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4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猴痘
共找到
78
筆 文章
-
-
2023-11-02 醫療.泌尿腎臟
陰莖上有痘痘怎麼辦?醫籲別亂擠,出現3種情況盡早檢查
陰莖上有時會發現疑似痘痘的小腫塊,不過未必就是痘痘,有時也會有擠半天擠不出東西的時候,可能是其他疾病所造成。泌尿科沅京診所院長鄭隆峯指出可能原因,也建議民眾若是觀察許久沒見好轉,盡早檢查了解原因為佳。 陰莖上有痘痘?是什麼?醫指常見各種可能原因! 鄭隆峯院長表示,陰莖包皮上的皮膚如身體各處的皮膚,也會產生皮膚疾病,較常見的如主要因毛囊阻塞所形成俗稱青春痘的「毛囊炎」,會稍較為大顆些。脂囊腺阻塞的「脂囊瘤」則摸起來稍軟,感覺得到一顆軟物存在。較小顆的也可能是珍珠瘤,是慢性發炎所造成。傳染性疾病則可如菜花、單純性皰疹等。 癌症方面,陰莖癌相當少見,但也不無可能。形成的原因主要可包括HPV感染、長期未妥善清潔等,症狀也會出現腫塊。而近些日子會使患者身體長出皮疹的猴痘,在陰莖上也可能出現影響。 大致而言症狀輕微多以皮膚腫塊呈現,與毛囊炎相似,不過發現陰莖皮膚上的腫塊,未必就一定是毛囊炎,也可能是其他疾病所引起。 發現陰莖上長東西別亂擠,避免傷口感染或延誤就醫。 發現陰莖上有疑似痘痘的東西,不少民眾都會嘗試擠破,鄭隆峯院長建議別亂擠,若要擠是可以嘗試推擠,但不要硬擠或摳破,以避免形成傷口或造成細菌感染。 如果要自己擠:一般而言,皮膚上的痘痘若要擠,通常是「吹彈可破」,輕輕一擠便可以擠掉,皮膚科醫師也普遍建議以兩支棉花棒進行。若無法,可能正代表著痘痘尚未成熟,或是其他疾病,多留意為佳。 如果想自行擦藥:民眾也可能塗抹一般家用常備外用藥,例如痘痘藥、小護士、外傷藥等。鄭隆峯院長表示,若確定是痘痘自然可以使用痘痘藥。小護士則一般而言有助止癢、緩解發炎,但對痘痘益處並不大,且不適合擦在傷口上。外傷藥膏通常主要成分是抗生素,是有利傷口修復或避免感染的。 不過若是其他疾病所引起,自然還是得對症下藥才行。因此若嘗試沒用還是建議檢查了解原因。 陰莖上長東西要再觀察嗎?醫指3情況早檢查不要拖! 鄭隆峯院長指出,雖然陰莖上疑似痘痘的腫塊,確實大多是真的痘痘,不過就算是真的痘痘硬擠或摳破也還是有造成的感染;其他疾病也可能惡化;陰莖癌少見但若拖著不理也是會影響生命安全。 因此鄭隆峯院長建議,若民眾使用痘痘藥、外傷藥等方式自行處理、觀察,發現3天後未見好轉,或甚至腫塊出現潰瘍、不明出血、逐漸變大等,就先前往醫療院所檢查為佳,因為一般的毛囊炎等輕微皮膚疾病通常在3天就會好轉,更不用說出現疑似患部惡化的徵兆。而若是出現紅腫熱痛,就得盡速就醫,這通常是代表著已經出現感染,若狀況遲未妥善治療,可能進展成蜂窩性組織炎或敗血症,影響生命安全。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延伸閱讀:.私密處痘痘別亂擠或不管!醫指8原因未必是痘痘,4情況速就醫.慢跑可提升性能力、打呵欠改善勃起功能!「10個GG冷知識」你知哪幾種.做愛狂換姿勢較持久?專家曝「愛愛最佳時間」,持續一動作10分鐘易高潮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20 醫聲.疫苗世代
猴痘社區風險增 疾管署專案調查疫苗接種條件擬放寬
猴痘出現首例女性確診個案,感染源尚待釐清。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20日指出,該個案出現顯示社區猴痘風險再提高,為調查該個案感染疾管署派防疫醫師組專案調查,並且鼓勵高風險族群儘速接種;同時疾管署將提案研擬擴大猴痘疫苗接種對象,放寬到「12個月」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者。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新增19例猴痘確定病例,其中包含新北市90多歲女性,為國內首例女性個案,6月1日軀幹及四肢陸續出現疹子,6月15日因症狀未緩解且出現發燒等症狀至急診就醫,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於6月17日檢驗陽性確診,而個案曾5月12日至26日曾因肺炎住院。羅一鈞說,該名個案因長期臥床、無法下床行走,生活起居皆由家屬協助日常照顧,除已緊急聯繫並匡列有照顧個案的家屬或居服員等高風險接觸者共9人,進行訪視、採檢與接種暴露後預防(PEP)疫苗。羅一鈞也說,個案發病時間已超過14天,潛藏個案的病毒可能已經排除,咽喉拭子採檢驗出病毒的可能性低,因此採檢結果陰性並無法證實或排除潛藏個案存在,疾管署和衛生局討論後,決定啟動感染源專案調查,也沒有證據顯示是家戶或是照服員感染,還需要進一步調查。羅一鈞表示,上午已經跟新北衛生局討論,疾管署將派兩名防疫醫師組成專案調查,將會針對個案的出院、住院返家的接觸史調查(包括病例檢視、動線訪視等),另一方面由於檢出病毒量很低,沒有辦法直接定序需要培養,可能要3~4周,未來有進展會跟大家報告。由於該個案尚無法確認感染來源,社區風險提高,羅一鈞也呼籲高風險民眾應儘速接種疫苗。目前「近6個月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如:性病患者、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等)提供猴痘疫苗供費接種,他表示,將提案到ACIP擴大猴痘疫苗接種對象到12個月有高風險性行為者。
-
2023-04-09 醫療.感染科
人畜共通傳染病為何愈來愈多?哪些疾病屬此傳染病?5大QA一次看
從COVID-19、猴痘、伊波拉病毒、禽流感到愛滋病毒,近年由動物傳染給人類的「人畜共通傳染病」幾乎呈倍數增長,引發人們對新興流行病的擔憂。法新社彙整5大常見QA,究竟什麼是人畜共通傳染病、有哪些類型、可能涉及哪些動物一次看懂。● 什麼是人畜共通傳染病?「人畜共通傳染病」是一種由脊椎動物傳染給人類的疾病或感染症,也可能由人類傳染給脊椎動物,細菌、病毒或寄生蟲都是可能的病原體。這些疾病可能在動物接觸人的時候直接傳染,也可能間接透過食物或像是昆蟲、蜘蛛、蟎蟲等病媒來傳播,有些疾病最終會演變成人類獨有的疾病,好比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指出,人類傳染病當中有60%屬於人畜共通疾病。● 哪些疾病屬人畜共通傳染病?「人畜共通傳染病」是個統稱,其中包括許多疾病。有些會影響消化系統,譬如沙門氏菌感染症;有些會影響呼吸道系統,像是禽流感、豬流感以及COVID-19,另像狂犬病則會影響神經系統。● 哪些動物是疾病的潛在宿主?在許多會影響人類的病毒當中,蝙蝠都是主要宿主。有些早在多年前就被人類發現,像是狂犬病病毒,但也有許多是在近幾十年間才出現,例如伊波拉病毒(Ebola)、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導致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以及1998年曾現蹤亞洲的立百病毒感染症(Nipah)。獾、雪貂、水貂和鼬通常與病毒性的人畜共通傳染病有關,而其他哺乳動物,如牛、豬、狗、狐狸、駱駝及囓齒類動物等,也常扮演中間宿主的角色。● 人畜共通傳染病出現頻率為何愈來愈高?人畜共通傳染病現蹤已經數千年,卻在過去20到30年內成倍地增加,國際旅行增加使得疾病傳播更加快速。另像是人類破壞生態系統、產業化養殖增加動物間病原體傳播、野生動物交易使人類更易接觸到動物攜帶的微生物,以及森林砍伐使野生動物更易接觸到家養動物和人類等,都是人畜共通傳染病增加的重要原因。● 未來是否可能出現另一次大流行?頂尖國際科學雜誌「自然」(Nature)2022年曾發表一項研究警告,氣候變遷將促使許多動物逃離原有生態系統,尋找更宜居的地方。在更多的接觸之下,各物種間傳播病毒的機會大增,促使可能傳人的新疾病出現。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專家小組(UN Biodiversity ExpertGroup)2020年10月警告:「如果沒有預防策略,流行病將更頻繁出現、傳染得更快、殺死更多人,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破壞性。」根據2018年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上的估計,哺乳動物及鳥類體內有170萬種未知病毒,其中54萬至85萬種具備傳染給人類的能力。延伸閱讀:.懶人包/猴痘疫苗開放預約施打!全台詳細施打時間及預約流程.人畜共通傳染病 變得更常見!新冠、猴痘之外 疫情恐還沒完.出國如何保護自我?醫師點出出國的14個注意事項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21 醫療.感染科
懶人包/猴痘疫苗開放預約施打!全台6院所詳細施打時間及預約流程
猴痘今(21日)再新增本土3例個案。而猴痘疫苗登記平台也提前至今天下午3時開放登記,依據醫院的準備狀況,最早開打的是部立桃園醫院,將於明天(22日)提供接種。預約平台猴痘疫苗接種意願登記平台:https://mpox.cdc.gov.tw/ 預約時間自3/21下午3時起可開始預約。提供接種院所猴痘疫苗目前開放六都各一間醫院提供接種:.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亞東紀念醫院.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奇美醫院.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提供對象民眾自我風險評估「近6個月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如:性病患者、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等。本次提供約2500人次可接種,初估兩成爽約率,開放3000人登記,後續再視情形調整。預約流程先至意願登記平台選擇想前往的醫院完成登記,並完成高風險性行為等相關問卷。↓收到媒合確認的預約信,再至醫院網站完成掛號。↓依照預約掛號時間,攜帶身分證件至診間需出示預約信,才可接種。接種費用猴痘疫苗為公費接種,僅需負擔掛號費。猴痘症狀感染猴痘要注意六大項症狀,包括皮疹水泡、淋巴結腫大、發燒、頭痛、肌肉痛和極度倦怠等,其中以臉部、四肢和生殖器出現皮疹、膿皰、結痂等疹子症狀最為明顯,如果有這些症狀,一定要戴上口罩再就醫。疾管署今(21日)發布新增本土3例猴痘個案,分別居住於新北市、苗栗縣和宜蘭縣,症狀包括發燒、鼻塞、頭痛、疲倦、口腔潰瘍、腹瀉、紅疹、淋巴結腫大、水泡、膿皰等症狀。我國自去年6月23日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日累計確診16例病例(10例本土及6例境外移入);確診病例均為男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間,中位數約30多歲,以性接觸感染為主。【延伸資訊】.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猴痘Q&A
-
2023-03-01 醫療.感染科
猴痘出現2本土個案!發燒、頭痛可能不是感冒或新冠肺炎,感染猴痘注意6大項症狀
疾管署今(3/1)公布一例高雄市猴痘確診個案,為20多歲本國籍男性,高雄市衛生局經疫調並無出國旅遊史,研判可能為本土個案。累計國內新增兩例本土個案,分別為北部40多歲和南部20多歲本國籍男性;去年至今已累計7例個案。而因應本土出現猴痘個案,疾管署除持續進行疫調之外,明天也會召開專家會議,討論暴露前預防疫苗的接種對象。猴痘主要透過親密接觸傳染猴痘於去年6月23日公告列為第2類法定傳染病,潛伏期約5到21天,主要是透過親吻、按摩、擁抱、性行為等親密接觸傳染,或接觸猴痘病患使用過但未消毒的物品、接觸感染的動等,此波疫情以親密接觸的人際傳播為主。疾管署慢性傳染病組副組長詹珮君表示,猴痘雖與禽流感同樣是人畜共通傳染病,但自從開始出現人傳人後,其傳染力較禽流感更好,在台灣主要透過親密接觸、粘膜、呼吸道等傳播,較少因為接觸感染物或是接觸動物而感染。詹珮君指出,感染猴痘要注意六大項症狀,包括皮疹水泡、淋巴結腫大、發燒、頭痛、肌肉痛和極度倦怠等,其中以臉部、四肢和生殖器出現皮疹、膿皰、結痂等疹子症狀最為明顯,因此民眾如果有這些症狀,一定要戴上口罩再就醫。高市衛生局也提醒,如果曾到猴痘流行的地區旅遊或國內高風險場域,都應落實自我防護,避免出入可能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之社交活動,就醫時務必主動告知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關於猴痘Q&AQ:感染猴痘會出現什麼症狀?A:猴痘感染後症狀包括發燒、畏寒/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如耳週、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極度倦怠。發燒一至三天後出現皮膚病灶,通常自臉部蔓延致身體其他部位,四肢比軀幹更常見。皮膚病灶出現後會依斑疹、丘疹、水泡、膿疱階段變化,最終結痂脫落,嚴重病患疹子數目可達數千。症狀持續14至21天,致死率低於10%,大多數個案可於幾週內康復。兒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容易重症,併發症包括繼發性細菌感染、肺炎、敗血症等。Q:一般民眾如何預防猴痘?A:一、降低人畜共通傳播風險:前往猴痘病毒流行地區時,避免接觸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以及生病或死亡動物,所有食物必須徹底煮熟後才能食用。二、降低人際間傳播風險:避免與猴痘感染者接觸。醫院照護疑似或確定病例時依循標準防護措施、接觸傳染防護措施及飛沫傳染防護措施。針對陽性個案應啟動接觸者追蹤,並隔離曾接觸之哺乳類動物寵物。三、如有任何疑似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告知旅遊史與接觸史。Q:猴痘的致死率高嗎?哪些人感染後要注意?A:猴痘對大多數人的的症狀通常輕微,症狀持續14至21天會痊癒。第二分支(II)猴痘病毒株,也就是目前全球疫情主要流行株,其致死率為1%;但第一分支(I)病毒株致死率則高達10%。免疫功能低下族群,孕婦及幼童感染後要特別當心。Q:猴痘確診個案於解除隔離後,懷孕或發生性行為,是否仍有傳染風險?A:女性個案若於痊癒後再懷孕,胎兒並無感染風險。男性個案痊癒後精液中之病毒是否具有傳染力目前仍未知,因此美國CDC與WHO建議,痊癒後一段時間內避免性行為或全程使用保險套是確保性伴侶安全之高規格做法。我國根據上述指引,建議男性個案於出現症狀後3個月內避免各種性行為,或全程使用保險套。Q:猴痘確診個案於解除隔離後,應注意事項?A:確診個案於解除隔離後,可正常生活,因研究資料指出,男性個案痊癒後精液中之病毒,是否具有傳染力目前仍未知,故建議於出現症狀後3個月內避免性行為或全程使用保險套。若出現持續或新的症狀時,應及時尋求醫療協助。>>更多QA問題請見疾管署
-
2023-01-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過年出國如何保護自我?醫師點出「出國前、旅途中、返台後」的14個注意事項
2019年12月中國湖北武漢市爆發不明原因肺炎,隔年由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所引起的COVID-19疫情在世界各國逐漸蔓延,不久後,新冠疫情便進入全球大流行。因應各國疫情升溫,台灣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也陸續將許多高度感染風險國家列旅遊疫情建議第三級警告,非必要不建議出國。由國外入境的旅客必須完成檢疫後,才能進到社區。隨著每天新增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不斷攀升,各國陸續進行邊境管制,提出封城、鎖國等政策,試圖延緩疫情擴散,「什麼時候能再出國?」成了許多人心中最深的疑問。提升自我保護力,與病毒共存經歷了二年多的抗疫生活,勤洗手、戴口罩、入境強制檢疫、疫苗接種等,全球疫情逐漸趨緩,「與病毒共存」是後疫情時代大家的防疫共識。為了與經濟生活間達成平衡,讓生活可以逐步恢復正常,世界各國也陸續重新開啟國門,放寬邊境管制措施,迎接後疫情時代的旅遊熱潮。除了商務旅客,許多人也迫不急待再次踏出國門,紛紛開始規劃出國旅遊。歲末年終再加上農曆新年將至,出國旅遊觀光、探親的人數勢必顯著增加。即使全球疫情漸緩,傳播力較強的BA.5變異株目前仍流行於全球各地,且可能會持續有新的變異株出現,COVID-19疫情仍會繼續。除了COVID-19疫情,其他跨境傳染疾病,如:猴痘、登革熱、屈公病等,其傳染風險也不容小覷。因此,了解全球疫情現況,做好自身的防護,提升自我保護力,是每個人出國前需知道並做好相關的準備。出國前需備妥5事項1.建議檢視個人新冠疫苗接種是否完整,免疫力低下者,建議接種第三劑基礎追加劑,增加保護力。2.查詢該國家是否需要提供病毒檢測陰性證明、疫苗接種證明等相關文件。如有需要申請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黃皮書),可以到旅遊醫學門診開立。3.上疾病管制署網站,了解欲前往旅遊之國家目前旅遊建議等級,當地是否有現行的傳染病,是否需要接種特定疫苗,或服用瘧疾預防藥品。4.若本身有長期服用之慢性病藥物,建議準備二份,一份放在隨身行李,一份放行李箱,並附上英文藥名,以備不時之需。5.若有健康相關疑問,可於出國前二至四週至各大醫療院所的「旅遊醫學門診」尋求醫師專業諮詢協助。旅途中6注意事項至各國旅遊期間,應加強個人防護措施,將介紹下列注意事項:1.勤洗手,落實手部衛生。不亂摸眼口鼻,接觸外界物品後,務必使用洗手乳進行手部清潔。2.佩戴口罩,尤其是室內、大眾運輸或密閉空間,減少進出人多擁擠或高感染傳播風險的場所。3.維持安全社交距離(室外1公尺,室內1.5公尺),避免長時間待在密閉或人多的空間。4.準備足夠數量的口罩。口罩需每天更換,外出流汗用濕就需要替換。5.吃熟食,喝瓶裝水,來路不明的水及食物切勿食用。6.避免接觸禽鳥、犬貓及野生動物。返台後注意自身身體狀況1.個人應密切注意自身健康狀況。若抵達台灣前14天有出現發燒、咳嗽、腹瀉、紅疹、關節痛、肌肉痠痛等疑似傳染病症狀,入境時,請務必主動告知疾管署檢疫人員,必要情況才能安排相關檢測與評估,給予適當的處置。2.遵守台灣各項防疫措施,自主防疫期間也應配合COVID-19相關防疫指引所訂之規範。3.如果身體有任何不舒服應儘快就醫,且務必於就醫時主動告知醫師,最近相關旅遊史、接觸史,協助醫師做正確的診斷並給予適切的治療。後疫情時代能再次出國旅遊是大家引頸期盼的。即使全球疫情逐漸趨緩,我們仍應採取必要的防疫措施,持續關注疫情的最新情況,做好安全旅遊的準備,如此一來才能「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
2022-09-02 焦點.元氣新聞
猴痘疫苗到貨! 560劑第三代天花疫苗抵台
猴痘疫苗到貨了!疾管署傍晚發布新聞稿指出,國內採購猴痘疫苗共560劑,今晚運抵台灣,效期至2024年5月31日。疫苗使用對象,依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會議建議,為操作正痘病毒屬培養的實驗室人員及高暴露風險密切接觸者,由衛生局向疾管署提出申請並經審核後使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今天下午於疫情記者會表示,若接種過天花疫苗對對猴痘可能有部分保護力,但持續時間效果沒有明確實證。前猴痘政策是參考WHO英美兩國,還有疫情狀況進行疫苗採購。猴痘疫苗建議接種對象為實驗室操作人員,暴露後預防則針對猴痘病人密切接觸者或同住家人。由於目前全球僅BN公司生產猴痘疫苗,產能有限,致世界各國競相採購,該款猴痘疫苗為減毒活性非複製型疫苗(live-attenuated, non-replicating),是第一個獲准用於預防猴痘的第三代天花疫苗,相較第一代天花疫苗,副作用少、安全性高且施打便利,目前已在美國、加拿大和歐盟批准用於預防猴痘。本次抵台疫苗,係由疾管署積極洽談採購且經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同意專案進口,後續將依疫情狀況,持續採購國內儲備所需數量。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7月23日宣布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針對猴痘疫情控制,仍建議以公衛措施為主要手段,包括監測、接觸者追蹤、病患隔離與治療照護等。我國則於今年6月23日公告猴痘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目前已通報27例疑似病例,累計三例境外移入確診病例,感染國家為德國及美國。另自 6月30日起,將具有本土或不明感染源猴痘個案之70個國家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該署提醒,國人若前往該些國家,應避免可能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之社交活動等高風險場域,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皮膚病灶如紅疹、丘疹、水泡或膿疱等疑似症狀,應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檢疫人員,並儘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
2022-08-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直播/本土+3萬4389例 新北個案衝破7千 境外+234例
本土+3萬4389例 新北個案衝破7千 境外+234例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升溫,今天新增3萬4389例本土個案、234例境外移入個案;其中新北市個案數暴增至7607例。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和預期的疫情走向,病例數上升,正進入下一波流行,提醒民眾還沒有接種疫苗者盡快接種。今日新增例本土病例,為1萬5820例男性、1萬8556例女性、13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7,607例),台北市(4,332例),台中市(4,100例),桃園市(3,780例),高雄市(2,592例),台南市(2,173例),彰化縣(1,416例),新竹市(1,047例),新竹縣(1,044例),苗栗縣(899例),屏東縣(801例),雲林縣(708例),基隆市(702例),花蓮縣(652例),宜蘭縣(614例),南投縣(474例),嘉義縣(446例),台東縣(331例),嘉義市(327例),澎湖縣(184例),金門縣(133例),連江縣(27例)。今日新增2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2例男性、9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20例具慢性病史、13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23日至8月27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12日至8月28日。今日新增23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11例男性、12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22例),日本(8例),泰國及美國(各4例),香港(3例),菲律賓、馬來西亞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各2例),奧地利、瑞典及柬埔寨(各1例)移入,另184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31日至8月30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30萬8029例確診,分別為2萬7833例境外移入、528萬14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9914例死亡病例,其中989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110例、台北市1,112例、台中市992例、高雄市925例、台南市768例、桃園市752例、彰化縣577例、屏東縣407例、雲林縣314例、南投縣294例、苗栗縣235例、嘉義縣232例、基隆市217例、宜蘭縣198例、花蓮縣及嘉義市各163例、新竹縣155例、台東縣140例、新竹市98例、澎湖縣27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新冠新增4例兒童重症 1腦炎、3MIS-C 皆未接種疫苗國內今天新增新冠肺炎中重症132例、死亡21例。其中新增四例兒童重症個案,分別為一例腦炎、三例孩童多炎症症候群(MIS-C),皆未接種疫苗。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年以來中重症累計2萬3894例,死亡9060例。今天新增2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2例男性、9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20例具慢性病史、13例未接種三劑以上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23日至8月27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12日至8月28日。其中較年輕的死亡個案為30多歲男性,本身有糖尿病史,僅接種兩劑疫苗。6月6日因發燒、呼吸困難、意識改變送急診,採檢PCR陽性確診,X光顯示肺炎。住院使用瑞德西韋、類固醇、抗生素治療,6月12日仍因病況惡化死亡,死因為糖尿病酮酸血症及新冠肺炎。現在才通報是因新冠肺炎從其他死因轉為主要死因而補提列。中重症個案則出現一例兒童腦炎重症。個案為兩歲男童,無慢性病史,未接種疫苗。8月27日出現發燒、腹瀉等症狀,使用家用快篩陽性,8月28日因活力食慾下降、疲倦至急診,體溫檢查40.6度,持續性全身抽搐30分鐘,頭部電腦斷層有腦水腫,診斷疑似腦炎。於急診給予瑞德西韋、類固醇、免疫球蛋白、降腦壓藥,8月29日轉入加護病房治療,病況改善,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因應開學+中秋連假 9月1日第5輪實名制快篩開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表示,鑑於國內疫情上升,加上學校已開學及中秋連假將至,民眾交流及聚會機會增加,社區傳播風險上升,為因應民眾購買家用抗原快篩試劑之需求,宣布9月1日起,第五輪實名制快篩開賣。指揮中心指出,目前實名制家用抗原快篩試劑貨源充足,為滿足民眾購買之需求,維持至多可購買2份(10劑),並可分成1次或2次購買(可代購),售價仍維持每份(5劑)500元,籲請有需求的民眾,可持健保卡至販售實名制家用抗原快篩試劑的健保特約藥局與衛生所購買。指揮中心說,為因應民眾購買平價之家用抗原快篩試劑需求,指揮中心於今年4月28日推出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實名制,依循口罩實名制1.0於健保特約藥局及衛生所通路販售,凡是持有健保卡或居留證之民眾,均可至藥局及衛生所購買,每輪每位民眾可購買1份5劑,每份售價500元(醫材原則售出,概不退換)。第二輪於6月6日開始實施,每個販售據點每天配送份數由78份增為117份,並自6月13日起,取消單雙號的購買限制,民眾可自行依需求選擇購買日期,提升購買之方便性。第三輪於7月1日開始實施,每輪每位民眾維持購買1份5劑;第四輪於8月15日開始實施,每輪每位民眾購買數量由原先1份(5劑),增加至多可購買2份(10劑),並可分成1次或2次購買(可代購)。指揮中心表示,除快篩試劑實名制外,8月15日起已開始實施第三輪 0-6歲學齡前幼兒免費領取快篩試劑,領取資格仍為2015年9月2日(含)以後出生的學齡前孩童;另9月1日起亦開放65歲以上(1957年(含)以前出生)長者免費領取快篩試劑,民眾可持尚未領取孩童或9月1日起持65歲以上長者的健保卡,至各快篩實名制販售據點免費領取一份5劑家用快篩試劑,此免費領取份數,不會計入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實名制的購買資格。猴痘疫苗周五到500多劑 第3例個案已出院自6月24日國內出現首例自猴痘確診病例,目前已累計三例個案。疾管署署長周志浩表示,猴痘疫苗預計9月2日到貨,將到貨500多劑。針對猴痘疫苗,疾管署日前表示,希望於8月底能到貨,今天周志浩則說明確切到貨時間為9月2日,預計到貨500多劑。目前搶貨不易,因此先爭取500多劑,後續再爭取供應。周志浩表示,猴痘並非全民接種,主要接種對象為實驗室操作病毒人員、接觸高風險及免疫低下人員。另針對8月6日公布的第三例猴痘境外移入個案,該名個案已經出院。第三例個案為一名北部20多歲本國籍男性,自美國返台後,於居家檢疫期間發現染疫。而針對猴痘,國內已於今年6月23日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且已購買抗病毒藥物504人份,並於8月14日到貨。
-
2022-08-18 焦點.元氣新聞
猴痘出現「人傳狗」首例! 世衛籲患者:寵物應與確診者隔離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在猴痘(monkeypox)疫情通報人傳狗首例後,世衛呼籲猴痘患者應與他們的寵物隔離避免接觸。法新社報導,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上週發表的報告指出,法國巴黎發生了全球首起猴痘人傳狗病例,患者是兩名同住男子與他們的義大利靈緹犬(Italian Greyhound)。世衛猴痘專家路易斯(Rosamund Lewis)今天告訴記者:「這是經通報的人傳動物首例…而我們相信這也是犬類遭到感染的首例。」路易斯指出:「專家們已經意識到,理論上可能發生這樣的跨物種傳播風險,公衛機構已經建議這種疾病的患者『與他們的寵物隔離開來」。」此外,路易斯也表示,排泄物的處理至關重要,這是為了降低風險,避免感染住家外的囓齒類及其他動物。
-
2022-08-07 醫療.感染科
猴痘昨現第3例匡列2人 第2例關29天仍未出院
衛福部疾管署昨公布第三例猴痘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為一名北部20多歲本國籍男性,自美國返台後,於居家檢疫期間發現染疫,並已匡列兩名友人為密切接觸者。原疾管署表示將調閱艙單,將返國航班左右鄰座旅客列為中風險接觸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經調閱艙單後,發現個案鄰座即為其友人,因此僅匡列二人。該名個案今年7月前往美國旅遊,8月2日返台後進行居檢,3日出現淋巴結腫大、膿疱、背痛及發燒等症狀,目前正在醫院隔離治療中。莊人祥表示,目前個案的狀況良好,僅有一些膿皰、初診、分泌物。至於第二例猴痘個案,沒有新的症狀出現,但因為痂皮仍未完全脫落,因此尚未出院。第二例境外移入猴痘個案,為北部30多歲本國籍男性,今年5至7月至美國出差,7月3日開始出現左睪丸腫脹、發燒、鼠蹊淋巴結腫脹狀況,曾於7月5日就醫服用抗生素,後續未改善且出現皮膚紅疹及腹瀉等症狀。7月10日返國入境時,自述疑似罹患猴痘,由機場檢疫人員後送就醫;目前已住院29天仍未出院。
-
2022-08-07 醫療.感染科
第3例猴痘入境 匡列2高風險接觸者
衛福部疾管署昨公布第三例猴痘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為一名北部廿多歲本國籍男性,自美國返台後,於居家檢疫期間發現染疫,疾管署已將與坐在患者左右旅客的同班航班旅客列為中風險接觸者。目前累計有廿一例疑似案例通報,其中三例確診者均為境外移入(包括德國一例、美國二例),其餘十八例均排除。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第三例感染猴痘的個案,今年七月前往美國旅遊,八月二日返台後進行居檢,八月三日出現淋巴結腫大、膿疱、背痛及發燒等症狀,目前正在醫院隔離治療中,已匡列兩名高風險接觸者,另將調閱艙單,將返國航班左右鄰座旅客列為中風險接觸者。
-
2022-08-07 焦點.元氣新聞
我國第3例猴痘!20多歲男自美返台 匡列2高風險接觸者
我國發現第3例「猴痘」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疾病管制署今透過新聞稿公布,新增我國第3例猴痘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為北部一名20多歲本國籍男性,今年7月前往美國旅遊,8月2日搭機返國後進行居家檢疫,8月3日出現淋巴腺腫大、膿疱、背痛及發燒等症狀,8月4日依衛生單位安排就醫並進行採檢,於今日確認陽性,目前在醫院隔離治療中。經疫情調查,共計匡列2名高風險接觸者,為個案在美期間同住且有密切接觸,並一起搭機返國之2名友人,目前均無不適症狀,地方衛生單位已開立健康監測通知書密切追蹤至8月23日;另將調閱艙單,並針對其返國航班左右鄰座乘客,列入中風險接觸者,同時衛教該接觸者自我健康監測至8月23日。疾管署進一步說明,猴痘於今年6月23日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已進行密切監測並提醒醫師加強通報,截至今日,累計通報疑似病例21例,其中3例確診均為境外移入(德國1例、美國2例),餘18例均排除。另自 6月30日起,疾管署將具有本土或不明感染源猴痘個案之53個國家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國人若前往該些國家,應避免可能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之社交活動等高風險場域,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皮膚病灶如紅疹、丘疹、水泡或膿疱等疑似症狀,應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檢疫人員,並盡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疾管署指出,此波猴痘疫情自5月中於英國爆發以來,全球累計85國報告至少27,195例確診,其中以歐洲(1萬6437例)及美洲(1萬0288例)病例數最多,累計病例前五名為美國7102例、西班牙4577例、德國2,839例、英國2,759例及法國2,239例,亞洲目前新加坡報告13例,已發生本土病例,日本、韓國等亦有報告境外移入病例。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於7月23日宣布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疾管署提醒,猴痘傳播對象具侷限性、以親密接觸之人際傳播可能性較高,或與照顧確診者的醫護人員有關,該署除持續加強國際港埠檢疫措施及民眾風險溝通與衛教宣導,亦已採購並配置抗病毒藥物 (Tecovirimat)提供國內出現重症患者時使用,且積極洽談採購第三代天花疫苗以供儲備,同時將積極監測國際疫情,並適時調整修正相關防治政策。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
2022-08-03 焦點.元氣新聞
波洛西來台訪問 陳秀熙:應讓亞洲速取得預防猴痘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宣布,猴痘為國際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據統計,截至7月23日全球感染猴痘人數已達1.6萬例,其中5人死亡,WHO預估今年約有7成病例會發生在美國,1成5發生在歐洲。專家呼籲,美國不應再重蹈新冠疫苗發展,讓南非、非洲、亞洲等國家,可以盡速取得預防猴痘的天花疫苗,照顧可能感染的脆弱族群。陳秀熙今於「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節目,以WHO的17項全球永續發展議題說明,其中最後一項是「夥伴關係」,說明美國眾議院議長波洛西今於烏俄戰爭期間來台訪問,顯示永續經營角色,說明大家生活在地球村都需要交朋友,現在面臨通貨膨漲、烏俄戰爭的糧食危機、新冠疫情、猴痘疫情等,如果沒有夥伴關係,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及災難,那又要如何追求全球的永續經營。陳秀熙說,波洛西今日來台訪問別具意義,因現在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及烏俄戰爭,台灣應站在國際間的角度,緬懷及關懷全世界,同時也呼籲美國不要再重蹈新冠疫苗的發展,應讓南非、非洲、亞洲等國家,可以盡速取得預防猴痘的天花疫苗,照顧可能感染的脆弱族群。陳秀熙說,波洛西這次亞洲行應是站在以亞洲為全世界最高的角度,幫助亞洲國家度過災難。
-
2022-08-02 焦點.元氣新聞
2022上半年十大熱搜疾病!新冠肺炎、猴痘無懸念 最讓女性困擾的這疾病也入榜
上網「搜尋」已是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查資料、看餐廳評價,當然也包括搜尋健康知識或認識疾病。元氣網是國內最早建置「疾病百科」的健康網站,透過強大的編採團隊收集整理,並將艱澀的專業用語正確轉譯,且所有內容皆經國內權威專家審閱。元氣網自八月改版,擴大充實疾病百科內容,並請十位名醫分析上半年十大搜尋疾病:1. 新冠肺炎審稿專家:長庚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今年上半年元氣網搜尋疾病第一名是新冠肺炎,這一點兒也不意外。自2020年新冠病毒自大陸武漢擴散,全球即壟罩在疫情之下,國內2021年雖面臨社區感染,但真正帶來全面衝擊是今年的Omicron變異株造成的大流行。截至七月底,全台累計染疫人數逾四百萬人。從聞之色變到全台近五分之一染疫,新冠肺炎是大家最想了解的傳染病。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新冠肺炎」,從冠狀病毒家族開始介紹,到最新診斷與治療,由感染科權威、林口長庚醫院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審閱。黃玉成表示,新冠病毒一開始來勢洶洶,但隨著病毒演化和大家透過疫苗接種建立防護力,病毒致死率持續下降,甚至可望低於流感病毒,如同其他冠狀病毒感染後引發一般上呼吸道感染,例如感冒。也因此,防堵思維漸漸轉為與病毒共存,可預見各項防疫措施將漸放寬或取消。至於疫苗,年底可能會有次世代疫苗可供選擇,不同於目前疫苗針對原始武漢株設計,次世代疫苗有助預防Omicron;未來是否會如同預防流感,需要每年預測病毒株設計疫苗?需持續監測病毒演化,如果只是引發輕症,或許連接種疫苗都不必。不過,如今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於七月廿九日表示,全球疫情下降,但日本、韓國病例屢創新高,預估台灣未來也可能單日新增五萬例,須觀察鄰國死亡率、重症比例、醫療量能等,八月暫時維持現行防疫措施,並持續監測國內BA.4、BA.5個案。>>看詳細2. 猴痘審稿專家:高醫小兒感染科主任李敏生全球對抗新冠病毒的戰爭尚未停歇,又出現新的傳染病威脅──猴痘,猴痘病例多發生在歐美,但國內也出現境外移入病例,讓國人大為緊張。「猴痘」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二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猴痘」由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李敏生審閱。李敏生請大家不要太過憂心,猴痘目前在歐美案例較多,國內雖有境外移入案例,但在醫師警覺下,很快被攔截,並未擴散。天花和水痘皆經由空氣傳播,目前認為猴痘傳播力有限,大多透過特定接觸或同住親密家人飛沫傳播,且國內尚無本土病例,有歐美等猴痘病例較多地區旅遊史者,若出現症狀,必須特別留意。猴痘初期症狀並不典型,若有相關旅遊史,一旦生殖器和會陰部出現皮疹,就要提高警覺,猴痘的皮疹和手足口病的疹子有點類似,但手足口病通常只出現在四肢,與猴痘不同,可作為鑑別診斷參考。>>看詳細3. MIS-C審稿專家: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隨幼兒感染新冠病毒比率增加,臨床「MIS-C」患者也有增加趨勢,「MIS-C」來勢洶洶,台大兒童醫院曾收治兩名因此出現中風症狀的案例,特別舉行記者會呼籲大家不可輕忽。在此之前,大家從未聽過「MIS-C」,「MIS-C」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三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MIS-C」由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審閱。黃立民表示,兒童感染比率升高,代表Omicron對孩子殺傷力不容小覷。台大小兒部副主任張鑾英則指出,新冠病毒進入家庭後,兒童被感染機率高達九成,而成人感染率大約七成七。兒童症狀大多是發燒,最高溫度達39.2度,平均發燒2到3天,也有相當比率出現喉嚨痛,其他還有腹痛、胃口減少、活力變差等症狀。確診者多12歲以下,男比女多,幾乎都沒有打過疫苗。指揮中心已將六個月至五歲兒童納入疫苗接種對象,黃立民表示,目前預防MIS-C最好的辦法仍是接種疫苗;由於MIS-C經常出現在感染後二到六周,也請家長提高警覺,如果出現上述症狀,一定要帶孩子就醫。>>看詳細4. 痔瘡審稿醫師:郵政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洪樹玉痔瘡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第四名疾病,也是前五名中唯一和「疫情」較無關聯的疾病。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痔瘡」,由郵政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洪樹玉審閱。根據健保統計全台醫院所執行痔瘡手術數量,洪樹玉可說是全台灣看過最多「人體菊花」的醫師,他也特別在元氣網分享保養肛門、痔瘡的獨門見解。洪樹玉建議,不管男女,如廁用衛生紙擦拭肛門後,可將衛生紙摺成一小塊,放在會陰附近,以手指按壓20次,可有效舒緩局部充血的肛門組織。如果經濟能力許可,不妨設置免治馬桶,解便時先沖水,且選擇水量較大的水柱來沖洗肛門,同時可以濕潤肛門及大便,讓糞便不乾不硬,容易滑出體外,無需用力擠便。有痔瘡的人如何選擇運動?洪樹玉表示,對痔瘡有益的運動包括快步走、慢跑、輕鬆運動、韻律體操、游泳等;有些運動則不宜,例如舉重、高爾夫、溜冰、滑雪、拳擊、角力、橄欖球、足球等。>>看詳細5. 心肌炎審稿專家:台中榮總院長、心律不整權威陳適安為了對抗新冠病毒,去年全民大規模接種mRNA疫苗,但接種後是否容易引發心肌炎,大家都很關切,「心肌炎」也因此成為元氣網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五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心肌炎」由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負責審稿。身為國際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多次協助指揮中心舉辦COVID-19疫苗與心血管疾病臨床處置研討會,並擔任主持人,透過研討會進行學術討論與衛教宣導。根據研討會討論,國內、外研究顯示,接種疫苗後僅極少數人,小於萬分之一會發生心肌炎,心肌炎好發於年輕、男性及第二劑疫苗注射後,症狀大多發生於疫苗施打後一周內,治療後大部分是輕症、短時間可恢復,死亡率約1%,低於病毒性心肌炎的死亡率5%到30%。台中榮總副院長、兒童心臟權威傅雲慶也提醒民眾心肌炎早期症狀,一旦出現,及早就醫:1、胸痛、胸口壓迫感、胸悶2、心悸、心跳過快或過慢、不規則3、呼吸急促或困難4、運動耐受不良、體力變差5、暈厥、昏厥>>看詳細 6. 大腸癌審稿醫師: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台大醫院癌醫分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姿君大腸癌連續多年盤踞10大癌症發生率之首,根據110年死因統計,位居癌症 死因第三位,僅次於肺癌和肝癌;雖然各年齡層都有大腸癌患者,但40歲以下大腸癌患者約占6%,比率不低。「大腸癌」是元氣網上半年搜尋疾病第六名,「疾病百科」中的「大腸癌」由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台大醫院癌醫分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姿君審稿。梁金銅曾受訪指出,大腸癌治療進步,副作用低,但愈年輕的患者愈容易復發。年輕人免疫力強,卻出現沒能殺死的癌細胞,代表癌細胞特別「厲害」,攻擊可能又快又猛。但大腸癌是最可能預防的癌症之一,有五成大腸癌可透過調整飲食、運動與避免肥胖來預防,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可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二至三成。一般民眾50歲以上,建議每兩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有家族史者可於45歲起,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檢查。>>看詳細 7. 胃潰瘍審稿專家: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胃潰瘍」是元氣網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七名,「疾病百科」中的「胃潰瘍」由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審稿。台大院長吳明賢是國內腸胃科權威,他曾帶領團隊和台灣幽門桿菌及胃腸疾病聯盟,發表幽門螺旋桿菌除菌的最佳一線療法及二、三線救援治療,且臨床應用收到極好成效,過去數十年,台灣消化性潰瘍發生減少七成以上,馬祖經驗更發現胃癌減少了五成以上。消化性潰瘍已非慢性病,若能正確診斷,依病因做適當診治,大多數患者都能痊癒。若沒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也沒有服用導致潰瘍藥物的患者,應進一步檢查是否有糖尿病、罕見的免疫疾病,或是胃癌、胃泌素瘤等可能導致潰瘍不易痊癒的疾病。另外,建議採取清淡且規律的飲食,少吃刺激、辛辣、太油、太甜、糯米製品、飲用咖啡及柳橙汁,避免菸酒,讓腸胃道不適症狀減少。>>看詳細8. 白帶審稿專家: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海芙刀治療中心執行長鄭丞傑白帶是女性陰道分泌物的俗稱,許多女性為白帶的顏色和氣味苦惱,白帶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八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白帶」,由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海芙刀治療中心執行長鄭丞傑審閱。鄭丞傑說明,很多人認為有白帶就不好,其實正常陰道分泌物具有清潔及保護陰道功能,只是正常白帶應該是乳白到透明無色、稍具黏性、無異味,如果聞起來臭臭的,像魚腥味,或是呈現黃綠色、綠色、血色、且呈乳酪狀、泡沫狀、濃液狀等,建議就醫治療。白帶透露不少女性的健康訊息,鄭丞傑說,透過白帶診治疾病是婦產科醫師的基本功。至於女性要避免陰道感染,有個簡單卻常被忽略的動作,那就是如廁後擦拭及沖洗方向,應該由前往後,避免把肛門細菌帶到陰道。>>看詳細9. 不寧腿症候群審稿醫師:花蓮慈濟醫院實證醫學中心主任許晉譯「不寧腿症候群」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九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不寧腿症候群」由花蓮慈濟醫院實證醫學中心主任許晉譯審閱。不寧腿症候群帶來的困擾可能非患者難以想像,有人每晚至少得起床三次,有人在睡前必須按摩雙腿一、兩個小時,以減輕疼痛。門診中不少夫妻一起就診,患者被另一半抱怨,雙腿不停亂動、亂踢被,吵得自己不能睡。不寧腿症候群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影響部位以下肢為主,肢體在處於靜止狀態時,會出現如蟲爬或燒灼刺痛等不適感,症狀卻在活動時改善。如何避免? 缺鐵患者應考慮適度補充鐵劑、 盡可能避免多重藥物使用(超過5種藥物需要醫師評估是否有可移除之藥物),以減少藥物副作用、 糖尿病患者盡可能控制好糖化血色素,避免神經病變、再來就是咖啡、酒精攝取適量。另外,減少不寧腿症候群發作,除了不要在晚上攝取會讓人興奮的物品,像咖啡因、酒精、避免可能誘發的藥物,例如抗組織胺、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鬱藥物、止吐藥等。許多人認為運動有助改善,許晉譯提醒,規律運動很重要,但不要選擇在睡前進行運動。>>看詳細10. 肺腺癌審稿專家:台北榮總胸腔部主任陳育民「肺腺癌」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十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肺腺癌」,由台北榮總胸腔部主任陳育民審閱。肺癌蟬聯癌症死因榜首超過十年以上,發生率也居高不下。肺腺癌屬於非小細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女性得肺腺癌機率比男性高。在臺灣有50%以上的肺癌病患並不吸菸,超過九成得肺癌的女性都不抽菸,而且近十年有年輕化的趨勢。LDCT對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敏感性高,衛福部於2022年7月起,提供有肺癌家族史和重度吸菸史者,每2年一次免費補助篩檢,對象包括:具肺癌家族史:50~74歲男性或45~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重度吸菸史:50~74歲吸菸史30年以上,且1天1包以上,或1天吸菸3包,持續10年,並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的重度吸菸者。陳育民也提醒,預防肺腺癌,應該戒菸並拒吸二手煙、注意減少接觸廚房油煙、避免化學物質毒害、出門戴口罩預防空汙。>>看詳細>>想要瞭解更多的疾病訊息,請見元氣網疾病百科https://health.udn.com/health/disease_list
-
2022-07-31 醫療.感染科
國內第2例猴痘個案未出院 莊人祥:沒出新疹、等痂脫落
國內自6月24日出現首例自猴痘確診病例,目前已累計二例個案,分別自德國和美國入境。其中第一例猴痘個案已於7月15日出院;至於第二例個案,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該個案目前沒有發燒,生命徵象穩定,全身也沒有新增皮疹且原先的疹子也都結痂,等結痂脫落後即可出院。針對猴痘,國內已於今年6月23日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國內出現二例境外移入確診病例,感染國家為德國及美國。其一例已經恢復出院,另一例目前還在醫院治療中。第二例個案為30多歲本國籍男性,今年5月至7月至美國出差,7月3日開始出現左睪丸腫脹、發燒、鼠蹊淋巴結腫脹狀況,曾於7月5日就醫服用抗生素,後續未改善且出現皮膚紅疹及腹瀉等症狀。7月10日返國入境時,自述疑似罹患猴痘,由機場檢疫人員後送就醫,經醫師評估後進行採檢確認陽性。另外,國內於7月28日到貨504人份的抗病毒藥物,至於疫苗採購進度,莊人祥表示,還在簽約階段,盼能在8月底前到貨。但疫苗採購數量是否會比抗病毒數量多,莊人祥表示,兩者的適用對象不同無法比較,採購數量等確定才能對外說明。
-
2022-07-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措施暫不變 莊人祥曝解封腳步要看2件事
入夏連日高溫,民眾期待能全面解除口罩令,不過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今受訪表示,現在Omicron BA.5恐怕已步入國內社區,若放鬆口罩憂心BA.5疫情恨快就上來。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口罩措施再微調空間有限,未來解封腳步主要考量2方向,包括國內外疫情,以及幼兒疫苗接種率。張上淳今天表示,口罩政策應是逐步放寬,但現在Omicron亞變種BA.5已初步進入國內社區,若大家都放鬆了,BA.5疫情很快就會上來;此外,雖國內疫苗施打率不低,但長者施打率與其他國家相比仍不理想,也不足夠,當疫情再起時,不少長者會因染疫死亡。因此口罩令放寬還是要看疫情控制程度,做密集性滾動性調整。先前為鼓勵長者接種疫苗,指揮中心提供65歲以上長者,以及55歲以上原住民,施打疫苗可獲得500元額度的衛教品及兩劑快篩劑,先前已數度延長發放,最新規定將發到7月31日止。莊人祥表示,因打疫苗獎勵已發放一段時間,且疫苗數量很充足,後續不會再以中央獎勵催長輩施打疫苗,由地方政府加強長者接種疫苗。對於長輩未接種疫苗恐影響解封腳步?莊人祥說,目前主要考量幼兒疫苗接種為主,且評估BA.5整體致死率及嚴重度與先前Omicron疫情差不多,雖仍會考慮長者接種率,但不會因此作為解封考量,解封腳步會以幼兒疫苗接種及國內外疫情趨勢2層面考慮。猴痘疫情於全球快速擴散,猴痘藥物、疫苗需求增加,張上淳表示,並非所有人都要用藥,僅病情嚴重者需要用藥治療,但藥物及疫苗還是要提前準備,經過討論,若有準備數千劑,足以應付短期內疫情狀況。我國日前已到貨猴痘口服抗病毒藥物(tecovirimat)504人份,莊人祥表示,猴痘疫苗合約仍在簽訂中,實際數量會等到貨後再公布,目前國內維持先前2例猴痘個案。
-
2022-07-30 焦點.元氣新聞
非洲之外首例!巴西衛生部證實首起猴痘死亡案例
巴西衛生部29日證實出現首例猴痘死亡案例,為一名41歲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這在非洲以外出現的首起猴痘死亡案例。巴西衛生部還宣布成立猴痘緊急委員會。截至28日,巴西已累計1,066起猴痘確診病例。疾病百科/猴痘猴痘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由與天花病毒同屬的猴痘病毒引起,主要在靈長類和齧齒動物類間傳播。猴痘與天花病毒一樣都屬於「正痘病毒屬」(Orthopoxvirus),皆是人畜共通的傳染病。可分為「中非分支」病毒和「西非分支」病毒,其中中非分支嚴重度及傳播力皆高於西非分支。近年猴痘致死率為3%到6%。通常先出現皮疹,由口腔或從臉部蔓延至身體其他部位,出現於四肢的機率大於軀幹。通常透過與受感染的人或動物密切接觸,或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物體而感染,感染猴痘後,身體會出現皮疹且有發燒、頭痛、淋巴腺腫大等症狀,與天花症狀類似,但病情較輕微,症狀一般會持續14至21天,以症狀治療為主,病人通常會逐漸康復。>>看更多
-
2022-07-29 醫療.感染科
猴痘病例激增!舊金山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舊金山官員28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該市不斷增加的猴痘(Monkeypox)病例和全國疫苗短缺的情況。衛報報導,緊急狀態將使地方當局能夠調動更多的資源和人員來應對猴痘並加快應急計劃。根據舊金山公共衛生局的數據,到目前為止該市已記錄261例感染、全美也已出現約4600例。舊金山衛生官員菲利浦(Susan Philip)指出「舊金山是這個國家的中心,加州30%的(猴痘)病例發生在舊金山,我發布這份聲明是為了重申對這些社區福祉的承諾,並讓我們能夠更快地獲取和分配資源並幫助那些受到不成比例影響的人」。由於猴痘主要通過非常密切的皮膚接觸傳播,因此沒有計劃實施緊急限制,但舊金山當地的衛生組織一直在倡導更容易、更廣泛地獲得篩檢和更多疫苗劑量,這些呼籲得到其他主要城市領導人的響應,流行病學家也警告說「最初推遲推出篩檢意味著實際病例數很可能超過確診病例數」。
-
2022-07-28 焦點.元氣新聞
猴痘抗病毒藥物到貨504人份 疫苗要再等等
自6月24日國內出現首例自猴痘確診病例,目前已累計二例個案,分別自德國和美國入境。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向國外採購的猴痘口服抗病毒藥物(tecovirimat)已於昨晚到貨,藥物效期至2028年5月,至於疫苗還在最後簽約階段。莊人祥表示,我國購買的抗病毒藥物不多,為504人份,主要是因為藥物使用對象為免疫低下者,且國內疫情並不嚴重,未來如有需要會持續採購。藥物將由醫師評估治療效益與風險,充分告知病患並獲得同意後提出申請,經審核通過後提供個案使用。莊人祥說,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及歐洲疾病管制中心(ECDC)等單位建議,大多數猴痘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療,以輸液治療與維持營養等支持性療法為主,以減輕症狀和併發症。口服抗病毒藥物tecovirimat則建議使用於猴痘確診且病情嚴重病患或免疫低下者。tecovirimat經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核准使用於治療正痘病毒屬的天花、猴痘及牛痘;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使用於治療天花,並專案核可使用於治療因猴痘病毒感染惡化為重症或有重症危險因子之高風險患者。針對猴痘,國內已於今年6月23日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目前累計通報13例疑似病例,其中2例境外移入確診病例,感染國家為德國及美國。其一例已經恢復出院,另一例目前還在醫院治療中。
-
2022-07-28 醫療.感染科
猴痘緊急狀況恐持續數月 專家:遏制傳播的機會之窗正在關閉
為世界衛生組織(WHO)提供猴痘防治建議的科學家表示,遏制猴痘傳播的機會之窗正在關閉,目前病例每兩週即增加一倍,令人擔憂疫情恐需數月才會達到頂峰。路透社報導,據最近一次統計,全球近70個國家已出現1萬7800個猴痘病例。WHO歐洲辦事處預測,到8月2日,猴痘將在88個國家累計超過2萬7000例。世界各地科學家告訴路透社,要對那個日期之後作預測很複雜,但他們說,猴痘傳播有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更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流行病學教授里莫恩(Anne Rimoin)稱:「我們必須超前部署。」里莫恩也是WHO猴痘專家委員會成員,她說:「很明顯,想這樣做,機會之窗正在關閉。」這個委員會上週召開會議,以決定此次疫情是否構成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委員會大多數成員投票反對這一舉措,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卻採取前所未有的步驟,宣布此為緊急事件。全球衛生專家表示,做出上述宣布後需要採取緊急行動,包括增加疫苗接種、檢測、對感染者進行隔離和追蹤接觸者。WHO歐洲諮詢小組主席、日內瓦大學全球衛生研究所所長法拉歐(Antoine Flahault)說:「傳播顯然未受到遏制。」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教授惠特沃斯(JimmyWhitworth)稱,他預期至少在接下來4到6個月內感染病例不會達到高原期,要直到感染風險最高的人接種疫苗或被感染才有可能。英國國內性健康組織最近估計,那可能要達到約12萬5000人。科學家稱,儘管猴痘並未在全球造成大量死亡,但一種令人不快的病毒在新的人口群體中出現,仍是個壞消息。科學家還說,持續傳播還可能導致突變,使病毒更有效率傳播。德國科學家昨天發布一份研究報告,指他們進行病毒基因定序的47個病例中的一個,出現可能讓猴痘更容易傳僠的突變。里莫恩表示:「警鐘已經(在非洲)響起,但我們一再按下貪睡鈕。現在是該醒來採取一些措施的時候了。」她說:「任何地方的疫情都有可能成為傳遍各地的疫情。」
-
2022-07-28 焦點.元氣新聞
猴痘恐如COVID-19流行? 醫曝「主要傳播途徑」:免驚啦!
繼COVID-19後,猴痘疫情也在世界蔓延,更被世衛組織(WHO)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未來疫情趨緩可能開放邊境,猴痘會不會像COVID-19一樣造成大流行?醫師表示,猴痘傳染途徑主要是透過親密接觸行為,與COVID-19藉由飛沫與接觸傳染不同,民眾毋須恐慌。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張凱音表示,猴痘和COVID-19兩者相比,COVID-19在2019年底開始有病例,至2020年3月,世界多國皆因無法控制疫情而進行封城措施;猴痘從今年1月至今,根據WHO公布全世界個案,一共約1.5萬多個,傳染效率明顯和COVID-19不一樣。張凱音表示,猴痘的潛伏期長達2至3周,短則約一周,所以個案從國外回來,可能並不知道被傳染,或是還沒發病的階段。以國際旅客的數量增加趨勢估算,未來國內也有可能看到猴痘於社區內流行的疫情。張凱音指出,猴痘過去的傳染途徑,有機會透過飛沫與接觸傳染;不過今年前半年個案,疫調回溯接觸史,主要以親密接觸行為為傳染途徑,一般民眾不需要過於恐慌。提醒民眾,身上出現疑似水泡、膿包病灶,或是近期可能有親密接觸旅行國外返國者,建議都要給醫師評估。根據國際半年猴痘疫情統計,患者症狀局部會出現單顆或多顆水泡、膿包,在會陰、口腔、四肢、顏面,皮膚病灶看起來像中央凹陷的水泡、膿包或潰瘍狀,也可伴隨發燒、鼠蹊淋巴腫大等症狀。建議民眾若發現身上出現不明水泡或膿包,或與近期有接觸國外回來的人、或可能曾與他人發生親密接觸;應儘速就醫,進行通報與採檢。張凱音表示,學理上猴痘可使用第三代天花疫苗預防,惟世界各國均面臨疫苗產量不足問題,需時間克服。以目前疫情走向,高風險族群、曾發生過性傳染病感染;或是醫療照護者,未來有可能會被列入施打第三代天花疫苗對象,後續還是依疾管署指引為主。
-
2022-07-25 醫療.感染科
猴痘列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疾管署:全球僅五死
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將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疾管署長周志浩今於指揮中心疫情記者會上表示,猴痘傳播對象有局限性,且目前全球只有五例死亡,皆發生於非洲,國人無須過於恐慌。周志浩表示,依據疾管署搜集的資料,7月24日已經有1萬6914例確診,以歐洲35國及美洲17國最多。國內共11通報病例,兩例境外移入確診,其中一人已出院,接觸者皆無症狀,一例住院中。周志浩說,國內已針對猴痘進行相關防治工作,目前主要傳播對象有侷限性,主要是親密肢體接觸者較可能傳染,但也不能排除飛沫和環境等。提醒國人,尤其是到國外流行地區者應該要避免和不特定人士較親密的肢體接觸,返國時如果有發燒、皮膚紅疹或水泡與膿皰等,一定要告訴檢疫人員。不過周志浩表示,目前全球僅五例死亡,皆都在非洲,其他區域症狀相對輕微,但提醒仍要注意防範。
-
2022-07-25 醫療.感染科
猴痘抗病毒藥物 預計八月到
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將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是世衛最高等級公衛警報。對此,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疾管署於六月廿三日將猴痘公告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目前完成抗病毒藥物簽約,預計八月到貨,至於疫苗則尚在洽談。莊人祥說,已完成猴痘抗病毒藥物簽約,進度較快,預計八月底前到貨,但不便透露簽約數量;該藥物主要用於重症或是高風險重症者,因此,購買數量以廠商提供的最低限度為目標。至於疫苗的合約還在簽訂中,仍希望爭取在八月底前到貨。疾管署長周志浩說,國內出現兩例境外移入個案,其中一例已出院,接觸者無任何症狀;另一例個案雖仍住院中,但無社區接觸者,社區安全。有可能因應猴痘而成立指揮中心?周志浩說,目前國內情形還好,且猴痘傳播局限於某些族群,因此不會以接到幾例通報作為成立條件,未來將評估疫情散布情形和模式,再決定是否成立指揮中心。截至目前,疾管署接獲十例通報,累計兩例境外移入確診病例,感染國家為德國及美國。另減少受感染的風險,於今年六月卅日起將具有本土或不明感染源猴痘個案的四十九個國家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
-
2022-07-24 醫療.感染科
猴痘抗病毒藥物已簽約 疫苗還要再等等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昨天宣布,將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是世衛最高等級公衛警報。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疾管署已在6月23日將猴痘公告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目前也已完成抗病毒藥物簽約,預計8月可到貨;至於疫苗尚在洽談。莊人祥表示,疾管署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後,已依專家建議規劃採購、儲備抗病毒藥物及洽談安全性較高的MVA-BN疫苗,並研訂猴痘檢驗的實驗室操作標準流程、進行檢驗網絡布建,提升檢驗量能。而目前藥物已經完成簽約,進度比較快,預計8月底前到貨,還需要等待班機安排等時間。不過對於簽約數量,莊人祥表示,不便透露,但藥物主要是針對重症或是高風險重症者使用,因此購買數量以廠商提供的最低限度為目標。至於疫苗的合約還在簽訂中,仍希望爭取在8月底前到貨。我國截至目前已通報10例病例,累計2例境外移入確診病例,感染國家為德國及美國,將持續密切觀察國內外疫情發展。另為減少受感染的風險,已於今年6月30日起將具有本土或不明感染源猴痘個案之49個國家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目前全球累計至少74國家、地區報告1萬6836例確診,其中以歐洲及美洲區域疫情最嚴峻,累計病例前五名分別為西班牙、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疾管署也提醒,國人若前往該些國家,應避免可能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的社交活動等高風險場域,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皮膚病灶如紅疹、丘疹、水泡或膿疱等疑似症狀,應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檢疫人員,並儘速就醫。
-
2022-07-24 醫療.感染科
猴痘列公衛緊急事件 設指揮中心? 疾管署:看散布模式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昨天宣布,將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是世衛最高等級公衛警報。對於世衛將猴痘警戒升級,我疾管署署長周志浩表示,國內早就將猴痘列為法定傳染病,已預作準備。至於是否為此開設指揮中心,無法以「幾例確診」為標準,而要看到時候的散布情形和模式而定。周志浩表示,因應國際猴痘疫情,我國也正在採購相關的藥物和疫苗,臨床端也做出建議處置方式,這些都已經先準備就緒。的確國內出現兩例境外移入個案,但也因整備即時,其中一例已出院,且接觸者無任何症狀;另一例個案還在住院中,但無社區接觸者,社區都很安全。周志浩表示,目前都按部就班就班在因應猴痘疫情,疫苗和藥物因為全世界在搶,量不可能很大,確切的數量和進貨時間等確定會向國人報告。對於是否會因應猴痘成立指揮中心以及成立條件,周志浩則表示,目前國內情形還好,且因猴痘的傳播主要在侷限性的族群當中,因此不會用幾例作為成立條件,未來還要看疫情散布情形和模式,評估是否成立。疾管署下午發布新聞稿指出,我國截至目前已通報10例病例,累計2例境外移入確診病例,感染國家為德國及美國。另為減少受感染的風險,也已於今年6月30日起,將具有本土或不明感染源猴痘個案的49個國家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根據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20日發布的統計,全球已有72國通報超過1萬5800例猴痘病例。猴痘長年在西非和中非傳播,5月初以來,這兩個地區之外的猴痘病例激增。世衛6月23日首度召開緊急委員會議,決定是否將猴痘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當時多數委員向譚德塞建議,情況未達發布最高等級警報的標準。但因病例近一步增加,第二次緊急委員會議於7月21日舉行,盡管多數委員認為無須發布最高警戒,譚德塞仍因情勢迫切,發布最高警戒。
-
2022-07-24 醫療.感染科
世衛宣布 猴痘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猴痘病例激增,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23日宣布,將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這是世衛最高等級公衛警報。世衛22日發表聲明說,譚德塞將在格林威治時間23日下午1時(台灣晚間9時)舉行視訊記者會並發表談話。根據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20日發布的統計,全球已有72國通報超過1萬5800個猴痘病例。猴痘長年在西非和中非傳播,5月初以來,這兩個地區之外的猴痘病例激增。世衛6月23日召開緊急委員會議,決定是否將猴痘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這是世衛最高等級公衛警報。當時多數委員向譚德塞建議,情況未達發布最高等級警報的標準。由於猴痘病例進一步增加,第二次緊急委員會議本月21日舉行,長達6個多小時,譚德塞在會中表示他很擔心,他說,「我需要你們的建議,來應對短期和中期的公衛影響」。緊急委員會負責向譚德塞提供建議,最終由譚德塞拍板決定。路透報導,以往譚德塞都會依照委員會的建議,不過消息人士指出,這次儘管多數委員認為無須發布最高警戒,譚德塞仍因情勢迫切,認真考慮要發布最高警戒。目前「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僅適用於新冠肺炎疫情和消除小兒麻痺計畫。委員會專家目前對於是否為猴痘發布最高警戒意見分歧,一派認為發布最高警戒能讓全球加緊防堵疫情擴散,另一派認為猴痘尚未擴散到新的群體,致死率也不高,不符合發布最高警戒的標準。2019年12月起,中國大陸湖北武漢市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群聚,疫情初期個案多與武漢華南海鮮城活動史有關,大陸官方於2020年1月9日公布其病原體為新型冠狀病毒。此疫情隨後迅速在其他省市與世界各地擴散,並證實可有效人傳人。世衛於2020年1月30日宣布此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
2022-07-22 醫療.感染科
研究:猴痘患者出現新臨床症狀 95%經性行為傳染
一項目前為止針對猴痘所做規模最大的研究發現,猴痘患者中有95%的人是經由性行為被傳染,此外,研究也提到單一生殖器病變等新臨床症狀。法新社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專家正在討論是否要將這波猴痘疫情列為全球衛生緊急事件,也就是世衛發出最高層級的警報。這項研究今天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由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科學家領導,探究今年4月27日到6月24日這段期間16個國家的528起猴痘確診病例。研究的第一作者索恩希爾(John Thornhill)在聲明中說:「重要的是要強調猴痘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性傳染病,而是可以透過身體上任何類型的密切接觸而感染。」他補充道:「然而,我們的研究顯示,截至目前為止,絕大多數猴痘的傳播都與性行為有關,主要發生在從事男男間性行為者身上,但不限於此。」「這項研究增加我們對其傳播方式和傳播群體的理解,將有助快速辨識出新病例,並讓我們能提供預防策略。」整體來看,感染猴痘的患者中,有98%是男同性戀或雙性戀者,41%的人感染了愛滋病毒(HIV),年齡中位數為38歲。這些感染猴痘的人過去3個月裡性伴侶人數的中位數是5人。而據了解,約1/3的人在1個月內曾參加性愛派對,或到過桑拿等可能會就地發生性行為的地方。儘管大多數病例都有發生性行為,但研究人員透過聲明強調,病毒可藉由任何密切身體接觸傳染,例如呼吸道飛沫,甚至可能經由衣物和其他物品的表面傳播。這次許多患者出現以前與猴痘無關的症狀,當中包括單一生殖器病灶,及口腔或肛門潰瘍等。研究作者指出,這些症狀與性傳染病類似,可能導致誤診。不過作者也寫道:「這些病例的臨床結果不致令人過於憂心。大多數的病例都屬輕症或具自限性,且無死亡案例。儘管有13%的病患需住院,但大多數住院患者並未通報出現嚴重併發症。」在32名受試者中,有29人的精液中出現猴痘DNA,但這種物質是否具傳染能力仍尚待釐清。
-
2022-07-16 焦點.元氣新聞
猴痘是什麼?得了會怎樣?WHO為何警示?感染科醫一張圖詳解!
在新冠病毒肆虐多年下,近幾個月世界衛生組織也對猴痘提出警示,台灣也出現病例,民眾對此病毒既陌生也有些緊張,是否又掀起一波病毒疫情? 究竟猴痘是什麼?會有什麼影響?世界衛生組織為何會特別關注此病毒?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王任賢逐一解惑! 猴痘是什麼?得了會怎樣?感染科醫師一次詳解! 王任賢醫師表示,猴痘如天花、牛痘同屬痘科病毒,雖民眾較為陌生,但並非新的病毒,早於約1970年就在非洲出現人類病例並流行,因具有猴、齧齒類動物傳人的特性,意味著不易斷根、不易絕跡,值得慶幸的是傳染率並不高、擴散速度也不快。 猴痘潛伏期在4-17天左右,也可至約21天,傳染途徑以接觸傳染為主,尤其是密切接觸,包括損傷的皮膚黏膜或呼吸道黏膜接觸患者的體液、血液等都可能傳染。不過雖和呼吸道黏膜有關,但不像流感或新冠病毒,從2022年這次猴痘現蹤的資料來看飛沫傳染的可能性低。 猴痘在潛伏期時不具傳染力,通常在出現發燒症狀後一至三天出現發疹症狀,此時傳染力最強,大多約持續14-21天左右逐漸康復,疹子結痂有可能留下疤痕。其他症狀也包括了畏寒、冒汗、頭痛、肌肉痠痛、倦怠、淋巴腫大等,若用簡單的一句話形容,大致有如會冒出疹子的流感一般。不過嚴重時也有引起併發症的風險,如肺炎、繼發性細菌感染、敗血症等,也有致死的可能。 猴痘有疫苗打?有藥可治?醫:疫苗、藥物都有不用緊張。 猴痘雖然嚴重時有併發症、致死的可能,不過風險並不高,一般而言免疫不佳或缺陷者會是較為需留意的風險族群,如幼兒、年長者、慢性疾病者等,這類族群各疾病都得留心。 猴痘目前有疫苗可打、也有藥可治,除了避免接觸患者、勤洗手避免病毒殘留外,疫苗也可預防,包括正待開發的新疫苗,痘科病毒的疫苗大多也可相通,現階段可使用牛痘疫苗,有效性約為85%。自從天花絕跡後便無施打牛痘疫苗,民眾普遍無接種過,雖世界各國疫苗銷毀,台灣仍持續保留,因此庫存量足夠,約700萬劑,一劑約可施打於4人。不過疫苗需冷藏,因此也仰賴電力供應,保存的妥善率會是個重要課題。 治療方面以藥物治療為主,不過除了全球病例少、重症也不多、台灣更是少數的現況以外,猴痘死亡率相當低,且可自然痊癒,疫苗也可治癒,因此藥物治療的必要性並不高,而疫苗則是建議留給免疫不佳、缺陷者。也因為尚屬新興傳染疾病,醫界對此認識未必如一般感染疾病來得普遍,若民眾發現自己出現疑似猴痘症狀,懷疑得到猴痘,可至感染相關的專責醫院尋求醫師協助。 WHO為何提出猴痘警示?該緊張嗎?會掀起新病毒浪潮嗎? 既然猴痘傳染率不高、致死率也不高、有藥可治、有疫苗可打、可以痊癒,那麼為何會受到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關注?究竟該不該提高警覺、嚴陣以待?會不會又掀起新一波病毒浪潮? 對此王任賢醫師認為,世界衛生組織之所以會關注此病毒並提出警示,原因在於此病毒以前曾出現並消失過,現在又重現江湖,且曾有一波流行,防範於未然應視為「新興傳染病」看待,另一方面也或許因新冠病毒的前車之鑑更格外謹慎,因此特別留意此病毒。 不過以目前情勢來看,傳染率、致死率都不高,合理的預測並不會又掀起一波病毒疫情,世界衛生組織僅為提醒注意,民眾知道並留意此傳染病即可,尚無需特別緊張。 《延伸閱讀》 .瘦子易免疫低下、感染、生病。營養師簡單3招助健康增胖! .7類營養素助防疫、提升保護力!營養師:有助抗病毒、抗發炎、抗氧化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7-13 醫療.感染科
疾管署昨公布第2例猴痘現蹤
衛福部疾管署昨公布第二例猴痘境外移入病例,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個案為自美國入境的北部卅多歲本國籍男性,目前在醫院隔離治療中。衛福部積極洽談第三代天花疫苗及抗病毒藥物,預計八月前談定合約,屆時供高風險族群接種,並讓病人用藥。莊人祥說,個案於赴美出差,七月三日左睪丸腫脹、發燒、鼠蹊淋巴結腫脹,七月十日返國入境時,自述疑似罹患猴痘,醫師評估後確認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