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5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搜尋
權利
共找到
661
筆 文章
-
-
2022-03-09 新聞.元氣新聞
電子煙是否應合法納管?支持反對兩方激辯
攸關國人安全和健康的「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今年1月13日通過行政院審查,立法院3月1日一讀通過,將送衛環委員會審查,此次修法重點之一「禁止電子煙」,仍引發社會各界爭議,今CDPA中華辯論推廣協會今舉辦辯論賽,就雙方意見相互交流。「我國電子煙應/不應合法納管」政策辯論表演賽,邀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藥物科學院院長趙康照洲、藥理學研究所副教授王湘翠及立委蔡壁如、陳以信等專家與會擔任評審。CDPA中華辯論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賈培德表示,「菸害防制法」牽涉廣泛,國家管制生活層面時,制定法律是在必要時、得限制人民自由權利,但界線應該介入到什麼程度,都牽扯到管理跟人權角度,值得挑戰跟討論。王湘翠指出,電子煙最早在2003年在大陸被研發出來,作為戒除紙菸的替代工具,2006年正式進入歐美國家,發展至今已16年,目前研究對於電子煙健康的危害是確定的,無論法規禁止與納管,民眾都應了解電子煙的毒害性和變化性很大,甚至加熱煙也一樣有危害。正方辯士認為,青少年因好奇吸食電子煙,而國外屢傳電子煙爆炸的案例、品質參差不齊,若無納管民眾容易買到劣質品,建議應將電子煙納入菸害管制法,透過劑量評估,禁止有毒物質参入等。反方辯士認為,電子煙檢測出上百種有害物質,且傷害機轉至今不明,國內也有6例電子煙肺損傷案例,我國有5.7萬名學生抽電子煙,還有國小生團購電子煙,政府有管制必要。反方辯士指出,許多事情科學當下無法知道,都需長期追蹤確認,包括過去使用塑化劑、硼砂、火力發電等,後續才知對人體有害,如今已知電子煙有危害,為何要再做一次亡羊補牢之事?尤其肺癌是十大死因之首,7至8成又與抽菸有關,即便抽菸是個人選擇,但不該打著自由大旗影響全民健康。正方辯士指出,國內實體電子煙商家達500家,還不包括網路賣家,無法可管情況下市場已存在。雖電子煙有危害,但不代表法律要管,法律應秉持柔性管制,成癮物質並非疾病,包括酒、咖啡、糖、網路等文明病都容易讓人成癮,國家不應過度介入,應給予空間,不單是自由而是包容,還給吸菸者可以呼吸的自由。蔡壁如表示,國內吸菸人口約13%,根據衛福部統計,國高中生超過1.6萬人吸加熱煙,5.7萬名青少年使用電子煙,年輕人因好奇、同儕壓力或且添加草莓、香草等口味使用電子煙。尤其尼古丁會成癮,造成肺部氧氣通透性變差,影響健康,她是支持無菸環境。蔡壁如指出,市面上充斥電子煙,若全面禁止而不管理,恐讓電子煙流於黑市。她期望透過修法,包括公共場廣設吸菸區、讓癮君子有抽菸權利。她也提到「購菸實名制」概念,如同口罩實名制,搭配8千億前瞻計畫打造的「雲端健康資料雲」,未來憑健保卡買菸,在顧及個資前提下,精準掌握國內真實的抽菸人口。康照洲認為,以毒理學角度來看,所有物質過量都有害,以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分類,酒、鹹魚也都算致癌物質,但人民一樣喝酒、日本菜吃鹹魚等,宛如麻醉藥品可醫用,自用卻變毒品。各國對於管制都有不同態度,如同大麻在荷蘭合法,但其他國家則不然。他認為我國雖朝零菸害方向,但有20%的吸菸者一輩子無法戒菸,開放加熱煙不妨作為替代品。康照洲指出,過去任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期間,也曾協助國民健康局制定尼古丁藥品定量,及針對菸草建立毒性資料庫,是已逐漸管制方式來達到禁菸,朝台灣零菸害目標邁進,未來是否禁止仍是可討論議題。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2-03-07 養生.心理學解密
大腦只是深度學習網路?專家揭人腦和電腦的區別
▍邏輯計算相對於模式關聯如果人類的許多判斷朦朧模糊,沒辦法進行邏輯分析,我們到底怎麼思考?少了必要條件與充分條件,怎麼知道橄欖球是一種運動、克莉絲.詹納是位母親、共和黨議員之外的人認為披薩不是蔬菜?倘若理性不是一連串內建於心智的命題和邏輯規則,又以什麼機制存在?一系列認知模型或許能夠提供答案,包括模式關聯、感知器、連結主義式網路、分散式平行處理、人工神經網路、深度學習系統。主軸在於智能系統並不只是操作規則中的符號,還可以累積成千上萬,甚至是以億為單位的分級信號,藉此判斷某個性質的強度。例如「蔬菜」這個概念出乎意料地常有爭議,顯而易見要以家族相似度為出發點。生物學的林奈分類法沒有一個類別能囊括胡蘿蔔、蕨菜、蘑菇,單一植物器官名稱無法涵蓋綠花椰菜、菠菜、馬鈴薯、芹菜、豌豆、茄子,連味道、顏色或質地都無法明確說明蔬菜到底是什麼。但就和卡戴珊家族一樣,我們通常看到就知道,因為整個蔬菜家族有幾項特徵反覆出現:萵苣又綠又脆有葉子,菠菜綠色有葉子,芹菜綠色而且脆口,紫甘藍是紫紅色但也有葉子。像蔬菜的特徵越多且越明確,我們就越傾向認知為蔬菜,所以萵苣毫無疑問是蔬菜,相比之下香芹會有人懷疑,大蒜就距離更遠。反過來說,有其他特徵會使某樣東西不像蔬菜,雖然也有橡子南瓜這種偏甜的蔬菜,但太甜的植物如哈密瓜就會被稱為水果。洋菇多肉、金線瓜(spaghetti squash)像麵條,可是真的以肉類或麵粉製作的食物都不會列入蔬菜。(有緣再相會吧,披薩!)這也代表人類可以透過複雜的統計公式捕捉到蔬菜這個概念究竟是什麼。一個東西的特徵(多綠、多脆、多甜、多像麵糊等等)可以量化,而每個特徵依照符合分類標準的程度還會得到權重:綠度是高度正比,脆度是低度正比,甜度是低度反比,麵糊度是高度反比。特徵分數乘以權重之後全部相加,總分超過門檻時稱為蔬菜,分數越高越具有代表性。當然人類並非主動在腦袋裡加減乘除之後才做出判斷,這些算數經由類神經元單位構成的網路進行。每個單位以不同頻率「發訊」,頻率越高代表模糊認知裡的真值越高,可參考上面的示意圖。圖下方是一群輸入神經元,處理感知器官訊號並轉譯為單純的特徵,例如「綠」或者「脆」。圖上方是輸出神經元,代表認知網路對分類的猜測。每個輸入神經元都與每個輸出神經元透過不同強度的「突觸」連結,突觸分為興奮性(代表正向權重)與抑制性(代表負向權重)。輸入單位發送訊號,經過突觸時得到權重,輸出神經元根據訊號總分決定強度。興奮性連結的尾端為箭頭,抑制性連結的尾端為圓點,線條粗細代表突觸強度(為了畫面清晰,只呈現蔬菜部分)。有人會問:是誰決定了網路中最關鍵的連結權重?答案不假外求,就是每個人透過自身經驗得來的。只要有各種不同食物作為範例,加上能夠正確指導的教師,這套網路就能經由訓練而成形。嬰兒時期腦部連結少、權重是亂數,所以只能亂猜。然而大腦具備漸進調整的學習機制,比對每個節點的訊號與指導教師提供的參數值之後上修或下修,最終得到正確答案。經過數十萬個案例訓練,連結權重會達到最佳狀態,神經網路的分類就變得精準。可是這種網路結構從輸入到輸出太過線性,而且只能加總運算。分類標準是所有部分的總和時沒問題,但若標準包含了取捨、甜蜜點、致勝組合、毒藥丸防禦、破局風險、完美風暴、過猶不及等狀況就會失靈。甚至簡單的邏輯聯結詞互斥或(xor),也就是「x或y取一,不可兩者同時」,都超過雙層神經網路的能力所及,因為這種時候參數x是正增強,參數y也是正增強,但兩者同時發訊卻應該是負增強。於是結構單純的網路能辨識蘿蔔和貓,卻無法精確掌握何謂「蔬菜」。同樣是紅色、偏球狀,脆而有梗的東西通常是水果(如蘋果),脆而有根的東西是蔬菜(如甜菜),口感似肉而有梗也是蔬菜(如番茄)。蘑菇、菠菜、白花椰菜、紅蘿蔔、牛排番茄這些東西又如何在顏色、形狀、質地找出共同組合?訊號錯綜複雜的時候,僅兩層的網路結構每次碰見新案例都要再調適,權重上上下下無法固定,很難區分類別成員和非成員。這個問題只要在輸出和輸入之間加入一層「隱藏」神經元就能解決,左圖是一張新的示意圖。經過改造,網路不再受限於刺激和反應模式,而是具有內在表徵的結構—說白話一點,就是能建立概念。被隱藏的神經元可能代表具整合性的中階分類,例如「像甘藍菜的東西」、「好吃的果實」、「 瓜類」、「 綠色食物」、「 菌菇」、「塊莖與塊根」等等,也各自有一組輸入權重與對應的刻板印象,與外層「蔬菜」之間就有特別強的關聯性。神經網路能否順利運作,關鍵在於如何訓練,而重點就是如何從輸入層進入隱藏層—既然中間的單元自環境隱藏,就無法和教師給予的「正確」值比對猜測正確與否。不過一九八○年代的研究有了新突破,「 誤差反向傳播」(error back-propagation)學習演算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比對輸出層的猜測與正確答案,以得到的誤差校正隱藏層至輸出層的連結權重,並將結論置於頂層。再來,將誤差的總和往下傳播至各個隱藏單元,校正輸入層至隱藏層的連結權重,結論置於中層。乍看之下這個機制效率很差,但經過數百萬個案例訓練後,上下兩層連結的參數就能夠分辨山羊與綿羊的差異。同樣驚人的是,若能用於分析,隱藏單元可以主動找出如「菌菇」、「塊莖與塊根」這種抽象分類。但一般狀況下,隱藏單元並沒有我們能以語言命名的標籤,只是能完成驗算任務的公式集合,好比「這個特徵只要一點點就好,那個特徵不可以太多,除非另一個特徵真的很多很多」。二十一世紀進入第二個十年之際,電腦運算能力隨圖形處理器技術發展越來越強大,數百萬使用者上傳文字與影像到網路也代表數據量暴增。舉例而言,若電腦專家現在針對大劑量維生素療法製作一個多層次網路,中間可以設置兩個、十五個,以至於上千個隱藏單位層,透過數十億到上兆的範例進行分析。由於輸入與輸出之間存在大量層次,這種架構稱作「深度學習系統」(並非指對於主題有深度理解)。深度學習為「人工智慧大覺醒」(the great AI awakening)揭開序幕,應運而生的產品包括語音和圖像辨識、機器問答、自動翻譯及其他很人性化的功能。深度學習網路的表現通常優於傳統的GOFAI(Good Old-Fashion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直譯為「有效的老式人工智慧」),因為GOFAI 以類似邏輯演繹的方式處理以程式碼形式建立的命題和規則。兩者差異十分明顯,人工神經網路和邏輯推理不同,內部處理無法判讀,數百萬的隱藏單元絕大多數不是可理解的連貫概念,就連訓練電腦的專家自己都無法解釋電腦怎麼得出目前的答案。因此許多科技評論感到憂慮,一旦人類將命運交給人工智慧,如果電腦決策有偏見也沒人能察覺和根除。二○一八年,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提出警告:深度學習系統的基礎不是人類能夠檢視與論斷的命題,有可能為啟蒙劃下句點。雖然話說得極端了些,但也強調了邏輯與類神經兩種運算的對比多強烈。人腦只是一個巨大的深度學習網路嗎?當然沒這麼簡單,然而兩者相似處值得深思。大腦神經元數量在千億左右,彼此間的突觸更多達百兆。一個人到了十八歲,腦袋清醒的時間已超過三十億秒,每一秒鐘都從環境吸收案例進行比對。人類和深度學習系統一樣,不斷進行模式匹配與關聯,而深度學習網路正是針對定義模糊的家族相似性而生。家族相似性是人類建立概念的重要基準,神經網路研究結果呈現出人類認知很大一部分雖屬於理性,卻又不符合嚴謹定義的符號邏輯,同時還為直覺、本能、感應、下意識、第六感這些難以解釋卻很玄的心智能力掀去神祕面紗。儘管Siri 和Google 翻譯等服務使生活更加便利,也別誤以為有了神經網路就再也不需要邏輯。這類系統背後建立在模糊的關聯性上,斷句或分辨規則的能力還很弱,有時會笨得很好笑。比方說,要Google 語音助理找「附近不是麥當勞的速食店」,得到的反而會是方圓五十里內的麥當勞分店名單。問Siri :「喬治.華盛頓使用電腦嗎?」答案會是華盛頓總統的電腦面部重建圖,以及喬治.華盛頓大學的計算機中心網頁。目前自動駕駛採用的視覺辨識模組還是常常將路標看成冰箱,將翻倒的車輛當作拳擊訓練吊袋、消防艇或長雪橇。人類的理性是一個混合系統。大腦可以經由模式關聯找出家族相似性並累大量統計資料,同時也能利用符號邏輯將概念組織為命題並做出推論。後者可以稱為系統二、遞迴認知、基於規則的理解力,而形式邏輯的功用是純化這種思維模式,除去因社會性和情緒產生的邏輯錯誤。命題推理讓人類不會受困於相似性與刻板印象,催生出理性的最高成就,如科學、道德、律法。若從家族相似性來看,鼠海豚應該是魚,但運用生物學林奈分類法(例如「若會哺乳餵養後代,則屬於哺乳類」)我們明白事實不然。經由一連串定言推理,我們知道了人類由猿演化而來,太陽是恆星,固態物體分子間有很多空隙。社交場合中,大家善用模式比對,自然而然分辨出人與人的差異:有些人富裕、有些人聰明、有的強壯、有的敏捷、有的好看,還有人與自己共同點特別多。可是回到人生而平等這個命題時(若X為人類,則X具有權利),我們也懂得在法律和道德層面摒除成見,公正對待每個人。※ 本文摘自《理性:人類最有效的認知工具,讓我們做出更好的選擇,採取更正確的行動》。《理性:人類最有效的認知工具,讓我們做出更好的選擇,採取更正確的行動》作者:史迪芬‧平克 譯者:陳岳辰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2/01/24
-
2022-03-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本土+2 皆為桃園米迪幼兒園案 兒童施打疫苗「專家還在激辯」
昨新增四十七例境外移入,另二例本土個案皆為桃園米迪幼兒園案相關,加上有專家認為,台灣想要解封,應先為十一歲以下兒童施打疫苗,否則邊境開放後等於在社區埋下不定時炸彈。指揮官陳時中說,兒童是否施打疫苗「專家都在激烈辯論,這是困難的題目」,需要高度共識才會召開正式會議。陳時中說,昨本土個案分別為國小電腦老師的學生(案二○六八三),以及已確診(案二○五六三)的友人(案二○六八二)。陳時中說,米迪幼兒園群聚案累計廿六人確診,牽涉許多學校及家長職場,但新增二例皆為居家隔離陰轉陽,整體案情相對樂觀。外界也關心十一歲以下兒童是否應施打疫苗。成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謝奇璋說,BNT疫苗已在美國取得五歲以上使用核准,歐美五到十一歲兒童有不少已施打,日本也從二月廿七日起開打,若台灣兒童不能及時得到免疫力,解封路途可能舉步維艱。針對指揮中心日前說,藥商須先申請修改疫苗仿單中的適應症適用對象和年齡再來談,謝奇璋說,衛福部至少應盡速開放讓有意願施打的兒童選擇接種疫苗的權利。陳時中說,至今國內幼兒園生一二九人確診、國小生二三一人、國中生一二九人,相較香港出現孩童重症,「台灣兒童染疫狀況少、重症情形也少。」陳時中說,專家還在激辯要不要開放十一歲以下兒童接種,但幼兒施打BNT和莫德納疫苗的保護力未必好,需要高度共識才會召開正式會議。
-
2022-03-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5到11歲兒童注射BNT要等仿單修改?專家:不合理
台灣想要解封,專家認為應該先為兒童注射疫苗,否則一旦開放,等於在社區裡埋下一顆顆不定時炸彈,但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卻表示,需等BNT修改仿單,成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謝奇璋認為這樣並不合理,歐美日等多國都已為5到11歲兒童注射BNT疫苗,若台灣兒童不能及時得到免疫力,解封的路途可能舉步維艱。小兒免疫學專家謝奇璋去年就主張11歲以下兒童應該盡速注射疫苗,目前BNT疫苗已在美國取得5歲以上使用核准,6個月以上到5歲的臨床試驗結果仍在蒐集數據,預計4月提出申請,他表示,歐美5到11歲的兒童有不少都已打了疫苗,鄰近的日本也從2月27日起開打,但台灣卻遲遲沒有動靜。他表示,全球都在拼解封,台灣也不可能封太久,但是一旦解封、台灣5到11歲的兒童卻都還沒有打疫苗,可能會在學校傳染開來,一方面可能造成兒童重症(雖然重症比率比成人低),另方面也可能回家傳染給成人,如果成人注射疫苗不完整,也會有重症機會。近期的本土病例就有多起兒童病患,這些小學幼稚園年齡的幼童,因為未打過疫苗,Ct值偏低,又與群聚的學校環境接觸,把病毒帶回各個家庭,需要停課或匡列隔離的人數普遍都比成年病患多。謝奇璋表示,日本的疫苗擔當大臣堀内詔子就表明,兒童接種疫苗的目的主要是要減少家庭內感染,並且讓兒童可以在學校安心活動和學習。他表示,醫師當然很擔心副作用,政府可能也擔心一旦有副作用發生可能會被放大為施政的錯誤,但事實上嚴重副作用發生的機會只有數萬到數十萬分之1,比率很低。更何況所有的新冠疫苗在台灣都是緊急授權使用,醫師的醫療責任和政府的授權責任都是一樣,不應該說對成人的保護就負責,對兒童的保護就用不一樣的標準。而且歐美日本都已經大規模開打一段時間,兒童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副作用都是有資料可以參考的。現況是雖然國內已經有兒童可以使用的疫苗,台灣的兒童卻因為仿單未修改,沒有合法施打的管道。衛福部至少應該儘速開放讓有意願施打的兒童可以選擇接種疫苗的權利,萬一在學校裡有疫情傳播的話,兒童可以有基本的防護。
-
2022-02-24 新聞.生命智慧
8旬嬤921失去丈夫兒子 今簽預立醫療決定自己人生
南投87歲李姓阿嬤在921大地震失去丈夫與兒子後獨居多年,7年前入住南投傑瑞安養中心。阿嬤多次表示,「我要決定自己人生」,今天在姪子與姪媳的見證下,由南投醫院協助,完成預立醫療決定(AD)簽署。南投醫院前往傑瑞安養中心,為住民安排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服務,提供專業諮詢與簽署服務,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由住民跟醫護人員與家人談善終。李姓阿嬤在921大地震失去丈夫與兒子,之後獨居生活,有次被鄰居發現她在家裡昏倒,送醫後救回一命,入住南投傑瑞安養中心。阿嬤經常說,「我要決定自己的人生」,在病人自主權利法通過後,安養中心原本安排阿嬤至南投醫院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但被新冠肺炎疫情耽擱。南投醫院得知後,由放射腫瘤科主任翁益強帶領團隊,為李阿嬤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服務,在姪子與姪媳的見證下,阿嬤完成預立醫療決定(AD)簽署,由阿嬤自己表達,在符合特定臨床條件情況下,是否接受或拒絕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翁益強說,諮商的過程除了可與家屬或醫療委任代理人一起討論、規劃生命,長照機構是許多長輩主要照顧者,更能讓工作人員知道如何陪伴住民、進行善終。病人自主權利法規定,當符合末期病人、處於不可逆轉的昏迷狀況、永久植物人狀態、極重度失智和其他公告重症等五種條件時,醫療機構或醫師可依患者所預立之醫療決定來終止、撤除或不施行維持生命治療,例如CPR、葉克膜、輸血等措施,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保障病人生命自主權。南投醫院也針對低收、中低收入戶民眾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補助,讓弱勢家庭也能獲得完整善終保障。
-
2022-02-23 新聞.元氣新聞
新設診所須有友善廁所 基層醫界嗆告衛福部:強人所難
受疫情影響,近兩年來,已有兩三百家診所停業,衛福部兩個月前預告「醫療機構設置規範」,要求新設立診所必須設立友善廁所,基層醫療協會常務理事沈高輝醫師說,「屆時許多診所可能因為卡在廁所問題,而無法開業。」如果執意上路,基層醫界為了捍衛權利,將因廁所問題而與衛福部打官司。復健科醫學會理事長李紹誠表示,因眾多醫療院所缺乏無障礙設施、空間,監察院糾舉衛福部,為此,醫事司著手修正「醫療機構設置規範」,明定西醫、中醫、牙醫等新設立基層診所都需設置無障礙通道及友善廁所。衛福部於去年十二月廿日預告該項草案,不料,引起基層診所大反彈,沈高輝說,醫師不反對無障礙通道,對於設置友善廁所、無障礙廁所,則認為政府強人所難,怎可透過公權力來強制要求私人場域更改廁所環境,如真要硬性規定,超商、銀行郵局是否也應比照辦理。該修正草案規定,三百平方公尺(九十坪)以下的新設立診所需設置無障礙通道及友善廁所。李紹誠表示,看似只有新診所必須如此,但依照現行規定,只要更換地址、負責人,就屬新診所,影響層面不小。為此,基層醫療協會一月廿七日發動連署,三天內五千多名醫師參與簽署,希望衛福部收回成命。沈高輝說,大部分診所面積小於九十坪,「如果愈來愈多診所卡在無障礙廁所上,而無法開業,或必須歇業,這將是台灣醫療史上最荒謬的一頁。」對於基層醫療院所的反彈,醫事司長劉越萍表示,已請醫師公會全聯會蒐集意見,預定三月八日及十日分別邀請醫師公會全聯會、民間身障團體溝通。立委吳玉琴表示,預估民國一一四年全國高齡者比率將達兩成,等於五分之一為老年人,新設診所需營造無障礙空間,使用坐式馬桶、設立扶手,符合高齡友善就醫環境,這並不為過。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理事長林君潔表示,無障礙設施普及化是國家進步重要指標,呼籲衛福部編列經費,協助診所改善友善環境,更希望醫界理解無障礙環境對老年人及身障者的重要性,不要拒絕溝通。
-
2022-02-23 新聞.元氣新聞
強設友善廁所引爆基層診所怒火 五千多名醫師聯署反對
受疫情影響,近兩年來,已有兩三百家診所停業關門,不過,衛福部兩個月前預告「醫療機構設置規範」,新制一旦上路,恐嚴重威脅基層診所生存空間。規範強制要求診所設置友善廁所,基層醫療協會常務理事沈高輝醫師說,「屆時許多診所可能因為卡在廁所問題,而無法開業。」,醫師團體將為了廁所問題與衛福部打官司。談及「醫療機構設置規範」修正由來,復健科醫學會理事長李紹誠表示,監察院因眾多醫療院所缺乏無障礙設施、空間,糾舉衛福部,為此,醫事司著手修法,西醫、中醫、牙醫等新設立基層診所都需設置無障礙通道及廁所。衛福部於去年十二月二十日預告該項草案,立委吳玉琴近日要求衛福部,為了身障人士與年長者就醫需求,應讓「醫療機構設置規範」及早上路,不僅新診所必須符合規定,現有診所如更換地址、負責人,也必須符合新規範。 沈高輝表示,該預告草案內容引起基層診所大反彈,醫師並不反對無障礙通道,但對於設置友善廁所、無障礙廁所,則認為政府強人所難,怎可透過公權力來強制要求私人場域更改廁所環境。該修正草案規定,三百平方公尺(九十坪)以下的新設立診所需設置相關無障礙通道及友善廁所。李紹誠表示,看似只有新診所必須如此,但依照現行規定,只要更換地址、負責人,就屬於新診所,影響層面不小。 為此,基層醫療協會於一月二十七日發動連署,短短三天內就有五千多名醫師參與簽署,希望衛福部收回成命,不要強制要求醫療院所均需設置無障礙廁所,這在實施上確實有所困難。如衛福部硬推「醫療機構設置規範」,沈高輝表示,基層診所家數將逐漸變少,衝擊程度恐遠超過新冠疫情。再者,部分房東還可能吃定診所,調高租金,屆時診所為求生存,只好調漲掛號費。沈高輝說,「如果愈來愈多診所卡在無障礙廁所上,而無法開業,或必須歇業,這將是台灣醫療史上最荒謬的一頁。」要是衛福部一意孤行,執意推動此法案,基於憲法的平等權,以及影響醫師的工作權,眾多醫師將挺身而出,與衛福部打官司,捍衛自身權利。
-
2022-02-2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自費醫材的昂貴藥物治療,是病人的希望還是負擔?
【編者按】本週主題是「昂貴藥物面面觀」。隨著醫療科技的發達,人類戰勝疾病的機會激增,帶來絕症病人新希望,但也同時引起空前未有的新問題。一位最能了解病人與家屬因為醫療帶來經濟壓力的社工師,寫出自己以家屬的經驗以及專業上看到病人與家屬所面臨的困境。一位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寫出面對病人與家屬的兩難:一方面殫思竭慮盡其所能地思考如何治療,一方面卻不忘治療可能帶給對方難以面對的經濟困境。一位介入國內新藥通過程序多年的資深專業藥師,分享政府在通過新藥上市的過程,如何戒慎恐懼面面俱到的用心。希望醫病雙方珍惜善用資源,並杜絕濫用昂貴藥物的治療。【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除了自費的昂貴免疫療法藥物,是否有第二種經濟上可負擔的選項?】【延伸閱讀:昂貴的新藥是帶來希望或造成負擔?望醫病雙方善用資源,杜絕濫用昂貴藥物的治療】 十年前,爸爸因為椎間盤突出要進行手術,入院當天醫師詢問是否要使用自費醫材,可能要數萬元,媽媽打電話來問我,是否有「必要」使用,我請教工作醫院的醫師意見後,建議爸爸使用健保給付的醫材就好,謝謝當時手術醫師順利完成手術,讓我的爸爸復原狀況到現在都很好。現在回想,已經忘記當時討論的細節,但是當時決定前的徬徨與焦慮,感覺還是很鮮明,雖然當時我已在醫院工作,但還是會有一點迷思,健保給付的會不會比較不好?也有壓力,身為家中主要經濟來源的爸爸,長年付出勞力為家庭工作賺錢,在「需要」使用自費醫材時,我們卻無法立即答應,還是思考是否「必要」、是否符合「經濟效益」,這樣是否不對。 在工作中,癌症治療的過程也會碰到要討論使用自費藥物的時候,有時是病人主向醫師提出:「只要有幫助,需要自費沒關係。」有時是醫師在提供治療選項時,會給予使用自費藥物的選擇,總覺得這時的選擇會更加的困難,癌症治療的效果會影響生命的長短,治療的療程也不是一次就見效,治療有成效時可能要一直用藥才能維持疾病的穩定,所需花費的金額可能十數萬到百萬都有可能。 病人有知的權利,不因年齡、性別、國籍等而有差別,更不該因為經濟狀況而有所限制,病人有權利知道治療計畫的選項、不同選項的差異、需付出的資源,瞭解清楚後再做出決定,醫師能幫助病人瞭解清楚此項治療的必要性、預期的效果、所需的療程及費用,再讓病人做出決定。以前我會擔心,跟經濟狀況不好的病人討論自費藥物治療,是否會讓他們有被剝奪感,因為沒錢所以不能接受更多的治療,但就實際的工作經驗,健保給付了很多抗癌藥物,多數時候都是從健保給付用藥開始治療,通常都是到了最後才會討論是否要用自費藥物來治療,這個時候都是在爭取一個機會和希望,藉由自費藥物來爭取活久一點的希望,這個希望所產生的經濟負擔是很重的,病人本身是否有足夠的資源(收入、積蓄、保險、親友支援)來支付,能夠負擔的期間有多長,是否有社會資源能夠協助,是否符合被協助的資格,這些都是可以陪著病人討論、進行資源盤點。 如果可以預知結果,不會難做選擇,但往往難做決定的原因,是因為不知道選擇後的結果是否符合期待。若可以事先知道藥物能帶來很好的治療成效,或許只要衡量能否負擔藥物費用就好,也或者懷抱著「活著就有希望」、「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想法,先投入所有資源換回健康,只要身體恢復,錢再賺就有,但多數的時候,都要先用藥,才會知道是否有效。 做任何決定都會有其信念與價值,藥物「價格」不等於生命「價值」,有病人說過:「此生足矣,使用自費藥物治療,可能只多兩至三個月的時間,對我沒有意義。」也有病人說過:「我孩子還小,如果有機會看他們長大,我要試試看。」有病人覺得錢可以不留子孫,但也不要債留子孫。也有家屬說過:「就算借錢也要治療,能活一天是一天,只要爸爸在,我就有家。」不同的生命故事、家庭文化,會做出不同的選擇,面對生命的態度,每人都不盡相同,有人考慮以自己的需求為優先,有人以家屬的需求為優先,如何選擇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人衡量價值的秤都不同。做決定之前,先收集客觀資料,詢問醫師自費藥物的治療效果,能減少復發機率、延緩疾病變差,增加存活期;要做幾次才會知道效果,如果有效果是否要一直使用,還是使用幾個療程後就可以停止;如果沒做的話,會遇到怎麼樣的狀況。瞭解這些客觀資料後,方能佐以個人主觀的價值來做出屬於自己的決定。 在癌症治療過程中,不以成敗論英雄,病人能為自己做出選擇就是英雄。家人、照顧團隊成員可以陪伴病人,瞭解病人考量的面向,討論有無解決的方法,支持病人為自己所做的決定。
-
2022-02-21 養生.人生智慧
葉北辰/哭或不哭,都是你獨有的感受!面對親人驟逝 你有10個權利
中年得子、喜迎龍鳳胎的導演,日前因為心因性休克而意外猝死,年僅五十一歲。大部分人很難想像家屬如何面對這樣的重大失落。面對突如其來的喪親之痛,家屬們可以如何調適呢?我們不能真的「幫助」任何一個人去面對重大的失落悲傷,我們可以適時的傾聽或陪伴,但目的不是讓對方好過一些,單純就只是傾聽或陪伴罷了,對方的傷痛不會因為我們的安慰而消失,但可能會因為我們陪伴的一起面對而感覺稍微能夠承受。而家屬們也需要知道,您有悲傷的權利。悲傷輔導大師Wolfelt曾經提出過這樣的宣言,希望讓家屬賦能並判斷他人可以如何或不能如何幫助自己。每一個面對重大失落的當事人都有以下十個權利:一、您有權利經歷獨有的悲傷感受:沒人會經歷跟您一樣傷痛,所以不需要讓別人告訴您該如何感覺或不該如何感覺,例如:「別哭了,為了孩子妳需要振作」或是「這太難接受了,妳該好好哭一哭」。二、您有權利談論您的悲傷:訴說自己的感受會有所幫助,找到願意接納您想怎麼說就怎麼說的傾聽對象。當然,如果某個時刻您不想說話,您也有權保持沉默。三、您有權利感受到多樣化的情緒:除了傷心難過,困惑、害怕、罪惡感、憤怒等也會是悲傷旅程中可能經歷的情緒,不用讓別人決定您的感覺是對或錯,試著去找到願意無條件接納您感覺的傾聽者。四、您有權利寬容自己身體和情緒的極限:失落和悲傷的感受可能讓您感到疲憊,尊重自己身心狀態的提醒,注意休息和飲食,不用讓別人勉強您去做覺得自己還有沒準備好要去做的事情。五、您有權利去經驗「悲傷爆炸」:任何時間任何場合,突然的強烈悲傷感受襲來,壓得自己喘不過氣或崩潰大哭,可能自己都嚇一大跳,但這是自然也常見的反應。六、您有權利可以善用儀式:喪葬儀式或告別式能夠讓關心的人們提供支持,也能夠提供您一個哀悼方式。七、您有權利可以觸及自己的靈性面向:若您有宗教信仰,可以用適合自己的方式表達,如果對信仰有生氣或受傷被拋棄的感覺,找個不會任意批判您的人說一說。八、您有權利可以尋求意義:「為什麼是他?為什麼是現在?」這些問題有些有答案,有些則否。身邊的人可能會試著提供撫慰人心的答案,但您不一定要接受。九、您有權利可以珍惜回憶:回憶是失去摯愛後最重要的遺產之一,有的人可能會說別再回想那些美好,會越想越難過,試著找到願意聽您分享回憶的人們。十、您有權利向自己的悲傷和療癒邁進:您和您身邊的人都該記得,喪親的失落永遠改變了您生命,終究會與悲傷和解,但不會太快發生,對自己要有耐心且寬容些。不論我們自身或是我們身邊的人正在經歷失落悲傷,都值得將這十項悲傷的權利放在心中,好好感受。
-
2022-02-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延燒…陳時中:不影響下月商務客入境
宗教團體聚餐群聚延燒,且一名參與餐會的國中生傳染給同班同學,是否影響解封時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需持續觀察,但不影響三月開放商務客入境腳步;至於台灣何時放寬口罩禁令?他指出,口罩自我防護效果好,將來不會放棄戴口罩,但對於戴口罩場合會有限度的限制。宗教團體聚餐群聚累計卅四人染疫,專家認為,必須觀察兩波傳播期,也就是要到三月初,才知疫情是否擴散,如此是否影響三月開放商務客入境?「這大概是不會影響。」陳時中說,將持續觀察及進一步評估。美國有多州放寬口罩規定,國人口罩令何時解除?陳時中表示,「對台灣來講,口罩對自我防護好,將來不會放棄戴口罩,但對於戴口罩場合會有限度的限制。」他指出,在室內若長時間待著,戴口罩防疫仍是較好的方式,且對防治流感有效,未來將根據疫情狀況訂定配套措施。有專家建議,唱歌每廿分鐘應換口罩。陳時中表示,一般戴口罩是為了避免接觸到外來的病菌飛沫,如果是聽歌的人,沒必要廿分鐘換一片,至於唱歌的人若想謹慎一點,並不反對,不過他個人認為沒有頻繁更換口罩的必要。指揮中心統計,前天國內共接種卅一萬五九○五劑,累計接種逾四五五一萬劑,第一劑疫苗涵蓋率百分之八十二點五七、第二劑百分之七十六點一六、第三劑卅五點四四。指揮中心是否再祭出獎勵金催打第三劑?陳時中表示,打疫苗是民眾權利也是義務,目前疫苗量充足,呼籲民眾接種降低染疫重症風險。
-
2022-02-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屏東霧台鄉誤打無溫控疫苗 陳時中透露接種者現況
為及早達到3月第三劑疫苗涵蓋率5成的目標,指揮中心鼓勵民眾積極接種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依最新統計,昨天施打的新冠疫苗稍微多,達到31萬5905人次,但以周五來看不算多,疫苗涵蓋率第一劑為82.57%、第二劑76.16%、基礎加強劑0.78%、追加劑為35.44%。此外,屏東霧台衛生所誤打46劑沒有溫控的疫苗狀況,他說,衛生所第二劑誤打屏東某山地鄉46人,整體來講,疫苗不是完全失去溫控,專家認為安全顧慮影響小,而施打疫苗後產生保護力的效期,還要在進行研究,現在處理方式是,屏東對46人給予關懷,目前為止,無人不舒服或局部疼痛狀況,但要持續觀察,相關有違失的人員,屏東縣政府已記大過,主管記小過。媒體問,外界關心,第23期第三劑新冠疫苗預約率僅有6成,如此3月涵蓋率的5成目標可達標嗎?為鼓勵民眾接種疫苗,應提供第三劑獎勵金來催出打氣?陳時中說,接種第三劑疫苗是大家的權利,也是義務之一,希望大家盡快來打疫苗,目前疫苗量夠,施打意願有降低,但我們呼籲大家快打,這是保護自己、避免重症死亡的最好方式。至於,民眾控訴,送到集中檢疫所的飯菜被打開翻攪,零食也被碾碎,像是被當犯人。陳時中說,集中檢疫所管理比較嚴格,所以出問題相對小,嚴格帶來安全,代價會有一點隱私被侵犯的地方,事實上,指揮中心也查過有放相關違禁品及相關毒品,而這對裡面管制是不好的,也提醒檢查人員檢查時不要破壞,或讓人不舒服,但檢查還是有必要的,而細節要盡量仔細。
-
2022-02-12 養生.聰明飲食
福島食品解禁!是核食?有何風險? 醫詳解要注意什麼
國內近日預計解禁日本福島食品進口,引起社會關注,民眾關心這是否代表核食將進入台灣?是否會致癌?有什麼風險要注意什麼?對此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醫師逐一說明。 福島食品有何隱憂?是核食嗎?會致癌嗎? 顏宗海醫師表示,民眾關心福島食品,莫過於日本311大地震遭遇核災、輻射物質外洩,可能增加致癌的風險,國際主要檢測的項目為碘131、鍶90、銫134及137等。 輻射物質對人的影響和半衰期息息相關,也就是反應降低至一半所需要的時間。碘131的半衰期為8天,鍶90為29年,銫134為2年,銫137為30年。核災至今已過10年,將邁入第11年,碘131、銫134半衰期已過,較無殘留疑慮,而鍶90和銫137則因半衰期長,尚有風險隱憂。 不過民眾所擔憂可能增加致癌風險的核食,應是受核汙染的食材、原料、材料等,因此福島食品和核食是兩種不同的存在,應分成兩件事情看待,開放「福食」不代表開放「核食」,最重要的關鍵就在政府需作好完善的風險管理。 福食解禁三原則、三配套,台灣嚴格食安標準管控! 顏宗海醫師表示,行政院公布了「三原則、三配套」,三原則包括回歸科學檢驗、比國際標準更嚴格、為民眾食安把關。三配套則包括將禁止特定地區進口改為「禁止特定產品進口」、針對具風險品項要求提供雙證(輻射證明及產地證明)、福島等五縣食品於邊境逐批檢驗。 從行政院公布資訊了解,加拿大、歐盟、美國對碘、銫的檢驗標準,原則上均依Codex標準參考進行管理。例如檢驗標準以乳製品檢測碘131來看(單位貝克/公斤),Codex為100,加拿大為100,歐盟為500,美國為170,容許值越低,表示越嚴格。而台灣在食品輻射檢驗量能充足的情況下,會經過書面審查、現場查核、取樣、檢驗,標準為55,且每日檢驗結果將公開公布在食藥署網頁,嚴格把關福島進口的食品。 福食解禁要注意什麼?醫籲:政府應落實食安管控。 對於福食解禁,顏宗海醫師也呼籲政府應落實所公布的三原則、三配套管制,執行機關也需加強食品安全的把關,產品包裝建議要明確標示產地,讓民眾有自由選擇的權利。而民眾採買食品時,也建議以台灣在地的農、漁、牧產品為優先考慮,購買食品時,應注意產品標示,減少相關疑慮。 更多檢驗比較、相關配套請見行政院網頁。 《延伸閱讀》 .日核廢水對台民眾有何影響?專家指4大問題:不單只是吃魚與否。 .微波食物安全嗎?會不會致癌?毒理教授:比起輻射更要小心4風險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1-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三劑疫苗對防Omicron沒有用?美CDC最新報告出爐
讀者Robert Kuo今天(2022-1-24)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在Line群組,有一則如下的訊息在傳,強調第三劑加強劑是沒有必要的。想請問教授:1.是否如陳培哲先生所說的,第3劑的莫德納對於防Omicro一點都沒有用。2.若是無效,由於莫德納與BNT的同屬一類的疫苗,本人本周預約去打第3劑,按他的邏輯是否可以推論也無效呢?」這位讀者附上的Line群組訊息是:害了了啦!!!新冠疫苗第3劑加強劑該不該打?陳培哲院士曝「這件事更重要」第3劑疫苗是指揮中心相當得意的消耗庫存莫德納疫苗政策。根本就知道3劑疫苗對防Omicron沒用,趁著莫德納快過期趕緊推出,免得打不完有政治風暴。第3劑疫苗都是老疫苗,用的是老病毒株做的,產生及加強都是對老病毒株的抗體。要說能保護Omicron這種免疫逃脫病毒,就像說服老百姓用去年的流感疫苗來防止今年的流感一樣的荒謬。可是指揮中心陳時中就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用這個來騙人。去年年中流感疫苗銷不掉就騙過一次,這一次即期的莫德納疫苗疫苗,也依例再騙一次。第3劑疫苗政策若看看最近美國的報告,就知道是疫苗廠玩的伎倆。第3劑疫苗可比第2劑疫苗降低9成的死亡率,真是好棒棒。但新冠死亡率2%,第2劑疫苗降低9成死亡率,成為0.2%。第3劑疫苗又再降低9成死亡率,成為0.02%。所以要感染上千人才會比打2劑少死一人,但是報告上可不會這麼講。報告會說降低9成死亡率,這不是商業術語又是什麼?(作者為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讀者寄來的那個連結,打開的是《TVBS健康2.0》2021-10-27發表在YouTube的影片,而內容是訪問陳培哲博士。可是,陳博士並沒有說「第3劑的莫德納對於防Omicron一點都沒有用」,而是說「可能對大部分的人是不需要的」。至於讀者寄來的那兩段文章,則是拷貝自《中時新聞網》在2022-1-9發表的中央搞破口 地方別陪葬,作者是王任賢醫師。我們現在就來看王任賢醫師所說的「第3劑疫苗是指揮中心相當得意的消耗庫存莫德納疫苗政策。根本就知道3劑疫苗對防Omicron沒用」,是不是正確。首先,在2022-1-9,也就是王醫師發表那篇文章的時候,並沒有任何關於「第3劑疫苗對防Omicron」有用或沒用的科學或官方數據。而直至現在,唯一的科學或官方數據是三天前(2022-1-21)美國CDC才剛發表的三份報告。第一份報告是發表在CDC的網站,標題是COVID-19 Incidence and Death Rates Among Unvaccinated and Fully Vaccinated Adults with and Without Booster Doses During Periods of Delta and Omicron Variant Emergence — 25 U.S. Jurisdictions, April 4–December 25, 2021(在 Delta 和 Omicron 變體出現期間未接種疫苗和完全接種疫苗的成年人中接種和未接種加強劑的 COVID-19 發病率和死亡率 — 美國 25 個司法管轄區,2021 年 4 月 4 日至 12 月 25 日)。這一份報告的重點是,在 Delta 和 Omicron 變體出現期間,在 25 個美國司法管轄區,有接種第三劑mRNA疫苗的人,在防止感染和死亡方面,有較高的保護力。尤其是在 50-64 歲和 65 歲以上的人群中,比例更高。第二份報告也是發表在CDC的網站,標題是Effectiveness of a Third Dose of mRNA Vaccines Against COVID-19–Associated 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Urgent Care Encounters and Hospitalizations Among Adults During Periods of Delta and Omicron Variant Predominance — VISION Network, 10 States, August 2021–January 2022(第三劑 mRNA 疫苗在 Delta 和 Omicron 變異佔優勢期間針對 COVID-19 相關急診科和緊急護理遭遇以及住院治療的成人的有效性 — VISION 網絡,10 個州,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1 月)。這一份報告的重點是,在以 Delta 和 Omicron 為主的時期,第三劑mRNA疫苗在「預防與 COVID-19 相關的急診室和緊急護理遭遇」的效力分別為 94% 和 82%,在「預防與 COVID-19 相關的住院」的效力分別為 94% 和 90%。第三份報告是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標題是Association Between 3 Doses of mRNA COVID-19 Vaccine and Symptomatic Infection Caused by the SARS-CoV-2 Omicron and Delta Variants(3 劑 mRNA COVID-19 疫苗與 SARS-CoV-2 Omicron 和 Delta 變異引起的有症狀感染之間的關聯)。這份報告的結論是,相對於未接種疫苗和接受 2 劑 mRNA 疫苗,接受 3 劑 mRNA 疫苗是與針對 Omicron 和 Delta 變種的保護性有關。所以,從這三份報告來看,「第3劑疫苗對防Omicron沒用」的說法並不正確,而「第3劑疫苗是指揮中心消耗庫存莫德納疫苗政策」的說法並不合理。不過,話又說回來,您絕對是有權利懷疑美國CDC的報告。原文:第3劑疫苗對防Omicron沒用?是指揮中心消耗庫存莫德納疫苗政策?
-
2022-01-2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一場疫情改變全世界,改變原有的生活
【編者按】醫病平台一直希望用一週三篇相同主題文章的方式呈現,但有時候無法完全吻合相同主題,以致無法即時刊登,對作者很抱歉。本週謹以照顧者與病人的文章,讓大家了解機構與病人在不同狀況下的遭遇,以及克服困難的歷程。2020年春節前夕,突然來的疫情改變我們的生活,挑戰機構工作人員的應變能力,當然也衝擊住在機構內的服務對象。2021年5月15日國內疫情嚴峻進入三級警戒,全日型住宿機構亦必須調整原有的服務方式,進入分艙分流模式,當然也打亂原有的生活節奏,疫情後生活與服務方式的改變,考驗著工作人員,需要思考如何在變化的生活中讓服務對象安定,又要調適自己的身心狀況與注意防疫的細節,因此更需要不斷的適應與更新策略,以求在防疫的過程中找出平衡的生活方式。心智障礙者面對生活的改變,往往需要時間去適應,無法調適時會藉由情緒行為等方式來抒發,或是從身體的症狀來表現,如失眠、食慾不佳、血壓不穩定等。故機構進入分艙分流的服務模式中,除配合疫情指揮中心的指引落實防疫措施,更要兼顧到服務對象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規劃多元防疫的支持措施,以期能在疫情緊張的氛圍下,服務對象仍能健康快樂生活。分艙分流的期間所有的活動規劃中一定要加入防疫措施,包含動線分流、活動前後的環境的清潔與消毒,工作人員的防護裝備,指導服務對象戴口罩、手部清潔等,而活動的設計仍要以生活品質的八大領域作為參考指引,生活品質的八大領域分為生理福祉、情緒福祉、物質福祉、人際關係、社會融合、權利、個人發展、自我決策等八項,主要是幫助工作人員能檢視活動的設計內容是否能減少服務對象的焦慮不安感,帶給服務對象健康與快樂,對生活品質的提升是有幫助的。另工作人員會每日紀錄及回饋服務對象生活與身心的狀況,提供的活動及支持措施亦會依據服務對象的反應與需求做調整與修正,如因為無法進入到社區活動,工作人員設計行動購物車,採取分流方式讓服務對象體驗購物樂趣,購買自己喜歡的零食、飲料,設計仿夜市活動,讓服務對象在艙流中也能套圈圈、釣金魚、抽抽樂。雖然工作人員很努力籌劃豐富的活動,但疫情造成的生活改變仍有少數服務對象不適應,進而出現較嚴重的情緒行為,如大聲哭鬧、攻擊他人等,此時備援的工作人員扮演重要角色,需要介入提供個別化的支持,緩和服務對象當下的情緒,藉由溝通圖卡協助服務對象表達自己的心情並給予服務對象回饋與支持。線上學習、視訊互動成為服務對象新的體驗,特別是視訊互動讓服務對象與家人間有情感的連結,透過視訊了解家人是愛他的,並藉由視訊表達想念之情,當然也分享在機構的生活點滴讓家人放心,另透過視訊與社區的朋友一起聊天,分享自己的心情,增進友誼。線上學習也是有趣的體驗,「Fitforce」闖關體驗運動遊戲,就是許多服務對象喜愛的遊戲,工作同仁也利用「運動i台灣」線上有氧課程帶領服務對象一起做運動,讓生活豐富不單調。一場疫情改變全世界,改變原有的生活,我們都在學習如何面對疫情下的新生活。對機構來說,這個改變讓機構承擔更大的責任與壓力,疫情嚴峻使得外界資源減少,但服務不能打折,機構仍要堅守服務品質,照護與守護好每位服務對象的身心健康。
-
2022-01-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赴指揮中心視察欲升3級? 蘇貞昌:戒慎不用恐懼
本土疫情延燒,且有擴大趨勢,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臨時新增行程,於中午12時49分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視察。對於是否升為三級警戒,蘇貞昌表示,Omicron傳播雖然快速,但「戒慎不用恐懼」,將盡力延緩傳播速度。國內昨天增加82例本土個案,指揮中心昨宣布加強春節期間防疫措施,包含宗教祭祀活動,禁止人潮擁擠且無法分流的遶境活動、搶頭香,禁止政治人物跑攤,且雙鐵等交通運輸禁止飲食,即日起要求餐廳落實實聯制,違者將禁止提供內用;但疫情警戒仍維持二級。蘇貞昌今天赴指揮中心視察,外界關心防疫是否升級。但蘇貞昌表示,Omicron傳播非常快速,但傾向輕症、無症狀,台灣也是一樣,呼籲同胞戒慎但不用恐懼,將盡力延緩傳播速度,讓社會安定。蘇貞昌也呼籲,國外實證疫苗能減輕症狀、增加保護力,希望民眾盡快打疫苗一、二劑,第三劑也要盡快來打,保護自己,也保護整個家庭、社會。另針對昨天開幕的「經國七海文化園區」,蔡英文總統出席並致詞時表示,「蔣經國堅定保台立場,歷史定位由人民決定」,遭民進黨前立委段宜康開砲「莫名其妙」。對此,蘇貞昌今天表示,蔡英文總統只是站在總統的高度,希望族群團結共同保台。台灣民主自由是一代代台灣人用青春血淚拚出來,獨裁者後期政策漸漸開放是因為力有未殆,這是民眾爭取來的,而非獨裁政府的恩賜,全世界民主國家都一樣。他說,而民眾知道如何保障自己權利,也不會因為晚年獨裁者慈眉善目,就忘記早年滿手血腥。蔡總統力促轉型正義,正是要讓過往被威權迫害者被平反,政府也通過相關法案,希望立院快點通過給相關受迫害者彌補。
-
2022-01-23 養生.生活智慧王
專家教3招整理心法 老宅也能有美好的生活品質
誰說老公寓沒有享受理想生活的機會?難道只有住新房子才有改變的權利?從心態想法到實際執行,告訴你三招「整理心法」,趁著農曆年前重整空間,就算是50年屋齡的老宅也能煥然一新。告別過度的「惜物精神」總覺得斷捨離很困難,其實都是捨不得放下過去,認為付出了金錢,想收回「沉沒成本」,所以被物品困住。就像不願意離開渣男的女孩,「不會再用」的物品卻想著「總有一天會用到」,過度的惜物精神就是囤積主因。大家不妨審視空間中多餘的物品,除了丟棄、二手拍賣或捐贈都是很好的處理方式。別再留戀!告別過去才能迎向未來,現在就開始練習斷捨離。擬定「可行」的計畫表自己做整理時最常遇到「半途放棄」,下定決心一天內把家裡整理好,捲起袖子把物品全部下架,光是檢視物品就用掉一半的力氣,轉頭看到滿地東西更喪失鬥志,最後愈收愈亂、空間比開始時更爆炸。制定「可被達成」的整理計畫表,整理時不要太貪心,從小地方像是抽屜、櫃子「分區整理」,完成一個區塊再開始另一個,享受整理後的成就感,給自己繼續下去的動力。收納「使用者放中心」「行為是人與環境互動的產物」,整理前整聊師會先與客戶溝通,了解各空間的使用者及使用習慣,「使用者放中心」藉此打造居住者順手又滿意的環境。80歲和20歲的整理方法不同,尤其像三代同堂的客廳,多人使用的「公共區域」,收納也應該要分區規畫。不常用的五金類可以收進抽屜,像棉花棒、藥物這類日常會用到的用品,採用看得到的「開放式收納」,讓物品一目瞭然,連長輩、孩童也能輕鬆取用。整理收納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居家整聊室透過「整理」、「聊天」貼近顧客的生活,打造最適合的居住空間。就算是老舊的公寓也有享受「美好生活」的可能,唯有不斷地溝通、調整,「滾動式」檢討物品與空間的關係,這樣才能達到你「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
2022-01-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憂餐廳跟進須接種證明得入內 專家喊增替代條件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升溫,指揮中心昨要求進出十二類娛樂場所需完整接種疫苗且滿十四天,不鼓勵連鎖餐廳全面以接種證明作為用餐條件,專家認為,業者後續自主跟進的機率高,憂將影響選擇不打疫苗民眾的人權。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中央針對八大行業祭出進出的管制要求,是防止社區疫情擴大的第一步,畢竟八大行業與其他行業別相比,感染風險高,不僅有人與人的接觸加上密閉空間等,都讓感染機率大增。陳秀熙表示,中央開始要求部分場域得出示疫苗接種證明,後續一定會有許多業者自主跟進,為確保民眾選擇接種疫苗與否意願的權利,建議政府可以推出「安心防疫」標章,取得標章的店家,除可認證出示疫苗接種證明入內,也可以採認其他的證明,如快篩證明等,讓民眾有所選擇,不會影響不打疫苗民眾的權益。因應Omicron的特性,運動中心、室內用餐都具有相對高的感染風險。陳秀熙認為,可是吃飯、運動都算是民生基本需求,進出條件僅設一項選擇,確實會影響權益,可以增設替代條件。至於是否擴及其他場域如校園等,指揮官陳時中說,地方有自己的考量,但像餐廳等民生場所,中央不贊成「全面」要求出示疫苗接種證明,小型或是個別餐廳要求顧客出示證明,他不反對,但餐廳大規模、聯合集體要求顧客使用則不贊成。如何定義「大規模」,他說還要和公平會請教。
-
2022-01-17 名人.精華區
郭斐然/不只紙菸 新型菸品更是青少年殺手
媒體報導婦幼團體舉行記者會,建議比照紐西蘭「無菸世代」的觀念,逐漸提高禁菸年齡,使下個世代無法購買「紙菸」。行政院也在日前公告「菸害防制法」修法草案,擬禁售電子煙,但是與紙菸同屬「菸品」的加熱菸,卻有條件開放。這原本立意良善的政策,來台灣之後似乎變了調。新菸品 對青少年誘惑最大幾個婦幼團體強調「禁售紙菸、守護孩子」,但關心菸害防制政策的人士都明瞭,現在對青少年誘惑最大的是新型菸品,包括電子煙、加熱菸。有新聞報導在一個班級搜出一整個抽屜的電子煙,而且是同一款式,顯示有學生暗中販售給同學。日本研究青少年的加熱菸使用,從2015年0.6%,2019年增加至4.8%,短時間增加8倍。研究指出尼古丁造成青少年腦部傷害,引起注意力不足、情緒控制、學習障礙等,長期導致焦慮、憂鬱甚至自殺風險。各國禁止青少年使用任何菸品,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任何形式的菸品都是有害的,為什麼台灣的婦幼組織只點名禁止「紙菸」呢?政府又為何覺得加熱菸可以開放呢?這當中必有誤解,而且誤解來自菸商及相關團體長期誤導。早期對電子煙、加熱菸研究不足,以為所含的危害物質較紙菸少,所以「推測」可能危害較少。電子煙增心臟病、氣喘風險然而近年研究指出,電子煙會增加心臟病、氣喘,甚至性功能障礙風險,在美國導致68人死亡。加熱菸也被檢驗出與紙菸相同的致癌物,人體試驗證明有血管硬化、肺功能受損的傷害,二手菸含有PM2.5甚至更小的懸浮微粒。即使電子煙、加熱菸已被證明是有害的,菸商仍然主張「菸草減害」,認為戒菸是不容易的,所以使用仍然具有健康危害的替代菸品來減少疾病。目前無論是電子煙還是加熱菸,都沒有減少臨床疾病的充分證據,不算是真正的減害菸品。新興菸品會成癮 無助戒菸醫療目的在治癒疾病,「減害」並非醫師或病人期望。假設病人長了10公分腫瘤,可以完全切除,病人的期望一定是完全切除,不會說只要切除90%就好了,而留下1公分的腫瘤。台灣有非常普及的戒菸服務,極高的戒菸成功率,即使困難戒菸者也應該加強菸害教育,不應該剝奪任何人戒菸的權利。國衛院最新發表「新興菸品健康危害研議」論壇,指出新興菸品具備「成癮性」、「可能成為使用傳統菸品之『入門磚』」、「可能造成雙重使用(同時使用新興菸品及紙菸)」、「可能造成消費者對戒菸或減害效果之誤解」等特性。該論壇建議「禁止菸商及相關團體在無科學實證基礎情形下,任意宣稱新興菸品(尤其是加熱菸類)可以減害或戒除菸品使用」、「依循WHO-FCTC精神,以保護國民健康為優先原則,修正菸害防制相關法案,予以禁止或嚴格管制」。守護孩子 應禁售所有菸品我們理解婦幼團體對「菸害防制法」修法遲緩的焦慮,也一直期望政府盡速修訂合於新世代的法規,但提出的修法觀念應更確切完整,包括「禁售所有菸品、守護孩子」、「無尼古丁成癮世代,才是無菸世代」。對於電子煙、加熱菸應一視同仁,我們反對「菸草減害」的觀念,無論成年人還是新世代,都不應該使用任何菸品。期待民間力量能夠齊頭並進,勿受菸商言論影響,與政府共創「無菸之島」。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2-01-13 新聞.生命智慧
趙可式許願改善安寧照顧制度 衛福部納入擴大適用共識
台灣安寧照護之母、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名譽教授趙可式長期推動安寧療護,她透過「聯合報」70周年許願活動,期待建立安寧品質稽核制度,同時在健保給付方面去除疾病限制,並在早期階段就提供給付。如今,趙可式對改善安寧照護制度的想法獲衛福部大力支持,並於安寧照護相關專家會議已凝聚四大共識。「聯合報」70周年發起許願活動,透過社會知名人士許下心願,希望對台灣社會有更好的改變。趙可式目前因病休養中,較少對外聯絡,但她表示,關心安寧照顧品質是她一生重要職志。報導刊出後,衛福部同時也表示對此事的重視,已經邀集會議討論,期待建立安寧品質稽核制度,同時在健保給付方面去除疾病限制,並在早期階段就提供給付。目前討論中,期待盡快有新進度。對此,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說,他對安寧照顧始終如一的想法,是在生命末期,以病人為中心,採全人、全家方式,讓末期病人有尊嚴及安心的離去 而家屬、親友也可以心中無憾,且國人使用安寧照護的服務也逐年提高。以往許多專家、學者轉眼推動安寧療護,可以節省多少醫療資源,但石崇良卻不這樣認為。他說,不論是家人、親屬、朋友等遇到生命末期時,每個人可能都有過安寧照顧的經驗,甚至往後自己於生命末期時,也可能進入安寧照顧。因此,新的安寧照護政策應分為四個方向。石崇良說,首先是安寧照顧不應僅限於癌症,或八大非癌症末期患者,必須廣大到所有疾病病人的末期照顧,讓他們得到好的安寧照護,而「病人自主權利法」也有相關規範,目前在健保給付部分,將逐步檢討如何擴大類別及適用範圍,讓大家都能得到服務。其次,透過針對癌症醫療品質認證醫院的規範,或納入醫院評鑑項目,以提升安寧照護品質,這部分是趙可式老師的建議,衛福部也納進來。再者,安寧照護場域不一定要在醫院,也可以進入社區,在居家、長照機構等處進行,回歸全人、全家概念。最後,最重要的是,必須及早介入緩和醫療,藉由「病主法」推動,也就是說,病人病情尚未進展到末期時,先了解安寧照護的概念,將安寧照護更早往前推動。石崇良說,衛福部舉行的安寧照護相關會議,與會專家均有此四大共識,至於健保給付部分,何時可以擴大類別及適用範圍,這部分將依健保署相關法規制定流程而定。
-
2022-01-08 新聞.杏林.診間
「神不會擲骰子」 多數疾病有跡可循!30歲男幾次昏倒、貧血嚴重,被發現有鼻咽癌
一名三十餘歲的男子,幾年前曾經因為短暫意識不清,被診所懷疑是癲癇症而轉到我門診就醫。神經科疾病很重要的線索是患者的主訴與病史。簡單來說,「患者是為了甚麼問題或症狀來就醫的?」從病史詢問中得推敲很多疾病,再一一去排除或印證。然而,儘管我安排抽血及檢查,他卻沒再回診,也沒去做檢查。「先生緣,主人福」。在醫學中心裡,這種就醫型態的患者屢見不鮮。也許是台灣就醫太便宜且方便,隨時有空才來即可;又或者是他們自覺目前症狀還不夠嚴重吧!我也只能隨緣,無法強求。 兩年之後,某天他突然又出現在我門診。陪同前來的是他母親,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婦。皮膚蠟黃 建議驗血我瞄一眼舊病歷,好奇的問他說,最近怎麼又跑回來?有甚麼新狀況嗎?他說,他平時是開車在高速公路南來北往的快遞貨運司機。某天他在整理貨物時忽然昏倒,沒目擊者,不確定是否有抽搐;幸虧那時不是在開車。真的,幸虧出現症狀時不是在開車!尤其聽他描述工作性質,每星期有三天需載貨南下,當天即需北返;有時還輪夜班。我初步估算,一個月得開上兩三千公里的路途啊!不禁聯想到三天兩頭的高速公路車禍案件。他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無論是駕車自撞或撞到他人,都不是開玩笑的。陣發性的意識不清,在神經科門診或急診就醫者並不算少。在嘗試請患者回想發生前幾秒是否出現哪些狀況後,最常見且需要考慮的兩個原因是昏厥與癲癇。前者可能是慢性疾病、突發的心律不整(心臟出現擾流)、或血管狹窄導致暫時缺血等等;而癲癇就是腦部不正常漏電,不見得一定要出現肢體抽搐。但臨床上較困難的一點是,有時做了許多檢查,卻都無具體結論。這時就得決定是否再等一陣子?或是當患者症狀反覆發生時,針對最可能的診斷先嘗試治療看看。如果發生次數從此減少了,搞不好就是那個原因。他有抽菸及飲酒,睡眠也不正常。我重新幫他做了神經學評估,與兩年前一樣毫無異狀。不過我注意到他的皮膚呈現奇怪的蠟黃色,這是舊病歷上沒描述的。那種膚色我說不上來,應該懷疑有黃疸或貧血?這些徵象雖然不一定跟陣發性意識喪失有關,但綜合他的可能病因,仍建議驗血、安排長時間腦波與長時間心律檢查;但患者以工作太忙而推辭了。為了養家 拚死工作這時坐在後面,靦腆的母親突然開口了。她說前兩天曾經目睹患者在吃飯時失去意識,但很快就醒過來;上個月也有一次發現患者在住家附近昏倒。此外她覺得患者變瘦了,似乎營養不好。她加入幫腔:「好啦,你就照醫師吩咐,做檢查看看吧!」患者與母親同住,哥哥嫂嫂另住他處;兄嫂不負責照顧母親。他每天拚死拚活,就是為了養家活口。雖然清官難斷家務事,我也沒時間在看診時完全搞懂家人之間的互動,但是感覺上經濟重擔就在患者身上。或許「以工作為重」是他的心思,這應該也是他都抽不出時間、直到現在才勉強被母親押來看病的主因。眼見患者拒絕,母親急著向我說:「醫生,請你幫助我兒子。」語氣竟是哽咽。即使沒有母親的請託,我這回也得再嘗試勸說他一次的。不僅是於心不忍、更是醫者本份。人無論在甚麼環境下失去意識,都是一件危險的事。再說如果他暈倒了,甚至開車發生意外,後續的醫療、法律問題是誰要承擔?這位患者或許覺得,他有自己選擇喜歡過的生活方式的權利,這是他的身體,只要不犯法,沒人有權力強制他就範。就跟許多四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痛風)患者飲食毫不忌口一樣,那是他的自由;我也同意這論點。只是當他與其他人的生活有所連結,一旦發生狀況時就不再僅僅他一個人的事了。我說:「我了解工作對你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你倒下了,母親要怎麼辦?把自己身體顧好,不要讓長輩操心才是真正的孝順。」血紅素5.6 門診少見在母親與我的親情與道德雙重攻勢之下,他勉為其難的同意來做檢查。下次回診,他的腦波顯示正常、心跳雖偏快卻沒有心律不整;最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血紅素居然只有5.6!其他血球也不正常。我嚇一跳!內科醫師當久,有時候光靠「看相」就可以看出一點眉目:比方說病床上的患者呼吸費力到頸部肌肉緊繃,大概沒多久就呼吸衰竭了;走進診間求醫的人步態僵硬,面無表情,可能是帕金森氏症候群之類的疾病等等。這位患者我雖然覺得他必定有些問題,卻沒料到貧血嚴重至此,而且居然還毫無不適的正常生活。我試著用淡定、白話的口吻向患者與母親解釋,這樣嚴重的貧血狀態我在門診極少見到。保險起見,我再度釐清了病史,沒有任何腸胃道發炎或出血跡象;那麼最可能原因是罹患了某種嚴重疾病,導致造血功能異常。我強烈建議他先去找血液科。他感到錯愕,但仍不願意接受事實;母親則是憂心忡忡。不到一個月後,他又再一次昏倒而被送進醫院,這次在住院期間完整檢查後,赫然發現有鼻咽癌,而且鼻腔與顱底部分區域已經受到侵蝕。他出院後再度來我門診。但他講話、吞嚥仍是正常,沒有任何線索會讓我聯想到鼻咽癌。他告訴我,要辭去工作了。他住基隆,據說老家附近山明水秀,適合休養;他要在基隆長庚專心治療,並且多陪伴母親了。我想他終於覺悟了!母親一定很欣慰。被診斷出癌症雖是個打擊,卻終於找出一個大禍害。母親從頭到尾緊握他的手,不停向我道謝;但我其實沒幫上甚麼忙。我補充說,台灣治療鼻咽癌的水準是世界一流的。前馬來西亞羽球名將「李宗偉」,就是經人介紹而特地到長庚醫院來就醫的,而治療效果也不錯。雖說每個人的病情不同,但新科技總是能夠帶來新希望,不用太悲觀。預防疾病 多關心健康「神不會擲骰子!」是愛因斯坦的名言。這句話後來被各自解讀,有人認為宇宙運行自有定律,按著軌跡走;卻也有人覺得許多事件是隨機而不可預測,神對人是公平的。當今醫療上確實可見許多基因相關、或仍找不到線索的罕見疾病,無藥可治,讓人感嘆天意難測;也許可預見的未來,會發現所有疾病都是「命運」(出生即註定),再努力也沒用也說不定。但我仍然相信,絕大部分的疾病都是有跡可循的。每個人從小到大的個性、習慣、工作,各個環節都可能對未來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許多疾病的出現甚至惡化,往往就是不適當的飲食方式、生活型態、環境衛生或就醫態度等綜合因素造成的。根植於遺傳或基因突變的病症固然難以預防,但吾人要打破既定的疾病輪迴,提升自己生命品質,還是得多關心自己健康,並且參酌醫療經驗才行。
-
2022-01-07 新聞.杏林.診間
掙扎於不可放棄救治的醫學教育,翻遍法條只為解除病患家屬痛苦!謝景祥不忘初衷、推動善終
「當我在台北榮總實習時,有一天晚上病房值班,有4個肝硬化老榮民、同時食道靜脈大量出血。」嘉義市陽明醫院院長謝景祥回憶道,當時他們的狀況無論採取任何醫療行為,都註定死亡。那時候我滿腔熱血,一直努力為他們做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心肺復甦術),可惜最後仍然是徒勞無功。這是謝景祥思考病人自主權利的起點,經過30餘年後,他參與催生《病人自主權利法》,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訂定專法,完整保障病人自主權利的國家,確保病人善終的意願,在意識昏迷、無法清楚表達時,仍獲法律保護,並得以貫徹,堪稱台灣醫療史的重要里程碑。出生於1958年的謝景祥,雖然提早2年入學,但在彰化高中畢業後,即應屆考進陽明醫學院(現已併入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其實,在大學聯考第一天,他發燒至38.9℃,導致數學成績不如預期,與第一志願台大醫學系失之交臂;經過思索,他決定不重考,成為陽明醫學院第一屆學生。「下鄉」後決定留在嘉義市陽明醫學院首任院長韓偉,是位虔誠的基督徒,視學生如親,亦如父親般嚴謹,但事事以身作則,學生無不心服口服,對他又敬又愛。謝景祥說,創院初期,全體醫學系學生一律住校,一絲不苟的韓偉,不僅要求學生的學業,也很在乎學生的言行、生活習慣,「耳濡目染下,我也學會如何自律,並對未來的從醫生涯,充滿使命感。」因為雙手頗為靈巧,且在手指靈活度、手眼協調程度測試,一直名列全系前1%,因此在選擇科別時,謝景祥選擇了需要精密技巧的骨科。退伍後,他回到先前實習的台北榮總任職,還曾獲台北榮總指派,前往美國哈佛大學,學習人工關節技術;謝景祥感謝地說:「這段經歷除了讓我大開眼界,也讓我認真注意先進國家的醫學觀念、趨勢。」早年,陽明醫學院醫學系只招收公費生,規定畢業生都得「下鄉」,不能一直留在台北榮總,一定得前往榮總在各縣市的分院歷練。謝景祥選擇離老家較近的嘉義榮民醫院(現為台中榮總嘉義分院簡稱嘉榮),沒想到,他就此留在嘉義市,還創辦了陽明醫院。嘉義榮總位於嘉義市南境,鄰近台一線。但謝景祥初到嘉義榮總任職時,卻驚訝地發現,發生在台一線的車禍,傷者、家屬都指定送至距離較遠的林綜合醫院,而非近在咫尺的嘉義榮總,後來才發現,「先前,榮民醫院體系的醫師有許多由非正科的軍醫轉任,醫學知識、技術較為落後。」隨著陽明醫學院畢業生陸續進駐各科,嘉義榮總業績、名聲快速提升,謝景祥更躍居嘉義地區業務量最大的骨科醫師;因此,他決定留在嘉義市發展,即使台北榮總徵召他回任,他也不為所動。謝景祥微笑地說,「留在嘉義市,我會成為當地骨科第一把交椅,但回到台北市,就只是眾多骨科醫師的其中一人,當然選擇前者。」事業發展順利,不忘從醫初衷因為醫術精良,並擁有眾多忠實病友,謝景祥著手創業,承租30床的良友醫院並改名為陽明醫院,以陽明為名,乃紀念自己的醫學生涯,起自陽明醫學院。而在7年後,更是在醫界前輩的建議下,從法院拍下了已歇業的林綜合醫院。「當時,林綜合醫院已是第八拍,在房地產市場,根本乏人問津;由於是醫院用地,連建商也興趣缺缺。幸得如此,我得以以較實惠的價格購得。」謝景祥坦承,擁有300個床位的林綜合醫院,對先前只有經營30多床位醫院經歷的他,是規模龐大的事業體,「標下林綜合醫院,其實不在當時我的職涯規劃內。」創辦陽明醫院後,謝景祥以骨科為骨幹,逐漸發展、充實其他科別;「因為到骨科求診的病友,大多是年長者」,陽明醫院逐步增設同樣以銀髮族為主要客群的心臟科、腎臟科。目前,陽明醫院共有21科,已從骨科專門醫院茁壯為中型的綜合醫院;謝景祥迄今仍堅持,「先找到好的醫師,再開設專科」,絕不為擴張而擴張。事業發展順利,但謝景祥始終未曾忘懷從醫初衷。發生在陽明醫院呼吸照護病房(Respiratory Care Ward,RCW)的一件事,讓他回想起實習醫師備受衝擊的那一晚,與持續多年的疑惑,就此加入推動制定《病人自主權利法》的行列。在陽明醫院創立初期,在政府的政策鼓勵下,增設呼吸照顧病房,安置病重但未病危,且長期需要呼吸器治療的病患。不過,若干待在呼吸照顧病房的病患,已是植物人,有些更已臥病多年,倚賴呼吸器延續生命,實生不如死,更衍生諸多家庭、社會問題。翻遍法條解除病患家屬痛苦數年前,一位呼吸照顧病房病患的家屬,因父親已成植物人2年,請求主治醫師關閉呼吸器,讓父親脫離痛苦。然而,縱使家屬再三保證,此提議乃是全家人深思熟慮後的共同決定,絕不會事後反悔、興訟,但主治醫師仍擔心沾惹官非,遲遲不肯同意。最後病人家屬找到謝景祥院長求助。「我曾幫這位病患換過人工關節,印象仍相當深刻。」謝景祥嚴肅地說,他可以體會家屬的感受,但此舉違背了他奉行多年的醫學信仰。「每位醫學生都不斷被教育,就算僅有一絲絲生機,也不可放棄救治。」「老師從來沒教過我,什麼人不要救。」內心正反意見交戰許久後,思及「如果我是那位躺在床上的病患,也不希望身上插滿各種管子」,決定應允家屬的提議。謝景祥翻遍相關法律條文,終於在《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中,找到適用的條文,「此條文規範相當嚴謹,必須病患的配偶、父母、子女全數同意,醫師才能關閉病患的維生設備」,且病患並須是「罹患嚴重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癒,且有醫學上之證據,近期內病程進行至死亡已不可避免者」。最後,謝景祥商請該病患的配偶、四名子女簽署同意書,這些家屬即該病患的遺產繼承人,並與律師再三確認,在法律上已毫無疏漏,「因為有資格告醫師的家屬,都已在同意書上簽名」,「在配偶、四名子女的共同見證下,由我關閉呼吸器,由主治醫師拔管,讓病患善終!」(本文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刊登,完整內容請看>>精采全文)
-
2022-01-07 新聞.元氣新聞
《病主法》實施3周年 楊玉欣盼資訊再普遍、費用合理化
《病人自主權利法》為亞洲第一部以病人為主體,完整保障醫療自主權及善終權,今日邁入施行三週年,截至去年底,預立醫療決定累積簽署達3萬人,較前一年度增加1萬人。然而國內20歲以上約1900萬人,簽署比例仍未達0.1%,《病主法》立法者楊玉欣呼籲,期盼民間與政府持續努力,朝資訊普遍化、費用合理化,及醫療自主平權化邁進。楊玉欣曾擔任第八屆立法委員,現為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執行長。針對現在簽署《病主法》,仍要負擔3500元不等的諮商費,她表示,若以一家3人口來看,台灣90%的家庭總收入在100萬以下,若每人的月薪約3至4萬,等於要他拿出月薪的10%,是相對高的負擔,但簽署完能獲得的保障,對個人及社會的總體效益相當大。她認為,減輕諮商費負擔是很實際且迫切的需要。楊玉欣表示,《病主法》諮商費的合理化,可以以社會的價值投資來看待,將醫療主體回歸病人身上,也是保護人的尊嚴價值。另外,以價值投資觀點上,保護弱勢者並促進醫療自主平權,也是總體社會前進的重要指標。病主中心去年首度推進罕病病友的弱勢服務方案,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及多個聾人/聽障團體,開發聾人/聽障族群的友善諮商模式。楊玉欣說,弱勢者在醫療現場面臨的不友善,是難以想像的,每個人都會老、會病、會死,應該共同將制度友善話,也是為了「所有病人」及未來的自己而努力。期待不同的弱勢群體,都能獲得合理調整措施機會,獲得尊嚴且平等的社會參與。台灣人平均臥床8年,在醫療技術進步之下,極有可能持續延長不健康餘命,恐造成照顧者辛苦,無意義醫療所衍生的醫療、照顧、人權、資源等問題,成為超高齡社會極大挑戰。楊玉欣呼籲,《病主法》是長照的最後一哩路,應積極保護病人和他的家庭都能善終與善生,不樂見加工延長生命的人生,更不希望看家屬帶著病人輕生的悲劇發生。楊玉欣指出,當初立《病主法》是從制度面賦權,但要順利推動,需要大眾更普遍認知並落實「病人自主」、具有更完整的生死識能、建立可近性更高的簽署方式等,中央、地方需要攜手協力加速腳步,尤其是降低簽署門檻、更大規模的進行社會溝通,以及提出針對弱勢者的合理調整措施等。病主法的核心是要讓醫病關係更好,且創造病人不只善終也能善生的制度,期待下一個三年,制度更落地,更多民眾獲得保障。
-
2022-01-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陳其邁建議居隔一律送集中檢疫所 陳時中:視量能
指揮中心昨天下午宣布北市出現第三件疑似防疫旅館群聚案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相關人員應採41人,34人陰性;另有一人檢驗中、六人待採。另高雄市長陳其邁建議居家隔離者應一律送集中檢疫所,陳時中對此表示,須看量能狀況。其中,案17181因檢疫期滿返家後才因有症狀採檢確診,其同住者匡列為居家隔離,小孩就讀的學校今明兩天也停課。陳時中表示,家人採檢結果都是陰性;旅館同樓層九人待採、七人陰性,其他樓層14人、10人陰性,員工九人陰性、一人檢驗中。採檢陰性後,解隔離時會再採檢一次,現在隔離開來對社區沒有威脅。針對旅館群聚事件一再出現,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表示,今起展開第二波防疫旅館聯合稽查,催種第三劑疫苗,並建議中央對於居家隔離者能採全國一致性作法,統一住到集中檢疫所。陳時中表示,居家隔離者全面集中檢疫,還是要看供應量能,除非有高風險或高風險專案會送到安心旅社或是集中檢疫所,如果地方申請可評估量能再決定,會請地方警政民政單位做好關懷和電子圍籬。不過也民眾反應自中國返台採「7+7」的方案,和朋友借房子住,但被主委趕走只好另找防疫旅館,質疑主委是否可以這樣做?陳時中表示,主委當然沒權利這樣做,「如果一時找不到地方住導致區域染疫,他(主委)要負責」。若民眾有安置處所也經過民政檢查,若因不能居住導致有空窗期或找不到地方住不巧造成地區染疫,這個人要負責,「是很嚴重的事情」。
-
2021-12-26 新聞.元氣新聞
獨/衛福部預告診所無障礙規範草案 僅規範新設診所
衛生福利部12月20日預告修正診所設置標準,新增「友善設施」規定,明年新制上路後設立的診所,無論通道寬度、坡道斜度、廁所空間、櫃檯高度等,都要符合無障礙規定。身障團體雖樂見制度進步,卻仍憂心新設診所畢竟是少數,即便身障者先查詢衛福部公布的無障礙診所,仍會面臨連門口斜坡都上不去的窘境,希望政府積極輔導有條件改建的診所,逐步符合新制。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理事長林君潔指出,之前北市只有診所可以接種莫德納疫苗,有身障朋友先查詢衛福部公布的無障礙診所,專程到了現場才發現,診所門口斜坡坡度竟然高達45度角,輪椅根本上不去,只好拜託醫生護士出來,在人來人往的騎樓幫他接種疫苗。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指出,根據監察院2019年進行調查的結果,全國診所通道有無障礙設施的比率僅35%,廁所有無障礙者僅26%;如果單看某些高齡化嚴重的縣市,例如彰化縣,廁所和通道有無障礙的診所比例更低,只有3到4%。既有的診所不但無障礙比例低,少數有無障礙的,很多也做不到位。林雅惠表示,衛福部網站和健保快易通App都有公布一些無障礙診所名單供民眾查詢,實際查詢並使用會發現,許多號稱無障礙的診所,其設施並不符合通用設計原則,也沒有考量障礙者的使用經驗,導致許多身障者滿懷期待到了現場,才發現根本無法使使用。林雅惠指出,全台灣有1萬多間診所,西醫診所每年只增加大約100家左右,如果只要求新設置的診所符合無障礙,既有的診所都不去要求,這將遠遠趕不上正在走向超高齡化的台灣社會所需。醫改會呼籲,政府大力推動分級醫療之際,也應該要積極協助全國1萬多家診所更加落實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兩大重點包括,以通用設計的標準去檢視設施,也要廣納障礙者的使用經驗。基層醫療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身障團體的要求很合理也沒有錯,醫界和診所都很希望所有人就醫都能夠暢行無阻,但也希望能夠體諒有些診所要改變硬體結構,真的有很大的困難,例如寸土寸金的都會區,承租不到太大的空間,改建需要取得房東的同意等等。林應然說,硬體上的困難,診所都會透過軟體、人力來彌補,例如醫護人員直接把輪椅抬進來、藥師也會走出高高的櫃檯來給予藥事服務,絕對都努力盡量滿足病人的需求,不會拒絕就醫,希望民眾也能看到診所的用心。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表示,爲獎勵醫療機構設置無障礙就醫環境,衛福部今年度爭取特別預算進行獎補助,每家最高獎勵上限30萬元,目前正在審核當中。現階段政策目標為「先求有、再求好」,希望這次草案能順利上路,進一步的規劃才有望討論出更明確進程。
-
2021-12-23 退休力.自在獨立
痛的領悟…68歲單親媽 遠行必寫遺書
「病人自主權」賦予了當事人選擇醫療行為、自己決定善終的權利,但在身體尚健康時,先訂定一筆「拒絕搶救」契約,何其勇敢?六十八歲的單親媽媽趙鸞美為減輕孩子負擔,早早簽下,更進一步完成器官捐贈同意書,因為她曾體驗白髮人送黑髮人之痛,多年前女兒意外過世,趙鸞美從這場悲劇中習得大愛。趙鸞美從事餐飲業,早年因丈夫不忠離婚,獨力扶養兩名女兒長大。沒想到,在她四十六歲、小女兒十九歲剛升大二那年。女兒搭同學機車上陽明山,不幸車禍身亡。小女兒過世後,趙鸞美身邊只剩大女兒,接下來幾年,趙鸞美只要出遠門必寫遺書,把身後事交代一清二楚。趙鸞美至今每次旅遊都會加保意外險,「別人可能會笑我,但我認為這是保險觀念,未來也會繼續這麼做。」她說,自己沒有什麼財產,若發生意外,女兒至少可多領點保險金,不必為她的後事煩惱。趙鸞美目前獨居,個性熱情堅強的她享受培養眾多興趣,排解大女兒旅居國外的孤單,目前在台南社區大學修了四門課,樂在其中。在「身後學」課堂中,趙鸞美從同學經驗中聽到許多身後財產糾紛,親人反目成仇的故事,體認到身前訂立遺囑的重要。最近趙鸞美更簽下「預立醫療決定書」,未來若因故無法自主呼吸,不用氣切、插管等急救。
-
2021-12-21 退休力.理財準備
2021退休力大調查:疫情趨動家教老師Hank轉型線上教學
一場疫情讓實體教學停擺,從事家教多年的理化老師Hank也不例外,他轉往線上教學平台發展,深入淺出地講解物理原理和數學公式,吸引來自各縣市學生報課,手邊學生最多有卅人。由於線上教學不受地點限制,打開電腦,拿著平版當白版,隔著視訊鏡頭就能搞定,暑假時還曾帶著家人邊環島邊教課,讓他直呼「線上教學回不去了!」根據聯合報「2021退休力大調查」,疫情讓許多年輕人及早規畫財務,有四成的人於疫情期間居家上班。工作型態改變,考驗大家的應變力。32歲的Hank考取教師證,曾在新竹市公立國中擔任代理老師,去年新學年度他開始以公費生身分攻讀資優教育研究所,課餘時間持續家教工作,今年年初透過線上平台學英文口説,沒想到疫情衝擊帶來人生轉機,讓他從平台的學生「升級」變老師。Hank說,原本他使用的線上平台只有開放語言學習,後來得知開放升學補習,心想自己本就擅長國中理化、高中物理、數學等,今年六月決定加入平台老師行列,除了將原本家教學生轉來線上,也透過平台開拓許多外縣市的學生。「幾乎都是家長主動來幫孩子接洽!」Hank在平台上以「Hank老師」為名進行教學。他觀察,因疫情無法出國、營隊紛紛取消,許多家長擔心孩子沒事做,開始幫忙尋覓線上家教,又以私校學生居多,替孩子「超前部署」先修新學年度課業。線上教學不像實體家教得到指定地點,有網路就能隨時隨地上課。他說,以前趕家教怕遲到,得提前抓好車程,改線上教學後,「五分鐘前上線即可」。他暑假時帶父母環島,也不用向學生請假,白天遊山玩水、晚上家教賺錢,努力玩也努力工作。不過,線上教學並非沒有缺點,Hank發現,線上教學方便,也能提供更豐富教材,但要克服訊號問題,也確實難掌握學生吸收程度,少部分學生不開鏡頭,到底有沒有認真聽課不得而知,他也曾抓包學生眼鏡鏡片反射畫面「同時瀏覽其他網站」。Hank的學生從小學五年級到卅多歲都有,曾有家長替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報名。他有特教背景,了解特殊生不易融入團體生活,較適合一對一教學,他教課不時穿插撲克牌魔術激起學生興趣,也主動關心學生生活狀況,如同導師般陪伴。「線上教學已經是趨勢!」Hank也在教學時同步錄製螢幕,將影片上傳YOUTUBE頻道分享,是平台人氣老師之一。他認為,傳統面對面家教限制多,但線上教學相對自由,學生更有選擇老師的權利,需求將只增不減。●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自己的老後準備有那些優勢與不足。▍退休力測驗:>>六種動物測退休力 看看你是那一種?
-
2021-12-2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該不該幫爸爸做「氣切」? 家人間討論做出一個將來不後悔的決定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如何利用「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在一所醫學中心的加護病房團隊,由資深主治醫師、加護病房高階護理師、社服部社工師分別就其實作心得,深入淺出地道出他們團隊如何幫忙家屬面對疾病發展不確定性及醫療決策之困境的經驗與心得。他們透過一種「標準化」的說明,嘗試避免受個別醫師個人的喜好而左右家屬的決定,過程中也會提出一些問題詢問家屬,以確保家屬對決策項目的充分理解,同時也會收集參與決策者個別的考量,和他們所在乎的問題點。由於「醫病平台」一向不特別標示任何特殊醫院,避免落入「置入性行銷」之嫌,未能列出這家醫學中心之名,但如讀者有任何細節,可請教作者。加護病房裡的抉擇在加護病房裡,在生命危急的時候,是否要進行CPR急救,對於家屬來說,是一個天人交戰的抉擇。近年來,在安寧療護、自主權利法的推動之下,民眾已經有一些觀念上的轉變,與其「救到底」、「延長死亡的過程」,有些人在瞭解自己的親人的疾病是屬於無法治癒的情況之下,會選擇不要繼續接受治療的折騰,而在病況惡化的時候,讓至親善終、好好的走。我所服務的神經內外科加護病房,還有一個困難的抉擇:嚴重腦損傷的病人(腦出血、腦梗塞、外傷性腦出血或缺氧性腦病變),經過急性期的治療後,存活下來,但是仍然陷於重度昏迷時,下一步的治療,該如何抉擇?病人未來失能的機率高,家屬對於要選擇氣切,接受長期失能照顧、等待一個甦醒的奇蹟;還是選擇拔管(不是撤管,病人有自呼能力)、回歸疾病自然進程:如果可以維持就繼續治療,如果無法維持,就不再重新插管讓病人辛苦,但是,往往此刻,家屬卻又不捨病人就此離去。這個抉擇經常讓家屬天人交戰、陷入兩難,甚至會造成親屬間的衝突與不解。當家屬無法做出決定時,也很容易把心中的無助、不安、內疚自責,轉化成不滿的情緒,發洩在醫護人員身上。前線的護理師,經常得面對家屬的責難,有時候只是因為家屬無法解開這個「結」。這是一個「難捨的愛,難解的Tie」,Tie剛好是氣切、插管、拔管的三個英文單字的字首組成,就是這個「結」,應該由醫療人員來協助他們解開,而不是只有丟他們一個問題要他們「回去討論看看要不要做氣切」,家屬基本上是沒有能力自行討論這樣的決策。該不該幫爸爸做「氣切」62歲鄭先生,已婚,育有2女1子,他因腦出血開刀清除血塊,在加護病房積極治療2週後,昏迷指數仍維持在6分。長女與次女對父親後續治療的意見相左,甚至曾在醫院內有過激烈的言語衝突。長女未婚,長年陪在父親身邊,她說父親不會希望去做氣切,長期這樣臥床「苟活」,她擔心氣切下去,萬一爸爸還是沒能醒過來,就活得太辛苦了。但若選擇拔管,萬一讓爸爸就這樣走了,那是不是代表自己做得不夠多?這個選擇讓她很兩難。次女嫁到北部,她覺得,只要能夠讓父親多活一天就好,即使必須要做氣切、長期臥床也在所不惜。幼子又遠在國外工作無法回來參與討論,太太就像夾心餅一樣,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兩位女兒除了常常因此而爭執,次女偶爾來探病,也對醫療的處置和照顧,頗有微詞(當然,我們理解她的反應,只是因為住在遠方,平日無法參與父親的照顧所產生的愧疚)。這樣的場景,在我們的加護病房,並不少見。通常像這樣無法決定的話,就是會「維持現狀」,拖著到下一個單位:呼吸照護中心RCC或呼吸照護病房RCW,有些甚至插管長達數個月到數年,家屬也都無法做出決定。我們ICU在2016年開始導入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希望能夠解決這個問題。SDM是一個雙向溝通的模式,適用於決策的選項本身沒有絕對的對錯(即氣切接受長期失能照顧或拔管回歸自然),而病人本身或家屬所在乎的事(What Matters?)、價值觀(Value)及喜好(Preference)(我把這三項的第一個字母縮寫成MVP),是決策的重要考量時,就適合進行SDM。我們醫療端的責任,就是把每個選項的優缺點,整理比較,並透過圖表,影片、互動式工具、實體道具、3D列印模型等決策輔助工具(Patient Decision Aids, PDA),用最簡單明瞭的方式,提供給病家,讓他們比較容易瞭解。而在進行SDM的過程中,會有一位Coach決策教練,擔任醫病雙方溝通的橋樑,輔導整個決策的討論以達成共識。PDA等於是一些「標準化」的說明,不會受個別醫師個人的喜好而左右家屬的決定。過程中也會提出一些問題詢問家屬,以確保家屬對決策項目的充分理解,同時也會收集參與決策者個別的考量,和他們所在乎的問題點。拜現代科技所賜,我們透過QR code,可以讓遠在國外或外縣市的家屬,也能一起來瞭解決策的內容、表達個別的感受,再以視訊的方式,共同參與決策會議。家屬一旦完成個別的意見表述以後,資料就會立即存入醫院的系統。待關鍵家屬都完成填寫後,我們就會召開決策會議進行討論。在決策會議前,我們其實已經可以掌握個別家屬之間意見的分歧,以及他們所在乎的點的不同,因此,在會議中,Coach可以平衡的讓不同意見的家屬表述,有別於以往的家庭會議:當一位較強勢的家屬發表意見後,其他人就不再表示意見了,而我們無從得知其他人是否持相反意見,還是只是在強勢者表達意見後,不敢再陳述己見而已?做出一個將來「不後悔」的決定在會議中,除了協助家人回想鄭先生平時的生活型態及價值觀外,也透過這樣溝通與互動的過程,盡可能消弭家屬之間的歧見,找尋「最大的公約數」——就是大家都是愛爸爸的,只是觀點不同、立場不同,但是愛爸爸的心是一樣的。圍繞著這樣一個核心原則,大家一起來為病人做一個最適當、「將來比較不會後悔」的決定。經過充分的討論後,他們一致認為,父親不會希望自己在意識不清醒、失能狀態下臥床過一輩子,於是在彼此取得共識後,決定選擇拔管,讓病人也依疾病自然進程進行照顧。過去,在未有充分瞭解與討論之下所做的決策,家屬經常在之後都會後悔。因此,我們推動SDM的目標,就是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夠做出一個將來「不後悔」的決定,無論決策如何,並沒有對錯。多數家屬期待能尊重患者對生命價值的想法,為心愛的人做出最好且最適合的選擇。即使每一個決定都是困難的抉擇,但這樣的會議能讓家屬更有信心作出決策,並減少未來後悔或自責的機率。雖然SDM得花費較多的時間進行說明、討論,但是,醫病間能夠有這樣的相互尊重與溝通,對於提升醫病關係和彼此信任,是有很大的幫助的。透過這樣的雙相互動,病人或家屬才能講出自己真正在意、困難的所在,醫療團隊也才能進一步提供協助,共同做出決策。我們也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為難,醫療人員切勿將本身的價值觀強加在病人或家屬身上,造成他們的愧疚與自責。昏迷的重症病人對家屬來說是一份難捨的愛,我們期待能夠協助家屬解開心中的這個結,讓他們更有信心的做出不後悔的決定。加護病房不是只有急救的冰冷空間,更有著協助家屬解決困難與穩固家庭凝聚力的溫馨氛圍。透過醫病共享決策的推動,實現以關懷為出發的溝通,讓每一個家庭都可以沒有遺憾,都能夠圓滿。
-
2021-12-19 癌症.乳癌
末期乳癌別放棄 延長存活等新藥未來希望多
雖無法治癒 但可望長期存活「貝西是很勇敢的病人!」貝西的主治醫師、台北榮總外科部部主任、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曾令民說,像貝西這樣的乳癌病患,雖然可能無法治癒,但只要配合醫療團隊,仍可望長期存活。曾令民強調,早期乳癌追求治癒,但末期癌患追求的是解除症狀、改善生活品質,盡可能延長存活,癌細胞雖然無法徹底根除,但可以和平共存,呼籲患者不要放棄希望。曾令民說,HER2陽性乳癌患者約佔全部乳癌的兩成至兩成五,自從標靶藥物問世後,治療成績大幅進步,早期癌患使用雙標靶藥物,五年存活率可高達九成,晚期癌患五年存活率也有五成,不過HER2陽性在晚期乳癌當中佔比稍高,台灣乳癌病患有7%發現時已經是第四期,其中三成以上都是HER2陽性乳癌,「HER2陽性算是比較難纏、比較凶猛的乳癌」。目前針對HER2陽性乳癌治療,第一線是以化療搭配「雙標靶」、二線則是「標靶結合化療」、三線搭配「小分子標靶」等藥物。曾令民表示,國際間有些新藥陸續發表試驗結果,治療效果很好,甚至有望取代現有第二線藥物,等新藥引進台灣,貝西的病情將可獲得不錯的控制,不過因藥價高昂,健保給付也沒那麼快,經濟負擔往往是癌患另一大問題。對第一線醫師來說,要不要告知癌患有新的藥物選擇?曾令民強調,患者有知的權利,一定要告知,但是也不要造成患者心理負擔,「若經濟真的有困難,就不要每次都提,這是很殘酷的現實。」他認為,健保給付標準都是以臨床試驗當基礎,例如雙標靶藥物只給付復發患者18個月,但有些人超過18個月還是有效,還有些藥物設限、有條件給付,如果放寬這些限制,乳癌治療成績將會更好。乳癌高危險群 可做MRI早期發現乳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存活率可高達九成以上,台大醫院外科部暨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黃俊升表示,超音波、乳房攝影和MRI(磁振造影)都是良好的篩檢工具。50歲以上婦女可兩年做一次乳房X光攝影,40~50歲或乳腺緻密者可一年做超音波、一年乳攝,至於高危險群可搭配MRI,達到早期發現的效果;而乳癌新藥推陳出新、療效令人振奮,就算乳癌晚期或復發也不必擔心,醫師都會評估最好的治療方案。黃俊升表示,有乳癌家族史、初經早、停經晚、晚婚、晚生育、飲食西化等,都是乳癌危險因子,初經早的人危險性提高一到兩倍,家族裡若多人乳癌且都在停經前發生,可能就帶有BRCA1/2基因,這基因和乳癌、卵巢癌、胰臟癌、前列腺癌有關,帶因的猶太人罹癌機率甚至高達七到八成,知名影星安潔莉娜裘莉就是因此切除雙側乳房和卵巢,以預防癌症。因此,若已知帶有此基因,或家族中多人罹患相關癌症,就應加強篩檢。他強調,超音波沒輻射線可每年都做,高危險群若擔心輻射危害,可兩年一次乳房攝影並搭配MRI,至於40~50歲女性可以一年乳攝、一年超音波,這是因為乳攝對於乳腺緻密者靈敏度較差,且年輕乳癌進展快,透過超音波補強有利早期發現。過去認為癌症超過五年就算過關,但乳癌因藥物效果佳,原本可能三年復發,延長到五年、甚至30年才復發,因此不管哪種類型的乳癌都要注意復發風險。以荷爾蒙陽性乳癌為例,淋巴轉移或腫瘤過大者,建議抗荷爾蒙藥物要持續使用七到十年;HER2陽性乳癌則可先化療,若腫瘤完全消失,復發機率相對低,若沒完全消失,則使用「標靶結合化療」藥物。黃俊升說「以前沒藥只能用腫瘤有無消失來算命,現在有藥可以進一步改命。」更令人振奮的是,標靶結合化療藥物已有新藥問世,不但在後線使用療效顯著,甚至可望取代現有二線藥物,「治療成績是以前從沒見過的好,但給付可能還要一段時間」。黃俊升呼籲,末期或復發的癌友不要擔心,也不要怕化療,醫師會依不同型態的乳癌給予最好的治療建議。
-
2021-12-18 養生.家庭婚姻
李靚蕾揭王力宏假面具!不忘替女性發聲:「家庭主婦不要為家庭付出,就沒有經濟能力」
王力宏和李靚蕾在5年內生了二女一子,於15日證實8年婚劃下句點;前妻李靚蕾昨晚在IG大動作發超過5000字的毀滅性長文,列舉男方多年來的各種惡行、私生活混亂「演藝圈的男女關係和你的三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也是顛覆了我的見識」,並且用霸凌、羞辱的方式試圖讓女方答應離婚,種種待遇使得李靚蕾忍無可忍,怒揭王力宏的假面具,讓他好男人形象一夕崩跌。李靚蕾指出自己婚前被迫簽下不平等條約,婚姻期間不斷的備孕、懷孕、產後哺乳育兒,大部分時間都需要自己面對。她認為現代女性有接受高等教育的能力,卻只能在家庭中擔任妻子和母親的角色。為家庭的付出仍被認為應該無酬,但這樣的付出其實只是家庭角色分配,「這份工作的薪酬應該加總計算加上以你的能力不外出工作的機會成本。這應是所有家庭主婦透過自己努力應得的薪酬,而不是被贈與或施捨的。」若家庭主婦談到錢,就被會被譴責市儈或是拜金女,而這樣的議題應該被現代人審思。她也提醒女人當了主婦不應該是理所應當要永遠沒有經濟能力或積蓄,否則會一直處於弱勢、要看丈夫的臉色生活,但未雨綢繆的為自己和孩子的將來做打算一定沒錯!李靚蕾IG:現代的女性不像從前的女性沒有教育的機會,在家庭中沒有選擇的只能擔任妻子母親的角色。我們很幸運的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有知識,學識,也有機會見識,也有謀生能力,也同樣能為社會貢獻。無論是過去或是現代的女性,選擇為家庭全心付出當家庭主婦,雖然實質上是屬於「無酬」的工作。但,這只是家庭成員角色的分配,也是家中重要的支撐,甚至是一個全年無休,24小時多重角色(例如:保姆/老師/打掃阿姨/司機/總管/伴侶/特助等工作)。這份工作的薪酬應該加總計算加上以你的能力不外出工作的機會成本。這應是所有家庭主婦透過自己努力應得的薪酬,而不是被贈與或施捨的。被分配到這個角色的人不應該是理所應當要永遠沒有經濟能力或積蓄,而擔任在外工作的那一方獲得所有的利益和權利。這樣會形成不對等的關係,也會讓女性處於弱勢,即便男生出軌或家暴也難以有話語權。我覺得這是我們這一代人需要一起省思的議題。我身邊的家庭主婦很多戶頭裡都沒有自己的積蓄或收入,平時用先生賺來的錢也會感到不好意思,用錢也會自己看看先生的臉色,也絕不敢開口說想要照顧自己父母。女性如果開口聊到錢的話題就會被我們的社會譴責為市儈或是質疑是不是拜金女,只是圖男生的錢。對於長期都以家庭為重,沒有在外工作的女性,如果沒有做錯什麼卻因為男方無正當理由而被迫離婚,通常會不知所措。所以女孩們!一定要好好的防範於未然,我從來也沒有想過自己會經歷這些,你也許也會跟我一樣覺得不可能!但未雨綢繆的為自己和孩子的將來做打算一定沒錯!李靚蕾也對未來做出期許從今以後我要善待自己,我會重生,也會做孩子們最堅強的倚靠和最好的榜樣,讓他們知道人生就算跌到了谷底一樣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再爬起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到了深淵,今天以後的每一天,都只會越來越好。這句話勉勵自己也勉勵所有正在經歷人生的磨難的你。願我們無論經歷什麼都能相信Life is 10% what happens to you and 90% how you react to it(人生是10%發生在你身上的事,90%你的反應)。接下來的日子不會容易,但我會倚靠上帝和隧道深處的光,還有每一個陪在我身邊的你們,勇敢的一步一步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