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8 醫療.泌尿腎臟
搜尋
水泡
共找到
463
筆 文章
-
-
2022-10-31 醫療.一般外科
我有乳房纖維腺瘤該怎麼辦?有辦法預防乳房纖維腺瘤發生嗎?
除了月經要來之前有點胸部脹痛感之外,妲妲沒想過乳房會有什麼問題,但看到新聞幾位年輕的女藝人罹患了乳癌,甚至因此喪命。妲妲雖然覺得自己還很年輕,仍是聽從了好姊妹們的建議,到醫院做了乳房超音波檢查。做完檢查後,醫師告知妲妲:「你的左邊乳房有一顆一公分大的結節,很可能是乳房纖維腺瘤喔。」「那是什麼東西?我為什麼自己摸不出來?」妲妲急著問。「乳房腫瘤還小的時候,自我檢查很難發現,要靠儀器才能注意到喔。」醫師說明。妲妲很著急:「那我怎麼知道這個結節會不會變成惡性的?難道不能開刀拿掉這顆嗎?」「所以我們需要定期檢查,建議你半年後要再次做個乳房超音波,我們會依據腫瘤在超音波下的形狀、大小、性質、生長速度等評估,有明顯生長跡象的腫瘤可能需要以手術處理,但絕大部分的人可以跟纖維腺瘤和平共存。」醫師解釋。 妲妲對這樣的說法並不放心,想要找到更明確的說法。怎麼會冒出乳房纖維腺瘤?乳房纖維腺瘤通常是在乳房內一個界線明確,無痛,且類似橢圓形的實心腫瘤,且乳房纖維腺瘤可說是乳房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雖然提到腫瘤,大家常常會直接聯想到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但乳房纖維腺瘤是一種良性的腫瘤,絕多數並不會增加乳癌的機率。會被稱為「纖維腺瘤」,代表這顆腫瘤的成分包含了「纖維組織」和「腺體組織」。目前多數的專家認為,乳房纖維腺瘤與女性荷爾蒙的刺激有關。原本乳腺組織裡就含有雌激素與黃體激素的受體,對女性荷爾蒙比較敏感,當乳腺組織感受到女性荷爾蒙的高低起伏變化,就會受到刺激,可能會引起組織過度增生改變型態,因而形成纖維腺瘤。由於纖維腺瘤的出現與女性荷爾蒙波動有關,因此大概從青春期的時候就有機會出現乳房纖維腺瘤。到二十幾歲、三十幾歲的時候都還可能繼續冒出新的纖維腺瘤;懷孕的過程之中,纖維腺瘤很可能體積會變得更大一些。但等到停經之後,少了女性荷爾蒙的刺激,基本上是不會冒出新的纖維腺瘤,且原本纖維腺瘤的體積很可能會逐漸縮小。研究發現,如果不到20歲就開始服用調經藥、避孕藥,長出乳房纖維腺瘤的機率就比一般女性來得高。乳房纖維腺瘤的特性乳房纖維腺瘤最常見於兩側乳房的外上方,這也是女性本身乳腺組織比較發達之處。乳房纖維腺瘤是實心的腫瘤,裡面是充滿了實質的組織,並不是液體。摸起來常常會有種硬硬的,有點紮實的感覺,且可以感覺到乳房纖維腺瘤界線明顯,類似一顆玻璃珠在皮下動來動去的感覺,比起惡性腫瘤來說,乳房纖維腺瘤的活動度較高。 通常乳房纖維腺瘤不會造成什麼疼痛感,即使壓著那個硬塊處,也不會感覺到疼痛。常常,要到乳房突然痛起來的時候,才會讓女性朋友們想要求診就醫,檢查是否乳房出了狀況;然而這裡要強調一下,真正乳房長了腫瘤時,其實很少會引起乳房痛。然而,如果自己發現到乳房硬塊,務必要就醫檢查,千萬不要拖延,尤其絕不要因為這個腫塊不會痛就不理它。無論是良性或惡性的乳房腫瘤,常常都不會引發疼痛,但一定要用影像檢查確認腫瘤的特性,才能知道是否為惡性!檢查乳房纖維腺瘤乳房纖維腺瘤比較常見於十幾歲到三十幾歲的年輕女性身上,無論是有摸到硬塊,或只是想要做健康檢查,這個年齡層的女性乳房檢查首選是超音波。在乳房超音波檢查時,乳房纖維腺瘤會呈現以下特性:■ 界線明確清楚■ 橢圓長形■ 裡面是個實心的成分,而不是含有液體的水泡■ 超音波下呈現低迴音如果在超音波下有幾個特徵,我們就需要懷疑這個實心腫瘤的特性,可能並不單純只是個纖維腺瘤:○ 腫瘤的邊界並不明確○ 腫瘤並不是個橢圓長型,而比較像雲朵或貝殼般有許多突出的型態,甚至邊緣不規則○ 超音波影像在腫瘤的下方變得很黑,像是拖了一個長長的黑掃把尾巴○ 整個腫瘤內部呈現的顏色並不均勻,可能腫瘤內部含有小水泡或內有鈣化點(延伸閱讀:常見的乳房囊腫與纖維腺瘤)我有乳房纖維腺瘤,該怎麼辦?當女性朋友被告知乳房纖維腺瘤之後,常常有想要「除之而後快」的想法。然而,醫師常常會告訴患者,我們通常並不需要治療乳房纖維腺瘤,絕多數被診斷為有乳房纖維腺瘤的女性朋友,可以與體內的纖維腺瘤和平共存到老,且有的纖維腺瘤會在停經幾年後逐漸消失蹤影。因此,在這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定期追蹤! 那追蹤是要幹嘛呢?就是定期看看這個腫塊,確認有沒有變化,是變大、變小、還是變形了。在剛看到纖維腺瘤的前一兩年,最好至少半年追蹤一次乳房超音波,如果狀況穩定,之後可改成一年追蹤一次。目前沒有任何口服藥物是讓大家一吃下去,這顆乳房纖維腺瘤就會不見的。因此若在追蹤過程中,發現乳房纖維腺瘤測量起來大於兩到三公分,或在追蹤的過程之中逐漸長大,且長大的速度很快,有增生的特質;影像中看起來有比較不理想的特徵,或在抽吸之後發現非典型細胞,就要認真考慮以手術移除。難道沒辦法預防乳房纖維腺瘤的出現嗎?很不幸地,在現階段而言,我們似乎無法完全預防乳房纖維腺瘤的出現。畢竟,纖維腺瘤的出現與女性荷爾蒙對乳腺的刺激可能是最有關係的,但我們不可能為了良性的纖維腺瘤而用藥讓女性停止分泌女性荷爾蒙,直接走入停經階段。不過,希望大家不需要因此而感到心情不好,絕多數的乳房纖維腺瘤都不會造成什麼問題,僅有少數需要手術移除,演變成乳癌的也是極為少數。無論現在我們的乳房裡有沒有長著乳房纖維腺瘤,都是要定期接受乳房影像檢查,維持健康體重,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來照護乳房健康。原文:
-
2022-10-24 焦點.用藥停看聽
家中5種常見口服藥別亂吃 藥師揭最危險吃法:發泡錠不可口含
看完醫生拿了一堆藥袋回家,你知道每種口服藥的正確吃法嗎?就算有詢問藥師,還是聽得霧煞煞?民眾對於藥品的使用方法常有疑惑,臨床上藥師也發現對於不同劑型的使用,民眾常會出現不正確的用藥狀況。以下藥師整理出常見口服藥物的劑型原理與正確服藥方式,幫助民眾不再錯誤用藥或自行減藥。藥劑科副主任陳佳玲表示,受惠台灣健保制度,醫療品質已相當穩定,在藥品的設計上,針對不同族群和病況也會有不同的劑型出現。其中口服藥品常見5種劑型,分為需泡水的發泡錠、不需配水的舌下錠、持續釋放錠(長效緩釋錠)、吸入劑以及兒童專用的藥水/糖漿劑。常見口服藥劑型與使用方式1. 發泡錠正確使用方式:把藥品放於水中待溶解後再飲用。採用酸鹼中和的原理,最終的產物中會有二氧化碳。若為了方便直接把發泡錠放於口中由唾液溶解,會出現跳跳糖的口感,但是快速產生的二氧化碳生成於口中也可能會造成危險。之前有新聞報導父母誤將發泡錠放於嬰幼兒口中,結果造成該幼兒窒息死亡的案例,因此陳佳玲建議民眾,發泡錠應採溶解於水後再使用為佳。2. 舌下錠正確使用方式:舌下錠不可吞服,要放置於舌下才能達最佳效用。為讓藥品有更快速的作用,舌下錠不需配水也不受個人吞嚥能力的影響,亦可不透過腸胃道吸收,對於具有「肝臟首渡代謝效應」的藥品如心絞痛藥品(Nitroglycerin 0.6mg,硝酸甘油)就適合製做成舌下錠。3. 持續釋放錠(長效緩釋錠)正確使用方式:不建議磨粉破壞劑型,以免藥效改變。持續釋放錠可增加病人服藥的順從性及方便性,設計原理為改變藥物釋放方式,讓藥物延遲或緩慢釋出,這種設計不可破壞劑型以免藥效改變,因此持續釋放錠(長效緩釋錠)不建議用於鼻胃管灌食的磨粉,若有必要使用必須告知醫師,避免磨粉後藥效受影響。4. 氣喘或阻塞性肺部疾病會用的吸入劑正確使用方式:使用時必須留意手口的協調性,才能讓藥品發揮最佳效果。因為劑型設計不一樣,在操作上有會有所不同,若是懸浮液劑型的鼻噴劑在使用前要先振搖,使用時噴嘴末端要遠離鼻中隔,微朝向鼻子外側邊(鼻翼)再使用,使用後用乾淨的乾紙巾擦淨噴頭,存放時直立站立放置,避免噴頭阻塞。5. 兒童專用製劑正確使用方式:需特別注意用藥水劑量、濃度的量取,建議使用適當的藥杯或劑量量取器。兒童用藥使用兒童專用製劑為佳,常見的劑型為藥水/糖漿劑,兒童用藥的劑量很重要,量取藥水時需特別小心,建議使用適當的藥杯或劑量量取器量取藥水劑量;抗生素藥水泡製方法及儲存很重要,泡錯濃度會影響藥效,泡製時要特別小心。陳佳玲進一步指出,臨床上曾發生民眾將大人藥品劑量減半再給兒童使用的案例,結果造成孩童昏迷送醫,兒童用藥需掌握體重和病況用藥,不可任意拿大人使用的藥品給兒童使用,發生危險更得不償失。藥品沒用完,可以留到下次用嗎?至於有些民眾覺得藥沒用完恐浪費,會把之前未使用完的藥留下來,待孩童不舒服時再拿出來給孩童使用。陳佳玲強調,開封後的藥品會因保存環境不同而影響效期和藥效,尤其是藥品磨粉後的安定性會變差,加上每次的病情不一定相同,若服用上次沒吃完的藥品,不但無法對症下藥,還可能延誤病情,甚至造成更嚴重的併發症。陳佳玲提醒,藥品的劑型分很多種,使用方法也不相同,民眾使用前可以先確認藥袋說明,通常在注意事項或警語的地方會有詳細的敘述;吸入劑或鼻噴劑等的操作可以詢問藥師,有些使用技巧經說明後會比較容易上手,藥師會提供衛教單張或是衛教影片供民眾參考。民眾有用藥問題一定要詢問醫療人員,待確認清楚後再使用,也必需確實依照醫囑使用,以達最好的醫療照護。(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藥沒吃完放冰箱保存比較好?專家示警地雷   7點分辨藥品是否變質 ·不只吃柚子配藥會有交互作用! 1圖看「哪些食物不能和藥一起吃」:魚油、可樂都NG
-
2022-10-08 養生.抗老養生
寒露後晝夜溫差變大!居家泡腳按摩去寒氣 吃芝麻、山藥潤燥補脾胃
寒露在24個節氣是第17個節氣,每年大都在國曆十月8~9日,2022年寒露節氣時間:國曆2022年10月08日 15:12。從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都是屬於秋季。寒露是一個反應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熱氣漸漸退,而寒氣稍升,晝夜溫差開始變大,早晚會有感絲絲的寒意。從氣候來看,寒露時節秋意漸濃,氣爽風涼,乾燥少雨。寒露養生 特別留意脾胃狀況從中醫角度上來說,寒露時節和「燥」、「微寒」有關係,容易傷肺傷胃,所以最容易誘發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疾病,如感冒、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異位性皮膚炎、氣喘、反覆性口瘡、大腸急燥症⋯;也容易有咽乾、鼻燥、咳嗽、氣喘、呼吸困難、皮膚乾燥發癢,甚至毛髮脫落、大便秘結⋯等症狀。「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多吃養肺潤燥食物「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所以,此時節一定要注意滋陰潤燥、微溫陽,故在中國民間有「寒露吃芝麻」的風俗習慣乃因芝麻能潤燥,還有俗諺説:「芝麻綠豆糕,吃了不長包。」也是因芝麻和綠豆都具有排毒的功效。寒露時節亦可以多食用蜂蜜、粳米,或多吃山藥來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亦可多食白蘿蔔潤肺止咳,百合、貝母去痰止咳。並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因過食辛辣易傷陰精。吃西藥止癢常復發 中藥一起治皮膚和呼吸道有位長年皮膚癢的34歲女性,多年以來都是靠吃西藥來止癢,但她發現只要西藥一停就會發作,而且癢的程度不曾減低、越來越嚴重,後來她想再這樣吃下去恐怕自己的腎臟會出問題,決定改換中藥調理看看,她來診所經過望聞問切,我以清燥救肺湯加減調理一段時間,皮膚癢改善很多,終於擺脫了西藥的控制,還説吃中藥不但沒有嗜睡的副作用,還一併改善了她的咳嗽,真是太划算了。現在,她不管身體任何狀況都會來看中醫。其實,以中醫的觀點來說,這一點都不稀奇,因為肺開竅於鼻,肺主皮毛,而「燥」又傷肺,所以,要治療皮膚和呼吸道的問題,都可以從潤燥的方向去處理。而清燥救肺湯方中就是重用了桑葉來清肺絡中燥熱之邪,又用麥門冬來養陰潤肺⋯。泡腳、按摩進行居家經絡調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寒露》有云:「寒露,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時節已進入深秋,稍有寒氣,可以每天捏捏四肢末梢及泡腳並按摩穴位來強化身體的循環並保暖。1.捏「十二井」-手指與腳趾末梢捏十指和十趾末梢指甲兩邊2-3分處,即少商穴、商陽穴,關衝穴、少衝穴、少澤穴、隱白穴、大敦穴、厲兌穴、竅陰穴、至陰穴、若再加上中衝穴(在中指末端),和湧泉穴(足底中央處,以趾踡曲,在足掌中央凹陷處),合為十二井,是足三陽經、足三陰經、手三陽經、手三陰經的井穴。井穴是經脈的起源、氣血集中處,捏這些穴位可以增強十二條經絡的循環。一般建議每天兩次,每次捏36下,每次可捏一隻手指或腳趾。以小指來說,少衝穴和少澤穴一起捏,以大腳趾來說,大敦穴和隱白穴ㄧ起捏,左中衝穴可直接以左大拇指的指甲按壓,左湧泉穴以右大拇指指腹按壓,以此類推。2.泡腳按摩穴位寒為百病之源,除了添加衣服外,可以常用溫水泡腳,ㄧ天泡腳ㄧ次,ㄧ次泡十分鐘。可以一面泡腳一面按摩以下三大穴。(1) 公孫穴:位置在足內側緣,第一蹠骨前下方,可調理脾胃,脾胃屬土,土生金,肺屬金。(2) 然谷穴:足內側縁,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即公孫穴後一寸,此穴可瀉熱、消脹,治扁桃腺發炎、咽喉炎。(3) 三陰交:足內踝尖往上3寸(約四根手指寬)處。此穴功為肝脾腎三經之交會,所以補脾之重,間接可以補腎陽養腎陰,有氣血兩補之功。最後,還要避免熬夜,要早睡早起。此時節人們的汗液散失較快,所以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保暖,同時要避免劇烈運動和太過勞累以致於太耗散陰精,為寒冷的冬天做準備。
-
2022-10-06 醫療.眼部
眼壓高就是青光眼嗎?一定要開刀嗎?醫詳解3種治療方式與適用對象
青光眼是一種持續惡化的視神經萎縮疾病。早期通常影響周邊視力、上或下半部視野缺損,繼而影響中央視力造成視力喪失,為人類永久性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眼壓高就是青光眼嗎?眼壓為眼內液體的壓力,與眼內房水的產生及排出平衡有關。房水產生自於眼睛之睫狀體,經由瞳孔流至前房後,主要由隅角之小樑網路徑、少量其他路徑離開前房,使眼壓達到平衡。正常人的眼壓大約12-21毫米汞柱。高眼壓可能導致視神經受到壓迫,若發現有典型的視神經退化及視野缺損可診斷為青光眼,若沒有視神經受損,則稱之為高眼壓症,部分病人日後可能出現視神經或視野缺損變成青光眼。此外就算眼壓正常,眼底檢查發現有青光眼典型之視神經退化及視野缺損,也可能診斷是正常眼壓性青光眼。 青光眼的治療在青光眼的危險因子當中,眼壓高是青光眼重要且可介入的因子,降低眼壓能夠減少視神經受損,為目前治療青光眼的方法。 青光眼可依結構分為隅角開放性或閉鎖性青光眼,眼科醫師可以透過隅角鏡檢查來決定為哪一種類之青光眼,不同型態的青光眼會有不同的治療方式,但大多都會先採用藥物或雷射治療,若無法完全控制青光眼的進展,則會考慮進一步手術治療。‧藥物治療青光眼藥物作用有為降低眼內房水產生、增加排出或者兩者兼具使眼壓降低。因藥物治療侵入性較低且種類多,醫師可選擇搭配不同機轉達到控制眼壓的目的,一直以來都是青光眼的第一線治療。藥水並不是萬靈丹,若需使用多種藥物或病患本身體質關係,藥水可能造成眼表面發炎、乾眼症或是過敏等副作用,可能影響病患對藥囑遵循度,使眼壓控制的效果不佳,影響青光眼惡化的速度。‧雷射治療不同種類的青光眼有不同的雷射治療方式。治療僅需點用局部麻醉劑,在門診施行過程約10分鐘。雷射虹膜穿孔術(Laser iridotomy)及雷射虹膜整型術(laser iridoplasty):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多有瞳孔阻塞而引起隅角狹窄的問題,醫師會視情況實行雷射虹膜穿孔術,使房水能由後房順利流通至前房。而雷射虹膜整型術是用雷射使隅角附近的虹膜變薄能增加隅角的開放性,降低房水流通阻力而降低眼壓。選擇性雷射小樑整形術(Selective laser trabeculoplasty, SLT):SLT為使用雷射光燒灼隅角之小樑網,使小樑網阻力減小、增加房水排出進而降低眼壓。SLT治療主要用於隅角開放性青光眼,但也可用於特定的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其治療效果與常用的藥物相當,效果可能於三週左右開始出現,眼壓的降幅可達11-40%,有機會可減少多重藥物使用。‧手術治療對於用藥物或雷射眼壓控制不佳或對降眼壓藥物有不良反應之青光眼患者,醫師會考慮以手術介入控制。小樑切除手術(trabeculectomy):傳統的小樑切除術是以人工的方式製造從前房和結膜下的通道後,使房水從前房引流至結膜下形成一個鼓起的小水泡,再經由微血管吸收,進而降低眼壓以減緩視神經損傷。小樑切除術的眼壓控制效果較好,但缺點是術後初期會因縫線有異物感,也可能因縫線造成的散光、術後發炎情形等導致早期視力模糊,且術後恢復期較長。青光眼微創手術( minimally invasive glaucoma surgery, MIGS):MIGS為多種青光眼微創手術的統稱,在眼睛表面開小傷口,植入迷你的引流管在眼內加強房水排出,屬於自費手術。本院引進捷恩導管(XEN)置入手術及愛視坦小樑微導流支架(istent)等可供治療選擇,約可降低20-30%的眼壓。MIGS的特色為傷口小,安全性更高。術後併發症機率更低,恢復也更快。但相對其降壓效果也沒有傳統的小樑切除術好,適合病況較輕微、想減少藥物依賴的青光眼患者。睫狀體破壞手術(Cyclodestructive surgery):對於使用前述治療都無法控制眼壓,或青光眼末期已無視力但眼壓高引發強烈疼痛的病患,可考慮採用睫狀體破壞手術以減少房水生成,藉以控制眼壓。此類手術包含冷凍治療及經鞏膜雷射燒灼術。大部分病人在術後都能獲得良好的眼壓控制,但術後大多會有一段時間的發炎期,需以抗發炎藥物治療,此外,因破壞性較大,術後可能造成眼壓過低或甚至眼球萎縮。青光眼治療目的在於降低眼壓以減緩視神經損傷,保全現有視力及視野,避免其進一步惡化,但對於已經存在的神經缺損,治療無法使其恢復到未受損的狀態。無論是採取何種治療方式,病人在醫師指示下定期回診檢查及使用藥物,持續追蹤眼壓變化與視神經狀態非常重要,避免病況惡化無法在第一時間掌握。在使用藥物無法控制病況的青光眼病患,可在醫師評估之下考慮雷射治療、微創手術或是傳統手術,以達到控制青光眼進展的目的。
-
2022-09-20 養生.運動健身
拉丁舞好處多,能練核心肌群跟促進大腦健康!常見7種運動傷害要當心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盛大開幕,國標拉丁舞「飆舞士林」舞劇造成轟動。 因應全民運動的風氣盛行,連 50 + 的熟男熟女也開始熱衷這項休閒運動,這幾年來跳拉丁舞成時髦熱情的象徵,社區大學、運動中心、學校社團等,紛紛開設拉丁舞課程。「我可以跳拉丁嗎?」門診常常被問到這個問題。拉丁舞是一個泛稱,指源自拉丁美洲的所有交誼舞或者民間舞蹈。台灣風行的國際拉丁舞分為五種,包括倫巴舞、恰恰舞、森巴舞、捷舞、鬥牛舞,屬國際競技舞蹈比賽。過去對拉丁舞有錯誤的刻板印象以為只是扭腰擺臀,但其實它是訓練儀態及核心肌肉的好方法。要了解拉丁舞的優缺點,我們必須從了解拉丁舞的動作開始。拉丁舞蹈當中,需注意的姿勢與動作拉丁舞的舞步雖然不盡相同,但是有一些相同的基本動作和原則。頭部需輕鬆的在頸椎正上方不可駝背。縮小腹像把肚臍往脊椎收集,此時已經啟動深層的腹橫肌,抬頭挺胸之外必須收肋骨避免突出(rib flare),雙側腹斜肌須同時作用。收臀並維持骨盆底部肌肉的張力。感覺脊椎向上長高。整體來說脊椎的位置是在中立位(neutral position),切忌骨盆前傾,而要維持這樣的姿勢,其實你必須啟動整個核心肌群,包括上方的呼吸橫隔肌、前方的腹橫肌與腹斜肌、下方的骨盆底肌和後方的多裂肌,全部都需要被喚醒。拉丁舞略微外八的站姿,不同於芭蕾接近90度的外八,拉丁舞大約只需要22.5度左右。這是髖關節略為外旋,並非來自膝關節或是足部的扭轉。如果沒有正確的使用髖部外旋肌肉,容易造成膝蓋及足部的壓力。行進時的路線要感覺腿部內側輕輕接觸,但不需要交叉,髖內收肌必須持續作用。令人銷魂的拉丁舞骨盆畫8動作拉丁舞的臀部動作如果以單側骨盆一個定點來看。它的位移方向是斜前、旁邊、斜後,然後換成對側同樣的動作。經由啟動腹直肌、腹斜肌、腰方肌、豎脊肌等,一側骨盆斜前上提,橫移再向後旋轉,背闊肌收縮,將重心完成在同側支撐腳上。此時肩到臀有壓縮的感覺但是肩膀不能下降。之後由臀肌協同將骨盆往對側斜前方向鐘擺式擺盪,再重複對側骨盆動作。這就是拉丁舞最知名的骨盆畫8運動(Cucarachas )。這個動作將核心肌群、臀部、腿部肌肉幾乎全部訓練到了。轉換重心也是拉丁舞的重點,感知自己的重心位於足部前後比例細微的改變。這樣雙人舞的雙方才能有較好的連結。前進時先使重心前移直到超過支撐腳前方,快要失衡時用另一隻腳落地承接重心,必須使用腿臀肌肉和核心穩定肌肉。足部要如同獸足行走,著地順序是足尖、足掌到足跟,推進離地時反向的順序。過程中足踝及足部肌肉作為緩降器,須如輪子輾過般流暢。這使足部肌肉有細緻的訓練,特別要注意支撐腳的重心是在內側三趾,並非只用大拇趾作為支撐或推進的點。錯誤使用會造成大拇趾的傷害。手部的動作強調肩部與軀幹的連動,啟動背部才帶動肩肘,強調背闊肌的運用,進一步維持穩定的平衡。常見的拉丁舞運動傷害有那些呢?1.拇趾外翻,這在拉丁舞者很常見,使用楦頭偏小的鞋子或重心過度集中在大拇趾內側容易造成拇指外翻。2.蹠(前腳掌)疼痛,主要是由於長時間使用高跟鞋練舞,疼痛時須避免穿著高跟鞋,並且就醫治療。3.腳破皮及水泡,由於不合適或較硬的新鞋造成。可以使用潤滑劑或是事先磨擦鞋子較緊的部位使其柔軟來避免。4.膝部韌帶受傷或膝關節磨損,過度外八腳姿勢或者沒使用髖外旋肌群,而使用膝部旋轉,會造成膝內側韌帶受傷。錯誤的過度伸直膝關節或用力向後卡緊(lock)關節可能造成膝關節的磨損。少數彈跳動作過度練習,造成髕骨韌帶發炎。5.下背疼痛主要是未充分熱身或骨盆在前傾的角度做舞蹈動作造成。6.肩部拉傷,雙人舞失誤拉扯導致。7.其他還有過度追求特技表現,例如甩頭、下腰、劈腿等造成頸部拉傷、背部拉傷、大腿拉傷等及意外受傷:跌倒。腳踝扭傷等。受傷後除了就醫治療之外,更需要與醫師及教練討論正確的肌肉動作來預防傷害。拉丁舞提昇各項能力,好處多多國外研究發現拉丁舞是有效的有氧運動,持續練習對中老年認知功能及記憶力有正向的影響,搭配音樂的舞蹈對於情緒及社交生活也有助益。針對巴金森氏症患者,拉丁舞練習可改善轉身時軀幹的協調性。振興醫院復健部與台大機械所的研究則發現拉丁舞者相較於同齡從事其他運動的對照組行走時有較佳的步態對稱性,閉眼或張眼單腳站立時身體平衡也優於對照組。拉丁舞蹈除了作為一種特殊的身體運動方式外,在舞蹈中,還可利用不同的外在刺激例如雙人舞的配合、音樂等等提供聽覺、視覺、前庭覺、體覺等多感官刺激。拉丁舞具有有氧運動的優點,可雕塑腰臀的線條,改善儀態。要避免運動傷害應該慎選認證教練,學習正確的姿勢動作。例如﹕中華民國體育運動舞蹈總會評審及教練、國際證照有ISTD(皇家舞蹈教師協會)教師資格、IDTA(國際舞蹈家協會)教師資格、WDC教師評審。準備好,就可以開心拉丁了!運動前需要充分熱身,選擇合適的鞋子及地板,由於競技舞蹈為了美感,女舞者會穿著高跟鞋,單純為了健康考量的學員,盡可能選擇低跟練習鞋開始,減少對膝蓋及足部的壓力,也不要過度用力過度卡直膝蓋(lock),使用核心肌肉維持正確框架,不要骨盆前傾(翹屁股) 。有脊椎問題的病人,應與醫師及教練討論動作調整,適度核心的訓練在復健期有助減輕症狀,但是急性期疼痛時仍以就醫治療為主。增進肌肉量,運用核心肌肉的能力,心肺功能、平衡能力,體脂率,身體曲線是現代人運動的目標。只要不過度追求極限動作,正確的姿勢及技巧運用,那麼熱情、浪漫的拉丁舞,不失為多元運動選項的好選擇。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本文轉載自台灣復健醫學會,原文網址:你今天拉丁了嗎?)
-
2022-09-10 焦點.健康知識+
喉嚨癢癢、感覺要感冒,狂喝發泡錠!發泡錠喝多有7傷害,6方法正確使用
現代人作息不正常、經常外食,不少疾病都有年輕化的趨勢,使得越來越多人注重營養補給及與健康保健的議題。尤其新冠肺炎已經持續好一陣子,不少人選擇含有多種營養,且方便攜帶的發泡錠保養身體,特別是含有維生素C成分的發泡錠,不只能同時補充水分,還能預防呼吸道疾病。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說明,市售發泡錠依功能性,主要可分為維生素C、維生素B群、綜合維他命、鈣質補充錠、電解質,有的還會額外添加Q10、鎂、生物素等;因為直接溶在開水中飲用,好處是營養素不需要腸胃系統多道步驟消化,會比較好吸收;且對於吞嚥困難的老人、小孩,或者不喜歡吞大顆保健品的人來說,會比較好入口。發泡錠不能當水喝不少人有感冒症狀或覺得自己快要感冒時,會將發泡錠泡水當開水喝,這樣的方式正確嗎?陳詩婷說明,含有維生素C成分的發泡錠,對於呼吸道疾病的感染的確有預防及緩解的作用,但對於已經處在感冒所引起一連串症狀的時候,光是補充維生素C,其效用並不太大;這時候反而多喝熱開水,讓身體處在微微發汗的狀況,效果還比單純喝發泡錠水好。雖然發泡錠擁有許多優點,可以很快的讓身體吸收營養素,但發泡錠畢竟是人工製成,含有人為化學加工的維生素及礦物質,比起天然的蔬果當然危害高一點,特別是長時間大量飲用時。以下帶大家了解,大量使用發泡錠,可能帶來的健康危機。大量使用發泡錠7傷害❶影響腸胃消化及營養素吸收發泡錠泡水之所以會冒泡泡,主要是添加了鹼性的碳酸鹽或碳酸氫鈉、碳酸氫鉀、小蘇打等鹼性物質。我們的胃天生就是酸性,才能幫助蛋白質的消化,或協助鈣、鐵等元素轉化成較容易吸收的型態;一旦經常喝發泡錠水,胃長期處在鹼性、中和胃酸的狀況下,不僅容易消化不良,也容易抑制特定營養素,像是鈣質、鐵質、維生素B12等的吸收。尤其是胃酸分泌本來就不多的老人家,一旦食用太多發泡錠,恐會出現腸胃不適的毛病。❷增加肝腎負擔發泡錠經常會使用黏著劑等化學添加物製成錠劑,以方便消費者使用;再加上有些發泡錠添加香料、色素、甜味劑等食品添加物,長期下來可能增加肝腎的負擔。❸血糖容易不穩為了滿足味蕾,業者經常會額外添加香料、糖分、色素、甜味劑等食品添加物,還有分檸檬、蘋果酸、橘子及葡萄等口味的商品,以符合大多數人的期待。其中,額外添加的糖分,經常喝易導致血糖震盪,不利血糖的控制,當然也會埋下未來糖尿病的風險。❹容易蛀牙如前所述,發泡錠本身除了高糖,也添加了碳酸的成分,這兩種物質都會侵蝕牙齒,若長期食用,又沒有注意口腔清潔,很容易蛀牙。另外,雖然有些發泡錠標榜不加糖,而是改用甜味劑,若添加的是阿斯巴甜,也不適合苯酮尿症的患者食用。❺注意力不集中國外研究發現,若長期把添加香料、色素的發泡錠水當水飲用,恐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下降等問題,尤其是處在學習階段的孩童。❻維生素C反彈性缺乏維生素C是強大的抗氧化物質,目前成年人每日建議為100毫克;許多發泡錠會標榜含有高量的維生素C,若長期食用大量的維生素C(研究發現,每天攝取維生素C超過2公克),除了容易導致輕微腹瀉外,身體還會因為已經習慣高量的維生素C,若一天不吃或減量時,則會出現反彈性缺乏的症狀。簡單來說,就是身體適應不良,而出現維生素C缺乏的副作用,像是引起牙齦出血、傷口癒合不良等問題。❼增加結石風險雖然維生素C為水溶性,但經由體內代謝過程長達3~4小時,且在代謝過程中,維生素會產生草酸,若發泡錠中含有高濃度的維生素C,很容易在腎臟或泌尿道與尿鈣結合,進而增加草酸鈣結石的風險。正確使用發泡錠6方法❶搭配溫水服用發泡錠因為含有許多營養物質,像是維生素C或B群,這類營養素碰到高溫就會被破壞,因此使用發泡錠時,最好用40℃以下的溫水泡開;另外,建議等到發泡錠完全被水泡開後再飲用,切勿直接吞到肚子或含在口中,以免造成危險。❷不要長時間飲用如前面所言,發泡錠畢竟是人工製成,含有許多化學添加物,且有高糖風險,長時間大量飲用,實在不利健康。❸留意藥物交互作用發泡錠是以碳酸氫鈉,也就是小蘇打的成分發泡,若與其他藥物一起食用,很有可能會加速藥物的分解,藥效雖然來得快,但也相對去得快;建議有服用藥物的民眾,至少間隔1小時再使用發泡錠,或先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❹切忌使用密閉容器發泡錠中的碳酸氫鈉,遇水後會轉化二氧化碳及水,而冒出泡泡,因此裝盛的容器應該選擇開放式的杯具,切忌使用密閉容器,防止發泡錠在密閉空間中產氣,而造成爆裂的危險。❺在保存期限內食用完畢發泡錠含有碳酸氫鈉或碳酸鹽、小蘇打、檸檬酸等成分,這些成分若接觸空氣(空氣中有水分),會加速變質的風險,所以開封後應該儘速食用;因為台灣氣候潮濕,剩下沒有使用的發泡錠,建議擺放在有防潮設計的容器中,避免產生化學反應或變質。❻含鈣的發泡錠,建議飯後服用鈣質的吸收,必須仰賴胃酸的幫忙才能解離成鈣離子;產品若是標榜補充鈣質等成分,建議飯後食用,因為飯後的胃酸pH值比較低(較酸),可以幫助鈣質的吸收。(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74期)延伸閱讀: 。維他命C「飯前or飯後」服用? 營養師曝「正確時機點」:過量小心5大危害 。B群解疲勞、提神!單品or複方好? 「挑選要點」曝:飯前、飯後吃也有差
-
2022-09-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獨/最年輕疫苗受害救濟 少女打BNT引發心肌炎核予3百萬
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8月11日召開第185次會議紀錄,共審查70案,其中13案核予救濟,包括AZ共9案,BNT共2案,莫德納和高端各1案。這次救濟金額最高者為桃園市一名10多歲郭姓少女,接種後11日有符合心肌炎診斷之症狀,血液檢驗與影像檢查結果亦相符,核予救濟金300萬元。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本案為BNT及所有廠牌疫苗當中,最年輕獲得救濟的個案。會議紀錄記載,郭姓少女接種疫苗11日後發生發燒、喉嚨痛及頭痛等症狀,心臟超音波顯示心收縮功能下降,血液檢驗結果顯示心衰竭,心電圖顯示三度房室傳導障礙,磁振造影檢查顯示心肌炎變化。專家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臨床表現符合心肌炎診斷,惟症狀發生時間與接種疫苗後較常發生心肌炎之合理時間不符,但仍無法確定與接種BNT之關聯性,故核予救濟金300萬元。另一名接種BNT後獲得救濟之新北個案,為接種16日後出現心肌酵素短暫微幅上升,檢驗結果與影像與心肌炎臨床表現不符,但因無法確定與疫苗接種之關聯,核予救濟金2萬元。接種AZ獲得救濟的案件中,這次最高金額為50萬元,為一台南市白姓個案,接種9日後昏睡一周、意識改變、尿失禁,影像檢查發現疑似急性瀰漫性腦脊髓炎,醫師診斷為字體自體免疫發炎性腦炎,因無法確定與接種疫苗相關,核予救濟金50萬元。接種AZ獲得救濟金額次之為30萬元,北市連姓個案接種後22天出現疑似心肌梗塞症狀、失去意識,電腦斷層檢查結果顯示為急性肺栓塞。考量個案除糖尿病外,沒有其他易造成血栓之危險因子,故核予救濟金30萬元。台中市歐姓個案接種後18天發生左側膕靜脈深層血栓,無法確定與接種AZ疫苗之關聯,核予救濟金20萬元。高雄市王姓個案接種AZ隔日呼吸困難、心跳停止,心電圖顯示為心室顫動,因無法排除過敏休克之可能,核予救濟金18萬元。其餘獲得救濟金的個案還有桃園市郭姓個案,接種AZ後因胸痛腿痛就醫,發現血小板下降,核予救濟金4萬元;雲林縣劉姓個案,接種AZ後全身紅疹、血小板稍降,核予救濟金1萬5000元;雲林縣王姓個案接種AZ後局部急性尋麻疹合併水泡,核予救濟金1萬5000元;嘉義市蘇姓個案接種AZ後出現過敏反應,核予救濟金1萬元;北市尤姓個案接種AZ後發生肺炎、肺栓塞,核予救濟金1萬元。其他疫苗部分,彰化縣陳姓個案接種莫德納後40分鐘出現頭痛、眼痛、吞嚥困難、呼吸喘等症狀,經醫師診斷為過敏姓咽喉水腫合併急性呼吸衰竭,核予救濟金2萬5000元。台南市陳姓個案接種高端10分鐘後出現呼吸急促、頭暈、全身虛弱、紅疹等症狀送醫住院治療,無法確定與疫苗之關聯姓,核予救濟金5000元。
-
2022-09-07 醫療.皮膚
為什麼嘴角又冒出小水泡?醫師告訴你唇疱疹難預防原因
●唇疱疹為疱疹病毒引起,難預防、易復發●吃好、睡好、心情好,防止唇疱疹上身●避免罹患唇疱疹,異位性皮膚炎及濕疹患者注意皮膚保養「怎麼嘴角又冒出一顆顆小水泡?」看來唇疱疹又上身了。這種刺癢又疼痛的唇疱疹,讓不少人好困擾,經常反覆發作,尤其在熬夜、壓力大、火氣大之下,造成免疫力下降時,容易出現唇疱疹,嘴唇腫起一群小水泡。很難預防 正常病程約一周唇疱疹為感染單純疱疹病毒所引起,最常見的是第一型單純疱疹病毒。台北榮總皮膚科主任陳志強說,唇疱疹很難預防,一年四季都有可能感染及復發,患者可能在小時候就曾經感染過,例如家長與孩子親嘴時就會傳染,感染後此病毒會躲在體內神經節「伺機而動」,當熬夜、打麻將、壓力大、沒睡好,抵抗力降低時,就容易復發。唇疱疹好發於上、下嘴唇及鼻翼周圍,當免疫力低下時,容易發作。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唇疱疹症狀為一群小水泡,感覺有點刺癢及疼痛,水泡約3至5天後會慢慢結痂,待結痂慢慢痊癒即可,正常病程約為一周。唇疱疹容易復發,一年復發次數在3次以內,算是正常,但一年復發次數超過3次以上,顯見身體免疫力不佳,需要多加注意。有皮膚炎 小心疱疹性濕疹治療唇疱疹,陳志強指出,出現早期症狀後,可在患處塗抹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增生,降低疼痛感,避免症狀惡化,也可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值得注意的是,患有慢性異位性皮膚炎及濕疹患者,若感染到引發唇疱疹的單純疱疹病毒,易引起疱疹性濕疹,病情嚴重時,恐引起次發性感染,危及生命。陳志強說,此時病毒會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除臉部外,也可能擴及頸部等部位,患者應盡速就醫。陳志強曾收治一名濕疹患者,感染單純疱疹病毒後,造成全臉、頸部出現唇疱疹症狀,但患者卻讓非皮膚科醫師看診,醫師真的誤認是濕疹發作,給予類固醇藥物治療,沒想到病情快速惡化,經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患者才漸漸痊癒。搔抓破皮 嚴重恐致敗血症趙昭明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為皮膚角質細胞的絲聚蛋白基因突變,導致皮膚出現發炎反應,若感染單純疱疹病毒,引發唇疱疹,病情嚴重時會有生命危險,但臨床上並不常見。去年趙昭明曾收治一名8歲異位性皮膚炎男童,整臉出現紅色丘疹及水泡,且搔癢,確診為感染唇疱疹,加上患有異位性皮膚炎,造成水泡大規模擴散,由於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身上常帶有金黃色葡萄球菌,一旦搔抓破皮,易引起次發性感染,嚴重時恐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敗血症而危及生命。要多喝水 洗臉溫度別太熱 趙昭明提醒,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平時需注意皮膚保養,加強皮膚保濕及防曬,洗澡或洗臉的水溫不要太熱,更要多喝水,一天喝水2000㏄,維持皮膚處於穩定狀態。若皮膚遭到細菌或病毒感染,如唇疱疹等引起皮膚搔癢時,應避免搔抓,以防症狀更加惡化。此外,陳志強強調,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劑的癌症患者、免疫低下患者,唇疱疹復發的機率會增加,務必提高警覺。
-
2022-09-06 養生.聰明飲食
颱風季選吃「這1類」蔬菜不怕菜價起伏!照營養師的食譜煮,飽足更健康
又到了颱風季節,葉菜類蔬菜容易隨著天氣和物價波動而漲價,但包括常見的馬鈴薯、地瓜、芋頭、山藥、玉米……等食材,卻是這個季節價格平穩少波動的「根莖類蔬菜」,就跟著營養師來看看,這些蔬菜的營養成分以及該如何美味料理。 馬鈴薯 熱量低又有飽足感平價美味的咖哩飯,或是炸薯條、洋芋片等,都以馬鈴薯當成主要食材,因此,馬鈴薯經常與垃圾食物、變胖、不健康畫上等號;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澄清,馬鈴薯若不經過高溫油炸,是非常健康的天然食物;它雖然被歸於澱粉類,但卻含有高量的抗性澱粉,每一顆煮熟約有3.2克抗性澱粉。研究發現,抗性澱粉不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熱量低又有飽足感,能減少脂肪的堆積,而且若放到冰箱冷藏後再吃,還能提高其含量;另外,有三高問題的人,拿它取代平常的白飯、白麵包,再適合不過。馬鈴薯大部分的維生素、礦物質、類黃酮、纖維質都在皮上面,所以最好連皮一起吃馬鈴薯炒豬肉絲食材:2顆馬鈴薯切絲、豬肉片100克、醬油1匙,鹽、胡椒、蔥花皆適量。作法:❶豬肉撒上鹽跟胡椒,放在冰箱半小時入味。❷熱油鍋,將豬肉炒到變色,放入馬鈴薯絲炒熟。❸加入醬油拌炒,最後撒上蔥花後,即可享用。洗選存用宜忌:馬鈴薯為茄科植物,生長過程會產生茄鹼,發芽後茄鹼會增加6倍,即使烹煮也難以破壞毒性,誤食會有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所以,馬鈴薯一旦發芽,應整顆丟掉,不要只將發芽處挖除。挑選:選擇圓形或橢圓形、表皮完整、大小適中的馬鈴薯,不要選表皮發綠或發芽的馬鈴薯,以免茄鹼中毒。保存:乾淨的馬鈴薯可用報紙包住或放進深色紙袋中避免陽光直射,置於通風良好的陰涼處即可。蓮藕 幫助膽固醇代謝、穩定血糖蓮藕是澱粉類食物,富含蛋白質、維生素C、維生素B1、膳食纖維、鈣、磷、鐵、丹寧酸等物質,加上它容易消化、生熟食皆可,適合各年齡層的人滋補用。值得一提的是,每100克蓮藕含有約5克的膳食纖維,且水溶性跟非水溶性的纖維都有,一來可以增加糞便含水量、軟化糞便,二來能幫助膽固醇代謝、穩定血糖。另有研究發現,蓮藕表皮的多酚類及銅,可刺激神經細胞,改善神經功能。涼拌蓮藕食材:蓮藕600克、西洋芹1條、九層塔3朵、洋蔥1/3顆、醋適量、醬油適量、香油適量作法:❶蓮藕洗淨煮熟,切成蓮藕片備用。❷將所有配料切成絲。❸將所有食材調和在一起,加入醋、醬油、香油拌在一起(若喜歡辣味的民眾,可滴幾滴辣油)。洗選存用宜忌:中醫認為,生蓮藕性寒,具涼血、散瘀功效,適合上火之人解清熱;不過蓮藕煮熟後,性質由寒轉溫,可以滋補五臟,適合胃腸虛弱或消化不良者食用。挑選:選擇藕身無傷口、沒臭味為佳;藕身肥胖飽滿,代表有熟成,口感較好;如果蓮藕已切開,切面氣孔比較大的口感較好。保存:將有帶土的蓮藕(帶土蓮藕保存較久)包入報紙,再放進去塑膠袋,置於冷藏,可保存約一星期;若蓮藕已經被洗乾淨或有切口,建議趁新鮮食用。洋蔥 強大抗氧化力,能保護心血管洋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鉀、鈣、含硫胺基酸、含硫化合物及槲皮素,在歐美被譽為「蔬菜皇后」。陳詩婷解釋,槲皮素是一種類黃酮化合物,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力,能保護心血管,也有降低脂肪生成的作用。其中,槲皮素含量最多的是洋蔥的外皮,若想多攝取些槲皮素,建議可以將洋蔥洗淨,表皮以果汁機打碎,再將洋蔥表皮的湯汁加入菜餚一起烹煮。此外,洋蔥的熱量相當低,每100公克約只有30~40大卡,很適合作為肥胖者的減重佳品。洋蔥拌木耳食材:洋蔥半顆、木耳150克、甜椒1個、香菜1根、蒜頭適量、鹽1茶匙、醬油1湯匙、麻油1湯匙、黑醋1湯匙、糖適量作法:❶木耳洗淨,放入滾水汆燙3~5分鐘後,取出沖冷水備用;洋蔥、甜椒洗凈切絲;蒜頭切末;香菜切段備用。❷將所有食材及調味料拌勻即可享用。(若擔心洋蔥太嗆辣,可以先切絲,放入冷開水泡半小時再冷藏)洗選存用宜忌:洋蔥屬較刺激性的蔬菜,不管是生熟食,都容易造成脹氣,腸胃較敏感者建議少量攝取為宜,也最好少生吃洋蔥。挑選:選擇表面光滑、乾燥、沒有霉斑、水傷或擠壓痕跡;重量比較重的,代表含水量充足;洋蔥尖頭紮實較為成熟、甜度較高。保存:生洋蔥應該被存放於陰涼、通風良好的乾燥環境中,同時避免陽光直曬;儘量不要放在冰箱,因為洋蔥容易吸水,冷藏環境會讓它變濕,就會更容易發霉白蘿蔔 促進腸道蠕動,減緩消化不良白蘿蔔又名「菜頭」,有取得好彩頭之意。陳詩婷說,白蘿蔔富含硫化物、酚和萜類化合物,研究發現,有助降低GOT與GPT(肝發炎指數),避免脂肪肝或肝炎持續惡化;白蘿蔔特有的芥子油苷與異硫氰酸酯,也被證實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減緩消化不良及脹氣的作用,日本便當裡經常會放一片白蘿蔔就是這個道理。芥子油苷也被發現可以清除自由基,誘導癌細胞凋亡;不過,若加熱時間過久,或以水煮方式烹煮,容易造成芥子油苷的流失,且比例高達90%,建議可以用蒸煮、涼拌等方式,有助於保留最多的芥子油苷。蘿蔔絲餅食材:白蘿蔔1條、青蔥適量、中筋麵粉200克、胡椒粉2匙、水260克、鹽巴適量、蛋2顆作法:❶白蘿蔔刨絲,用少許鹽抓出水。❷將麵粉、胡椒粉、水、雞蛋打成麵糊,接著加入蘿蔔絲與青蔥拌勻。❸熱油鍋,舀入麵糊,兩面煎熟即可享用。洗選存用宜忌:白蘿蔔較寒涼,腸胃比較敏感的人,吃多容易腹瀉,建議可以與薑同食,抵銷其寒味。此外,白蘿蔔含有特殊的異硫氰酸酯,會抑制人體對於碘的吸收,甲狀腺功能低下的人,避免大量生食白蘿蔔。挑選:購買表皮無裂痕、沒有黑心、空心、葉柄新鮮、手指彈有輕脆聲為佳。保存:買回家可以用保鮮膜包好,放冰箱冷藏可保存一周以上。牛蒡 幫助益生菌生長、促進腸道蠕動牛蒡的粗纖維除了有飽足感外,還可以幫助益生菌生長、促進腸道蠕動,而且熱量又低,是減肥的良物。此外,牛蒡富含多酚類(主要在牛蒡皮上),研究證實可以幫助肝臟解毒,還能吸附並代謝膽固醇和脂肪,讓血管不易形成動脈粥狀斑,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本身有三高問題的人,不妨可以將牛蒡融入三餐的菜餚中;另外,牛蒡的礦物質含量也高,像是鈣、鎂、鋅等,有助穩定神經,緩和情緒。牛蒡野菇炊飯食材:米2杯、紅蘿蔔1條、香菇3朵、牛蒡半條、鴻喜菇100克、醬油1匙、清酒1匙作法:❶牛蒡及紅蘿蔔削皮切絲備用。❷菇類清洗乾淨,與牛蒡及紅蘿蔔下鍋清炒。❸米洗淨,加水兩杯。❹將炒好的配料放入電鍋中和生米一同攪拌均勻,再加入醬油及一匙清酒,按下電鍋開始炊飯,跳起燜10分鐘,拌一拌即可享用。洗選存用宜忌:牛蒡性質較涼,腸胃敏感之人,吃太多可能導致腹瀉;另外粗纖維多,也可能導致消化不良。挑選:未削皮帶有泥土、鬚根少較為新鮮(鬚根多代表出土時間長,較不新鮮);拿在手上沉,代表富含水份肉質緊實;尾端自然彎曲有彈性,口感較鮮嫩。保存:牛蒡買回可以用報紙包起來,放在陰涼處或冰箱保存;若切過剩下的,可以在切口抹點鹽避免氧化,再用保鮮膜包覆防止出水,儘量在3天內用完。 地瓜 有助維持視力,降黃斑部病變機率地瓜好處相當多,橘紅色的地瓜,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有助維持視力,降低黃斑部病變機率,同時能夠抵抗自由基生成。地瓜大量的膳食纖維,有助降低體內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同時促進益生菌生長;陳詩婷還說,地瓜屬於主食類,適合取代營養價值較低的白飯、白麵條等;但別忘了地瓜主要成分仍是澱粉,吃多也會發胖、導致血糖不穩。地瓜芝麻豆奶食材:熟地瓜1條、黑芝麻2湯匙、無糖豆漿150c.c.、牛奶150c.c.作法:將所有食材置入調理機攪拌均勻即可享用;腸胃功能不好的人,建議把豆漿跟牛奶加熱到40℃再飲用為佳。洗選存用宜忌:地瓜因糖分較高,吃太多身體來不及消化,停留在腸道發酵,容易引起脹氣、放屁,容易消化不良的人,不宜一次吃太多。挑選:選擇表皮完整,形狀圓胖為佳;發芽的地瓜代表已採收一段時間,口感跟營養價值都較差;如果地瓜表皮出現褐色或黑色斑點,也不要購買,很可能是受黑斑病菌污染所致,會使地瓜變硬變苦,對人體肝臟會造成損害。 保存:地瓜最好放在乾燥陰涼處,讓它透氣可以放比較久;夏天溫度高容易發芽,可以用報紙包起來放入冰箱,或直接蒸熟或烤熟,放冷凍慢慢取用。山藥 有助於吸附膽固醇、穩定血糖吃起來口感滑黏的山藥,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等營養素。陳詩婷說,山藥的黏液是一種醣蛋白,有助於吸附膽固醇、穩定血糖,對於三高問題有助益,且此黏液還含有消化酵素,可以幫助消化。山藥所含的必需胺基酸「麩胺酸」也很高,研究證實可以幫助黏膜修復,以及傷口的復原,有胃潰瘍、黏膜破皮等人,可以適量攝取;山藥還富含雌激素,有助改善女性更年期的不適。山藥煎餅食材:山藥200克、高麗菜100克、蛋2顆、胡椒鹽適量作法:❶山藥去皮,用調理機打成泥;高麗菜切小塊、蛋打勻備用。❷將所有食材混和,撒上胡椒鹽。❸熱油鍋,舀一匙山藥泥,稍微整形,待煎到山藥泥表面出現氣孔,翻面再煎約1分鐘,即可享用。洗選存用宜忌:每100公克山藥僅約80大卡,比白飯低,糖尿病患可以取代白飯,有助平衡血糖;不過山藥的鉀離子跟蛋白質較高,慢性腎臟病人不宜多吃。挑選:選擇外觀完整、鬚根少(與一般根莖類不同,山藥鬚根多表示成熟度不足)、沒有腐爛為佳;越新鮮的山藥,黏液會越多。保存:買回的山藥若整支完整,用報紙包覆,放在陰涼處即可;外表皮較薄的日本山藥,因水分較多,建議用保鮮膜包起放在冰箱冷藏。芋頭 排除身體多餘的鈉,有助降血壓芋頭口感綿密,深受大家喜愛,不僅可以當主食,也可以入菜;陳詩婷說,芋頭的鉀含量很高,有助排除人體多餘的鈉,有助降血壓,減少心血管疾病;芋頭還含有豐富的皂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延緩老化。芋頭是鹼性食物,常大魚大肉的人,不妨可以將芋頭當成主食,可以中和體內酸性物質。不過,市售芋頭產品經常添加色素,注意!煮熟的芋頭應該是灰白色,而非紫色,民眾應多留意,以免吃進過多添加物。芋香米粉湯食材:米粉2坨、絞肉50克、韭菜200克、香菇4朵、蝦米1小把、油蔥適量、排骨4塊、鹽適量、白胡椒適量、日式醬油適量作法:❶米粉泡水軟化、芋頭切適口大小、韭菜切段、香菇泡過切成絲、蝦米與排骨洗淨備用。❷排骨先煮成高湯備用。❸絞肉入鍋炒到變白,放入香菇、蝦米、蔥頭、芋頭,一起炒香。❹放入米粉,高湯蓋過米粉,加入韭菜煮熟。❺最後撒上醬油、白胡椒及鹽巴,即可享用。洗選存用宜忌:芋頭高鉀,有慢性腎臟病的人,不宜多吃;芋頭本身歸屬於澱粉食物,吃多容易消化不良,血糖不穩者也要注意不可吃過量。芋頭在中醫看來是為發物,有過敏體質的人,不宜多吃。挑選:外觀呈現橢圓形、飽滿、表皮上帶有泥土、沒有凹洞較佳;若指甲摳芋頭表面,呈綿粉狀,代表煮後比較鬆,若摳起來太硬或感覺水水的,很有可能會久煮不爛。保存:芋頭尚未料理前,應放陰涼處保持乾燥;或可將芋頭削皮,切成方便料理的大小直接冷凍,要用時不用解凍即可料理。(備註:有些人會對芋頭黏液過敏而發癢,削皮時最好戴上手套。)豆芽菜 有助保護眼睛、維持視力豆芽菜幾乎是所有麵攤都會出現的食材,豆芽菜是黃豆、黑豆或綠豆發芽的別稱。陳詩婷說,黃豆俗稱「田園裡的肉」,屬於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發芽成黃豆芽後,雖然蛋白質會變少,其膳食纖維、維生素A與β-胡蘿蔔素則會增加,尤其是維生素A,相較於黃豆,會多了數十倍,有助保護眼睛、維持視力,還能避免黃斑部病變。澱粉類綠豆蛻變而來的「綠豆芽」也是歸屬於蔬菜類,不僅與黃豆芽一樣熱量低,且不含脂肪,維生素C含量甚至比許多水果還高,是一款可以增加飽足感、營養價值高、價格低廉的好物。涼拌三絲食材:黃豆芽1包、黑木耳200克、胡蘿蔔半條、黑醋2匙、芝麻油適量、辣油1小匙、醬油2匙作法:❶將黑木耳泡水發開,切成絲;胡蘿蔔切絲備用。❷取熱水將黃豆芽、黑木耳絲、胡蘿蔔絲燙熟。❸瀝掉水後,置入保鮮盒,接著將所有調味料倒入。❹最後搖晃保鮮盒,直到醬汁充分拌勻即可享用。洗選存用宜忌:黃豆芽纖維比較粗硬,腸胃功能不佳者,不宜攝取過量;綠豆芽性質較涼,有清熱作用,不過體質虛寒之人,不宜攝取過量。挑選:挑選有鬚根、顏色不會過度潔白、個頭不會太粗壯的豆芽為佳。採買時也可以聞一下味道,新鮮的豆芽帶有清香,若有臭味或嗆味,則代表有添加其他保存劑或不新鮮了。保存:黃豆芽建議以塑膠袋包好,放到冷凍庫保存,可以放比較久;綠豆芽則可以先攤開,用紙巾吸乾水份後再包起來,可以放約3天。玉米 有助抗自由基、降低膽固醇玉米是主食的一種,陳詩婷說,大概一食指長的玉米,約等於四分之一碗飯,但它比白飯營養許多,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葉黃素、玉米黃素、α-胡蘿蔔素及鐵、鈣、鎂、鉀等營養素。特別是天然的維生素E,有助抗自由基、降低膽固醇、保護肌膚;而豐富的膳食纖維,則可以刺激腸胃蠕動,預防便秘及大腸癌;玉米的玉米黃素、葉黃素,則可以預防眼睛老化、減少黃斑部病變。九層塔玉米水餃食材:水餃皮1包、絞肉600克、玉米粒1罐、九層塔1大把、黑胡椒適量、鹽巴適量、醬油適量、香油適量作法:❶將九層塔切成小片狀,與玉米粒、絞肉、黑胡椒、鹽、醬油一起拌勻(可倒入玉米罐頭湯汁,味道比較香甜)❷撒上香油再拌均勻。❸餡料完成後放冰箱冷藏,讓食材充分融合調味料。❹取一盤子撒上麵粉,取一餃子皮,將餡料包進去,開口捏緊即可。可煎可煮。洗選存用宜忌:玉米粒不好消化,所以腸胃功能不好的人,吃玉米建議細嚼慢嚥,否則容易增加腸胃負擔。挑選:購買時可以觀察玉米粒是否排列整齊、飽滿;接著用手惦惦重量,越重代表水分多、甜度佳;也可以觀察玉米鬚,若還是綠色代表此玉米還沒成熟;購買前,也建議先開玉米外葉,檢查有沒有被蟲咬的痕跡。保存:玉米不用清洗,只需要將外葉拔除,放在塑膠袋密封冷藏可保存5天,冷凍可半年;或者煮熟後再冷凍保存,更方便。延伸閱讀: 。五穀雜糧健脾養胃 搭配2種食物還能助消化、改善疲勞 。芋頭 助消化、提高免疫力(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74期)
-
2022-09-02 焦點.元氣新聞
猴痘疫苗到貨! 560劑第三代天花疫苗抵台
猴痘疫苗到貨了!疾管署傍晚發布新聞稿指出,國內採購猴痘疫苗共560劑,今晚運抵台灣,效期至2024年5月31日。疫苗使用對象,依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會議建議,為操作正痘病毒屬培養的實驗室人員及高暴露風險密切接觸者,由衛生局向疾管署提出申請並經審核後使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今天下午於疫情記者會表示,若接種過天花疫苗對對猴痘可能有部分保護力,但持續時間效果沒有明確實證。前猴痘政策是參考WHO英美兩國,還有疫情狀況進行疫苗採購。猴痘疫苗建議接種對象為實驗室操作人員,暴露後預防則針對猴痘病人密切接觸者或同住家人。由於目前全球僅BN公司生產猴痘疫苗,產能有限,致世界各國競相採購,該款猴痘疫苗為減毒活性非複製型疫苗(live-attenuated, non-replicating),是第一個獲准用於預防猴痘的第三代天花疫苗,相較第一代天花疫苗,副作用少、安全性高且施打便利,目前已在美國、加拿大和歐盟批准用於預防猴痘。本次抵台疫苗,係由疾管署積極洽談採購且經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同意專案進口,後續將依疫情狀況,持續採購國內儲備所需數量。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7月23日宣布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針對猴痘疫情控制,仍建議以公衛措施為主要手段,包括監測、接觸者追蹤、病患隔離與治療照護等。我國則於今年6月23日公告猴痘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目前已通報27例疑似病例,累計三例境外移入確診病例,感染國家為德國及美國。另自 6月30日起,將具有本土或不明感染源猴痘個案之70個國家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該署提醒,國人若前往該些國家,應避免可能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之社交活動等高風險場域,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皮膚病灶如紅疹、丘疹、水泡或膿疱等疑似症狀,應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檢疫人員,並儘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
2022-09-01 醫療.皮膚
被機車排氣管燙傷 醫師提醒把握前30分鐘降溫避免二次傷害
●燙傷後立即沖水降溫●腳、背部真皮層較薄,易產生水泡形成傷口酷夏期間,不少愛穿短褲的機車族常發生小腿遭排氣管燙傷事件,若發生車禍時小腿被機車排氣管壓住,恐造成嚴重接觸性燙傷。皮膚科醫師提醒,燙傷發生第一時間處理步驟「沖脫泡蓋送」,並把握前30分鐘降溫,避免熱能持續往皮膚深處傳遞,造成二次傷害。新光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陳柵君表示,燙傷主要分為一度、淺二度、深二度、三度,若是小腿不小心接觸排氣管,屬於單純燙傷,約在一度或淺二度,並不會太嚴重;若是出車禍、自摔,機車壓在人身上,有一股下壓的力量,則屬於深二度或三度的接觸性燙傷。陳柵君說,燙傷嚴重程度與接觸時間、溫度有關,若小腿短暫接觸到排氣管,立刻離開,應以「沖脫泡蓋」步驟處理,包括急速降溫、塗抹燙傷藥膏等,通常1、2周後傷口就會癒合,感染情況不會太厲害。但如果是被排氣管壓住的接觸性燙傷,治療後可能會留下疤痕。用流動水沖傷口 避免曝曬陳柵君表示,接觸性燙傷必須把握燙傷前30分鐘降溫,因熱能會從皮膚表層往深度傳遞,若沒有及時降溫,二度燙傷可能演變三度燙傷,建議用「流動水」或冰敷方式降溫,例如用冷飲瓶罐隔著紗布或薄手帕,壓在傷口上降溫,避免傷口水泡破皮造成二次傷害。若手邊完全沒有流動水、也沒有冰物品可以降溫,陳柵君表示,民眾可以用布將傷口簡單包覆,讓傷口「防曬」,避免曝曬高溫持續加溫,就近到診所或醫院,進一步進行沖水降溫。民眾擔心用自來水沖傷口會細菌感染,陳柵君說,根據文獻記載,用流動水沖傷口與用生理食鹽水清潔,感染率是一樣的。但如果不是流動水,而是將開放性傷口浸泡在水裡,的確容易感染。若是用浸泡降溫,建議最後用生理食鹽水沖過,再擦乾塗藥。近期天氣炎熱,陳柵君指出,民眾皮膚直接曝曬陽光下,恐發生輕度曬傷,皮膚會微微泛紅,就屬於一度燙傷,若表皮層與真皮層間的水分過度蒸發,皮膚會變很薄,一旦不小心壓到排氣管,皮膚承受熱能能力變差,更容易燙傷起水泡,變成二度燙傷。「這時候降溫非常重要!」陳柵君表示,即時降溫可以讓燙傷傷口維持在淺二度,通常傷口兩周就可癒合,也不太有疤痕;但若進入深二度,怕局部皮膚壞死,癒合時間拉長到一個月以上,且可能形成色素沉澱,留疤或蟹足腫。超過1公分水泡 不要刺破陳柵君提醒,皮膚經高溫曝曬會疼痛,就是受傷警訊,可能會曬傷或燙傷。真皮層較厚的部位是臉,但較薄的部位包括腳、背部等,因此許多民眾出遊,多半發生腿部及背部曬傷,產生水泡形成傷口。水泡是表皮層和真皮層中間積水形成,陳柵君提醒,相較小水泡會自行吸收,但超過1公分水泡,有時會往表皮層、真皮層處滲透而愈來愈大,若破掉,照顧不慎恐感染,建議民眾不要刺破,到醫院以無菌消毒處理傷口。燙傷傷口癒合後的照顧,陳柵君說,深二度燙傷刺破水泡後,擦藥一周傷口多半已癒合,應停用藥膏,避免擦太多皮膚變黑,前6個月積極照護可避免留疤。
-
2022-09-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女確診後「咽喉如刀割」 中醫這帖藥舒緩長新冠症狀
台中市23歲李小姐上月確診,康復篩陰喉嚨卻出現「痛如刀割」的感覺,豐原醫院中醫科問診發現,患者口咽後壁紅腫、遍佈水泡,以清熱解毒佐疏散風熱中藥,6日後已無疼痛,口咽後壁水泡幾乎消失。李小姐終於能輕鬆飲水、進食,無後顧之憂。截至今年8月底,已經有超過兩成國人確診新冠病毒。豐原醫院中醫科醫師鄭名惠表示,許多確診者已快篩陰康復,但身體仍出現倦怠無力、喘、睡不著、皮膚癢、掉髮、喉嚨有痰,甚至精神症狀等病程,持續超過12周,且沒有其他解釋的症候群。鄭名惠指出,上訴這些就是新冠肺炎後遺症(post-COVID syndrome),大家常聽到的長新冠( Long-COVID)。甚至婦女確診期間遇到月經週期,身體變得非常疲倦,月經量突然變少,或之後週期不規則,都是常見症狀。以中醫觀點來看,新冠屬熱病毒,入侵人體後邪熱亢盛,確診者身體免疫相對被激亢,因此出現發燒、疼痛等發炎症狀。鄭名惠指出,此病毒最棘手的是誘發人體激烈的免疫風暴,邪熱亢盛耗傷人體陰液精氣,恢復期長,是長新冠發生最主要的原因。近來確診者的長新冠症狀為持續疲倦無力、喘咳者,中醫以清補肺氣陰,通常在1周療程即可緩解喘咳,最慢4周症狀消失。至於睡眠不安穩、胃口差、口乾、頭痛、反覆發熱,屬於熱病後期,餘熱未盡,鄭名惠建議,簡單服用清熱安神、芳香醒脾的中藥,能讓患者睡的沉,不會夜半反覆醒來。
-
2022-08-28 癌症.乳癌
乳房纖維囊腫不等於乳癌病變!發生原因、診斷及治療方式,一次告訴你
乳房摸起來覺得有點硬硬的,不再是柔軟觸感?不論是纖維化或乳房囊腫,都稱為纖維囊性變化。超過90%的女性有纖維囊腫的變化,多半發生在30~50歲,纖維囊性變化在育齡期最常見。乳房纖維化:纖維化是結締組織在胸部形成纖維,纖維化區域摸起來有彈性且堅硬。乳房囊腫:乳房在承受刺激下,分泌物會比較多,也容易產生一些水泡,單一水泡叫「水囊」又稱為「囊腫」。在30-40 多歲的女性中最常見,但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的女性身上。每個月荷爾蒙變化導致囊腫變大且變得疼痛,在月經期之前更為明顯。液體開始在乳腺內聚積時,由於太小而無法察覺出,當液體繼續聚積,會發展成大囊腫,可以輕易感受到,並且可以大到1-2 英寸(2.54-5.08公分)。纖維囊性變化診斷多數情況下,纖維囊性變化根據症狀來診斷,例如乳房腫塊、腫脹、壓痛或疼痛。這些症狀在的生理期之前通常會更嚴重,並且在月經週期的不同階段發生變化(例如腫塊變大或縮小)。如果有疑慮,擔心是惡性腫瘤,一般會進行乳房超音波檢查,確認腫塊是否為是否有液體。纖維囊性變化會影響離患乳癌風險?乳房纖維化和單純的囊腫都不會增加,日後離患乳癌的風險;複合性的囊腫和實性腫塊有可能會增加日後離患乳癌的風險,但還是要取決於組織檢查結果。纖維囊性變化的治療多數有纖維囊性變化且沒有惱人症狀的女性不需要治療,但醫師可能會建議密切觀察變化。如果有輕微不適,可以透過合身、支撐性胸罩、加熱或使用非處方止痛藥來緩解疼痛。飲食上避免咖啡、茶、巧克力和含咖啡因飲料,對於乳房症狀會有所改善。雖然目前還有沒研究尚證實咖啡因與囊腫的關聯性,但許多女性在嘗試過後覺得對症狀有所改善。乳房腫脹對女性來說是惱人的事情,醫師建議要緩解症狀可使用非處方止痛藥,像是對乙醯氨基酚(Acetaminophen)或布洛芬(IBUPROFEN)。有人建議補充維生素或植物萃取保健食品可能會緩解症狀,但到截至目前為止,尚無證明是有幫助得,如果大劑量服用,還可能產生副作用。有嚴重症狀的女性,醫師會開荷爾蒙,例如口服避孕藥、他莫昔芬(Tamoxifen)或雄性荷爾蒙(Androgen),不過也要注意可能產生副作用。如果乳房症狀沒有改善或持續惡化,記得務必尋求專業醫師評估及治療,以免耽誤治療黃金期。卵巢癌經常被稱作『婦女隱形殺手』,澳大利亞卵巢癌協會(Ovarian Cancer Australia)提出卵巢癌警示症狀!盤點~婦女必做5大健檢項目......https://bit.ly/3oOQpy0
-
2022-08-17 醫療.皮膚
比酷刑還慘! 年輕宵夜場老闆2年3次「皮蛇」痛不欲生
台中開業醫師施勝桓今天說,一名30歲宵夜場小火鍋店老闆二年內罹患三次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腰部大面積水泡加上神經痛讓他痛不欲生,想用帶狀皰疹疫苗,卻因「太年輕」不適用,難擺脫皮蛇上身命運。患者近期得知有新疫苗上市,18歲以上免疫力欠佳者也可以使用,躍躍欲試。施勝桓說,時序入秋,季節交替,加上許多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康復後免疫力變差,近日收治多名帶狀皰疹病患,其中有30歲男子就醫時掀開上衣,腰部大片水泡如護腰般纏繞,有些水泡更已破掉、紅腫,經過抗病毒藥物治療,症狀才得到舒緩。這名老闆表示,他因為工作關係,日夜顛倒、過度勞累,睡眠品質差,帶狀皰疹近兩年三度發作,伴隨的神經痛像電擊或鑽骨一般,痛苦不已。他也曾考量接種帶狀皰疹疫苗,但因「太年輕」不適用。另一名75歲老翁第一次得帶狀皰疹,身上同時有水泡、結痂、滲出液、膿疱四種表現,夜不成眠,伴隨像電擊或鑽骨般疼痛,經過抗病毒藥物治療,症狀才得到舒緩。施勝桓說,帶狀皰疹一年四季都可能發作,約30%的人會得到,致病的原因是曾罹患水痘,病毒藏在神經節裡,一旦免疫力欠佳時,沿著神經分布發作,有角膜發炎失明、尿失禁案例,得過水痘者約50%會得帶狀皰疹,最佳預防方式就是打疫苗預防水痘,若曾罹患水痘最佳的預防方式為打帶狀皰疹疫苗。施勝桓指出,國內上市的帶狀皰疹疫苗適應症在50歲以上,像30歲男病患一再復發,因年齡不符並不適用;近期有新的疫苗上市,18歲以上免疫力欠佳者也可以使用,且防護力達九成以上,對於帶狀皰疹發作以後的神經痛預防的效果接近100%,他建議這名30歲男病患可接種新的疫苗預防。
-
2022-08-11 醫療.皮膚
一生中至少有1/3的機會得皮蛇 李秉穎揭高風險族群和預防方式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研究計畫報告指出,台灣人得到帶狀疱疹的機率是32.2%,即每三個人中就有一人可能罹患帶狀疱疹「皮蛇」,比罹患流感重症或新冠重症的機率更高!而帶狀疱疹常見的疹後神經痛更如同「長新冠」,即使皮膚病灶復原了,仍有可能一直無法從疾病中痊癒,轉而成為長期的慢性疼痛疾病。 高風險族群:高齡、免疫力低下 1/3機會可能得到帶狀疱疹 帶狀疱疹的主要原因是水痘病毒再活化,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醫師表示,一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機會,會得到帶狀疱疹。因為小時候得過水痘,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就會終生潛伏在體內的神經節裡,等到年紀大或是身體免疫功能比較差,無法抑制病毒時,潛伏的病毒就會伺機活化,沿著神經分布、蔓延發病,最終在表層皮膚呈現出水泡的樣子,且伴隨著劇烈疼痛。 高齡之於帶狀疱疹是一個重要的危險因子,再來是免疫缺陷問題。此外,骨髓移植跟幹細胞移植的患者,因其長期使用化療藥物、生物製劑等免疫抑制劑,都會影響自體免疫力功能,屬於高危險族群。 ・罹患帶狀疱疹常伴隨急性疼痛 ・好發於身體單側、沿著神經走向表現 ・病灶宛如蛇紋、有「皮蛇」一稱 ・可能引發頭痛、疲倦、輕微發燒甚至留下後遺症「疹後神經痛」 帶狀疱疹雖然很少引起死亡,但如果蔓延到重要的神經叢,例如顱眼神經、顏面神經等就可能會造成生命功能的缺損,使視覺、聽覺受到影響,或是感染到臀部附近的神經時,還有可能造成大小便失禁,影響生活起居。 疹後神經痛可能維持數年 痛到憂鬱、影響生活品質 李秉穎醫師認為,疹後神經痛是帶狀疱疹最嚴重的併發症。因為病毒沿著神經感染,會對神經造成傷害,雖然復原後的疱疹乾掉結痂,但底層受損的神經可能依舊非常疼痛,讓患者無法好好睡覺,導致長期失眠,甚至因長期疼痛而終至憂鬱,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是痛到讓人想自殺的那種痛」李醫師說。 疹後神經痛就如同長新冠一般,且更好發於確診者中,即便帶狀疱疹表面皮膚的病灶痊癒,仍約有30%的患者無法從疾病中痊癒,持續地有疱疹神經痛的痛感,疼痛時間可長達數個月甚至數年之久,通常年齡越大疼痛時間越長。 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陳志榮醫師表示,通常五十歲以上的患者有超過半數的機率,在痊癒後將留下疱疹神經痛,從此飽受長期疼痛之苦。陳醫師分享自己20歲長帶狀疱疹的過程「一開始是半邊頭在痛,兩天後開始沿著顱眼神經、三叉神經冒出一些水泡,大概痛了兩個禮拜才慢慢癒合。疼痛指數大約是量表中的5-6分,痛到無法入睡需要鎮痛藥物介入的程度。」事實上,帶狀疱疹發病前只有痛覺,經常是莫名疼痛卻找不到原因,因為還沒有皮膚病灶時是無法診斷的,疹子發出來通常需要兩天,其明顯沿著神經分佈的樣態,才能清楚診斷為帶狀疱疹。 及早預防避免病毒活化 作息正常、不熬夜維持免疫力 免疫力通常從五十歲開始走下坡,而帶狀疱疹及疹後神經痛都是年紀越大越容易發生的疾病。因此,非活性疫苗就是一個很好的預防方法,疫苗的目標是不讓帶狀疱疹發生,幫助五十歲以上民眾達到92%的保護力,減少病毒活化的發生,還能預防疹後神經痛達八成以上。 因為社會走向高齡化及現代化,使得與免疫力息息相關的帶狀疱疹多了許多趁虛而入的機會。與免疫力相關的預防方式,就是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態,讓生活作息正常,不要熬夜、不要過度疲勞、不要日夜顛倒。及早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擁有抑制病毒活化的抵抗力,人生從此不怕受到帶狀疱疹及疹後神經痛的急性及慢性疼痛。 《延伸閱讀》 .皮蛇長一圈會有生命危險?醫:帶狀皰疹長在眼睛、肛門要注意! .最難纏的3大病毒!新冠病毒第一,HPV居次不容輕忽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8-09 焦點.用藥停看聽
藥物過敏常見6大前兆,嚴重恐窒息死亡!《元氣網》「藥物百科」查詢吃了哪些藥
「有對什麼藥物過敏嗎?」不管到醫院或診所,第一次就醫時,一定會被問 「藥物過敏史」,也就是過去是否曾發生過藥物過敏?哪些藥物引發過敏?醫師將避免用藥,以免造成不良反應。想要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藥?《元氣網》改版上線推出「藥物百科」,輸入你所吃的藥物名稱查詢就知道。藥物過敏常是臨床見反應,建議民眾主動紀錄過敏史,包含食物或花粉、藥物等。一旦知道自己有哪些藥物過敏,可索取「藥物過敏紀錄卡」,最好將曾經引起過敏的藥物或注射藥劑等,將學名、成分名、商品名以及發生的症狀,主動告知醫師或藥師,避免再次過敏。藥物過敏是指服用藥物後所引起的過敏反應,人體免疫系統是體內天生的防衛網,若遇到外來不同於本身的物質,基於自我保護,免疫系統會設法排除外來物質,在身體對抗異己的過程裡,可能某些異於平常的症狀出現,或輕或重且因人而異,這就是所謂的過敏症狀。藥物過敏可能受到基因、性別、病史、遺傳、年齡等影響,第一次發生時幾乎無法預期,同一種藥物,也可能之前吃了沒有問題,再次服用卻發生過敏。藥物過敏不只針對「藥品」,注射劑型的針劑,包含疫苗、麻醉藥物,或是外用藥膏、眼藥水等,都可能引發藥物過敏反應。藥物過敏症狀經常不典型且具多樣性,常見六大前兆為「疹、破、痛、紅、腫、燒」,例如皮膚癢起疹子、口腔黏膜潰瘍、喉嚨疼痛、眼皮嘴唇腫脹、發燒等。每個人對藥物過敏反應不同,輕者只是皮膚癢,嚴重者可能呼吸道腫脹導致窒息、死亡。藥物過敏依照發作時間,可粗分為兩大類,分別是:「立即性藥物過敏」、「延遲性藥物過敏」。立即性藥物過敏:服藥後幾小時內發生,通常來勢洶洶,常見症狀像尋麻疹、血管性水腫、全身型過敏性反應、類全身型過敏性反應。常見導致立即性藥物過敏的藥品,包括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NSAIDs)、盤尼西林類、磺胺類抗生素、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鈣離子阻斷劑、麻醉藥物、顯影劑等。延遲性藥物過敏:發生用藥數小時或數天後,曾有案例服藥後一個月才出現過敏反應。常見症狀有發疹性反應或固定型藥物疹、嚴重皮膚不良反應,如「史蒂芬強森症候群(SJS)」。常見誘發延遲性藥物過敏的藥物,多為需要定期服用的藥物,如降尿酸藥物異嘌呤醇(Allopurinol)、抗癲癇用藥卡巴氮平(Carbamazepine)、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NSAIDs),其餘如盤尼西林類、磺胺類抗生素。藥害救濟基金會整理我國十大藥害救濟可疑藥物,第一名為降尿酸藥物「Allopurinol」、其次是抗癲癇藥物「Phenytoin」和抗結核病藥物「 Rifampin/isoniazid/pyrazinamide」。藥害基金會藥害調查組組長簡美夷表示,最常見不良反應以「皮膚及皮下組織疾患」最多,占六成七,多為SJS。根據調查,約5%到10%藥物過敏藥者因SJS而死亡。SJS發生前三天,會出現發燒、喉嚨痛、眼睛刺痛,後續口腔黏膜、眼睛粘膜、生殖器等開始不適,同時也會出現皮膚反應,皮膚出現類似水泡的「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症」,患者若未察覺,漸漸粘膜持續破壞,患者無法進食,或導致肺阻塞等,恐引發死亡。簡美夷表示,SJS為嚴重藥害救濟最多的不良反應,多達778件,其次為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症,有278件,第三為藥物疹合併嗜伊紅血症及全身症狀,有180件。從1999年到2022年6月累計的不良反應,多達67%為皮膚及皮下組織疾患。「Allopurinol」、「Phenytoin」和抗結核病藥物「 Rifampin/isoniazid/pyrazinamide」,經常引起嚴重皮膚不良反應,且皆屬於延遲性藥物過敏,患者一開始症狀不明顯,多數嚴重到住院或用藥超過一到二周才發現。表/十大藥害救濟藥品成分如何避免藥物過敏避免藥物過敏,民眾可以透過基因檢測、主動告知任何過敏史、紀錄藥物過敏紀錄。簡美夷表示,以藥害救濟第一名的藥物成分Allopurinol或第四名Carbamazepine,已知若具有HLA-b5801基因服用Allopurinol,或具有HLA-b1502服用Carbamazepine,容易引發SJS,可以透過基因檢測避免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衛福部食藥署提醒,主動紀綠藥物過敏史非常重要,可於用藥期間保留藥袋或處方紀錄,若出現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提供藥袋或處方紀錄供醫療人員參考;若曾有藥物過敏史,即使不確定藥物名稱也應告知醫療人員。如何預防過敏反應如果只知道自己會對藥物過敏,但對哪些藥物過敏不清楚,請注意自己身體狀況。觀察在服用藥物後,若身體產生過敏反應,應立即停用,並將所有藥物拿到醫院或藥局,請藥師和你一同找出讓你身體產生過敏反應的特定藥物,並將紀錄下來,作為日後買藥或就醫的參考。當懷疑藥物過敏時,如何因應?1.停用所有藥物,但先不要丟掉。2.回去請教開藥的醫師。3.如果要請教別的醫師,應把所有長期或當時服用的藥物都提供給醫師參考。4.每次看病都要說出對何種藥物過敏。用藥記錄卡的使用與用途?提供用藥記錄卡,方便就醫民眾能記錄自己長期服用的藥品,或過敏藥品,以後不論在任何一家醫院就醫都能提供自己的用藥記錄卡,當藥品有改變時,也方便隨時記錄與更新,提供醫師、藥師、護理人員參考,避免發生藥物不良反應,讓用藥更有保障。想要知道自己所使用的藥物有哪些用法、有哪些注意事項,趕快來元氣網藥物百科查詢!>>https://health.udn.com/health/database/pharma
-
2022-08-07 焦點.元氣新聞
我國第3例猴痘!20多歲男自美返台 匡列2高風險接觸者
我國發現第3例「猴痘」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疾病管制署今透過新聞稿公布,新增我國第3例猴痘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為北部一名20多歲本國籍男性,今年7月前往美國旅遊,8月2日搭機返國後進行居家檢疫,8月3日出現淋巴腺腫大、膿疱、背痛及發燒等症狀,8月4日依衛生單位安排就醫並進行採檢,於今日確認陽性,目前在醫院隔離治療中。經疫情調查,共計匡列2名高風險接觸者,為個案在美期間同住且有密切接觸,並一起搭機返國之2名友人,目前均無不適症狀,地方衛生單位已開立健康監測通知書密切追蹤至8月23日;另將調閱艙單,並針對其返國航班左右鄰座乘客,列入中風險接觸者,同時衛教該接觸者自我健康監測至8月23日。疾管署進一步說明,猴痘於今年6月23日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已進行密切監測並提醒醫師加強通報,截至今日,累計通報疑似病例21例,其中3例確診均為境外移入(德國1例、美國2例),餘18例均排除。另自 6月30日起,疾管署將具有本土或不明感染源猴痘個案之53個國家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國人若前往該些國家,應避免可能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之社交活動等高風險場域,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皮膚病灶如紅疹、丘疹、水泡或膿疱等疑似症狀,應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檢疫人員,並盡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疾管署指出,此波猴痘疫情自5月中於英國爆發以來,全球累計85國報告至少27,195例確診,其中以歐洲(1萬6437例)及美洲(1萬0288例)病例數最多,累計病例前五名為美國7102例、西班牙4577例、德國2,839例、英國2,759例及法國2,239例,亞洲目前新加坡報告13例,已發生本土病例,日本、韓國等亦有報告境外移入病例。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於7月23日宣布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疾管署提醒,猴痘傳播對象具侷限性、以親密接觸之人際傳播可能性較高,或與照顧確診者的醫護人員有關,該署除持續加強國際港埠檢疫措施及民眾風險溝通與衛教宣導,亦已採購並配置抗病毒藥物 (Tecovirimat)提供國內出現重症患者時使用,且積極洽談採購第三代天花疫苗以供儲備,同時將積極監測國際疫情,並適時調整修正相關防治政策。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
2022-08-04 焦點.器官捐贈移植
國內近千例器官移植 皮蛇上身達9.19倍 以換心最易得
台中榮總副院長傅雲慶今天說,台中榮總移植團隊與美國加州舊金山大學和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合作,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分析9032名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器官移植患者,發現帶狀皰疹罹病風險高達正常人的9.19倍,若排除共病達27.35倍,又以心臟移植患者14.34倍最高,相關文獻已刊登於美國皮膚醫學會官方期刊。換腎的謝姓婦人今現身台中榮總分享,她在2014年9月完成不同血型的活體腎臟移植,術後恢復良好,前年自覺臉部抽痛,至診所求治未見改善,轉診到台中榮總,診斷為帶狀皰疹,經住院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成功控制病情出院,追蹤8年移植腎運作功能仍十分良好。台中榮總腎臟科醫師游棟閔說明,免疫抑制劑一年內急性排斥率低於10%,換腎存活率逾95%。但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可能的風險包括心臟血管硬化,代謝症候群,糖尿病,癌症與感染等,其中感染可能造成病況急速惡化,危及生命。游棟閔指出,帶狀泡疹俗稱「皮蛇」,是因曾感染過水痘病毒,痊癒後病毒潛伏在體內,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再度活化增殖,沿著神經節分佈的皮膚發病,剛開始是身體某側灼熱、疼痛或感覺異常,幾天後開始出現紅疹,進而形成水泡,如果蔓延至器官,造成器官功能損傷。游棟閔說明,這項研究是以2003年到2013年間台灣健保資料庫找到9032名器官移植患者分析發現,帶狀皰疹罹病風險高達9.19倍,排除共病後高達27.35倍;其中換肝罹病風險為正常人的5.9倍,換腎高達9.13倍,心臟移植患者為14.34倍,為目前對於器官移植患者感染帶狀皰疹相關文獻中最全面廣泛的分析研究。游棟閔提醒,器官移植病人如發現自身有不明原因發生的皮膚水泡合併神經疼痛或顏面視神經疼痛時,應立即醫師連絡,盡早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以免併發後遺症。
-
2022-08-04 醫療.皮膚
皮蛇神經痛 比長新冠難纏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國人得到帶狀疱疹的機率是32.2%,即每三個人中就有一人可能罹患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表示,帶狀疱疹的皮膚病灶痊癒後,疹後神經痛是常見的併發症,雖有抗病毒藥物可抑制病毒,但神經受傷難復原,甚至比「長新冠」難纏,少數病患治療時間長達數月、數年,建議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是最好的預防方式。李秉穎說,發生帶狀疱疹的主因,是水痘病毒再活化,若小時候得過水痘,水痘帶狀疱疹病毒終生潛伏在體內的神經節裡,等到年紀大或身體免疫功能比較差,無法抑制病毒時,潛伏的病毒就會伺機活化,沿著神經分布、蔓延發病,最終在表層皮膚冒出伴隨著劇烈疼痛的水泡。「疹後神經痛」是帶狀疱疹最嚴重的併發症,李秉穎指出,因為病毒沿著神經感染,會對神經造成傷害,就算復原後的疱疹乾掉、結痂,但底層受損的神經可能依舊非常疼痛。如果蔓延到其他神經,如顱眼神經、顏面神經或臀部附近神經,則可能影響視聽覺,甚至造成大小便失禁。李秉穎表示,一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機會得到帶狀疱疹,高齡對於帶狀疱疹是一個重要的危險因子,帶狀疱疹和疹後神經痛都是年紀愈大愈容易發生。另外,長期使用化療藥物、免疫抑制劑等有免疫缺陷問題的患者,也是高危險群。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陳志榮表示,過去針對帶狀疱疹接種的疫苗,是用小朋友接種的活性減毒水痘疫苗增加14倍劑量,保護力約五成。現在已有非活性疫苗問世,可達92%的保護力,預防疹後神經痛達八成以上。建議50歲以上長者,或免疫不全的18歲以上成人,可考慮自費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一劑約新台幣8000元,需接種兩劑,間隔兩個月。
-
2022-08-02 養生.聰明飲食
熱泡茶和冷泡茶哪個咖啡因多?營養師揭喝茶養生6好處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73期文∕陳大樂你喜歡喝茶嗎?有些人把茶當開水喝,無時無刻都在喝茶;有些人則是一滴茶都不敢喝,就是怕茶中的咖啡因影響睡眠。但其實喝茶的好處還不少,茶葉中所含的一些成分,不但對養生有幫助,還能排除身體毒素,來看看該怎麼喝茶,才能喝出健康。茶多酚好處多多茶中的多酚可以防癌、提升抗氧化能力、降血壓、降膽固醇、降血糖、提升注意力等;雖然喝茶好處多,但容易心悸,腸胃不佳、失眠等族群不宜多喝。從早年的茶道文化,再到現在的手搖飲世代,都顯示茶與台灣人密不可分,不論是綠茶、烏龍茶、紅茶等,台灣茶都舉世聞名,更是各國觀光客的最佳伴手禮。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表示,喝茶有助養生,如綠茶,本身是未發酵茶,含有豐富的兒茶素與單寧酸,具有對抗心血管疾病、抗氧化、防癌等好處;但也因為其未發酵,性質偏涼,所以消炎、解毒的功效較好。發酵過的紅茶,雖然兒茶素與單寧酸較少,不過茶黃素類(Theaflavins,TFs,為茶多酚,即兒茶素發酵所生成的物質)含量卻很豐富,具有抗氧化、延緩老化之效,也正因為發酵過了,紅茶性質較溫潤,具有止瀉、幫助消化等功能;而烏龍茶則是半發酵茶,口感與功效介於紅茶與綠茶之間。喝茶的6大好處❶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茶葉含有豐富兒茶素、多酚類等抗氧化營養素,美國農業部的報告指出,每天喝5杯紅茶,3週可降低膽固醇7%,及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稱「壞的膽固醇」)11%;台灣對於烏龍茶的人體實驗也發現,連續飲用6週,可以降低血脂肪濃度,並有助高密度脂蛋白(HDL,俗稱「好的膽固醇」)的提升。陳詩婷還說,茶裡頭的兒茶素這種抗氧化物質,能擴張血管、加速血液循環,因此能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整體而言,適量喝茶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❷控制體重與調節脂肪茶類含有單寧酸、咖啡因等物質,可以促進脂肪氧化與熱量消耗,因而能提高人體基礎代謝率;就有一份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每週至少喝一次茶的人,體脂肪比不喝茶的人還要少,腹部脂肪也較少;尤其是紅茶,因為單寧酸(一種會產生苦味的多酚類)含量特別多,分解脂肪、降低膽固醇和血糖的功效也較佳。❸讓血糖趨於穩定研究發現,綠茶中的兒茶素可以加強胰島素(有助降低血糖的荷爾蒙)的功能;同時還具有抑制腸道澱粉分解酶的酵素,因此可延緩飯後血糖上升的幅度,有助改善第二型糖尿病。❹抗毒滅菌、抗口臭蛀牙自古以來,就有把茶水拿來解毒滅菌的事蹟,近幾年的科學也發現,茶葉中的兒茶素,具有抑制葡萄糖聚合活性的作用,當葡萄糖無法聚合,病菌就不能在牙上著床,使齲齒形成的過程中斷,因而達到預防蛀牙的功效。也有研究發現,時常喝茶、用茶漱口的人,比較不容易罹患呼吸道方面的疾病。另外,茶葉中特有的多酚類,如綠茶的兒茶素,具有吸收口腔異味,達到預防口臭、改善口氣的作用;而紅茶裡的多酚發酵氧化後成了茶黃素類,同樣有消除口臭的效果。❺提神、養神之效  茶跟咖啡都含有咖啡因,本身具有提神的功能;不過茶在提神的同時,還具有安神的作用。陳詩婷說明,這是因為茶含有L-茶胺酸(L-theanine),這是茶葉特有的游離胺基酸;研究證實,可以促進大腦分泌多胺酸,還有降低焦慮、集中注意力、穩定情緒、改善睡眠品質等功效。❻預防老年失智與改善記憶力研究顯示,兒茶素可以抑制沉積在大腦的斑塊(斑塊是造成老年失智、認知退化的原因之一),同時可以與有毒物質結合,藉此預防老年失智症。如何減少茶的咖啡因?研究發現,冷泡茶的咖啡因,會比熱泡茶少了20%,如果對咖啡因敏感,但又想要喝茶的人,可以選擇冷泡方式,且減少浸泡時間,就可以降低咖啡因的攝取。5族群不適合多飲茶❶腸胃功能不好的人茶中的咖啡因會刺激胃酸的分泌,所以胃潰瘍的人,不建議多喝茶;當然本身腸胃功能不佳的人,更要避免空腹喝茶,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進而引起不適。❷缺鐵的人茶裡頭的單寧酸會與鐵離子結合,本身若有缺鐵性貧血的人,若長期過量喝茶,會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單寧酸本身也會降低腸道的蠕動,降低小腸酵素的分泌,影響鐵的吸收。❸便秘的人茶會引起便秘有兩種原因。陳詩婷說,第一是因為茶的咖啡因會利尿,如果把茶當水喝,會加速身體排水,腸道的糞便缺水,自然就不容易蠕動;第二,茶中的單寧酸會導致腸道蠕動變慢,長期下來,容易有便秘困擾。❹有心臟疾病毛病的人茶中的咖啡因,會使心跳加快、基礎代謝率增加,所以本身有心悸、高血壓等人,不建議長期大量喝濃茶,否則容易增加心臟負擔,產生胸悶、心悸等問題。❺腎功能不好的人腎臟是人體的透析儀,負擔過濾、排毒、排水的功能,太濃的茶,會增加腎臟負擔,特別是腎功能本身就不是太好的人,更不應該喝太濃的茶,淺嚐即可。熱水泡茶,兒茶素含量較高2008年國立中興大學研究指出,綠茶以90℃的水溫浸泡20分鐘,茶:水為1:50的泡法,其溶出的兒茶素,比4℃冷泡茶浸泡24小時,還要高20%;換言之,若想喝到較豐富的兒茶素,建議喝熱泡茶較佳。早晨9~11點為最佳喝茶時間喝茶最佳時間落在早晨9~11點,其餘時間淺嚐即可。陳詩婷說明,這是因為茶的咖啡因及茶鹼具有興奮的作用,若下午3點後喝,容易影響睡眠,而且茶鹼跟咖啡因本身有利尿的作用,晚上喝茶,容易夜尿過多,影響睡眠。不建議飯後喝茶,這是因為茶的兒茶素結合後會成為單寧,單寧是植物澀味的來源,其一遇到熱水或與空氣接觸,就會氧化成單寧酸,進到體內會使蛋白質凝固,因此飯後喝茶,容易會有消化不良的狀況。空腹也不建議喝茶,因為茶中的咖啡因會刺激胃酸分泌,腸胃功能不好的人,或是有胃潰瘍病史的人,都不建議空腹喝茶。一天喝茶勿超過6杯陳詩婷表示,目前並沒有對茶飲訂出飲用上限,不過就以咖啡因含量來看,衛生福利部建議健康成人一天不要喝超過300毫克,約是2~3杯的美式咖啡,或約5~6杯的綠茶;倘若對茶之咖啡因或茶鹼敏感的人,則要減少攝取量,且以早上9點到11點為最好的喝茶時間。延伸閱讀: 。喝水消水腫、減重!每天喝多少才夠? 減重醫解答「關鍵時機」 。無糖茶當水喝超傷腎! 毒物專家公布茶喝太多3健康危機
-
2022-07-28 焦點.元氣新聞
猴痘恐如COVID-19流行? 醫曝「主要傳播途徑」:免驚啦!
繼COVID-19後,猴痘疫情也在世界蔓延,更被世衛組織(WHO)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未來疫情趨緩可能開放邊境,猴痘會不會像COVID-19一樣造成大流行?醫師表示,猴痘傳染途徑主要是透過親密接觸行為,與COVID-19藉由飛沫與接觸傳染不同,民眾毋須恐慌。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張凱音表示,猴痘和COVID-19兩者相比,COVID-19在2019年底開始有病例,至2020年3月,世界多國皆因無法控制疫情而進行封城措施;猴痘從今年1月至今,根據WHO公布全世界個案,一共約1.5萬多個,傳染效率明顯和COVID-19不一樣。張凱音表示,猴痘的潛伏期長達2至3周,短則約一周,所以個案從國外回來,可能並不知道被傳染,或是還沒發病的階段。以國際旅客的數量增加趨勢估算,未來國內也有可能看到猴痘於社區內流行的疫情。張凱音指出,猴痘過去的傳染途徑,有機會透過飛沫與接觸傳染;不過今年前半年個案,疫調回溯接觸史,主要以親密接觸行為為傳染途徑,一般民眾不需要過於恐慌。提醒民眾,身上出現疑似水泡、膿包病灶,或是近期可能有親密接觸旅行國外返國者,建議都要給醫師評估。根據國際半年猴痘疫情統計,患者症狀局部會出現單顆或多顆水泡、膿包,在會陰、口腔、四肢、顏面,皮膚病灶看起來像中央凹陷的水泡、膿包或潰瘍狀,也可伴隨發燒、鼠蹊淋巴腫大等症狀。建議民眾若發現身上出現不明水泡或膿包,或與近期有接觸國外回來的人、或可能曾與他人發生親密接觸;應儘速就醫,進行通報與採檢。張凱音表示,學理上猴痘可使用第三代天花疫苗預防,惟世界各國均面臨疫苗產量不足問題,需時間克服。以目前疫情走向,高風險族群、曾發生過性傳染病感染;或是醫療照護者,未來有可能會被列入施打第三代天花疫苗對象,後續還是依疾管署指引為主。
-
2022-07-28 醫療.皮膚
天氣好熱,腳流汗濕濕的好臭!除臭要先做「1件事」,也別忘記洗襪子
想要「除臭」,保持腳部乾爽最重要,日常生活注意事項如下: 除腳臭5方法1.平時洗完澡後,腳一定要擦乾,可用吹風機或乾毛巾輔助。2.穿鞋時一定要穿襪,因為鞋子無法吸除太多汗液,出汗量大者,甚至要每天多帶一雙襪子替換著穿。3.穿涼鞋有助於透氣,但要慎選材質。4.喜歡穿造型雨鞋的人,最好到辦公室就換掉,不然長統靴穿整天,再加上橡膠材質,很快就會產生腳臭。5.出門前,不妨塗抹含鋁成分的足部止汗劑,或噴灑除臭爽身粉,可以減少腳汗發生而引起腳臭。 感染引發腳臭要先治療然而,如果是黴菌或細菌感染引起的腳臭問題,還是得配合治療才能獲得改善。臨床上,針對黴菌感染患者,會給予抗黴菌藥膏,需持續使用半年或一年,或是服用口服藥物3個月等;如果是細菌性感染,就得使用口服抗生素藥物或藥膏。倘若是慢性疾病引起的腳臭,就得先將原有疾病控制好,才能避免腳臭發生。至於網路上流傳許多「除腳臭秘方」,如果只是想以「浸泡」方式除臭,即使可行,效果也很短暫,可能泡完隔天早上就沒效了,不僅完全沒有滅菌效果,如果腳上有傷口的話,更要小心造成感染。 襪子也要除臭!腳臭的人,穿在腳上的襪子也一定很臭,可以使用弱鹼性的小蘇打粉中和臭酸的襪子異味,能發揮除臭效果。延伸閱讀: 。下雨鞋襪濕引腳臭怎辦? 醫揭「防臭關鍵」異味秒消:別塞報紙啦 。每天穿同雙鞋小心得香港腳! 一張圖認識「香港腳4大型態」:水泡、厚皮也在內 
-
2022-07-25 醫療.感染科
猴痘列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疾管署:全球僅五死
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將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疾管署長周志浩今於指揮中心疫情記者會上表示,猴痘傳播對象有局限性,且目前全球只有五例死亡,皆發生於非洲,國人無須過於恐慌。周志浩表示,依據疾管署搜集的資料,7月24日已經有1萬6914例確診,以歐洲35國及美洲17國最多。國內共11通報病例,兩例境外移入確診,其中一人已出院,接觸者皆無症狀,一例住院中。周志浩說,國內已針對猴痘進行相關防治工作,目前主要傳播對象有侷限性,主要是親密肢體接觸者較可能傳染,但也不能排除飛沫和環境等。提醒國人,尤其是到國外流行地區者應該要避免和不特定人士較親密的肢體接觸,返國時如果有發燒、皮膚紅疹或水泡與膿皰等,一定要告訴檢疫人員。不過周志浩表示,目前全球僅五例死亡,皆都在非洲,其他區域症狀相對輕微,但提醒仍要注意防範。
-
2022-07-24 醫療.感染科
猴痘抗病毒藥物已簽約 疫苗還要再等等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昨天宣布,將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是世衛最高等級公衛警報。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疾管署已在6月23日將猴痘公告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目前也已完成抗病毒藥物簽約,預計8月可到貨;至於疫苗尚在洽談。莊人祥表示,疾管署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後,已依專家建議規劃採購、儲備抗病毒藥物及洽談安全性較高的MVA-BN疫苗,並研訂猴痘檢驗的實驗室操作標準流程、進行檢驗網絡布建,提升檢驗量能。而目前藥物已經完成簽約,進度比較快,預計8月底前到貨,還需要等待班機安排等時間。不過對於簽約數量,莊人祥表示,不便透露,但藥物主要是針對重症或是高風險重症者使用,因此購買數量以廠商提供的最低限度為目標。至於疫苗的合約還在簽訂中,仍希望爭取在8月底前到貨。我國截至目前已通報10例病例,累計2例境外移入確診病例,感染國家為德國及美國,將持續密切觀察國內外疫情發展。另為減少受感染的風險,已於今年6月30日起將具有本土或不明感染源猴痘個案之49個國家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目前全球累計至少74國家、地區報告1萬6836例確診,其中以歐洲及美洲區域疫情最嚴峻,累計病例前五名分別為西班牙、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疾管署也提醒,國人若前往該些國家,應避免可能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的社交活動等高風險場域,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皮膚病灶如紅疹、丘疹、水泡或膿疱等疑似症狀,應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檢疫人員,並儘速就醫。
-
2022-07-24 醫療.中醫
下床腳跟著地痛 足底筋膜炎中醫針灸可緩解
不少人常早上起床腳跟著地有莫名激烈刺痛感,中醫師表示,這應是足底筋膜炎明顯症狀,建議可經由中醫針灸緩解。台南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李啟光說,足底筋膜炎發生,最主要原因是足底受到過度刺激,如長時間站立、走健康步道或跑步,讓足底筋膜反覆地受力而發炎;或穿到尺寸不合或鞋底太硬鞋子,讓足底長時間緊繃無法放鬆。另外也有可能年齡增長,導致足部韌帶與肌腱退化以及足底脂肪墊減少,因而支撐作用更仰賴足底筋膜,都會讓足底刺激有增無減。李啟光說,西醫對足底筋膜炎治療,包括口服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超音波治療、以及足底筋膜伸展運動等。若接受以上治療超過3個月不見好轉或反覆發作,則建議考慮將低劑量類固醇或高濃度(15%至25%)葡萄糖水,直接注射至足底筋膜與腳底跟骨相連處,來改善發炎狀況,減少疼痛。中醫則認為,腎經為人體十二經脈之一,並經足底筋膜;當腎經氣血不足,或脈絡瘀阻時,會導致足部筋骨欠缺滋養,進而產生足跟疼痛的足底筋膜炎症狀;治法上常以中藥及針灸並用來治療。因病灶在腎經,在中藥便以能滋補腎經氣血六味地黃丸為主方;也可以加入香附、鬱金、雞血藤等藥物,以達通經活絡,消腫散瘀。且腎經與膀胱經互相為表裏經,因此針灸會取腎經湧泉穴、太溪穴及膀胱經崑崙穴、承山穴做為治療足底筋膜炎主要穴位。李啟光提醒,除中藥及針灸,建議患者平時可以溫水泡腳(水位至小腿長的一半),增加足部氣血循環;也可以前弓後箭姿勢伸展足底筋膜(患側為後箭步)。患者平時也須適度休息,減少久站、久走,並盡量避免踩硬地板及凹凸不平地面,搭配足部伸展運動,選擇鞋底較為柔軟及足弓支撐較佳鞋子改善。
-
2022-07-24 醫療.皮膚
老人臭不只和衛生習慣有關,「太養生」也是一大原因?少吃這類食物能避免
別以為「老人臭」只和衛生習慣相關,除了勤換衣服、多喝水,有助於使味道變少外,中醫師鄒瑋倫分析,「太養生」常吃含硫化物的九層塔、洋蔥、大蒜、韭菜等蔬菜,也是容易造成口味、體味重的主因,只要吃多了這些「硫化物」,就容易讓身體產生俗稱的「老人味」。想要避免老人臭,就要少吃含硫化物的蔬菜,也不吃重口味食物,更要正確排汗或泡澡。 【調理對策】◆讓自己代謝變好,要正確排汗。可以訓練自己微微出汗的運動而非從事如打籃球般大汗淋漓的運動。◆想要微微出汗,也可運用三溫暖、蒸氣室、岩盤浴,或是「半身泡澡法」,以略低於或等於體溫,以36~37℃的溫水泡澡約40分鐘,會自發性微微出汗遍布全身,再由身體吸收。◆對抗老人臭,還可以吃更多香的東西,例如把花入菜,可取玫瑰花、茉莉花、桂花各5克,裝入茶包袋中,加適量蜂蜜一起泡茶飲用;蜂蜜本身也有抗衰老的效果。延伸閱讀: 。你以為只有腋下會飄異味嗎?「1部位」臭起來更要命,6方法消除臭味 。高溫又要來襲了!炎炎夏日汗流不停,4族群全身汗臭好困擾,除臭8招立即見效
-
2022-07-18 醫療.泌尿腎臟
皮膚搔癢,竟是腎臟出問題!腎臟病反應在皮膚的11種徵兆
腎臟疾病為國內常見的慢性病,不當用藥習慣可是會造成腎臟受損。臨床上建議出現泡泡尿、水腫、三高、貧血、容易疲倦等五症狀就建議做相關檢查,以免延誤!當患有腎臟疾病,早期不會在皮膚上造成影響,但隨著疾病進展,漸漸會觀察到一些皮膚的症狀,影響皮膚的11種方式:1、 皮膚變得極度乾燥:乾燥的皮膚,會變得粗糙、感覺很緊繃、容易裂開、出現像魚一樣鱗片。患有末期腎病的人皮膚有極度乾燥情形很常見,需透析或腎移植進行後續治療。2、皮膚發癢:皮膚搔癢是腎臟病常見症狀。搔癢的頻率甚至會影響到生活日常。有些人只在一個區域發癢,也可能蔓延到身體其他部位。3、抓傷或抓痕:當經常抓癢時,會影響皮膚表皮。出現像是生的、流血的皮膚或瘡、皮膚變得厚(慢性單純苔蘚)、堅硬腫塊出現劇癢(結節性癢疹)。如果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緩解搔癢,需要去看皮膚科。患有末期腎病的人可從UVB光療得到緩解。4、膚色改變:當腎臟不正常運作時,毒素會在體內積聚。一定程度的毒素堆積會導致皮膚顏色變化。可能出現:蒼白沒有血色、成冷色系(灰色)、足部皮膚變黑、黃色、厚實的皮膚,有凹凸和深紋、像白頭粉刺的囊腫。5、指甲變化:腎臟疾病會影響指甲、腳趾甲或兩者的外觀。有晚期腎病的人可能會出現:一個或多個指甲上部為白色,下方為正常至紅棕色、沒有血色的指甲、指甲出現橫紋(Muehrcke 指甲)。6、腫脹:正常腎臟會清除體內多餘的液體和鹽分。當患腎臟疾病時,就會影響其作用,如此體液和鹽分就會積聚體內。容易腫脹部位包括:腿、腳踝、手、臉。7、皮疹:當腎臟無法清除體內廢物時,就會出現皮疹,尤其是患有末期腎病。8、水泡:患有末期腎病的人會出現水泡,水泡會在這些部位形成:手、臉、腳。9、肚子裡有腫塊:可能是腎癌的徵狀。早期階段,腎癌少有臨床症狀。隨著癌症進展,會導致這些部位出現腫塊:腹部、下背部。10、皮膚緊繃,不能捏:這是一種極為罕見的副作用,當進行核磁共振或其他需要顯影劑的測試會發生這種副作用。钆是一種顯影劑,會影響腎臟,可能出現症狀包括:皮膚腫脹和緊繃、膝蓋關節活動受限制。11、皮膚下鈣沉積:腎臟體內工作,包括平衡血液中的礦物質,例如鈉和磷酸鹽。當腎臟不能保持平衡時,有些人的皮膚會出現鈣沉積。鈣沉積物通常在關節周圍形成但是不痛。但是,發生在指尖內時,則會引發巨大痛感。【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排名第一過敏原:塵蟎!醫師提點塵蟎6注意事項麥粒腫(針眼)與霰粒腫傻傻分不清?麥粒腫、霰粒腫病因、區別、臨床症狀、治療方式 肌肉酸痛、受傷疼痛傻傻分不清?如何緩解肌肉酸痛、怎麼鍛鍊身體?查看原始文章>>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2-07-16 醫療.皮膚
夏天玩水小心更容易被曬傷! 皮膚科醫授「緊急處置原則」:冒水泡快就醫
1名45歲男性因疫情工作壓力大,在暑假安排與家人玩獨木舟外,隔一天也爬山踏青享受大自然美好,沒想到一回家發現雙腿顏色像深紫色芋頭,同時出現許多水泡,原來個案在水上活動時就已嚴重曬傷,又爬山更是加重病況。海上獨木舟2小時 雙腿就已經曬傷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黃季怡表示,個案在上午8時至12時玩獨木舟,一時大意沒有任何防曬措施,加上穿著短褲,海面上完全沒有陰影遮蔽,同時由於海水反射,而且水上活動不容易發現到自己已經曬傷,而個案泛舟結束雙腿就已經嚴重發紅開始刺痛,但個案卻不以為意,繼續明天爬山行程。黃季怡繼續說明,個案皮膚已經到達深2度灼傷,患部正在發炎充血且紅腫熱痛,隔天登山步道行程,雙腿不斷與褲子摩擦外,由於長時間站立,雙腿血液較難回流,導致受傷雙腿發炎更加嚴重,回家疼痛難耐就醫,才發現雙腳不僅嚴重曬傷,也出現許多大小水泡,受傷皮膚不僅發紅,甚至呈現紫色。水上活動容易忽略活動警訊 大面積曬傷最好就醫處置黃季怡提醒,玩水上活動很容易忽視皮膚警訊,當皮膚曝曬到過量紫外線受傷,會有刺痛感,如果一般狀況下,大部分人會開始遮陽並到陰暗處,但水上活動的水溫會讓人難以感覺到刺痛感,皮膚已經曬傷卻不知道,等到上岸才發現皮膚受傷嚴重,當下比較好的處理方式,就是用流動的水或溼布協助受傷部位降溫。黃季怡也說,當皮膚出現嚴重曬傷起水泡時,比較好的方法是盡量不要擅自戳破,如果水泡大,皮膚被撐很薄,最好是去尋求醫生,並在適當器具下,協助處置水泡,以免傷口感染。如果受傷部位不斷有滲出液,記得一定要適量補充水份與電解質;假使傷口感染或發生休克未能良好處置,就有可能發生最嚴重的狀況。新生皮膚好好保護 否則容易黑色素沉澱黃季怡提到,門診曾遇過曬傷患者治療後不到幾天,以為沒事了又外出運動,結果水泡惡化趕緊回診。黃季怡補充,當曬傷皮膚顏色開始減退,表層逐漸乾燥開始要脫皮,下層新生皮膚會比較薄弱,顏色也會比較嫩紅,一定要保護好新生皮膚,否則很容易黑色素沉澱,最好讓皮膚休息一下新生皮膚才能有足夠保護力。不論夏日戲水或冬天有機會賞雪 防曬用品都不能少黃季怡提醒,夏日戲水不要輕忽紫外線的殺傷力,特別是水面上或雪地反射出的殺傷力更大。為了避免曬傷,防曬措施要確實,其中耳朵及頸後是容易被忽略的防曬部位,除了勤擦防曬品,可搭配物理性遮蔽方式如穿著長袖或防曬衣物保護皮膚,適時補充水份,才能降低曬傷的機會。黃季怡補充,夏日戲水不要輕忽紫外線的殺傷力,特別是水面上或雪地反射出的殺傷力更大。為了避免曬傷,防曬措施要確實,其中耳朵及頸後是容易被忽略的防曬部位,除了勤擦防曬品,可搭配物理性遮蔽方式如穿著長袖或防曬衣物保護皮膚,適時補充水份,才能降低曬傷的機會。(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夏季皮膚曬傷怎麼辦? 美國皮膚科醫學會「6條建議」緩解不適 ·山上陰涼不用防曬? 皮膚科醫曝「慘痛教訓」:出發前先準備4樣東西
-
2022-07-15 醫療.中醫
三伏貼初伏開始!要貼多久?誰不適合?三伏貼知多少
到了夏天,總是會聽到過敏的朋友嘴巴嚷嚷著「我要去貼三伏貼」,或是經過中醫診所經常看到掛著布條「三伏貼開始囉」,那到底三伏貼是甚麼呢?今天帶大家認識: 什麼是三伏貼?三伏貼是使用「冬病夏治」原理,將辛溫的中藥餅敷貼在特定穴位上,來治療易於冬季發作的疾病,其組成通常含有白芥子、延胡索、細辛等祛寒的藥材,再搭配薑汁做成藥餅後,敷貼在穴位2-4小時,可調理臟腑功能、助長陽氣,增加對抗寒邪的能力。 誰適合三伏貼?1.過敏族群:例如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2.身體虛弱族群:例如經常感冒者、冬天易手腳冰冷或畏寒者3.慢性症狀族群:例如慢性胃炎、慢性支氣管炎、長期腹瀉、長年痛經、長期疲勞、舊傷經常痠痛 何時貼三伏貼?古時候在陽氣最旺盛的夏季三伏天施行「三伏貼」,三伏天是按農曆計算的,約處在國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而現今中醫診所大多在6月至8月期間進行敷貼,這段期間人體虛弱的陽氣調養恢復之後,到冬天抗病能力就會增強,而且因為此段時期人體氣血趨向於體表、皮膚毛孔開張,也有利於藥物滲透。 三伏貼要貼多久呢?每次到中醫診所敷貼後約2-4小時再撕掉,每星期建議敷貼一次,而完整療程是:夏季時間敷貼次數達六次,並且到冬天(三九天)一樣敷貼六次,連續三年,效果較佳。 三伏貼注意事項?1.三伏貼敷貼期間,盡量避免吃生冷、油膩、辛辣等食物,也要避免浸泡冷水,以免影響效果2.敷貼後皮膚感到微微刺熱癢是正常現象,不用過度擔心;如果有嚴重紅腫、過度搔癢症狀,建議提前拆下藥餅,並塗擦適當的消炎藥膏;若是起水泡,可以回診請醫護人員幫忙處理3.遇到以下情況暫時先不使用三伏貼:感冒、發燒、咽喉發炎、嚴重喘不過氣、背部有傷口等症狀4.敷貼時不建議直接去睡覺,也不建議在陽光下曝曬或從事激烈活動5.敷貼部位皮膚色澤變暗屬於正常現象,隨著時間會慢慢淡化 誰不適合三伏貼?1.孕婦:由於懷孕婦女體質可能隨時變化,因此不適合2.三歲以下小孩:因為小孩的臟腑還未完全成熟,因此不適合3.皮膚受刺激容易起泡過敏者:因三伏貼是由較刺激的藥材組成,若本身皮膚較易發紅、過敏者則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