」 因病情急遽變化、治療過程之轉變,失去原有家庭互動關係及生活步調。在訊息混亂、繁雜階段,親友間強大壓力,身為主要照顧者,受到親友缺乏經驗的監督,期待各方面都做到零瑕疵,被非理性感受吞噬而陷入自我質疑的狀態,很難遏止羞愧、自責感的蔓延,不斷壓縮自我。面對悲傷、失落的感受,沒有標準化的表達方式及調適時程,情緒的歷程並非是靜止狀態,在過程中接受各種感受並體認其意義,學會與情緒共處,為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2.看見困境,啟動改變 「外公離開我們的時候,跟原來的樣子差好多,四肢好腫、好胖,看到他這樣子,媽媽好難過、自責當初的決定……現在媽媽也遇到同樣的狀況,我想媽媽一定不要跟外公一樣這麼辛苦,我希望不要讓媽媽再受苦了……」 「她之前是個很愛漂亮的人,很重視自己的外觀、形象。現在面對要不要進行氣切手術,我相信依照她的個性,她一定不希望自己變成這樣。」 停滯不前的生活,現實與期待間的擺盪,情感上,需要時間去追上理智所認知的事實,當生命只剩下呼吸或軀殼,存在與活著的意義。當家屬情緒處於搖擺不定,面對醫療決策困境,醫療團隊透過醫病共享決策,引導家屬探究病人過去生命歷程、價值觀及生命的價值,讓愛以不同的形式運轉。每個決策的背後有獨特的生命故事及價值,家屬在陪伴、照顧病人的歷程,並非是一條單行道,在面臨理性與感性的掙扎、關係與情感的不捨,用愛陪伴、彌補生命的限制,找到愛的連結,支撐生命中的困境。3.改寫生命故事的腳本,成為自己的生命導演,走向療癒過程 「他清醒的時候什麼都沒交代,他的生死都交在我們身上,不知道該怎麼替他決定,當時覺得壓力好大。後來看到他身上插管了好多管子,覺得好自責、苦惱。當時家人在討論他的病況時,大家真的都不知道該怎麼為他做決定,但是後來,透過與醫療團隊多次依照他的生活習慣、價值觀念進行討論後,大家才取得共識幫他做了這個決定。依照這次參與討論的經驗後,如果真的有一天,我的病況真的不好了,我也希望家人能遵照我的意願去走,我不希望再步入他的後塵,讓家屬去承受這麼兩難的情境。」 在疾病適應過程中,時間帶動著人事物的變化,經歷交錯複雜的情緒感受及漫長的時光將自己打碎再重組,從過程中理解,疾病是另一種形式的愛,悲傷與失去是愛的延伸,讓曾經受傷的關係修復並重塑自我價值,慢慢勾勒出關於自我的地圖。過去的生命經驗,影響著現在的自己,即便過去的經歷是跌跌撞撞,也要體認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者,重新繪製自己的生命藍圖。 社工師於陪伴家屬過程中,相信人的潛能是無限的,並將關注的焦點落於病人或家屬的個人優勢,以家屬個人韌性經驗為主體,並澆灌家庭動力之潛能,建立自我能力並找尋其中價值,藉以長出復原力。 醫療團隊依照醫病共享決策輔助工具與家屬共同召開家庭會議,社工師於陪伴、參與過程,針對家庭獨特性、生命歷程個別化,協助梳理雜亂、訊息不一之情緒能量,隨著時間變化,串接起當下與過往的情感紐帶,再塑生命腳本,詮釋生命故事。 病人出院後,社工師藉由「決策後悔量表」關心家庭在面對醫療決策之困境,引導家屬開拓思考框架,過去的生命經驗滋養現在的自己,並相信自己即是專家,將注意力放在可操縱面向,走向復原之路。
-
2021-12-2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病共享決策SDM!讓加護病房不再只是急救的冰冷空間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如何利用「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在一所醫學中心的加護病房團隊,由資深主治醫師、加護病房高階護理師、社服部社工師分別就其實作心得,深入淺出地道出他們團隊如何幫忙家屬面對疾病發展不確定性及醫療決策之困境的經驗與心得。他們透過一種「標準化」的說明,嘗試避免受個別醫師個人的喜好而左右家屬的決定,過程中也會提出一些問題詢問家屬,以確保家屬對決策項目的充分理解,同時也會收集參與決策者個別的考量,和他們所在乎的問題點。由於「醫病平台」一向不特別標示任何特殊醫院,避免落入「置入性行銷」之嫌,未能列出這家醫學中心之名,但如讀者有任何細節,可請教作者。 神經內、外科加護病房,主要收治腦中風或頭部外傷等腦損傷的病人,臨床上常見嚴重部腦損傷病人在經過急性期積極治療後仍未恢復意識,但病情穩定已進入呼吸器脫離階段,此時家屬就需面臨困難的決策:選擇讓病人氣切——進入漫漫無期的照顧,並期待病人有一天能清醒過來;還是選擇拔管——尊重病人的疾病自然發展。這些令人陷入掙扎且兩難的事件,經常在我們的加護病房上演。每一個嚴重腦損傷的病人對其家屬來說都是何其珍貴的,看著病人深受病痛之苦,家屬盡是心疼與不捨,此時的思緒更是混亂的,每當家屬含著眼淚與護理師四目交接時,令人十分揪心,也讓護理師們與醫療團隊萌生希望可以為病人及家屬多做些什麼的想法,因此,一群有著共同思維的跨領域同仁就組成一個團隊,希望藉由醫病共享決策SDM,來協助家屬做這個困難的決策,而我很幸運的能一同參與。 「因為愛你,所以尊重你對生命價值的想法,希望能為你做最好的選擇」,這是多數家屬所期望的,但這談何容易!身為ICU護理師的我,在十多年前也曾歷經這般困難的抉擇,摯愛的奶奶處於嚴重腦損傷,到底要不要做氣切繼續著長期臥床,抑或拔掉氣管內管順其自然,生病住院前的她是那麼注重養身、那麼的愛漂亮,我與其他家人到底該怎麼幫她做決定呢?當時並沒有這種醫病共享決策的概念來協助我與我的家人,這般內心的掙扎,沒有經歷過的人是不會了解的。當時在子女們意見分歧之下,做出了氣切的決定,事後看到至親,臥床受苦,我們都很難過,而後悔當初的決定。而家人,也因為這次的決定,而鬧得不愉快。 我們醫病共享團隊在推動初期,為解決「醫病資訊的不對等」造成認知、溝通上的鴻溝,並提升溝通的效率,團隊成員們絞盡腦汁、激發創意,製作包括3D列印輔具與半身立體模型、建置醫病共享決策平台(以QR code連結)、製作嚴重腦損傷醫病共享決策手冊,並藉由醫病共享家庭會議協助家屬做決策。在經過上述努力的過程,我們曾經幫助過約40個家庭進行決策,他們在決策後兩個月的追蹤訪談中,無論是做了什麼決定,都表示對當初所做的決策感到「不後悔」,更有家屬表示我們醫療團隊能夠換位思考、真正且真誠的協助他們解決最困難的問題,令他們非常的感激。此外,這樣的SDM過程,也讓家屬感受到,加護病房不再只是急救的冰冷空間,更有著協助家屬解決困難與穩固家庭凝聚力的溫暖氛圍。透過醫病共享決策的推展,真正實現了以關懷為核心的溝通,我們因此受到許多家屬的感謝,這也是對醫療團隊最大的肯定!
-
2021-12-2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該不該幫爸爸做「氣切」? 家人間討論做出一個將來不後悔的決定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如何利用「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在一所醫學中心的加護病房團隊,由資深主治醫師、加護病房高階護理師、社服部社工師分別就其實作心得,深入淺出地道出他們團隊如何幫忙家屬面對疾病發展不確定性及醫療決策之困境的經驗與心得。他們透過一種「標準化」的說明,嘗試避免受個別醫師個人的喜好而左右家屬的決定,過程中也會提出一些問題詢問家屬,以確保家屬對決策項目的充分理解,同時也會收集參與決策者個別的考量,和他們所在乎的問題點。由於「醫病平台」一向不特別標示任何特殊醫院,避免落入「置入性行銷」之嫌,未能列出這家醫學中心之名,但如讀者有任何細節,可請教作者。加護病房裡的抉擇在加護病房裡,在生命危急的時候,是否要進行CPR急救,對於家屬來說,是一個天人交戰的抉擇。近年來,在安寧療護、自主權利法的推動之下,民眾已經有一些觀念上的轉變,與其「救到底」、「延長死亡的過程」,有些人在瞭解自己的親人的疾病是屬於無法治癒的情況之下,會選擇不要繼續接受治療的折騰,而在病況惡化的時候,讓至親善終、好好的走。我所服務的神經內外科加護病房,還有一個困難的抉擇:嚴重腦損傷的病人(腦出血、腦梗塞、外傷性腦出血或缺氧性腦病變),經過急性期的治療後,存活下來,但是仍然陷於重度昏迷時,下一步的治療,該如何抉擇?病人未來失能的機率高,家屬對於要選擇氣切,接受長期失能照顧、等待一個甦醒的奇蹟;還是選擇拔管(不是撤管,病人有自呼能力)、回歸疾病自然進程:如果可以維持就繼續治療,如果無法維持,就不再重新插管讓病人辛苦,但是,往往此刻,家屬卻又不捨病人就此離去。這個抉擇經常讓家屬天人交戰、陷入兩難,甚至會造成親屬間的衝突與不解。當家屬無法做出決定時,也很容易把心中的無助、不安、內疚自責,轉化成不滿的情緒,發洩在醫護人員身上。前線的護理師,經常得面對家屬的責難,有時候只是因為家屬無法解開這個「結」。這是一個「難捨的愛,難解的Tie」,Tie剛好是氣切、插管、拔管的三個英文單字的字首組成,就是這個「結」,應該由醫療人員來協助他們解開,而不是只有丟他們一個問題要他們「回去討論看看要不要做氣切」,家屬基本上是沒有能力自行討論這樣的決策。該不該幫爸爸做「氣切」62歲鄭先生,已婚,育有2女1子,他因腦出血開刀清除血塊,在加護病房積極治療2週後,昏迷指數仍維持在6分。長女與次女對父親後續治療的意見相左,甚至曾在醫院內有過激烈的言語衝突。長女未婚,長年陪在父親身邊,她說父親不會希望去做氣切,長期這樣臥床「苟活」,她擔心氣切下去,萬一爸爸還是沒能醒過來,就活得太辛苦了。但若選擇拔管,萬一讓爸爸就這樣走了,那是不是代表自己做得不夠多?這個選擇讓她很兩難。次女嫁到北部,她覺得,只要能夠讓父親多活一天就好,即使必須要做氣切、長期臥床也在所不惜。幼子又遠在國外工作無法回來參與討論,太太就像夾心餅一樣,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兩位女兒除了常常因此而爭執,次女偶爾來探病,也對醫療的處置和照顧,頗有微詞(當然,我們理解她的反應,只是因為住在遠方,平日無法參與父親的照顧所產生的愧疚)。這樣的場景,在我們的加護病房,並不少見。通常像這樣無法決定的話,就是會「維持現狀」,拖著到下一個單位:呼吸照護中心RCC或呼吸照護病房RCW,有些甚至插管長達數個月到數年,家屬也都無法做出決定。我們ICU在2016年開始導入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希望能夠解決這個問題。SDM是一個雙向溝通的模式,適用於決策的選項本身沒有絕對的對錯(即氣切接受長期失能照顧或拔管回歸自然),而病人本身或家屬所在乎的事(What Matters?)、價值觀(Value)及喜好(Preference)(我把這三項的第一個字母縮寫成MVP),是決策的重要考量時,就適合進行SDM。我們醫療端的責任,就是把每個選項的優缺點,整理比較,並透過圖表,影片、互動式工具、實體道具、3D列印模型等決策輔助工具(Patient Decision Aids, PDA),用最簡單明瞭的方式,提供給病家,讓他們比較容易瞭解。而在進行SDM的過程中,會有一位Coach決策教練,擔任醫病雙方溝通的橋樑,輔導整個決策的討論以達成共識。PDA等於是一些「標準化」的說明,不會受個別醫師個人的喜好而左右家屬的決定。過程中也會提出一些問題詢問家屬,以確保家屬對決策項目的充分理解,同時也會收集參與決策者個別的考量,和他們所在乎的問題點。拜現代科技所賜,我們透過QR code,可以讓遠在國外或外縣市的家屬,也能一起來瞭解決策的內容、表達個別的感受,再以視訊的方式,共同參與決策會議。家屬一旦完成個別的意見表述以後,資料就會立即存入醫院的系統。待關鍵家屬都完成填寫後,我們就會召開決策會議進行討論。在決策會議前,我們其實已經可以掌握個別家屬之間意見的分歧,以及他們所在乎的點的不同,因此,在會議中,Coach可以平衡的讓不同意見的家屬表述,有別於以往的家庭會議:當一位較強勢的家屬發表意見後,其他人就不再表示意見了,而我們無從得知其他人是否持相反意見,還是只是在強勢者表達意見後,不敢再陳述己見而已?做出一個將來「不後悔」的決定在會議中,除了協助家人回想鄭先生平時的生活型態及價值觀外,也透過這樣溝通與互動的過程,盡可能消弭家屬之間的歧見,找尋「最大的公約數」——就是大家都是愛爸爸的,只是觀點不同、立場不同,但是愛爸爸的心是一樣的。圍繞著這樣一個核心原則,大家一起來為病人做一個最適當、「將來比較不會後悔」的決定。經過充分的討論後,他們一致認為,父親不會希望自己在意識不清醒、失能狀態下臥床過一輩子,於是在彼此取得共識後,決定選擇拔管,讓病人也依疾病自然進程進行照顧。過去,在未有充分瞭解與討論之下所做的決策,家屬經常在之後都會後悔。因此,我們推動SDM的目標,就是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夠做出一個將來「不後悔」的決定,無論決策如何,並沒有對錯。多數家屬期待能尊重患者對生命價值的想法,為心愛的人做出最好且最適合的選擇。即使每一個決定都是困難的抉擇,但這樣的會議能讓家屬更有信心作出決策,並減少未來後悔或自責的機率。雖然SDM得花費較多的時間進行說明、討論,但是,醫病間能夠有這樣的相互尊重與溝通,對於提升醫病關係和彼此信任,是有很大的幫助的。透過這樣的雙相互動,病人或家屬才能講出自己真正在意、困難的所在,醫療團隊也才能進一步提供協助,共同做出決策。我們也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為難,醫療人員切勿將本身的價值觀強加在病人或家屬身上,造成他們的愧疚與自責。昏迷的重症病人對家屬來說是一份難捨的愛,我們期待能夠協助家屬解開心中的這個結,讓他們更有信心的做出不後悔的決定。加護病房不是只有急救的冰冷空間,更有著協助家屬解決困難與穩固家庭凝聚力的溫馨氛圍。透過醫病共享決策的推動,實現以關懷為出發的溝通,讓每一個家庭都可以沒有遺憾,都能夠圓滿。
-
2021-12-1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愛不罕見——點亮生命新曙光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非常高興邀請到國內遺傳疾病大師林秀娟教授介紹他們的團隊。這是一門需要專精的學問、耐心的修養以及多元合作(醫師、護理師、諮詢師、個管師、社工師等)的臨床專科。林教授是國內這方面頂尖的小兒科醫師,她以深入淺出的文筆勾勒出遺傳疾病病人家屬的種種遭遇,需要團隊各種不同成員的合作。她並邀請兩位罕見疾病個管師分別敘述一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病人,已經癱瘓臥床,氣切使用呼吸器多年,還同意團隊拍攝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宣傳影片,藉由他的故事幫助及鼓勵更多其他病友,以及一對罹患亨丁頓氏舞蹈症的母子以及家中唯一健康的父親剛被發現得到癌症,而呼籲積極協助這種不幸的病人與家屬取得所需要的醫療及社會資源,並讓他們看見社會上溫暖的一道曙光。 我國於民國89年2月公布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是全球第五個立法保障孤兒疾病孤兒藥的先進國家,依據該法罕見疾病定義盛行率為1/10,000以下,至今政府公告罕見疾病種類共有232種。由於罕見疾病種類繁多,各類疾病照護需求差異很大,需有結合各層面團隊的整合服務,以全人關懷之角度,以個案管理模式提供罕見疾病病人與其家屬充分之疾病資訊及心理支持,並提供照護諮詢及生育關懷等服務。因此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106年底起在全台展開罕見疾病照護計畫,並設置罕見疾病個案管理師,依病友需求連結各項醫療或社會資源,協調相關單位提供協助。目前全台有十五家大醫院承接此計畫,前不久本院辦理罕病照護經驗分享會,主持人林秀娟醫師請各家醫院個管師提出特殊個案跟其他夥伴分享,我想到我們照護團隊這幾年來持續關懷的一位罹患亨丁頓氏舞蹈症的女士阿雲姨。該病為是一種家族顯性遺傳疾病,肇因於第四對染色體內DNA(去氧核醣核酸)基質之CAG三核 酸重複序列過度擴張,造成腦部神經細胞持續退化,造成不能控制的抖動,患者會有不自主動作,末期則會智能減退、精神障礙、身體機能退化致死亡。 阿雲姨住在偏遠的海邊,我們到宅訪視時發現他們一家三口擠在非常簡陋的破舊磚房,阿雲姨和先生阿強伯的兒子原本是家中唯一的勞動人口,不幸他也罹患該病,全家人僅靠身障生活津貼補助度日。然而老天爺給的考驗似乎沒有停止,阿強伯不久前也被診斷出癌症末期了,讓這個脆弱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個管師居中連結各種醫療照護以及社會福利資源,除了醫療長照服務之外,還有社會局、罕見疾病基金會及宗教慈善團體等福利資源,暫時緩解燃眉之急。 在我剛開始擔任罕見疾病個案管理時,常感嘆人生怎麼會有這麼多黑暗面,反而是病友們教我如何正向看待及勇敢面對命運的挑戰。就像我安慰阿強伯說您辛苦了,照護家人同時也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阿強伯總是堅強樂觀的對我說,他還可以撐住,事情遇到了就去解決,也或許正因為這股堅強的毅力支撐著他努力抗癌,還照顧妻兒。病友們的生命故事常常感動我們罕見疾病照護團隊,也激勵我們應該更再接再厲,除了積極協助他們取得所需要的醫療及社會資源外,更讓他們處於黑暗時可以看見社會上溫暖的一道曙光。
-
2021-12-16 新聞.長期照護
撐起長照的移工卻是無援孤島 誰來撐起移工?
「這個外籍看護照顧得不好,我要換一個新的。」雇主向台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重建處)抱怨,家中老人在移工的照顧下越來越虛弱。「這類申訴真的很常見,」重建處處長葉琇姍表示,依法雖可轉換移工,卻很難從根本解決家庭照顧問題。截至今年,台北市共有三萬多個家庭靠移工照顧親人,占長照需求家庭的四成。葉琇姍表示,外籍看護提供全天候的照顧,月薪一萬七,對一般家庭來說是相對可負擔的選擇,卻不見得是「最完美」的照顧者。葉琇姍說,移工在母國只接受90小時的照顧訓練,對於中風、失智、癌症等各式各樣的疾病認識有限,甚至要到雇主家裡才知道照顧對象的疾病、年齡與性別。「但是照顧失智症長輩與照顧腦麻兒童,是完全不同的照顧任務。」翻身拍背、抽痰換藥,每個照顧細節都需要專業與經驗。「被照顧者的狀況非常多元。」葉琇姍說,同樣是失智症,隨著個性、家庭環境的差異而照顧需求有不一樣;就算是同一個被照顧者,也會隨著疾病發展,需要不同的照顧技能。不過,照顧者的專業性固然重要,也只是影響被照顧者健康狀態的因素之一。葉琇姍畢業自台大社工研究所,深知照顧情境的複雜。她指出,國家、雇主長期漠視移工的照顧困境,長照2.0的資源完全不考慮移工;但協助移工,才能改善照顧品質,受惠的仍是國人。因此,葉琇姍從四年前開始規劃「聘雇移工家庭安心支持計畫」委託長照社工、通譯到家庭訪視,了解勞資糾紛背後的長照困境,諸如失智症者攻擊移工、移工因語言與文化代溝誤解照顧指示,或缺乏休息出現憂鬱徵兆等問題。社工了解問題後,會為家庭媒合適合的長照資源、提供移工需要的長照專業訓練。葉琇姍強調,照顧問題不是「換個移工」就能改善的。主管移工的重建處,過去雖然也會派員家訪,但訪視重點在於雇主是否按月給薪、移工的居留證是否遭雇主扣留、居住環境是否合法等勞動條件,對於移工是否具備照顧知能,有無照顧困難卻一概不知。葉琇姍指出盲點:「訪員連移工照顧對象是男是女都不清楚,要如何預防因照顧不周而引起的勞資爭議?」為使全國首創的「聘雇移工家庭安心支持計畫」更具參考價值,重建處也委託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照系教授陳正芬展開研究,並建立一套「聘僱移工家庭高關懷偵測指標」,以精準提供相對應的長照資源。陳正芬發現,許多家庭請了移工,就與長照2.0脫鉤,不會再接受長照評估、轉介長照資源。但根據她的研究,未接受長照評估的家庭照顧者自評健康較差、較憂鬱,家中移工的照顧問題也較多。以長照2.0的喘息服務、專業照顧資源支持移工,其實是支持整個家庭。承辦移工支持計畫的健順養護中心社工分享,與通譯一起到家訪視移工、為移工提供母語學習照顧技巧的機會後,才真的見到移工與雇主的照顧困境得到改善。疫情爆發後,國際移動受限,國際間出現「搶工」潮,台灣許多長照家庭等不到移工,苦不堪言。陳正芬表示,台灣的長照現場長期缺工,亟需外籍看護,卻未曾改善工作待遇;日本、韓國已向移工提出相對優厚的居留條件。陳正芬認為,要提高照護品質,就要給外籍看護專業訓練,並將照護品質提高的成果反應在薪資待遇上,如此才能保住長照勞動力。葉琇姍向台北市府爭取培訓移工的預算時,經常遭到「勞政單位為什麼要管到長照?」的質疑。即使她爭取到預算,仍要擔心長照機構不願意承辦如此創新的業務。但人的照顧,不應該分社政、勞政,而須共同改善困境。「社政、勞政之間,斷掉的點必須接起。」葉琇姍強調,打破不同部門界線,改善移工的專業,才可能提升長照的供應量和照護品質,撐住全台80萬個家庭,不因長照重擔一路下墜。了解更多家庭照顧者的支持性服務,請撥打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0800-507272
-
2021-12-1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你怎麼知道有病人自主權利法?」 不動勇士簽署預立醫療決定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非常高興邀請到國內遺傳疾病大師林秀娟教授介紹他們的團隊。這是一門需要專精的學問、耐心的修養以及多元合作(醫師、護理師、諮詢師、個管師、社工師等)的臨床專科。林教授是國內這方面頂尖的小兒科醫師,她以深入淺出的文筆勾勒出遺傳疾病病人家屬的種種遭遇,需要團隊各種不同成員的合作。她並邀請兩位罕見疾病個管師分別敘述一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病人,已經癱瘓臥床,氣切使用呼吸器多年,還同意團隊拍攝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宣傳影片,藉由他的故事幫助及鼓勵更多其他病友,以及一對罹患亨丁頓氏舞蹈症的母子以及家中唯一健康的父親剛被發現得到癌症,而呼籲積極協助這種不幸的病人與家屬取得所需要的醫療及社會資源,並讓他們看見社會上溫暖的一道曙光。 我們團隊,包括醫師、社工師、護理師及個管師,要去拜訪的個案非常特殊唷! 阿杰今年30歲,診斷是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已經癱瘓臥床,氣切使用呼吸器好幾年了。經罕病個管師聯繫得知他有意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於是團隊到宅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 一進到個案家中,看到他身穿乾淨的白色T恤及帥氣牛仔褲,房間擺滿可愛的公仔,床邊還放置電腦設備,小杰微笑打招呼說:「謝謝您們來看我!」我驚訝又好奇,阿!不是氣切裝了呼吸器嗎?怎麼說話還如此清楚有條理,小杰解釋說他特地花了很多功夫去學習發聲。他從小就不會走路,也沒上過一天學校,全在家靠網路自學,目前幫助教會工作,協助發行專刊及審稿。小杰娓娓敘述他的生命故事:「有記憶以來我覺得自己只是不能走路,媽媽把我照顧的非常好,生活起居沒有太大影響。後來聽父母說才知道自己曾被醫生判定只能活到兩歲。小時候被家人帶在身邊,到處求神問卜,接受各種民俗療法,也曾被算命說我上輩子做壞事之類的。直到19歲有一天突然胸痛送醫,醒來時發現我全身插滿管子,在加護病房住了40幾天,接受了氣切手術。出院回家後,每天一睜開眼,就只能望著天花板和四面牆壁發呆。幸好教會的朋友來看我,讓我藉著信仰能『走出來』。「你怎麼知道有病人自主權利法?」「在那次住加護病房後我與家人溝通,希望未來能走得有尊嚴,於是在家人支持陪伴下我簽署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最近在網路看到『病人自主權利法』已經上路,希望可以了解,這是為了我媽媽,我怕她到時候又捨不得放我走。」真是令人敬佩的勇士!小杰雖然沒有受過學校教育,但他的思維談吐成熟及縝密,他希望可以為先安排好自己的未來,除了顧慮家人,熱心善良的他還同意我們團隊拍攝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宣傳影片,藉由他的故事幫助及鼓勵更多其他病友。他的影片可以連接youtube。
-
2021-12-1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婚前做遺傳基因篩檢,為生健康飽飽做準備 基因命運牌,人人有機會中獎!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非常高興邀請到國內遺傳疾病大師林秀娟教授介紹他們的團隊。這是一門需要專精的學問、耐心的修養以及多元合作(醫師、護理師、諮詢師、個管師、社工師等)的臨床專科。林教授是國內這方面頂尖的小兒科醫師,她以深入淺出的文筆勾勒出遺傳疾病病人家屬的種種遭遇,需要團隊各種不同成員的合作。她並邀請兩位罕見疾病個管師分別敘述一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病人,已經癱瘓臥床,氣切使用呼吸器多年,還同意團隊拍攝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宣傳影片,藉由他的故事幫助及鼓勵更多其他病友,以及一對罹患亨丁頓氏舞蹈症的母子以及家中唯一健康的父親剛被發現得到癌症,而呼籲積極協助這種不幸的病人與家屬取得所需要的醫療及社會資源,並讓他們看見社會上溫暖的一道曙光。那天遺傳諮詢門診來了一對金童玉女般的情侶,玉女娥眉略帶憂慮地問:「聽說有遺傳基因篩檢可以做?我們最近要結婚,想說來做看看。」我回:「目前可以做的婚前遺傳檢查有很多種類,我請遺傳諮詢師先和你們談一談,了解一下。」諮詢師帶他們去會談時,罕見疾病個管師打電話進來:「林醫師!阿信的妹妹車禍骨折住院,又精神症狀發作,現在病房大鬧,我們趕緊過去處理!」思緒拉回三年前阿信和她男友來諮詢的畫面,二人交往多年,但論及婚嫁時,男方長輩說女方家人頭腦有問題,希望她來檢查看看,怕將來也會生到這種小孩。經遺傳諮詢師像偵探般抽絲剝繭詢問家族史,發現原來阿信的母親弱智,很年輕時就嫁給長她三十多歲的老兵,生下的孩子中只有阿信智力正常。根據幾個人的病徵及就醫紀錄推斷可能是結節性硬化症,一種罕見的顯性遺傳疾病。幫他們做基因檢查後證實是這個病,慶幸的是阿信沒有遺傳到致病基因。然而後續關懷追蹤發現阿信沉重的壓力不只是婚姻問題,她還扛著二個家庭的重擔,不僅要打工賺錢、下田種菜,照顧父母弟妹,還要照顧男友中風的父親。個管師到家裡拜訪發現她的困境,建議申請長照服務,起初男友拒絕,怕醫療人員常常出入,引起鄰居冷眼又閒言閒語。後來歷經妹妹車禍、老父病危種種磨難,才放下心防,讓居家醫療團隊進到家中協助。還好醫療人員成為阿信人生波濤中的浮木,讓她在處低潮或遇大浪時可求助。正讚嘆阿信面對多舛的命運卻仍展現無比的韌性,遺傳諮詢師進來報告她詢問這對璧人的背景及家族譜。其實根據遺傳定律推斷,玉女家人的病並不會影響到她生育後代,只是金童的母親對挑選媳婦似乎有很高的標準。我和諮詢師花了好些時間解釋遺傳定律、基因檢查以及結果出來後可能的問題,我又強調每個人身上都帶有各種和疾病有關的基因,現在雖然已有最新的次世代基因定序檢驗可以做幾百個單基因遺傳疾病的基因篩檢,不過即使花很多錢做各種檢查,並不能保證將來一定會生到完美寶寶,而即使篩選出基因勝利組,也不代表將來就能一生幸福。金童玉女如釋重負:「謝謝你們詳細的說明,我們回去再討論看看。」 「好好考慮,要做的話再連絡諮詢師,祝福你們!」。門診結束後跟診的學生說:「老師,這些遺傳疾病和諮詢好難啊!」怕學生因此不喜歡遺傳學,我趕緊回答說:「遺傳醫學進步很快,精準醫學是現在最夯的!」我忽然想起當年到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學習,拜見遺傳大宗師McKusick教授,他對我說的第一句話:「恭喜妳!來這裡妳會看到很多一輩子只見過一次的病,還有很多病沒有藥醫!」也想起在那個醫院看診,病人和家屬坐在診間裡,出出入入進來各科醫師、諮詢師、社工師、營養師等的整合團隊服務。回國後這三十多年來,經過很多人的努力,台灣的遺傳醫學已經進步很多,很多罕見疾病也已經有藥醫了。但是不能怪學生說好難,我自己也覺得還有許多困難:科技認知的落差、社會對人的價值判斷、貧富城鄉差距與健康不平等……看完門診,回到辦公室準備次日要去活動中心和社區長輩們玩基因衛教遊戲的教材。基因命運牌,人人有機會中獎!抽到好牌,應該感恩惜福;抽到壞牌,不要馬上棄賽,再拼拼看,說不定能玩出好結局。
-
2021-12-05 新聞.元氣新聞
陪看診竟確診染疫亡 兒自責「弄丟母」 靈性關懷助療傷
每個人的靈性都需要被關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積極推動「靈性關懷」,今年成為全台第一家非宗教醫院,聘任專任靈性關懷師的醫院。靈性關懷過往多在安寧病房被討論,北醫附醫則是拓展到所有科別與病房,無論是病患或是家屬,對於生命感到疑惑,或是面對疾病感到不安,都能即時給予協助。北醫附醫第一位專任靈性關懷師高倩琪說,靈性關懷師就像是宗教醫院內的院牧、師父,通常這類的角色,不會出現在非宗教醫院。她表示,靈性關懷入門不難,能夠包容傾聽、陪伴,且不下指導棋,就有辦法透過訓練成為靈性關懷師。提到靈性,難免會直覺認為與「生死」有關。高倩琪說,靈性關懷的角色最初,確實是在安寧病房,希望能幫助患者能夠善終,最後一段路程能安心,也希望家屬不要有太多遺憾。但每一個人都有靈性,都需要被關懷,特別在醫院內,許多患者或是家屬,面對到的都是突如其來的疾病,很多人第一次遇到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心理健康都可能受到影響。今年六月,正值本土疫情爆發。一對母子來到北醫就醫,兒子攙扶著媽媽,準備看診,礙於風險,進行採檢,結果媽媽採檢的結果呈現「陽性」,兒子為直接接觸者,且媽媽病況也需要他人照顧,二人一起隔離。過程中,媽媽病情快速惡化,一度在他面前吐血,不久後因病過世。兒子開始出現失眠、恐懼症狀,相關科別醫師會診靈性關懷師協助。高倩琪說,開始與兒子會談時,對方不斷說「我把媽媽弄丟了」、「我把媽媽弄丟了」,自責當時只是陪伴就醫,怎麼媽媽就過世了,陪伴過程長達二個多小時,兒子才慢慢傾吐過不去的關卡,當晚他向高倩琪說「謝謝,今晚我終於睡了一覺」。高倩琪說,每一個人面對疾病可能都有不同的反應,甚至對於突如其來的疾病變化,或是沒有預料的生死議題,在內心中產生各種問題,如果不能即時解決,很可能成為永久的創傷。北醫附醫今於台北醫學大學舉辦「靈性關懷國際研討會」,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全人醫療顧問黃麗惠表示,近年醫界推動「全人醫療」,全人應該是要包含,生理、心理、社會以及靈性。醫師協助治療身體健康、心理師或是心理諮商師治療心理問題、社工師協助媒合資源與協助,靈性關懷師則是陪伴傾聽,讓醫療能夠更為全面。
-
2021-12-0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七旬獨老右腳5趾發黑全壞死 豐原醫院跨團隊照料保腳掌
台中市73歲單親姜伯伯,生活起居由台中市社會局安置在長期照顧服務機構,右腳趾出現小傷口一直未癒合,除了持續的疼痛,右腳掌皮膚還發黑。經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檢查發現,姜右腳五根腳趾均出現壞死,經心臟血管外科、內分泌科、營養科、感染等跨單位治療1個月,姜伯伯右腳順利恢復出院。豐原醫院血管外科張耀中主任發現,姜伯伯到院時,右腳五根腳趾全部出現壞死狀況,立刻安排住院,查出姜伯伯右下肢動脈阻塞嚴重,傷口重度感染、深可見骨,最壞可能整個右側膝蓋以下需要截肢。張耀中表示,透過電腦斷層動脈血管攝影顯示,姜伯伯右膝下動脈血管嚴重阻塞且合併嚴重營養不良(血中白蛋白指數1.4,然而正常值為4),雖然足背動脈相當細小,直徑不到0.1公分,經跨團隊完成右下肢遠端動脈繞道手術,再會同困難傷口團隊醫師陳明澤共同照護,順利保全右腳腳掌。張耀中指出,患者術後動脈血流灌注恢復良好,一週後再施行右腳五趾局部截趾、清創手術;隔周安排清創手術,動脈灌注血流量的持續改善,傷口癒合過程持續進步;後續陸續拔除鼻胃管、導尿管,患者恢復從口進食且平安出院。豐原醫院院長賴慧貞說,豐原醫院的跨團隊整合性照護是一大特色,姜伯伯能順利出院回到長照機構,有賴心臟血管外科、內分泌科、營養科、感染科、心臟科、整形外科、高壓氧、出院準備服務、社工室等跨專業跨團隊的照護。賴慧貞表示,衛生福利部所轄的各醫院,一直肩負公醫的責任,雖然全民健康保險已經開辦26年了,但對於社會上弱勢族群的醫療照護,仍是需要大家多加關心。
-
2021-12-01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我的家人洗腎了 我可以「捐腎」給他嗎?
由於人口的老化與慢性疾病的盛行,慢性腎臟病的患者逐年增加。在慢性腎臟病照護團隊的努力之下,仍有相當多的病人,進入到第五期的腎臟病,而被主治醫師告知,需要有接受透析洗腎治療的心理準備。在這時候如果能接受腎臟移植,就有機會不用進入洗腎的階段。我想能夠不用洗腎,會是很多腎友的願望!事實上,不論是台灣或是世界各國的治療建議,都將腎臟移植列為最理想的腎臟替代療法,能夠帶給腎友最好的生活品質與治療效果。台灣的腎臟移植有兩種來源在台灣,腎臟移植包括親屬移植與大愛捐贈兩個來源。目前在法規的限定下,需要開始接受透析治療的腎友,才能登記進入大愛移植的等候名單。但是親屬移植則沒有這樣的限制,無論是透析多年的腎友、或者是還沒進入透析的慢性腎臟病患者,都能夠接受醫療團隊的評估,有機會不用洗腎而直接換腎。縱觀世界各國,對於活體捐贈的來源,具有不同的限制。有些歐美國家民情開放,同意進行親朋好友之間的腎臟移植,而不限制需要實際的血緣關係。甚至有利他大愛的腎臟捐贈者,並不在意自己捐出的腎臟是給誰,只前能夠改變他人的一生,以成就自身靈性的完整。在台灣考量風俗民情之下,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對捐贈者加以設限,受移植者必須為捐贈者五親等以內之血親或配偶。對於捐贈者的資格法界學界仍持續滾動檢討是否放寬,但目前在腎臟移植仍未進一步開放。縱有關係密切的姻親(公公、婆婆、岳父、岳母等),目前在台灣仍無法進行活體移植。除此之外,配偶之間的器官移植,目前要求需結婚滿兩年或是生有子女。除非是結婚滿一年後才被診斷腎衰竭需要移植,則不受到結婚滿兩年的限制。如果有意願捐腎給腎臟病的家人,為了保護捐贈者的健康福祇,需要經過醫療團隊一連串的詳細評估,才會經由醫院的臨床倫理委員會審核,以確保捐贈者不會因為移植而受到傷害。在台灣,捐贈者需要年滿二十歲,並且出具書面同意書同意捐贈,同時包括最近親屬二人以上的書面證明。在醫院由社工師與捐贈者會談,充份了解釐清捐贈者的意願,謹慎思考後再進行知情同意。台灣的腎臟移植,基本上都是無償、沒有對價關係的,因此需要仔細確認,不能有一絲勉強。捐贈者需長期進行腎功能的追蹤在保護捐贈者的前提下,對於捐贈者的健康,有著特別高的要求。兩個腎臟的功能原則上都需要正常,以確保移植後能夠獨立擔負捐贈者、受贈者的正常腎臟生理功能。尿液檢查也需要都正常,不能有血尿、糖尿、蛋白尿,也不宜有反覆泌尿道結石的病史。實務上會請捐贈者收集二十四小時小便,以計算肌酸酐廓清率與尿蛋白量。同時不能有困難控制的高血壓、不能有糖尿病,或影響健康的其他慢性疾病,心肺功能正常,因此需要由醫師詳細評估。一旦病人順利通過評估,在手術的進行上,通常使用腹腔鏡手術進行取腎,傷口小、復原快。大部份的捐贈者,長期在身體健康上並無明險影響,單側的腎臟會逐漸代償增加功能,大約在術後兩週,就可恢復到原先的70%左右,長期經過三到六個月,進一步上升到75-85%的功能。為確保捐贈者的健康,術後需長期進行腎功能的追蹤,並配合健康的生活型態,避免過度鹽份、蛋白質攝取,減輕腎臟工作負擔。不論是大愛腎臟移植或是親屬腎臟移植,都能夠給慢性腎臟病腎友,帶來全新的生活。其中親屬移植的長期預後,又比大愛移植來的更為出色。因此在慢性腎臟病的照顧歷程上,醫師與病人、病家的共享決策,一齊討論腎臟移植的可能性,相信能為腎友帶來更多的治療選擇。
-
2021-11-25 新聞.元氣新聞
化解醫糾就像在當偵探 42組醫護、社工、律師獲獎
疫情期間醫療現場壓力大、醫病情緒緊張,第一線衝突也時有所聞。三軍總醫院家醫科醫師王志嘉指出,在疫情期間人與人之間有所隔閡,病患進出醫院限制多,難以表達照顧需求,加上醫護人員穿著隔離衣,雙方在溝通上得更花上心力。他說,面對疫情無奈,民眾在情緒上也有所緊繃,例如民眾在病房隔離多時想要逃脫,與醫護人員爆發口角,或是家屬要探病受阻而投訴,「即時衝突事件增加,但未必會演變成醫療糾紛個案。」改透過LINE視訊等方式,能夠舒緩病人入住院及家屬壓力。然而身為醫學中心,在疫情期間仍面臨人力吃緊,必須同時兼顧確診個案照顧、快篩團隊及打疫苗小組等三方人力拉扯,加上面對疫情等不確定的身心壓力,仍需要建立完善的醫病關懷機制。衛生福利部首次舉辦「醫療事故關懷服務頒獎」,共收件78件推薦,共計有20組個人獎、14組團體獎及8組公務獎,獲獎人員更包含社工師、醫師、律師、調解委員等,致力推動醫病和解,投入醫療爭議事件,降低醫病溝通落差。王志嘉同時具有醫學及法學背景,於三總擔任醫療糾紛小組委員,與衛生局、地方及高等法院擔任調解委員,獲得個人組特優殊榮。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疫情期間,調解會場的桌上都有隔板,會讓雙方在溝通過程有些隔閡,但最終慶幸能化解醫病雙方的衝突。王志嘉列舉,促成和解關鍵有三點,需要明白病人的心理情緒並讓對方得到舒緩,情緒好了才來談事,第二要縮小醫病雙方對於事實認知,第三個是明白病人的內心需求,「當事者發生醫療糾紛時,往往內心混亂不明,需要當偵探幫忙抽絲剝繭,才能有可能化解干戈。」醫事司長劉越萍表示,首次舉辦醫療事故關懷表揚,能夠讓最前線的醫護和病患在第一時間能夠得到對話、理解和人心的救治,就能大大提升醫病關係及治療品質。疫情期間,病人及家屬在能夠預期醫療受限制的狀況下,只能無奈接受,但演變成醫病糾紛,往往是在「無預警」底下發生。同為這次獲獎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和院區社工師王春雅指出,每家醫院也都有建立自己的關懷模式,例如由社工師擔任病患與醫院溝通的橋樑,能夠破除對立與心結,正因為疫情加深了院內及院外的溝通,更應該要把需求跟資源整合好。她說,好比疫情期間院內,住院探病有限制一人陪病,但針對臨終患者或需要召開家庭決策會議,往往重擔落在單一老伴身上,經醫院討論後會願意採取彈性作法,只要能夠建立關懷力,增加醫病信任關係,就能減少衝突與憾事發生。
-
2021-11-22 新聞.元氣新聞
社安網破很大!超商兇手曾精神就醫 朝野立委怒凍預算
桃園一名超商店員勸導顧客戴上口罩,結果店員被惱怒顧客持刀刺死,而這已經是從9月底的屏東超商挖眼案以來,第四起勸導戴口罩引起的暴力事件。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堅持凍結預算並怒批,屏東挖眼案專案報告才開沒幾周,但類似不幸事件仍層出不窮,民眾都很恐慌,政府部門到底什麼時候才要重視?府院黨說要補好社會安全網,何時才不只是嘴巴講講而已?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上午審查衛生福利部主管預算,「社會安全網第二期」編列高達122億元,多位委員關切口罩暴力事件,並提案凍結相關預算。衛生福利部部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次刺死店員的嫌犯,確實有診所就醫紀錄,但精神狀態只是有失眠或什麼,不屬於列管的病人。店員身為一般民眾,沒有責任要讓顧客一定要戴口罩,這主要還是要由警察執行相關業務。如果提醒之後發生問題,可以做相關通報,或許可即時報警,就像勸導排隊、打架勸架,都要量力而為。蔣萬安指出,衛福部2017至2020年心理衛生報告顯示,台灣精神疾病嚴重病人數量高達7809人,但據台灣精神醫學會指出,目前精神疾病嚴重病人之「強制鑑定強制社區治療審查會」所審查案件量偏低。「強制住院」審查案件由2017年818件降低至2020年僅604 件;「強制社區治療」2020 年審查案件數更僅有52件。蔣萬安表示,這名嫌犯有精神科就醫紀錄,也凸顯精神關懷訪視人力嚴重不足。台灣2020年全年需要定期訪視之精神病患個案高達12萬5319人,其中一級和二級人數也有為3萬5740人,關訪員卻僅有約188人,案量比高達1比190。美國及荷蘭追蹤服務精神病人個案服務案量比約在1比15至1比29,衛福部「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關訪員規劃顯然無法達到先進國家標準。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諶立中表示,去年底精神病關訪員僅99人,今年已增加80人,預計2025年精神病關訪員可達到1050人,加上自殺關訪員共有1288人。再加上督導、心理衛生社工等其他人力,預計2025年人力可初步達成目標,社安網確定可增加3000人力。不過諶立中強調,類似桃園案涉及層面廣,不見得是單獨檢討精神病人相關制度就可以處理。不只國民黨立委看不下去,民進黨自家立委也砲火隆隆,民進黨立委賴惠員表示,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將分家,分別成立心理健康司與口腔健康司,衛福部將成為設置十個司的最大規模部會。組織調整在即,卻未見衛福部積極推動相關法規配套研擬,亦未成立專責辦公室推動並規劃配套措施。民進黨立委吳玉琴表示,全國71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需協助的個案甚多,工作繁複,需要系統性提升工作效率。民進黨立委范雲則提案提案,要求衛福部研擬提高精神衛生社區照顧、 支持及復健之資源,例如提高對機構的補助、委託社區方案等具體規劃,並要求於三個月內提出書面報告。蔣萬安兩提案加上吳玉琴一提案,總共凍結150萬,民進黨立委蘇巧慧也支持凍結上述預算。
-
2021-11-21 新聞.長期照護
北市超前部署高齡營養政策 長者病得少、老得慢、活得健康
臺北市近年在國內外健康宜居城市評比屢獲肯定,為台灣首善之都。隨臺北市人口快速老化,面對老化所帶來的問題,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率領公衛團隊四年來積極推動高齡營養工作,由社區營養師深入社區角落服務長者,一步一印記,讓老人家揪甘心。讓長者「病得少、老得慢、活得健康」。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10月,臺北市總人口數253萬8千多人,65歲以上人口為50萬3千多人,占總人口數19.84%,且長者兩性平均壽命達84.12歲,女性為86歲,男性為81歲,老化速度為六都最快,也是全國平均壽命最高的縣市。身為醫師的臺北市長柯文哲,對於長者的健康特別關注,而曾是醫學中心骨科教授,且身分亦為長者代表的黃世傑局長更瞭解與關注長者身體狀況,他表示,長者除了顧骨本,更應防止跌倒意外。尤其長者隨著年齡增長、體能衰退,容易因味覺及嗅覺降低、胃排空能力降低、吞嚥困難、疾病;若退休後社交生活減少,可能導致如憂慮、焦慮等造成營養不均衡,而衰老得更加快速。因此讓長者「病得少、老得慢、活得健康」便成了衛生局的重要任務之一。特別是在預防及延緩長者失能上,臺北市帶領市民一起重視高齡營養健康促進議題,共同邁向高齡營養新食代。運用數位科技進行營養風險篩檢。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從107年起,便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共同合作成立「社區營養推廣中心」,隔年於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成立分中心,由社區營養師深入大街小巷提供長者營養風險篩檢、團體營養衛教與共餐輔導,至今年10月已有1萬9千多人接受營養教育,滿意度更超過96.3%,整體營養知識改善率提升24.4%;個別營養諮詢服務了494人及輔導241家共餐據點提供高齡友善健康均衡飲食。運用數位科技進行營養風險篩檢,是臺北市在高齡營養促進的一個亮點。黃世傑指出,臺北市平時除面對面的營養風險篩檢外,也架設營養衛教互動平台,運用電子化表單讓長者自我評估,迄今完成7,179人,其中營養不良高危個案有597人,約占8.3%。再進一步分析這些營養不良長者的問題,主要是體重過輕、體重下降、食量中度減少等,藉此適時給予他們營養諮詢服務。全員動起來,高齡營養納入里鄰長研習。為解決社區中部分長者在營養上的不足,臺北市各局處也全員動起來推動營養健康促進。例如,民政局將高齡營養納入里鄰長研習;社會局邀請第一線共餐據點負責人與長者一起受訓;教育局與大專院校合作,培養學子擔任志工陪伴社區長者;體育局也趁著長者去運動中心活動筋骨,提醒長者要重視自身的營養,才能活得健康、活得長壽。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張惠萍主任說,在今年五月發生大規模COVID-19疫情前,即已超前部署建置不同類型「供餐輔導模式」,包含「據點自行烹煮」、「餐廳或自助餐廳供餐」、「HACCP盒餐業者供餐」及「慈濟環保教育站」等4類型,藉以評估據點供餐的營養均衡度、品質、食材多元性、質地合適性,並給予營養回饋建議及相關教材,讓據點得以改善品質。接受輔導的臺北市南港區久如社區發展協會蔡弘睿社工說,即使據點因疫情暫停供餐,營養推廣中心視訊輔導不斷線,藉由LINE與據點人員、長者進行視訊共餐輔導。對於高齡營養的議題,黃世傑局長強調,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成立以來,始終以「長者最需要什麼」為依歸,中心的優質服務也獲今年衛福部「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肯定,未來將著重於輔導長者共餐據點,並請餐飲業者調整飲食質地,發展更多適合長者的健康餐點,讓長者外食有更多選擇;並拓展跨領域合作夥伴,共創永續合作模式,持續倡議營養健康促進,建構綿密的社區營養照護網絡。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關心您 廣告
-
2021-11-16 癌症.癌友加油站
溫馨同樂會帶來情同父子的愛犬 肺癌男喜極而泣
童綜合醫院盡心協助安寧病人滿足心願,希望病人在人生最後一段路減少遺憾,日前幫晚期肺癌的洪先生達成再見愛犬的心願,當愛犬「發發」被帶到「發發童樂會」現場時,洪男看到從小養到大的「發發」,溫柔的摸摸牠的頭,輕聲的喊著「發發,好乖」,不禁流下感動眼淚。65歲洪先生,因晚期肺癌併骨轉移而住院,身體常出現疼痛與呼吸窘迫,住院期間由醫護團隊悉心治療減緩疼痛與不適,但仍流露罹病的低落情緒。安寧護理師林妤蓉與安寧團隊成員為了幫洪先生一圓想再看看愛犬「發發」心願,又須考量洪先生身體狀況與寵物不能進入醫院的規定,於是運用院方額外空間舉辦了童樂會,讓臥床的洪先生與愛犬及家人們一解相思之情。洪先生與從小養到大的愛犬「發發」感情深厚、情同父子,他在見面前還特地交代看護要先買發發最愛的雞腿,兩個多月的住院,當洪先生再看到並摸到發發時,感動落淚,也和家人互相擁抱、互訴感謝,現場除了安寧團隊及病房團隊成員,主治醫師胸腔內科蔡慶宏主任也到場見證,當童樂會結束前,發發不捨的看著「爸爸」離開,相見過程溫馨感人。另一名廖先生因罹患舌癌末期,在安寧居家照護過程中,經由藝術治療師朱瀅蓉及安寧居家護理師陳雅芳,協助病人廖先生及家屬利用畫作表達出對彼此的情感,也撫慰身體的痛與療癒心靈。過程中激發出廖先生過往對創作的熱情,共創作出約30幅作品,安寧團隊為了一圓廖先生及家屬想要將自己的創作進行展覽分享大眾的夢想,由吳姿儀社工師在院籌畫「廖隆吉一家畫展˙這些美好的事」;開幕當天,因廖先生身體不適改由女兒到場,廖先生則透過照片影片及視訊的方式參與畫展,由主治醫師血液腫瘤科俞瑞庭醫師贈上花束祝賀開幕,女兒表達感謝安寧團隊在父親最後一段路上的陪伴與照顧。童醫院表示,安寧緩和療護由緩和醫療科主任莊詩慧醫師和專業醫療團隊共同推動,在醫療團隊照顧過程中,常見末期病人與家屬仍有許多心理及靈性需求,為增加病人與家屬彼此對話達到四道人生(道謝、道愛、道歉、道別),也可以釋懷未了心願,注重改善病人舒適度,提升病人及家屬生活品質,同時也藉由圓夢計畫來共同完成病人及家屬的心願,達到逝者安心、生者寬心的溫柔陪伴。
-
2021-11-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新冠肺炎4周仍有症狀 北市6醫院設特別門診
我國新冠疫情逐漸趨緩,但新冠肺炎確診者在急性期康復後,約仍有10%在罹病後3個月有相關症狀,北市衛生局協調北市6家醫院,開設「新冠肺炎急性後徵候群特別門診」,提供新冠肺炎整合照護服務,協助個案盡快從急性後期恢復身心健康。衛生局指出,個案A女感染新冠肺炎後,怕傳染給職場同事而自行離職,康復後卻面臨求職四處碰壁,內心壓力也與日俱增,在相關人員轉介下至新冠特別門診就診,由醫師及心理師評估身心問題,同時社工師進行關懷及協助,門診團隊定時追蹤關懷,A女才逐漸改善身心問題,走出染疫後低潮。根據衛福部「新冠肺炎染疫康復者指引」,新冠肺炎確診者在急性期康復後,約有10%在罹病後3個月仍持續有相關症狀,包含疲勞、呼吸困難、失眠、嗅覺異常、焦慮、久咳、味覺異常及憂鬱等,對日常生活或身體活動功能造成影響,稱為「COVID-19急性感染後徵候群」。衛生局表示,新冠肺炎個案在染疫4周內為急性期,大多數個案在經過4周後會逐漸好轉,但部分個案在康復後可能會因新冠病毒引發的病理生理學變化,急性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統失調及重症相關後遺症,造成呼吸、心血管、神經、精神、腎臟、皮膚等系統出現症狀。北市協調北市聯醫中興、仁愛、和平、忠孝、陽明等5院區、台大醫院、台北榮總、三總、馬偕醫院、萬芳醫院等6家醫院開設新冠肺炎急性後徵候群特別門診,整合感染、胸腔、精神、復健等科別,提供身、心、靈、社會的全人照護。該門診會由醫師評估生理狀況、心理師進行情緒壓力評估及心理介入,社工師評估社會心理需求及提供其他社會資源連結,給予即時減壓支持及提升心理健康識能,並視個案狀況轉介至身心科接受評估及治療。衛生局呼籲,確診新冠肺炎感染4周仍有相關症狀者,可至醫院特別門診尋求協助,心理諮詢則可電洽安心專線1925。
-
2021-11-14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治療/藥物、運動雙管齊下 延緩巴金森病效果明顯
你知道什麼是巴金森病嗎?巴金森病有哪些症狀以及治療方法?自己是得到巴金森病的高風險族群嗎?聯合報於110年10月份在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FB社團舉辦「巴金森病疾病問題大募集」問卷調查活動,以下彙整關於巴金森病,民眾最想知道的問題,邀請成大神經部主治醫師簡崇曜解惑!Q:哪些治療方法可以延緩巴金森病病程?巴金森病患者需「藥物治療」、「規律運動」雙管齊下,才能獲得改善。成大神經部主治醫師簡崇曜指出,若肢體抖動及僵硬程度,未造成日常生活困擾,就不用提高用藥量。此時,規律運動、積極復健,有助於延緩神經流失及退化,效果比只用藥的患者還要好。運動時,必須達到一定強度,一周運動三次,每次30分鐘,感覺到流汗、小累、有喘等程度,簡崇曜建議,「最好可以做自己愛的運動,如果不愛打太極,就改打球,重點是要願意長期作自己喜愛的運動,且項目愈多元愈好。」Q:藥物治療巴金森病,可改善手抖、動作慢等動作障礙,但部分患者出現憂鬱、便秘、睡眠障礙,這是藥物的副作用嗎?除手抖、動作遲緩外,巴金森病患者也常有憂鬱、焦慮、便祕、嗅覺遲鈍等問題,或出現姿勢性低血壓,如突然坐起身,就覺得頭暈,有時合併睡眠障礙,但這些症狀並不全然與藥物副作用有關。臨床透過通用量表,進行手指開合點、重複踏腳,搭配個案主述等方式來評估病情程度,至於如何判讀為藥物副作用,簡崇曜指出,患者服藥完後,若感覺腹部脹氣、噁心感,或者頭暈、姿勢性低血壓、白天嗜睡等原有症狀更為明顯時,務必再回診時,主動告知醫師,作為調整藥物的重要參考。Q:照顧者平常應如何照顧和幫助病友?可以申請長照資源嗎?剛診斷為巴金森病的病友常因想不開而憂鬱加深,此時家屬陪伴非常重要。簡崇曜指出,曾遇過一名熱愛出國旅遊的患者,確診後鬱鬱寡歡,整天宅在家裡,在好友的邀請下,每周外出釣魚,即便拿釣魚竿時,手抖無力,但同伴不以為意,時常結伴出遊,他情緒逐漸穩定,恢復原本開朗個性。簡崇曜提醒,巴金森憂鬱跟一般憂鬱症不一樣,對吃藥的反應也不同,建議民眾與神經科或身心科醫師充分討論病情,規律用藥,也能舒緩照顧者身心壓力。照護壓力沉重,家屬容易與病友起爭執,心力交瘁,簡崇曜表示,政府提供長照申請、聘僱看護申請、輔具等社會福利資源,有需要者可至衛福部網站及各縣市社會局查詢。對於疾病認識與照護資源,也可以上「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網站搜尋。根據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提供長照資源申請資格:申請身心障礙手冊:經藥物適當治療,並且須追蹤至少六個月後,仍遺存足以影響生活機能之障礙者,並符合相對應之巴金森病等級、量表。申請聘僱看護:1.受看護人持有經社政機構核發之身心障礙手冊,且屬「特定身心障礙項目」重度級以上者,不需再經醫師診斷,可經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推介媒合聘請外籍看護。詳情請洽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2.經醫療機構以團隊方式(至少一位醫師及一位醫事人員、臨床心理師或社工人員),所作的專業評估,並開具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認定被看護人需全日二十四小時照護者。)Q:對於罹患巴金森病的病友,建議用什麼態度面對巴金森病?病人有機會重返正常生活嗎?簡崇曜表示,病人應認知「這是不會痊癒,不會完全好的病」,可以視為糖尿病慢性疾病,一開始症狀還不明顯,透過藥物就可控制病情,但須持之以恆,定期回診,規律用藥,就能延緩疾病惡化速度,讓嚴重併發症較晚再顯現。簡崇曜說,沒人說罹患糖尿病,就不能出國旅遊,四處遊玩,頂多飲食習慣要注意,巴金森病也是如此,只要藥物控制得當,沒有什麼是不能做,就連打新冠疫苗也是可以的。每個患者病程不一,有人過了十年,仍保有良好智力與認知功能,仍可以繼續學術研究,但也有病友罹病五年就走路困難、平衡出現問題。每個病人狀況不一樣,調藥速度也不同,簡崇曜提醒,病友不要過於焦慮,擔心病情,不可自我設限,認為自己生病了,就只能關在家,應該盡情享受人生,活得更精彩。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建議,50歲以上民眾每個月8號都做一次「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若罹患巴金森病,想要了解更多與巴金森病和平共存的資訊,包括罹病後如何復健、日常照護與飲食推薦等,歡迎加入「幸福巴士」巴金森FB社團
-
2021-11-13 養生.人生智慧
為什麼預先折好葬禮用蓮花、提早寫辭世信...這些「花20年在等死的人」給作家王浩一的領悟
等天黑、等老、等死,絕對不是人生答案。生命其實不是個待解的難題,而是去發現生活的奧祕,那是想辦法體驗每天的滋味,努力用整個身心去感受過什麼,不要傻傻地坐以待斃。他們花二十年的時間在等死◎九十一歲伊藤婆婆:早上拉開窗外的紙屏風一位住在日本千葉縣的伊藤女士,獨居的她今年已經九十一歲,沒有家人、沒有朋友,所有認識的人都已經陸續離世。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拉開公寓窗戶外頭的紙屏風,當是迎接早晨的儀式。早年她習慣也喜歡透過窗戶,看著鄰近公寓的孩子在樓下廣場嬉戲,看著在社區游泳池戲水的家人。只是時光久遠,樓下廣場已經再也沒人聚集玩耍,而游泳池早已乾涸。家人們、老朋友也一個一個離世……她是最後的一位,彷彿她是負責關燈的人。她的鄰居,住在樓下的一位六十七歲婦女,一直到了死後腐爛的惡臭氣味擴散,才被人發現,但是沒有任何人認識她;另一名六十九歲的先生,甚至在死後三年才被察覺。這三年間,每月房租及水電費仍舊自動地從他銀行帳戶的餘額內扣除,直到戶頭數字歸零,相關單位才留意到異狀。伊藤女士在九十歲生日當天,寫了「辭世信」,信中交代了後事的安排。每天睡前,她會規律地關上窗前「紙屏風」,次日醒來再度拉開它。她委託了對面的鄰居幫忙注意紙屏風的開啟與關閉。「如果哪一天早上,屏風沒有拉開,就代表我死了。」◎七十八歲龜山獨居陳媽媽:在家中折紙蓮花社工訪問前,桃園龜山七十八歲獨居陳媽媽,總先用大花布蓋住餐廳的大圓桌。那是過去一家人吃飯時慣用的桌子,現在平日只有一個人在家吃飯,這張桌子許久不用了,桌面上頭已經擺滿了各式物品、餐具、藥罐等等。當有人要來訪前,她總是這樣遮掩著桌面的雜物,不讓外人看到。多年前,老伴與兒子因病前後離世,唯一的女兒嫁到台北,她有自己的小家庭。女兒不常回家,但總會打電話回家聊聊工作雜事、生活狀況。但是長年獨居的陳媽媽,沒啥訪客,也鮮少跟朋友外出互動,老人家顯得憂鬱,家裡散發一種沉悶的氣息。長庚醫院社會服務處的社工師,將她列為輔導個案,定期探視與關懷。劉姓社工描述,第一次拜訪,應門的陳媽媽一頭亂髮,居住環境還算整齊,但是客廳角落擺著幾只紙箱,裡面全是滿滿手折的紙蓮花,甚至一朵朵紙蓮花已經外溢在地面上。陳媽媽說:「現在剩我一人,後事我也有所準備了,蓮花折好,這樣女兒也不用麻煩。」在沙發坐著聊著,看似一派輕鬆的陳媽媽,順手又拿起福金紙開始折了起來……。◎七十二歲湖北的羅奶奶:日記裡寫著「今日無事」唯一的兒子在廣州工作,母親則獨自住在湖北老家,她已經七十二歲了,鄰人稱她「羅奶奶」。廣州真的遠,工作也無法讓兒子隨心所欲常常回家探視母親,一年也就一次兩次回家。上次回家的時間,則是春節過年假期,前後三天又離開了。在兒子離開一個月後,母親生病了,羅奶奶自己撐著,沒多久就死了。母親去世的消息,兒子在三天後才知道。銜哀回家料理母親的後事,整理遺物時,發現了一本貼身的日記。羅奶奶退休前是一位老師,一直有寫日記的習慣。但退休後,孤零零地一個人過日子,時間長了,但可以寫的東西愈來愈少。兒子翻閱母親的日記,發現近一年來,寫得最多的是「今日無事」。日記的最後一頁:「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他們正在等死的幾個特徵《老年的意義:我和那些老人共處的一年》,英文的書名是Happiness Is A Choice you Make,幸福是自己所選擇的。書本裡提到作者的小結論:不出門、不好好吃東西、不服藥的人活不長。不吃、不藥這個好懂,對於「不出門」的老人,則標題「社交孤立會要人命」。書本探討:年長者剩下的時間有限,他們進行「某種時間規劃」,不再掛念令他們疲憊或需索無度的人,所剩的「時間」,他們會用支持自己人來填滿。年老的人不再建立新關係,而是更依賴他們現有的人際關係。問題是,當支持自己的人、現有的關係一旦斷裂,情感交流停止,生命進入「麻木無感、無動力」階段,「不出門」成了表徵,也成了問題,這是個生死問題,也是社會問題,說「他們在等死」。村上春樹《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說:「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對於「不出門」的人,顯然是絕對孤寂,是沒有任何值得等待的人,歲月漫長已經成了一種煎熬。一些社會學研究者往往會列出長長清單,說明那些「正在等死的人」的特徵點:把生活等同於活著、消極悲觀情緒籠罩、不再嘗試改變、停止努力、精神世界空虛、對未來一片迷茫、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我保留社會學者他們的泛眾說法,跳過這些清單。只來說說其中一個特點:「沒有了詩和遠方。」關於這個「生命絕對乾枯」特點,我有想法:詩,就是對生命的讚詞或是傷懷。遠方,就是夢想和等待。故友郭漢辰去世前一天,依舊寫著詩,凝視死神不管現在對自己的生活是滿足或是遺憾,對自己的生命是謳歌或是悲鳴,如果還「活著」,內心深處就會有對應的詩句,抒發對生命的深邃體驗。即使是「必死之前」,美人遲暮、病入膏肓、安寧期間……他們也會有詩,那是環繞著人類的靈魂航行。屏東作家郭漢辰是我的故友,二○二○年三月二十五日凌晨病逝。他去世前十天,我在屏東眷村「勝利新村創意生活園區」,這是他所經營的「永勝5號」書店,有一場《哲學樹之旅》新書分享會,漢辰還擔任了我的引言人。當時,我知道他生病了,但是不知已經這麼嚴重。去世當天,從臉書傳遞來的意外噩耗,反覆看了幾次,現今想起仍是一陣傷痛和不捨。漢辰的妻子翁禎霞,她在收拾心情之後,上午第一時間,即在臉書貼出郭漢辰過世的消息。臉書上她說著,漢辰前一天還在病房中惦念著稿子,最後由他口述、她代打字。翁禎霞說他留下的最後一段文字是:「不知怎麼了,世界就停止了,人們忙著禁止旅行、人們忙著恐懼,忙著囤積物資,世界就停止了。……連我的世界都停止了。」「那個晚上,我在無邊無際的黑暗裡漫遊,偶爾有些片段的記憶,但多數是無邊的漫遊,彷彿沿著峭壁而上,我知道此路有些驚險……。」(文字未完,不可能有下文了)翁禎霞在臉書這麼寫著:「沒有想到,他的世界竟如他所描述,真的停止了。」即使是最後一天,郭漢辰依舊以詩的靈魂擁抱世界,然後優雅地告別親友。活著的人最重要,活著就是要繼續走下去對生活索然無味,對生命已經沒有任何夢想,把自己活得像一座廢墟,殘破不堪,不知什麼是悲傷、歡愉。甚至對於「死亡」也不在乎,偶爾會對死神露出嘲笑的嘴角。對自己的死亡,對他人的死亡,全不在乎。哀莫大於心死,或是卡在幽谷爬不出來,最後就放棄了。那是現代人的哀歌議題:「孤獨死」或是孤獨而死。二○一六年夏天發行的日本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君の名は),由新海誠編劇與執導,票房極好(繼宮崎駿之後第二位達成百億日圓票房的日本動畫導演),獲得許多大獎,當然這位一九七三年出生的導演,因此更引發了世人對「他的過去」的好奇與重視。宮崎駿的作品總能吸引闔家觀賞,而新海誠的作品特色,卻如二○○二年《星之聲》(ほしのこえ)作品所獲得的評論:「孤獨到讓人無法呼吸的電影,卻能療癒你內心的空洞寂寞,包含在等死的人。」新海誠擅長描寫現代人的孤寂與憂傷,也擅長關注失去摯愛的痛苦與無奈。在作品裡,他一直說著一個道理:「誰都不可能跟誰在一起一輩子。」人類就是這樣子,必須習慣「失去」。活得比較久的人、失去所有家人的伊藤婆婆、龜山獨居的陳媽媽、湖北寡居的羅奶奶……每個人在不同時間一定會失去一些人,包含摯愛。新海誠在《追逐繁星的孩子》(星を追う子ども)作品裡,他依舊表現著「你不是一個人,我們都好孤獨」態度。電影裡隱藏著許多關於人生的話題:「在死亡面前,每個人都像個孩子。」新海誠閉口不談死亡,卻以最溫柔的方式告訴觀眾:「活著的人最重要,活著就是要繼續走下去。」歲月漫長,戛然一個人!真是啃食人心的孤寂社會學家說「在等死的人」多是「剩下一個人」寂然狀況,他們的「與人親密的對象」消失了,所以造成內心窒息與壓抑的處境。「什麼是親密?」心理學家說那是一種「心理的安全」,真正的安全可以導致「真正的親密」關係,所以一旦失去親密的對象,從這一方來看對面的一方,就是死亡。我常想:在等死的他們還做夢嗎?他們又做了什麼夢?人生就是因為「失去」,因為無常,才會惆悵?因為親密的對象消失,才讓人無法忘懷,才讓人痛不欲生,才進入「等死」模式?孤寂地「一個人」生活,大部分都是從「自哀自憐又悲情」開始,之後不自覺地變得睡眠時間過多,或是睡眠過少,對自己以前喜歡的興趣與嗜好,變得無感。發現「時間變多」了,卻不曉得日子怎麼辦,隨時隨地沒有安全感,也開始控制不了情緒…。過去的日子,他們或許希望「不用在乎別人的生活標準」,渴望「不用再接受他人的日常擺布」。現在一個人了,終於可以實現過去的夢想,追求「自自由由」。但他們卻凍住了,像是一隻加拿大野鹿,在夜間猛然被燈光照射,嚇住了。人哪,會看著遙遠自在的行雲,嚮往天上的舒卷和漂流。如果戛然一個人,卻又害怕寂靜無聲,害怕那種只剩自己一人與反覆陷入自我思緒漩渦。我們要說的是,讓「失去」的哀傷情緒走完之後,「自我照顧」成了新課題,等死絕對不是唯一的選項。自己要想辦法度過,或者尋找協助,讓生命重新有「詩和遠方」是很重要的!等天黑、等老、等死,絕對不是人生答案。生命其實不是個待解的難題,而是去發現生活的奧祕,那是想辦法體驗每天的滋味,努力用整個身心去感受過什麼,不要傻傻地坐以待斃。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然後「向每一個夕陽敬酒」,即可。書籍介紹向夕陽敬酒:生命深秋時的智慧筆記作者:王浩一出版社:有鹿文化出版日期:2020/12/04作者簡介王浩一:學的是數學,喜歡的是建築,醉心的是歷史。對於知識的輸入,像是油井的挖井工人,從一個點鑽入之後,一直深入到最根底處開採。對於文字的輸出,則像是一位數學家的橫向思考,習慣把不相關的東西,找到新關係。雜學的文字工作者,也是中年過動兒;寫古蹟建築,總先拭去歷史塵痕,尋訪古人的風水與文化密碼;寫食材美食,喜歡帶著筷子,用胃來上地理、歷史課;寫城市旅行,總從菜市場小農的夏瓜秋果開始,記錄古廟老街和文創小店;寫珍貴老樹,往往另闢蹊徑,探討昔日種樹人的心思;寫歷史筆記,則是把各種英雄的智慧,對照《易經》每個卦的心理情境;寫心理哲學,孤獨心事總在一個人的旅行之後,開始飛翔。延伸閱讀: 濕疹、尿布疹、念珠菌感染...「萬用藥膏」止癢抗炎真那麼神?醫師從成分到用法一次解密
-
2021-11-10 失智.新手照顧
生活照護/防疫少外出 失智長者認知、社交功能下降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失智症患者或長輩,因「怕染疫」減少外出、參與實體活動,導致認知功能、語言能力下降。醫師建議失智症家屬,除了讓長輩施打疫苗外,也可多帶長輩外出,只要戴好口罩、攜帶酒精消毒、在適當時間點外出,可讓長輩逐步恢復規律生活步調。台灣失智症人口約28萬人。北市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指出,近期失智症長輩約八成陸續回診,明顯發現,長輩活動力降低、社交技巧下降、進食量減少等,不只失智者,連一般長輩也明顯退化,呼籲中央做防疫宣導,應同時宣導國民健康,讓長輩重拾「對環境的信心」。劉建良建議,若長輩狀況允許,盡量施打疫苗,外出也都要戴口罩,室內場所除了口罩可加上眼罩、面罩及隨身攜帶酒精消毒,就能達到很好防護力。此外,不同季節應調整長輩外出時間,秋冬建議中午至下午3點前外出,天氣較溫暖也避免著涼。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指出,未來20年每年平均增加1.8萬名失智者,應加速預防失智,讓社會大眾了解失智症,建構失智友善社會。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主任陳俊佑表示,基金會也致力推動從生活型態預防失智,包括運動、飲食、睡眠等面向。失智友善推廣教師麥建凱表示,社區、鄰里對失智症認知仍不足,若有失智者購物忘了付錢,恐被當偷竊,因此與郵局、賣場等人員宣導,加強職員對失智症認識,並多給予失智症者協助。失智者走失問題也須重視。根據警政署統計,65歲以上失蹤人口中,失智症患者走失佔4成。台灣失智症協會研發新型預防走失輔具「緊急聯絡卡」,兼顧美觀及收錄關鍵資訊,可增加失智者配戴意願,縮短協尋時間。湯麗玉呼籲「走失協尋三不七要」,「三不」包括不用等、不用跑、不用錢;「七要」為配戴緊急聯絡卡、更新身分證照片、愛的手鍊、指紋捺印、愛心布標、GPS定位、鄰里守望相助等,協助失智者找到回家的路。
-
2021-11-09 失智.長期照護
長輩戴罩仍「足不出戶」 失智者近5成嚴重退化
根據衛福部統計至今年6月,失智症就醫人數約27.9萬人,近5年來每年以1.5至2萬人幅度增加。新冠疫情衝擊下,不少輕微失智症患者,因減少實體活動,認知功能、語言能力皆下降,即便政府近期陸續「解封」部分場所,仍有大半長輩不願出門,醫師呼籲,政府除了宣導防疫,應也要呼籲國民健康,避免長輩「怕染疫」到足不出戶。北市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指出,受疫情影響,長輩減少外出、無法參與社區活動等,近期陸續回診,明顯觀察到活動力下降、進食量減少,甚至認知功能退化、社交技巧下降、語言能力退步等,不僅是失智者,連一般長輩都明顯退化,對任何事情主動性、積極度也減少,雖功能退化可部分恢復,但惡化已是普遍問題,相當嚴重。劉建良觀察,近期各場所陸續解封,年輕一輩戴口罩如常外出,但長輩卻非常「怕染疫」,就算是空曠、四周無人的公園等,長輩一樣不敢去,因為長輩須花很多時間「重拾對環境的信心」。他呼籲,中央做防疫宣導,應同時宣導國民健康,讓疫情與生活維持平衡。劉建良也建議失智症家屬,若長輩狀況允許,盡量施打疫苗,外出也都要戴口罩,戶外場所有陽光、維持通風戴口罩即可,室內場所除了口罩可加上眼罩、面罩,以及隨身攜帶酒精消毒,就能達到很好防護力。另外也呼籲,不同季節應調整長輩外出時間,秋冬建議中午至下午3點前外出,天氣較溫暖也避免著涼;夏季則建議早上10點前或下午4點後出門。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指出,目前推估台灣有超過30萬失智人口,未來20年中,每一年平均增加1.8萬人,但照顧人力會減少,等於沒人照顧的失智人口會越多,應加速預防失智、讓社會大眾了解失智症,建構失智友善社會。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主任陳俊佑表示,因應失智人口增加,基金會也致力推動從生活型態預防,包括運動、飲食、睡眠等面向,從年輕開始預防失智症不嫌早。失智友善教師麥建凱表示,今年5月至11月已於桃園推動34場失智友善計畫活動,共計23個組織、322位參與者等,結合鄰里、當地信仰中心等培訓社區種子,也到國中小進行代間教育、在地農場融入客家文化、以及郵局市場等失智者容易有金錢問題的場域,積極助在地社區認識失智症。國健署自2018年起於22縣市推動「失智友善社區」,至今年全國已有60處失智友善社區,今年10月起辦理「奇憶旅程,伴你啟程!」系列性活動及11月舉辦北、中、南區巡迴展,帶民眾認識失智症是一段旅程,不是終點,用愛伴隨失智者憶起啟程。11月份舉辦3場巡迴展覽,北區包括台灣博物館南門館小白宮、台北國際藝術村游藝廳,以及中區南投妖怪村、南區雲林記憶庫等,詳情請洽國健署臉書粉絲專頁。
-
2021-10-25 癌症.乳癌
年輕未婚罹三陰性乳癌 醫師:先凍卵再治療
對於年輕未婚的女性罹患惡性的三陰性乳癌,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乳房外科主任陳豐仁今天表示,為了癒後結婚生子著想,請患者先做凍卵保存,也搭配停經針劑保護卵巢。澄清醫院今天發布衛生教育訊息指出,1名28歲未婚女性自行摸到左側乳房有一硬塊,因擔心跟媽媽一樣同為乳癌,所以遲遲不敢就醫,最後鼓起勇氣到乳房外科門診,經乳房超音波顯示腫瘤已達3.4公分,再經切片化驗,確診為三陰性乳癌。陳豐仁說明,三陰性乳癌是屬最惡性乳癌,對於荷爾蒙治療或標靶治療都無效。經基因檢測後發現患者的乳癌屬先天基因突變,也就是來自母親的遺傳,鑑於三陰性乳癌的險惡,需有一完整的治療計畫,首先給予化療讓腫瘤萎縮。陳豐仁表示,因為考慮化療可能會使卵巢受損,為了患者癒後結婚生子著想,請患者先做凍卵保存,並搭配停經針劑,保護卵巢做日後自然受孕的可能。也讓個案管理師、社工師介入,提供假髮租借、營養諮詢、心理師諮商等;加入病友群組,由病友分享過去經驗,使患者在充分的心理準備下接受後續的治療計畫。經2個流程的化療後,陳豐仁說,患者的乳癌腫瘤已縮小為1.7公分,預計再做6個療程的化療,就有可能將乳癌腫瘤完全萎縮,留下的腫瘤殘跡再以手術清除,一定可以保留完整的乳房,這也是目前乳癌治療的最好選擇,不一定在發現乳癌後就慌張的立即予以手術切除,讓乳房產生很大的破壞。
-
2021-10-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12輪開打 最大站「中正紀念堂」北榮5天打2.6萬BNT
國內今起展開史上最大新冠疫苗疫苗接種方案,指揮中心日前於台北市增設5處接種地點,包括衛福部一樓、交通部一樓、華山文創園區C2館、中正紀念堂一展廳和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可供逾4.5萬劑BNT施打。其中中正紀念堂接種處由台北榮總負責,疫苗接種量為五處中最大,開放5日可提供約2.6萬劑接種,也是台北榮總首次大規模院外疫苗接種作業。中央協助增開5施打站,包括中正紀念堂每日可打5120劑,開放5日將有2萬5600劑;其次則為華山1914,每日可施打1920人,開放4日將有7680劑;衛福部一樓每日可打960人,開放5日將有4800劑;交通部每日可打800劑,開放4日將有3200劑;當代文化實驗場,每日可打800劑,開放5日,將有4000劑。台北榮總繼先前赴京元電、北農市場大規模PCR採檢作業後,首度大規模支援院外疫苗接種作業,於10月23至27日5天時間,每日9時至17時,支援中正紀念堂BNT疫苗大規模接種作業。北榮副院長侯明志表示,接獲疫苗接種任務後,立即召開全院跨部門會議,就場地配置、動線規畫、人力需求、物資整備等各面進行規劃,並進行多次場地勘查,汲取之前大規模PCR採檢的寶貴經驗,資訊化優化流程,兼顧醫院服務量能妥善調配,務必提供最正確、最快速、最高品質的接種服務。負責疫苗接種作業的北榮家庭醫學部社區醫學科主任陳育群指出,5天的接種作業,預計每日動員15名醫師、35名護理師、80名行政人員、10名社工及志工等約140人,5日共700人,全力完成國家級接種任務。他透露,先前院內疫苗注射量能,每天約1500至2000劑,現在一天要施打5120劑,確實是滿大挑戰。台北市花博接種站先前施打疫苗,因規畫動線混亂,引來民眾不滿,如何避免大型接種站動線混亂?陳育群表示,讓民眾安全並迅速地接種疫苗,是北榮首要任務,已與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做最好的規畫,包括報到處、血壓量測、注射區、觀察區等,動線順暢可讓民眾30分鐘內接種完畢。陳育群表示,北榮出動「智慧一卡通」,現場設置22台電腦,插入健保卡即可查詢旅遊史、流感或新冠疫苗接種史、是否為居家隔離者等,並列印同意書,民眾只要簽名就完成,且現場可連線健保系統,每人都有專屬條碼,接種資料一併帶入,後續醫護不必再一筆筆輸入資料,也可避免人為錯誤。陳育群說,民眾接種BNT疫苗後,難免會出現暈針等緊急情況,現場設置緊急醫療設施外,也與附近的台大醫院聯繫可就近後送,確保民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