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3 科別.眼部
搜尋
楊雅棠
共找到
3320
筆 文章
-
-
2020-12-10 新聞.元氣新聞
蘋果手表心電圖開通 有些人不適用
蘋果手表的心電圖功能終於開通,台灣消費者不必再使用「閹割版」了!美國蘋果公司2018年推出Apple Watch S4,提供心電圖與心房顫動的偵測功能,但這些功能在台灣一直未取得許可證而無法使用。衛福部食藥署已於8月和10月分別通過蘋果「心電圖應用軟體」和「心律不整通知軟體」的醫材許可,未來蘋果手表皆可搭載。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心房顫動權威陳適安表示,對於一直處在心房顫動狀態的患者,若用此裝置沒有太大意義,但對於過去沒有發生心房顫動者,便有警示效果。心房顫動患者中風風險是一般人的三到五倍,但有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心房顫動患者並無症狀,很多人中風後才被確診,早期篩檢出心房顫動非常重要。陳適安表示,Apple Watch對心房顫動雖有九成多的靈敏度,仍有少部分心律不整無法分辨,因此只能作為輔助。當病人使用這些穿戴裝置顯示不正常心律時,最好擷取或錄下來在門診時給醫師看,由醫師判定是哪一種心律不整,並進一步以「CHA2DS2-VASc」分數系統,評估中風風險,再考慮是否口服抗凝血藥物來預防腦中風。食藥署醫粧組科長傅映先指出,蘋果公司送審的智慧型醫材軟體都已獲通過,其中心電圖功能已於今年8月26日通過審核,心律不整通知功能則於10月27日通過。至於蘋果公司在新款Apple Watch S6新增的「血氧濃度偵測」則未在醫材許可之列,傅映先說,廠商宣稱該測量並非提供醫療之用,因此不屬於醫療器材審查範疇。食藥署通過的醫療器材仿單則指出,「心電圖應用軟體」需搭配Apple Watch 一起使用,以確定心房顫動或竇性心律的存在;「心律不整通知軟體」則能分析脈搏速率資料,識別疑似心房顫動的心律不整,並向使用者發出通知。仿單也註明,這些功能不適用於已經確診患有心房顫動以及患有其他已知心律不整的用戶,也不適用於22歲以下族群。傅映先解釋,因廠商送來的資料僅針對22歲以上族群進行臨床試驗,若要擴增適用族群範圍,須重新檢附相關實驗資料再申請醫材審查。
-
2020-12-09 新聞.元氣新聞
總氮量未達「釀造」標準 三醬油挨批標示不實挨罰四萬元
醬油是家家廚房必備的調味品之一,且許多媽媽們偏好購買「純釀」醬油,增添食物風味。但衛福部食藥署今年8至9月稽查99家醬油業者,發現有三家廠商的醬油產品含氮量不符合釀造標準卻宣稱為釀造醬油,分別裁罰新台幣四萬元。食藥署公布「109年度醬油製造業稽查專案」結果,共針對國內99家醬油製造業從源頭進行稽查,查核產品標示259件,其中有八件產品標示不符規定;並針對醬油產品的防腐劑、3-單氯丙二醇及總氮量等項目進行檢驗,共抽驗155件產品,其中有一件醬油檢出防腐劑不符規定。其中,台南市大山醬園生產的「味皇醬油」、高雄市啟雍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級醬油」,以及宜蘭縣蘭陽老媽媽手工醬油行的「黑豆鳳梨醬油」雖標示為釀造醬油,但未達釀造醬油應符合的總氮量標準,依食安法分別開罰新台幣四萬元。食藥署中區區管中心簡任秘書林炎英表示,國內常見醬油分為化學和釀造醬油兩大類,再依據原料、成分和製程再細分為速成、水解、混合(調和)以及釀造四種。其中,釀造醬油如為黃豆釀造,依規定總氮量每100毫升應為0.8克;如為黑豆釀造,總氮量每100毫升則應為0.5克。另外,桃園市大川醬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大溪廠生產的「口味醬油」、「大川醬油」、「天香醬油」以及南投縣大同醬油行的「壺底油膏」、「醬油」兩項產品,則因添加焦糖色素或苯甲酸等防腐劑,卻未在外包裝上如實揭露,亦涉嫌標示不實,分別遭罰新台幣四萬元。屏東縣大昌行生產的「古早醬油」則被驗出每公斤的醬油中含防腐劑苯甲酸1.24克,超出限量標準,遭開罰新台幣三萬元。林炎英表示,焦糖色素或防腐劑雖可用於醬油產品,但皆有限量標準,且必須在外包裝如實告知消費者。若使用的食品添加物未符合「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可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另食品標示應依規定明顯標示於外包裝,若標示、宣傳或廣告有不實、誇張或易生誤解的情形,則可依食安法處新台幣4萬至400萬元罰鍰。
-
2020-12-08 新聞.元氣新聞
動物試驗屢遭批殘忍 食藥署改「小綠人」評估方法
國內健康食品須拿到「小綠人」認證,才能宣稱其功效,而要拿到認證通常需透過動物實驗證明。但動物試驗方法卻屢遭動保團體批評殘忍,且無法證實對人體確有功效。對此,衛福部食藥署今公告修正「健康食品安全評估方法」,明文規定需經審查通過無虐待動物才能進行相關試驗。法規即日起生效,但生效日起2年內的申請案適用修正前公告方法。食藥署食品組科長楊依珍表示,日前便已要求業者在進行健康食品安全評估考量時,便須考慮試驗動物福祉的3R精神,包括:取代(Replace)、減量(Reduce)及實驗精緻化(Refine),且過去在審查相關申請案時,也都會檢視是否有通過執行單位的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委員會或小組審查;但本次藉由修改評估方法時,明文寫入法規中。此次修法重點包括主要有三項,一為明定健康食品安全評估試驗應符合食藥署訂定公告的「非臨床試驗優良操作規範」,或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可國際組織或國家公告的優良實驗室操作(GLP),且試驗執行前須事先經過執行單位的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委員會或小組審查通過,以確保不會有涉及虐待動物的狀況發生。二為增訂實驗執行單位及執行人的相關規範,修訂實驗方法,包括試驗物質給予途徑、劑量範圍及組織病理檢驗項目等相關規範;第三則是合併並刪除非必要試驗,落實實驗動物減量。但是七月曾有動保團體抗議食藥署預告的「健康食品之關節保健功效評估方法」草案,當中仍有「幫老鼠製造關節炎,再給予受試產品」的動物實驗,且只看動物試驗結果,而未要求人體試驗,無法證明對人體有效。隨著這次新的評估方法出爐,是否意味也將一併刪除?楊依珍則表示,本次修改的為「食品安全評估方法」,而非「保健功效評估方法」;食品安全評估方法主要是評估食品萃取物做成錠狀、膠囊狀的劑量是否會產生安全危害;功效評估方法食藥署正著手評估,往3R方向或是改採人體試驗的方向修改。
-
2020-12-07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指腕腫痛推拿還不好 小心類風濕性關節炎上身
早上起床,發現雙手手指關節僵硬持續超過一小時,小心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60歲的王奶奶最近手指關節處常出現輕微疼痛,但她以為只是一般的關節退化,到國術館推拿都無效。沒想到關節益發腫脹疼痛,連騎機車催油門都困難,嚴重時連衣服都無法好好穿,確診後才發現王奶奶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已長達四年,經過藥物治療病情才獲得改善。收治個案的恩主公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主任郭孝齡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為全身的發炎性自體免疫疾病,包括基因、環境都可能誘發疾病發生,好發在40至50歲的中年女性,女性患者約是男性的五倍。初期診斷不易,常見症狀為疲倦感、全身痠痛及食慾不振,進而造成患者體重下滑,若無妥善治療,會逐漸發展為多關節發炎及腫脹。知名女作家劉俠(杏林子)便是患有類風溼性關節炎,終其一生殘疾以輪椅代步。郭孝齡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不可逆的疾病,關節一旦被破壞就無法復原;所以必須早期發現,及早治療。但許多民眾會把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痛風或是退化性關節炎搞混。痛風九成以上發生在腳、退化性關節炎常見於停經後女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則有95%的患者好發部位為手部,第三指節及手腕常會出現腫脹,且多為對稱性關節的疼痛。因此如果早晨起來發現手指關節僵硬超過一個小時,最好到醫療院所,透過抽血測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子進一步診斷。郭孝齡表示,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過去沒有好的用藥,只能以止痛藥緩解疼痛,但現在有口服免疫調節劑、免疫抑制劑和生物製劑,讓誘使發炎的因子不那麼活躍,藉以改善病程。醫師會依照患者個別情況配置用藥,希望讓患者在三個月內疾病獲得緩解或是達到低疾病活動度。但郭孝齡也坦言,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不可逆的疾病,需要一輩子用藥,不過如能早期治療,可以逐步減少用藥,或是得以拉長用藥間隔。郭孝齡也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切勿聽信偏方,不可亂停藥,生活上也要避免抽菸等容易引發發炎的因子,才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
2020-12-07 醫聲.數位健康
智慧醫院/智慧醫療興起 醫療照護社區化發展
●AI智慧醫療建立健康風險預測系統,未來將走入社區,貼近民眾生活,從疾病治療轉向預防保健●即使AI影像判讀精進成熟,但未能參酌病患「人文變數」,仍無法取代醫師在社區藥局藥師指導下,透過簡易機器拍攝眼底影像,就得知眼部是否出現病變,這情景在不久之後極可能在真實生活中上演。AI智慧醫療技術快速進化,健康風險預測系統愈來愈貼近民眾生活,多名專家昨在「陽明交大智慧醫療論壇」公布研發成果,交通大學副校長、智慧醫療推動中心主任林奇宏表示,未來醫療照護將朝去集中化、家庭為導向轉型。交大陽明AI辨識眼底影像交通大學與陽明醫學大學將於明年2月1日合併,交大電子資通訊技術和陽明先進醫療照護專業緊密結合,強強聯手,打造智慧醫療,昨舉辦「陽明交大智慧醫療論壇」,擘畫未來醫療照護的願景。「AI醫療已被大量使用在醫療影像、健康風險預測系統。」交大資訊工程系教授曾新穆說,糖尿病患者眼部易病變,研究團隊結合深度機器學習和巨量分析技術研發「視網膜病變自動辨識系統」,與國內多家醫院合作,收集幾十萬張影像,用AI辨識眼底影像,平均一到兩秒完成一張眼底影像判讀,協助醫師找出潛在病患。眼底病變辨識準確率逾九成曾新穆表示,此系統判讀準確率逾九成,未來希望普遍推廣至社區,而非擺在眼科,而是可以進到家醫科,甚至連鎖社區藥局,當糖尿病人定期回診或是拿慢性處方箋時,經簡單儀器「快速照一下」,就能篩檢出早期眼底病變病患。AI智慧醫療往社區發展林奇宏說,隨著新一代通訊技術提升,連結與連續的監測系統以及健康預測系統也隨之提升,病人的自我照護意識和能力將大幅增加,連帶也改變醫療照護體系。過去需要「一大間醫院」才有足夠的經濟和服務規模,將漸漸朝向「去集中化」的方式,往社區發展。AI再聰明仍無法取代醫師隨著數位科技的蓬勃發展,AI可能全面取代醫師嗎?陽明大學醫管所教授唐高駿表示,AI在影像、病理等固定的病人資訊判斷上,已有非常顯著的成效,現在各大醫院積極將AI運用於動態的生理資訊,蒐集大量資訊發展成「數位孿生(Digital Twins)」用於疾病預測。過去醫師利用經驗來做出診斷,往往也「說不出所以然」,似乎只能靠經驗、直覺,但藉由AI蒐集到細微的資訊,讓醫師發現「判斷路徑」,未來也可能翻轉醫學訓練。唐高駿強調,AI可以輔助醫師做出正確、迅速的診斷,但患者的情緒、偏好以及言談舉止等「人文變數」,卻不是一下可交給電腦的,且醫師並不只限於判斷影像和病理資訊,因此,未來AI還是難以取代醫師。林奇宏表示,醫學從描述性醫學、分子基因醫學,數位資訊革命後轉型為數位醫學,到現在最夯的智能醫學,變化快速,在邁向超高齡社會過程中,醫療需求從急性醫療轉向慢性病管理,醫界需要深思的是「如何連結?」、「如何將疾病治療轉向預防保健?」。
-
2020-12-0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檢討自主健康管理機制 陳時中:勞動部週三報告進度
印尼移工確診個案於自主健康管理時睡大通舖一事惹議,究竟是否違規亦或是需要修法,對此,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組長薛鑑忠表示,已經找地方政府專家學者討論,有初步分項,需要完成法規預告60天的流程等,最快明年第一季完成。薛鑑忠表示,外界了解有多少醫管公司不是重點,這是受委任關係,雇主可以委任其他人去接送移工,同時帶去醫院做健康檢查,再給他一定的報酬,規範的重點是要予雇主和仲介法定義務,相對的委託時,就會注意到他要符合勞動部的規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源頭該怎麼管,有待法規的修定,會需要一點時間,至於自主健康管理的檢討,將於星期一開會,星期三勞動部可以報告進度。
-
2020-12-06 新聞.元氣新聞
流感疫苗致產婦身亡? 周志浩:流感疫苗病毒是死的
針對28歲產婦生完小孩後施打流感疫苗後,於12月3日過世,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這是不良事件的通報,徵詢過專家認為心肌炎是比較與疫苗無關的,因為有其他微生物前後感染,我們還在搜集相關資料並且進行檢體培養,會提到救濟委員會討論。周志浩表示,會向醫院了解,目前知道個案是心肌炎,理論上流感疫苗是死的病毒,不會引起心肌炎才對,將搜集資料提到委員會討論。日前,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目前文獻都認為,接種流感疫苗與心肌炎沒有關連,不認為流感疫苗會引發心肌炎,更可能是該孕婦在接種疫苗之前被其他病毒感染才引發心肌炎。若解剖會比較清楚釐清病因,不解剖就會非常難判斷原因。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並未回應家屬是否決定解剖一事。
-
2020-12-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拒陸製疫苗被批關門當山大王 陳時中:一直都沒開放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隨著英美疫苗陸續宣布好消息,中國大陸也宣布將上市六億支疫苗。國民黨智庫副董連勝文則在臉書批評,蔡政府因「反中」而不願意採購陸製疫苗,沉溺關門做「山大王」。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用意識形態討論疫苗不恰當,陸製疫苗和製劑「一直都沒開放」,和這次無關。連勝文在臉書表示,現在國際間討論「疫苗護照」概念,但民進黨政府基於「反中」意識形態否認大陸疫苗效力,未來陸人、在陸台胞或東南亞人民在注射大陸疫苗後來台灣,可能因政治理由不被承認「等於沒打」,即使有抗體也要再隔離14天。陳時中表示,兩岸協定後陸續往來,但與中國大陸之間相關貿易法規中,血液製劑、疫苗等從來沒有開放過。他說,長期我國對於中國大陸這些相關製劑一直有相當疑慮,不論在藥品優良製造作業規範(GMP)或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PIC/S GMP)是否達成都有疑慮,且每年都有問題發生。陳時中也對中國大陸會不會做出6億劑疫苗表示,「我們拭目以待」。他說,安全性還是要考慮,中國大陸相對訊息保留,會比較擔心,開但開不開放和這次無關。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這兩年有許多疫苗場管理的問題報導出來,包括疫苗送到各地等運送都有許多問題,這些問題是否已確實改善也尚未釐清,因此我國對於中國疫苗會比較謹慎。
-
2020-12-0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移工宿舍防疫誰責任? 勞動部:生活管理為雇主的責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1月4日公布一例印尼籍女移工(案688)檢疫期滿後、在移工宿舍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確診,昨晚公布再增一例案695,兩人在12月29日都在移工宿舍,但移工宿舍為大通鋪、非一人一室,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更直指移工宿舍環境長年很糟。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組長薛鑑忠則表示,生活管理為雇主的責任,將自主健康管理地點要通報給勞動部掌握。薛鑑忠表示,案688、695以及越南失聯移工,在11月28、29日陸續出集中檢疫所後,依照實務由仲介委託醫管公司接機和帶到指定醫院健康檢查。他說,由於出集中檢疫所二日剛好為周末,無醫院做健檢,因此由醫療管公司留宿於宿舍,等12月1日再到醫院健康檢查。醫管公司的宿舍在11月30日後都沒有入住移工,主要是因為遇上週末才有使用需要;若是周間出集中檢疫所,就直接到指定醫院辦理健康檢查。有關外界關切醫管公司住宿品質,薛鑑忠則說,「生活管理是雇主責任」,委任仲介招募移工,仲介再委託給醫管公司,故責任都在雇主。薛鑑忠表示,過去沒有掌握名單,勞動部會立即請地方政府清查醫管公司宿舍,也須將自主健康管理的地點通報給勞動部掌握,並將持續與指揮中心加強管理。未來也會提醒僱主多注意,了解移工居住的品質。至於處罰對象,則為雇主和仲介公司,薛鑑忠表示,過去沒有掌握名單,初步了解是與各大醫院配合,除了少部分縣市沒有醫管公司,大部分縣市都有。現在會請地方政府趕快清查。希望未來自主健康管理七天內仲介公司要通報地點,地方政府也要前往了解,以確保防疫安全。未來也會提醒僱主多注意,了解移工居住的品質。至於處罰對象,法定上是雇主責任,處罰的對象就是雇主和仲介,如果沒有按照規定執行,處新台幣6至30萬元。但醫管公司則無法可管?薛鑑忠表示,目前在勞動部的法規是無法可罰,現行規定是移工入住雇主處的時候找一天去檢查,通知雇主限期改善。過去也注意到一入境就在醫管公司住宿品質不好的情況,給予限期改善,未來針對情節重大會限期改善,不給予限期改善。這次事件勞動部則會先請地方政府釐清有沒有違反規定。但自主健康管理是否允許通舖或混居?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47人通鋪共用衛浴情況不好,自主健康管理要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居住環境不宜密閉擁擠,自主健康管理的規定如何落實在某些不得已的規定中,掌握人員動向,朝這方面努力,週一將會開會討論SOP。他也說,疫情期間醫院安排不易,會和勞動部討論如何管理。指揮中心和集中檢疫所也研議未來在週六週日暫緩出所,費用不另收。
-
2020-12-06 新聞.元氣新聞
智慧醫療當道 醫療照護朝去集中化、家庭為導向轉型
國立交通大學與陽明醫學大學將於明年2月1日正式合併,未來將結合交大的電子資通訊技術和陽大的先進醫療照護專業與臨床實務,強強聯手,打造智慧醫療。交通大學副校長、智慧醫療推動中心主任林奇宏更表示,未來醫療照護將朝去集中化、家庭為導向轉型。林奇宏表示,醫學從描述性醫學、分子基因醫學,到了數位資訊革命後轉型為數位醫學到現在最夯的智能醫學,變化快速,但醫界需要深思的是如何連結。林奇宏表示,邁向超高齡社會,醫療需求從急性醫療轉向慢性病管理,加上新冠肺炎後許多資源投入於健康照護,醫療照護將以價值和成效為導向,從疾病治療轉向預防保健為主。而隨著新一代通訊技術提升,連結與連續的監測系統以及健康預測系統也隨之提升,病人的自我照護意識和能力將大幅增加,連帶也會改變醫療照護體系。過去需要「一大間醫院」才有足夠的經濟和服務規模,將漸漸朝向「去集中化」的方式,往社區發散,林奇宏也分享,交大新竹博愛校區正推動「智慧醫療推動中心」,其打造的模擬病房裡也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資訊數據科技建置醫療系統,在場域測試,測試完後再醫院端系統。但隨著人工智慧興起,未來難道會全面取代醫師嗎?陽明大學醫管所教授唐高駿則表示,AI在影像、病理等固定的病人資訊判斷上,已有非常顯著的成效。現在各醫院也正在發展將AI運用於動態的生理資訊,蒐集大量資訊發展成「數位孿生(Digital Twins)」用於疾病預測。而過去醫師利用經驗來做出診斷,往往也「說不出所以然」,但藉由AI蒐集到細微的資訊,反而讓醫師發現「判斷路徑」,未來也可能翻轉醫學訓練。但唐高駿也表示,AI雖然在醫學判斷上已可做到輔助醫師正確、迅速的診斷,但情緒、病患偏好以及人的言談舉止等「人文變數」卻不是一下可交給電腦的,且醫師並不只限於判斷影像和病理資訊,因此要說AI能取代醫師恐不到時候。
-
2020-12-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肺炎疫苗施打期程可望提前 明年3至6月間可打
新冠肺炎疫苗陸續問世,英國甚至搶先全球,批准輝瑞/BNT疫苗,並於下周開始接種。至於我國,衛福部長陳時中今面對立委高嘉瑜詢問何時可以拿到疫苗,他稱「12月底前希望很小」,但施打期程則往前提,從自預計的年中才能施打提前至第二季。高嘉瑜今於衛環委員會詢問陳時中是否12月15日就會拿到疫苗?陳時中聽聞首先愣了一下,反問「委員的資料哪裡來的?」高則進一步質詢,「難道這是假消息?」、「12月底前是否可拿到疫苗?」陳時中未正面回應是否為假消息,但稱「12月底前希望很小」。至於疫苗施打時程,陳時中則稱可望提前施打。立委賴士葆質詢時表示,立法院編列特別預算115億元,疫苗研發20億元,另有原先要砍掉的52.8億元,也都通過預算,希望能夠都用在疫苗採購上。他詢問陳時中,這些特別預算是否可能在明年6月前用完?陳時中說「有可能」;他更指出,原先預計明年年中開始施打,現在應可以提早至第二季施打,預計明年3至6月間可開始接種,至於第二劑應無法在年中前打完。賴士葆則稱,「這是好消息」。賴士葆另針大韓航空、紐西蘭航空及澳洲航空等許多國家航空都已推出「疫苗護照」,我國是否要比照?陳時中說,台灣也在研議,會在打疫苗前開始做。
-
2020-12-03 新聞.元氣新聞
健保費率漲多少?「還要精算」 陳時中:希望能維持兩年
健保明年底安全準備金將低於一個月支出,依法應調整費率,上周衛福部健保會將「4.97%」及「5.47%至5.52%」兩案併陳,但昨天衛福部長陳時中透露「目前有4種費率、3種配套與1個時程」。陳時中今再透露,希望調整費率後,至少能維持兩年。陳時中今出席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備詢,立委蔣萬安就健保費率議題,詢問陳心中對於費率調整希望能夠「維持多久」的想法。陳時中表示,四個費率是在兩個版本中試算對各類別的影響,尚未定案。沒有新冠肺炎疫情時,希望能夠維持四至五年,在支付上面有更長遠的規畫。他指出,雖然台灣經濟的衝擊在這波疫情中受到衝擊較小,但現在收入高者恆高、低者恆低,在疫情時代收入低者收到的衝擊大,因此何種費率符合大家需要,還需要精算。蔣萬安則追問,這波調整能維持一年或是兩年?陳時中則回應,消費者版本經試算僅能維持一年,但「一年對健保的變動太快,不是好事」,希望能「維持兩年」。至於昨提出的三個配套,蔣萬安則表示,三大配套包括海外所得納入費基、修改出國停復保規定、調整部分負擔涉及修法部分,費率調漲是否明年元旦會實施?陳時中則表示,是否會在元旦上路,要視疫情衝擊、看情況而定,會依據疫情有些彈性。會後媒體追問費率何時定案,陳時中則稱,過完年再問我;但究竟是否表示「跨年」或是「農曆春節前」都不會有定案,陳時中則不願正面回應。目前提出的版本中,明年健保費率若僅調到4.97%,明年勢必得討論再漲。
-
2020-12-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國家隊又出包! 食藥署:應未流入實名制
口罩國家隊又出包!台南地檢署據報,設在永康區的口罩國家隊台灣精碳公司未經主管機關許可,在歸仁及仁德私自設立產線,自今年9月起,以自創「TWGIA台灣隊長」等外盒,部分並打上MD鋼印及偽造衛福部核准字號,向外兜售牟利。衛福部食藥署表示,初判應無流入口罩實名制通路中,仍以檢調單位追查案件為主。據調查,該集團自今年9月起,以自創「TWGIA台灣隊長」、「TWGIA」(兒童口罩)或「台灣精碳有限公司」外盒,包裝以來路不明熔噴布、不織布等原料製成口罩,部分並打上MD鋼印。並在自創外盒虛偽標記「CNS14774」標章,或精碳公司衛福部核准字號,使消費者誤認已符合醫療級口罩標準,且獲衛福部許可。食藥署表示,就所獲資訊,業者採自行利用盤商或網路等通路販售,初判應無流入口罩實名制通路中。指揮中心口罩雙鋼印新制自九月底上路已滿兩個月,但期間口罩出包事件仍層出不窮,是否還會有其他做法來因應防範?對此,食藥署回應,目前不會有新措施,仍以指揮中心跨部會溝通,透過經濟部原料與產品的資料勾稽、衛福部醫療器材法規制度,由檢調實際追查辦案。
-
2020-12-02 養生.聰明飲食
氣溫降食補驅寒?藥師:慢性病患者勿多吃這些中藥材
本周氣溫大降,許多人透過中藥食補來驅寒。但是藥師提醒,冬季常見食補大多會加入當歸、黃耆等中藥材,但是有三高、正在服用慢性病用藥的民眾,在「呷補」同時也要注意和西藥的交互作用,才能「呷得健康」。藥害救濟基金會藥師趙必暉表示,冬天吃補對台灣人來說是非常自然的事,但是慢性病人在食用加入中藥材的食補前,要特別留意自身正在服用的藥品是否和某些中藥有交互作用。有些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會服用抗凝血藥品,包括阿斯匹林或是華法林(warfarin),若再長期服用當歸,成分中的香豆素也有抗凝血作用,便會增加出血風險。許多人都認為糖尿病患者血糖越低越好,因此也會食用黃耆、山藥來增強降血糖的作用,但血糖並不是越低越好。太低恐造成低血糖急症,趙必暉提醒,若正在服用降血糖藥用藥,則要注意這類食材。趙必暉說,有慢性疾病的民眾並非完全不能冬令進補,但必須注意食用的量和頻率,「過猶不及」都不好。如有感冒、腸胃等不適或正逢生理期,也不宜進行食補,以免出現反效果或補過頭。選用中藥材作為食補材料前,建議先尋找合格的中、西醫師或藥師等專業人員,了解藥材特性及食用方式,選用適量、適時與適合體質的食補方法。
-
2020-12-02 新聞.健康知識+
好冷!冬天吃補 這些人要注意
本周氣溫大降,厚衣服拿出來的同時,許多人也透過中藥食補來驅寒。但是藥師提醒,冬季常見的食補大多會加入當歸、黃耆等中藥材,但是有三高、正在服用慢性病用藥的民眾,在「呷補」同時也要注意和西藥的交互作用,才能「呷得健康」。藥害救濟基金會藥師趙必暉表示,冬天吃補對台灣人來說是非常自然的事,但是慢性病人在食用加入中藥材的食補之前,要特別留意自身正在服用的藥品是否和某些中藥有交互作用。他舉例,有些具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會服用抗凝血藥品,包括阿斯匹靈或是華法林(warfarin),若再長期服用當歸,成分中的香豆素也有抗凝血作用,便會增加出血風險;而川芎也有同樣的風險。另外,許多人都認為糖尿病患者血糖越低越好,因此也會食用黃耆、山藥來增強降血糖的作用。但血糖並不是越低越好。太低恐造成低血糖急症,出現冒冷汗、頭暈等症狀,嚴重甚至可能昏迷;而若是忽高忽低,起伏太大,也容易造成組織功能損害。趙必暉提醒,若正在服用降血糖藥用藥,則要注意這類食材。趙必暉說,有慢性疾病的民眾並非完全不能冬令進補,但必須注意食用的量和頻率,「過猶不及」都不好。若正在服用相關藥物,可以先少量吃一些,觀察身體的變化,如果發現牙齦出血、瘀青的部位變多,就有可能是出血風險,盡快尋找醫師和藥師的專業協助,確認藥物交互作用,辨明體質後再調配食用適合的食品。他也提醒,如有感冒、腸胃等不適或正逢生理期,也不宜進行食補,以免出現反效果或補過頭。選用中藥材作為食補材料前,建議先尋找合格的中、西醫師或藥師等專業人員,了解藥材特性及食用方式,選用適量、適時與適合體質的食補方法。
-
2020-12-01 癌症.抗癌新知
國衛院化療複方SLOG 治胰臟癌 存活期延長2倍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去年奪走了2497名國人的生命,有八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或是轉移性疾病,已無法開刀治癒。國衛院研究證實,使用化療藥物複方SLOG,可將台灣胰臟癌病人的整體存活期有效延長兩倍,且可降低血液毒性等副作用,此複方療法未來將納入我國胰臟癌治療指引。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姜乃榕表示,目前全世界胰臟癌的整體五年存活率低於5%,而全身性化學治療是首選及標準的第一線治療。過去健保給付的化療藥物多為單方,且治療效果不佳,國際上雖有複方化療藥物,但對亞洲族群的病人有較高的血液毒性,尤其會造成嗜中性白血球下降,在治療過程中容易引發感染,以及造成貧血和白血球低下,導致病人身體過於虛弱而無法繼續完成治療或不願治療。國衛院因此選擇使用健保給付的化療藥物健擇/健仕(gemcitabine)、歐力普/益樂鉑(Oxaliplatin)、愛斯萬膠囊(TS-1)和芙琳亞膠囊(Leucovorin),簡稱SLOG複方,加以排列組合,在成大、台大、林口長庚及高醫等四家醫學中心進行臨床試驗,以找出最適合國人的劑量和配方。姜乃榕說,此計畫研究已完成第一及第二期臨床試驗,發現患者腫瘤縮小30%以上者達40.7%,另有35%的患者腫瘤生長速度變慢、腫瘤穩定。原先不治療或治療不佳者存活期僅三至六個月,在接受SLOG治療後,整體存活期延長為11.4個月;且患者接受SLOG與國外複方相比,也有較低的嗜中性白血球低下和腸胃道方面副作用。此研究去年11月發表於知名國際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歐洲癌症期刊)。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所長劉柯俊說,此複方已可在各醫院使用,目前成大醫院已有上百位胰臟癌患者受惠。
-
2020-12-01 新聞.用藥停看聽
綜合感冒藥吃多恐傷肝!專家分析四大類感冒藥成分
● 感冒藥吃多了恐傷肝● 綜合感冒藥吃太多,當心增加副作用的風險● 綜合感冒藥主要是緩解症狀,不能預防感冒秋冬時節,感冒掛病號的民眾增多。有些民眾習慣自行到藥局購買綜合感冒藥,卻忽略了許多用藥的注意事項,藥師提醒,有些綜合感冒藥吃多了恐傷肝,或是止咳劑太強反而造成肺炎,不可不慎。衛福部食藥署列出四大類感冒藥注意事項:一、鎮痛解熱劑:常見成分為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及非類固醇消炎藥如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等,一般成人一天攝取乙醯胺酚最高劑量為4000毫克,使用過量可能會造成肝毒性,引發藥物性肝炎,甚至會導致急性肝衰竭或猛爆性肝炎。二、抗組織胺劑:常見成分第一代抗組織胺,用於緩解打噴嚏及流鼻水,常見副作用如嗜睡、口乾等,因此服用後應避免開車、騎車,操作危險器械或從事警覺性的工作。三、止咳祛痰劑:常見成分有右旋美索芬(Dextromethorphan)、可待因,作用是抑制中樞或周邊的咳嗽反射神經,來降低咳嗽發作頻率和強度,改善咳嗽的症狀。應特別注意若成分含有可待因,未滿12歲兒童及孕婦,須經醫師處方才可使用。四、解鼻充血劑:常會添加麻黃素類(Ephedrine)藥品成分讓血管收縮,以緩解鼻塞症狀,副作用可能會有躁動、心跳較快、失眠等。發燒最好不要自行買藥吃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說,綜合感冒藥多為複方,成分都各添加一些。提醒若是發燒,最好不要自行買藥服用,例如細菌性感染導致扁桃腺化膿等,若僅是退燒,根本病因未解決,恐導致更嚴重併發症。推薦特定藥並非人人適用林應然表示,若有症狀還是盡快就醫較好,醫師可協助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處理,並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如果非不得已必須到藥房購買成藥或是指示藥救急,一定要向藥師諮詢適合的藥物以及用藥方式,千萬不可以隨意依據症狀購買。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發言人沈采穎說,許多人因為親友推薦,選購某些特定的感冒藥,並非都適用,且可能產生不良後果。例如許多人咳嗽會購買止咳劑,但咳嗽有時是要將痰排出,若使用含可待因等太強的止咳劑,容易造成痰不易排出,進而引發細菌性肺炎。也有些人因為過敏而咳嗽,則需要含抗過敏成分的止咳劑才能對症下藥。飲料配藥 可能提高不良反應沈采穎也提醒,有些食物、飲料會與藥品產生交互作用,例如:果汁可能會影響藥物吸收,進而導致藥物使用過量,或是含咖啡因的飲品及酒精,則可能提高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和增強藥品毒性,因此吃藥配白開水最好。食藥署提醒,綜合感冒藥主要作用是緩解症狀,不能預防感冒,服用過多的藥品,反而會增加副作用的風險。一般成人建議每隔四至六小時服用一次,且24小時不可服用超過4次;若是兒童或正在服用其他藥物或患有肝、腎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的病人,服用藥品前最好先諮詢醫師或藥師。若是使用藥物後二至三天症狀都沒有改善,就應該盡快就醫,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
2020-12-0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暫緩引入印尼移工 陳時中:有需求者可使用長照2.0
近期來台印尼移工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大幅增多,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12月4日至17日暫緩印尼移工來台兩周,再進一步討論是否加強管制措施或放寬。但印尼移工占我國社福類移工大宗,相關人力如何填補長照空缺?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期間民眾可使用長照2.0服務或是喘息服務。陳時中表示,這段時間看到印尼疫情越來越嚴重,加上印尼移工提出的陰性報告和真實情況有落差,研判當地疫情不僅嚴重,在移工管理上也和事實有落差,因此嚴加管制,延緩印尼移工來台兩周。之後再評估是否自12月18日起減半原印尼籍移工每周入境人數,並做滾動式檢討。陳時中進一步解釋,如果印尼疫情往下走,或是檢驗陽性率降低,就會評估開放,但不會一次開放,而是從減半人數開始開放,再評估下一次開放人數。副指揮官陳宗彥補充表示,現行每周平均約660印尼移工來台,若再次開放上限約330人。但之前也出現許多菲律賓移工確診案例,卻未祭出暫緩來台的措施,外界質疑是否和印尼政府要求我國僱主負擔印尼移工入境費用有關。陳時中說,583位境外移入個案中,外籍移工占107例,其中印尼83例、菲律賓24例,差距懸殊。且印尼移工多為社福、家事移工,接觸的都是身體虛弱、抵抗力較差的被照顧者,若因此染疫反而不好,因此暫緩也是不得已的措施。既然印尼移工為我國社福、家事類移工大宗,未來該如何填補相關人力,以及是否有配套措施也令人關注。陳時中表示,期間民眾可以使用長照2.0服務或是喘息服務;若已申請移工的家庭,因為暫緩措施導致移工尚未來台,也不影響使用長照2.0的資格,等移工到職服務後再轉為喘息服務。陳宗彥則表示,年初時便一直和勞動部合作,可主動延長這些移工在台工作的時間,以減少移動的風險,如果現有的移工期限到必須回國,也可以協助僱主延長聘僱期限。勞動部跨國勞動力管理組組長薛鑑忠說,11月每周入境印尼移工大約677人,暫停兩周就是1350名左右移工不能入境,可以用招募本國勞工、使用本國長照資源、承接國內移工、改聘其他三個來源國移工等其他替代方式解決。目前國內移工主要來源國包括印尼、菲律賓、泰國、越南,共69.9萬人,印尼佔38%。
-
2020-12-0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秋冬專案上路前返國潮 昨4000人入境創今年新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因聖誕節、寒假、春節將至,預期返臺旅客數增加,12月起包含本國人之所有入境者,若非特殊例外情形,皆須檢附三日內核酸檢驗陰性證明使得登機,否則將被罰,11月底因此爆出返國潮。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11月1日到29日為止,入境人數漸增,從1000多人、2000多人,直到昨天創下最高4000多人入境,27日也有3200多人入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明天開始秋冬專案,很多國家表面上可以取得陰性證明,但實際上可能取得困難,「這些都可以述明理由,做切結。」陳時中說,我們很難設想到每一種情況,但是對於國人遷徙自由越少限制越好,所以有切結書就可以回來,不合規定就會裁罰,不和正當理由就會裁罰。至於是否祭出更嚴謹的管制?例如入境人數控制、鼓勵民眾在家上班?陳時中表示,到目前還是境外移入,因為還沒有本土個案產生,所以還是先維持這樣。
-
2020-11-30 性愛.性病防治
新冠肺炎衝擊愛滋照護 專家提三大策略因應
從年初開始新冠肺炎疫情便在各國延燒,也連帶影響愛滋病的醫療照護,導致HIV感染者與風險族群無法規律檢測、接受治療。台灣在這波疫情下,雖交出好成績,有近九成的感染者仍穩定回診,且有七成以上風險族群維持原有篩檢頻率。但專家表示,因應未來新冠肺炎疫情變化,仍須做好遠端照護、多元篩檢以及調整用藥等三大超前部署因應,以減輕HIV疫情惡化。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洪健清表示,聯合國愛滋病聯合規劃署(UNAIDS)提出2020要達成「90-90-90」的目標,希望90%感染者知道自己的狀況、90%知道病況的感染者有接受藥物治療、90%服用藥物治療的感染者病毒量獲得控制。然而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的衝擊,可能影響HIV照護,導致HIV疫情惡化,尤其預估明年的HIV疫情將不降反升,增加50萬人死亡。一份亞太區「新冠肺炎對HIV患者照護影響調查」,針對台灣、香港、日本、韓國等十個國家地區的感染者、風險族群及醫師進行共1265份的問卷調查,也發現亞太區平均僅剩65%的感染者仍穩定回診;亞太區感染者維持相關檢測者頻率減少21.5%;風險族群亞太區則有近半數減少篩檢頻率。另有41%的醫師表示,新冠肺炎期間定期回診領取抗病毒藥物的感染者呈現減少趨勢,61%的醫師表示風險族群對暴露前預防性投藥(PrEP)的需求也降低。但洪健清表示,在這波疫情中,台灣表現亮眼,仍有86%感染者穩定回診、97%感染者定期進行HIV病毒量等相關檢,在高風險族群的檢測頻率,也僅減少3.03%。除了和台灣在新冠肺炎有不錯的防疫成績有關外,持續推動的居家篩檢也讓高風險族群篩檢量不至於降太多有關。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且未來不確定性仍高,洪健清建議,可透過三大超前部署應變,包含:以社群工具關心感染者打破空間限制並即時的遠端協助;醫師調整用藥策略,讓感染者免於頻繁回診;擴大多元篩檢管道,讓風險族群掌握健康不間斷。台灣同志諮詢熱線政策推廣部主任杜思誠則表示,若未來國內新冠疫情出現變化,也可參考國外的方式維持感染者醫療照護,如菲律賓有基金會購置電動腳踏車,以便配送藥物與物資;美國紐約則採遠距視訊看診、提供醫院外的多元取藥方式,以減輕新冠肺炎所造成的衝擊。
-
2020-11-30 科別.精神.身心
房間亂不等於囤物症!醫師:高嘉瑜房間可看出一件事
●囤物症指不當蒐集物品,造成生活障礙●因為匱乏感,患者藉由囤物釋放焦慮、不安●房間凌亂未必是囤物症,可能與壓力過大有關「嘉瑜的房間」近來引發熱議,屋內衣物堆積如山、枕頭泛黃,立委高嘉瑜則自稱有「囤物症」。但是,專家指出,囤物症是強迫症的一種,通常會反覆囤積相同物品,以高嘉瑜的房間照片來看,應不屬於囤物症,但確實看出壓力大,需要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女性通常為男性三倍三總精神科主治醫師楊聰財表示,囤物症(囤積症)自2013年被納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和拔毛症等屬於強迫疾病相關障礙,其定義為不當蒐集物品,造成生活障礙。根據研究,囤物症有相當比率的患者伴隨情緒障礙,如廣泛性焦慮症或是分離焦慮症等,女性通常為男性的三倍。而高嘉瑜自稱有「囤物症」,被認為只是「懶惰」與「邋遢」,這之間該如何區分?楊聰財表示,重點在於是否造成主客觀的生活障礙。以集郵為例,蒐集郵票也是一種累積蒐集的習慣,但若把郵票整理乾淨,且財力足以負荷,都不構成生活障礙。無意義一直蒐集東西而囤物症患者可能會無意義的一直蒐集東西,同一種物品蒐集數十件,甚至沒有開箱,也無法「斷捨離」,診間常見患者一直囤物,造成居家環境、公衛危害,或影響家人居住空間,這都是造成生活障礙。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媒體公關主任林萃芬也表示,囤物症和房間很亂是兩回事,囤物症會反覆囤積物品,通常是購買或是撿拾相同東西,把房間塞爆,但所有東西都不能扔,常見的是撿拾各種塑膠袋。腦部前額葉等功能失調楊聰財指出,囤物症與腦部前額葉或扣帶皮質等功能失調有關,涉及到腦部運作區塊,驅使其強迫一直出現「囤積」的重複行為,因此需要藥物調整血清素,使腦部系統運作更加穩定。囤物症患者有相當比率伴有情緒障礙。林萃芬表示,有些患者因為匱乏感,需要藉由「囤物」釋放焦慮、不安,減少對匱乏的恐懼。患者不一定是貧窮者林萃芬說,囤物症患者不一定都是「貧窮者」,只是心理上有匱乏感。她曾遇過一位媽媽,手上有五間房,卻到處撿拾物品,把所有房子塞滿,因為到處都是蟑螂、發臭,被女兒帶來治療。林萃芬也說,從高嘉瑜房間堆滿東西的狀況看來,不像是囤物症。但她提醒,從房間凌亂程度來看,還是可以看出高嘉瑜壓力過大,沒有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應該尋求紓壓管道。楊聰財則表示,若懷疑有囤物症,可尋求醫療協助,透過藥物、認知行為治療等方式改善。家人也必須一起協助,幫忙列清單,盤點哪些東西不要再囤積了,逐次減少,幫助患者漸漸脫離囤物深淵。同場加映嘉瑜的枕頭 專家:非過渡的客體高嘉瑜房間除了堆滿衣物,泛黃的枕頭也引起關注。高聲稱已使用十年,捨不得丟。林萃芬表示,許多人都有爛爛髒髒的娃娃或小被子,從小用到現在、捨不得丟,而這類物品通常被稱做「過渡的客體」。林萃芬解釋,過渡的客體在小孩子成長發展中,通常是為了轉移對媽媽的依戀,而將情感依附在玩偶或被子上,並將這些物品擬人化來陪伴自己。久而久之,便需要撫摸或是聞上面的味道,才能獲得安全感、入睡。林萃芬說,許多小孩都有「過渡的客體」,不需要因此而就診。林萃芬指出,高嘉瑜的枕頭並非從小使用,不太像是「過渡的客體」。
-
2020-11-30 新聞.用藥停看聽
消炎安胎藥擬下修適用懷孕週數 醫:恐使藥無用武之地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日前發布用藥警訊,因有35名孕婦使用阿斯匹靈、布洛芬等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後,發生胎兒有腎臟異常、羊水量降低等不良通報,因此建議將現行仿單註明下修到20周左右孕婦避免使用;我國衛福部食藥署也擬跟進。但台北長庚婦產科系主任洪泰和表示,這類藥物常用於安胎,若下修到20周,就等於「無用武之地」。美國FDA的警訊表示,懷孕20周左右的孕婦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品可能造成胎兒出現罕見但嚴重的腎臟問題,使得胎兒周圍的羊水量低下,並可能造成併發症。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針對美國發布的警訊,我國已將相關資訊公布在藥品安全資訊風險溝通表。而過去我國針對非類固醇消炎藥的仿單便已註明,應避免用於30周以上的孕婦,但未來是否將仿單限制下修到20周,則要再持續蒐集國際資料,並與醫界、藥界討論後評估。但洪泰和表示,非類固醇類的消炎藥有很多種,阿斯匹靈、布洛芬等都是。其中,阿斯匹靈是非常安全的用藥,以婦產科來說,較在意的是布洛芬此種藥物,但也是長期服用才有可能影響羊水下降。布洛芬除了在20周以下孕婦用於止痛外,最常見的是用於有早產徵兆的孕婦上,通常在中後期、約懷孕24周時發生規律宮縮,會給予這種藥物,臨床上實證有效。洪泰和表示,過去使用這些藥物時,也都會要求醫師小心相關副作用,定期觀察胎兒羊水變化,若發現有減少趨勢就會停止用藥,且此症狀可逆,一旦停止用藥便會恢復正常。若是將仿單規定下修至懷孕20周,則這個藥「便無用武之地」,因此若有必要修改仿單,還需要更多專家學者討論是否符合需求。
-
2020-11-27 科別.心臟血管
新型貼片心電圖 AI穿戴防猝死
近來心因性猝死事件頻傳,台北榮總和三總合作將智慧醫療導入醫學影像與心電圖進行分析,藉由AI人工智慧判讀大量心電圖波形,辨識有問題的訊號,並與穿戴式裝置結合運用,能更有效即時偵測心律不整,進一步預防猝死。台北榮總副院長陳適安表示,北榮與三總合作近十年,將AI人工智慧醫療與穿戴式裝置運用,研發新型貼片式心電圖,即便是遠距,也可以快速精準測出問題。退輔會主委馮世寬打趣說,「以後我去立法院都要戴,看前後心律有沒有差別」。陳適安指出,通常心律不整為陣發型,僅連續偵測24小時,若當下未發生心律不整,就難以偵測發現。如果能夠連續測十天,診斷正確率可到80%,但通常檢測工具太大或病患不願意配戴這麼久的時間。新型的裝置輕巧,貼在左前胸,續電力可高達兩周,病人可回家連續配戴14天後再拿回醫院判讀,或住院病人貼在胸前,可將監測資料無線傳輸到病房中控儀表板,隨時監控。北榮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羅力瑋則表示,由於14天且24小時連續監測,有非常多資訊必須分析,AI則幫助減少至少三分之二的時間。北榮目前利用六萬多位病人、約22萬張心電圖和超音波配對,開發心電圖AI預測模型,已完成布魯格達症候群及肺動脈高壓預測模型,準確率最高可達九成,可進一步預防猝死。羅力瑋以肺動脈高壓為例,過去難以早期偵測,民眾出現喘的症狀才來就診,病情已是中度以上。若過去曾有胸悶痛、心悸、昏厥,卻無法被確診者,可使用AI人工智慧醫療與穿戴式裝置,從心電圖波形準確判讀出有相關問題,及早給予藥物治療。馮世寬說,希望未來可將此新技術引進榮家和軍方,若是新兵有心臟問題,可提前預防,避免訓練中途發生猝死。
-
2020-11-27 科別.婦科
「做人」半年沒懷孕 盡早確認子宮狀態
近年女性普遍晚婚晚生,求孕族群年齡有向上提升趨勢。然而年歲漸長卵量變少、品質也隨之下降,加上若是沒有特別檢查,可能因為子宮和輸卵管狀態不佳而不孕。醫師提醒,35歲以下女性若一年未避孕,或36歲以上半年內沒有特別避孕仍無法懷孕,就應考慮及早確認卵子及子宮和輸卵管狀態,讓求子之路更順利。38歲定居於加拿大莊小姐,結婚多年無法做人成功,2018年趁回台過年時到北榮就醫,才發現子宮呈愛心形,屬於罕見的「部分中膈子宮」加上單邊輸卵管水腫,不利受孕。北榮婦女醫學部生殖內分泌暨不孕症科主任黃貞瑜指出,正常的子宮應該是倒三角型,長成愛心型子宮主要是「雙角子宮」或是「部分中膈子宮」,分別在子宮異常群體中占三成,通常是先天性胚胎發育不良造成。其中,雙角子宮不影響受孕無需處理,但若為部分中膈子宮,則因為子宮缺乏延展性,流產風險高,因此有些患者須接受子宮鏡,以器械切除部分中膈。黃貞瑜表示,莊小姐治療最難的部分在於她在加拿大工作繁忙,返台時間有限。因此請她先在2018年9月返台,進行引卵凍卵,保存11顆卵子。她隨後回加拿大工作,在加拿大期間先用藥調整月經周期,並對照周期解凍卵子受精、安排胚胎植入,並敲定下一次返台時間。2019年3月,莊小姐再次返國接受腹腔鏡手術阻斷輸卵管水腫,並確認為中膈子宮後,以子宮鏡器械部分切除,術後一個月後確認子宮內腔無沾黏,5月進行胚胎植入療程,兩周後抽血,確認胚胎順利著床,子宮內受孕,並於2020年1月底順利產下男寶寶。黃貞瑜表示,考量當時精與卵的狀態,受精數量只夠一次植入,且必須配合莊小姐跨海往返時間,幸好能「一次到位」,幸好莊小姐有著不孕的危機意識,及早檢查並凍卵,順利完成求子夢想。卵的品質和數量下降不可逆,黃貞瑜提醒,成功懷孕至產下寶寶有非常多環節需要注意,女性如有生育計畫,在規律行房狀況下,35歲以上女性一年沒好消息、36歲以上半年沒懷孕,就要及早檢查。
-
2020-11-27 新聞.元氣新聞
北榮三總合作AI穿戴裝置防猝死 馮世寬:上立院都要戴
近來心因性猝死事件頻傳,北榮和三總則將智慧醫療導入醫學影像與心電圖分析,藉由人工智慧(AI)判讀大量心電圖波形來辨識有問題的心電圖訊號;且可穿戴式裝置結合運用,更有效與即時偵測心律不整的發生,進一步預防猝死的可能。退輔會主委馮世寬更打趣表示,「我去立法院都要戴,看前後心律不整的差別」。北榮副院長陳適安表示,北榮已與三總合作將近十年,並與科技公司廣達合作,將人工智慧(AI)醫療與穿戴式裝置運用,研發新型貼片式心電圖,即便是遠距都可快速精準測出是否有問題。陳適安表示,通常心律不整為陣發型,僅連續偵測24小時,若當下未發生心律不整則測不到。然而,若監測連續十天能得到約80%正確的判斷,但通常檢測工具大或是病患不願意配戴這麼久的時間。而新型的裝置輕巧,貼在左前胸續電力可高達兩周,因此病人可回家可連續配戴14天後再拿回醫院判讀,或是住院病人貼在胸前,則可無線傳輸到病房中控儀表板,隨時監控。北榮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羅力瑋則表示,由於14天且24小時的連續監測,有非常多資訊必須分析,若以AI則可減少至少三分之二的時間。因此北榮目前利用6萬多病人、約22萬璋心電圖和超音波配對,開發心電圖AI預測模型,目前已完成布魯格達症候群及肺動脈高壓的預測模型,高達約九成的準確率,可進一步預防猝死。羅力瑋以肺動脈高壓為例,過去民眾常已出現喘的症狀才來就診,已是中度以上,難以早期偵測。因此建議曾有胸悶痛、心悸、曾經昏厥,卻無法被確診者可使用人工智慧(AI)醫療與穿戴式裝置,從心電圖波形準確判讀出有相關問題,及早給予藥物治療。馮世寬則表示,希望未來也可將此新技術引進榮家和軍方,若是新兵有心臟方面的問題,也可提前預防,避免訓練中途發生猝死意外。 他更笑稱:「這貼片真好,我第一個跟(榮總)院長報名,我去立院前跟質詢結束後都要戴!來測心律不整情況。」
-
2020-11-25 科別.精神.身心
高嘉瑜自稱患「囤物症」 醫:囤物是種情障得靠藥物治療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近期因自稱租屋卻擁房,引發爭議,前晚為澄清還貼租屋照,未料屋內衣物堆積如山、枕頭泛黃,又引起熱烈討論,而她在澄清文中則自嘲是「囤物症」。對此,三總精神科主治醫師楊聰財表示,囤物症是強迫症的一種,需靠藥物、認知行為治療等方式改善。楊聰財表示,囤物症(囤積症)自2013年被納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和拔毛症等屬於強迫疾病相關障礙的一種;其定義為不當收集物品,造成生活障礙。楊聰財說,根據研究,囤物症有相當比例的患者伴隨情緒障礙,如廣泛性焦慮症或是分離焦慮症等,且女性通常為男性的三倍。然而囤物症和節儉、懶惰如何區分?楊聰財表示,重點在於是否造成主客觀的生活障礙。他以集郵為例,蒐集郵票也是一種累積搜集的習慣,但若把郵票整理乾淨,且財力足以負荷,都不構成生活障礙,但診間常見的患者一直囤物,造成居家環境、公衛的危害,或是影響家人居住空間,這都是造成生活障礙。另外,有些囤物症患者可能會沒有意義的一直蒐集東西,同一件物品蒐集數十件,甚至沒有開箱,也無法「斷捨離」,而「懶惰」則不一定會沒有意義的蒐集。治療方面,楊聰財表示,研究指出囤物症和腦部前額葉或扣帶皮質等功能失調有關,涉及到腦部運作區塊,驅使其強迫一直出現「囤積」的重複行為,因此需要藥物調整血清素,使腦部系統運作更加穩定。另外,因囤物症有相當比例的患者有情緒障礙的共病,因此也可透過認知行為治療,幫助其排解壓力、解決煩躁焦慮,以降低囤物頻率。而家人也必須一起協助患者,幫忙列清單,盤點哪些東西是真的可以不要在囤積了,也逐次減少的方式,幫助患者漸漸脫離囤物深淵。
-
2020-11-24 新聞.元氣新聞
風濕性關節炎用藥「快特止痛膜衣錠」3批號回收
衛福部食藥署今公布藥品回收警訊,仲發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風濕性關節炎用藥「快特止痛膜衣錠600毫克」,由廠商主動通報安定性試驗結果不符合原核准規格,自主下架三批號,共30萬顆。食藥署限期12月16日前完成回收作業。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因10月28日由溫士頓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風濕關節炎用藥「溫鎮炎膜衣錠600毫克」,有16批因不純物含量超出原核准規格而下架。本次下架的「快特止痛膜衣錠600毫克」因委託溫士頓生產,因不確定是否有相同風險,因此決定回收,並非真的未通過安定性試驗。洪國登說,本次下架的「快特止痛膜衣錠600毫克」共三批(批號:QA-18001、QA-19001、QA-19002),僅約30萬顆,市占率不高;且雖為處方藥也有健保核價,但沒有健保申報量。流向的部分,食藥署也會再追查。該藥品主成分為布洛芬(IBUPROFEN),主要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緩解肌肉骨骼發炎引起之疼痛。食藥署表示,已要求廠商應於109年12月16日前完成回收作業,並應繳交回收成果報告書及後續預防矯正措施,並通知各醫療院所、藥商、藥局配合辦理回收作業,立即停止調劑、供應。食藥署也提醒民眾,切勿自行任意停藥,倘對用藥有疑慮者,應儘速回診與醫師討論,處方其他適當藥品。
-
2020-11-24 新聞.元氣新聞
即日起 可可豆殼也能拿來泡茶囉!
可可豆除了可以製作巧克力外,現在連豆殼都可以拿來泡茶囉!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告即日起可可豆殼可作為沖泡茶飲的原料,但相關茶飲必須標示「兒童、孕婦及授乳者應避免食用」警語字樣。可可豆是可可樹的種子,可可豆經過發酵、乾燥、烘焙、脫殼、研磨及調溫等加工步驟後可製成可可或巧克力相關產品,可可豆殼則是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農業副產物,一般在可可豆烘焙前或烘焙後,會與胚芽一起移除。因台灣有不少可可農,為提升可可的經濟利用價值,因此農委會向衛福部申請副產品「可可豆殼」作為食品原料,以製成茶包供作泡茶使用。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家鼎表示,考量可可豆殼在中南美洲、非洲國家作為茶飲已經行之有年,專家也認為相關風險也較低,為了增加可可豆產業的附加價值,因此食藥署經討論後正式公告「食品原料可可(Theobroma cacao)豆殼之使用限制及標示規定」。廖家鼎說,即日起可可豆殼可製成茶包,或是將沖泡後的茶湯作為液態飲料供消費者沖泡飲用,但限乾燥後作為沖泡茶飲的原料,不可直接將可可豆殼供消費者食用或是以萃取物方式添加於錠狀、膠囊狀、粉末狀、顆粒狀或其他型態食品中。另外,因可可豆殼仍含有可可鹼或咖啡因,若使用可可豆殼作為原料的食品,必須標示「兒童、孕婦及授乳者應避免食用」警語字樣,也必須依照原有食品規範標示咖啡因含量。新規上路後,若經查獲食品所使用的原料不符合相關規定者,得依食安法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
2020-11-2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國人須陰性證明才能返國涉違憲 陳時中:再請教相關單位
秋冬專案自12月起實施,新規定要求包含國人所有入境者皆須檢附三日內核酸檢驗陰性證明。國民黨立委蔣萬安今於立法院衛環委員會質疑此舉違憲,且質問若是無法取得證明而回不了國,該向誰請求救濟。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提起救濟是國人的權利,向哪個單位提起「都可以」,至於是否合憲,會再向相關單位請教。蔣萬安首先就規定海外國人登機前要提供陰性報告,詢問陳時中法律依據為何。陳時中表示是依照傳染病防治法而定。但蔣表示,憲法規定人民有遷徙自由,也明定國民可隨時返回本國,即便依照傳染病防治法,也不能牴觸憲法;並進一步追問陳時中,制定相關規定時,會議中其他單位是否有討論合憲問題?陳時中表示,會議中對限制國人有各種不同意見,但是否違憲「倒沒有人提出來」。他進一步解釋,歐美整體疫情嚴峻,因此考量到萬一有破口,國內醫療量能無法負荷,且為避免移動的染疫風險,因此提出這項政策。至於是否合憲,將再請教其他相關單位。但蔣萬安質疑,衛福部是否先就現行防疫措施,包括居家檢疫、集中檢疫所、機場採檢等防疫措施進行盤點,應採取對人民權利最小侵害的手段,非不得已才能動用較高的侵害手段。若是未來民眾真的無法提出陰性證明,而無法登機,該向誰救濟,「航空公司、疾管署、交通部還是移民署?」陳時中則回應,「都可以,這是人民權利」,更表示如國人在國外無法醫療,或是該國根本沒有對無症狀進行篩檢,而無法取得證明者,還是可以登機回來,但進來需要自費採檢。至於無法如期取得證明者,除非拿出特別證明,才能申請專案入境。但陳時中並未就何謂特殊情況進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