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5 養生.抗老養生
搜尋
教育
共找到
2290
筆 文章
-
-
2022-05-05 新聞.用藥停看聽
備藥注意存放 防孩童誤食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全美一年約有五萬名孩童在急診室中死亡,原因竟是孩童在大人不注意時誤用藥品而發生憾事。有鑑於此,特別提醒國內民眾,在聚焦防疫及搶買輕症居家照護的藥品之餘,也不可忽略藥品、保健品在家中的存放處及保存期限。該研究指出,現今社會,家庭成員中有在服藥或補充維他命等保健品,來幫助感覺舒服、讓身體維持機能已是很普通的行為,即使是較安全的指示藥物,也就是不需醫師處方即可購買的藥物,像這次新冠肺炎輕症在家自我照護的備藥大多屬這類指示藥。這些原本是用來幫助身體的藥品、保健品,如果使用方式不正確或被錯誤對象誤用,還是可能導致身體損害。不過,也不必過度恐慌,可在購買前仔細跟藥師詢問用法、不同對象的用量,美國疾病管制局的報告中說明,這些前述送急診的情況,大多是可被避免掉的,只需要大人對藥品、保健品有正確的存放觀念。特別提醒,若家中有小孩,藥品、保健品儲放的地方,不能僅以大人方便或醒目來記得服用為考量,務必參考下列幾點: 1. 避開小孩視線內的存放處2. 避免小孩碰觸得到的存放處3. 小孩難免會生病需要吃藥,千萬不可以因為小孩討厭吃藥、難餵藥,就哄騙小孩給他們吃的是糖果、糖水4. 試著跟小孩教育、說明什麼是藥物,以及為什麼藥品需要由大人拿取、給予5. 每次拿取、服用後,即刻放回安全存放的地方6. 在每次拿取、服用後,確認安全瓶蓋有被完全鎖好 (安全瓶蓋為在旋轉瓶蓋同時,需要給予一個適量向下按壓的力量,才能轉開瓶蓋的設計)7. 向家中成員、留宿或短暫拜訪的親友訪客,告知家中有存放藥物,請配合安全存放原則8. 如果能在每次服用時,針對剩餘數量多一分留意,也有助於及早發現數量是否有誤9. 萬一真的發生孩童誤用,立即撥打119,並清楚記下孩童誤食的藥品或保健品資訊其中,避開小孩視線內的儲放處,較容易被忽略,小孩充滿好奇心,會觀察大人的行為,尤其服用藥品、保健品的頻率通常是每天,大人這種天天反覆的舉動,小孩想要模仿的好奇心會驅使他們嘗試去攀爬拿取,一旦大人不注意時,就有可能發生憾事。同時,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繁多,甚至跟保健品也可能有交互作用,建議民眾購買時可以跟藥師進一步討論、詢問。
-
2022-05-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12歲以下學童居隔要家長陪 桃園上萬名家長跟著居隔
桃園市今天COVID-19新增確診4814例,鄭文燦市長在防疫會後說明學校目前最新疫情發展,表示學校師生累計確診3033位,其中2899位是學生,目前還有2455位居隔包括2352位學生、老師103位。鄭文燦說,3加4新的居隔措施開始以後,師生居隔有1萬9075位,12歲以下的學童居隔要有家長陪同,所以有1萬1802位家長因此居隔。居隔的學生快篩劑配送原則為大學生和成人3劑,高中以下的學生兩劑,目前還有部分在最近幾天要復課的師生仍然要快篩,所以會再發1劑,外傳居隔的學生只發1劑並不正確。鄭文燦表示,市政府秘書處支援的近4萬劑快篩都已經用完,另外由衛生局支援1萬5000劑給學校,讓學校在復課前能完成快篩,市政府會向教育部申請補充快篩劑。鄭文燦指出,現在每4天新增確診者會多1倍,衛生局目前的快篩劑也不夠,中央應該充分供應快篩劑等防疫物資;政府的快篩實名制徵用如果完成的話,應該開放更多的通路和進口更多快篩劑。桃園市13個行政區合計有8054位輕症居家照護,目前居格中有1萬5626人合計2萬3680人,等於區公所第一線人員要服務2萬多人,而且未來服務的人數會更高,因為疫情還在上升段沒到達山頂,新增確診者呈現4天翻1倍的情形,要以此做為因應未來處理的依據。國小接種莫德納疫苗方面,鄭文燦說明目前有195所學校學童要接種莫德納疫苗,人數13萬1000多人家長同意率48%,其中184所以經安排醫護人員到校接種,預估6月初會完成所有接種。另外,現在還停課的學校和幼兒園共84所。
-
2022-05-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嘉義縣10歲以下確診逾百人 建議兒童快接種疫苗
嘉義縣首波國小家長同意孩子接種COVID-19疫苗比率不到5成,衛生局指出,2日起接種莫德納兒童疫苗未發生不適案例,且近日縣內10歲以下兒童確診已達105人,建議家長儘早讓孩子接種。嘉義縣今天新增139例本土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病例,嘉義縣政府召開直播記者會,由衛生局長趙紋華向外界說明,其中出現症狀58人、無症狀81人,近日累計10歲以下兒童已有105人染疫。趙紋華告訴中央社記者,5月2日、3日施打莫德納兒童疫苗的孩童404名,都沒有發生異狀,建議家長儘早讓孩子接種。教育處說,孩子接種COVID-19疫苗不少家長抱持觀望態度,而日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曾說輝瑞BNT兒童疫苗可能在5月中抵台,更造成許多家長遲遲難以決定是否要先接種,各國民小學首波回收的「接種須知及評估暨意願書」,家長同意孩子施打比率不到5成,只有2700多名。教育處表示,因學校陸續會回收「接種須知及評估暨意願書」,同一所學校會分多個梯次施打,不像之前是集中一次接種。衛生局除了請醫護人員進校園接種,也商請全縣31家合約院所提供疫苗注射服務。教育處指出,這2天觀察小朋友在校接種疫苗,並沒有大聲哭鬧的情形,頂多叫一聲而已;嘉義縣131家國小有1萬7000多名學童符合接種COVID-19疫苗,希望最後的接種率會超過5成。
-
2022-05-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還在糾結要讓孩子打疫苗?醫師提4思考方向幫你決定
5到11歲的兒童新冠肺炎疫苗本周陸續開打,不少家長心莫德納疫苗的副作用不敢讓孩子打,但又擔心BNT疫苗萬一遲遲不來、孩子染疫怎麼辦?不知該如此填寫意願書;台南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醫師陳志金提供家長幾個思考的方向,包括分析利弊得失、邀請家人一起參與共享決策等,可以幫助做出不容易後悔的決定。陳志金在臉書上表示,這幾天可能很多父母都陷入打與不打疫苗的兩難中,很多文章都分析了各種好處與壞處,他則提供幾個方向讓大家思考,包括;1.發生率:考慮風險的可怕程度,需要加上它的發生率,例如:mRNA疫苗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是10萬分之1、兒童染疫的死亡率則是萬分之1。2.共享決策:和孩子們聊聊,邀請孩子、爺爺奶奶、姑叔姨舅等長輩們一起討論。孩子們所在乎的點是什麼?是單純害怕打針,還是擔心什麼副作用?同時也要考慮他的同儕之間,是如何看待有沒有打疫苗這件事?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時機,也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溝通機會。3.列出具體會後悔、愧疚的事:打與不打,父母最擔心的是「萬一自己做錯決定,怎麼辦?」「擔心將來會後悔」,可以列出打與不打,會有什麼後悔、愧疚的事?如果萬一發生了,有沒有什麼因應的方法?例如:孩子發燒,局部疼痛,有什麼處理的方法?孩子因為沒有打疫苗而染疫,傳染給年幼的弟妹或爺爺奶奶,如何避免孩子的內疚?大人如何不自責或責怪小孩?4.擔心期的長短:打疫苗,擔心副作用,你會擔心多久?不打疫苗,擔心被感染,你會擔心多久?陳志金表示,決策並沒有對錯,要共同討論,也應該讓孩子參與。一旦做了決定,就要共同承擔、共同面對,不要互相責怪,也不要回頭想,「早知道就做另一個決定」,人生沒有早知道,決定也不能重來。抉擇沒有對錯,不自責、不愧疚最好的方法,就是成為彼此的支持與後盾。
-
2022-05-0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5月3日疫情整理包/總統府增6確診包含3憲兵 新竹縣議會傳6行政染疫
近期本土疫情升溫、多點爆發,各地也陸續傳出確診。《聯合新聞網》為讀者快速整理本日台灣疫情重點。基隆首度破千+1220 重症4人中症5人共9人治療中基隆市政府疫情記者會今天起因會議會開議停開,市府發布新聞稿說明,市長林右昌表示,今天基隆確診新增1220例,居家隔離人數2436人,較昨天減少637人,重症有4名、中症有5名,都在醫院治療中。more...台北+4806!第10期疫苗供逾10萬劑、2接種站隨到隨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台北市今新增4806例本土,北市衛生局說明,截至5月2日止,確診者居家照護人數達1萬2367人、列管中居家隔離人數為2862人。more...新北今+8278例4確診熱區 侯友宜指確診人數未達高峰新北今日新增8278例,新北市長侯友宜說,新北今達居家隔離4萬816人、居家照護2萬770人,確診人數隨著弧線一直往上走,尚未達到高峰。more...桃園+3604確診「首破3千大關」 長照機構快篩14人陽性桃園市今天新增COVID-19確診3604例首次突破3000,市長鄭文燦防疫會議後表示,新增確診個案18歲以下有694位,占比20.55%;65歲以上197位佔比5.83%。more...新竹縣+333 無症狀患者占超過6成新竹縣今天新增333例陽性感染個案,無症狀者就占235人,等於超過6成無症狀,其餘皆為輕症,目前新竹縣居家隔離人數為365人,居家照護人數為832人,衛生局持續安排篩檢、疫苗接種服務。more...苗栗縣+145 兩年來首度突破百例 苗栗農工5名學生確診苗栗縣今天新增145例,這是國內出現疫情兩年多來,縣內首度單日確診突破百例, 包括頭份、竹南、苗栗及通霄4鄉鎮市確診都達到雙位數。苗栗衛生局表示,依中央規範即日起無症狀者需快篩陽性,才可到醫院PCR檢測,民眾在無症狀下如有染疫疑慮,請盡量自購快篩試劑使用。more...台中確診+1196首破千 今年來高中以下確診學生累積667台中市今新增1196例本土個案,首次單日上千例。市長盧秀燕宣布,有鑒於民眾篩檢需求大增,市府與各大醫院合作實施「快篩陽『得來速』」機制,已有6家醫院開設「綠色通道」安排醫師看診,當下就能領藥、衛教及繳費,大幅節省等候就醫時間。more...彰化+214!確診人數攀升 葉彥伯:電子圍籬作法應調整彰化縣今天新增214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中央防疫政策針對居隔民眾都會以電子圍籬監控,由於確診人數攀升,電子監控也包括限制就醫等,彰化縣府衛生局長葉彥伯說,現在防疫不主張清零,隨著個案數越多,緊急狀況也會增加,電子圍籬就沒有太大必要性,應該調整作法。more...南投縣確診今加73例 超過一半確診者感染源不明南投縣今天確診73人,其中9例在外縣市。目前不明感染源比率高達34例,占53.1%,家庭感染13例、職場感染8例、校園感染6例,截至今日南投縣累計確診460例。more...雲林今+251 西螺果菜市場傳播連燒5天雲林縣今天新增251例本土確診個案,中央公布254例,其中3例已轉外縣市,年齡分布在未滿1至84歲,其中44人無症狀、207人分別有喉嚨痛、咳嗽或發燒等輕症症狀。more...嘉義縣+77 下午縣府又有員工確診公警人員累計46人嘉義縣今天公布83人確診,扣除他縣市6人轉出,實際人數77人。縣長翁章梁中午召開防疫會議,公務機關確診案通報累計有46人,其中縣民24人,以警察居多;會後,下午又傳出有勞青處人員在家快篩陽性,到醫院做PCR檢驗,接觸4名同仁居隔。more...台南今增495確診 PCR爆巨量市府設篩檢站紓解台南市今天新增495名確診,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為紓解醫院裡排隊等PCR核酸檢測的人潮,市府將在5月4日到8日(溪北5日開始)設站提供PCR檢驗;市府衛生局則統計自4月26日起實施居家照護以來,台南市共有881人居照,其中只有15人因為病情有變化轉到醫院,但也都是輕症,情況不嚴重,民眾可以安心居家照護。more...高雄+787 足跡滿滿4頁多間娛樂場所上榜高雄今天新增787例本土確診個案,其中密切接觸者高達609例,隔離期間陰轉陽110例、外縣市旅遊史42例、特定娛樂場所12例,目前14例正在疫調中。more...屏東縣新增292例 這市場超緊繃連7天列公共場所足跡點屏東縣今天新增292例本土新冠確診個案,校園疫苗施打第2天,再有4校173名學生完成接種,截至下午5點為止,施打後狀況均良好,沒有異常。more...金門+5明日PCR採檢分流啟動 警光會館啟用篩檢站台灣今天確診人數創新高,達到2萬3千多人,金門今天則是新增5名確診者,金門縣長楊鎮浯表示,5人都是先前已知的傳播鍊,請民眾不用擔憂。more...獨/高雄保五總隊長傳確診 另有4名隊員染疫警界疫情延燒,保安警察第五總隊仁武營區近日也傳出疫情,隊上約5名人員確診,其中包含總隊長在內;記者實際致電詢問,警方澄清並非群聚感染造成染疫,多數感染源皆來自同住家人與親友,其餘接觸者目前快篩皆為陰性,且皆按防疫流程進行,勤務運作未受影響。more...宜蘭今確診448例 礁溪杏和醫院明加入社篩站行列宜蘭縣今天確診448例創新高,這兩天新增2例死亡個案。有鑒於確診人數攀升,縣府為因應增加的篩檢量能需求,縣長林姿妙在防疫記者會宣布,礁溪杏和醫院明起加入社區篩檢站行列。more...花蓮黎明教養院疑60人感染 縣府下午說明今天本土23102人,花蓮新增428人確診,再創新高,其中傳出黎明教養院270人中,有60人感染新冠肺炎,由於院生和和工作人員都打滿3劑疫苗,症狀皆為輕症,但控管不易,現在只能將確診者集中在高樓層隔離,院方也緊急盤點防疫物資,盼將影響降至對低。more...台東+102 養護機構群聚13確診縣府今為200人PCR檢測台東縣今新增102名確診者,84名戶籍或居住地分住台東13鄉鎮市、18名為外縣市通報。從疫調初步推論,年齡介於1至91歲不等,皆屬輕症,35例為密切接觸者確診、1例可傳染期有外縣市足跡,及66例感染源待釐清,縣內某212人養護機構,昨1員工確診再傳13人,縣府緊急作全院PCR採檢。more...總統府又出現疫情 增6確診包含3憲兵總統府連續出現本土疫情,今天新增6名確診案例,分別為1名駕駛、1名工友、3名憲兵及1名國安會員工。more...新竹縣議會傳6行政確診 明議程突改書面質詢新竹縣議會近日正進行第7次定期會,今天上午楊文科首次在居隔後出席備詢,不過下午卻傳出議會有6名行政人員確診,原本明天排定的議員聯合質詢也臨時喊卡,改為書面質詢,議會證實有內部同仁確診,但不影響議程進行。more...台南水利局副局長確診 已完成辦公區各樓層清消疫情確診吹進台南市政府團隊中;水利局副局長詹益欽今傳確診居隔中,水利局下午回應,已在昨(2)日上午委請廠商完成民治、安平辦公區各樓層環境清消,相關防疫措施均依照中央規定辦理。more...「抱歉,我確診了」 林靜儀:昨開會接觸助理和立委較多民進黨立委蔡適應今天傳出確診,同黨立委林靜儀剛也發臉書指出,「抱歉,我確診了。」下午突然出現輕微發燒,原本平常過敏體質就有的咳嗽帶了一些痰,覺得不對勁,加上最近立院有些疫情,就近到亞大醫院檢查,報告出來是陽性。more...北農確診240人 今起一周內快篩陰性才能入場北農截至5月3日共有240人確診,昨晚北農發放3200餘劑快篩試劑給從業人員,市場處表示,自5月3日23時起一周內拍賣員工及從業人員進場,應持快篩陰性證明。more...台中府會兩餐會累計19人確診 其中一餐確診率逾五成台中市今天本土確診病例達1196例,台中市兩場府會餐敘傳染鏈持續升溫,市府疫調發現,除了文化教育委員會再增1名議會員工、1名市府科長確診,交通地政委員會原匡列府會官員與民代共34人,疫調發現還有13名里長與會共餐,且有里長確診,總計兩場餐敘包含里長已19人確診。more...基隆立委蔡適應今確診居隔中 昨曾赴立法院質詢立法委員蔡適應今天表示,稍早收到COVID-19 PCR檢驗結果為確診。蔡適應說,因昨日曾赴立法院質詢,國會辦公室在立院協助下清消,曾接觸的同仁經快篩後目前均為陰性,並自即日起展開3+4日的居家隔離。more...
-
2022-05-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市確診+1196首破千 今年來高中以下確診學生累積667
台中市今新增1196例本土個案,首次單日上千例。市長盧秀燕宣布,有鑒於民眾篩檢需求大增,市府與各大醫院合作實施「快篩陽『得來速』」機制,已有6家醫院開設「綠色通道」安排醫師看診,當下就能領藥、衛教及繳費,大幅節省等候就醫時間。府會餐敘染疫者,今又再曾加教育局體建科長劉姵君也確診,今年以來高中以下確診學生累積667人。盧秀燕說,6家醫院包括台中榮總、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童綜合醫院、光田醫院沙鹿院區、光田醫院大甲院區、長安醫院,明後天還會再增加醫院加入。衛生局也與各大醫院研議在PCR篩檢站開設綠色通道,針對社區篩檢站或居家快篩陽性的民眾服務,有症狀或有就醫需求者就可透過得來速機制,安排醫師看診,當下就能領藥、衛教及繳費,再返家等候結果,節省就診時間與流程。她說,1999因為疫情升溫,以昨日來說,民眾進線超過4千5百多通,話務人員全部滿線服務,也有2千多通無法即時接聽,請各位市民見諒,並鼓勵大家可選擇1999線上諮詢(文字應答)的方式,減輕1999話務中心的負擔。今確診者有495位確診個案為接觸者發病,校園群聚124例、職場群聚101例、家庭朋友群聚270例。個案熱點足跡有4月29日梧棲第一公有零售市場、藏壽司崇德店、逢甲夜市;4月30日潭子運動中心、世界健身俱樂部台中學府店、水湳市場、台中金典酒店;5月1日沙鹿公有零售市場、台中觀光酒廠、北平黃昏市場。
-
2022-05-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雄+787例 足跡滿滿4頁多間娛樂場所上榜
高雄今天新增787例本土確診個案,其中密切接觸者高達609例,隔離期間陰轉陽110例、外縣市旅遊史42例、特定娛樂場所12例,目前14例正在疫調中。高雄市長陳其邁說,同住親友確診者增加為290例,連假效應已經到達家庭、校園、職場等場所,流行趨勢持續攀升,台灣疫情尚未到高峰期。陳其邁表示,從4月18日至今高雄共有3160名確診者進行居家照護,占整體確診者80%。陳其邁提醒,家裡如有人快篩陽性,在PCR結果出爐前,請先幫家中學童快篩,隔天也要預防性停課一天,不要到校。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表示,今天足跡多為市場、特定娛樂場所和餐廳等。包括莒光市場、新興第一市場、二苓市場、鳳農市場(工作人員)、大寮區公所大發公有零售市場、新福市場(工作人員)。夜市部分有凱旋觀光夜市、新崛江商圈。特定娛樂場所今日仍多,包括No.5酒吧、La Face Bar、菲.Ra Ra義式餐酒館、錢櫃中華新館店、享溫馨KTV岡山店、統百鈺(工作人員)、帕狄尼諾義大利廚房(工作人員)。另有多間餐廳上榜。潘炤穎說,外縣市旅遊史以屏東13例最多,其中有5例是新訓新開營區的確診個案。確診個案中有349人是因症就醫,占整體確診數45%。潘也表示,特別列出工作人員是因工作人員在該場域時間長,要特別提醒民眾如果足跡重疊要特別注意身體狀況,如有快篩陽性也請告知醫護人員足跡。潘指出,目前家戶傳染狀況愈來愈多,常會有一家多人或全數都陸續確診狀況。另外年輕族群娛樂活動,如KTV、酒吧等部分場合的確診也增加。目前在高雄的幼童、國小中低年級會以嚴謹態度匡列,在高年級以上、國高中都會依照教育部、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規範辦理。
-
2022-05-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雙親手機成電子圍籬:小孩1人居隔 爸媽陪同隔離
台中市教育局通知學校調查每名國中以上學生手機號碼,如果沒有就填父母手機,學生確診被隔離,所填手機就成為電子圍籬依據,等於家長要跟著陪同隔離;教育局說,並未要求學校要不到居隔學生的手機號碼,家長就必須留下電話,可能是部分學校的誤解。台中市議員江肇國近日接到不少家長抗議,他說,為落實電子圍籬,教育局上月卅日緊急通知學校調查國中以上學生的手機,如果不填,學生確診只能住防疫旅館,不能住家裡;他已接到不少家長抗議,學校也不願意,卻不得不照做。中市教育局回應,因衛生局一再反映,學校把既有資料直接傳給衛生局造冊,但其中密切接觸者的資料常有錯誤,造成衛生局關懷聯繫時非常困擾,教育局才要求學校逐一聯絡居家隔離學生的家長,確定聯絡資料。西屯區江姓單親家長說,他的女兒居隔沒手機,只好填自己的門號,讓他變成電子圍籬的對象,沒辦法上班,只能請假。一名國一學生家長指出,孩子被居隔沒手機,接到學校通知,如果不幫孩子辦手機,那就要填自己的,但這樣自己與孩子的活動範圍都要被限制,左右為難。
-
2022-05-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兒童能否混打疫苗? 柯文哲:中央應講清楚
學童疫苗陸續開打,台北市長柯文哲要求北市疫情副指揮官璩大成蒐集國際上兒童第一劑打莫德納、第二劑打BNT文獻資料,考慮是否混打疫苗。他抱怨中央學童疫苗政策不清楚,讓基層和家長都無所適從、手忙腳亂。「天啊,現在怎麼辦?你是家長怎麼辦?打還是不打?」柯文哲抱怨,我們的疫苗政策應該講清楚,例如這次全部打莫德納,下次全部打BNT,「已經狀況敵情不明,戰情緊急,命令又搞得第一線的人一下子前進、一下子後退,會發瘋,真的。」未來兒童是否可以混打莫德納與BNT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將提給專家會議討論。中國附醫副院長黃高彬認為,從成人的數據和學理來看,並無不可,但還是要看國際上是否有相關文獻。柯文哲表示,能混打或不能混打要看科學數字,如果學術認為可行,國家就制定政策;政府一開始沒有買兒童BNT,所以要打莫德納,如果政府很清楚告訴老百姓就是第一劑打莫德納、第二劑打BNT,不然就是不買兒童BNT,一路莫德納打到底,當然先決條件是科學文獻證明可以這麼打,他也還在思考要不要設置確診兒童醫療專區。新北市長侯友宜說,因為BNT來了,很多家長期待BNT,只能尊重家長選擇。教育局指出,多數家長需要更多時間考慮,未來將有第二批疫苗接種,家長可等到第二批接種時再選擇。
-
2022-05-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孩子打不打疫苗家長兩難? 教部:不用急做決定
到底要不要讓孩子打疫苗?全台許多家長陷入兩難掙扎,桃園、彰化、嘉義及高雄家長因得知兒童BNT將到貨,副作用較少,緊急抽回調查表決定不打莫德納,但也有家長抱著「先打先贏」讓孩子趕快打疫苗,才有防護力。教育部長潘文忠受訪說,家長不必非常急迫做決定,會尊重家長決定來做後續處理。他也提到,施打疫苗後有三天疫苗假可讓孩子休息,不會列入出缺席與差勤紀錄;若家長要顧孩子,也有防疫照顧假。台北市有家長表示,自己打了三劑,副作用太可怕,不敢想像打在小孩身上會怎樣,因此先觀望,選擇不讓小孩打,希望再等幾年,有兒童施打後的追蹤紀錄比較保險。雲林縣張姓家長原本很掙扎究竟要讓孩子打何種疫苗,因BNT最快六月初才會分發到醫療診所,由於孩子學校正在停課,決定趁現在「有疫苗就快打」,昨專程載孩子從麥寮鄉到虎尾鎮接種。桃園市回收家長意願書,同意率百分之四十八,昨三所學校一八一人施打。彰化、嘉義等地也有許多家長觀望說「我們等BNT來再說」。
-
2022-05-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屏東+285!學生累計確診202人 校園疫苗接種首日195人
屏東縣今新增285例本土確診個案,再度創單日確診數新高。屏東縣府今啟動6到11歲學童施打莫德納疫苗,首日有麟洛國小、地磨兒國小學童接種,目前未傳出身體不適;屏縣高國中小學生累計確診人數達202人,部分班級暫停實體課程達42校75班,另有兩校全校停課。縣府指出,今新增57名師生確診,4名老師、53名學生,累計確診師生人數212人(10位老師、202位學生),另有26名學生已解隔。今天部分班級暫停實體課程共42校75班,全校暫停實體課程有2校烏龍國小、鹽埔國小,兩校皆為12班的學校,確診個案班級數達全校1/3以上,全校停課。教育處指出,6到11歲學童接種疫苗,5月2日起至5月13日安排至各校施打,第一天麟洛國小227名學童,有93學童登記施打,施打率34%;地磨兒國小人數142人,施打人數102人,施打率72%。縣府統計截至5月2日,居家隔離現管1206人,今天解除隔離713人。5歲以下累計89例,25例解除隔離,無重症。居家照護累計申請704人符合資格。縣府指出,屏東縣持續開設北中南篩檢站:屏北區國仁醫院,屏中區潮州茂隆骨科、東港安泰醫院,屏南區南門醫院。縣內家用快篩實名制有150個販售點,142個社區藥局、8個鄉鎮衛生所,因物流配送時間不定,各販售點視到貨情形彈性調整販售時間,請民眾至衛生局官網(https://www.ptshb.gov.tw/Default.aspx)查詢。今新增285例,屏東市106案,新園鄉30案,東港鎮23案,潮州鎮20案,恆春鎮17案,萬丹鄉16案,內埔鄉16案,長治鄉15案,鹽埔鄉6案,里港鄉6案,滿州鄉5案,九如鄉4案,車城鄉4案,萬巒鄉、霧台鄉各3案,竹田鄉、佳冬鄉、來義鄉、麟洛鄉各2案,及高樹鄉、新埤鄉、林邊鄉各1案。縣府今公布重點疫調人潮易聚集公共場所,內埔市場、中央市場、琉球白砂碼頭、潮州夜市(擺攤)、屏東市和生市場、建國市場、東港華僑市場,已全面清消作業。全校班級暫停實體課程校數有2校24班:烏龍國小、鹽埔國小。部分班級暫停實體課程校數42校75班:屏東高工、屏東女中、屏東高中、東港海事、恆春工商、民生家商、東港高中、鹽埔國中、九如國中、鶴聲國中、東新國中、新園國中、滿州國中、長治國中、明正國中、恆春國中、車城國中、車城國小、勝利國小、塔樓國小、新圍國小、僑勇國小、仁愛國小、鹽州國小、潮昇國小、凌雲國小、廣安國小、東光國小、唐榮國小、新園國小、東港國小、光華國小、東隆國小、東興國小、復興國小、恆春國小、長樂國小、屏大實小、東寧國小、鶴聲國小、信義國小、崇蘭國小。
-
2022-05-03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5月2日疫情整理包/北市疫情燒工地126人PCR逾半數確診 桃園+2577採檢陽性率飆至17.21%
近期本土疫情升溫、多點爆發,各地也陸續傳出確診。《聯合新聞網》為讀者快速整理本日台灣疫情重點。桃園採檢站陽性率從0.3%飆到17% 衛生局長分析2原因桃園今天新增2577例,衛生局長王文彥指出,目前桃園6個採檢站,採檢的陽性率從4月初的0.3%一路升到5.15%,到4月29日時更飆到17.21%,原因可能跟疫情擴散、和快篩普遍執行有關。more...基市養護機構群聚13人確診 採集中分區專責照顧基隆市一家私立老人養護中心發生群聚感染,衛生局長吳澤誠今天下午表示,全中心共有2名工作人員、11名住民共13人確診,其中1名住民死亡。目前全機構人員都匡列居家隔離,考量照顧量能,工作人員快篩陰性可上班。more...台南+390 一連5天在這8處開設莫德納隨到隨打站台南市今天新增390名COVID-19本土確診病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其中包含104例為無症狀感染。390名病例中有57例為居家隔離採檢後確診、37名為親友接觸個案、7名為職場接觸個案、6名為校園接觸個案、4名為軍營相關、另有279名個案的密切接觸者在疫調中。more...疫情燒進北市工地 126人PCR採檢60人確診廣慈園區工地傳移工確診,北市勞動局表示,廣慈移工部分已請仲介及業主協助安排至醫院做PCR採檢,目前PCR結果還沒出爐。統計北市工地勞工確診情況,總計有6家業者回報,126位移工PCR採檢、60人確診。more...台北+3718 居家照護人數逾1.2萬台北市今新增3718例本土,截至5月1日止,北市確診者居家照護人數超過1萬2000人、列管中居家隔離人數達2803人,北市府表示,5月1日起中央啟動「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more...台東+87!綠島浮潛職場感染9例 豐田某補習班再多3例台東縣今日新增87名確診者,疫調結果初步推論,年齡介於4-86歲不等,皆屬輕症,43例為密切接觸者確診,41例感染源待釐清及3例有外縣市足跡,豐田某補習班再增3學生確診,有9例為綠島海灣浮潛職場感染。more...苗栗+81確診 10人感染源疑與餐敘共食有關苗栗縣今天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確診81人,連續2天破80例,縣府衛生局疫調懷疑2天各有10人來自餐敘共食,呼籲疫情當前減少應酬,即使無法避免也務必遵守禁止逐桌敬酒、敬茶。more...高雄+636 校園染疫增加63例、10多家娛樂場所上榜高雄今天新增636例本土確診個案,其中隔離期間陰轉陽83例、外縣市旅遊史56例、特定娛樂場所13例、密切接觸者470例(同住親友219例、餐飲娛樂81例、職場校園135例、高風險場域35例),另有14例仍在在疫調中。more...台中市+839例 足跡遍及大學餐廳、夜市、影城、法院台中市今新增839本土案例,包含校園群聚50例、職場群聚66例、家庭朋友群聚90例,市府運動局長李昱叡、地政局副局長朱上岸PCR結果都確診,市長盧秀燕說,市政推動不受疫情影響。more...新竹縣+228 兒童打新冠疫苗即日起可在合約院所預約新竹縣衛生局說,今天新增228例個案中,分別為107位男性、121位女性,有1名未滿周歲嬰兒,年紀最大為94歲,12歲以下占39位、65歲以上6位,確診者集中在18到64歲青壯年。more...南投縣今+73 職場群聚主因邊吃飯邊聊天南投縣確診人數如同全國一般持續攀高,今天再公布86例,外縣市13例已轉外縣市衛生局,屬於本縣確診個案共計73例,今年累計已達373例,13鄉鎮市無一倖免,其中四大鄉鎮的南投市總計數確診達89例,為全縣最高的地區,其次是草屯鎮的80例,埔里有55例、竹山35例。more...花蓮+393創新高 衛生局:最高點落在5月中至月底本土今天確診17801人,花蓮有393人確診,創下新高。花蓮縣議會第19屆第7次定期大會今天召開,在臨時動議時,議員們針對花蓮1個多月來嚴重的疫情,皆發言表示關心。衛生局認為確診數高點在5月中,7月底才可能完全減緩。more...本土+1萬7801例確診創新高、57例境外 增3死國內新冠肺炎本土個案持續攀升,今天新增1萬7801例本土個案、57例境外移入個案,其中29例落地採檢陽性;另有三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兩天成長不多,還需要觀察是否為假日效應。more...北農累計210例確診 今晚起快篩陰性才能進入北農截至昨下午累計確診共210例,農委會今要求進入北農拍賣者,需提供快篩陰性。北農主秘路全利表示,預計今晚開始實施,至於為期多久、以及快篩試劑是否統一發放給承銷人,將視快篩到貨量與辦理情形再做規畫。more...嘉縣+84名確診 翁章梁籲民眾當自己確診早作準備嘉義縣長翁章梁臉書上直播說明今天嘉義縣84人確診,含其他縣市7人已轉出;77人中,居隔陰轉陽23人、接觸者採檢22人、症狀採檢32人。今日解除隔離431人,目前居家隔離尚有542人,確診輕症居家照護215人。more...嘉市今+60 警局累計5人染疫、校園師生已77確診嘉義市4月27日晚間1場私人聚會衍生市議員張敏琪、3名派出所長、議長隨扈員警等累計6人確診,疫情進入市警局,局長王文澤說,目前警方3名所長、一分局偵查隊2人染疫,都有事先預防,也提醒盡量避免不必要餐敘;另,校園染疫情況,市府教育處說,老師及學生數77人確診。more...獨/北市廣慈社宅20多名工人染疫 通報無人理步行到醫院求救國內本土疫情嚴峻,也燒進台北社宅工地,廣慈園區繼先前外包工程人員染疫,近日又傳出工地移工確診,通報市府後卻無人理會,導致20幾名移工只能自行步行到北市聯醫忠孝院區求助,北市勞動局指出,已請仲介及業主協助到醫院做PCR採檢;北市都發局表示,確診移工均已集中安置在宿舍,工程進度仍拚年底完工。more...日月潭知名五星級飯店員工確診 衛生局證實上周有5人一家知名營造集團旗下位在日月潭的五星級飯店,被爆多名員工陸續確診,南投縣衛生局上午表示,已要求該飯店全員工快篩,目前5名職場感染確診者4人是南投人,1人是外縣市。more...嘉市議員張敏琪確診同場餐會累計6染疫 5議員居隔嘉義市議員張敏琪5天前參加私人聚會後確診,同場還有3名派出所長、議長莊豐安隨扈也確診,昨深夜再傳多1人,累計6人;今天議會定期會總質詢,除了張敏琪,莊豐安、副議長蘇澤峰、議員張秀華、吳上明正進行「3+4」居隔、透過視訊參與,現場另推派蔡榮豐當代理主席,議程照常舉行。more...高雄警界疫情延燒 再增2分局2員警確診高雄市警界疫情又燒起來,繼首波三民二、左營、林園警分局以及保安大隊共10多名官警染疫後,今又傳出鳳山警分局成功派出所以及三民一警分局十全派出所2名員警陽性確診,其中鳳山分局啟動分流辦公,十全所則全員採PCR,結果尚未出爐。more...嘉縣今+77傳含多名師生、警員 縣府1點防疫快報說明嘉義縣今公布77人確診,其中居隔陰轉陽23人,接觸者採檢22人,症狀採檢32人,據了解,其中包含多名國小師生及海區某分局員警,縣府下午1點開記者會說明。more...基市養護機構群聚感染1人死後確診 已知至少11人染疫基隆市一家私立老人養護中心發生群聚感染,1人死亡。衛生局吳澤誠今天表示,中心14名工作人員和33名住民(含死者)昨天PCR採檢,工作人員有1人確診,住民10人(含死者)確診,已知至少11人染疫。more...台中市府會餐敘染疫持續擴大 再添局長、議員各1人確診台中市府會官員與民代聚餐,昨副市長令狐榮達、黃國榮相繼確診,上加5位局長確診,使得市府有7位高階首長染疫。more...
-
2022-05-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南+390 一連5天在這8處開設莫德納隨到隨打站
台南市今天新增390例確診,其中12歲以下約占19%,台南市衛生局局長許以霖表示,有關兒童疫苗部分,會等家長意願書回收後安排,本周應該就會開打,而針對不少人想打疫苗,衛生局也表示,目前中央已配送到台南,明天起一連5天,在5區開設8場次的莫德納疫苗隨到隨打站,想打的人可多利用。昨天啟動的確診者自主回報疫調措施,台南市社會局則表示,為避免身心障礙者無法填寫,可洽電話(06)6371211,請求協助。台南市政府今天疫情直播記者會有小「凸槌」,原應該在下午3點開始、一直延到約3點20分才開始,市長黃偉哲因為仍在3+4自主防疫期間,在市府裡自行開小房間直播,沒有與其他局處人員在一起。衛生局表示,台南市今天新增390名COVID-19本土確診病例,包含82例男性、208例女性個案,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4月23日至5月1日,其中包含104例為無症狀感染。390名病例中有57例為居家隔離採檢後確診、37名為親友接觸個案、7名為職場接觸個案、6名為校園接觸個案、4名為軍營相關、另有279名個案的密切接觸者在疫調中。衛生局表示,5月3日到7日,在南化、左鎮、北門、南區、永康區,開設8場次的莫德納疫苗免預約接種站,歡迎市民接種當日攜帶健保卡、身分證、接種紀錄卡(黃卡)前往;民眾也可以透過台南打疫苗系統預約其他場次的AZ、高端及莫德納疫苗。同時為避免民眾買不到快篩劑,但與確診者密切接觸,有快篩需求,市府在3、4日兩天上午9時至12時,在新化體育公園(新化區公園路110號)和松柏育樂中心(南區南門路263號)設置快篩站,民眾可佩戴口罩、持身分證及健保卡前往。教育局則表示,截止今天下午,台南市國中小校園停課情形統計如下:1.因1人確診,「班級」停課:36校、66班。(國小23、國中13)2.(依照新標準)因全校達1/3班以上或10班以上有「確診案例」或「密切接觸者」,全校停課:13校。(國小13)
-
2022-05-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北+3718 居家照護人數逾1.2萬
台北市今新增3718例本土,截至5月1日止,北市確診者居家照護人數超過1萬2000人、列管中居家隔離人數達2803人,北市府表示,5月1日起中央啟動「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填報相關資料後,將以簡訊方式發送接觸者造冊模板下載網址給公司或學校聯絡窗口。北市府說明,國內自5月1日起啟動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確診民眾或其法定代理人於系統填報同住者、公司或學校聯絡窗口等相關資料,系統會以簡訊方式發送接觸者造冊模板的下載網址給公司或學校聯絡窗口,由其啟動新冠疫情相關應變措施,將接觸者名冊主動提供所在地衛生局開立電子居隔單,後續由衛生單位進行居家隔離者追蹤管理作業。由於國內本土延燒,病例數快速增加,呼籲施打疫苗能有效降低重症及死亡風險,符合資格民眾應儘速前往施打,另北市衛生局與教育局合作;針對6至11歲孩童新冠疫苗施打,訂於5月5日起入校辦理校園接種,保護學童及家長。為有效善用現有醫療量能,北市公費篩檢站轉型為「快篩陽性防疫門診」,專供快篩陽性者採預約或隨到隨做PCR採檢,有醫療需求者,由防疫門診醫師診療後開立藥物使用;若民眾有發燒、喉嚨痛、咳嗽、流鼻水等症狀請先快篩再就醫。檢測結果為陽性時,需戴好口罩、避免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自行至採檢站進行PCR採檢;如無相關症狀或檢測結果為陰性,仍需遵循指揮中心的防疫規範,做好個人防護,持續自我健康管理。提醒一般無症狀民眾勿前往社區採檢站或急診,避免造成交叉感染;相關疫情訊息可撥打北市防疫專線(02)2375-3782或1999市民熱線詢問。
-
2022-05-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中市+839例 足跡遍及大學餐廳、夜市、影城、法院
台中市今新增839本土案例,包含校園群聚50例、職場群聚66例、家庭朋友群聚90例,市府運動局長李昱叡、地政局副局長朱上岸PCR結果都確診,市長盧秀燕說,市政推動不受疫情影響。對兒童疫苗接種,盧秀燕說,11日起開始施打6至11歲兒童疫苗,這波是施打莫德納,劑量為成人的一半,在各校施打兒童疫苗時,原則上不開放家長進入校園陪同,但家長若憂心孩子施打疫苗情形,建議家長在疫苗接種方式勾選「至衛生所/合約醫療院所接種」。她說,許多就讀幼兒園的學童已達到6足歲標準,教育局掌握接種名冊,今、明兩天起會請幼兒園發「疫苗接種須知」與「接種評估暨意願書」,麻煩家中孩子就讀幼兒園且年齡達到6足歲的家長多留意,如要施打疫苗,請家長帶孩子到醫療院所接種。至於有部分就讀國小的孩子,實際年齡已滿12歲,施打的劑量與6至11歲不同,教育局也已請各校於意願書回收後進行造冊,在各校施打時,會依不同的施打劑量會分流進行。對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昨日上路,許多市民關心要填哪一份表單,因應系統轉化期間有磨合期,市民無論填的是先前市府自製的表單,或中央的表單都可以,如市民有疑慮,可以先維持填寫台中版表單,等中央系統轉化穩定後,台中版表單就會退場。盧秀燕說,為再推進台中市第三劑疫苗施打率,市府規畫於7日周六及14日下周六,在全市開設莫德納快打站。7日將開設47站,對象是25歲以上未施打第三劑的市民,但僅25至29歲市民約3萬3千多人接到通知單。14日施打對象再放寬至18歲以上未施打第三劑的市民,呼籲未施打第三劑的市民,踴躍前往施打。今日新增熱點足跡有4月28日沙連墩戶外冒險學校、東海大學男生餐廳、野獸國台中逢甲店、逢甲夜市、北區運動中心游泳池、台中大遠百威秀影城、MITSUI OUTLET PARK台中港、台中殯儀館崇德館;4月29日奧創運動空間、華美市集攤販集中區、葫蘆墩觀光夜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中高等行政法院;4月30日豐原第一市場、向上市場。
-
2022-05-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花蓮+393創新高 衛生局:最高點落在5月中至月底
本土今天確診17801人,花蓮有393人確診,創下新高。花蓮縣議會第19屆第7次定期大會今天召開,在臨時動議時,議員們針對花蓮1個多月來嚴重的疫情,皆發言表示關心。衛生局認為確診數高點在5月中,7月底才可能完全減緩。民進黨籍縣議員張美慧表示,實名制已取消,現在由台灣社交距離APP取代,建議縣府公部門、學校應該要趕緊下載,儘早提升APP的實際參考性。張美惠也指出,安養、教養單位多為經濟弱勢,相關機構的快篩劑費用,希望以公費支應。衛生局長朱家祥針對花蓮疫情報告,認為疫情最高點會落在5月中到月底,預計7月底才有可能恢復正常。他表示,根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數據,確診者中99.72%為無症狀或輕症,新冠肺炎已與一般流感相似,甚至症狀還低於流感。今天下午3點縣府將召開花蓮確診個案說明會,由衛生局副局長鍾美珠及教育處專員李佳玲列席說明。
-
2022-05-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竹市+75 今起動2座大型疫苗施打站
新竹市今新增75名確診個案,市府衛生局指出,今年以來已累積1079名確診個案;目前仍住院中確診者有46人,「採居家照護之確診者」共706人;另有因密切接觸而居家隔離共322人。衛生局指出,竹市目前有29校因確診持續停課或停班中。民眾關心本市各級學校、補習班、幼兒園暫停實體課程(停課)訊息,與6至11歲疫苗施打相關資訊,皆可上「新竹市教育網」(https://www.hc.edu.tw) 查詢。衛生局說明,民眾若自覺有相關確診症狀,周一至五上下午可自行至國軍社區篩檢站採檢,另外,無論是一般民眾、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或是確診者,歡迎所有民眾加入「新竹市居家照護關懷line@」(https://line.me/ti/p/@home_care_hc) ,以單一窗口處理防疫期間的必要需求。市府表示,因應疫情及民眾接種疫苗需求,今啟動中正市場及慈濟靜思堂2座大型疫苗施打站,採限額預約制,詳請請至新竹市疫苗施打預約平台(https://vax.hccg.gov.tw/)或洽疫苗專線03-5355137諮詢。
-
2022-05-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全國僅見!中市教育文化4局長全確診 「疫」場氣氛詭異
台中市議會今舉行教育文化委員會,因4位局長26日參加委員會聯誼餐會全數染疫,今多由副局長代替備詢,連兩位副市長確診,也由非轄管的副市長陳子敬出席,議場「疫情幢幢」氣氛詭異。議員陳清龍、段緯宇今質詢表示,這是全國議會首見,餐會聯誼熱絡,兩人要求應4局全局快篩,避免有漏網之魚。 副市長陳子敬表示會向市長建議。教育文化委員會26日餐會,教育局長楊振昇、文化局長陳佳君、新聞局長鄭照新、運動局長李昱叡全數確診,出現委員會質詢的轄管局長都無法出席。府會另有4位專委、主任確診,與會議員3人確診,一場餐會24人參加,12人共五成確診。新聞局代副局長黃傳榜當天也參加餐會,今天代局長備詢,議員段緯宇指出,黃傳榜應該要自主管理,黃表示,依中央指引,可以上班、出席議會,但不能聚餐。段緯宇要求他離副市長陳子敬遠一點。運動局局長染疫,但主秘未出席,議員陳清龍、張滄沂表示不滿,連副局長都沒來!專委周崇琦表示,運動局沒有副局長,但主秘家中有事,上周五已請假,所以由他代替列席。陳清龍大表不滿,局長確診、主秘不來,運動局業務是否崩潰了?陳子敬說,因局長確診出突然,主秘家中有事,他認為運局運作順暢。
-
2022-05-02 名人.精華區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王醫師,請問我可以用標靶治療嗎?」「王醫師,基因檢測是什麼啊?我需不需要做?」「王醫師,我聽說免疫治療是救命神藥,為什麼我不能用?」「個人化精準醫療」已是近年癌症治療的全球趨勢,對應精準化醫療概念的標靶與免疫治療,在診間的詢問度總居高不下。向病人及家屬解釋病情及可能相對應的治療方式時,不難發現癌友與家屬對精準醫療的認知,有著不小的進步空間及過高期待。並非每位癌友都適合過去癌症治療以原發「腫瘤位置」選擇治療藥物,如某藥物核准用於乳癌治療;近期則進展到依據「腫瘤基因的特徵」來決定治療藥物,這是未來標靶及免疫治療等精準醫療發展的重要趨勢,但並非每位病人都適合。標靶治療利用藥物的「標」去辨識癌細胞的「靶」,進而攻擊,免疫治療則藉由癌細胞的「生物標記(Biomarker)」來評估、篩選出適合者,讓病人具「偵查」功能的免疫系統活化並恢復功能,得以發現癌細胞,進而消滅癌細胞。雖然精準治療趨向個人化量身訂「治」,但療效因人而異,而且還是會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與醫師討論最有利於延長存活的治療選擇。兩管道認識精準醫療知識是抗癌最有力武器,癌症希望基金會致力提高癌友對精準醫療的認知,希望能用以下兩個方法幫助癌友有效地與醫護溝通,進一步提升醫病共享決策與生活品質。提升意識(Awareness):透過多元工具,如衛教手冊、LINE聊天機器人、YouTube頻道HopeTV、網站等,讓癌友透過慣用工具獲得正確、即時資訊。教育培力(Education):癌症希望基金會為病友量身打造「希望護照」App,協助記錄疾病及治療狀況,包括癌症型態,如癌別、期別、腫瘤大小、基因型態等、掌握治療方式、用藥紀錄、檢驗報告、副作用及疼痛等身心狀態等追蹤、提供照護訣竅、活動訊息等衛教新知。同步連結社會資源、設定提醒回診。近期將再度進化,App中增加詳細的基因說明,協助病人全面了解自己的疾病,隨時提存資料與醫護溝通討論。雖然精準醫療是全球看好的癌症治療趨勢,承載醫師與病人高度期望,但畢竟不是萬靈的救命丹。癌友須有正確認知。目前精準醫療費用偏高,根據健保署110年統計,當年度健保共支付403億元於癌藥費用,其中標靶藥費占率已達62.6%,遠超過化療、放療、荷爾蒙治療等支出,免疫治療雖然僅占4%,可預期還會逐年攀升。高額治療費用是隱憂過去十年,歐美談到癌症治療時,多了一個新名詞叫「財務毒性(Financial toxicity)」,形容高額治療費用帶來的傷害及影響,不只對病人,甚至對國家醫療保險制度,這是我們迎接精準醫療治療福音時,同時不能規避的隱憂。癌症希望基金會認為,要跨過精準醫療高聳的經濟門檻,健保、商業保險與藥廠必須三方協力,才能真正提高癌症治療可近性,幫助癌友得到即時與適切的治療。
-
2022-05-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突破性感染代表疫苗失效嗎?需要無止盡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
昨天(2022-4-30)看到一篇才剛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編輯評論,心中頗有感慨,所以才決定寫這篇文章來抒發。感慨,是因為看到評論裡的這句話:【關於 Covid-19 疫苗,最令人失望的錯誤是將疫苗接種後的輕度疾病或無症狀感染標記為「突破」。 ……「突破」一詞意味著失敗,創造了不切實際的期望,並導致對該病毒採取零容忍策略。】這一年多來,每次同鄉或親友聚會,新冠病毒一定會有一席之地,而為了要讓大家了解人類和病毒之間的對抗關係,我都會說「突破感染」是個完全錯誤的名詞,根本就不應該被創造出來。我會告訴他們,我們在做疫苗實驗時,會用不同劑量的病毒來挑戰打過疫苗的老鼠。在低劑量病毒的情況下,10隻老鼠全存活;在中劑量病毒的情況下,10隻老鼠死了5隻;而在高劑量病毒的情況下,10隻老鼠全死了。也就是說,只要病毒數量夠高,沒有任何疫苗是不會被「突破」的。不管是打疫苗,還是自然感染,我們所獲得的免疫力(抗體和記憶細胞)是會因人而異,而免疫力高的人可以應付高劑量的病毒,免疫力低的人就只能應付低劑量的病毒。還有,眾所周知,對抗病毒的免疫力是會隨時間而下降的。所以,打過疫苗的人再被感染,是一點都不值得大驚小怪。所謂的「完整疫苗」,不管是兩劑、三劑、甚至四劑,如果打過的人還是被病毒感染,那原因之一是他所接觸到的病毒量是高過於他的免疫力所能應付的限度,原因之二是他所接觸到的病毒是變種,例如omicron。不管是什麼原因,對病毒而言,沒有什麼疫苗是「完整」的。去年4月,台灣出現第一個所謂的「突破感染」案例,而關鍵評論就立刻邀請我寫了一篇評論,請看機師接種過一劑AZ疫苗仍染疫,這代表疫苗失效了嗎?。其中的一段是:【「百分之百有效」是大家喜歡聽到的,而也就因為如此,有些醫藥廣告,包括出自中醫師和西醫師的,就會聲稱他們能百分之百治愈病患(請看新冠肺炎治癒率100%的名中醫)。但是,除了百分之百不可能之外,沒有什麼預防或治療的效果會是百分之百的,因為生物個體間本來就不可能會是百分之百相同,而有些不相同的地方就會影響到個體對疫苗的反應程度。好消息是,縱然是出現「疫苗突破」,完成兩劑疫苗接種的人所出現的症狀,相較於沒有接種疫苗的人所出現的症狀,還是輕微很多。】大前天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編輯評論是Covid-19 Boosters — Where from Here?(新冠加強劑 – 何去何從?)。作者Paul Offit是一位兒科醫生,專攻傳染病、免疫學和病毒學。他是賓州大學兒科和疫苗學教授,也是費城兒童醫院疫苗教育中心主任。他是輪狀病毒疫苗的共同發明人。這篇評論總共有八段,而前五段是在講所謂的「完整接種疫苗」是如何從原來的兩劑,演變成三劑、四劑,甚至是未來的N劑。剩下的三段則是在講疫苗加強劑要何去何從,我把這三段翻譯如下:人們現在對「完整接種疫苗」是什麼意思感到困惑。 這很容易理解是如何發生的。 可以說,關於 Covid-19 疫苗,最令人失望的錯誤是將疫苗接種後的輕度疾病或無症狀感染標記為「突破」。 與所有粘膜疫苗一樣,目標是預防嚴重疾病——讓人們遠離醫院、重症監護室和太平間。 「突破」一詞意味著失敗,創造了不切實際的期望,並導致對該病毒採取零容忍策略。 如果我們要從大流行(pandemic)轉變為地方病(endemic),在某個時候,我們將不得不接受疫苗接種或自然感染或兩者的結合不能提供針對輕度疾病的長期保護。此外,由於加強劑並非沒有風險,我們需要清楚分辨哪些群體最受益。 例如,16 至 29 歲的男童和男人患 mRNA 疫苗引起的心肌炎的風險增加。 所有年齡組都面臨「原始抗原罪」(original antigenic sin)這一理論性問題的風險——由於免疫系統鎖定了原始免疫原,因此對新免疫原的反應能力下降。 這種現象的一個例子可以在一項對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研究中找到。該研究表明,與使用原始病毒株來進行加強相比,使用 omicron 特異性變種來加強,不會產生更高水平的 omicron 特異性中和抗體。 這個潛在的問題可能會限制我們對新變種做出反應的能力。現在 CDC 有責任確定誰從加強劑量中受益最多,並教育公眾了解粘膜疫苗的局限性。 否則,對輕度或無症狀感染的零容忍策略(只能通過頻繁的加強劑來實施)將繼續誤導公眾關於 Covid-19 疫苗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原文:突破感染,加強劑,何去何從
-
2022-05-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中市府會餐敘染疫持續擴大 再添局長、議員各1人確診
台中市府會官員與民代聚餐,昨副市長令狐榮達、黃國榮相繼確診,上加5位局長確診,使得市府有7位高階首長染疫。不過,染疫人數仍持續增加,運動局長李昱叡昨晚進行PCR檢測後,今晨已確定染疫,目前還有地政局副局長朱上岸仍等待結果中。市議員也再增加一位李中確診,市議員確診人數達3人,但仍不排除再增加。據了解,台中市議會上個月26、28日分別舉辦市議會教育文化委員會和交通地政委會餐敘,依例官員和市議員會聚集一堂聯誼一番,以利議事進展。目前的染疫情形是,教育文化委員會餐敘24人已有副市長令狐榮達和文化、教育、新聞局長、運動局長以及李中等3位市議員和議會官員等確診;交通地政委會餐敘與會34人,目前有副市長黃國榮、觀光旅遊局長韓育琪、地政局長吳存金均確診。黃國榮昨天表示,表示目前症狀只有喉嚨有些痰,其他都正常,並不影響工作,也會以視訊做好各項工作。
-
2022-05-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唾液快篩審核 藍諷:僅陳時中知道
衛福部次長薛瑞元日前在立院答詢說沒有唾液快篩廠商申請核准,兩天後衛福部核准「福吉美唾液快篩」,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說,薛瑞元是當下未掌握到廠商已於四月十五日申請。國民黨立委林奕華指出,整個過程神祕到只有陳時中知道,次長和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都不知道,暗藏什麼玄機?食藥署四月廿九日公布首款家用唾液快篩「福吉美」審核過關,遭林奕華質疑日前質詢薛瑞元時得到「沒有廠商申請」的回應,時隔兩天卻公布核准相關產品,「薛瑞元是公然說謊?還是不便先行透露?」針對陳時中昨天說法,林奕華表示,她在四月廿七日質詢時,薛瑞元表示「沒有人申請唾液快篩EUA」,所以她擬了臨時提案,文字還經衛福部人員修正,希望委員會可以同意修正文字;隔天她在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通過臨時提案,當時在場的包括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通過文字也經衛福部再次確認。臨時提案內容為「衛福部應積極鼓勵生產或採購適合孩童之多樣性快篩試劑之廠商申請EUA,以提供除鼻腔快篩之外其他如唾液試劑等,使孩童能安全、便利進行快篩,保護自身安全。」林奕華質疑,過不到一天,四月廿九日衛福部公布,唾液快篩審核已通過,由高端公司的第二大股東福又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獨家取得,難道衛福部官員來立法院詢答都不用充分準備、掌握最新情資?全都即興演出?「整個衛福部把立法院莊孝維?」陳時中指出,藥物及快篩的進口審查程序是例行公務,次長不會每天盯著哪些藥物進口,那天次長確實未收到訊息。陳表示福吉美唾液快篩的申請廠商「福又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上月十五日申請、十九日通知補件、廿日收到補件,廿六日請業者提供國內性能測試資料、廿九日國內性能測試通過,並於當日核准。
-
2022-05-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中市府會餐敘染疫成風暴 又有正副局長和議員快篩陽
台中市府會官員與民代聚餐,今天除了副市長令狐榮達、黃國榮相繼確診,使得3位副市長已有兩人淪陷,上加5位局長確診,使得市府已有7位高階首長染疫。另外,運動局長李昱叡、地政局副局長朱上岸,和市議員李中也傳出快篩陽性,正等待PCR採檢結果。其中李中因個人因素,並未曾施打疫苗。黃國榮證實,自己是參加28日的交通地政委會餐敘染疫,但表示目前症狀只有喉嚨有些痰,其他都正常,並不影響工作,也會以視訊做好各項工作。據了解,台中市議會上個月26、28日分別舉辦市議會教育文化委員會和交通地政委會餐敘,依例官員和市議員會聚集一堂聯誼一番,以利議事進展。目前的染疫情形是,教育文化委員會餐敘24人已有副市長令狐榮達和文化、教育、新聞局長以及兩位市議員和議會官員等10人確診;交通地政委會餐敘與會34人,目前有副市長黃國榮、觀光旅遊局長韓育琪、地政局長吳存金均確診。而李昱叡、李中都是參加第一場染疫,朱上岸是第二場餐會染疫。
-
2022-05-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花蓮陽性率4%以內 衛生局:社區感染算是穩定
花蓮今天新增274人確診,累計病例3090人,花蓮縣衛生局公布快篩陽性率在4%以內。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花蓮與台北市等北部縣市相較,縣內陽性率比較低,顯示社區感染算是穩定,同時呼籲確診者接受醫師視訊看診,確保自身健康。朱家祥表示,在社區快篩陽性率上,3月31日到4月10日陽性率是0.35%,4月11日到17日是1.05%,4月18日至24日為3.36%,4月25日到30日較穩定,是3.64%,都在4%以內。花蓮與台北市在28日統計的11.7%的陽性率相比較低。根據指揮中心公告,很多縣市篩檢陽性率都比花蓮高,雖然縣內有廣泛性的社區感染,不過社區感染算是穩定的狀態,陽性率都在3.5%上下。朱家祥提及,確診者可能有或無症狀,每個病人都要接受醫療的照護,每位確診者都有專責醫師,做初次的醫療評估,以及每天健康諮詢與評估,總共有10天,為確診者健康把關。在選擇醫師方面,病患可以遵照個人意願,選擇平時看診的醫師,並且該醫師有加入視訊診察名單中,若無衛生局會安排。他說,發現有很多患者自認無症狀、身體狀況好,不需要醫療資源和醫生照護,請大家不要拒絕政府的美意,接納專責醫師的幫助,讓醫師為病患照護這10天的健康。針對花蓮學生因應疫情彈性學習方式,教育處代理處長翁書敏說,各國中小依教育部停課標準,決定是否暫停實體課程,若是實施實體課程,家長可考量疫情、工作等情形自主選擇,讓孩子到校學習或幫孩子請假在家學習,即使是請假在家,不會納入出缺席紀錄,也不扣減學業評量成績,孩子在家學習,學校運用線上同步、非同步,以及線上教學資源等多元混成教學方式,規畫學生在家學習進度與內容。
-
2022-05-02 癌症.癌友加油站
我是癌友8/孩子,媽媽生病了:該讓他們知道多少?
「我要告訴孩子媽媽得到『癌症』嗎?他們懂這是什麼病嗎?我要說到什麼程度?媽媽來日不多……還是未來預後一定很好……」這些問題不斷在腦袋中出現,就像律師跟檢查官一樣,對證人來來回回的交叉詰問。打從病情確定後,我就思考如何告知小孩。但家中兩個孩子年紀差距太大,一個高二生,一個小四生,心中猶豫著該怎麼說,才能讓他們安心又理解媽媽的病況。求教專業,高中生、小四生,該怎麼讓他們理解?老大看著父母忙進忙出,一下翻保險資料,一下小聲的討論病情,其實都看在眼裡,只是還沒開口問。我打了通電話給癌症希望基金會的護理師,她告訴我,「高中生夠大了,就全部告知吧!不然,說一半或說得不清不楚,他們也會上網去找資料,與其找到錯誤資料,孩子亂想發慌,還不如媽媽親口告知。」至於小四生剛好就介在對疾病似懂非懂的年紀,尤其癌症這麼重大疾病,要說到讓孩子了解就需要技巧,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同時也是台北馬偕精神醫學部主任方俊凱給了建議,「小學就看狀況講,比較需要的是跟老師溝通告知,麻煩師長觀察孩子在校的情形。」誠實告知大孩子,「我們盡量讓生活正常化。」過了幾天,自己的情緒準備好了,就和先生一起來到兒子的房間,「媽媽得到大腸直腸癌,這是需要長期治療的疾病,應該會先在醫院開刀,後續進行化療,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無法在家,未來的工作方式也有可能改變。」這些訊息飄進了兒子的腦裡,終於問了媽媽避談的問題,「那妳是第幾期呢?」我實在沒把握,只能回答:「還沒檢查結束我也不太知道,但應該不是很早期。」我聽從了專家的建議,包括接下來家裡的經濟狀況都一併讓孩子知道,也清楚的告知孩子,「你還是可以跟朋友同學出門聚會,我們盡量讓生活正常化。」而小女兒呢?就簡單的知道「媽媽生病了,要住院開刀,爸爸會陪媽媽在醫院,會有一段時間不在家,這段期間會由哥哥或阿公阿嬤幫忙看作業。」女兒的慌張並沒有表現出來,但會膽怯地問,「媽媽會不會怎麼樣?」聯絡孩子的老師,觀察孩子情緒、在校狀況。生死難題真的很難從病人口中說出來,不過,之前看了一本書內容提及「癌症並不是一個會立即死亡的疾病」,我就換個說法說給小孩聽,請他們放心,媽媽會好好接受治療,慢慢的恢復。也順便打給女兒的老師們,請他們觀察孩子的狀況。所幸,隨著治療上軌道,兩個孩子情緒上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擔心還是存在的。一直記得方俊凱主任的提醒,很多癌症家屬在第一時間幾乎全部心力都在病人身上,有些人甚至辭職專心照顧,但治療是很長期的,病人及家屬都需要「正常化」,讓所有人回到原本的狀況,是非常重要的觀念。目前治療已一年了,恢復往常的生活是我給孩子們的承諾。在開完刀後的恢復期,我會趁著傍晚半小時的散步時間,邀兒子一起運動,聽聽小孩的擔心,說說自己的想法。「我們要有信心。」一路有家人陪伴,治療路上更能壯膽。我曾一度想要跟兒子「交待」一些事情,但在跟心理師聊過後,覺得真的想太多想太遠,心理師的一句話點醒了我,「青春期的孩子他的生活圈是同儕,媽媽要不要試著利用這段時間互相陪伴,趁此進行生命教育,可能比跟他談未來還更實際。」也因此,大兒子每次半夜陪我回病房拔針(門診化療藥帶回家滴注,滴完後需返院拔針)時,即使短短幾分鐘,仍能看得出孩子的擔心,「媽,妳還要幾次化療」、「媽,化療後就會好了嗎?」,這些問題問了兩三次之後,他就不問了。因為,我的回答非常誠實,「治療後還要追蹤,好了是不是能痊癒或癌細胞不見了,這件事我也不知道,媽媽這麼認真治療,我們要有信心。」雖然半夜走在灰暗的醫院廊道,但有家人一路陪著,也是能壯大自己的膽量。
-
2022-05-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中+816府會聚餐釀群聚 公布熱點足跡「火車站、圖書館」入列
台中市今新增本土個案816例,包含校園群聚74例、職場群聚74例、家庭朋友群聚118例,其中,逢甲大學新增7例、累計123例。市長盧秀燕呼籲各學校、機關、公司,甚至是社區等共同工作或是生活圈,在單位內規劃「互助協力」機制,共同關懷確診者身體狀況、物資短缺、行動遭受限制等不便。針對教育文化委員會餐敘確診情形,盧秀燕說,4月26日參加府會餐敘24人,截至今天中午,14人快篩陰性、10人PCR陽性確診,確診者除了昨日公布的6人,新增副市長令狐榮達、新聞局長鄭照新、文化局及運動局各一位同仁。其中,令狐副市長今天早上出現不舒服症狀前往醫院採檢,PCR陽性,目前居家中,將居家照護。他發病日前兩天,僅4月29日赴議會備詢,無出席其他公開活動,由於市府已進行分艙分流、分時段辦公,加上副市長辦公室爲獨立空間,因此暫無須匡列辦公室同仁,辦公室專委快篩也為陰性,辦公室空間將進行清消。她說,台中市居家照護統計截至今日上午10 時,申請居家照護已進行2985位評估,其中2439位已收案居家照護、133位評估中、413位未符合收案條件;她也提醒疫情持續升溫,希望全民共同努力不忘防疫。今日新增確診個案熱點足跡,包括4月27日黎明市場、西區戶政事務所、藏壽司台中崇德店、烏日公有零售市場、佳青羽球館;4月28日HiONE啵比星球寵物友善空間、台中中友百貨、豐原火車站、長春國民運動中心、雅環保齡球館;4月29日麥當勞新大雅餐廳、台中殯儀館崇德館、好樂迪KTV西屯店、台中圖書館南區分館、羽揚羽球會館。
-
2022-05-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竹市+157累計1004例 明起啟動2大型疫苗施打站
新竹市今新增157名確診個案,市府衛生局指出,今年以來已累積1004名確診個案;目前仍住院中的確診者有64人,「採居家照護之確診者」共592人;另有因密切接觸而居家隔離共695人。衛生局指出,竹市目前有24校因確診持續停課或停班中。民眾關心竹市各級學校、補習班、幼兒園暫停實體課程(停課)訊息,與6至11歲疫苗施打相關資訊,皆可上「新竹市教育網」( https://www.hc.edu.tw ) 查詢。衛生局說,民眾若自覺有相關確診症狀,周一至周五上下午可自行至國軍社區篩檢站採檢,無論是一般民眾、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或是確診者,歡迎所有民眾加入「新竹市居家照護關懷line@」( https://line.me/ti/p/@home_care_hc ),以單一窗口處理防疫期間的必要需求。市府表示,因應疫情及民眾接種疫苗需求,明起將啟動中正市場(中正路245號2樓)及慈濟靜思堂(中華路五段208巷20號)2座大型疫苗施打站,提供12歲以上民眾接種莫德納疫苗,時間為上午8點至11點、下午2點至5點,不限第幾劑,採限額預約制,可至新竹市疫苗施打預約平台( https://vax.hccg.gov.tw/ )或洽疫苗專線03-5355137。市府指出,近期國內確診人數大增,為減輕疫調人員負擔、提高居隔通知速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起開始實施確診者自主回報疫調系統,確診者將會收到簡訊,按照簡訊上網址便可連入該系統 ( https://www.cdc.gov.tw/File/Get/8q8dh-fmpcBgtEeH_aLNuQ ) ,也請民眾疫情期間配合政府防疫作為,共同為維護國內防疫安全努力。
-
2022-05-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市府會聚餐感染鏈 累計8確診
台中市昨天新增756例確診,其中市府與議會26日聚餐感染鏈擴大,同場餐會24人,昨天再增3人確診,累計有文化局長陳佳君、教育局長楊振昇、新聞局長鄭照新、運動局府會聯絡人及民進黨台中市議員王立任、江肇國等8人確診。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因28日接觸確診議員,自主防疫4天。台中市長盧秀燕昨天透過視訊宣布,台中市5月7日、14日將開設47站快打站,開放台中市民接種第3劑莫德納疫苗,其中5月7日將開放25歲以上市民接種,並對25至29歲市民造冊發送疫苗注射通知單,5月14日開放18歲以上市民接種,並針對18至24歲的市民發通知單。盧秀燕也說,中央預定5月初起提供兒童接種半劑莫德納疫苗,也宣布已採購兒童BNT疫苗,令家長難以選擇。台中兒童疫苗5月11日起施打,但接種評估意願書已發放,上面沒有BNT的選項,她前天爭取家長選擇權,昨天宣布開放家長選擇,如果家長想讓孩子打BNT,可在意願書中勾選「不同意」,待中央配送兒童BNT疫苗後,市府再另做意願調查。盧秀燕說明,昨天是她居家隔離3+4的第4天,昨起自主防疫,昨天快篩也是陰性。彰化昨天新增確診人數158人,由於校園確診人數攀升,在大量匡列後,讓快篩試劑面臨不足,彰化縣向中央求救,衛生局長葉彥伯說,中央將採實報實銷方式配發快篩劑,依匡列隔離人數造冊提報,中央就會依造提報的名冊配發。南投縣昨天確診43人,有2例在外縣市。旅遊團傳染鏈擴大,除了昨天澎湖團確診外,又有一團18人到金門旅遊,接連有3名團員確診。一名小一學童因同班同學確診居家隔離,昨晚確診,同班學生陰轉陽已有2人,衛生局正密切監測其他學生健康狀況。
-
2022-05-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基層疲於奔命快崩潰 專家:鬆綁通報政策
新冠病例持續增加,避免開立隔離通知書等工作癱瘓基層衛生單位人力,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請指揮中心思考,將新冠肺炎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降到四類法定傳染病,減少行政作業。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也說,指揮中心應降低新冠肺炎的傳染病等級,盡速達到群體免疫,才能終止疫情。病例數直線上升,雖然居隔相關規定一路放寬,密切接觸者從十天改為「三加四」,輕症確診者也可在家中照護,但通知居隔、送防疫包等工作已讓衛生局人員疲於奔命。有輕症確診者抱怨確診四天還是等不到任何電話,「這樣放生我對嗎?」有確診者半夜接到通知,對方頻說抱歉,實在是因為電話太多打不完。蘇益仁指出,目前染疫患者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六均為輕症,重症及死亡率降至萬分之三,與流感相當接近。可以預期,未來兩周染疫人數將愈來愈多,目前新冠肺炎屬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醫師及醫療院所須於廿四小時內通報確診患者,隨後再匡列接觸者、發出居隔通知單,衛生單位人員因此累到人仰馬翻。蘇益仁表示,即使指揮中心實施「三加四」居隔政策,縮短居隔天數、降低人數,還是無法減輕衛生單位第一線人員的工作壓力,指揮中心應擬定配套措施,降低新冠肺炎傳染病等級,放鬆通報政策,避免基層防疫體系崩潰。王任賢說,觀察英國、南韓等已解封國家,疫情皆未明顯上升,國內防疫措施愈緊,可預見疫情會拉得更長,對整體經濟、民眾生活並無幫助,「這是魚死網破,最笨到作法」,建議指揮中心盡快降低新冠肺炎的傳染病等級,並教育民眾,必須達到群體免疫,疫情才可能終止。至於就新冠肺炎疫情估計,蘇益仁說,若以日本、韓國約二至三成自然感染率計算,台灣至少會有六百萬至七百萬人染疫,這可能也是最後總感染人數。他說,染疫確診病例數還會逐漸增加,但防疫重點是減少重症,這取決年長者疫苗覆蓋率及口服抗病毒藥物準備,應於基層診所配發口服抗病毒藥物,讓患者及早治療。蘇益仁說,現在染疫患者多為輕症,若接觸者非六十五歲以上等高危險族群,建議採取「以篩代隔」策略,只要第一次快篩陰性,即採取「零加七」政策。