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機能亢進(甲亢)
甲狀腺位於頸部氣管前方,喉部下方,分為左右兩葉,形狀就像一隻蝴蝶,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掌管體內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等功能。一旦甲狀腺素分泌太多,基礎代謝率加速,交感神經活性增加,就是甲狀腺機能亢進。
- 症狀: 消瘦 冒汗 凸眼 焦慮 失眠 頸部腫大 心律不整 手抖 血壓上升 心悸 暴躁 月經不規則 體重減輕 緊張 掉髮 腹瀉 不易懷孕
- 併發症: 心臟衰竭 休克 甲狀腺風暴 甲狀腺毒性週期性麻痺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甲狀腺位於頸部氣管前方,喉部下方,分為左右兩葉,形狀就像一隻蝴蝶,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掌管體內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等功能。一旦甲狀腺素分泌太多,基礎代謝率加速,交感神經活性增加,就是甲狀腺機能亢進。
甲狀腺風暴是甲狀腺機能亢進引起的嚴重急性併發症,會產生高燒、心臟衰竭、腹瀉、昏迷等症狀。如未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器官衰竭,嚴重則會致死。
甲狀腺毒性週期性麻痺肇因甲狀腺機能亢進,造成鉀離子過低,導致肢體無力。
亞急性甲狀腺炎是一種暫時性,經治療後少數可復原的甲狀腺疾病。
狹義的焦慮症,亦稱為焦慮性精神官能症,這是一種具有持久性焦慮、恐懼、緊張情緒,致使人體神經活動異常,伴隨運動性不安及軀體不適等特徵的精神疾病,多發於青壯年齡,女性比男性高,臨床症狀有:無端緊張、恐慌、焦慮的念頭揮之不去、經常煩躁易怒、坐立難安、搓手踱步、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四肢發抖、無力、噁心想吐、暈眩、盜汗、失眠、腹瀉、頻尿、消瘦等。而廣義的焦慮症在醫學上的界定則包含所有能引發病態性焦慮症的精神疾病,像是強迫症、恐慌症、懼曠症、社交恐懼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等。 原本焦慮是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有過的正常情緒,但一旦持續時間過長,最後演變成無根據的驚恐和慌張,莫名的、無明確對象的焦慮緊張,以及對現實產生不合理的過度警覺,就成病理性的焦慮症。治療方式會以心理認知治療為主,體諒並協助患者分析移除焦慮的來源,同時搭配服用適量的抗焦慮藥物、多補充維他命B群及鈣片,生活中多練習腹式呼吸、瑜伽等放鬆身心的運動,改善焦慮病症。
甲狀腺結節為常見的甲狀腺疾病,絕大多數為良性,約有5%是甲狀腺癌。
脂肪肝是指肝細胞中堆聚過多的脂肪(三酸甘油酯),使得肝細胞變性而影響肝臟的正常功能。
尿路結石是尿液中的結晶物質集結成的塊狀物,依位置的不同可分為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及尿道結石,是常見的泌尿道疾病。好發30~50歲的族群,常發生於夏季。
正常人的排便次數是一周3次到一天3次。若排便次數增多、糞便水份一天量達到200公克以上,或含未消化食物、血液、粘液者稱為「腹瀉」。腹瀉時間二至三周以內為急性腹瀉,四至六周以上稱為慢性腹瀉。
當患者感到極度焦慮、緊張或情緒激動的時候,較容易出現吸氣、吐氣頻率過快的情形。過度換氣會造成體內二氧化碳不斷被帶出,血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出現頭暈、四肢麻木、全身無力、喘不過氣等呼吸性鹼中毒症狀,嚴重時會四肢痙攣、抽搐甚至昏倒。 急性過度換氣發作時,患者會喘不過氣甚至無法呼吸,有時嚴重時會想送急診,其實沒有生命危險。只要安撫病患情緒,讓呼吸放慢,通常5到10分鐘症狀能漸緩和,必要時才需送醫。
恐慌症是廣泛性焦慮症的一種典型,主要特徵為突發性的恐慌發作,事先毫無預警,症狀與自律神經失調相似,諸如胸部的悶痛、心悸、呼吸急促或窒息、頭部的暈眩、頭重腳輕、或腸胃不適、噁心想吐等,因為症狀來得很快又很嚴重,引發其莫名的極度驚嚇和恐懼,就像有災難降臨一般,感覺自己隨時可能失控、發狂或死亡。通常症狀發作之後,會在幾分鐘內昇到最高點,半小時內慢慢退去,未發作時則感覺一切正常,去醫院檢查也難發現任何異狀,所以患者一開始會先求助急診室,後輾轉至心血管、胸腔或腸胃等專科做許多精密檢查,最後才到精神科和身心科,被診斷出是恐慌症。 恐慌一再發作,會使人產生一種對恐慌復發的巨大恐懼,演變成一種預期焦慮,或對恐懼的恐懼感,即便恐慌沒有發作時也會出現,例如曾在開車途中病發恐慌症的人,很可能變得害怕開車,即使路程多短都一樣。恐慌症嚴重發展下去將出現懼曠症,患者會害怕身處任何不易逃生或無法求援的地方,以致不敢一人出門、害怕搭乘各種公共運輸等,甚至併發憂鬱症、重鬱症,也可能間接造成酒癮或藥癮,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恐慌症經治療預後效果不錯,但一定要配合醫師的療程,若自行停藥,會很快復發。
骨質疏鬆症是因為骨質流失、骨密度減弱而使骨骼結構被破壞的疾病,結果會導致骨骼變脆弱,發生骨折的機率增高。骨質疏鬆症往往在骨折前沒有明顯症狀,若發生較嚴重的脊椎骨折、髖骨骨折,可能造成永久行動不便、長期臥床或死亡。臨床以骨質密度檢測做為主要診斷標準,一般正常的骨密度標準差(T值)應大於-1;如小於-1以下,代表骨質不足;小於-2.5就是骨質疏鬆症;數值越小,其疏鬆的危險層級就越高。 骨質疏鬆症可分為原發型和續發型。續發型大都由其他特殊的疾病造成骨質的流失,40歲以下男性的骨鬆較多為此型。原發型基本上與退化有關,常見於更年期過後的女性;及老年:常見於七十歲以上女性與八十歲以上男性,女多於男。容易導致脊椎壓迫性骨折、腕骨骨折、髖骨骨折等。
乾眼症指淚液分泌不足,或淚液過度蒸發,使眼球表面無法保持濕潤,造成結膜異常的慢性眼疾。乾眼症表現多樣症狀,包括視力模糊、異物感、敏感怕光、眼睛易疲勞等,需預防與保養。乾眼症嚴重時會併發症如角膜炎、角膜潰瘍、角膜混濁等,乾眼症的發生與遺傳有關,好發在特定藥物使用、特定免疫疾病的患者身上。乾眼症成因多元,包括睡眠不足、壓力、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等。治療根據患者的嚴重程度,包括人工淚液、抗發炎藥物、淚管塞,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
人體有兩個腎臟,約拳頭大小,位於後腹腔脊柱的兩旁,主要與人體排泄有關。一般所指的腎功能,泛稱腎臟清除身體代謝後所產生廢物與維持水分、電解質、酸鹼平衡的能力。 當腎臟的正常功能因某些因素逐漸減損,腎功能逐步下降,這個持續發生的過程就可以稱為慢性腎臟病。如果當腎功能嚴重下降,來到慢性腎臟病第5期,伴隨出現尿毒的症狀,就可能需要洗腎(透析治療)或接受腎臟移植。 根據《2012 KDIGO臨床治療指引》建議,慢性腎臟病(CKD)的定義為腎臟結構或功能出現異常,且持續超過三個月以上,臨床上可用這些項目檢查: 腎絲球過濾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簡稱為GFR)低於60 ml/min/1.73m2 。 尿液出現微白蛋白尿,定義為白蛋白與血清肌酸酐比值(albumin-creatinine ratio, ACR)≥ 30 mg/g(或者≥ 3 mg/mmol)。 尿液檢查出現異常沉積物 。 影像學顯示有構造異常 。 腎臟有組織學異常 。 腎小管疾病所造成的電解質及其他異常。 有腎臟移植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