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5 慢病好日子.更多慢病
搜尋
甲狀腺機能亢進
共找到
83
筆 文章
-
-
2024-10-03 醫療.新陳代謝
食慾增加體重卻下降?甲狀腺亢進8大類症狀,一表看甲亢飲食宜忌清單
甲狀腺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甲狀腺素」會調控身體的代謝,分泌過多、過少都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其中「甲狀腺亢進」常常因其症狀的多樣性,誤以為只是單一症狀,而沒診斷出來對症下藥。 甲狀腺機能亢進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女性發生率為男性4倍,以20-40歲的女性發生率最高,主要是甲狀腺素分泌過量,導致新陳代謝增加及過度興奮交感神經系統所致。甲狀腺亢進8大類症狀甲狀腺機能亢進會產生的症狀非常多樣性,患者常見有以下幾種症狀:1.常感到緊張、焦慮、煩躁,變得容易發脾氣,往往伴隨失眠及困難入睡等情形。2.常莫名心跳加快,感覺胸悶及心悸,量血壓發現明顯升高。3.胃口食慾明顯增加,但體重卻一直下降(減少5至10%以上)。4.手會有顫抖的情形。5.腸道蠕動加速,常有腹瀉的情形。6.體溫上升、怕熱,容易流汗。7.女性易有經血量變少,且經期變的混亂不規則。8.容易一直掉頭髮。甲狀腺亢進4大原因很多人知道自己得了甲狀腺機能亢進時,都會問醫生,為什麼我會得甲狀腺機能亢進?原因很多,東元醫院以下介紹常見原因: 葛蕊夫茲氏疾病(Graves’ Disease):自體免疫失調最常見,約佔90%以上。葛蕊夫茲氏疾病是一種遺傳疾病,當一個人體內存有這樣的基因,出生後並不會立即發病,而是在壓力下誘發出來。 甲狀腺發炎 甲狀腺結節 腫瘤甲狀腺亢進飲食原則針對甲狀腺亢進患者,最重要的飲食原則就是,應避免含碘量過高之食物(20mcg/份),以選擇低碘的食物。奇美衛教資訊網根據10類食物,劃分3種含碘食物的選用級別,詳如下表: 含碘食物排行一次看含碘食物來源大多來自於食鹽、海帶及海鮮,根據美國衛生研究院資料指出,常見含碘食物及含碘量參考如下表所示: 資料來源:奇美醫院、台北榮總、東元醫院、江珠影醫師、國泰醫院、奇美衛教資訊網 延伸閱讀: 一直拉肚子怎麼辦?6警訊快就醫!一表區分急性和慢性腹瀉,教你7型態大便分類法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9-07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醫師:「沒病,飭回!不,沒病,賜回!」
病人不知原因暴瘦,經過一連串詳細「搜查」之後,醫師對著身旁的護理師說:「沒病,飭回!」「不,沒病,賜回!」這位醫師大概最近媒體看太多了,竟學起法律用語。人會消瘦,一定有原因,因此,要找醫師查原因。消瘦原因有些一查就知道,例如驗個血或做個超音波就可知道,但有些疑難雜症,就不那麼容易了。有可能是環境因素,例如飲水、食物等引起的,就需要像檢調一樣到你家搜查一番,但應該不用翻箱倒櫃或是扣押電腦,也不會用羈押的方式把你押到醫院!當然顧及病人隱私也不會在媒體上透露當事人有什麼隱疾。對醫病關係而言,最高準則就是視病猶親,因此,對待病人是懷著愛心、關心的心理,手段是平和的,是溫馨的,將病人的病因找出來,解除他的痛苦,才是好醫師。這也是醫師這種職業的基本原則。現代醫療科技對病人的檢查要求快速、無痛苦、貼心,相關人員充滿愛的關懷,即使還沒看到醫師,病也好了一半。反之,目前的司法體制似乎與醫療制度差了十萬八千里,許多人未審先判,即使將來平反,卻早已身敗名裂,這種現象看在素以救人為出發點的醫事人員而言,實在是天壤之別,不能想像。司法上,講究勿縱勿枉;醫療上,講求正確診斷,及早治療。前者讓國人奉公守法,國家可以長治久安;後者讓國人健康長壽,都是現代國家不可或缺的。醫療要求醫師要視病猶親,司法講求悲天憫人,其初心別無二致,二者實可互相參酌,融合其優點則是國家與百姓之福。就以體重減輕而言,可能是糖尿病,可能是甲狀腺機能亢進,可能長了癌症,如果是第三者,太晚診斷可能延誤了治療的契機。司法上,如果是壞人不早點繩之以法,可能繼續危害社會,造成各大的禍害。因此,面對病人,醫師要多一點慈悲。同樣的,面對可能的犯法嫌疑者也應該以哀矜勿喜的心理,寧可信其無。面對病人檢查沒事,醫師要說:「沒病,賜回!」不能說:「沒病,飭回!」同樣的,司法人員面對可能的嫌疑者若無法證明,是否也應該說:「沒事,請回或是賜回,而不是飭回!」如此一來,國家社會多一份溫馨祥和,也是治國之道。●欲知正確肝病新知,請追蹤「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及「好心肝.好健康」Facebook粉絲專頁。肝基會出版會刊及肝病治療手冊,歡迎來電索閱。若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免費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相關資訊。
-
2024-08-24 養生.聰明飲食
豆漿降膽固醇又助減肥!專家驚揭「5種人」小心喝:有脂肪肝的人竟也中
豆漿是一種由大豆經過浸泡、研磨、煮熟製成的飲品,是許多人喜愛的素食飲品之一。相較於牛奶,豆漿的營養價值更高。豆漿營養價值豐富 常見作用一次看對此,台大生物產業學系教授洪泰雄分享豆漿的營養素:1.豐富的植物蛋白質:豆漿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質,是素食者的重要蛋白質來源之一。2.降低膽固醇:豆漿還含有鈣、磷、鐵等礦物質,其中鐵的含量是牛奶的25倍。另外又富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大豆皂苷、異黃酮、卵磷脂等數十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豆漿中的植物固醇能降低膽固醇水平,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3.預防乳腺癌:豆漿中含有異黃酮,這是一種植物化學物質,有助於預防乳腺癌。4.維生素豐富:豆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和維生素E,有助於增強身體免疫力和保護神經系統。5.有益消化道:豆漿中的大豆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6.幫助減肥:豆漿中的大豆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消化時間較長,能夠讓人感到飽足,有助於減少進食量,達到減肥的效果。非人人適合飲用豆漿 這5種人當心然而,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飲用豆漿。洪泰雄指出,以下是不宜飲用豆漿的人群:1.腎臟功能不良者:豆漿中含有一定的鈣、鉀等礦物質,對於腎臟功能不良的人來說,可能會增加腎臟的負擔。2.甲狀腺機能亢進者:大豆中含有一些物質可以干擾甲狀腺的功能,因此甲狀腺機能亢進者不宜飲用過多的豆漿。3.體內有荷爾蒙依賴性疾病者:大豆中含有一些植物雌激素,對於體內有荷爾蒙依賴性疾病(如乳腺癌、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的人來說,可能會對疾病產生影響,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飲用。4.脂肪肝患者:豆漿中含有一定的脂肪,對於脂肪肝患者來說,可能會加重病情。5.過敏體質者:有些人可能對大豆蛋白質過敏,建議先做過敏試驗,確認自己是否對大豆蛋白質過敏。總體而言,豆漿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種健康的飲品,但仍有一些人需要注意不宜飲用,如果有任何疑慮,建議先咨詢醫生的建議。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26 醫療.泌尿腎臟
尿尿痛又血尿!天熱更容易尿路結石 「這些食物」要少吃
尿路結石為常見的泌尿道問題,台灣夏天氣溫高,若汗流的多、又無喝水,尿液就可能變濃、沉澱,使得夏天發作的結石問題是冬天的3~5倍。飲食習慣、水喝不夠都是原因尿液會經由腎臟通過輸尿管、膀胱、尿道而被排出體外,若尿液中出現沉積物的結晶體、堵塞排尿管道,就會形成尿路結石。台灣的結石患者中,成分以草酸鈣結石最常見,約佔8成,其他還有磷酸鈣、碳酸鈣、尿酸等。 腎結石、輸尿管、膀胱、尿道結石都是尿路結石的其中一種,依位置不同而有相異的名稱。但誘發原因可以參考以下危險因子, 1.家族史 2.飲食習慣:如嗜吃高鹽、重口味、高普林食物、高蛋白質。陳鈺昕醫師在其粉絲專業「石•攝•性•也 泌尿科 陳鈺昕醫師」中提到,適量的蛋白質有助於肌肉的生成及修復,但若「大量」攝取蛋白質會讓尿液呈現過酸的環境,容易增加尿路結石的發生率。蛋白質吸收與分解的過程中,也容易產生結石的離子,慢慢的尿液中的結晶就集合形成了結石。 3.水分攝取不足 4.其他:活動力不足、常憋尿者(如久坐辦公室、擔任駕駛工作),藥物(有些藥物服用過多會引發結石, 如阿斯匹靈、抗痛風藥等),某些疾病(如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等不同位置有不同症狀尿路結石會因結石的位置有不同的症狀,可能會出現血尿、腎絞痛、排尿不順等問題: 尿路結石怎麼辦?透過X光檢查、腎臟超音波、尿酸值、尿液分析等檢查,看出是否有尿路結石。但因尿路結石復發機率高,因此時想預防結石,抑或是結石的術後保養,可以保持以下生活習慣, 多喝水:充足的水分可以稀釋尿液中的礦物質,降低結石形成的風險。建議每天攝取2,000cc以上水分,保持尿液呈淡黃色為宜。但為避免身體負擔,喝水要少量、多次補充為佳。 均衡飲食:適當攝取鈣質、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避免煙酒。 勿攝取過量高普林食物:高普林的食物如動物肝臟類、紅肉、海鮮、豆苗、蘆筍、紫菜等容易增加尿酸結石的風險。痛風患者、高尿酸血症或尿酸鹽沉積過多而引起泌尿道結石者應限制高普林食物。 勿攝取過量高蛋白食物:攝取過多的動物性蛋白質,會使尿液偏酸,進而促使尿酸結石的形成。正常成人每天蛋白質攝取量是,體重(kg)x0.8公克的蛋白質。例如60公斤的人,每天至少吃48公克的蛋白質。 適量攝取鈣質:適量攝取鈣質有助於預防結石形成。且鈣質是人體的必要元素,鞏固骨骼及牙齒的主要來源。 適當控制鈉和脂肪攝取:高鈉和高脂肪飲食可能增加尿鈣和尿酸結石的風險,因此應該適當限制鈉和脂肪的攝取。 避免憋尿:長時間憋尿容易造成尿液濃縮,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因此應該及時排尿。 適量運動:適量的運動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和尿液排泄。參考來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衛福部南投醫院、國軍桃園總醫院、衛福部桃園醫院、Meyo Clinic 延伸閱讀:怕結石,才應該吃鈣!膽結石、泌尿道結石、痛風石,營養師從原因、飲食,解析「人體3大種類結石」
-
2024-06-19 醫療.慢病好日子
慢病最愛問【腎臟病】血液透析8大常見Q&A 治療、照護一次告訴你
「洗腎完回家都好累,連滑手機的力氣都沒有,有愈洗愈累的感覺」「腎友飲食真麻煩,有什麼特別的保健之道嗎?」「皮膚好癢擦了乳液也沒用,有什麼方法能改善?」「瘻管不好照護,好想知道有什麼照顧小撇步?」這些是多數透析腎友的⽣活寫照,甚至有腎友因為⼯作、⽣活間忙碌,導致洗腎時間不⾜,引發⾼⾎鉀、不寧腿等併發症,甚至讓透析後恢復時間被迫延長,陷入惡性循環。該如何迎接透析後的第⼆⼈⽣,是腎友及家屬必備知識。以下幫腎友整理,8項常見洗腎Q&A,一次掌握治療及照護,一起提升生活品質。這篇文章會告訴你:【關於治療】Q1.血液透析是怎麼把血液「洗乾淨」的?Q2.血液透析常見的合併症有哪些?Q3.抽血報告怎麼看?有什麼隱藏殺手要特別注意?Q4.皮膚搔癢好困擾,要怎麼改善?【關於照護】Q5.洗腎還是想吃美食,可以怎麼做?Q6.乾體重怎麼算才對?Q7.瘻管常阻塞,日常要怎麼保養?Q8.洗完腎好累,體力很久才恢復?Q1:血液透析是怎麼把血液「洗乾淨」的?洗腎是因腎臟狀況不佳,⽽使⽤⼈⼯腎臟代替進⾏⾎液淨化,將⾝體中的廢物—「尿毒素」以及多餘⽔分排除。它的原理是將⾎液從⼈體內引流出來,讓⾎液經過俗稱⼈⼯腎臟的⾎液透析器,利⽤⼈⼯腎臟的⼈造半透膜清除廢物,再把乾淨的⾎液導回體內。長期⾎液透析腎友需要接受⼀週⾄少3次、每次平均4小時的透析。如果沒有將毒素清乾淨,會在體內慢慢累積,引發其他併發症。另外,醫師強調,如果縮短透析時間,洗腎脫⽔速度過快易增加⼼臟負擔,甚⾄有⾎壓下降的問題。⾎液透析想要「洗乾淨」,其中影響關鍵就是⼈⼯腎臟內的中空纖維 膜,中空纖維膜有著非常多的孔洞,其孔徑⼤⼩與⼈⼯腎臟的效能息息相關,⽬前台灣常⾒的⾎液透析共有三種:●傳統⾎液透析(Hemodialysis, HD):主要移除分⼦量1,000Da~12,500 Da 以下的物質●⾎液透析過濾術(Hemodiafiltration, HDF):可移除⼩分⼦與中分⼦(25,000Da),清除效能較傳統⾎液透析好●延展性⾎液透析治療術(Expanded Hemodialysis, HDx):同時有⼤⼩不同孔徑,最⼤孔徑達到5.0nm,可更有效移除⼤的中分⼦毒素※道爾頓(Dalton,縮寫Da)是原子和分子的質量單位延伸閱讀:人工腎臟有哪些?一次告訴你無論使⽤哪種⾎液透析治療,如果沒有「⾜量透析」,腎友會出現虛 弱、疲倦、體重減輕、噁⼼、胃⼝不好、膚⾊暗沉、搔癢、不寧腿、尿毒性⼼包膜炎等併發症,也不利保存剩餘腎功能。Q2:血液透析常見的合併症有哪些?血液透析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合併症狀📌透析中低血壓病人在透析時血壓下降,可能有頭暈、噁心嘔吐、抽筋、肚痛等症狀可能原因>短時間水分脫除太快或大量脫水📌肌肉痙攣(抽筋)常發生於透析治療快結束時,腿部較常見可能原因>大量脫水、血壓下降📌皮膚搔癢根據近20年搔癢症於洗腎患者盛行率中,約有3-4成腎友因中重度搔癢而苦。可能原因>高血磷、皮膚乾糙、尿毒素洗得不夠乾淨、副甲狀腺亢進📌透析不平衡症候群在初期洗腎較容易發生,有頭痛、高血壓、噁心、視力模糊、抽搐等情形可能原因>腦部血液毒素清除較慢,產生濃度差異,導致腦壓上升延伸閱讀:洗腎時發生透析不平衡症候群,可以這麼做Q3:抽血報告怎麼看?有什麼隱藏殺手要特別注意?為了解血液透析治療的效果,例如洗得夠乾淨嗎、藥物是否需要調整,以及腎友的營養狀況等,醫院皆會定期安排抽血,每個腎友狀況不一,醫師會依病況調整抽血項目,以下是各種常見數值的影響:📌肌酸酐(CRE):建議維持透析前 8~20 mg/dl肌肉細胞代謝的產物,過低代表太瘦及營養不良📌鉀(K):建議維持3.5-5.1 mmol/L太低容易全身無力;太高會引起心臟麻痺、猝死📌鈣(Ca):建議維持2.15~2.58mmol/L太低容易引抽筋、副甲狀腺機能亢進、肌肉無力等症狀,太高則會引起皮膚癢、嗜睡、便秘、及血管組織鈣化等副作用📌磷(P):建議維持2.5-3.5 mg/dl所有含蛋白質或營養的食物都會含有磷,過高導致皮膚癢,長久會引發副甲狀腺機能亢進,肌肉無力症狀, 血管組織鈣化📌鈉(Na):建議維持136-145 mmol/L水份滯留體內導致高血鈉,嚴重者會造成肺水腫、呼吸困難,低血鈉則會有低血壓、肌肉無力、甚至意識不清 📌副甲狀腺素(I-PTH):建議維持150-300 ug/L, 或正常值的2-6倍太低會有非動態性骨病變、容易發生骨折及酸痛;過高會出現皮膚癢、四肢無力、貧血、容易骨折等症狀📌尿素氮(BUN):建議維持透析前 60-90 mg/dl;透析後 7-18mg/dl若過高可能是蛋白質攝取過多、透析量不足、潛伏其他疾病或感染、腸胃道出血或使用類固醇造成延伸閱讀:這些抽血數值過高怎麼辦?透析腎友注意這幾點常規抽血中並未追蹤的「大的中分子」,也必須注意。若未洗淨,引發的症狀不只造成生活的困擾,長期忽略也恐影響住院率與死亡風險。尿毒素依分子大小分為三類,不同大小的尿毒素殘留,對身體的不同影響如下:📌小分子:分子量<500Da包含尿素、肌酸酐、磷酸鹽,累積過多,可能導致骨質疏鬆、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皮膚搔癢、疲憊、無力📌中分子:分子量500Da-25,000Da多數都是胜肽類物質,如β2-微球蛋白、副甲狀腺素、瘦體素等。累積過多會造成發炎、血管鈣化、關節病變、運動及感覺神經病變,長期將加速器官老化📌大的中分子:分子量25,000Da-60,000Da目前已知有25種,如白血球介素-6、FGF-23、YKL-40、λ-FLC等。累積過多會造成免疫力下降、慢性發炎、認知障礙如失智,甚至加速動脈粥狀硬化及心血管疾病延伸閱讀:【透析10秒鐘教室】認識尿毒素家族目前常見的高透量人工腎臟中,主要移除中分子,而近年隨著透析膜科技發展,已有延展性⾎液透析治療術(Expanded Hemodialysis, HDx),採用中截除透析膜(Medium cut-off,MCO)人工腎臟,相較於傳統High-flux HD及HDF能更有效地移除大型中分子。建議腎友可以檢視目前情況,和醫護討論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血液透析方式。Q4:皮膚搔癢、不寧腿好困擾,要怎麼改善?「常常抓到流血也停不下來,擦藥也沒用?」,根據近20年搔癢症於洗腎患者盛行率中,約有3-4成腎友因中重度搔癢而苦,而造成搔癢的可能原因有很多,例如高血磷、皮膚乾糙、尿毒素洗得不夠乾淨、副甲狀腺亢進,其中還有10%血液透析腎友可能出現穿透性皮膚炎(類似丘疹),造成原因是尿毒過高或鈣鹽物質堆積,促進局部炎症反應及結締組職病變,穿透表皮層至體表,導致皮膚搔癢情況。治療皮膚搔癢方式有哪些?1.擦乳液2.低磷飲食、依醫師指示服用磷結合劑藥物3.依照醫師指示使用外用藥膏或口服藥物4.依照醫師指示調整血液透析醫囑除皮膚搔癢外,你是否曾出現白天或工作時,身體狀況不錯,一到夜晚就開始出現雙腳想動的衝動,或是小腿搔癢感覺不適的情況?上述狀況叫做「不寧腿症候群(RLS)」,是一種合併感覺異常與不自主運動的末梢神經病變,主要發生在下肢,好發高危險族群包括腎臟疾病患者、孕婦、缺鐵性貧血、周邊神經病變患者。治療不寧腿症候群的方法有哪些?1.非藥物治療✅維持良好睡眠習慣✅適度運動✅避免菸酒、咖啡✅睡前泡熱水澡,按摩伸展腿部✅改善缺鐵性貧血2.藥物治療按醫師處方依病情選擇鐵劑、Dopamine類、Benzodiazepine、Anticonvulsants和Opiods等藥物3.透析族群對抗不寧腿✅調整治療方式根據研究指出,延展性⾎液透析治療術(Expanded Hemodialysis, HDx)的中空纖維膜有不同孔徑大小,孔徑愈大可以移除愈大的尿毒素,進而緩解不寧腿症狀。Q5:洗腎還是想吃美食,可以怎麼做?因為透析腎友無法正常清除血中廢物,所以腎友在飲食上必須有所限制,特別是磷、鹽分、水分和鉀離子的攝取。腎友還未接受血液透析前,需保持低蛋白飲食,避免腎臟負擔過重。但在透析過程中,因小分子的蛋白質也會被帶走,反而需要補充。可參考以下的飲食建議:延伸閱讀:外食族透析腎友怎麼吃?腎臟無法正常工作會造成高血磷,進而使鈣離子下降,加上活性維生素D3生成不足,鈣的吸收發生問題。長期會導致皮膚發癢、嚴重骨骼病變及組織鈣化。日常生活中除了限制攝取含磷飲食,也要配合使用磷結合劑,抑制腸道對磷的吸收。降磷藥物種類及正確服用方法Q6:乾體重怎麼算才對?洗腎後尿量會慢慢減少,甚至無尿,水分的移除大部分得靠機器,而兩次透析間的體重增加太多,讓人體短時間流失過多的水分,身體會強迫末梢肌肉內的血液送回身體中心,避免重要器官因降壓而受傷,可能導致抽筋。因此平日須限制水分的攝取,養成每天量體重的習慣,每次洗腎體重增加,以不超過乾體重的5%為原則。尤其是體重太輕、體能狀況不佳、末梢循環不良、易抽筋的腎友,更要好好控制。所謂乾體重,是指腎友在透析後身體最佳狀況的體重,例如沒有四肢水腫及肺水腫,且血壓正常。腎友可依例子換算自己控制範圍:小明:體重60公斤兩次透析間體重:60*0.05=3=限增加3公斤【小提醒】:水分攝取量還需要注意食物中含有的水分,例如水果有90%是水,肉類有60%是水,糖類澱粉質也有30%是水。延伸閱讀:限水壓力大,忍不住想喝怎麼辦呢?真的忍不住啊!Q7:瘻管常阻塞,日常要怎麼保養?洗腎的血管通路—瘻管,是接受透析治療病人的困擾之一,瘻管的壽命有限。腎友每年住院,平均有一半日數及費用都是為了「瘻管」的治療、重建或重新再開一個通路,如部分或完全狹窄阻塞 (栓塞)。瘻管對於腎友來說等於第二條生命線,若沒有適當的照護可能阻塞、狹窄、感染,嚴重甚至會危及生命。醫師叮嚀務必戒菸、禁止提重物、不要穿戴緊身衣物或飾品、睡覺時請勿壓迫手臂、常做握球練習促使自體廔管成熟。除了平時保養、定時至心臟血管外科門診追蹤況外,還可以用「二消失一不對」及早發現問題。1. 震顫感消失正常廔管的血流比較強,輕輕觸摸會有震顫感,當震顫感消失,代表血流受阻2. 呼呼聲消失正常廔管使用聽診器可聽到「呼呼」的血流聲,若聲音消失,表示血管可能狹窄或是阻塞3.兩側手臂不對稱腫大靜脈狹窄,血液就會塞車,堵在肢體近心端處,造成肢體或臉部腫脹,甚至不易止血延伸閱讀:透析瘻管有哪些?瘻管圖鑑告訴你Q8:洗完腎好累,體力很久才恢復?血液透析治療後,可能會經歷數小時的疲倦、虛弱、筋疲力盡等感覺,身體需要花費一段時間來調整和恢復元氣,然而,研究顯示療程後恢復時間每拉長1小時,住院風險會增加3%、死亡風險增加5%,所以每次洗完腎的恢復時間過長,不只是體力下降,當生活品質受影響時可能正在失去生活的主控權。讓透析後恢復時間變長的可能原因有哪些?1.透析脫水量當脫水速率超過13cc/每公斤/每小時。2.營養不良3.身體質量指數(BMI)研究發現腎友的BMI大於35kg/m2,可能會影響恢復時間。4.透析過程的併發症透析過程複雜,可能導致身體產生不同程度的壓力和反應,如透析過程中的低血壓等,可能影響恢復時間。5.透析清除率透析清除率高,表示透析治療能夠更有效啲清除體內累積的液體和廢物(尿毒素),而這對於透析後的恢復時間有重要的影響。想縮短透析後的恢復時間,可以怎麼做?✅規律透析、重視透析清除率✅健康生活、注意飲食✅主動與醫療團隊溝通,調整透析方式國外研究數據指出,採用延展性⾎液透析治療術(Expanded Hemodialysis, HDx),腎友透析後恢復時間大於6小時者比率減少,也透過12個月觀察,「疲勞、缺乏精力」評分為嚴重與重度的患者比率降低,同步改善腎友的日常活動執行能力及生活品質。【推薦社群】【腎生不息-腎友透析週記】粉絲專頁為了提供腎友及照護者正確的透析資訊,社團法人台灣基層透析協會於2021年成立《腎生不息 腎友透析週記》,每週提供一個透析知識,與大家一同守護健康。【社團法人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粉絲專頁透析腎友該如何在透析之餘獲得更完整的生活照護,進而邁向更高生活品質,社團法人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於2014年成立,提供更完整的生活照資訊給大家。
-
2024-05-04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地震」與「車震」哪一種比較危險?
腦筋急轉彎:「地震」與「車震」哪一種比較危險?有人回答說:這要問前台大校長「孫震」了!最近地震頻繁,尤其常在半夜震醒多個人,讓台灣許多人半夜不得安寧。比起地震,車震帶來的震撼也不遑多讓,尤其當你知你的另一半或男女朋友與別人在車震時,那內心的「震」撼可能比地震大得太多了,也可能發生比地震更嚴重的後果!地震是天災,無法避免也不容易事先得知,車震是當事人自動自發,兩情相悅,異性相吸的天然法則,也是不少男女朋友交往中一個常見的過程,雖然可能是開心無愧的,但也可能是逾越了一些規範,不是正常關係下,不該發生的…。這情形,通常當事人所謂兩造心裡都有數的。事實上,除了地震、車震之外,人體有時也會「自震」—自己震動。孟子說:「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一頭牛活生生的要被宰殺了,醫療上要去手術了,法庭上要被宣判了,甚至有人要做核磁共振,一上機台就抖個不停,以上這些都是心理因素,對生命都不大有直接影響。與生命有關的人體自然的震動,就是細菌感染時常見的發抖,細菌一旦侵入到血液內,會分泌一些化學物質,讓你忽冷忽熱,讓你發抖,因此醫療上如果你有發燒或發燒前有發抖,大概是有菌血症了,細菌侵入你血液中了。一般感冒病毒感染,通常人是不會發抖的,因為病毒不會製造那些毒素。天氣冷了,冷得厲害,人也會發抖,利用發抖產生熱量,提高體溫,維持生命。以上是全身發抖,全身震起來的情形。還有一種情形,是身體器官出了問題而引起的局部震動。例如,臨床上懷疑甲狀腺機能亢進,醫師通常會叫病人雙手舉平,看會不會發抖。如果加上心跳加快、體重減輕,通常就是甲狀腺機能亢進了。甲狀腺分泌甲狀腺素過多,好像車子的油門踩太大,一直加油一樣,讓人體整個身體一直機動起來,全身總動員,體內能源消耗,過多人變瘦,人會抖都是典型的症狀。還有一種會不自然的震動,就是巴金森氏症,這些年來,得巴金森氏症的人愈來愈多。其典型症狀就是人會不自主的抖動,尤其雙手不自主的抖動,走路小步化、亦步亦趨、面容僵硬、字愈來愈小,都是典型症狀。碰到手抖的病友,我常問家屬:「數鈔票會抖嗎?」見錢眼開、龍心大悅,此時地震車震人震都不重要了,金錢不是萬能,但沒錢什麼都不能,如果數鈔票就不抖了,那表示以上病症都不存在,可以高喊「萬福金安」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4-05-04 醫療.精神.身心
恐慌症當下怎麼辦?怎改善?醫教6招應對,真的不行就「躺平」
恐慌發作、恐慌症發生時,總是讓人相當的不舒服,且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徬徨無助、甚至感覺像是生命安全正受到威脅。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教自救方法,也建議有相關經驗盡早尋求身心科醫師協助,以利改善。突然恐慌發作?是恐慌症?醫教觀察,也可能另有原因 恐慌症4大因素:楊聰財醫師表示,恐慌症是一種焦慮障礙,會反覆出現各種不適感,相關因素繁多,不過大致可分為4大因素。若家族中有恐慌症家族史,個人也可能發展出恐慌症。生物因素則如大腦或荷爾蒙等出現相關異常或失衡等。環境壓力則可如生活中的重大變化、事件、創傷經歷。心理因素則如個人性格特徵、經歷、思維等。雖說有些人恐慌發作也可能難以發現明顯的原因,不過大致而言可從上述四點觀察,這幾點也都可能環環相扣。 可以觀察一下是恐慌症?或其他原因引恐慌發作?楊聰財醫師更進一步指出,「恐慌發作」和「恐慌症」兩者很像,但兩者有所不同,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許多疾病皆可能觸發恐慌發作,特定情況下會診斷為恐慌症,民眾可依此參考。 恐慌症相關症狀:從症狀來看,恐慌發作時可能出現心悸、心跳加快。出汗。發抖、顫慄。呼吸短促、透不過氣。感覺哽塞。胸悶胸痛等不適。噁心、腹部不適。頭暈、感覺快要暈倒。冷顫或發熱的感覺。出現麻木、刺痛等感覺異常。失去現實感或自我感。害怕即將失控或即將發狂。害怕即將死去。症狀雖然通常鮮少超過一小時,但通常幾分鐘內就會達到高峰,也可能非常嚴重。 恐慌症4大診斷依據:上述這些症狀在恐慌發作期間出現4個或以上;且擔心發作時可能造成不良後果、或作出不恰當的舉動,達到一個月或以上;並且無法歸因於其他如毒品、藥物、甲狀腺機能亢進、心肺功能障礙等因素,或是無法以其他身心疾病作出更好的解釋,如社交焦慮症、特定畏懼症、強迫症、創傷後壓力疾病、分離焦慮症等,就相當有可能是恐慌症。反之,若未符合,則可能為其他原因造成恐慌發作。不過確切還是得經專業醫師診斷。 恐慌症、恐慌發作時怎麼辦?醫教6自救方式助脫離恐懼 不論是恐慌發作或是恐慌症,都讓人相當不舒服,楊聰財醫師也提出6種自救方式,讓民眾在事態發生時當下能夠做出相關應對。 留在原地:許多人會離開現場,可以是一種選擇,但建議留在原地,讓自己習慣、克服當下這實際不具威脅的恐懼。若正在行車,則靠邊停車以策安全。 集中注意:建議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物上,例如手錶上的時間、深呼吸等,清楚明白恐慌感終究會流失,讓恐慌隨時間減緩。 深呼吸:深呼吸每次吸氣時數到三再吐氣,如此也可如前述轉移注意力,並且深呼吸也有助放鬆緊張恐慌的情緒。 創造視覺:恐慌發作的期間腦海會有很多畫面,例如當前害怕的景象,可試著想像創造出放鬆、自在、平靜的景象,並集中注意力在這個畫面。 挑戰恐懼:挑戰恐懼也是一種方法,可試著找出害怕的根源並挑戰,不斷的提醒自己擔心的事物並不是真實的。 放棄抵抗:若發現前述這些方式都做不到的話,可以選擇放棄抵抗,避免因抵抗失敗產生更大的恐慌感。遇到挑戰,「精神躺平」也可以是一種選擇,就讓時間帶走恐慌,注意安全即可。 恐慌症/發作如何治療、改善?醫教6大方向多管齊下 藥物治療、認知行為治療:面對恐慌症、恐慌發作的困擾,楊聰財醫師建議盡早檢查治療,治療方面可包含藥物治療,例如抗憂鬱藥物等,減少恐慌發作的頻率或強度。以及透過認知行為治療,識別恐慌、改變引起恐慌的思維及行為模式,更有效的控制恐慌情緒,並做出因應作為,是個效果顯著的治療方式。 良好生活、飲食改善:日常也可透過培養運動習慣、保持健康飲食、良好的睡眠及作息等幫助改善,像是牛奶等乳製品可攝取色胺酸及鈣、曬過的香菇可攝取維生素D、全穀類及深綠色蔬菜可攝取維生素B群、香蕉可攝取得到鎂,這些都是有助情緒穩定的食材。若容易情緒起伏,建議避免咖啡因、甜食、炸物等。 恐慌日記、支持團體:恐慌發作之後,也可透過日記紀錄人事時地物,以及推測可能的觸發因素、身體反應等,將更有利觀察確切的原因以及針對性治療。另外,也鼓勵建立支持網絡,例如家人、朋友、教會、支持性團體等,提供情感支持、減少孤立。 練習挑戰恐懼來源:正如前述提到的「留在原地」,可嘗試在安全、受到控制的情況之下,逐步的面對、挑戰引起恐慌的情境,也有助逐漸降低恐慌感。 《延伸閱讀》 .創傷後留意4大症狀早檢查,防急性壓力障礙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走出傷痛,時間能帶走一切?心理師教3重點真正走出陰霾!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30 醫療.新陳代謝
喉嚨痛、脖子腫是感冒嗎?竟是「甲狀腺炎」惹禍!女比男風險高的甲狀腺炎QA一次看
一位30歲新手媽媽,在生產後約2個月左右開始出現心悸、手抖與體重減輕等症狀,本以為只是因為照顧小孩太累,因而不以為意;但在分娩後約6個月,這位媽媽開始感覺到體力越來越差且很容易怕冷,體重也漸漸增加,甚至出現2周胖快6公斤的狀況。驚覺不對之下,急至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求診,才發現自己原來有甲狀腺賀爾蒙不足(甲狀腺低下)的問題,醫師診斷她為「產後甲狀腺炎」(Postpartum thyroiditis)。在接受甲狀腺賀爾蒙的初步補充與治療1個月後,她的疲憊感已大幅解除,體重也開始下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王舜禾說,「產後甲狀腺炎」屬於「自體免疫甲狀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家族,又稱「橋本氏甲狀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發病原因常常是因為病人以前本來就有「自體免疫甲狀腺炎的體質」,生產後因免疫反彈被誘發並且加重。不過除了自體免疫甲狀腺炎,「甲狀腺炎」還可以分成哪些?症狀都一樣嗎?甲狀腺炎會自癒嗎?飲食上是否有什麼禁忌?甲狀腺炎是什麼?甲狀腺位在頸部喉結下方,正好在男生打領結的位置,大小、形狀也類似,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內分泌器官,掌管體內新陳代謝、生長以及發育的功能,較常見的甲狀腺炎為「亞急性甲狀腺炎」以及「橋本氏甲狀腺炎」,兩者都好發於中年女性。亞急性甲狀腺炎的發病機制目前尚未明確,大部分是在感冒後發生,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患者的症狀包括心悸、盜汗、喉嚨痛、手抖等甲狀腺機能亢進(甲亢)症狀。橋本氏甲狀腺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可能與遺傳以及部分環境因子(碘攝取過多或是吸菸),患者體內會產生抗甲狀腺抗體,會破壞自己的甲狀腺組織,如果沒有調整飲食妥善治療,有可能會發展成甲狀腺癌。甲狀腺炎症狀有哪些?亞急性甲狀腺炎根據雲林基督教醫院衛教資料,亞急性甲狀腺炎最常見的症狀是在頸部甲狀腺的部位感覺疼痛,且可能併有發燒,頸部疼痛可延伸至耳朵、下巴或喉嚨,其他症狀包括聲音沙啞、吞嚥疼痛、倦怠、肌肉或關節酸痛。在發炎初期,因甲狀腺組織受破壞,可能釋放出甲狀腺荷爾蒙,而產生短期的甲狀腺亢進。病患因此出現心悸、怕熱、緊張等甲狀腺亢進的症狀。然而,之後卻又可能演變成暫時性的甲狀腺功能低下。絕大部份病人的甲狀腺機能最後會回復到正常。橋本氏甲狀腺炎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專科醫師林安琪表示,橋本氏甲狀腺炎多見於40~60歲的女性,女性患者約為男性的5~10倍。發病初期常無特殊症狀,常見症狀為硬且有多發性結節的甲狀腺腫。此外,亦可能合併甲狀腺功能異常的症狀。病人可能一開始只有甲狀腺腫,後來慢慢出現甲狀腺低下的症狀 (疲累、無力、怕冷、便祕、浮腫、皮膚及頭髮變乾變粗等) 。少數會出現甲狀腺亢進的症狀,如手抖、體重減輕、緊張、心悸、大便次數稱加,甚至凸眼等。甲狀腺炎的飲食禁忌?飲食禁忌主要針對橋本氏甲狀腺炎。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內科部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吳婉禎指出,橋本氏甲狀腺炎的治療以吃「低碘飲食」最重要,即避免多吃海中植物及海鮮,如海苔、海藻、海帶、紫菜、昆布等,包括昆布湯或昆布熬煮的火鍋湯底和拉麵湯;也可以考慮買無碘鹽,並減少外食機會;服用保健品時也要留意其含碘量。吳婉禎表示,透過飲食可降低病人甲狀腺腫、防止病程進展造成機能低下。若發生「甲狀腺機能低下症」則需給予甲狀腺素補充治療,大部份人需終生服用甲狀腺素,每天約100~200微克,建議飯前服用,服用劑量的調整需請教醫師,切勿自行調藥。甲狀腺炎如何診斷?王舜禾醫師表示,橋本氏甲狀腺炎(自體免疫甲狀腺炎)可以藉由抽血與超音波診斷。依過去的研究顯示,此類患者有9成以上有抗甲狀腺過氧化酶抗體(Anti-TPO Ab),因此可透過抽血來判斷是否有相關體質。因為甲狀腺可能曾經經歷反覆發炎,所以超音波下可見甲狀腺呈現不均勻回音(heterogeneous echogenicity),可以此來診斷。甲狀腺炎如何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根據雲林基督教醫院衛教資料,多數病人需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緩解症狀。若症狀較嚴重,也可能需服用皮質類固醇。一般而言,服用類固醇1天之內,就可大大改善症狀。1週後便可逐漸減少類固醇劑量,但少數較嚴重的病人可能需使用類固醇長達3個月或更久。除消炎藥物外,若病患進入甲狀腺機能低下期,也必須暫時服用甲狀腺素補充。若有甲狀腺亢進通常不需要治療,因為症狀常是短暫且輕微的。橋本氏甲狀腺炎治療方式同上述,飲食上改採低碘飲食,如果有出現甲狀腺機能低下,則需補充甲狀腺素。為什麼產後會發生甲狀腺炎?王舜禾醫師表示,在正常生理中,因為胎兒有一半基因來自於父親,為了防止母親的免疫細胞認為胎兒是外來物而導致攻擊胎兒,母體會在懷孕期間下調自體免疫力,形成免疫「容忍期」,但在分娩後母體免疫力會「大幅反彈」,因此有許多自體免疫疾病都容易在產後2~6個月內發生,而「產後甲狀腺炎」就是自體免疫疾病的其中一種。「產後甲狀腺炎」屬於自體免疫甲狀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家族,發病原因常常是因為病人以前本來就有「自體免疫甲狀腺炎的體質」,生產後因免疫反彈被誘發並且加重。延伸閱讀: 手上冒出一粒粒小水泡,奇癢無比?皮膚科醫師:「汗皰疹」別擠破!水泡破掉會...
-
2024-04-22 養生.聰明飲食
營養師劉怡里指出「這咖啡」有較多的抗氧化劑!喝咖啡4大好處、10大注意事項報你知
許多人每天早晨會喝一杯咖啡,就開啟了一天的儀式。營養師劉怡里說,咖啡富含「綠原酸」,是一種抗氧化劑,具抗氧化、抗發炎、促進代謝、消水腫、減少腰圍、降體脂肪等功效,建議可以選擇喝保留較多綠原酸的淺培咖啡。咖啡迷人的香氣總是讓人意猶未盡,劉怡里指出,喝咖啡具有4大好處: 1.提高抗氧化力:富含多酚類的綠原酸,調節生理機能,護肝降低發炎反應。2.提神:咖啡因控制在300mg以下,可達到保健及提振精神的功能,較不會有咖啡因過量的副作用。3.消水腫:咖啡利尿,早晨喝一杯無糖黑咖啡,幫助水分代謝,有助於消除水腫。4.燃燒脂肪:運動前喝黑咖啡,可幫助運動能力的表現,也有助於脂肪燃燒,幫助體脂肪控制。如何健康喝咖啡?劉怡里提出10大注意建議:1.飲用無糖黑咖啡最健康。2.空腹喝咖啡,建議可以選擇拿鐵或是燕麥奶咖啡。3.成人每天控制在300毫克咖啡因,約喝2杯中杯美式咖啡。4.運動前、中、後喝無糖黑咖啡,有助於燃脂降腰圍。5.喝適量的黑咖啡不會造成骨鬆。6.飲用過多的咖啡可能造成血壓上升。7.避免影響到鈣和鐵的吸收,建議餐後一小時再喝咖啡8.酸度高的咖啡,愈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9.兒童、青少年不建議喝咖啡。10.最佳喝咖啡時間是早上10點過後和下午1點過後。不過,喝咖啡要適量,劉怡里提醒,胃食道逆流、高血壓、胃炎、骨鬆、心悸、甲狀腺機能亢進、嚴重失眠、缺鐵性貧血等族群,應盡量減少咖啡因的攝取。依賴咖啡成癮者,則可以慢慢減少份量,避免快速戒斷造成嚴重不適感,或是先改成茶類,例如紅茶,來渡過過渡時期。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2-27 醫療.新陳代謝
75歲男3個月暴瘦21公斤!驗血查出是「這原因」 醫師提醒:短期內體重減輕要當心
1名75歲男性近3個月來體重從原本76公斤暴瘦到55公斤,變得虛弱無力且易喘,醫師抽血檢查發現,原因出在甲狀腺亢進,所幸經過幾個月的藥物治療,體重終於慢慢回升,曾有的心悸、失眠也獲改善。短期內非意願性的體重減輕要當心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醫科醫師吳佾璇說,體重減輕是門診很常見的問題,不過有意義且非意願性的體重減輕,目前並沒有公認的標準。常用的定義是指體重在6個月內降低至少5%,就會視為異常。造成體重減輕的原因很多,大部分都可以經由醫學檢查找出根源。她說,最常見造成體重減輕的原因為腸胃道相關疾病,惡性腫瘤則約佔四分之一。另外,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等內分泌疾病、慢性感染或發炎如肺結核、愛滋病、自體免疫疾病等,以及心、肺、腎、神經系統的疾病、藥物的副作用,皆有可能導致體重減輕。值得注意的是精神疾病,特別是憂鬱症,約佔所有原因的十分之一,這個觀點與中醫所說的「肝木剋脾土」不謀而合,反映了情緒對於食慾及消化功能的影響。吳佾璇說,若家中長輩暴瘦,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可能是咀嚼與吞嚥功能退化,影響食物營養攝取,或者因行動或社會問題而備餐困難。另外,老年憂鬱症也經常以身體症狀,而非情緒症狀呈現。養成定期量測體重習慣她說,民眾應養成定期量測體重的習慣,如出現體重減輕的症狀,可先自行評估是否有食量或進食頻率減少,或者活動量增加而無相對應的增加飲食等,若排除刻意減重,應積極就醫尋找體重下降的原因。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08 養生.聰明飲食
蒟蒻吃多恐腸胃道阻塞…年節必吃7大類零食 熱量、食用禁忌總整理
農曆年節總是少不了吃吃喝喝,而常見的零食多具有高油脂、高鹽、高糖特性,重點是,有些食物看似無傷大雅,但可能對某些族群有其危險性,如蒟蒻、果凍可能造成腸胃道阻塞,堅果類有嗆食、噎到的可能。《元氣網》整理春節常見零嘴熱量及禁食族群,讓大家過年放心吃喝。第一類:蒟蒻、果凍特色:熱量低、富含膳食纖維地雷:1.蒟蒻不容易消化,必須要充分咀嚼再吞下去,才能從胃部進入小腸,是整塊誤吞,可能造成腸胃道阻塞。2.千萬別以為蒟蒻熱量低就可以狂吃,蒟蒻被加工製零食時,如蒟蒻果凍,因蒟蒻本身沒味道,所以會加入大量糖份,因此仍要注意別吃多。禁食族群:老人與小孩吃的時候要特別當心,若吞嚥功能不佳則不建議吃。第二類:加工肉品類魷魚絲、肉乾、肉紙、牛肉乾、鮪魚糖特色:魷魚絲、肉乾、肉紙等加工肉品類零食,口感及風味都讓人很「涮嘴」吃個不停,不止過年,平常也很多人愛吃。地雷:1.魷魚絲需要一直嚼,如果一直不停吃不停嚼,可能出現張口困難、臉部痛、偏頭痛等症狀,造成顳顎關節炎。2.加工肉品零嘴會添加大量的油脂、糖及鹽等調味料來提升口感,含較多蛋白質,鈉含量不低。熱量預估:.豬肉乾:81大卡(25克,一片約手掌大小).牛肉乾:64大卡(20克).魷魚絲:43大卡(15克)禁食族群:腎臟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飲食需要限制蛋白質患者需小心食用。第三類:堅果類開心果、堅果、腰果、瓜子、花生等…特色:堅果富含維生素E及不飽和脂肪酸,對於降血脂及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有益。地雷:堅果種子屬油脂類,也算高脂肪和高熱量的食物,攝取過多容易造成肥胖。熱量預估:45大卡(3顆核桃或10顆開心果)。以國健署每日飲食指南一天一份堅果約45大卡來討算,一般大小的堅果/杏仁大約5顆=核桃3顆=開心果/花生10顆。市售堅果類零食,多添加鹽、糖,建議優先選擇無調味的堅果。禁食族群:1.不要讓5歲以下幼兒及老人吃花生、堅果、核桃、開心果、瓜子等核果類零食,易發生氣管異物阻塞、嗆食的危險。2.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選吃無調味堅果。第四類:海苔特色:日語稱紫菜為海苔,富含維生素A、E、B1、B2及菸鹼酸含量。當零嘴吃的海苔,就是以紫菜為原料,經烘烤、調味後製成。地雷:加工後含有較多糖、鹽和鮮味劑,鉀、磷、碘含量偏高,建議食用量一天吃4~5片。禁食族群:1.腎臟病患食用時要節制。2.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也要避免。3.高血壓患者可以吃原味海苔,要避免食用過鹹的海苔。第五類:麻荖(芝麻、花生)特色:麻荖是台灣傳統年節拜天公的甜食供品,有各種不同口味,有特殊香氣及口感。地雷:屬油炸類零食,且麻荖外皮沾有糖粉、芝麻、花生、又裹上麥芽糖,容易吃進過多熱量。熱量預估:2顆約100大卡。禁食族群: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避免。第六類:芝麻糖、花生糖、牛軋糖、核桃糕地雷:這類風味極佳的糕點,都是高糖、高油、高熱量、富含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熱量預估:牛軋糖一顆的熱量就有50多大卡。芝麻糖 、花生糖等,3小塊約有100大卡。禁食族群:糖尿病患、減重者。第七類:果乾(乾燥蔬果)特色:脫水蔬果乾類雖標榜由天然食材脫水製成,但製作過程通常經過油炸及加工調味,實則在製程中已流失大量營養。地雷:果乾體積小且常會額外加糖,成了隱形高熱量零嘴。熱量預估:蔬菜片 20克╱100大卡香蕉片 19克╱100大卡芭樂乾 30克╱100大卡芒果乾 30克╱100大卡禁食族群:糖尿病患、減重者。【註】衛福部國健署建議,女性一天約需1450至1900大卡熱量,男性一天需攝取1800至2400大卡熱量,一天攝取零食的熱量不要超過一天應攝取總熱量的10%。成人每日鈉攝取量為2400毫克,建議控制在每日2000毫克(當於5公克鹽)較健康。【資料來源】.吃飯嘴巴張不開、臉頰兩側發出喀喀聲 顳顎關節卡住了.零嘴解饞 高尿酸者 肉乾豆干要忌口.營養師提醒:這方式吃堅果,等同喝下600毫升沙拉油.少鹽少油 專家建議四大類健康零食.紫菜/相傳可催乳 鐵營養豐富.衛福部國健署-熱量來源
-
2024-01-20 養生.聰明飲食
咖啡會加速鈣質流失?紅茶、牛奶能預防骨質疏鬆,是真的嗎? 做好6件事趁早存骨本
隨著年紀的增長,人類的骨流失速度會加快。如果骨流失過多,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使得骨骼變脆、變弱,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骨密度減弱會使發生骨折的機率增高,嚴重會造成永久行動不便、長期臥床或死亡。因此,預防骨質疏鬆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課題,專家建議趁早存「骨」本,多攝取高鈣與優質蛋白、適度曬太陽、負荷運動;對此,元氣網也針對3大飲品與骨質疏鬆的迷思進行闢謠,告訴你茶、咖啡、牛奶對人體骨質的影響。為什麼會骨質疏鬆?人體骨骼骨量大約在20歲至30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量逐漸減少,女性停經後因為荷爾蒙減少,骨流失速度會加快。如果骨流失過多,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使得骨骼變脆變弱,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列為全球第二大的重要流行病,台灣高達160萬人患有骨質疏鬆。據國健署統計,骨鬆是國內65歲以上民眾常見慢性病第4位,50歲以上男性中,每5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症,其中女性的比例更是男性的2倍。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沈默的疾病,大多沒有明顯的症狀,有些中高齡患者,可能只有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的外觀變化,這些患者平常不會覺察到它的存在,大多不以為意,但是只要一個輕微跌倒,或是突然過猛外力,如彎腰搬運物品,就可能造成骨折。骨折後引發嚴重的疼痛、無法行動、可能長期殘疾、永久行動不便,需長期臥床、影響健康生活品質,甚至死亡。哪些人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1.七十歲以上的年長者。2.停經女性,根據統計,五十到六十歲的女性骨質量平均會減少25%,而同年齡男性的骨質量僅減少12%,明顯女性較男性嚴重。3.具遺傳體質,家族中有骨質疏鬆症病史的人。4.具不良飲食習慣或生活型態者。5.長期濫用類固醇藥物的人。6.經常減重、體重過輕的人。7.未生產過的婦女。8.罹患特殊疾病患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肝臟病或洗腎病人,以及性腺功能不足者,如早發性停經的人。)咖啡、茶、牛奶會影響鈣質吸收嗎?常聽人家說喝咖啡會導致骨質疏鬆,喝紅茶、牛奶可以補鈣延緩骨鬆,真的是如此嗎?一起來看看真相。Q1:喝咖啡會導致鈣質流失,應該少喝?根據歐盟食品科學專家委員會評估,咖啡因每日攝取量建議在300毫克以下,對健康不致造成影響。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說,咖啡因會增加尿中鈣質的排泄,增加鈣質的流失;但若從臨床的角度來看,目前並沒有直接證據顯示喝咖啡會造成骨質疏鬆,僅將咖啡因列為骨質疏鬆的危險因子之一,而非引起骨質疏鬆的主因。至於淺焙咖啡跟深焙咖啡,兩種咖啡的咖啡因含量是差不多的,並不會因為咖啡的烘培方式而對骨質有影響。若您已有骨質疏鬆的情形,仍想享用咖啡的美味,請記得多補充鈣質,以免鈣質流失情形加劇。所以想要健康喝咖啡,就要先吃夠鈣質!Q2:喝紅茶能預防骨質疏鬆,可以多喝?過去研究紅茶中的茶黃素有助於增加骨質密度,進而達到預防骨質疏的效。對此,食藥署闢謠解釋,目前沒有確切的科學實質證據論述指出喝茶與骨質疏鬆性、骨折之間有關,有喝茶習慣的人,並不會導致骨質疏鬆,也不能預防骨質疏。但濃茶中含有大量咖啡因,會影響鈣質吸收,應避免喝濃茶。Q3:喝牛奶能預防骨質疏鬆,可以多喝?美國醫學會期刊有文獻指出,牛奶可以弭平咖啡因帶來的骨質風險。成年人每日需要的鈣質約800到1200毫克,建議盡量由奶製品、蝦米、小魚乾、紫菜、黑芝麻、豆類製品及深綠色蔬菜等食物攝取,或在醫師及營養師的指導下服用鈣補充劑。在營養學的角度,攝取乳製品是補充鈣質的最佳方式,因為乳製品除了含鈣量高,且人體對它的吸收率也高,因為每份牛奶(240毫升)約可提供270毫克的鈣質,接近一般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的四分之一,再加上恰到好處的鈣磷比及乳糖,使鈣質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能增強牙齒及骨質密度,預防骨質疏鬆症,牛奶是補充鈣質的最佳食物來源。但若你有乳糖不耐症,身體無法完全消化乳糖,會因飲用牛奶後有腹瀉、胃痙攣、腹痛等症狀,建議靠牛奶以外的其他食物(黑芝麻、豆漿、紫菜、小魚乾、香菇...),來補充身體所需的鈣質。平日做好6件事預防骨質疏鬆專家建議平日做好6件事,趁早存「骨」本,預防老後骨質加速流失。1.維持健康的體重,攝取均衡飲食,尤其補充含鈣量豐富的食物,如小魚乾、蝦米、黑芝麻、紫菜、髮菜、莧菜、海帶、豆腐、豆漿、牛奶、香菇等2.養成規律且適度的運動習慣,特別是有某種程度牽拉擠壓的活動,如慢跑、健走、打球、划船等,或是負重體操如使用啞鈴、沙包舉重、伏地挺身,蹲馬步、墊腳尖訓練等3.平時可服用鈣片及維他命D,尤其更年期後更應加強補充。停經後女性可考慮適量補充荷爾蒙,以減少骨質流失及增加骨質密度4.適度的曬太陽,人體皮膚只要曬十至十五分鐘的太陽,每週三~四次,就可獲得足量所需的維生素D,幫助體內鈣質吸收5.遠離菸酒,並減少攝取不利於身體吸收鈣的含咖啡因食物(包含濃茶、可樂)6.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測量骨質密度,並接受骨質疏鬆的藥物治療看完以上,你知道茶、咖啡、牛奶對身體的鈣質吸收的影響是什麼嗎?想要預防骨質疏鬆,必須從年輕時就開始注重均衡飲食的攝取,多吃富含鈣質的食物、適度曬太陽、保持理想體重及適度運動,並避免抽菸、喝酒、熬夜等造成骨質流失的行為。如有骨質疏鬆症之症狀,應尋求醫師協助,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時機。參考資料:、長庚醫訊、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生活網、元氣網、元氣網疾病百科-骨質疏鬆症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眉毛越長更長壽?專家曝50歲後眉毛變長要當心!做好這事才真長壽.運動防癌降低死亡!專家曝每周運動「這時間」抗癌,散步、腳踏車都算
-
2023-11-18 養生.人生智慧
60歲李連杰面臨3次生死關頭!用25年參透生死:生命無常要及時行善「化小我為大我」
60歲的國際武打影星李連杰,為新書「超越生死:李連杰尋找李連杰」來臺灣宣傳。他2013年罹患甲狀腺機能亢進,後續用藥卻造成發胖、心臟不適等後遺症...身體屢傳異樣,甚至被傳了不少烏龍死訊;昨天(16)出席大愛講座,看起來氣色不錯,一開口便幽默地闢謠「我還沒死」,更分享自己的人生觀。經歷過3次生死關頭 李連杰用25年參透生死李連杰出席講座時,一出場就先幽默地闢謠說:「我還沒死,最近還在被傳在大陸說我已經死了10年了,還有1000多萬人關注,有人說死了那麼多次都沒死。」,他表示許多人知道自己練武術、拍電影、做公益,但不是太多人知道我用了25年「在努力了解生死是什麼」,皈依佛法後已看淡事俗紛擾。李連杰透露,前幾年疫情混亂全球,有感於壓力瀰漫社會,決心把多次面臨身死關頭的經驗分享出來,包括遭遇南亞海嘯、拍攝《霍元甲》從12呎台上摔下、在高山上發生很嚴重的高山症,經歷過3次生死關頭讓自己感嘆生命無常。原本打算若60歲退休後就開始行善、學佛法,卻在40歲時卻面臨衝擊,令他意識到「隨時可能面臨生死、來不及等待」。在自然災害當中,每個人再有權利、名利,當天災來臨時,無論是海嘯還是地震,誰也走不掉,「大自然的無情,大家人人都是平等的」。因此要趕快去改變人生,從「小我轉成大我」,李連杰開始做公益、做慈善。由於從小練武,對道家的思想很熟悉,覺得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情是100%對和100%錯,因為在太極裡,黑的有可能百分比再轉成白,白的又可能轉成黑的,所以在相對的世界裡,萬物一定都在改變著旋轉著。他以佛教的說法比喻「萬物都在動,萬物無常」,但無常不是負面,亦非正面,就是一切都在變動中改變著。他說明修行佛教有3階段「小我、大我、無我」,各種宗教教法都是喚醒你心裡已經圓滿的本性。把每一個負面想法轉為正面 轉煩惱為菩提李連杰表示,「了解相對地生活的真相,以及了解宇宙的真相,這就是佛法,跟穿什麼、喝什麼、做什麼,不一定要限制住,我喜歡每時每刻把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跟佛法融入。」他坦言2013年曾誤會罹癌,結果確診甲狀腺機能亢進,至近仍每天靠藥物控制,接著分享轉念的道理,認為「面對任何困境如果你看它正面就是正面,看它負面就是負面,甲亢來吧那就治吧,治不好也很幸福,那就是佛法提醒你要面對」,現在能很自在的感受所有的事情,都能把每一個負面轉為正面「轉煩惱為菩提」。延伸閱讀:.醫盤點「人在臨終前最後悔5件事」你符合幾項?做好4件事活出無憾人生.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幾歲開始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
-
2023-10-31 醫療.皮膚
白頭髮可以拔嗎?怎樣才能變回黑髮?中西醫教你正確的白頭髮預防之道
多吃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可以預防白髮。早上梳頭髮的時候發現多了幾根白頭髮,不免感嘆自己又變老,也覺得不太好看,糾結著該不該拔掉⋯⋯白頭髮該怎麼辦?為什麼突然開始出現白頭髮了?可以吃什麼改善呢?以下就從中西醫的觀點來了解,到底該如何處理惱人的白頭髮吧!白頭髮可以拔嗎?聽說白頭髮會越拔越多?錯!白髮根本不會越拔越多。會有所謂「拔一根長三根」的印象,捷靚皮膚專科診所院長徐常捷提到,主要是因為頭髮老化、黑色素減少,導致其它毛囊長出來的頭髮呈現白色,所以才會有「越拔長越多」的錯覺。但徐常捷補充,「拔」這個動作會損傷毛囊,加上拔太多也會漸漸變稀疏,而且白髮拔了也不可能再長出黑髮,所以還是放著自然生長、掉落就好。為什麼我會長白頭髮?我是「少年白」嗎?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林頌然在《好健康》第28期中提到,頭髮變灰、變白是因為黑色素細胞減少或黑色素幹細胞消失,是老化的正常現象。徐常捷補充,一般來說大部分的人在35歲會開始長白髮,50歲後白髮量就會特別多,而有研究發現60歲時,約有一半以上的人會長白髮。毛爵生髮診所劉怡坊醫師進一步補充,東方人較常見以鬢角到顳部、後枕部的順序出現白頭髮。不過有些人年紀輕輕就長白髮,除了遺傳,壓力、睡眠品質差、飲食不均等也是原因。這有救嗎?徐常捷表示,基本上遺傳性白髮很難改善,但可以透過減輕壓力、提升睡眠品質、飲食均衡、少用眼和少用腦過度延緩白髮生成。中醫古書《諸病源候論》曾提及「足少陰腎之經也,腎主骨髓,其華在髮。若血氣盛,則腎氣強,腎氣強,則骨髓充滿,故髮潤而黑;若血氣虛,則腎氣弱,腎氣弱,則骨髓枯竭,故髮變白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師趙品諭便指出,中醫的角度認為老化的過程和腎有關,但此「腎」是種臟象。至於網路傳言曾說肝血不足、熬夜會導致長白頭髮,當中肝血屬於「陰」的運作範疇,又跟「腎」有關,因此從中醫理論可以解釋:肝腎會影響頭髮變白,而熬夜會「損陰」、損傷「腎」的狀況,和長白頭髮也有關。臻品中醫院長陳勇利提到, 臨床上早生白髮常見有四種體質:腎精虛損型:除了髮早白、髮質焦枯、容易脫落之外,還有腰痠、容易疲倦、面色蒼白、頭暈的情形,常見於體力過支、年老的患者。心火上炎型:容易口乾、嘴破,經常熬夜、失眠,甚至有小便赤熱、便秘的情形,這類型則不建議使用補藥,以免越補火氣越大、頭髮越白。肝氣鬱結型:需要應酬、喝酒,壓力大且不易排解。血瘀型: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偏高,容易疲倦、睡不飽。中西醫的白頭髮預防之道一、飲食可多吃富含維生素B群和蛋白質的食物,例如糙米、小麥胚芽、青菜、雞肉、牛肉、肝臟等等。由於頭髮是由胺基酸組成,趙昭明皮膚科診所院長、中華美容暨健髮教育學會理事長趙昭明在《保養,從肌本做起:跟著皮膚科醫師打造動人美肌》強調,蛋白質一定要補充足夠,例如瘦肉和魚肉,以及富含鋅、銅、鐵等微量元素的食物。他也推薦能讓頭髮烏黑亮麗的海帶,不過別食用過多以免甲狀腺機能亢進。另外,徐常捷特別提醒要吃「瘦肉」別吃肥肉,否則肥肉油脂過高,細胞就會老化凋零。其他可預防白髮或掉髮的食材還有黑豆、胡蘿蔔、菠菜、韭菜、香菇、黑木耳和烏骨雞,以及含碘量高的食物如昆布、髮菜…等。當然,黑髮聖品不能不提黑芝麻,它富含頭髮發育的必需元素,也含有很多的亞麻仁油酸,可以增加頭髮和肌膚的光澤。水果類則有黑棗、柿子、桑椹、桂圓、荔枝等。二、食療陳勇利點出平時頭髮的保健方法之一,就是飲食的補充,他也介紹三種粥品:黑芝麻粥:黑芝麻20公克、糯米50公克,煮熟,每日早餐服用何首烏粥:何首烏30公克、糯米50公克,煮熟,每日早餐服用,有通便去淤的效果。山藥粥:山藥20公克、黑芝麻30公克、枸杞子10公克、核桃少許、一般米50公克,煮熟,當晚餐或宵夜使用,有滋腎養陰的功效。香港中醫師呂兆陞則分享「桑椹杞子粥」,將桑椹子、枸杞子各15克,米50克洗淨,放入鍋中加水煮成粥,也有補腎明目、補血烏髮的功效。三、按摩或許你曾聽說過,常梳頭髮促進血液循環,可以增加髮量和減緩白髮生成,對此徐常捷破除迷思,指出目前尚未有研究證實。不過他介紹一種養好頭皮的按摩術,還能順便放鬆心情:「先將左、右手放在頭頂中線上會合,由中往外像剝橘子那樣,用10隻手指頭的指腹下壓按摩頭皮,每壓一次後再左右各移1公分。」上鼎中醫診所也針對頭皮按摩術補充,將雙手指腹放在頭皮上,以不痛的力道按壓,尤其浮腫處更需要,接著像要把頭皮抓起來一樣輕輕捏起,指腹不動,以不會感到疼痛的力道前後左右移動頭皮。(移動困難的地方代表血液循環不良,可重點加強。)四、其他專家也提醒,保持心情舒暢,消除壓力,飲食睡眠充足、作息正常都很重要。特別是把握黃金睡眠時間晚上11點至凌晨3點,因為睡覺會釋放生長激素,熬夜的話頭髮自然會不健康。除了飲食、按摩等方法,也有瑜伽老師分享預防白髮的「美髮瑜珈」: 同場加映:我有可能一夜變白髮嗎?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林頌然解釋,一夜白髮通常是指短時間內頭髮變白的情形,不見得是在一夜之間,但現實生活中一夜頭髮全變白的病例很少,長出白頭髮通常是漸進式的。現代醫學認為,雖然有人會覺得「頭髮白了又黑回來」,其實那是逐漸變灰的錯覺,再過一段時間或幾年之後仍會變白。景升診所醫美中心院長邱正宏就直言,染髮是找回黑髮最快也最不得已的方法,長效型或短效型的染髮則要依照需求來取捨。因此我們不妨把白髮當做是歲月的禮物,盡量保持平常心看待吧!資料來源:全民健康基金會《好健康》第28期〈牽一髮而動全身— 皮毛學問大〉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部分錯誤】網傳「每天睡前吃一點它(桑葚、核桃),不出一周白髮不見了」?》白髮才不會越拔越多!皮膚科醫師:但是亂拔的後果很可怕...白髮與黑髮的戰爭「早生華髮」── 中醫看白髮問題【邱正宏醫師Q&A】白頭髮真惱人!該怎麼辦?延伸閱讀: 失智、健忘、腦霧怎麼分?如何判斷家中長輩可能失智?失智症名醫分享失智症的「10大警訊」 只是腸胃炎掛急診…為什麼孩子卻「站著走進來,躺著推出去」?一個兒科醫師的夢魘
-
2023-10-13 醫療.眼部
高慧君吃癌症藥物治眼疾,忍停經、落髮之苦!什麼是甲狀腺眼疾?必知5件事
出道超過20年的藝人高慧君,之前曾在節目上透露,因甲狀腺功能低下而出現眼睛現一高一低、斜視、重影等狀況,去年10月手術後,已漸漸恢復。當時她還曾在臉書分享術後照,寫下「珍惜重新得見的美好」, 並表示「甲狀腺疾病很複雜,大家也要多留意」。高慧君近日再接受聯合報訪問時透露,2021年眼睛開始出狀況時,當時透過一位粉絲介紹到台中就醫,醫生告知會用類固醇之外的方式治療,其中有兩顆藥是治療癌症藥物,會有停經和掉頭髮的後遺症,她也都接受了。等到身體指數都調到正常後進行眼睛手術。她一共進行兩次眼睛手術,第一次是眼睛肌肉增生手術,第二次是開眼皮修護手術。高慧君說目前眼睛恢復得不錯,之前因為類固醇發胖也受到控制,漸漸回到正常狀態,她終於可以復出演出她最愛的戲劇。四成的甲狀腺眼疾伴隨著甲狀腺疾病甲狀腺眼疾在臨床頗為常見,長庚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廖依琳曾受訪指出,甲狀腺眼疾不一定都與甲狀腺疾病有關,但有四成的機率,甲狀腺眼疾是同時伴隨著甲狀腺疾病,最常見是甲狀腺亢進,其次是甲狀腺功能低下。女性發生率約為每10萬人口有16人、男性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2.9人,發生機率不高,全年齡都可能發生,而甲狀腺眼疾常被誤診,甚至未能即時診斷,導致患者延誤治療時機。在青光眼關懷協會網站上也清楚說明甲狀腺眼疾,三總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表示,甲狀腺眼疾又稱「甲狀腺眼病變」,是一種複雜的眼窩發炎性疾病,並非由甲狀腺引起,而是與免疫系統有關。什麼是甲狀腺眼疾?1.成因: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因為錯誤攻擊甲狀腺或眼窩組織,如眼部肌肉、脂肪、眼皮等導致一連串發炎細胞反應,會影響眼睛功能及改變外貌。2.好發:30至50歲女性,此族群女性的甲狀腺疾病發生率同樣高於男性。但較嚴重病患多為50歲以上,而且抽菸男性風險增加8倍。3.外觀:眼外肌肥大造成眼球轉動受限,凸眼、兩眼不對稱、眼瞼閉合不全、結膜紅腫,視神經因受到壓損而傷害視力,面容像是怒目生氣亦可能影影社交圈。4.症狀:初期有乾眼、畏光、結膜充血、複視疊影、眼球疼痛及辨色力異常。中後期出現明顯凸眼、眼瞼攣縮、眼窩周圍水腫、斜視、角膜潰爛、壓迫性視神經病變及視野缺損,嚴重會出現視力下降惡化。5.治療:雙管齊下先控制甲狀腺機能回復正常,同時治療甲狀腺眼病變。初期控制發炎減緩病情進展,需依病情定期抽檢甲狀腺功能。必要時應施予類固醇、放射性治療或生物製劑控制。(資料來源:社團法人台灣青光眼關懷協會)甲狀腺眼疾初期症狀常被漠視 等到視覺變差只能手術甲狀腺眼疾初期症狀幾乎都會被漠視,等到出現嚴重的凸眼,或紅眼卻無法用藥物改善後,才會有意識。治療上得先確定患者是否有甲狀腺亢進或甲狀腺功能低下,通常得先控制甲狀腺素分泌,並給予眼睛藥物的治療。而如果已經出現嚴重的凸眼,包含有眼窩脂肪增生、眼外肌纖維化、雙眼複視、暴露性角膜炎及壓迫性視神經病變,特別是眼球已經難以轉動時,就必須要立即接受手術治療。當這類症狀發生時,通常六個月到一年半左右就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呂大文提醒,甲狀腺眼疾病患由於眼球長期受到擠壓,視野較明顯會先從上半部開始缺損。病程若來到視覺功能變差的階段,可能靠藥物亦無濟於事,必須倚賴手術治療才能降低眼壓及視神經壓迫,但視力恢復狀態也許並不理想。由於視神經受損均不可逆轉,有甲狀腺疾病患者務必須至眼科定期做檢查,能早期發現才能提早控制,使視力危害風險降至最低。大部分甲狀腺眼疾早期發現可被治癒,平均治療時間約為1至2年。初期施予人工淚液、人工淚膏、淚管填塞及降發炎藥物以減少眼外肌水腫,並按時點降眼壓眼藥水減少視神經傷害。發展到中後期必須配合類固醇及免疫生物製劑治療;一旦產生併發症影響外觀或為維護美好面貌可能須借助眼整型矯治手術。【參考資料】.社團法人台灣青光眼關懷協會.長庚紀念醫院 眼科部.《噓新聞》
-
2023-09-30 性愛.性福教戰
吃中藥真能補腎壯陽嗎?中西醫解讀男性性功能障礙 改善性功能靠4招
現在許多人的生活壓力大,房事問題也是一大困擾之一,有些男性患者會因為房事不順而來詢問醫師「醫生,我男性性功能異常是不是敗腎?我想要吃一些補腎陽的中藥協助壯陽。」但一味的補腎壯陽真的適合嗎?西醫看男性性功能障礙男性性功能的生理過程是複雜的,包含神經、血管循環與男性荷爾蒙等因素調控,另外也會受到局部的解剖構造與心理因素影響。正常男性性功能的過程,從性慾、陰莖勃起、性交、射精,其中任何環節異常就稱為男性性功能障礙。男性性功能障礙又可分為三類:勃起功能障礙(俗稱陽痿)、射精功能障礙(早泄、延遲性射精、無射精、遺精等)與性慾減退,其中以勃起功能障礙的患者所佔的比率最多。且根據統計結果,隨著病患的年齡增長,造成男性性功能障礙的比率也會逐年增加。以形成的原因來說,包含:1. 血管性因素外傷、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菸品使用。2. 神經性因素脊髓損傷、中風、失智退化、巴金森氏症等。3. 局部結構問題佩洛尼氏病、陰莖創傷白膜破裂;放療、手術後的結構異常。4. 荷爾蒙因素性腺功能低下、高泌乳激素症、甲狀腺機能亢進或減退、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或低下。5. 藥物因素抗高血壓藥、抗抑鬱藥、抗精神病藥、抗雄激素藥、違禁物質使用、酒精使用等。6. 心理性因素情緒焦慮、關係緊張問題、性冷感、壓力因素;焦慮症、抑鬱症等。中醫看男性性功能障礙中醫以臟腑來說,會以腎、肝、心、脾為主。1. 腎因為先天稟賦不足、後天房勞過度或久病等因素,造成腎陰虛、腎陽虛或腎精虧損的表現,腎又主二陰,進而影響男性性功能。2. 肝因情緒精神壓力,肝鬱氣滯,造成肝經不暢,肝經又過陰器,也影響男性性功能。3. 心、脾飲食肥甘厚味,造成脾胃濕熱,濕熱下注陰器;脾失健運,結合心脾氣血虛弱,造成宗筋失濡,兼有血瘀阻絡,影響男性性功能。中醫診視患者,會根據病人的症狀表現,思考成因,並對應不同的證型診斷與治則,因人而異的給予治療,可以透過內服中藥、針刺治療等來協助改善症狀,除了調整臟腑功能,也可透過刺激經絡的氣血暢通來協助。最後,建議尋找「性福」的男性朋友,要尋求醫師,配合自己的狀況來調整,而非一味的要求補腎壯陽,或是使用來路不明的藥物、食品等,實非適當之舉。改善性功能障礙4方法1. 改善生活型態:戒菸戒酒、飲食節制、減重、規律運動等。2. 控制已知慢性疾病或危險因子。3. 注意壓力的釋放,勞逸結合。4. 伴侶關係的和睦調整,建立關懷體貼的信心。(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22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安眠藥放在枕頭下,有效嗎?
病人:「麻煩給我安眠藥!」醫師:「你吃了才能睡嗎?」病人:「不!我放在枕頭下。」醫師:「你沒吃,我不能開給你!」病人:「可是你沒開,我睡不著啊!」失眠是現代許多人的文明病。失眠會普遍化,當然很多因素。社會環境改變,生活方式改變,加上網路發達,訊息傳遞快,常需即時反應,與古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與我何有哉的那種生活方式完全不同。此外,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是現代人含咖啡因飲品喝多了。古人喝茶,茶有咖啡因,但咖啡因成分不如咖啡多,近幾十年來,西風東漸之後,喝咖啡幾乎成為人人日常生活必需品,問題是茶或咖啡內的咖啡因對腦袋中睡眠中心的刺激會累積,長時間喝咖啡或喝大量的茶,睡眠中心一直受到刺激,好比你的腳一直踩車子的油門一樣,不失眠也很難了!如果沒有喝含咖啡因的飲料,肉身上的原因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就會心悸、緊張睡不著,女性同胞更年期因荷爾蒙失調,常會失眠、燥熱,造成很大的痛苦,這兩種情形都是可以靠藥物矯正的。肝不好,例如肝昏迷前奏,或猛爆性肝炎,或肝硬化厲害,病人常會日夜顛倒,這是因為腦袋中的睡眠中心因氨太高影響,機能失調所致。此外,身體長了癌症,通常是癌症末期,也會睡不著,細菌或病毒感染,也會讓人無法心平氣和安心入睡。心臟衰竭、肺不好、呼吸困難都是身體因素導致失眠的重要因素。有些病友沒有上述那些因素,但就是偏偏睡不著,這種病友愈來愈多了,不得已只能求諸於鎮靜劑等藥物才能安眠。總之,睡不著看似小事,但箇中原因繁多,治療上更是現代醫學上一個難解的問題。古人說「不做虧心事,夜夜好睡眠」,或是說多做善事,夜夜好入眠,或許是另一劑解藥。●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3-06-18 醫療.心臟血管
只要患過心房顫動,中風風險就大幅上升!危險因子及預防方式一次看
「醫師,我的手錶有偵測到心房顫動耶!請問這是代表什麼意思呢?」王伯伯掏出手機打開心電圖紀錄。「你有感到不舒服嗎?」醫師問。「有時候會覺得心悸,有點頭暈。」王伯伯想了想,憂心地問,「聽說心房顫動會中風,接下來該怎麼辦?」穿戴裝置愈來愈普及,經常都有民眾因為被偵測到心房顫動而就醫。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廖英傑醫師解釋,我們的心臟有心房跟心室,心房顫動是心房出現很多不正常的放電,使心房無法正常收縮,並影響到心室收縮的速率。正常時,心房只有一個點在放電,刺激心臟肌肉收縮。廖英傑醫師指出,如果心房同時有多個點在放電,便沒辦法正常收縮,造成心房裡的血液流動較差,而有可能形成血栓。當血栓隨著血液流出心臟,便可能塞住血管,造成腦中風〔1〕、心肌梗塞〔2〕、腸中風〔3〕、肢體中風 〔4〕等嚴重併發症。「心房顫動的症狀差異很大,每個病人都不太一樣。」廖英傑醫師說,「可能完全沒有感覺,也可能感到胸口悶、心跳快、疲倦、頭暈目眩、喘不過氣〔5〕。甚至有些患者只要心房顫動發作,就很不舒服,而需要到急診室。」心房顫動的可能原因很多,年齡是很重要的因素。廖英傑醫師說,高血壓、抽菸、肥胖、心衰竭、心血管疾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都跟心房顫動有關係〔6〕。只要有心房顫動,無論是持續發作,或是偶爾發作,都會提高中風的風險。廖英傑醫師說,即使是以前有發作,現在控制很好,心房都沒有再亂跳的病人,中風機會還是偏高。所以一旦發作過心房顫動,就必須用預防中風的角度來思考,接受適當的治療。預防中風是最重要的治療目標!心房顫動最重要的治療目標就是預防中風,無論現在是否有心房顫動,或是心房顫動發作頻率的高低,都必須要預防中風。當中風的風險偏高,就建議使用抗凝血劑來做治療〔7〕。廖英傑醫師說,「因為年紀大的患者較多,所以大部分心房顫動的病患,都建議要吃抗凝血劑,來預防中風的發生。」廖英傑醫師指出:「曾經有患者在接受心房顫動的治療後,就很少發作,患者便自己把抗凝血劑停掉,結果停藥之後沒多久就中風了。病患一直說他很後悔,不應該自己停藥,但是已經無法挽回。」另一個治療目標是讓心房顫動盡量不要發作,降低發作頻率,提升患者生活品質。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共病、心臟功能等狀況,選擇合適的抗心律不整藥物,以協助患者恢復正常心律,或考慮電燒治療、冷凍消融術。現階段也有副作用相對低的抗心律不整藥物,心房顫動患者要依照指示按時服用,不要擅自增加、減少劑量。廖英傑醫師說:「有任何想法都要主動跟醫師溝通,千萬別領了藥不吃,卻又不敢講,而陷入惡性循環。」「我們都會一再提醒患者,服藥過程中若有不舒服的狀況,要回診跟醫師討論。」廖英傑醫師說,「很多狀況不見得和藥物有關,擅自停藥既無法解決問題,還會增加許多危險。醫師會先釐清狀況,再評估是否需要調整藥物。」貼心小提醒心房顫動的發生與心房組織退化有關,可能造成心悸、胸悶、頭暈、無力、喘不過氣等症狀,但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廖英傑醫師提醒,即使心房顫動不常發作,中風的風險仍然持續存在。當患者一旦發生過心房顫動,就必須考慮中風的預防。在使用抗凝血劑或抗心律不整藥物時,如果有任何問題,都要與醫師討論,擅自停藥會非常危險喔!參考資料:1. Alshehri AM. Stroke in atrial fibrillation: Review of risk stratification and preventive therapy. J Family Community Med. 2019;26(2):92-97.2. Violi F, Soliman EZ, Pignatelli P, Pastori D.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ppraisal of Pathophysiologic Mechanisms. J Am Heart Assoc. 2016;5(5):e003347. Published 2016 May 20.3. Bala M, Kashuk J, Moore EE, et al. 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 guidelines of the World Society of Emergency Surgery. World J Emerg Surg. 2017;12:38. Published 2017 Aug 7.4. Spanos K, Athanasoulas A, Argyriou C, Vassilopoulos I, Giannoukas AD. Acute limb ischemia and anticoa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history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t Angiol. 2016;35(5):510-515.5.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Atrial Fibrillation6.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Atrial Fibrillation7. Komen JJ, Pottegård A, Mantel-Teeuwisse AK, et al. Oral anticoagulant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t low stroke risk: a multicentre observational study. Eur Heart J. 2022;43(37):3528-3538.原文:
-
2023-05-27 焦點.健康知識+
「尿液檢查報告」有看沒有懂?教你如何看懂尿液檢查報告的結果
隨著國人越來越重視自身的健康狀況,健康檢查逐漸成為民眾們關注的議題,而健康檢查的項目眾多,其中包含血液檢查、尿液檢查、肝腎功能檢查,以及腫瘤癌症篩檢等,究竟檢測後的檢查報告要如何判讀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驗尿前須注意哪些事,而尿液檢查項目結果又代表什麼意思呢......驗尿前和執行需要注意哪些?‧採取中段尿,以早上起床的第一次尿液為佳,女性應避開生理期留尿。‧採樣前、後都要洗手。‧採樣時請按照說明操作,避免污染尿液樣本。‧驗尿前可以比平時多喝 1~2 杯水,身體才能產出足夠的尿液作為樣本,但要注意,飲水過量可能會導致檢驗結果失準。‧通常驗尿前不用特別改變飲食習慣,且如果醫師沒有限制飲食,測試當天除了水也可以喝一點果汁或牛奶等液體。常規尿液檢查包含以下項目:一、 比重(Specific gravity):成年人尿液比重正常值為1.010~1.030可評估飲水習慣、腎臟濃縮能力(腎小管再吸收、濃縮功能之指標)、稀釋作用。低比重尿 1.030:見於糖尿病、脫水、嘔吐、心臟衰竭、腎病症候群等。二、 酸鹼值(PH值):正常酸鹼值5.0-7.5若酸鹼值為8,見於細菌感染、發炎、腎功能不良、服用利尿劑等。三、 白血球(LEUKOCYTE):正常數值陰性(-)正常為陰性,若呈現陽性表示可能為泌尿道感染四、亞硝酸鹽(NITRITE):正常數值陰性(-)檢測泌尿道系統是否有細菌感染;饑餓狀態、大量食用維他命C會出現偽陽性。五、尿蛋白(PROTEIN):正常數值陰性(-)觀察腎臟機能重要指標,正常為陰性(1)生理性蛋白尿:激烈運動(運動過量)、過度疲勞、冷水浴過久(暴露於寒冷環境下)、攝取高蛋白質食物、壓力、服用阿司匹林。(2) 姿勢性蛋白尿:因站立時間過長,腎臟血管受到壓迫導致。(3) 病理性蛋白尿:腎小球病變、澱粉樣變性病、腎病症候群、糖尿病性腎病變、高燒、妊娠毒血症。六、葡萄糖(GLUCOSE):正常數值陰性(-)若出現陽性(+)可能為糖尿病、荷爾蒙失調、肝病、藥物治療、懷孕、胰臟炎、肝病變、甲狀腺疾病、腎小管功能障礙等。七、酮體(KETONE):正常數值陰性(-)酮體為體內脂肪代謝不完全產物,若為陽性(+)可能原因包括:糖尿病、饑餓(禁食)、發燒、長期腹瀉、嘔吐、甲狀腺機能亢進、懷孕、高蛋白飲食、劇烈運動等。八、潛血(Blood):正常數值陰性(-)若出現陽性表示尿液中存在紅血球,而女性經期可能出現偽陽性反應。九、膽紅素(Bilirubin):正常數值陰性(-)異常升高和肝病或是溶血有關。延伸閱讀:.他每天大吃1食物「尿尿超多泡泡 」罹糖尿病!醫師一查:失控了.尿尿顏色像西瓜汁!血尿是得了什麼病?恐是3種疾病所致.尿液出現3顏色要當心!專家揭尿液顏色表健康狀況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02 醫療.骨科.復健
骨質疏鬆不是老年人的專利!「次發性骨質疏鬆症」是元兇,4原則治療改善
一位42歲男性,熱愛釣魚及運動,有一次從船上下船時,踩地瞬間不慎滑倒,屁股硬生生跌坐在地上,痛到難以站起,一移動就哀叫不已,送醫時發現是第4節腰椎壓迫性骨折,緊急送醫灌完骨水泥後,大部分症狀改善。然而一年後,他在PU跑道上跑步時突然「咚」的一聲,再度地滑倒造成第3節腰椎壓迫性骨折。幫他治療的醫師覺得事有蹊蹺,中年男性不該這麼輕易有壓迫性骨折,於是安排骨密度檢查,一看之下不得了,他的骨密度Z值下降至-2.5,於是將他轉診至新陳代謝科,經過詳細檢查和抽血檢驗後才發現是副甲狀腺出問題造成的骨質疏鬆,在經過適度營養素補充及用藥後,骨質密度才逐漸回升。骨質疏鬆定義、檢查停看聽骨質疏鬆症(簡稱骨鬆)是一種因骨骼強度(包含骨密度和骨骼品質)減弱而導致個人骨折危險性增加的疾病。而次發性骨質疏鬆症(簡稱次發性骨鬆)是「特定原因」造成骨密度和骨骼品質改變,進而導致低創傷性骨折的疾病。要診斷骨鬆,世界衛生組織唯一認可的骨密度診斷儀器是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分成T值和Z值兩種數字(圖一)。T值用來診斷骨質疏鬆症,而Z值用來輔助診斷。當病人在非好發骨鬆的年齡被檢測出Z值下降(≤-2.0),或是有低創傷性骨折病史,都應考慮是否有次發性原因存在。骨頭營養不能少,維他命D和鈣缺一不可維生素D和鈣質是維持骨頭健康不可少的營養素,維生素D能增加鈣質的吸收。在2022年《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中建議,在缺乏日照及足夠飲食鈣的情況下,0-50歲國人至少每天攝取400國際單位(IU)的維生素D,50歲以上則提高至每天600 IU。到了65歲,其維生素D製造能力只剩下20-30歲者的1/5左右,對於維生素D的攝取不可不慎。從骨質疏鬆的觀點來看,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建議,50歲以上成人每日至少需攝取鈣質1200毫克和維生素D 800至1000 IU。次發性骨質疏鬆的整合性治療:4「I」原則次發性骨鬆的治療方針依循4大主軸:1.調查(Investigate)和治療原因:次發性骨鬆的原因不勝枚舉,下列為範例。(1)內分泌類 : 如糖尿病、副甲狀腺機能亢進、性腺機能低下……等。(2)藥物:如類固醇、某些抗癲癇藥……等。(3)營養、腸胃道類:如維生素D缺乏、慢性肝病……等。(4)其他:如長期不動(immobilization)、慢性腎病……等。除了上述原因,還有其他各種狀況會導致次發性骨鬆,因此診斷骨鬆的患者建議要做一般篩檢;停經前女性和小於50歲男性、沒有典型危險因子的較老患者,還有Z值≤−2的病患則需要更詳細的篩檢。若沒有及時檢出,發現時身體骨折可能已產生或是骨質明顯下降,因此篩檢的重要性不亞於治療。根據牛津大學《內分泌回顧》2022年的回顧文獻指出,在診斷出骨鬆的人當中,超過五成停經前女性、三成停經後女性,以及高達五至八成男性可能有次發性原因,這結論更顯示出篩檢的重要性。次發性和原發性骨鬆治療上最大的差別在於必須找出次發性原因並除惡務盡(或穩定控制),不然骨質不易回復。例如要找出次發性副甲狀腺亢進原因,需檢驗副甲狀腺素、維生素D中間產物以及血鈣、磷、鎂,若判讀後確認維生素D缺乏為主因,補充維生素D就是關鍵——而這正是上述案例發生次發性骨鬆的主因;未滿40歲女性提前出現停經症候群及骨鬆,若診斷為早發性卵巢衰竭(性腺機能低下),雌激素治療的立即介入就是處置重要的一環。換句話說,次發性骨鬆更注重對症下藥。2.開始(Initiate)骨鬆藥物治療:除了找出上述原因,還需共同使用骨鬆藥物。依機轉可分成抗骨質流失類、促骨質生成類,以及混合型三類藥物。不論任何藥物,治療至少一年,持續三年治療更理想,才能看見降低骨折的成效。3.改善(Improve)生活型態:補充足夠的鈣質與維生素D、適當運動、戒煙戒酒,和預防跌倒,減少危險因子才能降低骨折的機率。運動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建議,已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且進入慢性期的患者應以多元性運動做訓練,亦即阻力訓練及平衡訓練並進。研究指出,12週的阻力和平衡訓練不僅可改善肌力、促進平衡能力,更能降低跌倒風險。以下是運動示範:動作1:橋式(臀肌、核心肌群)1.首先平躺在瑜珈墊上,雙膝彎曲角度略小於90度,雙腳與肩同寬,核心微微收緊2.抬起臀部,讓骨盆慢慢向上方挺起,抬至膝-大腿-腹部呈一直線,注意不要過度上抬讓膝-大腿-腹部變成圓弧形3.抬至一直線時,感受臀肌及核心出力收緊,在此姿勢停留兩秒後臀部再回至起始位4.重複此動作,一週三天,一天三組,一組12下動作2:平衡墊訓練(身體平衡)1.首先握住椅子,再站至平衡墊上,一腳大腳趾側邊靠攏至另一站立腳足弓旁2.之後將手從椅子上放開,並在此姿勢上維持平衡3.重複此動作,一週四天,一天做五組,兩腳分別在前做一次為1組,一次1分鐘4.若要加強強度,可將一腳腳趾移至另一隻腳的腳跟後增加難度5.做此訓練時,一定要有治療師或教練在旁以避免跌倒4.解讀(Interpret)治療反應:接受充分的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就要評估治療是否有效,再依據治療反應做出適當的調整。骨質疏鬆症之所以稱為「無聲的殺手」就是因為骨折發生了才知道自己的骨質出問題,若存在次發性原因更是雪上加霜。正因如此,對該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在症狀影響生活前介入,才能有效阻斷骨質疏鬆症造成的衝擊,活出「昂首挺立」的快活人生。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胡翔越醫師(永和恆新復健科診所院長、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兼任主治醫師、美國運動醫學會私人教練證照(ACSM-CPT)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2-12-14 醫療.心臟血管
長者冬天下肢冰冷、走路疼痛 小心「腳中風」要立即送醫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 血管阻塞發生的機會大幅增加,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今提醒,年紀大的民眾除了要小心天冷引發心臟血管硬化引發的心肌梗塞或腦中風,也應高度警戒下肢的「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輕者影響走路、跑步痠麻無力,重度阻塞者則面臨壞疽、截肢,也就是俗稱的「腳中風」。心臟血管中心周邊血管科主任徐中和說,1名72歲婦人有高血壓、 心臟冠狀動脈阻塞,以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病史, 並出現陣發性心房顫動,最近還出現右下肢冰冷、疼痛。經檢查,患者右下肢膕動脈發現血栓, 造成下肢血液循環嚴重阻塞,立即召集「24小時溶栓團隊」施以導管溶栓手術,並同時運用「機械性取栓」與「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治療,使血液循環獲得大幅改善,避免截肢的危機。另一個案是80歲男性,罹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冠狀動脈阻塞、持續性心房顫動並心衰竭等多重病史, 最近因為右下肢冰冷且劇痛一天急診,後來在他的下肢前脛動脈發現血栓, 造成下肢血液循環不良,經過緊急導管溶栓手術, 並再經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治療, 以及藥物氣球及支架得使用, 血栓順利移除, 血流恢復正常,避免被截肢的命運。徐中和說,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在下肢最為常見,臨床症狀包括患肢溫度降低,常感覺冰冷、麻木、走路疼痛、腿部潰瘍等。嚴重時,肌肉組織會發生缺血性壞死,甚至被迫截肢。且截肢後也容易再面臨命危風險,是非常棘手的疾病。高風險因子包括老化、家族病史、吸菸、糖尿病、肥胖和三高等,國外研究統計發生率約12%,尤以步入中年的45歲以上的人居多。徐中和說,罹患心房顫動的病人, 平常一定要規則服用抗凝血劑,以預防血栓形成。若患病送醫,醫護團隊必須搶在病人動脈血管阻塞的黃金6到8小時內,確定下肢血管阻塞位置後,緊急進行血栓清除、血管繞道等血管重建手術,才能避免造成肌肉組織永久性壞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2016年成立了「24小時溶栓團隊」, 以緊急導管溶栓手術後,同時進行機械性取栓以及「超音波震碎血栓」手術,搶救治療急性下肢動脈重度阻塞的病人,死亡率以及截肢率由原本的20至30%大幅下降到3%,成果發表在4月「國際血管學(International Angiology)」醫學期刊。
-
2022-10-24 醫療.泌尿腎臟
到底多快繳械是早洩?泌尿醫揭「台北男子圖鑑」早洩型男子樣貌!7招助增持久度
男生在床上最不想聽到的二個字,除了「不行」,大概就是「很快」,不行指的是勃起功能障礙,很快指的就是早洩了。馬偕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鈺昕在粉專「石‧攝‧性‧也 泌尿科 陳鈺昕醫師」分享「台北男子圖鑑」,說明到底多快「繳械」就是「早洩」。陳鈺昕指出,較被廣泛接受的早洩定義,包含先天型早洩及後天型早洩;另外還有變異型早洩及主觀型早洩。早洩對男性身心造成負面身影響,包括苦惱、憂慮、沮喪,甚至逃避性生活等。比較被廣泛接受的早洩(premature ejaculation)定義有兩種:1.國際性醫學會(ISSM):先天型早洩:生平第一次性行為就發生早洩,定義為插入陰道前或插入後約1分鐘內射精。後天型早洩:原本正常,但後來因各種原因產生早洩症狀,定義為插入陰道前或插入後約3分鐘內射精。2.心理疾病分類DSM-V:男性持續或反覆出現在進入對方陰道一分鐘內,僅受到輕微刺激,即發生無法控制的提早射精,症狀持續超過半年且大部分性生活時都會發生(75~100%)。此症狀造成個人明顯壓力,但需排除精神疾病、藥物或伴侶關係所導致。另有兩種早洩症候群:變異型早洩(natural variable PE):非規律或非連續出現早洩,這屬於性生活的正常變化現象。主觀型早洩(Subjective PE):主觀認定自己有快速射精的現象,但其陰道內射精前持續時間(Intravaginal ejaculatory latency time, IELT) 在正常範圍內或甚至更長。早洩不受年紀影響,各年齡層盛行率分布平均,以多數文獻來說,全世界盛行率約25%~30%。若以ISSM的先天/後天型早洩來定義,有研究指出台灣的盛行率約為 13至17%。至於勃起時間,荷蘭有一項研究,找到500對夫妻,結果發現平均勃起時間為5.4分鐘,如再以年齡層細分,18-30歲平均6.5分鐘;31-50歲下降到平均5.4分鐘;51歲平均4.3分鐘。早洩的成因有哪些?早洩病因不明,文獻表示可能來自下列生理或心理因素:生理因素:1. 血清素分泌不足:血清素是神經傳導的重要角色,負責把腦部接受到的性刺激傳至陰莖,一旦失衡就無法好好的控制神經的敏感度,導致早洩機率上升。2. 荷爾蒙失調:最常被提到的是甲狀腺機能亢進,50%到70%會引起早洩。因為身體機能過度亢奮,因而心率增加、情緒高漲,產生過度的性興奮反應。3. 性反射弓太敏感4. 球狀海綿體肌的肌肉運動量不足:肌肉力量無法及時抑制射精,形成早洩。5. 包皮過長、龜頭及陰莖過度敏感:性刺激的承受能力較低下,一點點刺激就凍未條。6. 泌尿道疾病:包皮繫帶過短、攝護腺發炎、尿道感染或儲精囊發炎等都會縮短射精時間。7. 遺傳:有少部分人的早洩是受遺傳影響。8. 藥物影響:鴉片類及SSRI藥物的戒斷症狀會造成早洩9. 肥胖、糖尿病、缺乏運動也都被討論過心理因素:1. 壓力大、過度焦慮:常抱有越久越好的迷思,經常性的擔心床上表現。2. 與伴侶關係不和諧:彼此情緒緊張,活動容易失常。3. 行房頻率低:刺激的承受度下降,造成性器官敏感。 4. 過去不愉快的性經驗提醒大家,不要迷信性交時間愈長愈好。可試著透過增加前戲跟後戲的時間,加入一些新的刺激元素增加情趣。更重要的是,完美令人滿意的性行為,雙方的心理感受才是重點。如何增加持久度?在了解了早洩的類型及原因之後,男性朋友們更迫切想知道的應該是解決的方法。陳鈺昕建議以下7種增加「持久度」的方法,包括調適壓力、凱格爾運動、藥物治療等,從內外管道根本解決「早洩」問題。不過要提醒,中斷法、擠壓法、及性交前自慰等行為治療的短期成功率約 50~60%,但長期療效不佳,必要時還是建議及早就醫診治,併用藥物治療效果較佳。1. 治療疾病:如果是其他疾病像是甲狀腺機能亢進、攝護腺發炎、糖尿病等所引起的,只要治療好原有的疾病,早洩問題也許就能改善2. 凱格爾運動:加強球狀海綿體肌的控制力3. 射精控制訓練:有感覺時先中斷刺激,休息一下再繼續,以此過程反覆3~5次,或是在射精前按住繫帶或龜頭,緩和興奮感4. 調適壓力,放鬆身心:拋開持久才是好的思維,單純享受行房之樂5. 如果是因為做愛頻率太低導致刺激的承受度下降,可以考慮試著增加頻率,例如一週至少1~3次6. 性行為前先自慰,來降低敏感度以延長正常性交的時間7. 藥物治療:服用能提升血清素的藥物,如:Dapoxetine;或者在行房前15~30分鐘使用外用的局部麻醉乳膏或噴劑,降低敏感度
-
2022-09-15 焦點.焦點
心臟亂跳 快做這件事! 醫警告,可能心房顫動或快中風了
台灣每年有三萬人腦中風,近期藝人納豆、余天、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都驚傳中風,可怕的是,許多人之前毫無癥兆,後來才發現導因自心房顫動,心臟科醫療權威群直指,心房顫動會增加腦中風、死亡、失智風險,應盡快將單一導程心電圖納入既有健檢項目,揪出心房顫動高風險因子。立法院厚生會昨天由秘書長、立委吳玉琴、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號召國內心臟、神經內科等醫學專家群共同成立「預防心房顫動與腦中風委員會」,醫界權威以及與會的國健署、健保署專家均認同,心房顫動引發中風所產生的照護成本高,如能篩檢心房顫動,可及早治療,且發現心房顫動患者,現在也有新型抗凝血藥物有效預防腦中風,是值得投資的方向。吳玉琴表示,將與預防心房顫動與腦中風委員會繼續督促此事,討論配套、篩檢經費來源後,拉高層級至行政院,儘速促成國家政策成形。什麼是心房顫動?台北榮總醫師、陽明交通大學內科學科副教授趙子凡表示,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整,常見的症狀有心悸、虛弱、頭暈和呼吸困難,分為陣發式心房顫動和持續型心房顫動等類型,但共同點都是「幾乎沒有症狀」或是症狀輕微,許多人不知自己就是患者。七種人要小心心房顫動另外,心律醫學會資料指出,有七類人常是心房顫動的高風險族群:一、高齡長者二、高血壓三、心衰竭四、糖尿病五、甲狀腺機能亢進六、其他還有肺部疾病,例如慢性肺阻塞(COPD)、肺氣腫等;酗酒、咖啡因等興奮劑,香菸;極度緊張或疲勞期間也可能導致心房顫動。七、家族遺傳研究顯示,有三成病患無症狀,五成的人屬於心房顫動偶發。他提醒,不要以為沒有症狀就不危險,根據研究,不管有沒有心房顫動,中風率、出血率、死亡率都是一樣高的。以台灣盛行率來估算,約有三十萬人是心房顫動患者,且年齡越高,風險越高,超過65歲,約近5%是心房顫動患者;超過八十歲者,有一成機率患有心房顫動,導致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三到五倍,失智風險增加。陳適安是國際心臟權威,兩年前即率團隊在宜蘭縣、嘉義縣、基隆市等縣市進行心房顫動社區篩檢,利用簡易且成本較低的單一導程心電圖篩檢,30秒就能完成檢測,經由專科醫師判讀後就能確診民眾是否為心房顫動患者,後續由衛生局轉介治療,三縣市共有23572位民眾篩檢,其中揪出患有心房顫動者就有278位,後續獲得追蹤治療。宜蘭縣衛生局長徐迺維也是心臟科醫師,他形容,心房顫動疾病是心臟科的最後一個對手,但因新科技的進展,檢測可以和診斷結合,且台灣的社區篩檢能量很高,期待與中央政府攜手合作。護理師背景的嘉義縣衛生局長趙紋華則表示,嘉義縣18鄉投入心房顫動篩檢,過程中也讓民眾看見自己的心跳曲線,會更有感。心血管疾病是嬰兒潮新興疾病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認為政府應該要投入支持心房顫動篩檢,預防腦中風,因台灣的嬰兒潮世代已大量進入高齡,引發的心血管疾病將是新興問題,提醒應當及早因應對國家的衝擊。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心律醫學會理事長溫明賢也認為,台灣快要進入超高齡社會,心房顫動人口會逐年增加,台灣在穿戴裝置有優異的研發能力,用於提早篩檢心房顫動,預防腦中風是相當有經濟效益。患有心房顫動者,目前的藥物治療有新型口服抗凝血劑與傳統華法林,與會委員、醫師群指出,已有研究顯示新型口服抗凝血劑使用方便,降低重大出血和腦出血風險,但現行健保給付條件需符合五項中的一項,分別是1.曾發生中風或全身性栓塞2.左心室射出分率小於40%3.有症狀的心臟衰竭:收案前依紐約心臟協會衰竭功能分級為第二級或以上4.75歲(含)以上5.介於65歲至74歲且合併有糖尿病、高血壓或冠狀動脈疾病新型抗凝血劑可預防腦中風 健保給付應研議放寬陳適安建議,新型口服抗凝血劑的健保給付條件應與「2020年歐洲心臟學會心房顫動治療指引」和「2021年亞太心律醫學會心房顫動中風預防共識」接軌,建議 65歲至74歲,沒有糖尿病、高血壓或冠狀動脈疾病共病者,或65歲以下,且有以上共病者,應接受口服抗凝血劑為最優先的治療選擇,預防腦中風。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曹玄明認為,國家應考量五、六十歲中壯年族群有很大的貢獻能力,如能及早預防中風失能,可大幅降低社會損失。厚生會「預防心房顫動與腦中風委員會」提出三大主張:一、心房顫動篩檢應考慮納入國家政策,特別是結合和成人健檢。二、健保給付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標準應與國家治療指引接軌。三、單一導程心電圖列入健保給付項目。參與委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洪淑惠指出,聯合報身為媒體,近一年已深入12個縣市消防體系倡議腦中風救護,但更往預防端來看,民眾對於心房顫動症狀、與腦中風風險之間的關聯,認知度恐怕不足,她要為民眾發問,心房顫動篩檢在短短30秒一定抓得到嗎?和現有心電圖有何不同?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國健署對心房顫動的民眾識能提升責無旁貸,希望委員會能如佐以更大型的實證資料,包括評估篩檢費用、配套措施,做成政策建議;健保署醫審藥材組組長連恆榮則透露,最近健保署正在評估是否下修給付新型抗凝血劑至五十歲,且患有共病者,但也須小心民眾因心房顫動無症狀,拿了藥卻不服用,導致浪費。做對六件事,可防心房顫動:1. 規律生活、充足睡眠與休息。2. 控制情緒、舒緩壓力3. 適量運動,不宜久坐易造成下肢靜脈栓塞。每隔一小時起身走動,改善下半身血液循環。4. 定時、定量飲食,避免油膩、口味過重、生冷食物。避免抽菸、過量濃茶、咖啡及過量飲酒。5. 遵守醫師指示的用藥劑量、定時服藥,自我觀察用藥後反應,回診時與醫師討論。6. 定期檢查應每天固定時間測量脈搏、血壓並記錄。(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延伸閱讀>>>腦中風前兆有哪些?這些症狀快打119,救命關鍵一次看!
-
2022-08-30 養生.保健食品瘋
維生素D還能吃嗎? 專家為骨鬆、洗腎、一般人解惑
國家衛生研究院今公布研究結果,分析一萬四千多名65歲以上長者的健保資料發現,如果因洗腎、骨鬆骨折,每天服用一顆10個國際單位的活性維生素D3,一年服用量達到146天以上,失智風險會增加1.8倍,失智症長者若達到同樣服用量,死亡風險增加2.17倍。消息一出,洗腎和骨鬆病人不免害怕,還能繼續治療嗎?一般民眾趕緊檢查自購的維生素D劑量,發現隨便一顆都有上百、上千個國際單位,都超標了嗎?專家提醒,洗腎病人和骨鬆病人該做的治療還是要做,否則死亡率也會提高,而市售的維生素D是非活化型,不是這次研究分析的對象。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副所長莊志立表示,研究對象服用的是要由醫師處方的活性維生素D3,可直接跟受器結合,所需劑量較低,一顆只有10個國際單位。一般健康食品大多是非活化維生素D3,單顆劑量較高,因為要經過身體轉換為活性維生素D3,才能與受器結合。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兆山表示,腎功能不正常的病人或副甲狀腺功能異常、低血鈣的病人,才會服用活化型D3。研究雖看到失智症和死亡風險增加,但只是呈現「相關性」,不能推論服用D3是導致失智或死亡的原因。黃兆山表示,美國及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建議,50歲以上成人每天至少應攝取1200毫克的鈣,800至1000個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同時補充鈣與D可有效降低骨折風險。針對骨質疏鬆症患者或已發生脆弱性骨折患者,補充鈣和D無法取代藥物治療,補充的同時也應接受抗骨鬆藥物治療。需注意的是,以上指的都是非活化型維生素D3,不是國衛院研究中所觀察的活性維生素D3。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洗腎病人會有副甲狀腺機能亢進、腎臟排不掉磷離子、低血鈣等問題。治療方法有三,包括低磷飲食、服用磷結合劑、口服或注射活性維生素D3。如果不治療,會引起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所以一定要治療,而活性維生素D3只是治療方法之一,不是唯一。顏宗海表示,雖然健保資料有其局限性,此研究仍是很好的提醒,讓民眾知道維生素補充應適量,不可過多。尤其維生素D是「脂溶性」,要是過量,會導致高血鈣、高血磷,腸子不會蠕動,也可能陷入意識不清。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顏宗海建議,成年人每天最多不要攝取超過2000個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
-
2022-07-05 醫療.新陳代謝
甲狀腺風暴致死率高 病人按時就醫服藥很重要
作家楊渡的女兒、時尚雜誌總編輯楊茵絜日前因「甲狀腺風暴」引發心臟衰竭辭世,引發各界關注;花蓮慈濟醫院指出,甲狀腺風暴致死率高,病人應注意按時就醫服藥。花蓮慈濟醫院今天發布訊息表示,「甲狀腺風暴」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最嚴重的急性併發症,也是相當罕見的急症,預防方式就是要好好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花蓮慈濟醫院新陳代謝內分泌科主治醫師謝明蓁指出,「甲狀腺風暴」讓身體新陳代謝非常旺盛,造成心肌衰竭、意識模糊,死亡率非常高,可達到50%。謝明蓁表示,甲狀腺風暴等於「甲狀腺危象」,是甲狀腺功能極度反應的表現,通常激發交感神經的腎上腺素,導致心跳異常得快,高心輸出量下導致心臟衰竭,並產生其他生命危象,包括呼吸問題、意識狀態問題,最後可能危及生命。「甲狀腺風暴」常見的症狀包括高燒(38-40℃)、心血管系統可能症狀包括心跳過快(每分鐘140次以上)、心律不整、心衰竭;中樞神經系統可能的症狀為易焦慮、躁動、精神混亂、譫妄與昏迷;肝膽腸胃系統則可能出現腹瀉、噁心、嘔吐或黃疸。其他不典型的症狀則包括橫紋肌溶解、肝衰竭、休克、癲癇、急性腹痛或多重器官衰竭等臨床表現。誘發甲狀腺風暴常見原因,主要是病人甲狀腺功能紊亂,也可能是不規則用藥、外傷、感染、顯影劑或壓力過大進而誘發大量分泌甲狀腺素引起。謝明蓁說,預防方式還是要好好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辨認出需要就醫的不穩定現象。
-
2022-06-23 醫療.新陳代謝
ELLE總編輯楊茵絜心臟衰竭過世!輕忽甲亢恐釀「甲狀腺風暴」,醫提醒:注意這些不典型症狀
時尚雜誌ELLE總編輯楊茵絜於6月21日凌晨因心臟衰竭過世,她的父親、作家楊渡在臉書發文表示「大慟!痛徹!」。而據媒體報導,楊茵絜弟弟楊書恆在臉書表示,姐姐楊茵絜是因為甲狀腺風暴引發心臟衰竭病逝。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資料指出,甲狀腺風暴主要是因甲狀腺機能亢進引起的罕見急重症,過去較常發生在切除甲狀腺後,現在則多出現在未治療或突然停藥的甲狀腺亢進患者身上。或因壓力、過度疲勞、各種手術、細菌感染、或其他疾病併發症、懷孕生產等因素,引發嚴重的甲狀腺風暴。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江珠影曾受訪指出,心悸、手抖、體重減輕、怕熱、會喘、上廁所頻率高,排便較稀等,都是甲狀腺亢進會出現的症狀,女性還會出現經期不規律。江珠影表示,常常有病患不知道自己有甲亢,因為甲狀腺亢進的症狀不太典型,像是「怕熱」,近年夏天氣溫高,怕熱很合理。但甲亢若不治療,最怕就是發生「甲狀腺風暴」,病患會高燒、腹瀉、噁心、嘔吐、心律不整、昏迷休克等,最嚴重會死亡。因此絕不能以為症狀不影響生活就不理,不治療恐釀危險致命風暴。【疾病百科】>>甲狀腺風暴【延伸閱讀】>>手抖、體重減輕、怕熱…甲狀腺亢進別輕忽 嚴重會致命
-
2022-06-16 養生.聰明飲食
吃素或乳糖不耐症該怎麼補鈣?營養師解答
鈣質是構成骨頭、牙齒的必要物質外,也是傳遞神經訊息、維持血壓的重要營養物質。可是對於茹素或乳糖不耐的人來說,該如何補鈣?選吃哪些高鈣食物?補充鈣質五來源:❶黃豆製品豆製品是優質蛋白質來源,對茹素者更是補鈣的重要途徑。三餐的蛋白質,盡量選擇板豆腐(傳統豆腐)、豆干、干絲等使用硫酸鈣製成的豆製品,但雞蛋豆腐、百頁豆腐等不是用含鈣凝固劑製成,因此鈣含量不多。黃豆本身鈣含量豐富,不過很可惜現代人喝豆漿都會濾掉豆渣,把重要的營養素包含鈣也濾掉了,建議豆漿應該連同豆渣一起喝,營養較全面;直接吃毛豆(黃豆的前身),也可以攝取豐富的鈣質。❷蔬菜類蔬菜的鈣質是鈣吸收率最高的來源,高達50至60%,不過,除了選擇吃高鈣蔬菜外,也要留意蔬菜的草酸及植酸含量。因為草酸會抑制鈣質的吸收,建議可選擇吃芥藍菜、青江菜、羽衣甘藍、油菜等高鈣低草酸的蔬菜,而菠菜、地瓜葉雖然鈣含量也豐富,但草酸含量也高,人體能吸收的鈣質有限。❸堅果種子類堅果種子類的黑芝麻鈣含量最高,每一湯匙大約可以補充140克的鈣質,不過,要將黑芝麻咬碎,才能釋放其中的鈣質,建議可以購買黑芝麻粉、黑芝麻醬,或用果汁機攪拌過才好吸收;奇亞籽也是鈣含量高的堅果類,一樣建議要咬碎,鈣質才能釋放。堅果種子類屬於油脂類,若要將黑芝麻或奇亞籽當成鈣來源,注意要控制整體油脂的攝取量。❹藻類海藻類是豐富的補鈣食物,含量最高的是髮菜,每100克有1187毫克的鈣質,不過,因為髮菜不是常見的食物,建議可以選擇像海帶、紫菜、海帶芽類的藻類,鈣含量也豐富,但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民眾,則不建議攝取這類藻類,否則攝取過量碘,恐會加重病情。❺多曬太陽多曬太陽可幫助補鈣,太陽光的紫外線,有助皮膚生成維生素D3,而維生素D3是幫助鈣質吸收的重要營養素。換言之,即使攝取高量鈣質,沒有活性維生素D3的幫忙,身體仍然無法有效的吸收鈣。研究發現,能夠激發皮膚生成維生素D3的紫外線,是接近中午的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太陽光,建議此時可露出手臂曬15分鐘,激發皮膚生成維生素D3。
-
2022-06-06 該看哪科.感染科
不明原因發燒是感染或罹癌?感染科醫師教你區別關鍵指標
最近,曉薇常常沒有來由的發燒,他擔心自己是不是得到了癌症?便前往就醫進行檢查,結果發現身體健康正常,讓她不禁疑惑,為何沒事卻會發燒?發燒的原因相當多種,但是找不到原因的,稱之為「不明熱」,林口長庚醫院感染醫學科鄭鈞文醫師表示,臨床上這樣的病人不少見,幾乎每個月都會碰到,在還沒找到病因之前,通常以症狀治療為主,不過醫師提醒,通常輕微感冒大約1-2天就會退燒,但若持續發燒2-3天仍未退燒,應儘速就醫。3天內未退燒,請找這些科別的醫師看診鄭鈞文醫師表示,發燒最常見的原因是受到感染,其次則是腫瘤、自體免疫系、中樞神經疾病導致體溫調節出問題、藥物、內分泌系統疾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皆會引起發燒。所謂的「不明熱」,定義則有二大條件: 足夠長的發燒時間,體溫超過38.3度以上並持續三週。 住院一個禮拜,接受相關檢查,如抽血、影像檢查,或門診評估三次後仍找不到原因。通常針對不明熱的患者,以症狀治療為主,輔以藥物退燒,或請患者多補充水分、使用冰枕等,待發燒原因找到後,再進行相關治療。鄭鈞文醫師提醒,一般民眾感冒時若發燒,約1-2天就會退燒,若2-3天仍未退燒,或反反覆覆退了又燒,建議要就醫進行進一步檢查;建議患者可直接到醫院尋求感染科,如果醫院沒有設置感染科,可看一般內科、風濕免疫科;若有體重減輕、癌症家族史,也就是癌症風險較高的族群,則可選擇腫瘤科。癌症、感染、免疫系統的發燒 怎麼區分?鄭鈞文醫師指出,若是因癌症或免疫系統疾病等引起的發燒,沒有很特定的發燒型態,但是跟受到感染所引起的發燒不太一樣,一般因癌症或免疫系統引起的發燒並不會伴隨很厲害畏寒,受到感染的患者發燒,通常會相當畏寒甚至發抖。且癌症發燒,通常會伴隨體重減輕,一般的感染較少見到體重改變,至於免疫系統的發燒,常會伴隨皮膚、關節發炎、口腔潰瘍,是較常見的表現。發燒了怎麼辦?「室內溫濕度調解」很重要發燒時,身體體溫變高,患者會流汗,此時水分散失比較多,鄭鈞文醫師說明,此時室內溫度盡量維持在25度上下;濕度不宜過高,影響身體散熱,以不超過60%為原則;建議穿著易吸汗或寬鬆衣服,協助散熱。患者應多補充水分、適當休息、不要從事劇烈運動,若體溫超過38度以上,可考慮以冰枕協助降溫,若家中有基本的退燒藥,如普拿疼,可服用以協助降溫,但不宜過量服用,一天已不超過4顆為原則。(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什麼症狀都沒有」卻罹癌? 「身體6大意想不到警訊」曝:盜汗、皮膚癢上榜 ·發燒何時該服退燒藥?發燒就吃or不舒服? 醫破解「給藥關鍵」
-
2022-04-19 活動.健康聚樂部
【元氣一日課】讓你神經不再大條!專家教你活化腦部,預防腦退化從現在開始
只要是人,都會有變老的時候,手腳不再靈活、膝蓋總是隱隱作痛,皮膚粗糙、下垂,頭髮變白、變少等等老化現象,這些老化現象可透過保健品、保養品的補充改善,但是,民眾卻經常忽略大腦的老化,大腦的退化不像皮膚、骨骼,容易在生活中被察覺,一旦錯過保養大腦的好時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喪失記憶力與專注力!除可透過「三動」來預防,所謂三動讓身體持續動維持體能、常用腦讓大腦持續轉動、維持與人互動社交連結📢再教你 6 招,攝取均衡營養|活絡筋骨|增強人體心肺功能!快跟著元氣網一起登入學會。你注重健康嗎?還是你有健康意識,但卻不知道如何開始?【元氣網一日課程】聚集最豐富的專家群,告訴你生活健康大小事,並透過一日健康學習表,按照自己的步調輕鬆學,發掘自己不一樣的潛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快來元氣網,體驗獨家免費一日健康課程,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隨時隨地輕鬆學習!【主題簡介】培養生活好習慣 避免養出不健康的大腦老了就會不靈光?如何到老都能健康有活力、獨立不依賴他人、有清晰的頭腦?振興醫院精神科醫師袁瑋說明,研究證實若持續堅持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可以預防、延緩或改善已經退化的身體或頭腦功能。(資料來源:振興醫訊第298期)【專屬你的健康學習表】元氣網提供主題式影音課程、內容,可參考健康學習表自主分配個人生活作息時間,並陸續完成目標,無觀看時間與次數限制。📝目標Get:✅ 完成 2 個自主運動(促進手眼協調,增強心肺功能)。✅ 學會 1 個生活技巧(攝取均衡營養,促進腸胃蠕動)。✅ 進行 1 個健腦活動(活絡筋骨、腦袋清楚)。✅ 閱讀 3 篇健康知識(教你如何預防憂鬱、延緩失智)。★完成學習目標後,元氣網還會不定期寄送客製化學習包、優惠訊息電子報給你!★【立即開啟你的一日學習】● 09:00-10:00【運動】活力晨操● 10:00-12:00【閱讀】居家活動● 12:00-13:00【技巧】食在美好● 13:00-14:00 午休時光● 14:00-15:00【運動】醒腦運動● 15:00-16:00 下午茶時光● 16:00-18:00【活動】放鬆活動● 18:00-19:00【技巧】食在美好● 19:00-20:00【閱讀】洗澡沐浴● 20:00-21:00【閱讀】一夜好眠● 21:00 準備就寢⏰ 09:00-10:00【運動】活力晨操居家運動,羽球有氧運動:運動專家 何宏胤👉課程來源:WaCare遠距健康⏰ 12:00-13:00【閱讀】食在美好老年防憂鬱失智 做好身動、腦動、互動據統計,全球有7%及5%老年人口深受憂鬱症及失智症所苦,憂鬱和失智威脅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罹患憂鬱症的長者自殺率高,失智症則讓長者喪失活動能力,增加對照顧者的依賴。董氏基金會呼籲,透過「三力」、「三空」、「三好」照顧自己身心。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可透過身動、腦動、互動「三動」,來預防老年憂鬱與失智。身動是活動身體維持體能與肌耐力,腦動是轉動大腦維持腦力並轉換情緒,互動則是與人維持連結互動避免孤獨,可預防老年憂鬱與失智,也有助改善患者的憂鬱症狀,延緩失智程度。👉《點此看全文》老年憂鬱和失智恐加速其他疾病惡化,醫提醒「三動」不能少,樂享老後生活⏰ 12:00-13:00【技巧】食在美好腸胃保健,飲食消化問題:醫師 謝名宗👉課程來源:WaCare遠距健康⏰ 13:00-14:00 午休時光⏰ 14:00-15:00【運動】醒腦運動國民健康署 健康九九:我家也是健身房(故事篇)👉課程來源:健康九九網站⏰ 15:00-16:00 下午茶時間⏰ 16:00-18:00【活動】練習才藝⏰ 18:00-19:00【技巧】食在美好吞嚥機能強化訓練:專家楊光榮嗓音耳鼻喉科診所 語言治療師 蕭麗君👉課程來源:WaCare遠距健康⏰ 19:00-20:00【閱讀】洗澡沐浴洗澡竟變成酷刑? 原來有一種痛是「洗澡頭痛」「醫生,你有遇到洗澡竟然會變成酷刑的例子嗎?」「所以你洗澡時發生什麼事情?」 聽起來是不尋常的症狀,腦神經內科 林志豪醫師開始發揮追根究柢的精神。聽著患者說明,「大約十天前,有一次很疲累的時候要去洗澡,但當水往我身上沖時,瞬間覺得那水好像化成一個巨大的榔頭往我頭狠狠的敲下去,當下覺得腦快爆裂了。由於來得太突然,以前從來也沒有這樣過,就馬上到醫院急診。急診醫師當下擔心我是腦出血,馬上排了腦部掃描,甚至還做了腦脊隨液的化驗,結果都是正常的。由於後來我頭再也沒有痛了,休息一陣子後,就先回家。本來覺得可能是那天太累了,再來回到家後也都沒有頭痛,於是鬆了一口氣。沒想到隔天晚上,我在洗澡的時候,那惡魔又降臨了,我頭痛欲裂,所以趕快離開浴室。因為昨天才去急診,我決定先在家裡休息看看,頭痛真的就緩解下來了。隔天早上人也都覺得好好的。後來發現,我的頭痛只有洗澡的時候才會發作。因此接下來好幾天,我幾乎不敢洗澡。」聽完之後,醫師心中大概已經有些可能的診斷,馬上請她做進一步的腦部以及血管攝影,果然,血管攝影顯示她有幾段血管痙攣的現象,於是給她一些緩解血管痙攣的藥物。經過一段時間回診時,洗澡時會誘發頭痛的現象好了許多,她終於又可以享受洗澡時的放鬆時光。誘發頭痛的原因很多,醫揭背後原因有這些。👉《點此看全文》洗澡也誘發「頭痛」發生? 神經內科醫師:這類女性要小心⏰ 20:00-21:00【閱讀】一夜好眠睡不好是失眠還是睡眠不足?專家:2者不是同件事失眠是最主要也最常見的睡眠障礙,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成人都睡不好,十分之一左右的成人患有慢性失眠,以致長期睡眠品質不佳,白天還會出現疲勞、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和缺乏動力等情況。然而,失眠不只是一種身體病況,也是一種症狀,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或特定藥物治療都會引發失眠。此外,失眠也可能是精神疾病的特徵,比方說焦慮症、憂鬱症或躁鬱症等。失眠有很多種,雖然聽起來很奇怪,但不是每個失眠患者都有睡眠不足的困擾。失眠和睡眠不足經常被混為一談。目前已有很多資料詳述睡眠不足對健康的危害,以及不好好睡覺會帶來什麼樣的負面影響,例如死亡率較高、體重增加、高血壓、糖尿病……不及備載。幾十年來都睡不好一定會打亂健康,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對吧?事實上,失眠與睡眠不足完全是兩回事。👉《點此看全文》失眠睡不著?快來了解你是哪種失眠類型?⏰ 21:00 ~準備就寢————本課程規劃參考————※運動時間點:根據《什麼時候是好時候:掌握完美時機的科學祕密》一書提及,於在早上運動,可以藉此達到,減重、提振心情、保持習慣、增加力量的效果;而下午到晚上運動,則可避免受傷、發揮最佳表現、略為提高運動快感,因為此時肌肉有彈性,不易受傷,心肺機能也較佳。※居家活動安排: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中心社工主任陳俊佑指出,2013年法國有大型老人世代研究,追蹤3675位健康長者20年,結果發現,相較於不玩桌遊組,每周至少玩一次桌遊、棋類、牌類等遊戲的玩桌遊組,20年後認知測驗表現較佳、罹患憂鬱症機率較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15%。還有更多健康主題粉絲專頁,歡迎加入了解更多!📍 元氣網📍 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 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 全銀運動 | 銀髮族遠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