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新冠肺炎
共找到
11898
筆 文章
-
-
2022-09-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連續5天病例數下降!3歲男童MIS-C,臉部軀幹出疹一度住ICU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3萬837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萬8157例本土個案及21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1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天新增病例數較昨天減少1612例,降幅4.1%,相較上周六減少1237例,減少3.1%。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8,157例本土病例,為17,596例男性、20,541例女性、20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7,844例),台中市(4,742例),台北市(4,368例),桃園市(4,152例),高雄市(3,441例),台南市(2,250例),彰化縣(1,920例),新竹縣(1,062例),新竹市(987例),屏東縣(962例),雲林縣(922例),苗栗縣(904例),宜蘭縣(900例),南投縣(777例),基隆市(684例),嘉義縣(682例),花蓮縣(534例),嘉義市(441例),台東縣(307例),金門縣(142例),澎湖縣(118例),連江縣(18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9例男性、22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48例具慢性病史、43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29日至9月21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4日至9月21日。指揮中心說,今天新增21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18例男性、9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16例)、美國(5例)、柬埔寨(4例)、新加坡、南韓、泰國及菲律賓(各3例)、英國、日本及馬來西亞(各2例)、荷蘭、奧地利、冰島及德國(各1例)。另167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24日至9月23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7,512,06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293,915例排除),其中6,211,093例確診,分別為33,569例境外移入,6,177,47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0,794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77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262例、台北市1,207例、台中市1,095例、高雄市1,009例、桃園市824例、台南市818例、彰化縣629例、屏東縣429例、雲林縣341例、南投縣318例、苗栗縣278例、嘉義縣258例、基隆市233例、宜蘭縣223例、花蓮縣188例、嘉義市175例、新竹縣172例、台東縣153例、新竹市115例、澎湖縣31例、金門縣20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中重症+184例 3歲男童MIS-C、臉部軀幹出疹 一度住ICU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184例中重症個案,包括中症136例、重症48例,及51例死亡。特殊重症為一例兒童MIS-C,確診後1個月出疹,到急診就醫時因血壓偏低等,一度住加護病房,經過治療後目前轉至一般病房。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一例特殊重症個案為3歲男童,沒有接種過新冠疫苗,沒有慢性病史,8月16日確診,9月16日起陸續有發燒、腹痛、嘔吐,9月19日臉部和軀幹出疹,9月20日到急診,檢查有結膜炎、血壓偏低,診斷MIS-C住加護病房,使用免疫球蛋白等藥物治療後,病況改善,9月23日轉出加護病房到一般病房治療。截至今日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223例,31例腦炎、24例肺炎、3例敗血症、11例哮吼、142例MIS-C、1例心肌炎、3例共病(腦腫瘤、癲癇重積)及8例到院前死亡;上述個案已有33例死亡,12例腦炎、7例肺炎、1例心肌炎、2例敗血症、2例共病、1例哮吼及8例到院前死亡。
-
2022-09-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快篩陽」可到公園跑步?專家舉外國「與病毒共存」範例
我國邊境2階段開放,9月29日「3+4」一人一室、改發4劑快篩,以及10月13日改為「0+7」,同步取消禁團令、開放一般性社會訪問來台、取消電子圍籬、改採自主防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副院長黃高彬表示,紐西蘭發放入境者每人6劑快篩,比台灣更慷慨,但紐西蘭快篩陽性雖要隔離,但可到公園跑步,「這就是與病毒共存的觀念」,認為台灣現在要與病毒共存,不是要清零,不必擔憂邊境開放。針對入境者是否可能「隱瞞篩檢陽性」,黃高彬認為,的確有可能有漏網的無症狀確診者,但確診者有症狀想瞞也瞞不住,包括發燒、咳嗽、倦怠等,活動力也會下降,根本無興致出遊。我國目前通報本土確診已有600多萬例,加上社區黑數,估計已破千萬人已感染過,加上國內超過7成民眾已接種疫苗,即使感染後也不容易變重症,無須太過擔憂。現行確診者「7+7」管制,黃高彬認為,目前主流BA.5疫情,相較其他變異株毒性不強,有症狀時傳染力較強,但病程平均3.3天,確診後4、5天後症狀幾乎消失,不易傳染,建議隔離天數應下修,因民眾經過2年多防疫生活,防疫觀念已深植腦海,當身邊出現確診者時,也會格外遵守防疫規定,建議政府讓民眾自行管理,多點彈性。許多民眾也關心「口罩禁令」是否開放,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認為,口罩的確有保護效果,但尚未有疫情前,戴不戴口罩是個人決定,現在我國決定要與病毒共存,只要明確告知傳染疾病有一定風險,不應由官方強制規定戴口罩或祭出處罰,甚至不戴口罩就會招來「異樣眼光」,應回歸民眾個人決定要不要戴口罩。不過黃高彬認為,BA.5變異株傳播力強,且近期流感確診病例明顯增加,建議現在先不要調整口罩規定,戴好口罩仍可減少被感染機率。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認為,新冠疫情才要慢慢下降,且確診者「7+7」、同住家人「3+4」、學校防疫規定等配套都還沒討論,口罩禁令現在先不要解除,不過接下來有機會先行開放戶外、空曠處可免戴口罩,但搭乘公共運輸、室內等建議應要戴口罩。
-
2022-09-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連4天病例數較上周降低!致死率隔1個月「再降萬分之1」, 羅一鈞曝這年齡層下降最多
41死!本土+3萬9769、境外+256 連4天病例數較上周降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40,02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9,769例本土個案及25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1例死亡。新增病例數為連續四天較上周同期下降,但仍有九個縣市新增破千例。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昨天本土新增3萬9769例,比之前一天4萬多人少,比上周五41430例減少1661例,降幅4%,目前看來疫情往好的方向發展,有下降趨勢。境外移入新增256例,跟之前一天差不多,死亡新增41例,比前一天少,差不多這數目,顯示疫情還算穩定。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9,769例本土病例,為18,246例男性、21,503例女性、20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8,525例),台中市(5,177例),台北市(4,533例),桃園市(4,153例),高雄市(3,421例),台南市(2,509例),彰化縣(2,005例),新竹縣(1,069例),屏東縣(1,056例),新竹市(934例),苗栗縣(928例),宜蘭縣(914例),雲林縣(895例),南投縣(723例),嘉義縣(666例),基隆市(659例),花蓮縣(573例),嘉義市(417例),台東縣(344例),金門縣(150例),澎湖縣(93例),連江縣(25例)。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20多歲男打3劑家中猝死後確診 11歲童染疫肺炎呼吸性酸中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中重症185例,包括中症135例、重症50例,及死亡41例,最年輕死亡個案為20多歲男性,沒有慢性病史,曾施打3劑疫苗,9月17日被朋友發現在家中無意識,送急診時無心跳呼吸,採檢PCR陽性、Ct值25.3,經急救無效過世,死因為新冠肺炎。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另外新增3例兒童青少年中重症。11歲男童,曾接種2劑疫苗,無慢性病史,9月15日出現發燒、喉嚨痛,快篩陽確診,9月17日因呼吸困難至急診,經檢查有肺炎、缺氧、呼吸性酸中毒,插管用呼吸器,收治加護病房,給予瑞德西韋、類固醇、抗生素、免疫調節劑等藥物治療,目前病況有改善,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222例,31例腦炎、24例肺炎、3例敗血症、11例哮吼、141例MIS-C、1例心肌炎、3例共病(腦腫瘤、癲癇重積)及8例到院前死亡;上述個案已有33人死亡,12例腦炎、7例肺炎、1例心肌炎、2例敗血症、2例共病、1例哮吼及8例到院前死亡。致死率隔1個月「再降萬分之1」 羅一鈞曝這年齡層下降最多我國連續4天新增病例數較上周減少,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年共累積608.5萬名本土病例,包括9889例死亡,致死率為0.16%,為萬分之16。而8月26日公布的致死率,從0.18%降到0.17%,今日致死率再從0.17%降至0.16%,因此距離1個月前有下降趨勢。根據指揮中心統計,上周70歲到79歲致死率0.81%、80到89歲2.84%、90歲以上7.35%。本周70歲到79歲致死率0.79%、80到89歲2.8%、90歲以上7.25%。羅一鈞說,致死率下降主要因長輩年齡層,包括80、90多歲兩個年齡層,致死率都有穩定下降,特別是90多歲年齡層,上周致死率7.35%,本周下降到7.25%,降幅最明顯,與投藥率有相關性,不過後續仍要看BA.5疫情,造成中重症人數是否有減少。
-
2022-09-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邊境「0+7」將解封 醫:健康自己顧4大提醒
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邊境「0+7」預計10月中旬前解封。台中市診所協會理事長、兒科醫師曾崇芳建議,面對政府寬鬆防疫政策,代表民眾健康自己顧好,提醒高危險群、幼兒疫苗打好打滿,符合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快去打,以及防疫做好做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昨表示,邊境「0+7」開放的時程,應該會落在10月中旬前,並將在下周率先放寬入境唾液快篩 PCR 政策,改為發放給入境旅客 4 劑快篩,可在7天自主管理期間使用。曾崇芳認為,邊境「0+7」上路後,入境台灣者旅遊團及自由行都只需「0+7」,也就是不用隔離,只須自主健康管理7天,入境若無症狀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並全面恢復免簽證待遇機制。防疫政策鬆綁有助於國內民眾出國的旅遊、商務、經濟發展,但面對政府的寬鬆防疫政策,也代表民眾健康由以前政府的全民防疫政策來保護民眾,現在民眾必須有自己保護自己。曾崇芳建議,第一,新冠肺炎新型次世代疫苗陸續進來,第一波施打對象,政府提供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及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接種追加劑使用,應趕快打好打滿;第二,至於6個月到4歲幼兒第二劑施打率偏低,全國不到10 %的情況下,幼兒疫苗要打好打滿,避免幼兒確診後不適,以及減少近九成MIS-C發生機會。曾崇芳指出,第三,根據今年澳洲的流感疫情趨勢及今年台灣流感疫情的監測,今年可能會一波流感大流行,全國約15%到20%人口感染,10月1號符合施打流感疫苗的民眾趕快去施打,避免心觀奇流感的雙重夾擊。第四,防疫做好做汭,避免公共場所的出入,當出門在外,除了戴口罩、請勤洗手、不摸口鼻、揉眼睛保護自己不被其他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及流行性感冒病毒。
-
2022-09-23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疫情解封/別漏領!確診者、隔離者可領的補助不同 2022防疫補償金總整理
國內COVID-19本土累計確診數已突破600萬例,目前確診雖多為輕症,但依照指揮中心指引,現階段仍需居家隔離7天。而隔離期間無法工作所造成的損失能得到哪些補償?確診者跟居隔者領的補償不一樣嗎?當確診成為普遍日常,《元氣網》為您整理隨時都可能用得到的防疫補助資訊,以備不時之需!「確診者」可領哪些補助?勞保傷病給付.補償對象:勞工確診,請特休、病假或事假,得以申請勞保傷病給付,自隔離不能工作之「第4日」起發給。.申請辦法及相關QA:https://www.bli.gov.tw/0107199.html【延伸閱讀】確診請對假可領勞保傷病給付!14個QA教你如何請假勞保失能給付被保險人染疫,經治療後,症狀固定,再行治療仍不能期待其治療效果,經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院診斷為永久失能,符合勞保失能給付標準規定,得請領勞保普通失能給付。.申請辦法:https://www.bli.gov.tw/0103236.html勞保職業傷病給付.補償對象:「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已於5月上路,將職災保險最高投保薪資上限提高至7萬2800元,給付金額上限也跟著提高。不過,由於災保法剛施行不久,算法會有不同情況。1.若勞工是在5月1日之前因職災確診,投保薪資上限仍為4萬5800元,若以居家照護10天來算,職保傷病給付最高可領7481元。2.若勞工是在6月確診,前6個月的投保薪資算法,就要以4個月最高投保薪資4萬5800元、加上後2個月最高投保薪資7萬2800元,居家照護時間也已經縮短為7天,試算下來,職保傷病給付最高可領7307元。3.若勞工在10月以後確診,前6個月的投保薪資上限都是7萬2800元,居家照護仍維持7天,試算結果職保傷病給付最高可領9707元。.申請辦法:https://www.bli.gov.tw/0106708.html【延伸閱讀】因工作確診 職保傷病給付最高可領9707元「被隔離者」可領哪些補助?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補償對象: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的主要補償對象為「受隔離或檢疫者」、「照顧者」,確診者本身是無法申請的。然而居家隔離政策不斷修正,但防疫補償金申請規定仍沒有改變,基本上還是以有收到居家個別隔離通知書者可申請;自主防疫、自主健康管理、預防性停課,皆不可申請防疫補償。.申請辦法:https://swis.mohw.gov.tw/covidweb/【延伸閱讀】0+7居隔新制,防疫補償金及防疫保單還有得領嗎?一件事是關鍵每日500元臺北市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補助.補償對象:設籍於臺北市之居家檢疫/隔離者須於檢疫隔離、自主防疫期間 自費住臺北市防疫旅館、臺北市政府指定之檢疫所(安心檢疫所-救國團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或居家檢疫/隔離者須於住家檢疫隔離期間,其同住親友自費入住臺北市合法旅館民宿。.注意事項:台北市這項補助實施至111年8月31日止,最終受理申請至111年10月31日截止(紙本郵寄申請以郵戳為憑),但111年5月1日(含)前隔離檢疫結束之申請人須在結束後6個月內提出申請。.申請辦法:https://service.gov.taipei/Case/ApplyWay/20200330000%EF%BC%95/各行各業可領哪些補助?防疫紓困補助.補償對象:因應國內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111年中央及地方政府針對受疫情影響之個人與產業,都有祭出各項紓困及振興措施,例如待業或被減時的勞工,或拼命加班的醫療機構人員;餐飲、藝文業者等受疫情嚴重影響之行業,也都有或多或少的補助。此外,地方政府亦有地方額外的補助,如減稅、減租等。.申請辦法:.中央與地方政府補助方案.個人及家庭防疫紓困申請.企業及團體防疫紓困申請【資料來源】.勞動部勞保局.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
-
2022-09-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邊境解封在即,指揮中心何時退場?專家直言:「政府真的管太多了」
邊境解封,指揮中心何時退場?蘇益仁:「現在政府真的是管太多了」邊境解封在即,指揮中心將觀察接下來一周的新冠疫情變化,而新冠肺炎何時有機會常態性流感化,指揮中心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性。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說,觀察國內外新冠疫情過去2年多的發展,不論冬天、夏天都有病毒流行,且新冠病毒會重複感染,即便接種疫苗也有可能突破性感染,甚至是許多民眾接種疫苗後,疫苗效力已經失效等問題,面對未來疫情變化,「他其實沒有很樂觀,疫情可能不會消失。」不排除秋冬可能再有一波疫情,疫情將成為常態化或長期流感化。蘇益仁說,今年5月本土疫情再度爆發,原預估疫情應於8月趨緩,確診個案數可能降至數千例,但8月每天確診病例數仍維持在2萬多例,並未趨緩,現在又有BA.5疫情,每天有4萬多人確診,即使BA.5疫情趨緩,估計每天確診患者仍有1至2萬人,疫情可能不會消失,而對比流感發生在秋冬季節,高峰期為每年1至2月,感染率約為總人口的一成、200多萬人,平均每天約3萬多人感染,可以透過流感疫苗預防、克流感藥物治療,認為新冠疫情應可比照流感防疫。「面對新冠疫情,必須用長遠的眼光。」蘇益仁說,現在最重要及迫切兩件事,就是邊境解封及將新冠疫情自第五類傳染病降至第四類,如英國、美國已經解封,就是看到新冠疫情已成常態化,政府、民眾須及早面對、因應,讓防疫責任回到民眾自己身上,自行判斷為了健康去接種疫苗、戴口罩,而不是用如金鐘罩、緊箍咒的第五類傳染病強制民眾,如此只會降低民眾的判斷力及自覺,「現在政府真的是管太多了。」至於指揮中心是否應該解散?蘇益仁說,現在指揮中心每天記者會只是唸數字,到底有發揮什麼樣的角色?應立即讓新冠疫情降級,將防疫工作回歸疾管署,加強年長者等脆弱族群防疫工作,以及治療好中重度患者即可。「就整體防疫措施,目前邊境管制是最可笑的。」蘇益仁說,現在國內疫情每天確診人數高達4萬多人,但境外移入個案僅數百人,政府還擔心國際旅客引發疫情,真的是好奇怪,他已不明白邊境管制的意義何在?如果這發生在國外,民眾早已起身抗議,邊境管制應立即開放。施文儀、李秉穎看法各異【記者邱宜君、鄒尚謙/台北即時報導】各界呼籲已久的「邊境解封」終於進入最後倒數,下一個可望放寬就是口罩令。隨邊境和國內防疫措施走向常態、疫苗覆蓋率拉升,指揮中心是否也該裁撤了?國內專家看法有異。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建議應開始改傳染病分類、僅通報中重症,進而裁撤指揮中心,ACIP召集人李秉穎則認為,仍有必要通報確診,應由指揮中心繼續監測疫情並統籌疫苗接種等事宜。疾管署於2020年1月20日宣布成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至今已滿2年又8個月。指揮官王必勝今表示,如果疫情穩定趨緩、接種疫苗等防疫措施都常態如流感,就不需要指揮中心了。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說,確實應朝裁撤指揮中心的方向前進,現在最重要的,是要先想清楚兩件事,首先,應研判新冠肺炎是否已不適合繼續列於第五類法定傳染病?再者,是有什麼事還沒準備好,所以還需要指揮中心來指揮?施文儀說,平常就有很多傳染病,都不需要一個指揮中心,有疾管署就足以因應。如果指揮中心研判新冠疫情已弱化,致死率、嚴重度都下降,應先將傳染病改列為第四類,僅通報中重症。然後觀察一到兩周,若批次通報、病毒監測、國際旅遊都運作順暢,就可裁撤指揮中心。李秉穎抱持不同看法。他說,即使邊境開放「0+7」,指揮中心也不能降級,或將新冠肺炎移出法定傳染病,因指揮中心仍需要統計確診個案數,監測疫情概況調整防疫政策;若沒有法律規定要通報等等,防疫政策就無法即時因應疫情發展。「未來指揮中心的重心可放在預防重症上。」李秉穎指出,新冠肺炎尚未流感化,遑論感冒化,要預防重症就要將疫苗打好,特別是高風險族群還有部分人未打滿疫苗,仍待指揮中心規劃統籌。王必勝:新冠肺炎常態化、流感化後再說【記者鄒尚謙/台北即時報導】指揮中心宣布邊境解封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9月29日、第二階段預計10月13日上路,是否新冠肺炎也將從第五類傳染病降為第四類傳染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表示,應該還沒有到這個階段。邊境解封分兩階段實施,目前預計10月13日邊境「0+7」上路,是否同步也將新冠肺炎降為四類傳染疾病?王必勝今表示,目前應該還沒到這個階段,若降到第四類後,相關通報、免隔離等問題需要取消,這部分影響層面較廣,還要再觀察全世界各國有沒有往這個方向走。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解除新冠肺炎的全球緊急公衛事件,是否指揮中心會考慮跟進降級為四類傳染病?王必勝說,WHO應該10月中才會開會,不一定會有決議,指揮中心也不一定會跟WHO連動。那是否指揮中心將隨著邊境開放「0+7」降級開設,或解散?王必勝說,現在還不到那個階段,沒人知道10月13日的疫情會到什麼階段,即使單日確診剩2萬多人,也還是不少,沒有到不需要指揮中心,疾管署自己處理就可以的程度。王必勝說明,解封、通報、隔離、疫苗採購等等,還有與其他部會的溝通,都是指揮中心架構才能處理的;若要解散或降級開設,都要等到新冠肺炎常態化、流感化後再說。
-
2022-09-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重複感染免疫變差?羅一鈞:Omicron對人體影響變低
國內COVID-19疫情延燒,有醫師擔憂重複感染恐讓免疫力越差。指揮中心今天指出,目前主流Omicron輕症居多、較少長新冠,且MIS-C機率也低於先前其他病毒株,相信對人體影響越來越低。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持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天新增4萬2212例本土個案。有醫師引用國外研究提出擔憂重複感染恐讓免疫力越差。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這名醫師引用的國外研究提及染疫24週內,T細胞代表的細胞免疫系統會被擾動,可能造成免疫激素分泌紊亂,進一步導致自體免疫疾病或感染其他疾病的風險。不過,羅一鈞表示,該研究主要收案對象為2020年、2021年,當時主要為感染Alpha、Delta變異株以及武漢原始病毒株的病例,才能追蹤重複感染的狀況。羅一鈞強調,目前主流為Omicron變異株,且觀察到感染Omicron後輕症居多,長新冠機率遠低於前述那些較強勢、致病力較強的病毒株。此外,羅一鈞說,研究顯示,曾感染過Omicron如BA.1、BA.2,對於後續再感染BA.4、BA.5,仍有7成7到7成9的保護效果,意即感染過一次Omicron比較不會感染到第二次Omicron,雖不是百分百,但仍有一定保護效果。另一個可觀察的點是孩童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同樣是一種免疫系統風暴,羅一鈞表示,目前發生率也低於先前的其他病毒株,可見Omicron對人體免疫系統的長期影響會越來越低,但尚待後續研究再來佐證這樣的假設。
-
2022-09-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王必勝鬆口:入境「0+7」10月中旬前開放 入境唾篩PCR改4劑快篩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昨表示,機場若不做唾篩PCR,要如何進行快篩等規畫都已擬定,僅剩實施的時間待決定。他今接受資深媒體人周玉蔻電台節目「新聞放鞭炮」專訪時說,邊境唾篩PCR將改為快篩,入境旅客將獲得4劑的快篩,在七天自主管理期間使用。王必勝昨說,若入境機場人數上升,檢驗恐造成等候時間過長,因此指揮中心都已有規畫,當不做唾液篩檢後,怎麼發快篩進行篩檢措施等等,目前只剩實施時間待決定。王必勝今天說,本來預期疫情這周或下周最高點,看起來可能上周就是最高點,當初設定條件達高點、趨勢向下就大幅度開放,只要觀察再一周就可以確定。王必勝說,「0+7」上路時間最快在10月15日前上路,同時也將放寬七天自主健康管理規範,將有大幅度鬆綁。但在此之前,下周將率先將入境唾液快篩PCR政策,改為快篩即可。王必勝表示,入境旅客將獲得4劑的快篩試劑,在「3+4」隔離期間,以及後續將更改為「0+7」的七天自主管理期間使用,建議出門前使用,若陽性就自主通報。王必勝也說,指揮中心也將開放「一般社會訪問及觀光」入境,也就是開放自由行,世界各國的旅客屆時都可以來台灣,但實施日期仍待決定。「0+7」規畫將公布 王必勝:10月中旬以前 最晚10月15日【聯合報/ 記者鄒尚謙/台北即時報導】全球防範新冠肺炎近3年,國人引頸期盼邊境何時開放「0+7」。外傳「0+7」即將上路,只剩公布時間未定。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早上接受媒體人周玉蔻電台「新聞放鞭炮」專訪說,「0+7開放的時程應該會落在10月中旬以前」,0+7的後七天自主管理也會更加鬆綁。王必勝今接受專訪一開頭就表示,今早上行政院討論過後,會後記者會上後可能會公布「0+7」的規畫,但時間點上未明朗,僅透露會在「10月中旬以前」,最晚10月15日,強調仍要「再觀察疫情一周」。「0+7」政策上路後,後面七天自主防疫也將同步調整,王必勝說明,先前自主防疫不能外出用餐、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但這樣的限制,對觀光來講就沒有意義,因此這部分也會大幅度鬆綁。對於外傳可能要選10月10日國慶日上路,王必勝說,沒有考慮這方面,指揮中心用專業的部分(規畫)。指揮中心預計下周宣布0+7開放日期,王必勝說,不會是10月1日,我們會做綜合判斷,也請專家一起幫我們看,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也開了專家會議對這件事情做研究,會議上專家都認為要走向開放,可是要在國內疫情可控、趨勢向下的情況之下找時間點,我們依據專家建議找時機。王必勝說,我們有66國互惠免簽,外交部是在分成兩階段在恢復,前面已經恢復54國,後面會再把剩下的都恢復。現在進來都是免簽。對於沒有互惠免簽的國家,我們會開放「一般社會訪問及觀光」,等於世界各國都可以來我們台灣。中國部分會請陸委會再做評估。關於口罩令何時解除,王必勝說,國人配合度高,簡單又有效的防疫方式,會比較晚解除口罩令。現在是都要戴,某些情況可以不戴,未來疫情趨緩,「我們會說都不用戴,什麼情況要戴,都會講清楚」,這樣方式慢慢進行,口罩對於新冠肺炎、流感都有保護效果,但大眾捷運系統、密閉空間是都一定要戴。
-
2022-09-22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疫情解封/疫情後第一次出國該注意什麼?出入境須知及個人防護一次看
新冠肺炎疫情2年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9月22日證實將放寬邊境措施,採取兩階段放寬,第一階段9月29日起,放寬入境檢疫7天皆可一人一室;第二階段預計10月13日實施,入境可望免隔離,採「0+7」自主防疫。疫情就要結束,想出國該做好哪些準備?《元氣網》為您整理出入境相關規定及個人防疫原則。3+4→0+7 邊境採階段性開放針對邊境管理措施鬆綁,指揮中心指出將採階段性開放:第一階段:9月29日零時起,維持「3+4」第二階段:預計10月13日實施「0+7自主防疫」調整重點:1.自9月29日零時起,入境檢疫措施維持3+4,前3天居家檢疫之處所調整為「1人1室」,及配合邊境取消唾液採檢,調增入境旅客家用快篩試劑檢測措施。2.自9月29日零時起,調增入境總人數為每週6萬人次、取消入境唾液PCR檢測、檢疫處所得全程採1人1室,相關部會積極準備「0+7」開放目標。3.因應邊境逐步開放,指揮中心預為規劃入境者免除居家檢疫措施,將採7天自主防疫,並視疫情發展,預計10/13實施。【相關新聞】>>邊境解封採階段性開放 入境唾篩PCR改發快篩旅行團須知:需完成疫苗追加劑 目前禁團令依舊交通部觀光局表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已在八月底通過「旅行業辦理出(入)境團體旅客操作指引」,儘管目前禁團令依舊,但只要指揮中心宣布開放,指引就可以當作旅行社的參考。根據觀光局規畫,出入境團客操作指引大致分為四大部分,包括旅客要求、旅行社要求、旅遊產品規畫以及其他防疫措施等。其中旅客要求部分,無論出入境的旅客,都需完成疫苗追加劑的施打,且要遵守相關防疫措施;旅行社的部分,無論是導遊,還是領隊,同樣要完成疫苗追加劑施打,且須經過相關訓練,熟悉指引規範,隨時注意旅客健康。旅行產品的部分,觀光局表示,由於是團體旅遊,因此行程安排需要團進團出,不可以脫團或有個人行程,出境國家也都有相關防疫規定,旅行社出發前須詳加說明,行程安排上也要遵守當地防疫規定。至於保險的部分,觀光局表示,目前仍是建議旅客投保相關的旅行險、醫療險。【相關新聞】>>觀光局出入境團客指引曝光! 打滿追加劑才能參團出國自由行須知:如何出國不染疫?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授五重點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曾於七月初飛往日本旅遊40天,無論是在日本期間或是歸國之後皆未有確診跡象,他在臉書粉專「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分享五大防疫關鍵,告訴民眾如何在有疫情的國家旅遊卻能全身而退的方法。林氏璧表示這些防疫措施「其實真的很簡單」,重點是「做到位」。林氏璧五大防疫原則如下:1.全程戴外科口罩,特別是室內空間,口罩每天換一個,流汗太溼也需替換。2.盡量避免密閉、擁擠不通風的室內空間,非不得已也要減少逗留時間。3.絕不亂摸眼口鼻。接觸到外面的物品後,絕對要酒精乾洗手。4.抓安全距離不要人擠人,和人保持1.5公尺以上。5.搭飛機時,必戴N95口罩,飛機上盡量不飲食和上廁所。除此之外,林氏璧表示,自己也帶了足夠的快篩,不舒服時會自己快篩,且為了主動監測自我健康狀況,也可帶體溫計和血氧計。另外他也準備了新冠症狀治療藥物,包括退燒,止痛,止咳等,尤其Omicron喉嚨痛的症狀較明顯,可喉嚨痛症狀準備藥物;以及自費準備清冠一號和防疫茶備用,以及投保可支付醫療費用、針對外國人設計的旅遊保險。林氏璧說,如果真的有轉重症傾向,也要先查好當地可收治外國人的醫院,以確保語言溝通無礙、儘速就醫。【相關新聞】>>旅日40天回國「怎麼篩都陰性」 林氏璧教五大防疫撇步各國管制須知:及時查找各國入出境規定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團隊成員蔡芳均歸納亞太國家入境檢疫隔離規範,現僅「中國、香港、台灣」要求旅客入境後「篩檢、隔離」都要做,台港為三加四,中國大陸為七加三;其他國家多為兩者都不用,或檢測陰性即可免隔離。●亞太區國家入境檢疫與隔離規定旅客入境時不用接受檢測與隔離:日本、泰國、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紐西蘭、澳洲入境24小時內接受PCR採檢,陰性者不用進行後續隔離:南韓未完整接種疫苗者進行入境檢測,陰性者不用進行後續隔離:印度旅客仍須接受入境時篩檢與後續隔離:台灣、中國大陸、香港(編按:台灣自9/29起改為零加七,香港自9/26起改為零加三。)因應新冠疫情,世界各國邊境管制及入境後檢疫措施各有不同,可上外交部網站查詢「世界各國因應COVID-19疫情相關措施一覽表」。須注意的是,該表內容乃依據世界各國規定更新,由於各國入出境規定依據疫情狀況時有變動,相關資訊仍應以各國主管機關公布為準。【相關新聞】>>中港台入境要求最嚴 學者:現在監測中重症才是重點海外旅平險須知:赴海外染疫確診不理賠因應各國邊境解封,海外旅平險附加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也重新開賣。據金管會統計,到今年底前,有共20家產壽險業規劃推出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但全都不理賠法定傳染病,換言之,國人赴海外染疫確診依舊沒得賠。保險業者坦言,目前海外突發疾病險,依舊無法承保法定傳染病,有三大主因,一、欠缺國外損失經驗,且病毒變種速度太快,二、難以釐算合理費率,三、目前國際再保可能基於承保量能、或是各國疫情等風險考量多不再承接。業者擔心保戶在國外染疫的理賠風險升高,避免防疫險「從國內賠到國外」,重新上架的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只能將染疫風險剔除。【相關新聞】>>20家保險業重開賣海外突發疾病 染疫確診不理賠
-
2022-09-22 養生.抗老養生
秋分熱轉涼,「長新冠」把握調理時機!食當季吃這3好物
秋分(23日)將到來,在二十四節氣中,其中以「二分二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最為一年重大分界,「秋分」這天剛好是過秋天一半,地球上南北半球受陽光照射相等,台灣俗諺:「秋分暝日對分」,晝夜的時間相等,是與「春分」相對的節氣,所以稱為「秋分」。秋分,開始氣溫下降,空氣濕度變低,太陽下山時間開始提早,夜晚變長,是從夏日酷熱轉到冬日寒冷的一個轉折。《黃帝內經•素問》說:「五臟之嗽者,乘秋則肺先受」,秋天時,因空氣濕度較低,天氣轉涼,容易有喉嚨乾癢,喉嚨有異物感、乾咳的現象。 長新冠患者要把握秋分調理時機今年春夏之季時罹患新冠肺炎患者遽增,因新冠肺炎屬於溫病型感冒,熱邪侵犯肺系,導致肺氣乾燥,這類患者在長新冠後遺症下,又因秋天氣候轉換,造成咳嗽、皮膚乾癢的情況加劇。因此,今年在秋分的養生保健將是重要的調理關鍵。 循節氣、食當季 白木耳、芋頭、柚子都是好選擇大自然在每個季節都有順應節氣生長的蔬果,對於動物而言,便是最健康的的食物。因此秋天可以多服用秋天生長的蔬果。秋天的飲食重點在溫和潤,儘量選擇水分多且容易消化吸收的食材,如柚子、梨子、柑橘、白木耳、山藥、芋頭等,來滋潤乾枯的五臟六腑,避免油炸辛辣的上火食物。 1.白木耳:味甘淡,性平,無毒。具有潤肺生津、滋陰養胃、益氣和血、補腦強心的功效。▶ 冰糖白木耳蓮子飲• 材料:白木耳30克、蓮子5克、紅棗2枚、冰糖少許• 料理方式:將銀耳、大棗、蓮子文火煎如稠汁狀,加冰糖服用。 2.芋頭:味甘,性平,益脾胃的功效。▶ 芋頭粥• 材料:米1杯、芹菜1小把、香菇5-6朵、芋頭1顆、少許薑末• 料理方式:先將薑末和香菇和芋頭炒香,後加入米燉煮,最後放少許芹菜。 3.柚子:味甘酸、性寒,具有理氣化痰、潤肺清腸、補血健脾的功效。▶ 蜂蜜柚子茶 • 材料:紅茶茶包1個、柚子1/4顆、少許蜂蜜• 料理方式:鍋中放入適量清水,清水加入柚子皮和冰糖,煮10分鐘。再加入柚子肉,用小火熬煮。同時500CC熱水沖泡紅茶茶包,燜泡5分鐘後,依個人口味混合柚子醬與紅茶飲用。【注意】某些西藥藥物和柚子會有交互作用,服用前請詢問藥師或是醫師。 每天喝足量的水 幫助減緩秋燥在秋季時,由於時常口乾舌燥和乾咳,建議每人每天需要服用體重x35的毫升水量,例如:60Kg的女性,一天喝水量是2100CC,一次最多服用200CC,不宜短時間大量飲水,心腎功能異常的患者也需要詢問醫師所攝取的水量限制。在秋天飲食養生保健之餘,早睡早起,面對早晚氣候變化,出外必須穿薄外套,秋天時情緒起伏不宜太大,秋天是個收藏的季節,收藏好能量和轉換成準備好迎接寒冬的到來。
-
2022-09-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全台同步降溫! 周志浩:本土疫情較上周降6%
指揮中心今公布最新疫情,本土新增4萬6673例、境外229例、死亡39例。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今日疫情較上周三的4萬9540例下降了6%,有觀察全台北、中、南、東都有疫情下降趨勢,希望持續下去。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46,673例本土病例,為21,557例男性、25,092例女性、2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0,252例),台中市(5,913例),台北市(5,705例),桃園市(5,200例),高雄市(3,593例),台南市(2,620例),彰化縣(2,160例),新竹縣(1,416例),新竹市(1,209例),宜蘭縣(1,125例),苗栗縣(1,106例),屏東縣(1,049例),雲林縣(993例),基隆市(955例),南投縣(848例),花蓮縣(731例),嘉義縣(654例),嘉義市(432例),台東縣(394例),金門縣(162例),澎湖縣(135例),連江縣(21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1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37例具慢性病史、24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8月19日至9月18日,死亡日期介於9月8日至9月18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229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25例男性、10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19例),德國(10例),美國及印尼(各6例),中國(4例),日本、荷蘭及泰國(各3例),英國、韓國、菲律賓及奧地利(各2例),新加坡、柬埔寨、澳大利亞、香港及馬來西亞(各1例)。另162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21日至9月20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7,340,78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242,749例排除),其中6,090,373例確診,分別為32,877例境外移入、6,057,44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0,64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627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228例、台北市1,192例、台中市1,074例、高雄市992例、桃園市815例、台南市811例、彰化縣624例、屏東縣425例、雲林縣336例、南投縣311例、苗栗縣273例、嘉義縣252例、基隆市229例、宜蘭縣219例、花蓮縣186例、嘉義市172例、新竹縣171例、台東縣154例、新竹市113例、澎湖縣30例、金門縣20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3歲男童確診隔日歿 4歲女童確診隔101天現MIS-C今天中重症來到107例,包括63例中症、44重症。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新增一例兒童死亡個案,為3歲男童,9月16出現症狀,隔日送至急診急救無效,不幸身亡。羅一鈞說,今日新增的死亡個案,最年輕的一例3歲男童,有語言發展疾患,8月6日接種過1劑疫苗;9月16日起出現發燒、流鼻涕、寒顫、頭痛等症狀,家用快篩陽性至醫院就醫確診,返家服藥進行居家照護。但該男童隔天早上被家長發現時,在床上呈現趴姿,沒有反應。羅一鈞說,在床上有發現疑似嘔吐物,叫救護車急救,但到院時已無心跳呼吸,經急救無效,不幸於9月17日死亡,司法相驗死因為呼吸衰竭、上呼吸道感染及新冠確診,歸類為家中死亡。中重症新增107例,中症63例、重症44例。羅一鈞說,特殊兒童重症有6例,3男3女,年齡分布1歲至10歲,除10歲個案有打過2劑疫苗,其餘5例皆無接種疫苗。
-
2022-09-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陳建仁:台灣抗疫典範 首劑疫苗覆蓋率名列前茅
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前副總統陳建仁今天說,台灣人民團結抗疫,比較台灣、新加坡與38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數據,台灣第一劑疫苗覆蓋率排名第4,死亡也是全球最低國家之一。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持續,BA.5疫情也將達最高峰,國內民眾仍持續遵守防疫規定。陳建仁今天在臉書粉絲專頁貼文指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日召開記者會,公開透明地說明疫情,徵用大眾媒體公益時段宣導防疫措施,進行疫情風險評估與溝通,公布各項防疫措施,以確保民眾「知的權利」,健全民眾防疫的知識態度與行為。陳建仁說,這不但轉變國人面對疫情的心境,從恐慌、學習進入成熟,也很快建立民眾對指揮中心的信任感與公信力,讓台灣人民無論在戴口罩、實聯制進出公共場所、避免群聚活動、踴躍接種疫苗、誠實接受疫調匡列、嚴格遵守隔離檢疫規定上,都表現得可圈可點。陳建仁也引數據指出,比較台灣、新加坡和38個OECD國家的每百萬人口COVID-19累積死亡數,台灣是最低的第4名(443.38),僅次於新加坡(294.85)、日本(351.83)和紐西蘭(384.43),遠低於大多數國家。此外,再比較40個國家的每十萬人口估計累積(全死因)超額死亡數,台灣是最低的第3名(48.98),僅次於紐西蘭(-8.25)和盧森堡(44.88),遠低於大多數國家。陳建仁表示,一個國家要解封國境,必須做好萬全準備,包括提升疫苗接種覆蓋率、普及快篩使用率和及時給予高風險確診者抗病毒藥物。陳建仁說,以最重要的疫苗接種覆蓋率來說,在40個國家當中,至少接種一劑疫苗的覆蓋率,台灣排名第4(90.79%),僅次於葡萄牙(94.77%)、智利(92.68%)和新加坡(92.13%),遠高於大多數國家。至於每百人口疫苗追加劑接種數,台灣更是排名第3(81.62),僅次於智利(138.95)和日本(91.55),也遠高於大多數國家。陳建仁說,在自由、民主、多元和開放的台灣,良善治理與公民素養的良性循環是防疫成功的保證,台灣2300萬人都是防疫英雄,讓各國驚艷於台灣的防疫典範。
-
2022-09-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中港台入境要求最嚴 學者:現在監測中重症才是重點
全球新冠疫情趨緩,多數國家放鬆邊境管制,近來不少民眾出國享受「新常態生活」,感嘆台灣不曉得還要「3+4」多久,網友笑稱現在是「中國式防疫」。此言並不誇張,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團隊成員蔡芳均今歸納亞太國家入境檢疫隔離規範,現僅「中國、香港、台灣」要求旅客入境後「篩檢、隔離」都要做,台港為3+4,中國大陸為7+3;其他國家多為兩者都不用,或檢測陰性即可免隔離。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居家檢疫」應走向退場,讓「自主防疫」上場,入境唾液PCR也應考慮改成快篩,他也認為應改變整體防疫政策,以監測中重症為重點,「時間已經到了」。台北醫學大學教授嚴明芳以目前空床率及中重症率推估,除非北區中重症成長逾五成、其他地區成長兩倍,醫療量能才會緊繃,但目前推估台灣10月中下旬的疫情高峰時中重症率會比現在高4成(可能每天重症60人、中症100人),醫療量能可負荷。不過陳秀熙說,過去三個月超額死亡的死因比例已經反轉,非新冠死亡貢獻七成超額死亡,新冠僅三成,顯示醫療體系對其他疾病的照顧受到影響。因此,即便推估處理新冠的醫療量能充足,仍要對其他疾病的醫療量能提高警覺,並持續致力讓醫療體系恢復正常。陳秀熙表示,應以「監測中重症」來帶動整體防疫政策的改變,而且「時間已經到了」。陳秀熙團隊成員林庭瑀指出,全球疫情趨緩下,各國對「中重症及醫療量能」的關注,已經高於對確診數的關注,最近的BA.5疫情重症死亡沒有明顯上升,歐洲、大洋洲、亞洲國家醫療量能都可負荷。嚴明芳指出,台灣目前Omicron感染率仍有微升趨勢,感染率最高為台北市、新北市和基隆市。全國中症率、重症率、死亡率皆有稍微提高,與上周相比分別高出71%、17%、42%,尤其中症率比例上升最高,必須更加預防其影響重症與死亡的發生。針對不同地區年齡分層感染率,除了20-49歲以北部地區感染率較高,其餘年齡層感染率都以東部最嚴重,在0到19歲及70歲以上脆弱族群最明顯,建議應盡速施打追加劑。全國專責及負壓病房空床率約為50至60%,北部最低只剩35%,東部最高仍有88%。●亞太區國家入境檢疫與隔離規定旅客入境時不用接受檢測與隔離:日本、泰國、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紐西蘭、澳洲入境24小時內接受PCR採檢,陰性者不用進行後續隔離:南韓未完整接種疫苗者進行入境檢測,陰性者不用進行後續隔離:印度旅客仍須接受入境時篩檢與後續隔離:台灣、中國大陸、香港註:台灣與香港隔離時間為3+4,中國大陸隔離時間為7+3,惟台灣目前開放深喉唾液採檢。
-
2022-09-20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次世代疫苗第一階段本周六開打!全台各縣市預約施打資訊整理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19日)指出,台灣目前購買的次世代疫苗累積160.7萬劑疫苗,將先分配41萬劑至各縣市,符合第一階段接種對象者最快於本周六(24日)開始施打。《元氣網》整理各縣市開打資訊,以供查詢參考。開打日期第一階段:9/24(六)開打符合對象.第一階段對象:包含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第二階段對象:第一類醫事人員、機場港埠、居家檢疫相關工作人員及航空機組員或船員、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50至64歲成人,以及18歲以上因外交、公務、洽商等工作需求須出國者。施打間隔次世代疫苗施打,需與上一劑間隔三個月。【延伸閱讀】什麼是次世代疫苗?誰應該接種?新冠疫苗要打到何時?10大QA一次懂各縣市開打資訊台北市台北市於9月24日開打莫德納次世代疫苗,首日由台北長庚、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興院區、忠孝院區及陽明院區等5家醫院提供接種服務。9月25日後將有25家合約診所可提供接種服務;9月26日起則全面提供預約接種服務。民眾可於今(20日)天起透過北市預約平台預約,此次有4萬名額,若不方便於平台預約,9月26日至10月2日期間,北市聯醫特別門診也提供超過1萬名額。.台北市疫苗預約平台新北市新北市疫苗預約接種,加開第五期於開始9/21預約,9/24施打。加開第六期於9/28開始預約,10/3施打。.新北市施打資訊查詢基隆市施打詳情尚未公告。.基隆市衛生局宜蘭縣施打詳情尚未公告。.宜蘭縣COVID-19疫苗施打點花蓮縣施打詳情尚未公告。.花蓮縣COVID-19疫苗施打點台東縣施打詳情尚未公告。.台東縣COVID-19疫苗施打點桃園市施打詳情尚未公告。.桃園市COVID-19疫苗施打點新竹市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竹市獲撥配7975劑,將作為追加劑(第3劑、第4劑)使用,並優先開放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接種。.新竹市施打資訊查詢新竹縣竹縣獲撥配8025劑,將儘速開設以社區接種站集中接種及13鄉鎮市衛生所同時開打方式並行,以多元方式擴大服務能量。.新竹縣施打資訊查詢苗栗縣 苗栗縣獲撥配1萬0275人劑,衛生局將在24日疫苗到貨後,當天撥入18鄉鎮市衛生及53家合約醫療院所,供民眾就近選擇院所接種疫苗。.苗栗縣疫苗預約網址台中市次世代疫苗預計9月24日到台中市衛生局,為加強長者保護力,26(一)、27(二)日開設快打站,供設籍台中市75歲以上長者接種;10月3日(一)、4(二)日再開設65歲以上長者接種快打站。另幼兒快打站8(六)、9(日)開設。.台中市疫苗預約網址彰化縣彰化縣獲得次世代雙價疫苗3萬8070劑,第一批最快24日會到會,若順利當日夜診就能開打,將於25日在13 鄉鎮開設接種站。.彰化縣醫療院所疫苗預約系統南投縣南投縣次世代莫德納疫苗於本周配送到貨,預定25日在南投縣13鄉鎮市,開設假日接種站。.南投縣施打資訊查詢雲林縣施打詳情尚未公告。.雲林縣COVID-19疫苗施打點嘉義縣9/22起可上「嘉義縣疫苗預約系統」預約,65歲以上民眾30日前接種任一劑,可獲500元禮券。.嘉義縣COVID-19疫苗施打點台南市台南市於9/21起開放市民透過「台南打疫苗」系統預約莫德納雙價次世代疫苗,並於24日展開接種作業。.台南COVID-19疫苗接種預約系統高雄市高雄市預訂24日開設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及嬰幼兒BNT疫苗社區接種站,接種地點分別為慈濟岡山園區、鳳山行政中心大禮堂、捷運美麗島站及中油宏南訓練教室,在「高雄市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預約系統」開放預約,也開放限量現場登記接種。.高雄市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預約系統.高雄市COVID-19疫苗合約醫院與診所聯絡資訊屏東市屏東市09/24(週六)上午09:30~12:00增開莫德納次世代門診,施打對象:65歲以上追加劑(第三、第四劑)。.屏東市衛生所資訊澎湖縣施打詳情尚未公告。.澎湖縣COVID-19疫苗施打點金門縣施打詳情尚未公告。.金門縣COVID-19疫苗施打點連江縣施打詳情尚未公告。.連江縣COVID-19疫苗施打點
-
2022-09-20 醫療.感染科
疫情緩邊境開放 400萬人恐染流感?莊人祥曝3招預防
國內今新增本土病例4萬4500例,相較上周二減少2295例、降低4.9%,不過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昨示警,疫情趨緩搭配邊境開放,過去2年造成的「免疫負債」將反撲。且疾管署統計,9月第三周就監測到89例流感陽性,包括A型80例、B型9例,今年有可能是「流感大年」,流行率將落在15到20%,400萬人會感染流感,且未打疫苗者同時得到新冠和流感,重症率會多出3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會影響國家地區流感流行主要與緯度有關,台灣屬於亞熱帶、熱帶國家,在過去沒有新冠疫情流行期間,台灣一年四季都有流感,後來因為新冠疫情,民眾大多戴口罩,加上檢疫14天,因此2020、2021年幾乎沒有流行流感或流感重症。莊人祥說,今年新冠檢疫改為3+4天,天數減少,日前已觀察到流感「蠢蠢欲動」,雖然短短幾周監測到80多個病例,但相較過去流行「都算少」,而過去2年沒有流行流感,國人體內沒有感染流感,今年10月1日起開放公費流感疫苗接種,藉此鼓勵符合接種對象的民眾,10月1日起可以排接種。若未來邊境開放、民眾規劃過年或連假期間出國旅遊,不是公費對象者,也可以參考自費流感疫苗接種。至於今年流感是否會大流行?莊人祥說,我相信會因邊境開放,當然有可能會有一波流行,若要避免流行,最重要是「盡快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也是保護自己方式。有診所醫師憂心會篩檢到新冠肺炎患者,傳出不太願意幫忙患者篩檢流感,可能因此造成黑數?是否有機會發放流感試劑給一般民眾?莊人祥說,根據食藥署說法,目前並沒有家用流感試劑,除了沒有任何廠商申請,加上流感快篩試劑敏感度約60到70%,反而新冠快篩試劑敏感度有90%。莊人祥說,醫師在流感季時,不一定要看流感快篩陽性與否來決定是否給予克流感藥物。目前流感檢測仍在醫院端執行,且健保皆有給付,民眾若發現有類流感或新冠症狀,第一時間可以用新冠快篩檢測,若陽性,就依照陽性確診步驟處理;若陰性,但民眾仍有疑慮,可以帶著陰性檢測結果到診所請醫師評估,是否需要進行流感快篩或其他診療。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年4、5月起開放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時,各類藥物都有一同做評估,通常是具有高風險因子的民眾,較容易同時感染流感與新冠肺炎,若本身有使用慢性病藥物者應注意,反而開立克流感和口服抗病毒藥物沒有特別要注意的地方。不過若感染流感及新冠又出現肺炎,因這2疾病都可能出現肺炎,建議應再鑑別診斷,也有靜脈注射藥物可以選用。
-
2022-09-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全台本土確診破600萬!莊人祥:今確診人數與上周相比下降4.9%
今日本土新增4萬4500例、境外247例、死亡33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與上周相比降低2295例,下降4.9%。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44,500例本土病例,為20,865例男性、23,621例女性、1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9,289例),台中市(5,877例),台北市(5,229例),桃園市(4,091例),高雄市(3,717例),台南市(2,790例),彰化縣(2,310例),新竹縣(1,197例),屏東縣(1,180例),宜蘭縣(1,176例),苗栗縣(1,094例),雲林縣(1,088例),南投縣(993例),新竹市(930例),基隆市(809例),花蓮縣(758例),嘉義縣(736例),嘉義市(478例),台東縣(385例),金門縣(197例),澎湖縣(143例),連江縣(33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5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29例具慢性病史、25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8月7日至9月16日,死亡日期介於9月6日至9月17日,詳如新聞稿附件。另今日移除8例先前已公布之COVID-19確診死亡病例,其中4例為死亡資訊有誤後更正,餘4例係於醫師重新審視後,排除直接死因與COVID-19相關,故移除。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47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40例男性、10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17例),新加坡(8例),德國(7例),泰國(6例),馬來西亞(4例),美國及菲律賓(各3例),印尼(2例),韓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日本(各1例)。另194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20日至9月19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7,274,01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224,571例排除),其中6,043,539例確診,分別為32,665例境外移入,6,010,82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 2020年起累計10,604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58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226例、台北市1,190例、台中市1,069例、高雄市989例、桃園市811例、台南市810例、彰化縣621例、屏東縣425例、雲林縣334例、南投縣310例、苗栗縣270例、嘉義縣252例、基隆市229例、宜蘭縣218例、花蓮縣185例、嘉義市172例、新竹縣168例、台東縣149例、新竹市110例、澎湖縣30例、金門縣20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全台本土確診今破600萬 8人確診出院4例為出院誤植死亡、4例為移除新冠肺炎死因今日本土增4萬4500例,死亡33例,中重症68例,包括37例中症、31例重症。指揮中心今移除8例被誤植的死亡個案。同時,今本土累計確診數正式突破600萬例,達到601萬82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移除的8例死亡個案,其中4例為醫院誤植死亡資訊,將確診出院個案誤植為死亡個案;另外4例則為移除直接死亡的死亡病例;因此,今年一月起全台確診死亡數,加上今日33例死亡個案,累計為9783例。羅一鈞說明,醫師在初次填寫死因時,將新冠感染填入直接死因,但個案多為7天隔離期滿,解除隔離後半個月至2個月死亡,最短是14天,最長是2個月,經過醫師重新研判後,將個案COVID-19感染從直接死因改為間接感染或移除。住宿式長照機構部分,採檢陽性率略略提升,工作人員0.7%增至1%,機構住民陽性率則是0.9%增至1.0%;住民確診956例、工作人員495例,送醫後死亡13例。羅一鈞表示,這波領藥人數比前一波6月上旬曾到九千多人份,這次尚未到上次的高峰。羅一鈞表示,今天確診數比上周二略降,但領藥反應高風險族群確診數,看起來都有下降情形,預期領藥情形不會超過9月12日的人數。
-
2022-09-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新增本土2萬8210例 指揮中心:較上周增加10%左右
今新增本土2萬8210例 指揮中心:較上周增加10%左右周末二日本土個案皆未破4萬例,BA.5疫情似乎已過高點。今日本土疫情增2萬8210例,境外移入239例、死亡個案來到31例。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今表示,今疫情較上周一增加10%左右,疫情仍在上升中,民眾務必儘速施打疫苗。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8,210例本土病例,為13,177例男性、15,017例女性、1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6,028例),台中市(3,517例),桃園市(3,403例),台北市(3,232例),高雄市(2,166例),台南市(1,567例),彰化縣(1,488例),新竹縣(907例),苗栗縣(709例),新竹市(693例),屏東縣(687例),雲林縣(630例),宜蘭縣(569例),基隆市(566例),南投縣(560例),花蓮縣(434例),嘉義縣(357例),嘉義市(265例),台東縣(195例),澎湖縣(121例),金門縣(90例),連江縣(26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4例男性、17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且具慢性病史、16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8月12日至9月16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6日至9月16日,詳如新聞稿附件。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39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31例男性、10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20例),土耳其及菲律賓(各4例),美國、新加坡、日本、英國及泰國(各2例),中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及德國(各1例)移入。另197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9日至9月18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7,210,24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204,324例排除),其中5,998,860例確診,分別為32,421例境外移入、5,966,38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0,579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563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223例、台北市1,188例、台中市1,069例、高雄市988例、桃園市809例、台南市807例、彰化縣618例、屏東縣424例、雲林縣329例、南投縣309例、苗栗縣267例、嘉義縣250例、基隆市229例、宜蘭縣218例、花蓮縣185例、嘉義市171例、新竹縣168例、台東縣149例、新竹市112例、澎湖縣30例、金門縣20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中重症+99例!4旬癌男確診兩周歿 BA.5佔比逼近6成本土今增2萬8210例個案,中重症99例,包括72例中症、27例重症;死亡個案有31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一例特殊死亡個案,為40多歲男性,具癌症病史,確診2周不到便不幸在醫院過世。羅一鈞說明,今特殊死亡個案為40歲男性,曾接種過3劑疫苗,具癌症病史;9月1日因相關症狀至醫院就醫,PCR採檢陽性,收住專責病房,但因病況持續惡化,有肺炎合併呼吸衰竭症狀,9月13日不幸於醫院過世,死亡診斷為肺炎合併呼吸衰竭、癌症、新冠病毒感染。此外,指揮中心公布最新變異株分布情形,羅一鈞表示,BA.5變異株上周監測株數為106例,北部49例、中部30例、南部25例、東部2例,本周BA.5變異株已占本土59.2%,整體佔比持續上升中;BA.2、BA.4本周無新增案例。累計430例BA.5、4例BA.4,確診日介於今年7月22日至9月11日。至於美國檢出的BA.4.6變異株,羅一鈞說明,該變異株傳播力比BA.5高一點,估計增加10%,對比BA.4/5增加30%以上,不算很多;但10%傳播力增加,不代表會快速傳播,仍是警訊。指揮中心表示,針對國內境外移入之BA.4、BA.5及BA.2.75個案,為45例男性、21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80多歲,入境日介於今年8月26日至9月10日。其中檢出BA.4個案分別自美國及奧地利(各1例);BA.5個案分別自越南(9例),美國及馬來西亞(5例),法國及泰國(4例),加拿大及韓國(3例),德國、荷蘭、澳大利亞、印尼、菲律賓及香港(2例),奧地利、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匈牙利、瑞士、英國、捷克、塞內加爾、新加坡、瑞典、柬埔寨、蒙古、帛琉、挪威及日本(各1例);BA.2.75個案分別自印度(3例),新加坡及緬甸(各1例)移入。指揮中心說明,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9月14日資料指出,BA.5變異株現為全球主流株,占比為90%,另BA.4變異株占比約為6%,迄今至少121個國家通報 BA.5變異株感染病例,已於歐美及亞太多國廣泛傳播,造成病例、住院及重症數增加;隨病毒持續演化,BA.5變異株分支(BA.5.X)病例增加,其中以BA.5.1、BA.5.2及BA.5.2.1為多,需持續追蹤監測。依現有研究顯示,接種加強劑疫苗對BA.5變異株仍具保護力,且為預防住院、重症及死亡之有效方式,呼籲符合條件對象加速完成接種疫苗。此波疫情高峰將至?王必勝:本周三或下周三達高峰5萬中秋連假已過去1周左右,指揮中心先前預估將會在近期出現新的BA.5疫情高峰。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回應,中秋過後一段時間病例數變少,但後來有反彈變多,仍預測本周三,或者延遲到下周三迎來高峰。中秋連假已過一周,上周末確診數皆在3萬上下,僅逼近4萬例,今日本土又降至2萬8219例,疫情是否受連假影響上升?對此,王必勝表示,中秋這段時間以來病例數雖變少,但後來反彈變多,有持續上升趨勢,高峰仍預測在本周三,或延遲到下周三,與先前預測一樣。依照目前疫情預測,台灣疫情高峰將在何時,是否回到先前高推估的6萬例?王必勝回應,當初預估周平均約3到6萬之間,觀察都在高、低推估之間,目前單日看來最高是4萬9千多例,或許會高一點,最高會到5萬例,還是要視明、後天疫情數據來觀察。王必勝也說,上周共確診28萬928例,比前一周增加20.8%,指揮中心解讀,疫情持續上升中,還沒到達高點,但看來增幅並沒有很快,整體說來BA.5疫情持續上升不到高點,大家還是要遵守防疫規定該打疫苗就打。指揮中心也公布最新疫苗施打情形,昨日疫苗接種,6個月到4歲幼兒,有647人接種莫德納疫苗,其中第一劑接種169人次,第二劑接種478人次;輝瑞幼兒疫苗第一劑781人接種。該年齡層疫苗接種涵蓋率第一劑36%、第二劑接種率6.1%。昨日共3.2萬人次接種新冠疫苗,國內疫苗涵蓋率第一劑93.4%、第二劑87.3%、第一次追加劑72.9%、第二次追加劑11.2%,65歲以上第二次追加劑接種率36%。王必勝表示,65歲以上民眾第四劑接種率,六都中台中、高雄、桃園施打狀況較好;6個月大至4歲幼童則是台中、台南、高雄施打狀況不錯,希望各縣市提供更好施打環境,大家踴躍接種。
-
2022-09-19 醫療.感染科
流感症狀與新冠太像 及早鑑別難
秋冬流感疫情蠢蠢欲動,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警告,「若同時染上新冠加上流感,重症風險加劇。」務必提早診斷確認以免錯失治療良機。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建議,民眾若有發燒、咳嗽、喉痛等類流感症狀,先做新冠快篩,若為陰性,看診時向醫師表明快篩結果,再由醫師判斷是否需要流感快篩。台大醫學院急診醫學科臨床教授李建璋表示,流感與新冠都是肺部發炎疾病,症狀雷同度太高,大多數醫師診斷時,不一定想到病患可能同時染上兩種病毒,如將流感誤診為新冠肺炎,投以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不但無法改善病情,還可能讓重症高風險群步入險境。李建璋表示,流感和新冠肺炎各有疫苗、抗病毒藥可用,同時感染也能一起治療,最麻煩的是「如何及早鑑別診斷?」醫師應提高危機意識,相關部門需善用檢驗工具,發展有效診斷策略。李建璋說,大型醫院均設有一次篩檢A流、B流、新冠等病毒的檢驗儀器,急診醫師收治症狀嚴重的疑似個案,通常一次驗三種病毒,但健保僅給付新冠病毒部分,建議健保署、疾管署針對重症高風險群放寬給付,加速鑑別診斷流感和新冠肺炎,爭取治療時效。「同時感染新冠與流感的機率並不大,但仍應小心防範。」林應然建議,醫師診斷時,「流感」與「新冠」不要太快就互相排除,可同時驗兩種快篩,預防疏漏。最好是流感、新冠一起快篩,「戳一次鼻子就可用兩個試紙檢驗」。醫檢師全聯會常務監事、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檢驗科主任高智雄說,症狀較輕的病人想知道是否染流感,可自費「流感病毒抗原快篩」,費用約兩百到四百元。
-
2022-09-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新增本土3萬9330例、境外239例 莊人祥:較上周增23.5%
今新增本土3萬9330例、境外239例 莊人祥:較上周增23.5%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3萬956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萬9330例本土個案及239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9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與昨日相比減少64例本土,降幅0.2%;但較上周日增加4776例,增幅23.5%。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9,330例本土病例,為18,395例男性、20,917例女性、18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8,607例)、台中市(4,951例)、台北市(4,511例)、桃園市(4,097例)、高雄市(3,147例)、台南市(2,352例)、彰化縣(1,831例)、新竹縣(1,149例)、新竹市(1,037例)、宜蘭縣(1,014例)、屏東縣(1,012例)、苗栗縣(867例)、基隆市(865例)、雲林縣(853例)、南投縣(786例)、花蓮縣(644例)、嘉義縣(604例)、嘉義市(433例)、台東縣(294例)、金門縣(139例)、澎湖縣(118例)、連江縣(19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4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36例具慢性病史、24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8月27日至9月15日,死亡日期介於9月3日至9月15日,詳如新聞稿附件。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239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31例男性、10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9例)、土耳其(5例)、美國(3例)、泰國、柬埔寨及印度(各2例)、新加坡、香港、希臘、孟加拉國、日本、荷蘭及韓國(各1例)移入。另209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19日至9月17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7,168,03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190,431例排除),其中5,970,438例確診,分別為32,194例境外移入、5,938,19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0,54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53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220例、台北市1,184例、台中市1,064例、高雄市985例、桃園市805例、台南市803例、彰化縣618例、屏東縣423例、雲林縣329例、南投縣307例、苗栗縣267例、嘉義縣250例、基隆市228例、宜蘭縣218例、花蓮縣183例、嘉義市171例、新竹縣168例、台東縣148例、新竹市112例、澎湖縣30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增157例中重症 2歲男童MIS-C又染黴漿菌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157例中重症個案,以及37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新增一名MIS-C特殊兒童重症個案,8月13日確診,9月10日診斷黴漿菌肺炎以及疑似MIS-C,經抗生素治療後,目前病況好轉,預計今日出院。莊人祥指出,今日新增的特殊重症為2歲男童,7月26日曾打過一劑疫苗,沒有慢性病史;8月13日確診,9月5日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鼻塞、腹瀉等症狀。莊人祥說,男童於9月10日送至急診,X光顯示兩側輕微肺炎,抽血檢驗為肺炎黴漿菌、IgM陽性,診斷為黴漿菌肺炎,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期間有持續發燒、腹痛、紅眼症狀,診斷一次MIS-C,9月15日轉至醫學中心,病況好轉,預計今日出院。莊人祥表示,該個案先前雖診斷為黴漿菌肺炎,但發生MIS-C主要是因個案8月13日確診過,只是剛好有染到黴漿菌肺炎。截至今日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共213例,包括腦炎31例、肺炎23例、心肌炎1例、敗血症3例、哮吼11例、家中死亡7例、MIS-C有134例、共病3例(腦腫瘤、癲癇重積)。上述個案已有32人死亡,12例腦炎、7例肺炎、1例心肌炎、2例敗血症、2例共病、1例哮吼及7例到院前死亡。昨日疫苗接種,6個月到4歲幼兒,有3773人接種莫德納疫苗,其中第一劑接種967人次,第二劑接種2806人次;輝瑞幼兒疫苗第一劑3464人接種。該年齡層疫苗接種涵蓋率第一劑35.8%、第二劑接種率6.1%。昨日共2萬7509人次接種新冠疫苗,國內疫苗涵蓋率第一劑93.4%、第二劑87.3%、第一次追加劑72.9%、第二次追加劑11.2%,65歲以上第二次追加劑接種率35.9%。80.3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今晚抵台 累計到貨160.7萬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表示,今年採購之第二批Moderna次世代雙價疫苗80.3萬劑,將於今日晚間抵達桃園國際機場,預計10月起配送各縣市政府,優先提供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及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接種追加劑使用。本批效期至2023年3月29日。指揮中心指出,我國已於去(2021)年7月22日與美國Moderna公司簽署2年共3500萬劑COVID-19疫苗之供應合約,今年預定供應2000萬劑疫苗,包含本批疫苗目前共有1124.3萬劑到貨。加上本月16日到貨的首批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80.4萬劑,將於今日晚間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加上今晚預計到貨的80.3萬劑,共計抵台160.7萬劑疫苗供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民眾施打。莫德納次世代有望開放年輕人?莊人祥:打氣不佳有機會今晚預計到貨的80.3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目前指揮中心如何規畫施打?指揮中心莊人祥說,會先把首批的80.4萬劑分出41萬劑配發下去施打,10月上旬再配發剩下的30多萬劑,待此批打完後,再酌視情況規畫。莊人祥說,今晚預計到貨的疫苗,不論封緘檢驗狀況如何,都要先看首批配發的疫苗狀況,雖說第一、二階段符合資格民眾約有678萬人,若到第二階段施打情形仍未打完160多萬劑的疫苗,都有可能會往下年齡層開放。同時,678萬位符合第一、二階段資格民眾也尚未扣除接種間隔未到者、確診3個月內者。不過,莊人祥預估,民眾對於此次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到貨情形相當期望,可能打氣不會太差。莊人祥也說,月底前莫德納次世代疫苗300萬劑都會送達,想要接種的民眾都能夠打得到,不必過於擔心。先前指揮中心採購的1萬劑Evusheld單株抗體,首批1728劑單株抗體已抵台一周有餘,莊人祥說明臨床使用狀況,目前Evusheld使用量為40份,多用於免疫低下者,由於存量僅1728份,也需要經醫師評估使用,目前多配送至大醫院使用。隔離遇強震怎麼辦?莊人祥:有「生命危險」就快跑台灣連兩日地震不斷,今下午又發生6.8級的強震,全台皆有感,但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每天3、4萬人確診,許多民眾必須在家居家隔離。若地震發生時,隔離民眾該如何逃生?離開隔離處所是否會遭罰?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表示,民眾只要主觀認定有「生命安全危險」,就應盡速逃生。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居家隔離或檢疫期間擅自外出將處新台幣10萬至100萬元不等罰鍰,近日台灣地震不斷,全台皆有感,今日又發生6.8級的地震,許多正在隔離的民眾擔心,遇到地震這種緊急狀況下逃出隔離處會被罰錢。對此,莊人祥今表示,隔離民眾只要主觀感覺到「生命安全危險」,就應該盡速逃生,若懷疑有地震因此逃出,事後再向地方主管衛生單位回報即可。不過,莊人祥也說,因應緊急狀況外出避難,並不能跑太遠,期間也應注意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不能夠趁著避難跑出來,然後去便利商店買東西,或去他處遊玩,只要危機解除就要趕緊回到隔離處所,繼續隔離。根據「行政罰法」第13條規定,發生天然災害或事故且有緊急避難需求時,居家檢疫者或隔離者可戴上口罩暫時離開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處所,待危險狀況解除後儘速返回即可,無須擔憂因緊急避難而受罰。
-
2022-09-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3萬9394 境外+234 死亡+40 仍10縣市增破千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3萬962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萬9394例本土個案及23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0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天新增病例數較昨天減少2036例,減少4.9%,較上周六多3800例,增加10.7%。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萬9394例本土病例,為1萬8077例男性、2萬1304例女性、13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8,583例),台中市(5,019例),台北市(4,603例),桃園市(4,360例),高雄市(3,131例),台南市(2,284例),彰化縣(1,776例),新竹縣(1,084例),屏東縣(1,038例),宜蘭縣(1,026例),新竹市(958例),雲林縣(871例),苗栗縣(866例),基隆市(788例),南投縣(754例),花蓮縣(712例),嘉義縣(566例),嘉義市(362例),台東縣(327例),金門縣(138例),澎湖縣(131例),連江縣(17例)。針對過去連四天破四萬,今日病例數降到四萬以下,莊人祥認為,上周因中秋連假效應,會有2個原因影響病例數,連假期間診所、醫院並無營運,確診者過節期間,可能人在外縣市而不方便通報,因此本周一病例數達到2萬多例較低點,但周二、周三、周四後面幾天個案較多。莊人祥指出,此外連假期間因為南北交流個案增加,雖屬於短期增加,但也讓每日新增病例數稍稍增加,不過相較過去每周四、周五、周六的病例數都在平均值,最近幾周的周四、周五、周六病例數都有下降趨勢,看起來與之前不同,是否代表疫情趨緩,仍要在評估。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40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1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38例具慢性病史、22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8月15日至9月14日,死亡日期介於9月6日至9月14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23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30例男性、10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30例),美國及印尼(各5例),德國(4例),荷蘭、泰國及日本(各3例),菲律賓、英國及土耳其(各2例),奧地利、加拿大、香港、新加坡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各1例)移入。另170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18日至9月16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7,111,84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173,339例排除),其中5,930,927例確診,分別為31,959例境外移入,5,898,91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 2020年起累計10,509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493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215例、台北市1,180例、台中市1,059例、高雄市982例、桃園市804例、臺南市802例、彰化縣616例、屏東縣421例、雲林縣328例、南投縣305例、苗栗縣266例、嘉義縣248例、基隆市227例、宜蘭縣217例、花蓮縣182例、嘉義市169例、新竹縣168例、台東縣147例、新竹市108例、澎湖縣30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中重症+175例!8歲女童MIS-C高燒40度休克 急住加護病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175例中重症個案,136例中症、39例重症,以及40例死亡個案。今日新增一名特殊兒童重症為MIS-C個案,一度發燒到40度且休克,緊急收治加護病房,經過藥物治療後病況好轉,目前已出院。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這名8歲女童本身沒有慢性病史,也沒有接種新冠疫苗,先前未曾通報確診,8月29日起出現發燒40度、喉嚨痛,8月31日到急診就醫,檢查有血壓偏低、發炎指數升高、凝血功能異常,醫師懷疑MIS-C,引發休克,收治加護病房。心臟超音波顯示,右側冠狀動脈擴大,PCR陰性,但N抗體陽性,符合MIS-C診斷,給予免疫球蛋白、類固醇、低劑量阿斯匹靈等藥物,治療後病況好轉,9月6日已出院。
-
2022-09-17 焦點.元氣新聞
恩恩案燒出「台灣兒童醫療網脆弱」 薛瑞元曝3重點優化
新冠疫情造成全台211名兒童重症,其中32名孩童死亡,而備受矚目的新北市2歲男童恩恩事件,為台灣首例兒童染疫死亡個案。衛福部長薛瑞元說,新冠疫情期間燒出「台灣兒童醫療網脆弱」嚴重問題,醫療人力根本無法應付出現大量、緊急需求,更憂心10年若孩童出現重症「得跑到國外就醫」。他表示,先前規畫11億元經費建構兒童醫療網,但現在要擴大經費,強化兒童醫療網,務必一個也不能少。薛瑞元今天出席由中華民國兒童健康聯盟舉辦的「新冠肺炎COVID-19對兒童及家庭之影響」研討會,透露新冠疫情「終於看到有要漸漸結束的跡象,走到最後一段」,接下來復原工作,尤其兒童部分,包括線上上課、兒童感染是否留下後遺症,還會持續挑戰,縱然疫情結束,這些問題還會存在一段時間,要各領域專業夥伴面對跟解決。薛瑞元說,行政機關也因為這次疫情,看到很多兒童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從過去資料來看,很多區域級醫院兒科「幾乎棄守」,剩下少數門診、住院能縮盡量縮,不要說重症單位,連一般病床「都縮到快無法運作」。他說,因為病床縮、人力跟著縮,根本無法應付突然出現大量、緊急的需求,其他科別的醫護人員要突然來幫忙,幾乎很困難,像是一個孩子要打針,至少要4到5人,一般病房護理師哪有辦法處理?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談及新冠疫情造成兒童感染重症問題,薛瑞元說,感謝此次兒科醫學會協助,透過線上課程分享,讓台灣不至於發生更多兒童重症或生命損害,因為有現代科技,但也凸顯說,未來若碰到不是新冠肺炎傳染病,若出現其他重症時,還能透過這種方式處理嗎?用視訊網路把知識傳出去就可以做到嗎?薛瑞元憂心,雖然大家合力可以很快解決問題,但是否每一家醫學中心「都有能力單獨處理兒童罕見重症?」從此次疫情看來,「兒童醫療網可能是脆弱的」,因此在他上任時向媒體透露,除了健保、疫情之外,他要「加強兒童優化兒童照顧醫療網」,要把這建立起來,這就是現有計畫再優化。薛瑞元說,醫事司向他報告,現有三項兒童醫療優化重點:第一,建立核心醫院。核心醫院要有能力去處理非常難的兒科疾病,同時負責訓練能夠處理重症、難症的醫師,這是核心醫院角色。醫院不一定每個項目次專科都能做到這點,幾家核心醫院可以談妥後各自去發展。第二,必須處理急症。例如早產兒需要加情「可近性」,衛福部會在每個縣市成立一家專責醫院,這家要有足夠人力處理兒科急症,不要因為轉送、耽誤病情,原本可避免的死亡,最後讓孩童死亡或變成障礙。第三,希望建立基層的幼兒專責醫師,從小孩出生就要指定一位專責醫師,長到成人的這段時間定期追蹤健康狀況、疫苗施打,一旦漏掉馬上藉由通報系統找小孩,務必一個也不能少,都能把他接下來。薛瑞元說,當時醫事司報告「僅編列11億預算」,無奈嘆「這種預算到行政院,會被主計處打回,要我們用自己的預算盈支就好」,後續要求醫事司重新修正計畫、範圍擴大且盡速進行,預算經費可能會很高,「沒關係,預算我來跟行政院爭取」,因為這件事非常重要。他表示,若沒有做好,憂心過了10年,台灣會出現一種問題,「兒童得到某種重病,得到國外就醫,因為台灣醫師無法處理,老醫師都退休,沒有年輕醫師可以做」,這是「國安問題」。希望應維持醫療量能,可以處理急、重、難、罕病,雖目前還沒要成立兒童司,但要先把前面這些事做好,包括與社政單位聯繫,成立兒童專責單位,基礎的事情得先處理。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表示,過去認為兒童不太會得新冠疫情,但從新北恩恩事件來看,撇除政策問題,發現兒科醫師不會處理,因此當時跟醫事司、疾管署合作,開啟全台兒科醫師線上看診,全台灣兒科醫師一同減輕大醫院急診負擔;此外,當時出現很多兒童腦炎,在疾管署協助下,又開了六場線上直播,邀請全台專家分享,希望兒童問題應在急診先處理,不要等到進病房才做。中華民國兒童健康聯盟榮譽理事長、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呂鴻基表示,台灣兒童少子化問題嚴重,在全世界排名與南韓差不多,「一個孩子都不能犧牲」,而新冠疫情造成國內32個孩子死亡,「這算多,還是少呢?」呂鴻基說,台灣行政單位很可惜,雖然衛福部社家署、國健署、醫事司很多單位在管,但沒有兒童專責單位,因此結果不是很好,「少子化說了很久,但政策進步很少,應該要再進步」,呼籲國家應該要有兒童專責行政單位,監察院應該成立專責委員會,國家應該成立兒童醫療研究專責單位,要了解有哪些國家做兒童醫療做得很好,我們應跟著改善、繼續研究。
-
2022-09-1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4萬1430 境外+240 死亡+46 連4天確診破4萬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4萬167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萬1430例本土個案及240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6例死亡。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如同預期,疫情仍持續上升中,昨天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4萬1430例,比前天少一些,但相比上周約增加二成。境外移入240人,死亡46人,比前一天少一些,但還是在持續狀態,目前疫情是上升狀態,疫苗等防護措施要落實。指揮中心表示,今天新增之41,430例本土病例,為19,028例男性、22,389例女性、13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8,942例),台中市(5,294例),台北市(4,904例),桃園市(4,455例),高雄市(3,396例),台南市(2,500例),彰化縣(1,892例),新竹縣(1,251例),屏東縣(1,121例),苗栗縣(1,008例),新竹市(984例),宜蘭縣(971例),雲林縣(894例),基隆市(808例),南投縣(748例),花蓮縣(660例),嘉義縣(582例),嘉義市(371例),台東縣(326例),金門縣(163例),澎湖縣(142例),連江縣(18例)。指揮中心指出,今天新增46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8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且具慢性病史、27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7月20日至9月13日,死亡日期介於9月6日至9月13日。指揮中心說,今天新增240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42例男性、9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35例),日本(6例),馬來西亞(5例),菲律賓(4例),泰國及印度(各3例),南韓、中國、印尼、新加坡及美國(各2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荷蘭、柬埔寨、德國及英國(各1例)移入。另169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16日至9月15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7,055,65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156,214例排除),其中5,891,355例確診,分別為31,726例境外移入、5,859,57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重症+178!30多歲女解隔後1周血便胸悶 隔天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178例中重症個案,包括127例中症、51例重症。最年輕死亡個案,為一名30多歲女性,確診完成隔離後隔1周,又出現血便、胸悶、呼吸急促等新症狀,住院後隔天突發心跳停止,經急救無效需告死亡。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30多歲女性有接種過2劑疫苗,本身有慢性肺病、自體免疫疾病,8月22日到29日曾確診,也完成居家照護,解除隔離後,經過7天在9月5日又因解血便、胸悶、呼吸急促到急診,在醫院PCR檢驗為陽性,Ct值23,隔天9月6日突發心跳停止,經急救無效宣告死亡,死因為心臟衰竭及新冠病毒感染。另外也新增一名兒童重症MIS-C,一歲男童沒有施打疫苗、沒有慢性病史,未曾確診過新冠肺炎,9月6日開始持續發燒,家長自行做2次快篩皆陰性,9月9日就醫,檢查有紅眼、喉嚨紅腫,經醫院PCR陽性確診,雖先前快篩陰性,但Ct值33.4,疑似近期感染,抽血顯示發炎指數升高,診斷疑似MIS-C收住院,心臟超音波顯示左側冠狀動脈擴大,使用免疫球蛋白等藥物治療,目前仍在一般病房住院中。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211例,包括132例MIS-C、31例腦炎、23例肺炎、3例敗血症、11例哮吼、、1例心肌炎、3例共病(腦腫瘤、癲癇重積)及7例到院前死亡;上述個案已有32人死亡,12例腦炎、7例肺炎、1例心肌炎、2例敗血症、2例共病、1例哮吼及7例到院前死亡。莫德納次世代疫苗80.4萬劑今晚抵台 周日再到貨80萬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表示,今年採購之第一批Moderna雙價次世代疫苗80.4萬劑,將於今晚抵達桃園國際機場,預計9月24日起配送各縣市政府,優先提供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及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接種追加劑使用。本批效期至2023年3月29日。指揮中心指出,我國已於去年7月22日與美國Moderna公司簽署2年共3500萬劑COVID-19疫苗之供應合約,今年預定供應2000萬劑疫苗,包含本批疫苗目前共有1044萬劑到貨。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莫德納雙價次世代疫苗今晚10點半左右會到貨,疫苗全新且有效,對於原始株BA2、BA5,都有很好效果跟保護力,這款BA1次世代疫苗,日本於本周一才通過EUA,新加坡周三才通過EUA。周日應該還會有一波疫苗要來,也是80萬劑,詳細到貨時間會再跟大家報告。王必勝說,第一批80萬劑,下周會安排施打,詳細時間會再報告。
-
2022-09-16 焦點.用藥停看聽
5類易跌藥物 服用小心!糖尿病、巴金森氏症用藥都在列
世界衛生組織訂定每年9月17日為「世界病人安全日」,期望世界各國能夠聚焦於多種病人安全議題,並積極採取行動,降低醫療傷害。今年世界病人安全日的主題是「用藥安全」。根據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的統計資料,2021年第三季關於跌倒事件可能原因分析,發現用藥相關因素占14.5%,不可輕忽。民眾除了應多留意因藥物本身特性而歸於高跌倒風險的「易跌藥物」之外,使用多種藥物而引發的藥物交互作用,也可能增加跌倒風險。像常見的高血壓治療藥物Amlodipine,若與新冠肺炎治療藥物Paxlovid並用時,可能會增加低血壓的風險,造成跌倒,兩者並用時需經由醫師評估考慮調整Amlodipine劑量。因此,就診時應詳實告知醫療人員目前用藥情形,並遵照醫囑正確用藥,才能避免因用藥而造成跌倒的憾事。
-
2022-09-1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增4萬5269例 莊人祥:較上周上升29%
本土增4萬5269例 莊人祥:較上周上升29% 連假效應開始趨緩,今日疫情稍降,但本土仍新增4萬5269例,境外201例、死亡57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本土較上周四上升29%,可能仍是連假效應。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45,269例本土病例,為20,378例男性、24,886例女性、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9,775例),台中市(5,854例),台北市(5,401例),桃園市(4,758例),高雄市(3,704例),台南市(2,662例),彰化縣(2,091例),新竹縣(1,304例),新竹市(1,204例),屏東縣(1,140例),苗栗縣(1,089例),宜蘭縣(1,050例),基隆市(975例),雲林縣(972例),南投縣(842例),花蓮縣(689例),嘉義縣(685例),嘉義市(461例),台東縣(289例),金門縣(161例),澎湖縣(142例),連江縣(21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7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3例男性、24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53例具慢性病史、34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9日至9月12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0日至9月12日。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01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11例男性、9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15例),菲律賓(6例),印尼(5例),英國、關島及泰國(各3例),馬來西亞及美國(各2例),緬甸、香港、匈牙利、日本、新加坡、印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斯洛維尼亞及希臘(各1例)移入。另153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19日至9月14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6,995,80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139,106例排除),其中5,849,748例確診,分別為31,491例境外移入,5,818,20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0,42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407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199例、台北市1,170例、台中市1,052例、高雄市973例、台南市797例、桃園市796例、彰化縣613例、屏東縣420例、雲林縣324例、南投縣304例、苗栗縣262例、嘉義縣244例、基隆市226例、宜蘭縣214例、花蓮縣179例、新竹縣167例、嘉義市166例、台東縣146例、新竹市106例、澎湖縣30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今新增三兒童重症 10歲男童確診近三周病況惡化死亡【聯合報 記者鄒尚謙、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3例兒童重症,2例MIS-C、1例哮吼;另增一例10歲男童因新冠肺炎合併呼吸衰竭、免疫不全死亡個案。羅一鈞表示,死亡的一位10歲男童,有先天性免疫疾病、多重慢性疾病,未施打過疫苗。8月23日發燒,快篩陽性;8月27篩陰,但再度發燒到急診檢查,PCR陽性,但沒有肺炎症狀因此返家服藥;9月3日起出現腹瀉、呼吸急促、昏睡等症狀;9月5日至急診,X光檢查顯示兩側肺炎,住院使用高流量氧氣、抗生素藥物治療,不幸病況惡化,9月11日過世,死因為新冠肺炎合併呼吸衰竭、免疫不全。今日兒童重症部分新增3例特殊中症,為2例MIS-C、1例哮吼;2例的MIS-C個案皆為1歲多男童,未曾施打疫苗,沒確診過也無慢性疾病。統計目前目前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210例,31例腦炎、22例肺炎、3例敗血症、11例哮吼、131例孩童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1例心肌炎、3例共病(腦腫瘤、癲癇重積)及7例到院前死亡;上述個案已有32人死亡。邊境解封「0+7」有譜了?莊人祥:10月有機會【聯合報 記者鄒尚謙、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指揮中心昨召開專家會議討論防疫政策,傳出與會專家建議指揮中心應趕快在一個月內著手準備「0+7」開放邊境。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0+7」實施日程,要看疫情高峰後明顯下降才有可能實施,但10月有機會。據媒體報導,昨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進行專家會議討論防疫政策時,有專家認為,境外移入陽性率僅3.69%,但東南亞、西太平洋等國確診數上周已下降20%,境外已非威脅,建議指揮中心應趕快在一個月內著手準備「0+7」開放邊境。對此,莊人祥表示,0+7的實施日程,還是要看疫情過高峰後,明顯下降才有可能實施,當然十月有機會,但還是要看這波疫情,尤其現在是高峰期,請國人配合政府防疫,經過隔離檢疫措施,把可能感染人數降低,愈早達到高峰下降趨勢,愈能提早開放。實際10月有機會開放「0+7」的時程怎麼預估?莊人祥表示,疫情要看到顯著下降才可能,所以10月初開放可能性較低。
-
2022-09-15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
死亡數大幅下降!世衛:新冠疫情的結束「近在咫尺」
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宣布新冠疫情的結束「近在咫尺」,此前該組織透露全球新冠造成的每周死亡人數處於2020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衛報報導,世衛組織網站顯示截至2022年9月5日全球每周死亡人數為1萬1118人,並估計由於接種新冠疫苗,2021年全球共避免1980萬人死亡。世衛祕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記者會上表示,「上周報告的新冠死亡人數是自2020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我們從未處於比現在更好結束疫情的位置,但我們尚未到達那裡,但終點就在眼前」,並稱「當終點線出現時,馬拉松選手並不會停下來,他反而會帶著剩餘的所有能量跑得更賣力,我們也必須如此」。譚德塞更強調「如果我們現在不抓住這個機會,我們將面臨更多變異、死亡、破壞和不確定性風險,所以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
-
2022-09-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男隔日死 新病毒更兇猛 藥師公會建議備「3機6藥」
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昨公布的死亡病例中,一名20多歲男性確診病患當天昏迷隔天病逝,一日喪命,顯示這波病毒更加兇猛,新增本土病例已逼近5萬大關,除了原有的病毒仍在攪局,新冠變種病毒BA.4、BA.5更是來勢洶洶,除了傳染力更強,造成中重症甚至死亡的數字也一直在攀升,台南市藥師公會提醒民眾除了口罩和酒精仍不能放棄外,家中最好備有「3機6藥」,以利及時因應突如其來的症狀。台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吳振名表示,新冠肺炎主要侵犯肺部,肺部受損後,血中帶氧能力就會下降,發生缺氧昏迷、呼吸衰竭、休克致死的危險就會增加,因此,家中最好備有血氧機以利即時偵測是否有血氧濃度下降的警示,另外,確診時,身體處於發炎狀態,血壓、體溫都有可能升高,量血壓、量體溫也是必要的檢查,建議民眾家中最好備有「血氧機、血壓計、耳(額)溫槍或體溫計」等3種檢測儀器。台南市藥師公會發言人陳皇宇說,健康正常人的血氧濃度介於95-100%,當量測的血氧濃度處於91-94%之間,代表可能患有某些疾病導致血氧濃度偏低,當血氧濃度低於90%時,應該是有嚴重的疾病導致血中帶氧量不足,這時量測血氧的次數頻率就要增加,尤其是發現血氧濃度一直在往下掉時,更要特別小心注意,必要時要趕快送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以免發生缺氧休克、呼吸衰竭或是猝死的危險。陳皇宇表示,新冠肺炎感染初期最常見到的症狀和感冒時的症狀類似,有喉嚨痛、發燒、咳嗽、痰多、流鼻水、拉肚子等現象,因此,醫師通常會開這些症狀的處方藥,民眾居家也可到藥局購買這些症狀的醫師、藥師指示藥品先備著,當有症狀發生時就可先服用這些症狀用藥來進行自我藥療以減輕身體的不適,然後再找醫師詳細看診。這波病毒更加兇猛,台南市藥師公會提醒民眾家中可先備好「3機6藥」,勤洗手、戴口罩、酒精消毒,這些防疫的動作還是避免染疫的必要步驟。
-
2022-09-15 焦點.元氣新聞
劉引商「解隔離倒數1天」睡夢中離世 享壽85歲
劉引商去年5月罹患淋巴癌第二期,豈料,今天劉引商女兒透露母親已於14日凌晨睡夢中辭世,享壽85歲。她生前於8日確診新冠肺炎,但沒有高燒或其他不適,原本將於15日解隔,但不幸離開。她女兒表示,「因礙於防疫規定,須盡快火化,於今晚在二殯進行火化。家母生前已選擇環保葬,由於父母皆安放在陽明山臻愛樓,所以會選擇陽明山花葬區,與父母作伴。家屬感謝各界關心,屆時會再宣布追思會時間。謝謝」劉引商從18歲到81歲一路演奶奶、媽媽,以短片「帶媽媽出去玩」獲得21屆北影女主角。她生前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到面對生死,她不諱言曾跟家人聊過,希望以後骨灰能灑在茶花上;不過在她還能走、還有人找她演戲的日子,她不會放棄演戲,更引用資深影劇記者高愛倫的新書名:「此刻最美好。」
-
2022-09-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童染疫引發腦炎 三總找到釀免疫風暴「關鍵成因」
本土Omicron新冠疫情造成國內200多位孩童染疫重症,甚至死亡,三軍總醫院日前進行研究分析,發現今年4到6月所收治的兒童腦炎患者,多屬感染BA.2.3.7,變異株中皆有「K97E」病毒突變位點,恐是造成染疫後併發腦炎、免疫風暴的關鍵因素,研究已躍上國際期刊。小兒神經學科專家、三總小兒科部主任陳錫洲表示,今年4到6月有許多兒童重症,「不幸犧牲對大家衝擊都很大」,尤其三總出現第一例兒童腦炎患者時,當時屬於猛爆性腦炎、來勢洶洶,醫界皆認為「不太對勁」,也有盡力急救,後續讓全台兒科醫師保持高度警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至9月10日,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共206例,最多為MIS-C有129例,腦炎31例,兒童死亡共31例,腦炎死亡就有12例。三總小兒部主治醫師張佳寧表示,2021年時歐美地區如英國、美國等,已有發表兒童腦炎病例報告,亞洲地區則是今年才流行,今年4到6月時間,除了台灣以外,包括日本也發現兒童腦炎案例。張佳寧說,為了解兒童腦炎致病機轉,三總分析院內收治的6名兒童腦炎患者,年齡介於4到17歲,6人皆無施打疫苗、也無其他疾病史,屬於健康的孩童,並發現,6人皆感染BA.2.3.7病毒株,且從病毒外觀棘蛋白觀察,同樣帶有「K97E」特殊突變位點,此位點是病毒複製的關鍵角色,與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免疫風暴有高度相關性,其他變異株皆無此位點,因而推論可能是造成腦炎的主要成因,但仍須進一步研究。過去有學者認為亞洲孩童感染新冠病毒較容易引發腦炎,三總臨床病理科主任商弘昇表示,BA.2.3.7此病毒株在美國也有病例報告,但不多,出現時間點約為今年4月起,與台灣流行屬於同一時期,無法直接推定該病毒株是亞洲特殊病毒株,但的確對台灣兒童造成腦炎傷害。針對近期BA.5疫情升溫,商弘昇表示,目前尚未看到BA.4、BA.5變異株中有「K97E」變異位點,難以確保未來是否有其他致病關鍵。陳錫洲認為,過去染疫腦炎的兒童,較多無潛在疾病,但近期7到9月的染疫重症兒童,較多是本身有生理系統疾病,因此機轉看來有些許不同。三總院長王智弘表示,依據上述研究,此K97E突變位點,可能讓病毒更容易干擾被感染者的免疫系統,進而誘發免疫風暴,而演變成急性腦炎或全身系統性的發炎疾病。雖日本、香港也有小兒感染後併發疾病腦炎、熱痙攣,但直到三總此次研究結果,才為急性腦炎重症找到致病的解答。陳錫洲指出,三總收治的兒童重症患者中,可見到多樣發炎指數的異常升高,這些異常指數代表,病童全身性的免疫系統正被高度地激發與活化,雖這類腦症、猛爆型腦炎病毒的中樞神經系統,暫時無法找到病毒感染的證據,但三總此次發現,包括病毒突變位點及對被感染者免疫系統影響的推論,均與臨床觀察符合。三總此次研究成果近日被國際感染症領域高影響力的著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接受刊登,未來擬與國衛院及國防醫學院預醫所,進行此突變位點(K97E)更多致病相關機轉的試驗分析。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三總研究6名兒童個案,發現腦脊髓液沒有檢出病毒核酸,但免疫風暴激素卻上升,可能病毒不是直接進入腦部,而是誘發免疫風暴機制後,引起腦炎,後續有待進一步研究試驗,去證實此突變點對免疫系統調節或神經系統入侵是否有關聯下,仍感謝研究團隊仔細研究病例。
-
2022-09-14 焦點.元氣新聞
超額死亡死因比例反轉 8月逾7成都不是死於新冠
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今年已有570萬人確診新冠肺炎,9475人死於新冠肺炎。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今公布最新超額死亡統計,今年6月超額死亡率43%,7、8月以依序降低至24%、21%,整體死亡數在減少。但這3個月來,超額死亡中「新冠死亡」佔比走降,「非新冠死亡」走升,已從6比4、一半一半,到8月反轉為3比7,即新冠死亡僅貢獻超額死亡的3成,另外7成的超額死亡都是死於其他原因。陳秀熙根據疫情發生前五年的平均死亡人數,考量人口老化等多重因素後,推估今年不同月份的預期死亡人數。將今年實際死亡人數與預期死亡人數相減,可算出今年各月份的「超額死亡率」。結果顯示,今年6月超額死亡率43%,其中新冠死因占比62%,非新冠死因占比38%;7月超額死亡率24%,新冠死因和非新冠死因占比分別為52%、48%,非新冠部分已顯著上升。到了8月,超額死亡率是21%,非新冠死因占比增為72%,新冠死因占比只剩下28%。陳秀熙表示,死因比例的反轉,是醫療量能和照護方向需要調整的訊號。如果新冠肺炎中重症的醫療量能還充足,就要趕快調整一些回來照顧非新冠的病人。確診的隔離規定也或許應再放寬,解決醫療機構人力短缺和調度的問題。陳秀熙說,雖然台灣的疫情高峰都會晚其他國家大約1.5個月,現在世界各國應對疫情的思維,已經從大流行轉變為地方流行,關注重點已從確診數目,轉換到預防重症死亡。這也呼應到他最近一再分析和提醒的,基礎劑和追加劑疫苗的加強推動,不但有助於預防重症死亡,也能保存醫療量能,以免排擠其他疾病的照護。陳秀熙過去也曾多次提醒,台灣應該要開始思考,如何將境內現行的大流行防疫策略,慢慢過渡到地方流行的防疫策略,如此一來,邊境也才能逐漸跟上世界各國解封的趨勢。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無論是醫療人力短缺、前陣子非新冠的延誤就醫導致現在死亡增加,都是非新冠超額死亡比例增加的可能原因,也需要經過實際資料的分析,才能證實。掌握最完整資料的政府部門,是否應更積極探討超額死亡原因?黃立民說,沒錯,不過這次疫情台灣就是比較缺乏各種現象的原因分析,動作都會比較慢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