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最怕跌倒,跌過一次,不但可能再次跌倒,嚴重者可能因此臥床、失能,甚至致死。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鄭丁靚表示,如發生跌倒,千萬別掉以輕心,跌倒是警訊,背後代表有更深層的問題,必須評估內在和外在因素,加以改善。
王奶奶某天鼻青臉腫來到北榮高齡醫學門診,家屬原以為因奶奶剛住進安養機構,機構為避免奶奶不適應環境而失眠,開立了助眠藥物,才導致奶奶半夜起床上廁所時跌倒。
改善頻尿 起身下床急不得
但經過詢問,奶奶其實住進機構前就已跌倒過好幾次,只是當時在家裡,熟悉環境,她適時扶住家具,跌得不嚴重,她也因此沒有告訴任何人。更進一步發現,奶奶因為頻尿,趕著上廁所,加上對環境不熟悉,跌得比以往都嚴重。後來,醫師開立改善頻尿的藥物,加上教導奶奶從床上起身及下床的安全姿勢,奶奶就不再跌倒了。
鄭丁靚表示,老人跌倒可分為內在和外在因素。內在因素包括骨關節退化、肌肉流失造成腿腳沒力,又或是感官功能退化、本體對地面凹凸感覺下降等。外在因素則包括家中堆積雜物電線、小孩或寵物貿然衝出,或為了方便鞋子只是套上,並未確實穿好,都可能增加跌倒風險。
水分不夠 低血壓也易跌倒
另外,許多長者因為腿腳不便或曾經跌倒,害怕頻繁上廁所,進而不敢多喝水,反因水分不夠導致姿勢性低血壓,容易頭暈跌倒,造成惡性循環;也因為害怕跌倒不敢出外走踏,使得人際疏遠,加重認知功能退化。
衛福部國健署統計,65歲以上老人,每六人就有一人過去一年曾跌傷,15%至20%有中重度身體損傷、5%有一處骨折、1%甚至出現嚴重的髖關節骨折;在髖關節骨折的患者中,近一半再也無法行走、五分之一在六個月內死亡。
鄭丁靚說,跌倒雖高居65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二位,但僅兩成會認真找出跌倒的原因,六成長者跌傷後未採取任何防跌措施。
北榮高齡醫學中心若發現長者因跌倒而就診,會先了解長者過去是否曾經跌倒,進行問診和評估,了解是否常在同一個地方或同一個時間跌倒,試著分析危險因子;接著進行實驗室或影像學檢查,進一步釐清可能的原因。
最後,根據長者跌倒的嚴重性,評估是否需要住院,並安排健康促進方法,調整營養攝取,讓肌肉關節再次活化。
防跌設施 安裝牢固更重要
鄭丁靚表示,長輩防跌最重要的三招,包括增加運動量、鼓勵長者多活動,按照醫囑服藥,適時整合多重藥物以及環境改善;尤其是防跌設施,「不是有安裝就好,而是要安裝好」,以減少長輩跌倒的機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