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5 醫聲.領袖開講
搜尋
林敬家
共找到
121
筆 文章
-
-
2024-04-06 養生.生活智慧王
清明節祭拜香蕉招厄運?靈骨塔與樹葬要如何祭拜?或許不拘泥禁忌、心意才更重要!
民眾南來北往攜家帶眷準備鮮花素果前往墓地祭拜,現在趨勢幾乎9成以上都選擇火化入塔,環保葬也越來越多,有民眾就選擇到親人樹葬的地方散步,或買花到下葬位置追思,學者認為不管何種葬法,新時代新葬法,可用其他具精神性和紀念性的方式來追思亡者。清明節的祭拜禁忌有那些?可以化解嗎?習俗重要還是心意重要?民俗專家蒲慶峰說,清明節掃墓的禁忌還包括墓園不要拍照、攝影以免侵犯到他人,孕婦、幼童盡量不要掃墓,在墓地也不要直呼全名,以免被無主孤魂附身跟隨,掃墓時間最好是在早上5點後、下午3點前,因為酉時之後陰氣逐漸增長,禁忌不遵守恐怕遭來厄運。清明節祭拜禁忌流傳多年像是不宜祭拜,例如玫瑰花、薔薇花,因此類植物用來化煞,去刺後就可以供拜;鳳梨、香蕉(台語:亡者一直來)不宜祭拜祖先,葡萄、龍眼一整串的也不宜,以免一整串不詳發生,但也有人說,剪開就沒關係。生命禮儀管理所蕭姓前所長說,其實很常看人家拜香蕉、水梨、荔枝等水果,好保存也好攜帶,「且有的祖先生前就是喜歡吃,何必拘泥於習俗禁忌。」有些人也喜歡準備許多金銀財寶燒給祖先,他建議,現代趨勢燒越少越好,可選擇面額大的也是一個辦法。靈骨塔應該如何祭拜?樹葬要如何追思親人?祖先進塔成為常態,納骨塔櫃位並不能拿香,一般會先到大廳拜地藏王菩薩,再拜祖先,建議要唱名,祖先才知道,若有必要在到櫃上探望祖先。近年樹葬、海葬興起,彰化陳姓婦人說,父親樹葬,每年會準備他生前愛吃的東西,也買束花去看看他,他會先擲硬幣問父親在不在,手機放念經,最後將花留著,食物帶走,也是一種懷念。清明節氣特點「多雨」,命理師提醒氣候忽冷忽熱需要避吃「這2類」食物命理師楊登嵙說,進入「清明」節氣後,多雨是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隨著每一次降雨及雨過天晴之後,氣溫會不斷的升高。清明祭祖活動能體現對家庭的尊崇,又能表達對祖先的感恩,還顯現對血脈親情的認同,此節氣有鼠、兔、龍、猴等四生肖,要防破財官災,防小人陷害,口舌是非多,易有心臟、血管疾病,可多吃山藥、薺菜、菠菜等食物,少喝冰水、少吃偏寒性食物。尤其避免探病弔喪,勿吃喪家物。此節氣氣候忽冷忽熱,容易疾病復發,因為季節交替、天氣潮濕,更增加過敏原,例如花粉熱、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季節性蕁麻疹等症狀。不要吃太多容易引起「發炎」、「過敏」的食物,像是油炸類、辣椒、重口味調味料、加工食品、零食,或是海鮮、筍類、羊肉等大辛大熱的食物,以免助熱升火。楊登嵙提醒,清明節是祭祀的節日,緬懷先人時難免容易悲傷,但不可悲傷過度,以免影響身體健康,尤其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的人,要控制好情緒,防止疾病復發,要保持穩定的情緒和舒暢的心情。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1-21 癌症.癌友故事
手指截肢又罹癌!48歲母親勇敢面對厄運「世上有愛的人、活著就是禮物」
彰化48歲林鈺珮原與丈夫經營五金加工廠,生育3個小孩,卻因工作機械截斷左手手指,只剩大拇指完好,厄運接踵而來,當年發現罹患乳癌第三期,去年又發現癌細胞轉入骨髓,但她堅強與夫都投入照服員工作,她說,如果世上有愛你和你愛的人,辛苦的路上就忍一忍,「活著就是給家人最棒的禮物」。手指截肢又罹癌 48歲母勇敢面對厄運慈濟彰化分會年前圍爐活動因疫情停辦三年,今天恢復席開60桌,有300多名受助家庭成員參加,活動出動2、300名志工,志工親自烹煮10道菜,場面溫馨熱鬧;林鈺珮現場分享自己的故事,她與丈夫過去雖自營沖床加工廠,但因是租房,一家五口就擠在小空間裡生活,經濟狀況只能打平,還無法繳勞保。2017年疑似因機械故障,林鈺珮左手指遭機械壓碎而截肢,左手僅剩大拇指,林鈺珮說,當時最小的女兒才3歲,從此無法好好抱女兒,女兒曾對她說「等媽媽手指長出來就可以抱了」,讓她格外難過。因手殘讓她不好找到工作,林鈺珮當年參加照服員訓練,並考取證照,她說,想證明自己不是廢人,4年來工作雖逐漸穩定,但她表示,案家對她的同情言語讓她格外難受,她想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相信「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則」。世上有愛的人、活著就是禮物林鈺珮去年6月發現乳癌復發後積極治療,她說,治療過程很辛苦也不舒服,但沒想過自己快死了,想到孩子還沒長大,還有很多事沒做,只能更加堅強,這段過程慈濟師姊給她很大的勇氣和力量面對人生挫折。林鈺珮念小學的女兒說,媽媽一直很堅強,時常保持微笑,教她珍惜每一刻,家裡雖然經歷風雨,但充滿愛和溫暖,媽媽是她心中的英雄。念高一的大兒子一滿16歲就報考照服員課程,希望學習照顧人的技巧,也許有一天可以派上用場。原文引用自:聯合新聞網延伸閱讀:.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每日書寫3件美好的小事!4步驟建立發現美好事物的習慣.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作業」:相遇請告訴我你完成了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04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如果現在就停下來,那就永遠到不了」陳志輝開始享受登山,維持規律生活養生
在地醫療服務30多年的彰化漢銘醫院,2019年轉制為「漢銘基督教醫院」,成為彰基醫療體系醫院的一員,除了扮演深耕社區的地區醫院,因位置緊鄰彰化基督教醫院總院,獲得充分醫療資源與醫師人力,協助分流彰基總院看診人潮,讓長者、慢性病患者就醫品質提高。是獨立分院 也是彰基院區漢基院長陳志輝今年1月接任院長一職,陳志輝指出,以往在都會型醫學中心的經驗,讓他看見彰化就醫習慣與病人型態的截然不同;漢基地理位置特別,除了靠近總院彰基,又在彰化市秀傳醫院隔壁,漢基不僅是獨立的分院,也扮演「總院一個院區」的角色。陳志輝是骨科專科醫師,過去在台中榮總服務20多年直到2021年。他坦言,過去忙碌於臨床、學會及學校教學,著實疏忽休閒活動,近年朋友邀約開始爬山,「登山大多時間是獨自聽著自己的呼吸,是自己對話的過程,也是很重要的思考時間」。大學時是運動健將的陳志輝,擔任籃球隊長3年,也參加棒球隊,他起初對「爬山」很不以為然,認為「不就是走路而已」,但在一次機會毫無準備下挑戰玉山,「真的爬得快死掉!」他出現高山症,卻還是撐住攻頂,下山後才覺得身心舒暢。「如果不是經過一步一步氣喘吁吁、腳踏實地的走上來,永遠無法看到山上美景。」曾有位前輩曾告訴他,「如果現在就停下來,那就永遠到不了了。」因此陳志輝開始享受登山。他表示,會再多爬幾座山,再去挑戰爬玉山,想去玉山北峰氣象站找老朋友。開辦專車 載長輩到院拿藥陳志輝說,新冠疫情期間,重症患者進到彰基總院,穩定或確診後始終沒採陰的患者則由漢基接手,以維持醫學中心的運轉,現在在彰基急診滯留太久的患者,經評估也會轉到漢基治療,兩院關係緊密。彰化醫療資源集中在市區,陳志輝說,常見老人騎著機車載另一名老人來看病,今年開始漢基開辦社區專用車,車輛走四條路線到社區載長輩來醫院拿藥,未來還可能請司機下車幫拿慢箋,改善交通帶給患者的不便利。漢基從原本以婦兒科醫療為主,現在轉型有內、外、復健、眼科、中醫等30個診療科別、126位專科醫師進駐,成為社區型地區醫院。陳志輝表示,漢基內科逐漸成熟,未來將提升民眾對於外科醫療的需求。陳志輝說,唯有專任外科醫師到院內,手術執行才能穩定,不過考量部分科別有較為單純的手術可嘗試,像是今年已有骨科、直腸外科醫師來院專任,預計會再補進泌尿外科及一般外科醫師,精進外科病房照顧術後病人的能力,以提升外科服務量能。過去漢基醫院急診室受限於空間與所在位置,造成救護車停靠動線不佳、服務量受限,陳志輝表示,近期已規畫急診室前移至醫院大門口、鄰接主要幹道中山路,車輛可直駛入急診門口,並擴大急診床位數,提升民眾對漢基急症、外科醫療照護的信心。養生秘訣/規律生活 是目前最大幸福面對忙碌的工作,陳志輝指出,許多人為了調適工作與生活壓力會列出一大串菜單,但規律最重要,無論是怎樣的休閒與生活習慣,規律才是最高境界,也是目前他認為最大的幸福。陳志輝從醫多年,看到最多的不是病人有什麼怪病診斷不出來,而是診斷出來後不願意接受治療,即便是醫療人員也會陷入這樣的困境,因無法誠實面對自己的身體,所以延誤治療時機,繞了一圈本來可以治療的狀況,弄成無法收拾,真的很可惜。陳志輝小檔案年齡:56歲專長:骨折創傷手術、多重創傷病人照護及治療、骨盆髖臼骨折手術、骨折微創手術現職:漢銘基督教醫院院長、彰基骨科部副部主任、中興大學學士後醫學系副教授學歷:陽明大學醫學工程博士、陽明醫學院醫學學士經歷:台中榮總骨科部主治醫師、台中榮總骨科部骨折創傷科主任、台灣骨科創傷醫學會秘書長、台灣骨科創傷醫學會常務理事、陽明大學醫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給病人的一句話:誠實面對自己的身體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9-03 養生.保健食品瘋
維生素K有什麼功效?哪些食物含有維生素K?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維生素A、B、C、D、E 是民眾較熟悉的人體必需維生素,但維生素K較少有人注意,營養師也少有機會做衛教,主要是因為維生素K容易從食物中攝取,甚至腸道中的細菌也能自行製造,僅有新生兒可能缺乏,一般人飲食均衡都不太會有維生素K不足的問題。維生素K的重要性有哪些?.與凝血功能相關.維護骨骼健康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陳薇鈞說,維生素K作用有兩個,其一是凝血,維生素K是凝血功能的重要營養素,血液裡凝血作用需要透過凝血酶原、凝血相關蛋白質和鈣結合,進一步到凝血作用就需要充足維生素K,維生素K也可維護骨骼健康,骨骼在造骨細胞形成也需要維生素K才能建構。彰化秀傳醫院營養科組長楊雅雯也說,民眾大都知道維生素D對骨骼健康重要,但維生素K也很關鍵,可幫助骨質鈣化,長者要補充鈣質也可和維生素K食物一併補充。維生素K具凝血功能,因此缺乏會影響凝血時間,嚴重甚至出現大出血。誰容易缺乏維生素K?.新生兒.熟齡長者楊雅雯說,民眾只要正常進食大都不會缺乏,也不太需要另外補充,成年男性每日所需維生素K是120微克(μg),女性每日需要90微克。維生素K缺乏族群主要是新生兒與熟齡者。新生兒每天所需維生素K大約是2微克,新生兒食物主要來源是母乳,若母乳中缺乏維生素K,就會影響新生兒。陳薇鈞表示,新生兒會缺乏維生素K主要是吃得少,體內儲存量本來就較少,腸道菌落都也還沒建立,有時醫師評估住院中新生兒有需要,也會以靜脈注射維生素K。維生素K的食物來源有哪些?.K1→植物如綠色蔬菜.K2→微生物如發酵食品陳薇鈞說,維生素K與維生素A、維生素E一樣是脂溶性,維生素K依來源分為K1、K2、K3。K1來源是植物,像是綠色蔬菜;K2來自微生物,像是納豆、泡菜、起司等發酵食品;K3則是化學合成,但K3經研究毒性較高,現在市面上很少見。楊雅雯說,富含K1的蔬菜像是菠菜、萵苣、甘藍以及植物油、油菜籽油、大豆油、橄欖油等,K2除了發酵食物還有肉類包括雞、豬、動物內臟、肝臟及乳製品都有,特別的是K2也可由腸內菌製造。每天怎樣吃才有足夠維生素K,陳薇鈞指出,葉菜類每100克高麗菜就有108微克維生素K,一般店家燙青菜一盤就超過100克,等於每天吃一、兩盤就達到足夠攝取量。菠菜每100克有493微克維生素K,芥菜維生素K富含量更高,每100克有592微克,水果、肉製品雖然也有維生素K,但相對較少,像奇異果每100克有41微克維生素K。誰需要吃維生素K補充劑?.凝血異常的住院患者.施打抗生素影響腸道菌者陳薇鈞表示,維生素K屬油溶性,若像是胰臟癌進行切除手術後導致身體油脂吸收較差,多少會影響維生素K吸收,確實可以多加注意患者身體狀況,但即便如此,也很少開藥額外補充維生素K。雖然普通門診很少建議補充維生素K,但有的住院患者用抗凝血藥物過程監測到凝血功能異常,還是會適時補充維生素K。也有患者住院期間施打比較多抗生素,打太久而影響腸道好菌壞菌都沒有了,自生合成的K2較少就可能需要口服補充。吃太多維生素K食物,會造成血栓嗎?.口服不會造成過度凝血作用,注射須注意過敏、支氣管痙攣等副作用。維生素K補充分為口服和注射,民眾可能有疑問,若吃太多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是否因為凝血太好會變血栓?陳薇鈞說,相關研究指出,即便一天攝取45毫克、也就是4萬5千微克也不會有血栓問題,因此口服吃進太多維生素K,不太會有問題。但維生素K注射是直接進到血液,若過量會產生副作用,像是過敏、支氣管痙攣,心臟停止等嚴重後果,因此藥師都會比較嚴謹。哪些藥物避免與維生素K一起吃?.服用抗凝血藥物,不要大量吃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民眾服用抗凝血藥物期間,也不會建議完全不吃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但不要大量吃,定量為佳,否則抗凝血藥物和維生素K有拮抗作用,藥的效果會被影響。楊雅雯也說,維生素K負責活化肝臟與血液中的凝血蛋白質,幫助維持血液正常的凝固作用,肝腎功能不好,若多補充維生素K小心有副作用;孕婦、哺乳婦額外補充也需要和醫師討論。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2-12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強化腫瘤與罕病治療資源 急診出身的彰濱秀傳醫院院長顏鴻章目標邁向醫學中心
專精急診醫學的彰濱秀傳醫院院長顏鴻章,去年8月接掌院長,將帶領彰濱秀傳的團隊朝向醫學中心品質前進。顏鴻章認為,醫療需要有人灌溉,外來的刺激對地方有正面幫助。顏鴻章是急診人出身,參與過921大地震、SARS、八八風災、八仙塵爆、新冠肺炎抗疫等國內重大災難救護。他說,選擇站在醫療的第一線,是希望多學一點,救多一點人。「秀傳醫療體系有很好的基礎能邁向醫學中心,預計3到5年內達到醫學中心品質。」顏鴻章指出,彰化秀傳或彰濱秀傳都是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區域醫療和基層醫療的連結密切,尤其微創中心長期與國外體系頂尖教授合作,國際醫療備受肯定。彰化秀傳與彰濱秀傳分別是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顏鴻章說,未來將強化腫瘤與罕見疾病治療資源,頂尖醫療部分須廣納菁英並進行培訓,當務之急要努力達到醫學中心品質,才有助於突破法規面,達到醫學中心目標。顏鴻章以自身的經驗,點出民眾對醫院品質的要求,包括心臟停止要恢復心跳、呼吸衰竭要自然呼吸、意識昏迷要完全清醒、氣喘須穩定呼吸、疼痛能不再疼痛、吵鬧者能安靜休息,癌症能治癒或延長生命且生活品質優良,罕病提供特殊治療等。扮演北榮連結橋梁 建立交流平台曾任台北榮總急診部主任的顏鴻章,更扮演兩院連結橋梁,建立臨床、教學及研究交流的平台。顏鴻章說,先從會議開始,外科到內科一步步建立,頂尖醫療部分可嘗試讓病人不動、醫師動,患者就近治療,但因牽涉到資源報備、法規面、對病人的責任等,需要雙方磨合與信任。顏鴻章認為,北榮個案較多元性,彰濱秀傳的病人較高同質性,讓主治醫師交流,能進一步影響學生到不同層級醫院看看,住院醫師互相學習,彰濱秀傳微創手術訓練中心的機器手臂、內視鏡、達文西手術等能讓北榮醫師也來學習精進。學生時就很自律 強調「審時度勢」顏鴻章從學生時期就很自律,強調「審時度勢」的重要,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講適當的話。他說,現在的急診環境與過去相比改變很多,急診壅塞常被討論,但應該重視的是在患者人數多時的醫療處置是否適當,這又回歸到醫療品質問題。國內歷經新冠肺炎疫情,顏鴻章指出,面對看不到的敵人,執行醫療業務、轉送病人等,所有流程須花2倍的人力和時間,這些標準流程其實就在教科書裡,但走過這一遭,可讓醫療人員更加謹慎。養生祕訣/急診權威常保笑容 愛打球爬山顏鴻章是急診醫療權威,常保笑容,讓人倍感親切,這也是他紓壓的方式,笑一笑就放鬆,睡飽就有工作動力。念書時期愛運動的他,最愛打網球,當時的興趣持續到現在,讓他受用無窮,因此有健康的身體,使他願意接受許多挑戰。興趣廣泛的顏鴻章,能動能靜,最快樂還是打球,小時候踢足球、打羽毛球,高中打桌球、大學打網球。因為有網子和對方有點距離,較不會有運動傷害,因此對網球最投入,一路打進大學校隊、獲全院冠軍,還代表參加醫學盃打到前三名。多元化興趣讓顏鴻章見識較廣,因此選擇當急診醫師,他建議每個醫學生都要了解自己個性和強項,選擇要做一輩子的科別投入,興趣也要適性而為,且要經營才會長久。現在顏鴻章即便忙碌,也會刻意花時間走路,他還常與同事登山,北醫急診醫師高偉峰是他的師兄,當時在北榮兩人自稱瘋子與傻子,常一起爬山,一路爬了玉山、雪山、大霸尖山、奇萊山等好幾座山。顏鴻章回憶,爬台灣第二高峰雪山時,一大早出發,中午從武陵農場上山,隔天到雪山,當天下山回台北已凌晨兩點,隔天早上8點還是繼續上班,體力實在很重要。顏鴻章當主治醫師後,也常當隊醫隨歷任北榮院長出國;2019年9月台灣關渡宮董事長陳玉坤帶著極光打擊樂團到去美國舉辦3場打擊樂表演,他擔任隨隊醫師10多天,一起幫孩童圓夢,他說,有意義的事都很值得去做。顏鴻章小檔案年齡:59歲專長:急診醫學、重症醫學、毒物學現職:彰濱秀傳醫院院長、陽明交通大學急重症醫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學歷:中山醫大醫學系、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博士經歷:衛福部金門醫院院長、台北榮總急診部主任、急診醫學會理事長給病人的一句話:急性醫學保生命、預防醫學保健康
-
2022-11-25 醫療.中醫
選舉焦慮! 中醫建議補氣、從事戶外活動恢復正常生活
選舉期間資訊衝擊大,加上最近天氣變化,讓不少民眾心情波動明顯,甚至需要求診,彰濱秀傳中醫部醫師邱伯恩指出,中醫所說的情志病、抑鬱症患者在這段期間病不少,除了透過中藥材疏肝理氣,也建議從事戶外活動,接觸日照都能有所改善。邱伯恩說,現代人工作壓力大,若又有外在事件影響就可能觸發心情,像是選舉期間選民焦慮到選後可能變成憂鬱,情緒起伏大,甚至失眠影響生活作息,這樣的情形較常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尤其腦神經退化族群。邱伯恩表示,情志病、抑鬱症肝氣鬱結最容易產生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中醫觀點必須化熱化火,減少躁動,初期會使用中藥像是浮小麥讓人放鬆,枸杞來補氣,秋冬季節也能搭配龍眼肉來補陰虛等。邱伯恩也提醒,心情焦慮影響生活可用中藥搭配生活習慣階段性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缺血清素容易造成情緒起伏大,現在時節建議吃柑橘類、南瓜和全麥類食物,或補充營養素如B6、B12、維生素C等都有幫助。
-
2022-09-11 養生.聰明飲食
避免食物變質卻標榜無添加防腐劑?留意商品包裝標示陷阱
現代人飲食便利,讓食物延長保存期限的防腐劑或抗氧化劑功不可沒。防腐劑和抗氧化劑猶如兩面刃,一方面可避免食物腐壞造成食物中毒;但過量使用或放錯地方,也可能對人體造成損害。防腐劑食品添加防腐劑,就永遠不會腐壞?防腐劑是一種食品添加物,主要分天然或合成的化學成分。防腐劑的功能主要是抑制微生物如細菌、黴菌、酵母菌等生長,添加防腐劑的好處可使食物不會快速腐敗而改變顏色、味道及營養價值,甚至能防止細菌產生毒素,例如肉毒桿菌。不過,防腐劑不是萬靈丹,它具「時效」,保存日期一過,防腐劑失去作用後,食物開始腐敗,卻不一定看得出來,有的食物因顏色、味道沒有改變而被誤食。在規範內合法添加就安全嗎?吃多有什麼傷害?目前我國准許使用的食品防腐劑,分成己二烯酸類、苯甲酸類及去水醋酸類等三大類,共24種防腐劑,常用於魚肉煉製品、醬菜類、醃製蔬菜、濃糖果漿及調味醬等加工食品,應依「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規定使用。民眾最好奇的是,在法令規範內合法添加防腐劑就安全無虞嗎?業者只要依標準合法、合理使用,就不至對健康造成危害。不過,一旦防腐劑攝食過量,還是會影響健康,例如己二烯酸類食用過量,可能會刺激腸胃道,引發胃痛等不適症狀;苯甲酸類食用過量,會產生胃痛、惡心和嘔吐的症狀,還會引發皮膚蕁麻疹、氣喘等過敏反應;去水醋酸類食用過量,因其代謝慢而易殘留體內組織中,長期食用過量可能會危害肝、腎及神經系統。標示「無添加防腐劑」就一定安全嗎?坊間有些商品常特別標示「無添加防腐劑」,消費者須注意其中可能有陷阱。因部分食品添加物未被公告為防腐劑,卻具防腐劑的功能,例如二氧化硫或亞硫酸鹽被歸類為漂白劑,卻具高效的防腐功能,消費者應多留意包裝上的成分標示。常見防腐劑己二烯酸類苯甲酸類去水醋酸類抗氧化劑抗氧化劑是什麼?食物會腐敗大多是因與水和空氣結合造成,抗氧化劑主要是防止食品成分的氧化,延長保存期限。有一些常溫調理包用高溫殺菌真空包裝,或醃漬品用較多鹽巴等較不容易變質,就可減少抗氧化劑的使用。常見的抗氧化劑如維他命A、C、E,以及有些硫化物,或食物本身的兒茶素、花青素、乳酸菌等是常見的抗氧化劑。常見的抗氧化劑有哪些?哪些食品常使用?只要可以保存久的加工食品和乾貨都要注意成分,天然抗氧化劑相對比化學的好。抗氧化劑主要可以避免褐變和油脂變質,最常見的像是泡麵添加維生素E(或生育醇)避免油耗味;綠茶添加維生素C(L-抗壞血酸)避免褐變;口香糖、脫水馬鈴薯片常見加入二丁基羥基甲苯(BHT);食用油脂類像是芥花油、白油則會添加維生素E(或生育醇)等。抗氧化劑比防腐劑安全嗎?防腐劑針對微生物,抗氧化劑則是針對氧氣,效用不同,但抗氧化劑僅限特定食物使用,使用上不像防腐劑那麼普遍。如何看標示?吃多對健康有什麼傷害?雖然抗氧化劑有許多學名,民眾較不熟悉,但食安法規定防腐劑、抗氧化劑和甜味劑一定要在食品包裝上標示,除了化學式組成的名稱,「抗氧化劑」字樣也要同時並存標示出來,讓民眾了解。國內目前核准使用的食品添加物抗氧化劑有27項,屬於正面表列(明文規定可以做的事項)。抗氧化劑的使用會依食品特性、添加物穩定性、跟核准使用的食品種類等來添加,合法添加物適量攝取不用太擔心。但抗氧化劑很多由化學合成,吃太多對身體還是有危害,兒童和過敏族群應減少攝取,肝腎不好的民眾也要注意。常見抗氧化劑丁基烴基甲氧苯(BHA)二丁基烴基甲苯(BHT)異抗壞血酸諮詢/台中市食品藥物安全處、台中榮總臨床毒物科主任毛彥喬、彰化衛生局食品衛生科長林毓芬、秀傳醫院家醫科醫師張馨丰
-
2022-07-22 醫療.泌尿腎臟
36歲男太陽下工作整天不適 就醫才知已脫水影響腎功能
連日氣溫創新高,一名在太陽底下曝曬整天的36歲工作者因身體不適到彰化秀傳醫院就醫,到醫院檢查出熱痙攣肌肉抽筋、心跳快,經抽血已經脫水影響腎功能,肌肉發炎產生橫紋肌溶解症,秀傳醫院急診部主任童春濱說,若沒有及時就醫,嚴重可能會昏厥。童春濱表示,年輕人沒有三高,照理來說腎功能應該正常,但該名患者已脫水影響腎臟功能,午後高溫,若長時間在外沒有及時補充水分、散熱身體就可能出現問題。熱痙攣可能產生熱衰竭、熱中暑,灌流不夠也會昏厥、暫時性意識喪失,橫紋肌溶解症嚴重則會造成急性腎臟衰竭,細胞壞死產生高血鉀的併發症;患者治療後尿量出來,生命徵象回穩就比較不致命,重點是病人意識清楚可及時補充水分、醫院點滴利尿效果更好。除了太陽底下勞動易產生熱傷害,童春濱也說,若本身中樞調節異常或慢性病患者在室內沒及時補充水份,保持空調、通風也可能產生不適。童春濱說,民眾想要降溫,考量血管熱脹冷縮,冰浴反而不能及時散熱,反而將冰袋放於主要血管流經的腋下、鼠蹊部較有幫助,或用大風扇散熱,室溫點滴也有降溫效果,但如果中暑意識改變也不建議喝水,因可能會嗆到,應盡快送醫。彰基副院長周志中也強調,熱浪來襲,呼籲民眾從上午10點過後到午後4點前,都要避免暴露在大太陽底下,連續長時間從事勞力性工作、農耕或運動,並要大量補充水分,以防熱衰竭、熱中暑危害而危及生命。
-
2022-07-1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彰化確診4歲童腦瘤病逝 一家人經濟不寬裕、母親懷身孕
彰化縣4歲蔡姓男童罹患腦瘤且曾確診新冠肺炎,被送醫搶救,緊急開刀後仍傳出不幸消息。經縣府了解,蔡姓男童一家經濟並不寬裕,父母都從事勞動工作,母親目前懷有身孕,也還有10歲的哥哥就讀國小三年級。為節省家庭生活開銷,並考量就學接送安全性,全家暫住親友家。彰化縣長王惠美得知蔡姓男童生病訊息即指示社會處主動關懷並積極提供民眾後續協助,將輔導蔡家申請彰化縣傷病醫療補助、衛生福利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死亡喪葬慰問金、縣內染疫往生慰問金、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隔離及檢疫期間防疫補償金、勞保家屬死亡喪葬補助等,並請社工持續追蹤蔡家生活狀況及經濟情形。
-
2022-07-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我有長新冠嗎?醫師建議「症狀明顯與過去不一樣」要釐清治療
彰化今天新增2417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衛生局長葉彥伯說,下降幅度比預計快,若降到2千以下就算是常態流行的階段,縣長王惠美也提醒,面對疫情,民眾除了要持續勤洗手、戴口罩,也要適量閱讀疫情相關訊息,利用網路及電話維持聯繫保持正向。但不少確診者在急性期過後,出現不少後遺症,漢銘基督教醫院副院長暨神經內科醫師林志明說,臨床上罹患新冠肺炎在急性期後的患者確有不少產生後遺症,根據歐美的資料,新冠肺炎感染是全身發炎反應,在急性期後半年到一年都可能持續影響,患者不管有沒有症狀,只要確診身體便處於發炎狀態,在神經內科中常見病人有頭痛、頭暈、食慾不振、腦霧等症狀,腦霧是因腦中處於發炎,導致訊息傳遞延遲,讓思考邏輯不流暢。其他症狀像是腦中風、靜脈栓篩,臨床上也有病人出現失智症的表現,包括健忘、心智下降、暴躁易怒、焦慮等,林志明說,國內目前對這個族群病人在時間點界定、診斷還沒共識,國外則認為不能疏忽,若還有神經學症狀要小心檢查確認是否腦部受損傷。林志明建議在確診2周後到3個月出現與過去明顯不一樣的症狀,且對生活上造成很大困擾就應該就醫,透過臨床醫師診斷,相關檢查釐清。現在政府資源大部分仍投注在急性期的患者,這群確診後卻疑似留下後遺症的患者沒人照顧,漢銘基督教醫院已開設新冠感染後遺症的特別門診,彰化基督要醫院也籌劃從7月開始有長新冠門診,由不同科別團隊協助。彰化中醫師公會理事長彭德桂說,因長新冠前來看中醫的以「卡痰」症狀最多,有的是睡不好、吃不下,這種看似不是病卻很困擾,就會選擇看中醫調理身體;彭德桂表示,民眾吃清冠一號平均三天就能見效,且不會反覆出現症狀,讓人對中藥信心大增,也讓確診後回頭來看中醫的人增加。彭德桂表示,感染診新冠肺炎主要是影響到肺功能,肺是嬌嫩的臟器,相對怕熱,依照症狀可以潤肺止熱,透過中醫調理讓身體平衡,並以科學中藥治療改善長新冠的症狀。
-
2022-06-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加速給藥 台中長照機構明起1.6萬人普篩
國內已有上千家住宿型機構發生群聚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表示,疫情已在高原期,要加速給長照機構確診住民用藥,若達到百分之八、九十,對老人照顧會比較到位。台中市長盧秀燕昨也宣布,明起啟動全市一六八家住宿型長照機構、一萬六千多人普篩,提供確診診療、給藥一條龍服務,預計一周內完成。蔡英文總統與陳時中昨到彰化基督教醫院視察,她致詞時表示,疫情發生較早的北台灣,近來有逐漸下降趨勢,但中台灣確診人數正攀升,近期可能會到達高峰。國內確診人數是否可能飆破十萬?陳時中表示,本土疫情已在高原期,染疫數先前單日有九萬多,國際有不同模型推估,高推估有廿萬,低推估有十萬,他推估可能是十二、三萬,在人民高度自制下,差不多已到高點。陳時中分析,今年沒有三級管制,人流只有去年三級管制時的四分之三,推估台灣疫情高點不會太高,差不多已在高點。話鋒一轉,陳時中說,長照住宿型機構確診住民,彰化給抗病毒藥物達到百分之九十八,全國平均才百分之五十,現在的重點是住宿型、老福機構快速給藥,雙北等地不到百分之五十,若達到百分之八、九十,對老人照顧會比較到位。指揮中心統計,國內已有上千家住宿型機構發生群聚感染,台中市府昨宣布為全市一六八家住宿型長照機構、一萬六千多人普篩,並結合快篩即確診、診療、給藥一條龍「得來速」服務,一周內完成,降低中重症發生率,並避免群聚擴大。
-
2022-06-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單日確診數會破10萬? 陳時中:差不多已到高點
蔡英文總統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到彰化基督教醫院視察,肯定彰基與彰化防疫,陳時中視察後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台灣本土疫情已在高原期,染疫數先前單日有9萬多,國際有不同模型來推估,高推估有20萬,低推估有10萬,他根據國際模型推估可能是12、13萬,在人民高自制之下,目前差不多已到高點。陳時中表示,台灣人民的自制性很高,今年沒有3級管制,人流卻只有去年3級管制時期的四分之三,推估台灣疫情高點也不會太高,差不多已經在高點。彰化縣長王惠美今天致詞表示,新冠肺炎疫情2年多,第一個死亡個案、本土個案和家庭群聚案例都在彰化,中央協助加上地方精實團隊努力,關關難過關關過,彰化醫療支持長照,長照機構抗病毒藥物給藥達到98%,基層診所輕重症分流,目前基層診所居家照護達到94%,中醫提供清冠一號達2500人次以上,5歲以上第一劑疫苗涵蓋率也達9成。王惠美今天看到蔡總統,也抓住機會向她請命,她指出,新冠肺炎流行也凸顯彰化東南角鄉鎮包括田中、社頭、二水、北斗、溪州、埤頭、田尾等7個鄉鎮,疫情衝擊凸顯長期醫療不足的困境,田中基督教醫院2018年衛福部核准150床病床,也有動土,但4年過了是沒有動靜,拜託總統大力協助加速建設完成,另拜託台中捷運綠線延伸到彰化早日定案以及二林精密園區環評大會盡快開會。
-
2022-05-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病房顧確診兒卻平安出院 他曝防疫關鍵
旅遊作家「小王子」在臉書分享他與4歲多兒子關在隔離病房7天卻完全沒被傳染的經過,他指出,一開始就在狹小病房設定自己的安全區,全程戴N95口罩、不共食、浴室洗澡錯開使用,最後PCR陰性離開醫院,生活很快就恢復正常。網友看到貼文紛紛回應「很棒的資訊分享,我們也都得有心理準備」、「超強!躲到衣櫃吃零食莫名的感人」,也有人讚「堅強冷靜的爸爸」。「小王子」指出,家裡三代同堂6人同住,四月底家中有4人相繼確診,包括女兒、兒子與同住家人,4歲多的兒子因發燒、睡覺喘而快篩出陽性,與醫院討論決定入院治療,他訂出目標,要陪兒子完成醫治,自己也要PCR陰性出院。隔離病房不大,他將自己的床,最靠近窗戶、廁所以及衣櫃的地方設定為「安全區」,不斷清消,吃飯前後、小朋友經過都會用消毒濕紙巾擦拭,「洗手一定會一直洗」。他與兒子也落實不共食,兒子先吃飯,吃完後整個場地清潔整理,他才會背著兒子在自己的安全區,也是離兒子最遠的距離吃飯,並用最快的速度吃,晚上兒子睡著後,他偶而衣櫃裡面吃零食看影片釋放壓力。「小王子」的策略還有洗澡順序,兒子發病後剛進入傳染力高時他只擦澡,之後洗澡的順序是他先洗,洗完再幫兒子洗,結束後再用消毒溼巾進行浴室消毒擦拭。除了刷牙之外,洗澡睡覺也是全程戴口罩。由於入院前醫護不斷提醒,照顧家人確診機率很高,「小王子」最後篩檢陰性出院,護士還詢問他是怎麼做到的。小王子說,5月初家人陸續解隔離,同住家人都平安,他跟妻子都沒確診,也代表著除了三劑疫苗,加上口罩習慣以及注意洗手都是有用的。
-
2022-05-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他在隔離病房照顧4歲確診兒 沒被感染曝這幾點關鍵
國內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越來越多,家長照顧確診孩童在密切接觸下很難避免被感染,但旅遊作家、彰化旅遊達人「小王子」在臉書分享他與4歲多兒子關在隔離病房7天卻完全沒被傳染的經過,他指出,一開始就在狹小病房設定自己的安全區,全程戴N95口罩、不共食、浴室洗澡錯開使用,最後PCR陰性離開醫院,生活很快就恢復正常。「小王子」指出,家裡三代同堂6人同住,四月底家中有4人相繼確診,包括父母、女兒和兒子,兒子因發燒睡覺喘而快篩出陽性,4歲多的兒子出生動過手術,與醫院討論決定入院治療,他訂出目標,要陪兒子完成醫治,自己也要PCR陰性出院。「小王子」表示,隔離病房不大,他將自己的床,最靠近窗戶、廁所以及衣櫃的地方設定為安全區,不斷清消,吃飯前後、小朋友經過都會用消毒濕紙巾擦拭,「洗手一定會一直洗」。他與兒子也落實不共食,兒子先吃飯,吃完後整個場地清潔整理,他才會背著兒子在自己的安全區,也是離兒子最遠的距離吃飯,並用最快的速度吃,晚上兒子睡著後,他偶而衣櫃裡面吃零食看影片釋放壓力。「小王子」的策略還有洗澡順序,他說,兒子發病後剛進入傳染力高時他只擦澡,之後洗澡的順序是他先洗,洗完再幫兒子洗,結束後再用消毒溼巾進行浴室消毒擦拭。他強調,除了刷牙之外,洗澡睡覺也是全程戴口罩。由於入院前醫護不斷提醒,照顧家人確診機率很高,「小王子」最後篩檢陰性出院,護士還詢問他是怎麼做到的。小王子說,5月初家人陸續解隔離,父母小孩都平安,他跟妻子都沒確診,也代表著除了三劑疫苗加上口罩習慣以及注意洗手都是有用的。網友看到貼文紛紛回應「很棒的資訊分享,我們也都得有心理準備」、「超強!躲到衣櫃吃零食莫名的感人」,也有人讚「堅強冷靜的爸爸」。
-
2022-05-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彰化+214!確診人數攀升 葉彥伯:電子圍籬作法應調整
彰化縣今天新增214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中央防疫政策針對居隔民眾都會以電子圍籬監控,由於確診人數攀升,電子監控也包括限制就醫等,彰化縣府衛生局長葉彥伯說,現在防疫不主張清零,隨著個案數越多,緊急狀況也會增加,電子圍籬就沒有太大必要性,應該調整作法。依照規定,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居家照護者,都在電子監控範圍,一旦手機訊號異常或關機,就會寄出警告,轄區警方,也會同步收到通知,派人到場查訪。葉彥伯說,電子圍籬限制下,若居隔者身體出現變化有緊急狀況必須解除電子圍籬,就醫速度可能被延誤;且現在3+4隔離新制後,在人力有限下行政效率受影響,外縣市有人收到電子圍籬限制時,已過1、2天了。隨著個案量增加,彰化為確保醫療量能也提高居家治療比例,衛生局統計每天約有6成的確診個案進行居家治療,葉彥伯說,縣內針對嬰幼兒、老人和慢性病確診者雖安排到醫院觀察治療,但只要狀況穩定都會下轉給醫院的居家治療團隊,包括抗病毒藥物也會一併提供,避免住院爆滿。至於現在急診室PCR篩檢,衛生局今天也明確給醫院公文,只有快篩陽性民眾及醫師評估呼吸道症狀者才能做公費PCR。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說,疫情期間民眾認為到戶外活動就比較不會感染,前幾天就有朋友群相約去露營,結果至少有4人確診,應是活動過程拿下口罩吃東西聊天傳染。
-
2022-05-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彰化+203 高中國中小130班停課中有班級重複停課
彰化今天新增203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因外縣市有局處首長甚至副縣長確診,彰化縣長王惠美說,這兩年來不曾在飯局中脫下口罩與人餐敘,都是用「眼睛」吃,確保安全無虞,為維持縣府運作,也要求局處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共餐活動。彰化校園確診個案數量攀升,有確診個案的班級因是團體生活,基本上都是至少暫停7天實體課,也有學校預防性停課中,今天包括4所高中、6所國中、36所國小共130班持續暫停實體課,另幼兒園與課後照顧中心共有22所受影響,共29班停課中。居家照護今新增248人,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說,居家隔離3+4自主防疫期間若沒有外出需求不需使用快篩,未成年兒童自主防疫期間則請勿外出,以降低感染風險保護兒童健康,彰化就有學校3+4結束後班上又出現新的確診者,必須再一次停課,影響正常生活。葉彥伯也說,Omicron感染者7成無症狀,2成5輕症,目前醫療量能必須保留給重症和住院的照護,以免產生更嚴重的後遺症,因此朝向輕症以簡單方式處理。因應Omicron病毒特性將輕重症分流,輕微呼吸道症狀會自己痊癒產生免疫力,就像打了第四劑疫苗,而與確診者密切接觸者、在居家隔離或3+4的自主防疫期間、自主健康管理、加強版自我健康監測、可能與確診者接觸或足跡重疊者出現症狀或不適者才需要快篩。
-
2022-05-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市府會聚餐感染鏈 累計8確診
台中市昨天新增756例確診,其中市府與議會26日聚餐感染鏈擴大,同場餐會24人,昨天再增3人確診,累計有文化局長陳佳君、教育局長楊振昇、新聞局長鄭照新、運動局府會聯絡人及民進黨台中市議員王立任、江肇國等8人確診。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因28日接觸確診議員,自主防疫4天。台中市長盧秀燕昨天透過視訊宣布,台中市5月7日、14日將開設47站快打站,開放台中市民接種第3劑莫德納疫苗,其中5月7日將開放25歲以上市民接種,並對25至29歲市民造冊發送疫苗注射通知單,5月14日開放18歲以上市民接種,並針對18至24歲的市民發通知單。盧秀燕也說,中央預定5月初起提供兒童接種半劑莫德納疫苗,也宣布已採購兒童BNT疫苗,令家長難以選擇。台中兒童疫苗5月11日起施打,但接種評估意願書已發放,上面沒有BNT的選項,她前天爭取家長選擇權,昨天宣布開放家長選擇,如果家長想讓孩子打BNT,可在意願書中勾選「不同意」,待中央配送兒童BNT疫苗後,市府再另做意願調查。盧秀燕說明,昨天是她居家隔離3+4的第4天,昨起自主防疫,昨天快篩也是陰性。彰化昨天新增確診人數158人,由於校園確診人數攀升,在大量匡列後,讓快篩試劑面臨不足,彰化縣向中央求救,衛生局長葉彥伯說,中央將採實報實銷方式配發快篩劑,依匡列隔離人數造冊提報,中央就會依造提報的名冊配發。南投縣昨天確診43人,有2例在外縣市。旅遊團傳染鏈擴大,除了昨天澎湖團確診外,又有一團18人到金門旅遊,接連有3名團員確診。一名小一學童因同班同學確診居家隔離,昨晚確診,同班學生陰轉陽已有2人,衛生局正密切監測其他學生健康狀況。
-
2022-04-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彰投增365例 彰化放寬隔離匡列
中彰投昨天共新增365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中彰都發現有孩童個案傳染給家人案例;確診數持續攀升,彰化放寬匡列隔離規定,一般場域只要有「戴口罩」、「打滿3劑疫苗」,即使與確診者密切接觸,經評估若風險可控,可免匡列居家隔離。台中市昨新增263例,位於台電中火廠區的台電中工處有10員工、3包商確診,台電表示,中工處已依防疫規定消毒,營運不受影響;后里幼兒園傳播鏈新增4例、北區五權國中女足隊參加全國聯賽後,再增8名選手染疫,累積已有15人確診。彰化縣新增85例,外縣市感染者23人、縣內感染者41人,還有21人調查中,傳出確診者的場域包含軍營、營業場所、學校、補習班與安親班。衛生局長葉彥伯說,有兒童感染再傳給家人,顯示社區存在看不見的無症狀傳播鏈,導致確診人數激增,針對家戶同住者、醫療長照機構等高風險場域接觸者全面採檢,避免疫情擴散太快。葉彥伯說,感染者以輕症居多,除經評估有特殊感染風險或中央規定得居家隔離者,一般人只要戴口罩、打滿3劑疫苗,可免匡列居家隔離,但得落實加強版自我健康監測。南投縣昨增17例確診,信義鄉單日產生8例確診者,包括職場感染及外縣市飲宴被傳染,傳染源來自桃園、花蓮確診者;衛生局長陳南松表示,假日親友、家庭聚會容易染疫,同餐、共食及娛樂活動沒戴好口罩,邊吃飯邊聊天傳染,最小確診者為5歲女童。
-
2022-04-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百萬人確診千萬人隔離?葉彥伯:降低居家隔離人數
國內今日起實施「居家隔離3+4」新制,針對隔離天數醫師認為天數太短,也有人認為應該4+3較合理,對此,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認為,現在新冠肺炎感染大都是輕症,隔離天數不是問題,重點應是減少隔離人數,若專家估國內確診人數破百萬人不是不可能,以現在匡列隔離模式恐怕上千萬人會被隔離,正常生活大受影響。葉彥伯說,彰化近日以減災策略進行居家隔離匡列,一般場域經疫調若有戴口罩、打滿三劑疫苗,即便是確診者密切接觸者,也可評估免於居家隔離,加強自我健康監測即可,讓彰化原本平均每個確診者匡列人數從12人降為8人;目前北部匡列居隔大約平均是1比20,影響層面大,若確診人數繼續增加,隔離人數暴增,恐怕會如同「封城」。葉彥伯表示,目前疫情控管上應該降低隔離人數,以民眾自主健康管理、自我監測代替隔離,像是校園有人確診若是以停課代替隔離,學生還能有機會在家線上教學,現在確診個案增加更要重視老人感染與相關接觸者,降避免重症和死亡個案。
-
2022-04-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彰化放寬隔離標準 戴口罩、打三劑接觸者可免居家隔離
彰化縣今天新增85例確診新冠肺炎個案,其中外縣市感染個案23人,縣內感染個案占了41人,還有21人是調查中的個案,衛生局發現陸續出現個案場域包括營區、營業場所、學校、補習班、幼兒園等,為避免太多人居家隔離影響生活,衛生局匡列策略朝向只要「戴口罩」、「打滿三劑疫苗」,即便是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也可評估免於居家隔離。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說,校園現在出現有兒童感染然後再傳染給家人,有別於以往都是家中大人傳染給小孩,顯示社區中存在越來越多看不見的無症狀傳染鏈傳播病毒,縣內感染個案出現往往是一來就好幾個相關接觸者感染,傳染速度是過去的4、5倍。彰化針對重症清零、輕症控管的疫調模式是針對家戶同住者、醫療、長照機構等高風險場域只要是相關確診接觸者皆會全面採檢,維持管理強度;一般職場、辦公室則針對高風險接觸者採檢,其他一般接觸者自行症狀監測即就醫評估,以重點管理為主。隨著全國確診個案數量天天創新高,彰化被匡列採檢隔離的人數也增加,彰化近日以減災的居家隔離匡列為原則,從平均每位確診者居家隔離人數約12人,今天降到8人。葉彥伯表示,為避免隔離人數多影響整體生活,彰化縣除了由衛生局評估後有特殊感染風險或是中央相關規定須居家隔離者,一般場域只要是在「戴口罩」、「打滿三劑疫苗」前提下,即便密切接觸到確診個案,經疫調評估風險考控,可免匡列居家隔離,但仍須落實加強版的自我健康監測,戴好口罩、勤洗手。
-
2022-04-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彰化市長林世賢傳確診 市公所今早緊急關閉員工採檢
國內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數天天創新高,彰化市長林世賢也傳出確診,市公所上午9點半緊急取消原定10點的「居家照顧關懷夥伴大隊成立」記者會,公所員工指出,「老闆」上午傳出確診,暫停所有活動,目前公所同仁都先待在公所內不能外出,民眾也暫停進入洽公,現在人仰馬翻。今早有民眾到彰化市公所洽公卻被阻擋在外,一問之下推測應是有員工確診新冠肺炎,記者致電林世賢沒有接通。市長室員工指出,市長昨天身體不適,今早有警覺趕緊到醫院採檢確診輕症,目前公所暫時關閉,衛生局派員到公所為相關接觸同仁採檢。
-
2022-04-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居隔+疫調加班到凌晨 地方衛生局人員累翻:中央有想過人力配套嗎?
新北昨天新增八二二人確診,高達一萬六七七一人居隔,居隔行政作業由四九八人扛下,安排採檢車輛、確診病況、衛教、採檢等,事情多又雜,單是每人每天電話聯繫就要花十小時,更別提承受民眾怨氣,壓力極大。板橋衛生所人員聯繫匡列民眾,對方突如其來的溫暖關懷,提醒要注意健康,讓這名公務員瞬間淚崩。台中一名疫調人員說,六都人口多,人際互動較非都會區頻繁,疫調工作多好幾倍,早班上午九時到夜裡十一時,下午班要忙到凌晨二、三時,回家倒頭就睡,連碰到床時間都變少了,但就算想調職也沒時間找職缺。各地衛生局早變「加班局」,彰化衛生局防疫總動員,打破科室全局分工疫調追個案,還分兩班運作,衛局人員忙到凌晨三、四時。確診者原在醫院集中管理,由醫療人員統一照顧,現在一人居家治療,全家人一起隔離,疫調人員要追蹤一家子,逐一開隔離單、送快篩試劑,到解隔離,衍生好幾倍行政作業,中央想節省醫療量能,「有沒有想過衛生局人力在哪裡?」疫調人員說,若中央決定與病毒共存,就應簡化行政程序,如果「病例數破百萬不是不可能」,中央應想好配套,否則對基層衝擊很大。新北市長侯友宜也連兩天替第一線人員抱屈,喊話中央減少不必要的行政流程。疫情大爆發,食品稽查輔導抽驗、癌症篩檢目標數等各項地方衛生單位考核照常,面對防疫與業務KPI兩頭燒,多個縣市政府在十五日的全國衛生行政會議上爭取暫停業務,地方官員表示,衛福部這時還要例行考核是「何不食肉糜」。希望衛福部暫停今年例行性考核業務。【記者胡瑞玲、楊正海、李定宇、吳淑玲/連線報導】北市府利用虛擬醫院、關懷中心推動輕症居家照護,昨起十二個行政區全部上線,並提供垃圾清運及寵物就醫等協助。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向退休醫護喊話,「國家需要你們了」,每班五千元,拜託大家再上線,即日起報名到四月卅日止。新北市居家照護已一八八五人,新北市長侯友宜說,居家照護第一批有三人解隔,這是良好的過程。
-
2022-04-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幼童病例增 地方繃緊神經
新北中和兩歲男童確診重症死亡,令人難過更令許多家長恐慌,各縣市政府防疫無不繃緊神經。彰化昨增四例是五歲以下兒童,立即啟動兒童醫院緊急應變機制,直接送醫快速救治。雲林龍鳳胎抓周後確診,收治負壓隔離病房治療。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說,兒童免疫功能未齊全併發症變化快,五歲以下兒童確診人數增加要特別關注,目前疫調發現,四名兒童、其中三人屬進香團傳染鏈,年齡最小的連一歲都不到。為此,彰化縣長王惠美昨宣布啟動兒童醫院緊急應變機制。她說,如居隔或檢疫的兒童出現緊急醫療警示徵兆,不用等衛生局解除電子圍籬,就可直接後送醫療快速救治,目前持續盤點醫療量能。雲林縣剛滿周歲的男童,十七日出現咳嗽、流鼻水及發燒等症狀,目前病情穩定,收治負壓隔離病房,由爸爸陪病照顧,匡列七名家人居家隔離及採檢。不料,縣長張麗善在線上疫情說明會證實,男童的龍鳳胎姊姊及外公採檢後均呈陽性,案號今會公布。張麗善表示,男童本月九日與姊姊到台中參加抓周後,家長曾帶到別縣市活動,交通、人群接觸頻繁,感染源仍待釐清。她強調,強調,十二歲以下孩童未施打疫苗,雲林縣以最嚴謹態度處置,有症狀立即轉介治療,小兒染疫專業醫療資源均備妥,縣內有三家醫院設有重、中、輕症等六十六床小兒病床。基隆市長林右昌昨天說,中和男童染疫死亡的遺憾,大家都不願意看到,不是發生在基隆市,他沒有辦法置喙,但要思考怎麼樣去防範這種狀況發生。基隆有廿四小時防疫專線,另外還有快篩陽性通報專線,現在很多民眾有防疫的問題,都會打這兩個專線,也特別加到廿線,加強服務及回應量能。
-
2022-04-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兒童打莫德納家長有疑慮 陳建仁:相信科學不用擔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開放6到11歲兒童施打莫德納,但許多家長認為對兒童來說,BNT疫苗比莫德納好,對此,前副總統陳建仁今天到彰化高中演講受訪時表示,莫德納已得到世界很多國家使用,且經過台灣疫苗接種委員會的核可,民眾不用擔心,按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安排使用,相信科學、信任指揮中心,台灣疫情會得到很好的控制。韓國已解封正式展開與病毒共存,陳建仁說,台灣主要疫苗接種是去年6月才展開,去年年底達到歐美標準、甚至超過,但還有很多人打第3劑的時間還沒到,再等一、兩月,等到第三劑疫苗達七成以上,大家就可以放心,目前從感染數來看來看台灣還是最低,且99.7%以上都是輕症,只要打好三劑疫苗沒有問題。
-
2022-04-0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彰化新增確診個案清明祭祖 納骨塔、祭祀社區都列足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彰化新增3例確診個案,其中2例為關西營區確診軍人的兩名友人,還有1人為軍人的同住50多歲父親,4月7日喉嚨痛、流鼻水,PCR採檢確診,但是在居家隔離期間確診,較沒有病毒擴散的疑慮。縣長王惠美表示,目前居家隔離中人數365人,平均每位確診者居家隔離人數14人,提醒大家仍要落實防疫,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現正值大甲媽祖遶境期間,衛生局也多備快篩試劑給位在彰化市中山路的秀傳醫院,若有民眾或信眾出現症狀求診就先快篩確認。新竹關西營區群聚案目前在彰化已累計7人確診,包括3名軍人、2家人還有2名友人,彰化縣衛生局也公布足跡包括,包括埔心鄉新館路174巷社區、埔心鄉第一公墓納骨塔、7-ELEVEN新員高門市、 還有埤頭鄉第一公墓懷恩塔。衛生局長葉彥伯說,因確診者有參加類似宗親會的祭祀活動,時間長且接觸不特定對象,因此將社區和納骨塔都列入足跡,提醒同時間到這些地方民眾多注意身體狀況。
-
2022-04-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彰化確診者活動力強 麥當勞、寶雅、85度C都有足跡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彰化新增2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除了昨天就公布的關西營區軍人確診外,彰化衛生局公布今新增的1例為昨天新北市柔道班群聚衍伸出來,一名確診學生到彰化找友人,造成友人確診外,現在友人40多歲的父親昨天出現咳嗽流鼻水症狀,經PCR採檢也確診。關西營區群聚確診個案活動力強,包括軍中同袍餐敘、校友餐敘、家人及社交餐敘,彰化今公布確診者足跡,集中在彰化市,包括小林燒烤、麥當勞金馬店、寶雅金馬店、尚記餐廳、中油彰化中山路加油站、白鳥豆漿店、85度C彰化大埔店、有春海鮮熱炒。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說,目前居家隔離人數上升到277人,與去年不一樣的是最近非三級緊戒,因此接觸匡列人數多,每個確診個案傳染量能變大。
-
2022-04-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彰確診足跡多餐廳 衛局籲外帶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月26日台中參加民眾黨活動,遭爆料在自主健康監測期間脫口罩唱歌。台中市觀旅局昨表示,經查柯已違反防疫規定,將依法開罰3000元至1.5萬元。台中、彰化昨新增9例確診,多處確診足跡都與餐廳有關,中彰衛生局都建議,用餐儘量外帶。柯文哲日前接觸確診外賓,應進行10天自主健康監測,上月29日在台北脫口罩高歌,遭北市府開罰;近日再遭台北市議員游淑慧爆料,在台中金典酒店脫口罩唱歌。台中市觀旅局表示,已確定開罰,1日已函文北市府詢問柯個資,收到回覆後將開罰。台中市昨新增5確診個案,包含台中婚宴傳播鏈1例、花蓮慈濟醫院群聚3例,以及僑泰中學男學生曾到北部酒吧而染疫;市府表示,該學生北上接觸到確診者,並未有學校足跡,學校與班級不必停課。彰化縣新增4例,包含2名關西營區染疫軍人、彰化監獄會客婦人的孫女與新北校園傳播鏈確診者的彰化友人。中彰昨天公布多處確診者足跡,有多處餐廳、影城、保齡球館等人群聚集場所;例如3日下午在彰化市剛開幕的連鎖壽司店壽司郎,4日中午在彰化市巴特手作晨食,台中部分1日傍晚在西區底里修斯義式廚房、3日晚間中區起家雞韓式炸雞店等。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說,近日到餐廳用餐,應避免四處走動,用餐中途離開桌子,務必戴上口罩。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說,小吃餐廳都是不特定民眾,建議到餐廳改外帶,減少在人多室內拿下口罩的機會。
-
2022-04-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彰化公布確診者足跡 精誠夜市、魚市爌肉飯入列
彰化今天沒有新增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但有外縣市確診者足跡,集中在彰化市,包括中菜餐廳立軒閣、精誠夜市的紐西蘭牛排,還有名店魚市爌肉飯與7-ELEVEN鑫彰安門市等,衛生局長葉彥伯說,目前各縣市傳染鏈多,建議民眾還是要根據公布足跡,注意是否曾經去過自我檢視身體狀況。國內確診個案爆增,台中婚宴傳染鏈擴大,發出3萬多個細胞簡訊,也有不少彰化民眾接獲,葉彥伯說,近期快篩試劑用很快,估計目前在各醫院的快篩試劑剩下3千多支,但有控管庫存量,近期就會到貨。葉彥伯說,外縣市疫調北部確診者曾到彰化,因夜市不特定人往來多,也有到名店爌肉飯,確診者雖然是外帶,但因人潮眾多,因此公布足跡提醒民眾,目前針對曾到過這幾家店的直接接觸者匡列約70人,41人居家隔離中。葉彥伯指出,這幾天看到彰化市人流多,尤其許多小吃都是不特定民眾,拿下口罩風險高,建議民眾盡量外帶,不要在市內人多地方拿下口罩,尤其不特定人一起。
-
2022-03-2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彰化夫妻確診感染源待查 足跡爌肉飯、超市至少跨7縣市
彰化今天新增兩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為經營寵物用品工廠的一對夫妻,因南來北往足跡跨縣市,彰化衛生局公布足跡包括彰化市麻辣燙、阿三爌肉飯、全聯福利中心等,由於家中有幼兒園孩童,縣府昨天緊急通知採檢,包括幼兒園學童、家長以及店家員工等300多人昨天深夜前的採檢結果都為陰性。彰化縣府衛生局長葉彥伯說,確診的夫妻目前感染源待查,兩人因出現症狀看診做快篩都是陽性,通報到衛生局,做PCR後確診,經了解兩人都打過2劑疫苗,但第3劑還沒打,目前全家採檢都是陰性,母親居家隔離,因前兩劑疫苗已超過三個月,仍要追蹤。葉彥伯說,夫妻兩個小孩其中一人念幼兒園,考量孩童還沒疫苗保護,衛生局派出採檢專車到校園,昨匡列做預防性採檢,採檢結果都是陰性,沒有個案進入到幼兒園,不過推估夫妻可傳染期從3月25日開始,夫妻倆因工作關係去過新北、台北、桃園、台中、南投、台南、苗栗等,因往來地方多,目前國內多點爆發不容易查,還要釐清感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