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8 橘世代.健康橘
搜尋
生死
共找到
505
筆 文章
-
-
2020-04-18 橘世代.健康橘
留心殯葬蟑螂/人生最後一件大事 超前面對不留遺憾
從容老後系列1人生老化仿若四季輪替無可迴避,但我們總是等到父母生病、至親離世的那一刻才發現,我們還沒準備好告別,措手不及的結果,常徒留遺憾。《橘世代》相信,面對死亡,是為了好好活著,為讓人生最後有尊嚴、有品質,我們將從這一期周報開始,不定期為讀者梳理關於遺產繼承、節稅、醫療決定、安葬儀式、長照等必知重點,和您一起透過他人的故事、獲取老後知能、思考人生,為自己「從容老後」做準備。「國標舞女王」劉真因心臟主動脈瓣膜狹窄問題,與死神搏鬥45天後,等不到換心機會病逝,留下摯愛的4歲幼女與丈夫辛龍。才44歲,劉真走得意外,走得讓人不捨;只因手術過程中不可預知的風險。原來,不是每個告別,都有時間好好準備。面對不可知的這天,你準備好了嗎?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居多。多數的人不會想得如此深遠,當被命運推著必須面對時,常不知所措。以下的案例,也許就是現實情境的縮影。就在今年清明節前2天,「小陳」接到大學同學傳來的訊息,班上一名同學平日身體看來很健康,卻在參加一項田野活動時腦溢血,雖立即送醫,但出血狀況嚴重無法救回。事情來得突然,意外發生時,同學的妻女正好都在國外,專程趕回善後,卻茫然不知所措。父逝措手不及 醫院遇上「救兵」同學妻女的慌亂心情,小陳也曾有過;時間拉回10多年前,小陳的父親中風臥床多年後又罹患大腸癌,理智上,小陳雖然知道終有和父親揮別的一天,但他始終不願面對現實,家人間也有意無意的迴避談父親身後事。該來的終歸會來,當這天到來時,完全沒有準備好的小陳,頓時慌了手腳。父親遺體送到太平間後,小陳的腦筋一片空白,後事要怎麼處理?全無頭緒。就在這個時候,葬儀社的人出現了,熱心指點一些該注意的禮儀,表示可以協助後事。不知所措的小陳看到救兵,沒有多想就答應下來,2天後,他請對方說明後事細節,對方就是不肯清楚說明,不斷的拍胸保證要他放心,表示所有費用會開收據。殯葬蟑螂插手 優良業者不敢接和喪家說明清楚細節有這麼難嗎?冷靜下來的小陳這時才覺得怪怪的,打聽後才知道自己遇到「殯葬蟑螂」,他們有些是無照業者,有些是專門在太平間守候「獵取」喪家再轉介給殯葬業者的中間客。擔心自己上了賊船,小陳詢問曾有處理親人後事經驗的同事,同事告訴他社會局都有推薦優良業者的名單。小陳找上其中一家業者,接待的店面簡陋到不行,外觀實在很難和優良兩字連結,說明來意後,接待的老先生像在做身家調查,問清楚小陳對父親後事的想法後說,「明天會把基本該有的項目及每筆花費條列,不想要的就刪,想加的再加」。小陳是家中獨子,老先生在臨走時還交代,喪事不同於婚事,很多禮儀是以男性為主,例如骨灰罐的選擇,他要求一定要兒子挑選,女兒沒有說話的分。幾天後,小陳拿著明細單再度上門,交談過程中,小陳和老先生談起父親過世當晚送到太平間的事,老先生立刻表明不接小陳這個案,因為他曾被「殯葬蟑螂」指責破壞行規砸店,「還不只一次」,「就因為一再被砸,乾脆不修店面」。老先生很直白的告訴小陳,每個行業都有不肖業者,殯葬這行也不例外,原因很簡單,「誰會希望家裡常不幸死人?」 既然生意只做一次能撈就撈。解約找人協調 5萬紅包才放手「真的是上了賊船」,小陳找來對方談解約,對方卻耍橫,指小陳這個要求是觸霉頭,小陳被逼無奈,透過關係請來殯儀館館長居間協調。對方礙於館長情面答應放手,但要求給5萬元紅包改運,小陳忍痛答應,才讓父親後事圓滿解決。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路,但是多數人都和小陳一樣,認為「這天不會這麼快就到來」,不願也不曾去想。但這天終究會來,「超前準備」才不會遺憾。【從容老後系列】。郭慧娟:引進死亡咖啡館聊生死 正面看待人生最後一哩路。談 死 亡 的8個時機 聆聽是最好的溝通。人生最後一件大事 超前面對不遺憾。身後事安排你須知的5件事 有備無患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4-16 科別.心臟血管
胸痛攸關生死! 心內科醫師:這種痛法最致命
有一種胸痛,是突然來襲,如瞬間撕裂傷般劇烈疼痛,且患者會從前胸瞬間痛到後背,不少時候一發生,根本來不及反應時就往生了,可說是心血管疾病最可怕的急症。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吳彥雯表示,在運動時、突然情緒爆發壓力來臨時,或者天氣急遽變化時,若患者冠狀動脈血管就狹窄或阻塞,在這些狀況下,氧氣可能就無法順利供應到心臟以及身體其他器官,因此出現感覺吸不到空氣、氣促、胸痛或胸口的緊縮感、噁心、冒冷汗等,就是一般所稱的「心絞痛」。所謂的穩定性心絞痛,指的是每當運動到某個耐受點後就會覺得不舒服,但血管狹窄達50%時,運動時不見得會出現症狀,不過隨著血管阻塞愈來愈嚴重,患者可能會發現原本爬到5樓才會感覺胸悶、胸痛不舒服,過了一段時間,只爬到3、4樓就開始不舒服了,這就代表冠狀動脈狹窄日趨嚴重。許多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患者、肥胖者,或是有家族病史者,剛開始可能沒什麼症狀,或是只在很激烈運動時出現輕微胸口不適時,常不以為意,等到症狀日趨嚴重,血管狹窄超過70%以上,可能就需要做心導管,甚至放支架了。 此外,急性心肌梗塞則指的是冠狀動脈血管突然之間完全阻塞,血液完全無法運送供應心肌氧氣,這時候若沒有及時就醫、盡速用藥物或支架打通血管,根本來不及救命。 很多人搞不清楚心絞痛到底是什麼?一般而言,胸悶的感覺就像是一顆大石頭壓在胸口,不是針在扎的那種「痛」;患者常常無法精準定位究竟是「哪裡痛」。吳彥雯說,有時候除了胸口部位,因為神經分布的關係,還可能會出現牽引痛,讓患者覺得好像還伴隨有肩膀痛、下巴痛、甚至連牙齒都會痛;其實經過醫師仔細檢查才發現,這些沒來由的各式疼痛,其實都是心臟缺氧引起的。 還有一種胸痛,是突然來襲,如瞬間撕裂傷般劇烈疼痛,且患者會從前胸瞬間痛到後背;曾有患者形容,彷彿斧頭劈在身上一樣,這恐怕須懷疑是主動脈剝離。主動脈剝離是非常危險的,不少時候一發生,根本來不及反應時就往生了,可說是心血管疾病最可怕的急症;當天氣突然變冷、血管劇烈收縮時,特別容易發作,高血壓患者要特別小心。 若要強身護心,其實無需進行過度劇烈的運動。吳彥雯提醒,有很多運動員長期、大量的過度運動,看似身體很強健,但其實長期下來,對心臟未必是件好事,適量就好了;最重要的還是平時飲食要清淡,避免重油、重鹹,同時要拒絕三高與過胖,且盡快戒掉抽菸的壞習慣,才能遠離可怕的心血管疾病。延伸閱讀: 高血壓都是吃出來的! 5飲食地雷少碰為妙 全身不只腦部會中風! 身體4部位血管不通也會默默要命 
-
2020-04-1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版「即刻救援」 朋友接力求援保他一命
開完會後 詹姆斯咳嗽不止現年32歲、擔任助理醫師的詹姆斯・蔡(James Cai)3月2日參加一場醫學會議時,因咳嗽嚴重提前離席;他沒回紐約的家,而是去新澤西州媽媽家,她出城了,詹姆斯可以待在那裡,不必擔心萬一患流感會傳染給妻女。等到晚間人少之際,詹姆斯上診所做流感快篩,可惜沒有新冠肺炎檢測試劑盒。流感結果是陰性,但醫生覺得詹姆斯咳太凶、心跳又快,建議他到醫院急診室做電腦斷層掃描(CT)。他才坐進急診室就開始發高燒、呼吸急促,而且頻拉肚子,耗盡他全身的氣力。3日,醫師告訴詹姆斯,CT顯示他有肺炎,除服用抗生素外,要再做新冠病毒檢測。醫師措詞謹慎,但詹姆斯上網查詢時,發現自己符合所有新冠肺炎的症狀。隔天,詹姆士正等候檢測結果,赫然聽到晚間新聞報導,新澤西州州長在推特上宣布,該州出現新冠肺炎確診首例。完全不知道感染源的詹姆斯就這樣「中獎」了。由於紐約傳出戴口罩的亞裔女性在地鐵站附近遭暴力攻擊,詹姆斯有好一陣子搭地鐵都不戴口罩。他責備自己放鬆了戒備。心臟科醫師好友 四處請教和詹姆斯同樣來自上海的至交好友、在紐約執業的華裔心臟科醫師黃儀立安慰他別擔心。但他懂得詹姆斯孤立無助的心情,畢竟新澤西州的醫生完全沒有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經驗。黃儀立在醫生圈裡四處打電話請教,包括支援過武漢的上海醫生。所有的人都說病毒可能造成重創:雖然有許多人自行康復,但也有身強力壯的人病情突然急轉直下,撒手人寰。沒人知道詹姆斯會是哪一種。住院第五天 開始呼吸困難6日,詹姆斯住院第五天,「痰很多,呼吸困難」,血氧飽和濃度偶爾降到85%,遠低於正常健康人的逾95%。7日,詹姆斯幾乎一開口講話,就狂咳不已。他開始接受經鼻導管供氧。抗生素沒能改善血氧濃度,他很擔心自己接下來可能要插管,如果出了差錯不能及時接上呼吸器,甚至可能送命。他不斷盯著自己的血氧濃度,不敢入睡。詹姆斯的親友持續聯繫中國的醫生,得知那裡會給病患照第二張CT,弄清肺部損傷情形;美國醫生卻不樂意,光把詹姆斯移出負壓病房就可能讓醫護人員曝露於感染風險。黃儀立堅持不懈的致電與詹姆斯的感染醫師溝通,正式提出拍第二張CT的要求。老闆不眠不休 翻譯醫學資訊詹姆斯的華裔老闆、64歲的何恭程也打電話,聯絡到詹姆斯的另一名醫生艾若德。他向艾若德解釋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剛發布的第七版新冠肺炎治療準則,儘管該準則多基於臨床經驗,而非發表過的研究,但他敦促艾若德依照部分建議擬定療法,包括開立兩種中國新冠患者的常用藥-治療瘧疾的氯奎寧(Chloroquine)和治愛滋病的蛋白酶抑制劑(Kaletra)。艾若德擔心這兩種藥都沒經過廣泛臨床實驗,也未獲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並對不符標準醫療程序的作法,表達憂慮。何恭程告訴艾若德,此時生死攸關,沒法依標準程序來,他願意提供中國健委會醫療準則的完整英譯。為此,何恭程連續工作近12小時,將新冠肺炎症狀、輕症和重症訊號、病程發展、給氧方式,建議的後續追蹤等等,全部譯完傳給艾若德。何恭程有很深的急迫感,他擔心救不活詹姆斯。朋友發動人脈 聯繫製藥商在此同時,詹姆斯的血氧濃度已降至80%,第二次的CT顯示,他的肺短短五天間近40%塌陷。詹姆斯的病情惡化讓醫生態度轉變,除了開氯奎寧和蛋白酶抑制劑,也為他申請實驗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院方表示,需要時會將他移入加護病房。但要成為瑞德西韋的「恩慈療法」對象也不容易。黃儀立發動自己的所有人脈,聯絡製藥商吉利德公司。12小時50萬人 看見詹姆斯CT片他取得詹姆斯的同意,將他的CT片貼給另一名醫生朋友,後者轉貼至推特,希望提醒未認真看待新冠肺炎散播的醫生加以注意。12小時內有50萬人看到新冠病毒如何快速造成呼吸衰竭,這張CT被多方分享轉傳。詹姆斯的親友認為,多達數百人因此推文敦促吉利德注意詹姆斯的案例。發推特後4小時 藥終於來了CT首次上推特不到4小時,吉利德就打電話通知詹姆斯的醫生,藥寄出來了。10日凌晨3時,醫生一收到瑞德西韋便直奔詹姆斯病房。發燒至少九天的詹姆斯終於在11日退燒。甚至在他服用瑞德西韋前,血氧濃度開始回穩。劫後重生 把給女兒遺書留病房21日,詹姆斯在兩度檢測呈陰性後出院,他的肺還需要時間休養,但他活下來了。他把先前預備給女兒的遺書留在病房沒帶走。截至今日,新冠肺炎沒有已知的特效療法。幾乎無法得知是那種治療元素-高流量氧療、用藥、時間、社群動員或意志力,幫詹姆斯撐過來。他感謝許多人,「救了我的命」。
-
2020-04-11 橘世代.健康橘
張曼娟:「長照2.0應該留給更需要的人!」 沒想到,這真的不只是錢的問題...
「妳為什麼不去申請長照2.0?」母親的醫生問。那時的張曼娟,雖然因為照顧父母辭掉大學教職,但還有書的版稅、小學堂課程和演講的收入,她說:「我覺得資源應該留給更需要的人。」醫生說:「妳就很需要,媽媽也很需要啊!」那次看診,媽媽狀況很糟,不會寫自己的名字、叫不出張曼娟的名字、連站立都覺得辛苦。後來張曼娟申請長照2.0的資源,經評估後,每周都有物理治療師和職能治療師到家裡幫母親上課。之前母親晚上睡不著、白天叫她起床就反問:「我起來做什麼?」張曼娟想找事情給媽媽做,防止她退化,「我又不會雜耍、什麼都不會」,讓張曼娟有著使不上力的挫折。職能治療師來了,帶著母親寫名字、下五子棋、玩十點半、堆疊疊樂、做拼貼,常常練習,失智狀況改善了。物理治療師帶媽媽運動,過去連站立都覺得辛苦,現在可以連做1小時的運動。母親每天都期待治療師來,生活就規律,慢慢上軌道了。「他們真的挽救了我們!我明白了醫生說的:『就是妳需要!』因為這不是錢的問題,是有沒有專業的帶領。」張曼娟成為照顧者後才深刻體會,照顧需要專業。不久後,她幫母親報名了社區「石頭湯社區關懷中心」的「音樂律動課」,遇到1位專業的老師,「媽媽的同學們」一開始上課時會大吵大鬧、打看護,幾周後完全投入,下雨颳風都歡喜來上課。「我『眼睜睜』看著這驚人的變化」張曼娟笑了。張曼娟發現,台灣常見老人照顧老人,高齡兒女照顧老齡父母,疲憊卻不敢言苦,因為總會有人說:「父母親照顧你那麼久都沒有抱怨,你現在只不過照顧他們3、5年而已就喊累。」面對這些充滿愧疚感的照顧者,張曼娟總對他們說:「你父母照顧你時2、30歲,你現在已經6、70歲了。」不少人因此辭掉工作,這些選擇離職的中年照顧者,正值專業傳承的年紀,離職不僅讓個人被迫放棄生活其他面向的成長,也是整個社會的損失。「政府已經在做了,但我深切覺得可以做更多」,走過照顧歷程、受過長照2.0協助,張曼娟體會到,照顧不該是單一照顧者、家庭或社區的責任,政府可以做更多:專業人力的培育、系統的建立,這都不是單一照顧者「有心」或「努力」可及。就像國家負起小孩的教育,政府也該在社會高齡化時扛起更多老人的安養責任。張曼娟想到的是10年之後,她也將逐漸老去,從照顧者變成被照顧者,她期待,當那天到來時,我們的國家,可以提供照顧者和被照顧者更好的支持系統。什麼是「長照2.0」這是政府為了因應高齡的台灣社會推出的政策。「長照1.0」建構了許多居家服務、社區服務的據點與資源,希望在外籍看護與機構外,提供更多項的照顧選擇,包括照顧服務、居家護理、復健服務、喘息服務、交通接送、輔具服務、營養餐飲和機構服務8項。「長照2.0」整合1.0分立的服務,讓使用者方便申請,並新增以下項目:失智照顧、原住民社區整合、小規模多機能、照顧者服務據點、社區預防照顧、預防╱延緩失能、延伸出院準備、居家醫療。 【張曼娟系列報導】。張曼娟:沒有一個時刻讓我覺得,此刻最好。張曼娟:人生很少有事情可以自己作主,生死大事自己作主,簡直太奢華、太幸福了!。張曼娟:照顧者才懂的旅程「辛苦也幸福」。「一間小屋與友為鄰」張曼娟:無子老後,不憂不懼留言就有機會獲得張曼娟最新力作「以我之名:寫給獨一無二的自己」立即參加:https://bit.ly/2V3qbtD 致照護者│填問卷抽好禮 照顧者才懂的旅程「辛苦也幸福」;我們希望透過這份問卷了解照護者的真實需求,在照顧這條路上你我不孤單!(提交問卷即可兌換贈品)立即填寫>>>https://bit.ly/2XZyFUs
-
2020-04-11 橘世代.健康橘
張曼娟:人生很少有事情可以自己作主,生死大事自己作主,簡直太奢華、太幸福了!
出發前,張曼娟問「我們要去哪裡?」輕微失智的母親答:「去醫院,決定自己要怎麼走。」張曼娟和父母期待這天很久了,他們老早打了電話去醫院預約時段,要去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時間約好後,老人家不時提醒張曼娟別忘記這件事,當天一早,父母親穿戴得整齊漂亮,3人歡喜到了醫院。「預立醫療決定書」是在2019年初「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後,給予末期病人的醫療保障,確保簽署人在生命最後一哩路,能夠選擇與決定醫療方式。為了確保簽署者及親人都了解「預立醫療決定書」的內容,當事人在簽署前,必須帶著2名二親等內的親屬一起諮商,簽署時也需要2個見證人。張曼娟一家3口一起諮商、互為見證人,完成了人生大事。「人生很少有事情可以自己作主,如果在這生死大事上可以自己作主,簡直太奢華、太幸福了!」張曼娟如是說。生離與死別是人間最難受的,許多人諮商時,談到生死交關時刻要急救或是放手,都會不捨地流下眼淚。「我們沒有,沒有傷心」。張曼娟形容整個過程像是辦喜事,她心裡漾起「圓滿」的感覺:「當年爸媽迎接我來這個世界,現在他們又幫我簽了這個」,張曼娟把此當成父母送給她的禮物。其實,在好幾年前,張曼娟和父母都已經簽署了「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先是張曼娟與工作夥伴互為見證簽署,而後將簽署書帶回家放在餐桌上,什麼話也沒說。父親看完後開心地說:「這個太好了!我們必須要簽」,因為父親有幾位插管或臥床的朋友,每次父親探視他們回來就痛哭,不只一次跟張曼娟說:「如果我有天發生這樣的事,我絕對不要插管,也不要急救,躺在那裡,比死還難過。」因此,病主法立法前,張曼娟和父親就很關注,立法後雖然沒有馬上行動,倒是有些朋友先去簽了,張曼娟還會拿著決定書,和父母一條條討論,對於自己或家人在生命末期需要做醫療決定、期待什麼醫療行為,3人很有共識。張曼娟不僅和父母討論「怎麼走?」也聊死後期望在什麼儀式下「被送走」,他們討論各種可能性,跟彼此約定好,死後要用簡單的儀式,不需要告別式,希望是樹葬。能夠如此「日常」的討論死亡,張曼娟說,她受到道家思想影響很深,相信生老病死就像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一樣自然,因此對死亡毫無畏懼。若是摯愛過世,張曼娟也會非常悲傷, 但卻不會悔恨,「我每次和摯愛的人相處,我覺得我已經沒有遺憾了」。認真去愛、瀟灑離開,這是張曼娟面對生死的態度。 【張曼娟系列報導】。張曼娟:沒有一個時刻讓我覺得,此刻最好。張曼娟:「長照2.0應該留給更需要的人!」 沒想到,這真的不只是錢的問題...。張曼娟:照顧者才懂的旅程「辛苦也幸福」。「一間小屋與友為鄰」張曼娟:無子老後,不憂不懼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4-11 橘世代.健康橘
張曼娟:照顧者才懂的旅程「辛苦也幸福」
張曼娟成為照顧者邁入第5年,父親思覺失調、母親失智、雙親因年老身體功能陸續退化,她從一開始的驚慌失措,到如今的篤定安心,在公開場合、在個人粉絲專頁,張曼娟成為「照顧者們」的傾訴者、相知者。這些都是她一路走來,跨越無數照顧的「艱難時刻」後,終於找到稍微平衡自我與照顧的姿態。一開始都自己來 負面想法上身初為照顧者時,張曼娟1天的生活是這樣的:7點起床到市場買菜、煮午餐;8點幫母親洗頭洗澡,安頓兩老吃飯,有時要上網幫父母掛號、陪父母跑醫院;下午,父母託給外籍看護,她開始工作,演講、上通告、小學堂事務等等;一直到晚上9點後,父母睡了,她才有時間讀書寫作。夜裡,父母親不時醒來,張曼娟也跟著起床,常常一夜5、6次,然後天就亮了,「我經人體實驗證明,只要超過1周睡眠這樣中斷,你後來都無法睡覺,嚴重失眠、不想吃東西、內分泌亂七八糟」,張曼娟苦笑,連續2、3周後,她覺得被徹底摧毀。張曼娟陪父母看精神科,明明是陪病的角色,醫師卻語重心長對她說:「妳要把自己照顧好喔!」因為醫師看過太多帶長輩來看診,半年後卻自己罹患憂鬱症的例子。那時,張曼娟的確覺得自己有憂鬱症,動不動就流淚,很多負面想法,「我不知道撐不撐得下去?」「也許我先走了,再看看事情會怎麼發展?」負面的情緒與精神科醫師的關心同時出現,她打起精神提醒自己,「不行,我要把自己照顧好」,有時是去咖啡廳好好吃頓早餐、有時和朋友聊聊天、有時給自己一個小旅行。四面八方支援網 我知道我不孤單所幸與照顧者重擔同時到來的,是來自四面八方的關心與協助,形成支援網,幫助張曼娟度過照顧風暴,讓她沒有手足支援的這類 「獨力」照顧者,不那麼孤單。父親倒下後,相識40多年的老鄰居天天來陪父親聊天,原本沒那麼熟的同社區的伯伯也每天主動來敲門,「要不要出去散步?」而張曼娟幾個多年的好朋友,總是說「我都在,有需要隨時找我」。還有,後來她找到的第2個外籍看護阿妮中文流利,跟父母親溝通良好,在家裡甚至像個小女兒,很多時候爸爸不聽張曼娟的話,阿妮撒個嬌,爸爸只好乖乖聽話「喔,好」。張曼娟的父親最終從被照顧者成為張曼娟的幫手。最糟時連路都無法走,但生病5年後,如今可以拄著拐杖趴趴走。張曼娟歸功於父親「革命軍人」的性格,不願意被打倒的意志,讓他復健時無比堅持,自己的狀況改善後,也拖著另一半一起散步、曬太陽,延緩了母親的惡化,「我非常感謝他,雖然我成為照顧者是因為父親,但是後來他卻成為了我的幫手」。跨越一個個照顧的艱難時刻,相較於5年前,現在的張曼娟,比較懂得照顧自己、鼓勵自己,然後驕傲的說出:「可以成為父母的照顧者,是我今生最榮耀的身分,我是張曼娟!」 【張曼娟系列報導】。張曼娟:沒有一個時刻讓我覺得,此刻最好。張曼娟:「長照2.0應該留給更需要的人!」 沒想到,這真的不只是錢的問題...。張曼娟:人生很少有事情可以自己作主,生死大事自己作主,簡直太奢華、太幸福了!。「一間小屋與友為鄰」張曼娟:無子老後,不憂不懼留言就有機會獲得張曼娟最新力作「以我之名:寫給獨一無二的自己」立即參加:https://bit.ly/2V3qbtD 致照護者│填問卷抽好禮 因為愛而成為「照顧者」,不要讓這份愛壓垮自己。我們希望透過調查可以聆聽照顧者們的聲音,讓照顧者知道你不是自己一個人。(提交問卷即可兌換贈品)《照顧者生活調查》立即填寫:https://bit.ly/3cH97iM
-
2020-04-11 橘世代.健康橘
張曼娟:沒有一個時刻讓我覺得,此刻最好
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曾經有過幾個「張曼娟」。那是學生時代讀小說「海水正藍」時,遇見思念媽媽的早熟小男孩,流下的心疼眼淚;那是談戀愛時,衝去南台灣的小火車站,買了「永康」到「保安」站的車票,獻給情人「永保安康」的心意;那是周治平「江南有雨嗎?」歌裡的鄉愁、張清芳「深邃與甜蜜」曲中的苦澀戀情;慢慢的,兒孫的書桌上也出現了張曼娟:有聲書、奇幻學堂、成語學堂、唐詩學堂。現在,張曼娟還在。從未停止分享自己人生的她,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張曼娟第一次察覺自己跨入「老」的疆土,是在5、6年前。有天張曼娟搭電梯,住在同棟樓的一名青少年踏進電梯後對她說:「我知道妳,你們家就是有那個很老、很老、很老的老人家的,對不對?」那是張曼娟第一次聽到有人用連3個「很老」來形容父母親。「第一次聽很不習慣,但後來思考,那時母親年近80、父親年近90,對青少年來說,他們『很老、很老、很老』也沒錯。」80歲照顧102歲 台灣社會真的很老從那天起,張曼娟發現不少朋友家裡都有8、90歲的老人家需要照顧。與此同時,她聽說母親有個好姐妹,也是年近80,還在照顧102歲的老母親;老人照顧老人的例子俯拾即是。有天晚上,張曼娟送父親進急診室,整晚一直有病人被送進來,每個都比父親老,多數是因「老化」後的身體機能退化:血壓低、尿道受感染、肺部水腫…,她永遠記得那天的驚駭,「那是我第一次認識到,台灣社會真的很老很老了。」照顧者才懂的旅程「辛苦也幸福」這幾年來,張曼娟因為照顧年老的父母,經歷了一段驚惶失措、難以向外人道、只有照顧者才懂的旅程。對張曼娟而言,思考是習慣、寫作是日常,這些辛苦並非過了就煙消雲散,反而化為生命裡必須思考的議題、值得寫下的學習。她記得,父親剛過80歲的幾天後,因為聽力退化,加上罹患罕見疾病紫斑症,凝血功能下降,必須天天服用大量類固醇,心情低落。有天早晨,張曼娟在睡夢中驚醒,聽見父親嚎啕大哭,痛徹心扉地問:「人為什麼要老?老了為什麼這麼悲哀?」但沒有人能回答父親。張曼娟的父母未曾照顧過老人,不知道老之將至是怎麼回事,當老毫無預期來到生命裡,便手足無措。「照顧父母有辛苦,但也很幸福」,她從父母身上學習:老是怎麼回事?預想「我要怎麼老?」預設「我要成為什麼樣的老人?」沒有上一代匱乏感 自許成為睿智老人「我的學習是,要當一個『不等待的老人』」張曼娟觀察,人年紀愈大愈期待他人關注,總是在等待:等尊敬、等關心、等付出、等待兒孫回來…。等待成為不快樂的來源,也成為旁人的壓力。張曼娟父母這代老人,經歷過戰爭與饑荒,生命有著匱乏與不安。最近新冠肺炎導致大家排隊搶口罩,母親還心慌的問她:「會不會有天真的沒有糧食可以吃?」母親經歷過1942年河南大饑荒,這場饑荒死了超過300萬人,她母親一直覺得這樣的悲劇會再發生。「我們這一代思考與自我實現機會多,沒那麼深的匱乏感,更容易安定,我們不應該等待別人給與,要成為自給自足的生命」,張曼娟期待自己是一個「睿智的、雋永的」老人,面對困難她極少抱怨、刻意交不同年紀的朋友、願意吸收不同的觀點,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喜歡當下的自己 從心所欲而不踰矩年輕時的張曼娟,敏銳而自我,文學作品感動無數人;如今站在中年與老年的交界點,舉止言談反而散發著自在的從容:「活到某個年紀真的就像孔子說的『從心所欲而不踰矩』。」她笑著說,很多人問她,若有時光機,想要回到生命哪個階段?「沒有!」對張曼娟而言,每個階段都很棒,「但沒有一個時刻讓我覺得,此刻最好」。今日的張曼娟,肯定比昨日更豐盛,對生命的理解、對自己的認識也更多了。回首人生路,張曼娟有時候會覺得心疼,「原來我曾經那麼孤獨、不被理解」,但也看見自己從未放棄,終於做到了一些事、幫助了一些人。喜歡當下的自己、期待未來的生活,這是張曼娟。張曼娟陪伴著我們走過生命的許多階段,包括學習老去、面對老化這段時光。 【張曼娟系列報導】。張曼娟:「長照2.0應該留給更需要的人!」 沒想到,這真的不只是錢的問題...。張曼娟:人生很少有事情可以自己作主,生死大事自己作主,簡直太奢華、太幸福了!。張曼娟:照顧者才懂的旅程「辛苦也幸福」。「一間小屋與友為鄰」張曼娟:無子老後,不憂不懼留言就有機會獲得張曼娟最新力作「以我之名:寫給獨一無二的自己」立即參加:https://bit.ly/2V3qbtD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4-10 科別.心臟血管
劉真告別人生舞臺/器官配對要成功 靠2絕對因素+9相對因素
2020年2月7日,劉真因心臟主動脈瓣狹窄接受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由於心臟功能恢復不良,置放葉克膜及右冠狀動脈支架,但因心臟功能遲未恢復,於2月13日裝置心室輔助器,並符合台灣心臟移植等候機會。但2月下旬及3月初,先後發生腦梗塞與腦出血,造成腦壓上升進行開顱減壓手術;術後仍因持續性腦壓過高,家屬同意尊嚴善終,於3月22日晚上22時22分撤除維生系統,曾經翩然起舞國標舞女王從此告別人生舞臺,享年44歲。 劉真等候心臟移植期間,曾有報導影射藉由名人外力關説介入影響大愛捐贈器官移植排序,導致社會民眾對於器官等候配對的方式有所疑慮。但我國的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器官捐贈移植登錄系統已建置運作15年,在台灣等心臟移植的病人皆需符合相關等候條件,並依照疾病嚴重度排序等候。而台灣腦死或心死的大愛捐贈者需登錄器官捐贈登錄系統,藉由電腦系統自動進行排序,將捐贈者與等候者的資料進行配對,多年來移植醫院皆兢兢業業依照專家制訂器官分配原則,同儕醫院間彼此同時監督登錄系統分配結果,不因外在因素而進行人為操作,努力用最公平公正的方式善用每位捐贈者大愛珍貴器官 !器官配對像輸血一樣,需考慮二項絕對因素:第一項:血型必須相同或相容絕對因素,器官捐贈者與等候移植者之ABO血型一致。或器官捐贈者血型O型,等候移植者血型為A型、B型或AB型。若器官捐贈者血型A型或B型,等候移植者血型為AB型。第二項:絕對因素是人類免疫缺乏病毒,若器官捐贈者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陽性(HIV(+))」器官也僅能分配經書面同意之「人類免疫缺乏病毒陽性」等候移植者。除此絕對因素之外,同樣的心臟等候移植,另需考慮的有以下九項相對因素:第一項:疾病「等級1」優先於其他等級等候移植者。若以劉真等候最具急迫性的心臟等候為例 :心臟移植等候依疾病嚴重度分級,分為1A等級,定義是使用機械性循環輔助器包含 : 體外膜氧合器 (ECMO)、心室輔助器 (VAD)、主動脈氣球幫浦 (IABP) 、呼吸衰竭氣管插管並使用呼吸器,以台灣當時的等候心臟移植人數約有200位,劉真即是屬於最嚴重的等級1A等級,統計約有15位。而媒體影射名人靠關說將順位提前,這些都是錯誤的立場及觀點!以訛傳訛不實報導會造成大愛器官捐贈者家屬質疑當初決策是否正確的二度傷害,也對許多殷切期盼的命懸一線等候者並不公平,更忽視台灣努力建置的器官分配制度及嚴重悖離醫療倫理原則,對當事人及家屬也完全幫不上任何忙!台灣的器官捐贈環境是需要友善正面的報導及能量挹注。 1A等級之後是1B等級,定義是病人依賴強心劑維持且住院中、或嚴重心律不整、無法施行冠狀動脈繞道術,有不穩定心絞痛,無法脫離 NTG 靜脈注射者、病人安裝心室輔助器(VAD)後穩定出院達30天以上,且期間未因該儀器之問題再住院者。若未符合等級 1A 或 1B 條件之心臟移植等候者皆為2等級。心臟移植還有因感染或其他因素暫時性不穩定因素而不適合心臟移植者,例如腦出血或腦梗塞,已經過了黃金等候移植的等級7,台灣心臟捐贈來源有限,必須將有限資源謹慎分配,故依照疾病嚴重度優先分配:1A > 1B > 2 > 7 。第二項:血型,血型相同優先於血型相容等候移植者。若捐贈者是O型,則O型的等候者有優先權。第三項:捐贈者為「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HBsAg(+))」或「B型肝炎表面抗原陰性且表面抗體陰性且核心抗體陽性」優先分配予「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或表面抗體陽性或核心抗體陽性」等候移植者。第四項:器官捐贈者「有C型肝炎(Anti-HCV(+))」優先分配予「有C型肝炎且尚未治癒」等候移植者。第五項:等候移植者等候時間長優先於等候時間短。第六項:等候移植者之配偶或三親等以內血親曾為器官捐贈者優先。第七項:執行器官捐贈者之醫療照護、腦死判定、必要性檢查與檢驗、協助司法相驗、器官分配聯繫運送、遺體禮儀及資料登錄通報等事項醫院。第八項:地理位置,器官捐贈者及等候移植者所在區域相同為優先。第九項:曾為活體肝臟或腎臟器官捐贈者。等候順序依上列項次順序比較。 生命的驟世,媒體追蹤報導,民眾萬般不捨,許多等候器官移植的病友同樣有與時間賽跑的困境,等候中消逝的生命比比皆是,但少了媒體的光環,他們只是獨自凋零…。臺灣的等候器官移植者眾,大愛捐贈器官者遠遠不及需求,早期認為根深柢固的華人觀念,但根據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107年「器官捐贈概念意向調查」指出,如果家人已簽署器捐同意書,一般民眾中則有78%的受訪者支持家人的決定。醫護人員中有91.9%的受訪者支持家人捐贈器官。但是,如果家人未曾討論過器官捐贈或表示意願,一般民眾則為41.4%,醫護人員中僅剩53.7%仍會幫家人做器官捐贈決定,顯示器官捐贈明示意願表達為考量是否同意捐贈器官的重要因素。 統計也顯示醫療臨床現場每天與生死拔河的醫護人員中,79.3%的醫護人員有器官捐贈意願,25.3%已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希望面臨生命無常時,能將自己的大愛遺留人間,或許是醫護人員曾親眼見證腦死病患透過器官捐贈給予另一條新生命,也思考過通往天堂的門票,是不是一張器官捐贈卡的論述。佛教經典《無量義經》佛陀提到:「頭目髓腦悉施人」,這是大捨的布施,也是透徹一切的大愛!約翰福音 12:24:「我確確實實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去,它仍然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很多子粒來。」器官捐贈是在思考尊嚴善終病人自主權利的生死議題,若我們愛我們的家人,不要把困難交給家人承擔。不管對於器官捐贈的決定為何? 家人之間講清楚說明白才是對自己負責的決定。
-
2020-04-03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瘦身「覺得悲慘就不會成功」 醫師用佛系減肥法1年半減20公斤
「我是到蘇州開新書發表會時,才開始覺得事情大條。」當時帶去的西裝居然穿不下,只能塞在我從琉球買回來的寬鬆襯衫,那一刻真的覺得應該要「減肥」了。一年半來減了至少20公斤,一周只吃兩到三次的澱粉,每天運動15分鐘至今不間斷,改善了高血脂症,精神也變得更好。體重隨工作量增加2001年升上主治醫師開始,我的體重就隨著工作量增加不斷的往上爬,社會剛經歷了921大地震、美國911事件、全球金融風暴,累積下來的負面能量,在2003年SARS過後大爆發,台灣的自殺率來到每十萬人有13人,成了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的自殺高風險國家。精神科醫師負責自殺防治的業務開始激增,同時間安寧共照起步走,自己又成立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每天坐在椅子上看診、開會的時間愈來愈長,便當愈吃愈多。2010年接了台北馬偕醫院精神科主任,又是自殺防治中心主任,2014年又多了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主任,2015年變成精神部主任,所有的工作集於一身,從早上六點起床到凌晨兩點才有辦法躺在床上,忙碌的生活長達了15年。外食加消夜曾達88公斤在這段超級工具人的年代,天天吃外食,下夜診就跑到夜市吃消夜,加上常吃美食慰勞辛苦的自己,也沒有體力可以去運動,體重最高重達88公斤,長年有高血脂症,三酸甘油脂、膽固醇都超標,血糖也偏高,就是典型的「新陳代謝症候群」的病人,睡覺會打呼、爬樓梯還會喘。改用「類生酮」減肥法直到一趟旅程才驚覺這樣很不健康,起心動念後,開始利用自己專長規劃減肥。兩年前生酮飲食正流行,試了幾周發現不可行,要我不吃澱粉完全不可能,使用的椰子油又是飽和脂肪酸,讓自己健康非常不好。後來,我修正為「類生酮」減肥法,因為我愛吃美食,因此每周還是會吃一到兩次的適量澱粉,以優質的五穀根莖類為主,例如:地瓜、燕麥等,每個月也會吃兩次麵食,像是拉麵或牛肉麵,這樣就不會讓減肥太悲慘。油品的選擇,以omega3及6為主,我買了十多種油輪流使用,包括亞麻仁油、苦茶油、南瓜籽油、橄欖油、沙棘果油、酪梨油,不只可以涼拌也能單喝,好的油不只可以抗發炎,還能保護腦細胞。我很喜歡去麵攤吃麵,飲食原則是「只喝湯不吃麵」,搭配吃燙清菜、豆干、海帶,外加豬頭皮、豬皮等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另外,會補充優質蛋白質不讓肌肉流失,一周吃三到四罐的水煮鮪魚罐頭。運動全在客廳完成為了保持肌力,一定要運動,我的運動方式全在客廳完成,因為不用場地,能持久維持運動才是重點,因此我會在電視購物買簡易運動器材,放在家裡使用。最初就買一個不會掉呼拉圈,能算圈數又能算熱量,一次搖一千下,可消化140大卡,邊看電視邊搖,15分鐘就可以完成,為了讓運動多樣性,也會在家裡跳繩、仰臥起坐,出國就可以做深蹲,一天50下,從2018年9月開始減肥運動至今都沒有停過,每天都維持15分鐘的運動也不太難,「只要減肥覺得悲慘就不會成功」。一年多來,我的體重維持在65到68公斤間,最近疫情嚴峻,很多會議都取消,最大的好處是便當少吃,體重又往下降了。這種看似佛系隨性減肥法,依著人性走,只要「持久」就能戰勝脂肪。方俊凱小檔案現職: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專長:●心理腫瘤醫學●酒藥癮戒治●自殺防治●安寧緩和醫療經歷:●國立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博士●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主任●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副教授
-
2020-03-28 養生.家庭婚姻
「媽,好久不見,我今天結婚!」…一個堅持兒女要娶嫁醫師的故事
「妳就是我兒子的女朋友嗎?你們交往多久了?妳是怎麼認識我兒子的?」不用上課的假日一早,一通電話打進女生宿舍找某位女同學,劈頭就是一堆問題。「請問您是哪位?我不知道您的意思。」被指名接電話的女同學仍一頭霧水。話筒另一端開始一連串咒罵,指責她擔誤了自己兒子的前途,女同學這時候才知道,打來的是自己男朋友的母親,交往到現在還未正式見面,沒料到第一次通上電話卻是被如此對待。「伯母,我們之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雖然對方的態度相當不客氣,但礙於是長輩,女同學還是希望能理性溝通。「不用假裝有禮貌!我們之間沒有誤會,請妳離我兒子遠一點,他只能交系上的女朋友!」說完最後一句話,男友母親便掛上電話,不給她任何回答的機會。醫學系有個男同學,在社團活動中認識一位外系女生,兩人雖然在校內公開交往,但男生卻始終不敢跟家裡提起,自己交了個非醫學系的女朋友。理由是他家族很重視「血統」,男性成員都得當醫師娶醫師,女性成員就算考不上醫學系,也會想辦法相親嫁個醫師。所以他和非醫學系的女生交往,等於犯了家族大忌,長輩們都相當不滿意。面對家族的壓力,男生總在女生面前保證:「給我一點時間,暫時先別讓我媽知道我們交往的消息,不過妳也放心,不管我媽怎麼說,她是她、我是我。」也由於學生戀情距離論及婚嫁還有很長一段路,所以女生並沒有給男生壓力。況且兩人都相信,只要真心相愛,沒有什麼難關無法度過。可惜紙包不住火,男生的母親從兒子的電腦通信紀錄中發現這位交往中的女生,在家裡大發雷霆不說,居然直接打到女生宿舍興師問罪。在他母親的價值觀中,孩子的擇偶條件說好聽點是門當戶對,講白了就是要「血統純正」。出了這麼大的事,男生好說歹說,才把女朋友的情緒給安撫下來:「我保證會說服家人接受我們交往的事實,一定會保護妳,不讓妳再受委屈。」從小到大男生都走在父母規劃好的人生道路上,沒有任何違逆,但為了悍衛自己的愛情,這是他第一次鼓起勇氣反抗—在某次家族聚會前提出要帶女朋友出席的要求。果然他母親一口就回絕這個請求:「自己家人吃飯,我不希望你帶外人回來,請問她算什麼身分?而且你當醫師的哥哥嫂嫂都會出席,一家人聊醫院裡的事,她插得上話嗎?」這些酸言酸語直指他的女友因為非醫學系出身,所以沒有資格成為家族的一分子。「為什麼在妳的觀念裡,女朋友非要是醫學系不可?難道不念醫學系,就不會是好女孩嗎?」「不是醫學系的也行,我在俱樂部有幾個朋友,女兒都是念法律系的,如果你喜歡也可以介紹。我說句實在話,功課不好品行自然好不到哪裡去,像這種不是念明星高中,又考不上第一志願的人,你說她有多好多好,我都不會相信的。勸你早點死心,在越陷越深之前趕緊分手!」談話就在不歡而散中結束,溝通沒有交集的狀況下,兩人的交往只能從公開轉為地下。不幸地某天女生急性腸胃炎,男生在陪她看病時被正在醫院實習的堂哥遇見,可想而知,家裡又掀起一波風暴。不堪龐大的精神壓力,某天男生在女朋友的懷裡情緒崩潰,女生心中暗自做了決定,該面對的還是得面對。她打算和男友的母親談一談。「伯母,我知道您不喜歡我,但請給我幾分鐘時間好嗎?」刻意選了個男生有課的時間,女生邀請男生的母親在學校附近的咖啡廳見面。「我的耐心跟時間有限,有什麼話就快說吧!」「除了不是醫學系學生,請問我做錯了什麼?還是我可以改正什麼嗎?」「考不上醫學系,能力不足不是妳的錯,錯是錯在跟我兒子交往,錯在妄想攀上我們家,妳能改正的就是自己離開。」「在您的眼中,難道非要念醫學系才有前途嗎?難道只要不是醫師,就不配和你們家的人交往?」一直隱忍著的脾氣,終究耐不住一再的冷嘲熱諷而爆發,況且這樣的嘲諷一點道理都沒有。「跟我說這些沒用,這些話妳可以去找個跟妳一樣水準的人說。我想妳也知道,你們兩個在一起沒有人會祝福。現在妳對他來說還有新鮮感,所以他不惜與家人對抗,如果逼我使出殺手,到時候換他要求分手就難看了。」這位母親說到做到,她用斷絕經濟來源和緊迫盯人的方式進行全面控制,房租水電費都由她直接支付,每一筆吃飯交通購物的費用都必須透過發票來請款,讓男生口袋裡沒有多餘的一毛錢。去任何地方都必須報備,不時還突擊檢查他的通信與通話紀錄。 長時間的經濟、時間與精神壓迫下,這段學生戀情終究以分手收場。畢業後進入醫院工作,男生所做的第一個決定就是搬出去外面住,擺脫母親的監視與經濟獨立後,他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二個女孩,一位同單位工作的護理師。「住在外頭還習慣嗎?有沒有遇到適合的對象?需不需要幫你介紹?」偶爾母子還是會在電話中聊上幾句,母親對孩子這些年都沒交女朋友有點著急。「我現在有女朋友,是院內同事。」「真的啊!那太好了,改天請她回來家裡吃飯。她是哪一科的?」「她不是醫師,她是護理師,心地很好,我很喜歡她。」「你怎麼講不聽呢?學生時代玩玩就算了,已經出社會要結婚的人,為什麼不交個女醫師呢?」母親又開始向他說教,還是脫不開成績、頭腦、品性、家教等與婚姻融洽風馬牛不相及的邏輯。「媽,對不起。我已經從家裡獨立,請尊重我的選擇。」這一次沒有大吵,沒有咆哮,男生很冷靜地掛上電話。這天晚上,正是小夜班護理師忙碌的時候,一位怒氣沖沖的婦人在護理站破口大罵,音量之大引起許多病患與家屬側目。「我要求妳馬上跟我兒子分手,不准再糾纏他!」自己的兒子不受控制,失去理智的母親把矛頭轉向女主角。「妳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是妳兒子主動來追我的。」女主角也不是省油的燈,對於沒來由的謾罵,她毫不客氣地回擊。或許早已習慣了人家看她臉色,如今竟接二連三被兒子和自己口中的壞女人頂撞,這位母親更是怒不可遏。「這種事一個巴掌拍不響,妳敢說不是因為他醫師的身分才接近他?妳敢說不是因為看上我們全家都有綠卡?妳如果不接受追求,他也不會跟妳在一起。」「我們的感情是因為對彼此的珍惜,不是因為對方的身分地位。」「妳以為他護著妳,就不用在乎我這個母親嗎?就算你們不分開,也不可能進得了我們家。而且我們全家族都是醫師,妳能有什麼地位?妳被瞧不起我管不著,但家族的人會怎麼看我兒子,難道妳希望他為了妳,跟家族斷絕關係嗎?如果妳真的愛他,就替他想一想。」男友母親最後這句話,提醒了女生自己午夜夢迴曾經想過,但一直不敢面對的事。接下來的幾天,她陸續接到護理部高層的關心,雖然長官沒辦法干涉部屬的私生活,但也不諱言地說,她男友的父母是醫界有力人士,透過許多管道向院方施壓,希望她知所進退。「你的家人不接受我,不是我的錯;你沒辦法讓家人接受我,也不是你的錯。你母親說的對,勉強的結合對你我都不好,我也不想成為破壞你與家人關係的罪人。不要再找我,回去當你媽的好兒子吧!」某晚男生回到兩人同居的套房,發現人去樓空,只有一張簡短的字條。「為什麼要放棄?放棄不就讓她稱心如意了嗎?」女友的同事說她匆匆辦理離職後便不知去向,男生發了瘋似地撥打著已關機的電話,心碎的他在語音信箱中留下這段話。那天之後,女生與他斷了往來;同樣的,他也與家裡斷了往來。家族的聚會他再也沒參加過,年夜飯的位置永遠少他一人。母親打過幾次電話給他,不是不接就是接了馬上掛斷。試過到他工作的醫院找人,得到的消息竟也是已經離職。「妳知不知道妳哥現在在哪裡?如果聯絡得上他,叫他有空回來吃飯。」即使這兩年音訊全無,做母親的仍惦記兒子,她知道女兒跟哥哥向來感情很好,或許知道點消息。「哥哥目前不在國內,他兩年前就申請出國攻讀博士了。」 轉眼過了四年,這位老同學順利取得博士學位歸國,我們幾個好朋友幫他辦餐會接風,席間他提到近期將在國內補辦婚宴,妻子是當年離他而去的那位護理師。「天下如此之大,你們怎麼能夠重逢?」我對這份得來不易的緣分相當好奇。「也不算重逢,是我追到美國去。」酒杯放下,他幽幽地說著這些年的遭遇,「我輾轉從彼此的朋友那邊得知,她一個人出國遊學散心,二話不說機票買了就追去,剛開始她仍不願復合,之後終於慢慢讓她重新接受這段感情。為了遠離無謂的煩擾,我索性申請國外的學校進修,所以兩個人就在異鄉重新開始了。」「家裡那邊呢?你媽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當年他母親的種種事蹟,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們也知道自此之後,他便與家裡斷絕往來,因此另一個朋友很直覺地關心。「再說吧!我還沒想好。」沉吟了一會,他似乎不想談這個敏感的話題。「我回臺灣了,今天中午一起吃個飯吧!」雖然電話那頭口氣冷淡,但聽到失聯已久的寶貝兒子打來,做母親的還是喜出望外。「你這幾年好嗎?最近在忙些什麼?」「我過得很好,今天中午結婚。」延伸閱讀: 咖啡和牛奶一起喝,小心出「這問題」!原來關鍵出在「喝的順序」●書籍介紹有一個銀蛋叫彼得,從小生在大醫院:借學分、逃兵役,戴鋼盔赴晨會的實習血淚作者:傅志遠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7/03/14作者簡介/傅志遠 Peter Fu外傷急症外科醫師、長庚醫院副教授、臺灣外傷醫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文字創作者。行醫多年,以救治外傷與急重症病患為職志,堅守外科急診第一現場,見證生命的力量並深刻觀察人性,目前服務於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對醫學教育與臨床研究充滿熱忱,教學風格如其刀法一般鋒利,主持之「外傷電力公司」廣受好評,連續多年獲醫學生票選為優良教學主治醫師。以筆名 Peter Fu 經營的人氣部落格:「急症外傷外科的大小事」,為 2011 年第六屆全球華文部落格/最佳生活綜合類首獎,部落格文章上千篇,累積人氣超過兩百萬人。出版之三本散文集《拚命:一個急症外科醫師的生死筆記》、《醫生,不醫死:急診室的20個凝視與思考》與《醫人三角的獨白》,合稱《生命三部曲》,以文字帶領讀者省思生命意義與醫病關係。《生命三部曲》於2016年發表簡體字版,獲中國大陸書評譽為「會說故事的外科醫師、會開刀的作家」。
-
2020-03-23 新聞.私房新聞
白色巨塔番外篇/醫生也是人 時窮節乃見
每次揭露醫界黑暗的一面,網路留言大都沒好話,總會被批。之前還被某醫事團體封為國內「三大仇醫使者」之一,這該覺得驕傲,還是該深刻檢討。對於醫藥記者來說,醫師是受訪者,雖能夠當成好朋友,但絕對不是討好對象。上周提到中部某醫學中心因為一篇英國知名期刊投稿論文,引發內外科之間的尖峰相對,感染科主任還為此請辭。文章最後給了一個結論,「醫師就跟一般人沒兩樣」,智商及年薪均高人一等,但在面對名利及生死等關鍵抉擇時,同樣是「時窮節乃見」。就有網友回應,「我們的學校教育真的很有問題,真正的關鍵是我們從小到大,全都是在側重學科知識教學的學校教育,且是在彼此相互高度競爭的過程中長大,根本不懂得與異己團隊合作之道。」有網友回應「新冠肺炎疫情凸顯出來的台灣學校教育漏洞,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教育,試問有人在關心嗎?」、「醫師畢竟是人,有時候還是逃不開人性。」、「到哪都有競爭呀... 」、「古今中外都能看到人為利益名聲衝突不斷,不勝唏噓」。跟友人聊起此事,他覺得驚訝,但想想也不意外。不要說不同科,急診跟感染科之爭,就算是同一科別,內部可能也是搶得很凶,另外,在公部門不也如此。總歸一句話,這就是人性。
-
2020-03-22 養生.抗老養生
治療數萬顆心臟的體會!名醫魏崢的養生法:慢慢地吃,心安理得地活
形容一個人勇敢,會說心臟特別大顆,實際上,「心」既可強勁地跳動,也可能比想像中脆弱。看過無數心臟,手術超過萬例的魏崢,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換心」移植權威,看過無數由死到生的歷程,他體會生命最珍貴之處:在於「知心」。了解自己此生來到世界的目的,生活才踏實。70歲的他,用「童星」形容自己成名得早,但也深刻體會,生命裡最大的快樂,並非名利能夠衡量,而是來自心安理得的「成就感」。心中第一選擇不見得最好 順其自然反而成為換心權威18歲時的魏崢,以為將來的自己,會是一名建築師。大學聯考放榜,中原大學建築系,喜的是心中第一志願,憂的是私校學費哪負擔得起?上天指點他另一條路:軍事聯招,意外考上國防醫學院,在「可以救人又可以賺錢」的念頭下,少年魏崢踏出了家鄉彰化員林,負笈北上求學。理個大光頭,面對軍事系統下的醫學教育,猶如身在魔鬼訓練營,他的祖籍山東,骨子裡一副堅忍的性格,又苦又累的生活,牙一咬就撐過,但成為一名心臟外科醫師,卻是始料未及。他以醫學院第二名畢業,目標是精神科,卻看第一名先占下名額,最後他在三軍總醫院外科受訓;選擇次專科時,按畢業期數,他排在眾多學長之後,同樣只有「選剩的」分,注定他開始鑽研心臟外科。事實證明,他沒有辜負這些沒得選的「選擇」。魏崢在1988年,執行台灣首例長期成功的心臟移植手術,至今累積超過530例,存活最久的「換心人」已達30年;1996年,完成亞洲首例全人工心臟移植,往後研發的「鈦金屬人工血管接環」,挽救無數主動脈剝離患者,成績傲視全球。回頭看這些心臟手術——重新接通的血管,修補的瓣膜,注入了生命之源的腔室,都帶有藝術色彩。最初那個建築師的志向,換一種方式,展現在他的手術刀下。長期處高壓下如何不慌張?把事做到熟練魏崢說話時不急不緩,給人一種安定感,但聽他談起心臟手術如何「分秒必爭」,以減少缺氧和出血時間,也會不由得捏把冷汗。「別的器官不會立即致命,心臟是幾分鐘來算,3分鐘沒循環就完了!」手術時間無法等待,他培養出「快刀手」的能耐,技術更求精細到位,差之毫釐,丟失的就是一條性命。他描述:「角度或長度都很重要,差一點點就會失敗,有點像在做藝術品,不光畫個圖好看而已,還要注意整體狀況,要不然也沒有功能。」過程中,需要絕對的專注與耐力。當手術進行中,是茶不思飯不想,天大的約會都得取消,「我們吃飯睡覺哪比得上他的命?」以前動輒一站10幾個鐘頭,蹲馬步似地磨練,換來絕對扎實的手藝,「把任何事做到熟練後,就可以比較輕鬆,現在成功率平均99%。」只是,若遇到那1%的失敗呢?他也見過這樣的場景,上午還能聊天的患者,下午開完刀後,沒了命,剩下一具沉默的軀體。他坦言,「會有不甘心,但不能一直自責,每次都要盡全力。」他這麼看待自己的角色,「當上天給你這麼重要的使命,有點類似判人的生死,一定要很慎重,不能馬馬虎虎。」近來一次手術現場演示(Live Demo),同時有千名醫師在線上觀摩,患者需進行主動脈弓置換術,加上瓣膜根部手術,等於難度加倍,風險係數又大,不怕在眾目睽睽下失敗嗎?他把面子看得很淡,「就是要選困難的案例才有意義,萬一開不成,別人也可以學到經驗,但失敗機率不高,因為我們常常做這樣的手術,不怕。」最後,又締造一次成功的紀錄。長期處在高壓環境下,他天性沉著,臨事不慌,或許得益自父親魏蓬林的身教。他形容,父親官拜少將,年輕時四處征戰,「都已經聽到敵人的槍聲,正在吃稀飯,太燙還能吹哩,都調配好了就不用怕。」許多患者進到診間看到他,常有感:「醫生比想像中還年輕」,他輕鬆以對:「我就說我是『童星』,運氣好,早早成名。」今年70歲的魏崢,在滿檔的門診、開會行程外,現在一個月平均還有十多台刀,困難的案例仍舊親身示範。面對年紀,他坦率地說要有自知之明,「醫生如果硬撐會害人的」,既然都有退位的一天,就把握還能發揮的時候,也包括傳承經驗。「技術傳承是沒有半點私心,資深就是要把資淺教會,年老前要訓練一些人,值得信賴,技術必須能超越我,已花10、20年。」他懷抱期許。他常建議長輩周圍的人,也要跟著「服老」。看過許多80多歲的老人,被家屬逼著運動,以為對身體好,因此痛苦得不得了,「能維持現狀就不錯了,何必強求變更好?」反觀96歲的母親,總是心情開朗,也不做身體檢查,這帶給魏崢不少啟發,「如果一發現毛病,就過於緊張,愈處理愈糟糕的例子也很多,不如珍惜當下。」「活多久就是命嘛!」他的養生方法採「聽天由命」型,不額外吃營養補給品,倒是常勸人吃飯時放慢速度,「血糖上升慢,比較不會胖。」發現自己也因此瘦了不少。每一個決策 都是道德的選擇能者總是多勞,振興醫院初期沒沒無聞,他在1994年擔任院長,擴大各科規模,大幅提升門診人數。去年,他從帶領200多人的心臟醫學中心主任,再「回鍋」接任院長,要管理2,700多人,靠的就是重視團隊精神。他深信「團結」的力量,重提第一例「換心」的經驗,當時其他醫院有更好的物力設備,卻連4例失敗,如同「不可能的任務」般,到他手中的第5例,卻前所未見地成功。「軍方出身講求團隊紀律。」他強調,醫師比的不是聰明才智,也要能夠和免疫、檢驗、照護、體外循環等人配合,手術成功非一人之力,是200雙手和死神拔河的結果。他形容,主刀醫師如同指揮家,演奏成功,樂隊的每一份子同感驕傲,每個人平起平坐,只是分工不同,「在台灣,很多單位喜歡用階級來做事,我就說可以越級報告。」每天眾多的決策等著他,從病人的治療方向,手術各種應變,到管理一家醫院,如何做出最好的判斷?魏崢強調,在專業能力之外,醫師的養成,其實更像一關關「道德」的選擇題。他舉例,「比如說幫人裝個支架,就想到自己有什麼好處,是不是可以多賺點錢,這些私心念頭都必須屏除。」他常「換位」成病人的角度,或假設對方是自己的家人,道德是永遠的防線。名與利都帶不走 找到自己的成就感最重要魏崢的同學們,大半已經退休,多的是到處遊山玩水,會嚮往這樣的生活嗎?「同學也羨慕我還可以做事,有時會想,是他們快樂還是我快樂?」他說,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很心安理得。他曾看過許多從鬼門關走過的病人,會振振有詞地說:以後要看開,要捨得,要放慢腳步。但轉個身之後,很快就忘了對自己的承諾。他分享自己的體會,快樂不是因為出名,「留名這事情我覺得一點都沒有意義,比如孫中山留了名,照片到處掛,可是人死就死了,他知道別人掛他的照片嗎?」快樂也不是因為賺多少錢,他分析:「比收入的話,當醫生絕對會後悔,所以心態要轉變,你認同自己,把刀開好,把病治好,唯一收穫就是有成就感。」他不愛買名牌,也沒有奢侈的休閒活動,最大的娛樂是點開YouTube聽聽英文老歌,許多人犒賞自己的長途旅行,也不在他的夢想清單上,「每個人幸福的定義不一樣,有些人想去南極玩,但我不想,跑去那裡受罪做什麼?」救治無數病患,魏崢曾開玩笑:「醫學常違背上帝的意旨,把該到天堂的人又留下來。」又說:「我擔心,醫師到了天堂的時候,上帝會跟我們算總帳。」儘管如此,他還是會做這樣的選擇,帶領著團隊,如同與生俱來的使命般,在有限的人生裡,努力為一個又一個心臟,創造續命的機會。原文:治療數萬顆心臟的體會!名醫魏崢的養生法:慢慢地吃,心安理得地活
-
2020-03-2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失控川普怪中國 美媒揭政府把預警當耳邊風
美國總統川普與官員近日接連批評中國隱匿新冠肺炎疫情,連累美國。但美國媒體揭露,美國情報圈早在1、2月就提出警告,甚至去年做過模擬演習,只是全都進不到川普耳裡。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新冠肺炎)大流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統計,全美這波疫情死亡已達260例,確診者直逼2萬例。華盛頓郵報引述知情官員披露,美國情報圈1、2月就接連提出全球疫情危機的機密預警,但川普與國會議員不當回事,未能及時採取有助遏止疫情蔓延的行動。● 情報圈1月即示警 川普與國會全當耳邊風情報單位的報告雖未預估疫情入侵美國的時間,也未建議衛生官員採取哪些步驟,但有追蹤中國與之後其他國家的疫情擴散情況,並警告說,中方似有淡化疫情嚴重性之嫌。報告勾勒出全球大流行特點的初步樣貌,恐須各國政府迅速採取防疫行動,但川普照樣在公開與私下淡化美國人可能面臨的威脅,國會議員們在3月前也毫無警覺。接觸過這份情報圈早就呈送行政部門及國會報告的不具名官員說,情報單位「自1月起就提出警告,川普也許沒想到會變成這樣,政府裡一堆人卻早有所料,但他們就是沒法讓川普拿出行動。整個體系已亮紅燈」。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今天在白宮的記者簡報會表示,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官員今年1月3日與中方對口接觸時,就曾被提醒關於病毒的初步報告。看過報告的官員說,情報圈在1月底到2月初不斷拉高提醒分貝,當時,包括國家情報總監(DNI)辦公室與中央情報局(CIA)的每日簡報等多數情報匯報,都與COVID-19有關。但在白宮內部,幕僚們苦於沒法讓川普認真看待。知情人士說,艾薩到1月18日前都未能與川普討論新型冠狀病毒,等他終於有機會與川普通電話,川普還打斷他,詢問有關電子菸何時能重新上市等問題。到了2月25日,當CDC高階官員梅森尼爾(NancyMessonnier)告訴媒體,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已在美國社區之間傳播、民眾日常生活恐被嚴重打亂後,結束出訪印度行程、在返國路上的川普還打電話給艾薩,抱怨梅森尼爾嚇壞股市。● 演習揭露防疫缺失 美國仍無動作紐約時報也披露,疫情爆炸前,美國政府就做過多次演習,結果均顯示美國沒準備好因應像新型冠狀病毒這類大流行,但政府依然少有動作。紐時指出,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去年1到8月,執行代號「紅色疫災」(Crimson Contagion)的系列演習,模擬因應流感大流行。演習劇本是中國爆發呼吸道病毒疫情,因發燒旅客搭機而快速在全球擴散,美國首先在芝加哥發現病毒,世界衛生組織(WHO)在47天後宣告大流行,但為時已晚,美國估計會有1.1億人染病、770萬人住院、58.6萬人病死。演習結果寫在一份去年10月的報告初稿裡,先前並未公開,內容徹底顯出聯邦政府面對一場攸關生死的疫情時,缺乏資金、準備不足與部門間難以協作的弱點。報告還點出部門間互踢皮球、各州官員與醫院搞不清楚手上有哪些設備,各州與各大城在學校停課措施上也各行其是。演習還揭露比官僚體制更嚴重的問題,像是美國無法快速生產更多必要醫療設備、應援物資與藥品,包括抗病毒藥物、針頭、注射器、N95口罩與呼吸機等。川普18日才在記者會中喊冤,「沒人料到(疫情)數字會嚴重至此」。然而紐時打臉川普說,事實上,政府早就想到了。
-
2020-03-19 橘世代.好心橘
跟世界好好道別,Home Hospice陪走人生最後1哩路
害怕未知、畏懼死亡,讓生死議題成了討論禁忌,但人從出生便往死亡走去,是自然定律,也是生活的過程。台灣安寧照護推展至今有20年了,安寧服務品質更是位居國際前段班,但面對多老、多死的未來社會,安寧照護除了醫院、居家,是否有不一樣的選擇?日本創新的社區性家庭臨終關懷Home Hospice,為臨終關懷展現出了不一樣的溫度。一位90多歲的男性因為多次中風住院治療,住院期間一直都被約束著,沒有尊嚴。出院時,院方說這位先生的生命只剩下1個星期,他91歲的太太希望他可以走得有尊嚴,於是將他送到社區的Home Hospice照護。結果入住Home Hospice 3天後,他開始有能力自己看報紙,2個月之後開始練習走路。另一位患有重度憂鬱、無法進食的女性,出院時院方告知只剩1個月可活,家屬希望她可以活得像個人,於是安排入住Home Hospice。結果3年過去了,這位女性仍然過得很好。或許有人認為這些案例都是奇蹟,但對提供這種社區性家庭臨終關懷的Home Hospice照護人員來說,他們認為當先進醫療已經判定疾病無法治癒時,回歸到生活照顧是最好的方式。台灣即將在2026年進入超高齡社會,這意味著我們的社會將進入多老、多死的社會。當照護人力明顯不足的情況下,回歸社區、善用社區資源,應該是最好的照護方法。日本早已進入超高齡社會,明顯感到照護壓力,雖然政府放寬規定引進外籍照服人力,期望稍稍彌補人力的空缺,但不斷增加的老年人口,遲早會壓垮老人年金與照護保險資源,於是日本積極建構社區整體照護系統,發展以社區為主體的長照體系。長照2.0雖然積極鼓勵社區型照護機構的設立,讓社區長輩可以在地安老,不過現階段社區型機構還是無法提供長輩臨終照護。即使目前已有居家安寧照護,可以協助希望在家臨終者獲得妥善的臨終照護;但這前提是有人可以在家照護,對於那些無法回家、不想入住機構的長輩來說,回家仍是一條漫長的路。比家更像家 Home Hospice做了什麼?為了提供在急性醫療後無法返家、沒有家人可協助照顧,或是獨居、狀況不佳的長輩臨終照護,日本在2004年出現了提供無法返家的病人可以共同居住、生活的社區性家庭臨終關懷「Home Hospice」。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形態的照護模式呢?日前在立法院尤美女、吳玉琴、邱泰源、陳靜敏、陳曼麗等多位立委及好家宅共生文化教育基金會共同舉辦了一場座談會,邀請日本多年前創辦「共生之家」的創辦人市原美穗與認同此一理念後加入推廣的松本京子,分享Home Hospice這種介於社區與家庭間的新型態臨終關懷模式,提供正面臨少子化、高齡化的台灣社會參考。市原美穗目前擔任日本一般社團法人全國Home Hospice協會理事長,在宮崎市經營「卡桑之家(かあさんの家)」。松本京子目前則擔任協會副理事長,同時經營位在神戶市的「和諧之家(なごみの家)」。現加入Home Hospice協會的法人會員約有43家,遍布全日本。市原美穗表示,雖然日本有長照保險、在宅醫療等照護,但這些照護無法提供24小時的照護,服務有限。因為有許多長輩的狀況可能無法返家或是沒有機構可以收容,於是這種可以提供24小時照護的「家」應運而生。這種結合了體制內的照護資源,以及體制外更人性的生活照護,照顧長者至臨終的創新照護模式,稱之為Home Hospice。市原美穗進一步指出,以她居住的宮崎市來說,有許多提供在宅醫療的醫師、日照中心及居家護理所等,提供完善的照護服務,但即使有了居家醫療服務,還是有人無法順利返家接受照護,於是她想到可以找一棟房子,讓無法回家照護的人住到這個「家」,然後把醫療服務引進到這裡,提供24小時照護的第一家Home Hospice——卡桑之家就這樣誕生了。市原美穗認為「Home」不應是空殼,「Hospice」更不是傳統認知中只是個等死的地方,因此,成立一家Home Hospice,居住場所的選定很重要。這棟房子不是機構,只是社區裡的一般住宅,對社區居民來說,就像是「啊!那是某某人的家」。因此,他們承租的不只是房屋,還包括社區居民對原屋主的信任,而且他們也不單只是租屋,同時包括屋內的家具,甚至屋主使用的各種器皿等,也一併租下。所以這棟有庭院、採光、通風良好的Home Hospice,看起來就只是個普通的家。醫療+24小時靈性照護 住民「共生」過自己的生活在Home Hospice裡沒有呼叫鈴,因為一起生活在這裡的住民大家彼此關心,只要有一點點變化,每個人都會及時伸出援手,幫忙解決。由於照服員每天陪伴、支援住民的生活,因此對每位住民的狀況也非常清楚,可以提供醫療人員明確的報告。因為認同Home Hospice理念而加入的松本京子,原本在公立醫院擔任護理師,在1995年阪神地震後,她第一次走入社區,驚訝地發現許多醫院的工作或成果沒有落實到社區,因此,她選擇離開醫院轉入居家護理,也取得緩和照顧護理師資格。但是安寧病房的照護經驗,讓她感到那樣的環境不像「家」,也讓她察覺面臨死亡時不是光靠醫療,還要有靈性的照護。松本京子認為照顧不是管理病人,因此,她投入Home Hospice經營,主張當醫療無法治癒時,就應該回歸生活,而他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協助住民思考,找出他們自己想要的生活,然後給予支援。所以,在和諧之家住民用口進食,補充足夠水分,住民也不包尿布,照服人員會協助更換衣物。所以在這裡可看到,住民餵另一個住民吃飯,就像家人彼此照顧一樣。什麼是共生?居民彼此生活、幫忙就是共生。松本京子表示,比起一個人生活,大家一起生活比較快樂;看到共生之家,彼此不認識的人,一起生活之後產生的關係,真是超乎大家的想像。而照服人員扮演的只是這群住民人生的夥伴,陪他們一起走,所以,生活中不需要幫他們做太多事,不干擾他們,讓他們安詳地走完人生。帶著微笑離開 人生更圓滿臨終照護是Home Hospice重要的任務,市原美穗指出,有超過80%的住民是在Home Hospice臨終的。如果在醫院臨終,醫院關注的只是儀器上顯示的數據;在家臨終則可以讓家人有機會陪伴、說話。因此,臨終陪伴支援對即將臨終者的家人很重要。市原美穗指出,近來許多日本人沒有陪伴臨終的經驗,遇到時往往不知所措,所以,Home Hospice很重要的任務就是陪伴住民與其家屬一起思考,什麼是對往生者最重要的,大家一起幫忙、一起等待臨終,一起向往生者告別。在Home Hospice臨終時,因為就像在家裡,所以其他住民也會一起關心、告別,看著往生者臉上帶著微笑離世。市原美穗表示,臨終照護就像把生命的棒子交給下一輩,大家要好好接住,生命是不會消失的;對家屬來說整個過程的一切,都是臨終,一個人的臨終不是離世的那瞬間,而是整個過程。臨終照顧不是醫療,而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們希望可以在社區將這樣的理念推廣、落實。由於Home Hospice目前屬體制外的照顧模式,除了醫療、照護保險的補助,24小時的生活支援與陪伴服務等非正式服務,則需要另行付費,費用包括房租、餐費、水電等費用。由於是以家為出發,雖沒有條件篩選,但因收容住民人數有限,會以個案迫切程度來決定,如狀況佳有機構可收容者,會建議先入住機構,餘命短者可優先入住。日本目前約已設立55家的Home Hospice,對於這種同時兼顧體制內外創新的照顧模式,提供彈性與人性的臨終照護,更重要的是照顧品質的提升,或許可為台灣長照發展借鏡。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19年11月號(NO.92)》【人生最後一哩路↘↘↘】。翻轉臨終醫療—日本打造「共生之家」與病人建立類家人關係。照顧病母20多年 吳若權:我的字典沒有孝順而是愛。迎接死亡的生命教育 如何讓孩子學會道別?。人生最後一哩路 選擇「被活著」還是帶著尊嚴離開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3-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看新冠肺炎/周建存:請重視醫護勞動條件
生命轉折,往往瞬間巨變,防不勝防,但事後思索仍有蛛絲馬跡可循。曾罹患SARS的周建存,十七年前是馬偕醫院急診科住院醫師,每日工時達十二小時,輪值大夜班無法睡覺,面對患者生死,情緒長期緊繃。當時年僅廿三歲的他為少數醫界感染者之一,自己分析,應與工作壓力與伴隨而來的免疫力低下有關。二○○三年三月,台灣爆發SARS疫情,醫療體系首當其衝,台北和平醫院、仁濟醫院、關渡醫院、陽明醫院、台大醫院,以及高雄長庚陸續爆發院內感染,所有醫事人員戒慎恐懼。當年罹患SARS 以為會沒命當年五月某天晚上,一名非典型症狀患者到馬偕急診科就醫,院內人來人往,周建存說,記不清與此人如何接觸、接觸多久,或許只是匆匆問過幾句話。半小時後,這名患者胸部X光影像顯示肺部大片浸潤病變,醫護人員這才驚覺「糟了」。數天後,周建存感到全身倦怠無力且高燒,以患者身分回馬偕就醫時,才知除了自己,另兩名護理師與一名批價人員確診感染SARS,而四人都在該名超級傳播者入院當天值班。周建存一度認為自己可能沒命,打電話回家時,才說上幾句,父母在話筒的另一頭哭了。他內心充滿愧疚,想著父母拉拔自己長大當醫師,卻沒能照顧好自己,接著信心喊話「對父母要有責任,不能這麼快死」。借鏡過去經驗 提升醫護免疫力周建存住進加護病房中的負壓隔離室,醫院提供最高等級治療,以氧氣緩解呼吸困難、以高劑量抗生素抑制肺部發炎、高劑量類固醇壓制免疫風暴等。大量使用類固醇,在短短三周內臉部浮腫,認不得鏡中的自己,尖臉變圓臉,嚴重中心性肥胖,手腳肌肉萎縮,連爬樓梯都變成難事。最終,在父母盼望、朋友鼓勵、牧師早晚禱告,以及自己努力下,熬過難關,重獲新生。十七年後的今天,又一波新興流行病—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借鏡過去,周建存呼籲,醫院應更重視醫護人員勞動條件,下修連續上班總時數、減少輪班,且讓日班人力固定上日班、晚班人力固定上晚班,唯有醫護人員生理時鐘穩定,免疫力不降低,才能減少院內感染機率。廣設社區篩檢站 放寬遠距問診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隨著國際頻繁交流,反撲回台,出現第二波攻擊。周建存認為,許多輕症患者以為自己只是小感冒,而至基層診所就醫,恐釀成大災難,爆發社區感染;目前指揮中心廣設社區篩檢站,應該廣為宣傳,讓高風險者直接赴特定篩檢院所就診,未來如果疫情擴大,適時放寬遠距醫療條件,藉由視訊問診,降低院內傳染風險。周建存說,以前個性較衝,認為門診工作步調慢,在急診第一線救治病人才有成就感,卻忽視身體負荷。歷劫歸來後,放慢生命步調,固定游泳與健身,好好經營自己的家人與朋友關係。
-
2020-03-18 橘世代.健康橘
「抱抱我,能聽到你家人的心跳聲」 換心人重心出發
「所有的器官都是沈默的,只有心臟仍持續跳動…你們若想知道自己的家人在哪兒?可以來聽聽我的心臟…抱抱我…」站在台前的換心人黃健予,正進行一場關懷捐贈者家屬的關懷活動。突然間,一位少婦走到台前問了黃健予一些接受捐贈的細節,隨後婦人的親人來到台前,用力的抱著黃健予,聽著他的心跳,眼淚就在4個大人間蔓延開來。黃健予回憶2年前的第一場演講,黃健予情緒仍然激動。黃健予是知名廣告集團的事業群總監,後來自行創業輔導中小企業,應邀演講不計其數,結束後訊息的交流不外乎「如何賺錢」,但生病後的演講,會後發的是「器官捐贈同意書」。生命有這樣的轉折點,就在一場意外之後。4年前的8月8日父親節,正當大夥吃飯慶祝時,黃健予突然覺得冷汗直流,胸口痛、喘不過氣、手麻,送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急診醫師無法打通冠狀動脈,緊急連絡將他送到振興醫院。黃健予後來才知道「醫師做了繞道手術,花了12個小時,才把我救回來,但也因為心臟衰竭只能換心,幸運地是,只等了9天就換到心臟」。這天是8月17日,也是他新的生日。採訪當天,黃健予清楚的記得他重新活了1,100天、157周,復健了314次。重新活過但出院後最大難題來了,黃健予說,「我住院期間瘦了40公斤,雙腿萎縮無力,為了能站起來,得定期到振興醫院的心臟功能重健中心復健,由於心臟沒有神經,無法感受到運動時的需求,無法提高心跳來加速全身血液循環,這讓我像在溺水邊緣無法呼吸」。就這樣,瀕死的感覺在心臟復健時期來來回回折磨自己半年之久,靠著毅志力及回報眾人的救命恩情,克服了心臟復健的心魔。但大病一場,虛弱的身體哪能那麼快就恢復,身心所受的苦黃健予都「堅強」的故意忽略,尤其每3個月得在沒有麻醉的狀況下進行心臟切片時,即使害怕都強忍著,但終究還是引發恐慌症。黃健予曾在加護病房驚醒痛哭,「幹嘛救我起來?」他不諱言,看了好久的心理諮商才慢慢化開黑色迷霧。黃健予分析自己的個性,A型處女座,對自己要求太高又必需完美,病癒後總想著怎麼對外「交待」,想讓好友們知道「我過得很好」,想回饋捐贈者的大愛,黃健予把換心後的4年活成了10年的濃縮精華版。難以想像,他在換心後第2年,接了30場研討會來證明自己有能力復出。他笑著頭說,「生病後我突然沒有了存在感,以前的努力在年過半百後武功盡廢,但當研討會辦完精疲力耗盡後,終於體悟到體力像壞掉的電池」,以前的他自命不凡,現在的他開始學會看自己的不足。他說,「沒有這樣的意外,不會有現今的轉折」,他的轉折就是先回應疲憊不堪的身心,把作息調整到早上6點出門,傍晚5點回家,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養生路線。黃健予重新整理自己,生活的重心有了不一樣的風景,「我一直是贏在起跑點的人,被認為人生勝利組,經過這些歷程後,我想出一本有影響力的書,記錄自己的生命故事」。以前不會聽流行音樂,但現在他是五迷,有生之年一定要去聽一場五月天巷的演唱會。黃健予說,有一次聽五月天的《頑固》,隨著心境不同也漸漸了解歌詞的涵義,歌詞中「…一次一次你吞下了淚滴,一次一次拼回破碎自己;一天一天你是否還相信,活在你心深處那頑固自己…」讓他回顧過往、淚流滿面。這幾年的重新生活,黃健予體認到「想要逆轉人生,要在轉折點」,他不斷強調自己有兩個生日,生病前是處女座,很愛想、想很遠,有點自尋苦惱;生病後是個獅子座,會希望改變懂得順從一下,現在他把兩者的個性融合一下,取得最好的平衡。黃健予笑稱自己是「高年級實習生」,對於未嘗試的新事物開始充滿好奇。對於未來,換了新生命的他,是真實的人生2.0升級版,他自我打氣地說,「不用害怕,人走出去就對了」。人生整理術3要點生命總是讓我找得到出口,它教會我的方法,就是「站起來,走出去,分享它!」1.站起來:直視自己現有的問題,勇敢克服。2.走出去:回顧過往找出不足之處,跨出心門迎接挑戰。3.分享它:若有機會將自己生命的故事分享給他人,共同成長。【重拾人生下半場↘↘↘】。住院化療仍堅持義演!「音樂是克服病魔最大動力」。帥氣抗癌就怕臥床 葉金川生死告白「不要串通醫師凌遲我」。葉金川「要高興玩到人生終點」抗癌也要活得精彩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3-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看新冠肺炎/不同的病毒,同樣的造成恐懼 林孟志:同理心看待醫護恐懼
「這場防疫戰爭可能會很久,大家要耐心,不能掉以輕心!」經歷過抗SARS任務,十七年後再上防疫第一線,高雄長庚醫院副院長林孟志兼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諮詢委員,語重心長談疫情,疫情蔓延時刻,也是歷史給所有人特殊的學習時刻。二○○三年SARS疫情來得突然,幾家醫院相繼失守封院,當時林口長庚醫院胸腔科醫師林孟志臨危受命,調任高雄長庚醫院支援,投入院區防疫與醫護人員訓練工作,同時協助感染SARS病患的救治和重建,歷經艱困的一役,十七年後新冠病毒來勢洶洶,他再站上第一線。林孟志指,當年SARS,是近代世界前所未有的新興疫病,大家都不了解,醫界也無相關防疫經驗,除病人受危害,社會也受嚴重衝擊。二○○三年三月先是幾個零星個案,四月底起疫情火速蔓延,和平醫院、仁濟醫院、台大醫院、高雄長庚醫院如骨牌倒地般失控,雖然五月間即趨穩定,短短一個月時間造成的心理恐懼、經濟及社區安危的威脅,在在考驗人性。當年SARS 抗疫人員刻骨銘心當時他調派高雄長庚,面對病患和幾位染疫醫護人員的生死存亡,大家全力救治,仍無法阻擋年輕生命的消逝,「昨天還一起並肩作戰,今天他被插管」,無奈與不捨交織,衝擊每位第一線醫護。林孟志表示,那時著眼於大局,原本考量將所有病患集中區域救治,但幾位病患狀況特殊,移床恐有生命疑慮,怎麼能捨?如何做最佳抉擇?這些人性的掙扎,都讓第一線抗疫人員刻骨銘心。SARS之後,台灣制訂很多公衛政策,例如疾管署的「傳染病防治網」開始設立指揮官等,相關經歷讓大家在這次面對新冠肺炎,能執行得井然有序。新冠肺炎蔓延更廣 只能謹慎面對SARS與新冠肺炎,兩種病毒的傳染致死率不一,無從比較,相同的是均造成人類恐懼、生活不便及經濟衝擊。新冠肺炎蔓延更廣,影響更多國家,感染與死亡人數比起SARS有過之而無不及,後續是否還有第二波疫情,無從預測,大家只能做好自我健康防護,謹慎面對。疫情當前 同理心看待醫護的恐懼正因曾遭遇過SARS病毒,林孟志這次在抗疫前線,更能以同理心看待其他醫護同仁。他認為,現在的年輕醫護不曾碰過SARS,面對新冠肺炎的恐懼與不安,是可理解的,這是人性。考量有些人無法面對這麼大的災難,此時不應動輒責難,而應視個人狀況,心理素質的差異,再編派適當的任務。林孟志預測這場防疫戰爭將會很久,考驗人性,也考驗耐力,容不得掉以輕心。或許大家應從這小小病毒,重建自我防護、就醫看診習慣、陪探病文化等,才能打贏這一仗。
-
2020-03-18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得新冠肺炎會不會死,免疫力決定!具體5招提升你的免疫力
新冠肺炎病毒正在世界各地爆發開來,全球確診案例已逾18萬名,死亡人數突破7000人。另一方面,除了新冠肺炎之外,季節性的流感目前也在蔓延中,根據衛福部的資訊,本流感季自2019/10/1日起,至今累計已有超過1000例重症患者,約有60例死亡,死亡病患中有99%是沒有接種疫苗的。因此在新冠肺炎的疫苗上市前,自體免疫力的強弱將會是你生死存亡的重要關鍵。人類的免疫系統會隨著年紀的老化而減弱,有人說:身體的免疫力在20歲時達到巔峰,當到40歲時,只剩下原來的一半,到了70歲時只剩下顛峰期的1/10。我不知道這是出自哪裡的論述,但若是以人體中的一個重要免疫器官(胸腺)的興衰史來看,確實是有這樣的趨勢,出生時胸腺重10~15克,青春期時發育到30~40克,到中年40歲過後,大約只重10克,且胸腺激素分泌停止,到了70歲時,胸腺已經完全萎縮。我們身體抵抗病菌的國軍部隊就是免疫細胞,他們包括一般部隊(單核/巨噬細胞、樹突細胞、自然殺手細胞等等)和將軍+特種部隊(將軍叫T細胞,特種部隊叫B細胞,統稱淋巴細胞)。眾所周知,胸腺就是專門訓練T細胞的地方,也可以稱為是將軍訓練中心。而胸腺激素不僅可以讓T細胞分化成熟,成為一名能征善戰的將軍外,也可以誘導B細胞成熟,成為一支非常好的特種部隊(如砲兵飛彈部隊以及武器研發單位)。所以當胸腺萎縮後(年老後),想當然爾,免疫細胞的戰力一定是會下降的。2016年北京協和醫學院從1068位健康人身上(18~80歲),抽取周邊血液分析後發現,健康老年人血液中一般免疫部隊雖然勉強維持一定的數目,但是年輕力壯的將軍數目(naïve CD4+ and CD8+ T Cell)則是顯著的減少,同時負責情報蒐集的將軍數目也是越來越少(loss of CD28 expression on T cell),這就會使得我們的免疫系統不能及時警覺、識別和清除外界入侵身體的病毒和細菌(情報不及時加上沒有年輕的將軍),導致身體遭受到病菌的傷害 (註1)。圖1中列出不同年齡層得到新冠肺炎後的死亡率,非常明顯的可以看出,40歲以下的人,由於免疫力依然OK,死亡率一直在0.2%以下,到了50歲後就開始變成兩倍,到達0.4%。最明顯的是,從50歲以上,死亡率就隨著年齡的增加成倍數的增長,速度驚人,幾乎每增加10歲,都是以3倍死亡率在成長,到達80歲時,死亡率已經接近22%,當然整體平均死亡率仍然是2~3%之間,免疫力明顯和死亡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圖2A中可以看出,60位病人從入院後,就嚴密追蹤血液中淋巴球比例的變化情形,正常人的比例應該在20%以上,而圖中可以明顯看出中等症狀以下的病人(40位) ,他們的淋巴球比例幾乎都維持在20%以上,顯示出免疫系統完全沒有被新冠病毒所擊垮。另外有一些病人的血中淋巴球比例會下降到20%以下,但仍能維持在5%以上時,這類病人雖然會演變成重症,但他們最後依然可以戰勝病毒康復出院(15位),而且出院前,他們的淋巴球比例又可以重新回到20%以上,表示雖然戰況慘烈,曾經有一度將軍們犧牲到接近5%,但最後援兵趕到,大獲全勝,康復出院。但是也有不幸的15位病人,他們的淋巴球比例低於5%,變成危重症的病人(進入加護病房),如果當所有將軍全部戰死後,也沒有盼到援軍 ,這時候血中淋巴球比例降到幾乎為零,病人就可能不幸去世。圖2B是大陸中部戰區總醫院譚力教授總結,如果病人得病後10~12天是一個重要關鍵點,如果血液中淋巴球能夠維持在20%以上,那麼這個病人應該不會惡化到必須進入加護病房,同時可以逐漸康復出院。但是如果是已經低於20%,那就是進入了病毒和免疫大軍的殊死戰,因此,這類病人在得病後的第17~19天,再測一次血液中淋巴球比例,如果還能夠維持在5%以上時,就表示免疫系統的基本戰力仍能維持,最後可以康復出院。但如果連基本戰力都無法維持的話(淋巴球比例降到5%以下),這些病人康復出院的機率是極低的。當然這中間醫院的醫療系統也會發揮重要的關鍵力量,例如使用抗病毒藥物等等。》潘懷宗/2019新型冠狀病毒到底有沒有藥醫?知道了免疫力和生死存亡存在著緊密相關性後,我們該如何提升免疫力呢?潘老師新書中《一輩子都受用的健康寶典》提及的養生六件事裡面的中間四件事(扣除第一件事,健康與安全的生活環境,以及第六件事,定期完整不過當的健康檢查),就是提升免疫力的四大招,這四件事是:規律且良好的生活作息和睡眠、維持快樂的心情、聰明的運動、和正確的飲食。只要能夠盡量去做,一定能夠提升免疫力。當然,讀者一定會想要問:除了這些之外,還有沒有甚麼小撇步?答案是:在安全、無害、不傷財的情況下,潘老師同意加入第五招:適量補充保健品。1、維生素C:常常有人說維生素C可以預防流感,甚至可以讓流感快快好,從嚴格醫學角度看確實沒有得到證明,但根據有趣的實驗結果發現,像美國祖母的雞湯或上班族認為的維生素C,都可以有效降低流感生病的天數2-3日,科學家認為是心理作用生效,當你認為有用時,他就真的有點用,非常有趣。因此,值此新冠肺炎流行時,補充一些維生素C,確實是不錯的選擇,食物中最大來源是水果,因為蔬菜在台灣人來說,大部分熟吃,所以攝取量不多,大家只要適當攝取水果(絕不可以超標,否則會變成糖吃太多,反而降低免疫力)。至於適量補充市售維生素C也可以,但因為每次腸胃道吸收的量有限,一次吞100mg,吸收90%,若一次吞1000mg,僅能吸收50%,因此比較好的補充方法為多次小劑量補充,比一次大劑量來得好。另外若有腎結石體質的人,每天不要補充超過2000mg。2、維生素D:根據台灣國健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1~50歲,每天維生素D攝取量為5微克(200 IU),1歲以下51歲以上、孕期及哺乳婦女維生素D每日攝取量為10微克(400 IU)。人類皮膚曬太陽後,身體就能自行合成。維生素D和身體的免疫力非常有關係。 如果要有強的免疫力,身體內就要又足夠的維生素D,因此有空出去曬曬太陽,就是增強免疫力最好的方法,天然食物含維生素D的量很少,主要還是要靠曬太陽,不然就是補充市售的維生素D,我每天也是補充1000IU的滴劑來保養。3、利用益生菌調整腸道菌相:大陸國家衛健委所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裡面{治療}章節內,特別針對重症病患的其他治療中提及:可使用腸道微生態調節劑,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顯見益生菌的補充非常重要,一般日常生活中,可以吃天然發酵食物:優格、納豆、韓式泡菜等等。也可以吃益菌生(讓益生菌成長的食物),也就是膳食纖維:海藻類食物外頭黏黏的物質、秋葵裡面黏黏的物質、木耳等等,當然像是山藥黏黏的物質也可以,不過它是屬於飯類,不像其它是蔬菜,吃起來比較不會發胖。若是補充市售益生菌產品,也非常好,我自己也是天天補充。4、喝點茶:茶湯依照顏色,概分為五種,它們是紅、黃、綠、白、黑,各有其最具有代表性的產地與茶葉名稱,在中國大陸有所謂的十大名茶,科學家研究綠茶最多,紅茶次之,其他顏色的茶就比較少研究了。茶葉裏含有茶多酚(含量約為茶葉乾重的30%),而兒茶素是茶多酚中的重要成分,綠茶中較多。其它顏色的茶,在製作過程中兒茶素會降低,但會形成茶黃素(Theaflavins) 或茶紅素(Thearubigins)。雖然其中兒茶素含量較綠茶少,卻仍具有相當好的抗氧化功效,因此,養生效果各種顏色的茶都不錯,並非只有綠茶。喝紅茶,也有茶黃素可抗冠狀病毒喔!只要能做到上述五大招,相信你就能擁有超強的免疫力,但是,潘老師仍然要提醒你,想要免於新冠肺炎的感染,還是需要勤洗手、戴口罩、減少出入公共場所,以及居家環境清潔消毒喔! 【註1】Qin et al. Aging of immune system: Immune signature from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subsets in 1068 healthy adults, Aging 2016(8): 848-859.
-
2020-03-1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藥」與「不藥」之間──傾聽,帶來更好的醫治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什麼是善終」。一位醫師在接受安寧照護的臨終病人的最後一刻,因為家屬的不忍而轉院追求那遙不可及的奇蹟,促使他自省並道出心得:「也許問題不在病人能不能善終,而在於不自覺的,我們已經把我們的主觀變成我們自認的客觀,不只表現在溝通解釋上,甚至到連善終都由我們來定義。」他也體悟到:「下次我會更用心聆聽,屏除成見,嘗試理解病人和家屬的處境,保持希望,和他們一起走過。」照顧同一位病人的醫學生,也提醒自己在習醫過程需要自我警惕,不能因為「知識」、「技術」的精進,而漸漸失去學生時代具有的「同理心」。我們也剛好收到一位安寧照護的醫師及時寄來:「選擇安寧不是放棄希望,更不是放棄生命,而是要以整體觀來看待病人,甚至包括家人。」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我們對這議題有更深入的了解。前些日子探視一位長輩陳媽媽,她十多年前診斷出乳癌,經過手術、化療、電療,穩定了好一段時間,從那時也建立起良好的運動習慣,加上生性樂觀開朗,以為不會再有問題了,不料疏忽追蹤的一兩年後,癌症復發並且轉移,她再度展開治療之路。她的醫生非常盡責,替她申請了昂貴的標靶藥物,服用一段時間後,醫生評估藥物效果不佳,腫瘤細胞仍恣意蔓延,於是更換新的抗癌藥,同時因為陳媽媽抱怨腹部疼痛症狀加劇,醫生也開了藥效更強的止痛藥。陳媽媽服藥後出現嚴重的噁心感,一吃東西就吐,渾身乏力,醫生知道後把止痛藥換回先前藥效較輕的,卻堅持抗癌藥物不能停,於是陳媽媽三兩天便要遭受一次大痛折騰,每天跟反胃作戰,勉強喝些營養品,吐出來的卻往往更多。陳伯伯詢問主治醫師說陳媽媽是否合適轉為安寧照顧,醫生簡短回覆,還不到時候。陳伯伯問我,那怎樣的情況才算轉安寧的時候到了呢?其實這個時機,對從事安寧照顧已十多年的我來說,還是覺得很難拿捏。有些癌症病人,可能因為某次感染問題造成身體非常虛弱,眼看就快走到終點,卻在根除病菌後,體力一點一滴恢復,又回到可以上街買菜、到公園運動的生活;有的慢性肺病患者,反覆因肺炎住院插管治療,病人和家屬都覺得太折磨了,選擇接受安寧居家照顧,呼吸狀況平穩了一年後才再度發生肺炎住院。他們會猶豫,如果插管治療後有機會再好好過一年,不也還值得嘗試嗎?而我接手照顧過幾位末期心衰竭的老人家,驚訝發現他們複雜的用藥──或許看了三個不同科別,一次慢性處方箋就領回十多種藥物,在「刪除非必要」原則下逐次減藥,最後竟可以一天吃不到五顆藥,而維持生活品質。所以「安寧」的選擇其實不該是一個斷點,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概念,漸漸培植於醫病雙方的心裡。這些年來,我在工作中感受到愈來愈多民眾真正認識了「安寧療護」的意涵,記得我當住院醫師到安寧病房訓練時,及剛擔任主治醫師到社區演說推廣安寧療護或是到病人家裡訪視時,往往要花不少時間解釋:選擇安寧不是放棄希望,更不是放棄生命,而是要以整體觀來看待病人,甚至包括家人。說了半天有時還是會聽到家屬沒好氣的回話:「反正就是癌症沒辦法再醫就對了啦。」感謝安寧前輩、基金會與協會等持續推廣安寧理念,如今當然仍需要耐心的團隊成員細心向病人與家屬解釋,但常可以聽到其中有家屬開口:「這些我都知道,我公公之前就是你們的病人。」或是「我媽也是癌症,當時我們堅持讓她打化療到最後,太痛苦了,後來想起來實在很難受……這次我爸生病,我們兄弟姐妹都同意讓他過得舒服、有生活品質最重要。」因為台灣健保的便利與便宜,大多數的患者都盡可能接受治療,我們在過程中看到了許多不必要的醫療措施──不只浪費醫療資源,也徒增病患辛苦。陳媽媽偷偷告訴我,抗癌藥她沒辦法每天吃,因為吃了藥那天她會感覺食慾不振、非常虛弱,要在床上躺一整天,所以她通常兩天吃一顆,沒吃藥的那天還可以享受活著的感覺,但時間到了她還是得回診領藥,也不敢跟醫生說她只吃一半,不然醫生會生氣。她想過乾脆不要再吃藥了,因為她明確知道肉眼可見的腫瘤並沒有打退堂鼓的跡象,但回想醫生照顧她那麼多年,她實在無法辜負醫生的好意。我的病患中也有許多「陳媽媽」,懷著歉疚或無奈收藏了一袋一袋藥物;同事裡也有像她的主治醫師那樣盡責的好醫生,滿腔濟世救人的熱情,永遠不願讓病患錯過任何可以嘗試治療的機會,但也許他並不知道,病人只能領受他的善意,無法負擔他開的處方。醫學教育一直在進步,從早期教導專注醫治、堅持救人到最後一刻,到如今生死學、安寧療護的課程已融入醫生養成教育當中;讓我們繼續學習傾聽病人的需求與心聲,也能明瞭:當病患不按時服藥,並不代表否定醫療,或許他們只是在追求更適合自己的方式。但願每位醫生誠心誠意的付出,都能更貼近對病患來說最好的醫治。
-
2020-03-10 科別.心臟血管
劉真生死拔河 醫嘆:4種心疾 求孕得用命來拚
國標舞女王劉真與死神搏鬥近月,病情惡化到出血性腦中風,必須開顱搶救,讓外界納悶:何苦要到鬼門關前走一回?外傳她想再為老公生個孩子,才冒險動手術;只是,有心臟疾患的女性這麼多,她們都能養兒育女,劉真為何要冒死一搏?劉真因主動脈瓣膜狹窄開刀昏迷,拔除葉克膜後,暫以心室輔助器撐住生命機能,等待換心。未料再遇腦中風,須優先動開顱手術取出血塊才能保命,親友、網友都不斷集氣祈禱,希望劉真能克服難關。主動脈瓣膜狹窄 為再生一個冒險?劉真已有個4歲女兒,演藝圈傳出她是為了再生一個,才冒這次險。心臟科醫師推測,劉真有主動脈瓣膜狹窄的毛病,生第一胎時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後來可能有喘的感覺,才積極治療。影響生育最嚴重的心臟疾患,包括重度二尖瓣阻塞、主動脈瓣阻塞、肺動脈高壓、嚴重心衰竭等重度患者,懷孕會危及母子性命。輕中度患者可由婦產科及心臟科醫師合作調整用藥,仍可一圓生子夢。至於年輕患者,應及早決定是否生育,才能規畫適當治療方式,減少懷孕風險。「患者想求子 要用命來拚!」「這種患者想求子,就是要用命來拚!」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婦產部主任詹德富表示,包括主動脈狹窄、心室或心房中膈缺損等心臟血管結構性變化的孕婦患者不多,一年頂多1、2人,婦產科團隊須全程嚴陣以待,直到母子均安才能鬆口氣。常見孕婦的心血管疾患是高血壓,其次是心律不整,這些都在可控範圍內。主動脈瓣膜狹窄 懷孕猝死高風險女性生育很辛苦,懷孕期間為供應胎兒營養,心血管功能會有大變化,不但血流量增加40%到50%,心臟做工率也會提高30%到40%,所以孕婦容易疲倦、呼吸急促、頭暈。若主動脈瓣膜狹窄,為讓左心室送出更多血流,原本功能不佳的心臟負荷會過於沉重,日積月累造成心肥大,甚至血壓飆高造成主動脈剝離,有猝死的高風險。心房中膈缺損 懷孕恐肺動脈高壓至於心室或心房中膈缺損,這就像心臟會漏水,血流一直打不出去,造成心臟負荷變大,長期心臟會出現肥大而有心衰竭,甚至造成肺動脈高壓,血流進不到肺部而危及性命。生育風險高 懷孕前要仔細評估詹德富說,有這些心臟疾患的婦女,生育風險高,懷孕前一定要仔細評估,臨床上會建議先做手術修補,否則就別懷孕。高雄市阮綜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林伯彥也持相同看法,如果不修補,要直接手術換成人工瓣膜,可選耐用15年以上的機械式人工瓣膜,是當今主流,但須長期吃抗凝血劑,避免發生血栓,長期服藥也有胎兒畸形的風險;若用豬心等製作的生物性瓣膜,機能退化是缺點,可能5年內就要再開刀換新。換言之,劉真應該是在面臨置換人工瓣膜與修補手術的抉擇時,選擇了後者,卻在手術中出了其他狀況而昏迷。其實就算裝了人工瓣膜必須吃藥,也能設法避開胎兒畸形的問題。林伯彥收治一名30多歲女性,因故換了機械式瓣膜。最近她懷孕想留下孩子,醫師先減少她的抗凝血藥劑量,目前正密切觀察到36周後,改注射低分子類抗凝血劑,產前即停藥避免出血,生產後再伺機恢復施打防止血栓。劉真昏迷至今的醫療費用,醫界估計恐達上千萬元,若有足夠保險支應,實屬萬幸,否則這趟求子大冒險,代價不小。先天性心臟疾病者 保險業界怕怕其實,一旦出生就被確診先天性心臟疾病者,保險業界都拒絕往來,就是怕未來這筆龐大的醫療理賠。保險經紀業者吳玉山說,新生兒若有瓣膜缺損等問題,就算長大後瓣膜長好了,醫師也願意開證明,基於風險考量,願承保的業者仍少之又少。【你也可以看】劉真等待心臟移植 醫生點出手術成功關鍵
-
2020-03-0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人未能善終,是醫師還是家屬的問題?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什麼是善終」。一位醫師在接受安寧照護的臨終病人的最後一刻,因為家屬的不忍而轉院追求那遙不可及的奇蹟,促使他自省並道出心得:「也許問題不在病人能不能善終,而在於不自覺的,我們已經把我們的主觀變成我們自認的客觀,不只表現在溝通解釋上,甚至到連善終都由我們來定義。」他也體悟到:「下次我會更用心聆聽,屏除成見,嘗試理解病人和家屬的處境,保持希望,和他們一起走過。」照顧同一位病人的醫學生,也提醒自己在習醫過程需要自我警惕,不能因為「知識」、「技術」的精進,而漸漸失去學生時代具有的「同理心」。我們也剛好收到一位安寧照護的醫師及時寄來:「選擇安寧不是放棄希望,更不是放棄生命,而是要以整體觀來看待病人,甚至包括家人。」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我們對這議題有更深入的了解。A女士已經在加護病房待兩個星期了,昏迷,插管使用呼吸器,肝腎衰竭全身水腫,敗血症使用強心針升壓劑。 一早,A女士的先生和兒子急切的告訴我某大醫院通知有病床了,他們決心要轉院,這是唯一的希望。 A女士是一位七十多歲的國中退休老師,原本有些福態的臉現已泛黃憔悴,這個月初被診斷罹患第四期膽道癌,腫瘤已擴散至肝、肺及多處淋巴結。這個腫瘤來勢洶洶,住院前一個月A女士體力急速衰退,發現時大半的肝臟已被瀰漫性腫瘤佔據,住院期間幾乎完全臥床,連自己吃東西的力氣都沒有,需要先生半哄半騙的餵她,移身到床邊便盆也足以耗盡她剩餘的體力。 A女士很少說話,大部分都是先生代替陳述,有幾次我直接詢問A女士自己覺得如何,不出幾句話,先生總是很快的接續回答。我對A女士的病情,包括身體狀況,醫療影像和各種檢驗數據暸若指掌,不過我從來不知道她真的在想什麼,住院期間我沒有看A女士笑過,也沒看過她表達疼痛、不滿或憤怒,她的表情好像在擔心或回想著什麼,問她有什麼希望,她只說想回家,不過隨著病情進展,A女士更常出現的是空泛的眼神,需要叫她才能回神。 A女士住院期間還有感染、多種電解質不平衡、全身水腫及腹水,和營養不良,雖然我們盡力處理這些問題,她的體力衰弱似乎毫無改善,也因此腫瘤團隊認為目前無法進行抗癌治療,建議以安寧緩和照顧為主。A女士的兒子在網路上找到一份將免疫及標靶治療合併用於膽道癌的報導,是中國北京一家醫院的新嘗試,我們並不完全同意報導的療效,病人身體的狀況也無法承受其可能的副作用,還要考慮一劑十多萬元起跳的自費藥價,因此與家人討論後並未使用。 住院第三週,A女士似乎暫時穩定,安寧緩和團隊也參與共同照顧,目標是安排A女士轉至住家附近的醫院持續居家安寧,家人拿了病歷摘要,聽說也已經在準備後事。這時候我的不安終於稍稍解除,雖然A女士的病情讓人措手不及,但大家總算達成共識,之後應該能安穩的度過最後這一段日子。 三天後,A女士開始發燒並陷入昏迷,是新的黴菌感染合併敗血症。先生因病情急速變化而顯得很激動,這時他才告訴我們他兒子去請教過某大醫院的權威醫師,家人得到的訊息是有抗癌新藥可以嘗試,現在在等病床,他要求我們一定要盡全力救A女士,他決定撤回DNR (不急救) 同意書,於是A女士轉入了加護病房。 我輾轉聯絡到那位權威醫師並告訴他A女士的病況,他也不認為依目前狀況A女士能接受新藥治療,建議先處理敗血症,眼前不適合轉院,他會嘗試和家人聯絡。 A女士的病情持續惡化進入多重器官衰竭。 那一早,在先生和兒子的強烈堅持下,A女士轉院了。辦理離院手續時,先生一反往常負面的情緒,笑著謝謝我們。 後來得知A女士在當天就過世了。 病人未能善終,是醫師還是家屬的問題? 「問題在於溝通」,我想這是大多數人的回答,可是這樣的回答不能讓我們避免重複的事情發生,也無助於減少我心中的罪和痛。 醫師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做出各種診斷:診斷疾病、診斷預後、診斷治療效果、診斷副作用,還有一項我們從來沒被教過的——診斷病人真正想要什麼。 醫學教育和臨床經驗的累積不斷加深我們醫師前項的診斷能力,但同時,不自覺的,我們也逐漸失去一個「普通人」在面臨生死病痛時應該會感到絕望、害怕、慌張和不理性的天性。我們以為憑藉科學和經驗,我們能客觀的判斷並給予最好的建議,尤其是在癌末病人生命終了前,當結局是這麼的確定不可改變時,所有積極治療都是無效不理性的。 不過病人和家人也許不是這麼想。 A女士過世後,我寫了一封信給A女士的先生和家人,和他們說對不起,讓A女士在最後的日子還經歷這麼多波折。一個月後,我都收到了回信,從回信的內容看來,家人確實是將轉院治療當成最大的心願,我可以感受到這最終的轉院,雖然在我們看來是如此得不恰當和多餘,對家人來說卻是達成了對病人的承諾。 我重新回想A女士和家人經歷的這一切,也許問題不在病人能不能善終,而在於不自覺的,我們已經把我們的主觀變成我們自認的客觀,不只表現在溝通解釋上,甚至到連善終都由我們來定義。 有了這一層體悟,是不是能避免類似的事情再度發生?我想大概不能,但是這回,我會更用心聆聽,屏除成見,嘗試理解病人和家屬的處境,保持希望,和他們一起走過。
-
2020-03-08 醫療.婦產科
退休後更應該多關心自己身體 銀髮女性常見的7大疾病
風韻猶存?年華老去?該用什麼字句來形容年過六十的女人,每個人身心狀態不一樣,有人六十多歲,看起來仍充滿活力,但有些人卻老態盡現。高雄醫學院副校長鄭丞傑說,「人生七十才開始」,建議退休後,多與人互動,跳舞、練唱或是登山、出國旅遊,就是別讓自己閒著,一天過一天。干涉孩子生活 不如讓自己快樂從精神層面來看,女性過了六十多歲,大多已當了奶奶,常會面臨緊張的婆媳問題。鄭丞傑建議,老一輩的人不要管太多,作風開明一點,只要給點建議,多尊重下一代的意見,免得自討沒趣,陷入莫名悲傷的氛圍。對於婆媳的關係,鄭丞傑認為龍應台《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一書中,描寫地相當貼切,「原來婆婆和媳婦這兩個位置是天生相剋的,兩個女人同時愛一個男人。」、「你們兩個女人短暫交會於現在,但是你屬於過去,她屬於未來。對兒子的人生幸福而言,她,比妳重要多了。」鄭丞傑提醒,婆婆們應該努力讓自己過得快樂,而不要干涉或介入年輕人的婚姻生活,因為人生是他們的,如果可以的話,盡量不要住在同一個屋簷下,才能維持良好的互動。交友多方學習 不要自哀自憐至於在生活上,千萬不要閒下來,過著無聊晚年生活,可以至學校、醫院當志工。鄭丞傑說,曾在台大醫院遇到一位原本在職場上叱吒風雲、總經理級的女性志工,她大方分享心得,在醫院看盡了生死、人生百態,反而更豁達、惜福。另外,退休後的女性應該擁有很多不同領域的閨密好友,例如,清晨運動跳舞的、練習卡拉OK的、登山健行的、出國旅遊的,讓日子忙碌、有趣,不要在家裡自哀自憐,久了難免惹人嫌。留意七大疾病、症狀除了生活及精神層面,退休後的女人更應該多關心自己的身體,鄭丞傑分析門診銀髮女性常見的七大疾病。1.萎縮性陰道炎或尿道炎年輕時是「乾妹妹」,沒想到年紀大了,還是「乾媽媽」、「乾奶奶」。鄭丞傑指出,罹患萎縮性陰道炎或尿道炎,症狀為頻尿、性交疼痛,嚴重時連走路時也痛,做抹片檢查時更是痛徹心扉。如有上述症狀,只要在醫師評估下,使用女性荷爾蒙,就能讓自己開心過日子。2.停經後症候群鄭丞傑說,即使過了更年期,有些女性還是常出現發熱、熱潮紅、脾氣暴躁等更年期症狀,門診就收治過八十幾歲阿嬤個案,有這方面困擾,務必積極治療。3.子宮頸癌前病變當抹片檢查結果異常,需轉診至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有些為子宮頸癌前病變,有些則是陰道感染,或是因缺乏女性荷爾蒙,而導致報告異常。4.停經後出血鄭丞傑表示,多半這類病患並未罹患癌症,但需要內診,或透過腹部超音波確定病因。少部分則是子宮頸癌或是子宮內膜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六、七十歲子宮內膜癌患者逐年增加,如果異常出血,就應就診,找出病因。5.下腹部持續脹痛鄭丞傑說,這類問題遠比陰道出血還要嚴重,因為很可能是卵巢癌,腫瘤壓迫腹腔組織,導致腹部脹脹悶悶的、不舒服,但容易被忽略,確診時大都已到了晚期。6.骨鬆骨折許多女生因為愛美,希望皮膚白晰,又怕曬出皺紋,而勤於防曬,沒想到,卻引起骨鬆,年老後,只是一個摔跤跌倒,手腕就嚴重骨折,到院檢查,才知骨鬆嚴重。7.子宮下垂導致尿失禁、漏尿鄭丞傑說,如果有這方面困擾,應積極就醫,透過自我簡單運動訓練,或是藥物外科手術,就能解決惱人的漏尿異味毛病,開心走至戶外,參與社區活動。此外,想要當個快樂的黃金女郎,均衡飲食也相當重要,鄭丞傑另建議,多吃苜蓿芽、山藥以及豆漿等大豆製品,適時補充植物性荷爾蒙。平日可補充鈣片、維生素D3,並多曬太陽,多做負重運動,才能延緩骨鬆,維持肌耐力,避免肌少症上身。銀髮健康表單銀光女郎養護菜單● 多吃苜蓿芽、山藥以及豆漿等大豆製品,適時補充植物性荷爾蒙。● 補充鈣片、維生素D3,多曬太陽,多做負重運動,維持骨骼健康。小心相關病症● 萎縮性陰道炎或尿道炎● 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 卵巢癌● 停經後症候群● 骨鬆骨折● 失禁、漏尿建議健檢項目● 子宮頸抹片篩檢● 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超音波檢查,包括骨盆腔與乳房。● 骨質密度檢查
-
2020-03-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為自己做好善終的決定
【編者按】2018年以來,「醫病平台」曾邀請醫學倫理與法律專家討論「病人自主權立法」,並有幾位安寧照護的專家醫師撰文討論生命末期的照護。本週的主題是「《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由參與推動台灣這兩個重要法律條文的楊玉欣前立法委員與我們分享這條例的時代背景以及她個人的看法,並有家醫科醫師與我們分享他參與「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經驗,以及一位已簽署了「預立醫療決定」的志工分享她本身做這決定的心路歷程。我在北市聯醫中興院區擔任志工已經四年多了,主要工作是穿梭在診間,對有興趣了解的民眾宣導器官捐贈和安寧緩和意願書簽署。會來做志工,就是因為我自己對生命最後一哩路有很深的體悟。2011那年,我的丈夫在北市聯醫中興院區發現確診罹患肺腺癌末期。我陪著他一路對抗病魔,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才第一次知道他對生死的看法。在他生病之前,我們從來沒有聊過關於死亡的事情,唯一的經驗是看到我婆婆八十八歲那年,在急診室對醫生喊:「阿彌陀佛,醫生你一定要救我!」但是急救了之後,婆婆多年來只能躺在床上靠著機器維生,我丈夫和我看了都覺得很不捨。抗癌的過程非常辛苦,他的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差。在2015年初,我丈夫自己決定拒絕了醫療。他跟我說:「從現在開始我不治療了,千萬不要再叫我吃藥、叫我做什麼治療。」同時他也拒絕抽痰,護理師要他張開嘴巴,他硬是咬著牙拒絕。我丈夫跟我說,看到自己的母親已經高齡九十二歲仍然臥床掛在機器上活著,他不願意自己也變成那樣。那一年剛好是八仙塵暴發生的時間,我的丈夫在拒絕醫療半年後離開了人世,並捐贈眼角膜跟皮膚,我想那時候很缺皮膚,丈夫這麼做也是幫助了許多人。在他離開之前,安寧小組和呼吸照護病房的醫護人員讓我們推著他的病床到母親的病床旁,他們握著手進行無聲的告別,那天我特地拍下了一張照片,隔天我丈夫便過世了,那真的是他們母子見的最後一面。我很感動,我們有機會這樣做好準備、好好說再見。我總是跟女兒說,爸爸是我們的老師。我今年要邁入七十二歲了,之前已經跟女兒一起去參加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簽下屬於我們的預立醫療決定。醫療團隊很細心地為我們講解幾種可能發生的疾病過程、還有我們可以決定的醫療選擇,聽完了他們的解說,我也跟醫療團隊討論我的選擇,並確定簽下我不希望接受維持生命治療、也不希望接受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我希望要走的那天不要有痛苦的急救跟機器維生,可以好好地跟家人說再見,也不要把決定的責任留給其他家人,要把握現在、為自己做決定。死亡是我們每個人都一定要面對的課題,如果沒有事先充分的認識跟選擇,只是迴避不談的話,那很有可能到最後我們都沒辦法以自己最想要的方式平安離開這個世界。儘早為自己做決定,除了是給自己一份安心,也是給家人最大的禮物。我的丈夫雖然離開了,但是我們沒有遺憾,想到的時候我會幫他擦拭家裡的抗癌鬥士獎盃、看著他的照片,想念他。上回我和女兒到日本旅遊,也帶了我丈夫的遺照一起去,我們在景點前帶著遺照一起合照,就像我丈夫也陪在我們身邊一樣。我相信他一直是的,一直都陪在我們身邊。做志工對我來說就是要把提早思考死亡的觀念讓更多人知道,我自己經歷過照顧丈夫、送他走的過程,也經歷過看著婆婆生不如死靠機器維生的過程,我希望能用我的經驗,告訴民眾我們一定要在人好好的時候就來簽預立醫療決定,不要造成未來子女的困擾,也不要造成自己的遺憾。圓滿生命的最後一哩路,需要我們主動參加預立醫療諮商,為自己做好善終的決定!
-
2020-03-0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獨家專訪/華人營養師:5新冠病人死在我醫院、辦公室只有我戴口罩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已快速在美國蔓延,西部華盛頓州的金恩郡(King County)是新冠肺炎的重災區,一位來自台灣的營養師孫志銘在金恩郡一所已有五例病人因新冠肺炎死亡的醫院任職,他3日在社群媒體發文,並接受世界日報專訪表示,同為面對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病人高危險群的醫護人員,「辦公室內只有我一人戴口罩」,更令他咋舌的是,同事看到他戴口罩,竟問他「生病了嗎?」孫志銘說,美國目前九名死亡案例中,已有五人在他任職的醫院過世,皆是來自同一家安養中心「生命照護中心」(Life Care Center of Kirkland)的病人;由於這家醫院距離爆發疫情的安養中心1.8哩,因此許多病人會送至該院。我在這家醫院 已工作一年多孫志銘說,他在台灣執業三年多後,赴華盛頓州立大學攻讀碩士,並在美國執業四、五年,在金恩郡柯克蘭(Kirkland)的長青健康醫院(Evergreen Health Medical Center)已工作一年餘。他說,這間醫院可容納300多床,由於柯克蘭(Kirkland)華人居民不少,所以病人也有不少華人。有追蹤醫療人員 我不在名單內孫志銘說,目前該院的過世案例,皆是死亡後才驗出病毒,雖然病人進入醫院時有戴口罩,但醫護人員並沒有特殊防護。「醫院已對接觸過病人的醫療人員進行追蹤,但只有主管掌握名單。」他說,「我不在名單裡,所以應該是好事。」同事對我說:你最好把口罩拿下 但令他最驚訝的是,醫護同事們似乎並不特別緊張;整間醫院只有約四分之一醫護人員戴口罩,即使是接觸過病人的同事,也認為自己年輕又沒有慢性病史而不太擔心,還有同事對他說:「你最好把口罩拿下來,看到你戴口罩,可能會造成其他人的恐慌」。他詢問主管醫院的防護政策,主管也回答,沒有強制戴口罩,如果他覺得有疑慮就戴,讓他覺得美國在防疫管理的認知及嚴謹度上,與台灣相去甚遠。以下是孫志銘發布在臉書的文章,世界日報獲其授權刊登:防疫日記第一天 這幾天陸陸續續有朋友傳訊息來問候,感謝你們的關心。今天是我第一天上班,我要來分享第一手消息,要告訴你們美國人有!多!誇!張!美國上周六出現第一起病毒感染的死亡病例,地點發生在 Evergreen Health Medical Center in Kirkland,實際上病人於周五死亡,周六通報。一直到今天周一,死亡個案陸陸續續增加至六人,其中有五個都在這間醫院裡死亡。為什麼我要說這個呢?因為這間醫院是我上班的地方,沒錯!我今天就是有去上班!周六聽到消息有點震驚,因為周五下班前完全沒有透露出任何消息,知道有病人過世,但是完全沒提到病毒這件事,周日死亡人數增加,我在想說周一上班會是個什麼樣的情景?是大家帶著口罩穿著防護衣?抑或是像陰屍路的第一集男主角醒來整間醫院空無一人?總之周一一早我走路去上班,備好口罩一進醫院馬上戴上。因為我很早就到醫院(早上五點半),看到第一個人坐在公共區域沒有戴口罩,想說可能還早沒有人,看到迎面而來的清潔人員戴著口罩,我想說終於像樣點了!之後在辦公室我把口罩拿下來(因為只有我一個人),一直到第一位同事進來前我把口罩戴上。同事一進來看到我戴著口罩,問我生病嗎?我說沒有,只是醫院裡太危險要帶著口罩自保,她跟我說戴口罩沒用啦~我們都是健康人染病毒機會很小,況且我們辦公室這麼小(一間不到一坪坐四個人),就算真的怎麼樣你也躲不掉。(傻眼)接下來第二個同事進來了,一樣問我生病嗎?我重複回答著。她開始說她周五、周六上班的情況:她在周五有接觸過一個病人(已死亡),當時沒有驗出是陽性,是在過世之後才知道。當然這類的病人房門外都有警示需要戴口罩才能進去,總之她與病人有接觸史,開始說:「我不擔心我染上病毒,畢竟我年輕又沒有慢性病史,我比較擔心的是我如果攜帶病毒到其他病房去影響到其他病人。」(傻眼)接著看到我戴口罩,她說:「你最好把口罩拿下來,第一個看到你戴口罩可能會造成其他人的恐慌;第二個你戴口罩近來在門口志工會把你攔下來量體溫覺得你可能生病。」(傻眼)過沒多久,主管從其他棟走過來(路程約十分鐘沒有戴口罩),我們問了到底醫院的政策是什麼?進病房樓層需要戴口罩嗎?主管說也沒強制,覺得有疑慮就戴(傻眼)。然後同事問到,她跟染病毒的病人接觸過,需要額外做什麼防護嗎?主管說,醫院會有專人打電話跟這些接觸過的醫療人員聯絡詢問健康史之類的,若是有感冒發燒的症狀可以去員工檢驗站做初步篩檢,但是如果沒有就不用(傻眼)。後來那個勸我不要戴口罩的同事,今天要去加護病房照顧病人,我說你去加護病房不用戴口罩嗎?她說,「我沒打算戴,反正病人通通都在隔離病房裡,如果真的要戴就看主治醫師的決定,如果主治醫師要我們戴我就會戴。」(傻眼)後來我到樓層去查看病人,整間醫院差不多只有 1/4 的醫護人員有戴口罩,我是口罩一個一個換,因為進去一間丟掉出來再換新的,走在樓層間大家看到你戴口罩真的會多看你一眼!這是在已經發生死亡病例的醫院!要不是親眼所見我真的很難想像美國人真的不曉得這件事情的嚴重性!為什麼這麼多死亡案例?因為毒窟 Life Care Center of Kirkland 就在醫院附近,所以有問題一定往這送!通常來直接送加護病房,然後不到一兩天就直接登出。在台灣的你們很幸福,CDC 還建議大家不要戴口罩,不知道是怕大家搶口罩還是怎樣?(是說想搶也沒得搶)我現在只能自求多福,明後天不用上班,這兩周是關鍵點,不知道防疫日記會不會有續集,知道的是全美的病例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
-
2020-03-0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看見困境,啟動改變:《病人自主權利法》的誕生與成長
【編者按】2018年以來,「醫病平台」曾邀請醫學倫理與法律專家討論「病人自主權立法」,並有幾位安寧照護的專家醫師撰文討論生命末期的照護。本週的主題是「《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由參與推動台灣這兩個重要法律條文的楊玉欣前立法委員與我們分享這條例的時代背景以及她個人的看法,並有家醫科醫師與我們分享他參與「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經驗,以及一位已簽署了「預立醫療決定」的志工分享她本身做這決定的心路歷程。在我十九歲時,因為一次跌倒無法起身,發現罹患無藥可醫且最終會癱瘓的罕見疾病「三好氏遠端肌肉無力症」。我很清楚自己的生命正在倒數,而我最深的盼望,就是在有限的時間裡,幫助跟我一樣罹患重大疾病、在社會底層貧病交迫,掙扎著想要往前走的人。我參與罕見疾病基金會的籌備,開始探訪病友,了解他們的痛苦及渴望。令我感到痛心的是,幾乎每個人都跟我說過想自殺。病人談自殺、家屬也談自殺,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情況下,許多病人日復一日在痛不欲生的疾病中飽受折磨,而家屬被迫需要放棄工作、放棄求學、放棄生活,長時間扛起照顧重任。體力上的勞苦不說,心理上也承受極大壓力,許多家屬擔心自己比病人早死、沒人承接照顧重責,怎麼辦?在漫長的疾病進程裡,要如何開口與病人討論病情、甚至是死亡?要怎麼在自己的辛苦和不捨、病人的痛苦和意願、疾病的殘酷和未知中,找到最理想的解套方法?我發現,最終極的是,所有受苦的病人和家屬都想問:「善終,是可能的嗎?」二十多年來,台灣陸續有多位專家倡議安寧療護理念,期盼能幫助病患減輕痛苦、在安寧照顧下安然逝去。他們深深體會,有尊嚴地走完最後一哩路,是所有病人的心願,也是台灣必須努力的方向。《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制訂後,病人的善終之路仍有許多障礙需要突破,雖然於101年我協助修訂了撤除維生醫療的法律要件,讓末期病人在臨終時進行急救後,依賴維生醫療延長瀕死過程的醫療設施,可以由一位最近親屬出具意願書將之撤除,但安寧條例的服務對象仍僅限末期病人。此外,實務上儘管病人簽立意願書,危急時刻家人仍要求急救,造成許多家庭情感拉扯的困境。而醫護團隊大多不願意宣布病人已進入生命末期,也導致許多病人直到死亡前,都還在進行創傷性的治療或搶救。缺乏好的機制保障病人的知情、選擇與決定權、保護病人的自主意願,並且妥善處理個人與家人的關係。這些困境都成為了我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動力。一開始,法案推動並不順利。大家不敢談死亡、不知道要怎樣去想死亡的事,更不知道應該如何制定死亡相關的機制。要如何鬆動醫療和法律體系存在已久的生命絕對保護原則?自主權和生命權的拉扯如何找出新的平衡點?社會又如何能翻轉觀念、接受以病人為主體的思考?面對這些議題爭論,加上牽涉利益問題之反對勢力的杯葛,在立法院的每天都是一場硬仗。除了奮力突圍,秉持初衷迎向每天的挑戰,我也深知要完成立法,不能只靠我一個人的力量。很幸運地,有孫效智教授努力協助向反對者解釋本法,而醫療領域專家更陸續大力發聲,包括趙可式教授、賴允亮教授、陳榮基教授、黃勝堅總院長、陳秀丹主任、黃曉峰主任、許正園主任、蔡甫昌主任、姚建安主任等等。他們看見病人的苦、體認每個生命對善終的盼望。帶著仁慈的心,這些醫者由臨床經驗反思、走向制度改革,目的無他,只盼醫療不只是醫治生理,更能幫助病人、家屬達致生死兩相安,陪伴他們以最美的姿態說再見。除了醫療界賢達們的參與,法律界也有楊秀儀教授、陳聰富教授、雷文玫教授、牛惠之教授、何建智教授、甘添貴教授等學者的指導,最終外子孫效智教授整併德國、美國、英國與荷比盧制度後,針對台灣本土文化特色起草整部法律,再與衛福部、法務部、司法院、醫師公會全聯會、病友團體、各黨團等單位進行數十場會議,最終修訂出現行法律版本,並在108年1月6日正式施行。其中在專業溝通上有柯文哲市長的大力支持,以及在立法院扮演關鍵角色的田秋堇委員、蘇清泉委員、劉建國委員、李貴敏委員、柯建銘委員以及當時還未擔任立委的邱泰源委員的協助。政府部門的邱文達部長、蔣丙煌部長、石崇良主秘、許銘能次長以及王宗曦司長等的參與。因為有他們的鼎力支持,才促成這部法律的誕生。回首這段艱辛的立法過程,我心中滿是感動與感謝,守護病人善終的目標終於再往前踏出了一步,我不禁想起早年接觸過無數囚禁於痛苦軀殼中的病人、以及他們的家人,那些掙扎和心願言猶在耳。是以《病人自主權利法》正式施行後,我仍持續不輟地參與相關推動工作,期望讓生命教育和善終觀念在社會上不斷地萌芽成長,引領台灣成為亞洲社會的典範。《病人自主權利法》主要是保障病人的知情權、選擇權及決定權,讓每個人都可以在意識清醒時,與家人一起到醫院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討論自己的醫療照護意願,並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預先為自己做好醫療決定。將來若遇到五種重大病情,醫師就可以依照你的醫療意願來照顧你,不用將這最困難、最痛苦的決定,留給心愛的家人。因此,它是每個人都應該自我負責的一份愛的行動。施行《病人自主權利法》一年以來,計有一千多位醫師、護理師、社工師、心理師參與由北台市立聯合醫院與病人自主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二十一小時核心講師課程,深度學習本法的理念和實務,與我們共同研討交流臨床經驗。上百位醫護社心在一百多家醫療院所開出病主法的ACP門診、並有一萬多人自費簽署AD。但是從簽署數量與大眾認知度來看,都證明我們需要更多的努力,一方面讓更多民眾認識本法的內涵,並懂得行使權利、保護自己。另一方面也持續讓醫療人員深入學習、提供品質良好的諮商,確保大眾充分的「知」,其作出的決定才有意義。此外,如何移除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經濟門檻、並深化守護特殊弱勢族群的措施,也都是接來下需要非常努力的目標。從十九歲發病以來,感謝上天讓我經歷每一天,讓我有力量為病人做更多的事,更感謝在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的路上,有一群人一起為尊嚴的價值奮鬥!衷心期盼更多人協力參與這場為愛自主的社會運動,共同為這亞洲第一部守護善終的法律建構更為深刻細緻的內涵,讓「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的精神流淌於每個生命之中。善終不是夢,此刻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關注與行動!
-
2020-03-01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正向的心,帶我們走向全面的豐盛
在無常與變化前,人人平等。我們每一個人都一樣,人生早晚會遇上難題。也許是健康不再,也許是感情生變,或工作不順。哪怕遇上的是個人難以抗衡的時勢和大環境的變化,我們還是會想做點什麼,期盼能早點度過難關,讓人生重回正軌。想扭轉命運,一生過得豐盛無憂,這是身為人共同的期望,無論古今中外都是如此。華人的這種心情更是強烈:即使自己這輩子沒辦法飛黃騰達,至少也要保住下一代,希望讓他們少吃點苦。並且,把這樣的期望當作愛的表達。我們都見過這樣的人,或者自己已經這麼做:為了自己、家庭和下一代的幸福,將吃苦和奮鬥視為理所當然,要不斷往上爬。就這樣,將一生寶貴的心力完全投入物質層面的追求,好像這樣的投入就可以讓人免於無常和苦難的折磨。只是,面對充滿不確定的人生,所有的期許與籌備,其實最多也只是反映我們內心的不安全感。我們幾乎不會去想,這些期待與努力其實是站在這樣一個局限的前提才成立──我們相信,先有物質,才有心靈,而外在的一切決定了內心的富足。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透過「全部生命系列」的作品,所表達的其實正好相反:哪怕我們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只是活在物質世界的形體,但心或說意識的力量,其實是走在物質之前的。舉一個例子,許多人把藥物的「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當作是透過操作來愚弄人的證明,卻沒有想過這種看法也就等於選擇性地忽略了一個明顯的事實──即使沒有藥物和物質的支持,當事人身體的不舒服確實得到了緩解,就連具體的數據也有改善。信念有它的力量,是這樣,我才會強調「正向」的重要。我在《不合理的快樂》也分享過一個例子,連每天面對生死病苦、需要隨時保持理性運作的醫師,透過正向的鼓勵,就能讓他們在醫治病患的過程中,更準確掌握種種零碎的資訊,做出最妥善的診斷,而且也更加積極熱心治療病患。有趣的是,研究也提到,光是一句「你今天看起來不錯」或一根棒棒糖帶來的善意和放鬆,都能為醫師帶來好心情,而帶來好結果。正向的力量其實遠遠比我們願意承認的還大。我在《豐盛》分享過正向表達的練習,希望能幫助我們轉變心態──從好像什麼都缺的不足感,轉向什麼都擁有的力量、滿足和幸福。舉例來說,我們可以把「怎麼做都不對」改成「再難也是一種學習」,把「我不可以哭泣」轉成「我可以微笑面對」,把「一切應該會好轉」轉成「情況肯定好轉」。面對無常和痛苦,面對龐大的未知,任何人都會有一種自覺渺小的無力感。前面這些簡單的正向表達,從認知的層面扭轉我們負面的慣性,也讓我們的頭腦一再淨化,將原本又多又雜的顧慮和煩惱簡化成正向、自信與樂觀,讓大腦更容易專注,而投入眼前的任務和目標。面對人間大大小小的困難,我們跟隨正向的帶領,從無力感走出來,活出內心本有的力量,親自體會到──我們並不是無常痛苦和未知的俘虜。我們不是小小的、無能為力的個體。我們,是生命,是愛,是心。正向帶來正向,這一股因為正向而豐沛起來的生命能量,讓我們的生命進入正向的循環。我們從渴望與追求的緊繃鬆綁開來,自然懂得放手、給予和服務,也自然活出最高的豐盛。真正豐盛的人是滿足的,別人追求名聲或利益,但他會用各種方法給出去,讓其他人得到肯定與尊重。快樂是一種均衡,豐盛是生命的流動。在活水一般的流動和動態平衡裡,樣樣,自然變得都好,自然豐盛起來。而且,是全面的豐盛。
-
2020-02-29 橘世代.健康橘
照顧病母20多年 吳若權:我的字典沒有孝順而是愛
作家吳若權在企管顧問、心理諮商師、咖啡烘焙師之外,最近又多了一個身分─單身臨終助念團成員。助念團成員不多,就6個人,彼此承諾互相應援長輩和自己的生死大事。人過中年,看過生命中太多不可控的事,57歲的吳若權也開始預備老後人生。「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如何迎接65歲的老後生活?吳若權說,兼顧財務、健康與人際關係,才能無後顧之憂。吳若權為了照顧中風母親,34歲淡出工作舞台。長達20多年的照顧期間,母親罹癌、父親猝逝,雖然母親病情穩定控制,仍讓他對人生無常有更深的體悟,並從中學習以愛相伴與敬畏生死。讓愛內化 就能順應父母何謂以愛相伴?吳若權說,華人認為孝順是報恩也是還債,甚至囿於「孝順」字眼,認為應順從父母心意,有時反而讓孝順成了負擔。一名瑞士作家曾指出,還債或報恩都有數字,「還完債、報完恩之後呢?」對父母應回到最簡單的原始點:愛。吳若權認同這個觀點,「我的字典中沒『孝順』這詞,而是『愛』。」他舉例,跟母親去加拿大旅行,替母親買了件高檔大衣,回台後母親捨不得穿,為此他再去選購便宜的外套,掏錢時,母親發覺又要花錢,決定穿上原本的大衣就好。吳若權並未因為母親的反覆而不開心,「有些子女遇到這種情況可能就會發脾氣」。他認為,父母輩多半節儉,基於簡單的愛,把愛內化就能自然順著父母個性,以理性和尊重角度溝通,讓親子雙方喜悅接受。吳若權也回憶,母親中風之初,他和父親是主要的照顧者。他自認在照顧工作上出力最多,但當一向健朗的父親突然病倒,住院4個月後就過世,他才意識到80多歲的父親,照顧伴侶的負荷不比他少。看淡生死 揪友臨終助念面臨父親的生死大事之後,吳若權突然領悟:人的一生追求榮華富貴、功成名就,但生命結束後的身心安頓,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因此他放下執念,敬畏生死,並從中學習靈性課題。過程中,吳若權找了5名親近好友組「臨終助念團」,誰家長輩逝世,就到對方家中誦經,因為他發現助念能讓亡者安心離開肉軀、回歸平靜。巧的是6人都單身,於是也將彼此的臨終助念互相託付,也因這樣的信賴感,讓他們更珍惜可以相聚的時間,比起朋友更像一家人。另一方面,吳若權也開始預備老後人生。「照顧父母就像在照顧未來的自己。」他說,他時刻反思,跨越65歲法定老年門檻後,一定要比父母輩更有活力。財務和健康沒有後顧之憂,生活起居自由無礙,不被人際情感羈絆。迎接熟齡 接納怕老的自己吳若權坦言,他因照顧而脫離工作,但從不後悔,反而因為找回初心覺得幸運。然而,財務規畫一定要做。他認為,中年後的工作目的不應只為賺錢,而是為了興趣,學有意義的事能讓自己更開心。他在照顧母親期間,跑去考了1張心理諮商師證照、7張咖啡師證照,還因此出版《療心咖啡館》這本書。他強調,「齒搖髮禿」每人都怕,沒有人能夠預定自己的老後。但若接納「怕老」的事實,就能拿出勇氣「進位」,幫助生命更安心自在,好好活下去。看更多報導:《橘世代》【關於生命最後一站「臨終」↘↘↘】。翻轉臨終醫療—日本打造「共生之家」與病人建立類家人關係。人生最後一哩路 選擇「被活著」還是帶著尊嚴離開。迎接死亡的生命教育 如何讓孩子學會道別? 致照護者│填問卷抽好禮 因為愛而成為「照顧者」,不要讓這份愛壓垮自己。我們希望透過調查可以聆聽照顧者們的聲音,讓照顧者知道你不是自己一個人。(提交問卷即可兌換贈品)《照顧者生活調查》立即填寫:https://bit.ly/2S1Amwz
-
2020-02-22 橘世代.健康橘
帥氣抗癌就怕臥床 葉金川生死告白「不要串通醫師凌遲我」
葉金川的生死告白,一如其人,展現鮮明犀利的個人風格。淡出政治圈後,瀟灑活成夢想生活家,幾乎不理塵事,最近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當年這位抗SARS英雄再度出馬,外表丰采依舊,卻鮮少人知道他先後罹患淋巴癌與皮膚癌。因為葉老大始終是葉老大,連抗癌歷程也要一直帥帥的,才不枉男人氣概啊!確診淋巴癌 等待的心情像翻牌2014年12月,葉金川左眼皮突出一個綠豆大小的硬塊,在不該有淋巴的位置長出淋巴塊,速度又快,有醫學背景的他,很快警覺到不太對勁。找了眼科醫師檢查,也讓病理科化驗,醫師起初判斷是淋巴增生,無須過度憂心。誰料,不到半個月,另邊的右眼皮上又長了一顆。「兩邊都是淋巴增生,那就是癌症了!」葉金川心中暗喊不妙。為了確診究竟是單純的淋巴增生還是淋巴癌,病理切片送第一家醫院無法確認,再送第二家醫院進一步分析。回顧當時的心情,葉金川笑說,當然會嚇到啊,會緊張啊!也會覺得「我怎麼會那麼倒楣?」只是你要很冷靜!在等待病理檢查報告的3天內,就像是翻撲克牌一樣,到底是死神牌,還是高掛無事牌呢?「等待的時候最難受了」、「要死的話也早點告訴我」,一直要很帥的葉老大,此時心裡其實忐忑煎熬,為了不想讓太太張媚擔心,男子漢的浪漫是善意隱瞞了太太,獨自承擔。結果出爐,是淋巴癌。葉金川冷靜的查閱醫療書籍,一步步規畫、安排如何應對這突然其來的人生轉折。台大畢業的他 到花蓮慈濟就醫葉金川了解淋巴癌的分期將大大影響治療與存活機會,現在是局部的病兆?還是已經擴散到全身?他做了骨髓穿刺,看看造血細胞有沒有變化,如果有,那就是第4期。所幸骨髓造血細胞沒有變化,接著進行PET正子掃描,看身體的其他部位是否擴散,也都無事。但PET只能看到0.3公分以上的腫瘤,不代表沒有更細小的腫瘤在蔓延,醫師建議葉金川進行預防性的標靶治療。治療正式展開,台大醫學系畢業的葉金川,卻低調選擇回到熟悉的花蓮慈濟醫院接受治療。當時他任職血液基金會董事長,治療期間仍維持花蓮與台北兩地通勤。葉金川是台大醫學系第2屆畢業生,這班的學生縱橫醫界,出了3位衛生署長,2位健保局長,同學中還有各大醫學中心的院長,想要尋求醫療照顧,葉金川比誰都有資源。為何選擇到遙遠的花蓮慈濟就醫? 葉金川說,除了跟花蓮慈濟的感情深厚,主要是不想驚動太多人,他反問,比一般人有資源就會比較好嗎?選擇一個信任、親切、可以誠實給予忠告的醫療團隊,對病人才是最好的選擇。瞞著太太治療 單車照騎山照爬治療期間,他獨自赴醫院接受放射治療,完成就繼續到慈濟授課,同事沒人知道他在幹嘛,只覺得奇怪,葉老師怎麼那麼早來上班。葉金川以為自己隱藏得很好,但因為平日服用抗凝血劑的關係,放射治療後眼睛出血腫脹比常人更嚴重。有人問起,他便把話題岔開,笑稱「被老婆打了」。標靶治療期間,葉金川單車照騎、山照爬。主治醫師勸說,治療期間免疫力會降低,要他好好靜養。堅持要正常生活的葉金川頑固地跟醫師頂嘴,「你們不是說標靶治療只會殺死癌細胞,不會傷及正常細胞嗎?」「我正常的淋巴球都在的話,免疫力就不會降低啊!」「不是啊,你要說個理由說服我啊!」凡走過必留痕跡!葉金川善意的隱瞞,終有紙包不住火的這一天。每周5次的化療,連續2到3周,每次注射藥物需要6小時,原本都在門診進行,一直到不得不住院,需要家屬簽名。他拿著住院單給太太簽字,「我得到淋巴癌,現在要去住院」,太太張媚才知道葉金川罹癌,且已偷偷治療了一段時間。太太逼問:「如果是第4期怎麼辦?」他囁嚅回答:「就化療啊!」太太再逼問:「如果化療沒效怎麼辦?」葉金川說:「一步退一步啊,就去骨髓中心啊!」一向溫婉的太太此時已經瀕臨抓狂邊緣:「如果骨髓中心也沒效怎麼辦?」葉金川耍賴說:「那就辦告別式啊。」葉金川說,坦白講放射治療、標靶治療都不痛苦,最辛苦的是等待病理報告,那種等待命運被宣判的感覺。「面對癌症,你能怎麼辦,該來的,就面對它。」葉金川也領了重大傷病卡,期滿5年後失效,他很慶幸。在65歲生日時,開了同學會,告訴同學「我罹癌了」、「但我好了」,一貫的葉金川作風。身為健保制度的創辦者,如何看待癌症病患的醫療費用?葉金川說,治療期間的費用幾乎全是健保包辦,不過只能給付放射治療,「標靶藥物需要30萬元,全部得自費,健保也真的滿狠的。」皮膚癌找上門 防曬一寸不露告別淋巴癌後,葉金川脖子上又發現了皮膚癌,一顆痣在頸間長大,會癢。這次一樣沒跟太太報告,自行處理。帶著未癒合的傷口出國旅遊,揣了把小剪刀,意圖要自行拆線,可是脖子上的縫線沒辦法自己拆,只好央求護理背景的太太幫忙。這次他準備好了說辭,「皮膚癌有3種,我的這種是最簡單的1種,是基底細胞癌,切除就可以了。」很有說服力的他對太太說,基底細胞癌像是象棋中的卒子,每次只會走1步,進展很慢。不像是黑色素瘤,那就像是俥,橫衝直撞的,就很危險。葉金川說,因為喜歡戶外活動,雖然也做好戴護目鏡、穿著長袖,但是脖子沒有保護好,常常曬到皮膚受傷,因此罹患皮膚癌也不奇怪。現在他已經學乖,外出時,防曬工作更為嚴密,戴帽子、領巾等,把自己一寸不露的緊緊包裹起來。葉金川擁有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哈佛大學流行病學碩士背景,背景使然,讓他總習慣用客觀角度審視自己的癌症。他說,台灣的男性一輩子有5成的機會、女性有4成的機會得到癌症。而絕大多數的癌症不會奪命。與其擔心癌症奪走生命,葉金川更害怕中風、洗腎,長年躺床,被維生管子束縛。「生活就是要能跑、能動、能飛、能跳,如果都不能,人生好像少了什麼,如果鳥的翅膀被剪掉,還是鳥嗎?蛇的鱗片被刮掉,還是蛇嗎?那麼,你想過,你是什麼呢?」要怎麼活著?葉金川說,我要精彩,活得帥氣。延伸閱讀:。「存錢不是等著住頭等病房」葉金川二度罹癌玩性不減。抗癌也要活得精彩 葉金川要高興玩到人生終點。【熟齡生活大調查】邀請您的參與!最高致贈車馬費3,500元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22 橘世代.健康橘
葉金川罹癌玩性不減「存錢不是等著住頭等病房」
人生經歷精彩的葉金川,雖二度罹癌,但依舊活得瀟灑,獨木舟、鐵人三項、高空跳傘、攻百岳,活得不亦樂乎,他的抗癌體悟,將收錄於聯合報將出版的「我是醫生 我得癌症」第一本12位醫界名人的抗癌聖經中,看他如何「玩」性不減,戲謔人生。抗癌體悟1/蠻牛花20年學會慢活總是衝鋒陷陣、挑戰困境、烈士般的投入,葉金川回想,從健保局總經理到衛生署長的任職期間,過著「6、10、7」的生活,早上6點工作到晚上10點,1周工作7天。「經過那一段,我就不想再過那樣的生活了。」葉金川不贊成「斷崖式的退休」,淡出後他還是持續工作,只是把工作減量,沒有正式工作的期間就持續寫書、寫文章、四處演講、擔任客座教授,自嘲花了將近20年的時間調整到現在,「從蠻牛變成慢活」。他到了花蓮,買獨木舟、腳踏車,學習把生活的步調放緩,他任性的咧開嘴笑,得了癌症之後,就更理所當然了,他要做什麼現在誰敢擋?他慢慢的喜歡上這樣的生活,太太張媚也很支持,雖不會游泳,穿救生衣陪葉金川划船;不會騎腳踏車,就負責當司機。一直都以工作為重的葉金川,開始拒絕「6、10、7」的生活,現在每天早睡早起,清晨5點鐘起床,晚上9點上床睡覺。即知即行,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不要規畫很久,不要等很久,想旅遊就立即規畫與施行,想看孫子就去。他坦言,罹癌之後,確實在心理層面產生變化,他再度審閱自己的人生夢想清單,年屆70,體力逐漸衰退,雖然沒辦法像以前那樣狂熱的跑,不過當背包客的夢沒有變,他的下本書就是他的慢活日記,記載著他如何學著慢慢老去與活著。抗癌體悟2/存錢不是等著住病房葉金川登山的足跡遍及日本、非洲、馬丘比丘、澳洲南邊的塔斯馬尼亞島、土耳其的亞拉臘山,還到阿拉斯加冰川划獨木舟,完成了因為治療淋巴癌而延宕的紐西蘭高空跳傘,在台灣百岳擁抱群星入夢,自在瀟灑的上流老人生活,讓很多人心生豔羨,更難想像這是癌後病人的生活。人生要存多少錢才能這樣精彩的活著?生活的品質在心態,葉金川解釋,沒有錢出國旅行,可以在台灣環島;沒錢環島,旅途可以騎腳踏車、搭帳篷,不論在哪裡旅遊,基本的東西是一樣的。對於被金錢捆綁著腳步的人,葉金川說,生病之後,他更明白存錢只是一種防衛,錢是讓現在更精彩,不是存錢等著住長照2.0頭等病房,「那不是神經病嗎?」葉金川說,我雖然很窮,但是用不完的,而且我要把我的錢用掉,才不把錢留給「笨兒子」。他笑稱,他總是勸戒雙胞胎兒子,「你們最好趕快拋棄繼承,不要寄望財產,因為我留給你們的可能是負債,你們要自求多福喔」。身為健保局創辦總經理,規畫全國民眾數百億健保費的支用,自身理財概念一定很健全吧?他說,錢夠用就好,錢的重要性不會在很前面,不要把金錢當作人生目標。有了年金,生病了有健保照顧,這樣的準備已經足夠,不要變成下流老人就好。人生到了這個年齡,金錢不是唯一,生命中有比錢更重要的順位,健康、家庭、生活的安排、興趣才是他的追尋。或許是年齡,或許是癌後,他領悟到,生命的價值絕對不是賺了多少錢。抗癌體悟3/不把飲食當痛苦義務「防癌跟預防所有的疾病方式都是一樣的,就是回歸到一般疾病的預防。」而運動就是被證實為最有效的方式,其他還有多蔬果、不菸、不酒、不吃檳榔。葉金川說,聽來老生常談,卻是最有效的方法,想要健康就回到最基本的原則。原本就有運動習慣的葉金川,現在更是規律運動。飲食部分,年輕時,葉金川最愛與朋友們在花蓮小農舍烤羊排、烤牛排、豪邁飲酒,一開喝就是半瓶高粱、一瓶紅酒,現在收斂許多,不喝烈酒,偶爾小酌一下啤酒、紅白酒與香檳。拿手絕活的烤羊排,也不太常吃了。以前不喝茶,現在也改喝茶。雖不再大啖牛排,但是仍舊愛朋友、愛家人,為親愛的人準備豐盛的美食,乾煎鯧魚、醃篤鮮、烤羊排一道道的上桌,他把烹飪當成生活樂趣,但日常生活以原形食物為主,中午的自製便當就是簡單的五穀飯、地瓜與青菜。「飲食是生活的一部分,很好玩,不要把它當作責任,把它當作樂趣。」興致一來時,葉金川去上烹調課,或是翻著食譜,不斷精進廚藝,他說,不要把飲食當作痛苦的義務。聯合報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延伸閱讀:帥氣抗癌就怕臥床 葉金川生死告白「不要串通醫師凌遲我」抗癌也要活得精彩 葉金川要高興玩到人生終點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