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3 養生.生活智慧王
搜尋
毛巾
共找到
541
筆 文章
-
-
2021-06-02 該看哪科.眼部
「追劇追太兇」竟角膜破皮 專家透露居家防疫護眼妙招
全國防疫警戒升至第三級,民眾減少外出,居家辦公、學習時,長時間近距離使用電子螢幕,1名中年婦女在家辦公,閒暇時熬夜追劇,近期卻發現視力模糊、眼睛有刺痛、異物感,早上起床還會睜不開眼,就醫後才發現眼睛太乾、角膜破皮。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顏敏芳提醒,民眾上班、上課中間休息時,可至陽台「看遠方」,或是用毛巾熱敷眼部3至5分鐘、閉目休息,有助於舒緩眼部疲勞;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則提供「居家護眼5妙招」。「疫情下,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恐致乾眼症惡化、學童近視度數加深」,顏敏芳指出,疫情嚴峻,近期門診量下降,但凡就診的民眾,都是已經到了不得不就診的情況,許多民眾一整天都待在家,不會外出,不論辦公、休息,都在使用3C產品,對眼睛是一大負擔。顏敏芳說,門診中,許多家長擔心兒童近視度數加深,更有婦女因長時間在家使用電子螢幕,「追劇追太兇」、作息不正常,導致乾眼症惡化,眼睛酸痛難耐、常常感覺眼部有沙子,早上起床還會睜不開雙眼。該名患者就診後,經調整生活作息,休息時不使用3C產品,並輔以人工淚液等,症狀已緩解。顏敏芳建議,民眾居家辦公、學習,休息之餘切勿再看電子螢幕,除可至陽台看遠方,也能使用毛巾熱敷眼部3至5分鐘、閉目休息,有助於眼部血液循環、舒緩疲勞。針對疫情下如何在家做好視力保健,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也提供「居家護眼5妙招」:第1招:控制用眼時間孩子近距離用眼如閱讀寫字、使用3C產品時,每30分鐘應起身活動活動,讓眼睛休息10分鐘。第2招:規範螢幕產品使用時間除了休息時間,兒童水晶體清澈、透光率高,更容易受藍光傷害,吳昭軍建議,2歲以下應避免看螢幕產品,2歲以上每日則不要超過1小時。第3招:注意閱讀環境用眼時,光線要充足,居家看書環境的照度至少要350米燭光以上,書桌光線不直接照射眼睛。顏敏芳補充,一般市售檯燈的照度應該都符合,以眼部舒適為主即可,但檯燈擺放位置應在慣用手的對側,避免產生陰影,影響視線,才不會造成近視度數加深。第4招:保持正確姿勢此外,閱讀時避免趴著或躺著、選擇合適高度的書桌椅,臀部坐滿椅面,雙腳要踩到地、看書或寫字保持30至45公分的距離。第5招:均衡飲食飲食部分,吳昭軍建議,種類可以多樣化,天天五蔬果,都可多多攝取維生素A、B群、C豐富的食物,還有深黃色、深綠色蔬果等,有益眼睛健康。顏敏芳指出,紅蘿蔔、玉米、番茄,也都是很好的護眼蔬果。疫情期間無法到戶外活動,吳昭軍提醒,除上述護眼妙招外,也可利用「eye眼動起來 兒童律動MV」唱跳版,在家與孩子一起運動,除增加親子樂趣,也培養小朋友正確的用眼觀念。※「eye眼動起來兒童律動MV」:https://reurl.cc/OX2jQr)。
-
2021-06-02 該看哪科.眼部
遠距教學僅兩周近視度數暴增 眼科醫師3招護眼
本土疫情擴大,現行大多採「停課不停學」方式,改為遠距線上課程,許多孩子長時間緊盯螢幕,加上現階段不適合外出放鬆眼睛,導致近視度數暴增。振興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呂宜玲今天提出三招保護視力,包含「多吃蔬果、訂休息時間表、熱敷眼睛」,並提醒家長,線上教學期間,孩子千萬不可擅自停用散瞳劑。教育部5月19日公告各級學校停止上課,且將停課日期延至6月14日,停課至今僅僅兩周,已有不少學童視力遽增。呂宜玲說,像是今天上午剛好有一名學童,本來有遠視25度,今天回診一測發現變近視150度,等於是增加近200度。呂宜玲表示,長時間近距離作業,常常導致度數突然暴增,可能是睫狀肌過度緊繃,形成「假性近視」,必須要赴門診散瞳檢查,才可以知道是否真的近視,建議家長下學期開學前能夠視疫情嚴峻與否,帶孩子回診追蹤視力。有些孩子點散瞳劑控制度數,呂宜玲提醒,遠距教學間請別擅自停藥,必須嚴格預防近視加深;同時,若有疑似近視看不清楚的狀況,家長也先別急著帶小孩去配眼鏡。至於居家護眼方法,呂宜玲提供三妙招,第一、多吃深綠色蔬菜、橘黃色蔬果;其次,家長可以訂製時間表,線上上課一小時,建議就要休息半小時,若下課時間短暫,可以選擇閉眼歇息;最後,也可以利用熱敷方式舒緩眼睛疲勞,運用41度的水以毛巾浸濕濕敷,等到水溫涼掉後,接著再重複一次,午休或睡前都是適合敷眼時間。
-
2021-05-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買外食回家會帶病毒給家人嗎?食衣住行如何防疫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全國防疫警戒第三級延長至6月14日,民眾在家上班上課,減少外出,食、衣、住、行,乃至返家,都要嚴加防範。疾管局長、三軍總醫院副院長、同時也是感染科醫師的張峰義表示,除了戴好口罩,「手部消毒」是圍堵疫情的關鍵,應從生活中落實。張峰義說,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接觸,務必要有防護措施,戴好口罩。但吃飯時必須拿下口罩,增加染疫可能性,故不論居家或是在外,都不要與他人一起用餐,減少飛沫傳染的風險。進出各式場所、觸摸任何物品,都要「消毒手部」,並避免觸摸眼、口、鼻。消毒需要注意什麼?林口長庚醫院病毒室主任施信如指出,如今社區感染人數多,公共區域如果有病毒,很難避免觸摸到,因此需要勤洗手,但出外時為方便隨時消毒,可隨身攜帶酒精、乾洗手,返家時再採濕洗手。環境清消部分,她提醒,酒精在小面積區域消毒效果佳,但要避開火源,小心居家安全。如果酒精不夠用,大面積區域可使用漂白水,但切記使用時要保護呼吸道,並避免直接接觸皮膚。施信如呼籲,目前疫情嚴峻,但民眾切莫緊張,平常避開疫情熱區、不要去人潮擁擠處,盡量少出門,做好自身防疫措施,就能降低染疫風險。食/買外食回家,會不會帶病毒給家人?目前仍有許多企業採分流上班,外出上班時,可以自備餐盒,兼顧健康與安全。用餐時間避開人潮尖峰時間,吃飯時不要分心說話、分享食物,牢記飯前飯後都要洗手。若是買外食回家,會不會不小心帶病毒給家人?施信如指出,使用微波爐加熱食物1至2分鐘,可藉高溫破壞病毒結構,瓦解病毒的蛋白質、殺死病毒,也就不再具有感染力,降低用餐染疫的風險,吃得更安心。● 外出自備餐盒● 用餐不分食不說話● 飯前飯後都要洗手● 食物加熱消滅病毒衣/回家後衣服沒馬上洗,病毒會傳播嗎?在外奔波一整天,衣物是防止身體受病毒侵襲的功臣之一,返家後,務必馬上換掉外出衣物,避免病毒殘留。施信如指出,洗衣服經過洗、烘、曬等過程,完成後,衣物病毒量低。理想上,建議每日清潔外出衣物,但她也補充,如果沒有時間洗衣服,衣物靜置一至二日,「病毒其實也差不多死光了。」● 返家立刻換衣服● 每日清洗最佳● 沒空洗可靜置一至二日住/住宅密集處開窗通風,會有病毒飄入的風險嗎?返家後摘掉口罩、更衣,先洗手消毒,完成後才可接觸家庭成員。家中要做好定時清潔消毒,可以使用酒精消毒外出常用的物品,如手機、鑰匙,定時消毒家中桌椅、扶手、開關等,吃飯記得要「公筷母匙」,環境保持通風。至於病毒是否可能因開窗而飄入?施信如表示,病毒藉由空氣飄入的機率太小,但容易殘存物體表面,建議注意電梯、按鈕等處。新冠病毒可透過懸浮微粒氣溶膠在密閉室內傳播,但只有小比例會逸散在戶外空氣中,暴露量必須視風向、風量、戶外溫濕度,以及陽光等狀況而定。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表示,對於住家開窗通風是否會有病毒飄入的風險,醫學界並沒有相關研究,目前只有針對密閉空間病毒傳播的研究。周百謙指出,在密閉空間裡近距離咳嗽,就容易讓病毒在空氣中飄散傳播開來,但如果每戶住宅距離遠就沒有問題。而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的空調有否病毒傳播的風險,目前很難有定論。雖然病毒飄入附近住宅的機率不大,但仍建議相關單位應加強檢疫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的病毒排氣過濾設備。● 回家先洗手、定時清潔消毒● 環境保持通風行/自行開車就可以放心不被感染嗎?若需要外出,盡量不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以騎車走路或私家車代替。若必須搭乘,要全程配戴醫療口罩、盡量與人保持一公尺以上的社交距離,避免接觸車上任何設備,接觸後務必洗手。「社區感染人數多,病毒其實就在周圍,很容易接觸到。」施信如表示,自行開車可降低與人接觸的機會,平時養成習慣,可將酒精噴在毛巾上,擦拭車門開關、方向盤、把手、排檔頭、手煞車拉柄、音響與冷氣出風口柵欄、按鈕等處。她並補充,車子停在外面時,車內溫度可達60度,將口罩靜置在車內擋風玻璃下方3小時,也有消毒作用,若不是長期配戴,可以每2日替換1次口罩。● 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務必時時消毒● 開車者準備毛巾隨時消毒● 車停外面曬太陽有消毒作用
-
2021-05-19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南投婦下床踩地腳爆痛 竟是足底筋膜炎作怪
南投縣一名陳姓婦人每次下床踩地,足底後跟就會傳來強烈刺痛,得多走動才能緩解疼痛,只能忍痛行走,日前忍無可忍才到南投醫院就診,經診斷是足底筋膜炎,接受體外震波治療或改善,物理治療師也建議透過伸展運動舒緩疼痛不適。南投醫院指出,足底筋膜炎多與工作和生活習慣有關,大部份是長時間站立或行走、扁平足、運動傷害、體重過重、穿著高跟鞋或是老年人因退化導致脂肪墊的萎縮等,患者會明顯感到足跟疼痛,生活品質和活動力常因此受影響。復健科主任周建文說,足底筋膜炎、鈣化性肌腱炎及肱上髁炎是使用體外震波治療最常見的3種軟組織疾病,臨床治療效果達8成以上;對長期肌肉骨骼系統疼痛,又無法以民俗療法、針灸、藥物及復健治療的患者,體外震波治療是好選擇。而體外震波治療可提供非侵入性保守治療、無傷口、復原快、不需住院,每療程做3次,每周1次,治療後有悶脹或酸痛的感覺,是震波治療的特性,先讓組織微破壞,促進好的發炎,增進血液循環、細胞再生能力後,再讓人體修復。周表示,可冷敷減緩悶脹、痠痛等不適感,通常至多持續約1至2天就消失,而組織的修復及再生通常在1至2周後就會開始,期間盡量休息補充營養,約1個月後達到高峰,施做體外震波約7成患者治療3次後疼痛感獲改善,甚至消失。物理治療師吳政軒則說,初期筋膜炎最簡單的治療方法就是休息減少走動或冰敷,同時也能搭配自主做運動配合傳統復健治療,像是腳踝運動(圖1)、跟腱牽拉運動(圖2)、腳趾抓毛巾運動(圖3)、墊腳尖運動(圖4)。若想預防足底筋膜炎,應避免長時間行走和站立、過度拉扯足底筋膜,吳也建議,可自行做肌力和伸展訓練,並選擇適合的鞋子來保護足底筋膜;南投醫院則提醒,有肌肉骨骼系統疾病的患者可透過專業醫療諮詢,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
2021-05-18 該看哪科.皮膚
天熱皮膚癢可能是「6大疾病」警訊!解癢錦囊公開:一條藥膏萬年通NG
台灣氣候悶熱,高溫潮濕可能導致皮膚紅、腫、癢、痛,尤其皮膚癢常讓人難以忍受。大多數的人都習慣自行買藥止癢,但其實皮膚癢的原因很多,需要醫師完整的診斷評估,才能對症下藥,有效治療,更有助於及早發現其他潛在原因或疾病。皮膚癢 可能是疾病警訊皮膚科柯適中醫師說明,皮膚癢大多是由外在環境引起,但也有可能是某些潛在疾病的警訊,像是糖尿病、慢性貧血、甲狀腺異常、表皮淋巴癌、腎功能異常、C型肝炎等,都可能出現皮膚癢的症狀。雖然發生機率不是很高,但還是要有警覺,若有長期皮膚癢的情形,可觀察癢的狀態是否一直持續或反覆發作,也要注意身心狀態的改變如倦怠、注意力不集中、情緒焦慮等,就醫時告知醫師,評估是否安排進一步檢查。對症下藥確保健康無虞 打針消癢藏風險針對胯下癢、嬰兒尿布疹、蚊蟲叮咬或異位性皮膚炎這類較輕微的皮膚癢,通常以藥膏局部治療即可;但若是全身系統性的皮膚問題如蕁麻疹,可能在不同部位同時發作,為避免全身擦藥用量太大且類固醇劑量較難掌握,因此,較常開立口服藥緩解。此外,對於急性期的搔癢,柯適中指出,常有同時開立口服藥加上外用藥的情形,一旦症狀緩解,通常會調整或減少用藥,避免對病人身體造成其他的影響;而有些皮膚過敏的疾病,如蕁麻疹,用藥後仍會反覆發作一、二週,並不是藥物無效,而是疾病必經過程,病人需要持續配合治療才能儘快痊癒。部分病人為求速效要求打針,但也有潛在風險,除非病人發生影響呼吸心跳的嚴重過敏,甚至是危及生命的情況,才會建議注射藥物。勿萬年藥膏一條通 亂用類固醇恐影響健康門診常見有些病人表示之前開的藥有效,要求開一樣的藥,然而,每次皮膚癢的病因不一定相同,醫師也會依據不同身體部位的皮膚特性來選擇藥物,所以不能藥膏全身一條通。柯適中補充,市售止癢藥膏成份多含有類固醇,若未經診斷下長期使用,可能造成皮膚萎縮或變薄、血管脆弱易出血等,使用量多時,甚至會影響腎上腺素的分泌,抑制身體正常的防衛系統。皮膚癢發作 冷敷+乳液可緩解不適皮膚癢發作的時候,柯適中建議,可在患部用冷毛巾冷敷,以降溫使症狀緩解,治癒後可視氣候或個人膚質,使用無香精的乳液、乳霜或凡士林保護皮膚,平時做好自我保護,預防惱人的皮膚疾病。若自行擦藥2-3天,症狀卻沒有改善時,應該儘快就醫,以免因搔抓破皮引發感染或更嚴重的皮膚問題。延伸閱讀: ·天熱、下雨香港腳就發作? 皮膚科醫列「日常5大黴菌感染源」:這種腳型也易得 ·換季就牙起來!蕁麻疹全身癢爆怎辦? 皮膚科醫認證「7大止癢攻略」 
-
2021-05-12 名人.黃軒
社區傳播期間哪些活動有風險?醫:一定要戴口罩
社區傳播期間,這個動作會救了你台灣疫情現在又進入社區感染了,很多集會活動也開始受到了限制。我常常被人問KTV唱歌為什麼要戴上口罩?看電影為什麼也要戴上口罩?其實這一切是有研究根據的。我把看到的科學資料整理一下給大家看看,以大家都喜歡去娛樂的場所KTV和電影院為例。為什麼唱歌需要戴口罩? 昨天台灣的指揮中心指揮官告知大家,如果要去KTV,記得戴上口罩唱歌,這是有醫療研究的支持。1.飛沫顆粒呼吸時:我們囗中每秒噴出的飛沫顆粒 ~ 135(85-691)顆正常說話:我們囗中每秒噴出的飛沫顆粒 ~ 270(120-1380)顆大聲說話:我們囗中每秒噴出的飛沫顆粒 ~ 570(180-1760)顆正常唱歌:我們囗中每秒噴出的飛沫顆粒 ~ 690(320–2870)顆大聲唱歌:我們囗中每秒噴出的飛沫顆粒 ~ 980(390–2870)顆高亢唱歌:我們囗中每秒噴出的飛沫顆粒 ~ 1480(500-2820)顆結論:正常的唱歌比正常的講話產生更多的飛沫顆粒,大聲唱歌比正常唱歌產生更多的飛沫顆粒。2.口罩+唱歌如果我們使用口罩又大聲唱歌時,其每秒產生飛沫顆粒為 ~ 410(200-1150)顆因此,簡單的「口罩」將唱歌時產生的飛沫顆粒數量減少到與正常說話相似的水平。其實另一個研究顯示,當你使用外科口罩大聲唱歌時,相機幾乎檢測不到你的飛沫呢。 When singing loud with a surgical mask, almost no droplets were detected with the camera.那麼去看室內電影有多安全呢?專家也對某些活動的安全性進行評分,等級從0到100。其中0導致COVID-19感染的可能性最小,而100則是最危險的。在列出的活動中,他們分別認為「室內看電影」是最冒險的活動之一,尤其是「室內未實施社交距離」情況最危險。-戶外餐廳:10-雜貨店:15-20(如果人們聚集,則為30-40)-商業客機:40-50-戶外活動,無社交距離,不戴口罩:40-50-室內電影:50到60(如果人們在笑、大喊和一起唱歌,則最多為75)-室內未實施社交距離:801.社區傳播期間的社交距離在社區傳播期間,我們會要求很多室內的活動,例如餐廳、會議室、演講廳、電影院……等密室空間,都得有保障有社交安全距離,例如有「梅花式」的排列座位,因為人太靠近,沒有保持安全距離太容易被傳播了。有一項研究發現在密室空間沒有保持安全距離,根據定義:有症狀COVID19 的人,如果和別人近距離接觸(close contacts),其R 值計算為(126/161 =)0.78無症狀COVID19 的人,如果和別人近距離接觸(close contacts),其R 值計算為(6/30 =)0.20因此,有症狀組與無症狀組兩群的傳染性風險比例(RR),估計約為3.9倍(95%CI:1.5-11.8)。 如果關注有無症狀的繼發性感染,有症狀COVID19 的人,其RR則估計約為6.6倍(95%CI:2.0-34.7)。Hence, by definition, the Rs can be calculated as (126/161 =) 0.78 and (6/30 =) 0.20 for the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groups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e risk ratio (RR) of infectivity of a symptomatic group against that of the asymptomatic group is estimated at 3.9 (95%CI: 1.5–11.8). If focusing on symptomatic secondary infections, the RR is estimated at 6.6 (95%CI: 2.0–34.7).在密室空間例如餐廳、會議室、演講廳、電影院保有社交安全距離,例如有「梅花式」的排列座位,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有症狀COVID-19的人,只要任何方向(不管前後排、左右排 )近距離接觸(close contacts)和你接觸,你就容易被傳播了。2.那為什麽室內看電影,還要戴口罩?答案就是很簡單,在黑暗中看大螢幕,你不會大聲說話,也不會高亢唱歌,但你會不知不覺隨著劇情發展笑,大笑、哭泣,然後又張開嘴巴又喝飲料,又吃爆米花或零食。甚至劇情緊張、恐怖時,你還會偷咬指甲、偷挖鼻孔而不自知呢。這些的行為舉止在社區傳播期間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大部分人忘了遮住口鼻,就是COVID-19易侵入的時機。戴上囗罩你就阻隔了上述的危機,所以看電影旁邊無人(因爲要隔著坐),你得要戴上口罩,才能安全看電影回家的。口罩,社區傳播阻隔的最佳工具對於呼吸道飛沫的研究以及口罩阻擋飛沫的能力,很多研究報告都有。另一項研究,使用高速攝影機實驗發現,當有人說出一個簡單的片語時,就會產生20至500微米的飛沫從嘴巴中出來,但是當嘴巴,只是被一塊濕毛巾蓋住時,也幾乎所有飛沫都會被擋住。一項針對流感的研究發現,戴上口罩可以顯著減少飛沫,和氣溶膠傳播的呼吸道病毒數量。在一項試驗中,研究人員預測如果我們給周邊80%的人戴上口罩,我們才能有效在減少COVID-19傳播。研究發現社區傳播期間,實施口罩指令,COVID-19的每日增長率會下降的,這個趨勢在社區傳播擴散時更加明顯。口罩指令執行後的最初五天,COVID-19新病例每日成長率與指令執行前的五天分數下降了0.9 %。而在三週之之後,COVID-19新病例每日成長率,也下降了2個單位的百分比。口罩,肯定是阻隔社區傳播的最佳工具!資料來源:Reducing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How safe is it to go to indoor movie theater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The relative transmissibility of asymptomatic COVID-19 infections among close contacts※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5-0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26歲女腕關節軟骨撕裂傷 手腕轉門把、滑手機都會痛
一名26歲女姓上班族,去年底起床時右手感到麻、痛,不僅上班時無法搬動重物,甚至「連滑手機都會痛」,確診為腕關節三角纖維軟骨撕裂傷,醫師一度建議手術治療,但排斥開刀的她透過PRP增生治療後,手腕疼痛明顯好轉。她說,除了當天感到右手腕麻麻的,隔天更無法轉動門把,起初以為是手腕扭傷,於是先去中醫傷科治療不見效,後來又去復健科檢查,透過超音波發現疑似三角纖維軟骨損傷,便轉診至骨科諮詢,骨科醫師建議開刀治療,但她不願意,又再到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尋求第二意見。亞大醫院骨科部醫師賴禹呈說,腕關節三角纖維軟骨撕裂傷是常見的手腕傷害之一,通常患者擰毛巾、轉門把時,手腕外側都會使不上力且疼痛不已,許多人誤以為只要讓手腕休息,就能讓撕裂傷自行修復,但因三角纖維軟骨本身血液循環不佳,基本上不會自行癒合,若輕忽不管,恐留下永久後遺症。他說,通常在門診會先檢查患者是否有明顯外傷,並透過X光理學檢查、高階的軟組織超音波進一步確認,若患部傷害嚴重,還會使用核磁共振診斷,以釐清手腕傷況;通常撕裂傷在淺層,會建議復健治療即可,若復健4~6週卻疼痛依舊、握力無法恢復,就可考慮採用PRP增生治療。賴禹呈指出,PRP增生治療是透過注射刺激三角纖維軟骨撕裂處,並修復周遭受損的韌帶,加速組織恢復,但若撕裂傷在深層,或撕裂程度嚴重,則須考慮於3個月的黃金治療期,採用內視鏡腕關節鏡手術治療。傳統觀念認為手腕扭傷或拉傷,西醫多半選擇開止痛藥或開刀治療,不過賴禹呈強調,隨著醫學科學進步,治療方式相當多元,會根據每位患者的需求,給予合適的治療方式,他也提醒,若手腕只要凹折、轉動就痠痛無力,且持續疼痛一個月以上,務必至骨科詳細檢查,以免拖延留下後遺症。
-
2021-05-06 該看哪科.皮膚
第1根白髮出生就註定!皮膚科醫曝「男、女生長時間」:頭髮綁太緊也會
「天啊!我怎麼會有白頭髮!」34歲的小如照鏡子時,看到頭上冒出白頭髮,簡直無法相信,「怎麼可能!這實在太可怕了。」 她立刻拔掉白頭髮,動手摧毀「初老」的證據,但白頭髮該不該拔?真的會拔1根長3根嗎?長第1根白髮:男29歲、女31歲多數女人都怕長白頭髮,尤其是輕熟女、熟女,看到頭上冒出白頭髮,就有如天要塌下來了。因為白頭髮是老的象徵,且一有白頭髮看起來會顯得「臭老」,一下子就老了好幾歲,因此,每個女人都不想有白頭髮。皮膚科醫師蔡仁雨說,白頭髮是一種老化的現象,正常情況下,男性約在29歲長第1根白頭髮,女性則是31、32歲長第1根白頭髮,男性的白頭髮長得比女性早,白頭髮通常是從耳朵上方,也就側腦的地方開始長,有些則是會先從額頭長。另外,皮膚科醫師黃毓惠解釋,我們會有黑色的頭髮,是因為毛囊中的黑色素細胞分泌黑色素,所以頭髮才是黑色的。但當老化後,黑色素細胞製造的黑色素減少後,頭髮就會變成白色。出生就註定長白髮時間 外力也可能造成黑色素細胞是何時開始啟動,減少製造黑色素的開關呢?黃毓惠說,人在出生後,基因就決定了這一切。也就是說,你會在幾歲開始長白髮,是從你出生的那一刻就註定好了。白頭髮出現的時間,和遺傳、基因有關,像有些少年白的人,可能在國中、高中時,就開始長白髮,有人則是20、30歲後才長。除了遺傳外,蔡仁雨指出,外力也會造成白頭髮,像是染髮或燙髮,或將頭髮緊緊綁著時,都可能破壞黑色素細胞,不過,這是暫時性的白髮,只要去除這些外 力的破壞,新長出來的頭髮還是黑色的。黑頭髮具保護頭皮功能 防曬、防皮膚癌蔡仁雨表示,黑色頭髮中的黑色素會和紫外線結合,可避免紫外線直接照射到頭皮,還有防曬功能。不過,要是頭髮曝曬過多的紫外線,就會消耗大量的黑色素,頭髮的顏色會變淡、變白,也失去保護頭皮的功能;西方人比東方人容易罹患皮膚癌,尤其是頭皮的皮膚癌,就是因為他們「黑色素」比較少,保護功能較差。雖然黑色的頭髮可以防止頭皮曬傷,但平時也應撐傘、戴帽子,為頭髮防曬,以免頭髮被曬白後,不僅不好看,也不能為頭皮防曬;要是已將頭髮曬白,只要開始做防曬,再長出來的頭髮還會是黑的。拔1根白髮不會長更多 嚴重恐至長不出頭髮很多人一看到白髮,就是動手拔掉,先除之而後快,但民間有傳言,白頭髮是拔 1根長3根,也讓人望之卻步。「白頭髮要拔?不拔?」讓不少人猶豫不決。蔡仁雨認為,這是錯誤的迷思,拔1根不會長3根。不過,拔頭髮的行為,會傷害毛囊,可能會導致毛囊炎,甚至會導致毛囊纖維化,嚴重可能再也長不出頭髮。蔡仁雨和黃毓惠都強調,目前醫界還沒有治療白頭髮的方法,也無法延緩長出白頭髮的時間。目前能做的就是靠染髮,將白髮變成黑髮。雖然有人擔心染髮會致癌,其實只要不過於頻繁就好,要是使用半永久染的染劑,1週可染1次,永久染的染劑,則是可1個月染1次。延伸閱讀: ·乾毛巾擦濕頭髮也不行! 「10個壞習慣」讓頭髮常斷裂...你中幾項了? ·禿頭是用錯洗髮精害的?頭髮要天天洗? 皮膚科醫師解答正確洗頭觀念
-
2021-05-01 該看哪科.皮膚
乾毛巾擦濕頭髮也不行! 「10個壞習慣」讓頭髮常斷裂...你中幾項了?
頭髮是每個人的自信來源,你最怕聽到「你頭髮變少了」這類的話語嗎?但隨著年紀增長,似乎又不得不去面對頭髮變稀疏的問題。若現在就處於脫髮嚴重的情況,那也先別著急,從現在起拯救頭髮還為時不晚。 改善頭髮易斷裂 10個壞習慣快戒家庭醫學科醫師陳柏臣說明,想改變頭髮的斷裂情況,其實,只要從生活方式上著手改變就可以。首先要了解哪些不好的壞習慣,是破壞頭皮健康、造成頭髮斷裂的原因:1、洗髮水溫度太高有些人習慣用熱水洗頭,以為越熱才洗得越乾淨,但熱水其實會讓髮絲脫水(就 像皮膚一樣),導致頭髮變乾、變脆弱,自然就容易斷裂並脫落。熱水不僅洗掉頭髮的保護油膜,還導致頭皮毛囊不能有效分泌油脂保護頭髮,長久下來,髮根繼續被破壞,頭髮脫落情況會越來越嚴重。→怎麼做?洗髮時,建議要把水溫調低至25℃以下,或者就算是洗熱水澡,當換到洗頭髮時,就要盡可能的不要讓頭皮感覺燙的程度。 2、乾毛巾搓擦濕頭髮頭髮浸濕後是最脆弱、最容易斷裂的時候,大部分人習慣淋浴時順便用梳子梳通打結的頭髮,之後再用乾毛巾搓擦。其實,這個步驟對頭髮的傷害非常大,造成脫髮也就在所難免。→怎麼做?盡量在頭髮未濕透前就先將頭髮梳整,濕頭髮可以減少梳頭的次數;洗完頭之後,可用吸水性強的軟毛巾慢慢將頭髮按乾。 3、洗髮次數過於頻繁洗髮次數過多也會影響頭髮的正常生長,因為當油脂分泌不均勻時,頭皮容易乾燥並產生容易斷髮的情形。→怎麼做?建議隔1天洗1次頭髮,若無法養成這種習慣,就容易讓空氣中的髒污殘留在頭皮上,造成油脂阻塞頭皮毛孔,斷裂脫落自然就會出現;確保每2天洗2次頭,若出汗較多或產品用量過大,就更應該堅持這個習慣。 4、造型工具溫度過高頭髮造型工具很多,也可輕易在開架通路上購買,有些造型工具使用時需插電加 熱,幫助塑型的維持;有些產品則沒有溫度控制,使用越久則溫度越高。→怎麼做?可選用有恆溫控制的造型工具(包括吹風機),或限制使用次數(1週至多使用2~3次);現在有低溫或冷風吹風機,也是不錯的選擇。另外,也可在吹髮前使用護髮噴霧,能夠形成一層隔熱層,減少頭髮間的摩擦。 5、燙髮次數太頻繁燙髮的溫度會損壞頭髮及角質膜中的蛋白質,一旦角質膜損壞,就會增加頭髮易 斷的可能性。→怎麼做?燙後的髮質較容易變乾、變脆,可選擇能夠深層滋潤且補充水分的護髮產品,在洗髮後,用毛巾將頭髮擦乾至不滴水後,擦上修護產品,停留1~3分鐘後,用低溫水沖洗。而燙髮後如果頭髮有毛躁、枯黃、斷裂等狀況,也會縮短頭髮的捲度維持,最好在燙髮後1週內進行完整的養護工作。 6、經常綁很緊的辮子 經常綁很緊的馬尾或編辮子,因髮型的關係,使頭髮毛囊拉力太大,導致毛囊破 壞並形成傷疤,造成永久性的損壞。→怎麼做?建議平日可把頭髮放下來,或綁起來時也要綁鬆一點,若有明顯感覺頭髮拉扯到臉部肌膚,那就是綁的太緊了。 7、不當使用定型產品使用頭髮噴霧或號稱「能夠一整天定型」的產品,則要注意這些產品是否讓頭髮出現更嚴重的打結問題。定型產品酒精含量高,容易讓頭髮出現乾枯、脆弱的問 題;或是梳頭髮時,殘留在頭髮上的成分會導致頭髮斷裂脫落。→怎麼做?建議選擇一些柔和的定型產品,能保持頭髮水分不流失,擦頭髮時要避免頭髮快速摩擦。 8、減肥節食和服藥當身體處於饑餓的時候,會先將能量輸送給重要的器官(如心臟和大腦),而頭髮所配給的能量就會減少,當能量明顯 缺乏時,將會導致頭髮嚴重脫落。此外, 錯誤的口服避孕藥會損傷頭髮,荷爾蒙的變化則容易導致頭髮的脫落或變細;其他像是他汀類藥物、抗抑鬱藥、抗焦慮劑、抗高血壓藥物等,都會擾亂或干擾頭髮生長的正常規律,導致頭髮進入生長停滯階段,進而過早的脫落斷裂。→怎麼做?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攝取充足的蛋白質(蛋豆魚肉類),是最基本保養頭髮的要訣。頭髮最主要的成分為蛋白質,蛋白質也是唯一能促進頭髮健康生長的成分,若攝取不足的話,將會導致頭髮產生斷裂的問題。 9、搔抓頭皮力道太大有些人喜歡抓頭或摳頭皮,若手不乾淨,就可能造成發炎感染的症狀,有些人則是有脂溢性皮炎等發炎症狀,而引起的頭皮發癢。發癢抓頭若力道過大,就會導 致頭髮脫落,一旦角質層被破壞,頭髮內的纖維物質就變得容易斷裂。→怎麼做?可使用含有茶樹精油的洗髮精來清洗頭髮,緩解發癢症狀;若市售商品無法抑制發癢反應,可向醫師要求開立抗真菌洗髮精或其他成分藥物來幫忙。 10、暴露紫外線時間過長長期讓頭髮暴露在紫外線下,會損傷頭髮的強度和彈性。因為暴露在紫外線下的 頭皮會削弱其角質層,導致比較脆弱的頭髮從頭皮就開始脫落。→怎麼做?建議有紫外線直射的地方,一定要戴上帽子(最好是具有防紫外線功能的帽 子),並將所有的頭髮塞入帽子內保護頭和頭髮,或使用具有防曬功能的免洗護髮素等產品。延伸閱讀: ·禿頭是用錯洗髮精害的?頭髮要天天洗? 皮膚科醫師解答正確洗頭觀念 ·洗髮精加水稀釋用更久? 皮膚科醫揭「可怕下場」:你也會這樣做嗎? 
-
2021-04-2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醫病天地/媽媽手 3動作減緩疼痛
家庭主婦因為經常洗衣服、扭毛巾、切菜等手腕長期用力姿勢,導致深受「媽媽手」困擾。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物理治療師陳貞均建議嘗試3種簡單的小動作,可讓民眾減輕疼痛。「媽媽手」正式醫學名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但不只會出現在媽媽身上,只要必須頻繁使用拇指的人都可能產生症狀,如長時間打字的鍵盤手、常滑手機的拇指族等,都是高危險群,臨床上常見的症狀為大拇指靠近手腕處出現持續疼痛及腫脹,甚至無法使力。陳貞均說,最精確的診斷當然以影像學為主,但可在家簡單測試,將拇指往內收並彎向小拇指,若此動作引發疼痛,且位置在大拇指靠近手腕處,有相當高機率就是「媽媽手」。想避免或解決這惱人的不適,首先可練習用4根手指包住姆指、手腕朝下施力,此動作不僅可當作測試動作,還能當牽張運動,過程中感覺到有點緊緊的就行,維持15至20秒即可。接著是肌力加強運動,可用桌子當施力點,將手靠在桌緣下方,想像手腕往上抬,類似喝飲料動作,維持5至10秒鐘,接著放鬆休息。最後是痛點按摩運動,可將拇指包住,另一隻拇指在手腕疼痛處施以垂直且單方向按摩,切勿大力,來回10下後休息。以上3種運動每天練習10至15次,共做2至5回。陳貞均說,有媽媽手困擾的民眾,應盡量避免做出會疼痛的姿勢,在日常生活中也必須注意手的施力,避免一直過度使用拇指。
-
2021-04-26 該看哪科.皮膚
腳起水泡怎麼辦?專家教關鍵5動作:凡士林也有用
買了新鞋子磨腳、長時間運動後,脫下鞋發現長出腫腫的水泡,走起路來特別疼痛,小水泡該怎麼預防呢?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穿著不合腳的鞋子、過度摩擦肌膚、穿新鞋子咬腳等都是導致水泡的常見原因,為了能預防水泡的生長,足部專家Georgeanne Botek提供五種方法,遠離水泡的紅腫痛。保持表面乾爽 預防小水泡新生1. 保持皮膚乾燥:Botek說,如果出汗太多會增加起水泡的機會,保持足部透氣及乾爽很重要。2. 穿排汗襪與合腳鞋子:為了預防水泡的產生,特別要進行大量的流汗運動,穿雙吸濕排汗襪,以減少皮膚表面的摩擦,而通常舊款的鞋子比新款更加柔軟舒適。3. 使用乾燥粉末:因為流汗太多容易起水泡,運動前可塗抹些乾燥劑或滑石粉來維持表面乾燥。4. 塗抹凡士林舒緩:新鞋經常咬腳,可以在容易紅腫處貼上膠帶或是塗抹凡士林保護皮膚不受傷。5. 適當保護措施:進行體力活動或搬重物時,請戴上手套,若是洗手後記得要用毛巾擦乾雙手,預防水泡再生,一旦有紅腫疼痛、流膿、腫脹、劇痛等症狀,應立即停止活動。留意感染跡象 避免傷口惡化    除了過度摩擦引起的水泡外,諸如輕微燒傷、皮膚傷口擠壓也會引起水泡。Botek博士說,只要不疼痛,原則上不要擠壓它,假如太疼痛應從水泡的側邊打開,而非從中心處著手,保持完整。若是水泡中的液體呈現透明代表無菌水泡,白色或乳黃色的液體則是感染的標誌。Botek提醒皮膚若有紅腫、水泡惡化等不舒服正是感染的跡象。另有糖尿病,例如感覺喪失、血液循環不良等危險因素,很有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傷口。如果上述情况加重,應儘速求診治療,以免傷口惡化。參考資料:5 Ways to Avoid Blisters and the Best Way to Treat Them(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為什麼腳跟總是反覆龜裂、粗糙? 皮膚科醫師曝愛做「2件事」慘了 ·每天穿同雙鞋小心得香港腳! 一張圖認識「香港腳4大型態」:水泡、厚皮也在內
-
2021-04-15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換人工膝關節後想及早復原 治療師建議這3招
老人置換人工膝關節已是常態,但有人擔心術後亂動,可能影響傷口癒合,專業物理治療師黃富明表示,接受手術的患者術後就開始運動,反而才能及早復原。有名70歲阿公接受醫院指導的三招躺著做的運動,大幅降低水腫,也恢復肌力與活動度,復原更快。黃富明表示,這名阿公因右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疼痛且變形,經保守治療沒改善,才決定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但術後他卻擔心影響傷口癒合,不敢活動。黃富明說,需置換人工膝關節的民眾以退化性關節炎及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為主。此外,肥胖、長期負重、運動員或曾車禍的民眾,因為膝蓋磨損,關節損害,嚴重影響行動與生活,也是需考慮動手術的族群。三招運動助復原其實,換人工膝關節的民眾,經醫師評估,術後能開始做運動,他建議三招躺著就可以做的運動,第一招「腳踝幫浦」動作,患者在患肢小腿墊上毛巾(或較硬質枕頭),腳踝往上勾、之後往下壓,每回做30到40下。可幫助血液打回心臟,降低術後水腫。第二招「股四頭肌收縮」,在患肢膝窩墊上毛巾,膝蓋往下頂,每次撐5秒,一次做10到15下,可增加大腿肌力,避免術後肌力下降。第三招「下肢滑行」躺著或坐著做都可以,患肢的腳跟往後滑行,角度維持在膝蓋不疼痛的範圍,每次做15到20下,維持關節活動度。黃富明說,這三招運動每天做三回,有助置換膝關節的患者及早復原。
-
2021-04-08 養生.運動天地
有片!10分鐘爆汗毛巾操 兩條毛巾瘦全身
一個人在家運動已經沒梗了嗎?健身教練Zoe要教你一套居家毛巾操,只需要隨手可得的兩條毛巾,加上這八組動作,就能有效加強核心肌群,達到全身鍛鍊、線條收緊的效果。Zoe強調,肌肉都需要新鮮感,因此居家健身也需要時常變換內容,給予身體新的刺激。她所設計的這套毛巾操主要針對下半身、核心肌群與背部肌肉的訓練,簡單的器材和動作讓你可以隨時開始訓練,照著影片做做看吧!「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03-31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跑步出現「跑者膝」疼痛困擾 學會這三招明顯改善
台灣跑步風氣興盛,跑步前訓練不足或是跑步姿勢錯誤,容易導致關節或肌肉疼痛,最困擾的就是膝蓋周邊疼痛的「跑者膝」,經常反覆發生,物理治療師建議三招簡單髖關節穩定度運動,就能改善跑者膝狀況,讓跑步更無負擔。南投醫院物理治療師吳琦淵說,跑者膝過去被為「髂脛束摩擦症候群」,指膝蓋在微微彎曲約20度到30度時會造成膝蓋外側疼痛,會越跑越痛,休息可能減緩,但開始跑步又會再痛。長久以來被認為是因為髂脛束摩擦到骨頭組織產生的疼痛,而緊繃髂脛束也是造成末端拉扯或是摩擦主要原因。但近期研究證實髂脛束其實穩定地附著在股骨外側,不會隨膝蓋的屈伸而滑動,因此「摩擦」的假說並不成立。且許多研究指出,髖關節的穩定度不佳與跑者膝有很大的關連。一旦髖關節穩定度變差會讓站立時期的股骨內縮且內轉,脛骨也會內轉,造成膝蓋外側的髂脛束下方富有豐富血流與感覺神經的脂肪組織受到壓迫,產生疼痛。吳琦淵說,若於急性期發作,目標以控制疼痛與暫停運動休息為主。最新文獻顯示高濃度自體血小板是安全且有效的治療方式,在確診後,可於超音波導引精準注射,達到治療效果。若是疼痛獲得適當控制,可以漸進的訓練髖關節的穩定度,減少疼痛的再次發生。吳琦淵說,三個簡單髖關節穩定度運動配搭彈力帶,運動時可以慢慢增加彈力帶的重量,且注意是否膝關節有內扣,要讓用力的肌肉與關節學習到正確的力線。有症狀的患者,在運動前須與醫生或是治療師討論病況,確認病況與運動是合適的。1.平躺時,膝蓋彎曲,將彈力帶兩端打結(也可使用mini-band),套至兩大腿靠近膝蓋處,將兩腿用力將彈力帶撐開。臀部夾緊抬離床面,維持30秒,重複動作。可喚醒臀中肌與臀大肌的用力。2.站姿下,彈力帶套在大腿膝蓋上方,練習從坐到站。注意膝蓋尖端要對準第2、3腳趾。3.動態控制。在平滑的地面上,非訓練腳腳踩毛巾減少摩擦力。訓練腳慢慢下蹲,控制膝蓋與骨盆的穩定度。另一腳毛巾則慢慢往後滑做前側腳的髖關節動態控制訓練。須注意膝蓋是否對準第2、3腳趾,以維持良好的力線。
-
2021-03-30 該看哪科.眼部
不是點人工淚液就一定會好!緩解乾眼症4方式
● 眼睛疲勞、乾澀、刺痛、灼熱感,可能乾眼症找上你● 點人工淚液,未必能完全改善乾眼症狀● 瞼板腺阻塞的乾眼症,可早晚熱敷改善許多人眼睛乾澀,會點人工淚液,但往往不見改善。台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碩方表示,眼睛表面的淚水由水液層、黏液層和脂質層共同組成,這三種成分缺一不可,光是點人工淚液,只是補充水液層的不足,未必能完全改善乾眼的症狀。淚液分三層 別只補充水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乾眼症,鄭碩方說,若常覺得眼睛疲勞、容易乾澀、刺痛、有異物感、灼熱感,甚至出現視力模糊,都可能是乾眼症問題。若長期為乾眼症所苦,建議應到眼科做檢查,才能確定可能引起眼睛乾澀的原因,再對症治療改善。淚液有三層,最內層為結膜杯狀細胞製造分泌的「黏液層」,主要讓淚水可平均分布在眼球表面;中間層為「水液層」,主要讓眼睛濕潤;最外層則為「脂質層」,可將水分鎖住,減少蒸發。鄭碩方指出,許多人以為眼睛乾,靠人工淚液就可以緩解症狀,但若合併有脂質層不足,也就是缺油問題,就會導致淚水不斷蒸發,點再多藥水,效果都不好,必須進一步檢查油脂不足的原因。如長期發炎 搭配藥水改善鄭碩方表示,淚水中的油脂成分是由眼瞼內的瞼板腺製造,有些人可能因為感染或慢性發炎,眼部沒做好清潔,卸妝沒做好,造成瞼板腺堵塞萎縮或其他眼瞼疾病,導致脂質層油脂缺乏。因此,若是點了人工淚液,症狀並未改善,甚至更不舒服,一定要到眼科尋求專業協助。過去乾眼症通常只做「淚液分泌測試」,來判斷是否淚水分泌不足,在五分鐘內淚水分泌量可否沾溼試紙達10mm以上,一旦淚液少於5mm,就確診為乾眼症。但要判斷脂質是否不足,則可透過「脂液檢查儀」,以非侵入性、光干涉原理來檢查脂質層厚度和油脂的分布情況,評估瞼板腺的脂質分泌是否正常。若眼睛有長期慢性發炎情形,除了點人工淚液,還可以搭配使用消炎藥水,藥膏來改善。早晚熱敷 約15~20分鐘若瞼板腺有阻塞,鄭碩方表示,每天可早晚熱敷眼睛,以40至45℃熱毛巾或熱敷眼罩,每次熱敷15到20分鐘。但提醒若購買一般藥妝店販售的熱敷眼罩,要注意局部加熱的溫度和時間是否足夠,建議使用專業醫療用眼罩為宜。此外,也可至眼科門診,接受瞼板腺熱脈動治療,加熱瞼板腺,在眼瞼板外利用脈動式按摩,軟化並疏通瞼板腺內阻塞的油脂。此治療效果可持續九個月至三年,但目前仍屬自費,尚未納入健保給付。現在的人一直盯著3C產品,眨眼次數減少,長期待在冷氣房、戴隱形眼鏡、熬夜,容易讓淚水蒸發,導致眼睛乾澀,使乾眼症的機率增加,鄭碩方提醒,調整生活方式,眼睛適度休息相當重要。
-
2021-03-20 科別.皮膚
換季肌膚常乾癢怎麼辦?注意5個保養撇步 從洗臉開始
別以為只有秋冬肌膚才會乾癢,其實從冬季轉換春季時,肌膚也可能出現乾燥、敏感,而想讓肌膚狀況更佳,有5個保養部分要特別注意。一、臉部清潔時間海島型氣候的台灣,多數人都是混合肌膚,特別是T字部位最容易出油,在洗臉時,大概需要20秒以上,兩頰稍微乾燥的區域,建議別搓洗太久,而總洗臉的時間不要超過2分鐘,只要把髒污清潔乾淨,有上妝的人,洗臉前也要做好徹底卸妝的功課。二、洗臉的溫度洗臉時不僅要注意使用的清潔產品之外,水的溫度也是非常重要。水溫不要過熱或太冷,以比自己體溫高些的水溫是最適合的。因為春天的肌膚容易出現敏感狀況,水的溫度可能容易刺激肌膚,肌膚抵抗力也會相對下降。三、洗面乳的選擇使用洗面乳的量,常不知道該如何斟酌才是真的適合。建議用量約在1元硬幣大小即可,將洗面乳搓揉至完全起泡,起泡越綿密越好,透過綿密的泡沫帶掉臉上的髒污與油脂,既不傷肌膚又能清潔透徹。依照不同購買質地上也有不同的用法,使用前先注意使用說明,並也別在臉上過度地搓揉,使得肌膚的刺激性更強烈,肌膚就會有看不見的傷害,導致肌膚出現敏感、乾燥的現象。四、不要使用毛巾洗臉以臉部清潔的部分,較不建議使用毛巾來清潔臉部,因為毛巾的摩擦係數也是偏高的,對於肌膚容易敏感、皮膚較薄弱的人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建議可以使用天然細緻的海綿來取代,還有近期市售有些以蒟蒻作為洗臉巾的產品,也推薦大家使用。若真的習慣使用毛巾的女生也沒關係,盡量以輕壓的方式來吸附臉上過多水分,千萬別大力擦拭。五、臉部補水換季的肌膚,保養最重要的護理步驟。但不是不停地給予水分,就能為肌膚帶來好的補水效果。使用在臉上的保養產品,一定要避免過多的化學成分、及對肌膚刺激的成分。盡可能選擇不過多添加物、香料等成分來保養肌膚。
-
2021-03-15 新聞.健康知識+
每天洗澡反而不利健康? 專家說法顛覆你的觀念
關於洗澡,大家從小到大、根深蒂固的的觀念是:應該天天洗。但老人家是否適合天天洗澡呢?會帶來哪些問題跟風險呢?專家告訴你! 每天都要洗澡的常識 在我任職的醫院裡,有不少患者不喜歡洗澡,尤其以男性患者居多。其中有兩個主要原因。首先,如果可以自己一個人慢慢洗,那倒是無妨,但對那些行動不便的患者來說,洗澡勢必得有旁人協助。其次,對這些患者來說,洗澡其實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只有自己一個人光著身體的羞恥和尷尬,或是必須配合他人的動作而變換姿勢,在心理不適的情況下,即使身體的各個部位都被人清洗乾淨,也無法感到舒爽。加上對於老年人來說,洗澡這件事情比想像中還要來得費力許多,似乎有許多人會因此感到疲勞。 也許有人會說,難道不會在意身上的老人味嗎?其實不會,畢竟自己身上的老人味,本人是聞不出來的。 說到底,也有些患者會說,把外表弄得乾淨整潔是要做什麼? 一聽見這樣的想法,就不禁令人產生疑問:洗澡真的要每天都洗才行嗎? 而且,洗澡對老年人來說還會造成一個問題,那就是皮膚乾燥。 實際上,若是洗澡洗得太頻繁,或是過度使用肥皂和毛巾擦拭,可能會導致各種皮膚症狀。從這一點來說,如果是為了去除氣味,只要洗10分鐘就夠了。 在我從小到大的成長環境裡,並沒有每天洗澡的習慣。所以我到現在還是不太喜歡洗澡。 不過,就像我當初成立醫院時一樣,如果要把自己的父母送進醫院接受治療,我會想讓父母在固定的時間起床,三餐正常,每天洗澡,讓身體保持乾淨整潔。 現在回想起來,我也曾經被世間的一般常識束縛過。然而,在我過了75歲之後,我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覺得「洗澡很麻煩,非常不想洗澡」。 同時,我也開始覺得「早上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一天不想吃到三頓飯,只想吃自己喜歡的東西」。 每天洗澡所帶來的風險 實際上,洗澡1個禮拜洗1到2次就夠了。說到底,不會有人因為不洗澡而引發生命危險,反倒是每年有將近兩萬人因洗澡而導致死亡。因為上了年紀以後,只要不像年輕時那樣出汗,皮膚就不會分泌油脂。 當你成為生活起居需要旁人照顧的老年人之後,對幫忙洗澡和被洗澡的人來說,洗澡都是一件很費力的事。所以,每3天左右洗1次澡就好。照這樣的頻率來看,對本人和照顧者而言,是不是都會感到輕鬆多了?(本文出處/摘錄自高寶書版出版《這樣過日子剛剛好:醫師建議的長壽時代隨心所欲生活指南》)
-
2021-03-13 養生.營養食譜
冬季水果/「果中之后」草莓擁有豐富的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7-10倍!但有2種人不宜多吃
草莓季快接近尾聲!酸酸甜甜的口感,不僅有豐富的營養,更是大小朋友的最愛。喜愛吃草莓的人,不彷趁著草莓季期間去草莓園採草莓,或買新鮮草莓來享用!盛產期為每年12月至隔年4月草莓是源自歐洲的水果,臺灣最早引進的紀錄是1934年時由日本人引進,在陽明山開始試種。後來被苗栗大湖的農民引入,苦心經營有成之後,草莓成為大湖的代名詞,大湖也是臺灣最大的草莓專業種植區。每年12月中下旬到隔年4月中,都會進入草莓的採收期,2~3月的草莓最大顆也最甜,想採草莓的民眾建議把握最佳時機。擁有豐富的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7-10倍草莓含高維生素C,也含有維生素A、E、鐵、鉀等營養素、熱量又低,是極健康的水果。維生素C含是蘋果的7-10倍;果肉內富含果膠和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消化。根據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資料顯示,草莓含維生素C、糖類、有機酸、葉酸及鉀、鈣、鎂、磷等礦物質,其中高維生素C含量堪稱「果中之后」。劉怡里說,每100克草莓的維生素C含量69.2毫克,人體一天維生素C建議攝取量是100毫克,每天吃160克草莓,約大型草莓10顆、中小型草莓16顆,也就是1份水果,即可達到一天維生素C攝取量。草莓是高鉀水果,可預防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但草酸過多,建議腎功能不好、草酸鈣結石的人,不宜吃太多,尤其不要榨成草莓汁飲用。如何挑選好吃的草莓?採草莓時最好挑選顏色鮮豔的草莓,顏色太白或是過青都是未成熟,如果肩部是白色就約8分熟。草莓一旦離枝後成熟度就中止,不會像其他瓜果還可催熟。此外要注意外表是否有損傷,草莓上的絨毛越長代表越少人碰過,越新鮮,而且越新鮮的草莓,身上的小顆粒是立起來的。帶回家的草莓不要立刻清洗,直接放入冰箱冷藏即可,需要吃多少再洗多少。若是未能吃完的草莓則密封冷藏,在兩日內吃完即可。如何清洗草莓比較安心?草莓的清洗很重要,若不正確清洗,不但將農藥吃下肚,維生素C也會流失。正確洗法是放進漏籃之內用清水慢慢沖洗,瀝乾後可用軟毛巾吸乾水分,入口前才將蒂頭拔除最好。草莓在栽培過程中容易受到污染,而且屬於重肥重藥的水果,建議食用前一定要清洗完全以保障食用安全。原文整理至/農業易遊網草莓美味料理-鳳梨草莓優格功效:清腸道 材料:草莓8個、鳳梨200g、優酪乳200cc 作法: 1.將草莓洗淨去蒂,鳳梨去皮切塊。 2.所有材料放進果汁機,打勻即可。 小叮嚀:尿蛋白異常、尿素氮異常、肌酸酐異常、尿毒症、洗腎、腎功能不全、腎癌忌食。 TIPS:草莓富含豐富維他命C、蘋果酸、檸檬酸、鐵、磷等礦物質,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草莓對胃腸道和貧血都有一定的滋補調理作用。優格可促進腸胃蠕動、消化液分泌正常。
-
2021-03-10 養生.運動健身
慢病主題館【運動】Lemon L. Yoga:心臟病患者多是不快樂的人? 三種體位及呼吸法舒緩壓力
「心臟當然代表著愛,血液則代表喜悅;換句話說,心臟用愛將喜悅打出去,讓它在全身運行,周流不息。當我們拒絕給予自己愛與喜悅時,心臟就會萎縮而變冷,血液的流動也會因此變慢,漸漸造成貧血、心絞痛和心臟病發作。心臟病患者都不是快樂的人,若他們不花一些時間欣賞生命的喜悅,心臟病遲早會再發作一次。」這是全球最大的心靈出版社Hay House創辦人Louise Hay,在《創造生命的奇蹟》中,對心臟與血液的介紹。(推薦閱讀:別說抱歉,瑜伽療癒和不安說嗨!https://bit.ly/3nnKnC8)阿育吠陀醫學、中醫角度下的「心臟」古老的阿育吠陀醫學,在心臟這個區域以「心輪Anahata」來表述,它掌管愛、同理心與接受。在阿育吠陀視角下,脈輪(Chakras)是要和諧且平衡的,當心輪不平衡時,會出現過度溺愛,使他人(或自己)喘不過氣;或過度冷漠、慢不在意的表現。中醫角度來看,手少陰心經和手少陽小腸經互為表裡。心主血脈,包含了心、血及血管的共同作用與運行;當心氣充足時,脈相和緩有力、身體得到充足的血液滋潤,臉上紅潤有光澤;心氣不足時,則面色蒼白無光澤,並伴隨心悸、心律不整、胸悶、失眠等健康狀況。心亦主神明,主的意思就像君王般,五臟六腑皆聽其號令,神明指精神、意識、思維等,若心的狀態良好,思緒得以清晰、清明。這些不同視角的分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心、血、血管」對應我們的意識、情緒及愛的彰顯。中醫視角下的臟器「心」對應著腑器「小腸」。小腸是消化、吸收的場所與通道,不謀而合的與血管的通道有所連結,更意味心血管疾病的相關問題,與身體內在環境中是否有良好的流動性相關。除了注意飲食上的均衡與營養的配給之外,適度運動維持氣血運行與良好的心肺功能,加上情緒與自我認同,都是重要的習題。三種不同體位及呼吸法,讓身體放鬆「喘口氣」以下三種體位法和一個呼吸法的練習,可協助穩定心神、血壓和舒緩壓力,讓身體放鬆、好好地「喘口氣」。左右鼻孔交替呼吸法 ( Nadi Shodhana)功效:平衡左腦與右腦,放鬆心神。步驟:1.將右食指與中指輕放在眉心。2.先做三個自然的吸吐氣。3.第三個吐氣後,將右手大拇指指輕按著右邊鼻翼,下一個吸氣,則用左鼻孔吸氣,吸氣後右手無名指輕按左鼻翼,右鼻孔吐氣,右鼻孔吸氣,右手大拇指指輕按著右邊鼻翼,左鼻孔吐氣。維持這樣的循環,來回練習八次。注意事項:維持吸氣、吐氣長度均勻,早晚均可練習。眼鏡蛇式 (Bhujangasana )功效:輕柔的後彎,維持脊椎彈性,協助脊椎血液流通。步驟:1.完全趴在瑜伽墊上。2.手掌放置在胸口旁,手指頭張開,平均推向墊子。3.保持腳背穩定的推向墊子,維持脊椎延伸拉長。4.吐氣時手掌輕推瑜伽墊,胸口與肋骨緩慢的延伸離開墊子。5.停留八個吸吐氣。支持橋式 A(Setu Bandha Sarvangasana A)功效:平衡血壓、調節過度亢奮的神經系統,亦可溫和地按摩甲狀腺體步驟:1.準備一到兩顆瑜伽磚(可以採用厚實的抱枕、毛毯作替代)。2.躺下來,雙腳與臀部同寬,輕踩著墊子後,吐氣時將臀部往上提起。3.選擇適當的高度,將瑜伽磚置放於骨盆的後側。4.骨盆放鬆於瑜伽磚上,雙腿保持平行。5.停留三分鍾。 支持橋式B(Setu Bandha Sarvangasana B)功效:平衡血壓、調節過度亢奮的神經系統,溫和地按摩甲狀腺體並幫助腰椎伸展步驟:1. 準備瑜伽抱枕、瑜伽磚(可以採用厚實的毛毯,三張疊起作為替代)。2. 從抱枕中間坐下,雙手支持在身體後方,慢慢的往後仰躺。讓肩膀落在墊子上。3. 若感覺喉嚨壓力過大,可於後腦勺後方墊上毛毯或毛巾。4 .雙腳往前伸直,置放於瑜伽磚/抱枕上,維持雙腳往內併攏。5. 停留六到八分鐘,溫和地呼吸。【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臉書社團🔔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
-
2021-03-09 新聞.長期照護
看見重症患者的職能需求 早期職能治療加成醫療效益
戴著高流量氧氣鼻導管的阿成伯,坐在床邊以手肘撐著桌緣維持上身穩定,雙手笨拙地將茶包拆開、丟入溫水杯中,耐不住性子的用棉棒攪拌著茶水並露出久違的微笑,即使旁人看得出來有些費力,但仍掩不住他的滿心期待。當透明的茶水逐漸轉為淡金黃色時,長者忍不住拿起沾有茶水的棉棒送入口中欲嚐嚐久違的茶香,但立即笑著用道地的台語批評「這是甚麼茶米啊?還是我自己泡的茶米茶比較回甘」,雖然是一番數落,但看的出來阿成伯對今天的活動十分有動機和期待,對比前兩天帶著他坐床邊嘗試自己以毛巾洗臉時,邊喊累邊躺回床上的模樣,今日已給足十分面子了。這是在一間呼吸照護中心內的日常,職能治療師陳怡倩帶著呼吸器戒除並有鼻胃管使用的患者做日常訓練,透過這樣簡單的活動能夠訓練久臥的重症患者坐姿耐力、穩定性,進而提升心肺功能表現。陳怡倩表示,鼻胃管患者使用棉棒沾水清潔口腔及茶水選擇,都必須事先與主治醫師討論並獲得同意後才進行活動介入,並且一切在生命徵象監控下由職能治療師協助進行,確保患者安全。國內醫療體系蓬勃發展,僅有少數的急重症照護團隊內涵括了復健相關角色。陳怡倩說,重症患者皆有心肺功能問題,故在需求連結上往往被納入的多為物理治療,而少見職能治療的角色;但這些患者身上可能留下的後遺症不僅是心肺功能、動作功能損傷,而常有因腦傷而長時間昏迷、呼吸器依賴而必須使用鎮靜藥物,加護病房內環境感覺剝奪而導致定向感混亂、認知及執行功能上的障礙,或歷經生死關頭後產生的焦慮情緒、精神障礙等等。這些透過早期職能治療介入可以有所不同。陳怡倩說明,阿成伯平時唯一的興趣就為泡茶,因慢性阻塞性肺病導致肺炎進而插管治療、住進了加護病房,隨後隨著病況穩定後轉至呼吸照護中心接受呼吸器拔除訓練。在加護病房時期,職能治療師即透過會客時間蒐集相關資料,衛教家屬對患者進行理想且適當安全的互動,例如由家人對患者轉達醫師治療處置方向,或分享家人生活近況,因重症患者往往對於熟悉者的聲音反應較敏感,如此可提升患者對醫療處置的配合度和理解。也有一位腦出血後昏迷的阿嬤,在清醒後仍無法對任何指令有所適當反應,但卻對於財經新聞異常感興趣,原來阿嬤病前是炒股達人,所以和家屬討論後可以規律提供財經資訊相關刺激,誘發患者內在動機增加警醒度、重新建立與外在環境之反應迴路。陳怡倩指出,在職能治療師眼中,任何階段的患者都有其當下的職能需求,無論從預防或治療的觀點作切入,在對患者生命安全無虞的狀況下給予任何形式的介入,以滿足其職能需求即是職能治療。
-
2021-03-04 科別.心臟血管
40歲以後如何防止血管硬化?醫師分享6撇步讓血管變年輕
今年冬天特別冷,猝死的案例時有耳聞,林毅敦醫師分享關於日常心血管的保健、如何預防心肌梗塞、中風以及應該注意的跡象、以及發生當下的自救之法。林毅敦醫師表示,由於血管也會受到溫度的影響,發生熱漲冷縮,在天氣很冷的情況下,並且溫差很大的環境進行轉換,血管會發生急遽收縮,就容易出現血管痙攣,使得原本已經狹窄的血管因收縮變得更加狹窄,就容易發生心肌梗塞,因此一定要做好保暖的工作,即使喝了酒,覺得身體很熱,一樣要把衣服穿足,切勿『假勇』。林毅敦醫師提醒,在寒冷的天氣下切勿一喝完酒,且未做任何保暖防護措施就出門,這將導致心肌梗塞的機率提升,原因是因為喝完酒,會造成神經感覺降低、血管收縮舒張能力變差,而且喝完酒血管通透性變大,忽然轉換到寒冷的溫度環境,自律神經調節反應不及,易出現血管急遽收縮的現象。大家都知道如果具有三高的人,當出現下列心肌梗塞的症狀:左側部分出現胸悶、胸痛、上臂疼痛、下巴頸部疼痛、冒冷汗,應該盡速急診。但更值得注意的是,若家族史中的長輩都有三高疾患,即使本身年輕且不具備三高問題,一旦出現上述症狀,仍要懷疑可能出現心肌梗塞,應盡速就醫。不過並非所有的胸悶、胸痛都是因為心臟出現問題,林毅敦醫師表示,有些老人家因為罹患皮蛇,一樣會出現胸痛的情況;另外,也有可能是肌肉、筋、骨骼疼痛、焦慮…..原因導致,因此要由醫師診斷為準。血管就像是水管,使用久了,一定會發生硬化,只是每個人的硬化程度會不同,尤其是患有三高的患者,血管的健康程度通常會較一般人差。例如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反覆出現高血糖的情況,易導致血管慢性發炎,而使血管發生纖維化的情況,血管彈性就會變差。高血脂就是血液中的血脂濃度過高,導致血脂沉積在血管壁而形成斑塊。因此時刻注意血管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皮膚可以經由儀器測得肌膚年齡、保濕度….等各項資訊,血管的健康程度,亦可以用儀器測得血管彈性度、硬化程度、末梢血管微循環、血管年齡是否與實際年齡相符。林毅敦醫師提醒,偶爾吃大餐或是吃到飽並不會影響血管的健康,但要注意在這些大吃大喝之後,要多增加水分的攝取,以保養血管的健康。林毅敦醫師建議,即使無心臟病家族史的男性40歲以上、女性45歲以上仍應進行血管硬度健程度檢查,而有心臟病家族史的群眾,建議提早在35歲就進行血管硬度健康程度檢查。◎林毅敦醫師針對血管保養重點提醒:1. 血管保養要趁早2. 生活作息要規律3. 攝取新鮮原型食物4. 運動可多不可少5. 保暖要確實6. 適量飲酒不貪杯(喝酒不助眠,晚餐喝紅酒)。◎冬季泡湯注意事項:1. 到泡湯池前,再將包裹身體禦寒衣物脫掉2. 緩慢進入溫泉池,讓身體血管漸漸適應3. 離開溫泉池,一定要立刻用衣物包裹保暖4. 天冷泡湯切勿冷熱湯交替5. 溫泉水沾毛巾溫暖蓋頭頂。
-
2021-03-01 科別.精神.身心
數羊、睡八小時都NG!日本醫學教授破除七大「睡眠迷思」
現代生活忙碌,能在家好好睡上一覺,是件幸福的事。但就怕鑽進被窩中,卻怎麼樣也睡不著,反而讓自己更累。最近就有日本醫學教授,分享了大眾經常搞錯的七個「睡眠迷思」。根據日本媒體「NEWSポストセブン」報導,醫學博士、教授出身,現在是久留米大學校長的内村直尚,近日接受採訪,表示一般人對於「睡眠」這件事,其實有許多的誤解。而他列舉以下七條項目說明,希望能分享關於睡眠的正確知識,讓人能夠睡得飽又睡得好。1.睡八小時未必好一般常有「理想的睡眠時間為8小時」的說法,但其實這說法未必正確。好比根據年齡的不同,需要的睡眠時間也不一樣。根據大規模的調查,15歲的青少年需要平均睡8小時,但25歲為7小時,45歲為6.5小時,而到了60歲以上,只要睡滿6小時便已算是充分。2.數羊不一定有用如果說已經養成在睡不著時,數羊就能入眠的人,那倒是無所謂。但要是幾經嘗試,仍然無法靠數羊入睡的人,那麼數羊反而會干擾睡眠。畢竟躺上床鋪,就是為了好好睡覺,因此數羊或滑手機等等,這些多餘的事都應該避免。3.睡不著就不要繼續躺著許多人都會覺得睡不著,那就繼續躺著等到睡著為止。不過對於失眠的人而言,長期睡不著還躺在床上,反而會加深「躺在床上=睡不著」的心理作用,反而更讓人睡不著。因此若是躺在床上15分左右仍未入眠,就應該離開被窩,做點看書之類的事讓自己睡意湧現後再回床上。4.不要開著冷氣睡覺天氣熱的時候開冷氣睡覺看似平常,但長時間開著冷氣,其實有害體溫的調節,影響睡眠品質。最好在開冷氣的時候,設定冷氣開3到4個小時就好。如果冬天時想使用電熱毛巾也同理,最好在睡前一小時替棉被加溫後,就不要繼續使用了。5.不要一泡完熱水澡就睡人體會隨著釋放熱量的同時緩緩入眠,然而如果跑完熱水澡,體內的溫度太高不好釋放,就很難睡得著。要泡澡盡量選在睡前90到120分鐘,如果洗完澡馬上就得入睡,那最好使用淋浴的方式。6.喝酒不會助眠雖然喝了酒看似比較容易睡得著,但是酒精殘存在體內,代謝過後會成為乙醛,產生喚醒人的作用。因此雖然一開始確實能讓人睡著,但也容易睡到一半就醒來。7.晚班、熬夜隔天早上別睡太久如果碰上工作等緣故必須熬夜,一般人回家之後,都會因為疲勞而倒頭就睡。不過其實「回家先睡個15到30分鐘,晚上再早點就寢」是比較好的調整方式。藉由著短時間睡眠補充體力,晚上再早點熟睡回來,才不會讓生理時鐘日夜顛倒。
-
2021-02-27 養生.生活智慧王
不要的牙刷清磁磚?省過頭小心越掃越髒!家事職人教11種「超省時妙招」一次清除髒污
一般家中髒汙大致可以分成「看得見」與「看不見」這兩種型態。像是油垢、水垢、皂垢等等,都是肉眼可見,可以快速找到具體方式處理;至於看不見的髒汙,指的是像尿垢、垃圾所散發出來的臭味,通常需要找出異味來源,才有辦法對症處理。明顯髒汙的清潔法1.油垢油垢大多出現在廚房,可分成兩種,一種是新形成的,看起來不明顯,甚至毫無痕跡,但用手一摸會覺得黏黏的;一種則是累積很久的油垢,看得出厚厚黃黃的一層。處理淺薄的油垢較為容易,將清潔劑噴在抹布上並直接擦拭,通常即可將油垢帶走。如果是已經乾掉的厚油垢,需要先噴上清潔劑,靜置一段時間後再擦拭。若果是超厚的油垢,就用金屬刮刀推除,再噴上清潔劑靜置並擦拭。處理流理臺等硬表面的油垢時,依上述方式清除即可,清洗上也較容易。若是在紗窗等軟表面上的油垢,就需要先擦拭,再浸泡、刷洗。油垢大多出現在廚房,可分成兩種,一種是新形成的,看起來不明顯,甚至毫無痕跡,但用手一摸會覺得黏黏的。2.皂垢與水垢皂垢通常出現在淋浴間、洗手台、浴室鏡子上等處,有專用的清潔劑可供使用。有時殘留的會是水垢,可以用手摸摸看,積累的水垢摸起來若有一層突起,此時也可使用金屬刮刀先大致刮除,再用水垢清潔劑清除。百元商店也有販售小塊的鏡子除垢專用刷,這種海綿刷越小越好施力,也可以將海綿自行裁切成順手的大小使用。皂垢通常出現在淋浴間、洗手台、浴室鏡子上等處。3.黴菌黴菌會出現在潮濕的空間當中,例如浴室的磁磚縫隙、淋浴間等處。如果是矽利康發霉,唯有使用矽利康專用的除霉劑,能有一定成效。處理磁磚縫隙的黴菌時,也可使用漂白水,或凝膠型的黴菌清潔劑。其餘處理方式有重漆、填滿縫隙等直接阻止黴菌生長的方式。若浴室洗手台等材質使用石材製成,也容易在石頭表面的孔隙出現黴菌,此時可以請專人來家中直接將石頭表面打磨除黴。黴菌會出現在潮濕的空間當中,例如浴室的磁磚縫隙、淋浴間等處。4.灰塵灰塵的處理方式是先吸再擦。先用吸塵器吸一次後,用濕抹布或拖把濕擦,最後用橡皮刮刀將水分刮乾,會比再用乾抹布擦一次來得省力、乾淨。書架、百葉窗片等處的灰塵可先用撢子順著撢下來,只要固定保持清理,就不會費太多力氣。如果百葉窗設置在潮濕的浴室內,灰塵容易黏膩、堆積,就用擰乾的濕布擦拭。書架、百葉窗片等處的灰塵可先用撢子順著撢下來。5.殘膠用舊的超細纖維布或舊的不織布菜瓜布來回擦過,讓殘膠黏住人造纖維後失去黏性,再刮起來黏在布上。當然也可使用市售的檸檬萃取除膠劑,或者用油溶解殘膠後,再擦拭乾淨。沾黏上殘膠的舊布就不再費力清洗,可直接丟棄。依髒汙特性,選擇乾除或濕擦清除看得見的髒汙,有乾除跟濕除兩種方式。可以乾除的髒汙大抵是灰塵一類,拿吸塵器等用具清掃起來即可;至於久未清理、層層堆積的髒汙就必須濕除,用清潔劑敷上、靜置一段時間後,待髒汙分解再擦拭、清洗。通常清潔劑上會標明適用的材質,如果不確定的話,可以在不明顯的角落先試用看看。一般來說,我推薦使用萬用的酵素清潔劑,市售的大部分是液體溶劑,可以稀釋使用。主要對象還是分解汙垢,可以分解蛋白質、油脂等髒汙。使用時可以厚厚塗一層之後放著等待分解,隔天早上起來再擦掉就好。也因成分溫和無毒,就算放過夜也不會有像使用強力的化學清潔劑後,造成外觀掉色、失去光澤等風險。看不到的髒汙─臭味要清理臭味,就得先找出臭味來源。通常我們怕臭、怕髒,要克服心理障礙,就要先進行準備。可以戴上口罩、手套等防護再進行處理。1.寵物氣味家中若有養寵物,常見的臭味來源就是寵物的氣味,例如屋內的貓砂、尿墊、寵物落毛、藏食等氣味。去除貓砂、尿墊等排泄物氣味的最好方法就是時常清理,不要久放。養貓的人要注意,即使貓砂沒有生出臭味,有的貓也會因為愛乾淨,不在已經使用過的貓砂排泄。若沒有每天清理貓砂,便會在屋內別處排泄,或者憋尿造成健康問題,不可輕忽。如果狗貓等寵物在浴室排泄,直接用水沖刷反而會破壞排泄物結構,造成臭味四溢。可以先把排泄物撿起來直接丟馬桶沖掉,再沖洗環境。另外寵物落毛也容易產生氣味,如果對氣味敏感的人,常常清掃之外也可使用空氣清淨機或者可以分解臭味因子的噴劑,但最好不要使用帶化學香味的消臭劑,與臭味混在一起會更難聞。家中如有寵物,常見的臭味來源是屋內的貓砂、尿墊、寵物落毛、藏食等。2.尿垢、尿味廚房排水管跟馬桶都有讓水淹過一定高度,可以阻擋臭味,比較容易產生尿垢、尿味的反而是小便斗。小便斗不像馬桶全塗釉面,也沒有用水淹過釉面,沒有塗釉的部分若無勤刷就容易堆積尿垢,產生臭味。若小便斗的構造是固定、無法拆下來刷,可以解決臭味的方式就是常沖水,以及使用凝膠狀的水垢清潔劑。馬桶底座連接地面的部分也因不易清洗、容易忽略,不像馬桶內部經常洗刷,馬桶外若滴有尿液沒有刷除,就容易產生臭味。3.垃圾、廚餘廚餘容易生臭,如果沒有要當天丟掉,最好用塑膠袋綁起來放冷凍庫避免發臭。另外,現在人家中的垃圾桶許多都有加蓋,加蓋會促成無氧環境,有利厭氧菌繁殖,兼具有氧與無氧呼吸的細菌也會偏向無氧呼吸,代謝生成物發臭,因此比無加蓋的垃圾桶更容易發臭。如果不能每天倒垃圾,最好還是確實分類,不要把廚餘丟在垃圾桶就放著發臭。尤其在台灣這種溫度、濕度高的環境,垃圾廚餘更容易發臭。5大錯誤打掃思維與習慣很多人喜歡發揮廢物利用的精神,把舊毛巾當作是抹布、把舊牙刷當作是隙縫刷,但是打掃起來真的好用嗎?還是更費力又刷不乾淨呢?以下列舉了一般人常有的思維或習慣,也許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但是希望可以提供不同的思考與解決方式給大家參考,改變想法或作法,打掃起來可能更加愉悅省事!一、別把衛生紙當抹布使用很多人習慣衛生紙順手一抽,隨手四處擦拭。或許是相信衛生紙比抹布乾淨,刻意把衛生紙當抹布使用,即使費時費力、消耗許多衛生紙,也想要達成內心「乾淨」的定義。可是軟綿綿的衛生紙,不論濕擦乾擦,每次只能利用指尖或是手刀小小的接觸面反覆擦拭,最後還可能留下細小的衛生紙屑,實在不是明智之舉。Q:各種濕紙巾與除塵紙,是不好用還是不會用?各種濕紙巾與除塵紙太小太薄,不能像抹布一樣用腳踩擦地,而且除塵紙一定要搭配專用拖把,以S 型來回乾擦,表面越是毛絨絨的,越能擦起毛髮、顆粒。徒手擦反而擦不乾淨。濕紙巾可能添加了精油或酒精,清潔同時還能消毒。不過長期接觸到的肌膚容易變得敏感乾燥,如果不方便洗手,就擦點乳液再擦乾手。二、別把舊牙刷當隙縫刷。一般牙刷的前端沒有斜角設計,無法深入縫隙角落,清潔效果有限。而且刷毛太軟,清潔力道過於薄弱。如果你是秉持著把東西用到壞再丟、比省時省力更重要的勤儉精神,不如拿舊牙刷專刷室內拖鞋及外出鞋的鞋底,刷到刷毛開花就可以放手了。如果你是為了減少塑膠垃圾,不如花多些錢買豬鬃竹柄牙刷。舊牙刷中,我只會把滾輪式牙刷留下,專門刷磁磚縫,因為它的刷毛特別短,比號稱磁磚縫專用的橡皮擦更好用。三、掃除切忌彎腰。不管是半蹲、青蛙蹲、高跪姿、單膝下跪等,以上各種姿勢都不需要彎腰。如果是因為蹲不下去才彎腰,你可以使用各種可調節長短的有柄打掃工具;如果是因為蹲下後很難站起,你可以坐在附扶手的小藤椅,總之就是不要彎腰。為了減輕膝蓋的負擔,我會單手扶著桌面、桌腳、拖把等物品再蹲下與站起。但是我已經養成不扶牆的習慣,除了不要把牆摸髒,也是因為手掌平貼垂直牆面不好施力。延伸思考Q:如何減少蹲下頻率?如果腳能做的,就別用手做。或是把放在低處的東西,一次放到盒子裡,再一次放到檯面或凳子上,最後再整盒放回。四、不要把收納與打掃當成同一件事。以電腦桌為例,打掃時,眼神需專注在桌面,桌上的東西被移動是為了擦乾淨整張桌子。只有打掃時會把桌垂直面、桌腳一併擦過。收納時,眼神聚焦在物品,將物品歸位,該丟進垃圾桶的、該放回抽屜的、該擦乾淨的,適得其所。我通常會先收納電腦桌上物品,隨後清潔桌子,但還是有個先後順序,不是混在一起做。反之,若是時間緊迫,我也會先清潔電腦桌,餘下的時間再進行收納。把相同屬性的物品集中放在籃子裡,是快速的收納方式。五、不要在浴室裝金屬片。百葉窗簾光是要把百葉窗簾葉片上的灰塵清除乾淨,就是一件很花時間的事情,必須手拿微濕的抹布,夾著葉片上下面,一片一片慢慢擦,而拉繩隙縫、金屬絞輪還需另外刷。不過我有個省時省力、清潔效果還不錯,但是灰塵會飛滿天的辦法。找個刷面盡量大、刷毛盡量軟又長的清潔刷,趁著葉片上灰塵還沒多到黏住時,戴上口罩,也帶上吸塵器,把葉片轉到垂直,輕輕刷窗簾裡外兩面,再一百八十度轉動葉片, 繼續輕輕刷窗簾裡外兩面,如此葉片重疊處都可刷到。如果葉片潮濕,只能以乾布整片擦拭,但只擦得到葉片上的拱面,內凹面只能靠長纖絨布略略擦到。金屬片百葉窗簾除了難清潔外,當金屬絞輪生鏽故障,也就宣告陣亡。不如換真正的木質百葉窗,清潔保養都容易多了。木質百葉窗會比金屬片百葉窗簾好清理。書籍介紹書名:日日小掃除,舒壓整理術作者:林可凡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20/12/03作者簡介/林可凡不好好讀書,台大植物系肄業;不好好結婚,先生是有10個前女友的不肖攝影師;不好好揮霍青春暢遊世界,喜歡在家看銀河飛龍;不好好工作,每週30小時去打掃各個人家。來學學我另類的知行合一清潔功法吧!延伸閱讀: 太晚看到這篇了!「到男友家吃飯該洗碗嗎?」一個醫生娘傳授人生智慧
-
2021-02-11 養生.運動天地
養氣經絡瑜伽/按壓穴位改善腿部水腫
按壓穴位改善腿部水腫病機緣由腎的濕氣比較容易停留在下半身,就像毛巾掛在架上時,若毛巾扭得不夠乾,所有的水分,會往下聚集到毛巾的下方,形成下方水分積聚的現象。因此當腎陽不足時,水分無力被回送或是代謝,濕氣只好往下沉積,造成腿部容易腫脹或是水腫。而腎陽不足所引起的濕氣停滯也會出現在臉上或是全身,這也是有些人為何會在睡醒時眼睛或臉顯得浮腫,所以只有提動腎陽才能改善水腫的狀態。經絡瑜伽帶來的療癒湧泉穴能同時調節腎陰和腎陽的狀態,因此在序列中,運用了英雄式和瑜伽磚兩者的結合。當英雄式的前腳保持膝蓋彎曲時,湧泉穴能藉由瑜伽磚所創造出足跟和腳趾上提的斜面,得到充分的按壓。另外,與腎氣協同運作膀胱經,有除濕作用的承山穴,也因為腳跟的角度關係,被深層的打開。英雄一式(運用瑜伽磚)1.從貓式開始,兩手心貼地於肩下,兩腳膝蓋跪地,大腿垂直地面。2.一腳向前,來到手臂的內側,將瑜伽磚以平擺橫放方式放到腳底,以腳底湧泉穴的位置,將腳踩在瑜伽磚上,後方的腳膝蓋伸直,腳尖朝向45度踩於地面。3.兩手心相對,維持肩的寬度,貼於耳朵的兩側,來到後仰的位置上。4.後側腿部的臀部維持收縮,核心也保持收縮。5.停留5個呼吸。英雄一式(運用瑜伽磚)前彎1.接續上方的姿勢,核心維持收縮,椎節向上延伸,兩手繼續貼於耳旁。2.向前前彎,腹部貼於大腿上,背部維持力量3.停留5個呼吸。英雄一式(運用瑜伽磚)穴位按摩1.接續上方的姿勢,兩手下貼於瑜伽磚上。2.後方的腳跟離地,停在腳趾頂地的位置上,位於磚上的腳,腳跟離地,再下踩回地上,兩者反覆來回各10次。三角式(運用瑜伽磚)1.接續上方的姿勢,前方的腳伸直,腳趾尖用力捉緊瑜伽磚,後方腳踩地,腳趾尖朝向側面。2.一手貼於前側內側的磚上,上方另一側的肩膀後旋,手向上伸直,手心朝向側面,身體呈扭轉。3.停留5個呼吸。幻椅式(運用瑜伽磚)1.接續上方的姿勢,前方的腳,膝蓋回彎折,腳跟踩地。2.後方的腳也向前,兩腳維持彎曲,都踩在磚上,兩腳併攏。3.兩手向前伸直,膝蓋來到腳趾頭的上方。4.停留5個呼吸。5.再把膝蓋打開伸直,兩手手心相對,貼於耳朵兩側。6.停留5個呼吸。7.兩者反覆進行10次。※ 本文摘自《養氣經絡瑜伽》。《養氣經絡瑜伽》作者:葉鳳凰 出版社:積木出版日期:2020/12/05《養氣經絡瑜伽》書封。圖/積木提供
-
2021-02-10 養生.生活智慧王
家事時間變少,卻更清爽乾淨!日本主婦投稿:12個持家秘方,教你如何辦到
編按:年前大掃除,你完成了嗎?除了每年來一次耗時費力的大掃除,回歸源頭,檢視目前的收納習慣與家事工具,才能找到更有效率的理家方式。《50+》精選日本生活媒體「大家的生活日記ONLINE」上,多位主婦、主夫分享的家事小秘訣。家事不只是勞動,更是享受。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家事,讓人心生厭倦?其實,持家如工作,需要有效率的規劃流程、選擇正確的工具,才能事半功倍。日本生活媒體「大家的生活日記ONLINE」,以「家事和自己的時間,都要好好享受」為宗旨,號召主婦、主夫們投稿分享自己的生活記事與家事秘訣。打理好居住環境,是生活向上提升的重要關鍵。參考別人的經驗,或許能發現自己至今從未意識到的家事盲點。《50+》精選網站中的12個好點子,從廚房到浴室,如何從源頭減少易生髒汙的空間?怎麼善用收納,營造清爽視覺?在新的一年,為自己打理一個井井有條的家,做家事也能是療癒的日常儀式。廚房家事與收納1. 減少檯面上的物品每次使用流理檯後,都要把底部溼答答的洗碗精、菜瓜布、海綿等清潔用品一一拿起,才能完全擦乾?其實,廚房牆面是很好的收納空間。採用壁掛式的收納架,清空流理檯面上的零星雜物,就能減少擦不乾淨的水漬。2. 把傳統瓦斯爐換IH爐瓦斯爐的爐架,是廚房最容易卡油垢的角落。日本有愈來愈多家庭選擇使用電力的IH爐,烹飪過後直接用乾布擦拭即可,大幅減少清潔時間。3. 善用收納盒、蓋子容器分開放廚房餐具、碗盤一多,視覺上就顯得雜亂。再加上各容器的尺寸不一,收納時也很占空間。解決方法是善用收納盒,將平坦的上蓋集中在一盒,容器則堆疊起來放在另一盒。如此一來,同樣容量的櫃子就能收進更多餐具。此外,長方形的文具盒很適合收納餐具。筷子、湯匙、叉子,一種餐具放一盒,妥善利用抽屜的每一寸空間。4. 冰箱食物依食用狀態分類冰箱裡常有被遺忘的食材,用過一次就收進冰箱,下次想起時已經過期?準備幾個收納盒,貼上「已開封」、「未開封」、「點心」的標籤,依照食用狀態將食材和食物分門別類。這個方法不僅可以提醒主婦、主夫趕快用完已開封食材,也讓冰箱變整齊、東西更好找。此外,某些食材如洋蔥、花椰菜等,在拿取時難免會掉屑。調味料罐若使用後沒有擦拭,會在冰箱層板上留下一圈污漬。比起費力地擦拭冰箱,使用收納盒更易清理。浴室家事與收納5. 用酸性清潔劑擊退鹼性頑垢浴室的頑垢不同於廚房油污,水垢、皂垢和尿垢大多都是鹼性汙垢,以酸性清潔劑清理才能事半功倍。100毫升的冷水兌1/2的檸檬酸,就能自製便宜又不傷身的酸性清潔劑。噴在洗臉台、水龍頭、鏡子和馬桶坐墊上,靜置1小時再擦乾,就可以徹底清潔。6. 以小方巾取代洗臉毛巾洗臉用的毛巾,其實只要手帕大小即可。小方巾洗完臉後可輕鬆以手搓洗乾淨,放在通風的浴室也很快乾,減少洗毛巾的頻率。此外,白色的毛巾雖然會讓髒污很顯眼,卻也可以提醒你毛巾髒了要馬上清。希望白毛巾可以潔白如新,可加肥皂粉、水一起煮沸,就能去色、去味。7. 別放過縫隙髒污縫隙是浴室最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之一。選用對的工具,可讓縫隙清潔事半功倍。例如,窗框等手伸不進去的縫隙,可用竹籤包上一層濕紙巾輕輕地將污垢刮出。較大的縫隙,如水龍頭和洗手台的接縫,可用舊牙刷進行刷洗。更省事的方法是「減少縫隙」,例如馬桶底座和地板的接縫可用瓷磚填縫劑補上,或者在洗手台的邊縫貼上防水膠條。減少縫隙接觸到的水氣,也可降低發霉機率。8. 每天3分鐘換乾淨一整年的廁所衛浴大掃除勞心費力,若每天都能挪出一點時間維護,一年四季都有乾淨的廁所可用。日本主婦木附朋子規劃出一套「3分鐘清理法」,依序為:a. 換毛巾b. 馬桶噴浴廁清潔劑c. 拿有手把的刷子刷洗手台髒污處,比菜瓜布或海綿更有效率。d. 拿一張濕紙巾,依序擦拭鏡子、鏡框、窗框、馬桶蓋、馬桶坐墊外側、內側、馬桶內緣的髒污。上述地方都擦完以後,將濕紙巾摺成一半,擦牆面和馬桶外側。最後再摺成1/4擦地板髒汙。e. 沖掉清潔劑。f. 水龍頭噴酒精,以用過的髒毛巾擦拭。書房、客廳家事與收納9. 用檔案夾加小標籤收文件水、電、瓦斯費帳單、保單、電器說明書、隨手拿回家的傳單……,各式各樣的文件,平時若沒有好好分類,需要時很難馬上找到。整理時,可先將上述文件依性質歸檔至專屬資料夾,再分別為每份文件加上標籤。例如電器說明書的資料夾,可再細分為吸塵器、洗衣機、空氣清淨機等。若有零組件備品,也可放在同一頁。10. 善用托盤做「看得見的收納」形狀不一的小物散落各處,是空間視覺雜亂的原因。全部收進櫃子裡,又很容易忘記東西收納的位置。想兼顧美觀和使用的便利性,托盤可以是很好用的收納工具。使用托盤收納,可將「會同時用到的物品」集中放置。例如每天出門前都要用遙控器關冷氣、拿鑰匙、戴手錶和口罩,這些物品就可放在同一個托盤上。平凡的日常用品一字排開,就像在店面展示般整齊。東西收在哪清清楚楚,也能輕易揪出其實很少用、可以斷捨離的雜物。除了平面空間外,壁面也可用類似托盤的概念收納。例如,在牆壁上釘一塊壁板,掛上所有雜物,看上去一目了然。臥房家事與收納11. 使用層板最大化收納空間隨著家中成員的成長、人數增減,每個時期需收納的物品內容也會有所轉變。活動式的層架,可以根據物品大小隔出不同空間,達到最大收納效益。且最下層的層板到地面的空間,可以放置尺寸較大、難以收納的物品。例如小型電風扇、暖氣機等季節家電,或者暖氣機等。12. 衣物收納以掛、疊取代折衣服「以掛代折」,有許多好處。首先,曬好的衣服可以直接掛進衣櫃,少做一道折的程序,也不容易弄皺。再者,衣櫃容量有限,掛衣服時可順便思考每件衣服的出場頻率。已經不愛、穿不下的衣物就可以捐出或丟棄,幫衣櫃斷捨離。除了內衣褲和睡衣以外,一年四季的衣服都應該掛在衣櫃。暫時不會穿的衣服,可用布蓋起來防塵。如此一來,換季就非常輕鬆。只要移動防塵布的位置,而不用大費周章的做換季收納。不適合掛的衣服,也可以考慮直接一件一件「疊」在收納盒中,一樣好拿。如此一來,就能將摺衣服的時間減到最少。聰明做家事,維持家的清爽舒適,留下更多餘裕享受生活!資料來源/みんなの暮らし日記ONLINE原文:家事時間變少,卻更清爽乾淨!日本主婦投稿:12個持家秘方,教你如何辦到
-
2021-02-03 養生.抗老養生
要防肌少症,只吃蛋白質根本沒效!日研究證實:加上這3種營養素才能長肌肉
營養不足有失智症風險在失智症檢查中,會測試病患的判斷力、短期記憶、計算、手做、圖形摹寫等。判斷力是有關時間地點的認知機能,例如「今年是哪一年」、「這裡是哪個縣」等。 短期記憶是請對方記住「櫻花」、「貓」、「電車」等物品的名字,等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再請他重述一次,看他記不記得。 像這種認知機能低下、在平日生活上出現障礙的狀態就是失智症。 若從與營養指標的關係來看,紅血球太少、總膽固醇和白蛋白數值低的人容易得到失智症。另外走路步伐小和很少出門的人,也是失智症的高風險族群(圖表18、19)。 也就是說,營養不足的人,得到失智症的機率比較高。營養不足會降低腦部功能,身體機能變差後足不出戶也是很大的問題。一直待在家,接收不到外界刺激,更會提升得到失智症的機率。若得到失智症後,對飲食的關心程度下降,就會陷入更加營養不良的惡性循環狀態。 一般說法認為如果營養過剩,會加速腦動脈硬化,容易得失智症。但是從日本人的實態調查中可以得知,比起營養過剩的人,營養不足的人更容易得失智症。 營養過剩造成的動脈硬化,屬於阻塞血管的動脈硬化,而營養不足造成的動脈硬化,屬於血管壁變脆弱的動脈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塞是歐美人很常見的腦梗塞疾病。膽固醇蓄積在血管內,成為動脈粥樣硬化這種粥狀的物質,阻塞血管。當覆蓋在腦部表面較粗的血管(皮質支)變窄之後,就會影響血液流通,造成腦梗塞。 相較於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塞的是小洞性腦梗塞。是腦內較細的血管(穿透支)被阻塞。血管壁脆弱壞死後,小動脈瘤在該處產生,造成血管阻塞,引起腦梗塞。小洞性腦梗塞是日本人(尤其是高齡者)常見的腦梗塞。 2003年時,我研究了在研究中心看診的兩百名腦中風患者。雖然想要嚴謹的分類成因是很困難的事,但是我發現血管脆弱造成的小洞性腦梗塞占了腦梗塞者約一半左右。腦溢血指的是腦部的細小血管破裂出血。血管壁脆弱的話,也很容易造成腦溢血。 小洞性腦梗塞和腦溢血是血管壁脆弱造成的,跟營養不良有很大的關係。一般的健康教育只會強調膽固醇阻塞血管,很少人會注意到營養不足也會讓血管壁變脆弱。中年人雖然要留意膽固醇阻塞血管的問題,但老年人更要注意營養不足會使血管壁變脆弱一事。想讓蛋白質更有效? 須結合維生素與礦物質研究顯示,微量營養素也許可以改善合成阻抗。所謂的微量營養素就是指維生素和礦物質。研究學者的觀點是攝取蛋白質時,若同時攝取微量營養素,胺基酸就能更有效率地附著在肌肉上。 我們為了確認這一點,跟廠商共同進行了一項研究。我們的假設是同時攝取微量營養素跟蛋白質時,肌肉量會比較高,因此我們將維生素和礦物質搭配在一起做了實驗。 我們請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65到80歲東京都板橋區居民協力進行這個研究。我們讓這些人去運動教室上課,等十二週之後再看結果。 這個研究分成「運動+營養」及「只有運動」兩組。在營養補充上,實驗對象要喝廠商販賣的富含蛋白質的牛奶,以及含微量營養素的飲料。牛奶一次需喝兩百毫升(ml),約含蛋白質十公克。微量營養素則是一百二十五毫升,含有維生素D、E、B12、葉酸和鋅。實驗對象每天早上喝微量營養素飲料,中午喝高蛋白質的牛奶。 另外還會請他們每週來研究所二次,每次做一小時運動。內容有柔軟操、拿毛巾高舉兩手的上肢運動、以俯躺狀態進行的健身訓練等。此外還搭配計步器請他們多走路。 在開始運動的前三天,我們先對他們做了飲食調查,確認大家的營養狀態。在營養素的攝取上,除了飲料之外,兩組並沒有顯著差異。 三個月之後,無論是「運動+營養」組或「只有運動」組,在肌肉的表現上都增加了。最大步行速度上升,從椅子上站起來的速度減少了三十秒,從椅子上站起來的次數增加到五次。 兩組相比,「運動+營養」組結果稍微優異一點,但並沒有太顯著的差異。也就是說,在肌肉的表現上,「運動+營養」及「只有運動」都差不多,兩者都是上升的。 但是在肌肉量上,兩組就有很明顯的差別了。在無脂肪軟組織質量(肌肉量)上,「運動+營養」組增加了,但是「只有運動」的組卻減少了。尤其是全身的無脂肪軟組織質量減少非常多。也就是說光運動的話,全身的肌肉很有可能會減少(圖表23)。 此研究調查了肌肉量的增加與血液中各種成分的關係,我們發現在血液中若維生素B12、葉酸和維生素D濃度愈高的人,肌肉量增加得愈多。 在合成阻抗的學說中,老年人若攝取十克的蛋白質仍然不會增加肌肉量,但在我們的研究中,就算只攝取了十公克的蛋白質,老年人的肌肉量仍然會增加。這個結果被認為是因為同時攝取了微量營養素的關係。 從研究結果來說,想要防止肌少症跟老年衰弱期或癱瘓,在運動的同時也要攝取蛋白質。另外也要攝取能讓蛋白質在體內良好運作的微量營養素。這些都是很重要的。不需要採取什麼特別措施,只要每天都吃富含多種食材的料理,就可以攝取到蛋白質和微量營養素了。 在飲食無法補足的部分,也可以選擇健康食品或營養輔助品。現在食品廠商紛紛瞄準了商機大餅,開發出各種健康產品,另外市面也有販售強化蛋白質的湯品或餅乾,建議自己找適合的產品靈活使用。書籍介紹書名:日本醫學博士教你飲食新革命:提早打擊肌少症、骨質疏鬆、腦力流失作者:新開省二出版社:出色文化 出版日期:2020/06/11作者簡介/新開省二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副所長。醫師及醫學博士。1984年愛媛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畢。曾任愛媛大學醫學部助理教授(公眾衛生學),1998年起任職東京都老人綜合研究所(現為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並於2015年起擔任現職。1990~1991年以舊文部省在外研究員身分留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部。歷任日本老年醫學會、日本老年社會科學會、日本應用老年學會、日本體力醫學會等的理事、評議員及厚生勞動省「健康日本21(第二次)策定專門委員會」委員、JST-RISTEX研究開發事業主任研究者。曾獲日本公眾衛生學會獎勵賞(2006年)、都知事賞(2007年研究、發明暨發現部門)等獎項。延伸閱讀: 「我只能開轉診單、開藥膏,就連小小闌尾炎手術也不能做」醫師下鄉10年的第一手告白:你無法想像的偏鄉醫療困境
-
2021-02-02 養生.無退休時代
從國家外交到婆媳相處都適用!錢復夫人田玲玲:一份對的禮物,可以化干戈為玉帛
編按:前外交部長、駐美代表錢復夫人田玲玲,是朋友圈中知名的送禮高手。過去在華府期間,她藉由送禮、宴客、交誼,協助夫婿在艱難的外交處境中維繫與國際友人的情誼。私底下,她準備禮物的用心、周到,更是讓人難以忘懷。她指出,禮尚往來本就是中華文化的傳統。如何在生活中,活用禮的智慧?前外交部長錢復和夫人田玲玲家中,有許多禮物。每件物,背後都有一段故事:牆上的扇子來自錢復的舅舅,謝謝外甥媳婦盡心照顧妹妹;桌上有孫子落款的陶碗,是夫妻倆平時捨不得用的無價之寶。還有那只錢復從捷克帶回、晶瑩剔透的小鈴鐺,讓女主人不必張口,搖動的聲響,就能呼喚家人。一聲清脆的鈴響,蘊含了丈夫對妻子的體貼。身為外交官夫人,83歲的田玲玲,素有「半個外交官」的美名。她常收禮,更擅長送禮。前尼加拉瓜大使房金炎夫人徐蕙英記得,有次女兒在錢家吃到一道美味的紅燒肉,好奇詢問管家如何烹飪。事後,田玲玲不僅特意買了煮肉的燉鍋,還燒了蹄膀一起送給女兒。周到的處世哲學,讓親身體驗過的人都難以忘懷。這輩子收、送過無數禮物,田玲玲認為,無論在中西社會,送禮都是大事。一份精心準備的禮物,可以傳達情意、建立友誼,更能化解潛在的糾紛。懂「禮」的智慧,一生都受益。抗戰時代的小木馬 第一份禮物是父母的愛人生第一份禮物,對田玲玲而言意義深厚。民國26年在江西出生的她,是名符其實的「烽火兒女」。當時正值抗戰期間,田爸爸是空軍,每次出任務都可能是生離死別。有次,母親抱著剛滿月的她,聽到鄰居聊天:「不好,今天我們3架出去,2架給打下來了!」母親孤身一人站在院子裡,心直往下沉。「媽媽受的打擊好大好大。我現在想起,都還是很難過。」田玲玲眼眶泛紅地回憶這段往事。就是在這樣不容易的時代,田玲玲收到了此生第一個有印象的禮物──3歲時的一個小木馬。雖然在流離的時代,一家人多次搬遷,木馬早已不知流落何方。但在田玲玲的記憶裡,那是父母最初的愛。「在愛的基礎上,得到任何禮物你都高興。」早年大環境不若今日寬裕,每樣東西都得來不易。父母對物的態度,也深深影響了田玲玲。她童年時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母親仔細地洗好了一只玻璃杯,在窗前的陽光下閃閃發亮。父母的生活方式,不只是珍惜手邊擁有的物品,也提醒了她:做事不能馬虎,要做就做到好。駐美的「半個外交官」 禮物化干戈為玉帛民國72年,錢復出任駐美代表,展開了一家人在華盛頓5年8個月的歲月。當時台美已經斷交,沒有正式邦誼,許多外交事務的開展也就困難重重。田玲玲談及當時在美國從事外交的難處,在華府做事太高調,恐引爭議;但太低調,又會被邊緣化,努力看不見成果。其中的分寸拿捏,是門困難的學問。在外交工作中,送禮、宴客,都是經營人脈的一環。擁有美國范得堡大學圖書館學碩士學位的田玲玲,「管理」人也有一套獨門的技巧。她有一盒個人資料卡,記錄了來往對象的資訊。舉凡長相特徵、職位、生日、家族成員、特殊喜好,乃至於結婚紀念日、添孫日期……。大大小小的細節,都詳實記錄在活頁卡上。許多時候不適合直接談政治,但又要經營關係,話題就變得很重要。每次活動前,這些筆記就是最好的談資來源。一句「Mary最近好嗎?鋼琴彈得怎麼樣了?」就能拉近彼此的距離。田玲玲笑說,有次她和一位太太聊天,提到孩子就讀的學校,對方驚喜回答:「我家孩子也念那所學校!」她正好順勢提出邀請,「也許將來,我們的孩子可以多聚一聚?」其實,她早就知道對方的孩子和自家孩子同校。明知故問,只為了打開話題,創造機會。送對禮物,也可以打開機會。田玲玲和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家的友誼,就是以送禮開端。有回錢復受邀打球,她在場邊和一位女士聊天,後來才發現對方是布希夫人芭芭拉的秘書。她特別準備了春捲、水餃,連著佐料和食用說明,請秘書贈與老布希一家。美味的中式料理果然抓住布希家的胃,讓芭芭拉親筆回覆感謝函。日後,她也曾出席雙橡園舉辦的活動,讓台灣多了一位重量級的國際友人。如何送禮送到心坎裡? 謹記大原則「將心比心」同樣的送禮智慧,也適用在家人身上。以女性經常碰到的婆媳相處課題為例,田玲玲認為,做媳婦確實比做女兒更要花心思。畢竟,「人家以前不認識妳,為什麼要對妳好呢?」當年,田玲玲和錢復婚後,夫妻倆和公婆同住了很長一段時間。剛嫁入錢家的第一個母親節,她選了2塊花色不同的布料,預計分別送給媽媽和婆婆做衣服。但送給媽媽的那塊布,她先讓婆婆過目。用意是向婆婆表達充分的敬意,也讓她知道媳婦沒有偏心。同住12年半的時間,婆媳關係始終和睦。婆婆臨終前,也特別告訴孫子:「以後找對象要像媽媽一樣」,對田玲玲這位媳婦的表現相當肯定。時間飛逝,如今田玲玲自己也當上了婆婆。「媳婦成年後才進入妳家,不要想改變人家的觀念。」她指出,婆婆對媳婦,應該將心比心,真心誠意的關心就是最好的禮物。有時候一句簡單的問候:「今天好嗎?」、「上次身體不舒服,有沒有看醫生?」都會讓媳婦備感窩心。她也不吝將上一代傳下來的項鍊、耳環等具有紀念意義的飾品送給媳婦,表示長輩的關愛。曾有國外朋友和田玲玲訴苦,說自己到兒子家小住,卻感覺兒媳婦不太歡迎她的到來。細問之下,才知道她借住兒子家期間,只請夫婦倆吃過一次飯。田玲玲告訴她,要體恤媳婦張羅家務事的辛苦:浴室毛巾要洗曬、枕套棉被要整燙、用到剩一點的牙膏要刻意換新……。她建議友人,「你應該對媳婦特別好,選個禮物送她。」即使是送親友禮物,田玲玲也有自己的講究。男性親友宜送領帶、筆、皮夾、皮帶等生活上用得到的東西。女性則因個人品味不同,首飾、衣物這類禮物,不一定能符合對方喜好。食品、水果、花卉等一般性的東西,是較安全的選擇。此外,每次送禮時,一定要挑選適當的紙袋、緞帶,好好包裝。例如,有次外甥生日,她挑了一顆銀質袖扣作為禮物。不僅事前先用銀布擦拭過,還另外找了條絲巾置於盒中,連著卡片一起送出。站在收禮者的角度思考,慎重準備禮物,也是對他人的尊重。她也提到,禮物未必要是實體的物質。她和幾位扶輪社員太太組成「笑友會」20多年,大家一起做義工、每月定期聚會,分享生活資訊。隨著成員的年紀增長,不少人都經歷了喪偶、喪親之痛。當有人陷入低潮時,其他人就會想方設法,逗她一笑。例如,安慰另一半先辭世的朋友:「誰叫他們要稱『先生』呢?先生就會先走呀!」「到了我們這年紀,很容易覺得孤單、感到生活有點無奈。能讓別人輕鬆、愉快,也是一份禮物。」田玲玲說。練肌肉、骨本、腦力 健康是給自己的最大的禮物一生張羅過無數次送禮,如今田玲玲最想要的禮物,卻不是任何有形的物。63歲那年,她身體有些不適。本以為只是感冒,咳嗽卻久未治癒。甚至只要一彎腰、上樓梯,就氣喘吁吁。經過檢查,才發現是心臟有問題。她坦言,年輕時不曉得健康的重要,個性又容易心軟。每次有人拜託,她總是在原本就很滿的行程中硬是塞入新工作。在各種責任之間,好像從未有過悠閒的時候。邁入熟年,才意識到該對自己好一點。「現在,我最想送給自己和錢伯伯最重要的禮物,就是健康!」她對我們說。為了維持老後容易流失的骨質和肌肉量,田玲玲和錢復每週固定上教練課,做復健和重量訓練。她也從70歲開始定期按摩,減輕日常累積的疲勞。此外,她也善用生活中的零碎時間,訓練腦袋常保靈活。好比坐在計程車上等紅燈時,她會觀察經過的車子,很快算出車牌4個數字的總和。短短2分鐘,也可以是預防失智的好機會!回顧至今為止的人生,田玲玲說,自己是個幸運的人。做為女兒,從媽媽身上學到許多人生智慧;做為妻子,能和先生相知相守一甲子;作為母親,看見兒女平安長大,各有成就。任憑外在環境如何起伏,她總能看見美好。惜物、惜人、惜情,生命最棒的禮物,其實早在我們手中。原文:從國家外交到婆媳相處都適用!錢復夫人田玲玲:一份對的禮物,可以化干戈為玉帛
-
2021-02-02 養生.生活智慧王
水晶肥皂可以拿來洗臉嗎?專家揭真實功能別亂用
近年隨著環保意識抬頭,掀起追求簡單、自然的生活風潮,強調天然、健康的產品成了熱門商品,二、三十年前幾乎每家每戶都用來洗衣服的水晶肥皂,沉寂好一段時間後,現在竟又成為熱門商品,並在網路上掀起討論的熱潮。厚厚一大塊水晶皂,有扎實的觸感、古早的味道,是許多人小時候的記憶!有些人不僅使用水晶肥皂洗衣服、洗碗,甚至拿來洗頭、洗臉、洗身體。網友幾乎都覺得一塊肥皂不但用途相當廣,而且消耗得慢,省事又省錢,相當值得推薦。水晶肥皂妙用多 皂鹼成分恐刺激肌膚為什麼一塊肥皂既能洗滌衣服的頑強污垢,又能清潔肌膚?皮膚科醫師李士虹表 示,水晶肥皂主要成分是椰子油、皂鹼所組成,而且其添加的香茅味,清香不刺鼻,增加其接受度。有些人拿水晶肥皂來洗臉,是因為皂鹼的去污力強,所以,洗完有很乾淨的感覺,不過,皮膚是弱酸性,用含有皂鹼的成分洗臉,是有刺激皮膚的潛在風險。水晶肥皂是使用動植物油加上氫氧化鈉,藉由熱製法製成皂漿,再經鹽析去除甘油後,經過真空脫水乾燥、調配、冷卻、成形、壓擠、打印等壓製的加工過程,製成固型塊狀肥皂,最後再經過包裝成為成品。其他皂類的製作過程和成分,其實和水晶肥皂差不多,本質上都還是以皂鹼來做清潔,但是有些廠商為了增加肥皂的香味、起泡效果或外型上做變化,添加了化學成分,這些化學成分可能殘留在皮膚上或被身體吸收,不但對健康有傷害,也會造成環境污染。水晶肥皂清潔肌膚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不過,水晶肥皂雖然成分天然,卻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拿來清潔肌膚。李士虹強調,皂鹼的成分會把皮膚上介於皮脂膜與細胞間脂質中的NMF(天然保濕因子)給洗去,這時皮膚就會因為覺得太乾澀而感到不舒服,因此如果是油性肌膚的人,倒可以試試看,不過如果是乾性、混和型或敏感型肌膚,盡量不要輕易嘗試,因為皂鹼的去油力很強,對這些人的肌膚可能太刺激了,經過多次使用後,皮膚會變得非常乾澀與緊繃,甚至造成皮膚炎。李士虹也補充,即便是油性肌膚的人,每週最多使用2次即可。洗臉時不需要用力搓,也不必 打上過多肥皂泡,薄薄一層清潔臉部輕輕按摩即可,秋冬季節也盡量不要使用肥皂,避免皮膚乾澀難受;而油性皮膚使用水晶肥皂後,仍要加強 保濕的動作。水晶肥皂不能抑制痘痘生長 當心適得其反若是易長痘痘的膚質,建議最好不要使用水晶肥皂,網路上曾經流傳使用水晶肥皂也能解決痘痘困擾的文章,不少人親身嘗試,反而適得其反。根據醫學原理,使用鹼性肥皂洗臉,長期下來反而容易使痤瘡桿菌增生,李士虹建議,針對痘痘困擾,應該視每個人的膚質給予不同的清潔及治療的建議,而不是單一使用水晶肥皂。視膚質狀況 清潔與保養在選擇清潔用品前,可先了解自己的膚質,或是請教皮膚科醫師給予專業的建議。至於該選面皂還是洗面乳,是許多人選購清潔 用品時的疑問,其實,還是要看自己的膚質選擇 適合的產品,以下提供建議:●乾性(敏感性肌膚):指的是肌膚裡水分不足、乾燥、緊繃缺彈性、容易皺紋,皮膚粗糙、易敏感。◎保養方式:乾性肌膚較容易受到清潔用品、卸妝品的傷害,所以,挑選時要特別小心,清潔品建議選擇非皂性的洗面乳,可以避免刺激皮膚,好的洗面乳在清洗之後,不應該有緊繃的感覺。另外,選擇保養品要謹慎,盡量不要含酒精、香料、色素,若習慣使用化妝水的人更要留意,應在化妝水之後再擦上保濕霜,因只有單擦化妝水並不能保濕,反而容易導致皮膚乾燥。●油性肌膚:指的是膚質厚、紋理粗、毛細孔粗大,容易長粉刺、青春痘,容易脫妝皮,膚色暗、無透明感;若使用一般洗面乳洗臉後10分鐘內,臉就出油,就屬於油性肌膚。 ◎保養方式:用肥皂或洗面乳洗臉,只要臉部出油就可以再洗,但洗臉的時間不要超過30秒。 ●混合性膚質:指的是T字部位出油,兩頰乾燥的膚質。夏天時全臉都可以使用洗面乳,但到了冬天可以分區清潔,也就是T字部位使用洗面乳,但臉頰以清水清洗即可。延伸閱讀: ·錯誤洗臉方式讓臉老更快! 你都用手還是毛巾? ·沒化妝也要卸妝再洗臉? 「2個易錯迷思」超殘害肌膚
-
2021-02-01 科別.兒科
發燒該多穿衣服or少穿? 醫曝「正確答案」多數人都錯了
「唉呀~寶貝的身體怎麼那麼燙啊?」發燒的孩子病懨懨的躺在病床,還真是急慌了爸比媽咪的心。爸媽只要一發現孩子發燒,就怕頭腦也會跟著燒壞,變成智能不足,所以都急著退燒,但這其實是對發燒症狀認識不清,以訛傳訛所造成的不正確觀念。高燒不會燒壞腦 體溫過高是常見小兒發燒主因小兒科醫師盧英仁表示,通常小孩得了腦炎、腦膜炎或先天性感染等真正影響腦部的感染疾病時,才會導致腦細胞受損,而發燒只不過是伴隨這些疾病的一個症狀罷 了。通常41℃以下的發燒不會對腦神經組織直接造成傷害,極度高燒有時會使意識出現程度不等的異常,但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高燒本身會對神經組織造成永久性的傷害。為什麼會發燒?盧英仁說明,一旦人體因感染等各種疾病出現發炎反應時,發炎反應製造出的小分子會作用在體溫調節中樞,因而造成體溫的定位點上升,若是上升過於異常就是發燒。此外,另一種常見的小兒發燒,多半是身體沒有發炎、體溫定位點也沒有上升, 但因為身體熱量太多且來不及散熱而使體溫上升,這種情形稱為「體溫過高」;此種原因的發生,多半是太過保護孩子的爸媽,即便在炎熱的環境下,總是怕孩子著涼,依然給予多重衣服或包裹得很緊等。幼兒發燒的反應 這些情況別大意倘若當時幼兒體溫並未達到正常的體溫標準,就會感覺很冷、不自主地出現肌肉顫抖(以增加身體熱量,並讓四肢 血管收縮以減少熱量喪失)等症狀,因此,出現體溫升高卻手腳冰冷的迥異現象。盧英仁特別提醒,新生兒、小於3個月的嬰兒、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免疫缺損病童等發燒幼童,爸比媽咪千萬不可以掉以輕心,尤其若高燒超過41℃、發燒合併紫斑症狀的話,也要盡快帶給醫師診治。 幼兒發燒別驚慌 發燒照護4招倘若幼兒體溫上升的原因不是發炎性疾病,而是衣服穿太多或中暑之類的高體溫,對人體並沒有幫助,隨時都可予以退燒。至於是身體發炎反應而引起的發燒,盧英仁建議,若體溫並未太高,也沒有引起特殊的不舒服感時,就不需要積極退燒(尤其當體溫還沒超過39℃以上的時候)。爸比媽咪面對三更半夜時,幼兒突然的發燒不要驚慌,最好是先用溫度計(肛溫較佳)量一下體溫並記錄,才能送醫後,協助醫師判定症狀。若是安撫後,孩子比較能夠安穩入睡,就讓他好好休息睡到天亮;倘若孩子仍持續吵鬧不安,爸比媽咪可依照下述醫師建議的步驟處理,待天亮立即就醫診治:第1招、補充水分發燒時首先要補充水分,最簡單的方法是多喝水。盧英仁指出,尤其二歲以下的嬰幼兒有時會因水分攝取不夠,引起所謂「脫水熱」;由此可知,發燒需要多補充水分。此外,退燒後的人體流汗會散發體內多餘熱量,並因大量流汗而導致脫水,所以更應注意水分、電解質的適度補充。第2招、輕微發燒可躺冰枕若小孩體溫於38.5℃以下,可先行給予睡冰枕、洗溫水澡等方式來幫助退燒。值得提醒的是,因為酒精快速揮發散熱,會引起表層血管急速收縮,反而有礙散熱,所以,傳統老一輩使用酒精來擦澡的方式,並不適合作為退燒用途,以免產生不當的副作用。第3招、勿穿著厚重衣物發燒幼兒的衣服穿著和平常一樣即可,不用特別添加衣服,以免流汗太多反而更易脫水。此外,穿著的衣服應減少,才可幫助散熱,有出汗的話,可以用毛巾擦拭乾淨,以免幼兒著涼造成病情更加惡化 第4招、視情況給常備藥當小兒輕微發燒(體溫>38.5℃)時, 有非常嚴重的不舒服,那就先給予口服退燒藥 (如小兒普拿疼)。若吃完藥後發燒仍然持續,可讓孩子洗溫水澡;若是服藥後1小時, 仍然沒有流汗或退燒情形,則可加強給予栓劑。小於5歲的嬰幼兒發燒常伴隨有熱痙攣(抽筋)的併發症,尤其是最常發生於6個月∼5歲的小孩。若是發燒溫度超過 38.5℃,並在24小時內發生熱痙攣,且每次抽搐時間不超過15分鐘,一般都是良性的;本身若是熱痙攣體質的小孩,則應在發燒初期就服用退燒藥,並立刻就醫。盧英仁表示,口服退燒藥與栓劑兩者的效果一 樣,只差吸收速度不同;小朋友不建議打退燒針來退燒,因為曾有小朋友打退燒針導致過敏性休克而致死的案例。正確量體溫 肛溫最接近身體內部真正溫度傳統習慣以「摸皮膚」來判斷有沒有發燒的方法很不準確,體溫計量出來的體溫比較正確,而測量的方法則包括肛溫、口溫、腋溫、背溫、耳溫、額溫等,其中又以「肛溫」最接近身體內部真正的溫度。耳溫與肛溫的相關性很高,必要時可取代肛溫;但必須注意3個月大以下嬰兒的耳溫常不準確,5歲以上的孩童才能量口溫。由於口溫和腋溫容易受到皮膚黏膜及血管收縮的影響而偏低,所以,口溫平均比肛溫低0.5℃,腋溫平均比肛溫低 0.8℃。用額溫槍或紅外線測量發燒的皮膚表面,常有嚴重低估真正體溫的現象,並不建議常規使用;盧英仁建議,1個月大以下或體重很低的新生兒,可考慮量肛溫。延伸閱讀: ·量體溫有眉角! 一張圖秒懂5種測量方式發燒標準 ·發燒別急著吃退燒藥! 分3階段處置才能加速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