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疫苗
共找到
8724
筆 文章
-
-
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台涵蓋率破22% 新冠疫苗接種後死亡新增9件
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全台累計逾541萬人次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涵蓋率破22%。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昨天共88件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其中死亡九件,疑似嚴重過敏反應一件,其他疑似嚴重不良事件45件。莊人祥表示,昨新增五例接種AZ疫苗後發生死亡的不良事件,為一女四男,年齡為51歲至87歲,為接種疫苗後8日至18日間發生。接種莫德納疫苗後發生死亡不良事件則新增四例,為一女三男,年齡為71歲至82歲,為接種疫苗後6日至12日間發生。目前累計454例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不良事件,其中325人為75歲以上長者,超過七成。莊人祥表示,死亡個案目前已解剖104例,其中74例與慢性病相關,五例嗆噎窒息,兩例頸椎骨折,一例呼吸道阻塞,六例疑似肺炎,三例泌尿道感染,一例氣管內有管灌倒流液體,一例2個月大孩童為咽喉炎,一例胃穿孔併腹膜炎,一例上消化道出血,一例肋膜炎,一例疑膽道化膿性感染,一例腦室和腦幹出血,一例吸入性肺炎及心肺衰竭,一例腦實質舊出血併外傷性腦挫傷,一例化膿性肺炎,三例待釐清。而有第一線婦產科醫師表示,有婦女打第一劑疫苗後發現懷孕,若第二劑要求莫德納疫苗,是否可混打?陳時中表示,第一劑有嚴重副作用時,經過醫師商量,第二劑可改打其他品牌疫苗,若說懷孕前打AZ,之後要換疫苗,則要讓專家討論。另有民眾抱怨,自己是第十類接種對象,卻沒有收到簡訊,反而看到20到30歲的年輕人收到預約簡訊。莊人祥表示,可能該年輕人是第九類對象。陳時中則承諾會再了解一下系統,基本上若沒用第九類登錄,就不會在系統內。他說自己看了相關資料,有檢查出18歲以下預約者,但發簡訊時會剔除。而針對人在台灣有居留證,但沒健保身份的外籍人士,如何預約疫苗。副指揮官陳宗彥則說,會再研議一套方法協助。至於之前自費接種的民眾時間到要打第二劑,1922防疫專線卻回覆該民眾資料為全國預防接種系統,沒資料無法預約。對此,莊人祥表示,資料都有在系統裡,自費或公費對象第一劑和第二劑若間隔10周,都可到醫療院所預約,旅遊醫學門診都可預約。而原來的預約系統會和現在的預約系統,逐步努力架接起來,現行還有些漏掉,就先用人工方式進行。
-
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審查「閉門」被疑黑箱 陳時中:去識別化公開
指揮中心昨天宣布國產高端疫苗通過EUA,但不公布錄影與會議紀錄。外界指出,美國在審查輝瑞/BNT疫苗的EUA時,就有全程錄影,為何台灣沒有?陳時中表示,是否錄影,每國家制度各有不同,全部公開有好處、不公開也有好處。不公開會議,專家就可以暢所欲言、充分討論,公開顧忌就比較多,有利益糾葛的可能性;之後相關會議紀錄會以去識別化方式公開。陳時中表示,專家學者都不喜歡被獵巫,「他們都不希望被公開」。為讓專家們可以就專業進行個人質疑,討論能更順暢,因此選擇不公開。但之後相關會議紀錄會以去識別化方式公開。國內專家認為中和抗體不等於保護力,且我國只看原始株誘發的中和抗體,對變異株並無有效證明。陳時中表示,病毒株一直在變化,其他疫苗也不是都有確效。但這些疫苗是對重症防護率比沒打疫苗來得好,只要對重症保護力好,疫情控制相對會更安心。而外界質疑,高端是第一個用免疫橋接的方式拿到EUA,其他疫苗起碼有做到第三期臨床試驗。陳時中表示,沒有任何一國家,通過第三期臨床試驗後才給EUA,現在大家看到幾個大廠牌,都是完成二期試驗,進行三期試驗時提出期中報告,由專家審閱給予EUA。台灣等於是做二、三期連接計畫,且第二期試驗做的數目較大,能確保安全性沒問題,是國際可以公認的。至於高端通過EUA後,疫苗的定位究竟是作為大流行時的戰備使用還是給特定族群施打?陳時中表示,將尊重ACIP的專家討論結果。而現在國內疫情相對穩定,國外也有很多已完成第三期臨床試驗的疫苗,現在通過高端疫苗難道符合「EUA(緊急使用)」的定義?陳時中表示,全世界疫情起起伏伏,最近又再上升,無法預測大規模疫情什麼時候會來。因此各方面準備都要做好,疫苗部分有些人覺得夠、有些人覺得不夠,國家做整體規畫,購買的疫苗希望如期到來,空缺時必然有緊急使用必要。
-
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民樂透?18歲妹收到疫苗接種通知 姊直呼社會不公
全國886萬5539人完成第三輪公費疫苗意願登記,今將針對第六、八、九、十類以及1973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民眾,約170萬人會陸續收到簡訊,有民眾指出,自己不屬於前十類,也未滿48歲,卻收到簡訊;也有人說,自己18歲妹妹收到簡訊,身為姊姊的她卻沒收到,直喊「社會不公啊」。指揮中心表示,會再了解相關情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完成第三輪預約的886萬5539人,其中有約495萬人有意願接種AZ疫苗,該系統平台自7月20日上午10時起,將針對第六、八、九、十類及48歲以上民眾發送簡訊,預約接種期程至7月22日中午12時截止,施打期間為7月23日至7月29日。一名35歲的陳姓男子表示,自己不屬於前十類,年齡也未滿48歲,本身也沒有隱疾,今天卻收到簡訊通知,懷疑是否因自己的父母為第一、二類對象,先前造冊漏掉他,所以現在才被通知到,但也認為會收到簡訊跟自己只勾選AZ疫苗有關,「全民樂透,自己中獎了」。另一位女子指出,自己18歲的妹妹今天也收到簡訊,身為姊姊的她卻沒收到,「我小妹收到可以預約打疫苗的通知,但她一個月根本出門不到三次吧,社會不公啊」;另也有人說,自己住在台北沒收到簡訊,但身邊幾個住新北、基隆或台中40歲以下的友人已收到。
-
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無疫苗年輕人有剝奪感 陳時中:確診年齡降是防疫重點
公費疫苗意願登記開放至18歲以上,但通知可預約接種的簡訊發放是「長幼有序」,18歲以下青少年也尚無疫苗可打,對年輕世代造成「相對剝奪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世界通用的策略都是先保護染疫後易產生高風險者,對年輕人的不公平,會儘速想方設法,把年齡往下移動,畢竟近來疫情以家庭群聚為主,年齡有下降趨勢。陳時中表示,今早的全國防疫會議中已說明,本土案例以雙北較多,各縣市只有零星感染源,但這兩周發生群聚事件,家庭群聚為主,病例年齡有下降趨勢。中央已請各地政府現階段防治重點,要納入青年族群、加強留意傳播風險,也要持續強化醫療體系準備,以因應未來變異株疫情可能的變化。另有關有中醫師在網路公開疫苗接種後死亡相關資訊,資訊內容有錯誤,卻揭露出相關人員之全名與居住地區,引起死者親友不滿與輿論爭議。陳時中呼籲,散佈個資不可取,再重要的訊息也不能暴露個資,會建議地方政府請警察單位調查。
-
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藍申告高端黑箱 陳時中:基本權益但讓人心灰意冷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突襲式」通過國產高端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EUA)專家審查會議,可專案製造,引起熱議;國民黨痛批黑箱作業,赴北檢按鈴申告失職官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申告是基本的公民權益,相信法院是公正單位,「但這個行為只是讓從事的人心灰意冷」。陳時中強調,審查會議中專家投票的票數「沒有相同」,且高端是有條件通過,條件是藥商須每月提供安全性監測報告,並於核准後一年內檢送國內外執行疫苗保護效益(effectiveness)報告。但一年內檢送的報告是否是要求高端完成三期試驗?陳時中表示,這等於是後市場監測資料,除了繳交安全性資料,政府也會主動監測,任何情況不對,EUA就會停止或取消,需要連續一年完整監測才可以。而對於其他國際疫苗,陳時中表示,沒有任何一國家,通過第三期臨床試驗後才給EUA,現在大家看到幾個大廠牌,都是完成二期試驗,進行三期試驗時提出期中報告,由專家審閱給予EUA。台灣等於是做二、三期連接計畫,且第二期試驗做的數目較大,能確保安全性沒問題,是國際可以公認的。至於疫苗確效,和AZ疫苗做不劣性比較,有幾個國家也在進行類似試驗,只是還沒有通過的案例。
-
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颱風來襲 陳時中:若影響疫苗接種併入下期
新冠肺炎疫苗預約平台第三輪意願登記到昨天中午結單,並從今天起開放48歲以上(1973年12月31日前出生者),以及符合第6、8、9、10類對象預約,共約170萬人會陸續收到簡訊通知接種。但因為這周颱風烟花恐來襲,若宣佈放颱風假,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依停班停課標準,若影響到預約民眾權益,將併入下一期預約。查帕卡颱風已轉中颱,烟花颱風則預計下半天轉為中颱、最快明天清晨發布海上颱風警報,此外不排除有其他熱帶擾動形成。中央氣象局示警,烟花颱風對台灣造成影響,以周四到周六最接近,其中周五、周六中部以北、東北部、甚至南部都要防豪雨。對此,陳時中表示,颱風來襲施打疫苗可能受到妨礙,將依停課停班標準,該停就停。影響到預約民眾的權益,將併入下一期平台,在下一梯次保留給民眾,希望收到簡訊後趕快來預約,「當然希望颱風不要來」。至於昨天施打疫苗情況,共有19萬多人接種,接種AZ者共16萬多人,接種第二劑者約 6千多人,接種莫德納疫苗者約共2萬5千多人,第二劑莫德納疫苗接種者約3千多人,總體人口涵蓋率22.48%、劑次人口比為23.08%,另外,至今發出簡訊152萬9148人,完成預約75萬2610人,約占50%。早上有些微當機的情況,一方面人多,另一方面也因應六縣市接種點有些改變,因此修改系統。陳時中也提醒,6月9日至7月9日第一至第三類對象已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者,已經開放接種第二劑,莫德納數量有限,請大家儘速接種。
-
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專家:EUA風險政府要負責 可考慮加簽同意書和提高救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高端疫苗通過緊急授權使用(EUA),最快八月加入公費接種,是全世界第一個尚未開始做第三期臨床試驗就通過EUA的新冠疫苗。但指揮中心雖公布的相關資訊相當有限,未公開關鍵會議紀錄、亦拒絕會中不同意之專家意見,社會大眾對於使用國產疫苗仍感疑慮。對此,臨床試驗與受試者保護專家表示,科學發表需經過同儕檢視,如果現在不敢給人看、不敢面對批評,只能等以後用「事實」來檢視。未來接種國產疫苗是否需額外簽同意書、提高相關救濟條件,也要看政府是否敢於面對現實。受試者保護協會常務理事、北榮感染科兼任主治醫師郭英調表示,作為科學人員,沒有看到資料的情況下,無法批評通過EUA的決議是對或不對,只能說,像是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如果做成這類重大決議,是會上網實況轉播給所有人看的,畢竟「越公開透明、越能取得公信力。」郭英調表示,科學發表要接受同儕檢視、接受公評,「批評不倒的才是真理」,如果不敢給人看、不敢接受批評,那就只能透過事實去檢視,以後幾百萬人接種就知道了,「既然要黑箱作業,結果就是這樣。」郭英調舉例說,中國研發的新冠疫苗被批評效果差,但在未進口國外疫苗、僅打中國製疫苗的情況下,中國已經不需要實施封城等嚴格防疫措施。即便中國有資訊封鎖等問題,如果疫苗完全沒效,可能也達不到這樣。指揮中心通過苗EUA之後,將由疾管署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討論是否將高端疫納入接種計畫。若納入接種,缺乏三期試驗的國產疫苗接種前是否應簽署額外的同意書?接種後的預防接種受害救濟條件是否應更優?「EUA的所有風險就是要政府要負責,」郭英調表示,像是額外的同意書和救濟,也要看政府EUA有沒有這些相關規定。現行藥害救濟一條命只有兩百萬,本來就太低,有檢討空間。簽署同意書是為了告知風險、讓人三思,確認了解並且簽名表示已瞭解;一定會有人閱讀同意書之後退縮,這也要看政府是否敢於面對現實。
-
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疫苗不足 偏鄉教師改列第二批注射
彰化縣立高中和國中小學本周(19日)起注射新冠疫苗,因疫苗數量有限,西南角部份學校教師列為第二梯次,教師都能共體時艱,願意配合注射順序,希望中央把第二梯次疫苗本周撥給彰化縣,本月底之前縣立學校教職員都完成接種。彰化縣立學校教職員約1萬2000人,因新冠疫苗數量不足,本周7384名國小教職員注射疫苗,西南角例如溪州鄉、竹塘鄉、二林鎮等鄉鎮部分學校教職員無法排入第一梯次,教師團體了解基層聲音,發現教師都能體諒現況,如果周一到周三無空注射,第一梯次教職員可在周四補注射。彰化縣教師工會今天表示,排序第七類的教師等半天,眼看疫苗預約系統上架和運作,排序第九、十類都被通知注射,暑假已過半個月,教師頗焦急,本周總算開打疫苗,中央承諾8月中旬一定能打完,教師都發揮極高的配合度,耐心等待,對於沒排入第一梯次並無二話。彰化縣教師工會說,縣政府對於注射日期、地點等安排都很妥當,因我國疫苗不足,目前沒明確公告第二梯次疫苗注射起迄日期,列為第二梯次的國中教職員和少數國小教職員都希望下周星期一到三能注射,全縣教職員本月底之前都完成接種,在開學前產生保護力。
-
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開學前至少接種一劑疫苗 基層師批:自我催眠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宣布,若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開會後將採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卻引來師生抨擊執行面有困難。有基層教師指出,若想復課,必須要做到兩件事,一是群體免疫,二是若無法群體免疫,也要避免校園群聚,但校園連防疫物資都買不齊,經費「九牛一毛」,就連疫苗都只打了第一劑,保護力相當有限,政府單位必須要趕緊盤點,為九月復課做準備。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今早召開「復課,準備好了嗎?」線上記者會,國政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高永光指出,12歲以上有疫苗可打,但疫苗還不知道在哪,如果小學生沒辦法復課,家裡一定要有人照顧,教育部對外說九月要復課,但準備好了沒?至今仍是未知數。中華民國學校衛生護理學會秘書長吳秀梅表示,若想復課,必須要做到兩件事,一是群體免疫,二是若無法群體免疫,也要避免校園群聚。她也以先前文化大學、東吳大學住宿生染疫為例,現在大專院校員工還沒辦法打疫苗,大學生也沒得打,若一棟上百人的宿舍有人染疫,一旦一個人確診,就麻煩了。也有人提出開學後每三天「快篩」一次的看法,但高永光質疑「預算哪裡來?」,立委李德維則表示,會再提醒教育部提早因應準備,若九月多大學開學,提早通知學校,尤其是有住宿生的學校。除了防疫設備,外界也關心學生心理狀態。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理事長羅惠群表示,近幾個月民眾憂鬱焦慮狀況提升,家暴通報量也增加,師生壓力都很大,若九月順利復課,絕對會有許多因應防疫的不便措施,師生從線上到實體課,也需要時間調適,學校輔諮中心資源也需要準備好。教育部曾承諾,會在開學前兩周讓高中以下教職員施打第一劑疫苗,但台灣教育人員產業工會理事長楊益風質疑,「很多人都在自我催眠」。楊益風表示,西歐國家開放前要施打兩劑,若是遇到delta病毒,不管是哪一種疫苗打了兩劑,有打跟沒打的罹病結果都相同,況且老師現在才準備施打第一劑,能不能在開學前打二劑都還是個問題,「國家似乎要把老師當成大型實驗品」,且有五成國家全面開放後,不到兩個月又全面封鎖。楊益風也提到,目前沒看到有縣市的防疫設備都已經準備到位,就連最便宜的用餐隔板,經全國各地調查,沒有學校說準備好了,多數地方政府仍要求學校自行準備,經費卻是「九牛一毛」,呼籲相關單位應儘速盤點。
-
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保護力終生有效?教授揭研究到底說了什麼
過去兩天,有三位讀者來詢問一篇前天(2021-7-17)發表在自由時報的文章:研究曝「AZ保護力終生有效」 接種後如形成「殺手訓練營」。這篇文章所說的研究是2021-7-15發表的Adenovirus vector vaccination reprograms pulmonary fibroblastic niches to support protective inflating memory CD8+ T cells(腺病毒載體疫苗接種重編程肺成纖維細胞壁龕以支持保護性膨脹記憶 CD8+ T 細胞),而它的結論是:整體而言,這些數據定義了一個關鍵的成纖維細胞生態位,支持在臨床上重要的疫苗平台中運行的強大保護性免疫。從這個標題和結論就可看出,這是一項非常專業、艱深難懂的研究。但儘管如此,一般民眾應該還是可以看出,它們完全沒有提到AZ疫苗,也沒有說出「終生有效」 。那,媒體所說的「AZ保護力終生有效」,到底是怎麼回事?請看我逐段分析自由時報那篇文章。第一段:有科學家研究發現,AZ疫苗的保護力可能終生有效,因為它除了可產生病毒抗體外,該疫苗還會在體內創建「訓練營」,用於搜索和摧毀細胞毒性T細胞,甚至可以殺死入侵人體的變種病毒。分析:但這項研究並沒有測試AZ疫苗,而只是測試腺病毒載體(帶有便於偵測的抗原標記)。它也沒有做人體試驗,而只是做了組織和小鼠的試驗。這些試驗顯示,用腺病毒技術所做出來的疫苗有潛力可以提供長期保護力。但是,請注意,「用於搜索和摧毀細胞毒性T細胞」是大錯特錯。正確的說法是「支持細胞毒性T細胞」。還有,「可以殺死入侵人體的變種病毒」也是大錯特錯,因為細胞毒性T細胞只會殺細胞,不會殺病毒。(註:細胞毒性T細胞的英文是Cytotoxic T-cells,也就是論文標題裡的CD8+ T 細胞。這種細胞會殺死被病毒入侵的細胞,從而導致病毒無法繁殖)第二段:最近在《自然》期刊上發布一篇論文指出,人體在接種AZ疫苗後,除會被刺激產生能對抗武肺病毒的抗體,疫苗中的腺病毒(adenovirus)也會轉化成纖維細胞網狀細胞(FRC),進而形成一個「殺手訓練營」,訓練細胞毒性T細胞(cytotocxic T cell)殺死未來侵入人體的變種病毒。分析:這段文章除了犯了上面所說的那些錯誤之外,又多犯了一個錯誤。疫苗中的腺病毒是沒有任何可能會轉化成纖維細胞網狀細胞。正確的說法是「疫苗中的腺病毒會存在於纖維細胞網狀細胞裡面」。第三段:報導指出,這代表接種AZ疫苗後,即使原本的抗體消失,但人體還是可以持續製造抗體,且保護力可能長達一輩子。瑞士研究人員路德維格(Burkhard Ludewig)表示,這些來自「殺手訓練營」的T細胞似乎具有非常高的適應能力,能長期與人類共同進化。分析:「但人體還是可以持續製造抗體,且保護力可能長達一輩子」又是大錯特錯。這項研究所發現的是,用腺病毒技術所做出來的疫苗具有可以「長期支持細胞毒性T細胞」的潛力,但它卻完全沒有做任何抗體的測試,也沒有說「人體還是可以持續製造抗體」。還有,Burkhard Ludewig從未說過「這些來自『殺手訓練營』的T細胞似乎具有非常高的適應能力,能長期與人類共同進化」。他跟媒體說的是「腺病毒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與人類共同進化,並在此過程中對人類免疫系統學到很多」。第四段:近日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在臉書形容AZ疫苗副作用是「倒吃甘蔗、苦盡甘來」,莫德納則像是「魔鬼圈套」,套住你就被控制,呼籲大家打AZ疫苗。分析:這段話是否跟這項研究有關,讀者應可自行判斷。至於「莫德納則像是『魔鬼圈套』」,我認為不應當出自衛生官員之口。總之,這項研究所發現的是,用腺病毒技術所做出來的疫苗具有可以「長期支持細胞毒性T細胞」的潛力,但是把它說成「研究曝『AZ保護力終生有效』」,則是媒體為了吸引眼球而慣用的誇大伎倆。其實,光是誇大也還好,畢竟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但是整篇報導錯誤百出,則是不可原諒。原文:AZ保護力終生有效,真的嗎?
-
2021-07-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微解封新制…拍婚紗可露臉 酬神有條件開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微解封」,昨又公布多項新制,從今天起,恢復移工調派工作場所,限同一雇主轉換,且前三日必須安排PCR檢驗;新人拍婚紗照時,可不戴口罩、親密舉動;全國已有十一處宗教場所提出「信眾入內參拜」申請,寺廟廣場有條件開放酬神。許多民眾搞不清楚新人拍攝婚紗照規範,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人拍照時,可有親密舉動,這沒關係,若是婚禮預演示範,則需根據「劇組拍攝」規定進行。目前仍禁止大型婚禮宴客,但可舉辦十人以下小型儀式。在宗教祭祀方面,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全台已有十一間宗教場所完成申請,獲得許可,即日起有條件開放宗教酬神戲,包含布袋戲、歌仔戲和露天電影等,可在寺廟的室外廣場演出,但不得開放觀眾,表演團隊需全程戴口罩,若能附上七日前篩檢陰性證明,則可脫口罩表演。在機組人員入境防疫上,指揮中心則管控更嚴,自廿一日起,往來高風險七國家的機組人員返台後,需進行十四天居家檢疫,期滿再接受PCR採檢;其他航線入境機組員,如已完成接種兩劑疫苗,且滿兩周以上,已有抗體陽性者,調整為七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但第零天、第七天均需PCR檢驗。疫情三級警戒到七月廿六日,目前中央未明確公布之後解封程度,台中市長盧秀燕昨宣布第一波優先讓長照、教育、社福、身心障礙系統四大系統鬆綁。新北市前天宣布公有場館開放室內,昨天市長侯友宜昨再表示漫畫及光碟出租店採預約制,但不得進入營業場所。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解封應是「每天放一點」慢慢觀察,但強調不管如何,聚餐一定擺最後。
-
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通過緊急使用授權 高端拚取得常規藥證
衛福部在股市收盤後宣布高端疫苗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高端表示,拿到封條後就會根據指揮中心指示開始交貨。高端表示,與指揮中心簽訂的合約中有交貨期程跟數量,在EUA核可通過並拿到封條後,就會進入疫苗封緘作業,並根據指揮中心的指示開始交貨。接下來將同步與其他對此疫苗有興趣的國家展開協商,部分國家有機會直接認可台灣的EUA,並以取得常規藥證及國際認證為目標。高端也說,在歐盟的三期臨床試驗已開始提供歐盟法規單位疫苗的書面資料,有機會優先排入專家諮詢會議,在專家諮詢會議結束後就會提出申請,今年內一定會啟動。在取得EUA後,高端預估八月就會有少量疫苗供應給國內施打。高端日前也表示,今年底前產量應可達一千萬劑,明年更規劃擴增至上億劑。由於高端取得EUA的消息在收盤後,股價仍未反映利多,但同為疫苗概念股的聯亞藥是在興櫃掛牌,交易時間至下午三點,也不受漲跌幅百分之十的限制,因此在下午兩點高端消息一出後,聯亞藥股價就由大跌約廿元拉至大漲逾廿元,是昨天唯一受惠的疫苗股。
-
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數據比AZ漂亮? 陳培哲、何美鄉:意義不大
高端疫苗通過衛福部食藥署「緊急使用授權」(EUA),食藥署公布該疫苗和AZ疫苗中和抗體的比較數據為三.四倍,數據漂亮。中研院院士陳培哲則說,「這是沒有用的數字,不具有任何參考價值,連看都不想看。」因為抗體效價並不等於實際施打的保護力,效價數據很高,並不代表具有可靠的保護力。食藥署六月十日公布EUA審查標準,國產疫苗須和AZ疫苗進行中和抗體的「不劣性」比較試驗。昨天食藥署雖未公布AZ疫苗的中和抗體結果,但高端疫苗組與AZ疫苗組原型株活病毒GMTR的百分之九十五信賴區間下限為三.四倍,遠大於標準要求○.六七倍。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表示,當初訂出這個標準,就是至少百分之九十五的國產疫苗受試者抗體,須達到注射AZ疫苗者的三分之二水準,昨天公布的數據則至少百分之九十五施打高端疫苗者抗體濃度達到AZ疫苗這一組的三倍。長庚大學新興病毒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以標準單位計算莫德納疫苗的中和抗體約一千三百,AZ疫苗則因接種國家地區不同,數據也有所不同,但長庚實驗結果約一百三十,而高端第一期數據為四百,與這食藥署昨天公布的三數相差無幾。中研院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認為,高端疫苗和AZ疫苗中和抗體的比較數據為三.四倍,僅代表高端通過食藥署自行制訂的特有標準,高端可以開始專案製造疫苗,至於科學上,則意義不大。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話說得更重,他說,此數據毫無意義。對於高端通過EUA,陳培哲重申,「政府的決定,還是要看台灣人民是否同意而且接受。」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在臉書貼文說,「高端EUA過了,意料之中。」沒有公布AZ的中和抗體濃度,不過若是AZ的三點四倍,這不差呀,只是回頭推算聯亞,好像有點危險呀。
-
2021-07-20 養生.聰明飲食
地瓜vs.白飯,誰營養、誰熱量高?營養成分PK:別誤會地瓜的吃法了
【地瓜PK米飯】吃地瓜比吃米飯更健康嗎?幾天朋友拿了幾個她自己烤的地瓜要送我,因為剛吃完午餐,所以我婉拒了朋友的好意,但她還是將地瓜推給我並跟我說「吃地瓜不會胖的。」…..因此讓Stella萌生了和大家聊聊地瓜和米飯PK的話題,今天先來PK一下烤地瓜和白米飯。ROUND 1-個人賽營養比較~地瓜勝、米飯輸 在食物分類上,地瓜和米飯均屬於「全榖雜糧類」,這類食物主要提供的營養素是「碳水化合物(俗稱醣類)」,含少量蛋白質、脂肪含量極微。「全榖雜糧類」的成員為植物,營養素含量高低視植物品種,和食用時的加工程度而定。由於加工過程會導致營養的流失,故「原形」食物一般會比「精製」食物營養含量高,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會被教育要多吃全榖、雜糧與根莖類食物,少吃白米和白麵粉製成的食物的緣故。烤地瓜和白米飯,都是屬於全榖雜糧類,但其中的營養大不同。上圖是烤地瓜和白米飯PK的結果,屬於原形食物的地瓜在大部分營養素的比較上的確都高於精製的白米(白米已除去米的胚芽和糠層),故吃地瓜的確比吃米飯營養(詳細內容可參考圖二)。烤地瓜和白米飯的營養成分一覽表。ROUND 2-團體賽吃米飯的飲食型態會優於吃地瓜的飲食習慣儘管地瓜本身營養比白米飯好,但考量實際的攝取習慣時我們會發現到地瓜往往是單吃,米飯則多半會搭配其他食物,如肉類和蔬菜一起食用。所以當從「一餐」的角度來看的話,吃米飯的飲食型態在營養均衡度上會優於純吃地瓜的飲食習慣。舉例,在台灣常見的地瓜吃法為直接吃(如烤地瓜、蒸地瓜)、和米一起煮(如地瓜飯、地瓜粥),或進一步加工製成點心零食或小吃,如地瓜乾、甘梅(炸)地瓜、地瓜球、地瓜圓、蜜地瓜、拔絲地瓜等。米飯的主要的吃法為家裡吃、自助餐、餐盒/便當,或炒飯、燴飯等。讓「吃飯」這種飲食型態整體所獲得的營養及餐食的均衡度,反而優於單吃地瓜食物的飲食習慣。ROUND 3-補充賽愛吃地瓜者要留意熱量或油、糖的攝取雖然地瓜本身營養不錯,但一條200公克的烤地瓜熱量和一碗白飯差不多,另外,以地瓜為主所做的點心零食,如地瓜乾、炸地瓜、地瓜球、地瓜圓等往往伴隨大量的油脂和糖,所以愛吃地瓜類食物的人須留意熱量和油、糖的攝取。總結來說,地瓜和米飯同屬於富含澱粉的食物,所以吃地瓜時最好採「取代性吃法」,也就是用地瓜來取代原本要吃的米飯。如果是作為餐間點心來吃時,宜以「原形」為主,並控制好地瓜的攝取量。至於地瓜乾、炸地瓜或地瓜球等以地瓜為主的點心零食,則建議把它視為垃圾食物少吃為宜。作者簡介_Stella從事營養工作20年以上,曾任減肥中心、診所、美商公司及健康學習中心營養師,專精飲食營養、保健營養、減重等領域。 證照:中華民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考合格營養師;台北營養師公會會員。專長:減重/疾病/懷孕等營養諮詢、保健營養品諮詢、文章撰寫、訓練教材編寫、演講授課。 著作:《減肥新發現:不用算卡路里的減肥法》、《黃金比例好身材:營養師的纖體處方》、《抗病養生高免疫蛋》。 部落格:營養師Stella的減肥&營養部落格 延伸閱讀: 莫德納、BNT副作用比較》頭痛、發燒、噁心...兩種「mRNA疫苗」,誰副作用比較多!醫師一圖全解析 在喪禮會場,為什麼小男孩寧可被罵,也要抬腳踢去世的爺爺?
-
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球難擋Delta病毒 該打第三劑疫苗嗎?專家說再等等
美國頂尖科學家指出,儘管Delta變種病毒在全球蔓延,但大多數完整接種新冠疫苗的美國民眾,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內都不太需要追加第三劑疫苗。美國藥廠輝瑞(Pfizer)最近鼓吹施打加強劑,計劃夏季向美國監管機關提出申請,尋求第三劑緊急使用授權,但歐美疫苗專家和衛生官員都表示,現有疫苗預防重症的效力仍然很高,包括所有已知變種病毒在內。科羅拉多大學兒科傳染病專家SeanO’Leary指出:「目前似乎沒有理由要打加強劑,外界有理由懷疑輝瑞的動機,因為輝瑞推廣這一概念(指施打第三劑疫苗),符合他們的經濟利益。這不是說他們錯了,但我們需要遵循科學。」專家表示,要決定是否及何時需要施打加強劑,衛生官員得回答三個關鍵問題:1、隨著時間推移,接種疫苗而產生的免疫反應狀況如何?2、是否有新變種病毒可以躲過疫苗?3、臨床試驗結果呈高度有效性的新冠疫苗,在現實世界中表現如何?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內,公衛當局將取得首批接種輝瑞與莫德納(Moderna)疫苗民眾的最新數據,這將提供一些人體免疫系統在接種後長期變化的線索,以釐清疫苗效力持久性等關鍵問題。無論對抗哪種新冠病毒,人體對疫苗的免疫反應都會隨時間減弱。目前初期數據顯示,輝瑞與莫德納研發的mRNA疫苗,至少在六個月內都有保護力。
-
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EUA數據漂亮 陳培哲:這是沒用數據 連看都不想看
食藥署通過高端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並提出「在高端疫苗組AZ疫苗組原型株活病毒」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比值的95%信賴區間下限為3.4倍,大於標準要求0.67倍。」,數據漂亮,但中研院院士陳培哲卻說,「這是沒有用的數字,不具有任何參考價值,他連看都不想看。」,放眼全球,也只有台灣這樣做,可說是另類的台灣第一。陳培哲說,之前總統蔡英文不是對外宣示,國產疫苗如欲取得EUA,一定要以國際標準為主,結果食藥署卻弄出一套台灣特有的審查制度,「政府根本是說一套,做一套。」陳培哲話說得直接,「在科學上,這項研究數據一點價值都沒有。」,因為抗體校價並不等於實際施打的保護力,校價數據很高,並不代表具有可靠的保護力。至於指揮中心為何拒絕全程錄影、直播,陳培哲說,這凸顯出台灣在科學上的保守及集權,在歐美國家中,只要是攸關民眾的重要會議,勢必全程轉播,甚至開放媒體採訪,這是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重要指標治標,反觀台灣卻連錄影都做不到。陳培哲表示,這次會議以壓倒性比數讓高端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一點都不意外,因為所有委員都是食藥署找的,如何證實委員具有代表性,況且食藥署怎可能找人來砸自己的腳。陳培哲說,政府應該建議重要會議委員的遴選制度,且具有法源依據,而不讓食藥署想找誰來開會,就找誰來,都找自己人、或是意見一致的學者,壓倒性的比數一點都不令人覺得意外。
-
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還在猶豫要不要打疫苗?專家告訴你「不打」影響有多大
台灣三級警戒延長,雖然鬆綁部分規定,但仍是屬於三級警戒範圍。看似確診數持續下降,但雙北地區仍有群聚事件及家戶感染傳出,除了持續落實個人防護之外,施打疫苗也是另一重點。英國首相強生宣布要與病毒共存,預計7月19日解除封城及口罩禁令,雖然讓專家嘩然,但在八成國人均有施打第一劑疫苗的情況下,希望盡快恢復正常生活。然而台灣目前覆蓋率約一成,各地也傳出緩打潮、拒打潮,新冠疫苗真的有這麼可怕?要盡快恢復正常生活 施打疫苗達到群體免疫為關鍵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長呂俊毅表示,若要盡快恢復生活,盡快施打疫苗達到群體免疫為關鍵。對於疫苗對變種病毒株的防護疑慮,他說:「目前台灣流行的主要是alpha(英國)株,AZ疫苗與莫德納疫苗都對alpha(英國)株保有正常的保護效果,兩種疫苗對於重症的預防效果都很好,相信新冠疫苗的保護力能有效控制國內新冠疫情。」孕婦、哺乳媽媽都可打疫苗 未含有活性新冠病毒對於懷孕或哺乳婦女是否可以打新冠肺炎疫苗,呂俊毅醫師說,孕婦是重症的高風險群,一旦重症對母體胎兒都是嚴重的威脅。依目前的資料研判,新冠疫苗對孕婦及胎兒看起來沒有不良影響。而哺乳媽媽施打疫苗是沒有問題的,疫苗都沒有含有活性新冠病毒,疫苗成分也不會跑到母奶中,對媽媽及孩子都不會有不良影響。打完疫苗可能確診但為輕症 仍有傳播病毒疑慮應戴口罩但不代表打了疫苗就不會確診。呂俊毅醫師表示,根據臨床試驗結果AZ疫苗的保護力大約是7到8成,莫德納疫苗大約是9成,也就是說,兩種疫苗都不能百分之百避免新冠病毒的感染。但是國外的研究也顯示,兩種疫苗對於重症的預防效果都很好,也就是說只要打了疫苗,即使得到新冠病毒感染,也極少會變成重症。雖然有研究顯示可以降低新冠病毒的散播,但仍有傳染給別人的疑慮,接種完疫苗仍要進行個人防疫措施。血栓發生率為十萬分之一 AZ疫苗被視為安全有效在今年3月左右,部分國家發現打完AZ疫苗,有人會出現血栓與血小板低下的副作用,曾經停用或限制AZ疫苗的使用者年齡。後來研究發現,血栓及血小板低下的發生率約每10萬人會有1位,相對於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非常的低,打疫苗利大於弊,所以大部分國家都再度開放使用AZ疫苗,仍被視為安全有效的疫苗。慢性病患更需疫苗保護 若感染恐為重症除了對新冠疫苗嚴重過敏者不適合施打以外,患有各種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臟病、慢性肺臟疾病、腎臟病含洗腎等對象,不但可以打新冠疫苗,更需要疫苗來保護,呂俊毅醫師強調,這些族群萬一感染,症狀通常都比較嚴重。目前的疫苗對beta(南非)株與delta(印度)株的保護力較差一點,但是仍有一定的保護力。全球有很多專家在監測病毒的演化,一旦發現有現有的疫苗無法保護的變異株,可能需要考慮研發新一代的新冠疫苗。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提醒,新冠病毒疫情是全球性的,各國都需要打疫苗,新冠疫苗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台灣獲得的疫苗數量有限,民眾無需特別挑廠牌施打,全民落實接種疫苗才能提高群體免疫、跟上全球解封腳步。(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食品、包裝會附著新冠病毒嗎? 美國CDC揭「COVID-19感染途徑」 ·新冠疫苗副作用愈強,免疫效果愈高? 台大醫揭「接種前後必做1事」
-
2021-07-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增104件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 24死AZ、莫德納各半
指揮中心今天公布,7月16日至7月18日計3天,共新增104件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其中24件死亡,疑似嚴重不良事件45件,與非嚴重不良的35件。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死亡事件中,12例是疑似接種AZ後發生,另12例是疑接種莫德納後發生死亡。莊人祥說,疑接種AZ後死亡有9女3男,年紀在52歲至92歲之間,有8人75以上,是接種後1天到29天之間發生;另外12例是莫德納,年齡介於65至91歲為5女7男,有7人75歲以上,是接種後當日到14天之內發生。
-
2021-07-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審查會議未錄影 陳時中:尊重專家表意權
高端疫苗完成EUA審查,通過衛福部食藥署核准可專案製造。而對於審查專家會議是否有錄影,食藥署長吳秀梅表示,該會議為了借重專家專業,讓大家在會中可充分表達意見,並未全程錄影。本次審查會議的與會專家共有21人,除主席不參與投票外,18人同意,一人補件再議,一人不同意。但對於其中一位專家不同意的理由,吳秀梅表示,專家不需要寫理由,只要勾選「同意、不同意」,但整個開會過程中大家都充分交換意見。而高端疫苗自公布第二期期中分析結果以來,風波不斷。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社會對於專家審查都有很多爭議,有人認為要全程公開,但也有人認為要尊重專家的表意權, 沒有誰好誰壞,「公開也不能保證有背後交易」,但錄影會妨害表意權,可能產生不正確的結果,反而是另一種不好的情況。另外,200為國人接種AZ疫苗的中和抗體結果,由於兩家廠商都用同一套資料比對,為公平起見,將等兩家廠商都審查完後,沒有第三家廠商要審查,自然會公布。另等審查案都過了以後,再讓審查會議主持人來說明。陳時中也表示,當然鼓勵國產疫苗做第三期臨床驗證疫苗確效,但這是一般藥品上市的規定,指揮中心不指定該怎麼做。至於在國外打過疫苗者如何申請黃卡?發言人莊人祥則表示,可到旅遊醫學門診,看醫師能否證明。
-
2021-07-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疫苗通過EUA 蔡總統何時打疫苗?總統府回應了
衛福部食藥署昨天完成專家審查會議,通過高端新冠肺炎疫苗緊急授權(EUA)申請,允許專案製造。外界關心蔡英文總統及副總統賴清德何時會施打國產疫苗?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今天表示,總統府尊重專家會議依科學專業之審查結果。至於總統、副總統接種國產疫苗,將依照指揮中心開放施打之計畫,妥適進行後續相關規畫,若有定案將適時對外說明。今年3月,總統府也指出,一旦國產疫苗研發成功,總統及副總統願意以實際行動支持國產疫苗,讓國人及國際對「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的疫苗能安心、有信心。
-
2021-07-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3輪預約AZ疫苗者明收簡訊 1973年以前出生、170萬人可接種
公費疫苗預約平台開放18歲以上民眾登記,第3輪登記今天中午12時截止,明起符合資格者將收到1922簡訊,中央依長幼有序原則,開放年齡備受關注。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於記者會說,大約有170萬人會收到簡訊,可預約接種,每周二發送簡訊,這次有選AZ的人,按照長幼有序收到簡訊,沒選AZ者就不會收到簡訊。陳時中說,根據到貨數量變化,是原則性的發佈,如果量突然增加很多會做調整會事先說明,接到簡訊者沒有預約加入下次簡訊通知名單。這次發170萬與施打量能和到貨量有關,7月23至29日可以預約施打,收到簡訊就快點來預約,今天12點後暫停預約之後重啟。指揮中心說,第三輪的意願登記已於今日中午12時截止,全國約有887萬人登記,其中約495萬人有意願接種AZ疫苗。該系統平台自7月20日上午10時起,將針對第六、八、九、十類及1973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民眾,約170萬人會陸續收到簡訊,預約接種期程至7月22日中午12時截止;本輪可接種疫苗為AZ疫苗,施打期間為7月23日至7月29日,籲請民眾準時前往接種。未來將視疫苗到貨量,每周二發送簡訊,提醒民眾預約接種。如接獲簡訊,但沒有完成預約者,將自動加入下一次簡訊通知名單。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該系統平台自今日中午12時以後將先暫停意願登記,後續視疫苗新到貨量後重開意願登記。此外,重新開啟後,增勾或改勾AZ疫苗者,將於第三輪意願登記接種AZ疫苗之495萬人優先處理後,再接續處理。指揮中心提醒,請民眾須先於「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完成意願登記,才能在接到簡訊通知後進行預約。系統平台會按疫苗分配情形、參照民眾登記之意願,通知符合預約資格的民眾,收到簡訊通知者才可進行下一步預約接種。尚未收到簡訊的民眾,會於後續符合預約資格後,收到簡訊通知,所有資料皆會完整保存,請民眾放心。
-
2021-07-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通過EUA審查了 陳時中曝這時間可少量供應
高端疫苗今天通過EUA審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由於高端疫苗產能相對較低,反應槽相對較小,相關製程正如火如荼進行中,預計八月可有少量的疫苗供國人施打。但數量的部分,還要等ACIP疫苗專家小組討論後,再放到計畫中。由於我國EUA審查以免疫橋接為方式,國產疫苗的中和抗體與AZ疫苗比較需不劣於AZ疫苗才可通過審查。但相關的數據,但今天食藥署僅公佈高端疫苗組與AZ疫苗組的原型株活病毒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比值(geometric mean titer ratio, GMTR)的95%信賴區間下限為3.4倍,遠大於標準要求0.67倍。但對於部桃針對200名國人接種AZ疫苗的中和抗體效價結果是否公布,陳時中表示,效價公布對食藥署來說是一個困擾,認為等廠商都審查完畢前,先不公布中研院的結果。除了高端疫苗外,聯亞生技六月底也已送件,但相關審查進度,食藥署長吳秀梅僅表示,聯亞疫苗送件了,積極審查中。聯亞試驗主持人、中國附醫副院長黃高彬表示,聯亞的補件都已補完,應該近期就會舉行審查會議。而針對食藥署的內部文件相繼流出,吳秀梅表示,一定會確實檢視究竟發生什麼事,但也要請外界肯定同仁的努力。陳時中則說,食藥署可能有內部員工主動外洩資訊也有可能是被動被駭,資安體系會再了解。
-
2021-07-19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懶人包/公費疫苗預約第三輪 7/20起收簡訊進行預約,7/23開始施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第三輪意願登記今(19日)中午收單,指揮中心指出,截至7/19的12:00止,第三輪意願登記總人數為8,865,539人,登記AstraZeneca人數:410,799人,佔總登記人數4.63%。登記Moderna人數:3,913,731人,佔總登記人數44.15%。同時登記AstraZeneca/Moderna人數:4,541,009人,佔總登記人數51.22%%。於7/11 14:00後,重新選擇AstraZeneca人數:1,361,015人。對象第六、八、九、十類,以及1973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者,約170萬人。預約上述對象有先進行意願登記者,明日(20日)開始會收到簡訊,收到簡訊須再進行實際預約,才算完成預約。預約接種期程至7月22日中午12時截止。【註】未來將視疫苗到貨量,每周二發送簡訊。如接獲簡訊但沒有完成預約者,將自動加入下一次簡訊通知名單。施打期間7/23(五)~7/29(四)。疫苗種類本輪可接種疫苗為AZ疫苗。疫苗接種順位
-
2021-07-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疫苗通過EUA申請了 衛福部核准專案製造
高端疫苗上周完成補件,衛福部食藥署昨天完成專家審查會議,通過高端新冠肺炎疫苗EUA的申請,允許專案製造。食藥署長吳秀梅表示,食藥署於110年7月18日邀請國内化學製造管制、藥學、學、公衛、法律及醫學倫理專家召開會議,討論高端MVC-COV1901新冠肺炎專案製造申請案,經過充分的審查與討論鑑於高端疫苗的中和抗體數據已證明不劣於國人結果,中和抗體結果達成食藥署公告的新冠疫苗專製造或輸入技術性資料審查。吳秀梅表示,在高端疫苗組AZ疫苗組,原型株活病毒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比值的95%信賴區間下限為3.4倍,大於標準要求0.67倍。吳秀梅表示,審查會議專家出席21人,其中主席不參與投票,18人同意、1人補件再議、1人不同意。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都是科學的審查結果,會盡快送到ACIP疫苗小組進行討論。高端疫苗通過EUA,蔡英文總統是否會帶頭接種?陳時中表示,尊重總統本人的意願。
-
2021-07-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雄6旬男接種莫德納當晚猝逝 解剖初步排除疫苗致死
高雄市66歲蔡姓男子15日上午接種莫德納疫苗再到高雄港工作,傍晚5點半返家進門就告訴妻子身體不適,剛進房間準備更衣就突然倒地,送醫後宣告不治;警方呈報檢方相驗,今上午安排解剖釐清死因,初判死因為心血管阻塞,排除與疫苗有關,確切死因則要待正式解剖報告出爐。蔡姓男子據高雄市衛生局調查有心臟慢性病史,當天接種莫德納疫苗後無不適反應,但工作回家後卻突然倒地,救護人員到場後已無呼吸心跳,被通報列入疫苗接種嚴重不良反應。16日檢方安排初驗,發現「無外力介入」,蔡男遺體無明顯外傷,為進一步釐清死因,今上午檢方安排法醫解剖複驗,研判為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也就是「心血管阻塞」,初步排除與疫苗有關。
-
2021-07-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楊志良公開ANA抗體駁混打 黃高彬:非關疫苗效用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參與國產聯亞疫苗的臨床試驗,但日前爆出還沒等到解盲就去接種公費的AZ疫苗,引發爭議。但楊志良昨天又在臉書表示,因為一直未收到聯亞結果通知,且6月7日檢驗體內的ANA抗體僅有40,認為是陰性才去打AZ疫苗。但這說法不但被許多醫師打臉,連聯亞主持人、中國附醫副院長黃高彬都表示,ANA抗體是臨床試驗前確認試驗資格的,和疫苗效果無關。黃高彬表示,抽血測ANA抗體是為了解受試者是否有紅斑性狼瘡等免疫性疾病,是受試前篩選的程序之一,若有相關疾病則會被踢除,「不是所有人來都可以成為受試者」。他說,抽血後也要等兩三天後結果出爐,隔一周才會真的施打安慰劑或是疫苗。而且臨床測試前都會和受試者說明試驗的流程,也有強調等到10月、11月才會解盲。就算因為疫情嚴峻要提早解盲,也要等通過EUA後,才能和食藥署申請提早解盲,為安慰劑組施打疫苗,以維護其權益。雖然臨床試驗中退出試驗都是很正常的事,但黃高彬也忍不住痛批楊志良的做法「不厚道」,直說楊志良都已簽署同意書,現在又反悔,「是他違約,不是我們違約」。不過黃高彬說,在試驗設計時就會預想有受試者退出試驗,因此都會多收臨床試驗人數,目前約有3、40人退出,都在預設範圍內,對整體收案並無影響。
-
2021-07-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市擬採中小學線上線下混合班 家長憂群聚「生命只有一次」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日接受新聞台節目專訪表示,北市已為中小學開學預做準備,規畫可以採取線上線下混合班。柯文哲今早出席活動被問起開學細節規畫,僅表示下午記者會會再公佈。北市教育局則表示,若開學後,仍維持停課遠距教學模式,則要思考部分到校學生的教學如何跟線上課程結合。有家長認為,其實可以先停學,待疫情穩定,畢竟學習有一輩子的時間,但生命只有一次。針對9月是否做好開學準備?柯文哲昨表示,這是目標,準時開學是計畫,就是全部返回校園全部要打疫苗,不過方法是人想出來的,也可以線上線下混合班,一班25人,只有5個人到學校,其他線上,就不會感染。柯文哲今早出席北榮活動也被問起開學細節,他強調下午記者會再公布。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也說,現在還在討論,很多事情都是先討論,怎麼執行要看疫情狀況,如果屆時疫情OK就沒有需求,但如果疫情不行,學習也不能中斷,就要做好準備。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陳素慧表示,目前分為持續停課或恢復正常上課兩個方向進行討論,若解封就恢復到正常上課,;但若維持停課且遠距教學,則要思考部分到校學生的教學,要如何跟線上課程結合。陳素慧指出,目前教育部開放無法請防疫照顧假的家長,可以將高中以下子女送到學校,不過學校沒有提供教學,只是讓學生在教室裡拿著平板跟線上課程。此外,學校教師今起開始施打疫苗,這周能全數接種完畢,開學後老師們可以回到學校當中,提供學生進一步的教學。有學校老師表示,學校分流指引應該遵循中央的防疫等級,如果在三級警戒要求老師返校,九月開學時老師們也還沒打第二劑疫苗,恐怕會引發大力反彈。家長則是指出,老師上課要盯線上的學生,同時要看現場的學生,很容易忽略某一方。也有家長認為,其實可以先停學,待疫情穩定,之後再用寒假或暑假的時間補課,「學習有一輩子的時間,但生命只有一次。」
-
2021-07-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還沒打第二劑AZ 蘇揆:疫苗不夠、大家都在排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年3月22日接種第一劑AZ疫苗,日前宣布已接種第二劑AZ疫苗。與陳時中同日接種第一劑AZ的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被問到是否接種第二劑時表示,因為疫苗不夠,大家都在排隊,「我只好等」。蘇貞昌今天受訪時表示,過去他就公開說過,「疫苗不夠我不搶,沒人要打我率先,」他在3月22日先打第一劑,醫院規定5月就要打第二劑,但因為現在疫苗不夠,大家在排隊,他只好等;但目前身體狀況,「打了疫苗,有打有保庇」。蘇貞昌並呼籲,「輪到你就趕快打疫苗,」讓全國覆蓋率能盡快增加,達到群體保護力。蘇貞昌也提到,相關疫苗政府都盡力爭取,從多方、多元管道,希望有更多疫苗保護國人同胞,現在不只多元管道進來,也感謝民間團體、企業協力,都有好消息,政府也預作準備,對明後年疫苗、次世代疫苗,都預先進行各方採購。
-
2021-07-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產疫苗有信心 連加恩:不認台灣護照的國家也認黃卡
高端疫苗解盲已一個多月,也完成補件,何時通過緊急使用授權,社會各界都高度關注。今上午《新聞放鞭炮》廣播節目主持人周玉蔻訪問有「國產疫苗守門人」美譽的高端疫苗國際事務處長、醫師連加恩。周玉蔻說自己也在等國產疫苗,但想知道出國時可獲認可嗎?連加恩說,如何認證疫苗、認證到什麼程度,各國尚無共識,但以他過去在疾管署和去非洲的經驗,接種紀錄的「黃卡」世界通用重要文件,不承認台灣護照的肯亞也承認黃卡。連加恩表示,他20年前去非洲,要打腦脊髓炎和黃熱病的疫苗,包括海關和航空公司櫃台都是要看黃卡,不是要看哪家疫苗、有沒有藥證,都是看黃卡及核發黃卡的單位。當時他去肯亞,是對於中華民國護照最不友善的,連簽證都不肯貼在護照上,只願意要給一張紙,但即使這樣的國家,也會認可黃卡。連加恩表示,不太知道未來世界要認什麼、要認到什麼程度、比對到多細,會不會有免疫護照。六外,也不知道是否即便有接種過WHO認可的疫苗,還要看抗體濃度夠不夠高才給認證,這樣一來,是否連檢驗抗體濃度的單位已得先認證過。連加恩說,各種可能人都有,但根據過去經驗,實務上是無法做到很深的確認。他曾經在疾管署待過,以前曾發生過東南亞學生的麻疹群聚事件,學生入境時都有看過黃卡上麻疹疫苗的戳章,但是群聚事件後發現,原來有很多人是蓋假章,但是實務上無法查每個人是否誠實。因此,連加恩分析,或許未來有可能出現全球統一、經過認證、一掃就知道的疫苗護照,但目前全世界都還沒有足夠成熟的討論。可確定的是,免疫橋接已經獲得英國、日本、韓國等國法規單位的接納,歐盟也傾向於認同這樣的方式。高端投入資源和心力,全力往此方向發展,有相當的決心,但這也需要時間,等待法規的演進,有信心未來可獲得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