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疫苗
共找到
9125
筆 文章
-
-
2021-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覆蓋率 北、竹、基搶第1
蔡英文總統宣示七月底國人疫苗施打覆蓋率達百分之廿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以「劑次人口比」計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包括美國CDC、紐約時報、日本讀賣新聞等都使用此計算方式,我國兩種都會呈現,以表達目前第一劑和第二劑的情況。疫苗覆蓋率因計算方式不同,各縣市解讀也不同,競相搶第一。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昨天表示,台北疫苗接種覆蓋率已達百分之廿二,全國最高;基隆市長林右昌原說,昨天施打率百分之廿,十六日打完六十五到六十七歲長者後可望達百分之廿五「全國第一名」,但後來修正說提前半個月達到蔡總統要求的百分之廿,在全國名列前茅。新竹市府表示,竹市六十五歲以上長輩涵蓋率截至前天達百分之七十二點一五,本島排名第一。
-
2021-07-15 名人.葉北辰
醫師給你問/還沒打到疫苗焦慮?警戒期與家人長時間相處,摩擦變多了?心理師葉北辰一對一免費遠距諮詢,解救家庭衝突
新冠肺炎爆發迄今,每天不停播報疫情相關資訊,許多民眾感到恐慌、擔憂染疫。三級警戒之後,企業啟動居家辦公,學校也實施「停課不停學」,工作、家事全擠在一起,各種情緒壓力炸開,影響夫妻與親子關係,該怎麼調適心理狀態呢?聯合報與WaCare聯手於元氣網推出「防疫零距離 醫師給你問」,由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諮商心理師葉北辰針對長期居家造成三明治世代親子、夫妻衝突的壓力問題,提出各種解方。即起開放線上預約,邀請葉北辰提供免費一對一遠距諮詢,名額有限。「焦慮不安是因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葉北辰指出,整天待在家裡雖然與家人相處的時間變長,但摩擦情境也變多了,彼此相處陷入低潮。疫情引發憂鬱、焦慮,負面情緒促使吵架的機會增加,若嚴重影響生活應尋求專業諮商協助。該如何告訴另一半家務分工不均?☛快按此預約諮詢,免費名額有限。https://bit.ly/3qHxGEy 建立生活儀式感 拒絕疫情負能量疫情期間,家人24小時幾乎處在一起,打破了原本各自上班、上課的時間和空間界線,再怎麼樣親密的關係,也會因為面面相對的日常相處而導致疲乏。葉北辰建議,在家也要建立「生活儀式感」,透過細節和氛圍創造新的樂趣。例如:起床後梳洗換裝,一方面塑造專業形象,同時切換到工作狀態。午餐時間,放下手邊事務好好吃飯,讓緊湊的步調慢下來;晚餐時間讓事情告一段落,三餐規律正常,避免餓了就亂吃。待在家裡的時間變多,難免會看電視、滑手機,各種負面疫情資訊襲來,對大腦來說是負擔。葉北辰表示,不要過度汲取疫情訊息,固定時間收看新聞報導,限制半小時、一小時即可。社群媒體也保有親密朋友和家人的互動,不需要點開負面訊息的連結,避開令人焦慮的資訊。如果感到心煩,可起身喝水、做點運動、望向窗外街景,暫時讓自己轉移注意力。照顧責任太沈重,夫妻想分居?緩和家庭衝突別人怎麼做?☛快按此預約諮詢,免費名額有限。https://bit.ly/3qHxGEy正向肯定自己 做好長遠的準備全國進入三級警戒已近二個月,葉北辰認為可以檢視回顧這段時間的自我改變,不論是生活模式、工作狀態、人際互動,寫下對自己的正面肯定,同時也跟家人分享彼此的優點。而大家最關心的親子關係緊張、家庭衝突問題,先讓自己靜下心來找出問題癥結。覺察自己的負面情緒來源後,一起討論協調未來各種計劃,重新形塑家庭親密關係。 人的心智跟肌肉一樣需要鍛鍊,平常就能透過正念練習排除焦慮,葉北辰分享最簡單的呼吸,專注當下和自我覺察。單純了解自己當前的需求後,跟家人溝通,建立體諒與信任,一起度過這個非常時期。 遠距諮詢注意事項:1、須年滿18歲以上2、極端情緒困擾者請尋求生命專線☛點擊了解如何免費預約心理師葉北辰遠距線上諮詢服務。
-
2021-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防病毒變種加速購買次世代疫苗 專家:政府學乖了
Delta變異株肆虐全球,行政院日前指出,政府預備明後年各買1500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也證實,明後年的疫苗正在購買中,專家小組也正研擬,未來疫苗混打的可能性。醫師認為,政府這次購買疫苗態度,相較去年過度保守,今年算是「學乖了」,但1500萬劑疫苗覆蓋率不到全台七成,建議買到2000萬劑才夠。據藥廠私下透露,指揮中心明年購買第三劑疫苗量,超過全台灣人口百分之百,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明年採購疫苗計畫先以莫德納為主,未來也會再評估,不排除購買其他廠牌疫苗。台灣AZ疫苗數量多過莫德納疫苗,未來若多買莫德納疫苗,勢必將混打。莊人祥表示,專家小組正在討論混打可能性,若第一劑打AZ疫苗,第二劑打莫德納,若有一定保護基礎的話,未來施打二劑後,第三劑施打莫德納,也可能有不錯反應,目前都在研究中。前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表示,莫德納、BNT輝瑞等採mRNA技術的疫苗,針對新冠變種病毒,可快速製作新疫苗。目前台灣對付Delta變異株,施打二劑疫苗的保護力還是很不錯,尤其BNT、莫德納二劑施打半年後效力仍在。而政府現在購買次世代疫苗,未來供民眾第三劑施打,相較去年買疫苗態度太保守,這次的確有超前部署。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嘉謨表示,國內許多醫護人員施打二劑AZ疫苗,而AZ疫苗對於Delta病毒效力降到六成以下,到明年體內抗體數可能不足抵抗病毒,近期研討會也有諸多討論,施打二劑AZ疫苗的人,明年施打第三劑mRNA疫苗,提高對變種病毒的保護力。政府採購1500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林嘉謨認為,台灣有2300萬人口,算下來疫苗數量占不到總人口七成,購買量有點算太精準,應該要買到2000萬劑、施打八成的民眾提高防護力。或許因本土疫情、國產疫苗尚未通過EUA、民意打疫苗意願提升等因素,他肯定中央此次加速購買疫苗作為,感覺政府學乖了。近期超過半數民眾想打莫德納疫苗,林嘉謨表示,mRNA疫苗扣掉副作用不適,保護力的確比AZ強,但現在台灣尚未群體免疫,社區內也潛藏許多無症狀感染者,幾乎不可能清零,且在缺疫苗情況下,有打先有免疫力,尤其許多長輩確診,就算解隔離後,還是有可能因免疫力下降而二度感染,仍建議儘快施打疫苗。
-
2021-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日本第3度捐贈AZ疫苗15日抵台 陳時中將接機
日本第3度捐贈的AZ疫苗預計明天下午運送來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將親自率隊前往接機,並發表簡單談話。日本首批無償提供給台灣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AZ疫苗近124萬劑,於6月4日運抵台灣,第2批113萬劑7月8日運抵台灣,第3批預計明天下午抵台。根據知情人士指出,日本捐贈的AZ疫苗,將由日本航空公司JL809班機載運來台,預計於台灣時間上午11時45分左右從日本東京起飛,在台灣時間下午2時40分飛抵桃園國際機場。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今天晚間告訴中央社記者,明天下午他將隨同陳時中等人前往桃園機場接機,感謝日本第3度捐贈疫苗,但同行確切還有哪些人他並不清楚。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昨天宣佈提供台灣第3批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100萬劑,15日送出。駐日代表謝長廷今天在臉書(Facebook)貼文指出,這批疫苗的檢驗已順利完成,預計明天上午由日航班機載運來台。從謝長廷上傳的照片可知,數量是97萬4680劑,有效期限是10月10日。疫苗生產地是日本,2月15日取得世界衛生組織(WHO)緊急授權使用,5月21日取得日本核准緊急授權使用。外傳我國自購的AZ與莫德納疫苗也將在明天抵台,陳時中今天僅說,好消息確定後會再宣布。
-
2021-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回應「劑次人口比」總統府:讓數據在國際被看得更清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接下來將採用「劑次人口比」來計算全人口的疫苗覆蓋率,也強調按照現在的接種速度,能達到蔡英文總統希望7月底達25%的目標,但在野黨及部分人士質疑,這個算法將第一、二劑人數加起來算,有美化數字嫌疑。今天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總統的意思是使用劑次人口比」,也稱包括美國疾管署、紐約時報、日本讀賣新聞等都使用此種計算方式。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今天表示,蔡總統有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參考國際方式,詳實發布疫苗接種進度,讓國人及國際清楚了解。陳時中今天也公開說明,包括美國CDC、英國牛津大學、BBC、CNN、紐約時報、彭博社、日本讀賣新聞等,都使用「劑次人口比」的方式計算疫苗覆蓋量,「不是因總統要求而做」,而是要讓數據在國際間能夠被看得更清楚。張惇涵強調,實際上,若到疾管署官網「COVID-19疫苗統計資料」頁面查詢,即可清楚看到,我國統計方式都是完整呈現,同時呈現劑次人口比,以及第一劑、第二劑施打進度。張惇涵表示,因此,部分媒體和有心人士意圖操作這個議題,只要稍加了解實情,就能清楚知道,這既是毫無查證,更是毫無意義的假議題。一路以來,「公開透明」都是台灣防疫的重要原則,操作這類議題只是混淆社會視聽,對防疫工作毫無意義的事,應該適可而止。
-
2021-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謝長廷曝日贈台第三批疫苗已完成檢驗 效期至10月10日
日本昨天宣布,將提供第三批AZ疫苗給台灣。我駐日代表謝長廷今天表示,疫苗檢驗已順利完成,有效期限到10月10日,數量是97萬4680劑。謝長廷在臉書表示,這是第三批捐贈,因為是第三次,他心情比較放鬆,記得第一次情況危急、時間緊迫,救人命的疫苗如果發生搶奪、衝撞或其他事故,影響非同小可,所以戰戰兢兢,提心吊膽,一直到最後日航飛機起飛,又聽說也有軍機起飛,嚴密警戒,保護日本航機的安全,才放下心來。「現在回想,寧願相信那只是自己過度解讀的虛驚罷了!」謝長廷表示,第三批疫苗生產地是日本,WHO緊急授權使用是2月15日,日本緊急授權使用為5月21日,WHO緊急使用清單(EUL)是7月9日。
-
2021-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牛津亞洲12國疫苗接種覆蓋率統計 台灣後段班
國內正如火如荼接種COVID-19疫苗,前副總統陳建仁今天呼籲國人繼續踴躍接種,他並分享英國牛津大學亞洲12國疫苗接種覆蓋率統計,台灣每百人口接種疫苗劑次為15劑、完全接種僅0.3%,排後段班。公衛專家陳建仁今天以「亞洲12國COVID-19疫苗接種覆蓋率的比較」為題,在臉書粉絲專頁分享英國牛津大學馬丁學院「用數據看世界」(Our World In Data)的亞洲12國疫苗接種覆蓋率的數據,這12國包含新加坡、柬埔寨、日本、南韓及台灣等。根據數據,亞洲12國每百人口接種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劑次比較,以新加坡的105劑(7月9日)最高,柬埔寨53劑及日本的49劑排第2及第3,之後為南韓39劑、馬來西亞36劑、寮國21劑、印尼及泰國的18劑。而台灣則是15劑(7月11日),僅高於菲律賓的12劑、緬甸的6劑(7月1日)以及最低的越南(7月12日)4劑,排名後段班。若是以各國完全(兩劑)和部分(一劑)接種疫苗的人口百分比來看,新加坡有39%完全接種、28%部分接種,南韓有12%完全接種、19%部分接種,日本也有19%完全解種、12%部分接種。台灣部分,完全接種只有0.3%,與越南一樣在12國中吊車尾,部分接種則為14.4%,與馬來西亞相當,但高於泰國8.7%、印尼7.8%、柬埔寨的6.8%、菲律賓的5.6%、寮國的5%以及越南的3.6%。陳建仁透過貼文指出,剛剛展開疫苗接種的國家,大多數是只打1劑的部分接種者,由於新加坡和柬埔寨分別在1月和2月展開接種,所以較多數的接種者已完成兩劑接種,台灣和越南約4月才開始接種,目前多數接種者只打過1劑,必需等一段時間後,才會接種第2劑。陳建仁提到,因為美、日兩國的鼎力相助,分別捐贈250萬劑莫德納疫苗和337萬劑AZ疫苗,再加上全民秉持「愛人愛己」的情操踴躍接種,台灣的COVID-19疫苗接種覆蓋率快速上升,希望尚未接種者繼續努力接種,讓台灣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大多數人接種了疫苗。陳建仁也說,期待台灣8月底可以達到至少1000萬人有接種1劑,10月底至少1500萬人接種1劑的目標,如果能夠「防疫措施不鬆懈、預防接種很踴躍」,台灣一定可以很快有效控制疫情,讓全民過著嶄新的正常生活,並能提振國內消費和國際貿易。
-
2021-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剩最多原因曝光 新北:剩餘數字不是最大才要擔心
新北市議苗剩餘量約20萬,為六都剩餘最多,新北市副長劉和然今天解釋原因,劉和然說,新北市總人口數全國最多,65至69歲的長者總人口有26萬多,以剩餘疫苗數來說,這是一個合理的數字,如果疫苗剩餘數字不是最大才要擔心,代表長輩無法年齡到、時間到、一定施打得到疫苗。劉和然表示,第三天回答,因為有很多討論關於疫苗剩餘量、施打率跟覆蓋率,市府的立場是到15日,等所有65歲以上長者打完後,再用數字統計給大家看施打狀況,因很多人有誤解,指揮官陳時中也說過,在施打階段討論施打率或是剩餘量沒有意義。劉和然說,這次的施打疫苗到7月15日,每個縣市的安排都不同,前兩天市長侯友宜已經提到,因為施打對象是長輩,對長輩特性要了解,因為對網路預約不熟悉,從一開始由里長、里幹事跟區公所同仁全面協助,是以人力協助為主、預約為輔助;65至74歲的長者的策略,要因應政委唐鳳的疫苗預約系統,改預約為主、人力協助為輔,雙軌是一直持續做,策略是求穩、求好、不求快。劉和然表示,以最近的討論疫苗20萬剩餘量為例子,這12至15日四天施打對象為65至69歲的長者,也因為新北市總人口數是全國最多,每個年紀的人數也是最多,69歲長者有49138人、68歲51123人、67歲53244人、66歲57123人、65歲58830人,加總起來是26萬9458人,希望讓有心要處理這個議題的人了解,以剩餘疫苗數來說,這是一個合理的數字,如果疫苗剩餘數字不是最大才要擔心,代表長輩無法年齡到、時間到、一定施打得到疫苗。侯友宜表示,針對長輩施打疫苗第一時間有步驟跟方向,對長輩的施打要有耐性跟愛心,更重要是長輩對疫苗有很多疑慮,需要不斷解釋,透過溝通、鼓勵他們來施打,只要年齡大,一定打得到疫苗,按照年齡順序安心施打,帶著安定安心的心情, 所以往下安排當中,在防疫過程中穩穩控制,讓市民趕快施打疫苗。
-
2021-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東縣府疫苗採購喊卡? 副縣長:已暫無自購急迫性
台東縣政府疫苗採購從永不放棄到計畫喊卡?縣府今天疫情記者會上,副縣長王志輝說:「台灣下半年疫苗看起來能正常施打,台東需求也能夠被滿足,縣府暫無購買疫苗的急迫性」。王志輝說,考量中央近期宣布不同意地方政府採購疫苗專案處理,加上民間企業鴻海、台積電1000萬劑及宗教團體慈濟的500萬劑的疫苗購買上都順利作業,縣府評估台灣下半年疫苗看起來能正常施打。他說,對縣府而言,台東21萬人口數,所需求的疫苗數看起來也能被滿足,縣府對疫苗採購上暫時沒有急迫性,因此重點將放在中央撥補的疫苗,協助縣民完成接種。因應疫情在5月、6月份相當嚴峻,且疫苗不足的情況下,台東縣府先後與雲林縣政府合作,委託正昌容生技公司採購30萬劑美國嬌生疫苗,6月初再與花蓮縣政府合作,委託敏盛醫療集團採購德國原廠30萬劑BNT疫苗。王志輝強調,國內在疫情尚未趨緩及疫苗量不足的情況下,任何能採購疫苗的可能,縣府從永不放棄,但也從不排除民間企業購買的疫苗和中央後續進口的疫苗都能順利進來,這兩條路哪一條順利,結果都對台東好。
-
2021-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系統「預約時間點」診所還沒開 醫師:真的太瞎了
中央COVID-19疫苗預約平台首日開放滿18歲以上民眾意願登記,「一分鐘湧進五萬人」一度當機,有民眾預約成功後,告知診所時間點,卻發現尚未營業,讓小兒科醫師陳木榮無奈喊「天公伯啊!拜託不要再整我了!」醫師陳木榮昨(13)日在臉書粉專「柚子醫師的育兒診療室」發文表示,有一位朋友打電話到診所說他預約成功了,要在某日下午「2:00」到診所打COVID-19疫苗,不過,這時間點卻是診所下午營業前的半小時。醫師陳木榮澄清,不論大家在政府預約系統預約到幾點,他的診所就是下午「2:30」才開門,才開始打疫苗,「真的不要問我為什麼預約時間會錯誤?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系統不是我設計的……」。小兒過敏免疫科醫師陳映庄也來回應「這真的太瞎了」,另一位小兒科醫師唐子涵則說「最近診所電話真的被打爆,還有不少直接殺到現場預約的」。疫苗預約平台昨天也出包,行政院政委唐鳳提供「單選AZ疫苗者」下午1時數據多達130萬人,但到了下午5時更正僅6萬多人,今天陳時中解釋,當時拿到數字有些問題,這次疫苗預約平台承辦單位是關貿網路公司,過去也有口罩購買系統經驗,已長期合作。
-
2021-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AZ疫苗會猝死嗎?我能打嗎? 台大醫告訴你接種攻略!
近日台灣的確診人數都在百名以下,疫苗也逐步擴大施打!在「疫苗施打意願登記」第三輪意願登記中,全國意願登記完成總人數6,433,528人,登記AZ疫苗人數116,258人。請民眾在輪到你的施打順位時,且在醫師評估身體狀況沒有異常後,即可進行施打疫苗,才能保護自己和家人。(【延伸閱讀】疫苗懶人包/莫德納、AZ 我該怎麼選?副作用有哪些?) 隨著越來越多人施打AZ疫苗,許多民眾對此種疫苗也有諸多疑問。究竟哪些情況不能打AZ疫苗?常見副作用是哪些?血栓症狀有哪些?對此,台大家醫科醫師林嘉俊整理相關資訊來替大家解惑!我可能因為打疫苗死亡嗎?先說結論,有可能會,但是機率極低。打AZ疫苗後的5-20天可能會發生血栓,但年輕女性比例較高,且機率比被雷打到還低,而感染新冠的血栓機率是20%,台灣的案例經解剖後證明無關!AZ疫苗引發血栓的原因和一般血栓不同,所以過去發生過靜脈栓塞、心肌梗塞、腦中風者,也可以打AZ疫苗。這些情況不能打AZ疫苗1.正在發燒2.血栓或肝素引發的血小板低下(台灣極度稀少!)40歲以上可以到家醫科做公費的成人健檢,但建議疫情緩和後才檢查!沒有發生過血栓或肝素引發的血小板低下就真的不用太擔心,不用一窩蜂抽血。3.對AZ疫苗過敏血栓有什麼症狀施打AZ疫苗後 4-28 天內,開始發生以下症狀之一1.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2.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3.下肢腫脹會疼痛4.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藥物過敏、吃這些藥能不能打?◎對這些藥物過敏也沒關係,可以打AZ疫苗1. Keflex,Ceflour...等抗生素2. Voren,Ibuprofen...等消炎止痛藥3. Pyrine(全多x止痛錠、散o痛...)4. 流感疫苗林醫師提醒,如果還是擔心可以再接種AZ疫苗前向醫師確認。◎在用者些藥也可以打AZ疫苗1. 荷爾蒙、避孕藥2. 血糖藥、胰島素3. 抗凝血劑、抗血小板藥物4. 血壓藥、血脂藥我有XX病,能不能打AZ疫苗?◎糖尿病強烈建議打,因為免疫力比一般人更差,感染後重症的風險更高。糖尿病控制不佳也可以打,接種當天不需要停藥。◎洗腎強烈建議打,洗腎病人也是重症高風險群,且洗腎時有群聚感染的風險。◎愛滋病強烈建議打,愛滋病病人接種後產生的抗體可能比一般人更少,所以打完還是要做好自我保護。◎癌症強烈建議打。化療病人建議和醫師討論接種時間。標靶、免疫、放射治療則不影響。過去發生過血栓或是使用抗血管新生藥物仍可以接種,因為造成血栓的原因不同。◎風濕疾病可以打。新冠疫苗有惡化風濕疾病之風險,然而權衡利弊,仍建議接受接種。某些藥物可能需要調整劑量,建議接種前先和醫師討論。◎慢性肺病/氣喘/肝病/甲狀腺疾病/貧血/中風...可以打。國際三期實驗皆未發現以上疾病會增加疫苗副作用的風險。台大家醫科醫師林嘉俊:facebook、Instagram
-
2021-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完莫德納又打止痛針 屏東婦5天後腦出血送醫
屏東縣71歲張姓婦人本2日施打莫德納疫苗後,當晚因腰痛到診所打止痛針,7日卻發生腦出血狀況送醫急救,婦人家屬懷疑與施打疫苗或止痛藥有關,通報屏東縣衛生局;縣府表示已接獲不良反應通報,將協助家屬申請藥害救濟。張婦的女婿說,岳母2日在新園鄉施打莫德納疫苗,因腰部疼痛,當天晚上到附近診所打止痛針,曾詢問過醫師打疫苗後再打止痛針應該沒有問題,但7日就發生腦出血中風,送東港輔英醫院住進加護病房,目前右側手腳不能動。他說,岳母無高血壓,身體狀況良好,也沒有慢性病,懷疑施打莫德納疫苗或與止痛針發生藥物變化導致血壓升高血管出血;向衛生所通報不良反應,除提醒大眾打疫苗可能會有問題,也希望能獲得醫療補償,畢竟接續龐大的看護醫療費用。縣府表示,衛生局已接獲該例件不良反應通報並協助家屬申請藥害救濟;目前AZ疫苗接種後通報不良反應共96件、莫德納24件,尋求藥害救濟共6件,自施打疫苗以來,屏東縣有18位長者因各種原因往生,因生前都有打過AZ疫苗,仍送司法相驗,迄無證明與注射疫苗有關,莫德納有3例。
-
2021-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勞動部:外籍移工可登記疫苗施打意願與預約平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13日表示,自7月13日至7月15日開放18歲(含)以上民眾,於「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 https://1922.gov.tw/)進行疫苗意願登記,持有居留證及健保卡的移工,也可以登記或預約。勞動部表示,為使移工朋友瞭解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的操作程序及步驟,讓移工朋友可以自行上網登錄,勞動部已製作多國語「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的操作步驟懶人包(含中文、英文、印尼文、越南文及泰文)供移工自行登錄。勞動部並表示,雇主或仲介公司也可以協助移工登錄,相關疫苗預約登錄的懶人包資訊,均已置於「跨國勞動力權益維護資訊網站」(https://fw.wda.gov.tw/wda-employer/home/covid)。
-
2021-07-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環南市場明熱區PCR篩檢 範圍在漁產、獸肉區與自治會
北市府明天將針對環南市場進行熱區PCR篩檢。副市長黃珊珊今天表示,環南市場上次3個陽性中,有來自2樓的漁產、獸肉和自治會員工,熱區篩檢是和專家討論決定的,希望能再找出可能的感染源。黃珊珊說,上次的大規模篩檢,找出了3個陽性確診,有2個人在2樓攤位,是漁產和獸肉,另外1人為自治會員工,所以自治會也要進行PCR篩檢。攤商也知道篩檢是好事,可以再找出可能的感染。至於批發市場疫情是否趨緩?台北市長柯文哲說,聯合前進指揮所於4日宣布解散,中央就是判定可以解決,雖然一開始出乎意料篩出了快50個病例,但再次篩檢後,案例就有下降。柯文哲說,批發市場的經驗和苗栗電子場不同,外籍移工雖然感染源多,但人員都是固定的,PCR 2次就解決,但批發市場人流複雜不固定,還會跨縣市移動,光是造冊就有一定難度,所以先做快篩、再打疫苗,後來做大規模PCR篩檢,一下子撈出很多人。
-
2021-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注射手臂最佳 臀部針頭難到位
接種疫苗的時候打手臂比較好,臀部脂肪太多,針頭容易插不到肌肉,導致後續免疫反應受影響。但對於在長者間謠傳,接種疫苗要打右手臂才比較不會發生心肌炎,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在記者會闢謠表示,不管打在左手、右手,都屬於肌肉注射,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常見的注射方式疫苗接種的常見方式包括皮內注射(卡介苗)、皮下注射(日本腦炎、德國麻疹)及肌肉注射(B 型肝炎、破傷風、新冠肺炎)等,且肌肉注射落針處主要有上臂三角肌、大腿前外側及臀部注射三種,且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通常是採用上臂三角肌的肌肉注射進行接種。肌肉注射相較於打點滴一類的靜脈注射方式,可以讓免疫細胞有更長的時間產生免疫反應,而上臂三角肌又因為脂肪相對較少,可以精準注射到肌肉內,尤其是臀部肌肉萎縮嚴重的老年人,臀部的皮下脂肪又非常厚,針頭插到底都還有可能停在脂肪層內,因此手臂又比臀部更適合。免疫反應產生原理林靜儀於臉書解釋,肌肉注射是藉由肌肉良好的血液循環來協助疫苗傳播,並刺激樹突狀細胞,使其捕捉疫苗相關的病毒資訊攜帶至淋巴結,帶給產生免疫反應的 T 細胞與 B 細胞,接著由前述兩種細胞開始製造抗體。在體內產生免疫反應的過程中,有可能因為免疫反應過激而導致接種部位疼痛,或產生血栓、心肌炎等副作用,但長者的免疫力相對較差,血栓與心肌炎一類與免疫反應相關的副作用發生機率都相對偏低。打左右手都沒差但對於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時,到底要從左臂還是右臂,又或者是臀部下針?林靜儀於指出,疫苗打在上述三個部位,最終都還是透過免疫細胞的反應,誘發身體對於疫苗所模仿的病毒蛋白訊息,產生足夠的抗體;一旦真的遇到病毒,第一時間身體就能快速抵抗病毒的入侵。也有醫師提到,臀部注射操作不慎,可能會傷害到坐骨神經,榮總護理部品管會制定的注意事項中也提到,臀部注射落針點應在臀外四分之一中間或稍外,若打在臀部外上四分之一內角等區域就可能傷到坐骨神經,需要特別注意。【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1-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彰化7旬婦打完莫德納兩天後身亡 明相驗釐清死因
彰化70多歲劉姓婦人本月8日在衛生所接種莫德納疫苗,隔兩天倒臥在房內,家屬將她送醫急救但仍不治,婦人有高血壓,沒其他重大疾病,明天將由檢警及衛生局人員到彰化殯儀館相驗,釐清死因。家屬指出,家人打了疫苗兩天後就走了,很想知道原因,在釐清真相前,希望政府能提醒民眾,家中長者打疫苗前,必須全程陪同注意3天至5天,不然發生事情沒人知道。劉姓婦人打完疫苗後覺得身體疲憊,待在房間裡休息,婦人平常都在早上7點左右就起床,本月10日上午,同住的孫子沒看到她,到婦人房外敲門卻沒有回應,趕緊打電話給婦人在台北的女兒;婦人的女兒連絡在新竹的弟弟,由他返家查看,最後破門而入發現婦人已倒臥在房內,送醫仍不治。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指出,婦人接種疫苗兩天後去世,死因待相驗釐清,慢性病患及長者接種疫苗可選擇離家近,或平常熟悉的醫療院所,在接種前由醫師評估身體狀況,在接種疫苗後的15分鐘至30分鐘內,可能會出現一些急性的反應症狀,可在現場處理,若長輩獨居,接種疫苗後身體不適,也可聯繫鄰里及社政系統提供協助。
-
2021-07-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719公告微解封作為?侯友宜:看疫情變化滾動檢討
新北今天僅有2例在居家隔離陰轉陽個案,沒有另外新增確診案例,針對是否在19日會有哪些微解封作為,市長侯友宜表示,病毒千變萬化,不可能因為0確診之後都0,病毒沒有阻斷乾淨都會反撲,要做好滾動式檢討,全力以赴接受挑戰,戒慎恐懼把疫情控制好。侯友宜表示,7月19日或是26日要解封什麼項目、朝哪個方向走,不能因為0確診就鬆懈,反而要更嚴謹,這幾天要看疫情變化,19日再去檢討,疫情是否穩當,哪些可以開放去落實防疫做到位,這都要滾動式檢討。16日換軌由中央接手接種疫苗的規劃,針對接種覆蓋率是否有可能提升,劉和然表示,覆蓋率國際有兩種算法,一個是以施打疫苗藥劑量來計算,因為有的人是施打一劑或是兩劑,會以總劑量除以該國或是該城市人口;另外是用施打人次來計算,把已施打過疫苗的人數除以該國或是該城市人數來計算。劉和然表示,台灣適合計算的方式各有不同討論,是否要先以每人施打第一劑來計算,75歲以上的施打率沒那麼高,因為長輩有很多因素擔心,包含個人身體狀況跟自願性問題,還有家人考量因為長輩年紀大的狀況,所以當時的施打率不高,為了因應相關狀況也有居家施打等。至於覆蓋率問題,劉和然說,15日之後交手給中央處理,現在有四個步驟有三個是中央處理,到最後一步驟接種疫苗,還是由地方來處理接種業務,包含第一線人員診所醫院持續提供,工作不分中央、地方,不會因為給中央後責任推給中央,疫苗接種要讓國人市民有更好防禦能力。新北市是全台人口數最多縣市,對於新北的接種站是否有計畫要擴增,侯友宜表示,新北市現在有327個接種站,未來都會在疫苗接種數量調整會擴充,該增設就會調整。
-
2021-07-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一路走到零確診心聲 侯友宜:這場戰爭沒有贏家
新北市今日扣除2例居家隔離確診後,自5月9日後首度零確診,讓市長侯友宜十分感動,他表示這一路以來對疫情抗戰,沒有所謂贏家,但零確診對新北是很大的鼓舞。他認為,這段時間希望大家記取血淋淋經驗,不要再讓同樣事情重演。從5月22日新增新高384例確診到今日零感染源新增,侯友宜坦言,過程真的很辛苦,這段時間如果有人講什麼都沒用,做出來最有用,因此自己的聲量跟防疫做得好不好沒關係,本來就是把事情做好最重要。最近新北疫苗剩餘量太多不斷被拿出比較,侯友宜對有心人士言論表示尊重,他說,老人家動作比較慢,不要給人家壓力,如果求穩、求好不求快是最好的策略,他就會照著做。對於防疫期間不間斷工作,侯友宜說:「沒有1個人有資格喊苦,民眾都比你還苦,你還叫什麼叫?」他認為,再苦再累都要做下去,畢竟民眾苦的人更多,這次甚至犧牲活動、經濟來配合,讓他感受到台灣人民的團結,即便過程很多不同聲音,他仍感謝大家配合。侯友宜透露,「平寧計畫」是造就這次零確診很大原因,特別是加速疫調與擴大篩檢,把快篩陽性當作確診,等待PCR結果出爐時疫調就能完成一半,未來2周仍要維持社區篩檢量能,把感染源切得更乾淨。「要記取血淋淋經驗避免憾事重演」,侯友宜說,疫情爆發期間面對許多市民離開,他指出這場戰爭沒有贏家,未來談論解封都要把疫情擺在前,沒能做好防疫的解封,毫無意義。
-
2021-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混打呼聲高!張上淳揭AZ疫苗混「莫德納、BNT」可行性
國內疫苗開打序位已向下開放至18歲以上族群,因施打族群龐大,疫苗種類不一,未來極可能有無法施打到同一廠牌的風險,混打可能性提高。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指出,未來會需要更多科學證據證實,並送交專家小組達共識,才會考慮實施該施打模式。因國內疫苗到貨數量不同,過去傳出「混打AZ、莫德納」呼聲高,加上國內團體洽購BNT疫苗簽約順利,未來是否有機會效法加拿大混打BNT疫苗。張上淳表示,混打建議有疫苗諮詢小組委員在內詳盡討論,目前國際資料已知「AZ+BNT」依序施打的免疫反應不錯,無重大不良反應,僅一般不良反應稍高。但他也表示,是否能由此推論「AZ+莫德納」,目前尚無相關資料。而有專家認為國內臨床試驗需要更多科學證據,用此作為重要參考,另外不同的mRNA疫苗是否能交互施打,如果有足夠科學證據認為可行,那就會考慮這樣的施打模式,強調混打需要專家小組達到共識,才有可能實行。至於泰國研究指出,接種第2劑科興疫苗時,保護力下降50%,對於國內是否也會出現打兩劑疫苗,但保護力下降。張上淳表示,打完兩劑後之後,其抗體或抵抗力變化需要更多資料。據先前報告過疫苗施打較早的國家,半年來數據看起來都還好,但因不同廠牌、不同國家,科興疫苗暫不清楚。他指出,國內目前施打AZ跟莫德納為主,目前民眾打完兩劑後,除了中和抗體,還有細胞性免疫力,半年抗體效價維持相當不錯。至於有無需要追加第三劑疫苗。張上淳表示,一部分是否有變種病毒,造成原來保護力會有下降情況,需要追加三劑加強保護,但也需要更多實證資料,看看是否打三劑對其他變種病毒有足夠保護力,目前在大廠或學術機構仍在研究討論中,還沒有完整答案。
-
2021-07-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COVID-19疫苗預約 18至49歲意願登記逾390萬人
COVID-19疫苗預約平台昨天起開放滿18歲以上民眾意願登記,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截至今天下午1時,18至49歲已逾390萬人填寫意願登記,超過55%願意打AZ疫苗。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預約平台意願登記實施對象13日起再擴大,第三輪疫苗接種意願登記已開放所有18歲以上一般民眾,民眾可登記至15日下午5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今天下午在記者會時表示,目前18至49歲已超過390萬名民眾填寫意願登記,其中單勾選AZ疫苗者,占整體登記意願2.09%、同時選擇AZ疫苗及莫德納疫苗者,則占整體登記意願53.6%,換句話說,願意施打AZ疫苗者超過55%。僅願意接種莫德納疫苗者則占44.3%。陳時中表示,前一批到貨的莫德納疫苗已經幾乎接種完畢,需要保留部分數量給已經接種1劑莫德納疫苗者施打第2劑,相信未來會以提供AZ疫苗接種為主。行政院政委唐鳳提供昨天下午1時單選AZ疫苗者多達130萬人,但同天下午5時數據卻變成僅有6萬多人,今天記者會中有媒體提問為何數字落差大,陳時中解釋,當時拿到數字有些問題,這次疫苗預約平台承辦單位是關貿網路公司,過去也有口罩購買系統經驗,已長期合作。
-
2021-07-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增10例疑似疫苗接種後死亡 9人75歲以上
我國新冠肺炎疫苗截至目前接種達408萬4061人次,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達17.02%。昨天新增83例接種後不良事件,其中49件為嚴重不良事件,包括10例接種後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死亡案例中,七例為疑似接種AZ疫苗後死亡、三例為疑似接種莫德納疫苗後死亡。莊人祥表示,新增 7 例AZ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案例,為三女四男,年齡介於79 歲至95歲,疫苗接種後2日至25日間死亡。另外,新增三例莫德納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案例,為一女二男,年齡介於73 歲至81歲,其中兩人為75歲以上長者,疫苗接種後 2 日至 8 日間死亡。目前累計402例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之不良事件,年齡自兩個月至101歲間,其中297人為75歲以上長者,占73.8%。扣除死亡個案,另有22例疑似AZ疫苗接種後出現嚴重不良事件,為12女10男,發病年齡介於40歲至93歲,接種疫苗後一日至49日間發生,包含疑似溶血性貧血與溶血性高膽紅素血症、血小板低下、血栓併血小板低下、急性心肌梗塞、肺栓塞、肺炎、接種後常見的全身不適等。17例疑似莫德納疫苗接種後出現嚴重不良事件,為12 女5男,發病年齡介於28至83歲,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10日間發生,包含疑似肺栓塞、嗜中性白血球缺乏症、關節病變、呼吸困難等。
-
2021-07-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外籍人士持2證件登記疫苗意願 今年卻遇新、舊證號卡關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開放18歲以上民眾登記預約疫苗意願,是否也同步開放在台灣的外籍人士也可以申請。發言人莊人祥指出,外籍人士只要有居留證跟健保卡就可以視為本國國人,若符合18歲以上,就可上網進行登記意願。若外籍人士不識中文,可委託朋友或區公所、鄰里長等地方政府協助單位,進行上網預約,即便填寫行動電話也不一定要填寫本人,也可以別人代填。副指揮官陳宗彥指出,目前在台外籍人士灣在今年剛好會遇到居留證有「新、舊」證號等問題,目前移民署已協助處理,民眾不管便利商店或網站,新、舊證號都可用。「唯一還沒處理好,是健保快譯通,已請寫程式的關貿公司跟健保署來協助,儘速完成。」強調之後不管新舊就可使用。對於三級警戒適度鬆綁,但不開放戲劇等團體演出。在民間廟口前演出歌仔戲、陣頭等的「廟口人」表示,生活快撐不下去,對於「酬神演出」是表演給神明看、無須一般觀眾,是否也能一併鬆綁。陳宗彥也回應,三級期間所有宗教活動暫停,不會有寺廟酬神辦理,例如歌仔戲、布袋戲、掌中戲等,過去很多地方型表演團體,是登記藝術表演團體,會跟文化部了解,因應疫情需要做滾動檢討,「目前認為三級期間宗教暫停為宜。」
-
2021-07-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機密文件外流觸法? 陳時中:會再聯繫法制單位
有資深媒體人在臉書粉專披露一份疑為高端疫苗的一二期臨床試驗局部報告,指出該疫苗不能防變種,也不能防重症,政府卻還是決定護航。對於高端文件流出是否觸法,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會聯繫相關法制單位。他也表示,審查資料等審查完畢後會公開,「大家想了解,這是屬於科學的一部分」。高端疫苗和聯亞生技分別在6月10日及27日公布第二期期中分析資料,並送交食藥署進行EUA審查。而我國審查標準為疫苗的中和抗體生成不能比AZ疫苗差,並以部桃200人施打AZ疫苗的血清作為對照。而外傳AZ疫苗結果已出爐,兩疫苗相比出現「一高一低」的情況。陳時中表示,等審查完畢會再跟大家公布。至於我國通常10月開始流感疫苗開打,是否會和新冠肺炎疫苗接種互相干擾。疾管署長周志浩表示,流感疫苗也預計在今年10月初開始接種,但接種對象主要是小孩,與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族群分開。而年長者在新冠肺炎疫苗接種也優先,屆時施打也適當分開,接種時也會做果善的分流規劃。陳時中表示,互相干擾低,小朋友則是計畫性施打,兩種疫苗會分開。
-
2021-07-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各縣市依鴻海台積電專案洽購疫苗? 陳時中:很困難
國內疫苗短缺同時又要力拚國人施打率,目前鴻海、台積電經中央授權已成功簽下BNT洽購文件,地方仍有四縣市要洽購疫苗的機會也備受關注,能否同步跟進台積電及鴻海專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目前要供貨期程很困難,但不排除有原廠願意,會願意協助相關洽購事宜。明日除日本政府贈送的97萬劑AZ疫苗,是否還有我國自購的55萬劑AZ疫苗與35萬劑莫德納疫苗也明下午抵台。陳時中指出,早上新聞報導幾批要進來,日本捐贈明天下午會到,其他好消息確定再跟大家確定。至於對於地方各縣市要遵循鴻海、台積電專案洽購疫苗。他表示,非常困難,目前有很多供貨期程,現在要供貨有困難,「但不排除有相關原廠願意供貨,我們也願意協助相關事情,目前可能因為我們這次買的量很大,看供需施打時程,會列入考慮。」
-
2021-07-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覆蓋沒人用疫苗劑次人口比? 陳時中回應了
新冠肺炎疫苗陸續到貨,我國也展開大規模接種計畫。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昨天疫苗接種約24萬劑,是近期打得較多的數量,各縣市利用不同創意和磨合練習,相信疫苗施打會越來越順暢。至於有媒體報導全世界沒人使用劑次人口比計算疫苗覆蓋量,陳時中則表示,包括美國CDC、紐約時報、日本讀賣新聞等都使用此計算方式,我國兩種都會呈現,以表達目前第一劑和第二劑的情況;目前第一劑疫苗涵蓋率為17.02%,劑次人口比為17.39%。至於蔡英文總統之前喊出七月底拚25%的接種率,究竟是用哪一個?陳時中坦言,「總統的意思是使用劑次人口比」,但指揮中心目標仍依照人口涵蓋率,不是說總統要求,是為了數字跟國際比較清楚。而昨天開放18歲以上民眾皆可上網登記疫苗接種意願,陳時中表示,這兩天已向上一輪登記符合第九、第十類,並願意接種AZ疫苗的113萬人發送簡訊,目前完成預約已有84萬9760人。下一輪開放的對象則會視這次預約情況,盡快往下的年齡開放,速度比較快。由於今天指揮中心宣布社區式福利機構可依防疫指引可逐步恢復提供服務,外界關心相關工作人員疫苗覆蓋狀況。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司司長祝健芳表示,相關工作人員全國覆蓋率已達94%,身障體系的人員已達85.7%,住宿型更高,由醫療團隊直接施打。
-
2021-07-14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影/85歲嬤打疫苗 後左腿靜脈栓塞險害命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系周邊血管科主任徐中和說,85歲李姓阿嬤有高血壓、肝膿瘍病史,今年六月中旬打完新冠肺炎疫苗後左腿腫脹,直到七月腹痛急診就醫發現左側髂靜脈以及股靜脈大範圍血栓,還好及時啟動溶栓小組,透過抽吸血栓機器將血栓全數移除,否則三到五成機率血栓跑到肺部,恐造成致命的肺動脈栓塞。血栓是否由疫苗引起?還要驗抗血小板第四抗體是否陽性才知相關性。徐中和說明,疫苗引發血栓的免疫性血小板過低症,是接種AstraZeneca(AZ)疫苗後發生的免疫併發症,一般在注射後5天到30天發生症狀,如有施打疫苗後發生下列不適情形應盡速就醫:1.持續性和嚴重頭痛,四肢無力,癲癇(顱內血管血栓)2.視力模糊(視網膜動靜脈血栓)3.呼吸急促或胸痛(肺栓塞或冠狀動脈栓塞)4.腹痛(門脈血栓)5.肢體腫脹,發紅,蒼白或發冷(周邊動靜脈血栓)6.皮膚出血瘀青徐中和說明,老婦人在急診發現膽結石合併膽囊發炎,以及左側髂靜脈以及股靜脈大範圍血栓, 由於老婦人血栓指數高達2118ng/mL(正常值小於500),因此在婦人接受膽結石手術後,再進行導管溶栓治療,血管攝影發現左側髂靜脈以及左股靜脈大範圍血栓,經過機械性靜脈血栓抽吸導管將血栓順利取出後,血管攝影發現左側髂靜脈以及左股靜脈血流通暢,之後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平安出院。徐中和指出,老婦人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左下肢腫脹,但卻未在第一時間就醫,之後還好有診斷出深層靜脈血栓,及時治療,其實一般來說,發生下肢深層靜脈血栓,若未能及時治療,那發生血栓往身體回流造成肺栓塞的機會就有3到5成,可能會有造成猝死的風險。徐中和說明,中國附醫在8年前設立的24小時運作的急性溶栓治療團隊,就有包含肺栓塞因應小組,到目前已經有使用超過500次的EKOS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治療經驗,是亞洲知名的EKOS溶栓中心,除此之外也有各種溶栓設備,全天候守護民眾的健康。
-
2021-07-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優先保留給學生 專家:未施打難以開學
輝瑞BNT疫苗是目前唯一可以供12歲以上青少年接種的新冠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於記者會宣布,BNT疫苗將優先保留給學生使用。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委員、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玉成今天說,學生沒施打難以開學,弱勢家庭資源有限,無法實地到學校上課,可以提前思考這項議題。台積電、永齡基金會已與代理商上海復星簽約購買德製BNT疫苗,BNT是目前唯一青少年可接種的疫苗廠牌。9月將迎來開學,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11日舉行臨時會議,由黃玉成以臨時動議,提出開放12歲以上青少年接種BNT疫苗議題。黃玉成今天說,國際上BNT在12歲以上已拿到適應症、緊急授權使用,至於12歲以下兒童接種正在臨床實驗,還沒看到結果,在ACIP會議上提出來請大家思考,而學生面臨上學問題,需考量弱勢家庭學習,有些孩子資源比較少、又無法實地到學校,少了團體生活也不是很好,沒有接種疫苗開學有困難。BNT到貨時間尚未明朗,黃玉成說,學生優先施打方面,在疫苗還沒進來前,就會開會討論,只能說有通過機率,現在就是拋出來想一想。至於青少年接種BNT可能產生的副作用,黃玉成說,以初步緊急授權追蹤狀況還好,與成人狀況相似;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長、台大兒童感染科醫師呂俊毅說,國外發現,有些青少年會產生心肌炎的狀況,但症狀大都輕微可以自行康復,疫苗原則上越多人打越好,若日後開放青少年接種,家長可以放心帶孩子去施打。
-
2021-07-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餐廳內用遙遙無期?學者:可參考香港「疫苗泡泡」方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雖公布「微解封」條件,產業風險分級及相對應的定期篩檢策略,卻始終付之闕如,導致各縣市政府大多選擇維持原有限制,經濟活動大受衝擊下,民怨漸深。台大公衛學者一致贊成台灣可有條件開放餐廳內用,建議參考香港在餐廳執行的「疫苗泡泡」方案。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指出,三級警戒前,台灣不同場所群聚事件感染人數前五名是長照機構、金融機構發生、醫院、電子廠、茶藝館,「餐廳方面感染頻率不是最高的。」根據國際研究,公衛學者范僑芯表示,傳播風險最高的三個活動是「午餐、生日派對、合唱團」,若考慮接觸時間和活動人數,聚集於室內不斷講電話的「客服中心」群聚感染風險也不低。因此國際上公認「學校停課」及「限制聚會小於10人」,是最能有效控制疫情的非藥物公衛防疫措施(NPI)。陳秀熙指出,今年5月第一波疫情主要在新北與雙北發生率達到10萬分之10到12,但到了6月中下旬以後,疫調顯示其他縣市的第二波疫情有些仍與第一波有關,但發生率已經低於10萬分之2,部分縣市甚至低於10萬分之1,顯示台灣已經靠三級警戒和快篩,有效阻斷隱形傳播鏈、控制疫情。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經過大流行的國家,都以檢測作為解封的參考重點,台灣解封過程也可以多思考這些策略。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陳立昇表示,香港餐廳沒有停止內用,但今年4月起公布「疫苗泡泡」方案。根據方案,疫苗開打前,若員工未定期檢測,顧客沒有實名制,每桌上限2人,全店上限20人,只能營業到晚上6點;如果員工每兩周檢測一次,顧客實名制,每桌上限4人,全店上線20人,開放時間可延長到晚上10點。疫苗開打後,如果員工打過一劑、顧客實名制,每桌上限6人,全店人數上限20人,可營業到晚上12點。如果員工打成兩劑疫苗14天後,顧客實名制且至少打過一劑疫苗(6到15歲或16歲以上因健康因素未接種疫苗者須出示三日內陰性證明),每桌上限可到8人,全店人數上限100人,可營業到凌晨2點。
-
2021-07-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逾3百萬人想打莫德納 圖表看疫苗數量「民眾得等到天荒地老」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3日無預警開放18歲以上民眾可進行新冠疫苗接種意登記,引起大家一陣瘋搶預約,不過勾選莫德納疫苗的人可得仔細看清楚及評估了,因為很有可能要等很久才輪得到施打。根據指揮中心13日傍晚發布的統計數字指出,截至7月13日17時,全國意願登記完成總人數已有485萬2553人,其中單獨登記AZ人數為6萬3310人,佔總登記人數1.30%。不過單獨勾選要打莫德納的卻有309萬8106人,佔總登記人數63.84%,高達六成,其中包含上一輪未施打到疫苗者、未接獲簡訊通知者。至於同時登記AZ及莫德納者為169萬1137人,佔總登記人數34.85%。截至13日為止,目前全台疫苗累計接種382萬1539 人次,其中AZ接種200萬5079人次,莫德納接種181萬6460 人次。目前看起來莫德納的接種人次急起直追AZ,光7月12日就有21萬8554人次接種,而AZ疫苗僅5044人次。超過六成民眾意願登記為莫德納,若依目前到貨的330.04萬劑計算,扣除已施打的181萬6640人次,再扣掉已配發至各縣市政府及部會專案的109萬4,466以及指揮中心最新政策要保留給醫護人員、機組員、孕婦的第2劑莫德納,就得再扣除12萬1000劑,若再加上7月15日預計到貨的35萬劑,最後僅剩61.8萬劑莫德納疫苗可以分配給第五輪。然而,第五輪預計在8月6日施打,可是光昨天(13日)單選莫德納的就有309萬人,如果扣掉剩餘的61.8萬劑,等於還欠缺247.2萬劑,除非8月9日前如同莊人祥所說的,「8月初還會再有一批莫德納抵台,但還不知道數量」,倘若屆時的到貨量夠百萬劑或許民眾還有機會打到莫德納,否則恐怕不知得等到何時。此外,另一點值得注意的還包括,目前的第二輪共有112萬4326人符合預約接種資格,指揮中心13日陸續以簡訊傳送通知民眾,接種時間為7月16日至22日,但目前僅41萬6669人完成預約,這幾天若有人改變心意不打AZ想等莫德納,如此一來民眾想要在第五輪順利打到莫德納更埋下了許多未知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